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闲言碎语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闲言碎语

相关日志

闲言碎语之黑暗和光明
yangfangimr 2010-6-8 17:36
我害怕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是一种由衷的恐惧。我在黑暗里静待黎明的光芒!我逐渐习惯了黑暗,眼睛像猫一样适应了在黑暗中摸索,我知道黑暗在一点点消退,而光明它必将来临。 在黑暗和光明的周而复始中,我的恐惧在渐渐减弱。我习惯在黑夜里盯着天花板沉思,但也许什么都没想,这世界原本就是一种虚无。我十岁以前在父亲出差买回来的一本《大千世界》里看到一则小故事:西班牙一个小男孩在自家屋里的水泥地上看到一张人脸,会说话,我一直很神往,但也很害怕,我不知道要是我碰到这种情况会怎么样?我一直担心黑夜里我盯着天花板时也会看到一张脸,我该怎么应付呢? 父母总是一躺到床上就闭上眼,一会儿就传来轻微的鼾声。寂静的黑夜是属于我一个人的,思绪大得无边,我很可怜大人,他们一点儿都了解我,也许我想得到的比他们多得多,但我很知趣地闭着嘴什么都不说,我不想让自己千奇百怪的想法吓坏他们,我可以扮演一个无知的孩童。我五岁时假寐看母亲掏我口袋里的两个五分钱,然后又给我放回去,母亲喊我也不应,假装睡得很熟,孩子的思维很奇怪! 小时候曾经一直很担心黑夜里熟睡时强盗会来家里偷袭,每次睡觉前都放把铁质工具在枕旁,我是一个没有安全感的孩子!我只敢在白天看古文版的《聊斋志异》,我觉得在阳光下我可以把它当小说看,光明可以稀释黑暗。 在黑暗和光明的周而复始中,我坐在黑夜里静待黎明!
个人分类: 闲言碎语不成章|4444 次阅读|2 个评论
闲言碎语之今生和来世
yangfangimr 2010-5-31 10:01
今生你是不是总有稍许的遗憾,觉得很多事情做得不够好,觉得人生不完美,觉得做一个人太累!如果真有来世,你愿意做什么? 我在黑夜里冥想,如果有来生,我愿意做一棵树,长在高高的山顶,我会故意长得歪歪扭扭,奇形怪状,我不要再做社会的栋梁,世人看我不成材自然不会砍伐我。我在山顶呼吸清晨的露珠,风拂过我的枝条,鸟儿在我身上搭建巢穴,清晨为我唱第一支歌,我自由自在地生长,雨露精华为我提供天然的养料,也许我会活好几千年,也许我会得道成仙,我就这样做一棵树,矗立在山顶,看风云莫测,世事变迁! 我还想做一条鱼,在杳无人烟的世外桃源里,在一汪清泉里嬉戏。泉的 旁边种满了桃花树,春天里桃花盛开,花瓣落在我的身上,清香扑鼻,我自由自在的游来游去,不用担心渔夫的追捕,不用担心天敌的厮杀。如果可能,最好是让我做一条美人鱼,还能留着长长的头发,坐在泉水边梳洗打扮,就算只是一条鱼,也要打扮得漂漂亮亮。 我还想做田野里一只狗尾巴草,在春风里摇摆,就算没有玫瑰的容颜,也有最天然的风韵。春风里我趾高气扬地歌唱,身边的小草就是我最好的伙伴,如果哪个调皮的孩子扯下我的骄傲,我会叹口气接着生长,根还在土地里,希望就会继续萌芽! 如果有来生,我还想再做一遍自己,这样我就可以避免以前的错误,我会小心翼翼避开所有的伤害,我会努力弥补以前的遗憾,我会对父母更孝顺,做姐姐的好妹妹,做弟弟的好姐姐。不过再做一遍自己,多多少少会有些乏味,人生不可能跨进同一条河流,我也不可能重新从头再来。 如果,如果真的有来生,你想做什么?
个人分类: 闲言碎语不成章|4040 次阅读|4 个评论
闲言碎语之幸福和人生
yangfangimr 2010-5-28 09:09
和父亲聊天,父亲总是叹息我的人生太艰苦,不像姐姐的人生一样很幸福!我实在不知道应该怎么接话?其实我觉得自己的人生挺幸福的! 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人心里有一千个对幸福人生的定义!父亲是这么定义的:姐姐和姐夫两口子有房子,有孩子,工作也不算累,这是幸福;而我和大头读了这么多年书,没房子,没孩子,以后工作还得动脑子,这是活得累。 父亲还会时不时给我举一些例子:我小学时某个同学,人家读完师范直接在市里高中教书了,现在高中老师待遇可好了,言外之意就是我读这些年书亏了;我初中时某个同学,人家直接读的中专,十几年前就在小学教书了,这十几年我比人家少赚了多少钱!最后总是长叹一声做总结:你工作时间比人家晚了很多年,到时候没工作多少年又该退休了,你这辈子真是幸苦! 可是我觉得自己很幸福,年少的时候专心读书,读千卷书,行万里路,开阔自己的视野,在不同的城市学习和生活,认识不同的朋友和同学,体验南北城市不同的文化和风情,评味不同地方的美味和特产;人到中年后安定到一个城市工作,专注于自己的工作,做自己喜欢做的事,看自己喜欢看的书。这不是幸福吗? 人和人之间的人生不同,是因为每个人的经历不同。每个人的人生都是自己的选择,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对幸福的感觉。
个人分类: 闲言碎语不成章|3758 次阅读|2 个评论
闲言碎语之无知和无畏
yangfangimr 2010-5-27 12:02
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是因为无知者无畏吧! 小时候乱七八糟只要能找到的闲书,不管武侠的,言情的,历史的,现代文的,文言文的,章回的,短篇的,这么着跟你说吧,只要是纸上有字的,我都能看得津津有味。小时候觉得书籍真是贫乏,有时候无奈的我只好反反复复看手头的一本书,直到我看着上一句对白立马就能想起下一句时,才忿忿地放弃。 我那时候一直觉得自己懂得挺多的,我知道武功内力顶顶厉害的可以传音入密,而造诣更高的可以千里入密。我在小学三年级的课堂上是这么造句的,珍贵管家托着一块名贵的宝石斥责下人,这么珍贵的东西,为什么不献给王爷?老师让我在课堂上念出来,把老师乐坏了,小说看多了就是这种后果。我总感觉生活的空间太狭小,不够我这个有为青年大展拳脚,这是典型的无知者无畏! 转变是从读高中前夕开始的,学得越多我就越明白自己其实很无知,对前面未知的世界开始畏惧,为遥不可知的东西深深地担忧,我对着初中的课本担心高中课程的艰难,我读高中时面对全市各个乡镇的尖子生担心考试成绩会一落千丈,我读大学时担心自己会过不了英语六级,我读研究生时担心自己什么都做不出来无法正常毕业,我读博士时担心自己发不够英文论文。 知道的东西越多,接触到的未知的东西也越多,心里便越惶恐,此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换无涯,我注定要打个败仗! 我站在自己知识的圈子里,蚂蚁一样一圈圈地扩张,而未知的周长也成倍地增大。想像《老人与海》里的主人公一样,拽着鱼骨头豪气地宣言:能打败我的只有我自己!无奈却还是低下了脑袋,我开始担心工作后我是否是个称职的科研人。 对未知的世界我充满畏惧,我唯一知道的就是其实我一无所知!
个人分类: 闲言碎语不成章|5085 次阅读|4 个评论
闲言碎语之自卑和自信
yangfangimr 2010-5-27 09:27
我一直相信每个自信的孩子小时候一定自卑过,是心底那点小小的痛刺伤了他,他才发愤努力,咬紧牙关坚持着不放弃,用一次次地成功向世人宣告他的自信! 月光下有他小小的悲哀,也许是他身高比别人矮,也许是他比同龄的孩子胖很多,也许是她长得不够可爱,也许是她出身贫寒,也许是成绩不够靠前,也许是期末没有他的奖状,也许是玩游戏没有小伙伴灵活,也许是那双已经破了洞的运动鞋,也许是老师一次无心的斥责,也许是家人一个鄙夷的眼神,也许是身体上天生的缺陷,也许是他性格不够外向。总之,是一个特定的时刻,内心关于自我的意识开始苏醒,他在渴望认同和鼓励的道路上遇到了挫折,他知道自己在某一方面比别人差,他偷偷地哭,他无声地抽涕,他心底开始有了小小的自卑,像黑暗中吐着蛇信的毒蛇,一点点吞噬他的微笑! 意志力软弱的最终被黑暗吞噬,自卑太多的孩子慢慢远离了阳光的照射,长大后他在人群里讪讪地笑,忍受别人的调侃和嘲讽,慢慢变得麻木和漠然,自卑孩子的眼睛总是躲躲闪闪,他们不自信,他们不相信自己身上原本有改变整个世界的潜能!意志力坚强的绝不服输,他们正视自己的弱点和自卑,在每一个方向积极努力的改善,勤能补拙,他们用一次次可以看得见的成功来扑杀自卑,长大后,人群里他自信的微笑像阳光,可以感染很多人! 面对自卑的孩子,不要总是斥责,多一点鼓励和微笑,多一点关怀和爱心,也许他的世界真的会不一样!
个人分类: 闲言碎语不成章|4983 次阅读|17 个评论
闲言碎语之理想和心愿
yangfangimr 2010-5-26 08:53
我总觉得理想一般是自己的,而心愿通常是长辈的!你看看,我总有这么多我觉得,我闲言碎语地诉说的终究只是我的思想。 我的理想总是在不断变换,小时候盼着上学,年初就开始盼着过年的新衣,期中就开始盼着期末,升了初中盼高中,上了高中期待大学,大学时想着读研究生,读博时盼着毕业,在家时畅想外面的精彩,在外时期待归家的喜悦。高中时理想是做个伟大的科学家,博士时理想是做个称职的科研工作者。我的理想似乎越来越小,从追求卓越变得接受平凡。 父母的心愿也在不断变化,小时候的心愿是我们不生病,初中时期望我们上重点高中,读大学担心我们找不到工作,工作了担心孩子找不到对象,结婚了害怕孩子买不起房子。父母的心愿总在改变,不变地是一颗担心儿女的心,希望孩子比自己过得更幸福。 有时自己的理想是父母以前没有达成的心愿,这理想就有了双重的分量,沉沉地压在孩子的肩膀,农家里走出来的孩子背负的是整个家族的期望;有时自己的理想和父母的心愿有了冲突,两代人的代沟最终变成无言的叛逆和深深的伤害。 你的心愿是我甘愿背起的负担,我的理想是你脸上恬淡的微笑。前半生为自己的理想担心,后半生为孩子的心愿揪心,人这一生,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安心,坦然面对自己的内心,无愧自己的良心?
个人分类: 闲言碎语不成章|4215 次阅读|5 个评论
闲言碎语之平凡和平庸
yangfangimr 2010-5-26 08:51
小时候小说看多了,一心以为自己会变成一个伟大的人,高尚的人们面对我的骨灰将会洒下真诚的泪水。我无数次设想那样的场景,然后把自己感动得要哭!然而在岁月地雕琢中慢慢发现自己实在平凡得很,人越成长便发现自己离伟大越远,这茫茫人海里,我注定只是一个平凡的人!世上伟大的人少之又少,大多数都应该是平凡或者平庸的吧。 我出生,我离开,我用什么方式证明自己曾经存在过?死亡的曾经存在,存在的注定死亡,在这不断循环的生死中,历史铭记下谁的名字?我不愿开口说话,一旦张口我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我将开口,同时觉得空虚;我闭紧嘴巴,我知道自己在思考。我宁愿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平凡,也不愿在喋喋不休中变得平庸。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习惯静静打量身边的人群,默默地看,默默记在心中,也默默地一句话都不说。声称自己伟大的实则平庸,伟大是在别人的心里,不是长在自己的嘴上;伟大是经得起历史长河的洗涮,不是短暂的昙花一现。我欣赏那些坐在冷板凳上追逐最初梦想的平凡人,我钦佩那些浮躁社会里还坚持自我的平常心。 自封地伟大并不伟大,追求伟大的平凡会渐渐露出光芒,势不可挡!高中时看《平凡的世界》,爱不释手,是我慢慢开始了解组成世界的终究是大多数的平凡人了吗? 平凡就平凡吧,只要不是平庸。 追求伟大,接受平凡,拒绝平庸,静看岁月长河里最终留下了谁的名字?
个人分类: 闲言碎语不成章|3405 次阅读|2 个评论
闲言碎语之孤单和寂寞
yangfangimr 2010-5-25 15:00
我总觉得孤单是属于一个人的,而寂寞是属于一群人的! 一个人躲起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这是孤单!敲击键盘的达达声,翻过书页时的沙沙声,清晨树梢的鸟鸣声,风刮过的呼呼声,大雨敲击窗檐的滴答声。童年时我害怕这种孤单,对黑夜有无边的恐惧,一个人被锁在家里我会放声大哭,我害怕环顾四周看不到一个亲人的无助和孤单,我害怕热闹的人群中和母亲走散时的彷徨和心慌,我害怕和大多数人意见不同时的孤立和无援,我害怕被老师斥责时的手足无措,我害怕身处异地时的陌生,我希望走进人群中证实自己并不孤单。这是一个孩子对孤单的胆怯和茫然。成年后我喜欢这种孤单,我讨厌别人滔滔不绝地对我诉说,我讨厌一群人嘈杂地打闹,我讨厌喋喋不休的吵闹,我烦得要命脸上还要挂满微笑,真虚伪!我喜欢安安静静躲起来,安安静静地看书,安安静静地敲打文字,安安静静地对着天空冥想,没有什么来打扰!我愿意微笑着在孤单中醒来。 一群人都忙着,做着维持生计的事,这是寂寞!日复一日的文献,年复一年的实验,测不完的数据,改不完的论文,一群人低头蜷踞在实验室,为缈不可知的未来努力,为好似光明的前途奋斗,也许是童年的一个伟大的梦,也许是现实中一张真实的文凭,也许是心甘情愿,也许是迫不得已,脸上刻满了寂寥,神情充满了无奈,望眼过去是无声地诉说,走进其中是彻骨地冰凉。这种生活有人比作坐监狱,表现好的可以提前出狱,表现差地只能延期,我体会过那种无声的寂寞,是一群人的寂寞,也有被接收时的快乐和满足,但那是短暂的,漫漫长途中更多地是沮丧和焦灼,对前途对命运的茫然和无措。可是,这个行当注定要耐得住寂寞,一次次负重里前行,一次次痛苦中跋涉,一次次在黑夜里叩打自己的灵魂,一次次在黎明前询问自己的内心,一次次告诉自己要坚持,一次次睁大眼睛忍住泪水,在如黑夜一般无边的绝望里坚持着不放弃。寂寞,原来是一群人的选择! 小时候,什么都怕,怕孤单也怕寂寞,看着黄鼠狼逮家里的小鸡怕得要命,在日落里无望地哭泣,我不知道应该怎么对付它;长大了,就要坚强,欣赏孤单享受寂寞,看日出看日落看花开看花落,装着很坚强狠狠地打击前进路途中所有的纸老虎,睡梦前挂一个微笑在脸上!
个人分类: 闲言碎语不成章|3893 次阅读|2 个评论
闲言碎语之男人和女人
yangfangimr 2010-5-14 10:50
男人大抵认为女人活得快乐,没有家庭的负担,没有事业的攀比,国家还给特批了一天叫三八妇女节。做一件事实在干不下去了,大不了嫁人,干的好不如嫁得好,你看看人家李嘉欣;做得好那是事业有成,大家恭维你是女强人,自己买花自己戴,倒也别有一番滋味动人。 男人嘛,打掉牙齿和血吞,领导批评你活该受着,再苦再累你得扛着,养家糊口的大任你得担着,哪敢轻易说辞职?就算长得稍微帅气点,碰到个有钱的女人,那也得躲的远远的,要是让被人看到了,被叫做小白脸,真丢不起那人!男人嘛,不就图个脸面吗?房子涨价了,同事升职了,结了婚的妻子嫌你窝囊,没结婚的人家要求有车有房没爹没娘?这个世道怎么了,做个男人这么难?别看街上天天放着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你大庭广众之下哭哭试试看,唾沫星子淹死你,没准儿当你是神经病。如今社会发展了,时代进步了,男女平等了,女人开始抢男人的饭碗了!男人怎么办,隔三岔五开始进幼儿园?男人呀男人,命苦你得怨自己,三五岁的娃娃你怎么忍心下得去手呢? 女人大抵认为男人活得滋润,各个行业的老大都是男人,顶尖的高手那也是男人,国家给了一天妇女节,那是对女人别样的歧视!一件事做得不好,人家撇撇嘴,不过是个女人罢了!你要是做得好了当了女强人,人家暗地说你是老姑婆,那么厉害的女人谁敢要?这第三种人的称号肯定是男人发明的。 女人嘛,在古代要三从四德,在现代也不容易!单位不能做的太差劲,你毕竟是个职业女性;家庭也不能撒手不管,男人回家那都是大爷派头,不给你添乱就算万幸!两头都要好,贤妻良母的角色也不好扮演!累就累点吧,咱忍着,多年的媳妇总能熬成婆。压力太大了,梨花一枝春带雨,哭就哭吧,如今做个女人也不易,顶多有人说你太娇气,社会对女人的眼泪还是宽容的!只是哭完你还得继续生活,时代进步了,社会发展了,男女完全平等了,大件产品也要 AA 了,男人还指望房子你也付一半呢!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是一个默默付出的女人,一个成功女人的背后大多是一个让她伤心的男人。女人呀女人,谁说你的名字叫弱者?总之不像男人那么残忍,逼急了顶多 window shopping !
个人分类: 闲言碎语不成章|5476 次阅读|8 个评论
这年头为啥卖票的电话号码最牛?
zhangxilin 2009-10-2 17:41
这年头是一个吉祥数字的时代,8字到处有,9字漫天飞。奥运要选在2008年8月8日晚上8时开幕(要按照24小时制就是20时,所以我们宁愿说晚上八时),还在犹豫是否要结婚的小青年错过了2008年8月8日懊悔不已,屁颠屁颠赶紧的在2009年9月9日办事了。 数字对于中国人而言,尤其是吉祥数字,已经完全超越了数字本身的含义。大家用手机选号、上车牌甚至办理银行卡时,对于数字极其重视。这也就有了所谓的选号费之说和相应的市场。当然,一组最最特殊的数字给谁都不好,都有徇私舞弊的嫌疑。最后来个竞价拍卖,皆大欢喜。所以才有了牛叉车牌、牛叉电话号码之说。 根据这几年的情况来看,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我国最牛叉单数字重复的电话号码逐渐成为了各种订票热线的首选。由于出差和旅游原因,曾经打过一些牛叉电话号码,发现很难打--不是因为繁忙占线的缘故,而是我压根就没有几次拨对过号码。不信,你试试随便拨下以下这三组订票电话号码,看看是否有这种感觉。如果你能轻松地、正确地一次性就拨通电话,我就真的佩服你的从容、淡定和细致。因为我发现我自己每次遇到类似这样的号码时总是提心吊胆十分紧张地数着拨了几次8了....为此,心理一直在嘀咕,这么多的8的电话号码最终却怎么还不招人喜欢啊?难道从内心深处我们并不喜欢8么? 四川航空订票:028-88888888 长沙华航商旅订票:0731-88888888 印象丽江订票:0888-8888888
个人分类: 闲言碎语|3611 次阅读|0 个评论
60周年阅兵电视直播观后感(转帖)
zhangxilin 2009-10-2 09:55
60周年,士兵们把脸操练成黑色和血色,把靴子操练成残疾,各部分协调统筹,连天气,部队都硬给调成了大晴天,各就各位,万事俱备,就等ccav现场直播了。 国庆日,一架直升机从头领掠过,开篇的镜头还算气势磅礴,很不错,可后面,就惨不忍睹了,完全没有表达出应该表达的效果来。 导播能够说清楚一件事情的武器只有一个,就是:镜头。导播首先要做到的是:把事情叙述清楚,当然,他要用电视的手段,调动摄影设备,摇臂也好,飞猫也好,固定机位也好,机载移动设备也好,,一切的手段,来把国庆阅兵这个事情叙述清楚。 可惜。 (1)事先缺乏准备。至少包括两个方面:机器放在哪个位置?镜头如何切换? 这两个基础的方面第一个需要知道阅兵的流程,第一步是做什么,然后,依次,等等,分别在哪个地方作为起点和结束点,最好的机位和角度在哪,有没有对光线的要求,如会不会逆光等。有了这个讲述逻辑,再去细化镜头和抓关键节点。 在仪仗队升国旗的叙述中,仪仗兵从哪开始,哪个地方会踢正步,哪个地方会亮剑,哪个地方哪个兵会升起国旗,然后安排镜头切换的时间,在这个流程中,大概多长时间,可以切换出多少个镜头,这些在头脑中预演后,才能提前准确切换到最佳角度的机位和极具冲击力的特定动作,可惜,本次直播在分列式和装备检阅两个环节,不但角度问题多多,而且基本没有抓到有冲击力的关键性动作,都是动作完成后的滞后跟抓。 (2)对历史阅兵镜头切换没有学习。如果转播没底,可以去翻看国内国际是如何抓镜头的,什么景别、什么角度、多长时间,切换了哪些细节,,这些不知道是导播觉得自己胸有成竹还是自我觉得够用了,实际转播的时候,一塌糊涂。 具体说说导播犯的几个大错误: (1)镜头语言混乱(致命),作为大众传播载体,电视依托镜头语言,来交代事情的时间地点要素,以及起始发展结果。所以,有很多镜头不是想当然地切换。 第一个镜头,必须告诉受众准确的空间,建立事件叙述的明晰的空间概念,而不能让受众看第一个镜头就建立一个混乱无序的空间感受,(第一个飞机航拍的很漂亮,也很宏观,我们知道了是在天安门搞庆典。这个可以作为模板,搬到阅兵式上,可惜,后来不是这样的。) 我们可以假想一下,如果分列式第一个镜头是正面的大全景,效果会怎么样?这个镜头直到反复在侧面切了若干个镜头后才有短暂的惊鸿一瞥(镜头剪辑的时间机械化,3秒一变,而忘记了不同景别需要不同的镜头时间,不同的表意需要不同的时间,当快则快,当慢则慢! 没有大全景的交代,空间感就建立不起来,观众就会困惑:这些人从哪来的?怎么就走到这里了?其次,大全景是表现宏观场面的必须镜头,有了这个大全景后,后面的镜头切换才会有合理的逻辑。 第二个镜头,仪仗队方队的小全景,镜头集中到他们这一个方队,给一个群像,同样,必须是正面的,而不能是侧面的。 第三个镜头(也可以是一组),我们可以拍侧面了,但切忌逆光的侧面,对侧逆的偏好与滥用这是本次转播最大的败笔之一,大量的逆光、且景别全景不像全景、近景不像近景的镜头,完全破坏了一场庄重严肃的视觉盛宴,让大家感受到的是局促、狭小和压抑。 第四个(也可以是一组)镜头,我们可以抓特写,如旗手、如一些有特色的脸庞、整齐的脚步等。因而,一个成型的转播景别切换应包含大全全中近特、甚至大特写的逻辑顺序,或许是央视导播不屑于这种小儿科的基本功,可玩高级的又没玩起来,最后的结果是镜头完全没有体系,变成了流水账:队列前两个人敬礼摆腿走人。你还不知怎么回事,人就到了,还没看全,人就过去了。那个忙乱,就好像着急赶场一样。 (2)转播理念僵化 如果说第一个方队属于试验,那么转播第二个方队的时候,就应该意识到要对某些镜头进行调整。由于导播把大部分主镜头机位设立在了天安门城楼一侧(北面),故拍摄的时候,机位形成了侧面逆光的效果,这些机位被导播当成了主机位不停地来回切画面。 非常可惜,后来看到南面也有镜头,正面也有镜头,表明正面和顺光侧面都有机位,当我们看到正面大全的时候,画面正、视角宽,整个阅兵方队一览无余,顺光侧面拍摄的时候,蓝蓝的天,装饰一新的城墙,视角上几多舒服。 可惜,导播没有意识到摄影其实是光影这个本质,一厢情愿地继续侧逆、侧逆、侧逆,于是混乱、混杂、压抑、小气之情被导播一步步地酝酿出来。方队没了气势(犹如挑刺一样的视角扫出不整齐)、士兵没了阵容(就不给你看正面全景),还没看清楚来龙去脉,人就过去了。反正就一个感觉:他们在踢,踢、踢、踢,很2也很无聊。 (3)导播没有叙述清楚这些事情之后,人们自然体会不到阅兵的意义,啥阅兵啊,不就是走着走着就过去了。其实不是,他们通过走分列式来表达他们的精、气、神,表达中国军人的精神风貌。走正步是他们的一个表达方式,导播失败啊,完全无视他们的语言,而自我地不停侧逆侧逆。按照自我的理解,阅兵就是踢踢踢,于是士兵的正脸以及整个阅兵方队的正面,除了仪仗队等少数几个一闪而过,其他的基本没有,士兵只有手和脚,像机器一样,摆、踢,然后过去。欲哭无泪。似乎他要告诉大家,我就不正脸看你,咋的? (4)摄像机还有一个视角意义。很多时候,摄影机代表了观众的眼睛,当然,除了主观视觉之外,还会有客观视角。有时候,为了需要,会在主客观视角之间进行切换,从这个角度看,那些正面大全景的缺失实际上一个重要作用就是:间离。把观众的全面的看阅兵的视角封住,不让你看。取代以狭小的、带仰视的、还看不清人脸的镜头,来增加你内心对阅兵的压抑感受,因为,从第一个镜头开始,他就开始在离间你,不给你想看的,而给你看的,又是画面残缺不全或曝光严重不足(因为逆光,又懒没开手动调节光圈),要把你从故事现场拉走。 (5)举个更细微的例子,在hu坐车检阅部队过王府井的时候,大家都看到了镜头里的那个东芝的广告牌的镜头,其实这也不是什么大的问题,但足以表现这个导播完全没有意识。如果有意识,可以用小景别限制观众的视角,让你看不到这个,实在不行,换一个角度的机位,但这两点都没有,这个傻子傻乎乎地盯着这个镜头毫无感觉,(东芝老板高兴的很,在这么重大的场合,还是在h阅兵式出现的,这么多人看转播,免费做的超过5秒的广告,那个广告真他娘的挂得好,当然,导播也功不可没)。 (6)ccav真不行,建议以后国家在重大场合搞竞标,哪个台方案好,转播技术好,就给谁做,私人的国外的,也行。 这次的亮点在飞机,导演除了偏爱侧逆之外,还偏爱玩前后景,前景摆一个兵,后景是方队、装备部队,但这两个叙述都不成功,原因前面说了,侧逆的角度和不合理的景别已经破坏了整个叙述的基调。 而空军由于有了距离,空地的空间差,前后景有了效果,而曝光不足也没有再出现,因为空地的存在,仰视的视角变得合理,因而,对这部分转播没什么意见,但最后15架女兵方队的转播再次出了问题,我一直以为是5架,而不是15架。原因在于转播女兵教练机的时候,导演突然改变了叙述的方式,而这种方式的毫无症兆的跳跃,让大家觉得他们是在说同一批飞机,而不是3批。 其他可批的地方还有很多,懒得批了。 原文地址: http://club.china.com/data/thread/1011/2705/64/37/0_1.html
个人分类: 闲言碎语|3816 次阅读|0 个评论
向刘翔、程菲致敬
王铮 2008-8-18 12:09
程菲失误了,我就担心刘翔,因为对他们个人的民族期盼太大。果然刘翔因为脚伤,在现场放弃了。在竞赛方面他们失败了,然而我仍然向他们致敬,他们承担的压力太大了。年轻人,向美国人埃蒙斯学吧,一切笑一笑,路还长。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995 次阅读|3 个评论
从武松的故事想到的:造反集团生命周期的五部曲
热度 4 王铮 2008-8-16 23:03
【按】回应步兵网友,再写一个。 接着看电视剧《水浒》,武松的故事就开始了。武松从一个有为青年走到造反者,揭示造反集团形成的过程。 一、 非最底层有正义性人士挑战社会的不公平制度:在《水浒》中,武松杀潘金莲是个国家公务员,不是郓哥那样的最低层,他具有社会地位。可是由于法庭的不公正,武松感到了压抑和不可接受的精神恐怖,他选择了挑战制度。在 《水浒传》里,鲁智深也是从挑战不公平开始,他试图避开不公平,然而社会已经发展到不公平渗透到每个降落,总是挑战他的良心。这些社会非最底层人士,明显感到对他们早先热爱或者关心的社会的不满,所以走向挑战制度。这些人,一般不是社会底层的,因为社会底层往往已经失望了,失望使得他们没有创新或者说挑战欲望。与他们结盟的杨志就是这样的典型失望者。一般来说,原来地位越高,失望的过程就越漫长,后来造反的意志就也坚定。林冲就是一个典型。所以《水浒传》、林冲、武松、鲁智深都是后来不愿意投降朝廷的人。这些人一开始就形成了一个正式团体,因为他们有正义感作为思想一致性的基础。 二、 社会最底层作为造反者的支撑力量并且分享造反成果。武松、鲁智深、杨志上了二龙山,谁支持他们呢?那些最底层的人民成为了他们的喽啰,造反为这些贫困无助的底层民众带来了希望,所以他们追随有一定社会影响的武松、鲁智深了。这时候他们形成的一个组织。这个这种组织的成员,参与造反,享受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生活,于是利益又吸收了更多的人,只要这个底层社会人员众多,造反组织就一定形成。我们还可以看到,在俄国十月革命时开始是下层军官造反,而广大士兵和贫困的工人农民追随而来。这些下层人士早就盼望这改变现状了。具有创新精神的下层官员或者下层中产阶级成员为他们带来了勇气和组织经验。 三、 思想家出现促进分散的造反组织的结盟。造反组织出现后,下层中产者的问题就暴露了,他们没有系统的理想和充分的组织经验,时刻被前途问题困扰着。在《水浒传》里,宋江作为一个有思想的人员,联合了二龙山、 梁山等集团的造反者,为他们提出了一个组织理想替天行道,提出了一个满足他们正义心的可行目标贪官污吏都杀尽,一心报答赵官家。于是他们的组织就壮大了,具有震撼性的造反力量。在十月革命时,列宁及其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回到了俄罗斯,他们为下层军官和工人、士兵提出了理想。结束战争,建立工兵代表苏维尔。这个组织理想为全体造反者指出了方向,也告诉他们所担心造反前途是光明的。这时造反集团结盟和扩张了。 四、 组织的一体化、有序化和组织重组。造反集团联盟后,由于有各种利益集团,各种文化差别,他们面临这内部冲突。这时,造反组织需要一体化,这个一体化需要分出等级结构,确定组织领袖。在《水浒传》里,宋江开始了梁山泊英雄派座次,确定了自己的领袖地位。后来上山的卢俊义发挥了自己的组织才干,让造反组织有序化了,而且重新部署了兵马,让组织重组。这种情况,在十月革命后,由托洛茨基和斯大林完成。前者完成军事组织,后者完成政党组织。斯大林后来的地位不可动摇就是因为他的总书记职务。不过这个为完成组织有序化的人必然得罪个山头的领袖,这就注定有朝一日当领袖抛弃他或者领袖去世时他遭到几乎所有人的反对。这个组织天才被打倒了,他建立的组织会被新的领袖继承下来,因为个山头领袖已经从有序化中获得了利益,只不过他们要报二把手整他们的一箭之仇。 五、 组织获得造反成果然后组织变质:在《水浒传》里,宋江的组织由于势单力薄选择了招安,招安后他们已经不是旧的造反组织,组织变质了。同样的造反组织,李自成的组织迅速变质,变质后原来的组织理想没有了依托,由于没有提出新的组织理想并且确定相应的利益分配模式,这种组织也就崩溃了。武松,选择了退出江湖,在杭州六和塔守着同道者的坟墓,守着当年理想的影子了。
个人分类: 我也说文化|6098 次阅读|7 个评论
中国女排输了,想说什么?
王铮 2008-8-16 14:25
中美女排对阵,中国女排输了,是在各赢两局的情况下,最后决战,被前中国女排队员郎平任教练的美国队打败了。网上有些议论,如果不是郎平任美国队教练,美国队就不可能那么熟悉中国人的打法,中国队不一定输。老一辈的人,对郎平有些忿忿不平,我的岳母就气得看不下去了。我想从网上找理由安慰她,一不小心看到有一个网友雪莲写道:郎平就是郎平,她是一个独立的女人,她有按自己意愿选择职业的权利,她有对自己工作岗位尽职尽责的义务。 我父亲一辈的认识,显然与雪莲不一样。在我岳母心目中,郎平是个民族英雄。在雪莲心目中,郎平是个人英雄。我想我岳母那个认识是中国主流思想影响的认识,他们都把奥运会看作了政治,看作了与国家命运联系的。在最近几年中,这个思想也不停地被强调。岳母一代,他们看到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锁,所以他们期盼着国家强大和爱国英雄。雪莲一代,面临着社会就业的压力和社会不公平的恶化,所以她们敬仰这个人主义的英雄。在郎平夺得奥运会冠军时,中国正在走向世界,中国需要有一个非东亚病夫的形象,所以郎平们的确是代表民族利益的,他们的胜利是民族的胜利,他们当之无愧的是民族英雄。经过近 30 年,中国已经走入了世界,体育强国的形象已经确立,东亚病夫的名字已经扔进了太平洋,所以一场比赛的得失,已经没有民族意义、没有国家意义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没有理由从中国人立场批评郎平了。同样道理,宣传郎平回国任教是爱国主义是没有说服力的。我有一年参加评审一个教材,在爱国主义的内容内,有一幅某个女运动员拿金牌的照片。我建议删除,我说:她也就是职业尽职获得冠军,万一她将来移民怎么说?移民后当然也可能爱国,可是对孩子不大讲得清楚。果然不出山人所料,她走了,还嫁了富翁。作为个人,她是一个英雄,她也的确为国家争得荣誉,有爱国的精神,但是把她上升为爱国主义的英雄和模范就不合适了。 由运动员的道理,我们推到学者回国。在 1950 年代初,学者要回国,受到麦卡锡主义的迫害,他们当然有爱国主义精神。以钱学森为例,他提出回国,就受到了关押。这样的学者不是爱国主义英雄是什么?再说钱三强夫妻,本身从事的专业涉及核工业,核科学家的迁移,就是在现代也受到有关大国的干扰。他们回国面临着压力,也面临着没有实验室,所以他们也是爱国主义英雄。钱伟长先生,身为右派,在珍宝岛冲突后迅速开展坦克研究,不计荣辱和待遇,不是爱国是什么?说到郎平,我不否认她可能爱国,但是回国任教的意义远远不能与三钱相比。郎平回国任教练,是一个专业选择,也是她从家庭妇女重新作为职业妇女的机会;所以当年算不得爱国,今年也算不得卖国了。现在中国强大了,有了一定的经济条件,人力资本廉价,还有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点。许多海外学者回国,是看中自己发展的机会,还有少数如基因皇后,陈进,带有诈骗目的。把他们抬升为爱国主义的英雄,与三钱相提并论,实在不负责任,影响了大量的留在国内的和早期回国的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当年钱伟长被划为右派,二级教授降为四级,人格受辱,子女遭殃。中美建交后派他出国,他没有留在美国。现在有些人稍有不如意就说还是不要回来的好,出国就联系机会重新出去,我不否认他们有爱国心,但是是比不上三钱的爱国情结的,所以不要用爱国主义的牌子压人,动不动就是说:反对我就是反对爱国主义,就像文化大革命是的棒子。其实,国内的学者,勤勤恳恳,在国内做了大量工作,就如陈忠和,当年作郎平陪练,坚持在国内当教练,他用实际行动爱着国。 时代不同了,雪莲一代,更多的强调个人价值,在吸引政策上,一味强调爱国主义,不如强调他们个人的发展机会。美国怎么样?学者或者运动员从国外回去任职,没有说他爱国;学者或者运动员到国外任职,只要不带着涉及安全的东西,也不能说他叛国。 最后,必须说明,奥运会在我国是第一次,它的召开,显示了中国国力强大,有助于提升中国负责任大国的现象和贸易谈判基础,也有助于世界和平,所以我们中国人要用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的政治热情来支持它;尽管我们强调分开体育与政治。至于一场比赛的输赢,已经没有多少爱国主义的意义了。 毛泽东有句名言叫: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男同志能做到的事,女同志也能做到。我照着套了一句:时代不同了,输赢都一样。美国人做到的事,中国人也能做到。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8983 次阅读|24 个评论
从潘金莲的故事想到的:共谋作弊的五部曲
热度 1 王铮 2008-8-15 22:06
这几天自己一冲动,与人争论了,想打住,就换个话题吧。 吃过饭,想转换一下头脑,看了 CCTV4 。电视里放的是《水浒传》潘金莲与西门庆偷情通奸一段。看了下去,居然发现通奸作为共谋作弊的五部曲,显示了某种特征: 一、 共同利益发现:在电视剧里,西门庆作为玩弄女性的权势人物,在随时准备着猎取对她有价值女性,所以对潘金莲一见钟情。潘金莲作为对于自己现有地位的不满者和希望扩张者,也潜意识寻找合作者。所以他们的偷情一拍即合,他们发现了共同利益。发现对方是共同利益的共谋者,这时是感觉到幸福的。不过这时这些参与者还是在一个非正式团体里,联系可能中断,相互关系不明确。 二、 从道德挣扎到利令智昏:潘金莲偷情后,或多或少感到了道德的谴责,特别是武大郎被打伤后。然而西门庆主动出击了,利益或者说性欲的驱动终于使她彻底地偏离了道德轨道,在自己丈夫那个爱着他的人病重时,频繁偷情。这时她表现得十分需要西门庆,性欲俘虏了她,她成为了利益俘虏。相应的共谋作弊被利益冲昏了头脑,他们也把利益追求放在了首位,他们形成了一个管理学上的正式的团体,尽管道德还不时困扰他们。他们进入痛,并快乐着阶段,同时也对旧有的爱人或者利益共同者开始了敌视。电视剧里,潘金莲从此不可后退了或者不想后退了,性关系被稳定下来,她在思想和精神上从属了西门庆。在共谋作弊集团中,这时出现了精神领袖和利益结构。 三、 带有恐惧的神圣联盟和克服障碍的犯罪阴谋:随着武松就要返回,面临着正义的压力,潘金莲和西门庆都感到了恐惧,这时他们都显得六神无主,互相依赖,即有所谓恐惧产生了爱。这对恐惧中的爱人或铁杆同谋者,都不知道怎么办?互相埋怨有又互相支持。这时他们可能是相爱了,谁也离不开谁。因此一个神圣联盟就结成了,他们在困境中期望解脱,所以纷纷独立出击。电视里,西门庆独立作出痛打郓哥的行动,潘金莲独立作出不治疗武大的的行动;但是独立出击强度低、效果差,这时另一个利益相关者王婆发挥主导作用了,为思绪混乱的他们解脱困境指出了路,共同策划阴谋。对于两个困境中的人来说,他们最容易接受,因为他们已经承受了太多的压力。西门庆与潘金莲作出了谋杀障碍武大郎的计划。对于潘金莲来说,她没有退路了,对于西门庆来说,他只有孤注一掷了。共谋集团这时的团体具有了向正式组织转化的思想基础和行动领袖,但是还没有转化。 四、 自我麻醉的不计后果的冒险犯罪:电视剧里,潘金莲和西门庆都知道,实行谋杀计划,他们就走向了犯罪。但是他们麻醉了自己,相信自己可以从万一中发现了美好的前景,于是,他们决定理想而奋斗了。理想为他们带来了正义的感觉和冒险的勇气,为了这种正义感,他们开始否定了过去的价值观,看破红尘。这样潘金莲尽管战战栗栗,但是正义感在激励着她。在日常的经济犯罪中,犯罪分子这时总是能为自己找到一个正义的借口的。这种正义的借口就为作弊团体成为组织完成了理论建设。一旦作弊成功,组织也就建立了。就像《金瓶梅》里潘金莲嫁给了西门庆。由于这个组织是在作弊下形成的,未来的组织是不可能内部公平和温馨的,共谋集团成员将开始新的残酷斗争;因为原来的压力消失了,团体的组织化就必须服从公认的组织准则,利益不惜重新划分。在《金瓶梅》中西门庆组织需要寻觅新的女人,潘金莲需要确定自己作为妾的等级。这种利益结构的重新划分,由于曾经的犯罪基础和良心否定,会表现出残酷斗争的;这种斗争的外部化,可能毁了这个组织。 五、 众叛亲离在正义惩罚中走向灭亡:在电视剧里,武松回来了。在得到有力的支持后,对作弊的反对者和作弊集团的外围人物与作弊集团对立。电视剧里正义的信仰者郓哥开始出来挑战,正义良心尚存的何九出来与通奸者划清界限,而且为了免受惩罚,当年团体的非核心成员王婆成为了最积极的最坚定的揭发者。正义的力量借助社会形成的正义基础和社会压力,这个基础是人类社会数千年的选择,开始惩罚共同作弊的团体。在这种情况下,共谋的利益集团集团成员开始走向灭亡,团体解体。 潘金莲的故事演化到现代,获得了一些中国人的同情,男性的同情者,或多或少是有些酸葡萄和标新;女性的同情者,是感受到了社会的不公。然而,无论同情与否,在这个过程中,作为女性的潘金莲是比西门庆更可怜的角色,也是一个自我丧失最多的角色。在共谋作弊中,也会有一方比另一方丧失更多的情况。所以他们的神圣联盟最后也就崩溃了。
个人分类: 我也说文化|7019 次阅读|14 个评论
替唱的解释:谢谢奥组委
王铮 2008-8-14 18:04
替唱,有了一个解释。按这个解释,陈其刚的说法完全是不负责任的。谢谢奥组委,谢谢他们说替唱不是为了(中国)的国家利益。我真想骂,TMD转播商 奥组委:开幕式孩子演唱为录播 获转播商同意 http://msn.sports.ynet.com/2008/view.jsp?oid=42177450 孙伟德,北京奥组委发言人。曾任中国驻华盛顿大使馆发言人。 Gilbert Felli ,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 ( IOC ) Olympic Games executive director 8月13日北京奥运会主新闻中心举行国际奥委会北京奥组委例行新闻发布会。以下为发布会实录。    日本KBS电视台记者:我听说在开幕式上的演唱有一部分是对口型的,您知道这件事吗?如果有这样的情况,您有什么看法?   孙伟德:昨天,我们和开幕式艺术指导核对了这个情况。在开幕式上,孩子唱的歌是录播的,这是在获得转播商同意之后,艺术指导做出的决策。根据我的理解,这也是转播商建议他们这样做的。在这之前有好几个人都试唱过这首歌,最后艺术导演把当中唱得最好的那段录下来在开幕式的时候播出。   美联社记者:我想问费利先生一个问题。您认为他是否符合这样一个原则,即应该由同一个人来表演节目,而不是由2个不同的人来表演节目,您认为这是对全世界的青少年传递的正确的信息吗?   Gilbert FELLI:我想向大家解释的是开幕式组织工作非常庞大,而且很多人有自己的观点,比如转播商有自己的观点。我们要确保发挥最好的水平,最后制作方做出了技术上的决定,做出了这样的处理。开幕式上有15000人参加表演,而且他们要在不同的节目时段中不断改变角色。实际上,每场演出都会有这样的安排,有人认为这样做不对,但是大部分人会认为这样做非常好、非常精彩。   外国媒体:如果你是那个唱歌小女孩的父亲,到最后一分钟,要告诉她,其实不是由你来唱,你会怎么跟她解释?   Gilbert FELLI:这要放在具体情景中看。比如说赛艇比赛的时候,我们只有四个赛手,他们都有参加奥运会的资格,最后教练会替换最后一个赛艇选手的人选,这是一样的情况,希望能够理解。当然大家的观点是不一样的,比如说一个足球队,教练会做这样的决定,最后可能会换掉一两个球员,这是完全正常的。   美联社:9岁的小女孩在开幕式唱歌的这个情况难道和一场比赛是一样的吗?   Gilbert FELLI:我前面讲过了,大家会有不同的观点,但是运动就是这样的道理。小女孩通过了预选阶段,到最后这个阶段决定不由你唱,就像球赛一样,我们应该接受这样的决定,这不是个人问题。我刚才已经谈到了,很多小女孩受过训练,他们一个人表演,而用另一个人的声音,这是很正常的。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6101 次阅读|6 个评论
问一个笨问题:当中国女排对阵美国女排
王铮 2008-8-11 21:48
当年被视为民族英雄的郎平作为美国对教练带领美国女排到中国参加奥运会。问一个笨问题:当中国女排对阵美国女排对阵时,郎平应该怎么办?如诸葛亮指挥若定,如关羽身在曹营心在汉,如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这个问题已经在我们家引起了争论。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506 次阅读|13 个评论
略懂,我给牛接过生:假若我是开幕式总导演
王铮 2008-8-10 00:59
我有点发现了! jackien 先生对我关于奥运会开幕式艺术表演的批评提出问题: 笔者很纳闷,但凡大型演出都是分篇章的,各个篇章都需要不同的音乐和舞蹈来表现的,对音乐笔者记忆不是很清晰,但却不知道舞蹈表演的连续性应该怎样实现呢?怎么样才算得上舞蹈的连续性呢?至于艺术表现阳刚不足,柔美缺失,笔者更纳闷,理由居然是整个大型表演没有女性,难道只有在大型表演上安排了女性才能算得上有柔美吗?而阳刚不足的不足体现在哪呢?试问一下在短短的一个多小时里,怎么样才能够完美地体现完整的中国文化呢? 仁义 怎么体现呢?我们不告诉世界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那我们应该说什么呢?在这么大一个 鸟巢 里面,难道只用三五个人在那表演?那还有什么可期待的呢?(批评者这段文字对我的文章有断章取义,不提) 网络是愤青的聚集地一点也不假,愤青在网络涂涂鸦没什么讨厌的,讨厌的是总出现一些眼高手低的愤青,既然你眼那么高,如果你是开幕式总导演,你将如何满足及其苛刻挑剔的你们的要求呢? 本来文艺批评是讨论性的,指出不足,让拿钱的导演去修正。各个学者根据自己的知识,指出问题的一面,有助于大众认识演出的不足,不要受错误误导。比如说现在把气候变暖说成大气变暖,把北宋发明的活字印刷术落实到唐朝,说什么四大发明后开始了唐宋元明盛世,这就是误导。然而,既然 jackien 给我这个杆子我就顺着爬吧,自以为是穿着对襟衫的艺术大师,答上一答了。不是我不穿,而是现在要买这样的对襟衫还真买不到;咱穷,又订做不起,鉴谅。如果有人问我:这个你也懂?我只能本着略懂,我给牛接过生的的探索精神试一试,至于是不是接过,我就不说了。好在生牛和生马的原理是一样的。只是周瑜这个家伙,军马出了事,不叫兽医而让自己的老婆在那里折腾,难道是像现在的官员,把项目下达给自己的老婆和情人。看来诸葛亮不来,仅这个裙带关系拖累,周瑜也要失败,只能说说大气变暖了,冰川融化了,怎么办,不知道,糊里糊涂签约吧。 看到 jackien 先生批评的时候正好我要去洗澡,所以我躺在浴盆思考了,没有阿基米德的智慧,只能小声喊:我有点发现了!穿个浴袍跑出来。学阿基米德裸体不行,现在流行裸体做官,别让人以为是个当官的,或者以为是个什么点石成金的艺术大师、评审专家,太忙。 既然只是有点发现,当然还要改进,有不足。我想批评我的先生提出的话题很有意思,他启发我们讨论怎样表达我们民族的美好,这些年中国有些导演在国际上频频拿奖,实际上是拿中国的落后一面加以渲染去哗众取宠的,自己暴露一下,没有什么了不起,不过年年如此就会走下坡路,人家不感到新奇了;想靠大场面维持,也不行了。有些小制作电影正在替代他们。中国形象表达问题,赵薇同志教导我们说:匹女有责,当然,匹男也有责。匹女、匹男,可能绝大多数人都是眼高手低的愤青或者像我这种愤不青,不要紧,一个民族要发展,就要创新,一个社会创新的基础就要一部分人眼高手低,如果眼不高,就不会有发展,不知道该在哪里改进。屈原的天问就是眼高手低,自己解决不了问题,在那里念念叨叨地问半天。希尔伯特的23个问题,也是眼高手低,自己一个问题也解决不了,在讲台上以大师身份问问题。不过历史经验证明,问出了问题让手高的去解决是好事。言归正传,回答如下: 对于开幕式,如果我是总导演我会如下处理了,是不是比张导演的高明,无法证实了。我不知道 2010 年上海世博会开幕式要不要廉价招聘总导演,让我辈批评者去试一试。哈哈。不过这个意见可供参考。 作为根本,我确定表现中国文化,我将以仁爱精神为主体。这样就不是只会说:我欢迎你,不亦乐乎啊,老外;而是告诉你,我们的文化的仁爱性和和平性对你的到来是不亦乐乎的。放心我们的和平崛起吧(顺便说一句3年前我曾经在中国科研教育网的BBS提醒崛起这个词容易刺激某些国家,还是和平发展的口号好,后来好像是被听进去了). 为了做好这一工作,我 当然会就科学问题请教科学家,就历史问题请教历史学家,绝对不会说出 大气变暖 ,也不会让毕昇慌慌张张地在唐朝前出生出来。我可能用我的知识说服领导人,坚持出现表达和谐理念的太极图,中国哲学的基本理念就是一分为二,合二而一。过去毛泽东学习了辩证法,只讲一分为二,耽误了中国。该坚持的就要尽力而为。报纸上将报道我请教科学顾问,而不是我王艺谋正在选美,不引导社会说美女比科学顾问好多了。致叫天下父母心,不重教育重美容。某人如果说王艺谋请教了自己会红,而不是吹王艺谋一夜了自己就会红。 在艺术上,我会认真学习人类的共同艺术财富,采用交响乐的设计方法,确定几个音乐主题,并从中国文化的具象特征中选择两个符号形象,就像雅典的水和爱神,悉尼的踢踏舞步。把这个主题和形象贯彻到底 , 实现文心雕龙强调的外文绮交,内义脉注,现在是外文绮交,可惜脉不跳动。文脉要靠主题表达。关于这些主题,我以我读了点书感觉,记得 老祖宗已经给了我们,那就是风、雅、颂、骚。骚是屈原的诗歌美,不是我的身体我作主的去道德运动。骚在这里按屈原的表达作为不满足、要探索的精神,正好适合作为一个发展主题。 其次,我会运用交响曲结构确定几个复合中华文化特色的乐章,或者用风雅颂骚命名乐章, 跗萼相衔,首尾一体 。对每个乐章周期按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解决主题、对象、继承和封装问题,因为程序也是艺术品,可以借鉴。乐章结构我会引用混沌的思想,成分接近某些周期轨道,让演变中的主题周期再现但是决不是等期出现,而是加入一系列涌现,形成新奇与传统的柔和,此事无序胜有序。 张艺谋导演的现有结构,用了缶,很好。我将屏蔽我对每两个女性的失望,启用女性,用女性与编钟与之配合,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模式开始,形成阴阳调和的和谐局面,这样一种风的气氛就接踵而来,以中国乐器的演变和民间爱情故事表达中国中国的文化风。也许雷锋作为一个和谐社会的民族现象在这里也有显现,而不是莫名其妙的胖胖宫廷妇女。汶川地震后的万众一心同舟共济也将有所体现。现在的缶表演形式完全是变形的威风锣鼓,点击,没有和谐只有拼杀。当年蔺相如就玩过这招,是关于秦赵斗争的。用编钟就形成了一种平衡。当然我还会用《雨打芭蕉》、《战台风》这样的音乐片段去体现奋斗者精神,比如抗震救灾的同舟共济场面作为陪衬时。和为贵,贵在同舟共济。 我会忍痛不会去仿效周星驰的那种身体作画的无厘头技巧,更不会用不适宜大场面的偶人唱戏。用现在的三千弟子场面,围绕老子、孔子、孟子、王安石的形象,点缀皇帝劝课农桑的行动,表现中国人雅,一种以仁爱为基础的和谐伦理和超然神鬼的哲学理念。仁爱的表达会在这里达到高峰。 为了表现仁爱精神,我至少会让儒生读出: 仲弓问仁。 子曰 :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进而仿效云冈石窟、敦煌石窟中老祖宗表现佛本生故事的连环画表现孔夫子这话。当然我会把那些儒生戴的奇形怪状的帽子拿下来。因为中国人没有那种嬉皮士历史。顺便问一句,三千男士表演三千弟子,谁考证过孔子三千弟子就一定是男弟子?子见南子,孔夫子可是去与大美女南子讨论过学问的。稍晚,屈原先生可是有美丽的女弟子婵娟的。民间传说,屈原跳江后,头让鱼吃了半边,儿子不管,是婵娟给他包了个金头。叫做三个儿子不行孝,半个女儿包金头。多好的半个女儿呀!孔子也应该有些半个女儿吧。 中国的四大发明和长城、运河也将与祖嫘祖、蔡伦、祖冲之、毕昇、黄道婆、郑和、李时珍、袁隆平、钱学森这些人物形象出现,表现颂的场面,歌颂中华民族发明、创新、勇敢和谐生活,和热爱和平,友好待客的民族精神。 接着骚的乐章开始了,她将以屈原的《天问》为先导,以神舟为符号,溶入新时代的理想和和平发展追求。张导演让孩子们提出的气候变暖问题,也在这里表现,绿色奥运体现在骚的乐章里,要发展,必须解决环境问题! 当然我会让刘欢唱得不那么阴柔。我也可能会在歌曲中掺入戏剧成分,因为我坚信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因为我不是拿了纳税人钱的总导演,所以我这是在这里抛岩石引玉,如果引来砖头,就没有办法了。 希望此文对上海世博会开幕式有所启示。我的两个学生,虽不同年同月同日生,但也同月同日生,都在做与世博会有关的工作。记住,王老师教过你们。不要作不出来埋怨老师没有教过,然后如社会上的某些人忘恩负义地对相好说,没有老王头,我也能毕业,反正现在教育产业化了。哈哈哈,这是社会通病了。没了。 如果有人硬要我给张先生的成果打分,我就瞎打一气,70分,气势30(满分30),结构与理念15(满分40),艺术表演25(满分30)。
个人分类: 我也说文化|4103 次阅读|7 个评论
看奥运会开幕式艺术表演有感(增补)
王铮 2008-8-8 22:21
聚精会神地看完奥运会开幕式的艺术表演,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我的第一个感觉是宏大,大量的表演者营造了一个波澜壮阔的场面,真是大国风采。 我的第二个感觉是技术性强,现代的声光电技术被成功的引用,形成壮丽的场面。说说实话,我至今不明白画卷是怎么卷动的。 然而继续感觉,我的遗憾就接踵而来了: 1 整个艺术表演缺少整体性,给人破碎的感觉。看完了整个表演,我感觉不到贯彻整个艺术表演的音乐主题,音乐是零碎的,这样就使得各个舞蹈表演也变得没有连续性,不同场合形成种有破碎感的东西。全部舞蹈没有自然的过渡,场面的华丽追求破坏了一致性的理念,表演内容缺少一种震撼精神,结果《文心雕龙》强调的文以为德缺少了变成了文以为华。华丽下的整个表演显得没有精神,整个音乐,没有热烈乐章,是一个士大夫忧郁的单调。中国音乐民间成分的热烈,如《雨打芭蕉》的热烈,威风锣鼓的雄壮荡然无成,这种士大夫文化怎么是中国文化的整体呢? 2 整个艺术表演阳刚不足,柔美缺失。表演出现典型的去女性特征,所有的大型表演都没有女性,女性成为了整个表演的点缀,这是士大夫文化的特点。表现探索和创新精神的司南舞蹈,其演员犹如龙阳君,动作舒缓,给人一种不和谐感。这个表演者贵族化的服装与举止缺少英武,没有航海者的彪悍和坚毅,削弱了司南的意义。表现礼乐诗书的内容全部贵族化装饰,缓慢的读书声,没有朗朗生气。表演印刷术,居然没有布衣现象,而发明活字的是布衣毕昇。 我有遗憾,人文奥运,这个艺术表演表现的不是完整的中国文化,而是其中忧郁的中国士大夫文化。 PS:妻说,刘欢瘦了,声音瘦了。 按 davidzsguo 先生的提示,我重新看了开幕式,太极拳一段开始是一个男士打太极拳,后来换成女士了。不过这是摄影的选择。画面中是4人,应该是有男有女。可恨再看下去在下就有了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的感觉:太极表演居然是是在全场唯一战鼓般的音乐中开始的,和谐没有了。当然我们可以理解太极平息了战争,就像张无忌用太极吓走了敏敏特木尔郡主。偏偏这个平息到了叫人不可理解的地步。整个太极表演没有出现太极图,而且还解说圆(而不是太极图)是中国文化和谐的表现。这种新说是为了让那个主张剽窃中国文化的某国国民不抗议?他们还说北魏的土地都是他们的呢?让他们把首都搬到大同或者北京来?昨晚看时就感觉到没有太极图的外交让步,但是解说词的歪解就显得有些卑躬屈膝了。他们可以说太极是他们的,但是我们自己仍然要坚持我们的发明。其实活字已经得罪他们了,张导演可能不知道。接下了的解说词讲四大发明以后进入唐宋元明盛世,这也是错误。活字印刷术是北宋发明的,某国倒是说他们更早发明活字,可是证据不足,只有一个不是文字版的章。再接着,字幕说大气变暖了,冰川融化了;这简直是科技奥运的耻辱。今天我们遭受的是气候变暖,而不是大气变暖,气候不是大气,难道科技奥运的开幕式就没有一个文化顾问、科学顾问?听说张导演请北京市所有副处长以上干部看了彩排,如果请几个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研究人员看一看彩排,这些文化错误、科学错误就可以避免。原人事部文件说,院士相当于部级待遇,二级研究员略低于副部级。什么部级副部级,不让你发挥作用,你连科级都赶不上。当然我最大的遗憾是没有出现太极图。如果从外交上考虑,可以按 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之列既成,则无穷之象具载于其中矣的原理演进下去,展示中国的丰富文化,突破他们。《论语》的表演没有仁者爱人的内容,只有有朋远来的乐乎,只能说是假的被阉割的中国文化。中国的和是以仁为基础的,是由仁义行。张导演的特点是穿着穿一个中式对襟衫,仿佛很懂中国文化。现在看来他懂的只是表面的东西。顺便请教诸位,四大发明,造纸和火药是怎么表现出来的,我没有看清楚。四大发明之外,中国人在一万多年前就发明了种植水稻,现代又开发了杂交稻。从唐宋开始中国就只有盛世了,那么这个文化只能说:老子过去阔得很!这已经不是对张导演遗憾了。 有人批评说,如果你作怎么样?请看下一篇博文《我给牛接过生》,我顺着杆子爬了。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7325 次阅读|26 个评论
金庸老矣:理想主义的流失(增订)
王铮 2008-7-5 09:11
从网络看到,金庸对自己全部作品完成了一次修改。评论称修改版更符合现代人性原则。然而所谓更符合现代人性是如何体现的,网络的报道是这样的: 新修版《天龙八部》中,段誉追到王语嫣后,受够她的唠叨与自恋,彻悟昔日执著容貌的迷思,金庸让段誉发现原来自己一直爱着不爱自己的王语嫣是心魔,后来他让王语嫣回到了慕容复身边,自己则娶了三个老婆。 打破传统的神仙眷侣大团圆结局。 在新版的《神雕侠侣》中,金庸让让杨过在古墓里吻了拥抱了小龙女。杨过和小龙女在古墓里正大光明地谈起了恋爱。原来的纯洁感情渗入了性的成分。 黄药师与梅超风有了某种感情,以至于二者有些又恨又思念。 袁承志则学会了调情,向阿九姑娘表示舍不得离开藏身的阿九的被窝。 我还没有看到新版本,不过没有看到也是好事,使得自己没有被细节迷惑有认知障。从这些透露的大方向看,新版金庸人物,现实中更容易找到原型。金庸作品的现实主义色彩增强了。 然而我看到了这些改动,不能不说,金庸的改动意味着他的理想主义的丢失。 在《天龙八部》,段誉不顾皇家弟子身份去追求一个布衣女孩。表现了一种对爱的倾注和美化。的确现实的爱很可能没有这么美好,也没有这样执着。就像现实中找不到蒙娜丽莎的微笑一样。但是这是这种超越现实的微笑,为人类带来了美的感受,《蒙娜丽莎》成为了不朽的作品。在现实中,像段誉那样承受着冷眼有时甚至是承受侮辱地去追求王语嫣。从经济学角度看,这在一般的标准下的确很不经济。段誉之爱王语嫣,不仅在追求着超凡脱俗、聪明绝顶、美貌卓越,更重要的是他们有一种对暴力力量的轻视。这就是他们的精神认同。这种认同是他们的爱的基础。这种爱出生的精神美跨越了尘世的束缚,为在尘世疲倦的人带来一种安慰和理想主义美。爱的结果在理想主义光芒照耀下变得不重要了,追求的过程体现了追求者的斗争和勇气,追求者与被追求者的摩擦互动恩恩怨怨,体现了一种波浪起伏般的和谐,从求不得苦变成求不得乐。 这种不计个人损失去追求理想主义精神,普遍体现在人类精神追求方面。人类历史上的仁人志士,多少人不是在这种追求中达到了生命的辉煌。当伽利略面对囚禁时说:地球仍然在转动时!不正是表现了他对现实绝望的同时还对理想在希望。他感觉着真理美、感觉着发现的喜悦。在汶川地震的救灾中,全国人民万众一心,牺牲个人利益投入,不正是始终伟大的精神追求吗?这种理想主义的精神奉献与追求是人类进步的起点。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毛泽东说:人就得有点精神。 武侠小说是一个文学流派。作为文化艺术品,理想主义美,是武侠小说成功的基础。作为一个流派,武侠小说,常常不为某些文学家承认它的艺术性,因为它不是描述一个现实的世界。武侠小说的世界是一个虚构的世界,就如毕加索的画,它把世界的某些部分夸大了来表现人性和生活,来表现美。在武侠世界里,快意恩仇,映射到现实生活就是黑社会火并。就如毕加索的牛眼睛放端正了,画就平庸了,美也淡化了。武侠世界的故事,抽取走了理想主义的精神用现代人的现实主义行为贯彻其中,作品也就变得平庸了。失去了理想主义追求的武侠,也就不会成为读者心目中的英雄。 这里有个更具体的例子。在老版《神雕侠侣》,杨过、小龙女在山洞里保持这一种纯洁的感情,所以他们逃出山洞后,杨过与陆无双打情骂俏,与程英心有灵犀,没有人感到他轻浮。新版《神雕侠侣》的改变,让杨过、小龙女已经有了私情,再那么到处留情,只能说杨过是个轻浮的人。老版中两人后来从纯洁发展到只愿同生死的爱情,这在世界许多许多痴情男女也是发生过的,虽然不多。可是金庸为了迎合读者改动,也就让作品的理想主义色彩衰退。 的的确确,人类的爱情,几乎老版段誉 - 王语嫣、杨过 - 小龙女般美好的,没有这种完美的,完全没有功利色彩的爱情与婚姻我也没有见过。现在的人总说,武松接受潘金莲的爱就会一切变得好了。似乎是潘光旦先生评价潘金莲的说:从来的美人儿就没有想到睡在穷人被窝里的。现实的女人可能喜欢财子而不是才子,也可能会在婚后因为生活变得唠唠叨叨。现实的男人可能背着爱人与人调情。可是文艺作品为什么不保留一些理想主义的美呢?武侠小说这样的作品,很难成为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品,这种对理想主义的抛弃,使它堕落庸俗的现实主义了。 从《西游记》这样的神魔武侠小说开始,武侠小说源源不断。为什么许多作品陨灭了。梁羽生、金庸为新武侠注入了内力,这个内力就是理想主义。现在金庸转变了,读者问:为什么杨过、小龙女在古墓那么久没接过吻?于是他让他们接吻了。这只能说金庸被世俗的力量压垮了。被世俗压垮,把理想主义精神丢了,金庸作品的美也有丧失了。在人类历史上,有许多革命党,背负这理想主义的太阳奋斗,夺取了政权,这是他们为了守业,变得现实主义了。当过去的统治者违背人民意愿,不执政的革命党往往领导人们斗争。自己执政了,人们有了对腐败的反抗,反过来指责人们挑战政府,这是与他们理想完全被背离了。革命党的现实主义,应该是带有批判色彩,去驾驭现实,而不是带着坐天下思想,粉饰现实,麻痹自己的革命精神,庸俗化自己。以至于后来老化了,就走到了自己当年理想的对立面,使得整个社会理想主义的水土流失天天发生发生着,社会走向荒漠化。 金庸作品的理想主义开始丢失,是中国社会理想主义流失的一部分吗? 下午找来了金庸的新版一看,翻了《天龙八部》和《射雕英雄传》,发现金庸本来想弥补书中的漏洞,结果越补漏洞越大。段誉那些妹子木婉清、钟灵和王语嫣,按当时的情况只能娶王语嫣的:因为木婉清、钟灵是段正淳女儿,已经公布了,而王语嫣是段正淳女儿最后只有段誉和王语嫣知道。为了皇家颜面、维护社会道德和王朝的正义性,段誉是绝对不能娶木婉清、钟灵为妻子的。再说王语嫣,明明知道慕容复杀害了自己的爸爸妈妈仍然爱着慕容复,尽管人们不知道段正淳是他的父亲,但是她的母亲是慕容复杀死的大家都知道吧,她却要长期陪伴慕容复,即使在现代也为人们所不齿。不过金庸后来留了个口子,他写道:段誉想娶王姑娘为后,收木钟二妹为嫔妃。后来他立木婉清为贵妃、钟灵为贤妃、晓蕾为淑妃。皇后的位置是空着的。这就是金庸留下的口子。这个口子与金庸在修订版中表现的大男子主义有一致性。关于这个问题,我痛心的是金庸美学思想的退步。金庸的大男子主义容另文讨论。 在《射雕英雄传》里,梅超风介绍说:黄药师的祖父被秦桧充军到云南丽江。那时候云南丽江属于大理国,就是《射雕英雄传》也这么写,宋的官员充军怎么充到了另外一个国家呢?
个人分类: 我也说文化|6650 次阅读|17 个评论
重大发现:林黛玉嫁给了薛蟠
王铮 2008-7-1 09:40
从网络知道,大作家刘最近研究《红楼梦》又有重大突破,他发现按照《红楼梦》的线索,林黛玉还有一个情人或者说有缘人?何以见得?因为第五回的图,玉带林中挂,画的是两根枯木挂着一根玉带。第十三回,贾宝玉说: 我就是一根死木头。 既然只是一根, 刘大学者认为, 当然有另外一根。另外一个是谁, 有人说 应该是北海靖王 ,刘大学者也这样说 ,为什么,没有说出道理。 可是红学无止境。最近我按照刘作家的考据逻辑,有了更伟大的发现:林黛玉嫁的是 薛蟠 。为什么,这是《红楼梦》自己说的。在《红楼梦》 薛宝钗对林黛玉说过嫁到我家来。而且薛蟠也的确是个死木头人物。 你说这是薛宝钗偶然的一句话 不服气, 用刘心武先生常用的话:可是这是曹雪芹,中国最伟大的作家。他的想法怎么是(你们)凡夫俗子理解的。 当然还有证据。就是那个 另外有个死木头, 不是薛蟠是谁 ?何以见得?请看 第二十八回 , 这次回目,曹雪芹已经说了这个线索: 《 蒋玉函情赠茜香罗 薛宝钗羞笼红麝串 》 。 这回大大谈女儿。回目只有 与 贾宝玉联系的是准同性恋人蒋玉涵和未婚妻薛宝钗,没有林黛玉。《红楼梦》缺了林黛玉还叫《红楼梦》?林黛玉就是这回的 女儿 。 你还不信。这回开头是这样写的: 话说林黛玉只因昨夜晴雯不开门一事,错疑在宝玉身上。开门见山就说这一回是话说林黛玉。话说在哪里?回目里没有林黛玉 场所以女儿一定是林黛玉。接着我们看看这个女儿的命运,只有林黛玉才符合: 薛蟠登时急的眼睛铃铛一般,瞪了半日,才说道: 女儿悲 ---- 又咳嗽了两声,说道: 女儿悲,嫁了个男人是乌龟。 众人听了都大笑起来。薛蟠道: 笑什么,难道我说的不是?一个女儿嫁了汉子,要当忘八,他怎么不伤心呢? 众人笑的弯腰说道: 你说的很是,快说底下的。 薛蟠瞪了一瞪眼,又说道: 女儿愁 ---- 说了这句,又不言语了。众人道: 怎么愁? 薛蟠道: 绣房撺出个大马猴。 众人呵呵笑道: 该罚,该罚!这句更不通,先还可恕。 说着便要筛酒。宝玉笑道: 押韵就好。 薛蟠道: 令官都准了,你们闹什么? 众人听说,方才罢了。云儿笑道: 下两句越发难说了,我替你说罢。 薛蟠道: 胡说!当真我就没好的了!听我说罢:女儿喜,洞房花烛朝慵起。 众人听了,都诧异道: 这句何其太韵? 薛蟠又道: 女儿乐,一根几巴往里戳。 这就是说,嫁了薛蟠的女子相当于找了个乌龟级别人物,这个女子当然是高级别的,夏金桂不行,香菱也不行, 她 们 与 薛蟠 比,薛蟠显不出乌龟来 ! 显出薛蟠是乌龟的,只能 是金陵 12 钗的人物,金陵 十二 钗有资格的只能是林黛玉了。为什么? 薛宝钗可是妹妹呀,史湘云还要留着拯救男主角贾宝玉,巧儿太小 ,再说辈分不对 ,其他人都另有安排。 只有人见人爱、楚楚动人的林妹妹 林黛玉 去 嫁薛蟠 了。 按照这里的暗示,林妹妹林黛玉嫁了薛蟠, 大抵生活不错,因为女儿乐,这也与我国现在的一些年轻女性追求的差不多,有钱,有强烈生活,这就是他们婚姻的基础。一般女性也就满足了,怎么还感到绣房里面对的是大马猴呢?这个女子一定精神追求高,有这个精神追求的当然是 林黛玉。林黛玉精神上是痛苦的,结果朝慵起。 在这种情况下, 只靠朝慵起不行,偷个情也是必要的了,把玉带可以挂在一个死木头上,于是贾宝玉这个另一个死木头就出现了, 木石前盟就有了着落, 薛蟠就成了忘八了。 这一章的话就这样验证了。你看看多么符合逻辑呀。让薛蟠说自己当忘八是颇具匠心的。曹雪芹的作品,文心雕龙。 这一章还暗示了 男主角 贾宝玉 GG 与女主角林黛玉 MM 偷情的具体情节。贾宝玉 以他自认为对林黛玉先天的姻缘,是会爱着林黛玉的。看到林黛玉第一眼,他就说这个妹妹我见过。贾宝玉是不是只保持这精神的爱,就看林黛玉自己的选择了。那是一个春天的早上,林黛玉对镜梳好了红妆,春光明媚,她到花园里荡了秋千,这时林黛玉穿着具有暴露性的衣服, 。请看宝玉是的预见: 女儿喜,对镜晨妆颜色美。女儿乐,秋千架上春衫薄。 可能有人不服气,林黛玉只爱贾宝玉,怎么会嫁薛蟠!引用刘心武的话: 可是人家曹雪芹就这样写的呀! 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刘心武已经考证了这两句就是说宝黛的,下面两句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 是说薛宝钗与贾宝玉的。 如果是夫妻用不着 枉自嗟 ,如果死了也没办法 空劳牵挂 。 嫁不好枉自嗟是林黛玉,爱心不变;娶不到空劳牵挂是贾宝玉,爱心不死。如果让林黛玉死了,呼吸也没有,如何枉自嗟?所以林黛玉活着。这不是悲剧吗?让他们爱不成!为什么要让她死了?林黛玉、贾宝玉的确精神相通,可是精神相通有什么用? 写到这里我不能不佩服我自己,解决了红楼梦的大问题。我是刘第二了,不,第零!我一定要排名在他前面,我都快达到胡适水平了。只是隐隐约约感到有一种 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 的痛苦,毕竟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你感到不舒服,不要拍砖,这就是悲剧的力量,在现实的社会中即使除了婚姻, 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 还少吗? 该换一个角度谈论了,这可不是按照刘逻辑的。妻质问我林黛玉嫁给薛蟠,可能吗?完全胡说八道!真是妇人之见。当然可能。贾家是官僚,薛家是商人,在一个腐败的帝国,官商要勾结。林黛玉是什么,一个没有家的人,就像纳税人的钱,给谁不一样,关键是对官府成员有利,除了老祖宗要维护自己的府第,贾府上上下下有人要钱呀。要知道,薛蟠是什么?薛总,有皇家背景的董事长,钱海了去。所以林黛玉可以天天朝慵起。就像纳税人的钱,放在那里伸懒腰。你问林黛玉什么情况下嫁的薛蟠的,是年龄拖了。贾宝玉预言的: 女儿悲,青春已大守空闺。你不明白这个道理,你可以看看财政拨款,往往到年底拨下来,当年预算要支出完,所以慌慌张张用钱,青春已大守空闺,随便找个人家。林黛玉什么情况下偷的情?女儿愁,悔教夫婿觅封侯。薛董事长,钱多了,争取当个大清的政协委员也是可能的。不学无识的韦小宝不是当了一等通吃伯吗?不过韦小宝有点聪明 ,他知道要用不拍马屁的赵良栋,后来升到了一等鹿鼎公。张纪中说:曹雪芹的爷爷,就是奉命在扬州找韦小宝的。施琅、赵良栋走了没人找,皇帝喜欢会拍马屁的铁杆哥们。王铮过去研究过,康乾盛世是因为气候变坏终结的,看来是落后了,只知道研究人地关系。 薛蟠像韦小宝,打着国有企业的牌子,贪污受贿,从一等鹿鼎公当个北什么靖王也是可能的,就如现在皇商发了财弄个加拿大移民,北冰洋靖王。所以说林黛玉嫁给北海靖王完全是合情合理的。我的研究与刘先生的研究结论一致了,不过我按照曹雪芹的原意,把中间过程说清楚了。 小说里的事,说了找个乐子,又不是真的,大家不要拍砖。
个人分类: 我也说文化|46911 次阅读|16 个评论
关于地震中两个小学的回信及其他(补充)
王铮 2008-5-21 09:15
按:发现科学网炒起两个学校的房倒屋塌问题,正好有一个同事发信提到这个问题,我提出我的看法。 LM副教授、CA副教授: LM副教授来信提到北川的中科院希望小学在地震中倒了而另一个慈善机构建筑的没有倒,我认为得不到孰是孰非的结论。 我是学地貌出身的,也进过物理系,干过地质队员,知青时代还当过泥水匠,盖过房子和参加设计水电站。我知道地震中房屋的坍塌,不仅与建筑物质量有关,还与地下的地质结构、地层结构有关。我没有去考察过这两个地方。北川这个地方我也没有去过,但是知道它在龙门山断裂带上。我们在评估艰苦边远地区时,计算发现地貌上北川的平均坡度大。我的课题组由刘丽带刘涛、戴霄晔去考察过,发现沟谷多,但是有些小平地,这是地层断裂多的表现,小平地是某些相对完整的地块发育的。这些是说房屋倒塌是在复杂条件下发生的。从你发的照片看,中科院的希望小学,距离山体比较远,在北川这个地方,它可能处在一个较宽阔的平整沟谷地带,这样的地带的地层或者是地层抗震能力弱的沉积层,特别是河流相、洪积相的,或者是位于一个大断裂附近,地貌上断裂导致沟谷发育,地震时断裂容易活动。照片上汉龙希望小学,靠山体比较近,首先不可能是河流相地层,也不像是洪积相,因为山体沟谷没有对着它。它也不像靠近大断裂,不过看不出,不能断言。所以两个学校问题有偶然性,也可能与建筑质量有关,得调查。我们中科院的不能人云亦云。不过LM副教授你提出一个捐献的管理问题,值得我们管理学者研究。很好 陈安同志是搞应急管理的,我相信你,相信你的作法。我想不要去做这些无谓之争。面对救灾,不捐的人不道德,强迫别人捐献的也不够道德。实际上2003年前我对每次小灾,我是不捐款的(而是坚持资助具体的孩子读书),因为我调查过一般救灾捐款有关管理问题;不过这次国家审计局介入了,很好。对捐献物,作为一种特殊的公共物品,有个管理问题。我建议我们研究所就救灾的管理问题展开一次研讨会,目标不仅是这次怎么办,而是针对国家有关应急管理的法规、法律建设提出建议。陈安是专家,这种意见提出,也许比捐10万元钱(明星们的捐款众数)更有意义,当然无论明星们捐多捐少也是要向他们致敬的,资本家就不一样了。 敬礼 王铮 LM先生来信及回答 谢谢王 老师的指教。一件事情的发生,总是有诸多种可能性。所以,科学的探索总是永无止境。我相信您的背景知识,两个学校的地理位置不同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不过,偶然中的必然是, 汉龙希望小学的捐助者十年前总共在此区域捐建(公司派专人监督)了五所希望学校,此次无一坍塌(网上有报道,可以搜索到),说明了建筑质量的重要性。 我是做政策研究的,不论是在创新政策领域,还是在科技政策领域,其核心都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中国许多基层,特别是贫困落后地区,对外界捐款的分配和使用是存在较大问题的。希望大家更多的关注捐款的使用成效问题,在这方面,某些非政府组织是值得信赖的,也是我发出上述邮件的主要原因。目前,许多救助工作卓有成效的非政府组织在法律地位上非常弱势,不利于中国社会的开放和多元化发展。 祝好! LM, 20080521 回信 LM, 你好 你说了五所希望小学教学楼不倒,是质量好的概率很大。它说明非政府组织的重要性。无论如何,我同意发挥非政府组织作用,但是怎么发挥?就是需要研究的问题了。所以我希望国家就救灾组织问题研究法规,而且强调引入新公共管理学的管治思想。我指导博士后刘筱写的《论和谐管治》就有这个思想。 我们明天见面讨论,行吗?明天本来我有个会,不想去了,因为我想研究一下救灾管理(不一定是应急管理)的事。我与穆所讨论了,他赞同我们政策模拟中心出点政策建议。 敬礼! 王铮
个人分类: 为科学而科学|4238 次阅读|3 个评论
Tom说得太好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平民化与平庸化 1
王铮 2008-5-12 08:03
本来这是《为教学评估叫好》的一个回复,惟其重要,作为正式博文。不过请不要对号入座。事由是 Tom 先生在我《为教学评估叫好》说了下面的内容,说得太好了: 大家说得对,确实应该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发牢骚也不能解决问题。但是,我想,如何改进评估模式是很难的,因为这不是一个技术性问题。本人作为一个老师,经历了几所重点大学和普通院校,深感目前中国知识分子并不是出于热爱知识、渴望探求未知事物的答案而从事研究和教学的。在大学中, 99% 的人只不过把大学教师当作一种谋生手段而已,从这点看,目前中国的知识分子与大街上打铁的、跑堂的或者泥瓦匠并无本质区别,甚至,我感觉,相比与我接触到的工农兵学商,似乎知识分子对知识更不感兴趣,老师在一起闲谈的时候,只要一谈学术问题,基本大家就都不吭声了,说起食色等问题到都是津津有味,这点倒是比较符合孔子观点。因此,对中国目前这样一个最不热爱知识的知识分子群体,如何让他们把精力通过某种形式的评估集中到科学研究,教书育人上来,确是一个大的挑战。 本来知识分子平民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好事。整体躲在我家太太的沙龙里,闹人间四月天的 n 方爱情博弈的知识分子不是社会最需要的。可是中国在发展中,中国知识分子不仅平民化而且平庸化了。 这场平庸化运动首先是知识分子的贴牌运动,到处流行在职硕士、在职博士,结果导致包含这些人在内的统计:中国博士十有八九不合格,只会更多,不会更少。其实不管是 B 师大贴的牌还是哈佛大学贴的牌,都一样的。现在哪个一直在工作着的处长以上干部不有几个在职学位?不否认他们中间有真才实学的,但是很罕见。这些博士到处闹着自己的学位欺压真正的知识分子,使得知识分子群体结构破溃。我曾经经历过一个市委书记的谈话。他自己是江西某大学毕业,后来做官,因为地方发展问题,他开口训斥我,我说你不懂。他当场说:我是中国社科院硕士,同济大学博士,复旦大学博士后,比你就读的华东师大水平高。接着说: □□□□□□□□□□,□□□□□□□□□□□□□【此次删去 23 字】。我只好请他说说博士论文题目用词的概念,张口结舌了。在座的一位大学教授说,给复旦大学丢人,以后复旦大学的博士要小心点。 这个实例说明,这种全民皆博士运动,使社会对知识分子失去了信任,知识分子作为社会责任群体结构破溃从而使得群体地位被剥夺,只能通过当官来获得个人地位,这是一场社会悲剧。 回头看美国,虽然知识分子平民化了,但是没有失去信任,还作为责任群体存在。经济学家敢说政治家是经济学家的奴仆。中国敢说吗?给政治家当奴仆成为一种光荣。在美国,布什总统要让哪个大学授予他博士学位,可能会因为社会诚信为题受到弹劾。可是中国怎么样?我去年那篇博客谈到司机说女博士找大款作情人,我告诉他说这是很罕见的。但是有没有女博士给官员作情妇发迹的,男博士给官员作情夫的,我就没有发言权了。如果有人动了情,要想得开,知识分子的群体地位丧失了,领导同志就图个新鲜。你不是林徽因,只有知识分子才会成为徐志摩的。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而不是悄悄地你走了, 正如你悄悄地来。 随着社会失去对知识分子的信任,知识分子作为社会责任群体的丧失,社会也失去了对知识分子经济地位的承认,知识分子经济地位的快速下降,导致了知识分子生活贫困化,结果知识分子只能进一步自我平庸,以各种各样方式响应教育产业化,为了获取课题费丧失独立人格。青年知识分子,发现了一个解决两个困难的捷径考公务员,于是中国明代社会后期科举行为复活了。从全民博士运动转向全民考公务员运动中国正在经历一场思想危机。其他知识分子,个人利益绝对化,反正发挥不了社会责任,没有责任寄托,只有这样了。在这次教学评估争论中,作为大学老师的一位青年教师反对评估的理由既然是因为自己复查考卷使自己累。这个理由当然可以成为反对的理由,按劳取酬嘛!但是这个反对的理由与传统知识分子以天下之任为己任的思想是相去甚远的。毛泽东有句话,利用知识分子,要用利去用的,政府要确定社会各群体的利益结构水平去用他们的,用学术的语言讲叫 governance ,管治。我的博士后的出站报告《论社会和谐管治》,我在修改时强调管治的第一个基础是确定 社会各群体的利益结构。这种利益结构水平。利益结构水平意味着对社会群体的责任导向。 面对这场思想危机怎么办?记得《鹿鼎记》韦小宝为了支持康熙皇帝平定吴三桂时,自己暴露自己受了吴三桂的贿赂,弄得其他官员不敢为吴三桂说话了。平叛的力量就形成了,各位官员的共同利益得到了保障。韦小宝这个人用上海话说是拎得清的。乖乖,洋葱拌豆腐。他当年的扬州相当于今天上海的地位,那位复旦大学博士后,不知道有没有在上海混一混,悟出自己的道理了。
个人分类: 我也说文化|4649 次阅读|12 个评论
旧文:中国院士水平问题及其他 (增补版)
王铮 2008-4-9 12:32
【按】2006年春节期间,节前我被怀疑得了某种恶性肿瘤(癌症),来不及检查,跑了几趟,肿瘤医院住不进去。节后不是急症,得不得检查(我至今还记得介绍的一个关系医生的冷漠模样)。当时我很痛苦。一日正好发现《新语丝》上多次有人抨击中国院士,我就写了篇文章反驳。于公,我认为自己最后了,为中国说几句可以树立信心的实在话;于私,我认为自己最后了,让争论把自己从苦恼中解脱出来。我没有留下旧文,今天看到别人转载的,觉得还有些价值,重新登出。可笑当时有人认为我是为了将来评院士,巴结院士,诸不知我是垂死挣扎,而且这样帮院士说话只可能得罪一些人院士。评审这种东西,不怕没有人提你说好话,就怕一个人替你说坏话。还好,北大第一医院的化验结果否定了是癌,作了个小手术。红字是我这次批的。   最近一段时间有一种否定中国院士的潮流,这个问题涉及对中国大陆科学家的整体看法,作为科技政策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虽然我研究领域是经济政策模拟和计算地理学,我还是需要对这个可能影响中国科技走向的潮流说几句。   在《新语丝》几次出现认为中国院士水平大约相当美国助理教授水平的说法。提出者的理由无非是多数院士 SCI 文章数量与国外助理教授的 SCI 文章数量接近。还有在中国如果有人在 NATURE 和 SCIENCE 上发表文章对竞选院士十分有利。其实,这里有两个问题, SCI 就一定是代表科学的高水平唯一代表吗?前苏联科学技术水平是高的,他们的 SCI 文章数量就高吗?显然不是的 【应该说代表不完整】 。 SCI 用引用率来评价刊物,本身就是一个缺陷。中国古代有个故事讲一个王国有人唱通俗歌曲《下里巴人》,很多人在跟唱,后来有人唱高雅的《阳春白雪》,没有几个和了,引用率多低啊。只有接近通俗的东西才能被广泛引用,不信的话,你观察一下 NATURE 。中国最近今年的问题是,现在科学家作什么研究似乎自己不知道好坏了,要靠搞图书馆的来评价?真是岂有此理!第二,原创的具有划时代的理论往往不是在所谓引用率最高的期刊上的。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论文是发表在 NATURE 或 SCIENCE 吗?爱因斯坦的儿子,是泥沙运动理论的创立者之一。当年关于泥沙运动理论的原创论文是发表在当时不起眼的期刊上或者书上的。地理学中空间相互作用的威尔逊理论最初是发表在一个刚刚创刊的期刊上的。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呢?因为原创带有突破性,许多接受了经典成果的人难于接受(不然还讲有什么天才),越是有名的期刊越是注重自己的名声,不敢对多数人难于接受的文字发表是一种常态。 【 删除一个我学生的故事,因为上次有人就这个故事攻击我学生了。我的朋友说,两个流氓打架还不打对方儿子呢,某些人不如流氓】 这能怪编辑吗?不能,因为期刊是个商业机构,它要考虑商业利益,要考虑大众消费。过于原创过于尖端的东西谁要?所以中国科学出版社出原创性书,出书要出版资助,商务印书馆出经典著作,出书基本上不要资助。金庸小说出版肯定不需要资助的,金庸的书,引用率肯定很高。据说,最近 SCI 机构老板放出话来,中国购买 SCI 机构出版物太少,所以难于在其检索的期刊里增加中文期刊。所以我给中国政府出两招 【怪招】, 中国院士水平,中国科学技术水平可以大幅度提高:第一、大量购买 SCI 出版物,做到家家有,像当年的红宝书,弄得没有中国, SCI 机构的股票就大跌,看看世界上究竟谁怕谁 【买多来没用怎么办,学白云大妈,糊墙 】 。第二、 SCI 机构中凡负责检索中文期刊的雇员由中国政府提供工资、奖金。这个钱肯定比 973 花钱少,但是 【排名】 效益将是明显的。    2003 年,用《科学引文索引》 (SCI) 、《工程索引》 (EI) 和《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 (ISTP) 检索的科技论文数量,我国继续保持世界第五位,位于我国之前的 4 个国家分别是: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换言之我国科学技术水平比俄罗斯高。这个结论说出来,你信吗?俄国人是一个民族自信力很强的民族,几乎每个城市都建造了自己英雄雕塑,因此他在世界上开辟了最广阔的国土,又第一个把人类送进了太空。现在时髦的复杂性理论,以发现周期 3 意味着混沌为例,美国人大约 1960 年代才认识到,俄罗斯人大约 1950 年代就认识到了。一个自信的自强不息的民族就重视自己的语言。片面强调 SCI ,实际上是对本民族语言的歧视,将从根本上影响民族自信力 【俄罗斯经济恢复的这么快,应该与他们的民族自信力有关】 。从实用主义的角度看,中国人发展科学的直接目的是发展中国经济,不是为科学而科学, SCI 文章,多数是英文的,大多数中国第一线科技人员看不懂或者看不到(期刊,因为外文期刊太贵),中国人在 SCI 发表的论文首先是美国人看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第一首先跑到美国去了,提倡中国科学投资发展的是美国的生产力。说 SCI 为标准是卖国行为是完全错误的,但是说它或多或少起了损坏祖国利益的作用,也有一定道理。中国的院士许多人立足中国需求,解决了中国的实际问题,他们成为院士当之无愧。事实上,中国的一些专家因为造出两弹一星成为院士,美国的助理教授能造出来吗 ?【 美国造出两弹一星的助理教授也成为院士了,中外同理。没成,说明美国也有不公平。后来有人说朝鲜人也造出了,说明水平不高,我有些哭笑不得 】 有的专家主持完成全国的土地资源与类型调查,成为院士,美国的助理教授能够做出吗 【同理 】 ?有的人在国外,不懂中国的情况,从表面看问题,贬低中国科学家的成果可能有引起他自己自疗 【原来的词有时不雅,当时没有注意,更改之】 的后效。美国人误解中国人成果是正常的,这里不便举院士或者别的科学家的例子,举自己的工作有点自吹自擂,所以举个文艺的例子。 1986 年中国有部电影叫《人生》,放映时风靡全国,许多农村出来的青年和象我们这样的当年知识青年哭了,因为它揭露了中国的当时的等级制度(户籍制度)对人生的摧残和对爱情的折磨。后来这部电影送奥斯卡展出,美国电影科学院的那些院士看了四分之一就跑了,因为他们不知道中国当时的制度缺陷,没有体验过它的危害性,不知道电影体现的强烈的批判现实精神人权呼声而按美国的模式理解为简单的损坏女权的爱情故事。同样的道理,有些人认为某些在西方不引起重视的理论,在中国发扬光大了,发扬者成为院士,他们感到不服气。其实他们错了。中国人发明的火药在西方发扬光大了,我们中国人有资格去歧视诺贝尔这样的发扬光大的科学家吗?总之,看科学家水平不是看文章发表的期刊级别 【而且这个级别认定并不完全科学。从管理学看,创新是一种例外事件,用常规方法评价例外事件是不可行的】 ,不是看文章的语种,而是应该看持久的科学影响和成果的科学贡献。   当然,中国的院士制度有没有问题呢?是有的。问题的关键是官本位 【好像2007年官本位淡化了】。 有一次乘火车途中,值两院院士放榜,多议论者。我着眼镜且西服,有老叟疑之为大学者,问,如比旧制,院士何谓?谓:翰林。有老翁笑之:非也非也。谚云:科学院院士是所长,工程院院士是部长,你若是个司局长,你就当个理事长。众人愿闻其祥。老叟曰:为科学院院士者,必有大块课题。每每课题划分,皆因研究所所长、大学校长参会者所领。布衣学者,纵然才比吴(有训)竺(可桢),文如李(四光)郭(沫若),终不可得领衔。为工程院院士者,须得主持国家大工程项目,何人可为,部长、常务副部长也。司局长者,若退休时为全国某研究会理事长,可获得副部长待遇,故众官员好之。院士当为公候 。【问翁何来,曰巴国布衣。下车,飘然而去】 我认为老先生的话有些情况简单了,但是他指出了问题不是出在院士本人身上,而是我们的科研制度有问题。我国的经济制度已经冲破了计划经济模式,但是科研制度计划经济体制仍然在强化,通常不是领导就不能主持重大课题,没有重大课题难于作出大贡献,在严格的院士评审制度中就难于通过院士评审,除非你在在 NATURE 和 SCIENCE 上发表文章(这就导致了前面分析的有人错误地认为院士水平只是助理教授水平的说法)。至于院士公候地位当没有错,英国不是常常授予杰出科学家爵士称号吗?中国院士本身规定是最高荣誉称号。官本位的问题中国到处都有,许多官员参加学术会议表现的比专家还专家,对院士还稍微还让着点。从平衡政治力量看,中国的院士制度还是绝对必要。   末了,说点题外话。在 2005 年院士竞选高潮时,有人在《新语丝》攻击中国地理学界的院士,王铮进行了逐一反驳,主要为了维护院士制度。最近有人造谣说,攻击者也是王铮。这个谣言制造者也过于无耻,因为他能够得到这样无耻的结论。传谣言者也小看了王铮,王铮出生一个世代自由知识分子家庭 【父母后来成为了工人】, 暗箭伤人的事为我祖训所不耻。至于有人说为什么我在反驳中能够对每个院士的情况回答详细,因为我平时注意积累,当时又请教了两位老先生,其中一位本身是老院士,一位是老领导。我怀疑招摇 【字误:造谣】 者就是攻击者,因为他有利益关系又恼羞成怒。不过这种无耻之徒,最好不要理睬他。   中国的院士很大部分是高水平,中国院士制度是必要的,中国的院士制度 是需要改革的。   有人告诉我说,不是院士实名来讨论院士问题的人是愚蠢的。我就当一次试图感动上帝的愚公吧 【这个上帝不是别人,就是中国人民】 【以下文字本来是作评论回复的,但是发现只太小,就放在这里了,作为文章的后续。】 就院士水平问题答质疑者 我文章提到的观点是大多数或者很多院士是水平高于美国大学助理教授的,不是说中国院士就达到美国院士水平的。也没有讨论风尘道人先生说的院士的合格性,因为没有标准。如果你提出个标准,我们可以试一试。 其实中国规定院士是最高学术荣誉,不是最高学术水平 。评审院士,主要看学术贡献,不是看当下水平。最近几年,中国提倡各种各样年轻化。年轻了学术贡献很可能没有那么多,于是把院士标准换了,变成了年轻人在NATURE,SCIENCE发表文章赶快请了当院士,因为这或多或少是个标准。结果海外一流大学的助理教授一看:在NATURE,SCIENCE发表文章,我也有呀。原来中国院士区区如柴。看不起院士了。这就是对院士抱着急功近利思想的庸俗实用主义的科学管理模式导致的误会。 批评中国院士水平不如美国大学助理教授的,主要是说中国院士的 SCI 论文少,这个我已经说过,有语言原因。今天阿瑟先生说: 你所举的例子完全过时。现今不太可能还有不是发表在 SCI 上的重要发现。比如:连比较 理论 的研究旁加莱猜想的俄国 隐士 都要在数学期刊的网络上发表。问题的秘密在于院士是一种最高荣誉称号,评价的是他们过去的成果。一些 60 岁以上的院士,过去作了很好的工作,可是在 1995 年前 SCI 检索还没有兴起,再加上中国经济发展太快,国内研究成果需要国内推广,所以他们的研究成果绝大多数成果发表在中文期刊上,对于这些院士来说,我举的例子,一点也不过时,因为大多数院士,工作是 2000 年前完成的。不能用现在流行的论文发表标准来度量。 其实在美国的助理教授,在美国生活,他们的成果当然要英文发表。用这个来比较水平高低是对中国中老年院士不公正的。中国最近几年出了些年轻院士,我的确不知道他们与美国助理教授比如何了,因为有些学科太前缘了;但是根据公布的材料看,他们的 SCI 文章数很高,以至于构成诟病的是说他们论文数太高了是靠别人做的。所以你们那个理由不能成立。 我一再说过, 根据中国的情况,中国政府倡导 SCI 是违背中国人民的利益的 ,我们要求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在目前情况下用中文发表论文,有助于科学技术尽快转化为中国的生产力,而不是质疑SCI检索论文的水平。象纯数学这样的东西,当然应该追求SCI,因为知音者寡,但是它的应用分支,如应用统计学,还是以中文发表论文好。国家不能奉行唯一标准。 英语目前的确是科学的强势语言,但是我们不能攀附强势,而不顾中国的经济发展需要,同时丢掉民族语言。一个丢掉民族语言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所以以色列要提倡希伯来文,法国人要坚持说法语美。当今世界大概没有哪个强盛的国家是贬低民族语言的。 面对英语成为科学的强势语言,现在要的是利用强势,为我们这个遭受了帝国主义一百多年掠夺的国家的经济振兴服务。这不是狭隘民族主义,世界本来就是多国的,美国国会议员总是质疑总统:你的行为与美国利益冲突吗?而不是说:你为世界做出贡献了吗?中国院士靠的是中国纳税人,当然要他们服务中国。 SCI 这个东西有积极意义,但是不能绝对化。袁隆平缺少大量 SCI 文章,在讲 SCI 论文的情况下,没有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而成为了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为什么不用 SCI 论文说把那些美国一流大学的助理教授评为美国科学院院士呢?袁隆平评审为美国科学院院士成为了中国搞唯 SCI 的耻辱。 现在中国提倡 SCI 最积极的不是科学家,而是图书情报机构 ,个中道理,如小铁梅唱的:我也能猜出几分。 如果不讲 SCI ,回头再说水平。现在有些院士对某些前缘领域的知识的确没有美国一流大学助理教授了解多了,不要说一流大学,可能有些院士了解的还不如中国研究生?我不相信美国的院士就一定比助理教授了解多,因为人毕竟会老的,美国院士也有知识老化的问题。但是根本的问题在于,了解多不一定认识深刻和能够组织开拓。现在任何一个大学物理系理论物理学研究生对理论物理前缘的了解,一定超过牛顿,哪么,是否他们的水平就超过牛顿呢?如果以知识量论,一定超过,但是学术水平主要的是处于当时前缘的创新力和透视力。 以知识量而不是创新力来评价自己的学术水平的人,无论是美国第一流大学的助理教授还是中国末流大学的研究生,都是不可能成为高水平科学家的 。这就好像一个人,用放大镜看自己的胳膊,然后说:我真健壮,手臂比大象腿子还粗。没用,因为他没有考察肌肉的质量。 阿瑟先生说:我是学生物的,就生物的本质无所谓说英语还是汉语,最重要的是基因的遗传。你这么说,第一说明你赞成是不是用英文发表论文不能作为水平标准?第二,我怀疑你不是学生物的,因为学生物的应该知道,不是研究生物本质也可以成为生物学院士的。 的的确确,中国院士选举有不足 ,甚至有黑幕,我多多少少知道一点,用一个院士的话说,一不留神,从门缝里看到的。有时我也想写个新《围城》,没时间。也有些院士不懂装懂。有一个实例。 1996 年我申报杰出青年基金 , 题目是区域经济动力学,有一个号称大侠的院士问我:力等于质量乘加速度,区域的加速度是什么?经济的质量是什么?我说:我说的动力学英文是 dynamics ,你说的动力学是 kinetics 他说: dynamics 不是动力学,你基本概念不懂。我气愤地离开会场去买了本《物理学标准词汇》给他看。结果他大声说:居然来教训我们了,培养出来不得了。我只有剩下与他吵架的份了。所以有的院士对我仇深似海,我是不可能当院士的。那些用 鸿鹄 之心度我这样的燕雀之腹的,不懂了吧。这件事情曝露了中国院士的问题,本来是有学问的,当了院士固步自封,建立一个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的体系,引起了我们对他们的又敬又怕,我也成大侠了,此话是张无忌评价周芷若的,结果矛盾爆发,人们在私下诋毁他们(我最看不起那些背着院士骂孙子,见到院士装孙子的这是一个朋友评价人的)。另一方面,国家政策把院士作为科学明星供奉着,专业评审把院士作为万金油用着。 峣峣者易缺,噭噭者易污 ,这种 院士包打天下使得院士成为众矢之的 ,也有少数人想借机通过否定院士来谋取某种利益。所以问题被复杂化了。 到此,本来想用点经济学理论分析一下,可是又怕别人说看就知道是做文科类的,不懂理工科的具体情况。基本不了解科技的发展动向。建议不要乱发言论,冒似很懂科学。这位先生看来第一是不懂什么叫文科,不懂现代经济学基本上是用数学在写(当然一些成名了的经济学家是反对的,因为他做不动数学了,而是喜欢信口开河地为某些阶层谋利益),其次,似乎、似乎他很懂现代科技发展的动向,才会有生命的本质是什么的雅兴。我有一个朋友,数学家,他就是用数学研究你那个基因遗传的,可见科学是有同一性的。 院士是有水平不高的,但是大多数院士水平是高于美国一流大学助理教授水平的。院士是最学术荣誉称号,不是最高学术水平标志,通过否定院士来否定中国科学和中国科学家是没有出息的,也是危害国家的。 毕竟这些达不到美国一流大学助理教授水平的院士和更等而下之的中国学者,又让神舟上了天,又让世界屋脊通了火车。让那些高加索人种的学者也承认中国科学不可忽视。
个人分类: 为科学而科学|8690 次阅读|17 个评论
美国、德国:不要再次失去中国
王铮 2008-4-5 21:37
1949 年的中国革命后,由于中美双方互相不了解对方立场,中美对立,引发了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中国死了不少人,美国也死了不少人。美国人后来反省谁导致失去了中国?一直到 1971 年,美国民间的乒乓球代表团来了,接着基辛格来了,尼克松也来了,再接着老布什到北京作了联络部主任,小布什到中国走了走。 1971 年后,中美关系日益走向亲密,如果没有台湾独立的问题,双方合作的很好,中国的民主建设会更快,中美的经济互补性会发挥得更好。因为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国的主体民族汉族,几乎没有侵略扩张的历史。著名诗人白居易的《新丰折臂翁》歌颂了一个逃兵,却得到千古传颂,不知道其他民族也没有这种情况。 可是在最近一个月,美国人正在重新失去中国,原因是它过分热情支持藏独,特别是在中国人们引为自豪的奥运年。中国是一个有两千年统一历史的国家,中国有 56 个民族, 56 个民族中大约只有藏族、维族的有独立倾向,而且是少数头人。当然,哈萨克的少数人曾经起哄,台湾的高山族完全是台湾政治家用来玩的,他们的独立倾向当不得真。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人支持藏独、疆独实际上是大失人心的,中国老百姓大一统思想强烈,是随时随地为统一拼命的,美国那些支持藏独、疆独的只会把自己放到中国人民的对立面。中国有部小说叫《三国演义》,我劝美国和德国的政治家看看,不懂《三国演义》就不懂中国。 在中华民国时代,由于对满族的某种愤恨,对少数民族基本上采用歧视政策。毛泽东时代,强调了民族平等,基本上做到的平等。后毛泽东时代怎么样,国家对少数民族,特别是藏族和维吾尔被给予种种照顾。这种照顾虽然有时必要的但在某些情况下变成了纵容,所以出现许多汉族人千方百计改自己民族属性为少数民族。同时,汉民族和一些小少数民族感到自己受到了歧视。在这种或多或少歧视多数民族的民族政策下,许多民族实际上已经对个别民族产生了对立情绪。现在他们中有人闹独立,美国人帮着这少数人要抵制奥运会,其结果必然把中国许多民族对政府民族政策不平等的不满转移到了美国政府身上,他们发现:原来根子是美国。中国人民对美国的敌视情绪会增加。这种感情上的敌对,将使得美国对中国的影响大大降低。所谓美国的价值观会受到敌视,这样就增加了中美摩擦的机会。 这次跟着美国人起哄的还有德国人。中国人对德国远远没有对美国人了解。在中国大众心里德国是什么?一个八国联军的头子,一个前法西斯国家,一个迫害中国人视为苦难兄弟犹太人的国家;中国人是很同情弱者的,所以中国没有任何迫害犹太人的历史。对德国,一般中国人象缺少敌对感情一样缺少友好情结,但是不允许侮辱自己。前几天中国驻法国大使向法国解释拉萨事件,如果是驻德国大使这样作,肯定遭到公众痛骂。中国人对法国怎么看,一起抗击法西斯、戴高乐为中国负担压力,还有法国大革命和巴黎公社,中国人对法国人是有友好情结的。记得有句家具广告词叫真的很德国!如果换成真的很法国,销售量可能会增加。 中国人一般来说讲和为贵的,不扩张不喜好战争,由于不好扩张所以就异常注意国家统一下的共同防御。中国人的爱国热情,中国人被欺负后的报仇心理是很强烈,这点看看受到中国人普遍欢迎的金庸小说就知道了,不知道这些政治家看不看。德国政府如果坚持与中国对立,只会使得德国商品和企业受到中国人抵制。这一点与日本不一样,日本政府从来不支持疆独、藏独,口头交锋,也不会作抵制奥运那种给中国人丢面子的事,毕竟同文同种,了解对方。现在也是中国政府压着,教导学生们冷静,如果允许学生示威,我估计第一个遭殃的不会是美国使馆而是德国使馆。因为,在过去一个多世纪,美国人对中国作了不少好事,而且美国后来做了宣传。德国怎么样?中国人记得的是八国联军、德国人李德(别忽视这个因素)、德国人迫害犹太人,还有希特勒的人文形象,这当然是对德国了解不全面的,不过这些都是事实;而且德国人对中国人了解全面吗? 作为中国公民,我想提醒美国和德国的政治家,他们需要了解中国,了解中国人民,不要让少数流亡者牵着鼻子走。圣弗朗西斯科的议长要通过议案抵制奥运火炬传递,这个火炬中国人已经把它叫圣火了,如果真的抵制了,中国人民的耻辱感就会被激发,就会有八(国联)军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休?的风潮了。 我个人是对美国友好的,对德国友好的,希望我们的民族和睦,世界和平,所以给美国政治家、德国政治家提个醒,不要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做出伤害中国人民感情的事,再次失去中国。有句唐诗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中美、中德已经有许多不了解对方的文化和民族了,美国政治家、德国政治家不要再制造麻烦了。再次失去中国,对世界不是一个好事。 1971年4月中国总理周恩来会见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全体成员,体育改变了世界。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716 次阅读|6 个评论
科学网不是《新语丝》:抗议科学网赵彦先生
王铮 2008-4-3 12:02
科学网编辑出版博文精选《智者不惑》,当然是件好事,祝贺科学网主编赵彦同志获得一份成绩。 不过我认为赵彦先生在选取博文时带有明显的个人倾向,对于关于中国博士和博导99%(或者十有八九)不合格的辩论,对于主要反驳的文章基本上剔除了。其中王铮写了5篇反驳,吴中祥先生写了4篇不同意见,被一律剔除。这是典型的一面倒,有违科学上百家争鸣的原则。特别是王鸿飞先生是在我们提出不同意见后,把99%不合格改为十有八九不合格,现在的博文选取,是割断历史的! 有人认为未被选进博文的作者会酸溜溜。我要明白的告诉大家,我不酸溜溜,而是气愤。如果真是酸溜溜也没有什么可耻,因为我是纳税人,不是酸秀才,死要面子活受罪。可能有人认为我小题大做,我认为人权问题无小事。我不是无聊,如果我们每个不注意去保护纳税人权利,我们的人权就受到侵犯,国家就可能衰退,那个青蛙被慢慢加热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在中国历史上,丁玲是批判王实味的干将,周扬是批判丁玲的干将,陶铸是批判周扬的干将,姚文元是批判陶铸的干将。让我们自己从自己作起,坚持民主权利,保护百家争鸣。 如果本书副标题为《赵彦精选科学网博文》,我没有任何可以异议的,因为可以认为该书代表了赵彦先生个人意见。但是,该书副标题为《科学网博文精选》,该书的代表者就变性了。必须指出,科学网是公共网,是我们大众纳税人钱办的,方舟子的《新语丝》是他个人投资,他当然可以只宣传自己的观点;自从方舟子先生过滤捍卫中医的文章后,我就拒绝《新语丝》,但是我不抗议方先生,因为《新语丝》是他自己的东西,他也没有打中国科学院的牌子,方是之先生因此应该受到学者地位的承认。但是科学网不是某个个人的网站,它要反映各种意见,如果没有百家争鸣,就不配称为科学网。编辑科学网是赵彦先生的职业工作,不是他的个人爱好。因此,毫无疑问,赵彦先生违背了作为一个编辑人员的职业道德,滥用了纳税人的钱。实际上,吴中祥先生多次对赵彦先生发问,赵彦先生一直不回答,已经偏离了职业道德。该书副标题为《科学网博文精选》事实上使得《科学时报》社发生了连带责任,由于科学时报社是国家重要的报刊出版社,该书副标题很可能导致某些人认为科学报社赞同中国博士和博士生导师99%不合格,因此一旦由于本书产生的对中国博士或者中国学术在各种工作中、场合中的歧视,我认为中国博士和博导,作为中国公民,具有对《科学时报》社追索责任的权利,说不定那天就发生。所以我不得不说,希望科学时报社澄清自己的观点。 我衷心希望科学网坚持百家争鸣,不要走到《新语丝》的道路上。 我抗议赵彦先生的作法,并且要求把本文在显著位置登出,同时希望赵彦先生对以科学网名义推荐一面倒意见向中国博士和博导做出道歉。 特别声明,我认为王鸿飞先生以个人名义而不是以化学研究所名义提出两个99%的观点,是他自己的见解,虽然观点我不同意,但是他的作法合法而且光明磊落。本文与王鸿飞先生无关。 我建议《科学时报》社发布声明,澄清自己在两个99%上的观点。请不要争论99%问题,因为那个判断是否正确,与本文无关。现在的问题是赵彦先生以科学学报为后盾以科学网名义侵犯了科学百家争鸣的原则,可能对中国博士、博导造成利益侵犯。 附:王铮与赵彦先生助手的通信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19863 感谢科学网编辑人员的长期工作。 末了,说一句:可能有人认为这只是个人博文上不上的问题,那就他孩子气了。 公民 王铮 公元2008年4月3日 补充:由于科学网登出了这篇文字,而且网友批评我过于认真,我删除了强烈一词等。谢谢赵彦先生刊登,谢谢各位网友。不过关于百家争鸣,我意见不变。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3684 次阅读|29 个评论
“保护好现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华南虎已经够了”吗?
王铮 2008-3-22 10:11
湖南岳阳市平江县的石牛寨内发现有疑似华南虎的消息引起各方关注,这时一个号称有着华南虎之父之称的专家3月21日接受 记者 采访时表示:保护好现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华南虎已经够了! 我不知道这个专家是那个单位的,被称为之父应该是有真才实学的,但希望不是当领导当出来的。不过保护好现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华南虎已经够了!这句话至少反映了他丢失科学责任感,或多或少有违科学家的职业道德之处。现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华南虎在哪里?在动物园里。这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自然界生态平衡几乎没有意义。华南虎是最后的动物了,人类作为地球大家园的家长,有责任保护。对平江县的石牛寨附近应该立即启动自然保护区措施。是的,前有陕西华南虎事件,但是不能因噎废食。核定一个保护区即使错了,比丧失华南虎价值小多了,这就是风险决策。 华南虎之父可能因为陕西省的教训,明哲保身,湖南省林业厅也不敢表态,这就是一个大问题了。一个国家的XX之父的科学家划地为牢,是个人的职业道德的动摇,也是国家创新力的丧失。一个国家的政府部门,行政不决策,面对紧急情况无作为,是国家机能的丧失。幸运的是国家林业局没有吸取教训,有所表态,真是好事。不过希望他们行动起来。也许这一次表态又错了,错了就从科学上总结,创新是允许犯错误的,建设创新国家应该允许行政部门犯一点有限的错误。 -------------------------------- 注:原来的写法言辞有点激烈了,容易误会对人了,改了。
个人分类: 为科学而科学|4040 次阅读|3 个评论
委员同志,我反对小学增加繁体字教育
王铮 2008-3-13 14:30
南方都市报记者游星宇、严艳、朱丰俊、寇金明于 2008 年 03 月 13 日 报道: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宋祖英、郁钧剑、黄宏、关牧村等 21 位文艺界的政协委员联名递交了一份关于《小学增设繁体字教育的提案》,建议在小学开始设置繁体字教育,将中国文化的根传承下去。委员们的理由是繁体字是中国文化的根,知晓繁体字,就是知晓中国汉字的由来、知晓中国文化的由来。而汉字的简化是一种进步的表现,但同时也造成了中国文化的一种隔断。于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兴旺都有好处。报道说提案建议国家应该从小学阶段开始设置繁体字教育,比如将繁体字设置成必修课,或在讲授简体字的同时也教繁体字。( http://news.ifeng.com/special/2008lianghui/news/200803/0313_2875_438478.shtml ) 我不是什么委员,但是我是个公民,所以我要表态:反对在小学增加繁体字教育。为什么我反对呢?首先是增加学生负担。现在小学生教育已经是或多或少地超过学生可以承受的压力,一个小学生与 1960 年代我上小学时比较,增加了英语、计算机等许多课程,还有所谓奥赛、才艺大赛,孩子已经不堪重负了,前几年我称过女儿的小学书包, 12.55kg ,再增加繁体字教育,无异于雪上加霜。繁体字的增加,必然使的我国学童在综合素质发育方面受到影响。其实,小学生在学校学习简体字时同时学习繁体字,很容易混淆,导致逻辑能力下降,结果简体繁体都没有学好,学习水平降低。当年毛泽东、郭沫若等推行简化汉字的目的就是给学童有更快的学习数理化与文学知识的条件。毛泽东讲了个故事,他在火车上见到一个苏联孩子,三年级能读果戈里(?)长篇小说,中国孩子三年级识字水平读长篇古典小说就不够了。小学增加繁体字教育必然降低学生学力水平。可能有人不信,我说一个现实的例子。北京的中学,比如我女儿曾经就读的八一中学,高中时期,学习计算机语言 VB ,结果耽误了其他学科的学习。 VB 这类型东西,高考用不上,所以北京学生因为学习了大量的非高考课程导致北京学生高考水平上不去,引起了些社会冲突(这是另外问题,以后再讨论)。第三、认识繁体字,其实用不着专门学,可以通过别的办法解决认识问题。我是没有学过繁体字的,但是我基本上认识繁体字,这个基本上就是与简体字的识字量差不多。怎么学的,看繁体字的《三国演义》、《聊斋志异》学的,工作后当然也看《二十四史》。只要我们出版一些繁体字的文学读品,认识繁体字是容易解决的。 委员们提倡的繁体字学习理由实际上不成立。知晓繁体字,就是知晓中国汉字的由来、知晓中国文化的由来。这些歌唱家们不知是不是知道在繁体字前面有金文、甲骨文,绝大多数人包括我不知晓金文、甲骨文,但是大家还是基本上知晓中国汉字的由来、知晓中国文化的由来的。知晓金文、甲骨文,知道精确的文字起源,实在是考古学家的事,而且他们还在研究。文化传承,文字形式当然重要,但是最根本的是文化理念与文化标志。通过一个《姓名法》,不要把自己的孩子的标准名叫做 Jan , Bill 可能比用繁体字更能传承文化。日本民族的自信和团结,与他的《姓名法》不无关系。 是的,繁体字记录了许多古代文化信息,对繁体字的完整认识由若干专家完成就可以了,就可以传承文化了,象我们这样的人,有个基本认识就行了。欧美国家许多古文献是拉丁文的,他们没有提倡小学生学习他们的繁体字拉丁文,文化传承了。在中国,我们用繁体字的祖先,面对的许多古文献是篆体字的,他们没有要求学童学习篆体字,文化也传承了。这是两个文化传承的案例。 在进一步,提倡繁体字教育被提升到于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兴旺都有好处的吓人高度。这个高度,我看就不一定了,大陆搞了简化字,本来是种进步。重新提倡繁体字,实际上矮化了大陆的文化。最近几年,矮化中国大陆文化的风气越来越强烈。中央电视台在这里面推波助澜。比如大陆电视台放电视剧,演员介绍,从来就是潘迎紫(中国台湾),赵雅芝(中国香港),可是刘晓庆后面从来没有个(中国大陆)。这算什么呢?再如, information 大陆翻译为信息,港台翻译为资讯,不知道什么时候中央台跟着资讯了。这种放弃大陆标准名词,采用台湾名词,实际上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的蔑视,对标准法嘲弄。矮化大陆文化,只会增长岛民的自大心理,不会于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兴旺都有好处。说到底,大陆文化自信,这样才能两岸融合,没有谁就一定好好看的。 当然,这么多明星委员提了,咱们老百姓也得粉他们一下,承认有一定合理性,是否在中学阶段即基本上完成了识字教育后开设繁体字阅读课,让学生认识繁体字。不知道欧美国家的拉丁文教育放在哪里,请有关专家指教一下。当然这可能是多此一举,中学生的文言文已经有了繁体字教育,强化一些就行了。 最后我想提醒有些繁体字爱好者,许多简体字是古已有之,现在一个简体字可能在过去对应几个字,其中一个就是简体字自己。有的人把海淀区写成 海澱區 是大错特错了,因为海淀的淀就是淀不是 澱 ,淀,浅的湖泊, 澱 ,指液体里沉下的东西。
个人分类: 中国发展问题|5268 次阅读|28 个评论
“这八股文我再也不想读了!”
王铮 2007-12-23 09:40
一位研究生在我的科学网博文下留言,我想需要认真的回答。他或她的留言如下: 王教授: 您好 ! 我也是一名不选择读博士而参加了公务员考试的学生。不读博士是必然的。参加公务员考试只是我就业的一种选择,把握的一个机会而已。我认为选择读博士就应该好好做研究而不是为了找个好工作,但是现实是很多博士都是很无奈的为了以后的生计而读。不读博士是因为我发现自己并不适合搞科研,当然老板是很想让我们读博士的。但是老板的行为已经让我们对科研失去了信心,失去了乐趣,所以即便是威逼利诱俺也不愿读博士了。我不赞成因为怕找不到工作而读博士的同学。 博士要有他称其为博士的能力,并不是所有的老板培养的人都具有这种能力。另外,每年毕业博士这么多,我们的社会并不需要这么多高学历的人,我们何必浪费时间哪。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看法,学校还是不乏读博的人才的。他们仍在为考博而努力。 游客 游客同学:你好! 感谢你真诚的讨论。 我觉得你思想上有几个误区,先从简单的说起。 首先不能把老师的劝导看做是威胁利诱,因为老师一般没有威胁的权力,也没有利诱的条件;我相信老师在劝导你读研究生时或多或少是带有爱心的。中国的导师受传统思想影响,或多或少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责任情结,学生已经没有了,可能这就是代沟。老师劝导读博士的原因,多数情况是对自己价值观的认同,想把自己认同的美传导给自己的学生,这是爱心起作用;少数情况是研究工作的需要。以我为例,我大抵劝导两种人读博士,第一是很有才华的,觉得人才可惜;第二是有点才华但是性格有缺陷的,我担心他或她到早期资本主义体制的企业和官僚主义的政府机关个性鲜明难以生存或者现在能力不足。这里有爱心,也有工作需要。至于有人说需要廉价劳动力,那是小人之心了。或者用在西方社会生活失败的心理度中国传统道德思想的文化了。其实,课题组从来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不缺劳动力。 其次,老板的行为已经让我们对科研失去了信心,失去了乐趣。我不知道是老板的什么行为,如果是老板为了争取课题低声下气的奉承,我想不能怪老板,中国的管理体制导致了知识份子独立人格的流失,你应该看到导师对科学美的执着,在这种人格流失的后面老板还是享受这创造美的。如果认为导师盘剥你,那你就是利益认识了,我想我改变不了你。不过想告诉你,有这个怕吃亏的思想你是作不成任何事的,当然也不适合读博士,更不适合搞研究,因为科学研究从它的社会效益来说注定吃亏的。从经济学看,如果社会与科学家达到了等价交换,那么就没有科学剩余造福人类社会。所有哺育动物都知道保护自己利益,可是为什么几千万年来除了人类它们没有形成进步呢?因为他们没有认识到需要社会奉献。猿人从树上下来,直立起来,他的特点是看得远,看到了群体。 第三,我这篇文章的主旨是社会批评,不是劝导读博士。的确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读博士,问题是政府应该认识到需要引导优秀人才读博士,将来成为创新者(不一定是研究者),这样才能保持这个国家的创新能力。我觉得我们现在的社会的思想水平,或多或少趋向明代社会后期状况。那时候,儒学思想崩溃了,社会陷入拜金主义,个人的利益被充分认识和承认,人成为了经济动物。李自成围攻北京,崇祯皇帝要 20 万两银子犒军,没有钱,给大臣借,没有人对应。李自成进京后,光从周国丈家就搜刮出 50 万两银子(记得不是太准确)。李自成撤退 时抢夺了 7000 万两银子。李自成进北京也是只知道要银子,他不是一个革命者。这是社会性腐败。 在当时腐败的条件下改革的思想家和有创新力的政治家得不到信任,李贽、袁崇焕和李岩都是例子。农民的不满在自然灾害催化下导致了暴乱。所以党中央提出建立和谐社会很重要,和谐社会,就意味着使得年轻人对各种职业都充满希望而不是全民追求公务员,意味着社会给利益群体达到某种平衡,不然怎么和谐呢?最近我与我的博士后在讨论和谐社会 问题,我强调第一点就是社会各利益群体的利益结构水平的平衡问题。博士研究生的生活问题,是一个当前社会的社会生态问题,希望建设和谐社会具体行动给以纳入。 末了,同意你两个看法:第一中国社会目前不需要这么多博士研究生;第二许多博导(当然不是 99% )不合格。有人说,既然博士研究生、博士多了,所以要贬值,这是市场规律。但是公务员不多吗?现在是个和谐社会的平衡问题,一个升值,一个贬值就达不到和谐社会了。博士,实现是博士研究生贬值得太多。一个博士研究生国家就给不到 300 元助学金,毕业后工资赶不上公务员,当然就只会出现明代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只知道追求科举考试的情况。在《儒林外史》里,秀才范进中了举子,疯了。好在我们的研究生还没有这种情况,我们社会毕竟是比明代进步许多的。 顺便说一句,从正式的工资制度,公务员收入是不高的,特别是艰苦边远地区,我无意于反对公务员涨工资。在新疆某县,我亲眼看到一个退休的县委副书记家一无所有的贫困生活。在我和朱艳鑫通过政策模拟证明,提高西部公务员工资有利于中国经济增长。提高博士研究生待遇,应该是可行的。换言之,和谐管治的路线是存在的。 在电影《李时珍》中,赵丹饰演的李时珍,拒绝科举考试,吼道:爸爸,这八股文我再也不想读了!赵丹,他吼出了人民的需要,吼出了国家的需要,因此我们称他为人民艺术家。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8254 次阅读|12 个评论
《责任与英雄》读后感
王铮 2007-11-25 09:52
小时候读书,老师经常叫写读后感。今早起来从学生的博客看到和讯博客的一篇文章,叫《责任与英雄》,感到颇有感触,也写一篇读后感了,《责任与英雄》附在下面。不过我先声明,我不同意文章的的隐形大男子主义,对待社会,对待家庭,女性也有一定的责任,虽然男人的的确确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 ~~~~~~~~~~~~~~~~~~~~~~~~~~~~~~~~~~~~~~~~~~~~~~~~~~~~~~~~~~~~~~~~~~~~~~~~~~ 附: 责任与英雄 作者 于役君子 网载: 2007 年 11 月 23 日,南极冰海上演泰坦尼克号式沉船事故一艘载有 150 多名游客和船员的邮轮撞上不明物体迅速沉没, 154 名游客和船员弃船登艇逃生,但船长和大副拒绝逃生。 看了这则新闻,有孩子问我,为什么船长和大副拒绝逃生,是为了当英雄吗?我想当明知坚持在一个岗位生命面临死亡,不是为了当英雄而是因为责任。一个人对自己的工作、对自己的事业、对自己的家庭、对自己的事业有一种责任感,有了这种责任感,才使得他成为英雄。一个男人,面对事业、面对爱人,见困难就让,没有责任感,可能成为富翁,但是永远成不了英雄。船长和大副把客人送往救援后,选择了与船同存亡,对自己责任的何等忠诚呀,就是因为这种责任忠诚彰显了他们故事的悲壮。从理智的角度,从功利主义角度评价,他们有逃避的理由,理智的做法是他们应该逃避困难,功利主义的选择是逃避有利有理;可是人的高贵就在于存在不那么理智的责任感,存在不那么合理非功利主义的献身精神。从历史的长期看,这种非功利主义,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合理选择,个人的不理智选择,是总体历史选择的理智。例如,当你真正地爱一个人,你会那么理智吗?感情的壮丽就在于不合理,而正是感情维持了人类生活的繁衍。又如当你面对敌人,血战到底,你已经不理智了,功利对你没有意义了,可是就是这种不理智的非功利勇敢你保护了身后的群体。 另外一则新闻是是现代中国的,让我们记住这个民族耻辱吧!妻子难产,丈夫拒绝签字,结果孩子和妈妈都死了。丈夫的理由是认为他们是来看感冒的,人们分析他害怕出医药费,有可能是非合法婚姻,总之他是理智的。但是我想,这是多么无耻的男人,他没有丝毫丈夫的责任感,甚至没有丝毫人类的同情心。男人,当你没有责任心,你就不配称为男人,甚至不配称为人。在生活中,我看惯了一个男人因为合格的理由离开了爱人,我们也为叛徒、汉奸发现了背叛的理由,可是这些理由有一个根本的缺陷,没有感情,没有那个可以维持长期发展的感情理由。这种背离社会约定责任的背叛,最终会受到惩罚。 生活中会有这种情况,一对情人,男人在某个小事上表现出责任缺失,女人大发雷霆。从功利主义看似乎女人不理智,小题大做。其实恰恰相反,这是进化的结果,是基因选择,可能长期以来,女人真是从这种微小的责任缺失中发现了男人的无情无义,所以基因选择使得女人大发雷霆。那个妻子难产死了,人们不知道他们平时的生活,但是肯定,这个女人一定是逆来顺受惯了,因为她为什么不告诉自己父母的地址呢?而逆来顺受可能是从一点一滴开始的。今天( 11 月 25 日)我看到报道说,这个女性曾经是一个女大学生,而他的所谓丈夫是初中毕业生。我不知道这里面的文化差距有什么意义。 责任心应该是组织聘用人员的标准,责任心也是女人选择丈夫或者情人的标准。在这些年的教育中,我们是不是忽视了责任心的教育。而毛泽东时代,尽管有千般不足,可是责任心的教育是首要的,因此毛泽东时代是英雄辈出的时代,而当今社会,功利主义泛滥,那个反对诸葛亮鞠躬尽瘁精神的党校胡教授就是这种功利主义的典型,功能主义导致责任心缺失,责任心缺失,社会成为了蛀虫辈出的时期,成了无义务同居时代。 我赞美有责任感的人,无论他是不是英雄。 我向船长和大副致敬! ~~~~~~~~~~~~~~~~~~~~~~~~~~~~~~~~~~~~~~~~~~~~~~~~~~~~~~~~~~~~~~~~~~~~~ 谈到责任,我想责任的存在这是社会的存在基础,责任意味着我们对自我以外的社会单元的义务和职责关系,这是这种义务和职责关系作为生态关系定义了我们人类种群不同于低等生物生态种群,使得我们能够形成以真善美为价值核心的生物种群。历史英雄诸葛亮的价值就在于他对自己事业的高度责任心,尽管今天有人说他阻碍了统一,可是我们有权力说罗斯福、斯大林、丘吉尔阻碍了希特勒统一吗?当曹操以屠城方式统一中国,当希特勒用亚里安人至上方式统一世界,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有真善美价值观的人,当然要奋起反抗。 邓小平说,改革开放的最大失误就是忽视了教育。忽视了什么教育呢?他没有说,我认为忽视的就是责任感教育。与毛泽东时代比较,与西方社会比较,我们可以发现我们缺失的就是责任感。这种责任感是中华振兴的基础,这是一百多年来中国志士仁人的认识,梁启超在《少年中国》中表达的中心意思就是责任感,《雷锋日记》的平凡伟大流露出的也是责任感。当今中国,越来越多的公务员失去公务责任感,面对风险,不敢承担责任,这是国家结构丧失活力的原因;当今中国,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因为客观或者主观原因缺失责任,这是国家缺失创新的原因。想一想,我们会有那种坚持到底的船长和大副吗?想一想派出所能够在人死后马上查到那个妻子的父母地址,为什么在抢救的三小时查不到?想一想汉芯事件为什么不了了之?想一想断桥事件为什么不断发生?都可以追溯到公务员、知识分子责任感缺失。毛泽东时代的教育,其优点是强调责任感,西方教育其优点也是强调责任感。 有人告诉我深圳的小学老师教导学生读好书就可以发大财做当官,这是一种个人功利教育,缺少了社会责任。一个教师可以这样想,这样说,可是据说深圳有些学校把这个思想印到家长手册,作为一种教育思想,这就是学校社会责任的缺失了。进一步我想,不管社会就业和公平,只管社会经济增长的发展观念,就是一种社会责任感缺失的发展观。中共十七大领导人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敲定又好又快是英明的,也是他的责任发挥。从大到小,在导师和研究生关系中,把它理解为老板与雇工,就是责任缺失,因为作为导师具有传授道德文章的双重功能,光有文章,责任就缺失了。尽管由于社会发展,学生不理解导师了,但是对于导师来说,就像船长与大副明知航船很可能要沉没,但是他们仍然要驾驶他,这就是责任。 与于役君子先生的隐性大男子主义不同,我想在家庭与爱情生活中,女性也同样需要责任感,所不同的是,女性的责任感,首先应该是对作为社会相对弱者的自己负责,为爱情牺牲了自我,最后是得不到爱情的;这样的生活例子我见过太多了。记得早年的电影《高山下的花环》,女主角为了节省费用,在路上不吃饭。由于他是孕妇,她婆婆说:吃吧,不为大人为孩子。这句话体现了一种母爱的责任。 工作忙,就写到这里吧。末了我说一句,不管别人怎么理解知识分子,我这里的知识分子特指创造知识传播知识的职业工作者。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212 次阅读|1 个评论
99%,小人物及文化危机
王铮 2007-10-23 23:35
这场争论,我一开始就注意避开,可是被逼出来。我说过别逼我发言了,我发言可能成为社会批评。 有人在我的历史思考下贴了下面的发言: 两个王老师相比,到底王铮老师属于小人物呢,还是王鸿飞老师属于小人物呢? 我个人觉得虽然王铮老师年纪大些,但相比之下王铮老师属于他自己所说的小人物那种小人物。王铮老师自己整天朝着王鸿飞老师这种真正的欧美知识分子没有逻辑地振振有词地说人家伤害了小人物的感情。 把王鸿飞老师这种人打倒和排挤出去,共和国的科学史就是这样的。 好大的帽子呀!谁敢排挤王鸿飞老师这样的学者。我只不过在网络上说了我的看法。我认为王鸿飞老师的99%看法没有论证,希望不要被人利用。你说这样的话,就是有些以势压人了,这是某些归来学者的毛病。王鸿飞这样的海外学者归来,建设国家,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与之同时国家打压的政策环境实际上是针对大陆培养的博士的,几乎重要的课题都只能由归来学者主持,几乎所有的人才选拔(这是中国特产),都必须证明是否有海外学习经历。以至于许多国产博士都声称自己在国外做了博士后。而我希望的国家一视同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共和国的科学史没有把王鸿飞老师这种人打倒和排挤出去的历史的,有的是对知识分子全体的打压。而现在危险倾向是不信任在大陆获得学位的知识分子,并没有打压。而且,这次争论是王鸿飞先生在长假开始时,首先发表了人们所谓的两个99%论,此前没有人讨论过类似问题,甚至没有批评过汉芯之父、基因皇后,大陆培养的博士在那里默默耕耘着。两个99%论,到底是谁要打倒谁,排挤谁?难道大陆博士为了自己的生存辩护一下,就成为了打倒、排挤?这个说法太霸道了,还是你的所谓不受排挤有更深层的意思?我相信这个评论不是鸿飞先生意思。因为大家都知道,只要不想捞官或者象汉芯之父捞钱,海归是得到大家和政府尊重的,不会感到丝毫被排挤。 小人物不是贬义词,看博客要看懂。小人物是特定时期毛泽东对青年有为知识分子的称呼,他们许多也是欧美归来者,毛泽东当时指的是在知识界没有取得学术地位的有思想的人。1950-1956年间,中国高级知识分子大约有三种,一种是所谓旧知识分子,他们是学术权威,但是受旧文化影响,对经济建设不热情;另外一种是延安来的,他们机械地搬苏联经验;另外象华罗庚、黄万里,是权威,也积极地投入经济建设。毛泽东显然对第一、第二类不满意,发动了小人物运动。小人物都是些民族精英,他们是在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现在产生不了。如果说我是小人物,我感到是种赞扬,说明我有自己的看法。 另一方面,把王鸿飞等先生称为欧美知识分子与区别与国内土博士是完全错误的,也是对他们的误导。1949年时中国知识分子存在三种形式,一种是传统知识分子,教育模式是传统中国文化教育,主要知识集中在国学方面而且思想目标是儒学的治国平天下。另一种是俄式知识分子,他们的教育模式是实践为主体的革命家教育,他们在俄国或者在延安受的基本上是革命家教育,主要知识集中在革命理论和技巧方面,他们的思想目标是改造旧世界,建立人民民主的独立自主新中国。第三种是所谓欧美知识分子,以在欧美接受的教育为主,教育模式是有序推进的学校为中心的文化教育,主要知识是现代科学,他们的目标是建设民主社会。现在的中国知识分子,教育模式都是有序推进的学校为中心的文化教育,主要知识是现代科学,基本上都认同建设民主的独立自主的中国。高级知识分子一般都有出国经历。从价值观和社会功能上都是欧美知识分子,他们都有具备或者可以具备一个学术头衔博士,这个博士可以有学术意义上的一致标准(不然我们就没有这个争议)。他们的差别只在于是在什么国家获得博士学位,有的仅仅是有一年教育环境的差别。其实1949年的欧美知识分子,一般出身于中国当时的贵族,今天无论土博士、洋博士在出身方面,没有任何阶级差别。把洋博士成为欧美知识分子与区别与其他人,可能会导致一些人的盲目骄傲和对国家感情的漠然。同时造成与其他知识分子的对立。我强调过,由于教育条件的差别,海外博士可能培养了钻研能力强大陆博士培养了开拓能力强。 还有人说:王铮老师,王鸿飞老师根本就不回答你的问题,看来他是无话可说了。要是你们继续争论下去多让人长见识啊。 我没有什么招,也没有想与王鸿飞老师继续辩论。我不过提了个醒,两个99%伤害了大陆学者感情。同意不同意是鸿飞先生的自由。他完全有理由不回答。这个意见似乎要激起新的论战。我已经把自己的论述说完了。我相信鸿飞先生的99%判断是光明磊落的,有令人佩服的勇气。如果能够进一步发现自己结论的不准确,就更加令我佩服了。 其实我与鸿飞先生已经争论不下去了。鸿飞先生关于两个99%的立论主要有4点:1.攻读博士的研究生们,绝大多数是不关心博士培养质量的,他们最关心的是如何能够拿到学位。2.培养博士的导师,绝大多数是不关心博士培养质量的,因为绝大多数的博士生导师,本身自己就是不合格的。3.培养博士的学校和研究所,绝大多数是不关心博士培养质量的。4.行百里里者半九十,我们的绝大多数博士其实是勉强毕业的。我的认识是鸿飞先生的所有论证都不能证明99%的存在。相反:1. 美国研究生最关心的也是能够拿到学位,所以这个追求不足以否定质量。2.按1%合格率计算,全国只有23个化学学科博导合格,中科院化学所有92个博导,鸿飞先生的观察是大多数合格。所以他的观察否定了他的论断。除非有证据表明中国化学学科在中国具有突出的先进行,相反我认为数学、理论物理和地质学等在中国有相对优势。3.关于培养单位我同意鸿飞先生看法,进一步认为教育制度有问题。4.鸿飞先生讲的有道理,但是对于中国首先要解决研究生的生活质量问题。我认为鸿飞先生的估计来自直觉,但是我举例说明直觉是局部经验,在全局下不可靠。严格讲,鸿飞先生的论述已经自己否定了99%博导不合格,但是鸿飞先生没有论证出99%博士不合格,我也没有证明合格率超过1%,直觉是超过了,这个问题我们都没有证据。为了判断这个问题,鸿飞先生提出个检验把中文论文翻译为英文试一试,我说明这个检验实际上不可行。我提出的标准是博士论文有所(系统)创新、有所(系统)发现,逻辑合理。鸿飞先生可以提出自己的科学标准,或者介绍哥大的标准,让我们学习。因为大家都是一个教育模式,学习得了的,也应该学习的。所以我不想争论了,如成王败寇说的,再争论就成为伪科学了。 我的博客后,有个别胡搅蛮缠的。有人说: 有王铮老师这样的人在,中国人怎么可能会妄自菲薄,海外学者怎么可能目空一切。王铮老师足以让海外学者妄自菲薄,中国学者目空一切。 这典型胡搅蛮缠。这个讽刺逻辑混乱,海外学者也是中国人,怎么可以把它与中国人对立呢?我的意见是大陆学者不要妄自菲薄,这怎么就得到中国学者目空一切呢?中国学者不妄自菲薄,怎么就会导致海外学者妄自菲薄呢?除非海外学者徒有其名,他们的骄傲是建立在大陆学者妄自菲薄上的,一旦大陆学者不菲薄了,他们就会菲薄起来?一般说来,海外学者只要不是假文凭的,都是有真才实学的。国内学者自信了,平等互助,对他们有利无害。 鉴于一些人喜欢无理纠缠,请到这里来,不要捣乱了其他博文。上面提到的三个评论我都移动到这里了。要纠缠的请到这里,这里的评论就作为你的阵地。如某位先生说的,你们完全可以在自己博客上正式发言。当然,本文的评论栏目,他们作为练习中文骂人的栏目,就请吧。 我不要希望关于两个99%争论继续了,因为双方的道理已经说清楚了,在争论没有意义了。 这场争论反映了中国目前的文化危机。国内学者为政府倡导的文化蔑视,他们想为自己争取最后的生存空间,海归学者感到了旧权威的阻挡,他们要做小人物,夺得最后的胜利。这时出现了大陆教育怎么走的问题,中文的现代社会价值和政府这样组织知识分子的问题,形成了文化危机。这种情况有点象小人物运动时的危机,那场危机后来是随着反右斗争压下去的,把华罗庚、黄万里这样的优秀知识分子也压下去了,危机没有真正解决。关于这个文化危机问题容我另文讨论。我希望象鸿飞先生、可真先生、霍先生、黄先生、何先生和杨玲先生,等等,科学网智者,进一步思考更深刻的文化融合问题。 谢谢善意的讨论者,也谢谢不善意的讨论者,你们使我思考。但是不讨论就冷嘲热讽的人不谢了,因为我看不起你们。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323 次阅读|11 个评论
答王鸿飞先生
王铮 2007-10-13 20:48
首先感谢鸿飞先生的回复。本来你是在评论中与我讨论的,但是我回答长了,还是放这里。 请原谅。 其次,鸿飞先生可能认为性伴侣统计问题庸俗,与博士 - 博导合格率放到同一个尺度上讨论是侮辱。如果是这样,我表示歉意。我本来想,鸿飞先生是哥伦比亚大学博士,会不为世俗观点影响。但是我不认为是歪曲,因为统计学原理是一样的。 其实,性伴侣比例、出生率问题与不合格博士比例有共同的统计学特征,就是局部直觉代替全局分析。中国人从对官员的腐败认识,认为男性的性伴侣数高于女性的性伴侣数,很正常。社区居民委员会看到农民工生两个孩子认为农民进城增加出生率也很正常。但是在全局分析下就会发现局部经验的问题。鸿飞先生从自己从事的物理化学看到了两个 99% 问题,我在另外的博文《关于两个 99% 的看法》写了:鸿飞先生的物理化学领域,可能他估计的十有八九没有问题,因为物理化学实验依赖于仪器,中国穷。 ISING 先生的理论物理学领域,博士论文水平按美国标准的合格率可能就高,因为理论物理主要靠思考。看看理论物理学国际定级期刊发表的中国文章说就可以有个估计。在黄老师的历史领域,可能十有八九中国博士水平达到美国三流大学博士论文水平。博士水平的形成有高水平老师固然重要,但是还与设备条件有关、还与问题领域有关。所以要具体领域具体分析。 鸿飞先生提出了个新的论据:你把这里的博士论文逐字逐句翻译成英文,看看有多少能通过美国三流大学的博士论文审查就好了。这个代词这里可能是中国大陆,还是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因为科学网是中国科学院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共同管理的),我就当中国大陆吧。我反问一句你把美国的博士论文逐字逐句翻译成中文,看看有多少能通过中国二流大学的博士论文审查就好了。(请不要告诉审查人是洋博士论文,不然就皇帝的新衣服了)。为什么呢?首先是语言不通,表达不清晰。因为相互之间存在语言阻碍。我们中国人投英文期刊稿,很多时候得到的结论是 English poor ,被否定了。我有一个朋友,加州大学圣巴巴拉的博士毕业,导师曾经做过国际区域科学协会主席,大概是美国的 1.5 流大学吧,他在美国十年,文章发表约二十篇,回国后投了稿,得到的也是 English poor ,什么也没有说,被否定了。有没有语言歧视,他自己认为是有的。如果没有为什么中国许多人写了文章要搭个老外才发表的了。我想不止一个学者有这个经验吧。所以有个语言问题。还有鸿飞先生的校友,胡适先生,现在有人考证提出他没有得到哥大的博士学位,因为毕业生档案查不到。考证者说他的博士论文研究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答辩委员会被古汉语搞糊涂了,可是他有 35 大学的博士头衔,难道哈佛大学、牛津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加州大学都只是因为面子没有考虑他的水平。 先生写道我说中国大陆 99% 研究员教授没法到美国三流大学当上教授,绝对没有危言耸听和夸大其辞的意思。我想美国大学的教授 99% 的没法到中国大陆幼儿园当老师,是水平问题吗?不是!因为语言不通。 所以鸿飞先生的证据不能成立。中国的博士论文的主要工作,数学、理论物理学、地质学、植物学、生态学的许多在国外期刊发表了,我想是相当于通过了美国三流大学的论文审查的。 先生认为如何? 先生说 99% 的科学贡献是 1% 的科学家做出的,不是我的说法,是 Axelrod 的说法。这个 99% 和前一个博士合格不合格的 99% 根本就不是一回事,我也从来没有说过是一回事。可是我读先生的文章《 99% 的科学发现是 1% 的科学家做出的》,文章分三段,开始就讲两个 99% 假说,而且进一步得到 我说的 99% 或 97% 是很准确的数字,文章用大约 4/9 的篇幅(除去图片),讲这个问题,当然是两个问题有联系的。如果 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先生的文章 就是逻辑混乱了。当然我不能由此得到先生的哥大博士论文是允许这种混乱的。小时候看雨果的《悲惨世界》并行地讲两个无关的故事,不舒服,看到后来才知道它的逻辑力量。 先生的《行百里者半九十,一百米等于没跑》还是讨论两个 99% 问题的,因为它的副标题是为什么说(中国大陆)十有八九的博士和博导不合格?文章中先生是这样写的我们训练的绝大多数博士,总是缺乏在真正的前沿工作的能力。绝大多数的人看重的是自己是否已经走了九十几里路,而不是最后的那一段。他们对比他自己多走了几里或者几米的人极为不服气,觉得如果不是因为自己因各种原因耽搁了没走完,一定不比那人差。其实,就是这一点点差距,决定了一个选手能否处于前沿,或者有没有资格获得进入下一轮的竞赛的资格。所有的运动会在 100 米比赛的时候,最后进入决赛的选手不过 8 名,能够进入复赛的选手估计也就几十名或者一百多名。有的人甚至还发了篇 Nature ,姑且算相当于百米跑了 11 秒。用发 SCI 论文来衡量博士和博导资格,无非是鼓励大家都去跑 100 米而已。一百米等于没跑,我说十有八九的博士和博导不合格,也就是这个意思。我理解先生的意思是一定要处处领先,时时刻刻处于复赛的前八名才是合格的博士、博导。这当然把科学的社会功能混同体育比赛了。现在许多学科的前八名都是美国大学,按这么说,英国、法国、德国大学的博士和博导也是按美国三流大学标准 99% 不合格的?的确先生没有说过中国搞航天是跑 100 米,也没有说过我们的航天事业等于白跑。这是我举出的反例。象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不可能要求博士都在理论前缘领域工作,在技术前缘也很好。所以跑个全国冠军,给 13 亿人欣赏了,没有白跑。当然让 50 亿人欣赏更好。美国大学的博士,也不是都处在科学前沿的,有的也是技术前沿或者是有创新和发明的,如果不是这样,美国的技术具有没有这么发达了。 说到底,我是基本赞成鸿飞先生的意见的,中国博士和博导有许多是不合格的。不过我的标准与他不同。我认为博士论文应该是有重要发现和重要发明的。就发现来说,应该是世界性领先的,不管是否达到美国三流大学水平,关键是研究的问题别人解决了没有。不同流的大学的博士水平的差别,是创新量的差别而不是质的差别。就发明来说,如果别人的技术是保密的,国家级的就行了,因为我们获不得别人的技术,而论文的作者如果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具有了自己解决问题的水平,说明有在技术前沿工作的能力了。以这个标准看,中国的确有许多博士没有做到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有些论文纯粹是文字堆砌。有些博导没有引导学生走到科学前缘或者技术前缘。中国博士有多少不合格,不是应该用美国三流大学的水平海量,而是应该有没有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是否逻辑清晰衡量。这个衡量,如果发现土博士是100%不合格,我也服气。用美国三流大学比,我们中国人也太埋汰了点。 我不能不承认,作为中国人我也违心地通过过论文,只要不是逻辑它混乱,而是有一点发现和发明的我都通过了,不过有些实在是不行。这些年我除了大家知道的北大某论文没有通过外,否定了清华大学的一篇论文,因为数学推导有错误,作者还不改,作者的导师是一个副部级领导,得罪了。还有复旦大学的,我或者认为是文字堆砌或者认为有抄袭之嫌。就这样别人不让我审了,我其实也不想审,犯不着得罪人,反正我知道学校一般都给过。比如北京大学那篇论文,我就推脱过的。我的教训是,国家在论文评审方面至少要有个明确的制度,中国科学院、 985 院校要带头。关于这一点,我想我与鸿飞先生是一致的。 最后,我想再说一句,之所以用再字,是因为从 1990 年,我就不停地说这个问题。在美国读博士,助学金基本上够支持夫妻生活。在中国读博士,助学金连自己都养不活。鲁迅说他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中国现在的博士生,吃的是空气,我们却想要从他们身上挤出奶。 我认为,当务之急,先解决博士生的生活质量问题,再解决他们的学术质量问题。而对于博导,倒是要先解决学术质量问题了。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713 次阅读|28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07: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