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科研生涯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科研生涯必修课——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EditSprings 2019-6-25 10:28
参加科技活动就等于进行 学术 对话。由于科技圈非常庞大,对话则主要通过写作和阅读进行。关于写作的建议有很多,但较少有人关注阅读。实际上,阅读是跟上学科发展的基础。然而,学术文献发展迅速。对于科学家而言,无论他们经验是否丰富,在面对浩如烟海的文献时都会遇到麻烦。过量的文献可能导致粗略的、低质量阅读,这不利于培养新科学家。良好的阅读习惯必不可少,需要在科研生涯的一开始就培养。本文提出了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十条简单规则,主要适用于早期的研究生,但对于以后的 科研生涯 也会有帮助。 规则1:养成每天阅读的习惯 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第一步是要认识到阅读是研究人员训练(或从事科研活动)的基本部分。如果你不经常阅读,就会很快与研究前沿脱轨,不能参加学术对话。将未读的论文堆放或归档(见规则 9 )只会造成已掌握知识的错觉。草率阅读没有效率,是不可取的,每天应该至少精读一篇论文。阅读时间因人而异。有的人利用每天乘坐公共交通上下班的时间来完成这项任务,而有的人则在工作日早上阅读。你需要每天抽出一段安静的时间来阅读,无论是在工作间隙还是在家里都可以。但如果你只能 抽 出几段较短的时间拼凑在一起,那么要将每日的阅读时间固定。 规则2:通读全文,理解主题背景 特别是在科研生涯的早期阶段,你需要了解尽可能多的背景信息。如果你认为自己在读研期间时间不多,那你想象一下当你正式进入科研岗位之后就有时间了吗。你需要同时兼顾教书、指导学生、管理研究项目等多重任务时应该怎么办。不要走捷径!通读文章可以帮助你了解该学科内的相关概念、方法、研究成果、潜在意义等等。一旦你在某个领域掌握了很好的背景知识,就可以有选择性地阅读论文,以填补某些知识空白,或纯粹满足好奇心。但良好的背景知识需要很长的时间来建立,在科研生涯早期打好基础可以节省以后的时间。 规则3:不要忽视学科的支柱——经典论著 再次强调阅读经典论著的重要性!你或许从事科技前沿工作,但你的学科背后肯定有很长的发展历史。只阅读新的研究进展,而忽略学科发展的基本过程(即使按照现在的标准某些方法或许已经过时)一定不会在科研道路上走得长远。你需要找出并阅读涉及本学科基本概念、方法、或论点的基础性论文。哪怕这样的论文可能追溯到两个世纪以前,也要仔细找出拜读。因为只有通过阅读经典著作,你才能对你的研究课题有深刻的理解,不仅可以避免重蹈覆辙,还为你取得重大科研进展奠定了良好的背景。 规则4:如果要着手新领域,需要按时间顺序阅读文献 在科研生涯早期,或者转入一个新领域时,可以考虑按时间顺序阅读文献。最近的文献可以让你了解学术对话的发展历程,以及提出问题和解决方案的分别是谁。进一步阅读早期文献,你会发现相关概念、方法或理论解释在不同时期可能有差别。按时间顺序阅读文献可以让你意识到术语使用或含义上存在着微妙且戏剧性的变化,这有助于增加相关主题的背景知识。 规则5:跨学科阅读,拓宽思维 挖掘其他学科领域中有趣的想法、概念、或方法来避免思维受限。你需要关注其他领域的科研进展。但你也不必成为下一个达芬奇,做到同时兼顾精读和泛读。你只需要锁定一些期刊定期阅读,这些期刊要么涵盖多个领域,要么提供了广泛讨论的平台。你还可以加入期刊俱乐部,或者利用社交网络关注本领域外的知名科学家。 规则6:创建期刊列表 找出与你研究课题相关的期刊,并订阅新内容。从大处着眼,如果你列出的期刊名单少于 20 本,那么你很可能遗漏了大量资源。偶尔发表相关信息的期刊也应考虑在内。还应注意那些发表新的分析、实验或统计方法的期刊,因为它们有时并不是发表主要研究成果的期刊,而容易被忽略。你需要重新评估你为自己科研生涯准备的期刊清单,参考因素包括期刊的发展趋势以及编辑标准变化等等。 规则7:除了学术论文,还需阅读书籍 专著可以提炼知识或提出开创性的想法。通过阅读经典的和近期的学术书籍,你会发现经典 书籍 相对更容易理解,如果幸运的话,你还可以救助周围前辈的资料库。然而,寻找新的相关 书籍 并不像寻找新文章那么简单。谷歌学术以及大多数大型社论都可以通过邮件定制新书。还有一种方法是寻找定期刊摘相关 书籍 的期刊,例如《生物学季度评论》。最后,还可以在你所在机构的资料库查询新书的推送方式(可能是电子提示),因为涉及新奇内容的传统纸质书几乎已经绝迹。 规则8:利用参考文献管理器整理文献 利用参考文献管理器可避免文献杂乱堆叠。该管理器的使用有一定的规则。首先,每天抽出一些时间更新最近的阅读资料。第二,把读过的论文存储到管理器中,科学数据库能帮你完成这一步。未读的论文最好放在“阅读”文件夹中,可以根据主题或紧急程度进行细分。第三,值得注意的是,在参考文献管理器中存储论文会迫使你识别出有意义的关键词。因此,不仅要输入参考文献中已经包含的关键词,还要创建个性化的关键词列表,这将有助于你建立该学科的背景知识。 规则9:定期回顾阅读内容 你读的越多,就会忘记得越多!一个有效的记忆方法是对一个(或多个)主题进行回顾。你可以借助参考文献管理器来完成。不过,我建议更进一步,使用电子表格或文本来存储主要文献中的基本信息。无论选择什么样的形式,知识回顾都可以帮助你掌握正反论证方式,用于你自己的学术写作。与此同时,它还可以作为“自我提示”。当然,还能最终写成一篇正式的综述论文。 规则 10 :建立自己的资料库,独立思考,并启发他人 尽可能自己收集论文和学术专著。不要完全依赖你导师 ( 或你的同事,或你所属机构 ) 的资料库。当然,互联网也可查询信息 ... 除非不通网!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你所在机构的资料库,尤其是在研究经费受限的情况。考虑订阅一些特别有趣的期刊,或者成为相关期刊出版协会的一员。在你科研生涯的早期,由于资金限制或博士后阶段的机构间流动,建立自己的纸质资料库可能是一个挑战。然而也不要等到你获得稳定职位才着手建立,你可以选择数字资料库。对于处于科研生涯后期的科学家来说,个人资料库是必须的,它是起引导作用的一个重要部分。 结语 在科研生涯的各个阶段,良好的阅读习惯都是必不可少的。资深科学家应该培养阅读习惯,整理参考文献,并把这些习惯灌输给他们的学生。尤其是规则 10 可以在指导学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它既是一个好的例证,也可以作为分享知识和满足好奇心的工具。良好的阅读习惯基于严格的自律,特别是规则 1,2,3,5,8,9 对此提出了要求。由于自律是早期科研工作者的一项重要技能,他们应该将阅读作为发展这项技能的一种方式。最后,科学的迷人之处在于发现的兴奋感和增强理解的乐趣。而阅读对两者都有贡献,因此阅读是一种乐趣! 母语润色 ¦ 专业翻译 ¦ 论文预审 ¦ 修改指导 ¦ 图表服务 ¦ 基金标书 ¦ 用户评价 ¦ 联系我们
1011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科研生涯的心理感受
jiangjiping 2018-8-1 07:47
我科研生涯的心理感受 蒋继平 2018年8月1日 高中毕业后, 我先去当兵。 退伍后就成了文革后的第一届大学生, 从此以后我就一直在科研领域从事科研工作。 要是把读研的时间也算在职业生涯中, 那么到现在为止,我的科研生涯已经37个年头了。 从这职业生涯中一路走来, 自然会有各种心情的变动。 我把这些心情变动作为心理感受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第一个心理感受是责任感。 这个责任感包含两个方面。 首先是为了生存, 为了养家糊口。 这是最基本, 最本能的感受。 毕竟生存第一。其次是对公司负责。 既然占了这个位置, 拿了老板的工资, 就得尽心尽力地完成老板交给的任务, 至少我的产出要对得起老板给我的报酬。 第二个感受是紧迫感。科研工作的竞争性很强烈, 同样的课题可能有好几个研究团队在研究。 只有先研究成功的团队可以获得优先权。 因而, 科研工作必须争分夺秒, 绝对不能拖沓, 或者打马虎。 科研是一个忽悠不起的工作。 第三个感受是兴奋感。 科学实验充满了未知数。一个精心设计的实验过程,操作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挑战, 加上根本不知道实验的结果如何。 所以, 在实验结束时, 验证实验结果的心情一般很激动, 尤其是看到理想的实验结果时, 心情会特别的兴奋。 第四个感受是成就感。 当实验取得成功后, 创造了对社会有价值的产品, 就会觉得有成就。 第五个感受是荣誉感。当科研的成效卓著, 受到领导和同行们的认可, 受到表扬, 奖励, 提薪晋级时, 有一种荣誉感。 第六个感受是寂寞感。 科研工作非常单调寂寞, 有时只有一个人在实验室, 在温室, 在田间旷野, 缺少激情的社交活动。 第七个感受是困苦感。 科研工作大多数情况下是不断重复的实验过程,有时的工作条件相当恶劣, 比如说, 在田间旷野观察记载, 烈日当空, 汗流浃背, 蚊虫叮咬。 在这种环境下, 心情当然不会好。 综上所述, 科研生涯是我人生的主体部分, 选择科研并不是我的初衷, 也许是命运的安排。不过, 既然进入科研队伍, 我就带着责任感和紧迫感,承受工作中遭遇的寂寞和困苦,享受在工作中获得的兴奋, 成就和荣誉。 科研是生活的一个部分, 生活总是变化多端的, 心理感受就是这些变化的具体反映。
个人分类: 个人经历|2635 次阅读|0 个评论
开始踏入学术大门,激励一下自己
热度 1 rainday333 2015-11-20 21:53
大家好 很庆幸自己误打误撞开始了学术生涯,找到了自己喜欢的研究方向人口发展领域。可以说我的师兄杨华磊给予了我莫大的鼓励和帮助,我打心里感激他,欣赏他,我希望我的将来能够像他一样,充满自信与热情。 虽然现在遇到了很多困难,现实也很残酷,但我今天立志要将科研进行到底。真正做一些有意义的东西,不图名不图利,图个心安理得,图个无怨无悔。今天正好是母亲大人的生日,我做的也是人口领域,就牢牢记住今天,开始新的旅程!
92 次阅读|1 个评论
不同的人生(五)——我的科研生涯(之五)
热度 1 lvnaiji 2015-5-27 09:51
吕乃基 体会之七:科研是高校教师的生命 作为高校教师,教学本分毋庸置疑。这里要说的是,在博主看来,科研与教学一样,同样是高校教师的生命。 滴下一滴墨汁,在纸上慢慢化开,墨迹由中心向四周渐次由浓到淡扩散。这张纸吸饱了换一张纸,再滴下墨汁。墨汁就是老师的教学,一张张纸就是一届届学生。直至最后耗尽墨汁。换一种较为煽情的熟悉的说法,就是点燃自己照亮世界的蜡烛。无疑,高校教师以其教学生涯影响并改变了世界,值得称颂;然而,一辈子滴下去的是同样的墨汁,蜡烛直至燃尽也依然是蜡烛。何不调配其他色彩,在白纸上绘出最新最美的图画?何不把光源改为电灯、日光灯、节能灯和led灯,把世界照得更亮,色彩缤纷?一句话,为何在改变世界之时非要牺牲自我,燃尽自我,何不与此同时提升自我? 多少年来,官方似乎在宣传这样一种价值观:某某,在某某岗位默默地一干就是30年。博主要问那个“某某”,为何不从事创新,把那30年不变的事情交给机器、电脑,从而既把工作做得更好,同时也提升和解放自我? 自然,提升自我未必仅科研一条道,但对于高校教师来说,却是最主要的途径。 博主退休至今已两年有余,依然“科研”不息,乐此不疲。以下是退休后发表在学术刊物上的论文: 道与世界3; 一体两翼:一种技术哲学的研究纲领; 马克思“两条道路”视野下的科学哲学; 人的“自然-社会,认知-情感”需求层次及其实现途径; 大数据与认识论; 两种文化边界的推移; 不“知其所以然” 至此,博主科研生涯的感悟: 不同的人生(五) —— 我的科研生涯(之四) 不同的人生(五) —— 我的科研生涯(之三) 博主特别向各位推荐,由普遍一般的一阶知识提炼为自己所独有的二阶知识,以二阶知识梳理一阶知识。 不同的人生(五) —— 我的科研生涯(之二) 不同的人生(五) —— 我的科研生涯(之一) 以及本文:科研是高校教师的生命,已经出齐。 各位若是也作如此这般的反思,相信一定会对各自的科研、教学乃至人生大有脾益。
个人分类: 人生感悟|3287 次阅读|2 个评论
不同的人生(五)——我的科研生涯(之二)
热度 5 lvnaiji 2015-5-10 08:30
吕乃基 梳理我的科研生涯得到了以下体会。 体会之一:路径锁定与分岔 虽然随着自己科研的推进、学术界整体潮流的演替,以及社会的变迁,学术领域有所变化,但还是可以理出脉络,那就是沿与革,继承与创新,更有哲学味的说法是:路径锁定与分岔。前两种较为传统的说法,隐约含有价值判断和意识形态的纷争;路径锁定与分岔虽然有些拗口,但无褒贬之意,较为客观,所表达的是事实和规律(分岔也是一种规律)。 路径锁定,实际上就是牛顿惯性定律在人类社会中的表述。我的科研,从化学和化学史中的哲学问题开始,就是沿袭本科化学的惯性。然后扩展到科学、科学史以及文化背景,所谓“扩展”,说的就是在原有的基础之上。而后的研究似乎与化学没有干系,实际上依然是对“本体”的坚守,透过现象对本质的探寻,以及严密和自洽的逻辑,这些本科期间的训诫一直伴随我的科研,说到底,这就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如同自然界的质量一样,是身处社会中的每个人不可或缺必须坚守和锁定的基石;不同的是,质量是客观事实,科学精神则需要主观上清醒的认识,需要一再的反省。 分岔,与自然界的规律一样具有必然性。首先,涨落无时无处不在;其次,置身于他人和环境之中的互动;复次,人本身的主观能动性,或曰,人心思变。不过,涨落不等于分岔。涨落有惯性回归力,在路径锁定下回到平衡位置。涨落要成其为分岔,需要迈出更大的一步,或者在这一方向上更持续的发力,以及需要有其他因素与这一步的耦合,如社会需求。在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涨落发展为巨涨落,远离平衡态,新的科研方向形成,新事物“涌现”。 随着分岔的增加,在各个分岔之间会发生交互作用,愈加容易形成新的分岔,新的方向。 分岔是发散的。在发散之时,分岔之间有必要有意识地彼此照应,拧成一股绳,收拢五指形成拳头,以形成自己的特色。 无疑,特色与路径锁定有关,但绝不等同。路径锁定是历史,是因果决定论,而特色虽也有潜移默化之意,但更多主动选择,目的引导。路径锁定是隐性的线索;特色则是显性的标识。 体会之二:倾听内心的呼唤。 详见 没有 … 就没有 … 。没有基础就没有水平,没有特色就没有地位,没有应用就没有前途,没有开放就没有进步。然而,基础、特色、应用和开放只是必要条件,并不必然通往水平、地位、前途和进步,甚至可能误入歧途,充分条件是听从内心的呼唤。所谓内心的呼唤包括三层意思:底线、终极关怀,以及自己的兴趣。底线,就是做人的底线。中国在所有方面都是名副其实的“大国”,然而或许只有在乒乓球桌这一方寸之地可以说是“强国”。这一难得的强国,在马龙一跃之时,却跌穿了做人的底线。中国可以培养出冠军,却没有培养好做人之道。终极关怀在于对善和美的追求。底线具有普遍性,终极关怀会有所不同,兴趣则高度个性化。
个人分类: 人生感悟|10410 次阅读|18 个评论
不同的人生(五)——我的科研生涯(之一)
热度 10 lvnaiji 2015-5-7 08:42
吕乃基 曾经写过 不同的人生 系列。近日,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嘱我给他们的研究生讲一次( 5月7日15:30,东南大学东南院102 ),题目我自己定。左思右想,就讲讲“我的科研生涯”吧,也算是“不同的人生”系列中的一篇。 从30多年前也就是1984年发表第一篇论文至今,在各种报刊共发表论文118篇,出版专著《科技革命与中国社会转型》、《科学与文化的足迹》、《科技知识论》、《吕乃基精华十讲》等7部(含第一作者),译著《科学技术对文化的挑战》(第一译者),主编《院士思维》第一、二卷。成果获中国图书奖、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三等奖。谈不上出众,仅聊以自慰耳。 从发表的论著来看,我的科研生涯大概可以分为以下阶段: 80 年代主要沿着研究生论文的轨迹,侧重化学和化学史中的哲学问题,并扩展到科学和科学史中的哲学问题。与此同时,在思想解放激情燃烧的岁月,关注科学发展的文化背景,开设“科学史及其文化背景”,积累资料,以及关注改革开放。 80 年代所下的功夫在90年代结出果实,发表了涉及科学技术与文化关系的一系列成果,在学术界有所影响。90年代转向市场经济后,在微观上关注企业文化,宏观上关注中国社会转型。涉及社会转型,那就不仅仅是科学所能解决的问题,必须涉及技术,于是技术,进而产业与科学同样成为我的研究对象。1995年发表的论文“人工自然的进化及其代价”从本体论的视角梳理了技术的发展规律( 技术发展的规律 —— 人工自然的角度 )。 进入21世纪,结合西方林林总总后现代思潮发表了“ 论后现代科学 ”,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 论科学发展规律 ”。技术逐步成为研究的重点,“ 科技黑箱 —— 技术知识的存在方式 ”一文成为之后研究的新的出发点。在21世纪的头一个十年关注知识经济,知识成为研究的新领域,进而发现,把知识作为本体研究,可以打通我涉及的各个领域,如“行进于世界3的技术”,其中的部分内容和观点被用作2012年全国语文高考题。“三个世界的关系——从本体论的视角看”(参见 世界3与世界1的对应关系 —— 学科分类的依据(一) ),涉及自然、人类社会,以及知识三大领域。 近年的研究,其一关注中国和世界正在发生的变化,如金融危机、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一带一路和亚投行;其二,继续扩展和深化学术研究,发表了“ 科学技术 “ 双刃剑 ” 辨析 ”、“技术理性在中国—一种对技术理性的后现代解读”(参见 当代中国的产业生态 —— 技术理性的视角(一) )、“ 道与世界3 ”、“ 一体两翼 —— 一种技术哲学的研究纲领 ”、“ 两种文化边界的推移1 ”等带有总结性的论文,与此同时,学术范围也继续扩展,如“自然:西方文化的源泉”(参见 诚信之殇,序 )和“ 大数据与认识论 ”。除了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如《哲学研究》和《自然辩证法研究》等发文外,还涉及医学、音乐和经济等,论文还发表在《化学通报》、《中华中医药学刊》、《艺术百家》等刊物,各个领域之间的交叉,不断拓展新的疆域,孕育出新的课题。其三,马克思的“两条道路”思想成为我重要的学术资源,可以串起各种科学方法(参见 马克思 “ 两条道路 ” 的科学方法论意义 ),反思科学哲学,厘清“普适”与“特色”的关系,避免不必要的争论。 另一项变化是,2009年在科学网开博,至今发表博文819篇,点击213万,好友816人。写博文虽称不上“科研”,却对我的科研有重大影响。其一是科普,把适宜的学术论文搬到科学网上,以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其二,博文内容虽不是应有尽有,却也五花八门,远远超出学术论文的范畴。这两项既扩大社会影响,也尽到了社会责任,自以为在总体上传递了正能量。反过来,看管好一亩三分菜地,回报网友的点击与信赖,也是对自己的一种鞭策。其三,网友的互动和评论,从完全意想不到的视角触动我,给我以启发,这种启迪甚至直达学术王国的深处。其四,更接地气,把自己扎根于社会,把枝叶伸展到社会之中,结识了新的朋友。 梁启超在一封家书中写道: 我每历若干时候,趣味转过新方面,便觉得像换个新生命,如朝旭升天,如新荷出水。 博主不才,大胆补充两句: 原有的生命在新生命中延续,并具有了新的意义。 每个人的知识(生命)与他人的知识或拮抗或互补或传承,融汇成人类的知识。 人通过知识获得解放(波普尔) 又:从5月8日起,每两周一次,博主将在宁海中学给中学生开设“科学与文化的足迹”,想不到在在退休之后有机会给中学生上课……
个人分类: 人生感悟|8013 次阅读|24 个评论
[转载]科研生涯透视——高抒
palapalayl 2015-4-2 20:57
科研生涯透视 高抒(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科技事业的重要性往往从生产力的角度加以强调,比如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国目前每年的科技投入已达万亿元的数量级,说明了政府和社会对科技事业的高度重视。科学与技术虽有分工的不同和工作方式的差异,但在本质上具有深刻、密切的联系,在产生和运用知识的理念上具有共性。因此,在这里的讨论中,我们将从科学研究的视角,来讨论科研人员应当如何追求学术、科研机构如何才能有较大作为的问题。我将从“科学的价值”谈起,进而探讨科学的文化属性,最后以海洋科学为例,提出在科学文化建设方面科研人员个人和科研机构管理者如何共同努力的建议。我认为,这些建议对于科学价值的实现是重要的条件。 1. 科学的价值 目前国家的科技投入大幅度增加,这必然会导致研究队伍的扩大和成果的增加,但这样的投入有什么实质性的价值?这是一个管理者和纳税人都要问的问题。美国科学家费曼认为,科学有三点价值:科学让我们得其门而入;科学告诉我们科学知识是有不确定性的;科学研究给我们带来愉悦。这种看法对科研人员有很大的鼓舞,而且它也有学术上的理由。更早一些时候,英国数学家、哲学家R.罗素就高度关注科学知识的意义,他认为科学知识是最重要的知识之一(与宗教和哲学知识并列),并且以终生的努力来分析科学知识的可靠性问题,在《人类的知识-其范围和界限》一书中,他指出“人类的一切知识都是有不确定性的”,说科学知识也是有不确定性的,这正好与费曼总结的“科学的价值”中的第二点相对应。这一认识在科学知识的应用中有重要意义。 对于科学价值的上述看法,实际上是指出了科学的上层建筑属性,科学不仅有转化为生产力的潜力,可以通过知识的应用转化为经济发展,而且也有文化的一面,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科学知识和产出知识的过程改变了我们对世界的看法,而知识的不确定性告诉我们对管理应持谨慎的态度。科学产生的愉悦感则与我们做科学研究的成就感和长期工作中形成的同事间的亲近感有关。可以说,费曼提出的科学价值在相当的程度上强调了科学的文化属性。这一关于科学价值的观念对社会和学术界产生了深刻影响。但是,科学价值的实现还需要一些重要条件,这是我们以下所要讨论的主题。 2. 科学文化属性的表达 科学内容经常是以抽象的方式表达的,例如数学符号的使用,这对于非专家的人们经常造成理解上的困难。为了让公众更好地理解科学,往往用其他的文化形态来表达,如美术、音乐、文学作品的形式,这些形式虽然不是科学本身,但有助于科学文化的传播,等到人们普遍的科学素养提高到一定程度时,将无需借助这些媒介,便可直接掌握科学材料。 以下我们用一些例子来说明上述的借用形式。荷兰画家埃舍尔的作品被用来说明一些科学及科学哲学的理念。例如,在“三个世界”这幅画里,池塘代表真实的世界,有水面漂浮的树叶和从水面之下探出头来的鱼儿为证;水中的大树倒影是真实世界的影像,我们得以从倒影的存在去推断岸上真实大树的存在;而在画家的艺术世界里,这既不是池塘、也没有鱼或者大树,仅仅是一幅作品而已。科学也是这样,要理顺客观世界、表象世界和理论世界的关系。他的另一幅作品“上升与下降”,这表现了科学哲学中的“悖论”概念。 法国音乐家M.拉威尔的作品《Bolero》,以两个交替出现的主题为特征,音量逐渐加大,最后全曲在一个尖锐的音阶上戛然而止,这较好地反映出正反馈机理的不受遏制最终将导致系统崩溃的过程。 文学作品对科学方法的描述可以以侦探小说为代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侦探小说被称为科普作品的一类。在这方面,柯南道尔和克里斯蒂的作品是有代表性的,柯南道尔创造的福尔摩斯用“多种证据法”断案,他说的“所有的证据,无论大小,都指向同一方向”是经典的表述;克里斯蒂笔下的波洛则采用“内部一致性”办法破案。他们两人的方法均是地球科学中常用的,地学论文中这两种论证方法都屡见不鲜。 上述的解释是针对公众的,用比喻和形象的办法使人感受科学文化,而对于学术界和专业人士,以科学哲学、科学史和科学社会学的视角来刻画其文化属性,是再直接不过的了。 科学哲学探讨知识的属性以获得知识的方法论问题。B.罗素深入地探讨了知识的可靠性问题,他指出知识是以宗教和科学为两端、哲学居中而构成的体系,其中科学知识应是最可靠的。科学如能提供不确定性的信息,则可减少应用上的麻烦。在获取知识的方法上,最基本的是归纳法,演绎法只是分析的,不产出新知识,归纳法产生新知识,但其结论是易错的。罗素的“西方哲学史”中说:归纳法是不符合逻辑规则的(如果前提正确,则结论也正确,这样的推论规则称为逻辑规则),但如果弃用归纳法,则科学研究是不可能的。科学的这个方法论特征表明,并无可以确保结论正确性的途径。但是,另一方面,科学可以用长期积累的资料来表明至少有些方法或程序流程是存在着某种缺陷的,因此在排除了缺陷之后,在操作层面上获得正确知识则是可能的,例如在飞机研制中排除了大量失误之后现在飞机的研制水平已很高,已在实用中基本达到目标了,虽然其中的一些核心科学问题并未完全解决。 科学史是关于“科学活动实际上是如何进行的”这个问题。历史上有过一系列的人和事,既有成功也有失败的例子,如果分析这些人和事所涉及的各种因素,如智力、地理区域、社会环境、经济水平、管理方式等,则有可能给出成败的解释或看法。这样的研究提供了我们对科学活动的经验,与科学哲学所提供的原理一样,历史经验也会对人们追求学术生涯的行动产生影响,例如当我们知道哈佛大学历史上培养出很多杰出人才时,可能会倾向于选择去那里接受高等教育。科学史上的事实,正反两面的都有,例如有关优秀科学家的获得成就和荣誉的方式,有些人的成就和荣誉是名副其实的,另一些人则可能有不太光彩的行为;这可能造成某些困惑,比如有的年轻学者反映,从科学史上读到的事例令人鼓舞,但现实却令人失望。实际上,科学史上的事例是真实的,现实也是真实的,关键是要理解各种不同事例发生的频度和地域分布,还要认识某些事实的典型性,更要弄清历史发展的趋势。历史教给我们的不仅是静态的观察,而且还要有时空的透视,正是这一点上科学史信息是重要的。 科学社会学是关于科学活动的进行方式的。R. K. 墨顿的《科学社会学》具有代表性,在这本著作里,他讨论了科学圈中的许多有趣的问题,如科学家的职责、科学成就的评价和奖励、科研人员个人在学术团体中的作用、科学研究的资助等。之后,他的学生们继续了他的研究方向,在“科学家如何获得荣誉和地位”等方面提出了新的看法。对于社会和科研的关系,T. Keeley 的《科学研究的经济规律》有较为深入的分析,根据对全球范围的科技投入的数据,他提出了科技投入与GDP总量相关、国家投入与个人(企业)投入具有可替代性、而国家投入的效率却远低于个人投入的三个结论。这些发现对科技管理有重要参考价值。 3. 科技人员的个人学术生涯 曾经有一段时间,进行科技工作是读书人的首选,因为这个职业在生活上比较保险,不会受到政治运动冲击,所以人们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改革开放初期和后来的一段时间,科学家具有崇高的地位,而科技工作也是崇高的职业。有趣的是,在科技投入大幅度增加的今天,科技工作在社会上的地位却下降了,不再被人们认为是最好的职业,许多年轻学子在是否要选择科技作为自己的生涯上产生了不小的困惑。如今,如何稳定一支科技队伍,并且使他们进行科技创造劳动已成为一个问题。不仅在我国是如此,在世界上许多国家也已经或正在发生类似的问题。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在年轻科技人员的培养上,社会上除了在科技的文化属性进行广泛讨论外,一般是通过三个方面的途径来吸引人们进入科技生涯的:培养学生对科技的兴趣、进行励志宣传和科学诚信教育。 就科技的一般内容而言,学生们是不难产生兴趣的,科技带给我们太多的新奇知识和智力挑战,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往往也是数学、物理的爱好者,在中学和大学本科阶段的学习也很努力。但是,当进入研究生和早期科技生涯时就不同了,此时未来生活的问题进入了科研人员个人的考虑范围,家庭的期待、工作岗位和收入、生活安定程度等一系列问题是难以用“不食人间烟火”的态度来对付的。中学时成绩好的同学考入重点大学,后来再读研究生深造,最后他们的个人生活却比不上当初成绩稍差未考上大学的同学,这也是常有的事。而且,一旦进入某个具体的研究领域,所见所闻会与初学者所见的非常不同。科技往往是缺乏浪漫的,需要体力和脑力的双重支出,在海洋科学这样的领域,除非进行长期的引导,否则是难以培养出学生兴趣的。因此,研究生导师们经常做的一件事就是对学生不断地熏陶,不断用有趣的科学问题去吸引学生,一部分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耳濡目染,对所研究的主题会逐渐产生亲近感,最终培养出了感情,以至于激发出兴趣和研究热情。但是,也有不少学生始终难以培养出兴趣,甚至在完成学位论文,获得博士学位之后仍是如此。可见,强调兴趣的培养虽然是重要的,但其效应是难以保证的。 励志教育常被用作一种补充措施。教师们经常用大科学家的成长历史来激发年轻学生的热情,关于科学家如何艰苦奋斗,最终获得成功的故事在社会上广泛流传,还有的教师把话说得更加直白:“只要你好好干,一定会有美好的前途”:今天在实验室苦干,明天就有论文、有职称晋升、有社会地位。值得指出,此类励志手段从本质上来说是功利性的,即使能收一时之效,也难以长期激励年轻科技人员努力工作。说到底,承诺式的励志与现实世界差距太大,科技创新虽然是许多人的目标,但真正产生重要创新成果的概率却很小,按照R.K.墨顿教授的说法,要在许多位努力工作的人中才能产生一位大科学家,而如果没有这一大批人的努力,那一位大科学家也是不会产生的。也就是说,多数人虽然努力工作,最终并不能成为成功人士。所以,从功利角度看,通过科技生涯来出人头地,最终落空的概率很大。被励志鼓起干劲的人,也往往会早早地放弃努力工作的念头。实际上,如果人人都成功,都有地位,那么也就是他们都不够成功,都没有地位;一群人在一起,必然是有人当学术领导人,有人当普通研究人员,有人当辅助人员,不可能人人都当头头,那样的机构是无法进行日常工作的。 除了正面引导,学术界也会从建议和告诫的角度帮助科技人员好好工作。在西方国家的研究生教育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从技术上帮助年轻人掌握研究流程,学会如何做实验、如何写作学位论文、研究论文,在如何追求科技生涯方面提供咨询和辅导,这方面的指导书非常多。他们的研究生课程还有一门是关于科学诚信的,以Scientific Integrity为主题,目的是让年轻学者了解学术规范。“Scientific Integrity”的含义是“作为科学工作者的完整操守”,包括学术诚信、不违反学术道德;尊重事实、讲究逻辑, 用科学方法处理事务;明了自己的研究工作在科学大厦中的位置并努力推进等内容。其中,防范不当学术行为是一项重要内容。不当学术行为的产生有很多原因,例如年轻人对学术规范的无知、追求名利(科学成果不易产出,而一旦产出则带来巨大的利益,这可能是驱使一些人伪造成果)、考核压力(有些考核指标难以实现,迫使人们弄虚作假)等等。这门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人们的学术道德水平,可惜的是我国许多大学都没有开设,致使不少年轻人在做了错事时还不能意识到不当学术性为的严重性。 以上三方面(正面引导、功利吸引、技术性指导)被高校和科研机构所常用,但是还有第四个重要的方面被广泛忽视,即科学信仰的培养,这在我国尤其是如此。在过去的一段时间,人们甚至说科学信仰是不存在的,只有宗教信仰可以存在;“信仰是针对不变的教条的,而科学是追求真理的,要不断修正科学自身,因而无信仰可言”。这种看法是似是而非的。宗教信仰,例如基督教信仰,意味着对一种不变价值(追求真善美)的信念,并用以作为人生和日常行为的依据。科学信仰也是这样,它是科学方法价值的信念,坚信科学是增加人类新知识的正确方法,坚信科学能够指引我们正确面对各种问题,坚信科学可以发展为成熟的思想、理念。一句话,科学点燃了我们心中的那盏灯,照耀着人类文明的路径。在这一点上,科学信仰与宗教信仰具有相似性,事实上,西方有不少科学家也同样信仰宗教,说明两者并不是矛盾的,有时甚至是相辅相成的。 有没有科学信仰,对于一位科技工作者来说关系重大。学术成果的产出需要大批在第一线勤奋工作的人员,在海洋科学领域,海上工作和实验室分析尤其是如此,船上生活条件艰苦,还有晕船的煎熬,室内分析要面对大量样品、纷乱的多种参数或指标,操作枯燥单调,环境也难以做到洁净。研究过程中,还要面临家人对缺乏照顾的抱怨、求职和考核的难关等在这样的状况下,做一段较短时间尚可忍受,但如果没有科学信仰是很难长期坚持的。正面来看,有科学信仰的研究者会把科研视为自己的使命,以平和的心态去推进。对待研究过程,他们会态度严谨,而不是马马虎虎、随意处置;对待论文写作,他们会力求发表有内涵的学术论文,而不是投机取巧、追逐利益;对待遇到的困难困惑,他们会选择坚守,而不是退却;在同事关系上,他们能够真诚合作,尊重别人,而不是搞破坏、打击别人。即使在学术环境十分不利的情况下,他们也不会弄虚作假,以求过关。他们懂得,如果要靠背叛科学来求得生存,还不如放弃科研,用堂堂正正的劳动换取物质生活和享受。可以说,具备科学信仰是实现费曼所说的科学价值的必要条件,也是科技工作者能够过上快乐生活的必要条件,而一个研究机构如果有一批这样的员工,则是管理者的福份。 4. 研究机构科技管理的效率 科技管理事关科研成效,十分重要。与西方国家相比,我们目前的管理水平是相对低下的,其表现是科技工作者的时间和精力还无法主要用于创新性的劳动,科技投入的效率较低。管理者往往认为通过行政命令,可以使研究机构运转起来,从而完成上级要求达到的指标。这种管理方式可称为“牧羊人”模式,牧羊人把羊群赶到草场,然后就开始盘算以后能卖多少羊肉、多少羊毛,但是,科技人员不是羊,他们的工作也不像羊吃草那么简单,所以牧羊人模式是注定不会成功的。 正确或有效的管理与行政命令、小恩小惠、软硬兼施无关。在学术氛围浓厚,多数人具有科学信仰的机构,管理的重点只有两个:一是机构的长远目标的确定,二是对科技提供到位的服务。可以说,明确机构使命的长远图景和为员工提供必要服务是科研机构能够产出优秀成果的充分必要条件。 发展目标的好坏对于能否吸引优秀人才加盟时至关重要的,因此国际上一些重要的研究机构都十分重视学科发展规划,采取定期更新发展规划的方式。规划的制定依赖于高层学术研讨,明确最重要的科学问题是什么、如何推进研究?研究机构往何处去?路径如何?这是管理的第一要务。不解决这些问题,管理就会进退失据,无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研究机构的使命要以明确的方式传达到每位员工,并对每位员工分配具有可操作性的任务。员工如果知晓机构的使命,科学信仰将促使其努力工作,此时能否产出成果,完全取决于产出成果的物质条件能否满足。因此,接下来管理部门要做的,就是决定每位员工为了完成任务所需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并适时地提供给他们。如果管理者不能提供必要的条件,就不能责怪员工不能完成任务了,再往上追索,可能管理者当初制定的发展规划也是不切实际、不可行的。 管理者能够做好以上两点,则员工们也一定能努力工作,完成任务。国际上一些优秀的研究机构都有这些特征。 有的人也许会说,实际上多数机构都是表现平平,甚至还是落后单位,所以仅靠明确使命和提供服务并不能奏效,还需要一些强制的目标考核,强化督战。这种看法的前提是对的,即多数机构并非先进机构,科技人员的素质也不一定都尽如人意,但是如果“强制的目标考核”是指我们现行的经费和论文篇数考核,那么这种管理方法就是南辕北辙的。这里的关键不在于是否要考核,是否要有指标,而在于如何考核、用什么指标?另外一个问题是,现在的科研经费主要是国家投入而非私人赞助,因此也有向国家交账的问题。针对上述两种情况,管理者需要考虑两种补充性的管理措施,其一是考核,其二是员工激励机制。 每个员工在机构中的位置和作用不同,所以用一刀切的方式肯定是不公正的。例如,研究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的人员,其工作性质有太大的差异,用统一的经费量和论文篇数来要求必然是不合适的。基础研究人员与应用开发研究人员、实验室技术人员的工作性质不同,不可能用同一的考核指标。在不当的指标之下,人们感受到的工作压力不同,有些人员必定是受害者,即使努力工作也无法达到上级的要求,其中一些人会采用蒙混过关的方法来应对,你要求数量,我就降低质量标准,再不行就弄虚作假来糊弄。对此,管理层又可能以严查每个人、抓“不当学术行为典型”来应对。如此,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形成恶性循环,产出好成果的可能性就越来越下降了。不幸的是,这种状况正是我们许多机构的常态。那么,有什么管理措施能够避免恶性循环呢?我想西方国家的管理是值得借鉴的。管理的目的是鼓励研究机构中科学信仰的树立、鼓励人们努力工作,所以首先要尊重被管理者,不能把他们当敌人或者破坏者。人才是有缺点、弱点的,不能苛求,如果能够被宽容地对待,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创作成果得以留存下来,成为人类文化遗产,而他们所有的缺点将随风而去,更何况多数人会在发展中提高自己。基于这一点,业绩考核的要点是让员工进行自我PK,而不是象我们这里让员工相互PK。本质上,员工之间是不可比的,如同青菜和萝卜之不能比一样。管理者应有的基本假设是员工上岗之日是胜任其工作的(因为他们是经过评聘过程遴选出来的合格人员),而工作合同又是协商的结果,因此是否胜任只要对照合同对比就可以了。也就是说,考核指标应是员工本人同意的而非强加的,而考核成绩是根据员工的进步程度来决定的,与其他员工的作为无关。对于某一个员工,如果当年业绩与其前三年的工作对比有显著进步,则可以晋升工资级别,如果不明显,则工资不变,如果有退步,则可考虑其是否胜任。这样,每位员工都知道,如果努力工作就有可能晋升,因而是一种正面的激励机制。反之,以不信任的方式对待被管理者,一定要从他们中间拔出一些正面典型,在揪出一些落后分子,管理的结果就会是负面的。所以,我们现行的科技管理必须改变。 有效的管理还有另一个方面,就是要利用科学原理。以前我曾经举过一个利用小概率事件原理实现有效管理的例子。在美国,人均车辆数超过一辆,这么多的车,警察人数那么少,如何惩治高速公路超速行驶?按照一些人的逻辑,这是没法管理的,这么多人开车,到哪里去找违规者?能抓住吗?然而,根据小概率事件原理,并不需要抓住每个违规者,随机在巡逻中发现超速行驶的驾驶员并施以罚款就可以了。为什么?对于一个驾驶员而言,一次违规被抓的概率很小,但是多次重复被抓的概率就会很大,免不了最终被罚款。这个“小概率”事件规律使大多数人放弃了逃避惩罚的心理,转而选择自觉地遵守交通规则。科研经费管理也是一样,并不需要向我们现行的规定那样兴师动众、人人过关。那么多经费、那么多项目,要花多大代价才能查到位?如果能用好小概率事件原理,采取类似于美国高速公路现场执法的方式,那么管理的效率可以大大提高,成本可以大大降低。在这个方面,我们现行的制度还有很大的改进余地。 5. 结语上述讨论的要点总结如下。 首先,科学研究是一项重要的事业,不仅与生产力有关,也与社会文化有关,对社会和人类的福祉价值巨大。科学的文化属性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了。其次,科学价值的实现需要有高素质的科研人员。他们不仅努力培养自己和年青一代对科技的兴趣,掌握科研的基本功,自觉遵循科研道德规范,而且还具有科学信仰,知道如何对待科学成就、工作中的困难、科研工作的愉悦所在。 最后,科研管理对于任何一个研究机构都十分重要。有效管理的重点是确定机构的长远目标和使命,并且对科技人员提供到位的服务。其他辅助性的管理要以鼓励员工的科学信仰、提高经费使用效率为目标,“员工自我比较”的考核措施能够激励每个人,而管理中应用科学原理可以在提高效率的同时降低成本。 http://bbs.nju.edu.cn/file/S_Geography/niu1418981575.docx 本文引用地址:http://bbs.nju.edu.cn/vd1869/main.html?bbstcon%3Fboard%3DS_Geography%26file%3DM.1427780909.A
个人分类: 科学|1497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位中科院院士50年的科研生涯阅读笔记
热度 1 honghuicau 2013-7-6 10:25
一位中科院院士50年的科研生涯阅读笔记 作者是中国科学院邹承鲁院士,对当代生物化学发展做出了极为突出的贡献,其在本文中总结了科学研究50年的点滴体会。对新进的青年科技工作者有很多启发意义。14页的长文一口气读完,摘录了很多值得收藏的内容。尤其是关于研究课题来源的论述,对科学研究上的认识抬升了一个新的高度。 ---------------------------------------------分割线------------------------------------------------------ 研究工作最主要的是靠创新的思想,善于在工作中发现问题,而不是依靠大量的先进仪器设备手机大量的各种数据。 基础研究重在积累,没有多年的连续性的工作是很难取得突破性成果。 关于问题: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研究课题的来源: 人类在大自然中生存,发展,必须经常能动地改造自然,以适应自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为了改造自然必需首先认识自然,自然科学就是人类认识自然的总结,而自然科学的基础研究正是人类认识自然的主要活动。认识自然首先要接触自然进入自然,这是一切自然科学思想的源泉。 但是科学发展到今天,早已由自然现象的表面观察进入到自然现象变化规律性的研究,直接来源于自然现象表面观察的课题已经越来越少,而通常来源于自然界,即来源于前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或分析。 4.1自己工作的延伸。 4.2对当前科学发展重大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及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案,或发现前人理论和具体结果上的不足之处,或尚未解决的重要问题,甚至错误,需要予以澄清。 4.3 别人指出自己工作的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 关于创新:创新出于积累:个人积累和课题组积累;没有科学思想上的创新就谈不上研究方法上的创新,而没有研究方法上的创新,科学上的创新思想又往往难以实现;所有的创新都必然建立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之上。 选题原则:重要性,可能性,现实性 关于实验: 做实验时要随时进行阶段性小结,不仅可以随时发现问题随时予以解决,还可以随时注意不仅要深入问题,重视每一个细节,还要总揽全局,才不致迷失方向,即要入乎其中,还要出乎其外。 关于论文写作: 为读者着想;尊重前人已取得的成果 结语:科研就好比你是在海边沙滩上玩爽的一个孩子,偶尔会拾到一些美丽的贝壳,而每拾到一个美丽的贝壳,都给他以极大的安慰。 全文下载地址: http://emuch.net/bbs/viewthread.php?tid=5891622
3995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出国要有心理准备——出处不明
热度 1 everliveman 2012-2-8 13:06
以前看过的帖子,出处不明,此处转载。 原文: 跟大家分享一封来在华盛顿大学师兄的来信.师兄是学系统生物学的.以前是我高中班主任的学生.衷心希望大家能多少有所启示 ----------------------------------------   系统生物学,与实际应用差别太大了,毕业以后,要么走学术路线,要么就要转行作计算机和软件相关的行业。走学术路线是很辛苦的。5年的博士生,然后至少3年的博士后,然后好不容易得到一个副教授的位子,还要5年才能坐稳。这十几年下来,每天都要辛辛苦苦,殚精竭力,所得却很是有限,即使你得到副教授的职位,年薪不过7-8万,与你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相比,微不足道。而如果你做管理或者金融财会的硕士,拿到年薪7、8万,也不过三五年时间,而且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差别不以里计   小理想主义者,这么看来,你还是对于国外有些了解的。但是,也许跟我所见到的,或者与你将来要见到的,还有着不小的差距。你说把出国当作一条退路。这个说法,也对也不对。如果你只是想过一个比较安逸的生活,远离政治的旋涡,国外或许是一个退路。但是如果你真心想做出些什么来,国外绝对不是一条退路。因为在这里,汇集了全世界的精英。我想你也许有过这种经历,就是上了大学以后,发现高中那些似乎高明的不得了的人,现在看也没有什么。当你出来以后,就会发现,以前那些曾经以为了不起的,现在也没有什么了。这样说来,你要面对的竞争者,不是那些你所熟悉了解的,而是来自世界各地最顶尖的高手。这样的生活,绝对不是一种退路啊。   国外的生活,其实是一种很程序化的生活,各个阶层间壁垒分明。个人的天赋,所受的训练,以及个人的努力,决定了你的社会生活地位。你可以过得很好,但是要随之付出相应的努力。作为出来的第一代,你没有什么父母亲戚,可以悉心地照顾你,你所有的一切都要靠自己一点一点的努力而得到。在这里,没有人在乎,你的父母是谁,你是谁的亲戚,大家在乎的,是你的个人能力,个人所受到的训练,你的工作经验,以及你个人的努力。在某种意义上,这里是真正的公平。在这里,对于我们来说,绝对没有国内的安逸,没有那种不劳而获。有的,是你自己,一手创造出来的生活。   你需要自己去买菜做饭,自己去洗衣收拾家,自己去面对这个几乎陌生的世界,自己去应付各种问题。朋友可以给你一些中肯的建议,但是,所有的事情,归根结底,还是要靠自己。   与此同时,你还要应付学习和考试,你会发现,这里的学习几乎完全不同于你曾经知道的学习。大量的阅读,与归纳总结,大量的发言,讨论。如何同自己的同学,同事,甚至暂时性的工作小组内的成员和谐相处,如何应付花样百出的考试,都是从大陆出来的学生的一个难题。   不管你出来学习什么专业,上面所说的这一切都不会改变。也就是说,只要你出来了,不管学习什么,生活都会是很残酷的。不仅仅在你学习的时候,在你获得学位,开始工作之后,也是一样。经验,这个名词国内已经很多年没有提了吧,在这里是非常重要的。而经验,意味着时间。除非是特殊的天才,否则大家都是从地层一点点的干出来的。不要指望,你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高薪水,过上一个安逸的生活。那些不是经过辛苦得来得,很可能失去的也很快。   我理解你想有所作为的想法,但是你要先考虑出来是否值得。你至少要花费国内几倍的力气,才能做到国内的水平。有激情不难,如何在困苦中保持自己的方向,则是很难。   一旦选择了学术路线,就意味着从此每时每刻,你都要记着,你在跟世界上最聪明,最富有激情,最刻苦,最持之不懈,最幸运的一批人在竞争。你凭什么去打败他们?   当然,你可以退出竞争,但是生活不承认失败者,与其将来后悔,不如从头开始,就选择一条容易一点的路。况且,就是在国内,也不一定将来就没有机会出来。如果你只是想出来见识一下,利用公派的机会出来,未尝不是一个好主意。   你说可以趁者现在年轻,可以支撑3、5年,然后呢?你之所以觉得可以支撑下去,无非是还有希望,但是如果我告诉你希望很渺茫呢?或者你自己最终意识到了希望很渺茫这个现实的时候呢?会不会很痛苦?我可以说,只要你努力,几乎没有你完成不了的心愿,但是问题是,这其中的代价是否值得?   Linda Buck 去年获得了诺贝尔奖。可以作为一个成功人士的范例。但是你是否知道,她一生未嫁,每天工作16个小时以上,每天的休息就是锻炼身体和睡觉。她不好美衣美食,穿的几件洗得发白的运动衣。几乎把一生都献给了科学。而她只不过是几十万女科学工作者中最幸运的一个。其他的人呢?你可能忍受了其中的寂寞?   人的一生有好多种活法,为什么就一定要自己难为自己?   欣赏你的许多观点,也欣赏你对于生活的态度。前一封,我觉得应该说声抱歉。看起来我们是同一类人。我也曾经是考试永远得不到第一的那个倒霉蛋。也是在班级里面的名次摇摇晃晃的,从小到大,慢慢往上走的那种人。很高兴我们对于很多事物有着相近或者相同的观点。   先解释一下为什么我说,你必须付出好多倍的努力,才能获得国内同样的东西。你出来之后,第一道难关是语言。因为不是母语,大多数人需要至少半年,甚至一年的时间来习惯这里的语言环境。这不是吓唬你。我认识的人里面,有托福超过650的,有GRE过2350的,但是所有的这些人里面,没有一个敢说自己一来就能听得懂,说的话别人也明白的。总是很小心的想了半天措词,小心翼翼的开口,却发现别人是一脸的茫然。别人说话,稍微快一点,你就必须要Pardon, Excuse me个不停。这段时间,很打击一个人的自信。你是女孩子,也许要好一些。但是,这段时间是无论如何也免不掉的。只是长短而已。   第二道难关是生活关,在国内吃食堂,大家都没有感觉,出来之后,吃到国外食堂里那些难以下咽的饭,才知道国内的食堂是多么的好。很多人,开始自己做饭,但是有限的时间,用来买菜做饭实在是太奢侈了。我知道你家务活做得不错。但是这不是你暑假里面,可以悠悠闲闲,功课要去做,试验要准备,presentation要预演。每天累得摇摇晃晃,回到家里,却发现是冷冰冰,空荡荡,饭要做,衣服要洗,家里要打扫。还有铺天盖地的功课。照顾好自己,真是不容易。   第三关是学习关,这里要求的课内时间和课外时间的比例是1:3。也就是说,你上一个小时的课,老师给你布置的作业,至少要花费3个小时才能完成。这是对于美国本土的学生而言,对于留学生,大多数人,一开始需要4-5个小时才能完成。按照外国学生每个学期至少10个学分的标准,你在课下,至少需要40个小时。加上10个小时的课程,以及班级中的各种活动。以及实验课,你在课内的时间,应该在15-20个小时每星期。再加上40个小时的课下学习以及作业。每个星期至少要在学习上花费近60个小时。而这60个小时,都是全神贯注的,集中精力的学习时间。稍有分心,学习时间就相应的延长。你尝试过每个星期花60个小时在学习上过没有?   另外,国外的教学,是启发式的。作为一个研究生,你的课程会是这样,老师每个星期针对某一课题布置2-3篇综述,3-5篇文献。然后老师做概括性的讲述之后。由学生轮流来上去主讲这个课题。底下的学生可以随时打断提问。你的成绩不是由考试,而是由你主持的这个课题,以及下面学生的反应来决定。还有讨论性的,就是老师提出一个课题,你选择其中的一个主题,然后大家分组进行讨论,各自形成自己的实验假说,以及相关的实验步骤。总结形成一个类似基金申请的报告,由背景知识,研究的意义,实验假说,研究步骤,可能的结果和试验进度说明,以及预算构成。最后,选择一个时间,你的同学们作为你的基金申请的审批者,你去做答辩。你最后的分数由同学们决定。所有的这些都会要求在3个星期之内完成。   这些,都是国内和国外的差别,我们以前没有经历过,所以我们就必须从头学起。这些学习的时间,就是我们多付出的。我们的美国同学经历过的学习历程,我们几乎要重演一次,才能追得上他们。这就相当于我们从新学习了一遍。   也许,当你完全追上自己的同学之后,你所花费的与你所得到的,跟国内比起来,是要多一些。但是,如果全盘考虑的话,我们所付出的,远远超过了我们的美国同学。更超过了国内。   之所以告诉你这些,想让你理解,你出来以后将要面对的是怎样的一个局面,有所准备总是好的。对于你目前的情况,我不好多说什么,但是看起来你是很谨慎的,也征求过很多人的意见。这很好,我告诉你我所知道的,你选择自己需要的。   你了解国外学校需要什么样的学生么?你的成绩只是说明了你对付国内的考试的水平。那些分数代表了你真实的学识水平么?给你一片最新的文献,或者你自己挑一篇,你可以告诉我这篇文献讲述的是什么,但是你可以告诉我那个课题的来龙去脉,这篇文章的创新和不足以及今后的研究走向么?你要出来,是要到最好的学校里去学习,然后自己作为该领域内的领导人物而存在的。你如何可以指望,你可以在现在一无所知的领域在短短的五年之内就追上研究的前沿呢?   在此期间,好好准备一下英语。学习英语并不是简单为了出来,更多的是因为这是一个在自己的圈子里面向要出人头地,想要跟国际看齐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试着看一些有关生物的科普读物,我推荐《科学美国人》期刊。英文版,里面有很多的有趣的研究方向和前沿。内容足够深厚准确,也足够的深入浅出,虽然不代表什么学术前沿,但是至少可以让你了解一些现在的研究方向和手段。等到自己的专业词汇掌握的足够的时候,可以考虑看一看science 和Nature.那个时候,至少你可以将一些前沿的研究跟自己的研究联系起来。有一个梦想,很好,但是要付出足够的行动来实现它。尤其是你现在对于自己的本专业不感兴趣的时候。我是微生物系,我喜欢生物,没有学过生物学的很多门课,所以我在课下一一自学过。为了学习英语专业单词,我用了两年的时间,在大学里通读完近十年的科学美国人,然后自学了四本英文教科书,把上面的每一个专业名词都记住。(谁让重要的期刊不用中文写,而我也没有学过他们呢。)然后,我才能读得动国外的文献,才能跟人讨论课题。在被这所学校录取之前,我读过的专业期刊,可以等我两个身高。而这一切,只不过为我争取到了一个入学的资格。   只有付出,才有获得。我不喜欢宗教,在我看来,没有谁能帮助我实现自己的理想,除了我自己。我可以骄傲的说,上天已经给了我足够的折磨和挫折。但是,如果不是因为我的执著,没有那些一个人在阅览室里孤独的时刻,没有在同学们打牌嬉戏的时候,自己抱着那几本十几斤重外文教科书背单词,没有自己读过的那些文献和在实验室里刻苦的分分秒秒,就没有今天的这个机会。而今天,也只不过是一个机会。将来如何,还要看我的奋斗和努力。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而已。   如果你做不到,那就随其波而逐其流好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过梦想。而你现在所作的努力也足够你骄傲了。你可以得到,但是要付出足够的代价。人生,是一个问题,不仅仅关于你自己,也关系自己的亲人和爱人。所以,有些代价,是我们承担不起的。学会放弃,也是一种成长。去做一些自己可以做好的,也是一种选择。   路,在你的脚下。由你自己选择。
2675 次阅读|2 个评论
聆听施一公
热度 4 swwl 2011-9-19 00:30
很早的时候,生科院的一楼就贴出海报,清华大学生科院院长施一公将来浙大做报告。心里不禁一喜,终于有机会亲眼目睹这位生命科学领域颇具争议的大牛级人物了!当然还有他将带来的精彩的报告。这一切都是这样的值得期待.........!下午的时候和同学一起吃过晚饭,提前一个小时去了医学院副楼的报告厅,木有想到整个大厅已快座无虚席,只得找椅子在角落里下座。 施一公老师在大家的期待中来了!穿着蓝色T恤,银白色的休闲裤,似乎那身子没有网上博客照片上的壮实,有些消瘦,用他自己后来的话说,应该是工作过于给力了。他的报告题目“少年壮志不言愁”,将自己的人生历程用讲故事的形式给我们过了一遍,漂泊的旅历,坎坷的年轻时代,造就了他不一样的人生,令人佩服的是,虽然历经坎坷,有过迷茫和彷徨,却依然矢志不移地怀抱梦想,精力旺盛的奋斗在自己的领域中,为科研和小领域的制度改革,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对于研究生他提到了四样东西:第一,时间的付出,在其博客上有具体的阐述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6212do=blogid=484416 ;第二,方法论的改变(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6212do=blogid=486270 );第三,有挑战学术权威的勇气和胆量,他强调怀疑是科学发现的推动力,举了他读博士的一个例子,他曾经因质疑老板推导热力学第二定律而受老板的器重和赏识,也鼓励现在自己的学生能够这样做;第四,研究生需要有自我意识——自己的脾气,他用赞赏的语气讲述了自己的学生及同事——柴继杰的个性及为人。一句话,能做成事的,需要付出,需要与众不同的思维,敢怀疑,有个性。 在回答问题环节,施一公老师回答了现场学生提出的形形色色的问题,关于学习的,关于制度改革的,关于做研究的。学习得开阔视野,关注不同领域的东西,诸如物理,数学,计算机等等,生物作为一个领域学科是由其他工具性学科支撑发展起来的,故而很多新的研究成果会在与生物交叉的学科中产生;制度改革,尽力而为,为着做事而做官;做研究,自然少不了上面提到的四点,更要有“自己一定行”的信心。报告结束出来,实验室的师兄说到了,施一公老师在清华生科院建立起来的流动性的人才制度。这是一种极具挑战性而又极具锻炼人的制度,它胁迫进入该制度的人,不断地提升自己,不断地使自己变强,而更具竞争力和生存力,这样的制度或许对科学的发展相当的有推动力,也对个人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牵动。 很感谢施一公老师做了这样一次精彩的科教性的报告,开阔了自己的视野,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心!
个人分类: 记录经历|6309 次阅读|6 个评论
我的科研生涯和科研方向(二)
热度 1 chenfap 2010-7-18 06:15
我的科研生涯和科研方向(二) ( 求学、教学、科研的一些亲身经历44) 由于上述情况,我只能一个人对有挠引力理论先作些研究,打算待我所招收的硕士研究生学过广义相对论和微分几何的基本理论以及一些有挠引力理论的基本知识后,再让他们在准备硕士论文时,跟我一道进行有挠引力理论的研究。为了使这种设想能够顺利实现,我主观地把研究生的硕士论文课题限定在有挠无曲时空引力理论的范围之内。那时我是这样考虑的:研究既有挠又有曲的时空中的引力理论可能太复杂,只研究有挠无曲的时空中的引力理论可能简单一些,而且易与有曲无挠的时空中的广义相对论对比。而实际上,有挠无曲的时空中的引力理论的数学表式也不简单、仍很复杂,并且还不如既有挠又有曲的时空中的引力理论易于与广义相对论对比。这些是我在退休后钻研有挠引力理论得出的结论。在我的研究生写硕士论文时,由于我还没有较多地深入研究有挠引力理论,只凭主观考虑的要求是不适当的。这导致后来我所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共11名)一个个地离开了有挠引力理论,也导致后来我继续深入研究有挠引力理论时没有合作者;虽然这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但我作为导师,在指导研究生写硕士论文时要求不适当,给他们完成论文造成一些困难,并因而对有挠引力理论产生一些误解,我是有责任的。现在回想起来,感到很遗憾也很抱歉。我所培养的11名硕士研究生虽然都没有继续研究有挠引力理论,但他们在其它领域都做出了贡献,其中获得博士学位的有7人,出国留学的有6人,后来任教授或研究员的有7人;目前仍在从事广义相对论、宇宙学与天体物理研究的有3人,这3人都是国内著名大学和研究所的教授或研究员,都是博士生导师,他们的学术成就都超过了我。虽然我想带研究生从事有挠引力理论的研究的愿望没有实现,但我所培养的11名硕士研究生的成就也使我感到欣慰。 1992年退休后,我曾想继续招收硕士研究生(那时大连理工大学还未获得招收博士研究生的资格)并想继续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之前我曾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只是1.5万元/3年,平均一年5千元),都没有成功。因为已有规定,退休教师不能招收研究生,退休教师也不能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不仅如此,似乎还有防止退休教师干预在职教师的措施。曾听说在官场中要防止离退休干部干预在职干部,因为这往往会涉及权力和金钱,因之这是必要的;至于科学研究,退休教师与在职教师多接触、多交流对学术的看法,理应只有好处,谈不上干预,可是我经历的事情却与这个想法不同。在我退休之前,相对论教研室被取消,合并到理论物理教研室,从普物教研室随我分至相对论教研室的三位比我年轻的教师,其中2人已调去外单位,另一人也准备调去外单位(后未调),由于去外单位可提升为副教授,大家是自愿去的。就我的人事关系来看,实际上我在理论物理教研室起不了什么作用,没有可能去干预什么了。可是,我退休之后,有一次学校曾要求理论物理教研室讨论如何开展科研和培养研究生,我以为会邀请我去参加,但一直没有人来找过我,以后我也就知趣,彼此便不来往了。 在我退休之后, 1998年刘宏亚(周培源的博士生,后不幸因病早逝)回国,调来大连理工大学物理系。在桂元星教授、刘宏亚教授以及理论物理其它专业的教授们共同努力下,大连理工大学物理系获得了理论物理博士点和博士学位授予权,桂元星和刘宏亚都是引力理论方向的博士生导师。大连理工大学物理系在引力理论研究和研究生培养的工作可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代表是我,第二阶段的代表是桂元星。第一阶段只培养了硕士研究生,第二阶段主要培养了博士研究生;桂元星、刘宏亚的成就大过于我。学术发展的特点是有连贯性和继承性的,而我们这两阶段却几乎没有关连,我退休后,彼此没有接触和交流,我不知道他们在做什么,他们也不知道我在做什么。不知这是正常还是不正常?
个人分类: 未分类|4248 次阅读|1 个评论
我的科研生涯和科研方向(一)
chenfap 2010-7-16 09:13
我的科研生涯和科研方向(一) ( 求学、教学、科研的一些亲身经历43) 我从事过万有引力的研究,研究方向是有挠引力理论与引力场的能动张量。虽然在1979年之前我也间断地阅读过广义相对论的一些文献,并曾对物理学上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作过深入探讨,这有利于之后所进行的万有引力的研究。但确切地说,我的科研生涯是从1979年引力与相对论天体物理学会成立时同时看始的;因为从那以后,我才正式地从事科研工作。 1949年我大学毕业,之后主要从事大学工科物理基础课的教学工作;到1979年,教学生涯已达30年。我于1992年退休,在职时的科研生涯只有13年;退休后,虽然我也继续进行了科学研究,那只是发挥余热的个人行为,自然得不到帮助。由于起步晚,在职从事科研的时间不长,科研成果虽不能说没有,但拿得出手的成果的确很少,却留下了很多没有解决的学术问题。退休后,我就是针对这些问题继续进行研究的。没有想到,居然获得了一些成果,竟比在职时所获得的成果要多要大,而且还留有再接下去研究的空间。可是我已经年老力衰,已没有再接下去研究的可能了。很显然,我的这些经历属于个别特殊情况,对一般情况没有借鉴作用。但这也是我的亲身经历,故我还是把它写下来。 我选择有挠引力理论作为研究方向,经过大致是这样的:1978年在参加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与中山大学联合在广州举办的《引力理论与相对论天体物理讨论会》之前,我向老同学戴元本借了一份杨振宁在中科院所作关于规范场的学术报告的打印件;看过之后,虽然对很多内容看不懂,但感到很新颖。在广州的《引力理论与相对论天体物理讨论会》上,郭汉英作了一篇关于引力场规范理论的报告;听过后,得知引力场也是规范场,这很吸引我。但郭的报告是结合纤维丛来介绍引力场规范理论的,当时我不懂纤维丛,与纤维丛有关内容绝大部分听不懂,只感到研究引力场规范理论很难很难。后来我阅读了几篇研究引力规范场理论的原始文献,如 Utiyama、Kibble、Hehl、Hayashi等人的论文,Utiyama、Kibble是最早研究引力规范场理论的学者,Hehl为当时在引力规范场理论和有挠引力理论方面发表文章最多的学者,Hayashi首先研究有挠无曲时空的引力理论。这些文献不用纤维丛解释,才使我能够理解和掌握引力场规范理论。一般来说,引力场规范理论所对应的时空是有挠的;而广义相对论所对应的时空是无挠的。目前对引力理论的研究,大多数人仍在研究广义相对论,研究有挠引力理论的还很少。这使我想到,以有挠引力理论为研究方向。 当我选择有挠引力理论作为研究方向之后,极需在招收硕士研究生之前找几个研究同伙先进行一些研究,以便取得一些经验。从普物教研室随我分至相对论教研室的几位比我年轻的教师连广义相对论都没有学过,他们还没有条件进行研究工作。我曾希望,我聘请来帮我培养硕士研究生的桂元星老师(刘辽最早培养的两个硕士研究生之一)能同我一道研究有挠引力理论,但他表示对有挠引力理论缺乏兴趣,他打算继续研究黑洞理论和弯曲时空量子场论,我尊重了他的志向。后来他在热场理论等方面做出了成绩。(未完待续)
个人分类: 未分类|4087 次阅读|1 个评论
我和我的研究生同学, 科研生涯及基金申请-研教散记(1)
热度 5 tangchangjie 2009-8-4 09:47
我和我的研究生同学, 科研生涯及基金申请-研教散记1 (唐常杰) 散记文体的优点是想到哪,说到哪;行文能信马由缰,章节可分神走岔;击键让思绪飞扬,回车则言归正传。用数据库技术的术语,称为“无完整性约束”( Integrity constraints ),爽。 现在的研究生,大约 25-28 岁获得学位,到 60-65 岁退休,研教生涯长达 7-8 个五年计划,真的是赶上了盛世享太平,幸福。 我和我的研究生同学,青春中有两个半五年计划是在那个年代度过的。那是个纯真年代,年轻人朗诵着保尔柯察金的那段激励了几代人无悔走过的人生箴言,喊一声名字,就能点燃热血。军垦农场的拉练,锻炼了体魄;矿山和林区的磨砺,使人生从此不惧障碍;车铣刨磨的工程实践,潜移了严谨和规范。十年的感悟,像一粒缓释胶囊,在后来的科研生涯逐渐起了作用。十年 , 没有虚度的十年。 我和我的研究生同学,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自然也是拥护者。那几批的研究生同学的年龄谱很宽,有一个共同点,比较不怕困难,比较能承受失败,比较豁达乐观,比较不怕改行换门,比较善于跨学科交流(因为每个专业的学生不多)。 研究生同学聚会上,侃了一个关于科研生涯的朴素描述,人生科研忧患始。没有项目时,忧的是找项目, 有了项目后,忧的是完成项目,完成项目后,充满成就感的喜悦可抚慰两三年的辛苦,然后得一夕几夕之安寝,起视朝阳,又开始找新的项目。真的是“进亦忧,退亦忧”,“始亦忧,止亦忧”,所幸这种“忧”不是那种悲观的愁白头的“忧”,而是一种进取的带微笑的“忧”,否则就不可持续发展了。 盘点一下,忙了五个五年计划,主持纵向项目十三项(国家自然基金及配套国际合作项目 8+2 项,博士点基金,教育部优秀年轻教师科学基金和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分项目),及一些横向项目。在统计的意义上,比在京城的同学差,比 ” 在那遥远边疆 ” 的那些同学好。真的,和国运、天时、地利比起来,个人力量太渺小了,尽力了,就知足吧。 一位中学同学到家里做客,说是要“考察科学家工作生活”,考察结论是“清水苦瓜”,称难吃下这份苦。 OK,尽管 人家看起来是“苦瓜”,只要当事人觉得是“苦瓜炒肉”,是在 ”Enjoy life, :Enjoy research , Enjoy technology”, 就可以“吃苦不觉苦”,这份事业就还可持续发展。当然,把“清水苦瓜”变为“苦瓜炒肉”的过程除了心态烹调( psychology cooking, 这是批判的武器 ),更重要的是物理上有张有弛的安排 (Physical processing ,这是武器的批判 ) 。 常有年轻教师来倾诉申请基金之难,描绘受到的压力之大。网上已经有很多关于申请科学基金项目的经验,不再重复,再补充几条。 1 .留心观察,他山借石 。一位著名的画家说“外师造化,内得心源”。自然世界、社会生活时不时会给有准备的人以启示。计算机科学中,遗传算法,鸟群算法,蚁群算法,基因表达式编程( Gene expression Programming, 一种数据挖掘的新方法),都是计算机科学家向大自然学习的成果。社会的需求,常催生新奇之产品;生物的启示,常指示造化之神工。他山之石启发出来的思维往往是原创;我们在作关于基因表达式编程的第一个基金项目过程中,偶然一次看关于“生物转基因技术”的科普节目,启发我们申请并得到了新的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转基因表达式编程的数据挖掘”。 2 新、深、实,严 。 (a) 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是基础研究项目,为未来几年、十几年的技术实现修桥铺路,是在科技大兵团到来之前占领知识的制高点;“新”是第一重要的。在评审基金项目时,常为年轻人的奇思妙想而拍案叫绝,每每看到这样的项目,耳目一新,倦意顿消,自然会给出好评。 (b) 深刻、深入,关于关键技术和突破点的阐述应能说服评审人,申请人不只是有奇思妙想,还进行了深入思考,让评审人相信,这笔钱给他不会扔在水里;( c )实在、实现。计算机科学的研究成果,是骡子是马,都要在计算机上遛遛,常常要求实现原型等等 ; ( d )严谨,展示“我是认真的”。稍有失误,就会像埃蒙斯在高手如云的奥运会射击场,只好蓄芳待来年了。 3 常虑则小虑,不忧有大忧 ,丰年备歉,积累后劲。基金项目周期一般三年, 第一年为项目展开奠基,不会轻松,可能没时间思考下一项目。从第二年,研究者心情愉快,此时可随时思考“ What is my next project?”, 每读一篇论文(包括高级科普的和外学科的),每听一个报告 都有四问:“人家做了什么,人家还没有做什么,我可以做什么,可以作为下一个项目吗?”,经过一年的酝酿,到第三个年头,就要为下一个项目做点预研, 例如发表一两篇预研的论文,在申请书提交前的半年,就开始和研究生讨论、写提纲,甚至开始填写申请书了。常虑则小虑,否则,不忧有大忧, ” 丰年备歉 ” 不是新思维,哲人先贤早有论述,刘伯承元帅在淮海战役中说:“吃一个,夹一个,看一个” , 可称为三阶段战役思想的典范。 4 愚公移山,贵韧贵梦 。如果总体批准率为 20% ,自认为水平在前 50% ,则中标率 40% ,这小于掷硬币的概率。常有人调侃,中标了是意外的惊喜。当拿到非常客气委婉的 reject 通知书时,认真的年轻人都是痛苦的,短则默哀三天,长则难过几月。建议去吼两嗓子,特别推荐唱“水手”:“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认真读评审专家的意见,明年再来,按中标率 40% ,愚公移山三年,中标率 1- ( 1-0.4 ) ^3 =78.4% ,( 需要一些条件才成立,去创造这些条件 ) ,好在有梦不觉三年长。 上述四条。 可视为一种启发性知识( Heuristic knowledge )。在计算机科学中,启发性规则是欲解难题(例如 NP 难题),而又无确定的多项式算法时,不得已而采用的近似规则,大多数情况下有效,但不保证 100% 成功(先天免责的 J )。 例如 “三思而行(思危、思变、思退)”和 “当断不断 反受其乱”是两条有冲突的启发性知识,历史小说中,左右丞相常常引用这两条,或辩论于庙堂之上,或较量于江湖之远,引用这些知识来启发君王 : “Follow me” ,最后责任还是在决策者。 又例如“在森林中迷路时,跟着小溪走,一般会走出森林”,是一条启发性知识,它也可能引导使用者走进群山中的火山湖泊,而不是走出丛林。 启发性知识,仅供参考。 相关博文(基金与科研系列) 评审别人亦学习--参加973复评的体会 我和我的研究生同学, 科研生涯及基金申请 科技春耕时节的那道风景线-----基金漫谈 基金申请书要关注标志性成果 单篇论文成本(论文支持度)的上升是科研新人的福气 (p) 青年学者有点累 – 议多彩的人才计划 秋季的收获与浪漫---看着同行们慢慢变老 其它系列博文的入口 唐常杰博客主页 科学博客主页
个人分类: 教学科研|26457 次阅读|25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20: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