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年轻学者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早立方向,潜心学问,定有成绩
热度 5 wangdh 2019-11-2 13:11
早立方向,潜心学问,定有成绩 王德华 (说明:根据在第九届全国动物生理生态学学会会议上的发言稿整理。) 中国动物学会动物生理生态学分会主办的全国第九届动物生理生态学学术会议于 2019 年 10 月 25-28 日在河北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举行。这是学会成立后的第一次学术年会,会议代表达 260 余人,学术报告很精彩,墙报也很漂亮,尤其青年学者和研究生们的研究进展和学术演讲,对学术的追求和热情很吸引人,也很感染人。 一年来全国动物生理生态学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有些进展是很令人振奋的。就我自己有限的的了解,举几个代表性例子: 在鸟类中,中科院动物研究所雷富民研究员团队通过对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的三种雀形目鸟类(褐冠山雀、黑冠山雀、棕额长尾山雀)和其各自低海拔地区的近缘物种(沼泽山雀、黄腹山雀、红头长尾山雀)进行比较转录组学分析,揭示了 3 种高海拔鸟类可能以序列和表达水平协同改变的方式实现其适应性进化。文章发表在 Proceeding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 USA ( PNAS )上。 在爬行动物中,中科院动物研究所杜卫国研究员团队发现乌龟胚胎通过行为热调节可以影响自身的性别。他们利用辣椒素受体阻断剂抑制了胚胎的行为热调节,使胚胎无法选择适宜的温度发育。通过比较胚胎行为热调节受抑制和不受抑制后代的性比,发现胚胎行为热调节受抑制的后代巢温较低时基本都是偏雄,巢温较高时是偏雌的,能在卵内选择适宜温度的胚胎,其后代性比接近于 1 : 1 。他们利用行为和生理结果构建了机制模型,预测了未来气候变化条件下胚胎行为热调节对种群后代性比的影响,表明胚胎能够通过行为热调节缓冲气候变化对种群性比偏移的影响。文章发表在 Current Biology 上。 在无脊椎动物(贝类)中,中国海洋大学董云伟教授团队通过对齿纹蜒螺、熊本牡蛎、中华滨螺、短滨螺、日本菊花螺、白脊管藤壶等物种的群落结构、地理扩散、和生理生态学特征测定,揭示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潮间带生物地理学分布格局的影响机制,即冬季低温是限制南方种群和南方物种向北扩散的制约因素。文章发表在 Global Ecology and Biogeography 上。 在哺乳动物中,我们研究组对啮齿动物的肠道菌群对代谢产热调节的研究,也有了新的进展。通过配对饲喂实验、菌群移植实验、药理学实验等,揭示了通过肠道菌群—肠—脑这个轴系激活去甲肾上腺素— PKA 产热信号通路,促进了产热蛋白( UCP1 )的表达等。文章发表在 the ISME Journal 上。 这几个例子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如: 1 )科学问题是从多年研究的积累中提炼出来或拓展、深入的; 2 )多学科、多技术结合,运用新技术手段; 3 )通过比较的思维方法,聚焦关键生态因素的影响; 4 )机理性探索,多个实验,从表型到控制实验 manipulation ,逐步回答科学问题。 这个范式可以作为研究生选题的参考,也可以作为年轻人科研方向的参考。 在此我也谈点个人的看法,与年轻学者们和研究生们讨论。我有一个观点:年轻学者要尽早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无论是年轻学者,还是有志向走学术路的研究生,都需要早点确立自己的研究方向。确定自己喜欢的研究方向,自己愿意和希望能够继续深入的方向,能够发挥自己特长的方向。同时要选择与导师的大方向既有重叠又有分离的方向,或者在导师研究方向的基础上完全拓展新的方向。 还有一点,作为研究生和青年学者,要多花时间和精力思考科学问题,勇于开拓新的领域,多拓展新的方向,多深入、多积累、多交叉和整合,多做系统性的工作。一个人一旦确定了方向,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去回答和解决,逐步深入或拓展,潜心钻研,积少成多,一定会有成就,有创新的成绩,有不跟风的成绩。学术就是这样做的,这样做才会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学术。 生态学研究有国际性,也有区域性和本土性。我国地理特征多样复杂,代表性种类多样,也有不少土著物种。实际上,我国动物生理生态学领域还有很多空白。很多珍稀濒危物种,以及很多类群,对它们适应环境的生理学机理还未知。如大型野生动物生理生态学,如亚洲象、藏羚羊、金丝猴的环境生理学(或保护生理学等)还不是很多。 所以,我国的年轻学者责任重大,同时也天地开阔。
个人分类: 学术会议|9745 次阅读|15 个评论
远离导师和牛人,做一个独立学者
热度 53 SoSoliton 2017-1-17 09:25
年轻学者博士毕业或博士后出站,是继续留在导师(supervisor)身边工作,还是离开导师另攀高枝或寄人篱下,亦或是坚定地做一个独立学者?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然莫衷一是的问题。英国伯明翰大学微生物学教授 Laura Piddock 的建议 ,在动辄寻求合作或加入团队的学者看来,可能有点离经叛道。 其一,他建议年轻学者开启自己的学术生涯时,一定要远离自己的导师,即使是有幸继续留在读博士或做博士后的机构工作,也要与导师保持距离。这种距离包括: 1. 研究领域的距离。确保研究领域的独特性。你正在做的事情根本不同于你以前的导师,这一点必须是绝对明确的。 2. 物理空间上的距离。工作地点不要与你以前的导师在同一栋楼;如果不幸在同一栋楼,要确保不共享同一区域。许多大学就像科研“酒店”(research hotel),所以虽然与你以前的导师共享一个实验室是诱人的(因为他们有你可能需要的所有设备),但你不应该这么做,否则,你会被视为仍然是他团队的成员,而不是独立的。 有国人总结成功的五大要素:自身努力,高人指点,贵人相助,菩萨保佑,小人不捣乱。年轻学者离开导师后,是否可以找其他高人指点或贵人相助呢?Piddock教授认为这是十分必要的,也是非常重要的,但作为一个独立学者,同样要跟高人或贵人保持一定距离。所以其二,他建议: 3. 找一个非合作者作顾问(mentor)。注意mentor不是supervisor,mentor大概相当于高人和贵人吧。另外,顾问必须是非合作者,这是非常重要的,否则你的领域与顾问的领域可能变得模糊不清且合作将永远优先,久而久之你会逐渐失去自我。永远不要低估有些学者可能是多么的雄心勃勃和残酷无情,所以找一个在你的领域中没有既得利益(这样可确保你即使发Science他也不惦记)的人作顾问是非常重要的。但这个顾问应该和你在同一学科内,这样他明白潜规则(unspoken rules)和成功所必需的东西。 4. 谨慎对待那些希望与你合作的同事。如果这个同事与你以前的导师有过合作记录,那么你将被认为是他们的学生/博士后、所以在从事和发展他们的想法。这是很残酷的现实。确信找你合作的人是看中你独特的技能而不是其它原因——想起了 美国科学院院士Tilahun Yilma前不久对咱中国人说的话: “ 如果实验室做的事情仰仗于某个年轻科学家的点子,而实验室的大教授仅仅因为是实验室的‘头’就可以把研究成果抢过去,这是非常不好的,这对中国科研体系来说也非常不好。” Yilma 形容 一些中国教授就像“奴隶主” 。请注意,这样的合作也可能挑起你和你以前的导师之间的冲突,而你与以前的导师可能仍然有持续的合作。慎重决定哪一种合作对你是最有价值的! 5. 如果你是一名女性,要找一个女顾问。作为女性学者的陷阱怎么高估都不过分,但不幸的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意识到这一点。找一个比你早出道几年的人指点一下应该是必要的。 Piddock 教授的观点其实跟 Yilma 是一致的。Yilma表示,在美国实验室体系里,如果年轻科研人员只要能获得自己的实验室,有自己的经费,就被允许离开,不必再为原来的实验室“打工”。站在大学角度讲,“大学雇这些年轻的科学家,不是让他们给学校别的教授干活的,而是让他们独立开展研究的。” 总而言之,年轻学者博士毕业或博士后出站后,开启学术生涯,傍导师或傍所谓的大牛可能有好处,但加入须谨慎、远离须果断,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丧失“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年轻学者只有 走出导师或其他牛人的阴影( move out shadows ),才能成为并被外界认为是一个独立学者。 学术独立: 年轻学者的 学术独立指的是什么 跟谁合作最可能做出最好的科学? 科学研究需要足够的沉默 科研合作:人人都要吹哨子 一枚鸡 蛋和一篮鸡蛋 打光棍有利于科研不利于教学
个人分类: 谈点正事|28870 次阅读|63 个评论
屠呦呦获诺奖的启示与思考!
热度 1 Shifengyu 2015-10-6 17:34
屠呦呦获2015年度诺贝尔奖!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5/10/328115.shtm;http://www.nobelprize.org/ 。这恐怕是今年国庆假期最轰动的新闻了。 屠呦呦老前辈获诺奖,对中国学者尤其是年轻学者们有很大激励作用,但是成功模式是无法复制,毕竟时代不同了。对于年轻学者来说,我觉得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第一 科研方向。年轻学者们精力旺盛、思维开阔,立足长远、做好规划,尽早确立自己的科研方向,有利于未来发展。 第二 科研选题。年轻学者资源有限,科研选题切记跟风和盲目,最好能根据科研方向,寻找突破点,进而选题。切记无序选题,选题最好有系统性、渐进性、持续性、创新性。 第三 学习经历和资历。虽然“三无”屠老能获奖,但毕竟现在时代不同了。现在,无博士学位,基本无法进入科研院所和高校工作,更别提搞科研,做项目组长了;无职称,连生活都难以保障,也科研无从谈起;若经历不足,则见识和思维就会狭隘,也不利于选题。 第四 科研成果的积累。若没有科研成果的积累,则无法获得项目资助,也无从谈起科学研究。 第五 调整好心态。现在社会是物质的社会,各种诱惑太多,若不注意,就会跑偏了,既浪费时间,也会在岔道上越走越远。 第六 利用好时间。科研方面的突破,多数需要时间积累,毕竟每人的时间是有限的,利用好时间,才有可能在科研方面有所收获。 第七 学术交流。多参加学术活动,及时展示成果。 第八 身体健康。科研是长期的事情,身体是基础,若身体健康不能保证,其它也无从谈起。 最后,希望年轻学者们能以屠老前辈为榜样,努力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更多突破!祝大家好运!! 2015年10月6日于 齐齐哈尔大学 食品学院
个人分类: 科研之路|2064 次阅读|2 个评论
如何在学术会议上识“大牌”?
热度 43 SoSoliton 2014-9-2 09:38
亲,啵一个么? 暑假是一年当中学术会议的高峰期。会议一多,学者们自然就像世界各国的首脑们一样,虽彼此相隔遥远,但见面频繁,不仅有助于加深彼此间的私人友谊,更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与首脑会议不同的是,学者们参加会议多了,难免听到一些不断重复的学术报告,这就像老文小时候看电影——前晚在陈家湾,昨晚到豆腐塘,今晚准备去渡船口生产队看电影,结果看的都是《永不消逝的电波》。 前不久,在一个学术会议的茶歇,一堆人宠着阿K,夸赞阿K是讲师团的或放映队的,这个暑假已在多个场子为大伙宣讲或放映N回了。能在各种学术会议上巡回宣讲或放映同一部“电影”,说明阿K是目前学术界的活跃分子或学术新星,自然被众多刚出道和将出道的年轻人(特别是研究生)所景仰。有年轻人问阿K跑场子般参加学术会议有什么收获,阿K是个热心人,非常乐意分享自己的切体,他说最大的收获是认识或结识了许多大牌人物。阿K特别提醒年轻人:学术追求越高,则要识要拜的大牌便越多,因而越需要多多参加会议。几位年轻人又十分虔诚地请教阿K:如何在学术会议上识大牌呢? 阿K倾囊相授,不吝指教。他说,在国内举行的学术会议上识大牌非常简单,而在国外就要难很多。 其一,在开幕式上识大牌。阿K说,国外学术会议的开幕式很简单,一般不设主席台,而国内学术会议开幕式的阵势与电视里报道的各级政府重要会议的开幕式完全一致,庄严、隆重。坐在主席台上的,毫无疑问都是大牌人物,其大牌程度一看座次便知——越前排越大牌,同一排的越居中越大牌。有时候,开幕式上坐在主席台上的比坐在台下的还要多,年轻人如有幸参加这样的会议,就会情不自禁地有种飘然感, 感觉自己也坐主席台了——台上台下谁分得清呢。 阿K还透露天机,说开幕式正式开幕前,常见主持人在广播里不断重复:“请XX到主席台就座!”这种情况,往往并不是XX故意耍大牌或表谦虚,而是十有八九XX的大牌程度与其在台上的桌签位置有偏差,例如,本来在前排的却挪到了后排,本来居中的结果是靠边。阿K说,做学问的谁不明白,座位就是地位,所以换了谁都不会在众目睽睽之下上台自贱。 其二,通过报告类型识大牌。阿K说他最近参加会议有点多,是因为邀请的人比较多,邀请人都是大牌,谁都得罪不起。另一方面,阿K又感觉很满足、很得意,因为他说,作邀请报告的一般是大牌,作一般报告的绝对不是大牌,其中,大会比分会邀请报告者大牌,靠前比靠后报告者大牌,不亲自报告者比亲自报告者大牌,常年讲同一个报告者比不断讲新报告者大牌。 阿K又透露一点玄机,说中国人比老外聪明,更深谙邀请报告的大牌性,所以有时会议组织者为了网罗尽可能多的大牌,把所有报告都变成邀请报告,这样,报告者个个有面子,而组织者也凸显了自己的能耐和会议的“高大上”。他说,参加这样的学术会议就像参加各种高级会所,是有门槛的,或要有身份的,所以,年轻人若能参加,说明离大牌也不远了。 其三,在餐桌上识大牌。阿K说,国外的学术会议不怎么人性,一般不管参会者的死活,而国内以人为本做得非常好,一般会管到底,而且是精细化管理、分类服务。例如,在国内会议用餐场所一般是见不着大牌的,他们不是不食人间烟火,而是被拉去吃小灶了;唯一有可能在用餐时见到大牌的,是在主办方的招待宴会上,这时,餐桌上有高档酒水和桌签的是大牌,桌签位置彰显大牌程度,这是严格遵循中国饮食文化礼数的。另外,哪怕在没有桌签的酒桌上,不断有人去毕恭毕敬敬酒的,定是大牌。 其四,看到会和退会时间识大牌。在阿K看来,大牌没有不日理万机的,所以他们晃一晃就足以代表参加了会议。来也匆匆去也冲冲者必是大牌,来也迟到去也早退者更是大牌。 作为压轴,阿K最后玄机了如何识大牌中的大牌。他说,有时,会务组在会场发通告,说XX的报告要延后半天;半天后,再次发通告,说XX的报告还要再延后2小时;最后,在万众翘首期盼中,报告人匆匆赶到会场,诚恳表达歉意,深刻检讨原因——刚要赴会时突然接到上级通知,被某重要领导点名拉去共商国是;或者,刚在另一个十分重要的国际会议上作完主题报告就赶飞机,unfortunately,飞机误点了,刚下飞机就直奔这个会场,时差都还没倒过来。而那个重要会议的地点,大伙一听就知是海外某个风景秀丽的旅游圣地。阿K说,这样的报告人,绝对是大牌中的大牌。 老文前不久读到美国《今日物理》杂志上的一篇文章,说科学家们参加学术会议,过去顾虑的是“如何熬过一个会议”,因为“一群学术报告听众就像一群野生动物——他们能嗅出一百码范围内的恐惧”,学术会议上难免唇枪舌战的火药味,而如今盘算的是“如何获得成功”。怎么才算是在学术会议上获得了成功呢?一位老外告诫年轻人:“那种认为在学术会议上记了笔记、分享了新成果就是成功的观念,是胡说八道,因而无论如何都是要避免的。”与时俱进看,老文非常赞同这位老外的戏谑之言,因为如果参加学术会议纯粹是为了分享新成果的话,哪有那么多的新成果值得分享?哪用得着举办或参加那么多会议?阿K的经验值得推广,因为他是紧跟世界潮流的。 (发表于《齐鲁晚报》2014-9-4第B02版: 如何在学术会议上识“大牌” ; 又被登于 《湖南大学报》2014-12-29 第1358 期第P2 版 ) 牛B、大牌、学术交流…… 把学术较真者关进笼子 最好的合作是孤独,最好的交流是沉默 一个学术报告,别人可看透你一切 如何才能每年发 10 篇左右 nature 和 science? 大学里肯定也是不上课的老师最牛 B 院士怎么可能比院长还大了! 推荐一名官员到清华北大当博导 我们中国人咋尽给诺贝尔奖评委出难题 博士牛不牛 vs 导师牛不牛 人才到处有,天才已灭绝
个人分类: 无所事事|31346 次阅读|55 个评论
读近日年轻学者博文和评论抱怨之感言
热度 1 陈龙珠 2013-11-27 08:46
在人多竞争激烈和社会价值观迷惑的时代,自强不息,更重要。 “树挪死、人挪活”,有道理,但过程必须重视谋略:因为按现代科技,挪树致死的概率已大为降低;而不客观审视自己和环境,喜欢调来换去的人,路越走越窄的,已大有人在,归海现象或是其中一例。 这些年,对来身边攻读学位和工作的年轻人,本博都会提醒思考一个问题:工作是否为了自家乃至社会能够更好的生活? 我们每个人,在理想和现实的博弈中,至少别忘记自己对家庭所应该担当的责任。
个人分类: 社会思考|2993 次阅读|2 个评论
70年出生的年轻学者江雪源博士去世, 惋惜!
热度 34 lywang 2013-11-14 13:48
昨天晚上回到家里,妈妈告诉我在南京大学西门的告示栏内有一个讣告:有一位70年出生的博士去世了。吃过晚饭,特意去看了一下。我不认识江雪源博士,讣告显示江博士为生命科学院的副教授,我去生命科学网站上也没有查到他的较为详细的介绍。但是70年的他,英年早逝,却让我陷入了沉思,我不知道江博士因什么病情去世。每年一度的体检应该给诸多年轻学者敲起了警钟。你,我, 他(她)应该爱惜自己的身体,保护自己的健康, 珍惜自己的生命! 讣告贴在下面, 江晓源博士,愿你在天堂安息!你在天堂默默祝福你的亲朋好友和你的弟子们好好生活。
13003 次阅读|39 个评论
年轻学者是否需要给自己一个借口
热度 18 wangdh 2012-1-15 10:26
年轻学者是否需要给自己一个借口 (王德华) 年轻人成长过程中会受到很多不同程度的管制、限制和约束,有来自长辈的,来自家长的,来自学校(单位)的,来自社会的,有合理的,也有不合理的,有文化的,有传统的,也有人为的和随意的。我们都清楚,社会如果没有规矩那是要乱套的,也知道如果规矩太多了对年轻人的思想是一种约束和禁锢。如果社会上叛逆的多了,愤青的多了,较真的多了,刺头多了,估计大家会感到另一种感觉;如果绵羊多了,圆头滑脑多了,世故的多了,势利的多了,虚伪的多了,也不是什么好事。人们的一般感觉是,听话守规矩的,往往会很吃亏,投机取巧的反而会有很多发展机会。社会需要一种平衡,但毫无疑问的是一个正常的社会是一定要大力倡导大家守规矩的。对于科学,也一定会鼓励年轻人敢于创新,敢于质疑,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不墨守成规,不循规蹈矩,就是常说的敢为天下先。 青年人喜欢抱怨。抱怨不是坏事情,抱怨是一种权利,是每个人的权利,但在某种程度上说抱怨是年轻人特有的一种权利。到了世故的年龄,经历多了,敏感和承受阈值提高了,很多时候就变麻木了,熟视无睹,很多事情反而不抱怨了,哀莫大于心死大概就是说的这种状态吧。所以,年轻人气盛,有活力,有朝气,该抱怨的时候一定要抱怨,要敢于抱怨,要有礼有节地抱怨。从另一个方面讲,抱怨也是一种心理需求,气出了,气顺了,失调的心理会重新达到平衡。如果抱怨能使自己心理健康,为什么不大声抱怨呢? 虽然可以抱怨,有权力抱怨,但不要指望抱怨。我们抱怨的时候总是希望他人能理解,事情能解决或缓和。很多时候抱怨对事情的解决没有多少作用,不是所有的抱怨都可以解决问题的,如果什么事情寄希望于抱怨,那实在是一种梦想了。抱怨的话,尤其抱怨过火的话,没有几个人愿意耐心听的,至多从知心朋友那里得到些劝慰的话,尽管有时候是几个小时的促膝长谈,实际上也就是那么几句反复重复的话。 有些抱怨是必须的,有些抱怨是可以理解的。但很多时候有些抱怨是自欺欺人的,如果自己意识不到,久而久之,形成一种错觉,自己身陷在一种错觉中,就注定了自己的失败和尴尬地位。 当今许多刚刚走上科研岗位的年轻学者,一旦遇到一些不顺,看到一些不公平,心态不平衡,往往是热血沸腾、慷慨激昂,苦水无边。不排除有些事情是真正值得抱怨和哭诉的,但也不排除不少抱怨实际上在给自己的碌碌无为或者失败、懒惰寻找一个理由罢了,是自欺欺人一种心理游戏而已。如果自己沉迷于这种自我欺骗,久而久之就不会认为是一种自我欺骗,反而会是堂而皇之的成为公开为自己开脱的理由了。 我觉得年轻学者如果自己真想要做点事情的话,是不困难的,关键看自己的想法是否切合实际,自己愿不愿意去想、去做。现实中的科学问题很多,科学是永远没有止境的。有些科学研究,需要高精端的仪器设备,需要巨资支持,也有些研究不需要很多资金资助、靠自己智慧就可以实现的,这又涉及到兴趣和执着问题。如果自己真正喜欢去多一件事情,痴迷做一件事情,不会去抱怨条件的不足,反而会想尽办法,去动手、动脑,开始行动,这才是真正务实的,也是能够做点事情的。具体到生物学研究,我们身边有多少生物学问题需要解决?我们的衣食住行,各种虫鱼鸟兽的行为和形态,花草树木的花开花落,只要是有心人,受过正规的科研训练,很容易找到适合自己的环境和科研条件的课题的。的确,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反过来想,有米你就能成为巧妇了吗? 年轻人经常抱怨没有科研经费从事自己喜爱的科学研究,而羡慕那些要条件有条件、要经费有经费的同龄人。仔细分析实际情况,有不少受到资助的青年学者并没有按照自己当初的志向去发展,也有不少年轻人在科研条件和科研经费都充足的环境里,也没有做出让人满意的成绩。所以,正确认识自己是很重要的,正确理性的心态是很关键的。原谅自己是一种心理需要,给自己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有时候也是需要的。重要的是要自己摆脱心理上的阴影干扰,行动起来,思考起来,观察起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沉迷于自己喜欢的事情中。大自然的奥秘多着呢,科学是无止境的,也不会有最后答案的(至少现在看不到),这就是科学之所以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原因吧。 环境因素对于青年人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也是社会必须关注和重视的。社会关注和关心年轻人的成长无疑是正确和必要的。年轻人对自己职业(事业)和人生追求(目标)的合理规划同样也是很重要、很关键的。自我放松,自我放纵,对于年轻人的成长是很麻烦的事情。不是不可以抱怨,但要想有所得的话,没有付出是不可能的,抱怨不会给你带来任何成功的喜悦。无论社会环境如何,社会还是承认能力和贡献的,人在世上毕竟不是几天的日子,真正有才华有潜力有成就的年轻人,还是有很多机会的。 自我解脱,自我欺骗,我们每个人都是不自觉就这样的。很多时候的抱怨也好,各种托词也好,无非就是给自己一个理由,一个借口,一个脸面。除了暂时欺骗自己、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还有什么呢?
个人分类: 生态学科研入门|7502 次阅读|17 个评论
[转载]陈平原:中国大学对年轻学者要求太苛刻
吴信 2011-12-18 11:34
陈平原:中国大学对年轻学者要求太苛刻 北京大学教授陈平原12月16日在广州举行的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学术论坛上指出,当下,中国许多大学对年轻教师学者的标准和要求“太苛刻”,使得他们全都手忙脚乱,心气浮躁,根本没有时间想问题或从容读书。 “再好的苗子,也得用心栽培,休养生息,才能长成参天大树。若都急功近利,会出大问题的。”陈平原说。 他指出,现在,有些学生报读大学或选择专业时,不是基于兴趣,而是排名;有些家长为子女选校时,不是基于教育素质,而是排名;有些雇主招聘大学毕业生时,不是基于他们的才干和品德,而是他们所念大学的排名。高等教育全球化和由此引发的激烈的教育市场竞争,让部分学者和大学领导层纷纷参与到“排名”中。 陈平原表示,由于排名的刺激,中国各大学都在争抢“大师”或“明星学者”,而对于刚出道的青年教师,则不甚关心,当廉价劳动力使用,且提出不近情理的考核标准。如某名校历史系规定,博士生必须在《历史研究》上发表论文,才能给博士学位。“照此要求,《历史研究》一年发表的文章全被该校包揽了。即便是训练有素、颇具创见的教授,一年能写一两篇好论文也就不错了。” 陈平原指出,转型期的中国学界,以项目制为中心、以数量化为标志的评价体系,最受伤的是“慢工出细活”的人文学。从长远看,受害最严重的是从事人文研究的年轻学人;40岁以下的副教授或刚刚入职的青年教师,一方面有朝气,还想往上走,不愿意就此停下来,另一方面,学校压给他们的任务比较重,因而心力交瘁。“因此,我再三向北大校方建议:善待四十岁以下的年轻学者。” “眼下中国各大学明码标价、真金实银地奖励老师们在‘顶级学刊’发论文,其实是不自信的表现,这明显扭曲了大学的职责和精神。”陈平原表示,中国的大学要了解自身的整体实力,明白自己的真实位置,理解现有的教师队伍以及制度,设计合理的工作目标,脚踏实地地去做,而不是拔苗助长,追求“大跃进”的效果。
个人分类: 改革创新|2025 次阅读|0 个评论
学者需要一个舞台
longfo 2009-11-9 14:54
最近在网络上博士后跳楼闹的沸沸扬扬,搞的我对学术失去了一些兴趣.红红火火得全运会把很多已经红的发紫的明星又给烧了一把火,更加红火了.看看那些体育明星和娱乐明星们吧,他们的富有真的没有办法和著名的学者相提并论. 看看这些著名高校的教授们交通工具吧,都是一些老掉牙得自行车,我老板得自行车我骑着都想给他扔了,但是这些教授们真的很贫穷,相对于他们对社会作出的贡献而言.网络上这些明星们的车今天换了明天换,就连一些小破提足球得都买跑车玩,这个世道真的无奈了. 学术在根本上没有得到重视.他们每天都在为了国家做着贡献,国家却没有一个他们应有的舞台.现在来看高原子弹得有点钱了,但是其他的行业呢,还是一样贫穷.一直都在说,我们国家得学术腐败,我觉得媒体记者应该好好看看,他们生活在一个什么得恶劣条件下. 我说,体育是钱堆出来得,学术是穷逼出来得. 这还好了,在穷也是学校的教授,复旦大学有很多教授每天过着清贫的生活.总也比浙江大学老师跳楼要好一些.这就说明了,你学习好,你搞的东西有用,你的东西可以防止杭州地铁工地倒塌,这些都没用,一个月2000块钱的工资,这就是国家对贡献的衡量标准.可是杭州的地铁工地还是倒塌了,这是学者的悲哀. 看看这些孩子吧,他们都是富的流油.我搞了接近十年的科研了,我几乎还没有得到一分钱,国家没有给予我们一个舞台展示科研工作者的才华.打排球拿冠军全世界出名,你搞个专利出来不也世界出名嘛,国内不给科研舞台,科研工作者就没有任何动力去取得更高的成就,或者说,搞出来也没人搭理你.现在胡主席接见这个接见那个,温总理照顾这个照顾那个,在春节的当天我还在作实验,研究如何降低香烟对呼吸系统造成的危害.没人来看望你,好像我们这些贫苦家庭出来的科研工作者都是强势群体一样. 研究生的待遇一点也不比农民工好.这就是中国主流科研队伍的现状.我在想为什么没有一个展现青少年科研工作者的盛会,我们同样需要一个舞台. 科研的空间太小了,小到一个人活不下去,那边一群人在欢呼我得冠军了,这边一个伟大的科学家还没有表现自己就悄悄的离开了这个世界. 我们的训练一点也不比体育工作者好.他们每天刻苦训练,我们每天努力学习,他们伤了筋骨,我们坏了心脏坏了肝脏坏了五脏六腑. 这个世界真的是这样的,每个人都不要拿太多的钱,这是国家的作用.这一群人给国家作出了什么贡献,我觉得是人都知道,没有科研工作者,国家也不知道会是什么样子. 我呼吁给予一个舞台,表现中国现代科研工作者的舞台.让他们能有饭吃,有房住,老婆孩子能有好的照顾.别都给逼到国外去,逼到死路上去. 在此,我呼吁大家一起努力,成立一个咱们自己科研工作者的节日,慰劳一下这一群默默工作,不记得失的孩子们吧.
个人分类: 未分类|2397 次阅读|0 个评论
谁更需要奖金资助?
jjsun123 2009-8-3 08:22
博主按:仅是非常幼稚的个人观点! 不久前看到母校主页上一条新闻是学校召开了一次津贴(或者是奖金)发放大会,大意即是为了促进学校教学与科研的快速发展,学校发放一定的资助给各个学科带头人、科研先进分子等即有所成就的老师。在看到这个新闻之前已经从一个与母校经常联系的同班同学那里得知了我们系一位颇有成就的老师得到了2w的资助,原因是其为力学某分支学科的带头人! 一直想以此为题发表一点自己的看法却很少有时间来一博。实际上这个问题的根本还是集中在到底是谁推动了一个大学教学与科研的发展以及谁更需要奖金的资助这2个问题上!在高校和科研院所工作的老师包括就读的同学都清楚地知道,大量的教学任务和繁琐的基础科研工作一直是由非常年轻的老师甚至在读博士生承担!当然这也是他们所必须完成的任务,问题是这些非常年轻的老师在结束学生生涯不久的时间后面临更多的经济问题:成家,孩子,赡养父母,住房等等均与自己的经济收入直接相关的问题。所以从维持最基本的物质生活方面来说这些年轻老师更需要资助,因为他们一般由于参加工作时间短所以教龄和职称都较低自然导致工资水平与老教授差距很大,否则捉襟见肘的一点工资收入自然导致人心思变,跳槽或者不安心教书去商业机构任兼职是势所必然!! 如今高校和科研院所里所评定的学科带头人以及科研先进分子无非是两种人,一是比较年轻的非常优秀的学者,一般是海归或者国内顶级高校毕业的博士后(博士);二是经过岁月磨砺当然亦是一生奋斗的老教师至少是接近50岁的教授级职工!前者在一般的普通高校自然是少数中的少数,大家都是凡人,天才很少,年少得志的寥寥无几;而后者一般来说大多数是经过了一生的奋斗的确把自己的青春热血献给了党的教育事业和祖国科技的进步与发展,现在被评为学科带头人是无可厚非的,但是问题是在被评为学科带头人之后再亲自从事大量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则很少了,皆是他的教学团队或者科研团队的年轻老师(其中可能绝大多数即是他或她培养的学生)从事最辛苦和繁琐但是又很重要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这些人即是所说的更需要维持最基本物质生活的人。可是毕竟由于资助有限以及领奖的学科带头人的人品与仗义与否,所以这些劳动工作的实际付出着能不能以及能够获得多少奖金完全是个安全系数很小的动力学过程! 从表面来看此问题是所谓的马太效应,即多者愈多,少者愈少。但是实质问题可能还是在于社会资源分配的不公和各级领导为了保持所辖区域的和平,因为只要领导与学生的老师达成了妥协,那么再由老师压迫或者管制自己的学生,这样自然能够保持一方的太平无事!由此现象来解释一般水平的高校为什么发展缓慢以及经常闻之高校老师跳槽、不安心教书等等自然很合理(个人观点)。不由得想起一个经典的话语,说一个优秀的学者如果年轻的时候与年龄很大的著名学者一起获奖,那叫年少得志,而当他年龄也大了之后再与年轻人一起获奖那叫仍然没有落伍。想起来真可笑,国家最高科技奖为何要规定获奖者的年龄?一些科研基金为什么非要规定博士以上(或者副教授以上)学位的人才能申请? 奖金、资助应该公平甚至是偏向地给予年轻有为的学者从事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或许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中国科教事业的发展!
个人分类: 个人日记|5275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22: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