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科学问题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科学问题

相关日志

中医药重大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值得关注
fqng1008 2019-1-30 10:42
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化办公室主任助理、中华中医药学会青年委员会秘书长张霄潇博士就“中医药重大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进行了预分析。这次征求意见,既说明中国科协在科学研究中将发挥顶层设计的积极作用,也展现了中华中医药学会各专委会的理论概括水平的差异。其中,在37项候选问题中,脾胃病专委会和青年工作委员会各提出9项,接近一半。其他专委会可能有点措手不及,或者思考不够,至少一半以上没有提交。 另外,最应该发表意见的基础理论专委会竟然1项未提,实在是有些遗憾。因为从总体上看,对于中医药重大科学问题最有发言权的应该是该专委会,但竟然沉默不语,意味着什么? 附张霄潇:中医药重大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预分析(征求意见稿) 按照《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征集2019重大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的通知》(下称《通知》)的要求,2019年1月4日至18日,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部组织向各专科分会征集了中医药重大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中华中医药学会青年委员会也征集了各委员意见并于1月13日专门组织了一次研讨会。 中华中医药学会是中医药领域成立最早、权威性最高的学术组织,各专科分会也基本涵盖了该领域最知名的专家,青委会基本代表了最具发展潜力的青年专家,通过该形式征集的中医药重大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一定程度上能反应中医药领域学者共同关注的焦点学术话题。 根据《通知》要求,中华中医药学会拟在2月中下旬组织专家论证会,将从各分支机构征集的候选问题中遴选3-5项中医药重大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提交中国科协。为了做好下一阶段的专家论证工作,本着“工作即学习”的原则,笔者仔细学习了各机构提交的37项候选问题,通过梳理归纳,主要涉及中医药原创理论科学内涵、中医药临床价值、中医药作用机制特点、中医药标准化、中药现代制药技术、中药资源关键技术、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管理体系建设等七方面。 一、如何阐释中医药原创理论的现代科学内涵? 由于中医药原创理论科学内涵阐释不够,导致中医药重大科技成果标志性、引领性不足,相关技术的延展性不强,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兼容性不高,这一定程度制约了中医药的发展。例如:青委会提出的“脏腑、药性等中医药原创理论的现代科学内涵阐释”、炮制分会提出的“中药炮制’制药论’的科学内涵”。这类问题属于重大科学问题。 二、如何明确中医药的临床价值并进行科学评价? 中医药的临床价值是中医药继承和发展的生命线,科学回答中医药的临床价值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仔细研究各单位提交的意见,中医药的临床价值又可以细分为三类,一是满足临床重大需求,解决临床关键问题,例如:血液病分会提出的“中医药综合防治难治性急性白血病”;二是体现中医药的比较优势,属特色治疗领域,例如:脾胃病分会提出的“癌前病变的中医药治疗”;三是联合、替代或补充治疗体现中医药价值,例如:儿科分会提交的“中医药干预减少儿童细菌感染抗生素应用”。此外,建立科学的评估方法测量中医药的临床价值,回答有没有临床价值?有多大临床价值?也是学者关注的热点,例如:青委会提出的“基于叙事医学的中医药疗效评价方法”、妇科分会提出的“异常子宫出血中医药治疗方案优化及临床评价方法”。 三、如何阐明中医药的生物学作用机制及其特点? 明确临床价值是结果,结合中医药的作用特点,建立能阐明名中医药的生物学作用机制及其特点的方法是关键科学问题。根据各单位提交的建议,该类问题又可以细分为两类,一类是完全基于现代科学体系,结合中医药疗效特点的评价方法,例如:青委会提出的“基于中药疗效特点的精准药效评价模型构建”、“中药复杂药代动力学解析方法”;另一类是体现中医药理论(如:治则)特点的生物学表征方法及机制,例如:耳鼻喉分会提出的“培土生金法对肺脾气虚型变态反应性疾病作用机理”、脾胃病分会提出的“基于中医‘三因制宜’理论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机制”。 四、如何解决中医药客观化、标准化的问题? 客观化、标准化是工业文明的发展的基石,也是社会大规模协作、批量工业生产的基础。中医药的诞生发展于农耕文明,有其历史属性和特色,但为了顺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诊疗客观化、产品标准化是必由之路。各单位提出的意见也体现了多领域学者对该方面的重视,例如:脾胃病分会提出的“建立统一的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诊断、分型及辨治体系”,药理学分会提出的“中药药理研究规范化”,青委会提出的“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名老中医学术传承”。 实践证明以化学为基础的化学药质量标准构建思路,以及以生物效价为基础生物药质量标准构建思路与中药质量控制均不能完全相适应,如何充分利用新技术(如:传感器、大数据)建立中药的质量标准体系是普遍关心的话题。例如:青委会提出的“中药关键质量属性辨识”,毒理分会提出的“中药饮片标准化体系”。 五、如何将现代制造技术合理应用于中药制药领域? 制造业水平是一个国家科研能力和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中药产业是中药事业发展的重要经济支撑;中药制药既体现制造业水平也支撑产业体系,是衡量中医药行业发展重要指标之一。例如:青委会提出的“中药智能制造关键技术体系”、制剂分会提出的“中药制剂制备中的超分子化学机制”。这个领域是典型的工程技术难题。 六、如何合理应用现代技术保障优质的中药资源? 中医药应用的终点是临床但起点是资源,优质的中药资源是良好的临床疗效的基本保障。随着生命科学、农学等领域科技的进步,可以应用于中药资源领域的现代技术越来越多,如何合理应用现代技术保障优质的中药资源是行业热点话题。例如:青委会提出的“基于合成生物学的中药资源开发新技术”、“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等关键技术体系”。 七、如何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管理机制? 管理思路科学合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将事半功倍,反之……随着国家医改不断深化,相关政策逐步出台,中医药面临的问题也逐步显现,例如:中医药服务的合理定价机制、医保报销中如何合理评价中药是否超适应症,中药的治疗价值与辅助价值如何评估,按病种付费机制建立与中医临床路径的关系等。如何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管理体系,这类管理领域的工程问题也逐步受到关注,例如:某分会提出的“基于路径数据整合的中医医疗服务定价决策机制”。 附件:征集问题汇总表 序号 推荐单位 中文题目 1 中药制剂分会 中药制剂制备的超分子化学机制 2 基于路径数据整合的中医医疗服务定价决策 机制 3 妇科分会 异常子宫出血中医药治疗方案优化及临床评价方法 4 肝胆分会 补肾祛邪法治疗慢性 HBV 携带者 5 耳鼻喉分会 培土生金法对肺脾气虚型变态反应性疾病的作用机理 6 脾胃病分会 胃癌前病变的中医药治疗机制 7 脾胃病分会 基于 ELL2 调控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变机制及脾胃培源方干预效应 8 脾胃病分会 胃癌前病变精准诊断与分阶段辨治的中西医协作方案 9 脾胃病分会 中药替代抗生素治疗幽门螺杆菌的临床方案 10 脾胃病分会 胃溃疡抗复发的中药治疗 11 脾胃病分会 建立统一的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诊断、分型及辨治体系 12 脾胃病分会 基于中医“三因制宜”理论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机制 13 脾胃病分会 ”肝主疏泄”理论与脾胃病的关系 14 推拿分会 传统非药物干预与神经功能损伤康复 15 推拿分会 手法干预骨关节炎的客观物质基础 16 整脊分会 腰椎过伸牵引下胸颈椎前后纵韧带与椎间盘生物力学的实验研究 17 耳鼻喉分会 变应性鼻炎病证结合诊疗体系的构建与临床应用 18 儿科 中医药疗法减少儿童细菌感染性疾病抗生素应用 19 中药炮制分会 中药炮制“制药论”的科学内涵 20 脾胃病分会 中药新药防治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机制及其现代化创制 21 中药实验药理学分会 中药药理规范研究 22 中药毒理与安全性研究分会 中药饮片的标准化 23 中医药信息学分会 脊柱退行性病变针灸疗效机制的客观评价 24 风湿病分会 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药治疗方案优化及循证评价 25 外治分会 足踝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26 中药化学分会 中药小分子化合物库的建设 27 血液病分会 中医药综合一体化防治难治性急性白血病 28 免疫学分会 中药防治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29 青委会 脏腑、药性等中医理论的现代科学内涵 30 青委会 基于中药疗效特点的精准药效评价模型构建 31 青委会 基于叙事医学中医药疗效评价方法 32 青委会 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名老中医学术传承 33 青委会 中药关键质量属性辨识 34 青委会 中药复杂药代动力学解析 35 青委会 基于合成生物学的中药资源开发技术 36 青委会 中药智能制造关键技术 37 青委会 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等关键技术体系 因才疏学浅,能力有限,整理内容可能多有不足,为了做好下一阶段专家论证遴选工作,还请各分会专家指正完善,联系人:张霄潇,电话:18610011828,多谢支持!
个人分类: 思考中医|6055 次阅读|0 个评论
买车和发文章
热度 21 weijia2009 2018-10-11 12:18
买车和发文章 贾伟 前两年跟朋友聊天时听到一个很有意思的比喻:发论文和买车相似,贬值很快,一个漂亮的工作,发表三五年后便少有人问津了;而搞出一项有价值的专利技术就不同了,就像买房,往后会不断增值。 我觉得这话颇有道理。 当然赞扬这句话是有风险的,因为这是在推崇应用研究而轻视基础研究。这些年来很多忧国忧民的海归大牛们一直高屋建瓴地呼吁要重视基础研究,国家要加大投资力度。而我们现在的问题好像不是不重视基础研究,而是千军万马都涌向做基础研究发大文章这根独木桥,你想要走个岔道,做点实用技术发个低点的文章都不行,你立即会被鄙视。更要命的是,年度考评的时候你还得为那些拿了“高影响因子奖金”的同事使劲儿鼓掌并上前握手祝贺。下一年度,你连新学生都招不到了。 高点数文章的研究水平未必都高!这个我就不需要多加证明了。其实,不论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研究,都是做研究,而做研究必须是眼睛盯着问题(而不是盯着论文的影响因子和后面的奖金和头衔)。一个医学研究问题的提出需要来自于临床,研究者要有能力将这种临床问题上升到一个理论层面加以研究,在机制上说清楚之后,再要回到实践中去设法解决它。前者是基础研究,后者便是转化性或应用性研究。在研究工作中能够做如此的循环,才是一个务实的研究型学者。新的疾病诊断技术和治疗方法都是在高度聚焦于医学问题的基础加转化研究中诞生的。 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一个关于美国人买车的调查新闻,有点意思。 华尔街日报 (The Wall Street Journal)曾对2,000多名受访者进行了一项调查,其中 35% 的人认为,富人只有开价格高于$75,000的车才能体现自己的身份。实际上,富人中90%的人开的车达不到这个标准。调查显示,美国百万富翁们最新购入的座驾价格中位数为31,367美元;千万富翁为41,997美元。调查人员对三个收入人群的购车喜好进行了调查和测算:年收入250,000美元以上; 100,000至249,000美元;以及100,000美元以下。年收入达到或高于250,000美元的人中有39%(约九十多万户) 购买豪车; 而美国约有3,000万家庭的年收入在5万到 10万美元 之间,他们中有约8% (约240万个家庭)购买了豪车,这个比例无疑是最低的,但由于基数高,这部分家庭总数是高收入豪车买家人数的2.5倍。 也就是说马路上开高端车的人中多数不是富人。 问题来了,为什么很多收入并不高的人却热衷于购买豪车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希望自己看上去跟富人一样。 这跟我们科研人员都想发好文章的道理似乎是一样的,都想被看着高大上,至于科学问题的好坏以及科研本身水平的高低,那是次要的。
24298 次阅读|37 个评论
解答关于“地震预测”的某些科学问题
热度 2 qsqhopeiggcas 2018-8-5 09:55
2018 年 7 月 28 日,那是炎热的一天,我收到了四川地震局某员工的来信,讨论有关“地震预测”问题,我们已做了回复(见下面)。鉴于 TA 提出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共性,可能引起圈内人士的兴趣,为加深对“地震预测”问题的理解、提高公众对地震问题的认知,我把来信(见附录)以及问答分享下,期望略有裨益,也希望能引起深入热烈的讨论。 XXX ( 考虑到隐私问题,故隐藏了真实姓名 ),您好: 很高兴收到您的来信进行学术交流。 面对 地震预测这一世界性科学难题,学术层面理应“纳百家之言,谋解决之道”。 古人早已有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针对来信中的观点或疑问,我们的回复如下。 来信内容( 1 ):“ 如果我没猜错,当你把岩石力学试验的理论成果应用到地震预报,在你的内心中存在这样的逻辑链:岩石力学试验岩样破裂———滑坡面锁固段岩体失稳———滑坡面多锁固段失稳———滑坡体失稳———断层多锁固段失稳———孕震区发震模式。 从实验室内进行的岩石力学试验,得到的岩样破裂模式和破裂过程是可信的。根据理论推导的峰值强度点和体积膨胀点的应变比值近于常数1.48,也是非常正确的,而且是一个堪称经典的发现。从这些坚实的理论和试验成果,推广到滑坡面上的锁固段破裂,在到多个锁固段破裂导致滑坡体失稳,这些应该都是没什么大问题的。因为滑坡体所处的力学条件与实验室的条件没有太大的偏差。但是,当把岩石力学试验成果推广到断层的多锁固段破裂失稳时,边界约束条件发生了重大的改变。虽然,我也承认滑坡体失稳和地震断层失稳本质上没什么区别,但我强调二者的边界约束条件截然不同,上述逻辑链的后两环有问题。 ” 回复: 1.48 是 在考虑断层中锁固段特征和加载环境基础上,根据严格的理论推导获得的,多数情况下并不适用于室内岩石力学试验。 下面介绍一下我们开展地震预测研究的逻辑链。 无论锁固型岩质滑坡还是天然大地震,本质上都是锁固段(岩石)宏观破裂所致。因此,只有从锁固段(岩石)破裂行为入手,才可能彻底揭示两者灾变过程。在锁固段变形破坏过程中,峰值强度点作为非稳定破裂阶段与峰后阶段的分界点,其物理意义明确,即当外部荷载加载至该特征点时,锁固段将发生宏观破裂,产生具有显著地表破裂带的大地震。若能在峰值强度点之前找到一个普适存在的特征点作为前兆点,并建立两者之间定量关系,则可实现基于前兆点破裂行为对峰值强度点破裂行为的前瞻性物理预测。体积膨胀点作为锁固段稳定破裂阶段与非稳定破裂阶段的分界点,具有如下明显特征,即当外部荷载加载至该特征点时,即使荷载维持恒定不再继续增大,其内部裂纹也会自发扩展演化直至宏观破裂发生。换言之,锁固段若发生宏观破裂,其损伤演化过程必经过体积膨胀点,且在体积膨胀点会发生一个显著地震。综上可知,体积膨胀点可视为锁固段宏观破裂前可识别的普适性前兆点。因此,构建锁固段体积膨胀点与峰值强度点之间的量化力学联系,就成为对锁固段发生宏观破裂进行前瞻性物理预测的关键。 为此,借助重整化群理论和损伤理论,我们最终建立了孕震断层中锁固段体积膨胀点与峰值强度点的力学联系。以单锁固段为例,其峰值强度点和体积膨胀点之间应变比值的理论解为 上述理论公式仅与 Weibull 分布形状参数 m 值 有关,而 m 值与岩石非均匀性及其加载条件 (如应力水平、温度、加载速率等)有关。进一步研究表明,天然锁固段具有大尺度、扁平状的几何特征且承受极其缓慢的剪切应力(应变)加载或应力腐蚀作用,其 m 值处于低值,此时应变比近似为常数 1.48 ,正是 该常数的存在,避免了准确测定深部岩石物理力学参数的困难,使得对地质灾害尤其是大地震的预测成为可能。 然而,需指出的是,在 室内常规岩石力学实验中,由于岩样几何形状、尺度等和实验条件与天然锁固段不同,其 m 值普遍较高,多数情况下应变比并非常数 1.48 。 以上即为我们开展地震预测研究的逻辑链,即:概化出地震预测这一科学问题的本质(锁固段破裂)——找出解决问题的突破点(普适前兆点)——构建理论模型(理论解)——确定理论模型 适用性( 1.48 适用于 描述地震,而不适用于室内岩样灾变过程)——回溯性检验与前瞻性预测——总结与完善。 注意,以区域性大断裂围限而成的地震区表征的是一个活动块体(图1),其界定了地震区的地质边界,在同一块体内的断裂和地震是有直接力学联系的,地震区中的锁固段是地震区中积累高能量的构造部位,只能在地震区中以某种方式分布。 图1 地震区与锁固段示意图 ( 地震区的边界为区域性大断裂) (1) 岩桥 (2) 断层中未破裂区段 (3) 凹凸体 (4) 次级断层所围限的块体 来信内容( 2 ):“ 首先,岩土工程开展岩石力学试验的目的主要是测试各种岩石力学参数,不是用来观测岩体破裂失稳过程的。因此,当岩样发生破裂之后,一般就停止试验了。从试验中可以观察到岩石从无荷载到铸件加载到峰值强度点直至发生破裂的过程中,岩样的应力-应变之间的关联。对于我们所关心的破裂失稳现象,最特征的过程就是体积膨胀点到峰值强度点之间的非线性变化。但是,地壳岩石,尤其是震源体深部的岩石,不可能在观察到从空载荷逐渐加载到峰值强度点的过程。因为这个过程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早已完成,现在的地壳岩体应该处于都是处于体积膨胀点之后的阶段。岩爆现象可以作为地壳岩石的应力状态位于体积膨胀点之后的证据。岩爆发生足以说明浅表岩体尚处于峰值强度点附近,更何况深部岩体?所以,我认为,观察断裂失稳的岩石力学试验重点在于岩石体积膨胀点之后的行为,而且要在岩样破裂失稳后继续加载以观察后续多个周期性失稳的特点。 ” 回复: (Ⅰ) “ 岩土工程开展岩石力学试验的目的主要是测试各种岩石力学参数,不是用来观测岩体破裂失稳过程的。因此,当岩样发生破裂之后,一般就停止试验了。 ”—— 我们并不完全认同您的这一说法。 事实上,测试岩石力学参数,仅仅只是岩石力学试验目的之一,研究岩石破裂过程、进而揭示地震机理也是岩石力学试验的重要目的。此外,岩样在峰值强度点发生宏观破裂后,灾变即发生。因此,峰后是否继续开展试验并不影响对灾变点的预测,因为前兆信息在峰前阶段。 ( Ⅱ ) “ 地壳岩石,尤其是震源体深部的岩石,不可能在观察到从空载荷逐渐加载到峰值强度点的过程。因为这个过程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早已完成,现在的地壳岩体应该处于都是处于体积膨胀点之后的阶段。 ” —— 我们并不完全认同您的这一说法。 以唐山地震区为例,该区有近 3600 年的地震记载,为洞察该区的地震活动性特征与加载模式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实例,从图 2 可看出,在经历了长期的演化后,才发生了第一锁固段体积膨胀点标志性事件 —— 1597 年 10 月 6 日渤海 M S 7.5 地震,这说明在此之前唐山地震区构造加载应力,未达到体积膨胀点。我们推测,某个地震区从某一地震周期开始后,应经历这样一种类似的模式,这是因为上一轮地震周期需经历主震和余震阶段(图 3 ),对地震区施加的构造应力须卸载。 图 2 唐山地震区公元前 1767-2015.11.21 之间 CBS 值与时间( t )关系 (数据分析时选取 M S ≥5.0 ( M v = M S 5.0 )地震;误差修正已被考虑) (箭头所指为标志性地震) 图 3 地震区地震周期旋回 我们的研究表明,全球 62 个地震区当前状态确实均处于某个锁固段体积膨胀点和峰值强度点之间的演化阶段。 ( Ⅲ ) “ 我认为,观察断裂失稳的岩石力学试验重点在于岩石体积膨胀点之后的行为,而且要在岩样破裂失稳后继续加载以观察后续多个周期性失稳的特点。 ”—— 我们并不完全认同您的这一说法。 如前所述,在峰值强度点发生宏观破裂后,是否继续开展试验并不影响对灾变点的预测,因为前兆信息在峰前阶段。对于单锁固段(单震源体)体系而言,当锁固段在峰值强度点发生宏观破裂后,灾变即发生,此时继续开展峰后阶段实验的意义不大,因为在同一地震周期,峰值强度点处标志性地震不可能是同一锁固段的重复宏观破裂,实际大地震的分布支持我们的认识(按照承载力由低到高的次序,每个锁固段累进性破裂发生地震)。对于多锁固段体系(多震源体)而言,一个锁固段在峰值强度点发生宏观破裂后, 应力几乎全部转移到下一个锁固段,使其达到体 积膨胀点发生标志性地震,以此类推。当最后一个锁固段发生宏观破裂时,主震发生!我们对全球 62 个地震区 的分析表明,这种理解正确,而过去的“粘滑模型”则不能解释地震的实际表现,应是对地震演化行为的错误概化模型。 过去的室内试验多为单震源体模型,难以模拟地震区多锁固段的真实累进破裂过程,这是以后试验应特别注意的地方。 来信内容( 3 ):“ 其次,观察断裂失稳的岩石力学试验还要采 用“等效材料”。 普通岩石在地壳构造环境中,受到的加载是及其缓慢且有一定温度压力流体统计的,因此,其力学行为与“岩样”的力学行为是有差异的,表现出一定的塑性特征,应该是弹塑性体。由于实验室内无法模拟自然环境下构造加载,太缓慢了,所以,需要转换为在实验室加载统计下的“等效材料”来试验。如果可以找到这种等效材料,那么试验结果将更有指导意义。 ” 回复: 我们知道,地震锁固段具有大尺度、扁平状的几何特征且承受极其缓慢的剪切应力(应变)加载或应力腐蚀作用,该过程是室内岩石力学实验难以模拟的。因此,要将室内试验结果完全推广应用到地震预测并不可行。换句话说,室内试验只能为探索地震前兆和规律提供线索,但很难用于“实战”。 即使存在所谓的“等效材料”可以综合考虑加载环境等,但如何制作这种材料并界定其等效性同样是一个大难题。 来信内容( 4 ):“ 第三,关于能量守恒原理的应用,我认为有欠妥的地方。从试验的应力-应变曲线得到峰值强度点后破裂释放的应变能与之前积累的应变能相等,所以,用Benioff应变表征断层位移。但是,实际的孕震体中的断裂破裂过程的能量守恒,应该不是这种模式,应该是:孕震体的总应变能=地震释放的应变能+孕震体内未释放的应变能。这种能量守恒模式很像是水库蓄水的形式,总库容=可用库容+死水库容。孕震体可用一次性释放的最大应变能对应于可发生的最大地震,仅占孕震体总应变能的很少的一部分。孕震体中全部可释放的应变能对应地震,可以称为是孕震体的震级上限。可发生的最大地震的震级与孕震体的震级上限是有差距的。 ” 回复: 某个锁固段局部(微元)破裂发生地震时,该微元储存的弹性应变能,以地震波辐射能、断裂能、摩擦热能等形式释放。考虑到某微元完全破裂后,可认为其留存的应变能近似为零。这样,容易理解能量守恒原则的适用性及适用对象问题。由于可假定某一地震区的地震效率 h 为常量(有文献支撑—— Beeler NM. Stress drop with constant, scale independent seismic efficiency and overshoot.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2011, 28 (17): 3353-3356 ),我们理论中的能量守恒原则,指的是地震区弹性应变能积累与释放守恒(主震前为积累,主震与余震为释放;微元弹性应变能 ≈ 地震释放总能 = 地震波辐射能 / h ),可以地震波辐射能为参量表述,即: E T = E M + E A 式中, E T 为主震前该地震区积累的弹性应变能, E M 为主震本身释放的弹性应变, E A 为余震释放的弹性应变能。 能量守恒原则可帮助我们判断标志性地震是否为主震。 特定地震区当前地震周期某次标志性地震发生后,令 E B 表示其发生前该区积累的弹性应变能, E C 表示其本身释放的弹性应变能,如果下述关系被满足,即 E B E C ,我们能够判断其不是主震。震例分析表明,上述守恒原则可靠。 来信内容( 5 ):“ 第四,关于孕震区,也就是你的地震区的划分问题。你在最近的3.6版中强调了以深大断裂为边界,这一点也是我在划分地震预报区时遇到的困惑。由于大地震都是沿着块体边界分布的,若以深大断裂(往往都是发震断裂)为界划分孕震区,那么深大断裂上发生的地震究竟属于哪个孕震区呢?我的做法是以块体边界两侧一定范围为一类孕震区,另一类是除边界孕震区之外的区域。 ” 回复: 我们对地震区(图 1 )内涵的理解为:由区域性大断裂围限形成的断陷或隆升块体,块体内部断裂(地震)活动密切相关,相邻块体(相邻地震区)以剪切或挤压方式影响其加载方式或速率,但不改变各自大地震演化规律。由断裂线(断裂与地面的交线)界定的块体地表区域为地震区,可很好地表征该块体的地震活动性演化规律。 地震区的分界断裂一般不会发生较大事件(这与过去活动块体边界带的概念不同),我们尚未发现正好发生在分界断裂上的地震,这是因为断裂有一定的倾角,发震有一定的深度。对位于地震区分界断裂附近的地震,其震中位于那个区就归属那个区。此外,地震区划分的对不对必须通过定量检验,即对初划地震区的标志性地震孕育过程进行分析,只有当该地震区标志性地震孕育过程、震级与能量关系均符合我们提出的孕震断层多锁固段脆性破裂理论时,才可认为其相应的地震区划分方案是合理的。 如有疑问之处,欢迎继续交流。 祝工作顺利 秦四清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2018.08.04 相关文献: . 秦四清 , 徐锡伟 , 胡平 , 等 . 2010. 孕震断层的多锁固段脆性破裂机制与地震预测新方法的探索 . 地球物理学报 , 53 (4): 1001-1014. . 秦四清 , 李培 , 薛雷,等 . 2014. 中国西南地区某些地震区强震孕育周期界定 . 地球物理学进展 , 29 (4): 1526-1540. . 秦四清 , 李培 , 杨百存 , 等 . 2016. 环太平洋、大洋海岭与大陆裂谷地震带主要地震区主震事件判识 . 地球物理学进展 , 31 (2): 574-588. . 秦四清 , 杨百存 , 吴晓娲 , 等 . 2016. 中国大陆某些地震区主震事件判识 ( Ⅱ ). 地球物理学进展 , 31 (1): 115-142. . 秦四清 , 杨百存 , 薛雷 , 等 . 2016. 欧亚地震带主要地震区主震事件判识 . 地球物理学进展 , 31 (2): 559-573. . 吴晓娲 , 秦四清 , 薛雷,等 . 2016. 基于震例探讨大地震的物理机制 . 地球物理学报 , 59 (10): 3696-3710. . 杨百存 , 秦四清 , 薛雷 , 等 . 2017. 岩石加速破裂行为的物理自相似律 . 地球物理学报 , 60 (5): 1746-1760. . 杨百存 , 秦四清 , 薛雷 , 等 . 2017. 什么类型的地震能被预测?地球物理学进展 , 32 (5): 1953-1960. . 陈竑然 , 秦四清 , 薛雷 , 等 . 2017. 岩石脆性破坏表征与 Weibull 分布适用范围 . 地球物理学进展 , 32(5): 2200-2206. . 薛雷 , 秦四清 , 泮晓华 , 等 . 2018 .锁固型斜坡失稳机理及其物理预测模型.工程地质学报 , 26 (1) : 179-192 . . 薛雷 , 秦四清 , 杨百存 , 等 . 2018 .探讨与汶川地震有关的焦点科学问题.科学技术与工程 , 18 (11) : 1-15 . . Chen H, Qin S, Xue L, et al. 2018. A physical model predicting instability of rock slopes with locked segments along a potential slip surface. Engineering Geology, 242: 34-43. . 陈竑然 . 2018. 锁固段脆性破坏特征研究 . 北京: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 科学探索之旅:寻找大地震前兆的艰辛历程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1122732.html . 浅源、中源与深源地震机理是一样的吗?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75926do=blogid=1127201 附录:来信全文 秦老师: 您好! 我是四川省地震局的员工XXX,现从事地震预报方面的研究。最近,我在考虑采用地震预报区的方案进行地震活动性研究,建立地震事件的震级-时间联合概率模型,对地震事件提出概率预报。在如何确定预报区的时候,需要用到孕震区的概念。百度一下“孕震区”,找到你的博客,得知你在2011年开始已经按照孕震区的概念提出《中国及其周边地震区划分图》,到2016年已更新至3.6版。同时,我也注意到了你提出的【孕震断层多锁固段脆性破裂理论】。对于这个理论我非常感兴趣,于是我不仅浏览了你的博文(很精彩,有真性情),还查阅了你有关地震预测的文章。冒昧写信给你,一来是表达钦佩之意,二来是想交个朋友,可以聊聊地震预报的问题。 一个地震系统以外的学者,在自己的岩石力学领域取得傲人的成就,本可以功成名就,不必要涉足地震预报。 大家都知道这是一潭深水,但你还是跳进来了。你把自己在岩石力学领域的成果应用到地震孕震机理,提出多锁固段地震预报方法。这是一个科学研究兴趣,但遭到了各种无端的攻击,但你依然没有放弃,还在不断完善自己的理论。看到你最近有篇博文“为何历经多年的试验研究,仍未找到岩体失稳的普适前兆呢?”,你的这段话“”如果:试样尺度大,且含有微裂隙(符合实际);试样做成扁平状;加载速率极慢,时间持续两年;温度、压力与研究对象的环境条件匹配,估计大地震前兆能找得到,斜坡失稳前兆也能现身,且结果稳定能够重复。嗯,想明白后,撸起袖子加油干吧。”从这句话,我深感你是一位真性情的科学人,我虽然算不上是科学人,但 作为地震系统一名从事地震预报研究的 “圈内人”,虽是无名小卒,却仍不住要对你点个赞。还要感谢你,你的工作对我有很大的启发和帮助。 看了你的多锁固段孕震理论,想谈谈我的感想。 如果我没猜错,当你把岩石力学试验的理论成果应用到地震预报,在你的内心中存在这样的逻辑链: 岩石力学试验岩样破裂 ———滑坡面锁固段岩体失稳———滑坡面多锁固段失稳———滑坡体失稳 ——— 断层多锁固段失稳 ———孕震区发震模式。 从实验室内进行的岩石力学试验,得到的岩样破裂模式和破裂过程是可信的。根据理论推导的峰值强度点和体积膨胀点的应变比值近于常数 1.48 ,也是非常正确的,而且是一个堪称经典的发现。从这些坚实的理论和试验成果,推广到滑坡面上的锁固段破裂,在到多个锁固段破裂导致滑坡体失稳,这些应该都是没什么大问题的。因为滑坡体所处的力学条件与实验室的条件没有太大的偏差。但是,当把岩石力学试验成果推广到断层的多锁固段破裂失稳时,边界约束条件发生了重大的改变。虽然,我也承认滑坡体失稳和地震断层失稳本质上没什么区别,但我强调二者的边界约束条件截然不同,上述逻辑链的后两环有问题。 首先,岩土工程开展岩石力学试验的目的主要是测试各种岩石力学参数,不是未来观测岩体破裂失稳过程的。因此,当岩样发生破裂之后,一般就停止试验了。从试验中可以观察到岩石从无荷载到铸件加载到峰值强度点直至发生破裂的过程中,岩样的应力 - 应变之间的关联。对于我们所关心的破裂失稳现象,最特征的过程就是体积膨胀点到峰值强度点之间的非线性变化。但是,地壳岩石,尤其是震源体深部的岩石,不可能在观察到从空载荷逐渐加载到峰值强度点的过程。因为这个过程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早已完成,现在的地壳岩体应该处于都是处于体积膨胀点之后的阶段。岩爆现象可以作为地壳岩石的应力状态位于体积膨胀点之后的证据。岩爆发生足以说明浅表岩体尚处于峰值强度点附近,更何况深部岩体? 所以,我认为,观察断裂失稳的岩石力学试验重点在于岩石体积膨胀点之后的行为,而且要在岩样破裂失稳后继续加载以观察后续多个周期性失稳的特点。 其次,观察断裂失稳的岩石力学试验还要采用 “等效材料”。普通岩石在地壳构造环境中,受到的加载是及其缓慢且有一定温度压力流体统计的,因此,其力学行为与“岩样”的力学行为是有差异的,表现出一定的塑性特征,应该是弹塑性体。由于实验室内无法模拟自然环境下构造加载,太缓慢了,所以,需要转换为在实验室加载统计下的“等效材料”来试验。如果可以找到这种等效材料,那么试验结果将更有指导意义。 第三, 关于能量守恒原理的应用,我认为有欠妥的地方。从试验的应力 - 应变曲线得到峰值强度点后破裂释放的应变能与之前积累的应变能相等,所以,用 Benioff 应变表征断层位移。但是,实际的孕震体中的断裂破裂过程的能量守恒,应该不是这种模式,应该是:孕震体的总应变能 = 地震释放的应变能 + 孕震体内未释放的应变能。这种能量守恒模式很像是水库蓄水的形式,总库容 = 可用库容 + 死水库容。孕震体可用一次性释放的最大应变能对应于可发生的最大地震,仅占孕震体总应变能的很少的一部分。孕震体中全部可释放的应变能对应地震,可以称为是孕震体的震级上限。可发生的最大地震的震级与孕震体的震级上限是有差距的。 第四, 关于孕震区,也就是你的地震区的划分问题。你在最近的 3.6 版中强调了以深大断裂为边界,这一点也是我在划分地震预报区时遇到的困惑。由于大地震都是沿着块体边界分布的,若以深大断裂(往往都是发震断裂)为界划分孕震区,那么深大断裂上发生的地震究竟属于哪个孕震区呢?我的做法是以块体边界两侧一定范围为一类孕震区,另一类是除边界孕震区之外的区域。 以上是我个人依据长期从事地震安全性评价和地震地质方面的工作的经验,对地震预报问题的一点不成说的思考,希望能和你交流,搞出一个可行地震预报方法。我和你的大方向相同,都是属于 “以震报震”,我觉得这个应该是可行的,其他前兆手段没有理论基础。 祝身体健康 XXX 2018.07.28
个人分类: 科普|5366 次阅读|8 个评论
读博记语(366)- 科学问题分类
zjzhaokeqin 2018-7-25 21:43
读博记语( 366)- 问题分类 赵克勤 读科学网 张其锦 博文《科学问题 》, ( 链接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404-1125829.html    ) 记语如下: “找到一个好的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这是基础研究领域的一句名言。然而, 对于什么是科学问题,科学问题又有什么样的类别,则不受重视。 科学问题分为基础科学问题,基本科学问题和根本科学问题。 ... 评 :问题的分类是一个问题。 问题是创新之母
个人分类: 读博记语|796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们不知道答案的125个科学问题(14)人类的出现
热度 1 Zhanglincn 2018-5-18 20:41
本系列不仅仅是Science杂志问题的个人翻译,而是试图给出一个答案的可能线索...... 上接第13个问题: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18012-1089804.html 题记: 又一个生物领域人类自己的问题。人类面对自己,一个最为自然的问题就是人类如何产生?就如同一个刚刚学会说话的孩子,某一天站在镜子前就迫不及待地问父母,这家伙从哪里来的?而对地球上的生物来说,比人类还要久远的生物有很多种,但为什么只有人类这种物种最后进化成了人类,那么今天还有没有哪种物种会或正在进化成人类这种智慧生命?下面这个问题就是在做这样的探索: 14. 是什么基因的改变造就了独特的人类? What Genetic Changes Made Us Uniquely Human? 每一代有思想的人类学家都希望致力于探索是什么东西让我们成为了人类。其中一个著名的古人类学家Louis Leakey(路易斯·利基)认为不是我们的肉体,而是我们使用的工具造就了人(马克思也这么认为:劳动创造了人类)。所以上世纪60年代,当他在坦桑尼亚的石头工具旁边发现了早期原始人科动物的骨头时,就毫不犹豫地将假定的那些工具制造者的物种标记为能人,也就是人类属种里最早期的成员。然而随后灵长类动物学家Jane Goodall(珍妮·古道尔)却发现非洲的黑猩猩们早就熟练地在使用这种类型的工具了,所以直至今天,研究人员还在争吵那种能使用简单工具的能人是否真的应该属于人类。而那些不喜欢“工具”的研究者则将注意力放在了人类之所以成为人类的自身物理特性上,例如双足行走(当然不包括鸡和鸭)、文化、语言、甚至幽默,当然还有我们生下来就显得特别大的脑袋。然而,不幸的是至少在某种程度上,这些特征在很多其他生物身上都可以被发现,比如黑猩猩也具有不成熟的原始文化,鹦鹉也可以说人话,一些老鼠在相互打闹中也能咯咯发笑,要说脑袋,人类的那个也不是生物中最大的。 图1 人类表征的进化 那到底什么是没有任何争议的人类最独特的特征?毫无疑问,和每一个其他物种一样,人类所拥有的在漫长进化史上所形成的基因应该是独特的。所以现在看来,科学家们可以在一个更深的层次上来回答人类学的这个根本问题了,那就是:是什么基因的改变或拥有造就了独特的人类? 随着人类基因组数据和灵长类动物基因组数据的不断积累,我们已经开始进入一个用基因将我们与其他近亲动物区分开来的时代。黑猩猩基因序列的草图已经发布,一个更细致的版本也有望在不久之后出现。猕猴的基因组计划也已基本完成,其他猩猩们的基因测序也正在进行之中,狨猴的基因组计划也在最近获得批准。所有的这些都努力都将有助于揭示人类祖先的基因型在灵长类物种中的关键位置。 尽管大量的统计数据表明我们与黑猩猩的基因仅有1.2%的不同,但人类和黑猩猩的这个遗传差异却可能是影响非常深远的。每一百个碱基对里改变其中一个就可能会影响到成千上万个基因序列,如果再算上基因的插入和缺失,这个百分之几的差异就会变得非常巨大。如果我们记录人类和黑猩猩之间4000万个序列可能存在的全部差异,那它又能意味着什么呢? 它们中的许多差异可能只是600万年遗传转移(genetic drift)的结果,其对体征或行为的影响小之又小。而其他一些小的改变,或许只是一些可控的未编码序列的调整,却可能会造成极其显著的后果。或许这些差异中的一半决定了黑猩猩和人的差异,那我们怎样将它们全部区别开来呢? 图2 类人生物的脸谱和脑容量比较图 一种方法是集中于那些在遗传中通过自然选择被人类的偏好所保留下来的基因。寻找人类和其他灵长类动物DNA中基因选择差异的研究工作已经发现了几十种不同的基因,尤其是那些涉及到宿主-病原体相互作用、生殖以及嗅觉和味觉等感官系统方面的基因差异。 然而并非所有这些基因的差异都有助于我们从本质上区分人类和猿类兄弟姐妹的差别。人类的基因组显示,我们曾经进化出对疟疾的独特反应,但对疟疾的独特防御能力却并不能作为我们成为人类的标志。所以一些研究人员采用临床诱导基因突变的方法,去损害人类的某种关键特性,然后追踪突变基因的遗传进化,从而辨认出了一些诱人的基因。例如, MCPH1和ASPM基因发生突变时会导致头小畸形,而FOXP2突变则会引发言语缺陷。这三种突变都能显示出人类遗传进化中的选择迹象,但是黑猩猩却没有这种遗传选择。因此,它们可能在人类较大的脑袋和较强的语言进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但是,即便是有这样的基因辨识,我们也很难完全确定它们是如何起作用的。基因敲除实验,虽然是一种揭示基因功能的经典方法,但由于明显伦理的原因,在人和猿类中不能随便使用。所以许多要求对人类和猿的基因组进行大量比较分析的研究工作必须要经过漫长的数据等待和积累。当然另一些研究人员也正在推动一个所谓的“大类人基因表型匹配项目”计划,目的是从不断积累涌入的基因组的大数据中,匹配基因组数据与类人猿表现信息的对应,从而设法找到更多与类人物种表观特性信息对应的基因。而其他研究者则认为,通过挖掘人类的自然变异,将活着的人的基因突变与生物学和行为上的细微差别联系起来,能更好地找到何种基因在起作用的真正线索。而这两种战略都将面临复杂的逻辑和伦理的问题,但似乎都有望取得一定的进展。 图3 现代人类社会的原始部落遗迹 然而,对人类所独有的特性的全面理解无疑不能仅仅通过DNA来完成。科学家可能还要最终会回到那些长期争论的人类的特性上面,如人类拥有复杂的语言、文化和掌握着复杂的技术,在这些因素上,后天的培养和先天的东西都对人类进化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我们现在虽然处于可以利用基因组对生物特征进行深层次分析的时代,但我们依旧要明白,造就人类这种独特物种所需要的东西可能不仅仅决定于基因本身,还必须结合基因之外的其他东西,比如除了我们人类所拥有的语言能力、文化特征和使用的技术工具,还必须考虑人类进化为智人过程中独特的地球环境和生存条件所造就的让人类拥有产生 强大神经细胞的基因 ,它的存在使人类才形成了其他物种所 无法比拟的记忆能力 。所以只有综合各方面的因素找到这些人类独特性所对应的基因,我们才可能回答人之所以成为人的真正原因。 ELIZABETH CULOTTA(张林编译) 下一个问题将揭开人脑记忆的谜团,敬请期待..........
个人分类: 学术园地|6428 次阅读|1 个评论
我们不知道答案的125个科学问题(13)物种的多样性
Zhanglincn 2018-5-18 20:31
本系列不仅仅是Science杂志问题的个人翻译,而是试图给出一个答案的可能线索...... 上接第12个问题: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18012-1098397.html 题记: 这还是生物学领域的一个问题。面对生命现象人类的迷惑很多,生物学领域的问题也非常明显,生物体本身就是一种奇特的物质形态,而且其还能展现出差异非常大的不同形态,而这种形态的形成由什么决定,例如动物或人之所以长成固定而又不同的形状,到底决定于什么,能否通过改变控制和创造新的物种,甚至对人类而言可否不通过外科手术让人的肤色、面部结构更加完美?(基因功能,基因美容) 13. 什么决定了物种的多样性? What Determines Species Diversity ? 地球上存在着无数的各种各样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充斥着地球上每一块陆地的每个角落和每一片海洋的每一条缝隙。它们的存在和活动使得世界得以运转,首先它们能将阳光转化成其他生命能够加以利用的能源,使碳和氮在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形式间循环转化,其次它们的存在和活动在不断美化和修饰着地球的表面。 图 1 生物的多样性 另一方面我们会发现在地球的一些地方和群落中,存在着数以百计的物种,而在另一些地方和群落里,只有很少种类的物种得以进化和发展。例如,相对于高纬度地区的热带雨林就是一个存在复杂物种的天堂。生物学家们正在努力寻找其中的缘由。环境和生命机体之间以及生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都在促进或者抑制物种多样性上扮演着重要角色,此外人类的干扰,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关系以及物种间食物网间的联系同样对生物的多样性起着重要作用。但是上述因素和其他力量之间究竟是如何通过协同作用来塑造生物的多样性,目前仍是个谜团。 然而揭开生物多样性问题的挑战实在是令人望而生畏。首先生物多样性的基线数据目前都还十分匮乏,例如地球上到底存在有多少种植物和动物目前研究人员都还不清楚,更别说要去预测构成复杂微生物世界有机体的数目和种类了。研究者们探索生物多样性的进化过程以及多样性的限制同样也缺少一个标准的时间尺度,因为多样性的发生所经历的时间从数天到数百万年不等。另外,同一个物种间的变异可以与两个密切相关的不同物种间的变异一样多。遗传变异能否产生一个新的物种,或者基因变异对物种能否形成真实的影响,目前都还不清楚。 理解形成物种多样性的原因需要做大量的跨学科的努力,包括古生物学的诠释、野外实地调察、实验室试验、基因组比较以及卓有成效的大数据统计分析。现有的为数不多的详尽的物种记录,比如联合国千禧年计划和对环球海洋微生物的基因评估,应该会提高基线数据,但它们仅能触及到问题的表面。一个能够预测出一个物种何时分化为两个物种的模型将会对解决问题有所帮助。还有一个新兴的学科,称为发育进化学,也在致力于研究基因是怎样参与到有助于物种进化和发育的过程中。这些努力加在一起,将对生命体演化历史的阐明大有帮助。 古生物学家们在追踪过去千年间不同有机体分布范围的扩张与收缩方面也已经取得进展。他们发现,地理分布在物种形成中也扮演重要的角色。未来的研究将继续揭示物种的大规模分布模式的变化,并且可能会在大量物种消亡的起源以及这些大灾难对于新物种进化的影响方面带来更多的曙光。 从植物和动物的野外调查中,研究者们还发现栖息地可以影响物种的形态和行为—尤其是对生物的性选择的影响—从而加快或者减慢了物种的形成。另外进化生物学家们也已经发现使物种形成产生停滞的原因,例如,已经分离的种群重新获得联系,将会使本来会发生分歧的基因组均质化。分子力,比如产生低变异率或进行减数分裂的分子力,可以使得某种特定的等位基因具有更高的可能性从上一代传递到下一代,从而大大影响了新物种形成的速度。 而且在某些情况下,即使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其多样性的分布也有差异。比如某一生态系统的边缘(顶层或底层)所能支持的物种个数有时要比其内部所拥有的物种要少。 所以进化生物学家才刚刚开始寻找在不同生物群体中这些因素是如何以不同方式交织在一起并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目前这个任务已经变得非常紧迫:找出塑造生物多样性的推手对于理解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的物种灭绝浪潮的性质并制定出相应对策去减缓它是非常重要的。 Elizabeth Pennisi(张林编译)
个人分类: 科学教育|5900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们不知道答案的125个科学问题(11)人类和外星人
热度 3 Zhanglincn 2017-12-15 11:37
本系列不仅仅是Science杂志问题的个人翻译,而是试图给出一个答案的可能线索...... 上接第(10)个问题: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18012-1089204.html 题记: 2017 年 12 月 14 日美国 NASA 联合 Google 发布了开普勒天文望远镜在开普勒星系里新发现了两颗行星,这两个行星的发现揭示了第一个与我们太阳系行星数一样的星系。此次发现是 AI 技术用于天文海量数据分析的一个成果,它可以为人类在浩瀚宇宙中寻找同伴提供一个更加有力的工具。人类一直在寻找自己的同伴,然而直到今天依然一无所获。这就涉及到下面的问题: 11. 人类在宇宙中是否独一无二的 ? Are We Alone in the Universe? 我们在整个宇宙之中真的是独一无二的吗?这似乎不太可能。先让我们做个简单的计算:在我们的银河系里有几千亿颗恒星,在我们所能观察的宇宙范围内又发现有几千亿个星系,而仅仅在离太阳附近的区域我们就能找到150颗行星。所以从统计的角度上来说,这种状况应该可以形成足够多个像地球环境那样“温暖的复盖着营养浮渣的小池塘”,生命应该可以在那里聚合并开始它们数十亿年的进化历程,就像我们今天地球环境中的人类一样,通过漫长进化,最终成为有能力使用科学工具的智慧生物。难道不是这样吗?所以,无论如何,现在看来一个实际的问题其实不是有没有外星智慧生命的问题,而是我们究竟会在什么时候能用必要的技术手段实现与这些智能生物接触和联系的问题。我想,如果幸运的话,在未来的25年这个目标就有可能实现。 图1 宇宙中的星系、恒星和行星示意图 在寻找地外文明最初的 45 年里,那些在浩瀚的宇宙中寻找外星智能生命( SETI )的科学家们也许更多需要的是运气。但 1960 年射电天文学家弗兰克·德雷克 (Frank Drake) 推出了一项划时代的奥兹玛计划 ( Project Ozma ) ,毫无疑问这个计划的开展给这项搜索外星智能生命的渺茫工作带来了一丝成功的希望。从1960年开始,康奈尔大学的天文学家德雷克在西弗吉尼亚州的格林班克将一台26米口径的射电望远镜对准了两颗和太阳系极其相似的星座: Tau Ceti (鲸鱼座T星)和 Epsilon Eridani (波江座E星),他分别对这两颗恒星系花费了数天的时间进行了跟踪。鉴于当时的真空电子管技术,他在中心频率为 1.42GHz 的微波频道上只对 0.4MHz 的范围进行了 150 多个小时的断断续续的信号扫描。此工作在排除了一次侦测到高空飞行器信号的兴奋事件后宣告失败。 图2 弗兰克·德雷克(Frank Drake) 和奥兹玛计划 大概在奥兹玛计划45年以后,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芒廷维尤 (Mountain View) 的塞提研究所 (SETI Institute) 也结束了一项长达10年的计划:即著名的搜索外星人的凤凰计划。从事该计划的研究人员利用位于波多黎哥阿雷西博 (Arecibo) 350米口径的射电望远镜,在 2800 万个频道上同时对710个恒星系进行了搜寻,搜寻范围达 1800 MHz ,SETI研究所凤凰计划的效率比 奥兹玛计划 要高100万亿倍。除了搜寻能力极大地提高以外,这45年的外星智能搜索计划在搜寻策略上也发生了许多变化。在这项搜寻来自邻近外星文明的地外电波幅射计划 (SERENDIP) 中,观测天文学家们使用了包括阿雷西博 (Arecibo) 在内的背负式天线接收器,对银河系中数十亿个射电源进行了扫描。而其他的一些组也用适当规模的光学望远镜对来自外星球纳秒频率量级的闪光信号进行了搜寻。 图3 SETI 研究所 然而搜寻工作依然一无所获。不过,SETI研究所的凤凰计划当时搜寻的目标是每一亿颗恒星中与地球邻近的那一、二颗类太阳系的恒星,仅仅依靠对这样少而又少的对象开展搜寻工作,无疑像是大海捞针。除非有足够多的能发出地外文明电波信号的信号源,搜寻者们面对这样一个浩瀚的宇宙去搜寻地外文明,真的是需要非常非常好的运气才能获得成功。 为了从银河系那样庞大的“干草堆里找到这根针”,从事SETI计划的工作人员期盼着计算机的运算能力能成几何级数地提高,以便在以后的数十年内继续开展搜寻工作。在美国北加利福尼亚州,SETI研究所已经开始着手建造一个由多个独立的6米射电望远镜天线组成的阵列,可以同时将350台射电望远镜连接在一个功能强大的电脑终端上,最终形成一个功能强大的“虚拟望远镜阵列”(如图4所示),可以让科学家们能够同时搜寻更多目标。 图4 SETI研究所的“虚拟望远镜阵列” 如果计算机领域的摩尔定律在今后15年时间内还依然管用的话( Moore Law :每18个月计算机的计算能力提高一倍), SETI 计划的搜寻者们就可以用这种天线阵列同时搜寻数百万个,甚至是数千万个恒星,而不仅仅是过去的数千个。假如银河系中有一万个地外文明存在的话,那么他们就有可能很快从中发现有价值的线索而获得成功,从而改变人类150年科学发展的现状。 在以后的数十年间,可供地外文明探索的技术手段将会更多(例如AI技术),但对于SETI研究所而言,在这样一个容易让人产生嘲讽冲动的领域从事研究活动却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搜寻外星人仅仅是一个纯科学的发现和探索,并不会带来直接的经济利润,所以对SETI来说他们更需要资金的支持。1993年美国国会预算会上就因一些议员对该研究的嘲讽而迫使美国航空航天局 (NASA) 放弃了SETI计划,正如他们中的一位说的那样,SETI计划就是在花费大量联邦政府的钱去寻找一些“长着畸形脑袋的绿色小人儿”( Ridiculous! 即使发现了很远也很危险)。所以直到现在,搜寻生命进化树上的另外一根旁枝的研究依然不在NASA的计划之中,十多年来,资助SETI计划的费用大都是来自私人捐款。但 SETI 研究所依然雄心勃勃地提出了一个价值3500万美元的天线阵列计划SKA(一项搜寻外星文明的国际合作计划,SKA希望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和非洲建造一个由众多射电望远镜组成的阵列,如果能建造起来这样的阵列,其接收数据的天线面积可望可达到1平方公里 One square kilometre ,如图 5 所示),在这个计划的框架下,SEIT的观测人员就可以将数千万颗恒星纳入到SEIT的跟踪范围,而那些主流的射电天文学家也就不得不跟随这一计划而随车前行。如果没有这样的雄心壮志和信念,我们人类搜寻同伴的愿望就会更加渺茫,在这个无边无际的宇宙中,我们人类真的就是一个永远品尝着心灵孤寂的物种吗? 图5 SKA计划的天线阵列的想象示意图 –RICHARD A. KERR
个人分类: 科学教育|13416 次阅读|11 个评论
我们不知道答案的125个科学问题(10)地球的内部运动
热度 3 Zhanglincn 2017-12-11 21:58
本系列不仅仅是Science杂志问题的个人翻译,而是试图给出一个答案的可能线索...... 上接第 9 个问题: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18012-1081870.html 题记: 我们人类虽然长期生活在地球表面,但对地球表面形貌的理解依然有限。虽然我们很早就认识了地球的大小、形状以及陆地和海洋的形态分布,但我们其实并不知道地球表面的这些地质构造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下面一个问题就来揭示这个问题所蕴含的科学知识。 10. 地球的内部如何运动? How Does Earth's Interior Work ? 地球表面被陆地、海洋,河流山川、植被等所覆盖,我们人类就在这样的自然环境和背景中生存和发展。一直以来人类对其活动的陆地的分布和形状总感到好奇,例如为什么亚洲是这个样子、非洲是那个形状,而澳洲又是这样远离其他大陆,这些陆地的形状和分布到底是怎么形成的?1620年英国有一个聪明的脑袋正看着世界地图发呆,忽然他发现非洲板块缺口的那个地方刚好可以被美洲填上(图1左图),于是他兴奋地猜想地球的大陆原来可能是连在一起的整块,随着岁月这些板块运动分散成现在的样子,而这个人就是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于是人们对地球陆地板块的拼图游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12年阿尔弗雷德·魏格纳正式提出了大陆板块漂移学说,并在1915年发表了他的《海陆的起源》一书,书中对陆地板块漂移作了进一步科学的论证,而这就形成今天所谓的板块构造学说的基础。 图1 地球的板块拼图 如今伴随着板块构造学说被越来越多的证据所支持,板块构造学说也越来越向纵深发展。现在的板块构造学说已经能够让人们理解地球上大部分地质结构的形成和发展,但对它的认识就如同我们认识伦敦英国议会大厦钟楼上的大本钟一样,我们只是看到了钟面指针的运动,而钟面下面驱动指针运动的基本驱动系统我们依然知之甚少。对地球表面的板块而言,它下面还存在着另外6300多公里厚的岩层、岩浆和铁镍的核心,这些深层的结构共同组成了驱动那些板块不断运动和漂移的动力,地球内部的岩浆层和外层的岩层圈就像不停上下搅动的热机,它让不同的大陆板块在地表彼此移动和冲撞,这就像种表表盘上的指针一样。但是地球表面的板块到底是怎样被内部构造驱动的? 图2 地球的内部结构 谈到地球内部的运作方式必然涉及到地球的内部结构。现今的地球物理学家有一个从以前地球板块理论学家那里继承下来的最简单的图像:地球的结构就像一个洋葱(如图2)。对地球分层结构的认识其实来源于一种非常简单的观测:地震波在地球内的传播。地震波就像给地球做的超声CT一样,地震波在壳层中的反射、透射会带来地球内部结构的信息。地震波向地球深处的传播过程所反馈的信息表明在地表的板块下面存在着一个2800公里厚的固态岩石地幔层,其下面则是3740公里熔融的外地核层和固态的铁芯内核层。而地幔层在670公里处又分为上下两层(上地幔层和下地幔层),地震波信号可以明显显示地幔的上下层之间还存在一个二百多公里厚度的过度层。 在后板块理论时代,地球的洋葱结构模型继续被发扬光大。而基于此结构的地球内部运作机制的主要图像是:地表下的670公里处作为一个分界,是地球岩层圈的三层运行机制的核心。在670公里分界面以上,地幔就像浅水壶里的开水一样慢慢地上下搅动,这种搅动把热量和岩石通过大洋中脊(大洋中脊是形成于水下链接在一起的山脉系,图3上图是一段大洋山脊的示意图)不断传送到上部形成新的岩石层,从而使得内层的温度降低,而上部的冷却板块则下沉进入深海沟。这样从670公里的地幔层上部会有一股股热的熔岩柱冲出地表形成像夏威夷火山一样的火山热点(图3下)。但是还没有迹象表明热的岩柱能直接穿过670公里处的屏障或者冷的岩石会从上部下降穿过670处分界到下层地幔层。但另一方面也有人认为地幔层的上下搅动更像一个深水壶中的开水一样,进行的是深度的对流搅动,熔岩是从内层地幔的下层自下而上形成岩层的大对流而并非仅在上层地幔中浅表层进行对流。当然简单地讲地球整体就像一个逐渐冷却的铁球,表面的壳逐渐冷却紧缩裂成板块,内部的高温液态部分和表面会形成对流环,而内部引力和高温所形成的高压让球内的液态部分通过对流环裂面冲出球面,而更深的内核则在更高的压力下成为不能流动的固态芯。球在逐渐冷却的过程中不同物质成分会随温度和压力梯度逐渐分层,形成地球的分层结构。 图3 大洋中脊片段(上) 图3 海洋中脊岩层的运动 ( 下 ) 人们利用更为先进的地震成像技术,经过40多年对地球内部的不断探测,越来越认识到地球板块引擎运行的复杂性,但丝毫也没有平息人们在这个问题上的激烈争论。现在的地震成像分析已经表明地下670公里处的分界可能并不是一个不可逾越的屏障,虽然非常困难,但地质板块确实可以穿过670公里处的边界进行流动。现在分层理论的拥护者已经适时地放弃了他们在1000公里及其以下分层边界不可穿越的理论。或者他们已经觉得在地球内部的分层中应该存在一种更加具有弹性的半渗透的边界,其只会限制那些最坚固的岩块或热柱的运动。 如今,地震成像研究已经发现在非洲和太平洋底存在两个由地幔岩石组成的对流团,这两团上升的岩柱就像两个活塞。研究人员还无法确定它们是否比地幔平均的岩层热,由于自身的密度小而向上运动,还是密度更大而不断下沉,或者仅仅是被动地被周围的热流带动向上运动。薄透镜形状的部分融化的岩石团散布在地幔的底部,很像地幔层上升岩柱的底部,当然也可能根本不是。地球化学家研究了来自地幔岩石的元素和同位素,结果显示地幔中可能存在5个存在了数十亿年类似“热库”的岩流团(对流团),它们在地幔中不断融合搅动。但是他们并不知道这些深埋在地幔中的“热库”到底隐藏在哪里。 那么我们将如何拆解这越来越显得复杂的行星热机并弄清楚它是如何驱动板块发生移动的?伴随着诸多的问题和更大的耐心,地球板块构造理论的形成已经经过了半个多世纪,对于板块构造的革新者来说必须更加深入地了解海床以下所发生的事情。 随着更好的地震监测仪在整个地球各个位点的分布,地震波成像技术将会继续获得发展。现在的地震数据已经能够区分成温度和组成所带来的不同信息,通过这些数据科学家们已经能够给出一个更加丰富的地幔结构图像。在实验室里进行实验的矿物物理学家也已经能够找到岩石在深层地幔环境中更多的性质,从而可以用来进一步解读地震波数据中由于缺乏地幔细致结构而不能解读的数据。再加上地球内部运行模型的计算者结合地震学、矿物物理学和地球物理学方面的观测数据(比如地球重力的变化数据)可以给出更加可靠的数值模拟结果。我想40年后一个比较真实的地球内部运动的机制将会呈现在我们面前。 –RICHARDA.KERR
个人分类: 科学教育|9352 次阅读|5 个评论
研究生的课题从哪里来?
热度 9 wangdh 2017-11-4 08:38
研究生的课题从哪里来? 王德华 经常听到研究生们议论选题和开题等问题,这也是研究生接触科研后首先遇到的一个很重要很棘手的问题,值得重视。 在 2017 年 9 月“第七届全国动物生理生态学学术会议”和 2017 年 10 月“第十三届全国野生动物生态学和资源管理暨中国西部动物学学术会议”两次会议上,我有机会在进行会议总结的时候,都有意提到了研究生们的课题选题,给他们出了几个思考题: 关于科学问题的提出,研究生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1 、你的课题,哪些是自己独立提出来的,哪些是由导师指定的? 2 、你的课题,哪些是仪器设备驱动的,哪些是动物模型驱动的? 3 、你的课题,哪些是科学问题驱动的?哪些是个人兴趣驱动的? 研究课题的确定,或者科学问题的提出,是研究生科研训练和科研活动中很关键的一个环节。课题的重要性,科学问题的深浅,直接关系到研究的水平和成果的质量,也关系到研究生将来的成长。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一种能力。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提炼和升华,是科研的好素质。有能力发现重要的问题,提出重要的问题,有能力够辨别科学问题的重要性,更是一种可贵的科学素养。科学需要品味,科学需要眼光,科学需要气魄和胆识。 不少研究生的课题是由导师指定的。在涉足科学研究的初期,有导师指导,跟随导师确定科研方向,是需要的。但随着自己知识面的扩展、专业知识的深入和思维能力的提高,研究生需要有独立提出问题的勇气和能力。独立性,是研究生培养的一个重要目标。 有些研究生的课题是由仪器设备而确定的。因为所在单位或实验室里有昂贵的仪器设备这个得天独厚的条件,所以就根据仪器的功能而确定了研究的内容。有昂贵的仪器设备是一个优势,但科研不能完全依赖仪器设备。很简单的道理,仪器设备是为解决科学问题服务的。没有好的科学问题,没有新的创意,再昂贵的仪器设备也难以做出高质量的成果。还有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仪器在正确使用的同时,更需要进一步的开发,这样才能做出更好的成果。否则,仪器依赖的研究,就只能跟在人家的后面跑,所开展的工作也很可能是低层次的重复性研究。 有些研究生的课题是由动物模型确定的。由于自己所在的团队已经有了固定的动物模型,或者有了一个不错的实验系统,所以就根据动物模型确定了相关的研究内容。这个方面比较复杂,有些实验室已经有很好的学术积累,有很好的科学问题,需要的是研究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新的方法和新的途径。有的实验室虽然有实验动物模型或所研究的动物类群,但没有明确的科学问题,或者没有一个系统的科学问题,研究生们会有些迷茫。生物学界有一个 August 原则,就是说任何一个生物学问题,都有一种最合适的动物(模型)来作为研究对象。 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是,首先发现科学问题(根据观察的自然界现象进行提炼),然后提出科学假设,进行相关预测,然后设计实验,收集数据,验证科学假设和预测,进一步完善科学假设。所以,科学研究应该是问题驱动的,也应该是个人兴趣驱动的。自己喜欢的,就会主动去付出,不喜欢的,心理上就会有抵触,勉为其难自然是做不好的。 这是我个人的一点点思考,与同学们共享和讨论。希望听到大家的意见。
个人分类: 研究生教育|17179 次阅读|17 个评论
我们不知道答案的125个科学问题(9)植物的体细胞繁殖
Zhanglincn 2017-10-21 18:22
本系列不仅仅是Science杂志问题的个人翻译,而是试图给出一个答案的可能线索...... 上接第8个问题: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18012-1038896.html 题记:生物学领域的问题,对于植物来说一个体细胞就可以最后发育为整株的植物,这到底是怎么发生的?有许多人因此提出了所谓的全息生物学的概念,然而这仅仅是给了一个概念,而并没有说明为什么。下面来看这个问题: 9. 单个体细胞怎样成为整株物? How Does a Single Somatic Cell Become A Whole Plant? 植物的生存和繁殖在枝体上存在很大的灵活性。植物的根可以向水源不断生长,其叶子也可以面向阳光不断伸展,但是整体上植物是不能移动的(这是植物区别于动物的特征),所以植物无法自由逃避掠食者对其枝体的伤害以及自由地寻找自己的同伴。正因为如此,作为一种补偿,许多植物都进化出强大的自我修复功能和自我繁殖策略。植物可以不用接触同伴而发展出各种各样的繁殖方式来进行生存繁衍。比如植物可通过它的一部分,例如根、茎、枝叶或瓣的自然向外生长来产生新的植株。而更为激进的植物竟然可以通过单个体细胞来产生新的个体。例如,大多数柑橘类植物可以通过未受精的配子周围的组织细胞产生新的个体,这是任何动物都没有的技能(如图1所示)。 图1:橙子树可以通过其单个体细胞产生新的植株个体。 再比如我们经常看到的一类叫落地生根的家养植物,它可以通过叶子边缘的体细胞逐渐发育为一个新的植株(如图2所示),这就像希腊智慧女神雅典娜从宙斯的头部生长出来一样。 图2:一类落地生根类植物通过叶子边缘的体细胞生长出植株。 在大约50年以前,科学家开始发现在实验室里可以通过诱导胡萝卜的体细胞就让其产生新的个体。随后,人们就开始利用这种被称为体细胞胚胎繁殖术成功繁殖出几十种种类的植物,包括咖啡、木兰、芒果以及玫瑰等。一个加拿大的公司甚至通过这种组织培养的方法种植出整个冷杉树的森林。但是像研究人员克隆动物一样,植物学家也对如何实际控制植物分化的过程知之甚少。对这些问题答案的寻找可能进一步阐明细胞在分化中如何固化自己的功能或为什么植物要设法保持细胞这种分化能力的灵活性。 其实科学家们并不知道植物的哪些细胞具有成为植物的胚胎细胞的能力。尽管早期的研究工作都假定植物的所有细胞都有成为胚胎细胞的灵活性,但近期的证据表明只有部分种类的细胞才可以分化为植物体的胚胎细胞。但是这些细胞分化前的组织结构和面貌依然是一个迷。科学家们利用植物胚胎培养的影像资料并没有发现明显可以标识出哪些细胞可以成长为胚胎的变化图案,而对特定基因表达进行图案染色的做法也不能给出确切的结果。 但研究人员已经发现有些分子参与到体细胞分化为胚胎细胞的一些线索。在实验室里,研究人员发现一种除草剂,2-4二氯苯氧基乙酸(是一种叫2-4D的除草剂),它可以促进细胞的伸长,让细胞形成新的细胞壁,并让其向植物胚胎细胞的方向分化。这种除草剂其实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植物激素叫生长素,这种植物生长素可以用来控制植物对光、重力的生长反应以及植物果实的成熟过程。所以植物生长素可能对于植物自然的体细胞分化为胚胎细胞的过程起重要作用,比如对于那些通过叶子边缘顶端的细胞分化为整体植株的植物来说,这些地方往往有更高浓度的生长素存在。最近的研究工作还表明对拟南芥类植物某种基因的过度或欠表达也可以促进一些普通的叶细胞分化为植物的胚胎细胞。 对植物无性生殖的梳理有利于科学家们进一步理解植物为了保持生存的灵活性而保持了细胞的哪些分化能力,而这种细胞的分化能力又如何能被植物有效地加以控制(避免过度繁殖比如植物很少出现动物的癌症现象 )。发育生物学家们则热衷于这种细胞分化在植物和动物之间的比较研究,的确植物控制自己体细胞进行生殖的过程类似于动物细胞的克隆和动物肢体的再生过程。 当然在实际的层面上,科学家更喜欢将实验室发展的技术更多应用到需要通过授粉才能繁殖的农作物上,比如玉米。细胞分化胚胎的技术将更有利于加速新农作物的培育过程和新品种的杂交育种周期,而这才是农民和消费者都会感到高兴的事情。 –-GRETCHEN VOGEL
个人分类: 学术园地|7175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问题与科学假设
热度 2 csiro 2017-10-14 11:07
上午听了两位的报告试讲,都很用心, PPT 做得不错。工作量也不小。 主要的问题,可能学生都存在,就是对自己的创新点在哪里,说得不是很清楚。考虑 1 )前人有哪些进展? 2 ) Knowledge gap 在哪里? 3 )通过本人的研究,我在哪些方面有些推进? 有的比较强调模型的方法;有的要注意前后要衔接,前面说的降雨特征的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后面要落实的这个问题上来。 我刚到地理所的时候,是路甬祥院长提出知识创新工程的阶段,要求大家凝练科学问题。当时不是太重视,实际上,我们都是回避不了的。
个人分类: 创新篇|7594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Science发布:全世界最前沿的125个科学问题
热度 1 rbwxy197301 2017-6-25 15:07
Science发布:全世界最前沿的125个科学问题!(每一个都动人心魄) 2017-06-02 06:24 文字来源:《Science》,摘 自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Science公布了125个最具挑战性的科学问题,在今后1/4个世纪的时间里,人们将致力于研究解决这些问题。这125个问题如下(前25个被认为是最重要的问题): 125个最具挑战性的科学问题 1.宇宙由什么构成? 2.意识的生物学基础是什么? 3.为什么人类基因会如此之少? 4.遗传变异与人类健康的相关程度如何? 5.物理定律能否统一? 6.人类寿命到底可以延长多久? 7.是什么控制着器官再生? 8.皮肤细胞如何成为神经细胞? 9.单个体细胞怎样成为整株植物? 10.地球内部如何运行? 11.地球人类在宇宙中是否独一无二? 12.地球生命在何处产生、如何产生? 13.什么决定了物种的多样性? 14.什么基因的改变造就了独特的人类? 15.记忆如何存储和恢复? 16.人类合作行为如何发展? 17.怎样从海量生物数据中产生大的可视图片? 18.化学自组织的发展程度如何? 19.什么是传统计算的极限? 20.我们能否有选择地切断某些免疫反应? 21.量子不确定性和非局部性背后是否有更深刻的原理? 22.能否研制出有效的HIV疫苗? 23.温室效应会使地球温度达到多高? 24.什么时间用什么能源可以替代石油? 25.地球到底能负担多少人口? 26.宇宙是否唯一? 27.是什么驱动宇宙膨胀? 28.第一颗恒星与星系何时产生、怎样产生? 29.超高能宇宙射线来自何处? 30.是什么给类星体提供动力? 31.黑洞的本质是什么? 32.正物质为何多于反物质? 33.质子会衰减吗? 34.重力的本质是什么? 35.时间为何不同于其他维度? 36.是否存在比夸克更小的基本粒子? 37.中微子是其自己的反粒子吗? 38.是否有解释所有相关电子系统的统一理论? 39.人类能够制造最强的激光吗? 40.能否制造完美的光学透镜? 41.是否可能制造出室温下的磁性半导体? 42.什么是高温超导性之后的成对机制? 43.能否发展关于湍流动力学和颗粒材料运动学的综合理论? 44.是否存在稳定的高原子量元素? 45.固体中是否有超流动性?如果有,如何解释? 46.水的结构如何? 47.玻璃态物质的本质是什么? 48.是否存在合理化学合成的极限? 49.光电电池的最终效率如何? 50.核聚变将最终成为未来的能源吗? 51.驱动太阳磁周期的原因是什么? 52.行星怎样形成? 53.是什么引发了冰期? 54.使地球磁场逆转的原因是什么? 55.是否存在有助于预报的地震先兆? 56.太阳系的其他星球上现在和过去是否存在生命? 57.自然界中手性原则的起源是什么? 58.能否预测蛋白质折叠? 59.人体中的蛋白质有多少存在方式? 60.蛋白质如何发现其作用对象? 61.细胞死亡有多少种形式? 62.是什么保持了细胞内的通行顺畅? 63.为什么细胞的成分可以独立于DNA而自行复制? 64.基因组中功能不同于RNA的角色是什么? 65.基因组中端粒和丝粒的作用是什么? 66.为什么一些基因组很大,另一些又相当紧凑? 67.基因组中的“垃圾”(“junk”)有何作用? 68.新技术能使DNA测序的成本降低多少? 69.器官和整个有机体如何了解停止生长的时间? 70.除了继承突变,基因组如何改变? 71.在胚胎期,不对称现象是如何确定的? 72.翼、鳍和面孔如何发育进化? 73.是什么引发了青春期? 74.干细胞是否位于所有肿瘤的中心? 75.肿瘤更容易通过免疫进行控制吗? 76.肿瘤的控制比治愈是否更容易? 77.炎症是所有慢性疾病的主要原因吗? 78.疯牛病会怎样发展? 79.脊椎动物在多大程度上依赖先天免疫系统来抵抗传染病? 80.对抗原而言,免疫记忆需要延长暴露吗? 81.为什么孕妇的免疫系统不拒绝其胎儿? 82.什么与有机体的生物钟同步? 83.迁徙生物怎样发现其迁移路线? 84.为什么要睡眠? 85.人类为什么会做梦? 86.语言学习为什么存在临界期? 87.信息素影响人类行为吗? 88.一般麻醉剂如何发挥作用? 89.导致精神分裂症的原因是什么? 90.引发孤独症的原因是什么? 91.阿兹海默症患者的生命能够延续多久? 92.致瘾的生物学基础是什么? 93.大脑如何建立道德观念? 94.通过计算机进行学习的极限是什么? 95.有多少个性源于遗传? 96.性别倾向的生物学根源是什么? 97.生命树是生命之间系统关系最好的表达方式吗? 98.地球上有多少物种? 99什么是物种? 100.横向转移为什么会发生在众多的物种中以及如何发生? 101.谁是世界的共同祖先? 102.植物的花朵如何进化? 103.植物怎样制造细胞壁? 104.如何控制植物生长? 105.为什么所有的植物不能免疫一切疾病? 106.外界压力环境下,植物的变异基础是什么? 107.是什么引起物质消失? 108.能否避免物种消亡? 109.一些恐龙为什么如此庞大? 110.生态系统对全球变暖的反应如何? 111.至今共有多少人种,他们之间有何关联? 112.是什么提升了现代人类的行为? 113.什么是人类文化的根源? 114.语言和音乐演化的根源是什么? 115.什么是人种,人种如何进化? 116.为什么一些国家向前发展,而有些国家的发展停滞? 117.政府高额赤字对国家利益和经济增长速度有什么影响? 118.政治与经济自由密切相关吗? 119.为什么改变撒哈拉地区贫困状态的努力几乎全部失败? 120.有没有简单的方法确定椭圆曲线是否存在无穷多解? 121.霍奇闭链是代数闭链的和吗? 122.数学家将会最终给出Navier-Stokes方程的解吗? 123.庞加莱实验能否确定4维空间的球? 124.黎曼zeta函数的零解都有a+bi形式吗? 125.对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研究是否会停止在量子Yahg-Mills理论上? (注:最后6个数学问题选自Clay数学研究所提出的新千年问题) 简单归纳统计这125个问题,其中涉及生命科学的问题占46%,关系宇宙和地球的问题占16%,与物质科学相关的问题占14%以上,认知科学问题占9%。其余问题分别涉及数学与计算机科学、政治与经济、能源、环境和人口等。 转自:http://www.sohu.com/a/145369847_727765
个人分类: 文章转载|4937 次阅读|2 个评论
我们不知道答案的125个科学问题(8)细胞的分化
热度 4 Zhanglincn 2017-3-11 19:04
上接第 7 个问题: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18012-1034401.html 题记: 又一个 生物学领域的重要问题,如何唤醒细胞重新分化的能力,从而让成熟的细胞重新复活,具有成长为整个个体的能力,是生物界让人着迷的问题。表皮细胞最富有活力,怎样能把表皮细胞激活重新分化变为神经细胞去替换人体缺失的神经细胞呢,这可不可能,下面来看这个问题? 8. 表皮细胞能变成神经细胞吗? How Can a Skin Cell Become a Nerve Cell? 如同中世纪的炼金术士努力寻求一种将一般金属变为闪闪发光的金子一样,现代的生物学家就像炼金术士一样利用卵母细胞把普通表皮细胞培养成有价值的干细胞,甚至培育出整个动物体。科学家们通过训练现在已经能够非常精准地进行细胞核的常规移植,通过这种细胞核的移植手段,科学家已经从正常细胞克隆出了牛、猫、老鼠、绵羊、山羊、猪甚至人类的胚胎干细胞(EC可以成长为人体)。研究人员还想进一步将这些克隆的干细胞用于治疗过去无法治愈的疾病。然而和中世纪那些炼金术士一样,如今那些从事克隆和干细胞的生物学家虽然能够成功克隆出不同生物体或培育出人体干细胞,但他们其实并不知道这些过程究竟是怎样发生的。卵母细胞体对移植过来的成熟细胞核到底产生了怎样的作用使得克隆过程能够发生到现在还是一个谜。要像人体的受精卵那样自然而平稳地进行细胞分裂然后分化形成一个活体婴儿那样去进行人工控制分化培养,要想掌握这个过程,科学家们依然还面临很多需要学习的东西。 科学家们对卵母细胞恢复细胞核重新分化能力的研究已经持续了近半个世纪之久。1957年,发育生物学家发现当他们把青蛙成熟细胞的细胞核(高度分化的非生殖细胞)移入蛙卵细胞(去掉细胞核的生殖细胞),他们就可以培育出几十个遗传性状完全相同的蝌蚪个体。但是50年过去了,虽然现在我们已经克隆出了各种动物体,可这个过程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到现在依然还是一个谜。 谜底一直被隐藏在细胞生物学的深处。在某种程度上,科学家知道作为控制机体发育的基因在成熟的细胞内是被关闭的,但是为什么成熟的细胞核又在卵母细胞内被重新激活,使得移植的细胞核又具有了和正常受精卵细胞一样的分裂活力,并开始不断进行细胞的分裂分化直到最后成长为一个新的个体。对于正常的人体细胞,科学家们对它们分裂能力是怎样被打开或关闭的都是知之甚少,更何况在细胞核移植过程中出现的这种不正常的成熟细胞核分裂能力逆转的现象。 在细胞分化增殖的过程中,细胞核内脱氧核糖核酸(DNA)的排列会变得更加致密,这就使得很多基因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不再被需要,或者某些基因的表达过程被阻塞。DNA被一种称为组织蛋白的蛋白质紧紧包裹,而相应的基因则被甲基(一个碳原子和三个氢原子)原子团所标记(人体细胞在分化过程中,细胞核内的DNA会发生甲基化,也就是一些甲基团结合在DNA上),这些被甲基原子团标记的基因会阻止制造蛋白质的分子官能团去接近他们而被进一步表达。多项研究已经表明那些能够去除甲基原子团的酶(大多数是蛋白质)在细胞核移植过程中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但这还远远不是揭开细胞核移植这个谜团的唯一原因。 如果科学家能够揭开卵母细胞这个谜团,那么科学家就可以避开利用卵母细胞这个不仅难以大量获得且备受伦理争议的细胞来进行人体或人体器官的克隆。如果科学家能够利用大量可以自由获取的“母细胞”(含有去甲基酶)去激发完全成熟细胞的分裂生殖能力,那么这个可能性所带来的结果将是非常巨大的。到那时实验室就可以通过这个定制的母细胞去重新激活不再分裂的器官细胞成为一个具有不断分化能力的干细胞,使得人体由于衰老或疾病导致的受损的内脏器官可以得到完美地修复。 然而这仅仅是一个梦想,科学家们还远远不能肯定制造具有这样能力的“点金细胞”是否可能。卵细胞的特殊结构以及其在细胞分裂中引导染色体的蛋白质构架可能在基因激活过程也发挥了关键作用。如果真是这样,仅仅制造“点石成金”的酶蛋白质细胞去激活成熟细胞让其重获新生的梦想看起来更加地渺茫。 要想真正利用卵母细胞的神奇力量,科学家还需要学会如何去驾驭激活干细胞的分化过程从而导引干细胞去形成特定的组织。干细胞,特别是从胚胎中获得的干细胞,会自发地分化成几十种不同类型的细胞,但人为地去控制干细胞的分化过程让它形成某一种类型的细胞却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尽管一些研究小组已成功地从胚胎干细胞培育出某一类神经细胞的纯的菌落,但是没人敢宣称他们现在可以控制干细胞让它分化成某一种类型的神经细胞,如变成纯的可以产生多巴胺的神经元细胞,而该类神经元细胞可以用来有效弥补帕金森氏症患者大脑内缺失的神经细胞从而彻底治愈帕金森症。 科学家们才刚刚开始去理解是什么在诱发干细胞向不同方向的分化。发育生物学家数十年的研究积累仅仅提供了一个开始:生物学家已经开始利用基因突变的青蛙、果蝇、老鼠、小鸡和鱼类去标定控制干细胞成长为骨细胞或肌肉细胞的主要基因。但是去观测一段基因缺失后所产生的变化远远比在培养皿中学着如何去控制细胞的分化过程要容易地多。某种器官组织细胞的分化过程大概是靠25,000个基因联合在一起工作最后才形成的,依靠科学家们一个个地改变某个基因去找到控制细胞分化方向的基因,这毫无疑问将耗费他们几十年的时间(甚至更长)。尽管这个过程代价庞大,但如果他们成功了,他们的研究结果的价值将远远超过炼金术的价值。 –GRETCHEN VOGEL
个人分类: 科学教育|5214 次阅读|4 个评论
我们不知道答案的125个科学问题(7)器官的再生
热度 5 Zhanglincn 2017-2-18 12:20
上接第 6 个问题: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18012-1031430.html 题记: 前面已经说过, 生物学领域的问题是最为现成但却对人类影响最大的问题。器官的再生预示着人类机体“零件”的自我修复而不是简单移植,如果能解决这个问题,器官移植所带来的限制(器官来源和排斥反应)将不复存在,这无疑会是人类科学一个重大的进步。 7. 什么控制着器官的再生? What Controls Organ Regeneration? 和经常更换零件的汽车不同,大多数人一生都不会去更换自己的器官也可以健康地生活很久,除非是自己的器官出现了重大的损伤,才迫不得已需要进行器官移植。当然人类不更换器官不是说人体器官能总和“原装”的一样不会出现功能衰竭的现象,但即便出现器官衰竭,人们也不可能像更换引擎或水泵一样那么容易地去更换自己的器官。在过去的几个世纪以来,人类医学不断发展,战胜了许多导致人类大面积死亡的可怕疾病,例如鼠疫等传染病,但如今在许多发达国家中,越来越多的慢性疾病和器官衰竭等疾病已经严重威胁到了人们的健康,而且这些疾病的发病率伴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变得不可忽视。而解决这些疾病的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器官再生医学。可以预见 在21世纪的医学领域 ,用来对付这类疾病的 再生医学技术 (器官和组织的再造)的地位可能会相当于抗生素在20世纪医学领域中的地位。所以,在再生医学时代来临之前,研究人员们必须首先弄清楚:是什么生物信号在控制着机体器官的再生功能。 几个世纪以来,研究 人员对生物体损伤后的再生现象一直迷惑不解。例如,十八世纪中叶,瑞士博物学家 Abraham Trembley (特朗布雷)就曾经记述:当我把 水螅 的身体切成数段,它依然能够重新生长成完整健康的个体。在那个时代,其他的科学家还注意到了某些蜥蜴的尾巴断掉后可以再生的现象。这以后 大约 一个世纪, Thomas Hunt Morgan (摩根)发现涡虫和扁形虫即使被切成279段依然可以获得再生。后来摩根断定“再生”可能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所以他放弃了涡虫转向了对果蝇的研究(托马斯·亨特·摩根,1866年9月25日-1945年12月4日,美国遗传学家、现代遗传学之父,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博士。他在对果蝇遗传突变的研究中,首次确认了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还找出了多个突变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位置,因此获1933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这之后,主流的生物学家们都追随着摩根的脚步,把自己的研究对象都集中到适合研究遗传和胚胎发育的生物体上。但是有些研究人员则决心继续研究这些能够器官再生的物种,他们因此设计出了开创性的策略来研究这些有机体的再生问题。这方面的努力和对新再生物种模型(如斑马鱼和特殊鼠类系)的研究工作慢慢开始揭示出是什么力量促使器官的再生或是什么力量阻止了生物器官的再生过程。 研究发现,动物机体主要采用三种策略来进行器官的再生过程。第一种是:通常不发生分裂的器官的细胞在器官组织损伤后重新开始分裂和增殖用以修复缺失的器官,比如火蜥蜴的心脏损伤后心肌细胞的再次分裂过程。第二种是:生物体内的某类特殊的细胞,在特定的条件下会停止原来的正常分化过程而进入一种更加灵活的可以进行复制的细胞状态,然后再经过重新分化,变成损伤组织的细胞来修复损伤的器官。火蜥蜴和蝾螈就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修复它们被砍掉的肢体,斑马鱼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重新长出被剪掉的鱼鳍。第三种就是:大量的干细胞会涌入参与到修复损伤器官和组织的活动中。例如被切成数段的涡虫就是利用这种方式来进行自我完整修复的。 人类在某种程度上也具有以上三种基本的修复能力。例如人体的肝脏被切去一部分后,修复信号就激发休眠的肝脏细胞重新进行分裂生长,从而使肝脏恢复到原来的大小。研究人员发现,如果采用适当的刺激或 诱导信号,人体的一些特殊的细胞会恢复到一个更为原始的活跃状态。另外人体的干细胞也在不断帮助人体补充新鲜的血液、表皮和骨骼。可是,反过来,为什么我们的心脏却布满疤痕(死去的心肌细胞纤维化形成的),我们的晶状体会变得浑浊,以及我们的脑细胞会不断死亡而不会再生? 蝾螈和涡虫这类动物可 以通过重新激发类似胚胎发育期一样的再生机制去修复它们损伤的组织,而我们人类在成年后却失去了这种能力。在人类的胚胎时期,人体的所有器官可以被不断分化生长出来。后来经过不断地进化,人类成年时期器官再生的能力逐渐丧失或被抑制,这可能是因为再生所需要的活跃细胞的分裂能力会大大提高人类患癌症的风险(癌细胞会出现不正常的分裂能力)。或许我们应该进化出具有快速愈合伤口以降低感染的能力,尽管加速伤口愈合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伤疤。但像蝾螈这类擅长器官再生的“专家”却可以系统地进行伤口的愈合并能生长出原始的器官组织。目前的研究表明,避免组织纤维化可能意味着器官的再生和不再生之间的某种差异,例如实验上阻止老鼠伤口疤痕的形成会导致老鼠的神经系统一直保持活跃,但是当疤痕形成后,神经系统的活跃 度会马上减弱。伤口的愈合对人体而言是一个非常奇妙的过程,其中最重要的是什么激发了表皮细胞的再生,伤口愈 合又是什么阻止这个过程? 要解开器官再生的奥秘,可能决定于我们是否可以弄清楚人体的伤口愈合过程和具有再生能力的动物的伤口愈合过程之间到底存在什么本质的差别。这种差别可能是非常微妙的:例如研究人员已经确认某些品种的老鼠可以在数周内愈合耳朵上的伤洞,而另外一些品种的老鼠却从来都办不到。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一些相对来说为数不多的基因上的差异似乎是造成老鼠伤口愈合能力差异的原因。也许将来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只需要改变区区几个基因就可以把我们人类变成具有超级伤口愈合能力的生物。由此可以预见器官的再生(器官细胞的分裂)一定受细胞基因的控制,例如癌细胞反常分裂能力的出现就来源于细胞的基因突变,但器官损伤后基因如何来启动和关闭这个过程是这个问题的本质所在?我们人类的基因编辑技术如何精准地去改变心脏细胞基因的哪个位点(或不去改变基因序列,而用带有特殊基的功能蛋白去结合关闭哪个基因位点),就可以激发心肌细胞的分裂,而我们又能通过怎样的手段来关闭这个分裂过程? 所以一旦科学家们真的可以开启人类细胞的再生过程,新的问题又会出现:我们用什么方法去保证这些具有再生能力的细胞不会变得疯狂(如癌细胞)?我们该如何去保证器官的再生部分能保持其正常的尺寸,且具有正确的形状并保持其正确的位置和方向?如果研究人员能够完全解决以上这些问题,那么人们才会真正愿意为他们身体订购“再生部件”,而不仅仅只为他们那1967年的野马汽车去订购零件了。 R. JOHNDAVENPORT
个人分类: 科学教育|9460 次阅读|5 个评论
我们不知道答案的125个科学问题(6)人类寿命的极限
热度 1 Zhanglincn 2017-2-4 12:02
上接第 5 个问题: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18012-1029211.html 题记: 这又是一个生物学领域的问题,到目前为止 6 个问题里这已是第 4 个与生命相关的问题了。人的寿命到底可以延长到多少岁,一直是人类一个非常重要的科学问题,寿命的长度对人的心理、家庭和社会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人到底能活多久,人能否像吃了“唐僧肉”一样可以长生不老呢? 6. 人的生命到底能延续多久? How Much Can Human Life Span be Extended? 1997年人类有史以来有确切记录的寿命最长的人 Jeanne Calment (21 February 1875-4 August 1997) 在 法国南部去世,享年 122 岁 ( 备注 : 其实 122 岁并非是有史以来人类记载的最长寿命,中国就曾经有 147 岁和 156 岁的记载,但这些人都没有被完全确认和核实 ) 。然而随着现今社会科技和医疗等技术的发展,许多生物学家或人类学家所预言的技术如果可以实现的话,那么在未来的数十年内, 122 岁的长寿记录将不再是什么高不可攀或引入注目的事情。很多科学家都相信这个世纪的年轻一代很快将会迎来人类生命跨越百岁的时代。根据科学家们在酵母菌、线虫、老鼠等不同物种上寿命延长的实验结果来看,许多科学家相信人类生命的延续工作完全可以让人的平均寿命延长到 100 到 110 岁之间。而今天现实世界的统计结果是:发达国家百岁老人的比例是每 10,000 人当中才有 1 个。因此很多科学家在人类寿命延长的问题上并不乐观,他们认为人类抗衰老的研究工作远远比其他物种要复杂,而且还有更多的额外限制。在其他物种上行之有效的寿命延长策略在人的身上可能实际上是行不通的,而且对人而言生命延长的结果还伴随有其他伦理道德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在大约二三十年以前,关于人类延缓衰老的研究还是一潭死水,因为人们普遍认为人类寿命的长短基本上是一个无法被改变的事实(各种动物都有一个相当恒定的平均寿命和最高寿命)。但是当许多分子生物学家开始从分子水平上去寻找抗衰老的有效方法并取得进展的时候,人们才开始相信生命的长短确实可以通过科学的手段进行干预和获得改善。科学家们通过实验发现,适当地降低类胰岛素受体(与 高热量代谢活动有关) 的水平能够把线虫的寿命延长到令人惊讶的 6 个星期,这已经是正常线虫寿命的 2 倍。同样对某些鼠类如果降低其高热量的饮食摄入(让其保持饥饿状态但维持其正常的营养需求)其寿命会比正常的老鼠要延长 50% 。尽管如此,在有些物种上的抗衰老努力却一直没有获得成功。例如,对于线虫来说,减少其高热量食物的摄入,会促使它进入和冬眠一样的所谓“耐受”状态,造成其新陈代谢变慢,这一点可能对线虫生命的延缓起到关键的作用,但对其他大型的物种却很难造成这样的结果。另外,对于寿命短暂的物种而言,如线虫和果蝇,它们的衰老过程在实验中都能被明显地延缓,这可能来源于此类生物对寿命延缓的干预更为敏感,而这个特点对其他大型物种,特别对于人类来说也根本不适用,其在人身上的效果也根本无法获得确认。总体而言,那些成功延缓某些物种衰老的策略最后都集中在以下的三个方面:( 1 )热量限制( calorie restriction :一种降低高热量食物摄入的饮食 策略 );( 2 )降低类胰岛素增长因子 1 ( IGF-1: 一种蛋白质)的水平;( 3 )阻止机体组织的氧化性损伤。当然以上三种延长寿命的策略并非相互独立,它们之间可能存在某种关联(例如高热量食物摄入限制的动物它们的 IGF-1 水平普遍较低),但是到目前为止这种相关性还没有最终获得证实。 无论以上所谈到的对某些物种有效的抗衰老策略之间是否有本质的联系,这些策略能不能直接应用到人的身上来延续人的寿命呢?而这些方式如果真有效,那其有效性我们该如何去确认呢?延缓衰老的药物不像治疗癌症或心脏疾病的药物,其延缓衰老的治疗效果到底如何是非常模糊和难以被确认的,这就造成了延缓衰老的研究结果经常很难被确立或解释。而且,延缓衰老治疗的安全性也没有保障;对于物种而言,限制高热食物摄入的方法虽然延长了个体寿命但显然降低了物种的繁殖力,例如这种方法会造成实验室内长寿的果蝇种族根本无法与野外的物种进行群体竞争而最终消亡。另一方面对人而言,仅仅实验结果的搜集工作就存在很大困难,搜集人类寿命实验结果的周期会非常的长,特别是从那些真正衰老缓慢的志愿者身上获得数据,会花费更长的时间,以至于实验数据到来的时候那些进行实验 的 工作人员都已经死去了(会导致数据无法获得科学地确认)。 尽管延缓衰老的实验非常耗费时间和精力,但这依然没有阻止科学家们探索的脚步,有些研究人员已经成立了公司并致力于寻找延缓衰老的药物和方法。在这些尝试中,一个显然非常有趣的问题就是热量限制摄入的方法是否也对人体有效?这方面的实验已经在灵长目动物身上进行了测试,而且位于马里兰州贝塞斯达(美国马里兰州中部城市)的美国国家抗衰老研究所( NIA )已经开始了短期的人体测试项目。参与测试的志愿者被要求执行 1 年期的非常严格的饮食计划,研究人员将不间断地测试志愿者的新陈代谢和其他身体指标,用来监控饮食限制对衰老过程的影响。 人类抗衰老研究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当然来自于对具有遗传特征的长寿者基因的比较研究。尽管许多科学家并不同意人类的平均寿命极限是 85 岁、 100 岁或 150 岁,但他们大多数都相信人类的平均寿命一定存在一个固有的和遗传基因有关的上界。所以从基因的角度去研究细胞的衰老,以及细胞如何衰老和失去繁殖活力,是人类抗衰老研究的重要方面。细胞的生死更替和保持活力与生命整体的寿命长短紧密相连,所以首先必须研究清楚细胞的衰老过程,以及细胞衰老过程中基因的作用、变化和细胞内其他细胞器或物质的改变,这对于研究人体衰老过程至关重要。原则上,人体的所有细胞都应该可以不断分裂去产生新的细胞,而经过不断分裂的老细胞最后为什么会失去分裂能力而最终死亡 (细胞无论体外或体内培养,其分裂总有一个极限次数) ?在这个过程中基因(秩序)、能量(活力)、热量(无序)到底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而实际上根据目前人类医学的观察,人体细胞由于功能分化,有些组织的细胞一生都不会分裂而只是死亡和消耗(如神经细胞、骨骼细胞、心肌细胞和卵巢实质细胞),有些则进行有条件地分裂(损伤后被动进行如肝细胞、肾细胞),有些则一直在分裂和增殖(因为人体不断消耗而需要补充,如上皮细胞、血细胞)。而这些分化以后的细胞有一个共同的来源就是所谓的干细胞,或者更早的是卵细胞,这个细胞为什么就有这么大的生命力,这个初始化的细胞内到底存在怎样的物质让细胞充满活力而不断分裂分化,而这个物质难道仅仅是存在于细胞核内的 DNA 的序列代码吗?当然不是,从细胞的分裂分化和死亡过程来看,人体整体环境的不可逆变化是造成最终个体死亡的关键因素,而细胞内固化在 DNA 之中的信息的转录能力(包括表达的水平、效率和准确度)是驱动一切分裂分化的根源。但为什么人体会有寿命的限制,难道真的是 DNA 中固化的东西?或者仅仅是因为消耗不分裂细胞如神经细胞而产生了衰老和死亡?那为什么神经细胞不会分裂而获得增殖?到底是什么物质启动或关闭了细胞的分裂活力(而这种活力完全可以得以恢复,如癌细胞获得的超常分裂能力)?反过来说如果所有的细胞如果都能全新地复制出如婴儿时期一样新鲜的组织细胞,那人的寿命怎么会受到限制?所以人体的衰老存在着两个方面的原因:( 1 )设置在 DNA 中的固定程序(这是生命体 DNA 序列中本身设定的,就如同人在不同时期的特征,如幼儿期的换牙、青春期的发生、更年期的出现以致到最后的死亡,都是生命 DNA 的预先设定)。( 2 )人体环境不可逆的退化过程(这是任何一个开放系统不断无序化的必然规律,即熵增,这将导致人体环境中基因转录、蛋白质合成等等过程所进行的环境变得混乱,包括 DNA 外围蛋白等成分的变化,造成转录错误率增加、合成不纯或活力不够的蛋白质、细胞内生命活动产生的自由基和垃圾积累甚至有害物质的堆积等等,结果是:无法产生和幼儿一样功能的新细胞,而这些细胞再分裂产生的新细胞的功能又进一步缓慢损伤,以至于最后所有的细胞都死亡)。 关于以上两个方面的抗衰老已经产生大量的研究结果,第一个方面主要集中在 DNA 的基础上,形成所谓的遗传学派,比如科学家们对长寿基因的研究或对早衰病人基因的研究工作;而另一方面则从分子水平去研究细胞衰退中的各种物质、结构和成分的变化,形成所谓的退化学派(或差错学派),比如自由基的积累、代谢废物的堆积、大分子交联、细胞线粒体退变和基因损伤(伴随telomere 端粒体的损失 )等学说。无论如何从科学的角度去研究人体衰老必将是本世纪最为火热的研究课题。 反过来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人类抗衰老研究一直面临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我们人类抗衰老研究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对待这个问题,绝大多数科学家认为,人类抗衰老的目的不是为了延长一个垂暮之年老人的生命(如用机器和药物仅仅去保持其生命的体征),而应该是延缓整个人体的衰老过程(或许应该从出生就开始)或者避免染上和人体衰老过程有关的疾病。尽管如此延缓衰老的研究工作依然会对社会秩序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比如寿命的延长首先会改变社会的保险行业和社会的退休制度。而接下来的一个重要影响是会给社会带来新的公平性问题:如果抗衰老的治疗方案如果真的出现,那么谁将有权获得延长生命的治疗?是不是有钱或有地位就行,那这种治疗又应该定怎样的价格才算合理?这种昂贵的抗衰老方案必定只能个别人受益而无助于整个社会人口寿命的增长。尽管人类的平均寿命在不断增长,但这些增长主要来自于对心脑血管、癌症等疾病治疗水平的提高(医疗水平降低了婴儿死亡率和加大了人类自然死亡的比例,导致人平均寿命的增长),而不是真正来自于对健康个体昂贵的抗衰老治疗。延长生命的药物和方案的研究工作虽然是一个看起来非常酷的东西,但其产生后要么是抗衰老作用有限,要么是虽然效果显著但价格昂贵,所以消除和治疗人衰老过程中的各种疾病(如心脏病、癌症、精神疾病等)从而解除病人的痛苦,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应该比单纯延长人生存的时间更有意义,或者 更 应该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总之,人类的寿命到底能够被延长多久依然决定于科学的发展,虽然人类科学的发展总有一天会让人类超越生死而不朽(immortality),但这中间必然会经历一个对社会秩序和伦理造成强烈冲击的阶段。 JENNIFER COUZIN
个人分类: 科学教育|6938 次阅读|1 个评论
我们不知道答案的125个科学问题 (5) 物理定律的统一
热度 15 Zhanglincn 2017-1-22 11:42
上接第4个问题: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18012-1026770.html 题记:这是第一个纯粹的理论物理问题,下面我们来看这个问题: 5. 物理定律能否最终统一? Can the Laws of Physics Be Unified ? 1955 年 4 月 18 日深夜 1 点 15 分左右 ,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医学院内,举世瞩目的德国物理学家,《相对论》的创始人阿尔伯特 · 爱因斯坦离开人世,享年 76 岁。这位在物理学界曾引起思想革命的伟大物理学家,在临终的时候用德语对着只懂英语的助理护士说了最后一句话,而这句话因为无人听懂而转瞬即逝,成为他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一个迷?对于这句话的猜测曾经有很多版本,而根据爱因斯坦最后一直致力于统一场论的研究和最后将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付之一炬的事实,一个关于统一场论版本的最后遗言是这样的: 哦,上帝,大概是我错了,物理定律本质上其实是无法被统一的 。 以上的故事的最后一句当然是杜撰,关于物理定律的统一性其实就是一个梦想,一个被很多科学家当作必然追求并延续至今的梦想,因为这代表着人类对这个客观世界所有的规律的一个思想归宿:统一一定存在,而我们只需要找到它。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谈论的问题:物理定律能否被最终统一? 人类周围的客观世界,充满了各种纷繁复杂的物质和现象,然而人类总可以在这些复杂事物的背后发现某种普适的东西,这就是物理规律。在客观世界中不断被发现的一个个简单的物理规律对我们人类来讲,其实就是最大限度地消除了这个世界的表观复杂性。比如面对地球上经常出现的闪电、摩擦丝绸的放电,在地壳中找到的磁石、抬头看见的极光、发生在自然界的各种光学现象,光线在水中的折射和在镜面上的反射等等现象,面对这些复杂的现象人类最后总结出四个简单的方程,我们现在称之为麦克斯韦方程。人们惊奇地发现所有这些经典的电现象和磁现象竟然都遵从这四个方程所给出的规律(电磁的统一)。麦克斯韦方程从形式上来看,本身就展现着美,因为方程中蕴藏着令人惊异的对称性,无论从数学符号和彼此关系的对应上,还是在某种变换下保持的不变性上,麦克斯韦方程都显得非常完美,而这种美就如同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对诗人一样,总让人充满赞叹。 面对这个世界大大小小各种形态的物质的时候,其实人类很早就想知道这些物质到底由什么构成。首先人们发现,自己吃的是大米,但为什么长出了头发和指甲,对这类现象的思考,古希腊人就提出用原子的概念去解释这些现象。后来人类不断用“撞击粉碎物质”的方法发现了组成物质的非常多的粒子,研究这些不同种类粒子的产生和转变便构成了粒子物理学,直到今天,粒子物理学形成了一个称之谓标准模型的理论框架。这个理论框架从表面看起来已经相当完美,但它依然是一首没有最后完成的“诗词”。尽管标准模型有些地方依然支离破碎,有些地方仍然没有最后完成,但它无疑是物理学领域内杰出的作品,因为它在很高的精度上可以用来描述所有构成物质的粒子和这些粒子之间所存在的基本力。这些基本的模块包括:强相互作用力,用来解释夸克如何粘在一起形成质子和其他的复合粒子(描写强相互作用的理论被称为量子色动力学 QCD );弱相互作用力,用以解释带电的基本粒子如何改变它们的 味道 (味的身份种类,描写弱相互作用的理论被称为量子味动力学 QFD );电磁力,用来描述所有带电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描写电磁相互作用的理论被称为量子电动力学 QED )。尽管标准模能全面地描述所有微观基本粒子和它们之间的作用力,但它依然还是一件缺少某些基本碎片的绝美瓷器,在这些缺失的陶瓷碎片里有一些就应该是用来描写万有引力的。标准模型的这些模块和碎片预示着一个更为伟大的理论,这就好比是人们发现了远古时期残缺不全的莎草纸上莎孚(古希腊的女诗人)写下的几行诗句,背后暗示的是一件更加宏大的作品。 标准模型的美来自其简洁的对称性。用数学家的语言来说,标准模型的不同模块展现了 SU(3) × SU(2) × U(1) 的李代数结构(对称群)。虽然标准模型的每一个模块都能表现出某种对称性,但整体的对称性却必须是破缺的。标准模型内不同力性质上的微弱差别(百分之几的差别)其实就对应于它们具有稍微不同的对称性。 然而这些力性质的不同可能只是一种表象。例如电磁力和弱相互作用力表面看来截然不同,但上个世纪六十年代( 1960s )物理学家发现在高温(高能)的条件下这两种力其实是一致的。电磁力和弱力的这种统一性就如同冰和水一样,我们都知道冰在高温的时候其实就是水。电弱力之间的这种联系让物理学家想到是不是强相互作用也能够在某种条件下和另外两种力统一起来,这就产生了一种建立在单一对称群上的大统一理论( GUT ),例如建立在 SU ( 5 )对称群上的大统一理论( 1974 年 Georgi–Glashow model )。 然而无论何种统一场理论都必须有与之对应的可观测的实验结果。例如,强相互作用力如果真的和电弱力相统一,那么质子就一定是不稳定的,也就是经过一个很长是时间,质子应该自发地发生衰变。但是经过很多观测和寻找,目前还没有任何一个人看到过质子的衰变过程(实验给出的质子寿命的 下限是 10 35 年)。而且也没有人观测到对称性修正加强后的标准模型(为了弥补标准模型的缺陷扩展了其对称性,例如参数分层问题,规范耦合常数统一性问题和暗物质问题等)所预言的任何粒子,比如 超对称理论所预言的那些宇宙中还未被发现的超对称伴粒子 (超对称理论预言宇宙中的每一种已知粒子都存在一个未被发现的超对称伴粒子)。更为严重的是,就是这样的统一场论其实还是不完备的,因为它依然没有包含万有引力。 万有引力是一个非常难以统一的力。描写宏观万有引力的理论,如广义相对论,是建立在时空连续和平滑的基础上的,而描写微观原子或亚原子的理论却本质上是不连续和量子化的(用各种量子数描述)。万有引力和量子理论的这种严重的冲突使得至今没有人可以用一个令所有人信服的理论将强力、弱力、电磁力和引力统一在一个框架下。但是尽管如此,许多物理学家还是做了进一步的尝试,而其中一个最有希望的理论就是超弦理论。 超弦理论有非常多的追随者,因为这个理论可以用一个单一的对称群(例如超弦理论的一个分支采用 SO(32) 对称群)把所有的力都统一在一个框架下。但是这个理论却要求我们生活的宇宙是 10 维或 11 维的,还需要引入很多未被发现的粒子以及预言了一些看起来从来都不可能被验证的理论结果。所以我们现在面临的情况是我们有几十种大统一的理论,而如果其中有一个理论可能是正确的话,科学家也没有任何办法去确定是哪一个。或者反过来说,科学家努力追求的统一场论会不会就是一个傻子的美好愿望。 无论如何,物理学家依然在不断寻找质子衰变的证据,以及他们在地下的深洞内和在瑞士日内瓦欧洲核子中心( CERN )的大型强子对撞机( LHC )上继续寻找超对称粒子的踪迹。科学家们相信在 LHC 上一定能发现 Higgs 玻色子的存在(注释:目前 Higgs 粒子已经确认被发现。 Higgs 粒子是粒子物理中与标准模型基本对称性有紧密联系的粒子,也是基本粒子的标准模型拼图中最后一块碎片,可以说是粒子物理学中的核心粒子,曾经有上帝粒子之称。 Higgs 玻色子的引入来源于弱电统一场中传递弱力的中间玻色子质量问题,根据规范场理论这 3 类中间玻色子应该和光子类似是没有质量的粒子,但是实验观测却是有质量的,所以质量从哪里来的问题催生了规范对称性的自发破缺理论,即 Higgs 机制,说是质量来源于与 Higgs 场的相互作用,而这个场所对应的粒子就是 Higgs 玻色子。 2012 年 7 月 4 日欧洲核子中心 CREN 宣布他们在 LHC 上发现了质量 在 125 到 127 Gev/c 2 的新粒子,之后不同小组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其他小组的其他证据都确认在这个质量窗口的新粒子的发现,根据对这个新粒子参数的确认发现该粒子和标准模型所预言的 Higgs 粒子的参数一致,所以被认为是发现了 Higgs 粒子)。不管怎样,科学家们一直坚信总有一天他们能够完成标准模型这首伟大的史诗并构建出这个模型背后那个让人敬畏的更大的对称性去统一这个世界所有的物理规律。但这个大统一的梦想是否是真实的,我们目前依然是不得而知 。 — CHARLES SEIFE(美国著名科学新闻撰稿人,纽约大学新闻系教授,普林斯顿大学数学专业学士,耶鲁大学数学和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硕士)
个人分类: 科学教育|7794 次阅读|28 个评论
我们不知道答案的125个科学问题(4)基因和疾病的关系
热度 9 Zhanglincn 2017-1-10 22:37
上接第三个问题: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18012do=blogid=887073 这又是一个生物学的问题,对于我这个搞物理的人来说依然是外行,所以只能是逐字逐句地翻译了: 4. 遗传变异与人类健康的相关程度如何? To What Extent Are Genetic Variation and Personal Health Linked ? 四十多年以前,医生们发现了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就是有些病人在接受了伴有 琥珀酰胆碱 (是一种肌肉松弛剂,使肌肉松弛下来便于手术操作)作为辅助麻醉剂的麻醉手术后,表现出不同于一般病人的特点。他们被麻醉后虽然能够像正常人一样醒来,但却伴随有暂时的肢体麻痹和呼吸困难。进一步的观察发现他们都存在一种与遗传有关的症状:药物代谢缓慢。随后,科学家们对这种药物代谢缓慢的情况进行了追踪研究,发现这种症状来源于一种基因的变异。研究发现大约每 3500 人中就有一个人携带这种有害的基因变异,携带这种基因变异的人在接受 琥珀酰胆碱麻醉剂 的时候都会不同程度出现肢体麻痹和呼吸困难的症状。 对 琥珀酰胆碱麻醉剂副作用的研究第一次将基因变异和人对药物的反应联系在一起。随后,越来越多的药物代谢差异和基因的差异联系在一起,这些联系让科学家们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有些药物对有些病人疗效显著,而对其他一些病人却没有效果,甚至对有些病人会产生非常大的副作用甚至产生过敏反应。 现在的医学已经非常清楚,某一类的基因变异的确和某一类疾病之间存在非常大的关联。例如,现在已经确定容易患阿尔茨海默病(一种脑功能退化的疾病,临床上以记忆力明显减退,智能下降为标志)和乳腺癌的人身上携带有某种基因变异,也就是携带这种变异基因的人患这两类病的风险大大高于正常人。疾病和基因变异的联系还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有些吸烟的病人患上肺癌的概率很高而有些吸烟的人却根本不会因此患上肺癌。 对越来越多的疾病的这种认识似乎要把人类的医学带入一个个性化医疗的时代。也就是在维护人类健康或治疗疾病的时候,我们似乎首先要去医院做一个个体基因方面的测试,测试的结果可以用来预言我们到底容易患上什么疾病,从而制定针对个人的防范措施,或决定采用什么样的治疗方案才会对病人更为有效,哪些药物会更适合哪些个体,哪些病人会对什么药物产生过敏或有毒副作用等等。这一切基于基因的医疗个体方案似乎显得非常完美,但是我们的问题是到底有多少种疾病在多大程度上产生于基因缺陷,这些疾病和基因的哪些变异之间存在着关联,我们将如何去准确测定这种联系以及如何采用基因编辑技术去治疗疾病都是医学领域存在巨大挑战的问题。 另一方面,基因与疾病之间实际上存在着非常复杂的关联。对于由单一遗传基因引起的疾病如血友病和囊胞性纤维症,这种关联就非常的简单。但对某些疾病而言,通过基因起作用而致病的条件会非常复杂,比如各种癌症,心脏病,红斑狼疮以及抑郁症等虽然这些病和基因有关系,但引起这些疾病的外界刺激和诱因到底在哪种程度上是因为哪些基因的问题导致的,其实是无法说清楚的。比如不同的人对致癌物尼古丁和高脂肪的饮食的反应会不同,有些人更易受这些环境诱导的影响而患上疾病,而有些则对这些物质有很强的抵抗力而避免了癌症或心脏病的发病,这些现象到底是基因里的哪个部分或哪些基因的不同导致了不同人对环境诱因的不同反应结果,这往往比由单个基因导致的一些疾病要复杂得多。对于这类疾病,要准确定位致病基因必须需要做大量的严格重复的实验从统计的角度找到真正起作用的基因,从而避免无效的临床基因测定。而且即便能够准确定位基因关联,接下来的治疗策略也同样非常复杂。例如 2004 年的一个研究团队的科学家在四类治疗白血病的药物上就发现了有 124 种基因都对药物产生抵抗作用。这就好比产生了一个基因反应的网络,从而使得治疗的方案最终变得复杂。 然而对这类基因反应网络存在的测定工作才只是刚刚开始。而且其中最为艰难的工作是能够重复出这些研究结果,而重复出可靠的结果是疾病研究中最为困难的议题:对于有些没有明显遗传性的疾病,如哮喘,或那些只感染小部分人群的疾病,如某些儿童期的癌症患者,对这类基因与疾病关联的重复工作就变得非常困难。许多临床诊断测试工作并不能经常性地从志愿者那里获得需要的基因,这就使得科学家把特定的疾病或药物反应同某个基因关联起来的研究工作变得非常困难。虽然基因芯片技术可以非常快速地同时测量几十种基因的表达结果,但这一技术目前还极不稳定,经常会出现不一致的结果。另一方面昂贵的基因诊断其实是一种非常烧钱的研究工作,这也从另一个方面阻碍了这一工作的研究进展。 尽管如此,对于某些疾病的基因解析工作依然在飞速向前发展,例如对癌症、哮喘和心脏疾病的基因诊断方面就发展很快,但是对另一些疾病,如精神疾病,基因解剖工作就进展得非常缓慢。虽然严重的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患者能从基因测试结果中获得非常好的治疗效果,但其原因仅仅来源于这类病人可以快速地反馈出基因诊断方案的治疗效果。 总而言之,综合化个性医疗时代能不能很快到来还是决定于医药公司他们是否真的希望这个时代的到来,如果他们愿意,基因诊断医疗方面会获得极大的投资和发展。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制药公司担心对不同个体基因的不同诊断结果会压缩他们的市场从而损害他们的公司利润,因为有些患相同疾病的病人因为其基因的特殊原因,他们可能放弃购买原来被认为有效的药物。 无论如何,研究人员依然能够在其研究工作中持续不断地发现新的机遇。 2005 年 5 月,一家冰岛的基因解码公司的研究结果发现一种被制药巨头拜耳公司(德国著名医药生产企业,最为著名的药物产品有阿司匹林和海洛因)停产的治疗哮喘的药物被证实大大降低了至少 170 名携带一种变异基因的患者患上心脏病的风险。这种药物的作用目标其实就是针对由这种基因所产生的蛋白质,由于这个特殊基因的发现使得这种被抛弃的药物获得了新的治疗效果而重获新生,这一发现预示着可能还存在着很多其他正在药店销售的药物也会有某种让人惊喜的针对某种基因的新疗效,这就如同我们慢慢解开纠缠在基因、疾病和药物之间的复杂关系后就一定会发现更多的让人意想不到的新的关联。(JENNIFER COUZIN)
个人分类: 科学教育|7909 次阅读|1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09: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