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车牌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强烈推荐韩红为“废除车牌摇号政策”大使
热度 1 wya 2013-8-5 10:48
政府提出以人为本的执政思想,面对北京150万无车但有强烈购车愿望和需求的群众,那些有车、有房的官老爷们难道一点也不着急? 这150万群众无论是等十年、20年异或一百年都与官爷的利益无关,甚至有益于他们顺畅出行! 以人为本,群众路线,首先应该重视群众呼声,满足群众诉求,官爷们做到了吗? 北京150万无车群众的诉求,也许一辈子都无法得到满足。 当然,或许哪一天北京开始拍卖政策,那些富人们就可以轻松掷出数十万元弄到任意多的车牌了!!! 也许有些幸运儿,五年、十年后突然摇到车牌立即购车过车瘾,谁知已经忘记或许从来都没有学会过开车,一上路保不准碰到哪个倒霉的官爷...... 车不经常开,手会生的;民意不能满足,怨气也会冲天。 大家可关注一下,看韩红需要多久能摇上北京车牌,也许哪天就特批了一个? 或许韩红正在摇号的不是她的第一辆车,或许她可以经常开别人的车...... 即使她永远摇不到车牌,也不能阻碍她随时用车,无非就是一次5000元而已。 平常人家可以吗?难道汽车在中国仍然属于富人的奢侈品? http://ent.163.com/13/0805/03/95FVRB0T00032KMI.html 韩红为违反交规鞠躬致歉:挪用车牌因没摇上号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2958 次阅读|2 个评论
北京为什么实行无效率的车牌摇号政策?
热度 35 niehuihua 2013-7-15 11:15
聂辉华 党力 唐志伯 一、摇号使北京损失 264 亿元 北京有两大特征:首都和“首堵”。第一大特征说明了北京特殊的政治地位,第二大特征形象地说明了北京的交通情况。一个在美国纽约州工作的人,可以住在房价相对便宜的隔壁新泽西州,路上大约要 2 个小时。然而,要是在北京, 2 个小时不仅到不了隔壁省市,恐怕连海淀区都出不去。由此可见北京有多堵!北京堵车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汽车太多了。 2011 年末北京市机动车拥有量高达 498.3 万辆,其中私人汽车 389.7 万辆。 为了治理堵车难题,北京市政府采取了各种交通政策,最严格的莫过于 2010 年 12 月 23 日 开始实施的“限牌令”。根据《北京市小客车数量调控暂行规定》,北京居民购买小客车,需通过摇号方式获得车辆牌照。北京市交管部门每年发放机动车牌照 24 万个,平均每月 2 万个,这些摇号产生的车牌不能转让。(写作本文时)最近的一次摇号是在 2012 年 12 月底进行的,当月有 133 万个人申请摇号,个人车牌配额为 1.8 万个,个人中签概率仅为 1.4% ,相当于 1/71 ! 买彩票中奖的概率都比这大多了,然而参加摇号者仍然如过江之鲫,持续增长。 同样是实行“限牌令”,上海采取了另一种方式,对汽车牌照进行拍卖 。从 1994 年开始,上海市首次对新增的客车额度实行拍卖制度。 2008 年拍卖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之后个人若要获得上海车牌,必须参加车牌投标并交付 2000 元保证金。 投标时间分为首次出价时段和修改出价时段,是一种典型的“一级密封价格拍卖”与“升价拍卖”结合的方式。个人通过拍卖成交并获得客车额度后,自拍卖成交之日起一年内不得再次参加投标拍卖会,并且获得牌照后一年内不得转让。目前,上海市每月大约投放 9000 张客车牌照, 2012 年 12 月平均中标价为 6 万 9 千元。成本不过百元的一块铁皮,印上上海牌照后价值高达几万,被网民称为“世上最贵的铁皮”。上海不是唯一对车牌进行拍卖的城市。 2012 年 6 月 30 日,广州市政府发布《广州市中小客车总量调控管理试行办法》,规定自 2012 年 8 月 1 日 至 2013 年 6 月 30 日 ,对客车牌照实行总量控制。在一年内,全市中小客车增量指标为 12 万个,按照 1 : 5 : 4 的比例配置,即 1.2 万个新能源车增量指标和 6 万个普通车增量指标以摇号方式配置, 4.8 万个普通车增量指标以拍卖方式配置。换句话说,广州市大约一半的车牌实行免费摇号,另一半的车牌实行竞价拍卖。广州车牌拍卖的底价为 1 万元,并且车牌不得转让。 摇号和拍卖都是实现“限牌令”的手段,但是从经济效率的角度讲,拍卖是有效率的,而摇号是无效率的。市场经济的根本原则是,价格引导资源实现优化配置。拍卖就是按照“价高者得”的原则来配置稀缺的资源,从而保证了资源能够得到最有效率的使用,而摇号则是随机地配置资源,没有反映资源的真实成本。举例来说。市民甲是商人,急需购买一辆汽车,并且原意为车牌支付 5 万元;市民乙是学生,对汽车不是非买不可,只愿意为车牌支付 0 元。如果是拍卖,市民甲将得到车牌,政府将增加收入,而市民乙没有任何损失。如果是摇号,假设市民乙凭运气得到车牌,由于禁止转让,他不能创造任何价值,但市民甲将损失 5 万元净收益,政府将损失拍卖收益(最多 5 万元)。在北京摇号方式下,车牌不能转让,因此不管你拥有的车牌价值多少,不管你有多少实际需求,都不能在市场上变现。直白地说,有钱不让买东西,这哪里是市场经济?! 拍卖是有效率的资源配置方式,这乃是常识。因此,在人口密度大和交通拥挤的市场经济国家或地区,政府都是以拍卖方式发放汽车牌照或者配置停车位置。 2011 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为 2018.6 万人,密度为 1230 人 / 平方公里。香港人口密度大约为 6300 人 / 平方公里,新加坡人口密度大约为 7000 人 / 平方公里。论拥挤程度,香港和新加坡比北京更严重,但是两地的交通却比北京更顺畅,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它们都实行了车牌拍卖制度。香港从 1973 年开始实行车牌拍卖制度,起步价为 1000 港元,上不封顶。新加坡 1991 年开始对车牌实行限额拍卖,每张“拥车证”可以使用 10 年,价格统一为每次成交的最低拍卖价。最近的一次中小汽车“拥车证”拍卖价为 9.21 万新元,约合人民币 47 万元,是上海车牌的 7 倍。 无效率的摇号制度给北京市政府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根据公开数据计算,上海市自 1994 年实行车牌拍卖以来,截至 2012 年底,共获得拍卖收入 354 亿元。按照上海 2011-2012 年车牌的平均价格 5.5 万元计算,北京市政府在过去的 2 年中发放的 48 万个车牌价值 264 亿元。也就是说,摇号制度导致北京市政府损失了 264 亿元的财政收入! 二、力量对比决定政策选择 既然摇号制度是无效率的,并且给北京市带来了巨大的财政损失,为什么北京市政府会选择这种制度呢?这似乎是一个令人费解的问题。 第一种观点认为,摇号是一种体现社会公平的方式,北京作为首都会更多地考虑政策的政治影响。摇号貌似公平,因为不管贫富,人人机会均等,但它违背了效率原则。有钱的人买不到车,没钱的人有车用处不大,而且还不能转让,这本身是一种浪费。另一种浪费是很多人中签了却不买车。 面对几十比一的超低中签比例,一些家庭为了增加中签概率,往往是全家齐上阵。一旦几人中签,多余的指标就浪费了。根据 2012 年 6 月的数据,北京市中签者购车的比例仅为 30% 。这让很多汽车 4S 店无可奈何。与此对比,许多打算购车的家庭摇了一年半载仍然不中签,购车计划只好无限期搁置。 对没钱的人来说,这的确很公平,但是对有钱却买不到车的人来说,这绝对是不公平的。如果要用这种方式维护公平,那么收入分配就应该搞绝对的平均主义,“限购令”之后的北京也应该推行摇号购买商品房政策,但北京并没有这样做。此外,北京的有钱人不计其数,经济学者也数以千计。如果他们要表达对摇号政策的不满,北京市政府显然不能坐视不顾。因此,“公平论”是缺乏说服力的。 第二种观点认为,北京市政府“不差钱”,不想因为这区区几百亿收入而背上“劫富济贫”的恶名。 北京市政府的确有钱, 2011 年地方财政收入为 4359.10 亿元。 264 亿元相当于一年财政收入的 6% 。虽然比例不高,但是考虑到这是一笔额外的收入,财大气粗的北京市政府还不至于对这笔绝对数额很大的收入视而不见。更何况,实行车牌拍卖政策的上海市财力并不比北京市差,其 2011 年 GDP 为 19195.69 亿元(略高于北京市的 16251.9 亿元),财政收入为 3429.83 亿元 (略低于北京市的 4359.10 亿元)。真正有钱但又买不到车的人,绝对会欢迎车牌拍卖政策,因此这一政策也就谈不上“劫富济贫”。因此,我们认为第二个理由也不成立。 我们认为,摇号政策之所以被选择,是因为这对制定该政策的人最有利。我们的观点属于“社会冲突论”( social conflict view )。 该观点认为,经济和政治制度(或政策)并非由全社会所选择,而是由一些当时控制了权力的群体所选择。这些群体将选择最大化他们租金而非社会总福利的制度。当今经济学界的巨擘、 MIT 经济系教授阿西莫格鲁( DaronAcemoglu )用这个观点解释了制度的无效率现象,甚至可以说他所有的制度经济学论文都与此有关,可谓将这个观点发挥得淋漓尽致。我们尝试用这一观点来解释无效率的北京市车牌摇号政策。 谁能制定或影响北京市的购车政策?是政府官员、有钱的商人和知识精英这三个群体。从需求的角度看,他们对汽车的需求属于一般需求,或者技术地说需求的价格弹性比较高。这三类人要么早已有车,“限牌令”对他们没有什么损失;要么可以乘坐单位的公车,而单位购车相对更容易,而且还可以报销所有费用。以全部机动车数量减去私家车数量计算,北京市现有公车 110 万辆,绝对是世界上公车数量最多的城市,相当程度上满足了这三个群体的乘车需求。与一般需求对应的是所谓的“刚性需求”,即买得起车并且很想买车的需求。对购车有刚性需求的群体主要包括:有钱但是没车的小商人,或者说钱还没有多到可以通过其它渠道买到车的人;有点小钱的工薪族或自由职业者。例如,一个律师在北京收入不算低,但是他如果不在事业单位就没有公车可用,也没法通过拍卖买到私家车。从政策结果来看,如果实行拍卖政策,对具有刚性需求的人是有利的,他们可以通过付钱实现买车的需求,而且由于他们支付意愿强烈,因此其需求会被优先满足。但对具有一般需求的人是不利的,因为他们本来可以通过抽签来“机会均等”地获得免费牌照,现在却要付出一笔额外的钱,而且因为支付意愿不强可能导致愿望落空,或者至少其需求在实现时间上会被排在刚性需求者的后面。但从力量对比来看,显然是北京的政府官员、有钱的商人和知识精英这三个群体更能影响政策,因为他们有话语权和合法表达自己利益诉求的渠道。而且,他们的人数也很多。从行业来看,他们广泛地分布 在中央部委和北京市的政府机关、各地驻京办事处、各种事业单位(大学、报社、医院和政府附属事业单位等)和各类国有和集体企业。 2011 年北京市共有从业人员 1069.7 万,其中国有单位 188.8 万人,集体单位 20.1 万人,两者占据全部就业人口的大约五分之一。 因此政策制定者或影响者如果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会选择无效率但是对他们有利的摇号政策,而不会选择有效率但是对他们 不利的拍卖政策。除了这三个群体,还有一个庞大的“搭便车”群体——大学生。北京市拥有全国最多的大学, 2010 年在校大学生数量大约为 75 万。 对于这些大学生来说,车牌就是一种额外的福利:抽签抽中了,相当于中了一个大奖;没有抽中,也没有什么损失,反正北京市的公交、地铁都是中国最便宜的。而且,一旦抽中,校园停车场的收费也恐怕是全市最低的,这就更刺激了他们一次又一次地排队抽签。另一个有利因素是,学生的暑假和寒假时间多,去驾校学车也方便,而且年轻人学起来更快。 在中国,能够影响政策的群体似乎都是政府官员、有钱的商人和知识精英这三个群体。那么为什么上海和广州能实行拍卖政策呢?这与北京作为首都的政治特征有关。北京的机关太多,公车太多,因此这三个群体都是一般需求者。而在上海、广州这样经济开放城市,有钱的商人很多,而且更新很快,他们会变成新的刚性需求者,自然不喜欢摇号政策。作为经济开放城市,也会更多地考虑经济效率。因此,上海和广州都实行了不同程度的车牌拍卖政策。 按照我们的分析,除非新的知识精英、新的有钱商人快速出现,并且借助合法渠道有效地表达对摇号政策的不满,否则要改变北京市的摇号购车政策将非常困难。当然,如果政策当局更多地考虑了经济效率,更多地倾听了新兴阶层的声音,也有可能会尽快取消这一无效率的政策。我们期待这一天尽快到来。 (作者单位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本文观点不代表作者所在单位的观点。) 本文发表于《经济学家茶座》 2013 年总第 60 辑 数据来自北京市统计局。 数据来自北京市小客车指标调控管理信息系统( www.bjhjyd.gov.cn )。 资料来源: http://news.sina.com.cn/c/2012-06-27/130224666917.shtml 。 数据来自上海市统计局。 数据来源于北京市统计局。 数据来源: http://learning.sohu.com/20060710/n244188423.shtml 。
41572 次阅读|51 个评论
北京的车牌号摇号
热度 6 cutefay 2012-9-17 20:07
拿到驾照之后,就立刻在网上申报车牌号的摇号了。听说,现在北京每个月车票摇号的命中率只有2%,我想,随着想买车的人数增加,而每个月放出来的车号数量不变,这个概率肯定还会继续下降很多。如果按照2%的概率来算,50个月(4年多时间)摇中的人往往是众数,这其中有些人可能比较幸运,很快就要中了,运气不好的人估计要等个十年八年才能摇中。真是杯具啊! 北京的这种摇号的治堵方式,是以损害一部分人利益为代价的。而被损坏利益的群体,往往是年轻人群体和低收入群体。 因为摇号形势不容乐观,现在很多年轻人很早就去学驾照,就为了能够有更长的排队摇号时间。很多人都说,往往是有了小孩之后,是家里最需要汽车的时候,但现在这个形势,估计很多年轻人在有小孩的时候,还是排不上队。 关于摇号,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似乎大部分人都认为自己在摇号的时候应该是比一般人幸运,会用更短的时间摇到号。而这种心理其实又是正常的,这就是所谓的侥幸心理。比如打牌,赌徒一般总是认为自己比别人会走运,所以他才会去赌,而很少有人是因为相信自己的技术好而去赌博的。大多数人相信自己比一般人的风险系数要低,他们很容易表现出心理学中所称的“非现实乐观主义”倾向,比如认为自己死于心脏病的可能性比一般人要少,自己被森林大火烧死的概率比别人要低,自己染上毒品的机会比别人要弱。
个人分类: 菲亦所思|4868 次阅读|10 个评论
恰如扁舟扬帆歌
yangyongtian 2012-7-21 16:03
暴雨骤降似瓢泼, 顷刻之间街成河。 大车小车劈波走, 恰如扁舟扬帆歌。 雨帘漫卷暑湿降。 车牌零落逐浪挪。 十年未遇壮观景, 今朝领略感悟多。
个人分类: 感怀|2295 次阅读|0 个评论
顶置式红外车牌的设计与应用
zhguoqin 2010-11-15 11:01
点击下载全文: 顶置式红外车牌的设计与应用 顶置式红外车牌的设计与应用 张国庆 (安徽省潜山县林业局) 目前的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对交通车辆的监控,受灯光干扰和角度影响,车牌号码很难看清楚。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设计顶置式红外车牌,车牌条码和号码使用 红外涂料 ,车牌纵向安装在车辆驾驶室顶端,不改变现有前后车牌安装方式。 顶置式红外车牌条码内容为车牌号码,其格式如下: 这样,可以实现如下功能: ( 1 )自动识别车牌号码。 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增加图形自动识别系统,当车辆临近摄像头时,可以很快自动识别车牌号码。如下图所示: ( 2 )自动监测车速。 在自动识别车牌号码的同时,通过监测条形码运动情况,可以测量车速: 车速 = 条形码长度 / 条形码扫过摄像头时间 ( 3 )自动记录交通违章情况。 当车辆出现超速等违章情况时,系统自动记录违章情况,并自动拍摄违章现场图像。 整个系统结构可以表示为: 之所以不使用射频 IC 卡技术,是因为这些技术受外界干扰大,而红外涂料不受外界干扰,只要具有红外功能的摄像头,都可以监测。 点击下载全文: 顶置式红外车牌的设计与应用
个人分类: 其它|2171 次阅读|0 个评论
相似和公平,车牌号码的一点启示
windlight 2010-8-18 10:22
前几天,和夫人在路上行车,前车的号牌与我们过去的车辆有些相似,我说这个车牌好像我们原来的车牌,而夫人说差太远,这个车牌5位号码,前两个英文与我们的一样,后面的三位数字有一个相同数字但不在同一位置,相似度如果以号码位数来说应该是介于2/5和1/2之间,说大于40%也可以。这是位数的比较。但也可以看出每个人观察的个体感受不同。 单纯从号码数字上形式上来说,差距还较大,但实际上,因为号码背后的代表着这个车牌号码基本上和我们是一周之内或几天之内的同时上的车牌,当时深圳车牌还是按照数字和字母增序派发的,只有三选一的机会。这个感觉不是号码的相似度可以描述的,另有一番亲近感觉在心里。而现在,每次号码发放是一次性放几万个出来自选,相似的号码可能跟你要差几个月出去了。 车牌号码实际对于监管者来说,都是一样的,不会有高低贵贱之说,但使用者本身会将10个数字和20几个英文字母排出高低,以及特别关注相同,类似,对称等组合。 这里的公平也很好的体现了时间是第一公平要素的,这里的排队肯定是先来后到。而这里的资源分配目标是一个号码系统,或者说赋码系统。 深圳的公务车号码没有过去内地的小号车,市面上很难看到几百以下的车号。而10年前还有预留,08xxx的车是政府用车,但现在这个号段的车也很少见。这个预留的号码空间,经常给人以背后的不公平感觉,也就是我们说的特权车。但深圳现在这种特权车基本上不是在车牌上有所体现,而是另外赋予通行证。 我对公平的观点,除了时间是第一公平对象,也就是各种各样的排队,或者说论资排辈。另外就是金钱了,市场经济下的资源分配就是价高者得,而这点深圳号码没有拍卖一说,但香港有,香港的号码拍卖系统是一个值得借鉴的
个人分类: 公平|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转载--〖上海奇特的“光屁股车”〗--这叫什么事????!!!!
chowsiutung 2010-3-4 09:03
对于越来越有钱的上海人来说,买车一点都不困难,买不起房子就买部车,但是对于上海车主来说,有车之后更难办的事情就是买到1张车牌,因为车牌的费用已经越来越贵,上海本地的车牌是一牌难求,且价位不断攀高,就连外地的车牌也开始水涨船高。 网友张先生在网站上发泄自己愤怒的情绪,因为他又买不到车牌,他的车子还是要过著光屁股上路的日子。也就是说还是挂著临时车牌,但临时车牌限制多多,包括不能够驶上高速公路、不能离开上海市、不能开进市中心等等,所以每个车主都希望能够买到1张写著沪正式车牌,正大光明在上海畅行无阻。 去年上海车牌价位就象是房价一样,往前冲似乎看不到回头的迹象,从3万元人民币(下同)上涨1万元逼近4万元,2月底,二手车牌的牌价就已经突破4万元大关,达到新高的价位。看在车主眼中实在是捶心肝,因为一辆国产车大约10万元,但买张车牌就要快5万元,薄薄地一张铁皮竟然如此之贵,实在让人难以接受。 据了解,车牌价格还在继续上涨中,以500元到1000元的涨势调高,不管事新车还是中古车的车牌价格都高烧不退。上海每个月投放的车牌大约7500张,但竞拍者却将近2万人,结果当然是投标价一涨再涨,许多车主继续望牌兴叹。 但叹息之余,还是要想办法解决没有车牌的问题,于是车主将脑筋动到邻近上海附近省市的车牌,没想到询问之下,才发现原本只要几百元就能搞定的车牌,因为上海车牌太过火爆,也逼著其它省市的车牌牌价往上冲。 现在江西和安徽的车牌价已经不低于3500元,和去年同期相比高出数百元。邻近上海的江苏与浙江的车牌价位在6500元到7000元,最抢手的苏州、无锡、嘉兴等地的车牌,从原本的4、5000元一下子猛涨到7000元。 一牌难求的情况下当然是黄牛滋长的温床,现在车牌黄牛满街走,他们帮著车主绕著中国买车牌。一些有办法出名的黄牛整天的手机就响个不停,许多车主都是慕名打电话来求救,不管加多少手续费,只要能够弄到车牌,只要能够让车子有头有脸地开在路上,一切的花费都是值得的。正因为看准车主愿意掏钱的心态,黄牛正好打蛇随棍上,狮子大开口,除了要手续费以外,还要索取活动费,因为在中国任何一件事都要打通关节,关系费成为能否在稀缺的车牌市场上抢到 1 张车牌的致胜关键。去年中国大陆一部国产片《疯狂赛车手》很火红,上海的车市,则是在上演一出疯狂车牌的竞赛。
个人分类: 未分类|1230 次阅读|0 个评论
看到一辆牛车
kingstar 2009-7-23 18:46
前面那辆车车不错,号码更是不错。遂用手机将它定格,但是我发现了白色双面胶!那个0不会是Q吧?不管怎么样也是够牛了。
个人分类: 它山之石|2458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05: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