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所过者化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所过者化:记“华西”
lanwoco 2009-7-23 15:16
所过者化 ,出自《孟子 尽心上》, 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 。 记得刚读大学,第一学期就开始学习化学,是本专业的主课,很多课都是在二教学楼。二教大门里侧,有匾书 所过者化 ,进门不可见,出门可见。当时想:嘿嘿,是啊,到这儿就得学化学。后来才知道匾文的出处,回想起来,意味悠长,想必立匾之人的初衷应当不会拘泥于 过化存神 的本义。回想学校的历史,叹于现实的同时又庆幸自己曾今游荡,至今仍然停留在这里。 想必还有人并不了解我的母校,请容许我简单介绍。(很多内容转自照片中国) 1910 年,华西协合大学创建 u 1905 年,基督教各差会决定于成都创办一所综合性高等学府,并由毕启 (Joseph Beech) 、启尔德 (O.L.Kilborn) 和陶维新 (R.T.Davidson) 等人着手筹建。 1910 年正式于成都 华西坝 开学。由于它是由英、美、加拿大三国基督教会的 5 个差会(美以美会、公谊会、英美会、浸礼会、圣公会)共同开办的,故名华西协合大学。 1910 年,设文、理、教育三科,开哲学、英文、中文、历史、经济学、物理、化学、生物、解剖学、教育学等课程。 1913 年设医科, 1914 年设牙科; 1927 ~ 1928 年医牙两科合并为 8 年制医牙学院。 1933 年华西协合大学正式立案后,分设文、理、医牙三学院。 u 1913 年至 1931 年,毕启为第一任校长。兴办了医科、牙科、药学以及农艺专科、农艺系、乡村教育系、乡村建设系等,以及开办女子学院。修建了众多保存至今的校舍。 u 1933 年,华西协合大学更名为私立华西协和大学。 u 1931 年至 1946 年,张凌高为第二任校长。任期学校规模不断扩大,文学院、理学院、医学院陆续成立,又增设了农业、染色、制革等专业。任期也是著名的 五大学时期 ,即抗战时期,南京中央大学(医学院、农学院)、金陵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齐鲁大学、燕京大学五所大学以及苏州东吴大学生物系集中在华西坝,组建华西联合大学。当时,陈寅恪、钱穆、梁漱溟、朱光潜、顾颉刚、张东荪、吕叔湘、冯友兰、许寿裳、孙伏园 他们成为坝上一道人文景观和各大学共享的宝藏。 u 1945 年,华西联合大学(原私立华西协合大学)改建为私立华西协和大学。 u 1951 年,私立华西协和大学更名为华西大学。 1953 年,华西大学撤销,先后调整为: u 1950 年,华西大学 ( 农艺系 ) 参与合并组建西南农学院,后发展为西南农业大学,现并入西南大学。 u 1952 年,华西大学 ( 部分 ) 参与合并组建四川师范学院,后发展为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 u 1952 年,华西大学 ( 化工轻工部份 ) 参与合并组建四川化工学院,后发展为成都工学院、成都科技大学,现并入四川大学。 u 1952 年,华西大学 ( 经济学 ) 参与合并组建四川财经学院,现发展为西南财经大学。 u 1952 年,华西大学 ( 文理部分 ) 并入四川大学。 u 1953 年,华西大学参与合并组建四川医学院。 华西医科大学 u 1985 年,四川医学院更名为华西医科大学 四川大学 u 2000 年,华西医科大学并入四川联合大学(由四川大学与成都科技大学于 1993 年合并成立,此名仅仅使用了 7 年),成为如今四川大学华西校区,设有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口腔医学院、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华西药学院、华西公共卫生学院。 华西最为外人道的,除了口腔与医学,就是其保留的建筑,如钟楼、怀德堂、合德堂、万德堂、嘉德堂、雅德堂、懋德堂等。关于这些建筑的建筑学价值,梁思成先生已有评述:如协和医学院与华西大学,仅以洋房而冠以中式屋顶而已。至如燕京大学,则颇能表现我国建筑之特征,其建筑师墨菲,以外人而臻此,亦堪称道。 但是我想,我们关注的不仅应在建筑本身,而在他们所承载的历史与人文。 苏道璞纪念堂 ,也就是存放 所过者化 匾额的地方, 1941 年建成,又名化学楼,英文名 Stubbs memorial building 。由华西协和大学、内迁来蓉的金陵大学、齐鲁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合资兴建,为纪念已故来华英国化学 家苏道璞 博士 (Stubbs C.M.) 。据说梁思成与林徽英在此留下了许多故事。现为第二教学楼,完全保持原址原貌,下面的照片摄于 1945 年,目前正在震后维修,以后补上照片。 平面图 ,应该绘于 1924 年之前。 钟楼 ,建于 1925 年,原名柯里斯纪念楼,英文名 The Coles Memorial Clock Tower ,是由纽约柯里斯捐资建成。 原址,现貌与照片稍有不同,应该修整过。 老校门 ,在府南河边(平面图中的南门外河),解放后就没了,照片拍摄年代不详。 怀德堂 , 1915 年动工, 1919 年建成,又名事务所,英文名 The Whiting Memorial Administration Building) ,由美国纽约罗恩甫为纪念白槐氏所捐。 现完全保持原址原貌,为华西校区行政办公楼。 【2009年7月27日】2009年7月25日临晨,已有一百年历史的怀德堂,在震后维修的尾声突发大火,大楼第三层完全烧毁。 合德堂 , 1915 年动工, 1920 年建成,又名赫斐院,英文名 The Hart College ,加拿大(英美)美道会为纪念最早到西南传教的赫斐氏所建。 现完全保持原址原貌,为华西校区第四教学楼,曾今是华西医科大学的外语系与物理系所在,合校后用途不明。 万德堂 ,又名万德门,建于 1920 年,又名明德学舍,英文名 The Vandeman Memorial 。系美国浸礼会万德门夫妇捐建。 原处于校园西部(现人民南路上),由于人民南路工程的需要, 1960 年拆除搬迁至现在的位置(钟楼东)。现为华西校区第六教学楼,我读硕士期间基本就在这个楼里,目前里面仍然设有药学院的一些非主流实验室。 嘉德堂 , 1924 年竣工,又名生物楼,英文名 The Atherton Building for Biology and preventive Medicine ,由美国夏威夷嘉热尔顿兄弟捐建,建成后为生物系、生理系等。 现完全保持原址原貌,为华西校区第一教学楼(成为医学院以来一直是解剖学的教学楼)。 雅德堂 ,又名广益大学舍,英国公谊会捐建于 1925 年,为女子学院所在。 现在华西坝光明路宿舍区内,为大学幼儿园。 懋德堂 , 1926 年竣工,英文名 The Lamont Library and Harvard-Yenching Museum ,系美国赖孟德氏为纪念其子捐建。建成后即为图书馆及博物馆,现为工会所在。 教育学院 , 1928 年竣工,英文名 The Cadbury Educational Building ,英国嘉伯氏捐建,现为华西校区第五教学楼,属于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 医科大楼 ,摄于 1939 年,现为华西校区第八教学楼。 医牙学院 ,摄于 1939 年,现为华西第一医院的康复病区。 门诊楼 ,摄于 1941 年,已拆。 新医院大楼 ,摄于 1941 年,已拆。 麻风病医院 ,摄于1945年,已拆。 很多照片转自照片中国,另外还有很多,见照片中国: http://www.picturechina.com.cn/bbs/thread-10231-10-1.html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2326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2: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