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少林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我接触的永春,太极,少林
热度 14 SLLee19 2017-5-5 05:40
永春,太极,少林与我 李兆良 我五六岁时,对武术很有兴趣,经常模仿武侠电影里的动作。父亲认得不少武术界的人,首先是永春派。很多人知道咏春,却不晓得永春。其实永春比咏春要早,起源与福建永春,因而为名。咏春是后来一位习永春的女武师名叫咏春,把拳术也改成咏春。 使咏春的名字响当当的,大家都知道叶问,有两套电影以他为名。李小龙是叶问的徒弟,也是咏春出名的原因。咏春与永春都是南派拳种,要不是李小龙和叶问,北方还不太晓得。 永春的主要人物是朱颂民,他的门下有卫恩,邓翼(邓奕)。卫恩在香港油麻地开了大德鸡栏,比较有钱, 1950 年代,香港治安还是比较不稳,一批武林中人就投靠他,在他的铺里当保镖为生。 父亲与卫恩非常熟,大概他年青时在广州时候的朋友。香港很多人是广州逃难来的。 有一天,大概是 1950 年,父亲带我到大德鸡栏,拜会这几位武术中人。这几位朱颂民的徒弟,不太张扬他们的武术。邓翼尤其是沉默寡言。后来我知道他的太太是在抗日战争中被日本兵砍头死的,他终身不再娶,大概这段经历是他寡言的原因。父亲说他从来不收徒弟,除了在鸡栏担任相当于保镖的工作,很少露手。对我却另眼相看,愿意收我为徒。父亲是喜出望外。邓翼是天下第一棍,擅长六点半棍,源于枪法,专门攻击对方下盘,让对方腿脚不能动弹,同时利用腿的弹力,绞出棍花,把对方的武器弹掉。这种棍手握处比较粗,棍前端比较细,长 240-260 cm 。我年纪太小,才六七岁,棍比我高两倍多,硬木造的,扛也扛不动,所以后来只好等大一点再说。鸡栏里满是木人桩,铜环等练武的工具。铜环是套在臂上,往前伸,往左右伸,练臂力用,每个铜环有一公斤。我能每只臂膀套上三个,伸十来下,他们很是惊奇,大概也是邓翼要收我为徒弟的原因。其实我是硬挺着,回去酸了好几天。木人桩最下面一根是我的头高,当然也是不能练,要等长大才可以。因而, 只去了几次观摩。 想不到,一次生病,中医把脉,发觉我的脉门与常人不一样,是在腕骨的外面,中医称为反关脉(注1),因为没有腕骨的保护,很容易受伤,不宜入武界,父亲很懊恼,也不再坚持带我去习武了。后来的学业越来越重,更加没有机会。 中学最后几年,功课繁重,身体很弱,父亲建议我去学太极。当时环中太极社师傅梁敬予的武馆离开我家就五分钟路,就拜师了。后来才知道这位梁师傅是杨派重要传人。他师承陈微明,孙禄堂,杨澄甫, http://www.ukongfu.com/a/1012.html 。杨澄甫就是杨派开山祖杨露禅的孙子,也是杨派太极发扬光大的主要人物。 本来学完整套 108 式杨家太极起码要一年。这是师傅吃饭的本钱,学得太快,他们怎么生活?可是我把他压在桌面玻璃下的拳谱偷偷抄下来,早去晚归,琢磨师兄的动作,一些重复的动作就不要他教了,每次都学新招,一个月不到把整套学完,而且可以说比一些学了一两年的动作还更正规。其实梁师傅不是不知道我在偷师,只是眼开眼闭而已。学成,我还是在他门下继续练,实在不好意思不交学费。不期,三个月后,师公突然去世,师傅很伤心,停教了一阵子。我也功课 太紧,无法再去了。就这三个月学的太极,一练下来就五十年。 1969 年初,已经收到普渡大学给我的入学通知。心情很愉快,也没有什么牵挂。父亲刚刚碰到另一位他在广州认识的武术中人,林少立。林师傅是女的,名字反过来是立少林,一看就知道是正宗少林中人。据父亲说她十六岁就在广州开馆授徒。其他武馆的人看她年纪小,又是女流,轮流上门踢馆,被她打得落花流水,头肿鼻青,她马上名扬羊城。香港很多电影武打明星都是她的学生。父亲在她困逼的时候帮过她很多,所以她很乐意免费教我少林拳,报答父亲知遇之恩。在她处学了一阵洪拳(南少林),弹腿(谭腿),截拳(据说是李小龙的套路)。但是很快就要出国,准备行装,匆匆忙忙学的,只记得一些,大半忘掉了。她最擅长,搏击中最有用的罗汉拳,蔡李佛拳,无法学就离开香港了。 中国武术有一定承传与应用。太极並不像这次比武里那位那么窝囊,连马步也站不稳。炒作的成分很高,希望不要以这表演来评价太极拳。 下面搜到一些与我习武有关的师傅传记,留作纪念。有些非常珍贵,从来没有见过。按我接触的先后列序。 ============= 卫恩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tjq7w-11z8 卫恩表演永春三拜佛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0VH4Xl4fRBg4yiQYMHLFmINHNK6a_qc3 邓翼 ( 1911-1991 ) https://youtu.be/QQmSbSYs8oE 邓翼六点半棍(珍本) https://v.qq.com/x/page/l0385eis282.html 邓翼六点半棍(珍本)同上,有广告。 此為永春六點半棍法,相傳由少林至善禪師傳入紅船戲班。 與南少林十三槍棍有眾多相似之處。為單頭棍法,棍長約三米左右,雖名棍法實脫胎於槍法,招式簡潔實用,毫無花招,重視 點 與 勁 。 此视频内,可见大德鸡栏师傅们谈笑风生。 梁劲予 ( 1907-2003 ) http://www.wanchungtaichi.net/page6.htm 梁勁予老師,廣東台山人,出身廣東省警官學校。年少時曾習少林拳和八卦掌。一九三二年,陳微明師祖應中山大學之請,任太極拳教授。當時年青的梁老師便跟隨陳師祖學習, “ 旰宵磨礱,未或稍懈,體力日增,藝乃銳進,甚為陳孝廉嘉許。 ” 也因為如此,漸漸當上了助教。 一九三三年隨陳師祖回到上海繼續深造太極拳,終於成為入室弟子,并代 教務。在上海期間,梁老師跟隨石筱山先生學習針灸,內科及跌打傷科。石先生乃當世名醫,選擇門徒非常嚴謹,深恐學藝不精庸醫誤人。儘管許多有志者登門求教,未允一諾,唯獨梁老師得其青睞,成為石醫生第一位外姓弟子。 經過多年苦修,梁老師以祖母年高多病,辭別兩位老師回到廣東故里,懸壺濟世。 一九三八年遷居澳門,設立環中太極拳社。十年後移居香港,成立了香港太極拳社,教導學生無數。一九八五年移居美國。弟子余士雄執掌教務,繼續發揚楊家太極拳的使命。 http://www.wanchungtaichi.net/page6.htm http://photo.blog.sina.com.cn/photo/3920132384/004hitvGzy6IseZoi3O84 (这张珍贵,但不能上传) 陈微明 ( 1881-1958 ) http://www.ukongfu.com/uploads/allimg/131225/1-131225195I1P7.png 陳微明師祖,湖北蘄水人,為書香世胄。舉孝廉, 曾任清史館纂編。著有海雲樓文集,御詩樓續稿,雙桐一桂軒續稿等。 陳師祖曾從孫祿堂先生學習形意拳和八卦掌,更心慕武當太極拳,遂不介而往拜候楊澄甫先生。澄甫太師祖欣然允諾,曰: “ 願得其人而傳也。 ” 陳師祖學習太極拳時,正值澄甫太師祖精壯之年,所傳功夫極為嚴謹,動作開展,腰馬講究。陳師祖也本著嚴謹的學習精神,恪守規矩,每一招式都毫釐不差。更每事求教,并將其所學輯錄成書,風行海內的有:太極拳術,太極拳答問及太極劍等。 陳師祖在一九二五年在上海創辦了致柔拳社,為公開傳授太極拳的創舉。其後又在蘇州成立了分社。一九三二年應中山大學之請南來授拳。芸芸學生之中只收了梁勁予老師為入室弟子。 五十年代陳師祖從上海寄贈一篇序文給梁老師,其中有云: “ 余學生不下數千,而成功者絕少,其能不負其師者,此不能不寄望於生也。 ” http://www.wanchungtaichi.net/page6.htm 杨澄甫 ( 1883-1936 ) http://www.wanchungtaichi.net/images/yeung.jpg 楊澄甫太師祖,原籍河北省廣平府永年縣。 他是楊露禪之孫,楊健侯之子,名兆清,字澄甫,後人稱之為三先生。現在所謂楊家太極拳都是以澄甫先生的架子為標準的。所以說楊澄甫是楊家太極拳的始創者。 楊太師祖生於光緒九年 ( 一八八三年 ) ,性溫和,幼時不甚喜拳擊。年將弱冠,始從父學,亦未深研拳中奧妙。父逝後,頓起覺悟,日夜苦練,終負盛譽。各種功夫卻由自研而得,誠絕頂聰慧之天才,如能在幼時悉心從父學習,則其造就,當不在乃祖之下矣。 太師祖身材魁梧,外軟如綿,內堅如鐵。引人,發人,均臻上乘。其教人多屬大架子,以求姿勢大開大展,適與乃兄 ( 楊少侯 ) 相反。因性情和順,從業者眾,譽遍南北。卒於一九三六年。有四子:長曰振銘,次曰振基,三曰振鐸,四曰振國。近年振鐸先生也有中英文版的太極拳著作刊行於世。 http://www.wanchungtaichi.net/page6.htm 杨露禅 ( 1799 年- 1872 年 ) http://pic.baike.soso.com/pqpic/baikepic/21853/cut-20140325174711-375052223.jpg/0 杨露禅( 1799 年- 1872 年),名福魁,   清代 河北 永   年 人(今河北 邯郸 永年县 ),大清国武术 太极拳 成名之关键人物; 杨氏太极拳 的奠基人物。大清国历史第一个将太极发扬光大的人。 国家体委 正式公布的 88 式、 24 式以及在许多场合表演的,都是这种杨式太极拳或由其演化而来的。以后,杨式又派生出李式、吴式太极拳,因而在太极拳界杨式显然是执大旗地位的。在全国八大太极拳门派中,源于永年的已占其五。 林少立 (顺德杏壇人,方玉书徒弟,四传)可惜没有图片视频。 女中豪杰,蔡李佛门下仅有的著名女拳师,民国时期早已成名,曾任国民党宪兵队武术教练, 1934 年前已成立林少立国术舘,于 1935 年 2 月在东较场举行的广东省第一次国术表演,获团体总分第三名。而第一名的是宪兵教导队,第二名的是师父方玉书国术舘,此外还多次参加当时省内的国术表演活动,名振一时。终生献身蔡李佛武术,是世界蔡李佛联会的创办人,方玉书宗师纪念会筹委会副主席,台北市成功国术院院长,香港少立体育会创办人。晚年归隐原籍,虽因糖尿病截去一肢,然其酷爱武术之情不减,乡下家中客厅宽至 100 多平方,武术器械林立,俨然一演武大厅,乡中子姪聚此练武,造福桑梓。 蔡李佛拳沿革 http://baike.baidu.com/item/%E8%94%A1%E6%9D%8E%E4%BD%9B%E5%A7%8B%E7%A5%96%E6%8B%B3%E4%BC%9A/10538300 李兆良 2017.5.4 注1 “反关脉”,dorsally located radial artery 指桡动脉行于腕关节的背侧 李时珍《濒湖脉学》: 寸口无脉,求之臂外,是谓反关,本不足怪。 其他《天龙八部》等故作玄虚,谓: “ 反关脉左手得之主贵,右手得之主富,左右俱反,大富大贵。” ,又段誉反关脉,有过人武功,不足信。 這篇文章已经刊登在《科学报》2017.5.26 http://news.sciencenet.cn/dz/dznews_photo.aspx?id=27886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8358 次阅读|29 个评论
类似于洛阳牡丹节的3日攻略。春色岂知心。
热度 3 woaibiaji 2015-4-22 14:55
前几天,一封辞职信火了: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前一阵,一个关于为啥要学古诗词的问答火了:我希望看到美景的时候说出的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不是真XX好看。 所以,带着调休带着书带着车票就可以奔赴洛阳牡丹节了。 在这里要感谢超级快的高铁,感谢可以预定千里之外酒店的网络,感谢那两天居然下雨了…… 闲话休絮,却说那一日,燕京城内飞沙四起,遮天蔽日。咳咳,总行程精简来说就是这样的: D0(晚,京——豫)——D1(早,郑州——登封;晚,登封——洛阳)——D2(各种花园)——D3(早,龙门;晚,龙门——京) 去登封嵩山的本意是想见识一下嵩阳书院。没想到郑州的大巴实在太方便太热情,二十多块钱,不停车拉客、不兜售景区门票、不强迫购物,二话不说直接把人拉到了少林寺门口…… 少林寺 禅武表演 藏经阁旁一角,合影的人群。不知扫地僧在哪里拈花微笑。 这年头,当和尚也不容易。 Tips:上午到了少林,就可以预订下午4点出发到洛阳的车,人多也保证留连座儿。 晚上吃了人均26的著名水席,出来时,发现街灯都是牡丹的样子。 ======================================================================= 以下是赏花一日游。 据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洛阳当地的出租师傅)介绍,四月中下旬,洛水南边的中国国花园、隋唐植物园等园子里边的花已经开过了。“山上”的洛阳国花园、国际牡丹园正值盛花期。开得最盛的有洛阳红、首案红、葛巾紫、海黄、珊瑚台、黑花魁等。 不过个人觉得朵儿太大的皇冠型的和千层台型的反而不是最好看的…… 一枝红艳露凝香 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 荷花型牡丹。 个人最喜欢的品种:岛锦。花复色。蔷薇型。俗称:肥牛片。 混迹在花王园子里边的无名落花。别有风味。 买看牡丹的票送看兰花 在网上搜索洛阳的园子就不会看不到王城公园。但到了当地之后提到它总收到回复“呵呵”。终究去一探究竟的时候发现横幅上写着“第33届洛阳牡丹文化节主会场”,and人山人海,以为被师傅忽悠了。 逛逛又懂了——周王城遗址上的这个公园,是33年前第一届牡丹节时候的唯一主场馆,后来经过这么多年的演变已成了综合性公园:动物园、游乐场。光看牡丹的话,比不上国花园了。想在洛阳牡丹节上顺便看看长颈鹿长尾猴神马的话倒是个不错的选择。 上图为主会场的牡丹插花展。 =============================================================================================== 以下为洛阳龙门,归程。 雨中龙门石窟。直是少人行。 自从知道白居易的墓葬在龙门石窟景区内,就一直想去看看。同行者拿着门票疑惑地问我那个景点叫什么。“琵琶洞。”“那不是蝎子精?”“哦——琵琶峰。” 白园门口竖着个邮桶,门票是印着邮资的明信片,感觉不寄回来都对不起人家的一片苦心。但是写点什么呢。唉,漫听雾雨琵琶曲,曲尽终成长恨歌。
个人分类: 游记|5831 次阅读|3 个评论
少林禅寺参武僧
yangyongtian 2013-4-14 16:04
少不习武老来俏, 少林寺内高香烧。 世间躁动禅寺静, 踏入佛门烦心抛。 阿弥陀佛时时念, 普度众生日日彪。 文韬武略来生事, 今日彩排试一遭。
个人分类: 风光有感|2136 次阅读|0 个评论
少林禅宗
热度 29 cissyludai 2012-6-11 22:50
少林禅宗
【博主按】:去河南开会顺带参观了少林寺,看了少林的禅宗表演。百度并编辑了些相关信息,合着禅宗表演的照片请大家欣赏。 沈佺期《游少林寺》 长歌游宝地,徙倚对珠林。雁塔风霜古,龙池岁月深。 绀园澄夕霁,碧殿下秋阴。归路烟霞晚,山蝉处处吟。 少林寺:禅宗祖庭 武术之源。唐代初年,少林寺为李唐立下了汗马功劳,受到唐太宗李世民的赞赏,成为驰名中外的大佛寺,获得了“天下第一名刹”的称号。 禅宗,又称宗门,汉传佛教宗派之一,始于菩提达摩,盛于六祖惠能,主张“人皆有佛性,透过各自修行,即可获启”。禅宗的顿悟是指超越了一切时空、因果、过去、未来,而获得了从一切世事和所有束缚中解脱出来的自由感,从而“超凡入圣”,不再拘泥于世俗的事物,却依然进行正常的日常生活。凡人与佛只在一念之差。 修习禅定,故名禅宗。其核心思想为:“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禅宗少林为大型文化演出项目,按音乐结构排列,由《水乐》、《木乐》、《光乐》、《风乐》、《石乐》五个乐章构成。由曾获得奥斯卡原创音乐奖的谭盾提纲艺术总监和音乐原创;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任禅学顾问;少林寺方丈释永信任少林寺文化顾问;著名舞蹈学家黄豆豆任舞蹈编导。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3512 次阅读|84 个评论
【大话系列】大话太监
热度 1 menglingzong 2012-5-2 23:21
以前写的,粘过来,一乐也,非参赛博文! 先秦时期,远在少林、武当还没建派以前,丐帮也还没有开始威风的时候,当时江湖上的第一大帮派正是太监派。 太监自创派以来,就注定了是黑白通吃。白道上,上通天子,下挟群臣,与官府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黑道上,开帮立派时由于掌门人的武功卓著而又大多声名狼藉,与黑道也有了扯不断,理还乱的关系。 传到第N代掌门人,秦国宦官嫪毐( Lao'ǎi ) ,人长的帅,因与秦王赵政的母亲走动密切(人称有一腿),而名声大振,官封长信侯,手下徒子徒孙就有近千人,华山论剑公推为武林第一人,武林盟主的宝座唾手而得,可惜好景不长,纸保不住火,再与官府抢夺地盘的时候失手被擒,果然不愧是太监们一代好汉,宁死不屈,终被车裂而死。而最终被曝光是伪太监,给太监派蒙上了不光彩的一笔,竟然有人浑水摸鱼。 太监派于是痛定思痛,大肆改革机构,勤练武功,终于在秦二世的时候太监派掌门赵高一举统一了天下,连当时天下第一人“秦二世”都被玩弄于股掌之上,史有“指鹿为马”。他主要经历了这样的历程,先与大臣门门主李斯联合,搞定胡亥,一统江山,然后开始干掉当时的多个武林高手,干掉蒙恬兄弟,干掉李斯,最后直接干掉了 胡亥,可惜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旋即被反扑而来的子婴干掉。呜呼,一代高手终不免埋骨黄山。 太监派终于开始沉寂了,三、四百年没有出现杰出人才。终于到了东汉末年,为了牵制外戚专权,太监派在皇帝的扶持下,大肆招兵买马,大有东山再起的势头,当时太监们里涌现了无数风流人物,以张让、赵忠为首的十大高手,人称“十常侍”,可惜在与外戚派火拼的时候,虽然连外戚派掌门何进都K掉了,不过还是在与袁绍、曹操等超一流高手比拼的时候,由于太监只注重外功(暗里阴人)修为,不注重个人内力的培养,还是一败涂地,十常侍最后冰消瓦解。 到了唐朝初年,太监派受到了挤压,太宗明文太监不许干政,且不给配备武器(最高级别三品),还好,太监经过几百年的修炼,见缝插针的本领是越来越高,提出逆境中求发展的口号,终于在玄宗年间,出了一个不世出的人物,高力士。高力士在前监的基础上研究了历代太监史,总结了经验教训,终于发现一条规律,这条规律终于使太监派扬眉吐气,这条规律只有六个字,要想跩,靠皇帝!他采取了与以往太监派掌门不同的做法,对皇帝忠心耿耿,终于得以善终。 高力士对太监派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终被封为千古宦官第一人。从此太监也踏上了光辉之路,太监可以折腾,随便折腾他喜欢折腾的人,就是不能折腾皇上,公理啊! 太监派终于开始扩张了,腰杆也粗了,说话也硬起了,终于在明朝得以修成正果,门派的扩张达到了极限。由于人才众多,因此明朝每一代太监派的掌门人都很优秀,像王振、汪直、冯保、刘瑾等等,都将太监派的势力不断壮大。 其实究其原因,主要有二,对皇帝忠心,必须的,这个不算,第一有了自己的私人军队,锦衣卫、东厂、西厂,呼之即来,喝之即去,而且不用自己发工资,想不壮都难。第二司礼监掌握人事大权,直接由任免官吏的权利。于是乎,当官的需要有官监,军队上有军监,就连丝绸局都有太监直接坐镇,太监终于发扬光大,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当中,人人以当太监为荣,太监派发展到这份上,也是祖宗保佑了。 一直到那个夜晚,一代巨监诞生了,魏忠贤。经过千年的酝酿,再到了明朝百年的积累,终于练成了万夫莫敌的葵花宝典,一身刀枪不入,水火不侵,将当时的抢地盘的东林党打了个万劫不复,差点就成为武林至尊了,可惜违背了太监的原则,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惨死在回家的路上,一代巨监落了个死无完尸的局面,太监派几乎被株连干净。 想当初,0.5人之下,万万人之上,何等风光,今日落得这个凄惨的局面。到了明末,最后一代掌门人王承恩扳着“老实做人,低调做事”的态度将太监派拉了一把。虽然没有练成葵花宝典,可是也没有树立强敌,在风雨飘摇中,坚守自己的阵地,最后追随崇祯帝而去,终于扭转了世人对太监的态度,王太监用自己的忠诚名垂千古,永久的享用世间的祭祀。他完成了历代太监没有完成的不可能完成的超难任务,直接升级为骨灰级的太监,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一切皆有可能! (明十三陵中的唯一的一座太监墓,也是现存的唯一的一座太监墓)
个人分类: 读书休闲|2120 次阅读|2 个评论
少林功夫成了无用表演 评少林第一武僧被美国人KO
chrujun 2010-12-16 20:20
据国内新闻介绍,国内少林寺第一武僧一龙,在国内是公认的第一高手,在国内从未败过。然而,中国第一少林武术高僧在美国在四分钟后即美国特警队长阿德安格罗特KO,被送进医院就医。少林功夫的光环,就这样暗淡无光,颜面全失。 笔者几年前就不相信少林功夫还有什么真正战斗力。我在长沙观看过两次少林寺的功夫表演,还买过光盘,看后大失所望。头撞石碑表演,石碑的厚度只有1厘米左右,估计我一脚也可以踢断。钢针穿玻璃,用的是很大很粗的铁钉。舞刀表演,刀的重量不到1斤重。这种刀,估计一只狗也砍不死。看了N多的表演节目,没有一个体现出少林功夫的功底,全都很假。 真正的少林功夫,已经成了传说。现在的少林功夫表演,全部是花拳绣腿。懵一下不懂功夫的老外还可以。但对武功有一定了解人看来,这种少林功夫表演根本毫无武术价值。 靠表演武功到处赚钱的少林寺,该好好反省了。 过度消费少林功夫,肯定会等到受到冷落的一天。
个人分类: 中国观察|4130 次阅读|4 个评论
少林武术片段
flly 2010-9-15 11:15
表演中的几个精彩镜头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虽说只是表演,但是动作一丝不苟,非常认真。我们做研究,很多人可能还达不到这个程度。 蝎子拳,模仿蝎子,用脚倒过来踢人。这个表演起来很好看,不过实用价值就难说了。 左边是蛤蟆拳,右边是猴拳 蛤蟆跳。 三节棍,虎虎生风 水流星,也是非常好看 其中一个是趁着跃起的瞬间从身下飞过,连续几次。 最后的一个大亮相。
个人分类: 旅游|3378 次阅读|0 个评论
少林武术表演之顶开钢板
flly 2010-9-9 09:46
去少林看了一次武术表演,一次半个小时,有一些很好看的表演,也有一些商业味道,不过看表演是包括在门票里面的,本身是不收费的。没有看过的去看看也不错。 看的时候是不要拍照的,但是还是很多人在拍,我也没有免俗,不过在不开闪光灯的情况下(我这小dc,开了闪的效果也不好)。拍清楚也成了一个挑战。 前面的是表演者,后面的助手拿着钢板绕场一周,并且敲击,证明这是一块真的钢板 放在表演者面前了。 举起钢板 这张倒是抓到了,可惜快门的速度跟不上了,所以断裂的钢板成了虚影。
个人分类: 摄影|3364 次阅读|0 个评论
少林花拳绣腿不敢应战泰拳王
wliming 2009-12-5 18:45
连日来,泰拳五天王向中国功夫发起挑战的消息在武术界掀起波澜。泰国拳王考克莱称,最想同擂台对打的是少林主持人释永信。少林在中国有悠久的武术传统,但是相比泰拳来讲,不过小菜一碟。本次五大拳王全团出动,最初动机是灭少林。对于泰拳王考克莱的狂言,网友们更是力挺少林寺出战,教训一下泰拳王。对此,少林寺方面称太荒唐,并表示,少林寺作为禅宗祖庭、佛教圣地,不会和社会上的人舞枪弄棒,也从不接受社会的挑战,少林僧人讲究的是以武养德、修身养性。 难道少林真的只是花拳绣腿? 中方出战 输多赢少   号称有500年历史的泰拳,过去多次派代表赴中国切磋,近年也常有中泰拳术比赛,但是,据知中方选手输多赢少,历史上更曾经有中国高手战死。   鉴于历史惨痛,这次引起关注的中泰大赛应否再派武学大师,甚至由少林高僧出战,确有网民表示忧虑,怕一旦打输令中国武术无法翻身。   1921年,中、泰高手由中华总商会牵头对战。当年,执教于上海精武会、闻名大江南北的鹰爪名师陈子正,被泰拳高手乃央三招击败,踢中下巴昏倒。其后,中国武术家如方镇邦、林家连全遭击败。翌年,福建拳师赖铁虎对决乃央,结果仅能支持两局,浑身受伤,住院治疗数月。   1924年,福建鹤拳高手赴泰南比武,未料被泰拳师乃桐出肘打中头部后昏厥,随后身亡。此事当年轰动泰南,以后30多年,中、泰没有进行比赛。
个人分类: 伪科学|2244 次阅读|4 个评论
一个简单的健身秘籍:揉腹+月斋
sheep021 2009-8-19 10:27
揉腹功+月斋,却病强身  揉腹功     一、姿势要求   1、仰卧,两腿平伸。   2、左手掌按于上腹正中【以下脘或者建里穴为中点】,右手掌按于左手背。【男性为左手在下,右手在上,女性需右手在下左手在上】   3、两手沿顺时针方向(上、左、下、右)揉动。不是在皮肤上摩擦转动,而是粘着皮肤转。按力由轻而重,逐渐增加。转速要慢而匀,手要稳而沉,范围要由小而大。    二、意念活动   神随手转,不即不离,意注腹中,随动环转。    三、功效    此法是培益中气、是少林派(易筋经)练气入膜之要法,是神勇余力十二月功法的第一步,是武功内壮法之一。少林易筋经为少林寺经典功法, 相传为达摩大师所创。所谓易筋, 就是改变劲力之方法。人身体的骨髓之处, 皮肉之内, 四肢百骸之中,无处没有筋的存在。没有筋就没有劲力。如果想人为地变弱为强、变柔为刚、变衰为康,就得借助于易筋之力。易筋经分为两种:当前社会上流传的少林易筋十二式属偏于外壮的功夫, 而摩腹功、凝神气穴等属内壮功。内壮功流传范围不广,功效却较明显。内壮功若能练成,不仅能使习者脱胎换骨,转弱为壮,而且能敛气入骨,练就金刚之躯,真可谓受益无穷。内壮功中摩腹功为主体功法, 练一周左右可感觉腹内气随手转呈恍惚荡漾之象。练13个月,中气倍增,自觉气力足有精神,说话声音洪亮(有膛音),上腹部丰满,腹直肌腱划部分丰满,以及腹中线之凹消失。这是筋膜腾起之征验。   此法不仅适用于中气不足者及胃肠病患者锻炼,而且是习武功内壮之秘诀。基本可以治一切病。 其他说明: 1,如能在三个月内禁绝房事,效果会非常明显。 2,丹田真气如下行时,会有性YU感,此时千万不要有妄想之念,否则会从前阳泄气,如出现遗精等行为,切忌。 3,有的人的身体可能会产生一些真气运转,或者冷,热,酸,麻等感觉,亦属正常,不必大惊小怪,也不用去管。 4,这只是一个普通的健身功法而已,切忌胡思乱想,胡乱发挥,以平常心对待。 5,如果要吃饭,喝水,或上厕所,要在练完功半个小时以后进行 6,速度不要太快,而且是要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加力、越来越用力,速度要越来越慢,也就是个速度递减、用力递增的过程。总得来说,自己觉得舒适、自然就好。多练,练多了,自己就会找到适合自己的速度和规律 7,揉腹最好一气呵成,中间不要停歇。具体一次揉多长时间,应量力而行,随着功夫的提高,应该是一次揉的时间越来越长。最好一次不要低于 30分钟,也就是说,少则半小时,多则可以一小时、两小时、四小时。。。一次连续揉腹的时间越长,体会就越深,收获就越大。练这个功法只要精神集中,认真按照神随手动、不即不离、意注腹中、随动还转的16字要诀来练,无论练多长时间,都不会有弊病的。 8,上腹部是以下脘或者建里为中点,下腹,揉肠是以肚脐为中点 9,本功要求一定要顺时针柔。但实际上,很多人没分顺时,逆时针,就是先顺揉,又反揉,做到100次以上,效果也很好。就是贵在坚持,每天要做够一定的数,还要和饮食稍微配合下,效果更加。 月斋 月斋就是每个月都戒食3天,或者选出6个半天,过午不食。然后平时食量一直维持在7-8分饱。 有人被诊断慢性结肠炎,一吃油腻或者刺激的,老拉肚子 。吃不少药都起效果,但都是一时之效 。一开始医生对此百思不得其解 。到了中段的时候,采用食疗、剂量丸药,灸法等等,均有效,然而还是复发不能断根 。最后,偶然看医书,看到一句话肠胃之为病,消旧积补虚弱,均宜缓缓图之,善养慎药 ,终于豁然开朗,采取月斋和揉腹功,一年后,再无复发。 总评:此法虽简单,但却不容易坚持。若能人人有恒,医院必门可罗雀
个人分类: 养生秘笈|2089 次阅读|5 个评论
孩子:你该读北大还是该读少林?
famingkuang 2009-8-3 12:02
看了杨玲的博文《 纪念我的前同事黄丽萍 》,不由心生万千感慨。 我们这个时代是个奉行快捷方式的时代,只相信成者为王,败者为寇,为了这个成字,可以无所不用其极,而王也就完全进化为钱字所代替。 除了蚂蚁等这些低等的动物外,我想杀人是最容易不过的了,因为: 杀鸡鸡对人有天生的畏惧,人不易近身;我曾经追赶它们满院跑,鸡毛都没捞到一根。 杀狗狗不但有很强的警惕性,而且还有锋利的犬牙,我见了都会远远的逃离,人反而怕它,我看别人也差不多吧? 杀猪猪皮粗肉厚,不易命中目标,非专业人员所不行。 杀人一刀命中心脏(参见《 纪念我的前同事黄丽萍 》一文),多轻松? 看看吧,还真的只有杀人最容易了吧? 在这一切走快捷方式的时代,只抢劫不杀人会留下致命的破案线索,而先杀人再抢劫则要安全得多,只要没有目击者,做案时又不留下线索,这几乎已经是铁定的死案了破案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谁来保证我们的生命安全? 在这样一个国度里,谁也不能保证我们的生命安全,一切只能依靠自己。 所以你想要孩子努力读书然后上北大吗?这样也好,这些杀人越货者就更容易得手了,杀北大的高材生们(这群头脑发达,四肢不全,弱不禁风)肯定比杀任何人群都容易。如此,杀人越贷这个群体一定更会发扬光大。 我想越了少林,想起了中华武术,也许又该到它发扬光大的时候了。 孩子,你该上北大,还是该上少林? 少林歌词: 少林 少林 有多少英雄豪杰都来把你敬仰 少林 少林 有多少神奇的故事到处把你传扬 精湛的武艺 举世无双 少林寺威振四方 悠久的历史 源源流长 少林寺美丽辉煌 千年的古寺 神秘的地方 人人有武 人人都向往 武术的故乡 迷人的地方 天下驰名 万古流芳
个人分类: 反思|1305 次阅读|1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21: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