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二氯喹啉酸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二氯喹啉酸药害大面积显症了
热度 1 tjm9518 2009-7-23 20:26
最近一段时间,江苏、安徽等地有很多农民反映大面积水稻秧苗出现心叶卷曲等现象,在直播稻、机插稻上均有发生。经初步调查和诊断,这些田块的水稻大多受到了二氯喹啉酸药害。 二氯喹啉酸是防治稻田稗草的常用除草剂。该药能被萌发的种子、根及叶片吸收,具有激素型除草剂的特点,与生长素类物质的作用症状相似。水稻的根部能将二氯喹啉酸分解,因而对水稻安全。二氯喹啉酸在水稻 2 叶期前使用,易产生药害,表现为水稻分蘖期叶片披散,不分蘖,并产生葱管状叶。在水稻 3 叶期前,二氯喹啉酸每亩纯药用量不能超过 25 克 (折合 50% 二氯喹啉酸可湿性粉剂 50 克 )。过量使用二氯喹啉酸,或者喷雾不匀、重复施药,易发生药害,受害水稻叶色浓绿,分蘖发生慢,后期出现葱管状叶。药害轻的秧苗,茎基部膨大,变硬、变脆,心叶变窄并扭曲成畸形。药害症状一般在施药后 10 ~ 15 天出现。 近年来各地在生产上普遍发现用二氯喹啉酸防治 4 叶期以上的大龄稗草效果不佳。特别是旱直播稻田,在水稻 2 叶 1 心至 3 叶期,田间大龄稗草通常在 4 叶期以上,需增加二氯喹啉酸用量才能有效防除,直播稻生产上水稻 3 叶期前后 50% 二氯喹啉酸可湿性粉剂的亩用量普遍在 50 克 左右。增加用药量后,二氯喹啉酸药害风险增加,每年都有较大面积的水稻出现药害。近年来一些农民将千金等安全性较好的药剂与二氯喹啉酸混用,既保证了防效,二氯喹啉酸用量又不至于过高,药害风险相对减少。稻杰、千金等安全性高的茎叶处理剂大面积取代二氯喹啉酸,也使二氯喹啉酸药害发生程度相对减轻。 江苏麦茬直播稻大多在 6 月上中旬播种,水稻 3 叶期前后使用二氯喹啉酸的时间集中在 6 月下旬至 7 月初,二氯喹啉酸药害显症期集中在 7 月上中旬。从今年各地反映的情况看,因施药量导致二氯喹啉酸药害的相对较少,很多田块二氯喹啉酸施用量不是过分大,纯药亩用量在 25 克以内,但仍然发生药害,可能的原因是肥水管理不当,水稻根系生长不良,根系降解二氯喹啉酸的能力下降,因而受到药害。特别是秸秆还田的田块,田间长期沤水时水稻根系易受硫化氢等酸类物质毒害,容易引发二氯喹啉酸药害。对发生药害的田块,应检查根系生长情况,根系生长不良的,在采取其他补救措施的同时,还应加强水肥管理,及时脱水露田促进根系恢复。(水清) 附图 1.药害株生长受到抑制,新生叶叶枕距短 2.药害株新叶愈合生长成葱管状,叶枕部没有叶舌、叶耳 3.包于葱管叶中的叶片难以抽出 4受害株新生叶叶鞘畸形生长 5.受害株分蘖新生叶畸形生长
个人分类: 植保问题|11882 次阅读|0 个评论
水稻根系不好易受二氯喹啉酸药害
tjm9518 2009-7-23 19:42
江都市樊川镇一种田大户 7 月 22 日反映,他家的 200 亩直播稻在前期使用二氯喹啉酸加千金( 10% 氰氟草酯乳油)化除后,现在大面积出现叶色发暗、心叶卷曲等症状。据了解,田间施药已有 20 天左右,施药时水稻处于 3 ~ 4 叶期,每亩用 50% 二氯喹啉酸可湿性粉剂 45 克 加千金 50 毫升,用弥雾泵喷药(亩用水量不大),施药后田间处于 4 ~ 5 叶期的千金子和稗草全部被杀灭,除草效果良好。现在水稻苗高已有 30 厘米,心叶卷曲。经记者指点,发现包裹在上部第二叶叶鞘内的心叶叶枕部位光滑,不像正常叶一样有叶舌、叶耳,叶枕及其附近的叶鞘、叶片愈合生长成葱管状。据此,可以判断水稻叶色变暗、心叶卷曲主要是由二氯喹啉酸药害引起的。另据了解,这些稻田前一段时间一直处于水层管理状态,田土很烂,近几天发现田间水稻出现不良症状后才开始脱水,检查发现水稻根系生长不良,黄根多,而且有黑根。目前田间水稻单株已有 3 ~ 4 个分蘖,茎蘖总数已超过够穗苗数。 上述田块在水稻 3 ~ 4 叶期每亩用 50% 二氯喹啉酸可湿性粉剂 45 克 ,用量不是太大,用药后发生药害,可能主要是因为施药后田间持续保持水层,水稻根系长期处于缺氧状态,生长不良,出现大量黄根和黑根,根系活力下降,施药后进入水稻体内的二氯喹啉酸不能被及时降解,因而出现中毒症状。 对上述田块,首先要加强水肥管理,促进根系生长。目前田间水稻茎蘖总数已超过够穗苗数,需要搁田控制高峰苗。通过搁田,偏干管理,增加土壤中的氧气,有利于水稻根系生长和恢复。另外可以使用腐植酸盐叶面肥和赤霉素等一些促进生长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秧苗恢复。其中赤霉素用量不能过大,每次纯药亩用量不宜超过 0.2 克 ,否则极易引起水稻蹿高、徒长(这种情况在往年有较大面积发生),给后期管理带来麻烦。 德国阿格福莱农林环境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江苏联系电话: 13615143111 )的碧护( 0.136% 芸薹吲乙赤霉酸可湿性粉剂)是缓解二氯喹啉酸等多种除草剂药害的有效药剂。该药为多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复配剂,含赤霉酸 0.135% 、吲哚乙酸 0.00052% 、芸薹素内酯 0.00031% ,相对于赤霉素而言药效比较平稳。对上述田块,每亩用碧护 3 克 加水喷雾,估计在 5 ~ 7 天内即能有效缓解药害症状。中毒严重的地段,可以在第一次施用碧护后 5 ~ 7 天,再次每亩用碧护 3 克 喷雾。(水清)
个人分类: 植保问题|5653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05: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