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论断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北美洲的七年战争并再谈资中筠女士的论断——读书有感(13)
热度 2 cswen 2014-12-24 19:41
北美洲的七年战争并再谈资中筠的论断 ——读书有感( 13 ) 温景嵩 ( 2014 年 12 月 24 日写于南开园) 过去一般人只知道北美洲仅发生过两场战争,那就是美国的独立战争和后来的南北战争。前者发生在 18 世纪的 1775 年、那是发生在英国殖民者和美洲殖民地的革命人民之间的一场战争;后者则发生在 19 世纪的 1861 年、是美国的内战;它是发生在美国的南方的奴隶主和北方反对奴隶制度的革命人民之间的一场战争。前者只打了一年就在战争的第二年、即 1776 年由美洲殖民地的革命人民取得了那场战争的胜利,并发表了著名的“独立宣言”,宣告了美国的诞生。(然则英国人一直拖到七年之后,即在 1783 年英国才承认了美国的这次胜利和独立)。后者则打了更长的时间,即由 1861 年打到 1865 年,这场内战一共打了四年,最后才由美国北方的反对奴隶制度的革命人民取得了战争的胜利,解放了黑奴。 然而现在学习了纳什等人的《美国人民》之后,才知道在北美洲还发生过一次规模较大的战争,时间要比那两次为早,亦即发生在 18 世纪的 1756 年,是在英国殖民者和法国殖民者之间发生的一场战争。这是他们两国为了争夺在北美洲霸权的一场战争。持续时间也比那两次为长,前后一共打了七年,最后是以法国的失败而告终。虽然当时的法国在北美洲的殖民地要比英国的大很多,那是在北美洲的腹地;而英国的却比较小,那是在北美洲东海岸一块狭长的地带。战后法国就退出了北美洲,而让英国独占了这块肥沃的土地。所以应该说北美洲一共发生过三次规模较大的战争,除最后一次的南北战争是美国的内战外,其他两次却都和英国有关:第一次是英国和法国争夺霸权的战争,这场战争英国取得了胜利,争夺到了在北美洲的霸权;第二次是英国在北美洲的殖民政府,和美国人民之间的战争,结果却是被统治的美国人民取得了最后胜利,赶跑了统治者——英国的殖民政府,宣告了美国的独立,从此世界上就产生了一个新国家——美利坚合众国。这个新国家现在却后来居上不可一世,成为世界上头号的超级大国,这大概是当时参与那场战争的人们所不曾料到的。 书到此处,不由得使我再次想起美国研究的专家资中筠女士在她的名著《美国十讲》所得出的著名论断,在那本书里,资中筠女士说道:“与“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理论不同,美国却是一个谈出来的国家,不是一个打出来的国家”。 在上次我的一篇文章里,我们已经根据美国的独立战争的事实,指出了资中筠女士此论断的不妥之处,而坚持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理论;现在当我们读到了纳什等《美国人民》的这段论述之后,就更加强了我们的信心:美国并不是一个单纯的谈出来的国家,它也是一个打出来的国家;试问若没有七年战争的胜利,英国人还会赶跑法国人从而独霸北美洲吗?,后来的以盎格鲁撒克逊人为主的美国还会诞生吗?此问题也和我们在上次的文章里所提出的问题和结论相同,亦即:若没有后来的美国的独立战争以及独立战争的胜利,就不可能有美国的诞生。因此,在这里我们再次证明了资中筠女士那本名著《美国十讲》的不妥之处,从而再次坚持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说法。 以上我们的这个论断不知朋友们以为如何?更不知资中筠女士以为如何?欢迎朋友们批评指正,欢迎朋友们不吝赐教;更欢迎资中筠女士亲自来批评指正、不吝赐教。谢谢。
个人分类: 温景嵩文库|6982 次阅读|0 个评论
谣言
热度 2 yourjoe 2012-7-30 12:09
我年轻时曾经信过一句话,说是谣言止于智者。 我现在的话是,谣言生于智者。 我有一个朋友,跟我关系当然很好了,他就常被谣言困惑。 谣言之一说,他办公室里永久性放一瓶酒,干活时不时拿出来喝两口。 谣言之二说,他在洛阳学外语时,床下边全是酒瓶子。 谣言之三说,他在北京时二锅头经常性放在床头。 我跟这位朋友交谈过,谈到这些话题时,他说,这些统统是谣言了。然后他告诉我哪些谣言是谁制造的,那些谣言又是经谁扩大的。最后他淡然一笑,说:“你相信谣言止于智者吗?其实谣言生于智者。” 朋友的话给我的震动很大。谣言生于智者?一开始我真的不信。 当然,人嘛,无论男女,无论老少,都是很三八的。天下谁人不说人,谁人又不被人说?制造,传播,扩大谣言可以说是人的天性。 我其实也很三八的,经常制造、传播一些谣言。酒喝多了嘛,说说自己的高兴事或糗事,说说别人的糗事或窝囊事,都是正义之举啊。 谣言是很有意思的事情。阿 Q 想,男女之间说话,肯定在说苟合之事,但跟他说过话的女人又从来没说过这些事,于是他很郁闷,认为伊们都在装。 谣言其实就是由阿 Q 这种想象与经历间的不确定性关联产生的。 那天吃饭,我看见某帅哥与某美女忽然就那么默契地坐在一起,默契地说话或不说话,于是我就想他们肯定有问题。于是我就造谣了。当然是小范围开玩笑性质的当面的谣言。 我想,像我这样严于律己的人都热衷于听谣言,传谣言,甚至还制造谣言,别人还能脱俗吗? 抛开斗争的层面不讲,谣言其实是朋友间玩笑的说法。我当面造你的谣,你当面造我的谣,大家哈哈一笑。 问题是在场的还有第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者的三八,他们会根据这些演绎出新的谣言。 我最感兴趣的社会学问题就是谣言。 关于谣言,我认定的(或我发明、发现的)铁的定律(或论断)有五个: 谣言第一定律:造谣、听谣、传谣是人民群众生活第三大乐趣,第一是吃饭,第二是性爱,第三就是谣言。 谣言第二定律:谣言至少有百分之七十的可信度,所谓无风不起浪,苍蝇不盯无缝的蛋,丑事传千里。 谣言第三定律:谣言生于智者,止于愚者。 谣言第四定律:没有谣言的人是可耻的。 关于第三定律,我要补充一下。谣言到了愚者这里,愚者说,我是来打酱油的,他们的 pi 事跟我有什么关系? 所以了,还有谣言第五定律:对谣言感兴趣的人一定是造谣者或者是谣言的波及者。 其实,我本来是写了六定律的,但我操作不当,第六定律丢了,找不回来了。
2548 次阅读|4 个评论
毛泽东适用了71年的论断
lih65 2009-7-28 17:24
毛泽东在战争年代的1939年就提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这个论断尽管至今已近 71 年,今天看来仍然是适用的。为保证我们党的方针、政策、路线的贯彻执行,为不致影响民富国强的进程,对用人失误,不可不查。 在中国古代,大凡风正清明的朝代,对用人是很严格的,对吏治腐败的惩罚也是很严厉的。如唐代鼎盛时期,对用人不当甚至有诛连推举者的案例,所以一段时间百官对推举人是很慎重的。 最近有两则消息,令人欣喜,也令人深思: 一则是中共中央政治局日前 审议并通过《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规定确定了若干问责内容,其中包括,对 违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规定,导致用人失察、失误的,造成恶劣影响的要进行问责; 二则是 四川省将开展县(市、区)委书记履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离任检查,并将结果作为考核任用的重要依据。根据要求,今后,凡领导干部受到撤销党内职务或行政职务以上处分且违纪违法行为发生在提拔任职前的,要对其选拔任用的过程进行调查,确实存在考察任用失察失误和违规行为的,要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见今日人民日报第10版)。 这两则消息,至少反映了我们党的组织、人事部门正在探索怎样选准人、用好人的问题,想法从制度上防止用人上的腐败或不正之风。应该说,这是令人欣慰的。
个人分类: 观点述评|1669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7: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