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陈刚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你看你,又不就事论事了
热度 2 陈安博士 2011-4-15 13:49
  合工大我在合肥读书的时候应该去过十几次,不过,对这个大学没有特别的感觉。   陈刚的事情一下子让这所大学出名了,中间知道它是因为北航的一位副书记还是副校长被调去做了校长。   对这位校长,当时记得有一件事也许值得一说,当北航沈士团校长因为学生论文抄袭还是造假而被牵连的时候,这位副职非常坚定地说这就是要搞沈校长,我们坚决不答应,政治立场非常鲜明。   陈刚之死后,发现很多人在论及此事,谈的是另外一个调调,说陈刚怎么这么官迷啊,就不能好好念书,做个好老师吗?难道非要当那个官?   这么说就不是就事论事了,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陈刚的追求就是希望通过学生工作而成为大学里的一名合格的政治人物,这可无可厚非。大家大可在这个事情上说合理不合理,合适不合适,非要他转行干别的,这个就没有什么理由了吧》   正如网上所说,你和他谈学术,他和你谈政治。总之,按照李云龙的说法,是尿不到一个壶里去。
个人分类: 人论|3326 次阅读|3 个评论
这就是为理想中的大学而献身?——点评合肥工业大学团干陈刚之死
热度 7 JYH64J98Y99H 2011-4-14 16:24
此事已经不是新闻,但当我意获悉这样的资讯,我还是为逝者的结局而感到震惊、惋惜与悲哀。我谨向逝者表示哀悼,向其亲属及友人表示慰问。希望他们尽快从心理阴影中走出来,尽快恢复到正常的生活中来。希望有关方面认真调查,向社会作出交代。 几天前,江苏淮安一所中学同样发生了一起骇人听闻的重大事件。一个中学数学教师,在持刀怒砍一女学生数刀后,从5楼教学楼坠楼当场身亡。正当我准备关注这件事情的时候,又意外注意到合肥工业大学发生的同样骇人听闻的极端事件,这非常令人感到痛心。这一切都是用生命写就的教育学教材,比一些小年轻满天飞的所谓教育论文要有价值多了。我一直感到,我们的教材,一方面理论深度不够深,学理性不够强,盲目追求数量,忽视精品教材的打造,由于缺乏宽容、自由、严肃的学术批评,就是专家评出来的所谓精品教材,也瑕疵明显。另外一个方面,就是轻视鲜活教育案例的收集整理,缺乏对案例的全面、深入、广泛的讨论。还有一些老先生、老太太,虽然责任心强,工作认真负责,但知识结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已经非常陈旧,要么照本宣科,要么缺乏开明、开放的教育教学胸怀,不善于因材施教,实际效果乏善可陈,特别对于案例的讨论缺陷明显。教育不能空谈,首先必须善于面对和解决实际问题。 回到这个事件上来,这个社会运行有其运行的规则,也必有其运行的潜规则;有光明未来,也必然有崎岖道路甚至黑暗现实。我想对年轻人说,没有必要动辄拿生命作代价。必须看到,不同人眼中的公平差别很大。社会关系盘根错节,人生中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就连为共和国壮烈牺牲的烈士都被分成若干级别,纪念规格悬殊极大。如此做法,实无必要,甚至是画蛇添足。如果一样追求所谓公平的斗争精神,我相信烈士们都能够从墓中气醒,不得安息!烈士是为国殉难的烈士,他们承载着国家的使命与历史的尊严,无名烈士永垂不朽!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他们的事迹是人民自然认可、传诵的。 有话慢慢说呀,毕竟时代在进步,社会在进步,说话的空间在扩大。处长真的重要吗?老百姓真的就没有价值与幸福可言了吗?规则有市场,潜规则难道就真的没有市场了吗?书记、校长没有认可,确实有些天真。大学不应该是官场,年轻人的所谓进取有价值,所谓不进取同样有价值。天天喊道德的未必有道德,不喊道德的甚至批评所谓道德的可能更有道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才观、世界观,年轻人恰恰需要在火热的生活中修炼。他缺少的,恰恰是生活的磨练,太顺风顺水了吧。立足苟且偷生再追求兼济天下,首先韬光养晦再争取有所作为。年轻人,少了生活中的重要一课。他付出了生命的重要代价。在南京燕子矶,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奉劝跳江的人,曾经写过一句话:想一想,死不得。 身无分文而又能心忧天下的,身处低谷而又能鸟瞰高山的,这才是人生的胸怀与境界。何必绝笔,拿起笔才是!人要直面现实,人要接受、悦纳自我,进退自如,游刃有余。山不转,水转;水不转,人转。一个人的执着精神与钻牛角尖的劲头有时真的还不太好区分。我们可以不评论逝者,但不可以不认真反省此事。天空任鸟飞,海阔凭鱼跃。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作用与价值,证明了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缺位,证明了高等学校需要举一反三、亡羊补牢,切实改进与加强相关工作的非常必要。甚至要建立问责制度。扒下衣服,照照镜子,单独在盥洗室里的自己离或许离一个人真正的面目才更近。想开点,真要想开点。还是人民教育家说得对:想一想,死不得。当然,教育家有其自己的问题,像鲁迅一样,操心多了,反倒积劳成疾,过早撒手西归了。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对谁都是一个值得面对的问题。 抗争有许多手段,但首先要排除跳楼;发泄有许多途径,但跳楼不是途径;委屈有多种解决办法,但跳楼不应是解决办法。是不是因为我们关注多了,反而助长了这种形式?但严峻的现实若没有人的关注岂不更加可怕?他这样做,难道这是就是为理想中的大学而献身? “告诉我,请你告诉我?” (附:相关资料) 陈刚——以死抗争当代教育黑幕,一个脊梁式生命的陨落。合工大校方拒不承认责任,至今未见逝者遗体。 (转发) 来源: 倪良春的日志    得知这个噩耗的时候我刚准备去上课,我呆住了。当我镇定下来看到百度上那些血腥的照片和悲壮的文字的时候,眼泪已经忍不住掉下来。    记得小学毕业那年,第一次见到陈刚先生,当时他与李老师刚结婚,幸福甜蜜。陈刚先生风华正茂、满怀抱负,妈妈说,李老师找了个好男人。就是这样一个在我印象里阳光、正义的男人,3月23日从合工大逸夫楼跳下,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离开了他心爱的妻子和年幼的女儿,离开了他热爱的合肥工业大学,离开了他为之奉献一切的教育事业。留下了他的绝笔《为理想中的工大而献身》。(后文有附)    至目前为止,校方拒不承认责任,家属在校领导面前哭晕过多次,都无法见到逝者的遗体。他的绝笔中几乎把工大领导得罪遍了,所以现在没有一人为他说话。领导趾高气昂地叫嚣,你认为学校有幕后黑手,拿出证据来!校方领导、教育部门相互勾结,封锁消息,不愿让社会大众看到事实的真相。有人已向国家教育部举报此事,但通过邮件的方式,不知能否到达部长手中。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我们不可以在沉默中灭亡,绝不!我在这里发帖,求所有的同学、友人、所有热血的人转发。即使我们没有背景、即使我们势单力薄,可是我们有手有笔,我们有血有肉,就要和黑暗的势力做斗争,就要争取还陈刚先生清白!   以下是陈刚绝笔和来自社会各界相关方面的材料,希望大家能认真看看,每一句,都是血泪。 为了理想中的合肥工大而献身 领导们,朋友们,学生们,爱我的人们、恨我的人们:   我是合肥工业大学团委的陈刚,现任校团委副书记。我1977年出生,94年考入合肥工业大学,98年本科毕业留校工作,2008年元月担任校团委副书记、校团委党支部书记,2010年上半年学校选派我到东南大学挂职担任学工部副部长,现任安徽省学生联合会副秘书长、校关工委委员、校教代会代表。低头努力工作,给学校挣了不少牌子,安徽省首个学生支部获省级奖励是我的支部,安徽省首届人才工作先进单位是我写的材料、安徽省首届创新创业示范高校是我执笔写的材料,还有很多。作为14年党龄的青年处级干部,最后想向大家说一声对不起组织的培养,朋友们的帮助,再见了。   合肥工业大学今年3月启动第四轮人事制度改革,据说徐枞巍曾经到教育部汇报过方案。本次工大启动所谓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改革,仿照台湾高校模式进行大部制改革,事实上完全是一种人事清洗,和我徐枞巍关系好的就上,看不上的别人怎么说都不行。从我个人说起,我竞聘的岗位是校团委书记,三年前任职校团委副书记,而且排序第一,按照校领导的话说是有意培养的,三年中阅历很丰富,出去培训过、挂职过,工作尽职尽责,愿意和青年学生在一起交流,小有成绩,其他的可以看我的有关资料略去不表。本以为(不仅仅是我个人)而且是人人见到我都说团委书记肯定我接任,半年多来,所有人见到说我肯定可以干,我都讲“不见得,不一定”,我明白其中玄机奥妙处处小心,但终因徐枞巍反对而泡汤,原因清晰可见。   先讲徐枞巍其人,2003年底到工大,当时档案材料我去接的,纯粹混上的研究员来到工大非要宣传自己是教授出身,无非到西藏写过两篇调查报告而已,在北航时期即热衷出国,到工大六年出国多少次可以从网上可见一些,绝对是全国高校中屁股最坐不住的校长,出国花谁的钱,从哪支出补贴,为学校真正解决什么问题,大家心里其实都明白。其婚姻的不幸也是其性格变态的原因,听说多次离婚多次结婚,同居者众,曾有同居者把校长办公室门砸烂的事情全校尽人皆知,而其皇帝自觉穿上新装而已。最早是2007年就开始多次在大会上讲西村盖房、北区改造1000套,当时掌声雷动,多次讲掌声渐微。四年多,天天忙着跟各个地市搞合作,事实上都是场面而已,拉几个已经在那里做项目的老师去帮个场吧了,去年科研3.6亿,比他来时翻了几番,试问工大普通人的待遇翻了一番没有,7年基本不动,连中央要加的1000块都是在安徽省最后加、加最少。许多故事可以遍访工大老实人、明白人皆可问到。2006年网上闹出万人签名留徐校长的故事幕后导演不过是田小六罢了。   田小六何许人也,田作淳外号田老鼠(不是我叫他,我喊他田校,而是许多人叫他这个名字),初中生直接上大学的工农兵大学生,家有小背景,“操控能力超群”而号称工大第二组织部长,他未经处级干部选举而成为校长助理,超过55岁而仍然可以开始担任,因用各种资源讨好徐而先由徐定,再由而后部分指定人员谈话所谓推荐出来的,近年来退休的工大很多处级干部不解直摇头,但仍然跋扈于工大,属于他参加的会议他参加,不属于的他也去,另外校长助理好向很少参加一些不该去的会议。   说道我的症结,我没有如愿也正是田作淳在从中作梗,田在幕后立体化向我进攻,先是有他说服徐把握方向,再做李书记工作,韩校本来就听他的,由宋做北区三校领导的工作,都是其老师学长,并做好中层处级干部联络,也正是我在暗推投票时落后原因,否则实名推荐我为什么不落后呢,但校领导就抓住我这点弱点不放。3月21日中午通知下午学生口党委副书记、团委书记、副书记学工部团委研工部三个单位所有人员进行划票匿名推荐。中午电话满天飞,有副书记打电话劝我也做做工作,我感谢他,但一个电话没去说,我想公道自在人心,结果还是失算了,我的主要竞争对手已经有组织地开始做工作了,有的找副书记到办公室交代,有的电话联系,忙的不亦乐乎,下午会场气氛我就感觉不对,心想自己答辩排在第一,那可是所有校领导和全校有重量级人物的评价啊,三个数据指标我两个排在第一,现在看来也没用,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从答辩时徐枞巍问我问题的眼神和力度,我已觉察有些不妙,但还是相信领导会用干活的人,现在看来也不是,我的命运和当年另一位团委副书记一模一样,同样答辩好,杨92分比赵88分高4分而不用,因徐枞魏照顾老乡而确立赵金华,事实上三年来赵金华自问认识多少学生干部?只会应时应景罢了,嘴皮不错,反应也很快,问题是全是虚的、假的啊。天天忙着些所谓论文,找关系申请所谓课题,连学校不同意的直接找省科技厅搞定,用一个职能部门领导讲的话是“你们赵金华关系资源用的滴水不漏”,别人几乎没有任何机会,质量工程项目申报一次又一次,别人报他将先考虑他,有人找我参加课题,当面就说先考虑他,他不参加再让我参加,明里天天说支持我,你好好接着干我绝对支持你,彻底两面三刀,年度考核他给我打差,却推说是马老师给我打的,票上有你不慎留下的记号啊!天天谎话一连篇,和学院女副书记的故事估计要徐枞巍给你主持了,他擅长。屁股上一屁股屎,怎么擦干净呢?两年就把上一届留下的10万多赞助费乱花光了,说送这个送那个,到底都送给谁了基本都不知道。我三年评职称,作为直接领导不帮忙,帮倒忙,如何跟你干,彻底寒了心,还要低头做好事。做人真难,所以特别怀念老工大。   老工大王成福、陈心召老校长的儒学之风记忆犹存,他们是尊重党委管干部的,发表意见不会这样为一己之力而无耻用人,尊重规律,尊重事实。那时没有吃喝风、送礼送卡成风,现在哪个处长不送礼,哪个又会不收礼,三千五千少的,动辄到北京请人吃饭一次1万多,很正常,老百姓能1000块都要先等着。徐枞巍多次在大会上讲要去跑关系,学院副院长要去找谁,请他吃饭交流,要做飞机导弹,简直胡扯太不切实际。哪里还有学问,全是浮云。全国高校校长要是都这样,高等教育完了。那时没有门户对立,尽管他们从机械材料出来,仍然用人五湖四海,向对我这种颠覆性的情况绝对不会出现。说道门户之分,小有观察,略加表述为后来人参考注意。   非常2+5的模式是工大军阀割据现状。北区巨帮以江舒为首、陈朝阳为核心、周军为主力,外加若干主力干将,尤以宋黎明等为代表,实力超群,紧密团结,多能成事;外来巨帮以徐枞巍为代表、吴玉程为骨干,前面先把吴拉上来,接着考虑如何让他接班,已经成为重要强势群体;机械帮以赵为首、郑学慧操盘,一批处级干部参与,是个未来主要实力;土木帮以张季、王小虎为代表;资环伪帮以庆承松、洪天求为为代表,但组织松散,心意不和,难以成事,根本不是一个利益共同体;人文帮以钟玉海、黄志斌为代表,陈发祥你忙什么啊,个人从超市支出给人发卡要人情,挪用属于学生纯粹勤工助学的资金用在你的超市人员经费上,反过来赚的钱去乱开支,黄志斌生日那是比任何人自己亲爹都重要,凝聚力很强,这次主要吃了这个亏;电气帮以田作淳、孙佩石为代表,经常联合操作工大一些事情,小人勾当做了不少。我的失败在于当年老朱书记在位时得罪了徐,朱徐矛盾以朱退休为结,事实上我只是个工作人员而已,我倒成了牺牲品;在组织部工作时不知何故得罪了北区人,陈朝阳女儿我当过她辅导员,自认为对他培养也尽力了,结果也不行,周军在未干校长助理时岳西和我谈话,称我小弟,我结婚时讲我该请他,这样的人最后仍然不可靠。外来巨帮不支持你、北区巨帮恨你入骨,其他人看你笑话,工作又怎么样,三年评职称搞不上,那时就该清醒了,有人害你,怎能有机会,应清醒自知就好了。吴玉程骗你玩你的话你能信,活明白了,死也值了。   好了,职务我不要了,职称我不评了,人心我也不信了。我对我曾经的学生说,“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事实上也是在勉励自己要挺住,但是真的挺不住,我要为正工大风气而献身,老师向你们食言了,你们不要学我,团委后来人还要好好干,社会实践项目该征集了,挑战杯项目该遴选了,高科杯该启动了,五四表彰也要抓紧了,我想实现团委办公信息化的梦也破了,课程化的事也没办法了,很多关心我的兄弟让你们见笑了,我实在难以承受连续三年评不上副高(都说我和胡兴祥关系不好,怎么和你结下的梁子,你自己心里明白,送你一句:私心太重、格局太小)。多年来每一个找我的学生我都积极和他们互动交流、解决问题、做好工作,为了工大。但是现在工大的风气真的不好,所以想教育部有必要成立个工作组,不能任由天高皇帝远胡作非为。从继续查小金库做起,没有小金库就不会有那么多猫腻空间去拉拢领导。从党管干部的民主集中制查起,书记太妥协,恐怕也该退休了。   17年是我的轮回,17年前来到工大,17年前的17年前我来到这个世界,“要去要去”该去了。我11岁丧父,对我是不幸的,是该去陪陪他尽尽孝了,老母亲有哥哥姐姐,问题不大,我的女儿怎么办呢?单位总要给一笔抚恤金吧,可要把我女儿养大啊!晚上想着一起带走,好像他是无辜的,但怕他日后吃苦太多,就做个平常人吧,千万别学爸爸,个性太强会吃亏的;我带的第一届学生们,真对不起你们,不要对我失望,我是为了解脱并为了警示当局者,做的不到的别怪我了,特别可惜郭明亮病死的事,上学时我就知道他是乙肝,我去看看他怎么样哈哈,王宇峰生病的事现在也放心的,应电班一个女生生大病我也听说了,其他好像都有自己的故事,非常以你们为自豪,下个月聚会时,不要骂我就好了,我在天堂祝福你们每一个人。很多朋友来不及说再见,只想你们别臭我就行了,我在人格上没有输,输给了小人而已。   别了,我理想的工大,别了,万恶的人际关系,别了,徐枞巍“校长”,我继续看着你。如果有可能的话,请在工大两个行政楼前立个碑,上书:正气凛然,陈刚留,你敢从面前走吗。我会让任何一个胡吹乱侃、投机取巧、不认真做事、完全为了做官的人胆寒心惊,成为工大一个传说,我的价值就实现了。但是后来要活的人要记住:小人是得罪不起的。   去新区解决自己吧!以我的鲜血压制邪气!最好能压死田校助,除去工大一恶而快老百姓人心!宋黎明我认为对得起你,你如何做的这样绝,太过分了!你们一条船上的钟采桑之流为了干个处级干部拉帮结派横行工大,感觉搞定徐枞巍就行了,太可笑了。有压迫就会有反抗,你们别想讨伐我了,我已留在了春天里,不需要那么多吐沫来淹,我已经死了。不要伤害和去怪我的家人,这是起码的人权,和他们没任何关系,给他们笔补偿养我老小是必须的,是你们杀了我,不要不承认。我自己有问题,问题不该选择走这条路。   最后讲一句,老婆你是最好的、最棒的,尽管你每次都劝解我,但是有点累了,是我对不起你了!最后一次让你失望了!我会佑你一生!随便处理我吧,野草地里我也活得快活,只要没有太多压力、势力就行了。   当局者们,赶紧召集会议通气吧,消灭一切教育部可能查到的证据。凡是有正义感的人行动起来,看这种情况还能持续多久。                                  陈刚绝笔2011年3月23日上午                                 敬请转交教育部党组、安徽省省委 李智慧(陈刚之妻):   2011年3月23日下午1点30分,我的先生,合肥工业大学校团委副书记陈刚老师在逸夫楼坠楼身亡。留下遗书《为理想中的工大而献身》。他34岁,年轻开朗,热爱工作,满怀抱负,却一次又一次被工大黑暗的现实伤害,在无奈与愤怒中,他被逼上了绝路。   他一直负责学生工作,没有官架子,学生们都很喜欢他。他是目前合肥工业大学的中青年干部中少见的既实干同时又有善良品质的人,结果却被逼到以死抗争的程度。一个连死都不怕的人,最终还是被逼死了,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一个年幼丧父而不停奋斗的人,一个在30多年的奋斗中一直保持纯朴品质的人,我相信他遗书所说的话都是事实。一个下定决心要走的人,一个连死都不怕的人,其言也善、其言也真。遗言中揭露的只是工大冰山之一角,工大现在所有的东西都被当权者把着,普通老师根本没有精力做研究、代课了,这些家伙整天善于折腾,最后害惨了的是学生和青年教师,学生的培养质量越来越差、青年老师不能养家糊口,最后钱和名都被吸进那些当权者的口袋了。   我先生身亡后,学校的态度极其恶劣,面对家属的强烈要求,校长书记迟迟不见,见面之后,校长书记任由我白发苍苍的婆婆哭到昏厥,也没一人上前扶起,没一人说一句抚慰的话,态度极其傲慢、冷漠,拒不承认一切责任。之后的工作中,迟迟不发讣告,不设灵堂,直到现在家属也还未见逝者一面。   我恳请上级派调查组下来查明真相,以证实我先生遗言所揭露事实,还原事情本来面目,告慰逝者在天之灵。   注:合工大单位小金库、合工大建筑设计院窝案、车队百万贪污案都已被查实。公开竞聘过程中存在贿选、拉票行为,拉帮结派搞小团体,迫害打击正直干部,恶势力横行,小人当道,已到了不查不行的地步。恳请组织尽快查处! 学生家长:           请把我埋在这春天里——合工大陈刚先生祭   在这个合肥的春天开始烂漫的时候,陈刚先生一个人,孤独地走了,去往他心目中完美无瑕的天堂,留下了他年轻貌美的妻子,留下了他年幼可爱的女儿。   得知这一消息,是我即将入睡的26日的深夜,其时,距离陈刚先生的离去已经整整3天了。儿子的同学打来电话,小心翼翼地问,李老师的丈夫姓什么?然后告诉儿子,你上网看看合工大的团委书记陈刚老师是不是李老师的丈夫。   看到网上的发帖,看到网上血腥的照片,我们全家眩晕、无言,这一夜,真的很长。   陈刚先生安静地趴在地上,像一个睡着的孩子,地面上一滩血迹。往外是围观的人群,再往外是警戒线,警车、警察。   刹那成为永恒,人妻已是遗孀,工大西门口,年轻的贤淑的李老师,手捧着遗像在祭奠谁?那瘫在地上呼天抢地的老人,又是为谁哀号?照片中,我没有看到他的女儿,两个祖国的辛勤的园丁,再也保护不了年幼的心灵。   我没有见过陈刚先生。有一次家长聚会,妻子回来说,李老师的男人个子高,长得很帅气,总是笑。直到这次,网上挂出了先生的人生履历,且在人生履历中加了“短暂而又绚烂的”作为定语,才知道陈刚先生年纪轻轻,就是工大的硕博,最年轻的校团委副书记,可谓前途无量。   遗书《为了理想中的合肥工业大学而献身》,是一封与现行教育体制的宣战的檄文,也是另一封教育史上的《与妻书》。   国人的觉醒,自五四始;国人的良知,自市场改革终。不敢设想,陈刚先生的死要是放在十五年前,会引起多大的波澜,我指的不是合肥,而是指全国范围。十五年后的今天,陈刚先生的死,被封锁在那道不过数十平方的警戒线内。这是合工大的悲哀,还是安徽高校的悲哀,抑或中国教育的悲哀,更甚者,或是中国国民的悲哀?   少者缺乏正信,中者没有血性,长者泯失人性。   纵使这种谭嗣同式的生命事件,我也没有看到工大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场景,网络上聊聊数语,也被无情地删除,落得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是的,确实干净,血迹也风干了,泪水也干涸了,孤儿寡母也该回家了。   由此,向往起蔡元培先生的北大,“大学为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不可视为养成资格之所,亦不可视为贩卖知识之所。学者当有研究学问之兴趣,尤当养成学问家之人格。”近百年之后,大学居然真的是机关了,只是更进一步,没有“纯粹研究学问”罢了。百年之后,相较百年前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教授治校,人文荟萃,如今,呵呵,不说也罢。   所以,陈刚先生的死,死得其所,但未死得其时。枉为先生遗憾。   先生本可安安分分,听领导的话,跟潜规则走,副处当不在话下,厅局级将来也在意料之中。只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乃至冲冠一怒,以死殉道。于小家,抛妻别子,于大家,成全大义。   先生一定想过,如果你走了,你的妻儿将从此成了孤儿寡母,一辈子孤苦无依。其实,先生真的很傻很天真,以这种极端的方式对抗不公,亲者痛、仇者快而已。事件平息之后,自然“他人亦已歌”了。   “老婆,你是最好的、最棒的。” 当时只道是寻常,如今思之倍凄凉,李老师,先生轻轻地走了,留下了他十年恩爱。相逢好似初相识,到老终无怨恨心,夫妻修到这种份上,也可知足了。李老师,望自珍重。   2011年的春节,曾经书写平民的神话,一对农民工沙哑的嗓音传递着经济社会残存的草根情节:   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   请把我留在,在那时光里   如果有一天,我悄然离去   请把我埋在,这春天里   陈刚先生将自己永永远远地留在了那风华正茂、青春勃发的工大时光里;陈刚先生永永远远地将自己埋在这姹紫嫣红、繁花似锦的庐州春天里。   一个纯粹的人,一个真的汉子,一路走好。               纪念陈刚君                     匕首(根据鲁迅《纪念刘和珍君》改写) 一   中华民国一百年三月二十五日,就是国立合肥工业大学教师陈刚君为理想而献身的这一天,我独在先生临难的警戒区外徘徊,想起八十五年前的那天,也是三月二十五日,北师大的刘和珍君被北洋政府杀害,于是我把鲁迅先生的《纪念刘和珍君》改了改,以此悼念我们的好校友,陈刚先生。    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辛亥已百年,至今仍专制,岁月轮回,世风日下。压抑的气氛时刻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长歌当哭,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 二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   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离三月二十五日也已三天,陈刚先生的家人至今未能见上他最后一面,可对于那些酱油党,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三   陈刚君是我的校友。校友云者,我向来这样想,这样说,现在却觉得有些踌躇了,我应该对他奉献我的悲哀与尊敬。他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是为了正义而死的中国的青年。   他的姓名第一次为我所见,是在去年母校的获奖名单上,其中的一个就是他;但是我不认识。直到后来,有个同学告诉我,说:这个陈刚,是合工大史上最年轻的副处级,人很不错。其时我对这种等级制度很反感,心中却暗想,八成是有背景的吧。我平素想,能够在体制内平步青云却不为势利所屈,又充满正义的人,无论如何,总归是不太可能有吧。但每次校友机会提及此人,但凡是接触过的人,对他评价都很高,说他年轻有为,态度很温和,很帅气。待到始发当日晚,我在网上看到遗书,正文第一段便是讲述工作、顾及他的学生,我才见他虑及母校前途,是真真正正真心所致,不忍黯然至于泣下。 四    我在二十五日晚上,才知道陈刚的事;噩耗传来,却伴随着流言蜚语。有人说他太想当官了,说他不负责任,而他昔日的同事好友也不乏在此之列。但我对于这些传说,竟至于嗤之以鼻。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世态炎凉到这地步。若是愿屈服,苟活于世,谋个一官半职。   作证的便是陈刚君的尸骸。他宁愿回荡在这春天里,也不向污垢屈服。而且他的死又证明着这不是普通的自杀,而是被万恶的制度所绞杀。   但组织内容就有令,说他是“想不开的失败者”!   但接着就有流言,说他是太想当官了。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五   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    我没有亲见;听说他,陈刚君,那时是他纵身一跃很淡定。自然,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但凡稍有人性者,谁也不会无缘无故抛弃妻子不负责任,稍有头脑者也能明白活着才能满足官瘾。但陈刚君选择最壮烈的方式离去,还用问为什么?    始终微笑的和蔼的陈刚君确是死掉了,这是真的,有他自己的尸骸为证;他的死和当年的刘和珍君一样壮烈;只留下那些逆来顺受的苟活者在变态的体制下呻吟。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高校衙门化的伟绩,和谐盛世的维稳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但是中外的杀人者却居然昂起头来,不知道个个脸上有着血污……。 六   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抗争。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至少,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纵使时光流驶,洗成绯红,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陶潜说过,“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 七   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国人的。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大学象牙塔竟会这样地腐败,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新青年临去竟能如是之从容。    我目睹陈刚先生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平易近人的笑容,曾经屡次为之感叹。至于这一回他高楼一跃,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当代青年精英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陈刚君!   我也再说不出什么话来,是的,真正的猛士,将更加愤然前行!求所有看到此文的同学转发,如果你是个人,如果你还有一丝血性,我们定要和教育黑幕斗争,我们决不能在黑暗势力面前失去脊梁。 另转任翔的博文: 逝者已矣,按说评价死去的人不厚道,况且此君也是怀着一腔热血,颇有以死进谏的豪气。不过,对此事还不免要唠叨几句。 1.尸谏曰:中国大学必须去行政化!此乃有识之士的共识,但是去行政化真的是搞好大学的根本吗?我看未必,现行的教育体制问题源于更深的社会矛盾,非一个去行政化可以解决的。中国教育的行政化毒素已经深入文化,深入骨髓了。 2.何须如此?从以上细节,看不出此君非要壮怀激烈的动机,也许另有隐情,姑且不做福尔摩斯。就事论事,中国知识分子缺乏据理力争、济世救民的能力与魄力,要么唯唯诺诺、苟且偷生;要么走向极端,轻言生死。试想,命都不要了,如何就不能与所谓的坏人一较高下呢?再说了,以死进谏,您到底要进谏给哪个青天大老爷听呢?细分析此君生平,引用网友之言,“一直从事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看来大脑已经有点CAN了”,“此君一路团委工作,看来也是个官迷。”这些姑且不论,此君此举,毫无现代大学精神和现代知识分子应该具有的智慧、魄力、勇气和责任感。一死了之,懦夫所为;以死进谏,封建奴才思想! 3.何必当初?如果不想同流合污,年纪轻轻,早该离开这个体制。海阔天空,中国外国,哪里没有一条好汉的容身之地?就算摆个小地摊,买个猪肉,也能养家糊口,北大博士不也乐此不疲吗?人关键要给好自己的定位,就算定位错了,34岁而已,时间长着呢?如此想不开!我看根源在于中国的教育体制,此君本身就是一个受害者,在当下教育体制之下,博士又如何?视野狭小,没有一技之长,心理素质差,不会独立思考,更没有独立人格,除了应付学分、拿下学位、走完博士加工厂的诸多生产程序之外,对世界、人生缺乏应有的认知。悲哀呀! 无论如何,一条年轻的生命令人哀伤,一个破碎的家庭让人怜悯。为死者默哀,为生者祈福。 不过,作为知识分子,我更希望他是个为理想而战斗、具有独立思考与独立人格的“人”!
个人分类: 博视坊间|4154 次阅读|14 个评论
人生不能总常胜——从国米到陈刚
热度 3 王中任 2011-4-14 11:19
今天凌晨,上赛季欧洲冠军国米在客场1-2再次输给沙尔克04,彻底无缘欧冠四强。赛后莱昂纳多表示自己一直坚信并期待着国米能够成功逆转,面对这样的结局,他感到非常非常的失望。 虽然我是球迷,但不是国米、沙尔克甚至任何一支球队的球迷,我只爱足球本身,因为足球所具有的团队、核心球员、激情、绿色视野等等。 莱昂纳多不是穆里尼奥,今天的国米也不是去年的国米。所以,晋级了四强的穆里尼奥在赛后谈到国米时候客气地安慰道:“直到最后,我和其他的国米球迷都希望能够成功急转,但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生活总是如此,你不能永远保持胜利。”(引自: http://sports.sina.com.cn/g/2011-04-14/06065532990.shtml ) 而合肥工大的陈刚书记就非常不幸,仅仅因为竞选团委书记不顺利就终止自己的生命,真是令人感叹。网上评论很多,我不想再增加一些于此事无补的话。 对于现在都还活着的人们,我们要多发现一些生活中的乐趣,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做行政,我们可以选择科研;搞不好科研,可以选择把课教好;周末可以出去散心,随心所欲地拍点照片回来,然后“哗哗”地传到博客上自娱自乐;买一鱼竿,有空的时候约朋友去钓鱼;邀上几个哥们,搞一场中年超级足球联赛。。。 生活总是如此,你不能永远保持胜利。 重要的是心态,重要的是不要追求太甚,重要的是过好每一天。
3477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各个单位基本上都是这样?!有感于:陈刚遗书
热度 1 wya 2011-4-13 14:44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07373do=blogid=428171 一般模式都是主子加奴才的团队配合: 领导: 先讲徐枞巍其人, 2003 年底到工大,当时档案材料我去接的,纯粹 混上的研究员 来到工大非要宣传自己是教授出身,无非到西藏写过两篇调查报告而已,在北航时期即 热衷出国 ,到工大六年出国多少次可以从网上可见一些,绝对是全国高校中 屁股最坐不住的 校长,出国花谁的钱,从哪支出补贴,为学校真正解决什么问题,大家心里其实都明白。... 四年多,天天忙着跟各个地市搞合作,事实上都是 场面而已 ,拉几个已经在那里做项目的老师去帮个场吧了... 2006 年网上闹出万人签名留徐校长的故事 幕后导演 不过是田小六罢了。 助理: 田小六何许人也,田作淳外号 田老鼠 ...,“ 操控能力超群 ”而号称工大第二组织部长,他 未经处级干部选举而成为校长助理 ,超过 55 岁而仍然可以开始担任,因用各种资源讨好徐而先由徐定,再由而后部分指定人员谈话所谓推荐出来的,近年来退休的工大很多处级干部不解直摇头,但仍然 跋扈于工大,属于他参加的会议他参加,不属于的他也去 ...。 我会让任何一个 胡吹乱侃、投机取巧、不认真做事、完全为了做官 的人胆寒心惊,成为工大一个传说,我的价值就实现了。但是后来要活的人要记住:小人是得罪不起的。 借用评论: tkyzyy 2011-3-31 07:24 各个单位基本上都是这样。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2166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为了理想中的合肥工大而献身 (转发)
热度 3 seoal 2011-4-11 17:09
仅以转帖,纪念尚活着的陈刚们,勇敢地活着,黎明会回来。 无言泪泣,伤,狠狠伤! ------------------------------------------------------------- 为了理想中的合肥工大而献身 领导们,朋友们,学生们,爱我的人们、恨我的人们:   我是合肥工业大学团委的陈刚,现任校团委副书记。我1977年出生,94年考入合肥工业大学,98年本科毕业留校工作,2008年元月担任校团委副书记、校团委党支部书记,2010年上半年学校选派我到东南大学挂职担任学工部副部长,现任安徽省学生联合会副秘书长、校关工委委员、校教代会代表。低头努力工作,给学校挣了不少牌子,安徽省首个学生支部获省级奖励是我的支部,安徽省首届人才工作先进单位是我写的材料、安徽省首届创新创业示范高校是我执笔写的材料,还有很多。作为14年党龄的青年处级干部,最后想向大家说一声对不起组织的培养,朋友们的帮助,再见了。   合肥工业大学今年3月启动第四轮人事制度改革,据说徐枞巍曾经到教育部汇报过方案。本次工大启动所谓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改革,仿照台湾高校模式进行大部制改革,事实上完全是一种人事清洗,和我徐枞巍关系好的就上,看不上的别人怎么说都不行。从我个人说起,我竞聘的岗位是校团委书记,三年前任职校团委副书记,而且排序第一,按照校领导的话说是有意培养的,三年中阅历很丰富,出去培训过、挂职过,工作尽职尽责,愿意和青年学生在一起交流,小有成绩,其他的可以看我的有关资料略去不表。本以为(不仅仅是我个人)而且是人人见到我都说团委书记肯定我接任,半年多来,所有人见到说我肯定可以干,我都讲“不见得,不一定”,我明白其中玄机奥妙处处小心,但终因徐枞巍反对而泡汤,原因清晰可见。   先讲徐枞巍其人,2003年底到工大,当时档案材料我去接的,纯粹混上的研究员来到工大非要宣传自己是教授出身,无非到西藏写过两篇调查报告而已,在北航时期即热衷出国,到工大六年出国多少次可以从网上可见一些,绝对是全国高校中屁股最坐不住的校长,出国花谁的钱,从哪支出补贴,为学校真正解决什么问题,大家心里其实都明白。其婚姻的不幸也是其性格变态的原因,听说多次离婚多次结婚,同居者众,曾有同居者把校长办公室门砸烂的事情全校尽人皆知,而其皇帝自觉穿上新装而已。最早是2007年就开始多次在大会上讲西村盖房、北区改造1000套,当时掌声雷动,多次讲掌声渐微。四年多,天天忙着跟各个地市搞合作,事实上都是场面而已,拉几个已经在那里做项目的老师去帮个场吧了,去年科研3.6亿,比他来时翻了几番,试问工大普通人的待遇翻了一番没有,7年基本不动,连中央要加的1000块都是在安徽省最后加、加最少。许多故事可以遍访工大老实人、明白人皆可问到。2006年网上闹出万人签名留徐校长的故事幕后导演不过是田小六罢了。   田小六何许人也,田作淳外号田老鼠(不是我叫他,我喊他田校,而是许多人叫他这个名字),初中生直接上大学的工农兵大学生,家有小背景,“操控能力超群”而号称工大第二组织部长,他未经处级干部选举而成为校长助理,超过55岁而仍然可以开始担任,因用各种资源讨好徐而先由徐定,再由而后部分指定人员谈话所谓推荐出来的,近年来退休的工大很多处级干部不解直摇头,但仍然跋扈于工大,属于他参加的会议他参加,不属于的他也去,另外校长助理好向很少参加一些不该去的会议。   说道我的症结,我没有如愿也正是田作淳在从中作梗,田在幕后立体化向我进攻,先是有他说服徐把握方向,再做李书记工作,韩校本来就听他的,由宋做北区三校领导的工作,都是其老师学长,并做好中层处级干部联络,也正是我在暗推投票时落后原因,否则实名推荐我为什么不落后呢,但校领导就抓住我这点弱点不放。3月21日中午通知下午学生口党委副书记、团委书记、副书记学工部团委研工部三个单位所有人员进行划票匿名推荐。中午电话满天飞,有副书记打电话劝我也做做工作,我感谢他,但一个电话没去说,我想公道自在人心,结果还是失算了,我的主要竞争对手已经有组织地开始做工作了,有的找副书记到办公室交代,有的电话联系,忙的不亦乐乎,下午会场气氛我就感觉不对,心想自己答辩排在第一,那可是所有校领导和全校有重量级人物的评价啊,三个数据指标我两个排在第一,现在看来也没用,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从答辩时徐枞巍问我问题的眼神和力度,我已觉察有些不妙,但还是相信领导会用干活的人,现在看来也不是,我的命运和当年另一位团委副书记一模一样,同样答辩好,杨92分比赵88分高4分而不用,因徐枞魏照顾老乡而确立赵金华,事实上三年来赵金华自问认识多少学生干部?只会应时应景罢了,嘴皮不错,反应也很快,问题是全是虚的、假的啊。天天忙着些所谓论文,找关系申请所谓课题,连学校不同意的直接找省科技厅搞定,用一个职能部门领导讲的话是“你们赵金华关系资源用的滴水不漏”,别人几乎没有任何机会,质量工程项目申报一次又一次,别人报他将先考虑他,有人找我参加课题,当面就说先考虑他,他不参加再让我参加,明里天天说支持我,你好好接着干我绝对支持你,彻底两面三刀,年度考核他给我打差,却推说是马老师给我打的,票上有你不慎留下的记号啊!天天谎话一连篇,和学院女副书记的故事估计要徐枞巍给你主持了,他擅长。屁股上一屁股屎,怎么擦干净呢?两年就把上一届留下的10万多赞助费乱花光了,说送这个送那个,到底都送给谁了基本都不知道。我三年评职称,作为直接领导不帮忙,帮倒忙,如何跟你干,彻底寒了心,还要低头做好事。做人真难,所以特别怀念老工大。   老工大王成福、陈心召老校长的儒学之风记忆犹存,他们是尊重党委管干部的,发表意见不会这样为一己之力而无耻用人,尊重规律,尊重事实。那时没有吃喝风、送礼送卡成风,现在哪个处长不送礼,哪个又会不收礼,三千五千少的,动辄到北京请人吃饭一次1万多,很正常,老百姓能1000块都要先等着。徐枞巍多次在大会上讲要去跑关系,学院副院长要去找谁,请他吃饭交流,要做飞机导弹,简直胡扯太不切实际。哪里还有学问,全是浮云。全国高校校长要是都这样,高等教育完了。那时没有门户对立,尽管他们从机械材料出来,仍然用人五湖四海,向对我这种颠覆性的情况绝对不会出现。说道门户之分,小有观察,略加表述为后来人参考注意。   非常2+5的模式是工大军阀割据现状。北区巨帮以江舒为首、陈朝阳为核心、周军为主力,外加若干主力干将,尤以宋黎明等为代表,实力超群,紧密团结,多能成事;外来巨帮以徐枞巍为代表、吴玉程为骨干,前面先把吴拉上来,接着考虑如何让他接班,已经成为重要强势群体;机械帮以赵为首、郑学慧操盘,一批处级干部参与,是个未来主要实力;土木帮以张季、王小虎为代表;资环伪帮以庆承松、洪天求为为代表,但组织松散,心意不和,难以成事,根本不是一个利益共同体;人文帮以钟玉海、黄志斌为代表,陈发祥你忙什么啊,个人从超市支出给人发卡要人情,挪用属于学生纯粹勤工助学的资金用在你的超市人员经费上,反过来赚的钱去乱开支,黄志斌生日那是比任何人自己亲爹都重要,凝聚力很强,这次主要吃了这个亏;电气帮以田作淳、孙佩石为代表,经常联合操作工大一些事情,小人勾当做了不少。我的失败在于当年老朱书记在位时得罪了徐,朱徐矛盾以朱退休为结,事实上我只是个工作人员而已,我倒成了牺牲品;在组织部工作时不知何故得罪了北区人,陈朝阳女儿我当过她辅导员,自认为对他培养也尽力了,结果也不行,周军在未干校长助理时岳西和我谈话,称我小弟,我结婚时讲我该请他,这样的人最后仍然不可靠。外来巨帮不支持你、北区巨帮恨你入骨,其他人看你笑话,工作又怎么样,三年评职称搞不上,那时就该清醒了,有人害你,怎能有机会,应清醒自知就好了。吴玉程骗你玩你的话你能信,活明白了,死也值了。   好了,职务我不要了,职称我不评了,人心我也不信了。我对我曾经的学生说,“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事实上也是在勉励自己要挺住,但是真的挺不住,我要为正工大风气而献身,老师向你们食言了,你们不要学我,团委后来人还要好好干,社会实践项目该征集了,挑战杯项目该遴选了,高科杯该启动了,五四表彰也要抓紧了,我想实现团委办公信息化的梦也破了,课程化的事也没办法了,很多关心我的兄弟让你们见笑了,我实在难以承受连续三年评不上副高(都说我和胡兴祥关系不好,怎么和你结下的梁子,你自己心里明白,送你一句:私心太重、格局太小)。多年来每一个找我的学生我都积极和他们互动交流、解决问题、做好工作,为了工大。但是现在工大的风气真的不好,所以想教育部有必要成立个工作组,不能任由天高皇帝远胡作非为。从继续查小金库做起,没有小金库就不会有那么多猫腻空间去拉拢领导。从党管干部的民主集中制查起,书记太妥协,恐怕也该退休了。   17年是我的轮回,17年前来到工大,17年前的17年前我来到这个世界,“要去要去”该去了。我11岁丧父,对我是不幸的,是该去陪陪他尽尽孝了,老母亲有哥哥姐姐,问题不大,我的女儿怎么办呢?单位总要给一笔抚恤金吧,可要把我女儿养大啊!晚上想着一起带走,好像他是无辜的,但怕他日后吃苦太多,就做个平常人吧,千万别学爸爸,个性太强会吃亏的;我带的第一届学生们,真对不起你们,不要对我失望,我是为了解脱并为了警示当局者,做的不到的别怪我了,特别可惜郭明亮病死的事,上学时我就知道他是乙肝,我去看看他怎么样哈哈,王宇峰生病的事现在也放心的,应电班一个女生生大病我也听说了,其他好像都有自己的故事,非常以你们为自豪,下个月聚会时,不要骂我就好了,我在天堂祝福你们每一个人。很多朋友来不及说再见,只想你们别臭我就行了,我在人格上没有输,输给了小人而已。   别了,我理想的工大,别了,万恶的人际关系,别了,徐枞巍“校长”,我继续看着你。如果有可能的话,请在工大两个行政楼前立个碑,上书:正气凛然,陈刚留,你敢从面前走吗。我会让任何一个胡吹乱侃、投机取巧、不认真做事、完全为了做官的人胆寒心惊,成为工大一个传说,我的价值就实现了。但是后来要活的人要记住:小人是得罪不起的。   去新区解决自己吧!以我的鲜血压制邪气!最好能压死田校助,除去工大一恶而快老百姓人心!宋黎明我认为对得起你,你如何做的这样绝,太过分了!你们一条船上的钟采桑之流为了干个处级干部拉帮结派横行工大,感觉搞定徐枞巍就行了,太可笑了。有压迫就会有反抗,你们别想讨伐我了,我已留在了春天里,不需要那么多吐沫来淹,我已经死了。不要伤害和去怪我的家人,这是起码的人权,和他们没任何关系,给他们笔补偿养我老小是必须的,是你们杀了我,不要不承认。我自己有问题,问题不该选择走这条路。   最后讲一句,老婆你是最好的、最棒的,尽管你每次都劝解我,但是有点累了,是我对不起你了!最后一次让你失望了!我会佑你一生!随便处理我吧,野草地里我也活得快活,只要没有太多压力、势力就行了。   当局者们,赶紧召集会议通气吧,消灭一切教育部可能查到的证据。凡是有正义感的人行动起来,看这种情况还能持续多久。                                  陈刚绝笔2011年3月23日上午                                 敬请转交教育部党组、安徽省省委 李智慧(陈刚之妻):   2011年3月23日下午1点30分,我的先生,合肥工业大学校团委副书记陈刚老师在逸夫楼坠楼身亡。留下遗书《为理想中的工大而献身》。他34岁,年轻开朗,热爱工作,满怀抱负,却一次又一次被工大黑暗的现实伤害,在无奈与愤怒中,他被逼上了绝路。   他一直负责学生工作,没有官架子,学生们都很喜欢他。他是目前合肥工业大学的中青年干部中少见的既实干同时又有善良品质的人,结果却被逼到以死抗争的程度。一个连死都不怕的人,最终还是被逼死了,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一个年幼丧父而不停奋斗的人,一个在30多年的奋斗中一直保持纯朴品质的人,我相信他遗书所说的话都是事实。一个下定决心要走的人,一个连死都不怕的人,其言也善、其言也真。遗言中揭露的只是工大冰山之一角,工大现在所有的东西都被当权者把着,普通老师根本没有精力做研究、代课了,这些家伙整天善于折腾,最后害惨了的是学生和青年教师,学生的培养质量越来越差、青年老师不能养家糊口,最后钱和名都被吸进那些当权者的口袋了。   我先生身亡后,学校的态度极其恶劣,面对家属的强烈要求,校长书记迟迟不见,见面之后,校长书记任由我白发苍苍的婆婆哭到昏厥,也没一人上前扶起,没一人说一句抚慰的话,态度极其傲慢、冷漠,拒不承认一切责任。之后的工作中,迟迟不发讣告,不设灵堂,直到现在家属也还未见逝者一面。   我恳请上级派调查组下来查明真相,以证实我先生遗言所揭露事实,还原事情本来面目,告慰逝者在天之灵。   注:合工大单位小金库、合工大建筑设计院窝案、车队百万贪污案都已被查实。公开竞聘过程中存在贿选、拉票行为,拉帮结派搞小团体,迫害打击正直干部,恶势力横行,小人当道,已到了不查不行的地步。恳请组织尽快查处! 学生家长:           请把我埋在这春天里——合工大陈刚先生祭   在这个合肥的春天开始烂漫的时候,陈刚先生一个人,孤独地走了,去往他心目中完美无瑕的天堂,留下了他年轻貌美的妻子,留下了他年幼可爱的女儿。   得知这一消息,是我即将入睡的26日的深夜,其时,距离陈刚先生的离去已经整整3天了。儿子的同学打来电话,小心翼翼地问,李老师的丈夫姓什么?然后告诉儿子,你上网看看合工大的团委书记陈刚老师是不是李老师的丈夫。   看到网上的发帖,看到网上的照片,我们全家眩晕、无言,这一夜,真的很长。   陈刚先生安静地趴在地上,像一个睡着的孩子,地面上一滩血迹。往外是围观的人群,再往外是警戒线,警车、警察。   刹那成为永恒,人妻已是遗孀,工大西门口,年轻的贤淑的李老师,手捧着遗像在祭奠谁?那瘫在地上呼天抢地的老人,又是为谁哀号?照片中,我没有看到他的女儿,两个祖国的辛勤的园丁,再也保护不了年幼的心灵。   我没有见过陈刚先生。有一次家长聚会,妻子回来说,李老师的男人个子高,长得很帅气,总是笑。直到这次,网上挂出了先生的人生履历,且在人生履历中加了“短暂而又绚烂的”作为定语,才知道陈刚先生年纪轻轻,就是工大的硕博,最年轻的校团委副书记,可谓前途无量。   遗书《为了理想中的合肥工业大学而献身》,是一封与现行教育体制的宣战的檄文,也是另一封教育史上的《与妻书》。   国人的觉醒,自五四始;国人的良知,自市场改革终。不敢设想,陈刚先生的死要是放在十五年前,会引起多大的波澜,我指的不是合肥,而是指全国范围。十五年后的今天,陈刚先生的死,被封锁在那道不过数十平方的警戒线内。这是合工大的悲哀,还是安徽高校的悲哀,抑或中国教育的悲哀,更甚者,或是中国国民的悲哀?   少者缺乏正信,中者没有血性,长者泯失人性。   是的,确实干净,血迹也风干了,泪水也干涸了,孤儿寡母也该回家了。   由此,向往起蔡元培先生的北大,“大学为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不可视为养成资格之所,亦不可视为贩卖知识之所。学者当有研究学问之兴趣,尤当养成学问家之人格。”近百年之后,大学居然真的是机关了,只是更进一步,没有“纯粹研究学问”罢了。百年之后,相较百年前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教授治校,人文荟萃,如今,呵呵,不说也罢。   所以,陈刚先生的死,死得其所,但未死得其时。枉为先生遗憾。   先生本可安安分分,听领导的话,跟潜规则走,副处当不在话下,厅局级将来也在意料之中。只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乃至冲冠一怒,以死殉道。于小家,抛妻别子,于大家,成全大义。   先生一定想过,如果你走了,你的妻儿将从此成了孤儿寡母,一辈子孤苦无依。其实,先生真的很傻很天真,以这种极端的方式对抗不公,亲者痛、仇者快而已。事件平息之后,自然“他人亦已歌”了。   “老婆,你是最好的、最棒的。” 当时只道是寻常,如今思之倍凄凉,李老师,先生轻轻地走了,留下了他十年恩爱。相逢好似初相识,到老终无怨恨心,夫妻修到这种份上,也可知足了。李老师,望自珍重。   2011年的春节,曾经书写平民的神话,一对农民工沙哑的嗓音传递着经济社会残存的草根情节:   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   请把我留在,在那时光里   如果有一天,我悄然离去   请把我埋在,这春天里   陈刚先生将自己永永远远地留在了那风华正茂、青春勃发的工大时光里;陈刚先生永永远远地将自己埋在这姹紫嫣红、繁花似锦的庐州春天里。   一个纯粹的人,一个真的汉子,一路走好。               纪念陈刚君   陈刚君是我的校友。校友云者,我向来这样想,这样说,现在却觉得有些踌躇了,我应该对他奉献我的悲哀与尊敬。他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   他的姓名第一次为我所见,是在去年母校的获奖名单上,其中的一个就是他;但是我不认识。直到后来,有个同学告诉我,说:这个陈刚,是合工大史上最年轻的副处级,人很不错。其时我对这种等级制度很反感,心中却暗想,八成是有背景的吧。我平素想,能够在体制内平步青云却不为势利所屈,又充满正义的人,无论如何,总归是不太可能有吧。但每次校友机会提及此人,但凡是接触过的人,对他评价都很高,说他年轻有为,态度很温和,很帅气。待到始发当日晚,我在网上看到遗书,正文第一段便是讲述工作、顾及他的学生,我才见他虑及母校前途,是真真正正真心所致,不忍黯然至于泣下。   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国人的。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大学象牙塔竟会这样地腐败,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新青年临去竟能如是之从容。    我目睹陈刚先生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平易近人的笑容,曾经屡次为之感叹。至于这一回他高楼一跃,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当代青年精英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陈刚君!   我也再说不出什么话来,是的,真正的猛士,将更加愤然前行!求所有看到此文的同学转发,如果你是个人,如果你还有一丝血性,我们定要和教育黑幕斗争,我们决不能在黑暗势力面前失去脊梁
3288 次阅读|2 个评论
陈刚之死之闲论
热度 3 陈众 2011-4-10 00:52
陈刚死了,可能刚开始吓坏了一些人,但很快大家又安稳地睡觉了。 网上有很多挺陈刚的帖子,有些写的真的不错。那个套用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格式写的,读起来让人很是心有戚戚焉。 不过看起来,陈刚是白死了,死的没有价值,空余孤儿寡母及高堂皓首,真犯不着为了这样的学校“献出”自己的生命。 中国的高校政治制度不改变这个现状,死1万个陈刚又能怎么样。 对陈刚在天之灵,我只能说:“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不过我个人认为,还有一点很重要:他这样的人出路太窄,一条路走不通就只有死。 所谓的硕士、博士都是混资历的,不能拿来换饭吃。早知道这样,何必不好好学习专业技能?看了看他的成长过程,读本科的时候,就热衷玩这个游戏,估计专业学习成绩不会好到哪里去(只是揣测,不必拍砖)。 老祖宗早就交代过“技多不压身”,“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陈刚同志本来想在这个体制下玩,结果被制度玩死了。 如果心态好,有本事,不让我玩,我就不玩了嘛!地球少谁还不照转,既然如此,咱换个地方玩呗!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05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三名华裔教授当选美国国家工程学院院士
COMSOLFEM 2010-2-24 09:07
美国国家工程学院2月17日公布68位新院士名单,三位华裔教授上榜。 麻省理工学院微纳米工程实验室主任陈刚教授,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纳米科学和工程中心主任张翔教授,斯坦福大学管理资讯科学学院及商学院李效良教授因分别在纳米传热和热电转换领域、纳米超材料和激光物理学领域、供应链设计和管理领域的卓越贡献而被选为今年的院士。 在接受记者电话访问时,陈刚表示当选国家工程学院院士是一个至高无上的荣誉,能与这么多杰出的学者同列,我倍感荣幸。 毕业于中国华中理工大学的陈刚1989年由田长霖点将来到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在其指导下攻读学位。1993年田长霖任伯克利分校校长,陈刚再随其北上攻读博士学位。毕业于南京大学的张翔曾经和陈刚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同学,也是洛杉矶分校的同事,还是纳米技术的同行和合作者。 张翔率领的研究团队去年研制出世界最小半导体激光器,他还研制出隐形材料技术,将人类制做隐身衣实现真正隐身的梦想变为可能。 毕业于香港大学的李效良教授创办了斯坦福全球供应链论坛。他提出的三A供应链打破了传统的高效低成本的供应链观念。 美国国家工程学院院士是工程界最高荣誉,授予那些在研究、实践和教育方面作出卓越贡献的人士。2月17日还公布了9位外籍院士名单,目前院士总数达到2267人,外籍院士196人。
个人分类: 岩土工程|2359 次阅读|0 个评论
看小硕如何评价“黑体辐射定律”[转载]
maczone 2009-8-16 09:41
原文标题 :对华裔科学家陈刚突破百年黑体辐射定律的一些粗浅介绍和认识 近百年来,几乎未有重大进展的传热学终于在新世纪初萌发了新芽。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MIT) 已于 7 月 30 日 宣布 ,该校动力工程学 华裔教授陈刚及其团队用实验证实了物体极度近距时的热力传导能力,打破了辐射传热的基本法则 普朗克 黑体辐射定律。该成果发布在 Nano letters 上,题名为 Surface Phonon Polaritons Mediated Energy Transfer betweenNano scale Gaps 。 背景介绍 黑体辐射定律由德国物理学家马克斯 普朗克于 1900 年提出的,描述辐射传热的基本法则。为解决经典力学无法解决的一些问题,普朗克在提出这一定律时把电磁波量子化。受其启发,爱因斯坦后来提出了光的波粒二象性。因此,可以说普朗克定律为现代物理学打开了大门。不过科学界一直怀疑此定律在物体极度接近时并不成立。普朗克本人曾于 1905 年表示,在 物体距离与波长处于同一量级 时,该定律可能并不适用。 此后建立波动电动力学理论基础上的近场辐射理论预测,支持 表面声子极化激元( surface phonon polariton, 不知我的中文翻译合适否,工科的理论物理基础还是差些 )的介电材料间的近场辐射,可能会比 普朗克黑体辐射定律所预测的高出几个数量级。几十年来,不少科学家力图通过实验证实普朗克定律的局限性,但一直未取得突破。 早期实验设计及难点 实验中设置两个平行 板,使它们的间距为纳米级是非常困难的。 陈刚团队实验设计及创新 在陈刚团队设计的实验中,使用了微球 (SiO 2 ) 和衬底平板,这样,即便微球与平板接触,也只有一个接触点,从这一点开始,微球与平板分开,从而构成所需的纳米级间距。 微球直径为 50 或 100 微米。选择二氧化硅制作微球的原因有两点: 1. 可以在较大直径范围内具有很好的球状; 2. 它支持表面声子极化激元。 衬底平板被平整地固定在压电式运动控制器上,能使微球和衬底平板的间距降至 10 nm 以下。 测量技术、装置创新应用 陈刚团队改进了双金属 (Si 3 N 4 /Au) 原子力显微镜 (AFM) 悬臂梁技术,用来测量微球和 衬底 平板间的近场辐射传热,这种技术非常灵敏和新颖。 原子力显微镜的悬臂梁有两层,一层是金属,另一层是氮化硅薄膜。即使温度变化轻微,二者的热膨胀和所产生的应力也不一样,悬臂梁就会偏转,此时利用激光测试偏转的角度,便可测算出辐射的大小。 A diagram of the setup, including a cantilever from an atomic force microscope, used to measure the heat transfer between objects separated by nanoscale distances.(转自MIT网站) 提高测量精度的措施 1) 安装方式 :微球被连接在双金属 AFM 悬臂梁的一端。悬臂梁垂直于衬底平板安装,这样可以减少实验过程中 Casimir 力和静电力造成的悬臂梁弯曲。 2) 空气传热 :整个核心实验装置被放置于真空室内,当真空室内气压低于 10 -3 Pa 时,可忽略微球与衬底平板间的空气导热。 Professor Gang Chen with the vacuum chamber used in this research.(转自MIT网站) 3) 远场热辐射 :实验中,由于微球处于很大的真空室,且真空室的温度维持恒温,所以微球的远场热辐射损失是一常数。当微球温度改变 10 -2 K 时,测量的近场热辐射量约改变 100 nW ,而相应的远场热辐射量约改变 1 nW 。因此,这种测温技术只对近场热辐射灵敏有效。 4) 激光功率: 为定量测量和修正 Casimir 力和静电力效应对测量的影响,实验中使用了一个低功率非常的激光,从而最小化微球和衬底平板间的温差 (1 K) 和近场热辐射。 实验巧妙的创造了当前技术条件下可实现的纳米间距;新测量技术和装置以及四条提高测量精度的措施保证了整个实验的完整、严谨和精确。我认为以上此文的精髓。陈刚团队的实验结果表明: The corresponding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s at nanoscale gaps are 3 orders of magnitude larger than that of the blackbody radiation limit ! 我对这篇文章非常欣赏,一方面,它的巧妙设计和技术集成都非常优秀;另一方面,虽然它几乎未涉及一点所谓的理论创新,也没有技术或装置的发明和改进,仅仅是一个实验报道,但却正因为它仅仅是一个实验报道,将扎实、实在体现得淋漓尽致。这种实在,在当前我国所发文章中,太稀罕了! 此文刊登于 Nano Letters. 2009,Vol.9,No.8 MIT 网站的相关报道链接: http://web.mit.edu/newsoffice/2009/heat-0729.html 中文较好的报道链接: http://www.edu.cn/zhuan_jia_ping_shu_1113/20090806/t20090806_396650.shtml http://news.hustonline.net/html/2009-8-2/64483.shtml 陈刚简历 1984年 华中工学院学士 ( 现华中科技大学 ) 1985年 华中工学院硕士 ( 现华中科技大学 ) 1987年 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博士,导师田甘霖 ( 美国名校中的第一任华裔校长 ) 先后任美国杜克大学和普渡大学教授, 2000 年起任 MIT 教授。现担任 ASME 先进纳米协会主席,数十次担任美国权威刊物编委和学术会议主席。在纳米热发电、制冷材料和太阳能发电材料方面获得美国专利多项,先后获美国国家和宇宙航行局, ASME 最佳论文奖,学术成果卓著。 个人主页 http://meche.mit.edu/people/?id=15 关于近场辐射等方面的研究可参见: Polder, D.; Van Hove, M. Phys. Re V . B 1971 , 4 , 3303. Mulet, J. P.; Joulain, K.; Carminati, R.; Greffet, J. J. MicroscaleThermophys. Eng. 2002 , 6 , 209. Volokitin, A. I.; Persson, B. N. Re V . Mod. Phys. 2007 , 79 , 1291. Pendry, J. B. J. Phys.: Condens. Matte r 1999 , 11 , 6621. Fu, C. J.; Zhang, Z. M. Int. J. Heat Mass Transfer 2006 , 49 , 1703. 关于双金属原子力显微镜悬臂梁的研究可参见: Barnes, J. R.; Stephenson, R. J.; Welland, M. E.; Gerber, C.; Gimzewski, J. K. Nature 1994 , 372 , 79. Majumdar, A. Annu. Re V . Mater. Sci. 1999 , 29 , 505. 关于陈刚团队的实验装置的报道可参见: Narayanaswamy, A.; Shen, S.; Chen, G. Phys. Re V . B 2008 , 78 ,115303. Shen, S.; Narayanaswamy, A.; Goh, S.; Chen, G. Appl. Phys. Lett. 2008 , 92 , 63509. 以上内容为转载: http://user.qzone.qq.com/342421061/blog/1250345330
个人分类: 研究|6016 次阅读|1 个评论
陈刚成功的背后
热度 1 cwhm 2009-8-7 08:15
昨天看了楚天都市报关于陈刚的报道,陈刚是华科的校友,也是通过这个报告更知道了陈刚还是我的老乡,都是襄樊人。 看完报道,似乎也寻到了陈刚成功背后的那些因素: (1):对科学的热爱,从小爱问问题,自学能力强,当然人也很聪明,不然也不可能考上襄樊五中(高中很厉害的)。 (2):对机遇的把握,一次机遇让他做了伯克利的校长田长霖(祖籍湖北黄陂)的学生,开始了自己传热学的研究生涯。 (3):陈刚以前都是早上4点起床,现在也一般在5点10分起来。起床后,会去游泳、跑步,然后就到实验室工作,一周工作约70个小时,早上4点起床,相信现在的大学生没几个能做到??!! 更看到了一个鲜活的陈刚 (1)作为导师,他也要为基金项目发愁,为项目组学生争取经费。 (2)作为儿子,他坚持每周给年迈的父母打越洋电话,每年还回国两三次看望父母。 下面附楚天都市报报道: http://hb.qq.com/a/20090804/000084.htm 楚天都市报 8 月 4 日报道 前日,华中科大校友、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以下简称MIT)华裔教授陈刚打破百年物理定律黑体辐射定律的消息传到国内(本报昨日A13版曾作报道),各大媒体竞相报道。 在异国取得如此成绩,经历了多少艰辛?美国高校的教学和科研环境是什么样的?他怎么看国内高校的发展状况?前日晚11时30分,记者再次拨通陈刚教授美国实验室的电话,对他进行了越洋专访 每个系基本上都有中国教授 美国科学界有蛮多华人科学家。在 MIT ,基本上每个系都有华人教授,我们机械系 70 多个教授中,大陆来的有两个,香港过来的也有两个。 陈刚向记者介绍,不过,也许是对政治不关心的原因,华人教授埋头做学问的多,可当领导的不多。陈刚认为,这两方面的人才都需要。 在陈刚团队的照片上,有不同肤色的各国面孔,陈刚告诉记者:实验室有 25 个人左右,而这次科研论文的作者之一,就是他的一名中国学生,也来自华中科大。 教授得像 说客 一样找经费 目前,陈刚带有十五六名学生。他说: 因为这里的导师得支付学生的学费和生活费,有研究经费的导师才有学生,有的教授找不到研究经费,一个学生都没有。 在美国, 教授也得像说客一样到处找经费 ,例如,作为教授得申请一些政府立项的科技项目,可竞争非常激烈,大概 10 %的成功率,像中奖一样。陈刚说着,呵呵笑起来。 但 游说 ,还是要以实力为基础。陈刚以前都是早上 4 点起床,现在也一般在 5 点 10 分起来。起床后,会去游泳、跑步,然后就到实验室工作,一周工作约 70 个小时。 鼓励中国学生闯出去 回忆起 20 年前留学美国的机会,他感叹: 能到美国做田长霖先生的学生实属幸运。田先生祖籍湖北黄陂,当年他在华科讲学时,决定挑选一个中国学生,学校推荐我去面试,结果他就选中了我一个。田先生的一些教诲使我终身受益。 陈刚鼓励中国学生多出去闯一闯。不过, 不少学生都考 GRE 等,但不是考得好就是好学生。我选学生第一是要看他有没有研究的决心;第二则是看他除了成绩好,是否思维开阔,能否主动去学、去思考。 如 今,陈刚和妻子都已在美国定居,并加入美国国籍,有两个孩子,女儿 15 岁、儿子 9 岁。但作为湖北襄樊人,陈刚仍忘不了家乡的一山一水, 我经常回国,每年 都有两三次,讲学或做学术交流。父母和妹妹还都在襄樊南漳的老家。 陈刚表示,只要一有机会,就会回家看看。(荆楚网 - 楚天都市报 陈博雷) 昨日,本报 A13 版报道了《华科校友打破百年物理定律》。南漳县城关中心学校中学高级物理教师江明清来电反映,陈刚系襄樊南漳人,他认识陈刚一家人,并与陈刚父亲共事过。 据介绍,陈刚的父亲陈文朝是南漳县党校退休教师,母亲李家玉是县实验小学退休教师。他的妹妹陈红现任肖堰镇党委书记,以前也当过教师。 陈刚高中就读于襄樊五中。 2004 年 8 月,曾回南漳探亲。 从小就爱刨根问底 昨日下午,记者来到南漳县县委大院,走进陈刚父母的家,宽敞明亮的房间被打扫得干干净净。显眼处,摆放着陈刚一家和父母、妹妹一家人的合影。 据 介绍,陈刚于 1964 年 6 月 20 日出生在南漳县城关镇。小时候的陈刚, 头大身小 身体瘦弱。熟悉他的人常夸他 头大聪明 ,父母也希望儿子长大成才。 天上到底有多少颗星星? 陈刚从小就爱问问题,看到什么都好奇,非要刨根问底。 母亲李家玉告诉记者,有时她都不知该如何作答。 父亲陈文朝称,陈刚 3 岁时,他就开始教他认字、数数。每天教他认 5 个字。他发现陈刚的记性特别好,学过的字都能认出来。 上小学时,陈刚已经能认 200 多个字,也能从 1 数到 100 ,还会做简单的加减法。 爱看书爱打篮球 1970 年,陈刚上了小学。 李家玉介绍,陈刚从小就爱看书。故事书、连环画都是他的最爱。 初中毕业后,陈刚以优异成绩考入襄樊五中。李家玉称,当年,襄樊五中在南漳县招生名额只有 10 个。 高中时,陈刚将大部分课余时间都用于泡图书馆。 一次,学校放假三天,他用两天时间在图书馆完成了 100 道立体几何题。 陈刚不但学习认真刻苦,也很喜爱体育运动,擅长打篮球。 小学时,经常参加文艺活动。 两周自学一本书 陈文朝介绍,陈刚从小喜欢动脑思考问题。 初中时,他学了物理电学知识后,就自己买回一些小零件,动手缠线圈、拼装了一台电风扇。 高中时,他感觉椭圆切线公式用起来太复杂,就自行对公式进行推理,整理出一个简单易记的公式。 1978 年夏天,陈刚初中毕业。由于李家玉要参与阅卷工作,只好由陈文朝照顾他。 陈文朝说,他当时在教高中,没时间照顾陈刚。只好把一本高一上学期的《三角》教材拿给他看。 两个星期后,陈刚居然把这本教材自学完了,书上的练习题也都认真完成了。他画的图都很正确。 为了考查陈刚是否真正掌握了书上的知识。陈文朝随口问了几个公式,他都能对答如流。 每天 4 点半起床 陈刚是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终身教授,两次荣获美国青年科学家基金奖(原总统奖),一次荣获有成就的学者奖。 陈文朝介绍,陈刚的工作特别忙,他每次乘飞机、坐火车,甚至回家来都会带着笔记本电脑忙科研。 李家玉说,陈刚最近一次回家是今年端午节后一天,只呆了 13 个小时。晚上 12 点到家,次日下午 1 点就匆忙走了。 1994 年,为了照顾孙子,陈文朝夫妇去美国住了一段时间。因为上班时间堵车严重,为节约时间,陈刚一般早上 4 点半就起床了。 陈刚出门前,李家玉会给他做两个三明治带上。但陈刚每次回来时,总还剩一个。因为工作繁忙,陈刚一般只吃一个。 每周打电话报平安 陈刚父亲患有癌症,母亲心脏也不太好,陈刚却因身在异国他乡,不能常回家陪伴父母。 李家玉说,虽然不能经常回来,但陈刚每周都会给他们打电话报平安。每次打电话,陈刚会专门选父母这边白天空闲时间。 陈文朝还特意拿出陈刚专门给他们买的深海鱼油给记者看。 期待陈刚摘取诺贝尔奖 江明清说, 1900 年,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开尔文 ( 威廉 汤姆逊 ) 在一篇展望二十世纪物理学的文章里说: 在已经基本建成的物理学大厦中,后辈物理学家只要做一些零碎的修补工作就行了。但是,在物理学晴朗天空的远处,还有两朵小小的令人不安的乌云。 这两朵乌云,指的是当时物理学无法解释的两个实验,其中一个就是黑体辐射实验(也称热辐射实验)。 由黑体辐射研究派生出来的就是量子物理。量子物理现在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光电池、光纤通信、半导体、手机、电视、核武器等等。现代人离了量子是无法生活的。 江明清说,普朗克因发现黑体辐射定律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爱因斯坦在研究普朗克的黑体辐射定律的基础上提出了光电效应定律,也获得诺贝尔奖。他相信陈刚也会因此摘取诺贝尔物理奖。(荆楚网 - 楚天都市报 邹琪胡传林 熊莹 魏祖华)
个人分类: 我思故我在|3318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20: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