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Steve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老顾的眼泪 上外的顾力行,Steve Kulich,大师兄。
berlindwh 2014-4-14 07:09
老顾的眼泪 作者:麻桑 |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教师 http://www.waijiao.org.cn/show.php?contentid=2204 很少有人比他更能够诠释“跨文化”这三个字:出生于美国,娶了一位德国太太,两人却结伴来到了中国,白驹过隙,转眼已是二十年。现在的他,一口流利的中文,周围环绕着爱戴他的中国学生,共同在跨文化交际学的领域努力探索,不断追问着自己与世界的关系: Who are you? Why are you the person you are now? W hat is your cultur al identity? 顾力行, Steve Kulich ,说不清哪个名字更能代表现在的他,学生们则更喜欢亲切地称他为“老顾”。老顾是个怎样的人?博士生导师, 211 学术骨干,还担任着上海外国语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学者的专业和严谨自不用说;但在此之外,更深入人心的那个“老顾”,却颇有“文艺气质”:他恋家,他写诗,他心思细腻,他情绪敏感,他懂得倾听,更能与你感同身受,哦,还有,他爱哭。 第一次看到老顾掉眼泪,是在硕士一年级的课堂上。那节课的专题是“跨性别交流”,老顾邀请了自己的德国太太 Ana 现身说法,接受全体学生的采访。整堂课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学术,反倒像是一次轻松坦诚的分享会。大家的问题大多都提给了 Ana ,问她怎么平衡家庭与工作,问她觉得婚姻里最重要的是什么,而老顾则一直坐在太太旁边,微笑地看着妻子,有意无意地轻抚着自己无名指上的婚戒,脸上表情淡然,平和满足。Ana讲到自己80年代第一次来到中国,和老顾一起住在厦门大学狭小的学生宿舍,半夜甚至有老鼠从自己身上爬过。终于有同学忍不住问她:“二十年前,您在德国是一名医学博士、外科医生,生活条件和社会地位都令人羡慕。可是,跟随Steve来到中国,物质生活条件都大不如前,甚至还要放弃自己的专业和工作,努力适应中国的生活,专心经营这个家。这二十年中,你后悔过吗?”清楚地记得 Ana 当时蓝眼睛里隐隐泛起的泪光和斩钉截铁的回答:“ No, I haven’t, even for one second, regretted my decision ”。这时的老顾显得比太太更为激动,微微颤抖的双手别扭地交叉在一起,紧紧抿着的嘴唇想要做出微笑的表情,却控制不了眼泪已经悄然滑落。这样的答案对他来说当然一点也不意外,那奇妙的默契与信任感动了在场所有的人。 “ ...once the choice of a partner is made, the main issue is developing a common basis for building the relationship and bearing with one another with our human inadequacies ”,他说。我们自然无法想象在中国这片土地的生活究竟给了他们多少挑战,但我们看到了他们面对困难时的信念与支持。 中国对老顾来说自然绝非只有困难和挑战,这位“中国通”早就把中国当成了自己的家,他会为中国的每一个成就欢呼,也会为这个国家和她的人民遭受的痛苦而落泪。还记得“ 5-12 ”汶川大地震时,老顾正在德国忙着自己的学术研究,但所有的学生在第一时间收到了他的邮件: “ …my very deep sympathies to all of you as fellow-Chinese who are in shock and great sadness over the terrible impact of the earthquake/after-shocks in Sichuan. I am thankful to hear that most of your families and friends there are safe, but when I see the pictures of the bodies being pulled out, the incredible loss of so many students and children, and the terrible devastation, I often break into tears and sobs and pray for the victims and survivors. Please know that I deeply share your sadness and pray that all of our hearts can find comfort in this horrible disaster. Thanks for thinking with me and staying in touch. And may your troubled hearts find peace during these difficult days. Sincere and warm greeting from your teacher and friend, STEVE ”。 那段时间的中国,阳光下也俱是悲伤和哀痛,而想来老顾身处德国的居所里,却也呼吸着同样沉重的空气。甚至可以想象他坐在书桌前的样子,看着新闻报道和地震灾区的图片默默落泪,无时无刻不在为这个远方的国度祈祷,也希望能为自己亲爱的学生们送来一点安慰与力量。 另一次典型的“老顾的眼泪”是一位学姐的转述。我们看到的老顾,总是背着塞满书籍和电脑的鼓鼓的双肩包,走路飞快,反应神速,精力充沛,眼睛里永远是热情和积极的光芒,在各种文化之间游刃有余来回穿梭。我们当然知道这轻松背后的责任:要为硕士生、博士生上课,要担负跨文化交际中心大大小小的行政事务,要同时承担着多个重大课题,要做一个模范的丈夫与父亲,还要随时成为每一位学生的学术导师与精神指引,“乐观到出神入化”。给出这样的评价的那位学姐终于忍不住问他,“你难道不会有极限和疲惫么?”答案?他居然落泪。然后,老顾却又笑着对她说,幸亏他有他的她,还有未来会爱上其他男人的他的女儿们。学姐说,“在一切角色之外,他总是用他的太多美好,提醒我作为一个学者的责任,让我不能背离、不敢逃避”。对,是他的“美好”,而不是“完美”,深深感动着每个人。 老顾爱哭,这大家都知道。但爱哭绝不代表软弱,只是因为他愿意把自己最真诚柔软的一面真实地展现给大家。不掉眼泪的时候的老顾,上一秒还听着学生的发言在大大的笔记本奋笔疾书,下一秒就跃上讲台一边点评一边列出一长串参考书籍,常常让人怀疑他的脑袋里是不是装了图书馆。他会在“非言语交际”的课程上戴着假发衣着怪异地翻窗而进,为我们营造“ break ing the non-verbal rule” 的诡异气氛,也会忽然在课堂上惟妙惟肖地学起 Louis Armstrong 大唱“ What a Wonderful World ”。有趣的是,当我想要努力勾勒老顾的形象,首先跃入脑海的往往并不是什么“学术”的场景,然后我才恍然明白,那是因为即使在“学术”的时候,他也更像一位博学的朋友,而非高高在上的专家教授。他的课堂是气氛活跃的讨论会,九十分钟里大家头脑风暴,思维碰撞,乐在其中;与他探讨专业问题常常演变为对人生的探讨,分享经历,天马行空;就连最为紧张的毕业论文答辩,也像是一次学术交流,既提出犀利睿智的专业建议,又不忘给予学生最大的鼓励与祝贺。 去年,上海外国语大学跨文化交际硕士专业建立十周年校友会顺利举行,六七十名校友悉数前来,会场洋溢着重逢故知的喜悦和结识新交的兴奋。那天,老顾深情回顾着自己在上外近二十年的教学生涯和跨文化交际硕士点设立十年以来的历史发展,感谢着到场的每一位“家庭成员”多年的支持。是的,家的归宿和力量。老顾有很多“家”,由妻子、两个女儿和狗狗Teddy组成的小家,由散布在全球各地的学生组成的大家,还有那个他倾注了所有情感与智慧的中国的家。不知道在那天的校友聚会之后,深爱着他的家的老顾有没有再次落泪,也不知道我们亲爱的老顾是否听说过艾青的那句诗: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个人分类: 大学|4558 次阅读|0 个评论
乔布斯(Steve Jobs)的两段精彩讲话
kghao 2011-11-20 15:49
乔布斯(Steve Jobs)的两段精彩讲话
乔布斯(Steve Jobs)的两段精彩讲话 苹果公司 CEO 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的演讲中,在讲到他人生中三段动人的故事后,最后讲的那两段话我认为最精彩。一段是: Your time is limited, so don't waste it living someone else's life……. 。 中文翻译为:你们的时间很有限,所以不要将时间浪费在重复其它人的生活上。 ……. 。 这充分地展现了乔布斯惊人的创新精神。他早期创造的 Macintosh 个人计算机,近期的 iPod , iPhone 智能手机, iPad 平板电脑等一系列执着的创新,正是这段话的具体体现。特别是他知道病情后加倍努力抓紧生命最后的时间所做的创造最令人感动。 另一段是引用了上世纪 70 年代 Stewart Brand 编辑出版的 “ 整个地球的目录 ” 最后一期的停刊的告别语: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中译稿译成:求知如饥,处世若愚。翻译得很好,其实其中“求知”、“处世”是中译者为了便于理解而加上的,原文直译是“处于如饥状态,处于若愚状态。” 看来这句话对乔布斯影响很大,已经成为他生活的座右铭。永不满足,如饥似渴地追求真知,追求完美。处世低调,虚心若谷,执着地做着别人以为是愚蠢的事。其实这是大智若愚,是乔布斯特别睿智的表现。在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里也有类似的表述,如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老子 . 道德经)等。 这两段话绝不是空洞的口号和说教,贯穿于乔布斯 整个 经历曲折短 促 而辉煌的一生。发自肺腑令人深省,令人感动。 我曾把这篇讲话稿推荐给大学生们阅读。为了查阅方便,讲话稿从网上下载附后。 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的演讲稿(中英文对照) doc 文件下载: 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的演讲稿.doc
个人分类: 学术交流|4815 次阅读|0 个评论
创新灵魂乔布斯
热度 9 toptip 2011-11-15 01:52
创新灵魂乔布斯
本人从来就是电子产品的落伍者,不过乔布斯死后媒体把他作为 “ 创新灵魂 ” 来报道,引起了我的兴趣。于是自己也凑了把热闹,预订了一本《 STEVE JOBS 》,想看看他是如何创新的。 由于自己习惯了 window 操作系统,每次不得不用 Mac 的时候都会很恼火(很多快捷键设置与 windows 不同)。媒体对苹果有品位的描述,让我第一次仔细打量了一下苹果电脑。除了 all in one (主机和显示器整合为一),无缝简洁的外壳,极具观赏性的键盘鼠标,我还注意到了电脑支架设计的独具匠心:其它电脑的支架设计了很多的连接结构,而且调整起来也颇费力;苹果就简简单单的一个可伸入主机的 L 型支架,上下左右旋转都很随意,去掉了很少用得上的上下调节功能。有点意思哦! 这个 “ 有点意思 ” 加上点好奇的动力,让我很快读完了这本大部头。 很不幸,虽然曾贵为 CNN 的头,并且写过爱恩斯坦和富兰克林的传记,作者 Walter Isaacson 顶多算作科学的爱好者,却基本上是个科盲。书中极少描述到苹果技术创新的细节,而更多地去记述乔布斯的一生,探讨他的人格特质。这是文科生的局限,他可以写出畅销书,让你读得很爽,却很难去触及事情的内核。 尽管这本书没有让我感到很满意,我还是试图从外围总结一下乔布斯身上有关创新的特质。 关键词 1---Intersection 有趣的是,做电脑的乔布斯自称是艺术家,而非工程师。他对工程的热情来自于修车的老爸,也设想自己以后做工程师,但是要说技能却基本上没有超越电子爱好者的阶段。他对艺术的热情却更有说服力:他是民谣歌手 Bob Dylan 和乐队 Beatles 的狂热崇拜者;高中毕业后选择了艺术气息浓厚,具有嬉皮士自由风格的里德大学,而非伯克利或者耶鲁;他在大学里最常做的一件事是跟一群狐朋狗友修禅( zen );他甚至放逐自己到印度寻找 guru (精神导师) …… 乔布斯具有艺术家所特有的敏感。他的泪点很低,遇到挫折会当众大哭;碰到让他觉得是 purity (纯净)的人或者事物,他都会感动得掉泪。 工程与艺术结合于一体,这就是乔布斯的过人之处。 “Simplicity is the ultimate sophistication” (至繁归于至简), “Less is more” (更少意味着更多),苹果人性化设计源源不断的灵感就来自于这些带有哲学意味的信条。乔布斯对音乐的热爱也解释了为什么苹果会进军音乐市场并取得巨大成功(包括播放器 ipod 和网上音乐下载市场 itune )。 关键词 2-Vision 乔布斯在人性化( humanity )和工程的交叉处拥有了高于一般人的远见。他思考的出发点是一般的用户需要什么样的工具,然后不断地尝试和寻找能制造这些工具的工程技术。因而,他对技术的可能应用有很高的敏感性。 沃兹 1975 年造出第一台电脑的时候,还只是想到爱好者俱乐部去炫耀炫耀,乔布斯却立刻看到了它对于一般人的用处和可能的商机。鼠标和图形界面发明于 1973 年,多年之后的 1979 年拥有它的 Xerox 公司还没有明白这个技术有什么用, 乔布斯一见到它,立刻又呼又叫,惊叹于这么好的东西竟然没有商业化。鼠标和图形界面造就了 Mac 的成功。乔布斯一直在构思一个超小的数字音乐播放器,当东芝公司展示出超小大容量驱动器时,苹果立刻明白他们一直等待的技术成熟了。这就是 ipod 的核心技术。当年当他的工程师战战兢兢地秀他们背地里研发的多触式技术( multi-touch )时,他立即看穿这个技术的潜能,下令重点研发,花重金买断相关技术。这项技术也就是 iphone 最成功的地方。 他非常推崇著名冰球手的一句名言: I skate to where the puck is going to be, not where it has been (我滑向冰球将要到达的地方,而不是它曾经在的地方)。 在做事之前他的目光就已经落在了远处,这就是远见。 关键词 3-Focus “Less is more” 还体现在他对产品的专注上。 1997 年苹果濒临倒闭他重回苹果的时候,他在黑板上画了个格子,横行上写两字 “consumer” (大众用户)和 “pro” (专业用户),纵行上写两字 “Desktop” (桌面电脑)和 “Portable” (便携式电脑),宣布砍掉苹果多数非特色业务,专注于以上四种产品。精品战略使苹果推出的每项产品都受到欢迎,市值也扶摇直上。 专注还体现在他的个人特质。禅的修炼中非常注重意念的集中。乔布斯与人相处时而会走神,对身边不重要的事物视而不见,而对感兴趣的事情能够长时间高强度地工作。 关键词 4-Passion “Change word” (改变世界), “Build enduring company” (打造持久成功的公司),这就是乔布斯的激情所在。他对事物的激情使他对周边的人具有 “Reality Distortion Field” (现实扭曲场),会让人不由自主地相信他所说的一切,哪怕违背常理。他生性暴戾,却有强大感召力, 并且是商业推销和谈判高手。 “Fabulous” (难以置信的), “Insanely great” (极度伟大的)是他在描述自己心爱产品的口头禅。他在印度游历时亲眼所见工具对于贫苦人的重要性,他勤奋工作的动力来源就是为大众提供好用美观的工具。他认为公司存在的目的首先是创造出伟大的产品,其次才是赢利,而赢利的目的也是为了创造出下一个伟大的产品。 关键词 5-Perfection 乔布斯发家之后买了个大房子,但是很多年之后房子还是没有添置什么家具,客人去他家连沙发都找不到。对于不入他法眼的东西他宁愿不要。他在产品设计上,吹毛求疵,总是逼迫底下的人无穷无尽地返工。苹果公司组会的常见模式是:第一次组会提出各种创意;第二次组会拼命攻击创意,如此往复,只有最后能幸存的创意才会提交给乔布斯做决断。苹果的完美主义也让它在别人失败的地方取得成功:乔布斯由于忍受不了苹果的产品和其它他认为垃圾的电子产品摆在一起,决定要开设直销店,但是理事会并不同意,因为当时有一个失败的先例, Gateway 电脑公司开设直销店赔惨了;苹果公司的旗舰店由于设计别具一格,路人争先去参观,它甚至成为年轻人聚会的场所,苹果的直销店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功。乔布斯非常重视每次的产品推介会,他会反复演练,细节苛求到光照些微的亮度和角度的差别;他因之步入演讲专家的行列,而每次苹果推介会都会成为苹果迷的嘉年华。 苹果的产品极致简单,在细节上力图完美,尤其在外包装设计上,因之它的产品成为时尚的标志。用差不多的价格购买的产品同时还是艺术品和时尚产品,苹果怎么能不成功呢? 关键词 6-Rebellion 留胡子,留长发,不洗澡,甚至吸大麻;乔布斯试图像印度高僧一样生活,叛逆的基因早就植入他年轻的灵魂。他自大,唯我独尊,视权威于无物。一个极端的例子是,他宁可被罚款,也不带车牌,还经常把车趴在残疾人专用车位上。 这种叛逆使乔布斯为很多人所诟病。但是对于创造史无前例的产品,不墨守成规恐怕是必要的。 1984 年苹果推出 Mac 的广告,是一个手持斧头的年轻人,打破遵从和千篇一律,挽救人类回归人性。 1997 年,苹果推出 “Think different” 的广告,宣传苹果的核心价值,就是推崇那些给现有秩序带来不舒服,却把世界带向更美好未来的人,比如马丁路德金和甘地等人。值得一提的是, Think different 这个词本身就是不遵从语法规则的。 苹果店每项产品或者服务都有 “Think different” 和 “Think big” 的影子。 ipod :把 1000 首歌放入你的口袋; iphone :集电脑,音乐播放器,手机功能于一身; ipad :介于 iphone 和 Mac 的中间产品; Mac :是各种电子产品 的 hub (港口,集成器),负责 储存编辑电子图像,音乐,视频等; Apple :定位为未来人们数字化生活的服务商。 苹果在设计产品的时候几乎不做市场调查,因为乔布斯认为人们在没有见到产品之前不知道想要什么。他引用福特说:如果当年问人们想要什么,他们会说想要一匹更快的马。苹果执意要对用户体验进行控制和负责,它推崇 end-to-end integration (也即不同电子产品间的无障碍使用),而完全不理会苹果产品与其它产品之间的开放兼容(对拒绝兼容,我个人强烈反对,因为它带给用户的就是不便,与苹果的最高宗旨相悖)。 关键词 7- 惜才 李开复回忆,当乔布斯重回苹果的时候曾经给在中国的他直接打电话劝他回去; Sculley 当年就是因为乔布斯三番五次亲自到纽约会面,并被乔布斯 “ 你要一辈子卖糖水还是要改变世界 ” 所动,从百事跳到苹果,尽管这次挖角被证明是苹果的灾难,乔布斯置自己于 Sculley 管理之下,最后竟然被 Sculley 踢出苹果。他在苹果建立之初就知道需要一个懂得市场和法律的人,这个人就是 Markkula (马库拉),他是乔布斯商业奇旅的启蒙导师,当年拥有 1/3 苹果股分,其地位在乔布斯重回苹果前一直高于乔布斯。 为了打造一个会创新,能战斗的团队,乔布斯对于人才不惜三顾茅庐和花重金聘请,对不合格的人则非常残忍地剔除。他认为一个 A player ( A 级人才)只会喜欢跟 A player 在一起工作,当 B player 进入到团队的时候,就会有可能有更多的 B player 进来,到最后偶尔还会有 C player 混进队伍。 叛逆与高度自律,敏感与暴戾,推崇自由与独裁,这些看起来相反的特质却非常和谐地同时存在于乔布斯身上。这些特质使他创造出一个又一个辉煌:和沃兹推出第一台个人电脑,推出具有图形界面的 Mac ,被赶出苹果后创立 NeXT 公司,投资一个小工作间 Pixar 并使之成为全球著名的动画制作公司,重新入主苹果挽救苹果于破产边缘,其后推出一系列令人乍舌的产品,苹果的股价翻了几十倍,苹果也一度成为美国市值最高的公司。 乔布斯的自大和对一般事物的忽略也葬送了自己:他在被检查出来有胰腺癌并且可完全切除的时候拒绝手术,原因是他不想打开自己的身体。他竟然意图用更苛刻的素食控制治愈自己。 9 个月后癌症扩散,他不得不 “ 打开自己的身体 ” 手术,其后忍受无尽的折磨痛苦,并在自己最辉煌的时期离开苹果。人们也因之失去了一个可以继续改变世界的天才。
个人分类: 人物纪事|9869 次阅读|15 个评论
[转载]Assessing Steve Jobs
whyhoo 2011-11-7 13:59
In the week since Steve Jobs died, he has been glorified and vilified countless times. The reaction last Wednesday night was immediate and overwhelming, from President Obama to former foe Bill Gates.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gave Jobs its full six columns above the fold. The Vatican daily ran Jobs’ obituary on page one—a rare feat for a non-saint, much less a non-Catholic. A week out, Jobs’ death has begun to recede, and with time, it’s worth reflecting. Many individuals have shaped America and the world, but few of their deaths have received the visceral reaction that Jobs’ did. What is it about Steve Jobs that is so compelling, personal, and lamentable? He was an embodiment of the American Dream, and he died far too young. But Jobs’ death was culturally impactful for other reasons too. Jobs strikes a chord, I believe, because of his brilliant design, technological optimism, and uncommon leadership. Design, not Invention President Obama called him one of “the greatest of American innovators.” Others, a “genius.” An “ historical figure on the scale of Thomas Edison . ”“ The crazy one ,” a riff on Apple’s legendary ad . But, Steve Jobs was not an inventor in the spirit of Edison. As a proud member of the iPhone generation, on a campus where the vast majority of computers are Macs, I have no doubt that Steve Jobs’ products have changed our lives and reshaped industries—music, movies, mobile computing. But, Steve Jobs was not an inventor in the traditional sense; he wasn’t an engineer, and he didn’t write software; he didn’t make any stunning discoveries. But, he was a virtuoso designer. Steve said in a 2004 interview: In most people’s vocabularies, design means veneer. It’s interior decorating. It’s the fabric of the curtains and the sofa. But to me, nothing could be further from the meaning of design. Design is the fundamental soul of a man-made creation that ends up expressing itself in successive outer layers of the product or service. I echoed that sentiment in a piece I wrote just over a year ago: “Steve Jobs truly cares about only one thing: creating amazing experiences. It’s not about this feature or that feature. It’s about creating something that people want and feel an emotional bond with.” Having individuals who understand users and the centrality of design is unusual, especially in the technology industry—Steve Jobs once bashed Microsoft for having “no taste.” He followed up with “and I don’t mean that in a small way, I mean that in a big way.” Jobs believed in taste in a big way, the ultimate expression of quality over quantity. He knew he had taste and vision, and he (often dictatorially) imposed them on Apple and its products. There’s only one version of the iPhone you can buy, the iPhone Steve thought was most elegant and most beautiful, the best. It doesn’t have Flash. Its App Store is tightly curated (or even censored). At the end of the day, that’s design. Take it or leave it. But, people took it—and loved it, almost every single time. That was Jobs’ genius. The End of the Future Jobs lived the quintessential American Dream: adopted, college drop-out, comeback kid, and successful entrepreneur. That is worth celebrating. But Jobs was unique for another reason. He was one of our greatest and most prominent techno-optimists. He never stopped believing in and delivering on technology’s promise, and his life’s work exuded a constant belief in the future. His death, then, forces us to grapple with a lurking and unsettling uncertainty about America’s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Today, only 35% of Americans today believe America’s best days are yet to come.Peter Thiel, founder of Paypal and early Facebook investor, has labeled our era the “End of the Future.” He notes that little technological progress, outside the internet, has been made in the last half century. The dream of clean energy is dead in its tracks; Warren Buffett’s largest investment ever, $44 billion in BNSF Railways is a bet on coal shipping. The Green Revolution is “fading,” we travel no faster than we did 30 years ago, and the War on Cancer started in 1970. What happened to the future? With Steve, every year like clockwork, there was a new device to delight us and make our lives easier. It was highly visible and unrelenting: every year, battery life increased, storage got bigger, the device slimmer and more beautiful. That Jobs was a good showman certainly mattered, but, more importantly, he believed in the world-changing possibilities of technology to his core. Even better, he tried to convince us that technology could be human-scale and usable. His vision for the future was a remarkably clear and appealing one; even as things got more technically complicated, they could still be fun, reliable, and easy to use. Over Jobs’ long career, every other realm—politics, finance, or even air travel—appears only to have grown more arcane, unreliable, and frustrating with time. Apple and the tech industry will very likely continue to flourish. But,Steve Jobs’ death casts profound uncertainty on a long and prolific period of making technology more human, more accessible, and more relevant for the world. He represented constant progress and a future where technology could empower and delight, not confuse and frustrate. The Last Leader When you combine Jobs’ clarity of mission, excellence in execution, and willingness to take risks you come up with something seemingly rare today: leadership.The Onion ran an obituary: Steve Jobs, the visionary co-founder of Apple Computers and the only American in the country who had any clue what the fuck he was doing, died Wednesday at the age of 56… ‘This is a dark time for our country, because the reality is none of the 300 million or so Americans who remain can actually get anything done or make things happen. Those days are over.’ While satire, The Onion captures real sentiment. With the political system paralyzed at home and abroad and with the economy on the brink of a double-dip recession, Americans distrust their institutions now more than ever. There are few remaining wells of trust, confidence, and experience. Amazingly, Steve Jobs may well have been one of them. Though the problems confronting us are great, there’s a pervasive feeling that our politicians are failing us. As Matt Bai points out in the New York Times, they poll relentlessly and pander to constituents and special interests, refusing to act in fear of coming elections. They could learn something from Steve Jobs. Jobs was famous for never consulting market research or focus groups. He was never afraid to take risks in moving his products and headstrong vision forward. Time and time again he angered his users, ditching floppy disks, DVD drives, and Adobe Flash. He unveiled a phone with no keyboard when every smartphone had a keyboard. He released a tablet after Microsoft had failed for a decade with its own tablets. Each time, users came around to Jobs’ concept, understanding and ultimately benefiting from decisions that they disagreed with. You might call that leadership. He demanded excellence and gave us users things we didn’t even know we wanted. He moved technology forward, often against our wills, but he was confident, stubborn, and often right. He offered his vision, and he led. Across age, party line, and country, we followed. 原文见 http://hpronline.org/united-states/assessing-steve-jobs/
1314 次阅读|0 个评论
福士康廉价劳动力与昂贵的苹果产品
shandongxie 2011-10-30 11:35
One of the more topical discussions in Steve Jobs' biography addresses Apple's tendency to "employ" a disproportionately large number of workers in China (Foxconn) http://allaboutstevejobs.com/bio/bio.html
8 次阅读|0 个评论
Steve Jobs
metanb 2011-10-17 15:45
Steve究竟干了些什么呢? http://en.wikipedia.org/wiki/Steve_jobs
个人分类: 魔鬼辞典|1985 次阅读|0 个评论
For Steve Jobs
stone232214 2011-10-10 14:22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Also for myself.
2249 次阅读|0 个评论
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给我的几点启示
genevalley 2011-10-8 03:53
尽管00年就用过苹果电脑,05年玩过ipod,11年搞了个ipda2, 除此之外,苹果前CEO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还真跟我没啥关系。 听说国内外苹果粉丝在悼念他,说是个天才,好奇之余,也跟风看了一下他的生平。 (具体细节略) 几点启发: 1)疾病的早期检查还是很重要的,要不然,到了晚期,即便是乔布斯这样的有钱人,也抵挡不住阎王爷的邀请信; 2)要自己肚里有货,做实实在在的发挥自己长处的事业,乔布斯在1988年第一次被苹果踢出来之后,创立NeXT个人电脑公司,以及Pixar(皮克斯动画工作室),然后又被苹果请回去,一直都是在电脑这个行业里打转。我在想,是不是会有生物学人也一直坚持,直到“BT”成为比“IT”还要红火的那个时候? 3)创新,除了创新还是创新!ipod,iphone,ipad这些i开头的东西,都是绝无仅有,也是乔布斯成为乔布斯的一个原因!真正好的研究,应该不是跟风,应该不是重复! 4)(公司股票上市原来可以own那么多钱)。。。 乔布斯的经典语录 来源: 猪头山 于 2011-10-06 13:25:04 旧帖 ] 本文已被阅读:12469次 关于设计 “我们认为麦金塔电脑(苹果电脑的统称)价值连城,但是我们并不是为其他人设计麦金塔电脑,我们为自己而设计。我们是判别它是否是一款伟大产品的一群人。我们不会走出去做所谓的市场调查。我们只想 做我们能够做到的最好的产品 。 当你作为一名木工正在打造一款漂亮的衣柜时,你不会在它的背面使用一块胶合板,哪怕它是面对着墙壁没有人会注意到它。你知道它在那里,所以你将会在它的背面使用一块漂亮的木板。为了你在晚上能够睡上安稳觉, 审美的要求和质量的要求必须贯穿整个过程的始终 。” *** 所谓创造力,就是把事物联系在一起。当你问那些有创造力的人们他们是如何做事的,他们会感觉很内疚,因为他们并没有真正创造什么,他们仅仅是观察到了一些事物。对他们而言片刻工夫就昭然若揭。那是因为他们善于将已有的经验联系在一起并整合出新的东西。而他们能做到这一点的原因是他们拥有更多的经验或者相比于其他人,他们对自己的经历有过更多的思考。 不幸的是,这样的产品实属罕见。在我们的行业中,很多人并没有丰富的经验。所以他们没有足够的圆点用以链接,他们对待问题通常没有 开阔的视野 ,只是以片面的解决方案草草了事。对人类经验的理解越开阔,我们的设计也就会越好。 *** “这 是我的一个秘诀——聚焦和简化。 简单比复杂更难 :你必须辛勤工作理清思路并使之简单化。但是这一切到最后都是值得的,因为一旦你做到了,你便创造力奇迹。” *** “这就是客户向我们购买的—— 对细节精益求精, 所以他们能够轻松和舒适地使用我们的电脑。我们应该这方面做得出类拔萃。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去聆听小法者的心声,只是对于他们从未见过的东西,,他们很难告知你他们需要 什么。拿桌面视频编辑来说,我从来没有得到过任何需求告知谁需要在他的电脑上编辑电影现在人们看见它了,他们说,‘天啊,这个玩意太给力了!’” *** “看看众多消费品的设计——它们的表面着实复杂。我们尝试着让产品更加整体化和简单化。 当你开始着手解决一个问题时,你首先想到的解决方案是很复杂的,很多人止步于此。但是如果你继续探究,将它纳入到你的生活中,像剥洋葱皮一样一层一层地剥去,你很可能找到一种 很讲究的和简单的解决方案 。绝大多数人没有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得到它。我们相信消费者是明智的,他们需要经过深思熟虑而得到的产品。” 关于产品 我从未在别的事情上如此努力。创作 Macintosh是我生命中最绝妙的体验,几乎所有为之奋斗过的人都会这么说。直到最后,我们都不想发布它了,好像一旦我们最终将它发布出去,它就永远都不属于我们了。最终,当我们在股东大会上展示它的时候,在场的所有人都给予了它长达五分钟的热烈掌声。让我难以置信的是,我看到Mac的工作团队坐在会 场的前几排, 每个人都哭了 ,就像我们几乎不敢相信我们可以完成它一样。 *** 关于商业 你知道,对钱这个东西我主要看法是:有人只关注钱这很好笑。因为钱并不是我所碰到的最有远见或最有价值的东西。 - 为啥有钱人在有钱以后都这样说? *** 成为墓地里最富有的人对我来说无关紧要……晚上睡觉的时候能说,我们做了一件很棒的事情 ——这对我来说才重要。 *** 问:你的回归有很多象征意义。这足够魔术般地重振(苹果)公司了吧? 答: “你理解错了。这不是一场个人秀。重振这家公司有两点:第一,这个公司里面有很多真正有才能的人,他们听到外界说他们是失败者已经有几年了,其中有些人自 己开始快要相信这点了。但是他们不是失败者。他们缺少的只是 一个好的教练团队 ,一个好的计划,一个好的高级管理层。但现在他们有了。” *** 创新和你投入多少研发经费无关 。当苹果造出Mac苹果机的时候,IBM正在投入至少超出苹果100倍的资金进行研发。这不是钱的问题。 这和你的人,和怎么领导他们,和你对此理解多少有关 。 *** 互联网创业热潮的问题不是太多人开创公司;而是太多人没有 坚持做下去 。这也可以理解,因为当你必须解雇人,取消项目,应对非常困难的情形时,有太多时刻充满了绝望和痛苦。那时,你才能发现你是谁,你的价值是什么。因此,当这些人卖掉自己的公司时,即使他们变得非常富有,他们其实是在欺骗自己远离一段潜在的最值得付出的人生经历。没有了这段经历,他们可能永远也不知道自己的价值,也不知道如何去恰当地面对新得到的财富。 *** 制度就是没有制度。这不表示我们没有流程。苹果是一个非常有纪律的公司,我们有很棒的流程。但苹果不是专做这事的。流程可以让你更有效率。” “但是,创新来自于人们在走廊里偶然遇到,或者晚上10点半想到了一个新主意而互相打电话,或者因为他们意识到了有办法可以解决一个总在困扰我们的问题。创新就是一个人认为他想出了最酷的东西,想知道其他人怎么看,而召集六个人开临时会议。” “创新就是对1,000件事说不,来确保我们不会误入歧途或者做得过度。我们总是在想着我们能够进入的新市场,但是只有说不你才能 专注于那些真正重要的事情 。 *** (我)唯一与微软持异见的地方在于他们没有品位。他们 完全没有品位 。我不是说在某一个小方面,而是指在一个很大的方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不考虑原创的想法,同时他们也不在他们的产品中注入文化。我感到很难过,不是因为微软的成功,对于他们的成功我没有意见。成功的很大一部分是他们努力赢得的。我持异议的是他们真的只做第三流的产品。 *** 原作者:Jennifer Valentino-DeVries 译者:小无辜、水采田、cacocool、sean sun、Alex wang、非石头 *** 我是一个乐观主义者,因为我相信,人是高尚的,是可敬的,其中一些还确实很聪明。我 会非常乐观地看待个体——因为作为个体,我们的本性是善良的。而不知为什么,我对于团队的看法要更加悲观。当我看到我们的国家——一个在很多方面都是世界上最幸运的国家——正在发生的事情时,我一直感到非常担心。我们似乎对于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将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美好这样的事情不感兴趣。 *** 你不可能充满预见地将生命中的点点滴滴串联起来。只有在你回头看的时候,你才会发现这些点点滴滴之间的联系。所以, 你要坚信,你现在所经历的一切都将或多或少与你的未来产生关联 。你必须相信某些东西——你的决心、命运、生活、因缘际会等等。这种信仰 从来没有让我感到失望,(相反,)它让我的人生变得 与众不同 。 - 原来乔布斯也深知“出来混,迟早要还”的道理!今天的你,想的东西,做的事,决定了明天的你! 你的工作将会是你生活中很大一部分,唯一能使自己得到真正满足的是,做你认为是伟大的工作。做一份伟大工作的唯一方法是: 热爱你所做的工作 。如果你还没有找到这样的伟大工作,那就继续寻找吧。不要妥协。 - 热泪都快要下来了。。。。 *** 记住我即将死去是我一生中得到的最重要的工具,它帮助我作出了生命中的重大抉择。因为几乎所有的事情——包括所有的外部期望、所有的荣耀、所有对难堪或失败的恐惧——都会在死亡面前烟消云散,留下的则是 真正重要的东西 。记住你即将死去是我知道的能让避免陷入你会失去某些东西这一想法的最佳方式。你已经一无所有,那就没有理由不去坚持自己的梦想。 - 那么,什么对你来说,是真正重要的东西?? *** 我认为,如果你做了某件事而成果还不错,那么你应该试着去做其他更好的事情,而不要长时间地沉溺于斯。要搞清楚接下来该做什么。 - 你是说你要去学生物么? *** 最后一件事 没有任何人希望死去,即使人们梦想着能上天堂却依旧没有人真的想这么做。死亡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是终点,没有任何人能够逃脱。事实就是如此。因为死亡可能是生命最棒的发明,它是生命的调节剂,旧的不去新的不来,现在的你光鲜亮丽充满活力抱负,可是假以时日,你将逐渐老去。抱歉这充满了戏剧性,但它就是这样。 你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 不要浪费时间活在别人的生命里 ,不要迷信教条--那意味着你将活在其他人的想法里。不要让他人的意见的噪音淹没你的内心。最重要的是,永远要有勇气去跟随你心与直觉,只有它们才能知道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其他一切都是次要的。 原作者:Jennifer Valentino-DeVries
个人分类: 自留地|5290 次阅读|0 个评论
悼念Jobs:苹果的创立者 世界的改变者(全文)
热度 1 hucs 2011-10-7 17:43
悼念 Jobs 苹果的创立者 世界的改变者 苹果的乔布斯走了,和我的 Boston 导师 Jeffrey M Isner 教授一样,英年早逝。 他创立了 IT 领域的“苹果”,开发了一系列新产品,改变了世界,改善了人们的现实生活。然而,他的发明创造却未能让自己健康长寿。这个“苹果”是黑色的,令人压抑的和不完美的,因为,上帝咬了它一口,把乔布斯带走了。 我们创立了健康领域的“苹果”。它七彩斑斓,阳光可爱,注定将引领人们迈入健康生活方式的潮流。同样,它将改变世界,改变生活,让全球的人们更加健康,更加长寿。 苹果的乔布斯走了,留给世界巨大的财富和人们深深的思考。此时此刻,我们该怎样悼念逝者? 1 牢记 乔布斯的经典语录和十大经验; 2 学习创新精神,以更多的创新、更好的产品和更大的成就服务世界,造福人类。 3 热爱事业,也热爱生活。牢记健康第一,活得更久一些,创新更多一些。 4 大力推广 胡氏健康生活方式 ,它是 人类健康的守护神( H.H.H ) 。 乔布斯走了,虽然过早,却走得光彩,走得圆满。因为,他的五十六载时光不亚于百岁人生。他的事业成就已经名垂历史。 乔布斯,安息吧!。 (胡春松)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901 次阅读|2 个评论
纪念两个Steve!
热度 1 honluo 2011-10-7 08:39
纪念两个Steve!
SteveJobs 走了,尽管早就知道他患有癌症,尽管早就知道他辞去CEO是因为身体原因,但在知道他走的霎那,还是一种惊讶,啊?!这么快就走了~~~ 从最初对苹果那种远离人间的敬畏,到此刻手头所有的电子产品都有苹果的烙印,苹果带给了我一种时尚的体验,一种电子的享受,如果这就是人性化产品或者人性化设计,那么苹果诠释的很好! 念叨Steve这个英文单词的时候,突然发现还有一位融入我生活的重量级人物居然也是Steve! Steve De Shazer(1940~2005),焦点解决短程治疗的缔造者,而我这个博客也一直以“焦点解决”而命名! 现在想来,一位Steve给我带了物质的享受,而另一位Steve给我带来的则是精神的享受,感谢这两位大师,尽管素未谋面,你们却是我几乎每天都要念叨的! 如果有唯一的遗憾,那就是为何离开世间都这么早,不过或许这也让我们该对生命怀有敬畏之心!珍惜生活的每一天~~~ 焦点解决短程治疗创始人,后现代心理治疗大师 一个改变了人类生活理念的时尚代言人
个人分类: 焦点论坛|339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追随我心-苹果CEO Steve Jobs 去世
xusuowen 2011-10-6 11:37
转自多维新闻,纪念伟大的jobs,虽然我不是苹果的粉丝。 1、 领袖和跟风者的区别就在于创新。 2、 成为卓越的代名词,很多人并不能适合需要杰出素质的环境。 3、 成就一番伟业的唯一途径就是热爱自己的事业。如果你还没能找到让自己热爱的事业,继续寻找,不要放弃。跟随自己的心,总有一天你会找到的。 4、 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种植自己的粮食,也不是每个人都需要做自己穿的衣服,我们说着别人发明的语言,使用别人发明的数学……我们一直在使用别人的成果。使用人类的已有经验和知识来进行发明创造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5、 佛教中有一句话:初学者的心态;拥有初学者的心态是件了不起的事情。 6、 我们认为看电视的时候,人的大脑基本停止工作,打开电脑的时候,大脑才开始运转。 7、 我是我所知唯一一个在一年中失去2.5亿美元的人……这对我的成长很有帮助。 8、 我愿意把我所有的科技去换取和苏格拉底相处的一个下午。 9、 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难道还有其他原因吗?   10、 你的时间有限,所以不要为别人而活。不要被教条所限,不要活在别人的观念里。不要让别人的意见左右自己内心的声音。最重要的是,勇敢的去追随自己的心灵和直觉,只有自己的心灵和直觉才知道你自己的真实想法,其他一切都是次要。 11、 不要被教条所限,要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125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Memorable Quotes from Steve Jobs
BlueAdagio 2011-10-6 11:29
[转载]Memorable Quotes from Steve Jobs
"Remembering that you are going to die is the best way I know to avoid the trap of thinking you have something to lose. You are already naked. There is no reason not to follow your heart." "Your time is limited so don't waste it living someone else's life." "Have the courage to follow your heart and intuition. They somehow already know what you truly want to become." "Being the richest man in the cemetery doesn't matter to me ... Going to bed at night saying we've done something wonderful... that's what matters to me." "That's been one of my mantras -- focus and simplicity. Simple can be harder than complex: You have to work hard to get your thinking clean to make it simple. But it's worth it in the end because once you get there, you can move mountains." " A lot of times, people don't know what they want until you show it to them."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史蒂夫·乔布斯 (照片来源于网络)
个人分类: 似水流年|2328 次阅读|0 个评论
深切悼念 Steve Jobs!
热度 13 liwei999 2011-10-6 07:46
Steve Jobs 今天去世了,在苹果昨天发布新版iPhone以后。深切悼念! 乔布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一代传奇。 http://www.apple.com/ If you would like to share your thoughts, memories, and condolences, please email rememberingsteve@apple.com
个人分类: 其他杂碎|4005 次阅读|14 个评论
立委围脖:乔布斯说,there is no sex in it.
liwei999 2011-6-23 09:01
最近开始启用沾满灰 尘的iPad,读苹果 Steve Jobs 的传记。 我已经太多年不读纸质书不写字了(1986年的硕士论文是打字进入电脑的,自那以后,就几乎没有写过成块的字,读书就更少了),所以决定还是使用 iBook 读电子版吧。电子版的好处是我可以随时随地带着 iPad 读书,不认识的词点击一下词典就出来了。iBook 读书果然很爽。 话说乔布斯被踢出苹果多年后,在苹果濒临破产的边缘,重返苹果。他的前任召集管理层开会,说:time for me to leave now,悻然而去。这时候,门开了,乔布斯进来了。还没等大家回过味来,乔布斯说: What the hell is going on here? 停顿片刻,他自己回答说: Product sucks! There is no sex in it. 果不其然,自从乔布斯接手,苹果产品一件件都做得象艺术品似的,非常时髦性感,让人不忍下手。 科学网-李维的博客- 《图片新闻: 苹果 体验》 温故知新:iPhone 是上帝送来的礼物 苹果 之父 传奇人物 Steve Jobs 是最成功的机会主义者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62400do=blogid=335191
个人分类: 其他杂碎|2936 次阅读|0 个评论
《立委录像:高技术的红颜薄命》
热度 3 liwei999 2011-5-12 20:09
《我就不信,好莱坞风格短片不能走入千家万户》 人不能太超前,过犹不及,超前等价于落伍,在潮流之外。 有此感叹,是因为最近精心打造的三个好莱坞风格短片居然不起波澜,少有问津。在多数网友热衷于摄影的时候,玩好莱坞录像无疑是一种超越,只是超越太过。 话说回来,技术产品也大都是如此命运。在市场不成熟的时候,太超过的产品往往无法流行,甚至被淘汰。市场需要一个自适应和他教育的过程。当年 Steve Jobs 被逐出苹果,他带领一帮人马励精图治,推出了 NeXT workstation, 装备了当时最先进的操作系统,满以为可以引领电脑新潮流,结果遭遇了市场的滑铁卢。好在他毕竟是奇人,市场没有成功,他却把这套先进的系统以不菲的价格卖回给苹果,趁着他返回苹果的东风,这套技术为苹果的重新起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苹果的 OS 重新来过,用的就是 NeXT 内核),也算有了善终。更多的超越就没有这么幸运,技术史上不乏“红颜薄命”的例子。 如此想来,我的视频不走红,也没有引起网友对苹果傻瓜软件iMovie的好奇,也是可以理解的。太超过了。呵呵。 不过,如果你还没看到,我保证你点击下列三个短片后不会后悔你花费的几分钟: 这是「太平洋与春花的浪漫故事」 这是「湘女佳娜的传奇」的广告片 这是「硅谷女性母亲节」的公益宣传片 如果您看过了,后悔了,请砸了我的苹果电脑。如果您认为我的制作不够专业,离开好莱坞名导距离太远,请黑了我的博客。如果您喜欢,请推荐到科网首页,并与我一起为 Steve Jobs 祈祷,祈祷这位电脑传奇人物躲过一劫,早日康复。
个人分类: 立委录像|3343 次阅读|7 个评论
乔布斯八年疾病抗争史
songshuhui 2011-3-1 11:52
BOBO 发表于 2011-02-28 13:35 有一个病人,他的病情牵动无数人的心。媒体和公众总是试图从他的脸上找到哪怕一丝一毫的变化,一旦发现些许改变,都会引发全球性的关注。 他就是乔布斯,美国苹果公司创始人、现任CEO。作为IT界王者,乔布斯总有办法让世界各地的果迷为之疯狂。但作为一个不幸患上“罕见的胰腺癌”的病人,他经历了胰腺切除、肝脏移植等一系列痛苦的治疗。 2011年2月24日,乔布斯度过了人生第56个生日,他与疾病的抗争也进入了第九个年头。在此,我们回顾乔布斯的八年疾病抗争史,不仅是为了表达一份“同甘共苦”的情感,同时也祈望他能幸福安康地迎接下一个,乃至未来数十个生日。 有一个笑话是这样说的:在世界范围内,有两项活动会促使极客们(geek的音译,形容“IT控”)装病请假:一是最新一集《星球大战》的上映;二是苹果公司掌门人史蒂夫·乔布斯发表主题演讲。最近,乔布斯也请假了。他不用装病,他一直在病着。 自2003年10月《财富》杂志披露乔布斯被查出患有胰腺癌以来,他先于2004年7月接受胰腺癌手术治疗,又于2009年4月进行了肝脏移植手术。就在上个月17日,苹果的员工再度收到他的请假邮件,原因依然是健康问题。这一次,他没有注明回归苹果的日期。 乔布斯的身体健康状况,牵动着全球苹果迷和投资者的心。若我们只是将乔布斯视作一名病人,那这位世界著名的病人都经历了什么?他到底得了什么疾病?他又是如何一路走来的? 2004 “罕见的胰腺癌”切除术 “我整天都惴惴不安。那天晚些时候我做了一个细胞切片检查,医生将内窥镜放进我的喉咙,经胃抵达肠道。他用针穿刺我的胰腺,从肿瘤上取下一些细胞。我服用了镇静剂,陪在一边的妻子告诉我,当医生在显微镜下检查细胞时,他们开始惊声尖叫。原因是,这是一种很少见的胰腺癌,能通过手术治愈。我做了手术,现在我康复了。”2005年,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的演讲中,首次讲述自己两年前的由悲转喜经历。 2003年10月,乔布斯曾将患病消息透露给几个亲密朋友。不过,作为一名佛教徒与素食主义者,乔布斯并不准备接受手术,他对现代主流医学有抵触心理,这令朋友感到极度不安。他尝试采用特殊的食谱来达到治疗胰腺癌的目的。遗憾的是,他的方法并未奏效。 起初,医生认为乔布斯患有癌症,且是被称为“癌中之王”的胰腺癌。很多医生都知道,胰腺癌一旦查出,基本属于晚期。尽管每十万人群中,每年只有4-6个人患胰腺癌,但其最大的特点便是死亡率极高。一般说来,病人出现胰腺癌症状(上腹不适、隐痛、黄疸等)后,平均寿命约9个月,5年生存率不到2%。 乔布斯缘何一直活到现在呢?难道他的胰腺癌另有蹊跷?答案是, 乔布斯所患的疾病并非严格意义上的胰腺癌,而是胰岛细胞瘤。 不过,由于乔布斯的个人健康信息没有向外界披露,只是简单地冠以胰腺癌这个帽子,很多医学界人士和媒体按照最常见胰腺癌类型进行推断,不难得出乔布斯活不过一年的论断。 胰岛细胞瘤是一种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全美每年约有3000例病人发病。这种肿瘤的主要特点是,大量分泌某种激素,进而影响消化功能及机体其他功能。要想了解这到底是一种什么癌症,得先熟悉有关胰腺的知识。 胰腺由内分泌部和外分泌部组成。外分泌部是胰腺的主要部分,它负责分泌胰液,后者含有多种消化酶,帮助消化食物。内分泌部主要是指胰岛细胞,它散在于外分泌部之间,可以分泌多种内分泌激素,调节人体代谢功能。比如说,2型糖尿病就是因为胰岛中的B细胞分泌胰岛素异常所致。 通常,人们所说的胰腺癌,主要是指发生在外分泌部的恶性肿瘤。而乔布斯患有的这种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性格”尚算温顺。首先,胰腺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其恶性程度并不算高。其次,这种类型的肿瘤,生长缓慢,在手术切除后患者预后一般较好。 2004年7月31日,星期天,乔布斯在位于家附近的斯坦福大学医疗中心,接受肿瘤切除手术。而在肿瘤被切除之前,除《财富》杂志的报道外,苹果公司及他本人未透露一点口风。8月1日,星期一,苹果公司的员工上班时收到了乔布斯的邮件。他告知大家,他刚治愈了一种威胁到他生命的疾病。他还向大家保证,他9月就会回来工作。 尽管乔布斯的胰腺癌切除手术名称并未公布,但人们大多猜测是Whipple手术。这种手术是治疗胰腺癌的一种标准术式,需切除部分胰腺、胆囊、部分胃和肠道,被称为是普外科最难的一种手术类型,手术的风险性也最大。如果乔布斯接受的是Whipple手术,胰腺分泌的内外分泌功能减弱,容易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胃溃疡甚至糖尿病等。患者消化与吸收功能变差,术后体重会下降5%~10%。 不过,乔布斯的胰腺手术规模大小如何,我们无从得知。他所患有的这种神经内分泌肿瘤,到底是良性还是恶性的,也很难给出一个准确判断。但他在邮件中还谈及,他将不需要化学疗法或放射性治疗。若这个信息是完全真实的,我们可以推断乔布斯所患的是一种良性肿瘤,夺命之虞并不高。 尽管胰腺癌的发病率并不算高,但积极的预防策略仍有意义。首先,吸烟是公认的胰腺癌危险因素,任何时刻戒烟都不算晚。其次,胰腺癌的发生与膳食结构、饮食习惯和营养成分密切相关。高蛋白、高胆固醇型饮食可促进胰腺癌的发生,营养过度可能会增加胰腺癌患病风险。 此外,慢性胰腺炎中约有1/3可能向胰腺癌转化;家族疾病史某些典型的遗传性癌症综合征,也可能与胰腺癌发生相关。很多医生建议,对年龄大于40岁、吸烟、有大量饮酒史的人,如果出现上腹部非特异性不适,应高度警惕胰腺癌。 2005-2008 日渐憔悴 流言漫天 2005年6月,乔布斯出现在斯坦福大学一场毕业典礼上,谈及自己的健康问题。他回忆到,“大约一年前,我被确诊患有胰腺癌,医生告诉我自己将最多活六个月,但后来确定这是可以通过手术治疗的一种肿瘤。”疾病像一种人生责难,不由得人不思考。乔布斯动容地说道,“记住自己随时都会死掉,是防止你陷入畏首畏尾陷阱的最好方法……你已经一无所有了,没有理由不去追随你的心。”从内心上已死过一回的乔布斯,向世人散发着他卓著的个人魅力。 从2006年8月起,乔布斯日渐瘦削的公众形象,不由让人们再度怀疑他是否又病了。在当年6月举办的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上,形容枯槁的乔布斯引发人们对其健康状况的猜测。两年之后,当乔布斯在大会讲台演示3G版iPhone时,他越发憔悴的形象再度引发人们关注。为稳定投资者信心,苹果公司发言人不得不回应,称乔布斯目前患有一种“普通疾病”,他的健康状况是一个私人问题。 一个月后,乔布斯与纽约时报记者乔·诺塞拉(Joe Nocera)的一通电话,使人们不禁焦虑起来。当时,火气颇盛的乔布斯说,“你认为我是一个自以为凌驾于法律之上的自傲之人,而我认为你是个搞错了大部分事实的臭屎桶。”这位记者披露的谈话内容写道,“他的健康问题逐渐积累,已经超出‘普通疾病’的范围。但这些问题并非致命,他目前也没有患任何癌症。”目前看来,这份谈话中有关乔布斯身体状况的信息颇为重要,他所表明的最重要一点就是,乔布斯身体的确不是特别好,但肿瘤是肯定彻底切除了。 戏剧性的是,彭博社在当年8月28日误发了一份早已拟好的讣告,他们已提前为乔布斯“盖棺定论”了。两周过后,在旧金山举办的iPod新产品推介会上,乔布斯以半开玩笑的口吻说,“关于我死亡的报道有点过度夸张了。”10月3日,苹果公司发言人还明确否认了有关乔布斯因心脏病发作被送往医院的报道。 尽管流言不断,乔布斯身体虚弱已成为不争事实。2008年12月13日,苹果公司宣布,乔布斯将不会出现在2009年1月的苹果大会上,人们没有聆听到期待已久的乔布斯演讲,原因是“内分泌失调”。 不过,内分泌失调是一种极为笼统的描述。乔布斯曾谈到,“几周前,我认为找出此问题的根源并给予治疗是最为重要的事情。幸运的是,在进一步检查后我的医生认为找到了病因,内分泌紊乱使我身体健康必需的蛋白质流失,血液检查也证明了这一诊断。”这一诊断到底是什么,乔布斯并没有告诉人们。如今,不难推断这指的是肝功能衰竭。 2009 舍近求远的肝移植手术 2009年1月14日,乔布斯在给公司简报中谈及,他的健康问题“比原来想的要更复杂”。随后,乔布斯休了半年长假。在病休期间,苹果公司首席运营官蒂姆库克将代替乔布斯负责公司的日常运营。现在,我们都知道乔布斯利用这半年时间,进行了一次大手术,也就是肝脏移植手术。 2009年6月24日,美国田纳西州孟菲斯市卫理公会大学医院移植研究所,发布了一份简单的新闻公告。在猫王菲利普斯的故乡,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被暗杀的城市,这所大学的移植研究所是全美第九大肝脏移植中心。据报道,医院在获得乔布斯本人准许后对外宣布,乔布斯在2009年4月曾在此接受过肝脏移植手术。 乔布斯进行肝脏移植,这让许多人摸不清头绪。首先,若2004年已彻底切除胰腺肿瘤,那此时的肝脏移植很可能是其他原因所致。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奈特癌症研究所的查尔斯·托马斯(Charles Thomas)博士曾谈道,“我们并不清楚他的胰脏被切除了多少,他或许有一些残留,这会导致持续的消化障碍。” 据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器官移植部门临床主任阿比纳夫·胡马尔(Abhinav Humar)介绍,肝脏移植有时可能会阻止胰腺癌细胞扩散。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用肝脏移植的方式阻止神经内分泌瘤向全身扩散极为少见,全美顶尖的十家移植中心做这种类型的手术可能不超百例。 还有一种可能是,乔布斯2004年因手术切除了大部分胰腺,导致该器官分泌功能失调,长期营养状态不良,进而出现黄疸症状,肝功能急剧变差,最后只能进行肝脏移植手术。 美国大约有127个肝脏移植中心。乔布斯缘何远离加州,飞赴3200公里外的中部城市孟菲斯进行肝脏移植手术呢?乔布斯曾谈及,他之所以选择在这里接受治疗,部分原因正是这里的技术水平。 不过,这种解释看上去并不算合理。要知道,美国西海岸坐落着不少全球知名的医院,他们的移植手术并不比孟菲斯卫理公会大学差。比如,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医学中心,就是全美最好的移植中心之一。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则有全球规模最大的肝移植中心。在笔者看来,乔布斯之所以不在加州手术的真正原因是,他等不起。 美国西海岸是美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坐落着旧金山、洛杉矶这样的超级城市。加州人口总数接近四千万,约占美国人口总量的1/8。巨大的人口基数决定了一个难言的现实,需要移植器官的病人为数甚众。以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医学中心为例,有500多个病人在器官移植等待名单上,要满足这些病人的器官移植需要,需要几年时间。 来自美国器官资源共享网络(UNOS)2000年的一份数据显示,当年每天约有114人加入器官移植等待名单,当年有近5800名病人由于没有及时获得器官而死亡。截至2009年6月,约有1.6万人在UNOS肝脏移植等待名单上。肝脏是一种宝贵的稀缺资源,每年UNOS名单里也只有1/3病人能顺利接受肝脏移植手术。因此,如果乔布斯选择在加州进行手术,他及时获得肝脏的可能性很低。 2010年3月,加州州长阿诺德·施瓦辛格举办的器官捐赠法案活动中,乔布斯谈起一年前接受的肝脏移植手术。乔布斯认为自己非常荣幸地在肝脏移植手术中幸存,而有许多人在等待合适肝源过程中死去。他还披露,“我在斯坦福癌症中心得到了很好的照顾,不过那里没有足够的肝脏。我的医生建议我参加田纳西州孟菲斯的一个移植项目,那里的肝脏供需比例好于加州。”据称,乔布斯的新肝脏,来自于一位死于车祸的20多岁年轻人。 人们不免猜测,乔布斯的声名与地位,使他成为肝脏移植病人等待名单中的VIP,从而排在其他病人前面,接受了这一手术。院方的解释是,乔布斯之所以能迅速获得合适的肝脏,是因为其病情严重程度很高,MELD(终末期肝病的标准)评分很高,再加上恰好有与其血型匹配的肝脏,这才得以进行移植。这一评分是指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分数越高病情越重,越急需肝脏移植。总之,这份解释所传递的信息是,乔布斯并非因为身价与声名而获得高于其他患者的优先权,他的肝脏移植,符合UNOS的政策。 依据UNOS的数据进行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原因。UNOS是美国一个私立非营利机构,目的是为提高人类器官捐献、切取、分配和移植的效率。它与美国卫生及公共服务部(HHS)签订协议,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科学维护,促进器官获取和移植工作。UNOS与全美69家器官获取组织(OPO)合作协调人体器官的分配使用。当OPO在其负责区域取得器官后,将按照血型及其他考量指标(肝脏大小、病情严重程度、等待时间),检索UNOS数据库寻找当地等待移植的病人。 OPO工作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本着就近原则先在本地区寻找合适病人,然后才扩大到邻近地区。更重要的是,各地域的OPO大小规模并不一样,所服务的人口数量也不相同,相差甚至达15倍之多。在田纳西州,肝脏移植的平均等待时间大约4个月,这一数据的全国平均值则超过一年,在加州等人口密集地区这一等待时间更长。 此外,在UNOS移植等待名单登记没有地域限制。换句话说,乔布斯既可以在加州登记,还可以同时在其他州进行登记。打个比方说,为了买一张紧俏的火车票,你可以多找几个人排队,这至少保证了成功买到车票的几率。 某种角度看,乔布斯远赴孟菲斯进行肝脏移植,并非寻找医疗系统的漏洞,而是合理利用了医疗系统,选择前往肝脏来源充分的地区进行移植手术。 2011 谣言再起 归期未知 乔布斯的此番再度病休,丝毫未透露具体原因,无疑让广大苹果迷及投资者非常闹心。加之恰逢iPad2等系列产品发布的关键时刻,乔布斯这一苹果灵魂的离开,无疑让人分外担心。更重要的是,乔布斯此番病休与2009年并不一样。当时他表示将离开半年,这一次他没有说明时间长短。 今年2月17日,美国的八卦报纸《国家询问者》发表一篇颇为吸引眼球的报道。该报刊登了一张乔布斯的照片,并称他可能仅剩下6周生命。在那张拍摄于2月8日的照片上,“乔布斯看上去非常虚弱,他身穿的牛仔裤和黑色上衣对他的体型来说已经显得太大”。此外,“稀疏的头发表明,乔布斯目前正在接受化疗”。当时,乔布斯正准备与妻子劳伦·鲍威尔共进早餐,随后前往斯坦福癌症中心。八卦记者正是在这附近拍摄到“骨瘦如柴”的乔布斯。 与此同时,该报还附上两位医生的观点。他们认为,乔布斯很可能在斯坦福癌症中心接受化疗;现在他已是胰腺癌晚期,他的肌肉已经萎缩。如果他的体重还有60公斤的话,那将非常令人惊讶! 当乔布斯远离公众视线时,《国家询问者》的八卦为人们继续猜测、解读乔布斯健康状况,提供了新的素材。不过,苹果公司及许多业内人士均表示,这份八卦小报纯属造谣,内容绝不可信。很快,乔布斯便用实际行动击碎了人们的猜疑。2月18日晚间,美国总统奥巴马在旧金山市宴请了美国IT巨头,在公布的照片上乔布斯恰好坐在总统左侧,Facebook首席执行官马克伯格则居奥巴马右侧。 尽管这是一张背面图片,但已清晰无误地传递出这样的信息,乔布斯还在!不过,细心的人仍不免从中解读信息,诸如乔布斯身形极为瘦削,在众人身影中显得颇为瘦小。此外,乔布斯右手举杯的高度明显低于所有在场人士。这些信息或可表明,他的身体的确非常虚弱。 在不少医学从业者眼中,乔布斯的身体到了存亡的关键时刻。乔布斯此次病休,很有可能是癌症复发或肝脏移植后排斥反应。美国南加州大学的肝脏移植医生琳达·谢尔(Linda Sher)认为,肝脏移植病人术后,会遇到非常多的难题,比如排斥反应、免疫抑制剂副作用等。“这类病人可能遇到的副反应或并发症,我可以说上一天。”按照琳达·谢尔医生的这种回答,乔布斯此次病休的原因,很可能是移植后的肝脏出现问题,需要再度治疗。 美国纽约大学的移植医生刘易斯·塔伯曼认为,肝脏移植后患者通常不会遇到致命问题。不过,他们需要服用免疫抑制剂来对抗身体的排斥反应。排斥反应是身体免疫系统对各种致病因子产生的一种防御机制。 免疫系统是人体一道敏感而神奇的防线,它的作用可以概括为八个字“对内维稳,对外排斥”。对维护生命稳定和健康而言,这是至关重要的。免疫系统一旦垮掉,人体将难以抵御各种微生物的入侵。因此,当他人器官移植进入身体时,免疫系统很快就发出警报:这不是我身体的一部分,必须予以排斥。 不难想见,将身体移植进别人的肝脏时,身体会认为这是外来异物。此时,这些病人就需要服用免疫抑制剂来“压制”机体强大的免疫系统,将其“驯服”至能与移植的肝脏和平共处。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也会带来副作用。有时,患者甚至得更换其他种类免疫抑制剂,以减少副作用的发生。免疫抑制剂的常见副作用包括,高血糖、糖尿病、肾损伤、高血脂及白细胞数目减少等。此外,由于机体长期处于免疫抑制状态,此类病人也更容易出现病菌感染。 未来 不是亲人也会为他祷告 遗憾的是,与乔布斯健康相关的任何细节信息,都是无法获得的。若非乔布斯本人公布,没有人能弄清楚细节与真相。很多读者也许会猜测,负责为其手术和治疗的医生,为何也没透露出消息呢?事实上,尽管他们对乔布斯健康状况与细节一清二楚,但若未在患者允许下,他们绝对不能公布任何情况,否则就是违反法律。 当我们谈论乔布斯的健康时,我们在谈些什么?事实上,我们所谈论的都是来自于乔布斯邮件或演讲时散漏的模糊信息。人们基于这些并不完整的信息,串联起大致的乔布斯病史梗概,并继续做着猜想或预测。 人们显然最容易注意的一点,那就是乔布斯日渐消瘦。以前的胖胖圆脸,变成现在的瘦削脸型。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乔布斯体重严重减轻呢?在美国克里夫兰医学中心消化疾病系主任约翰·方(John Fung)看来,乔布斯的体重锐减是否意味着癌症复发,目前尚没有证据证明。要知道,体重减轻的原因有很多,例如病毒感染或药物副作用等。当然,更主要的原因可能是,胰腺切除后,胰腺的激素分泌平衡被打破,导致葡萄糖和蛋白质代谢出现异常,引起体重减轻。 在维基百科的“史蒂夫·乔布斯”词条中,有关其个人生活的介绍中写道,“对于乔布斯的个人生活,至今依旧没有相关数据可考,只知道他是佛教徒,乔布斯十分重视隐私。”在今年乔布斯请假的第二天,《乔布斯的秘密日记》一书作者、《福布斯》杂志资深编辑丹尼尔·莱恩博客中撰写《离乔布斯都远点》的博文,苛斥那些打探、干扰乔布斯病休的人们。 这篇令人动容的文章里写道,“我曾经在过去几年里,以假乔布斯的名义,撰写一个名为‘史蒂夫·乔布斯的秘密日记’的博客,在网上扮演乔布斯。2008年,在乔布斯因健康情况明显恶化病休之前,我停止了博客的更新。今天早上,当乔布斯再次病休的消息传来之后,我以假乔布斯的名义更新了最后一篇文章,然后注销。” 他还写道,“如果你真的想了解一下癌症和肝脏移植的话,大可以去图书馆。如果你是一个投资者,真的因为今天的消息为手中苹果股票坐立不安的话,干脆卖掉,然后感谢下乔布斯帮你挣了这么多钱。就算你打算留着股票,那也好,但别到处嚷嚷因为手里的股份,你有权八卦某个病人的私生活。”今天,我们在这里讨论大洋彼岸的一位著名病人。他并非我们的家人亲朋,却让我们牵挂。 有位极客曾说:“如果上帝是在用疾病来惩罚乔布斯,上帝做的真不怎样。上帝为何不降低iPhone售价或提高微软Vista系统的可操作性呢?相信我,上帝的手边一定有一台iMac。”这一刻,我们无法预料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唯祈愿乔布斯能够身体安康,带给我们更多惊喜产品! (本文已刊载于《东方早报》) 若想了解更多胰腺癌相关知识,可参见李清晨撰写的 《癌中之王是徒有虚名么?》 一文。 您也可能喜欢: 痴呆高发为哪般? 电视科普----想说爱你不容易 从单基因糖尿病的故事看科普的意义 当科普的科幻尝起来是文学的 新京报:ldquo;松鼠rdquo;们如何搞科普 无觅
个人分类: 八卦|121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你要去追寻真爱---苹果总裁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的演讲
SmileyCat 2010-12-28 15:12
Hohoho,时间过得真快,眼看着二十一世纪的头十年就要飞走了!正捉摸着今年的最后一篇博文写点儿什么纪念纪念,正好在网上看到了这一篇,是苹果总裁Steve Jobs 于2005年6月12日在斯坦福大学的毕业典礼上的讲演。 乔布斯二十岁在父母家的车库里跟好友伍兹尼亚克一起造出了第一台苹果电脑,三十岁时被从自己创建的苹果公司扫地出门;后来又因为他建立的另一公司NeXT跟苹果公司的合并被重新请回苹果,带领苹果又开创了iPhone,iPad 时代的新的辉煌。 他在生活和事业上经历过的大起大落使他成为一代传奇人物,也许同样是这些大起大落,使他把人生看得如此透彻和深刻。 今年的苹果公司因为 iPhone4 和 iPad 的火爆一度市值超过微软,成为世界上最值钱的软件公司。好啦,就用这篇转载作为今年的最后一篇博文吧,作为对自己和各位博友的新年激励。明年再见! 又:感谢不知姓名的记录者和翻译者,在此我代表科学网的读者为您(们)的劳动表示深深谢意。(版权归原作者,我仅对中译文作了一点校正和润色) YouTube上的演讲连接: http://www.youtube.com/watch?v=UF8uR6Z6KLc 演讲原文记录和中译文: ‘ You've got to find what you love,' Jobs says Jobs说,你要去追寻真爱。 This is the text of the Commencement address by Steve Jobs, CEO of Apple Computer and of Pixar Animation Studios, delivered on June 12, 2005. 这是苹果公司和 Pixar 动画工作室的 CEO Steve Jobs 于 2005 年 6 月 12 号在斯坦福大学的毕业典礼上面的演讲稿。 I am honored to be with you today at your commencement from one of the finest universities in the world. I never graduated from college. Truth be told, this is the closest I've ever gotten to a college graduation. Today I want to tell you three stories from my life. That's it. No big deal. Just three stories. 我今天很荣幸能和你们一起参加毕业典礼,斯坦福大学是世界上最好的大学之一。我从来没有从大学中毕业。说实话 , 今天也许是我这辈子离大学毕业最近的一天了。今天我想向你们讲讲我生活中的三个故事。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 只是三个故事而已。 The first story is about connecting the dots. 第一个故事是关于如何把生命中的点点滴滴串连起来。 I dropped out of Reed College after the first 6 months, but then stayed around as a drop-in for another 18 months or so before I really quit. So why did I drop out? 我在 Reed 大学读了六个月之后就退学了 ,可在那之后的 十八个月里 , 我还时不时地去旁听。我为什么要退学呢? It started before I was born. My biological mother was a young, unwed college graduate student, and she decided to put me up for adoption. She felt very strongly that I should be adopted by college graduates, so everything was all set for me to be adopted at birth by a lawyer and his wife. Except that when I popped out they decided at the last minute that they really wanted a girl. So my parents, who were on a waiting list, got a call in the middle of the night asking: "We have an unexpected baby boy; do you want him?" They said: "Of course." My biological mother later found out that my mother had never graduated from college and that my father had never graduated from high school. She refused to sign the final adoption papers. She only relented a few months later when my parents promised that I would someday go to college. 故事从我出生的时候讲起。我的亲生母亲是一个年轻的 , 没有结婚的研究生。她决定让别人收养我 , 并且 十分希望收养我的人有大学学历。所以在我出生之前,她已经准备好了让我被一位律师和他的妻子所收养。但是她没有料到 , 当我出生之后 , 律师夫妇突然决定他们想要一个女孩。 所以我的养父母,那时还在收养人的候选名单上,突然在半夜接到了一个电话 : “ 我们现在这儿有一个不小心生出来的男婴 , 你们想要他吗? ” 他们回答道 : “ 当然! ” 但是我亲生母亲随后发现,我的养母没有大学毕业 , 我的养父连高中都没毕业。她拒绝签这个收养合同,直到几个月以后 , 我的养父母答应她一定要让我上大学 时 她才同意。 And 17 years later I did go to college. But I naively chose a college that was almost as expensive as Stanford, and all of my working-class parents' savings were being spent on my college tuition. After six months, I couldn't see the value in it. I had no idea what I wanted to do with my life and no idea how college was going to help me figure it out. And here I was spending all of the money my parents had saved their entire life. So I decided to drop out and trust that it would all work out OK. It was pretty scary at the time, but looking back it was one of the best decisions I ever made. The minute I dropped out I could stop taking the required classes that didn't interest me, and begin dropping in on the ones that looked interesting. 十七年之后 , 我真的上了大学。但是我天真地选择了一个几乎和你们斯坦福大学一样贵的学校 , 差点儿花掉了我的蓝领养父母的所有积蓄。六个月后 , 我还是看不到其中的价值所在。我不知道我这辈子想要做什么 , 也不知道大学能怎么帮助我找到答案。 可在这儿,我却要花光我父母这一辈子的所有积蓄。所以我决定要退学 , 并说服自己相信这是个正确的决定。 我当时确实非常的害怕 , 但是现在回头看看 , 那的确是我这一生中最棒的一个决定之一。在我做出退学决定的那一刻 , 我终于可以不必去读那些令我提不起丝毫兴趣的课,而去旁听那些看起来有点意思的课程。 It wasn't all romantic. I didn't have a dorm room, so I slept on the floor in friends' rooms, I returned coke bottles for the 5 ¢ deposits to buy food with, and I would walk the 7 miles across town every Sunday night to get one good meal a week at the Hare Krishna temple. I loved it. And much of what I stumbled into by following my curiosity and intuition turned out to be priceless later on. Let me give you one example: 但是这并不是那么罗曼蒂克。我没有宿舍 , 只能在朋友房间的地板上睡觉 。 我去捡 那些可以回收5 美分的可乐瓶子,仅仅为了填饱肚子 , 在星期天的晚上 , 我需要走七英里的路程,穿过这个城市到 Hare Krishna 寺庙 , 只是为了能吃上饭 —— 这个星期唯一一顿好一点的饭。但是我喜欢这样。我跟着我的直觉和好奇心走 , 遇到的很多东西 , 此后被证明是无价之宝。让我给你们举一个例子吧: Reed College at that time offered perhaps the best calligraphy instruction in the country. Throughout the campus every poster, every label on every drawer, was beautifully hand calligraphed. Because I had dropped out and didn't have to take the normal classes, I decided to take a calligraphy class to learn how to do this. I learned about serif and san serif typefaces, about varying the amount of space between different letter combinations, about what makes great typography great. It was beautiful, historical, artistically subtle in a way that science can't capture, and I found it fascinating. Reed 大学在那时提供也许是全美最好的美术字课程。在这个大学里面的每个海报 , 每个抽屉的标签上面全都是漂亮的手写的美术字。因为我退学了 , 用不着上必修课 , 所以我决定去参加这个课程,去学学怎样写出漂亮的美术字。我学到了 san serif 和 serif 字体 , 我学会了怎么样在不同的字母组合之中改变空格的长度 , 还有怎么样才能作出最棒的印刷式样。那是一种科学永远不能捕捉到的、美丽的、真实的艺术精妙 , 我发现那实在是太美妙了。 None of this had even a hope of any practical application in my life. But ten years later, when we were designing the first Macintosh computer, it all came back to me. And we designed it all into the Mac. It was the first computer with beautiful typography. If I had never dropped in on that single course in college, the Mac would have never had multiple typefaces or proportionally spaced fonts. And since Windows just copied the Mac, its likely that no personal computer would have them. If I had never dropped out, I would have never dropped in on this calligraphy class, and personal computers might not have the wonderful typography that they do. Of course it was impossible to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forward when I was in college. But it was very, very clear looking backwards ten years later. 当时看起来这些东西在我的生命中,好像都没有什么实际应用的可能。但是十年之后 , 当我们在设计第一台 Macintosh 电脑的时候 , 就不是那样了。我把当时我学的那些东西全都设计进了 Mac 。那是第一台使用了漂亮的印刷字体的电脑。如果我当时没有退学 , 就不会有机会去参加这个我感兴趣的美术字课程 , Mac 就不会有这么多丰富的字体,以及赏心悦目的字体间距。因为Windows只不过是抄袭Mac,那么现在的个人电脑就不会有现在这么美妙的字型了。当然我在大学的时候,还不可能把这些点点滴滴串连起来 , 但是当我十年后回顾这一切的时候 , 一切都豁然开朗了。 Again, you can't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forward; you can only connect them looking backwards. So you have to trust that the dots will somehow connect in your future. You have to trust in something - your gut, destiny, life, karma, whatever. This approach has never let me down, and i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 in my life. 还是那句话, 你在向前展望的时候不可能看隔那么清;你只能在回顾的时候将点点滴滴串连起来。所以你得相信这些片断会在你未来的某一天串连起来。你必须要相信某些东西:你的勇气、目的、生命、因缘,不管是什么。这个过程从来没有令我失望( let me down ) , 只是让我的生命更加地与众不同而已。 My second story is about love and loss. 我的第二个故事是关于爱和损失的 。 I was lucky – I found what I loved to do early in life. Woz and I started Apple in my parents garage when I was 20. We worked hard, and in 10 years Apple had grown from just the two of us in a garage into a $2 billion company with over 4000 employees. We had just released our finest creation - the Macintosh - a year earlier, and I had just turned 30. And then I got fired. How can you get fired from a company you started? Well, as Apple grew we hired someone who I thought was very talented to run the company with me, and for the first year or so things went well. But then our visions of the future began to diverge and eventually we had a falling out. When we did, our Board of Directors sided with him. So at 30 I was out. And very publicly out. What had been the focus of my entire adult life was gone, and it was devastating. 我非常幸运 , 因为我在很早的时候就找到了我钟爱的东西。 Woz 和我在我二十岁的时候就在父母的车库里面开创了苹果公司。我们工作得很努力 , 十年之后 , 这个公司从那两个车库中的穷光蛋发展到了超过四千名的雇员、价值超过二十亿的大公司。在公司成立的第九年 , 我们刚刚发布了最好的产品 , 那就是 Macintosh 。在我刚到三十,就 被炒了鱿鱼。你怎么可能被你自己创立的公司炒了鱿鱼呢 ? 嗯 , 在苹果快速成长的时候,我们雇用了一个很有天分的家伙和我一起管理这个公司 , 在最初的几年 , 公司运转的很好。但是后来我们对未来的看法发生了分歧 , 最终我们吵了起来。当争吵不可开交的时候 , 董事会站在了他的那一边。所以在三十岁的时候 , 我被炒了。在这么多人的眼皮下我被炒了。在而立之年,我生命的全部支柱离自己远去 , 这真是毁灭性的打击。 I really didn't know what to do for a few months. I felt that I had let the previous generation of entrepreneurs down - that I had dropped the baton as it was being passed to me. I met with David Packard and Bob Noyce and tried to apologize for screwing up so badly. I was a very public failure, and I even thought about running away from the valley. But something slowly began to dawn on me – I still loved what I did. The turn of events at Apple had not changed that one bit. I had been rejected, but I was still in love. And so I decided to start over. 在最初的几个月里,我真是不知道该做些什么。 我觉得我让我的创业前辈们很丢脸,接力棒刚到我手上就掉了。我和 David Pack 和 Bob Boyce 见面,想跟他们道歉。我是众人瞩目的失败者,一度想逃离硅谷。但是我渐渐发现了曙光 , 我仍然喜爱我从事的这些东西。苹果公司发生的这些事情丝毫的没有改变这些 , 一点也没有。我被驱逐了 , 但是我仍然钟爱它。所以我决定从头再来。 I didn't see it then, but it turned out that getting fired from Apple was the best thing that could have ever happened to me. The heaviness of being successful was replaced by the lightness of being a beginner again, less sure about everything. It freed me to enter one of the most creative periods of my life. 我当时没有觉察 , 但是事后证明 , 从苹果公司被炒是我这辈子发生的最棒的事情。因为,作为一个成功者的沉重被作为一个从头再来者的轻松所代替 : 对任何事情都不那么特别看重。这给了我自由 , 进入了我生命中最有创造力的一个阶段。 During the next five years, I started a company named NeXT, another company named Pixar, and fell in love with an amazing woman who would become my wife. Pixar went on to create the worlds first computer animated feature film, Toy Story, and is now the most successful animation studio in the world. In a remarkable turn of events, Apple bought NeXT, I retuned to Apple, and the technology we developed at NeXT is at the heart of Apple's current renaissance. And Laurene and I have a wonderful family together. 在接下来的五年里 , 我创立了一个名叫 NeXT 的公司 , 还有一个叫 Pixar 的公司 , 并爱上了一位 后来成为我妻子的美妙的女人。 Pixar 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用电脑制作的动画电影 ——“” 玩具总动员 ” , 现在它也是世界上最成功的电脑动画制作工作室。后来时来运转 ,Apple 收购了 NeXT, 我也回到了 Apple 公司。我们在 NeXT 发展的技术在 Apple 的复兴之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我还和 Laurene 一起建立了一个幸福的家庭。 I'm pretty sure none of this would have happened if I hadn't been fired from Apple. It was awful tasting medicine, but I guess the patient needed it. Sometimes life hits you in the head with a brick. Don't lose faith. I'm convinced that the only thing that kept me going was that I loved what I did. You've got to find what you love. And that is as true for your work as it is for your lovers. Your work is going to fill a large part of your life, and the only way to be truly satisfied is to do what you believe is great work. And the only way to do great work is to love what you do. If you haven't found it yet, keep looking. Don't settle. As with all matters of the heart, you'll know when you find it. And, like any great relationship, it just gets better and better as the years roll on. So keep looking until you find it. Don't settle. 我可以非常肯定 , 如果我不被 Apple 开除的话 , 这其中任何一件事情也不会发生。这个良药的味道实在是太苦了 , 但是我想病人需要这个药。有些时候 , 生活会拿起一块砖头向你的脑袋上猛拍一下。不要失去信念。我很清楚唯一使我一直走下去的,就是我做的事情令我无比钟爱。你需要去找到你的挚爱。找到挚爱的工作跟找到 挚爱的伴侣是一样的。你的工作将会占据你生活的很大的一部分。你只有相信自己所做的是伟大的工作 , 你才能怡然自得。能做出伟大工作的唯一办法,就是深深热爱你所作的事情。如果现在还没有找到 , 那么继续找,不要将就。需要用心去找的, 当你找到的时候你的心就会知道。就像任何真诚的感情 , 随着岁月的流逝只会越来越紧密。要继续找,直到你找到它,不要将就。 My third story is about death. 我的第三个故事是关于死亡的。 When I was 17, I read a quote that went something like: "If you live each day as if it was your last, someday you'll most certainly be right." It made an impression on me, and since then, for the past 33 years, I have looked in the mirror every morning and asked myself: "If today were the last day of my life, would I want to do what I am about to do today?" And whenever the answer has been "No" for too many days in a row, I know I need to change something. 当我十七岁的时候 , 我读到了一句话 : “ 如果你把每一天都当作生命中最后一天去过的话 , 那么有一天你会发现你是正确的。 ” 这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那时之后的 33 年 , 我在每天早晨都会对着镜子问自己 : “ 如果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 , 你会不会去做你今天想做的事情呢? ” 当答案连着很多天是 “ 不 ” 的时候 , 我知道自己需要改变某些事情了。 Remembering that I'll be dead so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tool I've ever encountered to help me make the big choices in life. Because almost everything – all external expectations, all pride, all fear of embarrassment or failure - these things just fall away in the face of death, leaving only what is truly important. Remembering that you are going to die is the best way I know to avoid the trap of thinking you have something to lose. You are already naked. There is no reason not to follow your heart. 记住我将不久于世, 是我这辈子的最重要的工具,帮我做出生命中重要的选择。因为几乎所有的身外之事 , 所有的骄傲、所有对难堪和失败的恐惧 , 这些在死亡面前都会消失。剩下的才是真正重要的东西。 记住你即将不久于世, 是我所知道的避免不停地计较利害得失的最好办法。你已经赤身裸体了 , 你没有理由不去追寻自己的心。 About a year ago I was diagnosed with cancer. I had a scan at 7:30 in the morning, and it clearly showed a tumor on my pancreas. I didn't even know what a pancreas was. The doctors told me this was almost certainly a type of cancer that is incurable, and that I should expect to live no longer than three to six months. My doctor advised me to go home and get my affairs in order, which is doctor's code for prepare to die. It means to try to tell your kids everything you thought you'd have the next 10 years to tell them in just a few months. It means to make sure everything is buttoned up so that it will be as easy as possible for your family. It means to say your goodbyes. 大概一年以前 , 我被诊断出癌症。我在早晨七点半做了一个检查 , 检查清楚地显示在我的胰腺有一个肿瘤。我当时都不知道胰腺是什么东西。医生告诉我那很可能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癌症 , 我还有三到六个月的时间活在这个世界上。我的医生叫我回家 准备后事 , 那就是医生准备死亡的程序。那意味着你要把未来十年对你小孩说的话在几个月里面说完 ;那意味着把每件事情都搞定 , 让你的家人会尽可能轻松的生活;那意味着你要说 “ 再见了 ” 。 I lived with that diagnosis all day. Later that evening I had a biopsy, where they stuck an endoscope down my throat, through my stomach and into my intestines, put a needle into my pancreas and got a few cells from the tumor. I was sedated, but my wife, who was there, told me that when they viewed the cells under a microscope the doctors started crying because it turned out to be a very rare form of pancreatic cancer that is curable with surgery. I had the surgery and I'm fine now. 我那一整天伴着那个诊断书。结果那个晚上我又作了一个活切片检查,医生将一个内窥镜从我的喉咙伸进去 , 通过我的胃 , 然后进入我的肠子 , 用一根针在我的胰腺上的肿瘤上取了几个细胞。我当时很镇静 , 因为我被注射了镇定剂。但是我的妻子在那里 , 后来告诉我,当医生在显微镜地下观察这些细胞的时候他们开始尖叫 , 因为这些细胞最后竟然是一种非常罕见的可以用手术治愈的胰腺癌症。我做了这个手术 , 现在我痊愈了。 This was the closest I've been to facing death, and I hope its the closest I get for a few more decades. Having lived through it, I can now say this to you with a bit more certainty than when death was a useful but purely intellectual concept: 那是我最接近死亡的一刻 , 我希望这也是以后的几十年最接近的一次。从死亡线上又活了过来 , 死亡对我来说,只是一个有用但是纯粹是知识上的概念的时候,我可以更肯定地对你们说: No one wants to die. Even people who want to go to heaven don't want to die to get there. And yet death is the destination we all share. No one has ever escaped it. And that is as it should be, because Death is very likely the single best invention of Life. It is Life's change agent. It clears out the old to make way for the new. Right now the new is you, but someday not too long from now, you will gradually become the old and be cleared away. Sorry to be so dramatic, but it is quite true. 没有人愿意死 , 即使人们想上天堂 , 人们也不会为了去那里而死。但是死亡是我们每个人共同的终点。从来没有人能够逃脱它。也应该如此。 因为死亡就是生命中最好的一个发明。它将旧的清除以便给新的让路。你们现在是新的 , 但是从现在开始不久以后 , 你们将会逐渐的变成旧的然后被清除。我很抱歉这很戏剧性 , 但是这十分的真实。 Your time is limited, so don't waste it living someone else’ life. Don't be trapped by dogma - which is living with the results of other people's thinking. Don't let the noise of other's opinions drown out your own inner voice. And most important, have the courage to follow your heart and intuition. They somehow already know what you truly want to become. Everything else is secondary. 你们的时间很有限, 所以不要将它浪费在重复别人的生活上。不要被教条束缚,那意味着你和别人思考的结果一起生活。不要被别人喧嚣的观点掩盖住你真正的内心的声音。还有最重要的是, 你要有勇气去听从你的直觉和你的心—— 它们在某种程度上知道你想要成为什么样子,所有其他的事情都是次要的。 When I was young, there was an amazing publication called The Whole Earth Catalog, which was one of the bibles of my generation. It was created by a fellow named Stewart Brand not far from here in Menlo Park, and he brought it to life with his poetic touch. This was in the late 1960's, before personal computers and desktop publishing, so it was all made with typewriters, scissors, and Polaroid cameras. It was sort of like Google in paperback form, 35 years before Google came along: it was idealistic, and overflowing with neat tools and great notions. 当我年轻的时候 , 有一本叫做 “ 整个地球的目录 ” 的振聋发聩的杂志,它是我们那一代人的圣经之一。它是一个叫 Stewart Brand 的家伙在离这里不远的 Menlo Park 写的 , 他象诗一般神奇地将这本书带到了这个世界。那是六十年代后期 , 在个人电脑出现之前 , 所以这本书全部是用打字机 、剪刀还有偏光镜制造的。有点像平装本的 Google, 在 Google 出现三十五年之前:这是理想主义的, 其中有许多灵巧的工具和伟大的想法。 Stewart and his team put out several issues of The Whole Earth Catalog, and then when it had run its course, they put out a final issue. It was the mid-1970s, and I was your age. On the back cover of their final issue was a photograph of an early morning country road, the kind you might find yourself hitchhiking on if you were so adventurous. Beneath it were the words: "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 It was their farewell message as they signed off.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And I have always wished that for myself. And now, as you graduate to begin anew, I wish that for you. Stewart 和他的伙伴出版了好几期的 “ 整个地球的目录 ” , 当它完成了自己使命的时候 , 他们做出了最后一期的目录。那是在七十年代的中期 , 我象你们那么大的时候。在最后一期的封底上是一幅清晨时分一条乡村道路的照片--如果你有冒险精神的话,你可以自己找到这种路的,在照片的下面有这么几个字: “ 求知若饥 , 大智若愚 。 ” 这是他们停止了发刊的告别语。 “ 求知若饥 , 大智若愚 。 ” 我总是希望自己能够那样 。 现在 , 在你们即将毕业,开始新的旅程的时候 , 我也希望你们能这样: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求知若饥 , 大智若愚。 Thank you all very much. 非常感谢你们。 Yours sincerely / 此致敬礼
个人分类: 他山之石|2930 次阅读|2 个评论
苹果之父 传奇人物 Steve Jobs 是最成功的机会主义者
liwei999 2010-6-18 01:31
IT 业界最传奇的人物之一是苹果之父乔布斯(Steve Jobs)。苹果公司的唯美追求,曲高和寡,曾经一度濒于破产边缘。乔布斯重新回到苹果执掌以来,起死回生,但仍然举步维艰,很长一段时间,苹果电脑(硬件软件)在个人电脑市场只占有微软和PC市场的一个零头,当年主要是比较清高的北美的教育机构印刷娱乐界在使用苹果。可是今天的苹果公司市值已经超过巨人微软。苹果公司的股票在过去几年是节节攀升。这是一个典型的英雄创造历史的例证,而这个英雄是十足的机会主义者,为了市场他会随时改变自己的看法,调整策略,哪怕是前后矛盾。这里面的转机是苹果电脑与日常应用的结合,起先是 iPod 和 iTunes 在数字音乐销售方面的革命性改变,更决定性的转机是手机 iPhone 的普及,如今又出台了平板电脑 iPad. 苹果还在上升阶段,其创新速度令人瞠目结舌,我们这些苹果迷都赶不上趟:iPhone 4 最近出台了,我的 iPhone 3G 还好好的,更新还是不更新,用哈姆雷特的话说,that is a question。 When iPhone 4was launched a few days ago, my friend commented, Did I miss anything? My N95 can do video chat a few years ago ... Time to market is so crucial for a product success ... Here is my response: always like that. Individually, all functions/features are seen before, but Apple makes them to the highlight of the attention and also make them more useful and user-friendly. I played with pre-iPod toys (a Korean product andCreative made inSingapore)for quite a while until iPod dominated the market. Things can change too. I still remember Steve Job ridiculing those early technology products playing videos on small screens: his argument was: who would want to watch video in such a tiny screen? Who can enjoy a video many times (even the best video, one usually watch 3-4 times maximum) like one enjoying music (people can listen to the same piece hundreds of times)? How can you get video content as rich as they can get audio music in iTunes? All those arguments sounded so strong, but one year later Apple launched iPod video (including iPod Mini with really tiny screen) and video became a selling point. Steve Jobs made another strong comment before iPhone when asked whether he would go to the mobile phone market now that iPod was such a success. I remember clearly his claiming not to enter this market, to the effect: this market is fairly mature (major functions are already invented), and is crowded now and dominated by big players like Motorola and Nokia. There is no more room for Apple. Maybe he was deliberately misleading the reporters, and maybe he was telling the truth at the moment, God knows. It was iPhone, exactly the thing he claimed he would not want to do, that changed everything for Apple, making Apple today more valuable than Microsoft. Steve is a fun and legendary guy to watch. 相关文章: 《图片新闻:苹果体验》: http://www.dingding.tv/bbs/read.php?tid=1063
个人分类: 立委随笔|5946 次阅读|1 个评论
You've got to find what you love——Steve Jobs在斯坦福的演讲
morganyang 2009-8-10 17:51
前一阵看了视频,链接: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g4MDU0MDA=.html 感觉很受教益,今天找了翻译后的版本,稍微改了一下,分享如下。 SteveJobs说,你得找到你的真爱(You'vegottofindwhatyoulove)。 谢谢,我今天非常荣幸地来到世界上最好的大学之一跟你们一起参加毕业典礼。说实话,我从没大学毕业,这是我一直以来离大学毕业最近的一刻。今天,我想跟你们说说我生命中的三个故事,就这样,没有大道理,就三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关于人生中的点点滴滴怎么串在一起。 我在里德学院(Reedcollege)待了六个月就办休学了。然而后来我作为旁听生又待了大概18个月直到我真正退学了。那么,我为什么要休学? 这得从我出生前讲起。我的生身母亲当时是个年轻未婚的研究生,她决定将还没出生的我送交别人收养。她坚持认为应该让有大学学历的人收养我,所以在我出生时,一切就已经设计好了:我将被一对律师夫妇收养。但是当我最终出现在他们面前的时候,这对夫妻最后一刻还是决定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一个女孩。所以,我的父母,也就是当时在等待名单上的另一对夫妻,在半夜里接到一个电话,问他们:我们有一名意外出生的男婴,你们要认养他吗?他们回答当然。后来,我的生母发现,我母亲从来没有大学毕业,我父亲则连高中都没毕业。于是她拒绝在最终认养文件上签字。直到几个月后,我的养父母保证将来一定会让我上大学,她才软化态度。这就是我人生的开始。 十七年后,我的确上大学了。但是当时我天真地选了一所学费几乎跟斯坦福一样贵的大学,而我那工薪阶层父母的所有积蓄都花在我的学费上。六个月后,我看不出念这个书有什么价值。我很困惑,不知道这辈子要干什么,也不知道念大学能对我想清楚这个问题有什么帮助,而且我在那儿花着父母这辈子攒下的所有积蓄,所以我决定休学,坚信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这个决定当时看来相当可怕,但是回过头来看,那是我这辈子做过得最好的决定之一。从我休学的那分钟开始,我再也不用上我没兴趣的必修课,而是开始旁听那些有趣的多的课程。 不是一切都那么浪漫。我没有宿舍,所以我睡在朋友房间的地板上,靠着回收可乐空罐的五美分退费买吃的,而且每个星期天晚上我会走七英里的路穿过大半个镇子去印度教的HareKrishna神庙吃顿好的。我喜欢HareKrishna神庙的美食。追寻我的好奇与直觉,我所驻足的大部分事物,后来看来都成了无价之宝。举例来说: 当时里德学院有着大概是全国最好的书法指导。在整个校园内的每一张海报上,每个抽屉的标签上,都是美丽的手写字。因为我休学了,可以不照正常选课程序来,所以我跑去学书法。我学了serif与sanserif字体,学到在不同字母组合间变更字间距,学到活版印刷伟大的地方。书法的美好、历史感与艺术感是科学所无法捕捉的,我觉得那很迷人。 我没预期过学的这些东西能在我生活中起些什么实际作用,不过十年后,当我在设计第一台麦金塔(Macintosh,简称Mac,香港俗称Mac机,大陆亦有人称作苹果机或麦金托什机)时,我想起了当时所学的东西,所以把这些东西都设计进了麦金塔里,这是第一台能印刷出漂亮东西的电脑。如果我没沉溺于那样一门课里,麦金塔可能就不会有多重字体跟变间距字体了。又因为Windows抄袭了麦金塔的使用方式,如果当年我没这样做,大概世界上所有的个人电脑都不会有这些东西,印不出现在我们看到的漂亮的字来了。当然,当我还在大学里时,不可能把这些点点滴滴预先串在一起,但是这在十年后回顾,就显得非常清楚。 我再说一次,你不能预先把点点滴滴串在一起;唯有未来回顾时,你才会明白那些点点滴滴是如何串在一起的。所以你得相信,你现在所体会的东西,将来多少会连接在一块。你得信任某个东西,直觉也好,命运也好,生命也好,或者业力(佛教术语,决定来世命运的所作所为,因果报应)。这种作法从来没让我失望,也让我的人生整个不同起来。 我的第二个故事,有关爱与失去。 我是幸运的年轻时就发现自己爱做什么事。我二十岁时,跟SteveWozniak在我爸妈的车库里开始了苹果电脑的事业。我们拼命工作,苹果电脑在十年间从一间车库里的两个小伙子成长成了一家员工超过四千人、市价二十亿美金的公司,在那之前一年我们刚刚推出了我们最好的创作麦金塔,而我才刚迈入人生的第三十个年头。然后我被炒鱿鱼了。你怎么可能被自己一手创办的公司炒鱿鱼?好吧,当苹果电脑成长后,我们请了一个我认为很有才干的某个人来一起经营公司,起初的一年一切顺利。可是后来我们对未来的愿景不同,最后只好分道扬镳,董事会站在他那边,炒了我鱿鱼,公开把我请了出去。曾经是我整个成年生活重心的东西不见了,那是毁灭性的打击。 有几个月,我真的不知道要做什么。我觉得我令企业界的前辈们失望-我把他们交给我的接力棒弄丢了。我见了创办HP的DavidPackard跟创办Intel的BobNoyce,跟他们说我很抱歉把事情搞砸得很厉害了。我成了公众的非常负面的示范,我甚至想要离开矽谷。但是渐渐的,我发现,我还是喜爱着我做过的事情,在苹果的日子经历的事件没有丝毫改变我爱做的事。我被否定了,可是我还是爱做那些事情,所以我决定从头来过。 当时我没发现,但是现在看来,被苹果电脑开除,发生在我身上的最好的事情。成功的沉重被从头来过的轻松所取代,每件事情都不那么确定,让我自由进入这辈子最有创意的年代。 接下来五年,我开了一家叫做NeXT的公司,又开一家叫做Pixar的公司,而且与一位迷人的女士坠入爱河,后来成为我的妻子。Pixar接着制作了世界上第一部全电脑动画电影,玩具总动员,现在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动画制作公司。然后,在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上,苹果电脑买下了NeXT,我回到了苹果,我们在NeXT发展的技术成了苹果电脑后来复兴的核心。我与劳伦妮也组建了美妙的家庭。 我很确定,如果当年苹果电脑没开除我,就不会发生这些事情。这帖药很苦口,可是我想苹果电脑这个病人需要这帖药。有时候,人生会用板砖猛击你的头。不要丧失信心。我确信,我爱我所做的事情,这就是这些年来让我继续走下去的唯一理由。你得找出你的真爱,工作上是如此,对情人也是如此。你的工作将填满你的一大块人生,唯一获得真正满足的方法就是做你相信是伟大的工作,而唯一做伟大工作的方法是爱你所做的事。如果你还没找到这些事,继续找,别停顿。尽你全心全力,你知道你一定会找到。而且,如同任何伟大的关系,事情只会随着时间愈来愈好。所以,在你找到之前,继续找,别停顿。 我的第三个故事,关于死亡。 当我十七岁时,我读到一则格言,好像是把每一天都当成生命中的最后一天,你就会轻松自在。这对我影响深远,在过去33年里,我每天早上都会照镜子,自问:如果今天是此生最后一日,我今天要干些什么?每当我连续太多天都得到一个没事做的答案时,我就知道我必须有所变革了。 提醒自己快死了,是我在人生中下重大决定时,所用过最重要的工具。因为几乎每件事-所有外界期望、所有名誉、所有对困窘或失败的恐惧-在面对死亡时,都消失了,只有最重要的东西才会留下。提醒自己快死了,是我所知避免掉入自己有东西要失去了的陷阱里最好的方法。人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没什么道理不顺心而为。 一年前,我被诊断出癌症。我在早上七点半作断层扫描,在胰脏清楚出现一个肿瘤,我连胰脏是什么都不知道。医生告诉我,那几乎可以确定是一种不治之症,我大概活不到三到六个月了。医生建议我回家,好好跟亲人们聚一聚,这是医生对临终病人的标准建议。那意味着你得试着把你将来十年所想的在几个月内跟孩子们讲完;那意味着你得把每件事情搞定,家人才会尽量轻松;那意味着你得跟人们说再见了。 我整天想着那个诊断结果,那天晚上做了一次切片,从喉咙伸入一个内视镜,从胃进肠子,插了根针进胰脏,取了一些肿瘤细胞出来。我打了镇静剂,不醒人事,但是我老婆在场。她后来跟我说,当医生们用显微镜看过那些细胞后,他们都哭了,因为那是非常少见的一种胰脏癌,可以用手术治好。所以我接受了手术,康复了。 这是我最接近死亡的时候,我希望那会继续是未来几十年内最接近的一次。经历此事后,相比之前死亡只是有用而抽象的概念,我可以更肯定地告诉你们下面这些: 没有人想死。即使那些想上天堂的人,也想活着上天堂。但是死亡是我们共有的目的地,没有人逃得过。这是注定的,因为死亡简直就是生命中最棒的发明,是生命变化的媒介,送走老人们,给新生代留下空间。现在你们是新生代,但是不久的将来,你们也会逐渐变老,被送出人生的舞台。抱歉讲得这么戏剧化,但是这是真的。 你们的时间有限,所以不要浪费时间活在别人的生活里。不要被信条所惑盲从信条就是活在别人思考结果里。不要让别人的意见淹没了你内在的心声。最重要的,拥有跟随内心与直觉的勇气,你的内心与直觉多少已经知道你真正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任何其他事物都是次要的。 在我年轻时,有本神奇的杂志叫做WholeEarthCatalog,当年我们很迷这本杂志。那是一位住在离这不远的MenloPark的StewartBrand发行的,他把杂志办得很有诗意。那是1960年代末期,个人电脑跟桌上出版物还没发明,所有内容都是打字机、剪刀跟拍立得相机做出来的。杂志内容有点像印在纸上的Google,在Google出现之前35年就有了:理想化,充满新奇工具与神奇的注记。 Stewart跟他的出版团队出了好几期WholeEarthCatalog,然后出了停刊号。当时是1970年代中期,我正是你们现在这个年龄的时候。在停刊号的封底,有张早晨乡间小路的照片,那种你去爬山时会经过的乡间小路。在照片下有行小字: 求知若饥,虚心若愚。(Stayhungry,stayfoolish.) 那是他们亲笔写下的告别讯息,我总是以此自许。当你们毕业,展开新生活,我也以此期许你们。 求知若饥,虚心若愚。 非常谢谢大家。
个人分类: 名人感悟|5569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4 16: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