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话题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草中笋的每日体悟(92)
jiangjiping 2019-5-6 07:39
草中笋的每日体悟(92) (九十二) 不同身份的人有关房子的话题 蒋继平 2019年5月6日 因为房子是生活的必需品, 是有关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所以, 有关房子的事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经常性话题。不管是亲人, 还是同学, 同事, 朋友, 甚至媒体都在谈论房子的事。 我发现在谈论房子的话题上, 不同身份或者档次的人有着不同的关注重点。 我觉得穷人关注的重点首先是在城镇有没有房子, 然后是房子的大小。 富人关注的重点是房子的内部装潢摆饰和房子的地段以及房子的价格。 知识分子关注的是书架上的藏书。 艺术家关注的是室内的艺术收藏品。 大师级关注的是房子的环境风水。 炒房者关注的是房市的走向。 政客们关注的是房子的供求动态。 反正我觉得身份影响着一个的日常言行。或者反过来说, 一个人的言行反映了一个人的身份地位。
个人分类: 万花镜|1977 次阅读|0 个评论
八月的话题
jlpemail 2016-8-1 09:34
八月的话题 1 休假 2 旅行 3 火车 4 远方 5 避暑 6 事件 7 温度 8 木槿花 9 月季 10 边地黄花 11 海晏麦田 12 边塞 13 栈道 14 工事 15 坑道 16 竖井 17 场坪 18 宿营地 19 玉米地 20 购书:只是纪念,只有一句。 21 寻书:沙发,床,书架背后。 22 撕书:选择书,时机。 23 还书 24 赠书:署名不署名 25 点火:地动山摇 26 秋虫呢哝 27 在医院里(跨季) 28 峡谷 29 蝴蝶 30 蜜蜂 31 ......
个人分类: 散文广场|1923 次阅读|0 个评论
近期杂感
热度 4 yangguoxue 2016-6-20 10:48
一 最近看周可真老师谈 中国文化的自由、民主、人权观念,小子不才,斗胆评论一下: 首先,我们现在理解的很多现代性的东西,比如平等、自由、民主、主权国家这些特征,都可以在中国古代几千年的传统中找到,但这并不能保证我们可以借此实现平等、自由的梦想。 其次,民有、民享,这都是作为主流传统政治学派的儒家可以接受的,但儒家却不能接受民治,而认为要精英治国(很多现代中国人即便看不上儒家老掉牙的东西,但意外的对“精英治国”却很认同)。我个人 对所谓“精英治国”的理念非常不认同,以前谈到过这个问题,我认为精英治国完全是空想,从古自今就没真正实现过,而且以中国之大之广,底层民意很难及时反馈给治国者,其封闭的体制还会变成腐败的温床。但如果中国有一天真能拥有既保证民意的充分表达,又能让精英根据表达的民意做出政治决定的机制——实现真正意义的精英治国,那会是中国对世界的一个贡献,这也表示不同于西方的中国道路的真正实现。 二 韩枫老师说,江湖没了。其实江湖一直都在,只是一些人不认识、不适应了。放眼当今的学术界,无数门派林立。都说武无第二,学术界也只认“率先发现”,于是各路大侠每日找地儿“论”剑,论剑之处也分高下。《XX大学学报》那是自家门派里供师兄弟切磋的演武场,围观的除了自家人外再没几个,这叫“影响因子低”。“奶车”和“赛斯”好比华山,想上山论剑先得在别处闯出点名声,能去那里打个酱油、发个评论都是值得炫耀的,这就叫“影响因子高”。 论剑怎么论?编辑问“来者何人?练了什么新武功?”那边赶紧报上“《天罡北斗阵》,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柯镇恶,第二作者朱聪……第七作者韩小莹,我们江南七怪利用这套新阵法已身经百战,困住百八十人不在话下,应用前景看好,值得大家引用。” 编辑粗看一遍挑不出大错,就开始找高人掌眼,于是一纸飞鸽传到桃花岛。东邪扫一眼门派和作者,觉得不值得花时间自己来看,随口吩咐黄蓉代审。黄蓉一瞧是靖哥哥从前的老师,提笔便代黄药师拟了回复,“可发”。于是《天罡北斗阵》通过了“同行评议”,便张榜公告天下。 宣扬的人越多,柯镇恶的江湖地位也就越高。未来柯镇恶要发表新阵法,编辑对他也会另眼相待,要研发新阵法,也容易得到各种资助,再多熬几年,凭着积累下来的名声去全真派活动一下关系。王重阳、丘处机再找上几人联名一推荐,柯镇恶便也列名“武林名宿”,可以手握大把资源,开始指点江山...... 三 最近施一公教授被造谣者利用了,但科学网却一改常态,好像没多少“理性人士”捍卫真理,讨伐谣言了,看到这些本文科生觉得非常欣慰,科学网终于正常了一回。 几千年来,我国流行的各类各样的谣言不绝如缕。 在古代,因为交通、通讯、传媒、人口等限制,谣言传播的速度与规模不能与近世相提并论。1768年(清乾隆三十三年),一则关于妖术的谣言竟迅速演化成一场全国性的大恐慌,影响波及数千万人,美国著名汉学家孔飞力在其名著《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中对之作出了精彩叙述与分析。 乾隆帝残酷查处了“叫魂案”,一颗颗人头像韭菜一样被割掉,并且不可能再长出来。乾隆帝恐惧的并非谣言本身,而是谣言导致的社会集体心理波动与行为变异,更重要的是,通过对谣言案的深入观察,乾隆帝发现自己很可能已经在常规领域失去对官僚的有效控制。上述种种,都对这个异族政权的合法性和稳定性形成威胁,统治者必须严肃应对。 乾隆朝是清代最后一个所谓的“盛世”,嘉道之后,乱世来临,大规模谣言泉涌而出。 在太平天国与清军的对战中,双方都毫不客气地使用了谣言这种非常规武器。洪秀全散播谣言说:“予细查满鞑子之始末,其祖宗乃一白狐、一赤狗,交媾成精,遂产妖人,种类日滋,自相配合,并无人伦风化”“前伪妖康熙暗令鞑子一人管十家,淫乱中国之女子,是欲中国之人尽为胡种也。” 清军也立即展开谣言反击战,散播说:“(太平军)所过之境,船只无论大小,人民无论贫富,一概抢掠罄尽,寸草不留”、“其虏入贼中者,剥取衣服,搜括银钱,银满五两而不献贼者,即行斩首。”据说曾国藩还炮制了民谣,派人四处传说:“天父杀天兄,江山打不通。长毛非正主,依旧让咸丰。” 我们当然不能将曾国藩的胜利归于造谣术,但如果他未能有效化解对方的谣言战术,并在己方谣言之上制造并传播新的意识形态,可能胜利会来得更晚。 谣言本身或无法改变历史,但很可能成为历史巨变中的一个关键因素。社会运动有时不需要真相,一个谣传引发的骚动,也可能改变历史。很多人内心追求的未必是真相,而是一场巨变。 1911年10月9日下午,革命党人在汉口不慎引爆炸药。大约同时,“清政府正在捕杀革命党人”的谣言,于新军中广传。到10月10日,这个谣言更加具体了——“清政府正在捉拿没有辫子的革命党人”“官员已经掌握革命党人的花名册”。 当时的新军士兵,不少人都没有辫子,传说中的花名册又都没见过,谁知道自己在不在其中呢?恐惧在新军中蔓延,恐惧滋生新的谣言,新的谣言反过来又加深恐惧。这时候,参加兵变就成了多数士兵自保的最优选择。10日薄暮,一个排长查哨时的普通纠纷,竟激成哗变,最终引发连锁反应,导致辛亥鼎革。 谣言为何能轻易地使人接受并参与传播?1942年美国两位学者做了一个谣言传播与接受的研究,计算出一个“信谣指数”,结果发现:穷人比富人更易信谣,45岁以上的人比年轻人更易信谣,犹太人比非犹太人更易信谣。穷人更易信谣是因为他们渴望改变现状;45以上的人更易信谣是因为他们的信息渠道与信息分析能力相对落后;犹太人更易信谣则是因为在战时,犹太人比一般人更缺乏安全感,而当时的谣言往往又是让人恐惧的那种。 法国学者让-诺埃尔《谣言——世界最古老的传媒》一书,对谣言有新颖而独到的见解。他认为,谣言经常是“真实的”,它之所以令人不舒服,是因为权力无法控制这种信息。 在任何一个地区,当人们希望了解某事而得不到官方答复时,谣言便会甚嚣尘上。谣言是信息的黑市。辟谣往往制止不了谣言,因为谣言不是福尔摩斯,对真相充满感情,谣言是聚集着仇恨的女巫,它只说出人们认为应该如此的“事实”。人们看上去是在传播新的谣言,实际上是在清算旧账。辟谣注定是无力的,因为辟谣会破除人们的幻想,给狂热者当头浇一盆雪水,唤他们回到平庸的现实中来,爱做白日梦的人们当然不肯买账! 谣言既是社会现象,也是政治现象,它是一种反权力,揭露秘密,提出假设,迫使当局开口说话。谣言还是社会群体心理结构的镜子,因此不论真假,谣言都是有价值的。谣言不但是社会的、政治的,也是历史的。谣言不但可能成为历史事变的导火线,并且可能成为历史事变的解说者。历史中充斥着太多谣言,有些被当场击毙,有些则轻松逃脱,在漫长的时间河流中演变成都市传奇或历史神话。 最后简单解释一下,我这里说的谣言并不是类似那种“吃盐防辐射”的错误信息,当然这些单纯的由于人类无知而产生的错误信息在特定的环境中也有可能成为谣言,也可以把这种东西看做谣言的低级形态。想消灭这类错误信息,普及常识,加强教育即可。
1402 次阅读|7 个评论
《新智元笔记:汉语parsing以及所面对的汉语的意合特点》
热度 3 liwei999 2016-1-30 08:10
宋: 北京西郊宾馆大堂门口有个电子屏幕,显示了两行字。第一行:“水中有毒污染物多”,第二行“指标快速检测仪器项目启动会”。 能parser吗? 白: 这个换行对parser不是个事儿吧?只有视觉对此敏感 宋: 就是所谓“花园幽径”问题,但汉语的意合太难把握了,人认为不可能的机器不一定认为不可能。不知委哥的parse结果如何? 白:“检测”挖坑,前面毒物填坑。但是这个例子基本是在玩构词法。构词法搞定了,句法就不复杂了。 宋: “指标”能填“检测”的坑,但“指标”本身可以带坑,也可以不带坑。 白: 是 宋: “污染指标”、“健康指标”都好说,现在是“多指标”,又是关于“污染物”的指标,而“污染物多”是一个很顺的主谓结构。 白: 水中有毒,也是个很顺的句子。 宋: 汉语主语-话题研究中的一个经典例子是“这场火,幸亏消防队来得快。” 白: 不必加逗号。 宋: 我又看到一个类似的例子,出自《围城》:这车票难买得很,【这车票】天没亮就得上车站去挤,【这车票】还抢买不到, 白:第二句有问题。人去挤。 我: 试一试吧: 上句对,下句(不是句子. 是NP?)不对。 白: 其实这个换行不一定是一个符号,更不一定是句分隔符 我: 这一句基本没问题,都照顾到了 宋: 从论元角度看,“挤”应当有个施事的坑,由“人填,但真实汉语中未见的如此。 白: 这个例子里,两种策略的长短有所显现,方便对比。 我: 注意到没有,”这车票“ 我的 parser 分析出两种可能,既是主语也是宾语。 哈哈。给我一点意外惊喜。英语也有类似的动宾远距离搭配: this mistake is easy to make “买票”与“洗澡”一样是可分离动宾结构的合成动词。以前做过处理的。 这就是开心时刻:你不知何时教给机器 something,你或者忘了,或者不确定机器是否学会了,后来看到它差不多通过“图灵式”测试,你就不会不开心得意。此前在英语开发过程中,这种开心时刻更多、更频繁,因为日积月累多了,而它又不笨,总免不了制造惊喜。要是训狗的话,表现好肯定会多砸给它几个肉包子奖励。可死机器,任劳任怨,没任何要求,还不如小冰。 宋: “公司总经理王大明” 这是一个NP吗?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北伐战争“条目有这样的话: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蒋介石。 白: 为啥不是NP? 宋: 汉语的句法结构严重依赖于上下文。这个例子中是NP+NP=主谓 我: euiv 是同位语,dummysubj 就是平常说的汉语句法中的话题。 白: 我不认为是主谓。 我: “我一个穷学生”。的确是主谓。那个不是主谓,而是同位语。逻辑上说第一个NP是谓词也可以。 宋: 要看上下文。“我一个穷学生能有什么办法?”中“我一个穷学生”是NP+NP=NP “我一个穷学生,只能这样了”。NP+NP=主谓。 “我一个穷学生能有什么办法”也可以看成“我,一个穷学生,能有什么办法”,因而可以看成Subj,Pred,Pred “国民革命军总司令(是)蒋介石,副总司令是……”。 百科全书说的是:“编组情况是”。既然是“情况”,就是命题,而非命题项。 我:目前的parse是这样: 宋:汉语的组织是意合,就是直接冲着语义去的,有时做主谓分析反而误事。但为了理解语义,还得有一个语法结构,但这个结构不一定非得是主谓宾定状补。 “谢兰英的腰身也微微地挺了挺, 扶在椅背上的两只手也挪下来” (莫言《倒立》) “谢兰英的腰身”是定中,但定语的核心“谢兰英”有被拆出来做了第二句的主语。 有人说“谢兰英”不是第二句的主语,而是主语的定语。那就更复杂了。人脑的理解过程真的要这样捆了又拆,拆了又捆吗?似乎不大符合经济性原则。 董振东老师曾说过,“星期一二三”应该捆起来,成为一个词。这是汉语的实际。但是,还有这种情况: “星期一二三是结婚的好日子, 尤其是星期三; 四五六一天坏似一天。” 所以汉语的词和语的体系也需要研究。 白: 这些问题有一大半是不该parser来做的。parser可以只看字面,不理会号称省略的部分,分析不成句子,能分析出phrase没有任何不妥,其实无需试图“还原”任何句子。只要在语义层面借助能够已有的结构或成分组装新结构,就足够了。借助的既然是语义层面的东西,句法就随他去了。 宋: 你说的有道理,但是“字面”如何界定?上例中“四五六一天坏似一天”前后都是标点,如何parse? 白: 四五六做主语, 宋: 要留多大的修正余地呢?怎么知道“四五六”不是寻常意义的四五六呢? 白: 先不管,交给语义 宋: 这样语义就没边没沿了。单纯看“四五六一天坏似一天”,第一个可接受的理解是四五六号。所以,字面还得看上下文。星期一二三是结婚的好日子,四五六一天坏似一天,需要将第二句和第一句一截一截地对接,看如何接最顺,也就是你说过的接“桩”。 白: 四五六是需要“桩”的,优先嫁接上下文当中可用的“桩”。但这个上下文当中,句法不要有“桩”,交给语义。 宋: 所以也许应该要先接桩,再分析。你的意思是先parse,再接桩?接桩的时候再把parse捆上的东西打开来? 白:以标点句为单位,句法先到语义,再下一个标点句 宋:我还不大明白,你具体说说看。就以这两个标点句为例。 【相关】 《泥沙龙笔记:parsing 的休眠反悔机制》 【新智元:中文 parsing 在希望的田野上】 《新智元笔记:NLP 系统的分层挑战》 《泥沙龙笔记:连续、离散,模块化和接口》 【置顶:立委科学网博客NLP博文一览(定期更新版)】
个人分类: 立委科普|3521 次阅读|3 个评论
近期话题杂谈
热度 6 yangguoxue 2014-6-29 14:49
  一,科普 有人问我启蒙和宣传的区别是什么?我的理解是:启蒙是传输知识,但不仅仅局限于知识本身,重要的让人们通过知识学会一种正确的思维方式。 宣传则是拼命用某种“知识”轰炸对方,要求对方接受,强制性的宣传就等同于洗脑。启蒙强调的是思维本身,宣传强调的是则是思维结 果。 中国科普的一大问题就是“思维结果”(宣传的某种知识)往往和其背后的思维本身并不配套,说的难听一点就是仅仅做到了宣传(有的时候即便结果是对的,科普人的思维方式也令人难以接受,惹人怀疑),而科普应该是启蒙的。  二,脑残粉和高级黑 网上流传一句话,叫“一个脑残粉顶十个高级黑”,最近某大学校长以“弘扬国学”之名搞的“古装毕业典礼”真就应了这句话。 什么叫国学?国学不单单是指传统的一些人文、伦理、礼仪方面的知识,国学是将传统的知识整理出来并做出对现实的回应,这门学问的本身就带有一定的创新性质。弘扬国学,不是让人们从形式上回到过去,而在于用优秀传统文化优化人的心灵,引领人的精神方向,促进人的成长进步。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必须找到契合点,才能有效发挥其正向作用,寻找和发现这些契合点,是国学研究者的任务。  目前看来,中国有很多“热爱国学”且喜欢“宣传国学”的学者或领导(无法确定是真爱还是假爱),如一些鸡汤作者、管理专家等等,他们扮演的基本是“脑残粉”的角色,收获的是“高级黑”的效果。 三,为啥反对周杰伦的《蜗牛》进语文教材? 周杰伦被视为一个文化符号,他所引领的流行与娱乐风潮,在批评者眼中,正如洪水猛兽。换言之,不论收入语文教材是《蜗牛》,还是《爱在西元前》(曾收入台湾地区小学教材),或者《青花瓷》、《东风破》等,只要是周杰伦的作品,必将激起汹汹争议。 就我所见,近二十年来,语文教材修订屡起波澜,谁进谁出,谁起谁落,舆论的目光往往首先聚焦于人,其次才是作品。譬如这样的新闻标题:“走了周树人,来了周杰伦”。鲁迅、周杰伦,还有金庸,应是此中最受争议的三人。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作品都易于被愚蠢的人符号化,被迫代表批判,代表娱乐,代表武侠。 到书店翻了一下最新的小学语文课本,比起我们当年,已经有所改观。相形之下,怎么教,也许比课本的内容之争更重要。从这一点上讲,我尊重每一位批评者的意见。在我看来,将《蜗牛》选进教材,只会毁了这首歌: “阅读题:请给这首歌分层,概括每一层的内容,包含什么思想感情,体现作者的什么观点……” 鲁迅先生用生命写文章,后人却拿它来布置愚蠢的作业。周杰伦只能无奈唱道:海鸟跟鱼相爱,只是一场意外......
3967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喜剧】【巴比伦的陷落 The Spoils of Babylon (2014)】【美国
lcj2212916 2014-4-12 20:51
导演 : Matt Piedmont 编剧 : Andrew Steele / Matt Piedmont 主演 : 杰莉·霍维 / 托比·马奎尔 / 克里斯汀·韦格 / 杰西卡·阿尔芭 / 威尔·法瑞尔 / 方·基默 / 海利·乔·奥斯蒙 / 蒂姆·罗宾斯 / 麦克·辛 类型: 喜剧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首播: 2014-01-09 集数: 6 单集片长: 30分钟 又名: 罪恶巴比伦 IMDb链接: tt2884286 托比·马奎尔和克里斯汀·韦格将与威尔·法瑞尔共同主演IFC六集迷你剧《巴比伦的陷落》。该剧描述依靠石油生意发家的Morehouse家族的故事,同时夹杂着大量的「非法武器交易」、「国际间谍活动」、「伊朗问题」、「次贷危机」等焦点话题。托比·马奎尔扮演孤儿Devon Morehouse,被即将成为石油大亨的Jonas Morehouse及其女儿Cynthia(克里斯汀·韦格)收留在家中,成了Janas的养子。Devon和Cynthia管理着Morehouse家族企业——在全球五百强企业中排名第七位。尽管Devon和Cynthia相互倾心,但他们不能相爱。 下载地址: http://www.400gb.com/file/62380327
1520 次阅读|0 个评论
文化习惯不同但人性是相通的
热度 3 jiangjiping 2014-2-25 05:54
文化习惯不同但人性是相通的 蒋继平 2014 年 2 月 24 日 前天受邀到公司大老板家中参加一个私人晚宴。同时受邀的还有我的顶头上司, 公司研发部主任。 大老板家离我家大约 10 分钟的车程。这是我第三次到大老板家中做客, 但是, 这次是真正的私人晚宴。 晚上 7 点 3 分, 我和太太来到他家, 我的顶头上司和他的太太已经到了。大老板的房子是一个大约 400 平米的单独房屋( Single Family house ) , 大门正对的是一个面积相当大的人工湖, 房子的后院有一个带有温泉的游泳池, 房子的四周是标准的花园草坪。 主人招待我们的是标准的美国西餐,主食是意大利拌面 , 没有任何的牛排, 烤猪, 烧鸡和鱼虾之类的荤菜。 这跟中国人的晚宴有很大的差异。 主人在饮料上让我们选择葡萄酒, 啤酒, 或者其他饮料, 不提供任何烈性酒。我和顶头上司夫妇都选择了葡萄酒。 主人夫妇也跟我们一起喝葡萄酒, 只有我太太一人喝甜饮料。 吃着盆子中的食物, 我一直在心里想, 中西在饮食方面的习惯实在相差很大, 正规的晚宴就这么简单, 与中国人的丰盛菜谱形成天壤之别。不过, 从营养方面来讲, 热能是足够维持良好的健康状态了, 而且葡萄酒是高质量的, 全是正宗的法国高档品牌。 席间女主人的话特别的多。 她简直像一个好莱坞演员, 说到高兴处, 手舞足蹈, 前附后仰。 她比她先生年轻 10 岁, 不过也已经是 55 岁的人了。其他两位夫人时不时地附和她的话语。 她们一开始谈论的是关于索契冬奥会的赛事新闻, 那是为了调节谈话的气氛。 这是因为体育话题最能引起大家的共同语言。 不过, 接下来谈论的就是儿女的事情了。 他们有一儿一女, 儿子今年 26 岁, 已经获得法律硕士学位, 现在在迈阿密市( Miami )的一家公共律师事务所担任一个律师。说到他们的儿子, 男主人相当自豪, 尤其是说到儿子在迈阿密工作, 靠着家很近, 可以经常回家看看他们两位,他们觉得非常满意。 我注意到, 男主人平时很少展示笑容的脸, 在说到他儿子的时候, 他自然地露出了得意的笑容。他们还说, 他们的儿子最近有了一个女朋友, 所以, 回家看望他们的次数比以前少了许多。 在谈话的过程中, 家中的电话铃响起来, 女主人接起电话, 原来是他们女儿打来的。他们的女儿向他们报告她最近交了一个男朋友, 不过, 她向她母亲抱怨说, 她的男朋友以前已经谈过对象, 所以, 经验很足。 他们的女儿今年 22 岁, 在读大四, 今年夏天就要毕业了。 听着他们的谈话, 我想, 虽然东西文化在饮食方面有很大的差异, 但是, 人性还是相通的, 父母们最关心的仍然是子女问题。而且, 说到子女话题, 大家都有话要说, 在这一点上, 几乎没有文化背景的差异, 是人性的使然。 听着女主人滔滔不绝的讲话, 我深深感到现代人的一种潜在的社会病害, 住着宽大的房子, 身边没有子女相伴, 先生经常出差在外, 真是寂寞难耐,除了养一些宠物外(他们家有两只狗, 很友好), 不上班, 整天无所事事, 只有在这种场合, 才能把心里想说的东西说出来。 由此可见, 人性都是一样的。
个人分类: 故事感想|4249 次阅读|3 个评论
再提沉默的道钉话题
热度 1 黄安年 2013-7-30 15:47
再提沉默的道钉话题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3 年 7 月 30 日 2006 年 10 月五洲传播出版社用中文和英文版同时出版了我编著的历史画册《沉默的道钉 —— 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出版后 , 我写了一篇有感於编著《沉默的道钉》画册 , 发表在 2007 年 11 月 14 日 我的博客上 , 收录在我的《道钉 , 不再沉默 — 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一书中 ( 白山出版社 2010 年 6 月版 ) 。现在五年时间过去了,深感自己对沉默的道钉们做的太少 , 还有许许多多工作需要我们的历史工作者、志愿者、爱好者一起来做,需要美国和中国的历史学工作者、美中友好人士、对北美铁路华工有浓厚兴趣的美中自愿者、在美国、中国和世界各地的铁路华工后裔们一起来做好。正因为这样,我对美国斯坦福大学倡议美中开展合作研究表达积极支持和回应,并望推动北美铁路华工问题的深度研究和普及宣传 , 也对定于 9 月初在台北举行的圆桌论坛积极支持和回应,我本人退休多年 , 处于学术体制边缘 , 能够做的事情有限 , 只是想起那些沉默的道钉们感到还要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沉默的道钉书名的确定并非偶然,我们苦思良久,也和编辑沟通好久,最后确定下来。 我在 2007 年写的那篇文章中专门谈到了这个问题: 二,编著《沉默的道钉》是为不忘历史,缅怀先人,承继道钉精神   首先,《沉默的道钉》所反映的是华工在建设太平洋铁路中所体现的默默奉献、无私忘我的道钉精神。 19 世纪 60 年代太平洋铁路的建成是和数以万计的默默无闻的华工的道钉精神分不开的。他们远涉重洋、背井离乡、只身来到美国加州,未能圆上金山梦,终身未能如愿和家人团聚,葬身大洋彼岸,祖国家人连亲人们的尸骨也未能认领。 在收集资料编著过程中,我为华工弱势群体的献身精神所深深感动,所以在为所编著的画册定名是专门选用了《沉默的道钉》这个题目。   记得 2006 年 4 月 15 日 我在给覃田甜责任编辑的电子邮件中提出 “ 我们的画册题目有几个方案 : 《道钉纪念碑 —— 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横贯北美大陆的铁路先锋》;《跨越北美大陆的铁路先锋》;《沉睡的道钉 —— 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沉默的道钉 —— 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沉默的道钉 —— 建设太平洋铁路的华工》。我倾向于《沉默的道钉 —— 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这个题目。沉默的道钉意味着我们不要忘却那些底层的建设北美的主人们,他们是沉默的群体,是沉默的铺路人,是北美历史不可或缺的创造者,在社会史学、底层史学兴起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关注那些沉默的道钉们。 ” 很高兴我的这个题目为出版社所接受。   其次,自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社会底层史学兴起,重作为广大社会底层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研究和传播。长期以来,我们的历史教材和研究偏重于对于精英群体的研究和宣传,对于自下而上的底层社会史学重视不够,编著反映社会底层群众的沉默的道钉们的历史画册就是为了彰显被遗忘的先人们建设美国的丰功伟绩,就是为了还历史的真实面貌,也是为了适应历史学发展的新潮流。   第三,发扬沉默的道钉精神在今天的学术研究工作中同样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今天的学术界受到功利主义和唯 “ 量化 ” 机制的困扰,对于那些没有立项和启动经费需要下苦功夫、死功夫的学术课题工作并不是很多人愿意干的和能够干的。如果没有道钉精神、没有铺路精神,没有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我们很难想象如何把这项研究工作做下去。 我在《道钉 , 不再沉默 — 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一书的序言中写道: 笔者曾多次呼吁加强对于华工建设北美太平洋铁路的学术网络开发和系统研究工作,在这方面美国已经远远地走在我们的前面,笔者希望看到社科院、教育部等主管科研部门做出积极反响。国家科学院的信息研究部门和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合作研究开发,将会事半功倍。 华工建设北美太平洋铁路的研究实际上也应该是投资上亿的“清史”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涉及清政府时期的涉美和涉及英属加拿大的关系。我们不仅需要列入研究计划,还要投入足够的人力和财力。 华工建设北美太平洋铁路的研究涉及中国、美国、英国、加拿大的历史文献档案资料收集和研究,这是一项基础性的研究工作,迄今我们的华工究竟有多少人在多长时间内参加了北美太平洋铁路的建设,还不甚了了,国内的博士学位论文中对此也极少涉猎。 我国近代农民工最早出洋并取得最大成效的莫过于华工建设北美铁路,他们对于建设北美家园的贡献最大,然而又是弱势集团,如何维护这些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保障他们的基本人权,是我们在研究农民工问题上需要特别重视的课题。 华工建设北美太平铁路的研究涉及对于华工遗族的追踪调查,这是口碑史料的重要内容,需要有专门部门负责牵头来从事这项研究工作。这项工作的开展不仅需要国内的而且需要美国和加拿大的学者协同配合,笔者在美国曾去过麻州北亚当斯探访在高校任历史系主任的华人教授,他告诉我在北亚当斯就有一些安葬华人的坟墓,上面写的是英文名字,中文名字叫什么需要考证,其中有些人可能是太平洋铁路建成后来到这里的。 从事美中关系史研究不仅要考察研究政治和文化现状,而且要研究历史上美中两国人民的交往,像具有标志意义的建设北美太平洋铁路的研究是个重要的立项题目,我们的各类社科项目和美中关系史研究会的研究者需要重视这一课题的研究。 几年来的事实告诉我们,为了缅怀沉默的道钉,为了道钉不再沉默 , 为了用事实证明道钉 , 并不沉默,我们需要加快行动的步伐! 这里还要提到的是时任总理的温家宝, 2010年9月21日在会见纽约华人华侨时发表讲话,他一开始就说: “ 同胞们、同志们,明天就是中秋佳节了,每逢佳节倍思亲,我知道在座的华侨华人、在外工作和学习的同志们都很思念祖国和家乡,思念亲人。其实,祖国、家乡和父老兄弟姐妹也想念你们。我想起一句唐诗说 “ 归心海外见明月,别思天边梦落花 ” ,其实这说明常常移居在海外的华侨华人的心情。我知道大家不容易, 到异国他乡立足不容易,生存不容易,发展就更不容易。这使我想起大家所熟知的美国西部铁路《沉默的道钉》的故事。也就是说美国西海岸的铁路,是 30 万华人修建的,大约每一英里都埋葬着一个华人的尸骨,因此我们把它称作 “ 沉默的道钉 ” ,也就是说那里记载着我们华人、华侨辛勤劳动的泪水和血汗。”(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365883 ) 这是温总理在美国第二次提到华人修建北美铁路的辛劳并且首次称他们是沉默的道钉。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沉默的道钉不仅专指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 , 他们是铺路奠基的道钉们,又是默默无闻的沉默的群体,是社会底层的在一定意义上是任人摆布的弱势集体,是我国第一代出国农民工。沉默的道钉也可以扩大到多年来我国的在美华人华侨中的绝大多数处于社会中下层的群体,他们同样是道钉和沉默的大多数。然而正是这些大多数,同样为美国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令人钦佩的巨大贡献 , 他们是不该、不能沉默的,道钉精神是不朽的,道钉们的足迹需要我们探寻。 *********************88 有感於编著《沉默的道钉》画册 黄安年文 发表: 2007 年 11 月 14 日 2006 年 10 月五洲传播出版社用中文和英文版同时出版了我编著的历史画册《沉默的道钉 —— 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画册出版后在学术界和社会上引起了较大的反响,也受到海外的普遍欢迎。有朋友问我对于编著这部历史画册的感想。   说来这件事是实在有点突然,但又非偶然。说突然是 2005 年 12 月 7 日 五洲传播出版社责任编辑覃田甜来电话咨询编著华工和建设太平洋铁路的课题,我觉得这个题目很值得研究,对于用画册形式反映这个主题也是一个好注意。我本人对于近代美国的崛起和华工开发美国西部特别是太平洋铁路建设的贡献作过一些研究,在 1998 年写了一篇《中央太平洋铁路的建成与在美华工的贡献》的论文提交给当年 6 月在上海举行的 “ 十九世纪下半叶华人在开发美国西部所作的历史贡献与中美关系 ” 国际学术讨论会,并就这篇论文在会上作了报告,但那篇文章主要依据的文字资料。虽然我发表过不少美国历史方面的论著,但从来没有通过画册来展现华工对美国发展历史性贡献的写作经验, 12 月 9 日 我要美国一年的探亲和美国社会的调查活动,自然也没有自己来编著这部画册的念头,只是表示可以到美国后帮助查找相关线索。   但是出版社方面在几次电话联系中却强烈希望我本人到美国后来完成这部画册的编著任务。我意识到这部画册的编著需要由对于美国历史和华工有较多了解和研究的学者来做较为有利,由于主要的图片资料保存在美国,又需要在美国来收集较为方便。同时我还意识到做好这件工作的难度相当大,因为国内目前发现的原创性图片资料极少,文字研究资料也相当分散和薄弱,收集原创性资料任务相当的困难,如果不下死功夫、如果没足够的时间保障、如果没有经济和技术条件支撑,要完成这项任务是很难的。我已经退休,无法获得各种研究经费的立项,出版社又只负责成果的出版,并不负责编著经费的启动和投入,自己需要承担可能不成功的多方面风险。 2005 年 12 月中,我到美国的第一站北加州旧金山湾区后,立即通过多方查找线索,感受到这里的华人对于弘扬当年华工建设北美的成就有着很高的企盼,他们希望华工建设北美铁路这段历史得到应有的尊重和维护,把过去那些被颠倒的历史颠倒过来,恢复华工先人无私奉献美国建设的本来面目,我在那里参观了在旧金山唐人街的加州的华人博物馆,和华人交谈,慢慢感到有可能集中地通过各个博物馆和网上资料、结合文献资料和论著研究来突破这个编著难题。当然作为一个多年从事美国史研究者 , 自己深感这样一个课题是我们中国的美国历史研究者没有理由不来做,没有一种理由不来想尽一切办法做好它的,这种使命感和责任感 , 华工当年建设北美的道钉精神激励着我要来做好画册的编著工作 , 而面对新型书画形式和出版时间紧凑的强烈挑战也给了我一种退休后还可以继续学术创新的冲动。这样,我就勉为其难地来尝试做这件事。   现在来谈谈《沉默的道钉 —— 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画册的感受 一,华工建设太平洋铁路表现了中国人民对美国崛起的历史性奉献   首先,这件工作极富历史的、社会的、现实的、政治的、经济的意义。   美国迄今建国历史只有 231 年,远较其他大国年轻。美国是世界上快速发展的大国。在美国建国 40 年后的 1815-1894 年的 80 年间 , 美国从一个发展中国家一跃而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化大国。这 80 年正是美国开始崛起和崛起成经济与政治大国的 80 年。美国又是一个外来移民的国家 , 这一点在除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以外的所有大国中是独一无二的 , 自 1607 年起有连续移民北美到今年持续四个世纪的移民潮 , 外来移民不含到美国后出生的后裔在内,累计总数在 6000 万人以上。美国移民潮规模之大、范围之广、时间之长、影响之深是世界上任何国家不能比拟的。移民中的华裔种族对于美国崛起具有特殊的贡献,其中最为典型的事件就是华工对建成中央太平洋铁路的历史性贡献。 19 世纪 60 年代和 80 年代横贯北美大陆的太平洋铁路在美国和加拿大先后建成,这在美国和加拿大历史上竖起了一座走向现代化、巩固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和谐的不朽丰碑。而这条铁路的建设与一个半世纪前远涉重洋来到北美的华工先驱们的伟大功绩密不可分。正是这支不畏艰险、勤劳朴素、沉默奉献的生力军,为太平洋铁路的建成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862 年正值美国内战的关键时刻,林肯总统做出了建设太平洋铁路的重大决策 ,138 年前的 1869 年 5 月 10 日 ,是美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时刻,第一条横贯北美大陆的中央太平洋铁路和联合太平洋铁路提前完工。经过连续七年协同努力艰苦奋战 , 两支筑路大军,即从加利福尼亚州萨克拉门托向东修筑的中央太平洋铁路大军,和从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向西延伸的联合太平洋铁路大军,在犹他准州奥格登地区的普罗蒙特里丘陵处接轨,其中西段承担最艰巨任务的主力正是特别能吃苦和具有聪明才智的华工。这一壮举宣告了美国大陆在经济运行上开始连成一片,标志着美国经济进入狂飙发展时期,并推动美国成为联结太平洋和大西洋的经济大国,同时也表明中国的最初移民潮,对美国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加利福尼亚等西部地区的崛起,做出了杰出贡献。   中国劳工在建设横贯北美太平洋铁路过程中做出了巨大的牺牲,这些无名的筑路英雄,就像无数沉默的道钉那样,铺就了横贯北美大陆的太平洋铁路。大量华工从事高强度、高风险工种,其中许多人因疾病、高寒、超强度劳累,以及塌方、雪崩、坠岩等工程事故而殒身异乡。在美国,他们不仅酬金极其微薄,而且还遭受种族歧视和排华浪潮等不公正待遇。尽管如此,铁路先驱们忍辱负重、不屈不挠,用自己的血汗书写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 1877 年美国国会两院调查中国人入境问题联合特别委员会提出的报告书 , 就是当年美国排华和中国华工贡献于美国西部开发的历史见证,表明没有中国华工的参与,中央太平洋铁路要按期修建成功是不可能的;中国华工承担了横贯太平洋铁路工程中最为艰巨的任务,付出了极大的牺牲;中国华工在众多劳工中,最为勤劳苦干,最为出色,是廉价劳动力的最好来源;美国政府和铁路部门给予华工的待遇和白人劳工相比是不公正的。按照美国自由民主的立国精神、美利坚民族的传统精神、勤俭奋斗的精神、自由移民国家政策、自由市场经济运行的公平竞争规则以及《独立宣言》所倡导的人权价值观,华工应当得到公正的待遇和客观的评价;作为迈向现代化、建设北美家园、与各族移民和谐相处的楷模,中国华工是当之无愧的。   在编著《沉默的道钉》过程中,笔者通过美国和国内的网络和纸媒等各种渠道,收集了一千多幅历史图片和数百万文字资料,证实了华工建设太平洋铁路的历史贡献是和美国崛起分不开的,并获得了美国历史、社会各界和有远见卓识的美国政治家的广泛认同。   华工对于美国和加拿大西部开发的贡献,并不限于建设北美大陆铁路。他们积极投身于北美社会的各行各业,顽强不息、奋发图强,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的头脑开创出自己的一片天空。华工在第一次北美移民潮中,无论是开矿、修路,还是务农,是名副其实的促进西部发展的生力军和推动东西文化交往的纽带。   然而不幸的事情随之发生 , 美国加州等地掀起了排华浪潮,华工的廉价劳力居然成了排华的主要依据。 1882 年美国国会正式通过了排华法案,这是美国历史上唯一针对一个国家人民的排斥法律,从而成了美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史、移民史、政治史和人权记录史上最可悲的记录之一和对于鼓吹自由、民主、人权的极大的讽刺。   历史画面向人们显示,前事不忘,后世之师,汲取历史教训,才能共同面向未来。中国华工建设北美太平洋铁路历史的经验表明:美国经济大国的崛起和发展,包含着中国华人华侨开发和建设北美的一份贡献,仅仅认为美国的发展是美国白人及其后裔努力的结果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移民政策是关系美国经济持续发展的生命线,中国华工开发美国西部所做出的里程碑贡献是功不可没的。   随着时代的前进,那些 “ 沉默的道钉 ” 、那些建设北美铁路的无名华工,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越来越客观公正的评价。美国领导人曾多次赞扬中国华人建设美国的历史贡献。中国领导人也一再给予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以充分评价。中国前国家主席江泽民曾说: “ 中国移民早就来到美国,并为开发西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说: “ 19世纪中叶,数以万计的中国工人和美国人民一起,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共同铺设了横贯美国东西的铁路大动脉。 ”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说: “ 中国数以万计的华工参加了美国横贯东西部大铁路的修建工作 ” , “ 无数人为这个工程献出了生命 ” 。需要强调的是近年了我国国家和政府领导人三次访美时都提到了华工开发和建设北美西部的历史性贡献。   我们还注意到许多历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高度赞扬华工建设北美太平洋铁路的功绩。这段历史愈加清晰地呈现在世人面前。美加许多城市和社区都为沉默的道钉立碑,纪念这些 “ 籍籍无名 ” 华工开路先锋的丰功伟绩。 1991 年美国伊利诺伊州政府向中国上海捐赠了一座用 3000 多枚道钉塑造的纪念碑,以表彰建设铁路的华工的功绩。碑文写着: “ 中国建筑工人所做的贡献是连接美国东西部海岸并促成其国家统一的重要因素。 ” 也许这碑文能告慰于那些曾献身于太平洋铁路的 “ 沉默的道钉 ” 。   中国华人华侨在美国的几代移民承继了先辈们遵纪守法、勤奋开发和建设北美的优良传统,对美国社会和谐不断作出了自己的贡献。面对跨入新世纪的今天,面向欣欣向荣的浩瀚太平洋、世界上最大的超级大国美国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应当共同珍惜来之不易的美中两国人民间的友好交往,并且应当继续发扬光大,这是美中人民所共同期望的。一个半世纪前中国的劳工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越过重洋,构建中美人民友谊的桥梁;在全球经济现代化、政治民主化和思想文化多元化的当代世界,太平洋理应成为联系中美人民和政府间友好合作、和谐发展的更加坚实的纽带。   正是鉴于为说明美国崛起离不开华工的奉献,说明 19 世纪华人走向世界第一波的世界性贡献,说明中国两国人民间的友好交往源远流长,今天美国的发展也需要中国,中国的进一步发展也有利于美国的发展。我承担了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编著出版展现华工建设太平洋铁路和美国崛起关联的《沉默的道钉》历史画册。 二,编著《沉默的道钉》是为不忘历史,缅怀先人,承继道钉精神   首先,《沉默的道钉》所反映的是华工在建设太平洋铁路中所体现的默默奉献、无私忘我的道钉精神。 19 世纪 60 年代太平洋铁路的建成是和数以万计的默默无闻的华工的道钉精神分不开的。他们远涉重洋、背井离乡、只身来到美国加州,未能圆上金山梦,终身未能如愿和家人团聚,葬身大洋彼岸,祖国家人连亲人们的尸骨也未能认领。 在收集资料编著过程中,我为华工弱势群体的献身精神所深深感动,所以在为所编著的画册定名是专门选用了《沉默的道钉》这个题目。   记得 2006 年 4 月 15 日 我在给覃田甜责任编辑的电子邮件中提出 “ 我们的画册题目有几个方案 : 《道钉纪念碑 —— 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横贯北美大陆的铁路先锋》;《跨越北美大陆的铁路先锋》;《沉睡的道钉 —— 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沉默的道钉 —— 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沉默的道钉 —— 建设太平洋铁路的华工》。我倾向于《沉默的道钉 —— 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这个题目。沉默的道钉意味着我们不要忘却那些底层的建设北美的主人们,他们是沉默的群体,是沉默的铺路人,是北美历史不可或缺的创造者,在社会史学、底层史学兴起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关注那些沉默的道钉们。 ” 很高兴我的这个题目为出版社所接受。   其次,自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社会底层史学兴起,重作为广大社会底层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研究和传播。长期以来,我们的历史教材和研究偏重于对于精英群体的研究和宣传,对于自下而上的底层社会史学重视不够,编著反映社会底层群众的沉默的道钉们的历史画册就是为了彰显被遗忘的先人们建设美国的丰功伟绩,就是为了还历史的真实面貌,也是为了适应历史学发展的新潮流。   第三,发扬沉默的道钉精神在今天的学术研究工作中同样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今天的学术界受到功利主义和唯 “ 量化 ” 机制的困扰,对于那些没有立项和启动经费需要下苦功夫、死功夫的学术课题工作并不是很多人愿意干的和能够干的。如果没有道钉精神、没有铺路精神,没有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我们很难想象如何把这项研究工作做下去。 三,编著《沉默的道钉》历史画册是美国史研究者的应尽历史责任   中国的美国史研究和普及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所关注的美国问题,已经开始了由专业化走向专业化和大众化并举的时代,美国问题教学和研究、美国问题知识的传播,已经不再是某些专业人员的 “ 专利 ” ,我们从事美国问题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者,不仅承担着对于美国问题的深度考察和研究任务,而且同时还担负着向社会各界和媒体大众普及美国问题知识、信息、和多层次多角度多领域认识的使命,在这种情况下,仅仅依靠美国问题研究和教学的专业队伍,仅仅依靠传统纸质书刊文字的功能,仅仅依靠学校及研究所(中心)机构教学和研究的传播模式是很不够的。   时下,我们的不少研究者往往把眼光集中于拿 “ 立项 ” 、编著大部头系列等 “ 创新 ” 学术工程上。历史经验值得注意,历史的本来面目应该得到尊重,历史学家的责任是通过研究尽可能地恢复历史真实。尽管华工和北美太平洋铁路这样的课题似乎并没有列入国家社科基金的选题项目中,但是从历史的责任、理论的意义、和谐发展的角度看,在华工和北美太平洋铁路的问题上我们有太多的工作要做。我主张我们的美国史研究者应当把编著坚固学术性和普及性画册等读物当作自己义不容辞的义务和历史责任。一个好的历史研究者同时也应该是历史普及工作者。所以在收集资料和编著过程中,我是以一个历史研究者又是面向社会的历史普及工作的责任感来兢兢业业地从事这一编著工作的。 四,运用和甄别网络资源,尊重历史,学术创新是对自我的挑战   我们通常所说的学术研究往往局限于通过传统纸媒的印刷图文研究,即使运用电脑收集资料也是作为印刷文字研究的补充而很少成为主要途径。最先在学术研究领域开劈网络新途径的是美国等发达国家,记得 20 世纪 90 年代初,一位美国未来学家在美国的穷乡僻壤完全通过网络和世界各国取得联系取得最新数据的权威性资料,能够专家不出门,写出具有时代气息的前瞻性论著。目前,我们的教学研究和大众传播已经进入了一个传统的纸媒和网络教学和学术并举的时代。学术网络化比之传统的纸媒出版物来说是新生事物,尽管目前尚不占重要地位,但是它方兴未艾,有着自身的特有优势。它传播快速和便捷、资讯丰富和共享、贴近作者和读者、经济实惠、便于编辑、富于个性化。学术网络化开始带来了教学和研究的巨大变革,已经赢得了学术界、教育界、文化界、社会各界人士的普遍欢迎,推动了我们的教学和研究由现代化走向信息化、网络化的新阶段。 “ 网媒 ” 和 “ 纸媒 ” 相得益彰,互利互惠。和网络时代到来以前的纯文字纸媒时代的美国问题研究相比,网络时代的研究条件要好得多,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利用网络工具研究美国的条件大大改善。在这个领域美国的网络教学研究和传播已经远远超过了我国,例如在美国有  美国中央太平洋铁路历史图片博物馆( Central Pacific Railroad PhotographicHistory Museum )网站( http://www.cprr.org/Museum ),在美国众多涉及中央太平洋铁路资料的网站中,以资讯最丰富,资料最齐全,学术性和普及性兼备、图文并茂等特色而著称。登陆这家网站,给人以目不暇接、眼花缭乱、爱不释手的感觉。大体说来,这个网上博物馆有以下几点值得我们借鉴的。第一,十分丰富的历史图片。再现当年的历史风貌,很重要的是要尽可能地收集整理和甄别说明当年的历史老照片、图片和图画,在这方面中央太平洋铁路历史图片博物馆网站不仅集中了大量的历史图片,而且对于每幅图片的来源和价值均有相当学术含量的说明。笔者注意到这些历史图片的拍摄或绘制绝大多数来自美国,目前尚未发现博物馆中有自来中国拍摄的历史图片。第二,内容翔实的历史文献,中央太平洋铁路历史图片博物馆网站不仅有着丰富多彩而有价值的历史图片,而且集中了涉及于太平洋铁路建设相关的国会档案、太平洋铁路公司档案以及其他相关人物的档案资料。这对于我们研究中央太平洋铁路的来龙去脉是个重要而简便的研究渠道。第三,资料齐全的论著资料中央太平洋铁路历史图片博物馆网站还有着大量的不断更新和充实的论著,在历史专栏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些论著的摘要和全文。第四,涉猎广泛的网络专题中央太平洋铁路历史图片博物馆网站有着许多相关的网络专题,读者可以在一个页面上点击登陆不同需求的网络专题,以满足深入研究的需要。第五,系统联结的专业网站,通过中央太平洋铁路历史图片博物馆网站的连接( Links ),相关铁路图片和历史网站,我们可以直接登陆数以百计的相关网站。再举例来说,连接立体照片目录,我们可以查到许多收藏单位的图片目录。第六,中央太平洋铁路历史图片博物馆网站专门开辟了华工问题的专题栏目,冠以美国华人对大陆铁路的贡献( CHINESE-AMERICAN CONTRIBUTION TOTRANSCONTINENTAL RAILROAD )通栏大标题,在各类涉及太平洋铁路的网站中,这里的内容最为集中,也最丰富,它为研究华工与中央太平洋铁路的关系提供了十分有价值的资料和线索。不过这些资料几乎全部来自美国,来自中国的原始资料很少,如果充实中国国内的资料,对于研究课题更有帮助,或者说,中国学者掌握了这里的资料,又深入研究了中国的档案、文献和论著资料,提升研究水平不是一句空话。第七,提供地图和展览需求。第八,重知识产权方面使用和保护。 2006 年 2 月 2 月 20 日 ,画册编著和出版合同正式签订。由于笔者所住的康州丹伯里市缺乏完成编著任务所必须的文字论著和图片,因而要完成这样一部图文并茂的大型历史画册只能主要靠网络来进行。通过网络来收集历史图片对于我是全新的工作,需要从头开始边干边学。除了自己摸索,同行朋友提供的咨询,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如我在画册《后记》中所提到的: “ 在编著出版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国内外许多高等院校、博物馆、图书馆、展览馆、网站、单位、组织和学者个人的各种形式的支持和帮助。其中在美国的有俄亥俄州立莱特大学华裔资深教授袁清先生,他不仅多次提供信息,而且亲自到加州伯克利图书馆和内华达州铁路博物馆等地联系图片资料。为画册提供图片资源信息的还有宾夕法尼亚州印第安那大学历史系主任王希教授、内华达州卡尔森铁路博物馆义工 David Fong 博士、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图书馆、美国加州奥克兰图书馆、美国抗日战争史实维护会负责人吕建琳女士等。 ”“ 加拿大多伦多国际学院教育学院李宁玉博士无私地提供了《枫骨中华魂》画册,并慨然同意免费使用其中的一些图片用于出版。 ” 这里尤其要提到南开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教授罗宣博士,她从事网络教学和研究多年,为我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美国学术网站,而该研究中心副教授张聚国博士,同样为我提供了美国历史图片网站的咨询意见,他们平时在研究工作中就特别注意网络的文献资源的收集,比起通过印刷出版社的文献查询要快捷得多。例如查询美国 19 世纪 60 年代的国会档案在国内恐怕只有北京师范大学拥有这方面的资料,由于领导不重视,管理混乱,查起来简直是一头雾水,自己又不在北京,但是这些国会档案现在已经可以全部从网上查出,这样的便捷是印刷文献档案是不可企及的。   我在编著过程中深切感受到我们在学术网络资源上和美国的差距突出反映在以下方面:第一,中国目前还没有像美国中央太平洋铁路历史摄影博物馆( Central Pacific Railroad PhotographicHistory Museum )这样的专业性历史图片博物馆和历史图片网络。要建设这样的网络没有必要的基金投入或国家社科立项的成果研究几乎是不可能的。第二,中国的一些涉及这方面内容的历史图片网站内容也相当单薄,而且属于中国自己的原创性图片极少,往往是从美国相关博物馆、图书馆、网站中下载的,在使用时要十分小心涉及的知识版权问题。第三,中国的一些网站历史图片在版权问题语焉不详,没有清楚说明,图片的资料来源,也没有说明使用该图片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版权和使用转让权问题。第四,中国的一些网站历史图片实际上是批量进口转内销,而图片使用费比在图片来源地的美国还高,至于图片查询在美国是免费的,而在中国国内一些单位则是收费的,违背了运用公共资源建设的图片应该资源共享的精神,从管理上说等于垄断公共资源,公共社会资源单位化。   影响我国学术网络发展滞后的原因很多,这里着重分析以下几个方面因素。首先,网络技术发展的滞后是重要的技术原因,我国的科技力量薄弱,需要集中力量优先发展急需的关于国家安全等方面的网络技术,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不能够成为长期滞后的理由。第二,我们的管理部门没有把学术网络发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不仅没有在科研立项规划课题中,而且没有确认学术网络应有的学术地位,学术网络技术和学术网络文章没有被视为各种 “ 量化 ” 指标体系中的学术成果。一些已经发布的网络文章及其观点,不被 “ 学术 ” 认可,而那些从网络文章下载有改头换面变成新作在报刊上发表的文章却被视为 “ 首创 ” ,即使学者自己在网络上发表的文章,往往需要在报刊上重新发表一篇,才被认可为 “ 首发 ” ,这些说明网络学术没有应有的学术地位。迄今为止,我们从事网上检索的机构还没有网络学术文章的检索。第三,我们的高等院校校园网、各级教育管理机构、科学研究部门的网站没有有效发挥网络学术的功能,而是走向行政化,成了政务公开的网站,甚至名为公开实际上成了包装单位和单位负责人的工具,有的甚至成了维护特殊利益相关者的工具。这些学术教育机构的网站,本应以教育和学术为主,现在这些网站的学术含量却很低。第四,网络资源垄断化、商品化严重妨碍资源共享。如前所述,用纳税人的钱建立起来的网络资源本该回归纳税人。广大学员交纳费用昂贵的学费,本该包括享有丰富的网络资源,但是网络资源为少数利益集团所垄断,网络资源成了商品化的工具,这就严重影响了网络资源的使用和快速发展。第五,网络资源建设的基金投入不足。这种投入不仅需要足够的财政拨款,而且还有赖于各种基金的赞助,在这方面我们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们讲重视通过网络进行学术研究,丝毫不意味着贬低和忽视纸媒的研究成果。在目前极大多数网络文献、文章正在由纸媒转录、下载并制成网络光盘过程中,有的文献和文章尚未转成光盘,难以通过网络查询和研究。有些直接通过网络产生的文章和信息也需要有印刷文字来验证。有不少网络文章和信息报道缺乏严格的学术规范和反复检验论证,存在不少误差。在这种情况下,对于网络文章更要特别注意事实真伪的鉴别,重视学术规范,做到言之有据。如果不能去伪存真,将会影响网络文章的学术性带来负面影响。网络学术在我国尚属刚刚起步阶段,需要各个方面通力合作给以关注和扶植,如果我国的学术事业能够纸质传媒和网络传媒相辅相成、得相益彰,我国学术和教育事业将会推向一个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同时也将进一步缩短和发达国家的学术差距。 文献和图片资料尤其是网上资料的甄别是极其重要的,在这方面有许多仔细的学术工作要做。例如画册中第 101 页被誉为 “ 华人中的马丁 · 路德 · 金 ” 的王清福,他姓王还是黄就有学者两中截然不同的说法,有人主张广东人 “ 王 ”“ 黄 ” 不分,应是黄清福。美国张庆松博士专文《王清福:华人的马丁 · 路德 · 金》,用的是王清福,但是他的《美国排华史》又用黄清福,如果从网上查 “ 王清福 ” ,还是 “ 黄清福 ” 说的是同一人。为了慎重起见,在文字说明中准备采纳 “ 王清福 ” 而在注释中说明,一说为 “ 黄清福 ” 待考。有文章说 “ 一张头戴瓜皮帽、身穿马褂、留长辫子的青年人照片,摄于 1877 年、清朝光绪四年 ” ,在纽约图书馆可以找到翻拍。于仁秋博士是美国纽约州立大学 Purchase 学院历史系系主任也把 “ 王清福 ” 称为 “ 黄清福 ” ( http://www.e-woodpecker.com/xq-trjxjf-1.htm )。而王清福的后裔王凡在《王清福:华人的马丁 · 路德 · 金》一文中认定: “ 于、张两位博士的著述中,皆把 ‘ 王清福 ’ 称为 ‘ 黄清福 ’ 实属舛误。究其原因是由于他们看的均是美国的英文资料,名字都是用拉丁字母拼写的WongChinfoo ? 估计是清际赴美者多粤、闽人士,而粤、闽口音 ‘ 黄 ’‘ 王 ’ 倒置,故许多人将此Wong转译为 “ 黄 ” ,而不取 “ 王 ” 。不过,造成这种误译,高祖本人也要承担一定的责任,谁让他在美发表文章偶尔用中文签名时,总是只签 ‘ 清福 ’ 两字,却不将 ‘ 王 ’ 也写上呢?这也就为其名何以始终准确无误,而姓氏则随了他人的最好注解。 ” (王清福:华人的马丁 ? 路德 ? 金 ,王凡文 发表:百度网 /2006 年 3 月 1 日 ;学术交流网 / 美加华人华侨 /2006 年 3 月 11 日 转发),这样我在编著中采信了王清福的姓名。 2006 年 10 月 26 日 我在《沉默的道钉 — 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画册特点及在相关领域的价值的文章中简要说明了本画册的特点是:   第一,选题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富有历史和现实意义。 19 世纪 60 和 80 年代建设北美太平洋铁路的华工是由小处着手的选题,但是他的意义却是多方面的,涉及中美文化交流史、经济发展史、移民史、人权史等领域。   第二,尊重史实,言之有据,以史为鉴。画册的图片包括历史老照片、历史图片、当年报刊杂志漫画,以及必要的历史地图、铁路建设图,历史文献等。文字和图片以史实为准绳,注重对图片真伪及其历史背景和成图过程的考察;精选具有历史价值的图片;强调文字的历史真实性第一,对于有争议的图释不予采信,力求还原北美铁路华工的历史真实面貌。画册给人以强烈的历史真实感,潜移默化地宣扬了科学历史观和价值观。   第三,力求知识性、可读性、学术性兼顾,雅俗共赏。画册文字力求简洁、清晰,通俗易懂,避免华丽词藻和冗长论述,各个部分和每幅图片之间力求相互衔接,突出图片的知识;注重图片和文字的文献价值;综合研究了美国、加拿大、中国及华人世界在这一研究领域的新成就;画册图文并茂,以图说史,寓叙事于史画。画册将有助于北美华人华侨了解、认识、参与建设北美社会的历史,促进中国与美国、加拿大人民之间的传统友谊和友好交往,有助于北美移民社会和多元文化和谐家园的建设。整部画册的立意构思和文字表述,既立足于历史的考察和研究,也考虑到时代要求和读者方便。   第四,适应海内外读者不同对象需求,读者面宽。画册附录包括主要参考书目和资料、图片来源和注释,画册中前言、引言、附录适应了不同读者对象的需求,无论是对这一题目感兴趣的读者还是专业研究者,都可以从中找到自己需要的内容。考虑到海外读者的需要,画册专门出版了英文版,面向全球英文读者。   第五,恪守知识产权,严守学术规范。在编著过程中我们不仅就收集到的图片进行了认真的比照、甄别和精选,而且力所能及地考查了图片来源和收藏单位,联系图片的版权保护事宜。尽管我们使用的不少图片的原创时间已经超过了伯尔尼公约规定的 50 年的版权保护期,作为用于公益事业和非赢利目的的出版物,我们有权使用这些图片,然而我们仍然严格遵照知识产权保护公约的精神和学术规范,与数十家图片来源和收藏单位进行多次联系,取得共识、支持和理解,比较妥善地解决了图片的使用和出版问题。力求做到保护图片作者和收藏单位的合法权益,同时也考虑到画册的公益性质,尽量减低出版成本,使读者受惠。画册收录的图片每一张均有来源说明,尊重他人劳动成果。   本画册在相关领域的价值是:第一对于中美加经济文化交流史、美加中移民史、现代化进程研究、人权发展史、历史图片史研究均有一定价值。第二,由于所有图片资料的收集、整理、汇总、甄别和编撰工作主要在网上进行,因而也开拓了通过网络进行研究工作新途径,获得了在尊重知识产权和严守学术规范方面的新经验。第三,画册的编著过程,感受到专业历史工作者要把历史研究水平的提高和历史知识的普及有机结合起来,在这个领域,只要是有意义的、广大民众和社会需要的,我们都应当积极地去做,不能急功近利,成为追逐 “ 量化指标 ” 的奴隶。第四,画册的完成是作者译者、编辑、出版社之间通力合作、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日以继夜努力的结果。整个课题没有启动资金和赞助,需要自费投入。在编著过程中笔者正在美国,仅仅在作者和编辑之间的越洋电邮就多达近千次,仅仅打印图片更换彩色色带购买必要的 DVD 光盘等的费用就是上千美元的投入,连续七八个月的日以继夜的投入,平均每天的工作时间在八九个小时以上,没有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没有锲而不舍的献身精神和相互理解,是难以向读者奉献现在的画册的。 最后,还要谈谈华工和北美太平洋铁路建设的课题研究仅仅是一个阶段的开始,再过一年半,就是第一条太平洋铁路建成 140 周年纪念, 2009 年又是美中正式建交 30 周年,以迎接 2009 年为契机,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这些工作至少包括: 第一,创造条件开辟我国自主设计和运行的覆盖面宽广的华工和北美太平洋铁路建设网站。 第二,规划华工和北美太平洋铁路建设课题文献和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研究,加大人力、财力的投入。 这里包含:华工档案文献、华工家谱资料、蒲安臣条约相关文献资料、美国排华资料、华工在美国排华期间的生活资料;华工后裔资料;华工故乡的今与昔等。 在笔者看来,华工和北美太平洋铁路建设课题应当列入清史研究的范围之内。 《沉默的道钉》编著期间收集了许多美国排华和华人在美国生活状况大图片资料,由于篇幅的限制不得已舍去。 第三,电视影像媒体应开展这一课题的节目制作活动。 第四,通过网络开展群众性的调查研究和评论工作,笔者在学术交流网和我的博客上开辟了华工建设北美的专栏,做到资源共享,也受到欢迎。 写于 2007 年 11 月 12 日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10953.html
个人分类: 纪念沉默道钉(07-11)|1940 次阅读|4 个评论
微博:蒋叔,小弟喊你上非诚勿扰!
热度 3 xcfcn 2011-8-2 23:04
非诚勿扰 如果你是男主角,你基本上会成功; 如果你被成为了一个话题,你基本上就是一个悲剧; 如果你本来就是想成为一个话题,那么三赢了:你、节目组、观众。
个人分类: 杂论|256 次阅读|10 个评论
“走进”与“走近”中科院的花絮及其话题
Fangjinqin 2011-7-28 20:46
“走进”与“走近”中科院的花絮及其话题
“走进”与“走近”中科院的花絮及其话题 http://www.cas.cn/zhengwen/jsgj/201107/t20110727_80752.shtml
个人分类: 杂谈评论|2892 次阅读|0 个评论
“当我老了”的话题
黄安年 2009-7-28 15:58
当我老了 的话题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许令仪供图 /2009 年 7 月 28 日发布 当我老了 的话题是个严肃的社会问题话题 , 独生子女步入中年后将要遭遇的话题,重要的社会保障话题 , 老龄化的全球性话题 , 空巢化家庭的沟通话题,人生道路上的阶段性话题。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社区、一个单位、一个城市、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回避这个话题。您思考过吗?您研究过吗?我想过 , 不是因为自己,而是想到了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尊严,为极其重要的老年保障的话题,为那些未富先退的老年弱势群体,为弘扬中华文明的美德。笔者以为,普及大众化网络技术和知识将会丰富 当我老了 的话题。我们这个新社会不该是老年人的和战场和坟墓,而要为老年人的天堂创造越来越好的条件。 当我老了 的话题是说不尽的 , 这里转发的幻灯片是许令仪先生传来的。共 12 幅。附两篇网上短文是笔者从网上下载的。 ********************************88 搜狐博客 huanxiangmeili 2006-07-10 当我老了-给我们的子女 当我老了,不在是原来的我。请理解我,对我有一点耐心。 当我把菜汤洒到自己的衣服上时,当我忘记了怎样系鞋带时。请想一想当初我是如何手把手地教你。 当我一遍又一遍地重复你早已听腻了的话语,请耐心地听我说不要打断我。你小时侯,我不得不重复那个讲过了千百遍的故事,直到你进入梦乡。 当我需要你帮我洗澡时,请不要责备我,还记得小时侯我千方百计哄你洗澡的情形吗? 当我对新科技和新事物不知所措时,请不要嘲笑我。想一想当初我怎样耐心地回答你的每一个为什么。 当我由于双腿疲劳而无法行走时,请伸出你年轻有力的手挽扶我。就像你小时侯学习走路时,我扶你那样。 当我忽然忘记了我们谈话的主题,请给我一些时间回想。其实对我来说谈论什么并不重要,只要你能在一旁听我说。我就很满足。 当你看着老去的我,请不要悲伤。理解我,支持我,就像你刚开始学习如何生活时我对你那样。当初我引导你走上人生路,如今请你陪伴我走完最后的路。给我你的爱和耐心,我会抱以感激的微笑,这微笑中凝结着我对你无限的爱。当我老了,不在是原来的我。请理解我,对我有一点耐心。 http://huanxiangmeili.blog.sohu.com/6366962.html ************************** 当我老了 当我老了,读起这四个字时,薄凉薄凉的。 几年前听水木年华的歌《当我老了》,心里涌现的那种凉,透骨,苍凉,唯恐泪水就要夺出眼眶,肆无忌惮抽泣。而往后的日子里,每当听起这首歌时,有种无限苍凉的感觉,喉咙哽咽,一脸平静,而内心雷电不止;时而恨不得现在就老去,现在就变成白发苍苍的老人,时而恨不得永远停留在纯真的年少时代。可是,这些由不得我们做主,沧桑岁月,我们永远敌不过时间。 曾经写过一句没有句号的句子,大致是当我老了,给孩子们讲《小王子》和《唐老鸭》。其实在水木年华歌词里亦也有类似这样的句子,我不过也是喜欢这样的句子,搬过来贴上自己想说的话当作自家的,半年多前写的,现在不会了,肯定不会再写这样的句子,想法与这之前天壤之别,从前想着类似于当我老了,给孩子们讲《小王子》和《唐老鸭》,而现在支持丁克家庭或独居生活。支持丁克家庭或独居生活,写了个《生孩子有什么?》和《独居》,这都是我向往的一种状态和处境,一些朋友读了,说不太现实,与现实社会体制脱轨,逆道,发生在梦里有可能。 当我老了,会变成怎样? 当我写到这里的时候,门外的邮递员给我送来张爱玲的《小团圆》,书的封面很好看,十分古典的气息,读书,慢慢读,读闷书或欢喜或安静的书,亦都慢慢读,一点一点地读,像这样,能够把光阴慢下来些,而心也是不再如从前那样感到疼痛不安,无处安放时光。当我老了,读书,从现在起,将来也是当我老了,依然如年少那样,一个话不多,一个喜爱漫无目的行走,一个喜欢独处,爱发呆而常常发呆的少年变成布满银发布满皱纹的老人,一脸从容淡定的姿态,慢慢老去,优雅老去,更好。 当我老了,不再拥有年少时的忧伤,而当我年少时,有些许的忧伤,有些许的忧愁,可,这都是好的。当我老了,不再拥有这些,当我老了,一切,云淡风轻,不再冲动和哀怨,不再躁动不安,不再拥有无边无际的忧伤,不再拥有疼痛不安。当我老了,偶尔会想起古老的人和事,会想起那些沧海桑田进进出出的人群从我的生命里流逝。 当我老了,随时随地可以走了,不再返回,我的书们,该如何安置它们?书们,我最重要,密切的亲人,书们,大多是自己亲手一本本挑选回来,而另外一些是朋友赠送,书们,于我来说,是我一生分外珍贵的财富,没有它们,犹如我是一个穷困潦倒的人,没有它们,我不知道今天的我会是怎样?没有它们,犹如人生缺少了些什么,而需要弥补些什么。书们,陪伴我一生,陪伴我度过那些流连人世的一生,陪伴我度过那些寂寞孤独的夜晚,我该如何将它们安放好?这个问题,当我老了,也许会有答案,或者捐献给山区的孩子,也是好的。活着的时候,无论拥有多么富丽的东西或贫穷的东西都是无法让自己走后带走,仿佛一生的创造到最后是空白,而历经了过程才是内容。而我们出生的时候空着双手降落人世,离去的时候也是空着双手走,这有什么不平等?自然回归。这一生,不在乎得到什么,在乎经历了什么。当我老了,走了,随风随海葬,不要浪费母亲土地。 当我老了,老不自重,也是好的,有一颗天真的童心,穿红穿绿也是好的,再不就来不及了。当我老了,越过越素心,越越过越禅意,越活越禅意,过自己愿意的生活,孤独老去,也是好的。因为,这一生过上愿意过的生活,还有什么值不值得的?当我老了,将要离去的时候,将体内一些完好有用的器官捐献给需要的人,也是好的。 不是苦恼太多 / 而是我们的胸怀不够开阔 / 不是幸福太少 / 而是我们还不懂如何生活 / 忧愁时,就写一首诗 / 快乐时,就唱一支歌 / 无论天上掉下来的是什么 / 生命总是美丽的佚名《生命总是美丽的》。活着的一生,不要制造眉头深锁,人生,本来短暂,为什么还要栽培苦涩,打开生命的窗户,让阳光雨露洒遍每一个角落 当我老了,随时随地,可以走。 2009-4-15 http://blog.huizhou.cn/u/24257/archives/2009/11127.shtml
个人分类: 世界各国见闻(09-11)|5736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20: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