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火电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火力发电厂每年要消耗多少淡水?
zhao1203 2018-6-19 14:34
火力发电厂每年要消耗多少淡水? 赵顺安 至2016年底我国电力装机总容量为16.5亿千瓦,其中火电10.5亿千瓦、水电3.3亿千瓦、风电1.5亿千瓦、光电0.8亿千瓦、核电0.3亿千瓦。由于风、光电的可利用小时数限制,火电装机容量虽占总装机容量的约64%,而发电量达总量的70%以上,火电仍将是长期我国能源供应主要方式。 火电主要是以燃煤为主的蒸汽轮机发电工艺过程,如下图示,水由锅炉加热为高温高压蒸汽,进入汽轮机做功,做功后的乏汽须重新变相为水才能进入锅炉形成循环。这就需要将乏汽送入凝汽器进行冷凝,乏汽冷凝放出大量低温废热,由循环冷却水带出,并散于环境水域或大气中。燃烧的煤的热量仅有约40%转化为电能,其余弃于环境。循环冷却水的温度高低影响着发电的效率,温度越低,蒸汽轮机的低压端乏汽凝结形成的真空度就越高,发电效率就越高。 由于环境水域热容量限制,循环冷却水中的热量通过两种方式散向大气,一种是开放式冷却塔,另一种是空冷。开放式冷却塔为带废热的循环水与大气直接进行蒸发换热,这种方式效率高但耗水量大;而空冷是通过间壁式换热将废热璺 给大气,这种方式效率低优点是耗水量少。 \0 \0 火电的耗水量与机组功率相关,300MW以下机组耗水约1.0m 3 /(sGW),600MW机组约0.8m 3 /(sGW),1000MW机组约0.5m 3 /(sGW)。采用空冷机组耗水指标可控制在0.2m 3 /(sGW)以下。2016年总发电量为5.99万亿度,其中火电约为70%,空冷机组主要用于三北地区,若占火电装机40%,可以估算2016年火电用去的淡水量约80亿立方(按带冷却塔的火电机组平均耗水0.65m 3 /(sGW)计算),其中由冷却塔蒸发的水量可达约35亿立方(占湿冷机组耗水量的约60%)。由此可见,电厂特别是冷却塔的节水及节水技术的研发与采用对于降低火电用水量具有重大社会与经济意义。
1784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纺织火电行业水资源高效循环与资源回用技术及示范”项目启动
redtree 2017-5-11 11:34
乌鲁木齐:“纺织火电行业水资源高效循环与资源回用技术及示范”项目启动 最新新闻 2016-10-24 13:20:37 来源:天山网原创 启动会现场。   天山网讯(尹树娥 通讯员韩青摄影报道)10月22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重点专项“纺织火电行业水资源高效循环与资源回用技术及示范”项目启动会在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召开。   此次启动会为新疆快速发展的纺织与火电行业节约水资源、保障行业健康发展献智献策。几年后,新疆乃至全国纺织火电行业高污染、高耗水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   据了解,“纺织火电行业水资源高效循环与资源回用技术及示范”项目是围绕“水资源高效利用”为主题,基于清洁生产、清洁分流、分散处理和分只会用等理念,针对纺织火电行业高盐废水资源化治理、水网络优化和跨行业水资源调配等重要共性问题,聚焦纺织废水强化处理、低盐与高聚废水资源优化利用、纺织高风险污染物控制和火电脱硫废水零排放等突出行业难题,建立纺织火电行业全链条、跨行业水资源梯级利用与再生回用技术、标准与管理体系,在典型纺织、火电行业和纺织—火电园区示范应用,为我国全面推动纺织火电行业高效水循环提供技术支撑、标准依据、管理平台、人才保障和应用范例。   该项目由新疆德蓝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蓝股份”)联合国家、自治区院所、企业20家单位共同承担,是科技部历史上组成单位最多的项目。项目总经费510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经费3000万元。   项目利用园区印染、火电项目相结合的优势,实施区域资源化进行水资源高效循环利用。项目将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纺织火电行业全链条、跨行业水资源梯级利用与再生回用,以及高附加值资源、能源回收利用技术,产出新原理、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等成果,为纺织火电行业水资源高效利用和资源能源回收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德蓝股份相关负责人说:“该项目还将形成纺织火电行业水资源高效利用与资源、能源回收技术标准体系和管理平台,为相关技术推广应用提供依据,为水资源管理提供强有力的工具。”   该项目以新疆发展纺织服装业的关键问题,水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风险为切入点,聚焦研究节水和环境保护的关键技术,以清洁生产系统思维为龙头,减少排水,节水关注过程水的梯级利用,水回用关注于分质处理利用与系统回用,项目的实施将推动新疆纺织行业的发展。 纺织火电行业水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研究在我区启动 文章来源:新疆科技报 时间:2016-11-02 10月22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重点专项“纺织火电行业水资源高效循环与资源回用技术及示范”项目在乌鲁木齐召开启动会,来自全国的60余名专家、科研人员齐聚首府,为纺织与火电行业在节约水资源、保障行业健康发展等方面献计献策。 该项目由科技部进行全国招标,经过行业专家进行两轮评选,最终新疆德蓝股份有限公司从13家单位中脱颖而出,牵头承担了这一项目,项目总经费5100万元,其中国拨经费3000万元。 项目以“水资源高效利用”为主题,基于清洁生产、清洁分流、分散处理和分质回用等理念,针对纺织火电行业高盐废水资源化治理、水网络优化和跨行业水资源调配等重要共性问题,解决纺织废水强化处理、低盐与高聚废水资源优化利用、纺织高风险污染物控制和火电脱硫废水零排放等行业难题,建立纺织火电行业全链条、跨行业水资源梯级利用与再生回用技术标准与管理体系,在典型纺织火电行业和纺织——火电园区示范应用等方面,为我国全面推动纺织火电行业高效水循环提供技术支撑、标准依据、管理平台、人才保障和应用范例。 据新疆德蓝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曾凡付介绍,该项目预计2019年完成,项目完成后新疆纺织企业排放出来的污水经过处理后成为纯净水,这些纯净水再供给到火电企业烧锅炉发电,达到循环利用目的。 目前,承担该项目的还有国内科研院所、企业20家,参与项目的有院士6名,科研人员217名,高级工程师106名,博士86名,这也是科技部组织实施的科研项目中,组成单位最多的项目。
个人分类: 科技新闻|1298 次阅读|0 个评论
高位收水冷却塔是一种节能型冷却塔
zhao1203 2017-2-27 16:29
赵顺安 采用循环冷却方式的火核电厂的循环水泵的运行费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字,1000MW的机组的火电厂的循环水量可达十万立方米每小时,同等规模的核电厂循环水量是火电的1.5~2倍,循环水泵的总扬程需要30米,其中冷却塔要消耗扬程约60%以上,如图1示。 图1 采用循环冷却的热力发电系统 能否将冷却塔消耗的约60%循环水泵扬程减小是循环水系统节省运行费用的一个关键,随机组容量的增加,冷却塔的高度也增大,冷却塔所要消耗的循环水泵扬程的占比也将增大。针对这个问题,法国电力公司在1980年代建设1300MW核电时,提出了一个较好的解决方案,采用高位收水冷却塔,如图2示。高位收水冷却塔是将冷却塔的淋雨区散热取消,即将淋水填料落下的淋水在填料下不远处收集,进入循环水泵,这样就有效地节省了冷却塔所消耗的扬程,此方案可降低循环水泵的扬程约40%。取消淋雨区的散热会不会带来冷却塔效率的下降呢?答案是不会,因为冷却塔的散热分为三个区,喷淋区、填料区和淋雨区,填料区的散热占总散热量的70%~80%,淋雨区散热量仅占一小部分,但是淋雨区的空气阻力却达到冷却塔的约40%,采用高位收水后,淋雨区阻力大大减低,冷却塔通风量增大,完全可弥补淋雨区的散热。 我国目前已经在多个电厂采用了高位收水冷却塔方案,国华万州电厂、徐州电厂、寿光电厂、九江电厂等1000MW级机组先后采用。万州电厂高位塔可节约循环水泵功率3400kW,年可节电约2000万度。由于高位塔没有淋水区,淋水的噪音大大降低,比常规塔噪音低约8~10dB(A)。 图2 采用高位冷却塔的循环冷却热力发电系统 图3 高位塔与常规塔节省扬程对比
8682 次阅读|0 个评论
如果不从自己做起别指望北京空气变好
热度 5 jiangming800403 2013-1-15 18:06
北京的大雾霾难道因为是已经搬到曹妃甸区的首钢? 这之间还有300公里的冀东平原,空气质量可要比北京好得多。 难道污染物可以跳进北京? 难道是冀东农村烧煤和柴草污染了北京的大气? 但是污染最严重的地方一般都在城市的中心区域。 距离老家不到10公里的地方就是京津产业转移形成的千万吨级的钢铁工业基地, 还有大唐王滩电厂——华北地区最大的火电厂之一, 以及北京焦化厂的外迁企业——佳华化工, 与属于开滦集团的中润煤化工联合组成了全球最大的单体焦化企业。 但是老家的空气比城市里面要好得多,干净得多。 只有企业规模大了,才值得上治理措施,搞循环经济, 谁见过给汽车尾气脱硫呢? 而且即使有废气排放也给北风吹进渤海湾喂鱼去了 虽然我们的汽车保有总量还没有达到美国, 但是我们没有美国那种低密度的城市连绵区。 我国中心城区的人口密度一般都会达到每平方公里3万甚至更高, 北京1000多万人口,主要集中在六环以内不到1000平方公里的建成区内。 随着家用轿车的普及, 北京四环之内的汽车密度,应该也是在世界最高之列。 所以如果不能改变自己,而只是指责别人, 指望北京空气变好,基本没门。 我们只有选择离开。 六环以内的建成区只有1000平方公里左右, 不足北京市面积的1/10,但是世界最大的单体城市之一。 占20%左右的汽车源主要集中不足1/10的建成区范围内, 仅此一项就是平均污染压力的二倍, 而燃煤、扬尘、农村点源污染,以及外来污染物, 不会只影响六环以内的市区。 在区域空气污染的大背景下, 机动车尾气,使城市空气污染达到了灾难的水平。 但京西、京北的山里就不会有什么PM2.5。
个人分类: 能源、大气环境与气候变化|2674 次阅读|12 个评论
谁是火电机组持续亏损的元凶?
热度 1 zbt92 2012-7-31 11:58
文 / 水博 中新网 7 月 31 日 电 中电联今日发布《 2012 年上半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及全年分析预测报告》,《报告》指出,上半年,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电量略有富裕。报告披露的最新数据:上半年,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 2234 小时,比上年同期降低 95 小时。其中,水电设备利用小时 1455 小时,比上年同期增加 47 小时;火电设备利用小时为 2489 小时,比上年同期降低 113 小时 。 今年入夏以来,我国各地的降雨量普遍偏丰。各水电的出力明显增加。但与此同时,尽管市场上的煤炭价格已大幅度的下降,但我国的一些火电机组的亏损却仍然存在。于是,一些人开始抱怨电力行业的“水火不容”。然而,到底谁是火电企业持续亏损的元凶呢? 从表面上看,今年的火电亏损是由于水电的来水多了,挤占了火电的发电份额,火电机组的利用小时上不去,造成了亏损。但是,深层次的原因却不是这样简单。例如,去年我国的江河普遍来水不好,水电出力严重不足,但是,去年火电企业的亏损更严重。为什么呢?因为去年煤炭的价格太高了。以至于让火电机组发电越多,亏损越大。事实上,当我国能源结构出现严重恶化,煤电机组装机比重过大之后,火电的亏损就已成定局。 水电少了,火电的利用小时虽然上去了,但是,由于受到煤炭产能和运力的局限,煤炭供不应求,煤炭的价格则必然上升。所以,高煤价导致了火电的严重亏损。水电多了,火电机组的发电任务减轻了。虽然这时由于煤炭用量少了,煤价自然也就不高了,但是,与此同时却带来了火电机组的利用小时数严重的不足,同样还要造成火电企业严重的亏损。不仅如此,原来因为煤价过高所造成的亏损,我们还可以解释说,是电力企业承担了社会责任,但是,面对机组利用小时不足所造成的亏损,电力企业的只能埋怨“水火不容”。 其实,“水火不容”的说法非常荒唐。众所周知,我国和全世界的可持续发展都面临着能源供应枯竭的尖锐矛盾。对于可保留的化石能源,我们当然是能少用,就尽量的少用。更何况我国当前煤炭的消耗量已经非常之大,早已经成为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最大难题。因此,尽可能的利用可再生的水电能源,在把更多的化石能源留给我们的后代的同时,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一直是我们梦寐以求的目标。但是,为什么当我们的水电真正多发电了之后,反倒会引起了某些电力企业的不满和抱怨呢? 客观的说,电力企业的不满和抱怨也是有道理的,但是,抱怨的对象错了,不满和抱怨的对象不应该是水电,而我们火电企业自己。难道我们的发电企业愿意回到,煤价高企,发电越多亏损远大的过去?客观的说,当初我们的某些电力企业在为了争当行业老大,拼命扩张规模的时候,就已经为自己日后的严重亏损酿下了苦果。 对于这一点,电力企业自己恐怕也不是不知道。因为几年以前,看到我国电力装机超常规的扩张,几乎所有的民营和外资电力企业,都退出了发电领域。因为,他们知道这样扩张,未来的后果将是什么?我国国有的电力企业也不是没有察觉。据说某电力集团因为自己所建设的百万千瓦级的火电站,建成之后几年都不能投产,已经预感到了发电市场的饱和所带了的威胁。所以,决定 2010 年不再投资火电。但是,当听说另外一个电力集团 2010 年的计划目标,仍然是新建增 1000 万千瓦火电之后,立刻改了主意,决定 2010 年也要继续增加火电机组。也许是因为,我国的电力集团都是国有独资,他们不相信政府会眼看着大电力集团亏损,破产不管。所以,他们宁可违背市场规律,也要争当行业老大。 当然,国有电力集团的想法一点都没错,对国有独资的电力企业亏损,国家绝对不会坐视不管。但是,事实证明,国家即使想管电力企业,市场的规律也不可能违背。在煤炭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几番给电力提价,都只能带来更高的煤价。所以,最后国家只能采用,压住电价先让发电企业亏损,最后年终给予适当的补救的办法,帮助电力企业渡过难关。也正是由于,国家采取的这一措施,才扭转了电力企业一味的规模扩张的势头。目前,电力企业都已经接受了市场教训,放缓了火电的投资。不过,虽然火电的投资已经放缓了,但是,已经恶化的能源结构却不能马上就消除。我们电力企业还必须为我们过去的违背市场规律的行为买单。 大家可以试想一下,如果我们没有改革,还是当初的国家电力公司,它有可能会容忍全国在短时间增加这么多的火电机组吗?如果目前全国的火电装机能减少一两个亿,去年的煤价何至于涨的那么高?今年火电机组,又何至于没有发电的机会呢?总之,经济体制改革不会是一帆风顺,市场竞争也不会是没有副作用的。即便是改革的方向正确,如果我们不尊重科学,不尊重市场规律,我们同样要遭受惩罚。应该说今天的电力企业正在为改革中的失误和教训买单。今天看来,我们经常引以为自豪的电力超常规发展,未必就真是好事。此时此刻,我们真应该反思一下,当年的电力装机每每突破 8 亿、 9 亿、 10 亿,是应该庆祝,还是应该警觉呢?
3766 次阅读|2 个评论
能源部:中国关停小火电5407万千瓦 节约原煤1.6亿吨
hongkuan15 2009-7-30 22:14
新华网北京7月30日电(记者 周英峰 刘敏)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孙勤30日透露,截至6月30日,全国已累计关停小火电机组7467台,总容量达到5407万千瓦,累计节约原煤1.6亿吨。 孙勤在十一五关停小火电机组任务提前超额完成新闻发布会上说,2007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提出十一五期间关停5000万千瓦小火电机组的目标。在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下,目前已提前一年半完成了这一任务。 孙勤认为,关停5407万千瓦小火电机组的主要成效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火电装机容量结构得到优化,大容量机组比例升高,小机组特别是能耗高、污染重的小机组下降。到今年6月底,中国单机30万千瓦以上的火电机组比重达到64%,比十一五初期提高了20个百分点;单机10万千瓦及以下小火电机组比重降至14%,比十一五初期降低了16个百分点。 其次,火电效率大幅度提高。到今年6月底,火电机组平均供电标准煤耗已下降到每千瓦时340克,比十一五初期降低了30克,累计节约原煤1.6亿吨。 第三,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明显减少。初步测算,关停5407万千瓦小火电机组,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0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24亿吨。 据孙勤介绍,目前已有半数省份提前完成本地区十一五关停小火电机组任务。15个省份分别是:广东、河南、江苏、山东、河北、安徽、江西、福建、辽宁、四川、湖南、陕西、吉林、宁夏和海南。 他还透露,中央财政已在企业调整结构、安置职工、下岗培训等方面安排了20多亿资金,对一些边远困难省份关停小火电工作给予专门支持。 孙勤介绍,目前全国还有20万千瓦及以下能耗高、污染重的纯凝火电机组约8000万千瓦,淘汰落后小火电工作依然任重道远。 他表示,关停小火电不会影响当前和未来的电力供应。近几年,中国新建的电力机组特别是低碳机组不断增加,每年新增7000万千瓦左右。
个人分类: 未分类|1877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03: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