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出身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闲话出身
热度 4 libseeker 2016-8-25 09:49
出身指个人早期的经历或由家庭主要收入来源所决定的身份,包含家庭出身、学习经历、工作经历等诸多方面。现实生活中的人们, 或主动或被动,时常问出身或被问出身。 我是1981年开始上小学的,开学报名的时候需要填表,也就是被问出身。小同学之间开始懵懵懂懂的亮出身或秀出身,比如“贫农”、“中农”、“手工业”、“干部”……“贫农”出身的似乎有一种特别强烈的自豪感,小孩大人均比较神气。其时,我对出身完全没概念,不知道自己的出身如何,也不知道是怎么填的,父亲没告诉我,也没有其它渠道可以了解。 稍大一点,对“出身”印象会更加深刻。比如知道“乡巴佬”是骂人的话,其时那个时候,几乎全校师生均是正宗的乡巴佬,因为绝大部分都是本地的,只有很少的几位不是说本地话的,我的语文启蒙老师是上海知青。人们有种种优越感或瞧不起,比如同是山里人,1000户村子的比100户村子的优越感更强。那会的自然村很多,有不少村子,只有屈指可数的几户人家。我所在的村子属于大村,上初中时是1980年代后期,听过也亲眼见过不少讹诈小地方来的同学之财物。今年春节期间,初中同学聚会时,还有一位现在发展得挺好的同学回顾那段受欺凌的往事,提及他虽然来自很小的村子,但同时是大村人的外甥,当时他是“不怕的”。 上高中时,隐约中有种要去上大城市上学的愿望。种种原因,其时的升学率本来就不高,家庭条件也非常有限,加上成绩偏科,能考上所在地级市的师专或医专就算相当不错了。父亲是1962年高中毕业的,之后一直从事乡村中小学教育,大约是1990年代初参加了同学聚会,我有机会上天津上学,与那次同学会是密切相关的,可以理解为得到了父亲同学的帮扶,因为从同学那获得了重要的信息与建议。我翻阅过父亲那次同学会的通讯录,通讯录上有登记有同学的信息,还有子女的信息,上边的信息令我很羡慕,我们家算是名副其实的“困难户”,父亲在乡村,子女也乏善可陈。 关于“出身”的话题,很多场合属于热门话题,亦庄亦谐。学术报告的主持人开场通常需要介绍报告人的“出身”,听众也往往特别关注报告人的“出身”。酒桌上的热门八卦话题,往往是议论他人出身,尤其是准大牛或大牛的出身,亦被人“津津乐道”,议论谁谁“野鸡变家鸡,家鸡变凤凰”的“进化史”,或者种种“屌丝逆袭”的励志正史或野史……此外,各种各样的表格,需要填若干项“出身”相关内容。 对于我自身,有一个对我影响较深的与出身相关“励志”或“自励”故事。那是在我高三复读期间,租住县城同一家房屋的有位高我一级或两级的校友,他的“出身”可能与我差不多,其父亲好像也是乡村教师,他也是在复读。名字也很有趣,姓刘,名什根。他给我的印象是自信、阳光、热情,甚至这组词均可以加“很”修饰。有次到其房间“串门”,瞥见了他的“座右铭”,大意是:我没有高官的父母,没有富贵的亲友,但我有的是勤奋。他的的确确很勤奋,作息时间也很规律,每天5点左右起床晨练,风雨无阻。而且他的勤奋有好的收成,考上了武汉大学,能考上这样的名牌大学,所在县城为数不多,甚至用“屈指可数”没准也错不了。其后的若干年,我从他身上汲取了不积极进取的“正能量”。 无论何种“出身”,均属于个人财富。尤其是在当下,无需妄自菲薄,也不宜妄自尊大。因为“出身比你好,比你聪明,还比你努力”的人,地球村上有许许多多,上述方面均不如你的,地球村上也有不少。
个人分类: 闲情偶寄|3390 次阅读|8 个评论
[转载]专访李政道之子李中清:中国精英出身什么家庭
redtree 2015-11-14 08:08
专访李政道之子李中清:中国精英出身什么家庭 作者:彭珊珊 来源:澎湃新闻 发布时间:2015/11/13 11:07:44 专访李政道之子李中清:150年来中国的精英出身什么家庭 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李中清(James Lee)、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梁晨及其团队的合作研究发现,在过去的150年中,中国的教育精英,即受过良好教育、最具优势的职业群体有四个阶段的转化: 1865—1905年,即清政府废除科举之前,超过70%的教育精英是官员子弟,来自全国各地的“绅士”阶层; 1906—1952年,超过60%的教育精英是地方专业人士和商人子弟,尤其是江南和珠三角地区; 1953—1993年,约超过40%的教育精英是来自全国的无产阶级工人子弟; 1994—2014年,超过50%的教育精英来自各地区的有产家庭,与特定的重点高中。 这些数据来源于Lee-Campbell(李中清、康文林)领衔的中国教育精英大数据库,这是一个“基于个人层面的、自1760年至今中国教育精英社会与地区来源的数据库”,其中包括绝大部分清代举人、贡生、进士和官员(1644—1911)、大部分中华民国大学毕业生和公务员(1912—1949)、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学毕业生和众多中国211工程大学的校友(1949—)。 李中清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和芝加哥大学历史系,长期从事社会科学史研究。他从2007年开始与南大学者梁晨及其团队合作研究中国高等教育精英群体及其社会来源。在11月7日进行的北京论坛史学分论坛上,李中清以《中国教育精英四段论》为题首次向国内外听众介绍这项研究,并在会后接受了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的采访。 李中清(James Lee),香港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院长 数据显示,寒门子弟在清代进士中的比例要明显低于明朝,而到了晚清只占全体进士的10%左右,占贡生和举人的20%,绝大部分的中高级科举功名由官员子弟掌控,这是此阶段中国精英教育学生来源最显著的特征。民国以后,情况迅速转变,商人与专业技术人员子弟成为教育精英的最主要来源,总体比重超过六成,在一些私立院校甚至达到九成。 李中清表示,中华民国时期的高校学生资料相对开放和完整。民国约有18万大学毕业生,目前他们收集了10万份左右来自25所大学的学生记录,其中超过8万份来自17所大学的记录已经输入电脑,供以研究。这些高校大多地处北京、长沙、福州、广州、杭州与上海,其中包括:国立清华大学、国立北京大学医学院、圣约翰大学、国立浙江大学、国立中山大学、国立暨南大学、国立交通大学、中法大学、福建协和大学等等。目前他们正在调查南京和其他地方的数据。 1953年至20世纪末的调查成果此前已经发表,有《无声的革命:北京大学、苏州大学学生社会来源研究,1949—2002)》一书(三联书店,2013年)出版。研究认为,这一阶段社会上层子女垄断教育的状况被打破,工农等社会较低阶层子女逐渐占据相当比重。基础教育的推广、统一高考招生制度的建立以及重点中学的设置等制度安排推动了这种改变。 报告还表明,21世纪以来中国的精英大学中来自农民家庭的学生比例与人数均有下降,在自主招生体系中这一转变更剧烈。但在普通高考体系中,来自蓝领阶层家庭(农林牧副渔水利生产人员)的学生总体比例则相对稳定。而以苏州大学为例,干部子弟的情况也发生了很大转变,越来越多的干部是商业或企业干部,而非传统认为的行政管理干部。 作为对比,李中清分析了中国香港和美国的情况。在香港接受政府资助的八家大学,约有一半本科生来自中低收入家庭,但这不排除上层社会的家庭已经把子女送去了哈佛、剑桥;而在美国,半数精英大学生来自5%最富有的家庭。 教育精英空间分布的变化也被考虑在其中。从乾隆年间科举晋升官员的地理分布来看,他们遍布全国,相对集中于江苏、华北华中,在20世纪早期形成了北京天津中心、江苏浙江中心;从民国大学学生的家庭住址来看,中山大学、暨南大学、浙江大学、国立交通大学等高校的学生有较强的地域特征;1949年以后,中国精英大学的学生地域来源也有明显的兼容性,在学校招生范围内,地域覆盖较全面。但在近几年推行的自主招生体系中,这种兼容性似乎消失了,地域偏向非常明显。 专访李中清:100年前和现在的教育都受财富影响,但仍有差别 澎湃新闻 :这项针对中国教育精英的研究始于何时?有什么最新进展和计划? 李中清 :我在芝加哥大学跟随何炳棣先生读研究生时已经有了初步想法,1998年北大百年校庆时开始和北大校方接触,考虑做北大学生的材料。2002年与北大正式合作,此后与苏州大学合作。 最近几年,我们一方面与一些国内高校,包括内地和非211高校合作,扩展1949年以后的学生数据库;另一方面以梁晨为主,开展民国大学生数据库建设,现在已接近完成。同时还正在与厦门大学、哈佛大学等校有关学者合作,在何炳棣研究的基础上拓展、加强科举时期的材料。通过这些工作,我们希望构建一个大规模、长期的中国教育精英数据库,并开展相关研究。 澎湃新闻 :“教育精英”如何定义?为什么不是“政治精英”、“社会精英”?它在多大程度上能代表中国的“精英”? 李中清 :顾名思义,“教育精英”是指主要依靠教育或文凭、考试等成为社会精英的群体,也因此,它显然不同于以掌握政治权力为标志的“政治精英”,而“社会精英”是个更宽泛的概念,往往指一个时代一个社会所有中上阶层。当前,“教育精英”、“政治精英”乃至“财富精英”是我们这个时代共存的社会精英的主要三种类型,他们彼此有区别,但也有联系,甚至相互重合。 中国一直是重视教育,重视考试的国家,即便是政治精英、财富精英的后代,往往也需要通过考试,成为教育精英从而延续家庭(族)精英地位,因此,从这个角度说,理解教育精英是理解中国精英的最关键所在。 澎湃新闻 :数据如何细分?我们目前看到的只是整体数据,你们是否考虑到了学科之间的区分、非211大学学生的情况、三代人的情况(父母不是官员/无产者/商人,但爷爷奶奶是)…… 李中清 :我们的数据库还在建设中,目前只是有了一些确定的初步结果,将来肯定会做更多细化、深入的研究,包括学科、不等层级、类型的大学比较等。 澎湃新闻 :你们的研究显示,在1906-1952、1994-2014这两个阶段,商人和有产者的后代最可能成为教育精英,这两个阶段有什么相似性吗? 李中清 :这两个阶段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不同点更加明显。 尽管这两个时期教育都受到财富的影响,但显然在统一高考和国家意志的影响下,后一阶段工农等社会中下层子弟在高等教育体系中还较为稳定地保持着三成左右比例。当然,他们的地理来源等或许发生了较大转变,城乡、东西差别有所扩大,但在前一阶段,几乎没有社会中下层子弟。这种差别对当下中国其实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同时,我认为这两个阶段尽管都存在大量财富所有者,但其特点可能不完全一样。我认为民国时期财富所有者主要是依靠土地或工商业起家,存在着雇佣劳动及剥削行为等,而在目前阶段,根据相关研究显示,中国大量财富所有者的金钱来自地产经济的爆发,尽管都是社会不平等现象,但这与此前的直接剥削还是不尽相同的。 澎湃新闻 :您认为四个阶段的结论、与中国香港及美国比较的数据,说明哪些问题?许多人认为中国现在的阶层流动正在固化、教育带来的上升通道在收紧,您怎么看? 李中清 :说明中国依靠客观考试,精英教育一直保持了一定程度的多样性,尽管在不同时期,受政治、社会的影响,最具优势的群体会发生转变。 中国现在确实面临着阶层固化的风险。同西方社会一样,不断增长的财富、收入与机会的不平等,也是中国今日的显著特点。但至少目前,与西方,譬如美国不一样的是,中国的受教育精英并非长期来自那些极少数富裕家庭。与西方社会精英长期固化,难以转变不同,作为社会精英的主体,中国的教育精英长期以来一直处于转变中,这是中国社会的一个重要特点。无论如何,对于中国未来的发展,首先要认识自己的特点,在此前提下才能正确理解其他社会的经验与教训,从而找到符合自己发展和需要的道路。 澎湃新闻 :《无声的革命》这本书呈现了你们的部分研究成果,但有学者不认同你们对数据的阐释,认为“无声的革命”是被夸大的修辞。您怎么看? 李中清 :这一商榷我们已经注意过,实际上,在与商榷文章的同期期刊中,梁晨、董浩专门撰文进行过详细的回应(《社会》2015年第2期)。我认为这一商榷完全没有能正确理解我们研究的方法,以及社会科学化研究方法在运用于历史材料时可能需要进行的合理调整。
个人分类: 教育|980 次阅读|0 个评论
教育分流、大学出身与学术职业
mliang 2014-6-18 10:20
一些学友找工作时,常常和我提起他们的愤愤不平。许多大学和科研机构都要求应聘者从国内外知名高校获得博士学位,这对学术发展来讲本无可厚非。但是,很多单位都设有一个附加条件,即第一学历原则上必须是“ 211 ”工程大学或“ 985 ”工程大学。目前中国拥有大学两千余所,但只有 39 所“ 985 ”和 112 所“ 211 ”工程大学。换句话说,绝大多数学生是从非 985 和非 211 高校毕业的。他们通过努力进入“ 211 ”或“ 985 ”工程大学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本期望能够就此追求自己的学术事业,但这些硬性规定却无形中为他们设立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门槛。 如果说过去的工农兵大学讲究“根正苗红”而让人啼笑皆非的话,那么当下仍然强调“出身论”就有些让人匪夷所思了。当今人才战争如此激烈,各国都在拼命争夺顶尖科技人才并防范“脑流”。这是“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大好时机,但这种硬性规定却给学术求职蒙上了一层阴影。对于非 985 和非 211 高校毕业的学生来讲,这是无法改变的出身,因为任何后来的学历都无法抹掉这段经历。简单强调这样一条规定,不仅会给他们产生极大的挫败感,也无助于人才选录。 据知情者透露,这种“一刀切”的简单做法,实则是将高考作为区分度最大的一次考试。中国的高考制度向以严格著称,能够通过高考并获取高分的学生往往被认为具有更高的智商和发展潜质。但是,考分高未必创新能力强,多年前的考分更是如此,它本不应作为多年后求职的一项标准。固然,高考成绩优异的学生可能表现更为稳定,至少不会太差。但是,为求保险而将高考失利的学生“一棍子打死”,却有些不合常理。更为重要的是,科技创新的要义在于冒险和探索未知,如果只求稳扎稳打和保险无忧,那么创新的活力也被掐灭。 从统计学讲,这种硬性规定实际上相当于假设检验的两类错误。一类错误指假设实际为真却否定,发生“弃真”错误;二类错误指假设实际不成立却接受,发生“存伪”错误。用人单位作为理性的需求方,不希望发生二类错误,即将不合格者作为合格者招聘。因此,他们倾向于将发生存伪的概率最小化,而对弃真的概率却不予考虑。但是,用人单位更需要关注的是发生一类错误的概率,即将原本合格乃至超乎寻常的求职者作为不合格者而拒绝。尽管从用人单位的角度而言,“ 211 ”或“ 985 ”工程大学本科毕业的求职者有更大概率成功,非 985 和非 211 高校本科毕业的求职者获得学术成功属于“小概率事件”,但科技创新的不确定性和高风险性却可能指向相反的方向。 新加坡以其推行的教育分流制著称,但这套体制却颇受争议。赞成者认为可以尽早为学生规划职业,选择适合其天资与潜质的教育轨道。反对者认为它可能遏制孩子的天性,不利于学生的自由健康发展。新加坡的教育分流从小抓起,小学四年级即通过考试确定初步发展方向,小学六年级离校考试时依据成绩将学生分配到不同的教育轨道。中学教育也是量身定做,分为特别、快捷、普通学术、普通技术等课程,不同轨道决定学生未来是修读理工学院、工艺教育学院还是继续到大学深造。 在这种教育体制下,小学离校考试可谓“一考定终身”,人人争过“独木桥”,学生学习压力很大,常常需要加班加点修读补习班。如果学生考试不佳,被分流到普通课程轨道,未来攻读大学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尽管学生通过努力仍然可以升入理工学院或大学,但其概率微乎其微。这种教育体制造成许多新加坡人“怕输”的心态,因为一旦考试失利,你就很可能再也无法回返到原来预定的发展轨道上。 梁凯文 幸运地进入大学预备课程,但却先后从四所初级学院辍学。它不仅被同学欺负,还遭老师侮辱,被学校定为失败者。但他却不服输,忍辱负重选择到美国深造,先后获得波士顿大学经济学和数学的双学士、双硕士学位,以及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硕士和博士学位,并通过投资经商而成为百万富翁,现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助理教授。 梁凯文将自己的亲身经历写为自传( LeongK, Choi E, Leong E. Singapore's Lost Son : How I Made it from Dropout toMillionaire Princeton PhD . Singapore: Marshall Cavendish International(Asia) Pte Ltd, 2013. ),讲述其坎坷的辍学过程、留学经历和创业路程,读来令人深思。他是这种教育分流体制的“牺牲者”,但却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实现教育和职业目标。最近阅读他的自传深有感触,其实每个人都有第二次机会,社会需要的是给他这样一次机会,而不是过早贴上标签并扼杀。 笔者枚举梁凯文博士的例子,并不是为了说明教育分流体制不可取,也不是想证明他的成功经历就一定可取。“英雄不问出身”。将“ 211 ”或“ 985 ”工程大学毕业的本科学历作为评判一个求职者是否适合科研和教学工作,显得过于武断和不负责。这种简单主义的管理做法固然可以大大缩小求职者的范围,简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人事工作,但却可能让真正的人才流失,以至于造成不可挽回的“遗珠之憾”。如今在各条战线上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的成功人士,很多都是当年高考失利而被就此定义的“失败者”,但这并不影响他们后来走向成功。我们的教育和科技体系应该容许更大的自由度和开放性,而不是教条式的“一刀切”。 本文作者:马亮,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南洋公共管理研究生院研究员,博士。
个人分类: 杂锦|4147 次阅读|0 个评论
招收研究生要看“出身”是一种歧视吗?
热度 67 xiaoyanghe 2014-3-19 16:10
是这样的,受人之托,去我所在的学校的一个学院询问有关今年硕士研究生调剂之事,才知道他们学院的学术委员会出了一个通告。能否调剂要严格按照入学考试的分数来定。 985 学校的不低于 295 分, 211 学校的不低于 330 分,其他学校的不低于 350 分。以上是指学术型硕士的,如果是专业型硕士的,又可以比以上分数低上个 25 分。 其实不用想,其他学院乃至很多的学校都会有类似的规定。有的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也一定会有潜规则。 首先要问,这种规定是不是一种歧视性的规定呢?如果是的话,那就是一种“不公正”了。要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就有“公正”两个字。 再往深入说,如今的社会各种歧视性的规定还是很多的,例如就业吧,很多的单位都会声明只要男性的。有些单位招人不仅看你是否有博士学位,还要看你的本科学校呢。 所以说,咱们国家应该制定一个“反歧视”法了。如果某个人认为自己受到了歧视,至少根据该法律主张自己的权利。当然,很可能的是,这样的法律只能是限制明目张胆的歧视。 正要动手写这么一篇博文的时候,恰好读到了刘瑜的一篇文章“谁有特权上大学 —— ‘无知之幕’的正义”。也许也能给咱们一些启示。 http://www.21ccom.net/articles/sxwh/shsc/article_2012060761400.html 顺手就引用她文中的文字吧。 来,给你出一道题。假设你来自于火星,突然被扔到中国,你可能被扔到北京这样的大城市,也可能被扔到河南这样的内地省份,甚至还可能被扔到西藏这样的边疆地区。不幸的是,你被扔到中国去的使命,就是去上中学,然后高考。当然了,如果你想考进北大清华这样的牛校,你肯定希望自己被扔到北京上海,因为那里学习条件好,分数线又低嘛。问题是,你被扔到这3个地方的概率一模一样,各三分之一。这个时候,让你来设计一个理想的高考分数线制度,你会怎么设计?   这个假设的情形,不是我的发明,而是美国政治哲学家罗尔斯的发明。罗尔斯1971年的时候写了一本厚厚的书,叫《正义论》。因为这本书厚得让人望而却步,所以我斗胆把它庸俗成一句话:只有当你不知道自己可能是谁时,才能想清楚什么是正义。   当然了,他有一个术语,叫“无知之幕”,也就是一个人在对自己的社会处境暂时失明的情形。一个站在“无知之幕”后面的人,既可能是比尔·盖茨,也可能是一个非洲饥民。如果你觉得正义就是杀光富人瓜分他的财产,万一“无知之幕”一拉开,发现自己就是比尔·盖茨,恐怕你会后悔得一头撞死。如果你觉得正义就是Windows系统卖5000美元一套,万一“无知之幕”一拉开,发现自己其实是非洲饥民,估计也要捶胸顿足。   好了,你站在“无知之幕”后面,你得想想什么的高考分数线制度最合理。 …………………….. 好了,终于可以回到咱们开头提的那个问题了:来自火星的你,被扔到大城市、内地、边疆的可能性各三分之一,你会如何设计高考分数线方案?   你可能会说:3个地方分数线一样嘛!大家公平竞争嘛!   你也可能会说:让边区分数线低一点,其他两个地方一样,因为那些地区贫穷,教育条件有限,人家北京上海的孩子用电脑打字,俺们这里还是凿壁借光呢。   你还可能会说:我选择让北京上海分数线低一点,其他两个地方一样。因为……因为……咦?你们地球夏天真热啊!   我们知道,这三种选择,第一种叫“程序性正义原则”;第二种叫”补偿性正义原则”;第三种,姑且称之为“夏天总是很热”原则吧。
个人分类: 人生感悟|12151 次阅读|88 个评论
“出身”与“阶级”
热度 1 AnjinLiu 2014-3-18 03:41
不知道是用阶级好还是阶层好... 在天朝,“出身”是无法回避的现实。出身能决定一个人的前途、前途、命运。 屌丝和富二代、官二代的之间的差距至少需要一代人的努力,甚至几代人努力。特别在这个房价高企的年代,屌丝们再努力几辈子也无法超越官二代和富二代,至于原因,你懂的。差距无法缩小,在逐渐增大,阶层/阶级就产生了。 今天听到一个郁闷的事情,发生在我有关的人身上。某央企,p大T大的毕业生和公司签合同,其他的人和FESCO签合同,至于为什么,人家无可奉告。又是该死的“出身”!又是是该死的对立“阶级”! 天朝天天喊公平,不如一件小事一件小事的做到公平...
个人分类: 人生漫步|3348 次阅读|1 个评论
成就不问“第一学历”!
热度 39 boxcar 2014-1-7 16:33
【博主说明】 本文是大约1年前接受《大学生》杂志约稿时所写文章的第一部分。不过,因为第一稿的口气略偏说理甚至说教,杂志的编辑认为它可能不对大学生们的口味,而建议我在文中尽量以讲故事为主,所以正式发表的文章中只用了期中短短的几句话。为了不埋没这篇文章,顺便在“考研基地门”正大开之际凑个热闹,我把它贴在自己的博客上。 最近几年,随着高校的大规模扩招和高等教育的逐步普及,人才(或者说高端人力资源)市场逐渐呈现出“买方市场”的局面。此时,“唯出身论”的社会陋习再度登场,具体表现是,无论大学生们选择求职就业还是继续深造,那些本科毕业院校名气小、档次低的大学生们常常遭到排斥,甚至在他们通过努力拼搏考取研究生、甚至获得了名校名所的博士硕士学位后,就业时还那么在第一学历“非 211 不要”、“非 985 免谈”的歧视性条款面前吃到闭门羹。那一所所让学子们留下青春岁月最美好回忆的大学,本该可以让大学生们在校时“今天我以母校为荣”,再在工作之后“让母校以我为荣”的,却不幸因为每每遭遇“第一学历”歧视,而成为他们胸中“永远的痛”,甚至在很多年里都羞于提及自己的母校。“第一学历”对大学生们的前途甚至人生有多大的影响,每个人都可能有自己的切身感受和看法。我作为一个曾经指导过相当多在学历“出身”不好(甚至在眼光很高的导师看来颇有些“惨不忍睹”)的研究生的导师,只想在这里大声地说一句—— 成就不问“第一学历”! “第一学历”是每个经历过高等教育的学子在大学本科(或专科)阶段取得的文凭。能够进入哪一所大学并最终获得其颁发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是由一场被称作“高考”的考试和随后的录取(这其实和各地的录取名额有关)决定的。由于这场考试是目前为止从程序和形式上仍能够被大多数人认为是最公平的,因此它的权威性尚能得以保持。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在以后每一次需要对拥有大学文凭的毕业生们进行评价和选拔的时候,“第一学历”时时会被作为一项的指标被重点考察,甚至以此作为“一票否决”、直接拒之门外的依据。从另一个角度讲,“第一学历”也可能被成了一块敲门砖或者一张通行证,它决定了一个人能否“入门”,但是这个“门”固然可能是一个单位的大门,拥有好的“第一学历”,有时候可能帮助一个人顺利地进入那个他或她最希望加入的单位或团队,“第一学历”不够好,可能让一个人跌倒在大门口。但是,“第一学历”却不见得就是一项工作甚至一个事业的“入门”必要条件,没有闪亮的“第一学历”,依旧有可能通过选择适合自己的目标与成长道路,通过努力拼搏和不断学习进步,获得成就并取得成功。仅我比较熟悉的就读研究生做科研来说,研究的成就是不问“第一学历”的,而之问你的研究选题、你的能力和你所付出的努力,有时可能还有一点儿运气。 在我最近 10 年指导并已毕业的研究生中,比较受当前各用人单位和导师认可的 985 或 211 大学保送和考取(含调剂)过来的研究生仅占四分之一左右,其他学生多出自普通的师范院校,其中不乏某些常被人诟病的“考研专业户”【按今天最时髦的说法叫“考研基地”】院校,或许可以这样说,我的研究生中绝大多数人的“第一学历”并不好。这些出身并不显赫的学生,虽然可能免不了偶尔会有个别人为自己的“寒微”出身而流露出某种不自信甚至自卑,但是在求学中他们大多数人都很刻苦努力,所以能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在研究工作中,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也都表现出了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能够积极主动地工作,努力贯彻执行导师安排的研究工作任务,最终顺利完成了学业。因此,在他们当中,并不乏成就斐然的成功者。例如,我们课题组自 2010 年起,连续三届获得了“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 3 位获奖同学分别来自于鲁东大学和山西师范大学; 2012 年获得首届国家研究生奖学金的 2 名博士生和 1 名硕士生同学,来自于山西师范大学和哈尔滨师范大学。他们都是凭借自己的辛勤工作和刻苦学习赢得了这些荣誉,这荣誉固然首先属于他们本人,又何尝不能为他们本科阶段的母校增光添彩?!
个人分类: 教育|11023 次阅读|74 个评论
关于科学网博主的另一种象限分类
热度 7 cutefay 2013-1-14 23:29
之前写过一篇博文是关于科学网博主分类的( 将科学网博主们分为四种类型 ),当时是按照利益和心态两个维度划分为四个类型。刚刚突发奇想,想到按照另外一种方式来分类也挺有意思的:按照能力和出身两个维度进行分类。 按照这两个维度分类,可以将科学网博主(或者所有的人)分为四个类型:出身好又有能力、出身不好有能力、出身好没能力、出身不好没能力。 这里所说的出身可以指家庭出身是否好,例如富二代和官二代、草根等称呼,也可以指学术出身是否好,包括是否从事了名师,是否上了名牌大学、是否有海龟经历等。 能力也可以指很多方面的能力,例如科研能力、交际能力、写作能力、口才能力、文体能力等。也可以单指一方面的能力。前面所讲的“出身”,也可以指某一方面的出身,也可以是综合出身。 下面将调侃一下这四类人生活中容易产生的一些负面情绪(因为该博文是调侃博文,正面赞美的话说太多了反而无趣了^_^,所以就只说负面情绪): 对于出身好又有能力者,可以看成是社会的“精英”,这类人往往精英意识特别强,会看不起其他三种类型的人。就拿科学网博主们来说,这类博主就常常会鄙视科学界99%的人。 对于出身好而没有能力者,往往容易崇拜出身好又有能力者,但可能会瞧不起出身不好的人,无论是能力强还是弱。也就是这类人往往很在乎“出身”,容易把出身优越作为自己炫耀的资本。 对于出身不好而又能力者,一方面,在“出身好又有能力者”对其他人鄙视的时候会反对他们的观点,但另一方面,往往又会瞧不起“出身不好而又没有能力的人”。这类人会视出身为粪土,认为这都是虚的,只有实实在在的能力才是真的,所以会看不起那种“唯出身论”者。而正因为其特别重视人的真正能力,认为自己的能力和勤奋努力是可以改变命运、创造未来的,所以也容易看不上那些“出身不好而又没有能力的人”,可能会认为,当大家在同一起跑线上的奋斗的时候,如果一个人混得太差是这个人自身不努力或没能力的结果。此外,因为这类人能够理解到出身不好在社会上奋斗的额外艰辛,所以这类人可能会对那种真正因遭遇不幸而落魄的人产生同情。 对于出身不好而又没能力者,可能会有两种不同的心理(1)对出身极其崇拜,对出身好的人羡慕嫉妒恨,平时可能会大骂那些凭借出身而得势的人,但当这种人哪一天也交大运成为“出身好”的类型时,又会特鄙视出身不好的人。(2)对所有其他三种类型的人都充满仇恨心理,尤其是会仇恨“出身不好又有能力”的人,可能会心想:凭什么他出身不好也能得势? 每个人都有可能在某个方面成为这四种类型中的某一种类型,所以这四种类型的经历与心态可能每个人都会有所体会。 后记:以上分类纯粹属于调侃式的好玩的分类,属于娱乐博文,希望博大家一笑^_^该文的观点没有统计数据支撑,不是科学论文^_^)
个人分类: 菲亦所思|4352 次阅读|16 个评论
我花了十八年时间才能和你一起喝咖啡!
热度 15 xcfcn 2012-11-28 19:31
博主按:王邦进同学在迟菲mm博文的留言让我想起网络上流传甚广的帖子。出身这个起点是多么重要。如果根据牛顿的理论,我们起点低的人就几乎只能绝望了,这也是传统社会的现实。当然根据现在的理论,起点很重要,但过程更重要。这也是现代社会的现实,多少人根据自己的努力用差不多10-20年时间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其实社会均粒化,社会反而更无趣。参差不齐才是社会常态,这样的社会才有意思才有活力。 王邦进 2012-11-28 19:13 这很正常。我有一个家境很好的同学,他也很优秀,但是他似乎根本理解不了出身对人的影响。他喜欢说他没有占他爸爸的光。从他的角度讲,大学自己考的,工作自己找的,前途自己闯的。似乎确实没有沾光!可是,他却没有想过,他因为他爸爸在北京,从小受到优越的教育,因为北京户口,高考可以比我们少几十分,因为生活在北京,从小接触很多我们根本接触不到的东西。 大学毕业后,我们找工作需要考虑要有户口,他根本不需要考虑。 大学毕业后,我们需要租房养家糊口,他自行车一骑就回家一躺。热饭菜就上来了。 我们就算看到另外一个机会,如果没有90%以上的把握,根本不敢去争取,因为万一一脚踏空,根本回天无力。他如果失败了,回家闷头大睡几天,大不了从头再来。 我们失败,会被家人指责,会被老家人嘲笑。他万一失败,父母会给鼓励和支持,周围的人也都有层次得多,也可以理解。这方面的负担小很多。 我们还没有成功,周围就一堆人打秋风。火还没旺就有很多人凑过来抽柴火。他是事业起步会有很多人帮助,大伙拾柴火焰高。 25岁以前的我,总是对女孩挑家庭背景嗤之以鼻,对那种现实的丈母娘们不屑一顾。30岁后的我,发现你出身不好,就是很优秀,你也无法提供给人家女儿优越的生活。很多事情,不是靠你优秀,短期内就可以改变的——譬如一套北京的房子。 一个人的性格和行为,不可避免地带有家庭背景的烙印。我小时候放牛多,所以现在看到澳洲的草地,还经常觉得靠,这么好的草没牛,真浪费。:) 我花了十八年时间才能和你一起喝咖啡(转 ) 我的白领朋友们,如果我是一个初中没毕业就来沪打工的民工,你会和我坐在“星巴克”一起喝咖啡吗?不会,肯定不会。比较我们的成长历程,你会发现,为了一些在你看来唾手可得的东西,我却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从我出生的一刻起,我的身份就与你有了天壤之别,因为我只能报农村户口,而你是城市户口。如果我长大以后一直保持农村户口,那么我就无法在城市中找到一份正式工作,无法享受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你可能会问我:“为什么非要到城市来?农村不很好吗?空气新鲜,又不像城市这么拥挤。”可是农村没有好的医疗条件,去年SARS好像让大家一夜之间发现农村的医疗保健体系竟然如此落后,物质供应也不丰富,因为农民挣的钱少,贵一点儿的东西就买不起,所以商贩也不会进太多货。春节联欢晚会的小品中买得起等离子彩电的农民毕竟是个别现象,绝大多数农民还在为基本的生存而奋斗,于是我要进城,要通过自己的奋斗获得你生下来就拥有的大城市户口。 考上大学是我跳出农门的惟一机会。我要刻苦学习,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高中考大学,我在独木桥上奋勇搏杀,眼看着周围的同学一批批落马,前面的道路越来越窄,我这个佼佼者心里不知是喜是忧。激烈的竞争让我不敢疏忽,除了学习功课,我无暇顾及业余爱好,学校也没有这些发展个人特长的课程。进入高中的第一天,校长就告诉我们这三年只有一个目标——高考。于是我披星戴月,早上5∶30起床,晚上11∶00睡觉,就连中秋节的晚上,我还在路灯下背政治题。 而你的升学压力要小得多,竞争不是那么激烈,功课也不是很沉重,你可以有充足的时间去发展个人爱好,去读课外读物,去球场挥汗如雨,去野外享受蓝天白云。如果你不想那么辛苦去参加高考,只要成绩不是太差,你可以在高三时有机会获得保送名额,哪怕成绩忒差,也会被“扫”进一所本地三流大学,而那所三流大学我可能也要考到很高的分数才能进去,因为按地区分配的名额中留给上海本地的名额太多了。 我们的考卷一样我们的分数线却不一样,但是当我们都获得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所交的学费是一样的。每人每年6000元,四年下来光学费就要2.4万元,再加上住宿费每人每年1500元,还有书本教材费每年1000元、生活费每年4000元(只吃学校食堂),四年总共5万元。2003年上海某大学以“新建的松江校区环境优良”为由,将学费提高到每人每年1万元,这就意味着仅学费一项四年就要4万元,再加上其他费用,总共6.6万元。6.6万元对于一个上海城市家庭来说也许算不上沉重的负担,可是对于一个农村的家庭,这简直是一辈子的积蓄。我的家乡在东部沿海开放省份,是一个农业大省,相比西部内陆省份应该说经济水平还算比较好,但一年辛苦劳作也剩不了几个钱。以供养两个孩子的四口之家为例,除去各种日常必需开支,一个家庭每年最多积蓄3000元,那么6.6万元上大学的费用意味着22年的积蓄!前提是任何一个家庭成员都不能生大病,而且另一个孩子无论学习成绩多么优秀,都必须剥夺他上大学的权利,因为家里只能提供这么多钱。我属于比较幸运的,东拼西凑加上助学贷款终于交齐了第一年的学费,看着那些握着录取通知书愁苦不堪全家几近绝望的同学,我的心中真的不是滋味。教育产业化时代的大学招收的? 我终于可以如愿以偿地在大学校园里汲取知识的养分!努力学习获得奖学金,假期打工挣点生活费,我实在不忍心多拿父母一分钱,那每一分钱都是一滴汗珠掉在地上摔成八瓣挣来的血汗钱啊! 来到上海这个大都市,我发现与我的同学相比我真是土得掉渣。我不会作画,不会演奏乐器,不认识港台明星,没看过武侠小说,不认得MP3,不知道什么是walkman,为了弄明白营销管理课上讲的“仓储式超市”的概念,我在“麦德隆”好奇地看了一天,我从来没见过如此丰富的商品。 我没摸过计算机,为此我花了半年时间泡在学校机房里学习你在中学里就学会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我的英语是聋子英语、哑巴英语,我的发音中国人和外国人都听不懂,这也不能怪我,我们家乡没有外教,老师自己都读不准,怎么可能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发音?基础没打好,我只能再花一年时间矫正我的发音。我真的很羡慕大城市的同学多才多艺,知识面那么广,而我只会读书,我的学生时代只有学习、考试、升学,因为只有考上大学,我才能来到你们中间,才能与你们一起学习,所有的一切都必须服从这个目标。      我可以忍受城市同学的嘲笑,可以几个星期不吃一份荤菜,可以周六周日全天泡在图书馆和自习室,可以在周末自习回来的路上羡慕地看着校园舞厅里的成双成对,可以在寂寞无聊的深夜在操场上一圈圈地奔跑。我想有一天我毕业的时候,我能在这个大都市挣一份工资的时候,我会和你这个生长在都市里的同龄人一样——做一个上海公民,而我的父母也会为我骄傲,因为他们的孩子在大上海工作!   终于毕业了,在上海工作难找,回到家乡更没有什么就业机会。能幸运地在上海找到工作的应届本科生只有每月2000元左右的工资水平,也许你认为这点钱应该够你零花的了,可是对我来说,我还要租房,还要交水电煤电话费还要还助学贷款,还想给家里寄点钱让弟妹继续读书,剩下的钱只够我每顿吃盖浇饭,我还是不能与你坐在“星巴克”一起喝咖啡!    如今的我在上海读完了硕士,现在有一份年薪七八万的工作。我奋斗了18年,现在终于可以与你坐在一起喝咖啡。我已经融入到这个国际化大都市中了,与周围的白领朋友没有什么差别。可是我无法忘记奋斗历程中那些艰苦的岁月,无法忘记那些曾经的同学和他们永远无法实现的夙愿。于是我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写下了上面的文字,这些是最典型的中小城市和农村平民子弟奋斗历程的写照。每每看到正在同命运抗争的学子,我的心里总是会有一种沉重的责任感。 写这篇文章不是为了怨天尤人,这个世界上公平是相对的,这并不可怕,但是对不公平视而不见是非常可怕的。我在上海读硕士的时候,曾经讨论过一个维达纸业的营销案例,我的一位当时曾有三年工作经验,现任一家中外合资公司人事行政经理的同学,提出一个方案:应该让维达纸业开发高档面巾纸产品推向9亿农民市场。我惊讶于她提出这个方案的勇气,当时我问她是否知道农民兄弟吃过饭后如何处理面部油腻,她疑惑地看着我,我用手背在两侧嘴角抹了两下,对如此不雅的动作她投以鄙夷神色。 在一次宏观经济学课上,我的另一同学大肆批判下岗工人和辍学务工务农的少年:“80%是由于他们自己不努力,年轻的时候不学会一门专长,所以现在下岗活该!那些学生可以一边读书一边打工嘛,据说有很多学生一个暑假就能赚几千元,学费还用愁吗?”我的这位同学太不了解贫困地区农村了。 我是70年代中期出生的人,我的同龄人正在逐渐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我们的行为将影响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把这篇文章送给那些在优越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和很久以前曾经吃过苦现在已经淡忘的人,关注社会下层,为了这个世界更公平些,我们应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社会责任感驻留我们的头脑。 我花了18年时间才能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
个人分类: 杂论|4051 次阅读|20 个评论
我也说说用人的“唯出身”论-替用人单位说几句
热度 2 sqzhang 2012-10-19 15:03
现在大学的乱象太多了,太大了。不论什么样的学校都可以冠以“本科”,都可以称之为“大学”。 用人单位总得想办法把某些人拒之门外啊,可又不好去一个个地考察,然后拿出像样的理由。没有一个像样的理由,说不定还会被告上法庭。怎么办呢?查三代就是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了。 是教育部把大学划分为三六九等的,用人单位仿此行事,应聘者就没有抗议的理由了,上法庭的风险就没有了。这是好处之一。 凡是能够提出这种用人标准的,肯定是有大批登门求职的,肯定是需要优中择优的。用出身把一批人挡在了门外,也许会失去个别人才,但总比选来几个绣花枕头要好吧。无论是谁都必须承认的一个现实是,211,985学校的学生普遍(我只是说普遍,因而不排除个别)比不是211、985学校的好,这种学校出来的硕士、博士也要好。选错人的机会少了,这是好处之二。 那几个被档在了门外的人才怎么办?等到他确实证明自己是人才后,再想办法弄来不就完了。政府还搞“百人”、“千人”的呢,一个企业有什么不能搞的? 大学的用人标准现在普遍实行的是论文第一政策,有的学校是论文+经费政策。总之,要用一些硬性指标来划定某人是不是人才,能不能够当教授。至于这个人今后是不是会有更大的发展,是不是可以为学校、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那是以后的事情。现在他没有表现出来,就只能把位子让给已经表现出来的了。 仿此,企业当然应该使用效益第一原则。 长此下去,中国的人才如何成长起来啊? 有谁在考虑下中国的人才成长机制呢?唉!
个人分类: 杂感杂议|1900 次阅读|3 个评论
人们对出身还是很在乎的
热度 10 cutefay 2012-10-3 10:17
虽然有句俗语叫做“英雄不问出处”,但从文学作品以及现实中反映的状况来看,人们对出身还是很在乎的。 无论是武侠小说,还是言情小说,无论是古代的作品,还是现代的作品,往往都是主人公有着良好的出身(除非是作品中并未对其身世做交代),即使是那种看起来就是草根的人物,剧情发展到后面会发现原来他是某某厉害人物的儿子/女儿。文学作品创造这样的情景,我想一方面是为了情节更加跌宕起伏,另一方面是与大众喜欢“高贵的出身”有关。 而在现实中,有些事情也可以反映人们对出身的在乎。例如,某人有名了,就会有很多人去八卦他的身世,总希望从他的身世中能找到一些出身高贵的影子,甚至是找出一些从小就决定了他长大后有出息的证据。 会有这样的现象存在,我想是因为草根们的内心深处在渴望着自己不是草根。虽然草根们可能会有仇富心理,但草根们还是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富人。有的时候说“英雄不问出处”,是人们用这样的话来激励自己奋斗。此外,这种现象的存在还有一方面原因,就是基因与环境对人成长的影响。如果一个人有着好的基因(聪明、容貌好等),又有好的成长环境,这些对一个人未来发展是有好处的。虽然很多人不愿意承认这种先天的条件对人的影响,但是潜意识里还是会受到这样的影响的,会在骨子里认为好的出身更能造就人。
个人分类: 菲亦所思|3832 次阅读|22 个评论
[转载]出身和拼搏
wuxiang 2012-6-22 16:41
我们这么努力 ,也不过为了成为一个普通人 “某报登了一条新闻,说有个女孩,考入北大清华没问题,但她从小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深受曾留学法国的母亲 “ 生命的意义在于体验最多而不是最好 ” 影响,决定放弃高考,申请 “ 哥大 ” 等大学并获得成功。我没有任何的仇富仇优心理,不过对这条新闻我看到的最好评论还是: “ 我没有皇城根下的家,也没有留过洋的爸妈,我只能咬着牙拼命学习,在千军万马中挤破头,换来一所国内普通的大学,但这条新闻把千万个我们这种生于普通家庭却从没放弃努力的孩子,当成了傻瓜。 ”   据说在上海,复旦附中今年参加高考的不足 100 人,因还有 400 人不是保送就是出国。在北京,人大附中一直流传着一句话: “ 平时不努力,长大上隔壁 ” 。老师总喜欢教育学生:高考就是千军万马去挤独木桥。高考确实是独木桥,不过这座独木桥早就沦为平民阶层的生存法则,另一些人早就去玩别的游戏了。   我们这群人,接受着最基本的教育,走在最多人走的那条路上,却一直妄想着和这条路上的绝大多数人不一样,所以经常走着走着就到了岔路上。只是殊途同归,所有的岔路都通向同一个出口,我们却花费了更多的时间。而最让人唏嘘的是,其实一直以来,在别人的眼里,我们本就是一条路上的旅伴。我们经过那么多的努力,也不过就是为了成为别人眼中的普通人,也许还会是自己过去最讨厌的那种普通人。   我常说的是,我们的可替代性都太强了,没有什么事情是非你不可的。朋友前几天问我,你觉得你最大的优点是什么。事实上这个问题面试的时候也是经常被问到的,估计大家的答案来来去去就那么几个。那么,我真正的优点又是什么呢。我不知道。更准确的是,即使真的能够找到一项技能或者特质被我当成优点的话,很大的可能是下一秒我就又发现在这点上比我更强悍的人,那这个还算是我的优点么?   昨晚不知怎的,宿舍居然集体吐槽,那个 GPA3.8 的学霸说,过去学院那些关于国企民企外企的铺垫真是太多余了,到这个时候才发现有什么可纠结的,谁给的钱多就去哪呗,到哪不是听人使唤,到哪不是拿那么一点钱。话糙理不糙。想想周围的很多人,努力挣扎了那么些年,拼命耀眼了那么多年,最后也会穿着西装套裙,衣冠楚楚地去挤地铁挤公交,在 CBD 的高楼里拥有小小的一张桌子,在远离 CBD 的老式居民区里拥有小小的一张床。   然后,就这样成为了一个普通人。” 来源:我是谁家小内谁的文章,转自 http://roll.sohu.com/20120620/n346135702.shtml 评论: http://news.xinhuanet.com/forum/2012-06/22/c_123314396.htm
个人分类: 转引|2226 次阅读|0 个评论
凝固的社会阶层与涌动的考研大军
热度 3 rczeng 2011-9-20 11:35
凝固的社会阶层与涌动的考研大军 - 从能量守恒理论浅析寒门弟子难入豪门的现状 【按:每年百万的莘莘学子汇成浩浩荡荡的考研大军,如同中秋钱塘江的大潮,从宽阔的大海涌向越来越狭窄的江面,气势宏伟;如同洞庭湖里的鱼儿陷入无穷无尽的迷魂阵,尽管前途凶险,还是义无反顾。问题是,即将凝固的社会阶层让寒门弟子难以进入豪门。】 (a) (b) 图 1 社会阶层结构与阶层流动性关系图:( a )橄榄状;( b )哑铃状 当今社会没有了阶级,却有阶层。社会阶层是由于经济、政治、社会等多种原因而形成的,在社会的层次结构中处于不同地位的社会群体。我国社会阶层大致可分为 10 个阶层:国家和社会管理者阶层; 经理人员阶层; 私营企业主阶层; 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业人员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阶层。总体来看,这 10 个不同的阶层呈现出一种等级结构,即:社会上层、中上层、中层、中下层和下层。这种社会结构稳定的、合理的形态应为橄榄球状 ( 如图 1a) ,即:中层多,两头少,如西方发达国家,中产阶级多。但是,随着我国贫富差距的急剧扩大,社会结构呈现哑铃状(如图 1b )形态。据报道, 中国大陆 基尼指数 2010 年超过 0.5 ,已跨入收入差距悬殊行列,财富分配非常不均。在这种情况下,处于下层的人群向上层的流动道路非常狭窄、困难重重。 原子中电子的从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需要吸收能量,如中子的轰击。人们要想从社会底层跃迁至社会上层,成为精英阶层,同样也需要能量。这种能量来源于两方面:自身的和外界的。 有人经过自身的努力实现了人生目标。典型例子如比尔 · 盖茨。我国 80 年代考入大学的农家弟子与广大的城市子弟一样,许多成为了当今社会的精英,其原因是当时城乡差距比较小。 也有一些人通过家族的势力成为上层人物。典型的案例有美国总统布什,国内的所谓“官二代”、“富二代”也属于此类。 我们可从能量守恒原理来揭示当今阶层流动的窘境。对于橄榄状结构(图 1a ),人、财、物等流动循环畅通无阻,张弛有序,系统内部可将能量损耗降低到最低。相反,对于哑铃状结构(图 1b ),下层和上层各自内部循环能量损耗最低。若下层往上爬,需要克服巨大的势垒。这就是为什么现在我国阶层即将固化的理论基础。 国内社会阶层似乎越来越接近凝固,将要固化。难怪乎,有关寒门学子的讨论此起彼伏。底层百姓子弟要冲破这即将固化的社会,如同洞庭湖里的小鱼陷入“迷魂阵”,前途何其艰难!鲤鱼跳龙门,有幸跳过着何其少,这是因为跳入龙门需要巨大的推动能量来克服上下游落差之间具有的势能。 目前, 我国社会越来越势利,越来越强调“出身” 。 9 亿农民的孩子出身都不好,难道只怪投错了胎。许多一般高校招聘教师要求应聘者大学本科毕业于“ 211 ”、“ 985 ”学校。否则,面试的机会都不给。 如何从社会底层或寒门进入上层社会? 获取知识千古以来就是寒门学子改变出身的途径 。家长们望子成龙,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出人头地,成为人上人、天之骄子、社会精英,以改变整个家族的命运和运行轨迹。 而现状是 知识似乎不能改变许多学子和家庭的命运 。特别是在中、西部地区,许多学生大学毕业即失业,其家庭成为赤贫。以至于一些农村孩子大学毕业后不能找到工作,体力不如同龄人,农活干不了,不体面的活还不想干。他们的生存状态十分不理想。 大学仍然是从蓝领到白领的必由之路 。由于现在大学教育属于大众教育而不是过去的精英教育。如果不经过大浪淘沙的洗礼,大学生们似乎很难成为上层社会的精英份子。所以,现在出现了千万考研大军。 目前的困境是:社会环境越来越差、读书成本越来越高,收益面临巨大风险。 就像爬黄山天都峰,必须通过奇险的鲫鱼背一样。考研似乎成为了当代绝大多数大学生通向上层的天梯。有人形容现在的考研就是第二次高考。千军万马再次过独木桥。现实的的确确就如此。有的学生一年没考上,第二年甚至第三年继续考研。目前,我校有些今年没有考上研究生的学生,没有直接参加工作,开学后来到学校租房复习,备战 2012 年的考研。 为改变出身,四流学校如地方学院的学生报考三流省属大学;省属大学的学生报考则“ 211 ”重点学校;二流重点高校的学生则报考北大、清华等一流学校;清华、北大的学生则成为美国名校的生源地。呈现出一派“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的壮丽而血腥的场面。 总之,改变当前社会阶层的不稳定因素,需要国家深化政治制度的改革、经济结构的调整。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不合理的社会结构、造富人民群众、达到社会长治久安、国家繁荣昌盛。
4221 次阅读|6 个评论
“寒门”与“春天”
热度 15 boxcar 2011-8-10 12:09
科学网上这几天掀起了一股“寒门”热,搞得“寒门”居然一时间竟然成了“热门”,昨天还举行了“寒门子弟,没有春天?”在线访谈活动(若不出头说几句关于“寒门”的话,恐怕以后都不好意思和博友们打招呼了)。所以,俺也赶紧整一小段,说说我对相关问题的看法。鉴于刚才我在刘晓瑭老师的博文“到底什么改变命运?”下面看到曹大侠的留言“ 我到现在每太整明白,他们说的春天具体指的是什么? ”我就从“寒门”与“春天”这两个词入手来写这篇博文。 如何给“寒门”下一个的定义,恐怕目前没有统一的认识,但这并不妨碍大家发表见解。我是最普通的城市家庭中长大的,当时父亲是个政府机关里的一个最清水衙门的部门里当着一名无权无势的小职员,母亲是小学教师,当时( 1980 年代初期)一家 7 口人可供支出的全部收入是 100 元左右。对童年及少年时代最深刻的记忆是家里那个一间半大的“夹气板”平房和外面碎木板拼接而成的破旧的“实木”板门(那时候没有密度板、细木工板之类)。每到寒冬时节,因为炉灶、火炕烟囱及燃煤等综合原因,更由于单层木窗没法有效地保暖,室内的气温只有 5-10 ° C ,以至于我从很小的时候开始,每到冬天手上就会一直生冻疮,直到上大学以后才没再发作。如此出身经历,因为门够破、房子够寒冷,大概勉强可以算是“寒门”吧,虽然还完全无法和我所知道的其他收入更少、居住生活条件更差、境遇更糟糕的人相比。 因为家境不算好,父母无甚金钱、权势,更无可供利用的社会关系网,所以我和姐姐们从小被老爸灌输的理念是“你爸妈没‘能耐’,将来不能给你们‘安排工作’,全要靠你们自己。”在这种简单而朴实的理念“鼓舞”之下,除了成绩比较一般的大姐很早就参加了工作,没有上全日制的大学(但她后来和我爸爸一起参加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我二姐以全市文科第二的成绩考上了位于省会的一所大学(志愿没报好,而且录取时档案还差点儿被弄丢),我三姐也考上了一所师范院校,我自己也考上了一所重点大学,拜“大学生是天之骄子”的时代所赐,毕业之后,我们都找到了让自己满意的比较不错的工作。我们的这段经历表明,“寒门子弟”及其父母们应该认清自己所处的“寒门”状态,不断激励自己,靠个人努力和奋斗争取成功。 什么是“春天”?气象学的定义在这里显然没有多大的意义。按我的理解,春天是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季节,“春天”或许是希望的代名词,有“春天”就有希望和未来,若没有春天,也就没了指望。在深处寒门的岁月里,春天可以让我手上的冻疮不治而愈,中学里的一个又一个春天曾让我们一步步地逼近升学考试,也就是一步步地迫近靠“知识改变命运”的关键节点。值得一提的是,“春天”里也有“倒春寒”,曾经在三月里让我手上的冻疮复发过。类似的,“希望”也可能遭遇挫折和打击,如果你有信心、挺住了,这些挫折和困难拦不住你,过去之后,还是可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自然界的春天,是随着岁月的流转自然而然地到来的;人心中的“春天”,未必会无缘无故地从天而降,它首先需要人自身具有更开朗的性格、很乐观的生活态度和积极向上的思想情绪,它还需要有一个正常的社会环境和合理的制度。 有了“春天”,“寒门”中人才会不再感觉“寒冷‘,一切因“寒冷”引发的病患也将自然而然地治愈,许多问题也将得以解决。但若没有“春天”, 又当如何? 参考: 【 1 】 http://talk.sciencenet.cn/?s=/Index/finish/id/42 【 2 】刘晓瑭:到底什么改变命运?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93156do=blogid=473512from=space
个人分类: 社会|3838 次阅读|33 个评论
[转载]大家都在捞出身,捞法不同而已
fs007 2010-12-21 07:57
方舟子生物医学出身考 作者:亦明 (注:本文是笔者《打架斗士方舟子》一书《中医篇》的一章) 中文科学一词,来自西文的日译,其本意是分科之学。中文的学术一词,则是指专门的学问。俗话说,学有所长,术有专攻。因此,一个人不论是搞学术打假,还是搞科学反伪,他首先需要的就是亮出自己的资格你凭什么?可是,头戴美国博士帽子,手持科学棒子的方舟子,就好象是一个无所不能的超人似的,真个是打遍天下:从理论物理学,到科学传播,从史学到中医,没有他不能插手的地方。而他的资格,也像是变戏法似的,信手拈来。就如同要几年前为了推销转基因产品方舟子给自己打造了一顶生物信息学家桂冠一样,到了2007年,为了给自己打中医建立资格,他又给自己封了一个生物医学出身的头衔。那么,方舟子真的是生物医学出身吗? 一、生物医学的含义 其实,不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中国,生物医学都是一个专业术语,英文是biomedicine,其含义虽然不尽相同,但其相同的一点却是,它是生物学中有特定内涵的专门学科。据百度百科: 生物医学是综合工程学、医学和生物学的理论和方法而发展起来的交叉边缘学科,基本任务是运用工程技术手段研究和解决生命科学,特别是医学中的有关问题,主要研究利用电子信息技术结合医学临床对人体信息进行无损或微损的提取和处理。(见: /1339162.htm)。 而根据英文维基百科,生物医学是这样定义的: Biomedicine is a branch of medical science that applies biological and other natural-science principles to clinical practice.(生物医学是医学科学的一个分支,它将生物学和其他自然科学的原理运用于临床实践。( )。 再看看维基百科是怎么定义生物医学家的: A biomedical scientist (or biomedical doctor, biomedician, medical scientist), is a scientist educated in the field of biological science, especially in the context of medicine.(生物医学科学家是受过生物学,特别是与医学有关的生物学训练的科学家。)(见: /wiki/Biomedical_scientist)。 显然,不论是中文还是英文,在生物医学这个词汇中,生物与医学都不是并列关系,而是前者修饰后者的偏正关系:生物是起修饰作用的(即偏正结构中的偏),而医学才是被修饰的中心词(偏正结构中的正)。 不用说,要成为一名生物医学家,必须有一个生物医学出身。那么,如何得到这个出身呢?在挪威的卑尔根大学(University of Bergen),设有专门的生物医学系,该系隶属于医学院。(见: )。在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大学(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生物医学学士学位也是由医学院下属的解剖与细胞生物学系来提供。(见: )。而在美国的大学,专门提供生物医学教育的很少,所以著名的普林斯顿大学才会与瑞典的卡罗琳斯卡医学院(Karolinska Institutet)合作,提供这方面的课程(见: /academic_year/europe/sweden/Karolinska.pdf)。而在著名的贝勒医学院(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下设一个生物医学研究生院(The Graduate School of Biomedical Sciences),要获得这个学院的博士学位,必须修满下面这些课程(见: /index.cfm?PMID=3069): Genetics Molecular Methods Organization of the Cell Science as a Profession Ethics Method and Logic Cell Division Development Cancer Gene Regulation Molecular Interactions Immunology Neuroscience Structure of Macromolecules 总之,生物医学出身并非可以随便叫的,或者可以任意自封的,而是需要受过专门训练的。 二、方舟子的生物医学出身是怎么来的? 查新语丝网站,方舟子最早使用生物医学这个词汇,是在1997年3月9日。当时,他与新语丝之友讨论搞自己的百科工程,其中说: 刚刚找了本百科全书翻了一下,科学的分科只有天文、化学、地球科学、信息科学、数学、物理、生命科学,工程技术倒有工业、农业、通讯、计算机、材料、军事、交通、航天、航空、生物医学、生物技术、化学、土木、人类、地质、系统、力学、电机、电子、能源,看得我眼花缭乱,真有必要分这么多这么细吗?分了以后空着,或者每门只有一两篇,那还不如综合一下。 (见1997年3月新语丝之友存档)。 显然,在百科全书中,生物医学也是与生命科学想并列的学科,大致相当于医学。可是,到了1997年12月,方舟子却说了这样一段话: 医药科学是建立在物理、化学、生物学、统计学这些学科的基础上,到了今天,医学和生物学实际上已难解难分,所用的方法,所研究的对象都没太大的差别,比如我是研究生物化学的,但说我是在研究基础医学也未尝不可,大家都是从国家卫生院拿的经费。医学早已成为现代科学的一部分。(见1997年12 月9日新语丝之友存档, /browse.php?u=Oi8veHlzLmNuaHViLm5ldC9mcmllbmRzL2xpc3QucGhwP2lkPTU0OTI%3D amp;b=5)。 说医学和生物学实际上已难解难分,并没有什么错误。但是,如果把这句话颠倒个顺序,说成是生物学和医学难解难分则就大谬不然。这就像是我们可以说方舟子和中国难解难分,但却不能说中国和方舟子难解难分一个道理。因为生物学的范畴十分庞大,从古生物学到生态学,从农林科学到进化论,它们都与医学没有直接的关系。那么,是不是因为医学应用了生物化学的知识和方法,搞生物化学研究的人就可以说是在研究基础医学呢?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反问方舟子:既然医药科学是建立在物理、化学、生物学、统计学这些学科的基础上的,是不是搞物理、化学、统计学的人都可以说自己是在研究基础医学呢?至于方舟子的另一个理由,大家都是从国家卫生院拿的经费,则纯属无知。他当然不会知道,即使是现在,美国的国家卫生院还在支持某些植物科学的研究。 那么,方舟子为什么要在1997年底说自己是在研究基础医学呢?这是因为,他当时在Salk的研究与医学有关,而他们发明的那个专利,也确实是要用于开发新药的。不过,从事基础医学研究,并不等于生物医学出身,这个道理还需要证明吗? 方舟子第一次说自己是生物医学出身,是在2007年2月。当时,他为了推销自己的《科学成就健康》,他曾这样对新浪科技说: 我们从一开始打击这些学术腐败的时候,从2000年开始打击的时候,关于医疗保健这一块的造假问题一直是我们关注的对象。因为这个跟我的专业背景有关,我是学生物医学出身的,所以比较关注这方面的造假现象。(见:《方舟子做客新浪网谈如何识别假医、假药、假保健品实录》,XYS20070201, /sina3.txt)。 四天后,《北京娱乐信报》报道说: 在《科学成就健康》中,学生物医学出身的方舟子用科学说话,指名道姓地揭露了二十多种常见虚假保健品的真相,如核酸营养品、干细胞美容等。方舟子表示,对待假保健品、假药泛滥,如果读者能多了解一些生物医学方面的科学知识,不轻信虚假浮夸的宣传,那么至少能够做到自保,减少受骗上当、危及身体健康的机会。(赵明宇:《方舟子炮轰虚假保健品 被人跟踪收到恐吓信》,2007年2月5日《北京娱乐信报》, /science/dajia8/jiankang13.txt)。 2月11日,新语丝上发表《方舟子接受医生专业网站丁香园专访谈〈科学成就健康〉》,其中方舟子说: 从2000年起我开始所谓学术打假以来,打击假医、假药、假保健品就是一项主要内容,也是最受普通读者欢迎的一项工作。因为我本人是学生物医学出身的,所以对这方面的内容特别敏感。(见: /interview/dxy.txt)。 显然,方舟子的这个生物医学出身头衔,是为了推销那本靠抄袭拼凑而成的烂书而量体定制的。而这个出身一出世,就在互联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啐向方舟子的吐沫,足以把他淹没。比如,笔者在当年2月15日给《中国青年报》写信说: 几天前,方舟子为了推销自己的新书《科学成就健康》(其中包括那篇抄袭来的《现代药物是怎么开发出来的》),接受医生专业网站丁香园专访,采访中,他宣称我本人是学生物医学出身的。(《方舟子接受医生专业网站丁香园专访谈〈科学成就健康〉》,新语丝网站2007年2月11日新到资料)。查方舟子1990年从中国科技大学生物系本科毕业,1995年从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专业是生物化学。在此之后,他从事了数年博士后研究,研究方向是分子生物学(或称分子遗传学)。在他的一生中,方舟子从来没有发表过一篇关于生物医学的论文。因此,他的这项学术履历也是伪造的。 也就是在网上众人的口诛笔伐之下,方舟子这个生物医学出身顷刻间灰飞烟灭了。2007年5月,在陈蓉博客《讨论中医》节目中,愤怒主播万峰指着方舟子的鼻子问他:你到底是生物医学(出身)还是生物化学(出身)啊?而方舟子只敢这么回答:生物和医学是一家。既然如此,是不是袁隆平先生也可以说自己是生物医学出身呢? 到了2007年9月,方舟子在接受《IT时报》记者的采访时,他只说自己是一个接受过系统的生物学训练,搞生物医学研究出身的人,有生物医学的专业知识。(见《方舟子:我是网上挨骂最多的人》,XYS20070907, /Fang-Zhouzi/interview/ITtimes.txt)。显然,他是在有意收回自己七个月前的那个出身说法。只不过是,即使是这个修正的说法也掺杂着大量的水分(下详)。 三、方舟子做过生物医学研究吗? 众所周知,无论从事何种科学研究,都需要掌握该学科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比如说,一个植物学家如果不知道如何播种,一个分子生物学家如果从来就没有培养过大肠杆菌,就会让人感到奇怪。同样的,搞生物医学研究,也需要最基本的方法和技能。而方舟子这个生物医学出身,恰恰就在这一方面露了大怯。 1、方舟子做过动物细胞培养吗? 我们知道,医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体,而研究的层次可以是在分子水平,也可以是在细胞水平、组织水平、器官水平、甚至是针对一个个体。而在生物医学基本训练中,动物的细胞培养几乎就是日常工作。而使用动物细胞做实验,保存细胞株又是最基本的工作之一。也就是说,搞过生物医学研究的人,大多搞过细胞培养;而搞过细胞培养的人,又几乎都有保存细胞株的经验。反过来说,一个人如果没有这个经验,大致可以断定他没有做过细胞培养,没有受过最基本的生物医学训练。 那么,如何来保存动物细胞呢?一般的方法是先把细胞离心沉淀,然后悬浮在特殊的液体中,然后逐渐冷却,从4度到负20度到负80度,再到负196 度(液氮)。这几乎是世界学术界的通用方法。可是,在2005年5月4日,北京电视台播出了一个题为《肉身不腐与未来复活》的节目。在其中,方舟子说了这样一段话: 它采取的是快速冷冻技术,保存在非常低温的条件在,零下一、两百度。我们采取这种快速冷冻技术的话,就可以把细胞相对完整地保留下来。如果细胞是缓慢地冷冻的话,细胞液结晶的时候,就会把细胞膜给弄破了,这个细胞就死掉了。如果快速冷冻的话,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不会让细胞结构发生改变。所以这种快速冷冻技术在生物学上是应用得比较多的。我们以前做实验的时候,经常用这种办法来保存细菌。用一个菌株做完实验以后,以后还要用,而且想长期保存下去,怎么办呢?就把它快速地冷冻,然后冷藏起来。一般保存细菌的话,是藏在零下70度。如果要更长久地保存的话,是保存在液氮里头,温度就更低了。 (见: /roushenbufu.txt)。 显然,这位生物医学出身根本就没有冷藏细胞株的经验,否则的话,他就不会拿自己的保存细菌的经验来说事了。(细菌与动物细胞的主要区别之一,就是前者有细胞壁。因此,二者的保存方法不具可比性。) 本来,此事如果到此为止,人们对方生物医学出身的根底还会将信将疑,不知深浅。可是,两天后,有个ID是artichaut的人在读书论坛上发帖子,针对方舟子上面的话质疑道: 偶对这段话有些异议. 一般偶们冻存细胞,都是讲究缓冻速溶的, 偶们冻细胞的时候加DMSO的目的之一,不就是让降温速率缓一些吗?以前有一些麻烦的办法让细胞慢降温,现在一般是先放在isopropanol里再放进 -80℃过夜,再放进液氮罐中.缓冻的目的恰恰是为了降低形成冰晶的风险,防止细胞遭到破坏.而溶起来则是要快,从液氮罐取出立马就37℃水浴了.这在 current protocol里面都是可以查到的.当然current protocol里也提到有的实验室就是直接进液氮,也没啥,偶只是说在理论和常规操作上我们还都是说缓冻的. (见: )。 猜猜方生物医学出身是怎么回答的?他马上google出来一篇四年前的科普文章《科学家的低温梦想》当作证据。实际上,Current protocol是生物学实验室中的必备书,属于权威实验方法典籍。而方生物医学出身却拿一篇来路不明的科普文章与之抗衡,其可笑程度就像是拿新语丝上的文章与《大英百科全书》对阵一样。所以,artichaut答复说: 我还是坚持我的观点。同时将current protocol上的原文贴出。我相信current protocol应该比科普作家权威的多.而且缓冻确是常规操作,我以及我周围的同学,冻细胞实际操作无不如此,而且复苏的都很好. (见: )。 方全才当然是不肯认输的。他老着脸皮这样嘲笑对方: 我只是讲了一点常识,很奇怪你会不懂。食物保鲜也是采用快速冷冻技术,原理一样。(见: )。 假如方舟子有冷冻细胞的经验,他还会说这样的话吗?所以说,方舟子这个搞生物医学研究出身的人,实际上连最基本的生物医学实验都没有做过。 2、方舟子做过白鼠解剖吗? 除了做细胞培养之外,解剖白鼠也是生物医学研究的基本功。可以这样说,一个人如果没有宰杀、解剖过白鼠,他就缺乏最基本的生物医学训练。 一般来说,宰杀白鼠的方式是先用乙醚使白鼠昏迷过去,然后任意宰割。比较残忍的方法就是直接杀生,或者在将白鼠的颈椎拉断之后再宰割。凡是使用过乙醚方法的人,既不可能忘记乙醚的气味,也都心中有数:能够使体重只有20克左右的白鼠昏迷的乙醚用量大致有多少,并且需要多长时间才能使白鼠昏迷过去。 话说到了2010年8月底,惊天动地的方舟子被锤案爆发。根据方舟子妻的网上报案,方舟子被凶手喷了辣椒水。可是,方舟子后来却这样说: 只见一名男子突然窜到我面前,朝我的脸喷射气雾,我闻到一股刺激性味道,头晕脚软,几乎要倒下。歹徒所用的喷雾,我一开始以为是辣椒水,后来与法医探讨,觉得应该是含乙醚成分的麻醉剂,我以前做动物解剖实验用过乙醚,现在想起来就是那种味道。歹徒的计划,是一人先用麻醉剂把我麻倒,另一人再用铁锤置我死地,大概吸取了上次让方玄昌逃脱的教训。幸好我反应敏捷,跑得快,躲过一劫。(方舟子:《我遭遇两名歹徒袭击的详细经过》,XYS20100829, /attack.txt)。 一个生物医学出身的人,竟然会把乙醚当作辣椒水?并且,他竟然会以为通过乙醚喷雾就能够将一个反应敏捷,跑得快的大活人麻倒。更可笑的是,据后来的调查结果,方舟子被喷的竟然是辣椒水,并且是过期的辣椒水。我们且不去理睬方舟子的诚信问题这个问题现在也没有理睬的必要,我们只需要问方生物医学出身这样一个问题:您闻到的乙醚气味到底是哪里来的呢?您真的知道乙醚的气味吗? 四、方舟子的生物医学知识 其实,如果方舟子真的懂生物医学的专业知识,只要他在普及这些知识时不出错误,不闹笑话,他到底是不是生物医学出身,对一般人来说,并不重要。中国不是有句话吗:英雄不问出处。可惜的是,方舟子的生物医学的专业知识,几乎就等于零。(关于方舟子的细胞学、人体生理学、生物化学知识,分别见笔者《科唬作家方舟子》第五章《从人体革命到革核酸营养品的命》、第十三章《不知道脸红的方舟子》、第十四章《到底是蒙牛蒙人,还是方舟子蒙人?》。此处不再重复。) 1、方庸医误导国人 毫无疑问,不论是在现代生物学中,还是在生物医学中,遗传学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说它是现代生物学的基石,亦不过分。尽管方舟子曾经大言不惭地要把传统遗传学还原为分子遗传学,认为经典遗传学事实上已被分子遗传学取代(见方舟子:《还原主义和整体主义述评》,XYS20001126, /redu-holi.txt),可是,对经典遗传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遗传率,方舟子却爱不释手,不时把它拿出来炫耀自己的生物学根底。比如,他在2007年这么说: 很显然,近视的发生深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这个影响究竟有多大呢?通过对孪生子进行比较,可以定量地估计出某种性状的遗传率。遗传率的大小在0和 1之间。如果人的视力差异完全是由遗传差异引起的,遗传率为1,如果与遗传差异毫无关系,遗传率为0。2001年英国研究者对226对同卵孪生成年人和 280对异卵孪生成年人的研究表明,近视的遗传率高达0.89,也就是说,近视主要受基因控制,与后天因素的关系不大。差不多同时丹麦研究者对53对同卵和61对异卵孪生成年人的研究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2004年,英国研究者进一步发现,有一个被称为PAX6的基因可能与近视有关。 这意味着如果你没有近视基因,那么不管你在多么恶劣的条件下频繁用眼,也不会得近视(虽然你的眼睛可能会有其他损伤)。而如果你有近视基因,那么就会逐渐变近视,环境因素是不重要的。不过,基因的表达离不开环境因素的作用,某些环境因素(例如阅读)可能是近视的诱因。调查表明受教育的程度与近视发生率存在相关性,在某些地方近视发生率逐代增加,都说明某些人在某些环境因素的刺激下,天生就比较容易得近视。(方舟子:《当眼保健操成为传统》,2007年4月25日《中国青年报》, /myopia.txt)。 那么,什么是遗传率呢?遗传率(heritability,亦译遗传力)是遗传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其基本思路就是要确定生物中的哪些可变异的性状(表现型)是由基因来决定的,因此是可以遗传的。这个概念在人类行为中的滥用,即使是现在,也具有极大的争议。大量的事实已经证明,在使用这个概念进行研究时,至少要牢记这么几点:第一,遗传率只是指一个特定群体内遗传因素对性状变异的影响,而不表明遗传因素对某个个体的影响;第二,遗传率只对特定的群体、在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环境之下才有意义;第三,高遗传率并不表明环境对这个性状没有重要的作用。(见:Jay Joseph. The Gene Illusion. Algora Publishing, 2004. pp138-141.) 简言之,在使用遗传率这个概念来解释研究结果时,必须万分小心。且看维基百科举的一个例子: A population of Asians would contain individuals with genetics that code only for black hair. In this case, heritability is of course 0, since there is no variance in hair colour to analyse.(在一个亚洲人群体中,所有的人都具有黑色头发基因。此时,由于头发的颜色没有差异,因此它的遗传率为零。)(见: )。 众所周知,头发的颜色是由基因来决定的。但是,由于群体的不同,其遗传率却可能是0。这还不能说明在使用这个概念时,应该万分小心吗?实际上,方舟子所援引的那篇文章的作者就特别指出: Heritability is population specific; our figure applies to this population of British women and could be different for other populations with different gene pools or environmental circumstances.(遗传率是针对特定的群体而言。我们的结果只适用于英国女性的这个群体,而对于其他具有不同基因池和环境因素的群体,其结果可能不同。)(Hammond CJ, Snieder H, Gilbert CE, Spector TD. Genes and environment in refractive error: the twin eye study. 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 2001 May;42:1232-1236)。 可是,大无畏的方生物医学出身却根据自己的大无知越俎代庖般地告诉国人:如果你没有近视基因,那么不管你在多么恶劣的条件下频繁用眼,也不会得近视。其实,这句话应该修改成这样: 如果你没有羞耻心,那么不管别人怎么骂你,嘲笑你,你都会面不改色地继续当你的科普作家来骗人、骗钱。 2、方庸医误诊达尔文 2006年11月1日,《中国青年报》发表了方舟子的《达尔文得了什么病》一文。笔者已经证明,这篇文章是抄袭自英国的一家医学院学报(亦明:《方舟子四年前曾抄袭一家英国医学院学报》)。在这篇抄来的文章中,方舟子说: 最新的研究表明达尔文得的其实是一种当时不知道的疾病全身性乳糖不耐症。 英国卡的夫大学医学院的两位研究者仔细研究了达尔文的病情记录,发现其症状与全身性乳糖过敏一一吻合。达尔文通常是在饭后两个小时开始发病,发病时间也与乳糖过敏相符。他们还发现,在达尔文的日常饮食中都含有牛奶、奶油等富含乳糖的食品,而达尔文病情好转的时期则恰好是他碰巧没有吃这些食品。另外,达尔文的亲属中也有几个人有类似的病情,这也与乳糖不耐症通常是遗传的这一点相符。 假如谁用全身性乳糖不耐症来搜索互联网,不论是百度还是谷歌,就会发现,搜索到的网页几乎全部来自方舟子的这篇文章。(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在《纪念达尔文》一文中,沿袭了方舟子的这一说法。见《科学文化评论》第6卷 第4期。)换句话说就是,方生物医学出身硬是创造出了一个疾病名称。我们当然知道,这是方庸医对那篇英国医学院学报文章的直译:systemic lactose intolerance。据那篇文章的作者称,这个名称是他的首创(Campbell, AK. What Darwin missed. Astrophys Space Sci 2003; 285:571-585)。但是,在Pubmed数据库中,至今没有几个人跟进,而都是使用lactose intolerance(乳糖不耐症)这个名称。反倒是方生物医学出身,以为这是什么重大发现,因此一头扎到人家的怀里。 那么,达尔文到底得的是不是全身性乳糖不耐症呢?白字秀才评论道: 所谓乳糖不耐或乳糖过敏,就是有的人缺乏乳糖分解酶,人体小肠不能吸收乳糖,这样乳糖就进入大肠,被大肠里面的细菌分解发酵利用,分解成了酸,水以及二氧化碳等。那些酸,以及气,是人腹部难受等,放放屁,最多是腹部涨,难受,有点恶心等。这些乳糖不耐受症和达尔文的疾病,有多少是相符的? 乳糖不耐受症很容易被发现,因为这和特定的饮食关联密切,很容易被发现。比如,本人,只有喝了牛奶才有那些现象,如果不喝牛奶,就没有这些现象。很难想象,一个和特定饮食有关的疾病,几十年都不能被发现。比如,本人来美国没几天,就知道喝牛奶会让我不舒服了。而且,这个乳糖不耐受是可以被慢慢消除的,比如,我现在喝牛奶,就没有刚来美国时喝牛奶那样难受了。 事实是,早就有人提出达尔文会不会得了乳糖不耐受症的说法。这个说法并不是象方肘子所说的,是什么【最新的研究发现】;其次,乳糖过敏并不象庸医方肘子说的那样可怕。(见:白字秀才:《笑看庸医方是民如何给达尔文把脉看病》,2006年11月2日发表于《教育与学术》论坛,见: )。 是啊,达尔文曾被方舟子吹捧为千年第一人(见:《谁是千年第一人(讨论合集)》,新语丝之友2000年1月存档),可是,这位能够从自己搜集的大量材料中总结出进化论的千年第一人,怎么连自己吃什么东西会导致身体不适都总结不出来呢?他怎么竟然会连白字秀才都不如呢?确实,维基百科就这么说: It has been proposed as the source of Darwin's illness, but the hypothesis is improbable, because, as with lactose intolerance, its temporal and causal relationship with food is easily established, and this was not always the case.(有人认为达尔文的疾病是食物过敏造成的。这不太可能,因为与乳糖不耐症相似,这种因果关系很容易确立,并且,情况也不经常是如此。)(见: )。 显然,不是达尔文不如白字秀才,而是方生物医学出身为了骗稿费,就顺手抄了一篇小报,把自己吹捧的千年第一人贱价拍卖了。 3、方庸医坑害方粉丝 2007年5月26日,有人在新语丝读书论坛发了个帖子说: 今天跟朋友聊天听说一种概率很小的悲剧,觉得女人生孩子也很危险,跟难产死亡无关,是关于血型的。说她一个朋友的太太要生孩子了,第一个是剖腹产,第二个也打算剖腹。可到了那天,她忽然想自然生产,就打算自然产。可生的时候,胎儿的血型跟她的不搭配,发生了脐带血回流现象,产妇当场就停止了心跳连抢救的机会都没有。据说这种事情发生的概率为1/80万。一个大活人就这么一下没了,小孩子倒是好的。(见: /forum/db/2/45/163.html)。 两年后,有一个人给方庸医写信求教: 方老师,我B型血,我妻子O型血,医院检查我妻子抗B效价是1:512,这样会导致怀孕时胚胎溶血死亡。医院要给开中药降到正常值1:64。请问方老师,我应该答应吃中药么?这种情况有西药可以治疗么? 看看方大夫的答复: 不必担心,怀孕又不是输血,夫妻血型差异不可能对胚胎造成任何影响,当然不可能有针对这种情况的西药。这是国内不良医院、中医骗子为了骗钱搞出来的伪科学。如果在怀孕期间吃中药,反而有可能对胚胎、胎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有必要吃中药来防止胚胎溶血死亡吗?(附方舟子回答)》,XYS20090530, /zhongyi2417.txt)。 对此,白字秀才评论道: 其实,那位求医问药的人,如果听从方庸医的建议,他老婆的抗B效价不降下来,或采取治疗手段的话,胎儿死亡或有问题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我真佩服方肘子的无耻和厚脸的程度,仅仅因为自己学过生物学,然后自己又宣称医学和生物学没有什么本质区别,就能把自己当作无所不知的医生了. 密切根州立大学的博士真神啊! (见: )。 另一位网友张生说: 在美国,由于普遍使用RhoGAM预防Rh不合的溶血,目前最常见的新生儿溶血原因是ABO血型不合,也就是孕妇为O,胎儿为A或者B(当然不可能是AB了)。在中国,由于Rh不合很少见,胎儿/新生儿溶血一大部分都是ABO不合引起的,虽然危及胎儿生命的比例不高,但新生儿黄疸是肯定会有的。医院检查抗B效价是产前检查的一种进步,发现抗B提出预防措施是很正确的,虽然中药预防效果如何我没经验,既然医院有方子,估计是常规了。 美国产前检查也是常规查血型的,但西医没有有效的预防方法,只有监控胎儿,如果发现溶血太严重,危及胎儿生命,可以给胎儿输血(宫内输血,有一定危险),产后及时输血和治疗黄疸是主要办法,重者可能要临时换血。如果中医有效,应该大力推广。 (见: )。 确实,如果用Pregnancy Complications来搜索网络,各大医学网站都会讲述一番孕妇与胎儿血型的关系。如American Pregnancy Association网站就这样告诉孕妇: If you are Rh-negative, you may develop antibodies to an Rh-positive baby. If a small amount of the baby's blood mixes with your blood, which often happens, your body may respond as if it were allergic to the baby. Your body may make antibodies to the Rh antigens in the baby's blood. This means you have become sensitized and your antibodies can cross the placenta and attack your baby's blood. They break down the fetus's red blood cells and produce anemia (the blood has a low number of red blood cells). This condition is called hemolytic disease or hemolytic anemia. It can become severe enough to cause serious illness, brain damage, or even death in the fetus or newborn.(如果你是Rh阴性,你可能产生对Rh阳性胎儿的抗体。假如胎儿的血液与你的血液相混这是经常发生的,你的身体会产生对胎儿的过敏反应。你的身体会产生针对胎儿Rh抗原的抗体。这些抗体会破坏胎儿的红细胞,造成贫血。这种情况叫做溶血病,或溶血性贫血。它有时会严重到造成重要疾病,脑损伤,甚至胎儿或新生儿的死亡。(见: /pregnancycomplications/rhfactor.html)。 显然,方骗子的无知比国内不良医院、中医骗子对病人的危害要大得多,而他骗钱的方式也比伪科学要邪恶得多。 五、结论 从方舟子冒充生物医学出身这件事,笔者总结出下面三点结论: 第一,只要能赚钱,方舟子什么都敢干。也就是说,就像是对生物信息学一窍不通,他也敢冒充生物信息学家一样,没有受过任何医学训练的方舟子也同样敢冒充生物医学出身。可想而知,假如冒充宇航员能够为他骗到钱,他也会去买一件伪劣的航天服穿在身上的。需要提及的是,方舟子冒充生物医学出身之时,也恰恰是他制造恐吓信骗局、吹嘘自己是中国科学的良心之际。所以,方舟子实际上还可以在同一时间搞多重欺骗。 第二,对于方舟子来说,只要能骗到钱,不仅自己心中的偶像可以被他一脚踢开,就连病人的安危死活他都可以全然不顾。由此可见,在2007年左右,他真的是穷疯了。难怪两年后武汉法院执行了四万块钱,会让他哭天抢地,痛不欲生。实际上,从2001年打出生物信息学家的招牌,到2007年蒙上生物医学出身的面具,再到2010年脱裤子露股沟,我们可以看清方舟子人生轨迹的主要线索:为了钱,他不仅可以不要脸,也可以不要屁股,甚至不要命。对于这样一个连自己都顾不上的人,那些向他求医问诊的病人又算得了什么呢? 第三,任何人,特别是方舟子的敌人,哪怕有方舟子上述劣迹的一丝一毫踪影,都会被方舟子追着不放,死缠到底的。由此可见,方舟子打假,除了报私仇之外,还有另外一个目的,那就是为自己连续不断地造假保留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有趣的是,就在得知方舟子冒充生物医学出身的前一天,2007年2月10日,本人曾写过这样一段文字: 方舟子假冒美国生物信息公司科学家、假冒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教授,都是有案可稽的。这比他揭露的陈晓宁、刘辉、杨杰有过之而无不及。人家被揭之后,都有羞耻感,不再敢抛头露面,到处张扬。而我们的方英雄对自己的假冒身份被揭,毫无羞赧之色,一会上电视,一会上视频,对国人的置疑,就是不正面回答。中国有句成语,叫做招摇撞骗。这四个字,用在陈晓宁、刘辉、杨杰三人身上,都不合适,因为陈只是招摇,没有撞骗,刘、杨只是撞骗,并没有招摇。只有我们的方英雄,兼招摇、撞骗而有之。士之无耻,至此可以说是登峰造极了。(老中医师:《现在还支持方舟子的,都是一些什么样的人?》, )。 现在看来,在方舟子的假冒简历之中,还要浓彩重笔地加上这么一条:生物医学出身。
个人分类: 伪劣科普打假|2938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科研: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当家继续做“穷人”
热度 1 zkm08 2010-11-19 15:27
科研: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当家继续做穷人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本来是赞赏出身贫苦的孩子很早具有一种独立能力。正因为如此,很多老师喜欢招农村出来的学生做研究生,可是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穷人的孩子当家之后,可能继续做了穷人。对于做科研来说,学生身上暴露出来的谨小慎微和小富即安的精神极大地阻碍了科研的进步。(我自己就是从农村出来的,此文不是为了贬低农村人,而是为了激励) 首先,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并不是主观上的意愿,而是客观造成的。 人的天生并不是喜欢艰苦,都是喜欢享受,获得精神或者肉体的愉悦。只不过,在穷人家里,没有条件去愉悦,为了生存,只能去努力奋斗,给人一种假象,就是穷人的孩子都很出息。但是,遗憾的是,这种奋斗的精神绝大多数并不是来源于主观上的认识高度,只是一种求生的本能。当基本的物质条件提高了之后,这种奋斗的发动机就没有了燃料,也就可能和其他有了物质基础,流于生活的人一样碌碌无为。这就是小富即安。这样的孩子在做研究生时,很容易就被小小的机会给吸引,而忽视了更大的机会。我们经常看到有的学生以家庭需要经济支持为借口去打小工,为了家庭而放弃专心做科研的机会。即便做科研,也反映了浅尝辄止的特点。反映到课题研究过程中,不敢思考,不敢突破。 其次,穷人的孩子见识往往起点低。 由于条件所限,穷人的孩子除了读了教科书之外,很少有机会去吸收其他书里的营养,精神中有过多的父辈传下来的各种社会经验,而这些经验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并不高明的,仅仅是求生的基本法则。当这样的孩子面临更复杂的局面时,就缺少相应的高级智慧去解决。用较低级的技巧去解释或者解决高级难题是无能为力的。我们经常看到所谓的暴发户,其行为往往很乖张,看起来不可思议,其本质原因就在于不能用自己的智慧去驾驭得到的财富,不能把得到的财富转化为更有利的条件,做更大的事,获得更多的精神满足。这样的孩子做科研之后,可能不能适应得到的成功,成功反而成了累赘。 复次,穷人的孩子可能有成长的缺陷。 比如,童年物质的匮乏,可能导致成人之后对物质的过度追求;童年老受到歧视,成年之后可能就对别人的看法特别的敏感,不大容易听得进去批评;童年缺乏成功的体验,成人之后可能会过度放大自己成功的经验。以上的缺陷都会在人生的发展路上变成大的拦路虎。也正是这些拦路虎,可能使得我们在取得了小小的成绩之后止步不前。与其潜力相比,依然是个穷人。这些理念在研究生选题的时候非常有害,带着功利心去做课题,无疑问是没有出路的。 再次,与穷人的孩子相比,富人的孩子也并不好过。 富不过三代,是历史经验的总结。这也是因为富人的孩子并不能有效地利用资源,而是被资源控制,变成了本能的奴隶。而且,即便是父辈成功了,这种成功往往不能复制在子女身上,中国式的家庭教育使得父母过多的用自我的经验去强加于孩子的身上。自己成功了,孩子失败了。很多家长在孩子读研究生的时候依然干预,其实他们自己并不真正懂得科研,对于学生的培养是很大的干扰。 最后,人都是被自己得到的东西控制的。 不管是穷人的孩子,还是富人的孩子,其实只有一件事要去做,就是不断地超越自己,超越自己成长的环境,超越自己知识的限制。得到的一切东西都是双刃剑,在看到好的同时,一定要看到其带来的危险。 总之,为了做好科研, 我们要不断地学习和思考,超越自己的出身,忘掉自己的出身,尤其是忘掉曾经的悲情。树立远大的目标,从今天开始,从现在开始,做一个全新的、客观的、更完善的人,做一个高贵的人,拥有高贵的灵魂。唯如此,才有可能做更好的科研,而且更好的科研才能带来更好的生活体验,才能对别人也产生更加正面的影响。英雄不问出身,但是出身会影响成为英雄。 后记:我的学生基本上都是一般家庭或者贫困家庭出身。我只希望学生们能够看清楚自身的很多问题,不断地进步。也是我自己多年的思考和担心的问题,我也这么一直提醒自己的,不要被自己的出身束缚了。绝不是意味着富人的孩子更好。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84903
个人分类: 科研历程|2942 次阅读|1 个评论
不要说自己基础不好
SoSoliton 2010-5-14 15:17
我指导研究生多年了,每年招的研究生五花八门,来自各类高校、各类专业。我没什么能耐,学术有专攻,我做的事情很有限,不可能为不同专业背景的研究生安排不同的研究方向或领域。是故,有的研究生的本科专业跟我的研究方向靠得近一些,有的则根本不搭界。但实践表明,我指导的研究生,最终取得的成绩大小跟本科专业基本没什么关系,成功与否完全符合爱因斯坦关于成功的公式:成功 = 努力工作 + 正确的方法 + 少说废话。 我差不多每年都要面临新入学的研究生的同样问题,那就是自己的基础不好,怎么办?说自己基础不好的研究生,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出身”不好,来自二本甚至三本院校的学生,他们认为自己跟重本生相比,基础有差距;另一种是跨专业的研究生,他们认为有很多研究生专业的本科课程没有学,担心研究做不好。 “出身”并不决定“出路”。“出身”不好,更要努力,要让出路更好。“出身”代表过去,“出身”不好,并不意味着现在就做不好,更不表示今后就不行。大学“出身”,很大程度受制于中小学教育的环境和条件,跟个人的天赋也有一定关系;但 爱迪生说 过,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 , 王蒙也说: “ 天才你不能光靠你妈妈生你的时候的那点本钱,你得天才即勤奋”。 可见, “出身”影响成功的比例是很小的,从现在做起,不断努力,“出路”就不会受制于“出身”。虽然总体来说,北大、清华的学生中,成功的比率相对高一些,但成功人仕并不都来自北大、清华。山窝里也出金凤凰,这种例子多了,说起来又像大道理,看看身边的师兄师姐们,到底做得好的是什么人,也许马上就会明白。我们家乡有句土话:驼子会插田,不动也枉然。 对待说自己基础不好的跨专业研究生,我是这么算帐的。现在的大学,实行所谓的通识教育。大学四年,差不多有两年半的时间大伙在学一样的东西,还有至少半年时间大伙在找工作,所以真正体现专业差别的可能只有一年或两个学期的课程。如果把这一年或两个学期的课程折算成有效时间,充其量是 2-3 个月的差别,因为大伙自己心里清楚,所谓学课程,不是死到临头是不会去学的,学也学不进,期终考试了,突击个把月,分摊到每门课上,也就个把星期。所以,谁能说自己有专业优势呢?你只要花两到三个月时间认真学学所谓有专业优势的同学的专业课程,保证你的基础比他还好。 再说了,跨专业也不是坏事情,可能还是好事,它更有利于学科交叉,更有利于创新。例子多了! 百年诺贝尔奖,有 41.02% 的获奖者属于交叉学科。尤其在 20 世纪最后 25 年, 95 项自然科学奖中,交叉学科领域有 45 项,占获奖总数的 47.4% 。“交叉学科研究是未来科学发展的主要方向,实现科学研究的跨学科性不仅是科学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全球经济和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当今科学的前沿研究领域,如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纳米技术、光子晶体、超常材料 (metamaterials) 、物联网,等等,很难说属于哪一个专业或学科,很难说谁来做会占优势。 研究生意识到自己的基础差距是必要的,勤能补拙。但千万不能以此为借口,要么临阵换枪,要么临阵脱逃甚至沉沦,认为自己不是那块料。科学研究的本质就是创新,面对新的东西,我们不懂的太多,但我们可以学,可以想,可以试。科学研究需要目标,需要勇气,需要毅力,需要追求。 成功者找方法,失败者找借口。
个人分类: 谈点正事|12933 次阅读|23 个评论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cwhm 2009-7-18 09:02
最近在报道歌星陈慧琳生了个baby,谈及儿子的未来,她希望儿子能像张学友一样有出息。我想即使他儿子没有张学友那样的成就,他baby的一出生就决定了他已经不站在了常人的起跑线上。家庭,家族,父辈的人际网络已经将他的成功托在了一个很高的平台上。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生在农村还是城市,抑或我们的父母是普通工人还是部级高管,我们无法选择我们的家庭贫贱,抑或亿万富豪。但是出身已经奠定了很多人一生的基调,有多少人几辈子生在穷山沟里,有多少人几代人成就着什么世家! 再谈谈读书就业,读了某个大学,读了某个专业,一定程度上也圈定了大多数人人生轨迹,你学石油的,也许一辈子都跟石化打交道,学化工的不大可能转到经济学,当然万千世界,不乏特例。 最后类比下科研学术,你选择了某个导师,某个课题组,就如同你选择了个好爸爸,好家庭一样。好爸爸,名门望族无疑可以为你提供更多的机会,更好的规划,更好的环境,甚至日后离开父母自我创业,家庭的社会网络无疑也给你提供了千丝万缕的机会。而那些选择了普通学校的普通导师,或许就如同我们的父母是土生土长的农村汉子,我们的成功或许真的需要自己额外的拼搏,才能鲤鱼跳龙门。 当然一切都不是那么绝对的,毛泽东的父亲是普普通通的农民,李嘉诚也出身寒微,不照样打造了自己的亿万帝国,还是一句歌词唱的好“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 最后还是陈胜,吴广那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个人分类: 我思故我在|1069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5 03: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