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延安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这个暑假不特别
热度 1 龚胜生 2011-9-2 22:24
暑假时间挺长的。从7月2日,到8月31日,两个月时间,够让人羡慕的,都说当老师好,说是有两个长假。表面看来是这样,其实看你在高校是做什么工作的,对真正在教学第一线的老师,假期可能更忙。几个月没有在博客上写一个字了,我得晒晒我的暑假,看是怎么度过的。 7月3日 地理资环两个专业183位学生自然地理综合野外实习动员大会,落实各项实习准备工作。 7月4日 中午为实习指导老师饯行,一点半钟送别实习指导老师和学生,4辆来自宜昌的大巴。虽然野外实习的老师和学生都买了保险,但从此心就悬到了嗓子口。阿弥陀佛,菩萨保佑,实习期间千万不要出差错! 7月5日 暑期研究生加班,布置任务。 7月6-10日 参加学校统战部组织的赴延安红色旅游活动。去了桥山黄陵、壶口瀑布和延安,从延安回西安后没随队伍去华山,而是去了灞水边的世界园艺博览园。没有太多的感受,但有几点难以忘记的记忆。 一是延安的酒店太能要钱了,不仅不允许自带酒水,就是开个西瓜都要“加工费”30元,与潜意识下的陕北人民很纯朴的印象形成鲜明的对比,倒是给人一种这是一个因为红色旅游暴发起来的地方的感觉. 二是在毛主席与其儿子谈话的石凳上坐了坐,想着毛岸英如果没有上朝鲜战场,如果没有被美国的炮弹炸死,新中国的历史是不是会与现在有些不同?又想现在的国家领导人的儿子、姑娘都在做什么?旁边有个广场,有几个农民在唱陕北红歌,唱罢要钱,其他人躲开了,我心甘情愿的给了十元钱,因为只有这让我感受到,我这是在陕北、在延安。 三是路过南泥湾,确实有点“塞北江南”的味道,植被非常的好。从延安回西安的途中,看到大部分地方黄土梁、黄土卯上的植被都比我想象的,以及我原来在西安读书时坐火车所看到的要好得多,看来只要假以时日,在陕北恢复良好的植被还是有可能的。 四是在西安城,我感觉离这座城市疏远了。疏远的感觉,其一是因为先师史念海教授仙逝十年了,“十年生死两茫茫”的哀愁自然涌上心头,其二也是因为这座城市有了很多的变化。九二年博士毕业离开西安后,我这是第三次回西安了,一次是九五年去参加青年地理工作者会议,那时导师还健在,我去看望了他;第二次大约是零五年,陕西师范大学校庆我去讲了一次学。这次离的时间比较长,城市变化很大了。 五是在世界园艺博览园参观,感觉陕西人或者西安人做事,那种厚重的历史感和文化感,兵马俑般的沉重。零五年到母校讲学,宏岐兄(现在暨南大学)带我去看了大唐芙蓉园,很是震惊。这次看园艺博览园,又有那样的感觉。这种感觉,其实更主要来自我对湖北的对比。去年去上海世博园,我就看了中国馆和湖北馆,湖北馆曾经被我的同事吹嘘得如何如何了得,我看了大失所望。这次我看园艺园,特意去看了湖北园,那简直不能用大失所望来形容,而是要大骂其娘,觉得工作在湖北真是羞愧死了,那是什么东西呀?!评个倒数第一还抬高了。原来有人说武汉是“全国最大的县城”,我还有点不服气,看了这个主题为三峡大坝的湖北园,真是不服不行。这个园是由湖北林业厅负责做的,八月份我到随州去参加森林城市评审,内中有林业厅的同志,我询问过他为何做成那样?他说省里要林业厅负责做,但又不给钱,林业厅挤了八十万元才做成这个样子的。我不知道湖北省委省政府的领导是怎样想的,这是宣传湖北多好的窗口,多好的机会,竟然花八十万元打个水漂,留个败笔,与其这样,不如不做啊! 7月11-12日 检查学生加班的进度,听取学生的汇报,解答制图、写作、查资料中的问题。核对《中国三千年疫灾史料汇编》中的宋元明清的疫灾史料。 7月13-15日 13日坐动车去复旦大学,14日下午在复旦大学做报告,15日返回武汉。 7月18-20日去宜昌看望野外实习的老师和学生,19日与学生们同登宜昌的“珠穆朗玛”——大老岭。山高路陡,有些地方即使是从成都上九寨沟,也不过如此。下午返回时还遇到雷电大雨。心想:不出事故则已,一出就是特大事故。这个地方只能让研究生来,本科生明年就不要再来了。20日把全体190个实习师生安全带回学校,石头落地了。 7月22日 住进中南医院。本来两年前就应该去医院调理血糖,但一直没有时间去,由于血糖一直没有控制好,血压也上来了,竟然高达180多,不住院不行了。本来要去参加在新疆召开的地理学年会的,而且还和几位同仁约好了的。但因为要开政协常委会,没有去,在家里做点事。每天去实验室督促下学生的工作,晚上做点研究工作。 7月25-29日 在东湖宾馆参加省政协常委会会议。晚上住在宾馆,白天抽空去医院输液。 7月30-8月5日 参加学院的暑期考察活动,去了厦门,看了金门,到了永定,游了武夷山。武夷山我这是第三次去了,本来在住院,不能去的,但这是学院第一次允许带家属,所以带上药去了。回来见到有退休老师在群里质疑是去“旅游”,而不是去“考察”,写了一首小诗劝喻:“考察与旅游,如何要分明?人各安其位,俏也莫争春”。 8月6-26日继续住中南医学院内分泌科。其间8日-9日,代表省政协到随州市参加森林城市的评审。住院总计36天,花费将近2万。血压正常了,血糖指标也比前几次住院效果要好一些,不过服用的药物和使用的胰岛素剂量也多了。我估计出院以后又很难控制了。 8月27日 民进湖北省委会主委会。请毕业博士生刘国旭来校谈国家教育部课题结题事宜。 8月30-31日 韩国博士生金贤善来报到,派学生接待,31日中午请她和同学吃饭。开学报到。 9月1日 上午学院办公会,下午学校中层干部会。 9月2日 上午迎接校领导带职能部门来调研,下午全院开学大会布置新学期工作,然后召开教学竞赛组织工作会。明日将迎接新生报到。 这就是我历时两个月的暑假。假非假,忙无果。哦,对了,假期有个好消息,我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了,值得记一笔。
个人分类: 流年往事|3873 次阅读|2 个评论
延安-红色之旅
wqb 2011-7-16 13:30
延安-红色之旅
2011年7月11日我们先乘T41次先到西安,11日上午先是参观了西安的大雁塔,然后游览了世界园博会。12日乘旅游大巴先是到黄帝陵,然后到壶口瀑布参观,再后翻山经南泥湾景区到达革命圣地延安,开始了红色之旅。12日晚上夜宿延安石窑宾馆,13日上午参观了杨家岭中央大礼堂(中共七大会址)和毛主席、周总理、朱德、刘少奇旧居,下午参观了延安革命博物馆、枣园毛主席等五大书记旧居,最后参观了延安的宝塔。 这次旅游感觉还是很好的,延安城和我想象中的不一样。老区现在的城区已经现代化了,高楼林立,但不远的山区依然还是比较贫困的。这次在导游的说服下,大家踊跃购物(该店的收入10%捐希望工程),算是给老区的经济建设尽点微薄之力。13日晚乘T44次返回北京。 原来没有到过陕北,所以对这里的地形地貌不是很了解,这次来了之后,感觉在延安这样的环境下,毛主席坚持了10多年的革命斗争,并取得全国的胜利,确实很不容易的。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875 次阅读|0 个评论
延安的绿化不亚于江南呢!
热度 1 毛宁波 2011-7-14 21:35
昨天和今天在中国革命的圣地延安参观考察,收获颇丰。意识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史,而是对陕北黄土高坡的认识有了进一步提高。原来以为黄土高坡是尘土飞扬的,实际呢一路上郁郁葱葱,如果有水的话,真是不亚于江南呢! 照片随后上传!
个人分类: 其他|2055 次阅读|1 个评论
为逃避安检,一男子竟然掐晕女安检员
sheep021 2011-3-20 16:38
轨交站点 白领男心情不好掐晕女安检员 日期:2011-03-20作者:来源:东方早报 早报记者杨洁 前日19时左右,在轨道交通延安西路站,一白领男不但不听地铁安检人员的劝告进行安检,还用双手掐住女安检员的脖子,将她当场掐晕。昨天凌晨,肇事男子被警方抓获,目前已被刑拘。   记者从监控画面看到,当时,一男一女两名乘客背着包准备进站,安检员徐思示意两人接受安检,但对方始终不肯,男子甚至左躲右闪,闪过徐思,刷卡硬闯过闸机。此时,徐思隔着闸机抓住该男子,该男子突然发飙了,他将背包交给女伴,然后双手掐住徐思的脖子。徐思倒地后,男子与女伴消失在画面中。   徐思回忆:“他闯过闸机后,我拽住他的衣服,他说你放开,我当时没说话,他就直接上来掐我脖子。然后,我就什么都不知道了,倒了下去。”徐思的同事说:“我看到后赶紧跑过去,她已经没知觉了。”说着,她有些哽咽,“我看见徐思就一直摸着自己的喉咙,浑身抽搐,腿弯着,我帮她弄也弄不直。”   接到报警后,警方迅速展开调查,昨天凌晨将肇事男子抓获。在上海第二看守所内,记者见到该男子。据了解,男子曾受过高等教育,是一家企业的报关员,他提到肇事原因时称:“当时心情不好,一时冲动。”目前,男子已被刑事拘留。   警方表示,希望广大乘客配合安检,确保出行安全和轨交的正常运营,上海轨道交通总队宜山路站派出所副所长王耀表示:“对于拒绝安检,不配合安检,甚至殴打安检员的肇事人员,警方将严肃查处。” 评论: 经常见到有人为了逃避安检而与安检员吵闹,这次更狠。与此相比,抢点盐算啥啊
个人分类: 生命日记|177 次阅读|0 个评论
延安第一美女淡出革命阵营之谜
gongshiliang 2010-10-29 21:09
羊皮大衣,貂皮帽子,高筒马靴,史沫特莱是一身时装出现在延安一片青灰色军装制服面前的。与她形影不离的是一位年轻漂亮,长发披肩,举止优雅,大学毕业后写过诗,演过话剧的吴光伟,时任史沫特莱的翻译兼秘书。这位光彩夺目的吴光伟是早期延安最靓丽的女性,在当时被誉为延安第一美女。 1937年1月13日,中共中央随红军总部进驻延安。同月,通过宋庆龄、斯诺的介绍,美国人艾格妮丝史沫特莱就以《法兰克福日报》记者的身份,到延安作为期七个多月的采访。史沫特莱是继《西 行漫记》作者埃德加斯诺之后到延安采访的第二位外国记者。 羊皮大衣,貂皮帽子,高筒马靴,史沫特莱是一身时装出现在延安一片青灰色军装制服面前的。与她形影不离的是一位年轻漂亮,长发披肩,举止优雅,大学毕业后写过诗,演过话剧的吴光伟,时 任史沫特莱的翻译兼秘书。 这位光彩夺目的吴光伟是早期延安最靓丽的女性,在当时被誉为延安第一美女。 延安第一美女吴光伟 吴光伟1911年出生于河南,两岁时随父母迁居北京。父亲当时是北京盐务局局长,吴光伟是家中的第三个女儿,她有两个姐姐、一个妹妹和一个弟弟。兄弟姐妹都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她就读的小学和 中学都是北平的教会学校,在学校里,她表现出了很高的爱国热情。1926年3月18日北平学生举行抗议段祺瑞政府的示威游行,在北平经世中学读书的吴光伟和同学们冒雨等候在段祺瑞政府门前,得到的 答复却是有的学生被警察打伤,还有一名学生被枪杀。后来,她转学到上海,在一家商学院的女生部专攻英语。她学习很用功,在班里得过最高奖励。 1929年秋季开学,吴光伟又回到北平的经世中学。对教会学校管理制度和昏聩教师的反感,作为学生领袖之一,她又一次成为学生运动的组织者,结果是包括她在内的三十名学生被学校开除了。不久, 吴光伟考取国立北平师范大学。   大学期间,吴光伟认识了在北平大学读书的张砚田,两人感情迅速升温,于1934年3月1日结婚,当时吴光伟23岁。同年8月,张砚田留学日本帝国大学。吴光伟大学毕业后,曾在北平中华戏剧专科学 校任教,同时兼做家教,每月收入60元,自己用20元,其余都寄给在日本读书的丈夫,帮助他完成学业。不久,她也到了日本,对那里的国民教育水平有很深的印象。三个月后,她回到国内,正逢国立 南京戏剧学校招收首届学员。1935年10月吴光伟考入该校学习。1936年初,学校排演果戈里的喜剧《巡视专员》(即《钦差大臣》),吴光伟扮演市长夫人,很受欢迎。演出后她却走了,学校挽留她,她 以经济拮据而告辞。吴光伟自己解释离开南京的原因是:我把演戏看成是大众教育的一种形式。我在该校学习演技,但不久就发现训练很有限。虽然这是一所新式学校,但它没有什么前途,只不过是 给那些腐朽的官僚提供娱乐消遣罢了。   离开南京后,吴光伟又回到北平,大部分时间在图书馆看书。1935年底,一二九运动爆发后,北平地区的许多热血青年投笔从戎。张研田和吴光伟也先后来到陕西西安,投奔陕西绥靖公署主任杨虎 城,加入到救亡大军中。张研田任杨虎城的参议,吴光伟则在陕西省政府民政厅当职员,是办公室里唯一的女性,月薪60元。 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之后,吴光伟就参加了西北救国联合会妇女部的工作。通过西北救国联合会的介绍,满怀革命理想与激情的吴光伟如愿以偿地来到了延安。1937年3月底,美国合众社驻天津记者 厄尔利夫到延安采访。吴光伟受命出任其采访毛泽东、朱德时的翻译。 完成了给厄尔利夫当翻译的任务后,吴光伟又担任了史沫特莱的翻译兼秘书工作。据史沫特莱记载:第一天他(朱德)和我一起工作的时候,于黄昏时分,我和我的中文教师兼秘书和翻译、原来是女 演员的吴莉莉(即吴光伟),在我住的黄土窑洞前面的平台上等他。莉莉的工作是在每逢我的中文水平不能够理解得清楚时,或是朱将军和我用一部分德文也不能传达意思时这种情况时时出现 便由她从中翻译。访谈中,遇到朱德不懂的美国文化内容,如著名美国作家马克吐温,也由吴光伟从图书馆查找相关资料,并翻译成中文,提供给朱德作参考。吴光伟的翻译兼秘书工作是很出色的 ,很令史沫特莱和朱德满意。    1937年5月,埃德加斯诺的夫人尼姆威尔斯(又名海伦斯诺)也以记者身份来到延安采访。她很欣赏吴光伟在舞台上对人物的塑造,更为生活中吴光伟高贵优雅又时尚现代的气质所惊讶,于是 对请吴光伟作了专访。海伦斯诺后来曾这样回忆吴光伟:我第一次见到莉莉(即吴光伟)是在剧院里,当时她正在演出高尔基的《母亲》,并扮演主角。她当时是延安的明星女演员,不仅有当演员 的天赋,而且能够在舞台上独领风骚。她很有教养,温文尔雅,容易接近,女人味十足,卓有魅力,二十六岁芳龄,已经结婚却并不依赖自己的丈夫,至少当时丈夫不在她的身边。吴莉莉看上去身材健 美,脸色红润,皮肤白皙而细腻。她非常美丽。她留着三十年代所盛行的齐肩短发,而且卷曲美观。延安的其他妇女则把头发剪得短短的,像个男子。在延安,只有我和莉莉烫发、涂口红,尽管我俩都 很谨慎,不敢涂得太重,这也不合延安的习俗。她是抗大学员,空闲时间都在学习    再后来,就发生了延安早期著名的吴光伟事件。这起所谓吴光伟事件,缘起于史沫特莱给延安带来的新变化。自称是大地的女儿的史沫特莱,不仅在延安采访写作,促成白求恩大夫的 援华,而且还倡导组织了灭鼠运动、节育运动,以及声噪一时的交际舞潮流。但是,在延安广受青年人欢迎的交际舞运动,却引起革命队伍里部分经过长征的女同志强烈反对,她们认为男男女女在一起 跳舞有伤风化,会使自己的丈夫变坏。最终导致贺子珍冲进史沫特莱住处,与吴光伟发生肢体冲突。事后,吴光伟、贺子珍都觉得自己受了委屈。尤其是吴光伟,她以一个现代知识女性的自我尊严和权 利意识,要求有关方面对此作出裁决,给她一个公道说法。这在党内被称为吴光伟事件。该事件的直接后果是导致毛泽东与贺子珍的感情危机并破裂,最后贺子珍出走,史沫特莱和吴光伟都被礼 送出延安。这样的结局,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吴光伟事件发生后不久,江青来到了延安,于1938年11月与毛泽东结婚。 吴光伟事件的发生,是吴光伟命运的转折点,此后,她便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其实,毛泽东与吴光伟的交流,仅限于精神层面。史沫特莱后来对斯诺曾说起毛泽东和她俩交谈时说:他(毛泽东) 说他怀疑从西方小说中读到的那种爱情是否真的存在,它到底是什么样。在他认识的人当中,我似乎是第一个体验过这种爱情的人;他似乎觉得在某些事上若有所失。史沫特莱还感到,吴丽丽好像在 毛的内心深处唤醒了一种微妙的、细软的感情和青春的热望。每当她与毛讨论罗曼谛克的爱情时,对话似乎是说给原是充当中间人的吴小姐听的。讨论过程中毛做诗,吴丽丽当然比史更欣赏毛的诗。她 以毛诗中所用的韵律赋诗作答,这使毛很高兴。他们详细讨论未来新社会中的男女关系,这些思想,都进入了以旧诗词的形式写就的诗篇。(《史沫特莱一个美国激进分子的生平和时代》,页235 236)    离开延安后,吴光伟先在西安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战时工作干部训练团第四团工作,她仍然希望能够回到共产党队伍里来,曾积极向党组织要求过,组织上也安排有关负责同志与她谈过话。但由于 复杂的历史原因,她被谢绝在革命阵营之外。几年后,她随丈夫到重庆,后来又到了台湾。她在延安时期的革命经历,也走进了历史的深处,几乎被人们所遗忘。 【源自知音网历史珍闻,编辑:刘继兴】
个人分类: 自说自话|2546 次阅读|1 个评论
人说陕西好风光
fqng1008 2010-10-25 15:12
昨晚,妻从陕西回来,准儿媳由深返京,她们正好错过,还一面未谋。 她先是在西安开了个会,然后前往黄帝陵。作为组织委派的中国工农红军医药先遣纵队第二团团长(因为要去延安),祭拜时就派上用场,团长身上多系一条黄丝带。看看那仪式,还是跟着组织好。 在延安,当地人对毛主席的革命感情还非常浓厚,或许是因为红太阳从那里升起。窑洞、宝塔山、延河水、南泥湾、黄土高坡一如既往,叹英雄远去物是人非。看看,妻擎一杆干红二团的军旗,仿佛在卖弄当年的豪情?可惜那时和现在都不会有这么老的团长。 壶口瀑布与众不同的是,带着黄土高原的浑水轰然涌下,那是秦蛮之地的豪放澎湃,还是北方部落的骥骜不驯?当然,它最终流向中原,成为华夏文明的发源,只是因为积淀太深,随着几千年的一次次溃堤和改道,中华民族的大河文化显得日益疲惫和虚弱。江河入海,相信无论多么浑浊的泥水都将随着海洋的宽阔而加入蓝色的怀抱,人类文明最终会汇集在一起。
个人分类: 人在旅途|3343 次阅读|0 个评论
杨琳琳,姚远:延安《解放日报》及其自然科学传播
kexuechuanbo 2010-9-11 18:00
延安_解放日报_及其自然科学传播
个人分类: 弟子学位论文|2828 次阅读|0 个评论
延安之行:旧貌新颜
sheep021 2010-8-11 12:34
延安,王家坪,军委礼堂,1975年的一场大水曾淹没到横梁之上(颜色较新的梁是后来修复的) 杨家岭,世界最大的窑洞群 延安 枣园 五大书记:走出延安,奔向全国 南泥湾一景:为人民服务,知识青年下乡,接受再教育。 (为人民币服务,农村青年进城,打工挣钱) 十年大变样,黄土高坡着绿装。十年前,这里还是黄土高坡,今天退耕还林见成效 曾经的南泥湾也是一个森林密布,狼豹成群,黄羊 山鸡满山坡的好地方啊。 只是不同时代,人们的审美标准不同,在当时,这意味着荒凉。而今天,这意味着生态、绿色、自然。 巍巍宝塔依旧在 清清延河没水了 神秘的宝塔夜景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744 次阅读|2 个评论
延安行小记
陈龙珠 2010-7-31 12:18
这一周,分别到北京、西安参加了新编《建筑工程容许振动标准》、修编《地基动力特性测试规范》二本国家技术标准的首次工作会议。借这2次会议的间隔,了却了多年想去一趟革命圣地延安的愿望。仲夏季节的陕北地区,高速公路两旁的 中低山夹黄土塬地貌 ,一眼望去,颇为青秀,一派生机。 在延安度留期间,参观了宝塔山、王家坪、杨家岭、枣园、南泥湾。在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当年住过的窑洞前,感悟着他们胸怀大志、艰苦奋斗的精神。五十岁不晚,只争朝夕。 以上2图为沿途风光 延河桥与宝塔山 延安宝塔 正面为清凉山:由中部向左依次走向新华社、王家坪、纪念馆、杨家岭、延安大学、国家干部学院、枣园 新华社旧址 王家坪军委礼堂木结构 杨家岭窑洞:左-毛泽东故居、右-先杨尚昆/后 李讷 及保姆住处 枣园:毛泽东故居 以上2图:南泥湾 延安的酸菜洋芋、混米饭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357 次阅读|3 个评论
真假法门寺
sheep021 2010-7-2 13:18
西安法门寺景区有两部分:老法门寺和相邻的新建法门寺景区 老法门寺 据说,新建的法门寺景区是投资53亿建成的,气势恢宏,就是不太像寺。 想去其经像流通部买一本《六祖坛经》,竟然没有。 其中有一副图片甚为惊人: 一九九零年香港宝莲禅寺圣一 法师 率团拜 舍利 ,方丈澄观法师,监院净一法师陪同,三人分别头、身体、袈裟皆成琉璃体,微妙的显示了一个数字佛指舍利密封到面世的时间 1113 年 下图是在延安一家饭店顶楼,隔着玻璃窗拍摄的延安宝塔,似乎也是琉璃体哦 陕西 法门寺 僧不满 景区 所建围墙 将其推倒(图)_网易新闻中心 核心提示:由于不满 景区 开发商在寺院的山门及主要出入通道修建围墙,20日下午, 法门寺 僧侣合力推倒围墙,并关闭山门,直至21日上午才重启山门。 news.163.com/09/0324/09/555NDJFQ00011229.html 2010-6-17 - 百度快照 法门寺 和尚不满 景区 开发商建围墙 将其推倒 - 大洋新闻 香港消息据《大公报》报道,由于不满 景区 开发商在寺院的山门及主要出入通道修建围墙,20日下午, news.dayoo.com/society/200903/24/53921_55 ... 2010-4-9 - 百度快照 举曲江全区之力 建设法门寺景区 ,确保2009年5月2日开放 - 城市发展... 12个回复-发帖时间:2008年11月4日 荣耀西安论坛 10月24日, 法门寺 文化 景区建设 专题会议在关中风情园第三会议室召开。会议由副市长、管委会主任段先念主持,管委会副主任杨书民、任西安、刘俊青、周冰、... www.bestxian.com/thread-39639-1-1.html 2010-6-5 - 百度快照 法门寺景区 开发争辩-搜狐新闻 2009年5月20日... 法门寺景区 开发争辩2009年05月20日19:53 [字号:大 中... 韩杰应也介绍,景区的主体建筑合十舍利塔原本要建200多米,同样因为... news.sohu.com/20090520/n264078135.shtml 2010-5-31 - 百度快照 王建伟/ 法门寺 文化 景区 开发建设模式的经验与思考_ _部门领导9_领... 法门寺 文化 景区 开发建设模式的经验与思考 发展旅游文化创意产业是对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一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积极响应。但是,如何发展旅游文化创意产业正成为陕西... 由此可见:法门寺和尚、法门寺景区开发商三者之间围绕法门寺是有一场角力的。而地方政府却一路高歌和谐,即是在经验与思考中,也没有提及如何正视、避免与化解开发商与和尚们之间的矛盾。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772 次阅读|2 个评论
延安王家坪毛泽东故居旁边的马兰草
sheep021 2010-6-27 22:39
延安王家坪毛泽东故居旁边的马兰草。 今天游王家坪,看到毛泽东故居旁边的这个植物很眼熟,问讲解员,竟然说不知道。后来在租衣服照相的小摊上问一个穿背心的被太阳晒得黑乎乎的大伯。大伯说是马兰草,叶子可以打草鞋,再问就不知道了。回程的路上与导游说起这个事情,导游说,那个大伯是那里的主任,今天租衣服的人没来,他过去帮忙的。 延安之行第一天,一问三不知的讲解员和好随便的主任以及这个坚韧不拔的马兰草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马兰草赋 康师尧 (1922-1985) 割来马兰草,打成草鞋穿。 接过长征志,踏破万重山。 马兰草,又名台甲草。 根系发达,叶量丰富,对环境适应性强,长势旺盛,管理粗放,是节水、抗旱、抗水、抗旱、耐盐碱、耐贫瘠、抗杂草、抗博 ? 虫、鼠害的地被植物。对贮水保土、调节空气湿度、净化环境有明显作用。马兰翠绿的叶、艳丽的花,可形成美丽的景观,建造绿地。植株不高,可免除修剪,节省大量的人力和财力。马兰根系深却稠密发达,抗强干旱,一般不用浇水可正常生长、开花、结果实。可为青蛙等两栖动物和部分益虫创造良好环境。马兰年利用年限长,产草量高。栽培马兰亩产干草达 781.9 公斤 ,种子 18.25 公斤 。干草利用率高,为各类牲畜尤其是绵羊喜食,营养成分丰富。据分析,成熟期干草含粗蛋白质 10.87%, 粗脂肪 3.01%, 粗纤维 33.4%, 除饲料用外 , 马兰的花、种子、根均可入药。花晒干服用可利尿通例,种子和根除温热、解毒。种子有退烧、解毒、驱虫的功效。作为纤维植物,可以代替麻生产纸、绳,根还可以制作刷子。因此,马兰可做荒漠化治理、治盐碱、庭院绿化美化的观赏植物,对于建植具有良好景观效果和生态保全性能的粗放管理的绿地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由它编织的席制品具有外观精美、 质地高贵、柔软吸汗、折叠方便,容易存放,一般能使用 20 年以上。 当年红军战士平时就用马兰草和破布条打草鞋穿。南泥湾屯田时期,战士们曾把马兰草打的草鞋等土产加工品献给朱总司令和贺龙师长。 马海德编织的草鞋(延安革命纪念馆) 2008/3/16 15:03:58 马海德编织的草鞋 草鞋长26厘米。马海德在延安时,担任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的保健医生,并先后在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等处工作过。1945年,为节省鞋袜费,马海德用马兰草编织了这双草鞋。1947年3月撤离延安后,马海德一直将它带到北京,1995年5月,由其亲属捐赠给延安革命纪念馆保存。 经查,还有一种马兰草可以做中药,但二者似乎并不是同一种植物: 蟛蜞菊(马兰草、黄花舌草、路边菊, 马兰头 ) 功效 清热,止血,消炎,抗癌。 宜食 适宜高血压病,眼底出血,青光眼者食用;适宜吐血,衄血,齿衄, 皮下出血者食用;适宜急性咽喉炎, 扁桃体炎,口腔炎,牙周炎和急性眼结膜炎者食用;适宜小儿疳积,疳眼,夜盲者食用;适宜摘其嫩茎叶作 蔬菜食用。 《本草正义》:马兰, 最解热毒 ,能专人血分,止血凉血,尤其特长。内服外敷,其用甚广,亦 清热解 毒之要品 也。 《随息居饮食谱》:马兰,甘辛凉,清血热,析醒解毒,疗痔杀虫。嫩者可茹,可菹,可馅,蔬中佳品, 诸病可餐。 忌食 女子月经来潮期间或寒性体征者不宜多食。    为植物菊科蟛蜞菊Wedeliachinensis(Osb.)Merr.的全草。产于福建、广东、广西等地。 夏秋采收,洗净,晒干,生用,亦用鲜品。 含蟛蜞菊内酯及异黄酮类化合物。 水提取物腹腔注射于小鼠艾氏腹水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甘、微感,凉。归肺、胃、大肠经。 败毒抗癌、清热退肿。 (1)败毒抗癌,用于癌瘤积毒:腮腺癌蟛蜞菊、野胡葱头各90克各用鲜品,捣烂外敷。同时内服:全蝎、蜂房、蛇蜕各等量共为细末,每服3克,日3次,温开水送,日1剂。能使肿块消除,张口困难缓解。喉癌蟛蜞菊、龙葵各30克,马勃3克,木蝴蝶4.5克,生甘草、桔梗、诃子各6克切碎,水煎2次分服,日1剂。能使颈部肿块消除,吞咽顺利。贲门癌蟛蜞菊,半枝莲各30克,白花蛇舌草60克,切碎,水煎2次分服,日1剂,能使胀痛、呕吐等症状缓解,癌肿逐渐缩减。直肠癌蟛蜞菊、薏苡仁、白花蛇舌草各30克,仙鹤草、白槿花、红藤各15克,白头翁、槐花、苦参各9克切碎,水煎3次分服,日1剂。能使便血及粘液减少,腰痛及后重解除,肿块逐渐缩小。 (2)清热退肿,用于发热炎肿,流感发热蟛蜞菊15克,桑叶、薄荷各9克水煎服。署热痧胀蟛蜞菊60克,细叶香9克水煎2次分服。白喉肿痹鲜蟛蟛菊60克,甘草6克,通草1.5克加水浓煎服,日1~4剂。同时用鲜品捣烂绞汁,加相当于药汁1/4的醋,用棉签蘸药液涂沫焦膜,日2~3次。 煎剂:15~60克(白喉可日服4剂)。外用:适量(多用鲜品)。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908 次阅读|0 个评论
毛泽东1945年在延安对黄炎培说的民主是什么?
wangql 2010-3-4 10:26
1945年,毛泽东与黄炎培在延安有一段著名的对话: 68岁的黄直言相问:我生六十余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见到的,真所谓其兴也渤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大凡初时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人不卖力,也许那时艰难困苦,只有从万死中觅取一生。既而环境渐渐好转了,精神也就渐渐放下了。有的因为历时长久,自然地惰性发作,由少数演为多数,到风气养成,虽有大力,无法扭转,并且无法补救。也有为了区域一步步扩大了,它的扩大,有的出于自然发展,有的为功业欲所驱使,强于发展,到干部人才渐见竭蹶,艰于应付的时候,环境倒越加复杂起来了,控制力不免趋于薄弱了。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 53岁的毛肃然相答: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f9d8dc0100hn43.html?tj=1 那么毛泽东所说的民主究竟是什么呢?这可以从1949年9月29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通过的起临时 宪法 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共同纲领 》中得到体现: 见: http://baike.baidu.com/view/428031.htm 第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依法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第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有思想、言论、集会、结社、通讯、人身、居住、迁徙、宗教信仰及示威游行的自由权。 第十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权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用普选方法产生之。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各级人民政府为行使各级政权的机关。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726 次阅读|3 个评论
延安整风,林彪骂人救叶群
热度 1 chrujun 2009-12-12 18:06
林彪平时沉默寡言,面无表情。无论打了多大胜仗,死了多少人,都看不出他表情有什么变化。 但在延安整风期间,林彪为叶群被整大动肝火,在会上大声开骂。这一骂把所有人都镇住了,再也没有人敢查叶群的历史问题。 事情是这样的。叶群,原名叶静宜,1919年生于福建省福州。其父叶琦是国民党少将。叶群是叶琦与其特宠爱的三姨太生下的爱女。叶群中学毕业后,考取了国民党控制的电台当广 播员,并加入国民党的C、C派组织。延安整风运动期间,贺龙夫人薛明因知道叶群老底,她把叶群约到家中,对叶群说:现在正是整风的审干时期,我希望你主动地把履行没有履行入党手续,介绍人是谁,在南京时的种种表现,以及同国民党教官和丰城县县长等人的关系,如实地 向组织讲清楚。 叶群一听。立即翻了脸,尖声大叫道:你要干什么?你们趁林彪不在家,你们把我打死好了!。薛明一看她这个样子,也就来了气,说道:好,你不愿意谈,那就跟你到组织部谈,党员对党组织该谈吧!于是,就把叶群拉到了中组部。王鹤寿出来接待了她们。由于叶群是林彪的妻子,王鹤寿不敢处理,只好向上级汇报。 这件事被林彪知道了,他马上从前方赶回延安。在会上高声骂道: 他妈的, 老子 在前线流血打仗,你们在后方搞我的老婆 。这一骂把所有人都镇住了,再也没有人敢查叶群的历史问题。 在文革期间,林彪对江青大怒,制止了中央文革小组对军队下手。 林彪不怒则已,一怒惊人。一生所知的两次大怒让元帅夫人和第一夫人折服。 第一次发怒保护了家人免受延安整风的折磨;第二次发怒保护了军队免遭文革破坏。
个人分类: 历史忧思|11300 次阅读|2 个评论
红色教育的基地
jxz1963 2009-7-4 00:30
延安的绿化是值得一提的,可以说延安是全国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的典范! 现在的枣园原名叫延园! 巍巍宝塔曾经指引了中国革命前进的方向! 延河的水已经几乎断流了! 站在七大会址前,让人有一种神圣的感觉! 大生产运动时的纺车
个人分类: 人生阅历|4190 次阅读|0 个评论
延安的窑洞
jxz1963 2009-7-3 23:42
在延安的整个参观过程中,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延安的窑洞,不论是我们住宿的宾馆,还是杨家岭、枣园,仰或是著名的延安大学、清晾山新华社旧址,都是与窑洞有着许多说不完的故事。 比较现代的窑洞 外观现代的房子依然是依山而建的窑洞,但从外观上已经见不到窑洞的特色,这与关中平原的房子已经没有了差距。 典型的土木结构的窑洞,这样的窑洞已经有100年的历史了! 现在展现在人们眼前的领袖们的旧居,已经是修复过了的,但还有着厚重的原始印迹。 小小的四合院和门外的绿色植物,显得是多么的宁静! 延安窑洞宾馆的夜景竟是如此之美!
个人分类: 人生阅历|9267 次阅读|1 个评论
延安行的一组照片
jxz1963 2009-7-1 23:59
七一时节,和单位一行六十多人共赴革命圣地延安,接受再教育,现发部分照片共享! 在黄帝陵 在黄帝陵的港澳回归纪念碑前留影 在黄帝陵的人文初祖大殿里顶天立地 著名的黄河壶口瀑布 延安的窑洞 延安时期毛主席的书架 延安宝塔山
个人分类: 人生阅历|4021 次阅读|2 个评论
延安自然科学院旧址纪念碑碑文
suqing1961 2007-9-27 22:15
1939年4月,抗日战争最艰苦之际,为培养抗战救国技术干部和专门技术人才,中共中央决定创办自然科学院。翌年1月,陕甘宁边区政府勘选延安杜甫川为校址;同年9月,建于此地的自然科学院开学,由此开创了我党高等理工教育之先河。 抗战胜利后,延安自然科学院辗转华北办学,先后易名为晋察冀边区工业专门学校、华北大学工学院;1949年8月迁京,与中法大学数理学部合并;1952年1月,更名北京工业学院,随被确定为我国第一所国防工业高校;1988年4月,定名北京理工大学,发展成一所多科性全国重点大学。 时值学校 60周年华诞,瞻仰自然科学院旧址,抚今忆昔,无限感怀,谨立此碑,以追颂前辈创业之伟业,弘扬延安办学之传统,陶冶吾辈育人之情操,激励后人创新之精神。 2000年9月为北理工60周年校庆学校旧址立碑而作
个人分类: 信笔涂鸦|5605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6: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