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角速度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试解“掌”和“拳”打人效果中的“物理原理”
热度 6 boxcar 2017-5-4 19:24
陈安兄在其博文 “ 西方功夫与中国武术:尚能争乎? ” - 陈安的博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3483-1052894.html 中提及 “ 每每会看到他们以 ‘ 掌 ’ 为武器向对方进攻,从所得效果的描述上看似乎还远胜过 ‘ 握手为拳 ’ 打出去的力道,这里面包含了什么样的物理原理?让人十分费解。 ” ” 我觉得从 “ 物理原理 ” 上讲倒也不算 完全让人 费解 ,揣摩一下相关动作,可以用大学物理的知识给出个逻辑上可以说得通的解释: 物理原理 1 : 相同臂长的情况下,掌劈出时指尖能够扫到的范围略大于挥拳 。 若以肩部为轴,整个手臂完全伸直, 出掌时手是伸平的,指尖到轴的距离肯定比抡拳头时拳的边缘到轴的距离更远,在对方做出后退或闪避动作时,被掌扫到的比被拳扫到的可能性更大。若是所谓 “点到为止”的“比武”,在这种动作的使用上掌可能比拳更有利,虽说未必“有力”。 物理原理 2 : 相同挥动角速度的情况下,挥掌时转动动能 和角动量都 略大于挥拳 。 假如胳膊以肩关节为轴挥动,获得了相同的角速度,则伸直的臂膀和手因为质量分布离轴更远,转动惯量比握拳时更大,因此挥掌的转动动能和角动量可能都略大于拳,这样在发生击打作用时也会略微有利。也就是说,在同样的作用点相同的作用时间,力道可能略大。 物理原理 3 : 掌劈到对手时的作用面积有可能略小于拳(其实与拳掌具体姿态有关),在同样冲击力的情况下,可能让对手更疼点儿。。。 出拳击打到对手时,如果是肌肉部位或并排的指节着力,则其作用面积可能大于掌劈动作,按照压强定义公式可知,在相同冲击力的情况下,面积越小压强越大,当然会让对手更疼痛。当然,如果是拳头突起的某个指关节部位着力,则肯定比掌厉害。 以上分析,都是建立在以肩关节为轴挥舞手臂进行打击的情况,没有考虑身体其他部位做出配合动作时产生的整体效果。实际无论是中国武术还是西洋拳法,好像都不是这个打法。 在我一个外行人看来,练武术的过程,其实是一个通过反复习练,最终让自己全身的组织器官达到高度协调,在最短时间内以最优化的方式将整个人体所做的功最大限度地转化为手、足、头或躯干某部位的动能用以攻击对手。从这个意义上讲,体重大、肌肉发达(发力多功率大)的人,近身自由搏击时必然要比相对瘦弱的人更有攻击力和杀伤力,正所谓 “身大力不亏”。身形瘦小的人,直接斗力肯定没有胜算,就需要尽量先靠“闪转腾挪”回避头几轮打击或减轻对方直接击打造成的伤害,待对方在反复主动攻击的过程中出现破绽,再用“巧劲”把对方放倒取胜。
个人分类: 科普|12534 次阅读|19 个评论
[转载]角频率 圆周运动中的角速度ω与简谐振动中的角频率ω
chnfirst 2013-9-24 15:55
http://baike.baidu.com/view/698774.htm 角频率 在 简谐振动 中,在单位时间内物体完成全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用f表示。频率也表示单位时间波动传播的波长数。频率的2π倍叫 角频率 ,即ω =2πf。在国际单位制中, 角频率 的单位也是 弧度/秒(rad/s) 。频率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所以 角频率也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 。频率、角频率和周期的关系为ω = 2πf = 2π/T。在简谐振动中,角频率与振动物体间的速度 v 的关系为v =aωcos( ωt + φ ),a表示振幅,φ为初相角。 以上可以看出, 圆周运动中的角速度ω与简谐振动中的角频率ω,虽然单位相同且都有ω = 2π/T的相同形式,但它们并不是同一个物理量。 角频率 英文对照 circular frequency; angular frequency; 角频率 在工具书中的解释 1、符号为ω;单位时间内的振动次数与2π之积。ω=2πf。又称“ 圆频率 ”。周期及其有关现象、光及有关 电磁辐射 ,以及声学的量。SI单位:rad/s(弧度每秒),s-1(每秒,负一次方秒)。 2、模态提取中,固有频率的单位有两种形式:RAD/TIME,CYCLES/TIME。前者即为角频率(圆频率),后者才是我们常常所用到的频率值。
个人分类: 量子力学|0 个评论
三轴转台 单轴转台 双轴转台
xiaoxue6228 2012-12-15 21:49
工作这么长时间了,转台做的已经很有水平了。 http://www.castssif.com/main.aspx?Kindcode=MI05LinkCode=SI11SeqNo=1PrintType=DPage=1 上海航天电子有限公司 专业做转台 【设备用途】为寻北仪、振动台、陀螺、惯性组件提供标校、测试手段。 【主要功能】 转台位置、速率旋转; 转台多种模式摇摆; 转台安全保护和故障报警; 转台三轴都能输出零位脉冲; 转台可以手动操作、程序控制和远程控制转台和温箱; 转台形状为U-U-T型,内环台面设引北基座; 转台底座可调水平; 温控箱采用液氮制冷电加热工作模式; 温控箱试验箱前后双向开门,单侧门上设置观察窗及相应的照明装置; 控制柜设置高速串口; 计算机远程控制转台和温控箱运行; 计算机显示转台工作状态; 计算机以曲线和数字形式显示三轴当前角位置、角速度; 计算机实时采集三轴角位置数据; 计算机显示温控箱的状态和参数; 计算机存储转台和温控箱数据; 计算机设置以太网口接口; 【主要技术指标】 机械结构: 负载重量:不小于40kg(质量均布); 负载尺寸:H400mm×450mm×450mm; 转角范围:三轴无限; 倾角回转误差:±5″; 三轴垂直度:±5″; 三轴的相交度:Φ0.5mm球内; 安装基准面平面度:0.01mm; 台面直径为Φ500mm; 转台安装面100mm处磁场强度:≤0.2mT; 重量:不大于1200公斤。 测量控制:最大角速度:内框±300°/s,中框±200°/s,外框150°/s; 最小角度速度:±0.001°/s; 速率平稳速度: 5×10-3(±0.001°/s~±1°/s); 5×10-4(±1°/s~±10°/s);5×10-5(大于±10°/s); 最大角加速度:三轴均为:±200°/s2; 角位置分辨率:0.36″; 静态位置精度:±5″; 角位置重复精度:±3″; 导电滑环: 用户滑环(内轴环)40环 接触电阻小于0.02Ω,绝缘电阻≥200MΩ,寿命108转; 温控试验箱: 试验箱内腔尺寸:550mm×550mm×550mm(W×H×D); 试验箱外形尺寸:750mm×883mm×718mm(不包含管路/线缆屏蔽罩); 温度控制范围:-55.0℃~+85.0℃; 温度波动度:±1.0℃; 温度均匀度:1.0℃; 温度精度:0.5℃; 变温速率:≥2.0℃/Min(全程平均);
3720 次阅读|0 个评论
神九发射过程中的亮点是什么?
热度 4 qianlivan 2012-6-17 17:58
神九发射过程中的亮点是什么?
神九的发射的一些新闻报道虽然让我感觉不好,但是总的来说,我对于这样重大的航天活动是十分关注的。昨天我观看了发射全过程,总的来说和之前那些飞船的发 射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不过在飞船飞行到230秒左右的时候,画面上闪过一个亮点(下面第二幅图中红圈所示。在搜狐视频上是一个亮点,在腾讯视频上是两个亮点),比较诡异。 从新闻画面上可以知道,飞船此时的经度大约是102,纬度是40.6,高度是98千米。从之前助推器分离的画面可以看到,两个助推器之间的距离大约相当于 画面尺度的九分之一,按助推器距离10米估计,此时探测器和飞船的距离大约是100千米,画面的尺度大约是3'。 不明亮点从画面的右边倾斜划过画面,历时1秒,也就是说角速度大约为3角分每秒。如果此亮点是位于距离100千米处的物体,那么线速度大约为100米每秒 (如果距离更远那么线速度更大)。注意到,此时的画面是红外画面,光点是在红外波段明亮的,相比飞船发动机较暗。如果光点是某种飞行器,那么这种飞行器的 发动机也应该是喷出热气体的,所以不大可能是气球之类,更有可能是喷气式飞机,但是速度似乎有太小(当然有可能是投影的问题)。 有网友指出,这个光点是镜头上的亮点,因为在腾讯视频里是两个亮点。这么说似乎也有道理。不过,我觉得亮点可能是真实的物体,或许是喷气式飞机。至于飞碟,应该不太可能,因为这是红外图像。而两个光点,可能是播放软件的问题。
个人分类: 思考|5121 次阅读|11 个评论
物理学家完胜警察:价值400美元的物理小论文
热度 14 positron 2012-4-16 11:54
近日,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的物理学家 Dmitri Krioukov差点被交警罚了400美元,他被交警指控未在停车标识处停车。为了赢得诉讼,Krioukov写了一篇文章,声称警察是因为一些原因错误地得出了他违反交通规则的结论。他的理由包括:警察测量的是他的角速度而不是线速度;汽车的减速和随后的加速非常快;在警察观测“违章”汽车时,短时出现了障碍物——如当时在停车标识处还有另一辆汽车——影响了警察的观测。 利用自己对物理的强大运用,Krioukov成功的使法官相信,警察得出的结论是错误的,并判Krioukov无需支持那400美元罚金。虽然恐怕法庭上除了Krioukov自己,没几个人能理解Krioukov的论证。 从这个案子,我看到了物理学与物理学家的强大,并且,我相信,这个案例可以用来证明物理学那是非常非常的有用! 更详细的说明可以看这里: http://www.physicscentral.com/buzz/blog/index.cfm?postid=4656335810518469535 Krioukov的文章可以在arXiv上找到: The Proof of Innocence 果壳网的文章: 物理宅的法庭“历险记” and 看物理学家怎样搞定交通罚单
个人分类: 物理人生|9086 次阅读|18 个评论
记录文件
Kupeprntlkn 2011-10-19 15:30
课题中做的一个方面的仿真文件记录 (1) ACED11_24.mdl: 该模型为计算振动轮速度模型,即dyd (2 )ACED_data_11_24.m: 该m文件为给ACED11_24模型提供需要的参数,以及输入的角速度数据 (3) jifen11_24: 该m文件为计算ACED值程序 (4) pmsm_delay_direct_2_close_loop_11_13: 直接延迟仿真模型 (5) pmsm_delay_direct_2_close_loop_11_24: 直接延迟仿真模型 (6) pmsm_lowadj_11_24: 恒速控制仿真模型 (7) pmsm_lowadj_logistic_CSR_11_24: 混沌速度参考控制仿真模型 (8) pmsm_lowadj_SSR_11_26: 正统速度参考控制仿真模型 程序运行步骤: 1.先运行(4)、(5)、(6)、(7)、(8)其中的一个仿真模型,得到混沌状态下的速度、角速度 2.运行(2),为后面模型提供相应的参数,如偏心块质量、偏心矩等,该m文件提供了不同颗粒的频率 ,即Ks,Cs,需要每次手动修改 3.运行(1),即振动压实系统的仿真模型,可以得到不同频率振动轮的速度 4.运行(3),计算要求得的ACED值
个人分类: 科研相关|918 次阅读|0 个评论
光速是最快的吗?- 早期关于光剑、真剑与水剑的迷惑
lanwoco 2009-7-21 16:03
父亲是一个高中物理教师,60年代末的大学生,在他的熏陶下在青年时期非常喜欢物理,志于从事物理研究。可惜高考不遂人愿,两眼一抹黑录了第二志愿,学了医药的一个交叉边缘学科。在失落后的半放弃状态把本科念完了,把数、理都还给老师了,除了一些化学。 还好在研究生期间找回了自我,把博士念完后开始专心做基础研究,小方向属于药理学。析万物之理,生命源于万物,归于万物,由此而言药理通于物理,自己算转了个圈又回来了。 又想起高中时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仍然没有想通,放到这里来请各位为我解惑。 小时候喜欢用聚光手电筒晃来晃去,看着光柱晃来晃去,如同一把光剑。那么尺度放大后有没有区别呢?我设想了一个场景。 假设在如同地球的一个球体上立一根笔直的柱子(真剑),它是绝对刚性的,长度1光年。在它的旁边架设一台大功率激光发射器,能连续发射激光(光剑)。球体自转的角速度是每年90。那么发射器开启1年后,在适当的尺度观测光剑与真剑的形态,是一致的吗? 可以想象一个旋转的喷头喷水的状态,喷出的水柱呈曲线的状态(水剑),喷速越慢,曲线的弧度越大。那么上面的假设,在适当的尺度上观测,光剑是否如同水剑一样也是弯曲的呢?如果不是弯曲的,如同真剑一样是笔直的,那么每一个光子都应当保持每年90的角速度,光子的角速度存在吗? 如果光剑确实是弯曲的,如同水剑那样,那么光剑的弧度应该就是可知事物中最小的了,因为光速不是最快的吗?如果有比光速更快的速度,那么它的弧度是否应当更小?而弧度最小的当属真剑,它没有弧度,那真剑的速度不是就是最快的了吗?糊涂,糊涂,想起十多年前自己的问题,仍然是一头雾水。 今天收到物理圈的邀请,想起了这个问题,中午用Smartdraw花了一个图,想把没有角速度存在的光剑与1/2光速的水剑的形象描述出来,结果数学太差,作图水平更差,完全不知其所以然,草草凭感觉了事。 说实话,自己的物理基础知识仍然是高中的老本,这个问题在专业人员的眼里可能完全是逻辑混乱的问题或小儿科的问题。不管如何,还是希望圈里的专业学者为我解惑!谢了先!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8475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21: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