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英国女王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清平乐•赠英国女王
hucs 2017-2-7 16:06
清平乐 · 赠英国女王 胡春松 女王玉照, 九秩高龄到。 六五周年君主俏, 鸣放皇家礼炮。 帝国盛世如潮, 大英治理功高。 伊丽莎白光耀, 全球共贺今宵。 注 :作于南昌大学,2017年2月7日晨。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2月6日迎来登基65周年纪念日,今年4月21日将满91岁,是英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皇家骑兵炮队鸣放41响礼炮,荣誉炮兵连鸣放62响礼炮。 -- 近 5 年个人专业和人文创作简介 n 胡春松, 笔名地震、青春依旧,男, 1968 年 2 月生,江西进贤人,中共党员,医生,诗人,南昌大学在职博士(生),国家公派赴美留学回国人员。著有医学专业著作以及诗集《青春诗语》(江西高校出版社, 2011 ),诗集《美丽中国 • 梦》、《地震 N 章》及《佳节诗语》(均待出版),另有 “ 青春三部曲 ” 之《青春论语》(网络版,纸质版待出版)和《青春私语》(写作中)。作者是 “ 岭峰体 ” 诗歌( 2011 年)提出者和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提出并建立了现(当)代诗歌评价的 “ 五美 ” 标准(结构美、意境美、思维美、语言美、韵律美)( 2013 年初);作品充满理想主义、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交织的多重色彩;尤以 “ 纯韵 ” (亦称 “ 春韵 ”— 作者 2013 年命名)诗歌见长;首次提出并创作九言诗歌。作者参加第三届 “ 诗词中国 ” 传统诗词创作大赛,共创作作品 100+ 首,入选 “ 种子作品 ”43 首。作者是经中国诗歌网认证的诗人,作品已入选中国诗歌网《诗歌赣军》和《 2016 江西诗歌年选》等,以及在人民网( 2013 年)发表。作者主要研究方向:生活方式与心血管病(基础 临床),人文与医学等;先后创造性建立健康的 “ 种子 ” 法则、 “E ( e )种子 ” 法则和 “ 胡氏健康生活方式 ” ,创造性建立人类疾病防治的 RT-ABCDEF 策略,创造性建立高血压管理 “ 中国方案 ” ,创造性提出并建立慢病及相关急性心脑血管事件防治通用公式(即健康 长寿方程式):健康 长寿 = RT-ABCDEF + E(e)SEED-BasED+ 210 ,它是每个人管理自己健康的金钥匙,是应对主要慢病( mNCDs ),例如:心脑血管病、糖尿病和各种癌症等,以及作者经多年临床观察发现并命名的 OOH 综合征、 C 型高血压和潜在的 CDC 链或 RE-CDC 链的有效策略,对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具有重大现实价值和理论意义。作者创造性建立临床营养评估工具;创造性提出 “ 生命体征手机( Biophone, BP ) ” 概念和关键技术设计(详见个人科学网博客);创造性提出防治我国空气污染的 “ 空中自动吸尘器 ” 设计方案(详见个人科学网博客)。作者提出的以 “ 平台 ” 为基础的新的 “5P” 医学模式,对于我国当前医改工作和促进我国生物医学事业发展具有重要借鉴和指导意义;作者发展了一门新颖的生物医学学科 -- 结构编辑学( Structure-editing ),为精准医学时代的人类疾病防治提供了新的选择;作者阐述了 “ 政策性预防 ” (即 “ 零级预防 ” )新概念,为以完善立法工作促进健康中国建设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作者已在 JTD 、 CDT 、 Chin Med J(Engl) 、 Front Med 等发表医学专业 SCI 论文,在 Science 在线发表 eLetters 3 篇,曾受邀为多个国内及国际医学期刊(例如: Hypertension 、 BMJ 、 Tumor Biology 和 Ann Intern Med 等)审稿,有科普和编译文章先后在《家庭医生报》、《健康报》、《光明日报》、《江西日报》以及《中国医学论坛报》等发表。另有科学网博客( 2009.10- ),人民微博( “ 颂子 ” , 2013.3- )和雅虎博客( 2007.6-2009.9 ),科学网个人博客访问阅读量已逾 181 万人次 。 n 诗观:诗歌如药。
个人分类: 博士研究|117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魔幻] [圆梦巨人(2016)][720p][美国][主演:鲁比·巴恩希尔]
lcj2212916 2016-11-4 20:27
《圆梦巨人》是美国迪士尼公司出品的奇幻冒险电影,由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执导, 马克·里朗斯 、鲁比·巴恩希尔、佩内洛普·威尔顿、杰梅奈·克莱门特主演。该片于2016年7月1日在美国上映,于10月14日在中国大陆上映。 该片根据 罗尔德·达尔 的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小孤女索菲遇到一位喜欢收集美梦的“好心眼儿巨人”,并为了阻止其他巨人吃人联手保护人类世界的故事。 孤儿院里一个名叫苏菲(鲁比·巴恩希尔饰)的小女孩一天夜里睡不着觉, 她在“巫师出没的时刻”看到一个和楼房一样高大的巨人沿街走过来。巨人发现苏菲看见了他,于是便把她拎回了巨人国。 这个巨人是好心眼儿巨人(马克·里朗斯饰),好心眼儿巨人专门搜集好梦,把梦分门别类地装在一个个玻璃瓶子里,再挨家挨户地把捕捉来的好梦吹到孩子们睡觉的卧室里。他与其他巨人国中的巨人不一样。其他巨人都吃人,他只吃自己种植的食物。 为了阻止其他巨人继续吃人,聪明的苏菲她让BFG调制出一个关于巨人吃小孩的噩梦,并想要把这个梦吹到英国女王(佩内洛普·威尔顿饰)的卧室里。两人由此开始了一段奇幻的冒险之旅。一路上,他们面临着巨人国吃人巨人们的重重威胁;与此同时,小女孩与好心眼儿巨人也从一开始的彼此不信任,成长出一场非同寻常的友谊。 下载地址:(关注微信公众号“时尚军事”,回复“圆梦巨人”在线看) http://www.yimuhe.com/file-3166560.html
2090 次阅读|0 个评论
由英国女王90寿诞庆祝想到慈禧60寿诞大庆
laserdai 2016-6-10 21:45
今天无意中注意到,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居然是 90 寿诞。为了庆祝,皇室成员和一帮王公大臣们聚集到皇家教堂,唱唱赞美的诗歌,还有几位嘉宾的庆祝发言,特别是刚刚过了 90 寿诞的英国王牌电视播音员David Attenborogh,给人印象深刻。这个过程大概持续了三个小时,其实从女王抵达到离开,也就是一个小时不到。 还有什么重大活动没有?预告说明天伦敦将有重大的群众游行活动,平民百姓们会好好热闹热闹。 想到英国自 2008 年以来经济重创,到 2014 年才感觉已经过了探底,但是同年的苏格兰独立公投也添了不少烦乱, 2015 年英国经济稍微有点抬头, 2016 年的脱离欧盟的公投又增加了不少阴影和隐患。 总而言之,英国经济低迷,社会和政治形势也不是那么乐观。在此背景下,英国女王的庆祝还是力求简朴到极致了,比如今天的仪式如此简单,明天周六的大游行纯粹民间活动。 想到很多年前甲午年,中华帝国的皇后慈禧有个 60 大寿的庆典。那时候,国家实力已经衰微得不得了,中日已经开战几个月,慈禧仍然挪用海军的军费修理颐和园准备庆祝自己的六十大寿。庆祝过程十分热闹而繁杂, 慈 禧60寿诞耗费了多少金银?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9145050102wrgu.html 中日甲午战争时慈禧在做什么? http://m.qulishi.com/news/201507/41242.html 甲午战争爆发时,慈禧作为中国最高统治者在做什么 ? 她在大办六十岁寿诞。哈哈,不会错吧 ? 六十岁寿诞居然比甲午战争重要。而且大臣们还挪用海军军费,导致海军枪支弹药极度缺乏,为的是一次规模盛大的庆典。 这是1894年的事情。1908年慈禧驾崩,此后不到3年整,也就是1911年大清帝国宣告结束,中华帝国进入下一个朝代。 感觉到这里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精髓是,今朝有酒今朝醉,哪管明朝愁不愁。为了面子,为了体面,为了自己的**,哪管天下如何。这里的潜规则是,君不爱民,民不爱君。 近日偶然读到,关于清朝的国运, 曾国藩幕僚赵烈文准确预言清王朝灭亡时间 , 曾国藩晚上往往喜欢与幕客聊天。同治六年六月二十日,即公历 1867年7月21日晚,时任两江 总督 的曾国藩与赵烈文聊天时,忧心忡忡地对赵说:“京中来人云:‘都门气象甚恶,明火执仗之案时出,而市肆乞丐成群,甚至妇女亦裸身无袴。’民穷财尽,恐有异变,奈何?” 赵烈文回答说:“天下治安一统久矣,势必驯至分剖。然主威素重,风气未开,若非抽心一烂,则土崩瓦解之局不成。以烈度之,异日之祸必先根本颠仆,而后方州无主,人自为政,殆不出五十年矣。” 就是说,现在“天下”统一已经很久了,势必会渐渐分裂,不过由于皇上一直很有权威,而且中央政府没有先烂掉,所以现在不会出现分崩离析的局面。但据他估计,今后的大祸是中央政府会先垮台,然后出现各自为政、割据分裂的局面;他进一步判断,大概不出五十年就会发生这种灾祸。 听了赵烈文这番话,曾国藩立刻眉头紧锁,沉思半天才说:“然则当南迁乎?”显然,他不完全同意赵烈文的观点,认为清王朝并不会完全被推翻,有可能与中国 历史 上多次出现的政权南迁、南北分治、维持“半壁江山”的王朝一样。 对此,赵烈文明确回答说:“恐遂陆沉,未必能效晋、宋也。”他认为,清政府已不可能像东晋、 南宋 那样南迁偏安一隅,恐将彻底灭亡。 曾国藩反驳说:“本朝君德正,或不至此。” 赵烈文立即回答道:“君德正矣,而国势之隆,食报已不为不厚。国初创业太易,诛戮太重,所以有天下者太巧。天道难知,善恶不相掩,后君之德泽,未足恃也。 可惜当时连 曾国藩都不亲自相信。但是这预言结果很准确,真理的确掌握在个别人手里。 看看英国从当年的大英帝国走到现在,虽然弱了不少,但是实力依然很强。 再看看天朝,从当年的大清帝国走到现在,好像实力增加了一点,但是依然很弱,也看不到能更强的哪怕一点点曙光,反倒是很强的自慰和打飞机。 比如: 马平:超越冷战思维,延续中国经济奇迹 http://www.guancha.cn/MaPing/2016_06_09_363380_s.shtml 某国科技如此频繁打飞机,对健康发展不利 大笑六年铸一镜:一听到花儿就泻了! 忽然想起,我也 亲自 说过,某国今后五十年重大科技原创根本没戏!竟然要一语成谶了! 呜呼哀哉!
个人分类: 社会文化历史|2147 次阅读|0 个评论
女王万岁万万岁--祝贺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八十九岁大寿
热度 1 hucs 2015-4-22 16:06
女王万岁万万岁 祝贺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八十九岁大寿 胡春松 今年四月二十一,女王高寿已九十; 温莎古堡庆调低,皇家炮兵放大礼; 海德公园四十一,六十二响泰晤士; 六月第一周六起,骑兵卫队阅兵式。 伊丽莎白二世吉,一九五二年登基; 健康良好高支持,民众热爱善贤慈; 本周王妃预产期,皇室王子迎双喜; 书生一介乐作诗,祝贺中英增友谊。 注: 作于南昌大学,2015年4月22日。 4 月21日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八十九岁生日。英国皇室举行了相关祝寿活动。作者曾在美国Tufts大学伊丽莎白医学中心留学,对伊丽莎白有美好记忆。谨以此“春韵”竹枝词祝贺。 -- 作者简介: 胡春松,男, 1968 年 2 月生,江西进贤人,中共党员,医生,诗人,南昌大学在职博士(生)。著有医学专业著作以及诗书《青春诗语》(江西高校出版社, 2011 )、《青春论语》(见网络版,纸质版待出版)、诗书《美丽中国》(待出版)、诗书《中国 · 梦》(待出版)、《青春私语》(待出版)、《地震 N 章和 JAMA 诗稿九篇》(待出版)。作者是 “ 岭峰体 ” 诗歌提出者和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提出并建立了现(当)代诗歌评价的 “ 五美 ” 标准(结构美、意境美、思维美、语言美、韵律美);作品充满理想主义、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交织的多重色彩;尤以 “ 纯韵 ” (亦称 “ 春韵 ”— 作者命名)诗歌见长; 首次提出并创作九言诗歌。 提出并建立慢病(包括急性心脑血管事件)防治通用公式,即健康长寿方程式(健康长寿 =RT-ABCDEF+E(e)SEED-BasED+210 ),它是每个人管理自己健康的金钥匙。另有:科学网博客( 2009.10- ),人民微博( “ 颂子 ” , 2013.3- ),雅虎博客( 2007.6-2009.9 ) . .. 工作描述:左手医学,右手诗学。 主要研究方向:胡氏健康生活方式与心血管(基础 临床);人文与医学,等。 宣传口号:半部《论语》治天下,中国 “ 种子 ” 保健康。 注: “ 种子 ” 在这里的直接含义是指以[ 健康的 “ 种子 ” 法则 ]为基础的健康生活方式,已被命名为 “ 胡氏健康生活方式 ” (胡春松,胡大一,胡盛寿。见:《青春诗语》,第 129 页,江西高校出版社, 2011 年)。 ---- 胡春松大夫在职博士论文之一,欢迎参考引用(全文可免费下载): Cardiovascular, diabetes, and cancer strips: evidences, mechanisms, and classifications ( http://www.jthoracdis.com/article/view/3019 )
个人分类: 博士研究|1841 次阅读|1 个评论
英国行---白金汉宫 Buckingham Palace
xuxfyuwp 2014-4-18 12:36
  久闻白金汉宫大名,终于有幸一游。 白金汉宫为英国大建筑师约翰•纳什设计,1703年白金汉公爵所建。以后又按意大利风格改建,成为现在的四方形建筑群。一七六一年为英王乔治三世买下,作为了王后寝宫。乔治四世于一八二五年将其改作王宫。一八三七年维多利亚女王登基后,历代英国君王都在此居住,现在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宫邸。 由于时间关系,只能匆匆在西周看看。整个白金汉宫被铁栏杆围着,栏杆周围围了许多游人,在向里面张望。据说这些人是想观赏禁卫军换岗仪式,每天上午十一时半在皇宫前院举行,在军乐和口令声中,作各种列队表演,并举行举枪互致敬礼,体现着威严的王室气象,成为很有特色的旅游项目。 宫顶上飘着一面英国国旗,据介绍说这表示女王在宫中,如果女王外出,旗会降下。 正对着白金汉宫的铁栏杆外,是一个广场,广场中央竖立着维多利亚镀金雕像纪念碑,四周有四组石雕群。广场上游人也不少,那些雕像好像比对面的宫殿更有特色。 由于没有时间进入宫内,里面的精彩项目就无缘领略了。 (原文写于2009-12-29 22:34:18 新浪博客)
个人分类: 杂记|2883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3诺贝尔物理奖希格斯曾经拒绝英国女王的爵士头衔
热度 1 laserdai 2013-10-16 06:42
大科学家都有一番童心,所以都很可爱。 高深的理论物理学家的头脑都是高级聪明的(据说智商不到158不能从事理论物理研究 ), 2013诺贝尔物理奖希格斯现在84岁高龄, 这位老先生这个年纪肯定是老顽童一个, 这不 诺贝尔物理奖的喜讯让他在媒体面前彻底曝光,老顽童的真面目露出来不少。 他告诉媒体,他准备一到85岁就退休。 他说:我得奖的这件工作实际上只在1964年用了两三周时间,只占我一生中很小的时间。 他说1999年当时的首相托尼布赖尔准备提名给他爵士称号,但是他拒绝了这个荣誉称号。他还解释到:我当时认为得到这个称号时机还不成熟,不管怎样,我不喜欢这个称号,谢谢你(首相先生)。 Nobel winner Prof Peter Higgs plans to retire Prof Peter Higgs, the joint winner of this year's Nobel Prize for Physics, has promised to retire - once he turns 85. I n a BBC Scotland interview, he also revealed that he turned down the offer of a knighthood because he did not want that sort of title. Prof Higgs said he feels uncomfortable being likened to other Nobel winners. The 84-year-old said this was because his work on the particle which carries his name only took a very short time. He said: I'm getting the prize for something which took me two or three weeks in 1964. It's a very small amount of my life. If you take Einstein for the example, his achievements were several orders of magnitude greater. Prof Higgs said he was offered a knighthood in 1999 by Prime Minister Tony Blair but refused the honour. I thought anything of that sort was premature, he explained, and anyway, I didn't want that sort of title thank you. As you know I've recently become a Companion of Honour but that's rather discreet. It's a couple of letters after your name. The physicist retired from full-time teaching 17 years ago but has remained active in sharing his knowledge with other scientists. He now intends to retire properly after his 85th birthday. I'm proposing to retire at the age of 85, next year, he confirmed. But flying around the world giving lectures is a fairly recent phenomenon because of the build up to this discovery at Cern. http://www.bbc.co.uk/news/uk-scotland-edinburgh-east-fife-24540510
个人分类: 社会文化历史|4184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英国女王与美国总统夫妇
hucs 2012-6-9 17:37
From: Doug Mills/The New York Times Queen Elizabeth II with President Obama and first lady, Michelle Obama. Queen Elizabeth II Sets a Style Standard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792 次阅读|0 个评论
英国女王“与朝鲜同样疯狂”
热度 1 laserdai 2012-6-6 21:47
前两篇博文: 慈禧太后修园子与英国女王登基60周年大庆 英女王登基60周年庆典经济代价知多少? 英国《观察家报》评论版今天刊登Catherine Bennett的文章,标题为 “ 我们的成功并不归功于女王 ”。 文章说,在庆祝伊丽莎白二世登基60周年之际,越来越多的评论赞扬女王超自然的才华、智慧、美貌、耐力、以及对国家的贡献,那么 女王是不是半人半神呢? 文章嘲讽的说,即使朝鲜人对他们的领袖无边际的崇敬,恐怕也无法与对伊丽莎白二世女王的超凡描述相比,她的裁缝透露,她从来不出汗,因此她的衣服从来不起褶皱。 此外,她的帽子从来不会被风吹走,她自己行动优雅,从来不迟到;即使现在年纪大了,她也不会像凡人一样发胖,永远保持优雅的身材。总而言之,她是超凡的。 文章说, 事实上英国的发展与女王没有关系,她的成功之处只在于她缄口不语,但现在的登基60周年庆祝却仍然在使用极富阿谀奉承的辞藻。 文章还说, 外界在观看朝鲜人为他们的领导人欢呼流泪的视频时,会怀疑这些眼泪和崇拜是否出自真心。作者说,而现在外国人看英国的登基大庆,也许也会发出同样的疑问。 君主制的感情与共和制的理性 《星期日电讯报》今天刊登Louis de Bernieres的评论文章。 文章说,伊丽莎白二世曾经是一个美丽的年轻公主,现在是一个优雅美丽的女王,这是英国的骄傲。 文章说, 英国女王的地位 也许和一些国家的总统地位相似,但许多总统与总理同时存在的国家,他们的总统往往只是一个傀儡, 既无政策决定权,也不能代表他的国家。 但伊丽莎白二世却是世界上声望和地位最高的人,她是英国的女王,即使最强大的美国的总统也比不上她,在美国总统会见女王时,他知道自己的地位低于女王。 但是作者承认, 从理性的角度看,每个英国人都必须意识到,君主制已经不合时宜,而共和才是唯一的理智的选择;只是从感情上,他依然留恋英国王室,依然崇敬女王。
个人分类: 社会文化历史|4144 次阅读|2 个评论
英女王登基60周年庆典经济代价知多少?
laserdai 2012-6-6 21:25
接上篇博文: 慈禧太后修园子与英国女王登基60周年大庆 2012-06-02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登基60周年庆典,举国民众多享受一天公共假日,加上两天周末,总共4天不必上班,令人很开心。 专家估计, 如此规模的群体“歇工”造成的经济产值损失可能高达60亿英镑。(合600亿 元 人民币) 即使把各色各样的庆典活动带来的旅游和零售业“小高峰”收益算进去也不足以填补千百万工薪族放假造成的缺口。 另外,许多工薪族为了尽可能远离办公室,还在公共假日之后或者之前多请一、二天假,放假近一周或更长;如果把这个因素考虑在内,那么经济承受的损失将更大。 数万名公务员获准周三(6月6日)放假,名目是“特许假”(privilege day),一些私营部门的雇员估计也会效仿,尤其是那些有学龄子女的家长,因为中小学开始放期中假。 不同估算 经济与商业研究中心(CEBR)发布报告说,它的计算显示 通常每一天公共假日的经济代价是23亿英镑 , 今年连续两天公假,经济代价至少是46亿英镑。 另一方面, 钻禧庆典前后英国旅游业生意兴隆,收入增加了7亿英镑。 英国旅游局数据显示前来参加女王钻禧庆典活动的外国游客(停留超过一天)有400万人,人均消费175英镑。 零售业自然也是受益者,各类跟钻禧庆典相关和不太相关的商品销售都有所增加。 不过,这两项加在一起都不足以抵消公假的经济成本。 跟CEBR的估算数据相比,英国文化、媒体和体育部(DCMS)的估算比较乐观,认为增多一天公假的经济代价是12亿英镑,而包括威尔士小企业联合会在内的其他一些机构给出的数字是60亿英镑。 女王、查尔斯王子夫妇、剑桥公爵夫妇和哈里王子在白金汉宫阳台上露面,并观望老飞机编队飞过上空。女王的夫君菲利浦因身体不适,住在医院未能出席。 《卫报》报道说,前副首相普雷斯科特要求政府调查,庆典期间负责保安的公司利用寻职者充当保安,却没有支付薪水的指称。 该公司在发表声明道歉的时候坚称,该公司提供寻职者工作经验,绝非剥削。 《独立报》的记者到去年曾经发生严重骚乱、位于北伦敦的托特纳姆,当地的 年轻人说“我尊重女王,但是她为人民做了什么事?”。 一名当地孟加拉裔年轻人形容庆典是“胡闹”,一名年轻女孩则认为,庆典的花费不如用在其他方面。 一名正在寻找工作的21岁男子则形容庆典是“乱搞”、他认为“应该把钱用在年轻人身上”,因为庆典是“没意义”的。
个人分类: 社会文化历史|2989 次阅读|0 个评论
女王乌拉 女王万岁
hucs 2012-6-4 21:49
女王乌拉 女王万岁 贺英国女王登基六十周年庆典 耄 耋中年,儿孙满堂,家国幸福,百姓安康。 钻禧庆典,全民狂欢,巡游派对, 女王万岁! (附录: 英国王室家谱 ) ( http://news.ifeng.com/world/special/nvwang60nian/ ) (南昌大学 胡春松 在职博士生)
个人分类: 博士建言|3869 次阅读|0 个评论
慈禧太后修园子与英国女王登基60周年大庆
热度 1 laserdai 2012-6-3 04:13
话说当年,中华帝国的大清朝已经没落得快不行了,咸丰皇帝身体本来就不好,英法联军进犯京城,躲到热河避难,这一折腾结果驾崩了,于是慈禧太后上台,干掉了八大臣,从此大权独揽,权倾一时,导致大清帝国一天天烂下去,直到最后被革命军和北洋军外内夹击,清朝宣布彻底中止,迎来了中华民国新时代。这里面的事情八卦不完。单独拿出来要说的是,当时国库空虚,慈禧太后执意修园子挥霍的事情。 李鸿章的北洋水师,曾经得到了大批的银子用于购买军舰,添置火炮等等,慈禧知道后,见了李鸿章,含情脉脉的看着鸿章,诉说修园子的事情。到底铁汉柔情,鸿章念一直以来的深厚感情,挪用了很多银子过去,结果大家都知道了,中国高层次留学归国人员充斥的北洋水师,甲午中日海战中几乎全军覆没,北洋水师算是完了,从此京津的海洋处在日本人的控制之下。 在后来,慈禧太后的大寿,也是花了很多银子来庆祝的。 有个亲王好像叫做亦匡,为了给慈禧太后修园子,奏折要再中南海/昆明湖练水兵,需要修缮园子以便慈禧观摩,这样就更好费了国库。 更多需要八卦的细节以后补充。 要说的道理是,国家极度虚弱的时候,要努力发展经济,而不是挥霍钱财,那样不管国家还是家庭,都会加速完蛋。 这样,话题就自然而然的过渡到了英国。二战以来,英国彻底亏空,虽然经过50到70 年代的发展,由于美国在背后的控制,始终强大不起来,80年代和阿根廷的一场小冲突也是伤了元气的。2008经济危机以来,欧洲情况每日欲下,英国的日子一天天不好过,欧盟指日就要完蛋,随后英国也必然不保。竟然,2011年王室大规模操办婚事,2012年女王登基60周年,又搞大庆。到这里,道理就点明了,不需要赘述。 还是简单复习以下英国女王的重要事情,如下: 1926:未来的英国女王诞生 约克公主伊丽莎白1926年4月21日在伦敦梅菲尔(Mayfair)布鲁顿街17号出生,是约克公爵夫妇的长女。她父母后来成为国王乔治六世和王后伊丽莎白。她在白金汉宫王室教堂受洗,教名为伊丽莎白•亚历桑德拉•玛丽。她早年住在伦敦皮卡迪里145号。1930年,她的妹妹玛格丽特•罗斯公主出世。她在家受教育,能说法语,并曾学习宪政史、法律、音乐、艺术和宗教。 1937:英王乔治六世登基 刚出生的时候,伊丽莎白公主是第三王位继承人。那时无人预料其父将登上王位,也没有想到她将成为女王。她祖父乔治五世去世后,长子继位,成为英王爱德华八世,后为娶美国离异女子华莱斯·辛普森而退位,伊丽莎白公主之父继位,成为乔治六世, 伊丽莎白公主成了第一王位继承人 ,吸引了更多的公众注意。 1952:新女王登基 1952年2月6日,伊丽莎白公主在肯尼亚一次王室访问之旅途中获悉父王去世,自己将继承王位。公主即时中断访问行程飞回伦敦,以女王身份走下飞机。时任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和其他政府官员在机场迎接(下图)。 1953: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加冕 1953年6月2日在西敏寺教堂由坎特布雷大主教主持女王加冕仪式。无数民众冒着滂沱大雨上街观看加冕游行。应女王要求,加冕典礼首次由电台和电视实况直播。 1953:承担王室公务 女王1953年启程赴肯尼亚,完成因父王去世而中断的行程。她在位期间正式出访261次,到访116国。历史性出访:1965年展开52年来英国君主对德国的首次访问;1972年出访南斯拉夫;1975年访问香港,同年作为日本天皇的宾客访日;1979年出访中东,开英王室先例;1980年出访梵蒂冈会晤罗马天主教教皇约翰·保罗二世;1995年访问南非会晤曼德拉;2011年出访爱尔兰,成为爱尔兰独立后首位访爱的英国君主。 1977:在位25年 1977年女王登基25周年(银禧),全国各地和英联邦国家举办各种活动庆祝。2月2日登基周年当天,女王在温莎堡与家人和政府高官共同度过,而正式庆祝活动则在夏季展开。估计共5亿人通过电视观看了庆典。6月7日大批民众聚在伦敦The Mall。单是伦敦就有4千个民众自发举办的街坊庆祝聚会。 1997:向“民众的王妃”告别 1997年8月31日,戴安娜王妃和男友多迪·法伊德驾车经过巴黎一个隧道时遭遇车祸丧生,全球震惊。白金汉宫发表声明称女王和威尔士王子“深感震惊和悲痛”。查尔斯王子把噩耗告诉年幼的小王子威廉和哈里。成千上万的民众赶到伦敦戴安娜王妃生前居住的肯辛顿宫和圣詹姆斯宫致哀,宫前空地鲜花满布。 事后的传闻,当时的女王根本不想出席葬礼,但是当时的英国首相布莱尔(下图左)亲口告诫女王,如果陛下不出席葬礼,王室的命运处在极度危险当中。被逼无奈,有了下图最右的照片。 2002:登基50年 女王登基50周年庆祝活动多姿多彩,其中包括女王巡视英联邦国家和在英国在不同城市街头会民众活动。她在银禧纪念致辞时对登基半个世纪以来臣民的忠心和支持表示感谢,并赞扬了社区服务人士。是年6月4日,估计100万民众汇集伦敦The Mall观看登基50周年庆祝游行。 2012年,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登基60周年,成为英王室历史上在位时间第二长的君主,仅次于在位63年的维多利亚女王。钻禧庆典活动丰富多彩,包括女王及爱丁堡公爵在国内外巡视、6月3日伦敦泰晤士河彩船巡游、6月4日白金汉宫举办一场BBC音乐会,以及6月5日在伦敦圣保罗大教堂的感恩仪式和女王马车巡游等节目。 英国的命运,看来已经定数确定了,天意不可违! 最终的结局如何,过几年回头看看就很清楚了。
个人分类: 社会文化历史|6315 次阅读|4 个评论
澳航真厉害 女王也无奈
xupeiyang 2011-10-31 20:22
因劳资纠纷澳航叫停全部108架飞机 殃及17个代表团 17个代表团受困   澳航的“惊人之举”令各方措手不及,包括参加英联邦政府首脑会议的17个代表团。第53届英联邦政府首脑会议正在西澳大利亚州首府珀斯举行,包括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成员国政府官员在内的上千名代表出席。
个人分类: 公共卫生|1542 次阅读|0 个评论
剑桥大学 选出 新任校长Sainsbury勋爵
热度 2 zjcui 2011-10-17 11:55
上周末,英国剑桥大学的大学议会选出新任校长(Chancellor)。此前的校长是英国女王的丈夫,Philips亲王,任职时间达34年之久,到Philips亲王年届90时辞去此职位。 新任校长是Sainsbury勋爵。英国大学校长只是一个荣誉职位,平时并不参与学校的实际运行工作。大学的日常工作,由副校长(Vice-Chancellor)主持。 http://news.admin.cam.ac.uk/news/2011/10/16/result-of-election-to-the-chancellorship-october-2011/
个人分类: 新闻评述|4946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历史上的今天
xupeiyang 2011-6-2 12:24
6月2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153天(闰年第154天),离全年结束还有212天。 1815年, 拿破仑 颁布法国自由宪法 1927年,国学大师 王国维 投湖 1953年,英国女王 伊丽莎白二世 加冕 1966年,美国无人飞船“观察者1号”在 月球 ... 2004年,上海 F1 赛道全面建成
个人分类: 我的日记|109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和静钧:英国经济学家缘何向女王道歉
lvnaiji 2009-7-31 22:32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31日07:49 新京报   作者:和静钧    英国经济学家们仔细研究和论证金融危机的起因和蔓延,终于在数月之后,以书面形式正式向女王作了道歉。 从这一点上看,他们的道歉是一次郑重其事的道歉,是一次学界的集体反省。   近日,数位英国顶尖经济学家联名致信女王陛下伊利莎白二世,就没有预测到金融危机的时间、幅度及严重性作出诚恳道歉,称这是许多智慧人士的集体失察。有经济学家坦言,所谓研究项目,要么就是给钱才做,要么就是按资助者之授意往错误观点上研究,这次智者集体失察,看似意外,实属必然。(7月28日《新京报》)   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英国遭受重创,经济持续衰退,英镑大幅贬值,国民财富年缩水5.6%,其GDP世界排名跌落到法国之后,甚至有可能屈居于意大利之下。昔日大英帝国,今朝情何以堪?   初看,经济学界那些目空一切、傲视万物智慧人士的道歉,是回应女王年初访问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时一句不经意的责问:为什么当初就没有一个人注意到呢?但从道歉的形式、对象及选择的时机上看,它已经超出了简单的回应。   研究道歉心理学的美国马萨诸塞大学森瑟弗朗兹博士认为,最佳的道歉时机就是意识到失误后的48小时内,错过后,最好不要旧事重提。笔者相信,在年初女王面责这些充满智慧的经济学家们之时,他们肯定面露愧色,用形体语言已经表达了歉意,女王也应该注意到了。然而,之后,经济学家们仔细研究和论证金融危机的起因和蔓延,研究危机前后经济学家判若两人的表现,终于在数月之后,形成于文字,以书面形式正式向女王道歉。从这一点上看,他们的道歉之时机,并不属于简单的旧事重提,而是一次郑重其事的道歉,是一次学界的集体反省,因而具有特别的意义。   在英国,女王是国家元首,是三军统帅,是超脱于竞争政治体制下党派之争的中立、公正的代表。金融危机袭来,女王与民众同甘共苦,出访斯洛文尼亚时穿的是一件20年前的旧晚礼服,而王室公主婚礼上,女王所穿的衣服竟然是1981年参加查尔斯王储和戴安娜王妃婚礼时穿过的礼服。经济学家向这位亲身感受经济危机苦难的女王道歉,某种程度上说,相当于向全英国人民道歉。   美国心理学家盖瑞查普曼说过:在你的生命中最重要的关系里,有一种东西是你必须付出的,而且需要勇气和真诚才能实现的,它就是道歉。在讲究政治伦理和政治美学的国度里,我们才能频频看到道歉者通过电视、媒体等正式场合向公众鞠躬致歉,或泪流满面,或哽咽难语,甚至有人以死谢天下。忽然想到我们,从房价、油价到股价,经常看到经济学家们言之谆谆的结论,但还从来没有见到哪个经济学家向公众道过歉,或许他们的判断从来没有失误过?   □和静钧(学者)
个人分类: 经济|2715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5 02: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