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设施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水汽充足的沙漠地区生水方法探索
热度 1 fanxiaoyingz 2020-4-1 22:19
水汽充足的沙漠地区生水方法探索 世界上有许多比邻海洋的沙漠非常缺水,但是实际上这些地方的空气中并不缺乏水汽。这些地区有印度的拉贾斯坦邦、巴基斯坦西南部、伊朗东南部、也门、阿曼、索马里、南非西部、纳米比亚南部、马里塔尼亚西部、西撒哈拉、摩洛哥、澳大利亚西部、智利、阿根廷东部、美国西部以及我国的华北平原。如何把这些空气中的水汽以比较廉价的技术方式液化为水呢?现在我们就探讨一下液化空气中水汽的技术问题。 我在以前的文章中设想了许多中液化水汽的方法。但是这些方法各有特点,各有适应环境。例如在高山上放置的液化机械是一种技术,利用类似温室大棚的设施直接淡化海水。但是今天我们讨论的这一套技术适合温度较高绝对湿度较大的沙漠地区液化水汽。 在温度较高绝对湿度较大的沙漠地区做液化水的设施的基本思路是:利用沙漠高温和太阳能发电,利用电力带动制冷设备,利用沙漠地下温度低的特点修建冷库,让水汽在冷库表面液化,这是一种 “无中生有”的技术。设计如下: 1 ,在沙漠表面修建一个大型太阳能发电站。 2 ,在太阳能电站的沙漠地下 5 —— 10 米处修建一个大型冷库,高温冷库,冷冻效果达到零摄氏度即可,冷库的长度超过 300 —— 1000 米,宽度 20 —— 50 米。 3 ,在冷库上面、沙漠下面流出高度为 3 米的水汽通道,水汽通道的上面覆盖 1 —— 2 米厚的沙子,沙子上面修建太能能发电站用来遮挡强烈的太阳辐射,以便于降低水汽通道的温度。 4, 在冷库四周和底部都适用高级保温材料装修,但是冷库顶部和水汽通道接触部分适用高级导温材料铺设,例如使用钢板,并且设计千分之五的坡度,用以集水。 5 ,冷库的制冷机安装在地下,但是制冷产生的热量直接排泄到远离冷库的沙漠,这些热量实在是没有利用价值。 6 ,在冷库的钢板顶部水汽通道上设置许多铁丝网,这些铁丝网就是冷凝器,同时冷库的顶部钢板也是冷凝器。 7 ,在冷库顶部是水汽通道,水汽通道的顶部是保温的沙子,这个水汽通道只保留一个进气口,一个出气口,其它部位是全封闭的,水汽只能是单向运动的,采取出气口排气方式换气,排气口的大小和风力由液化效果而定。 8 ,冷库虽然在水汽通道的下面,但是冷库和水汽通道是完全两个互不交流的封闭系统,它们仅仅在交界钢板层有热量交换,没有物质交换。在水汽通道中液化产生的液化热由水汽通道排泄出去。不干扰冷库的制冷效果。 8 ,在有坡度的冷库低处一端的地下设计一个蓄水池,用以存储液化水。 以上设计是一个空间立体四层设计。最下面一层是冷库,埋在地下 5 米,冷库上面是空气通道,高度三米,埋在地下两米,空气通道上面是两米厚的沙子保温层,其顶部和沙漠齐平。然后沙子保温层上面是太阳能发电板群,这个太阳能发电板群有两个作用,一个是发电,另外一个是给冷库降温。 这个设施的生水过程是这样的:空气经过长长的地下通道(长度可以超过一公里,利用自然界自身的温差)预先冷却,然后进入空气通道,在空气通道中通过和放置在通道上的铁丝网接触,通过和冷库顶部的钢板接触降低温度,达到露点温度,空气中的水汽在铁丝表面,四周墙壁和钢板上凝结出水,其中产生的液化热随着空气排泄出去。液化水自流进入蓄水池。进入制冷空气通道的含水空气把一部分热量交换给冷库,冷库温度升高,但是冷库通过制冷机的再制冷过程把冷库中的热量直接排泄到大气中。这样制冷空气通道间接地通过冷库排泄出去热量,降低了空气温度,使得空气温度到达露点。达到露点的空气中的水汽在凝结核铁丝网的表面液化,或者粗燥的墙面液化,或者钢板表面液化。铁丝网、墙壁和钢板都起到了凝结核的作用。由于冷库和空气通道之间没有气体对流作用,只有传导作用,所以这个设施总体来说是非常节能的液化设施。而且由于放置的铁丝网具有热辐射作用,因此水汽液化过程产生的汽化热可以顺利地排泄到大气中,不会干扰冷库的制冷效果。在制冷空气通道的三米高的空间中,紧贴着钢板的温度最低,高处的温度较高,温度相差允许在 3 —— 5 摄氏度以内,所以高处也是热量排泄通道。以上设计具体的数据参数需要根据大气中的水汽绝对含量,当地的沙漠温度,液化水的产水量等等指标设计计算。制冷空气通道产生的干冷空气也可以用来给湿热空气降温,这个需要精妙的设计,例如把干冷空气管道套在湿热空气管道的外层。 以上设计的液化水汽装置适合于远离水源,但是空气水汽含量较高比较干旱,难于液化的地区使用。在我国的西部地区并不合适,但是在华北平原还是可以使用的。这种设施可以利用昼夜温差,在夜间持续工作。
个人分类: 气候生态|2962 次阅读|1 个评论
消防设施的少与多2
dfedhw 2019-4-15 17:27
只要谈到建筑固定消防设施与器具,业内人士一般会倾向于多种类型的产品配置得越多越好,甚至希望能够 “武装到牙齿”。然而以现有的“武器装备”水平,增配之后情况 是否 一定就更好,具体到底能好多少?就这一问题需要从安全投入比的角度来细细衡量。 火灾毕竟是个极小概率事件,假设 以10年为一个周期 ,现实中实际99%以上的灭火设施“终其一生”都不会“遇见”真实的火灾,那么,10年期限一到,基本上都会趋于正常报废。 随意举个例子:中小学教室走廊配置的灭火器,能够被实际使用的概率基本接近0,首先,几乎没有什么意外的点火源(除非是人为纵火);其次,即使偶尔出现点火源也很难与可燃物发生关联;再次,大量人员活动场所,即便有火情也会迅速被发现,基本不存在延迟发现的问题;最后,夜间不会有人员滞留于此。所以这类场所能够真正用到灭火设施的概率相比于其它,更是要低一到两个数量级。 (如有质疑,可搜索中小学教学楼曾经发生过的火灾事故案例) 鉴于上述的保护对象是未成年人,即便事故风险概率趋近于零,小心一点总不是坏事,然而由此想说明的一点是:就算是所谓风险程度更高的场所,灭火设施能够真正派上用场的,相比于灭火设施的总体基数不过是“百里挑一”甚至“千里挑一”。反过来看,作为火灾矛盾最为突出的住宅类火灾(伤人亡人占比最高),绝大多数家庭实际并未配备专用的灭火剂。事实上,包括相当比例的自动灭火设施,要么处于“手动”状态,要么气瓶插销还没拔,要么探测器的防尘罩尚未取,要么整个水系统疏于维护,实际早已处于“瘫痪”或“半瘫痪”状态,大多数情况下灭火还是依靠的专业救援力量。 如图所示,水平线A代表了 现有数量的消防设施 所具备的控制能力,或者说,由于极低的火灾概率,客观上已经造成了大量消防设施资源(也包括人力物力)的闲置与浪费,继续“增配”的目的无非只是希望能够解决掉“峰值”较高的那几支“脉冲”(较大及以上火灾事故),然而,总体成本基数又会随之增加多少?实际效果还能增添几分?最终贡献率怎样?这一切不得不说仍是个未知数。 增加固定消防设施投入(包括推陈出新的各类产品)在一定程度上也许是必要的,可是盲目地投入只会适得其反,未见得就能“抹平”最棘手的那几根“芒刺”,尤其是未经实践和时间验证过的产品,哪怕只是局部的检验。再换句话说,即便是已经投入的海量消防设施,都需要从全局的角度再反思一下投入产出比:水平线A已然投入不菲,再提升至水平线B是否值当?代表现状的水平线A究竟是低还是高,其数量到底是少还是多? “ 一人生病,全家吃药 ”的做法并不可取,有些药虽然吃不坏肚子,然而其疗效显然“不对路”,哪怕是“进口药”,吃再多也无益。 PS:顺便再蹭个热点:好比996这种模式,无论是短期效益还是长期利益,多付出一定会带来多收益? 消防设施的少与多 物联网专题:聚焦智慧消防
2039 次阅读|0 个评论
儿童娱乐场所
kd652 2018-5-31 07:16
瑞典马尔默市标志建筑旋转大楼北面有一个儿童娱乐场所,大人也可以玩的,无时限无边界:
个人分类: 携幼|3275 次阅读|1 个评论
澎湃:能卷起打击违法破坏地震监测设施的风暴吗?
热度 1 cgh 2017-8-20 17:08
澎湃:能卷起打击违法破坏地震监测设施的风暴吗? 人们有时候期盼媒体能监督有关部门能严格作为。最近,澎湃新闻两个报道连续揭露了日益严重的违法破坏地震监测设施的现状。“ 四川地震监测台站十年内遭干扰96起:观测设施被拴牛 ”和“ 地震监测点保护难:有开发商深夜“填井”尽毁二十年监测数据 ”。说实话,这两个新闻也就趁九寨沟地震的即时热点,地震监测设施的损毁并不会形成多大的社会影响。不出所料,一切照旧。 “从2007年至2016年的近10年间,四川省地震监测台站受干扰事件发生96起,其中破坏地震监测设施事件发生59起,地震观测环境受影响事件37起。”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在北京天通苑有一处台站,科研人员在这里打了一个深井,通过水位来监测应力的变化。后来,监测站所在地需要开发楼盘,在未与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达成协议的情况下,开发商深夜将这处用于观测的深井填埋。” “《防震减灾法》第15条规定,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应当避免对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造成危害。国家重点建设工程确实无法避免对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造成危害时,应当按照国务院《地震监测管理条例》采取相应措施。” “《地震监测管理条例》对此有详细规定,要求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地震管理部门的要求增建抗干扰设施或者新建地震监测设施;新建地震监测设施与原设施正常对比观测一年以后才能拆除原地震监测设施;增建的抗干扰措施如证明无效,应易地新建地震监测设施;“增建”、“新建”及试运行期间对比观测费用均由建设单位承担。” “从现有法律法规看,对地震监测设施和环境的保护并非无法可依,相反法律法规较为完善,但这些法律法规仍需更严格执行,一方面全社会对地震监测工作缺乏了解,另一方面是政府对地震监测设施和环境的保护,重视程度仍需进一步加强。”
个人分类: 地震|2201 次阅读|1 个评论
关于建设标准化学校的建议
热度 1 fanxiaoyingz 2016-9-1 10:33
关于建设标准化学校的建议 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在减速。这到底是坏事还是好事,我觉得塞翁失马有好有坏。但是很显然中国的财力已经能够满足建立一些高级的东西了,尤其是目前教育方面建立标准化学校非常迫切。 据我观察,中国目前的小学,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大多数是不符合教育目的的,普遍存在场地小,教学场地过于集中,教育设施不完备,教育设施布局不合理,必备设施缺乏的问题。首先来说场地小的问题,以我所在的城市为例,这所城市几十家学校在我看来,没有一家场地符合要求的,最大的学校面积不超过五十亩,有的学校甚至只有十几亩。而且随着教育要求的提高,设备的增多,这些学校的有效场地基本上被楼宇占领,好几个学校没有操场,学生上体育课只能在校外马路上。没有操场还能叫学校?学生们的身体健康依靠什么维持?还有些学校虽然有操场,但是操场面积很小,全校一两千学生,上操的时候聚集成堆,这样的学校往往操场就在教学楼跟前,操场上孩子们大呼小叫地锻炼,教室里其他学生被吵得听不见教学内容。这样的学校也叫学校?有的学校在闹市区,学校里面在教学,学校外面热热闹闹,车水马龙,有的学生下课就跑到市场去。目前学校的第二个问题是教学场地过于集中。这里有一所学校,教学楼盖了一个大一点的四合院,四面都是六层楼,一个年级两层楼,全校两千多学生全部在这个只有三亩大的四合院中上课,可以想象,其教室内的空气质量是多么差,学生平时的活动范围是多么狭小,这样的学校到底是监狱还是育人之地?孩子们没有任何活动场所,他们会不会肌肉萎缩?最近网曝说山东一个女孩子考上大学被骗子骗了九千元就猝死了,九千元就能猝死,那这个女孩的身体脆弱程度让人咂舌,教育就没有一点点责任?我认为,教育的责任应该占九成。这是中国教育失败的表现。 我认为,在当代社会在教育的基本方针中,德智体美中,身体是第一位的。当然并不是说体育就是第一位的,而是说在发展德智体美中,首先保障身体健康才是第一位的。教学场地,教学设施,教学人员都应该首先保证孩子的健康不出现威胁,保证环境宽松,身心健康。一个教学楼是四合院的形式,孩子们高度集中,二氧化碳中毒怎么办?大家放的屁把大家熏坏怎么办?出现危险的时候踩踏怎么办?孩子们课间无法锻炼怎么办?孩子们肺活量减小,发育迟缓怎么办?出现流行病大家容易被传染怎么办?当前大多数学校场地小,这与历史遗留有关系。当年我国的教育大多数是在废弃的庙宇的基础上修建的,原来场地就小,七十年来基本没有扩展,但是教学楼却接连修建,导致场地变小。另外一个原因是最近十几年房地产业特别火爆,地方政府把有限的土地都盖了住宅楼,为此甚至把学校的地方切割出去,最后导致学校场地变小。现在城市的学校基本上被高楼环绕,没有天空的很多。教育的第三个问题是教育设施不完备,虽然最近几年国家给学校在设备方面投资很多,大多数学校设施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设施依然很落后。目前大多数学校有了 “实验楼”,但是没有游泳馆,没有艺术楼,没有室内体育馆,没有大会堂或者影视院,没有图书馆。这是我们的短板。我也喜欢看发达国家的校园电影,我发现美国的校园宽大敞亮,设施齐全,基本上游泳馆,艺术楼,体育馆,图书馆都很齐全,也很多,有许多是花园式学校。但是我们国家的大多数学校就象政府办公楼,拥挤而且无序。对于缺乏教育基础设施的学校,它的教育设施布局不合理是很平常的事情了。教学楼跟前能不能建设操场?学生宿舍能不能和实验楼紧挨?教学楼能不能和实验楼紧挨?小学生应该不应该到楼房上上课?学校能不能修建在市场旁边?有许多学校是这样的。 我认为,中国建设到了目前这种水平,应该到了全面解决以上问题,综合解决学校场地设施问题,全面现代化,全面高级化的时候了。所以我建议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标准化学校的建设,该扩建的扩建,该搬迁的搬迁,该合并的合并。 我所设想的标准化校园必须是花园式的,信息化的,现代化的,设施齐全的学校。而且小学和中学不相同。标准化小学不需要高楼,最高办公在二层楼,孩子们全部在一楼,每一个教学教室前面有很大活动场地。中学生可以上二层教学,但是每一个教学楼之间至少保持五十米距离。高中的教学楼可以有三楼,但是走廊的宽度也应该至少两米。一切措施都应该围绕着孩子们健康成长,其次围绕着学习环境好,再次围绕着生活方便,全面发展。所以,基本设计标准如下: 第一,学校面积最小应该在五十亩以上,应该保证修建教室,实验楼,游泳馆,艺术楼,室内体育馆,大会堂或者影视院,图书馆的场地充足,保证有标准化操场,篮球场,足球场,兵乓球场,网球场等,要保证有安静的宿舍区,保证有足够的办公场所和教师宿舍,要保证有十多亩大的花园。基本要求按照每千人学校五十亩,如果学生数量超过一千,按照每百名学生十亩地的标准增加。 第二,学校必须具备足够教室,实验楼,游泳馆,艺术楼,室内体育馆,大会堂或者影视院,图书馆的场地充足,保证有标准化操场,篮球场,足球场,兵乓球场,网球场等。 第三,中学学校必须具备自己的澡堂,标准化教师宿舍,二层标准化饭堂,室外游泳池。 第四,每一个学校必须使用 30% 的面积修建花园和学生游玩学习的地方,为学生提供尽可能的自学场地。 第五,标准化学校应该修建在远离市场和公路的地方,必备自己的停车场和广场。 中国的未来在孩子,孩子的未来在学校,学校的好坏在于设施和质量。作为家长不希望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不利于身心健康的地方,不希望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设施落后的地方,不希望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不能培养学习和生活技能的地方。
个人分类: 教育与思维|2733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社会学家眼中的奥运(1):奥运会本就是Game……
flysky97 2016-8-14 19:33
科学家眼中的奥运(6):奥运会本就是Game…… 文/齐云龙 奥运会 ——奥林匹克运动会,翻译英文对应t he Olympic Games ,而game第一原义本是——游戏……如果,因为过分在意,而失去原本应该更重视的东西,似乎有些本末倒置,或者是舍本逐末…… 奥运会的狂热和余波,很快就会过去,甚至,还不如王宝强因老婆出轨而离婚的绯闻更受关注些……但是,我们需要更关注的东西,其实更多! 再多的金牌,也遮不住孱弱的中国人 让人一度为之捏汗的里约奥运会如期举办,开幕式效果出奇地好,无论是用最少资金做出最佳效果,还是初次出现的难民代表团,都让本届奥运会惊喜频现。 但有一件事总是毫无悬念毫无惊喜---中国在金牌榜绝对名列前茅。 每当中国队夺金,总会有人高呼“中国好样的”、“中国雄起”、“中国+各种褒义词”,奥运结束后,看着金牌榜上超英赶美,媒体都会总结出这么一句话:中国曾经成为竞技强国。 有钱做健身和不爱做运动的人心中感到无比骄傲,四肢孱瘦的先生们慢慢抬起头来发出阵阵冷笑,还有一群还在加班的白领,心中一万头脏话呼啸而过。 请各位读者细心看看以下数据: 世卫的最新研讨报告显示,目前全世界大概有14亿近视患者,其中6亿在中国。而根据北京大学发布的《国民健康视觉报告》,中国高中生和大先生的近视比例都超过70%,就连小先生的近视率都达到40%。 国家竞技总局发布的《2014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显示,相较2010年,2014年我国成年男性国民体质达标率下降0.1%,“国民体质综合指数”下降0.41,而且这曾经是继2010年以来的成年男性 连续第二次下降 。 2014年,根据博思数据研讨中心的调查数据,中国亚健康人群达70% 。 还有许多数据,就不逐一列举了。 1983年,原国家体委就“竞技强国”提出了几个次要目标,第一个便是“全国半数左右的人经常参加竞技活动,青年一代的身体形状、素质、机能有明显进步”,然而....... ”竞技强国“喊了那么多年,到今天不只丝毫不见改进,国民的体质反而变差了,缘由有两个------- 没地方运动,没工夫锻炼 中国竞技场馆(地)的开放率不高,以2011年为例,全面开放率为44.1%,部分开放率的21.3%,尚未开放的为34.6% 。这显示,中国竞技资源浪费的情况相当严重,许多竞技场馆(地)即便开放,也要收取高昂的费用,部分甚至只对特权人群开放,即便一年运用不到5次,宁愿闲置也不向市民开放,这种浪费的景象比比皆是。 所以,市民想锻炼,只能在公园跑跑步(还不是四处有公园),在楼下的小健身场伸伸手脚,想进行篮球、足球、羽毛球等这样对场地要求较高的运动,对不起,很难。 即便有了场地,如今的年轻人又有多少工夫能够很好地进行竞技锻炼。国家竞技总局以及卫生局调查显示,中国有80%成年人 从不参与竞技锻炼 ,在不参加竞技锻炼的缘由当中, “没工夫” 的比例最高,为30.6% 。 很多人都认识到竞技锻炼的重要性,但是在生活当中,能够有条件锻炼的不多,先生被书本约束着,尤其是高中,不少学校的竞技课等同虚设,不是被文明课所替代,就是先生们跑回教室学习,竞技老师也不闻不问。至于打工一族,正常的休息也确保不了,更别说腾出工夫锻炼,挤出那么一丁点工夫还不如拿来补眠。 中国人可以在奥运会上吐气扬眉,但是再多的金牌也掩盖不了“病夫”的理想。众所周知,那些站在获奖台上的健儿,他们自小便放弃了正常人的生活,进行大量近乎不人道的锻炼才有今天的成绩,说句难听点的,是国家用大量金钱堆砌出来的金牌。“光荣”的背后,是一双双渴望能够在足球场上驰骋、可以在篮球架下追梦的眼睛。 单靠拿几块金牌,就想完成“竞技强国梦”,这无异于天方夜谭、痴人说梦。国家需求把相当于培养拔尖选手的款项投资到民间,为市民提供更多的场地用作锻炼,以及让更多的人有能力到竞技场馆(地)进行运动。另外,经过进步竞技在学业中的地位,让学校、家长、先生三方对竞技予以更多注重,让青少年可以“动起来”,持之以恒的话,国人体质才会得到进步。 如果,中国的参赛者不再是需求国家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经过十几年的培训挑选出来的精英,而是以自愿的方式随机抽取的运动爱好者,而且能够保持如今的成绩,到了这个时分,才算是真正的竞技强国。 来源网络,作者不详。
个人分类: 人文|798 次阅读|0 个评论
没有想到上海松江如此多的园林与风景
热度 4 lin602 2015-1-12 09:32
这二天在上海松江,昨天一开公司的毕业研究生带我看了一下松江的环境,没有想到,上海这么偏远的地方,建设了如此多的公园及旅游设施,空气也好。 在这个地方,真与大上海二个世界!人少,树多,绿化多,所建设的公园与风景设施多。 听说不少富人都住在这区域的别墅中。
2859 次阅读|7 个评论
[转载]中国海上石油设施和潜水作业需求的现状与展望
孙学军 2013-4-19 08:25
中国海洋石油的开发始于六十年代,八十年代初开始大规模的钻探和开采。除渤海和南海西部地区外,其他海区一般均与海外企业合作开采,早期的开采主要由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CNOOC),上海海洋地质调查局、胜利石油管理局、大港油田管理局和辽河油田管理局,现分别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CNPC)和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SINOPEC)等单位进行,海外的石油公司有Chevron、Agip、Texaco、Arco、Amoco、JHN、Statoil、BP、Phillips、Amolex、ESSO、Sonat、Triton、Maxus、Devon和Primeline等公司。到目前为止,我国自行开采或与海外企业合作开采的油田已达27个(仅按油田名称统计,未按区块统计)。众所周知,海上石油的开采离不开水下作业,我国潜水企业早在八十年代初就开始为海上石油开采提供了潜水作业,包括氦氧深潜水作业,并引进了饱和潜水设备。但由于经验和机会的缺乏,饱和潜水作业一直未能正式引入市场,全部的饱和潜水作业均由海外潜水公司垄断,使一块份额很大的市场被外国公司所占有。本文就目前我国海上设施的情况和潜水作业市场的情况作一综述,以利于我国潜水行业的同仁对该领域的现状有所了解。 一、全球海上石油开发概况 海洋石油资源量约占全球石油资源总量的34%,总蕴藏量约1000多亿吨,其中已探明的储量约为380亿吨。迄今已有100多个国家在进行海上石油勘探,其中对深海进行勘探的有50多个国家。今年全球海上石油生产总量估计在20亿吨左右,中国海上石油产量将达5000万吨,而南海周边的国家在我国南海每年要开采石油高达5000万吨。目前世界海上石油产量的增长速度是世界石油生产总量增长速度的3倍多,预计今后几年海上石油生产仍将以更高的速率增长。到2030年近100亿吨油当量的油气需求要得以满足,再加上陆上石油资源递减问题日渐突出,因此急需在海上进一步寻找和开发新的储量。 2006年度全球海上油气开发支出为1929亿美元,到2010年全球用于海上油气开发生产的总投资将达2475亿美元。 据Mackay预测,到2008年,亚太地区海洋石油产量将占世界海洋石油总量的17%,比2002年增加84%。同时,亚太地区海洋天然气产量将占世界海洋天然气总产量的25%,比2002年增加116%。亚太地区的海上油气工业预计将是世界八大区中增长速度最快的。预计到2008年,亚太地区海洋油气总投资将达到 299亿美元,比2002年增加65%,占世界海上油气总投资的19.5%。目前至2008年间,亚太地区海上油气投资增长最快的国家是中国。 我们不难看出,世界海洋油气储量很丰富,而且海洋油气产量将会稳步上升,成为世界油气产量增长的源泉。由于深海的极大魅力,未来几年,在深海的投资将会不断增大,深海油气所占的比重也会越来越大。而且,亚太地区还可能成为世界海洋油气工业的引擎。因此,我们相信,中国海洋石油工业的前景是一片光明的。 二、海上油田开发情况 目前在我国水域开发的油田有: CNOOC天津分公司及其合作公司:埕北油田、歧口油田、绥中油田、锦州油田、蓬莱油田、渤中油田、曹妃甸油田、旅大油田和南堡油田。 CNOOC上海分公司及其合作公司:平湖油田和春晓油田。 CNOOC深圳分公司及其合作公司:陆丰油田、西江油田、惠州油田、番禺油田和流花油田。 CNOOC湛江分公司及其合作公司:文昌油田、涠洲油田、东方油田、崖城油田和乐东油田。 CNPC辽河油田分公司:葵东油田和月东油田。 CNPC冀东油田公司:冀东油田。 CNPC大港油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赵东油田。 SINOPEC胜利石油管理局:胜利油田及埕岛油田。 三、海上石油设施的概况 我国目前海上石油设施有固定式平台242座,其中CNOOC渤海海区81座、CNOOC东海海区8座、CNOOC南海东部海区17座、CNOOC南海西部海区27座、CNPC渤海海区7座和SINOPEC渤海海区102座;移动式平台37座;海上浮式生产储存和卸油船(FPSO)16艘,其中CNOOC渤海海区7艘、CNOOC南海东部海区7艘和CNOOC南海西部海区2艘;单点系泊装置(SPM)2个,其中CNOOC南海东部海区1个和CNOOC南海西部海区1个;人工岛2座,位于CNPC渤海海区;海底管线2450km,其中CNOOC渤海海区376km、CNOOC东海海区455km、CNOOC南海东部海区323km、CNOOC南海西部海区1144km、CNPC渤海海区21.9km和SINOPEC渤海海区130km。我国目前海上石油设施的在建情况:固定式平台16座,其中锦州油田2座、渤中油田4座、冀东油田4座、西江油田1座、文昌油田1座和涠洲油田4座;移动式平台8艘;FPSO 4艘,其中渤中油田2艘、西江油田1艘和文昌油田1艘;人工岛2座,位于月东油田;海底管线188km,其中锦州油田10.54km、渤中油田45km、海南八块油田8.2km、西江油田2km、文昌油田89.5km和涠洲油田33km。 四、海上石油设施潜水服务公司的情况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为中国海上石油设施服务的潜水和ROV作业公司有25家, 其中石油系统企业5家,包括天津海油工程、天津海油基地油建、湛江中海检测、山东海盛和深圳中海辉固;救捞系统企业5家,包括烟台打捞、上海打捞、中国海工、深圳杉叶和深圳中海;民营企业7家,包括深圳德威胜、烟台顺达、天津安大、天津长城、山东海诺、天津南江和深圳汇蓝;海外企业8家,包括Global Industries、Sonsub Asia、Global Mauritius、Canyon、C.N.S、Stolt、Fraser和Blue Whale.准备进入中国海上石油服务市场的潜水和ROV作业公司有17家,其中救捞系统企业1家,为广州打捞;其他国有企业1家,为上海交大海科;民营企业15家,包括 青岛太平洋、天津鑫昌达、天津天海、上海津沪、青岛华远、秦皇岛四海、秦皇岛兄弟、大连天嘉、广州龙德、大连龙翔、深圳鑫隆、青岛龙港、深圳德瑞、广州德邦和哈尔滨天宝等。 五、海上石油设施潜水服务的市场份额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海上石油设施的安装、维修和检测工程中的潜水作业市场份额大约在9000万美元(包括潜水和ROV,不包括潜水支持船舶和大型安装设备),其中石油系统企业占27%,约2400万美元;救捞系统企业占7%,约600万美元;民营企业占9%,约800万美元;海外企业占57%,约5200万美元。在总的份额中,其中潜水作业占54%,约4900万美元;ROV作业占46%,约4100万美元。 六、海上石油设施潜水服务的市场展望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海上石油开采工程中的潜水市场的大部分分额还是由海外潜水企业所占有,海外潜水公司主要的市场为饱和潜水作业和ROV作业。回顾早期的潜水市场,基本上90%以上由海外公司所垄断,随着我国潜水行业人员素质、设备配备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空气潜水市场已全部为我国潜水公司占据。氦氧深潜水市场也已有4家潜水公司介入,基本上占有了这一市场。但饱和潜水市场基本上仍由海外公司所垄断,这是一个市场份额和利润较高的市场。目前我们与国外的差距主要在于缺乏有经验的作业和管理人员,缺乏良好的满足国际潜水行业标准的饱和潜水设备,以及大量资金的投入。值得可喜的是2006年11月份交通部上海打捞局已率先利用修复的一套老的饱和潜水设备在南海番禺油田开始了饱和潜水作业的尝试,开创了中国人自己单独进行的饱和潜水作业。 综观ROV作业市场,尽管目前我国已有数家企业从事ROV服务,但仍停留在简单作业的服务,高难度、高利润的作业仍然由海外公司所垄断。主要原因也是缺乏高水准技术人员和设备。 我国海上石油设施的建设正处于发展阶段,目前在建的海上石油设施有固定平台16座、FPSO 4艘和海底管线近200km。另外,国家已对海上石油开采权作了重新调整,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也已开始向深海进军,今年我国已在南海开钻了一口水深1500m的深水井。由于陆地石油储量的不断下降,以及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两家企业强大的资金背景,据介绍,今后5年内我国将有1200亿元的投资用于海洋石油开发,中国海上石油的开发和开采将进入新的高潮期。这将给我国潜水企业带来了新的机会和挑战,如何应对这一挑战,提高我们潜水人员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及高性能的设备配备,打破海外潜水公司对我国海洋工程市场的垄断地位,振兴我国民族潜水事业,是我国政府部门和潜水行业同仁应该重视的问题。 (该文已刊登与《中国救助与打捞》杂志,作者:刘安堂 张辉杨德恭林钟明 许涛)
个人分类: 潜水医学|3818 次阅读|0 个评论
农业现代化的必要设施
热度 2 fanxiaoyingz 2012-2-10 08:51
农业现代化的必要设施 经过无数次的学习 思考,最后我终于明白农业现代化必须进行设施农业的建设,必须把大田农业和设施农业结合起来,必须把机械化和电气化和自动化结合起来,必须把自然条件和生产技术结合起来,必须把农业初级产品的生产和农业深度加工结合起来,必须建立自己独立的产业链条和技术链条。 目前从技术上来讲,农业上面的许多难题都已经解决,甚至从分子层面得到了解决,现在科学家主要的任务就是要做一条或者若干条种植——养殖——储藏——加工——提炼的产业技术链条。 今天我就大概的讲一讲目前每个农村都应该具备的产业技术链条上重要的一环——必备设施。 目前无论是计划的还是市场的,总之已经具备的农村设施有: 1 ,粮食加工设备:磨面机、粉碎机、压面机等。粮食加工设备在 50 年前还是很落后的,电网架设到农村以后才大规模普及,普及时间长达 40 多年,目前已经实现了全自动化。但是这些设施还没有向专业化、工厂化、综合化、多样化方面发展。未来的粮食加工行业必须和饲料加工结合起来。 2 ,机耕设备。这些尽管是个体户形式的,但是已经基本普及了。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割草机、芦苇收割机、马铃薯收获机、马铃薯种植机、果园弥雾机、喷杆式喷雾机、撒播机。目前的方向是向专业队方向发展,向为其他农场大规模种植户服务方面发展,向各种特种农作物的播种和收获方向发展。只有这样,设施才会更加全面,维护保养才会更加专业。 3 ,大棚种植设施。目前发展势头很好,但是并不是每个村子都具备。我们的设想是把大棚技术不仅应用在蔬菜栽培上面,而且应该应用到牛羊的草料种植上面,使用到鸡鸭鹅牛养猪的养殖的圈舍上面,有利于这些牲畜冬季越冬,应用于果树栽植上面,有利于新奇水果的反季节上市。 4 ,储存设施。包括仓库。目前尽管我国粮食连年增产,但是农民的粮食依然使用传统方法放在自己家里面,尽管已经解决了老鼠危害问题,但是依然存在粮食出虫问题,粮食腐败变质问题,粮食营养下降问题和储存粮食减重问题等四大问题。所以我们认为,粮食储存也必须设施化、专业化和专门化集中化。 以上基本上讲述了农村目前基本具备的设施,下面我们来详细的谈论现代化农村应该具备的所有设施,谈论的顺序依存种植——养殖——储藏——加工——提炼这五个生产顺序。 在种植领域首先灌溉设施应该在十年之内全面普及:灌溉设施不仅仅是简单的灌溉,必须要求有水源,那么水源问题如何解决呢?北方地区应该有农业区的水窖、陂塘、水库、淤地坝、储水池等,这是水利部门设计施工的,具备这些设施后,必须再具备水泵和水管水道水渠,保证把水引导到田间地头,目前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基本上实现了村村自来水工程,但是灌溉设施还没有做到每村都有,任务依然很艰巨。把水引导到了田间地头不能说明灌溉就能够进行了,还必须解决灌溉问题。实际的灌溉问题十分复杂,目前的灌溉已经基本上废除了过去那种“大水漫灌”方式,目前出现了管子灌溉、喷灌、滴管、微灌和行走灌溉等多种灌溉形式,这些灌溉基本上能够保证使全国的每一种农田都得到灌溉,保证每一块农田都有适合于自己的灌溉方式。例如行走灌溉是原副总理李岚清同志设计首创的一种灌溉方式,实践证明在干旱区非常合适。滴管、微灌在大棚里面非常合适。我们要说的是灌溉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至少目前看有三个作用:第一是增产,一般的增产量在一倍以上,甚至是原来的三四倍。第二个是改变农作物品质,我们研究发现,浇灌及时的蔬菜果品的维生素含量多,粗纤维含量少,适口性好的多了;灌溉农作物尤其是蔬菜和水果的品质和不灌溉大不一样。第三个好处是化肥农药在灌溉的时候可以均匀准确地撒到田间的每个部位,帮助施肥和打药,从而减少劳动量。所以这些灌溉设施必须尽快普及,而且每个村子应该成立一个专业灌溉队伍,这个队伍可以和建立维护沼气池、化粪池结合起来。无论是微灌还是滴管,首要的设备是在地头有个储水池,这个储水池可以是钢筋混凝土浇筑的,也可以是钢罐,目前钢罐的成本可能比钢筋混凝土浇筑储水池的成本还要低一些,而且密封性好,可以移动,所以我以为使用高架钢罐,储水量在 10 立方左右就非常适合农村灌溉需要。用水管或者水渠把水引到田间地头,然后临时储存在储水池或者钢罐中,经过加农药化肥以及简单的沉淀处理,就可以使用滴灌微灌或者移动灌溉技术,把水从储水池用专用管子和喷头引到作物的根系上,灌溉完毕可以把微灌管网收起来,尤其是大田灌溉可以如此。这样可以做到永久性设施和临时性设施的有机结合,不影响作物的种植和收获。当然,灌溉技术在目前的农村还是很不普及,这令我非常失望和痛心! 在种植领域,种植机械目前问题不大。但是如果涉及到成品苗移栽,那么技术难度也增加了,设施要求也高了。我国经过几十年努力,对于水稻插秧技术已经完全成熟,这解决了最大量的人工劳动问题,但是对于现代化农业来说,不仅需要水稻插秧,现在的许多蔬菜,例如葱、蒜、辣子、西红柿、红薯等等都存在一个育苗和从育苗基地向大田转移和移栽问题,所以这些方面的设施和设备依然是一个紧俏的很有潜力的行业,尤其是农业面临专业化和规模化以后,移栽的品种增多,数量增大,需求很旺盛。许多作物和蔬菜现在呢都选择移栽,从育苗大棚中向大田移栽,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作物选择移栽呢?这里面有很大的学问:首先育苗专业化和集约化可以大量节省育苗成本,也可以节省大量的生产成本,单位面积的土地的产量会增加二至五倍。第二,可以在非生长季节在大棚里面育苗,到了生长季节移植到大田中,可以大大缩短产品上市时间,拉长产品供应时间,通过大棚育苗大田移栽至少可以把蔬菜的供应时间延长两个月,原来一年只能供应一季的蔬菜现在可以供应两季三季。第三,大棚育苗大田移栽可以节省大量土地,过去的大田育苗由于单位面积的育苗量较少,而且不能立体使用,所以苗子出产量少,而且苗子生长不整齐,发育不一致,影响苗子品质。第四,苗子品质比原来好,实现育苗专业化以后,苗子品质好,质量高,生长整齐,病虫害少,苗子的品种也因为专业化育苗有了很大提高。所以说,农业上面,专业化育苗,然后采取移植栽植是一个大趋势,既是市场化专业化要求,也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有了专业化育苗,就必然大量的产生各种移植问题,而苗子移植问题的首要问题就是移植机械化问题,就是移植机械的生产和普及问题。例如栽树的时候现在有了“挖坑机”,但是许多作物还没有专有的移栽设备。 专业化育苗为新时代的农业大学生就业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和创业前景,专业化育苗需要的技术高,设备先进,对于设备、设施、仪器、药品的要求专业而且苛刻,一般没有专业知识的农民难以胜任,只有专门学习过的大学生们才能胜任和弄懂。在育苗问题上,社会终于可以告别经验时代而进入科学时代了。当然,在新的条件下还需要更多的新的经验,但是这些经验都是写在书本上的。去年我到一个农科所去买红薯苗子,一个苗子一毛钱,但是我看到了专业化育苗的威力 和魅力:首先苗子就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苗子,它实际上就是一个杆茎,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根系,第二,苗子真正的根系不挖掘,苗子使用剪刀剪下来,第三,苗子在大棚中产量极高,一个大棚少说能够生产几十万株苗子;第四,苗子品种很多,至少有十个可供挑选,第五,苗子的成本小,都是经过组织培养技术,幼苗嫁接技术,快繁技术等生产出来的。这样的苗子比较脆弱,需要一个炼苗期,然后才能移植到大田。我们当代的大学生就应该搞这些高科技的东西。炼苗期的设备依然主要是移栽机械,当然还有其他一些设备,例如灌溉设备,但是都比较普及,不需要特别提醒。 种植领域的第三件事情就是生长期间的打药、除草和间苗。打药设备目前很普及,大规模打药设备在我国还不是很适宜。而除草的设备似乎很难,目前普遍的做法是打除草剂,除草剂对人体有什么影响还是不能完全确定。尽管科学家的研究结果往往认为除草剂和农药对人体影响微弱,但是对于生态平衡的破坏和微弱因素累计产生的影响目前研究的还很不够,我个人认为危害是很大的,影响是广泛的。所以研究和使用一定的除草设备和间苗设备还是很必要的。当然,如果使用了移栽设备,那么间苗就不是一项必要的步骤了。所以,如果引用了现代农业的办法,可以减少传统农业中的一些必要步骤,从而减少劳动量。过去间苗是一项很费工的工作。 再说收获机械。目前许多作物可以实现机械收获,对解放生产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普及不够好。例如小麦联合收割机近几年才普及到了全国各地。但是玉米收割机、土豆收获机才处于普及阶段。而豆子的收获,西红柿的收获等要实现机械化还有许多技术难题需要解决。未来的趋势是对于技术复杂和容易碰烂的农作物,和不容易采摘的作物,例如采板栗、割油漆、割橡胶、打核桃、采松子,摘辣子等事务应该使用专业的“农业机器人”来完成。这样农业机械化和自动化才能真正实现,所以农作物采摘领域还有很多商机和需要做的工作。 农作物采摘完了,就需要做两件事情,一件是农作物的有效储存问题,另一件事情是农作物的深度加工问题。我在农村调查,发现大多数人忽略农作物的储存问题,尤其是忽略普通粮食五谷的储存问题,这实际上是极其错误的。我在上面已经讲了,粮食储存问题面临的是老鼠危害问题,粮食出虫问题,粮食腐败变质问题,粮食营养下降问题和储存粮食减重问题等五大问题。我们农村的粮食储存仅仅解决了其中的一个问题,就是鼠危害问题,目前家庭储藏室都是水泥地面,水泥砖块墙体,老鼠无法危害,但是其他几个问题很严重。我在家里放了五袋玉米,共 500 斤,放到第二年夏季打开一看,袋子里面全是飞蛾,晒干再称重只有四百斤多了一点,损失严重。所以粮食出虫问题必须重视,它直接降低了粮食品质,减轻了粮食重量,损害了群众利益,浪费了粮食资源;粮食腐败变质问题也是必须重视的,粮食腐败变质使得粮食改变了属性,不再是粮食,而且只要是腐败变质,其数量往往很惊人,性质往往很恶劣,例如腐败产生黄曲霉素,导致牲畜和人产生癌症。所以腐败变质不仅经济损失严重,而且危害严重。粮食营养下降问题和储存粮食减重问题的危害是经济损失重大。所以这五大问题必须重视。解决的办法是在每一个村子建立大型专有粮库和储藏库,库内直通抑制氧化的沼气,库内由专家负责干燥,防虫、防鼠、防止霉变。为了附和农村承包经营单干的实际,把大型粮库分割成小阁子,每家每户占领一个或两个,小阁子的钥匙由自己保管所有权明确,然后每家每户每年缴纳一定的保管费,保管费的收取数额基本以自己储藏的损失额度折算。我相信这种模式以后会得到推广! 对于农副产品,例如蔬菜、水果、肉类的储藏技术目前也已经成熟了,而且得到了很大推广,但是目前没有达到每村都有的普及状态,技术也没有普及。但是我认为要实现均匀发展,共同富裕必须达到每村都有的状态。蔬菜、水果、肉类的储藏分为冷藏库、冷冻库、气调库、常温库。气调库的作用就是能够吸收和排出果品蔬菜释放的乙烯和芳香物质等能够促进早熟的气味,增加库内抑制氧化作用的氮气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气体,减少氧气量,其实好的粮食储存库就是气调库。有些果品害怕低温,有些果品喜欢低温,有些果品需要常温恒温,所以根据不同情况建立的库就是冷藏库、冷冻库、常温库,它们的控制关键是空压机提供的温度。 另外,我以为粮食蔬菜和果品的灭菌技术设备是必须具备的基础设备。例如钴 60 灭菌间是每一个县都应该具备的基础设备。钴 60 发出的射线能够消灭绝大多数细菌、病菌和真菌,它是所有灭菌设备中最高级和有效的设备。另外的灭菌设备例如紫外线灯具,例如臭氧发生器,例如红外线加热灭菌器、例如高温锅炉等都应该不断普及。 灭菌器是食品蔬菜和果品深度加工的关键设备之一。另外的深加工设备也应该继续不断普及。例如,干燥设备。我在我的博文《一种简单的快速干燥炉房及其原理》中已经大概介绍过几种干燥技术设备,当然只是一部分,对于储存在果品深层而且水分较少的干燥就不能采用普通的干燥设备,而是必须使用干燥机,无论是市场购买的还是自己制造的,都应该能够一次干燥大量农产品。自己制造的干燥设施就像过去人们烤烟用的烤烟炉一样,在房子里用倾斜的烟道组成加热管,把室内农产品的温度加热到 45 —— 70 摄氏度,持续 24 小时,基本可以达到干燥目的了。 粮食果品蔬菜的储藏设备有了,多余的粮食果品蔬菜及其副产品用来干什么?用来进行养殖。储藏设备有了以后养殖的原料多了,那么现在饲养成本就会大幅度下降。所以养殖业应该更加发达了。在养殖以前必须做的事情是建立一个饲料加工厂。饲料加工厂和粮食加工厂不同之处是饲料加工厂不但要加工粮食,而且要加工用做饲料的其它农作物剩余物。什么是农作物剩余物,例如玉米秆、青储饲料、豆子杆、麦秆、豆饼、米糠、麦麸、橘子皮、萝卜叶子、红萝卜叶子、桑叶、槐花等,饲料厂还要加工动物的剩余物例如鱼骨、猪骨头,对于饲料来说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多数维生素饲料可以自己在当地解决饲料来源,但是有几种饲料必须从化工厂或者外地进口,一个是氨基酸添加剂, 28 种氨基酸动物只有一部分可以自己合成,而氨基酸只有化工厂可以合成,另外一个是矿物质必须从外面购买。有了这些预混料,饲料营养才会全面。可以根据不同养殖对象,不同年龄配置不同的饲料。 有了饲料大规模的养殖工作才会开展。比如养猪、养鸡、养鸭、养鹅、养蝎子等。无论是普通牲畜的养殖还是特种养殖,都必要有一定的专有场地,有专有的设施,专有的工具设备。这些不一定是每村必须具备的,但是作为“一村一品”项目,或者专业户项目都是应该熟悉和具备的。此处不再详谈。 农耕和农机队伍不用讲了。只是在农机的种类上要加强。比如种植收获红萝卜萝卜山药红薯玉米棒子等特种植物的机器应该尽快普及。对于那些还有技术难度的机器科研力度更大一些,机器的普及步伐应该更大一些。 对于蔬菜大棚我还要啰嗦几句:从原理上来说,保温效果越好,蔬菜大棚内部的温度升高越快,蔬菜在严寒的冬季生长越好,经济效益越高。那么如何提高保温效果呢?我在博文《从黄土高原的土窑洞说开去》中有许多讲述,主要的办法是增加后墙的厚度,减少热量损失,增加太阳光反光率,让蔬菜增加光合作用,第三就是减少外界风干扰,避免热量损失和薄膜损坏。有朋友从山东来,说山东的大棚后墙厚度有的在 10 米左右,令我十分惊讶,通常我以为后墙厚度有 2 米左右足够了,后墙涂白或者用白色瓷砖贴砌利于反光就很好了,山东的标准竟然超过了我的想想。 农业深加工的其他设备现在很多,市场货物也很充足。例如:食用油加工设备、屠宰及肉类初加工设、肥料加工设备、饲料加工设备、粮食加工设备、畜牧养殖业机械、林业机械、土壤耕整机械、种植机械、植保机械、排灌机械、收割机械、场上作业机械、农业实验设备、农机配件、渔业机械等。 有了足够的设备还必须具备一个条件,就是要有专门的场地和仓库放置这些设备,保证这些设备不损坏,不腐蚀,不变色。其实从过去的例子看,要做到这一点很难很难。我国从 60 、 70 年代配给各个生产队的设备大多数只能使用十几年时间,其他时间都被放置在露天,风吹雨淋,最后都坏了。现在有许多私人家里也有许多机器设备,但是也有保存不好,管理不善导致损坏腐蚀问题。 中国的农业只要全面实现了机械化和电气化,那么农业就不再是幸苦的行业了,农民也不再是愚昧落后和没有知识文化的代表了。那一天已经不远了!
个人分类: 农林科技|2793 次阅读|2 个评论
铁皮石斛栽培要点-环境的选择标准
duanjunscib 2011-11-9 23:11
铁皮石斛栽培要点-环境的选择标准
近段时间有多人来电咨询铁皮石斛种植时,基地应该选在什么地方,今天还有两批人特意来我办公室主要咨询这个问题。根据我这几年来的研究,我建议选择环境时主要从以下方面来考虑: 一、温度: 冬季最好不低于 -5 ℃ ,夏季最好不高于 37 ℃,昼夜温差尽量大。 二、光照: 通过调节遮阳网,控制光强不超过 20000lx 为佳。 三、通风: 栽培场地应保持良好的通风状态。 四、湿度: 湿度在 80% 左右最为适宜。 如果自然条件达不到上述要求,可通过栽培设施来调控。
3902 次阅读|0 个评论
燕城监狱接受警示教育的心得体会
热度 1 wya 2011-4-2 13:01
燕城监狱设施一流,管理规范,如果全国都建成这样,也许会少些躲猫猫的事件。当然,这样优秀的监狱也不是能够轻易享用的,职务罪犯一般要在厅级以上。现身说法的同志文采很好,写的逻辑清晰,真挚感人,希望他能好好改造,早日出狱与家人团聚。同时,感觉制度建设真的很重要,有个好制度并认真执行,的确能够提前预防和挽救好多人才及其家庭。愿国家机器建设更加科学、民主、文明,愿人民能够更加富裕而坦荡的生活。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2498 次阅读|2 个评论
老化的供电基础设施
毕鹏翔 2009-7-19 13:31
和同事花了很长时间翻译《 Aging Power Delivery Infrastructures 》书稿,目前还感到不太满意,先把目录贴出来,请读者指教,等修改完贴出与大家分享。 1 供电设施的老化问题 ... 1 1.1 什么是老化的供电设施? ... 1 1.2 是供电设施,而不是输配电设施 ... 2 1.3 电力企业的经营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 ... 6 1.4 供电设施老化的四个因素 ... 8 1.5 总结与结语 ... 22 2 输配电系统 ... 25 2.1 简介 ... 25 2.2 输配电系统的任务 ... 26 2.3 输配电系统遵循的基本规律 ... 27 2.4 输配电系统的各环节 ... 29 2.5 输配电设备 ... 37 2.6 输配电成本 ... 41 2.7 配电系统的设计形式 ... 49 2.8 总结 ... 59 3 用户对电量及电力服务可靠性的需求 ... 62 3.1 电力的质量和数量 ... 62 3.2 电力用户对电量的需求 ... 62 3.3 电力用户对电力质量的需求 ... 68 3.4 电力的质量和数量分析 ... 81 3.5 总结 ... 83 4 电力系统可靠性与电力服务可靠性 ... 85 4.1 简介 ... 85 4.2 设备停机造成服务中断 ... 86 4.3 可靠性指数 ... 89 4.4 可靠性和偶然性准则 ... 93 4.5 成本是关键因素 ... 97 4.6 电力系统的质量和数量分析 ... 100 4.7 总结 ... 102 5 成本和经济评估 ... 104 5.1 简介 ... 104 5.2 成本 ... 104 5.3 资金的时间现值 ... 106 5.4 决策依据和成本效益评估 ... 119 5.5 受预算限制的规划编制:边际效益成本分析 ... 120 5.6 总结 ... 129 6 设备的检查、测试和诊断 ... 131 6.1 简介 ... 131 6.2 检查、测试和诊断 ... 131 6.3 设备的测试和诊断方法 ... 136 6.4 绝缘油的测试和诊断 ... 143 6.5 总结 ... 149 7 老化设 备及其影响 ... 150 7.1 简介 ... 150 7.2 设备老化 ... 150 7.3 设备故障率随老化而增加 ... 161 7.4 故障率上升的影响:老化的电力设施看起来是什么样的? ... 165 7.5 总结 ... 171 8 过时的系统结构 ... 173 8.1 简介 ... 173 8.2 陈旧的系统布置 ... 173 8.3 对次输电和变电站环节运行特性的影响 ... 179 8.4 对馈线系统的影响 ... 183 8.5 馈线系统强度的概念 ... 189 8.6 改进过时的系统结构 ... 194 8.7 要点总结 ... 196 9 传统可靠性设计方法及其局限 ... 197 9.1 简介 ... 197 9.2 基于事故的规划方法 ... 198 9.3 N-1 方法的局限性 ... 202 9.4 系统规划需关注的其它方面 ... 211 9.5 高利用率未必意味着可靠性差 ... 218 9.6 总结与结论 ... 218 10 一次配电系统规划和设计的关联性 ... 222 10.1 简介 ... 222 10.2 配电规划与配电作用 ... 222 10.3 馈线环节规划的灵活性和有效性 ... 231 10.4 总结 ... 240 11 设备状态评估 ... 243 11.1 简介 ... 243 11.2 电力变压器 ... 243 11.3 开关设备和断路器 ... 249 11.4 地下设备和电缆 ... 252 11.5 架空线路及设备 ... 254 11.6 供电变压器和供电线路 ... 259 11.7 设备状态评估和排序 ... 260 11.8 总结与评议 ... 268 12 运行和维护资源的优先排序 ... 270 12.1 简介 ... 270 12.2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护概述 ... 271 12.3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优先排序 ... 274 12.4 维护方案的优先排序 ... 286 12.5 实际应用方面 ... 295 12.6 将以可靠性为中心的排序方法应用于其他操作项 目 ... 303 12.7 总结与建议 ... 309 13 老化输配电系统的规划方法 ... 312 13.1 简介 ... 312 13.2 规划:寻找最佳方案 ... 312 13.3 短期规划和长期规划 ... 319 13.4 TD 规 划程序 ... 327 13.5 系统方法 ... 338 13.6 老化的 TD 系统基础设施规划概要 ... 341 14 可靠性的规划和工程设计 ... 343 14.1 介绍 ... 343 14.2 可靠性工程设计 ... 344 14.3 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方法 ... 348 14.4 用于可靠性详细评估的解析仿真法的应用 ... 351 14.5 混和解析仿真法的应用― Monte Carlo 方法分析金融风险 ... 356 14.6 总结 和要点 ... 363 15 战略、管理和决策 ... 366 15.1 概述 ... 366 15.2 有关问题的商业观点 ... 367 15.3 建议的管理方式:基于经济情况,以结果为驱动的管理 ... 372 15.4 老化设备及系统商业视角纵观 ... 380 15.5 概括总结 ... 389 16 准则与建议 ... 391 16.1 简介 ... 391 16.2 五个相关的因素 ... 391 16.3 结果驱动管理 ... 393 16.4 推荐的方案与措施 ... 395 16.5 结论和小结 ... 406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193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03: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