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核电站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中国大陆核电站选址,没有大问题
热度 8 王铮 2011-3-14 08:51
中国大陆核电站选址,没有大问题
中国大陆核电站选址,没有大问题,我说的主要是地理位置选址没有大问题。 日本发生 9.0 级地震,引发海啸,核电站发生严重事故,中国举国上下对其同情,同情之余,也有人担心中国的核电站。在这个时候,凤凰网报道说:“日本核事故引发忧虑 专家提醒中国核电站均位于东南沿海”。我不知道这个专家是什么专家。 中国与日本的地质结构完全不同,日本位于活跃的海洋板块上,特别是在板块的俯冲带上,这样容易发生大地震,而且震源靠近陆地。中国大陆位于大陆板块上,中国东南沿海有广阔的大陆架,沿海地区即使发生大地震也不可能是浅源的,在数公里以下地震,不会引起大海啸;如果远海浅源地震,引起海啸,海啸的能量和波涛经过大陆架的削减,危害性也降低了,特别是海啸波是内波,大陆坡对它的发射作用大;而且远海的海啸传来,需要一定的时间,有可预报性,来得及关闭核反应堆。相对来说,南海沿海可能有海啸,但是南海已经成为边缘海,也不会发生日本这样的大地震和大海啸。在中国历史上,很少见到海啸的记录,大海啸可以说,一次都没有。总之,中国大陆的核电站选址,没有大问题。从地貌上看,大亚湾核电站位于一个低山环境,有些设备应该是是放在地下的,核泄漏危险减小,除非地震断裂就在核电站附近。海啸波是内波,如果传进海湾,与潮波不同,应该发生比较快的消减。 没有大问题,不等于说没有问题,中国这些年的建筑质量普遍令人担忧,汶川地震就给大家上了一课。东南沿海,上海出现房歪歪、浙江出现桥摇摇,广州的桥一撞就倒。中国要借这次日本的风,认真检查一下自己的工程质量了。汶川地震,工程检查最后以不了了之,那是个人口相对疏散的地区,灾后时太多,可以“不妨以不了了之”。核电站基本上建在人口密集地区,位于经济中心,防患于未然还是必要的。日本这次的经济冲击,将是沉重的。当然,我不相信日本的经济还一跌不振,可能会冲击他进一步转型。 绿色和平组织在德国组织反对核电,如果没有核电,世界的二氧化碳排放就降不下来,全球变暖,他们又要叫了。科学需要冷静。世界上的事,不是红卫兵的“破字当头,立也在其中了。”当年红卫兵,什么都破,包括祖坟,结果只有失败。今天的“绿卫兵”,需要改变自己的出发点。 大亚湾核电站
个人分类: 为科学而科学|6387 次阅读|21 个评论
日本地震揭示出当前核电站安全设计中的一个很大的漏洞
热度 4 montec007 2011-3-14 08:51
核电站安全设计讲究多道设防 Defense in Depth,有如战役防御,攻破了第一道防线,还有下一道,再下一道,再下一道。 日本的核电站设计,显然是抗震设计的,据说也是抗海啸设计的。但是,抗地震 + 海啸的设计?可能没有。 业内谈Common Cause Risk,同源风险分析,有一段时间了,可是真正实现起来,似乎还有难度。 这么多道安全防线,在同源风险作用下,N = 1. 最后成了马其诺防线,白搭! 更新: 据最新网上信息,备用紧急柴油发动机房竟然是放在厂房的地下室,海啸发生后,海水倒灌,把备用发电机给灭了。工程设计讲一个荷载组合,这次,大地震和大海啸,两个都是极端事件,设计的时候估计没有想到,这两个极端事件,相关系数等于1!!! 虽然整个安全壳结构本身在强震作用下安然无恙,可是防波墙被轻易地突破了。多道设防成了名副其实的马其诺防线,真是一个血的教训!
个人分类: RnR|3364 次阅读|4 个评论
视频:日本福岛核电站最新情况 3月14日08:06
xupeiyang 2011-3-14 08:15
视频:旅日学者介绍福岛核电站最新情况 http://video.sina.com.cn/p/news/w/v/2011-03-14/080661280755.html 日本两座核反应堆形势严峻 可能被永久性掩埋 http://mil.news.sina.com.cn/2011-03-14/0809637520.html
个人分类: 突发事件|2621 次阅读|0 个评论
日本采取措施预防控制地震造成放射性物质泄漏
热度 1 cuncaoxin 2011-3-13 17:11
日本采取措施预防控制地震造成放射性物质泄漏
大地震破坏了日本东部沿海城市的众多基础设施,更要命的是大地震导致了福岛县第一核电站发生氢气爆炸,造成放射性物质泄漏。核辐射幸而没有发生,但放射性物质泄漏却事实上存在了,泄漏的放射性物质是铯。为了保护福岛县附近居民免受核辐射,日本政府采取了什么应对措施呢? 第一,马上疏散核电站附近居民。根据福岛县发出的指示,距离福岛县第一核电站一号机组20公里半径范围内的居民、距离二号机组10公里半径范围内的居民合共约30万人要马上撤离,以免遭受辐射的危险。截止12日晚止,核电站周边的大熊町、双叶町居民已基本撤离完毕。 第二,军方立即介入除染。日本自卫军中央特殊武器防护队在首相菅直人的命令下,派遣6辆除染车进入爆炸现场附近开展除染工作。 第三,政府马上组织向可能受影响的居民派发药物。根据目前日本政府发布的最新消息,政府将会向受影响地区的居民派发碘片服用,防止身体吸入辐射。此外,日本政府还发布指引,要受影响地区居民避免皮肤裸露在外,关闭所有门窗,停止一切空调系统运作,避免吸入或皮肤受到辐射。 第四,用海水灌注反应堆。东京电力公司把海水注入反应堆,避免因冷却水位下降再次引起氢气爆炸。但整个过程可能长达十天。
3322 次阅读|1 个评论
中国应少建20座核电站新建10套潮汐发电站
热度 2 冯用军 2011-3-13 14:19
国家12五期间计划在大陆新建27座核电站,不包括台湾的2座,基于目前地震对于核电站的可怕破坏,日本因9级地震已有6座核电站出现不同程度的毁损和核物质泄漏,以上近千人受到不同程度的辐射。 基于核电站对于水的大量需求,我国沿海地区也是环太平洋地震带,加之核电站技术目前并不可靠,因此,建议国家取消至少20座核电站的建造计划,成立国家新能源或绿色能源集团或海洋能集团,利用我国漫长的海岸线,组织科学家攻关开发海洋潮汐流发电机、洋流发电机、海洋化石能转化发动机等,潮汐流与太阳能类似,相比风能、煤能、石油能等更可靠、更持续、更环保。如果仅在我国渤海湾湾口建立1座海洋能发电机(10套机组),1年的发电量就可以抵上三峡,而且没有三峡溃坝的风险。技术成熟了,还可以推广到国外,以及小型化用于河流能、溪水能、水库能、瀑布能、人工瀑布能等。 我给有志于此的科学家提出一个初步设计方案,就是改造风能发电机或 |`-:_ ,----....____ | `+. ( ````----....|___ | \ _ ````----....____ \ _) ```---.._ \ \ )`.\ )`. )`. )`. )`. )`. )`. )`. )`. )`. -' `-' `-' `-' `-' `-' `-' `-' `-' `-'潜艇推进器,把它倒立在海水中固定在海底大陆架上,主要解决的核心技术包括:潮汐能转换装置、海洋能发电机海底固定技术、海洋能发电机防锈问题、海洋能发电机水下维护技术、海洋发电机涡轮和涡扇关键技术,等等。 洋流发电机技术相对要难一些,比如深海吊装技术、远海电能输送技术等,我将在以后给出专业的意见和建议。 这个设想我几年前给3个外国朋友交流过,一个是北爱尔兰的,一个是美国纽约的,一个是葡萄牙的,他们说是个good idea,不知道他们回国后给政府或有关科学家交谈过没,就像我当年提出利用 有抗体者血液置换技术 治疗肝病HIV、艾滋病AIDS、SARS一样。 我们人文科学家提出一些好点子,希望国家政府和科学家能重视我们的科学设想,接下来就是自然科学家和技术专家的事情了。
个人分类: Science Journal|2372 次阅读|1 个评论
日本超万人死亡或失踪,又一核电站或爆炸
热度 1 sheep021 2011-3-13 11:15
日本超万人死亡或失踪 又一核电站或爆炸         中国地震局长:日本绝无可能提前10秒预测 中国地震局局长: 提前10秒预测地震没可能 “这是一个非常不专业的问题,所谓提前10秒预测出来,那是不可能的,也绝无此事。”对于网上传言,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地震局局长陈建民态度非常明确。他告诉记者,“云南地震局专家已对此做过解读了。” 评: 地震猛于虎,核电猛于地震 地震预测,猛于核电 李四光、翁文波,猛于地震预测 中华时时有牛人啊,各领风流数十年。 牛人一去不复返,地震预测成空谈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31 次阅读|2 个评论
记者厉声逼问...
热度 2 seawan 2011-3-12 19:59
电视上,东京电力公司副社长藤本孝等六名干部在鞠躬谢罪。记者厉声逼问:“三号机组会不会堆心溶解?!”,藤本回答:“目前尚不清楚”,记者吼道:“把话说清楚了!到底会不会!”“别含混言辞!”,他答:“情况是严峻的”。 要修核电站了,是福还是祸? 文章中还有一些黑色幽默。。。 日本技术也抗不天灾。 听说他们的假冒伪劣少点。。。
个人分类: 杂感|2526 次阅读|4 个评论
关注日本地震东京电力公司核电站泄漏事件
montec007 2011-3-12 13:03
关注日本地震东京电力公司核电站泄漏事件
Nuclear energy accounts for 30% of the electricity generated in Japan. Fukushima #1 (Daiichi) Plant Unit Type First Criticality Electric Power Fukushima I – 1 BWR March 26, 1971 460 MW Fukushima I – 2 BWR July 18, 1974 784 MW Fukushima I – 3 BWR( MOX ) March 27, 1976 784 MW Fukushima I – 4 BWR October 12, 1978 784 MW Fukushima I – 6 BWR October 24, 1979 1,100 MW 9 = Turbine 13 = cooling system From Wiki: After the March 11, 2011 earthquake , Nuclear Engineering International reported that units 1 to 3 were automatically shut down , and units 4 to 6 were already in maintenance outages. Diesel generators installed to provide backup power for the cooling systems for units 1–3 were damaged by the tsunami; they started up correctly but then stopped abruptly about 1 hour later. Because cooling is needed to remove residual reactor heat, in Japan a nuclear emergency is declared upon cooling problems and therefore a nuclear emergency was declared—for the first time—when the diesel engines failed. Batteries, which last about eight hours, were being used to power the reactor controls and valves during the electrical outage. Japanese ground forces were said to be trucking generators and batteries to the site. Past midnight local time, it was reported that The Tokyo Electric Power Company was considering venting hot gas from the reactor vessel number 1 into the atmosphere, which could result in the release of radiation. The Tokyo Electric Company reported that radiation levels were rising in the turbine building for reactor 1. At 2:00 JST , the pressure inside the reactor was reported to be 600kPa (6 bar or 87 psi), 200 kPa (2 bar or 29 psi) higher than under normal conditions. At 5:30 JST the pressure inside Reactor 1 was reported to be 2.1 times the "design capacity." At 6:10 JST , the IAEA reported that unit 2 was also experiencing cooling problems. To reduce mounting pressure potentially radioactive steam has been released from the primary circuit, into the secondary containment. On March 12, 2011 at 6:40 JST , Chief Cabinet Secretary Yukio Edano stated that the amount of potential radiation would be small and that the prevailing winds are blowing out to sea. Measured radiation levels inside the plant control room were reported to be 1000 times greater than normal. Radiation levels measured at a monitoring post near the plant's main gate were reported to be more than eight times above normal. In a press release at 7 AM (local) March 12, TEPCO stated "Measurement of radioactive material (Iodine, etc.) by monitoring car indicates increasing value compared to normal level. One of the monitoring posts is also indicating higher than normal level." 不知道这个应急用的柴油发电机,当初设计时有没有考虑到会被海啸给废了? 现在说要加注海水和硼酸的办法来冷却中止核反应,却偏偏遭到又一个大的余震,真是祸不单行。 为什么用氢气做发电机的冷却剂? Hydrogen is frequently the gas of choice for removing heat from high power generators. Hydrogen has a high heat capacity and, therefore, removes excess heat efficiently. Hydrogen also has a very low viscosity (or windage), thus allowing higher capacity operation of the generators while maintaining efficient cooling. From Wiki: The flammability limits (4-75% of hydrogen in air at normal temperature, wider at high temperatures ), its autoignition temperature at 571°C, its very low minimum ignition energy , and its tendency to form explosive mixtures with air, require provisions to be made for maintaining the hydrogen content within the generator above the upper or below the flammability limit at all times, and other hydrogen safety measures. When filled with hydrogen, overpressure has to be maintained as inlet of air into the generator could cause a dangerous explosion in confined space. The generator enclosure is purged before opening it for maintenance , and before refilling the generator with hydrogen. During shutdown, hydrogen is purged by an inert gas, then the inert gas is replaced by air; the opposite sequence is used before startup. Carbon dioxide or nitrogen can be used for this purpose, as they do not form combustible mixtures with hydrogen and are inexpensive. Gas purity sensors are used to indicate the end of the purging cycle, which shortens the startup and shutdown times and reduces consumption of the purging gas. Carbon dioxide is favored as due to very high density difference it is easily displaced by hydrogen. Hydrogen is often produced on-site in electrolyzers , as this reduces the need for stored amount of compressed hydrogen and allows storage in lower pressure tanks, with associated safety benefits and lower costs. Some gaseous hydrogen has to be kept for refilling the generator but it can be also generated on-site. As technology evolves no materials susceptible to hydrogen embrittlement are used in the generator design. Not adhering to this can lead to equipment failure. 沸水堆简介: Intro to BWR.pdf 核电站安全设计讲究多道设防“Defense-in-depth”,辐射性物质要从核燃料中逃到外界环境,需要经过很多重关卡。这次福岛核电站一号堆发生 氢气爆炸,并让铯137外泄,从目前网上可以搜寻到的信息看,整个事故链,最关键的一环,很有可能竟然是被人忽视的防波墙(seawall)。 地震来临,反应堆自动停堆,电网破坏,失去厂外电源。这个是Design Basis Accident,在设计考虑范围内。按照设计,紧急冷却系统(ECCS)启动,电源由柴油发动机提供。接下来,海啸来临,将柴油发动机毁坏。这个事故估 计在设计考虑范围之外——A Black Swan!此后,备用电池启动,通常只能持续4-8小时。此后,军方似乎提供了移动发电机和电池,未凑效。爆炸前,似乎又出现了一次泵的失效问题。亦有专 家怀疑,有可能在释放解压阀时解压速度太快,导致最后的爆炸。 BWR的安全系统: BWR的安全系统分主动与被动两类。被动系统从外到里有核安全壳(containment structure),压力壳(Pressure vessel),以及燃料包壳(fuel cladding)以及各种压力管道和设备所形成的被动压力边界(Safety Boundary)。 主动安全系统又分停堆系统和紧急堆芯冷却系统(ECCS)。停堆系统有控制棒(control rods)和堆芯喷芯系统。BWR 的四套ECCS系统:HPCI, ADS, LPCI, LPCS, 其中LPCI属于RHR的一部分功能。 福岛核电站一系列麻烦的开端在于柴油发电机停止工作。至此,所有的AC电源都没有了,唯一剩下的是DC电池。 下图(取自NUREG-1032)显示BWR 马克I型核壳电站断电后的事件发展图。资料来源: US NRC G.E. Technology Advanced Manual t0 = 0, loss of off-plant power and failure of diesel generator t1 = 6 hours, depletion of DC power; HPCI and RCIC inoperable. t2 = 8 hours, primary coolant heatup, release of steam; depletion of primary coolant inventory, loss of makeup. t3 = 10-11 hours, core temperature rises rapidly, resulting in core melt and vessel penetration. t4 11 hours, containment failure occurs nearly coincident with vessel penetration, either by loss of electrical penetration integration or by containment overpressure after high pressure core melt ejection. 也 就是说,根据反应堆安全分析,从柴油机失效开始,大概在11到13个小时内(视电池的工作时间定)如果一直得不到有效外部电源的话,堆芯熔化事件是很有可 能的。不幸的是,在BWR的设计中,这类事故并非设计基准事故(Design Basis Accident, DBA)。原因?PRA分析认为,CCDP在十的负五次方以下。 在福岛,移动发电机在12个小时内送达事故现场,可是不知什么原因,花了很大的力气才续上。 Event Tree for 1989 Brunswick 2, loss of offsite power. Conditional Core Damage Frequency: 3.6E-5. BWRs have such a large number of motor driven injection systems that a loss of electrical power implies loss of injection capability. This is why, station blackout is consistently identified by PRAs to be the dominant core melt precursor for BWRs. Operators have to be prepared to deal with the effects of a loss of and restoration of ac power to plant controls, instrumentation, and equipment. Although loss of all ac power is a remote possibility, it is necessary to address the problem both in training of personnel and equipment design. 看来BWR的设计缺陷还是比较明显。 核电站安全设计讲究多道设防或纵深防御 Defense in Depth,有如战役防御,攻破了第一道防线,还有下一道,再下一道,再下一道。 日本的核电站设计,显然是抗震设计的,据说也是抗海啸设计的。但是,抗地震 + 海啸的设计?可能没有。 业内谈Common Cause Risk,同源风险分析,有一段时间了,可是真正实现起来,似乎还有难度。 这么多道安全防线,在同源风险作用下,N = 1. 最后成了马其诺防线,白搭! 更新: 据最新网上信息,备用紧急柴油发动机房竟然是放在厂房的地下室,海啸发生后,海水倒灌,把备用发电机给灭了。工程设计讲一个荷载组合,这次,大地震和大海 啸,两个都是极端事件,设计的时候估计没有想到,这两个极端事件,相关系数等于1!!! 虽然整个安全壳结构本身在强震作用下安然无恙,可是防波墙被轻易地突破了。多道设防成了名副其实的马其诺防线,真是一个血的教训! 如果containment structure比安全壳还坏得早,怎么办?有没有这种可能?如何评估? update 03/23/2011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24日讯(记者 李雨思 实习生 李方) 中国核电之父欧阳予揭秘真实核电:究竟安不安全 欧阳予院士分析说,在这次日本大 地震 中, 福岛核电站的管道、设备受到强烈地震而断裂、破坏,致使给水送不进反应堆。再加上应急柴油机发电的供油管线也被海啸破坏,致使应急安全注射水的水泵断电而 不能运转,安全注射水注不进反应堆。反应堆堆芯燃料棒失掉冷却而烧坏,乃至熔化,从而发生严重事故。蒸汽管道破裂又使放射性核素碘-131和铯-137等 泄露出去。而堆芯中密封核燃料的锆包壳管,在温度超过400°C后产生锆-水反应,放出大量氢气,氢气泄漏到环境中燃烧,发生化学爆炸,致使某些厂房倒塌。 看来地震本身还是对设备产生的破坏!继续跟踪。
个人分类: RnR|6901 次阅读|0 个评论
统计学是工具更是方法
montec007 2011-3-1 22:31
对孙学军老师博文《不要迷恋统计学》的一点补充:统计学不但是工具,更是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分为归纳和演绎,统计学几乎是归纳法的全部内容。 经验科学(Empirical Sciences)的主要特点就是从噪音中寻找真谛,因此,统计学不是一种“迫不得已的工具”,而是科学研究的必需,它具体体现在假设检验上。任何一项科学试验都是建立在假设(是Hypothesis,而不是assumptions)的基础上,试验的主要目的就是证伪(falsify)这个假设——这也是波普尔科学哲学的核心思想。 近代历史德国人雄于思辨,成就了许多哲学大家;英国人强于观察和归纳,成就了日不落帝国的几百年辉煌;现代中国呢,似乎陷于工具中不可自拔,所以高铁、机场、政府房、核电站、风电场都在盲目疯狂地兴建。 God does not only play dice, but play in the dark.
个人分类: 研究方法|3099 次阅读|0 个评论
回答:镜子,评评这个:新核电技术:30年后核电站啥样
liwei999 2011-2-28 16:08
相当合理的思考。迄今不能实施的主要原因是军事利用的优先设计。 作者: mirror 日期: 02/26/2011 13:09:08 固体的炉芯设计本身,在工程设计上并不 合理。但是为了提取核弹头的原料,选择了这样的设计。今天,“钍-铀核燃料被国际公认为不适合发展核武器”反被认为是优点,可见几十年前人们思考的缺陷。 应该“感谢”拉登的恐怖主义。因为他让人们认识到了如果核武器为恐怖份子持有,要比敌国的核攻击更为可怕。 如果能成功,徐先生当个院士是绰绰有余了,也能解决中国的能源问题。但是核垃圾的问题依然存在。核废料如何处理、管理的问题有很多课题。 对比传统燃料与核燃料,会发现一个有趣的“对称”:传统燃料是原料集中(密度高),排放是自然扩散。而核燃料的原料是分散(低浓度),“排放”则是高浓度。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217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核电站汽水分离再热器(MSR)的国产化
heshang11 2011-1-21 15:35
历史进入了21世纪,人类采用安全、经济、清洁的能源已成为大势所趋。适度发展核电,是我国政府的能源发展战略。目前国内已经运行和在建的核电机组已达11台,我国的核电正在向着国产化方向迈进。 1 哈锅核电开发历程回顾 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哈锅)承制核设备,已有几十年的历史。60年代,清华大学“114”核反应堆工程中的压力壳、稳压器,中国第一套提炼重水装置IA、IB增湿塔等7台设备以及提炼重水用的不锈钢管道,“820”容器,中国第一台核潜艇用汽水分离器等都是由哈锅制造。80年代,哈锅又与清华大学核能院共同研制了5MW核低温供热堆中的压力壳、安全壳、主换热器、屏蔽筒、堆内构件等。90年代,哈锅与清华大学再度联手合作,完成了200MW低温供热堆压力壳、安全壳等主设备的施工图设计、工程标准修订;90年代后期,又成功地为秦山二期核电站提供600MW辅助给水系统除氧器。面对中国的核电事业,哈锅对于继续承制核设备早已拟定了目标,哈锅抓住了国外几家大核电公司在中国频繁活动、并多次来哈锅调研及洽谈之机,及时地把自己推向了竞争的舞台。哈锅为了承制核产品,曾在软件、硬件方面做了多手准备。 近年来,哈锅以5MW核低温供热堆为起步,先后取得压水堆核电厂承压设备、200MW低温核供热堆核承压设备等的制造许可证,并邀请国内外20多位专家对内搞核电技术及质保培训。同时,与国外核电公司进行技术交流,逐步完善了核电质保体系,培养储备了一大批熟悉并能运用法规及标准的专业技术人才。经过“七五”、“八五”技术改造,哈锅已基本具备了生产百万千瓦级核电主设备的能力。正是有了这些雄厚的实力,使哈锅面对核产品生产胸有成竹。在获准有关方面的资格评定之后,毅然承揽了广东岭澳核电站百万千万级汽水分离再热器(MSR)的制造任务。 2 MSR产品的特点 1000MW级核电汽水分离再热器是广东岭澳核电站一项大型设备。岭澳核电站的常规岛部分由GEC-阿尔斯通(ALSTOM)公司总承包,哈锅制造其中的4台MSR设备,这是核电站二回路“四器一冷”中最关键的一台组合式大型容器,并列入“九五”国家重点科研课题。在压水堆核电站中,蒸汽发生器产生的蒸汽是饱和蒸汽,进入汽轮机高压缸做功后,如果不采取措施,低压缸末级的排汽湿度将达到24左右,这将严重影响汽轮机的安全运行,是绝对不允许的。因此核电机组在高压缸与低压缸之间都设置了汽水分离再热器,以便减少对低压汽缸叶片的大面积腐蚀,同时增加低压汽缸的出力。 岭澳核电站电功率为1000MW等级,核电汽轮机配置两台卧式半容量(50)的MSR,分别布置在汽轮机运转的两侧,称为A型、B型。岭澳核电站为两套机组,共配置4台MSR。MSR是一内部结构复杂的大型复合卧式容器,采用一体化结构。主要由外壳、防腐壳、换热器管束、分离器、支撑框架、包壳、热壳等部件组成。容器外径为5.41m,长24.30m,宽6.374m,高6.5m,重达342t。 MSR的设计、制造是以英国的BS5500为其基础标准,以设备技术规格书为龙头,由此涉及到英国标准(BS),欧洲标准(EN)及GEC-ALSTOM的工程标准,形成了MSR繁杂的标准体系。 MSR图纸中采用BS及EN标准系列材料。其中有碳锰钢、奥氏体不锈钢、铁素体不锈钢及镍-铬-铁合金等,而我公司以往所接触的金属材料均为国标及ASME标准系列的材料。由于MSR结构复杂,适用标准及采用的材料均是全新的,因此给技术准备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难度。哈锅从1994年12月开始,就积极与法国阿尔斯通公司、岭澳业主(LANPC)进行了该项目的前期接触,随后针对MSR产品的技术特点,在厂房设备能力、工艺可行性、质量保证等诸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准备工作。双方历经长达一年左右的时间进行了技术及商务谈判,在1997年9月26日正式签订了合同,并于1998年3月17日续签了最后一台MSR两个换热器管束的合同。我公司共承担了4台MSR的主壳体及内部构件(主要部件为防腐壳、热壳、包壳、管束支撑架等),以及最后一台中的两个换热器管束的制造任务。 3 图纸和技术条件转化是MSR国产化的龙头 由于MSR的结构复杂性及标准规范的特殊性,我们从1996年8月份就开始着手消化图纸的工作。在理解ASLTOM大量图纸的基础上,特别注意21个部件的装配尺寸、连接尺寸关系,吃透设计意图。重点在于:汽水分离再热器的一体化布置;防腐壳衬里的装配结构;热壳、包壳的连接结构及对热膨账的考虑;膨胀节贯穿件的装配结构;换热器管束的纵向倾斜布置以及限流器的配置,有利于凝结水的流动。 ALSTOM的图纸没有对成型公差、尺寸公差作出明确规定,我们通过与ALSTOM公司进行探讨,最后达成共识,执行ISO标准。我们在结构分析的基础上,打破了原封闭的尺寸链。ALSTOM的技术要求分为三个层次:BS5500、ALSTOM工程标准、LANPC的补充规定。经过分析取舍,融会贯通,最终落实到图纸中。经过图纸的转化,解决了视图关系、编号制度、技术要求和必要的因工艺需要结构上的变动,达到真实地反映产品结构,并将有关的制造、检验、验收的技术条件反映到厂化图纸中,以便在工艺、检查、试验、质量计划中予以贯彻,从而满足产品性能的要求。 MSR所应用的技术标准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以英国的BS5500《非受火熔焊压力容器规范》作为基础标准,并以《汽水分离再热器设备规格书》为龙头,由此涉及到第二层次的阿尔斯通公司工程标准,英国标准(BS)、欧洲标准(EN)、国际标准(ISO),并由此牵扯出更为具体、数量更多的第三层次BS、EN、ISO等辅助标准。EN标准是一个完全独立的标准体系,其标准的组成、标准的编排结构、标准的内容与ASME标准有很大的不同。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技术标准体系,该标准体系既涉及到各成员国的标准,又涉及到一些国际标准。EN标准所包含的技术标准比较庞大繁杂,而对于每一单独的技术规范,内容又比较抽象,对有些条文其涵义不太容易理解。因此,要真正应用学好EN标准,除了对每一条文要充分理解外,还必须注意各个标准之间的联系,找出标准之间的规律性。 通过转化,我们共编译了经ALSTOM批准用于指导MSR的工艺、检查、验收方面的技术文件180个。MSR共21个部件,已对其中19个部件实现了厂化设计,共完成8500多张A4的中英文对照图纸。MSR所涉及的技术条件总共为156份,按文件控制程序,标准部门按专业分类,等效采用或按合同规定的最新有效版本进行厂化、并等效转化为在本公司内执行的企业标准。我们共转化了78份通用的技术条件。 4 切实可行的工艺试验和研究是MSR国产化的基础 在充分利用我公司多年来生产与MSR相近产品的经验、发掘现有设备的潜力、完成必要技术改造的同时,认真做好投产前的工艺试验和技术难关的攻关是MSR国产化的物质基础。我们先后完成了14项工艺技术难点研究和工艺技术攻关,其中包括:17000mm超长钢板,高精度U V坡口的加工攻关;利用现有几台设备完成了超长板焊接坡口的加工;φ5.4m大直径薄壁封头焊接U V型坡口机械加工工艺;以主壳体材料为代表,实现焊接材料国产化及其工艺评定;主壳体和内件制造工艺难点攻关等。经过这些工艺技术研究和攻关,使我们较好地掌握了1000MW级MSR制造的重要工艺过程。 5 核质保体系的有效运转是MSR国产化的保证 为保证质保体系的有效运作,我们从教育抓起。MSR合同签订后,在全厂范围进行了核质量、核安全的教育,使核安全文化渗透到所有产品领域。结合重点工序选送工程技术人员和优秀的生产骨干出国培训,请中国核工业无损检测中心对哈锅无损检测人员进行了培训和考核。经过资格鉴定、理论考核和实际考试,有45人取得了核电II级资格证书。 MSR的焊接技能评定是根据欧洲标准EN287-1的规定进行的。采用欧洲标准评定焊工资格在我公司还是首次。公司拨专项费用对61名焊工/焊接操作工189项进行焊接技能培训和焊接技能评定,全部通过了EN287-1的焊接技能要求,同时焊接资格得到ALSTOM和第三方的确认,为公司生产MSR产品培养了一批符合欧洲标准要求的优秀焊工。 为确保工程质量,针对MSR产品成立了由全面质量管理办公室等组成的"首控组",对首件工序质量实行严格控制。质量计划中的停留点、见证点及时通知业主和第三方进行联合检查,并在检验报告上签字认可。一旦发现不符合产品,及时开出不符合项报告(NCR)连同处理意见、整改措施报ALSTOM,并在实物上贴标签加以隔离。由于认真贯彻质保体系,加强质量管理,2号机部件的生产中比1号机NCR减少了70。 6 MSR国产化进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关于厂化设计问题,岭澳业主曾提出过质疑,谁来负这个责任?尽管在合同中设计责任由阿尔斯通负责,但实际投产的是哈锅转化后的图纸及技术条件,阿尔斯通应该复查厂化图纸,但这项工作始终没有进行,实质上是哈锅在负此责任。这就提醒我们在今后的涉外工程谈判中应加以明确,或者对来图提出有关要求。 尽管如此,对于首台研制的大型核电项目,厂化设计是非常必要的,并适合于目前国内企业生产状况。图纸及技术条件的厂化,只是为研制首台百万千瓦级的MSR提供最基本的技术文件,以便工艺、检查、质保等部门更好地开展工作,体现设计为龙头的作用。实践证明,厂化设计推动了MSR的研制工作,并满足了生产进度的要求。在实现设备制造国产化对外合作时,应力争索取更多的设计资料。在技术洽谈中我们一谈到有关设备的机械强度计算及性能计算问题,阿尔斯通公司避而不答,声称超出了与哈锅合同的范围。但我们深知,厂化设计与掌握真正的MSR设计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我们希望通过依托工程,国家统一管理引进技术,使得国内有关设计院及厂家达到技术共享,以便更好地实现设计的自主化。 核设备的结构强度设计与制造是不可分割的。纵观ASME、RCC-M等国外规范体系,核设备的单元设计与制造是不可分割的,而我国目前是设计院包揽了系统及单元设备的设计。这势必给管理、接口、工艺可行性、制造中的生产服务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现在国内主要厂家已取得了ASMEU、U2,有的正在筹备取得N证,已具有压力容器的结构强度分析设计能力,而工厂所持有的均为制造许可证。如何理顺这种关系,建议厂家与设计院联合设计;或者都承担设计,互为验证,这也是核电质保所要求的。这将对调动厂家的积极性、尽快掌握核电技术、提高核电设备国产化率以及与国外先进技术接轨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2)关于国产化制造范围。我们认为必须在现有装备能力、制造技术水平基本具备的情况下,积极力争扩大国产化范围,使国产化的设备技术含量有所提高。在MSR的最后一台上,我们积极与业主配合,争取到了两台换热器管束的制造,使制造国产化率达到95以上。 MSR所用材料全部是法国来料加工,在下个项目上,应努力扩大设备原材料国产化范围。因常规岛容器及换热器类设备,国外一般也是采用常规的压力容器设计制造规范(如MSR为BS5500),因此主体材料尽可能用国内的材料替代,如16MnR、20g等,可以省去进口环节,并方便国内焊材的匹配。根据国家适度发展核电的方针,近期不可能大力发展核电。只为研制核电设备,需要上大的技改技措项目,必须慎重考虑。应由国家统一协调,充分发挥各地区现有的优势,共同推进核电设备制造国产化进程。 (3)关于项目管理。项目管理处负责生产准备、计划编制,并检查计划完成情况。针对核电产品的特殊性,公司专门成立了核电办。这是我公司核电项目技术引进消化的大本营,是核电信息的处理中心,是"技术 管理"的单位。全面负责公司核电项目的内、外接口工作,对外代表公司,对内转递函电,落实执行情况,建立工作档案,做到有据可查。并从技术角度辅以项目管理,这样恰当的结合,对于国产化的首次实践是非常必要的。编制并实行MSR项目的内外接口程序,对提高管理水平,并与国际标准接轨均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为了组织生产和解决各类技术问题,应实施周例会制度。每次会先落实上次会议确定的决议,对决议进行考核;同时,对本周生产中遇到的各类技术、质量问题进行布置。哈锅同ALSTOM公司、业主方、第三方每月定期召开一次进度协调会,在会上各方就生产进度、质量问题及其他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讨论和研究,使MSR的每一阶段生产都能按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 (4)关于核电设备国产化的分包价格。在分包产品价格谈判中,外商惯用手法是利用中国厂商相互压价,从而达到其低价采购之目的,因而存在着普遍偏低的问题。希望有关部门研究并解决这一问题,以便使分包产品价格能维持在一个较为合理的水平上。 (5)关于核安全文化。我们深深体会到,经过MSR研制,核安全文化的渗透、影响、扩大乃至形成,到最后扎根于我们从事核电员工的脑海中是最重要的。由于大型核电项目在我公司尚属首次,并且技术含量很高、质量管理水平要求严格,一切活动必须按图纸、标准、规范、计划、规程、细则等文件执行;做到凡事有人负责、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据可查,并严格记录。每个人都建立核质量的自觉性,增强核安全意识,一切工作的质量都与核安全密切相关,树立了"核安全第一"的思想,核安全意识深入人心。 我公司近10多年来,积极开发核电、核供热以及其它核试验堆设备。特别是在4年多MSR国产化过程中,从ALSTOM公司和业主方在技术和管理上学习到许多先进的经验,建立了一套完善的适合核电设备研制的组织机构,从技术、生产、管理、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水平都上了一个新台阶,培养出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的核电人才队伍,为进一步承制核电产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尽管我们已做了一些工作,但涉足的只是大核电的常规岛产品,我们还刚刚起步,经验不足。我们希望认真学习和借鉴兄弟厂的核电国产化成功经验,促进我们的工作,联合起来共同为我国核电发展做出贡献。哈锅今后的核电开发思路:走"从外向内,以民养核,从小到大,跨越发展"--即近期制造核岛主系统外围(包括低温核供热堆等)设备、常规岛设备及民用的类似设备,最后争取制造核岛主设备之目的。
个人分类: 未分类|281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南阳要建核电站了,是福是祸?
热度 4 seawan 2010-7-15 17:51
家乡南阳要建核电站了,作为一个没有多少远见的草民,不能高屋建瓴的认识其长远利弊,仅仅转贴一篇有些牢骚的文章来看看。原文如下: ======================================================= 先来点背景知识: 1986 年4月25日,4号反应器预定关闭以作定期维修。并决定在这场合作为测试反应堆的涡轮发电机能力的机会,在电力损失情形下发充足的电供给反应堆的安全系统 动力(特别是水泵)。像切尔诺贝利,反应堆有一对柴油发电器可利用作为待命,但并不能瞬间地起动反应堆将因此被使用转动涡轮,到时涡轮会从反应堆分离和 在自己的惯性之下力量转动,而测试的目标是确定当发电器起动时,涡轮是否在减少阶段能充足地供给泵浦动力。测试早先在其它单位执行成功(所有安全供应起 动)而结果是失败的(那是涡轮产生了不足的力量在减少阶段供给泵浦动力),但另外的改进提示了对其它测试的需要。   为了在更安全、更低功率地 进行测试,切尔诺贝利4号反应器的能量输出从正常功率的3.2千兆瓦特减少至700百万瓦特。但是,由于实验开始的延迟时,反应堆控制员太快地减低能量水 平,实际功率输出落到只30百万瓦特。结果,中子吸引而成的裂变产品氙-135增加了(这产品典型地在更大的功率情况下,在一台反应堆中消耗)。力量下落 的标度虽是接近由安全章程允许的最大限制,但员工组的管理者选择不关闭反应堆并继续实验。后来,实验决定抄捷径和只上升功率输出到200 百万瓦特。为了克服剩余氙-135的中子吸收,远多于安全章程数量的控制棒由反应堆拔出。在4月26日上午1点05分,作为实验一部分,被涡轮发电机推动 的水泵起动了;水的流量由于这行动而超出了安全章程的指定。水流量在上午1点19分增加了因为水也会吸收中子,在水流量的进一步增加需要手工撤除控制 棒,导致一个极不稳定和危险操作条件。   上午1点23分04秒,实验开始了。反应堆的不稳定状态在控制板没有显示任何情况,并且看起来所有反 应堆员工并未充分地意识到危险。水泵的电力关闭了,并且被涡轮发电机的惯性推动,水流的速度减低了。涡轮从反应堆分离,反应器核心的蒸汽水平增加。因为冷 却剂被加热,个别的蒸汽在冷却剂管道形成。在切尔诺贝利的RBMK石墨缓和反应器的特殊设计有一个高正面空系数,意味著在没有水时的中子吸收的作用使反应 堆的力量迅速地增加,并且在这种情况下,反应堆操作变得逐渐变得不稳定和更加危险。上午1点23分40秒操作员按下了命令紧急停堆的AZ-5(迅速 紧急防御5)按钮所有控制棒的充分的插入,包括之前不小心地拿走的控制棒。这是否作为紧急措施,或只是简单地在实验完成时作为关闭反应堆定期方法,并 不清楚(反应堆预定被关闭作为定期维修)。这通常意味著紧急停堆的命令是因为意想不到的迅速力量增量的一个反应。另一方面,总工程师 AnatolyDyatlov,在事故时身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他写在他的书上:   在1点23分40秒,集中化控制系统之前没有登记 能辩解紧急停堆的任何参量变动。依照陈述委任会集和分析很多材料,在它的报告,没确定原因为什么命令了紧急停堆。并没有需要寻找原因。反应堆简单地在 实验完成时被关闭。   由于控制棒插入机制(18至20秒的慢速完成),棒的空心部份和冷却剂的临时移位,逃走导致反应率增加。增加的能量产 品导致了控制棒管道的变形。棒在被插入以后被卡住,只能进入管道的三分之一,因此无法停止反应。在1点23分47秒,反应堆产量急升至大约30 千兆瓦特,是十倍正常操作的产品。燃料棒开始熔化而蒸汽压力迅速地增加,导致一场大蒸汽爆炸,使反应器顶部移位和受破坏,冷却剂管道爆裂并在屋顶炸开一个 洞。为了减少费用,和它的体积太大,反应堆以单一保护层方式兴建。这令放射性污染物在主要压力容器发生蒸汽爆炸而破裂之后进入了大气。在一部分的屋顶炸毁 了之后,氧气流入---与极端高温的反应堆燃料和石墨慢化剂被结合引起了石墨火。这火灾令放射性物质扩散和污染更广的区域。   由于目击者的 报告和站内纪录不一致,有一些争论认为确实的事件是发生在当地时间1点22分30。最后共同同意的版本被描述在上面。根据这种理论,第一次爆炸发生了在大 约1点23分47秒,操作员在七秒以后命令了紧急停堆。   事故共造成31名工作人员死亡,数千人受到强核辐射,数万人撤离。对环境 的破坏无法估量。 直到今天,切尔诺贝利核电站还存有100公斤钚,每一毫克钚就足以使人丧命,钚的半衰期是24万5000年,这对于人类而言其实就是永 远。在86年事故后的处理中,苏联采用建造石棺的方式用钢筋混凝土将核电站整体罩住,当时石棺的设计寿命是30年。而今,石棺已出现了明显老 化,现在的乌克兰又缺乏经费,致使新石棺的建造时间晚了10年,用现在的科技,相信能够最大程度地降低新石棺安装时的风险。从整体上说,此次事故 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及影响是永久性的,也值得所有人永远对其关注。 再来点严肃的分析 从技术角度来 讲,核电站的选址要求非常高。根据国际上通行的关于核电站选址的技术经济、安全、环境和社会四原则,要求厂址深部必须没有断裂带通过,而且要求核电站数千 米范围内没有活动断裂,厂址100千米海域、50千米内陆,历史上没有发生过6级以上地震,厂址区600年来也没有发生6级地震的构造背景。从核安全的角 度来看,核电站选址必须考虑到公众和环境免受放射性事故释放所引起的过量辐射影响,同时要考虑到突发的自然事件或人为事件对核电厂的影响,所以,核电站必 须选在人口密度低,易隔离的地区。另外,核电站在运行过程中要产生巨大热量,所以核电站的选址必须靠近水源,最好是靠海,这也是大型核电站都建在海边的一 个重要原因,并且靠海还可以解决大件设备运输问题。从上述要求来看,内陆地区根本不具备核电建设条件,因为内陆地区的水源全部为淡水,并且几乎所有的大江 大河都直接向沿途周边城市供应生活用水,在这种情况下建设核电站,一旦发生核泄漏事故,其后果不堪设想。 虽然政府在报纸和电视上大张旗鼓地宣传, 核电如何安全技术如何成熟,能提高一个地方的经济收入,但核电真的像他们所说的那样吗?不错,核能发电的确有很多优点,比如原料少、污染少等。但是其安全 性一直饱受质疑。或许单从技术上讲,核电站安全是有保障的,但是这些安全措施也都是建立在核电站操作人员严格、严密的安全操作规程上的。国家发展核电事 业,作为一种战略选择,毋庸质疑,但是关于核电站的选址还是应该更加慎重一些。所谓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务求能够做到效益最大而风险又最小。原则上,核电 站不应建在人口密集处或水源地附近。可是河南南阳的核电项目,其选址的合理性实在让人怀疑: 南阳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地级市,人口密集,而南阳核电厂 选址在鸭河口,厂址距南召县人政府驻地城关镇只有21公里,距南阳市市政府驻地也只有30公里。南阳属于盆地,三面环山,核污染辐射沾染不易消散,将集中 污染,届时不仅南阳、襄樊受害,中国中部-承南接北,东引西进的节点将面临灭顶之灾。南阳是南水北调的源头,鸭河口是南水北调河南的沿线城市的用水地,南 阳、平顶山、周口、驻马店、许昌、商丘、开封、郑州、安阳、新乡、鹤壁、濮阳等市都有引水受水管道河北、北京、天津沿线中小城市也要受水,选址鸭河口是白 河和汉江的源头,汉江是长江中游最大支流,流经南召以南的广大南阳县市,流入湖北襄樊经武汉、上海最终入大海。一旦发生事故,其影响范围将非常大,而且会 贻害五十亿万年之久。 一位大学同学的家在桂林,记得前些年应多次邀请去探望同学,谈到桂林市的经济时,做过桂林市委书记的同学的爸爸,曾跟我聊过 几句颇耐人寻味的话,至今记忆犹新,他说为了保护桂林的环境,我们坚决不发展工业,尤其是污染型工业,我们就以旅游业为主要财政收入,所以我们这里的环 境永远都非常适合人居住,令中外游人向往......。 南阳的自然环境虽比不了桂林,但我们这里四季分明,水甜地肥,冬不冷夏不热,是最适宜人 居住的地方。更何况月是故乡明,从小生于斯长于斯,积累了无比深厚母亲与孩子般血肉相连的感情,所以憎恨任何影响她健康的毒瘤和隐患出现。我们南阳如此密 集的人口,距电站30公里如此近的距离符合建站的条件吗?难道因为我们人贱地远,他们就可以指鹿为马,篡改人口数量,随意摆布,任人宰割了吗?即使是符合 了所有的条件,就百利而无一害了吗?科技高度发展的德国,为什么宁可高价向别的国家买电也要强行关闭所有的核电站?这不就说明了问题症结所在吗?为什么我 们的政府却要因为贫穷想发展经济,就做出这样类似杀鸡取卵、遗害万年、目光短浅的决定呢? 如果说地震是天灾的话,我只能说核电就是人祸!我含泪呼 吁南阳的父老乡亲和天下有良知的同胞们,都来奉劝我南阳的官老爷们,不要让他们为了自己几年的官位和政绩使方圆百里生灵涂炭,轻易就毁掉这一方古老而美丽 的清净水土,还有我南阳1096万百姓赖以生息繁衍的家园!! 最后来点幽默的     南阳好啊,要修核电厂了,鸭河水库就是给核电厂做冷却水用的,反正这是南阳市政 供水的来源,一点也不浪费,符合循环经济;          发出来的电主要是供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用的,体现出南阳人的慷慨,看看宜昌 人,自己守着三峡还缺电就大呼小叫,难道不懂得舍己为人吗?要是我们南阳人,就会明白舍小家为大家的道理,我们用不电没关系,可不能让北京、上海没有电;           看上海人多小家子气,自己缺电又靠海边,那么多水都不建核电站,难道平均文化程度比南阳人高很多的上海人不知道核电站没有危害吗? 真是瞧不起上海人,还是我们南阳人更懂得科学道理;          甚至于在国际上来说,我们南阳人还是更有勇气的,别的国家都停止建核 电站了,有的国家甚至已经制定了核电站关闭的计划表,唯有我们南阳人英勇无畏,热情洋溢地欢迎核电站的到来。          虽然核电站 所用的技术、设备南阳造不了,主要是为拉动其他地方经济服务,我们南阳受益很小,但是现在经济危机,大家日子都不好过,我们南阳人勇于造福邻居,这显示了 我们南阳人多么高尚的美德啊!          再说核电站建成后,能够增加不少税收。至于这些税收用到哪里去了,老百姓多半是没有份的。 不过能够让南阳的公仆们多多地出去考察,国内国外考察个遍,引进外面的先进经验也算是值了,至于这些先进经验有什么用,那是另外一回事。           现在南阳的政府大楼太差了,人家郑州一个区政府的大楼就把咱全南阳的政府大楼全比下去了。以后靠这些税收可以把南阳的政府大楼建的更漂亮、气派些, 超过什么白宫、白金汉宫,以后谁还敢说南阳不如别的地方发达,不信咱们比比政府大楼?          再把政府的公务用车全换成宝马、奔 驰,这些车型都是进了政府采购目录了,一点也不算超标准。这样一来,开会时,南阳的干部一水的宝马、奔驰,南阳人脸上多有光彩啊           上级来人了,可以高标准招待,花再多的招待费也无所谓,否则怎么显示南阳人之热情好客?               这样七算 八算,好像增加那点税收还不够,没关系,你们来吧,在南阳多修点核电站,反正已经有一个了,再二期、三期、N期地往下建吧,核电站又清洁又环保,就算把南 阳到处建成核电站又能怎样? 还有更幽默的: 人大代表,能否建议把核电站建 在北京 、上海等大城市? 中午在餐厅吃饭时,朋友说道电力问题时,纷纷向我贺喜,说是我老家南 阳要建核电电站了,那可是功在当今,利在千秋的事情,很多地市都在竞争,最后南阳胜出了。在经济下滑时期,这一项目对当地的经济拉动将会产 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听了朋友们的话,我专门上网查了一下 资料,才知道2008年5月15日河南省核电项目前期工作组已经发布了《河南南阳核电厂一期工程信息公告》一号公告,认为南阳富水、近煤、临网、靠路,发 展核电这一新型能源的条件十分优越。决定2011年河南南阳核电一期工程动工。南阳核电站规划4到8台机组,每台机组 100万千瓦。每台需要投资140亿元,总投资将超过500亿元。建设工期长达5年,按照建成后每年400亿千瓦时的发电量计算,每年可实现销售收入 200亿元,实现利税26亿元。 建立核电站最牵动众人 神经的是核泄漏。河南省核电项目的研究员称,核技术不断更新,几百亿元投资中大部分又是用在安全防护上,早就堵死了核电站出事故的可能性。目前建设的核电 站都是压水堆式,非常安全。即使飞机撞上去,里面的核反应堆也会安然无恙。原子核是辐射很小,在距反应堆500米处,人们每天所受的放射性剂量,相当于 看一个小时的电视。核电站排出的水亦不会对人造成伤害。尤其是低放射性废液被稀释后,浓度也符合《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不会造成污染。 我不是专业人士,但是我绝对相信政府部门发布的公告上的数据一定科 学,专家的解释一定合理。我认为核电站这么好的项目不应该放在乡野山村,应该放在最需要的首都北京或是上海、重庆等人口众多、企业密集的大中型城市。理由 有三: 其一,有利于缓解北京等大中城市用电紧张局面。据 媒体报道,北京市年耗电量近500亿千瓦时,尤其是夏季用电高峰期,连续几年缺口100万千瓦以上。北京如此,其他大中型城市估计也面临着这样用电紧张的 局面。在这些大中型城市建立核电站,不仅改善电力资源紧张的,还将减少电力输送成本,降低企业和居民的用电资金。 其二,有利于北京等大中城市的环境保护。资料显示,北京市的大气污染不 但直接来自燃煤、机动车、扬尘、工业污染排放等,污染物在大气中还将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使北京的大气污染呈现出复合型污染特征。而核燃料具有许多优点, 如体积小而能量大。专家说一座100万千瓦的大型烧煤电站,每年需原煤300~400万吨,运这些煤需要2760列火车,相当于每天8列火车,还要运走 4000万吨灰渣。如果建立核电站,不需要运煤、运煤灰,这样就减少了空气中的浮沉,有利于环境保护。 其三,有利于缓解北京用水紧张局面。以北京为例,北京市用水紧张的状况 人所共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北京周边省市的水田改旱田,甚至启动了繁浩的南水北调工程。如果北京建立核电站,可以从天津的渤海湾直接取水,在被放射性废 液被稀释后,直接饮用,极少了净化海水的费用,又解决了北京的饮用水问题。 或许,北京等大中型城市建立核电站的好处远不止我所理解的这些。因此,好钢一定要用到刀刃上。我想对于这样既安全,又环保,既 节约能源,北京等大中型城市又急需的项目,两会代表一定要提出来,请党和政府认真考虑,尽快上马。对于南阳这样偏远的地市来说,一定要以放宽心胸,以大局 为重,切不可为了一时之利,一己之私,阻碍了北京等大中城市的持续发展,的和谐发展。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143 次阅读|11 个评论
核电站安全吗?
songshuhui 2010-7-4 23:47
小蓟夏静好 发表于 2010-06-30 13:45 1997年的一部纪录片《前线》里,请很多公民写下了他们从核能联想到的东西。他们的答案是:灾难、烦恼、厌恶、危险,以及辐射。然而,时光无法倒流,上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E=mc2,之后由这个简洁公式所揭示的原子中的巨大能量逐渐变成了现实。1942年12月2日15点20分,在芝加哥大学西操场上,物理学家费米启动了世界上第一座可控原子反应堆。1954年6月27日,前苏联在奥布宁斯克建成世界第一座电功率5MW试验电厂。1957年,美国建成电功率为90MW的西平港原型核电厂。不管人类是否愿意,有没有做好准备,清洁的、绿色的,让人欢喜又让人忧的核能登场了。 其实,核能虽然看上去很高科技,却并不神秘,《辛普森的一家》中,辛普森便是一位核安全检查员。这位世界上最著名的核安全检查员曾说:仁慈而万能的上帝,感谢你赐予我们核能世界上最清洁的能源,仅次于太阳能。当然了,太阳能只是那些自以为是的家伙痴人说梦罢了。阿门! 核电站会像原子弹那样爆炸吗? 提到核能,避不开的一个物理概念是链式反应。某些原子核可以分裂,并产生巨大的能量,即所谓的核裂变。比如铀235(铀同位素中的一种),只需要用一个中子轻柔地打它一下,它就可以发生分裂,分裂成两个或多个原子核,产生巨大能量。除此外,本次分裂还会再产生更多个中子,比如两个,这两个中子如果打到了附近的两个铀核,这两个铀核会继续分裂并产生4个中子,接着是8、16、32产生成级数增加的中子和相应的伴随有大量能量释放的核裂变这就是链式反应。 链式反应一经触发,势不可挡。百万分之一秒内,中子倍增的过程可以发生81次,引起2后面跟24个零那么多的铀核发生分裂。这个数目刚好是在广岛爆炸的那颗原子弹中发生分裂的铀核数目,在那个百万分之一秒中,被释放的能量相当于1300吨TNT。 核弹通过中子的倍增使得整个裂变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生,但核电厂的反应堆则刚好相反。在反应堆中只有持续的链式反应,而没有倍增过程在反应堆中,裂变释放2或3个中子,但平均只有一个中子会打击某个核,触发一次新的裂变,所以反应不会加速。能量以不变的速率释放出来,将水加热,产生蒸汽;蒸汽驱动汽轮机,汽轮机驱动发电机,产生电能除了燃料不同,核电厂做的事情跟火力发电厂也差不了许多。 那么,如果反应堆的链式反应失控,会发生什么事情?每个核反应堆难道不就是一颗随时可能爆炸的核弹吗?我们是不是在靠反应堆操作者的警惕来避免那种爆炸呢? 而事实上,核反应堆是不可能像原子弹那样爆炸的。这个结论的原因很简单:核反应堆的燃料铀不纯,它们没有能力产生原子弹式的爆炸。 虽然核弹和核反应堆都是以铀为原料,但两者对纯度的要求完全不同,从地下挖出来的天然铀含99.3%的铀238和只有0.7%的铀235,而只有后者是能够发生链式反应的铀。生产核弹时,你需要付出昂贵的代价去除杂质铀238,要求铀235的纯度在90%以上,而反应堆中一般只需要稍微3%左右提纯的铀,正如烈度白酒可以点燃,啤酒却不能点燃的道理一样,反应堆即使失控,也不会像原子弹那样爆炸。 核电厂比几乎所有的工业都要安全 核泄漏事故是核电厂的噩梦。 现代的压水堆核电厂的反应堆中,有很完善的措施保证放射性物质不会外泄。核反应发生在一个锆合金的包壳内,锆合金外面流动着一回路的冷却水,因为这些水几乎直接跟核反应的核心部分接触,有一定放射性,我们并不利用这些水直接发电。在蒸汽发生器中,直接接触反应核心的一回路水与二回路水发生热交换,产生蒸汽,推动汽轮机发电。在发电机内做完工的蒸汽被外界冷的海水冷却成水。 而根据官方消息:5月23日,大亚湾核电站二号机组监测发现一回路放射性水平异常上升初步判断有一根燃料棒的包壳可能存在微小裂缝。显然,这种情况下,核泄漏还没有发生。因为,在设计上,一回路的冷却水与外界完全隔离,且一回路与燃料之外还有还有个钢筋混凝土的安全壳。 资料显示,在这些安全屏障的保护下,发生严重的核事故的几率极低,从概率上来讲,一个反应堆大约运行100000个年才可能有一次,而新建的第三代机组发生频率还要低。 不发生事故的情况下,核电厂附近的日常辐射有多少?根据一位核电厂内部人士介绍,电厂员工平均每年接受的来自核电机组的辐射量比环境本底辐射小得多;而周围居民接受的来自核电厂的辐射更是微乎其微,一般每年在0. 01毫希沃特以下,相当于每年增加了5天的环境本底外照射。 而当问到在华东某核电厂工作的一位年轻人:有没有安全感?他回答:这个问题对于我这样专业的人员来说可以不用问。在他的观念里:你要知道目前全世界目前共有400多个核电机组,平均每个机组运行了30年,所有核电厂的工作人员是以万计,周围的公众是以千万计的,他们由于核电厂的运行而增加的风险是微乎其微的。核电厂比几乎所有的工业都要安全。核电厂周围的辐射量,甚至比一般的火电厂要小的多。而另一位专研核能的专家则指出,除了核废料的处理尚是个小麻烦,现代的核电站几乎不用担心安全性问题。 我们为什么怕? 我们害怕放射性,去年的7月,在河南杞县的居民曾因为谣传中的钴-60爆炸而纷纷逃离(参见本刊*期《逃离杞县》)。很显然,这次大亚湾核电站的微小泄露风波,又刚好触动了我们敏感的神经。 对放射性的恐慌并非中国独有,也许,它是一种人类的共性,人类害怕未知,且天性对负面信息更敏感,这也就注定了,我们面对放射性时的恐慌。加州伯克利大学的物理学教授穆勒曾在一本书中指出:这也许是荣格说过的种族记忆的新例子我们害怕看不见的危险,最初也许只是怕那些潜伏的捕食者或敌人。 那么,如何消除公众这种恐慌呢?一篇对法国核安全局核安全局副局长采访的旧文中说,法国的核安全局每年都要发表一次长达400多页的年报,披露各种情况,包括核设施检查中发现的隐患。仅在2004年年报中就披露了核电站存在的100项安全隐患,其中,很多隐患都是安全级别很低的,并且很快就可以到解决的。他们还会经常举行新闻发布会,与媒体沟通,向社会释疑。 在法国以及世界核电界,已经建立起了一种核电厂特有的企业文化无论哪个环节、哪个人出何种程度的安全事故,绝不追究责任,而是鼓励及时报告,再由管理者向政府主管部门和公众通报,决不隐瞒。 目前,法国是世界上核电比例最高的国家,其核电占总发电量的比例达到85%以上,这个数字的世界平均水平是17%-18%,而在中国,这个比例约为2%。 对于本次大亚湾风波,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核电行业相关人士则告诉记者:这次中广核的处理其实是及时而规范的:他们检测到第一回路的冷却水辐射异常后,马上采取了行动,在很短的时间内找到了原因,使问题得以控制和解决,并及时上报给了国家核安全局。 已刊于《南方人物周刊》
个人分类: 物理|1480 次阅读|2 个评论
mirror - 也说说“核电站安全么”的话题
liwei999 2010-7-2 02:21
也说说核电站安全么的话题 (1351 bytes) Posted by: mirror Date: June 30, 2010 09:20PM 这个话题来自松鼠网( ),是一篇发表在《南方人物周刊》上的文章。这里评论的原因是那篇文章中的说法太不着调了。 安全与否的问题涉及到方方面面。人们的选择有若干种原则,也有些具体的数字指标。与安全轴直交的概念是安心,这是个很重要的心理概念。由此可以得到一个安全安心的网格,所有事情都可以给出一个座标来。比如核能发电,一般归类在不安全、不安心的位置上,并不是象文章中说的那样安全,也有事故的事例证明核能发电不安全。 不安全但是有利益,人们就要选择去使用。这就是核电站存在的道理。说核电站不安全最大的理由就是大量辐射物质的存在。这种东西存在本身就是不安全的因素。汽油罐也不安全。但是最大的危险不过是烧了、炸了,然后就是平地,几年后还可以再建。而大量辐射物质的存在的话,如果出事儿,那里就基本丧失了再建的可能性。这个风险、危险是核能特有的问题。 核能的安全是通过大量的投入保证的,因此费用很高,省一点就可以有很大的利益空间。在利益和费用的问题上,公众的担心还是很有些道理的。投入多了并不能改善安全性。因为任何事情都有个饱和的问题,过多的投入也会带来不必要的安全隐患。 核电厂特有的企业文化无论哪个环节、哪个人出何种程度的安全事故,绝不追究责任,而是鼓励及时报告,再由管理者向政府主管部门和公众通报,决不隐瞒听起来很感人。但是,在能做到什么程度呢?百姓对这类事情的理解也是一个需要努力的问题。教育不过来,骗也是个手段。都说骗不好,但家长对付孩子不也都是这样过来的么?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http://www.starlakeporch.net/bbs/read.php?1,64498,64498#msg-64498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318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核电站简介
lutianan 2010-4-30 01:42
  世界上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又是由原子核和它周围的电子构成的。轻原子核的融合和重原子核的分裂 都能放出能量,分别称为核聚变能和核裂变能,简称核能。   本书内提到的核能是指核裂变能。 前面提到核电厂的燃料是铀。铀是一种重金属元素,天然铀由三种同位素组成:   铀- 235 含量 0.71%   铀- 238 含量 99.28%   铀- 234 含量 0.0058%   铀- 235 是自然界存在的易于发生裂变的唯一核素。   当一个中子轰击铀- 235 原子核时,这个原子核能分裂成两个较轻的原子核,同时产生 2 到 3 个中子和射线,并放出能量。如果新产生的中子又打中另一个铀- 235 原子核,能引起新的裂变。在链式反应中,能量会源源不断地释放出来。   铀- 235 裂变放出多少能量呢?请记住一个数字,   即 1 千克 铀- 235 全部裂变放出的能量相当于 2700 吨标准煤燃烧放出的能量。   反应堆是核电站的关键设计,链式裂变反应就在其中进行。 反应堆种类很多,核电站中使用最多的是压水堆。   压水堆中首先要有核燃料。核燃料是把小指头大的烧结二氧化铀芯块,装到锆合金管中,将三百多根装有芯块的锆合金管组装在一起,成为燃料组件。大多数组件中都有一束控制棒,控制着链式反应的强度和反应的开始与终止。   压水堆以水作为冷却剂在主泵的推动下流过燃料组件,吸收了核裂变产生的热能以后流出反应堆,进入蒸汽发生器, 在那里把热量传给二次侧的水,使它们变成蒸汽送去发电, 而主冷却剂本身的温度就降低了。从蒸汽发生器出来的主 冷却剂再由主泵送回反应堆去加热。冷却剂的这一循环通道称为一回路,一回路高压由稳压器来维持和调节。   火力发电站利用煤和石油发电,水力发电站利用水力发电,而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内部蕴藏的能量产生电能的新型发电站核电站大体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利用核能生产蒸 汽的核岛、包括反应堆装置和一回路系统;另一部分是利用蒸汽发电的常规岛,包括汽轮发电机系统。   核电站用的燃料是铀。铀是一种很重的金属。用铀制成的核燃料在一种叫 反应堆 的设备内发生裂变而产生大量 热能,再用处于高压力下的水把热能带出,在蒸汽发生器内产生蒸汽,蒸汽推动气轮机带着发电机一起旋转,电就 源源不断地产生出来,并通过电网送到四面八方。这就是最普通的压水反应堆核电站的工作原理。   在发达国家,核电已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核电已成为一种成熟的能源。我国的核工业已也已有 40 多年发展历史,建立了从地质勘察、采矿到元件加工、后处理等相当完整 的核燃料循环体系,已建成多种类型的核反应堆并有多年 的安全管理和运行经验,拥有一支专业齐全、技术过硬的 队伍。核电站的建设和运行是一项复杂的技术。我国目前已经能够设计、建造和运行自己的核电站。秦山核电站就是由我国自己研究设计建造的。 电是电厂生产出来的。我们知道有烧煤或石油的火力发电厂,有靠水力发电的水电站,还有一些靠风力、太阳能、 地热、潮汐能、波浪能、沼气生产电力的小型或实验性发 电装置。核电厂就是一种靠原子核内蕴藏的能量,大规模生产电力的新型发电厂。   核电厂用的燃料是铀。铀是一种很重的金属。用铀制成的核燃料在一种叫做 反应堆 的设备内发生裂变而产生大量热能,再用处于高压力下的水把热能带出,在蒸汽发生 器内产生出来,并通过电网送到四面八方。这就是最普通的压水反应堆核电厂的工作原理。 约在 100 年前,科学家发现某些物质能放出三种射线: (阿尔法)射线、 (贝塔)射线, (伽玛)射线。   以后的研究证明: 射线是 粒子(氦原子核)流, 射线 是 粒子(电子)流,统称粒子辐射。类似的还有中子射线、宇宙射线等。 射线是波长很短的电磁波,称为电磁辐射。 类似的还有 X 射线等。   这些射线的共同特点是: 1 、有一定穿透物质的能力; 2 、人 的五官不能感知,但能使照相底片感光; 3 、照射到某些特殊物质上能发出可见的荧光; 4 、通过物质时有产生电离 作用。   射线主要通过电离作用对生物体产生一定的影响。   射线并不可怕,我们吃的食物、住的房屋,甚至我们的身体 内都有能放出射线的物质。我们戴夜光表、作 X 光检查、乘飞机、吸烟都会接受一定的辐射剂量。但是,过高的辐射剂 量会引起有害健康的效应。   核反应堆是一个能维持和控制核裂变链式反应,从而实现核能 - 热能转换的装置。   核电厂用的压水反应堆有一个厚厚的钢质贺筒形外壳,腰部 有几个进水品和出水口,称为压力容器, 900 兆瓦的压水堆, 其压力容器高 12 米 ,直径 3.9 米 ,壁厚约 0.2 米 。   压力容器内是堆芯,堆芯由燃料组件和控制棒组件等组成。 水在它们的间隙中流过。水在此起两个作用,一是降低中子的速度使之易于被铀- 235 核吸收,二是带出热量。 900 兆瓦 的压水堆 一般装有 157 个燃料组件,约含 80 吨二氧化铀。   压力容器顶装有控制棒驱动机构,通过改变控制棒的位置来 实现开堆、停堆(包括紧急停堆)和调节功率的大小。   一般来说,在核设施(例如核电厂)内发生了意外情况,造成放射性物质外泄,致使工作人员和公众受超过或相当于规定限值的照射,则称为核事故。显然,核事故的严重程度可 以有一个很大的范围,为了有一个统一的认识标准,国际上 把核设施内发生的有安全意义的事件分为七个等级。 只有 4 - 7 级才称为 事故 。 5 级以上的事故需要实施场外应急计划,这种事故世界上共发生过三次,即苏联切尔诺贝利事故、英国温茨凯尔事故和美国三里岛事故。    中国的大部分厂房都是这样的,二代技术,最近又有关于三代技术的厂房,有兴趣的可以去别处查找下,本人水平有限。    1 ) 反应堆厂房:包括内外安全壳和内部结构以及堆芯熔融物捕捉器。反应堆厂房是双层圆筒形结构,该建筑包容并支撑与一回路相关的主要设施(包括压力容器和主冷却回路,包括主泵,蒸发器和稳压器)。反应堆换料腔和内部结构。辅助设备。厂房的主要功能是防止外部事件对内部反应的影响,确保不发生泄漏。包括一回路发生事故失水,使厂房内压力和温度升高。    1.1 ) 安全壳:安全壳是双层墙体结构,其中内墙体由预应力混凝土筒体和混凝土穹顶构成,内面衬以钢衬里,保证密封。外安全壳抵抗外部冲击。 1.8 米 宽的环形区域将内外安全壳隔离,该区域处于负压状态,收集发生泄漏事故后泄漏物的收集,保证泄漏物在排入大气前被过滤,双层安全壳是考虑在严重事故对环境的有效保护。    1.2 ) 内部结构:主要功能是提供反应堆压力容器的支撑和附属设备的支撑;人员及设备的生物防护;防止管道的甩击和飞射物对安全壳、各回路以及安全系统的影响。    1.3 ) 结构描述:内部结构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包括一次屏蔽墙,二次屏蔽墙,反应堆换料腔;楼板和墙体。    1.4 ) 堆芯熔融物捕捉器:位于堆芯 CVCS 和 VDS 系统下部分为三部分,由堆坑下部、堆芯熔融物扩展通道和扩张区域组成。表面覆盖细石混凝土。底部有循环水系统,用以事故状态下对熔融物降温,水来自换料储水箱。    2 ) 安全厂房:安全厂房 14 分为 9 层,分别布置在安全壳两侧;厂房 23 分为 8 层,布置在一起,采用双层墙体。外墙与厂房各楼层分开,通向厂房的门应有门禁系统。    3 ) 燃料厂房:位于反应堆厂房和安全厂房 2 、 3 相对的位置,与反应堆厂房和安全厂房位于一个筏基础之上。 9 层( 0.00 -19.5m 区域)。西侧为乏燃料水池及相关设施。东侧为事故废气过滤机组。采用双层墙,门应有门禁系统。    4 ) 核辅助厂房:核辅助厂房内设置与电厂运行必需的与安全无关的辅助系统,同时设置有部分维修区域。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基础与厂房的筏基础是分离的,放射性设备周围设置屏蔽结构以及有系统的隔离。提供充分的生物隔离。    5 ) 进出厂房:基础厂房内设有为保障人员安全进出核岛所必需的设备和设施。进出厂房的基础和核岛的基础临近,设置沉降缝,允许相对的位移。    6 ) 放射性废弃物厂房:分为放射性废弃物厂房 (HQB) 和放射性废弃物储存厂房( HQS ),其可收集、储存、处理液体和固体放射性废弃物。为两个机组公用,它同 1 号机组的核辅助厂房建筑直接连接,用来储存、运输树脂类废弃物以及收集、临时储存、运送废液。在放射性废弃物厂房和 2 号机辅助厂房附属建筑( 2HQS )之间连接一条热管,用来输送 2 号机的废液。 7 ) 应急柴油机房:( HD )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其钢筋混凝土筏基及地下部分及外墙使用沥青绝缘材料来防水的。用来放置柴油燃料储存罐、柴油燃料槽房间的楼板、墙体及天花板表面是掺合了憎油材料的水泥砂浆抹面的。    8 ) 安全厂用水泵房:为混凝土结构,其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配合比及工艺应具备足够的耐久性以保证结构主体能防止地下水和海水的侵蚀,所有与水接触的混凝土表面应使用精细模板,其他地方可以使用粗制模板。   核电站只需消耗很少的核燃料,就可以产生大量的电能,每千瓦时电能的成本比火电站要低 20% 以上。核电站还可以大大减少燃料的运输量。例如,一座 100 万千瓦的火电站每年耗煤三四百万吨,而相同功率的核电站每年仅需铀燃料三四十吨。核电的另一个优势是干净、无污染,几乎是零排放,对于发展迅速环境压力较大的中国来说,再合适不过。    2007 年,中国核电总发电量 628.62 亿千瓦时,上网电量为 592.63 亿千瓦时,同比分别增长 14.61% 和 14.39% 。田湾核电站 2 台 106 万千瓦的机组分别于 2007 年 5 月和 8 月投入商运,中国核电运行机组达到 11 台,运行总装机容量达 907.8 万千瓦。   截至 2007 年底,中国电力装机容量达到 7.13 亿千瓦,全国电力供需继续保持总体平衡态势。同时,随着田湾核电站两台百万千瓦核电机组投产,目前全国核电装机容量已达 885 万千瓦。    2007 年全国水电、火电装机容量均保持超过 10 %的增长,分别达到 1.45 亿千瓦和 5.54 亿千瓦。而风电并网生产的装机总容量则实现翻番,达到 403 万千瓦。   中国对于核电的发展已经开始放宽政策,长期以来,中国官方一直强调要 有限 发展核电产业。而在 2003 年以来,中国出现了全面性能源紧张。在这种情况下,国内关于大力发展核电产业的呼声日益强烈。高层关于发展核电的这一最新表态无疑是值得肯定的,因为它确立了核电产业的战略性地步,不但对解决中国长期性的能源紧张有积极意义,而且也是和平时期保持中国战略威慑能力的理想途径,可谓 一箭双雕 。   中国目前建成和在建的核电站总装机容量为 870 万千瓦,预计到 2010 年中国核电装机容量约为 2000 万千瓦, 2020 年约为 4000 万千瓦。到 2050 年,根据不同部门的估算,中国核电装机容量可以分为高中低三种方案:高方案为 3.6 亿千瓦(约占中国电力总装机容量的 30% ),中方案为 2.4 亿千瓦(约占中国电力总装机容量的 20% ),低方案为 1.2 亿千瓦(约占中国电力总装机容量的 10% )。   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正在制定中国核电发展民用工业规划,准备到 2020 年中国电力总装机容量预计为 9 亿千瓦时,核电的比重将占电力总容量的 4% ,即是中国核电在 2020 年时将为 3600-4000 万千瓦。也就是说,到 2020 年中国将建成 40 座相当于大亚湾那样的百万千瓦级的核电站。   从核电发展总趋势来看,中国核电发展的技术路线和战略路线早已明确并正在执行,当前发展压水堆,中期发展快中子堆,远期发展聚变堆。具体地说就是,近期发展热中子反应堆核电站;为了充分利用铀资源,采用铀钚循环的技术路线,中期发展快中子增殖反应堆核电站;远期发展聚变堆核电站,从而基本上 永远 解决能源需求的矛盾。   国际核电企业以日系为中心,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日本富士财团的日立 ― 美国通用、日本三井财团的东芝 ― 美国西屋、日本三菱财团的三菱重工 ― 法国阿海珐。日本在核电技术和市场的垄断雏形已经出现,中国加快发展核能应用的能源战略调整必然受制于日本。   自 1951 年 12 月美国实验增殖堆 1 号( EBR-1 )首次利用核能发电以来,世界核电至今已有 50 多年的发展历史。截止到 2005 年年底,全世界核电运行机组共有 440 多台,其发电量约占世界发电总量的 16% 。    纵观核电发展历史,核电站技术方案大致可以分四代,即:    第一代核电站:核电站的开发与建设开始于上世纪 50 年代。 1954 年,前苏联建成电功率为 5 兆瓦的实验性核电站: 1957 年,美国建成电功率为 9 万千瓦的 shipping port 原型核电站,这些成就证明了利用核能发电的技术可行性。国际上把上述实验性和原型核电机组称为第一代核电机组。    第二代核电站:上世界 60 年代后期,在实验性和原型核电机组基础上,陆续建成电功率在 30 万千瓦的压水堆、沸水堆、重水堆、石墨水冷堆等核电机组,它们在进一步证明核能发电技术可行性的同时,使核电的经济性也得以证明。上世纪 70 年代,因石油涨价引发的能源危机促进了核电的大发展。目前世界上商业运行的四百多座核电机组绝大部分是在这段时期建成的,习惯上称之为第二代核电机组。    第三代核电站:上世纪 90 年代,为了解决三里岛和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严重事故的负面影响,世界核电业界集中力量对严重事故的预防和缓解进行了研究和攻关,美国和欧洲先后出台了 先进轻水堆用户要求 文件,即 URD 文件( utility requirements document )和 欧洲用户对轻水堆核电站的要求 ,即( EUR )文( European utility requirements document ),进一步明确了预防与缓解严重事故、提高安全可靠性和改善人因工程等方面的要求。国际上通常把满足 URD 文件或 EUR 文件的核电机组称为第三代核电机组。对第三代核电机组要求能在 2010 年前进行商用建造。    第四代核电站: 2000 年 1 月,在美国能源部的倡议下,美国、英国、瑞士、南非、日本、法国、加拿大、巴西、韩国和阿根廷等十个有意发展核能的国家,联合组成了 第四代国际核能论坛 ( GIF ),于 2001 年 7 月签署了合约,约定共同合作研究开发第四代核能技术。根据设想,第四代核能方案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将更加优越,废物量极少,无需厂外应急,并具备固有的防止核扩散的能力。   第一代核电站为原型堆,其目的在于验证核电设计技术和商业开发前景;第二代核电站为技术成熟的商业堆,目前在运的核电站绝大部分属于第二代核电站;第三代核电站为符合 URD 或 EUR 要求的核电站,其安全性和经济性均较第二代有所提高,属于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第四代核电站强化了防止核扩散等方面的要求,目前处在原型堆技术研发阶段。
个人分类: 未分类|2682 次阅读|0 个评论
谁不说咱家乡好
dnastar 2010-2-21 18:56
近3年,先后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生态示范市、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20强、中国十佳宜居城市、中国首批创业之城等城市名片, 核电站 大机场 大水库 大鸡公山旅游区 等等十大工程 家乡从此是真善美的代言词 王铁不错啊 这里主要是山区风景,那里以后要建成核电站,已经获得发改委批准 这个是铜山 这个是省内首个省级湿地,三大河流汇集处 这个是热电站 这个是村妞,比城里的毫不逊色啦 这里的鲇鱼,脍炙人口啦 这里很快就要修核电站了, 这些错落有致的房屋,很快就要拆掉了
个人分类: 未分类|1331 次阅读|2 个评论
核电站在中国大有市场
liweiyin2009 2010-1-12 15:46
核电站在中国大有市场 我在上一篇文章中呼吁在中国市场推广的应该是成熟的自主的核电站。在这篇文章中我想说明核电在中国应该大力推广。看看这几天的电视,许多省市电煤告急,装运煤炭的工人不停地在寒冬中挥锹装煤,各地的铁路在想方设法为运煤的火车开路,还有大量运煤的卡车在寒风和积雪中往火电厂送煤。就是这样,为了保证居民用电,多少企业停三开四,甚至停四开三,生产不得不蒙受损失。可见中国需电的市场有多大。这就说明,核电,这样一个清洁能源有多大的市场。一个 0.5 平方公里的地盘,就可以建造每小时 100 Mwe 的电厂,每年换料 1/3 。不需要堆煤场地,不需要来回出入的运煤车。凡是沿海和有大江的地区都可以考虑发展核电,甚至逐步取代火电,把我们的煤资源节省下来。此外,在中国的边境地区,只要条件允许,也可以建核电站,就跟法国一样,向国外卖电。如此一来,我们可以在国际的减碳排放上做出多少贡献,我们的发展不再成为人们的话柄。 我这不是痴人说梦话。只是需要好好规划,要真正把核电当作产业来对待,而不是今天一个花样,明天一种类型。一个汽车制造商,研发出了一种新型汽车,不把它推广到极致,不赚足利润才不会歇手呢!当然,他们会有专门的班子又在研究另一种新式样。核电也是一样,如果 CPR1000 成了当前可用的标准型号,除了厂址不同,配套设施要作相应的修改外,核心部分,主要设备都可以标准化,一些高层次的人员就可以为未来的型号进行研究,而大批的核电设计、施工、安装的人员就在建熟悉的标准化的工程,是一本万利的事,而运行人员就可以以老带新,在已经花大价钱建成的已有模拟机上培训新手。如果国内三个核电公司都有了实力,何不可以像法国一样,一个公司负责中国的一个区域,还怕所有的核电工作人员不富起来? 当然,核电的初始建设投资是大的,但是,国产化之后,加上标准化之后,就不是岭澳一期的造价,更不是大亚湾的造价,再加上标准化后,进度容易保证,就不会因延误发电而费钱。 如果,我们的决策者更有远见,尽快建成乏燃料后处理厂,哪怕为此需要投资上百亿美元,也是值得(千万别再拖了!!!)。同样是一个 100 万千瓦电能的电站,效率都是 80% ,用纯铀 -235 ( 3.3% 浓度)的核电站,和用混合燃料(铀 -235 和钚 -239 )的核电站,一年可以节约将近 6 倍的原始铀资源,而我们是贫铀国!!!我十分建议,我的核电工程设计人员应该在用混合燃料( MOX )向堆供料上好好做点工作。 此外,还要补充一点,我们可以向法国学习,每建一个核电站,为了取得当地居民的支持,他们在不远的村子里建成运人员的生活区,在那里,建小学,建诊所,建商业设施 --------- ,总之,他们见一个核电电站就繁荣一个居民点,他们没有把自己和当地居民分割开来,而是改造了一个村子,这点投资是核电投资的零头,再说,建一个独立的生活区就更费钱。 所有这一切,都希望有关人员好好思考,做一个长远规划,经过论证,坚持到底。只是,为了防止国人惯有的一窝蜂的作为,我再强调一次:核安全是核电的灵魂。我还特别推荐大家看看原大亚湾中方工程部长,岭澳工程的施工经理高胜玉写的《如何当好施工经理》,把质量管理,施工单位的素质要求叙述得极其清晰。我不想在这里说外行话。
个人分类: 未分类|3405 次阅读|0 个评论
核电产业蓬勃兴起
helmholtz 2009-10-16 20:47
美国能源行业将在未来数年投入数十亿美元建设新的核电站 译自MARTIN DOWIDEIT在 2006 年 6 月 21 日 德文<世界时报>文章 1975年3月,美国阿拉巴马Browns Ferry核电站的工人干了一件很糟糕的。他们用一只蜡烛的照明检测电缆通道的修复是否成功,通风是否通畅。结果火苗倒下,蜡烛点燃了绝缘材料,引起了大火。虽然并没有导致核灾难,但相关的核电站一号反应堆不得不在作应急处理,先是一年从电网断开,尔后没几年就完全停止运行。 明年,这座运气欠佳的核电站将重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该电站的运行商Tennessee Valley Authority (TVA)公司将投入18亿美元对其进行更新。TVA希望从2007年5月开始,恢复其发电运行。这到不需要再花费很长时间向政府去申请,因为该电站以前的运营许可仍然有效,而且几周以前,该许可的有效期刚刚被延长到2033年。我们的客户将在今后许多年继续享用这座安全、高效、稳定的电站,TVA的总裁Tom Kilgore这样诠释公司的这项决策。Browns Ferry核电站将成为美国政府目前重新重视核能的首个标志。 在美国继上一座核电站建设已30年之后,核电行业出现了意料之外的复苏。根据核能研究所的数据,目前规划中的新的核反应堆就有13座。眼下还有申请三项临时许可的报告已经提交到核能管理机构NRC,并有望来年获得批准。首批真正建造和运行核电站的申请可能也将于2007年获得审定。大约到2015年,新建的第一批核电站将会投入发电。 这些大的电力集团重新燃起对核能的兴趣,其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美国国会去年通过的能源法案。政府将对这个能源行业的每座新建工程提供可以最高达到1亿2千5百万美元的税收优惠。每千瓦时的核电获得的1.8美分补贴,同许诺给享受税收优惠的可再生能源一模一样。此外,众议院还延长了一项国家保险条例,大大地缩小了核电运行企业在碰到核电事故时附带的责任风险。 华盛顿方面对核电最坚定的支持者是总统乔治布什。他认为,为了解决美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问题,核电是一项合适的技术解决方案。5月底他在参观宾夕法尼亚一座核电站的时候说,我想告诉大家,我们应搁置关于温室气体究竟是由人类或者是由环境所产生的争论。让我们还是更多地关注技术本身,这才是问题的核心。核能就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一方面该技术安全,另一方面核电生产不会释放二氧化碳,也有利于环境。布什说:着眼于经济上的和国家的安全,美国应当也必须推动新的核电站的建设。 与世界其他地方一样,美国能源行业在过去几十年间对于投资核电产业一直怀有极深恐惧。1979年宾夕法尼亚哈里斯堡三里岛的核反应堆的堆芯部分融合事故,把这种恐惧更是从企业界扩展到了一般百姓之中。 经济方面的因素也使得该行业停步不前。新出版的《与碳说告别》的作者William Sweet在书中写道,在七十和八十年代里,各座反应堆正常运行时间也就刚刚只占到一半以上。 近年来核电站的可靠性取得了显著的提高,这使得投资重新显得可行一些。核电建设单位强烈呼吁应该对高效的新型反应堆予以立项批准。为了一个新型反应堆的研究,美国政府投入了12.5亿美元。 在这种情况下,连法国的核电站制造商Areva也想携其压水堆(EPR)进入这一市场。在获得许可周期上,该公司稍稍落后于与其竞争的新型反应堆的制造商如通用电气和西屋公司。不过Areva已经找好了一个伙伴,为了获得核电站建造许可,并打开美国的市场,它与美国能源服务提供商Consolidated Energy建立了一家合资企业。Areva公司还引芬兰的Olkilouto反应堆为据,该电站就是由自己当时与西门子公司联手建成的。麻省理工学院(MIT)能源与环境政策中心主任Paul Joskow说,我看不出欧洲人何以就不能在美国赢得反应堆合同。这些能源巨头都在积极开展核电规划设计,因为他们知道,过不了几年就会面临对二氧化碳排放的法律限定。 标准普尔评级公司的分析师Swami Venkataraman指出,假如国会想对二氧化碳限排,假如要求发电企业为烧煤烧油的电站支付更高成本,它们就会自动选择无二氧化碳排放的其他能源方式。 但目前布什政府主要是通过补贴的方式来对发展核电。美国科学促进联合会的Vaughan Turekian认为,为了从二氧化碳排放困境中脱身,美国政府必须就京都议定书提出明确而且有说服力的对应办法。美国没有签署这项旨在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协议。 一些能源公司甚至支持前期只在美国范围实施的二氧化碳排放规则。能源提供商Duke Energy的财务主管David Hauser说,我们积极地支持发展核电,同时也赞成对二氧化碳排放征税。该公司在南北加州有370万的用电客户,现在就已经有一半左右的电力来自来自三个核电站。Duke Energy也正准备再建一座新电站。公司估计最晚在2009年美国国会将会通过立法,通过排放协议或者对二氧化碳排放征税。 另一些能源提供商,如位于俄亥俄哥伦布的美国电力公司(AEP),则全力反对类似法案的通过。供商的首席执行官Mike Morris说。这是也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干嘛要由美国来做?只要象印度和中国这样一些国家还没有承诺一同参与全球排放控制,那在美国采取任何决定都为时尚早。 Morris 认为,如果不是世界各国同时采取措施的话,那么美国制造业将会面临电力成本上升的境况。AEP还是赞同政府的核能补贴,虽然它主要投资火电。Morris为其两个核电站延长使用期所提交的申请获得了批准。 布什政府的核电计划是否能取得成功,仍然存在几个不确定因素。建议设在内华达州的斯兰山的放射性核废料的最终处理站,在经过了20年的讨论之后,仍然没有最后定下来。 因此,大部分能源公司都把新的反应堆规划做在现有的核电站附近,这样就不用特别担心公众的强烈反对。
个人分类: 2006年科技旧闻|2868 次阅读|0 个评论
求助:国内核电站反应堆类型
longwei1221 2009-8-9 10:40
刚接触核能,导师要求搜集国内的核电站反应堆堆芯结构和参数,我只能找到秦山二期的,一期也许由于那时候保密吧没有资料,其他核电站都是人家外国公司设计的,不知道该怎样找他们以前的论文。实在找不到门路了才在此求助的, 哪位高人能指点一二在下感激不尽!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566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4 18: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