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争论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争论

相关日志

生命的辩证法:粪土 or 黄金
热度 15 Wildbull 2014-7-11 16:50
从古希腊开始,具有辩证思维的哲学家们就一直在探寻或思索什么才是控制万物变化的统一性动因这样的问题。从赫拉克利特的对立面的斗争、恩培多克勒的“爱”与“争”,阿那克萨戈的“努斯”(指心灵或理性),到莱布尼茨的有活动能力的“单子” ...... 辩证法在德国哲学家黑格尔那里得到系统化与升华。但人们对辩证法的争论由来已久。信奉者认为辩证法能为人们认识世界之动因提供了一把有用的钥匙,即从事物内在的对立统一去把握对立面及其相互转化(或渗透),从否定的东西中把握肯定的东西,从量变把握质变,等等。而一些极端的反对者则视其如粪土。 一、围绕辩证法之争 1. 对事物中存在对立统一因素的否定 法国哲学家拉•梅特里在他于 1748 年匿名发表的《人是机器》一书中隐含地对辩证法进行了猛烈的抨击:“用不着说,我指的就是那些空洞、繁琐的观念,那些千篇一律的可怜的理论,硬说有两个不断地相互接触、相互影响的实体绝对不相容地对立着;只要偏见和迷信还在地面上留有影子,这样的滥调是不会停止的”(梅特里 1996 )。只能说,这是一种情绪性的无端攻击,虽然黑格尔的确也喜欢使用一些隐晦不清的语言,但也不至于弃之如敝屣。 2. 对“正题—反题—合题”或“否定的否定”的批判 有理的批评: 德国哲学家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说:“……一颗大麦粒得到它所需要的正常的条件,落到适宜的土壤里,那么它就会在热和水分的影响下就发生特有的变化:发芽;而麦粒本身就消失了,被否定了,代替它的是生长起来的植物,即麦粒的否定。而这种植物的生命正常进程是怎样的呢?它生长,开花,结实,最后又产生大麦粒,大麦粒一成熟,植物就渐渐死去,它本身被否定了。作为这一否定之否定的结果,我们又有了原来的大麦粒,但不是一粒,而是加了十倍、二十倍或三十倍 …… 在数学上也是一样。我们试取任何一个代数的数,例如 a ,如果我们否定它,我们就得到 -a (负 a )。如果我们否定这一否定,以 -a 乘 -a ,那么我们就得到 +a 2 ,就是说,得到了原来的正数,但是已经处在更高的阶段,即二次幂的阶段”(恩格斯 1970 )。一些反对者借机对辩证法大肆抨击,认为是一种认识论的灾难。笔者也认为恩格斯将这个大麦粒生活史的过程以及代数的运算过程作为否定之否定的例子,确实是不合时宜,是一个失败的举例。 另外,黑格尔和恩格斯将辩证法的三段式当作支配万事万物的普遍规律也是不合适的,也因此而遭受到了大量的批判。一些批评者认为,即使是人类社会也不可能到达像他们设想的那种绝对精神或和谐天堂的境地。它不是教条,而应该限定于一定的对象,也应该设置一定的边界条件。 无理的批评: 奥地利籍学术理论家和哲学家波普尔( Karl Popper , 1902 年- 1994 年)用社会科学的例子来批驳辩证法的三段式,他提醒人们注意辩证法家所用的隐喻:“辩证法说正题‘产生’了它的反题。实则只是我们的批判态度产生了反题,如果缺乏这种态度—情况往往如此—就不会产生反题。同样,我们必须当心,不要以为正题同反题之间的‘斗争’‘产生’了合题。斗争是一种理解力,理解力必然可以产生新思想,而人类思想史中却有许多无益的斗争最后一无所获。即使得到了合题,说它‘保留’了正题和反题中的最好成分,通常也只是对这一合题的相当粗糙的描述”( Popper 1968 )。 法国生物学家、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莫诺( Jacques Lucien Monod , 1910 年- 1976 年)则用生化例子来予以批驳,他说,“阻抑剂使转录失活;反过来,诱导剂又使阻抑者自身失活。经过二重否定后得到了正的效应,得出了一个‘肯定’的结果。我们可以再加上一句,这种否定之否定的逻辑并不是辩证的:它并没有产生一个新的命题,只是复述了早已用遗传密码记录在 DNA 结构中的原来的说法。生物学调节系统的逻辑不遵循黑格尔哲学的定律”(莫诺 1977 )。 恕我直言,波普尔和莫诺列举的去批判辩证法的这种例子与恩格斯列举的支持辩证法的大麦粒和 (-a) 2 的例子一样,都是既可 笑又愚蠢,也不过是井蛙之见。 在我看来,波普尔和莫诺的思维在近距离上的分辨率过高,就如为了眺望那广袤无垠的宇宙,需要的不是极精密的显微镜而是超广角的望远镜。因此,对宇宙万物真谛的认识离不开哲学的博大精深。在高瞻远瞩的伟大哲人(如赫拉克利特、亚里士多德、黑格尔等)面前,那些装扮得一副怡然自得模样的批评者,在哲学上仍然是些可怜的凡夫俗子,智慧之差可谓不啻天渊!恰如诗人歌德所言,“最难忍受的蠢事乃是蠢人劝告聪明人”。再想想罗素的那句名言,来自科学和神学对哲学的攻击也不难理解。 3. 将辩证法等同于一种万物有灵论 莫诺( 1977 )批评道,“黑格尔的假定是,支配宇宙演化的最一般的规律是辩证法规律;在认为除了精神而外再也没有什么永恒的和真正的实在的体系中,这个假设是适得其所的 …… 要想原封不动地保留这些主观的规律,并把它们当作纯粹物质宇宙的规律来加以运用,那就是以最明目张胆的方式去提出万物有灵论的设想 …… 唯物辩证法仍然试图提出一个系统的主观的解释,通过这种解释,自然界就表现为具有一种向上的、积极的、创造性的意向,也就是说,自然界总是有一种目的的。这一切使自然成为可解释的和有道义上的意义的。但不管它怎么乔装打扮,我们总还可以识破它无非是‘万物有灵论的设想’的翻版”。依笔者之愚见,思辨贫乏的“慷慨”还不如悭吝,一个不毛的荒原上何以能铺盖上五色斑斓、飘逸出馥郁花香呢? 4. 辩证法—至少在具有灵魂的生命世界是有用的法则 首先关于黑格尔提出的“正—反—合”(被恩格斯称之为“否定之否定”)模式,虽然它不可能毫无条件或边界地被扩展到整个宇宙,但是,在具有适应性或学习功能的生物界和人类社会,仍然有它自身的存在价值。其一,它能很好地诠释人类思维是一种朝向自我完善与自我发展的连续过程,其二,生命从简单向复杂(特别是在通往人类这一个分支上)的进化之旅或许也受控于某种类似的机制。法国哲学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柏格森( Henri Bergson , 1859 年— 1941 年)在《人的现象》一书中提出的关于生命(进化)就是一种延绵的思想其实也是黑格尔学说的另一种表述(柏格森 1907 )。连波普尔也承认,“简直无可质疑,辩证法三段式很好地描述了思想史的某些步骤,特别是观念和理论的某些发展,以及根据这些观念或理论所兴起的社会运动的某些发展”( Popper 1968 )。 关于量变与质变的关系,这也不是子虚乌有。在生命世界的各种层次,广泛存在量变与质变之间的互相转化,譬如在决定物种性状的基因库中变异的不断累积(量变)终将导致基因库的分裂而产生新的物种(质变),基因库的变异累积—分裂—变异累积 …… 的循环往复是一种从量变到质变、再积累量变再到质变 …… 的循环过程,因此,生物物种的分化正是融合于这种量变与质变的相互转化之中。 二、生命世界中的对立统一 生命也是一种物质,只不过它是由极为复杂而特殊的有机物组成罢了。生命世界中也充满着各种生命形式的相互作用(联系)、运动、发展与演化。那是否对立统一也是驱动生命系统中的核心动因呢? 1. 个性与共性 细胞是生命诞生的必经之路,而细胞是按一定的共性规则组织起来的个性化实体,是个性与共性的对立统一。生命之个性试图从共性中逃逸,而共性则使个性向一些核心聚集与收敛。生命从共性演化出个性,又在更高的层次上走向新的共性,并以此去引领更高级的个体性 …… 。 美国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盖尔曼在《夸克与美洲豹—简单性和复杂性的奇遇》一书中说,基本粒子没有个性(譬如所有电子都是严格地可与其他电子交换的,光子也一样),而博物学家研究的是有个性的物种,包括我们人在内的生物(盖尔曼 2002 )。法国哲学家、神学家和古生物学家德日进( Teilhard de Chardin , 1881 年- 1955 年)在《人的现象》一书中说,存在“宇宙间两种东西的竞争,一个是统一起来的‘重复体’( multiple ),而另一个是未组织的‘纷纭体’( multitude ) ...... ”( deChardin 1955 )。歌德在“个体与全体”一诗(创造于 1821 年)中说,“为了置身于无限之中,个体情愿消逝无踪”。 一般来说,一个对象越是处于简单的物质层次,共性特征越明显,而越处于复杂的层次,个性越明显。或者说,简单性易于共性化,而复杂性易于个性化。因此,生命(细胞)起源之初就是一个共性的物质世界个性化的过程,但是生命又在更高的层面上发展出共性—创造了以 DNA 为基础的遗传过程,并通过细胞分裂制造出携带种族共性的个性化实体。因此,从这一个侧面来看,生命也是在个性与共性的对立统一中起源、发展与演化而来的。 2. 开放性与封闭性 个性化的细胞还必须解决开放性和封闭性之间的矛盾。生命系统是开放性与封闭性的对立统一,它既是开放的,也是封闭的,既不能完全开放,也不能完全封闭。如果它完全开放,就不会有生命的个性,一切生命形式将不复存在;而如果它完全封闭,就不能与外界发生相互作用,即不能与外界进行物质和信息的传递或交换。生命的起源就是一种从完全的开放性中引入一定封闭性并寻求相对平衡的过程。 生命细胞必须是一种半开放系统,它必须允许一些物质的进出,但不能是全部。它无时无刻地与所处的外部环境发生作用,汲取营养物质,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不断加工信息 …… 。因此,生命也是在开放与封闭的对立统一中实现结构与功能的不断发展与演化的。 3. 生与死 一切生者为何都逃脱不了死亡之宿命?或者说,生为何一定需要死呢?在我看来,这不过是一种演化的产物。在生命开始之时是否就存在生理性死亡呢?好像并非如此,譬如细菌的增值方式就是一分为二,我称这是一种生理性的永生模式,现在的原核生物以及一些单细胞的真核生物依然保留了这种原始模式。但是,在现实世界中,任何个体又都逃避不了死亡—不论由于何种原因。 多细胞真核生物显然选择了一种完全不同的道路—将死亡过程生理化与程序化,当然这是筛选出来的合理性(相对于种族的利益而言)。这种程序性生理死亡的控制有时精确得简直难以置信!这就是发育与生存的程序化问题—为了个体,需要细胞的程序性死亡,为了种族,需要个体的程序性死亡! 因此,生命既是生,也是死。自然界不会存在永生的个体,死亡是新生的必然前提。种族赋予个体生命之恩惠,但也给予个体死亡之厄运。种族赋予个体求生之本能,在生与死的对立统一中,实现一种特殊的生命运动—种族的延绵与发展。个体生死,种族亦然。 此外,个体在生理性上的生—死模式还体现了物种的生态对策,即追求数量的 r 对策和追求质量的 K 对策,而这种生态对策还依赖于物种行使的生态功能与栖居的生存环境。物种的寿命设计正是反映了这种与生态对策相关联的生与死的对立统一。 4. 遗传(稳定)与变异 为何遗传(稳定)与变异是对立统一的?所谓遗传是指经由基因的传递,使后代获得亲代特征的过程,因此,遗传维持物种在世代间的稳定,而变异则破坏这种稳定,这两个对立的因素存在于一个统一的生命体之中。 遗传与变异是生命的本质特征,两者缺一不可。没有遗传就不会有任何物种的存在,而没有变异,就不会有新物种的分化,也就根本不可能在地球上演化出数以百万计的生物物种。正是遗传与变异之间的对立统一才是推动物种不断分化(一种生命运动)的内在动力,而这种对立统一是借助于生殖(特别是有性生殖过程中内禀的遗传变异特性)的平台来推动物种分化的。这种特殊的生命运动将会无限的持续下去,但地球表面的物种数最终趋向一个平衡水平。 为何遗传与变异的对立统一会推动物种不断分化呢?这与保持遗传性的基因库的特性密切有关。存在于一个物种的所有个体中的基因及其组合与关联方式称为基因库。基因的变异可以使基因库中的遗传多样性增加(如等位基因),这一方面可增加物种的适应性,但另一方面,变异的不断增加又不可避免地将会削弱基因库的稳定性(如降低个体间交配的成功率),从而导致基因库的分裂,因此而形成新的物种。因此,在基因库的层面上看,这种多样性与稳定性之间的矛盾导致了物种不断分化这一特殊的生命运动过程。 上述的这些范畴(遗传与变异、个性与共性、开放性与封闭性、生与死)都可以看成是位于同一个生命个体内部的矛盾,对立面可以相互转化,这种对立统一推动相关的生命运动形式或模式的不断发展与演化。 5. 种间的对立关系—捕(牧)食者与猎(食)物 还存在一些物种之间的对立关系,譬如,牧食者与植物、捕食者与猎物、病原菌(寄生虫)与宿主等等。牧食者以植物为食,而植物则发展防御(化学的、结构的等)来与之对抗,之后牧食者再创造出新的手段来破除防御,而植物再找出新的手段与之抗衡 …… 。捕食者与猎物之间也存在类似的关系,是一种不断演化的追逐与逃跑、猎杀与抵抗的游戏,其结果是动物们生长出各式各样的进攻与防御武器,演化出飞墙走壁、飞奔如梭的运动能力,发展出各种各样的令人惊叹的拟色或拟态的本领 …… 。但是,这种对立面不能直接转化,牧食者不能转化为植物,植物也不能转化为牧食者,捕食者与猎物亦如此。这种对立关系的根源在于营养,而且不是互相依赖,是高营养级生物对饵料或猎物的依赖,因此就无法找到辩证法所说的统一性。这种看似“零和游戏”的物种之间的生与死的对立,确确实实也是能够推动物种分化的生态动力。 当然,这种源于物种之间相互对立(或许也可称之为“外在矛盾”)的推动力最终还得依赖于生命个体内在的对立统一(如遗传与变异)去实现。从表象上来看,甚至物种之间的协作关系(如显花植物与传粉昆虫)也是推动物种分化的极为重要的生态动力,当然,这也得依赖于生命个体的遗传与变异的对立统一。这些似乎恰如伟人毛泽东所说:“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笔者认为,在生物世界中,这种外因可以是对立,也可以是协作,但内因必须有内在的对立统一的驱动力。 生命世界包含诸多的结构层次与运动形式,因此蕴含有各种各样的对立统一。还有比遗传—变异更根本的对立统一吗?答案是,有!这就是电子和原子核之间相互吸引与排斥的对立统一。原子核带正电,而核外电子带负电(电子质量约为质子质量的 1/1836 ),它们之间既吸引又排斥(这种排斥力既来自原子核外电子之间的静电库仑斥力,也来自核外电子高速绕核运动的离心力),是物质世界在最微观层面上的一种对立统一体,地球上万物的变迁都可收敛于此,即一切更高层面的对立统一都是自它衍生而来。这样,哲学家关于个别事物的内在矛盾与事物间的普遍联系就从化学上得到了有机的融合。因此,从化学上来看,围绕原子核高速运动的电子以及它们在不同元素的原子之间的迁移、组合或共享才是地球上万物变迁的真正动因。当然,对宇宙来说,像太阳这样的恒星涌现的巨大能量辐射则是由核反应(如将氢变成氦的核聚变,此时两个能量足够高的氢核克服库仑斥力而发生了融合,质量亏损的同时释放出巨大能量)所驱动的,据称在现有的化学元素中,除氢之外均是通过天然核反应合成的。此外,核反应可能在地球内部(地核)也在发生,只不过没有太阳那么强烈而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天然的核反应塑造了现存的宇宙环境(包罗地球倚赖的太阳系),而地球则在太阳光能的驱使下,主要通过电子介导下的简单化合物的组合与链接开启了生命的演化之旅,但这并非元素的创新而只是它们的重排或重组。 结语 关于对立面的斗争与统一,早在二千多年前的古希腊,赫拉克利特就将其视为事物发展的动因。试问,是什么驱动着地球上的物种接二连三地纷纷诞生呢?石头为什么不能生出另一个一模一样的石头,而只有生命能够如此呢?物种的不断分化不正是由于其遗传与变异之间的矛盾或相互作用所推动的吗?由于物种之间的对立或斗争所推动的生命形式的发展与演化的例子也举不胜数,如植物与牧食者、捕食者与被捕食者、寄生者与宿主 …… ,等等。 试问,如果没有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地球上的生命是如何从一般的分散的有机分子进化到有组织的细胞的呢?德日进说,“大分子的形成这一段宇宙上的时期绝不只是我们所说演化时期上的附加阶段而已。他还应有更重要的意思,即须要有一个结束它或综合它的临界点的存在。这就是我们所说第一个细胞出现时就必须有第一阶段的演化上的中断这个观念的意义”( de Chardin 1955 )。 辩证法绝不是像一些人批评的那样只是一种咬文嚼字或词藻雕琢,它可帮助人们拨开障眼的知识迷雾,将挣扎在黑暗之中的凡者带入美丽、光辉与澄明之境! 主要来源: 谢平. 2014. 生命的起源—进化理论之扬弃与革新.北京: 科学出版社(英文: Xie P. 2014. The Aufhebung and Breakthrough of the Theories on the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Life. Beijing: S cience Press) 对该博文内容引述时,请引用此专著 。 关联博文: 一个新理论:生命在光系统的演化中扬帆启程! (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475614do=blogid=848053 ) 进化论——超越达尔文? (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475614do=blogid=838410)
5350 次阅读|34 个评论
如何与导师争论
热度 15 talentliuyang 2014-6-10 21:13
我不知道我在导师眼中是个什么样的学生,我只从别人口中听到导师夸过我,而她在我面前也只是用good、don’t worry等词语鼓励过我,对此我深表欣慰和感激。我从一进实验室就没有表现出是一盏省油的灯,i.e.我不是省油的灯。抵法第二天进实验室商讨实验计划,两年出两次安全事故,说服导师做了很多计划外的装置,etc。 说到了这里,我反倒觉得,在我眼中,我和我导师的关系,更像是同事,很多事情大家都是坐下来开会商量出来的,也就难免会产生争论。遇到了争论该怎么办呢?我就来谈谈我的经验教训吧。 主旨思想就是 要搞清楚争论的到底是什么? 如何将你的思想用语言等方式表达出来 戒骄戒躁 我的情况是:由于语言的差异,加上作为工作语言的英语都不是导师和我的母语,所以很多时候,我需要把我的问题用各种方式表达出来。比如, 更换词汇。e.g. I said: This is just a backup plan, blablablabla… She said: I’m sorry, what is that? I thought: 你对得起我托福20分的口语吗,你的托福听力还没我高吗?I said: I just described you a second plan in case of the failure, nonono, unsuccessful first one, blablablabla…读者们,你们看到了,其实导师只是因为没有听懂backup这个词,于是回答我的语气就好像在质疑我的计划,而这时候,你需要沉着冷静,换一种初中英语词汇,再来描述一下你的计划,而且而且,不能提到fail、lose等不吉利的词汇,这对整个团队的士气无任何裨益。做到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千万不要因为导师反问或质疑的语气,而打退堂鼓。 善于做ppt或用excel表格列好你的计划。此法是在口头表达已经失去了信息传播的意义之后的第二招,一切尽在不言中。做给导师在邮件里看的ppt的时候,为了表达清晰,千万不要用动画效果,取而代之的应是颜色搭配明快,对比清晰的流程图,实验装置的表达一定要从网上找到形象的物体,而不能用文字代替。要知道导师一天要处理很多邮件,你的ppt如果不简明扼要,一眼就看出你的意图的话,还不如用说的来得直接。 厚脸皮。你今天跟导师说了你的想法,导师说没听懂,或者直接否定,或者让你去验证查文献而其实你已经查了很多文献的时候,你就等一周,于下周同一时间(导师的schedule比较准时)再去找她说,手里要拿着本子和打印出来的文献,以增加你的攻击力和防御力,导师因为忙,一般不会当面查看你手中的文献和笔记,而会让你回去把文献发给她。但你需要的只是她的认可,拿到命令,所以,无所不用其极啦。如此往复若干次,如果你的想法足够好,我想导师会屈服的,否则你会很容易败下阵来。 声东击西。当你向导师提出了很多弱智的问题和见解之后,你在她的印象中就的的确确是一个弱智了。这时候,你就只剩两条路了,一. 拜倒在其石榴裙下,老老实实乖乖的听话干活吧,整天想什么呢;二.绝地反击,扳回一城。当然,我要讲解的是第二个,绝地反击,这也是你最后的绝招了,一旦失败,你连石榴裙的花边是啥样的见不到了。注意听,因为这个时候,你和导师的关系进入了僵持阶段,导师也只是在面子跟你过得去,混混日子,毕竟人家是教授,有家室的人,什么叫有家室的人,老婆孩子热炕头。我等苦逼博士,即便有老婆孩子,但哪个敢说自己已经买了热炕头的?所以,这时候的导师是不会在相同的问题上再有跟你交流的意愿的,你只能服从,但!你如果吟的一口好诗(跟导师谈你的理想),玩的一手好球(陪导师玩儿球儿),练的一身肌肉(帮导师家除草干农活),一肚子的经纶(跟导师一起骂执政党的富人税率太高),一嘴流利的法语(跟导师的家人、同事打成一片),这样你才有机会让导师对你刮目相看,只要导师的眼睛还没刮下来,你就老老实实待着吧你。 戒骄戒躁。当你成功的说服导师之后,你以为你真的成功了吗?也许,导师只是低成本的给你下了个套而已,你这瓮中捉鳖的鳖,井底之蛙的呱呱,一叶障目的泰山,管中窥豹的钢管。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千万不要轻易落入导师的圈套。如果导师很轻易的就答应了你的意见和建议,你就要三思了,要么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全价套儿,要么你就有资格当你导师的导师了。What did you expect? 好了,以上都是我的肺腑之言,很多情况可能并不universal,大家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吧。今天是法国的圣灵降临节,祝大家…我也不懂这是啥节日,也就不瞎祝福了,总之,大家好自为之,等着瞧吧(喂喂)。 P.S. 本文于2014年6月9日在本人 个人博客 发布,为了交流学习,特意转载到科学网,请见谅!
11074 次阅读|22 个评论
‘君子之争’--一个例子
热度 17 lin602 2014-5-23 07:51
这里所说的‘君子之争’与‘小人之争’是相反的,不是说人的地位与权力,而是争论的一种方式与态度。 我校有一幢楼叫‘李鹏楼’,指的是校内二村26幢。为什么叫‘李鹏楼’(现在年轻人不知道了,老教师与职工都知道),有一个来历。 1990年学校分房,因为在计算分房分数进行排队分房时,因为在分房条例的执行上,总务部门的执行引起了二大阵营的对立:年轻教师与普通职工(都可以住二室一厅,副教授以上的可以住三厅一室,职工不可以住)。 如果按二种不同的方案排队,同一个人前后错位有好几十个,对于当时一次只建几十套房的学校来说,是非常厉害的,本来可以住三楼,可能因此会变成住顶楼甚至没有房住,我们当时三十多岁还住在学生宿舍的单间房中,所以分房是学校第一大事,涉及到所有的人。这里面具体分数及争论点就不说了,不是本博文要表达的内容。 为此,我们几个当时刚刚三十出头的年轻讲师成为年轻教师的‘代表’,当时我校归林业部管,林业部当时的一位教宣司张副司长,林业部蔡副部长来与年轻教师为分房分数对过话,1990年是‘6.4'的第二年,5月下旬,当时的林业部教宣司正司长(也姓张)带了几个处长进驻我校进行调解,最后教师与职工各退半步,事情最终在‘六、四’前几天得到解决,而且还调整了一位主管处长的职位才离开我校。 争论开始时我们写了一份签名信,有数十位年轻教师签名,我是一号签字人(复印件我还保存着),寄到国务院。事情结束后,国务院给财政部与林业部发个文,给几所林业大学一校拨款一幢楼的钱,专门建年轻教职工宿舍,不允许建大房子,我校专门向我们年轻教师与职工代表传达了上级的红头文件。当时总理是李鹏,所以我校教职工私下将这幢楼(二村26幢)叫‘李鹏楼’。现在叫的人很少了,年轻人不太清楚。 当时教职工那边的‘头’是汽车队队长及一些年纪也不大的校职工。我们在分房事情上‘势不两立’。不过,我们从来没有攻击互相的人格与家庭,也从来没有正面冲突过,都是找学校要求为自己所代表的群体争取房子利益。 1992年‘李鹏楼’建成,我住进去了,汽车队长及其他几个‘职工代表’也住在这幢楼中(按分房条例排队)。不在一个单元。 非常有意思的是,汽车队长及几个职工代表与我的私人关系还非常好(闹房前我们彼此不认识),当时没有私家车,出租车也少,后来只要我用学校的车,汽车队的队长都毫不含糊,优先安排,几个司机也非常乐意帮忙。他们尊敬我,我也尊敬他们,因为我们是为了自己的群体争取房子,向学校管理部门提意见,不是私人恩怨,没有互相进行任何的人身攻击,更没有互相看不起对方,说话都比较尊重对方(当然为了房子我们都非常激动与积极争取)。我们都在‘李鹏楼’中住到1999年我们分到现在住的房子离开,前后近八年(1992年1月到1999年11月)。我们的友谊保持到现在,只要见面都非常友好与客气,有时候一起在路上聊聊天,因为不少人退休了,现在主要是聊身体、锻炼身体与孩子。 而且更让人想不到的是,1993年我报副教授职称,在学校评审会上我得到的是‘满票’(好象是一半报副教授职称的人被评上),要知道,学校的正副校长、书记当时都是学校职称高评委呀(好象当时只有一位副校长因为年龄大换人了,其他七、八个校领导评委全是1990年在任的),也基本上是五十多岁的人。这些校领导没有因为我们年轻人提意见闹到林业部甚至国务院让他们没有面子而报复我们,在差额投票中他们全部投了我的赞成票,要知道评职称是‘匿名投票’。说实在的,他们的办事原则影响着我的一生。至今我都非常尊敬他们。 这不是‘小人之争’吧,算不算是‘君子之争’,各人观点吧。我觉得至少不是‘小人之争’。 科学网上争论我认为应该是‘君子之争’,争论观点不要进行人身攻击,不要有脏话,不要与学术水平、工作岗位、职称、权力、学历、家庭甚至其他因素扯到一起。就观点争论观点,可以谁也说服不了谁,可以保留意见,但一定要尊重对方的人格。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今天二人之间这个观点不同,说不定另一个观点又相近了,百家争鸣就是互相说自己的观点,将事情越辩越明,让看客得到启发,学到知识,提高自己的水平。 要知道,我们当年的事情在我校是‘惊天动地’呀,又是‘六、四事件’的第二年,政治上非常敏感,数百位年轻教师与职工为了房子争可不是小事,几十人规模的对话会都开过许多次。要不然林业部副部长会来(可能是顺道)与年轻教师对话?最后正司长会带几个处长进驻我校专门来解决后才离开?但我们双方的‘头’却后来成为了朋友。 我校很多人看我科学网博客,年纪大点的教职工,如果看到此博文,肯定会想起当年的事。那段经历可以说是我们双方阵营中几个‘头’的人生中一个‘激情燃烧的岁月’,许多我们同辈人甚至年轻点的教师将这事件说成是‘空前绝后’的事情。 我想以此例来说明: 科学网上其实大家没有根本的利益冲突,也没有什么‘险’,为什么大家不能将科学网办成一个‘君子论坛’或‘百家争鸣’的茶馆呢?
3504 次阅读|22 个评论
我在科学网上‘争论’宝典
热度 2 lin602 2014-5-16 23:33
到科学网上四年多吧,与几个博主有过争论,不过,我有如下‘争论’宝典: 1 我从来不首先指名道姓,科学网上所有博文都在,我的博文中如果指名道姓争论了,肯定是别人先点我名了,我肯定要说明为什么写这博文,都列出与我争论人的原文链接。既然争论批评,就要给出争议方的原文链接,这是一个重要原则。 2 通过争论,争取握手言和。我想我在科学网上争论过好几个博主,甚至惊天动地过,大部分博主都最后握手言和,科学网上都有证明。至于少数嘛,我原则上不先点名说他,只是他点我名,我反击反击而已。 3 只是争论博文中内容,从来不去查争论方发表的什么论文,也从来不提及这方面,这与观点争论无关。 4 因为我已经在科学网上有实名博客,从来绝不在科学网上用马甲去攻击对方。绝无一次。 5 科学网上的争论,绝不将这些东西‘烧’到科学网外的其他网站上。其实我在sohu,新浪,QQ上全有空间。打擂台嘛,就在科学网擂台上打,到其他地方乱写,不符合擂台规则。 6 只要与我实名争论,我原则上不删争论方的评论。既然争论,大家文责自负,如果谁触犯法律,大家就法庭见。如果是在我博文下面匿名攻击嘛,这是我的权利了。 7 不在其他人博文下面指名道姓去攻击其他人,这不是君子所为。只说观点,不点人名。 8 差点忘了,绝不骂人,只是讲理。哈哈。 科学网上争论也不是什么不好的事情,好处说‘百家争鸣’,不好处说就是观点‘掐架’,有没有风度,有没有水平,自有大家评说。 科学网也是江湖,在江湖上走,就会有同路的有不同路的,甚至有打擂台的,不过,无所谓, 快退休了,如果有人愿意来争论我也奉陪了,也可以练练脑子,省得得老年痴呆。哈哈。 有时候不打不相识,争论后还可能成为朋友。 如果一不小心有点点违规,指出来我加以改正。 谢谢各位关心的博友们。
2363 次阅读|8 个评论
也谈导师与学生间的学术成果之争
热度 69 zhumengjin 2014-5-16 19:10
【 学生在立志进军学术职场的起步阶段,因能力没达到学术界公认可以独立开展工作的水平,只能在导师的指导下,参与导师的科研课题,在解决课题里面的科学问题的基础上,得到结果并联名发表文章,培养了自己的能力,顺带拿到了学位证书,但学生不具备对课题成果的所有权,即使发表 了 署名 文章也不能说成果就是你的 ……】 ⊙一篇引起公愤博文的背后⊙ 引子——我给你提供劳务费,雇请你用我提供的图纸、厂房、原材料加工产品,你不但练就了一套终生受用的熟练技能,而且生产出来的产品还归你所有,我对产品既没有所有权也没有使用权,啥事儿都跟我无关,然后就因为没有你的同意我用了一下产品还理直气壮地告我侵权,不用细想也会觉得这事儿绝无可能,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于情于理都狗屁不通...... 师生情谊是每个人都会经历,而且是人生中最为宝贵的情 感 之一。虽然从道德文化角度、从 师生感情 角度不应该这么讲,上述类比让人从感情上 无法 接受,但排除感情因素,“ 导师招收学生,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由导师提供劳务费和实验经费的支持,攻读学位、开展部分课题研究、取得相应成果、完成学位论文、最后获得学位 ”的实质跟这个 也 没有什么明显的差别,至少形似。 导师与学生之间出现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之争本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儿,可偏偏就有些不怕丢脸的人非要把这事儿反复上演出来,让众人观看其“红屁股”。 从学位的制度设计上讲,本来就没有学位论文成果归导师还是归学生的问题。学位论文成果所有权归培养单位所有,这是所有或绝大多数培养单位的学位论文在提交给培养单位图书馆时都必须签署的协议,而且部分学校还出台了明文规定的具有一定法律契约性质的行政文件。尽管有点像霸王条款,只要你签了字,就意味着你以契约的形式承认了学位论文成果的所有权归培养单位所有。 这里谈一谈学术界通常认为学位论文成果的归属问题。所谈成果归属,主要是针对自然科学研究的实际情况,人文社会学科可能有点差异。这里的归属问题严格来讲不是指署名权、研究成果产生经济效益归谁的问题,这里 所谈成果归属 主要 是指学术界同行评议中,同行们舆论认为那个研究成果属于谁。 因为导师学生争成果归谁,往往并不是为了经济利益或其他实际利益,争的核心目的就是为了在 同行 舆论上让人们认定成果属于谁 。通常来说,对于学生在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导师是拥有成果处置权利的,学术界也认为,除非你能证明那成果是你100%完完全全独立做出来的。 熟悉研究工作的人都知道, 绝大多数情况下,对于自然科学,这通常是不可能的。课题是导师的、原始idea是导师的、经费是导师的,导师提供实验平台、提供支撑团队,虽然你是实验的具体执行者,即使你在实验过程中有所创新,甚至有新发现,但仍属于导师课题框架内的成果,学界通常也这么认为,同行不会认为那是你的成果,对于 学生在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通常属于导师。 只要导师使用学位论文成果的具体 细节合符学术规范、没有学术不端的行为,导师几乎拥有对学位论文成果的任何权利 。退一步讲,即 使 导师在使用学位论文成果过程中出现学术不端了,也不能否定导师在同行中被认为拥有该成果的地位,因为这属于两个不同的事情,学术不端行为本身并不影响导师拥有学位论文成果。学生跳出来指责导师侵犯他(她)的学术成果,在学术界舆论中是说不过去的。如果为了维护学界正义,不顾师生情谊勇敢站出来揭露导师使用成果过程中的学术不端行为则是另外一回事,但侵犯成果之说不成立。指责导师侵权,你注定是输家(当然更多的时候是学生、导师双输),因为你达不到你的目的—— 让同行们认为那个研究成果属于你 ,从而彰显你超强的学术能力,相反还会在同行中落下“白眼狼”、不能合作这类不好的印象。所以,如果跟导师没有“杀父、夺妻”这种深仇大恨,根本就没有必要。 很多同学认为,我做实验很辛苦,那成果理所当然是我的,这种认识是不符合学界常规认识的。如果这个问题不阐述清楚的话,恐怕自然科学领域里的很多导师都在搞部分学生眼里的“学术不端”,特别是那些综合多个学生研究成果,组合起来发Nature、Science这种大文章的牛导们。在这些牛导课题里,如果你做的工作多或者很关键,名字自然会排前,如果工作量小又不是关键,甚至名字都不用挂。当然,这里面不排除有灰色的东西:如果你跟导师关系好,在贡献或工作量介于可署名与不可署名的模糊地带时,名字可以出现在署名作者中、甚至还可以很靠前,如果与导师关系不好,名字不出现在署名作者中也是可以理解的,而且这也很难界定就是学术不端。假设每个学生都跳起来说,那部分成果是我做出来的,你无权使用我那部分结果,你让那些牛导们怎么活?学术界不乱套才怪呢。 自然科学领域的学位论文成果绝大多数都是在国家课题的资助下完成的,这个成果自然属于课题成果,作为课题的主持人,当然毫无疑义地享有成果的代理所有权、使用权等。在国家课题的设计中,几乎所有课题都有劳务补贴这一项。不知道人文社会科学的实际情况,仅就自然科学领域而言,如今稍微正规一点的单位都规定:没有课题经费的导师在当年是没有招生资格的。国家课题的设定与这些单位出台的政策基本上保证了学位论文成果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只属于导师课题成果的一部分。所以,学生在进军学术职场开始阶段,因能力有限,不能独立开展工作,只能在导师的指导下参与课题,培养了自己的能力,顺带出点成果并拿到了学位证书,但不具备对课题成果的支配权,即使发表 了 署名 文章也不能说成果就是你的。 即使学生在实验研究过程中,在导师原思想框架下就某个小点做出了导师能力所不能及的创新,也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成果的归属。 根据个人的经验认识,国际上也大抵如此。在美国,硕士、博士毕业一般认为不具独立从事科研的能力,所以打算从事学术研究、进入学术职场的人,一般都得经过博士后阶段的训练,相当一部分人甚至要经过多个博士后阶段的历练后才能正式独立开展工作。所以,学界一般也认为硕士、博士、博士后做出来的成果理所当然归提供课题经费的“老板”所有。虽然没去逐项统计,但在印象中,除了少数学术界都知晓独立作出贡献的特例,诺贝尔奖多数都是发给提供idea、提供课题经费的“老板”,而不是执行实验的学生,除非全世界同行都知道是学生独立做出来的成果。这实际上也从侧面大致反映了国际学术界对学位期间成果、乃至博后期间成果所属权的认识。 所以,导师与学生的学术成果之争本来就不是一个应该存在的问题。
个人分类: 科研时评|33505 次阅读|154 个评论
科学网上部分博文已经达到‘武斗’的级别
热度 14 lin602 2014-4-30 10:33
这几天看了科学网上部分博文及下面的评论,如果这些语言与语境不是在虚拟的网上,如果是在现实中,可能已经达到‘武斗’的级别了。 这远远超过了交流甚至争论的线,而且已经不是学术问题。 让我想起了文革中的武斗,想起了近期埃及、叙利亚、乌克兰的境况。 好象中国就缺少这种‘商榷’的传统与文化。稍微争论点,就会上升到人身攻击,而且经常演变成与观点无关的口水战了。 口诛笔伐! 其实想想,文革的乱是有其文化与思想基础的。
3688 次阅读|30 个评论
争论博文一定要提供原文链接
lin602 2014-4-27 22:45
科学网上有争论的博文是非常正常的,但是,只要有争论,一定要提供被争论的原文链接。否则只是一面之词。 争论是有好处的,符合百家争鸣的精神。双方的观点只有通过对原文的阅读才能体会到真实内涵。也可以让大家好辨别。 原则上争论的双方,有权利要求对方提供原文链接,这也是一个基本权利。 科学网的编辑也可以提出这样的要求。这也是公平做法之一。 如果不是针对某个具体博主及其观点进行争论(不点名进行争论),只是对某个观点或热点说自己的意见,这无所谓的。
1939 次阅读|0 个评论
相对论:信不信由您
热度 5 jmluo0922 2014-4-22 11:57
在我看来: 爱因斯坦的 相对论是在开科学的国际玩笑 , 相信它的人,是那些逻辑思维和因果分析能力有缺陷的信仰者 ! 这些信仰者,根据普朗克原理倡导的“学术传销”模式,“信我者倡,逆我者亡”,聚集在一起,成为当今物理学主流,掌握了物理学的说话权。 100多年来在科技进步方面毫无贡献; 对于超导体这样简单的问题,也无能为力; 却一天到晚地好意思向纳税人讲他们编的宇宙故事、时间的简史,质量的起源等,这些不可能得到实验终极验证的话题 。 物理学真的是要这样自甘堕落下去了么??? 附: 普朗克原理 “New scientific truth does not triumph by convincing its opponents and making them see the light, rather because its opponents eventually die, a new generation grows up that is familiar with it ” ------ Max Planck 读一读这个原理,他的意思是不是 “ 信我者倡,逆我者亡 ”
个人分类: 杂谈|2881 次阅读|13 个评论
[转载]陈锡文回应转基因争论
热度 6 bioxncai 2014-3-8 23:44
今年两会上,崔永元多次炮轰“农业部对转基因滥种监管不力”,将一直较为敏感的转基因话题再次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上。3月5日,在分组讨论会后,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陈锡文回应了这个老百姓密切关注的问题。 陈锡文分三点阐述了他作为一个“农业领域权威专家”对此的看法。 首先,转基因食品问题本身应该是一个科学技术问题,它安全与否,都要有科学依据。“如果没有这方面的专业知识,最好不要轻易去做对与错的判断。”转基因产品大规模的种植在世界上已有17年的历史,现在没有发生一起被科学所证明它是有安全问题的案例。“所以,如果你觉得不安全,那就请你来举证。如果你非但无法举证,反而倒过来让认可转基因的人来举证。从这个角度讲,一场违反科学常识的讨论,给社会带来的影响是非常不利的。” 其次,“我国批准进入市场的转基因的农产品食品只有木瓜一个品种,外界相传的小西红柿、彩椒等都不是,这是基本事实。”而所谓的进口转基因大豆,是为了让大豆提高对一种农药的抵抗能力。所以大豆转的基因是抗农药的基因,和人体消化没有任何关系。而且进口的大豆基本上是用来榨油的,榨完油之后做饲料,转基因玉米同理。所以从这个角度说,第一进入市场的转基因的农产品数量非常少,第二能进市场上销售的,都是经过严格的检验才能推到市场。 第三,每一种生物它都有它自己的遗传特性,而这种遗传特性是通过遗传基因来传达的。遗传基因是在生物的细胞核里的核糖核酸,DNA链条上的一个密码。所以无论转基因食品好坏,它都有基因。人每天进食的食品都含有基因,人吃进基因,但这个基因是转不到人身上去的。所以转基因食品转与不转,吃进去的基因都不会转到人体内。 转基因在相当程度上也是一种杂交,但这个杂交不是让两个品种自然杂交之后偶然生成了一个新品种,而是特定把一个品种的特性转移到另一个品种中去。转基因的优点是时间短,精准度高。中国是转基因棉花生产面积最大的国家,转基因棉花就是转进一种抗棉铃虫基因。第一棉花不是人吃的,所以其关注度并不高。害虫吃了这个转基因棉花无法消化,破坏害虫的内脏,导致害虫死亡,从而减少用药,以致棉花增产。整个过程跟人体毫无关联。 从我们国家当前的政策来说,对转基因物质的管理有最基本的三条原则。第一条原则就是转基因物质是当今人类生命科学发展的最前沿,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在这方面不能落后,科研上一定要积极赶在世界前沿。但是研发和上市没有关系,上市要经过非常严格的检验检测,以政府的名义去担保它是安全的。第二条,即使经过质监部门、权威部门的认定是安全的,买和不买,消费者有自主选择权。第三,上市之后要让消费者有知情权。如果食品里有转基因,或加工的产品里有转基因,政府有责任要求生产者提供标识,让老百姓有充分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所以从这个角度去讲,发展转基因的育种研究,应该是人类生命科学的一个大方向。很多东西都是通过慢慢地选育品种,慢慢地提高农产品产量,才能满足这么多人的消费。作为政府部门要充分理解老百姓这种心态,要有更大力度去把这个事情讲清楚,让大家能理解。 “据我了解,在中国,生物科学家基本上是异口同声地支持转基因发展,业内人士大都支持。但是却有人倒过来说这些业内人士被收买了,我认为这对科学太不尊重了。”陈锡文说。 来源: http://www.biotech.org.cn/information/117301
1400 次阅读|13 个评论
民主与法制时报:转基因来了
蒋高明 2014-1-20 23:25
“转基因”来了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7683ce0102epqy.html 评论 邮件 纠错 2014年01月20日11:20 来源: 民主与法制时报 第55期    尽管世界卫生组织称,目前国际市场上的转基因食品经过了风险评估,并不比传统的同类食品有更多的风险,但一些“反转”人士依然认为:转基因安全没有真正的科学根据。   自2009年3月开通 博客 , 吕永岩已经发表了8497篇博文,其中80%文章涉及“转基因”,其中有自创文章,也有转载。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他是一个铁杆“反转派”。   吕永岩是位军旅作家,在网上搜索,人们还能发现他在一个名为“华语作家影响力排行调查”中,排在 金庸 之后,位列第三。   为何作家“不搞文学创作”开始关心“高科技”了?   答案很简单:转基因来了!       舌尖上的讨论   “支持转基因产业化的人给我一个绰号叫反转神棍。”1月14日,电话里传来吕永岩的声音。   他表示自己并不反对针对转基因技术的研究,“国家已经在棉花上采用了转基因技术,这个当时没有争议”,但是转基因粮食作物产业化,他是坚决反对的。“水稻是人吃到嘴里的粮食啊,任何人都不能随意改变我们吃的粮食。”   吕永岩认为自己的“反对”是有依据的。他说,反式脂肪酸,人类认识其危害用了100多年的时间。DDT、氟利昂等危害也是用了将近100年或50年以上的时间才知其害。转基因研究短短十几年时间,安全争议从未间断。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绝不能仓促地让13亿人做“转基因小白鼠”。   “一旦食用转基因主粮,要是发现(有害)的话,那就危险了,转基因是活的东西,上面提到的那些都是死的东西,转基因作物的花粉是不断扩散的……”一谈起这个话题,电话里的吕永岩语调渐趋急促,说到激动处会连续咳嗽两声,这位62岁的作家对“转基因的安全性”有深深的忧虑。   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所所长林敏则认为:“世界上没有绝对安全的食品,转基因食品和传统食品一样安全。”他表示中国对转基因食品有着严格的评估标准。   “第一个就是对生态环境的安全性评估,第二是对过敏方面的评估,第三个对毒性,也包括致癌性的评估,目前我们能知道的所有科学的安全评估手段全用了。”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主任何计国在接受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时如是说。“这个安全评估标准,是2003年我参加评价制定的。”   这让作家感到“震惊”, 转基因科学家怎能“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吕永岩称:“ 农业部 有个转基因安委会,专门评价植物的,这些人大多数都是搞转基因的科学家。”在他看来,转基因安全不安全,应由搞环境科学和搞医学的专家来评定,我们任何一个领域,裁判员和运动员都应该分离,这可以避免王婆卖瓜的嫌疑。   “安全”是吕永岩一直挂在嘴边的问题,尽管联合国粮农组织有关转基因的报告说,这些食物不太可能对人体健康有风险,尽管世界卫生组织也说,目前国际市场上的这些食品经过了风险评估,并不比传统的同类食品有更多的风险,吕永岩和他的“反转”伙伴们依然认为:传统作物经过了人类几千年选择,才能安全食用。 说转基因安全没有真正的科学根据,有利益集团靠做假推动嫌疑。   有网友对其“开炮”:你不相信科学家,不相信粮农组织,不相信世界卫生组织,你相信谁,难道相信哲学家?   吕永岩回答:“ 我相信世界120多个国家共同签署的《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这个议定书至少有70多处提到转基因生物的风险,它是针对转基因生物的风险而制定的,目的也是为了限制转基因生物的风险。这不仅是真正的科学共识,更是有 法律 约束力的共识。这个议定书,转基因受益大国 美国 不敢签,中国推动转基因产业化的人从来不敢提。这更说明,转基因作物是有严重问题的。”    北京 师范大学研究哲学的教授田松观点很明确:“转基因注定对我们的身体和环境都有害。”    接受还是拒绝?   “挺转派”理由充分,“反转派”有充分理由。一时间,两派争论不断,以至于有位老人在电视节目上发出如是感慨:“雾里看花转基因,想说爱你不容易。”   拒绝还是接受?或许,农业一线研究人员有其看法。   “转基因只是一种技术手段。”一家知名生物农业公司的科研人员王峥说,“现在中国的农业生产,亩产提高幅度是非常大的,可以说是和现代生物学技术有关系的。”   2011年开始,王峥开始从事与水稻相关的生物农业研究,其中就包含了转基因研究。她认为,生物技术应用到现代农业技术里面,如抗除草剂技术,或者是 杂交技术 ,能提高作物产量。“种子好,所以亩产就提高了。”   说完她又补充道:当然还有一个原因,产量提高与科学化的种植方式也有很大关系,比如施肥、管理、打药等等,这个贡献会比种子本身的贡献还要大很多。   针对社会上“转基因妖魔化”的声音,王峥有自己的理解:“人们为什么会恐惧,是因为不知道,不清楚。有人说这个好,有人说这个不好,大家不知道谁对谁错,这就是大家对转基因恐惧的原因。但是如果你了解分子生物学的原理,知道这是怎么回事的人,就不会恐惧。”   但吕永岩认为, 转基因想搭杂交的车,这是一种欺骗。    广西 农科院的研究人员崔素芬,也认为中国农业存在的问题不是一个转基因所能全部解决的。   “目前,基础农业发展的瓶颈非常大。”崔素芬一口气给记者列出了5条。首先,环境污染很严重,植物光合作用的时候,产生有机物质,如果空气中有毒物质较多,植物吸收就形成残留;第二,农药使用过多,会对农作物造成影响;第三,现在的水质污染很严重,而且农业种植中水资源的浪费也很严重。第四,种植过程中农民的素质不太高,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第五,农业机械设备配置不到位,高中端的没有。   “我国农业机械的高端水平还是很少的。”比如说甘蔗,在美国,甘蔗是不用人砍的,联合收割机像收割小麦一样,在 巴西 也不用人砍,但在中国还需要农民从甘蔗地里人工砍断。迄今为止,中国还没有研究出专门用于甘蔗收割的机器。   崔素芬同时对农业废弃物合理利用表示关心,像地里的甘蔗根、麦秸等农业废弃物,在现代农业来讲,是可以提取很多物质的,比如木糖醇。她举例说,广西用甘蔗来生产蔗糖,甘蔗压榨成汁之后,剩下的甘蔗渣用来生产酒精,或者造纸,都可以提高经济附加值。   但是作为一个农业从业者,她有着自己的无奈。“农业虽然说是立国之本,但是投资到农业上的比例还是相当低。虽然政府每年都强调农业的重要性,但农业仍处在越强调,越不受重视的情况。”    种粮大户的选择   “我不了解转基因。”北方某省的种粮大户周广财回答得很干脆。   “那你准备种转基因吗?”记者问。    “不种!” 周回答。   1月15日晚,民主与法制社记者通过QQ与周广财进行了“交谈”。记者没想到他会这么明确地表示不种转基因作物,要知道他也是个种子“发烧友”。为了种植有机水稻,曾煞费苦心。   2003年,周广财在晾晒了3年长满野草的土地上搞有机种植。老周介绍,那片地他曾深翻1米使其暴露在阳光下进行有机转化,反复3年,土壤、水分、空气全部转换成有机标准,他才敢撒稻种。   种子是从一个 日本 归国的朋友口袋里翻出来的,只有一小把,名叫“越光”。稻种撒下去占地还不到1平方米。有人看见这块“稻田”,曾笑称“指甲盖大的地方什么时候才攒出一碗米来”。玩笑话言犹在耳,10年后,周广财就已经把“越光”培育成了“有机越光”,1平方米已经发展到了50亩,1公斤价值100元。   “这是一个跨越,如果说普通的越光是世界米王,那周广财培育出的有机米则是王中之王了。”彼时,农业专家石春雨这样评价,“其对人体健康有益的赖氨酸和总氨基酸均远远高于同类大米。”   “10年搞有机,一半的时间在赔钱,创业头3年就赔了500多万。”周广财介绍,自家稻田和菜地都用黏虫板除虫,旱烟叶子泡水浇地,发酵的豆子做肥料,种出的粮食口感都是纯天然的。但是因为不用农药、化肥,要是遭遇病虫害,整棚的菜都会被拔掉。去年2月份,一亩多的黄瓜苗曾遭遇天气变化被冻死,光种子就损失了2000多元钱。   “有机种植成本这么高,为什么不用抗虫抗旱的转基因种子?”记者追问。    “有机农业是一个良心工程。”周广财说,“转基因的种子,现在争论很大,有说好的,也有说孬的,安全性没有一个确定的答复。我种的有机水稻,市场认可度很高。人们提起周广财就知道我是个踏踏实实种粮种菜的人,就知道我的米和菜是安全的,我不能为一个还没有经过市场检验的转基因砸了自己的牌子。”   责任编辑: 段文静
个人分类: 建言新农村|1568 次阅读|0 个评论
诺奖得主英国皇家皇家学会会长坦承转基因安全无定论
蒋高明 2013-10-27 22:25
诺奖得主、英皇学长坦承转基因欧洲困惑并望科学家挺转要有根据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2041670102f2yv.html :今早看到我的另一位“老朋友”,现任英国皇家学会会长、2001年生理学-医学诺贝尔奖得主Paul Nurse(保罗·纳斯)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前不久举办的科学与人文论坛上的发言,觉得他老先生说话还是挺客观公正的,体现了一个真科学家应有的道德和智慧。他“ 首先承认该问题在英国乃至整个欧洲也尚未找到一个良好的解决方案 ”,而不是像我的大表侄饶毅那样胡说转基因问题在美欧日已没有争议。继而他“ 表示,在民众对这一问题充满困惑、不解和质疑的情况下,一个“明智”且“最终还是要做”的事情就是“来一场高质量的公开辩论” ”,而不是像我的大表侄饶毅那样谩骂不接受科霸胡言的民众都是无知的愚民、甚至于还是“扒铁路”的土匪。 纳斯说:“ 转基因技术并不被人所诟病,真正引起争议的在于转基因食品,乃至主要粮食作物上的推广” ,这点与饶毅等把反对无标记偷鸡摸狗地推进转基因食品、甚至于要一下子就把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主粮全转基因,否则就是反科学形成了鲜明对比。纳斯还说,“ 通过基因工程把那些人们搞不清楚的基因介入到植物中,这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很有争议的,英国也是如此。 ”这就一下子把饶毅所谓的国际科学家对转基因作物普遍认可的谎言给彻底戳穿。 纳斯说, “欧洲国家,尤其是英国,其民众对于转基因食品就常感到忧虑” 。纳斯曾参加过一个公共咨询会, “ 他看到很多民众在科技食品面前的表现可谓是“望风而逃” , 原因就在于他们担心这些粮食会含有某种基因 ”。这些与饶毅、方舟子、及某些挺转院士的所谓国外民众喜欢吃转基因食品的谣言针锋相对。 纳斯 说,“ 科学家一定多一份耐心,要听从公众的意见,来了解他们关心的问题,并且通过科学的方式回答他们的问题。 ”一个诺奖得主、英皇学长对公众能如此恭敬,科学上无大建树的饶毅和科学上毫无建树的方舟子凭啥居高临下地呵斥不听他们饶言(谣言加谎言的科唬)? 纳斯说, “好的科学家应当要有批判精神,如果一个观察和试验的结果和一个想法并不符合的话,那么这个想法就应该得到否定或者加以修正 ”。转基因推行了这么多年,是粮食被增产了、还是害虫被减少了?农药越用越多,杂草越长越猛!这些不实的期望、这些不良的后果不正是不转基因世界就没出路的所谓的科学家应当自我批判的地方吗?而挺转派“科学家”不仅不修正其错误,反而更加疯狂无理的蛮转,这不正如 纳斯所说,“ 一旦“通常打质疑牌”的科学家开始鼓吹某样技术,这就不免会让公众感到焦虑,“到底是信,还是不信?” ”。 “科学家要从最开始就参与这种辩论,但前提是,要确保每一场辩论的发言都是理性且有实质根据的。” 保罗·纳斯说 。】 作者:邱晨辉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布时间:2013-10-26 17:47:36 英国皇家学会会长:转基因之争需要一场高质量的公开辩论 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前不久举办的科学与人文论坛上,诺贝尔生理学奖得主、英国皇家学会会长保罗·纳斯谈到了最近热门的转基因话题,他 首先承认该问题在英国乃至整个欧洲也尚未找到一个良好的解决方案 ,但他 表示,在民众对这一问题充满困惑、不解和质疑的情况下,一个“明智”且“最终还是要做”的事情就是“来一场高质量的公开辩论” 。 保罗·纳斯曾因其对细胞周期控制因素的研究而在2001年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他看 来, 转基因技术并不被人所诟病,真正引起争议的在于转基因食品,乃至主要粮食作物上的推广 ,他说,“ 通过基因工程把那些人们搞不清楚的基因介入到植物中,这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很有争议的,英国也是如此。 ” 然而,保罗·纳斯知道,大多数植物方面的科学家却认为,转基因粮食其实是安全的,可以带来很多的好处。 “中国现在要为全世界22%的人提供粮食,却只有全世界可耕种土地的7%。因此,你们要开发出新的品种,来提高农业生产率,降低病虫害带来的危害。有时候甚至还要对基因进行一些改变。这都是可以理解的。”纳斯说。 然而,与政府、科学家考虑问题的方式有所不同,普通民众更多地是关心“吃到的东西是不是安全的”。 欧洲国家,尤其是英国,其民众对于转基因食品就常感到忧虑 。纳斯曾参加过一个公共咨询会, 他看到很多民众在科技食品面前的表现可谓是“望风而逃” , 原因就在于他们担心这些粮食会含有某种基因 ,甚至,一些英国新闻媒体把转基因食品称为“怪兽食品”,“认为科学家对自然进行过多的操纵,这样感觉好像是穿着白大褂的科学家在改变粮食的纯洁性。” 当然,科学家却不大会想这个问题,“因为科学家知道所有的食物都是含有基因的”。保罗·纳斯说。 保罗·纳斯很理解自己的同行,他说,科学家们一旦遇到这种“指手画脚”、“被指摘”的情况,通常会感到“委屈”,但他说,“ 科学家一定多一份耐心,要听从公众的意见,来了解他们关心的问题,并且通过科学的方式回答他们的问题。 ” 原因在于,“科学的一个重要本质就在于要竭尽所能去证明一些东西是不正确的。” 保罗·纳斯表示,这就是科学和信念不一样的地方,信念会更多地强调传统、态度以及信仰。 好的科学家应当要有批判精神,如果一个观察和试验的结果和一个想法并不符合的话,那么这个想法就应该得到否定或者加以修正 。 换言之, 一旦“通常打质疑牌”的科学家开始鼓吹某样技术,这就不免会让公众感到焦虑,“到底是信,还是不信?” “我们必须要在公众舆论当中引发高质量的辩论。 科学家要从最开始就参与这种辩论,但前提是,要确保每一场辩论的发言都是理性且有实质根据的。” 保罗·纳斯说 。 (原标题:转基因之争需要一场高质量 的公开辩论)
个人分类: 建言新农村|1734 次阅读|0 个评论
王闻之争,应该能够验证出是非吧
热度 2 lin602 2013-10-23 11:31
南京大学的王闻之争,涉及到造假不造假的问题,网上轰轰烈烈的。 又不是社会学与政治学问题,可以有不同的政治理念。自然科学中的真与假应该是可能实证的嘛。 如果其他人都不能证明真伪,那就不能叫真,如果其他人能够证明,不就非常清楚了嘛。我是做化学的,对他们的内容不太清楚,在我们化学化工上,常常以实验做出来或理论上能够说明问题为真。 如果吵得不休,也证明不清楚,那这本身就有问题了。 总不会他们的争议超过学术界范畴了吧。
3773 次阅读|3 个评论
争论太少,不是太多
热度 6 yangguoxue 2013-10-22 19:16
在网络上大侠们过招已经成为一种常态,有些人说这些争执往往起于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有多少事是大事呢?一个社会的道德水平不正是从这些小事反映出来的吗? 孔子说:“其争也君子。”这说明孔夫子是不反对争执的,但他要求人们不要有小人之争,他要的是君子之争。君子之争有两个内涵:一,君子所争之物:是非;二,君子之争之手段:规则。人们争利,是君子还是小人?争正当的利,就是君子,争不正当的利,就是小人。用正当的手段争,就是君子;用不正当的手段去争,就是小人。正当的利为“是”,不正当的利为“非”。所以,君子争是非,并不是说君子不争利,利与是非不是同一逻辑层面的东西,不是非此即彼的矛盾关系,而是互相包含的关系,利中包含着是非,君子争利,也是争利中的是非。比如,国家人民之利,就为“是”,贪官污吏奸商之之利,就是“非”;个人合法权利,就为“是”,不合法之利,就是“非”。维护个人的合法权利,在儒家看来,就是君子维护正义,而不是小人争利了。 有人说,儒家文化不适应市场经济,不适应竞争的年代,这是误解,儒家不反对竞争,和谐的也未必是儒家,儒家是非常具有竞争性的学派,只不过它特别注意竞争手段的合乎道德,于是儒家特别着力为竞争制定规则——它反对无规则的争。儒家特别强调程序正义,所谓“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这种精神,非常现代,非常重要。 出于意气的争,是儒家反对的。孔子说:“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把这种出于一时意气的无原则之争,看成是人的迷惑。孟子把“好勇斗很, 以危父母”看成是五不孝之一。荀子说“行其少顷之怒,而丧终身之躯,然且为之,是忘其身也;室家立残,亲戚不免乎刑戮,然且为之,是忘其亲也;君上之所恶也,刑法之所大禁也,然且为之,是忘其君也。……人也,忧忘其身,内忘其亲,上忘其君,则是人也,而曾狗彘之不若也。” 儒家三巨头都反对这样的意气之争。因为这样的争执没有价值,反而要伤害价值。文明的人,尽量不要卷入意气之争。文明的社会,要尽量减少这样的义气之争。 原则上的事,事关基本权利的事,不能老是提倡忍让,因为忍让就是让渡权利。如果一个国家搞得人民习惯性让渡权利,既鼓励了坏人,容易形成恶人得势好人憋屈的社会氛围,更糟糕的是,还可能导致权力无限膨胀,损害人民利益,不利于建立服务性政府,损害政府形象和党群关系。直言之,人民自觉维护自己的权利,就是在为国家进步做贡献,就是爱国。而那些鼓吹“爱国”而主张牺牲国民利益的人,其实是在“害国”,因为按照他们的主张建设出来的国家,不能保护人民的权利,人民不会幸福。爱国,就是要把祖国爱成一个人民生活在其中觉得自由而幸福的国家。 中国社会在明清以后,进入非常黑暗的专制时代,面对强大的体制,人们颇感个人的渺小,反抗往往只会加重自己的损失和伤害。于是形成了类似于“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忍字头上一把刀”等等犬儒哲学、奴隶哲学,国民性也因此有了更多的负面的东西,严重地损害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气质,并导致国穷民弱,中国整体上的落后于世界,就是在明代中期开始的,我们要好好反省这种体制的后果,反省这种强大体制对人民自由空间的挤榨所导致的民族悲剧——鸦片战争失败的祸根,可以追溯到明朝的集权体制。 在这样的集权体制下,人民无奈之下的“不争”而忍让,是我们今天要否定的。 在今天的中国,争论还是太少,不是太多,开明的文化群体应该创造环境让人争论(前提是有意义的争论),而不是打压言论和进言者。不计原则,维护团结的论调只能把我们这个团体拖入深渊。希望向王、闻这样掐架的大牛、院士、教授们越来越多,一潭死水不可能促进体制的进步和改革。
2093 次阅读|6 个评论
科研中的科学问题与学术疑问
热度 9 lijianguo531 2013-9-28 11:42
最近组里面正在讨论论文写作以及野外采样方案的问题。当然组会讨论中免不了喻海良博主所提到的争论( 争论不是让你出丑,而是让你少走弯路 )。而争论的主要焦点在于科研中的科学问题是否成立?解决问题的方法(样点布置)是否合理? 首先 谈谈科研中的科学问题。 科学问题首先应具有学术性(科学性)、前瞻性和时代性,抛开科学问题的学术性、前瞻性和时代性,我认为这是空想(当然,数学问题中众多的猜想我们另当别论,在我看来数学猜想的解决主要集中于思维层面,对于客观条件的要求不是很多) 。 就比如希格斯在上个世纪提出的玻色子在当时看来是没有条件去证实,多认为是一种臆想和假设,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的学术成就。今天欧洲核子研究组织借助于高能强子对撞机才发现理论中存在的玻色子。 而学术疑问我定义为基于不同研究主体(科研人员)对于某一科学问题的提出与解决过程出现的疑问,多产生于不同的知识结构和专业背景,不具备科学问题三个典型的特点,当然某些学术疑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上升为科学问题 。 好多人都会把这两个东西混淆,这会增加你走弯路的风险。 科学问题的解决主要呈现于学术期刊。而撰写者和审稿人最为关注的也是论文的Objectives。有的期刊中在Introduction部分,撰写人会给出众多的 objectives,四个甚至五个我也见过。在我看来这是有点掩耳盗铃的味道。如果一篇论文真能解决如此多的科学问题,那应该发表于CNS上去,而不是纠结于三区、四区的杂志。我认为一篇Paper设置1-2个科学问题即可,这1-2个科学问题是你这篇Paper的价值所在,不必纠结于论文的字数(可能大家称写论文为码字,都会有这方面的考量)。我注意到有的Paper中的 Objectives只能算是学术疑问。因为有的问题在很早以前已经得到解决,或者已经有一致性结论和认识,文中所谓的 Objectives只是别人爬了个树,撰写人换个树又爬了一遍。当然地学中的区域特点以及尺度效应还是要给予必要的关注。在此我举一个我们会上的论文的例子:我们想研究围垦对于滨海土壤盐分的影响。通过选择不同围垦年限下的围垦区建立围垦的时间序列,进而可以获取随着围垦时间的变化土壤盐分的变化过程。在文中必然要涉及到土壤盐分的Spatial-temporal特点,有人就对于插值的方法提出疑问。最后大家都在集中讨论插值方法上的问题。我个人认为这是严重的跑偏,空间插值方法不是这篇论文的科学问题,只需在文中交代清楚空间插值的方法和参数即可,而空间插值方法是另外一个科学问题,在这篇论文里只能算是一个学术疑问。可以通过阅读大量相关文献后再进行深入讨论。这直接影响我们后面的采样问题,基于篇幅和时间限制在此不再赘述。 有的人为什么会花大量的时间去做一个东西,比如实验、采样和观测,最后却不能发表突出的成果。这主要是将科学问题和学术疑问混淆了,他所谓的科学问题,其实在审稿人看来确是一个早已解决的问题,只能算是个人的学术疑问。 最好的办法还是踏踏实实看文献,了解更多的学术信息和动态,这是避免我们走弯路的最笨的方法,也是最靠谱的方法 。 撰写此文,愿与大家共勉!
个人分类: 学术视野|9549 次阅读|11 个评论
把学术上的争论如实告诉学生
热度 4 lin602 2013-9-21 22:06
做个教师,在讲课过程中,一定要告诉学生,学术上争论是正常的,除非是完全正确的真理性的东西。 学术上不同的观点是正常的,作为教师,一定要将目前学术上的观点讲给学生,除非是非常不靠谱的或者错误的。我们可以有自己的观点,也就是有‘立场’,但一定要告诉学生,这只是代表自己的观点。 一定要告诉学生们,不象中小学知识,基本上没有多少争论,大学及以后的学习,有许多不同看法与学术争论的。 要鼓励学生质疑,要鼓励学生通过查资料并思考提出自己的看法。 如实告诉学生们争论的内容,是一个好教师的责任。 本文只是随性写的,不针对网上其他博文内容。
2706 次阅读|4 个评论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先有鸡蛋!
热度 8 boxcar 2013-8-13 05:50
争论了N久的、很能让人忌惮的问题,其实可以有一个比较简单而且靠谱的答案—— 先有鸡蛋!!! 当然,这么说的前提是把能孵出鸡的蛋定义为鸡蛋,而不是把只有鸡才能生出来的蛋定义为鸡蛋。 ======================================================= 事实上,很多似是而非的问题,其实都可以在进行了必要的条件界定的情况下迅速脱离纠结状态,给出一个即使谈不上100%的精准,至少能够合乎逻辑的答案。 很多时候,坚持要追求一个普世的、没有限定条件的“标准答案”,甚至希望有了它就可以“一锤定音”,让所有人都能坚信不疑,恐怕注定会让人失望。
个人分类: 科普|4960 次阅读|15 个评论
牛顿告诫我:物理学急需正本清源(1)时空、参照与坐标(续)
热度 5 jmluo0922 2013-7-2 14:06
“ 牛顿爵士,您是不是把现代物理学家说得太惨了呢?” 牛顿: 一点也不过分,在你的博客文章中不就指出了,能证明回路中光速不变原理的迈克尔逊-莫雷实验的低级失误、用平均速度的定义,采用两点测量法直接测量运动物体的速度和长度与运动无关的结果等。其实这些细节性的问题,早就应该引起物理学家的重视,重新审视相对论时空观的正确性。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否定相对论只需要一个理由…’,那他为什么对这些问题视而不见呢?” 牛顿: 这个问题涉及的原因实在太复杂,不只是局限于学术界,若干年后由科学史学家和科学社会学家来研究,因为相对论的影响涉及面太宽,包括自然科学、哲学、政治甚至宗教。 “不好意思,令您为难了!那我们换个话题,您如何看待运动物体速度的光速极限呢?” 牛顿: 我认为是一件为了消除相对论“时间倒流”悖论,而定制的、违背运动速度随不同参照系变化基本概念、幼稚而且无理的做法。宇宙中的万物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运动和变化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在不同的参照系下观察同一运动物体的速度是不同,伽俐略变换给出不同惯性参照系之间变换关系。从理论上讲,运动物体相对于观察者(观察参照系),相对于其它参照系的速度是没有任何限制的。人为地限制不能超过光速是没有依据和道理的。 事实上,由于运动速度随观察系不同,具有相对性,因此超光速运动现象时刻都可以发生,例如,中微子相对于产生源的速度接近光速,如果我们研究两粒相反运动的中微子的相互作用,选择其中的一粒中微子作为参照,则别外一粒中微子在此参照系中的相对速度是超光速的。 “牛顿先生,不好意思,打断了您,您举的超光速例子不对,因为物理学主流认为那不是真实发生的运动。” 牛顿: 那我问你,什么是“真实的运动”或“实际发生的运动”?这种运动具不具有相对性?是单值或是多值的? … … “ 牛大爷、牛祖宗,您不要起火,不要发怒嘛,我是不信的,但又不能说服他们,只是想问问您老的看法。” 牛顿: 我上面的几个反问,实际上就告诉了你答案。 “牛顿先生,我不明白,能给我详细讲讲吗?求您了!” 牛顿: 实际运动速度这个说法如果可以否定我的例子,那么也同时否定了相对论时空变换本身。 “不要卖关子了,我真的没有看出来,请直接告诉我答案吧!” 牛顿: 这个就作为作业,你好好思考吧,给你一点提示,他们讲的真实运动暗指相对于源参照系,我选择另外一个中微子(非源)参照被认定无意义的话,其它非源性参照也应是非真实的,不同参照系之间的变换还有意义吗?回家泡杯茶,好好想吧。 特别提醒:个人观点,阅读时需斟酌 (后传待续)
个人分类: 杂谈|3886 次阅读|18 个评论
歧见与苟同
Terrace 2013-4-26 16:20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对于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看法,有的时候会争得面红耳赤,甚至为此大打出手,作为学术交流,争论是稀疏平常的事情,但是学术争论毕竟不是骂街吵架,所以不能相互谩骂,这是底线。同时辩论的能力,包括思维逻辑、材料应用、语言组织等都是可以训练的,我们教育倾向于培养听话的学生,而忽视了挖掘学生的思辨能力。下面我们不再展开干巴巴地讲思辨能力的重要性以及怎么样提高思辨能力,我们借用一个历史小故事,来阐述这两方面的内容,我想这样更有意思一点,也容易让人接受。 往事越千年,话说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之后,却并不平静。诸吕之乱以后,丞相陈平和太尉周勃就请人去引接代王刘恒,意思就是拥护他来担任一把手。刘恒也没有什么主意,就去请教大臣们。郎中令张武就说,代王,你要小心啊,你看现在朝廷里面掌权的,都是汉高祖刘邦时期的将军谋士,善于用兵,足智多谋,也可以说是阴险狡诈,他们之所以派人请你,用心险恶,只不过迫于高祖和吕后的余威,自己不愿意背上谋朝篡位的骂名,他们现在刚刚铲除了诸吕,京城一片血雨腥风,我劝大王还是小心为妙,称病不去,静观时局之变。大家都觉得张武的话又道理,老谋深算,稳妥可靠。这里要说明一下,我以前在《中国历代改革得失》里面提到过汉代的一些体制机制的问题,大家可以参考。代国的郎中令就相当与现在的省长助理兼省公安厅厅长,是刘恒的亲信之一。 这个时候中尉宋昌跳出来说了,你的观点都不对,代王,你要去,一定要去。他开始阐述说,秦朝暴政,豪杰并起,当时以为自己能当皇帝的人成千上万,不要太多哦!可是最后呢,你看看,只有高祖刘邦一统天下,为什么呢?汉代以来,与民休息,大家都没有那个当皇帝造反的心思了,这是第一点。第二点,高祖大封同姓王,实行王国制,刘姓子孙的封地犬牙交错,相互制约,坚如磐石,不是说破就破的,意思就是说,即使陈平和周勃有那个谋朝篡位的心思,也会忌惮于刘氏宗族的力量。第三,汉代以来,国家广布德政,依法治国,百姓安居乐业,欣欣向荣,这种安定团结的大局不可动摇。但是后来吕后之乱,封了三名姓吕的异姓为王,独揽朝政,搞一言堂,但是周勃凭着一个符节到北军大营,一呼百应,将士们都表示纷纷效忠刘氏,背叛吕氏,为什么?这是天意,不是人力,这是天道昭昭,不是周勃一个人干的,即使周勃有异心,你也不用怕,军士和老百姓也不会听他的,这就是人心,这就是民意,而且他们各方势力就一定一心一意嘛,呵呵,他们也是各怀鬼胎罢了。现在朝廷里面的朱虚侯,东牟侯等等,也比较忌惮吴、楚、淮南、琅邪、齐、代等诸侯国的强大,这是政治军事形势。从法理上讲,惠帝已经死了,高祖的嫡亲儿子里面就大王你和淮南王了,而且大王又比淮南王年纪大,大王你贤德圣明,仁爱孝顺,闻名天下,所以他们请你,你就不要犹豫不决了。 好,故事讲完了,我们先不管刘恒最后到底听了谁的,有没有去,就这个讨论和分析的过程,我想大家再熟悉不过了。这是多么熟悉啊,我们也经常会听到两种意见,各自都很有道理,我们自己也许也会加入到辩论中来,提出自己的看法,由此可见,生活中有不同看法本来就很平常,有一个例子是最能说明思辨的重要性的,物理学的光子说和波动说,双方都有理论和实验支撑,如果一方被另一方说服,那将是多么可怕的事情?波粒二象性也就不复存在了,正如蔡元培先生所说,“多歧为贵,不求苟同。” 当地震又一次来临的时候,是不是汶川的余震呢?当流感来袭的时候,是不是有人传人的证据呢?当朝鲜局势乱象丛生的时候,会不会擦枪走火?再远一点,当刘翔跌倒的时候,会不会是假摔,是不是作秀呢?当钓鱼岛购岛风波的时候,日本政府是不是有什么想法呢?再科研化一点,当基金申请未中的时候,是不是被小同行黑了?当文章被拒的时候,是不是我们水平不行呢……首先,我们要说,这些思考和争论都有意义的,就像两千年前,张武和宋昌那样,有争论是正常的,他们的争论和考量有利于刘恒做出正确的决策。 好,为了让读者诸君有进一步的理解,我们来简单分析一下张武和宋昌的辩论,这种简单分析或许对我们提高思辨能力有所启发。首先,张武的话没错,在那种政治气氛波诡云谲情况下,小心是对的,陈平和周勃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张武对现实政局的把握虽然有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味道,但是他的分析并不是完成没有道理,说不定代王去了,就可能被周勃软禁控制起来,或者可能在路上,朱虚侯或者淮南王就有可能派人把刘恒做掉,这也不是不可能,人心隔肚皮,谁知道呢?!的确,当时称病不去,最安全,但并不是利益最大化的决定。宋昌的说法就更为系统一点,这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什么事情你要权衡,就得分析,你要分析,就得考虑多个因素,思路要开阔。 宋昌首先是谈历史,大家有的时候就怕长篇大论谈历史,但是有的问题,你不得不把现实放在历史的格局里面加以考量,不然很难看出问题的全貌。比如钓鱼岛问题,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那显然不行。他说秦去汉来,从高祖到惠帝,体制机制保障着大王你的安全。然后他又说到现实,实际上是否定并批驳张武的一些观点,犬牙交错的刘姓子孙共同拱卫京畿,其他的一些大臣,阴谋家不敢妄动。第三点,他说到人心向背的问题,也说到周勃持节进北营,说明宋昌这个人很精明,一直在关注着中央局势的变化,他还说出了自己的一些独到见解,就是周勃之所以一呼百应,并不是周勃自己有多么多么厉害,而是大家向着刘氏,反对诸吕倒行逆施。最后也说明了,现在的军事力量对比,考虑到一些法理和继承关系,大王本身的条件等等,虽然有点拍马屁的成分,但是也不是假大空,言之无物。 其实大家一对比,显然宋昌的观点更加有说服力,历史的和现实的相结合,所以大家也要学一手,争论问题的时候,也要基于理性分析,逐条陈述,摆事实,讲道理,对于提高思辨能力非常重要。但是要说明,我们说的歧见与苟同并不适合泼妇骂街,呵呵,举一反三,大家也应该明白,争论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真理虽然越辩越明,那也要真理不打瞌睡才行。我在这里作一个申明,我所说的歧见与苟同,实际上是指静下心来,思辨不同的声音,做出自己的看法或决策,并不是就能教你彻底的解决具体问题。比如你是小贩,城管来了,你跟他思辨什么呢,赶紧跑啊! 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件事情,也许有不同的看法;同一个人对于同一件事,不同时间看法有的时候也不尽相同;同人同事,作用到不同人的身上,也许又不一样了……歧见也许就像空气一样伴随着你和我。前面也说了,争论很重要,但是你不要跟我说,你只在乎争论的过程,乐在其中,什么结果你不在乎,这种话有点自欺欺人。有时候过程重要,但是结果也很重要,尤其是争论的结果,不管是有定论,还是没有定论的,都会启迪着今天,影响着今天,改变着未来。 代王刘恒后来还是犹豫不决,但是更倾向于宋昌的观点,由此可见,刘恒是一个非常谨慎的人。他又去咨询了薄太后意见,又去占卜,又派薄太后的弟弟去见周勃,试探口风,结果正如宋昌所说。为此,刘恒还开心地升了宋昌的官。刘恒就开始动身,让宋昌和张武跟他一起去,文帝刘恒走到高陵这个地方停下来,又让宋昌先到长安观察事态发展,等等。大家一看,刘恒这个人心太细,不得不让人称赞。不要小看这些细节,细节往往反映真知,反映出事物和人性的变化规律。所以大家也就不难理解,刘恒开辟汉代文景之治并不是历史的偶然。 关于宋昌和张武的歧见,最终宋昌是对的,但是什么事情,什么观点都未必是非黑即白,张武的观点也有可取之处,通过上面的介绍,我想大家都很清楚了。两种不同的观点,最后只有一个结果,其中最优化的解胜出,达到了同一。其实这种结果并不是唯一的,科学史上,有很多争议的结果除了这种最优化的结局以外,还有并列解。比如光的波动性与粒子性,当时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都有理论,也有实验支持,闹得不可开交。想象一下,如果当时一方被另一方完全说服,是多么可怕和可悲的事情。所以说,你如果已经处在争论的漩涡里面,你也不要人云亦云,被他人影响,要运用脑髓,自己来拿,独立思考,得出结论,有的时候,哪怕是错的,这种学术争鸣也是有利的。科学上是这样,文学上又何尝不是呢?文史哲的很多争论,比科学史上的前世今生更加纠结,也更加复杂。比如红学研究,你看一看,整个红学就是一个争来争去,模糊一片,像一锅粥一样,很难说得清谁是谁非,反过来看,这也是红学的一大特点,我们在争论中学习,我们在争论中提高,也在争论中享受。也包括前面蔡元培所说的话,当时他个人也是针对红学研究而言的。 我上面这么说,也并不是给某些苟同的案例和稀泥,不是的,我们的歧见与苟同,是有原则的。有的观点不符合普世的价值观,不符合人类的基本伦理,不符合法律的基本精神,那就是要不敢苟同。我这里由于篇幅的限制,只举一个法律上关于制度正义的一个争论,不再过多的展开。比如说, 有甲、乙两人,在我国协同犯了某罪,甲被捕入狱,判了有期徒刑10年;乙潜逃到国外。5年后,我国立法机构修订法律,取消了该罪。如果乙回来了,现在请问:是否要抓乙进监狱?是否要释放甲?请读者思考一下。 其实,大家理性分析一下, 根据排列组合有4种答案:(1)抓乙放甲(2)不抓乙放甲(3)抓乙不放甲(4)不抓乙不放甲。结果(4)是对的,我知道,亲爱的读者很不理解,有些人还会跟我辩论,你这不是鼓励罪犯潜逃吗?是,你说的也有道理,但是,关键是“我国立法机构取消了该罪”这一句话,这就是制度正义!也许在本案例中,对乙很不公平,而且放纵了甲,也有助长罪犯潜逃的嫌疑,但是个人利益得失和制度正义相比,结果不言而喻。也许你会抱怨,中国就是考虑集体利益,而忽略个人得失,所以才有这样的法律!那我告诉你,不约而同地,世界上只要有法律的国度,都是这么规定的!这是法律的基本原则。 制度正义是一个很复杂的概念,我就说到这里,但是我想你只要把这个案例理解了,其他的制度正义的问题,你也可以举一反三。 歧见也罢,苟同也罢,我想宋昌和张武两千年前的争论,也启迪着今天的我们,也启迪着我们今天的大学教育,我们又何尝不需要培养学生能争议,敢争议,会争议的头脑和能力呢?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452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4 01: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