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人才引进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人才引进

相关日志

欠发达地区人才柔性引进的路径和策略
wangyunwu 2019-9-18 07:37
欠发达地区不遗余力地加入白热化的“人才争夺战”中,但在人才引进的背后却是保障性制度有效供给的缺失。必须认识的一点是,人才体制机制规划的失范和缺失才是欠发达地区存在的致命问题,这严重抑制着专业人才的深度发展,限制了其专业价值的合理兑现。于个体个人而言,则普遍表现出专业抱负不理想,获得感低下及难作为的焦虑。不可避免地陷入引进人才同时,人才流失和闲置问题依然严重的怪圈。按照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总体部署,需要发挥地方主体作用,有效集聚各方资源和创新要素,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的创新机制,以人才机制创新为抓手,以一个社会经济功能相对完整的欠发达县 ( 含县级市、区 ) 为基本单元 , 探讨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才引进培养的合理关系,探索欠发达地区提升引才用智实效的新模式,破解发展难题。 详见: 欠发达地区人才柔性引进的路径和策略_梁德深_王运武_赵会龙_潘道明_侯建明.pdf
个人分类: 学术论文|1832 次阅读|0 个评论
也谈人才引进和人才评价
热度 3 martinluomin 2017-5-8 12:25
徐耀 在 博文中提到“人才评价可以很简单”,其实要我说:“人才评价也可以不简单”。说到简单,现在的办法不可谓不简单。官员们简单的数数帽子,算算文章的点数似乎就可以选拔出人才;职能部门按照帽子高低定好待遇和科研配套经费似乎就能做出世界级的成果。然而这些简单的运作最终事与愿违, 多成了挂在墙上的“面子”,学科评估表上的“数字”,再不就是领导口中的“政绩” 。 这样聘请的人才,多数后续乏力,虎头蛇尾。聘请人才的初衷是为了做学问,办好学校,不是为了方便官员和办事人员。这些“聪明人”总是善于“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然而我们的社会就是这些所谓的“聪明人”太多了,少了踏实做事的实在人! 招聘人才对一个学校的发展至关重要,没有那一所世界名校不是从招揽人才开始发展起来的。不要说哈佛、耶鲁、牛津、剑桥这些世界级名校,即便是国内的清华、北大, 哪个不是先有了一批卓越的师资力量,才最终造就了一代名校呢?引 进人才应该由谁说了算,有人说:当然要是教育家说了算。蔡元培就是这样的教育家,他想办一所兼容并包的学校,蔡元培认为要办好北大,教师是关键。他对教师的要求是: “延聘教员, 不但是求有学问的,还要求于学问上很有研究的兴趣, 并能引起学生的研究兴趣的。不但世界的科学取最新的学说, 就是我们本国固有的材料, 也要用新方法来整理它” 。蔡对教师的要求看似不高,但其实非常之高。 新学说、新方法难道不是对创新的要求吗?他还要求教师不但自己热爱学问之道,而且能感召他人、带动风气、引领时尚,此等之人非大师而谁呢? 北大之盛,在于师资, 梁漱溟 , 胡适 , 刘半农 , 鲁迅 , 周作人 , 徐悲鸿 ,钱穆等均为一时之选。虽然没有现在的诸多“帽子”要求,甚至有些人连文凭也没有,诸如熊十力,钱穆等很多教员在从最初聘请到北大的时的寂寂无闻之辈而卓然成家。由此可见,要能“慧眼识人“才能当的起选贤用能的重任!从蔡元培聘请的教师就能看出北大的气魄,他请 陈独秀 做北大教授兼任文科学长 是在看了他主办的连正式刊号都没有的《新青年》之后决定的,放到现在也就是在非核心期刊发表了些文章而已, 但蔡元培从中看到了他的思想,确认了他作为青年指导者的资格。聘请胡适也是看了他的文章,认定是“旧学邃密”而且“新知深沉”之人。 蔡不仅请“新学“之人,而且请辜鸿铭这样的怪杰当北大的教师,这里的新知旧识的试炼场,新旧思想正可以在北大这个舞台上碰撞出火花,因为他深知“是骡子是马要拉出来遛遛才行”的道理。北大的风气一直延续下来,后来胡适主政北大的时候也是这样聘请教师。 蔡不仅善于聘请人才,也敢于解聘教师,很多专业水平低的中外教师都被其解聘。 反观现在大学人才招聘,不是“岗位”招聘,而是“萝卜”招聘,凑的是博士人员比例,比的是裙带关系,要的是帽子数量,不是找人做事,而是找人凑数! 没有绝对的,静态的人才,人才也不是插上院士,杰青等一系列“草签”明码标价,待价而沽的商品。 学校招聘人才要评价其适不适合特定的岗位,同样一个人,能不能发挥其人材的作用,除了内在的驱动力之外,要看其所处的环境,所要从事的研究方向等等。 大学要想聘请到适合自己的人材,就要敢于说“不”,不仅要敢于辞退不合格的教师,还要敢于对走关系门路的人说“不”;大学要想聘请到适合自己的人材,就要办出自己的特色,千校一面就必然导致对人才需求的同质化趋势,有特色的人才就不容易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学校和环境;大学要想聘请到适合自己的人材,就要请真正懂学问的教育家来做校长,做系主任,他们不看关系,不看头衔,才能巨眼识人,识人于尚未发迹之时,鱼龙混杂之间。 真正的好大学,不在于它挖到了多少院士,杰青,而在于它能培养多少院士和杰青,想要办好大学,如何评价人才是一道槛。
个人分类: 大学百态|6153 次阅读|7 个评论
博士两年升副处,学历仍是“硬通货”?
热度 30 xiaoshidaguan 2017-3-23 09:01
博士两年升副处,学历仍是“硬通货”? 赵月月 肖纲领 引 言    近日,江西省打算用高待遇来引进十一 所名校毕业生去“当官”,到县镇挂职锻炼两年后,表现优秀者,博士研究生可安排为副处级领导职务的新闻引发了公众极大的热议。    其实,从媒体报道的情况来看, 早在2002年,郑州市已下发文件引进50余名博士出任副处级领导;2006年,兰州市也做出了相关规定 :兰州市市级党政机关,县区、乡镇党政机关在编制限额内接收全日制博士、硕士,可分别享受副处级和正科级工资、福利待遇。 博士升副处的新闻报道已屡见不鲜,但为何每次如此博人眼球呢?    待遇是不一般,名校也是真有名    江西打算用高待遇来引进十一所名校毕业生去基层当选调生,这11所高校分别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 都是响当当的名校。    每年全国各地都有许多面向各大高校引进选调生的计划,江西省便是其中之一。而江西省对名校特别看重。 从2015年开始,面向清华、北大两所高校选调优秀大学毕业生。2016年,江西省又在清华、北大两所高校选调10名应届毕业生,被分配到市直部门并到乡镇挂职。    湖北省和福建省启动了人才选拔引进工程,每年面向清华、北大等高校选拔引进博士、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享受正科级领导待遇,表现特别优秀的博士研究生,可享受副县级领导干部待遇。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需要?    《公务员法》对公务员的招考有相应的规定,“ 凡进必考”已成为招考公务员的一道必定程序,并没有凡是博士可享受副处级待遇的规定 。就机关而言,对公务员的考核主要是看他的主要工作业绩,而 博士成为公务员后立刻就享受“副处待遇”显然有悖于这一考核要求。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硕士生、博士生会越来越多,如果硕士生、博士生均可以享受免试进入政府机关,并享受“副处待遇”,而本科生则要“坐冷板凳”,博士生在专业知识的掌握上可能要胜本科生一筹,但在工作业绩的体现上本科生就未必比博士们差,这样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未免就太绝对化了。    能力和文凭是有一定的联系,但并不是学历越高,能力也就越高,这里面除了综合素质外,还有着工作态度、经验等因素 。 一个博士虽然具备了相当的学历,但是如果这个人没有好的工作态度,并以博士自居,盛气凌人,他能干好自己的工作。    博士文凭那么重要吗?为何一定要用博士?   郑州市知工办的崔主任提到“对于一直呆在学校的博士,我们还会考察他有无学生会或团委的工作经验。总之, 我们挑选的是适合做领导的复合型人才,而不是只会做研究的书生。”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政府工作人员说, 现在硕士学士到处都是,门槛低的话走后门的就多 ,毕竟这是选副处级干部,一般来说博士的专业水平要高一些,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强一些,出台这种规定的初衷是善意的,其目的是优化公务员队伍结构。       青 椒 说   地方引进博士作为副处级领导人选,早已不是新闻,但在自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江西的这种做法还是引发了广泛的舆论,反映出 公众对这种公务员尤其是领导人才选拨的关注与敏感心态。    这次的新闻再次印证了“学而优则仕”这种在中国有深厚根基的观念。 对于一些博士而言,这恐怕是一大利好消息,尤其是那些有领导之才或早已厌倦学术科研生态,想尽早脱离这一苦海又想有一番作为的博士。熬了这么多年,终于见到出头之日了。 但是,对于更多的博士来说呢?大可淡定,一则,名额有限,多少人被卡在了门外;二则,恐怕大多数博士并不适应公务员所处的生态。没有点腹黑,怎么立得住?还是老老实实做好科研,进行科学研究与知识创新来得实在。    经济社会发展,靠的是人才 。经梳理可知,这种做法多出现在一些欠发达地区。从这点来说,青椒君要为这些地方领导的战略点赞。最怕的是,地方穷,还不思发展,或是错误的发展。 打好人才战,引进优秀人才,无疑是一步好棋。    其实, 名校博士毕业,按照常规的进研究所或高校路,两年后评为副教授,等同于副处级待遇;而且有条件的话,副教授出任事业单位或公务员岗位副处级领导也是允许的。    所以,这种做法,也挺公平,只要副处级领导的油水少,制度设计上能让他们“不愿腐、不敢腐”,说不定博士们还真能为老百姓做点专业方面的事,并且提高整个国家的管理水平。   当然,这里要避免的问题是,一方面, 有些地方对于人才仍然有狭隘的学历观 念 ,认为学历与能力完全等同,注重引进高层次博士的增量,却忽视了本有的其他学历高素质人才的存量。   另一方面,在国家逐渐取消高校层次差别的情况下, 有些地区仍然唯名校是举,而不是唯才是举,唯贤是举,这就是赤裸裸的歧视了。   还有一点很值得担忧 ,那就是 在政绩驱动下,部分地区将引进博士作为政绩的一部分,打肿脸充胖子, 毕竟两年后博士干得怎么样,难以考究,而三年后引进博士成为晋升的工具,谁还管后面的路?   但不管怎样,对于高学历人才而言,应该乐于看到这样的事。 也许你没有当领导的才能,但博士、硕士们多年的埋头苦学、挑灯夜战,被政府部门认可,这难道不是社会进步的一面?   来源 | 人民网、北京青年报、网易新闻网、搜狐网   编辑 | 赵月月 肖纲领    PS: 文章系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欢迎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 “青椒说事(niumengbang)”,获取更多教育资讯。
个人分类: 教育视界|34477 次阅读|52 个评论
留住生命的温柔
热度 1 JaneShen 2016-11-5 18:20
在崩溃的边缘, 想想温柔的脸! 这温柔曾助你披荆斩棘, 相信同样能助你浴火重生。 感谢陪伴着的爱!
个人分类: 杂记|1347 次阅读|1 个评论
从今天开始, 我就不是青蒿素中心副主任了
热度 34 JaneShen 2016-11-1 23:40
从2013年5月,我以人才引进方式进入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任青蒿素研究中心副主任。所谓的人才引进,就是30万的科研启动经费, 没有实验室(在两年多以后,我在和平里终于有了一个自己的小实验室),也没有仪器(后来我在30万中层层打报告, 调了13万买最基本的设备来装扮和平里的实验室),没有招生资格,没有其他待遇;所谓的青蒿素研究中心,就是三个化学专业的老师,包括屠老师在内,和我这个药理学专业的工作人员。 其时拉斯克奖效应有点余温,我的引进即为该效应之一。我入所之前院里拨款300万支持青蒿素研究,我到所的时候经费已经分完。在条件困难时也找过领导。领导就说,你要早点来所,这300万都是你的。回来之前谁也没有跟我说啊,谁叫我回不逢时呢! 这三年半时间里,我以十几万的启动经费,带着青蒿素中心副主任的头衔,四处要学生,招博士后, 申请课题,写中心大兴规划,写十三五规划,写重大研究计划的建议书,设计双氢青蒿素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药理学实验...中心做事的就是三个人,而杨岚老师还在支援边疆,所有需要中心提交的材料都发给我,我也责无旁贷地完成。因为这个中心就四个人,而我是这个中心的副主任! 甚至在诺奖之后,国家的资助快下来了,我也知道组织结构上的重要变动后,我还协助连夜写设备申请,提议建立P2实验室并设计和指导,以及积极讨论如何完成特别资助课题.... 今天人事处公布了青蒿素中心的组织安排:屠呦呦研究员是主任,所长和书记是副主任,两位老研究员是学术委员, 一位原来是书记实验室的同志五月突然接管中心,现在是主任助理。 其间多少故事啊! 且先接受一个现实:从今天开始,我就不是青蒿素中心副主任了。所以以后介绍我时得说:青蒿素中心原副主任。 三年半实在不易, 在2016年11月1日的午夜踩个脚印!
个人分类: 杂记|7654 次阅读|36 个评论
会士访谈/包信和院士: 我国人才培养和引进应更好的考虑国家需求
yolandahongmei 2016-9-7 11:36
包信和 院士 物理化学家, 2000-2007年,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2009-2015年,任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院长;2015年至今, 任复旦大学常务副校长。 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0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包信和研究员主要从事表面化学与催化基础及其应用研究。 其带领的研究团队在纳米催化的基础理论研究、甲烷高效转化制高值化学品、 煤经合成气直接制低碳烯烃等 相关研究中获重要进展。以上 相关成果都发表在 Science 杂志上。 近期所获荣誉: “2015年度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 “2015年度周光召基金会基础科学奖” “2016国际天然气转化杰出成就奖” “ 第五届中国化学会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化学贡献奖 ”( 2016年) 写在访谈前的话: 从 2011年英国皇家化学会“第一届国际清洁能源科学会议 ” 主席到 2016年首届“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论坛 ” 的大会报告人,在这五年的时间, 包信和院士的身份已从中科院沈阳分院的院长转变为复旦大学常务副校长,但他对从事科学研究的兴趣和在大连化物所作为研究者的身份及其从事研究的力度一直没有变化 。通过五年的合作与接触,我们深知包老师是个大忙人,也能深切地感知到他做事有条不紊为人温文尔雅的性格特点。我们很荣幸在会士论坛召开之际,与他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倾听他对我国科研发展、人才培养等问题的看法。 在首届 “英国皇家化学会士论坛”上,包信和院士做了题为“Understanding Nano Effects in Catalysis”的精彩大会报告 Q: 包老师,请问您课题组主要从事哪些方面的研究?目前进展如何? A : 我们课题组主要做的是化石能源转化,像甲烷、天然气、煤等的转化和高效利用。目前进展不错的工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将甲烷一步转化为有用化学品,即实现 甲烷无氧条件下直接制取低碳烯烃 。 因为甲烷是 自然界中所存在的最小、最稳定的有机分子 , 一个碳四个氢,如果能够将一个氢活化,那么另外三个氢就更容易活化,可以进行更有效的转化。一直以来,甲烷 的选择活化和定向转化是催化科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难题。 从化学的角度来说,这一百多年来,大家就是希望实现甲烷的高效直接转化。 我们经过近 10年的探索,发展了硅基晶格限域的单中心铁催化剂,实现了甲烷在无氧条件下的一步高效转化。 这方面,我们目前也在跟企业合作,希望向工业化应用方面发展。另一项工作就是煤的转化。一般来说, 煤都是 先气化制成合成气,然后,通过催化剂作用将合成气转化成 烃类等化学品。这个 大家比较熟知的费托合成过程,已经有九十多年的历史。费托合成 本身存在很多局限性,比如会用到大量水及选择性比较差。我们最近几年用一个全新的方法,将合成气直接转化为乙烯等化学品, 反应过程本身摒弃了水的参与而且选择性特别高,同行评价是 “ 颠覆了九十多年来煤化工沿袭的费托合成路线 ” 。 包信和院士领导的团队创造性地采用一种新型复合催化剂,可直接将煤气化产生的合成气(纯化后 CO 和 H 2 的混合气体)转化,高选择性地一步反应获得低碳烯烃。相关成果发表在 Science , 2016 , 351 , 1065-1068 Q: 祝贺你们研究组取得这些成就。 近二十年,我国的整体科技发展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整体科研实力也得到了明显的加强。您认为就化学学科而言,我国有哪些方面是引领世界的? A : 从世界范围来看,我们和国际同步的研究还是比较多的,但说哪些方面能引领世界的发展还真的很难说, 如果要说的话,材料合成,特别是纳米材料的合成应该算一个。 如果就我所熟知的能源转化这一块来说,在 某些方面的研究水平还是能得到世界认可的,如化石能源高效转化、光催化转化和能源材料等。 但这也可能跟我们投入比较多有关,而美国、欧洲等国的需求和投入相对来说都比较少一些。 Q: 这些年, 中国在研发 方面的投入一直保持 大幅增长 ,从 2003年至2013年间平均每年 高 达 19.5% 的增速。伴随投入的增长,其产出也得到了相应的回报。 您认为将来还会保持这种增长趋势吗?这样的增速是否是可持续的? A: 中国科研投入的规模不是非常大,但是这几年增速确实比较快, 这对科技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推动作用。但目前来看, R&D经费占GDP比重 还远没有达到 ‘十三五’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至2020年)确定的2.5% 的比重。在未来几年, 如果国际经济不出重大问题, 我相信还是会保持合理的增速,未来的投入比例会与我国国民经济总量相匹配的。 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的预测,中国的研发投入将于 2019 年超过美国,居世界首位。 �碳烯烃。相关成果发表在 Science , 2016 , 351 , 1065-1068 Q: 我们知道中国每年到海外留学的人数一直呈增长趋势,而对于化学学科而言,到海外读博士和进行博士后研究已经成为很大一部分人的首选。您怎么看待这种现象?而对于很多在海外学有所长的人来说,他们可能会选择留在国外发展,您认为中国是否采取了足够有效的人才引进措施吸引他们回国发展? A: 我认为这是一个好现象。就我自己课题组的学生来说, 再好的人才现在一般我也是不直接留下的, 希望他们都能走出去看一看。尤其我们做基础研究的,需要对世界科研的动态有所了解。通过阅读文献了解科研进展动态是一种方法,但同时最好也能去国外先进实验室亲身体验一下,跟他们去交流,向他们学习。因为我们自身的科研成果本来就需要拿到国际上去交流,美国欧洲也通过很多渠道到其他国家进行交流,科学本身也只有多交流才能擦出更美的火花。但现在我觉得有一个比较遗憾的现象,就是很多中学生或大学本科生就选择了出国, 这样他本身受到的基础教育就不再是中国的教育, 如果这样的话我觉得会对他们本身的价值观产生很大的影响,当然现在也很难去评估这种现象是好还是坏。就人才引进方面,我觉得中国目前做得还是挺好的。但觉得在吸引人才方面我们还是有些盲目,主要还是以发表文章数和文章档次作为评价标准, 并不是按照我 国 对人才的真正需求进行人才引进 。 Q : 在世界名校排名中,我国的清华、北大、复旦等知名学府好像排名不算靠前,就算在亚洲,东京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都远远排在我们前面。您作为复旦大学常务副校长,觉得我国的顶尖学府与世界知名学府是否有差距?应该在那些方面进行改进和提高 ? A : 我觉得排在前面的世界名校,一定有他自身的优势和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我在复旦大学目前是负责教学, 我感觉我们的教学方法和内容相对来说还是比较陈旧,并没有真正考虑面对的学生群体素质和思维方式的变化, 需要在这些方面进行改革。我们很多教师可能由于科研压力比较大,对于教学本身的积极性也不是很高。在如何对待教学的问题上,我觉得我们还有很多改进的空间,这对于提升我们高校的整体实力是至关重要的。 2015年7月起,包信和院士开始担任复旦大学常务副校长。图为 2016 年 4 月,包信和院士在复旦大学化学系、高分子科学系、材料科学系、环境科学与工程系联合召开的学科发展战略研讨会作动员致辞。
个人分类: 英国皇家化学会在中国|5330 次阅读|0 个评论
【老马37】 花甲青年
热度 38 yuncai 2016-5-28 18:28
01 翻完各学院上交来的学科摸底表,校长刘备气得拍了桌子。 “一个百年老校,一个别人都以为是全省第一的大学,让你们搞成啥样子了?师资队伍中,80%的人都是本校留校的!几百名教授中没有一个杰青!毕业的学生里面,官最大的也只是个处长!国家科技奖没有也罢,但连省里的教学奖怎么也没有?难怪学校排名年年下滑,真是一群败家子!” 副校长诸葛亮连忙劝导:“主公,别生气,身体要紧。我还是那句话,存量提绩效,增量上水平。靠学校现在这些人,你就是再整,也整不出啥东西。关键还是要引进高水平人才,高人一来,排名就上去了!” “好!马上修改学校的人才引进办法,弄些杰青来。来一个杰青我们给200万科研启动经费,50万年薪!”校长咬咬牙说到。 人事处长庞统赶紧插话:“校长,现在杰青的行情已经被南方孙权他们炒坏了。没有两个‘1’,是不可能挖到杰青的。” 校长不解地问:“啥是两个1?” “两个1就是启动经费至少1000万,年薪至少100万,这还不包括安家费。”庞统低声回答。 校长吓了一跳:“这么贵?现在我们学校的钱已经很紧张了。按照这个行情,咱们还真引不起呀?” 人事处副处长小声建议到:“关键是科研启动经费费钱,如果我们将年薪提高到150万,科研启动经费给上50万,这样买一个杰青也就只要200万了。用孙权他们买一个杰青的钱,我们就可以买5个了。” 校长微微一笑:“这个办法好!年薪更有吸引力呀。杰青的水平高,就让他们申请项目吧。不断地拿项目,科研自然启动了。万一是个赝品,我们也不会太亏。” 02 很快,学校收到一个想跳槽的杰青简历,有意加盟我校。 庞统让我组成一个学术评价小组,评价一下他的水平,同时叮嘱我:要把控好会议氛围,尽量让大家同意——校长已经同意了,这个会主要是要走一下程序。 看到我为难的样子,庞统又给了几份简历,说:这是八份求职博士的简历,你想办法分散一下委员们的注意力,杰青的事就好说。 在庞统的建议下,我请来张飞、刘禅和关平等教授组成人才评价小组,会议特地定在我的实验室开,随便让传达室马师傅给大家提供茶水服务——老马毕竟是自家人。 杰青傅士仁的求职简历简单任性:“傅士仁,男,1957年出生,国家杰青,先后主持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十余项,发表高水平学术文章百余篇,散见于国内外一些著名刊物上……” 我实在看不下去,但努力隐藏着自己的不满。“这么不认真的人,要他干啥? 而且已经59岁了,不要不要!”扭头一看,只见张飞瞪着一双环眼,眼珠子都快蹦出来了。 我连忙制止张飞的进一步发作,“张飞,校长说了:我们学校没有杰青,已经严重影响了学校的各种排名。我们要用千金买马骨的行动,表明求贤若渴的态度。这件事主公已经同意了,开这个会是让我们再把把关。” 听到我这么一讲,张飞便不好意思再嚷嚷了。刘禅和关平等人非常配合,说:人家已经是杰青了,学术水平肯定没得说。再说主公都同意了,我们评价小组还是一致同意吧? 我松了口气,连忙总结说:“好!大家一致认为傅士仁杰青达到了我校引进B类人才的学术水平,同意按照安家费150万、科研启动费50万的标准引进。” 03 “但今天大家还有个任务,”我继续讲到,“还要麻烦大家评价一下这八名青年博士的简历,看看他们是否达到我校引进人才办法中的F类条件。请大家认真把关,今后我们学校就是青年人的。大家都发表一下意见吧”。 大家的情绪一下子高涨起来,纷纷表示对引进人才应严格要求,为学校负责——最终,孔融等四个非“211”本科院校毕业的博士被认为没有达到条件,不给面试机会。 “王老师!”听到老马的声音,我连忙扭头看老马,发现老马比任何专家都认真,正低着头翻阅着求职博士们的简历:“我认为应该给孔融一个面试机会,你看他燕京大学毕业,发表的文章多,简历比其他人的都厚。”老马一边翻阅着简历,一边说。 “老马,你先给专家续点水。”我连忙提醒老马别忘了他的身份,一边尝试说服他:“孔融上博士期间的成果是不少,发表的文章也不错。尽管他博士是燕京大学毕业,但他本科是泰山大学毕业,泰山大学不是985、也不是211,说明他的基础可能不好。大家对本科院校设立门槛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孔融在幼儿园时可是全国有名的神童呀,4岁能让梨,7岁会写诗,基础不比你们要进的那个B货杰青好多了。”老马不依不饶地说。 专家们脸上都有一些不屑和鄙夷了,我必须让老马心服口服地闭上嘴:“老马,你不懂就别说了!什么A货、B货,按咱们学校的引进人才办法,院士是A类、杰青长江是B类、海外教授是C类,以此类推,不同类型的待遇不一样。大家强调本科毕业学校,重点在考虑基础知识的扎实程度。你拿20年前的幼儿园来说事,这也扯得太远了吧?” “我是不懂你们的什么B。孔融20年前是神童,你们说扯得太远了。但傅士仁这个59岁的老头,他20年前是杰青,你们却不嫌扯得远。有59岁的青年嘛?进人你们不看潜力,怎么只看老皇历呢?” 关平用手机一查,这个傅士仁还真是40岁时上的杰青!大家一下子就都无语了,但老马却继续不依不饶:“这个59岁的花甲青年,还享受着宫外孕特殊津贴,啥是‘享受宫外孕特殊津贴专家’呀?”老马指着傅士仁的简历问到。 大家都吃了一惊,都急忙去找傅士仁的简历核对。这时刘禅说话了:“我早就看到了,应该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这是用联想输入法出现的录入错误,国务院敲成了宫外孕,是小问题。” “一个享受宫外孕特殊津贴,59岁的青年”老马盯着天花板,呐呐地念叨着。 老马系列: 【老马35】你才是知识分子! 【 老马36】 宁静致短 【 老马33】 早就给跪了 【老马34】 xm是条狗 【老马31】学术学术,轻学重术? 【 老马32】 一地鸡毛 【老马29】一人生病,全家吃药 【老马30】 三个诸葛亮,抵不上一个臭皮匠 【老马28】介于泰山与鸿毛之死 【 老马27】皇帝的新衣 【老马26】吃奶的汉子 ; 【老马25】 导师要请学生吃饭! 【老马24】有利才引进,无兔不撒鹰 ; 【老马23】好菜费饭、好女费汉 【老马22】科技查新、滴血验亲与处女证明 ; 【老马-21】出名要趁早,好鸟多先飞 【老马-20】“国家级项目”发明30周年记 ; 【老马-19】是缺伯乐,还是缺千里马? 【老马-18】一件专利引发的血案 ; 【老马-17】 宋江是个战略科学家 【老马-16】斧头帮与非传统安全 ; 【老马-15】2011计划与2012映画                   【老马-14】国家基金:中有必然,挂亦偶然 ; 【老马-13】教师上岗服务公司 【老马-12】毕业季中的一女嫁七男 ; 【老马-11】资源型教授与学术型教授 【老马-10】知识分子的弱智之处 ; 【老马-9】文章他引vs民意测验 【老马-8】老马戏教授 【 老马-7】都是基金惹的祸 ; 【老马-6】传达室老马的传奇学术生涯 ; 【老马-5】专利之转让篇 【老马-4】专利啊!专利! ; 【老马-3】马眼识人 【老马-2】:科技奖的另类功效 ; 【老马-1】评价导师学术水平的另类标准
个人分类: 小说|19120 次阅读|52 个评论
小心被用人单位绑架--初论国内外人才工作的差异
dongleon 2015-7-3 10:42
小心被用人单位绑架 --初论国内外人才工作的差异 (我只是开了一个头,算抛砖引玉。希望大家都谈谈自己的体会和感受,一起完成这篇文章) 最近帮我太太跑调动的事有些感触。以前也曾在国外大学和跨国企业工作, 也曾做到管理岗位。 对他们的人才工作也有一定的了解。深感国内人才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和办事效率都有待改善。 国内这几年对人才工作极其重视,不仅是具体的人事部门的重要工作,也是业务单位考核的重要指标。为了吸引人才,往往提供优厚条件、服务态度也好得很,甚至三顾茅庐、盲目许诺。但人才来了以后,初期态度还基本正常,答应的初始条件也能兑现,但渐渐冷淡,考核也简单指标化,不关心人才来了以后工作和生活条件是否落实,有没有水土不服,是否人尽其才,发挥作用等。如果人才因个人原因或合同到期的合理理由而离开,刚开始也会挽留(涉及人才工作考核),如果挽留不成就会设置障碍,甚至恼羞成怒百般刁难,赶走同单位工作的配偶或扣做人质,有时也会刁难曾经相处较好的同事或学生。总之,想方设法让你不舒服。经常不是想法把事情做好,把该办的事办了,而是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半小时就能处理的事情也要拖上半年一年。 国外对人才吸引也非常重视,这点和国内一样,但不会盲目许诺,更不会大才小用,例如不会招个博士来做秘书或辅导员之类的工作。对人才进来以后一定不会浪费,一定会创造条件提供机会,让人才发挥最大作用。其实,最大的差异还是人才离职的处理上。国外 成熟的先进机构,一般理解员工的离职,会积极妥善处理善后事宜,积极正面的为离职员工写推荐信,离职员工新单位在录用前也经常会打电话问现在单位该员工的工作表现,而一般也会提供正面积极的信息。国外机构认为离职员工,特别是精英人才,对机构的口碑会极大影响机构以后的招聘和现有人才的工作积极性。 最不理解的是国内有些单位为何喜欢把简单,也是合情合理的事情,搞得非常复杂?有些负责人事工作的人员,总喜欢刁难别人,自己的份内工作不是想法了结或做好,而喜欢拖着不办?经常喜欢做些损人但又不利己的事。 小结:各位人才在选择用人单位时,不仅仅要看提供的条件,还要了解单位的用人情况和员工的评价,还要了解退出机制,小心被用人单位绑架,有一天就算合同到期想走也走不了,如果单位答应安排配偶工作也要三思,小心配偶被扣做人质。
个人分类: 学术研究|3011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科技发展要靠自力更生和知识产权保护
热度 15 chrujun 2015-6-7 21:03
中国科技发展要靠自力更生和知识产权保护 最近,天津大学张浩教授被美国联邦调查局(FBI)诱捕对我国吸引海归人才产生的知识产权和法律风险问题更值得反思。这类问题其实很严重了,只要美国较真,我们高价引进的人才就有无法走出国门的风险。据我所知,我们引进的不少千人学者在从事原公司相同或相似的研发工作。这就涉及到一个原公司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尽管国家投入了大量经费进行研发,但研发成果很难走出国门,这些学者也面临被原公司起诉的风险。 有些人已经被原公司起诉了,最终有可能中国也不是安全的避风港。如果中美达成犯罪引渡协议,我们花高价引进的部分学者有没有可能被引渡回美国? 前几年就听说国内某机构花高价从外国公司挖来了几个核心骨干,在国家863项目等支持下开展高端传感器的研发工作。目前这几个骨干已经被外国公司起诉,不敢出国了。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我们把东西做出来了,不仅带有原罪,而且无法走出国门。这对国家级项目也是一个难以洗去的污点,对国家形象极为不利。 大概一年多前,我收到一封邮件。有人告诉我说在某地球物理仪器公司掌握了核心技术,可以解决很多问题。我慎重考虑后没有回复邮件。我也不到其他从事地球物理仪器研发的团队挖人。因为这样做就有侵犯别人知识产权的风险。 很多做项目的喜欢原封不动山寨进口仪器,甚至国家级的项目,山寨进口仪器电路很流行。按道理这样做也没有多少创新,对国家形象也是重大损失。国家应该禁止这种抄袭行为。我们可以参考别人的电路,更重要的是要把电路吃透后推陈出新,而不是把别人的电路抄一遍就交差了。 我团队的成员在原公司没有一个是从事地球物理仪器研制的,全是从事与地球物理仪器八竿子也打不着的行业。这样就没有和原公司的知识产权问题。我们研制的地球物理仪器在电路上完全是自主设计,从不抄袭其它仪器的电路。尽管经历了一些挫折和失败,但完全是自立更生。 我个人真切体会到,我们国家在知识产权保护上还远远不够,特别是技术人员对原公司知识产权的侵权行为,99%以上得不到处理。知识产权保护中的地方保护、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问题大量存在。如果知识产权得到真正保护,所有企业都愿意在研发上大量投入和创新,中国科技自然就快速发展了。国家在产品采购上应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自主创新的产品,要向韩国学习。韩国的汽车和电子都比中国起步晚,但由于韩国政府支持采购本国产品,已经远远超越中国。相反,国内很多地方反而为采购本国产品设置障碍,指定采购进口产品,本国产品比进口产品强却连投标的资格都没有。
个人分类: 我的思考|13575 次阅读|33 个评论
回答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热度 1 jxg912 2015-1-24 14:28
我在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翁巨扬教授的2014年博文 我在复旦大学的十年遭遇:为推动改革“钱学森之问”的科研环境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95089do=blogid=834977cid=3846028 后面留了几个言,到昨天, 翁教授给了回复(谢谢!),觉得可以讨论一下: 高建新 2014-10-12 22:11 10楼的评论揭示了海外教授们矛盾的心态。其实,前一段时期浙大朱冠事件(不好意思,把副校长的名字忘了)也是同一问题。海外教授回国服务,从大道理将应该;从小道理讲,叶落归根,也应该。问题是,国家的引才政策因为海外教授的推动,越来越走样。其根源还是”利益“两字。这里暂不展开。我认为,海外教授应该改变心态,沉下心来,如果真是为了祖国,那么牺牲一点个人利益; 如果认为应该”这样“或”那样“, 那么来去自由,没有必要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这里的“自己”就是那些那些掌权的海归们(那个大学的校长不是海龟?)。一句话,现在所有的争论,都是海龟与海龟之间的争论。 博主回复(2015-1-24 08:19) : 不是人,海归与否。而是中国缺乏科学的宪法,法律,校法,院法,系法等。 高建新 2014-10-12 22:00 复旦大学要求学院送部分学位论文经过校方盲审,计算机学院就今年突然公布所有学位论文必须先经过学院预盲审,还要经过双重盲审的评论来进行所谓的“末位淘汰”。 ----------------------------------------------- “末位淘汰”是一种对人侮辱,也是引自海外竞争概念。这是所有行政管理者要政绩而丧失人性的一种丛林管理方法,是与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大势格格不入了。但这这是海龟”院长“们孜孜以求的,可以不费力或少费力提高政绩。 博主回复(2015-1-24 08:15) : 在美国我没有听到过有硕士和博士有“末位淘汰”一条。任何博士委员会或硕士委员会独立作出决定,不必和其它学生比,或想想每年系里要毕业几个。 高建新 2014-10-12 21:54 就是说,与美国和其它发达国家非常不同之一的是,中国的大学基本上没有制定和公布一系列细致的“校法”。基本上还是人治而不是法制。 ---------------------------------------- 其实, 美国大学的”系法“才是在大学管理中起主要作用的。当然,这个”系法“来自于校法,但体现美国大学管理的”原则性和灵活性“。 博主回复(2015-1-24 08:10) : 到现在我还是没有听到中国的“院法”和“系法”。刚出来的九所官办大学章程和中国宪法一样,有很多根本的不科学性,是现在中国大范围腐败的根源。譬如讲,北京大学章程第七条: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那么,校党委的权力如何制约?它没有讲。校党委书记会不会变成周永康第二?党委领导,极不科学。 高建新 2014-10-12 21:52 新来的院长悄悄地把上次合同的发表物数量指标实际上乘了三,加了两倍,但不履行他的提示责任,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三十九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三)。 、-------------------------------- 这个千人院长需要政绩。中国的未来让这些人掌权,会更糟糕。 博主回复(2015-1-24 07:50) : 问题不在哪个人,而在根本没有大学和学院学术管理章程,更不要说科学的学术管理章程了。在缺乏科学的学术管理章程的环境下,那个可笑的政绩的指标一定出炉。但那个海归院长好像不懂国外大学的学术管理规章,复旦大学的同事们说他没有理念。很多美国海归确实是从来没有认真注意到他所在的美国大学和学院学术管理章程的。譬如,在美国大学和学院学术管理章程下,那些可笑的政绩的指标是一定通不过的。它有一系列程序要过。 高建新 2014-10-12 21:49 此类学院科研环境恶劣的情况在向国外引进了“千人”院长后并没有可见的改进,整体趋势反而更加恶化了。 ------------------------------ 引进的千人普遍异化了。这种现象也因一些千人水分太多而臭名昭著,中组部的新规定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千人“功过, 让历史评说吧。 博主回复(2015-1-24 07:35) : 海归院长知道中国没有对他的权力的有效制约了,不像对美国院长那样。 高建新 2014-10-12 21:43 中国科研环境的改变首先要改变研究生教育和博士后培训制度,许多与国际接轨,成了乱接轨。但是,为什么研究生、博士后不与”国际接轨“?尤其在生物医学领域,好的方向与课题,在3年时间内,无论博士还是硕士,能做什么深入的研究?博士后两年规定出站,续读一定要换实验室,更是违背科研规律,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事倍功半。特别是规定研究生发SCI文章才能毕业那学位,更是不可思议。如果给予5年的学制,这样的规定才合乎情理。这一环境造成的大量的博士后人才流落国外,导致国内科研水平进步缓慢。 博主回复(2015-1-24 07:31) : 您讲的也是中国的科研环境和生活环境不能有效地吸引人的根本问题。譬如讲,美国没有博士做几年的规定。 中国的头脑大量地流失。 高建新 2014-10-12 21:29 为什么国内研究环境在有了相当数量的钱之后还仍然不能有效地吸引国外人才长期回国? ------------------------------------------ 现实情况并非如此。其实这仅对那些在国外已经获得Tenure的教授而言。本人认为,海外教授也要从自身找问题。现在国门早已洞开,国人对海外”教授“们的理解也越来越深。毕竟,一个大学,紧靠几个海外名教授兼职是撑不起来的,需要全心全意回国”捞金(暂且接受国内一些负面评论)“的人回来与本土教授(现在还有真正意义上的本土教授吗?还有多少没有出国的教授?)一起干!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博主回复(2015-1-24 07:25) : 那么去问问钱学森吧,他会怎么回答呢? 10楼的评论: xmmxkcq4t5uxsgf 2014-10-12 14:04 您还是先别着急报效祖国了,先跟您眼中美好的美国政府再谈谈,NSF也有15年没有给您Grant了,这是什么原因呢?美国体制如果好,那就是您的问题;美国体制如果不好,那就麻烦您作为一个美国人先跟您自己的政府协调一下 博主回复(2015-1-24 06:32) : 美国在国家基金会里干的博士们还是缺乏知识,就像过去教堂主教们听到哥本尼的日心说一样。 ----------------------------------- 虽然该博文的观点有点混乱,特备是从一些对留言的回复中可以看出。博文提出了问题,但药方似乎是不清晰 的。博文提到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尽管网上已有许多文章,但似乎都无关痛痒,值得进一步探讨: 要回答钱学森之问,首先要知道钱学森会怎么回答。 要知道钱学森的回答,首先要了解钱老的心。 我知道钱老有句名言:丢掉毛泽东思想,中国就完蛋! 毛时代科研,为什么成就巨大? 目标明确,环境优化,有的放矢,而不以SCI模糊。青蒿素就是这么练就的。 我想,如果去问钱学森的话,他可能会回答:必须解决急功近利的教育、科研环境,包括引进千人的政策,都属于这种心态!由于急功近利,当年”千人”出发点不错,后来全变味了,给了一些人投机钻营的空子,使得科研学术环境学术虚化,名利充斥,教育环境成了”杀人“场,学生抑郁、自杀、他杀频频发生,高高早上的官僚们,只知道两个字”改革, 杀开一条血路“。引进人才本来是好事,可是,好事办砸了,这个不用解释了。什么时候摆脱了急功近利,也就可以制定出好的规章来了。 今日时间有限,有空深入!
个人分类: 个人观点|363 次阅读|1 个评论
【老马24】有利才引进,无兔不撒鹰
热度 42 yuncai 2014-12-14 19:33
前一段时间生病住院,很长一段时间没上网。 最近上网浏览,吓了一跳,自己摊上事了! 科学网上一个长发MM发了篇博文,说我校短期聘请的一位国外著名学者钱教授还做过国内另外一所高校的千人。另外一个MM又火上浇油地指出:此事很蹊跷,我脱不了干系,背后一定隐藏着一个天大的秘密! 吓死我了,郁闷ing…… 郁闷中,老马手捧保温杯走进我的办公室:“王老师,晚上还来工作呀?你身体好些了吗?” “身体是好了,但心情不好了。” “咋地了?”老马一屁股坐在沙发上,问到。 我知道老马的聊天瘾上来了,他要不谈上一个小时、喝上三杯茶,是不会走的,于是就简单地说了一下事情的原委。 “原来是双聘呀,我还以为是双规、纪委找你谈话了呢?双聘多了去了,那个写博文的人肯定是头发长见识短,少见多怪,不要理她。”老马不以为然地说。 老马这话肯定宽慰不了我,“毕竟涉及合同问题,你说我们国人是不是契约意识比老外差一点?前一段我看了富兰克林的自传,发现富兰克林在12岁时就与他哥哥签订了合同,给他哥哥当学徒。人家可是快300年前的事了,而且还是亲兄弟!我们现在才刚刚有点契约意识。” 老马不屑地说:“难怪有很多人瞧不起你们臭老九,你们自己就瞧不起自己,没有一点大国意识,总认为老外比我们强。老实告诉你吧,老外比咱们差多了。” “不会吧?!” “你看,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时,英国和法国都与波兰签订了条约,按照条约,波兰一旦受到别国的侵略,英法都要出兵帮助。而实际上呢?德国打波兰时,英法反而一直在劝波兰‘从了吧,从了吧’。德国呢,与苏联还签着《德苏互不侵犯条约》,结果还不是照打苏联不误?而苏联就更不用说了,一面与波兰签着互不侵犯条约,一面又偷偷与德国签了另外一个条约,要与德国共同打波兰。你说这些国家有契约意识吗?” “对一个国家来说,可能是国家利益至上。但对一个人而言,可能老外的契约意识还是比我们强。”我强辩着。 “你错了!你看,西方人结婚都喜欢宣誓,说什么爱对方一生一世,永不背叛、不弃不离。但是据统计,美国的丈夫一半以上都出过轨,而且这个研究还是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下得到的报告,你说他们的契约意识哪去了。还有一个调查报告说,66%的美国女性出过轨,法国出轨的女性则高达87%,只有我们中国女人出轨的比例最低,说明我们国人最有契约意识。” “老马,你真能扯。我讲的是契约意识,你来了一套婚外情调查。你还是说服不了我。” “好,就那你说的那个富兰克林来说吧,他与他哥哥签的合同里说,要一直在他哥哥的印刷铺里当学徒,直到21岁。可是这个9年合同他只干了5年,在17岁时他就偷偷跑到芝加哥,要自己开印刷店,后面也真开成了。要知道,这个富兰克林可是美国的道德模范,他都这样做,我们怕啥?还有克林顿的拉链门……” “行了,老马!那也不能因为别人不按合同办事,我们也不按吧?” “合同是啥?合同就是规定利益的分配比例。谁厉害,合同就对谁有利。咱们国家以前与老外签订了很多丧权辱国的条约,你说是该履行呢还是不该履行呢?现在学校实行聘任制,咱俩都与学校签订了聘任合同,按道理讲,学校应该和我们每个人商量一下,看看分别该给我们多少工资。可是,学校与你商量了吗?没有!学校就给你们这点钱,你们不愿意干就滚蛋!” “还真是怎么回事!那个在网上发帖的人估计是害怕学校吃亏,或者是国家吃亏吧?” “哈哈,现在的校长比鬼都灵,比贼都精。他们都是有利才引进,无兔不撒鹰。你想,他们是发工资的人,不管多有名的学者,对一个学校而言,还不是一个打工仔!学校按天计酬,就如同生产线上的计件工资,这是最好的剥削手段。” “请一些高人来,对我们学校的学科是有很大帮助的。与剥削没什么关系吧?” “王老师,你看,如果请这些人来学校讲学,又要报销往返机票,又要给讲课费,结果只讲两个小时,得不偿失呀!把他全职挖过来吧?年薪100多万咱们又出不起;就是出得起年薪,科研启动经费能出的起嘛?再说,就咱这地方,穷山、恶水、刁民,高人谁愿意来呢?可是,咱们也不愿意一直这么落后下去呀。还是人家领导高明:你给我来一两个月干活。累计来了一个月,我才给你工资,累计不够一个月,对不起;安家费?对不起,你又不是全职的。你看领导多聪明。” “我也认为这一招实在是高。但毕竟你全职又兼职,说不过去吧?” 老马轻蔑地看了我一眼,说“你也是全职,我也是全职,那为啥你工资、岗位津贴比我多的多?” “岗位不同嘛。” “啥岗位不同,还不是能力不同?一样的岗位,能力也有差别呀。你看,和你一样岗位的张教授,经常到外面讲学,每次出去别人都管吃管住,还给几千的讲课费;还有咱们的赵教授,在企业做技术顾问你也知道吧,企业不也是给他津贴吗?他们算不算兼职?” “张教授和赵教授水平都很高,张教授四处讲学,是正常的学术交流,也会使更多的人受益,赵教授到企业兼职,还政府是鼓励的,再说他们又没有影响本职工作。” “全职的张教授、赵教授在外面兼职挣钱,你们就鼓励。比他们水平更高的钱教授兼职帮助学科建设,怎么样就会有非议呢?” “好像是有区别。老马,你可能没搞明白,这个钱教授不是咱们学校的,是咱们学校聘过来的。” 老马不耐烦地说:“我知道,这又有啥区别呢?这个钱教授,就好比一个水平高的长工,被国外一个老板常年包了,咱们看上了他的技术,问他能不能在不忙的时候过来给我们打个短工?计件工资,但绝对优惠!好容易求人家答应了,结果我们国内的长工们急了,大声嚷嚷说:他在外面有长工做,还来我们这里做短工,天理呀、公平呀都在哪?” 老马喝了一口茶,继续说到:“万一我们国内高校的一个长工特别厉害,被国外的包工头看上了,说‘你来给我们做9个月的短工,工钱优惠。’我们国内的校长知道后肯定非常高兴,还希望能好好宣传一下,让大家都知道他的长工水平如何高。谁还敢去停这个长工的工资?万一人家不回来成了别人的长工怎么办?而我们这些水平一般的长工们就只有羡慕的份:‘可惜咱自己没有两把刷子,否则的话,也去挣些美元和欧元回来’。王老师,你说,现在去国外短期讲学、访问的人多了去了,咋就没有人嚷嚷说他们在国内还领了工资呢?” 让老马这样一说,我似乎明白了:“我们的长工到国外给别人做短工,挣老外的钱,大家没意见;反之,大家就议论纷纷,可能是大家怕东家吃亏了,肥水流了外人田?” “无论是国外的东家,还是国内的东家,都是资本家,他们能吃亏?打工的要的是工钱,东家要的是贡献。不看人家的贡献,光盯着人家的工钱,你们这些学者咋比我这个看门的还俗气?” 我让老马给说的很迷茫:“老马,你讲的是有点道理,可是世界上不就没有公理、正义了?” 老马哈哈大笑:“在柏拉图的《理想国》里,早就说了‘强权即公理’。柏拉图的兄弟格劳孔说‘正义是强者和弱者缔结的契约’,是强者害怕弱者今后强大了不认账,赶紧让弱者签字画押来保证自己的好处。你说啥是公理、正义?” 我没想到老马还看过柏拉图的《理想国》,惊讶地问:“老马,你又是富兰克林、又是柏拉图、格劳孔什么的,学富五车呀,都快吓着我了。没想到,你不光专利写的好,书还读了这么多,佩服!” 老马一脸诡异地说:“王老师,你也要拥抱潮流、与时俱进呀。你看,现在社会上把写SCI文章、写专利的人给批成啥了。大大小小的领导都在问:你们科研工作者弄的那些文章、专利有啥用?说说你们的科研经费都是咋花的?王老师,我悄悄告诉你,我现在已经不写专利了,而专攻国学了。” “啊!可是,老马呀,你说的《理想国》那些东西不是国学,是西学呀!” 老马压低声音说:“我现在除了看些文言文的书籍,抽空也看一些西方的哲学书。现在流行国学,万一过几年另外的领导人说,你们要研究一下西方哲学,咱这不是就占了先机了嘛。” 我有点吃惊了:“老马,你还有啥领悟,都倒出来吧。” “王老师,我告诉你,等你儿子结婚生下孩子后,一定要孙子踢足球,就是孙女,也要学足球。” 【老马23】好菜费饭、好女费汉 【老马22】科技查新、滴血验亲与处女证明 【老马-21】出名要趁早,好鸟多先飞 【老马-20】“国家级项目”发明30周年记 【老马-19】是缺伯乐,还是缺千里马? 【老马-18】一件专利引发的血案 【老马-17】 宋江是个战略科学家 【老马-16】斧头帮与非传统安全 【老马-15】2011计划与2012映画                   【老马-14】国家基金:中有必然,挂亦偶然 【老马-13】教师上岗服务公司 【老马-12】毕业季中的一女嫁七男 【老马-11】资源型教授与学术型教授 【老马-10】知识分子的弱智之处 【老马-9】文章他引vs民意测验 【老马-8】老马戏教授     【老马-7】都是基金惹的祸 【老马-6】传达室老马的传奇学术生涯 【老马-5】专利之转让篇 【老马-4】专利啊!专利! 【老马-3】马眼识人 【老马-2】:科技奖的另类功效 【老马-1】评价导师学术水平的另类标准
个人分类: 小说|28104 次阅读|49 个评论
人才引进的“拿来主义”——我看浙江大学海外招聘
热度 38 zhoubo0111 2014-9-6 14:18
相信这两天在美国生命科学领域的中国同行们,包括博士后和PI,都收到了来自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的研究员/教授招聘广告。一改以往虚位以待的风格,此次浙江大学走出国门,“自己去拿”,直接派遣了招聘团队远赴美国圣地亚哥召开招聘会,并提前在多个优秀院校举行宣讲会筛选candidate。作为一名一心回国的博士后,我想对此次活动的主办方说三个字:好!好!好! 历史赐予了“拿来”的好时机 可以毫不讳言地说,现在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引进海外人才最有优势的时期。一方面,美国科研投入的持续下滑,申请tenue-track faculty职位,申请基金越来越难,华人科学群体总体处于弱势;另一方面,中国国家经济实力的强化,极大地推进了国家科研的硬实力和软实力。如果说10年前决定海归多少需要点爱国情操的支持,那么10年之后考虑海归不过是对就业市场的分析。 此次招聘,浙江大学提供薪酬待遇(≥ 35 万 /年)、住房(有产权,或房贴)和启动资金(≥ 500 万元人民币)。听了忍不住让人流口水。 为什么该出来“拿” 浙大招聘团选择了9月,美国人才招聘的传统旺季,来召开这个招聘会。这就意味着,浙大生科院要与美国各所高校平行竞争新出炉的年轻才俊。这既体现了对自身优势的信心,也反映了主办者对人才市场的准确判断:人才,要趁热。 中美之前跨越了半个地球,再加上赴美签证的折腾,可以说,回国面试对在美国读博后的人来说是一个浩大的工程。于是,在心理上,很多人愿意先尝试申请国外大学的职位。于是,一批拔尖的人才首先收到了国外大学的offer,最终选择留在美国。浙江大学的“拿来主义”,解决了大家回国面试的心理障碍,同时也让人感受到校方的诚意,有机会获得更优质的candidate。 “拿来主义”者需要勇气 此次的劳师动众,必然耗费了不少人力和财力,可以想象,倡议和执行的领导是顶着压力的。浙大开出的薪酬待遇,除了上科大和北清中心等少数几处,大多数国内院所是望尘莫及的,他们完全可以采用通行的做法,陆续地招聘、积累优秀的海归。说得功利点,新招的PI好不好,和我有什么关系。因此,能够不远万里地寻找人才,这一届的领导考虑的不是个人的得失,而是学院的长远发展,值得敬佩。 “拿来主义”体现了公平 虽然现在国内各大院校都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姿态招聘人才,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亲嫡”现象不容忽视。我留心观察了一下,大学,尤其是名牌大学,明显倾向于招聘出自自身的海外人才,这虽然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学术近亲繁殖,但过分胀大的同门,势必形成小圈子,有意无意间对外来势力进行排挤。相信大家对前不久浙江大学“无端”解聘管敏鑫院长的记忆犹在。 此次浙江大学的海外招聘,透明度更高,竞争更加平行,有利于剔除人情等不必要的因素。建设一支高度“异质化”的研究团队。 科研实力的竞争,本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如果坐等“送来”的,而不“放开眼光,自己去拿”,恐怕不知不觉中,在起点上就已经输给了对手。 p.s. 哈!这篇博文我故意不把负面观点写进去,果然在科学网上宣扬正能量的内容不受认同啊。砸砖的好,读完评论,我的文章就完整了,呵呵。
个人分类: 研究人员|44314 次阅读|48 个评论
人才计划,体制预备
benlion 2014-8-29 05:05
“计划”词汇的含义,既是限量,也可以是预期与过程;因而,划分各类型,如同用不同标尺和量器选择。 然而,通过挑选的人才,不同于物品,必然有个发挥主动的作用,如同,特殊作战部队去执行一个既定的任务;因而,必须有相应的装配、经费和组织与管理过程。 显然,欧美的人才引进,概念不同,限量是由移民局制定,标尺和量器是用人机构和岗位设置的条件,只是将国内与国外统一到国际化,如,挪威从国际100人中挑选3人提供机票去面试1个职位。任何岗位,原则上公开和不分国家、种族和年龄的限制。 人才的发展与前途,只是在一个相同的人文环境、法律和相同的工作平台、规则下的自由发挥与公平竞争。 因而,吸引人才,发挥人才,国际化人才竞争,体制预备好了吗? -(2016年-预见未来)-
个人分类: 2014y|1561 次阅读|0 个评论
领域高影响力学者识别:为相关机构的人才评价和引进提供支持服务
热度 1 adully2010 2014-7-25 14:55
作者学术影响力双重测度:引用影响力与合作影响力之整合 考虑到科学交流方式和作者学术关系,应从引用和合作两个角度综合反映作者学术影响力。但目前研究有两点不足,一是作者被引次数、 h 指数未考虑到合著论文的作者数及每位作者的贡献程度;二是中心度指标均将作者合作网络视为无权重网络,而无法反映不同作者之间有不同的合作强度的实际情形。本文将署名次序(反映作者在合著论文中不同的贡献度)、合著频次(表征作者之间的合作强度)两个因素引入作者引用指标和合作指标,提出“调和 h 指数 + 调和 R 指数”、“ h 度 +R 度”分别测度更加真实客观的引用影响力和合作影响力。实证研究表明,作者传统引用影响力、调和引用影响力、合作影响力指标之间均呈正相关,但相关程度并不高,合作影响力能够反映出区别于引用影响力的另一种角度的影响力,从而建立二维测度框架,从引用和合作两个角度遴选领域高影响力学者,可为相关机构的人才评价和引进提供支持服务。 引用地址:杜建,张玢,唐小利 . 作者学术影响力双重测度:引用影响力与合作影响力之整合 . 情报学报, 2014,33 ( 4 ): 388-395 感谢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杨立英、丁洁兰老师对本文双重测度思路的重要启发,感谢中信所武夷山老师对本文内容的建议和指导。
个人分类: 科学计量学|3406 次阅读|1 个评论
Journey to the West- Interview with Dr. Pastor-Pareja
yeqinma 2014-7-7 14:27
“You know, the kind of problems you can imagine about China from a Western perspective, that it’s going to be so bureaucratic, it’s a communist country, it’s China so it’s all about “guan xi” , the students lack creative will to do original science, they’re just following international trends… all of these are not real. The real problems are different from these stereotypes and they all have to do with how quick the system had been put in place. They will be solved with time, we just need to attract more good people.” - Dr. Jose Carlos Pastor-Pareja 2014年5月,基金会对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的一位外籍青年千人、来自西班牙并于美国完成博士后训练的 Jose Carlos Pastor-Pareja 研究员进行了一次访谈。当许多中国留学生正在犹豫是否应该海归之时,一些欧美科学家却选择登上新大陆,在中国开展他们的科研事业。Pepe (Dr. Pastor的昵称) 正是这其中的佼佼者,他在访谈中率直且风趣地与我们分享了他心目中清华生科院的国际学术地位(不限于结构生物学)、院长施一公教授强大的领导魅力、目前中国科研环境的短板所在、申请杰青的失败经历、对中国科研未来的乐观与信心,以及他如何在完全不喑中文的情况下,在短短一年半的时间里建立实验室并完成第一篇文章,以及迎接了长女在中国的降生。访谈以英文原文登出,希望能对有海归意图的留学人员及外籍科学家提供鼓励及参考价值。 Interviewee: Dr. Jose Carlos Pastor-Pareja. Principal Investigator, Tsinghua University School of Life Sciences Interviewer: Yeqin Ma. Associate Director of Communications, Qiu Shi Science and Technologies Foundation Date: May 23 rd 2014 Location: Tsinghua University School of Life Sciences I met Dr. Pastor as a first year graduate student rotating in Dr. Tian Xu ’s lab at the Yale School of Medicine, where he had just began his postdoctoral training. Never would I have imagined then that he would one day begin his independent career in China. In this reunion between old friends after almost 9 years, Dr. P shared with me his experiences and very candid opinions on Tsinghua’s bustling research scene and its new tenure track system; how his grant application was denied on grounds of ethnicity; the paradox of having generous funding but too few good postdocs; how he ranks Tsinghua against the best places in the world for biological research (not just structural biology); and, amidst the craziness of starting a new lab in a foreign land with no knowledge of its language, how he managed to submit a paper in just 18 months, survive visits (for a while) to a Chinese public hospital, and welcome the birth of his first child in this country. Dr. Pastor at his desk Journey to the West- arrival P: First I would like to begin by saying that I am very grateful and happy to be working in Tsinghua, and I would not like to get into any kind of trouble for participating in this interview (laughs). M: (laughs) I’m definitely not here to trick you into saying anything provocative. There is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scientists, both foreign and Chinese, who are looking for opportunities in this country, and they will be very interested in your thoughts and experiences with China and its research environment. Also I’d like to think that the Chinese academia is open to constructive feedback or even criticism. P: I’m happy to share my experience, but I cannot say the same things that a Chinese national can say. It’s the same in Spain, where we criticize the government all the time. But when someone from the outside does the same thing, we will all close ranks and attack him. M: We will make sure everything stays constructive. After you completed your postdoc at Tian (Xu)’s lab, what made you decide to come to Tsinghua? Did someone recruit you? P: Tian really advised me to come to China, and he got me in touch with Yigong . I came here for a 2 day interview, everything was done US-style, only that there were four people interviewing at the same time, on the same day. Afterwards I got an offer letter with all the details, which were amazing, comparing to the other offers I had… M: So you had looked everywhere? Even in the States? P: I did, but with no success. The market was very tough in the US, especially if you are doing basic research. Actually whatever you do with flies they are going to consider it basic. Whereas over here my impression is that there is not so much worry about things being applied or translational, which is the right thing to do if you want to discover interesting things: trust the scientists; we know what is really interesting . (laughs). M: Why didn’t Tian recruit you to Fudan? P: I also did an interview there. I knew Beijing would be a little bit harder to live than Shanghai, in so many ways. But the science here is really amazing. M: Amazing in terms of opportunities to collaborate, or…? P: There are 5 Drosophila labs in Tsinghua. Two of them are now at the leading front of developing new technologies such as the Cas9 system, etc. I am also doing ok myself, I think (laughs). I feel fine but I think I have to work harder… look around and you can see so many great people here. Every time you see a top paper from a Chinese person, he or she will probably be applying here. M: I want to talk about your initial concerns, which must have been plenty. How did they try to address your concerns during or after the interview? P: From the beginning they told me, “Don’t worry, you’re going to be fine”. The faculty I met showed me their labs, told me how things are like here, and that I will have lots of very motivated students. M: We’re going to talk about your students in a minute. Were you worried at all that certain promises made might not pan out after you actually arrive….things like that? P: No, I think… when you talk to Yigong, and you feel… whatever he says you believe him . Have you talked to him? He’s like a politician, in the good sense of the word (laughs). He is like a leader with tremendous credibility , I should say. So even if you ever doubted the system, you choose to trust and believe in him. M: Are you just saying this because he is one of our foundation’s advisors and he might read this interview? (laughs) P: No no, I’m fully behind my words. (laughs) M: So what is your title here? Are you on the tenure track? P: I am, and my position is equivalent to a tenure-track assistant professor in the US. You know, everywhere I go (in China), other scientists keep asking me about the tenure track system in Tsinghua. I think everyone’s very curious about how Tsinghua is implementing this system. There is a tenure committee, I don’t know if they have examined anyone yet. I think this system only began one year before I arrived (in 2012), so I don’t have a precedent to follow. M: I guess I need to follow up with you in three years. So your title on your name card is Principal Investigator ? That doesn’t mean anything. It’s not actually a job title, no? P: No… I don’t know (laughs). They told me that my title also means I can direct PhD students. M: Right, I think they mean博导 . That is a professional rank. But still, not a position. So do you have a contract? What happens after five years then? P: I have a five year contract. After that will be evaluation, upon which they will determine which of us will be kicked out (laughs). You know, I don’t even know if it is legally possible to tenure a foreigner in China. M: (laughs) But aren’t there plenty of foreigners here? I mean, all those Chinese faculty with American passports, aren’t they legally foreigners? P: I don’t know, but at least in grant applications, we are treated differently. And this is something I am not afraid of you quoting me. I had previously applied for the Outstanding Young Scientist program from NSFC, which is ultracompetitive and I wasn’t going to get anyway, and their response was: you are not Chinese and you cannot apply . And it was not because I don’t have Chinese citizenship, but rather that I am not of Chinese descent. M: Goodness! It’s really “Outstanding Chinese Young Scientists”. Do you have this explanation in writing, in their official reply? P: No, no, there was no official reply, as far as I know. M: So your application wasn’t even denied, it was just ignored. What about those other programs, for example the 973 Program , are you eligible for those? P: I don’t know if I’ll get to that level. I guess I will find out (laughs). M: Right now you are on a work visa? P: Yes, and my Chinese green card had just been approved . So I don’t have to renew my visa every year. M: Wow! I’ve always heard that the Chinese green card is notoriously hard to get. How did you manage to get it in two years? P: They have a new policy now, I only applied half a year ago and I’m getting it soon. I saw on the news that they have this green channel for foreign experts to apply for a green card. So I went to the administration and they supported my application. Of course it was a lot of paperwork, so I am again very grateful to everyone who had helped me. M: A lot of Chinese people overseas will be very jealous of you (laughs). That’s amazing, I did an interview a few months ago with this mathematician in Peking University (PKU), a Princeton graduate . He was saying how difficult it would be for PKU to as successful as Princeton in mathematics, because it is hard for PKU to become a truly international center like IAS in Princeton, foreigners have to overcome many obstacles to stay in China for the long term. I can see by your example that there are indeed efforts made not only to attract but also retain foreigners, and beyond the initial attraction of funding and resources. Setting up shop - Grants, the language barrier, and the trouble with having too much funding… M: Could you tell me more about the different kinds of funding and awards you have received since you got here? P: Besides my startup package, I also receive support from the 1000 Young Talents program, which is for three years. I also have an internal grant from Tsinghua, and I will be applying for more grants next year. But money really is not a problem (laughs), I think I would be fine just with the startup package. Also I got a grant the first time I applied, on top of my startup package, which was great. M: Your American friends must be very jealous of you. P: Maybe (laughs). For science, really, I have nothing to complain. M: What was the grant? P: A grant from the NSFC . The payline for the NSFC grants is 25%, compared to the US where the payline is just 5%. M: That is really high. And I think they have lots of other granting programs too, not just from the state but also the province and municipal levels. P: Yes, when I got this (NSFC) grant I was so happy with it, but when I told the other faculty members, they were like, “this is just pennies” (laughs). The real money is in the 973 Program and all that, but for that I think you need high level connections, I’m not there yet. M: So were you worried about that? When you came to China with no connections? P: Yeah, I was initially worried about that when I submitted the grant, because I was not familiar with its review process. I think it is clearly modeled after the American NIH R01, the main funding mechanism in biomedical research in the US. In the end, I had a good experience with the application, the reviewers made constructive criticism. Also, I had received plenty of support already, so I wasn’t worrying too much about money. M: To apply for these grants and programs when you weren’t even physically in China, you must have had someone to help you orient yourself… to learn about the system. Did you have that kind of support when you first came to Tsinghua? Maybe a mentor? P: Yes, I have a couple of faculty mentors here, same as what a junior faculty in the US would get. I see them from time to time, but actually the most helpful person in day-to-day business has been my administrative assistant. She speaks perfect English and is very experienced in all the administration, paperwork, etc. I have to translate my grant applications into Chinese you see. Also, for everyday things, she can help me read my bills and tell me how much money I owe the phone company (laughs). M: You are exceptionally productive, just setting up shop, in a foreign country no less, and you had just submitted a paper. Was the work done by your students or postdocs? P: A lot was done by myself, and a technician. We completed the work in a year and a half. Right now I have 5 PhD students and 1 postdoc, a total of 12 people in the lab. When I first arrived, there were two technicians working in the lab already . Dr. P and lab members (lab dinner 2013) M: How did you manage to recruit them? P: Yigong advised me to hire someone as soon as I accepted the position, to get things started ASAP. So I was contacted by the administration here who helped me place an ad for possible candidates, and I interviewed them while I was still in the States. They helped me to set up the lab, buying things, receiving the flies I shipped from Yale. That proved to be excellent advice. M: Would you say that the administration is supportive? P: Yes, definitely. They try to help me however they can. Of course there are things in the system that leave much to be desired (laughs), but the administration has been very accommodating. M: You’ve been in Tsinghua for two years, have you figured out how Chinese universities are run by now? P: I’ve always been aware of a parallel hierarchy in the university, the academic and the party leadership . When I came back from the lab on Monday (after the birth of my daughter), there was a lady who was here to congratulate me on the baby. I had never met her, and they told me she’s from the Party… labor union. It was nice. M: As a faculty member of Tsinghua, have you had any exposure to the political side of things? P: No. We have weekly faculty meetings here, but that’s purely academic, more like research seminars. But once a month the faculty has to meet for administrative matters, school business etc. Sometimes a person from the Party side would come. Though, naturally he will be speaking in Chinese, so I couldn’t tell you what he said (laughs). M: About the research seminars, are those in English or in Chinese? P: Most of the time in English, I would say 90% of the time. The dean of course encourages everyone to speak English, even the administration. But sometimes I would go to a seminar and it would be in Chinese. Then I would stay and try to follow by looking at the pictures. I just wish that they would announce beforehand that it would be in Chinese, but again, I am the only person who doesn’t speak the language, so it’s my fault. M: Do you feel isolated at all by the language barrier? P: No, not at all. I have plenty of interactions with the other fly labs here. M: Ok, so just the 5 labs would satisfy your intellectual and social needs? (laughs) P: No, also people whose labs are down the hall (laughs). We would go to lunch sometimes, and we’d talk about collaborating. I think there is definitely less such interactions than in the US, but that is also because of the amount of funding. If you have everything you need already, there is less of an incentive to collaborate with anyone. M: Ah… so you mean here everybody is well-funded, even the young faculty members, so you don’t have to make connections in order to apply for funding? P: Not just funding, also resources. Say if I wanted to do an experiment with RT-PCR, I can just buy the machine instead of going to another lab and asking if I could borrow. This is actually a potential bad side-effect of the good funding climate. Especially since students can get easily spoiled this way. M: I agree. But what about exchange of ideas? Do language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interfere in this case? P: No. I’ve had no trouble at all. Tsinghua is very international and more people should come. But life outside of Tsinghua is definitely more of a challenge. M: Apart from the fly labs in Tsinghua, have you built connections with other Chinese PIs, say those in PKU or Fudan? P: I do know some people, but not actively collaborating. Everyone would tell you that as a new PI you should get your ship together and sailing before thinking about that. M: When you talk to your peers, do you only talk about science, or do you make complaints, share your thoughts on certain issues, things like that? P: Hmm, I try not to complain. M: (laughs) Do they complain to you? P: Even less. It is rare and usually strange that someone will voice criticism of anything here . But maybe that’s just in front of me, perhaps they confide in each other behind my back. I understand that, this is normal; I’m just a guest here. The weakest link M: China is now increasingly productive in terms of papers, and has successfully harvested many talents from abroad. What in your opinion is the weakest link in its research environment? P: A big problem here is finding motivated postdocs who are interested in doing good science. You know how it is in the US. In an average lab you would have 5 postdocs and two students, and that is how you become productive. But here you’d have 10 students and one or no postdocs. They are building the system from the top, by recruiting the best faculty, as I told you the top people are now all applying here, but then you need the next rung in the ladder . Right now the conditions are not attractive at all for postdocs, and I’m not just talking about foreigners. I’ve had postdoc applications from abroad, but I could not offer them anything that is competitive… not even competitive, but good living standards. M: That seems to be every professor’s problem here, not just in biology but almost every field. P: All labs here will tell you the same. M: How much are they paid? P: I think around 5000 rmb per month. I can complement that, and I think there is also low rent on-campus housing available for them. But it is still not attractive. Ironically, the funding situation for postdocs here is better than in the US, this is actually an excellent place to begin your career if we are talking about research grants that a postdoc can apply for, but in terms of personal compensations, salaries for postdocs here are too low. M: You know, this is definitely a serious problem, especially in attracting foreign postdocs. But the reality is that most postdoc positions in China will be filled by the Chinese. I think another key problem now is that the Chinese system greatly values overseas training experience, so they see no point in doing a postdoc in China. P: Yes, and that has to change. A nature paper is a nature paper, wherever the research was done . For example, the people in Shi Yigong’s lab are extremely productive, I don’t see why they should be at a disadvantage compared to foreign-trained students or postdocs. The reality I see is that all the applications (for faculty positions in Tsinghua) are foreign-trained, but that needs to change, if they really want to build a stable system in China. I have one postdoc and she is very good, but I’m very lucky. She is also my lab manager. M: You really are very lucky. Where is she from? P: She did her PhD in the US, though she chose to come back. Because of the one child policy I think there are more people willing to come back. I know most people still think that they will receive a better postdoc training overseas, but the fact is, if you look at the guys here, many labs in Tsinghua are world-class, not just in structural biology (laughs). For example, Li Yu and Li Peng for cell biology, Meng Anming for developmental biology, Chen Yeguang for signaling. Lots of big names. Speaking of structural biology, this is probably the best place right now. M: In the world? Wow. How would you rate Tsinghua compared to the best places in the States? P: Science-wise, equipment, productivity, I think it is comparable to any top place in the US, Harvard, Yale, Stanford, etc. But that is done with the brute force of money and students, so it has to become something more organic . More good postdocs, more people who can see themselves going up the ladder, more research support. There is really no point in having the world’s best confocal, if the person manning it only has one month of experience, after going to a two day training course in Hong Kong (laughs). Right now there are missing ranks in the hierarchy, you have the big names, the best equipment, then lots and lots of bright young students, but not so much in the middle: postdocs, research scientists, lab managers. I guess this problem will be overcome with time, but you need the right incentives to attract the best people and to build up the culture. M: Also I guess it’s not just Tsinghua's problem, because you need to have good places for these people to go to after they leave Tsinghua. P: You are right. You know, the kind of problems you can imagine about China from a Western perspective, that it’s going to be so bureaucratic, it’s a communist country, it’s China so it’s all about “guan xi” , the students lack creative will to do original science, they’re just following international trends… all of these are not real. The real problems are different from these stereotypes and they all have to do with how quick the system had been put in place. They will be solved with time, we just need to attract more good people. M: Interesting! So you have a lot of faith in this country, or at least biomedical research in Tsinghua (laughs). P: Of course. This place is only going to go up. The peaches and the plums (Chinese idiom meaning students) Celebrating his birthday with his “kids” in the lab (August 2013) M: Back to when you first arrived, how did you recruit your students? Did you come into any difficulty getting students, being a foreigner and a new PI? P: Right now the graduate students here have to do lab rotations in their first year, the same as in the US. But I think this is a relatively new policy, so still some inertia to overcome. I would still have undergrads writing to apply directly to me, asking me to be their PhD adviser. That would be the old way. M: Basically Tsinghua is now doing everything the American way….. P: Yes. I had 8 rotation students in my first year. And now I have 5 PhD students. But by Tsinghua numbers this is nothing (laughs). M: That’s amazing. Do you remember at Yale there were around 300 faculty members just in the medical school, and only 80 students a year in the entire Biology program. P: Yes, the market is completely opposite over here. There are actually students who are afraid that they’re not going to be picked by any professor. Now they have implemented quotas to ensure that a PI couldn’t take on too many PhD students, which is a very good change . I’m already struggling with 5, with too many students under the wing of one PI, half of them are just going to feel lost. M: Have you done any teaching yet? P: It is the same here as in the US, you are free from teaching in the first three years. But they asked me to teach a really short course for the PhD program, just 8 hours. M: How was the experience and your impression of the students? P: It was just a lecture class, so I didn’t get to interact with them that much. I am not very familiar with graduate education in the US, I think it is supposed to be very interactive. But when I was a PhD student in Spain, I was sitting in the back row of a class of 200, and the teachers never knew who I was. Here the students were at least asking questions, although they had some trouble following my English (laughs). M: How would you rate your students? In my time the best students from PKU and Tsinghua would almost go overseas for graduate studies by default. I’m not sure about now. P: They are very good. I know the ones who can get into Yale will be going to Yale, but I personally think that has more to do with luck than actual research potential. M: Or mastery of English. P: Right! Could be (laughs). M: What about in terms of initiative, creativity, passion? P: Yes, I can see passion. You don’t have to tell them to stay in the lab, they are here in the weekends, and they’ll come back after dinner, because they like to work. M: But you told me they spend half their time on Taobao . P: (laughs) Yes, but they are good. I suspect they watch movies and TV series in the lab as well. And they are checking their cellphones all the time. I’m still trying to understand my students: what moves them, how they react to encouragement or criticism, in order to be more effective with them. But I think they find science genuinely exciting and are genuinely interested in scientific questions on an intellectual level . M: Tell me a little more about Tsinghua’s PhD program? P: There are actually three different graduate programs here. One is PTN: joint program of PKU, NIBS , and Tsinghua University. Students in this program have to rotate in each of the three schools. Then there is the PKU-Tsinghua joint center program, and the last one is just Tsinghua’s own graduate program. I think the PTN is the most prestigious, at least they have the highest salaries (laughs). Here with so many talented Chinese, of course things will easily become very competitive. The selection process for graduate students is also quite interesting… M: How do you mean? P: I was involved in the selection process for the summer school of the Tsinghua program, but of course I don’t understand it completely. The student had to stand in front of the selection committee, and recite a piece of text in Chinese, for example about the structure of DNA or the chloroplast. Then they had to read something in English, aloud, for the committee to judge how good their English was. I’ve also heard that some of the graduate level classes still involve a lot of memorization. In my opinion memory is not the best indicator of success in research . M: No it certainly is not. So you’re not involved with teaching or designing graduate level classes yet. Do you hear things from other professors, complaints, how they wish things could be done differently? P: Teaching, or about the system in general? No, not really. That would be the kind of things that if I do ask, for example, should there be more interactive classes? The professor would pretend that he did not hear the question (laughs). M: How many PhD students do they have here in Tsinghua? P: I really don’t know… there are 3 programs, and even I have 5 graduate students. So there must be hundreds of them, I guess. M: Are there enough jobs to sustain these many PhD students when they graduate? Do they think about this when they admit all these students? P: The best ones will go abroad for postdoctoral training. Many will also switch careers. I was not allowed to take any PhD students in my first year here, but everyone else (in my year) did. They tell me the rules, they don’t tell me how to break the rules (both laugh). All my PhD students are from the same batch, and they are just currently finishing up their first year, so we haven’t talked seriously about their future yet. Right now, I think they do want to be scientists. I am not too worried about it. If this is the direction China wants to go, to create a knowledge-based economy, there should be plenty of opportunities for my students in the future, maybe not all in academia, but also in industry, consulting, business, and so on. Life beyond Tsinghua M: Should we even address the cliché of cultural shock? P: Oh yeah, the food, the pollution. You can write all about it (laughs). M: Are there other foreign faculty here? In this or other schools of Tsinghua? I remember you had a very nice social life back at Yale. There were French, Italians, all sorts of Europeans. P: Not so many. There is a regular gathering of foreign scientists and academicians in Beijing organized by Euraxess , a really great EU initiative to foster academic exchange. Here in Tsinghua, there is one big guy in physics, then a British guy in the medical school. I think he is about my age, and here with his family too. M: Are you good friends with him? P: Yes, but after you get married and you have a baby, and also now that I have so many kids in the lab (laughs), I don’t socialize that much anymore. M: Tell me about the experience of having your daughter born in China. P: That is also a very interesting story. In the beginning we went to a public hospital, a very good one: PKU Third Hospital. The system is really efficient and designed to handle huge numbers of people at a time, building was new and spacy. Getting blood taken was so fast and efficient, like ten people being extracted at the same time, just one minute per person, and the results were ready one hour later in a computer. We lasted a while there even though we don’t speak Chinese . Getting the appointment was a nightmare, though. I could never understand the system, they would tell me to go to one place first and then come back, and it is never the same. Every visit would be a different route, and you never see the same doctor twice. And of course there are huge lines of people waiting. The final deal breaker was when my wife stood in line for over an hour for an appointment, and then they decided to close for lunch and told us to come back the next day. All the other Chinese people seemed to have taken it quite calmly. In the end we decided to go to a private international hospital. M: You know, this may be backward of me but I think it is already a miracle that you two actually survived for a while in a public hospital with no translators. How is your health insurance by the way? P: With the 1000 Young Talents program I am covered at the Sino-Japanese Hospital. But that doesn’t cover my wife, she has the public insurance. She could choose from a list of hospitals, and every visit she’d have to pay a co-pay, which is not much. But I didn’t really study the policy in detail, same as when I was in the US. If I have something really bad I’ll just hop on the next plane back home to Spain, where we are really communist, and there is free healthcare for everybody (laughs). M: (laughs) Good for you. Moving to Beijing must have changed your lives in many ways. How did you two make the decision? What was your wife’s first impressions and current feelings about living in China? P: After I got the offer I, visited Beijing again, this time with my wife to take a look. I felt sure she was going to hate it. Her first impressions were traffic and pollution, so not a good beginning. But I managed to convince her. Or rather, I think it was talking to Yigong that did the trick for her as well. M: My god this guy is good (laughs). What about her career prospects? Could she picture herself staying here for the long term and raising your children in China? P: She works in Shen Xiaohua’s lab downstairs, studying long non-coding RNAs, and she is very happy with her job and the science there. I think this is something we will have to discuss in a couple of years. Right now, we are happy to be here, trying to learn and enjoy the experience as much as possible. M: Ok, finally, as a tradition of the Qiu Shi Dialogues series, my previous interviewee gets to ask you two questions. And that would be the mathematician I was talking about, Dr. Xu Chenyang of Peking University. His questions are: first, can you see yourself staying in China for the long term, and your reasons? P: Yes, why not? I need to learn the language first, though. M: Good luck with that! Second: would you recommend other foreign scientists to come to China? What advice/warnings would you give them? P: Absolutely. I am surprised there aren’t more here already. My advice is to appreciate the flexibility of the Chinese way of doing things and be flexible yourself. M: Very apt advice. I really think there are more foreign scientists catching on. A good friend of mine from Yale, also Spanish, and her husband had just accepted offers at a a plant biology center in Shanghai, where they’ll each start their own lab. I’ll definitely be sending her our interview! Actually, Dr. Xu also had a personal question: Do you support Real Madrid or Atlético de Madrid? (laughs) P: Atlético! It makes me very sad when I see Chinese people wearing Real Madrid t-shirts. Atlético is the humble, hard-working underdog. Real fans are so annoyingly pompous. I would never accept a Real Madrid fan for a son-in-law. Seriously! M: Oh dear, Dr. Xu is so going to love you (laughs). Thank you so much Pepe! Further Reading: Looking to China for Scientific Careers http://sciencecareers.sciencemag.org/career_magazine/previous_issues/articles/2013_11_15/science.opms.r1300139 原载于求是科技基金会通讯《苹果树下》2014年第二期 http://www.qiushi.org/html/qiushihome/press/interviews/2014/0704/217.html
5417 次阅读|0 个评论
德国引进高层次人才的一些事例
热度 7 myselfyu 2014-3-8 09:51
二战以后,德国人才极度缺乏。全国中小学几乎找不到一个合格的教师,以至于德国大学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主要培养中小学教师。大学生毕业后就去中学任教,剩下一部分继续读直到博士毕业,留在大学任教。由于战后经济困难,加之后来冷战的政治对立,很多优秀人才源源不断流向英美。长期以来,德国政府不得不想方设法留住国内的人才,并从国外引进优秀人才,这一行为持续到今天。 研究昆虫行为的人可能对 Randolf Menzel 并不陌生。 Menzel 毕业于图宾根大学和法兰克福大学,后来于达姆斯塔特大学任教。几年后他辞去教职,到澳大利亚去寻找机会。他在回忆录中称,当他刚刚找到教职后,德国驻澳大利亚大使便找到他,央求他回德国任教,并承诺给他一个教授的席位。在此期间,好几所美国大学也向他抛出了橄榄枝,包括著名的普林斯顿大学。 Menzel 思考再三选择了回到德国,并在新建不久的柏林自由大学做教授。回到柏林自由大学后, Menzel 就后悔了。因为在美国占领区由美国支持建立起来的柏林自由大学的学生表现令他一点也不满意。 70 年代到 80 年代之间,他惊讶地发现与其他国家的学生相比,自由大学几乎没有学生对科学感兴趣。他们每天不想上课,甚至不想考试,更不用说谁会参加科学讨论,谁会做科学研究了。这种情况在 80 年代后才有所好转。以至于 Menzel 在他的回忆文章中毫不掩饰写到: “ 早知道如此,我还该去普林斯顿大学。 ” 去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奖获得者之一德裔科学家 Thomas Sudhof 在一段衣锦还乡的演讲之后,被柏林卫生研究所聘为 Visiting Fellow ,并在柏林建立实验室招收研究生,但不用申请经费。因为实验室每年有固定的经费维持,据称年经费可资助两个年轻的科学家。而 Sudholf 每年只需在柏林工作三个月。而德国外国人管理局还为本已放弃德国国籍的 Sudhof 立刻发放了一本德国护照。 但是一些德国人包括我们老板对此并不买帐,他们除了调侃他家孩子的年龄分布在 6 岁到 26 岁以及他德国口音的英语以及美国口音的德语之外,还认为支持一个学术生涯几乎走到尽头的诺奖获得者不划算。他们认为,那个钱还不如支持有学术潜力的年轻人。诺贝尔奖获得者他的获奖成果都是在他们年轻的时候就做出来了。因此他们认为大学应该着力地发掘培养一些有学术潜力的年轻人。老板说: “ 为什么斯坦福大学那么多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是因为斯坦福大学能在这些人年轻的时候还没获奖的时候就把他们招进来,因为斯坦福能看到他们的潜力。 ” 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无论多高的薪水聘请一个已获奖的科学家都买不回来这个科学家的归属感,而聘请的机构也总会有一种借鸡生蛋的感觉。 反观中国的现状,学校浮躁的风气和 70 、 80 年代的柏林自由大学可能相差不远,尽管我们的社会背景有所不同。浮躁的风气不仅会影响到教授的个人学术生涯,当然也会影响到整个学校乃至国家的学术发展。如果 Menzel 当年去了普林斯顿,他的学术影响力以及学术成就可能比现在要好得多。 再回到支持年轻人还是支持功成名就的人的问题。窃以为名师出高徒运用在学术界是成立的。很多诺贝尔奖获得者都培养了后来的诺奖获得者。 Sudhof 的博士后老板也是诺奖获得者。这样的例子还很多。其实支持功成名就的人,同时也是在支持年轻人。功成名就的人能够招到有潜力的年轻人,并有能力将其培养成才。这是一个漫长的循环。 而对我们来说,如何创造一个能够使这个循环良好地运行的环境才是最艰难的事情。 Sudhof 两任妻子和六个子女 Sudhof (左) 2014 年在柏林自由大学发表演讲,右边是该校著名神经科学教授 Stephan Sigrist ,一个勤奋的科学家。 以上图片来源于 Sudhof 的演讲: http://www.fu-berlin.de/campusleben/videos/2014/201401-suedhof/index.html
个人分类: 随感杂谈|12308 次阅读|15 个评论
人才引进中的海内外差异
热度 4 sf751106 2013-7-14 10:08
高校排名成为一种常态,也是悬挂在高校头上的一柄利剑。各大学都在努力引进高水平,尤其是海外人才,以期提高本校的学术水平和学术能力,争取排名靠前;为此给与种种优惠,教授职称,博导头衔,各种人才计划,实验室倾斜,大量科研启动资金 ...... 。如此热闹的背后,我在反复琢磨一个小的问题,应该说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如何鉴定一个人水平的高低呢?如何进行人才激励呢?如何在引进人才的同时又不要挫伤国内土博士的积极性呢?毕竟国内培养的博士也有不少成绩出色的,千万不要因为引进了海外 “ 洋人才 ” 而忽略了国内的 “ 土人才 ” 啊,如果因之而造成人才流失,那将是 “ 卖了儿买女婿 ” ,得不偿失啊! 引进的海外人才中的确有很多人硕果累累,属于精英中的精英,国家引进这些人才的确为我国的科研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可喜可贺;但是,也有一些属于一般般的,但是国家也给与了很高的荣誉, 与国内毕业的博士相比,其获得的待遇有天壤之别,不是我嫉妒或者不满,而是确实觉得有些受打击。一些国外回来的刚毕业的博士,也许在海外做过几年博后,有点成绩,就给与如此多的荣誉和地位,有些很难让人真心实意的信服。有些人利用国外实验室的好的 idea, 好的科研条件,老板对文章的修改以及老板和其实验室的名气,发表了一些好点的论文,回国后就获得比如“教授、博导、泰山学者、或者紫金人才”之类的头衔和荣誉,也是靠着国外那点东西获得了国内如自然科学基金等的资助,但是其中有不少人回国独立工作后根本出不了很好的成果,这就说明他们的独立科研能力不行。相反,一些国内毕业的博士,在国内普通的科研平台上,克服资金和设备等的种种不足,拿着微薄的薪水,没有各种头衔和荣誉,但却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很多高质量的论文,屡有斩获,这就表明这些人的独立科研能力是很强的,这些人才应该获得尊重,获得上面说的这些头衔和荣誉。否则,公平何在??? 我只是希望有些学校能够客观的看待这些海外的人才,有些确实水平很高的,比如饶毅、施一公,应该给与,再比如颜宁 MM ,也应该给与,但是也有些人,成果并不很多,就给与如此之多的荣誉和地位,也的确让人难以信服。 一个人在导师的指导取得的成绩,应该是导师和学生共同合作的结果,尤其是导师很牛的话,那些成绩很大程度上应该归在导师名下,因为导师的 “idea” ,导师的名气客观上也为高水平论文的发表提供了便利。判断某人科研能力强弱的最佳标准应该是此人可否独立的形成自己的 “idea” ,并能取得优异的科研成果;所以对于一些次重量级的海外人才,可否不要一次就给与如此的荣誉和地位?能否给他们一定的时间,如果他们独立工作后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比如发表高水平论文或者承担大型科技项目)之后,再破格给与荣誉和地位?这样才能真正检验某人是否是真正的人才,这样也会让国内的科研能力很强的土博士们服气。如果这些人能向清华颜宁那样,短短几年就能取得骄人成绩的话,我相信所有人都会信服。 希望有关部门真正的关心一下国内自己培养的土博士们,他们之中也不乏能力强水平高的科技精英;他们领取微薄的薪水、在重重压力下取得相对优异的成绩,难道不更应该值得肯定吗?对他们难道不应该给与更多的关爱和帮助吗 ? 一些荣誉和地位难道不更应该给与他们吗? 千万不要做出 “ 卖了儿买女婿 ” 的事情啊!! PS:个人认为,在引进人才的时候,无论国内国外的博士,只要其成果相当,就应该获得相当的利益和荣誉,不应该内外有别,否则,大家因为利益的原因,都到国外读博士去了,谁还会在国内读呢?国内的博导们,你们还能招到博士生或者好的有潜质的博士生呢?甚至那些获得各种高额待遇和各种荣誉的海外博士们,你们回国后也会面临招不到博士生的危险。 只看成果,不看出身,这才是真正的公平。
3150 次阅读|10 个评论
肥料不要施在果上,而要施在根上
热度 16 Majorite 2013-6-11 09:51
肥料不要施在果上,而要施在根上 有的省出台政策,如果引进或培养出一名院士,该省将对该单位奖励 1 亿元。中国有形形式式的“人才”引进奖励制度,引进一个千人多少钱、一个杰青多少钱,各有标价。都是想引进现成的、已经证明是有用的、成功的人才,而没有想如何培养本单位的年轻人,让他们成长为人才。在中国, 科教界的大牛们被重复资助、反复奖励, 而年轻的科技人员却很难独立,拿到课题。 在我看,这些政策的制定者还不如种田的老农,老农尚知道肥料不要施在果上,而要施在根上。把 肥料放到果上,果就烂了、臭了。这些年,领导提倡引进什么,什么就臭了就是证明。久不往根上施肥, 树就不会茂盛, 甚至会枯死,最后就不结果了。摘别人家树上的果充自己家的数,毕竟不太体面。 我读不少加精置顶谈人才引进的长篇大论,读过就忘了,连题目也没有留下印象。 我相信读过我这篇博文的, 至少会记住文章的题目。 附件: 辽宁:引进或培养1名院士 奖励单位1亿元 ​ 如果引进或培养出1名院士,辽宁省政府将对该单位奖励1亿元。根据辽宁省近日出台的《中共辽宁省委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意见》,辽宁将大力培育和引进高端人才,统筹重大人才工程,实施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 今后5年,辽宁要新增院士达到10名以上,选拔培养院士后备人选40名,新增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0名以上。每所省属大学都要力争拥有1名院士或者长江学者。新从外省引进或者本省培养出1名院士,辽宁省政府对引进或者培养单位给予1亿元的奖励。对引进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的单位,给予500万元的奖励。引进的高层次人才,聘任专业技术职称不占单位职数限额,同时给予住房、家属就业、子女入学等方面的优惠待遇。 辽宁省科技厅政策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此前引进1名院士的奖励是2000万元,1亿元的力度在全国也比较少见。但奖励1亿元的前提是引进的院士必须真正在辽宁工作,是辽宁省某家单位的职工,包括工作关系和生活关系都必须在辽宁,而非简单的挂职或聘用。目前辽宁省两院院士总数达51人,居全国第7位,这一数字和排位基本与辽宁省的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但与辽宁省未来的科技发展要求仍有一段距离。
个人分类: 论大学|2405 次阅读|18 个评论
谁该为今天学术界的乱象负责?
热度 76 wangdh 2013-3-12 12:11
谁该为今天学术界的乱象负责? (王德华) 研究生教育问题: 当今研究生培养的一个很大的问题是,不是不能给那些有追求有理想有目标的优秀学生进一步提高待遇,而是无原则地资助了那些比优秀学生数量多得多的没有追求没有理想没有目标的不该走这条路的学生。看起来,这些学生似乎暂时没有“失业”。实际上这给他们的人生路上人为地设了更大的坎,使得他们几年后更加迷茫和无助。 在遴选研究生导师方面的一个很大的问题是,不是真才实学的学者不能成为硕导和博导,而是太多太多的不具备研究生培养条件的单位在生产大量不合格的研究生,太多太多没有指导能力的导师在努力地“指导”着研究生。 年轻学者成长问题: 在对年轻学者的支持方面的很大的问题是,不是不能支持那些优秀的年轻有为的青年学者,而是支持了数量众多的工作平平的青年学者。本来这些人可以离开学术界,去从事更适合自己的职业,错误的支持使他们自己误以为自己可以在学术道路上走得更远。结果他们走得很累,心理压力太大。 人才引进问题: 在人才引进方面,怀揣理想和抱负,真正想报效祖国、为国家的科学事业有所贡献的学者,回来的太少了,钻国家政策空子、内外联合套国家钱财、压根就不可能为国家的科研有任何贡献的“人才”回来得太多了。不但没有改善环境,反而进一步恶化了学术环境。 在科学论文方面,科研成果方面,几乎都是这个同样的问题。 问题早解决容易,拖延下去,一旦成为毒瘤、恶变而蔓延,一定无药可救。 是我们的专家们亲自投票评选出来的博士点、硕士点,亲自投票选出的可资助的项目、奖项,亲自考核选择的研究生,亲自投票引进的人才。国家是有政策,我们的科学家们都做了什么呢?我们是在助纣为虐,我们自己每天都在做着荒唐的事情、昧良心的事情。我们自己就是一边在享受着,一边在谩骂着......这是一种什么心态、什么景象呢? 谁导致了这些问题?什么因素导致了这些问题?有谁真正为这个国家负责了吗? 如果没有健全的机制,健全的监督机制,健全的问责机制,没有一个有责任心、有良心的学者群体,今天的我们这些受益者,就是明天的受害者。 今天北京下雨。春雨贵如油。
个人分类: 个人观点|13586 次阅读|134 个评论
从国际交流和人才回流看环保的重要性
chemicalbond 2013-3-3 07:01
经常听到老外们询问一年之内哪个季节北京的空气质量会好点,以便他们来访问或者游玩的时候做出明智的选择。 而更多的海外华人们,他们至今未归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国内的环境污染严重。 环境保护,说它怎么重要都不过分。它不仅关系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的健康,也严重地影响着经济发展和人才引进。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181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西藏民族学院2013年人才引进计划
mymjb 2013-1-28 15:40
西藏民族学院2013年人才引进计划见链接 http://www.xzmy.edu.cn/getcontent?id=12682url=show 联系地址:陕西省咸阳市文汇东路6号西藏民族学院人事处 邮政编码:712082 人事处电子信箱: myrsc@126.com 校园网域名: www.xzmy.edu.cn 联系人: 王老师 岳老师 联系电话:(029)33755570
1572 次阅读|0 个评论
职称特殊评审:新上本科院校吸引人才的一个新途径
热度 1 xuecw 2013-1-10 17:13
从各地招聘启事看,目前各省都有一些新上本科院校,如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等,需要引进一些博士且有高级职称的人才。 另一方面,在一些省属大学,由于这几年积压的一大批等待晋升教授的博士副教授,在目前量化指标越来越高的情况下,晋升教授的希望渺茫。还有一些大学,在引进人才的同时,专要教授。不愿引进博士副教授,因为进来了麻烦,职称解决不了,指标有限。这样,一些想流动的教师没有教授职称便流动不了。许多院校需要的是35岁以下的博士和45岁以下的教授,而博士副教授刚好处于中间地带。 而新上本科院校要引进博士且教授是难度较大,一般来说,想流动的教授不会考虑流动到比原来的院校层次低的院校。 这时候,必然也有一部分人员想通过流动解决职称问题。 这时候,如果这类新上本科院校能跟省级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因为这些院校连副教授评审的权利都没有),构成一个专家委员会,对部分学术成绩突出、已够晋升年限的博士副教授,在引进时,直接进行教授评审,通过评审的就引进,没通过评审的自然他本人也不想流动。 这样的话,这些新上本科院校就不愁招不到还有发展潜力的博士副教授。 我正在思考这一方略的可行性,以前也写过类似的博文( 高校招聘中的低职高聘能激发教师潜能 ),忽然看到广西已开始实行这样的政策,真是英雄所见略同。以下是引用: 关于选取区内部分高校作为试点,对引进人才适用特殊评审程序问题   为加快区内重点综合性高校建设进度,打破现有人事管理体制机制制约,打消拟引进的专业技术人员的顾虑,增强相关院校对人才的吸引力,会议决定选取筹建中 的北部湾大学和广西科技大学作为试点,实行特殊的职称评审程序,即: 对试点高校拟引进的区外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可在未办理人事调动手续的情况下,以该校同 等人员身份参加副高以上相关系列高级评委会评审。如 评审通过,则评委会评审结果自通过之日起保留二年,在两年内调入的,则按规定程序报批,并办理专业技术 资格证书;如超过二年时间仍未调入的,则评审结果失效。通过上述方式取得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应与试点高校签订三年以上的聘用合同,如在聘用期内与试点高校 解除人事劳动关系的,则取消其专业技术资格;如聘用期满后离开,则其专业技术资格继续有效,可以带离。具体办法另文规定。 相关博文 高校招聘中的低职高聘能激发教师潜能
个人分类: 高教评论|4445 次阅读|1 个评论
对中国高校人才引进的一些思考和建议
热度 22 liuboshanxi 2012-12-10 21:52
对中国高校人才引进的一些思考和建议 我来新加坡国立大学工作有 8 个月多了,我经常会问刚认识的一些中国籍博士生、博士后、青年教师想不想回国发展,一般会得道这样几个答案: 1. 暂时不会考虑,在这边工作一段时间再说; 2. 国内的工资太低,副教授一月工资才四、五千人民币,这边博士后的工资也是四、五千新币(新币是人民币的五倍); 3. 国内主要靠关系,他们在国外博士毕业,国内不认识几个人,回去很难“混”; 4. 有一些铁定决心要回国,一直在找一个合适的机会; 5. 有一些因为小孩等原因加入了新加坡国籍,短时间内不会考虑回国。针对这些问题,我对国内高校的人才引进有如下的思考和建议: 1. 引进人才要立足国内 在国外毕业的博士考虑是否回国首先看的是国内高校教师的普遍待遇和生存状态,所以国内高校建立一个待遇合理、公平竞争、有利于个人发展的环境会很有吸引力。国内高校教师除了工资之外还可以从项目中得到一部分收入,国外教师只有工资收入。我觉得在这方面我们有必要和国际接轨,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教师的账面收入,另外一方面可以避免挪用经费、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率。 2. 多向国外宣传 国内的各种人才引进计划似乎只对那些与中国高校联系比较多的华裔教授的博士生或者在中国获得博士学位在国外工作的研究人员起明显作用。在国外毕业的博士很多已经被当地文化“洗脑”,他们认为中国还很落后、一切靠关系、社会问题很多,他们觉得自己回去国内可能会不适应,所以倾向于不回去。所以我觉得中国高校有必要多向国外宣传,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 3. 强化爱国主义教育 在国外接受了小学、中学教育的华裔学生一般不会考虑回国。考虑回国的海外学生一般在中国获得了学士以上学位,这说明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起了作用,但回国的不多说明我们做的还不够。我从上大学时开始读《四书》、《五经》,我觉得这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它们让我强烈地认识到我是一个中国人、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我是一定会回国的。所以我觉得中国有必要 继承 和 发展 传统文化,而不是全盘西化,这有利于提高民族归属感和使命感。 我盼望着中国的复兴,而且我深信中国必然会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愿望。实现民族复兴是一个继承、发展中外科技、文化并不断克服自身不足的过程,每个华人应该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我写的这些是自己的一些深切的感受,难免有很多片面性,还望多多指教。
个人分类: 怎样创建成功的科研人生|9474 次阅读|60 个评论
创新:风从哪里来
热度 48 weijia2009 2011-10-30 02:33
创新:风从哪里来 贾伟 在徐汇的住所附近有个“番禺公园”,我每次到上海住下来就经常去光顾一下,早上7点钟左右绕着公园散几圈步,感受一下城市中的闹中取静,也领略附近居民们五花八门的早锻炼方式。今早我一面绕着圈散步,一面在看一位老人在草地上打太极,打得很好 - 野马分鬃、白鹤亮翅、如封似闭……老人家功架十足,收发自如,一招一式的律动和周围迎风摆动的花木浑然一体,让人看得很是爽心悦目。第三圈绕回来时,草地上已经不见人影了。我忍不住巡视四周,还是发现了他的踪迹,(事实上我有点后悔多看了这一眼),老人已经打完了拳,正背对着路人,在畅快淋漓地往草丛里撒尿。 前几天在Chapel Hill 的一家叫“Top of the Hill”的饭店跟一个老朋友,医学院的Paul Watkins教授一起吃晚饭。晚餐间Paul很认真地问了我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他认为中国在经济上超过美国指日可待,伴随着中国政府对科技的大幅投入,他问我大概还需多长时间,中国将在科技创新上完成对美国的超越?我迟疑了几秒钟,还是决定跟老朋友坦率地谈谈我的个人看法。 在我看来,科学有其文化性和社会性,现代科学和工业革命均产生于西方、也成就于西方,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源于西方认知方式上的认同和文化母体的滋养。而创新是科技的一个必然产出,世界上成功的创新型国家都拥有较为成熟的现代科技思想和西方文化。东方文化注重“传统”和“经验”,崇尚先贤和权威,因而在发展现代科技文明方面无可避免的具有保守性和滞后性,这种文化上的特质并不利于科技和创新的发展。也许这是过去几个世纪以来没有什么东亚国家产生出现代工业文明的主要原因。从今天来看,亚洲科技和创新较为发达的也是那些较早或较深入地采纳了西方政体和文明的日本、新加坡等国家。 中国日益增长的科技投入无疑是件好事,科技产出也肯定会随之增加。但是,科研产出量尤其是创新成果不见得会跟投入量成比例,这里有我说的文化上的制约因素,更有科研资金分配、管理及其科研评价上的社会性问题。对于中国普通的科研人员来说,尽管经费和实验条件已经得到明显的改善,他们还需要一个可供他们从事自由探索和良性竞争的科研生态环境。在我看来,创新只会在公平竞争、平等交流、自由探索的宽松土壤里开花结果,而无法靠一次又一次的新政策或高投入催生出来。因此,如何通过逐步改良科研文化来提升科技竞争力将是政府应该明白并且花力气去实施的一个战略性举措。当然,文化上的转变往往来得很慢,过去十年里,我在中国高校能够感受到很多关于实验空间、科研设备和其他基础设施上的显著提高,但没有看到在科研文化上尤其是人员的科研素养和科研评价体系有很明显的改善。所以,我的观点是,科技的发展不能像房地产和基础设施那样靠投入来解决,而来自于文化上的制约将在很大程度上延缓中国走向科技超级大国的步伐。 显然Paul听完了我的一席话并没有完全赞成,他又提了个让我头痛的问题。他说科研环境的改善应该不至于那么慢,你们有那么多的sea turtles回去了,他们在美国高校受过良好的培训,应该会很快改善中国的科研文化的。我说这个问题其实我也没想好,理论上讲大量引进海外华人教授应该可以迅速改良中国的科研文化。但在这个问题上我的脑子里一直有两种声音,一是传统的the critical mass理论,也就是说当我们引进了足够多的具有优良科研素质的高级人才,这些人数达到和超过文化改良的“临界点”或“拐点”后,科研文化将成功地转折进入良性循环,当然这也是我们政府目前实施大规模引进海归政策的基本“科学假设”。但是,要在实践中证明这个假设是否成立,还需要看别的confounding factors。有另一个声音在告诉我,还有相反的因素在起作用。譬如现在的人才引进政策直接导致了所引进的high-calibre人才在工资水平以及由他们支配的科研经费上的急剧上升,而这些超出普通教授很多倍的高额收入和高额经费都是由行政手段而不是一个公平的同行评议来完成的。这种在科研人员之间的收入和经费分配上的两极分化以及由此衍生的学者之间的等级差异和矛盾对于原本就不是很健康的中国科研文化带来的影响将是负面的,严格地来说是极具破坏性的。所以未来十年的科研文化形势不太明朗,其走向将取决于正反两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说完这些,我看Paul还想问,连忙双手一招“如封似闭”,告诉他中国很多独特的社会现象不是一两句话解释得清楚的,就像现在咱们州立大学的经费削减搞得乱象丛生、一言难尽,咱们还是抓紧吃crab cake三明治吧。 宋人朱熹有诗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我觉得诗中“等闲”二字用得十分高明,吹得百花盛开的和煦春风其实不难辨识,有颗寻常心即能识得。有时候我在想,假如我们休养生息,无为而治,不搞任何“人才工程”和“创新举措”,而是借助海外华人学者建立一个科研评价体系,人才的海外引进也好、自主培养也罢,一切按这个规范的评价体系来操作,不知道这样“等闲”它二十年的话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八成会比现在好!文化建设这个东西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积跬步以至千里,任何形式的大跃进或邯郸学步只会适得其反,就像你文明宣传得少了,大家也不一定就落后;你宣传得再到位,总有人就是不肯走到80米开外的厕所里去方便,难不成你把他刑事拘留了? 而文化上的transformation在我们老百姓的生活中其实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不需要号召和政策驱动。番禺公园里那个随地小便的老头还不是我最讨厌的,我最受不了的是公园里面上百号中老年人集体热舞,开着刺耳的音乐,大家黑压压地占据了广场,齐刷刷地跳着不知谁发明出来的健身舞,那个不亦乐乎!对于我这个好静的散步者来说简直就是一种听觉和视觉上的伤害。不过,我突然领悟到,十几二十年后我老人家是否也到了岁数,会跟在他们当中踉踉跄跄跳得欢呢?一念及此马上换了眼光,在“等闲”的视角下觉得这些大叔大妈看起来可爱多了,这些音乐都算民族的,其实并不难听,而他们的舞姿也很有特色,有观赏性!我仔细看人们的舞步,从中能看出有交谊舞、秧歌、还有Disco, Zumba等的痕迹,这简直就是一种创新嘛!用一句话更准确地来描述:这种舞蹈虽然未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973、国家重大科学计划的专项支持,但它是一种体现了多学科、多平台、多团队交叉合作下的自主的集成创新!
9258 次阅读|95 个评论
弹簧理论与人才引进
热度 1 lxchencn 2011-9-11 16:44
人才引进最重要的应该是识才,各路领军人物都已经是显露之才,如何引进潜伏之才呢?弹簧理论可做借鉴:展开的弹簧容易识别其弹力,有如已经成绩斐然者,卷曲而未舒展者有如卧虎藏龙,难识其威力,也是最易被人看扁的人才,然而,有朝一日厚积薄发一朝惊人,然相见恨晚,再抢已迟,出场价已经高挂了。纵观国际人才流向,美国多用未展之弹簧,中国多用舒展之弹簧,可是,很多未展之弹簧到了美国就如鱼得水,弹簧展之倍显威力,然何故原来却无法展之呢?伯乐缺之!平台缺之!人才引进,弹簧理论可鉴之矣!书以记教师节!
3359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中国欲巩固超级科研大国地位
热度 1 liwenbianji 2011-8-8 15:40
新闻要点: 凭借着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中国可能是世界上最早成为超级科技大国的国家,随着封建制度晚期的到来,科学技术开始停滞不前,直至1893年,中国尚未有“科学”一词 去年,北京市在科研领域的投入是6980亿元,某些舆论认为这是科技民族主义的表现 从人才外流转向人才引进,人才引进所带来的争议 投入、预算映射出国家当前的发展重点 资金、人力并非解决问题的关键--7.23动车事件带给我们的反思 本文引自 npr ,新闻原文请参见: China Aims To Renew Status As Scientific Superpower
2229 次阅读|1 个评论
田忌赛马与人才引进策略
热度 1 lxchencn 2011-8-1 11:14
《田忌赛马》出自《史记》卷六十五:《孙子吴起列传第五》,有一回,齐威王和田忌赛马,他们把马分成上、中、下三等,上等马对上等马,以此类推。田忌每个等次的马都比齐威王的慢,因此,三个回合下来,田忌都败了。   一旁观战的朋友孙膑给他支招,于是田忌又向齐威王发出挑战,齐威王答应了,赛马又开始了。田忌先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再用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又用自己的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田忌以两胜一负的成绩胜了齐威王。 这是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一个策略的改变成就了田忌的胜利,然而人才引进的策略是否应该从田忌赛马中有所借鉴呢? 人才引进是一个重复无数年的故事,但对于长期处于人才饥渴状态的三流大学来说依然没有根本改变。硕士成香饽饽的时候满世界都在引进硕士,三流大学只能望才兴叹,第一个浪潮过去,博士成引进的目标,三流大学也没有捞到几个优秀博士,看客而已,第二个浪潮过去,海归成了人人要抢的宝贝,三流大学也只有干着急的份,第三个浪潮过去,领军人才成了千万金追逐的目标,三流大学也没有讨价还价的能力,只能望着人才走入曹营。每一波的人才引进潮流都想分一杯羹,为何总是难遂人愿?为何总是难以抢占先机?策略有待调整,为何总是在同一时间去抢同一匹千里马?实力已分,结果不猜自见。好几年前,正当引进博士热潮的时候,看到一个非常优秀硕士想引进来,但此时的标准是博士,不能按人才引进进来,错失一未来千里马,后来别人在其他地方干的非常红火,当然,现在想再引进他,他已经是不可能来了。 田忌赛马的故事不可不察呀!
3543 次阅读|2 个评论
引人要引比自己牛的人
热度 3 hxgwzu 2011-6-14 20:59
人才队伍或师资队伍建设,对于一个学校、一个学院和一个系来说,都是重中之重的工作。笔者因为工作关系,发现在许多高校乃至院系的“十二五”规划中,都把人才资源看作是第一战略资源,认定人才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办学核心竞争力的要素。这样的理念,在宏观上是绝对正确的,国内外高校的发展、院系的发展、学科的发展都历史地验证了这一点。但要做好人才工作,除了需要在战略上加以充分重视外,还需要在微观上正确处理好几个关系和问题。 一是人才引进与培养的关系问题 。这个问题,相信很多人都已经思考过,如何正确处理,在此无需多言。 二是人才引进的标准设置问题 。根据一个学科、一个院系和一个学校发展不同层次的需要,都应该设定相应的人才引进标准,不能搞一刀切,笼统设定一个标准。另外,不同的学科、同一学科不同的发展阶段,都有不同的人才需要,也不能不实行分类指导,设置不同的标准。 三是人才引进的权力配置问题 。这是非常关键的一个问题。权力配置不好,会造成资源配置的不当。在二级管理中,常见的情况是,院长(抑或书记)在人事决策上独断专行。独断专行者,内在动因有两个:一是有私欲,利用职权,企图集中控制人力资源为我所用,具有排他性;二是有权欲,以为掌握了人事权就掌握了一切,可以任其摆布。笔者个人观点,认为在人才引进的权力配置上,应该把重心下放到学科及其团队。校、院(系)二级管理的作用,在于宏观指导而不在于微观控制。微观控制权应该放在学科内部。在人才工作上,实行扁平化的管理更具实效。 四是引进人才的层次把握问题 。笔者个人观点认为,要引就引比自己强的人、比自己牛的人。引进比自己水平高的人,才是人才引进工作的初衷。如果引进的都不如自己,也不如学科现有的人,就失去了这项工作的意义。但常见的情况是,一些二级管理的领导者,在这方面显得顾虑重重,生怕引进了对手,引进了竞争者,生怕“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是一种可悲的心态,是十分有害的。有此心态者,表面看来,会装作很无奈的样子,给人感觉似乎是引进人才太困难了,因此每每高喊“人才难引”、“上面不够支持”等等论调。即便引进几个来,也都是泛泛之辈,尽在其股掌之间,造成学科建设成效很低。 五是引进人才的学缘关系问题 。学缘,如同“血缘”。学术上,为了避免“近亲繁殖”,都倡导要把握好学缘关系。远学缘,有利于交叉会聚、批判创新;近学缘,容易造成固步自封、井底洞见。崇尚近学缘者,常见理由是认为“同根同源,好融合、好控制”。当然还有见不得人的理由,譬如因为人情关系、裙带关系等等,有些情况下是故意为之,有些情况下则是被迫为之。有一个案例,某校某学院某管理者,据说曾在大会上宣布,“引人要注重看其本科背景,要引就要引‘985’、‘211’的”、“我们自己这里毕业出去的不要”,然而却亲自操刀,引了很多根本反其“原则主张”的,其实际的主张恐怕就是,“我喜欢引谁就引谁”、“只要我喜欢我就引”、“对我有用我才引”。 总之,高校人才工作需要管理者从大处着眼,从细微处入手,正确把握好一些重要关系及容易出现的问题。尤其是,从这项工作的根本上讲,一个学科、一个学院的管理者都要有大气,做到风清、气正,引人就要引比自己Niubious的人,千万别学武大郎开店。
5081 次阅读|4 个评论
我对南方科大教育改革更多的还是担忧
热度 4 liuxiuqun 2011-5-30 12:39
南方科大的教育改革问题已经持续争论了很久,加之目前教育部又要求就读该校的学生必须参加高考,这样给该校及其学生出了一个大难题。今日阅读了刘建国先生的博文“从中国农民调查到南方科大改革”,感触甚深。 在情感上我是非常支持南方科大的这种改革理念的 。因为目前中国的教育确实面临着诸多问题,我想大家一定知道,不在这里累述。 在理智上我又对南方科大的改革存在更多的担忧。 以下是我要谈的两点担忧,不妥之处,请予砖头伺候! 第一、对于学生来说 。 1)国家承认学历的问题 :在目前中国的这个体制下,学历还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国家不承认学历怎么办。目前该校已经招生了,但是该校近3年却没有获得国家的招生授权,那么这三年的学生怎么办?改革是好的,改革为何一定要拿这几届学生做实验品呢?学校为什么不再继续努力,当获得招生授权的时候再招生,不是很好的吗? 2)教育本身的问题: 目前中国的教育存在问题的不仅仅是高等教育,可能更要命的是我们的基础教育出了问题,师资素质、社会大环境、教育理念等等都深刻的影响着我们的基础教育,使学生创新能力、实践水平、适应能力、心智成熟、人际交往等诸多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而基础教育阶段又是青少年成长的关键阶段之一。这些都将影响着我们高等教育。 3)教学本身的问题: 南方科大课程都实行的是全英文教学,可是对于像物理、生物等课程来说,要想全明白其中的课程内涵,是非常不容易的。现在教育部也在很多重点大学推行双语教学和全英文教学。具有了解,其实效果很差的。双语教学,变成了英文PPT+汉语讲述。那么南方科大的全英文教学效果会如何呢? 4)学生就业的问题: 目前中国的大学生就业的形势想必大家也是知道的。这样一个不被国家承认学历的大学生在社会上的就业前景,能够和我们的那些知名大学相提并论吗?我估计至少5年之内是不行的。而这将深刻的影响着这几界学生的前途和一生。南方科大的学生是不是在心理上有了足够的准备? 5)学生家长的压力问题: 毕竟目前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使得学生家长对于学生的高考和大学学习是极其关注的。其中大多数孩子对学校的选择家长的作用还是很大的。你们准备好了将你们的孩子送到南方科大吗?那么对于该校来说,学习成绩足以达到国内知名大学的,我想选择南方科大的比率应该是比较小的,毕竟做父母是不希望冒险的。那南科大的招生对象又是什么呢?是那些二至三类的学生吗?所以这是个很尴尬的问题。 第二、对于教师来说。1)教师的来源问题 :按照目前南方科大的人才引进策略,要引进的教师的水平“世界知名、亚洲一流”。虽然我不怀疑学校可以引进这样的几个、几十个这样的老师,但是这样的老师能够占到一半的比率吗?我觉得这个很困难的。很多在国外或者境外干的很有名的教研人员,一般不愿意回来。加之国内的几乎每一个学校都在大力引进高水平的科研人员,力度很大,资助金额搞的令人咂舌呀。南方科大能够有大多的竞争力?我看这个是值得怀疑的。 2)教师的研究经费和研究平台问题: 对于一个研究人员来说,研究平台的高低和研究经费,就和他们的研究热情一样重要。现在中国的重点大学一般在研究平台,虽然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硬件方面在近20年的大力建设下,都已经达到了不错的水准。对于科研人员来说,这样的研究平台是有诱惑力的。而在科研经费上,中国科研经费申请的里面的一些问题,我想大家都很清楚,不一一说了。呆在南方科大在经费申请上能够拼得过那些知名高校吗?到南方科大的老师有这样的思想准备吗?那么在相同的待遇水平下,知名高校具有科研平台和经费申请的优势,你是选择南方科大还是中国的那些知名大学?!你能够抵抗得住其他大学不断抛出的橄榄枝吗?!君不见,很多从国外引进的高水平科研人员也经常有跳槽的现象吗? 3)教师对学生素质的认识问题: 引进的教师们对于在我们基础教育个大环境下,培养出来的创新能力等不适很强的学生,有足够的认识吗?
个人分类: 观点评述|6487 次阅读|8 个评论
医院领导太有才了!
热度 6 sstone2009 2011-5-13 20:13
上午临下班前,昨天与我商谈的谭律师电话给我,要我去五楼会议室谈点事。我忙完手头的事情,到五楼会议室,谭律师叫来了人事科的两个工作人员,其中一个就是赵副科长。谭律师要我签收一个通知,我一看,大致是医院决定终止与我的协议,终止我的骨科学科带头人、骨科主任职务,还要求我退回50万元安家费! 晕死!医院居然出这一招,一点诚意都没有。既想撕毁协议,又想让我乖乖地退回安家费!是不是还要向我索赔啊???领导太有才了!!! 下午,一所大学做教授的律师,告诉我不要轻易签什么字,除了获得认可的解决协议。
个人分类: 随笔|6936 次阅读|233 个评论
赵伟院长的关心
热度 8 sstone2009 2011-5-9 22:20
下午16:17许,赵伟院长给我电话,说他今天到了苏州大学,也跟我的导师讲了关于我的事情。 六点半过后,杨主任终于看好了今天的最后一个病人,他把我带到办公室,跟我讲赵伟院长跟他说了关于我的事情,要我处理好与赵院长的关系。我答应杨主任,我宁愿选择学习! 在回家的路上,我突然能理解赵伟院长的难处,他要维护的东西与我不同,但是不知道他有没有理解我的难处? 去年6月23日,他只身飞到北京,花了一个多小时,确定要引进我,如何支付安家费?如何支持我开展工作?好了,现在,骨科已经建立起来,初步的局面已经打开,因为某种原因,或者就是因为答应我做博士后却必须反悔,赵伟院长却要食言,撕毁医院的文件、撕毁与我签订的五年的工作协议、对一次人才引进计划如同儿戏般践踏!!! 现在,赵伟院长可以不考虑我几个月来的付出,可以不考虑我持着人事部的介绍信从清华大学来到南京二院报到,可以不考虑我的下一步出路,可以不考虑我的感受……但是,我必须考虑! 赵伟院长来到苏州大学关心我,我十分感谢,希望你的关心是真诚的。 无论人们如何看待我在南京市第二医院骨科建设中做了什么,我可以问心无愧:一个月十一天把门诊开出来;一个半月把显微外科手术室建起来;一个半月把33张床位的病区建起来;不到半年住院人数最高达到27人……我作为首任骨科主任,感到自豪。那段时间,每走一步,都有艰苦的斗争,好在得到了许多人的帮助,特别是赵伟院长的支持,我没有愧对这个医院、也没有愧对我的同事们! 我还学习到了很多,我开始从一个手外科医生向骨科医生转变;我有了新的朋友和同事;我经历了一段全新的生活体验……我决计把南京看清! 正因为如此,我怎能轻易言弃!
个人分类: 随笔|3334 次阅读|4 个评论
海归?海不归?三思而后行
热度 44 baoyongli800 2011-4-15 09:17
近年来,由于金融风暴的影响,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在经济上受到很大的冲击,科研经费也被大幅度削减,很多科研人员抱怨日子难混;而与此同时,中国对科研的支持力度却在逐年增加。而且,由于国家近期制定了很多人才政策,各个省市、各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也便纷纷积极响应,开出了很诱人的引进条件,将其张贴在网页上比较显要的位置。如此种种,很多人预言,近期将会形成新的归国潮,也的确常有朋友咨询归国之事,说想赶紧回来,如果近5 年不回来的话可能就回不来了,这话听着有点“抢盐”事件的意思呀 !我觉得这么重要的事情还是不要盲目跟进为好,选择之前还是把各种可能的“得”与“失”分析透彻,并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权衡利弊之后再做决定,否则会使自己陷入进退维谷的尴尬境地。 (先声明一下,以下分析不适用于国宝级大海龟,也不适用于无条件回国的海归、不得不归的海归和非常小的海归) 首先来看一下“得”吧!当物质生活得到了满足,精神上的需求就变得尤为强烈,我想许多海归都是为了追求一些精神层面的东西而回国的,即所谓的自身价值、成就感、名誉、地位等等。有的则是看到自己昔日的同学、朋友都在国内混得人模狗样、呼风唤雨的,平静的生活再也过不下去了,心想自己当年可是比他们优秀多了,于是也便觉得中国这片土地应该成为自己叱咤风云的疆场。怎奈精神层面的东西,很多也必须通过物质来体现,再通过他人的肯定而转化到精神层面来。各地引进人才的政策也正是抓住海归的心理来制定的,一般也无外乎几条:一、年薪XX万元;二、安家费XX万元;三、启动经费:XX万元;四、高级技术职称和行政职务(就是给一官职)。但是要清楚认识到的一点就是:政策的提出和政策的落实是两个完全不同层面的概念,说得再远一点是两个空间上的东西。前几天看到“山东实施泰山学者攀登计划 每人至少700万支持”吓了一跳,打开一看,原来如此(“泰山学者”的岗位设置期一般为5年。期间,省财政每年给予每名“泰山学者”特聘教授10万元、所带科研团队5万元岗位津贴,每年为每名“泰山学者”特聘教授提供5万元科研补助经费。设岗单位原则上要每年给予每个“泰山学者”特聘教授所带科研团队5万元的岗位津贴配套经费,每年为每名自然科学类特聘教授提供15万元、人文社科类特聘教授5万元科研配套经费),由此可见一斑,资源还是那些资源,而引进的人数在与日俱增,甚至出现“万人计划”,可想而知落到每个人的头上会有多少,而且即便是这有限的承诺,也不是100%能够兑现的。现在更多的情况是,你不全职回来,用人单位不敢兑现承诺;用人单位不兑现承诺,你不敢回来,如此就造成了“拉锯扯锯”的局面。当然,造成这种局面说明国内的用人单位也在逐渐走向成熟,不像以前见到海归就盲目投钱,以至于被一些骗子和牛皮大王空手套了白狼。现在国内也在最大程度地规避风险,这就直接导致了政策落实的难产局面,当然这也无可厚非,人家也不知道你离开了国外的土壤是否依然能够茁壮成长,开花结果?况且你还留着后路呢!说不上哪天拍拍屁股走人了,人家岂不落得人财两空?况且“不见兔子就撒鹰”从来都是一种冒险的做法。即使彼此最大程度地信任对方,那么承诺在被兑现的时候也往往会有一定程度的调整,调整的幅度视具体情况而定。一个朋友被国内某高校引进了,启动经费最初说是200万,之后变成100万,最后缩水成50万,但兑现仍成问题。 话说回来,即使国内用人单位对你十二分地信任,所有的承诺都变成了现实,你的“得”又有多少呢?首先年薪XX万,再多估计也不会超过你在国外的年薪,但却足以令本土同胞感到不平衡了;安家费,相对于昂贵的房价实在不算什么,而且那是在你买房子的情况下可以兑现,不买房子是不可能兑现的;启动经费如果光用来维持每年的科研费用倒是可以,问题是做科研硬件条件很重要,如果没有相应的仪器设备跟着(不需要仪器设备的领域不在此列),你有再大的本事又能翻几个跟头呀?所谓破家值万贯,而你一切都要从头组建,谈何容易。至于一些行政职务的承诺,即使兑现了,试问你的前任怎么看你?你周围的同事又怎么看你?他们真的相信“远道的和尚会念经吗”?而你真的会念经吗?有真经可念的人真的有那么多吗?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失”。一、失去了家庭的温暖。很多海归在国外留学多年,已经有了安定的生活,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配偶和子女不能随同回国(这也是导致用人单位对海归不信任的主要原因,有了这条后路,可以随时回归大海),所以回来了就意味着青灯古卷的寂寞时光开始了,人生的乐趣顿时失去了大半(当然也有愿意失去的,并为了失去而回来的,对于此等人这里不便评述);二、失去了和谐的工作环境。由于各种引进政策及待遇的“被高调”宣传,使本土同胞心理上产生了极大的不平衡,是呀!这么多年兢兢业业打下的江山,还没坐稳,抢饭碗的就来了,而且还坐了上座,人家能高兴吗?所以你还没来,就已经树敌无数,再加上某些海归回国后做事的特例独行,工作成绩的差强人意,种种原因决定了海归和本土同胞很难成为真正的朋友;三、失去了良好的生活环境。常听国外的朋友形容国外的生活状态是:“好山,好水,好寂寞”,形容国内的生活状态是:“好脏,好乱,好快活”。国内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人文环境和发达国家相比相去甚远,这是不言而喻的。要想生活的快乐是需要有一定适应能力的,或者人家本身就是能够在垃圾堆里找到宝贝的人。四、失去了心理上的轻松。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人家花高价引进你了,当然是要物有所值的,看看人家订的考核指标就知道了(一般这个是在招聘启示里没有的)。 SCI 的数量、质量哪样都不能少,而且要在短时间内见成效,根本不会考虑你重新建立实验室、组建团队所需要的时间,如果你不把国外的工作留一点回国发表的话, 短期内没有傲人的成果,你的能力就会受到质疑;对申请科研经费的档次及经费数也有要求,级别太低了,钱太少了都是不受待见的。不错,国内的科研投入是大幅度提高了,但经费的分配还是比较集中的,尤其是大项目更是如此,科研经费的获得与否光靠科研能力是远远不够的。而且,国内的水平也在逐年提高,已经今非昔比,身边的土鳖们每天都有超越你的可能,在这种情况下,你能够睡上一个安稳觉吗?我就听说一个海归,因为周围本土同事发了 Nature 而备 感压力,头发越来越白,越来越少,终于变成了一片盐碱地。很多人就是在这样的煎熬中由健康,变成亚健康,再到......施一公教授是国内引进人才成功的典范,应该是在国内创业最为顺利的一个人吧!但是当他在自己的博文里回顾归国创业经历的时候,用的一句话是:不容易!真的不容易!我想个中的酸甜苦辣只有当事人自己的内心有最真切的感受,只是很多海归对自己的感受选择沉默,或许是“心有千千结”吧!只不过“结来结去终难解”。 所有选择都是有“得”有“失”的,最终会是“得”大于“失”,还是“失”大于“得”,因人而异。因为国内的环境是“选择培养基”,并不是任何人在这个环境里都能够生活得很好,混得游刃有余的都不是一般选手,要么水平的确是达到了谁都不能忽视的地步,要么有个有实力的人竭力帮你,要么“综合素质”特别强;有些虽然是侥幸生存下来了,却已是元气大伤,大有病去如抽丝之感,自己的自信心也受到极大的伤害;有些则在认清现状之后重新回归大海;有些则因为既没有生存下去的能力,也没有退回去的勇气,所以选择了更为极端的方式,那就是亲手结束自己的生命。 海归?海不归?请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作一个详细的分析,权衡利弊,再做决定,毕竟这是一个人生的重大抉择,任何的轻率和鲁莽都可能造成终生的遗憾。所以,三思而后行。 PS:因为本人现在既不是海龟,也不是土鳖,是二者的朋友,对某些事情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所以才决定写这篇博文。旨在让有意归国的人初步了解他即将面临的可能问题,做好心理准备;本土同胞也了解一下海归们的生存现状,做到理解万岁;意欲引进人才的单位也应及早做好准备,既然是“潮”,难免鱼龙混杂、良莠俱现,睁大眼睛才是真道理。引进的人不在于“多”而在于“精”,还是把有限的资源用到货真价实的海归身上吧!
个人分类: 科海求索|22019 次阅读|116 个评论
人才到哪里去成熟?-再谈人才引进
热度 2 lxchencn 2011-2-8 16:13
新年到来了,十二五开局了,人才引进的热情将再度高涨,是人才的高就了,高兴,不是人才的,屈就,高兴不起来,找到满意位置的信心百倍大干快上,没有合适位置的正打点行装准备远行,再充电,再回来。 俗语说得好,行百里者半九十,到了目的地才算了了心愿,瓜生不好吃,熟了正当时,从各单位引进人才的标准条件看都要成熟的人才,半生不熟的都不要,这引出一个话题,人才到哪里去成熟? 这一问好像很多余,其实还真是个问题,第一步跨错了,你进的不是211、985大学的第一本科学历,你可能永远也成不了别人的人才,即使你的成果需要用箩筐来装,第二步你不是洋博士文凭,你还不能算真正海龟,只能当土鳖看待了,人才引进别想了,第三步发表的论文不CNS的,即使你的论文有真正的科学发现,也可能未来的未来会获得诺贝尔奖,也不可能作为人才引进你的,当然当你真的获得诺贝尔奖的时候是会完全不一样的啦,第四步你不是世界名校的教授、美国的院士、世界500强的首席,也还不是人才的,因此,你千万不要走错了第一步,不要跨错了第二步,不要迈错了第三步,不要提错了第四步,更不要一错再错,只等来生,终身难悔矣! 哪里是人才成熟的地方呢?环顾一周,到哪里去成长、成熟?还要真正深思熟虑呀!难道中国就没有地方使你成熟吗?有肯定是有的,不信?你可以试试!
4326 次阅读|3 个评论
祝贺陈国强任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兼谈人才引进
热度 4 lxchencn 2011-1-20 21:51
刚刚从科学网上看到陈国强博士任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的新闻,为衡阳医学院的著名学子高兴!为南华大学的知名校友高兴!热烈祝贺! 初识陈国强还是远在1992年来衡阳医学院研究生面试的时候,他还是衡阳医学院心血管研究所的一名老师,我面试的病理生理学题目就是陈国强老师出和改卷的,在读书期间经常在路上碰到,也偶尔请教,听说当时是心研所很有能力和思想的年轻教师,不久听说陈国强考博士去了上海二医大,随后《Blood》论文让陈国强一举成名天下知,当然,后来的成就发展如日中天,不可收拾,2003年去上海还去了已经到了病理生理学教研室当主任的陈国强实验室参观了,合影留念,真是珍贵的纪念,后来看到申报过院士了,升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了,也还不时见到陈国强来南华大学讲学,现在升任交大的副校长了,陈国强,南华学子的骄傲! 高兴引起回顾,回顾引起思索,想当年陈国强是衡阳医学院的人才,走了,想现在陈国强是上海交通大学的人才,不可能回到南华大学了,环顾四周,南华大学还有当年的“陈国强”、“林国强”“唐国强”等等人才吗?南华大学能否、行否、定否把当年的“陈国强”、“林国强”“唐国强”培养成长成为现在的“陈国强”、“林国强”“唐国强”?如何引进、造就、培育、信任、使用“陈国强”,难道不值得重新思考和采取行动吗?愿南华大学能够聚天下英才而用、而育、而储。
10340 次阅读|6 个评论
从年终总结看人才引进
yrj 2011-1-5 18:12
年前在网上看了几所985高校的师资力量及人才引进介绍,感觉到学校对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很大。尤其有几个学校先后引进了一批年青的学者,年龄都在1974年以后,引进后直接聘为教授、博导,最年轻的教授仅1979年出生(硕导)。看其科研履历,大部分都是从国外攻读学位回来,都发表了不错的文章,有较好的研究方向。与其所在单位的老同志(教授、副教授)相比,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当时觉得这些年青学者有想法、有科研思路、有精力,若干年后定能成为这些高校的科研骨干或学术带头人。 但是昨天系里年终总结后,我改变了自己的看法。本人09年毕业参加工作,但现在正好是一年半,承担教学任务的同时作了部分科研工作,有幸获得了两项国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教育部高校博士点青年教师基金)的资助,自以为自己在2010年小有所获。但在总结会上.......(尽管总结会上一再强调创造一切条件年青教师快速发展)。有点 ,呵呵.......(历史原因,由来已久)。这让我想起了那些从国外学成回国的年青学者,到一个新的地方施展才华、寻求发展,必须得扎下根来,这就要涉及到一系列繁杂的人际关系。有的几年进不了实验室(这个大家都知道,你必须入队,否者没有你插脚的地方)(前段时间在科学网上看了一篇博文,一学者引进至一高校后,答应为其建立实验室,在他再三催促下,最后给其提供的是两间已经废弃不用的卫生间),有的有思路、有能力拿题,但顾虑重重(刚工作没这体验。几年后,就得顾虑自己拿题是否后同单位所谓教授方向相近,假如获批是否会对没有获批的人造成影响,否则... 等等)。反之,作为引进人才你工作几年没有任何成果,那么大家对你的评价可就有说的了。因此,高校为了快速发展,引进人才是必须要走的路,但把年青的学者引进来以后如何给他们提供一个相对宽松、促使其快速成长的环境及相应的政策至关重要(落实在实际行动中,而不是说)。 当然了,面临这些情况的主要是刚出校门、尚无太大业绩、憧憬美好未来的青年学者。对于那些有名气、有成就的海归大牛则不再此列。 一点感想,仅此而已。
个人分类: 未分类|5145 次阅读|1 个评论
人才政策:人事代理.学历查三代.老人老办法
xuecw 2010-12-24 13:40
人才引进政策:要想到教授的夫人已经不年轻了,不是新人了。是不是该采用老人老办法? 现在许多大学在引进人才时,既想引进教授、博士副教授以带动学科的发展,又不愿教授的家属给学校带来额外的麻烦。例如教授的家属在原单位属于正式的事业编制人员,到新单位就要变成人事代理身份,工资、尤其是退休后的福利都要受到影响。于是教授夫人不愿意了,因为教授夫人毕竟不年轻了,不可能像刚毕业的研究生,一切可以从头再来。就要在 40 多岁、工作了二十多年、身体有可能长病、准备享受多年工作所带来的福利的时候去放弃本有的福利,她不得不慎重考虑。在这种情况下,只好选择先保住眼前的工作再说。于是流动就搁浅了。毕竟对大多数教授夫妻来说,都是一般的工薪阶层,不得不考虑以后的生活。 对于这种情况,我觉得想引进人的单位还是用 “ 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 ” 好。除非全国到处都改革,所有的事业单位职工都成了人事代理身份,那么这位 40 多岁的、具有二十多年工作经验的教职工她就别无选择。 还有一种情况,许多高校、特别是一些重点高校在引进博士副教授时,对其学历要倒查三代,看是否根红苗正,即比较注重博士的第一学历,要求其为全日制本科。我觉得对这一点要求也要看中国教育史上的实际状况。 40 岁出头的教授如果不是局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即那时中国高等教育如果能像 1990 年代一样,这部分人恐怕也会有所谓的 211 大学的本科学历。在某一时代,农村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多半先选择中专,工作几年后才不断接受大专、本科、硕士博士教育的,要求其根红苗正有点苛求。 所以对博士教授第一学历的要求,也要看中国国情,进人的单位可以划定一个时间界限(如1990年前的本科不一定要求全日制之类),即 “ 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 ” 说了也是白说。总之,大学要引进的最理想的人才就是早年本科毕业于清华与北大后又到国外读了博士、有教授职称、且具有在研的大项目的单身人才(或夫妻双方都是博士更好)。
个人分类: 高教评论|12123 次阅读|8 个评论
给“限量版”注水,会是一种文化吗?
jianxu 2010-12-9 00:52
物以稀为贵 。限量版的理念是以稀缺加优质而取胜,打造精品。牟利的哲学与薄利多销、物美价廉之类截然相反。法国、意大利的那些时尚名牌或许念的就是这样的生意经。于是才会有 专买最贵的,不买最好的 那些成功人士。 ,。 阳澄湖大闸蟹 ,美味佳肴,名扬天下。到了黄金季节,供不应求。据说便有人从其它地方运来体貌相似的泊来品,倾倒入阳澄湖内,再当着采购商的面儿从湖里打捞上来,售之,而且让你眼见为实。可这时间一长,难免有泊来者与 local 者相亲相爱的,随后便自然会有传宗接代。 100% 纯正的大闸蟹便会被篡种(杂交、杂化、变异),濒临被同化与灭绝。当然,听说这在后来已经得到了整治, 正宗的大闸蟹加上了激光条码等高技术的防伪标记 。 ,。 藏獒 ,生活于西藏高海拔上的一种名犬。据说极其忠诚,而且对敌人凶猛。加上外观潇洒的形象。超级可爱,深受追捧!故市场价格飙升。有报道说最高价可达到 50 万元人民币。甚至成为一些人投资的方向。河南的某狗市上,逐渐发现了大量事实上仅拥有 1/2 、 1/4 甚至 1/8 以下藏獒血统的藏獒,以混血儿充当纯种来售。或许是藏獒的遗传基因比较强,若非顶级的专业人士,很难辨别其纯度。可怜的藏獒,如何去面对如此残酷的杂化与变异? 大概是近十年前,由一香港富豪出资,一项冠名为 XX 学者的人才计划出台,受聘者的年薪津贴可达到 10 万元,差不多是当时普通正教授的 3-4 倍。受聘人的资格是要达到美国大学里正教授的水平,还成立了包含有诺奖得主在内的资格评审委员会。记得央视在新闻中,报道了一位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UCLA )回来的正教授,推着行李车,从机场的出口走出来,受到英雄凯旋般欢迎的场面。 当时真的是曾经令人兴奋过 。也就是三五年的功夫,冠以 XX 学者的人愈来愈多,却未见得都很自信地敢言自己具有在美国大学里出任正教授的实力(更不要说在那些一流大学了)。当然,随着通货膨胀的加剧,那 10 万元的津贴也就不再有什么吸引力了。不过,牌总还是要玩下去的? N 人计划出台。力挺百万年薪,吸引具有美国大学正教授资质的人才 全职 回国。带着一种不差钱的冲动,拟乘欧美经济危机之际抄底。 这里面有两个关键的元素,一是正教授,二是全职回国 。其实,边界条件挺苛刻的。那些真正忠于美国法律的人,准备在一纸 全职回国工作合同 上签字的手,难免会发抖。 做人要厚道。 别忘了,老美最恨的就是不诚实、没诚信。其实,报效祖国有多种形式,大可不必为了暂时的一点蝇头小利去弄虚作假。无论欺骗的是美国还是中国任何一方的雇主,最终都不会有好的交代。 解铃的办法之一是演绎为乙类。要求签短期合同即可,也就是 part time 。另一个演绎是,受聘人的水平可与美国大学的正教授 equivalent 。这一 equivalent 可就麻烦了,带来的是真实资质的艰难界定。仅从中英文的翻译上打几个擦边球,就让你如同唐憎认不出谁是悟空和六耳猴。例如,某公司首席工程师,某政府研究机构的研究员,某研究项目的首席科学家等等。这些 title 是什么?可敌 Full Professor 吗?大让鱼目混珠者有机可乘,钻灰色地带的空子,也致使真正有资质者原本灿烂的光茫跟着打折。譬如,拥有美国大学里博士后的经历者,将自己的职称译为 XX 大学研究员。从字面上看,将 Fellow 翻译为研究员是没有毛病的。可有谁愿意去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同这玩意儿较劲儿。面对这种心机,我们只能是一声叹息。计划越来越离谱。这张牌已经打完,若再想让人兴奋起来,只得再去靠政治家的智慧了。 不知道是体制还是文化上的问题,好像我们对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套把戏始终很无奈。只要能牟利,对精品的注水就防不胜防。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地如此循环往复...... 。打造品牌,对于我们好像永远只能是个传说。 谁来捍卫限量版的物有所值?谁来保证珍惜物种血缘上的纯正(蟹应该是卵生,无血)?什么时候我们的计划能够做到 非诚勿扰 ? 相关链接 学者型科学家正在走向 濒危 人才与体制:鸡与蛋的关系? 海归 是否需要入乡随俗? (图片来自网络)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998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李书福:我们不需要“狼性文化”
sunapple 2010-10-29 09:14
李书福:我们不需要狼性文化 □李子钰 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吉利的核心价值理念是快乐。吉利将自己的文化总结为人性化人事管理,军事化高效执行。这其中首先要人性化,而绝不是狼性文化。对于成熟的企业而言,一定是要能为社会、为客户、为员工创造快乐的,这一点与狼性文化有根本的不同。这也是为什么吉利会很容易被沃尔沃接受的原因:人性文化,正是与西方的核心价值观相吻合的。 对媒体比较关心的吉利完购沃尔沃,在未来的整合过程中,是否会出现水土不服、吉利如何驾驭这样一家有着悠久历史的欧洲公司,李书福认为:并购之后,可能会有一些关于企业未来的争议,沃尔沃新董事会的成立,可以解决一些问题、提一些建议,毕竟我们的副董事长、董事和CEO都有着丰富的汽车行业的经验,我想这个还是要通过沟通和交流来解决。但是吉利和沃尔沃的生产与管理并不会出现水土不服。因为沃尔沃还是在瑞典、比利时和全世界,没有发生任何改变,我们没有把它搬迁到中国来。这也就意味着,沃尔沃还是原来的企业,只不过我们为他们带来了中国市场的希望。 有记者问道,工会问题对于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是一个很痛苦的话题,但在吉利收购沃尔沃的过程中,沃尔沃工会却非常欢迎吉利的到来,为什么? 李书福说:很多中国企业并购之前评估风险的时候,会把工会作为潜在风险之一,这完全是一种文化理念和核心价值观的差异。中国企业走出去,必须从内心接受对方这种民族的东西,倾听来自基层的声音。工会代表的工人,他们需要的是什么?仅仅是工作,而且他们会很好地工作,这种最基本的需求一定要把握住,其实这些熟练技术工人都是很宝贵的财富,只要与之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告诉他们企业的未来愿景、将要达到什么样的高度,就完全会得到他们的支持。吉利收购沃尔沃,是2010年3月28日签约,工会首先站出来表示支持,这在全世界的并购中都不多见。所以工会绝对不是敌人,更不是成本负担。可能沟通过程中要付出一些努力,但在这时节约成本不重要,关键是并购完成以后的运营。只有取得大家的支持,才有可能将企业运营好。 关于新的沃尔沃有一个非常豪华的董事会构成,李书福介绍说:新沃尔沃的董事会成员,几乎全部都是全世界汽车行业中最顶级的CEO、董事长。而我们全球物色CEO的过程,也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以现在的CEO来讲,他以前是大众北美的CEO,背景非常适合执掌沃尔沃:第一他是德国人,是大众集团最高决策层成员之一;第二了解汽车行业,也曾经出任过三菱欧洲的CEO;他夫人来自巴西,在瑞典工作过很长时间,而他本人也在中国市场有过不错的成就,对全球汽车市场了如指掌。 之所以有这种考虑,是因为这个世界正在朝着一个高度全球化的方向发展。而首先进入高度全球化的就是商业。 所以选择一个国际化的董事会,对于振兴沃尔沃会很有帮助。 关于吉利为什么能吸引如此多的优秀人才加盟,这些人如何能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李书福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 互相尊重和充分沟通,是关键的环节。他说,吉利有自己的商业计划。一方面巩固和加强沃尔沃在欧洲和美国的发达国家的市场地位。同时又要开拓与发展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国家市场,这是一个基本的市场策略。但是在并购时,必须要尊重沃尔沃的核心价值理念和已经形成的优秀的商业文明和企业文化。 沃尔沃是一个伟大的公司,发明了世界上汽车大部分安全技术,从安全带、安全玻璃,安全车厢到ABS、安全气囊等等,吉利和福特的交易谈判持续了两三年的时间,整个企业却能够岿然不动、非常健康地在运行,从开始谈判到最后交割、合同的签订,整个过程非常平稳,这就是需要我们学习和尊敬的地方。 同时吉利与沃尔沃的经营管理层进行了反复沟通交流。他们提了大量的问题,需要让他们认为吉利有能力把沃尔沃带向更加光辉的未来。所以在这样一个大的历史背景下,吉利和沃尔沃的并购,前提是吉利是吉利,沃尔沃是沃尔沃。虽然是100%收购,但从管理上分得非常清楚。吉利和沃尔沃是兄弟关系。大家相互学习,相互支持,共同进步。要让它完全独立、自由地发展,而不是受制于吉利。这样一来,所有的人都会对沃尔沃的未来充满信心。 关于吉利的人才引进和人才创新机制,李书福强调指出,吉利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需要不同的人才、吸引不同的人才。这需要一套机制来保证,进行凝聚、吸引、淘汰。吉利的这种机制正在建设之中,我们吸引来优秀的高级管理者,他们是一棵棵大树,在企业扎根之后,就形成了一个足够的气场。我们再在其中种下去许多小树就是吉利自己培养的基层员工,等到小树长成之时,吉利的人才森林也就初具规模了。当然也并不是每一棵大树都能在企业扎根、生长,我们不能保证每一个人都能在吉利发挥自身的价值,但我们会想办法让大多数人尽可能地实现自我价值。但是企业毕竟是企业,企业要生存和发展,人才就势必面临淘汰和更新换代。包括我自己,如果不适应同样会被淘汰。这种制度,也是保证企业的人才建设能够适应企业发展的关键。
个人分类: 技术力论坛|66 次阅读|0 个评论
引进人才:是人才?还是抢钱器?
xqhuang 2010-10-14 14:07
新科诺贝尔物理奖得主盖姆很不给他的祖国俄罗斯面子(内容见陈安先生的博文),老盖不仅拒绝了一袋子金子的诱惑,还骂邀请者发神经、愚蠢。中国人可能会觉得奇怪,他怎么可以这么不爱国呢?要说爱国,还数咱中国知识分子,都是毅然拒绝了国外的高薪聘请,回国投身祖国建设。 引进知名人士是愚蠢的做法,这是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的肺腑之言!这句话出自一名诺贝尔奖得主之口,更是让人对盖姆先生肃然起敬。俄罗斯民族为什么能够产生这么多优秀的知识分子?因为他们有坚强的脊梁骨。他们知道不能仅仅为了钱而出卖风骨和良心,咱的知识分子缺的不是所谓的优秀人才,而是那根脊梁骨! 国家要从海外引进千人等知名人才,这只能是一种临时的应急措施,非长久之计。正如盖姆所说:一个国家需要培养他们自己的知名人才。在科学界,知名是过去时,科学家一旦非常知名,就会逐渐地衰变为一个废物,甚至是阻碍科学创新和发展的障碍物,这是客观自然规律。其实,越知名的人才越没有引进的意义和价值,这种例子大家都看到了。 有名就是有才,这是我们人才引进政策的依据,这是不科学的。我们的最高管理层的确是求才心切、求才若渴,可为什么效果不佳? 要回答上面问题,必须对中国的人才价值进行分析,我们的人才价值何在?通过网站和各种媒体,不难发现各种人才招聘的启事,其中最夺人眼球的是引进院士,几百万随便给,这太有诱惑力了,就连非常淡定的陈安院士也被弄得心痒痒的。不过,我关注的是这些招聘启事的另一个细节,这些招聘启事从来不对院士的年龄加以任何限制!年龄,这在其他各种人才招聘中最重要的环境被忽略了,为什么?这些肯下大血本的单位,真的把科研创新的希望寄托在这些七八十岁的老先生身上?非也!他们不过是一台台抢钱器! 咱中国现在真的有钱了,各种科研经费多得不得了,那是一块相当诱人的大蛋糕,可谁最有资格分得蛋糕?谁能抢到更多的钱?毫无疑问,院士!一个单位能否抢到一块大蛋糕,往往不是根据体力和能力,而是根据院士的数量,花一百万引进一个院士,抢到价值千万的蛋糕,这种买卖谁都愿意做。当然,做买卖总有亏本的时候,某单位重金请来一位不会抢蛋糕的院士,他难免背后遭人骂:什么院士,一分钱也弄不到,简直就是废物。 把中国科技的希望寄托在千人身上,显然是天真的想法。对于引进千人,国家是积极支持,而被引进的千人往往犹豫不决,最有热情的是那些想引进千人的单位,众所周知,所有千人申请材料都是引进单位组织专职人员进行撰写和包装的,他们如此费心费力为了什么?对政策敏感的人都已经嗅出来了,千人将是唯一可以与院士一起争抢蛋糕的人,千人是最新的抢钱器。哪个单位无法配备这种更先进的武器,在新一轮的蛋糕争夺战中必然处于劣势,至于千人是否发挥作用,能否带来新的科学思想,真的有人去关心? 中国人是不是太物质了?中国的知识分子,什么时候可以挺起你们的脊梁骨?希望那是一根由强大精神支撑的民族脊梁!而不是一袋子金子就能轻易压弯的软脊梁。
个人分类: 猴眼窥世|4448 次阅读|9 个评论
“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土鳖不被重视有人的心理和文化因素
geoallan 2010-9-24 03:09
近几日挂在博客上,看到众多学界前辈或同仁对我国政府目前的人才政策颇有微词,认为到了必须改革的地步,对此我深以为然。许多人比我看的远,看得深,在此我就不服赘言现行人才政策的负面影响了。因为看过几篇针对各XX计划的评论之后,我不由得想起了先祖们的一句话外来的和尚会念经且不说此言从何而来,但的确很精确的把我们目前人才政策的出发点、政府官员的心态勾勒出来。 尽管我先前死活不愿意出国,认为自己是中国人,在国内读这么多年书,应该用所学知识为国家尽点力。但看了政府的种种行为之后我才明白:别把自己太当回事儿了,你丫就一土鳖,谁稀罕你啊!我也有点后悔,在有机会出国下海变海龟的时候为啥不珍惜呢?扯远了,还是回头将外来和尚会念经的心理和文化根由吧。 首先,天朝上国自鸦片战争之后自高自大的心理优势被打趴下,事实上除了1949年的后的30年外,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成了信条。现代科学体系基本上是西方传入,马克思列宁主义也是舶来品,中国自己的东西统统被扫的扫,扔得扔,还剩下多少呢?自然到了西洋能变成海龟的人自然得被同胞高看一眼了。事实表现出来的也如此,海外的华人学者在很多方面的确表现很优秀,令人敬佩。但政府更多应当思索和反省,而不是表现出那么强烈的重洋思想; 其次,外来和尚的确厉害。能够和实际上很多学者自由交流,能够迅速捕捉到学术发展前沿。起码我这个专业我认为就是如此。因此,政府官员认为外来和尚念经好也是应当的。但关键问题是不能对家里面认真念经的人故意视而不见吧!尤其对青年科研和教师的很多条件和政策不是培养和扶持而是限制。 最后,政府就认为土鳖不行。人的心理喜欢猎奇,尽管官员们出国机会多了,但毕竟很多就是走马观花,没真正沉淀在一个地方对人家多做了解。所以,爱屋及乌,对外来和尚高看一眼也是人之常情。但问题在于,高看了外来和尚,本地土鳖如果能生存下去,自然忍气吞声勉强过下去,但心里不平衡下念经的质量就成了问题。毕竟海龟上岸的实在不是很多,不可能到西部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北京等大城市才是他们的首选。但是西部和基层的土鳖们看到海龟的待遇如此之好,为生计计也只好冒险下海了,所以XX计划逼着土鳖下海的确不是虚言。因为中央的人才战略一出来,上海、广东、北京出台的人才计划和引进人才计划统统面向海外而去,我等土鳖此时尚明白,我们已经不是政府眼里的人才了,怎么办?下海啊,飘过洋,出走呗! 所以,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在小范围里说说不伤筋动骨,如果作为政府行为问题就大了,那么本地和尚都没了,外来和尚的新鲜劲儿一过,也变成了土鳖,那是不是还有下一轮的外来念经运动呢?套用胡总书记的一句话:还是少折腾吧!科研和学术的事情还是交由科研和学术界来做,政府基础研究支持就好了,不要管那么多又费力不讨好,而且每什么效果! 很多前辈比我眼光犀利,我就是在这里揣测了一番。如有砖头商请收下留情!
个人分类: 勉为学术|3521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办理北京人才引进的基本条件
anan 2010-9-7 21:38
本人博士毕业工作刚刚一周时间,之前找工作经历了许多,找工作期间查阅了许多关于解决北京户口的信息,现在拿出来跟大家分享一下,希望能有用。 1、公司,一般必须是 高新技术企业 ,市里证书的那种, 中关村 和海淀区认证的高新技术企业不行。 2、 职称 ,工作十年以上,有软考高级资格(信息项目管理师、系统分析师)才会认可为高级 工程师 。(学历是本科,学士学位的此条适合) 3、学历,硕士以上,包括工程硕士,须要获得硕士学位两年以上, 没有工作经历是没有希望的啊,博士也一样。 4、 个税 ,每年收入需要至少在10万以上,个税缴纳一定数额(这才算是高级管理人才或有特殊贡献)。所以要想办理人才引进的朋友们,要忍痛放弃所有逼税的想法,税交的越多越靠谱。 5、如果已经结婚,且妻为 北京 户口 ,比较容易通过,(就算这个办理不了也可以通过解决两地分居办理)所以一般比较容易通过。 6、夫妻双方都在外地,孩子也在外地,可以一起办理随迁。自己很强,可以一家三口都过来。 7、 身份 :必须是 干部 身份 ,也就是说首个学历是成人,自考这些学历的,没有派遣证等于没有干部身份,想做人才引进不可能。部分省市在2001年以前有过招干,有干部录用表的可以做这个。
个人分类: 工作学习|4358 次阅读|0 个评论
小莉的故事
Nancyback 2010-8-2 02:28
(美国人才引进的成功案例之一) 小莉的表哥强二是研究生时的好同学,住宿舍是近邻,因此常常一起游泳摸鱼,烧饭吃酒。那时的 T 大,是一片沼泽中的孤岛,大大小小互相联通的水塘,是鱼儿的天堂,当然 82 年初以后,这些水塘成为我们的浴场和鱼塘。夏季下午的游泳成了必修课,几个水性好的同学,都在下午上完课后聚在一起游泳。当时还有一个兴奋点,就是摸鱼。有趣的是,几乎每天均有斩获。然后用煤油炉,放一锅汤,当然锅的大小由鱼儿的大小和多少决定。然后, 40 楼 4 层西段住的同学们,就端着饭碗来品尝,偶尔鱼儿大了,会搭上一瓶蚌埠白酒或二锅头。 品尝鱼汤和烧锅白酒的同时,偶尔也会发生争论,这鱼到底是怎么摸上来的。强二说是追上的。从来没有摸到过鱼的同学,则绝不赞同。你游泳追得上鱼?鱼有那么傻么?他会往水下沉啊?。有的同学则会说被抓上来的鱼肯定是有病的鱼。现在想来,果然如此,要不然每天的收获会极其不同呢。而且,当时还有一个经验,就是下大雨的时候去抓鱼,最容易追上。显然由於雨滴与水面的拍击,生成的频谱很宽很强的声波,加上光晕的干涉和快速的变幻,干扰了鱼儿的感觉和导航系统。这时候,鱼儿似乎忘了它比人更能潜水和游泳,往往会在水面稍下方与人比速度,这就十分吃亏了。有的同学还会不服气,你游泳的速度比鱼还快吗。哦,不一样了,一个信息不畅,饱受困扰,无奈痛苦,一个精力充沛,充满预谋,不一定慢的就追不上快的,何况人的瞬间爆发游泳速度不一定慢呢。能抓上来,就是硬道理。偶尔,争论也会引证到黑猫白猫的著名论断。 记得是 27 年前,小莉来到 T 大读书,好像学的是电力系统专业。也许记忆不确,但肯定与建筑和化工不沾边。自从小莉来了,强二和我们一起游泳摸鱼的时候就越来越少了,常常早出晚归。有时会受到我们的诘问,则会腼腆的承认,是去陪表妹。口无遮拦的卢二,会咂起舌头来,啧啧,表妹!强二有表妹了! 记得第一次见小莉,是在校园的小路上,强二陪小莉去上课。渐渐的,小莉偶尔也来找表哥,见到小莉的机会多起来。小莉是典型的中国小莉,身材高挑而不丰满,面色腼腆而厚道,两条粗粗长长的辫子垂下,说话的声音纤弱而丰富,聪明的眼神充满疑问,却又从不提出什么问题。小莉是绝对的美人坯子,即使按照现在的欧洲标准,如果每天加喝一磅牛奶、一杯咖啡,加吃 8 盎司巧克力, 16 盎司牛排,一个月下来,肯定达标。 后来校园不太平,发生了 34 楼的凶案,强二就理直气壮的成了小莉的职业保镖,小莉的上下课和自习,都由强二陪伴。有一次听到卢二的饶舌,啧啧,这强二不和我们游泳摸鱼,也太没出息了,来了个表妹就成了人家的奴隶,你猜我看见什么了?在公园,小莉摆个画板写生,这强二,调色,递笔,心无旁骛,整个一个举案齐眉,居然让我看了两个小时不理我,太没出息了。 后来,就是谁都猜得到的结果。强二和小莉堕入情网了。然而,谁都明白这是一对真的情侣,但却不像现在的情侣,可以在校园大路旁长吻一两个小时。这一对,比那时的其他情侣,还不理直气壮。这也又成了卢二等等同学咂舌的谈资。也许,这是小莉的性格使然。 故事的发展,成为同学好友们二十多年来的心痛。在大家都硕士毕业以后不久,都考上了博士生,还没有入学的时候,强二病倒了。是彻底的崩溃。原来,小莉是真的表妹,高尚纯洁的爱情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阻挠和压力。表兄妹不能结婚,是写进婚姻法的。双方家长都是奉公守法的老干部,都毫不犹豫的,斩钉截铁的反对这一对年轻人的恩爱。 强二推迟了博士生入学。长期休养了,一年多以后才缓过来。再一年以后,考取了美国一所大学继续博士学业。据说小莉也休学了。再后来,经过一番周折,也去了美国。 2009 年到美国访学,有机会到 S 市参加一个会议,顺便去看望老同学,非常高兴的是,强二和小莉早已经是一双聪明强悍的儿女的父母了,老大已经上大学,余下的三口住了 4 千 8 百尺带游泳池花园的房子。强二担任一个石油公司的技术高管,收入丰厚。他依然那么健壮,但是游泳却不能一次连续快速游 3 百米了。 最最吃惊的,是小莉,无论如何想不到的,是小莉,她居然成为一家知名建筑师事务所的老板了! 她已经完全是美国成功职业妇女的形象,言谈充满了自信和幽默,原来言语的羞涩腼腆,荡然没了踪影。到她家串门的两天,大部分时间是被小莉带着到各个小区去看她设计的房子和花园,有的被小区选为样板,有的还获了奖。在浏览的过程中,还学到了很多知识,比如空调的安置,比如阿托比 (Adobe) 的运用。阿托比的样式,原以为是阿拉伯建筑的特色顶眉,原来是亚利桑那原墨西哥住民民居的特有修饰。 更让人吃惊的,这些建筑的主要设计者,居然是小莉本人,她不仅是老板,她还是主要的建筑设计师。 聊起天来,我说,记得你没有学建筑学的经历,难道说是到美国去修了建筑学专业?我知道,你很有艺术天赋,绘画很有功底,但建筑学,可是一门专门的学问,记得你在 T 大,学的专业和建筑学很远。小莉说,是的,到了美国以后,学了计算机专业的硕士,后来强二找工作到 S 市,很幸运找到 S 市最好的建筑师事务所打工,在工作的过程中,因为对艺术的理解,和认真学习,逐渐的,自己学会了建筑设计,通过了建筑师资格认证,后来,做了主管,再后来,老板说,你完全可以经营自己的建筑师事务所了。再后来,老板退休,就独立自己干了,没想到一开始就很成功,现在,我的事务所已经是 S 大区第三大建筑师事务所了。 这是我所知道的美国人才引进的成功案例之一。 2010 年 8 月 1 日于瑞士洛桑。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6543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丘成桐论新时期科技人才引进
maokebiao 2010-7-26 19:32
选送优秀本科生到欧美名校学习,并通过良好机制增加留学生归属感 由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国家科技部、中国科学院、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六届世界华人论坛7月26日召开,在开幕式之后的高端论坛上,丘成桐、卓以和、费维扬、马佐平、崔占峰5位海内外知名院士、专家先后演讲。 丘成桐,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囊括菲尔兹奖、沃尔夫奖、克莱福特奖这三个世界顶级大奖。他在题为《新时期科技人才引进》的演讲中表示,中国要在未来十年产生世界一流的科技,必须注意基本科学特别是数学的发展。 丘成桐认为,中国今后竞争的对手是欧美科技大国,必须有领导创新的人才,可这正是目前国内学术界最缺乏的。他建议通过选送优秀本科生到欧美名校学习,并通过良好机制使其毕业后愿意回国,增加留学生归属感等方式培养人才。 对于国内院校聘请名师来华授课的方法,丘成桐表示赞同,他说,我相信在短期内,中国的科学创新会突飞猛进。我本人愿意带领一批年轻的学者为中国科技创新继续努力。 卓以和、费维扬、马佐平、崔占峰等海内外知名院士、专家还分别以《半导体量子科学与技术及未来新兴信息产业》、《发展低碳技术,推进节能减排》、《IC技术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干细胞技术及其产业化》为题,先后在高端论坛演讲。 世界华人论坛作为国务院侨办引智工作的重要品牌活动,自2000年起已经举办了五届,共邀请1000多位海外知名华侨华人专家学者、企业家和国内各界精英围绕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进行研讨、交流,目前已成为集聚海外华侨华人科研、商贸领域高端人士的重要全球性盛会和交流平台。 本届论坛以创新中国和谐发展为主题,旨在配合中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充分发挥海外华侨华人高层次人才智力优势,为加快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强创新型国家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集思广益,建言献策;同时围绕广东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合作共赢。 7月26日,丘成桐在第六届世界华人论坛高端论坛上发言。中新社发 苏丹 摄
个人分类: 星星点灯|2286 次阅读|0 个评论
人才引进、海归与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
wangxh 2010-7-6 22:26
自从在科学网安家,就不断被人才引进恼扰着。明天就是七七事变的日子,中国人是不是应该不忘记点历史上并不太久远的苦难? 无论历史上还是现在中国人都很猛长城,谁敢干?给一个大国家砌堵墙,其它国家连想都不敢想;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又称地球的红飘带,历时一年多、最多两年多,其他地球人根本不能想象,一些有胆有识、不屈不挠的中国人做到了!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初中期(30年前后),不断有所谓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高级理论家海归,来指挥中国革命。直到后来从共产主义成功地苏联批发海归,个个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结果呢,由于过分相信外来的和尚会念经,有人把中国革命 毁了 好几次。不过呢,说是批发,但人家却是自愿投身革命的、甘愿回来吃苦呀(当然包括投机分子)不必优厚的待遇,也不必充足的革命经费。到头来他们中有几个真为这个国家、民族贡献自己的力量了呢?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初期(50年至89年),祖国的召唤,迎来了立志报效祖国的强势知识分子,像钱学森、孙家栋、李四光、周光召、谷超豪、路甬祥、陈章良等,不胜枚举。(更多请见 赵明老师的博客 )他们为中国的科学事业做出了世人瞩目的成绩。(不知道他们中有没有先谈好待遇后回国的?)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时期,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XX计划这回可是真的批发优厚待遇、安家费、科研启动费......俺一直纳闷:如果没有优厚的待遇,他们中有几个人能够回来报效祖国呢? 俺相信他们中肯定能有像钱老们一样的 ( 有的俺还认识呢 ) ,铁了心要报效祖国的! 但是他们中又会有多少人会为中国的核心竞争力做负功呢?(提示:汪精卫好像也应该属于海归吧!)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大家想一想,如果谁家要发家致富,到别人家 买 个儿子,而且要好吃好喝伺候着,他吃不愁、穿不愁,几乎可以说是养尊处优,这样可以吗?能行吗?
个人分类: 社会|4117 次阅读|5 个评论
博友陈安:大鸟安知小鸟之志?
大毛忽洞 2010-2-24 06:07
博友陈安:大鸟安知小鸟之志? 博友陈安是搞应急管理的, 陈安 博士关于人才引进写了不少文章。 实际上,人才引进策略本身就是一种应急措施。因此, 陈安 博士关于人才引进的博文,是专业对口的。 中国本土完全有能力培养出自己的大牛科学家,只是个时间问题。可能需要 50 年,也可能需要 100 年,或者是需要 200 年的时间。 现在谁能等这么久啊? 所以,很着急。 很着急的事情就需要应急管理,这正好是 陈安 博士的老本行。 把 陈安 博士说成是牛虻(那怕是革命的牛虻)是不公平的,因为牛和牛虻不是一个类,也不是一个科。 如果从应急管理学科看,被引进的大牛们和陈安是一类的,都是为了应急。而且是向着一个科的方向发展。 陈安 博士是搞应急管理的,无论当不当官,所从事的专业始终包含着管理二字。被引进的大牛们,不少都兼一个行政的官,例如院长副院长,是官必然要管理。因此,大牛们和陈安既是一个类,又是一个科。 常言道:我们要立于世界科学之林。 如果说海龟大牛们是林子里的大鸟,那么,土鳖陈安就是林子里的小鸟。 大鸟安知小鸟之志?
个人分类: 以前和现在|11867 次阅读|6 个评论
天方夜谭钓“海龟”
热度 1 Nancyback 2010-2-23 16:30
话说若干只千年海龟聚会,论及海市钓鱼掌故,不寒而栗。 Z 龟谈及狩猎罗网。曰,甚于蹭车。象牙塔外,鬼蜮伎俩,不慎入网者,求生不得,求路无门,着实恐怖,今亦有一寓言。 话说一只早年漂流东洋、米国,多年奋斗,成爲杰出工程师,得入百强公司 E 上层之 G 龟, 14 年前受 E 之托,寻一专品降成本之方案。值乌托巴尼亚国 ( 乌国 ) 盛产原料,辅以劳力轻贱,遂建议到乌国寻求合作,以大幅降采购成本。 G 龟年轻时在乌国天方市天方大学之同窗 UCL 大学博士 J 龟已在米国创立米国画画,亦在寻求发展。 G 龟之妻,亦是天方大学同窗,东洋大学博士 M 龟,生长于天方市,遂受 GJ 二龟之托通过其亲属和区首介绍,得识夜谭区地鳖 D 蠊 , D 蠊有实业,寻求跨越发展。遂皆大欢喜, 米国画画 和 D 蠊实业 合作,注册 天方画画 。米国画画为第一大股, D 蠊实业 出土地和部分资金,只占很少股,其余一部划归参与筹划各路鬼神。 D 蠊无学历,亦无画画经历,天方画画建设自然由 J 龟主持, J 龟创业维艰,请来各路同学亲属帮忙。 G 龟自然常来指导,以使专品符合 E 之后续过程需求。三年奋战,终于付诸生产,再经验证, G 龟建议 E 采购,为通关方便,专品通过米国画画成交。 再过两年,质量稳定,产量增加, E 开始大量采购,天方画画财源滚滚,成为夜谭区利税大户, D 蠊亦成名。 G 龟报恩情重,值乌国江省大举引进,遂应聘为省废弃产业领军。在湖市创业。技术、影响加环境,事业快速发展,短短两年,带出个一流企业。 此时,D 蠊提出天方画画股份不公,制造摩擦,不断发难。专品经手米国画画,那从中赚了多少?专品当真只有一个客户吗? D 蠊合伙狩猎局,设置冤狱,短短两年, J 龟的骨干入网的入网,逃离的逃离, J 龟亦窜米国。 D 蠊去找 E 洽商, E 不识蠊语,生意中断。注册欧罗巴画画试图另路突围,却把样本送错对象,招来对手对峙公堂。此时悟到,原来天方画画离开 J 龟不赚。 D 蠊设局,狩猎局海龟队于湖市布网。 G 龟入,解天方市。提天价索赔。不得。送检侯审,辗转多次一年有余。 G 如此大龟被钓,战果辉煌,又怕光亮,遂加强监控网络。然 G 龟失踪,终难包瞒,渐尽龟皆知,只不过互相谈论,均附耳轻语。 几只千年老龟,面面相觑,则声不得。 2010 年 2 月 23 日于乌托巴尼亚。 龟、鳖、蠊的生物分类学信息,见链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89594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956 次阅读|10 个评论
中国大学真的到了不需要自己培养的博士的地步?
热度 2 allan211 2010-1-18 02:08
很多博友对我第一段的内容有了误解,我说的这所985高校不是海南大学,何况,海南大学并不是985。原文因为已经被王铮老师引用,所以我不打算在原文修改,就此说明一下。 近日,国内某985高校的网站公布了2010年招聘计划,除了图书馆,档案馆以及教育学之类的极个别专业外,所有专业招聘条件均为四个字境外博士,这个条件很绝对,甚至没有优先之类任何可回旋的字眼。尽管在2-3年前进985高校需要一个海外的PHD光环已经是很基本的条件,但是这样公开承认自己本校还有中国所有具有博士学位授权资格的单位都不能培养出满足自己科研教学需要的高校,除了海南大学以外,我还没有看到第二家。 看完这个信息,我的脑海中浮现了一句**与狗不得入内。可能是我看问题比较灰暗。以前我们只是用国外的一个检索数据库来判定自己的科研水平,我们还可以理解为领导们懒得去分析一个人研究究竟做的如何,SCI是个不错的简单省事也相对比较公平的尺子,何况后来还推出了影响因子,引用率,SIC分区等等系列的配套评价体系。那么,这次的境外博士一说就真的让人匪夷所思了,难道,我们的校长,院长们真的退化到了无法用最普通的科学常识去鉴定一个研究人员的真实水平,只能依靠境外大学给我们把关了吗?真是如此的话,要来人家境外博士不是耽误人家的前程吗? 其实,可以用来把关的地方很多,淘汰的办法也有无数,觉得国内的博士真的就那么水的话,可以提高入学考试难度,由现在的考3门变成考30门,或者随机确定考试科目,就是不让他们考上;也可以无限提高毕业要求的SCI数量和质量,篇数和IF双管齐下,不让他们毕业;还可以要求博士毕业论文的创新性,由院长或者校长负责召集学术委员会全数出马,给出创新性鉴定,不让他们答辩通过;再不行,还可以制定年龄性别乃至性取向规定若干,凡不符合要求统统清出博士队伍,相信,凭着中国大陆地区学生对于文凭的强烈痴迷,庞大的人口基数,以及极其渺茫的就业前景,还是会有人争先恐后地考博士,读博士,生源不会差。能在这样的条件中杀出一条血路,成功获得境内博士称号的博士们质量会有本质的提高,完全是按照现有中国科研评价体制打造的拔尖创新性人才,最关键的一点,他们读书期间挣的还不如低保,毕业了要求的工资也就是区区2-3KRMB,对于科研经费的个人性消耗基本为0,而产出可是无穷大。现在,非得逼着他们去国外混个博士去,若干年后,改变国际市场上博士人才的待遇结构都不是不可能的事情,这不是输出革命吗,结果不敢想啊。 又考虑到国人向来喜欢跟风,特别是在我们创造性几乎为0的高校里面,比如早些年的地理系大更名,全国高校的地理系现在有几个没有改成资源环境的?改名的结果如何不好说,但是直接消灭掉了本来就少得可怜的高中生源。这次的创新带来的很可能就是让国内高校早已失去理性的人才引进行为变得更加疯狂,全国高校掀起一股非海归博士不要的热潮,待到境外博士纷纷回归之时,又得推出新的筛选标准,那时,靠第一学历985恐怕已经筛不掉多少人了,怎么办呢,也许可以对博士的父亲学历有个比较明确的规定,结果肯定十分圆满。
个人分类: 毕业杂感|19829 次阅读|40 个评论
关于高薪引来金凤凰
allan211 2010-1-13 21:31
很多用人单位喜欢把招聘基调定的很高,先是把人才进行若干档次的划分,第一档次至少是两院院士,然后根据每档给定不同判别指标和生活薪酬条件,这里面至少存在三个无法调和的矛盾,第一,有限的院士数量和日益增长的高校需求的矛盾,第二,有限的科技论文版面和日益增长的发表论文数量的矛盾,第三,有限的科研 经费和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之间的矛盾。一个非著名高校,没有历史积淀,仅仅依靠财政拨款,学生学费和开研讨班赚的钱来吸引一流的学者挂职工作,就能提 升自己的学术水平?为什么会有这么天真的想法呢?
个人分类: 毕业杂感|3403 次阅读|1 个评论
要从学科发展和建设的高度来选择和引进人才
wangdh 2010-1-1 13:53
要从学科发展和建设的高度来选择和引进人才 (王德华) 现在社会关于人才的重要性已经有无数文章和著经论述过了,似乎不用再争论。(高级)人才引进随着国家推出的一个又一个新的决策,各个单位也都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人才引进的决策毋庸置疑,但是,越是这个有点“一窝蜂”、不同心态不同目的引人的时候,越应该认识到明确人才引进的目的性是多么重要。作为基础理论研究方面(自然科学),我们应该从学科发展和建设的高度去认识这个问题,根据每个单位的实际需要去选择和引进所需要的人才。如果不考虑学科的发展,为了暂时的单位利益,盲目引进会产生一些严重问题。一则会耽误被引进的人才本身的成长和发展,二则会打乱、削弱或影响单位的原有的学科或领域的发展和布局。 我们都不会否认,人才队伍与学科领域的发展和建设是紧密相连的。引进人才是当然是为学科发展和建设服务的。引进人才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发展一些学科,维持一些学科,建设一些学科。只有学科发展了,稳定了,在国际学术界有立足之地了,同时这个学科领域的团队也建设起来并能延续下去了,这才可以说是人才引进成功了。能够达到学科和队伍建设的双丰收,这也是我们引进人才的意义所在。 经过几十年的积累和发展,每个具体单位都有了自己的优势学科和基础积累,需要发展什么,需要扶持什么,每个单位都应该有一个切合实际的发展计划和战略,要长期规划,不是短平快。如果只顾眼前利益,进行短视决策,忽视学科发展和建设,那是本末倒置,将会给国家、单位和个人都会造成很大的损失和被动。到头来,单位里本来是优势的学科也可能不再优势了,新的优势学科或领域又没有建立起来。这样发展下去,必然会在行业竞争中败下阵来。 基础科学研究是需要积累的,重视研究单位的积累和优势,发展优势学科,建设急需的学科,是正确的发展之道。一味为了几篇高影响因子的论文,为了从国家争取到那数目可观的研究经费,为了徒有的虚名,而忽视了单位的学科优势,这样的引进人才就有些盲目。引进的人才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水平,传统的优势学科逐渐被边缘化甚至被废弃了。伤了元气的学科要再去发展,是很难的。一个单位失去了元气,没有了生机,到时候现有的人才不是流失,就是断层,当然也就无法再引进新的人才了。 每个单位的优势是什么?要从局部优势和国家优势两个方面来考虑,这是引进人才的基础。引进的人才不要成为发表论文的机器,当然我们更不希望看到一些“闹剧”。要忌讳因人设岗,忌讳只看论文,忌讳忽略学科发展,更忌讳只管引,不管培和用。 同时我们也呼吁了很多年了,希望国家和单位在引进新的人才的同时,要稳定现有人才,用好现有人才。引进国际人才,留住国内人才,是人才的和谐之道。任何走极端的做法都是伤大局无益处的。 ( 此文发表在2010.01.1《科学时报》 :引进人才要考虑学科发展 http://www.sciencenet.cn/htmlnews/2010/1/226747.shtm )
个人分类: 浅论人才|6362 次阅读|7 个评论
猫和老虎的故事与“既要你钱、也要你命”
Nancyback 2009-11-29 14:46
小时候,在妈妈和姑姥姥的怀抱里成长。姑姥姥经常讲一些古老的寓言故事。其中之一是。 话说在森林里,老虎好话说尽、好事做绝,才得以拜猫为师。待到学会了猫的本领,老虎想,这破猫为教我转身和猫旋,让我吃尽苦头,哼,得吃掉他。于是发难,猫跑不过老虎,爬到了树上。老虎自以为学到了猫的所有本领,没想到还没来得及学爬树,就没耐心了。在下面,着急上火,终于没有吃到猫。 199X 年,欧洲友人来访,一同去八达岭长城和明 13 陵游玩,回来路上在 13 陵景区大门外吃午餐,不仅很贵,且很可疑,鱼做的不熟,肉不知陈化了多久,一出店门,一客人问,这餐馆还行吗?司机答:行,不仅想要你钱,还想要你命。 今天是志成师弟失去自由一周年。无语。想起了上面两则故事。 相关故事见链接: http://www.chinagonet.com/main/view_post.php?pid=2269468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70205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64923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64859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57156 http://www.wgntv.com/news/nationworld/sns-ap-as-china-detained-americans,0,4769662.story?page=1 2009 年 11 月 29 日 于天南大联合楼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8627 次阅读|1 个评论
又见海龟自杀,湖大一归国一年海龟博士自杀有感,
zxxtu 2009-10-24 10:22
信源:湖南在线 近日,湖南大学一海归博士跳湘江自杀,学校于昨天上午为其举行追悼会。 死者南某,男,1970年生。今年5月1日刚结婚。据了解,南系以引进人才的方式进入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工程学院的,月薪1万元,工作仅一年。 北京理工大学硕士毕业后,南某出国留学,先后在美国、加拿大工作,并在海外攻读了博士后学位。
个人分类: 观察|3754 次阅读|14 个评论
浙大海归自杀之谜
zhanglincn 2009-10-24 00:34
题记:也许这是追逐热点的无聊话题,何必如此仔细考证一个死去的人,也许生者要找出现实的缺憾来挽回死者的意义才是我等想要的东西吧。 最近网络上对浙江大学刚刚聘任的海归博士后的自杀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在这个悲剧的后面大家除了表达明显的惋惜之情外,更多的人在不同的理念下借以表达他们不同的观点,其中“为什么自杀”是一个最常关心的问题,经过大家的发掘,大体只能有如下共识:1.浙大的原因;2.大学体制的普遍问题;3.个人和家庭问题(自身承受力和家人的压力)。在这些猜测之中,涂博士的一封长达6页的遗书应该是找到答案的关键,可是从目前看来,并没有人能够得到遗书的全文,据说由于遗书还在浙大手中“浙大没有公布”的猜想更加重了人们对浙大的怀疑,无论这封遗书最后的归属是单位还是死者亲人,这封至今不见全文的遗书已经为各种猜测的出台奠定了一个基础。 (1) 把博士自杀归结到浙大头上的有以下几则传闻(转载): 据他在美国的同学回忆,2009年5月在芝加哥为他回国送行时,他浙大建工学院口头上给了他副教授的职位。然而,浙大也是“口惠而实不至”,由于某种原因,他回国任教后,浙大只能给他讲师职称,至于副教授职称,还得推后。 http://www.sycdv.com/viewthread.php?tid=34150 这后来就有涂博士提交副教授评审材料的行为。 更重要的是涂博士的遗书中有如下几句: “在此时刻,我认为当初的决定下得是草率的,事后的发展完全没有预计,感谢一些朋友事前的忠告。国内学术圈的现实:残酷、无信、无情。虽然因我的自以为是而忽视。” 还有关于他妻子的言语:“她特别强调了涂序新发表的3篇SCI核心期刊文章,他的成绩是任何人都不能抹去的。” 再就是浙大给予涂博士的工资待遇:涂博士属浙大“1311计划”引进的1000名学术骨干之一,每月到手的收入2000多元。住所:57平米教师公寓; 配备各种家庭用品,月租2000多元。等等。 更觉得“不同寻常”的是浙大发布的那个惹人争议的 讣告 的内容,其中竟然列举了浙大提供住所的配置,诸如微波炉等等(似乎在表明待遇不错,与本校无关)。 这些素材加起来相互印证了这部分人对浙大的愤怒,甚至有人已经开始对浙大进行了符合时机的直接攻击! (2) 再者,把博士之死归到教育体制上的人更是对高等教育体制诸多问题都进行了全面反思,例如国内学术资源分配的严重不均,青年教师成长环境的恶劣,评职称的评价机制问题,人才引进的问题等等,更有很多大学讲师或副教授都已站出来公布了自己的收入,大家一起指出了一个 残酷 的学术生活环境,由于如此之残酷,生活和竞争才让现实显得如此之无情和无信。 (3) 然而更让人觉得扑朔迷离的是涂博士的家庭世界里的真相,人们也许都在不同的立场内各自说着自己的话,然而事实这么快就已经成为了一个历史谜团。在天涯博客网上有一个2009年9月22日专门注册的名叫凤怒方馨的人发了如下帖子(有兴趣可直接参考):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university/1/130163.shtml “看了天涯的帖子,作为知情人士我认为有必要说出事情的真相。他的死完全是他的岳父和妻子方馨造成的。一个男人最大的悲哀在于他娶了一个心胸狭窄,自卑与自尊并存的心理变态狂,而他本人却是一个用情太专一的男人。这样一个才华横溢,创新能力强的博士后,他的妻子一家人却认为他是一个”三无产品“---无钱、无房、无本事。妻子的冷暴力、妻子的父亲专制蛮横,这一切才是导致他轻生的主要原因。刚刚得知,他的妻子方馨及家人准备把孩子抛弃给伤心欲绝的孩子的爷爷、奶奶,丢掉包袱,重新嫁人。” 下面是一群跟贴,其中不乏有知情人士,从他们的言语中经过分析虽然可以窥探一二,但无法完全了解事实的真相。信息显示:涂博士夫妻双方均为优秀学生,深得父母期望。生有一女,被女方父母带管,女方父母较强势,比较难处。涂博士父母比较厚道,但身体欠佳。涂为孝子,在国外时常寄钱贴补家用,家族责任感强。涂有一姐姐和他联系较为紧密。涂家庭不是很和睦,恐与双方家庭关系有关。大体可以判断:涂博士的家庭在这场悲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中最大的问题可能是:家族和双方父母对其的期望与现实的落差让其不堪重负。 还是到此为止吧,要说明的是以上仅是猜测,希望不再发生此类悲剧。也愿更多人以此为鉴,借以改善我们的社会和自己的生活。也愿死者安息,平复我们不安的灵魂。
个人分类: 社会视角|5318 次阅读|1 个评论
谈人才引进的“倒金字塔效应”
lijianq 2009-8-18 18:56
中国目前的人才引进好比是在搭一个倒金字塔,花了大量的财力和人力,最后难免忽喇喇似大厦倾的结局。不过也难说,中国人赔钱的买卖干多了,没准不会拿这点钱当回事,互相笑笑就能过去。 目前的人才引进结构是以大牛为主,这些大牛在国外都是活跃在科研第一线的,基本上是除了科研其他的活动都靠不上边,只能做科研,加上自身确实存在的科研实力,出两篇CNS自然不在话下。国家看上了他们的CNS,所以不惜血本的把这些人买回来,可不成想一旦他们拿着哗哗的票子回了国,就好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新鲜的眼睛都不够使了,在这样的花花世界里,做点醉卧怡红院这样出格的事在所难免,哪还有心情想庄稼地里的收成呀!没准今年的收成靠着前边的老本还能说得过去,但明年,后年呢。所以长远看,这笔买卖赔钱是必然的。 如果把一个国家的科研人员结构比作金字塔,大牛们无疑是塔尖。谁是塔底呢?在中国,塔底是那些穷得叮当响的土博士们,这帮人干科研的动力很足,可惜他们大多刚接触到科研,是学习提高的阶段,凭自身很难做出大成果。这批土博们唯一的目标就是拿一个好offer去打洋工,自己也能在家人朋友面前扬眉吐气一下。 做为塔腰的那些副教授和称不上大牛的教授们呢,不是靠裙带关系上位的近亲,就是轮年头靠资历的大老们。这帮人的科研水平在其次,重要的是动力不足。 那么,一个正常的金字塔应该是什么样的呢?塔底占多数的是那些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的PhD或博士后;塔中是高水平的group leader,为着自己的晋升和经费在绞尽脑汁的读文献,写报告;塔尖也少不了那些握着令箭和钱夹的大牛们。从人才比例上来说,以一个大学的研究所为例,大牛只能有一个,Group leader 4-5个,PhD和Postdoc们可能有几十个不等。 人才引进也应该与这个比例相符,至少在投入的总量上与之相符。可实际情况呢,如果有内部人士统计一下国家对三类人才在引进上投入的金钱,在用什么作图软件画个图,我相信一定会像那首蠢才诗一样: 有朝一日倒过来,底下细来上头粗。
个人分类: 未分类|5345 次阅读|2 个评论
院士最该去的地方在哪里?
hhanb 2009-7-7 14:13
最近深圳市政府在人才引进方面又使出了杀手锏,为院士开出的条件是超大面积的住房和数额不非的房补,再次在人才市场掀起不小波澜。不过笔者最想说得是,院士最该去的地方并非如此这般,那么院士最该去的地方是哪里呢? 综观科学史大凡有作为的科学家所处的环境满足三个条件:一是学术环境自由;二是科研氛围浓厚;三是有一流的学术团队。比如像著名的卡文迪许实验室、贝尔实验室、巴斯德研究所等专业的研究机构,或者像牛津、剑桥,哈佛、麻省理工这样的大学。院士要去的地方绝对是以是否有利于科学研究,而不是物质享受为唯一标准的。相反,如果院士孤身一人,放弃良好的科研团队,本着物质条件优越的地方去,很可能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结果受损失不仅是科学家本人,还包括国家。再者来说一个科研课题,特别是重大基础性题目,有赖于一个团队长期艰苦的努力才可能有所收获。根据我国院士队伍的年龄状况,许多院士自当选院士时已度过最佳科研时期,半道上来到一个新环境,一切都要从头开始,这显然并不符合科学。如果地方政府真有心引进人才,最好的办法还是把当地的科学研究与科学教育环境和政策搞好,把人才引进与管理建立在长效稳定的基础上,而不是靠挖别人的墙角,靠短线刺激。就深圳而言,就是切实将南方科技大学办好,把既有的科技园和大学园完善提高,而不是忙着出台新的举措。
个人分类: 未分类|7478 次阅读|5 个评论
加州阳光之七十九 对LIX熵的一个小评论
siccashq 2009-6-10 04:32
我在lix大侠博文《 黄老邪谈熵 》后面留了一个言,自己觉得讲的有点道理,贴到自己笔记本上。 标题: 发表评论人: siccashq 陶瓷学里面也有谈论这个有用无用之说,用了这么高的温度来烧结陶瓷,也就是一种能源投资,那么最终的陶瓷产品能不能发挥更大的能量转换作用?这个也需要评估,因为材料的使用寿命有限。我们可以把这个能够输出的能量成为exergy,和energy对应。 我们谈人才引进,经常看的是这个人才的energy,而不是exergy,这是一个观点问题。
个人分类: 加州笔记|3146 次阅读|1 个评论
解放思想:鸡可以是鸭子的游泳教练
大毛忽洞 2009-6-2 11:19
解放思想:鸡可以是鸭子的游泳教练 关于龟和鳖的故事,人们已经讨论得太多了。 上帝造人的时候,据说是先造个男的,然后再用男人的一条肋骨造一个女人。 当然了,上帝也可以先造一个女的,然后再用女人的一条肋骨造一个男人。 这两种模式有什么差别吗? 没有什么差别。 如果当年主管教会的人是女的,那可能就写成用女人的肋骨造男人。 因为当年主管教会的人是男的,那就是现在流传的模式。 上帝为什么不造一个独立的男人和独立的女人? 显然,造两个独立的人,需要双倍的功夫。 实际上,海龟就是美国科学界的肋骨。 我们为什么不把美国科学界造人的机制引进,而要引进他们的肋骨呢? 或者换句话说, 我们为什么不自己造个独立的人,然后用我们自己独立人的肋骨造更多的人呢? 这问题只有造人的上帝才能回答! 据说鸡在鸭子面前,一直抬不起头来。 为什么? 因为人们说鸡不会游泳, 实际上,人们的回答是错的。 鸡用实际行动回答说: 鸡可以当鸭子的游泳教练, 关键在于解放思想, 鸡都知道解放思想, 知道解放思想之后才能创造奇迹! 鸡妈妈开办的奥运游泳培训班,专门招收鸭子学员 鸡在给鸭子们做游泳示范 鸡开办的奥运游泳班,在培训成年鸭子游泳
个人分类: 时评:无刺儿非玫瑰|9813 次阅读|2 个评论
“明代建造了世界最大的航船”与中华复兴
jjczhang 2009-5-12 06:33
多年前曾经读过一篇英文文章, 介绍 中国在明代建造了世界上最大的航船 . 现在仍然记忆犹新. 文章大意是“中国在 明代建造了世界上最大的航船 ,当时 对外开放,对外贸易使得中国强大兴盛”. 作为华人无不为此感到骄傲,但是接着读下去却让人大失所望. “后来害怕把外国不良的东西引进来影响其统治, 皇帝封闭了国门.中国从此落后了…”. 曾在挪威一家石油公司工作了数周, 中午在公司餐厅吃饭时仰头发现餐厅顶部悬挂着一艘船.有些好奇就问身边的挪威同事. 他自豪告诉我, “挪威人Roald Engebreth于1911年在世界上首次航行到南极, 餐厅悬挂着的是他当时用的船的模型”. 我也介绍给他, “中国的航海家郑和在1405到1433年7次航行世界各大洋, 他的9桅帆船是哥仑布1492年航行美洲的帆船的5倍大…”. 他听后很佩服中国的古代文明. 有趣的是在阿联酋的迪拜(Dubai, 曾到此一游)一家购物中心,展览着郑和与 哥仑布 的帆船的对比模型 (见照片). 中国是古代文明古国值得骄傲, 但是现在在某些方面需要赶超. 这需要踏踏实实的做事, 需要尊重每个人(不单单尊重人才),尊重教育,尊重科学,尊重技术,尊重自然,需要团结合作,共为中华复兴奋进. 这些听似口号, 却蕴涵着道理. 我强调需要尊重个人,是因为当人在被尊重时,他的积极性才能被最大的调动. 中国的复兴是全体中华人的事, 而不仅仅是人才或精英的事. 人人相互尊重,才能同心合作,共创共享未来. 听到中国 建造航母 , 联想到再造世界上最大的舰船, 感觉到中华的复兴, 想到 沸沸洋洋热议的人才引进. 我认为工程技术人才的引进是国家提高技术水平的捷径之一. 中国不仅需要引进 pure科学人才,而且更需要引进工程技术人才. 因为你不能在发表的论文中学到最新的工程技术! 就我在美国工程技术界工作的经历所知,公司不主张发表论文,既使允许发表论文,其也是几年前的技术. 所以, 引进工程技术人才may可以获得国外的最新技术. 中国过去的原子弹火箭卫星等等技术无不与引进工程技术人才有关……(By 张金才) A display at the Ibn Battuta Mall in Dubai purports to compare the size of ships used by Zheng He and by Chris Columbus (Wikipedia) 郑和与 哥仑布 的帆船的对比模型. 进一步阅读资料: Ancient Chinese Explorers http://www.pbs.org/wgbh/nova/sultan/explorers.html Zheng He's own ship was a technological marvel http://www.iol.co.za/index.php?click_id=588art_id=vn20021111065452169C237696set_id=1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835 次阅读|3 个评论
我的“裸奔”心得
热度 3 xiaotubie 2009-5-11 23:14
你说美国经济不景气也好,中国加大砸钱力度也罢,反正大家公认的一个事实是,海龟越来越多了,如过江之鲫。甭管是大海龟还是小海龟,同样面临一个严肃的问题:老婆孩子怎么办?(这里只谈公海龟,母海龟我实在没经验。) 诸位还别笑,我的一位师兄一直在归国问题上摇摆不定,他在国外做得很好,回来也有的是地方抢,他跟我几次越洋长谈,打听国内的情况,权衡两边的利弊。后来有一次我跟他说:别的都别扯了,其实在哪儿都一样,经费啦,学生啦,Politics啦。我只问你一句,嫂子愿意不愿意?大师兄如醍醐灌顶,后来再也没跟我讨论过这个问题,但是遗憾的是,他至今未回国。 好,等你挥动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了老婆孩子(一般而言,五岁以上的孩子比老婆更难说服。)还有一个技术性问题,就是归国的程序。 我个人的例子是比较罕见的,不过放在这里也许可以给大家一点参考。与绝大多数先出国然后回来讨了老婆带出去,或者一毕业就带着老婆一起飞越重洋的大多数公海龟不同,我老婆拿到了全额奖学金先我出国,而我则留在国内继续读我的北大博士。那时我们刚刚领了结婚证,蜜月也没过。老实说,当时心里很不是滋味同学中一直传言留学生里男多女少,女生特吃香。把老婆送上飞机,我大哭了一场。 跟老婆分开的那几年是我这辈子最阴暗的几年。我几次想退学出国算了,我老婆则多少次抱着电话一边哭一边跟我道歉,宣称要退学回国。(她的电话后来坏了,她说是被眼泪泡坏了。)好容易熬到我们两个都拿到了毕业证。搬到一起住的第一天我们发誓,天涯海角,这辈子再也不分离。 但是几年以后我们就食言了。老婆确信我真的想回国以后,自己到网上订了回国的单程票,她自己的和我十个月大的女儿的。我因为在斯坦福的工作正在关键期,不能马上走开。我担心她一个人带孩子坐飞机太辛苦,而且我也舍不得她们娘俩。她说,没事,你放心, 我Take care 那边,你Take care 这边,赶紧把活儿干完,我们很快就能又在一起了。 于是她一个人带着两个最大号的旅行箱、一个登机箱,背上背一个巨大的双肩包、左右各一个大挎包,推一辆推车,胸前的Sling挂着我女儿上了飞机。(行李超重被罚了好多钱)。我后来听说女儿在飞机上吐得厉害,前后左右的中国大老爷们没有一个问候一声或者伸手帮忙的。 我丈母娘在机场一见到我老婆孩子就哭了。不是高兴的,而是因为我老婆孩子看上去好像三天三夜没睡觉没吃饭了,蓬头垢面,污臭不堪。 老婆在家里狂吃狂睡了半个月后,开始马不停蹄地办手续、找房子、找工作,还跑到北大去侦察工学院的建设情况。和我们担心的一样,她跟女儿很快开始生病,而且一场接一场,在回国的前几个月里她平均每个月大病一场,每次闹到非输液不可的地步。而她们在美国的时候几乎从来不生病。 我在斯坦福每天工作十六七个小时,深夜回到空无一人的房子就开始打包,把几年积累下来的那点零碎装成一箱一箱的,有些该送人的就送人了,实在带不走的放到网上去卖。每天都干到后半夜一身臭汗,冲个凉,倒头就睡。开始的时候还有床睡,后来就打地铺了。再后来,卖掉了心爱的CR-V,卖掉前照了张相这新车到我手上才一年多,亏了好多钱;另一辆老Camry是挺到快走了才让人拿走的;之后骑了两个星期的自行车,上下班一共要花大约2个小时。 我每天给老婆打个电话,通报各自的进展。老婆坚持认为我们必须尽快买房,事实证明这是非常英明的,否则以当时北京房价上涨的速度,我们恐怕十年八年都买不起房了。她把孩子丢给我丈母娘,到处去看房子,看了大概有十几个小区几十套。 老婆是初夏回国的,等到秋天的时候,我的工作差不多告一段落。老婆电话里说,各种乱七八糟的事情都办完了,女儿适应得很好,她的病生的差不多了,房子心里也有数了,她问我你什么时候回来啊?于是在深秋的一天,我把几十个箱子送上货运公司的卡车,登上了回国的飞机。 多亏老婆顶着炎炎夏日调研了一个夏天,我们很快锁定了购房的目标,家中长辈们倾其所有,凑钱为我们付了首付我们攒的那点钱大都花在这次搬家上了。现在想到这一点,我还很汗颜。 回国后的这两年可以用疯狂来形容。北大工学院实行的是Tenure制,三年一考评,两次考评不合格就走人,毫不含糊。实验室白手起家,除了我都是新上手的学生,我每天工作十五六个小时,除了睡觉六七个小时,吃饭一个小时,上下班一个小时,基本上都在工作状态。我很少十二点以前进门,回家后擦把脸喝口水还得接着看文献备课。有几次我十一点多回家,老婆有点紧张地问我,今天是不是有什么事情,怎么这么早回来? 老婆善解人意,女儿可就没那么好对付了。虽然睡在一个屋檐下,我经常接连几天看不见女儿。我老婆上班后她特粘她妈,常常逼着她妈讲故事讲到十二点才睡。有一次我回家早点,还听到讲故事的声音,就摸进卧室,想给她们一个惊喜,结果还不到三岁的女儿从床上跳下来,尖叫着出去,你给我出去!拼命把我往门外推,然后把门砰地一声在我面前关上。我在门外呆若木鸡,耳听着门内老婆训斥女儿的声音:你怎么这么跟爸爸说话?爸爸多伤心啊?爸爸很爱你的,跟妈妈一样爱你女儿说不出什么来,就反复嚷:我不要他,我不要他了。第二天我跟老婆抱怨,还被老婆数落:谁让你在家呆的那么少?你怪谁?后来我努力尝试着连着几天多在家呆一会儿,给她讲个故事或者吃顿晚饭什么的,女儿就变得非常粘我,一口一个爹叫得那个亲,指挥我给她干这个干那个。赢得孩子的爱其实很简单。 (我说这些,希望不会被人误解为炫耀。其实跟身边的很多老师比,我绝对算不上工作狂。其实北大、清华、科学院这些老师里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的大有人在,很多人靠咖啡和浓茶提神,有的干脆靠抽烟。) 再接着说回国的技术程序,我不知道我家这个女士优先的模式对多少人有效。因为我和我老婆两家家境都还可以,老人们年记不太大,身体还过得去,回国等于回娘家,有家里人照顾着。(即使这样,我们装修房子的时候还是把我丈母娘累得心脏病发作住了半个月的院,赶紧把亲娘叫来顶缸。那一阵子真是昏天黑地,想想也很对不住老人们,在这里说声谢谢,虽然他们并不看我的博客。)所以情况跟我们差不多的海龟可以考虑女士优先,说服老婆带着孩子先回来。这样做的好处有几点: 1. 根据我的个人经验和道听途说,一般海龟回国需要半年左右的适应期,在国外的时间越长、中间越少回国需要的时间越长,而老婆孩子需要的时间就更长一些,所以让他们先回来,等你回来的时候就可以少听点抱怨。 2. 增强接受单位的信心,尽快兑现承诺。 3. 要是她坚持说她和孩子呆多久也适应不了,那你还有个大本营可以撤退。大不了就算送老婆回国旅游探亲了一趟。 4. 在某些方面,让老婆给你打前站摸国内的底,比满世界打电话咨询师兄师弟师姐师妹更靠谱。 5. 你留在外面处理房子车子家具电器玩具书CD银行学校保险养老金等等,没有老婆孩子在旁边指手画脚,你处理起来更决断;而且单身汉需求少,你可以把生活变得非常简单,尽快处理掉手上的东西。 6. 能干的老婆会把乱七八糟的事情都给你解决了,把孩子安顿好,把房子弄好,等你回来的时候就可以撸袖子大干一场,少点儿后顾之忧。 7. 最妙的是,万一你们家房子车子买的不满意,孩子学校选得不好,你可以最小程度地减少挨骂的风险,嘿嘿。 女士优先的前提是你老婆回国的决心足够强,而且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也足够强,不是那种买瓶酱油还要问你哪个牌子好的那种。最好在你回迁的城市有绝对信任的亲朋好友罩着。要不然的话,大约还是传统的男士优先更保险一点。 美国大学和研究机构招PI,常常会开出很人性化的条件。除了工作上的Package,对生活上考虑也很周到。比如会指定专业移民律师协助办理全家的移民手续,你只需提供最原始的个人材料;提供数个月带全部家电家具的免费高级公寓;数个月免费租车服务;甚至还有垫付房子首付,无息或者超低息,每月从你工资中扣除。更要命的是,其手续之简单明了,接待之专业和殷勤,连我当年一个受惯了Staff白眼的小小博士后都觉得受宠若惊。我们当年都是三下五除二几天工夫把所有的事情都搞定了,可以立即投入火热的工作和生活。所以很多人裸奔到国外却不觉得有什么麻烦就是这个道理。 中国国力有限,这样要求中国的大学和研究机构未免不近人情。当然现在很多地方也推出了各类人才计划,但是常常不能兑现。就算兑现了,也是千拖万拖,七折八扣,或者走上一堆繁杂的手续,生上一肚子的气。我知道一些人就因为听说这种事情打消了回国的念头。 我刚回国的时候,一次一个朋友介绍我认识另一位海龟教授,说我是刚回来的,开始的时候人家冷冰冰的,也没怎么正眼看我,后来问了一句:老婆孩子在哪里?我说,在我前头就回来了,那位仁兄立刻热情地抓住我的手:这才是同志!老婆回来了那是真回来了!欢迎欢迎! 所以,还真别小看海龟妈妈和海龟宝宝们的意见和感受,她们的三言两语也许抵得上百万年薪。 (注:有网友质疑我的土鳖身份,特此声明,我只是到海里洗了个澡的土鳖。我有朋友说我应该改叫土龟或者海鳖。但是小土鳖的名号已经跟了我十几年,我本科一年级就开始号称小土鳖,我老婆跟了我就是小母土,我女儿是小小土,虽然她生在美国。我从来不觉得土鳖有任何贬义,所以绝对不会因为在海里洗了个澡就基因变异了。)
个人分类: 唧唧歪歪|15983 次阅读|21 个评论
引进:乡下老太太真懂人才之道
大毛忽洞 2009-4-18 12:43
引进:乡下老太太真懂人才之道 借鸡下蛋,借蛋孵鸡, 土鸡洋鸡,会下蛋的就是好鸡。 这都是描述人才引进的时髦语言。 可是真正懂这道理的, 并且会应用的, 不是人才管理部门, 而是乡下的老太太。 在乡下老太太看来, 能下蛋的母鸡就是好母鸡, 而不计较蛋是大号的还是小号的, 是红皮的还是白皮的。 只要能下蛋就是好母鸡, 这就是老太太的人才观。 老太太真懂人才之道, 哪个母鸡会下蛋, 哪个母鸡不会下蛋, 老太太心理清清楚楚。 任何试图浑水摸鱼的母鸡, 都逃不脱老太太的三指功夫。 老太太说:三指半才下蛋。 老太太把母鸡抱起来, 用手指在鸡屁股上摸一摸, 就知道这母鸡明天下不下蛋, 后天下不下蛋。 这就是老太太的人才考核方法。 当有母鸡下蛋之后, 母鸡就会 向老 太太进行口头回报: 个蛋呱呱,个蛋呱呱,个蛋呱呱, 但是,没有下蛋的母鸡, 也会高呼个蛋呱呱, 为什么? 因为老太太有奖励, 要奖励刚下蛋的母鸡一小把粮食。 你的蛋门才二指半,也来请功要奖, 老太太会毫不客气地把来骗奖的母鸡赶走。 这就是老太太奖励贡献者的措施。 现在的人才管理部门, 人才观比老太太的落后, 只看重外表、过去和蛋的颜色。 现在的人才管理部门, 人才考核的方法比老太太的落后。 不但三指功夫差, 一般连蛋门都懒得摸, 这有利于各种各样的母鸡浑水摸鱼。 例如, 当那蛋(文章)不出问题的时候, 老母鸡说那蛋是我下的, 实际他的蛋门才二指半。 当那蛋(文章)出了问题的时候, 老母鸡就会说那蛋不是我下的, 不信?开新闻发布会让大家一摸, 果然那蛋门真的是二指半! 现在的人才管理部门, 对人才奖励的方法也比老太太的落后。 关键问题还是那三指功夫。
个人分类: 思想和方法|4076 次阅读|2 个评论
我本将心向明月,……
jianxu 2009-2-2 17:14
俺也算是吃科研这碗饭的,可就是不理解为什么 一位普通的 华裔 教授回本土当了教授就会演变成 事件和热议,光是科学网的博文排行榜上就闪了一大堆贴子。甚至还惊动了《 Nature 》。试想一下,如果是一位德裔美 国 教授回到德国工作,或者是一位巴基斯坦裔美国教授回到巴国工作,他们也会这么乱吗?也会这么折腾吗?也会有这么多的人出来说三道四吗?总觉得在什么地方上有些不对劲儿,什么地方上有差距。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如此之乱,将来还有谁愿意回来? 先吃螃蟹者 无非是 触及了一些不够健全的现行体制与观念,也可能包括极少数人的利益,所以才招致种种是是非非。对此,俺也愿意晒一晒个人的拙见。 (1) 学术水平 。一位学者的学术水平究竟应该由谁来评价和界定?好像 应该是由 没有利益冲突的同行 (特别是国际同行)才是,而不是什么其他的人。在美国,打拼到正教授的位置,那应该是不含糊的。老美向来是双重标准,黄皮肤黑眼睛的要比黄毛绿眼的白人实力真的高出一档才好使。由此为凭,应该足亦。 (2) 薪水问题 。这本来纯属是个人隐私,没弄准就胡乱去曝光、炒作,显然是不厚道。至于价码问题,那完全应该是市场调节的事儿。 200 万英镑去投资一个(搞石头,剪子、布的)蓝色桶子,也不过是周瑜打黄盖。没必要跟着去瞎操心。至于说什么是纳税人的钱,应该如何如何,好像是挨不上,离题太远。投资是否物有所值,有待于时间检验。 (3) 经费申请 。人回来干嘛?不就是为了做事吗?没有钱行吗?只要是按照游戏规则来玩,该争的就得争,该拿的就得拿。公平竞争,靠实力说话,不能欺生。没本事,玩阴的,才叫不讲究。对现行体制有意见是一回事儿,在现行体制下做事儿是另一回事儿,两者并不矛盾。这不能简单得像小孩子斗气儿。 (4) 成果问题 。搞研究,出成果,需要时间。把学生带出来,需要时间。仪器设备到位,也需要时间。人家的屁股还没坐热,就非得逼人在《 Nature 》家族或《 Science 》上出文章?不带这么玩的。咱这急功近利的毛病啥时候能改一改?不是天天在喊着以人为本吗?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不就结了吗? (5) 国籍问题 。只能说是咱看得还不够远,放得还不够开,有点儿少见多怪。且不说老美这样的移民国家,即便是在德国的研究机构和大学里,持他国(如美国、荷兰、西班牙等)护照当老板的学者也不在少数。像大和民族这样非常排外的国家,也有咱中国 公民当 教授的,经费和资助也照样拿之。相信随着体制的进步,终究会有那么一天,比咱白、比咱黑的老外们也来咱中 国当 教授,大家都见而不怪。那咱中国才叫范儿。 (6) 爱国与否 。在海外漂泊打拼,入当地国籍,实乃人之常情。绝不可简单地以此作为爱国与否的判据。入了他国国籍就是不爱中国了?这样的帽子太大,政策上太左,既不灵活,又缺少人性化。海外华侨们决大多数都是 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 。也听 李政道 教授叨咕过爱国的事儿,为何别人就不行?俺总觉得爱国这事儿不一定非得像理想的婚姻那样专一,无论是思想上还是身体上都不能开小差儿。如果不是敌对国家,难道一个人就不能同时热爱两个国家吗?白人美国人中既爱美国又爱中国的并不罕见。且不说埃德加 斯诺、阳早、寒春,就连司徒雷登死后,不是还安葬在杭州了吗?咱完全没必要非得跟什么皮儿的护照或者是老美的法律条款较什么劲。 (7) 低调还是高调 。做人的风格有异,做事高调还是低调本身好像也与学识水平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没有学术上的造诣与实力,即便是低调,又有何用。当然,中国的文化还是喜欢谦虚型的,而美国人讲的是confidence。有时候,一些媒体的宣传也未见得是学者们的本意,完全是狗仔队们为了追求新闻效应所为。对于他们的话,咱也得理解万岁,不能不信,也不能全信。 有一部卡通片叫做《忍者神龟》,曾经跟着儿子看过几段儿。再大的海龟他也是肉长的,不是神龟。咱不能期望值太高,为什么不能以博大的心胸去包容、善待?学一学《爱情左右》里的范伟吧, 别人给我面子,我给别人金子 ,那较劲塞车的扣儿立马儿就解了。 又想起了冯小刚的那句话, 二十一世纪什么最贵和谐 。和谐为啥子就不能从咱科学网做起,今儿一个把评论全都关了的,明儿一个永别博客的,真的叫人心寒。咱这不会是自残吧?树静了,风也该歇了吧! 参考文献:《天下无贼》,《非诚勿扰》,《爱情左右》。 相关链接: 《自然》:中国瞄准海外高端人才
个人分类: 学术生态|9543 次阅读|13 个评论
施一公们的烦恼才刚刚开始
肖立志 2009-1-31 06:23
施教授们顺利度过难关。 今儿正月初六,本不想以这样的标题作为新年博客第一篇,但独自陪着身体健康心灵脆弱精神空虚的父亲过年,想不到太多的话题,看到大海龟施一公们被网上热热闹闹地批来赞去,而自己也觉得这个话题也许还能谈点看法,于是就选了说说个人偏见。 《新语丝》上有关于施一公的讨论文章近200篇,《科学网》上也有不少跟进,我并没有完全看过。但是,施一公之所以在网民中如此受青睐,我推断大概有三个原因。 其一,施一公确实是大牛,否则绝对当不了普林斯顿大学的教授,Nature也不会专门发评论,并且在意识到评论中关于工资的数据有误马上道歉。批大牛多好啊,既有快感,又能显示水平,像我写这一篇,点击率没准会不错! 其二,大牛们在一些事情的处理上有瑕疵,至少按照中国社会的标准有不当的地方。谁TMD没瑕疵谁不是人!现在对施攻击比较多的有诸如:杰出青年基金申请者身份问题;爱国主义思想的真实性问题等等。相信网上对这些瑕疵的质疑和攻击一定会引起施一公们的不快,在我看来,这些攻击和不快还只是表面的,大海龟们进一步的深层次的烦恼也会接踵而至! 本人认为,施一公申请杰出青年基金是清华大学的失误,完全多此一举,纯粹是把大牛当猴耍,猴们只能质疑牛们参加猴游戏的资格!杰出青年基金在学界有很高地位,竞争十分惨烈,淘汰率极高,往往被看着是国内学者通往院士的必经之路。施一公既不缺项目,又不申报国内院士,完全没有必要去挤这趟车。 许多人指责施一公高调谈论爱国主义,给清华学生开设爱国主义教育课程。怀疑一个加入外国国籍的华人的爱国主义动机和真实性,有其合理性,更多的是荒谬性!我大女儿去美国时年龄很小,对中国的概念还没有完全建立,在国内的时候虽然学过热爱中国,但她应该基本不懂其含义。到美国以后她知道,她来自中国,她跟中国紧紧联系在一起,五星红旗在她的班上,在她的学校,甚至在她居住的城市,就是她的标志。看到五星红旗她就觉得特温暖,特有力量!后来回国了,哪儿都是五星红旗,刚开始也非常亲切,但慢慢发现,无论伙伴还是对手,都拉红旗作虎皮,她觉得这红旗不是她在美国见到的五星红旗,甚至这红旗跟她没关系。前几年我大多去温哥华过春节,住我楼上有位朱姓老人退休多年,喜欢跟我聊天。他说他在零售业工作十几年,期货业工作二十多年,对这两个行业有比较多的认识和独到见解,“中国加入WTO在这两个行业可能受到比较大的冲击,如果你有政府决策部门合适的管道,我愿意为他们讲讲,肯定对中国有帮助”。我盯着他的脸看了半天,他接着说,“我不要任何费用,只想为中国做点事儿”!我心里想,他比我更爱国?当然,他如果对我大声说,小子,我在海外飘了这么多年,跟你讲讲爱国主义吧!我在本能上也会磕巴一下,但应该听完以后再下结论。 其三,海外人才引进制度上有缺陷。政策制定者(职业政治家)、引进者(名义老板)、使用者(实际老板)、竞争者(同事同行)的严重脱离,形成引进制度以及引进人才的双重怪胎!这个确实有点难听,但也是实情!而且,更是大牛施一公们以后更大烦恼的根源! 凭心儿论,领袖们确实求贤若渴!他们站在民族利益,国家前途的高度,摇旗呐喊,呼唤优秀人才回归,以各种方式报国!本人聆听过几回,在那么庄严的地方,那么好的音质,那么亲切的话语,催人向上,热血沸腾。领袖要你做主人,回到自己家了,不管你是什么身份去,什么身份回,只要回来就好,都是中华民族的好儿女!一般学自然科学的人在这种场合都会五体投地,感觉自己是最幸福的人,飘飘然的,祖国的未来仿佛就在自己手里。 领袖们第二个能够做的是开动国家机器,宣传你。但是,这种思维方式忽视了一个时代特色,现在是网络时代,网上民主,实名虚名,使精英和草根,理论上享有同等话语权,甚至由于草根对政府,对主流媒体的逆反心理,国家机器的宣传反而使你处于容易受到攻击的明处!而大牛们一旦被质疑,不受伤的可能性几乎没有!你从质疑帖子的设问方式就可以看出来,给你质疑任何一个很小的事实,你都会陷入尴尬的境地!你只有两种可能的答案,Yes or No。回答Yes,质疑成立,你输;回答No,你撒谎,还是你输,提供更多的解释理由?你会被进一步质疑!没完没了!不回答?说你没胆量,心虚!至于更大牛出来帮助声辩之类,往往苍白无力,轻者,不符合设问方式,声辩无效,重者,越描越黑,甚至引火烧身!网络时代,媒体形式和影响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 按照中央要求,高层次人才引进是“一把手工程”,所以,校长或所长成为大牛们的名义老板,是他们的政绩工程。遗憾的是,这些名义老板们有极大的不稳定性,一旦遇到调任或升迁,被引进的大牛们就会遭殃。新的领导需要新的政绩工程,于是重新洗牌开始,顷刻之间满怀期望的大牛们被边缘化,被花瓶化!忘了说,在名义老板那里,你基本上是客人。 大牛们不是直接为校长或所长工作的,他们的直接老板只能是下级或下下级。在这里,对不起,你既不是主人,也不是客人,你是他雇的人,只是你带了点光环而已。这时你不光心理上有落差,工作上你甚至都会觉得难以着手。你本来想把在美国储集的势能到中国变成动能的,这些动能很快消耗掉。 而在同事同行中呢,你不是客人,也不是主人,而是很容易成为敌人,因为你心直口快,你不懂或不在乎潜规则,甚至你还想制定新的游戏规则! 在这样一个分立的互相矛盾的体系中,刚引进的大牛们很难找准定位,必定会处于尴尬地位,真正的麻烦和痛苦开始了......
个人分类: 个人偏见|10324 次阅读|8 个评论
开国“海归”何龄归?
jianxu 2009-1-30 14:16
百度百科 对于 海归 给出这样的的定义: 海归 指从海外留学归国的人员。英文可解释为 People returned back to the home-country after finishing overseas study 。 returned students 在英文中指返校生,显然不适合作为海归的翻译。也有人建议将海归一词的英文翻译定义为 returned talents after studying abroad ,意为从海外留学归来的人才,但是后一种解释明显偏离中性的定义而带有歧视性的褒义色彩。 海归 一词在中国大陆颇为流行。 众所周知, 20 世纪 50 年代初,新中国成立伊始,正值百废待兴,便有了一批响应时代召唤、倾心报国的海龟。 正是这批人或者为两弹一星的研制,或者为新中国科学的奠基做出了永垂青史的贡献,将他们最宝贵的年华奉献给了祖国。 出于好奇,笔者研究了一部分(特别是材料领域)开国海龟当年回国时的情况。 姓名 出生年月 回国前单位与任职 回国时间 回国时年龄 备注 钱学森 1911 年 12 月 11 日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中心主任、教授 1955 年 9 月 17 日 44 1947 年 36 岁时成为美国 麻省理工学院 正教授 邓稼先 1924 年 6 月 25 日 美国普渡大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 1950 年 8 月 26 获得博士学位后第九天便回国 郭永怀 1909 年 4 月 4 日 1946 年起在美国康乃尔大学任副教授、教授。 1956 年 10 月 47 1945 年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获博士学位 程开甲 1918 年 8 月 3 日 1948 年起任英国皇家化学工业研究所研究员。 1950 年 32 1948 年英国爱丁堡大学获博士学位 邹承鲁 1923 年 5 月 17 日 出生于山东青岛,祖籍江苏无锡。 1951 年获剑桥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学位后立即回国 1951 年 28 叶笃正 1916 年 2 月出生于天津市 1948 年 11 月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获博士学位 1950 年 34 李薰 1913 年 11 月 20 日 英国雪菲尔德大学冶金学院研究部负责人 1951 年 8 月 38 1940 年英国雪菲尔德大学冶金学院获哲学博士学位, 1951 年获冶金学博士学位。 葛庭燧 1913 年 5 月 3 日 1943-1945 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光谱实验室和辐射实验室工作。 1945-1949 年在芝加哥大学金属研究所工作 1949 年 11 月 36 1943 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物理学博士学位 陈能宽 1923 年 5 月 13 日 美国约翰 霍普金斯大学机械工程系助理教授,西屋电器公司研究实验室工程师 1955 年 32 1950 年美国耶鲁大学获博士学位 郭可信 1923 年 8 月 23 日 荷兰 Delft 皇家理工学院物理化学系工作 1956 年 33 1947.8-1955.11 在瑞典皇家工学院物理冶金系、乌布撒拉大学化学系工作 师昌绪 1920 年 11 月生于河北省徐水县 美国 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后 1955 年 6 月 35 1952 年美国欧特丹大学获博士学位 柯俊 1917 年 6 月 23 日 1948 - 1953年任英国伯明翰大学理论金属学系终身讲师,相变动力学研究组长 1953 年 8 月 36 1948 年 12 月英国伯明翰大学获博士学位 (数据检索来自百度) 相关链接: 冯巩春晚说海归 人才与体制:鸡与蛋的关 系?
个人分类: 先贤故事|8041 次阅读|3 个评论
首门科学家VS超级大科学:吕不韦为例
热度 1 大毛忽洞 2009-1-20 07:00
首门科学家 VS 超级大科学:吕不韦为例 民间酒席中,坐第一把交椅的人被称为首席。 酒席的做法被应用到科研管理中的时候,首席科学家就应运而生。 科研市场如同宴席,能够随心所欲掌控美味佳肴第一人的就是首席。 问题是,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 不仅如此,首席的主要团队成员,一般还是以博士、博士后为主。毕业的毕业,出站的出站,不是客人胜似客人,因此可以把他们叫做席客。 首席科学家的团队成员就是席客。 与首席对应的是首门,与席客对应的是门客。 如果是在首门手下搞研究,可以干一辈子,愿意呆多久就呆多久,不但可以避风避雨,而且还可以躲避金融危机。 无论如何,首席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首席制(酒席制)似乎不是最好的选择。 中国古代的首门制是一种更轰动的科研管理模式。 单从汉字(析文解字)看,首门科学家比首席科学家似乎更具有奥林匹克精神,因为首门科学家更高、更强、更快,特别是首门科学家更大! 席一般是躺着用的,门一般是站着用的。 席一般是静态用的,门一般是动态用的。 首席就是第一席,可称为卷席人,玉帝有卷帘大将,就是西游记里的沙和尚。 首门就是掌门人,更适合于世界的学术江湖潮流。 以前说: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现在似乎是,首席有多大,席子就有多大;席子有多大,经费(薪金)就有多大;经费有多大,成果(文章)就有多大;成果(文章)有多大,真理就有多大! 按目前的情况估计,(大)首席科学家的年薪是 100 万以上,年科研经费在 1000 万之上,其席子上的研究人员(席客)在 100 人以上。 大首席科学家造就大科学项目,大科学项目造就大科学文章(成果),大科学文章造就大科学真理,大科学真理可能会推动地球更快地转动,这样我们就会提前实行大同啊!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首门科学家是比首席科学家更高更大更快的模式! 首门科学家的年薪应该在 1000 万元以上,年经费在 1 亿元以上,其门里的人(门客)在 1000 人以上。 首门科学家造就超级大科学项目,超级大科学项目造就超级大科学文章(成果),超级大科学文章(成果)造就超级大科学真理,超级大科学真理可能会推动太阳系更快地旋转,这样我们就会提前进入银河系大同! 30 年前,大学教授的工资年薪不到 1 万元,现在年薪 10 万的教授到处可见,年薪 100 万的教授也为数不少! 年薪 100 万的教授,是首席科学家。首席科学家还是很保守的,那席子是不开放的,因此,首席科学家的席客和首门科学家的门客相比,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年薪 1000 万的教授自然就是首门科学家啦! 一个首门科学家,可以解决成千上万人的就业问题,现在的形势太需要首门科学家啦! 首门科学家的主要特征是,其手下的人(古代称门客)特别多,其手中科研经费特别多,其造就的成果(文章)特别大而且特别多,其成果(文章)包裹的真理特别大特别多,这些真理也特别地很特别! 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一个首门科学家,这就是吕不韦先生。 吕不韦是中国第一首门科学家! 吕不韦是商人出身, 《史记》说他为 阳翟大贾,因贩贱卖贵而家累千金。 吕不韦是战国末期秦国的宰相,官职比现在的部级科学家还高! 吕不韦的学术成果是《吕氏春秋》。 吕不韦是集商人、官员和学者三位于一体的大人物,用现在的话说,吕不韦是典型的超高层次的三肩挑人才(比双肩挑者还要多一挑,真是:山外有山,人上有人啊)。 吕不韦是产学研一体化的开门先祖,吕不韦不但把产学研一体化,而且把商官产学研高度一体化,是名副其实的首门科学家! 先说吕不韦的学术成果: 吕不韦是吕氏春秋的名副其实的项目负责人。 吕不韦不但是吕氏春秋项目的组织者和设施者,还是这个项目的 100 %的出资人,像吕不韦这样的三肩挑学者,在古今中外可能也是绝无仅有的。 吕氏春秋项目的成果是大名鼎鼎的 20 余万字的《吕氏春秋》,其影响力有上千年了,谁能相比?请网友给出一个例子。 ( 《吕氏春秋》 26 卷,内计 12 纪、 8 鉴、 6 论,共 160 篇,为先秦时杂家代表作。内容以儒道思想为主,兼及名、法、墨、农及阴阳家言,汇合先秦各派学说,为当时秦统一天下、治理国家提供理论依据。 ) 吕不韦还是学术团队(群体)概念的事实上的创始人和具体的实践者,吕不韦的学术团队有 3 千人的规模,另外还有 1 万人的后备学术梯队,这样的学术队伍在世界范围内也可能是空前绝后的。 ( 吕不韦 招致天下游士,有食客三千,家僮万人。 ) 吕不韦不但善于指导和分配学术任务给其团队成员,而且还实行永久的包吃包住的超现代包养模式,解除了团队成员的租房和吃饭等后顾之忧。现在全世界,没有一个团队的负责人能做到这一点。 (不韦使其门客每人著其所闻,写成八览、六论、十二纪,共 20余万言,书名《吕氏春秋》。) 民谣曰: 商人现身讲坛,著书立说,越来越像教授。 (下句是:教授摇唇鼓舌,四处赚钱,越来越像商人) 可是,现在的大款商人和吕不韦一比,就会相形见绌。不但钱没有吕不韦的多,连学问也没有吕不韦的大,其团队(包括待遇)就更没法和吕不韦相提并论。 现在有的大款商人倒是把吕不韦的一样技巧学到家了,这就是如何搞女人。
个人分类: 思想和方法|6705 次阅读|3 个评论
关于引进高层次人才政策的个人态度
陈小斌 2009-1-18 23:47
作为一个小土鳖,对最近出台的引进高层次人才政策的态度很明确,那就是:反对。理由如下: 1) 倾向性过于明显,极可能打击国内原有研究人员的积极性; 2) 真正的大牛,不缺项目不缺钱,光靠钱请不动他们; 3) 国内已有不少海龟,可以统计调查一下,他们的代表性成果是在国外做出来的还是在国内做出来的,我估计绝大部分是他们原在国外做出来的; 4) 许多土鳖原在国内表现平平,出国数年后突然变得杰出; 5) 许多海龟原在国外表现抢眼,回国后虽然受到十分礼遇,但数年后在研究方面却是 牛气十足,创意全无,或者是四处受制,拿不到钱,难以生存; 6) 因此,主要问题不是国内缺乏人才,而是缺乏培养和发掘人才的机制。整个科研大环境的引导和激励机制有问题,这就是一个大染缸,在其中谁也难以自洁自保,独善其身。 以上为个人态度和意见,自有考虑不周之处,请指正。 (09年1月19日稍加修改,见斜体字)
个人分类: 一孔之见|9498 次阅读|4 个评论
利益最大化原则与高薪引进人才
wangdh 2009-1-15 01:13
利益最大化原则与高薪引进人才(王德华 2009.1.13 ) 生物学中有一个原则,称为“能量最大化原则”,说的是动物在取食时,往往是采取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取最多的食物的策略。这个原则可以简单称为“利益最大化原则”,也就是说生物在决策时,往往采取的对策是:用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收益。 这个原则在人类社会中是不是也适合?答案是肯定的。人类也是生物界的一员,当然也会遵循生物学的规律。想想看:人们的投资是不是希望利益最大化、风险最小化?购物是否也希望低价钱买到好物品?再看看火爆的“山寨”文化和“山寨”产品,是不是就是迎合了这种大众心理和大众需求?所以追求“利益最大化”是符合生物学规律的。这是生物个体的决策原则。因此在人才引进时,人家根据这个生物学原则进行决策有什么不可以?房子最大化,薪水最高化,荣誉最大化,位子最高化 ….. 这种要求是合理的,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那么,群体决策与个体决策有不同吗?个体的利益与群体的利益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因此群体决策也会要求利益最大化,如豆腐渣工程的产生,假冒伪劣产品泛滥等等,这既是个体也是群体决策的结果。那么,在人才引进上,国家花费巨资,能否获得利益最大化?如果幸运遇到象钱学森、袁隆平这样的人才,毫无疑问国家会获得利益最大化,但是在当今社会里代价却一定是不能最小化的。那么能否达到代价最小化呢?实际上,改革开放 30 年来,对于祖国的科学事业和教育事业的支撑者们来说,国家就是用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收益啊!不信你看看多少老科学家到退休,也就是两三千块钱,银行里也没有存几个子。多少中小学老师教课后拿不到工资?再说当年有多少“民办”老师们一直在最底层为国家从事着最伟大的事业? 因此,至于给当今的重量级人才百万年薪还是千万年薪,这是决策者的事情。你只要给,就一定有人接。记得有句话好像是说:推动历史发展的是广大的人民群众。还有句话: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领头羊是有责任的,一个出色的领头羊,会将羊群带领到牧草肥沃、没有危险的地方去,也会带领羊群安全回家。一个不负责任的领头羊,或者根本不知如何领头的领头羊,可能会将羊群带到狼窝里去,葬送整个羊群的性命。再者,即使羊群和领头羊都幸运活着,如果没有了羊群,还要领头羊干什么? 在竞争的时代,看来什么事情都不能等。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急。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按照常规出牌就不会有奇迹。我们要建设现代化科技强国,现代化教育强国,似乎不能再等了,不能按部就班了。国家在这个关键时刻采取应急措施是伟大的决策,我们殷切希望能引来满山的金凤凰,带领我们站到山头上去望远,去扬眉吐气。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啊。 我们深爱自己的祖国,也衷心祝福自己的祖国。 (王德华 2009.1.13 )
个人分类: 浅论人才|9331 次阅读|6 个评论
人才引进:“丈母娘”VS“婆婆”
大毛忽洞 2009-1-11 13:01
人才引进:丈母娘 VS 婆婆 杨振宁先生是清华大学引进的丈母娘型人才,因为杨振宁给清华大学物理系的学生讲了一学期的《物理学》,可惜两学期的课程,杨振宁只讲了一学期。 王鸿飞的博客 说:【 现在中央的举措,是要通过引进大个儿的海龟来提高学术界的整体层次,引进的不再是小媳妇,而是将来最有希望成为婆婆的当家媳妇,甚至是婆婆。】 根据中国文化传统,婆婆是娘家人,是不可能引进的。 再说,婆婆就是当家的娘,怎么能引进呢? 那小媳妇是娶进门的,如果她生不了儿子,无论熬到什么时候,她也当不了婆婆。 如果指望把一个缺乏生育能力的小媳妇培养成婆婆,用孔老先生门派的话说,就是不孝子孙(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从文化、伦理和逻辑上讲,引进婆婆不是最好的策略! 实际上,现在学术界引进的人才中,最缺乏的是丈母娘型的人才。 花大价钱引进一个课题组长,其意义就相当于引进(娶)了一个小媳妇。 就是引进一个超高层次的课题组长,其意义也只相当于引进(娶)了一个非常漂亮的小媳妇。 这漂亮的小媳妇能否生孩子,当上名副其实的婆婆,这实在是很难预料的事情。 那什么才是丈母娘型的人才呢? 大学引进一个名副其实的会讲大课(真正懂那课程的精华所在)的人才,这就是丈母娘型的人才。 一个课题组长,无论多大,充其量也是学术界的一个兵,再强也只能强一个组,再熊也只能熊一个组。 而讲大课的教授,就相当于是将帅。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200 人的大课堂,如果讲课的教授弱,那就熊了 200 人的一窝。如果一代一代地下去,就熊了一代熊一代。 如果我们 10 年前大张旗鼓地引进会讲(真正懂课程的精华)大课的丈母娘型的人才,今天就会有一大批拥有扎实基础的人才。 如果高校能掀起一个引进丈母娘的高潮,一流的大学就离我们不远了。
个人分类: 思想和方法|6080 次阅读|2 个评论
[学术评议]欢迎引进“大海龟”
blueyye 2009-1-9 12:18
引进高层次人才(无妨有趣地简称为引进大海龟)是件很好的事情,本人去年曾鼓吹 以 开放的心态引进人才 ,现在有了 尚方宝剑 。 引进大海龟的优点至少有三:一是战略科学家或国际大学者高瞻远瞩,具有统领和指引学科发展的功夫或魅力;二是大海龟有助于改良学术生态和优化智识配置;三是大海龟熟悉海上巡游路线,说不定真能 发现海上高速公路 便捷地抵达目标。 只是希望对理、工、农、医、文各学科人才一视同仁,别只惦记高新科技,也别把众多小海龟和土鳖不当人才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4436 次阅读|1 个评论
我们需要引进什么样的人才?
热度 1 wangdh 2009-1-2 11:03
我们需要引进什么样的人才?(王德华 2008.12.18 ) 21 世纪最重要的资源是什么?是人才。人才无疑是重要的,人才也是每个国家竞争的重要资源。我们国家也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各级领导也都反复强调人才的重要性,要发现人才、培养人才,花大力气引进人才。 2008 年 7 月我参加了中国科协组织的“全国学会创新人才成长工作沙龙”,会议上有代表提出在培养和引进人才工作中,需要明确人才的定义和范围。这个问题很重要,什么是人才,人才有哪些?我们缺少哪些人才?需要引进哪些人才?清楚了这些问题,对于引进或者培养人才,会很有帮助。我们不是经常听到“将才”、“帅才”、“战略型人才”等等的说法吗。 那么,我们国家需要引进什么样的人才呢?我个人觉得我们花费巨资引进的应该是领军型的人才,是帅才。什么样的人才是领军型的人才?钱学森式的人物就是。毫无疑问,在人才引进历史上,钱学森是一个最成功最具有代表性的。引进这样的人才,一个人就可以改变国家某个领域的整个面貌,可以引导某个学科、领域走向世界前沿。因此, 我们应该花大力气引进和培养能够拯救一个学科,引领一个方向(领域),能够建立领导一支稳定的学科研究队伍的人才 。这样的人才,无论对于国家还是对于某个具体单位,都是有实际意义的。 我们花费巨资引进的人才,不能只是发几篇点数高的文章,更不是借助海外的挂名来满足国内的考核需要。领军型的人才,是一定会有好的科研成果,发表好的文章,培养好的人才的。 基础研究需要积累,谁都清楚。我们应该花大力气去创造学术积累的环境。无论引进的还是坚持在国内的,只有都静下心来,苦苦追求,才能获得一些结果。追风不可以,赶时髦不也可以。国家的需求自然是科学工作者要考虑的,人民大众的需求也是需要高度关注的。科学研究就是要探索未知。我们不能今天搞这个,明天搞那个。有些学者是万金油型的,什么论文都发,什么领域都似乎是专家。这种天才型的人才有,但还是少,多数人还是要按部就班。人才的榜样作用和引领作用,不可忽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领头羊的作用大家也是很清楚的。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盛开春满园。帅才是需要的,将才也是需要的,但冲锋的兵更是不可缺少的。如果我们缺少帅才,可以引进;缺少将才,可以引进,我们缺少兵呢?也引进吗?各级领导在引进人才的同时,一定要清楚支撑祖国科学教育事业的是哪些人才?是广大的踏踏实实工作的科学工作者。帅才可以引进,将才也可以引进,但 最终我们还是要立足国内,自己培养国家需要的人才 。 (王德华 2008.12.18 ) 说明:本文发表在2009.1.2日的《科学时报》上: http://www.sciencenet.cn/sbhtmlnews/2009/1/214600.html
个人分类: 浅论人才|9289 次阅读|14 个评论
我们该如何选拔引进人才?
wangdh 2008-12-27 01:17
如何选拔引进人才? (王德华 2008.12.18 ) 引进什么样的人才很重要,如何选拔引进同样重要。选拔方式关系到引进的人才的水平和素质。 我 2004 年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访问期间,正好是他们的岗位招聘时间,我的合作者是当时招聘委员会的主席。这样我对他们选拔招聘人才的过程有了些了解。 一个系(学院)的发展,一定是按照需要设定位置,然后招聘(就是我们常说的按需设岗,按岗聘任)。广告发出后,一个位置往往会有多个竟聘人。当然会有一个招聘委员会负责这件事情。经过招聘委员会筛选确定的候选人,在通知的时间里会来到学校参加应聘。候选人需要做一下几件事情。 候选人首先是要作一个公开的学术报告,系(学院)的教授和研究生都可以参加。报告的内容主要是自己的研究成果,比较实际,虚的内容很少。 然后是候选人与本系(学院)研究领域相近的教授们座谈。候选人会到指定的教授的办公室一个一个地轮流座谈。这个座谈结束后,再与研究领域相对远一些的教授们轮流座谈。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全系(学院)的教授们参与招聘过程,了解候选人的研究领域,教授们会很在意应聘者的研究兴趣以及与自己研究领域的结合和交叉,如果研究兴趣重叠太大,或者相隔太远,都是不理想的。 候选人与教授座谈结束后,还要被安排与研究生们一起吃午餐,并进行座谈。让研究生们也参与招聘过程。由于应聘者一旦入选,将来会给研究生上课的。应聘者的性格特点是很重要的,如是否重视与研究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据说有些应聘人只顾阐述自己的观点,不太留意与研究生的交流,不喜欢倾听研究生们在讲什么。这样会对自己的应聘有些影响。 接下来就是招聘小组会议。两个圈子的教授们的意见,研究生们的意见,招聘小组成员的意见等等,经过认真讨论后,最后确定拟聘用人选。 确定人选后,入选者就与系(学院)进行工作条件、薪水等条件的谈判了。成交后,按规定时间来报到上班就是了。 国内的人才招聘工作,我参加过,也旁听过,更多的是听说过。一般是单位的领导和几位专家组成招聘委员会。应聘者也做应聘报告,但没有与教授和研究生们的座谈和交流。多数情况下,应聘人之间也没有很大的竞争,并且因人设岗的情况也比较多。招聘方式不同,产生的结果也一定会不同。在讲究物质条件的今天,单位和国家花费巨资引进人才,实际上招聘委员会的肩上担子很重,责任重大。 (王德华 写于2008.12.18 )
个人分类: 浅论人才|8652 次阅读|10 个评论
加州阳光之四十六 海外兵团不是海盗-与李侠先生探讨
siccashq 2008-12-6 15:52
早几个月就已经读到李侠先生一篇关于科技麦客的文章,比喻很有意思,当时也没有读得很明白,主要是麦客的定义问题。今天再读李兄发表在《中国高等教育》上的一篇文章《 科技雇佣军与科学地图上的飞地现象 》,终于明白了李兄希望表达的意思,这个飞地和空心化定义是我以前没有听说过的,用在李兄这篇文章里面是非常恰当不过,而且很符合了李兄潜在的忧患意识。我想这样的文章发表在高等教育期刊上无疑是提醒决策者在引进人才和筑巢引凤的同时,也要考虑对外来和尚的政策性保护,正如中国建国之初大力引入苏联专家一样,最后免不了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我想李兄的担心是不无道理的,站在国家利益上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从来都应该是决策者考虑的第一要务。所谓的科技雇佣军在李兄的定义中是具有国际学术地位被中国引入而被赋予了足够决策权力和被分配了不菲资源的这一部分人,这一部分人必须是不具有中国国籍,也就是说他们很有可能一夜之间订好飞机票一走了之的专家学者,更重要的一点是他们对于重点实验室、学院、大学、或者官方决策机构有足够的影响力,也就是说不加提防的话这些外来和尚很有可能根据母国的利益需要而利用他国的资源。如果我以上的解读没有很大偏差的话,我觉得李兄的判断应该是出了很大的偏差,那就是把学术上的人才引进和政策上的顾问委员会等同了起来。什么样的假设就会出现什么样的结论,李兄的假设是外来和尚要抢水喝,但是就我所知,在学术上引入国际知名度的专家学者是利远远大于弊的。这一点日本比中国走的更远,不仅学术上把一流专家请了来,而且在政策制定上也很大程度上参考了国际顾问委员会的意见。我以前在日本国立材料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的时候,是跟随的板东义雄先生。板东先生似乎更热衷科技社会工作,他领导筹办的国际青年科学家中心ICYS办的很有声有色,其中成功最关键的因素在于他善于充分利用国际材料学专家的影响力来共同发展这个青年科学家孵化器。在他的眼里,专家并不是充门面的,而是为吸引人才、培养人才、扩展学科方向、提高中心国际影响力而设备的。每一位顾问成员都需要和ICYS成员面谈工作,这一点是我很羡慕的,其中就有诺贝尔奖获得者。顾问委员会还需要参加年度的中心发展报告评审会,将来的发展计划审定,这些信息在ICYS网页上也都是透明公开。如果国内科研单位和部门对于海外专家给予真正的尊重和倾听,而不是如同一些期刊的做法只是充门面,那么也不会出现我们常抱怨的蹲着茅坑不拉屎的现象。 说句实在话,李兄说的科技雇佣军如果是指本土化的科技雇佣军,那我会站起来鼓掌佩服指出这种现象负面影响的勇气。多少年来,国内搞得双聘院士风风火火,阿猫阿狗学校都大言不惭地说自己有多少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了,之所以把院士级雇佣军吹的这么重,不过就是为了申请重点学科打好基础,申请项目人脉更广,我们需要否认这些么?还有一些重点实验室,不也就是变相拉拢无形资源的幌子?真正对于资源分配和政策有影响的并不是专注于学术发展的引入单位和被引入雇佣军,而是本土化已经占领山头的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所谓学科带头人。如果不打破固有格局,如何才能够有所发展?高层次的雇佣军引用当然要战略上高估其中的风险性,但是在当代相对开放的时代,政策制定者应该也必然会对外来和尚(说实在话我没有绝对把握这样的引进在中国是否依然成为了主流,否则我们似乎在说一个空概念)的不确定性作出相应的预防方案。总的来说,我们完全没有必要担心这些雇佣军有朝一日会突然卷铺盖走人,如果真走,该反省的不应该是当事人。而且退一步来说,雇佣军的学术影响力和对于后备力量的培养作用也不应忽视,我们需要做的是如何挖空心思去学他们新的理念和思路。李兄有一个担忧,就是学术安全。就我的理解来说,学术永远是不安全的,如果你没有掌握其中的规律;学术永远是不公开的,除非你掌握了其中的窍门。互联网的发展和世界学术交流的日益频繁,可以说学术不再是一个静止的知识体系,而是一个在交流中发展的动态的知识新陈代谢过程。如果我们不掌握一个研究小组的研究精髓,即便把该组仪器设备都copy过来,也只不过是一个重复他们工作的跟随者而已,这和MADE IN CHINA有什么区别?所以我们所需要做的是更正心态,要引进就引进他们的思想。要知道海外兵团并不是海盗,而是西学东渐。 至于李兄在第二部分谈及的飞地和空心化现象,由于第一部分对于雇佣军理解失之偏颇,所以对于麦客的认识也带有强烈的流失意识。就我最近读到的美国新闻就谈到中国由于经济发展迅速来美留学的人数增长很猛。还有新闻说清华科大出来的在美毕业的博士生已经占了应届博士毕业生更大的比重。我要说的是这不是人才流失,反而我们要感谢美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为我们培养了大量的专业后备军,如果美国高等教育大门关了,我们还会用什么词汇来取代流失?而且李兄给了很详细的数据表明77.6%的校长、80%的两院院士等等高端人才都具有海外留学经历,这恰好不是给中国教育系统施肥么!我要说,趁着现在欧美经济不景气,教育部和中科院应该更大力地投入访问学者计划,国外著名实验室现在都没有粮草过日子了,正是欢迎带口粮过来学专业知识的海外包括中国学者,这是一个很好的历史机遇。读到本土科技场域内生态平衡将被严重打破这一句,我觉得李兄还不过是担心地早了一些,原有的生态系统并不是那么容易被打破,真正打破了我们要鼓掌!现在中国引入人才政策不过和当年改革开放初期很相似,我们不可能先从利益中心改革,而是先从农村继而沿海这些保守势力不屑顾及的地域开始,所以我们要建立新的科学院研究所,要成立新的研究中心,要设置新的岗位,只有这些学术特区才能容纳新来的和尚。我知道未来人才改革最大的难处就是如何逐渐将原有的生态环境完全取代掉,如何把特区模式发展到传统学术阵地才是一个真正重要的课题。当然,人才观当不能以海归就是宝这个态度,政策上的倾斜对于海外学者的回归还是有积极意义的,我们也不可忽视本土优秀人才的鼓励性政策。我们在承认差距的同时也要实事求是和公平客观。 其实我一直在想,真正危险的不是学术上的雇佣军制度,而是国外大企业在高校和中科院逐渐渗入的研发中心,这些研究共同体的潜在威胁似乎并不被人重视。比如说,大学各种冠名奖学金,冠名单位只要投入很少量的资金就轻而易举捕获了年轻学子的价值定位和目标,这比在电视台投入上百万广告可要便宜多了,我们大可嘲讽自己人才培养反而都送给了外国企业,自己国有企业却被冷落:如果要说飞地和空心化的话,这就是国外企业在中国最隐藏的飞地;这就是国内人才库最隐藏的空心化。郎咸平屡屡讲演说中国是最大的制造国概念是很清晰的,其中他还没有点开的一点就是本土低成本智力制造国,由于我们的智力完全被国外企业合法地利用制造利润,我们也就没有可能强求实心化。这一点在科研上也不鲜见,要知道跨国企业在科研系统建立联合实验室也是由来已久的事情,我们的智力空心化岂不是更加严重?我们国家研究主力军倒是要正点上班为国外企业创造知识财富了,我们该如何摆脱这个困境呢? 我知道李侠先生对于国家政策对于海归偏斜是有很大意见的,另一方面海外学者又对于国内学术环境也有不少意见,这里面的问题不是几句话能够说清楚的。随便写上这些意见,权当是陪李兄吸完几根烟,度过一些无聊的夜晚。
个人分类: 加州阳光|6667 次阅读|18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20: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