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麻雀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麻雀

相关日志

进入一场雨
pingguo 2019-11-27 15:09
进入一场雨, 不拿雨具, 用不了多久你将成为雨。 路边不远处, 一株高大的黄桷树, 在旁观你。 密集的雨点, 麻雀的叫声, 与童年时一模一样。 可是你, 一点也想不起自己。 2019-11-22
个人分类: 诗歌|1845 次阅读|0 个评论
路上说话,草中有人:鸟可证明
大毛忽洞 2019-11-25 12:44
这只歌麻雀,藏在路边的草丛中,正是路上说话,草中有鸟 古人云: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藏在草丛里看世界,看到的是真正的世界,这正是麻雀的生存之道 麻雀藏得更深了 草丛里的麻雀
个人分类: 照片说鸟人鸟事|2780 次阅读|0 个评论
古老的自言自语
pingguo 2019-11-14 16:40
天色微亮, 看起来是一个好晴天。 一栅栏之隔, 邻家园子里的芙蓉花在鸣叫, 稍远一点的树林, 麻雀在鸣叫。 它们的音量微妙, 自言自语, 那是远比人类更古老的自言自语。 我心里的语言, 偶然跃起, 从茂密的幽暗中跃起, 响应它们。 诗人存在于他的语言, 麻雀如此, 芙蓉花也是如此。 眼前的场景, 跟我思想的场景近乎一致。 2019-11-14
个人分类: 诗歌|1904 次阅读|0 个评论
红眼麻雀
大毛忽洞 2019-11-10 12:25
这是一种麻雀,它的眼睛是红色的,虽然麻雀躲在树叶后面,但是红色眼睛炯炯有神 看看,这漂亮的麻雀。红色的大眼睛
个人分类: 照片说鸟人鸟事|3748 次阅读|0 个评论
五月可近鸟
热度 2 大毛忽洞 2019-11-7 10:39
这照片是5月份拍摄的,诗人说:人间四月天。对鸟来说,四月天也是美好的岁月,找对象,养孩子 我距离这只歌麻雀已经很近了,近到可以用手机拍摄视频,这可是面对面 这只麻雀可能有心事,东张西望,但是还不能轻易走开,可能是在等约会,四五六月之后,想近鸟很难啊 除非大雪天,用吃的诱惑,四五六月却可以随时近鸟
个人分类: 照片说鸟人鸟事|2565 次阅读|6 个评论
边唱歌 边梳妆
大毛忽洞 2019-10-31 07:31
这只歌麻雀在唱歌,它的声音有点嘶哑,可能是它的喙上短下长,气流有问题 唱着唱着,就开始梳妆打扮了 又来一句歌词 又梳妆一回,埋头打扮 这只麻雀似乎想证明:凡是会唱歌,必然善于打扮;凡是善于打扮的,必然会唱歌
个人分类: 照片说鸟人鸟事|1668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家六口,喜聚枝头
大毛忽洞 2019-9-11 10:50
枝头上,共有6只歌麻雀(最善于唱歌的麻雀),从左下角到右上角排列,有什么等级制? 中间的三只,羽毛的颜色略有不同 这是上面的两只 标准照
个人分类: 照片说鸟人鸟事|2618 次阅读|0 个评论
麻雀大家庭
热度 1 大毛忽洞 2019-9-2 10:34
这是一个麻雀大家庭,上了镜头的就有5只鸟,镜头外面还有几只 照片了有两只麻雀,高枝一只,低枝一只 这是一家普通麻雀 麻雀,麻雀!
个人分类: 照片说鸟人鸟事|2700 次阅读|2 个评论
资源的占有
huailu49 2019-7-26 08:44
个人分类: 动物世界|2039 次阅读|0 个评论
八卦生物学:相鸟面
大毛忽洞 2019-6-1 14:07
这是男的白冠麻雀,相面一下:它歌唱得如何? 这歌麻雀,好像是女的,相面一下:它歌唱得如何?
个人分类: 照片说鸟人鸟事|2848 次阅读|0 个评论
借光夕阳:我和白冠麻雀合影
热度 2 大毛忽洞 2019-5-31 11:58
看看,这只白冠麻雀很是威武,我打算和它合个影 因为是夕阳西照,我很淡定,麻雀也淡定 慢慢靠近,得尺进寸 终于,我们合影了
个人分类: 照片说鸟人鸟事|2381 次阅读|4 个评论
兢兢业业:歌麻雀冒雨唱情歌
热度 1 大毛忽洞 2019-5-21 08:04
这只麻雀在雨中 独立枝头,冒雨唱情歌 虽然在雨中,仍然昂首高歌 看看,头上的雨滴,闪闪发光
个人分类: 照片说鸟人鸟事|2481 次阅读|2 个评论
两口子 既会唱情歌,又会带孩子
大毛忽洞 2019-5-4 07:44
两口子既会唱情歌,又会带孩子 https://www.allaboutbirds.org/guide/Song_Sparrow/overview Song Sparrow, 会唱歌的麻雀 这鸟叫 Song Sparrow,顾名思义, 会唱歌的麻雀。 点击 https://www.allaboutbirds.org/guide/Song_Sparrow/overview 可以听到它唱歌 我离这鸟很近了,它还不飞走,是因为我距离它的窝很近了。我坚持了几分钟,就有答案了 看看,不知道这是娘还是爹,嘴里叼着吃的,因为我在附近,它不急于回家,为避免暴露门牌号码 在另外一侧,这家的另外一口子嘴里也叼着吃的,是一只小虫子 它们的窝在灌木丛中的地上,它们看我无动于衷,于是飞入灌木丛中的鸟窝,喂养孩子去了 正是这两口子的警惕性,才给我机会拍摄了照片,100%的摆拍
个人分类: 照片说鸟人鸟事|2484 次阅读|0 个评论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VS 麻雀唱歌,我在其后
大毛忽洞 2019-4-14 07:28
一种麻雀在花草中唱歌,似乎有点得意忘我了 我在麻雀的身后,它唱它的歌,我拍我的照,当然了,我是给它拍照的 我距离麻雀越来越近了 看看,麻雀唱歌时嘴的形态
个人分类: 照片说鸟人鸟事|3727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只麻雀 和 几只麻雀
热度 1 大毛忽洞 2019-3-6 09:02
这是一只麻雀,站立在 树枝拐弯点上,显然,这只麻雀处于重要的地位,因为这只麻雀站立在主干上 这是几只麻雀,这几只麻雀都站立在很细的枝杈上,枝杈上的几只麻雀都看着那树干上的一只麻雀 主干上的麻雀后面,还有一只麻雀,好像是在保卫主干上的麻雀 我转180度,拍摄了几只麻雀的其中之一,看看其背的图案
个人分类: 看图说话|2945 次阅读|1 个评论
北海盼新年
yuguo2012 2018-12-31 16:09
野鸭戏水嫌域窄, 麻雀宿枝梦春来。 2018.12.31于北海公园
个人分类: 常识|1563 次阅读|0 个评论
真冷呀!
热度 14 lixuekuan 2018-12-16 13:33
好像最近拍鸟的博主比较多,但谁的鸟照片都没有 黄秀清 拍的鸟好看,他的 窗前一棵树,树上一群鸟 拍的太好近期几乎没有人超越。 昨天俺拍了几个麻雀,照片质量不能与 黄秀清 相比。但是在零下20度下拍的,让黄秀清在这样的条件下拍鸟也许还没有我拍的好 。大家看看麻雀的神态就感觉它也感觉很冷。摄影师也冷,一会手就冻僵了,只能暖暖再继续拍。 当个留鸟尽管可以省去长途跋涉的辛苦,可新疆的冬天太冷了,留下来一个冬天也够鸟受的。 1 2 3 4 5 6 7 8 9
个人分类: 美图欣赏|3252 次阅读|33 个评论
受伤的麻雀
pingguo 2018-8-21 22:44
在附近的公园散步, 路边的草丛, 一只受伤的麻雀突然动了一下。 那是一个夏天, 傍晚时分。 我取出手提袋里的书, 将它放进去, 收拢袋口将它带回家。 我在阳台上, 放上清水,小米,香蕉和小白菜, 关上纱窗, 然后将它放出来。 心里说愿神保佑。 第二天清晨, 它已经可以在地面上跳动, 快速地避开我。 这么大的阳台做鸟笼, 不会嫌小吧。 过了三天, 又一个清晨, 啪啪啪拍打窗子的声音惊醒了我, 跑去一看, 它一次次撞在玻璃上—— 我第一时间打开窗, 退到一旁, 看着它沿着一段转瞬消失的弧线, 沿着它自身的逻辑, 飞走了。 我承认,我有些不舍, 可它依然是一只麻雀, 始终是, 这一点无以伦比。 2018-08-11
个人分类: 诗歌|1980 次阅读|0 个评论
花开雀跃
热度 1 lixuekuan 2017-9-3 11:11
吉兆呀! 1 2 3 4 5 6 7 8 9
个人分类: 美图欣赏|3856 次阅读|2 个评论
雏鸟们。。。
热度 5 boxcar 2017-7-17 20:21
所谓的“黄嘴丫子还没褪尽”的那种。。。 神马,为啥没褪尽? 我估计,可能是为了能把嘴张开到最大,等着父母去喂食。那天运气不够好,虽然看到燕子在空中喂食,却没能抓拍到。
个人分类: 摄影|15581 次阅读|10 个评论
想念麻雀
热度 6 liyou1983 2017-6-9 09:27
麻雀曾经是城镇、乡村最常见、极普通的鸟儿。 草木扶疏的春夏,一夜霜雪的秋冬,东方熹微,首先听见的往往就是窗外的雀声:唧唧喳喳,啧啧啾啾。忽高忽低,若聚若散,唿哨而来,欻然而去。傍晚,炊烟四起,虫唱联翩,忙碌了一天的麻雀也悄悄地归巢投林。 麻雀又名家雀、瓦雀、树雀、禾雀,家乡俗称老家子(贼)、小鸟。喙短而健,羽色灰褐,幼鸟则一嘴的黄豆瓣儿。它们动作灵活,性格活泼,胆大好奇,友善而处,常常三五只、十几只、几十只结队成群,栖息在屋檐、墙缝、树洞、草垛,窝里铺着干草、羽毛,柔软温暖,是幼鸟的天堂。 麻雀似乎天性喜欢人类,是人类的朋友。撒点谷粒饭渣,逡巡片刻,就高高兴兴地啄食不已,吃完还不忘感谢,调皮地看你几眼。它们又聪明机警,人无机心,庭院清冷,则雀喧鸠聚,呼朋引类,稍有动静,即四散而飞。 画眉、鹦鹉等鸟类可以豢养。麻雀酷爱自由,可远观,可近戏,但不受约束,不可笼络,自在逍遥,遗世独立,所谓的“气性大”。幼雀还可以喂养几天,偶然抓住的成鸟必须放生,否则绝食乱撞,扑腾不已,恹恹而亡,大有“不自由、毋宁死”的刚烈气概。 日照钗梁光欲溜,曲角栏干群雀斗。翻翻古代诗文,随处可见融和美好的情境。如: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如:累累绕场稼,啧啧群飞雀;年丰岂独人,禽鸟声亦乐。又如: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寒雀满疏篱,争抱寒柯看玉蕤;忽见客来花下坐,惊飞,蹋散芳英落酒卮。 千百年来,麻雀与人之间虽有冲突,却无大碍,和平共处。但 1955年12月《农业十七条》、1956年1月《农业四十条》等提出将来12年中消灭包括麻雀在内的 四害,1958 年在城乡掀起了消灭麻雀的全民运动。一时间,锣鼓喧天,杀声震地,麻雀东飞西窜,惶惶不可片刻,终于不支而毙。据统计,火红的1958年即消灭麻雀21亿只,而建议慎灭麻雀的中科院学部委员朱洗去世后1968年被掘坟抛尸。 我们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供给制,大跃进,兴无灭资,鸦雀无声,一时间似乎取得了胜利。但就在1958年,许多地方虫害猖獗,林木枯萎,粮食减产,大自然给出了严厉的惩罚。随后三年,全国饥荒,黎民沟壑,人口非正常死亡一千万至三千万人( 见国家统计局《1983年统计年鉴》第103页;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册下卷第560-563页;蒋正华、李南、王维志、曹树基等人论文 )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这三四十年,经济增长至上,其他必须让步。河湖污染,土壤退化,雾霾频仍,垃圾堆积。一片片毛羽鳞介的栖息之地消失了,一栋栋坚硬冰冷的钢筋水泥建起了,麻雀、幼蝉以及许多濒危生物还惨遭杀戮,成了腹中之物。 三二十年前,乡村的男孩子很少没有打过麻雀,掏过鸟蛋。转眼间,星光,蓝天,虫鸣,燕语,一切的一切,统统成为了回忆和奢想。家乡江苏素称鱼米之乡,麻雀竟然在许多地方消失不见,十多年前只得列入国家林业局颁令的三有保护动物目录。 大千世界,人类最精明,最能干。但人类又常常欲壑难填,野蛮无知。许许多多曾经寻常、看似无用的事物,直到被毁坏,被消灭,才徒劳无功地开始挽救、收藏。 每一种生物,无论人类是否喜欢,都是大自然的精灵,都是自由的生命,而人类只是自然之子。
个人分类: 胡天胡帝|1714 次阅读|10 个评论
赞美
pingguo 2017-5-5 21:06
沉默的含义毕竟模糊。 在清晨,一日之计, 像麻雀一样发出赞美的声音, 味道恰似时间的果仁。 赞美日出, 赞美草叶身上的光影, 赞美爬满四壁的蔷薇, 它娇小的花朵, 和盛大的芬芳。 赞美昔日的烟雨, 你的眼光, 曾落于它的无边无际, 比细雨更细。 赞美月色, 以月色的明媚。 赞美眼前与远方的事物, 姐,你要听清晰, 你要看明白, 你要将这珍珠般的语句, 攥在你温柔的手里。 2017-03-13
个人分类: 诗歌|1447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的整个昨天也被克服
pingguo 2017-2-22 21:24
多年来我有一个弱点, 喜欢用想象替代行动。 当我再一次见到你, 从你的眼睛,看见早已消失的自己。 我瞬间将这个弱点克服。 我的整个昨天也被克服。 我想把我的整个世界,一下子告诉你, 从我日记,相册与诗集。 我把它们一件件摆在你面前, 让它们悄然发出声音。 你听见的,必定经过你的选择。 我不知道该是什么样的心情, 我像一只麻雀, 不懂得什么叫做演技。 2017-02-21
个人分类: 诗歌|1524 次阅读|0 个评论
蒲苇上的麻雀
热度 7 huailu49 2016-12-5 11:24
时间 :20161203 地点:上海炮台湾湿地森林公园
个人分类: 动物世界|3206 次阅读|16 个评论
麻雀聚会
热度 11 huailu49 2016-10-29 09:20
时间:20160923 地点:北京香山
个人分类: 动物世界|3594 次阅读|23 个评论
喜欢就能坚持!
热度 9 lixuekuan 2015-8-14 17:04
我养的鸟! 坚持在阳台上撒小米已经快10年了,以前只有斑鸠来吃,现在麻雀也是常客,偶尔喜鹊也会来。很久以前,有一小袋小米生了虫子,扔掉可惜,看到窗外泡桐树上的斑鸠就顺手把小米撒到了阳台上,希望斑鸠来吃。斑鸠看到窗台上的米不敢来,等我午觉起来看窗台上的小米消失了,知道斑鸠已经光临。就这样每天撒一点,这小袋小米使用了差不多一个多月,等没有了生虫小米就不打算再撒了。可过了几天斑鸠经常在窗台上鸣叫,恻隐之心让我只能继续撒小米,就这样撒小米成为了习惯。哪天忘记撒小米斑鸠就在窗台上鸣叫,似乎埋怨我一样。夏天天亮的早,有时候我没有起床斑鸠或者麻雀就在窗台上叫了起来。这时候,夫人就推醒我:快起床,你的鸟叫你哪! 喜欢的东西不一定非要拥有,不一定要限制她的自由。 我喜欢这些鸟,我喜欢喂她们,所以坚持下来了。 喂鸟是这样,其他工作也应该差不多,喜欢就能坚持! 1 2 3 4 5 6 7 8 9 我以前曾经两次发过相似的照片和故事,这次换了新相机,正好拍拍试试。
个人分类: 美图欣赏|3472 次阅读|20 个评论
黄嘴丫子没褪净的麻雀:胖胖与瘦瘦
热度 6 boxcar 2015-6-28 10:28
个人分类: 摄影|9086 次阅读|10 个评论
小“湿地”,小“师弟”
热度 8 boxcar 2015-6-5 17:30
个人分类: 摄影|3742 次阅读|31 个评论
两三只麻雀
热度 4 boxcar 2015-4-24 19:25
个人分类: 摄影|2276 次阅读|13 个评论
涨姿势的麻雀。。。
热度 7 boxcar 2015-4-18 16:16
个人分类: 摄影|2977 次阅读|20 个评论
冬日里的麻雀
热度 11 wangdh 2014-12-6 16:01
冬日里的麻雀 (王德华) 冬天里,园区里的树木,大都失去了色彩。最后的傲慢的蔷薇花、月季花,也终于在严寒里衰败了。最突出的当属银杏树了,那扇形的叶子从绿色变成了黄色,然后等有一天一阵寒冷的强风袭来,满树的黄叶纷纷落下,铺在了地上,厚厚的一层,黄黄的。一直留在树上,有些色彩变化的,还有悬铃木,绿色、砖色相杂的时候,也很好看。还有就是那叶子落光以后的金银木了,枝条上挂满了红红的小珠子,在阳光下很是美丽。 冬天里,经常见到园区里成群的灰喜鹊和小麻雀,时而在地上忙着找食物,时而飞向树枝歇息。结满红果果的金银木上经常有成群的麻雀驻足。远远看起来像是一幅油画,红果果像梅花,陪着枝头上唧唧喳喳的麻雀。我站在寒风里,远远看着这些小精灵们,它们会突然感觉到了什么,就又一起飞向他处,一会儿树上,一会儿地上。冬日里,叽叽喳喳的声音不多。 曾在冬日里见过路边冻死的麻雀,应该是从树上掉下来的。作为恒温动物的鸟类,体温一般很高,比哺乳动物高出4、5度。包括我们人类的体温大都在37度摄氏度左右,鸟类的体温可达40度以上。一直有一个疑问,体型这么小的麻雀,到了零下几十度的时候,身体与环境的温差是很大的,散热很快,冬天生活的压力是很大的,它们是怎么越冬的呢?要是食物不足,遇到严冬,该怎么办呢? 麻雀到冬天是聚群的,好像一年四季都是聚群生活的。冬天里,聚群生活可以保暖,减少热量散失。麻雀是与人类最密切的一种鸟类了,所以在人类的各种建筑中,都有它们的巢穴。有些麻雀也在树上筑巢,据说是在树洞里筑巢得多。 还记得小时候在农村里,冬天里晚上拿着手电筒去牛羊猪圈、废弃的房舍等的墙角处,抓麻雀的经历。也有在一个封闭的屋子里,轰吓麻雀,直到麻雀飞不动,突然落地,这样的抓麻雀的经历。知道麻雀冬日里是找温暖避风的地方筑巢过冬的。我现在住的房子里,连接空调室外机和室内机的墙壁通道里,应该有一家麻雀,有好几年了。经常在周末的早上听到里面有动静,有时候响声大了点,也会拍拍手掌,让它们小点声。到了春天,也有响声,应该是生儿育女了。也见过窗外的空调机上时不时有麻雀站在上面。 说起麻雀,应该说是很熟悉的。小时候也曾喂养过小麻雀。刚孵出不久的小麻雀,从巢里抓回家,放在纸盒子里,或者葫芦瓢里,到野外抓蜘蛛、蚂蚱、小虫子等喂养它,小家伙很能吃。只要听到有人过来,就把嫩黄的嘴张的大大的,唧唧喳喳地叫着,有时候蚂蚱个头大了点,会把小麻雀噎着了,还得用力再拽出来,然后把食物弄下,再喂给它。没有逮到昆虫的时候,就把煎饼嚼碎了,糊糊状,喂给小麻雀。记忆中,麻雀从小养,是很容易养活的。等会蹦蹦跳跳了后,只要听到你的呼唤声,就会跳过来。但记忆中麻雀好像是养不熟的,即使在房子里飞来飞去很多日子,一旦有机会从窗户飞出去,一般就不回来了。看来,外边的世界太有诱惑力了。也有人说,麻雀很难养活,气性十足,宁愿饿死,也不会屈服。少年期的麻雀,就有脾气了,不愿意受束缚,一般很难养。 麻雀在中国有一段很悲惨的历史,被列入“四害”名单,在轰轰烈烈的除四害运动中,不知有多少麻雀失去了性命。也记得上世纪90年代,北京街头上有烤麻雀串的。时至今日,麻雀数量逐渐减少了,大众对麻雀也有了新的认识,保护麻雀的意识也强了。所以,昔日见到人类就逃命的麻雀,今天也经常环绕在我们身边,但还是十分警觉。 曾在一期《读者》上读到一段关于麻雀很美的文字。前几天找了出来,又读了一遍,很喜欢这段描述,转引如下: “我把麻雀看作鸟类中的“平民”,它们是鸟在世上的第一体现者。它们的淳朴和生气,散布在整个大地上。它们是人类卑微的邻居,在被无视和被伤害的历史里繁衍不息。它们以无畏的精神,主动亲近莫测的我们。没有哪一种鸟,肯与我们建立如此密切的关系。在对鸟类做了多次比较后,我发现我还是最喜爱它们。我刻意为它们写过这样的文字: 它们很守诺言 每次都醒在太阳前面 它们起得很早 在半道上等候太阳 然后一块儿上路 它们仿佛是太阳的孩子 每天在太阳身边玩耍 它们习惯于睡觉前聚在一起 把各自在外面见到的新鲜事情 讲给大家听 由于不知什么叫秩序 它们给外人的印象 好像在争吵一样 它们的肤色 使我想到土地的颜色 它们的家族 一定同这土地一样古老 它们是留鸟 从出生起 便不远离自己的村庄。” 这段美丽的文字是一个叫苇岸的作者写的。因为查找这段文字,才知道苇岸英年早逝, 39 岁那年离开了这个世界。这位很有才华的青年作家,给人间留下的文字不多,《大地上的事情》应该是他的代表作了。 西宁的朋友转发了几张电线上站满乌鸦的照片,说西宁的西城区每年冬天,一到傍晚,城外的乌鸦就成群结队的聚集在城西区过夜。据说这种现象已经持续十年了。城外的乌鸦在冬天到城里来过夜,大概取暖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我问朋友,不知道麻雀冬天是怎么过的。朋友一句话“你研究研究吧,记得小时候冬天的麻雀最好抓,是不是冻僵了呢?”应该不是冻僵的吧,冻僵的麻雀还能苏醒吗?或者说麻雀有蜇眠的习性吗(晚上体温降低,白天恢复高体温),印象中麻雀是没有这种越冬技能的。 本想写点麻雀如何过冬的文字,写到这里,不知道写成什么了。就这样吧。
个人分类: 科普随笔|8769 次阅读|24 个评论
小麻雀也玩冰桶挑战么?
热度 1 boxcar 2014-8-30 21:38
如题,看着一大滩子的水。。。。
个人分类: 摄影|2291 次阅读|12 个评论
虫子,麻雀和农民的智慧
热度 6 蒋高明 2014-8-15 12:42
【明辨是非】虫子不吃,麻雀也不吃,种粮的农民也不吃,这样的粮食到底有什么问题呢?需要用科学的数据来说好,前三者不吃,自有他们的智慧。虫子不懂科学,麻雀不懂科学,农民也不懂科学,按照某些人的说法,在转基因问题上,全国人民都不懂科学,那么,就请懂科学的人来解释一下下面的现象吧。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7683ce0102v6la.html 农民说,转基因水稻老鼠麻雀都不吃,人哪敢吃! (2014-08-15 00:06:21) 转载 ▼ 编剧赵华 精明的农民说, #转基因# 水稻“老鼠和麻雀从来不吃,人哪敢吃”?为啥种?因为“上面宣传得好”。 @崔永元 // @举手表决全体通过 : BT63?华农大? ◆ ◆ @云自舒卷风自狂 【大事件!】~文字及图片转自家乡湖北的董兄:回乡,正赶上村里按农业局要求处理转基因稻,上午已处理一半,正在出穂的稻子全部销毁,每亩补农户800。我问村民怎么看转基稻,他们说,“这种稻谷种了好几年了, 老鼠和麻雀从来不吃,人哪敢吃?”不吃种它干什么呢?“还不是一开始上面宣传得好。” 收起 | 查看大图 | 向左转 | 向右转 /EM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3887 次阅读|7 个评论
又见麻雀
热度 5 boxcar 2014-5-10 18:07
个人分类: 摄影|2133 次阅读|8 个评论
丹麦的麻雀
热度 14 dmi2007 2014-4-20 16:27
丹麦人和中国 人 的差别不看都知道,丹麦麻雀和中国麻雀却看不出差别。 丹麦人金发碧眼,丹麦的麻雀为什么不是这样? 丹麦人长得高高大大,丹麦的麻雀为什么不是这样? 戎可 , 记得你有一次问丹麦的麻雀长啥样 ,最近,我终于看清了它们的模样,请你过来看看。 花絮:拍麻雀的时候,马路上有位看客一直趴着盯着我看。后来我去给它留个影,它不仅不怕,还迎面走过来摆了个POSE,友爱得不行。一位早起跑步的丹麦大妈看见了,跟我说,它看起来好像正等着你给它拍照!
个人分类: 摄影|4021 次阅读|37 个评论
麻雀平凡亦放光 - 读吕喆老师新作“冰雪与麻雀”有感
热度 1 xucq45 2014-3-23 20:00
(吕喆摄) 麻雀平凡亦放光 - 读吕喆老师新作“冰雪与麻雀”有感 目光炯炯眼贼亮,冰雪不离咱故乡, 谁言唯有孔雀美,麻雀平凡亦放光。
个人分类: 诗歌抒情|2727 次阅读|2 个评论
冰雪与麻雀【“麻雀也是鸟”之四】
热度 6 boxcar 2014-3-22 14:41

个人分类: 摄影|2783 次阅读|9 个评论
假眼!【“麻雀”也是鸟之三】
热度 2 boxcar 2014-3-22 12:00
但其实,它是有真眼的。。。  
个人分类: 摄影|3665 次阅读|7 个评论
你的眼神。。。【“麻雀也是鸟”之二】
热度 2 boxcar 2014-3-22 09:53
  
个人分类: 摄影|2600 次阅读|5 个评论
地上太凉,跳一跳。。。
热度 5 boxcar 2014-3-21 18:39

个人分类: 摄影|2666 次阅读|11 个评论
麻雀也是鸟!!!【之一】
热度 6 boxcar 2014-3-21 16:57
我的相机和镜头已经在包包的怀抱里煲了快一冬天了。最近鸟儿们开始活跃,路上好几次看到喜鹊在为新家的装修准备建材(在枝头折细树枝叼走)。今天的天不错,中午回家的路上我就挎上相机,安上70mm-300mm的镜头,打算打打鸟。原来预想,即使看不到比较稀罕的猛禽(普通鵟啥的)或者啄木鸟,好歹也打几只每天都看得到的花喜鹊、灰喜鹊啥的。谁成想,走了好远,居然只听到一群麻雀在那几棵树上叽叽喳喳。好吧,既然戎可兄在他们学校那一大片林子里都认为喜鹊也是鸟了,那咱在园子这一小片林子里也只能认麻雀是鸟了。。。 不多说了,上鸟—— 1、一只麻雀 2、树上的鸟儿成双对儿。。。 3、说实话——我很压抑!!! 4、憔悴
个人分类: 摄影|3228 次阅读|11 个评论
正月初一双雀来拜年想起老娘
jiasf 2014-2-1 03:40
甲午年首日,马年大年初一。 起床后先到阳台看那些花花草草,不意一只麻雀飞来飞去,撞在窗玻璃上砰砰直响,仿佛自己撞了一样觉有痛感。赶忙打开一扇玻璃窗,取下纱窗,好让它飞出去。同时回想起上次也曾有一只麻雀飞进了屋:是在开户门时,随着一阵风,一只麻雀一下子从楼道飞了进来。也是打开阳台的窗户后,那只麻雀很快就飞走了。心里想:这回进出户外的门窗都关得好好的,这只麻雀是从哪里来的呢?先不管从哪里来,还是先让它出去吧!可是开了窗户后,这次这只麻雀还是在别的玻璃窗上碰了好几次,就是找不到可以出去的那扇。估计是玻璃欺骗了它的眼睛。为避免它反向跑回屋里,我退出阳台,关上了阳台与客厅之间的隔离门,好等它自己找到开着的窗户跑出去。我正走出阳台,却看见又有一只麻雀从主卧室飞到了客厅——我一下子恍然大悟! 父母回老家之前,住在主卧室。一次我打扫房间,从他们的房里扫出了一团草,而且形状很规整,像人工整理过的似的。老娘有私藏一些她认为的宝贝、包括可以卖钱的废物的习惯。我当时就问老娘是不是她弄的,老娘说那肯定不是,我半信半疑。后来妹妹来京,住那个房间时又发现一团草。第二次出次问题,我得好好检查一下。撩开厚厚的窗帘,发现上边墙上有个预留的装空调的孔,里面还有很多草——原来是鸟把那儿当成了自己的家。于是也知道原来是错怀疑老娘了。 今天则又知道了麻雀不仅把那里当成了家,还得寸进尺飞到屋里来了!
个人分类: 杂感|3347 次阅读|0 个评论
新疆麻雀小结
热度 11 ricefrog 2014-1-20 18:35
上篇博文,挑了去年拍的2张稍不常见的麻雀照片供大家欣赏,没想到受到关注还挺多,张珑兄鼓励我把新疆常见的几种麻雀拍全了,发到博客上来供大家欣赏,所以今天就发篇博文,小结一下新疆的4种麻雀,供大家欣赏。 新疆共有4种麻雀,分别是树麻雀( Passer montanus )、家麻雀( P. domesticus )、黑顶麻雀( P. ammodendri )和黑胸麻雀( P. hispaniolensis )。这四种麻雀中树麻雀最常见,分布也最广,是咱们国家最常见的麻雀种类,可以说咱们平常见到的麻雀大多是这种。树麻雀在新疆也是最常见分布最广泛的麻雀,没有之一。因为它太常见了,几乎随处都是,所以我在整理麻雀照片时发现竟然没有一张树麻雀的照片……也许觉得太常见了,就没兴趣拍了。这里借用一张来自百度百科的树麻雀照片给大家展示下树麻雀的风采。它最大的特点是小黑脸,在眼睛的侧下方。看到这个小黑脸就可以肯定见到的是树麻雀 。 (树麻雀雄性,图片来源于百度百科) 家麻雀也是常见的麻雀,从它的中文名“家”字和拉丁名“domesticus”就可以看出这种麻雀是喜欢和人在一起的。有人的地方常常会看到它们的身影,它们经过长期适应学会了如何与人相处,与人保持适当的距离,避免人类伤害的同时又能从人这获益,比如食物等。家麻雀最明显的辨别特征是它头顶正中的灰色宽条纹。但是雌性的家麻雀和雌性的树麻雀以及其它许多种类的雌性鸟类个体一样,比较低调,没有明显的辨别特征。这也是长期进化的结果。有机会的话会以后会专门写篇文章讨论动物的两性异形(Sexual Dimorphism)。 雄性家麻雀 雄性家麻雀 2 雌性家麻雀 黑顶麻雀和黑胸麻雀比之前两种麻雀要少见些。黑顶麻雀又叫西域麻雀,在我国也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黑顶麻雀在新疆是留鸟,一年四季都可以见到。一般来讲,在沙漠周边地区更容易见到,比如在一些绿洲和沙漠交汇地区的灌丛里就常能见到这种麻雀。黑顶麻雀体色比其它几种更艳丽一些,是我心目中最漂亮的一种麻雀。黑顶麻雀的辨别特征是头顶的那条黑色线条。 黑顶麻雀雄 黑顶麻雀雄 黑胸麻雀主要分布在新疆的中西部地区,和田、喀什、阿克苏等地是黑胸麻雀的主要分布区,它主要栖息于农田、村落、河谷灌丛等地,数量相对少,所以也是几种麻雀中不常见的类型。它的特点就是有黑色的胸部,像是脖子上扎了个黑色的围巾似的,上篇博文中提到的就是黑胸麻雀。 黑胸麻雀雄 以上就是新疆4种麻雀的汇总和小结,希望再见到麻雀,各位看官们能辩认出你见过的是哪种麻雀。
个人分类: 个人记录|14239 次阅读|22 个评论
你真的认识麻雀吗?
热度 10 ricefrog 2014-1-17 22:50
记得当年刚考上动物学专业的研究生,第一次见导师马鸣老师时特别兴奋。马老师问:“你对动物有兴趣吗?对鸟有兴趣吗(因为马老师是研究鸟的)?”。当时具体怎么回答的记不清了,但记得我非常肯定的说:“我对鸟有兴趣,我家是农村的,院里的杨树上有好几窝麻雀呢“。当马老师进一步追问“你看到的是哪种麻雀?”,我就彻底蒙圈了。心想,麻雀不就是麻雀吗?还能有几种啊?不就是那个最常见,满世界都是的小鸟嘛。后来才知道麻雀也有学问呢。 今天发两张去年春天拍的麻雀的照片,看大家能不能认出来是哪种呢?都不是我们最常见到的麻雀。新疆的麻雀主要有4种,树麻雀,家麻雀,黑顶麻雀和黑胸麻雀,大家就在这4种里面猜吧。 另外想说,大家以后不要见到这种麻色的小鸟就叫麻雀哦。
个人分类: 个人记录|10976 次阅读|24 个评论
今晨校园漫雾凇
热度 2 xucq45 2013-11-24 21:15
今晨去主楼打乒乓球时,只见校园里雾凇很大,喜鹊飞舞,麻雀啄食,银装素裹,别有一番景色,于是取出卡片机拍了起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个人分类: 秀美风光|2514 次阅读|4 个评论
你看我的眼神对我很重要
pingguo 2013-11-11 12:53
我见过你吗,可爱的小麻雀, 上周日,在这片小林地。 我来晒晒太阳,但愿没打扰你太多。 我们是在同一个世界吗, 这个世界,唯有阳光未受污染, 但它也可能被雾霾堵在半路。 我把手机设为静音,听你鸣叫。 你对我的厌烦与警惕是对的, 偶尔我也会这样朝向自己。 手掌上的命运线并不在我的掌握, 无论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 无论是肌肤上的还是肌肤外的。 我走的时候会擦一擦这块石头, 撒上一把小米。你看我的眼神 对我很重要,这一点你无需了解, 那根本上是很小的事。 我怎样对你,怎样对自己, 才完完全全是我的事。
个人分类: 诗歌|2108 次阅读|0 个评论
“千手”“观音”?
热度 3 boxcar 2013-6-18 10:44
个人分类: 新闻|3250 次阅读|9 个评论
“领导”style?
热度 24 boxcar 2013-6-17 11:56
个人分类: 摄影|4698 次阅读|48 个评论
别急!它还没熟呢。。。
热度 4 boxcar 2013-6-17 11:48
个人分类: 摄影|3313 次阅读|7 个评论
总是被批评。。。【批评麻雀系列-4】
热度 5 boxcar 2013-6-15 09:09
变得很自卑很憔悴的样子,只好—— 面壁去~ 感觉没脸见人了!
个人分类: 摄影|2403 次阅读|13 个评论
为啥挨的批评?【批评麻雀系列-3】
热度 2 boxcar 2013-6-14 22:43
个人分类: 摄影|3028 次阅读|11 个评论
批评伙伴的后果是。。。【批评麻雀系列-2】
热度 7 boxcar 2013-6-14 21:33
个人分类: 摄影|2674 次阅读|21 个评论
挨批评了?【批评麻雀系列-1】
热度 7 boxcar 2013-6-14 19:08
个人分类: 摄影|2679 次阅读|21 个评论
麻雀!麻雀!!
热度 24 boxcar 2013-5-6 19:51
最近一周,时常摆弄相机,特别还专门拍了下麻雀。
个人分类: 摄影|3588 次阅读|48 个评论
翔——麻雀PK喜鹊
热度 7 boxcar 2013-4-30 10:48
俺这地方还算不错,有林有沟,有兽(花鼠子和流浪猫)有鸟(最常见的是麻雀和喜鹊)。其中麻雀和喜鹊是几乎最近每天都有机会听到看到的。今天趁着雨后空气清新,打开办公室的窗子,呼吸下新鲜空气、听听鸟叫。忍不住抄起相机,胡乱给我那些 “ 挥着翅膀的邻居们 ” (不知是男孩还是女孩)捏了几张照片。 因为这次俺算是趴在窗台上 “ 守株待兔 ” ,所以尽管相机仍显得射程不够、而且技术依然是“模糊打鸟”水平的,却又机会拍到鸟儿的体态动作。好在,有两只 que 确实给我面子,让我拍到了它们飞翔的动作。 1、 麻雀——我是一只小小鸟,怎么飞也飞不高 麻雀从树枝上地上一跃而起,通常紧着扑腾翅膀,才能飞出去,其实社会上的“小人物”也差不多是这样。“麻雀们”因为先天不足,既没有可以展得很开的强大翅膀,更没有“隐形的翅膀”,在起飞阶段就需要付出很多的气力,要非常勤奋地扇动翅膀,才能飞得起来,平飞的时候也要不断地扑腾才能保持飞行的高度和距离。 2、 喜鹊——“大鸟”居高临下,一伸翅膀就能滑翔出老远 喜鹊其实不算啥正经的“大鸟”,只是个头儿比麻雀大几号罢了。但是,喜鹊凭借其宽大的翼展、修长的尾巴,便具有了远胜于麻雀的飞翔能力,有足够的力气能飞落更高的枝头,展开翅膀后不用如何的扑动就能滑翔更长的时间、飞得更远。
个人分类: 摄影|8050 次阅读|34 个评论
春景:麻雀-枝芽-残冰
热度 15 boxcar 2013-4-27 18:35
2013这个迟到的春天总算光临哈尔滨了! 今天中午,背着相机(上着70-300mm的镜头)在园子里溜达了一圈然后回家,路上拍了若干照片。首先在园子里试图打鸟,结果只拍到了小麻雀若干。好在有的麻雀心理素质好、胆子大,还挺给俺面子,所以拍得还比以前略微清楚些。 这只麻雀胆儿大,居然敢很长时间地和俺的镜头对视。 这是哨兵么?有人打鸟,你咋不示警? 传说中的“比翼鸟”? 顺路,拍了些树的枝芽。 地上,已经有花开了。。。 在经过一匡桥时,桥下那块半米多厚的残冰正在融化,顺手又拍了几张。
个人分类: 摄影|3912 次阅读|46 个评论
麻雀批量死亡可能是中毒?
热度 1 seawan 2013-4-9 20:01
近日看到有麻雀批量死亡的新闻。 突然想到谣传的“捣毁鸟窝”的创意, 联想一下, 可能麻雀麻雀们是中毒。 投毒的人也许和杀光市场数万活禽的人的想法一样。 (注:某高校捣鸟窝据说是谣传。) http://news.163.com/photoview/00AP0001/33520.html?f=resysBvalid#mail_resysp=8S1P0SP300AP0001
个人分类: 周围|2545 次阅读|2 个评论
小时候的事情 1 麻雀
whoiswho 2013-2-16 23:29
刚看到 蒋高明 博主 生态农场的麻雀们想起 小时候捉麻雀,掏麻雀蛋的事情,那时候麻雀真多啊,因为他们会偷吃粮食,在那个年代不认为它们是什么好鸟,抓麻雀也被看做有益的事情,当然更多的是一种游戏和玩乐,在庭院里面随便撒一把小米或者小麦,支起一个箩筐,拴上一根绳子,躲在屋子里面看着,请君入瓮,一会儿就进去很多,绳子一拽,抓了不少,麻雀一般抓了没什么用,栓上绳子拿着玩儿。不过掏麻雀蛋倒是得益的事情,顺着梯子就在自己房子的瓦下掏出一窝麻雀蛋,可以煮着吃,蛮解馋的,上面很多小黑点,开始还担心会不会不好吃,吃过就知道不用考虑那“雀斑”。因为要爬到接近屋顶,大人往往警告里面会有蛇,一方面怕有危险,进行威吓,另一方面确实也有蛇来偷蛋,跟我抢生意,不过没摸到过蛇,但看过蛇吞鸡蛋。 现在再回到农村,麻雀也很少了。
个人分类: 生活经历|3122 次阅读|0 个评论
生态农场的麻雀们
热度 3 蒋高明 2013-2-16 23:07
生态农场的麻雀们
蒋高明 因为没有农药、化肥、除草剂,加上农场里为牛拌料有大量的食物,有本地树木可以栖息,弘毅生态农场变成了麻雀的乐园。麻雀们冬天聚集在柳树上,开起来会议来,商量着来年为主人多抓一些害虫,回报农场的养育之恩——麻雀吃虫的本领是很大的。在温带地区,麻雀每年可繁 殖3 ~4 窝,每窝平均有雏鸟4 ~6 只,每只雏鸟要经过亲鸟饲喂12天左右才离窠,这段时期内所吃掉的昆虫数量以蚜虫幼虫计:每只幼鸟一天要吃掉5-10条,数量是十分可观的。麻雀在每年4 ~8 月的繁殖季节,有利于消灭田间害虫。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个人分类: 建言新农村|3594 次阅读|5 个评论
雀巢-猫步-近警戒水位-风筝
热度 2 boxcar 2013-1-30 18:56
雀巢-猫步-近警戒水位-风筝
今天中午和下午,挎着相机走了一个来回儿,到前几天刚刚侦察到的雀巢附近练练“瞄准”,本来打算“打”几只麻雀的,甚至一度期望能在雀群中看到混在其中的小鸟的“惊艳”出镜。然而很遗憾,今天天气是雾转多云而不是晴天,天色一直灰蒙蒙的加上树高俺个子矮,拍出来的照片都不好看,只能留个纪念了。 雀群 那里有雀巢,可能是因为有爱心捐赠—— 拍完了雀巢,继续往前走,又与此前曾经用手机拍摄过的那只疑似“野猫”不期而遇,有幸拍到了“猫步”和若干休闲照。 在马家沟畔,又发现大冬天的居然靠着横流的污水也能接近“警戒水位”(——注意,数字标记是 1998 年 8 月 18 日 大洪水中的水位线)。 下午,又拍到了风筝及其主人,几乎零级风的天气,他居然能把风筝放到那么高的地方,太让人佩服了。 st1\:*{behavior:url(#ieooui) } /* Style Definitions */ table.MsoNormalTable {mso-style-name:普通表格; mso-tstyle-rowband-size:0; mso-tstyle-colband-size:0; mso-style-noshow:yes; mso-style-parent:""; mso-padding-alt:0cm 5.4pt 0cm 5.4pt; mso-para-margin:0cm; mso-para-margin-bottom:.0001pt; 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font-size:10.0pt; 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fareast-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ansi-language:#0400; mso-fareast-language:#0400; mso-bidi-language:#0400;}
个人分类: 摄影|3969 次阅读|4 个评论
上海植物园的麻雀
huailu49 2012-11-29 11:45
上海植物园的麻雀
个人分类: 行行摄摄|2895 次阅读|0 个评论
麻雀是国家保护野生动物,不能捕捉买卖食用!
热度 3 jiangjinsong 2012-10-2 12:07
国家林业局动物管理处处长司平告诉记者,麻雀之所以被列入国家保护动物,主要是因为近年来麻雀数量的大量减少。在南方很多省市,许多人趁着鸟类迁飞的季节乱捕乱吃麻雀。为此,麻雀被列入国家林业局制定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价值、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简称《三有名录》)。这就意味着,猎捕、出售、食用麻雀属于违法行为。 据市林政稽查大队的说,对出售、猎捕、收购麻雀待鸟类的行为他们将坚决打击,对缴获的麻雀也将放生,具体处罚将视情节和数量而定。 据野生动物专家介绍,此时加强保护还为时不晚,若有一天适应性如此之强的麻雀的种群数量降到了濒危线,恐怕人类的生存环境也就恶化到了极点,而这样一个庞大种群的消失也必将给生态平衡带来威力更大的重创。专家介绍,人们不必以麻雀为敌,它虽在育雏时也吃些粮食,但多数时间它是以害虫为食。 朋友们,如果以后看到有卖麻雀的,无论是卖死的还是卖活的,都可以向林政稽查大队举报!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5928 次阅读|8 个评论
荷花与麻雀——标题很俗,内容挺新,新出炉的!
热度 23 shannuzuode 2012-7-29 16:12
荷花与麻雀——标题很俗,内容挺新,新出炉的!
麻雀吃虫,哪里有虫?荷花里啊!不信,您看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个人分类: 花草动物|7853 次阅读|48 个评论
无花果与灰喜鹊
热度 1 fdc1947 2012-6-23 08:57
我家住三楼,楼下南面的院子里有两棵无花果树。十几年来,两棵树长得极其茂盛,夏天,往窗外探头望去,完全看不到树下的地面。 每年 4 月初,当济南的大多数树发芽长叶时,无花果树也开始长叶。在几乎刚刚可以看出绿色的叶子的同时,就发现圆圆的小小的同样是绿色的无花果也挂在了枝头。 随着叶子的长大、浓郁,枝上的累累果实也迅速长大。我真惊讶那枝条上怎么能够承担得起这么多果实。到了 6 月上旬,果实就开始成熟了。快成熟的果实像吹了气的气球似的,一两天内就迅速膨胀,体积增加几倍。它的果实是陆陆续续地成熟的,一批又一批,直到冬天,叶落了,树上还有几个未长大的绿色的果子。 我们这个院子到处都有无花果树,大概品质并不很好,所以几乎没有人去摘折它的果实。这些果实都成了鸟儿们的口粮。 最主要的食客是灰喜鹊,翅膀和尾羽发出蓝色的光泽,头顶和腹下则是灰色羽毛。一棵树上十几只,浓郁的树叶往往挡住了它们的身影,但是在树枝上一跳一跳的却暴露了它们的行踪。它们挨个儿敲啄可能成熟的果实,啄开一个,很快就都被吃光了。所以,树上的果实,极少能见到成熟的黄色或红色。 当灰喜鹊飞走之后,麻雀就来了。麻雀吃的的灰喜鹊的“残羹剩饭”,它们把灰喜鹊啄开吃剩的果实再打扫一遍。有时,吃到一半,灰喜鹊又回来了,麻雀们只得四散逃开,等待灰喜鹊的离开。 有时候,会飞来几只体型略大的喜鹊。黑黑的身体,腹下和翅端雪白。它们从六层楼顶或比楼顶更高的大白杨树上俯冲而下,站在院墙、小房顶上或树枝上,骄傲地挺着胸脯。这附近没有比它更大的鸟了,在平坦的地方,它不像灰喜鹊和麻雀那样一跳一跳的,而是像大公鸡那样一步一步地跨行。它一到,灰喜鹊就灰溜溜的飞走了。不过,喜鹊似乎不必特别喜欢无花果,所以来说次数不多。 偶然的,会过来一种像八哥似的鸟,浑身漆黑,只有喙和瓜子是鲜艳的橙色。身体大小与灰喜鹊相似,但是没有灰喜鹊那长长的尾巴。它是孤独的,来也就是一只,与灰喜鹊似乎能够共处,谁也不惧谁。它们也吃这些成熟的无花果。 年复一年,都是这些鸟,享受了无花果树上的美食。而无花果树,从春到秋奉献出一茬又一茬的果实,年复一年,我看惯了。 可是今年,无花果熟了,却不见灰喜鹊的影子。麻雀大概自己啄不开无花果的厚皮,所以麻雀也不大来。往年热热闹闹的树上,今年冷冷清清的。无花果大了、黄了、红了,可是没有鸟儿来享用它们的美食。 上午,去几十米外的学校转了一大圈,专门寻找这些灰喜鹊。在印象中,校园里一年到头都能见到这些灰喜鹊的。一群一群的,从高高的白杨和法国梧桐树上,到低矮的丁香树,飞来飞去,那灰蓝色的翅膀,是多么漂亮。可是,今天一只灰喜鹊也见不到。可以欣慰的是,黑体白翅端的喜鹊还在,还有一些鸟儿躲在不知哪棵树上响亮地鸣叫着,我看不见它们,也不知道它们是什么鸟,低矮的树丛和草地上也还有好几群麻雀。但就是不见灰喜鹊。 灰喜鹊,你们都去哪儿了?无花果熟了。 * 6月24日:我见到了灰喜鹊,昨日下午天降阵雨。今日上午在校园的树林里,一个积水的低处,惊喜地看到一对灰喜鹊。接着又在另一个树林边,发现了好几只。 * 6月26日,在楼下的无花果树上见到两只灰喜鹊,对成熟过头的无花果似乎不感兴趣。 * 6月30日,飞来了好几只灰喜鹊,(昨日有雨),看来灰喜鹊已经回来了。
个人分类: 谈天说地|7383 次阅读|1 个评论
赶雀儿
mqr 2012-5-11 11:35
赶 雀 儿 2012年春天回老家,在弟弟家院子中偶然发现有一捆高梁穗,一个冬天,居然保留很好,高梁粒完完整整,我问怎么没让雀儿糟蹋,弟弟说哪里有雀儿,我这才注意到,我到家这么多天,怎么没有看到雀儿呢? 这让我想起,我在家的时候,有一年我赶雀儿的日子。那时刚成立互助组,我家种了点儿糜子,是为过年做粘豆包种的。所谓糜子,穗是散的,茎上有毛,比粘谷子粒大,所以叫大黄米,南方人叫糯小米,它的最大特点是早熟。 糜子熟的时候,其它庄稼还都没熟,所以特别招雀儿,这就必须要人来看着。那时候雀儿特别多,一群几十个到几百个不等,要有一群落在糜子穗上,不消几分钟,就要受到很大损失。 我家的那块糜子地,垅长 100 多米,宽 20 米左右,是在黄豆地边上挤出的一小块儿。 赶雀儿,特别热闹,一般都是学生或其它闲人赶,到时候学校就放秋收假,有敲铁撮子的,有敲脸盆的,有敲锣的,夹杂着喊声、叫骂声,各家护着各家的地。 那雀儿,十分聪明,人在地这头,它往地那头落,所以我一天不知要跑多少个来回。为了减少跑路,我做了不少马尾套儿,拴在地两头的糜子穗上,只要套住一、两个,雀儿就不敢再来。这就是我第一次赶雀儿的经历。 我的第二次赶雀儿,那规模之大是今天的人们无法想像的。 1958 年,麻雀被毛主席列为“四害”,所以,消灭麻雀是政治任务。我正在长春读大学,具体时间记不清了,长春市委、市政府决定,要全市统一行动,用一天时间消灭麻雀。 各单位领导,按照前一天的分工和预演,要带领本单位全盘人马,听号令准时到达集结地点,坚守战位。 只记得那一天天还没亮,警报突然响起,紧接着军号声、喇叭声、锣声、鼓声、哨子声……声声入耳,人人兴奋异常。 全市工厂、企事业单位、大专院校、中学、小学、驻军、街道居民,包括敬老院能动的人,总动员,消灭麻雀。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拿帚把的,扛拖布的,提大棍的,敲脸盆的,挎着水桶边喊边敲的,也有一手拿着搪瓷茶杯另一手不断敲打的(事实证明,这是最聪明的人,因为早晨大家都没有吃饭,最后精疲力尽的时候,他们保存了实力),千奇百怪的队伍,五花八门的战术,灭麻雀儿。 万变不离其宗,其实,都是一个战术 ——疲劳战术。不让麻雀儿有片刻喘息之机,真的,有些麻雀,飞飞就掉下来了……战果辉煌。 但绝非获得了彻底胜利。因为城内麻雀本来就少,只有城边和郊区麻雀才多,这样一赶,麻雀都飞到野地去了,飞到农村去了……真是劳民伤财。 后来为麻雀平了反,不列为“四害”了,麻雀也就翻了身。但时至今天,这个身还是没有翻过来,居然到了灭种的边缘。谁也不用赶,麻雀自然就没了。农民种地,连除草都用药,不要说麻雀,就连许多野菜也都没有了。 人们就是怪,越没有了的东西,越觉得宝贵。所以就有人喊:“麻雀啊,回来吧!” 还能回来吗? 另
个人分类: 闲文|2753 次阅读|0 个评论
荷雀伴舞别样情 - 为孟津佳作配诗
热度 2 xucq45 2011-9-4 12:43
昨天, 孟津老师发表一篇图文并茂的佳作“紫竹院的荷花与麻雀”,有情,有景,有感悟。不仅文笔细腻,娓娓动听,而且摄技高超,画面堪绝,令人爱不释手。 看着看着,心中涌出为该文配诗的的强烈愿望。尽管本人不会作诗,还是决定献丑了: 芙蓉出水四座惊,貌不惊人捉虫灵, 紫竹院中巧搭台,荷雀伴舞别样情。
个人分类: 诗歌抒情|4454 次阅读|4 个评论
早就原谅侯成亚先生了
热度 18 hongfei 2011-4-23 23:34
早就原谅侯成亚先生了 2011.04.23 一年前我在《解剖侯成亚先生这只文革麻雀》这篇博文中开宗明义地说: 侯成亚先生时不常地到我的博客上发表不靠谱的评论。对于这种情况我一般是就地回复一下,不去过多理睬。 不过因为偶然发现了他的有趣的文革经历,所以就想请他讲讲文革的故事。像侯成亚先生这样直接参加了文化大革命的人,他的经历和教训对于今天对文革没有太多直接了解的青年学生来讲,应该是很好的现身说法。 《解剖侯成亚先生这只文革麻雀》博文链接: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76do=blogid=310609 实话实说,现身说法这件事情,侯先生的确是做得其实很出色。他陆陆续续给大家讲了很多当时他所自豪的“人大三红”的故事,让更多人了解到了他这样一个看似无害的人是怎样参与到有害的伟大事业(所谓“十年浩劫”)中去的过程。 至于侯成亚先生自己认不认为那是浩劫,大家大可以不必去跟他计较。首先,他有说话和表达自己意见的权利;而且,按照胡星铭先生《自由主义者为什么应该原谅侯成亚先生?》的博文中的说法,大家是应该原谅他的。 胡先生是这样说的: 為什麼一個自由主義者應該原諒像候成亞那样的紅衛兵? 根據維基百科,紅衛兵大多是學生和年輕人在人民共和國的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被毛澤東在1966年和1967年調動,在文化大革命期間。 可以推斷,很少紅衛兵的誕生早於1940年。大概不到一半是1949年以前出生的。這意味著幾乎所有的紅衛兵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教育,這個政府崇拜馬克思毛澤東,把他們當作神,唯一的神。沒有紅衛兵得到一個開明的教育。 但是,一個開明的教育對於一個普通人獲得獨立思考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是必要的。 此外,如果一個人不能獨立地、批判性地思考,他就是智力不成熟,也就是說,他對他自己的信念是不能負責的。 因此,紅衛兵不能負責自己的信仰。由於一個人的行動是受他的信仰引導的,我們必須得出這樣的結論:紅衛兵對自己的行為不承擔任何責任。因此,我們不應該為他們的所作所為而責怪他們。相反,我們應該原諒他們,可憐他們。 但,那誰是罪魁禍首?毛澤東當然不能被赦免。那些(如馮友蘭,金嶽霖)受過良好的通識教育,並有精幹的批判性思維而是選擇了投降毛澤東的人? 胡星铭《自由主义者为什么应该原谅侯成亚先生?》博文链接: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58135do=blogid=436340 我很赞成胡星铭先生最后的那句话。人民大学哲学系的学生,本来就是接受党的教育的。他们听毛主席的话去搞文化大革命,只要没有直接的“打、砸、抢”犯罪恶行,而只是像侯成亚先生那样做了一些支持和辅助的工作,的确在法律上用不着,也没有办法追究,在思想上的确也应该同情和原谅。 相反,倒是像冯友兰和金岳霖,他们作为我和胡适之先生的哥伦比亚大学的校友,“受過良好的通識教育,並有精幹的批判性思維”的人,居然会选择投靠毛泽东,才是最不可原谅的事情。 周为筠《49年中国知识分子的抉择》文章中说: (1948年12月)胡适临走时赠给北大同仁三句话:“在苏俄,有面包,没有自由;在美国,又有面包又有自由;他们来了,没有面包,也没有自由。” 清华教授冯友兰没有走,他毅然地肩负起“护校”的重任,把一个完整的清华交给了新政权。这个曾两度加入国民党的著名哲学家不走,是因为他觉得不管哪一个党执政,只要能把中国搞好都拥护。他自言“我之所以在解放时没有走,主要是由于对于国民党反动派的失望,并不是由于对共产党的欢迎”。 周为筠《49年中国知识分子的抉择》文章链接: http://history.huanqiu.com/china/2010-12/1374090.html 胡适之走掉是因为恐惧。冯友兰没有走掉是因为对国民党的失望超过了对共产党的恐惧,而且对共产党还有点很快就会让他失望的希望。事实当然证明胡适之在自由与否这样的大是大非的问题上的判断是准确的。 从这个结果来看,冯友兰“选择投靠毛泽东”也不是事实,而只是当时情势所逼,不得不在台湾和大陆之间二选一的结果。后来冯友兰先生的遭遇也不好,他也就只能怪他自己了。 其实我们应该问的问题是:为什么冯友兰只能不得不在共产党和国民党之间二选一?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其实关系到中国未来是否能够实现和平统一。 总而言之,像侯成亚先生这样的文革小麻雀,不管他自己对文革的的认识如何,我个人早就在思想上原谅他了。看到王铮老师跟他那么较真,到是觉得大可不必。文化大革命是中华民族的浩劫,这种事实难道会因为侯成亚先生的否认而改变吗?况且,侯成亚先生到退休前夕也就不过是个学术上没有多少建树的副教授,犯得上咱们这些在职的教授、研究员和院士的跟他计较吗? 所以,看见李小文老师的《周方: 自由主义者为什么不应该原谅侯成亚先生?》博文,以及侯成亚先生因此而暴跳如雷的反应就乐坏了。侯先生真以为黄老邪会把他当回事,可以算是自作多情,以为人家真要追究他的“漏罪”。好在黄老邪幽他一默之后,已经把博文标题改回了《周方: 自由主义者为什么不应该原谅文革三种人?》,不跟他玩了。 李小文《周方: 自由主义者为什么不应该原谅文革三种人?》博文链接: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984do=blogid=436393 说实在话,我不仅早就原谅侯成亚先生了,而且非常感谢他在科学网上的自我解剖(确切地说,在他自己看来应该是孔雀开屏似的自我展示),而且预先感谢他今后的自我展示。 不然的话,科学网这个平台,怎么会谈得上名副其实呢?
个人分类: 大众评论|12360 次阅读|31 个评论
2011寒假傻拍(三):下雪中的麻雀、鸭、鹅、天鹅
热度 7 zlyang 2011-2-24 11:43
2011寒假傻拍(三):下雪中的麻雀、鸭、鹅、天鹅
2011寒假傻拍(三):下雪中的麻雀、鸭、鹅、天鹅 它们在下雪中。 麻雀、鸭子。 鸭子、大白鹅。 另一只大白鹅。 深色鹅,据说是一只 野生天鹅 。看到这里好,留下安家了。 大白鹅。 野生天鹅 、大白鹅、鸭子。 附图 : 野生天鹅 第 2 天 的大图,天晴了。
9300 次阅读|17 个评论
稻谷上的麻雀
ahyxwangdong 2010-10-7 16:25
个人分类: 学海俯拾(资料篇)|5478 次阅读|1 个评论
鸦雀争王
baohaifei 2009-12-16 09:19
鸦雀争王 鲍海飞 2009-12-16 鸦、雀栖息于林树上,纷争,谁为林中王?鸦言:吾族黑,居高远眺。又每至夜,人闻吾言,甚恐,人皆惧怕,汝等何为?吾宜为王。 雀言:本帮众,善潜伏游击,每至秋,农夫每每于地竖稻草人,吾识而破之,后掠食,吾智,吾宜为王!一时,林中嘈杂。一鼠于树下闻之,破洞而出,屑言:汝等甚寡陋矣!未闻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此足见吾之威也!汝等谁敢与人抗争?汝辈甚不自量力,吾宜为王! 鸦、雀视之,不禁失笑而言,汝鼠辈,鼠目寸光,汝知穴幽,可知地广?汝见树高,可知林阔?吾等在天,振翅一飞,与山河同呼吸,和日月相辉映,汝何同日而语?速去!否则!待再言,恰一鹰高翔天宇,其影掠林,霎时,林中寂静无声。待鹰再鸣时,鸦、雀尽皆失色,跌落于地,鼠亦不见踪迹。
个人分类: 寓言故事|4281 次阅读|3 个评论
人有走狗,狗有人格
大毛忽洞 2009-11-25 09:28
人有走狗,狗有人格 走狗一词是用来骂人的,结果顺便把狗也骂了。 实际上,有些狗的狗格,比有些人的人格还要高尚。 我以前看过一篇报告文学。 一个战士喂养着一只军犬,军犬的名字叫阿黑。 阿黑可不是一般的军犬,是为执行特殊使命而培养的特殊军犬。就像以前的地下工作者一样,阿黑和他的主人(战士)实行单线单向管理和服从。 例如,阿黑吃东西的时候,必须是他的主人亲自喂,否则就不吃。 一天,阿黑的主人在一次意外事件中突然牺牲了,阿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阿黑不吃不喝,一直在等待他的主人归来。其他战友们给阿黑拿来好吃的好喝的,阿黑都无动于衷,无论那些战友们如何做思想工作,阿黑就是不肯吃,直到最后饿死。 麻雀也有类似的品格,只是季节性的。 在乡下的时候,我玩过很多麻雀。 如果是夏天抓住麻雀,无论怎么喂也喂不活,麻雀都愿意选择去死。如果是冬天下雪后抓住的麻雀,很好饲养,麻雀都乐意活下来。 我家以前养了一只狗(黑子),我出去上大学的时候,它还很小,只有两个月大。一年后(我上大学一年回一次家)回来,黑子已经长大成大狗了。它见了我不咬也不叫,就像是老朋友似的。 后来我带着老婆孩子回家,黑子从来也没有见过他们,但是像对待我一样地对待他们,表现得很友好。 但是,隔壁我舅舅家的孩子,每次到我家的院子,那狗叫得很凶,如果不是拴着,真咬他们。 他们也想和我家的狗搞好关系,来的时候经常要带点吃的,他们把吃的扔给狗的时候,狗有东西吃,这一次就不咬了,也不叫了。 如果下一次空着手来,那狗照咬不误,毫不惦记上次喂东西的情面。
个人分类: 背景和内涵|3642 次阅读|2 个评论
和谐共生
陈龙珠 2009-8-11 20:50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697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00: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