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部长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部长

相关日志

中国地质编辑事业创始人(五)—李四光
GeoSHAO 2021-3-21 16:18
李四光(1889年10月26日—1971年4月29日),字仲拱,原名李仲揆,湖北黄冈人,蒙古族,地质学家、教育家、音乐家、社会活动家,中国地质力学的创立者、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主要领导人和奠基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杰出的科学家和为新中国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元勋。 李四光1910年7月毕业于日本大阪高等工业学校;1911年,出任湖北军政府实业部长;1928年1月,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0年5月,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1951年4月,当选为世界科学工作者协会执行委员会副主席;1952年9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部长;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8年9月,任中国科协主席;1969年4月,被选为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1970年8月,任国务院科教组组长。 李四光创立了地质力学,并为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早年对蜓科化石及其地层分层意义有精湛的研究,提出了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的存在,建立了新的边缘学科“地质力学”和“构造体系”概念,创建了地质力学学派;提出新华夏构造体系三个沉降带有广阔找油远景的认识,开创了活动构造研究与地应力观测相结合的预报地震途径。 李四光的科学成就,大致可分两个阶段,1949年前由于旧中国历史条件的限制,他侧重地质基础学科的研究;1949年后,在继续重视基础研究的同时,根据国家需要集中精力,积极开拓应用研究领域。 提出蜓科鉴定方法:1923年,李四光提出了蜓科鉴定方法,创立了十项标准,将蜓科主要特性,用若干曲线表示出来,使之既有定性概念,也有定量概念,并可以减少文字描述的繁琐,从而提高了鉴定的标准性科学性。这十条标准,一直被中国及其他国家蜓科学者所采用。李四光用这个方法,鉴定了大量的化石标本,写成了他的第一部科学巨著《中国北方之蜓科》,获得了伯明翰大学的科学博士学位。 对中国第四纪冰川的研究:20世纪20年代初,李四光开始了对中国第四纪冰川的研究。他以很大的兴趣关注中国东部有关第四纪冰川作用问题,在30年代中,完成了《冰期之庐山》一书,引起中国及其他国家地学界的很大兴趣和探讨。40年代他又对贵州高原、川东、鄂西、湘西、桂北等地作了调查,发表了不少有关中国冰川的文章,为中国第四纪地质学的研究增加了新的重要篇章。 创立地质力学:20世纪20年代中叶,有关大陆运动起源的讨论正值高潮之际,李四光发表了《地球表面形象变迁之主因》一文,提出了“大陆车阀”自动控制地球自转速度变化作用的假说。地质学中的一个新的理论体系——地质力学就从这里萌芽产生了。 李四光建立的地质力学,是把力学理论引进到地质学的研究中,即用力学观点研究地壳构造和地壳运动规律。他认为,地球表层的各种构造现象都是地壳运动的产物。地壳在运动中存在,必然有一种力量在起作用,这种力就是地应力。岩石在地应力作用下会形变,由于各种岩石性质不同,产生的构造形迹也不同,依照构造形迹的力学特征和组合形式,可以追索力的作用方向和方式,进而探索地壳运动的方向和起源。这是一项研究地壳运动的新方法。它把力学和地质学密切结合起来,开辟了一条解决地壳构造和地壳运动问题的新途径。 在地质力学的建立与发展过程中,李四光的几篇重要著作,如20年代末的《东亚一些典型构造型式及其对大陆运动的意义》、30年代的《中国地质学》、40年代的《地质力学的基础与方法》、50年代的《旋卷构造及其他有关中国西北部大地构造体系复合问题》、60年代的《地质力学概论》,都是每个阶段总结性的著作,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在地学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对中国原子弹和氢弹研制成功的贡献:李四光早就预见到新中国的国防和经济建设需要铀矿资源。1949年回国时,他从英国带回了一台伽马仪,为中国后来寻找铀矿发挥了重要作用。1955年1月,召开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研究发展原子能事业的问题,在这次会议上,李四光和刘杰、钱三强一起做了工作汇报。李四光多次听取找铀队伍汇报、指导工作。他根据地质力学理论,对找铀前景持乐观态度,指出:“一是要找富集带,二是要便于开采。……在我国主要是在几个东西带上。”实践证实了李四光的预测,尤其南岭带的一些铀矿床以规模大、品位高、易开采著称全国。李四光在强调构造规律的研究时提出:“关键要把对构造规律的研究与辐射测量结合起来。”遵循李四光的思路,覃慕陶、吴磊伯等经过艰苦工作,找到了211特大型铀矿床。到“二五”计划末期,中国已发现一系列铀矿床,铀产量已能保证中国核工业发展需要。李四光作为原子能委员会主席,为中国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制成功作出了突出贡献。 石油的勘探和开发:长期以来,中国被认为是一个贫油的国家。当中国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时候,李四光在仔细分析了中国地质条件后,深信在中国辽阔的领域内,天然石油资源的蕴藏量应当是丰富的,关键是要抓紧做好石油地质勘探工作。他提出应当打开局限于西北一隅找油的局面,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石油地质普查工作,不是找一个而是要找出几个希望大、面积广的可能含油区。他找油的指导思想是,先找油区、后找油田。1954年,他在石油管理总局作过《从大地构造看我国石油勘探远景》的报告,指出了三个远景最大的可能含油区,即:青、康、滇地带,阿拉善—陕北盆地,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并提出应该首先把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伊陕台地、阿宁台地、华北平原、东北平原等地区,作为普查找油的对象。1955年春,他担任了全国石油普查委员会的主任委员,指导了石油找矿工作。特别是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先后突破之后,他更加坚定了中国具有丰富的石油资源的信心,指出新华夏沉降带找油的理论是可靠的,为中国寻找石油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地震预报:20世纪60年代初,广东新丰江水库发生地震,尤其是在1966年邢台发生了强震之后,李四光深感地震灾害对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之严重,在他生命最后的几年里,用了很大的精力投入了地震的预测、预报研究工作。他认为地震是一种地质现象,大多是由于地质构造运动引起的;因此,对构造应力场的研究、观测、分析和掌握其动向,是十分重要的。他在邢台地震之后,对河间、渤海湾和唐山等地区孕育发生地震的可能性,提出过一些预测性的意见。
2174 次阅读|1 个评论
吓死人的学位论文!
热度 10 zlyang 2015-12-5 12:58
吓死人的学位论文! 因为博士学位论文,被迫辞职(或“被”调查)。吓死了! (1)Karl-Theodor zu Guttenberg http://www.premium-speakers.de/eng/Karl-Theodor-zu-Guttenberg-79616.shtml (2)Annette Schavan http://www.nrhz.de/flyer/beitrag.php?id=12686 (3)Ursula von der Leyen http://www.cdu-fds.de/index.php?ka=1ska=1idn=56 (4)Esther Silvana Koch-Mehrin http://www.tagesspiegel.de/images/kochmehrin_dapd/4090886/3-formatOriginal.jpg 吓死了! 导师、论文评审人、答辩委员等,会不会被牵连? 相关链接: 新华网,2011-03-02,德国防长 古滕贝格 因博士论文抄袭事件宣布 辞职 http://education.news.cn/2011-03/02/c_121136897.htm 3月1日,人气颇高的德国国防部长古滕贝格宣布,辞去防长一职。这 位陷入“论文剽窃”丑闻并被 剥夺博士学位的高官,最终在如山的舆论压力下败下阵来。 今年39岁的古滕贝格是德国政界最受欢迎的明星,他2007年获得拜罗伊特大学授予的法学博士学位,2009年10月担任国防部长一职。 新华网,2013-02-09,德国教育和科研部长因博士论文风波 辞职 http://education.news.cn/2013-02/09/c_114662337.htm 新华网柏林2月9日电(记者刘向)因涉嫌博士论文造假被剥夺博士学位后,德国教育和科研部长 沙范 9日迫于压力宣布辞职。 新华网,2015-09-28,德国首位女防长 陷入“抄袭门” 被称 为最有希望接任默克尔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5-09/28/c_128273299.htm 德国国防部长 乌尔苏拉·冯德莱恩的 博士论文涉嫌剽。 多名德国政要近年因论文涉嫌抄袭仕途受阻。冯德莱恩的前任古滕贝格2011年因博士论文涉嫌抄袭辞职,同一年,德国欧洲议会副议长 科赫·梅林 博士论文30%涉嫌抄袭,被迫 辞职 。2013年2月,时任德国教育部长沙万也因博士论文抄袭辞职。(辛斌) 科学网,2015-12-04,中石 油三“高管”被曝博 士论文严重抄袭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5/12/333225.shtm 孙学军,2015-09-30,又一德国国防部长被指控论文剽窃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174-924432.html NATURE | IN BRIEF, Alison Abbott, 29 September 2015, German minister accused of plagiarism in medical dissertation http://www.nature.com/news/german-minister-accused-of-plagiarism-in-medical-dissertation-1.18451 感谢您指正以上任何错误!
5494 次阅读|38 个评论
[转载]国家安全部部长:与时俱进开创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14-03-16
bfzhao2001 2014-3-20 14:08
与时俱进开创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精神 2014.03.16 08:00 来源: 《求是》 期号: 2014/06 作者: 耿惠昌 字号:【 大 中 小 】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事关政法工作全局和长远的重大政治性、方向性、根本性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是做好新时期政法工作的科学指南和行动纲领。全国国家安全机关要深入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这一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指示要求上来,与时俱进开创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一、认清重大意义,增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自觉性坚定性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新时期政法工作的方向目标、地位作用、主要任务,把我们党对政法工作规律的认识提升到新高度,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中国化的新境界,对指导推动政法工作科学健康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确保政法工作正确方向的迫切需要。政法战线是党领导下的一条重要战线,政法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机关,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事业大局开展工作。我们党和国家的战略目标,就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形势决定任务,旗帜引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高度,对新形势下政法工作作出了战略谋划,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思想和执政方略在政法领域的具体体现。学习好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才能更好地把政法工作放在实现中国梦的宏伟目标下来认识和推进,自觉在党和国家事业大局下思考和行动,确保政法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阔步前进。   加强新形势下政法工作的迫切需要。当前,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发生新的变化,我国发展面临的安全环境更趋复杂,维护社会大局稳定的任务更加艰巨,人民群众对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安居乐业提出了更高要求,迫切需要政法工作有新的更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准确把握时代发展脉搏,科学阐明了新时期政法工作“干什么”和“怎么干”的重大问题,赋予政法工作指导思想以新的时代内涵。学习好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才能抓住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把握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的总要求,推动政法工作不断取得新的发展。   深化政法工作改革创新的迫切需要。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推动政法工作改革创新,是紧跟国家全面深化改革步伐、顺应形势发展变化、解决政法工作面临突出问题的内在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通篇贯穿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开拓前进的时代精神,提出了深化改革创新的一系列要求和战略举措。学习好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才能牢固树立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积极拥护改革、坚定支持改革、自觉投身改革,把政法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凝聚广大干警智慧力量的迫切需要。实现新时期政法工作奋斗目标,必须凝聚全体政法干警的智慧和力量。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干部队伍建设的极端重要性,明确了政法干警应具备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能力素质和责任担当,具有极强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学习好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才能引领广大干警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强化使命担当,激发奋斗精神,忠实践行宗旨,形成同心同德推动工作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领会精髓要义,牢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科学内涵   学习好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必须准确领会讲话的精髓要义,着力把握其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切实用讲话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武装头脑。   牢牢把握政法工作的根本政治原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政法战线要旗帜鲜明坚持党的领导,既要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不动摇,又要加强和改善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不断提高党领导政法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这些重要论述,为做好新时期政法工作、国家安全工作指明了根本方向。 要牢牢把握政法工作的鲜明政治属性,更加坚定自觉地将工作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牢记政治职责和政治使命,保持政治清醒和政治自觉,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当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捍卫者。   牢牢把握政法工作的主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维护社会大局稳定是政法工作的基本任务,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核心价值追求,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是政法工作的根本目标;各级政法机关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增强做好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这些重要论述,明确了新时期政法机关的职责定位,为做好新形势下政法工作、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要牢牢把握“三大任务”的科学内涵和辩证关系,把提升维护社会大局稳定的能力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贯穿于工作全过程,把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作为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担当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光荣使命。   牢牢把握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的核心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法机关要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光荣使命,必须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执法司法是否具有公信力,主要看两点,一是公正不公正,二是廉洁不廉洁;要扭住职业良知、坚守法治、制度约束、公开运行等环节,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抓。这些重要论述,阐明了提升司法公信力的关键所在,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要牢牢把握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的核心要求,切实树立惩恶扬善、执法如山的浩然正气,恪守信仰法治、坚守法治的职业操守,完善严格司法、公正执法的制度保障,让权力在制度的笼子里运行,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牢牢把握政法干部队伍建设的根本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有一支高素质队伍;要按照政治过硬、业务过硬、责任过硬、纪律过硬、作风过硬的要求,努力建设一支信念坚定、执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政法队伍。这些重要论述,明确了政法干部队伍建设的根本目标,体现了党中央对政法队伍的严格要求和殷切期望。要牢牢把握“五个过硬”目标要求,加强和改进国家安全机关干部队伍建设,打造一支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高素质队伍,为推动政法工作发展提供根本保障。   牢牢把握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前进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司法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是要更好坚持党的领导、更好发挥我国司法制度的特色、更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这些重要论述,明确了司法体制改革的前进方向,对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要牢牢把握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正确政治方向,着力解决制约工作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真正发挥好司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最后一道防线的作用。    三、引领工作发展,与时俱进开创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必须在深化学习理解上求深入,在更新思想观念上求深入,在推动实践转化上求深入,以讲话精神引领工作发展,开创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坚定政治立场, 始终坚持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绝对领导 。党的隐蔽战线事业与党相伴而生,与时代发展同行。隐蔽战线一切成绩和进步的取得,最根本的就是依靠党的坚强领导。坚决听党指挥、对党绝对忠诚,是国家安全工作的灵魂和生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国家安全机关要进一步发扬优良传统,始终坚持、不断强化党的领导,确保这支队伍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思想上,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坚决抵制政法机关“非党化”等错误思潮,始终保持政治清醒和政治自觉 。在政治上,坚决贯彻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永葆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忠于国家安全事业的政治本色。在行动上,坚决听从命令、服从指挥,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履行职责使命,全力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是国家发展进步、人民幸福安康的重要前提。当前,在内外因素的影响作用下,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艰巨。必须做到实事求是、未雨绸缪,切实增强忧患意识, 牢固树立底线思维,把国家安全工作的基点放在防范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挑战上 。要进一步履行职能、发挥优势、突出重点, 大力加强反间谍斗争等隐蔽战线工作 ,防范、制止和依法打击危害我国家安全和利益的违法犯罪活动, 坚决保卫国家安全; 严密防范、严厉打击境内外各种敌对势力的颠覆、分裂、暴力恐怖活动,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全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深化改革创新,推动国家安全工作科学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蓝图、新愿景、新目标,吹响了新一轮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号角,为国家安全机关发展提供了宽广的历史舞台和难得的历史机遇。我们要更加坚定自觉地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为强大动力,推动国家安全工作开创新局面、实现新发展。要完善工作体制机制, 加强工作战略研究,努力掌握工作主动 。要按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强国家安全工作法制建设, 深化国家安全领域司法体制改革,促进工作科学健康发展 。 要加强专群结合工作,努力提高全党全社会的国家安全意识,统筹利用好各方面资源和力量 ,形成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合力。    强化政治建警,打造一支过硬的国家安全干部队伍 。国家安全机关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必须把政治建警作为立警之本、建警之魂。要牢牢把握对党绝对忠诚这个灵魂,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广大干警头脑,教育引导广大干警坚定政治立场,树立崇高理想信念,确保在事关全局、事关政治方向、事关根本原则的重大问题上,头脑特别清醒、态度特别鲜明、行动特别坚决,坚定不移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 要牢牢把握从严治警这个关键 ,以纪律建设为核心,严格落实各项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制定科学合理、符合实际、便于操作的刚性措施,真正用制度规范行为、用制度监督干警。大力加强国家安全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完善具有国家安全机关特点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确保国家安全干警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始终保持浩然正气。 要牢牢把握素质强警这个保障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走 素质强警 的精兵强将之路,培养一大批讲政治、懂业务、作风硬、能力强的优秀干部,造就一支与形势发展相适应的人才队伍,确保面对急难险重任务, 豁得出、冲得上、打得赢 。   (作者:国家安全部部长)
个人分类: 情报学|930 次阅读|0 个评论
正,副部长级待遇差别有多大
热度 2 ninglz 2014-2-13 09:36
正, 副部 长级 待遇 差别有多 大 除正部 长 级岗位的官员是正部 长 级外 , 在一些中央部 门 中,常 务 副部 长 或主持常 务 工作的副 职 往往也是正部 长级 。如 现 任中央 组织 部常 务 副部 长 、中央宣 传 部常 务 副部 长 、中央 统战 部主持常 务 工作的副部 长 等都 为 正部 长级 , 而 这 些部 门 的正 职 往往由党和国家 领导 人兼 任 . 另外 , 一些原来在 正部长级岗位的官员转到副部长级岗位 , 仍然 是正部级长级. 正部级长级 干部享受正部 长级 的 待遇。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接受 华 商 报记 者采 访时 表示, 领导 干部 “ 高配 ” 后,其 职权 分工不 变 ,主要是待遇提升。 “ 明确 为 正部 长级 后,即使其行政 职务 仍是副部 长 ,但可以享受正部 长级 的各 种 待遇。 ” 华 商 报记 者 查阅 相 关 文件 发现 ,正部 长级别 和副部 长级别 享受的待遇相差 较 大: 公 车 配 备 方面:部 长级 干部配 备 价格 45 万元以内的 轿车 ,副部 长级 干部配 备 价格 35 万元以内的汽 车 ,排气量均 为 3.0 升(含 3.0 升)以下; 住房 标 准方面:正部 级 干部 购 房 补贴 建筑面 积标 准 为 220 ㎡,副部 级 190 ㎡; 办 公室面 积 方面:正部 级 干部 每 人使用面 积 不能超 过 54 ㎡,副部 级则 不超 过 42 ㎡。 对 离退休老干部来 说 ,退休后部 级 干部可以有 专车 ,副部 级 就没有了。医 疗费 用 报销额 度也不一 样 ,以北京的部 级 干部 为 例,正部 级 所有医 疗费 用都可以 报 销 ,副部 级 干部个 别进 口 药 的 报销则 有限制。二者 报销 程序也不一 样 ,正部 级 的 费 用直接由 卫 生部 门 与医院 结 算,副部 级 的 费 用 则 要到原 单 位 报销 。副部 级每 年体 检 一次,正部 级每 个季度体 检 一次 。
个人分类: 文化漫谈|42774 次阅读|4 个评论
我们需要最美教师,但更需要最美省/部长!
热度 2 wangxh 2013-7-23 23:11
不错,孩子们需要最美教师,老百姓需要最美警察,乘客需要最美司机。 但是,老百姓更需要最美部长、最美省长、最美市长、最美局长、最美处长。 因为一个最美教育部长(最美校长)抵得上千百万个最美教师,一个最美省长(最美市长、最美县长)抵得上千百万个最美司机,一个最美局长抵得上千百万个最美警察! 在让老百姓变成“ 最美的 ”之前,最好省长、部长、局长等先变成“ 最美的 ”!
个人分类: 社会|3132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教研部部长博士论文作假指控撕裂德国学术界:进退两难
热度 2 Helmholtz 2013-1-28 12:59
http://www.universityworldnews.com/article.php?story=20130125120016403 GERMANY Plagiarism proceeding against minister splits academia Michael Gardner 26 January 2013 Issue No:256 Allegations of plagiarism in the doctoral thesis of Germany’s Education Minister Annette Schavan have sparked a dispute among academics, universities and science organisations. Meanwhile, undaunted by considerable pressure from various sides, the University of Düsseldorf has initiated formal proceedings against former student Schavan. Christian Democrat Annette Schavan wrote her doctoral thesis at the University of Düsseldorf 32 years ago. Allegations of plagiarism arose last May, and the thesis was reviewed by Jewish studies scholar Stephan Rohrbacher, who concluded that wilful intent to deceive could be detected. Nevertheless, Rohrbacher did stress that Schavan’s case could not be compared to that of her Christian Social Democrat colleague Karl-Theodor zu Guttenberg, who was stripped of his doctoral title and had to step down as defence minister in 2011. Schavan denied the allegations. One of her most outspoken supporters was Jan-Hendrik Olbertz, president of Humboldt University in Berlin. Christian Democrat Olbertz, who was formerly education minister of the state of Saxony-Anhalt, was particularly outraged over results of the review being leaked to the press, and claimed that Rohrbacher himself should have prevented this from happening. He described the event as “disgusting” and said that attempts were being made to damage a successful higher education minister’s reputation. Olbertz is now calling for a second, independent review, despite the University of Düsseldorf having commissioned Bonn law expert Klaus F Gärditz to assess its preliminary proceedings. Gärditz confirmed that no procedural errors had been made and that the review performed did not give any cause for complaint. Only a few days before the university officially initiated formal proceedings, the Allianz der Wissenschaftsorganisationen , comprising Germany’s chief higher education and research bodies, issued a joint statement amounting to a harsh criticism of the University of Düsseldorf’s action. The weighty alliance comprises the Alexander von Humboldt Foundation, the German Academy of Natural Scientists Leopoldina, the German Academic Exchange Service, the German Research Foundation, the Fraunhofer Society, the Helmholtz Association, the Rectors’ Conference, the Leibniz Society, the Max Planck Society and the Science Council. It argued that withdrawing a doctoral thesis required procedural elements such as the principle of multi-assessor verification, assessors, evaluators and decision-makers acting separately, and expertise in the relevant subject. And it demanded that “all those playing a responsible role in the proceedings should act in accordance with established standards, also in ongoing proceedings”. The University of Düsseldorf maintained that the statement was an attempt to pressurise it. The rules referred to by the alliance, it argued, do not apply to formal procedures but merely to “internal procedures not tied to a legal form that are intended to settle issues of misconduct”. Regarding the requirement to have separate assessors, evaluators and decision-makers, the university stressed that this is not stipulated in official regulations on doctorates. Referring to the issue of multi-assessor verification, the university said decisions were taken by the 15 members of the faculty committee, and not by a single person. Politicians have responded cautiously to the matter. Not surprisingly Schavan, who is Federal Chancellor Angela Merkel’s closest ally, can reckon with her party’s support. Christian Democrat Secretary General Hermann Gröhe has professed his unwavering trust in the minister, while opposition Green Party whip Jürgen Trittin said that innocence had to be assumed as long as proceedings were under way. However, Trittin added that if Schavan were stripped of her doctoral title, she would be “untenable” as minister of education and research. Bernhard Kempen, president of the Deutscher Hochschulverband , which represents higher education lecturers, said the union fully trusted the University of Düsseldorf’s ability to conduct legally sound and orderly proceedings. But he was highly critical of the intervention by the alliance of science organisations, arguing that “leading academic representatives are doing higher education and research a bad turn by creating the embarrassing impression that politically expedient results can be encouraged by speaking out for them in public”. Andreas Keller, head of the higher education and research board of the teachers’ and scientists’ union Gewerkschaft Erziehung und Wissenschaft , echoed that sentiment. Keller said that if the University of Düsseldorf did not confirm the allegations of plagiarism, this would create the impression that the alliance had been putting pressure on it. He believes that in future, “as soon as decisions are made concerning the alliance, for example, issues such as university funding or money for research, the question will always arise whether this is because a helping hand was lent at the right time”. Disclaimer All reader responses posted on this site are those of the reader ONLY and NOT those of University World News or Higher Education Web Publishing, their associated trademarks, websites and services. University World News or Higher Education Web Publishing does not necessarily endorse, support, sanction, encourage, verify or agree with any comments, opinions or statements or other content provided by readers.br
个人分类: 社会热点|2392 次阅读|6 个评论
我也说说‘衣副部长’
热度 20 lin602 2013-1-21 18:43
衣俊卿是‘副部级’的官员,近期可是网上‘大红人’。如何评价他?昨天我看了二十多分钟女博士后常艳的网上‘性爱论文’,因为太长了没有细看女博士的‘艳史’。今天又看了科学网上一有关博文,随便八卦一下: 1 首先要肯定,衣先生犯了大错,既与女博士有性关系,又是收钱,官场与道德大忌,这是前提。 2 比起其他官员来,他贪的钱还不算多,为什么?如果他贪的钱多的话,女博士给的万把块钱一次,总共给了好象十万以内的钱吧,他是看不上眼的,笑笑可能还会反过来塞给她一把钱。你说说,有的贪官贪了数千万甚至亿,这点小钱还不够塞牙缝。 3 总体上他还是比较斯文的,好象二人单独在房间中二、三次后才身体上合二为一。好象是那女的非常主动地进攻,而且女博士采取喝酒让自己放得开,乘衣上卫生间之机,脱衣在床来勾引,不达目的不罢休,衣部长在雄性激素作用下没有经得起女的进攻。再看看网上,不少官员有意将女孩子灌醉,甚至强行强奸女孩子,这点上,好象衣部长还是相对斯文的。 4 好象衣先生情人不太多,如果有不少青春美丽的女孩,他就不一定又是买吃的喝的,又是送礼,发了那么多情短信,衣部长如果不高兴,不理她换一个就是了。 5 比起文强这些人来,衣还不够邪,如果文强遇到这事,可能就让这女博士在地球上消失了,也有可能那女的吓得牙都不敢吱。听之即来,支即离开。 6 这衣部长最不应该的是,要了那女的身体,还要她的钱,而且钱也不多,真是丢大男人们的脸。而且就是因为收这钱,说不定有牢狱之灾。光是与女博士床上的事,一般来说丢官不丢职。 7 衣做了一桩最不合算的‘买卖’。不过,这女博士也太算计了,总体上也不怎么样。不能因为到北京上班,使这些损招呀,不到北京上班的人多着呢,为什么要这样办。当然也不排除她生理与心理上需要这个男人。 哈哈。仅八卦而已,我没有细看他们的‘故事’,12万字太长了。
3851 次阅读|52 个评论
在那大学校长的行政级别比部长还高的日子里
热度 9 陈安博士 2012-11-22 19:30
  成仿吾先生据说是参加长征的唯一一个已经拥有教授职位的人。长征几老中,其他几个倒是举人进士啥的,但是没有申请到教授职称。   当然,老革命了,建国后定行政级别的时候就挺高。多高呢?反正比周扬蒋南翔他们高。   但是,和鲁迅吵过架的成老的脾气使他注定不能进入内阁当个部长啥的,糟糕的是,这些老革命行政级别都挺高,总得安排个像样的去处,就让他去当了大学校长。   当然,一口气当了很多个大学的校长,包括我研究生时的母校山东大学。   据说当年某行政或事业机构(教育部还是文联之类,忘了)召开会议,也邀请(或通知)成老出席,每次成老到了楼下,一看劳力士的怀表:还有2分钟啊。告诉司机,出去再绕一圈,过10分钟再来。   然后,部长级的行政官员们(周扬还是谁)点名发现成老未到,等2分钟还没到,就解释一下先开了,等到成仿吾到了,再抓紧先把前面的会议情况先汇报给他,接着再开会。俺们仿佛看到了成老听汇报时不苟言笑的样子。   所以,建国初这种行政级别的安排是很有趣的,如果你行政级别很高又特有谱,就一定会造成成老开会这种局面。   慢慢地,春天的脚部近了,大学校长再没人有资格凌驾于部长的行政级别之上,撑死了是副部级。乖乖隆地东,再开会也就只有部长故意迟到的份儿了。   我们不应该怀念当年成老故意迟到的时代,也不是一个正常的时代,但是如今这个时代,似乎还不如当年呢。   俺觉得。
个人分类: 人论|9346 次阅读|18 个评论
建议莫言任中国科学院院长!
热度 11 wangxh 2012-10-12 11:37
强烈建议莫言任文化部部长、教育部部长、中国科学院院长! 如果莫言获奖不是缘于有人做工作,那么在他带领下中国科技界、知识届一定会获得更多的NB奖—— 包括 自然科学奖! 如果莫言获奖是缘于有人做工作,那么在他带领下中国文艺届一定会获得更多的NB奖—— 不包括 自然科学奖!就像奥运会一样,俺就不信中国人用钱砸不出几项NB奖!
个人分类: 国家|4015 次阅读|11 个评论
县市公立医院改革
sstone2009 2012-9-18 08:59
17日,卫生部部长回答记者问题,讲到县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已经启动了311个,“争取年内再启动300多个的试点工作”。按照部长的讲话,县市医院的改革,主要工作是“取消以药补医为关键环节,以支付方式的改革为切入点,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提升医疗服务能力,确保服务效率、质量和安全,扎实开展各项便民惠民措施”、“建立一个合理的分层医疗格局,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上涨”。(卫生部:年内再启动300余个县市公立医院改. http://news.xinhuanet.com/local/2012-09/17/c_1237 ) 根据部长讲话,我们对县市公立医院的改革前景充满信心。我们确信,已经启动的311个县市医院一定已经取消了以药补医,医疗服务价格已经趋于合理,医疗服务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已经建立了一个合理的分层医疗价格,已经控制了医药费用的不合理上升。这些都是可喜的成绩,在未来要启动的300多个试点县市医院,一定会取得同样可喜的成绩。 近十年来,卫生部不断出台改革措施,并不断取得可喜成绩,这是“有目共睹”的。县市医院是我国医疗体系中最为庞大、承接基层和大医院的中坚医院,县市医院改革成功,将是我国整个医疗改革成功的方向标。我们期待着县市医院改革的成功,更期待着国家医改的成功! 我们唯独期望等待不要太长!
个人分类: 医疗实践|2546 次阅读|0 个评论
因应中华革命百年为官场诸友作玄学偈语一则
热度 2 Helmholtz 2011-10-4 08:24
因应中华革命百年为官场诸友作玄学偈语一则 何 宏 因善机缘,科学禅博主得蜀都福报深厚的熊同学节日短信一则。 是夜,入于三摩地,定中得大启发,成玄学偈语五句如下: 正处副处,一样出处; 正局副局,一样结局; 正部副部,一样踏步; 总理副理,一样经理; 主席副席,一样离席。 自古官场一条道,只因官阶越高、官威越盛,是以人心趋向,无有终时。 然而谁人识得古人智慧:“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佛家言: 回头是岸 ;道家谈: 游刃有余 ;儒家讲 :知足者常乐 。 感念官场之不易,但凡道德修养不足、家世福报不足、个人心力不足者,需知天法地,及时止步。 兹祝有慈心善念的官场诸友得身心大安宁,得享节日长假之快乐。 ————————————————————— 原手机短信为: 正处副处,最后都一样出处; 正局副局,最后都一样结局; 正部副部,最后都一块散步; 总理副理,最后都一个道理; 主席副席,最后都一样缺席。 祝国庆长假快乐!
个人分类: 幽默与段子|3810 次阅读|4 个评论
艾德-韦泽真的是英国文化、媒体和体育部部长吗?
mcshcheng 2011-10-1 06:40
如果你google艾德-韦泽,你会发现铺天盖地的中国高官接见这哥们的新闻,包括刘云山这样重量级的,标题都是XXX会见英国文化、媒体和体育部部长艾德-韦泽,就在9月29号。可是我记得前不久温总理访问英国时陪同的英国文化大臣叫亨特,这哥们娶了个中国美女,还闹出一个公帑学中文的小风波。这两哥们显然不是一个人,一个文化,怎么冒出两个高官?部长和大臣不同?于是做了一下research,发现了一点小问题。在这个网页上 http://www.culture.gov.uk/about_us/our_ministers/default.aspx 亨特是Secretary of State for Culture, Olympics, Media and Sport,可以简称为文化大臣,可是艾德是Minister for Culture, Communications and Creative Industries,这个即使是初中生,也会把它翻译为文化、媒体和创意工业部长吧?不能翻译成文化、媒体和创意工业部 部长。在这个网页上可以看到体育是一个叫Hugh Robertson (Minister for Sport and the Olympics)的哥们分管的。再深入一步,发现这个艾德工作的部门叫Department for Culture Media and Sport,喔,这个可以翻译为文化、媒体和体育部。应该说艾德只是英国文化、媒体和体育部的部长之一,这个部最大的头是亨特,相当于咱们国家的国务委员兼正部长?其它三位哥们分工不同,相当于副部长?所以直接把艾德-韦泽称呼为英国文化、媒体和体育部部长不准确啊,特别是参照中国人所习惯的理解,实在是个大误会,委屈亨特国务委员和其它两位副部长了。 建议新华社纠正。
2804 次阅读|0 个评论
能不能公正客观地评价高铁问题
热度 1 jitaowang 2011-2-20 06:22
我不是高铁方面的专家, 也不是低铁方面的专家. 看到李小文老师的一篇博文 " 专家迟到的马屁 ".似乎感到把高铁方面的功与过都归纳为一个人不太恰当. 在我记忆中, 在低铁的年代中曾经接连发生过几起重大事故而轰动全国. 最后问责到当时的铁道部长的事件记忆犹新. 不管如何, 最近几年在铁路运输方面的进步还是有目共睹的. 也是全世界有目共睹的. 从老百姓的角度看: 最关心的是高铁高价问题. 这就涉及我们国家在这一方面的政策如何, 不是仅仅一个部长的双规能够解决的! 同时部长个人的问题照章办事, 该双规的照样双规! 作为老百姓第一位最为关心是所有高铁低铁运行的安全问题!!!
个人分类: 科学发展|2757 次阅读|2 个评论
部长的工资与论文的数量
liwei999 2011-2-12 18:56
部长的工资与论文的数量 作者: mirror (*) 日期: 02/11/2011 06:45:37 部长的工资是给什么人看的呢?大约不会有人因为政府部长、局长的工资的面额不够高,而认为一般外企的白领会比政府部 长、局长们过得好、过得滋润吧? 同理,也不会有人因为国人发表了那么多的论文,就认为研究搞得很出色了吧?当政府部长、局长们不标榜自己低工资的时候,研究人员的论文数量也就可以下来了。 同政府部长、局长们的工资一样,国人研究人员的论文数量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老百姓理解这类现象时有个共同的关键词:含金量不同。不过这里的含金量一个是说高,一个则是说低。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2169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们的好部长 ---- 陈竺
xupeiyang 2011-1-6 17:05
卫生部1月6日在北京召开2011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卫生部部长陈竺提出十二五卫生发展的总体目标:到2015年,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初步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更加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更加完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更加规范,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更加科学,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显著增强,居民个人就医费用负担明显减轻,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地区间资源配置和人群健康状况差异明显缩小,国民健康水平达到发展中国家前列,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4.5岁,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降低至12和14,孕产妇死亡率降至22/10万。提高政府和社会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个人卫生支出比例降至30%以下。
个人分类: 医疗改革|2821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副部长的工资看房价
tarimriver 2010-12-30 12:48
从副部长的工资看房价 中共中央纪委常委、秘书长吴玉良 2010 年 12 月 29 日 公布了他个人的工资状况, 5000 元左右。说实话,这个工作有些低,俺们这里的房价才三四千一平方,俺们的工资也是达到了 4000 元了。而作为一个部长工资才 5 千元,而北京的房价是多少?是不是三四万了?如果拿俺们的工资与房价的比对照北京,要么部长的工资应该张到三四万,要么房价降到 1 万元以下才合理。其实,北京人的工资普遍都比较高,如果哪个工薪族工资在 5 、 6 千还在北京待的话,他都不好意思,至少告诉别人的时候,会多说一点,免得别人小瞧了,当然背后还是自己受罪。 因此,我觉得公务员包括部长们的工资再涨一涨,免得与房价落差太大。公务员涨工资的同时应该给创造 GDP 的一线人民群众也同比例上涨,否则就让企业老板工资福利下降,或不能比员工的工资高 5 倍以上。另一方面,也让房价好好地下降一番,这样就会减少拆迁征地等问题激化社会矛盾的现象,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再有就是,考虑到当前社会问题的焦点集中到了征地拆迁等方面,是当地政府与房地产商联手对付老百姓,是不是可以考虑制定政策,凡是由于政府官员与房地产商勾结引发矛盾的,统统开除工职,让他们也去搞房地产去!
个人分类: 触景生情|1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副部长的工资看房价
tarimriver 2010-12-30 12:46
从副部长的工资看房价 中共中央纪委常委、秘书长吴玉良 2010 年 12 月 29 日 公布了他个人的工资状况, 5000 元左右。说实话,这个工作有些低,俺们这里的房价才三四千一平方,俺们的工资也是达到了 4000 元了。而作为一个部长工资才 5 千元,而北京的房价是多少?是不是三四万了?如果拿俺们的工资与房价的比对照北京,要么部长的工资应该张到三四万,要么房价降到 1 万元以下才合理。其实,北京人的工资普遍都比较高,如果哪个工薪族工资在 5 、 6 千还在北京待的话,他都不好意思,至少告诉别人的时候,会多说一点,免得别人小瞧了,当然背后还是自己受罪。 因此,我觉得公务员包括部长们的工资再涨一涨,免得与房价落差太大。公务员涨工资的同时应该给创造 GDP 的一线人民群众也同比例上涨,否则就让企业老板工资福利下降,或不能比员工的工资高 5 倍以上。另一方面,也让房价好好地下降一番,这样就会减少拆迁征地等问题激化社会矛盾的现象,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再有就是,考虑到当前社会问题的焦点集中到了征地拆迁等方面,是当地政府与房地产商联手对付老百姓,是不是可以考虑制定政策,凡是由于政府官员与房地产商勾结引发矛盾的,统统开除工职,让他们也去搞房地产去!
个人分类: 触景生情|3533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兩會幕後…美女記者挽部長 策畫3年
jiangjinsong 2010-3-14 23:40
兩會幕後美女記者挽部長 策畫3年 【聯合報╱記者鄭惠元/綜合報導】 2010.03.14 05:33 am 原本以為的美女記者,追查下才知許多是工作人員,而非真正的記者。圖為中共教育部長袁貴仁被兩名「美女記者」挽著手臂到他處採訪。 南方都市報 每年最受關注的兩會總算閉幕,人們的印象除了停留在嚴肅的政治議題外,最忘不了的,就是那美女記者巧笑倩兮挽著部長走向同行的身影。 坊間傳說,美女記者人美心更美,其中一名其實是把部長架到鏡頭前造福廣大同行的「活雷鋒」(好模範)。據人大新聞中心表示,美女記者是他們選的「記者代表」,事實上,「美女挽部長」這一場面可是早經歷了整整三年的「精心策畫」。 新快報報導,接受採訪的人大新聞中心魏興表示,原先每年舉辦人大的幾天,無論是在會堂內、外,各部委的領導們都會被眾多記者「圍追堵截」,甚至寸步難行。為了要整頓秩序,二○○八年中心決定設置新聞發布台,今年更決定讓「美女帶路」。 魏興說,「以往都是由我們邀請部長,但今年開幕式當天,在記者們的要求下,我們允許中央電視台、新華社電視網兩位美女主持人邀請部長,並引導部長進入採訪區。 沒想過,美女挽部長的照片曝光後,一切都走味了。 」 當美女挽著部長,走過長長紅地毯的照片上傳到網路後,便引發網友們的一陣冷嘲熱諷。雖然有網友一陣叫好,覺得看美女看得賞心悅目。但更多網友酸溜溜的諷刺,「美女見大官,不騷才難堪」。 這話也許對該記者不盡公平,魏興亦為她們平反,「其實我們沒有專挑美女,也有選過一些男記者。但是在我個人看來,可能女性更適合一些,因為很多部長都是男的。這樣才能平衡一點。」 這次全國兩會,不少部委領導還不太習慣這種採訪方式,甚至會婉拒邀請。不過,從許多部委首長獲邀時笑呵呵的表情,相信他們應該都很樂意接受「美女記者」的邀訪。
个人分类: 口無遮攔|1774 次阅读|1 个评论
当部长还是办教育
等离子体科学 2009-11-19 08:46
周部长走了,袁部长来了 。这是圆回到周的一次周而复原的圆周运动,还是从此开始一个新的源,大家还要看。 周前部长的民怨很大(还不到民愤的地步),人人都能说上几条。笔者看来,和南京市儿童医院反应出来的问题差不多:不是把所做的事情当成 Profession 来做,而是当成 Job 来做。 教育部长,并不是当部长,而是办教育。这一点周前部长似乎并不清楚。他懂的是当部长:就是要有能吸引眼球的政绩。所以上任伊始,做的第一件事情,就在 985 高校开展大平台运动。 一些官员们近年学会的一件事情,叫做做大。做不到强大,肥大总是会的。比如并校。但周前部长其升也晚,轮到他,校们已经基本并过。要创新,就做大平台。于是全国最好的学校里的最好的教授们在最好的做科研的时间里折腾了一个暑假。结果呢?大家都看到了:大家啥都没看见! 上述科研政绩之外,周前部长的教育政绩是折腾了全国重点高校数年之久的教学质量大检查。结果是全国性的历年考卷大造假。因为周前部长要你好几年前的全部考卷!谁还存着那个?这简直就是逼良为娼!!!这两年高校揭出来的各种造假特别多。教育部长带头压全国高校造假,不能不说是一个极坏的榜样。 教育压人作假、科研盲目做大,这些政绩工程反而把周前部长的仕途做空了。看来我们的再上一级的领导还是明白人。年初提出不折腾,折腾了教育界好几年的周前部长就武功尽失了。 今早 CCTV 的《朝闻天下》:袁部长上来的第一次亮相,是关心中学教育中的所谓重点中学问题。 这个问题关系到教育的根本:国民教育还是精英教育,公平的义务教育还是义务教育市场化? 不管最终结果怎样,袁部长这次关心的问题,不是怎么当部长,而是怎么办教育。这一点值得肯定。 还是这句:是圆回到周的一次周而复原的圆周运动,还是从此开始一个新的源,大家慢慢看。
个人分类: 假语村言|3164 次阅读|0 个评论
教育部长易人,教育的现状能改变吗?【转载】
dwh5607 2009-11-14 13:58
前不久,教育部人事发生重大变动:周济不再担任教育部长,接任者为袁贵仁同志。 有趣的是,人们对这一再也正常不过的人事变动,议论纷纷,莫衷一是,尤其是把对教育的不满一股脑地发泄在前任教育部长周济的头上:什么教育公平问题啦,什么应试教育问题啦,什么教师工资待遇问题啦,什么教育基建腐败问题啦,什么学术腐败问题啦,什么学校官员衙门化啦,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是公众对教育的不满久矣,另一则是公众对改革教育的期望值很高。 确实,教育的问题是比较严重的问题。科教兴国是一项重要国策,教育是科技的基础,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举措。教育不搞好,就不可能培养出像钱学森那样的杰出人才来。中华复兴就没有希望。 平心而论,教育的问题,难道就是教育部的事情吗?教育部的权限有多大?而教育部涉及的面有多宽? 概而言之,教育的问题,是个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的通力合作方能解决之。而绝非换一个部长就能万事大吉的。笔者丝毫不怀疑袁部长的能力,但教育振兴,是个系统工程,不得不为袁部长捏把汗!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45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对网民的期盼作出回应
panfq 2009-11-8 08:22
最近科学网有许多博客作者对教育部长的更换表示关心,实际上是对教育的关心。昨日新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对网民的期盼作出回应: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回应网民期盼 连用三个ldquo;非常rdquo; 07:02:12  来源:中国青年报 ldquo;最近由于我和周济同志工作变动,社会各界包括广大网民都非常关注这件事情,提了许许多多的意见建议。rdquo;今天,履新仅 7 天的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河北省邯郸市举行的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场经验交流会上,回应了广大网民对教育部部长易人的关注:ldquo;我认真阅读了这些网民的意见和建议,非常受教育,非常受启发,也非常受鼓舞。rdquo;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免去周济教育部部长职务,任命袁贵仁为教育部部长。这一消息引发了网民的高度关注。连日来,许多网友对新任教育部长履职以及关心的教育问题,在网上展开热烈讨论。 截至记者发稿时,在人民网开设的《我给新教育部部长递个话儿》栏目中,网友留言已达 849 条,更有近 17 万网民参与ldquo;你对新一任教育部长有何期盼rdquo;的网络调查,其中,ldquo; 提高教师素质rdquo;、ldquo;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实现素质教育rdquo;、ldquo;提高教师待遇rdquo;、ldquo;治理lsquo;校官rsquo;腐败rdquo;、ldquo;解决教育公平,打破地域教育差距rdquo; 成为网民对新任教育部长的ldquo;五大期盼rdquo;。 在谈到位于网民ldquo;期盼rdquo;之首的ldquo;提高教师素质rdquo;问题时,袁贵仁说,首先要 严格把好教师队伍的ldquo;入口rdquo;关 ,而对于已经在岗的教师则要做好培训提高,对于实在不能胜任岗位的教师要合理安排。同时,他表示,要将ldquo;加强教师队伍建设rdquo;作为加大投入的重点之一。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警惕教育腐败hellip;hellip;本报记者注意到,在袁贵仁今天的讲话中,网民的ldquo;五大期盼rdquo;全都涉及。 ldquo;多倾听老百姓的意见,把好事办好。rdquo;在谈到避免学校由于布局调整造成 班额过大和学生辍学 时,袁贵仁这样告诫与会代表。 谈到网友对教育工作的大量意见和建议时,袁贵仁说,群众有些地方不清楚,有疑问也是正常的,ldquo;教育部门应该多作一些 解疑释惑工 作rdquo;。这位新任教育部长同时相信,教育管理者ldquo;耐心听rdquo;,ldquo;然后把工作做到家rdquo;,就能得到大家的理解和支持。 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场经验交流会 至 7 日在河北省邯郸市召开。 ( 记者樊江涛 ) 相关链接 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
个人分类: 教育评论|2737 次阅读|1 个评论
闻教育部长易人
zhangqq 2009-11-5 10:53
闻教育部长易人,有感而发: 六年荒诞事, 天怒人生气。 海内传喜讯, 鸣炮送洲际。
个人分类: 未分类|3927 次阅读|3 个评论
谁是好部长?
大毛忽洞 2009-11-4 10:38
谁是好部长? 用逻辑说话,俺喜欢逻辑急转弯。 被双规的部长,肯定不是好部长。 请 GOOGLE 一下,就知道谁不是好部长。 将要被双规的部长,肯定也不是好部长。 谁将要被双规,俺可是绝对地不知道。 (谁也不敢说,以后没有被双规的部长了) 除了上面两种类型的, 剩下的就是好部长。 注释:大家见面只称呼部长,从来也不称呼副部长, 因此,请不要和俺争论是正的还是副的。
个人分类: 思想和方法|3163 次阅读|0 个评论
听李源潮部长哈佛演讲——中国如何应对金融危机
麦立强 2009-10-18 07:28
   昨天(2009年10月16日),听说正在美国访问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要到哈佛演讲,因为一直比较崇拜这位年轻有为、风度翩翩、很有能力的部长,把实验安排妥当后,就驱车(不过是纯绿色的,不需要耗油的那种!!)到肯尼迪学院,问了一下门卫,找到了李部长演讲的地方。由于是限制人数的,拿着harvard ID也不能进,不过比较幸运,正好碰到一个熟人老美Jerry, 终于有机会聆听了李部长的精彩演讲和答问环节,整体感觉讲话很中肯,有气势,又不乏幽默。出来时碰到一个听了报告的老美也赞不绝口(very good! very good!)!下面是关于他演讲的主要内容(摘编自网络新闻媒体):    正在美国访问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16日在哈佛大学发表了题为《应对危机中国与世界的良性互动》的演讲。   李源潮在演讲中介绍了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情况。李源潮表示,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之所以取得初步成效,主要得益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效稳定机制,改革开放的发展动力机制,中国共产党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动员机制,国有骨干企业的社会责任机制等适合中国国情的体制机制。   李源潮说,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改革开放31年,中国与世界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深刻互动,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日趋接轨,已经成为世界发展的建设性组成部分。李源潮表示,中国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必将为人类幸福做出独特贡献。 李源潮强调,中美关系正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美之间良性互动,不仅有利于世界更早走出经济危机,而且有利于世界的繁荣、和平与稳定。希望中美两国青年携手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在哈佛期间,李源潮会见了哈佛大学校长福斯特,与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的专家学者举行了座谈,并看望了中国在哈佛大学参加培训的学员代表。 李源潮部长在演讲 李源潮部长演讲完后坐车离开 http://www.022net.com/2009/10-17/455841273158694.html http://gb.cri.cn/27824/2009/10/17/3365s2650666.htm
个人分类: 哈佛广角|3482 次阅读|0 个评论
美国华裔部长到中国的目的:帮助国人,还是忽悠国人?[转]
刘玉平 2009-8-11 10:55
此栏博文仅代表作者观点,转载以供借鉴 * * * 美国华裔部长到中国的目的:帮助国人,还是忽悠国人? 黄卫东 原文链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adfee00100feqo.html 7 月 5 日中国新疆发生了暴徒屠杀平民百姓事件,造成 156 人死亡, 1080 人受伤。其幕后主持人是美国支持的热比娅,参见附录 1 和 2 ,下图是美国总统布什接见热比娅照片。在美国支持下,热比娅近日又到美国的盟国日本、澳大利亚,到处频繁活动,企图分裂中国。 然而,美国同时又派出一批华裔精英到中国来,打亲情牌,大谈合作。在 7 月底中美经济会谈之前,派出了两位担任美国部长的华裔精英和一位前任华裔部长。美国第一位华裔部长,前任劳工部长赵小兰在 7 月 9 日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用英语作了一场名为《 Chinese Heart, American Mind, Global Dream 》 ( 《中国心,美国思想,全球梦》 ) 的演说(附录 3 ),宣传美国的自由主义。 7 月 14 日,美国商务部长骆家辉和能源部长朱棣文联袂访华,向中国精英宣传温室效应的危险性,推销美国要实行向其他国家出口到美国的商品征收二氧化碳排放关税(附录 4 , 5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前 斯坦福大学 物理学和应用物理教授,在我国最负盛名的理工科大学,清华大学作了一场精彩的演讲(演讲稿见附录 6 ),极力渲染温室效应对人类的危害,要中国人民行动起来,同时替美国要实行向其他国家征收二氧化碳排放关税寻找理由。两位部长第一次表示向中国免费出口技术,为中国提供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高技术。 美国资本家派出几位华裔精英来中国免费送技术,是否就说明美国就转变了它们对中国的敌对态度?人们根据近年来美国对中国所作所为来分析,不能不怀疑美国的用心。网友们根据美国近期行为,明确断言,他们肩负的是 美国 国家使命(附录 7 )。本文通过分析温室效应来源,来谈谈两位担任美国现任部长的华裔精英到中国的目的。 首先解释什么是温室效应,有什么危险?这里给出的解释,是英国剑桥大学著名的卡文迪什实验室教授 David MacKay 在其科普著作《可再生能源――消除温室效应》(附录 8 )中阐述的,下面简要解释: 1、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大量燃烧化石燃料导致大气二氧化碳浓度明显上升; 其中燃烧化石燃料发电占近一半,是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来源。 2、 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它吸收来自地球表面的红外辐射(热能),向四方散发,一些热能又重新回到地面,减少了地表热能排放,象被子一样有保温效果。因此,二氧化碳会产生温室效应; 3、 增加大气中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温室气体浓度,就会增加大气温度,导致其他很多效应。例如,如果我们不加控制,一百年内,格陵兰岛冰盖会逐渐融化,海平面上升 7 米; 过去 10 万年,地球从没到达这样的温度,可以想象,生态系统将显著改变,我们正在享受的农产品将不再存在。 50 年来,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从 290ppm 增加到 390ppm ,特别是近年来,增加尤其迅速。当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加倍,科学家们预计灾难就很可能会发生。假设这个逻辑是正确的,人类就应当迅速采取行动,减少温室气体,防止气候变化带来的灾难。作者应用科学家们结论,指出,即使从现在( 2007 年)开始行动,最大的努力,也仍然存在一定的发生严重温室效应的可能性。作者说,谁应当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谁应当为气候变化负责?作者认为,这不是科学问题,而是一个有关各国利益的问题。也就是说,各国可以去争取自己的利益。 要讨论各国如何合作去解决这个问题,同时又能维护我们的利益,我们就应当搞清楚,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是谁排放的?我们都知道,这是一个环境问题,是事关全世界所有人生存的环境问题(如果科学家们结论正确)。在环境治理方面,西方国家早就发展了一整套治理原则和方法,那就是,谁排放污染,谁就应当治理,减少污染,或为他人治理工作付费。我们不能想象,甲向环境排放了大量污染物,我们却要求乙掏钱治理甲排放的污染物。 2000 年左右,全球每年排放的温室气体约等于 340 亿吨二氧化碳当量,这里使用二氧化碳当量,是因为还有一些不是二氧化碳的温室气体,科学家们将它们折算成产生同样温室效应的对应二氧化碳数量。这个数字难以置信。但我们用它除以地球上的人口,约 60 亿,得到每人每年排放约 5.5 吨。 上图是 2000 年主要国家排放二氧化碳情况,其中横座标是各国人口,纵坐标是一个国家平均每人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数量,长方形面积代表了一个国家在 2000 年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美国人均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量是世界平均水平 4 倍以上,是中国人均水平 5 倍以上。这还是现实情况,如果我们考虑历史上各国累计排放的二氧化碳,相差就更悬殊了,因为西方国家早就进入工业化,大量燃烧化石燃料。从总量上看,我们从图中也可以看到,现在中国和美国是最接近的,这是因为中国有 13 亿人,而美国不到 3 亿人。于是西方的媒体,包括一些政治家据此要求中国也要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我们认为,美国和西方国家应当首先行动起来,减少排放二氧化碳。道理很简单,我们每个人都要吸进空气,利用空气中氧气氧化有机物,来维持生命活动,与此同时,就产生了二氧化碳;人类为了抵御恶劣天气,必须燃烧燃料获得热能,抵御严寒等,从而也会排放二氧化碳,这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的事实。每个人都必须排放二氧化碳,才能生存。幸好自然界中植物和藻类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糖类等有机物,从而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人们排放的二氧化碳,可以划分为生存所必须排放的和奢侈生活排放的。然而,西方国家工业化后,为了享受奢侈生活,大量燃烧化石燃料,远远超出了自然界存在的逆过程的能力,打破了这个平衡,导致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如果以总量来要求各国减少排放,那就是等于要 4 - 5 个中国人排放的二氧化碳等于一个美国人,如果要求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只能维持一个美国人生存,就意味着中国大部分人都不能生存了,这无论如何不符合美国的普世价值吧? 1997 年 12 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通过的《京都议定书》(附录 9 ),仅仅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就是这个道理。《京都议定书》规定,第一阶段,到 2010 年,所有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 6 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比 1990 年减少 5 . 2 %。具体说,各发达国家从 2008 年到 2012 年必须完成的削减目标是:与 1990 年相比,欧盟削减 8 %、美国削减 7 %、日本削减 6 %、加拿大削减 6 %、东欧各国削减 5 %至 8 %。各国都批准了《京都协议书》,使之在全球生效。但是,美国却是例外。美国人口仅占全球人口的 4 %,而排放的二氧化碳却占全球排放量的 20 %以上,为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国家。美国曾于 1998 年签署了《京都议定书》。但 2001 年 3 月,布什政府以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将会影响美国经济发展 和 发展中国家也应该承担减排和限排温室气体的义务 为借口,宣布拒绝批准《京都协议书》。《京都协议书》第一阶段快要结束了,美国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此前,美国前付总统戈尔拍了一部纪录片,到处宣传气候变化危害,推动限制温室气体排放,包括到中国;戈尔先生也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但是,后来,美国人发现,戈尔先生的 豪宅能耗奇高,是美国人平均水平近 20 倍(附录 10 ),戈尔也被批环保伪君子。美国作为国家,也是这样,明明是世界人均排放污染物二氧化碳量最多的国家,却不采取行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理由是影响经济发展,却到处要求大家去做。 中国的国民产值 40 %出口,换来美国印刷的美元,也就是说,中国排放的 40 %二氧化碳,实际是为美国生产商品产生的,换来的美元无法换回中国需要的资源和技术,不少购买了美国的垃圾债券,如两房债券,美国人搞了一个金融危机,就赖掉了这些债务,使中国当时出口美国的商品成了免费生产了。所以中国排放的二氧化碳,所得到的好处,很大部分给美国人了。 治理污染,不管是什么先进技术,都要增加投入。美国所谓的先进技术,自己不去使用,却来忽悠中国人使用,那里安了什么好心。二氧化碳污染,不同于中国急需解决的环境问题。它是跨全球的,美国人排放的二氧化碳,其产生的污染对美国的影响和中国的影响是一样的,反过来说,中国花费人力物力去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美国同样收益。但是,中国急需解决的问题是水污染,空气中排放的颗粒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它们不会扩散到其他国家,只会对中国环境产生严重影响。我们的环境已经恶化到令人不能忍受的地步了。我们的城市上空很少能看到蓝天,我们的河流和湖泊,不是枯竭,就是被严重污染,人民的身心健康受到了极大威胁。而美国,早已将自己的环境治理得如世外桃源。 然而,在美国的忽悠和威胁下,某些精英却要做一个负责任的国家,积极行动起来,关闭自己的电厂,再新建电厂(附录 11 )。最近又出台政策,国家补贴建设每度电成本达 2 元人民币的太阳能电池发电(附录 12 ),而现有电厂发电成本仅每度电 2 角。我们不去解决自己的环境问题,却去为美国人的排放的污染让全体老百姓付费治理。美国人虽然免费提供技术,却不会免费提供服务,也不会免费提供技术的载体设备,更不会为治理设备的运转付费,只会趁机高价出售设备,狠狠宰中国一把。 美国人忽悠中国人去为美国排放的污染物买单,不是美国遭遇了困难,也不是需要中国人去购买美国国债。美国利用武力控制了全世界的资源,印制美元就能获得世界各国资源和财富,一场金融危机,又抢劫了各国大量财富,中国在这场抢劫中,就损失不下 4000 亿美元,美国现在正处在顶峰阶段,不存在什么困难。美国是美国印刷出来的,需要多少就有多少。美国金融市场上,一年运转的美元是 600 万亿元,金融市场开市的每一天都超过 2 万亿。中国拿着那点美元,能起什么作用?想当年,蒙古人凭借武力,席卷全球时,不事生产,不照样统治了各国。中国拿着 2 万亿美元,如果真能想买什么,就能买什么,那还不简单,将美国市场上粮食都买回来,能够购买美国农业两年产量了,美国人还不喝西北风了,实际这是不可能的。我们的某些精英却相信所谓的市场理论,美国那有什么狗屁自由市场。 美国人加大忽悠中国的力度,是因为美国资本家认为,再努力一把,就能在中国重现苏联崩溃一幕。这是因为,依靠西方金融大亨解决我们的银行问题,将银行股份低价贱卖给美国等西方资本家,让它们指导银行管理,从而了解了中国银行的槽糕状态,于是,从 2008 年到现在,我们的各种故事不断。他们引发了包括金融危机,强迫人民币汇率上升,石油价格大起大落,外资企业逃离中国,西藏动乱,奥运火炬事件,售武台湾等多项事件。国内的汉奸们也积极配合,抛出了 08 宪章,粮食红线,反对新劳动法,降低工人工资等。目的是产生大批失业人员,使中国陷入动乱。 中国当前最大的困难是老百姓收入低,没有福利保障,导致购买力低,使生产过剩,当西方减少进口以后,我们对外出口的 40 %产能就无法开工生产,这些工厂的工人只有失业,从而收入减少,购买力降低,导致更加严重的生产过剩和危机。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增加老百姓收入和福利保障,从而增加购买力,减少产能过剩。但是,我们的精英却南辕北辙,不是提高老百姓收入,而是通过各种方式减少老百姓收入和福利,一个时期以来,在错误的路线上越走越远(附录 13 )。最近,又要提高自来水价,由于自来水是人人必须消费的商品,提高水价,必然增加老百姓支出,从而减少老百姓购买力;又要修改工伤范围,在上班的路上受伤将不属于工伤,从而让老百姓增加刚性支出,减少老百姓购买力,这些行为,只能增加过剩,加重危机。 早有网友根据国家统计资料,指出普通老百姓中 20 %低收入者是借债度日,比他们收入稍高的老百姓也日子不好过(附录 14 ),房子、教育和医疗三座大山,早已压得他们无法消费了。继续减少收入,增加象饮水这样的刚性支出,他们如何还有购买力,只会导致越来越多的工业商品过剩。富裕阶层早已消费了能消费的商品了,手里还有大量花不出去的收入,继续增加他们的收入,对解决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是没有任何作用的。然而,危机以来,我们继续增加政府人员收入,它能解决什么问题?改变目前的经济发展路线已刻不容缓。 附录 1 、《库尔班大叔见到毛主席》和《热比娅大妈见到总统布什》 http://blog.sina.com.cn/s/indexlist_1421043303_2.html 2 、 疆独分子热比娅与美国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20/200907/92912.html lian 3 、 美国前劳工部长赵小兰昨日在肥演说 http://news.ustc.edu.cn/zh_CN/?article=00020057 4 、 温家宝会见美国能源部长朱棣文和商务部长骆家辉 http://www.gov.cn/ldhd/2009-07/16/content_1367434.htm 5 、 骆家辉访华第一日现场 http://finance.qq.com/a/20090716/001944.htm 6 、 朱棣文清华演讲中英文版幻灯片下载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43824 7 、冷静看待美华裔部长联袂访华的 亲情牌 http://ckxx.org.cn/public/public2009071902/ 8 、 David J.C. MacKay. Sustainable Energy without the hot air. UIT Cambridge, 2008. ISBN 978-0-9544529-3-3. 该书电子版是免费的,参见 www.withouthotair.com . 本人正在翻译,将放在: http://blog.sina.com.cn/u/1504575200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A%AC%E9%83%BD%E8%AE%AE%E5%AE%9A%E4%B9%A6 9 、京都议定书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A%AC%E9%83%BD%E8%AE%AE%E5%AE%9A%E4%B9%A6 10 、豪宅能耗奇高 戈尔被批环保伪君子, http://cn.chinareviewnews.com/doc/1003/1/7/3/100317372.html?coluid=7kindid=0docid=100317372 11 、 www.gov.cn/ldhd/2009-06/05/content_1333057.htm 12 、 逐字逐句,大家来共同探讨新出台的国内补贴政策 http://bbs.solarzoom.com/viewthread.php?tid=71982extra=page%3D1 13 、 经济已危如累卵,对策却错误百出 , http://www.caogen.com/blog/infor_detail.aspx?id=227articleId=12614 14 、避免危机波及中国的唯一途径是大幅提高穷人收入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4/200810/55549.html
个人分类: WD视点|4033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1: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