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博士就业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博士毕业去哪儿?
热度 5 sciencepotato 2019-8-11 11:57
终点,起点 博士就业多元化趋势初现 眼看能够顺利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物理学博士孟溪手握两所高校的offer,俨然已是博士毕业生中的人生赢家。   但她参加完博士论文答辩后,却突然感觉自己的情绪跌入了谷底,什么事儿都不想做。她曾以为自己想当一名高校教师、未来从事科研工作,然而这样的道路似乎一夜之间失去了吸引力,甚至让她感到恐慌。   孟溪去论坛求助:博士毕业,不想去高校,但又缺乏企业工作经验,该怎么办?   在与她同年毕业的数万名中国博士中,孟溪提的问题不是个例。   近年来,中国的博士毕业生数量连年攀升:2004年,有2.3万名博士毕业,那一年,博士人数首次在《中国统计年鉴》中作为单独门类统计;2018年,博士毕业人数突破6万名,同年,近10万人被录取为博士生。   在传统的观念中,博士是本学科的“看守者”,获得了博士学位,就应以学术为业,选择非学术职业的人往往被视为“管道的泄漏”。   但这一观念日益受到挑战。统计年鉴显示,近几年来,中国每年新增博士毕业生人数比新增高校教师多两万人左右,这意味着约1/3的博士毕业生没有获得高校教职。   拿到了人类社会的最高学位,在学术圈外,博士何为?    学历市场的赢家,就业市场的“萌新”   读博之前,孟溪的想法很单纯,甚至有点儿“愣”。“当时年纪小,总觉得这辈子起码得做一件一般人干不了的事儿。”这个东北姑娘说。   她就这样开启了读博之路。至于未来找什么工作、就业市场情况如何,她自嘲道:“以我当时的心智情况,根本不可能想到这些。”   读博期间,她跟导师交流最多的就是实验情况。而工作打算以及就业市场的行情,则很少进入师生们的讨论范畴。   过了3年多“朝八晚十”、周末单休的实验室生活,一位博士师兄提醒她:“赶紧做简历,准备找工作吧!”   孟溪开启了“找工作模式”,但她实际上无法花太多时间联系工作:写发表论文和毕业论文就已经占据了她的绝大部分精力。为了修改毕业论文,她连续一个多月熬到夜里两点才睡,早上醒了,抓起一件衣服套上就开始工作。有一天她突然意识到,身上这件灰色套头衫自己已连续穿了十来天。   她的导师们认为,“博士毕业理所当然去高校”。孟溪的博士师兄师姐毕业后,基本都走了这条路。   孟溪原本也以为自己愿意当一名大学教师,将科研作为志业。今年春天,孟溪的论文盲审和毕业答辩都很顺利,有两所高校也给她发了offer。眼看再过不久就能拿到学位证,但她突然感觉自己像是被击垮了,眼泪会不由自主地涌出来。心理咨询师告诉她,这是她读博期间长期处于应激状态所致。   前几天,她接受家人的建议,同一所离家较近的高校签了约。高校里的绩效考核让她担忧:学校明确表示不会提供科研启动经费,而且她要在入职之后才能知道具体的考核标准,但她此前已经听过好几起校方失信的例子了。   孟溪有一个朋友在山东某高校任教,入职后才发现校方提高了考核标准。朋友向她抱怨说:“安家费没落实多少,别的(待遇)也没涨,倒是考核标准涨了。”   但兰州理工大学理学院教授马军认为,当前博士生的就业情况仍比较乐观。   他告诉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在高校里,除了国家提供的基本工资外,如果科研成果比较多,每年收获的科研绩效是非常可观的,甚至是正常薪酬的10倍,没有上限。”学科之间的差异也不容忽视。马军说,很多工学专业的博士可以在校外找到横向课题,收入都非常可观。”   与孟溪相比,林飞谋求教职的道路更为曲折。   去年,林飞在某名校拿到文科博士学位。毕业后,他没找到满意的教职,便接受了某大型企业的offer——管理岗位,年薪20多万元。他工作了两个月后,突然接到外省一所高校的入职通知。   尽管企业的薪资待遇符合预期,但林飞感觉工作不够自由,相比之下,他更向往高校中的工作环境。   导师劝他谨慎考虑:“当‘青椒’是看不到头的。”家人则支持他去高校,认为大学教师是份体面的工作。林飞告诉家人,教师的月收入只有在企业工作的1/3。   权衡之下,林飞还是作出了决定。   林飞没有立刻辞职,那时他的毕业证已经到手,但学位证要到年底才能拿到,他希望两证齐全之后再去办理入职手续。   这所高校的工作人员一开始表现得通情达理,他们说可以先为林飞安排宿舍、办理校园卡,等他拿到学位证再办理入职手续。   但下一通电话就变了味道,一名教师要求林飞立刻到校坐班,理由是所有青年教师入职第一年都要坐班。尽管家里有些状况,但是林飞还是匆匆办理了辞职手续,赶到学校。   年底,林飞拿到了学位证,第二天他就按入职学校的要求去做了体检,准备次日去报到。这时,他又接到了电话。对方告诉他不必来办理入职手续了。   林飞大惊,连忙坐高铁赶到学校,却被告知没有编制:学院说因为学校不给编制,学校人事处则说学院没来申请。   林飞打通了院领导的电话,被告知:现在已经没有名额了。院领导承认,在林飞之后,他们又面试了其他人。   林飞意识到,如果有了更合适的人选,校方会主动毁约,“学校只是损失了5000元违约金,但是对于我们毕业生的影响就很大”。辞掉工作的那半年多,他几乎没有收入。   作为导师带的最早毕业的博士生,林飞找工作的情况也很受学弟学妹关注。林飞毕业还算顺利,即便如此,他参加博士毕业答辩时,也已经身无分文——博士延期这一年,学校停发补助,他靠在校外做些兼职养活自己。   现在,林飞还在寻找教职。这一年多的波折,带给他新的反思:“念了这么多书,脑子也要活一点,生存能力是第一步。”    多元化就业趋势初现   任奇在博士毕业后到某国企工作,作为一名工科博士,任奇在企业中做科研不必担心偏离实际——国企中的科研工作都直接面向生产,而且可以提供一线数据作为参考,而这些数据通常不对外公布。   再者,国企资金雄厚,任奇不必像在高校工作的同学那样绞尽脑汁地申请课题基金——企业内部就可以为他提供数百万元的研究经费。   但任奇很快便意识到了自己的短板——年龄。   任奇本科毕业后,因成绩优异,被保送为本校的直博生。跟读完3年硕士再读博的同学相比,27岁就拿到博士学位的任奇,已有很大的年龄优势。   尽管如此,任奇进入国企工作后,还是尴尬地发现自己属于“大龄新人”。任奇冷静地分析了自己的处境:“如果在企业发展的话,博士只适合走技术路线,如果走行政管理路线,可能已经晚了。”   但任奇又意识到:在仿照公务员系统运转的国企中,几乎所有的资源都围绕行政管理权力展开。这就意味着,如果他达不到一定的行政管理职位,对于做科研也不利。   相比之下,更有活力的民营企业成为部分博士毕业生的新选择。   在清华大学的就业重点单位榜单上,华为公司连续3年都是“收割”清华博士最多的单位。今年5月,华为海思发布全球揽才公告,多达31个岗位招聘博士生。近日,华为给应届博士毕业生开出百万元年薪的新闻又吸引了众多关注。   最近两年,前述就业重点单位榜单上还出现了腾讯、阿里巴巴等“新兴势力”。不过,上述几家企业招聘的博士生一般限于计算机、应用数学、人工智能、自动化控制等近年的热门领域。   在网络论坛上,在公司和高校的工作之间权衡的咨询帖也有所增加。显然,也不是所有人都买私企的账,有人直言:与985高校的助理教授相比,华为公司“只是钱多一点”。   另外,还有众多博士毕业生选择到党政机关工作——去年,福建省委组织部一举招揽了30名清华博士毕业生,仅次于华为公司的31人。   从国内高校的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中,不难发现博士生就业多元化的趋势。5年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签三方就业的博士毕业生中,到高校和科研院所工作的比例均有所下降,而到国企、私企就业的比例明显上升。   这背后是严峻的学术圈就业形势:博士帽年年增加,但学术职位的数量却相对稳定。   早在数年前,博士就业问题就已在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引起重视。上述国家对博士就业情况的调查显示:博士在传统学术部门就业的比例均呈下降趋势,且理工科比人文社会学科下降更为明显。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沈文钦告诉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以美国为例,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的博士毕业生在学术界就业的比例,从上世纪70年代初的80%下降到上世纪90年代末的47%,虽然人文学科类、社会科学类的博士毕业生仍以在学术界就业为主,但比例均有所下降——人文学科类下降了10.7%,社会科学类下降了17.9%。   供大于求的形势之下,“非学术职业”就成为博士毕业生主动或被动的选择。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马臻认识的博士生中,有人到高校当老师、有人到企业工作、有人到中学当老师。马臻认为,这些情况都理所当然:“形势就是这样的,高校没有那么多职位,而且高校‘青椒’比较苦。如果特别喜欢做学术的话,可以留在高校;如果想挣钱的话,那就可以进企业。”   马臻认为,不同大学之间、不同学科之间的差异很大,泛泛谈论“博士生就业情况”过于笼统。他说:“有的高校,学科博士点膨胀,人比较多、科研基础又不是很好,那么(博士毕业生)可能就有些不受待见了。”   通过观察自己的硕士生、博士生找工作的情况,马臻发现,硕士生往往要花很多时间实习,博士生找工作反而更简单,只需投递简历、再花少量时间面试即可。   在一些招聘者眼中,博士学位本身就有足够的分量。马臻的一个博士生找工作时,对方表现得非常信任这名学生:“能读下博士学位的至少不傻,有专业能力。”   马臻认为:“机会永远是属于强者的。”    学术圈外,博士何为?   早在2011年,《自然》杂志就曾连发3篇文章,矛头直指博士过度生产现象。其中一篇文章认为:博士规模之所以迅速扩张,是受科研项目需求的驱动,而没有充分考虑学术劳动力市场的容量。   近年来,中国的博士招生规模连年扩大,去年9.55万人被录取为博士生,人数再创新高。博士帽多了,甚至一些并不指向学术生产的工作岗位也明确要求博士学历。近年,有些高校招聘辅导员时要求应聘者有博士学历,而在以往,这个岗位上主要是本科或硕士毕业生。   1979年,美国学者兰德尔·柯林斯在《文凭社会》一书中描述了“文凭通货膨胀”的现象,他认为:“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获得更高的学位,工作职位对教育水平的要求也水涨船高。当越来越多的人获得某一教育文凭或学位时,其价值也就随之下降。”   但与此同时,中国还存在一种矛盾的现象。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卿石松提到几个数据:企业是我国研发经费支出最多的部门,2017年各类企业的研发经费支出占全国总量的77.6%,但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中拥有博士学位的还不到1%。另外,中国的高校里,除了研究型大学,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占比其实并不高。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专任教师中拥有博士学位的仅占24.4%。   卿石松认为,就传统的博士“生产”目标——培养学术接班人——来说,博士数量可能过多,但中国高校依然有较大的需求空间;如果换个角度看,知识经济时代需要高级人才,要推动科技和产业革命,更是需要大量的人才,“高层次人才,当然越多越好”。他认为:如果将企业的需求考虑在内,目前的博士人才仍然不足。   在高等教育更为发达的美国,未来的轮廓初现:今年3月,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NSF)发布报告称,在私营部门(privatesector)就业的博士毕业生占比(42%)首次接近教育机构(43%)。这被视为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转折。   张恬在读博之前,就是奔着工业界去的。   面对几份offer,她没有太多犹豫便选定了这所位于美国东海岸的州立大学。在业界“大牛”手下工作了3年,张恬通过学校和学院组织的讲座开始接触业界。   张恬同门的博士师兄师姐,大部分都到工业界工作,也有人到美国联邦政府做与企业相关的科研工作。   今年暑期,张恬申请到波士顿一家公司的实习岗位。她原以为,公司里的研发工作相对简单,博士期间多学的知识可能用不上。但她开始工作后就发现,这家公司在研发很多新产品,她面临着许多未知。   跟张恬读博时做的课题相比,公司里的课题难度不大,但也有些挑战。在这里,她的研究能在较短时间内就看到答案,“正反馈来得很快”,这让她觉得“自己的活儿没白干”。相比之下,读博时的研究就像一个人在广阔的沙漠里踽踽独行,不知还有多久才能看到绿洲,更不知道,前方究竟有没有绿洲。   “在学校里做实验,需要不断地试错、不断地试错。”张恬说。而在公司里做研究,容错率比较低。   卿石松作调研时,有企业主向他抱怨:有的博士毕业生来到企业工作后,仍然延续学术研究的思路,但企业更看重研究的效益和时效性。   卿石松认为,到企业工作,博士生需要理解商业文化和商业环境,例如更多考虑经济效益;但在博士培养过程中,学术能力仍应是核心,此外可以注重通用能力的培养,如沟通能力、跨学科合作能力等。   卿石松说,在英国,出现了产、学、研联合培养博士的现象:企业若需要某方面的人才,便与擅长该领域的高校联合培养。企业由此介入博士培养阶段,博士生则带着企业的研究课题读博。   作为宏大结构之中的个体,博士生们能做的也许就是更早地规划未来。   作为导师,马臻曾多次主动邀请名企HR来校做讲座,为学生们讲职业规范、职业伦理、应聘和面试技巧等。   他认为:“导师在学生找工作的过程中起到很大作用。”在学生需要的时候,马臻会为他们介绍工作机会、亲自写推荐信,等等。平时,马臻时常跟学生们“应机说法”,例如提醒他们学会从领导者的视角思考问题。   短暂的企业工作经历,让林飞重新审视所学。在企业工作时,林飞心里一直忐忑不安:“我学的专业,社会到底认不认可?”   他决定,就算未来去高校工作,也不能仅仅会写论文,“否则研究的东西对社会无益”。他问自己:“要多想一想,我们能贡献给社会什么?自己又希望得到什么?”   林飞的结论是:“研究要接地气,学术才有生命力。”   (应受访者要求,孟溪、林飞、任奇、张恬为化名)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李雅娟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9年08月05日 05 版
7162 次阅读|8 个评论
博士,你弱势了吗?
热度 29 guoweihehe 2013-3-5 16:26
读 《高校男博士工资有农民工高吗?压力有农民工小吗?》, 支持作者对于很多不合理制度的反思,但感觉作者比较的内容莫名其妙,俨然博士也已经成为新的弱势群体——在《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中,农民工已经稳坐金字塔的塔底,连农民工还不如,谁还能比我们惨?“小强啊!”不是弱势的话,那就只能算“无势”了。 1 、在财富创造领域 从事教育和科研的人员的工资,主要是由社会资源再分配而得到的,你要求分配的多些,那“凭什么”呢?在这个知识作为生产力的时代,知识阶层对于当下中国经济和社会的贡献有多大呢?看看我们周围的山寨产品(物质和精神上都算),别人难道不会质疑我们的要求是不是有些过分呢?扪心自问,我们为社会贡献了什么呢?(当然,分配制度是必须尽快改革的,知识的贡献率要得到重新评估。)而很多大学的课堂,说得好听叫在“传承知识”,说得不好听那就是“ ctrl+c ”加“ ctrl+v ”的工作,课堂上放眼望去,夸张点:一半人在睡觉时还用功读书,一半人在专心致志玩手机。课上所讲,基本上是自己认真看看书,不懂上上网,就能解决的。靠在课堂上复制知识来实现知识拥有者的价值,恐怕是缘木求鱼。 而农民工是在直接生产社会财富,除了人力资源,基本一无所有。博士,作为知识阶层,至少还有文化资源。利用文化资源来创造社会财富,从而直接实现知识的价值,才是作为知识阶层实现经济独立更好的途径。《集结号》早就告诉我们了,组织是靠不住的,呵呵。自己动手,才能丰衣足食。 2 、在职业道路上 在科研这个顽固的学徒制的圈子内,博士毕业那也不过是刚刚出师,刚刚开始在这个圈子内混,还嫩得很呢。绝大多数人刚刚开始工作,就算你“卖小吃、卖菜、卖猪肉”,在起早贪黑之外,也是要建立自己的顾客群,建立自己的相对优势,想做好,从来都不是靠卖体力的。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我们看到了很多从事体力为主工作的赚钱的,这些基本都是靠经验积累的。在我的家乡,建筑工地的农民工,有大工和小工之分,每天的工资能差几倍,大工基本都是在做技术性的工作,小工才是纯出体力的。 博士们,读的书多,那只是相对于圈子外的人来说,在这个圈子里,还真没资格讲——哪个真正的教授没读过几尺高的文献和资料,没有经历长期的思考和努力? 3 、教育是一种投资 我们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来追求教育(和学位),作为投资,想得到高回报那是自然的。但是投资教育,那也是投资,是投资就要考虑风险。看着那些挣大钱的专业,比较一下自己,最多只能怪自己投错了行业——读到博士,那真的是被套牢了。上错了花轿,还梦想嫁对郎,你以为天上的馅饼就偏爱你啊。 4 、整天以用脑为主的人,偶尔出出汗,睡个好觉,就以为以体力劳动为主好了,这不过是吃惯了山珍海味,偶尔尝尝咸菜后的短暂体会。当了真,就讽刺了。 5 、拿博士生和农民工跳楼比,就有些让我怀疑作者是不是不食人间烟火。农民工因为拿不到工资跳楼的,也不是新闻,那算不算压力大造成的啊?一家老小就靠自己的那点收入过年、上学、看病呢,拿不到钱,有家也难回啊。还有比这压力更大的吗? 博士,确切的说,是新入职的博士,当自强。
个人分类: 点滴成长路|10596 次阅读|72 个评论
台湾的博士做铁路工!
热度 10 xcfcn 2012-10-7 21:48
台博士生考上铁路道班工日晒雨淋巡铁轨干粗活 2012年10月06日09:06 来源: 中国新闻网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台湾一名博士报考今年的铁路特考佐级养路工程类科,通过笔试及扛沙包跑走测验;他击败近3000人,抢到月薪不到3万元(新台币,下同)的“铁”饭碗,未来将担任“道班工”,要日晒雨淋步巡维修铁轨,发生死亡事故还得守尸体。    台“考选部长”董保城表示,博士愿当台铁最基层的道班工,每天干粗活,是个人选择,只要做得好又何妨。他说,在人人都受高等教育的时代,公务员应更看重能力,而非学历;博士愿放下身段,从基层做起,应该鼓励。   “考选部”指出,铁路特考分为高员三级、员级、佐级,佐级不限学历都可报考,月薪2.9万多元,是最低阶的公职考试;又以佐级养路工程,工作最粗重,今年有史以来第一次录取博士。   除了养路工程,佐级车辆调度、机械工程、机检工程类科,也属于粗活,都要加考体能测验。今年这四个类科还录取36个硕士及271个学士,其中包括42名女性;凸显在经济不景气年代,“高资低考”的公职考试趋势。   “考选部”统计,前年铁路特考佐级机检工程类科,也曾录取一个博士,担任类似“黑手”的工作。   台铁这两年面临退休潮,铁路特考开缺大增,今年近5.4万人报名,录取811人;不仅竞争激烈,还有24个博士来抢铁饭碗,其中有6人报考不限学历的佐级类科,最后只有2人分别录取高员三级电力工程及佐级养路工程。   “考选部”指出,今年养路工程类科共3129人报名,录取155人,要连过两关;通过笔试后,加考体能测验,得扛40公斤沙包,在20秒内跑完40米。   董保城说,公职考试目前仍根据学历分等级,但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这种分级已无多大意义;不管博士考上道班工,或成大二年级学生休学考上普考,都是个人选择,只要胜任工作,学历不重要。 PS:台湾的博士居然也就业如此艰难!中国的博士似乎也好不到哪里去!尤其是化学类的博士显然是远远超过市场消化能力!但似乎国家还没有专门的博士就业的管理和服务机构!
个人分类: 杂论|2072 次阅读|14 个评论
[转载]博士应该怎么读
eowny 2012-7-26 17:35
在科学网注册的时间不算短,可是自己一直没有动手写点什么。在自己的博士生就读生涯的最后一年(不出意外,一切顺利的话),感觉自己才算是科研,对自己的工作有了一些兴趣,有了一点感悟。于是,准备在这里记录些什么,也和各位博友一起交流。 我的博士和硕士专业相差非常大,当时是调剂在现在这个专业的。自己刚上博士的时候可以说是在混吃等死的状态。每天无所事事,听不懂同门的专业术语,不知道别人在做什么,更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也很后悔自己为什么要读这个博士。还好,现在我渐渐喜欢上了自己所做的事情,渐渐的对科研有了一点点感觉。 今天再小木虫上看到了一篇文章,感触很深,相见恨晚。原帖地址如下,转帖到这里,鼓励自己,也分享给广大的博士生们(原文地址 http://emuch.net/bbs/viewthread.php?tid=4768814 ) 【 博士毕业后。。。略显消极,不过还是挺现实的】 博士毕业的去向:高校任教(俗称青椒),科研院所,政府,国企,外企,出国博后, 国内博后,大致分为这么7种,下文将以国内高校为例详细谈谈博士如何自我定位与培养 1. 工作两年后的第一道坎,职称,刺刀见红的拼杀,概述 关键词:定岗定编,评聘分开 按照教育部的要求,部分学校已经实行定岗定编,并且将陆续推广到所有学校,在这原 则下,高校铁饭碗已破,以天津某著名高校的一个有名学院为例,教授已经超编,这就 意味着,第一,部分教授聘不上教授岗,第二,除非有些教授over了或者调离,否则副 教授是基本升不上教授的。第三,一场高校教师之间的腥风血雨般的厮杀即将拉开战幕 。。。。。。 你做好准备了吗? 国内高校又可分为一流院校985和部分211高校,以及地方院校,下文统称三流院校,二 流的就是夹在这两者之间的部分有一定知名度的院校 对于青椒来说,除硕博连读的外,一般毕业年龄在28左右,这是个很尴尬的年龄,该结 婚了,结婚就要买房,买房就需要钱,钱从哪来?买房的钱一般有如下三种途径:父母 提供,学校提供部分,自己提供 一流学校待遇:0-6万左右房屋补贴,0-2万左右安家费,1年左右周转房,不安排配偶工 作,工资2000以下,讲师待遇,两年后可以申请副高(副教授或副研究员),科研启动 费2万左右,一年工作缓冲期,不参加岗位考核,一年后考评,直接决定岗位津贴数目。 博贴基本没有,除非当地政府出。生活滋润度,最差,甚至有可能入不敷出,年收入3-4 万。 三流高校待遇:房屋补贴5-20万左右,越差的学校待遇越高,有的博士来了直接给副教 授待遇,工资1700-2500左右(税前),基本不解决配偶工作,安家费2-5万,1年周转房 ,1-2年缓冲期,随后参加岗位考评,一般会有博士津贴,有的地方有政府的博士津贴, 例如福建。2年后可申请副教授,有的学校评定职称时承认工作以前包括博士和硕士期间 发表的文章,有的学校不承认,若找工作时,一定要问清楚。生活滋润度,勉强温饱, 年收入4-6万 三本与四流高校:房屋补贴20万左右,安排配偶工作,年收入税后6-8万,有的提供住房 ,服务n年后给产权,一般有博士津贴。科研启动费2-10都有可能。有的可以直接聘入校 博士为副高。生活滋润度,最好。 发展前途: 一流高校最苦,成名前可能一无所有,三本与四流院校最滋润,但是职业发展最受限。 申请课题难度 一流高校与研究所最容易,三流以下学校非常困难,后文将对项目申请有详细叙述,但 是对于大多数青椒来说,没有项目=没有职称 2.两年后的考验, 副教授=项目? 博士工作两年后可以申请副高,下面看看不同院校的要求 一流高校与研究所:主持并完成1-2项国家级项目(国家自然基金,973,863),SCI有 影响力的文章若干。由于这个限制,国内毕业青椒想在工作后2年顺利拿下副高简直是做 梦 三流高校:主持并完成1项厅级项目(例如教育厅项目)或作为主要参与人(前三)参与 完成省部级(地方省级基金委、科委或者国家教育部,人事部等)项目一项或者完成横 向项目达到一定经费数额,例如我所在学校要求横向一次到位经费10万以上。SCI/EI检 索论文至少一篇,其他重要文章一篇。注意,要求是完成结题的项目,论文有的要求是 必须署名为工作单位的,有的没要求,也就是你在读博士期间发的也可以。由于项目的 限制,都要求完成的项目,因此,想在工作两年后拿下副高,最快的方法是弄到一个大 额横向,然后与企业商量迅速结题。纵向项目,拿到完成,最少需要3年。 三本与四流高校:参与完成厅级以上项目,几篇文章即可 对于女博士来说,可以考虑三流与四流院校,工作压力小,有利于家庭稳定,收入很不 错 对于有志于有所成就的博士,那么下面的问题,就需要仔细考虑了 影响青椒前途最重要的,是两个东西,项目和文章,文章各个行业不同,很难说清。 项目,这个是每个大学青年教师头上最大的一座大山,没有项目,一事无成。下文将就 项目仔细评说 对于青椒来说,若无导师帮忙或者相当的人脉积累,横向项目(企业项目)是基本无望 的,现在企业已经很狡诈了,一般要求你有成果,拿过来,可转化为生产,才会给钱。 不象以前了,不会支持前期探索的。 纵向项目:973,963,国家自然(社科)基金,教育部博士点新教师基金,地方省市自 然科学基金,教育厅基金,中医药管理局基金等 973,863那是谁拿项目谁写项目申请指南,一般青椒就不用考虑了。地方省部级自然科 学基金与教育厅项目,限项申报。也就是规定了每个学校能申报多少项。以我所处学校 为例,每年允许申报30项左右,最后批准3-6项不等。由于限项,所以很多人的本子连学 校都出不去。所以青椒的努力方向就剩两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博士点新教师基金, 这两个自由申请,但是如果你跟我一样,所在的院系没有博士点,那么只有国家自然科 学基金一途了。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往职称的华山一条路?谁是你的伯乐? 号称国内最公平的基金,能不能申请到全看个人本事。08年以后,国基将青年科学基金 从面上项目中分离出来,列为人才基金,总体命中率25%左右,各个学科不尽相同,其中 生物医学类是死亡之组,地球和数学好些。国基在本人眼里,最容易拿到的基金,其难 度低于省部级基金和教育厅基金,教育部新教师基金没申请过,不知难易。 申请要求:博士学位35岁以下,在职博士需要导师推荐信 国家基金考察什么:创新点,排名第一,其次为研究基础,课题组组成等。 评审方式:3个以上匿名专家评审人(简称函评),评审人的意见为三种,优先资助,资 助,不予资助。根据三个评审人的意见决定你的本子是否提交学科组开会评议(简称会 评,需要至少一个优先资助),会评通过,则获得国家基金,上会率,据说今年青基是1 30%,也就是会评时还需要灭到30%的人。 国家基金与博士期间的工作 创新点,国家基金的灵魂,如果你在博士期间完全依赖老师,老师交代什么做什么,很 抱歉,你无法提出能够让评审人欣赏的idea,那么你的博士是失败的。 申请青基的思想来源一般为三种:博士论文的延续,工作单位的新方向,以上两者结合 为什么要从这三个方面入手,很简单,国基要求,创新+工作基础,虽然国家基金委一直 强调说,对于青年基金申请者,可以放松对工作基础的要求。但是,这条相当于无用, 因为很多人有工作基础,你没有工作基础申请,简直是找死。什么是工作基础,就是你 的文章和项目与现在申请课题的紧密度,你现在单位的条件是否能够满足你完成改项目 ,还有你的课题组成员搭配是否合理。 因此,最容易让青椒入手的是,博士论文的延续或者将工作单位新的方向与以前博士课 题结合起来,这样所有的文章都能用上。文章越牛,希望越大。 4. 博士的订单式培养---以科研创新与文章为主体,死亡赛跑的起点 我的警告:浪费博士3年,等于浪费你的未来 目前现状:中国博士产量世界第一,以我所在学校为例,06年,我们学院两人申请副教 授,07年,13人,08年,24人,全院接近100教师,近三年引进博士约60人 课题现状:省自然基金全校每年限报30项左右,教育厅项目限报25项左右,全校每年新 引进博士约100人 如何才能申请到国家基金? 创新,在博士期间对本领域一定要做到世界级的领悟,对于每个缺点,发展方向要做到 了然于胸,看100篇英文文章?拜托,这才入门而已。并且,看,不代表你了解,要了解 每一篇文章为什么这么做,有什么缺点,有什么优点。如果你能将100篇文章的背景全部 了解,算是合格的博士了,记住,合格,不是优秀。 国家基金的最高原则 优中选优,即所谓锦上添花,国家基金不是扶贫项目,也从来不会雪中送炭 在我眼中什么样的博士是优秀的,能够一毕业就能申请到国基的? SCI3篇以上,影响因子越大越好,博士老板越牛越好,最好是能当会评评委的那种,创 新点越新越好,解决某个领域的基础性问题。因此,还是我上篇帖子的哪句话,大量的 阅读文献,流利的英文阅读与写作,勤奋的工作,那么你将来的路,要平坦很多。天天 一到实验室就上网聊天打屁,整天都不知道干了什么的博士,进了高校也会被淘汰。当 然,也有例外,例如你找到一个棵大树靠,那算我没说。 国基会评的几条原则:1. 有人在会上坚决支持的项目一定能获得资助,即使全体学科组 成员投票没过半数,而这个支持者则必须签字表示支持,即所谓非共识项目。2. 有人坚 决反对的项目也基本通不过。 因此,博士时导师非常重要,如果你的函评专家认识你导师(认识你的可能性不大), 如果你导师在会评时力挺,这些都是不可忽略的资源。所以说,导师越牛越好,文章IF 越大越好。如何处理与导师的关系,请看我的第一个帖子。在这场死亡赛跑中,如果失 去了导师的支持,那么你就只剩下你一个人 ---------------------------- 总结 博士期间的论文水平参加项目水平=工作基础 博士期间的独立能力+领悟能力+对本领域的了解=创新能力 工作基础+创新能力+一些运气=国家基金 国家基金=课题组的经费+你的职业发展 -------------------------------------------------------------------------------------------- 博士就业两极分化 提起博士生就业,这两年给人明显的印象是境况大不如前,他们普遍被戴上了“薪酬缩水”“找不到工作”的帽子。 5年前,经常有企业招聘博士时会配车配房,但现在,这种特殊待遇减少了许多,甚至海归博士的优势也不再体现。那是因为之前博士相对较少,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对学历有一种崇拜。而如今博士越来越多,没有那么多的企事业单位来吸纳博士,各地高校也基本处于教师饱和状态。 如今在人才市场上,博士找工作基本上就一个字——“难”。这个“难”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针对博士的岗位少,并且你也别以为自己是博士,竞争力强,其实你的对手全部是博士,PK更激烈;二是对岗位、薪水、福利的预期与现实给付的差距太大。比如本科生心理预期2000元,企业给1500元,也就差了500元,但博士的心理预期普遍是七八千,企业一开口只有三四千,一下子就懵了,这工作还怎么找? 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人才发展报告(2009)》显示,当前我国博士毕业生实际月收入均值是4814元。其中不同类型单位提供给博士生的工资很不一样,在公司企业工作的博士平均月收入最高,为7184元;其次是在科研机构工作的博士,为4709元;再次是在政府或其他事业单位工作的博士,为4272元;最低的是高校,工资为3932元。 当“唯学历”时代逐渐远去时,研究生这群原来的“皇帝女儿”突然成了“行走在尴尬地带的群体”。所以如果你这两年准备考博,请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读博的目的是什么?2、想读的专业是什么?3、该专业就业情况如何?4、毕业后的工作期望如何? 小邵在采访了不少博士后发现,他们当初之所以考博,一是对学校抱有幻想。觉得清华北大中科院是科学圣殿,自己能攀上科研巅峰,自然前途无量;二是对导师抱有太高期望。有些人并不了解自己所报考的导师,只以为导师有名,就业就不会发愁。这样的想法都有片面性,容易走入就业误区。 目前,博士就业出现了两极分化的局面。水平高的博士,一流学校毕业,有对口的研究方向与课题,有海外留学经历,收入依然会很高;但水平低的博士,二三流学校毕业,身上只有一份纸上谈兵的论文和一张学位证,那么你的收入可能会不尽如人意,生活也会很拮据。因此想要通过读博士改变命运的人,得慎重。 高校不再是就业避风港 从博士就业的单位类型看,高校和科研机构是主要去向,占总数的68%;真正进入政府机关的博士并不多,比例不到3%;进入企业的博士主要进入大型国有企业和外资合资企业,其比例分别为7%和10%。 先说说国内高校的招聘情况。近几年很多高校编制已处于饱和,大多数高校进人都很少,一般比较大的系一年也就四五个人。且越知名的高校门槛越高,一般要求海归博士,对“土鳖”兴趣不大。同时,即使有招聘名额,你也很难把握。高校很多专业学科都习惯留用自己的学生。你北大毕业,北大门槛太高进不去,进个北师大北航总可以吧?这个想法其实是错误的,可能门都没有。 高校招聘时对候选人的考察因素有很多:专业、毕业学校、论文、个人关系、研究方向等等。因为高校招的人少,且是由人来决定的,因此主观性很强,偶然性也就非常大。此外,国内名校基本上不太愿招刚毕业的博士,相对乐意招那种在国外已拿到教职、一回来就能吸引研究经费的人才,这样有利于高校在某研究领域的快速发展。同时,高校往往对女博士不那么青睐,因此女性选择读博要更谨慎。 除此之外,考博要不仅要考虑现在的情况,更要考虑未来更紧缩的就业名额。对于既没名额又想招人干活的高校来说,普遍提出的招聘方案是:一是通过博士后的方法录用。一些高校规定你要进入高校,必须做博士后,如浙江大学,山东大学等。现在乃至将来,做博士后才能进高校是大势所趋;二是实行人事代理。将你的档案放在人才市场,通过第三方代理企业和高校产生雇佣关系。 小心“充门面”式招博陷阱 下面说说企业对博士的招聘态度。 在企业界,不同专业的博士就业难易度差别很大。一般来说,喜欢招博士的公司并不多,很多公司觉得博士做的课题华而不实,与实际距离很远,而工资要求却高,常常眼高手低。 另外,公司里研究类职位受经济形势影响最大,企业一般都会在财务状况不好时削减研究经费,这也就意味着当经济形势不好时,研究类职位将不招人或招很少的人。很多专业尤其是基础学科在企业界几乎找不到工作。即使是在高科技企业,比如中兴、华为、腾讯等公司,招聘均是以本科生为主。原因很简单,高科技应用开发不是基础理论研究,需要的是具备一定知识基础的人员不断去学习接触新事物,大量工作有一定知识含量但又不涉及过深的基础理论。而从目前培养体系中出来的博士生,大多属于关起门来研究理论的人。 那么什么样的企业会招博士?无非有两类:一类是出于“充门面”的目的。在一些中小规模的心理咨询、健康养身、医药或教育机构,很多会打出招聘博士的广告。被招博士常常在公司的对外活动或宣传中担当“主角”,他们对外的名片上赫然印着“博士”两字,似乎是在炫耀公司在该领域的专业度。进入这类公司,博士价值被大大弱化,工资也不会很高,且没有升职与发展可能。博士求职时一定要小心避免踏入这类企业的“陷阱”。 另一类是大型研究型企业,是真正的招聘,在这些企业中博士可以充分发挥研究才能。在国内有少数技术领先的“牛”公司,需要依靠前沿的技术研究,支持自己的企业长期立于不败之地。这些公司往往愿意支付很高的报酬,但对博士的要求也很高,不是海归或名校博士,不会有面试机会。这类企业以外企居多,但在整体外企数量中也仅占有很小一部分,以医药、化学、高科技、通讯、搜索网站、快速消费品等行业居多。因此在读博前你一定要搞清楚,你选的专业,哪些企业会重视博士招聘,以及每年招聘的数量大概有多少。 博士就业还有最后一条出路——创业。对于大多数没有经验的大学毕业生来说,创业的成功率很低,但博士成功率较高。因为博士可以考虑将自己的科研课题变成产品,遇到企业资源丰富的导师,还可以借助导师的力量,帮助自己成功创业。
个人分类: 博士手记|3776 次阅读|0 个评论
别让婚姻家庭羁绊了博士就业
热度 2 cwhm 2011-1-11 18:37
读了黄庆博士的最新博文《 令人失望的应聘者来信 》,应聘者显然最后被黄博士给拒掉了,缘由在于黄博士的失望,应聘者来回几封邮件和黄博士探讨的不是科研具体事宜,却是应聘黄庆博士所在的宁波材料所的动机缘由,浓重的婚姻家庭元素掩盖了科研事业方面能力和抱负的展现。婚姻爱情或许是促成其决定去宁波工作的重要原因甚至是决定性因素:他或许认为自己本可以去更好的单位去工作,但是无奈于女朋友在宁波工作,自己的就业意向也就只能向宁波倾向;更或者应聘者认为自己在宁波可以和女朋友在一起,从而可以长久稳定在宁波所工作,应聘者把这个当做了自己应聘宁波材料所的一个优势。各种猜测已经不重要,只有应聘者自己知道自己为什么在应聘宁波所的邮件中花了那么大的篇幅来谈女朋友从而让黄博士觉得应聘者没有事业心。应聘者在自己最后一封抗辩的邮件中提到 我是一个很重感情的人,但那也不能说明我不是一个以事业为中心的人吧?对一个人的了解不是靠一句话就能判断的吧?。他是否真的适合宁波材料所这个岗位我们不知道,但是应聘者因为把一些本该藏起来的东西给一览无遗的呈现出来而丢掉了一个工作机会是不争的事实。 看看身边那些已经毕业了的博士和即将毕业的博士,博士毕业一般都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除了事业方面的考虑,家庭也不能忽视。有很多博士因为爱人的因素放弃了在985高校就业的机会,而到爱人所在的城市一所二本学校去教书,二本学校优厚的安家费也是无形中左右了很多博士夫妻的选择的因素。博士毕业之后的那几年也是最容易出大科研成果的年龄,如果还是单身,很多人会选择出国继续做三五年研究,发些高档次的论文,做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到时候再以海归的身份通过各种人才引进计划回国发展,但是如果有一个爱人,有多少组合愿意异国他乡地翘盼对方,自己30岁左右的人了还在孑然漂泊,更重要的是藏在内心深处的一种对无法给国内爱人完美家庭的那种愧疚,如果对方是女孩,又如何让对方为你而等待,如果对方是优秀的女孩,又何尝不担心出国拥抱了事业,却很有可能失去一个一辈子再也难以找到的优秀女孩。 比博士更高资历的海归,在回国的时候不也同样受到家庭的羁绊,如果海外的爱人不同意回国,那回国的事情只能搁浅。记得李培根校长在一次学校人才工作会议上讲过,学校跟很多潜在的海归都谈好来华中科技大学发展,但最终过不了夫人关,因为爱人觉得武汉不够沿海。你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能够在事业辉煌的时候放弃家庭去实现自己人生卓越梦想么?即使那些决定回国的海归,在学校的选择上也是有多重考虑的,如果单位能给爱人也安排一个体面的工作而不至于让爱人成了海带,这样的学校当然是首选,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单位开出解决配偶工作这样的诱饵,和这样的单位谈或许爱人话题就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可以放到台面上来谈的话题。 都说男人成功的背后总有一个好女人, 完美的事业、家庭组合应该是相互促进的,而不是相互羁绊彼此的。
个人分类: 博文推介|6710 次阅读|10 个评论
由一个师兄的面试经历想到的
merry228 2010-8-20 21:59
又到毕业生找工作的时候了。 昨天一个很牛的师兄去参加国内某知名公司的面试, 招聘单位提供的职位是到研发部门做预言工作 。 面试之前先给了一页PPT,内容是我们专业和课题过程中从来不会涉及到的东西,给他5分钟的时间看明白PPT上面的内容和图表,然后由他提出问题并陈述自己的想法 。 面试归来,我的师兄坦言他表现不好,因为在此之前从没听说过这样的面试形式,更没有为之做过什么准备。我们这个师兄真的很厉害,他在我们所几年的时间里参与过很多室里的项目,技术娴熟,FPGA、DSP、PCI、软件编程等等,他几乎样样精通,在我们看来,他几乎无所不能。然而在这次的面试中,他却失败了。 初看起来,这家招聘公司似乎有些强人所难,一不问发表了多少SCI和EI,二不问工程项目经验,三不考察你的综合能力。但细细想来,这种新颖的面试方式更显其高明之处,同时也给我们在校的学生们以诸多警示。 首先, 我们是研究生,很多是博士研究生,学习技术固然重要,但是研究生是研究当头,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更为重要。 目前我们所学生的培养模式大致有两种, 一种是学生一进来便不停的为老师打工,画电路板,写程序... 头几年几乎无暇顾及自己的课题,几年下来,技术大幅长进,但创新能力和研究水平并没有什么提升,再加之没有太多时间做调研,做创新,自己的课题往往是草草收场。 另外一种是学生主要负责自己的课题,课题需要什么就学什么,这样几年下来,课题做的不错,创新点也有,但是往往技术水平一般。 而我们科学院的项目很多都是军工甚至航天行业的,离民用很远,毕业之后如果不到军工院所,基本用不到,所以这些学生在找工作时往往处于劣势 。 当然国内很多公司现在喜欢招的就是技术达人,我想这可能也是国内公司流于制造、服务等,没有多少核心知识产权,对科技研发不够重视所导致的。而在国外,很多最先进的技术成果往往都是在公司诞生。就拿我们行业来说,最顶级的探测器几乎都是由美国几家军工企业研制,而在国内,至今没有性能足够优异的探测器。 我们没有能力研制的时候,对我们技术禁运,当我们克服了技术难关的时候,又开始批量进口,用低成本来打压我们,这就是我们的现状 。 其次, 对我们在读的研究生而言,我们不能一味的追求技术上的进步,不能仅仅满足于解决问题,从长远来说,发现问题的能力更为重要 。这点我亦深有体会。我们研究室每周都会举行学术报告,大部分都是学生主讲人介绍自己的课题,然后是交流互动。在以前,每次我都以这个课题我不懂为借口,不认真思考,到提问环节,沉默了事。 师兄的面试经历给我上了很好的一课,也是改进我研究方式的一个契机,同时也希望广大博友多提看法。
个人分类: 孺子牛的科研经历|3408 次阅读|1 个评论
忙碌的这半年
zhengxiaoqi 2009-7-31 08:39
这半年没怎么来和大家交流,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事情比较多。 从去年11月初来上海找工作开始,一直到年初的博士论文写作、中旬论文答辩,中间还有我女朋友工作的问题,一直到现在的报到、选购房子,想想就觉得有点累,呵呵!还好,一切还比较顺利,论文通过了外审并授予学位,工作也比较满意,房子的首付昨天交上了,假期之后应该很快能领到钥匙。这一切都多亏了导师和同学们的帮助,等有机会再和大家详细交流经验。
个人分类: 学习工作|1910 次阅读|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9 17: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