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雨后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雨后的白鹡鸰
huailu49 2016-4-23 09:43
个人分类: 动物世界|2582 次阅读|0 个评论
雨后
热度 4 huailu49 2016-4-6 07:35
个人分类: 城市园林|3454 次阅读|8 个评论
雨后青果
热度 1 huailu49 2015-7-12 08:42
个人分类: 植物天地|1851 次阅读|2 个评论
雨后的田野
热度 1 huailu49 2015-7-8 10:11
个人分类: 行行摄摄|2069 次阅读|2 个评论
雨后花
热度 4 huailu49 2015-6-17 10:19
这些天一直在下雨......
个人分类: 植物天地|3310 次阅读|24 个评论
雨后忍冬
热度 6 huailu49 2015-5-16 06:45
个人分类: 植物天地|2452 次阅读|13 个评论
牡丹带雨
热度 1 Mech 2015-4-6 20:15
到康健园时雨刚停,因此牡丹上挂满水珠,别有情趣。牡丹朵朵带雨,更是 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亦动人 。 牡丹带水,最有名的大概是《西厢记》中的艳词, 露滴牡丹开 。至于牡丹带雨,似未见吟咏。白居易写美人, 梨花一枝春带雨 ,春意盎然。说到牡丹,有点凄惨, 残红零落无人赏,雨打风摧花不全。 不过那花本身就是残牡丹。唐人方干的《牡丹》写道, 莫道娇红怕风雨,经时犹自未凋残。 可见牡丹并不畏雨。唐人窦梁宾更是《雨中看牡丹》, 待得天晴花已老,不如携手雨中看。 宋人杜安世的《玉阑干》,写残春, 小雨牡丹零欲尽 。
个人分类: 风光过眼|6527 次阅读|2 个评论
深秋之九寨沟
热度 3 陈龙珠 2014-11-6 19:17
这个季节,那里不是旅游旺季,游客较少,是能够漫步从容欣赏九寨沟美景的好时光。可惜的是,本博日前在九寨沟的那天,原本晴朗的天气半下午突然持续下起雨来,以至于不得不提前结束了行程。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274 次阅读|3 个评论
雨后的石榴
热度 1 huailu49 2014-6-23 05:25
昨日大雨!
个人分类: 植物天地|2454 次阅读|2 个评论
流连绿叶
热度 1 陈龙珠 2014-6-20 20:54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442 次阅读|2 个评论
雨后深圳华侨城生态园留影
热度 1 黄安年 2014-3-30 08:34
雨后深圳华侨城生态园留影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4年3月30日发布 自20日广州之行以来,已经整整10天了,天气一直很好,无雨。27日下午,我们自江门来到深圳,这是我们学术之旅的最后一站,我们的住地在深圳南山老华侨城的至高点暨南大学深圳旅游学院内的风景秀丽的燕晗山酒店,这里位于旅游景点深圳华侨城生态园内,办张免费卡可以自由进出生态园而生态园的精华部分和学院仅仅是一门之隔。 今天,早饭前,我们再次来到这里散步,欣赏生态园的设计和美境。这里是即时拍摄的5张照片。 1, 2, 3, 4, 5, ******************** 深圳华侨城生态广场 春节期间专门去华侨城生态广场(AUBE设计)参观学习。这是个难得优秀的城市景观项目,如其名,就是希望以此项目来告诉公众什么样的景观设计是生态的;告诉众多设计师和业主,生态的景观设计同样是美的。我的爱机早已是超期服役,效果欠佳,耳闻目见终不如亲临,希望有时间的同行能亲自去看看。 (希望版主置顶,确实是一个值得学习的难得的好作品) 生态广场在华侨城的位置。华侨城社区的规划是比较成功的,光是其单车道的道路能够运行顺畅就足见其规划的功力。生态广场正好处于居住社区与城市绿地的结合部位,实际上扮演着社区中心的地位,这里集中了酒吧、高档餐饮等娱乐设施,附近有超市、百货商场。一端与居住区接驳,一端与城市公园相连,生态广场非常高效的发挥着他的价值,使得此处拥有极强的活力。值得一提的是,生态广场里进驻的还有5家建筑、景观、室内设计公司,开放式的办公环境,为公众展示的图纸和设计师工作情景,提升了该处的文化品位。 总平面图。 注意建筑和开放空间的契合关系,有机一体,为餐饮娱乐服务业提供很好的景观面,同时建立了自有的空间关系。既促进了商业的发展,提高了广场的使用率,非常积极的城市开放空间。我们以前的广场或是社区公园的设计,总是采取“自然”、“城市”的二分法将彼此隔离开来,结果导致我们的商业环境嘈杂而且拥挤不堪,我们的公园广场无人光顾了无声息。积极主动的与城市环境沟通,参与真正意义上的城市生活的建构,抛弃固有“田园牧歌”的农耕时代思想,让我们的公园广场融入城市生活,提高使用率,才是现代城市绿地设计的出路。 生态广场生态之所在,最明显的特点就是雨水系统的设计,硬质铺装收集的大量雨水都被排入人造湿地当中,经过表流湿地的初步净化,在沿溪流和人造瀑布暴气进入软基湿地补充地下水。这个过程当中需要贯传设计始终的地形和雨水路径设计,还依赖对降雨量、集水面积、湿地容积、蒸发量、净化速度和能力等等的准确估算。 之所以将生态广场的设计称之为基本设计,因为我认为他符合“基本”的精神。整个作品都体现了一种节制、朴实内敛的思想。 所谓基本:根本的,主要的,事物的本源,精髓,大致,大体上 生态广场的根本是什么:创造良好的城市公共空间,满足市民户外生活需要,并且保障生态环境不受破坏(最小程度的破坏) 实现这一目标最主要的是什么:不是华丽的色彩,不是讲究的构图,不是昂贵材料的包裹,不是对“美”的堆砌。通过适度整合的商业活动提升场地的吸引力,同时土地收益补充场地开发;宜人尺度的广场、和商业设施结合的喷泉水景、湿地、草地、溪流、山林,步步纵深的空间变换,已足以构建起一个吸引市民,保持合理人流并为不同需求的人提供环境。这里的意义在于真正有效的设计仅需通过对空间和功能的合理安排便来达到目标。因而在这里我们看不到任何为吸引人注意而做的装饰、额外增加的造景、大量高档材料的铺陈或者巨大宏伟的构图。就像一个气质优雅的女性不用穿金戴银也能脱颖而出。抓住问题的关键,便能迎刃而解,没有脱离带水,反显干净利索。 没有多余的羁绊,干净利索的作品显现的方才是事物的本源和精髓。所以我们才能体会到生态 生态广场散石园林并不算很好走,溪流也不总是有水,池塘有水也不够清澈,绿化显得也有些单调,某些施工也显粗糙,但是设计师在这里不能单方面追求“人”的需求,也要考虑“自然”的感受,所以我们只能“大致”,“大体上”满足人的要求。所谓生态平衡,就是不能偏废一边。如果当然人们理解到这一点的时候,她就会发现这些不是那么舒适的地方也是非常可爱的,它让我们更加真切的感受到了自然与我同在,自然的美就在于不完美,在于它内在的调和和运动。 从高架轻轨站下来看到的广场中心水景 左侧的商业前庭,提供了很好的户外餐饮空间,注意2层还要很宽的退台,也是一些很有特色的酒吧,一个立体开放的复合化小型商业街 右侧则是水平向的条状灌木和垂直向的条椅构成的简洁空间,背景是极密的竹林构筑起来的绿墙,和左侧的建筑取得围和上的平衡,一个宜人的广场构成了 从建筑2层上看广场,很简洁的植物组合,很干净的空间,很容易联想到日本的城市 继续向前,广场端头的旱喷打开了,还是比较冷的天气,小孩子可顾不上了 水关掉以后,注意地面的微小起伏,排水很快 建筑和景观的融合 广场中间的一条排水明渠,收集整个广场的雨水,一直延伸到湿地池塘,远处就是轻轨站 注意材料的运用,如果说前面广场还有些讲究的话,这里就开始呈现出一些乡土化了,粗糙条石砌筑的水渠在乡村很常见,非常令人亲切。 处于全园最低海拔的池塘了。所有雨水最后就将在这里被大地重新吸收进入地下循环了,周边大片的芦苇和平缓的草地起到了滞留垃圾尘土的作用,整个环境非常的乡土,相信在深圳的绝大多数人都会倍感亲切。 完全没有考虑所谓“美学”的修饰,直接出露的溢水沟,这种直白单纯的设计正是一种乡土精神的体现。水质完全可以接受,还有很多蝌蚪呢 茂盛的植物,都是些野植物,好茂盛的芦苇,通向远方的小路消失在芦苇丛中,很有感觉的空间。一般的园林植物很难做到 再走近一些,芦苇丛里还藏着很多鸟,唧唧喳喳的。这么茂密的植物过滤地表水非常有效 园路的做法,散铺的石粉,不锈钢片收边,应该算做透水性铺装吧。走着还是挺舒服,就是不能太快,呵呵。这里就是用来散步的,穿高跟鞋的女人当然也不适合这种氛围了 干涸的小溪,两边的地被都被踏平了,看来也曾吸引了不少孩子。依然很乡土很自然 继续向上,人工湿地。用了几种常见的净水植物,分槽处理,让雨水停留更长的时间。不同水深的变化也为植物微生物提供了丰富的生境 穿越湿地的玻璃桥,漫游之中,接受了一次生动的湿地生态教育 继续向上,一个很有趣的池塘,空间围和的很到位,设计师几乎不着痕迹,但是处处动人。 再向上,从水中升起来 贴着水面的木板,踏上去就会激起圈圈涟漪,有点水上飘的感觉。就是担心木材的寿命是否会变短。混凝土的小景,朴素,丝毫不亚于石材,没有贴缝,反而更加自然不着人工。 再向上,最高的池塘了,这里的做法已经完全自然化了,可以很清楚看到设计的逻辑,从下至上,手法的变化,从人工的自然到天成的自然,从城市向乡村向山林的转变 一些生态处理的地方 屋顶的植物很不错,建筑结构是经过专门设计的 精心设计的排水明渠,这些雨水都将被送到湿地里。走路时可要注意了 连隔壁大学操场的雨水也不会放过! 专门收集雨水的凹槽 这张芦苇可够茂盛的,要是在北方,冬天就要注意人工收割了,不然落叶也会污染水池的 http://www.abbs.com.cn/bbs/post/view?bid=16id=335126949sty=1tpg=1age=30
个人分类: 摄影图片集锦(10-11)|4944 次阅读|2 个评论
人在澳洲——海鸥飞处
热度 1 liuhuiyingcn 2013-1-17 11:54
借用琼瑶奶奶的书名作为我海边散步小记的标题。 朋友们告诉我,住处附近有一个很漂亮的 bay 。沿着门口那条路一直走就能走到了。周日,房子租好了,日用品也买好了,打算傍晚时分去散散步。一年没有见到海了,最近有强烈的愿望想到海边去。 睡午觉,上了闹表,下午四点起床去那个 bay 。名字听说了好几遍还是记不住。午睡中梦见暴风雨大作。醒来后看见窗玻璃上有残留的雨滴。别人是梦想照进现实,我这里是现实进入了梦境。前者是文艺范,我这个是普通人。走上露台,发现我晾的衣服已经有人帮我挪过了,挪到了避雨的地方。 穿好衣服,整理好相机,准备动身。还没出门呢,雨又开始下。琢磨着去不成了。坐下来静静的读书。没想过了半个小时雨又停了,于是出门。 雨后,有点儿冷。还有风。到这里几天一个感觉就是风大。我穿着 T 恤穿着裙子的,有点儿不耐寒的感觉,虽然是长袖 T 恤长裙子。 雨刚停,其实还没有完全停,还有那种沾衣欲湿的感觉。空气中水汽很重,看上去雾蒙蒙的,拍出来的照片也很朦胧。一路走,一路东张西望左顾右盼,为了判断方向,为了记住路,也因为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好奇心比较强,也因为路边那些房子那些花花草草确实很漂亮。 雨后的花朵 一路上拍了好多雨后的花朵。这个花不知道叫什么名字。第一次见到是在新加坡,当时一见钟情。这么多年过去了,依旧念念不忘。这里也有很多,路边一丛丛的。喜欢那种清幽的颜色。记得第一次自己买床单就是这个颜色。 鸡蛋花。很喜欢鸡蛋花。白色、粉色、红色都漂亮。鸡蛋花还有一个好处在于花瓣的质地。有点儿厚重感,雨打后不会有很残败的感觉。 这个黄色的花见过很多。不知道名字。 海鸥 海边有很多海鸥,不过拍到的海鸥飞翔的照片效果一般般。拍运动技术含量太高了。 海边有很多房子。不知道这海边的房子住起来怎么样惬意的感觉。 房子前面的草地上停落着很多的海鸥。时而同时飞起,蔚为壮观。不过后来跟朋友提起,朋友说可能不是海鸥,是白色的鹦鹉,因为海鸥不会群飞的。 看见一对老夫妻出来遛狗,惬意! 天色已晚打道回府!水汽已经褪去,路边的草木房子颜色顿时鲜亮起来。发现这小镇竟是如此美丽!不过比较煞风景的是那些电线。这里的电线非常多!
6722 次阅读|2 个评论
【微博】晚晴
热度 1 等离子体科学 2012-9-2 18:33
一场雨把夏天留在了八月。 云层还没散去,夕阳从云层和地平面之间伸展进来,给雨水洗过的京城抹上一层金辉。 ——新学年开始了!
个人分类: 燕园夜话|2903 次阅读|2 个评论
雨后的北京
热度 1 csiro 2012-8-3 17:50
前天午夜到首都机场,温度才22度,没有往日夏的炎热。我幸运地打一辆当天刚上路的新车,让风呼呼地迎面吹来。深深呼吸着这久违的、熟悉的气息——这就是北京。 第二天很早就醒来,也许是太过兴奋,竟然无法再睡下去。就起来上班了。走在路上,我看到北京如同刚刚洗过一样,事实上就是刚刚洗过。路面上的灰尘不见了,到处像刚用拖把擦过一样。这是我十多年来从未见过,或者注意到的。 这两天北京并不热,最高估计28度,但是总感觉不舒服。我在想着如果30多度该如何呢,因为我刚从冬季走来。
个人分类: 人物篇|3259 次阅读|1 个评论
印度紫檀之花
热度 8 saraca 2011-5-25 00:06
印度紫檀之花
去植物园苗圃的路,新近铺上了柏油,笔直笔直的一条,黑亮亮的,似乎有着金煤般的光泽,在雨后尤其漂亮!路旁有高大的柚木林,常常是光滑粗壮的枝干上,稀稀疏疏地挂着着一些硕大的绿叶,林隙较大。在柚木林附近,是一小片常年绿油油的高大乔木,茂盛的树冠为道路搭起了浓厚绿荫。平常也不甚注意这一从绿林,只是在5月前后一天早晨,刚下过雨,黑亮亮的柏油路上,一地醒目的黄,错落有致,落花丛里,有几条车轮痕迹,成为花泥。看到这一幕,心里只有一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带着“香如故”的心情,停驻,仔细观察着一片落花。小小的花朵,呈蝶形花冠状,花萼筒短,碧绿衬着黄色的花瓣,尤显娇嫩。这样的花,归为蝶形花科 Papilionaceae 一点都没错。困惑的是,这些漂亮的小花来自哪里呢? 沿着树干,抬头望去:一片绿油油的树木,葳蕤茂盛。一张张舒展的羽状复叶,密密地挤在一起,形成了浓密的绿荫,难以寻觅一丁点儿花枝的影子。随手拣了几朵小花,带回办公室,查阅了《中国植物志》,知道这茂盛的树叫印度紫檀( Pterocarpus indicus ),是一种优良的经济木材树种。 雨过天晴的时候,在路上,居然远远地看到了这一片茂盛的树冠上渲染了一层淡浓相宜的黄雾。啊,那就是高高在上的印度紫檀花啊,高不可及;唯有在一阵暴风雨过后,那纷纷落下的花,铺就了一地的清新和淡雅!不忍心啊,一点都不忍心骑车碾过,我几乎就是关上心扉踏过这些落花的......
个人分类: 认识植物|9914 次阅读|15 个评论
雨后感
热度 1 hjf306 2010-6-8 19:17
雨后黄昏影,云雾锁群山。 何日登顶峰,一览漓江水。
个人分类: 诗词歌赋|2816 次阅读|5 个评论
五绝-雨后
hep 2010-4-18 09:37
暮染霞光起,云铺墨色新。 潇潇秋雨后,独坐念伊人。 ps:我在科苑星空的诗意栖居版发过之后,大家对最后一句很感兴趣-_-||
个人分类: 所谓文学|3167 次阅读|0 个评论
上海夏日雨后黄昏
陈龙珠 2009-7-30 20:13
上海今日下午遭遇大暴雨,个别地铁站厅进水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700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1: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