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碳纳米管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碳纳米管

相关日志

南洋理工&希伯来大学:电沉积高效制备Li-S电池正极及性能研究
nanomicrolett 2020-9-28 23:36
ElectrodepositedSulfur and Co x S Electrocatalyst onBuckypaper as High‑Performance Cathode for Li–S Batteries Yi Zhan, Andrea Buffa, Linghui Yu, Zhichuan J. Xu*, Daniel Mandler* Nano‑Micro Lett.(2020)12:141 https://doi.org/10.1007/s40820-020-00479-1 本文亮点 1. 硫活性物质和硫化钴催化剂被电沉积在碳纳米管巴基纸上,作为锂硫电池的 无粘结剂高性能正极 。 2. 多硫化物溶液的 电氧化成硫 和高活性硫化钴催化剂的 电沉积 显著地提高了锂硫电池正极制备的电流和时间效率。 内容简介 对具有更高能量密度的储能系统的日益增长的需求促进了对下一代先进可充电电池的研究。锂硫电池具有诱人的发展前景,硫正极的理论容量高达1675 mAh/g。但是锂硫电池存在数项技术挑战亟待解决,尤其是在硫正极上,包括硫的导电性差、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膨胀/缩小、多硫化物的穿梭效应等问题。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Daniel Mandler课题组联合南洋理工大学徐梽川课题组 通过简便的电沉积方法将硫和硫化钴(Co x S)电催化剂沉积在碳纳米管巴基纸(S/Co x S/BP)上,并用作电池的无粘合剂高性能正极。 通过多硫化物溶液( ~ S 6 2- ) 的电氧化将单质硫沉积在巴基纸上,这 种方法大大提高了制备硫正极的电流效率和时间效率。S/Co x S/BP正极在0.1 C时可提供高达1650 mAh/g 的初始放电容量,接近于硫正 极的理论容量;在0.5 C的电流速率下,S/Co x S/BP在第一个循环中的容量为1420 mAh/g ,在500个循环后的容量为715 mAh/g ,平均每个循环的容量衰减率为0.099%。 S/Co x S/BP的高容量可以归因于巴基纸中硫纳米颗粒的均匀分散和Co x S催化剂的存在。电沉积前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预处理巴基纸可以使其具有极性,易与多硫化物结合,因此有利于硫纳米颗粒在巴基纸中的良好分散。Co x S催化剂加速了多硫化物转化的动力学并减少了正极中多硫化物的存在,这抑制了多硫化物向锂负极的扩散,即穿梭效应。活性物质损失的减轻不仅改善了S/Co x S/BP的容量,而且还改善了其循环性。 图文导读 I 在巴基纸上电沉积硫(S/BP) 采用多硫化物电氧化法策略,在巴基纸碳纳米管表面原位沉积硫纳米颗粒,确保活性物质与电极紧密接触,参与电池反应。多硫化物的氧化还原是一个准可逆反应,反应速率较快且单质硫的高电阻引起的电位突变可以限制过厚的沉积物,控制硫的厚度。对从S/BP电极上取出的单个碳纳米管进行的EDS谱图表明,硫以薄层形式沉积在碳纳米管的表面上,且经过SDS处理的BP上硫的分布更加均匀。 图1. (a) 在20 mV/s扫描速率下10 mM多硫化物在BP电极上的CV;(b) 在10 mA cm -2 下BP电极上电沉积硫的计时电位法; (c) 在35 mAcm -2 下BP电极上电沉积硫的计时电位法; (d) S/BP单个纳米管的硫(绿色)和碳(红色)的EDS谱图; (e) 在S/BP-EtOH横截面的SEM图像上叠加EDS硫谱图; (f) 在S/BP横截面的SEM图像上叠加EDS硫谱图, BP的上侧对应于在沉积期间朝向对电极一侧。 经过SDS处理的S/BP可以提供高达1400 mAh/g的初始容量,而经过乙醇处理的S/BP-EtOH的初始容量大约为1197 mAh/g,表明S/BP的性能优于S/BP-EtOH。首次充放电后S/BP的硫晶型从α型转变为与S/BP-EtOH一样的β型,因此其优秀性能与晶型无关,主要源于其均匀的硫纳米颗粒分布。 图2. (a) S/BP的XRD谱图;(b) S/BP在0.1C倍率下的充放电曲线;(c) 首次充放电后S/BP和S/BP-EtOH的XRD图谱;(d) 在0.1 mV/s扫描速率下S/BP和S/BP-EtOH正极的CV。 II Co x S对多硫化物转化的电催化 为了进一步提高正极性能,通过电沉积在BP上制备了Co x S催化剂(Co x S/ BP)。由于非极性CNT对极性Co x S的亲和力较差,无定形Co x S纳米颗粒沉积在CNT的表面上并聚集。多硫化物在Co x S催化剂上表现出高可逆性,具有两对氧化还原峰,阳极峰位于0.47 V和0.25 V,相应的阴极峰位于-0.23 V和-0.46V。XPS光谱证实了在Co(II)/Co(III)氧化还原的帮助下,S 8 或长链多硫化物可形成S-S,从而在催化剂表面生成多硫酸盐配合物。 图3. (a) Co x S/BP,BP,Co x S300/BP和Co x S600/BP的XRD谱图;(b) Co x S/BP的TEM图像;(c) 在3 mV/s扫描速率下CoxS/BP电极在含/不含0.1 M Li 2 S 6 电解质的对称电池中的CV;(d) 使用不同温度退火的Co x S电极在对称电池中的CV。 图4. (a) 进行多硫化物催化之前的Co x S的XPS光谱;(b) 进行多硫化物催化之后的Co x S的XPS光谱。 III 在Co x S修饰的BP上电沉积硫(S/Co x S/BP) S/Co x S/BP在0.1C倍率下的首次充放电循环中可以提供高达1650 mAh/g的初始容量,接近硫正极容量的理论值。与S/BP和S/BP-EtOH相比,S/Co x S/BP在0.1、0.2、0.5、1和2 C时分别显示出1280、1190、1100、1030和950 mAh/g的最高容量,表明了Co x S通过催化多硫化物的转化,并有效减轻多硫化物的穿梭效应提高硫正极性能的优势。 图5. (a) S/Co x S/BP在0.1C倍率下的充放电曲线;(b) S/Co x S/BP、S/BP和S/BP-EtOH的倍率性能;(c) S/Co x S/BP在不同倍率下的充放电曲线;(d) 由充放电曲线得到不同电流密度下的充放电电位差。 在连续运行500个循环之后,S/ Co x S /BP仍拥有715 mAh/g的容量,平均每个循环的衰减率为0.099%,效率为~100%。当速率从0.5 C增加到1.0 C时,仍然可以保持良好的性能。S/ Co x S /BP的高性能不仅可以归因于SDS处理过的BP中电沉积的硫纳米颗粒的良好分散性,还可以归功于 Co x S 催化剂的存在促进了多硫化物转化的动力学。S/ Co x S /BP的良好循环稳定性还受益于 Co x S 的催化作用,该催化作用通过减少阴极上的多硫化物物种的积累而抑制了穿梭效应。 图6. (a) S/Co x S/BP、S/BP和S/BP-EtOH在0.5C下的循环性能;(b) S/Co x S/BP在不同条件下的循环性能。 作者简介 詹怡 本文第一作者 中山大学 副教授 ▍ 主要研究领域 电化学催化、纳米材料、电池技术 。 徐梽川 本文通讯作者 南洋理工大学 副教授 ▍ 主要研究领域 主要从事电化学基础、能源材料、能源转换和存储技术研究。 ▍ 主要研究成果 国际电化学学会会员,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员,美国电化学学会会员,Electrochimica Acta客座编辑,Clarivate Analytics,Web of Science高被引科学家(2018年和2019年)。 ▍ 课题组主页: https://www.ntu.edu.sg/home/xuzc/Research.html Daniel Mandler 本文通讯作者 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 教授 ▍ 主要研究领域 分 析物理,电化学,溶胶凝胶技术,薄膜和聚合物,医疗设备涂层和纳米技术 。 ▍ 主要研究成果 希伯来大学分析化学项目的负责人,发表 论文 200余篇,h指数为43。 ▍ 课题组主页: https://scholars.huji.ac.il/danielmandler 撰稿: 原文作者 编辑:《纳微快报》编辑部 关于我们 Nano-Micro Letters《纳微快报》是上海交通大学主办、Springer Nature合作开放获取(open-access)出版的英文学术期刊,主要报道纳米/微米尺度相关的高水平文章(research article, review, communication, commentary, perspective, letter, highlight, news, etc),包括微纳米材料的合成表征与性能及其在能源、催化、环境、传感、吸波、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研究。已被SCI、EI、SCOPUS、DOAJ、CNKI、CSCD、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收录。2019 JCR影响因子:12.264。在物理、材料、纳米三个领域均居Q1区(前15%)。2019 CiteScore:12.9,材料学科领域排名第4 (4/120)。中科院期刊分区:材料科学1区TOP期刊。全文免费下载阅读(http://springer.com/40820),欢迎关注和投稿。 E-mail: editor@nmletters.org Tel: 021-34207624
4680 次阅读|0 个评论
纤维状能源电极:自支撑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中空纤维
nanomicrolett 2020-4-26 20:58
A Self-supported Graphene/Carbon Nanotube Hollow Fiber for Integrated Energy Conversion and Storage Kai Liu, ZilinChen, Tian Lv*, Yao Yao, NingLi, Huili Li,Tao Chen* Nano-Micro Lett.(2020)12:64 https://doi.org/10.1007/s40820-020-0390-x 本文亮点 1 设计并构筑了一种 新型自支撑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中空纤维 ,为高负载量活性物质(聚苯胺)的复合提供了理想平台。 2 以所发展的石墨烯/碳纳米管/聚苯胺复合中空纤维作为共用电极,所构建的 纤维状能量转换与存储集成器件 表现出2.1%的能量转换和存储总效率。 研究背景 由于其独特的结构, 纤维状能源器件 具有 柔性好、可编织、易集成 等优点,在智能、可穿戴电子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作为纤维状能源器件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纤维电极材料对器件的性能具有决定影响。目前,石墨烯或碳纳米管纤维被广泛作为电极材料应用于纤维状能量转换或储存器件中,但是,能够同时用于构筑高性能能量转换与存储集成器件的通用纤维电极却很少。因此, 设计构筑新型、高效的通用纤维电极 ,不仅对纤维状能源器件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纤维状集成器件及柔性可穿戴电子领域也具有重要价值。 内容简介 同济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陈涛团队 ,针对纤维状集成器件对通用纤维电极的应用需求,设计构筑了一种自支撑石墨烯/碳纳米管(G/CNTs)复合中空纤维。该复合纤维独特的结构在于:外层的碳纳米管阵列直接从内层的连续中空石墨烯片层生长,外层共价连接的碳纳米管能够有效支撑起内层的石墨烯,即使除去生长基底后,所得到的G/CNTs复合纤维仍然保持独特的中空结构。这种G/CNTs复合纤维具有良好的电学和力学性能,其中空结构使其能够作为理想的导电基底,在纤维的管内、外表面生长负载其它活性物质(比如导电高分子聚苯胺,PANI),从而提高活性物质在电极中的负载量,实现较高性能的能源器件。 通过简单的聚合反应,在上述G/CNTs复合中空纤维的内、外表面均匀生长了聚苯胺纳米线阵列,得到聚苯胺含量接近90%的G/CNTs/PANI复合中空纤维。以G/CNTs/PANI复合中空纤维作为电极,所制备的双电极全固态超级电容器的比容量达到472 mF/cm 2 ;以G/CNTs/PANI复合中空纤维取代传统铂丝作为对电极,所制备的纤维状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为4.20%,与基于铂丝电极的器件相当。研究结果表明该G/CNTs/PANI复合中空纤维既能作为能量转换器件(太阳能电池),也能作为能量储存器件(超级电容器)的高效电极材料。 以G/CNTs/PANI复合中空纤维作为共用电极,其中一段用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另一段用于超级电容器,所制备的纤维状能量转换和储存集成器件的总效率达到2.1%。共用电极的使用不仅能有效降低使用外接导线所带来的能量损耗,还能使集成器件的结构更简单。最后,作为一种新型导电纤维材料,该G/CNTs复合中空纤维可方便地在其内、外表面进行功能化,应用于其它柔性、可穿戴电子。 图文导读 I 自支撑石墨烯 /碳纳米管/聚苯胺复合纤维的制备 采用两步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纤维,具体制备过程如图1:(1)通过第一步化学气相沉积,在镍丝表面生长石墨烯;(2)利用电子束蒸发镀膜,在石墨烯表面依次蒸镀催化剂(铁)和缓冲层(三氧化二铝);(3)通过第二步化学气相沉积,在石墨烯表面生长碳纳米管阵列;(4)通过溶液刻蚀除去基底镍,得到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中空纤维;(5)通过溶液热聚合法,在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中空纤维内、外表面原位生长聚苯胺阵列。 图1.自支撑石墨烯/碳纳米管/聚苯胺复合中空纤维的制备过程示意图。 II 石墨烯/碳纳米管 ( G/CNTs)中空纤维及其复合物的结构表征 如图2a-h所示,通过两步化学气相沉积在镍丝表面生长了G/CNTs。通过溶液刻蚀除去镍基底后,由于外层碳纳米管对内层石墨烯的支撑作用,使G/CNTs纤维保持独特的中空结构(图2i-l),即使在溶液处理过程中也不会发生坍塌。采用原位聚合法在G/CNTs中空纤维的内外表面同时生长电化学活性高分子聚苯胺(图2m-p),生长聚苯胺后,G/CNTs/PANI复合纤维仍然保持其中空结构,在电化学过程中能够提供更多的活性位点,实现较高的电化学性能。 图2. 石墨烯/碳纳米管中空纤维及其复合物的结构。(a,b)生长在镍丝表面石墨烯的SEM照片;(c)石墨烯的TEM照片;(d,e)石墨烯表面生长的碳纳米管的SEM照片;(f)镍丝表面生长G/CNTs的SEM照片;(g,h)G/CNT连接处的TEM照片;(i)G/CNTs中空纤维截面SEM照片;(j- l)G/CNTs中空纤维外表面的SEM照片;(m,n)G/CNTs/PANI中空纤维截面SEM照片;(o,p)中空G/CNTs/PANI纤维外(o)、内(p)表面聚苯胺阵列的SEM照片。 III 基于G/CNTs和G/CNTs/ PANI 中空纤维电极的超级电容器及其性能 以自支撑的G/CNTs或G/CNTs/PANI中空纤维同时作为集流体和活性电极,以聚乙烯醇/磷酸凝胶同时作为电解质和隔膜,构筑了全固态纤维状超级电容器。研究表明(图3a-c),当聚苯胺质量分数为84.5%时,超级电容器表现出最高的比容量(472 mF/cm 2 , 232 F/g和2.75 mF/cm)、较高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图3d)。另外,所发展的超级电容器不仅具有高的电化学性能,还表现出优异的柔性和弯曲稳定性,器件被反复弯曲3000次后,其容量保持率仍在90%以上(图3e-h)。 图3. 基于G/CNTs和G/CNTs/PANI中空纤维的超级电容器的电化学性能。(a-c)CV曲线(扫描速率为10 mV/s),GCD曲线(电流密度为0.6 mA/cm 2 )和Nyquist图(10 -2 -10 5 Hz);(d)该超级电容器与其它已报道的纤维状超级电容器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对比;(e-g)不同弯曲循环下的超级电容器CV曲线(扫描速率为10 mV/s),GCD曲线(电流密度为1.0 mA/cm 2 )和Nyquist图(10 -2 -10 5 Hz);(h)超级电容器在弯曲循环过程中的容量保持率。 IV 基于 G/CNTs /PANI中空纤维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及其性能 该G/CNTs/PANI中空纤维不仅可作为高性能超级电容器的电极,也可代替传统的铂丝电极,构建纤维状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图4a),其中,阳极氧化的钛丝(图4b)用于吸附光敏染料分子作为光阳极。通过电极对I – /I 3 – 电解质的催化性能研究(图4c),G/CNTs/PANI中空纤维的氧化/还原峰电流明显高于石墨烯纤维和G/CNTs纤维,表现出更高的催化活性,这可归因于G/CNTs/PANI中空纤维中含有更多的活性位点。因此,基于G/CNTs/PANI中空纤维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也表现出更高的能量转换效率(4.2%)(图4d),明显优于石墨烯纤维(1.29%)和G/CNTs纤维(2.54%)。 图4.(a)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工作原理示意图;(b)阳极氧化的钛丝的SEM照片;(c)石墨烯纤维、G/CNTs纤维及G/CNTs/PANI纤维在I – /I 3 – 电解质中CV曲线(50 mV/s);(d)基于石墨烯纤维、G/CNTs纤维及G/CNTs/PANI纤维电极的纤维状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J-V 曲线。 V 纤维状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和超级电容器集成器件 及其性能 以G/CNTs/PANI中空纤维作为共用电极所制备的纤维状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和超级电容器集成器件(图5a),在一个太阳光照下,超级电容器可被快速充电到0.61 V(图5b),接近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开路电压,经计算,该集成器件总的能量转换与存储效率为2.1%。通过简单的串联(5个器件),可以将集成器件的工作电压提高至3.0 V (图5c,d),从而满足更高电压需求的柔性、可穿戴电子器件的应用需求。 图5.(a)基于G/CNTs/PANI中空纤维电极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和超级电容器集成器件的结构示意图;(b)集成器件的光充电和恒电流放电曲线;(c)五个纤维状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串联的 J-V 曲线(黑色)和电压-功率曲线图(蓝色);(d)五个纤维状集成器件串联后的光充电曲线。 作者简介 吕甜 本文通讯作者 同济大学 助理教授 ▍ 主要研究领域 纳米碳基电极材料与柔性新能源器件。 ▍ 主要研究成果 在 Adv.Mater. , Angew. Chem.Int. Ed., Nano Today, J. Mater. Chem. A等高影响力学术期刊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0 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和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 陈涛 本文通讯作者 同济大学 教授,博士生导师 ▍ 主要研究领域 1. 纳米尺度下设计、调控纳米碳基电极材料的结构和性能;2. 从分子层面上设计、构筑多功能高分子凝胶电解质;3. 柔性、多功能新能源器件的设计与开发。 ▍ 主要研究成果 围绕柔性新能源器件中电极材料和凝聚电解质两个关键成分,通过新型结构和功能的纳米碳基电极材料和高分子凝聚电解质,发展了一系列高性能的柔性多功能新能源器件。自2014年独立开展工作以来,相关成果相继发表在Nat. Commun., Angew. Chem. Int. Ed., Adv. Mater.等高影响力学术期刊上;以第一申请人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3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入选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计划、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 ▍ Email: tchen@tongji.edu.cn 撰稿: 原文作者 编辑: 《纳微快报》编辑部 关于我们 Nano-Micro Letters是上海交通大学主办的英文学术期刊,主要报道纳米/微米尺度相关的最新高水平科研成果与评论文章及快讯,在Springer开放获取(open-access)出版。可免费获取全文,欢迎关注和投稿。 E-mail: editorial_office@nmletters.org Tel: 86-21-34207624
5207 次阅读|0 个评论
高效储能混合超级电容器:CNT诱导合成超薄MOF纳米片电极
nanomicrolett 2020-4-14 13:48
Ultrathin 2D Metal–Organic Framework Nanosheets In situ Interpenetrated by Functional CNTs for Hybrid Energy Storage Device Feitian Ran, Xueqing Xu, DuoPan, Yuyan Liu, Yongping Bai, Lu Shao* Nano-Micro Lett.(2020)12:46 https://doi.org/10.1007/s40820-020-0382-x 本文亮点 1 功能化碳纳米管 的引入有效调节了Ni-MOF的团聚,诱导合成了超薄Ni-MOF/C-CNTs杂化纳米片。 2 嵌入Ni-MOF的碳纳米管可以作为 电子传输的路径 ,比表面积的提升增加了电化学活性位点与电解质离子的接触。 3 合成的超薄Ni-MOF/C-CNTs纳米片展现出了 优异的比容量和倍率性能 。 内容简介 哈尔滨工业大学邵路教授团队通过功能化碳纳米管诱导合成的策略,成功制备了超薄镍金属有机框架(Ni-MOF)杂化纳米片。在该研究中,作者通过一种原位生长策略,将羧基化碳纳米管(C-CNTs)镶嵌到超薄的二维Ni-MOFs纳米片中。在Ni-MOF成核生长过程中,C-CNTs上的C/O官能团(-COOH,-C=O,-C-OH)通过静电吸引游离的Ni 2+ ,形成成核中心,从而诱导MOFs的结晶生长。同时,引入的C-CNTs可以起到骨架作用,对Ni-MOF晶体的生长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适量C-CNTs不仅使得Ni-MOF形成疏松的超薄片状结构,而且改善了Ni-MOF的电子电导率。在电化学储能过程中,所引入的C-CNTs可以作为电子传输的路径,加速电子传递;而形成的超薄二维Ni-MOF纳米片结构提高了比表面积,使其暴露出更加丰富的电化学活性位点,从而大大提高了其电化学储能性能。本文的第一作者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研究生冉飞天。 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储能需求的日趋旺盛,以锂离子二次电池和超级电容器主导的便携式电化学储能器件得到了广泛关注。其中,混合超级电容器兼容了传统电容器的高功率密度和电池的高能量密度,使其备受青睐。因为超级电容器的性能主要取决于电极,所以开发高性能电极材料至关重要。在众多的电化学储能材料中,金属有机框架(MOFs)由于其发达的孔结构、高的比表面积和丰富的金属活性位点而展现出显著的优势。然而,MOFs材料自身的低电导率及有限的暴露活性位点严重制约了其在能量存储领域的应用。因此,在改善MOFs导电性的同时,构筑连续MOFs网络微结构以实现快速的离子扩散和电荷转移,对其在储能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图文导读 I 功能化碳纳米管诱导超薄Ni-MOF/C-CNTs杂化纳米片的合成及其形貌变化 Ni-MOF/C-CNTs杂化纳米片的合成过程分为水热合成和溶剂交换两个步骤。从扫描电镜图可以看出,纯Ni-MOF为纳米片组成的堆垛结构,加入C-CNTs后,生成了二维纳米片组成的连续疏松结构。与纯Ni-MOF形成鲜明对比的是,Ni-MOF/C-CNTs中可以明显观察到大量紧密相连、疏松褶皱的纳米片。EDS元素分布图表明C、O、Ni元素均匀的分布在Ni-MOF/C-CNTs杂化材料中。 图1(a)Ni-MOF/C-CNTs杂化纳米片的合成示意图;(b, c)Ni-MOF和(d, e)Ni-MOF/C-CNTs的SEM图片;(f)Ni-MOF/C-CNTs的C、O、Ni元素分布图。 II 超薄Ni-MOF/C-CNTs杂化纳米片的微观结构表征 图2为Ni-MOF和Ni-MOF/C-CNTs40的TEM图像,从中可以看到,纯Ni-MOF呈现明显的纳米片堆栈结构,其纳米片厚度约为5-7 nm(图2a,b)。而对于添加了C-CNT的样品(图2c-e),可以清楚地看到,C-CNT均匀嵌入到Ni-MOF纳米片中,而Ni-MOF沿C-CNTs骨架延伸,整体分散程度相比前者更好。而且,Ni-MOF/C-CNTs40的厚度相比纯Ni-MOF变薄,约为3-4 nm。在高分辨的TEM图像(图2f)中,可以观察到不同晶格的存在,其中晶格条纹间距为0.35 nm对应于石墨碳的(002)衍射晶面,证明了碳纳米管与Ni-MOF的有效结合。 图2 Ni-MOF和Ni-MOF/C-CNTs40的TEM图像。 III 超薄Ni-MOF/C-CNTs杂化纳米片在三电极体系中的电化学性能 在三电极体系中,以3M KOH溶液作为电解质,我们采用循环伏安(CV)和恒电流充放电(GCD)技术对Ni-MOF和不同C-CNTs添加量的Ni-MOF/C-CNTs样品进行了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如图3所示。图3a为不同样品在相同扫描速率(20 mV/s)下的CV曲线对比图,从中可以看出所有样品的CV曲线都具有一对明显的氧化还原峰,表明其储能过程主要是由法拉第反应所控制。图3b所示的是所得电极材料在相同电流密度(1 A/g)下的GCD曲线。可以看到,所有电极的GCD曲线都存在一个充放电平台,对应了电极在储能过程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其中,Ni-MOF/C-CNTs40具有最长的放电时间,表明其拥有最高的比容量。图3c是在不同扫速下Ni-MOF/C-CNTs40的CV曲线。随着扫速的增大,CV曲线的轮廓基本保持不变,表明其较好的倍率性能。峰电流与扫描速度的平方根呈线性关系,表明了其受扩散控制的特性(图3d)。通过放电曲线计算得到Ni-MOF、Ni-MOF/C-CNTs20、Ni-MOF/C-CNTs40、Ni-MOF/C-CNTs60电极在1 A/g时的比容量分别为517、524、680和581 C/g。其中,Ni-MOF/C-CNTs40在10 A/g时的容量保留率可以达到65%,这主要是由于适量C-CNTs的引入使得Ni-MOF的团聚得以缓解,增加的比表面积使其暴露出更多的活性位点,二维超薄片状结构保证了电解质离子和电子在电极内部的快速扩散和转移。 图3 (a)Ni-MOF和Ni-MOF/C-CNTs的CV比较;(b)Ni-MOF和Ni-MOF/C-CNTs的GCD比较;(c)Ni-MOF/C-CNTs40在不同扫速的CV曲线;(d)Ni-MOF/C-CNTs40的扫速平方根与峰电流的关系;(e)Ni-MOF/C-CNTs40在不同电流密度下的GCD曲线;(f)Ni-MOF和Ni-MOF/C-CNTs在不同电流密度下的比容量。 IV Ni-MOF/C-CNTs40//AC 混合超级电容器的组装及其电化学性能 为了更好地评价Ni-MOF/C-CNTs40的电化学性能,以Ni-MOF/C-CNTs40为正极、商业活性炭(AC)作负极组装成水系混合超级电容器,在3M KOH电解液中测试其电容性能。通过优化不同电位窗口下的CV曲线,最终确定混合器件的电位窗口为1.7 V。图4d所示为混合器件在不同电流密度下的GCD曲线。通过GCD曲线计算可知,混合器件在1 A/g时的比电容为97.6 F/g,当电流密度为5 A/g时,其比电容保留率为66.7%。该器件循环3000次后的比电容保留率为77%(图4e)。此外,该混合电容器在功率密度为440 W/kg时,其能量密度为44.4 Wh/kg,当功率密度增加至5255 W/kg时,其能量密度为26.1 Wh/kg。 图4 (a)Ni-MOF/C-CNTs40//AC混合电容器的组装示意图;(b)MOF/C-CNTs40和AC在三电极下的CV曲线;Ni-MOF/C-CNTs40//AC混合电容器的(c)电压窗口优化,(d)不同电流密度下的GCD曲线,(e)循坏稳定性和(f)Ragone图。 作者简介 邵路 本文通讯作者 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 哈尔滨工业大学 化工与化学学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 ▍ 主要研究领域 膜材料及膜分离、功能材料。 ▍ 主要研究成果 邵路教授在Cell姐妹刊-MATTER、Materials Today、Energy Environmental Science、Nature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等权威期刊发表SCI文章110余篇。所发SCI文章入选ESI前千分之一热点文章5篇、前百分之一高被引文章20篇和封面文章7篇。所发文章SCI引用4500余次,高因子(H-index)=41,google scholar引用5500余次,以第一发明人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25项。 邵路教授2020年入选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2019年入选RSC前1%(top 1%)中国高被引学者(材料);2011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19年被评为Publons跨学科优秀审稿人;2018年被评为Publons材料领域优秀审稿人;连续获评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等期刊优秀审稿人。任SCI期刊Advances in Polymer Technology (IF=2.663)学术主编 (Academic Editor),Springer-Nature出版社新期刊AdvancedComposites and Hybrid Materials副主编。 ▍ Email: shaolu@hit.edu.cn ▍ 课题组主页: https://publons.com/researcher/1307969/lu-shao/publications/ 撰稿:原文作者 编辑:《纳微快报》编辑部 关于我们 Nano-Micro Letters是上海交通大学主办的英文学术期刊,主要报道纳米/微米尺度相关的最新高水平科研成果与评论文章及快讯,在Springer开放获取(open-access)出版。可免费获取全文,欢迎关注和投稿。 E-mail: editorial_office@nmletters.org Tel: 86-21-34207624
6578 次阅读|0 个评论
印章转移法“拓”出柔性应变传感器
nanomicrolett 2019-11-20 18:02
Direct Patterning of Carbon Nanotube via Stamp Contact Printing Process for Stretchable and Sensitive Sensing devices Binghao Liang, Zian Zhang, Wenjun Chen, Dongwei Lu, Leilei Yang, Rongliang Yang, Hai Zhu, Zikang Tang, Xuchun Gui* Nano-Micro Lett.(2019)11:92 https://doi.org/10.1007/s40820-019-0323-8 本文亮点 1 基于碳纳米管与硅橡胶之间的范德瓦耳斯相互作用力,利用 印章转移法 实现了碳纳米管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 2 基于印章转移法制备的碳纳米管透明导电薄膜,具有优异性能。其在拉伸、扭曲和弯折1000次后,其 电学性能仍保持稳定 。 3 基于该碳纳米管薄膜构建的 柔性力学传感器 具有超高灵敏度。 研究背景 柔性电子器件已经广泛的应用在柔性电子、软体机器人和可植入医疗器件中。而柔性应变传感器则是最必不可少的柔性电子器件之一。应变传感器的可拉伸性和贴合性是其两大重要特性。总的来说,应变传感器的性能指标包括灵敏度、稳定性和响应速度等。这些性能不仅取决于传感器的柔性基底,同时也会受导电材料的影响。目前,研究人员通过材料结构设计和特殊材料改进,制备了性能优异的应变传感器。然而,如何高效、低成本和环保地将导电材料与柔性基底结合,并制备高性能的柔性传感器,仍然是一个技术上的难点。 内容简介 中山大学汤子康教授团队研制出一种基于印章转移法制备碳纳米管薄膜的新技术,该方法可以简单、高效的实现图形化碳纳米管薄膜的批量制备。同时利用该方法制备的碳纳米管薄膜可以组装成高性能的柔性应变传感器,该传感器可以测量人体运动的多种信号。梁秉豪博士为论文的第一作者、桂许春副教授为论文的通讯作者。 将导电材料分散在有机溶液中,可以利用旋涂、浸渍提拉和直接印刷等技术制备柔性导电薄膜。利用上述方法可以构建高灵敏度的柔性传感器,但是导电材料的结构在分散、转印时容易遭到破坏,导致其导电性能下降。同时,大部分的有机溶剂会对柔性基底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利用干法转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问题。目前也有一些相关报道,例如利用激光烧蚀技术可直接制备石墨烯网络。然而,利用这些方法制备柔性导电薄膜的效率较低,同时成本较高。 本文提出了一种低成本、环境友好型的印章转移技术,利用该技术可以实现碳纳米管的柔性导电薄膜的批量制备。受传统印章技术的启发,我们利用多孔碳纳米管块体作为印章和印泥,硅橡胶作为基底。由于硅橡胶和碳纳米管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强,当他们相互接触后,硅橡胶表面会粘附一层碳纳米管薄膜。利用该碳纳米管薄膜构建的柔性应变传感器,在应变为85%时,其灵敏度高达9960。 图文导读 I 基于印章转移法制备的碳纳米管薄膜 利用印章转移法制备碳纳米管薄膜的方法,如图1所示。利用该方法制备的碳纳米管薄膜具有较好的导电性和柔性。碳纳米管均匀分散在基底上,形成完整的导电网络。通过物理掩膜的方式可以得到任意图形的碳纳米管透明导电薄膜。 图1 碳纳米管透明导电薄膜及其制备流程。(a)制备装置示意图; (b)碳纳米管印章; (c)多孔碳纳米管块体实物照片; (d)碳纳米管块体扫描电镜照片; (e)转印的碳纳米管碳纳米管薄膜扫描电镜照片; (f)图形化的碳纳米管薄膜。 II 碳纳米管薄膜的性能 通过改变印章转移法中的工艺参数,可以调节碳纳米管薄膜的性能。如图2所示,通过增加压印压力和压印次数,可以降低碳纳米管薄膜的电阻。在经过紫外臭氧处理后,碳纳米管和基底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大增加。该碳纳米管透明导电薄膜在1000次拉伸、弯折和扭曲后,电学性能可以保持不变。 图2 碳纳米管薄膜的性能表征:(a,b,c)导电性; (d,e,f)性能稳定性。 III 基于碳纳米管的应变传感器的性能表征 我们将利用印章法制备的碳纳米管透明导电薄膜组装成应变传感器。该传感器具有很高的灵敏度系数(9960),同时也具有较好的可拉伸性能(85%)。在5000个拉伸循环中,传感器的性能稳定。与文献报道中的多种应变传感器进行对比,我们利用印章转移法制备的应变传感器在灵敏度和可拉伸性的综合性能上具有较大的优势。 图3 碳纳米管柔性应变传感器性能表征:(a,b) 应变传感器力学响应曲线; (c,d,e) 传感器循环稳定性能; (f) 应变传感器性能对比。 IV 基于碳纳米管的应变传感器的应用展示 如图4所示,基于碳纳米管的应变传感器可以测量人体的多种力学信号。包括关节活动,脉搏和呼吸信号。同时,该应变传感器能够应用在智能机器人中,试试测量机器人的运动状态。例外,利用该传感器还能测量微弱的声音信号。 图4 应变传感器的应用展示; (a,b,c)关节活动测量; (d,e,f)人体微弱信号测量; (g,h,i)声音信号测量。 作者简介 桂许春 (本文通讯作者) 中山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 主要研究领域 碳纳米材料和二维原子晶体材料的可控合成及其在柔性传感器、光电器件、微波吸收与屏蔽中的应用研究,特别是碳纳米管海绵体的制备与应用研究。 ▍ 主要研究成果 201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主持(或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等项目的研究。入选“广东特支计划”科技青年拔尖人才、“香江学者”计划、广东省杰青、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等计划。在Advanced Materials, Nano Letters等国际期刊发表SCI论文90余篇,被引用4100余次,其中第一作者单篇最高引用900余次,H因子31;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 Email: guixch@mail.sysu.edu.cn 梁秉豪 广东省电信规划设计院工程师 ▍ 主要研究领域 碳基纳米材料及其在可穿戴电子器件中的应用。 ▍ 主要研究成果 2019年毕业于中山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获工学博士学位。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Small,Nano-Micro Letters等国际期刊发表SCI论文10余篇,被引用200余次,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项。 Email: liangbh5@mail2.sysu.edu.cn 撰稿:原文作者 编辑:《纳微快报》编辑部 关于我们 Nano-Micro Letters是上海交通大学主办的英文学术期刊,主要报道纳米/微米尺度相关的最新高水平科研成果与评论文章及快讯,在Springer开放获取(open-access)出版。可免费获取全文,欢迎关注和投稿。 E-mail: editorial_office@nmletters.org Tel: 86-21-34207624
5788 次阅读|0 个评论
高性能锂电材料:Co9S8@氮掺杂碳纳米管
nanomicrolett 2019-5-16 00:49
Cobalt Sulfide Confined in N-Doped Porous Branched Carbon Nanotubes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 Yongsheng Zhou*, Yingchun Zhu, Bingshe Xu, Xueji Zhang*, Khalid A. Al-Ghanim, and Shahid Mahboob, Nano-Micro Lett. (2019) 11: 29 https://doi.org/10.1007/s40820-019-0259-z 本文亮点 1 设计了一种硫化钴纳米线填充氮掺杂多孔分枝状碳纳米管分级结构(Co 9 S 8 @NBNT)应用于锂离子电池; 2 Co 9 S 8 @NBNT电极在电流密度为0.1 A/g时表现出1310 mAh/g的高容量。 内容简介 深圳大学张学记和安徽科技大学周永生 在该工作中精心设计了一种 硫化钴纳米线填充于氮掺杂多孔分枝状碳纳米管 (NBNT)分级结构(Co 9 S 8 @NBNT)应用于锂离子电池。 三维NBNT网络结构能显著提高电极导电性,进而 加速Li + 的扩散和电子传输速率 ;同时NBNT分枝能有效 抑制 被填充的硫化钴纳米线在 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膨胀 ,从而保持了电极结构的稳定性(图1)。 这种结构独特的Co 9 S 8 @NBNT 电极在电流密度为0.1 A/g时其容量可以高达~1310 mAh/g,并且在电流密度为0.5A/g循环200次后仍能保有1109mAh/g 的容量和几乎100%库伦效率,在锂离子电池的实际应用中显示出巨大的潜力。 图文导读 Co 9 S 8 @NBNT电极储Li + 机理 图 1Co 9 S 8 @NBNT电极Li + 存储机理示意图。 👇 Co 9 S 8 @NBNT稳定性研究 研究结果证实了Co 9 S 8 @NBNT结构上的优点。第一, 循环测试过程中体积膨胀和机械应力能沿着管腔内部空间得到缓解 (图4d)。 第二, Co 9 S 8 @NBNT的多孔结构和较大比表面积能提供三维互通的NBNT网络结构来缩短离子扩散距离,而NBNT分枝则能提供导电通路加速电子传输 。当锂离子沿着互通多孔通道传输时,能通过微孔/介孔渗透到管壁内部空间(图4d)。 第三, 缺陷部位附近吡啶型和吡咯型氮的存在有利于吸附锂进而产生附加储锂位点。 图4 (a)电极测试前后拉曼图。Co 9 S 8 @NBNT循环200次后SEM图(b)和TEMc图。(d) Co 9 S 8 @NBNT电极电子传输和锂离子存储机理示意图。 作者简介 周永生 (本文第一/通讯作者) 讲师 安徽科技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主要研究方向: 纳米生物功能材料与器件,抗菌材料、储能材料、发光与半导体器件; 基于动力学原理设计组装了多维有序纳米结构,并应用于光电子器件关键材料和仿生结构材料; 研究了碳基功能复合材料,并应用于荧光材料、储能器件。 E-mail: yszhou1981@gmail.com 张学记 (本文通讯作者) 教授,博士生导师 深圳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中国生物检测监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中组部评审巡察小组组长。 近年来,主持或参与美国NIH、NSF、NASA、国防部,北约,能源部和欧洲宇航局,国家重大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大仪器研发专项,中国自然科学基金等研究课题多项。 已在国际一流刊物Chemical Reviews, J. Am. Chem. Soc., Advanced Materials, ACS Nano,Chem. Sci., Anal. Chem等发表论文 400余篇,引用12000多次,专利80项,分别在Elsevier、Springer、科学出版社出版中英文专著7部。 已有30余项技术产业化,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得到广泛应用。多次担任国际学术会议学术委员会委员、大会主席, 分会主席,在国际学术会议作大会报告或专题学术报告100多次。 E-mail: zhangxueji@ustb.edu.cn 锂电负极材料 ·往期回顾 👇 氮掺杂SnO2-Co-C三元复合结构 三维MnO/CoMn2O4⊂GN复合材料 珊瑚状蛋黄-蛋壳结构NiO/C复合微球 关于我们 Nano-Micro Letters是上海交通大学主办的英文学术期刊,主要报道纳米/微米尺度相关的最新高水平科研成果与评论文章及快讯,在Springer开放获取(open-access)出版。可免费获取全文,欢迎关注和投稿。 E-mail: editorial_office@nmletters.org Tel: 86-21-34207624
4527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种新颖的碳纳米管制备方法:固体碳源原位气相沉积法
热度 3 fengeryz 2016-3-4 00:43
作为典型的一维纳米材料,碳纳米管具有优异的电学、力学和化学性质,因此在纳米电子器件、复合材料和催化剂等领域展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商业碳纳米管主要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 CVD )制备。其原理是通过催化剂的作用裂解气相碳源,在基底上形成碳纳米管。然而传统的 CVD 法需要在制备过程中持续通入甲烷、乙醇等特定气体作为碳源,不仅大大增加成本,同时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探索利用固体碳源制备碳纳米管逐渐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最近,我们课题组在固体碳源制备碳纳米管的技术上取得突破,提出了一种低温下( 850 o C )利用固体碳源,通过 KOH 辅助原位气相沉积制备碳纳米管的新方法。该方法以普通固体生物质做碳源,并添加催化剂前驱体,在 800 o C 下进行初步石墨化,同时将催化剂( Ni )纳米颗粒均匀嵌入碳基体内部,形成石墨化碳与金属镍复合的中间体。在此基础上添加 KOH , 850 o C 下进行二次煅烧,在 KOH 与金属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碳的催化气化反应,持续释放含碳气体(如 CO 等),同时以此为碳源进行原位气相沉积,成功实现了从普通石墨化碳材料到碳纳米管的转变。其中碳纳米管的产率与添加 KOH 量相关。将所得材料用于超级电容器,表现出优于商业碳管 6 倍的比电容。该工作已发表在 Journal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 2016,4, 2137-2146,(相关链接: http://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16/ta/c5ta09631f ) 。该方法还可以拓展到多种固体碳源。
个人分类: 论文|7439 次阅读|6 个评论
美俄联手研究:碳纳米结构中的挠曲电效应(附原文)
热度 3 zhpd55 2015-7-3 10:25
美俄联手研究:碳纳米结构中的挠曲电效应(附原文) 诸平 挠曲电效应简介 挠曲电效应 ( Flexoelectricity ) 也被称为是弯曲电效应,与压电效应不同, 挠曲电效应存在于所有的晶体介电材料中 。虽然压电效应和挠曲电效应的本质都是力电耦合效应, 但是,二者不同之处就在于压电效应表征了应变 ε 与电极化 P 的耦合,而挠曲电效应是应变梯度 ∂ ε/ ∂ x 与电极化 P 的耦合关系的显现。从材料的角度来讲,与压电材料相比较,挠曲电材料有应用温度区间广、更加有利于环境变化等优势。因此挠曲电材料在传感、驱动方面呈现出的优良特性 , 使其在结构健康监测领域具有极大应用前景。而且在新型应变梯度传感器、新型压电复合材料、新型加速度传感器等方面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挠曲电系数是衡量材料挠曲电效应的重要指标 , 测试和研究各种材料的挠曲电系数,是制作此类传感器的基础。 在纳米碳材料研究与应用不断升温的当今,碳纳米结构包括碳纳米管、石墨烯以及纳米锥中是否会有挠曲电效应呢?美国赖斯大学材料科学与纳米工程系,斯莫利纳米科技研究所( Department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NanoEngineering and the Smalley Institute for Nanoscal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ice University, Houston )的 Boris I. Yakobson 和俄罗斯超硬及新奇碳材料技术研究所( Technological Institute of Superhard and Novel Carbon Materials )、莫斯科物理技术研究所( Moscow Institute of Physics and Technology )的 Alexander G. Kvashnin ;还有莫斯科国立钢铁合金学院(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ISiS )的 Pavel B. Sorokin 合作,对此问题进行回答。并于 2015 年 6 月 23 日 ,将他们的研究结果在美国化学学会主 办的《 物理化学 快报 》(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Letters )杂志网站发表—— Alexander G. Kvashnin, Pavel B. Sorokin, Boris I. Yakobson. Flexoelectricityin Carbon Nanostructures: Nanotubes, Fullerenes, and Nanocones . J. Phys. Chem. Lett. , 2015, 6, pp 2740–2744. DOI:10.1021/acs.jpclett.5b01041 ( 点击链接可以免费下载原文 ) 液晶与双熔点现象 液晶分子本身具有固有的偶极矩 . 通常情况下 , 由于它们垂直分布于液晶盒内,从统计的观点出发 , 这种偶极矩的正向分布与反向分布量值相同 , 因而液晶材料不表现出宏观的偶极矩 。 但是,如果液晶发生了畸变 , 就会诱导出一定的电偶极矩 P d。 在液晶中 , 展曲和弯曲形变有可能引起液晶的极化,反过来 , 电场也可能使液晶发生形变,这种效应称为挠曲电效应 ( Flexoelectricity )。 液晶中的挠曲电效应是由 罗伯特·迈耶( Robert B. Meyer ) 在 1969 年首次提出, Robert B. Meyer20 世纪 60 年代末,他作为哈佛大学工程和应用物理系( Divisionof Engineering and Applied Physics at Harvard University )的一名研究生,是大卫 · 特恩布尔( David Turnbull )教授将其引入到液晶研究领域 , 他建议迈耶读弗雷德里克 · 查尔斯·弗兰克爵士( Sir Frederick Charles Frank ) 1958 年曾经发表的关于液晶对称性、弹性以及缺陷的论文。 这篇论文使迈耶受益匪浅,使他对于利用对称性参数作为一种强有力的分析方法来研究某系统有了初步了解 , 并给迈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随着他开始从事液晶研究的不断深入 , 迈耶很快意识到 , 弗兰克的论文使迈耶萌生了一种强烈想法:要理解这些系统,对于分子结构的理解是至关重要的。幸运的是迈耶很快就与一个年轻的哈佛大学有机化学家戴夫·多尔芬( Dave Dolphin )建立了合作关系 , 由多尔芬合成新的液晶材料 , 而迈耶对于合成的新液晶进行研究,分子结构的细节问题,使迈耶深深着迷,特别是一些分子的形状、电极性以及手性对于迈耶更具有吸引力。这样使迈耶的研究方向逐渐集中在液晶的向列型和胆甾型场效应方面 , 特别是胆甾型螺旋的退旋,是通过单轴液晶内各向异性的磁化率与场作用来实现的。 当然,对液晶态的了解还要追溯到 1888 年, 奥地利 化学家、植物学家 弗里德里希 · 理查德 · 莱尼兹 (Friedrich Richard Reinitzer , 25 February 1857 in Prague - 16 February 1927 in Graz ) 在加热 安息香酸胆固醇酯 (Cholesteryl benzoate) 时,发现该物质在 145 ℃ 时融解为呈混浊状的液体,继续加热,在 179 ℃ 时变为透明的液体。莱尼兹观察到胆甾醇酯( 安息香酸胆固醇 酯 )具有双熔点现象,而且从升温和降温到这两个熔点之间呈现出不同的光学 各向异性 。为了解这种现象的相变本质,他把所观察到的现象写信描述给了德国的物理学家奥托 · 雷曼( Otto Lehmann , January 13, 1855 in Konstanz , Germany –June 17, 1922 in Karlsruhe ) 。 因为奥托 · 雷曼在晶体研究,特别是显微镜观察固态物内部结构方面的领军人物。 奥托·雷曼与液晶研究 奥托 · 雷曼 1855 年 1 月 13 日 出生在德国 康斯坦茨 ( Konstanz ),其父弗朗兹·泽维尔·雷曼( Franz Xavier Lehmann )是一名老师( Baden-Wurtemberg school system ),从事自然科学教学工作,父亲从小就培养儿子对晶体研究的浓厚兴趣。 1872 年,奥托 · 雷曼开始在 史 特拉斯堡大学 ( University of Strassburg )学习自然科学, 1877 年毕业后,又在斯特拉斯堡跟随研究晶体的鲍尔 · 海因里希 · 范 · 格罗特( Paul Heinrich von Groth )攻读博士学位,研究课题是 同分异构体 。在此期间他用偏光镜观察到晶体的双折射现象。双折射( birefringence )实际上是光束入射到各向异性的晶体,分解为两束光而沿不同方向折射的一种现象。后来奥托 · 雷曼发明了晶体显微镜, 1877 年他用这种显微镜观察固态物内部结构,首次观察到了液晶化现象。 奥托 · 雷曼曾经在 阿尔萨斯 的米卢斯中学( Mülhausen , Alsace-Lorraine )教过物理、数学和化学,利用业余时间他开始了对晶体生长和结晶性物质形态改变的系统研究,并不断地改进他的晶体显微镜。 1883 年起,雷曼作为讲师在在德国亚琛工业大学( RWTH Aachen University )教授物理, 1888 年他出版了《分子物理学》( Molekularphysik) ,这是对这段时间他在材料物理领域知识的总结,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在书中首次提出了显微镜学研究方法,通过对晶体显微镜和用它所作的观察,雷曼在显微镜学上前进了一大步。 1888 年雷曼成为 德累斯顿工业大学 ( Dresde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的电子工程学教授。 1889 年又接替海因里希 · 鲁道夫 · 赫兹( Heinrich Hertz )成为卡尔斯鲁厄大学物理研究所( Institute of Physics in Karlsruhe )的所长,教授物理和电子工程,直至去世。 1900 年至 1901 年他还担任了 卡尔斯鲁厄大学 ( Universität Karlsruhe )校长。在 1913 ~ 1922 年之间,雷曼多次被提名 诺贝尔奖的提名候选人 ,可惜的是他最终没能获得这一科学界的最高奖项。 1922 年 6 月 17 日 ,雷曼在卡尔斯鲁厄去世,他为后世留下了物理学的一个全新篇章。可惜的是,雷曼所发现的结晶现象在当时并没有得到实际的应用,甚至几乎被遗忘了将近有 60 年。但雷曼的先期研究,为 1968 年液晶的重新被发现和迅速发展打下了基础。 雷曼对液晶的研究开始于 1888 年, 奥地利 植物学家和化学家弗里德里希 · 理查德 · 莱尼兹向他写信描述了他的实验,他对两种物质进行加热,这些物质在 145.5 ℃ 融解成混浊的糊状,而在继续加热到 178.5 ℃ 时突然变为透明液体,随后他又逐渐冷却这些物质,它们变成蓝色,然后变得混浊,当继续冷却时又变成紫色,最终变回白色的固体。雷曼在此前曾观察到碘银也有这种现象,他开始了对这些物质的系统研究,发现了 100 多种有类似性质的材料。他首次提出了 “ 液晶 ” 的概念,这在当时引起了争论,雷曼又把液晶分为 “ 晶状液体 ” (流体状液晶,德文: tropfbar flüssigen Kristalle )和 “ 液态晶体 ” (粘稠状液晶,德文: schleimig flüssigen Kristalle )两大类。 2011 年 David Dunmur 和 Tim Sluckin 合著的《肥皂、科学与平面电视——液晶的历史》( David Dunmur Tim Sluckin. Soap, Science, and Flat-screen TVs: a history of liquidcrystal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2011 , pp 20–27. ) 一书中,就有弗里德里希 · 理查德 · 莱尼兹写信给雷曼,请教证实他所观察到的一些异常现象的相关论述。弗里德里希 · 理查德 · 莱尼兹写信给雷曼,除了求助于著名科学家协助解决难题之外,慕名而写也是重要因素之一,因为雷曼小心翼翼的将显微镜用于晶体研究,在当时已经远近闻名的行家 , 而且还没有现成可用的其他方法 , 正是这一点对于弗里德里希 · 理查德 · 莱尼兹就特别具有吸引力。因此弗里德里希 · 理查德 · 莱尼兹将自己遇到的奇特双熔点液体问题,写信向奥托 · 雷曼咨询。奥托 · 雷曼向《物理化学杂志》( Zeitschrift für Physikalische Chemie )撰写的“论可流动的晶体( OnFlowing Crystals )”直接昭示了物质相变问题,同时也唤醒了对液晶科学的加倍关注。 1888 年,莱尼兹之后证实这是一种结晶型的液体,称为液晶。正是由于他们真正开始研究液晶,人们才开始对液晶有了基本的了解。因此莱尼兹和雷曼被称为液晶科学之父。 碳纳米结构的挠曲电效应 挠曲电效应存在于所有的晶体介电材料中,那么 石墨 烯作为一种二维晶体。碳纳米管可以认为是 石墨 烯的无缝对接而构成的两端等直径的管形结构,而锥形可以认为是管材一端直径为零的演变体,其中是否存在挠曲电效应呢? 根据美国莱斯大学( Rice University )和俄罗斯的理论物理学家计算结果,可弯曲的石墨烯可能是控制其电性能的最基本的方法。美国莱斯大学的 Boris Yakobson 等人与莫斯科的研究人员合作研究,在纳米锥( nanocones )中发现的挠曲电效应,而且是可以预测的;他们打算将这种效应同样用于石墨烯的其他形式。研究人员发现,通过对石墨烯薄片按照一定的方式进行扭曲,就可以简单地操控其电学特性,这就是人们通常谈论的电子挠曲效应( electronic flexoelectric effect )。 研究人员认为,他们的这项工作将会引起一些特殊科学家的兴趣,特别是那些考虑以石墨烯为基础的柔性触摸屏或通过控制碳 原子 的 电偶极矩 ( electric dipolemoments )记忆存储信息的研究者。 完美的石墨烯,也就是仅仅只有一个碳原子厚的薄片,本身就是一种导体 , 因为其原子的电荷在此平面内的碳原子之间自由移动。但在弯曲的石墨烯当中,凹面处的 C-C 化学键的电子云受到挤压,并会延伸到凸面处 , 从而使其电偶极矩发生改变 , 这种特点就是如何控制极化原子与外部电场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人员于 2015 年 6 月 23 日 ,将他们的研究结果在美国化学学会主办的《 物理化学 快报 》(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Letters )杂志网站发表—— Flexoelectricityin Carbon Nanostructures: Nanotubes, Fullerenes, and Nanocones ( 点击链接可以免费下载原文 ),他们计算了不同大小的石墨烯薄片卷成的圆锥的挠曲电效应。 研究人员采用 密度泛函理论 (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计算石墨烯晶格中单个原子的偶极矩 , 然后计算出其累积效应。研究者自认为他们的技术可以用来计算其他更复杂形状石墨烯的挠曲电效应。如皱巴巴的片材或扭曲的富勒烯 , 对其中的一些情况已进行了分析。 赖斯大学的 Boris I. Yakobson ,也是本研究的通讯作者之一。他指出, “ 对于平面石墨烯或圆柱形碳纳米管而言,虽然 偶极矩 为零 , 但是在实验室已经形成的石墨烯锥族中偶极矩并非为零,而且与锥形长度成线性比例关系。碳纳米管实际上就是 石墨烯 的无缝圆形管 , 但它并不显示总偶极矩,这并不意味着偶极矩为零 , 而是诱导矢量彼此抵消罢了。 ” 不过,锥形并非如此 , 锥形中一个原子与相邻原子的正、负电荷平衡不同 , 由于在原子与原子之间的化学键上的不同应力差异会随着锥形直径大小而变化。研究人员指出沿着边缘的原子也可以提供电子 , 但他们分析了两个边缘相切的锥形,允许其取消带电 , 简化了计算过程。 Boris I. Yakobson 对于这种新发现的特点,看到了潜在许多使用前景。他认为, “ 一个可能影响深远的特点就是电压穿过弯曲薄片时会产生电压降 , 它可以允许人们就地改变功函数,让工程师通过弯曲使双层或者多层的能带结构叠加。也可能允许创建具有不同电化学势、更加 “ 酸性化 ” 或 “ 碱性化 ” 的分区和空腔 , 这些都依赖于三维碳架构的曲率。 ” 更多信息请浏览原文 ( 点击链接可以免费下载原文 ) Alexander G. Kvashnin, Pavel B. Sorokin,Boris I. Yakobson. Flexoelectricity in Carbon Nanostructures: Nanotubes, Fullerenes, and Nanocones . J. Phys. Chem. Lett. , 2015, 6, pp 2740–2744. DOI:10.1021/acs.jpclett.5b01041 另外南洋理工大学孙长庆博士与中国计量大学、吉林大学、深圳大学、江南大学、湘潭大学、湖南科技大学;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2015年6月25日在美国《化学评论》( Chemical Reviews )发表的论文—— Coordination-resolved electron spectrometrics (65页,点击即可下载 ) , 其中包含 471条参考文献; 65个图; 24张表格; 内容包括: 1)问题: 原子尺度点缺陷,表皮,界面处化学键与电子的行为。 2)方法:专利(ZPS) + 键弛豫(BOLS)+非键电子极化(NEP) +紧束缚(TB)相结合。 3) 突破:STM/S、XPS、UPS、 AES、 APECS等能谱技术的局限 2)功能:原子尺度、局域、动态、定量的有关非理想配位原子间的键长、键能、能量密度、原子结合能。 3)分辨:三维面态、二维边态、一维端态、界面态、局域钉扎极化、Dirac-Fermi极化子、成键、非键、激子、晶场屏蔽与劈裂、等 4)欠配位:单原子厚度表层;点缺陷,台阶、晶界、纳米颗粒,单原子链、单原子薄带、外延原子、等。 5)混配位:杂质、界面、合金、吸附、氧化、非晶、四面体轨道杂化、等。 也值得拜读。 详见: Coordination-resolved electron spectrometrics.pdf
个人分类: 新科技|14660 次阅读|5 个评论
一张图看懂碳纳米管材料市场
grandcanyon7 2014-10-24 14:05
来源:新材料在线 www.xincailiao.com
4751 次阅读|0 个评论
清华张强等人锂硫电池电极材料研究新进展
热度 1 zhpd55 2014-10-21 21:59
清华张强等人锂硫电池电极材料研究新进展 诸平 锂硫电池是 锂电池 的一种,截止 2013 年尚处于科研阶段。锂硫电池是以硫元素作为电池正极 , 金属锂作为负极的一种 锂电池 。比容量高达 1675 mAh/g ,远远高于商业上广泛应用的钴酸锂电池的容量( 150 mAh/g )。并且硫是一种对环境友好的元素,对环境基本没有污染,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锂电池。 锂硫电池以硫为正极反应物质,以锂为负极。放电时负极反应为锂失去电子变为锂离子,正极反应为硫与锂离子及电子反应生成硫化物,正极和负极反应的电势差即为锂硫电池所提供的放电电压。在外加电压作用下,锂硫电池的正极和 负极反应逆向进行,即为充电过程。根据单位质量的单质硫完全变为 S 2- 所能提供的电量可得出硫的理论放电质量比容量为 1675 mAh/g ,同理可得出单质锂的理论放电质量比容量为 3860 mAh/g 。锂硫电池的理论放电电压为 2.287 V ,当硫与锂完全反应生成硫化锂( Li 2 S )时。相应锂硫电池的理论放电质量比能量为 2600 Wh/kg 。 但是,锂硫电池主要存在 3 个主要问题:其一是锂多硫化合物溶于电解液;其二是硫作为不导电的物质,导电性非常差,不利于电池的高倍率性能;其三是硫在充放电过程中,体积的扩大缩小非常大,有可能导致电池损坏。 面对这些难题主要的解决方法是从电解液和正极材料两个方面入手。第一是电解液方面,主要用醚类的电解液作为电池的电解液,电解液中加入一些添加剂,可以非常有效的缓解锂多硫化合物的溶解问题。第二是正极材料方面,主要是把硫和碳材料复合,或者把硫和有机物复合,可以解决硫的不导电和体积膨胀问题。而最近清华大学化工系副教授张强博士等人的研究新成果,分层独立碳纳米管超高载硫纸电极,可以使锂硫电池的上述问题得到很好解决,此研究成果已经在《先进功能材料》(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网站于 2014 年 10 月 20 日发表—— Yuan Z, Peng HJ, Huang JQ, Liu XY, Wang DW, Cheng XB, Zhang Q,Hierarchical free-standing carbon nanotube paper electrodes with ultrahigh sulfur loading for lithium-sulfur batteries.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2014, 24(39), 6105-6112. DOI:10.1002/adfm.201401501 物理学家组织网 ( Phys.org )对此也有介绍,详见附件: 2014-10-flexible-paper-electrodes-ultra-high-lithium-sulfur.pdf 清华大学化工系 张强,教授,出生于 宁安 市,清华大学副研究员,主要从事纳米材料化工、能源与多相催化的研究。曾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 2011 年)、北京市优秀博士论文( 2010 年)、 The 2012 Excellence in Review Awards for CARBON 等奖励。 2000 年入学清华大学进行本科及研究生的学习, 2009 年毕业获得博士学位。 2009 年 7 月赴美国凯斯西储大学从事碳纳米管基氧还原催化剂的开发。 2010 年 3 月赴德国马普协会 Fritz Haber 研究所从事碳纳米管原位生长及纳米碳基能源材料的研究。 2011 年 9 月回到清华大学工作。目前主要从事纳米碳材料化工、能源颗粒的研究,在纳米碳可控制备、能源转化方面取得一定成绩,已在 Angew Chem Int Ed, J Am Chem Soc, Adv Mater, Adv Funct Mater, ACS Nano, Nature Communications, Nano Lett, Carbon 等期刊发表 SCI 检索论文 100 余篇,引用 2100 余次。申请中国专利 16 项, PCT 国际专利 2 项,其中 10 项专利已授权。
个人分类: 新科技|10794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3年小结与2014年规划
yanjiesu 2013-12-30 17:24
还有不到40小时,2013年就要过去了。在过去的一年里忙忙碌碌,很少静下来总结下自己的研究工作。上半年主要是集中精力写各种基金的申请书,做实验的时间被占用了不少。而下半年做实验的时间倒是增加了不少,但精力又被几篇修改的论文分去了一部分。 现在回头看看今年的一些科研工作,能够拿出来的也就下面三个工作: 1、采用低压空气电弧放电法成功实现了单壁、双壁、多壁碳纳米管的制备,尤其是双壁、多壁碳纳米管的宏量制备。单壁碳纳米管的大量制备还有一点难度,这将是2014年的重点科研课题。 2、采用热注射法制备了一系列无机量子点/石墨烯杂化物材料,初步研究了这些杂化材料的光电响应特性。正在投递和发表了若干篇相关的论文。这为我的碳纳米材料研究提供了新的应用方向。 3、将电弧放电法制备碳纳米管所产生的超细碳颗粒(副产物)进行分选,并以此为原料制备出碳量子点,详细研究了制备过程中反应温度、时间对碳量子点尺寸、光致发光特性的影响。研究证实了这种碳量子点具有很好地荧光上转换特性。 在过去的一年里以第1作者分别在Nanoscale、Mater. Res. Bull.上发表SCI论文3篇,以第2作者分别在Nanotechnology、Carbon、Mater. Lett.等国际SCI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篇。以第1发明人身份申请发明专利1项。另外有2项发明专利获得授权。另外,今年申请的几个基金中仅中了上海市自然基金,国家的青年基金评价为1A3B,会评没有通过。这使得我2014年申请基金的压力陡增!准备1月份把手头的工作暂且缓一下,全力准备基金申请。 2014年规划 基于2013年的科研状况,我2014年的重要工作也基本明确了,也就这么几点: 1、申请国家自然基金青年基金和教育部新教师基金 2、深入研究低压空气法大量制备单壁碳纳米管; 3、继续碳纳米材料及其应用研究; 4、适当提高论文发表档次。 2014年即将到来,希望我的2014能够一切顺利! 1. Y Su , X Lu, M Xie, H Geng, H Wei, Z Yang, Y Zhang. Nanoscale, 2013, 5(19), 8889–8893. 2. Y Su , H Wei, T Li, H Geng, Y Zhang. Mater. Res. Bull., 2014,50, 23–5. 3. Y Su , P Zhou, J Zhao, Z Yang, Y Zhang. Mater. Res. Bull., 2013, 48(9), 3232–3235. 4. Y Su , J Zhang; Lzhang, Y Zhang, J. Nanosci. Nanotechnol., 2013, 13, 1078–1081. 5. Y Su , M Xie, X Lu, H Wei, H Geng, Z Yang, Y Zhang, RSC Adv., Accepted. 6. H Wei, Y Su , Z Han, T Li, X Ren, Z Yang, L Wei, F Cong, Y Zhang. Nanotechnology, 2013, 24(23), 235706. 7. J Zhao, Y Su , Z Yang, L Wei, Y Wang, Y Zhang. Carbon, 2013, 58, 92–98. 8. H Geng, Y Su , H Wei, M Xu, L Wei, Z Yang, Y Zhang. Mater. Lett., 2013, 111, 204–207. 9. J Zhang, Y Su , H Wei, J Wang, C Zhang, J Zhao, Z Yang, M Xu, L Zhang, Y Zhang. Mater. Lett., 2013, 107, 251–254.
个人分类: 成长历程|403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Wiley Materials views报道了纳米石墨氧化性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热度 1 springbamboo 2013-12-2 10:16
双电层对纳米石墨材料稳定性的影响 2013年11月29日 By MaterialsViews编辑部 纳米石墨材料作为当前应用领域最广的“明星”材料之一,拥有众多家族成员,许多成员被誉为里程碑式的重大科学发现。如2004英国Manchester大学Geim等人发现的石墨烯、以及数十年来经久不衰的碳纳米管等。纳米石墨材料凭借其卓越的性能在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超级电容器、太阳能电池、光催化等诸多热点领域中都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但是纳米石墨材料的电化学稳定性将会制约着整个电池或器件的寿命。这也是当前纳米石墨材料运用所面临的一个难题,如果能解决这一难题无疑将会促进新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 近来,以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主要研究单位,木士春教授等研究学者 针对纳米石墨材料电化学氧化这一问题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 。研究结果表明,纳米石墨材料在电解液中的稳定性与其自身一个重要的物理量即双电层密切相关。在高电位加速实验中,材料本身初始双电层与被氧化程度二者之间成正比例关系。而纳米石墨材料双电层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材料的比表面积、导电性等特性,可以说是这些特性的一个直观综合体现。这一成果使得通过简单方法快速比较纳米石墨材料抗氧化性能成为可能。同时,研究还发现,碳纳米管与石墨烯具有不同的氧化过程,碳纳米管两端被氧化速度明显快于管壁,所以整个氧化过程显示为从两端开始,逐渐向中间氧化。石墨烯边缘及缺陷部位碳原子被氧化速度较快。这是因为缺陷处碳原子存在悬键及结合其他官能团所引起的。基于纳米石墨材料双电层与抗氧化性二者之间的关系,他们进一步提出了一种有效提高纳米石墨材料稳定性的新思路,即采用全氟磺酸功能聚合物修饰纳米石墨材料以降低其双电层厚度,进而提高纳米石墨材料的稳定性。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全氟磺酸修饰碳纳米管的双电层降低后,其抗氧化性能较未改性之前提高三倍。该方法简单且具有高度的可操控性。该工作中所采用的功能聚合物修饰纳米石墨材料的方法,具有普适性,可以针对不同的应用要求,灵活地选择功能聚合物,如聚苯胺等导电聚合物。这一成果将会在提高纳米石墨材料稳定性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潜在的应用价值。 新闻来源链接: http://www.materialsviewschina.com/2013/11/impact-of-electric-double-layer-graphite-stability-of-nanomaterials/
2514 次阅读|1 个评论
碳纳米管技术用于防弹衣,定制起价2万美金
热度 2 zhpd55 2013-11-8 10:07
碳纳米管技术用于防弹衣,定制起价2万美金 诸平 防弹衣实际上就是一种单兵护体装备。单兵人体装甲的雏形可追溯至远古,原始民族为防止身体被伤害,曾用天然纤维编织带作为护胸的材料。武器的发展迫使人体装甲必须与时俱进。早在 19 世纪末期,用在日本中世纪的铠甲上的真丝也用在了美国生产的防弹衣上。 1901 年,威廉·麦肯雷总统被暗杀事件发生后,防弹衣引起了美国国会的瞩目。尽管这种防弹衣可防住低速的手枪子弹 ( 弹速为 122 m/s) ,但无法防住步枪子弹。于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出现了以天然纤维织物为服装衬里,配以钢板制成的防弹衣。厚实的丝绸服装也一度曾是防弹衣的主要组成部分。但是,真丝在战壕中变质较快,加上防弹能力有限和真丝的高额成本,使真丝防弹衣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受到了美国军械部的冷落,未能普及。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弹片的杀伤力增加了 80% ,而伤员中 70% 因躯干受伤而死亡。各参战国,尤其是英、美两国开始不遗余力地研制防弹衣。 1942 年 10 月,英军首先研制成功了由三块高锰钢板组成的防弹背心。而在 20 世纪 40 年代处,美国试制和正式采用的防弹衣就有 20 多种。但是这一时期的防弹衣以特种钢为主要防弹材料。 1945 年 6 月,美军研制成功铝合金与高强尼龙组合的防弹背心,型号为 M12 步兵防弹衣。其中使用了刚发明的人工合成纤维尼龙 66 ,其断裂强度 5.9 ~ 9.5 gf/d ,初始模量 21 ~ 58 gf/d ,密度为 1.14 g/cm 3 ,强度几乎是棉纤维的二倍。在朝鲜战争中,美陆军装备了由 12 层防弹尼龙制成的 T52 型全尼龙防弹衣,而海军陆战队装备的则是 M1951 型硬质“多隆”玻璃钢防弹背心,其重量在 2.7 ~ 3.6 kg 之间。 以尼龙为原料的防弹衣能为士兵人身安全提供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但体积较大,重量也高达 6 kg 。到 20 世纪 70 年代初,一种具有超高强度、超高模量、耐高温的合成纤维——凯夫拉 (Kevlar) 由美国杜邦 (DuPont) 公司研制成功,并很快在防弹领域得到了应用。这种高性能纤维的出现使柔软的纺织物防弹衣性能大为提高,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防弹衣的舒适性。美军率先使用 Kevlar 制作防弹衣,并研制了轻重两种型号。新防弹衣以 Kevlar 纤维织物为主体材料,以防弹尼龙布作封套。其中轻型防弹衣由 6 层 Kevlar 织物构成,中号重量为 3.83 kg 。随着 Kevlar 商业化的实现, Kevlar 优良的综合性能使其很快在各国军队的防弹衣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Kevlar 的成功以及后来的特沃纶( Twaron )、斯派克特( Spectra )的出现及其在防弹衣的应用,使以高性能纺织纤维为特征的软体防弹衣逐渐盛行,其应用范围已不限于军界,而逐渐扩展到警界和政界。然而,对于高速枪弹,尤其是步枪发射的子弹,纯粹的软体防弹衣仍是难以胜任的。为此,人们又研制出了软硬复合式防弹衣,以纤维复合材料作为增强面板或插板,以提高整体防弹衣的防弹能力。因此,关于近代防弹衣的发展至今已出现了三代:第一代为硬体防弹衣,主要用特种钢、铝合金等金属作防弹材料。此类防弹衣的特点是:服装厚重,通常约有 20 kg ,穿着不舒适,对人体活动限制较大,具有一定的防弹性能,但易产生二次破片。 第二代防弹衣为软体防弹衣,通常由多层 Kevlar 等高性能纤维织物制成。其重量轻,通常仅为 2 ~ 3 kg ,其重量仅有第一代防弹衣的 1/7~1/10 左右,且质地较为柔软,适体性好,穿着也较为舒适,内穿时具有较好的隐蔽性,尤其适合警察及保安人员或政界要员的日常穿用。在防弹能力上,一般能防住 5 m 以外手枪射出的子弹,不会产生二次弹片,但被子弹击中后变形较大,可引起一定的非贯穿损伤。另外对于步枪或机枪射出的子弹,一般厚度的软体防弹衣难以抵御。第三代防弹衣是一种复合式的防弹衣。通常以轻质陶瓷片为外层, Kevlar 等高性能纤维织物作为内层,是防弹衣主要的发展方向。印度 MKU 公司最新研制出的新型防弹衣( Instavest ),号称是目前世界上穿、脱速度最快的防弹衣。这款防弹衣的最大亮点就是能迅速穿上和脱下。据介绍,脱下该防弹衣只需 1s 时间,穿上这款防弹衣则需要 45s 。 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防弹衣也出现了新一代产品,据 RD 杂志 2013 年 11 月 5 日 报道,加拿大多伦多的豪华定制裁缝店已经推出了首个时尚防弹衣,不仅穿着舒适、美观、而且可以替代传统而笨重的凯夫拉纤维防弹衣。并对其防弹效果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有关俱乐部进行了弹药实地测试。 此防弹衣是由纳米技术制得的碳纳米管构成,最初是为在伊拉克的美军第 19 部队特种兵而设计开发的,专利材料更薄、更柔软,重量只有传统防弹衣使用的凯夫拉( Kevlar )的一半 , 而且还可以防刺伤,通过碳纳米管硬化影响防止刀具穿透。不过其价格不菲,一件能够预防 9 mm 口径手枪近射防弹衣的成本约为 800 美元,而三件套防弹衣定制起价 2 万美元。关于防弹衣的背景知识可以浏览: 防弹衣( BulletproofVest ) 。更多信息请浏览: Torontotailor introduces bulletproof three-piece suits or Bulletproofsuit uses military-grade carbon nanotube technology
个人分类: 新科技|15398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世界第一台碳纳米管计算机问世
alence 2013-11-7 12:12
2013年9月Nature发表了Stanford大学研究组的文章,展示了世界上第一台基于碳纳米管的计算机的诞生。文章如下: M. Shulaker, G. Hills, N. Patil, H. Wei, H.-Y. Chen , H.-S. P. Wong , S. Mitra, “Carbon Nanotube Computer,” Nature , vol. 501, pp. 256 – 530, 2013. doi:10.1038/nature12502 Nature2013_The first CNT Computer.pdf 虽然这台碳基计算机的性能只能与1971年Intel发布的第一台微处理器Intel 4004相当,但这是发展以碳电子代替硅电子技术的重要的一步。 以下内容来源于IEEE Spectrum First Computer Made From Carbon Nanotubes Debuts By Rachel Courtland Posted 25 Sep 2013 | 17:00 GMT Share | Email | Print The days of silicon’s reign may be numbered. A team has built a computer using carbon nanotubes. The computer is rudimentary by modern standards: it contains just 178 carbon-nanotube-based transistors to the billions of silicon-based switches in modern chips. It operates on only 1 bit of information, where today we rely on 32- and 64-bit machines. And it clocks in at just 1 kHz, about a million times slower than the application processors we find in modern smartphones. Still, researchers say, the machine, developed at Stanford by a team led by professors H.-S. Philip Wong and Subhasish Mitra and described this week in Nature , is the first of its kind and an important step for a material that has long shown promise as an alternative to silicon. This is the first time that anybody has been able to put together a complete working computer based on any beyond-CMOS technology, says Naresh Shanbhag , a professor at 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Shanbhag directs a chip research consortium called SONIC that includes Stanford University.) Researchers are hunting for an alternative to silicon because the transistor is no longer shrinking like it used to . The switches leak current, and the circuits based on them get hot. The problem is only going to get worse as transistors get smaller and circuits get denser. Carbon nanotubes , which are essentially rolled up, hollow sheets of carbon, have long shown promise as an alternative material. They are small, nanoscale structures that can theoretically be packed quite close together, and they exhibit very attractive electrical properties: current flows easily across them, and they can be switched on and off fairly easily. The first carbon nanotube transistors emerged in 1998 out of research groups based at IBM and 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Since then researchers have succeeded in building smaller circuits, but developing very large scale integration (VLSI) processes that could be used to mass produce chips based on the material has been slow going. “Everybody wanted to build a commercial or large-scale digital system using these materials, but they could not do it because of the substantial imperfections that are inherent in carbon nanotubes,” says Mitra. There are two imperfections that have proved particularly problematic, say Mitra and his colleagues. One is that, although nanotubes can be grown fairly easily using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the process tends to produce nanotubes with a mix of electrical properties: semiconducting and metallic. Metallic nanotubes are undesirable as they act as wires and can short out circuits. The other stumbling block is one of alignment. Carbon nanotubes can be grown on a pre-patterned wafer so they form parallel tubes. But a small fraction inevitably are misaligned, and can cut across and connect with neighbors. To make a process that could work in a commercial chip fab, the Stanford team developed a set of techniques they dub imperfection-immune design. They first eliminated the metallic nanotubes on their wafer by turning off all of the semiconducting nanotubes and driving a high current through the circuits. This caused the metallic nanotubes to overheat, oxidize, and ultimately vaporize into small puffs of carbon dioxide. The team then etched away sections of the mat of remaining nanotubes to form circuits. This etching was guided by an algorithm, based on graph theory, that can produce circuits that are mathematically guaranteed to work regardless of any imperfections, Mitra says, by cutting off at least part of any possible cross-cutting nanotube. The computer, built by graduate student Max Shulakar , isn’t one we’d recognize today. It uses only p-type metal-oxide-semiconductor (PMOS) logic. PMOS transistors are switched on when a negative voltage is applied. NMOS switches work with positive voltage. Although PMOS logic was the first to emerge in computing, today’s logic chips use both to make complementary (CMOS) logic. The disadvantage of PMOS is that it is effectively always on: it is a sort of network or resistors that relies on the presence of transistors of variable widths to regulate the flow of current and create voltage drops. But Shulaker and his colleagues show the computer is capable of everything you’d expect from a general purpose processor. It can run a basic operating system and multitask. It can perform counting and number sorting. They also demonstrate more modern silicon capabilities, by running 20 different instructions from the commercial MIPS instruction set. How does the computer work? It uses just one instruction to perform all computations: SUBNEG (subtract and branch if negative). As Franz Kreupl , a professor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t the University of Munich in Germany, writes in an accompanying commentary : SUBNEG takes the content of a first memory address, subtracts it from the content of a second memory address and stores the result in the second memory address. If the result of this subtraction is negative, it goes to a third memory address. Because the instruction contains this conditional statement, it guarantees Turing completeness -- that is, it can make any calculation if the computer has enough memory available. Rudimentary as the computer is, Kreupl says it is a notable advance in the hunt for silicon alternatives. The new work could do a lot to draw more attention to carbon nanotubes, which have lost the spotlight in recent years to graphene. “A circuit as complex as this one has never been devised,” Kreupl says. “I think it’s an important step forward.” There are of course, still a number of open questions. One is how well this approach will scale down. Working in an academic fab, the Stanford team was limited to an optical lithography resolution of just 1 micrometer, which limited the length of the carbon nanotubes transistors to about that distance (today silicon transistor dimensions are measured in the tens of nanometers). The density of the nanotubes patterned on the wafer was also low: just 5 per micrometer. That density would have to be boosted to 100 to 200 per micrometer, if not more, to increase speed and to make the process cost effective. Much progress will depend on how uniformly the transistors can be laid down. If the density varies too much, that would have an effect on the energy efficiency of the final circuit, Mitra says. There is work being done to address that issue. In the meantime, he says, we've reached a notable crossing point. People said you couldn’t build anything big with carbon nanotubes, he says. Now that question has been resolved.
304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印刷电子技术的前世今生
dengweia 2013-10-24 15:22
中科院苏州纳米所 崔铮 2012.06.29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当有机导体与半导体材料被发现时,人们看到了未来信息电子器件有可能通过印刷制造的希望,因为有机材料一般可以制备成溶液形态,使其具有印刷油墨的特征,因而可以通过印刷导体与半导体材料制备信息电子技术的最基本的单元器件——晶体管,通过晶体管再构筑复杂的电子系统。但有机电子材料中只有一大类有机小分子材料具有较好的电子学性能,而这些有机小分子材料必须通过真空蒸发来制备电子器件。适合印刷的高分子有机电子材料,其电荷输运性能(电荷迁移率)总是比有机小分子材料差一个数量级。   印刷电子真正迅速发展起来是在近几年,其主要原因是无机纳米材料开始应用于印刷电子领域。无机纳米材料具有远远高于有机电子材料的电荷迁移率。而且无机纳米材料(纳米粒子、纳米线、纳米管等)可以较容易地制成墨水或油墨,然后用传统印刷方式制成图案。纳米材料本身的性质赋予了这些图案以电荷传输性能、介电性能或光电性能,从而形成各种半导体器件、光电与光伏器件。   印刷电子近年来蓬勃发展的另一个原因是印刷制备的电子器件具有不同于硅基微电子器件的基本特征,即大面积、柔性化与低成本。尽管印刷制备的晶体管的尺寸与性能远不如硅基晶体管,但其大面积、柔性化与低成本的优势是硅基集成电路所无法取代的。未来的大尺寸柔性显示与照明、大面积薄膜光伏与各类低成本RFID、传感器等特性化电子产品都离不开印刷电子技术,而这类产品的市场是巨大的。事实上,大面积有机发光与显示时代已露端倪,基于印刷的薄膜太阳能电池已经开始与传统晶硅太阳能电池竞争,全印刷制备(包括晶体管)的RFID已经出现。印刷电子技术以及与之相关联的有机电子技术、柔性电子技术、透明电子技术在未来10年将进入全面发展时期。    印刷电子技术在中国   中国印刷电子的起步始于2010年。中科院苏州纳米所于2010年创建了国内首个完全致力于印刷电子技术研究的中心。这个研究中心在印刷电子研发方面有两个特点:一是强调基础研究与工程化技术研发并重。在研究方向的设置上包括了从印刷电子材料合成、印刷电子工艺、印刷电子器件及其应用与印刷电子封装的全产业链技术的研发。该中心于2011年初成立了自己的产业化基地——苏州纳格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力求实现研发成果与产业化之间的无缝对接。二是侧重基于无机纳米材料的印刷电子技术研发,包括碳纳米管、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无机纳米介电材料及其印刷电子器件的制备。该研究中心部署了有机电子材料的合成制备研究,但强调有机电子材料在满足高性能的前提下,同时满足可印刷性与环境稳定性。在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印刷电子中心的带动下,国内对印刷电子这一新兴领域的关注度逐渐增加。一些单位也相继成立了印刷电子研究中心。   为了让国内科技界与工业界更好了解印刷电子技术,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印刷电子中心科研团队集体编写了中国第一本印刷电子技术方面的专著《印刷电子学:材料、技术及其应用》。在印刷电子这个新兴领域,国内与国外的差距并不太大。在无机纳米材料应用于印刷电子的研究方面,国内的研究与国外基本是同步的。中国首届印刷电子学术会议始于2010年,仅比国外同类学术会议晚了1年。2012年5月,中国作为主要成员国之一出席了在韩国首尔召开的印刷电子国际标准工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中国在印刷电子领域的发展已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    印刷电子技术产业化前景分析   印刷电子是一项非常贴近应用的新兴技术。研究开发印刷电子技术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印刷制造大面积、柔性化且低成本的各种电子或光电产品。国外近年来对印刷电子的高度重视,主要源于看到了这一技术向实用化与市场化发展的前景。因此,工业界对印刷电子的兴趣胜于科技界。印刷电子能否实现产业化?这个问题如果几年前提出来,有可能怀疑多于肯定。因为有机电子技术历经20余年的研究,在向印刷电子转化方面并不成功,印刷制备的有机电子器件不如用真空蒸发制备的有机电子器件。   为印刷电子产业化带来希望的是无机纳米材料。无机纳米材料的合成技术已经相当成熟,而且材料供应来源充足。许多无机纳米材料,如碳纳米管、石墨烯、纳米银等,都具有比现有的有机电子材料好得多的电子学性能。将无机纳米材料做墨水化处理的技术要比探索合成新型高性能有机电子材料相对容易得多。而且这些无机纳米材料具有良好的环境稳定性。 当然,上述无机纳米材料的优秀电学性能仅体现在单体材料中,即单根碳纳米管或单片石墨烯。一旦制备成可印刷的墨水,印刷后的纳米材料的电学性能将大大下降。如何在印刷后仍能保持纳米材料原有的电学性能或电学性能下降不多,成为印刷电子学研究的聚焦点之一。   印刷电子产业化的前景在哪里?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印刷电子可以产业化的领域有哪些。凡是能够用印刷方法取代传统电子学制造方法的领域都可以归入印刷电子的范畴。所谓传统电子学制造方法即目前硅基微电子集成电路的制造方法,包括光刻与刻蚀等一系列微纳加工技术。印刷方法带来的不仅仅是终端产品的大面积、柔性化与低成本特征,而且包括制造方法本身的绿色环保特征。由此可见,印刷电子可以产业化的领域是相当广泛的。最直接的应用实例是用印刷取代印刷电路板(PCB)的制造工艺。目前制作印刷电路板的工艺实际上并不是印刷,而是在镀铜树脂版上通过光刻和腐蚀形成电路图案。大量有毒腐蚀废液的处理成为环保的难题。用印刷直接形成电路图案,既可避免使用腐蚀工艺,实现绿色环保,又可节约大量铜材。纳米银和纳米铜使直接印刷导电图案成为可能。最近,苏州纳格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根据市场对触摸屏的大量需求,成功开发出印刷纳米银的柔性透明导电膜技术。该技术可取代目前高成本、高能耗、高污染的ITO透明导电膜制备技术,是印刷电子产业化的又一个实例。北京中科纳新印刷技术有限公司也开发出卷对卷柔印纳米银制作RFID天线的新技术,其成本可与目前用高污染腐蚀技术制作的RFID天线相竞争。美国俄勒冈大学科研人员成功采用喷墨打印制备出铜铟镓硒(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与原有制备方法相比可节省材料90%。以上这些例子说明,印刷电子的产业化前景是非常光明的,关键是找到合适的切入点,既能体现出印刷制备方法的优越性,又有实实在在的市场需求。从长远来看,印刷电子还可以创造出新的市场,因为印刷电子产品的大面积、柔性化包括透明化等新颖特性有可能培育出新的消费需求。苹果公司iPhone的成功就是最好的例证。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消费类电子产品的生产国,也是消费类电子产品最大的市场,中国同时又是世界印刷大国。中国没有理由不大力发展印刷电子产业。   作为一个新兴领域,印刷电子在中国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首先,需要政府层面的支持。欧洲的框架计划、美国的国防科研项目(DARPA)、新加坡的政府项目,以及韩国知识经济部最近宣布的印刷电子6年发展计划均对促进该国印刷电子的发展起了关键作用。其次,中国印刷电子技术的发展需要科技界与工业界的共同参与,需要科学研究与产业化并行。目前的情况是,国内产业界对印刷电子的热情与关注度大于科技界。尽管国家尚未部署任何印刷电子领域的科技支持计划,中国印刷电子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已经于2011年10月成立。这是一个好现象,说明产业界在推动科技界开发能够实现印刷电子产业化的技术。   中国印刷电子技术的开发与产业刚刚起步,任重道远,需要各方面的参与和努力,使中国的印刷电子产业不输于其他先进工业国家。 来源:科技日报
个人分类: 纳米|224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斯坦福大学开发出全球首台基于碳纳米晶体管的计算机
zeiss 2013-9-26 14:00
据英国学术杂志《自然》报道,斯坦福大学研发人员开发出了全球首台基于碳纳米晶体管技术的计算机,并已经成功测试运行,这表明人类未来在开发新型电脑设备时有望摆脱对硅晶体技术的依赖。 斯坦福大学项目研究小组出版论文联合作者马克斯-夏拉克尔(Max Shulaker)说:“这是人类利用碳纳米管生产的最复杂的电子设备。关于纳米技术有非常多极具创意的应用,但人们从未想过该技术能够以如此实际、实用的方式被利用。” 夏拉克尔团队研发的首台纳米电脑仅采用了178个晶体管,不过该设备只能运行支持计数和排列等简单功能的操作系统。 碳纳米管在1991年被日本NEC公司的饭岛博士发现,作为一维纳米材料,碳纳米管具有重量轻,六边形结构连接完美的特点,并且拥有许多异常的力学、电学和化学性能。 夏拉克尔表示:“与传统晶体管相比,碳纳米管体积更小,传导性也更强,并且能够支持快速开关,因此其性能和能耗表现也远远好于传统硅材料。” 斯坦福大学开发的碳纳米管计算机
1522 次阅读|0 个评论
碳纤维表面接枝碳纳米管的研究
热度 1 mygalaxy1977 2013-9-2 17:42
Direct electrochemical attachment of carbon nanotubes to carbon fiber surfaces.pdf 据海外媒体新闻报道,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研究小组通过碳纳米管将复合材料夹层紧紧地缝合在一起,从而产生了类似于维可牢的效果;与传统碳纤维复合材料相比较,新的复合材料的强度是过去的10倍左右。 笔者与作者联系索取了发表的文章,发现这一结果主要源于计算模拟,但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一个思路:能够使碳纳米管与碳纤维协同增强复合材料? 碳纳米管是由石墨原子单层绕同轴而成或由单层石墨圆筒沿同轴层层套构而成的准一维管状结晶性碳材料。组成碳纳米管的C-C共价键是自然界最稳定的化学键,管壁中的碳原子通过sp 2 或sp 3 杂化与周围三个碳原子完全键合而成六边形碳环结构,这使得碳纳米管具有极高的强度和极大的韧性。主要由碳元素组成,与聚合物有相似的结构,尺寸在同一数量级上,应力传递能力至少是传统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 10 倍以上。但是,碳纳米管分散性差以及无法定向排布的问题严重影响碳纳米管在基体中的增强效果,使纳米管的力学特性无法得到充分发挥。 如能将性能优异的碳纳米材料与传统微米级纤维增强材料有机结合制备多尺度增强体,可显著增加纤维与树脂的接触面积,加强界面机械啮合作用,而且也可以避免碳纳米管在树脂基体中难以有效分散,从而用于改善界面粘合性能制备高性能复合材料。 笔者发现通过电裂解羧基化碳纳米管可实现在碳纤维表面直径共价键接枝碳纳米管,发现碳纳米管主要接枝在碳纤维的沟槽边沿等活性碳原子位置,有利于保持碳纤维的原有力学性能,而且碳纤维表面接枝碳纳米管后界面剪切强度可提高120%左右。 研究结果发表在Carbon上(Carbon, 2011; 49: 2152-2155),见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08622311000455 ,或从附件下载。
3268 次阅读|2 个评论
纳米石墨材料的氧化稳定性,“谁主沉浮”?
热度 2 springbamboo 2013-6-24 11:25
继 Nature 系列期刊 ScientificReports 《科学报告》刊发我校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燃料电池课题组木士春教授在石墨烯制备方面最新研究成果之后 ,近期其在纳米石墨材料方面的又一重要研究成果被能源材料类 顶级期刊 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先进能源材料》以通讯形式在线发表,论文题目: Oxidation Stability ofNano-graphite Materials (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enm.201300177/abstract ) 。作为当前研究最广的 “ 明星 ” 材料之一,纳米石墨材料( Nano-graphiteMaterials ), 如石墨烯、碳纳米管等,凭借其卓越的性能在燃料 电池、 锂离子电池、 超级电容器、太阳能电池、光催化等诸多热点研究领域中都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 但 纳米石墨材料的电化学稳定性一直是制约其运用的一个巨大难题,如能有效解决这一科学问题无疑将会有力促进新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 论文首次报道了双电层对石墨烯、碳纳米管等纳米石墨材料在电解液中稳定性的关键影响,即纳米石墨材料的稳定性与初始双电层大小成反比。深入研究表明,这是因为纳米石墨材料双电层的大小与决定材料稳定性的结构、比表面积、导电性等材料特性直接相关,是这些材料特性综合作用的结果。据此,本文提出一种依据双电层大小快速比较纳米石墨材料抗氧化性能的方法。这一研究成果在提高纳米石墨材料稳定性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潜在的应用价值。在获得上述科学认识的基础上,本论文又提出了一种有效提高石墨烯材料电化学稳定性的新方法,即通过采用全氟磺酸功能聚合物修饰石墨烯以降低其双电层厚度,进而提高了石墨烯的电化学稳定性。这是一种简单且具有高度可操控性的改善石墨烯稳定性的方法。 2011 年新创刊的《先进能源材料》作为材料科学领域顶级学术期刊《先进材料》( Advanced Materials )的姊妹刊, 2013 年,首年影响因子已达到 10.043 。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 973 计划课题的资助。此外,本研究工作还得到了澳大利亚 Adelaide 大学 Shizhang Qiao 教授和加拿大 Laval 大学 Freddy. Kleitz 教授的积极支持,并且他们还参与了本文的讨论及论文修改工作。 发布: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时间:2013-06-24
6450 次阅读|4 个评论
碳纳米管是否开始走下坡路?
热度 10 Guoxiangyun 2013-5-3 16:11
最近由于工作关系,经常看一些石墨烯的文章和新闻报道。不用说,石墨烯的研究如今正如火如荼。不过也有一些冷静的声音质疑石墨烯的未来。 想当初,碳纳米管曾被寄予无限厚望,多少人为了它的灿烂前景而慷慨解囊。可是从 1991 年到现在,二十多年过去了,碳纳米管的应用仍然停留在潜在的前景上。 碳纳米管的这个小兄弟----石墨烯是否也会步其后尘:浪费纳税人的巨额财富,为一些人赢得显赫声名后,自己却悄悄地淡出江湖?我感觉石墨烯似乎比它的胞兄要争气得多。 为此,我用 Web of Knowledge (SCI) 检索了一下每年发表的有关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的文章数,并将这些数据画成图。从图中可以看出, 2011 年之前,碳纳米管文章增加的速度基本保持平稳, 2012 年有所降低。虽然这种降低有可能是由于 2012 年文章还有部分未录入数据库造成的,但是由此断定碳纳米管开始走下坡路似乎也合情合理。而有关石墨烯的文章,在 2010 年后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不能说跟 2010 年石墨烯获得诺贝尔奖毫无关系。看来不只是我们喜欢跟风,地球人都这样。
5841 次阅读|28 个评论
[转载]IBM再创奇迹!碳纳米管迈出取代硅第一步
热度 1 upflyzhang 2012-11-1 16:33
IBM再创奇迹!碳纳米管迈出取代硅第一步 新闻出处: http://news.mydrivers.com/1/245/245138.htm 蓝色巨人IBM的科学家们再次展示了他们雄厚的科研实力: 历史上第一次,使用标准的主流半导体工艺,将一万多个碳纳米管打造的晶体管精确地放置在了一颗芯片内,并通过了可行性测试。 多年来,人们一直期望找到一种新的材料,可以替代传统芯片中的硅,从而更深入地推进半导体制造工艺,获得更小、更快、更强的计算机芯片,IBM则迈出了用碳纳米管在此领域投入商业化应用的第一步。 作为一种半导体材料,碳纳米管有着很多优于硅的天然属性,特别适合在几千个原子的尺度上建造纳米级晶体管,其中的电子也可以比硅晶体管更轻松地转移,实现更快速的数据传输,纳米管的形状也是在原子尺度上组成晶体管的上佳之选。 IBM的成果证明了,人们可以在预定的基底位置上用大量的碳纳米管晶体管蚀刻集成电路,其中隔离半导体纳米管、在晶圆上放置高密度碳材料设备尤为关键,因为最终商业性芯片是需要集成数以几十亿晶体管的。 在此之前,科学家们只能同时放置最多几百个碳纳米管 ,远远无法投入商业化。IBM则利用离子交换化学理论研究出了一种全新的方法,能够精确、可控地在基底上按顺序放置大量的碳纳米管,密度达到了每平方厘米大约十亿个,比之前的成果提高了两个数量级。 IBM首先给碳纳米管涂上一种 表面活性剂 (想象成使之更易溶于水的“肥皂”),然后用化学处理过的 氧化铪(HfO2) 和 二氧化硅(SiO2) 制作 基底 ,其中沟槽部分使用氧化铪,再将基底放到碳纳米管溶液里,纳米管就会通过 化学键 附着到氧化铪沟槽里,而基底的其他部分仍然是“干净”的,最终得以在单个芯片上制造上万个晶体管。 由于这种方法兼容标准的半导体制造工艺,大规模拓展和测试也更加简单。 当然了,这仍然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碳纳米管究竟何时能够取代硅,只能慢慢期待了。 碳纳米管基底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白色尺度条的长度为2微米) 碳纳米管阵列显微图像:横向间距200纳米,纵向间距500纳米,密度每平方厘米1亿个(白色尺度条400纳米) 碳纳米管场效应晶体管(CNTFET)阵列显微图像:碳纳米管间距300纳米 碳纳米管结构示意图:单个原子层卷起形成,相当于人类头发宽度的千分之一 给碳纳米管涂上表面活性剂,使之溶于水 氧化铪和二氧化硅组成的基底:沟槽中的“立柱”是起连接作用的化学键 基底浸入碳纳米管溶液,通过化学键结合 碳纳米管阵列形成 以后的晶圆可能就是这个样子了 IBM的研究员Hongsik Park (应该是韩国人或者韩裔) 在化学实验室内观察对比不同的碳纳米管溶液 碳纳米管溶液 过滤碳纳米管溶液 以商用半导体工艺测试碳纳米管晶体管 以商用半导体工艺测试碳纳米管晶体管
5488 次阅读|2 个评论
趣说空泡(10):利用空化效应的碳纳米管切割技术
upflyzhang 2012-10-31 21:10
趣说空泡(10):利用空化效应的碳纳米管切割技术
利用空化效应的碳纳米管切割技术 张宇宁 英国华威大学 碳纳米管自 1991 年被发现以来,由于其独特的性质(超常的强度,良好的柔韧性,高熔点等等)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例如, 2012 年 10 月 29 日, IBM 的科学家宣称采用主流半导体工艺第一次将一万多个碳纳米管制作的晶体管精确地放置在了一颗芯片内,并通过了可行性测试,迈出了纳米材料取代硅的第一步 。工业生产出来的碳纳米管的微观特性(如长度,直径等)参差不齐,需要进一步的分离和纯化。近年来,声处理用于对碳纳米管进行切割。在此过程中,空化效应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主要介绍跟空化效应有关的碳纳米管(见图一,主要是单壁碳纳米管)的声处理技术。 图一 单壁碳纳米管 在声场的作用下(一般 20kHz 的低频超声),溶液中气泡(大概几十微米)附近的压力场发生剧烈变化,从而引起气泡的震荡。由于微米尺度的气泡通常是球形的,气泡的震荡模式主要是径向的(即沿着气泡中心到气泡边缘的方向),在气泡附近形成一个来回震荡的速度场,从而使气泡附近的碳纳米管被切割。从实际应用的角度讲,碳纳米管的长度( L )与声场作用时间( t )的关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实验发现, L 和 t 存在下列的关系 其中, m 为指数。但是,不同的实验 (实验结果见图二) 给出的 m 值却有显著差异,有的为 0.22 ,有的为 0.5 。 图二 碳纳米管长度随着声处理时间的变化。Copy right: J. Phys. Chem. B 其中的原因直到 2012 年 7 月 17 日出版的《美国科学院院刊( PNAS )》中的一篇文章才被很好地解释。该文作者通过数值模拟发现不同长度的碳纳米管在气泡产生的流场下的动力学行为有显著区别(见图三): 短碳纳米管: 在气泡流场的作用下会发生旋转,长度的方向与气泡的径向一致。由于在碳纳米管的两端的速度场不同(离气泡较近的一端速度比离气泡较远的一端大 ),碳纳米管在该流场的作用下不断的伸缩,从而导致最终被切断。 长碳纳米管: 在气泡流场的作用下,其长度方向与气泡的切线方向一致。由于流场的作用,碳纳米管被压曲,从而导致断裂。 图三 长和短碳纳米管在气泡流场下的不同动力学行为。Copy right: PNAS 这两种不同的模式解释了为什么不同实验中的系数会有很大的差别。 延伸阅读 《趣说空泡》系列博文目录
个人分类: 趣说空泡|713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油气井杆管柱力学在微米/纳米系统中的应用前景
physics100 2012-10-9 14:58
油气井作业中的杆管柱在充满流体的狭长井筒内工作,在各种力的作用下,处于十分复杂的变形和运动状态;油气井杆管柱力学已经初步形成系统,并在石油工程上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随着碳纳米管材料和微机械在现代应用科学领域的异军突起,在该领域中也遇到了类似的杆管柱强度和作业问题。本文基于对油气井杆管柱力学的认识和理解,从跨学科应用的角度出发,探索油气井杆管柱力学在微机械和碳纳米管领域的应用前景。 http://dlib.cnki.net/kns50/detail.aspx?dbname=CJFD2010filename=XBKJ201009008
24 次阅读|0 个评论
完美纳米管:长1米,比人头发细5万倍
热度 3 zhpd55 2012-6-26 18:52
完美纳米管:长1米,比人头发细5万倍
《科学日报》( Science Daily) 2012 年 6 月 19 日 报道了在适当的温度条件下 , 采用适当催化剂 ,有可能 实现一个长 100cm , 比人头发细 5 万倍的完美单壁碳纳米管的形成。其实这项研究成果是美国赖斯大学机械工程与材料科学系的 Feng Ding 和 Boris I. Yakobson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Shanghai Institute for Technical 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红外物理国家实验室的 Qinghong Yuan ,清华大学的 Zhiping Xu 以及香港理工大学的科研人员合作完成。此成果 2012 年 6 月 15 日 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网站—— Phys. Rev. Lett. 108, 245505 (2012) , Efficient Defect Healing in Catalytic Carbon Nanotube Growth. 摘要如下: The energetics of topological defects (TDs) in carbon nanotubes (CNTs) and their kinetic healing during the catalytic growth are explored theoretically. Our study indicates that, with the assistance of a metal catalyst, TDs formed during the addition of C atoms can be efficiently healed at the CNT-catalyst interface. Theoretically, a TD-free CNT wall with 10 8 –10 11 carbon atoms is achievable, and, as a consequence, the growth of perfect CNTs up to 0.1–100 cm long is possible since the linear density of a CNT is ~ 100 carbon atoms per nanometer. In addition, the calculation shows that, among catalysts most often used, Fe has the highest efficiency for defect healing.
个人分类: 新科技|4682 次阅读|3 个评论
水果熟了没?碳纳米管告诉你
热度 4 gaojianguo 2012-5-5 09:13
水果熟了没?碳纳米管告诉你
刚买的猕猴桃很少是熟透的,想加速它的后熟过程,生活常识告诉我们可以把它跟香蕉放在一起,这样我们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吃到熟透的猕猴桃了。香蕉加速其它水果后熟过程与它能够释放大量的乙烯( ethylene )有关,乙烯能够结合乙烯受体( ETR1 ), ETR1 接着诱导与成熟相关的基因表达,增强果实中的一些酶的酶活,从而产生了表观的成熟现象。这就是果实的成熟机理。但如何检测水果的乙烯产量并预测水果后熟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品质管理问题并不那么容易。 一般检测乙烯含量的方法有气相色谱法、光声光谱法、基于电化学的方法,这些方法往往程序复杂且使用的仪器非常的昂贵,同时也做不到实时检测。麻省理工学院( MIT )的研究人员 Esser 等 近日发现了一种简单、快速和廉价检测乙烯含量的方法,使用的材料(主要是碳纳米管)可以从市面上批量购买,简单组装以后就成了高效的检测仪器,并且非常的灵敏,可以检测到 0.5 到 50ppm 的乙烯含量。他们的研究论文 “ Selective Detection of Ethylene Gas Using Carbon Nanotube-based Devices: Utility in Determination of Fruit Ripeness ” 于日前发表在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德国应用化学》)上( IF= 12.730 )。 这篇文章的灵感用作者的话是受到 “ 大自然的启发 ” ( inspired by nature ),那么这是一种怎样的启发呢?原来 ETR1 的辅因子铜( Cu )在其功能行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Cu 的配体可以与乙烯分子紧密结合。作者在单壁碳纳米管( SWNT )负载了一种含氟的吡唑类配体复合物 1 (关键元素是 Cu ) ,当有乙烯存在时,复合体 1 与乙烯结合形成复合体 2 ,复合体 2 比较稳定,易与单壁碳纳米管解离。这种吸附 — 解离的过程形成了电压和电流的变化,从而可以计算出乙烯含量的多少。 这种装置的特异性如何呢?作者继续测试了其它同样会在成熟的过程中产生的化合物如乙醇( ethanol ) 、乙醛( acetaldehyde )和水等与复合体 1 的结合情况,相比于纯的单壁碳纳米管,复合体 1 与乙烯结合特异性最高,且检测的灵敏度最高。 50ppm 的乙烯优于 75 、 100 和 200ppm 的其它化合物。我们知道纳米材料特殊的功能与其较大的比表面积( SSA )有关,比表面积越大,纳米材料往往越活跃。单臂碳纳米管根据纯度与合成的方法,比表面积间于几十到几百 m 2 /g ,比表面积大的说明性能优良。作者通过负载聚苯乙烯颗粒的方法增大了复合体 1 的比表面积,从而增大了复合体 1 的活性,相比于负载之前的复合物 1 提高了 1.3 到 2.2 倍,改良后的检测系统朝向商业化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通篇的研究思路是很明确的,作者阐述的很详尽, 不仅是一项很好的基础研究,也是不错的应用研究,最重要的还比较有趣 ,这点很难得。 MIT 具有把基础研究商业化的传统,从这篇文章就可见一斑了。图书馆有订阅《 麻省理工 科技创业 》这本杂志,办的也是不错的,杂志定位的很明确,专门报道那些最有可能商业化、带来经济效益的研究和发明。而作为与 JACS 齐名的《德国应用化学》对文章的要求更注重新意,工作量可以很少,试验也可以很 “ 简单 ” ,但一定要是 “ 有用 ” 的研究。 MIT 的工作发在 Angewandte Chemie ,算的上科研中的 “ 门当户对 ” 了。 推荐阅读: Angewandte Chemie : Selective Detection of Ethylene Gas Using Carbon Nanotube-based Devices: Utility in Determination of Fruit Ripeness Angewandte Chemie : Detection of Ethylene Gas by Fluorescence Turn-On of a Conjugated Polymer Science : A Copper Cofactor for the Ethylene Receptor ETR1 from Arabidopsis 科学网: 什么样的文章才能发表德国应用化学会志 科学网: 光声和光热光谱开启植物学研究新篇章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5537 次阅读|22 个评论
横向磁场辅助电弧放电法选择性制备单壁碳纳米管
热度 2 yanjiesu 2012-3-22 20:55
横向磁场辅助电弧放电法选择性制备单壁碳纳米管
最近我们在利用电弧放电法制备单壁碳纳米管过程中发现施加横向磁场能够改变电弧等离子体的喷射方向,说明添加磁场后电弧放电过程发生了改变,应该会影响单壁碳纳米管的成核、生长过程。为此我们对这种磁场辅助电弧放电过程进行了系统研究。实验结果证实改变磁场方向、大小的确可以调控单壁碳纳米管的成核、生长过程以及产物的沉积方向。应该算是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结果。这些结果发表在 《 Carbon 》 和 《 Nanoscale 》 上,但是,要想做到对单壁碳纳米管直径、手性的精确控制,目前来看还的确是相当地困难!我们还在继续试验,希望有更好的结果出来。
5835 次阅读|6 个评论
碳纳米管对于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zhpd55 2012-3-22 10:06
碳纳米管对于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纳米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发展很快,以“ Nanomedicine ”作为检索关键词,通过 PubMed 数据库进行检索结果如下图所示, 2004-2011 年研究成果的增长趋势呈现出直线上升态势。 但是碳纳米管作为纳米材料中的热点研究材料之一,除了在癌症诊断和治疗过程中显示出良好的开发与应用前景之外,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同样表现出意想不到的结果,应用碳纳米管 (CNTs , 10−40 μg/mL) 可以使西红柿种子早发芽,秧苗生长健壮(生物质更重一些)。 类似的研究结果已经被美国阿肯色大学( University of Arkansas )的研究人员再次证实,他们将碳纳米管应用于烟草种子的发芽试验,结果表明碳纳米管可以促进种子萌发,调节植物生长。应用于烟草细胞培养,与对照相比较,增长幅度在55%-64%之间,而且碳纳米管使用的范围很宽,在5-500 μ g/mL 之间 。 活性炭(AC)仅仅在低浓度 (5 μ g/mL ) 时,显示出对细胞生长的具有促进作用(提高16%左右),但是在较高的浓度 (100-500 μ g/mL) 时,反而显著抑制细胞生长。 详细内容请浏览: http://doc.sciencenet.cn/DocInfo.aspx?id=9440 http://doc.sciencenet.cn/DocInfo.aspx?id=9442
个人分类: 新科技|6646 次阅读|0 个评论
碳纳米管传感器-临床诊断应用快、廉、便
热度 2 zhpd55 2012-3-13 11:01
碳纳米管传感器-临床诊断应用快、廉、便
碳纳米管传感器 据 “ 新医学网 ” ( News-Medical.Net ) 2012-3-12 日报道,美国 俄勒冈州立大学 ( Oregon State University )的科研人员已经采用碳纳米管作为一种医用传感器,提高了生物传感的速度,这项技术 也许有一天会使医生像日常履行公事一样,在诊断室花费几分钟时间将试验搞定,在缩短诊断和治疗的同时,还可以降低费用,减少医疗费用开支。新发现的纳米生物传感器的检测速度,几乎是原传感器速度的三倍,不但可以应用于医学,而且可以应用于毒理学研究,同时也可以在环境监测、新药研发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这项研究成果前不久在专业杂志—— Lab on a Chip ( 芯片实验室)发表,专家认为这项技术具有巨大的潜力,但是在投入商业生产之前,有许多有待改进和完善的不足。 通过这类传感器,它应该可以做很多医学实验测试,在几分钟内即可完成,允许医生在诊断室诊断期间就可以完成。不同于日常采用的检验方法,需要几个小时或者几天时间才能得到结果,而且检验成本昂贵,并需要训练有素的实验室技术人员来进行操作。但是,采用纳米技术就完全不同。虽然同样是采用传感器的方法来进行测定,纳米技术可以是传感器测定仪器变得很小,检测仪器手持即可,检测费用可以由以往实验室的50美元降到现有的1美元。 这项新技术的关键,就是最不寻常的纳米碳管,是纳米技术衍生出的一项成果,检测对象非常之小,接近在分子水平上,这些奈米管比较长,具有空心结构、独特的力学、光学和电学性质,发现应用相当广泛。在这种情况下,碳纳米管可以用来检测一种传感器表面的蛋白质。当蛋白质在碳纳米管表面着落时,会引起碳纳米管电阻的变化,这种变化的程度是可以测量并确定特定蛋白质是否存。而特定蛋白质如 血清蛋白质和导管蛋白质 等可能是乳腺癌的生物标记物。 最新的研究进展就是创造一种方法,使蛋白质粘附在其表面,类似于流体粘附于管壁一样。本质上来说,找到一种易于涂饰的管子尤为重要, 俄勒冈州立大学的 研究人员的发现可以使感应过程加速2.5倍。对于提高蛋白质的选择性结合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俄勒冈州立大学的 研究人员他们在准备开发投入商业化的生物传感器。电子检测血源性标志物的可能性,提供了令人兴奋的医学诊断,最理想的情况是生物传感器电子设备成本低,而且在几分钟内能够对多个生物标记物给出定量结果。 www.silobreaker.com http://www.silobreaker.com
个人分类: 新科技|6508 次阅读|2 个评论
碳纳米管促进烟草生长
热度 8 gaojianguo 2012-3-4 22:48
碳纳米管促进烟草生长
继发现多壁碳纳米管 (MWCNT) 促进番茄生长之后, Khodakovskaya 等人又发现多壁碳纳米管还能促进烟草的生长,近日他们的文章 “Carbon Nanotubes Induce Growth Enhancement of Tobacco Cells” 发表在 ACS Nano ( 最新影响因子是 9.865) 上,这是他们相关研究的第二篇 ACS Nano 。 2009 年他们在 ACS Nano 报道了纳米管对番茄生长的影响, 2011 发了 PNAS 和 Nanotechnology , 2012 年这篇 ACS Nano 是他们的第四篇重量级文章。 我对比了一下 2012 年的这篇烟草的与 2009 年的番茄的文章的区别,发现报道的结果是一样的,方法也没有多少改动,在 2012 年的这篇文章中他们的新发现是多壁碳纳米管除了促进水通道蛋白的表达, 还促进了细胞分裂 ( CycB ) 和细胞壁延伸 ( NtLRX1 ) 基因的表达 。如果这么一个碳管促进了植物的生长,那么肯定会促进相关基因或蛋白的上调或下调, 2011 年他们的 PNAS 文章中也说明了这个问题,参与此过程的基因或蛋白大概有几十个,那么他们是不是会接着发表几十篇这样的文章呢?我不得而知。 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他们的研究成果只会越来越多。他们中的很多人也会由于文章的发表而评了职称、拿了奖金、获得了荣誉称号,并且成功结题。然而,之后的文章带给人们的是越来越少的激动与喜悦。多壁碳纳米管能够促进番茄和烟草的生长,估计也会促进土豆、红薯、小麦、大麦、大豆、玉米等的生长,上调了水通道蛋白和细胞分裂等基因的表达,也可能会促进光合酶、呼吸相关、与营养元素转运、吸收等基因的表达 …… 随着这方面的研究的增多,这样的知识总有一天会被普通大众所熟知,到那时基本上就算完成了这项科学任务的使命 —— 增加了点人们闲暇时的谈资,如果大家确实对这些东西感兴趣的话。 nn204643g.pdf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4655 次阅读|16 个评论
碳纳米管生长的催化
热度 4 Synthon 2012-2-26 07:04
碳纳米管生长的催化
Iron Catalysts for the Growth of Carbon Nanofibers: Fe, Fe3C or Both? He et al. Chem. Mater. 2011, 23, 5379−5387 铁催化长出来的管子是直的 碳化铁催化长出来的管子是竹节状的 有意思。。。 Iron is a widely used catalyst for the growth of carbon nanotubes (CNTs) or carbon nanofibers (CNFs) by catalytic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However, both Fe and Fe–C compounds (generally, Fe 3 C) have been found to catalyze the growth of CNTs/CNFs, and a comparison study of their respective catalytic activities is still missing. Furthermore, the control of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iron-based catalysts, that is α-Fe or Fe 3 C, is still a challenge, which not only obscures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growth mechanisms of CNTs/CNFs, but also complicates subsequent procedures, such as the removal of catalysts for better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Here, we show a partial control of the phase of iron catalysts (α-Fe or Fe 3 C), obtained by varying the growth temperatures during the synthesis of carbon-based nanofibers/nanotubes in a plasma-enhanced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reactor. We also show that the structure of CNFs originating from Fe 3 C is bamboo-type, while that of CNFs originating from Fe is not. Moreover, we directly compare the growth rates of carbon-based nanofibers/nanotubes during the same experiments and find that CNFs/CNTs grown by α-Fe nanoparticles are longer than CNFs grown from Fe 3 C nanoparticles. The influence of the type of catalyst on the growth of CNFs is analyz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possible growth mechanisms, based on the different phases of the catalysts, are discussed. Keywords: carbon nanotubes; carbon nanofibers; PECVD growth; Iron catalyst; α-Fe; Fe 3 C; growth mechanism; TEM
个人分类: 科研涂鸦|5952 次阅读|11 个评论
竹炭中硅酸盐:一种新的碳纳米管生长催化剂
热度 14 jtzhu 2011-11-5 07:45
随着漫长的审稿,修改,辩论,我的关于在竹炭中利用其内部的硅酸钙生长碳纳米管的“大作”终于被Biomass Bioenergy接受了(网上可以查到了,也可以从点文件名pdf下载,不会侵权之类的吧)(Zhu J, et al., Synthesis of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from bamboo charcoal and the roles of .pdf , Biomass and Bioenergy (2011), http://dx.doi.org/10.1016/j.biombioe.2011.08.023 )。这篇文章可以说和常规的碳纳米管生长格格不入,是属于非典型的生长,典型的边缘研究方向。我简单介绍一下这个工作,或许有人感兴趣,同时也向那些在自己的研究方向上苦苦挣扎备受煎熬的研究生们,表示理解和鼓励。 熟悉碳纳米管的人都知道,生长碳纳米管早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目前大家玩得花样都很新,可以说单纯的生长,已经勾不起人们的兴趣。我们的研究是误打误闯,走进这个生长领域的。在最初的时候,导师的想法是,复制生物结构得到同样结构的陶瓷,我们用的是竹炭,准备做碳化硅,事实上也做出来了,也发了一篇文章出来(Zhu JT, Kwong FL, Ng DHL. Synthesis of biomorphic SiCceramic from bamboo charcoal. J Nanosci Nanotechnol 2009;9(2):1564-7.)。大家都知道,做试验,如同炒菜,变着法的炒。有一次我朝炉子里通入TEOS(正硅酸乙酯),希望它能把硅源渗透到竹炭中去,然后使其反应得到碳化硅。在分析试验结果的时候,令我吃惊的是,长出来了很多的碳纳米管,多数的碳纳米管具有一个硅酸钙的头,里面填充了不少的硅酸钙,看起来很像那种VLS生长的模式。很感谢我的导师,他是一个很严谨的人,而且给学生足够的自由,他知道这个结果后,鼓励我深入研究,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我本来就知道竹炭里是含有少量硅元素的,我就猜测,如果我直接加入纯净的炭源气体,会不会也有碳纳米管长出来呢,于是我试啊试啊,不过不出所料,竹炭里面的硅酸盐也能够生长碳纳米管。这期间,我还更换了新的试验炉管和气路管,避免出现样品的污染。不过得到的结果依旧是同样的。 大家都知道,常规的碳纳米管生长是需要金属做催化剂的,近年来利用半导体纳米粒子和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也发现可以得到碳纳米管,可是利用化学盐(比如硅酸钙)来生长碳纳米管,听起来不那么可信,甚至有些那么点荒唐。是不是像六个手指挠痒,多一道子?很快就有老师质疑实验结果,因为竹炭本身是很有不少金属元素的,比如铁,那么这些铁到底参与了没有纳米管的生长呢?我们就用ICP-AES测定了竹炭里这些元素的含量,发现其实不多,(不过即使不多也可能参与了碳纳米管的生长),我又用XPS来测定生产物,发现铁的含量很低很低(至少在生长碳纳米管的位置),这也与在透射电镜里观察到的结果一致,没有铁的出现,只有硅酸钙! 这个工作是不是就可以得出结论,说硅酸钙是一种新的制备碳纳米管的催化剂呢?为了证明这一点,我就利用硅酸钙来作为催化剂直接制备碳纳米管,(这部分工作已经投到CARBON,审稿意见反响不错,正在修改),发现试验同样的结果。到此为止,我觉得是时候说硅酸钙可以作为催化剂制备碳纳米管了。 不过,肯定有人问,这个有什么意义?很了不起吗?说实话,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久,对于自己这种非主流制备的碳纳米管,我很沮丧,也不知道会有什么用。终于有一天,遇见一个做地质的朋友,聊起这个,他竟然很感兴趣,原来他一直想向碳纳米管中填充硅酸盐,而我的碳纳米管在生长过程中便自己填充了硅酸盐。他说碳纳米管内部可以产生非常高的压强,和地球内部很深的地方压强等级,在碳纳米管里填充硅酸盐,就可以模拟地壳中硅酸盐的演变,进而对地球结构得到更多的了解,但是目前还没有相关报道,他试了很多次也成效不大。我听了非常兴奋,虽然不知道会不会真的像这位朋友说的那样,对他的研究有所帮助,不过还是觉得有一丝丝的安慰。 最后,感叹一句,这就是科学研究啊。 (同时恳请欢迎各位同行询问批评指正)
个人分类: 文章发表|2523 次阅读|15 个评论
纳米衣
songshuhui 2011-7-4 09:04
Fujia 发表于 2011-06-16 05:07 清晨第一缕阳光徐徐洒进窗沿,枕巾上的闹铃便叮叮地响起。你伸了个懒腰爬起,瞄了一眼睡衣袖口上显示的今日天气。你顺手捞起床边的起居服,摸到衣角的显示屏,手指飞快滑动,各大品牌新出的衣服图案轮番刷刷显示。指尖一定,个性的T恤设计已显示在你的衣服上。厨房里飘出了咖啡香,你还紧盯着窗帘,看美女主持人为你播放早间新闻。换了运动服去跑步,短裤的口袋里为你记录着行进的速度与距离,上衣则在你汗流浃背时缓缓降温……这些似乎存在于科幻故事里的情节,也许不久将来到你我身边。 智能织物将不仅仅在时尚业中大展拳脚。想象一下,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军装将可与指挥部的电脑相连,随时传递士兵的位置与受伤信息,为救援伤兵争取许多的时间。化学实验室中,操作人员的白大褂可随时更新环境中微生物、化学药品污染与辐射指标,提供更多保护。这些智能织物甚至可以为行人监控空气中的污染物,随时测量心脏病人的生理指标。除了作为人们日常穿着的衣物,智能织物的技术还可更广泛运用于许多工程制造业中,如柔性电池、超级电容器、超导直线电机、氢能储存系统等。长久以来被称为“夕阳行业”、以技术门槛低为名的纺织业,即将迎来其高科技的春天。 想让你的衣服变成iPad? 这需要将织物变成电子设备,配备以传感器与电池等部件。天然的棉毛丝麻纤维,自然无法追赶上高科技的步伐。高分子工业的迅速发展,也无法使尼龙或粘胶纤维的电学性能变得出神入化。而传统的导电材料——金属则显得沉重笨拙,冰冷坚硬。谁也不愿意每日穿得像钢铁侠一般行走生活。 碳纳米管的问世,使新材料的前景焕然一新。这种中空细管由石墨碳原子形成蜂窝般的六角结构并环绕而成,直径不过1纳米——相当于把一根头发分成10万份。这些肉眼不可见的细管却是十八般武艺汇集一身。它们的强度远胜于钢铁,热传递则远超于铜。同时它们还拥有非常优秀的导电性能。通过控制碳纳米管的尺寸与结构,它们的导电性能可与金属或半导体相媲美。然而,如何将这些琐碎细小的碳纳米管“织就”成衣衫?科学家们费尽心思,尝试了各种方法。 2008年,密歇根大学化学工程系教授Nicholas Kotov将碳纳米管倒入导电高分子溶液中,然后不断将棉纱浸入溶液并取出晾干。这使得碳纳米管均匀分布于棉纱表面,并牢牢与纤维结合,为棉纱表面镀上了导电材料。为了证实棉纱可以导电,Kotov在两根棉纱间架起了电路,发光二极管竟神奇地熠熠发光。这表示织物已经可以承担相当大的电流,在技术上是一个很大的突破。Kotov更在溶液中添加了可与人类血清白蛋白反映的物质。他发现,棉纱间通过的电流与白蛋白数量有关联。这个技术进展为制造监控伤员的军服迈进了一大步。 斯坦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副教授崔屹则希望制造“纺织电池”。他将碳纳米管制成“墨水”。将织物浸泡于这种“墨水”中,碳纳米管附着于织物表面,交错的纤维为电流形成导电的通路,使织物呈现良好的导电性能。即使将织物折叠、弯曲、洗涤,碳纳米管也不会脱落。这种新型织物可以储存能量,预示着新一代柔性电池的模样。这种“纺织电池”质轻价廉,可迅速充放电,也许有朝一日,它们将可以驱动一些日常的小装置。然而,它储存的能量总量并不高,也许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 德克萨斯大学纳米技术中心教授Ray Baughman试图解决这个问题——为纤维镀粉末。粉末的表面积大,可以实现更高的存储密度。然而粉末易脱落,也无法经受洗涤。Baughman另辟蹊径,先培育出一片碳纳米管“森林”,用管轴将其碾成一个50纳米厚的纳米管网,在其表面喷涂粉末。纳米管网的空隙困住了粉末,使其无法自由行动。这些纳米管网随即旋转加捻成纱,再与棉或毛纱混织,形成导电性能优异的超导织物。这种智能织物不仅耐洗耐揉搓,还拥有自洁功能。 如今,美国化学制造商Lintech与碳纳米管纺织制造公司Nanocomp都已经瞄上了这些新技术。他们正积极与科学家们展开合作,希冀有进一步的技术突破。也许不远的将来,我们便可以穿上这些智能织物,在电子时代里走得更远。
个人分类: 物理|1249 次阅读|0 个评论
碳纳米管电探针阵列专利文献(2项免费浏览下载)
zhpd55 2011-6-24 16:24
2011年6月23日《科技日报》报道了“碳纳米管电探针阵列获专利”的消息,其中涉及到2项专利,其一是美国专利局2011年6月21日授予Reginald Conway Farrow, Somerset,NJ (US); Amit Goyal, Harrison, NJ(US); Zafar Iqbal, Morristown, NJ (US); Sheng Liu, Harrison, NJ (US)的专利-US Patent7,964,143 B2 ( NANOTUBE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ON ); 另外一项专利是2010年6月15日美国专利局授予Reginald Conway Farrow, Somerset, NJ (US); Amit Goyal, Harrison, NJ (US)的专利——Patent No.: US 7,736,979 B2( METHOD OF FORMING NANOTUBE VERTICAL FIELD EFFECT TRANSISTOR )欲 了解专利原文者,请点击系列链接: http://doc.sciencenet.cn/DocInfo.aspx?id=1684 http://doc.sciencenet.cn/DocInfo.aspx?id=1686
个人分类: 新科技|3827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网群英烩 王茂章 研炭翁说碳
热度 3 readnet 2011-3-28 20:29
王茂章 研炭翁说碳(一) 已有 796 次阅读 2011-1-12 09:41 | 个人分类: 未分类 | 系统分类: 科普集锦 | 关键词:碳,炭 研炭翁说碳(一) 说说“碳”与“炭”的区别 “降低煤炭消耗,提倡低碳生活”,同样都是“ tan ”为什么一个用“碳”另一个用“炭”两者有什么区别呢?为什么有时有“炭材料”,有时又有“碳材料”见诸报章杂志?对于从事“炭材料”的专业人员来说,这些已不是问题,但一些普通读者却常感到困惑,有时一头雾水,因此研炭翁在说“碳”之前先给大家一个交代。 其实,“炭”“碳”区分早在上世纪 80 年代,我国煤炭科学界老前辈黄启震就经过仔细考证,追本溯源,对炭与碳的起源,用法以及当时存在的两者混用的原因做了详尽地论述,提出了正确区分使用的建议,(见“炭素技术” 1986No.429 )随后国内炭材料界的同仁大多数认同了这一建议,特别是国内重要学术刊物“新型炭材料”在上世纪末改版时更明确了这一点( ” 新型炭材料 ” 1998 No.3.63 ) “炭 ” 是古已有的汉字,早见于后汉“说文解字中”,在“碳“字出现之前,不管是天然炭(煤炭)还是人造炭(木炭、煤炭)都用的是“炭”字。“碳”字则是在上世纪 30 年代,随着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特别是化学元素的发现和发展才在我国出现的,当时民国政府教育部在“化学命名原则”中,明确将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第 6 号的“ C ”命名为非金属类中的“碳”。 英语“ Carbon” 和日语“炭素”一词概指碳元素,又指炭材料。材料和元素属两种不同概念,用同一词表示必然性常引起混乱。“国际碳术语与表征委员会”曾建议将元素碳( Carbon as element )和材料类( Carbon as Solid )加以区分,并提出一些办法,但仍不能解决问题。我国的汉字恰好有对应的“炭”和“碳”两字,因此我们应很好地沿用这两个汉字的文化优势。 基于上述原则“全国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早在 2003 年 4 月便提出了征求意见稿,将“炭”“碳”二字的用法予以明确区别。 2006 年“中国科技术语”(当时为“科技术语研究” 2006 No.3 )进一步规范了这两字的用法。 简而言之,凡对应元素 C 及其相关的衍生词派生词均用“碳 ”, 如碳元素,碳键,二氧化碳,渗碳等,而以含碳元素为主的其他物质和材料则用“炭”,如煤炭、焦炭、炭黑、炭纤维等。 “碳化”是指溶液中通过 CO 2 生成碳及碳酸盐的过程而“炭化”指有机物热解后生成“炭”的过程; “炭材料”一般指有机物炭化后形成的材料,如炭纤维、炭电极、活性炭等;“碳材料”则指含碳元素在 99.9% 以上的物质,如碳纳米管、碳 60 等。 这样也就不难理解本文第一句话中煤炭要用“炭”,而低碳生活是指倡导在日常生活中降低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当然就要用“碳”字了。 IP: 183.184.48.* 举报 aaa898 2011-1-12 21:16 向王老师请教个问题: "炭"纤维中有其他化学元素吗?按照这个定义,是否称"碳"纤维更合适? 博主回复:普通炭纤维中仍然还有氢、氧、氮等微量元素,因此应该叫作“炭纤维”,只有经过3000度左右石墨化的炭纤维才可称其为“碳纤维”,但是习惯上都叫作石墨纤维了。 举报 Ising 2011-1-12 13:28 Ising将您的文章推送到 析万物之理 , 博主回复(2011-3-4 08:00) : 谢谢关照! IP: 133.5.149.* 举报 一个匿名的熟人来问好 2011-1-12 09:57 炭材料大家进入科学网了,热烈欢迎: 向王老师请教个问题:“碳元素在99.9%以上的物质,如碳纳米管、碳60等”:(1)有这种说法,当碳纳米管的直径100nm时,即称纤维了,那么,例如,对于200nm的,应该成为纳米碳/炭纤维呢?(2)高温石墨化后的炭纤维的C含量应该能够高于上述数值,那么此时的炭纤维是否能称为碳纤维?当然了,常常叫石墨纤维。 博主回复:谢谢您的关注,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一般来说,炭是指碳/氢比大于10的固体材料。但氢量少到多少才被看作是碳,并无定论。因此,高度纯化的含碳固体物质似乎也可以是碳材料,如您所说的纳米碳纤维或石墨纤维等。正因为如此“中国科技术语”在规范时也作了变通,这种情况下,“炭”“碳”两者均可用。而包括“炭”“碳”两种的材料,则可统称为碳质材料。 研炭翁说碳(二) 浅谈石墨烯 精选 已有 2526 次阅读 2011-1-12 10:22 | 个人分类: 未分类 | 系统分类: 科普集锦 | 关键词:石墨烯,笔痕,碳纳米管,足球烯 随着2010年诺贝尔物理奖颁给英国曼彻斯特大学51岁的俄裔荷籍教授安德烈.海姆和曾是他的博士生36岁的俄裔英、俄双重国籍的教授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之后,“石墨烯”这一专业名词突然进入人们的眼帘,并广为人知,但石墨烯是什么,它存在于何处,用什么办法可以制得,它又有什么实用价值,知道的人可能并不多。 就在我们身边,铅笔痕中就有 其实,石墨烯就在我们身边。铅笔痕中就有,当你用铅笔在纸上书写时,铅笔痕中就很可能有数十甚至上百层的石墨烯,大家都知道铅笔是有石墨加粘土制成的。石墨含量越多,字迹就越黑,6B铅笔芯是由80%石墨加20%粘土制成,字迹越黑表示字迹中石墨烯的层数也就更多。早在1564年德国就已经开始用石墨工业规模制造铅笔,但是直到1779年人们才知道石墨是碳元素的一种物质形式,并用希腊词意为“写”的“graphite”为其命名。石墨是一层层的按六角形排列的碳原子网面,因层间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而平行堆叠,其中的每一张网平面就是石墨烯。如同一张铁丝网,如图1所示。 图 1 碳原子形成的石墨烯网面 石墨烯层与相邻层之间的距离仅为0.335纳米(每一纳米为1毫米的百万分之一)。由于层间仅靠较弱的分子间相互吸引,因此只要在书写时稍加用力,铅笔芯内石墨中的石墨烯就会粘附在纸上,由于许多层的强烈的吸光能力而呈现黑色,形成字迹。 为何叫“石墨烯”,其尺度有多大? 在有机化学中碳原子间有碳双键的烯烃类化合物,如,乙烯(ethylene)、丁烯(butene)、苯(benzene),命名时均以ene结尾,石墨烯是石墨中的一个单层,该单层又全部由碳原子经原子间的双键和单键联成的六角苯环状的网平面构成,因此被命名为graphene,当然其中文译名也就相应地成了“石墨烯”。 石墨烯是碳原子之间,如同手拉手一样,相互成键形成的一种碳分子,随加入碳原子数量的增多, 网平面就能不断扩大,其分子也就随之变大 。因此其尺度也就可大可小。 单层石墨烯只有一个碳原子的厚度,即只有0.335纳米,这一厚度约为头发的20万分之一,这样1毫米厚度的石墨中就将近有150万层左右的石墨烯。其实,任何物质都有长、宽、厚度,可以说都是三维的,但习惯上当某一方向为纳米级时,便认为可将其忽略。那么。究竟多少层才可算做是二维石墨烯材料?由于石墨烯的电子结构等性能随层数增加急剧改变,因此目前较为一致的意见是单层、双层、多层(3-10层)三种都可算是二维石墨烯材料,而超过10层的就被认为是石墨薄膜。 图 2. 石墨烯及其形成的不同性质的各种同素异性体。 如插图2所示,石墨烯作为基本结构单元,不但能堆叠成立体的三维石墨,还可以单层或多层包卷起来,形成以长、宽、厚都极小的零维足球烯(碳60)为代表的各种富勒烯,也可单张卷成只有长度的一维碳纳米管,由同一元素碳可形成具有不同性质和形态的各种同素异性体。 完美原子晶体,奇特物理性能 虽然石墨烯早就为专业人士所知晓,但物理学家一直认为随物质厚度的降低,它变成蒸汽的温度也会急剧减小,当减小到单分子层时就会变得极不稳定,从而断定只有单原子厚度的石墨烯不可能单独存在。然而,2004年,海姆和诺沃洛夫第一次将目前世界上最薄的物质石墨烯分离出来,并成功地进行了一系列物理性质的测定,正如诺贝尔物理奖评审委员会指出,由于对这一“完美原子晶体”的“开创性实验”和“分离、认定和分类”,仅在6年后的今天两人便因此而获奖。 当然,如果石墨烯本身如果没有特殊的性能和极为宽广的应用前景,也不会如此受到人们如此的重视。正如海姆所说:“它是目前已知的、世界上最薄的材料,也是有史以来所见过的、最结实的材料”。 石墨烯最大的特性是 石墨烯中电子没有质量, 电子的运动速度达到了光速的1/300,远远超过了电子在一般导体中的运动速度。 石墨几乎是矿物质中最软的 ,其莫氏硬度只有 1~2 级,但被撕开成一个碳原子厚度的 石墨烯 后,性能会发生突然变化,其硬度比莫氏硬度 10 级的金刚石还要高,但却又有很好的韧性,而且可以弯曲。 如果将一张保鲜膜大小的石墨烯盖在杯子上,要想用一支铅笔戳穿它,就需要有像一头大象站在铅笔上的重量才行。 石墨烯 强度比世界上最好的钢铁还要高上100倍。 研究发现要使1米长的石墨烯断裂,需施加相当于55牛顿的压力,也就是说,用其制成的包装袋将可承受约两吨的重量。石墨烯的重量又非常轻,几克这种材料就能覆盖整个足球场。一平方米的石墨烯重量不到1毫克,仅相当于猫的一根胡须重,但是却可以承受整个一只猫的重量。石墨烯中碳原子间连接非常柔韧,受力时网面像吊床一样产生弯曲来保持其结构的稳定。其柔韧性和塑料薄膜一样,可以随意弯曲、折叠或者像卷轴一样卷起来。单层的石墨烯可使许多基础物理实验成为可能,例如量子力学效应,超导特性等,石墨烯只有长宽的二维形式是研究基础物理的最佳维度,它使物理研究更为丰富。石墨烯在接近“量子临界点”时其电子的行为就像一种近乎完美的液体(具有高度湍流性、极低的黏性)。石墨烯的这种不同寻常的低黏度及强烈的电子相互作用,为一些有趣的纳米电子应用提供了可能。通常情况下,材料的电阻不会随电压的改变而改变,但在石墨烯中却有这种可能。更为突出的是,石墨烯的传热速度比银和铜的高十多倍。单层石墨烯几乎完全透明,吸光率仅2.3%,但它却又十分致密,即使最小的气体原子氮也无法透过。 不同途径得到,方法多种多样 鉴于石墨烯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人们正力图寻找各种各样的方法来得到它,当然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将石墨一层一层的分离。海姆等首先用所谓“机械剥离法”,其实就是用胶带纸将排列得特别整齐的高取向石墨反复粘贴撕开,最后将粘在带上的石墨烯转贴到硅片上,然后用溶剂将胶带溶去,在硅片上就可以得到单层或少数层的石墨烯。这一方法比较简单,所得石墨烯也比较完整,可供进一步的性能研究,但是其产量低,很难制造大面积的材料。 化学工作者想到用“化学剥离法”,通过化学反应将非碳原子插入到层间,使石墨层撑开,降低层间的引力,然后在水或溶剂中用高频超声波振动将氧化后的片层分开,分开的片层再通过化学方法或高温使之脱氧还原成石墨烯。这一方法易于规模化制备,但是氧化等化学反应及超声处理和还原反应往往会造成石墨烯中碳原子的缺损,得到的石墨烯质量不高,性能较差。然而,最近“科学”杂志报道,单纯通过纳米加热也可将绝缘的氧化石墨烯转化为功能性导电纳米线,整个过程只需一步完成。 图3.化学剥离法示意图 化学气相沉积法是用含碳原子的气态有机物如甲烷(CH 4 )、乙炔(C 2 H 2 )等在镍或铜等金属基体上高温分解,脱除氢原子的碳原子会沉积吸附在金属表面连续生长成石墨烯。这一方法简单易行,可大面积成长,且所得石墨烯较完整,质量更好,转移到其它基体上使用也不困难,目前已成为主要方法之一。 还有在一种晶体上生长出了另一种晶体层的外延生长法,例如在高温和超高真空使单晶碳化硅“(SiC)中的硅原子蒸发,剩下的碳原子经结构重排形成石墨烯单层或多层,这一方法也可得到大面积的单层石墨烯,且质量较高。但单晶SiC的价格昂贵,生长条件也苛刻,生长出的石墨烯不易转移到别的基体上使用,主要用于以SiC为衬底的石墨烯器件。 除此之外,还有溶剂加热法、静电沉积法、微波辐射法、有机合成法等等。总之,石墨烯的研究热也促使人们正极尽全力通过不同途径以求经济、简便、快速地制得大面积高度完整的石墨烯。 应用前景无限,有望改变生活 实际应用时,石墨烯的用途或许不可限量,海姆表示:“ 我希望石墨烯能像塑料一样改变我们的日常生活 。 ” 作为一种新“超级材料”,石墨烯可用于制造卫星、飞机、汽车,并应用于超级计算机的研发。石墨烯有望给微电子世界带来革命性变化。石墨烯将代替现有晶体管的材料硅,使电脑运行速度更快。石墨烯的应用将主要集中在场效应管、触摸屏、太阳能电池、复合材料等领域。石墨烯的电荷载体有高迁移率,使之可制成室温下的弹道晶体管,其开关时间有可能缩减到10-13秒以下,并且能在太赫芝的超高频率下运行。超导电子器件耗能少且开关时间更短,石墨烯的另一潜在应用是制作超导晶体管。 目前,集成电路晶体管普遍采用硅材料制造,当硅材料的尺寸小于 10 纳米时,用它制造出的晶体管稳定性变差。而石墨烯可以被刻成尺寸不到 1 个分子大小的单电子晶体管。此外,石墨烯高度稳定,即使被切成 1 纳米宽的元件,导电性也很好。因此,普遍认为石墨烯将会最终替代硅,从而引发电子工业革命。 通过调整双分子层石墨烯的能带隙可以把它从金属转变到半导体,因此可在双层石墨烯的1平方毫米的片上装有数以百万计的不同的电子设备,并且这些装置可随意改装。而石墨烯发光二极管将能发出任何远至中红外范围的频率,它甚至可以用于激光材料,产生从太赫兹到红外的宽频率。 石墨烯拥有超凡的坚硬度、柔韧度、透明度和导电性,可以广泛应用于触摸屏和太阳能电池的制造中。韩国三星公司已在一个63厘米宽的柔性透明玻璃纤维聚酯板上,制造出一块电视机大小的纯石墨烯,并用该石墨烯制造出一块柔性触摸屏。这是制造更加坚硬、廉价以及更加柔韧的透明电子器件的第一步。从理论上来讲,今后人们有可能将iPhone手机卷起,然后像铅笔一样将其别在耳后。 石墨烯和单个心肌细胞之间能形成稳定接触,从而可实现对细胞中电生理信号的高灵敏度、非侵入式检测,将进一步发展为高集成纳米生物传感阵列。 超级电容也称双电层电容器,是一种新型储能装置,能在几秒钟内完成充电,同时它还具有容量大、功率高、使用寿命长、经济环保等特点,在数码相机、掌上电脑、新能源汽车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由石墨烯制得的新电容器效率更高,能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充电。 氧化石墨烯纳米悬液在与大肠杆菌孵育2小时后,对其抑制率可超过90%,氧化石墨烯的抗菌性源于其对大肠杆菌细胞膜的破坏。氧化石墨烯不仅是一种新型的优良抗菌材料,而且对哺乳动物细胞产生的细胞毒性很小,有望在环境和临床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在检测气体时石墨烯具有很低的噪声信号,可精确探测单个气体分子,使之在化学传感器和分子探针方向有潜在应用前景。已证实石墨烯可以吸收大量氢气,因而可望用于储氢器材中。和其它结构相比,石墨烯具有极高的电导率、热导率、及出色的机械强度;并且是单原子平面的二维晶体,将在高灵敏度检测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 低成本的石墨烯使之作为增强填料在复合材料方面具有吸引力。石墨烯的大表面和体积之比以及高的导电率,可提高电池效率有可能取代炭纤维,炭粉等传统材料,并将能降低超坚固炭/炭复合材料的成本,炭/炭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和建筑等领域具有广泛的用途。将石墨烯与塑料复合,也可以凭借其韧性,创制出兼具超薄、超柔和超轻特性的“新型超强材料”。石墨烯不仅可制造出纸片般薄的超轻型飞机材料、超坚韧的防弹衣,甚至能让科学家梦寐以求的“太空电梯成为现实。 由太空电梯进入太空的成本将比通过火箭便宜很多,但其最大障碍之一,就是如何制造出一根从地面连向太空卫星、长达3.7 万公 里 并且足够强韧的缆线,科学家证实石墨烯完全适合用来制造这一缆线。    研发成为热点,仍需不断努力 石墨烯是一种有可能颠覆人类生活的产品,几乎可用在各种不同领域。尽管 自2004年以来,已有大量石墨烯专利申请,石墨烯的产量也不断增加。 但是,目前全世界还无法实现石墨烯的规模化生产,石墨烯生产方面仍然处于探索阶段,一克石墨烯甚至可卖到 5000 元,几乎超过黄金价格的 15 倍。除了还不能找到合适方法扩大生产外, 要真正大规模应用,也还有很多的困难,研发之路仍相当长。目前石墨烯的面积还不能做得比较大,一旦做大,表面就很容易变得坑坑洼洼,很难成为严格的二维平面。另外,各种制备方法都可能使原本应该是标准六边形的石墨烯丢失其中的某些碳原子,形成有缺陷的石墨烯。因此,要能大规模地应用石墨烯,首先就要先解决能大规模地制作没有杂质、形状完整、面积较大的石墨烯。 当前,国内外众多物理、化学和材料方面的研究团队正在全力攻坚,与石墨烯相关的新成果不断涌现、日新月异,可以期待在不久的将来,石墨烯将成为一种普通的材料,其应用也将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举报 csm123 2011-3-15 19:45 现在这个确实是研究的热门 博主回复(2011-3-16 08:03) : 是的。 举报 hanyuhonest 2011-3-14 21:25 你的QQ号,我传给你吧! 博主回复(2011-3-16 08:03) : 谢谢!qq号为1040961443. 举报 Kingman130 2011-3-9 17:55 王老师您好,我是做电极催化材料的一名学生,要用到石墨烯,石墨烯经Hummers法,还原氧化石墨得到,但得到的氧化石墨该如何分离纯化呢?我用了过滤的方法,但最后滤纸堵住了怎么也滤不下去,而且溶液也由原来的棕黄变成黑色粘稠液体,水洗涤基本滤不下去;后来又用离心的方法进行分离,但将固体洗出后再溶在水里又形成粘稠的液体了,请问王老师我该如何来提纯呢?谢谢! 博主回复(2011-3-14 18:30) : 很抱歉,没及时注意到你的问题,回复较晚。过滤时不要用普通的滤纸,可用上海亚兴净化材料厂生产的混合纤维素酯制“微孔滤膜”。或者用我们发现的气液界面自组装成膜。具体内容可参考“新型炭材料2008,23,No。4,345与Advanced Materials 2009(29)3007-3011. IP: 222.79.245.* 举报 匿名 2011-2-28 13:59 伪学者,“如果将一张保鲜膜大小的石墨烯盖在杯子上,要想用一支铅笔戳穿它,就需要有像一头大象站在铅笔上的重量才行。石墨烯强度比世界上最好的钢铁还要高上100倍。研究发现要使1米长的石墨烯断裂,需施加相当于55牛顿的压力,也就是说,用其制成的包装袋将可承受约两吨的重量“。 你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吗? 博主回复(2011-3-16 07:59) : 谢谢你的评语,我将自勉。 举报 hanyuhonest 2011-2-2 08:45 王老师,不知道你有没有关注过理论上的一些文章,只靠SP2杂化就能够形成的三维的C结构,这是不是指石墨.目前我所看到的文章中至少有13种这样的结构了.也不知道在实验上是不是存在这样的全sp2-3D carbon.十分感兴趣那些完美的结构. 博主回复(2011-3-14 18:38) : 一般说来,Sp2杂化只能形成平面网结构,要形成三维必须有Sp杂化参与,例如富勒烯等。石墨是平面石墨烯分子靠分子间范德华力形成的分子晶体。然而理论上Sp杂化有时也能形成三维结构,如Bct-4碳,又称为3d-Sp2碳,实际上尚未能成功制得这类结构的碳。你看到的文章发表在哪里?请介绍给我,先谢谢了。 举报 graphenechip 2011-1-26 06:29 众所周知,石墨烯与衬底之间可以插层很多碱金属(甚至包括非金属),从而减轻石墨烯与衬底之间的相互作用,但是不知道碱金属是从什么位置或者间隙插进去的?一般而言是从边缘的缝吧,但是又如何全部插进整个层间面的呢? 王老师的博客可以留言讨论了啊,我好专门发问了帖子针对这个问题。 我的看法是:既然石墨烯在接近“量子临界点”时其电子的行为就像一种近乎完美的液体(具有高度湍流性、极低的黏性)。石墨烯的这种不同寻常的低黏度及强烈的电子相互作用,为一些有趣的纳米电子应用提供了可能。通常情况下,材料的电阻不会随电压的改变而改变,但在石墨烯中却有这种可能。更为突出的是,石墨烯的传热速度比银和铜的高十多倍。单层石墨烯几乎完全透明,吸光率仅2.3%,但它却又十分致密,即使最小的气体原子氮也无法透过。 --- 那么请问,上面的插层能覆盖全部衬底么? 博主回复(2011-1-26 16:27) : 很抱歉,你提的问题我不太懂。 举报 w47717723 2011-1-24 15:44 谢谢王老师,您发的邮件收到了,十分感谢! 举报 sulihong 2011-1-17 15:15 石墨烯微观领域研究价值很大,但今年诺奖研究问题很多,对于海姆和诺沃洛夫宣称的一些内容是很有价值的,但是还有很多是夸大和想当然的,单层悬浮石墨烯的可以稳定存在的尺寸是极有限的,在衬底上的大尺寸石墨烯是很难完整剥离的,其性质也发生了变化。请王老师参加我的博文,对于诺奖的质疑,这点得到了包括前诺奖得主在内多位科学家的认同。 博主回复(2011-1-19 17:49) : 看了你的博文,很有收获!谢谢! IP: 202.120.44.* 举报 交大钢铁研究者 2011-1-15 16:40 13楼所问也是在下疑惑的。大象是横着站还是竖着站啊?还是站在笔尖上?铅笔不能削尖吗?尖到极限不就是石墨烯吗?还要多大的力?用保鲜膜材料制造的牙签戳破保鲜膜能要多大的力?后面的1米长需要55N的力更让人摸不着头脑。材料力学讲的力总要作用在一个面积上,不知如何作用到1米的长度上?一个包装袋又是什么尺寸啊?两吨与55N的比值为363,也不知道是什么关系。这位是学者吗?怎么看着像忽悠啊? 博主回复(2011-1-19 17:38) : 请看回答:研炭翁说碳(三) 我忽悠了吗?-谈谈石墨烯的强度 举报 wliming 2011-1-15 00:16 如果将一张保鲜膜大小的石墨烯盖在杯子上,要想用一支铅笔戳穿它,就需要有像一头大象站在铅笔上的重量才行。石墨烯强度比世界上最好的钢铁还要高上100倍。研究发现要使1米长的石墨烯断裂,需施加相当于55牛顿的压力,也就是说,用其制成的包装袋将可承受约两吨的重量。 ================ “一张保鲜膜大小的石墨烯”是什么意思? 是说有很多层石墨烯? 如果很多层,就成了石墨吧? 可是,石墨从没发现有这么高的强度啊? 博主回复(2011-1-19 17:39) : 请看回答:研炭翁说碳(三) 我忽悠了吗?-谈谈石墨烯的强度 举报 w47717723 2011-1-14 21:13 王老师好,看了您的文章,对石墨烯的认识更多了一些。“石墨烯和单个心肌细胞之间能形成稳定接触,从而可实现对细胞中电生理信号的高灵敏度、非侵入式检测”,关于这个的文献,如果老师方便能给我发一篇吗?我的邮箱willkelvin@live.com 谢谢王老师了! 博主回复(2011-1-19 17:42) : 请看Nano Lett., 2010, 10 (3), pp 1098–1102 举报 w47717723 2011-1-14 21:13 王老师好,看了您的文章,对石墨烯的认识更多了一些。“石墨烯和单个心肌细胞之间能形成稳定接触,从而可实现对细胞中电生理信号的高灵敏度、非侵入式检测”,关于这个的文献,如果老师方便能给我发一篇吗?我的邮箱willkelvin@live.com 谢谢王老师了! 博主回复(2011-1-19 17:43) : 请看Nano Lett., 2010, 10 (3), pp 1098–1102 IP: 202.120.44.* 举报 交大钢铁研究者 2011-1-14 16:29 钢铁的最大强度是多少?博主需要检查一下再说石墨烯强度能达到最好的钢铁的100倍。即使刚入门的材料学者也知道一般琴钢丝的强度可以超过4000Mpa。子午线轮胎的钢丝有些已经超过5000Mpa,其实最好的铁晶须(可以认为是钢铁的一种)强度大于7000Mpa。这些都是看得见摸得着实实在在的东西,钢铁的理论强度是20000Mpa。比石墨烯差大约5倍左右。这是原子键合力差距影响的。说石墨烯比钢铁强100倍似欠妥。 博主回复(2011-1-19 17:44) : 请看回答:研炭翁说碳(三) 我忽悠了吗?-谈谈石墨烯的强度 IP: 89.204.137.* 举报 ccm0226 2011-1-14 03:59 王老师,Fritz Haber这边一个来自清华的师兄说看到了您的博客,我才知道您开通了博客。祝愿您健康长寿,笑口常开! 博主回复(2011-1-19 17:46) : 谢谢!祝你春节快乐! 举报 Synthon 2011-1-14 01:36 石墨烯作为基本结构单元,不但能堆叠成立体的三维石墨,还可以单层或多层包卷起来,形成以长、宽、厚都极小的零维足球烯(碳60)为代表的各种富勒烯,也可单张卷成只有长度的一维碳纳米管,由同一元素碳可形成具有不同性质和形态的各种同素异性体。 ------------- 王老师啊,这个不准确的说,形成富勒烯需要五元环,单靠石墨烯包卷是不能得到的。。。 博主回复:谢谢你的问题!你说的有一定道理,但是要知道,石墨烯在包卷过程中其中的某些碳碳键合会发生变化,从sp2键转化成sp3键,形成一定量的五元环或七元环,否则就不可能包卷成富勒烯和纳米碳管。 举报 duanxi 2011-1-13 15:15 王老师好!我在做炭纤维表面处理时,也发现了类似石墨烯的东西,只是没有表征的方法,更别说进行性能检测了,看来硬件不可缺啊。 博主回复(2011-1-19 17:47) : 非常同意你的观点! 举报 zqshichina 2011-1-13 14:22 王老师,以后可以多向您请教了. IP: 210.72.130.* 举报 nanoworm 2011-1-12 16:57 王老师好! 博主回复:李峰,你好!请多关照! 举报 Ising 2011-1-12 13:16 Ising将您的文章推送到 析万物之理 , 举报 caojian123 2011-1-12 11:52 好文,学习了! 举报 Guoxiangyun 2011-1-12 11:42 Guoxiangyun将您的文章推送到 纳米天地 , 举报 Guoxiangyun 2011-1-12 11:35 祝王老师博客开通! 博主回复:谢谢,这也是我学习的过程,请多关照! 研炭翁说碳(三) 我忽悠了吗?-谈谈石墨烯的强度 精选 已有 2017 次阅读 2011-1-19 12:19 | 系统分类: 科普集锦 | 关键词:blank 我忽悠了吗?-谈谈石墨烯的强度 本来 研炭翁说碳(三)想写“ 碳是个什么东西?” ,但上网一看,有几位评议人对前文“ 研炭翁说碳(二) 浅谈石墨烯”(以下简称“前文”)所举有关石墨烯强度的比较及例子表示质疑。游客 交大钢铁研究者甚至毫不客气地提出:“这位是学者吗?怎么看着像忽悠啊?”。 因此,被逼不得不先写此文作一总的回复。 写科普文章时,为避免枯燥的数字和太深的理论阐述,常常用简单的比较和例子予以说明,希望能达到深入浅出的目的。“前文”中提到的比较及例子并非本人原创而是引自其它文章(因系科普文章,当然也就未列出参考文献),但是这些比较和例子是有理论和实验数据作依据的。科普文章的例子和比较或比喻不可能像科技论文那样精确、贴切,但是也绝不能像科幻小说那样完全离谱。那么,石墨烯的强度到底是多少,“前文”中的例子和比较离谱了吗?文章的作者是在忽悠吗 ? 外层电子形成 sp2 杂化的碳原子所形成的碳碳双键( C=C )是自然界最强的价键之一,根据其键能 607KJ/mol 和碳键的密度,计算出石墨烯的弹性模量为 1Tpa(1 TPa=103 GPa=106 MPa) 。按照吉拉曼( Gilaman )固体材料理论固有强度的计算可得出,石墨烯的抗拉强度为 180GPa 。谈到钢铁,一般多指块状钢铁,包括各种不同牌号碳钢和不锈钢在内,其强度在 0.78-1.68GPa 之间 , 石墨烯的强度不是比它们大 100 多倍还多吗? 本人学识浅薄,孤陋寡闻,愧为学者,仅对碳略知一二,确实不知钢琴丝、钢晶须等还有那么高的强度,这也说明隔行如隔山的道理。但是,也并没有无知到用石墨烯来与钢丝或钢晶须作比较呀!如果 钢铁的理论强度如交大钢铁研究者所说是 20Gpa ,但块状钢铁应和普通块状炭材料一样,是很难达到纤维和晶须的抗拉强度水平的,更何谈达到其 理论值。另外,“前文”中也 并没有说石墨烯是 钢铁理论强度的 100 倍呀! 单层石墨烯是完美的理想晶体,其力学性能自然可接近其理论值, SP2 杂化碳碳键形成的碳纳米管实测得到的抗拉强度也有 150Gpa (参见 Nature. 1997.vol.389.no.6651,pp,582-4 )。石墨晶须的抗拉强度则为 21 GPa 。炭纤维也主要是以 SP2 杂化碳碳键所形成的材料,尽管受脆性材料中的裂纹、孔隙及晶粒大小等众多因素所影响,其抗拉强度与理论值有很大差距,但其工业产品的抗拉强度值也相当高,不同牌号的产品如 T300 、 T800 和 T1000 的抗拉强度分别可达 3.5GPa 、 5.5Gpa 和 7.0GPa 。这些也都是看得见,摸得着并已在航空、航天、军工等部门大量应用的产品。正是由于炭纤维的高强度、高模量,美国 F-22 战机的表面用炭纤维复合材料已达 70% ,民用波音 787 和空客 A380 中炭纤维复合材料已占其结构材料的 50% 以上,每架飞机用炭纤维的量达 23 吨。说到这里,似乎有点跑题。然而,在上世纪 60 年代,刚开始研究把脆性的炭材料变成柔韧的炭纤维时,谁又能想到能有今天这样的发展。从炭纤维的发展我们不就可以看到石墨烯的明天吗? 至于“前文”中的提到的另一比喻,请参看“科学”杂志中的一篇论文 ( Science , 18 July 2008 . Vol. 321. no. 5887, pp. 385 - 388 , “ Measurement of the Elastic Properties and Intrinsic Strength of Monolayer Graphene ) 。该文作者为 哥伦比亚大学的物理学学者 Changgu Lee, James Hone 等,他们 对石墨烯的力学特性进行了较全面研究。为此,他们选取一些 10 — 20 微米的石墨烯作研究对象,先将这些石墨烯样品放在了一个表面钻有小孔的晶体薄板上,这些孔的直径在 1 — 1.5 微米之间。然后用金刚石制成的探针对放置在小孔上的石墨烯施加压力,测试它们的承受能力。结果发现,在石墨烯样品开始碎裂前,其每 100 纳米距离上可承受的最大压力达到了大约 2.9 微牛。据测算,这一结果相当于要施加 55 牛顿的压力才能使 1 米长的石墨烯断裂。如果能制取出厚度相当于普通食品塑料包装袋的(厚度约 100 纳米)石墨烯,那么需要施加差不多两万牛顿的压力才能将其扯断。换句话说,如果用石墨烯制成包装袋,那么它将能承受大约两吨重的物品。 Nature 和 Science 是公认的世界顶级科学杂志,其上发表的论文和数据,恐怕没多少人会认为其论文作者是在忽悠人吧? 正如“前文”最后提到的,石墨烯作为材料应用其研究之路还很长。当前还根本制造不出 1 米大小的石墨烯,目前非科技人员可能既看不见,也摸不着它。制出较大面积的石墨烯时,其性能还有可能发生变化。 太空电梯效果图 太空电梯概念图 虽然石墨烯的存在人们早已知道,但单层石墨烯的成功分 离才仅仅 6 年,对其认识和研发也刚刚开始,和炭纤维碳纳米管一样,只要找准方向不断努力,美好的愿望和实用前景就有可能实现。更何况当今世界无论是物理学家、化学家还是材料学家,都在一窝蜂地竟相研究石墨烯这一新材料。这也正是为什么日本 IT 公司和美国国家宇航局( NASA ) 的先进概念研究所等机构 ,基于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的高强度、轻质量,先后 提出 用碳纳米管或石墨烯作缆绳,研发通向太空的天梯。这样大胆的设想,在某些眼光短浅的人看来,不更认为是在忽悠吗? IP: 222.240.48.* 举报 匿名 2011-1-20 18:00 写得很好,让我大开眼见!要是我们的研究生也能做到学术上能百家齐放、百家争鸣的话,那中国的科研能上一大台阶! 很欣赏你们的争和辩! 博主回复(2011-1-23 11:35) : 请看“不是忽悠,但确实有所不妥” IP: 123.118.2.* 举报 匿名 2011-1-20 13:14 外层电子形成sp2杂化的碳原子所形成的碳碳双键(C=C)是自然界最强的价键之一,根据其键能607KJ/mol和碳键的密度,计算出石墨烯的弹性模量为1Tpa(1 TPa=103 GPa=106 MPa)。按照吉拉曼(Gilaman)固体材料理论固有强度的计算可得出,石墨烯的抗拉强度为180GPa。谈到钢铁,一般多指块状钢铁,包括各种不同牌号碳钢和不锈钢在内,其强度在0.78-1.68GPa之间, 石墨烯的强度不是比它们大100多倍还多吗? ---------------------------------------------------------------------------- 还解释啥,从开头的论证,就看出你有两种可能,1是小小子闯世界,2,是大忽悠的钱耙子。 第一个指标,是你根据石墨烯单一条件的理论计算,第二个指标是实际宏观测量,两者根本不是一回事儿,能比么。 你要讲单一指标的理论计算,俺可以说豆腐比钢铁硬一万倍。 你不是大忽悠是啥? 博主回复(2011-1-23 11:35) : 请看“不是忽悠,但确实有所不妥” 举报 zhongyiao 2011-1-20 09:21 早干啥去了?本人最看不起的就是:人家获得诺奖以后才发发议论的人。看上去多有学问,实际上、、、、 博主回复(2011-1-23 11:36) : 请看“不是忽悠,但确实有所不妥” IP: 67.0.23.* 举报 匿名 2011-1-20 01:55 唉,不得不冒个泡,免得更多无知大众被误导。我做理论凝聚态物理,但对石墨烯的实验操作很清楚。首先理论上,我也不想说太多。只想提醒下,单纯的把纯数学计算的2维弹性模量,经过正确的数学推导,得到所谓的抗拉强度,物理上确实错误的。做过实验的都知道,对悬空微米的石墨烯,它本身垂直方向的晶格振动,Z mode,就能使得它轻易破裂,还用得着拉?另一个需要提醒的是,不要从微观性质直接外推到它的宏观性质。理论上不多说,这也是最朴素的量变到质变的观点,而且物理在不同的时间,空间,能量尺度上都不一样。所以有些问题不能想当然,想当然的东西更不能拿来科普了。科学家做事要严谨,科研工作者也应如此。 博主回复(2011-1-23 11:36) : 请看“不是忽悠,但确实有所不妥” 举报 ecqsun 2011-1-19 20:31 Gentalmen, the following information could be of interestin and for sharing. Happy Lunar New Year! Ecqsun@ntu.edu.sg Theoretical reproduction of the elastic modulus enhancement,28, 31, 32 melting point depression of carbon nanotubes,28, 33 the C 1s binding energy shift of carbon allotropes,34-36 and the width dependence of the band gap expansion of graphene ribbon have37 confirmed consistently that the C-C bond at the graphene edge is 30% shorter from 0.154 to 0.107 nm with a 152% increase of bond energy.28, 31, 32 The Young’s modulus was determined as 2.595 TPa corresponding to the bulk modulus of 865 GPa. For the 3-coordinated GNR interior atoms, the C-C bond contracts by 18.5% to 0.125 nm with a 68% increase of bond energy.31 The effective wall thickness of the SWCNT is determined to be 0.142 nm. Girit et al 5, 38 discovered that breaking a C-C bond of the 2-coordinated carbon atom near the vacancy requires 7.50 eV per bond that is 32% higher than the energy (5.67 eV/bond) required for breaking one bond of a 3-coordinated carbon atom in the interior of a suspended graphene sheet. It is also discovered that39 the mechanical strength of graphene increases with the density of defects (the reconstructed 5- and 7-membered rings forming the grain boundaries), because of the particular ring bonds and their elongation dynamics. 28. Sun, C. Q.; Bai, H. L.; Tay, B. K.; Li, S.; Jiang, E. Y. Dimension, Strength, and Chemical and Thermal Stability of a Single C-C Bond in Carbon Nanotubes. 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B 2003, 107 (31), 7544-7546. 29. Zheng, W. T.; Sun, C. Q. Underneath the fascinations of carbon nanotubes and graphene ribbons (Perspective). Energy Environment Science 2010, DOI:10.1039/C0EE00434K. 30. Kittel, C. Introduction to Solid State Physics.Wiley: New York,1996, pp 57. 31. Wong, E. W.; Sheehan, P. E.; Lieber, C. M. Nanobeam Mechanics: Elasticity, Strength, and Toughness of Nanorods and Nanotubes. Science 1997, 277 (5334), 1971-1975. 32. Falvo, M. R.; Clary, G. J.; Taylor, R. M.; Chi, V.; Brooks Jr, F. P.; Washburn, S.; Superfine, R. Bending and buckling of carbon nanotubes under large strain. Nature 1997, 389 (6651), 582-584. 33. Bai, A.; Seiji, F.; Kiyoshi, Y.; Masamichi, Y. Surface Superstructure of Carbon Nanotubes on Highly Oriented Pyrolytic Graphite Annealed at Elevated Temperatures. Jpn. J. Appl. Phys. 1998, 37 (6B), 3809-3811. 34. Balasubramanian, T.; Andersen, J. N.; Wallden, L. Surface-bulk core-level splitting in graphite. Physical Review B 2001, 64 (20), 205420-205423. 35. Kim, K.; Lee, H.; Choi, J. H.; Youn, Y. S.; Choi, J.; Lee, H.; Kang, T. H.; Jung, M. C.; Shin, H. J.; Lee, H. J.; Kim, S.; Kim, B. Scanning Photoemission Microscopy of Graphene Sheets on SiO2. Advanced Materials 2008, 20 (19), 3589-3591. 36. Sun, C. Q.; Sun, Y.; Nie, Y. G.; Wang, Y.; Pan, J. S.; Ouyang, G.; Pan, L. K.; Sun, Z. Coordination-Resolved C-C Bond Length and the C 1s Binding Energy of Carbon Allotropes and the Effective Atomic Coordination of the Few-Layer Graphene. 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 2009, 113 (37), 16464-16467. 37. Zhang, X.; Kuo, J. L.; Gu, M.; Bai, P.; Sun, C. Q. Graphene nanoribbon band-gap expansion: Broken-bond-induced edge strain and quantum trap depression. Nanoscale 2010, 2, 2160-2163. 38. Girit, C. Ouml;.; Meyer, J. C.; Erni, R.; Rossell, M. D.; Kisielowski, C.; Yang, L.; Park, C. H.; Crommie, M. F.; Cohen, M. L.; Louie, S. G.; Zettl, A. Graphene at the Edge: Stability and Dynamics. Science 2009, 323 (5922), 1705-1708. 39. Grantab, R.; Shenoy, V. B.; Ruoff, R. S. Anomalous Strength Characteristics of Tilt Grain Boundaries in Graphene. Science 2010, 330 (6006), 946-948. 博主回复(2011-1-23 11:37) : 请看“不是忽悠,但确实有所不妥” 举报 yuzh 2011-1-19 15:04 抱歉,我的留言不是针对您的. 举报 yuzh 2011-1-19 13:14 看过你几篇关于石墨烯的博文,本人觉得写的不错.感觉你是一个石墨烯的实验研究人员. 其实,无论是有机化学研究还是材料研究,研究人员都可以分成三类类。 一类只作实验,不做任何理论解释。 第二类只作理论研究不做实验,第三类实验和理论解释相结合. 由于石墨烯刚得诺奖,所以各学科的研究人员都往这个领域挤. 结果就出现了很多不专业的现象.有人对我的评论很不以为然,觉得我在挑刺,一个专业词汇用得不当值得那么认真吗。 我觉得一个严谨的科学研究人员,语言一定要专业,科学词汇一定要正确,基本概念绝对不能出错,理论解释不能出格.如果你自造一套专业语言,如何与他人交流. 如果非有机化学专业的人,一定要在石墨烯研究中,提出自己的理论解释,本人愿冒外行之名提出一些建议:(1) 建议读读电荷转移络合物的文献. 电荷转移络合物虽然是小分子,但是它的几何匹配原理,轨道能级匹配原理,对成称性匹配原理还是可以推广到石墨烯领域的;(2)读读分子内电子转移速度的研究. 这方面,Paddon-Row的工作也许可以借用;(3)读读关于分之间作用的研究。 这方面Morokuma的的工作也许会有帮助. 当然,在这方面,本人也做了不少工作;(4) 适当学点PMO(微扰分子轨道)理论,对于定性理解分子间作用也许会很有帮助的 博主回复(2011-1-19 14:12) : 谢谢!其实,关于石墨烯我也只是一知半解,绝对不敢提出自己的什么理论解释,写写科普文章也只是退休后找点乐趣,现已老眼昏花,再要读深奥的理论专著恐怕也只好等下辈子了。哈哈! 研炭翁说碳(四) -碳是个什么东西? 已有 623 次阅读 2011-1-19 13:01 | 系统分类: 科普集锦 碳是个什幺东西? 为什么有碳原子、碳分子,又有碳元素,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性质不同、形貌廻异的石墨和金刚石都是碳?为什么有碳原子中有碳 12 又有碳 14 ,两者有何区别?碳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其实,有初中水平的人就应该能回答,但可能有些人已忘记了,在这里让我们再综合起来回忆一下。 随着数千年文明的发展,人类不断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拓宽知识,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已经可以跨越 42 个数量级,即在宏观上目前观测所及的宇宙空间范围已可达到 1026~1027 ( 1 后面 26-27 个零)米,而微观上已知组成质子、中子的夸克、胶子等粒子的大小仅为 10-16 (小数点后面 16 个零)米。人们现在已经知道整个宇宙是由不同物质组成,物质的种类有几千万种以上,但组合搭配形成这些物质的元素却并不多,已知自然界存在的仅九十多种,加上人造的总共也只有 118 种, 碳就是这些元素当中的一个,但又是极为特殊的一个 。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不同数量、围绕其旋转并带有一个单位负电荷的电子所组成。电子是质量很小的微粒 , 在原子核外作高速运动,原子核则是由带正电荷的 质子和不带电荷但有一定质量的中子所组成。这些都是我们从初中课本中已经获得的知识。 由于不同原子中有着不同数量的质子、中子和电子 , 因此它们的性质便有了很大的变化。 元素则是具有相同原子序数或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碳元素就是所有碳原子的总称,而碳通常是碳元素的简称。 化学是研究物质及其变化和应用的一门科学。化学中用不同的英文字母来表示不同的元素,用一个字母时为大写,用两个字母时为一个大写一个小写,它们被称之为化学符号 ( 或元素符号 ) 。例如用“ H ”表示氢,用“ O ”表示氧,用“ Fe ”表示铁等等,碳的化学符号为“ C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从宏观上看物质是由不同元素或化合物所组成,从微观上看则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所组成。后来人们进一步发现各种元素的性质会随着其原子序数(核电荷数)的递增周期性地变化,这是因为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而导致的结果。这样,便可将一百多种元素排列归类形成一个化学元素周期表。 图 1 . 碳原子中原子核及围绕它旋转的 6 个电子的示意图 图 2 .碳原子中电子云 ( 蓝色部分 ) 的几种组合方式 碳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6 ,即碳原子的原子核外有 6 个电子围绕它旋转(图1)。去年 乌克兰科学家成功捕捉到碳原子内部的图像,显示了碳原子中电子云 ( 蓝色部分 ) 的几种组合方式(图2)。 碳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四主族( Ⅳ A )族,在 C 、 Si 、 Ge 、 Sn 、 Pb 元素组成的第Ⅳ A 族中,在这一族中它的原子序数最低,核电荷数最少,即原子核外的外层电子数最少。在以后面我们将谈到, 碳元素的所有神奇特性都是由于它们处在这一不上不下,不左不右的特殊位置所致。 碳原子有极强的化学成键能力,周期表的所有元素中只有碳是能够形成更多价键的原子,也只有碳才是能形成结构数更多的元素。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同一种元素组成的不同性质的单质被称之为同素异性 ( 或同素异形 ) 体。随碳原子排列的不同,其组成结构也不一样。仅仅由碳原子却可以组成结构和性质完全不同的深灰色石墨和光彩夺目的金刚石等原子晶体,还可由几十或数百上千个碳原子形成碳 60(C60) 之类的富勒烯、纳米碳管或石墨烯分子。碳 60 还能进一步形成分子晶体。 只有碳元素才能形成无穷无尽的同素异性体,这又是其独特之处。 这些我们在以后都会陆续谈到。尽管各种同素异性体的物理性质极其不同,由于其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全都一样,例如在空气中它们都能像煤炭一样,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同时放出大量的热来。 由于电子、质子和中子都有一定的质量,不同原子的核电荷数不同各种原子的质量也就会不一样。原子的绝对重量极小,难以直接称量,故最早用原子中最轻的氢原子重量为 1 来测定其它元素的相对原子量,后来又将自然界存在的氧原子的平均原子量等于 16.0000 作为基准。考虑到碳元素在自然界的丰富程度以及它又有很强与其它元素结合的能力,所以国际上从 1961 年起为了避免混乱,统一将 12 C (碳 12 ,其原子质量数,即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为 12 的碳原子)作为基准定为统一原子量的标度,其相对原子量被精确地定为 12.0000 ,所有其它的原子和分子均参照它来确定各自的质量,从而使物理化学数据更为精确。 人们发现自然界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原子,有时其中的中子数并不完全相同,于是将有相同质子数但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几种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已发现的天然同位素有 300 多种。人造同位素更是达 1200 多种,已发现 碳原子的同位素有 13 种, 即从 8 6 C (左上 8 表示原子质量数,左下 6 表示质子数)至 20 6 C ,其中 12 6 C (碳 12 )和 13 6 C 为稳定同位素,各自的平均相对丰度分别为 98.9% 和 1.108% 。其余同位素均为放射线同位素,其中除 14 6 C (碳 14 )的半衰期为 5730 年,人们可感到其存在外,其余的同位素由于半衰期很短,如 16 6 C 仅为 0.74 秒, 17 6 C 仅有 20 毫秒 , 即 0.02 秒 , 所以无太大意义。大气中的碳 12 和碳 14 按一定的比例保持不变,即每克碳中仅有百万分之 13.56 的碳 14 。利用碳 14 的半衰期,人们可以估计含碳物质,如树木、骨头和含生物分子的化石的年岁,即所谓碳 14 监年法,也称为碳年代测定法( carbon dating )。周期表中所列元素的原子量是按各元素所有与天然同位素丰度一致的原子重量所占百分比计算的平均值,所以碳元素的原子量不是 12.000 而是 12.001 。 宇宙万物是由各种基本粒子及近百种元素和其形成的化合物所组成,在这些元素中最为特殊、也是最为神奇的就是碳元素。碳原子能形成无穷无尽的单质和化合物。没有任何元素能像碳元素那样,作为单一的元素却可形成许许多多结构和性质完全不同的物质。各种类型碳单质所具有的性质几乎能包括地球上所有物质的性质,有的甚至是完全对立的性质。例如:最硬 ( 金刚石 )- 最软 ( 石墨 ) ;绝缘体 ( 金刚石 )- 半导体 ( 石墨 )- 良导体 ( 石墨烯 ) ;绝热体 ( 石墨层间 )- 良导热体 ( 金刚石 ) ;全吸光 ( 石墨 )- 全透光 ( 金刚石 ) 等等。碳在宇宙进化系统中起重要作用,又是太阳等恒星发光不可或缺的元素,也是地球上各种有机生命的关键组成元素,碳及其化合物和人类息息相关,几乎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它无处不在,人们无时无刻也不能与之分开,新型碳质材料的研究和开发正日新月异,也正在改变和提升我们的生活质量。碳元素如此重要,如此神奇 , 那幺它是从哪里来的呢?请看研炭翁说碳 ( 五 ) :碳从哪里来? 研炭翁说碳(五) 碳从哪里来? 已有 314 次阅读 2011-1-23 13:02 | 系统分类: 科普集锦 | 关键词:起源 元素 世间万物都在运动变化,都有各自的起源和演化规律,碳元素也不例外,也在不断演变和进化,也有其起源和演化的规律。那么碳是从哪里来的呢? 早在 1886 年,英国著名科学家克鲁克斯曾发表了一篇论文《元素的产生》,提出所有的元素都是由一种原始物质逐渐凝聚而成的。 1932 年匈牙利天文学家勒梅特首次提出宇宙大爆炸概念。 他根据任何事物都是从简单到复杂的规律,认为 整个宇宙最初是聚集在一个“原始原子”中,后来发生了大爆炸,碎片向四面八方散开,形成了现代的宇宙。 1956 年,美国科学家尤里首先发表了在宇宙间元素分布的数据,发现氢最多,氦次之,再次为碳、氮、氧,并且某一元素随其原子量的增加而迅速减少,但到了铁时又会突然增多,而比铁原子量更重的元素则又逐渐减少。 1948 年, 美籍俄国天体物理学家伽莫夫考虑到,如果按照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的理论再加上一些原子的反应过程,就有可能推算出宇宙的演化历史。伽莫夫和他的学生阿尔文及朋友贝瑟一起将他们的论文《化学元素的由来》投给著名的刊物《物理学评论》,这篇文章最后按照三位作者名字第一个字母的希腊文读音,被称之为 αβγ理论 。这一文章在 勒梅特 想法的基础上,完整地提出了他们的大爆炸宇宙模型,提出宇宙起源于大约 150 亿年前一次巨大的爆炸,由最早时期温度极高且密度极大,体积极小的一个“奇点”迅速膨胀而形成,是一个由热到冷、由密到稀不断膨胀的过程,犹如一次规模极其巨大的超级大爆炸。根据天文观测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现代天文学界和物理学界都一致认同宇宙诞生的大爆炸理论。 20 世纪 60 年代,这个预言果然被天文学家在对宇宙进行观测后证实,这也就使大爆炸宇宙模型成为宇宙学界的标准模型。它与粒子物理学中的夸克模型、生物学中的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和地质学中的板块模型一起,并称为 20 世纪科学界最著名的四大科学模型 。 在此基础上, 1954 - 56 年间福勒( Fowler )与伯比奇夫妇 ( E. M. Burbidge 和 G. R. Burbidge ) 以及霍伊尔 ( F. Hoyle ) 合作,对恒星中的核反应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1957 年,他们全面阐述了恒星中化学元素的核合成,在《现代物理评论》上发表了后来简称为 B2FH (四 作者名的第一个字母 )理论的著名论文。该论文指出了恒星的演化方向以及与恒星演化各阶段相应的 8 种核合成过程,提供了计算恒星内部结构的客观基础,阐明了超新星爆发和大质量恒星演化的关系。 WMAP 探测到的宇宙膨胀过程 近年来美国宇航局威尔金森微波各向异性探测器 (WMAP) 向天文学家提供了新的数据,证实大爆炸理论的正确性,它已探测到 137 亿年前大爆炸后 40 万年所形成的余辉,发现约 40 亿年后第一代星球的生成。因此,根据最近标准宇宙论模型以及 B2FH 理论,比较一致的认为是:宇宙是在不断地进行膨胀和收缩循环,既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我们处在的这一轮循环是大约 137 亿年前由收缩到非常致密的小质点爆炸后产生的。大爆炸后的极短时间内( 10-30 秒)宇宙便加速暴胀,目前正处于缓慢膨胀的初期,仍在继续膨胀。在爆炸后的百万之几秒,温度达 1 千亿度( 1011 k ),形成一种超炽热、极致密、由一些被称为夸克 (quark) 和胶子 (gluon) 的粒子组成,它们四处游荡,横冲直撞。随后少量的电子、光子和其他较轻的基本粒子又参加进来。这时混合物的温度可高达上万亿 ℃ ,比太阳核心还要炽热 10 万倍以上。但是,温度会随着宇宙的膨胀而直线下降,就像今天一团普通气体在迅速膨胀时会冷却一样。夸克和胶子的速度也大为减慢,以致其中一部分开始能暂时地粘连在一起。随着宇宙的膨胀,当其冷却至 1 百亿度时,夸克通过胶子传递的强作用力组成亚原子粒子质子和中子,后者又进而形成原子核。当电磁力起作用时,原子核捕捉电子后形成一些最轻的氢和氦原子,这一过程仅三分钟。在大爆炸 10 亿年后,宇宙冷却到 4000K 时,最初形成的氢、氖、氦等元素组成原始星际物质,靠引力收缩形成原始恒星团块,此时温度又逐渐升高,当温度达到 700 万 K 时, 原子中电子脱除,仅剩原子核,高温高压下它们因热运动碰撞,两个轻原子核 熔 合在一起成为一个重原子核。在温度为 110 ~ 1110 万 K 的恒星中,主要产生质子-质子热核反应, 氢核聚变转化为氦。当恒星 中心温度和压力提高至氦被点燃时,氦芯收缩而外层膨胀和冷却,变成了红巨星。按照 B2FH 理论,通过 3α 过程,三个氦原子可聚变成一个碳原子。这一 过程由两步完成,先是两个 α 粒子 ( 即 4 He 原子核 ) 形成 8 Be ,但后者寿命仅 10-16 秒,然后再捕获一个 α 粒子,形成 12 C 。因此,碳是完全在星球内部形成的第一个最轻的元素。若星球核心进一步收缩至 6 亿度以上的高温,则碳继续聚变产生氧、镁等原子核。如果没有形成碳的 3α 过程,就不可能进一步形成其它重元素。在形成质子数为 26 的铁之后,核聚变不再是放热反应,此时核心产生的震动波与外层的物质相撞,释放大量能量产生更多热核反应,从而形成更多比铁更重的元素。恒星外层炸掉,形成所谓超新星爆炸,一系列热核反应生成的各种元素也被散布到宇宙各处。据估计太阳中每 106 氢核有 215 个碳原子,宇宙中 106 氢核中有 85 个碳原子,而恒星 包覆物及环绕其外围中 碳 / 氧 1 的富碳星每年可产生固态 C 的速率约为 0.002M ⊙ ( M⊙ 为太阳的质量) 。 在温度为 ~ 5 × 107K 的最早恒星中,会以更高速率产生 必要量的碳来催化氢的燃烧。 太阳中心温度为 1500 万度,而质量 1.5M⊙ 的恒星,其核心温度可达 3000 万 K 以上,此时主要是:“碳氮氧循环”(也称“碳循环”)反应。在此反应中,碳作为中间物起催化作用,所以碳在恒星发光发热过程中 也起着 重要作用。 1938 年贝特( Bethe )提出这一碳氮氧循环理论 , 并因此获得 1967 年的诺贝尔奖。 从现代观点看,整个宇宙都是大爆炸后热核反应的产物,无论是我们每天看到的太阳,还是我们目前生活的地球都莫不如此。作为物质的一种的碳元素当然也不例外。可以说, 我们人体中的每一个碳原子也都是宇宙大爆炸后,在恒星热核反应中燃烧 “灰烬”的产物 。 碳是宇宙前期种形成的关键元素 , 也是地球上最活跃的元素 , 其存在形式复杂而且在不断地演化 : 从单一键态,演化到复合键态的多形式 碳; 从早期的原生碳,演化到无机碳 , 从无机碳演化到有机 碳; 碳的单质形态,也从链型向层 型、 管 型、 球型和配位型不断转 化。 那幺宇宙中的碳有哪些形态?请看研炭翁说碳 ( 六 ) 宇宙中的碳 举报 weinyuan 2011-3-5 19:02 引用“1956年,美国科学家尤里首先发表了在宇宙间元素分布的数据,发现氢最多,氦次之,再次为碳、氮、氧,并且某一元素随其原子量的增加而迅速减少,但到了铁时又会突然增多,而比铁原子量更重的元素则又逐渐减少。” ----------------- 教科书上说挪威地球化学家戈尔德施密特(V.M. Goldschmidt)1937年首次计算和汇编了元素及同位素的宇宙丰度(元素的分布及含量)。未必正确,只是参考,仅作探讨。 博主回复(2011-3-6 08:34) : 谢谢你的补充! 举报 chzhgxmu 2011-2-20 19:43 不过王老师,我觉得国外人名若能用英文名更好,能给出这些经典文献的目录那就最好了 博主回复(2011-3-4 08:11) : 不是写论文,只是科普文章,所以都省了。 举报 chzhgxmu 2011-2-20 19:42 很好,很专业 博主回复(2011-3-4 08:08) : 谢谢! 举报 chengmin8504 2011-2-9 09:42 写的真好 博主回复(2011-3-4 08:08) : 谢谢! 研炭翁说碳(六) 精选 已有 1649 次阅读 2011-2-20 08:08 | 系统分类: 科普集锦 研炭翁说碳 ( 六 ) 从钻石星球“露西”说起 —— 漫谈宇宙中的碳 图 1 钻石星球 图 2 宇宙中的 巴基球 光辉夺目,晶莹剔透的钻石虽然也是碳元素的一种形式,但却是年轻女士在情人节时最期盼的礼物。地球上已发现的最重钻石是 1905 年产于南非,重 3106 克拉的“库里南”钻石原石。按每克拉为 0.2 克计算,其重量相当于 621.2 克,尚不足一公斤。但是,你知道吗,距离我们地球 50 光年的人马座中,有一颗编号为“ BPM37093 ”星球却是迄今所知宇宙中的最大的一颗钻石。它的直径为 4000 公里,重量达 10的34次方 克拉,即 2 × 10的27次方 吨,天文学家根据披头式乐队的歌曲“天空中那是载着钻石的露西”,而将它命名为“露西”。事实上,它是恒星中核反应完全结束、转化成白矮星之后形成的碳内核,随温度的降低,其中的碳元素就会逐渐形成密度极高的结晶,从而成为银河系中最大的钻石。 50 亿年之后,太阳也将蜕变成一颗白矮星,然后再经过 20 亿年,就也将变成一颗闪闪发光的大钻石。 除由恒星直接转化成的大钻石外,也有在恒星周围形成的碳行星。人类已经观察到 100 多颗太阳系以外的行星。在这些行星中,也有一些是由含有丰富碳元素的气体及尘埃浓缩而成,其中有些行星的主要成分是碳化硅(金刚砂)等。还有一些行星的表壳最上端可能是石墨,而内部是由于高压作用转化成的天然钻石,其表面还可能有碳氢化合物,也可能形成甲烷之类液体碳氢化合物的湖区或海区。有些科学家甚至认为这些太阳系外的碳元素行星可能存在着生命,甚至智能生命。例如,在年龄仅 2000 多万年、离地球约 60 光年、被称之为“贝塔 - 皮克托里斯”的恒星周围,就发现了直径达 3000 亿公里的气体尘埃云,其中有大量气态的碳,它们正在形成甲烷和石墨储量极其丰富的行星。 2008 年美国宇航局发布 “ 卡西尼 ” 飞船探测结果称,土星最大的一颗卫星 —— 土卫六的表面湖海中天然气和其它液态碳氢化合物数量惊人,是地球上已探明石油天然气总储量的数百倍。液态碳氢化合物不是以水,而是以甲烷和乙烷的形式存在于土卫六的表面。 宇宙尘粒大小主要在纳米至微米范围,可能在原始行星中有更大的粒子。在原始球粒陨石中曾发现两种太阳前期的碳粒子:纳米金刚石和石墨粒子。纳米金刚石的典型大小为 2nm ,相当于 100 个碳原子;而石墨粒子约为 1 ~ 20nm 。在某些富碳星的流出物中发现许多不同结构的碳及非晶态碳粒。 在原始含碳球状陨石中还发现许多有机物 , 如在 含碳陨石中已发现糖类及其衍生的多羟基化合物 , 因此在数百万年前彗星和陨石轰击地球时可能为地球带来了有机生命的种子 。对坠落地球的陨星研究表明,其中碳元素的 3% 以纳米级钻石形态存在。据推算,宇宙尘云中一克尘埃和气体中可能含一万万亿颗纳米级钻石。美国宇航局的“斯皮策”( spitzer )红外线太空望远镜正在进行这方面的搜寻。在宇宙中,碳元素除以钻石、石墨形态存在之外,还有许许多多其他形式。例如利用哈勃望远镜在一棵距地球 65 光年、如木星般大小、被命为“ HD189733 ”的系列行星上还发现二氧化碳气体。 自 1937 年发现第一个星际分子以来,已鉴定出的星际分子已超过 130 多种,而其中的 75 %是含碳分子。碳是扩散星际云中自由电子的主要来源,可以使星际气体加热,因此碳在星际介质物理进化中起重要作用。由于碳有更强的成键能力,故能形成多种多样的分子。在空间 已鉴定出 的含碳分子包括简单的双原子(例如, CO 、 CN 、 C 2 等),简单的多原子( CH 2 、 CH 4 、 C 2 H 2 等) 和更 复杂的不饱和及多环芳烃分子。在距地球约 2.6 万光年的区域曾探测到乙二醇。乙二醇是由碳、氢和氧组成的 10 个原子的分子,是目前在宇宙中发现的 5 个最大分子之一。这一发现表明,星际云中可能存在更为复杂的像核糖一样的糖分子。核糖是构成核糖核酸的主要成分,而核糖核酸是构成脱氧核糖核酸的主要成分。该发现进一步表明,星际化学物质的发现对了解地球早期生物分子的产生十分重要。 六个碳原子接合在一起可形成六角形的苯环分子,多个苯环并在一起可形成萘、菲、蒽等平面的各种多环芳烃分子,苯环的并联可以无限制地继续,在极端情况下就形成不同大小的平面石墨烯分子。多环芳烃分子被认为是空间最丰富复杂分子类的代表,这类分子有很高的光分解稳定性,从而能在苛刻的星际环境中存在。多环芳烃分子在富碳巨星流出物中产生,其过程与燃烧过程中烟炱的形成类似,它是炭黑粒子的基本原料,是气相中分子碳和尘埃粒子(或碳质固体)的中间产物。平均大小为 20 ~ 30 碳原子的多环芳烃分子和碳碳链是星际云中“热”的分子云核心( 100 ~ 200K )和碳星外围的普通组分。 2010 年,用“斯皮策”红外线太空望远镜,在距离地球 6500 光年的天坛星座一颗星体周围的宇宙尘埃中,也捕捉到巴基球 ( 即富勒烯: C 60 、 C 70 等 ) 引发的红外光谱扰动。由于巴基球是最稳定的物质之一,因而它们可以在星际间的强大太空辐射场中保存下来,这一发现证明富勒烯也能在太空中形成。 C 60 和 C 70 因其所具有的独特特性,在太空发生的各种物理和化学反应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 这一发现甚至可能帮助科学家解释在宇宙尘埃中已经探测到还无法解释的化学信号。 整个宇宙的质量中, 95 %为看不见的黑暗物质、黑暗能量和中微子。星球、彗星、宇宙间气体和灰尘仅占整个宇宙质量 5 %,其中的所有物质均由近 100 种元素及其 300 多种同位素组成。宇宙内的所有元素中,碳元素含量所占比例仅为 0.3% ,但其丰度列第 6 位。在太阳系的元素和同位素中,按原子比率的顺序碳和氧差不多列第 4 位,仅低于氢和氦。碳也是形成地球宇宙微粒的主要构成元素,随着不断的演化发展,以碳为骨架,终于在地球上形成了各种动植物繁衍的大千世界,详细请看研炭翁说碳 ( 七 ) 碳在地球上的轮回。 IP: 125.39.66.* 举报 匿名 2011-2-26 18:16 好文章! 这个讨论区有意思,可以达到百家争鸣的效果 博主回复(2011-3-4 08:19) : 是的,有大家讨论可使作者少犯错误! IP: 210.93.98.* 举报 匿名 2011-2-26 16:11 重量达1034克拉,即2×1027吨,发文时编辑一下 博主回复(2011-3-2 14:33) : 文章发上网后,10的次方变到了下边,怎么也改不上去,如何编辑请赐教。为了不误导读者,已将文中的次方均作了说明。 举报 suqdu02 2011-2-23 15:53 王老师,您博客人气很高啊。祝您在新的一年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博主回复(2011-3-2 14:34) : 谢谢关照! 举报 yangyq 2011-2-20 19:53 拜读! 博主回复(2011-3-4 08:16) : 谢谢! 举报 luo971 2011-2-20 14:19 王老师云: "人类已经观察到100多颗太阳系以外的行星". 这信息须更新修正. 2010年, NASA报告, 人类已经观察到近500颗太阳系以外的行星. 但它们都不适合人类居住. 罗渝然, luo971@ustc.edu.cn 博主回复(2011-3-2 14:30) : 谢谢指教,最近看东西少了,看来知识不更新是不行的! 举报 yuzh 2011-2-20 12:22 谢谢王老的博文 我的博客专著正写到“多环芳烃的芳香性”,将介绍我们的新的研究方法, 也将介绍我们与价键理论研究人员之间的重大争论。 所以,您的关于多环芳烃的论述引起了我的思考. 从苯到多环芳烃,从多环芳烃到石墨烯,除了分子量的增大外,材料的组成也发生了质的变化,根本的变化是,石墨烯是单分子材料,其他所有的材料都是有无数的分子组成的. 因此,石墨烯的所有化学物理性能都是单分子的性能,没有分子间的作用。可以这样说,石墨烯为分子内的作用,分子内的轨道作用的研究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途径. 其他所有物质的化学物理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分子间的作用. 例如,它们的光谱性能是大量分子所表现出的一种统计分布的结果。 即使C60,碳纳米管等,也不是单分子材料。石墨烯虽然也可以说是大分子,但与有机大分子也有本质区别,根本的区别也在于石墨烯是单分子材料 . 理论化学的研究仅仅是对单个分子做研究,这种研究完全忽略了分子之间的作用。 因此,有些理论很难获得实验的证据.期盼石墨烯为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提供有力的实验证据. 博主回复(2011-3-4 08:15) : 谢谢关照,只是理论化学我也不太懂。 举报 luo971 2011-2-20 09:17 王老师, 你能帮助我吗? 提前感谢了. 你在哪里? 寻找一位匿名研究石墨烯的大侠 罗渝然, luo971@ustc.edu.cn 一月二十日, 王茂章老师发表博文 “研炭翁说碳(三), 谈谈石墨烯的强度” (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26286do=blogid=405824) ,引来多位大侠讨论。 其中一匿名博友 (IP: 123.118.2.* ) 提出利用碳碳双键(C=C)键能估算石墨烯的弹性模量. 我对这样的估算很有兴趣。 借《科学网》交友,那位匿名研究石墨烯的大侠,你在何方?交个朋友吧!. 博主回复(2011-3-2 14:27) : 罗老师,很抱歉,最近未上网,回复较晚,记不太清楚了,可能是下述文献,请查看。Appl.phys. 31.283(1960); 41.4893(1970) 王茂章 研炭翁说碳(七)——碳在地球上的轮回转世 精选 已有 1057 次阅读 2011-3-2 13:31 | 系统分类: 科普集锦 | 关键词:style 起源 星云 元素 地球起源于 46 亿年前原始星云,碳是形成地球宇宙微粒的主要构成元素之一。随着地球的演化,碳在地球的不同圈层内也在不断地变动和演化。地球中重元素较多,从地表到往下 16 公里 的地层,包括大气层和水圈在内,碳的质量分数仅为 0.08% ,其丰富程度仅列第 14 位,远低于氧、硅、铝、铁等元素。但是,碳却是存在形式最复杂的元素。基于碳的极高成键能力和独特的性能,唯有碳,才能够成为太阳能的主要 化学能源 载体;也只有碳,才能成为构成地球上各种生物体的骨架元素。 地球上的碳,除了大部分演化为 碳酸盐和 化石 燃料外 , 也有极少量在各种特殊条件下转化为单质碳,如石墨和金刚石,甚至还有天然富勒烯和纳米碳管。 在各种特殊条件下,碳在宇宙和地球上演化为众多的有机分子 ( 如碳水化合 物、 氨基 酸、 蛋白 质、 核酸等 ) ,进而发展成能自我重构的大分子,即有遗传信息的原始基因片段。这些原始基因片段利用自身及周围材料,在光能等作用下通过生物化学反应重构自己的躯体 , 在不同的条件下经过长时间的进化发展,在地球上终于形成了当今包括人类在内、各种动植物繁衍的大千世界。 地球上所有的“能 ” 均来自太阳。物质可以循环,但能量消耗转化后却不能再生。自养型植物可通过其体内的叶绿素吸收太阳能使低能量的 二氧化碳( CO 2 ) 和水转化为高化学能的糖类贮存于体内,而异养型动物则要通过食物链由植物或其它动物取得能量来保持自身的机能。生物通过有控制的呼吸作用缓慢地燃烧糖类释放出 CO 2 ,同时产生能量供生物体维持其生命。这一新陈代谢是生命的基本特征,是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过程,而正是碳在这一演化过程中起关键作用,也只有碳才能完成这一重大使命。 佛教认为人可以转世,既有我这辈子必然有上辈子,并且认为转世的不是肉体,而是灵魂。然而,从科学角度看,人体中可转世轮回的只有身体中的碳,它既有今生,还有前世。任何人身体中的碳无不来自亿万年前恒星的热核反应。人和其他动物一样,每天通过食物输入新的含碳有机物,以提供维持生存的能量,同时又通过呼出 CO 2 及排泄出残余含碳废物,进行体内碳原子的不断代谢更新。人在百年之后,整个躯体中含有的碳物质将飞灰烟灭,在细菌及氧的作用下完全分解成 CO 2 ,如果这些 CO 2 与日常呼出的 CO 2 被植物吸收就又有可能再次轮回到下一代的人体中。说不定你身体中的某一碳原子几千年前曾在秦始皇身上呆过,也可能上辈子曾在牛马体内停留,各种几率都有,但是因为碳原子的数量实在太多,每一种情况的单一可能性又极低极低。 地球上贮存碳的最大两个碳库是岩石圈和化石燃料,其总含碳量约占地球上碳总量的 99.9 %。地球上还有另外三个碳库:即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这三个库中的碳在生物和无机环境中不停地交换。岩石圈中碳主要以碳酸盐形式存在总量为 6 × 10的 16 次方 吨,大气圈以 CO 2 和 一氧化碳 形成存在,总量为 7 . 2 × 10的11次方 吨,水圈中以多种形式存在,生物库则主要以有机物存在,海洋中含碳量是大气中含碳量的 50 倍,为 3.84 × 10的13次方 吨。 释放 CO 2 的库,称为“源”( Source );吸收为 CO 2 的库,称为汇 (Sink) 。岩石圈中的碳借助于岩石的风化和溶解,化石燃料的燃烧以及火山爆发等可重返大气圈和水圈。贮存在动植物体内的碳也可因燃烧死亡后细菌分解等途径转化,将 CO 2 释放于大气中。陆地生态系统也与大气迅速交换 CO 2 ,但其循环周期要数十年。地球早期陆地未被现代大气 CO 2 饱和,故当大气 CO 2 增加时,陆地植物是人为碳的潜在碳汇。大气中 CO 2 不断在海洋表面与之交换 CO 2 ,但海洋表面吸收 CO 2 的能力却随大气中 CO 2 的浓度增加而降低 。 地球上碳的循环 温室效应是大气吸收太阳热的一种效应,起主要作用的是大气中被称为温室气体的微量气体,包括 CO 2 、甲烷、水蒸气、氯氟烃等,它们比其它气体传递红外辐射的效率更差,使能量在对流层中积累,这些气体浓度的增加将使气候变 暖 。 人类的生存通过人体的新陈代谢燃烧各种含碳有机食物所积累的太阳能而得以维持,同样人们的生活也是依靠含碳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燃烧,释放所积蓄的太阳能来提供衣食住行各方面所需的能量。随人类繁衍增多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所消耗的能量也与日俱增,碳的消耗量也大大增加。 1850 年到 1950 年的 100 年间,从化石燃料计算全球所消耗的碳仅 600 亿吨,而目前每一年的量就达到 80-90 亿吨碳。按 1 吨碳燃烧后将放出 4 吨 CO 2 计算,一年就有约 350 亿吨 CO 2 排放到 大气中。事实上,全球大气中 CO 2 含量已由 1800 年的 280ppmv 增至目前的 380ppmv 。而 1860 年以来 , 地球表面平均温度也增加了 0.6 ± 0.2 ℃。 工业革命后的近 200 年来,人类活动已大大地改变了地球上碳的循环。 全球变暖将进一步加剧海洋、土壤中储存的碳以 CO 2 形式释放,冰山和积雪的减少将严重影响世界 1/6 人水的供求。由于海平面将升高,估计到 2100 年海平面可能上升 15-90cm ,若在 50cm 左右 就 将有 900 万人直接受到影响。气温的提高也将带来气候异常、物种消失、空气湿度的进一步上升。 正是由于碳作为能量载体的循环所带来温室效应等问题,需要人们 对当前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进行深刻的反思。 从世界范围来看,全球气候变化正在推动世界向低碳经济发展,朝节能减排方向转变, 也更要求“ 低碳 ” 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种习惯,养成自然而然地节约身边各种各样的资源。倡导低碳生活,呵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值得提醒的是,这里所谓 “ 低碳 ” 的“碳”是 CO 2 的简称。实际上,人类将碳元素作为材料的开发和利用正欣欣向荣,日新月异,各种碳质材料正在提高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更多利用“材料碳”,就会更少使用“能源碳”,排出的 CO 2 也将更少。详情请看研炭翁说碳(八)碳作为材料的开发。 举报 gaojianguo 2011-3-6 13:26 王老师有可能没有注意到在这个网站的右下角还有更靠近的数据:391.98ppm 这可是NOAA实时更新的哦 另外,王老师也可指教: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60340do=blogid=418504 博主回复(2011-3-7 08:11) : 谢谢,学到了新的知识。 举报 weinyuan 2011-3-5 18:46 好文章。既然谈的比较专业,图表也应当比较专业。碳的循环图中内容涵盖过少。人类对碳源的贡献不但有化石燃料的燃烧,也有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文中已提及)。呼吸作用不但有动植物,更重要的是土壤的呼吸作用(细菌参加),土壤碳库约为大气碳库的三千倍,它微小的波动都可以改变成分。侵蚀作用可以理解为河流对颗粒碳的搬运及掩埋作用,以及岩石矿物的化学风化作用对大气中CO2的消耗,并通过溶解离子的形式搬运至海洋。对于海洋中碳的循环,欠缺的就比较多,我也不在行,不做评价了… 博主回复(2011-3-6 08:47) : 谢谢!确实没下功夫,随便找了张图挂上,以后应注意。因是科普文章,文章又不能太长,无奈只好粗略谈到。 举报 gaojianguo 2011-3-5 18:41 全球大气中CO2含量已由1800年的280ppmv增至目前的380ppmv。 给王老师推荐一个有意思的网站: http://co2now.org/ 博主回复(2011-3-6 08:38) : 谢谢!补充得太好了,学到不少知识。看来应改为“增至目前的391.19ppmv”,再次感谢! 举报 dunkelblau 2011-3-5 04:56 很好的文章。 博主回复(2011-3-6 08:39) : 谢谢关照! 举报 yxqscsio2081 2011-3-3 12:11 确实写得不错! 但有些说法可能欠妥。比如王老师文中写到“地球上所有的“能”均来自太阳。”,这可能是没考虑到来自地球内部的那部分能量,目前已经发现并证实不少深海底栖生物体系靠的不是太阳能而是地热能。 博主回复(2011-3-4 08:26) : 谢谢指正,确实不严谨,应改为”地球上的“能”主要来自太阳。” 博主回复(2011-3-4 08:26) : 谢谢指正,确实不严谨,应改为”地球上的“能”主要来自太阳。” 举报 MJ2009 2011-3-3 01:11 感谢王老师的碳系列博文,很有意思。一个小地方或有不妥,请指教,目前所谓的“低碳”的“碳”并不是CO2的简称,而是温室气体的统称,因为温室效应都是用等效CO2当量来计算的。 博主回复(2011-3-4 10:30) : 谢谢指教,确实不够严谨,改为“这里所谓“低碳”的“碳”是温室气体按等效CO2当量计算所得CO2的简称”可能更好。 IP: 117.14.118.* 举报 匿名 2011-3-2 23:54 好文章! 博主回复(2011-3-4 10:31) : 谢谢! 举报 gxfang 2011-3-2 20:52 论证过吗?? 博主回复(2011-3-4 10:32) : 不知论证什么,请指教! 举报 陈安博士 2011-3-2 19:56 还是很科普的,可是属于专业性问题,推荐和评论还是少 这个大概也挺让人无奈的 博主回复(2011-3-4 10:34) : 谢谢关注! 举报 phmao 2011-3-2 18:42 王老师写的好,学习了。期待下集…… 博主回复(2011-3-4 10:33) : 谢谢!我将尽力。 举报 mullergw 2011-3-2 17:42 写的很好,学习了! 博主回复(2011-3-4 08:23) : 谢谢关照! 研炭翁说碳(八) --不断提升人类生活质量的碳 精选 已有 1005 次阅读 2011-3-11 06:22 | 系统分类: 科普集锦 | 关键词:office style 不断提升人类生活质量的碳 - —— 碳作为材料的开发 碳原子的最大特点是不但能与其它大多数元素互相化合,而且碳原子之间也能相互连接,形成各种各样的链状、环状、层状或笼状结构。碳是形成人体组织的骨架元素,它也可在人类生产和生活所利用的一些材料中起着独特的作用。人类在文明的发展过程中不断认识、发现碳的特性及功能,不断地合成、开发和利用各种各样的含碳有机物质和无机碳质材料。 人类进化以来,很早就开始利用各种含碳物质和炭材料。人直立起来后,首先学会的是用含碳的植物作燃料来取暖和烹煮食物。然而,直到公元 18 世纪 , 人们才逐渐认识到,碳是一种元素 , 发现木炭、煤炭、石墨和金刚石都是由碳元素组成。 18 世纪之前,人类仅将碳作为一种资源。我国在公元前 5-6 世纪就已将烟炱制成墨汁, 18 世纪英、德、法等国用天然石墨制成铅笔,这些都为推动人类文化事业的进步做出了贡献。早在公元前 30 世纪的埃及和 10 世纪左右的殷代,人类就已利用木炭中的碳作为能源和还原剂还原矿石以获取铜、铁等金属 , 使人类进化到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 钢铁是现代社会的物质基础,是建筑、运输、制造业和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材料,但钢铁工业的发展却离不开碳。人类从 18 世纪开始用焦炭作还原剂,至今炼铁用焦炭的产量仍然是含碳原料中加工和使用量最大的。但是,你知道吗?铁中如果没有碳,就既没有强度也没有硬度,只有碳才能“ 点铁成钢 ”。钢是含碳量为 0.03% ~ 2% 的铁碳合金,随含碳量升高,碳钢的硬度增加、韧性下降。然而,当含碳量超过 2% 到 4.3% 时,这一铁碳合金又变成了硬而脆,但能耐压、耐磨的生铁。你看,碳的作用不是太神奇了吗? 19 世纪随着电炉炼钢的开发,利用碳的导电性、耐高温性和耐腐蚀性,通过天然石墨或者焦炭的烧结和高温石墨化处理制造的各种高功率及超高功率的人造石墨电极得到发展,从而极大地改善了炼钢过程。再后来,随着电力、电解和机械工业的发展,利用碳的导电性、润滑性的各种炭电极、电刷和电极糊在炼铝和生产烧碱等方面也得到了应用。 石墨电极          电极接头 鉴于其表面和孔结构特性,骨炭 ( 含碳 10%) 、木炭等从远古时期就被人们用于吸收臭气,脱除杂色以及防腐、防水和药用。 20 世纪初,活性炭就已经工业化生产,当今粉状、粒状、球状、纤维状的活性炭在净化空气、治理废水等环境保护方面发挥着日益重大的作用。炭黑生产在 19 世纪才发展起来,也在炸药、印刷油墨、涂料、电极等材料中起着难以替代的作用,而在现代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橡胶中,必需用炭黑作补强剂和填料。炭黑在这方面的消耗量几乎为橡胶消耗量的一半,橡胶用炭黑占炭黑消耗总量的 94% 。没有炭黑恐怕汽车轮子就很难跑起来! 20 世纪后半期,基于碳科学的发展,有意识地利用碳原子小而轻、耐中子辐射、且具有大的结合能等特性,制造了包括核反应堆等使用的高密、高纯、高强石墨,热解石墨,柔性石墨,玻璃炭,各向同性炭,高性能炭粉及金刚石薄膜等,这些碳质制品都逐渐得到开发和应用。特别是强度大、模量高、质量轻的炭纤维得到迅速开发,并作为增强剂用于增强树脂、金属、陶瓷等,使各类复合材料在航天、航空等工业及文体用品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可以说,没有炭纤维的开发就没有航天事业的今天。 人们基于对碳的特殊性和多样性认识的进一步深化,通过综合利用其物理、化学、光、电、磁及核物理等综合特性 , 制造了可用于核聚变、半导体器件制造、锂离子电池电极等方面的各种新型炭材料。通过自烧结、材料复合、塑料成型或模板炭化以及气相沉积等新的成型方式,得到不同维度和形态的炭制品和新的碳质基材,如中间相小球、类金刚石薄膜、富勒烯和碳纳米管等。随着纳米材料在制造、表征及物化性能调控方面的整体进步,富勒烯 , 碳纳米管及其它类型的纳米碳质材料方面的新发现,新成果及新应用不断涌现 , 碳质材料的发展也日新月异。近年来,有关石墨烯的研发 , 再次将特种碳基材料推向一个新的高潮。科学家预测这一材料将会在电脑和医学等研究领域掀起一场声势浩大的科技革命。富勒烯、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等这些新形态的碳和它们的新功能,很可能于本世纪内在微电子领域促成“硅”被“碳”的替代。 每分钟开闭70-80次,       石墨减速核反应堆 每次排血液70ml的人造炭心瓣膜 从古至今,煤炭、焦炭、炭黑、活性炭、石墨电极、铅笔和炭膜开关、天然金刚石、人造金刚石、人造金刚石薄膜等,人们几乎无处不在与之接触。而 19 世纪之后随着碳氢为主要构成元素的有机化学的发展,促使人类不但制造出包括药品、染料、涂料等生活必需品在内的数千万种有机物,而且还开发了结构上基本以碳为主链的三大合成材料 — 塑料、橡胶和合成纤维 , 这些合成材料为人们创造了一个绚丽多彩的新世界并且在衣食住行方面大大地提高了人类的生活水平。 1989 年“科学”( Science )杂志开始创办“年度分子”( The Molecule of the Year ) 栏目,评选当年最具影响力的分子,这一分子也被称之为“明星分子”。 1990 年被选中的是人造金刚石,所以当年也因此被称为钻石年。 1991 年又授给了碳 60 (C 60 ) (又被称之为巴基球( Buckyballs )、富勒烯( Fullerenes )等)。在仅有 6 年的“年度分子”评选中,碳元素就连续获得了两次。 1996 年起,该栏目变更为年度突破( Breakthrough of the Year ),即评选当年的十大科学成就,石墨烯的应用又于 2009 年被列于其中。基于发现零维富勒烯和一维纳米碳管以及对二维石墨烯的分离、认定和分类,这三种碳材料的研究者分别获得 1996 诺贝尔化学奖、 2008 年 Kavli 纳米科学奖和 2010 诺贝尔物理奖 。以上这些都说明,近三十年来,人类进一步加快了对各种类型碳的同素异性体的理解、研究和开发,并且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而这些进步将为人类广泛利用碳的特异性能开拓出无可限量的前景。 今天碳质材料及各种碳化合物对人类来说已成为生产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材料。鉴于碳的化合物多样,加上其性能独特、形态众多、资源丰足、良好生物相容性以及碳质材料加工制造的低能耗和不锈不蚀、易于回收循环和转化等特点,今后其开发速度必将加快,而碳材料的发展也必然会进一步加速。传统炭材料继续生产 , 新型炭材料更为成熟 , 功能材料 ( 特别是纳米碳质材料 ) 将大力开发 , 碳的合成化学会进一步发展。难怪有不少学者认为: 19 世纪是铁器时代, 20 世纪是硅的时代, 而 21 世纪有可能是碳的时代! 用 35 吨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石墨烯制的 100GHz 晶体管 的波音 787 客机 实在抱歉,本文原图不是这样的,复制到博文上图形就变了,而且还修改不了。请高人指导一下。 举报 yuzh 2011-3-11 18:57 关于图的问题,如果用Windows的图画功能,是会产生你文中图的变化的. 你可以试试用PS软件,然后按尽可能高的分辨率储存。 博主回复(2011-3-15 11:32) : 谢谢指教!但ps软件也不熟悉,看来还得多学习。 举报 macimous 2011-3-11 14:55 王老师真不容易啊,退休后还孜孜不倦为我们普及新型炭材料知识,精神实在难能可贵 博主回复(2011-3-14 18:43) : 谢谢誇奖! 举报 admin 2011-3-11 10:18 您可以点击博客下方的“修改”,图片上传请您参阅 http://bbs.sciencenet.cn/misc.php?mod=faqaction=faqid=31messageid=37 。 博主回复(2011-3-15 11:29) : 谢谢指教! 研炭翁说碳(九) 碳还会带来新的惊喜吗? 精选 已有 682 次阅读 2011-3-20 16:00 | 系统分类: 科普集锦 | 关键词:office style 碳还会带来新的惊喜吗 ? - 兼谈碳有多少同素异形体 早年人们认为碳的同素异形(性)体只有石墨和金刚石,然而近 30 年来,人造金刚石、零维富勒烯、一维纳米碳管以及二维石墨烯这些新的碳同素异形体的发现、获得以及各自特殊性能的研究给我们带来不断的惊喜,碳元素多次成为 “明星分子”。 碳还能继续带来新的惊喜吗 ? 其实,胡盛志老师在他的博文“ 从球碳 C60 到石墨烯 : 会有下一个碳明星分子吗?”一文中就经已做了很好的答复。碳元素完全有可能再次成为“明星分子”,也将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其原因就在于碳有 无穷无尽的同素异形体,而其中大多数我们现在都还没得到,其性能更是不很清楚,新的碳同素异形体的研究和开发,就完全有可能 给我们再次带来新的惊喜 。 碳为什么能形成同素异形体? 我们知道,碳的原子序数为六,共有 6 个电子。碳原子在基态时 , 其电子在能量从低到高的电子层内配置为:第一层的 1 s 2 有两个核心电子;第二层的 2 s 2 和 2 p 2 有 4 个更弱的能成键的电子,被称为价电子,它们在形成碳单体和化合物的价键中起重要作用。绝大多数情况下,碳原子 2s 电子亚层中的一个电子可受激发跳到 2 p 电子亚层的一个空轨道中。这样就形成 2 s 和 2 px 、 2 py 和 2 pz 四个能成键的价电子。然而,这 4 个轨道在不同情况下又会相互混杂成杂化原子轨道。在 sp 杂化时,碳原子 2 s 的一个轨道只和 2 p 的一个轨道,例如 2 px 进行杂化形成 sp 杂化轨道,它们在键合时形成两个 σ 键,而剩下的 2 py 和 2 pz ,则会形成 2 个 π 键。碳原子以 σ 键结合时,两原子间的电子云在轨道的长轴方向结合,即形成头对头的叠合;而以 π 键结合时,则在轨道的长轴方向平行靠拢,即成为肩并肩的叠合。在 sp2 杂化时,碳原子 2 s 的一个轨道和 2 p 的两个轨道,例如 2 px 和 2 py 进行杂化形成 sp 2 杂化轨道,形成 3 个 σ 键,而剩下的 2 pz ,则会形成 一个 π 键;而在 sp3 杂化时,碳原子 2 s 的一个轨道和 2 p 的全部 3 个轨道杂化,形成 4 个 σ 键。π轨道的π电子在碳材料中起着独特的作用,σ电子可说是形成物质的骨架基础,而π电子则是发挥物质功能的根源。这点以后将专文介绍。 总之,碳原子的 6 个电子中能成键的 4 个电子,随其占有轨道的不同组合,在碳原子相互结合或与其他原子形成化合物时,基本上可以产生三种不同的化学键,即单键、双键和三键。包括地球在内的宇宙时空内有丰富的碳单质和碳的各种化合物,它们都是这些杂化碳原子的产物。 碳与同在周期表中笫四族的硅和锗不同,它除了内部有 1 s 2 轨道、只含两个核心电子外再没有其它内部轨道,因此可以形成包括 sp 在内的、 n=1-3 的三种 sp n 杂化。硅和锗的原子序数更大,电子层更多,受内层其它内部轨道所影响,只能形成 sp 3 杂化而没有 sp 2 和 sp 杂化,它们也只能形成 sp 3 杂化的一种立方固体基态,由于它们的结合半径比碳原子更大而不能形成稳定的双键。这也正是硅和锗不能像碳那样,形成大量有机化合物和众多同素异性体的原因。比碳原子结合半径更小的氮和氧等有可能形成多重键,但它们能成键的价电子数少,这就意味着可形成的结构数少。因此,周期表的所有元素中唯一只有碳是能形成更多价键的原子,也只有碳元素才能形成更多的结构,是能有更多变化和更多同素异形体的元素。正是由于在原子间有独特的链接能力,使得碳原子能形成链,环和网状等各种各样的结构。 Heimann 等德、俄、日的 3 位学者于 1997 年共同将各种已被证实、假设和推理可能存在的各种碳的同素异形体总包在一平面三角形的碳键杂化图中 ( 图 1) 。三角形顶点分别代表 sp 3 、 sp 2 和 sp 杂化碳原子单独形成的所谓“原型” (archetypical) 同素异性体:金刚石、石墨和炔碳。而三角形边线则由被看作是由 sp n 组成 (1 ﹤ n ﹤ 3) 的包括各种中间形态的碳,在三角形内部则为具有不同程度三种杂化碳原子混合形成的各种无定形碳。 例如,各种富勒烯和碳纳米管都位于 sp 3 - sp 2 三角线上,随五员环 (P) 和六员环 (H) 的环数比不同,各种富勒烯位于该线的不同位置。 P/H=0 相当于纯石墨,而 P/H= ∞时则相应于全五员环的碳簇 C 20 。理论上 C 20 是一种类金刚石的富勒烯,由于违反了隔离五员环的规则,它很不稳定,易崩裂成金刚石结构,用激光蒸发源选择产生 C 20 附近大小分布的碳簇时,就可形成几乎是纯 sp 3 杂化碳原子的类金刚石碳。 C60 的 P/H=0.6 ,而其杂化程度相当于 Sp2.28 。 图 1. 碳同素异性体的平面三角形“相”图 杂化程度为 1 ﹤ n ﹤ 2 的碳,包括近年来通过不同方法合成的单环环状 (N) 碳 , 其环中碳原子数 N=18 、 24 、 30 …等处于 sp - sp 2 连线上。由 sp 2 形成的六员碳环被 n 的 -C ≡ C- 连接键合而成的 石墨炔 (Graphynes) 也在这一边线上。笫三边 sp - sp 3 线上的碳是目前了解得最少的部分。例如石墨通过冲击波转变成金刚石时短暂呈现的一种相,相应于所谓一维超级金刚石的假设结构 - 聚炔 - 金刚石,被认为是由皱折的类金刚石层组成,其中稠密的碳环呈发状构型、被垂直于层面短的 sp 型碳链连接在一起。在这一边线上还可能存在 3D- 超级金刚石晶格碳。 位于三角形内部的碳是以各种方式结合 , 由三种杂化形式以不同比例混合而成。例如各种无定形碳和玻璃碳等,它们的结构十分复杂,可能拼合有任意分布的、中间杂化态的结构单元,其结构和数量随合成的方法和条件而定。在这一区域内还可能包括更复杂的由混合和中间态结构两种单元组成的碳。从这一图可以看出, 其中大多数的碳我们现在都还没能得到,其性能更是不很清楚,这方面的研究还有极大的空间,很可能会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结果。 在上面的三角形图中,因为只谈及碳的同素异形体,所以完全没有考虑氢原子的存在。由有机物热处理转化成的大量炭材料,以及由化学气相沉积 (CVD) 法形成的类金刚石薄膜等,都还含有微量的氢原子,其 C/H 比多在 10 以上,因此我们考虑:如果加上氢原子在碳氢化合物中的作用,就可以在原来仅有碳的平面三角形图中加上氢原子对 C/H 的影响 ( 图中各烃类后的数字为碳氢原子数比 ) ,从而可形成如图 2 的正四面体图。图中含有不同微量氢的各种炭材料则处于逐渐接近底面、三角形纯杂化碳键图的上部,处于由黑粗线所包围的有一定厚度的阴影三角形内。 图 2. 碳和炭的正四面体相图 (a) 和有关烃类的分子构型 (b) 从这一立体图可看出各种有机烃类向炭 (C/H10) 和纯粹碳物质的转化,如经甲烷、 60 烷、金刚烷和立方烷向金刚石的变化;经乙烯、丁二烯、苯、丁省、晕苯和卵苯向石墨的变化;经乙炔和丁二炔向卡宾的变化等。 碳原子的特异性使得碳的同素异形体如同碳的化合物一样,多种多样、无穷无尽,其性能也千变万化。每一次新的碳同素异形体的发现,均带动和开拓出无数研究和开发应用的新领域。今后各种碳的同素异形体有可能和碳所形成的各种有机化合物一样,在无机材料方面发挥出其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加强对新型碳同素异形体的研究,必将大大推动“材料碳”在新材料领域的开发和应用,也必将 给我们带来 更多新 的惊喜 ! 举报 springbamboo 2011-3-21 09:13 正是由于碳有较多的同素异形体,如要合成较纯的碳单体,涉及到多次提纯,成本会非常高,如C60、石墨烯,单壁碳纳米管,其它合成本相对较高的如金刚石薄膜、类金钢石薄膜、多壁碳纳米管、高质量碳纳米纤维等。所以限制了一些新发现的碳同素异形体的应用。可见,合成方法的研究也是非常重要的。这几年在nature Nanotechnology等期刊上已有相关文献发表,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还是远远不够的。 博主回复(2011-3-22 07:13) : 你说的很对,同意你的观点。随着科研手段的进步这方面的研究必将获得更多新的结果。
个人分类: 科网群英烩|8733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碳纳米管应用于饮水过滤除去细菌与病毒
热度 1 zhpd55 2011-3-18 07:47
据美国《化学与工程新闻》( Chemical Engineering News )周刊March 17, 2011报道(DOI:10.1021/CEN030811072845)以碳纳米管为基础的饮水处理新系统,可以有效除去细菌和病毒,原文摘引如下: Nanotube-Based Filter Cleans Drinking Water Water Treatment: New filtration system removes bacteria and viruses Emily J. Gertz MICROBE ZAPPER When the carbon nanotube-based filter catches bacteria (left), it can also kill them through electrolysis (right). For 1 billion peopl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finding clean drinking water is a daily challenge. Now researchers demonstrate a carbon nanotube-based filtration and electrolysis system that can completely remove or inactivate viruses and bacteria from water ( Environ. Sci. Technol. , DOI: 10.1021/es2000062 ). Coauthor Chad Vecitis of Harvard University thinks this technology could lead to inexpensive commercial water filters, potentially saving millions every year from diseases and death caused by waterborne pathogens. The key filter in the device is a porous film of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Compared to other carbon-based filtration techniques, nanotubes have several advantages, Vecitis says, including large surface areas, inherent antimicrobial activity, and resistance to corrosion. By running a small current through the nanotubes and inserting another electrode into the water, the device also can electrolyze water to produce oxygen to kill pathogens. Vecitis and his colleagues tested their device by pumping suspensions of the bacteria Escherichia coli or of MS2 bacteriophages in a saline solution through the filter assembly. They ran these tests with and without electrolysis. After one pass through the filter, their device successfully removed all bacteria from the solution, and 99.99% of the viruses. With electrolysis, no viable bacteriophages remained. Since a single virus particle can sicken a person, the researchers consider electrolysis an important step. Because the electrolysis reaction requires low voltages, portable solar panels could power the device, Vecitis says. To adapt the technology to daily use, he says, the next step would be to create a more-compact device with the capacity to filter 2 to 3 L of water per day, the minimum people need to survive.
个人分类: 新科技|2538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A Better Way To Produce Organic Photovoltaics
zhpd55 2011-3-12 07:46
Chemical Engineering News M arch 11, 2011 A Better Way To Produce Organic Photovoltaics Materials Science: Researchers produce an all-carbon composite solar cell from organic components suspended in water Sarah Webb Jiaxing Huang STEALTH SURFACTANT Graphene oxide (GO) allows carbon nanotubes (SWCNTs) and fullerenes (C60) to form stable suspensions in water that researchers have used to build a photovoltaic device. Though solar energy surrounds us, scientists are still searching for the elusive combination of inexpensive materials and clean processing methods to harness that radiant energy cheaply. Now researchers have demonstrated that they can assemble an all-carbon, proof-of-concept photovoltaic cell by simply suspending the materials in water ( J. Am. Chem. Soc. , DOI: 10.1021/ja1103734 ). Engineers want to produce carbon-based photovoltaic cells because they would be cheaper, more flexible devices than those created with traditional inorganic materials such as silicon. But researchers struggle to manufacture carbon-based devices with the same solar efficiency as typical cells. Some of these inefficiencies stem from how researchers assemble the all-important layer that converts sunlight into electricity. In any photovoltaic cell, this layer must consist of materials that donate and accept electrons. For carbon-based systems, the electron-donating materials can be thin-walled carbon nanotubes and the electron accepting materials can be C60 fullerenes. But these materials tend not to disperse evenly, especially in water. To get the components to distribute so that they can then assemble in a thin layer, researchers either use reagents to covalently link electron donor to acceptor or mix in surfactants to help solubilize the two types of materials, which then can assemble into composite structures. Unfortunately, the covalent linkage method interferes with the flow of electrons in these surfaces. Meanwhile surfactants, which are insulators, find their way into the photovoltaic layer and disrupt charge transfer. Jiaxing Huang and his colleagues at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thought graphene oxide could solve these issues. Last year, they showed that graphene oxide is a surfactant: though its surface is decorated with polar, oxygen-containing groups, it still contains greasy, hydrophobic patches ( J. Am. Chem. Soc. , DOI: 10.1021/ja102777p ). Unlike other surfactants, when reduced, graphene oxide produces an efficient conductor, graphene. Building on those findings, Huang and his colleagues mixed graphene oxide with C60 fullerenes and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 in water. They then sprayed an 8-nm-thick coat of this solution onto a glass slide and treated the surface with hydrazine to reduce the graphene oxide. The resulting surface was a smooth, all-carbon composite that integrates grapheme, the nanotubes, and fullerenes, Huang says. The team then made a proof-of-concept photovoltaic chip with this layer. These chips were up to 1,000 times more efficient at converting light into electricity than are similar organic devices developed with covalent chemistry, Huang says. The researchers now are improving those values by using fullerenes that absorb light more efficiently, such as C70, optimizing the graphene oxide reduction, and removing metallic impurities from the nanotubes. Edward Samulski of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Chapel Hill , says that before this method can become commercially viable, the researchers will need to show that they can control the nanoscale structure of the composite by adjusting the mixture of components. But by moving away from covalent linkages, he adds, the work is "a nice step" toward building more-efficient carbon-based photovoltaic devices. Related ACS Journals Surfactant-Free Water-Processable Photoconductive All-Carbon Composite J. Am. Chem. Soc. , DOI: 10.1021/ja1103734 Graphene Oxide Sheets at Interfaces J. Am. Chem. Soc. , DOI: 10.1021/ja102777p
个人分类: 新科技|3528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见证的一段碳纳米管往事
热度 8 vmware 2011-1-24 17:35
这篇博文回忆一段往事,关于单壁碳纳米管的垂直定向生长,也关于一个实验室的迅速崛起。 纳米材料的定向化是一个科学问题。在纳米科学与技术这个多学科交叉领域,曾经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使纳米材料的本征性质在宏观尺度体现出来并付诸于应用。碳纳米管的学术价值主要体现在其独特的一维管状结构和众多优异的特性。如何将这些特性有机整合在一起组装成具有宏观尺寸的有序结构成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回顾一下碳纳米管的发展史,会发现从无序到有序碳纳米管经历了一段相对漫长而曲折的历程,其中在两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定向化和连续化。定向化关注的是碳管或管束间的相对取向,从碳纳米管被发现算起经历了5年多的时间才得以实现 。国内的代表性工作有中科院解思深院士和清华大学范守善院士的早期工作,他们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实现了多壁碳纳米管阵列的垂直定向生长。这些工作深化了人们对碳纳米管的认识,极大推动了碳纳米管的后续应用。 同多壁碳纳米管相比,要实现单壁碳纳米管的垂直定向生长更加困难。因为单壁碳管直径更小(仅1 ~ 3 nm),要让如此细小的管状结构肩并肩排列垂直于基底生长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作,对基底的表面、对催化剂尺寸和分布、对碳源的进给、对生长动力学的控制都有很高的要求。所以从1996年开始(或者更早),这个工作一直是这个领域最“给力”的方向。而经过了漫长的8年时间,直到2004年,还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进展。 2003年我博士毕业后去日本筑波的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做博士后,在Suomio Iijima教授领导下的一个纳米中心做碳纳米管生长机制的研究。Iijima教授给我的任务是捕捉碳纳米管的形核点,找出碳管手性与催化剂晶体结构之间的关系。Iijima的这个中心当时共有三个小组,我在其中的“纳米检测组”,每天的工作很单调,就是在TEM铜微栅上直接生长碳纳米管,每次长几秒种,然后去看电镜。 由于经常在“合成组”做实验,在这里我认识了Kenji Hata。当时Hata刚从美国哈佛大学做完博士后,回到日本工作。他在美国的合作导师是Charles M. Lieber,所以在聊天时经常会有“想当年兄弟我在哈佛时...”这样的语气。但他碳纳米管的背景不强,起码在当时我感觉他还是一个菜鸟。正因为如此,他随后几年的迅猛发展才让我大为震撼。 Hata是从“一穷二白”开始起步的。当时他要做的事情很简单:就是把单壁碳纳米管从无到有制备出来。方法借鉴自他在哈佛时的一位同事 :将硅片在硝酸铁溶液里浸沾来获取催化剂,然后以乙烯做碳源在700摄氏度长碳管。做了几个月没有效果。他还尝试了快速加热、电场定向等方法,结果都不理想。记得那时哪怕获得一张好看一点儿的SEM图或Raman谱,他都兴奋得给整个中心发邮件。 2004年,日本东京大学的Maruyama小组在单壁碳纳米管定向生长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他们采用简单的浸沾法在石英片上均匀沉积上一层致密的Co/Mo双催化剂,以酒精为碳源,首次实现了定向单壁碳纳米管阵列的垂直生长,非常好的工作。只可惜这个工作并没有发到Nature/Science一类顶级期刊上,而是发表在平平的Chemical Physics Letters 以及后来的Optics Letters和Carbon上 。 Hata随后邀请Maruyama教授到筑波访问交流。不清楚是不是Maruyama的这次来访给Hata带来了好运。反正自那以后,Hata的人品爆发了,他意识到碳纳米管生长过程中催化剂与碳源的匹配关系,并注意到酒精中有氧,从而想到在碳源中通入同样含氧的水,是否也能促进碳纳米管的生长。他放弃了浸沾法,选择溅射法沉积催化剂,并在硅片和催化剂间预沉积了一层Al2O3缓冲层。他开始玩命地做实验,有时在clean room一呆就是一宿。但此君生活其实很有规律,每天下午4:00都能看到他出去锻炼,带着耳机围着研究所跑圈,一身热汗回来后接着做实验。 说到Hata,不能不提到另外一位仁兄:Don Futaba。此君系美日混血,在美国时和Hata相识,后来到日本工作。身上有日本人的严谨,也有美国人的顽皮。有时在路上老远就看到他藏在角落里,等你经过时故意从旁边闪出来吓你一跳,然后装作路过的样子走开。但每次我去他们实验室,都看到他一动不动坐在CVD炉旁边,耐心地等着炉子升温、降温。有一次聊起碳纳米管的生长,他故作神秘地左右瞧瞧,然后压低声音对我说:“The secret is water...”。 也是从那时候开始,他们实验室里的炉子和气路变得越来越复杂,最开始只有两三台CVD炉,不到一年的时间,整个屋子里就推满了炉子、真空装置、AFM、溅射仪等,管路纵横交错如麻,让人眼花缭乱。 2004年8月,我离开日本前往美国,期间获悉他们的进展神速。2004年11月,他们的题为“Water-Assisted Highly Efficient Synthesis of Impurity-Free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的文章在Science上发表 ,主要贡献就是在碳纳米管生长过程中引入微量水分做为弱氧化剂,刻蚀非晶碳,从而保持催化剂的活性,以促进碳管快速生长,形成定向垂直阵列。他们后来将这种方法命名为“Super growth”。接下来,他们的工作一发不可收拾,先后实现了双壁碳纳米管的定向生长、碳纳米管阵列在金属衬底上的生长,以此为基础开发了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微机电器件,揭示了碳纳米管的超粘弹性等 。 我一直将Hata小组的迅速崛起看作是成功科研模式的一个经典范例,其中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学习:耐得寂寞、善于合作、抓住机遇、大胆构想、勤奋... 自2004年以来,多种单壁碳纳米管阵列制备工艺被先后开发出来,包括CO-CVD、氧气CVD、微波等离子增强CVD、热丝CVD、氨气CVD等 。其中让人钦佩的是戴宏杰小组的氧气CVD法,他们竟然直接将氧气和氢气混合来达到促进碳管生长的目的!敢这么做是需要胆识的。 参考文献: W. Z. Li, et al. Science 274, 1701 (1996). M. Terrones, et al. Nature , 388, 52 (1997). Z. F. Ren, et al. Science 282, 1105 (1998). S. S. Fan, et al. Science 283, 512 (1999). J. H. Hafner, et al. J. Phys. Chem. B 105, 743 (2001). Y. Murakami, et al. Chem. Phys. Lett. 385, 298 (2004). S. Maruyama, et al. Chem. Phys. Lett. 403, 320 (2005); S. Yoo, et al. Optics Lett. 30, 3201 (2005); S. Noda, et al. Carbon 44, 1414 (2006). K. Hata, D. N. Futaba, K. Mizuno, T. Namai, M. Yumura and S. Iijima, Science 306, 1362 (2004). D. N. Futaba, et al. Phys. Rev. Lett. 95, 056104 (2005); D. N. Futaba, et al. Nature Mater. 5, 987 (2006); T. Hiraoka, et al. J. Am. Chem. Soc. 128, 13338 (2006); T. Yamada, et al. Nature Nanotechnol. 1, 131 (2006); Y. Hayamizu, et al. Nature Nanotechnol. 3, 289 (2008); M. Xu, et al. Science 330, 1364 (2010). L. Zhang, et al. Chem. Phys. Lett. 422, 198 (2006); G. Y. Zhang, et al. PNAS 102, 16141 (2005); G. F. Zhong, et al. Chem. Vapor Deposition 11, 127 (2005); T. Iwasaki, et al. J. Phys. Chem. B 109, 19556 (2005); G. F. Zhong, et al. Jpn. J. Appl. Phys. 44, 1558 (2005); G. F. Zhong, et al. J. Phys. Chem. B 111, 1907 (2007); Y. Q. Xu, et al. J. Am. Chem. Soc. 128, 6560 (2006); M. Cantoro, et al. Nano Lett. 6, 1107 (2006).
个人分类: 科研教学|8823 次阅读|7 个评论
纺纱的学问
热度 3 bohong 2011-1-20 04:59
纺纱的学问
纺纱是纺织制造过程的最基本技术,通过所设计的纤维集结方式(如:牵伸、加捻、卷绕等)、借助纤维间摩擦,使纤维集聚形成结构稳定的纤维束,这个过程就是纺纱。纺纱所用纤维可以是短纤维、也可以是长丝,种类可以涵盖各种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 纺纱是一个古老的技术,无论是中国还是国外都有较多的历史记载。在松江的黄道婆的故事,包括了黄道婆改进纺纱和织造等诸多情节;在国外的珍妮纺纱机则代表了现代机械化纺纱的开端。 给出几张图片,看看纺纱的优美: 纺纱女(左手就是纱锭) 手工纺制毛纱 纺制棉纱 一般按照纺纱过程中加捻的方向划分,又有S捻和Z捻之分,如下图: 纱线捻向 1907年Kate Heinz Watson的《Textiles and Clothing》一书中(Kate Heinz Watson, (1907). Textiles and Clothing, Chicago)中详细描述了纺纱的历史,上述图片就摘自该书。该书可以在线阅读,链接是:http://www.gutenberg.org/ebooks/21534 由于有每周定期阅读Science和Nature的习惯,发现在今年的第一期Science上,以Research Article这种Science上的最高论文规格发表一篇与纺纱织造直接相关的论文,当然纺制的对象是碳纳米管了 。该文链接是:http://www.sciencemag.org/content/331/6013/51.abstract。 论文这种来自美国University of Texas at Dallas的大牛Ray H. Baughman。Ray H. Baughman的研究是没的说,在碳纳米管材料方面虽然没有他的前辈Richard E. SMALLEY那样石破天惊,也没有Sumio Iijima (饭岛澄男)那样senior , 但还是有一系列非常优美的工作,比如关于碳纳米管纸的泊松比改变研究 就曾经在网上引起轰动。 老是有人讲传统的纺织技术不可能形成顶级的paper,其实这篇论文就是一个反证。Nothing is impossible, 就看怎么做了。
7837 次阅读|1 个评论
研炭翁说碳(二) 浅谈石墨烯
热度 8 wangmaozhang 2011-1-12 10:22
随着2010年诺贝尔物理奖颁给英国曼彻斯特大学51岁的俄裔荷籍教授安德烈.海姆和曾是他的博士生36岁的俄裔英、俄双重国籍的教授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之后,石墨烯这一专业名词突然进入人们的眼帘,并广为人知,但石墨烯是什么,它存在于何处,用什么办法可以制得,它又有什么实用价值,知道的人可能并不多。 就在我们身边,铅笔痕中就有 其实,石墨烯就在我们身边。铅笔痕中就有,当你用铅笔在纸上书写时,铅笔痕中就很可能有数十甚至上百层的石墨烯,大家都知道铅笔是有石墨加粘土制成的。石墨含量越多,字迹就越黑,6B铅笔芯是由80%石墨加20%粘土制成,字迹越黑表示字迹中石墨烯的层数也就更多。早在1564年德国就已经开始用石墨工业规模制造铅笔,但是直到1779年人们才知道石墨是碳元素的一种物质形式,并用希腊词意为写的graphite为其命名。石墨是一层层的按六角形排列的碳原子网面,因层间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而平行堆叠,其中的每一张网平面就是石墨烯。如同一张铁丝网,如图1所示。 图 1 碳原子形成的石墨烯网面 石墨烯层与相邻层之间的距离仅为0.335纳米(每一纳米为1毫米的百万分之一)。由于层间仅靠较弱的分子间相互吸引,因此只要在书写时稍加用力,铅笔芯内石墨中的石墨烯就会粘附在纸上,由于许多层的强烈的吸光能力而呈现黑色,形成字迹。 为何叫石墨烯,其尺度有多大? 在有机化学中碳原子间有碳双键的烯烃类化合物,如,乙烯(ethylene)、丁烯(butene)、苯(benzene),命名时均以ene结尾,石墨烯是石墨中的一个单层,该单层又全部由碳原子经原子间的双键和单键联成的六角苯环状的网平面构成,因此被命名为graphene,当然其中文译名也就相应地成了石墨烯。 石墨烯是碳原子之间,如同手拉手一样,相互成键形成的一种碳分子,随加入碳原子数量的增多, 网平面就能不断扩大,其分子也就随之变大 。因此其尺度也就可大可小。 单层石墨烯只有一个碳原子的厚度,即只有0.335纳米,这一厚度约为头发的20万分之一,这样1毫米厚度的石墨中就将近有150万层左右的石墨烯。其实,任何物质都有长、宽、厚度,可以说都是三维的,但习惯上当某一方向为纳米级时,便认为可将其忽略。那么。究竟多少层才可算做是二维石墨烯材料?由于石墨烯的电子结构等性能随层数增加急剧改变,因此目前较为一致的意见是单层、双层、多层(3-10层)三种都可算是二维石墨烯材料,而超过10层的就被认为是石墨薄膜。 图 2. 石墨烯及其形成的不同性质的各种同素异性体。 如插图2所示,石墨烯作为基本结构单元,不但能堆叠成立体的三维石墨,还可以单层或多层包卷起来,形成以长、宽、厚都极小的零维足球烯(碳60)为代表的各种富勒烯,也可单张卷成只有长度的一维碳纳米管,由同一元素碳可形成具有不同性质和形态的各种同素异性体。 完美原子晶体,奇特物理性能 虽然石墨烯早就为专业人士所知晓,但物理学家一直认为随物质厚度的降低,它变成蒸汽的温度也会急剧减小,当减小到单分子层时就会变得极不稳定,从而断定只有单原子厚度的石墨烯不可能单独存在。然而,2004年,海姆和诺沃洛夫第一次将目前世界上最薄的物质石墨烯分离出来,并成功地进行了一系列物理性质的测定,正如诺贝尔物理奖评审委员会指出,由于对这一完美原子晶体的开创性实验和分离、认定和分类,仅在6年后的今天两人便因此而获奖。 当然,如果石墨烯本身如果没有特殊的性能和极为宽广的应用前景,也不会如此受到人们如此的重视。正如海姆所说:它是目前已知的、世界上最薄的材料,也是有史以来所见过的、最结实的材料。 石墨烯最大的特性是 石墨烯中电子没有质量, 电子的运动速度达到了光速的1/300,远远超过了电子在一般导体中的运动速度。 石墨几乎是矿物质中最软的 ,其莫氏硬度只有 1~2 级,但被撕开成一个碳原子厚度的 石墨烯 后,性能会发生突然变化,其硬度比莫氏硬度 10 级的金刚石还要高,但却又有很好的韧性,而且可以弯曲。 如果将一张保鲜膜大小的石墨烯盖在杯子上,要想用一支铅笔戳穿它,就需要有像一头大象站在铅笔上的重量才行。 石墨烯 强度比世界上最好的钢铁还要高上100倍。 研究发现要使1米长的石墨烯断裂,需施加相当于55牛顿的压力,也就是说,用其制成的包装袋将可承受约两吨的重量。石墨烯的重量又非常轻,几克这种材料就能覆盖整个足球场。一平方米的石墨烯重量不到1毫克,仅相当于猫的一根胡须重,但是却可以承受整个一只猫的重量。石墨烯中碳原子间连接非常柔韧,受力时网面像吊床一样产生弯曲来保持其结构的稳定。其柔韧性和塑料薄膜一样,可以随意弯曲、折叠或者像卷轴一样卷起来。单层的石墨烯可使许多基础物理实验成为可能,例如量子力学效应,超导特性等,石墨烯只有长宽的二维形式是研究基础物理的最佳维度,它使物理研究更为丰富。石墨烯在接近量子临界点时其电子的行为就像一种近乎完美的液体(具有高度湍流性、极低的黏性)。石墨烯的这种不同寻常的低黏度及强烈的电子相互作用,为一些有趣的纳米电子应用提供了可能。通常情况下,材料的电阻不会随电压的改变而改变,但在石墨烯中却有这种可能。更为突出的是,石墨烯的传热速度比银和铜的高十多倍。单层石墨烯几乎完全透明,吸光率仅2.3%,但它却又十分致密,即使最小的气体原子氮也无法透过。 不同途径得到,方法多种多样 鉴于石墨烯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人们正力图寻找各种各样的方法来得到它,当然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将石墨一层一层的分离。海姆等首先用所谓机械剥离法,其实就是用胶带纸将排列得特别整齐的高取向石墨反复粘贴撕开,最后将粘在带上的石墨烯转贴到硅片上,然后用溶剂将胶带溶去,在硅片上就可以得到单层或少数层的石墨烯。这一方法比较简单,所得石墨烯也比较完整,可供进一步的性能研究,但是其产量低,很难制造大面积的材料。 化学工作者想到用化学剥离法,通过化学反应将非碳原子插入到层间,使石墨层撑开,降低层间的引力,然后在水或溶剂中用高频超声波振动将氧化后的片层分开,分开的片层再通过化学方法或高温使之脱氧还原成石墨烯。这一方法易于规模化制备,但是氧化等化学反应及超声处理和还原反应往往会造成石墨烯中碳原子的缺损,得到的石墨烯质量不高,性能较差。然而,最近科学杂志报道,单纯通过纳米加热也可将绝缘的氧化石墨烯转化为功能性导电纳米线,整个过程只需一步完成。 图3.化学剥离法示意图 化学气相沉积法是用含碳原子的气态有机物如甲烷(CH 4 )、乙炔(C 2 H 2 )等在镍或铜等金属基体上高温分解,脱除氢原子的碳原子会沉积吸附在金属表面连续生长成石墨烯。这一方法简单易行,可大面积成长,且所得石墨烯较完整,质量更好,转移到其它基体上使用也不困难,目前已成为主要方法之一。 还有在一种晶体上生长出了另一种晶体层的外延生长法,例如在高温和超高真空使单晶碳化硅(SiC)中的硅原子蒸发,剩下的碳原子经结构重排形成石墨烯单层或多层,这一方法也可得到大面积的单层石墨烯,且质量较高。但单晶SiC的价格昂贵,生长条件也苛刻,生长出的石墨烯不易转移到别的基体上使用,主要用于以SiC为衬底的石墨烯器件。 除此之外,还有溶剂加热法、静电沉积法、微波辐射法、有机合成法等等。总之,石墨烯的研究热也促使人们正极尽全力通过不同途径以求经济、简便、快速地制得大面积高度完整的石墨烯。 应用前景无限,有望改变生活 实际应用时,石墨烯的用途或许不可限量,海姆表示: 我希望石墨烯能像塑料一样改变我们的日常生活 。 作为一种新超级材料,石墨烯可用于制造卫星、飞机、汽车,并应用于超级计算机的研发。石墨烯有望给微电子世界带来革命性变化。石墨烯将代替现有晶体管的材料硅,使电脑运行速度更快。石墨烯的应用将主要集中在场效应管、触摸屏、太阳能电池、复合材料等领域。石墨烯的电荷载体有高迁移率,使之可制成室温下的弹道晶体管,其开关时间有可能缩减到10-13秒以下,并且能在太赫芝的超高频率下运行。超导电子器件耗能少且开关时间更短,石墨烯的另一潜在应用是制作超导晶体管。 目前,集成电路晶体管普遍采用硅材料制造,当硅材料的尺寸小于 10 纳米时,用它制造出的晶体管稳定性变差。而石墨烯可以被刻成尺寸不到 1 个分子大小的单电子晶体管。此外,石墨烯高度稳定,即使被切成 1 纳米宽的元件,导电性也很好。因此,普遍认为石墨烯将会最终替代硅,从而引发电子工业革命。 通过调整双分子层石墨烯的能带隙可以把它从金属转变到半导体,因此可在双层石墨烯的1平方毫米的片上装有数以百万计的不同的电子设备,并且这些装置可随意改装。而石墨烯发光二极管将能发出任何远至中红外范围的频率,它甚至可以用于激光材料,产生从太赫兹到红外的宽频率。 石墨烯拥有超凡的坚硬度、柔韧度、透明度和导电性,可以广泛应用于触摸屏和太阳能电池的制造中。韩国三星公司已在一个63厘米宽的柔性透明玻璃纤维聚酯板上,制造出一块电视机大小的纯石墨烯,并用该石墨烯制造出一块柔性触摸屏。这是制造更加坚硬、廉价以及更加柔韧的透明电子器件的第一步。从理论上来讲,今后人们有可能将iPhone手机卷起,然后像铅笔一样将其别在耳后。 石墨烯和单个心肌细胞之间能形成稳定接触,从而可实现对细胞中电生理信号的高灵敏度、非侵入式检测,将进一步发展为高集成纳米生物传感阵列。 超级电容也称双电层电容器,是一种新型储能装置,能在几秒钟内完成充电,同时它还具有容量大、功率高、使用寿命长、经济环保等特点,在数码相机、掌上电脑、新能源汽车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由石墨烯制得的新电容器效率更高,能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充电。 氧化石墨烯纳米悬液在与大肠杆菌孵育2小时后,对其抑制率可超过90%,氧化石墨烯的抗菌性源于其对大肠杆菌细胞膜的破坏。氧化石墨烯不仅是一种新型的优良抗菌材料,而且对哺乳动物细胞产生的细胞毒性很小,有望在环境和临床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在检测气体时石墨烯具有很低的噪声信号,可精确探测单个气体分子,使之在化学传感器和分子探针方向有潜在应用前景。已证实石墨烯可以吸收大量氢气,因而可望用于储氢器材中。和其它结构相比,石墨烯具有极高的电导率、热导率、及出色的机械强度;并且是单原子平面的二维晶体,将在高灵敏度检测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 低成本的石墨烯使之作为增强填料在复合材料方面具有吸引力。石墨烯的大表面和体积之比以及高的导电率,可提高电池效率有可能取代炭纤维,炭粉等传统材料,并将能降低超坚固炭/炭复合材料的成本,炭/炭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和建筑等领域具有广泛的用途。将石墨烯与塑料复合,也可以凭借其韧性,创制出兼具超薄、超柔和超轻特性的新型超强材料。石墨烯不仅可制造出纸片般薄的超轻型飞机材料、超坚韧的防弹衣,甚至能让科学家梦寐以求的太空电梯成为现实。 由太空电梯进入太空的成本将比通过火箭便宜很多,但其最大障碍之一,就是如何制造出一根从地面连向太空卫星、长达3.7 万公 里 并且足够强韧的缆线,科学家证实石墨烯完全适合用来制造这一缆线。    研发成为热点,仍需不断努力 石墨烯是一种有可能颠覆人类生活的产品,几乎可用在各种不同领域。尽管 自2004年以来,已有大量石墨烯专利申请,石墨烯的产量也不断增加。 但是,目前全世界还无法实现石墨烯的规模化生产,石墨烯生产方面仍然处于探索阶段,一克石墨烯甚至可卖到 5000 元,几乎超过黄金价格的 15 倍。除了还不能找到合适方法扩大生产外, 要真正大规模应用,也还有很多的困难,研发之路仍相当长。目前石墨烯的面积还不能做得比较大,一旦做大,表面就很容易变得坑坑洼洼,很难成为严格的二维平面。另外,各种制备方法都可能使原本应该是标准六边形的石墨烯丢失其中的某些碳原子,形成有缺陷的石墨烯。因此,要能大规模地应用石墨烯,首先就要先解决能大规模地制作没有杂质、形状完整、面积较大的石墨烯。 当前,国内外众多物理、化学和材料方面的研究团队正在全力攻坚,与石墨烯相关的新成果不断涌现、日新月异,可以期待在不久的将来,石墨烯将成为一种普通的材料,其应用也将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个人分类: 未分类|23715 次阅读|34 个评论
[转载]碳纳米管的化学和电化学性质
weiqiong 2010-12-24 14:15
碳纳米管的化学和电化学性质 小半径,大比表面积以及 - 在杂化使得碳纳米管在化学和生物学领域的应用颇具吸引力因为这会导致碳纳米管对化学和环境作用产生很高的灵敏度。当然这也为表征与理解碳纳米管的其他性质提出了挑战。人们感兴趣的化学性质包括,碳纳米管的开口、浸润、填充、吸附、电荷转移、掺杂以及插层等。应用领域包括化学和生物分离、纯化、传感与检测、储能以及电子学。 1.碳纳米管的开口 碳纳米管的管端比侧壁反应性更强,因为存在五元环,或者开口端含有金属催化剂以及更大的曲率。许多试验方法被用来打开碳纳米管的管端,例如:气相氧化、等离子蚀刻、利用 HNO 3 等酸的化学反应等,开口端有不同的官能团,如羧基等。 2.润湿和填充 碳纳米管是疏水性的,对多数极性溶剂不润湿。据报道,各种有机溶剂、 HNO 3 、 S、Cs、Rb、Se以及诸如Pb和Bi之类氧化物能够润湿碳纳米管。碳纳米管提供了与1/D成正比的毛细管压。因此,这些润湿剂能够借助毛细管力填入碳纳米管内。通过施加比毛细管压更大的压力,也可能将非润湿剂填入碳纳米管内。另一个有效地办法是利用诸如HNO 3 那样的润湿剂作为辅助,实现费润湿性物质的管内填充。 3.吸附与电荷转移 碳纳米管可望具有增强的吸附和电荷转移。室温下氧在碳纳米管上的强烈吸附和电荷转移已被实验证实。人们对于各种气体分子在碳纳米管上的吸附已经做了大量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气体吸附和电荷转移能力与吸附位点和气体分子的本性密切相关。气体分子的吸附位点包括:成束碳纳米管中的管间隙、管束表面的相邻管间凹槽、碳纳米管的内腔以及管表面。 4.化学掺杂、嵌入与修饰 B和 N等掺杂剂的取代性被用于制备p型和n型碳纳米管。然而,如上所述,分子吸附提供了一个简单、非共价的掺杂手段。通过氧或水分子的吸附形成p型碳纳米管,而通过C 6 H 12 等的吸附可形成n型碳纳米管。另一方面,碱金属的嵌入被用于增强碳纳米管的金属导电性,卤素的嵌入被用于蓄电或储能。试验和理论研究表明,这些嵌入物质主要进入管间隙或碳纳米管的缺陷位点,使得电化学电荷转移和蓄电能力增强。 事实上,碳纳米管作为电极材料显示了增强电化学性能。在电极表面上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电流,从而产生和储存能量。在电池应用中,传统的石墨或其他的电极材料。每六个碳原子能够可逆地储存一个锂离子。实验显示,碳纳米管的蓄电容量约为石墨的两倍。理论研究表明,碳纳米管的开口有利于锂原子向空隙位点扩散。
个人分类: 未分类|4902 次阅读|0 个评论
新文章推荐:碳纳米管表面性质对其负载催化活性的影响
Synthon 2010-11-20 14:56
文章发表于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链接: http://linkinghub.elsevier.com/retrieve/pii/S0926337310003899 我们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在考虑一个问题:很多时候,当人们应用碳纳米管的时候,都会将其表面及端部氧化,碳纳米管的催化应用也不例外。氧化处理当然有其优点,就催化而言,增加了比表面积,以及anchoring site,能够让催化剂在碳管载体上分散的更好。这,大概也是很多人做氧化处理的初衷。 但是如果进一步考虑,对于催化中的intrinsic activity,氧化处理究竟有没有影响呢? 我们的答案是:有时候有,有时候没有。 什么时候有呢?当你有两种反应物,两者的亲水亲油性有差别的时候,那么,当碳管表面更亲水,则亲水的反应物会在碳管附近富集;而当碳管表面更疏水的时候,则疏水的反应物在碳管附近的浓度会大些。而氧化处理,实际上是增加了碳管表面的含氧基团,从而增加了其亲水性。这一机理可以由下图说明。 另外一方面,当反应只有一种反应物的时候,我们看不到含氧基团对intrinsic activity有明显的影响。 顺便说一句,投稿的时候,老板说,你当通讯作者吧,我说,好啊。。。于是我就通讯作者了。后来我投稿的时候,发现可以并列通讯作者,所以就我跟老板并列了,呵呵。。。 不管是不是通讯作者,人家照样是老板,咱照样是干活的,嘿嘿。
个人分类: 科研涂鸦|10182 次阅读|3 个评论
一起学术公案:碳纳米管单晶
vmware 2010-10-8 14:17
2001年4月5日,Science在网上抛出了一篇重磅paper,单是题目就让搞碳纳米管的诸君为之一振:Single Crystals of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 Formed by Self-Assembly 。文章说的是以C 60 和Ni为原料,在真空和磁场作用下,在Mo衬底上合成了碳纳米管单晶。 何为碳纳米管单晶?给个简单的定义:在宏观尺度下可见、可操纵的,由单一手性的单壁碳纳米管以六边形点阵定向密排构成的晶体结构。此前的碳纳米管管束(Bundles)直径不过几十至几百纳米,而该文号称获得了微米尺寸的单晶体,并给出了完备的表征数据,包括EELS、TEM和电子衍射(图1)。文章的通讯作者是IBM苏黎士实验室(Zurich Research Laboratory)的J. K. Gimzewski,彼时已到加利福尼亚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任教。 图1 碳纳米管单晶的合成示意图、电子衍射谱和TEM图像 Gimzewski也深以此工作为豪,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申请了专利,并在网上专设一主页宣传这项工作(如今这主页的链接已无处查询,以下是当时我存留的图片和文字): NANOTUBE MONOLITH DISCOVERY 2001 The monolith appears and provides the man-apes with the knowledge necessary to create new tools Technological advances are driven by tools The monolith appears again in 2001: The material from space in the lab; A Nanotube Crystal 这个工作意义非同小可,如果一旦获批量生产,则碳纳米管全面走入实际应用指日可待。2002年底我开始写博士论文时,满怀崇敬之心将这篇文章列在我的第1章文献综述中,并加以详细描述。孰知天有不测风云,2003年5月23日Science上发出了一篇对 文的Technical Comment ,指出Gimzewski的实验有误。提出质疑的是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Oak Ridge National Laboratory)的David B. Geohegan和莱斯大学(Rice University)的Richard E. Smalley(1996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C 60 的发现者之一,碳纳米管超级无敌大专家)等人。这几位当年也因对 文的工作颇感膜拜,遂立了项开始大张话旗鼓准备重现此结果,花了两年时间,却得到了一个让人大跃眼镜的结论,原文得到的单晶其实是含Mo的纳米棒或微米棒,电镜图像和电子衍射图谱均来自这个东东而非碳纳米管。铁证在前,Gimzewski等人只得最终承认:..., we accept that our conclusion of the growth of single crystals containing SWCNTs was mistaken 。好在那时我虽已通过答辩,论文还未上交图书馆,立马将这一段从论文第1章中删除,否则就要闹一个笑话。当时非典在北京肆虐,也没有这般紧张。 只是Gimzewski似乎并未完全认错,以他为第一发明人的美国专利于2004年公开,如今已经正式授权(Crystals comprising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 US 6800369)。看来他要将错就错了。 碳纳米管单晶至今仍没有在实验上被成功合成。每每忆起这段历史,都是一声叹息。众所周知,碳纳米管的独特之处在于其结构的多样化。手性不同的单壁碳纳米管会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性能。因具有不同的能带结构,它们可呈金属性或半导体性;而半导体性碳管又因能隙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电学和光学性能。试想,有几块碳纳米管单晶摆在你的面前,它们因为所含碳管手性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能隙,由于对不同波长可见光的吸收而呈现五彩斑斓的颜色(图2);它们可被加工,可被组合。实用而又高贵;赏心而又悦目。取代硅也仅是其众多应用之一而已。 图2 碳纳米管单晶结构示意图 曾经一直以为,碳纳米管单晶合成之日,就是Iijima获诺贝尔奖之时。如今看来,谁得奖谁不得奖,该做什么还得做下去。当年Geim因为不忿碳纳米管,心想你们都跟风赶时髦,我单剑走偏锋,把碳纳米管刨膛开肚做石墨烯。虽然最开始文章投Nature被拒,申请基金不批,最终还是发了Science,从此一路顺畅。正当诸君还在琢磨石墨烯时,人家又弄出个更广义的Two-dimensional atomic crystals ,除了石墨之外,随便把两个晶体在一起蹭一蹭,就得到了相应的单层二维结构。接着又在石墨烯上引入氢原子,搞出个石墨烷(Graphane) 。如今,原来做碳纳米管的诸君都开始做石墨烯了,做石墨烯的也就该换个思路了。 后注:与碳纳米管单晶合成最接近的工作是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Hata小组的液体凝聚法 和中科院物理所解思深院士和国家纳米中心孙连峰研究员的金刚石拉丝模法 ,都可使单壁碳纳米管紧密排列成定向规则结构,但仍无法对碳管的直径和手性进行精确控制。 参考文献: R. R. Schlittler, et al. Science, 2001, 292, 1136. M. F. Chisholm, et al. Science, 2003, 300, 1236. K. S. Novoselov, et al. PNAS, 2005, 102, 10451. D. C. Elias, et al. Science, 2009, 323, 610. D. N. Futaba, et al. Nature Mater., 2006, 5, 987. G. T. Liu, et al. Nano Lett., 2008, 8, 1071.
个人分类: 科研教学|13512 次阅读|17 个评论
石墨烯与碳纳米管:一样的前生,不一样的今世
热度 1 vmware 2010-10-7 16:27
2010年10月4日,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获奖者是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物理和天文学院的Andre Geim和Konstantin Novoselov,获奖理由为二维空间材料石墨烯(graphene)方面的开创性实验。从2004年石墨烯被成功剥离 至2010年斩获诺贝尔奖,是什么魔力让这一看似普通的碳材料在短短的6年时间内缔造了一个传奇神话?而回眸看其同族兄弟碳纳米管,自1991年被发现至今近20年,历经风雨,几经沉浮,不过是为他人做嫁衣裳。 石墨烯即为单层石墨片,是构成石墨的基本结构单元;而碳纳米管是由石墨烯卷曲而成的圆筒结构(图1)。作为一维(1D)和二维(2D)纳米材料的代表者,二者在结构和性能上具有互补性。从结构上来看,碳纳米管是碳的一维晶体结构;而石墨烯仅由单碳原子层构成,是真正意义上的二维晶体结构。从性能上来看,石墨烯具有可与碳纳米管相媲美或更优异的特性,例如高电导率和热导率、高载流子迁移率、自由的电子移动空间、高强度和刚度等。网上大多溢美之词:Pencil + sticky tape = desktop supercollider + post-silicon processors,Material of the Future,A thoroughbred that has to be tamed,Electron superhighway,...。目前,关于碳纳米管的研究,无论在制备技术、性能表征及应用探索等方面都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深度和广度。组成及结构上的紧密联系,使二者在研究方法上具有许多相通之处。事实上,很多针对石墨烯的研究最开始都是受到碳纳米管相关研究的启发而开展起来的。 图1 石墨烯与碳纳米管 石墨烯的发展历程与碳纳米管极为类似。在碳纳米管被发现之前,碳的晶体结构主要有三种:石墨、金刚石和富勒烯(以C 60 为代表 )。当时,对于碳纤维(已工业化应用)和碳纳米纤维都已经有了很充分的研究;在碳纳米管被发现 之后,人们开始关注碳纳米管与碳纳米纤维之间的异同。从表面上看,在晶体结构上,碳纳米纤维的晶化程度相对较差,缺陷较多,石墨层片排列不连续,直径较大,并不真正属于碳的晶体结构,或者仅算是石墨的一种衍生物。如果单从这一点来看,碳纳米管的出现似乎仅是碳纳米纤维的一个延伸。因此,很有一些人并不把碳纳米管的发现归功于Sumio Iijima。事实上,碳纳米管的发现意义体现在人类观念的更新,标志着对碳晶体结构(甚至整个碳范式)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是本质上迈进的一大步。尤其是单壁碳纳米管、双壁和薄壁碳纳米管的可控合成为充分认识碳纳米管的性能奠定了坚实的实验基础。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制备碳纳米管的方法大都借鉴自碳纳米纤维(如化学气相沉积法)。在一些早期研究中,对碳纳米纤维和碳纳米管的区分并不十分严格。对比石墨烯与碳纳米管(图2),可显见类似的发展轨迹。在石墨烯在实验上被发现之前,一些微小石墨晶粒、晶须或石墨层片(层数较多)就已经被合成出来并被广泛研究。膨胀石墨也是基于剥离石墨的理念,相关技术发展纯熟,工业化应用已久。同单壁、双壁、薄壁碳纳米管之间的关系类似,除了严格意义上的石墨烯(单层)外,双层和少数层石墨层片在结构和性能上也都明显区别于块体石墨,在广义上也被归为石墨烯的范畴。 图2 石墨烯与碳纳米管的发展历程 虽然石墨烯与碳纳米管有着类似的前生,却很可能拥有不一样的未来。原因有多方面,但最终可归结为一维材料与二维材料之争。纳米线、纳米管在同薄膜材料的较量中往往处于劣势。以碳纳米管为例,单根碳纳米管可被视作一根具有高长径比的单晶,但目前的合成和组装技术还无法获得具有宏观尺寸的碳纳米管晶体(将在后文中详述),从而限制了碳纳米管的应用。石墨烯的优势在于本身即为二维晶体结构,具有几项破纪录的性能(强度、导电、导热),可实现大面积连续生长,将Bottom-up和Top-down结合起来,未来应用前景光明。另外,石墨烯是量变引起质变哲学思想的典型范例。石墨烯更受物理学家的青睐,是进行科学实验、解决科学问题的理想平台,这也是促成其本次获奖的主要因素。碳纳米管地位尴尬,不可能给物理奖,给个化学奖也不太像,何况已有C 60 在先。 后注:石墨烯作为石墨(及后来的碳纳米管)的基本结构单元在理论上已被研究长达60余年 。在Geim和Novoselov的工作之前,薄层石墨已有多处报道。例如,哥仑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的Philip Kim 和德克萨斯大学澳斯汀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的Rodney Rouff (当时在Washington University)都曾对石墨剥离薄层石墨片进行过研究,很可惜未得到单层石墨烯。 参考文献: K. S. Novoselov, et al. Science, 2004, 306, 666. H. W. Kroto, et al. Nature, 1985, 318, 162. S. Iijima. Nature, 1991, 354, 56. P. R. Wallace. Physical Review, 1947, 71, 622. A. K. Geim, P. Kim. Scientific American, 2008, 4, 90. X. K. Lu, et al. Nanotechnology, 1999, 10, 269;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1999, 75, 193.
个人分类: 科研教学|48421 次阅读|29 个评论
知识管理示例(1)
yufree 2010-6-10 22:56
快毕业了,回想大学生活搞不清留下了什么又带走了什么,一直想总结一些东西但又没有动力,前日跟一同学谈起研究方向的选择,我回想起知识管理这一方面在大学教育中好像一直不健全,遂根据这一同学的基本要求做一个管理示例,纯属显摆但也许能平复一下毕业季乱七八糟的心绪。 管理要求 碳纳米管在环境方向的知识管理(这位同学要求很简单,但简单的要求往往带有很大的信息冗除,这也正是管理需要) 管理思路 因为我对这一方面一窍不通,基本出发点就是已有文献,按道理第一步应该是基本概念的熟悉,但因为有点半瓶子醋的科普知识我就省了(这里推荐使用wiki进行基本概念熟悉,凡不懂的链接一一追逐,这本身就是思维的扩展,当然仅限于基础层次)。而文献的选择上当然是要权威的数据库,这里为符合国情,选择SCI、ISTP与EI,因为SCI与ISTP可在isi进行,事实上只进行了两次文献检索。将文献数据以全记录形式输入到文献管理软件之中,这里选用endnoteX3.0.1(如果使用noteexpress也差不多,毕竟论及功能,NE应该是强大一些),以备进行后续文献分析管理。而文献的内容分析第一步选用数据库功能在检索时顺道进行,第二步基于endnote分析,第三步refviz,筛选出几个主流方向然后可以考虑上hitcite引文分析了。在分析基本完成后,预期可以得到该方面知识的表观重点与重要文章及发展方向。下一步就是知识掌握,这个我不管,但预计能给出一个思维导图,至此该方面的历史就搞的差不多了,但毕竟是别人要做的,自然实时追踪少不了,数据库邮件提醒、rss好吧,如果都做到了,其实我建议自己搞个review出来(练习一下文献写作与ENword插件的无耻),不是正规发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可以考虑下),弄到blog上就可以,其实就是告诉同行:来吧,英雄!这里有只心浮气躁的菜鸟,快来拍砖!也许在这个行当你很快就能闹出名堂,好吧,我承认又胡思乱想了,真做的时候心要是静的,一切都是浮云仅此而已。 奥,这里不要忘了,步骤虽有先后但不必拘泥于形式,不断反馈调节也会体现在这次示例中。原因很简单,思路是辅助管理的,但如果认定做法利大于弊,管他的,doitfirst。 第一步:文献检索 简单的布尔逻辑搜索、截词搜索、临近搜索与字段限定搜索我默认都掌握了,不过这次也用不上多少,直接转ISI。由于该平台的升级,直接可以同时跨库搜索。这里只在主题词里输上Carbonnanotube*(这里截词是为了防止出现复数,实际也做过测试,截词有效)然后回车55422(2010/6/10),这个结果我表示压力很大。木关系,refine它,我的另一个关键词是环境,所以在学科类别里选择了环境科学,结果不错:675(根据经验,一般500以下的主题词检索属于比较好的结果)。值得说明的是,这样一精炼会损失掉不少可能有价值的文章,但要想到不重不漏确实很难,这就等着大师指点了。输出这些结果isi就完了吗?这样做明显是瞧不起isi了,这675篇文献的数据挖掘用该网站上的检索结果分析来做就可以了,当然是初步的。这里只给结果: 作者分析 哇,中国人不少,但这个结果说明不了什么,可能他做的跟你想做的不在一个方向。另外,作者分析的强大在于其可以找出这个领域的权威,当然这之前要做一些refine,不如把结果限定在某几个高IF的期刊或你感兴趣的领域,不过一般文献管理软件也可以做到,选审稿人或拜师的时候也可以参考,但仅仅是参考。 期刊分析 EST果然不负众望,但排第一的那个期刊估计才是牛人聚集的地方,当然,投稿时参考一下也不错,要不然就可惜了研究成果了。 机构分析 中科院机构分析让你锁定研究小组,找找他们的blog看看进展,学术交流很重要的。 出版年分析 这个分析是看趋势的,你要是发现最近10年这个领域没啥动静那就考虑一下是做个开先河的还是换个研究方向。但这里最好用引文分析(后面会讲)来看。 科目分析 刚才refine过的一般不分析,但这个例外,因为环境科学的边缘性与综合性是我们不得不关注相关学科,当然对选择研究方向很有帮助的。 好了,这里做的是演示,具体按需要来,还有很多种分析,当然脑子要清醒才看得懂。这里的数据都可以在右下角保存为文本格式然后可以导入到excel里分析,这里不多讲,想搞明白可以私下交流或email官方。 然后要上场的是SCI的看家本领引文分析 这张截图要解释清楚够单独写一篇文章的,但这里只谈结果:碳纳米管在环境研究中越来越热。从这里的分析可以得到一些重要的文献,但这只是初步分析,后面进行了hitcite分析才能找出真正的重要文献。之前我老是跟别人说查文献先找大家写的综述,这只是一个结论,其实分析发现的过程就是通过引文分析及其他的分析手段来做的(不过我总觉得先看经典的书最保险)。这里面有个H指数,不明白自行搜索,这是评价人的,个人认为就跟电影届的imdb评分一样造假的可能性小,很有推广潜力。 上面说了半天,其实都只是用的数据库本身的功能,有局限性与垄断性,结果大体看看就算了,反正本次管理结果还要补充EI数据后才能看,一定记得要全纪录输出保存。 下面转到EI,检索词不变,当然这里要引入一个454的EI分类码(环境工程的,这里的精简可能有点过了),结果155,EI的分析功能不介绍了,一并并入文献管理软件的初步分析之中进行。 这样我得到一个包括800+文献的文献题录数据库,后续的分析都基于此(下一篇文章中介绍) 文献检索小结 平时为了找篇文章有时候得挂代理,但那时候找的是全文,跟现在找研究方向不太一样,现在用题录就可以,上面说的很花哨,实际有些分析要把题录精减到一定程度才能进行。还有,这些都是辅助工具,结果忽悠人还可以用用,但自己用只能作参考,因为你搞出来的结果可能跟实际情况有较大差距,毕竟数据库文献只是知识的一部分而已,有些人也许就写了几篇文章但不妨碍其学术水平很高,知识的获取不拘一格。有些兄弟动不动就说这个软件好那个坏是很幼稚的表现,也有的兄弟自以为掌握了某个软件而事实上只会用其默认的功能,变通很重要,不能根据自己需要组织工具的人只会被工具所累。
个人分类: 科搜研手册|4707 次阅读|0 个评论
新文章被接受发表:碳纳米管负载PtCo双金属催化剂
Synthon 2010-6-7 00:13
文章已经可以在线阅读了,链接:http://pubs.acs.org/doi/abs/10.1021/jp102511k 由于是Wayne Goodman教授的纪念专刊,所以见刊可能会比较晚。 一个大概的介绍: 我博士的主要工作是在做水相重整(aqueous phase reforming)反应的催化剂。水相重整反应的具体背景知识,我后面写新能源展望系列的时候会做介绍,简单的说,这是一个将小分子的糖和多元醇转化成氢气的反应,而前者可以通过生物质的加工得到。水相重整于2002年提出,是一种新的生物燃料转化的反应。同一转化反应,之前一直是用汽相重整(steam reforming)来做的,较汽相重整而言,水相重整反应温度低很多,可以节约能耗,还有其他很多优点,我们回头再说。但是在水相重整的条件下,常用的催化剂载体,比如氧化硅、氧化铝等,都会慢慢溶解在水里。所以我们提出用在水中非常稳定的碳纳米管来做催化剂载体,进行水相重整反应,本文就是我们在这方面的系列工作中的一篇。至于文章的具体内容,我之后会再写一文介绍。
个人分类: 科研涂鸦|10204 次阅读|4 个评论
在氧化硅载体上催化生长碳纳米管
Synthon 2010-6-6 06:35
最近的一篇小文,我自己还比较得意,拿出来敝帚自珍一下:) 本文发表于ACS Nano,链接:http://pubs.acs.org/doi/abs/10.1021/nn901812t 单壁碳纳米管(SWNT)的催化生长,现在貌似做的人并不多,主要是中国和日本的几个组在做,欧美貌似做的人越来越少,大家似乎觉得这个东西没有太大的研究价值。或者说,从生产的角度来讲,这个东西现在吹的泡泡还不够大,不足以支持一个产业,所以更多的人投身于继续吹泡泡的大军,希望把泡泡吹得足够大。(注:吹泡泡=研究潜在应用,没有任何贬义,只是我个人的习惯说法) 而在我们看来,碳纳米管的催化生长,其实还有很多东西值得研究。从工业化的角度讲,如何量产,甚至高选择性的量产(见本人之前博文:化学工程与碳纳米管:我们的坚守,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87061);从产品设计的角度,碳纳米管是个混合物,如何高选择性的得到其中某种特定的管子(见本人之前博文:单壁碳纳米管管径的调控,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32031)。 在这篇文章里面,我们试图回答一个问题:什么样的氧化硅负载催化剂,能够催化SWNT的生产?或者说,为什么多年以来,氧化硅负载铁系金属催化剂,无法有效的催化SWNT生产? 我们知道,SWNT的生产,通常需要铁系金属(Fe、Co、Ni)的催化,而为了提高催化剂的利用效率,人们通常把金属分散在某些载体上,称之为负载催化剂。工业上常用的载体,包括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镁和活性炭等。用活性炭负载的催化剂生产碳纳米管显然不是很现实,因为两者都是碳,分离会很成问题。在剩下的两种载体上,氧化铝和氧化镁多年以来一直被用于负载SWNT生产的催化剂,但是氧化硅负载的催化剂,一直无法有效的生产SWNT。 早在10年前,斯坦福大学戴宏杰教授的研究组就发现了这一问题,当他们用氧化硅和氧化铝做对照的时候,发现只有后者负载的催化剂才能有效生产SWNT。他们进一步表征了两种载体,发现氧化硅的表面只有一种羟基,而氧化铝的表面有多种羟基,从而得出结论,氧化硅与金属的作用较弱,而较弱的金属-载体相互作用不利于SWNT的生产。北京大学刘忠范教授的研究组又对比了氧化硅和氧化镁,进一步表明氧化硅不适合做SWNT生产的催化剂载体。 但是,我们实验室在过去七八年间,一直在用Co-MCM-41作为催化剂生产SWNT。而MCM-41,就是一种具有特定孔结构的氧化硅材料。从这个角度来讲,氧化硅负载的钴催化剂,是可以生产碳纳米管的。那么我们这里的氧化硅负载钴催化剂,跟前人尝试失败的那些钴催化剂有什么区别呢?区别就在于,之前的研究,都是用溶液浸渍的方法,将Co负载在氧化硅的表面,而我们的方法,是在氧化硅的合成过程中加入Co,这样Co是均匀的分布在氧化硅的本体里面,这样,相当于增强了金属和载体的相互作用,于是,有效的催化生产SWNT,也就变得可能了。当然,在我导师开始做这个催化剂的时候,他并没有想这么多,Co-MCM-41生产碳纳米管,是一个偶然的想法造成的,但是其中的科学原理,则是偶然中的必然。 然后我们就考虑,既然如此,那么如果我们在用浸渍法制备催化剂的时候,有意识的增强金属和载体的相互作用,是否就可以制备成功有效的催化剂呢?于是,我们采用了特定的钴盐,比如醋酸亚钴,乙酰丙酮亚钴,乙酰丙酮钴等,在浸渍法制备催化剂的过程,以及接下来的焙烧中,能够与载体发生配体交换,从而增强了金属和载体的相互作用。 对催化剂的表征表明,在一般的氧化硅负载钴催化剂中,钴的存在形态为十几纳米大小的氧化钴颗粒,但是在我们制备的能够成功生产SWNT的催化剂中,钴是以单个原子的形态分散在氧化硅载体上,通过Co-O-Si键结合。如果样品中所有的Co都是二价,且键合情况都是Co-O-Si,(这都是光谱表征的结果)那么这个东西叫什么呢?自然叫硅酸钴咯。所以,我们的结论就是,单分散的硅酸钴,才是生产SWNT催化剂中的活性物种。
个人分类: 科研涂鸦|12248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有望以更快的速度生产出度更长的碳纳米管
liwenbianji 2010-5-17 19:39
CNTs are now longer and faster Scientists in China have grown carbon nanotubes to record-breaking lengths of 20 cm using a method that is faster and more efficient than previous techniques. Fei Wei, Weizhong Qian and colleagues from Tsinghua University and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 Beijing, China, have now modified this technique to produce longer tubes more quickly. The scientists are now trying to make even longer tubes for use as super-strong fibers; they also hope to use the nanotube to make transistor devices. 原文请参考: http://www.natureasia.com/asia-materials/highlight.php?id=664utm_source=NPG+Asia+Materialsutm_content=Research+Highlights http://pubs.acs.org/doi/abs/10.1021/cm903866z
个人分类: 未分类|285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的科研经历:杂,慎入!
Synthon 2010-5-11 11:27
刚跟徐磊对话,我说大概我的兴趣太宽了,现在想想,大概是因为我做过太多项目了,呵呵。。。现把我做过的项目列一下,我自己都觉得很变态呢。。。每做一个项目,都要看相应的文献,所以一来二去,看过的东西很多,但很多都是过眼烟云,知识广而不精,样样通样样松,已成为我现在最大的问题。目前博士即将毕业,正在考虑找个博后,集中精力在一个方向上做好。。。人家的建议是博士要做精,博后要做广,我倒是反过来了,汗。。。以下是我做过的项目: 1.钛白涂料的触变性研究 2.界面诱导的高分子合金薄膜的相分离 3.流场驱动的碳纳米管定向排列 4.氧化硅层状结构中受限烷基链的结晶 5.聚合物-氧化硅笼状结构复合物薄膜的形貌控制 6.MCM-41系列介孔材料的扩孔研究及其催化应用 7.碳纳米管负载金属催化剂催化水相重整,从多元醇产氢 8.碳纳米管负载双金属催化剂的结构和活性关系 9.基于碳纳米管的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材料 10.基于氧化钛的光解水催化剂材料 11.氧化硅负载钴催化剂催化生产碳纳米管 12.碳纳米管在饱和长链烷烃中的分散 13.碳纳米管功能化及碳纳米管负载金属的表征方法探讨 14.MCM-48系列材料的合成及相转变 15.大孔MCM-41材料的合成 16.碳管-金属-金属氧化物三元体系催化材料的合成与催化活性 17.介孔碳的合成和催化应用 不要跟我要paper,我到现在为止也就两篇正经paper。。。
个人分类: 科研涂鸦|6161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硅纳米管储氢率或高于碳纳米管
jimmydz2005 2010-4-29 16:21
实施氢能运输的技术关键是安全、高效和简洁。根据美国能源部(DOE)CAR课题组的研究,如果要让该技术成为现实,现有的储氢材料系统应该在室温下提供6%的储氢质量密度。当前,储氢方式的研究被认为是解决该问题的最有效途径。世界各国的研究小组都在寻找和试验多种材料,这些材料能够更加简易、可靠并且安全的吸收和释放大量的氢气。其中,一种有效的储氢介质就是单壁碳纳米管。 然而,碳纳米管目前还不能满足DOE的储氢目标。这甚至让DOE作出一项决定,放弃关于不掺杂单壁碳纳米管的未来在储氢车辆上的应用研究。尽管大量的前期研究都集中在储氢材料的物理吸附方向,但最近的密度功能理论计算表明,单壁碳纳米管能够通过化学吸附使储氢能力提升到7.5w%。 最新的研究带来了另一个好消息。中国科学家的理论研究表明,硅纳米管能够比同结构的碳纳米管具有更高效的储氢率。这将极可能让硅在引发微电子革命后,又成为氢能源领域的关键材料。相关论文发表在4月24日的《物理化学杂志C》上。 领导该项研究的是北京化工大学分子和材料仿真试验室负责人曹达鹏,他解释道:跟碳原子相比,硅材料具有更多的核外电子,使其具有更高的极化率和更强的分散力。根据观测结果,我们采用了一种多尺度复合理论方法,将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和蒙特卡咯积分法综合,预测了硅纳米管在298K、压力范围在1到10MPa下的储氢能力。我们的计算表明,在常规燃料电池功过条件下,硅纳米管比碳纳米管具有更高的氢吸附效率。 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纳米管的几何排列和弯曲曲率都将影响氢在硅纳米管中的吸收。 在2002年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方法成功制备硅纳米管之后,研究人员已相继发展了多种制备硅纳米管和有序排列硅纳米管的一系列技术和方法。由于硅比碳具有更多的核外电子,使其具有更高的极化率和更强的分散力,科学家认为硅纳米管将会比碳纳米管具有更强的范德华力。 曹达鹏解释道:我们的复合计算理论结合第一性原理,获得了氢和硅纳米管之间的结合能,并利用蒙特卡咯积分评估了硅纳米管的吸氢能力。可以认为计算结合能是蒙特卡咯积分的有效补充。 虽然是一种新颖的材料,但对于硅纳米管还没有实际的储氢实验数据来验证理论上的计算。因此必须设计并完成大量的实验来验证新的理论发现。曹达鹏指出,硅纳米管的分离率明显的影响其储氢的能力。因此,实际操作中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制备最优排列的硅纳米管材料。 来源于《环球科学》
个人分类: 环球科学|3166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碳纳米管可激发人体自身免疫反应
mingming520 2010-4-27 13:33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美国耶鲁大学的工程师们发现,碳纳米管上的缺口可促使 T 细胞(一种白细胞)抗原在血液中聚集,并激发人体自身的免疫反应,从而改进目前常用的继承性免疫疗法,有效增强病患的抗癌能力。相关研究发布在 4 月 20 日出版的美国《朗缪尔》( Langmuir )杂志上。   继承性免疫疗法,又称细胞转移疗法,是指从患者体内的免疫系统中提取细胞,对其进行改良,使之更有效地针对患者的特定病症,随后把它们重新注入患者的免疫系统,以攻击诱发疾病的相应细胞。虽然人体自身也会产生抗肿瘤的 T 细胞,但其经常会被肿瘤所 压制 ,且有效的细胞数量也十分有限。而采用体外培植的方式可有效保证 T 细胞的数量和质量,达到更好的抗癌效果。   研究小组之前也曾报告过碳纳米管对于增殖 T 细胞的意外效果。他们发现,当抗原的总数一定时,把碳纳米管制成的 外衣 附在抗原的表面,可使 T 细胞的增殖速率远高于抗原被聚苯乙烯等材质制成的薄膜包裹时的培植速度。这是由于抗原能够在碳纳米管的 缺口处 聚集,从而达到较好的增殖效果。   论文的主要作者、耶鲁大学化学工程和生物医学工程系的副教授塔瑞克 法米表示,碳纳米管束和淋巴结的微环境相似,具有复杂的几何结构,其可以模拟生理学吸收更多的抗原,激发更强烈的免疫反应。将碳纳米管用于人体的传统方法能够引起栓塞等问题,但将碳纳米管放入血液内培植细胞时,却不涉及将其植入体内,因此并不存在类似问题。   实验数据表明,继承性免疫疗法需要花费数周才能生成足够的 T 细胞,而碳纳米管在三分之一的时间内就能生成与继承性免疫疗法同等数量的细胞。研究人员表示,这是探索碳纳米管独特性质的一种新方式,也是碳纳米管在生物领域安全应用的一次创新。下一步,研究团队将着手探索更为有效的、将碳纳米管从血液中移除的方式,随后再将血液重新输回病患体内。(
个人分类: 科学动态|217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合成最小碳纳米管结构富勒烯
FupingZeng 2010-4-11 00:21
合成最小碳纳米管结构富勒烯 近日,浙江大学和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科研人员成功合成世界上最小碳纳米管结构的富勒烯C90,成果发表在2010年49卷第5期的《应用化学》上,被评为该期刊的热点论文,引起了国际科学界的广泛关注。 富勒烯和碳纳米管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性质在可再生能源太阳能的利用以及新一代纳米电子计算机等领域有着极为重要的应用价值,引起了世界范围科学家的研究兴趣和各国政府的广泛重视。合成的C90富勒烯具有纳米管结构,直径为0.7纳米,长度为1.1纳米,呈D5h高度对称性,被誉为世上首个能在空气中稳定存在、直径最细、长度最短、结构完美的封闭形状的最小碳纳米管。它是连接富勒烯和碳纳米的桥梁,本身兼有富勒烯和单壁碳纳米管的某些双重性质,作为新材料,其用途将非常广阔。 据悉,富勒烯衍生物是有机太阳能电池中优先使用的材料,如果使用新发现的纳米管状的C90,可望有更高的太阳能利用效率。有机太阳能电池装置可以将太阳光直接转化成光电流,给各种电器设备供电或输送给电网,与传统的化合物半导体电池、普通硅太阳能电池相比,其优势在于更轻薄灵活、成本低廉、可大面积推广,是未来太阳能利用的主流发展方向。另一方面,传统的硅基材料晶体管微电子元件的尺寸随着制造工艺的日益精良而越来越小,不久将达到其物理极限,人类即将进入纳电子器件时代。碳纳米管凭借其独特的结构和优异的电学性能,成为最有希望的纳电子器件材料之一。制备出长短和粗细均一可控,且无缺陷的单壁碳纳米管是一个极富挑战的研究课题,这里报道的纳米管状C90富勒烯的合成为上述单壁碳纳米管的合成提供了一个导向性的思路。 中美合作双方的研究工作者长期致力于新型富勒烯和金属富勒烯的合成与结构鉴定,近年来在大碳笼富勒烯和内嵌金属富勒烯的研究中不断取得进展,在相继合成并鉴定了3种最大内嵌金属富勒烯Gd2C2@C92、Ca@C94和Sm2@C104的基础上,终于发现了这一结构独特的纳米管状结构的C90。据了解,他们正在全面开展该纳米管状C90物理和化学性质的测定,并探索其在有机太阳能和纳米电子器件等领域的应用。(来源:科学时报 张巧玲)
个人分类: 学术教育|2812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篇ACS Nano刚接受,关于SWNT催化生长
Synthon 2010-2-19 03:54
探讨了Co催化单壁碳纳米管(SWNT)生长过程中的活性组分,并揭示了为啥Co/SiO 2 催化剂多年以来无法催化生长SWNT的原因(参考:Kong, J.; Cassell, A.M.; Dai, H.J. Chem. Phys. Lett. , 1998, 292, 567574;Li, Q.W.; Yan, H.; Cheng, Y.; Zhang, J.; Liu, Z.F. J. Mater. Chem. , 2002, 12, 11791183 )。 具体背景和内容,待正式在线发表之后,我再结合文章介绍。 上述两篇参考文献如下: CPL JMC
个人分类: 科研涂鸦|8824 次阅读|5 个评论
也谈化学工程与化学的区别
xinliscau 2010-2-5 22:14
看了博友 王晓明 的博文 化学工程与碳纳米管:我们的坚守 , 感触颇深。自己也是一位化工人,很多时候总被认为就是学化学,这方面也没少吃亏。求职之时,看到自己的专业被写成化学,心里也很不是滋味,明摆着一个是工科,一个是理科。且不说这些,还是谈下我对化学工程与化学区别的体会: 自1920年MIT诞生世界上第一个化学工程系刚好90周年,整个专业在20世纪对人类的文明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具体专业简介附后。化学工程学科是一门兼备丰富理论知识、强大工程技术、重大社会意义的应用学科,且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基础学科化学只是化工的一个重要基础。因此,简单地把化学工程当成化学也是不合适的。一个好的化学工程师必须学好化学,但学好化学就想成为一名好的工程师还是远远不够的。尽管近几年很多学校的化学系象雨后春笋般地开设化工专业,但如果是没有一定硬件和人才准备,即是开设了这个专业,也不一定能办好!其区别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两者的思维方法不一样。还拿王博士说的碳纳米管为例,化学家关心如何制备?它有什么新奇的性能?可在那些场合应用。而化学工程师则关心的是,如何将碳纳米管规模化生产,而不是实验室小规模的合成,利用合成的碳纳米管直接造福人类,就像合成氨那样。所以,二者的区别一个是一处研究,一个是应用研究。关心的对象和过程是有明显的差异。再比如,我现在做的光催化,我思考比较多的就是如何将光催化做成设备装置,应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不是过分关心如何通过新奇的方法合成新奇的催化剂,研究它的电子和孔穴及催化的机理等。当然,能掌握这些对装置开发也有好处。但是,从化学工程专业性质来看,过多地考虑后者就是越位,最终结果可能导致你什么都做不好。 (2)两者研究对象的差异。化学关心的是实验室规模的小量合成,只要我能合成出来,我就是胜利者。而化工则不同,很多好的反应,因为种种原因很难被放大到工业规模的生产而最终被化学工程师所放弃。化学工程要解决和研究的关键问题就是如何将实验室规模放大到工业规模。也就是说,是将基础研究成果造福人类的一门特殊的学科,所以化学工程学科杂志影响因子普遍比较低,美国的AIChE J如今影响因子只有1点多,而化学的则比较高,JACS已达7点多。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化学家掌握的知识要领先化学工程师几年的时间。 (3)研究方法的区别。化学的研究方法,是典型的理科研究方法,主要应用基础化学知识作为指导来解决问题,其研究要求对反应物的用量精确到小数点后很多位,而化学工程的研究,则是典型的工科研究方法为主,主要应用工程手段解决放大中遇到的问题,其不会过分关注反应本身,其对反应物的用量也不会有这么严格的要求,通常精确到小数点以前很多位就可以了。 当然,还有很多区别,就不一一谈了。说这多,最后希望即将毕业的化学工程专业的同仁们,特别是想进高校工作的化学工程博士,最好选择有化学工程专业的学校,不要去一个只有化学专业的学校,这样会更适合你的专业,更有利于你与别人的相互交流和进步。如果去了一个只有化学系的学校,那种滋味是很不好受的,更不用说被重用了。 专业简介: Chemical Engineering: Transform molecule to money 化学工程是一门建立在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上的交叉应用学科。它历史悠久,应用广泛,意义重大,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支柱。 在化学工程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过去的20世纪是化学工程学科诞生与迅速发展并对人类文明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一百年。1888年美国MIT首先推出了化学工程课程体系并于1920年建立了化学工程系。1915年Little将复杂的化工生产过程归纳为有限的单元操作,初步奠定了化学工程的科学基础,单元操作被公认为化学工程学科体系第一个阶段的标志(first paradigm)。1957年反应工程学科的建立及1960年Bird等编著的《传递现象》将化学工程学科发展引向分子水平的研究,该时期的化学工程学科被归纳为三传一反,即传质、传热、动量传递及反应工程。三传一反成为了化学工程学科发展第二阶段的标志(second paradigm)。进入21世纪,生命科学、信息技术、材料科学及环境科学迅速发展为化学工程科学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如:结合生物科学技术,促成了生物化工的诞生,不仅涉及对生物质能源的利用,还深入到对基因、生物大分子及人体组织方面的研究;将数值计算模拟的广泛革命纳入化工研究领域,从而可以精确模拟化工生产中的各种单元操作,还可以通过程序设计控制系统以便更好的实现化工生产。由此可见,化学工程专业是一门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学科,信息时代的化学工程学科面对众多的机遇和挑战必然生机蓬勃。 之所以说化学工程是社会基础产业的支柱,是因为随着社会进步,人类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化学工业涉及的领域也不再局限于早期的制盐、制糖、煤化工等,而是在与多种学科交叉渗透的同时,开辟了更多更新的研究方向如:石油、制药、食品等。20世纪,化学工业逐渐成为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等最重要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在我国,以石化工业为代表的化学工业也成为对国民经济贡献最大的行业。而现阶段,二十一世纪的化工又在新能源方向上不断取得重大突破,煤气化、生物燃料等使我们迈入一个多种能源并存的时代。世界500强企业前10名中有7家是石油化工公司,这说明石油化工这个时代产物的存在价值和社会地位,也说明了化工专业对整个社会的巨大作用。也正因为如此,化工专业在美国有着极广阔的就业前景,据我所知,美国各大学培养出来的化工研究生广泛的活跃在工业界,学术界,金融界及政府部门。 由此可见,化学工程学科是一门兼备丰富理论知识、强大工程技术、重大社会意义的应用学科,化学工程工作者的社会作用和个人价值可以得到完美的体现。 ,
个人分类: 科研之路|27635 次阅读|12 个评论
碳纳米弹簧--纳米级磁场源?
热度 3 wzhong 2010-1-18 21:03
纳米器件的设计与研究方兴未艾,如何为纳米器件提供一个纳米级的磁场,似乎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采用纳米永磁材料,一方面受到超顺磁尺寸的限制,另一方面磁场的强度是固定的,无法根据需要调变磁场强度。采用螺旋管提供电磁场可能是比较好的方法,磁场强度可以根据电流大小来调控,但是如何得到纳米级的螺旋管?用传统材料绕制是不可能的。螺旋碳纳米管(或螺旋碳纳米纤维)可能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与直线型的碳纳米管相比,螺旋碳纳米管可以用来做纳米级电磁铁,而磁场的强度可以用通过碳纳米管的电流来调节。下图是我们采用CVD原位催化裂解的方法制备的碳纳米弹簧SEM照片。 最近我们采用原位催化CVD方法,通过改变反应条件,合成了各种形态的碳纳米材料,如螺旋碳纳米纤维,纳米球链,碳纳米带等。下图是碳纳米带SEM和TEM照片: 由于制备这些碳纳米材料所用的催化剂为原位合成的纳米级过渡金属颗粒,因此所得到的复合物具有磁性。研究表明它们的微波吸收性能很好,且比重小,性能稳定,有望用于轻质隐身材料。 相关研究工作发表在以下刊物: 1. X.S. Qi, W. Zhong* , et al ., Carbon , 48, 365 (2010) 2. Xiaosi Qi,Yu Deng, Wei Zhong,* et al. , J. Phys. Chem. C 114 , 808 (2010) 3. X.S. Qi, M.H. Xu, W. Zhong* , et al , J. Phys. Chem. C 113, 2267 (2009) 4. Xiaosi Qi, Wei Zhong,* et al. , J. Phys. Chem. C 113 , 15934 (2009) 5. Xiaosi Qi, Yi Yang, Wei Zhong* , et al. , J. Solid State Chem. 182, 2691 (2009)
个人分类: 论文交流|12577 次阅读|9 个评论
化学工程与碳纳米管:我们的坚守
热度 2 Synthon 2010-1-14 07:08
化学工程与碳纳米管:我们的坚守 看到林峰的博文,《 纳米是灌水领域吗? 》,以及李永丹老师的博文,《 负重登山的化工应用基础研究 》。看过之后,想说点自己的想法。 李永丹老师的文章说的很清楚,目前化学工程方面的研究处在一个很尴尬的地位。一方面,老牌的化工期刊影响力不够,而且不够与时俱进,为我们的领导们所不屑。所以,相当多的人,被迫在相关的学科里头寻找机会,比如纳米,就是一个机会。用我老板的话来说,research has its fashion, and we have to follow the fashion。 于是经常有人会问我,你看你们化工系的人,现在也有这么多人做纳米,那你们跟搞纳米化学、纳米材料、纳米物理的人有什么区别呢? 区别就在于,我们还是化学工程师,我们还希望坚守我们的一些原则,我们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 比如碳纳米管,这个东西是材料科学家们首先给折腾出来的,然后化学家们开始研究它的合成,物理学家们开始研究其中的物理现象,在物理学家和电子工程专家的共同努力下,貌似现在在某些场合有很不错的潜在应用。 但是如果我们不能够大规模的生产碳纳米管,那么这些潜在应用,始终只能停留在潜在的阶段。但是遗憾的是,化学家们认为他们已经阐明的碳纳米管生产的过程,现在剩下的工作,就是如何研究它的应用。其他的事情,不用操心。 而这其他的事情,恰恰就应该是我们化学工程师的工作了。我们可以研究更好的催化剂,更好的反应条件,让产率更高,让成本更低,让产品的性能更可控,让产品的分离更容易。这,就是典型的化学工程的思路。 在这方面,可以说几个典型的任务。比如我的老师兄,俄克拉荷马大学的Daniel Resasco,早在2000年就开始这方面的研究。他开发的CoMoCAT催化剂,目前仍然是单壁碳纳米管生产的主流催化剂。差不多同一时间,清华大学的魏飞老师也开始从事碳纳米管相关的工作。几年下来,魏飞老师的课题组在流化床生产碳纳米管方面做出了非常漂亮的工作。而且,这两个实验室,都有自己的工业级生产装置,他们的成果,在工业放大中得到了检验。 这,就是化学工程师在follow fashion之后的漂亮工作,是我们学习的对象。 但是遗憾的是,持这种态度的化学工程师也并不多见。在美国化学工程师协会年会的碳纳米管分会场上,大多数人关心的问题,其实跟材料科学家没有了明显的区别,真正考虑把研究与化学工程结合起来的人,却并不是那么多。2009年的年会上,研究碳纳米管生产的会议报告只有两个,分别来自Resasco师兄和陈元师兄(南洋理工大学)的实验室,我的另一位师兄Amama(美国空军-代顿大学联合实验室)给了墙报。在前一年的会议上,也只有两个相关报告,分别来自我们实验室和Amama。会后一起吃饭,不由得感叹,这个会议上,大家关注的都是潜在的应用,而关注碳纳米管生产的,大概只有我们几个人了。。。 当多数人关心的都是碳纳米管场效应管、碳纳米管生物检测器的时候,我们如何向别人证明,我们是化学工程师呢?
个人分类: 科教评论|15409 次阅读|20 个评论
再谈碳纳米管储氢
热度 1 Synthon 2009-12-15 07:28
上周出版的Carbon期刊上,沈阳金属所的成会明老师发表文章Hydrogen storage in carbon nanotubes revisited,文章回顾了10年来对碳纳米管储氢失败的研究。很有意思的是,作者最后给出了这样一张图: 作者最后说,In fact, for the ten years since the first report on hydrogen storage in CNTs, there is an obvious tendency that the reported hydrogen storage capacity of CNTs from the literature declines with the time extending (Fig. 3), which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improved CNT sample attainability and measurement setup, methodology and accuracy. 这个题目,可以算盖棺定论了罢 。
个人分类: 科研涂鸦|28611 次阅读|26 个评论
高中化学奥赛题解(一):碳纳米管
yaoronggui 2009-12-2 16:20
桂耀荣 B A A B A A 电弧法合成的碳纳米管( CNTS: Carbon Nanotube ),伴有大量杂质碳纳米颗粒。由于杂质存在,纳米碳管较难提纯。现在的提纯方法是:将纳米碳管的粗品放入圆底烧瓶中,依次加入 K 2 Cr 2 O 7 和 1:2 的硫酸,装好回流冷凝和搅拌装置,在 15 0 ℃ 回流 2 小时,溶液由橙色( Cr 2 O 7 2- )转变为墨绿色 (Cr 3+ ) ,将所有的墨绿色溶液过滤,滤纸上存在的黑色物质即为纯碳纳米管。 1. 提纯碳纳米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下图是最常见的一种碳纳米管: 其中的筒状 B 可认为是由一种石墨卷起而成的,而两端 A 可认为是由一个足球烯切成两半球而成。假设石墨中 C C 键长为 a ,试求: 2. B 管管口周长为多少? 3. 碳纳米管粗(直径)大约为多少? 解析: 1. 3C + 8H 2 SO 4 + 2 K 2 Cr 2 O 7 = 2Cr 2 (SO 4 ) 3 + 3CO 2 + 2K 2 SO 4 +8H 2 O 2. B 管管口周长即足球烯在平面上投影形成的圆的周长。 将碳纳米管切除后,得到下面图 1 ,这只是半圆展开的图,图 2 是完整的图。 图 2 的周长长度 L 可大致看做 9 个 L 的长度,而 L 等于 即 L= 9 a = 15.58a. 3. 设碳纳米管管粗(直径)大约为 d ,则 d= 9 a, d=4.96a PS: 1、足球烯图片: 2、足球烯Flash下载地址 足球烯Flash 3、本文下载地址: 碳纳米管
个人分类: 高中化学竞赛|6641 次阅读|0 个评论
【月报】柔性电子研究动态(2009年10月版)
yahuang 2009-12-2 10:28
1. 2009 年 7 月 8 日科学网报道:中科院微电子所刘明小组在高性能有机场效应晶体管方面的进展, http://www.sciencenet.cn/htmlpaper/200978131194806611.shtm 。 2. 2009 年 8 月 26 日科学网报道:《科学》:大尺寸可弯曲的显示屏问世,约翰罗杰斯领导了该项研究, http://www.sciencenet.cn/htmlnews/2009/8/222773.shtm 。 3. 2009 年 8 月 25 日,美国西北大学黄永刚教授在郑州召开的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上做了 Mechanics of Advanced Technology 的报告,主要内容是柔性电子力学。 4. 2009 年 9 月 7 日, Sohu 报道我国多晶硅产能严重过剩,光伏神话破灭巨额投资打水漂, http://news.sohu.com/20090907/n266505733.shtml 。 5. 2009 年 9 月 9 日,有机半导体的热化学图案化技术,用于柔性基板电子制造,避免传统高能技术对有机材料的损害: http://nanotechwire.com/news.asp?nid=8528 6. 2009 年 9 月 11 日,中国力学学会网站报道电子电磁器件力学工作组工作会议纪要: http://www.cstam.org.cn/show.asp?unid=2006054456 7. 2009 年 9 月 16 日报道,康奈尔大学研究人员利用碳纳米管代替传统硅管,制造出太阳能电池。 http://www.sciencenet.cn/htmlpaper/20099161144517507301.shtm
3867 次阅读|0 个评论
这篇文章比俺的文章好在哪儿?
Synthon 2009-10-31 00:27
刚看见一片Nature Materials的文章,怎么看都觉得赶不上俺自己的文章,尽管俺投JACS被拒了,呵呵。。。 两篇文章放在这儿,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Linking catalyst composition to chirality distributions of as-grown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 by tuning Ni x Fe 1- x nanoparticles Wei-Hung Chiang and R. Mohan Sankaran Nature Materials 8 , 882 - 886 (2009) http://www.nature.com/nmat/journal/v8/n11/abs/nmat2531.html Diameter Tuning of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 with Reaction Temperature Using a Co Monometallic Catalyst Nan Li, Xiaoming Wang, Fang Ren, Gary L. Haller, and Lisa D. Pfefferle J. Phys. Chem. C 2009, 113, 1007010078 http://pubs.acs.org/doi/abs/10.1021/jp903129h
个人分类: 科研涂鸦|5787 次阅读|4 个评论
代发信息:南洋理工大学招聘碳纳米管器件和电化学传感器博士后
BaoQiaoliang 2009-10-12 15:42
Research Fellow (Postdoctoral Fellow) Postdoctoral fellow positions for researches in novel carbon nanotube based devices and electrochemical sensor for explosives detection are available in Center for Advanced Bionanosystems, School of Chemistry and Biomedical Engineering,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 Singapore . Candidates with extensive research experience on carbon nanotubes, electrochemistry, sensors or electronics are encouraged to apply for the positions. If you are interested, please send your CV to Professor Li for consideration. Contact information You can contact with Prof. Li Changming at E-mail : ecmli@ntu.edu.sg Website: http://www3.ntu.edu.sg/home/ecmli/index.html Division of BioEngineering, School of Chemical and Biomedical Engineering, Nanyang Techonological University 70 Nanyang Drive , Singapore 637457  
个人分类: 未分类|6960 次阅读|0 个评论
加州笔记之三十 碳管复合材料的前景
siccashq 2009-10-9 11:33
读到一个新闻,其实就是一个公司的枪手广告,不过里面游戏信息可以拾取。该公司大概在研发碳纳米管在聚合物及金属复合材料中的应用,特别强调了风力发电机桨片。中国准备在内陆和沿海大力发展风力发电,如果能提高桨片的剪切强度和弯曲强度,那么就能够加大臂长,提高风能利用率。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如果能够很好地控制工艺流程,还是比较有希望挤入这个巨大的市场。 另外一方面,碳纳米管和金属复合一直是一个梦想,金属成型比陶瓷需要更温和的温度,所以能够保护碳纳米管的结构和强度。这个公司提带指出碳纳米管能够有效增强金属铝的强度,达到钢的强度,这是很好地结果,对于军事和民用轻型高比强材料的应用有巨大的潜力。但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是金属如何和碳纳米管均匀分散:金属颗粒密度大,表面没有基团,在一般溶剂中无法形成悬浮液或者胶体。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不同直接导致了碳纳米管在这个材料领域的应用,而对于陶瓷和有机聚合物来说解决的手段已经比较成熟。如果检索有关文献,金属科学研究者普遍采用了球磨的方法。这种方法具有原始粗旷的美,然而碳纳米管不可避免地被扭曲,剪切,弯折,摩擦,导致结构巨大的破坏。 最近我和朋友无意发现了一个简单方法,通过对金属表面适当地处理,居然成功获得碳纳米管的复合粉体。有很多细节工作还需要做,偏巧院里电镜出问题,相当于抛了一盆凉水。 晚上散步遇到一对台湾夫妇,说他们老大9个月就站起来走路,后来发现长大了平衡能力不够。到医院一问,医生直接说:是不是小时候爬的时间短?爱因斯坦好像小时候说话较晚,是不是和高智商有关? Bayer MaterialScience Showcases Its Baytubes Carbon Nanotubes at Rusnanotech '09 ( Nanowerk News ) The extraordinary properties of Baytubes carbon nanotubes (CNTs) have sparked new and highly promising lightweight design concepts that improve both energy efficiency and mechanical strength. Such concepts are the focus of Bayer MaterialScience AGs presentation at the RusNanoTech trade show at the German stand, Pavilion 3, at Moscows Expocentre from October 6 to 8, 2009. This is the second time the company has showcased technical innovations based on Baytubes carbon nanotubes at this major forum in Russia. Possible CNT applications are far from limited to lightweight designs, however. CNTs are also suitable for many different applications, for example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nd the chemical,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and sports goods industries, observes Dr. Raul Pires, who is in charge of global activities for nanotubes and nanotechnology products at Bayer MaterialScience, in a presentation at the accompanying conference on October 8. One prime example of enhanced energy efficiency is the use of Baytubes in wind turbines. The length of rotor blades was previously limited to around 60 meters in order to ensure reliable operation even in very windy conditions. The nanotubes enormous strength makes the rotor blades very stiff, which also enables longer blades to be designed, explains Dr. Pires. Whats more, the lightweight design of the nanotubes - and thus of the hybrid materials in which they are incorporated - boosts the efficiency of the wind-to-power conversion process. Baytubes do not just improve the properties of plastics and other polymer materials, however. CNT additives can also make metals much harder. For example, adding Baytubes to aluminum processed using powder metallurgy enables tensile strengths to be achieved that almost match those of steel. Previously, it has only been possible to assign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is kind to aluminum by adding rare and expensive metals in a complex alloying process, explains Professor Dr. Horst Adams, vice president future materials at Bayer MaterialScience. google_protectAndRun("ads_core.google_render_ad", google_handleError, google_render_ad); The impact strength and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aluminum can also be improved by adding nanotubes. This enables the weight of components to be reduced still further, which increases their energy efficiency, for example in the automotive and aircraft industries. Bayer MaterialScience is working with Zoz GmbH on the development of customized CNT-reinforced aluminum materials. This German company headquartered in Wenden is a global supplier of innovative systems and equipment, in particular for the manufacture of nanostructured materials. It has extensive experience in areas such as the high-energy grinding and mechanical alloying of these materials. Thanks to the development of an innovative, in-house production process, Bayer MaterialScience is one of the few companies in the world capable of producing carbon nanotubes of the required purity on an industrial scale. As early as 2007, the company started operations at a pilot plant in Laufenburg, Germany, that can produce 60 metric tons/year. An additional pilot facility with an annual capacity of 200 metric tons is currently under construction at CHEMPARK Leverkusen. About Bayer MaterialScience With 2008 sales of EUR 9.7 billion, Bayer MaterialScience is among the worlds largest polymer companies. Business activities are focused on the manufacture of high-tech polymer material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innovative solutions for products used in many areas of daily life. The main segments served are the automotive,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construction and the sports and leisure industries. At the end of 2008, Bayer MaterialScience had 30 production sites and employed approximately 15,100 people around the globe. Bayer MaterialScience is a Bayer Group company.
个人分类: 加州笔记|6031 次阅读|6 个评论
加州笔记之二十八 碳纳米管催熟西红柿
siccashq 2009-9-27 07:56
我去年刚来戴维斯的时候遇到一位从浙江大学过来的访问学者,由于他是做生物毒性方面的,而我刚好做过一点碳纳米管的工作,便和他聊起是不是可以一起研究一下碳纳米管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无论利弊都应该很有意义的事情。大家更多关注的是对动物体或者人体的毒性。实际上实验室很多碳纳米管最终都流入了地球循环系统,植物更有可能直接受到影响。后来大概对方比较忙,也就不了了之了。 最近在ACS NANO上出来一个工作报道了碳纳米管能促进西红柿的发育生长,外部形态变化非常大。作者解释是碳纳米管促进了吸水能力,原因可能没有简单,我甚至怀疑渗透植物叶片中的碳纳米管能拓展植物对太阳光能量的吸收能力,或者说吸收谱更加宽泛。作者想办法在根中找到了被吸入的碳纳米管,那么植物枝干和叶片甚至果实中会不会有呢? 问题是:你敢不敢吃碳纳米管催熟的西红柿? reference: Carbon Nanotubes Are Able To Penetrate Plant Seed Coat and Dramatically Affect Seed Germination and Plant Growth, MariyaKhodakovskaya * , EnkeledaDervishi , MeenaMahmood , YangXu , ZhongruiLi , FumiyaWatanabe and Alexandru S.Biris * ACS NANO, 2009, ASPS http://pubs.acs.org/doi/abs/10.1021/nn900887m
个人分类: 加州笔记|5696 次阅读|8 个评论
碳纳米管分散液或纳米流体
热度 1 yuweiyu2000 2009-6-7 10:44
改性后的碳纳米管表面引入羟基或者氨基,从而改变了碳纳米管的难溶、难分散的特性,而且碳纳米管的长径比也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引入羟基的碳纳米管无须添加分散剂可直接分散到极性基体流体中,此外也可以通过添加分散剂而分散到非极性基体流体或者其它聚合物中, 修饰后的碳纳米管的物理性能有极大改善。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713 次阅读|1 个评论
新文推荐:单壁碳纳米管管径的调控
Synthon 2009-5-15 14:11
刚刚浏览美国化学会最新的online文章,发现我们实验室调控单壁碳纳米管管径的文章已经可以在线阅读了(链接: http://pubs.acs.org/doi/full/10.1021/jp903129h )。虽然我本人并非第一作者,但是也在其中参与了很多工作,于是,忍不住在这里推荐一把:) 下面介绍一下本文的一些背景: 碳纳米管,特别是单壁碳纳米管(SWNT)的管径控制,自从他们被发现的那天起,就成为一个很受关注的题目。长期以来,SWNT的生产,实际上有些看运气,比如方法A生产出来的大多是1nm左右的,方法B生产出来的可能大多是1.4nm左右的,但是什么控制了SWNT的管径,以及如何有意识的通过生产条件的变化来变化SWNT管径,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首先解决这一问题的是俄克拉何马大学的Daniel Resasco教授,他将hydrotreating里面使用的Co-Mo催化剂用来催化生长SWNT,通过Mo的锚定作用,能够成功的控制Co颗粒的大小,从而控制SWNT的管径。同时,他通过对反应条件的调解,一定程度上实现了SWNT管径的调节,比如通过变化反应温度,主要产物从(6,5)型SWNT变成(7,6)型SWNT(Alvarez, W. E.; Pompeo, F.; Herrera, J. E.; Balzano, L.; Resasco, D. E. Chem. Mater. 2002 , 14, 1853)。斯坦福大学的戴宏杰教授,使用Fe-Rh催化剂,也实现了类似的效果,原理也与Co-Mo催化剂类似(Li, X. L.; Tu, X. M.; Zaric, S.; Welsher, K.; Seo, W. S.; Zhao, W.; Dai, H. J. J. Am. Chem. Soc. 2007 , 129, 15770)。 但是上述SWNT的问题在于难以提纯。SWNT生长所需的催化剂通常是Fe、Co、Ni,都是很容易去除的,但是Resasco和戴宏杰为了调控管径,引入了Mo和Rh这样的重金属,但是这些金属在产品中很难除去,于是,如何使用Fe/Co/Ni单金属以及他们的合金作催化剂,而又能调节SWNT的管径,就成为一个问题。 这中间,日本Kyushu大学的Ago等同志们,在Fe/MgO催化剂上生长SWNT,在改变反应温度的时候,发现产品中拉曼光谱的呼吸峰有变化,大家知道,拉曼呼吸峰很大程度上对应着SWNT的管径,但是,作者自己对此也不是很确定,文章的结论也比较模糊(Ago, H.; Imamura, S.; Okazaki, T.; Saito, T.; Yumura, M.; Tsuji, M. J. Phys. Chem. B 2005 , 109, 10035)。但是最近我的大学同学张强,通过详细的高清TEM实验,证明这一呼吸峰的变化实际上不是单壁碳纳米管管径的增大,而是从单壁碳纳米管变成了双壁和三壁碳纳米管(Zhang, Q.; Zhao, M.Q.; Huang, J.Q.; Qian, W.Z.; Wei F. Chin. J. Catal. 2008, 29, 1138.)。 我们的思路,主要是在催化剂设计上面做文章。大多数SWNT生产所用的催化剂,都是把金属放在一个氧化物载体(比如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镁等)的表面上,而我们通过水热合成得到的Co-MCM-41催化剂,则是把金属Co放在了氧化硅载体里面,Co通过化学作用,进入氧化硅的骨架,取代了部分硅原子。这样金属的运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氧化硅骨架限制,在高温反应条件下金属的聚团得到了很好的抑制。载体对金属运动的限制,加上MCM-41特有的孔道结构的联合作用,使得调控SWNT的管径成为可能。文章的具体内容我就不在这里多说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直接看原文:) 本文写成后首先投往美国化学会会志(JACS),两名审稿人一直认为,本文叙述清楚,解释合理,数据有力的支持了作者的观点,从学术上讲没有什么问题,只是潜在的读者群可能仅限于物理化学家,所以不适合JACS作为普适性化学期刊的要求,建议改投物理化学方面的期刊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的编辑看过JACS两位审稿人的审稿意见之后,决定直接接收本文。
个人分类: 科研涂鸦|11220 次阅读|7 个评论
加州笔记之二十 碳纳米管的竞争
热度 1 siccashq 2009-5-5 08:02
经常听起同行说现在碳管的价格已经很便宜了,似乎已经可以成吨地买。不过这个里面有一个理解误区,就是需要买什么样的碳纳米管。在普通的复合材料应用中,碳纳米管产品中的杂质(其中包括催化剂残余物、石墨球)含量要求比较高,对于碳纳米管的长径比的要求也是一个参数,另外在碳纳米管产物中直径的分布也有一个控制范围。研究碳纳米管比较好的课题组一般都会自己在实验室中生产单壁管,原因之一就是对于产物的质量和性能控制比较可靠,这样实验数据也能够和历史研究符合。 美国有几家比较认可的碳纳米管经销商,其中的所列出来的价格并不是人们想象那么便宜,就单壁碳纳米管来说,一般的以克为单位都会买到几百甚至几千美元。其中最主要的参数就是碳含量、杂质含量、碳管直径和碳管长度。比较特殊的商品是碳管表面功能化产品(如表面羟基化、羰基化、氨基花等)和具有高丰度的特殊手性的碳纳米管。在ALDRICH网站上,这些商品一般都在千元(美元)以上的价位,对于碳纳米管阵列这样在实验室很容易生成的特殊商品居然可以卖到上万美元。我不清楚是否真的会有公司用这么高的代价去买这些小精灵,因为对于碳纳米管研究同行们来说这些所谓的商品不过已经是使用了实验室研究中比较成熟的工艺,只要专科生水平就可以完全掌握其中的合成要领。 可能其中的原因之一在于质量可靠稳定,一个人做菜可以一天一个味,但是同一个菜做一百人的分量味道还一样就不容易。碳纳米管的市场在聚合物复合材料研究中可能会有很大的市场,比如说防静电涂层、抗电磁干扰外壳等。原来不少顶尖研究小组梦想将单壁纳米管做成高密度运算单元的构想基本上已经破灭了,取而代之的是碳家族的纳米飘带材料。其中原因就是单壁碳纳米管性质不可控:半导体性质和金属性质总是会夹杂而生,还需要更大的成本来分离这对孪生兄弟。这估计是阻碍饭岛获得诺贝尔奖最大的绊脚石,而如今完全被牛津大学发明纳米飘带的几位科学家抢尽了风光了。从91年那篇文章算起,碳纳米管也走过了近二十年的春秋,是不是可以说是二十年河东二十年河西? 但是碳纳米管仍然有许多研究工作可以做,而且主要的研究点在于利用其优良的导电导热和轻质特性实现在功能复合材料中。这也是这种材料用量最大的市场。美国有几家卖碳管的公司,但是我不敢肯定他们既是供应商又是生产方。比较有名的是Carbon Nanotechnologies Inc.,当初Smalley一手创办的生产单壁碳纳米管企业,现在已经被Unidym企业收购,而后者则是在生产导电ITO产品具有很大的优势,当然碳管复合材料是可以取代这种无机材料的。现在他们提供的价格是高纯单壁碳纳米管(Hipo-SP)为2000美元每克。另一家公司我们常去买一些无机材料纳米粉, nanostructured andamorphous materials Inc. ,价格稍微便宜点,公司地址也在休斯顿,赖斯大学所在处。碳管一般通过化学气相法生成,我用过这个公司的单壁管和多壁管,纯度还是比较不错。另一个比较可靠的公司是carbon solution inc., 由加州大学河边分校的Robert C. Haddon教授创立。 Haddon 教授小组提出了一种定量评价碳纳米管产品的方案,并且撰写了多篇学术论文讨论这种方法的适用性。其要点在于利用半导体性单壁碳纳米管的二次带间吸收谱,通过测量碳管溶液在这个吸收区域的强度来直接评估产品的质量。由于多壁管和碳颗粒等杂质并不具有这个吸收特征,所以适合区别单壁碳纳米管这个称呼的可靠度。在Carbon solution公司的网站上有一个有趣的比方,大概就是说买碳管不能在报亭买杂志一样只看封面光鲜的模样,要看里面质量是不是都很好。确实,我们用电镜看的视场包含的碳管大概也只有几个皮克(10 -12 ),太容易欺骗上帝了。目前该公司修饰后的单壁碳纳米管每100毫克价格在150美元。经过提纯的每克 400 美元。 当然,碳管供销商不能不提的是中国的深圳纳米港公司,当年我做博士论文的时候就是使用这家公司的产品。可以保证地说这家公司可能是全球碳管价格最便宜的公司,单壁碳纳米管居然只要50美元每克。多壁管每克只需要1.5美元。这大概就是文章开头说的人人都觉得碳管很便宜了的源头。但是我的想法是,碳管这样的石墨黄金销售不应该只关注价格牌,而需要专注于品质控制,如果能够像Carbon Solution公司这样能够保证高质量多目标产品的碳管,那么卖的贵点也不是没人买的。 来源:深圳纳米港网站 http://www.nanotubes.com.cn/09.PRICE_LIST_USD.pdf
个人分类: 加州笔记|9848 次阅读|4 个评论
加州笔记之十八 蚂蚁上树
siccashq 2009-4-2 07:28
最新的一期 ACS Nano 期刊中有一个工作很有意思,就是使用纯固相法得到表面均匀修饰的碳纳米管,被修饰的材料主要包括金属和氧化物,都是直接使用醋酸盐或者其他前驱体热分解得来。文章介绍的方法显然出人意料的简单,修饰的效果也非常好,大概是我观察碳纳米管表面修饰中最有新意和工业化意义的工作。所以这篇题为《 Rapid, Solventless, Bulk Preparation of Metal Nanoparticle-Decorated Carbon Nanotubes 》的工作被 ACS 网站推荐为研究新闻也就不足为奇了。 无机材料和金属材料装载在碳纳米管上一直是一个研究的热点,主要是利用碳纳米管的导电导热性质以及高比表面积,这样对于提高被负载的功能性纳米颗粒的敏感性非常有益,因为所有的光电热信号都可以通过碳纳米管传导。比较典型的包括负载氧化钛在光伏电池中的应用,负载纳米银颗粒在表面拉曼增强中的应用等等。这篇文章还文尾透露一些研究动机,就是负载钯可以作为强力的汞吸附材料,以及负载银颗粒作为天线中的电磁波吸收介质。由于需要大规模应用,显然传统实验室长使用的湿化学法并不能满足要求。而这篇文章居然可以达到100g的数量级,估计开公司卖是没有问题了。 我觉得这篇文章工作的系统性是值得称赞的,至少如果我是审稿人的话很难提出诸如 如果控制。。。又会如何? 这样的问题。当然,这估计也和这个工作需要申请专利有很大关系:因为要等待申请号所以有充分的时间做细致的工作。当然这是我的猜测而已。 文章里面有一个关于负载银碳纳米管拉曼分析的部分比较有意思:对于金属型和半导体型的碳纳米管,由于负载具有能激发出等离子体的银颗粒所以拉曼信号理应都会有所增强。金属型碳纳米管的第一光学转变能级 M11 更容易被红色激光共振激发,然而拉曼谱中特征峰 G 带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说明光生电子很有可能从碳管转移到银颗粒上。另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就是某些振动峰如 D 带得到增强,这个增强随着去除掉银颗粒后恢复到原态。这个实验是不是暗示着可以直接用负载银来表征碳纳米管表面缺陷浓度?可能比酸碱滴定法更准确一些。 欣赏一下这个工作中的图片,我想到的是四川的名菜 蚂蚁上树 ,肉末拌粉丝,确实很下饭。 ACS-NANO-1
个人分类: 加州笔记|6306 次阅读|8 个评论
加州笔记之十七 石墨-移形大法-金刚石
siccashq 2009-3-29 09:56
科学网上报道了一个科研进展新闻,说是日本科学家用中子源轰击的方法得到了小晶体颗粒金刚石,新闻见《 用石墨合成小晶体颗粒金刚石 》。我一直很佩服科学网网站一些负责编译的编辑们,因为他们辛勤的工作使得我们能了解一些错过了的科研进展。我第一眼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就吃了一惊,因为现在也在和同事旁门左道地做一些相关的实验,也都是用高能粒子束去轰击碳材料。如果你读了这篇文章的前言,你会了解更多科学家为什么要研究这个东西。从材料角度来讲,用高能粒子束轰击石墨有两个启示,一个是产生大量的表面缺陷;第二个是研究作为防辐射材料吸收粒子束的效率。当然这两者都是相关的。读了文章以后知道了文章得到的并不是纳米尺度的金刚石,而只是无定型的金刚石。无定型金刚石用非科学的定义来说就是从埃米尺度来看单碳原子确实是金刚石特征价键结构,但是当在纳米尺度以上来观察的话这些碳原子群的价键取向排布并不是有序的。 实际上前一段时间已经有一个相关的工作提供了另一个角度来看待粒子束轰击的问题,也就是表面缺陷能够成为分离碳材料的焊接源,从而提高载荷在相邻碳材料之间的传递作用。更加明白地说这种碳材料就是碳纳米管。但是在这一篇物理评论快报文中,作者使用了高取向的石墨材料,在高能字束轰击以后,石墨表面和内部产生了大量的福仑克尔缺陷(frenkel)和瓦格勒(wigner)缺陷:某些碳原子在获得高能量以后脱离原来晶格位置进入相邻的间隙位中,同时留下空穴位。这种空穴位为进一步拓扑缺陷的形成提供了物质空间。另一方面,层状石墨材料在层间是以sp2杂化轨道存在的,当缺陷形成以后,大量的孤电子非稳态价键形成,碳原子的电子排布重新组合,层间碳原子有很大地几率以sp3杂化电子轨道结合。当作者进一步使用高速冲击并淬冷的方法处理被轰击石墨后,发现石墨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和移形大法很相似,可以想象成不同层间的碳原子和拓扑空位相互结合。而金刚石结构就是碳原子由纯粹sp3杂化键形成,作者把这种材料叫做无定型金刚石材料。这篇文章读起来没有什么很多的收获,除了作者使用高能中子束使人羡慕以外,就科学内容来说并没有更多的可读之处。我觉得这样的工作能在物理评论快报上发表是近十来年物理界对于材料科学诸多发现的一种信仰和迷信,作者更应该把类似的工作投到Journal of material research或者CARBON这样更专业的期刊上。就材料的本身分析而言,作者甚至只用了raman这一种表征手段,而Raman结果本身并不能提供很完整的信息,如果谱以XRD,EELS, TEM来提供更多的晶体结构信息、化学键信息和形貌表征的话,这个故事讲起来会更令人信服一些。 关于无定型态金刚石,有什么更新颖的性能和应用,我们可以等待这个小组进一步的研究结果。 我想起另一篇工作,利用碳纳米管表面氟化处理以后形成悬键,通过陶瓷科学中常用的烧结技术,结果得到了高强度的块体材料。PRL这个工作可能可以用在这个思路中,不过中子束轰击不要太猛。 references 1, Pathway for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Highly Oriented Pyrolytic Graphite into Amorphous Diamond 2, Super-Robust, Lightweight, Conducting Carbon Nanotube Blocks Cross-Linked by De-fluorination
个人分类: 加州笔记|4982 次阅读|2 个评论
说说碳纳米管表面氧化的两篇文章
Synthon 2007-9-12 06:59
这两年碳纳米管表面修饰方面做的文章很多,作者大都claim首先在表面上氧化形成COOH集团,然后COOH就可以做各种化学反应接上各种好玩的东西了,这方面TourJM等同志已经做了很多。 今天我们不谈Tour,专门说说这个氧化的过程。最近有两篇文章对此进行了一些讨论,讨论的结果也很有意思。当然,这个结果对不对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至少可以给我们一个很好的idea,呵呵。。。 Adv.Mater.2007,19,883887 TheRoleofCarboxylatedCarbonaceousFragmentsintheFunctionalizationand SpectroscopyofaSingle-WalledCarbon-NanotubeMaterial** ByChristophG.Salzmann,*SimonA.Llewellyn,GerardTobias,MichaelA.H. Ward,YoonHuh,andMalcolmL.H.Green Green组的这篇文章,很奇怪的发现,原来COOH不是长在碳管表面的! 通过一些很简单的chemistry,他们发现,原来COOH不是长在SWNT表面,而是在氧化过程中首先形成一些C的短链碎片,这些碎片强力的附着在SWNT表面,而羧基,正是在这些碎片上的。。。他们分离这些碎片的方式也很简单,就是跟NaOH反应。。。反应以后的碎片以COONa的形式进入了溶液,而留下的SWNTs并没有被氧化。。。 再看下一篇: J.Phys.Chem.C2007,111,12944-12953 FunctionalizingSingle-WalledCarbonNanotubeNetworks:EffectonElectrical andElectrochemicalProperties IoanaDumitrescu,?NeilR.Wilson,?andJulieV.Macpherson*,?br/ 这篇文章比较了两种表面处理的方法:硝酸氧化和等离子体处理。结论也很有意思。 作者发现,硝酸氧化主要发生在SWNT的两端,随着氧化过程的进行,两端不断被氧化降解,导致碳管越来越短,从AFM上来看,碳管的密度越来越小,但是从Raman上来看,Gband减小的并不十分明显。与之相反,用等离子体处理的时候,氧化点平均分布在SWNT上,所以AFM的结果,morphology并没有明显的变化,但是由于整根管子上遍布了缺陷,Gband明显减小,同时电性能变化非常明显。 这两篇文章,对于碳纳米管表面官能化的第一步--引入缺陷做了细致的研究,结论也很出人意料,至于他们的结论是否正确,他们的试验现象是否有更好的interpretation,甚至他们的结论是否只适用于他们自己合成的SWNT,就不是我在这里能说得了,请大家讨论吧:)
个人分类: 科研涂鸦|12935 次阅读|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9: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