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碳交易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一张图了解碳交易(原理简单解释)
tjstudent 2015-9-10 15:27
2772 次阅读|0 个评论
围观三则:碳交易现欺诈,地震预测用零花钱;广电总局办实事
wya 2011-12-2 09:56
评论不过来了,大家自己看吧! 所谓的科学研究,是这样操作和被利用的。 只有广电总局在着力净化电视空气,但似乎处罚力度没有! http://discovery.163.com/11/1202/08/7K8OBSBI000125LI.html 亚马孙成为全球碳欺诈中心 机构欲借碳补偿牟利 http://news.163.com/11/1202/08/7K8OT16D00012Q9L.html 地震预测费更像是一笔“零花钱” http://news.163.com/11/1202/09/7K8QD2M00001124J.html 网传卫视黄金档将禁播穿越宫斗等三类戏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3114 次阅读|0 个评论
短缺的能源能让人类度过下一个冰期吗?
热度 2 杨学祥 2011-11-25 12:42
短缺的能源能让人类度过下一个冰期吗? —— 气候变暖政治化加剧了欧元危机 杨学祥 意大利的贝卢斯科尼下台了,希腊的乔治·怕潘德里欧早已“光荣下岗”。这两个国家因债务问题,可能要把欧元乃至欧盟拉入分裂的边缘。 卖房卖地,借债度日,昔日败家子弟的求生伎俩,如今登上大雅之堂,成为国家层面的维持可持续发展的良策。造假的恶性循环带来的是假货的报复,在碳交易激发出的欧洲虚假繁荣之后,接踵而来的是欧债危机和欧元危机。碳排放就像金融的衍生品,其虚假的价值难以掩盖欧洲的债务危机。 世界外债发行数量最多的前 10 个国家,对外发行的债券占全球的 83.8% ,其中欧元区各国债券市场加总后规模占到了全球的 45% ,已经超过了美国 32% 左右的份额,这“无疑是对美国债务依赖体系的最大挑战”。在这方面美联储更有创新精神。他们实施的货币定量宽松政策,如同一只手打白条,另一只手印钱去买。金融危机爆发至今,美联储资产负债表总规模由 2007 年 6 月的 8993 亿美元,上升到 2011 年 5 月初的 27231 亿美元,是危机前的 3 倍 。 恩道尔指证, 替希腊“做花账”的帮凶,就是华尔街的投资银行高盛公司 。 2002 年就在希腊要加入欧元的关键时刻,高盛为它设计了复杂的衍生品,进而对欧洲央行隐瞒了债务真相。而可笑的是,在危机发生后,帕潘德里欧政府竟还让高盛“帮助”希腊应对危机,“它们对希腊会计报表太熟悉了,比布鲁塞尔清楚得多了!华尔街狐狸正在给欧元看管鸡窝呢。” 造假是当代世界最流行的手段,经济学家造假,政治家造假,科学家也造假,他们违背科学规律和诚信原则,把利益、权力、迷信和信仰当作科学论证的目标,把气候问题政治化,在政府部门获取最高的利益和荣誉。欧洲在高唱改变气候的高调之后,迎来的不是安全的环境,而是危机四伏。 人类刚刚经历过 15-17 世纪 300 年的灾害性的小冰期, 18-20 世纪的气候逐渐变暖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机遇,工业化把人类带进现代化社会。可惜好景不长,有人认为,工业化排放的温室气体使全球变暖,给人类带来灾难。这是事实还是谎言? 从长远的观点看问题,温室效应灾难说是带着科学面具的恐怖主义,减排温室气体不是驱逐魔鬼,而是迎接死神。能源危机对人类是最大的威胁,相比之下,温室效应造成的海平面上升,只是一个小小的代价,至少在第四纪大冰期中,温室效应给人类生存创造了相对适宜的环境。如果没有温室效应,地球表面温度仅为 -8 度,远不适于人类生存。 据 2007 年 3 月 13 日 美联社报道,英国政府于 3 月 13 日 建议进行一次大胆的,长期限制二氧化碳排放的新环境立法。此举将促使美国、中国和印度也出台同样的立法。按照该立法的草案,英国到 2050 年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将比 1990 年减少 60% 。“这是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威胁而采取的一项革命性举措。”托尼?布莱尔说:“它为全球其它国家树立了一个榜样。” 近几个星期以来,英国的政治党派为了在下一届国家选举中占领一个关键的战场,纷纷进行了“绿色”表决以展示他们的环境态度。无论是布莱尔的工党还是反对党保守党都非常重视环境问题,他们把更多的媒体时间放在了臭氧层问题上而不是英国在伊拉克的驻军问题。来自伊拉克的坏消息已经让布莱尔的阵营受到打击,他们试图把人们的注意力转移到其它可以使布莱尔掌握主动权的问题上,比如环境问题。布莱尔计划于 9 月份离任,如果他能够在离任前成功促成一项全球二氧化碳协定,这将成为一个意义重大的政绩 。 如果把竞选的宣言当成行动的纲领,那么你就一定会上了机会主义和自由主义的贼船。布莱尔在为世界人民画饼充饥!如果布莱尔能把中东和俄国的石油和天然气由能源和资源化为负担和债务,那么,人类就可以靠热情、愿望和幻想解决一切物质的危机。布莱尔只给出发达国家可接受的极限,他没有给出发展中国家离开低价的石化燃料如何生存的方法。在将石油和天然气驱逐出国际燃料市场的表决中,美国、澳大利亚、中东和俄国决不会投赞成票。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布莱尔的错误政策不仅没有将中东和俄国的石油和天然气由能源和资源化为负担和债务,反而引火烧身,加快了欧债危机和欧元危机。两伊战争激发了美国的次贷风暴,欧盟减排激发了债务危机。对于飓风和地震都无可奈何的人类,我们有多少资金、人力、物力、能源和资源来改变全球气候? 世界有许多比减排二氧化碳更重要的事情,如恐怖袭击、伊拉克战争、资源能源危机、水环境危机、环境污染、美国面临经济衰退、世界面临禽流感爆发威胁等等。我在 2007 年指出,当政治庸人煞费苦心地计划减排二氧化碳气体用以减缓全球变暖的时候,政治强人却在利用全球变暖的机遇筹划抢夺北极的领海和资源。打出气候政治招牌的始作俑者,掩人耳目的两手更胜人一筹:一只手挥舞减排温室气体的政治号令,压制对手的经济发展;另一只手伸进北冰洋底,意在攫取尚无归属的资源和能源。英国仅仅把气候变化作为外交战略是最大的失误,现在英国国内也遭遇气候变化所造成的罕见洪水灾难。事实证明,英国关心气候是假,攫取资源是真。 气候变暖使归属未定的北极成为一块任人争抢的肥肉,俄罗斯广阔的北极边缘与其目前的军事实力极不相称。我在 7 月 15 日 指出,未来的主战场在北极,俄罗斯可能惨遭瓜分。这就是地域政治。当然,中国也不能置身事外,东海和南海的资源也会成为亚洲争端的根源。蚕食中国,瓜分俄国,控制中东,这是美国的战略意图。对中国而言,美国支持亚洲群雄蚕食中国沿海岛屿,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难题。一旦亚洲战火燃起,美国将坐收渔翁之利。战争离我们并不遥远,多则十几年,少则三五年,我们的耳畔将重新响起隆隆的炮声 。近日俄国军事专家的分析为我的论断提供了权威证明。 2007 年 8 月 2 日 ,俄罗斯科考队员在北极点下的北冰洋洋底插上了一面钛合金制造的俄罗斯国旗,打响了争夺北极资源的前哨战。 随着全球资源和能源的危机加剧,减排温室气体的压力可能变为压制、限制、打击发展中国家经济的种种借口,甚至成为经济强国霸占世界资源、侵占弱小国家的托词。跟风派开门揖盗,将给国家安全造成威胁。目前,欧洲正笼罩在“气候变暖威胁论”中,很多媒体甚至把矛头指向中国。这是一个危险的预兆!像美国这样的强国都不能承受“减排二氧化碳”之重,有人要通过减排来压垮中国 。 国家利益是国家行为的最高准则。尽管气候变化是战争的一个激发因素,但历史教训会让人类认识到:理智协调国家间的利益,合理整合和使用自然资源和能源,防止世界大战造成的人类灾难,是当前的首要任务。 在战争的威胁下,欧盟向气候开战的计划必定化为泡影 ;消除战争威胁后的人类共同利益才能为人类适应气候变化开辟真实可行的坦途。战争还是和平?胜利还是失败?这不仅取决于利益和实力,而且取决于智慧和宽容 。 科学家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大约在 37.5 亿年前拯救了地球,这项最新的研究成果已经被发表在了最新一斯的地下《地球与行星科学》杂志上。负责这项研究的来自芝加哥大学的助理教授尼克拉斯•多普尔斯 ( 音 ) 称,这项新的研究成果有助于解释地球的怎样从被冰冻的厄运中解脱出来的。此前曾有研究表明远古的地球上就存在着液态水,但是来自太阳的微弱的热量不足以使这些水保持液态,这些水为什么能保持下来一直是一个谜。这项研究成果则解决了这个问题,正是由于二氧化碳的存在才使得地球更为温暖,这些液态水才得以保存。科学家们在研究中还发现远古的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要远远高于今天的地球大气。多普尔斯称,“我们现在有直接的证据表明远古的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相当丰富,这些二氧化碳也许就是使地球免遭冰冻的主要原因,火星就是因为少了这些二氧化碳而变成了现在的冰雪世界。从某种意义上说,二氧化碳就象是一种行星的温度调节计,在地表温度低的情况下,它与岩石之间的化学反应就会减少,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就会增多,这样有利于保持行星的温度。” 火星就是因为少了这些二氧化碳而变成了现在的冰雪世界。金星因为二氧化碳太多而生命无法生存。现在,地球仍处于第四纪大冰期中的间冰期时期,离火星的状态很近,离金星的状态很远,“二氧化碳威胁论”只能误导公众走向歧途。 全球变暖可以减少人类的能源消耗,延续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时间。如果全球变冷,短缺的能源能让人类度过下一个冰期吗? 参考文献 1. 欧债危机为什么愈演愈烈。 2011 年 11 月 14 日 08:43:34 来源:中国青年报。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1-11/14/c_122273795.htm 2. 气候恐怖主义能维持多久? 国际在线 . 2007-03-20 10:09:08 稿源: 光明网。 http://gb.cri.cn/9083/2007/03/20/1965@1505175_1.htm 3. 杨学祥。全球变暖会成为世界灾害吗? 2009-11-30 12:52 科学网。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275056 4. 杨学祥。全球变暖争论与国家经济安全(修改稿)。上传日期: 2007-3-12 上海热线绿色论坛。 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7/200711184.htm 5. 杨学祥。中国下一场战争的对手会是谁:历史的足迹。 2011-4-26 05:15 光明博客。 http://blog.gmw.cn/home-space-uid-465-do-blog-id-341015.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126 次阅读|5 个评论
艺术家眼里的碳交易市场
MJ2009 2011-4-22 00:13
无意间在一本宣传册上看到一个艺术创作,搜到了作者的网站: http://www.dotmancando.info/index.php?/projects/buyproduct/ 背景:现在碳交易比较火爆,实质上仍有不少问题。减排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你帮我减排××吨等效CO2,然后我就获得了多排放××吨等效CO2的“权利”。很显然,这对于地球而言一点用都没有,但是,这就是京都议定书中允许的减排方法(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 CDM)。 这个艺术创作的作者叫Nitipak,是个泰国人,现在在英国某艺术研究所工作。Nitipak的这个作品很有意思,他挑选了植树这个常见的减排(固碳)方法作为对象,对碳交易做了非常有意思的演绎,他设计了一个小装置,命名为“自动租树固碳计算器”(Automated Tree-Rental for Emission Encaging Machine),截图一幅示意(见文末) 不过我对于网页下文中对固碳的计算有些不满意。作者认为,到了树的生长末期,同化的二氧化碳已经不能弥补各种维护工作所就直接、间接产生的碳排放之后,该树将被新的树代替,估计就是砍伐了的意思。问题是砍了之后干嘛去,故事到这里其实并没有完,貌似Nitipak回避了这end of life的讨论。 看了他的另外几个作品,不乏灵光乍现之处,推荐大家共赏。 Nitipak创作的“自动租树固碳计算器”(截自 http://www.dotmancando.info/index.php?/projects/buyproduct/ )
个人分类: LCA|3388 次阅读|0 个评论
警惕中介机构的炒作,CDM不是免费的午餐
zbt92 2010-1-22 08:49
文 / 水博 CDM 是来自《京都议定书》中规定的清洁发展机制的简称。它是针对发达国家的减排温室气体的指标的一种补充规定。如果某个发达国家不能按议定书完成其承诺的减排指标,可以通过出钱购买发展中国家的 CDM 指标来顶替减排指标。制定这种机制的制定前提,是考虑到发展中国家不仅不能减排,而且必须要增加一定的能源生产。所以,通过某种市场机制让发达国家提供资金补偿,帮助发展中国国家增加可再生能源的生产,避免发展中国家再去开发利用更多的化石能源。这样也会对全球的节能减排产生积极的作用。 自从这种 CDM 机制在世界范围内实施以来,确实对推进全球的节能减排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我国也确有一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项目被发达国家所购买,得到了发达国家的资金帮助。但是,我们必须承认我国更多的 CDM 项目还处在评审、审批和等待出售的阶段。应该指出:对于我国当前 CDM 这种严重失衡的买方市场,其实并不利于真正实现清洁发展机制的减排目标。 在很多企业看来 CDM 项目似乎是一种免费的午餐,但是,由于申请 CDM 项目的手续复杂,费用也不低,相对来说最后真正能交易成功的比例却非常低。所以,对于众多的申请者总体而言, CDM 并非就是免费的午餐。如果有人能把我国所有企业申请 CDM 的全部资金投入和最后出售 CDM 的收入相比,恐怕很难说总的投入和产出不是一个负数。可以说目前让社会各界大唱赞歌 CDM 项目,真正的获益人只是 CDM 的中介机构和发达国家的碳交易权购买者。虽然有幸成功找到 CDM 买家的企业,也确实能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但是,这种近似买彩票中奖一样的收益,却有意无意的让那些真正最需要获得资金的帮助亟待开发可再生能源的贫困群体,失去了应有的发展机会。 总之,目前我国的 CDM 商业运作机制,不仅催生了一大批国际投机者,形成了绝对的买方市场,大大压低了碳排放权交易的价格,而且,没有能达到《京都议定书》中帮助贫困群体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初衷。此时此刻,我们非常有必要提醒我国的企业投资者, CDM 并不是免费的午餐,如果抱着投机的心态参与 CDM 项目申请,同样存在着很大的风险。 众所周知,《京都议定书》即将于 2012 年到期,未来的温室气体减排协议本来计划在去年的哥本哈根会议上达成。但是,由于在减排指标、资助标准等具体问题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歧意见太大,最终哥本哈根会议没有达成任何有实质性效果的协议。虽然接下来的几年,世界各国的领导人还将继续谈判,准备签订新的温室气体减排协议。但是,作为《京都议定书》一部分的清洁发展机制的 CDM ,是不是会原封不动予以保留、沿用,还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性。当然,根据这几年 CDM 运作的结果来看, CDM 确实是发挥出了一定的资助发展中国家清洁发展的作用,非常有可能继续被沿用。但是,由于我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二氧化碳排放国,人均碳排放也已经超过了世界的平均值,所以,我们国家还能不能在未来的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协议中,继续享受发展中国家的待遇,确实存在着极大的不确定性。 一旦未来新的温室气体减排协议要求我们国家也承担一定的减排责任,那么恐怕我们自己能否完成规定减排的指标就已经很成问题了。几乎不大有向国外出售 CDM 指标的可能性。所以,根据现在我国已经有大量的 CDM 项目在银行里等待出售的现状来看,继续投入资金申请加入 CDM 的行为,将存在着极大的投资风险。根据以往的 CDM 交易成功的数量来看,在 2012 年以前,我国目前已获得审批现有 CDM 项目,全部找到买家几乎就已经是不可能的。因此,在 2012 年以后的 CDM 机制前景还不明朗的情况下,企业继续盲目的投资去进行 CDM 的审批的风险性极高。 当然,即使在 2012 年之后我国不再能享受发展中国家的待遇之后,有关 CDM 项目的交易,也还有可能由国内完不成减排指标的企业来购买。但是,前提是我国国内也要建立起市场化运作的碳减排指标交易机制。不过,根据我国的经济体制和结构,笔者认为这种可能性不太大。即便将来国内也能实行碳交易,估计到那时候国内企业购买 CDM 的标准和方式将会发生较大的改变。例如,现有的节能减排作用最大的大型水电被排除在 CDM 项目之外的,如果我们国家自己进行碳交易,一定会注重碳减排的实际效果,绝对不会把最有效的大水电排除在碳交易范围之外。除此之外,如果未来我国的 CDM 没有必要参与国际碳交易市场的竞争,那么国内碳交易的方式也应该有较大改变,审批交易成本也应该大幅度的下降。 总之,当前的一些中介机构让国内企业普遍把 CDM 当作免费的午餐,鼓励企业趋之若鹜的投资申请 CDM 的宣传炒作,有极大的误导作用。因为,现行的 CDM 交易方式能否能在 2012 之后继续沿用,还存在着极大的不确定性。
个人分类: 三峡|3119 次阅读|0 个评论
碳交易的介绍
fuyuncas 2009-8-3 09:42
简介   碳交易是《 京都议定书 》为促进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减少全球 二氧化碳 排放的机制。其基本原理是,合同的一方通过支付另一方获得温室气体减排额,买方可以将购得的减排额用于减缓 温室效应 从而实现其减排的目标。工业化国家可据此通过向发展中国家支付费用,用于减少后者的二氧化碳排放,减排的额度则可以算在付款方账上。而各国的排放额度是经由谈判,通过《京都议定书》签订的。在6种被要求排减的温室气体中,二氧化碳(CO2)为最大宗,所以这种交易以每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为计算单位,所以通称为碳交易。其交易市场称为碳市(Carbon Market)。   2005年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后,全球碳交易市场出现了爆炸式的增长。2007年碳交易量从2006年的16亿吨跃升到27亿吨,上升68.75%。成交额的增长更为迅速。2007年全球碳交易市场价值达400亿欧元,比2006年的220亿欧元上升了81.8%,2008年上半年全球碳交易市场总值甚至就与2007年全年持平。   经过多年的发展,碳交易市场渐趋成熟,参与国地理范围不断扩展、市场结构向多层次深化和财务复杂度也不可同日而语。据联合国和世界银行预测,全球碳交易在2008-2012年间,市场规模每年可达600亿美元,2012年全球碳交易市场容量为1500亿美元,有望超过石油市场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如果把眼光放得更远一些,2012年后的国际碳交易体系也值得期待。碳交易成为世界最大宗商品势不可挡,而碳交易标的的标价货币绑定权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货币职能将对打破单边美元霸权促使国际货币格局多元化产生影响。 碳交易的产生根源   碳资产,原本在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它既不是商品,也没有经济价值。然而,1997年《京都议定书》的签订,改变了这一切。   在环境合理容量的前提下,政治家们人为规定包括二氧化碳在内的温室气体的排放行为要受到限制,由此导致碳的排放权和减排量额度(信用)开始稀缺,并成为一种有价产品,称为碳资产。碳资产的推动者,是《联合国气候框架公约》的100个成员国及《京都议定书》签署国。这种逐渐稀缺的资产在《京都议定书》规定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前提下,出现了流动的可能。由于发达国家有减排责任,而发展中国家没有,因此产生了碳资产在世界各国的分布不同。另一方面,减排的实质是能源问题,发达国家的能源利用效率高,能源结构优化,新的能源技术被大量采用,因此本国进一步减排的成本极高,难度较大。而发展中国家,能源效率低,减排空间大,成本也低。这导致了同一减排单位在不同国家之间存在着不同的成本,形成了高价差。发达国家需求很大,发展国家供应能力也很大,碳交易市场由此产生。 碳交易的法律依据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又称为地球高峰会)上,155个国家签署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The 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UNFCCC),此系 清洁发展机制 (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CDM)根本母法。   1997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届缔约国会议,通过具法律约束力的《京都议定书》;第十二条用10款文字确定一种清洁发展机制。   2001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七届缔约国会议,通过落实《京都议定书》机制的一系列决定文件,称为马拉喀什文件,包括:   第15/Cp.7号决定《京都议定书》第六条、第十二条和第十七条规定的机制的原则、性质和范围。   第16/Cp.7号决定执行《京都议定书》第六条的指南。   第17/Cp.7号决定执行《京都议定书》第十二条确定的清洁发展机制的方式和程序。   第18/Cp.7号决定《京都议定书》第十七条的排放量贸易的方式、规则和指南。   碳交易主要依据以上的法律文件进行。    碳交易的三种机制   为达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全球温室气体减量的最终目的,前述的法律架构约定了三种排减机制:   清洁发展机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CDM)   联合履行(Joint Implementation,JI)   排放交易(Emissions Trade,ET)   这三种都允许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国与国之间,进行减排单位的转让或获得,但具体的规则与作用有所不同。   《京都议定书》第十二条规范的清洁发展机制针对附件一国家(开发中国家)与非附件一国家之间在清洁发展机制登记处(CDM Registry)的减排单位转让。旨为使非附件一国家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进行减排,并从中获益;同时协助附件一国家透过清洁发展机制项目活动获得排放减量权证(Certified Emmissions Reduction,CERs,专用于清洁发展机制),以降低履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承诺的成本。清洁发展机制详细规定于第17/Cp.7号决定执行《京都议定书》第十二条确定的清洁发展机制的方式和程序。   《京都议定书》第六条规范的联合履行,系附件一国家之间在监督委员会(Supervisory Committee)监督下,进行减排单位核证与转让或获得,所使用的减排单位为排放减量单位(Emission Reduction Unit,ERU)。联合履行详细规定于第16/Cp.7号决定执行《京都议定书》第六条的指南。   《京都议定书》第十七条规范的排放交易,则是在附件一国家的国家登记处(National Registry)之间,进行包括排放减量单位、排放减量权证、分配数量单位(Assigned Amount Unit,AAUs)、清除单位(Removal Unit,RMUs)等减排单位核证的转让或获得。排放交易详细规定于第18/Cp.7号决定《京都议定书》第十七条的排放量贸易的方式、规则和指南。 碳交易的两种型态   根据碳交易的三种机制,碳交易被区分为两种型态:   配额型交易(Allowance-based transactions):指总量管制下所产生的排减单位的交易,如欧盟的欧盟排放权交易制的欧盟排放配额(European Union Allowances,EUAs)交易,主要是被《京都议定书》排减的国家之间超额排减量的交易,通常是现货交易。   项目型交易(Project-based transactions):指因进行减排项目所产生的减排单位的交易,如清洁发展机制下的排放减量权证、联合履行机制下的排放减量单位,主要是透过国与国合作的排减计划产生的减排量交易,通常以 期货 方式预先买卖。 世界主要碳市场   到2009年3月,世界上的碳交易所共有四个:   欧盟的欧盟排放权交易制(European Union Greenhouse Gas Emission Trading Scheme,EU ETS)   英国的英国排放权交易制(UK Emissions Trading Group, ETG)   美国的芝加哥气候交易所(Chicago Climate Exchange,CCX)   澳洲的澳洲国家信托(National Trust of Australia,NSW)   由于美国及澳洲均非《京都议定书》成员国,所以只有欧盟排放权交易制及英国排放权交易制是国际性的交易所,美澳的两个交易所只有象征性意义。 世界各国碳交易的发展状况   2005年2月16日,《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为了促进各国完成温室气体减排目标,议定书规定可以采用绿色开发机制,促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减排温室气体。买家在限量与贸易体制下购买由管理者制定、分配(或拍卖)的减排配额,买主向可减低温室气体排放的项目购买减排额。   清洁发展机制双赢机制的出现,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间开启了一个巨大的碳交易市场。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网站公布的数据,截至2007年6月11日,全球共有696个CDM项目成功获得在UNFCCC执行理事会(EB)注册,预期可产生的年均减排量可达到1.5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印度、巴西、中国和墨西哥是全球CDM项目注册数目最多的4个国家,占据了全球CDM项目总数的75%。从项目的年均减排量来看,中国每年可以产生6477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占全球总额的44%。   到2008年,活跃在CDM交易市场的买家主要来自欧洲和日本、加拿大。根据2006年的统计数据,在CDM交易市场的买家类型分布中,基金占34%、私营企业占58%、政府占8%。市场上最活跃的买家来自英国,他们大部分属于私营的金融机构;其次是意大利,主要是意大利电力公司。   日本和欧美等发达国家及地区已通过碳交易取得了显著的环境和经济效益。如英国通过以激励机制促进低碳发展的气候政策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德国通过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做到了经济与环境双赢;美国堪萨斯州农民通过农田碳交易,获得了新的农业收入来源;日本则把碳排放权交易看作是21世纪第一个巨大商机,通过在世界各地大量购买和销售碳排放权,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收入。此外,印度、泰国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也看到了全球变暖带来的商机,陆续进入全球碳交易市场淘金。 中国碳交易的发展状况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国,虽然没有减排约束,但中国被许多国家看作是最具潜力的减排市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统计显示,截止到2008年,中国提供的二氧化碳减排量已占到全球市场的1/3左右,预计到2012年,中国将占联合国发放全部排放指标的41%。   在中国,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积极参与碳交易。2005年10月,中国最大的氟利昂制造公司山东省东岳化工集团与日本最大的钢铁公司新日铁和三菱商事合作,展开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业务。估计到2012年年底,这两家公司将获得550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排放量,此项目涉及温室气体排放权的规模每年将达到1000万吨,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项目。   2005年12月19日,江苏梅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和常熟三爱富中昊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与世界银行伞型碳基金签订了总额达7.75亿欧元(折合9.3亿美元)的碳减排购买协议。这笔创纪录的温室气体排放交易,能帮助这两家中国企业在未来七年中每年减少190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排放量。   自2006年10月19日起,一场碳风暴在北京、成都、重庆等地刮起。掀起这场碳风暴的是由l5家英国碳基金公司和服务机构组成的、有史以来最大的求购二氧化碳排放权的英国气候经济代表团。这些手握数十亿美元采购二氧化碳减排权的国际买家,所到之处均引起了众多中国工业企业的关注。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133 参考资料: http://www.stockcity.cn/waihui/hbzt/oy/2009-03-25/waihui_20090325100009_1533255.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bfd7ca0100cbca.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fd15c140100azix.html http://www.chinaenvironment.com/view/ViewNews.aspx?k=20070906143415593 http://finance.qq.com/a/20070524/000309_1.htm http://www.china5e.com/subject/subjectshow.aspx?subjectid=74 转自:百度知道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604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21: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