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薛定谔方程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薛定谔方程的推导过程
quantumchina 2020-7-19 09:30
作者:曹则贤 薛定谔 (Erwin Schrödinger, 1887-1961), 奥地利物理学家,量子力学奠基人之一。薛定谔不仅是个杰出的物理学家,而且还是个了不起的哲学家和文化学者,他的《什么是生命》、《自然与希腊人及科学与人文》等著作对物理学以外的其它领域也有深远的影响。维也纳大学摆放的薛定谔大理石胸像上刻有薛定谔方程: 一般来说, 墓碑或塑像上刻有自出机杼的公式者,可以算是科学家 。 量子力学 是二十世纪物理学的两大支柱之一。如果论起对人类社会的影响,量子力学比另一支柱—相对论—要大得多。有了量子力学,我们理解了原子的光谱,它的影响之一是让我们能将整个可观测宇宙纳入我们的研究范围;我们理解了固体的导电性,它的影响之一是让我们有了半导体的概念从而使得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对于今天的物理系学生来说,掌握量子力学知识是起码的要求。 量子力学的基本方程是薛定谔方程 : 或者写成下式: 这是一个让众多量子力学爱好者头疼不已的方程. 人们或许会问,这个所谓的基本方程又是怎么倒腾出来的呢? 事情是这样的。1925年底,法国青年德布罗意(Louis de Broglie)的博士论文传到了瑞士苏黎世联邦工学院的德拜(Peter Debye)教授手里。该论文中提出了 物质波 的概念,即电子这样的粒子也可看作是波,其波长、频率与其动量、能量的关系为: 这里h是普朗克常数。德拜拿到这样的博士论文和如此简单的公式不知是什么表情,他的说得出口的评论是如果认定电子等粒子是波的话,怎么着也该给凑出个波动方程吧?那时候,机械波和电磁波的方程可已经是被人们研究透了的, 机械波的波动方程 标准形式为: 德拜把论文交给了当时一起讨论的苏黎世大学的薛定谔手里,希望他仔细看看,下次讨论会上能给大家讲讲。结果薛定谔1925年底就给出了方程: 把这个方程应用到氢原子,不仅可以得出电子在不同“轨道”的能量: 而且还指出那能量实际上依赖于三个量子数(n,l,m),更指出引入这三个量子数只是因为要求方程里的函数Ψ有界,而无需像玻尔量子化那样先入为主地假设角动量是量子化的。1926年,薛定谔分四部分发表了“ 作为本征值问题的量子力学 ”一文,为量子力学奠定了基础,也奠立了他在物理学史上的地位。基于此套说法的量子力学叫波动力学,这个函数叫波函数。显然,人们有理由知道这个方程是怎么来的! 薛定谔是如何得到他的量子力学方程的,从文献中的资料不易再现当初完整的过程。薛定谔一开始是从相对论出发的,毕竟那时关于电子的相对论理论是已经有了的,且电子的行为必定是相对论性的,但是这条路薛定谔没走通。他转而回到经典力学。他要的解的形式是知道的,波的表达形式在物理学家眼里就是函数 或者干脆写成: 把德布罗意的关系带入波函数的表达式,波函数就变成了下式: 将上式带入一般的经典力学里弦的振动方程: 就得到了后来被称为 薛定谔方程的波动方程 : 这里的H是哈密顿量,为系统的动能与势能之和。熟悉经典力学的薛定谔对哈密顿量H可亲切了。至于这里的函数在描述电子的行为时是什么东西,那……那以后再说。 然而薛定谔到底是怎样构造他的量子力学方程的?上述的说法并不能让笔者信服。笔者从一些支离破碎的信息中拼凑的一个过程也许更合理一些,至少从科学思想演化的角度来说它是连贯的。薛定谔在从狭义相对论出发的初步尝试失败以后,转向了玻尔兹曼的熵公式: 作为维也纳人和维也纳大学毕业的学生,他对这个公式太熟悉了——薛定谔的导师是 Franz S. Exner, 而Franz S. Exner的导师是玻尔兹曼,也就是说玻尔兹曼是薛定谔的师爷。师爷有那么好的公式,不充分挖掘那就太可惜了! 对于玻尔兹曼熵公式中: W在德语中是当作几率(Wahrscheinlichkeit)的首字母来理解的,但它也是波(Welle)这个词的首字母。既然是要得到(物质)波的方程,那不就是要得到关于W的方程嘛,这里现成的就有一个。所以呢,要把公式 写成W是主角的形式,即: 不过这指数函数中的变量需要加上虚数因子才能表示波动。记得欧拉公式吧: 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才是物理学家们表示波的不二法门。此外,要描述量子力学,那就得和量子力学拉上关系,那就把玻尔兹曼常数k换成普朗克常数h吧。于是,描述波W的函数就变成了下式的样子: 其中: 作为优秀物理学家的薛定谔当然明白,在物理中用到的函数中的变量必须是无量纲数。普朗克常数的量纲是作用量的量纲,则那个S的量纲也应该具有作用量的量纲。S 原来是熵,现在在薛定谔的眼里是个量纲为作用量的一个量,那S该是什么样的物理量? 薛定谔太熟悉经典力学了,他知道经典力学里作正则变换的时候引入过一个量纲为作用量的函数S,而且还有S该满足的Hamilton-Jacobi方程: 把W表达式 带入Hamilton-Jacobi方程,于是就得到了的结果: 当然啦,用W表示波似乎还有经典力学的土气,换个希腊字母Ψ 表示量子力学的波会洋气些,这样就得到了 量子力学的薛定谔方程 : H的意义也改变了。在经典力学里它是一个量,在量子力学中它是算符(动量对应位置微分算符这些事,已经由玻恩和约当在1925年给准备好了,把H写成算符一点心理障碍也没有), 因此薛定谔方程也被写成: 理解薛定谔方程的产生过程需要跟得上思想的跳跃,别不习惯,物理学就是这么构造出来的 。薛定谔方程应用的巨大成功使得人们不再去纠缠其构造过程是否合理。一般教科书会教人一步一步严格地推导,那是学习;对于想成为科学家的人们来说,这种连蒙带猜的本领才是真正要学会的—那不仅仅是技巧。 薛定谔方程虽然是量子力学的基本方程,成千上万的人修习过量子力学,但是却鲜有人读懂了薛定谔1926年那篇奠基性论文的题目“作为本征值问题的量子力学”。1987年终于有一个人读懂了,那个人把麦克斯韦方程组改造成了薛定谔方程那样的本征值问题,于是有了光子晶体的概念。笔者敢断言,光子晶体的工作如果不能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肯定,那是诺贝尔物理奖的耻辱。 来源: http://jingxuan.guokr.com/pick/78272/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0MzA3OTI1MA==mid=2651587216idx=2sn=47421bbc1df7742c217a24ccb6584354chksm=f28a23adc5fdaabb51a3435c842871df54d9e0edaa3ad2ba6c13623b4b6c41b8d8828596c664scene=0key=b721df98f799e325a5c1a96d381c38a19ef2dadad1a3dbdd89966cafb5d714592956a05b398e63f6b6da0ea75a28c0d85161deef863e8dd1bd09306d5c9aa79ce48fa17998244085e1176a91ea49bf89ascene=0uin=MTQ2MzcxOTgyMA%3D%3Ddevicetype=iMac+MacBookAir7%2C2+OSX+OSX+10.12.2+build(16C67)version=12010210nettype=WIFIfontScale=100pass_ticket=Fhif%2Bo5vFlGx31z50r%2FfsyoveNapKIDQe7azprS8XPqCofXo9nXoS7RqtRkZO%2FRM
个人分类: 物理|12494 次阅读|0 个评论
描述电子螺旋运动的波函数引入量子化条件就得出薛定谔方程
tyctyc 2017-12-10 10:09
前博文证明了电子的运动轨迹是圆柱螺旋线: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31273-1084808.html 。 在时间t = 0 电子在三维空间的位置是(0 、r 、0 ),在时间 t 电子在三维空间的位置是 ( x、y 、z ),r是圆柱螺旋线的半径。电子作圆柱螺旋的角速度是 ω ,转角是 θ , θ= ω t , x=r θ x 1 =r θ 1 x=x 1 - r ω t θ =x 1 /r - ω t (1) 如果用代数方程来描述电子的二维运动轨迹,只能用复函数: ψ (x) =x+iy (2) 圆柱螺旋线 在平面 ψ (x) 上的投影是一个园才有: x= rcos θ , y= rsin θ 描述圆柱螺旋线的复函数是: ψ (x) =rcos θ + i rsin θ =re i θ (3) 描述电子轨迹正要用 该 含时复函数: ψ (x) =re i θ =re i(x/r- ω t ) (4) 该 含时复函数 ψ (x)即是 描述圆柱螺旋线的 波函数,平面波假设得不出该 波 函数 。 t=0 、 x=0 时 ,得到: ψ (x)= ψ (0)=r (5) ə ψ (x)/ ət = ψ (x)(-i ω) (6) 电子辐射或吸收的最小能量是 E=h ω ih ə ψ (x)/ ət = ψ (x)(h ω) =E ψ (x) (7) ə ψ (x)/ əx = ψ (x)(i/r ) (8) ih ə ψ (x)/ əx = ψ (x)(-h/r ) (9) 从电子作圆柱螺旋运动有角动量守恒得出电子动量 P=h/ r ih ə ψ (x)/ əx = ψ (x)(-P ) (10) 运动中电子的能量由动能 P 2 /2m 和势能 V 组成:E= P 2 /2m+V (11) 将(7)式和(10)代入(11)得: ih ə ψ (x)/ ət = h 2 /(2m) ə 2 ψ (x)/ ə 2 x + ψ (x)V (12) 这就是一维势场中的薛定谔方程。 核外电子处于三维势场V中,这里的薛定谔方程是: ih ə ψ (xyz)/ ət = h 2 /(2m) ə 2 ψ (xyz)/ ə 2 (xyz) + ψ (xyz)V(xyz) (13) 波函数ψ (x) 原来是表示电子位置的函数,经过引入能量、动能、势能构成方程以后,方程的解将电子的位置与电子的能量联系在一起,形成了电子位置与电子能级的对应关系。动能项代表向外的离心力,势能项代表向内的厍伦力,当离心力与厍伦力达到平衡时电子处于定态。电子的定态对应方程求极值下的整数解。 1992从电子呈现圆柱螺旋运动推导出 薛定谔方程 ,投过中国物理快报没被接受。
个人分类: 太子弦:电子|1878 次阅读|0 个评论
材料的微观结构与波函数之三
热度 1 stj 2015-3-31 09:35
给学生讲一些薛定谔方程涉及的哲学意义也很重要(毕竟大家最终要获得哲学博士——Ph.D) 1. 薛定谔方程表明微观粒子的运动在时空上都是循环的。何尝是微观粒子,生命、人生、历史、地球、太阳、宇宙......。股市周期的大行情来了,记住“能量守恒律”:股市的钱就这么多,有人赚就有人赔,你能确定最终是赚钱的一群吗; 2. 各高校和研究所招财纳贤的时候要记住了,人的才能是矢量而非标量,了解其能力大小还需了解其人心向背,**大学的汉芯事件、**大学的造假案就是教训。本来很高的能力因种种因素的旋转伸缩变化,结果与单位发生相消相干,导致两败俱伤。以后大家进入单位工作,或者合伙开公司,或者找对象、交朋友,也是要记住这一点。对于小到单位的规章制度,大到国家的政策方针,一定不要把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引导到不好的方向。 3. 看问题不要只看到表面现象(像,坐标表象的波函数),更重要的是看到事情之本质(谱,能量或(角)动量表象的波函数),看问题做事情一定要靠”谱“。微积分最根本的方法论意义也许就是这个。 ......
1661 次阅读|1 个评论
材料的微观结构与波函数之二
stj 2015-3-31 08:33
给材料专业的学生阐明薛定谔方程的的几何意义与物理意义同样重要: 1.波函数是一个矢量,可以用具有一定长度和方向的有向线段表示; 2.波函数对自变量的偏导,是这个有向线段的伸缩旋转变换; 3.波函数对时间偏导,相当于这个有向线段沿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并伸缩时间频率倍,(薛定谔方程中)若再乘以i就是沿逆时针方向转90度(转回来了,成为实数),若再乘以普朗克常数,得到能量; 4.波函数对空间的偏导再偏导等等的几何意义,可参照3; 5.薛定谔方程中的各种运算,在几何的视角上,是波函数如何变换成能量、动量、动能的过程。
1814 次阅读|0 个评论
材料的微观结构与波函数之一
stj 2015-3-31 07:57
给材料专业的学生讲微结构分析必涉及量子力学。 需给学生阐明: 1.材料的微观结构实际上就是材料中微观粒子的空间分布、能量分布、(角)动量分布; 2.材料的微观结构可以用波函数表示; 3.波函数在沿着时间坐标方向的斜率(对t的一阶偏导)大小就是能量(或者说,包含能量信息); 4.波函数沿着空间坐标方向的斜率就是动量(包含动量信息); 5.波函数沿着空间坐标方向的“凹度”(对x的二阶偏导)就是动能(包含动能信息); 6.根据如上所述,薛定谔方程就是用波函数描写的能量守恒方程(总能量=动能+势能)。
1821 次阅读|0 个评论
让我们把薛定谔方程“猜”出来!
热度 25 lev 2014-8-15 18:13
让我们把薛定谔方程“猜 ” 出来! 按:聊点儿“科学”咯...... 一、从德布罗意到薛定谔 1905 年之后,爱因斯坦几乎把全部精力都用到了建立广义相对论的艰苦斗争中,这项孤独寂寞而极具智力挑战性的任务使他无法分心顾及自己的“光量子”——以探求光的本质来培育“量子论”的路线图只有静待有心人…… 1911 年 11 月,时任第一届索尔维会议科学秘书的法国青年物理学家、第 6 代德布罗意公爵( 6 th duc de Broglie )——莫里斯·德布罗意( Maurice de Broglie )把大会记录原稿交给了弟弟,才从索邦大学历史系毕业的路易·德布罗意( Louis Victor de Broglie )。 Louis Victor de Broglie (1892~1987) 物理学家们关于光、辐射、量子的唇枪舌剑激起了未来的第 7 代德布罗意公爵( 1960 )极大的兴趣。这个时代最聪明的一帮人对宇宙本质的深刻洞见把路易牢牢地吸引住了,他发现自己的志趣正一点一点地从文学与历史转移向物理和数学。最终,在庞加莱的名作《科学与假设》( Science and Hypothesis )、《科学的价值》( The Value of Science )“怂恿”下,路易决定转行学理论物理,并在 1913 年获得理学学士学位,这使得他能够基本无障碍地阅读物理学专业文献。利用一战期间在巴黎军事无线电部门服役的闲暇,路易认真研究了普朗克、爱因斯坦的论文。 1919 年,退役后的路易重返索邦,投入保罗·朗之万教授门下攻读理论物理学博士学位。 路易对爱因斯坦的“光量子”理论十分着迷,他认为其中蕴含着微观世界的全部奥秘。这期间他注意到了 M. 布里渊教授发展起来的准经典理论——电子波( electronic wave )。 反者道之动…… ——老子 《道德经·第四十章》 爱因斯坦让光波“重新”还原为粒子,能不能将电子这样的粒子“扩展”成一束波 ? 为了寻求这种“扩展”电子的数学方法,德布罗意在忙碌中度过了 4 年。 1924 年,德布罗意向索邦大学提交了自己的博士学位论文《论量子理论》( On the Theory of Quanta 德布罗意的博士论文.pdf )。德布罗意在论文中阐述了一个自己建立的新概念——相位波( phase wave ),每一个运动粒子都有相应的一束引导其运动的相位波,今天我们称之为德布罗意波( de Broglie wave )…… 包括朗之万、佩兰等在内的答辩委员会难以在短时间内消化这篇“先锋性”的博士论文。不得已,朗之万教授向好友爱因斯坦求助。很快,答辩委员会收到了“权威”的回复。出于“私心”——二人物理学基本立场的惊人一致,爱因斯坦高度赞扬了德布罗意的原创性突破,并热情地讲论文送交柏林科学院使德布罗意的新理论广布于物理学界。 有爱因斯坦的“担保”,委员会通过了德布罗意的论文。答辩时,谨慎的佩兰问道: 德布罗意先生,如何用实验来证实你的波? 德布罗意,像经典时代的那些伟大“先知”一样作出了自己的预言: 你们会看到电子在波动! 3 年后,德布罗意的预言成为现实。 德布罗意虽然大胆,却并不狂妄,他深知波与粒子之间蕴含了太多复杂的奥秘,并非一时之功可以解决的。所以,他在相位波理论中留了一手,刻意采用了模糊的表述以回避一些困难的细节。接力棒要交到第 3 个人手中…… 1925 年岁末,这已经是薛定谔教授在苏黎世大学的第 5 个年头。明年,他就 39 岁,“男孩子们的物理学”看来已经和他无缘了——算了,圣诞节要要到了,收拾东西,度假去! Erwin Rudolf Josef Alexander Schrödinger (1887~1961) 风流倜傥的薛定谔带着他众多情人里最神秘的一位(我们至今都不知道她是谁) 前往阿尔卑斯山麓滑雪胜地阿罗萨( Arosa )。我们不知道薛定谔山中岁月的细节,我们只知道下山之后的薛定谔迎来了他的 1926 ——奇迹年。 这一年 1 月、 2 月、 3 月、 4 月、 5 月、 6 月,马不停蹄的薛定谔连续发表 6 篇重量级论文。 1 月、 2 月、 5 月、 6 月的论文合称《作为本征值问题的量子化 I II III IV 》( Quantization as an Eigenvalue Problem I II III IV ), 3 月发表的论文《从微观力学到宏观力学的连续过渡》( The Continuous Transition form Micro to Macro Mechanics ), 4 月发表论文《论海森伯、玻恩、约尔当的量子力学和薛定谔量子力学的关系》(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Quantum Mechanics of Heisenberg, Born, and Jordan, and that of Schrödinger )。 公元 1926 ,临近不惑之年的薛定谔潇洒地站在了物理学史的天平一端,向天平另一端的“哥本哈根男孩们”致以优雅的问候…… 除了物理学(还有那个“生物物理学”)外,老薛留给我们印象最深的要数他在德语古典诗歌与古希腊哲学方面的造诣,他老人家“不靠谱”的一生向我们表明:什么量子力学(波动、矩阵、路径积分......)都是扯淡,只有诗歌与哲学才是俘获美人芳心的“势阱”!!! 对理论物理学而言,一个新体系的确立是以核心方程的构建为标志的。从德布罗意的论文中接触到相位波概念的那一刻起,一个自然而然的疑问就困惑着薛定谔——德布罗意波的波动方程是什么?从这个疑问出发,薛定谔找到了自己的研究定位——给出德布罗意波的波动方程。经过那段讳莫如深的圣诞假期,思如泉涌的薛定谔轻松写下了那个梦寐以求的公式 —— 这就是统帅微观世界的薛定谔方程( Schrödinger’ s equation ),它的地位相当于经典力学的牛顿方程或电动力学中的麦克斯韦方程。 量子力学的第二种完备数学表述—— 波动力学 Wave Mechanics 正式出笼。薛定谔本人以及哥本哈根的泡利、狄拉克、冯·诺依曼先后独立并逐步严谨地给出了矩阵力学和波动力学的数学等价性证明(以狄拉克的证明最为物理学家所接受而冯·诺依曼的证明则最为符合数学上的严谨)。 爱因斯坦深表满意,薛定谔的成功就是自己探寻光本质路线图的胜利,至少波动力学的出现终于把大家的注意力从那些古怪的数学矩阵上拉回到了更符合物理学经典传统的波函数( wave function ) Ψ 。 就连玻尔等哥本哈根的干将都开始对波函数投来青睐的目光,看来量子纪元的主导权 似乎 也要交到爱因斯坦手上了 …… 二、“严谨”有时候就是个传说 物理学的(数学)表述形式必须要严谨,但物理学的表述有时又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严谨 ,比如牛顿的“流数术”、拉普拉斯的“频率概型”、狄拉克的“ 函数”......伽利略之后的物理学家历来只顾“风雨兼程,勇往直前”,其他的事儿让数学家去操心吧。 那么数学家呢?—— 严谨过头,有时是一种“病” 。 凡是讨论20世纪初的数学史(“逻辑主义”、“形式主义”与“直觉主义”的混战),免不了要对三大卷皇皇巨著《数学原理》( Principia mathematica, 罗素、怀特海著)发表点看法,但有谁又真的会把大好青春浪费在这个“逻辑主义学派”的扛鼎之作呢? 你只要对《数学原理》的大部头有直接观感,就不难生出如此感慨: 从皮亚诺、弗雷格到罗素,在“啰嗦”这一点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为什么不与惜字如金的维特根斯坦 兄弟 (从某种程度上讲,他可以 算作 是罗素的弟子)“中合”一下呢? 固然老罗在监狱里(好像是因为和平主义运动)给我们大家“攒”了一个“简化版”——《数理哲学导论》( Introduction to Mathematical Philosophy ):元素、集合、集合集(类)......仍然免不了庞加莱老人家(一位标榜“约定论”的“直觉主义者”,世纪之交唯一可与希尔伯特分庭抗礼的宗师)的“揶揄”: 没有人会花300页去定义一个“1”,这部书纯粹是写给从来不知道什么是“1”的人 ! 用一句政治正确的话来总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可以碾碎形而上(机械唯物主义?)的“玄想”! 三、我猜,我猜,我猜猜...... 万有引力定律的数学形式最早就是“猜”出来的。在老牛之前,笛卡尔、惠更斯、哈雷再到可怜的胡克,已基本“猜”出了它的数学表达式,并能应用于天体运行的解算。今天,一个受过高中物理训练的人一般都可以从万有引力定律出发理解或大致推演出开普勒三定律(严格的推导还是需要高等数学)。 这个构造顺序在数学上比较简单,如果颠倒这个构造顺序——从开普勒三定律推导万有引力定律 ,数学难度就“跃迁”了——老牛之所以“牛”,就“牛”在这个地方,因为他老人家有秘不外传的“流数术”。 以“流数术”为武器,从开普勒三定律出发,结合“牛二”与轨道微分方程(比耐公式)就可以得出万有引力定律(物理系用的《理论力学》教材一般都有推导) 。 让我们来猜猜薛定谔方程! 既然是“猜”,最好从最简单的地方切入。先看同频恒幅的经典(定态)光波函数(复振幅形式): U 为复振幅(complex amplitude); A 为振幅; k 为波矢(wave vector),注意它和动量的关系 ; r 为场 点 P 处位矢; 为相角速率,注意它和能量的关系(考虑普朗克量子假设 ) ; 为初相。 我们靠“猜”引入一个自由粒子的波函数—— 不要问我怎么“猜”,麦克斯韦津津乐道的“物理类比”、凯库勒做的“梦”、摩西在西奈山顶受的“神谕”......God knows!我只能说:直觉,男人的直觉! 现在我们需要一个构造方程的“框架”——能量守恒(或机械能守恒) :对保守场中的自由粒子,其哈密顿量函数( Hamiltonian,H ) 表示粒子总能量(动能与势能之和 ) ,H=T+V。 在非相对论情况下,粒子动能与动量 p 有 为了表示粒子动能,我们要从波函数中提取动量的信息。 熟悉 拉普拉斯变换 的朋友,可以立刻想到波函数对空间坐标或位矢取二阶偏导数(拉普拉斯算子): 所以 同样的思路,为了表示粒子总能量(哈密顿函数),需要从波函数提取能量的信息,即波函数对时间取一阶偏导数 : 综合动能与总能量的表达式代入H=T+V,整理得: 其中 ћ=h/(2π),为约化普朗克常量。这就 是保守场中粒子的非相对论性薛定谔方程 。 至于老薛到底怎么构造薛定谔方程,请参阅他本人著作文献(北大出版过《薛定谔演讲录》)。 阅读时请注意老薛的流体力学和经典统计力学的治学背景(德语古典诗歌、古希腊哲学乃至那些“女朋友”有没有帮助?——呃,God knows!),这有助于理解他的思路......
个人分类: 莫名其妙|20950 次阅读|77 个评论
【请教专家】关于数学微分方程的问题
热度 5 jmluo0922 2014-3-24 17:27
氢原子定态薛定谔方程,从数学的角度来讲,是一个二阶微分方程,下面是Wiki百科“ 氢原子 ”的介绍: ; 其中, 是约化普朗克常数, 是电子与原子核的约化质量, 是量子态的波函数, 是能量, 是库仑位势: ; 其中, 是真空电容率, 是单位电荷量, 是电子离原子核的距离。 采用球坐标 ,将拉普拉斯算子展开: 。 目前我们是通过试探的方法,给出了方程的解,并且猜想这薛定谔方程式的波函数解 是径向函数 与球谐函数 的乘积: 。 也就是说,目前用于分析理解氢原子结构的波函数,只是这个方程的一个特解。从数学的角度来看,我的问题是: 1、除目前的特解之外,还有没有其它解? 2、如果有,存不存在完全实函数的解? 我非常希望本网的数学家给予解答,先谢谢了!
个人分类: 杂谈|3290 次阅读|20 个评论
牛顿告诫我:物理学急需正本清源(3)薛定谔方程的意义与适用性
热度 4 jmluo0922 2013-7-20 00:05
​ “牛顿先生,您是不是说得有点过分了,难道量子论的奠基者,连光谱现象对应的对象都没有搞清?混淆了微观结构变化与粒子运动?” 牛顿 : 是的,的确如此! “这有点太离谱了吧,牛顿爵士!如此低级的失误,我真的不相信!” 牛顿: 大象长得像条蛇,你相不相信? “不要羞辱我了吧,您老就直接给我讲讲吧!” 牛顿: 二十世纪的物理学家被“两朵乌云”遮住了双眼,失去了正确观察和理解物理现象的能力和方向,就如同“盲人摸象”,得出的结果与对象现象完全背离。我就用氢原子光谱与其定态薛定方程之间的关系来讲讲其中的道理 。 “要得,我脑子有点木,请尽量讲慢点和详细点哈!” 牛顿: 这个要求可以满足,首先我们来分析氢原子光谱现象实体到单体化数学模型问题。氢原子由运动的电子和质子构成的两体问题,这在经典和量子论中都是这样认为的,如果我们要建立一个可以用实验数据证实的理论,正确的参照系应该是实验室参照系,经典和量子论都必须满足这个不言而喻的条件。这是科学常识问题。是不是? “是的,您说很正确,所有学习科学的人都应该明白啊!” 牛顿: 实验室参照系下,经典的处理方法,正如你的论文和博文描述的那样,氢原子的运动(X)由质心的运动(A)和电子、质子相对于质心的运动(B)两部分构成,X=A+B。相对于质心运动部分B是氢原子的结构运动部分,由电子相对于质心(C)的运动V1和质子相对于质心的运动V2组成,B=V1+V2,与运动相关的物理量有相似的关系。如果电子和质子的运动是经典的绕质心稳定轨道运动,B可以在质子参照系中,通过电子相对于质子的运动V12(或质子相对于电子的运动V21)来进行数学描述,与电子(或质子)运动相关的物理量如动能Ek12、动量P12等中的电子质量必须作有效质量修正。这种情况下,两体问题从数学处理方法上就实现的单体化。这种方法在上述情况下是完全准确的。 “就是,那量子力学在处理上有什么问题,或不严密的地方呢?” 牛顿: 你在考我,是不是?在你的系列博客中不是讲得十分清楚了吗。这里我只重点提醒一下要点,量子力学在建立氢原子中心场模型过程时,表述是十分含糊的,只是说相对于电子的运动,质子的运动很小可以忽略,选择质子作为参照系,就直接单体化了,之后又考虑到质子运动的影响,结果电子作有效质量修正。首先值得注意的是,必须明确电子和质子的运动是在什么参照系中观察的,是实验室还是质心参照系?为什么可以用经典的电子有效质量进行修正,结果就能代表原子的两体运动情况? “是的,牛顿先生,量子力学对于上述两个极其重要的科学基础问题是没有回答,也不能作出回答的。这样的问题不能明确的解答,量子力学处理氢原子的方法就没有科学基础。” 牛顿: 你的观点和理解很正确,恭喜你,中学物理的内容你是合格的。 “嘿嘿,谢谢您的肯定和夸奖!” 牛顿: 量子力学用电子有效质量修正计算结果,表明已经承认质心系是氢原子内部结构描述的正确参照系,并且承认电子与质子运动的相似性。这样的话,我们是可以选择电子作为参照,采用质子相对于电子运动并作质子有效质量修正后,会得到相同的两体运动方程,以及薛定谔方程的。也就是电子与质子的运动相对于质心是具有相同的周期性,运动的大小成比例关系的。 “是的,这点我在前期的博客文章已经指出了,牛顿爵士您能不能讲点我没有提及的重要内容呢?” 牛顿: 我重复你说过内容,是由于它们十分重要,我认为有必要重申,你目前还人微言轻,说话没有影响力。我再讲一遍,希望能起到不一样的效果。现在我就讲讲量子力学中最重要的薛定谔方程(以下简称S方程)及其解、量子假设E=hν和物质波λ=h/p描述氢原子结构和光谱问题。 事实上,在量子力学中,上述三个基本假设或原理是解决氢原子结构问题必须同时考虑的,在理解相关其数学解时也要满足。氢原子结构由其定态S方程 、 E=hν和 λ=h/p描述: 这就要求我们在理解电子的运动时必须考虑上述三个方程,在你的论文中证明方程(1)和(2)是可以通过轨道共振得到的,公式(3)是可以在圆形轨道情况下由公式(2)推导的,因此我们就研究公式(1)和(2)在氢原子结构中的含义。 “牛顿先生,您讲得很有道理” 牛顿: 公式(1)求解可以获得一系列的能量本征值 E n ,并且可以由基态能量 E 0 和自然数 n 来表达。这些解要满足公式(2)的要求, E n =hν n 。 公式(2)是 普朗 克量子假设,进一步推广到粒子的运动行为的要求,从运动的观点,也可以理解为电子的运动具有周期性的要求(或限定)的数学表述。如果电子做圆周运动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因为每个圆形轨道与一个半径,能量和频率一一对应,数学表述上没有问题的,并且圆周运动也是满足公式(1)的。但目前物理学主流认为由于辐射圆周运动是不稳定的,因此电子的运动不能做这样的解释。 “牛顿先生,我已经通过电磁理论证明了氢原子有一个自然稳定的基态轨道,难道您不知道?” 牛顿: 我知道,你听我讲完嘛,你急什么啊!如果是按你的想法, 能量本征值 E n 就是圆形共振轨道的解,是满足公式(1)和(2)的要求的。那公式(1)还有量子数 l,m 和波函数,你又该作如何解释呢? “牛顿先生,我是这样理解的,不知对不对。我推导方程(1)时发现,圆形轨道可以看成驻波的节点,以氢原子基态圆形轨道作为参照来描述其共振轨道,就可以推导出公式(1)和(2)。作进一步的考虑,事实上稳定的轨道肯定是封闭的,从轨道上的任何一点出发经一个周期电子一定回到原来状态,因此我认为是可以用驻波的数学方法来表达和处理的,因此驻波方程(1)的解不仅得到了圆形轨道解,而且还得到了其它非圆形共振轨道解, 量子数 l,m 表达与圆形轨道的形状差异。由于公式(2)只适合圆形轨道,对于非圆形轨道必须作相应的修正才能满足,这就是非圆形轨道有轨道耦合能等的原因,……” 牛顿: 这个问题你是这样想的?还真有点道理和意思,我要思考一下,看你是不是说到点子上了。
个人分类: 杂谈|4875 次阅读|8 个评论
光量子E=hv的直接证明
热度 6 jmluo0922 2013-6-6 15:39
光量子E=hv是普朗克研究黑体辐射时提出的一个假定, 爱因斯坦将其 应用于光电效应的解释,获得了NB奖。在量子论中,光量子作为一个基本假定,认为光子具有波粒二像性,公式E=hv,p=h/λ是其数学表述。微观结构由量子态来描述,光子是微观结构从一个高能量子态E1跃迁到低能量子态E0发出的,并且光子的能量E=E1-E0。 上述假定,成功地应用于原子分子结构和光谱的解释和验证, 是量子论和量子力学最重要的公理之一。在量子论中E=hv作为公理,是可以被验证但不能被证明的。如果有人提出更基本假设,物理地证明或推导出该公理,那么普朗克量子的奥秘就可以被揭示。 事实上,在我已发表的论文和前期的系列博文“关于量子的解释(1)-(5)”,已经对氢原子的结构和光谱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按照轨道共振结构模型,氢原子光谱的频率v由轨道频率差决定: v=v1-v0 (1) 按照能量守恒定律的要求,光辐射能量 E=E1-E0 (2) 文中还证明了,以氢原子基态轨道结构作为参照,基态轨道的共振可以用薛定谔驻波节点方程来描述,并且能量可以用 E=-hv (3) 数学关系来描述。 显然公式(1)-(3)是由经典的轨道理论和共振差频模型推导得出的,能很好的解释原子发光现象。 因此,我认为光量子假设E=hv是可以通过上述经典轨道结构共振产生的电磁辐射来证明的。 纪念量子物理100年的文章: 量子力学100 years.pdf
个人分类: 物质结构|118407 次阅读|22 个评论
量子力学已完美解决氢原子结构问题?
热度 1 jmluo0922 2013-5-30 14:58
通过求解氢原子的薛定谔方程和相关推论,我们可以对氢原子结构和光谱作出精确的解释,这个说法是目前公认的,我也是赞同的,也是量子力学最辉煌的成果。 但如果由此我们就可以断定氢原子结构问题已经完美解决,我认为这个结论还不能下,因为氢原子的一些基本的性质目前还没有得到物理的解释。例如: 氢原子为什么有自然稳定态(基态),原子、分子的自然基态量子力学能否解释? 上述问题我与吴宝俊博士进行过辩论,如果您感兴趣可以看看相关讨论博客: 1、罗教明,现代物理理论到底有多伟大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78615-459256.html 2、吴宝俊,【科●反】氢原子基态为什么是稳定的?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00147do=blogid=459401
个人分类: 物质结构|8445 次阅读|3 个评论
非线性薛定谔方程本征值问题的求解
热度 2 ylyy779530170 2013-4-17 17:11
对于微分方程的求解,往往分为两类:初值问题与边值问题。对应到非线性薛定谔方程,前者对应传输问题;而后者对应模式的求解。 边值问题细分的话,其实可以分为边值问题与本征值问题。对于边值问题,方程的解往往是唯一的,我们只需将之当作普通的边值问题去求解就可以。而本征值问题只有在取到本征值的时候才有解,在线性情况下,解是不唯一的;在非线性情况下,本征值是连续的,对应的解是唯一的。因此在处理这类问题时,需要分清是边值问题还是本征值问题,是线性情况还是非线性情况。 这里主要讲如何利用Matlab来求解非线性薛定谔方程的本征值问题。 以文献PRE73_026609的方程为例, 取参数hD=-0.5,I0=3;I0=3;E0=6;E0=6; 来计算传播常数即本征值为3.2时的孤子解 clear all clc hD=-0.5; hx=0.01; x=-25:hx:25; I0=3; E0=6; %% mu=3.2 mu=3.2; f=@(x,y)odefun(x,y,hD,mu,I0,E0); g=@(ya,yb)bcfun(ya,yb); h=@(x)mat4init(x); solinit=bvpinit(x,h); sol=bvp4c(f,g,solinit); y=deval(sol,x,1); plot(x,y) axis( ) ------------------------------------------- function dydx=odefun(x,y0,hD,mu,I0,E0) fD=exp(-x.^8/128); IL=I0*cos(x).^2.*(1+hD*fD); dydx= ; end ------------------------------------------------------- function res=bcfun(ya,yb) res= ; end ----------------------------------------------------- function yinit = mat4init(x0) yinit = ; end 运行结果: bvp.rar
4541 次阅读|2 个评论
薛定谔方程的推导[谷歌翻译版本]
热度 4 gaoshan1900 2013-4-15 17:43
薛定谔方程的一种严格推导 很多量子力学教科书都提供了薛定谔方程的一种启发式的推导。它首先假设一个量子系统的状态由平面波的形式 EI ( KX-ωT )描述。德布罗意关系,动量和能量结合 P= 香港和 E=ħω ,这种状态成为 EI ( PX-ET ) / H 。然后,它使用非相对论能量 - 动量关系: E = p2/2m 经典力学中,以获得免费的薛定谔方程。最后,这个方程是广义的,包括外部的潜力,最终的结果是薛定谔方程。 如何来的方程? 有至少两个基于类比的对应与经典力学教科书中“派生”的奥秘。首先,即使是微观粒子的行为像波,因此需要一个波函数来描述他们,目前还不清楚为什么波函数必须承担一个复杂的形式一般。事实上,薛定谔发明他的方程时,他感到非常不解的必然出现虚数单位 i 在等式。接下来,不知道是怎么来的德布罗意动量和能量的关系,为什么非相对论能量 - 动量关系必须是 E =p2/2m 。通常,人们只能求助于经验和经典力学来回答这些问题。这在逻辑 上是令人满意的,量子力学是一 个更基本的理论,经典力学只是一个近似值。 在本文中,我们将揭开这些谜团可以诉诸时空平移不变性和相对论不变性和教科书免费薛定谔方程“推导”可以变成一个真正的推导。 动量和能量时空翻译给出的定义,使得时空平移不变性免费或孤立的量子系统具有一定的动量和能量状态假设平面波的形式 EI ( PX-ET ) / H 。此外,相对论不变性的状态,进一步确定了相对论能量 - 动量关系,其非相对论近似为 E= p2/2m 。虽然这些不变性的要求已经广为人知,明确和完整的使用他们的免费的薛定谔方程推导似乎仍然缺少文献和教科书。新的综合分析,可能有助于了解薛定谔方程的物理起源。 时间翻译和其不变性 让一个孤立的系统的状态,在一个给定的时刻 t 是ψ( X , T )。连续运动的状态中, x ( t )的,可以看作是一种特殊形式的ψ( X , T ),即ψ( X , T ) = δ(有 XX ( T )),其中δ为狄拉克函数。我们不需要知道什么物理状态ψ( X , T )在这里代表。 让演化方程如下形式: U ( T )ψ( X , 0 ) = ψ( X , T ), 其中 U ( t )是需要确定的演化算符。由于状态的时间演化的状态只是时间平移, U ( T )也被称为时间平移算。 这个演化方程也可写成差分形式: 我 ∂ψ ( X , T ) /∂T =Hψ ( X , T )。 如果在以后分析的方便,引入(期 2 = -1 的虚数单位)在方程。假设运营商 H 是独立的发展状态,即进化是线性的,时间平移算子 U 可以表示为 U ( T ) = E-ITH ( T )。因此, H 被称为发电机的时间翻译。在量子力学中, H 也称为能源运营商或哈密顿研究系统。 为了能够孤立的系统或自由运动方程推导演化方程(线性),我们需要知道该方程必须满足的要求。其中一个重要的要求是从空间和时间上的一致性或均匀性。它是一种实验性的事实,即在两个不同的时间重复同样的实验,得到同样的结果,在两个不同的地方进行同样的实验也得到同样的结果。这一事实反映了空间和时间的均匀性。这也表明(隔离系统)的演变规律是一样的,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即它满足时间平移不变性和空间平移不变性。现在,让我们来分析的演化方程的时空平移不变性的要求的影响。 假设上述孤立系统处于状态ψ 0 在时间 t1 和发展为一个无限小的时间Δ t 。该系统的状态,在时刻 t1+ Δ T ,Δ T 的第一顺序,将 ψ( X , T1 + Δ T ) = ψ 0 。 如果重复的演变在时刻 t2 ,具有相同的初始状态开始,于时刻 t2 + Δ T 的状态将 ψ( X , T2 + Δ T ) = ψ 0 。 时间的平移不变性需要的结果状态应该是相同的: ψ( X , T2 + Δ T ) - ψ( X , T1 + Δ T ) =i δ t ψ 0= 0 。 由于初始状态ψ 0 是任意的,它遵循的 H ( T1 ) = H ( T2 )。此外,由于 t1 和 t2 是任意的,如下, H 是与时间无关的。因此,的平移不变性需要,演化算符 H 有没有时间依赖性,即 DH /DT = 0 。 当 DH / DT = 0 ,这些解决方案的演化方程假设下列表格 ψ( X , T ) = φ E ( X )电子 IET φ E ( X ),称为本征态的 H ,满足与时间无关的方程: E φ EH φ E ( X ) = ( X )。 在量子力学中, E ,时间独立 H 的特征值,被定义为一个系统,其运动状态( X ) H ,φ E 的本征态的能量。请注意,一般依赖于所研究的系统的能量算子 H 的具体形式。其结果是,在能量本征态能量本征值只能被确定为混凝土的情况下(见下文)。 空间平移和其不变性 让我们进一步分析的要求,空间平移不变性。的空间转换运算符可以被定义如下: T ( A )ψ( X , T ) = ψ( X - A , T )。 这意味着翻译刚性一个孤立的系统的状态,ψ( t )的的量,通过在 x 轴正方向。运营商 T (一)保留规范的状态,因为∫ψ * ( X , T )ψ( X , t )的 DX = ∫ψ * ( X - , T )ψ( X - , T ) DX 。这意味着, T (一)是单一的,满足 T †(一) T (一) = 一,作为一个整体的操作员, T (一)可进一步表示为 T ( A ) = E-IAP , 其中 P 是空间平移发电机,它是厄密共轭,它的特征值是真实的。在量子力学中, P 也被称为动量算符。这种关系代入上面定义的空间平移的运营商和扩大双方下令,我们发现 P =-I∂/∂X 。 这立即导致 P eipx = eipx 。 其中 eipx 是本征态的 P 与特征值 p 。在量子力学中, p 被定义为一个系统,其运动状态是一个动量本征态 eipx 的势头。注意动量算符的形式,能量算子不一样,不依赖于所研究的系统。 在下面,我们将证明,空间平移不变性要求交换空间平移操作和时间平移算,即 T ( A ), U ( T ) ] = 0 。 假设在 t = 0 A 和 B 两个观察者在 x = 0 和 x = ,分别准备相同的孤立的系统。让ψ( X , 0 )是 T ( A ) A. 然后ψ( X , 0 )编制系统的状态是准备系统由 B 的状态,它是通过翻译(无失真)的状态ψ ( 0 )由一个右侧的量。这两个系统看起来他们准备的人的观察员相同。经过时间 t ,演变成 U ( T )ψ( X , 0 )和 U ( T ), T ( A )ψ( X , 0 )。由于在不同的地方每个相同的系统的时间演化应该会出现相同的本地观察员,上述两个系统,只在 t = 0 由空间平移不同,不同之处仅在未来的时间由相同的空间平移。因此的状态ü( T ) Ť (一)ψ( x , 0 )应该是的翻译版本的系统在时间 t ,即我们有ü( T ) Ť (一)ψ( x , 0 ) =Ť (一) U ( T )ψ( X , 0 )。这种关系成立的任何初始状态ψ( X , 0 ),因此,我们有 = 0 。此结果进一步导致 = 0 。 总之,空间平移不变性要求 = 0 为一个孤立的系统。因此, H ,φ E ( x )的本征态,本征态的 P ,即φ E ( X ) = eipx 。然后演化方程的解决方案我 ∂ψ ( X , T ) /∂T =Hψ ( X , T )将ψ( X , T ) E-IET =φE ( X ) = EI ( PX-ET )。这意味着,状态営(像素 - 乙醚)描述一个孤立的系统(例如,一个自由电子)的动量 p 和能量 E 的 方程。 自由运动方程推导的最后一步是要找到孤立的系统动量 p 和能量 E 之间的关系。它可以表明的关系是由相对论不变性的状态(像素 - 乙醚)営,原来是 E2 = P2C2 + m2c4 ,其中 m 是该系统的质量,和 c 的速度是光。在非相对论域,能量 - 动量关系减少 E = p2/2m 。 的关系式 E , H 和 P 的操作员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孤立的系统,其中, H 是该系统的自由哈密顿 H =P2/2m = p2/2m 的状态(像素 - 乙醚)営。请注意,因为 E 的值是真实的能量 - 动量关系, H 为埃尔米特 U ( T )是统一的免费演变。代运营商关系的演变方程,我们可以最终获得自由运动方程,假定免费薛定谔方程相同的形式: 。 这是值得注意的,与自由的薛定谔方程,约化普朗克常数 h 的行动与尺寸在这个等式中丢失。然而,这其实不是一个问题。其原因是,可以被吸收到的质量为 m 的尺寸的尺寸 ħ 。例如,我们可以为 p 值 = 1 / L , E = 1 / T 和 m = T/L2 ,其中 L 和 T 表示空间和时间上的尺寸,分别为规定的尺寸的关系。此外, h 的值可以被设置为单位数的原则。因此,上面的方程本质上是量子力学中的薛定谔方程。 需要适当的期望值对应,的 eP/ DT = F = ∂V /∂X ,包括降低普朗克常数 h ,我们可以进一步获得外势下薛定谔方程: 。 请注意,在具体的形式中的一个经典的电位是由非相对论近似量子相互作用,这说明由相对论量子场理论。由于势 V ( X , T )是实值,哈密顿 = P2/2m + V ( X , T )是埃尔米特,作为一个结果,时间平移算子 U ( t )是单一的。 对于 N 体系统中,系统的状态可以表示为ψ( X1 , X2 , ... xN 的,吨),其中 x1 表示副系统 1 的坐标,所以对其他子系统的。当的 N 个子系统是 独立的,我们可以推导出以类似的方式与上述的运动方程: , 其中ψ( X1 , X2 , ... XN , T ) = ψ 1 ( X1 , T ),ψ 2 ( X2 , T ) ... ψ N ( XN , T ), mi 为我子系统的质量。当的 N 个子系统不是独立的,有相互作用的运动方程仍然是成立的。然而,该系统的状态不能被写为副系统状态的商品。此外,电势 V 将包含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其一般形式为 V ( X1 , X2 , ... xN 的,吨)。 两个相互作用的子系统为一个系统的运动方程为购买测量分析是特别有用的。这是 。 等价地,该系统的总哈密顿量为 H= H1 + H2 + HI H1 = P12/2m1 和 H2 = P22/2m2 的的是游离哈密顿子系统 1 和 2 ,分别和 HI = V (× 1 , X2 )是相互作用哈密顿量,其一般形式为 V ( X1-X2 )。 进一步的讨论 我们已经推导出了免费的基于薛定谔方程的时空平移不变性和相对论不变性的要求。的推导可以总结如下。 关键的步骤是分析动量和能量来源。根据现代的理解,时空转换了动量和能量的定义。动量算符 P 被定义为空间平移的发电机,它是厄密共轭,它的特征值是真实的。此外,可以唯一地确定动量算符的形式,由它的定义。为 P =- ⅰ ∂/∂ ,它的本征态是 eipx ,其中 p 是一个真正的特征值。同样,能量算子 H 定义为时间平移发电机。但是,它的形式依赖于所研究的系统。幸运的是,一个孤立的系统,能源运营商,这就决定了演化方程的形式可以固定时空平移不变性和相对论不变性的要求(假设的演变时,是线性的)。具体而言,时间平移不变性要求的 DH / dt = 0 ,从而演化方程的解决方案我 ∂ψ ( X , T ) /∂T =Hψ ( X , T )必须承担的形式ψ( X ,吨的) =φE ( x )的电子 IET 。空间平移不变性要求 = 0 ,这进一步确定,φ E ( x )是本征态的 P ,即φ E (倍) eipx 中。因此,时空平移不变性使得一个孤立的系统具有一定的动量和能量状态假设平面波的形式 EI ( PX-ET )。此外, p 和 E 或能量 - 动量关系之间的关系可以由相对论不变性的状态 EI ( PX-ET ),其非相对论近似原来是 E = p2/2m 的。然后,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孤立的系统, H = P2/2m ,免费薛定谔方程形式的能源运营商。 新的综合分析,可能会推出一些奥秘的教科书“”薛定谔方程推导,例如它可以回答为什么一个量子系统的状态有一个平面波的形式,为什么还有德布罗意关系。这使得更容易理解薛定谔方程。然而,仍有两个重要的问题需要回答。第一种是物理意义的函数(或通常被称为波函数)ψ( X , T )中的薛定谔方程。我们得出的方程,但它是未知的什么方程的波函数ψ( X , T )表示。在下一章中,我们将回答这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是否存在波函数的非线性演化除了非线性薛定谔演化。如前所述,上述(免费)薛定谔方程推导依赖于哈密顿函数 H 是独立的发展状态,也就是说,进化是线性的前提。换句话说,推导了进化的线性部分,如果满足时空平移不变性和相对论不变性,必须承担薛定谔方程相同的形式在非相对论领域。显然,推导不能排除存在非线性量子进化。这似乎是一个合理的假设,都存在非线性演化和线性进化,而且,它们分别满足时空平移不变性,因为它们的效果不能相互抵消一般。然而,因为可以很容易地满足一般的非线性演化时空平移不变性,不变性要求可以不再确定可能的非线性演化的具体形式。 我们将分析可能的非线性演化。
个人分类: 量子物理|8583 次阅读|7 个评论
自我科普(一)费曼图对应的是什么?
热度 1 qianlivan 2012-7-10 14:04
(本系列博文主要是整理给自己看的,对这些知识熟悉的可以略过。) 大四的时候学了一个学期量子场论,基础不扎实,毕业之后也没用过。当时学到的现在已经记不起多少了,有一个问题一直没有搞太清楚,就是算概率幅用到的费曼图到底对应什么,如果直接从微分(积分)方程出发,这些图对应的应该是什么? 最近又想起这个问题,有点绕不过去的感觉,于是决定看看书弄清楚些。费曼图主要用来计算粒子的相互作用,有相互作用,就对应于哈密顿量中除了自由项$H_0$,还应有相互作用项$H_I$,也就是哈密顿量为 \begin{equation} H=H_0+H_{\rm I}. \end{equation} 假设一个系统由时间依赖的态矢$\vert \Phi(t)\rangle$描述,那么在相互作用绘景(Interaction Picture)中,运动方程写为 \begin{equation} i\frac{{\rm d}}{{\rm d}t}\vert \Phi(t)\rangle=H_{\rm I}(t)\vert \Phi(t)\rangle \end{equation} 其中 \begin{equation} H_I(t)=e^{iH_0 (t-t_0)}H^{\rm S}_{\rm I} e^{-iH_0 (t-t_0)} \end{equation} 其中$H^{\rm S}_{\rm I}$是薛定谔绘景哈密顿量的相互作用项。 定义S矩阵 \begin{equation} \vert\Phi(\infty)\rangle=S\vert \Phi(\infty)\rangle=S\vert i\rangle \end{equation} 矩阵元定义为 \begin{equation} \langle f\vert \Phi(\infty)\rangle=\langle f\vert S\vert i\rangle\equiv S_{fi} \end{equation} 运动方程可以写为积分方程的形式 \begin{equation} \vert \Phi(t)\rangle =\vert i\rangle +(-i)\int^t_{-\infty}{\rm d}t_1 H_{\rm I}(t_1)\vert\Phi(t_1)\rangle. \end{equation} 迭代可以发现发现$\vert\Phi(t)\rangle$可以写为一系列一重、二重……积分之和,根据S矩阵的定义式,S矩阵可以用这些积分之和表示 \begin{eqnarray} S=\sum^{\infty}_{n=0}(-i)^n\int^{\infty}_{-\infty}{\rm d}t_1\int^{t_1}_{-\infty}{\rm d}t_2\cdot\cdot\cdot \int^{t_{n-1}}_{-\infty}{\rm d}t_n H_{\rm I}(t_1) H_{\rm I}(t_2)\cdot\cdot\cdot H_{\rm I}(t_n)\\ =\sum^{\infty}_{n=0}\frac{(-i)^n}{n!}\int^{\infty}_{-\infty}{\rm d}t_1\int^{\infty}_{-\infty}{\rm d}t_2\cdot\cdot\cdot \int^{\infty}_{-\infty}{\rm d}t_n {\rm T}\{H_{\rm I}(t_1)H_{\rm I}(t_2)\cdot\cdot\cdot H_{\rm I}(t_n)\}\\ \end{eqnarray} S矩阵的各项就对应各种费曼图。至于具体的每一项对应的费曼规则,改天再自我科普。
个人分类: 知识|9338 次阅读|1 个评论
氢原子结构理论中的因果大战幽灵(4)精确与精细的原因
热度 3 jmluo0922 2012-6-29 18:03
量子力学最伟大的成就主要表现在,通过求解相关问题的薛定谔方程及其推论,我们可以很好地解释原子、分子和固体结构中的许多问题,这个量子力学波动形式的方程为其提供了真正的数学基础,正如牛顿定律、麦克斯韦方程为经典力学和电磁学提供了坚实基础。 通过氢原子定态薛定谔方程求解得出的氢原子结构,以及计算出的光谱与实验数据符合的精确程度已经超过了设备的精度,因此量子论被誉为目前物理学最精确的理论。这点也是量子力学值得赞扬和夸奖的成就,那它为什么能达到如此的精确度呢?我想物理学家会以“因为量子力学无比正确才能有这样的结果”来回答,如果进一步问:为什么它无比正确?我不敢想像物理学家会给我们呈现什么样的答案,我这样刨根问底继续追问下去,我们最终会以费曼名言作为结束。 在我看来,氢原子定态薛定谔方程计算出的光谱与实验测量数据,原则上可以达到绝对精确,没有误差。即使如此也不能说量子力学和量子力学的观点就完全正确,因为薛定谔方程只是量子论的物理基础公理体系中众多假设中的一条,物质波作为方程的必要条件和量子论核心思想之一,在理解相关物理过程的逻辑与因果方面出现了极其严重困难,导致了理论体系的自相矛盾,而且我们今天已经通过经典的物理思想寻求到了新的答案。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个方程求解氢原子结构和光谱的过程进行全面的探讨和审视。 1、 单体化表示氢原子结构特征,选择电子相对质子运动的相对坐标,通过电子相对于质子的运动来代表结构的性质建立模型进行求解,并采用电子有效质量来修正模型的相关结果。 经典理论: 这种处理对于两体相互作用结构体系的轨道运动的准确而且标准处理方法,因为质心坐标系是描述结构内部特征的正确坐标系; 量子力学: 在电子相对于质子的坐标系中建立了中心场模型,考虑到原子核运动的影响采用电子的有效质量对结果进行修正,提高了理论模型与实验数据符合程度。首先值得思考的问题是,原子核的运动是相对于谁?其效应为什么就可以用电子的有效质量来修正?根据量子论的基本概念,电子和质子的运动是不可预测的,因此原子核(质子)相对于谁的问题是无法回答的。如果我们考虑用电子有效质量修正模型结果有点根据,代表了质子相对于是电子和质子两者的质心的运动效应,因为质心相对于实验室肯定是作不可预测的运动,实验室得到的测量结果与理论模型就没有可比性。因此从逻辑上讲,量子论对氢原子中心场模型是解释不通的。 2、 氢原子定态薛定谔方程计算结果与光谱实验数据可以完全符合。 经典理论: 在通过氢原子基态轨道共振,利用驻波方法建立数学方程的过程中,选定了氢的基态轨道作为参照用于氢原子激发态轨道的描述,经相关的数学变换最后获得了与氢定态薛定谔方程完全相同的方程。因此氢原子基态及共振轨道已经成为薛定谔方程描述其它轨道振动的基准,因此其光谱也具有基准性质,原则上讲,氢原子的光谱实验数据与方程计算结果应严格符合。 量子力学: 我不知如何解释,可以用由于正确所以精确来解释,还是可以找出其它理由,我不得而知,请大家赐教! 3、 精细光谱和精细结构 经典理论: SFN的 物理学家 Swansont 也问过我同样的问题,经典的共振轨道理论如何解释光谱的精细结构,我当时没有直接正面回答他,只是告诉他考虑电子的自旋可以解决,留下了一个悬案。现在我也不打算完全公布,因为物理学的规律研究是广大物理学工作者的共同责任,我现在只给大家提供思路:质心坐标是描述氢原子结构的正确坐标,实验光谱数据反映的是质心相对于实验室运动部分和电子与质子相对于质心运动部分。多普勒效应是质心相对于实验室运动的体现,这点我想大家可以很容易理解;电子与质子面对面运动一周,在质心坐标系下观察,电子和质子也同时自转了一周,因此,电子与质子做圆周轨道运动的同时,也在自转,频率与轨道频率相同,产生的磁效应是精细光谱的原因,为什么精细光谱分裂为两条,请大家思考。 量子力学: 需要引入自旋量子数进行描述,具体图像我不清楚。 通过上面三个问题的讨论,量子力学与经典物理谁能对氢原子的结构和光谱给出清楚、合理的解释已经十分明确,我就不再作过多的评论。 世界是符合逻辑和因果关系,还是由物质波幽灵主宰,请各位自己考虑,但从科学认识的长远历史眼光来看,科学认识不会一帆风顺,会出现波折和反复,正如日心说与地心说的战争。我相信最终历史会做出正确选择和评价。 系列博文: 氢原子结构理论中的因果大战幽灵(5) 终结理论的基本要求 氢原子结构理论中的因果大战幽灵(4) 精确与精细的原因 氢原子结构理论中的因果大战幽灵(3) 物理世界真实不虚幻 氢原子结构理论中的因果大战幽灵(2) 电子会幽灵附体? 氢原子结构理论中的因果大战幽灵(1) 背景
个人分类: 物质结构|6775 次阅读|7 个评论
氢原子结构理论中的因果大战幽灵(3)物理世界真实不虚幻
jmluo0922 2012-6-28 02:45
看过阿凡达的观众对于电影数字技术表现的潘多拉星球奇妙梦幻般的景象都会赞叹不矣,数字技术创造出的场景、人物、故事,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完全可以是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如果有人给您开玩笑事先告诉您 “ 这是我们的科学家通过量子传递技术将我们的摄制组成员和设备传递到外太空星球 ‘ 天狼星 ’ (鲍得海师兄的故乡),进行实地拍摄,并通过量子纠缠技术将视频传递回地球的记录片 ” ,我想我们大多数地球人,至少我不会产生怀疑,那么这个记录片可以作为科学视频数据,其中的新发现,我想在 CNS 上可以连载很多期, 10 年内没有人能与电影的制片人争夺诺贝尔各种奖项。 当然这样的事情不会发生,如果那样做了一定会受到公众的谴责,而且可以说属于科学诈骗。我用这个事例主要想说明数学可以创造神奇,书写神话。二十世纪人类科技进步最伟大的成就应该是 IT ,借助于 IM ( Information Manufacture )技术包括 CAD 、 CAE 、 CAM ,工程师用数字计算技术就可以为我们设计和测试各种产品,满足人类对物质无限的贪婪追求,另一方面通过 PS 、 DMT 等又为我们展现精神世界或想像中的神界、魔界、未来世界的神奇无比,满足我们的视觉和精神享受。我们应该感谢数学、赞美数学,这一切都源于数学的魔力。数据结构、算法和解释(包括软件和硬件)成就了这一切,虚拟世界不怕做不到,只怕您想不到。 在自然科学的领域,采用数学工具可以实现相关规律精确描述,为科学规律的表达和应用提供便利,实现科学规律的预测功能。但数学公式在科学规律的描述方面,只能处于从属地位,而不能成为规律的主宰,因为同样的数学公式可以用于完全不同的物理事件和对象的描述,并且同一物理事件也可以用不同的数学方法进行处理。因此,数学公式的解对物理规律更具有意义,而不是数学公式所表现的形式,否则我们会其外在的形式所迷惑,甚至被带入迷境。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一个圆周方程 X 2 +Y 2 =R 2 ,可以用于一个圆环物体的描述,也可以用于一个物体作圆周运动的轨道描述。因此应用于物理规律描述的数学公式,只有当其事件和物理意义完全明确后,才有其真正价值,其解才有相应的意义。 在氢原子中,电子和质子绕质心的平面圆周运动,我们可以选择质心坐标,并且运动平面为 XY 坐标平面,轨道就可以在 XY 平面中描述。现在我们进一步假定,氢原子受到了外界的周期性干扰出现了沿轨道法向的振动, XY 二维平面是不能满足要求,我们必须引入 Z 坐标轴通过质心,并与 XY 正交,这是自然而正常的做法,在 XYZ 坐标系中,轨道的振动就可以得到完全的描述。除此这种处理方法,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其实在数学上我们可以将描述描述振动的 Z 轴的性质做一个简单的规定,一个 Z 单位为 i 并且 i 2 =-1 ,重新命名为 I 轴,组成XYI坐标系对事件进行描述。很显然 XYZ 坐标系与 XYI 的性质是完全不同,同样的振动事件写出的数学方程形式上肯定不同,同一物理量的数学表达也不会相同(不同的数学规则或操作,也可以叫做算符),但都能对轨道的振动进行同样正确描述。选择 XYZ 还是 XYI 坐标,要根据我们需要解决的物理问题在两个坐标系中的数学表达的是否直观简便来决定。 但是如果氢的轨道是任意取向的,轨道就需要 XYZ 来描述,原则上轨道的法向振动是可以在这个坐标系中得到正确的描述,但可能数学形式上十分复杂难以求解。如果我们此时引入轨道面法向坐标 I 并符合上述的数学规定,那么 XYZI 坐标系中,轨道的振动分量可以通过 I 坐标简便的表达,并且轨道振动方程可能会具有更为简单直观的形式。值得注意的是, I 的引入并没有增加物理空间的维数,也就是说电子和质子仍然在三维物理空间中运动,并没有进入虚空间。 有了前面的数学准备,理解氢原子定态薛定谔方程及其解波函数的物理意义就不会深陷迷雾。在我的论文和关于量子的解释的系列博文中,通过氢原子基态轨道共振方程推导,和相关数学变换获得了与目前量子力学中氢原子定态方程完全相同的形式。由基态轨道共振建立的初始方程: ∇ 2 u(x, y, z) + (4π 2 ε 0 / 2πre 2 )2T ⋅ u(x, y, z) = 0 (15) 经变量变换后得: ∇ 2 u(x, y, z) + (4π2μ / h 2 )2T*u(x, y, z) = 0 (18) 上述方程就是 XYZ 坐标系下的波方程,但形式上是没有解析解的,通过驻波节点物理性质,以及物理量与电子相关物理的关系的理解,以及规定将氢原子基态圆周轨道作为基准描述其它共振轨道,所要求的数学条件,经相关变换,上述方程就变换为氢原子定态薛定谔方程的形式: ∇ 2 u(x, y, z) + (8π 2 μ / h 2 )(E − V)*u(x, y, z) = 0 (23) 并且: E = −hυ h = e*(πa 0 μ / ε 0 ) 1/2 = 6.62437 × 10 −34 JS 上述 数学变换过程改变了数学表达形式,同时也自然也引入了复数来表达基态轨道及其共振。 事实上轨道共振情况下 电 子和质子仍然在三维空间中运动,并没有进入到根本就不存在的虚空间 。 因此 对于薛定谔方程的波函数的物理意义,我们不能凭方程的直观形式,以及人为的假定做出虚幻的猜想,应该从有根据的具体的物理模型出发,才不会被其迷惑,避免对电子运动行为做出幽灵般的解释。 系列博文: 氢原子结构理论中的因果大战幽灵(5) 终结理论的基本要求 氢原子结构理论中的因果大战幽灵(4) 精确与精细的原因 氢原子结构理论中的因果大战幽灵(3) 物理世界真实不虚幻 氢原子结构理论中的因果大战幽灵(2) 电子会幽灵附体? 氢原子结构理论中的因果大战幽灵(1) 背景 相关资料参见 : 关于量子的解释(4) 薜定谔方程与普朗克常数 ; 论文: 氢原子电磁辐射与稳定性
个人分类: 物质结构|5325 次阅读|0 个评论
费曼:生命的方程
quantumuniverse 2012-6-13 16:00
经常有某些对物理学怀着毫无根据的恐惧心理的人会说,你不可能写出关于生命的一个方程。奥,也许我们能够。事实上,当我们写出量子力学的方程(薛定谔方程)时,我们就很可能已经有了足够近似的方程了。 刚才已经看到,事情的复杂性能够那么容易而又戏剧性地被用来描述它们的那些方程的简单性所忘记。人们往往还未认识到一些简单方程的适用范围,就得出结论,解释世界的复杂性所需要的除非上帝,而仅仅有方程是不行的。 我们已写下了关于水流的方程组。从实验方面,也曾找出了一套用来讨论其解答的概念和近似性——涡街、湍性尾流、边界层等等。当在一种我们不难么熟悉的、而同时又还未能做出实验的情况下拥有一些相似的方程式,就企图按照一种原始的、踌躇不决的、而又混乱不堪的方式求解那些方程,希望确定有什么新的定性特点可能会出现,或有什么新的定性形式是那些方程的一种后果。例如,当我们把太阳作为一个氢气球看待时,方程式把太阳描绘成没有太阳黑子的、没有表面上的谷粒状结构的、而又不带有太阳红焰和日冕的。可是,所有这些,实际上都存在于该方程式中;只是我们还未找到借以获得它们的方法罢了。 还有那些对于在其它行星上尚未找到生物而感到失望的人们。我却不是那种人——我希望能够通过星际探索,以及从这么简单的原理就能产生出那种变化无穷而又瑰奇谲幻的各种现象。这样再度受到提醒,受到鼓舞、并感到惊异,对科学的考验乃是其预言的本领。假如你从未探望过地球,难道你能预言雷电、火山、海涛、激光、以及五彩缤纷的晚霞吗?当我们获悉在那些死寂的行星——八个或十个球体,每个都各由同一种尘埃云所凝聚而成,而且每个又都遵循着完全相同的一套物理规律——的每一个上锁发生的一切的事情时,那将是有益的一课。 下一个人类智慧的伟大启蒙期,可能会产生出一种对方程式能够理解其定型内容的方法。目前我们还不能够。今天还不能看出那些流动方程(纳维 - 斯托克斯方程)会含有人们从两个转动圆筒间所见得到的那种理发店招牌杆式的湍流结构。今天还不能看出薛定谔方程是否包含青蛙、音乐作曲家或者伦理道德——也许它不会。对于超越事情本身范围的、像上帝那样的某些事情,我们不可能说需要还是不需要,因而我们都可以就这两种情况保持自己的坚定信念。 ——费曼(《费曼物理学讲义( II )》, p578 )
个人分类: 量子生物学|4491 次阅读|0 个评论
薛定谔方程不可能适用于非惯性系
热度 1 wliming 2011-4-26 09:18
曹天德在博文里说,薛定谔方程也适用于非惯性系。这样的论调太荒唐了。物理学发展到今天这个程度,都建立在惯性系的基础上。不知老曹怎么突然糊涂起来了,而且还听不进劝告。我在这里重新做一个解释。 1. 加入非惯性力,任何参照系等价。当我们在一个非惯性系考虑一个物理问题,我们只要加入惯性力,就跟在惯性系考虑问题完全一样。这是很显然的。正如老曹写的公式: F - ma' = ma, 这里 ma' 就是惯性力,加进这个力, 牛顿第二定律就恢复了。 2. 在不加惯性力的前提下,非惯性系当然就不能跟惯性系等价了。 3. 伽利略变换,洛伦兹变换,虽然在两个相对匀速运动的非惯性系之间成立,但是,这说法没意义。 我们必须注意:我们首先是,只在一个惯性系有一个物理定律,然后经过伽利略变换或洛伦兹变换得到其他惯性系中的物理定律。薛定谔方程首先是在惯性系成立,于是经过伽利略变换到其他惯性系成立。但我们无法在不加惯性力的前提下变换到非惯性系。
个人分类: 物理学|1600 次阅读|1 个评论
欧洲,1924年,一页纸的博士论文,可能吗?
热度 1 jiangxun 2010-7-2 11:33
作者:蒋迅 有一篇转载成灾的文章一页纸多一点的博士论文,讲的是一个法国内阁部长的花花公子儿子 路易-维克多德布罗伊 ( Louis de Broglie ), 突然浪子回头,对量子论发生了兴趣。但他读了五年仍是一事无成。1924年,德布罗伊终於提交了自己的只有一页纸多一点的博士论文。据说他的博士论文只是 提出了一个猜想,既然波可以是粒子,那么反过来粒子也可以是波。而进一步德布罗伊提出波的波矢和角频率与粒子动量和能量的关系是: 动量 = 普朗克常数/波矢 能量 = 普朗克常数*角频率 经过一番运作后,因为他的父亲的关系和爱因斯坦的一番客气,他的博士论文竟然得以通过。后来 维也纳大学的讲师薛定谔 (Schrodinger) 受命报告这篇论文。他找到了一个波动方程。这个方程就是薛定谔方程!再后来他在滑雪场滑雪时忽发灵感,薛定谔从他的方程中得出了玻尔的氢原子理论!最后在 哥本哈根学派的帮助下,量子力学的神殿建立了。 这篇文章很容易抓住人们的眼球。我也是一下子被它吸引住了。但是,稍微想一想就会发现,这事可能发生在20世纪的欧洲吗?还是在近代物理领域里。这怎么可能。我 Google 了一下,发现德布罗伊的毕业论文的 英文翻译 (On the Theory of Quanta) 就有73页(不算目录)。也有一些对此文的批判文章。 事实证明这篇文章传播的是错误信息。但问题是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在转载之前不思考一下,而是 把这篇表面上看非常漂亮的文章全盘接受下来。这是一个值得思索的问题。本人觉得现在博客、论坛上的一个现象就是转载他人的文章,而不加上自己的一点观点。 假如你想在转载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思考,你可能就会有一些疑问,可能就会去Google,可能就容易看出破绽来。所以,我不支持纯粹的转载。当然,我理解有时侯转载只是为了收集资料。但有些人在转载时都不属上原作者的名字,也不指出出处,表现的就是不劳而获的态度。对这样的转载,我更是反对。
个人分类: 杂谈|7086 次阅读|13 个评论
氢原子的经典电磁辐射及稳定态
热度 8 jmluo0922 2010-1-12 16:30
最近完成了一篇关于带电粒子体系经典电磁辐射问题研究的论文手稿(见附件), 讨论了氢原子中电子和质子双电荷体系的电磁辐射和轨道稳定性问题。论文以英文写作,目前暂无中文版。非常 希望广大博友发表您的意见和观点。 论文的主要学术观点和内容摘要如下: 1、目前关于运动带电粒子的电磁辐射的经典电动力学理论,在研究方法方面存在严重问题,是导致辐射反作用的解出现“奔离”和违背因果关系情况发生的根本原因。 目前经典电动力学的理论认为,运动电荷的电磁辐射是由加速效应产生的,在非相对论情况下,电荷的加速场即辐射场仅与电荷的加速度相关。对于氢原子双电荷体系,质子的运动与电子运动相比可以忽略,近似为电子在质子产生的中心场中的运动问题,由于电子的加速运动将导致能量辐射损失,因此其轨道运动将是不稳定的,氢原子的轨道结构是不稳定的。 上述模型和方法有几点值得我们注意,在氢原子质心坐标系中,质子和电子以相同的频率绕质心作圆周转动,作用于电子和质子的磁场力具有相同的大小,并由它们速度的矢量积决定。按照经典电磁学理论,变化的磁场产生感应电场,并与磁场的变化率成正比。带电粒子是电磁场和辐射的终极源,即辐射是始于带电粒子本身,并向外部空间传播,因此分析作用于带电粒子电磁场力(包括辐射反作用力)及变化有助于对其辐射本质的理解。在此种情况下,作用于电子和质子的磁场力的变化率具有相同的大小,方向与其运动的方向相反,是与电磁感应作用力直接相关的量,可以理解为加速电荷在磁场中受到的运动阻力即辐射反作用力。显然其结果是由前面的矢量积的变化率决定的,因此氢原子双体电荷的辐射问题需要重新认识。 2、周期性感应电场可以理解为空间位移电流,产生感应磁场。感应磁场对感应电场具有约束作用,即感应场的自约束现象,可以通过等离子体的自箍效应(pinch effect of plasma)进行理解。因此,周期性运动带电粒子的电磁辐射的空间分布角,随频率的增加而急剧收缩,频率足够高时达到完全约束,即空间分布角为零度,辐射场在类似柱状的空间中传播,并且其强度和能量密度不随传播距离而变化或衰减。感应场的自约束现象有利于我们理解电磁波在低频时具有球面波的特征,如无线电波;而在高频时如同“粒子”在空间中传播,如可见光波。 以上是手稿中对运动带电粒子体系电磁辐射和辐射场传播的基本认识,在此基础上,在经典电磁的理论和概念的框架下,分析和讨论氢原子中电子-质子体系的力学和电磁学问题,重点是研究作用于带电粒子上的力和平衡关系,通过将运动电荷代替为电流元,感应电场代替为位移电流,体系的问题就转化为电流元的相互作用问题。主要结果如下:(详情见附件手稿正文) 1、对于同频圆周运动,虽然运动速度不同,但电子和质子由于辐射受到相同辐射阻力作用,反知电子和质子的辐射场的强度是相同。由于功率等于力与速度的标量积,电子的辐射功率远大于质子; 2、由于电子和质子感应电场的相互作用(位移电流相互作用),将导致传播方向的偏转,并随频率的增加而加剧,达到一定的临界高频 f 0 时,电子辐射场将直接作用于质子,将对质子的运动起推进作用,抵消其辐射反作用力,质子在轨道运动过程中无能量损失,此时电子处于同样状态,因此氢原子是稳定的,原子的轨道半径就对应于氢原子的玻尔半径。对于轨道频率低于临界高频 f 0 ,由于辐射反作用力不能完全抵消,电子和质子将会产生自然辐射,不是自然稳定状态;对于高于临界高频 f 0 的轨道,辐射场将对带电粒子产生向外排斥的作用,因此在自然状态下受到禁止。 显然,基态氢原子中的带电粒子的轨道运动是电磁定律控制下的自然稳定状态。 共振(模态响应)是一切力学结构体对外界作用的一种自然响应,原子和分子结构也不例外,数学上可以通过建立振动方程或驻波方程的方法进行研究。氢原子基态圆周轨道本身就可以被视为一种驻波,在外界作用下,以基态轨道为基础产生同频或高阶振动(模态振动),从数学方法上讲,基态轨道及其模态响应完全可以通过驻波方程来描述。 基于上述观点,建立了基态氢原子轨道的驻波方程,通过相关的数学变换,并选择氢原子基态作为参照,基态氢原子半径就可以视为常数,获得了普朗克量子关系,以及氢原子定态薛定谔方程。因此氢原子定态薛定谔方程可以理解为氢原子基态模态响应的驻波方程。 关于氢原子电磁辐射的论文 GED正式发表的文章: GED-Luo.pdf
个人分类: 物质结构|12767 次阅读|17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10: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