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兰科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植物新分类群快报之密花硬叶兰
Abies 2018-6-21 21:14
学名: Cymbidium puerense Z.J.Liu S.R.Lan in Lan Liu (2018: 71) (为一近期发表的后出同名的新称;加词是普洱的拼音 + “ - ense ”)。 科属:兰科兰属。 命名人:刘仲健(国家兰科植物种质资源保护中心)和兰思仁(福建农林大学)。 被替代名称: Cymbidium densiflorum Z.J.Liu S.R.Lan in Lan et al . (2018: 54), nom. illeg., non Griffith (1851: 337) (这是今年 2 月发表的一个后出同名,合格发表但非法;加词由“ densi - ”和“ - florum ”构成,意指花密集)。 模式信息: Type: Yunnan: Pu'er, epiphytic on trees in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s on moist and shady slopes, 1200 m, 20 November, 2017, Liu 10626 (holotype NOCC) (模式标本采自云南普洱市(思茅?)附生阴湿山坡林内阔叶树上,主模式保存于国家兰科植物种质资源保护中心)。 原白比较种类: Cymbidium paucifolium Z.J.Liu S.C.Chen (2002: 350) (少叶硬叶兰;其模式采自从云南西双版纳引种到深圳的栽培植物)。 参考文献: Griffith, W. (1851) Cymbidium . Notulae ad Plantas Asiaticas 3: 336–344. (这个历史文献我拿不准是连续出版物还是卷册图书?不同刊物对这样的出版物参考文献列举方式略有差异) Lan, S.-R. Liu, Z.-J. (2018) A new name in Cymbidium (Orchidaceae) for one mistakenly published as a later homonym. Phytotaxa 357: 71. Lan, S.-R., Chen, L-J., Chen, G.-Z., Wu, X.-Y., Rao, W.-H., Zhang, P.-W. Liu, Z.-J. (2018) Cymbidium densiflorum (Orchidaceae; Epidendroideae; Cymbidieae): a new orchid species fromChinabased on morphological and molecular evidence. Phytotaxa 345: 51–58. Liu, Z.J. Chen, S.C. (2002) Cymbidium paucifolium , a new species of Orchidaceae fromChina. Journal of Wuhan Botanical Research 20: 350–352
个人分类: 新分类群|2892 次阅读|0 个评论
重庆植物札记之毛萼山珊瑚(20180607)
Abies 2018-6-7 22:18
毛萼山珊瑚( Galeola lindleyana (Hook.f. J.W.Thomson) Rchb.f. ),兰科山珊瑚属;加词来于植物学者 John Lindley (1799-1865) 的姓氏。腐生(与真菌共生),茎淡褐色,花序以上的主轴表面肉眼观察似有微柔毛,也退化鳞片状,深褐色。茎轴上部间断的短总状花序,整个植株上部构成一个长形的圆锥花序。苞片、子房、花被片(远轴面)表面都有微柔毛。花黄色,中萼片和侧萼片远轴面均略显淡褐色;花瓣和唇瓣纯黄色,唇瓣全缘,分化不明显。前年在江津四面山带学生野外实习,同事从野外采了一枝回来,观察不细致以为是同属的山珊瑚。去年野外实习据说没有开花;今年开花植株在同地冒出来十几茎,可能附近远处还会有。山珊瑚的唇瓣先端有繸状附属物。生境并不特别,林缘空地,杂草丛生,半阴坡,不算特别潮湿,暴雨或泥石流冲出的坡积平缓地,进去观察要经过一些流水形成的被杂草覆盖的坑,不小心掉坑里了。
个人分类: 重庆植物|4512 次阅读|0 个评论
草坪上的绶草
热度 5 mimu 2018-5-17 14:04
上周有一天早晨在办公室附近的草坪区锻炼,不经意间发现草坪上竟然长有一种不太常见的、开着紫色小花的草本植物。这种植物的植株并不高,低矮的只有一支香烟那么高,茁壮点的也只和铅笔差不多,大约 20 公分 左右的样子;花就更小了,只有米粒大小;细长的叶子也和草坪上钝叶草、天堂草等禾本科植物的叶子很类似,一切都是不起眼的样子。蹲下来细看,才能看清楚呈现出螺旋状排列的花序:这是绶草属植物识别的典型特征之一,绶 草 一名也来源于此。仔细找找,这片草坪上除了开红花的,偶尔还可以看到几株开白花的绶草。 绶草看似不起眼,却有一个高贵的出身,它隶属于兰科绶草属。根据《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所有的兰科植物均在保护之列,绶草也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多数兰科植物对生境的要求比较苛刻,在中国的城市中想见到野生的兰科植物并不容易,绶草等少数几种兰科植物却比较例外,在华南地区的绿化草坪上,绶草和线柱兰以及美冠兰,一起被称为草坪三宝,只是武汉这边的草坪还没有听说有线柱兰和美冠兰发现。 绶草在中国历史长河中也是一种认识颇久的植物。早在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一首诗《国风•陈风•防有鹊巢》提到了“ 邛有旨鷊 ”,意思是绶草哪里会长在山上呢?这里的“ 鷊 ”,据西汉时鲁国毛亨和赵国毛苌合辑的《毛诗序》所注,即为“绶草”,并通过对绶草长在山上等违背自然规律的现象的质疑,指出这首诗是“忧谗贼也”。此后历代典籍中有关绶草的记载也很多,只是很多是以其别名的形式出现,这其中既有 盘龙参、盘龙花、龙抱柱之类听起来比较高雅的,也有猪鞭草、蛇崽草、猪獠参等听起来稍显粗鄙的,值得一提的是,广西那边绶草曾有一个别名“扭兰”,倒是将绶草和兰科植物有了一些联系。 绶草属植物全世界约 50 种,中国仅有三种,分别为 开红花的绶草( Spiranthes sinensis ),以及开白花的香港绶草( S. hongkongensis )和宋氏绶草( S. sunii ),其中开白花的种类也是中国特有种。有意思的是,绶草的中文名来自于螺旋状扭转排列的绶带样花序,其拉丁属名 Spiranthes 的词根 spiral 也具有螺旋的意思, spir + anthes ,也就是螺旋花的意思,这个命名和绶草的中文名来源倒是不约而同。 在 QQ 群和微信群里和武汉的朋友们分享了几张绶草的图片,尽管大多数武汉的博物爱好者并没有亲眼见过这种植物,也仍然有几位资深人士提供了更多的关于绶草分布的信息,比如在武惠堤及软件工程学院等地,绶草的数量还是很庞大的。不过大家都有些疑惑的是,分布如此广阔、数量如此众多的绶草,是否还特别加以需要保护呢?每次修剪草坪的时候,大家都有些焦虑,因为修剪草坪之后,能够残留下来的绶草已是寥寥无几,何况草坪上每天还有不少婆婆妈妈们带着小孩子们在上面玩耍踩踏。经过几次讨论,大家倒是达成共识:鉴于绶草具有庞大的根系,常规的修剪草坪以及踩踏并不会导致植株的彻底死亡,来年春夏之交,绶草还是很可能会继续开放的。这倒是让大家舒了一口气,毕竟,即便是以保护的心态私自采挖或者移栽,也是涉嫌违法的。当然,有条件保护的地方,如果暂时放弃除草作业,应该是更好的选择。 绶草在兰科植物中算是生命力比较强的,这也给绶草的应用带来很好的产业化基础。园林应用之外,绶草由于富含天然类黄酮,其抗氧化能力在皮肤保健中很可能会大有用武之地。绶草在传统中医药中也曾经用途广泛,据 《江西草药》记载,取绶草根适量,晒干研未,麻油调搽,对带状疱疹有一定的疗效,但是其机理目前我们并不清楚。兰科植物曾有关于抗病毒研究的历史,至于绶草是否具有抗病毒作用,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课题。
14206 次阅读|10 个评论
一个认识杂交兰的好去处
dingchch 2013-8-18 14:54
如题,一个认识杂交兰的好去处,兰科主要属的杂交情况均有清晰记录,对搞杂交育种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http://hybridorchid.la.coocan.jp/ 如 Cymbidium Nut= Cymbidium sinense × Cymbidium Red Beauty DSC02060.jpg
1306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是一棵小草-线柱兰
热度 5 saraca 2012-2-19 00:42
我是一棵小草,来自草地。环顾四周,全是矮小而整齐的草根,在雨季来临前,小草们只能安安静静地修生养息。几周前刚有轰隆隆的割草机从上面推过。与它们相比,我可以吸足阳光雨露,自由地挺直腰板,舒展叶片,绽放花朵,也算是逃过一劫了。 我是一棵小草,但不是一株普通的小草哦!尽管纤细如草,我却能在草地上鹤立鸡群般地开花结果,彰显着兰花特性,故也有人叫我“兰草”。您现在可要睁大眼睛,仔细瞅瞅吧!您 看我长在草丛里,有着褐色的茎杆,比草粗一些,没有草那样明显的茎节。几片细细的叶片没有叶柄,但具叶鞘并抱紧茎杆,用植物学的话来说叫“具鞘抱茎”。茎杆上除了叶子外,就是密密麻麻的小花。纯白色的兰花,只可惜花朵太小,不足半厘米,萼片和花瓣之类的只能用放大镜才能看清楚。 您再仔细看看,我的花瓣似乎像桶状般收拢,有些萎蔫,花朵下部的子房已膨大,进入幼果期了。如果注意到下位子房的话,十有八九您就会判断我是棵兰草哩!所谓的下位子房就是果实位于花瓣基部下面。兰花的蒴果里孕育着许许多多细如灰尘的兰花种子。 我是一棵小草,一棵长在草地上的小草。每当春风吹过,我就会钻出地面,挺出草坪。只要侥幸地逃过割草机,我就会开一朵朵白花,结一串串蒴果,安安心心地做一株普普通通的兰草。 对了,我也有学名,叫线柱兰( Zeuxine strateumatica )。如果您感兴趣的话,还可以到兰花之家-兰科Orchidaceae查询我的档案,获得更多信息。那时候,你就会明白,原来线柱兰分布这么广啊!不但出现于国内的滇、黔、桂、川、粤、闽、台、港等地,就连东南亚诸国、新几内亚岛、阿富汗、日本等地也有我的芳踪。无论在国内或国外,我总是生于草地,长于草地,做一株普普通通的兰花小草。
个人分类: 认识植物|4382 次阅读|11 个评论
科学新闻串串烧20090726
eloa 2009-8-3 19:09
riset 发表于 2009-08-02 19:39 66天习惯成自然 很多励志书籍都曾提到,优秀是一种习惯,那么一个好习惯需要多长时间的坚持才能变成自然而然的行为呢?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心理学家研究发现,这个周期约为66天。在实验中,科学家招募96位志愿者进行了为期84天的习惯养成观察。午餐前吃一个苹果、喝一杯水或是晚餐前跑步15分钟,这三个选项受试者必须选择其一,并且要天天坚持,不能松懈。另外在实验过程中,他们还需要对自己做事的意愿和自我控制能力进行评估,并逐一填表。最终统计表明,对大多数人而言,经过66天的坚持即可养成习惯。不过研究者表示,该时长只是个是平均数,具体而言,情况或许会有所不同。比如他们观察到,运动方面的习惯要比饮食习惯养成耗费更多时间。 我国启动兰花基因组计划 自达尔文以降,200多年间,兰花一直都是植物学家关注的焦点。7月20日,海峡两岸的科学家将携起手来,对这种珍贵的植物进行基因组测序及生物信息学的分析。兰科可谓生命科学研究中的功臣,是植物界最大以及进化程度最高的家族之一。有关兰花的生物多样性和进化方面的研究,还为达尔文的进化论提供过强有力的支持,此外它还具有很高的观赏、文化及药用价值。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兰科植物属于世界性的濒危物种。比如兜兰与国宝大熊猫就同属一个保护级别。 咒骂行为增加耐痛力 猝不及防时,身体感到一阵疼痛。这个时候,很多人下意识的反应就是脱口而出一句骂人脏话。英国基尔大学的研究人员不久前在《神经学报告》上发表文章称,这种行为并不是一种简单的情绪反应,实际上它还可以增加人们的耐痛能力。科学家将64名参与实验的志愿者分为两组,要求他们的双手浸没在冰水中,并尽可能得坚持更长时间。其中一组可以重复地喊出一些咒骂的词语,而另一组则只能说普通词语。结果显示,前者的耐痛能力更强。在监测过程中研究者发现骂人者心率会增加,并表现出更大进攻性,这说明咒骂是情绪反应与生理反应的混合体。
个人分类: 其他|1374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04: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