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中学奥赛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中学物理奥赛辅导:热学·光学·近代物理学(第2版)》崔宏滨
热度 3 ustcpress 2012-6-13 15:01
《中学物理奥赛辅导:热学·光学·近代物理学(第2版)》崔宏滨
出版日期:2018年11月 第2版第10次印刷 字数:890千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书号(ISBN):978-7-312-04466-3 定价:88.00元 页码:556(16开) 编辑邮箱:edit@ustc.edu.cn 微信号:18130468313 出版社天猫旗舰店: https://zgkxjsdxcbs.tmall.com 本书购买链接: https://weidian.com/item.html?itemID=359950662015097368253wfr=cifr=itemdetail 《热学·光学·近代物理》第2版试读.pdf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为高中生参加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而编写的一本辅导教材,内容包括热学、光学、狭义相对论、原子物理及核物理。为了便于学生自学,一方面,对每一部分内容都从实验和理论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另一方面,列举了大量的习题,并进行了详细的解答,特别是对历年的竞赛题目,都采用与参考答案不同的方法进行了讲解,并对部分试题加以点评。这样做的目的是使读者学有所得,能对光学、热学和近代物理学的基础内容有较全面和正确的认识,使自己已有的物理知识得到进一步深化,从而具备坚实的物理基础,能够处理较复杂的物理问题。本书采用高中阶段的数学知识处理所涉及的问题,例如,对于光的干涉、衍射,用振幅矢量法进行讲解,从而避免了复数和积分的运算;对于波粒二象性的内容,则从相关的实验中总结出相应的结论;等等。本书既便于学生自学,也可供中学教师作为参考资料使用。 【作者简介】 崔宏滨博士, 1982 年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现任教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承担“光学与原子物理”“力学与热学”“固体物理学”等核心课程的本科教学工作,是学校重点培养的教学骨干,教学成果显著,曾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六届“困学守望”杰出教学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友基金会优秀教学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为奖教金。崔宏滨博士在中学物理教学方面造诣颇深,连续十多年为参加物理竞赛的中学生讲授光学、热学和近代物理学。 【第2版与第1版的区别】 ( 1 )篇幅增加 30% ,每章后面增加了习题和解答,供读者巩固提高。 ( 2 )全书做了细致的修订,局部做了微调,尤其第八章“波动光学”几乎重写。 ( 3 )更换责任编辑,对第 1 版及新增内容逐字逐句通读、演算。第 2 版的责任编辑曾责编《中学物理数学方法讲座》《电磁学问题讨论》以及程稼夫《中学奥林匹克竞赛物理讲座(第 2 版)》等畅销书。 【图书特色】 ( 1 )热学、光学和近代物理学方面销量最高的物竞教程,第 1 版 9 次印刷,热销 5 万册; ( 2 )在知识内容上,与程稼夫的《力学篇》《电磁学篇》形成体系; ( 3 )编写风格与程稼夫的《力学篇》《电磁学篇》一脉相承; ( 4 )作者常年为物竞生授课,经验丰富; ( 5 )本书涉及的知识点在奥赛中约占 35% 的比例; ( 6 )采用高中阶段的数学知识处理所涉及的问题。 【图书目录】 第 2 版前言 前言 第 1 章 热现象及其微观机制 1.1 描述热现象的物理参量 1.2 热平衡 1.3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1.4 分子的热运动 1.5 系统的内能 1.6 热与功 1.7 气体分子运动论基础 1.8 实际气体的状态方程 1.9 热量的测量 1.10 热传递的各种形式 习题 参考答案 第 2 章 物态及物态变化 2.1 固态 2.2 液态 2.3 熔化与凝固 2.4 升华与凝华 2.5 汽化与液化 2.6 三相图 习题 参考答案 第 3 章 准静态过程与热力学第一定律 3.1 准静态热力学过程 3.2 功 3.3 热量 3.4 内能 3.5 热力学第一定律 3.6 热力学第一定律对理想气体的应用 习题 参考答案 第 4 章 热力学循环与热力学第二定律 4.1 循环过程 4.2 热机循环 4.3 制冷机循环 4.4 热过程的不可逆性 4.5 热力学第二定律 4.6 卡诺定理与热力学温标 4.7 熵与熵变 4.8 熵增加原理 (132) 习题 参考答案 第 5 章 几何光学的物理基础 5.1 光线与几何光学的实验定律 5.2 费马原理 5.3 光在平面上的反射 5.4 光在平面上的折射 5.5 变折射率光学 习题 参考答案 第 6 章 透镜与透镜组的成像 6.1 成像的基本概念 6.2 傍轴光线经球面折射成像 6.3 傍轴光线经球面反射成像 6.4 傍轴光线经薄透镜成像 6.5 光具组成像 6.6 焦距的实验测量 6.7 非傍轴光成像 习题 参考答案 第 7 章 光学成像仪器 7.1 眼睛 7.2 目镜 7.3 物镜 7.4 显微镜 7.5 望远镜 7.6 照相机 习题 参考答案 第 8 章 波动光学基础 8.1 光波产生的微观机制 8.2 光波的数学表示 8.3 接收屏上的波函数 8.4 光波的复振幅 8.5 光波的叠加 8.6 光波的叠加方法 8.7 光波叠加的强度 8.8 波包与群速度 8.9 光波的偏振 8.10 利用波片改变光的偏振态 8.11 偏振光的干涉 8.12 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习题 参考答案 第 9 章 光的干涉 9.1 光的干涉装置概述 9.2 杨氏干涉 9.3 两列平面波的干涉 9.4 其他分波前的干涉装置 9.5 薄膜干涉 9.6 分振幅的干涉装置 9.7 光的空间相干性与时间相干性 习题 参考答案 第 10 章 光的衍射 10.1 惠更斯菲涅耳原理 10.2 夫琅禾费单缝和矩孔衍射 10.3 夫琅禾费圆孔衍射 习题 参考答案 第 11 章 狭义相对论 11.1 物理规律与参考系 11.2 光速不变与相对性原理 11.3 洛伦兹变换 11.4 相对论多普勒效应 11.5 相对论力学 习题 参考答案 第 12 章 原子的结构与能级 12.1 汤姆孙的原子模型 12.2 卢瑟福的原子模型 12.3 氢原子的光谱 12.4 玻尔的氢原子模型 12.5 类氢离子的光谱 12.6 弗兰克赫兹实验 习题 参考答案 第 13 章 量子力学初步 13.1 量子论的实验依据 13.2 物质的波粒二象性 13.3 波粒二象性的必然结果——量子态 13.4 不确定关系 13.5 波函数及其统计解释 习题 参考答案 第 14 章 原子核物理概论 14.1 原子核的基本情况 14.2 核力 14.3 放射性核衰变 14.4 核反应 14.5 核裂变 14.6 核聚变 习题 参考答案 参考文献
个人分类: 中学教辅|15812 次阅读|7 个评论
我国的奥赛金牌真的令人痛心么?----驳甘永超先生《令人痛心的金牌反差》
Synthon 2009-7-23 10:23
甘永超先生日前发表博文《 令人痛心的金牌反差 》,指出,我国学生虽然屡屡在国际奥赛上摘金夺银,但是这些金牌选手却没有转化成诺贝尔奖得主,令人痛心。 在此之前,我也不止一次的看到网上的类似论调,我想在此一起回应了。我要大声说:我国的奥赛金牌,没有转化成诺贝尔奖,并不是一件令人痛心的事情! 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就是其他国家的奥赛金牌,也都没有转化成诺贝尔奖。。。所以,请甘永超先生注意,奥赛金牌没有转化成诺贝尔奖,从某重意义上讲,是个客观的教育规律,请您不要试图违反规律做事! 至于其他国家的奥赛金牌为什么没有转化成诺贝尔奖呢?其实这已经不是我们关注的话题了,但是还是稍微说一下。首先,这个中学生奥赛啊,是五六十年代一些东欧国家弄起来的,到70年代苏东大多数国家都参加,70年代中后期西欧国家开始参加,北美参赛已经是80年代的事情了,80年代后期中日等亚洲国家加入,这个奥赛才真正算是全球性的比赛了。所以说,奥赛金牌真正变得有全球性的意义,要从80年代后期开始算,这些人完成博士教育,差不多90年代中后期,也就是说,他们进行独立的科学研究(如果他们选择科研作为事业的话),也就是十年的时间,从平均年龄来讲,还没有到该得诺贝尔奖的时候。以上讨论的还是最早一批的全球性奥赛金牌,近几年的奥赛金牌,你指望他们得个诺贝尔奖,那更是莫名其妙了。。。 我自己也参加过奥赛,曾经在国家集训队呆过一段时间,尽管最后没有代表国家参赛,没有拿到过奖牌,但是我至今仍然觉得,我在奥赛培训中的很多收获,直到现在,都对我的科研有很多帮助。同样,作为奥赛选手,多年来承受着人们高分低能、偏科、知识结构不健全、做题机器等等不公正的评论,我想我也该出点声音了。我国的奥赛培训,在某些省份确实有些缺陷,有些选手确实有偏科等问题。但我们的大多数奥赛选手,并没有受到畸形的培训,而我认识的大量奥赛选手,在各自的领域里,直到目前,也都是佼佼者。我实在是不能忍受,有些人以批评中国教育为乐趣,为批评中国教育而批评中国教育,凡是他们能找到一点问题的,一概扣上中国教育体制不合理的大帽子,凡是我们不如国外的,就一定是我们错了国外对了。如此种种妄自菲薄的现象,我实在是不能接受,而实际上,打破对国外的迷信,批判国内种种妄自菲薄的言论,正是本博主开博的最主要原因。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7210 次阅读|1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09: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