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争论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争论

相关日志

破墙众人推的悲剧
geoallan 2010-10-2 16:09
人的本性是建设还是破坏? 似乎难以回答。但在现实的生活中总可以找到影子。 我们的学术圈似乎也存在这些影子。为什么老是再问创新在哪里?我的回答创新已经死亡 因为专家太多。 因为指手画脚的人太多,真抓实干的人太少。 实干的要么被累死了,要么是被排挤郁闷至死,总之已经比大熊猫都珍贵了。 对于某某与某某的死磕,我在科学网看到可真多。很多人不是当事人,但一个个都是证据确凿,弄得我晕乎乎的。不知该相信哪一个。 但是,一个不干活却老在挑错的和一个还在干活的,你倾向于哪一个? 所以,某某们掐架的后果就是大家以后都是空对空好了,反正不做不犯错,做了就有错,一做肯定犯错。 科研不是神话,一开始谁都想的那么完善。不允许失败才是我们国家扼杀创新性的最大凶器。 既然某某和某某已经掐过了,众人就消停消停吧。不要一副幸灾乐祸的样子,要不要做出破墙众人推的架势。如果学术圈都像那位打假明星学习,估计谁也逃脱不了被推倒的命运。
个人分类: 勉为学术|3760 次阅读|1 个评论
干正事,不争论!
陈小斌 2010-6-21 13:15
干正事, 不争论, 闷声发大财, 哈哈哈哈哈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992 次阅读|4 个评论
科网民事调解书
phd9992000 2010-6-6 15:56
科网字 第【2010】66号 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文坛官司,有比没有好。 和谐社会就是好!就是好!!就是好!!!(咬牙切齿地) -----------最高指示 叵耐鬼王那厮,为抒一己之见,言语狂悖,冒犯南京林老师。林老师乃严谨、严肃之人,断乎不能承受。鬼王虽为程序高手,却聪明一世、糊涂一时,靠此等手段提升名气,早就过时了。现在还用,无疑是拿众多教授、博士博主的智商开涮。何况鬼王之名,听到即阴风嗖嗖,令人毛骨悚然,何必赖此劣招出名?诚下策也。今众人做保,令鬼王择吉日沐浴更衣,携山东煎饼一卷、山东大葱3根,赴南京负葱请罪,顺便拉动一下山东的GDP。之所以用煎饼和大葱,乃取煎饼卷大葱的圆通之意。 YATOU一干人等,本无为鬼王开罪之意,实为捍卫众博友之话语权也,请林老师体谅。望2位相逢一笑泯恩怨,共建和谐好社会。 本文为最终调解书。此事到此为止,不准上诉。(2位就从了老衲吧) 2010年6月6日
个人分类: 科教感悟|2992 次阅读|12 个评论
拉小旗,唱大戏
wujingzhi 2010-6-4 11:35
浏览了一下科学网博客首页,热门博文清一色的议论鬼王被封的事。今天更是成立了 规格非常高 的保人小组。看到小组成员名单,我就晕了~ 看到那么多博文,看到那么多名博主的组织, 第一感觉就是我绝不参与这个讨论 。不过转念一想,事情也不一定是表面这般。就说点别的。 最近发生了很多事,由袁鹏飞被封引发的关于毛泽东的激烈争论,关于地震的争论引发嵇教授博客搬家,以及最近的李博主搬家。联系社会上的很多事情,我想这次科学网 博主们对某些博客被封事件大反弹, 或许只是人们拉的一面小旗,背后唱的可能是争取言论自由的大戏! 科学网的宗旨是要构建全球华人科学博客圈。这个宗旨决定了科学网需要给各位博主提供自由发挥的空间,这样,科学网博客所谓的红线规定有时候会和这个宗旨发生冲突。而面向全球华人,言论自由对这些人来说是天经地义的。如果加以限制,必然会引发抵触。因此,科学网的宗旨应该内在地包含言论自由。 如今,拉小旗,唱大戏屡见不鲜。然发生在科学网有点意外。近来的张神医就是个例子。真有那么多人关心张神医吗?不见得!大部分人或许只是拿他说事,至于他个人怎么回事,别人也没那兴趣关心。如此, 他得势时,群起捧之;他落难时,群起攻之! 很多其他人的境遇也类似!或许就如易中天说的:我们就是峨眉山的猴子。有的人说这个猴子很好,有的人很讨厌猴子。据进化论说,人本来就是猴子进化来的吧。人逗猴子,猴子逗人,各取其乐吧。 估计这出戏也唱不了几天,在飞速发展的今天,没有什么会持续长久。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社会的发展有其客观的规律,没有人可以永远阻止,也不可能由几个人控制。有时风雨,有时晴朗,有时雷电,有时雪霜!自然需要所有这些。人类社会可能也需要不同的经历,进而向更高级进展。科学网亦或如此! 台上的戏唱的正欢,那小旗随风摇摆,看客们也姿态各异,各怀心思~
个人分类: 把酒问天 Review|118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方舟子文章《科学大争论——化石是怎么回事?》
livingfossil 2010-5-17 11:03
转载方舟子文章《科学大争论 ——化石是怎么回事?》 关键词:科学;争论;化石 文章网络来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4068790100h0hc.html 核心观点:“ 化石能显示地球和生命发生的历史变化,古生物化石成了生物进化最直观(最直接)的证据。” 科学大争论 ——化石是怎么回事? 方舟子 化石是保存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骸或遗迹,这在今天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即使是最顽固的神创论者,对此也不会有什么争论。但是对古人来说,这个事实却不是那么显而易见的,直到 18世纪,科学界对化石是不是源自生物体,还充满了争议。 国内有的文章称,北宋沈括(1031~1095)最先揭示化石成因,比达·芬奇早了400多年云。沈括在《梦溪笔谈》中的确提到,在太行山崖间有螺蚌壳,据此认为这一地带过去乃是海滨。此前唐朝书法家颜真卿(709~785)在《麻姑仙坛记》已有“高石中犹有螺蚌壳,或以为桑田所变”的说法。比沈括稍后的朱熹(1130~1200)也提到:“常见高山有螺蚌壳,或生石中,此石即旧日之土,螺蚌即水中之物。”他们说的螺蚌壳,实际上是贝壳化石,但是他们显然是把它们当成了真正的贝壳,并不能据此说明他们对化石的来源已有正确的认识。 贝壳化石与现在的贝壳非常相似,并不难推测它们的来源。古希腊人比中国古人早了一千多年就已有类似的说法。第一个较为准确地指出化石的来源的是古希腊哲学家色诺芬尼(公元前570~480)。他在内陆和山上发现了贝壳,在意大利西西里岛的采石场发现了鱼和海草的化石,又在马耳他岛发现了各种海洋动物的化石,据此得出了一个在当时相当超前的结论:山脉必定曾经位于海中,地球在历史上多次交替出现世界性大洪水和干涸。此后几位古希腊哲学家也都表示了类似的观点。 要接受这种观点,首先必须相信世界是非常古老的。这对古希腊哲学家来说不是个问题。但是到基督教在西方世界占据统治地位后,人们的世界观就完全不同了。在基督教看来,世界是在几千年前由上帝在六天内创造出来的,这样的世界观让人们对化石感到疑惑不解。既然世界历史这么短,显然不能认为化石是生物体经历了长期的历史过程而遗留下的遗迹。何况化石的种类、形态是如此繁多,它们的成因似乎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 比如恐龙、大型古哺乳动物的骨骼化石,很容易看出它们是骨头,但是在现存生物中又找不到对应的部分,因此它们就被认为是古代巨人或神话动物的遗骨。类似的,中国古人也把这类化石当成“龙骨”,要么是龙死去后的遗骨,要么是龙脱胎换骨时蜕下的。 大多数化石并不像贝壳或鱼化石那么好辨认。许多化石与当时人们已知的生物都没有相似之处,因此很难让人把它们与生物体联系起来。例如尖锥状的箭石(乌贼等头足纲动物的内壳化石)和海百合化石。某些海百合化石有星状图案,这类化石就被认为是流星陨落后的产物,称为“星石”。当时人们说的“化石”指从地下挖出来的所有东西,岩石、矿石、宝石也包括在内。这种分类的混乱也导致了认识上的混乱,看上去不像生物体的化石理所当然地被归为了某种矿石。 有些化石看上去与现存的动物很像,但是当时流行的观点却认为它们是和生物体没有任何关系的自然形成的石头图像,是由存在于石头中的神秘“塑造力”形成的。有些人相信它们是生物体的遗迹,但是是被诺亚大洪水淹死的动物遗留下来的。离奇一点的观点则认为它们是动物交配时精液溅到岩石上长出来的类似生命的东西。还有人认为它们也许是魔鬼的恶作剧,是为了破坏人们对上帝的信仰。 想要对化石有正确的认识,首先必须冲破基督教世界观的束缚,而这只有到了文艺复兴时期才有可能。在1500年左右,达·芬奇(1452~1519)试图复活古希腊哲学家对化石的看法。他注意到在意大利北部亚平宁山脉的岩石里有贝壳和珊瑚化石,那里离海岸很远,这些海洋生物化石是怎么来的呢?有人认为是诺亚大洪水把它们从海里冲到山上来的。达·芬奇认为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据说诺亚大洪水是下暴雨引起的,雨水会携带着东西流向大海,而不是相反地把海里的东西冲到陆地。而且许多贝壳化石太脆,经不起长途跋涉。贝壳分布在不同的岩层,也不像是一次大洪水造成的。 达·芬奇在其笔记中提出这样一个设想来解释岩石中的贝壳化石是怎么来的:河水流到大海时,浑浊河水中的泥沙沉淀下来,也把贝壳埋在了泥土中。由于缺少养料,这些贝壳死去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海平面降低,海水消退,泥土变成了岩石,贝壳跟着变成了化石。达·芬奇不是最早想到化石与地质变化的关系的人,但是最早对此做了系统的论述。可惜,他生前没有发表这些离经叛道的说法,没有造成任何影响。 1565年,瑞士医生和博物学家格斯勒(1516~1565)出版了一本小册子《论化石物体》。这并不是历史上第一部化石专著,但是有两点让它显得很突出。它包括了大量的化石插图,是根据格斯勒本人和同事的化石收藏绘制的。以前有关化石的著作很少有插图。其次,格斯勒尝试对化石进行较为合理的分类。此时“化石”仍然包括岩石、矿石、宝石等在内。格斯勒将它们分成15类。这些分类在今天看来有的当然显得很奇怪,例如他把棘皮动物化石、新石器时代的石斧、矿石归为一类,把名称与鸟有关的石头都归为另一类。但是有的分类是根据化石与现存生物的相似性来划分的,例如“外观像珊瑚”、“外观像海草”、“外观像昆虫和蛇”的分类。 尽管格斯勒并没有意识到化石是生物体的遗迹,但是他通过插图以及把化石与生物体比较进行分类,突出了化石与生物体的相似性,促使人们去思考这些问题: 化石是不是生物体的遗迹?它们是怎么进入岩石的?它们是什么时候进入岩石的?生物体是怎么变成化石的?但是还要再过 100年,才有人开始通过科学研究来回答这些问题。 (中) 直到17世纪下半叶,化石才真正成为了科学研究的对象。几名博物学家先后令人信服地证明了化石必定是生物体的遗迹。其中最早发表其研究成果的是英国博物学家、物理学家罗伯特·胡克(1635-1703)。在1665年出版的《显微图谱》一书中,胡克描述了他用显微镜观察一块腐朽的橡木和木炭,并将它们和石化木做对比。他指出,石化木不仅有木头的形状、构造,而且它上面的微孔与几种木头的微孔十分相似。 当然,石化木和木头也存在着一些差异,一名合格的科学家不应对此视而不见,不仅要报告对自己有利的证据,也要能解释不利的事实。胡克详细地列出了7个不同之处:一、石化木比木头重;二、石化木像燧石一样硬;三、石化木的微孔显得比其他部分黑;四、石化木无法燃烧;五、滴几滴醋到石化木上,会产生许多泡沫;六、石化木像燧石一样易碎;七、石化木摸上去和木头非常不同,感觉比木头冷,更像矿石。 这7条差异中,除了第3条,都是石化木做为一种石头所应该有的属性。对第3条,胡克也给出了合理的解释:石化木的微孔不是空的,而是由更暗淡的物质填满了。这样,胡克不仅指出了石化木与石头的相似之处,也解释了它们之间的差异之处,说明了石化木就是石化了的木头。 由于石化木与木头很像,并不难猜测它们之间的关系。沈括的《梦溪笔谈》就有河岸崩塌,发现地下有一片竹笋,“凡数百茎,根干相连,悉化为石”的说法。但是胡克并不是只简单地下断言,而是做出了正反两方面的详细论证。他进而推广到了其他化石,得出结论说,化石的形成不是由于土地中的“塑造力”,而是来自生物体。这些生物体被洪水、地震或其他自然力量带到了某个地方,被填上了泥浆、粘土、带泥沙的水或其他物质,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变硬,“浇铸”出了“有图像的石头”。 与此同时,在欧洲大陆也有人做类似的研究。1666年,意大利托斯卡纳的渔民抓到了一条大鲨鱼,托斯卡纳大公命令将它的头送给正在当地行医的丹麦博物学家尼古拉斯·斯蒂诺(1638~1687)研究。斯蒂诺解剖后发现这种鲨鱼的牙齿与一种被称为“舌石”的石头非常相似。人们很早以前就在马耳他岛发现有奇怪的类似舌头的石头,古罗马博物学家老普利尼认为它们是在月亏的时候从天上掉下来的。也有人认为它是在岩石中自然而然地形成的。斯蒂诺注意到这些石头的形态与鲨鱼的牙齿相同,只是要大得多。因此他推断“舌石”是古代大型鲨鱼的牙齿化石。第二年斯蒂诺向伦敦的王家学会提交了论文公布其发现。 这是第一篇研究化石的科学论文。 那么鲨鱼的牙齿是怎么跑到了岩石或岩层里头去了呢?斯蒂诺推断包含化石的岩石必定曾经是沙,所以生物体能被埋在里头,以后沙才石化成了岩石。斯蒂诺进而推断,最先沉淀形成的岩石位于最底层,后来沉淀的岩石位于上面,越往上的岩层越年轻,岩层的分布反应了地球的历史事件。斯蒂诺在 1669年发表的一篇“论文序论”概括了这些原则,被认为是地质学的奠基之作。但是在这篇序论发表后不久,斯蒂诺就皈依天主教,不再从事科学研究,论文没了下文,有待后人进一步的阐述。 在今天看来,胡克、斯蒂诺的论证非常有说服力,应该很快被普遍接受才对。实际上却并非如此。他们只是孤独的先驱,大多数学者仍然相信化石是自然形成的石头,否则怎么解释多数化石找不到与之对应的生物?又怎么解释海贝化石会出现在山顶上呢?这些问题的答案将会严重地动摇他们的基督教世界观,在当时是无法想象的。 在 1677年,英国牛津大学第一任化学教授普洛特(1640~1696)出版《牛津郡的自然史》,反驳胡克、斯蒂诺等人的看法。他认为贝壳化石其实与贝壳没有关系,而是矿物质结晶形成的。化石看上去和生物很像,纯属巧合,就像钟乳石或雪花也会长得看上去像生物一样。只有个别的化石他承认是生物体的残余,这主要是恐龙的骨化石。当然,普洛特不知道什么恐龙,而这些骨头对现存生物来说又太大了,因此他把它们当成是《圣经》所记载的巨人的骨头。这些巨人被诺亚大洪水淹死了。 即使到了18世纪初期,对化石的研究仍然深受《圣经》记载的影响。1726年,瑞士博物学家余赫泽(1672~1733)出版研究化石的著作,还把化石当成要么是“大自然的恶作剧”,要么是诺亚大洪水的遗物。他把一个特别大的化石描述成在大洪水中丧生的巨人的骨头,证明着《圣经》记载的真实性,因此把它命名为“大洪水的见证人”。它实际上是一种史前大蝾螈的化石。 更可笑的事件发生在德国。乌兹堡大学医学院院长柏林格( 1667~1740)坚信化石不过是“一种大自然的作者(上帝)自得其乐地埋藏起来的特殊石头”,不仅喜欢收藏化石,而且爱炫耀其藏品和做有关演讲。1725年,他的两名同事对柏林格的傲慢很不满,想让他出出丑。他们雕刻了一些假化石,收买了一名被柏林格雇佣替他挖化石的男孩,叫他把它们挖出来献给柏林格。 这些“化石”和其他地方发现的化石大不相同,更像是一幅幅画像:有眼睛的鸟、在结网的蜘蛛、在交配的青蛙、在采蜜的蜜蜂、光芒四射的太阳、带尾巴的彗星、星星,更进一步证实了化石的确是“上帝制作的艺术品”。后来挖出的化石甚至有上帝的签名:用希伯莱文写的“耶和华”! 柏林格很快地写成一本著作,准备公布这个重大发现。这时候,那两名同事觉得自己做得太过分了,告诉柏林格真相,但是柏林格不为所动,认为他们是出于嫉妒,阴谋埋没他的重大发现。柏林格在 1726年出版了其著作。几个月后,柏林格才醒悟过来,据说是因为挖到了一个用希伯莱文写着他的名字的“化石”,才让他明白的确被捉弄了。传说柏林格羞愧难当,花巨资试图把其著作都收购回来销毁,并很快郁郁死去——这最后一条显然不符合事实,因为柏林格此后还活了14年。 此时, 化石是生物体的遗迹的观点已开始在学术界占据主流。 瑞典博物学家林奈( 1707~1778)在1735年出版《自然系统》,试图为所有的生物进行分类,其中就包括化石,并用和生物一样的命名法进行命名。妨碍人们相信化石源自生物体的,主要是宗教信仰。伯林格的悲剧不过反映了思想僵化的学者为了其信仰会偏执到何等程度。 (下) 在17世纪的西方世界,妨碍人们接受化石是生物体的遗迹的,主要是基督教的信仰。反过来,一旦化石的生物起源被确认,宗教信仰也就不得不发生动摇。首先面临的一个难题,是如何解释遗留在山上的海洋生物化石。与基督教《圣经》的记载调和的唯一希望,是认为化石是在诺亚大洪水中灭亡的动物的遗迹。但是正如达芬奇和胡克先后指出的,这种说法似是而非。与《圣经》调和的希望,在发现化石是分层分布的之后,就被彻底地粉碎了:仅仅一次的大灾难,如何能使化石形成分层分布,而且每一层都有独特的动物和植物的化石?世界肯定要比《圣经》所说的古老得多。 另一个难题更加令人难堪:化石所代表的生物,有许多在现在似乎不存在了。例如斯蒂诺研究的“舌石”是古代大型鲨鱼的牙齿化石,而这种大鲨鱼在今天并没有发现。胡克在其死后出版的《关于地震的对话》一书中描述了许多奇怪的化石。例如有些化石是巨大的螺旋体,能重达 400磅,看上去就像盘起来的蛇,因此被称为“蛇石”(现在称为菊石)。这些化石并没有现存的生物与之对应。胡克将它们和鹦鹉螺进行比较,认定它们属于某种已不存在的软体动物(我们现在知道菊石是已灭绝的头足纲动物的化石)。因此他猜测生物物种也许有一个固定的“寿命”。这意味着物种会灭绝,同时也会产生新的物种。胡克是这么说的:“在以前的年代里有许多其他物种在现在我们不能找到;而且,在现在也许有种种当初没有的新物种,这也并非不可能。” 在今天,物种会灭绝,是尽人皆知的事,我们人类的活动就造成了许多物种的灭绝。但是对 19世纪以前的西方人来说,物种灭绝是难以想像的。这首先也是由于基督教信仰。全能、全知、全善的上帝怎么可能会让物种灭绝?即使在上帝决定要让大洪水淹没整个世界的时候,也记得让诺亚把所有动物都一对一对地带上方舟,以保证所有的物种都能延续下去。何况,所有的生物都是上帝设计、创造出来的,如果认为物种会灭绝,就是在认为上帝的创造物会是不完美的,是上帝在设计生物时出了差错,这种想法简直是在亵渎神灵。一名虔诚的基督徒必须相信,所有的生物都是在六天之内由上帝创造出来的,而且一样不缺地一直繁衍下来。 西方传统的自然哲学思想也让人难以接受物种灭绝的观念。亚里斯多德在对生物进行分类、比较时,认识到可以对不同的生物按从简单到复杂的次序进行排列,构成一个等级系统。在他看来,自然界存在着从非生物、植物、动物到人的连续序列,组成了一个从最不完善的事物上升到最完善的事物的线性链条,每个事物都是这个链条中的一环。他把这称为自然界等级。这个看法后来被发展为“自然界阶梯”或“事物大链条”的观念。这种等级排列是上帝为世界制定的理性蓝图的一部分,它代表着大自然永恒而和谐的秩序,从神创之日起到现在都是一直如此,没有变化。如果某个物种灭绝了,就意味着“自然界阶梯”少掉了一级,“事物大链条”被打断了,世界不再是完美的了。 因此许多人认为,虽然有些化石在现存生物中找不到对应的物种,并不能说明这些物种已经灭绝。没有在地中海发现斯蒂诺说的大鲨鱼,或没有在英国海域发现胡克说的巨型软体动物,并不等于它们就灭绝了。也许它们数量过于稀少,因此没有被采集到。也许它们还躲在某个偏僻的地方有待发现,例如生活在遥远的海域或者海洋深处。寻找这类未知的生物,在当时成了科学探险的一部分。例如,在 1803年,路易斯和克拉克开始穿越美国大陆的探险时,当时的美国总统杰菲逊要他们寻找一种巨大的草原狮子。杰菲逊认为他见到的一个大爪子化石是这种未知的大狮子留下的。其实那块化石是属于一种已灭绝的大型树懒的。但是杰菲逊相信“事物大链条”的观念,不相信物种会灭绝。 要证明某种东西存在,很容易,只要找到它就行,而要证明某种东西不存在,是非常困难的,找不到它并不等于它不存在。而且某些原先被认为灭绝的物种,后来的确被找到了,最著名的是 1939年在东非发现的矛尾鱼,在那之前这种鱼被认为已在7千5百万年前灭绝。 不过,到了 19世纪初,法国古生物学家居维叶(1769-1832)还是能够令人信服地举例说明,至少有某些物种已经灭绝了。他不以海洋生物为例,因为海洋的绝大部分区域都还未被人类探索过,很难证明某种现在没有发现的海洋生物不会藏在某处的深海;的确,直到今天我们还在不断地发现海洋生物新物种。居维叶选择了陆地生物,而且是最能引起人们注意的大型哺乳动物。他指出,有许多种大型哺乳动物的化石与现存的哺乳动物类似,然而又不相同,例如在西伯利亚发现的猛犸象化石和在美洲发现的乳齿象化石,显然都是某种象,但是和现存的亚洲象和非洲象的骨架并不相同。如果这些化石所代表着的大型哺乳动物还生存着,那么是很容易发现的。既然它们在世界各地都未发现,那么可以认定它们已经灭绝了。当时还有非洲和南美洲内陆未被完全探测过,不过居维叶认为他所说的几十种大型哺乳动物不太可能全都被隔离在那两块地方,如果以后能在其中发现几种,已经是很难得的了。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物种的灭绝呢?居维叶和他的同事通过研究巴黎盆地众多的采石场,发现那里的地层可分为五层,每一层都有独特的化石群:第一层(最上层)是生活于淡水湖和沼泽地的动植物,第二层主要是海洋贝壳类动物,第三层又是淡水生物,第四层主要是海洋生物,少数是淡水生物,最下一层是淡水贝壳类动物和木头。这些海洋生物化石表明巴黎盆地在历史上曾经几次被海水淹没过。居维叶据此提出了灾变论,认为在地球历史上,周期性地出现大灾难,海洋淹没了陆地,灭绝了那里所有的生物。在海水退下之后,在未被淹没的地区的陆地生物迁移到新出现的土地。居维叶相信,这样的大灾变至少出现过三次。 居维叶还注意到,化石不仅是分层分布的,而且呈现出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 在他所知道的最古老的岩层中,只有腔肠动物等海洋无脊椎动物的化石,可能还有鱼化石,第二古老的岩层含有蕨类和棕榈树化石,但是没有陆地脊椎动物化石。在第三层出现了独特的陆地爬行动物和某些已灭绝的鱼,再往上一层的化石中有许多种巨大的爬行动物和单子叶植物,晚近的一层才出现哺乳动物。居维叶相信物种是固定不变的,因此他不认为从简单到复杂的化石顺序表明了生物的进化。相反地,他认为这种化石顺序不过表明每一次灾变都是在为幸存的更高级的生物创造繁衍的机会而已。他发现有证据显示在 5~6千年前在世界范围内出现过大洪水(实际上是1万年前更新世冰川融化的痕迹),他认为这最后一次灾变自然是在为“造物主最后和最完美的作品”——人类——清理舞台了。这最后一次灾变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诺亚大洪水,因此灾变论就成了神创论者的一根救命稻草。 但是一根稻草并不能真正救命。虽然居维叶仍然想要挽救神创论,但是他的这些观点都与基督教世界观格格不入:地球并不年轻,而是极为古老;世界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处于变化之中。一旦知道地球的历史极为古老,而且物种会灭绝,进化论也就呼之欲出了。虽然居维叶对物种灭绝的解释是错误的,但是他的一系列发现已为进化论扫清了道路。当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在 1859年发表时,人们已普遍接受 化石能显示地球和生命发生的历史变化,古生物化石成了生物进化最直观的证据。 2009.11.18 2009.11.25. 2009.12.9. (《经济观察报》2009.11.23, 12.7, 12.21.)
个人分类: Behind palaeobotany|236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方舟子文章《科学大争论:不变的是科学方法》
livingfossil 2010-5-17 10:51
转载方舟子文章《科学大争论:不变的是科学方法》 关键词:科学;争论;方法 文章出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4068790100e5i2.html 2009-07-10 02:05:36) http://www.xys.org/xys/netters/Fang-Zhouzi/jingji/dispute.txt 科学大争论:不变的是科学方法 方舟子 (方舟子按:《科学史上的著名公案》系列已写完,结集定名为《爱因斯坦信上帝吗?——方舟子解读科学史著名谜团》,将在这个月由广西科技出版社出版。下面开始另一个科学史系列。) 和人类其他智力活动一样,科学研究充满了争论。涉及的科学问题越是重大,引发的争论往往也越激烈。科学界可能是最好战、最不宽容的一个共同体,一个新的科学观点提出之后,都必须接受挑剔的批评,看看其论证是否严密,证据是否充分。越是新奇的不寻常观点,越需要不寻常的证据,争论也越大。 和人类其他智力活动不同,多数科学争论或迟或早都能达成共识,有了定论。 科学结论的形成既不靠援引经书教义,也不靠权威的拍板,而是由于科学研究有一个解决争论的可靠方法:可重复的、独立的观察或实验。用以支持的观察或实验越多,结论也就越可靠。 我们今天视为科学常识的许多科学定论,例如“地球围绕着太阳运动”、“物质由原子构成”、“ 化石是生物体的遗迹 ” 、 “光具有波粒二象性”等等,在历史上都曾经有过激烈的争论。但是现在一般的人都只知道了一个结论,并不了解这些争论是如何发生、演变和解决的。有的历史争论虽然经常被提到,却是出于误解。例如“光是波还是粒子”的历史争论经常被错误地用来说明真理并非只有一个。 还有许多科学争论至今还在进行着,例如“人性是否受基因的影响”、“生命是如何起源的”、“外星文明是否存在”、“宇宙的结局会是怎样”。其中有的已有了主流看法,有的则是见仁见智,还有的则在挑战着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在可预见的未来恐怕难以有结论。 科学争论有时并非完全局限于科学界内部,还受到政治、文化、宗教等因素的影响。例如虽然科学界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已结束了有关“生物是否进化而来”的争论而有了共识,但是直到今天,基督教原教旨主义者仍然在学术界之外挑战、否定进化论,并误导了相当多的公众,让他们误以为“生物是进化而来的”说法还不是一个科学定论。 同样在误导着公众对科学的看法的,还有一批信奉文化相对主义的反科学主义者。他们认为科学知识并非反映客观存在,而只是文化建构,是相当主观的东西。他们甚至声称科学知识并不比迷信等其他人类知识更高明。还在进行着的科学争论固然会被他们用来做为科学研究并不客观的佐证,即使在科学界已无争论的科学定论,在他们看来也不确定,并非就是正确的。例如,他们认为地心说与日心说相比,并非就更不科学、不正确。由此他们得出结论说:科学无所谓是非对错,科学的东西未必正确,正确的东西未必就是科学,相信科学也是一种迷信。 还有一些人也认为不存在科学定论,但他们的理由与反科学主义者不同,认为科学研究是在不断地证伪、推翻现有科学知识中发展的,过去的科学定论已被推翻,现在的科学定论将来总有一天也会被推翻。持这种观点的人有很多是以当代哥白尼、伽利略自居的伪科学人士,坚信他们做出了推翻科学原理的重大发现,总有一天会在科学界掀起一场天翻地覆的大革命。 这样的大革命只发生在他们的幻想之中。 科学的进步是连贯的进步,是在原有基础上的演化,并不是推翻一切重来的大革命。一个科学观点一旦成为科学定论,就表明它有了非常充足的证据,被推翻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不管科学如何再进步,类似 “物质由原子组成”、“生物是进化而来”这样的有无数证据支持的科学定论,都不可能再被推翻。 当然,今天的主流观点都是由以前的另类观点演变而来的,以后有可能被其他的观点所取代,甚至今天视为科学定论的观点,在以后也有可能被推翻,即使这种可能性非常低。但是无论如何,这些演变都是在科学界内部,由科学家遵循科学方法和学术规范进行的,与反科学主义者的批评和伪科学人士的妄言毫无关系。虽然科学研究是由有着人性弱点的科学家做的,会受到政治、文化、宗教等其他因素的影响(这类影响往往是负面的,起到阻碍作用),但是科学方法却保证了科学具有自我修正的能力,从而能够避免研究者的主观偏见,获得客观的结果,也就有可能让科学问题在争论之后有一个确切的答案。 在这个系列中,我们将回顾科学史上的一些重大争论,它们已有了定论,但其中的某些细节还值得回味。我们也将介绍和展望目前科学界正在进行的一些令人感兴趣的争论。 新的科学问题在不断提出,新的争论在持续进行,不变的是科学方法。 2009.7.1. (《经济观察报》2009.7.6)
个人分类: Behind palaeobotany|2763 次阅读|1 个评论
捂住别人的嘴,你的话就成真理了?
tarimriver 2010-4-6 23:36
在新语丝上看到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陈君石的的一篇文章转基因食品不构成食品安全问题,但到底是不是食品安全问题呢?其实他自己也没有底,文章第一句是题目的重述,因为文章的第二句是这样的: 这句话可能一些官员和老百姓都不同意,但是我坚持 。问题是你坚持有啥用?食品生产出来是给你一个人吃还是老百姓吃? 文章继续写道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争论已经影响了很多人,虽然不至于影响研究者的积极 性,但是起码造成了干扰,在消费者的认识方面也造成了混乱,这是不应该发生 的事情。   这场争论对于产业发展的影响同样很大。中国很多企业总是想今天投入,明 天回报,因此,他们要下很大决心才会去搞现代生物技术产业。有这么多不和谐 的声音,对企业的干扰肯定比对科学家的干扰多得多。   除此之外,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已经作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开始实施,这 是领导层的决策,而外界的干扰同样也会对领导层产生影响。 既然生产出来让老百姓吃,老百姓应该弄明白了再吃吧,但我们的陈院士却不想让老百姓弄明白,不想让人讨论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因为他认为争论是干扰研究、争论干扰企业赚钱,影响企业积极性、争论干扰领导层决策。我们尊敬的院士唯独没有讲争论对老百姓吃的安全有所提及。在他看来,老百姓就应该像研究者、企业家、高层领导们圈养的动物,给你什么吃什么,让你吃什么就吃什么,你没有选择! 这难道就是老百姓更有尊严地生活应有的方式? 你说安全就是安全吗? 我们无法忘记,在2008年三聚氰胺奶粉曝光后陈院士作为权威专家的评论: 一个60公斤的成年人需要食用含有三聚氰胺15毫克/公斤的奶粉超过5斤才会影响泌尿 系统 健康;每天食用不超过2公升液态奶是安全的。 但当几十万受到三聚氰胺奶粉毒害的儿童得到国家承认以后,这位院士也没有再说一句话,现在仍然有许多儿童和家庭孩子遭受毒奶粉的折磨! 不仅三聚氰胺奶粉不存在问题,其他含三聚氰胺的也没有问题:按照香港出现的某品牌鸡蛋三聚氰胺超标量计算,一个3岁的幼童每天要吃12个,一个60公斤的成年人每天要吃114个,他的三聚氰胺的含量可能才能超过安全值。正常人根本不会达到这个食用量。如果已经确定所吃产品三聚氰胺超标,立即停止吃那样食物,三聚氰胺会排出,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另外,多喝水也可以稀释三聚氰胺含量。 对于人们担心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吃什么成了问题,他的高见是人们根本不用担心我们现在还能吃什么,随便吃就是。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的恐惧,大部分是由于信息发布渠道不畅、一些媒体的夸大宣传。。 原来,当你面对悬崖的时候,专家说:前面坦途一片,尽管前行。百姓们就闭上眼睛不看,以为前面就真没有悬崖,大胆往前走就是了!结果,扑通扑通,个个掉下去了。疑惑的人们回头再问专家时,那专家们已手拿大喇叭开始忽悠掉下去的人:没有关系,吃了载有鸟类基因的转基因食品,你们就能长出可爱的翅膀,一个个自己飞出来了。 基于以上分析,他的关于转基因食品安全的问题讨论也就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了。
个人分类: 触景生情|5032 次阅读|14 个评论
片面而又苍白的学术论争——我看转基因之争(1)
kerer009 2010-3-27 16:48
近几个月来,转基因之争愈燃愈烈,我经常浏览的“科学网”、“新语丝”等网站上论争蜂起。这场事关农业生产、食品安全、粮食安全乃至国家安全,与每个人利益息息相关的争论,广为世人所瞩目,从学生、普通市民,乃至名声在外的大腕们,甚至连德高望重的袁隆平老先生,也被牵涉其中,这场争论中的人们无疑基本分成两派,“支持转基因派”和“反对转基因派”。虽然这场争论场面很大,很热闹,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国家层面上的一些决策,本来以为能够通过这场规模宏大的大讨论,促使问题得到深化和升华,从而探寻出今后农业发展的正确方向,同时以此为契机,双方能够在辩论的过程中,在理论和实践上互通有无,能够找到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方向。但是查究这场转基因纷争的内涵,觉得其中的大部分内容相当地片面和苍白,这未免让人感到失望。 “支持转基因派”和“反对转基因派”在各自的立场上存在迥然的差异,我并不奢望双方能够求同存异,但却希望每一方都能够认真对待对方,在理论上互通有无,融会贯通,在实践上能够认真面对现实,在中国情况较为复杂、水平相对落后的生产条件下,解决农业生产中出现的现实问题。以使农民生产能够真真正正享受农业科技进步的成果,并在研究确立应对形势变化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支持转基因派”的一些人,既要考虑时间对转基因产品安全性的检验,又要考虑其技术本身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关系,以及技术应用背后的商业化因素;而对于“反对转基因派”的一些人,应该意识到生物技术在推动技术进步过程中的重要价值和意义,不能够忽略转基因技术的积极一方面,同时增加学识,将转基因技术积极的一面运用到科研中,更重要是 还要提出真正解决农业生产问题的技术理论和途径。 这种互通有无、共同进步的讨论是我所希望的,但是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因为这场宏大的争论始终存在着大量的人身攻击和谩骂,存在着断章取义的无端指责和“鸡蛋里挑骨头”,存在着对对手无关紧要的错误词句的反驳而彻底击倒对方的技巧性攻击,这一切都忽视了辩论本身的意义,好像这场论争就是为了打倒对方——“敌人拥护的就是我要反对的”,就是为了攻击和谩骂——“把水弄混整个稀巴烂”( 见“新语丝”即很容易看到,这些严重地影响了“新语丝”在我心目中的形象 ),以至于一些大牛远离这场纷争,以防被脏水溅到,当然也有一些人唯恐躲闪不及成为焦点。“反对转基因派”一方面反对转基因作物,另一方面指责对方为了自身既得利益而忘记公共道德,而“支持转基因派”除了抓住对方在生物技术方面知识的错误进行反驳外,更是在没有定论的情况下,貌以“哥白尼、伽利略等进步科技代表”的身份,指责“反转基因派”是阻挡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落后力量,结果双方并没有把有可能解决现实问题的各自学科领域的真实面目充分展现出来,以至于这种学术论争演变成了电视剧情节,偏离了这场学术论争的目的和方向。
个人分类: 学术观点|2440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关于季承的《李政道传》及《宇称不守恒发现之争论解谜》
Fangjinqin 2010-3-21 11:25
◇◇新语丝( www.xys.org)(xys4.dxiong.com)(www.xinyusi.info)(xys2.dropin.org )◇◇    关于季承的《李政道传》及 《宇称不守恒发现之争论解谜》   作者:杨振宁   《李政道传》(简称《2010李传》)是一本介乎传记与口述历史之间的著作, 作者是传主李政道的多年助手。由于书中有大量篇幅涉及我本人,以及我与李合 作的细节,而所说的或则没有包括全部事实,或则根本错误,很容易造成歪曲、 偏颇的印象,我不得不作回应,以正视听。我要说的,只限于能够根据文献讲清 楚的几件较大的事情。书中许多材料都源自2004年由季承领头编辑的《宇称不守 恒发现之争论解谜》(下称《2004解谜》),所以下面多处也要涉及此书。   I.   《2010李传》58页有下面一段关于我1948年博士论文的文字:   第二个问题,虽然李政道给出了答案,但他那时正忙于天体物理的问题, 没有深入去研究。吴大猷先生觉得这个问题很有意义,一定要李政道回芝加哥后 把答案写出来。李政道尊重吴大猷先生的意见,回芝加哥后在他所住的国际公寓 里算这个问题。杨振宁来了,看到李政道正在做计算,于是问李政道算什么,李 政道对他说了。后来,杨振宁对这个问题做了详细的计算,成了他的毕业论文。   这段文字讲了些事实,可是没有讲全部事实(The Whole Truth),更没有 讲最重要的事实。事实是:当时有一个谜团困扰许多研究衰变的学者:- 关联(correlation)的计算往往是大算一阵子之后,发现许多项都互相消去,结 果非常简单。Uhlenbeck和他的学生Falkoff就被此谜团困扰。 ,其中的定理立刻 引起核物理学界的广泛注意。1950年代最有名的核物理学教科书Blatt and  Weisskopf, Theoretical Nuclear Physics就多处引用了我的这些定理,例如:   杨的普遍定理也适用于此例。(译自该书1952年版639页)   (对称是二十世纪物理学的一个中心观念。我的这篇1948年的博士论文,后 来的杨-Mills、宇称不守恒、1974年的规范场积分形式等工作,都是关于对称的 工作,其中尤以杨-Mills的规范场理论为极重要。请参阅《2009 Dyson》。)   II.   《2010李传》第四章多处明示或暗示李是费米的博士生,而杨不是;《2004 解谜》第14问答中也如此说。这同样是只讲部分事实,以偏概全。   我确实不是费米的博士研究生,李是。可是我是费米的得意学生,而李不是。 证明一:费米在芝加哥的九年教过不少学生,其中只有我和他联名发表过理论物 理文章 。证明二:1948年春费米为了弄懂Schwinger 对重整化的工作(这是当时最红的研究领域),每星期两、三个上午在他的办公室 中讨论此工作。(见《1983杨》6页)参加的除费米外,有两位教授:Teller与 Wentzel,与五位研究生:Chew、Goldberger、Rosenbluth、Steinberger与我, 没有李(讨论了数周,结果由Goldberger整理成49页的文件。但Schwinger的计算 很难懂,我们的讨论完全失败)。证明三:费米出差的时候,常请我代课,从没 有请李(见《2004解谜》110页)。证明四:费米于1954年11月28日因癌症逝世, 享年53岁。他最后住医院期间我专程自美国东岸飞往芝加哥去看他(《1983杨》 307页)。李没有去看他。证明五:费米逝世以后,Segre为编辑费米的全集邀我 写了一篇文章(《1983杨》48页)。没有邀李。等等。   III.   《2010李传》第六章提到了与杨振宁的合作与疏离,所谓疏离是指 1952年我们两篇统计力学文章的排名次序问题;《2004解谜》的第8问答也是关 于此问题的。   首先,需要指出,整体而言,统计力学向来是我的主要研究领域之一,不是 李的领域。从1944到1952年,我单独在此领域发表过五篇文章,其中关于二维晶 格系统自发磁化的文章是此领域的一个突破。李一生一共只发表过12篇统计力学 文章(《1986李》第一卷viii页),其中11篇都是1952-1960年间和我合作的成果, 这清楚显示了他在此领域所处位置。而我们1962年分手之后,我在此领域继续工 作,发表了很多文章,其中1967年与1969年有关一维系统的两篇都具有开创性意 义。1999年我获颁Onsager奖,那是此领域最重要的奖项。近年我重新回到此领 域,在2008至2009年间又已经发表了六篇文章。   至于前述引起排名问题的那两篇文章的背景是这样的。1951年秋天李来普林 斯顿,此时他尚未在统计力学领域有任何学术成果。我向他介绍了我上述那篇二 维晶格自发磁化的文章,从此文开始我们企图进一步推广。《2004解谜》对这次 合作是这样描述的:   当我(李)于1951年秋到达高等研究院时,讨论的最热烈的问题之一是伊辛 (Ising)模型。那时候,杨刚好完成了他的两维伊辛模型的磁化计算,想继续在 这一领域工作。由于我在芝加哥时,曾听了乔和玛丽迈耶(Joeand Maria Mayer) 的统计力学课,迈耶的凝聚理论总是使我入迷。自然,我们的讨论就很快集中到 就伊辛结果向气-液相变的推广。(《2004解谜》参考文献235-236页)   这两篇文章很有名,是经典文献,都是由我执笔写的。其研究态度与方法今 天都公认为是我的风格。当时把两篇文章都签名为杨李,是正常的次序。可是 我起先竟计划两篇文章的签名都把李放在前面,后来部分地接受了杜致礼的忠告, 签名才变成一篇杨李,一篇李杨。这是什么缘故呢?(《2002杨传》207页)   回答:《1983杨》571-585页表列了我1981年以前所发表的所有文章。根据 这个表,1945年到1956年底我在美国发表的两个人签名的文章共有13篇:   依字母次序(八篇)   Fermi and Yang 1949   Lee and Yang 1952   Lee and Yang 1955   Lee and Yang 1956   Lee and Yang 1956   Huang and Yang 1956   Lee and Yang 1956(Parity paper)   Lee and Yang 1956   不依字母次序(五篇)   Yang and Tiomno 1950   Yang and Feldman 1950   Yang and Lee 1952   Yang and Mills 1954   Yang and Mills 1954   不依字母次序的四位合作者,李以外的三位:Tiomno、Feldman和Mills都感 谢我带着他们写了文章,都和我是终身朋友。其中Mills(1929-1999)于1999年身 患癌症,还参加了我在石溪的退休研讨会。更早在1992年在台湾清华大学庆祝我 70岁生日的学术会议上他作了一个演讲(《1995刘丘》,199页),其中头一段讲 到他和我在1953-1954年的合作经过,翻译如下:   我十分高兴,也十分光荣,应邀为庆贺我的老朋友佛兰克杨写此文章。我 很幸运,也很愉快,终身和他的名字并列。物理学者与学生在碰见我的时候往往 说:哎呀,你就是杨-Mills的Mills?我就要解释我确实对我们的工作有一 些有用的贡献,但当幸运之神把我们安排在一起时,我的经验尚浅,而佛兰克杨 当时,(与现在),是既聪明又对比他年轻的物理学家十分慷慨。   Mills说我曾慷慨帮助比自己年轻的物理学家,大家都知道其中第一位就是 李政道。我当时把他当作是我的弟弟,尽力培植(《2002杨传》506页)。   后来我曾尽力培植吴大峻(哈佛大学教授)。他也终身感激,在1992年的一篇 名为杨教授与我的文章中他有这样几句话关于1950年代他和我的合作:   虽然杨教授对此文的贡献比我多,但是他不肯和我联名发表,因为他要帮 我巩固我的学术地位。这样的事情发生了好几次,一直到五年以后,1964年杨教 授才和我第一次联名发表了一篇文章。(译自《1995刘丘》,448页)   又有几句话关于后来1964年他和我的合作:   因为那时我已有永久聘书,所以杨教授终于同意和我联名发表文章。那就 是上面所提到的我们的第一篇联名文章。此文章今天还常被引用。(同上,449 页)  IV.   《2010李传》94页有一段话提到李和我在1955年的一篇文章 (Phys.Rev.98,1501):   这篇论文是否定杨振宁和米尔斯上述论文的。杨振宁自己否定自己的论文, 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   《2004解谜》问答(8),38页中也有类似的话:   1955年,我们合写了一篇否定杨和米尔斯《同位旋守恒和同位旋规范不变 性》出发点的文章,在《物理评论》上发表。   这篇1955年的文章很短,印出只有不足一页,而全文不但没有任何否定1954 年杨Mills文章的意思,反而是该文的申延。此文第二段清楚地说明其用意:   杨与Mills在讨论同位旋守恒问题时曾经涉及此问题。我们在此要讨论的, 则是重粒子守恒所引起的同类问题。(译自原文)   这样看来,李于2003-2004年接受访问时,恐怕并没有翻查原文;《2010李 传》的作者于2009年恐怕也同样没有查阅原文。可是在《2004解谜》的问答 (10),45页中李却说:   和杨振宁不一样,我说话一向是很谨慎的,对自己的为人,要求一向是很 严格的。   V.   《2010李传》与《2004解谜》都再三讲宇称不守恒思想之突破发生于 1956年4月8日或9日,说Rochester国际会议(1956年4月3日到16日)结束后李与 Steinberger就重奇异粒子的产生和衰变作详细讨论,在讨论中李想到赝标量是 问题关键,说这是他的突破。《2004解谜》问答(3),5-6页上这样说:   4月8日或9日,我发现,用斯坦伯格实验中重粒子产生和衰变的 几个动量,便能很简单地去组织一个新的赝标量。用了这-以外的赝标量, 就可以试验-以外的系统宇称是否不守恒。而这些赝标量,很显然的,没有 被以前任何实验测量过。这就是宇称不守恒思想的突破。(底线是我现在 加上去的)   两页以后再说:   这一切完全证明宇称不守恒思想的突破是首先由我在1956年4月上旬独立 做出的,和杨振宁无关。   赝标量(pseudoscalar)是物理学中的一个观念,它确是化解-谜最重要 的钥匙。在1954-1956年间讨论-谜的文献中,它起先完全没有出现,第一次 出现于文献就是在1956年10月李和我的那篇后来得奖的文章中 (Phys.Rev.104,254),这篇文章定稿于该年6月22日。   可是赝标量既非在4月8日或9日出现于-谜中,也非李独自发现 的:   (A)赝标量出现的时间是5月中旬,是在苦思后顿悟出来的。铁证如下:   那几年-谜是物理学界最热门的研究题目,在上述最重要的Rochester国 际会议中我被邀请作关于-谜的总结报告。根据事后出版的会议纪录,李并 没有做任何报告,也没有就-谜发言。我的报告自然特别专注于奇异粒子 (strange particles),因为与都是奇异粒子。在会议之后两三个星期内, 李和我的研究起先依旧集中在奇异粒子。后来经过了下面几个重要阶段,最后才 发现赝标量的重要性(《1983杨》,26-31、183-188页):   1.在五月初改变研究方向,不研究奇异粒子了,改研究衰变。   2.引进杨和Tiomno一篇1950年的文章(Phys.Rev.79,495)中关于衰变的观 念,引入C与C'系数(《1983杨》190页,注7)。   3.用了C与C'到衰变研究,然后作了一、二星期的大算,发现许多项相消, 得到令人震惊的结论:原来过去多种衰变试验都并未证明宇称绝对守恒。   4.五月间我在Brookhaven报告此结果后,Walter Selove问我为什么会有这 么多的项相消?我一时不会回答。   5.于苦思一两天以后,在五月中旬(前后)的一天才突然有了顿悟:要引入赝 标量的观念才能懂为什么多项相消。   顿悟以后,我们像触电一样感觉我们和所有研究-谜的人,原来都非常 笨,一直没有想到赝标量。那天的这个顿悟,15年以后李在《1971李》中,曾有 声有色地这样描述(中文翻译见《2004解谜》,参考文献144页):   在我们把齐格班的书通读一遍之后,重新用新的相互作用推导了所有的那 些老的公式,我们就十分清楚了,在那个时候,甚至连一个能证明在衰变中宇 称是守恒的实验证据都没有。这说明我们是多么愚蠢!应该有一个极为简单的理 由,为什么所有那些复杂的干涉项C*iCj互相一一消除。当我们停止计算而思考 时,在一个相当短的时间里,我们就明白了,缺少证据的原因在于这样一个简单 的事实,就是没有人做过任何努力去从看来好像左右对称的安排中专门挑出赝标 量进行研究。(底线是我现在加上去的)   所以李于1971年还清楚地记得此顿悟,记得是在转换战场,改研究衰变, 引进C与C'大算之后,是在5月中前后,不是在4月上旬。   (事实上,如果赝标量之引入确实像李现在所说的那样,由他在4月8日或9日 发现,那我们为什么还要于5月初引入C与C'大算衰变呢?为什么还要等吴健雄 来做衰变中宇称不守恒的工作呢?)   (B)顿悟者是杨或是李?是杨。对此我没有铁证,但有80%至90%可信度的证 明:达到顿悟最关键的一着是一个CC,C'-C'的转换(transformation)。C与 C'是由我自我与Tiomno一篇1950年的文章引进的,是与对称有关的系数,而对称 是我的专长(见本文I节),所以才能终于想到了这不寻常的一着。(详见《1983杨》 28-29页)   这个转换及其不寻常的作用在《1957 BNL 443》第18-20页有详细的说明。   [上面I节所讲的当时(1948年)的大算与本节所讲的1956年的大算,都因为 利用对称原理,而可以化为不必要,显示出对称原理的深入重要性。对此重要性 的敏感与认识是我一生学术工作的一个特征。]   VI.   在《1983杨》的29-30页我曾描述1956年5月底前后我怎样写了初稿,打字后 成为Brookhaven的2819文件,于6月22日投稿到Physical Review,此原稿当还 在Brookhaven和Physical Review期刊的档案中,可以复查的。可是多年后在 《2004解谜》23-24页上却说初稿是李在哥伦比亚大学写的;《2010李传》107页 也持此说法。哪一种说法正确呢?手头没有文献以百分之百的可信度来回答此问 题。可是有一个旁证:李于看到我的这本《1983杨》以后,出版了回应的《1986 李》,题目是Broken Parity。(此文的中译本见《2004解谜》233-251页)文 章对我在这本书中所说的文稿主要是由杨执笔的说法未提任何异议。   如果初稿是他写的,他在这篇他一生极重要的响应文章中会不提异议吗?   VII.   《2004解谜》中说:   1956年4月初我(李)做出了宇称不守恒思想的突破以后,到5月份杨振宁才 参加进来和我一起对宇称不守恒做了系统性的理论分析工作,一起写出了获诺贝 尔奖的那篇论文。   我正在计算和分析。杨振宁要求和我合作,愿意帮助我一起研究。我接受 了他的要求。   这些话显然是要表明,在宇称不守恒的工作上,李是主要的,我只不过是跟 随的副手。   这个说法奇怪的颠倒了主从关系,与当时同行们的印象正相反。铁证如下:   在1956年12月初,我们那篇关于宇称不守恒的文章已经发表了,吴健雄的实 验正在进行中,但尚无结果。当时在求解-谜团这个重大问题的战场上,疑 云满布,和我们竞争的劲敌是极有名的Gell-Mann(后来于1969年获诺贝尔物理学 奖)。他以为我们的文章有错误,就匆匆忙忙写了一篇短文寄给我;显然, Gell-Mann以为发现了我们的弱点,所以投下了战书(但几天后他就发现我们 的文章其实并没有错,又来信取消了他的短文)。   他这封信很值得注意的有下面两点:(1)在短文第一页右上方Gell-Mann写道 佛兰克杨:请于此文送印前告诉我你的意见。很明显,他知道他的真正对手 是谁。(2)虽然我们的文章已发表,排名顺序为李-杨,可是Gell-Mann在全文中 只引用杨-李,而从不用李-杨,这就有力地说明了,在他心目中李和我之间的合 作关系是怎样一回事。   VIII.   李和我1962年决裂以后,是谁先在公众场合讨论宇称不守恒研究的经过,是 谁先引起公开争端的呢?《2010李传》和《2004解谜》都指责我,说是《1983杨》 一书起的头。这不是事实。   事实是这样的。1968-1971年间李在多处作关于弱相互作用的历史的演讲, 包括在意大利的Erice、CERN、哥伦比亚大学、Rutgers大学等各处。许多听过他 的演讲的人告诉我,他基本上是说宇称不守恒的工作是由他开始和主持,中间要 找人帮忙计算,就找了我。听后我当然感到震惊与愤怒,可是由于没有见到出版 的文献,所以并没有作任何公开响应。直到十年后,我偶然在一本1971年出版的 书中,看到了李1970年在西西里岛Erice的International School of  Sub-nuclear Physics的演讲(即《1971李》),才了解传言并非虚构。这样,我 才在1983年出版的《杨振宁论文选集》(即《1983杨》)中第一次作公开响应。   因此,李1968-1971年所作的许多演讲,以及其中的Erice讲稿的出版,才是 我们之间所有公开论争的源头。   那么,李在Erice到底讲了些什么呢?根据公开出版的《1971李》,他演讲 的题目是弱相互作用的历史,全文共分三节,第二节讲的是-谜,其中 最关键的一段,下面称为(a):   那时,宇称算符P的真实含义还不清楚,至少对我(李)来说是这样。当然, 我了解它的数学特征:P应由一个希尔伯特空间中的么正算符来表示,而在P的作 用下,例如对于自旋为1/2的费米场,我们可以得到等等。我假设,衰变可用 一个更加普遍的拉氏量来描述,它包括10项耦合常数,即通常的5项Ci(i=S,P, V,A,T)以及另外5项宇称破缺常数C'i。随后我从吴健雄那里借到一本由齐格班 (K.Siegbahn)编的有关衰变的权威著作,和杨振宁一起系统地计算了所有可能 的宇称破缺的效应。(此中译文见《2004解谜》,参考文献143-144页。原文没 有底线。)   这段文字的含意很明显:观念上的探索、进展都是由李主导,李带着杨做研 究,杨的贡献只是做了些计算而已。   因此我知道我不能再沉默,于是在《1983杨》这本论文集中写下了一些我们 多年来合作的细节,并写下了下面的一段话:   一直到今天,我在公众场合都严守自律,绝对不讨论我和李合作的细节。 除了我的父母、兄弟姐妹、孩子们和两个亲密的朋友以外,我从来没有向外人谈 过上文(56h)所述的研究经过。此经过是根据我1956年及1962年的简单笔记而写 的。本来我并不准备于任何时候发表这些细节,可是1979年的一天我偶然看见了 A.Zichichi所编辑的书Elementary Processes at High  Energy,Proceedings of the 1970 Majorana School(Academic  Press,1971)里面的李政道的文章,才使得我改变了这个长期以来的决定。在这 本书里,李的文章题目为〈弱相互作用的历史〉,其中他描述了一些涉及1949年我 们合作的一篇文章与1956年我们合作的关于宇称不守恒的文章的细节。李的这篇 文章隐示和暗含了(implied and insinuated)许多事情,关于他和我的关系、 关于宇称不守恒的工作,与关于衰变怎么搞进了-谜。全文没有讲关键的观 念与战略是怎样产生与发展的,也没有讲宇称不守恒文章是怎样写出来的。我于 1979年看了这篇文章以后,了解到我一定要在适当的场合把真相写出来。(译自 《1983杨》,30页)   为了回应,李发表了《1986李》。其题目是破缺的宇称。此文中译见 《2004解谜》,参考文献233-251页。这一次有了一些细节,譬如提到了上面V节 中的转折点1与2(改研究衰变与引入C与C')。而最关键的是其中的一段,下面 称为(b):   那时,杨和我对宇称算符P的实质意义都还不清楚。当然,我们知道它的 数学特征:P应当由在希尔伯特空间里的一个么正算符来表示,在P作用下,对自 旋为1/2的费米场,可以得到等等。没有宇称守恒,衰变应该用一个推广的拉 格朗日函数来描述,包括十个耦合常数,常用的五个是Ci=(i=S,P,V,A,T)以 及另外五个宇称破坏的常数Ci。   杨和我开始系统地用推广的宇称不守恒作用对所有已知的衰变现象进行研 究。我们很快读完了齐格班的书,经常保持电话联系。我们花了两个星期的时间 完成了全部的衰变分析。(此中译文见《2004解谜》,参考文献242-243页。)   对比(a)与(b),显然是看了《1983杨》以后,李觉悟到十多年前他发表的(a) 语气不妥,是大患,于是删掉四个我字,略作修改,于1986年发表为(b),希 望天下人都不去查阅原版(a)。(可是编者季承不小心,竟把原版(a)与新版(b)都 译为中文,印在同一本《2004解谜》中。)   IX.   《2010李传》199页说:   (李)这时他才得知,xxx带头写信给中国政府,对CUSPEA计划表示抗议,迫使 这一计划中途停顿下来。他们说,李政道搞的CUSPEA计划是丧权辱国,比19 世纪末20世纪初半殖民地都不如。   在《2008李文选》89页上也有这样一段文字:   1980年春,洛克菲勒大学(Rockefeller)教授、数学逻辑专家王浩到哥伦比 亚大学我的办公室。他是专程来告诉我,有一封以一位极有名的美籍华人物理学 家为首的信,信中对CUSPEA用了丧权辱国、比19世纪末20世纪初半殖民地 都不如之类文革式的大帽子。   我要在此郑重澄清:我从来没有在任何场合说过这样的话,写过这样的信, 也没有以任何方式反对过CUSPEA。事实上,CUSPEA是李于1980年代初发起并主持 的计划,安排中国学生到美国许多大学做物理系研究生,我对此计划始终是赞许 的。我所在的石溪大学没有参加此计划,并不是因为我不赞成它,而是因为:(一) 石溪已经有多种渠道引进中国物理研究生,所以不必参加CUSPEA;(二)我知道我 不能和李共事。   X.   李政道和我在1946-1957年间的合作非常非常成功。我曾说它当时被同行们 羡慕和妒忌(admired and envied)。记得那时我也曾为苏轼给他弟弟的诗句所深 深感动:   与君世世为兄弟   更结此生未了因   那时怎么样也不会料到我们的被羡妒的合作会演变成后来的悲剧。   Pais(1918-2000)是有名的爱因斯坦传《Subtle is the Lord》的作者。他 跟李和我都曾是多年的朋友与同事。他对杨李的合与分写过下面的一段话:   我认为要了解其中真相,要对中国传统比我有更多的知识(译自 《2000Pais》,177-178页)   在众多讨论杨李之合与分的文章中,这恐怕是最有深度的一段话。   参考资料   《1957 BNL 443》:这是Brookhaven印出的一本小册子。号码为 BNL443(T-91)。作者为李杨。在杨的著作中编号为 ,在李的著作中编号为 。   《1971李》:这是李政道在Erice的演讲。题目是弱相互作用的历史。 发表于他的Selected Papers,vol.3,p.475(Birkhauser,1986)。中译文见 《2004解谜》135页。   《1983杨》:《Selected Papers 1945-1980 with  Commentary》,(Freeman,1983)。这本书24-32页详细描述了1956年杨李合作的经 过。   《1986李》:这篇文章叫Broken Parity,发表于李的Selected  Papers,vol.3,p.487-509(Birkhauser,1986)。中译文见《2004解谜》233页。   《1988李》:《Thirty Years Since Parity  Nonconservation》,edited by R.Novick,(Birkhauser,1988)。中译文见 《2004解谜》257页。   《1995刘丘》:《Chen Ning Yang-A Great Physicist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edited by刘兆玄、丘成桐,(International  Press,1995)。   《2000 Pais》:《The Genius of Science》,edited by  A.Pais,(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2002杨传》:《杨振宁传》,江 才健著,(天下文化,2002)。   《2004解谜》:《宇称不守恒发现之争论解谜》,季承、柳怀祖、滕丽著, 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此书之繁体字版2004年由天地图书公司出版。二者 的19条问答与参考文献都基本相同,但页数不同。   《2008李文选》:《李政道文选(科学和人文)》,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编,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2009 Dyson》:原载《Notice of the AMS》,vol.56,p.212。中译 文载《自然杂志》31卷,298页(2009)。   《2010李传》:《李政道传》,季承著,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0。
个人分类: 信息交流|3259 次阅读|2 个评论
精英、草根与转基因
zhumengjin 2010-3-17 22:46
在反转基因方的剧烈冲击下,这两天支持转基因的声音逐渐多了起来,这是一个其令人欣慰的态势。更加令人欣慰的是,解读目前公开的信息,政府高层对转基因作物的推广决心并没有因为这一轮反转基因浪潮的升级而有所改变。但也要意识到,转基因捍卫战在一段时间只会越来越激烈,支持转基因的工作一刻也不能放松,不能再让反转基因方继续肆无忌惮地蛊惑普通大众。今天讨论的题目是精英、草根与转基因。精英一词的含义非常复杂,用在不同的语境场合可以达到可褒可贬的绝妙效果。与精英相对应的是草根,即广大的平民百姓。你会说怎么能用蒙太奇手法把精英、草根与转基因三者凑到一起?是的,三者当然可以凑在一起,不但能凑在一起,而且还是当前转基因论战的关键之所在。 (一)舆论导向权与市场决定权 (二)是否推广与推广速度
个人分类: 科普作品|16 次阅读|0 个评论
对转基因论战的反思
热度 5 zhumengjin 2010-3-16 01:49
转基因争论是当下国内的热点话题,这几日科学网关于转基因争议的文章也越来越多,不管是支持的还是反对的。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科学网内反对转基因的博友明显要多于支持转基因的博友,在科学网发表支持转基因的言论可能是件比较危险的事情,因为很可能会被孤立。虽然有如此大的潜在风险,但热点话题总不能白白搁置浪费,谈论还是要继续的。我发现转基因争论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从这里面可以解读出许多东西来。今天我再来凑凑热闹,谈谈自己对目前转基因论战的两点思考。 (一)转基因论战的整体态势及原因分析 现阶段的转基因论战似乎呈现出反方以攻为主、支持方以守为主的整体态势。由于转基因对普通大众来说是高科技,超出了经验常识所能理解、判断的范围,所以科普工作未到位是造成当前这种尴尬局面的主要原因。没有办法,这是环境使然。对于目前中国的科研评价体系而言,科普文章、博文、论坛帖子等非正式期刊文章对于职称晋升、课题申报等毫无用处,现行的以文章和课题为单一标准的科研评价体系直接造成了多数学者的科普意识缺失、国内科普工作严重滞后的局面。国家启动转基因重大专项时没有重视划出专项资金用于转基因基本知识的普及和宣传,转基因宣传没有引起管理部门和转基因研究者的足够重视。另一方面,在目前富者愈富、穷者愈穷的科研环境中,对于其他那些懂转基因、心里支持转基因的中底层学者而言,很多人还处于基本科研经费都无法保证的境地,他(她)们迫于生计,必须把主要时间和精力用于改善自己基本生存环境的文章和课题上,基本上没有时间、没有精力来应对反转基因方的少数理性质疑和多数胡搅蛮缠。对于很多处于中底层的科研人员来说,支持转基因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而在那些科研经费充足、不为五斗米担忧的中上层学者中,绝大多数却不愿承担科普责任,采取了事不关己的回避态度。在这种大环境下,转基因的正确形象如何能够走进广大老百姓的心里?相比之下,反转基因方动员人数巨大,而且以社会人士、文科教授等为主力军的反转基因方有的是时间和精力,甚至很多人的全部精力都能放到反转基因上。目前,反转基因方声势浩荡,而支持转基因的一方基本上只有少数学者凭自己的良心和兴趣各自为战,从而形成了反方取攻势、支持方取守势的整体论战态势。如果不采取积极的补救措施,转基因在一段时间内将会与普通大众渐行渐远。 (二)转基因科普工作的失误点评 对于造福于广大民众的转基因却暂时得不到基层民众的普遍认可,除了反转基因方动员了巨大的人力资源、采取了多种有效的反转基因宣传策略和措施外,关键原因还是在于转基因支持方在科普策略和行动上的诸多失误。这些失误体现在: (1)没有意识到大面积转基因科普宣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具体表现在没有充分预估转基因主粮与普通转基因作物在普通老百姓心中的地位差别,没有提前制定和执行大面积的转基因科普宣传计划,而是想通过捂的方式淡化可能的质疑。等到反转基因方在民众中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反转基因浪潮之后才意识到大面积推行转基因科普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科普宣传的主要对象没有找准。目前转基因的科普宣传也在小规模地进行,但效果不佳,尤其是那些带有官方影子的转基因宣传基本上是自己说给自己听,或者说是领域权威说给普通专业人士听的。说得难听点,这种贴在自家院内的黑板报式的科普宣传带有浓厚的精英色彩,连要针对的主要宣讲对象都没找准。转基因科普的主要对象应是广大的老百姓,因为转基因产品最终能否经得住市场的检验完全取决于广大草根的接受程度。相反,反转基因方就意识并充分利用了这一点,通过走底层路线的策略,在民众中掀起了声势浩荡的反转基因浪潮。到底浩荡到什么程度?你可以亲自测试一下,到很多人气高的论坛去发表支持转基因的言论,多半会受到群起而攻之的待遇。这也是我在《反转基因者的常用策略分析》一文中盛赞反转基因方走底层路线策略很高明的原因。所以,有效的转基因科普必须要下基层、要走进草根,这样才能占住舆论的阵地。在最终决定转基因产品能否被市场接受的普通老百姓心里,除了衷心崇拜钱学森、袁隆平等让老百姓不挨打、不挨饿的少数英雄外,学术界内部的其他学术权威对普通老百姓的影响力相对有限。因此,科普不是找几个学术权威出来说几句话那么简单,不仅要找准接受科普的对象,而且搬用学术界内的那一套也行不通。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科普工作不是简单的说教,老百姓绝对不会跟你讲学术界内部的等级和权威,他们只讲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他们还想跟你互动解惑,不管你是领域顶级权威,抑或只是领域内贱活着的小喽罗。 (3)现有转基因宣传力度明显不够。虽然转基因的科普宣传也在进行,但目前与反转基因者倒腾的规模相比,其形式、力度和范围都远远不够。积极地看,转基因主粮的商业化有益于国家、有益于大众,无论商业化的推进速度是快还是慢,最终是阻挡不了的。但从另一方面来看,目前的政府越来越亲民,越来越注重底层民意,转基因商业化的推进过程不能与政府的执政理念背道而驰,不能让政府自毁已经建立起的亲民形象,所以针对普通老百姓的转基因科普工作必须加紧跟进。目前虽然官方性质转基因宣传也在小规模地进行,但真正面向一般大众的转基因科普工作主要得力于方舟子等少数人的自发行为,这显然还不够,必须要有官方更有效的组织,要扩大范围、加大强度,必须要多渠道、大面积地让普通民众了解正确、真实的转基因知识,尽快让更多的老百姓从反转基因者灌输的错误信息中走出来。达到这一目标的最直接措施是,从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后期经费中劈出科普宣传的专项资金,让相对熟悉和擅长科普宣传的专业人士甚至社会人士在有经费保障的前提下专门投入转基因的科普宣传工作,通过各种补救措施加大转基因科普工作执行的力度和范围。这样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使我国科普工作不受重视的大环境有所改善。
个人分类: 科普作品|7716 次阅读|9 个评论
情报!情报!
热度 1 flowerofmay 2010-3-9 11:19
(注:本文发表于《科学时报》2010年2月26日A3版,题目和部分内容略有改动) 这已经是一个无数人讨论过的问题了,为什么我还要写呢?因为我有些新的想法想跟大家分享。 也许是跟这些概念是外来的,并跟翻译有关,在生活中我们都常常被这些词弄得稀里糊涂。 中国原本没有情报这个词,为了表意,就借用了日文中这个词。 情报源于战争,源于竞争,源于为了取得优势地位。如果跟这些没有关系,则不适合用这个词。《潜伏》当中要获取的是情报。商业当中企业针对具有客户竞争性的对手的信息获取,获取为了自己获取竞争的优势地位获得的信息也是情报,如同是两个洗衣机公司,但面对的客户群不同,一个是中国市场,而另一个是南美市场,尽管企业也可能获取有关对方有关技术、市场等的信息,但如果它不是为了获得相对于对方的竞争优势,而仅仅是为了了解行业技术发展、判断技术走向等目的;但如果他们信息获取的目的转为是将市场扩大为对方的领地,则同样的信息就不仅仅是信息了,而转变为情报。 国与国之间,如果处于敌对状态,那几乎所获取的对方任何信息都可以称为情报,如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无论是有关对方军事还是科技、文化方面的信息,都成为了为遏制对方而获取的情报,即使有些信息看来跟军事竞争毫无瓜葛。然而,今天国家的完全敌对情况已很少,但国家之间会在某些领域产生竞争,如经济领域、科技领域。如果有竞争,则产生情报;如果没有竞争,仅仅是是信息而已。在国外,驻外使馆或代表处获取的是为了了解和判断的信息,倘若很明显是为了有目的的竞争情报,则驻在国便不会同意了,这样的信息获取是不可能得到合法开展的,或者被禁止,或者被警告。 大多数情况下,我们获取信息是为了增加了解和帮助判断,不是为了有针对性地取得竞争优势。例如,科技部制定本国战略决策需要大量地信息作支撑,不是为了遏制别人,而是为了通过充分地了解和正确地判断,更好地发展自己。 因此,实际上我们各地的情报部门做的只是获取这样的信息的工作,而被冠以了情报的名称,其实是不合适的;此外,普通进行信息获取和信息分析的人员也被称为了情报人员,这也是不合适的。那怎么办呢?我是1995年进入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从事所谓的情报工作的,进所以来我一直感到困惑,什么是情报,什么是情报工作,科技情报又是什么?文献加工、文献统计能够称为情报工作吗?国外文献翻译,或写个综述报告也能称为情报工作吗?迷茫让我一直困惑,也一直促使我思考。 因此,我们不能随便使用情报这个词,如果没有情报的含义用了情报这个词,则在表达上是词不达意,容易引起混淆、误会或无谓的竞争感。在近现代引进西方科学技术和思想的过程中,很多新的概念在中文并是没有对应的词,当年的先驱们肯定也为之困惑过,他们为此创造了很多词,是为了确切表达,也是为了解决沟通,这些词义和概念的固定成为我们今天交流的基础。今天,我们为什么不能动员集体的智慧,创造一个解决之道,停止不切合的情报使用。
个人分类: 先天下之忧而忧|4043 次阅读|8 个评论
转基因论战中的几个有趣现象
zhumengjin 2010-2-25 16:15
本文不谈是否支持或反对转基因,只打算以中立者的态度来谈谈当前转基因论战中出现的几个比较有趣的现象。 (一)转基因作物安全的三个二问题 尽管转基因家畜的培育工作正在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的资助下如火如荼地进行,但国内转基因家畜距离商业化还为时尚早,而且圈养家畜的生态可控性要远远高于田间种植的作物,所以普通消费者可以暂时不必理会。目前,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是即将进入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作物是否安全。转基因作物的潜在安全问题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是生态安全,二是食品安全。其中,生态安全主要包括基因漂移和次生病虫害两个方面,食品安全也主要包括转基因(DNA)和转基因表达产物(蛋白质或RNA)是否安全两个方面。所以,转基因作物的安全问题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三个二问题。 (二)三个二不是转基因的独有问题 迄今为止,转基因作物的不安全论点在科学上还未得到可经重复的证实。不过,逻辑的诡异之处在于,转基因的安全性在长时间尺度上是一个不可证伪的命题。当然,从理论上分析,转基因在短时间和长时间尺度上均是安全的。基因漂移现象并不是伴随转基因技术的出现而出现,在生命诞生之后基因漂移作为自然现象一直存在于生命的进化历程中。在家养动植物驯化、驯养,以及后来长时间的种植、饲养过程中,杂交育种作为最有效的遗传改良手段之一已经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系统。在杂交育种过程中,对于受体动植物而言,杂交可以视为一种规模化的基因导入。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以及多个动植物基因组计划相继完成或部分完成,人们发现高等生物基因组中普遍存在低等生物(如病毒)基因的现象。近年来一些研究表明,在单基因水平,跨物种的基因横向转移尽管发生频率很低但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就像PCR技术只是人工再现生物体内DNA复制过程一样,转基因技术也只是人工再现自然界本来就存在的基因横向转移现象,而且是在可控条件下进行可预期的基因转移,其安全性远远超过自然界的基因横向转移。在生命进化过程中,基因漂移现象是一个自然现象,并非转基因技术所独有。由于转基因植物的外源基因在理论上可通过植物的花粉或种子等途径在种群之间漂移扩散,有可能产生超级杂草或使其他植物的性状发生意外的变化,并给人类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带来威胁。部分人担心基因漂移导致的生态恶果(超级杂草、野生稻和非转基因稻种质污染)出现的可能性也非常地小。目前已经开展的严格科学试验表明,在人的寿命期限内大量食用转基因食品不会出现所谓的安全问题。与生态安全相比,普通公众可能更为关心与自身健康更为直接的转基因食品安全。 外源基因去除技术则为解决这一困扰开辟了有效途径。该技术的要点是在目标植物中加入了受DNA调空片段启动子控制的特殊基因,该基因在启动子的作用下,可根据科学家的意愿,在需要的时间和部位上将外源基因和自身从转基因植物中切掉,从而使转基因植物的花粉、种子和果实不再含有外来基因,达到用转基因植物生产出非转基因食品的目的。李义教授解释说,比如抗除草剂玉米的种植,在玉米的生长阶段,因其根、茎、叶中含有抗除草剂的基因,施用除草剂不会影响其正常生长,保证了其在田中的生长优势。但当玉米趋于成熟时,预先设计好的基因重组系统便会及时将玉米花穗中的全部抗除草剂基因去掉,既很好地解决了抗除草剂基因的飘移扩散问题,又可以让消费者放心大胆地食用。他透露,进行试验的烟草植物数量多达3万株,外源基因去除效率达到100%。 (三)转基因标识制度 尽管转基因的推广在欧洲遭受到了很大的阻力,但欧洲并不禁止转基因,例如,欧洲食品安全局于2007年10月24日允许转基因玉米NK603(抗除草剂)和转基因玉米MON810(Bt抗虫)的杂交种作为食品和饲料在欧盟使用。欧洲国家实行转基因强制标识制度主要出于对消费者消费习惯的尊重,而不是因为转基因食品有害,很大程度上只是归咎于欧洲人的性格相对保守,对转基因的接受度低。美国是最早批准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种植的国家,美国国内对转基因食品并不要求标识,非转转基因食品可自愿标识,而且,美国FDA对于商家宣称或暗示NON-GMO食品优于非NONGMO食品的标记表示反对和不予批准。在对待和接受新事物上,美国远较欧洲开放,这也是相对开放的美国实力领先于欧洲诸国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阴谋论背后的阴谋 (五)
个人分类: 科普作品|1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蒋高明 关于转基因,我刺痛了谁的神经
tian2009 2010-2-20 07:35
这几天关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讨论很热闹。但只是看起来是讨论科学,实际上从一开始就牵涉信与不信,诚与不诚,能与不能的问题。很多人指责我转移话题,没有正面回答。这些指责,恰恰是无视了我的正面回答。孔夫子说: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 失人 ;不可与言,而与之言, 失言 。 跟能讨论,愿意讨论科学的人讨论科学,跟不能讨论科学的人不讨论科学。无独有偶,关于转基因问题,蒋高明先生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 这里转贴过来,共享! 谁说讨论科学与人品无关? 谁说科学发展就一定提高人类的幸福? 心术不正的人掌握了尖端的科学,为其私利所用,就会危害国家,危害人类。 心术不正的集团掌握了尖端的科学,为其私利所用,更会危害国家,危害人类! 关于转基因,我刺痛了谁的神经? 蒋高明 2 月 17 日,笔者转发了下面的文章(是转发,我没加一个字): 与中科院某生物学专家聊天记录 彻底揭穿转基因科学骗局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22/201002/131847.html 有个自称 鄙视骗子 的游客来留言道: 发表评论人 : 卑视骗子 ip:221.223.122.* 记得你曾经用谎言 包围 了怒江 200 多平方公里的 国土 ,并为了获得了各种伪环保的殊荣。这次又如法炮制的 忽悠 人了。其实你才是汉奸,喜欢用 科学的谣言 不让中国科学发展的汉奸。 出于礼貌或澄清事实,笔者给 鄙视骗子 回复到: 博主回复 :是不是该文刺痛阁下了?建议你用百度或者 google 输入 转基因汉奸 ,看搜出来 的都是什么人。用你的真名,光明磊落地争论,背后放冷箭不是君子所为。除非做了见不得人的事,否则为什么这么怕我,这么恨我。科学的谣言是谁在造呢?关于 该文,我并没有多一些一个字,要经得起打击呀,难受还在后面呢。中国人的利益再也不会被你们出卖了,中国人开始觉悟了。阁下身为汉奸群体的一员,本来就偷 偷摸摸,与美国公司有扯不清的关系,还要替你的美国主子当枪手,真可怜你 ! 看样子您是新语丝的常客。关于怒江的问题并没有完,如同这次转基因,历史会同你们算账的。一切都是打着发展的美丽旗号,实际上是少数人在收益,牺牲的是国 家利益和子孙后代的利益。怒江水电专业的事情,自然我没有发言权,我关注的是生态;不要经常转移话题,这不厚道。西南水电开发造成很多生态环境问题,这些 问题并没有因为张庭博的文章而解决,不是把我骂下去了,你们就解决了问题。如果这样简单,我被骂被人身攻击也是值得的。等着吧,那历史的审批。 后面的一段时后来加上的,因为在之前,一个叫 直言 的(不知道是不是 鄙视骗子 一人所为,哪个个网友帮帮忙,帮我搜搜是不是同一个人)还有一个类似的 留言,以前回应过的。因此,图省事我就直接粘贴到这里了。因为 直言 和 鄙视骗子 所提的的问题,是非常相似,就合并同类项了。 然而, 鄙视骗子 并不服气,今天早上又留言道: 发表评论人 : 卑视骗子 ip:117.136.0.* 博主回复:是不是该文刺痛阁下了?建议你用百度或者 google 输入 转基因汉奸 ,看搜出来的都是什么人。用你的真名,光明磊落地争论,背后放冷箭不是君子所为。 ========== 你敢公开争论吗?水博的文章怎么见不到你的回答?你在怒江问题上依靠造谣骗取的各种伪环保称号,已经将你顶在了历史耻辱柱上。现在你又如法炮制的炒作转基因问题来了。我想后果肯定还是一样,因为你就是那个水平。连高中的物理都不及格的家伙,还总想哗众取宠,能不出丑吗? 他分明有挑战的味道。对于蛮不讲理的人,笔者是宁愿动手不动口的,那样解决问题快。捍卫真理,捍卫人格尊重,我宁愿牺牲生命。可我并不知道这个 鄙视骗子 是何方神圣。出空拳打不着人,于是只好回复: 博主回复 :你和水博商量好了,用真实名字,找出具体问题来,骂人的文章我一概不会看的,我不知 道你们在背后又说了我什么,指出了什么问题。然后我们分别写文章,在正式媒体发表。我怎么不敢应战?你怎么像个女人似的?打起架了东扯西扯,翻旧账。我们 在这里是探讨转基因问题,你扯出怒江来干什么。写怒江文章当然是可以的,但我需要去调查,去年我没有参加他们的野外考察,即使写反驳文章,也只有用别人的 数据。你让水博驳杨勇的文章好了。在这方面我不如杨勇,他是用脚踏出来的数据写文章。 说出你的真实真名来,什么单位?否则笔者下逐客令了。我的博客是给学者看的,是给善良的网友看的,不是给阁下这样动不动就骂人的人看的。道不同,不相谋。阁下的文章你给我钱我也不会看的,因为我瞧不上你! 不 要躲在背后吹阴风。俺这里刀下不死无名之鬼,如果不具真实姓名,就不是探讨问题的态度,而是胡搅蛮缠。骂人是不能解决问题是,要敢面对问题。如果是中国的 老百姓不懂转基因,误解了转基因,你们要来科普,拿出有力的证据来说服大家。回避不是办法,骂人更不是办法。骂人多了,你们有理也成无理了。 这是最后回应你的文字,以后劝君不要来打扰了。 还是那句话:强烈鄙视小人!是谁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自然会有分晓的。 在这两个回合之前,还有下面的对话,但不知道是不是同一个人。我反对转基因主粮化,自然有我的逻辑,我是光明磊落的,写文章具的是真名。我是较早站出来公 开质疑转基因主粮安全证书的,且文章大多在主流办的平面媒体上发表,写的正常的科学问题争鸣文章。当然,任何文章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肯定有不足的地 方。你客观指出问题的不足,写文章反驳吗?不是有人写了《蒋高明对转基因的质疑可以休矣!》,但即使那篇文章,也是火药味极浓的,带有严重的偏见和傲慢, 没等用我出招,新华社记者的几篇文章就令对手 休矣 了,至今对方阵营里一片沉寂。在整个过程中,我得罪了谁我是不知道的,背后的冷枪暗箭是非常多的。 这个 鄙视骗子 或者 直言 就是这样背后放暗箭的人吧。 就转基因作物问题答网友评论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94279 直言 :你一向都是擅长外行的 专家 ,如果不是在怒江开发问题上开出了国际玩笑,露出了你的真实水平,你的画皮还能骗很多人。你如果对我的这种评论不服气,就请回答新语丝上懂水利的水博等网友的质疑吧。 博主回复 :看样子您是新语丝的常客。关于怒江的问题并没有完,如同这次转基因,历史会同你们算 账的。一切都是打着发展的美丽旗号,实际上是少数人在收益,牺牲的是国家利益和子孙后代的利益。怒江水电专业的事情,自然我没有发言权,我关注的是生态; 不要经常转移话题,这不厚道。西南水电开发造成很多生态环境问题,这些问题并没有因为张庭博的文章而解决,不是把我骂下去了,你们就解决了问题。如果这样 简单,我被骂被人身攻击也是值得的。等着吧,那历史的审批。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95813
个人分类: 借花献佛|1803 次阅读|3 个评论
科学家学术交流故事(三)学术争论与“激发态智力”
gxfycyyhang 2009-12-2 09:43
学术争论是产生激发态智力的源头 人的智力有三个来源:教育、实践和动脑,教育、实践和动脑被称为智力的三个源头。学术交流之所以启迪智慧,就是因为它可以激发人们动脑,使思想 在学术信息的大气中自由地翱翔。 学术争论激发大脑,成为产生激发态智力的源头。 1930年发生的科学史上两位最杰出的智力之间爱因斯坦与玻尔的相互论争,就曾极大程度地推动科学的发展。在第六次索尔维会议上,他们的论战继续进行。当时,爱因斯坦精心设计了一个理想实验--光子箱,并试图用它来推翻玻尔关于测不准关系的统计解释。面对爱因斯坦的挑战,玻尔通宵不寐,苦心焦虑着回击爱因斯坦的办法。忽然间他想到了广义相对论的红移现象。用爱氏之矛击爱氏之盾,岂不是最好的方法。第二天一大早他就在大会上发言,驳斥爱因斯坦的光子箱理论,并且迫使爱因斯坦放弃了从内部不一致的基础上否定量子理论的希望,转而在量子力学不完备上继续他的批判与论战。
个人分类: 未分类|3567 次阅读|1 个评论
呵呵,穿马甲四处阴损的是正教授嵇少丞啊?
陈龙珠 2009-11-29 10:41
刚刷新博客首页,看到左下最近访客新增了嵇少丞教授的名字。估计他是来寻求昨天文章的答案的。昨天傍晚出门与任教于在沪高校的老乡们聚会了,今早到办公室后先打电话协助明春毕业的硕士生落实工作单位,再来细看看嵇少丞、王鸿飞教授( 排序不论先后 )新作的高见。以下算作一个参考答复吧。 嵇少丞 教授2009年11月28日刊发《 陈龙珠,我不懂你为何骂人 》,对其中第3自然段第一部分他的话,我在博客上去年就撰文反驳,不无聊重述了,但要提醒嵇教授一个问题:要是你文章对此没谎言,7月、10月份干嘛你先隐藏(昨日又开放)那篇《 打假 》再由网友私下沟通我也隐藏反驳文章呢?( 曾对我和王铮教授说删除了相关文章,其实是删除还是隐藏,网上检索一下就知道的。这招不灵了,在前不久与苏青的争吵中,嵇教授只好先确实删文了,但留个备份,看对方不上当删文,就 再贴出来 -抑或再改个文题并添加原来没有的、粉饰自己过失的内容。你一个海外正教授,在中国科学网上耍这么点小聪明,从心理学上看很健康吗? ) 嵇少丞 教授《 陈龙珠,我不懂你为何骂人 》第3自然段中还 写道: 我发现,每当我和别人有所争论之时,陈龙珠教授总是趁火打劫,从202.120.42.0 , 58.41.78.0,58.41.84.*,58.41.87.*,58.41.86.*,61.241.70.0 等IP地址发出无数攻击我的评论或留言,...... 本博先不说嵇教授用ip继续造谣阴损很无聊( 有兴趣请阅《 行善容易吗? 》下对 eosbelle 和 etc 网友的回复 ),他一写这么一列ip地址,我倒明白过来了: 近来我确实骂过几个阴损的注册和匿名用户的,难道它们对应的就是嵇少丞教授这个人? 现将我在李小文、王铮博文下的相关评论剪贴如下,立此存照: 在李小文先生2009年11月19日关于会面孙爱武博士的《 黄老邪声明 》下: 该文下还有wangweiwei等指定某北京IP评论者是王鸿飞,直到 楼王海辉老师发帖表明王教授不在北京后停息。 --- 标题: 发表评论人: etc 陈龙珠老师,你是否在上海交大和杭州都有住房?在那里用电脑上科学网骂过人,用那几个IP发帖还不少呢。例如: 202.120.42.*; 58.41.78.*, 或61.241.70.* . 标题: 发表评论人: 陈龙珠 和 楼的etc网友,再告诉你一遍:自2002年以来我到杭州办事一直都是住宾馆的,我在上海工作不住家里住哪啊?我还是那句话,请你别再臆想联翩,要是有精神分裂症,还是早去看医生,别整天在科学网上没事找事吵过不停! 你在李先生的这种帖子下掺入私活攻击其他博主,与趁火打劫有两样吗? --- 标题: 发表评论人: etc 31楼这位家住杭州,人在上海交大上班的,你在说谁哪?假善行而自我炒作,不会是说李院士吧! (本博注:31楼发表评论人: 网友 ip:58.100.84.*-经检索是杭州的ip) . 标题: 发表评论人: 陈龙珠 楼etc网友,请你别再臆想连篇,要是你也得了精神分裂症了,请赶紧去看医生 . 标题: 发表评论人: 陈龙珠 今年3月中旬一天下午,我人在上海飞温州航班上的那个时段,也有位博主指名道姓地写我在杭州家里。其实自调到上海交大工作后,2002年至今我到杭州就没自己的家可住。这周包括昨晚就一直在上海上班。杭州IP发帖的,就是上海交大工作的人,真不知道这位etc网友和3月份那位网友的想法咋就那么象,而且莫名其妙! --- 王铮教授2009年11月23日《 反对科学网封杀博主博客 》文下 标题: 发表评论人: TGH ip:76.68.251.* (本博注: 楼)发表评论人: 陈龙珠 出现多次博主文章不能出现在最新博文(本博注:王铮教授文中的话) ~~~ 从近日相关信息看,这或许是有的博主不了解科学网博客首页栏目自动排版方法而得出的不确切的结论 陈龙珠这个家伙最会胡扯!别人没有他这么傻的。5.3级地震是化工厂爆炸,就他能说出来。自身没本事,攀附的本领强。 . 标题: 发表评论人: 陈龙珠 楼TGH网友(加拿大IP),你咋造谣成性了呢?要不你拿出我5.3级地震是化工厂爆炸的证据来? 5.3级地震能量比4.3级的可是大10倍吧?火电厂可与化工厂不同多的哦!你说你整天这样地耍小聪明有啥意思呢? . 标题: 发表评论人: 陈龙珠 我昨晚在曹先生文下,建议科学网设置一个ST(特别处理)板块-以观后效,其中的新文章全部显示在博客首页,意思是对有违规行为的博主的新文章由网友们实行全面评估,而不是马上对其封杀。幼稚的想法而已
个人分类: 麦德鸡餐馆|3665 次阅读|2 个评论
科学网搭桥,科学工作者唱戏一例
qlms 2009-10-14 00:36
明天,我就要飞赴成都,参加《强震后次生灾害的防治与应急管理》一书的第一次碰头会。 编写这本书的动机,最初来自于彻底关大桥修好后不久被乱石击垮的新闻。我当时的想法是,我们应该从这次汶川强震中总结出一些经验教训,以铭记历史,昭示未来,最大程度上减少不必要的伤亡。 我在科学网上的倡议书发出之后,得到了科学网相关学科的博主们的大力支持,是他们给了我信心和力量,让我深深的感动。 在此,我向参与此书编写的博主们表示最真诚感谢,他们是李小文老师,杨学祥老师,魏东平老师,罗帆老师,陈安老师,刘玉平老师,逄焕东老师。 非科学网博主参与此书编写的有:成都理工大学的黄润秋老师,电子科技大学的何彬彬老师,中科院遥感所的曹春香老师等,我对以上几位老师表示真诚的感谢! 同时,我在此向科学网表示深深的感谢,因为首先有了科学网这个平台,才有了不同领域、过去素不相识的科学工作者齐心合力编写同一本书这样有意义的事情发生。 本书的编写进程,我会及时给大家通报,欢迎关注! 科学网不仅需要争论真理,也需要做点实际的事情,希望科学网这个平台发展的越来越好!
个人分类: 生活的感悟|3843 次阅读|11 个评论
关于吵架与争论
SmileyCat 2009-10-12 03:34
各执己见,文雅一点儿,叫争论。红了脸儿,甚至上了粗口,就变成了吵架。 吵架与争论,其实只有一点儿不同:争论时,理智还在,还听得见对方的意见,会认真地想想他有几分道理,自己的思路有几分不周或极端。站在对方的角度想一想,各让一步,事情便豁然开朗,争论的双方都觉得有所收获。然而到了吵架,则是由情绪控制,面子比道理重要。争了面子,输了里子,两败俱伤,失了和气和尊重,剩下怨恨,当下次吵架的炸药。 一个能听到吵架的地方,自然比鸦雀无声,只允许一种声音的地方进步且有活力多了。况且,能,并敢,站起来说不同观点的人,往往是思想独立,思维敏锐之人。这对被挑战的人,该是多好的提高自己的机会呀!他说大象是一把蒲扇,可我摸着的感觉怎么就像一堵墙?让咱们一起再多摸摸,最后才会明白大象到底长得什么样。 有感而发,不针对任何人。
个人分类: 杂文随笔|3760 次阅读|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4 00: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