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草原退化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草原养鸡可提高环境可持续性和经济效益
蒋高明 2019-12-20 10:31
草 原 养鸡 可 提高环境可持续性和经济效益 刘美珍 *, 王冰雪 , Colin P. Osborne, 蒋高明 * * 通讯作者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动物与植物科学系 PLoS One. 2013;8(1):e53977. doi: 10.1371/journal.pone.0053977. Epub 2013 Jan 23. 背景: 过度放牧引起草 原 退化 , 对 中 国大部分半干旱地区尤其是华北地区的畜牧业和环境可持续性都构成了威胁。尽管中国政府为恢复退化草原作出了巨大努力,但由于对当地社区的经济利益考虑不足, 大量投资取得的效果却不尽人意 。 方法 / 主要发现 : 通过控制性田间试验验证了我们的假设 : 利用天然草地作为鸡的栖息地和饲料资源, 发展草原养鸡替 代传统的畜牧业,将提高环境可持续性和 牧民 收入。 研究发现,草原 地上植物生物量从放牧绵羊的 25 g m -2 提高到养鸡的 84 g m -2 。与围栏草地相比,养鸡 并 不显著降低地上植物生物量,但增加了 60% 的根系生物量( p0.01 )。与传统绵羊放牧相比, 草原 养鸡显著提高了土壤表层含水量( 0-10cm ),由 5% 提高到 15% 。养鸡对土壤容重无明显影响,而传统绵羊放牧使 0-10cm 土层土壤容重比对照增加 35% ( p0.05 )。 更 重要的是,当地牧民的经济收入比传统的养羊方式提高了 6 倍左右。从生态 学意义 上讲,这样一个创新的解决方案使得大片退化的草原得以自然 恢复 。草原还提供了一种高质量的有机家禽产品,可在大城市销售。 结论 / 意义: 草原 养鸡是提高环境可持续性和经济收入的一种创新的替代 方案 ,而不是对传统游牧牧区制度的挑战。 该研究 在技术上可能适用于世界上其他大型退化草地。 Chicken farming in grassland increases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and economic efficiency Meizhen Liu*, Bingxue Wang, Colin P. Osborne, Gaoming Jiang* * Correspondence author The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Vegetation and Environment Change, Institute of Botany,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China PloS One , 2013, 8(1): e53977. BACKGROUND: Grassland degradation caused by overgrazing poses a threat to both animal husbandry and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in most semi-arid areas especially north China. Although 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made huge efforts to restore degraded grasslands, a considerable attempt has unfortunately failed due to an inadequate consideration of economic benefits to local communities. METHODOLOGY/PRINCIPAL FINDINGS: A controlled field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test our hypothesis that utilizing natural grasslands as both habitat and feed resources for chickens and replacing the traditional husbandry system with chicken farming would increase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and raise income. Aboveground plant biomass elevated from 25 g m(-2) for grazing sheep to 84 g m(-2) for chicken farming. In contrast to the fenced (unstocked) grassland, chicken farming did not significantly decrease aboveground plant biomass, but did increase the root biomass by 60% (p0.01).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sheep grazing, chicken farming significantly improved soil surface water content (0-10 cm), from 5% to 15%. Chicken farming did not affect the soil bulk density, while the traditional sheep grazing increased the soil bulk density in the 0-10 cm soil layer by 35% of the control (p0.05). Most importantly, the economic income of local herdsmen has been raised about six times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practice of raising sheep. Ecologically, such an innovative solution allowed large degraded grasslands to naturally regenerate. Grasslands also provided a high quality organic poultry product which could be marketed in big cities. CONCLUSION/SIGNIFICANCE: Chicken farming is an innovative alternative strategy for increasing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and economic income, rather than a challenge to the traditional nomadic pastoral system. Our approach might be technically applicable to other large degraded grasslands of the world, especially in China.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2691 次阅读|0 个评论
再论禁牧是鼠害的帮凶
热度 8 WLHyh 2015-9-1 17:35
约一月前曾发过一博文,写过如下文字,但没表达清楚。 简单的逻辑:老鼠主吃粮食,粮食是植物种子。草也是植物,当草场被封育禁牧之后,草在结籽前不会被牛羊啃吃,皆能结籽而熟为“草谷”。铁网封育圈内,牛羊不得入,草谷季季得熟,皆将变成老鼠的粮食。 很多人理解偏了,再解说一二。 再论禁牧是鼠害的帮凶 对于广大牧区来说,控制草原“鼠害”是一场重要的战争。 纵观人类战争史,大多情况下决定战争胜败的关键:不是武器是否精良,也不是军队是否众多。关键往往取决于粮食是否充足,是否会被对手轻易断粮。 那么,“鼠害”之仗的关键:取决于我们能否断绝或减少老鼠的粮食? 老鼠的主粮是什么?主要是普通的粮谷,主要是草禾类植物的种子。 禁牧只是禁止牛羊去啃食蒿草,牛羊多季反复轮吃的“牧场”,植物多数没机会结籽成熟。而禁牧、休牧之后,所有的结籽类植物都必结籽成熟,结果变成了老鼠乐见的“鼠田”?否则,为何禁牧越多,鼠害越烈? 禁牧、休牧的直接结果之一:各种草都会自然成数结籽。一片片封闭的草原不断成熟的“草籽”,都成为老鼠喜欢吃、喜欢收藏的“主粮”。那么是否可以说:禁牧是资敌以粮? 控鼠的关键是挤压老鼠的生存空间,控制有限面积上老鼠的最大容量。一片自然草场上,牛羊与老鼠是最基本的争食关系:老鼠的理想食物是草籽,牛羊的理想食物是草的茎叶。牛羊一遍遍啃食草的茎叶,自然的就不会有多少草能结籽成熟。因食物限制,老鼠就不能安逸的繁殖,只能忙碌的寻觅食物,不停的在外活动,而遭遇天敌机会大增,自然就压缩了这片草原老鼠的生态容量。 反之,人类“禁牧”、拉偏架,把牛羊驱逐出境。草籽年年大丰,老鼠就近收集、积累,几乎不用怎么出窝,可以安逸的生小老鼠。 动物觅食都有安全半径,更需要体力支撑。 哺乳类中老鼠繁殖迅速且易成功:每年可怀胎多达 8 次,每胎可生幼鼠 4 至 7 只。当有了足够的食物,支撑老鼠种群大量繁衍,大量繁衍就可建足够的窝。当老鼠偶尔出来短途采集,周边有七八个洞可逃避之时,那么整片草场都会成为老鼠采食的安全半径。 草籽丰厚、积贮富余的老鼠可以在窝里连续数天睡大觉。若在草原上老鼠窝连窝、洞连洞,形成地下迷宫之后,鹰和狐狸还能有什么作为?鹰和狐狸,能蹲守多久?在其体力耗尽之前,总得去游猎、去寻找新的目标,甚至友军相争。 原始的人类同样弱小,但会群居、会存储食物、会借物地筑洞穴,然后繁衍发展,挤压得更凶猛的虎狼等少了存在空间。 能进入老鼠洞的食鼠动物也有如蛇、鼬等,但蛇、鼬等也是鹰等猛禽猛兽的猎物。而且这些家伙可不像老鼠那样能迅速的繁殖种群。在北方蛇还要冬眠,冬眠时蛇也会成为老鼠的食物。 草原老鼠的天敌是什么?在生态本质上,牛羊才是草原老鼠的天敌,是最直接的争食关系。 防止草原退化沙化,固然要防止牛羊过载,但更要防止老鼠过载。过载的结果都一样,都会使草场退化、沙化。牛羊过载,人很容易解决,宰杀食用即可。对老鼠可不行,想宰杀食用都难。 关键是合理控制载畜量,控制好牧场上牛羊的数量。不能赶走牛羊,肥了老鼠,让老鼠更欢快、更不可逆的去破坏草原,等鼠洞泛滥而致草原无草时,周边林农将迎来老鼠大军。更有可能因老鼠的大量死亡,而产生各种病毒、瘟疫。 真心希望不要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不知道:老鼠是如何控制了一部分生物学者,替老鼠代言圈地、护粮?居然能得出“鼠害”是因为过度放牧的结论?更不知其是何种逻辑,居然还说在 10 年前玩过与我博文所言一样的问题得了这种结论?这种一样我耻与其同。 “过度放牧”能给老鼠增加口粮,还是能帮老鼠下崽?或是帮老鼠打洞?抢了老鼠在草原的饭碗到是真的。
4868 次阅读|21 个评论
坚持做草原退化研究的学者被‘自动离职’
热度 2 TUGJAYZHAB 2013-8-8 13:41
坚持做草原退化研究的学者‘被’自动离职。 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侯向阳所长, 据内蒙信访办工作人员向我转达,草原所领导(你的副所长和女人事处长)口头答复信访办,说我是 ‘走了十八年自动离职’ 。这个答复与原来的 虚拟结论 ‘叛国,剥夺权利终身’比较,使我宽心了许多。 但,我不知道这‘ 十八年 ’从何谈起,应该是‘十三年’。我 2010-12-13 向你提出的申诉是:针对 2000 年我被草原所法人代表 XZ 拒绝的事、由,虽然被拒前曾经草原所主持工作的苏和书记同意,驻芝加哥领事馆教育组审批回国,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厅、人事厅、党委组织部接受【 1 】。‘十八年’也许是口误,暂且不去管它。那么,什么叫‘ 自动离职 ’?既然说我‘自动离职’,能否告诉我,我在草原所的‘职责’是什么,我离了什么‘职’? 我个人以为(据草原所科研处,农业部环境办公室,畜牧局科技处文件),我在草原所的最新、最后职责是: ‘草原退化趋势预测及对策研究’( 1984 ) 。而且,我认为至今这个‘职’仍然有效。因为, 1 )至今,中国草原退化的趋势并没有被遏制住; 2 )我也从来没有接到过草原所关于停止该课题的公文; 3 )更重要的事实是:我也还一直在继续‘草原退化趋势预测及对策研究’的工作。 为了‘草原退化趋势预测’,我花了近三十年的时间( 1984-2013 ),努力从数量生态学的角度阐明草原退化的机理。我提出: 草原退化主要表现在植被‘组成’的变化,而不是‘产量’的涨(长)落、面积的增减。其几何表示是:草原‘状态向量’在‘多维物种空间’的偏转。 为了准确描述系统组成成分的变化(草原退化演替),在 1996 年‘超球面模型’的基础上,我最近在《科学网》提出‘多元向量乘法群’的概念, 用‘多元向量的商’做多元演替系统的‘状态转移’ 【 2 】 。 但是,因为十三年前, 被 草原所时任领导 徐柱 ‘ 自动离职 ’,我在草原科研界没有话语权,拿不到草原数据。我只能利用现有条件,在《科学网》做‘投资实验’。从六月 30 日到七月 31 日,我用多元演替系统监测理论( MultiDimensional Sphere Model, MDSM )指导的投资,一个月的回报率是 3.27% 。这个回报率相当可观,但仍然低于同期的道琼斯指数,需持续努力。 我指望, MDSM 管理的投资能最后跑平、甚至跑赢道琼斯指数,则我们就证明了‘多元向量乘法群’在‘多元演替系统’分析中的应用价值。 按我对‘多元演替系统’的定义,在数学上,‘草原’和‘股市’同为‘多元演替系统’,除非所长能找到人证明‘否’。 我将给你发投资实验结果的‘周报告’和‘月报告’。请你和草原所其它领导分享,并请向农科院有关领导汇报。 另外,就算我 ‘被’自动离职, 也请给我个书面决定。据相关法律,结束劳动关系、雇佣关系是需要有书面通知的,而且 用人单位有举证责任 。如果真地如你的女人事处长所说,我是‘ 自动离职 ’,则,草原所的举证责任就可以很轻,列出时间、地点、原因、和经手人和审批单位就可以了。 我自以为‘草原退化趋势预测’是对我人生的挑战,我 毕生的责任。 草原所不承认‘草原退化’、‘草原退化课题’没有关系,书面告知我就可以了。我个人仍将一如既往,继续探索。 再有,既然说我是 自动离职 ,则现在我能否 自动复职 呢? 谢谢师弟。 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 归国博士后 白图格吉扎布 博士 2013 年 8 月 4 日 【 1 】权与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3331-424013.html 【 2 】 多元向量乘法群: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3331-676833.html
个人分类: 维权|1777 次阅读|3 个评论
编辑同志们是否可以帮忙呼吁一下?
热度 4 wangxh 2011-7-30 13:54
编辑同志们 (以及 科学大腕 、 科学网名博 等),下面是 TUGJAYZHAB 或 白图格吉扎布 博士在俺博文下的评论——肺腑之言,看看是否能帮忙向有关领导或部门呼吁一下。科学网博客是一个为热爱自然科学的人们的交流平台,以文会友,交流思想。如果顺便发现一些不可多得的人才,也属于意外收获。甚至由于举贤有功,得到额外奖励也未可知呀!拜托,向有关部门反映一下!俺觉得这白哥儿们心挺诚的,让其为伟大的祖国贡献青春和智力挺好,也是造福子孙后代的事儿,顺便还能增进民族团结。 TUGJAYZHAB 2011-7-29 20:52 我是做 " 草原退化趋势分析及对策研究 " 的 . 我的学术主张是建立草原监测网 , 并为此研究发明了多元系统动态分析的数学模型 . 中国草原植被已经退化的如此 , 我想早就该是 " 祖国需要我的时候 " 了 . 但我却一直回不去 . 连我自己都没想到 " 煮熟的鸭子能飞了 ". 别人也不相信 ," 肯定是你自己不想回 ", 或者政治上犯了错误 , 被抓住把子了 . 真郁闷呀 . 大好的年华浪费了 , 草原却一直在退化 ,... 博主回复 (2011-7-29 21:01) : 这个俺稍稍了解一些情况,但不懂专业。 我有个学生的父亲就是做这工作的,做了整整一辈子,最后还是伤心与无奈。听说日本鬼子还想帮忙,但我们政府好像不但不领情,而且根本不打算配合。 俺有个朋友,是个有钱的老板,曾经花了数十万在辽西比较贫瘠的山区栽树,结果小树苗都被当地老百姓当 “ 柴火 ” 给砍了、烧火做饭了 TUGJAYZHAB 2011-7-29 21:16 我是 " 回来了 ," 现在就在国内 . 但 " 草原退化趋势分析 " 离开政府批准 , 支持 , 一个人怎么做 ? 只在网上发文章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 博主回复 (2011-7-29 21:20) : 这的确难办喽,给有关部门写公开信怎么样?因为许多 Sha 子不明白,必须绕过他们去 TUGJAYZHAB 2011-7-29 21:39 我想他们不是傻子 , 也不是 " 不明白 ", 而是太精 , 太明白了 . 我是美国博士 , 我懂中英蒙三种语文 , 我的中国导师是院士 . 做草原生态 , 做植被生态的 , 在中国比我学术背景更强的少 . 我是学生态的 , 但我去应用数学所去做学术报告 . TUGJAYZHAB 2011-7-30 12:51 因为我的专业牵涉到土地 , 国土 , 所以有个 ” 国家需要不需要 ” 的问题 . 对于其他专业的留学生 , 其实不必那么复杂 . 通过等量代换 ,” 祖国 ” 换成 ” 党 ”,” 党 ” 再换成 ” 单位领导 ”, 则原话变成 , 找到合适的单位 , 就回来 ; 如能在外面找到合适的单位就先干着 . 我们讲的是 ” 耕者有其田 ”, 可以换成 ” 工者有其岗 ”. 哪儿有工作 , 就在哪儿干 . 留学回来了 , 不要说是 ” 为了祖国放弃什么 ”, 暂不回来 , 也别说 ” 因为国家亏待了你 , 因此不想回来 ”. 当然 , 对于公派 , 或签有合同的又当别论 .
个人分类: 社会|4122 次阅读|8 个评论
牧民要收入,国家要环境,谁来解决这个矛盾?
蒋高明 2009-8-8 12:48
蒋高明 最近一周,笔者到巴音胡舒我们的试验基地,继续我们的禽北上试验。期间,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丁仲礼院士带领有关专家领导现场视察了我们的试验效果,并做了重要指示。 试验取得了阶段性成果:5.2万鸡已经全部度过了育雏期,有些已经长到1.5斤。牧民开始领养草原柴鸡。我们拟验证这样的假设:养殖2700只鸡的收入,等于牧民养殖80头牛的收入,而工作量减少50%以上,对草原的破坏减少到原来的5%以下。我们仅利用其中的5%左右的土地实现上述土地升值过程。大面积长势良好的的草可以用来打草卖钱,生态退化的难题迎刃而解。 目前,年收入4万元的牧民在巴音胡舒嘎查占不到10%,大部分牧民家的年收入仅在万元左右。收入4万元需要占用大量的草场,牧民需要有非常强壮的体力,因为劳动量是很大的,牧民需要全年劳作。 嘎查长特穆尔的媳妇仅仅照顾10头奶牛,挤奶、做奶豆腐就占去了她大部分时间。这10头牛仅每月带来1000元左右的收入,到了秋末牛就基本不产奶了。辛苦4个月,不如300只鸡带来的收入多。 牧民要收入,国家要环境,谁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的答案是:禽类。 嘎查支部书记那森乌日图(多年来我们亲切地称他为乌书记)正在完善由畜到禽的转变过程。他家原来有40头牛,70只羊,现在还剩下10头奶牛了,其余的都处理了。10头奶牛到目前带来的净效益不大,因为奶站拖欠着他家半年的奶款。奶款不能及时到牧民腰包,牧民对来自澳大利亚的平均1.8万元的奶牛很失望。理论数据能产35公斤奶的,在草原上仅能产10公斤左右。 乌书记改造原来的养牛场,从育雏开始,自己养殖了1000只鸡,扣除粮食后的年收入在1.5万元左右;从公司(我们引进资金成立的草原牧禽公司)领养5000只鸡,2-3个月后的收入2.5万元左右;因养殖的牛羊数量大大减少了,土地出租给公司养鸡收入5000元左右;其余1800亩草场由于没有牲口放牧,长势良好,约可收获10万斤草,就地可卖出2万元;在加上他家在公司打工和开家庭旅馆的收入1万元,共可收入7万元。今年正蓝旗奇旱,牧民大量缺乏,家有很多牲口的牧户日子很不好过。 从牧民角度看,他们要的是钞票,什么动物带来的多,就什么好。文化自然很重要,但他们可以用少量的劳动就能够满足自身生活文化精神方面的需求(如对牛羊肉需求)。困惑牧民最多的是他们家的孩子上学,老人看病,人情事故等等都需要钱。平时牧民舍不得卖牲口,但当急用钱了,又贱卖给牲口贩子,牧民卖低不卖高。牧民生活需要多的钱,就需要更多的动物,更多的动物意味着更多的草,而动物数量的增加又抑制了草的生长。动物数量增加与草产量降低是一对很大的矛盾。 如果遇到干旱、蝗灾、雪灾或白风暴,上述矛盾将进一步加大,牧民收入就不能保障。今年,特穆尔家的80头牛就面邻缺草难题。我们在现场看到,他家周围的草场几乎没有什么草了(见后面的图片),他正为牲口冬季越冬而犯愁。 特穆尔家有的是力气。他们两口子正当青壮年,非常能干,加上两个儿子,身体都非常强壮;乌书记家劳动力少,两口子年龄都大了,重力气活干不。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大儿子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了,女儿在上大学,家里只有一个小儿子能够帮家里干活。 在两家土地差不多(均约2000亩草场)的情况下,特穆尔家的劳动量比乌书记家的劳动量大三四倍,但收入却低于乌书记家43%。特穆尔家的草场严重退化,需要买2万元的草,乌书记家的草尽管在同样大旱条件下,草场良好,草出现富裕,能够卖2万元的草。为什么会出现牲口多、又非常勤劳,反而收入下降的局面呢?答案就在于乌书记家采取了科学的利用草场方法,他家的钞票是鸡和草挣来的。 乌书记家仅剩下10头奶牛了。他计划明年全部淘汰掉,改养5000只鸡。这样,鸡和草的收入就能突破8万元了,是特穆尔家目前收入的2倍。 从国家角度来看,我们得到了什么好处呢?由于大中型牲口数量大大减少了(仅保留满足牧民生活需要的部分),草场恢复的自然潜力被大幅度释放出来。牧民养鸡仅利用其全部土地的5%左右,95%以上的草原得到自然恢复。其结果是:草长高了,生物多样性增加了,沙尘暴少了,土壤固定的碳多了,城里人吃的禽肉安全了。这样一举多得的事情,只有通过调整畜牧业中的禽与畜之间的结构而得到解决。 那5%的牧禽草地,可通过每年轮牧的方式很快恢复,并使因打草的养分得到有效补充。这样,传统的草原游牧的优势又得到了充分发挥。 从上面的分析看,草原牧禽是解决草原退化、提高牧民收入、满足国家生态安全的良好对策。我们还将继续试验下去,由今年的5.2万只,发展到明年的10万只鸡,并饲养1000只鹅看护鸡群。只有牧民收入提高了,牧民主动保护草原了,草原退化才能够得到根本遏制。 图1 度过育雏期等待进入草原的禽军 图2 大型牧禽试验平台。通过这个平台获得最近的禽类放养密度 图3 为草原鸡搭个挡风遮雨的窝 图4 在灌木柳下纳凉 图5 禽军的守护神也来了 图6 蒙古包和草原鸡,蒙古文化和现代牧业生产的最佳配合? 图7 以草籽为食,注意许多草籽变成了鸡的饲料。有人担心草原更新问题,我们也正为此想对策。草原植物以多年生为主,草原更新借助地下根茎或球茎。但考虑到草原种子繁殖,草原养鸡要考虑利用强度(我们设计的利用强度为5%),和年国际间的轮牧。实际上,放养牛羊也是无法收获种子,且破坏的草原面积超过100%。 图8 优良的草原生态环境下发育的鸡毛色美丽鲜艳,可卖上好价钱 图9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丁仲礼院士(左二)视察我们的大型牧禽试验 图10 笑意写在脸上。领导和专家们在高草丛中(2009年8月5日) 图11 消失了半个世纪又回来的沙芥,可作为优质芥末油的天然材料 图12 养殖80头牛的牧户家里的草场严重退化 图13 尽管今年大旱,我们4万亩试验田草原依然保持较好的长势,显然了自然界应对环境变化的强大能力。曾有著名草原专家语言我们的高草因为不放牧3年后就退化,但这个高度连续保持了8年了。为此,笔者怀疑生态学流行的适度干扰理论。图12严重退化的草原可以通过调整畜禽结构得到治理
个人分类: 自然与社会|6317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23: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