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工作室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我谈“王天旭事件”
热度 10 hbxuwei 2013-11-25 11:04
最近,一个热门的视频似乎引爆了科学网的博客,视频是南京电视台的一著名栏目目《东升工作室》播出的《博士后王天旭为什么成为老赖?》。我看过之后,可以说是五味杂陈,科学网上各种议论纷纷,说什么的都有。我想在这件事情上,王天旭博士是有错误的,但他的这种错误难道就使他成了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使他成为大家嘲弄的对象吗?我深深的为王博士感动痛心,为电视台的不公正的报道感到愤恨 ! 在王天旭事件上,有这样几个主要角色,南航校方,王天旭的合作导师李教授,法院和王天旭博士本人。在所有这些角色中,王博士毫无疑问是最为弱势的一方,他除了有个土鳖博士文凭外,几乎一无所有,他既不是“官二代”也不是“富二代”,他的经历与中国大部分土鳖高学历知识分子相似。 整个事件中,电视台让观众看到的是,一个高学历知识分子被法院强制搬出博士后公寓的事件,单凭这件事本身,可能并不具备什么新闻性,因为这种事似乎每天都在全国各地上演,只不过强制执行的对象换来换去。事件本身并不会带来什么轰动效应,关键就在于王博士和法官、记者的对话让事件的热度急剧上升。媒体的炒作手段非常简单,要展现一个高分低能,眼高手低,好高骛远的形象,而这个形象又和博士后“高学历”的所谓社会定位形成强烈的、鲜明的的反差,从而达到吸引眼球的目的。在新闻事件的背后,媒体是不是应该站在更公正的角度来客观报道?报道的事件中,有很多问题并没有得到合理的回答。例如,王博士在博士后出站后,是否还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李教授课题组继续工作,哪怕这种工作是一个非正式的工作。如果还在继续工作,为什么王博士没有得到任何薪酬?李教授是否承诺,以什么样的方式承诺王博士留校?为什么迟迟没有兑现承诺?校方对此作何解释?本来有很多问题和疑点需要电视台揭晓答案,但电视台并没有全方面的报道这件事,单单对王博士进行曝光。电视台为什么你们不去同时去采访南航校方和李教授呢? 你们这样做的出发点是想真的还原事件真相吗?我看不是,你们是惹不起更有权势的单位和人,专拣“软柿子”捏。视频中的王博士一副落魄样,显然也并不是那么能言善辩(理工科的博士多数也不擅长这个),在油嘴滑舌的记者和法官面前显得那么孤立无助,有限而无力的辩言也成了在场众人嘲笑的素材。就连在电视中打上“马赛克”的要求也被电视台无情的拒绝。要知道就算是重刑犯在押上法庭时,也有权利要求戴上头套保护个人隐私。电视台有什么权利去剥夺王博士的这一权利?王博士显然被电视台当成了大众娱乐的对象,不打“马赛克”的报道可以披上所谓新闻真实性的外衣。你们这样干无非是想追求所谓新闻性,所谓网络点击率。那么恭喜你们,你们如愿以偿了! 在王天旭事件中,我认为王博士本人确实有责任,他占房不搬的行为的确有错。但他并不应该承担全部责任,不能因为他有责任而成为事件的唯一曝光对象,不能因为他有责任而掩盖相对强势群体的责任和过失,更不能因为他有责任成为被大众娱乐和嘲弄的小丑。在我们这个国家里,如果高学历知识分子的理想和信念如果很难得到欣赏和认同的话,那么至少他们的人格和尊严应该受到起码的保护。如果连这最基本的要求都达不到,那么我们的社会前途和希望又在哪儿呢?
个人分类: 科学探讨|12610 次阅读|11 个评论
20130807国图及艺术家工作室
liuli66 2013-8-7 19:02
一大早到国图,办理退还外借外文图书和中文图书的押金。前者押金条保留了10多年。 偶然翻出了这个押金条。 多年来,俺通过学校“馆际互借”借书,不必亲自跑去借书了。所以想着退了算了。 runrun来了。 办完后,到laozu艺术工作室,聊天交流。学生泡茶。 中午云南菜馆喝酒 午休 后有国图电话:国图押金,说退多了。押金条写着:交纳押金1000元。半价。俺也默认退1000元。当时也退了1000元。 后来她们理解为:押金1000元,半价,就是说当时收了500元。 她们坐地铁来,出具了有关资料,但并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LL当时交的是500元。 未谈拢,走人。 俺也实在不记得了当时交了多少。10多年前的事情了。 如果证据确凿,那俺是肯定会退还滴
个人分类: 杂感|10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我国将建百个具国际影响的科学家工作室
redtree 2013-6-29 03:37
我国将建百个具国际影响的科学家工作室 作者:詹媛 来源:光明日报 发布时间:2013-6-28 14:06:17 科技部6月27日公布《 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实施方案 》。方案提出,为了造就世界级科技大师及创新团队,到2020年我国要建设100个在世界科学前沿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科学家工作室,并重点支持若干创新团队、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科技创新创业人才。 据了解,这100个科学家工作室将集中在我国具有相对优势的科技前沿领域或符合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重点领域。具有国际水平的科技人才入选后,可围绕若干重大科学问题开展探索性、开创性研究。同时,这些科学家工作室将实行首席科学家制。科学家将获得充分的科研自主权,他们可以自组团队、自主管理、自由探索、自我约束,同时也可获得更大的科研经费使用自主权。这将营造出潜心研究、自主探索、稳定支持、交叉融合、激励创新的环境和文化,并将成为我国探索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新机制、新方法的途径之一。 此次对于科学家工作室的遴选、评估、验收等环节,都将在全球范围内选择顶级科学家进行国际同行评议。
个人分类: 科技新闻|1259 次阅读|0 个评论
你的Bressanone
热度 23 YC2011 2013-6-28 17:50
提前阅读:《 相知是一种等待 》。 你的 Bressanone 曾泳春 Matthew Lien,《 Bressanone 》。 You will be a sweet surrender I must go the other way 昨天参加了一个留学生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他不是我的学生,但工作室就在我的对面,我日日看他端坐在工作室里,黝黑的脸上看不出表情。昨天的答辩,在问问答答间,不知不觉中 2 个小时就过去了。我们很犀利地问,他很沉静地答,做得不够好的地方就承认,虽然我参加的博士生答辩还不是很多,但他是我见过最沉静的答辩者。答辩结束后,我才跟这个天天坐在我对面的留学生讲了几句课题之外的话。原来,他已经 47 岁了,是 4 个孩子的爸爸。这个非洲来的留学生,从硕士到博士,在中国的这个校园里已经悄悄过了 7 年。他学会了用筷子,但学会的中文还几乎是 little ,作为母语是法语的学生, 40 岁来到中国求学,他最后用英语写论文和答辩,似乎没有再多的精力学中文了。昨天答辩前,我看了庄世宇的博文,听了他推荐的歌: Bressanone ,不合时宜地伤感起来。我很想在答辩后告诉那个学生:回去吧,回到你的姑娘身边去吧!而让我很欣慰的是,虽然我没说这句话,他自己很高兴地告诉我,他马上就要回家了,回到位于非洲腹地的家乡,和他的姑娘,还有他和他的姑娘的 4 个孩子团聚了。 作为这个广袤地球的一员,人类从迁徙、流浪,到逐渐安定下来,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现在不再迁徙,也许不再流浪,但流浪的心,一直存在,虽然现代人冠之于一个好听的词,叫做旅行。我们总想去旅行,源于身体里流浪的血液,于是人们从这里到那里,从那里再去到远方,到处旅行。我们到处旅行,我们去远行,却把心留在了一个隐蔽的地方。这个地方,只有我们在疲惫的时候能体会到,那里有温暖,有你的姑娘,那里柔情似水。 前几天,我的学生从非洲来了电话。他是清明节那天毕业回到家乡的。他知道我对他不很满意,应该是我唯一骂过的学生了,他也知道我为什么发火。临走前他跟我说,一直在申请读 phD ,回去后会继续申请,最后他期期艾艾地说:他其实还是想跟我继续读博。说这句话时,他坐在那里,头也不敢抬,就抬起眼睛偷偷看了我两眼。我一下就心软了,我说好吧,你先回去,最好能申请到另外的国家,这样你的经历也会多一些,如果最后想回来,老师会收你的。虽然说了这句话,我有点后悔,因为我清清楚楚这个学生的弱点,几乎是无法克服的。而在前几天的电话里,他很高兴地说申请了很久的新西兰的一个大学有消息了,让我帮他写一封推荐信。我有时觉得老师这个职业很奇怪,跟学生有着断也断不开的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我其实是喜欢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的,时常幻想,仗剑走天涯,我不用牵挂任何人,也不需要任何人牵挂(《想要跟你去流浪》)。但选择了这个职业,就选择了最不可能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的生活,如果要操心,一茬一茬的学生,几乎就是操不完的心。自己的孩子会慢慢长大,而学生是流水般地来,走了的也会不停地回头,在我们这里找点建议和依靠。于是有时不得不在一声声“老师”中把摇杆挺直,故作坚强。这是我一直不喜欢被叫“老师”的原因。教授只是一个职业,而老师,就变成了一种挥之不去的责任。 于是也是昨天,把学生的推荐信发出去,我一个人听着 Bressanone ,静静地体会一种情怀。我希望学生的申请可以成功,这样他就不用再回到我这里,我可以彻底“甩”掉一个学生,虽然我知道,我在心底,一直给他们留着位置。而这个学生,又要离开他的家乡去另一个国度流浪了。 而我是不想远行的。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远行,有些人注定了要死守在一个地方,看日出日落,直到追随日出日落。但我又明明来过了圣加伦。我曾在一个暮色四合的夏日,来到了圣加伦的山顶,而你也如约前来。你来是为了遇见我,遇见我是为了爱上我,爱上我是为了离开我。 而我决定不再离开,我将一直死守在这里,你的 Bressanone 。清晨行走在雾气袅袅的原野,暮色四合时徜徉在牧草的鲜花丛中,我已经沉醉于此,不再远行。 注:照片为去年一篇博文《圣加伦山顶的清晨2》中的照片,删去那篇没有文字的博文,把照片移到这篇。
8876 次阅读|51 个评论
《微课与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整合》—化学教育工作室络研修专题
yaoronggui 2012-12-28 20:57
化学教育工作室2012-2013学年度名师网络指导研修专题—— 《微课与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整合》 根据《关于印发2012-2013学年度全省普通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全员远程培训工作安排的通知》(赣教师字〔2012〕24号)的部署, 化学教育工作室开设了2012-2013学年度名师网络指导研修专题——《微课与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整合》 。 《微课与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整合》 研修专题链接地址: http://www.jxteacher.com/chemedu/column45371.html 欢迎您选修本工作室的研修专题——《微课与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整合》,化学教育工作室期待您的光临。 化学教育工作室团队 2012年12月24日
个人分类: 高中化学|5107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青年报未和本人接触与授权的采访报道:数学家应办教育工作室
热度 2 arithwsun 2012-9-12 16:33
中国青年报未经本人授权的采访报道 我的朋友转给我这篇报道 http://zqb.cyol.com/html/2012-09/12/nw.D110000zgqnb_20120912_1-03.htm 批判“中国式奥数” 本报记者 张国 《 中国青年报 》( 2012年09月12日 03 版) 这篇报道还放在中青在线的当日头条上。这篇报道把我在博客文章中关于奥数的一些观点,放在文章的最后作为压轴,自然深感荣幸能够受到重视,这个当然要跟自己的爸妈通报一下,让他们买几份中国青年报送人,父母年纪大了,有点事寻个乐,总是好的。 除了父母,这里要给关心本博的朋友们说明一下,其实这篇报道并未直接采访本人,是在我不知情的状态下引用我博文,这篇报道中的其他几位老师,不知道是否是这种情况,现在搞新闻看来也容易多了,直接从博客文章中摘就行。 我不在意别人未经我同意,就直接摘取本人的观点,毕竟中国青年报记者,还是谈及了我的名字,虽然有点欠缺的是未说明信息引用的方式。 我自己的博客置顶文档,《 善美真教育实验班的建设方案 》, 其实也是无偿全文披露,甚至不怕有可能的抄袭,就是把一切放下,不要计较,希望给我们的中国教育添一点力量,如果有人抄,那就抄吧,反正推广出去就是好事,当然,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本人也做了必要的法律保全手续,不会让抄袭者将来反咬一口。 这位中国青年报的记者张路,应该还是认真读了我的那些文章的,归纳的挺好。最后一句是, 『在“人人喊打”声中,这位数学教授反其道而行。他筹建了一个数学教育工作室,打算用自己的方式去教奥数,“将来肯定会教儿子奥数”。』 其实,我是不懂奥数的,我对奥数的理解,就是数学的证明题,这方面我确实准备筹办一个教育工作室,具体内容尚未在本博公布,去年回国后就曾经推动过一下,没凑成团队还得以本职工作为主。今年暑假利用空档把教室装修好了,但研究生助教和课程还没准备好,只能慢慢来,我们必须准备好了才能教孩子,一上来就要保持一个较高的水准,和相当的把握性,就像很多接触民间教育之后的家长们的感慨,不能把孩子当“实验品”。 当然,教育实验,肯定都是拿孩子当“实验品”的,愿者上钩就是,但是教育实验的负责人,还是要对孩子尽最大的负责,把风险降到最低才好,这也是我只办周末教育的原因,如果我有特别大的把握,就直接办个全日制幼小学校了,这是我那份文档的初衷。 既然中国青年报已经广而告之了,我就把那个数学教育工作室的简要介绍公布出来吧,使用百会文档,点击链接打开就能看到, 某些浏览器打开看不到文字,点击“普通视图”即可。 海淀区玲珑塔数学教育工作室 https://xiexie.baihui.com/public/f74a136fef722639f0fba3c77288bb9499facac0056d9ae038141d0f52a2cc37c64d393fc5c68bf1 豆瓣讨论贴 也请那些认识中国字的文科学者看看,这样的数学教育,是不是“黄赌毒”。 是为记。 相关链接: 豆瓣帖子 国内外公益性奥数培训网站集萃
个人分类: Book-W|3619 次阅读|2 个评论
名师工作室经验交流
yaoronggui 2012-7-16 21:31
名师工作室经验交流
名师工作室经验交流 ——中小学网络研修工作室指导教师暑期集中交流学习(第三期)上的发言 我今天(2012年7月16日)很荣幸有机会在中小学网络研修工作室指导教师暑期集中交流学习(第三期)交流我的工作室——化学教育工作室的建设以及网络研修的经验,在此我要感谢江西省教育厅师资处侯铁军处长,感谢江西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处项国雄处长,感谢江西教师联盟盟主胡三华老师给了我一次这样的机会。 这是我第一次在全省教师面前发言,既激动又紧张,讲得不周到的地方,欢迎各位专家拍砖指正。 下面是我此次发言的课件,欢迎交流。 请点击下载: 名师工作室经验交流—桂耀荣
个人分类: 个人简历|5537 次阅读|0 个评论
化学教育工作室网络研修简报 第一期
yaoronggui 2012-4-29 16:23
化学教育工作室网络研修简报 第一期 化学教育工作室 链接地址: http://www.jxteacher.com/chemedu/ 研修专题:互联网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链接地址: http://www.jxteacher.com/chemedu/column19282.html 一、化学工作室概况 工作室导师:桂耀荣 工作室首席顾问:姜建文 辅导团队成员:余业平 刘伟华 徐晚华 李敏亚 王敏超 程国春 吴友华 二、研修教师概况 截止2012年4月28日共有323名高中化学教师选学了化学教育工作室专题:互联网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三、本专题研修任务 根据省教育厅要求,本次研修时间为10天,共22学时,主要任务是参与工作室组织的网络学习论坛2次、自己发起学习论坛1次,上传优秀经典文章(有哲理、有启发意义的文章)或作品(案例)2篇,撰写并上传研修心得、体会或研修报告1篇、研修博客文章2篇、研修总结1篇。 四、互动链接地址 (一)本工作室论坛互动链接地址: 1、论坛互动区—高中化学精品学案库的建立与评价链接地址: http://bbs.jxteacher.com/showtopic-3837.html 2、论坛互动区—高中化学精品课件库的建立与评价链接地址: http://bbs.jxteacher.com/showtopic-3801.html 3、论坛互动区—高中化学精品教案库的建立与评价链接地址: http://bbs.jxteacher.com/showtopic-3824.html 4、论坛互动区—高中化学精品试题库的建立与评价链接地址: http://bbs.jxteacher.com/showtopic-3852.html (二)本工作室评论互动链接地址: 1、“互联网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子专题——高中化学精品教案库的建立与评价”互动区,链接地址: http://www.jxteacher.com/chemedu/column20278/da2494ee-28e3-410b-bda5-065ce974d3ce.html 2、“互联网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子专题——高中化学精品学案库的建立与评价”互动区,链接地址: http://www.jxteacher.com/chemedu/column20278/7cbcbb8e-c46d-4af8-91e7-8f466c364b93.html 3、“互联网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子专题——高中化学精品试题库的建立与评价”互动区,链接地址: http://www.jxteacher.com/chemedu/column20278/a3e0f4d1-3abf-4bd2-9696-6b57ef6ae1e2.html 4、“互联网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子专题——高中化学精品课件库的建立与评价”互动区,链接地址: http://www.jxteacher.com/chemedu/column20278/92b40c6c-1dff-4947-92ca-7751455be569.html 五、怎样完成研修 网络学习论坛 2 次: 修研专题负责人会在论坛发起讨论的帖子,请工作室成员在该帖子内多多互动,帖子位置请留意修研专题网站通知或询问专题网站负责人。具体请看我的专题的合作互动栏目,链接地址: http://www.jxteacher.com/chemedu/column20278.html 自己发起学习论坛 1 次: 在江西教师论坛发起一次有意义的讨论。论坛发帖地址: http://bbs.jxteacher.com/showforum-41.html ,怎样发帖? 点击 http://bbs.jxteacher.com/showtopic-1046.html 。 上传优秀经典文章(有哲理、有启发意义的文章)或作品(案例) 2 篇,撰写并上传研修心得、体会或研修报告 1 篇、研修博客文章 2 篇、研修总结 1 篇。: 修研专题网站左上角有上传文档按钮,请将您的文章上传至那里。上传研修博客须登录之后进入后台上传。具体链接地址: http://www.jxteacher.com/chemedu/column19282.html 六、怎样上传资料 图文教你上传和管理研修专题的文章等资源,请点击: http://bbs.jxteacher.com/showtopic-1046.html 化学教育工作室 2012年4月28日
个人分类: 教育管理|4272 次阅读|0 个评论
许培扬的专家工作室
热度 1 xupeiyang 2012-3-28 08:17
百科名医网特邀专家 许培扬的专家工作室 http://xupeiyang.baikemy.com/experts_getlistarticle.action?expert.id=3540 许老师:您好! 非常感谢您给予我工作的支持。您在“百科名医网”上的科普专家工作室已经建好了,您有空时可以看一下,有何不妥请您指正。您的博客里有很多很好的文章,我们暂时选7篇登载。 您是情报学专家,很想听听您对“百科名医网”的看法。敬请您不吝赐教。 科普中心 韩桂芬 随着我国医学科学技术发展,大力发展科学普及工作,传播健康科学知识,提高公民健康素养,抵制伪科学,已成为每一位医学卫生工作者重要职责。临床医生作为医药卫生工作的主力军,应成为健康科普的重要力量。为此,卫生部科教司委托中国医学科学院健康科普研究中心组织有关医院进行临床医生开展科普宣传的试点工作。 我们将在百科名医网( http://baikemy.com )上为医学专家建立科普工作室,广大网民可以通过科普专家工作室随时了解自身疾病的有关知识及更多的其他健康科普知识,还可进行网上留言,或在线咨询。利用网络优势,增加医患沟通和交流。 http://moh.baikemy.com/h_gethoslist.action 百科名医网特邀专家 章静波 特邀专家 马景云 特邀专家 丁辉 特邀专家 杨博华 特邀专家 纪立农 特邀专家 支修益 特邀专家 崔恒 特邀专家 庄辉 特邀专家 高润霖 特邀专家 申占龙 特邀专家 张力建 特邀专家 王建宁 特邀专家 田玲 特邀专家 彭南海 特邀专家 徐晓峰 特邀专家 洪昭光 特邀专家 吴升 特邀专家 袁钟 特邀专家 宫曙光 特邀专家 张荣健 特邀专家 陈立英 特邀专家 李素霞 特邀专家 李爱民 特邀专家 郁仁存 特邀专家 李义龙 特邀专家 沈冰冰 特邀专家 许培扬 特邀专家
个人分类: 我的日记|1989 次阅读|2 个评论
2011岁末图书馆工作室总结。mr.hou
houerfei 2011-12-17 23:46
话说年终总结应该正式一点的,等到开会的时候吧。能够用写字来表达这份总结的心愿总是想带点随性,因为关心,或者说爱。 前两天,waiter问我为什么现在还让小月组的在做外链。其实我想回答,后来一想,说来话长,就给他说,你问小月吧。他说,小月也说不是很清楚。 昨天去老校区办点事情,办完事后在等5点四十的班车。大连的冬天有些凛冽,尤其过五点就黑天的开发区,在图书馆大厅看报纸的时候,听到有人叫“老师”,我环顾四周,居然看到清野在三楼一个角落里。我记得10年还在那个小办公室的时候,有一次我在打字,隔了5米开外,清野说老师你写的字好像有错。她吹嘘自己视力好的样子历历在目。 清野很努力,说寒假不回家,要努力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她那时候单纯的吹嘘,转眼,已然认知的感性。我跟她说,时常跟工作室沟通,别断了联系。她送我上车,我很感动,因为她穿的很单薄。 这一年,从感性到认知。 和馆里领导沟通要给工作室开个会的时候,馆里领导依然如我所断定的找个理由推到那个被称为末日的年份。馆里要的是按部就班。 其实,我到现在依然不是很清楚为什么大家不愿离开这个地方。当然,我也很清楚工作室所拥有的123。不管感情因素还是现实因素,总之,没有分崩离析。 小桥跟我说,让交总结的时候,一些老成员不愿写,问我该如何办。我想了想,很想对他说,无所谓了。可是转念,我只是告诉他不要影响心情,好好复习。 天娇在群里要我写一万字,我本以为是有东西可以写的,可是除了怀念和感叹之外,别的多余的字却愣生生打不出来。或许会上说的太多了,或许私下唠的有些多了,以至于不管管理还是学习,不管政治和历史还是心态。其实,如果以后有时间的话写写所谓的回忆也是有的写的。 但,我还是觉得,不虚度、有视野最能表达我的所有。 工作室里有很多写字写的好的,比如苏,比如张宁,比如聂力,比如清超,还比如清野。当然,这只是我所看到过的。写字好的人往往感性多一些。但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如果写给他人,不如写出灵魂,给人力量,如果写给自己,不如写出自省,当然随性也好。也许这是一件时间长久的事情。我希望大家坚持。 后来又进来的童鞋们,跟大家接触时间总归太过少。看到大家那么努力,从心里其实是欣慰的。如果现在回答waiter,我觉的用这样一种状态来回答或许比较好,我支持你做飞信的事情,因为你觉得是对大家有意义的事情,当然,我这么支持,是因为我和工作室的老成员们一样,办工作室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为了此,我们坚持着做下去。虽然,具体事件上,目的尚未明确。但,这确实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那就是成长。 礼节上,言语中,不经意间透露了,原来,你的成长,是工作室在伴随着呢。为此,我深深的,无比的骄傲着。
207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上海交大成立名师工作室 知名教授兼职思政老师
热度 1 毛宁波 2011-10-23 07:11
今年,上海交通大学成立名师工作室,首批4位知名教授向所有学生公开邮箱、电话和办公室,并且定时为学生开设讲座或进行座谈。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教授刘西拉就是其中一位。 这位每年都在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同济大学三校为学生开设讲座的著名学者认为,教授担任本科生导师,可不是像辅导员那样对他们面面俱到地照顾,重要的是激活他们的个性,启发他们对专业的爱好,“来找我交流的学生更希望解决人生道路上的困惑,有时候,这些困惑往往是那些不合格的教育者传递给他们的。” 真诚直言让学生看到希望 出国还是不出国?这是来找刘西拉教授的学生最常问的问题。刘西拉这样回复:如果是美国排名15名以后的学校,不建议你们申请;如果请我写推荐信,我也不写。他建议学生考虑自己未来是想做工程,还是想从事研究。“如果想从事研究,那么一定要选择美国土木和建筑专业前15名的学校,并且一定要读到博士,学习他们的研究方法和开放性思维。如果是做工程,很多大工程都在中国,根本没必要出国。” 就在本学期开学的学生和教授见面会上,就有教授这样自我介绍:“我每年主要的工作,是写几篇文章发表在国外的杂志上,你如果跟着我,可以多发文章,而且以后你要出国,我也可以帮助你。”刘西拉教授当即反对:“这样的自我介绍,不是在介绍业务,而是在做生意,明目张胆地拉生意怎么可以上讲台?”刘西拉在他的课上告诉学生:大学里不是所有的教授都很优秀,有些教授和学生根本不见面,只靠邮件联系,这样的教授叫E教授;有些教授一年到头就靠自己的PPT,而且PPT从来不变,这样的教授叫P教授。你们也会遇到很多这样的教授,但是你们自己得清楚自己的未来在哪里。 刘西拉说,教授为本科生当导师,就是要让学生看到,当老师或者学校做得不对时,教授能够真诚直言。如果学生看到自己的导师这样,就会感觉到希望;否则,学生在导师的耳濡目染之下,只能一代不如一代。 导师要复活学生的个性 “担任本科生的导师,我要做的更重要的是复活学生的思想,激起他们对专业学习的爱好。”刘西拉教授说,“因为现在中小学阶段采用的是班级为主的教育方式,这样虽然高效但是成功率很低,是最偷懒的人才培养方式。学生在日复一日的教育中,变得越来越没有个性。我想做的就是恢复他们的个性。” 土木工程专业新生今年的概论课,就是刘西拉教授上的。第一节课,刘西拉教授给他们讲的就是现在国内失败的建筑设计和土木工程的典型。“我举这些例子不是为了向学生抱怨或者发牢骚,而是为了告诉他们,当他们做了总工程师后,不要再设计和建设这样的‘豪门’建筑,既不符合审美需求,又不符合低碳环保的要求。”学生在听完课后当场就来问刘西拉:“你讲的和我在现实中所受到的教育差别太大了,按照您的说法,那我们不论是做建筑设计还是做土木工程,都不可能自由表达自己的设计思想,那还有什么好多学的。” 刘西拉告诉他:“这样的想法太悲观,我作为一名教授能够在讲台上讲这些内容,就代表了一批人和我有同样的想法,虽然我们面临着很多的问题,但是这些问题不可能在一天之内解决。而且从认识论上来说,人也总是一直处于从失望到希望这样一个解决问题的渐进过程中。” 有学生来咨询:“现在大家都提倡创业,我该学些什么才有助于我的创业理想呢?”刘西拉的一句话简直是迎头一盆冷水:“要创业,毕业后有的是时间,如果不是有成熟的理想,那么珍惜自己在学校四年的时间吧。鼓励学生去开公司就是错误的,知道你有这样发展的一种可能就可以了。” 把学生推向正确的方向 虽然名师工作室是面向新生开设的,但高年级学生也会找上门来。有名学生这学期一开学就诚恳地问刘西拉:“马上要毕业了,我该如何在毕业后尽快体现我作为名校毕业生的人生价值?” 刘西拉毫不客气:“这简直就是个伪问题,如果你想做大事情就别想着自己的人生价值,先下基层去吧!如果你未来想成为一名管理人才,不管在哪个行业都得先下基层,没做过工程、没开过机器、没做过航务,怎么可能成为一名管理人才。”和学生交流后刘西拉得知,这个问题,原本是其他老师提出来的。刘西拉一声叹息:“很多时候,不是我们的学生自己有问题,而是教育他的人本身就有问题,学生的错误观念都是老师传递的。” 刘西拉教授认为,现在有很多年轻人把挣钱作为人生的主要目标,这当然不宜提倡。“做学问的人面对不同数量的金钱所表现出来的热情是不同的”,他随手给学生画了个图,“对生存必需的钱,做学问的人当然会有兴趣;但再多的钱,超过了需要,挣钱的热度就应该下降。还有些人是钱越多挣钱的热度越高,这种人好像更适合去搞经营。一个年轻教师是否适合教书,就是看他在必要的经济需求已经满足之后,其挣钱热情是继续上升还是下降”,他特别强调了一句:“这是我找助手的一条很重要的标准,也可以作为你们寻找人生目标的一个参考”。 刘西拉称,教授不管在什么时候都应该是学生的导师,教授的办公室永远都应该对学生开放。任何时候,都要想着把学生推向正确的方向,鼓励他们只要能做成的事情就要有勇气去做。否则,人就只能在越来越没有希望的环境中生活。 来源: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10/254239.shtm
个人分类: 教学改革|2307 次阅读|0 个评论
呵呵,利华信息管理咨询工作室:)
热度 2 zlhua 2011-10-22 20:05
呵呵,独学无友,则孤陋寡闻!!! 我想创办一个工作室 , 一个为公司提供免费信息管理咨询的工作室 , 主要任务是帮助企业 , 特别是快速成长型的企业提供信息管理咨询服务。 工作室首先目标客户是餐饮公司和物流公司。选择餐饮行业的理由很简单,因为民以食为天,吃得健康是人类发展的前提,而且餐饮行业提供的就业机会比较多,对于中国这个农业大国而言,让农民过上好日子,是国家长治久安的保证。选择物流公司的理由也很简单,因为物流是商流的保障。 现代管理,信息为先。非常感谢李老师对我的看中,在参与李老师海底捞调研课题组的 9 个多月的时间里,我从内心被海底捞的企业文化所感动,虽然他们前段时间遭受了“勾兑”、“底料”等问题,但丝毫没有影响我对这个企业研究的热情,在我看来,这个企业和双汇有着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创始人很有社会责任感,这个对于我很重要,虽然直到现在,我都没有见过万隆和张勇本人,但通过长时间的网络信息搜寻、甄别和挖掘,我觉得他们是好人,是和我有着共同人生态度的人:“活着,可以让更多的人更好地活着!” 首先,创办这个工作室的目的不在赚钱,赚钱不是我的特长,我更多的是看中通过这种形式,可以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人活着,就这么几十年,能挣钱是好事,但挣钱越多,你面临的选择就更多,最后把原本简单美好的生活变得复杂无味了 … 我的学生小野曾经说过,淡薄名利的人有两种,一种是没有真正享受过丰富物质生活的人,一种是享受过的。这两者我其实都不属于,从小到大,我几乎没有吃过什么苦,过着一般小康的生活,长大后,虽然我有过享受丰富物质生活的机会,但我最终还是放弃了,因为我觉得那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我喜欢自己创造属于自己的人生,我喜欢自由,充实,快乐的人生。我是一个现实的理想主义者。 我创办这个工作室的目的很简单,主要作用是免费从信息的角度帮助企业分析、解决资源整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比如供应链整合问题!如果企业通过我们的帮助产生了丰厚的利润,愿意为我们工作室的发展投资,我倒是非常欢迎 … 因为,第一,我不能一个人工作,我需要合作伙伴。第二,人必须要先存在,才能谈发展,谈理想 …. 呵呵,如果你有兴趣,那就请联系我,加入利华信息管理咨询工作室吧! 呵呵,其实之前一直不喜欢自己的名字,觉得很俗气,直到有一天,那时我还是高中生,楼下卖水果的叔叔问我,幺女子,你叫什么名字?我叫张利华!呵呵,你的名字取得真好,利于中华!利于中华,我之前怎么没有想到呢?这不是我一直追求的吗? TEL:13981946477 . QQ:593077784 E-mail:zlhua@cuit.edu.cn
个人分类: 快乐学习|3120 次阅读|9 个评论
[转载]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公共知识分子
热度 1 cuilanzi 2011-5-19 13:53
一个国家有什么样的公共知识分子,就有什么样的民间话语氛围。 http://baike.baidu.com/view/1225407.htm 公共知识分子是《 南方人物周刊 》第七期特别策划“影响中国 公共知识分子50人”首先推出的一个概念,此后自2005年起“政右经左工作室”每年推举当年度富有影响的“‘政右经左’版公共知识分子”。    其共同标准为:   具有学术背景和专业素质的知识者;   对社会进言并参与公共事务的行动者;   具有批判精神和道义担当的理想者。    南方人物周刊 50人名单   经济学家: 茅于轼 、 吴敬琏 、 温铁军 、 张五常 、 郎咸平 、 汪丁丁   法学家、律师: 张思之 、 江平 、 贺卫方   历史学家: 袁伟时 、 朱学勤 、 秦晖 、 吴思 、 许纪霖 、 丁东 、 谢泳   哲学史家: 杜维明 、 徐友渔   政治学家: 刘军宁   社会学家: 李银河 、 郑也夫 、 杨东平   作家、艺术家: 邵燕祥 、 北岛 、 李敖 、 龙应台 、 王朔 、 林达夫妇 、 廖冰兄 、 陈丹青 、 崔健 、 罗大佑 、 侯孝贤   科学家: 邹承鲁   公众人物: 华新民 、 王选 、 高耀洁 、 阮仪三 、 梁从诫 、 方舟子 、 袁岳   传媒人: 金庸 、 戴煌 、 卢跃刚 、 胡舒立   专栏作家、时评家: 林行止 、 杨锦麟 、 鄢烈山 、 薛涌 、 王怡   另有向六位已故的公共知识分子致敬: 殷海光 、 顾准 、 王若水 、 王小波 、 杨小凯 、 黄万里   年度百位华人公共知识分子(政右经左版)   2005年    艾晓明  北岛 陈丹青  陈永苗  崔健 崔卫平  崔之元  杜维明 范亚峰 甘阳  高行健  贺卫方 胡舒立 季卫东  蒋庆  康晓光 郎咸平 李敖  李昌平  李银河 梁从诫  林毓生  刘军宁  刘小枫  茅于轼  钱理群   钱永祥  秦晖  石勇  孙立平  汪晖  汪丁丁 王怡 王力雄  王思睿  王小东 温铁军 吴敬琏 吴思 谢泳  徐贲  徐友渔 许纪霖  许志永  鄢烈山  余英时  张卫星  张祖桦  朱学勤  毕淑敏  陈璧生 陈奎德  陈明  陈映真  程晓农  程映虹 戴晴  杜光  樊百华  樊纲  冯崇义 傅国涌  高全喜  汉心  何怀宏  何清涟 胡平 江平  金观涛  旷新年 李志宁 林行止  刘自立  龙应台 卢跃刚 摩罗 秋风  任剑涛  史铁生  滕彪  王开岭 王朔  吴国光  吴稼祥 萧功秦  萧瀚  笑蜀 熊培云  杨帆  于建嵘 于仲达 余杰  余华  余世存 袁伟时 张五常 赵启强 郑也夫 仲维光  周国平   2006年   柏扬  曹思源  陈鼓应 陈平原  陈彦  陈志武  丛日云  党治国  邓晓芒  邓正来 丁东 丁学良  董桥  范曾  冯骥才  傅正明  高尔泰  高一飞  葛红兵  巩胜利  顾肃  韩德强  何光沪  何家栋 何清涟 贺卫方 胡鞍钢  胡星斗  黄翔  黄钟  江宜桦 康正果 郎咸平  雷颐  黎鸣 李大同  李欧梵  李远哲 廖晓义  林达  林牧  林贤治  刘洪波  刘擎  刘小枫  刘再复  龙应台  毛寿龙  彭志恒 浦志强 綦彦臣  钱乘旦  钱颖一  秦耕  秦晖  邱立本  任不寐  任东来  沙叶新 沈志华  盛洪  孙立平 唐德刚  陶东风  田奇庄  童大焕  王从圣 王克勤  王蒙  王绍光 王晓华  王焱  王友琴  王元化  吴冠军  肖雪慧  谢选骏 徐友渔  阎连科  杨东平  杨炼  杨玉圣  杨支柱  姚国华 易大旗  俞可平  俞梅荪 余英时 袁伟时  昝爱宗  章立凡  张千帆  张思之 张星水 章诒和  郑义  郑永年  朱大可  资中筠  左大培   2007年   艾晓明  安希孟  包遵信 残雪 曹长青 查建英  陈晓律  崔卫平 戴煌 单少杰 单世联  党国英  狄马 丁抒 丁一一 多多 范亚峰 傅国涌  高华  高耀洁 国亚 哈金  洪朝辉  胡发云  周瑞金  季卫东  姜戎  金恒炜  金耀基  李柏光  李凡  李劼  李零  李泽厚 李志宁  梁燕城  梁治平 林毓生 刘军宁 刘松萝  刘苏里  刘自立 卢雪松  卢周来  罗中立  马建   马立诚  茅于轼 摩罗  莫少平  牟传珩  潘知常  丘成桐 秋风  邵建  邵燕祥 石元康  宋永毅  孙隆基  王康  王思睿  王学泰  王怡  韦政通  吴稼祥  吴敏  吴思 晓剑  谢韬  谢有顺  信力建  熊培云 徐贲 许纪霖  许倬云  薛涌  杨继绳  杨奎松  杨显惠  杨锦麟  姚洋  余世存 余习广  袁剑  袁鹰 张博树  张灏  张鸣  张耀杰  章诒和  赵鼎新  仲大军 周冰心  周策纵  周瑞金  朱华祥  朱凌  朱维铮  朱学勤  朱正   2008年    艾未未   柏杨  北岛 曹思源 长平 陈丹青 陈奉孝 陈桂棣  陈家琪  陈奎德 陈小雅 陈彦 陈志武  程益中  程映虹 戴晴 丁学良  杜导正  杜光 冯崇义 甘阳 郭国汀  韩寒  汉心  郝劲松  何清涟 贺卫方  胡杰  胡舒立 胡星斗 贾樟柯  简光洲  郎咸平 李大同  李和平  李欧梵  李炜光  李银河  连岳  廖亦武 林达 林贤治  凌沧洲  刘再复 龙应台 毛寿龙 莫之许 南方朔 彭志恒 浦志强 钱理群 钱永祥 秦晖 丘岳首 邱立本 冉云飞 沙叶新 沈志华 孙立平 唐德刚 滕彪 童大焕 王从圣  王建勋  王力雄 王元化  巫宁坤  吴冠中 吴国光 吴敬琏  吴祚来  夏志清 萧雪慧 笑蜀 谢泳 徐友渔 许志永  杨国枢  杨恒均  姚监复  易富贤  于浩成  于建嵘 余杰  余光中  余英时 袁伟时 远志明 张博树 张成觉 张思之 张祖桦 章立凡 郑也夫 郑永年  周其仁  朱大可 资中筠  邹恒甫   2009年   艾未未 艾晓明  北村  北明 贝岭 卜大中  柴静  陈子明 程晓农 崔卫平 丁抒 杜维明 范亚峰 傅国涌 高名潞  高希均  高瑜 顾肃 郭罗基 哈金 胡平 季卫东 江平  江艺平  蒋彦永 雷颐 李昌平 李凡  李方平  李劼 李劲松  李筱峰  梁文道  林希翎  林毓生  刘道玉  刘军宁  流沙河  刘晓原 龙应台 卢跃刚 马建 马立诚 茅于轼  孟浪  茉莉 莫少平  裴敏欣  丘成桐 秋风 任剑涛 邵建 孙文广 唐德刚  万延海  汪丁丁  王光泽  王俊秀  王人博  王绍光  王天成  王焱 王怡 吴稼祥  吴青  吴思  夏业良  萧功秦 萧瀚  谢国忠  谢韬 谢选骏 信力建 熊培云 徐贲 徐唯辛  徐晓  徐友渔 许纪霖  许良英  许小年  许知远  许倬云 杨东平 杨继绳 杨炼  杨鹏  杨支柱 俞可平 余世存  展江  张大军 张鸣 张千帆 周舵  周勍  周瑞金  周泽  朱立熙 朱学勤
个人分类: 指鳞片爪|3205 次阅读|1 个评论
衷心感谢杨学祥教授
热度 4 xupeiyang 2011-3-15 12:27
杨教授不辞辛劳,每天为我们提供大量自然灾害、全球变化等方面的科学信息和科学知识,内容全面、翔实。特别是最近日本大地震等相关研究资料,我们能及时了解相关信息,十分感谢。 杨学祥的博客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 博客访问量 5107949 邮箱状态未验证 视频认证未认证 最新记录2000-2030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强震、异常旱涝、强风、强沙尘暴、低温冻害、世界流感大流行有序爆发,形成灾害链,强潮汐有激发作用。杨学祥工作室将适时介绍相关理论和实验对比。 统计信息 好友数 77 | 记录数 1 | 博文数 4231 | 相册数 3 | 回帖数 125 | 主题数 83 | 分享数 0
个人分类: 科学博客|2429 次阅读|5 个评论
发布ROST地名词表(行政区划地名词表)
runasun 2011-2-14 21:16
发布ROST地名词表(行政区划地名词表)
ROST地名词表(省级行政区划地名词表)通过ROST CM采集网络数据,整理得来,共有分省区的5501个地名 ROST语料库的完整数据只免费提供给“高校和科研院所”用于科学研究,对于独立个人、工作室或者商业公司的申请恕不免费提供。 如果您确认希望获得ROST语料数据,请您所在课题组的负责人(一般是老师或者研究员)直接发邮件给 yshen@whu.edu.cn ,在邮件中默认同意下述条款。 (1) 该资源或程序库不用于商业目的; (2) 不将资源或程序库扩散给第三方; (3) 在发表论文和申报成果时声明“使用了武汉大学ROST虚拟学习团队中的某资源或者某程序模块”,并且发信给 yshen@whu.edu.cn ,说明发表论文题目,出处等情况。 在邮件中注明课题负责人姓名,邮箱(索要语料邮箱必须和该邮箱相同),学校院系名称,职称,主要研究方向,研究项目名称。 经确认来信符合规格后,ROST小组将在一周内把“ROST地名表语料库”通过Email寄给您,您可以免费用于研究; 使用过程中,如果发现了问题,欢迎您直接给 yshen@whu.edu.cn 发信讨论,欢迎您批评指正,也欢迎您和我们一起丰富和完善这些资源 这些资源和程序库一旦有新的版本出来,将免费给各位使用者升级。
3630 次阅读|0 个评论
香港之旅(五)——废弃工厂里的艺术天堂
IrisXTBG1 2010-2-5 21:36
用钢丝网扎成巨型玫瑰花 那些Street girl的面孔里透射着什么? 维多利亚港的漫天烟花下坐在条纹塑料纸上乞讨的老人和孩子 那条纹纸和艺术家铺地的条纹纸连在一起,这背后又讲述着怎样的故事? 我们都很喜欢这个作品,一张白纸上用绘画和镂空,贴在透明的玻璃上,距离墙壁1cm左右的距离,一束灯光打在画上,画本身与它的投影构成了很美很巧妙的一个创作。 废纸壳做成的硕鼠,够大吧? 我们就穿梭于废弃工厂陈旧的楼梯和厂房间,楼梯和走廊里散发着工厂曾经的味道,有几层楼总是有浓浓的熏肉味,把我们熏坏了 某个工作室的某个角落,钢琴、吧台、书架小小的角落摆满主人喜欢和所需的各种东西。同行的艺术家们也忍不住在这里坐坐,讨论这些工作室的艺术 这是香港每年一度的火炭艺术节工作室开放日,位于香港火炭,曾经这里有很多大工厂,后来搬迁到大陆的广东一带。这些厂房并没有拆掉,现在很多被低价租给香港的艺术家作为工作室。就像北京的798,虽然没去过,但我想这里的艺术氛围不会比北京差。我们一下午的时间大部分都在一栋楼里,看了很多艺术家在工作室里的艺术展览,很多不允许拍照,所以没有多少照片。每个工作室都人满为患。香港的文化艺术活动搞得很好,大多的活动都归属在康乐署下,你可以在很多博物馆、公园和学校都拿到近期所有活动的宣传册子,很多活动和场馆收费都不高,甚至免费。所以,在香港,不能光顾着购物、维多利亚港、迪士尼乐园还有很多值得一看的东西
个人分类: 出门看看|5156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01: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