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云台山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云台山

相关日志

海上云台山国家森林公园
热度 1 terahertz 2017-8-28 21:53
2017年8月22日参观了位于江苏连云港的海上云台山国家森林公园。
个人分类: 经典收藏|3643 次阅读|2 个评论
云台山上云台仙,清水溪边孟佳缘
supanyun 2015-12-21 22:25
两个好友因为云台山的一次旅行而进一步喜结连理,祝贺之! 云台山上云台仙,清水溪边孟佳缘。 心似红玫情亦深,连理共结梦成真。
1616 次阅读|0 个评论
北京,雾霾!车?理想……未来?
gaihua559 2015-12-4 00:59
九月底,天气还未太凉的时节,别去两年多后,终于飞回国内。滑过北京上空的时候,下面是雾蒙蒙的一片,笼罩着高楼、河流与树林。也许是天气不好吧?大阅兵那段时间,天气还是很不错的。 下机的瞬间,一股硫化物的刺鼻气味,未烧完全的燃油气息,让人无处逃避。 因为立马遇到了国庆大假,说好的面试,无从谈起!十一在朋友家无聊了一天,于是决定和小伙伴远去河南的辉县,云台山一带据说有好风景。 十月的北京,已经有些雾霾的感觉。而辉县,也许是秋收的缘故,空气也不是那么清新,尤其是高楼处处在建,可想而知了。不过,最后,云台山中,还是很不错的。只不过到处都是人,到处都是烟味。 城市的功能, 北京的车 雾霾的主要成分 未来的发展模式
个人分类: 社会反思|5 次阅读|0 个评论
云台山行博文汇总
Mech 2015-9-1 12:19
七月在云台山上住了一夜。有下列相关博文。后三篇主要是照片。 《 唐诗中的云台山 》 《 云台山记游 》 《 云台山潭瀑峡 》 《 云台山凤凰岭 》
个人分类: 风光过眼|2668 次阅读|0 个评论
云台山红石峡
热度 1 Mech 2015-8-31 12:31
红石峡是云台山之游的最后一个景区。或因丹霞地貌山崖显赤而得名。这里曾是远古时代的海洋。 正如某电梯广告语 “ 上上下下的享受 ” , 红石峡游览先下,再上。在上面四望山色,俯看峡底风光,就觉得别有天地。远处山峰如鱼张嘴,绿树丛中赤色石壁隐约,山谷悠长似通日边。向山里走依稀有了水声。跨上座架越峡谷的桥,看谷中长河,正所谓, 我觉山高,潭空水冷 ,如果是夜深人稀,真会有 风雷怒鱼龙惨 的恐惧。 “ 鱼嘴峰 ” 红石隐约绿树中 山谷通日边 谷中长河 沿着石壁上的栈道和台阶下到谷底。观景视角不断变化。刚才在上面俯视的桥和瀑布已经很近,而俯视所在那个桥半隐半现,却高高在上了。山谷狭处如巨大天门,勉强留了一缝隙,见证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行过窄门,碧水绿树,别有洞天。难怪耶稣基督要勉励众人, Strive to enter in at the strait gate: for many, I say unto you, will seek to enter in, and shall not be able. 回看石壁如削。前望又有瀑布,水量可观,远近不同。谷底漫步,到处赤壁陡峭,更有绿水蜿蜒。再回看下谷前那高桥飞跨,已遥不可及。 石壁栈道 桥 · 潭 · 瀑 高桥半现 巨门微隙 红石 · 碧水 · 绿树 红石 · 碧水 · 绿树 · 白瀑 石壁如削 瀑布远景 瀑布中景 瀑布近景 赤壁陡峭,碧水蜿蜒 高桥横跨 将出红石 峡 ,多有瀑布从高而下,但水量都不算大。瀑布形态各异,或如帘齐泻,或双流并立,或一柱垂地。 如帘齐泻 双流并立 一柱垂地 出红石 峡,上攀到子房水库大坝。眺望子房湖,碧水在远山中淡出视野。 子房湖
个人分类: 风光过眼|3367 次阅读|2 个评论
云台山凤凰岭
Mech 2015-8-24 05:26
凤凰岭游客稀少。从茱萸峰山门到凤凰岭沿途也没有什么景致,只是有些深山老林那种静谧的氛围。 凤凰岭顶有重阳楼,四层仿古建筑。另有云台观,一个不大的道观。 凤凰岭顶 重阳阁远景 重阳阁 俯视云台观 山顶远望 俯视山下 重阳阁是不错的观景台。登上重阳阁,四方眺望。只是雾霭沉沉,而且天色已晚,可见度不高。孤立的一个山峰似乎被称为望亲石。重阳阁下有望亲台。对面山间的栈道依稀可见,好像还没有完工。上面有一突兀石峰。近处也有一异峰,拔地而起。 重阳阁上看望亲石 望亲台一角 观光栈道 石峰突兀 峭壁如削 异峰突起 重阳阁下有望亲台。再看刚才的异峰,陡然增高。望亲石也与刚才看的不同。依稀可见登茱萸峰必经之路上的憩亭。 异峰陡长 远望憩亭 在暮色中离开时,再看茱萸峰。 茱萸峰
个人分类: 风光过眼|3585 次阅读|0 个评论
云台山潭瀑峡
Mech 2015-8-16 10:33
中午云台山。是时烈日当空,天高云淡,只是满眼灰蒙,实在不知是山岚还是雾霾。 雾浓不知山何在 云雾山中 午餐后到潭瀑峡。入峡之际,云雾依然。初见流水,颇有灵气。抬望眼,或双峰并峙,或数峰峥嵘。 云雾依旧 青山绿水 长桥横跨 孤石特立 扁舟凌波 双峰并峙 数峰峥嵘 潭瀑峡是水见长。虽然多日未雨,水量不大,小瀑布依然可观。先看到的瀑布被称为清人瀑。推测名字是由于两个小瀑布体量差不多而且很接近。如果一大一小就是父子瀑了。过了情人瀑回首,山路蜿蜒。 情人瀑 情人瀑全景 山路蜿蜒 离情人瀑不远,又有一瀑布,名称很形象,丫字瀑。然后就是水帘洞。水量较小,水帘似乎被撕破了。归途有个瀑布,几乎断流了,如果水势大,想必也很可观。从水另一侧,再看雾中山水。 丫字瀑 水帘洞 瀑布欲断流 雾中山水 雾中来,雾中去,结束了潭瀑峡之游。
个人分类: 风光过眼|2964 次阅读|0 个评论
云台山记游
热度 1 Mech 2015-7-29 23:33
在云台山里住了一夜,真正游览是第一天下午六个来小时和第二天上午两个多小时。拍许多照片,整理后再陆续贴出。这里先记录游山的大致行程。 午餐后开始游山。先去潭瀑峡(小寨沟)。往返四公里,呈U字形。入山开始一段无水,略显乏味。其中路有分岔,一条升官发财路,一条健康路。健康路上有瘦身石。导游说如果正常通过,为苗条;侧身通过,为标准。我很轻松地侧身通过。后来开始有泉水,山水相映。传闻不老泉水能益寿延年,我接了一瓶,甚凉,没敢马上喝。稍上游,见有位女士在洗脚。好在同伴说她观察,我们接的泉水,是从山上竹管而来,不是上游的水。出来时,原来没有水的路段有了泉水,不过在下游,流势较缓。进出景色可观,一路泉流清秀,两边山岩陡峭。 出潭瀑峡,入猕猴谷。向上攀登,时遇猕猴。虽然猕猴貌似和善,毕竟非我族类,多少有些让我恐惧。有段上路较陡,觉得小腿似有轻度抽筋。登高到一平坦处,看猕猴表扬。 从猕猴谷出来,坐在水边休息,等候水上的太极拳表演。其实还有太极剑表演。只不过,外行不仅看不出门道,甚至也看不出热闹。 上述活动,导游给了近3小时。 经过一系列统称为叠彩洞的公路隧道,乘车到 茱萸峰下的停车场。导游称海拔九百多米,手机显示海拔千米。活动时间两小时,有三个选项。留在原地,爬茱萸峰,游凤凰岭。茱萸峰上有真武大帝庙,上行四分之一处有药王洞。钱起所谓 将寻洞中药 ,大概就是说这里。或许 覆釜山只是特指 茱萸峰 ,而非泛指云台山。 我当时自觉余勇可贾,跃跃欲试攀茱萸峰。但想到明天还要爬山,不宜太疲劳,就选了基本为平地的凤凰岭,往返四公里。 凤凰岭开始很长一段能看的都是各种植物,还有标牌说明。只是都没有开花,并无热闹让外行可看。中间有亭子,稍微休息。继续前行,终于有处可以眺望处,稍停留后继续前行,到了似乎是凤凰岭线终点的地方,有云台观和重阳阁。 重阳阁是个四层小楼。内有书画。二层开始,都有外廊可以四面眺望。每等高一层,所见均有差别。王之涣所谓,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其实,更上一层楼,不仅可以看得更远,而且看近处景物角度也有所不同。 在重阳阁上,还看到下面不远处有个可以眺望的平台,说是望亲台。走过去看看,视野尚佳,但山中雾气不小,照片恐怕有些朦胧。望亲台回来,有工作人员提醒我们早些离开。 离开凤凰岭之前,有仓促地看看云台观。凤凰岭的云台观为较小的道观。门前的对联取自《老子》: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或许是整个道观最深刻体现道家思想之处。主殿供奉太上老君,左右还有轩辕黄帝和另一个忘记了名字的神。玄女宫供奉九天玄女娘娘,左右为嫘祖和另位什么夫人,都是女仙。还有个殿供奉文昌帝君,不知为什么右边还有文曲星。在我印象中,文昌帝君就是文曲星。怪哉!道观禁止拍照,因此道观内部没有照片。 从云台观出来,天色将晚。那位工作人员又催促我们离开。两条路中,我们选了原路返回,这样就错过了另一条路上的听涛阁。归途中喝掉了不老泉处接的水。 回到停车场,已过六点。乘车返回宾馆,就结束了第一天的旅游。 第二天起了,没有任何疲劳的感觉。如果让我自行规划,情愿不看表演,再适当减少休息,省下的时间就可以爬 茱萸峰了。 赶六点半的首班车去红石峡,稍晚些,赶上第二班车吧。到后有些游客,但不是很多。山体由 12 亿年前的滨海地带的石英砂岩石构成,呈紫红色。 红石峡长 1.5 公里 ,高度变化 68 米 。有人工修建的栈道,走起来还算轻松。红石峡景色绝佳。多处有银白瀑布飞流直下,落入碧绿的潭水中。碧水中有形态各异的红石。色彩多变,画面感强。可惜我的相机性能有限,照片不如眼见。 从红石峡出来,登上子房水库大坝,眺望青山绿水。 就这样结束了云台山之游。
个人分类: 风光过眼|3341 次阅读|4 个评论
唐诗中的云台山
热度 3 Mech 2015-7-27 23:38
焦作云台山似乎没有唐人吟咏,“大历事十才子”之一的钱起是个例外。他虽然生于浙江湖州,但无疑到过河南。有他的诗为证,《遇鸣皋隐者》。鸣皋山即河南九皋山。至于钱起去做什么,我不知道,也不想为弄清楚而查《旧唐书》和《新唐书》,更何况也未必有记载。 在唐代,云台山称为 覆釜山。钱起写过两首有关覆釜山的诗。 独往覆釜山,寄郎士元 赏心无远近,芳月好登望。 胜事引幽人,山下复山上。 将寻洞中药,复爱湖外嶂。 古壁苔入云,阴溪树穿浪。 谁言世缘绝,更惜知音旷。 莺啼绿萝春,回首还惆怅。 夕游覆釜山道士观因登玄元庙 冥搜过物表,洞府次溪傍。 已入瀛洲远,谁言仙路长。 孤烟出深竹,道侣正焚香。 鸣磬爱山静,步虚宜夜凉。 仍同象帝庙,更上紫霞冈。 霁月悬琪树,明星映碧堂。 倾思丹灶术,愿采玉芝芳。 傥把浮丘袂,乘云别旧乡。 云台山东部称为天门谷。钱起也写过首诗。 天门谷题孙逸人石壁 崖石乱流处,竹深斜照归。 主人卧磻石,心耳涤清晖。 春雷近作解,空谷半芳菲。 云栋彩虹宿,药圃蝴蝶飞。 恶嚣慕嘉遁,几夜瞻少微。 相见竟何说,忘情同息机。 顺便一提,天门山在唐诗中吟咏颇多,李白就写过数首。不过,那应该是湖北的天门山。 此外,唐代云台山上不仅有道士,也有和尚。王维与和尚打过交道,有他的诗为证: 饭覆釜山僧 晚知清净理,日与人群疏。 将候远山僧,先期扫弊庐。 果从云峰里,顾我蓬蒿居。 藉草饭松屑,焚香看道书。 燃灯昼欲尽,鸣磬夜方初。 一悟寂为乐,此日闲有馀。 思归何必深,身世犹空虚。 关于云台山的唐诗,我就了解这么多。或许有高人可以指教。
个人分类: 休闲阅读|3727 次阅读|6 个评论
【秋游云台山1】那水,那水帘,那瀑布
热度 8 陈安博士 2013-11-7 14:13
一   我的朋友李洪去云台山之后发了很多照片,我好像评论过,说这地方不错嘛。   然后就扔到九霄云外去了,后来,当我去过云台山后回来感慨时,李洪说:你已经在我的照片后感慨过一次了。   嗯,好吧。我是个记忆力很差的人,所以才能屡次捧起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小说看个不休,因为,两年前看过之后,我已经忘却了。   对于景色的记忆大致也是这样,所以,当我8年后再度登临云台山时,我再度为云台山的景色而讶异了。 二   让我们先来说说云台山的水。   据说,在潭瀑峡的尽头就是山的尽头,原来有一个颇有些规模的深潭,但是,随着近年来山石不断滚落,将潭差不多填实后,就变成了以横七竖八的山石为主体的景点,山的那一面是山西地界。   从山尽头的U形山谷往上看,是很容易产生敬畏的,壁立万仞、如切如削,人不论在哪个位置都能产生危险的感觉,乃至这里也没有给游客设停留的地方,大家惊叹过后也就匆匆忙忙地逃离险境了,连过去水的痕迹都不去做过多的追寻。   但是,我们知道,这里是有过深潭的,而且,从已经被山石堵塞住的洞口,可以从山里移到山外,出去后眼前就是三晋大地的模样,和河南的景色相比肯定有很大差异的。   尽管山谷尽出的水少见,但是我们却是一路沿着叮叮咚咚的山间小溪过来的,回去的路就在小溪的另外一侧,声音依然是叮叮咚咚,自始自终水都清澈见底,里面的小鱼们在水里畅快的游泳,或者一个不小心就被冲入下一段小溪里了,永远无法再次返回它们的故乡。   当然,鱼对于故乡也不见得是一定要返回的,正如今天四处漂流的中国人,故乡的概念已经很淡薄了,时代变迁使得故乡本应牵绊着的亲情和过去都不再留存,而那些小鱼也一样吧,不过它们幸运的是上游的水是干净的,下游也是,所以,欢快的游泳总还可以做到。   “水至清则无鱼”,从云台山深处的小溪里我却怎么也得不到这个概念。在这里,水至清而有鱼,难道说云台山的魅力使得鱼们改变了浑水中才存在的生活习性? 三   从焦作到修武,从修武的县城再到二十几公里外的云台山,一路上我的心并没有风尘仆仆,但是周边的植物和道路却显得仆仆风尘,北方的冬天本就显得粗陋些,由于各类企业不断地从各个途径排污,而把北方装点得更加粗糙。所以,我一直担心大家看着周围的不堪入目,会对于目的地云台山的景色产生厌倦感。说实在的,对于自己是否会到了云台山内心已经极其疲倦,我都很不放心。   好在山里的空气比起沿途来要强得多得多,进入云台山的山门,深吸一口气,那潮湿而浸润的感觉扑面而来,一下子深入到肺部的最底处,一切关于美、关于隐居、乃至关于炊烟等的概念就从内心升腾,脑海里要想的下一个问题就是:啊,如果我能长期在这里居住.......   这样,经过位于云台山景区里的小村,尤其是一个叫做五家台的地方,据说之前只有五户彼此不同姓的人居住,就总在假设如果有亲戚居于此地,或者竟然是自己未来能隐居此地,将如何如何,至少160元的门票钱也许是可以省下的。   山边的树是干净的,我们初入山的时候还没有看到水的痕迹,待到来到红石峡,从距离山谷50多米的桥上可以看见底下水的影子了,但是由于几十米的距离不断被突出的山石挡住,也就只能是一个印象的痕迹,而没有真切的感受。   所以,我们拾级而下,去近处和水接近,根据我的残存的印象,那水必然会在眼前突然变得显著而内容丰富起来。   果然,待到下到底部,赭红色的岩石在眼前撞来撞去,而水的潺潺声就近在耳鼓,稍一下腰,就能看到水的模样了。   山谷的小溪并不稀奇,稀奇的是沿途总有各色的小瀑布挂在山石上,因为水经过的地方还有大量的苔藓,所以,那水就缓缓流下,经过苔藓后形成一个一个小小的水帘,样子乖巧而伶俐、在阳光下光亮亮的,都让人想掬来做头上的帽饰了。
个人分类: 论游—走遍中国|4697 次阅读|13 个评论
中科大624同学陶圻自驾车远游返沪途中在合肥与同学聚会 Photos-B
bhwangustc 2013-10-6 21:47
10月3日 中科大六二四同学陶圻伉俪 自驾车远游洛阳云台山开封阜阳寿县等地 返沪途经合肥与同学聚会 Photos-B 清风阁前汪秉宏与陶圻 清风阁塔楼顶层 清风阁塔楼鸟瞰合肥城貌 清风阁塔楼鸟瞰 陶圻伉俪在清风阁之黄山风景厅 明月亭前留影 包公祠蜡像馆 蜡像馆中的包公铡美案故事 六二四同学刘祖平与周永钊张岩伉俪欢迎陶圻夫妇 张岩,刘瑞珍,赵玉玲
个人分类: 同学聚会|4181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科大624同学陶圻自驾车远游返沪途中在合肥与同学聚会Photos-A
bhwangustc 2013-10-6 21:30
中科大六二四同学陶圻伉俪 自驾车远游洛阳云台山开封阜阳寿县等地 返沪途中在合肥与同学聚会 时间: 10月3日 Photos-A 与陶圻在清风阁 与陶圻在清风阁明月亭 刘瑞珍与陶圻夫人赵玉玲 在清风阁之塔楼上 赵玉玲与刘瑞珍在清风阁塔楼上 刘瑞珍在清风阁台阶上 清风阁台阶 包公祠入口处 包公祠正殿包公铜像前留影 清风阁入口处刘瑞珍与赵玉玲
个人分类: 同学聚会|3900 次阅读|0 个评论
河南省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风景-5(照片)
Bobby 2013-8-30 14:06
(本系列完)
个人分类: 科学感想|1394 次阅读|0 个评论
河南省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风景-4(照片)
热度 1 Bobby 2013-8-30 05:39
个人分类: 科学感想|4526 次阅读|2 个评论
河南省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风景-3(照片)
Bobby 2013-8-29 14:43
个人分类: 科学感想|4776 次阅读|0 个评论
河南省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风景-2(照片)
热度 1 Bobby 2013-8-29 05:27
个人分类: 科学感想|3720 次阅读|2 个评论
河南省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风景-1(照片)
热度 8 Bobby 2013-8-28 16:14
个人分类: 科学感想|4828 次阅读|22 个评论
九龙栖息红石峡
热度 4 罗帆 2012-11-12 17:42
九龙栖息红石峡
进入云台山景区,我们向温盘峪(红石峡)走去,顺着石阶走下峡谷深处。 温盘峪俗称红石峡,属于我国北方地区少有的 丹霞地貌 峡谷景观,据说 崖壁 呈现赤红色。亲眼所见的岩石,没有传说中那样赤红,但潭水的确清澈见底,碧绿如玉。 温盘峪峡谷又称 “ 九龙潭 ” ,相传在古代为九龙栖息之地。从 “ 游龙潭 ” 进入,穿过一线天,经过 “ 卧龙潭 ” 、 “ 黄龙潭 ” 、 “ 青龙潭 ” 等景点,最终到了 “ 首龙潭 ” ,“一天瀑布挂前川”。 寒风凌冽中,手冻得发抖,但依然忍不住拍照。不想跟上导游迅疾的脚步,左顾右盼,落在了队伍的后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温盘峪 http://baike.baidu.com/view/319441.htm 云台山有一道红色峡谷-- 温盘峪 。温盘峪位于云台山景区子房湖南端,是一处长约 1.5 公里、宽三至二十余米的石峡。峡谷内最宽处不过 20 多米,最窄处不到 5 米,峪深 68 多米,在我国众多峡谷中,以其景观的纤巧、婉约、神奇、瑰丽而独树一帜。它集泉、瀑、溪、潭、涧诸景于一谷,融雄、险、奇、幽、秀诸美于一体。温盘峪景区低凹于地表之下,两岸峭壁山石,仿佛鬼斧神工雕琢而成,又好像名山大川浓缩后的精华,峭壁间时有一挂挂珠帘似的泉瀑争相倾泻,流水急湍,瀑声若雷,若蓝天丽日下会映出一道彩虹,于 1 公里之内,富集 “ 逍遥石 ” 、 “ 相吻石 ” 、 “ 灵龟戏水 ” 、 “ 双狮吸水 ” 、 “ 幽瀑 ” 、 “ 穿石洞 ” 、 “ 孔雀开屏 ” 、 “ 棋盘石 ” 等景观,览之步步奇景,观之美不胜言。 云台山温盘峪,享有 “ 盆景峡谷 ” 的美誉,被园林专家称之为 “ 自然山水精品廊 ” 。温盘峪是大自然的产物。 1 亿年前,震旦纪时期,地壳还在运动,山体裂缝成隙,而有云台山温盘峪。峪上群山环抱之间,一带平缓 坡地 ,一道不显眼裂缝,裂缝之下是温盘峪。或许是 10 亿年前,山水冲荡至此,遇到地下 溶洞 ,流水潜入溶洞中,继续冲荡,而有云台山温盘峪。由于在地表之下,又窄又深的峪内的空气不能与外界大气候正常交流,便形成峡谷内特有的小气候。盛夏时节,峪外酷热难挡,峪内却一片秋意;隆冬时节,峪外冰天雪地,峪内却花红草绿,苔类植物生长茂密,显得春意盎然。 冬暖夏凉 ,温度适中,仿佛处在恒久的温暖中,故名 “ 温盘峪 ” 。 整个峡谷,由红岩绝壁构成,属于我国北方地区少有的 丹霞地貌 峡谷景观, 崖壁 通体的赤红色,故又俗称 “ 红石峡 ” 。 温盘峪峡谷又称 “ 九龙潭 ” 、 “ 九龙峡谷 ” 。峡谷内分布有 “ 首龙潭 ” 、 “ 黑龙潭 ” 、 “ 青龙潭 ” 、 “ 黄龙潭 ” 、 “ 卧龙潭 ” 、 “ 眠龙潭 ” 、 “ 醒龙潭 ” 、 “ 子龙潭 ” 、 “ 游龙潭 ” ,相传云台山温盘峪在古代为九龙栖息之地。 九处龙潭,构成峡谷内景观奇异,碧绿的潭水,红色的山体,鲜明艳丽,无论是荡舟潭中,还是徒步援壁前行,步移景换,诗境画意,处处神秘诱人。黑龙潭至幽至奥,碧绿的潭水映衬朱红色山体,透出明丽鲜艳。黑龙洞洞长 30 米,洞内 伸手不见五指 ,又有一点亮光在前昭示。黄 龙潭峡 宽 20 多米,水深处湛蓝无比,水浅处清澈见底,水中有大量可观赏奇石。黄龙瀑,银白色的水帘从谷顶倾泻而下,潇洒飘逸,飞瀑之声如急雨、如裂帛,瀑布与 涌泉 并出,真如一块硕大精美的水体雕塑、 天然壁画 。苍龙涧狭长幽曲,处于山势巍峨的深涧。相吻石是两条跃出水面的红色奇石,相传这是黑、白二龙王的 龙女 和龙子的浪漫化身。九龙峡谷,不止九龙。温盘峪谷口南端有一狭窄的峡谷,称为 “ 一线天 ” , 是一处高 50 多米的瀑布,称为白龙瀑布。传说中,古代有白龙在此居住。这里两侧高崖耸立 , 形成一个巨大石门,即云台山景区内人称 “ 天门地户 ” 的 “ 地户 ” 。 “ 天门 ” 指百家岩的天门谷与天门瀑。
个人分类: 旅途掠影|3396 次阅读|7 个评论
雄奇壮美的云台山
热度 9 罗帆 2012-11-12 09:15
雄奇壮美的云台山
最近,应邀去河南焦作听国学讲座。最后一天下午,匆匆逛了云台山景区。 在以前的印象里,焦作是一座产煤的城市。随着多年的挖掘,矿产资源已经枯竭。没有想到,它还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一下车,山风顿时吹乱了头发。同车的 WJ 怕冷,临时放弃了登山的计划。 坐上景区的游览车,不免有点惋惜自己错过了色彩斑斓的秋季。灰色主调的背景下,枯树上仅剩红色的野柿子。 秋已深,天高云淡。望见云台山的一角,已被群山的雄奇壮美之势征服。裸露的岩石,显出硬朗阳刚之气。绚烂之后的树木,衬托出几分凝重和苍凉。 行进在山路上,随走随拍,留下了一幅幅深秋季节的景象。 1 2 3 4 5 6 7 8 9 云台山: http://baike.baidu.com/view/20281.htm 位于河南焦作 修武县 和山西陵川县境内,以独具特色的“北方 岩溶地貌 ”、“云台山水”被 联合国 教科文组织列入全球首批 世界地质公园 名录。同时又是 河 南省 唯一一个集 国家 级风景名胜区、首批 国家AAAAA 级旅游景区 、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 国家森林公园 、国家自然遗产、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级 狝 猴自然保护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等八个国家级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区。 景区面积 240 平方公里 ,含 泉瀑峡 、 潭瀑峡 、 红石峡 、 茱萸峰 、 子房湖 、 万善寺 、 百家岩 、 叠彩洞 、 猕猴谷 、 青龙峡 、 峰林峡 等十一大景点。还有 亚洲 落差最大的瀑布 -- 云台天瀑。 云台山满山覆盖的 原始森林 ,有深邃幽静的沟谷溪潭, 千姿百态 的飞瀑流泉, 如诗如画 的奇峰异石,形成了云台山独特完美的 自然景观 ,云气缭绕,仙风回荡,为道教历代重玄派妙真道士 仙居 之福地洞天,道教妙真 祖庭 。 汉献帝 的避暑台和陵基,中国山水园林文化鼻祖“竹林七贤”的隐居地(至今有刘伶醒酒台、稽康淬剑石、孙登啸台等遗迹)。唐代药王孙思邈的采药炼丹 遗迹 ,玄帝宫、重阳阁等等。唐代大诗人 王 维 写出“每逢佳节倍思亲”千古绝唱的茱萸峰,以及众多名人墨客的碑刻、 文物 ,形成了云台山丰富深蕴的文化内涵。 云台山以山称奇,整个景区奇峰秀岭连绵不断, 主峰 茱萸峰海拔 1308 米,踏千阶的云梯栈道登上 茱萸 峰顶,北望千里太行深处,巍巍群山层峦叠嶂,南望怀川大 平原 ,沃野千里、田园似棋, 黄河 如带,山水相连,不禁使人心旷神怡,领略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意境。 云台山以水叫绝,素以“三步一泉,五步一瀑,十步一潭”而著称。落差 314 米的全国、亚洲最高大瀑布 - 云台天瀑 ,犹如擎天玉柱,蔚为壮观。天门瀑、白龙潭、 黄龙 瀑、丫字瀑皆飞流直下,形成了云台山独有的 瀑布景观 。多孔泉、 珍珠泉 、王烈泉、明月泉清冽甘甜,让人流连忘返。青龙峡景点有“中原第一峡谷”美誉,这里 气候 独特,水源丰富,植被原始完整,是 生态旅游 的好去处。
个人分类: 旅途掠影|3751 次阅读|21 个评论
怪石嶙峋
热度 1 chenxiaoblog 2012-10-17 21:09
愿君多观赏,此物最想象!
个人分类: 徜徉山水|2228 次阅读|2 个评论
石罅泉流
chenxiaoblog 2012-10-17 00:03
2171 次阅读|0 个评论
走马观花游开封——随笔
热度 21 shannuzuode 2012-6-26 16:52
走马观花游开封——随笔
这次河南之行的第二站是开封,从云台山回来,又到七朝古都开封转了转。 当地人说,来开封不到清明上河园就是白来,不去大相国寺就是瞎转,因此,这两个地方非去不可。 一、 800年前,北宋宣和年间,画家张择端踏青游春,在虹桥上看到东京汴梁(现开封)的繁华景,激发灵感,画出了不朽名作“清明上河图”,汴河两岸三教九流、市井百态跃然纸上。如今,开封人民依据此图复活了1000年前的东京汴梁,这就是清明上河园。 开封号称七朝古都,北宋时期人口已达百万,其繁华程度堪称当时的世界之最。 偌大一个都市,其人文气息、市井风貌绝对不是一日建成的,因此,清明上河园模仿形似也许容易,但形神兼备,就实在是太难了。 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尽管建筑很精美,时不时还能见到仿宋体的市井人物,但是绝对没有在开封大街上游走的感觉。 仿真微缩景观,前几年很流行,仅北京就斥巨资建了中华民族园、世界公园,刚开始热闹非凡,但几年下来,门可罗雀,建筑物也失修破败。 其实,旅游文化的人文因素是首要的。北京的胡同游因为有了胡同沉淀的百年历史和现代百姓生活的巨大反差,而得到中外游客的称道;逢年过节各大古建公园的庙会人满为患,收入不菲。 清明上河园何不把园门敞开,把收门票变成向入住商铺收税,让民俗民风常驻园中,开放的街道融入到开封市井当中,使现在的开封成为当年活生生的东京汴梁岂不更好? 很喜欢开封的街道,古色古香,很有韵味,只是很可惜,时间紧迫,没有多在街头停留,只是在车里拍摄了几张开封的街景。 二、 大相国寺倒是古色古香,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八角琉璃殿、藏经楼、钟鼓楼等殿宇古迹,是我国汉传佛教十大名寺之一,在中国佛教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广泛的影响。整座寺院布局严谨,巍峨壮观,现存的主体建筑为清代建筑。 据说,此寺最初是唐太宗李世民为了还乔相国的阎王债所建,因此叫大相国寺。李世民梦中被小鬼抓到阴曹地府,阎王发现误判,但要买路钱。李世民只好借乔相国预存的3万两冥银方才赎命。大相国寺的名声,也因《水浒传》“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的故事而家喻户晓。 三、 河南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地处中原腹地,以农耕文化散播全国的河南人,舌尖上的文明也闻名遐迩,其中洛阳水席享誉全国。 随着电视剧“落叶长安”的热播,胡辣汤成为到河南必须品尝的美食。 胡辣汤喝多上火,聪明的河南人把清热下火的豆腐脑和胡辣汤掺在一起喝,谓之“豆腐脑胡辣汤”简称“两掺”,既营养又不上火,可谓一举两得。 胡辣汤制作工艺很讲究,配料也很多。最常见的原料有面筋、海带丝、粉丝、千张丝、花生米、香菜、姜末、榨菜、黑胡椒粉等。根据节令和地域的不同,还会添加牛肉、羊肉、黄豆、木耳、黄花菜、菠菜、萝卜条、葱花等原料,喝起来热糊糊、香喷喷。 不过,我们一行人品尝的是百年老字号中興楼穆斯林风格的豫菜,扒羊肉、桶子鸡、板肚,当然还有胡辣汤,让人胃口大开。 回味河南,回味开封,只是不知,下次什么时候再去?开封的市井风情真真成为挥之不去的回忆。 1 清明上河园 2 虹桥再现。右上方浮雕画是根据清明上河图1:1比例制作的,与实景有几分相似吧。 3 上善门。从右下方雕刻看,当年的上善门比现在要热闹许多。 4 舟楫之利。当年的汴河是非常繁华的水运通道,原来的舟楫之利现在仅仅是景观了。 5 行为艺术。这个可不是雕塑,真人啊! 6 武大郎。如今的武大郎不卖炊饼,他卖啥哩?“卖”媳妇啊!随行的潘金莲,跟你合影,10元一张。无本万利的好买卖啊! 7 市井人物。小帅哥真的很帅,在上善门门洞里与人合影,有求必应,笑呵呵的招人喜欢。左上方的乞丐极具表演天份,不成为影视名角实在屈才。 8 不知宋朝,有这种花架子吗? 9 这个楼叫啥来着?感谢博友 104753110819 指正,此楼叫拂云阁。取名“拂云”,一是显示其高耸,轻拂白云;二又暗含“吹拂红尘烟云,洗出清明世界”之意。 10 景色不错 11 还是不知道叫啥桥? 12 这是开封的实际街景,很给力,古楼加上现代的摊商,绝对反差!根据博友 104753110819 指正,这是开封御街,很有特色的一条街,从北宋至今一直是开封市的中轴线,基本无变动。开封还有一条书店街,古色古香,很有味道。开封最有味道的景致不在景区,在街头。 13 大相国寺前的街景,古色古香还很现代,车水马龙显得街道有点窄。 14 著名的大相国寺 15 大相国寺的鼓楼很有型 16 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17 大相国寺内部建筑 18 开封街景——清真寺 感谢博友李斌的留言“图片中的街边清真寺应该是北大寺......开封城区至少有近10座清真寺,可见穆斯林文化在开封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开封的美食多数以回族特色食品为主,中兴楼的烩馍,味美的蒸饺,新生饭庄的小笼包子等也都是门庭若市”。 19 中興楼清真豫菜,扒羊肉、桶子鸡、板肚,还有那啥...... 附:此次河南之行的第一站是云台山,见“云台山一日游之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45360-583400.html 陆俊茜——夜幕降临下的清明上河园,景致绝佳,值得欣赏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44420-554635.html
个人分类: 行摄旅游|5078 次阅读|35 个评论
云台山一日游之三——茱萸峰、万善寺、子房湖随拍
热度 6 shannuzuode 2012-6-21 14:37
云台山一日游之三——茱萸峰、万善寺、子房湖随拍
茱萸峰,是云台山景区的最高峰,海拔1308米,峰顶有真武大帝庙。唐代大诗人王维曾登临此峰写下“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千古绝句。 到达山顶的垂直高度400米,栈道辗转2公里,天气闷热,同行的朋友无心登高。 即来之,则登之。有了这两年户外旅行的体验,我毅然随同老公沿千阶云梯栈道,40分钟往返,完成了一般人2小时游玩的路程,体验了一把“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从茱萸峰下来,游览了著名的红石峡(图片见云台山一日游之一、二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45360-583400.html )和子房湖。 吃罢午饭(其实都下午4点了),抓紧时间游览万善寺。 万善寺坐落在形似奶头状的阎王鼻山峰下面,周围青山环抱,风景秀丽。它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相传是朝廷为了镇治此处帝王风脉而建,现在的寺院是九二年重建的。寺内供有金佛,故又称“金佛寺”,内有天王殿,大雄宝殿,配殿等等。 1 茱萸峰上俯瞰山下的停车场 2 茱萸峰山的真武庙,气势巍峨 3 从真武庙俯瞰后山 4 下山途中的环形栈道 5 茱萸峰后山景色 6 子房湖拦河大坝 7碧水青山子房湖 8子房湖据说当年汉相张良张子房的隐居处,而今安在? 9阎王鼻下万善寺,看出鼻子了木有? 10 天色不早了,万善寺游客稀疏,树影婆娑,难得一现的光影栈道。 11 万善寺山门巍峨 12 万善寺铸铁香炉 13 万善寺上辛勤的小蜜蜂 14 黄花分外香,小蜜特别忙 15 下山时刻,日照金山
个人分类: 行摄旅游|5838 次阅读|11 个评论
云台山一日游(之二)—— 红石峡随拍
热度 5 shannuzuode 2012-6-19 10:58
云台山一日游(之二)—— 红石峡随拍
继续发片,红石峡非常值得一去。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欣赏照片的的时候,对景观的观察更为细致,也更有韵味。 茱萸峰,子房湖的片子留待下次再发。顺便把上次的链接附上。 云台山一日游(之一)—— 红石峡随拍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45360-583400.html 本次与吕老师同游,其河南印象写的非常出彩: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38991-583540.html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个人分类: 行摄旅游|3444 次阅读|18 个评论
云台山一日游(之一)—— 红石峡随拍
热度 12 shannuzuode 2012-6-18 16:23
云台山一日游(之一)—— 红石峡随拍
上周末,与朋友相约,到河南郑州、开封二日游。游览了著名的云台山景区和开封清明上河园,风景是不错的,拍片是必须的。 口笨笔拙,随引百度百科记之: 云台山位于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境内,拥有十一大景点,2004年2月13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同时,还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首批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自然遗产、国家森林公园、国家级猕猴自然保护区、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红石峡是云台山景区最为壮观的景点,让人流连忘返,目不暇接。 整个峡谷,由红岩绝壁构成,属于我国北方地区少有的丹霞地貌峡谷景观,崖壁通体的赤红色,故又俗称“红石峡”。 又由于它在地表之下,又窄又深的峪内的空气不能与外界大气候正常交流,便形成峡谷内特有的小气候。盛夏时节,峪外酷热难挡,峪内却一片秋意;隆冬时节,峪外冰天雪地,峪内却花红草绿,苔类植物生长茂密,显得春意盎然。冬暖夏凉,温度适中,仿佛处在恒久的温暖中,故又名“温盘峪”。 峪内夏日凉爽宜人,隆冬苔卉莳草翠。它集泉瀑溪潭涧诸景于一谷,融雄险奇幽诸美于一体,被风景园林专家称赞为“自然界山水的精品”。谷里分布“白龙潭”、“黄龙潭”、“青龙潭”、“黑龙潭”、“卧龙潭”、“眠龙潭”、“醒龙潭”、“子龙潭”、“游龙潭”,构成“九龙溪”。还有“幽瀑”、“穿石洞”、“相吻石”、“双狮汲水”、“孔雀开屏”、“棋盘山”等景观。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个人分类: 行摄旅游|4575 次阅读|31 个评论
游走天下之云台山
热度 1 xmx81 2011-7-10 19:24
游走天下之云台山
丫子瀑 红石峡1 红石峡2
个人分类: 游走天下|3527 次阅读|2 个评论
泉瀑峡--云台山风光之四
热度 2 ssglwu 2011-6-21 00:10
泉瀑峡--云台山风光之四
吴国林 这是云台山泉瀑峡的风光,见图。
个人分类: 旅游与摄影作品|2905 次阅读|3 个评论
山水寄情--云台山红石峡之三
ssglwu 2011-5-31 08:07
山水寄情--云台山红石峡之三
吴国林 道不尽云台山红石峡,请看第三批照片。
个人分类: 旅游与摄影作品|2538 次阅读|0 个评论
山水画廊--云台山红石峡之二
热度 9 ssglwu 2011-5-30 09:12
山水画廊--云台山红石峡之二
吴国林 云台山红石峡为云台山之精品,呈现出一幅绝美的山水画。请见照片。
个人分类: 旅游与摄影作品|3425 次阅读|20 个评论
奇美之云台山红石峡
热度 6 ssglwu 2011-5-29 07:17
奇美之云台山红石峡
吴国林 云台山位于河南省焦作市的修武县境内,被列入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名录。是 河南省 唯一一个集 国家 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 5A 级景区、 国家森林公园 、国家水利风景名胜区等称号的风景名胜区。 2003 年 7 月,在北京召开的我国世界地质公园推荐会上, 云台山地质公园 排名 黄山 、 庐山 之后,成为我国向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推荐的 8 个地质公园之一。 2004 年 2 月,云台山成为了首批 28 个世界地质公园中的一员。云台山之美以红石峡为最。 红石峡位于子房湖南,峪内夏日凉爽宜人,隆冬苔卉莳草翠,故称红石峡。它集泉瀑溪潭涧诸景于一谷,融雄险奇幽诸美于一体,无疑它是自然山水的精品。只有到了红石峡的谷底,才知它之美,在它之外看似非常普通。不去云台山,就没有去河南。 小诗一首 吴国林 偷得半日闲,醉卧云台山。 泉瀑溪潭涧,梦问几时还。 红石峡照片分几期发布。 云台山之标志 云台山之水
个人分类: 旅游与摄影作品|3512 次阅读|12 个评论
八月二十四生态会议游云台
王震洪 2010-12-16 12:52
一台彩云一台林,茱萸峰颂王维情。 锆岩深藏通幽处,飞瀑弹石奏天音。 河南云台山是南北森林分界,以石、瀑、林、峰、雾、文人墨客留下的遗迹著称于世,是著名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其中,名峰茱萸,俗名小北顶,是云台山的主峰。登上峰顶,极目远眺,可见黄河如银带;俯视脚下,群峰形似海浪涌。相传王维名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隹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即于此峰有感而作。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222 次阅读|0 个评论
云台山两日游 一些照片 很美
taol 2010-9-5 20:56
八月底,组里面一起去河南云台山。觉得很漂亮。
个人分类: 生活|4860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狐仙救人的故事
BihongFu2010 2010-7-9 16:40
狐仙救人的故事 前几天带学生去河南焦作云台山野外实习,云台山的峡谷地貌很美,正断层也很发育(见附图)。我们顺访万善寺时,在那里墙上看到这样一个狐仙知恩图报的动人故事,学生们都为这个故事感慨不已: 我到唐山出差时,有一位老者给我讲了一个有关放生的故事,说是他自己的亲身经历。这位老人告诉我,在1976年以前,他是唐山某水库的管理员,经常一个人驻守在水库边的配电室里。因常常闲来无事,他喜欢上了垂钓,随着垂钓技术的不断提高,他钓的鱼常常吃不了,就存养在一口大缸里。这口大缸,则放在简易搭建的厨房里。 1976 年初夏的一个晚上,他还没睡,就听到厨房里有动静,他抄起家伙去看个究竟。原来是一只前来偷吃鱼的野狐,不小心掉进了缸里,怎么也爬不上来了。想到前几次不明就里地鱼就少了,他就想弄死这只讨厌而倒霉的狐狸。当他用强光手电照着狐狸,正欲动手时,他看到狐狸的眼里满是惊恐,甚至还有眼泪。他的心又软了最终,他还是放了这只野狐。 后来,他的鱼就再没少过。他就感叹:狐狸这生灵,通人性、有良心。更令他意想不到、感慨万端的是,唐山大地震骤来时,这只野狐,居然挽救了他的命。 1976 年 7 月 28 日凌晨 3 时左右,熟睡中的他,被一种急促的抓挠声音和呱呱鸣叫吵醒。他听出来,是那只狐狸,就起身下床打开房门那只野狐焦躁不安地仰脸望着他,并一次次地就地兜圈子,像一个有急事的满腹话语的哑巴。他就想,可能狐狸没找到猎物,饿急了,来求援了。可是,就在他想回屋里取吃的东西给它救济时,那只狐狸忽然咬住了他的凉鞋襻(音 pan4 ),狠命地往外拉。 他忽然有一种什么预感。于是,跟随狐狸来到院子里。就在这时( 7 月 28 日 3 时 42 分左右),举世皆惊的 7.8 级大地震轰然降临,他居住的配电室,瞬间即被震塌 直到现在,年迈的老人还念念不忘那只被他放生、又来救他的狐狸,感慨万端地说: 地球就是个大家庭,大多数的生物、动物与人类息息相关,动物们尽管不会言语,却也有着同样的思维、灵性和良心。 云台山的万善寺及其正断层地貌(上图)、红石峡风光(下图)
个人分类: 天涯海角|5155 次阅读|2 个评论
《畅游世界地质公园》之三:河南云台山地质公园
pony1984621 2009-8-9 21:54
1. 公园简介 云台山地质公园位于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北部的太行山南麓,主要以云台山园区的构造单面山体地貌和断崖飞瀑、幽谷清泉地貌为特征。公园内群峡间列、峰谷交错、悬崖长墙、崖台梯叠的 云台地貌 景观,是以构造作用为主,与自然侵蚀共同作用形成的特殊景观,是地貌类型中的新类型,既具有美学观赏价值,又具有典型性。 在具有全球构造规模效应的东亚裂谷体系中,云台山地质公园处在华北陆块新生代东亚裂谷系的华北裂谷带与西安 郑州 徐州近东西向裂谷转换带的交汇部位。受太行山前深大断裂控制,在喜马拉雅造山运动过程中,于寒武系 奥陶系石灰岩地层中形成了一系列 之 字形、线形、环形、台阶状长崖、翁谷、深切障谷、悬沟等地形组合的 云台 地貌,构成了区内峡谷幽深、群山耸峙、飞瀑清泉的太行绝景,对研究新构造运动和裂谷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园区内有形成于距今约 14 亿至 3 亿年间的中元古界蓟县系云梦山组 上石炭统太原组地层,出露系统而完整;有太古界 早元古界基底、还有典型的构造遗迹,诸如基底太古界片麻杂岩构造,早元古界表壳岩的底僻穹窿构造,盖层的超覆构造,韧性剪切带构造,韧 - 脆性变形构造,脆性断裂构造,单面山构造,以及盖层中的垮塌构造,滑坡构造等。 特殊的构造部位和地层岩性条件,使公园内水体和水动力作用极为发育,形成的瀑布、溪泉和河流钙华阶地、钙华瀑、钙华滩等代表了中国北方岩溶的特点,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公园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使公园内保存和生长了一些如白鹤松、大国榉等古老树种及竹林等特殊植物,太行猕猴、金钱豹等保护动物。有些特殊植物和动物还成为在中国北方生长和分布的北界,因此,具有重要保护价值。   目前已开发的各类自然景观共有 7 种 170 余处,有山峰 100 余座,陡崖 10 余处,峡谷中保留了大量的地质遗迹,其中较为重要的有系统独特的地层、岩石、矿物旅游资源,典型特征的地质构造旅游资源、险峻秀丽的构造剥蚀地旅游资源、奇异多样的洞府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的生态旅游资源及历史悠久的人文旅游资源。 2. 交通位置 从河南郑州、洛阳,河北石家庄,山西太原,陕西西安,湖北武汉,山东济南,北京等方向到达焦作或者是修武后,可以在这两个地方转车去云台山。 3. 门票价格 旺季价格: 120 元 / 人(旺季: 3 月到 11 月) 淡季价格: 60 元 / 人 (淡季: 12 月到 2 月) 免票范围:现役军人凭军官证或士兵证、革命伤残军人凭本人军残证、离休干部凭离休证、 65 周岁以上老人凭身份证 / 老年人优待证、身高低于 1.3 米的儿童、一级英模、全国道德模范。 半价票范围:全日制在校学生凭注册的学生证、残疾人凭残疾证、 60 - 64 周岁老年人凭身份证 / 老年人优待证、省级以上劳模和省级以上优秀教师凭相关证件。 景区内部交通费: 60 元 / 人 内部交通费免票范围:身高低于 1.3 米的儿童。 4. 地质知识 云台地貌 :即太行山地区寒武系 ―― 奥陶系地层中形成的以 之 形长崖、线形长崖、环形长崖、台阶状长崖和瓮谷、围谷、悬沟、深切障谷为特色的滨海-浅海相碳酸岩地貌,是太行山风景资源的景观主体。    成因 : 25 亿年以上地质演化。发生在 25 亿年前太古代末期的嵩阳运动,陆壳生长形成 萌地台 ,形成了区内的结晶基底。中元古代,本区整体升降开始,在下降时期曾为滨海环境,接受了大量的陆源碎屑沉积,形成了温盘峪、百家岩一带的石英岩状砂岩。中生代后期,随着太平洋板块向亚洲板块的俯冲和相互作用,至早白垩纪晚期,华北板块东部大规模的带状裂陷和隆起,形成东亚型裂谷系。受此结构作用,公园内形成了裂谷背景下的峡谷群及峰墙纵横、崖墙环抱的奇特地貌。    地貌介绍 :共有典型地质剖面、古生物景观、地质地貌景观、水体景观和地质灾害遗迹等五类,主要包括 地层剖面,地层构造剖面,古生物化石,岩溶地貌,峡谷地貌,构造地貌,瀑布景观,湖泊景观,潭池景观,河流及地貌景观和崩塌遗迹等 11 种基本类地质景观。 5. 网址链接 http://www.yuntaishan.net 6. 图片展示 红石峡 潭瀑峡 泉瀑峡 青龙峡 峰林峡 茱萸峰 叠彩洞 万善寺 百家岩 子房湖 猕猴谷
个人分类: 地理名胜|5365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6: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