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患病率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减少患老年痴呆的风险,戒酒不可取,过量饮酒也不行
热度 1 rongqiaohe 2018-8-4 09:43
8 月 1 日,英法五家研究机构和大学的科研人员,发表了长达 23 年的跟踪报道,即长期饮酒与老年痴呆发生的关系。 他们把被试者分为三个组: 1 、戒酒者( 0 个酒精 单位 / 周)、 2 、适度饮酒者 ( 1-14 个 酒精 单位 / 周 )、 3 、过量 饮酒者 ( 14 酒精 单位 / 周 )。 二十三年的跟踪分析得到如下结果: 1 、酒精 过量 摄入( 14酒精 单位 / 周)者,饮酒每 增加 7 个酒精单位,痴呆风险就会增加 17 %,并且与 大脑海马萎缩和更快的认知衰退相关 。 2 、 戒酒者患 痴呆的风险增加 45 %。 3 、 适当喝酒者 ( 1-14 个 酒精 单位 / 周 )较戒酒者,患痴呆的风险降低 45% 结论:防止老年痴呆,戒酒不可取,过量喝酒也不行。 图中纵坐标为患痴呆风险,横坐标是饮酒的量。大家可以看到,对于中年人来说,戒酒反而患老年痴的风险会上升。图中的三条曲线的交汇点,就是 最适饮酒量 (上图引自Sabia et al. 2018)。 参考文献 Sabia S,Fayosse A,Dumurgier J,Dugravot A,Akbaraly T,Britton A,Kivimäki M,Singh-Manoux A. Alcohol consumptionandrisk ofdementia: 23 year follow-up of Whitehall II cohort study. BMJ.2018; 362:k2927. doi: 10.1136/bmj.k2927.
个人分类: 浅谈|2847 次阅读|2 个评论
绿色空间与千人患病率
zhpd55 2016-6-7 21:13
绿色空间与千人患病率 诸平 买房要看风和水,还有看周围的1-3 km范围内的绿色环境。不仅近绿者寿,而且少生病。看看下面的研究结果就会一目了然。 T able 4 Prevalence rates per 1000 in livingenvironments with 10% and 90% green space for different disease clusters 疾病种类(Cluster ) 千人患病率/人 (Prevalence per 1000 ) 10% 的绿色空间 (10% green space) 90% 的绿色空间 (90% green space ) 心血管病(Cardiovascular ) 高血压(High blood pressure ) 23.8 22.4 心脏病(Cardiac disease ) 4.7 4.0 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 ) 1.9 1.5 中风、脑溢血(Stroke, brain haemorrhage ) 0.92 0.76 骨骼肌系统疾病(Musculoskeletal ) 颈、 背部疾病 (Neck and back complaints ) 125 106 严重背部疾病(Severe back complaints ) 99.2 65.8 严重颈、肩 部疾病 Severe neck and shoulder complaints 75.6 63.3 严重肘、腕及手疾病(Severe elbow, wrist and hand complaints ) 23.0 19.3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 ) 21.8 21.3 关节炎(Arthritis ) 6.7 6.2 精神病(Mental ) 抑郁症(Depression ) 32 24 焦虑症(Anxiety disorder ) 26 18 呼吸系统疾病(Respiratory ) 上呼吸道感染(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 84 68 支气管肺炎或肺炎(Bronchi(oli)tis/pneumonia ) 16.0 14.7 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Asthma,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简称COPD ) 26 20 神经性疾病(Neurological ) 偏头痛、剧烈性头痛(Migraine/severe headache ) 40 34 眩晕(Vertigo ) 8.3 6.6 消化类疾病(Digestive ) 严重肠道疾病(Severe intestinal complaints ) 14.9 12.3 肠道传染病(Infectious disease of the intestinal canal ) 6.5 5.1 其他疾病(Miscellaneous ) 医学无法解释的身体症状(medically unexplained physical symptoms 简称MUPS ) 237 197 慢性湿疹(Chronic eczema ) 5.5 4.9 急性泌尿道感染(Acute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 23.2 19.4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 10 8 癌症(Cancer ) 4.9 4.4 来自Jolanda Maas, Robert A Verheil, Sjerp de Vrjes, et al. Morbidity is related to a green living environment.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Community Health: 2009, 63(12), 967-973.
个人分类: 新观察|1450 次阅读|0 个评论
读文献:Incidence和Prevalence的区别
tshenbin 2015-8-26 08:38
Prevalence和Incidence这两个词常在文献中出现,它们是什么意思,又有什么区别呢? 1)患病率(prevalence) 也称现患率。指某特定时间内总人口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比例。可按观察时间的不同分为: 期间患病率(period prevalence) = 某观察期间一定人群中现患某病的新旧病例数/同期的平均人口数(或被观察人数) × K 时点患病率(point prevalence) = 某一时点一定人群中现患某病新旧病例数/该时点人口数(或被观察人数) × K K = 100%,1000‰,或10000/万等。 注意,期间患病率实际上等于某一特定期间开始时患病率加上该期间内的发病率(incidence)。 2)发病率(incidence) 发病率指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发生的病例出现的频率。是反映疾病对人群健康影响和描述疾病分布状态的一项测量指标。 发病率 =(某时期内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人数/同时期内暴露人口数)× K K = 100%、1000‰、10000/万等。 3)二者的区别 患病率的分子为特定时间一定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不管它是新发病还是旧病,只要是特定时间内疾病尚未痊愈,就记为病例数。而发病率的分子为一定期间暴露人群中新病例人数,暴露人群中任何人新发生某疾病都称为“新病例”。 患病率是由横断面调查获得的疾病频率,通常用来反映病程较长的慢性病的流行情况及其对人群健康的影响程度。而发病率是由发病报告或队列研究获得的疾病频率,通常用来反映新发生病例的出现情况。 4)二者的联系 患病率取决于两个因素,即发病率和病程。当某地某病的发病率和病程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时,患病率、发病率和病程三者的关系如下: 患病率=发病率×病程 明白没?且看看下面这个例子: 好了,一起来看看这句话—— Chronic wounds mostly affect people over the age of 60. The incidence is 0.78% of the population and the prevalence ranges from 0.18 to 0.32% ——是不是理解了呢? 请扫描下面的二维码关注 “ 整形与修复重建外科 ” 微信公众号以获得更多关于组织再生、 整形与修复重建外科的资讯。
个人分类: 医美笔记|2955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Prevalence and Incidence 患病率与发病率
Wangyy29 2014-12-12 21:08
Prevalence and Incidence (The differences and Significances of Prevalence and Incidence) Prevalence is a frequently used epidemiological measure of how commonly adisease or condition occurs in a population. Prevalence measures how much ofsome disease or condition there is in a population at a particular point intime. The prevalence is calculated by dividing the number of persons with thedisease or condition at a particular time point by the number of individualsexamined. For example, in the study above 6139 individuals completed thequestionnaire (were examined). Of these 6139 people, 519 currently sufferedincontinence and so had the condition at the particular time point of thestudy. Thus the prevalence of incontinence was 519/6139 = 0.085. Prevalence isoften expressed as a percentage, calculated by multiplying the ratio by 100.The above study expresses prevalence as a percentage, thus the prevalence ofincontinence is 8.5% (or rounded is 9%). Another common way of expressing prevalence, particularly if theprevalence is low, is as the number of cases per 100,000 of the population. Forexample, it is easier to state the result as `66 cases per 100,000 people' thanto say the prevalence is 0.00066. Le and Boen (1995) provide further examplesof the calculation of prevalence. The incidence of a disease is another epidemiological measure. Incidencemeasures the rate of occurrence of new cases of a disease or condition.Incidence is calculated as the number of new cases of a disease or condition ina special time period (usually a year) divided by the size of the populationunder consideration who are initially disease free. For example, the incidence of meningitis in the UK in 1999 couldbe calculated by ®nding the number of new meningitis cases registered during1999 and dividing that number by the population of the UK. As this incidencerate would be very small again we tend to consider number of cases per 100,000people. Incidenceproportion (also known as cumulative incidence) is the number of new caseswithin a specified time period divided by the size of the population initiallyat risk. For example, if a population initially contains 1,000 non-diseasedpersons and 28 develop a condition over two years of observation, the incidenceproportion is 28 cases per 1,000 persons, i.e. 2.8%. Theincidence rate is the number of new cases per population in a given timeperiod. When the denominator is the sum of the person-time of the at riskpopulation, it is also known as the incidence density rate or person-timeincidence rate. Inthe same example as above, the incidence rate is 14 cases per 1000 person-years,because the incidence proportion (28 per 1,000) is divided by the number ofyears (two). Using person-time rather than just time handles situations wherethe amount of observation time differs between people, or when the populationat risk varies with time. Use of this measure implicitly implies the assumptionthat the incidence rate is constant over different periods of time, such thatfor an incidence rate of 14 per 1000 persons-years, 14 cases would be expectedfor 1000 persons observed for 1 year or 50 persons observed for 20 years. Whenthis assumption is substantially violated, such as in describing survival afterdiagnosis of metastatic cancer, it may be more useful to present incidence datain a plot of cumulative incidence over time, taking into account loss tofollow-up, using a Kaplan-Meier Plot. Considerthe following example. Say you are looking at a sample population of 225people, and want to determine the incidence rate of developing HIV over a 10year period.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study (t=0) you find 25 cases of existingHIV. You follow-up at 5 years (t=5 yrs) and find 20 new cases of HIV. You againfollow-up at the end of the study (t=10 years) and find 30 new cases. If youwere to measure prevalence you would simply take the total number of cases (25+ 20 + 30 = 75) and divide by your sample population (225). So prevalence wouldbe 75/225 = 0.33 or 33%. This tells you how widespread HIV is in your samplepopulation, but little about the actual risk of developing HIV. To measure incidenceyou must take into account how many years each person contributed to the study,and when they developed HIV. When it is not known exactly when a persondevelops the disease in question, epidemiologists frequently use the actuarialmethod, and assume it was developed at a half-way point between follow-ups. Forexample, at 5 years you found 20 new cases, so you assume they developed HIV at2.5 years, thus contributing (20 * 2.5) =50 person-years. At 10 years you found30 new cases. These people did not have HIV at 5 years, but did at 10, so youassume they were infected at 7.5 years, thus contributing (30 * 7.5)= 225person-years. That is a total of (225 + 50)= 275 person years so far. You alsowant to account for the 150 people who never had or developed HIV over the 10year period, (150 * 10) contributing 1500 person-years. That is a total of(1500 + 275) =1775 person-years. Now take the 50 new cases of HIV, and divideby 1775 to get 0.028, or 28 cases of HIV per 1000 population, per year. Inother words, if you were to follow 1000 people for one year, you would see 28new cases of HIV. This is a much more accurate measureof risk than prevalence. Incidence vs. prevalence Incidenceshould not be confused with prevalence which is a measure of the total numberof cases of disease in a population rather than the rate of occurrence of newcases. Thus, incidence conveys information about the risk of contracting thedisease, whereas prevalence indicates how widespread the disease is. Prevalenceis the ratio of the total number of cases in the total population and is more ameasure of the burden of the disease on society. Prevalence can also bemeasured with respect to a specific subgroup of a population (see: denominatordata). Incidence is usually more useful than prevalence in understanding thedisease etiology: for example, if incidence rate of population of a diseaseincreases, then there is a risk factor that promotes the incidence. Forexample, consider a disease that takes a long time to cure and was widespreadin 2002 but dissipated in 2003. This disease will have both high incidence andhigh prevalence in 2002, but in 2003 it will have a low incidence yet willcontinue to have a high prevalence (because it takes a long time to cure, sothe fraction of affected individuals remains high). In contrast, a disease thathas a short duration may have a low prevalence and a high incidence. Whenthe incidence is approximately constant for the duration of the disease,prevalence is approximately the product of disease incidence and averagedisease duration, so prevalence =incidence x duration (P=ID) . Theimportance of this equation is the relation between prevalence and incidence;for example, when the incidence increases, then the prevalence must alsoincrease. Whenstudying the etiology of a disease, it is better to analyze incidence ratherthan prevalence since incidence considers the duration of a condition ratherthan providing a measure of risk alone. Data source: http://blog.sina.com.cn/ouandyin Arranged by YoungyaoWang
2042 次阅读|0 个评论
钟南山院士回应方舟子质疑雾霾致肺癌的说法
热度 1 xupeiyang 2013-3-12 09:23
方舟子质疑雾霾如何致肺癌说法 钟南山回应 方舟子在长微博中质疑表示:“钟院士的这个说法犯了三个错误。” 首先,他质疑钟南山关于肺癌患病率增加的数据; 其次,他质疑钟南山雾霾导致肺癌的说法; 最后,他称即使能确定雾霾与肺癌的关系,病因是10年前或更早就有了。 方舟子批钟南山院士的错误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80034do=blogquickforward=1id=668764 《 中国青年报 》( 2013年03月12日 T03 版) 本报北京3月11日电(记者庄庆鸿)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提出“灰霾对肺癌的影响是肯定的”后,科普界知名人士方舟子质疑:“钟院士的这个说法犯了三个错误。”今天,面对中国青年报记者,钟南山回应了方舟子的质疑。 方舟子认为,“对一个年发病率万分之几的疾病而言,说患病率增加2.42%是没有统计学意义的,正确的说法是2001年至2010年北京肺癌发病率增长56%,年平均增长率为2.4%。” 对此,钟南山回应说,他的肺癌患病率增加百分比的数据,来自北京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没什么可说的”。 关于肺癌病因,方舟子认为吸烟是首要病因,其他的可能病因包括遗传因素、石棉、氡气、慢性阻塞性肺病、空气污染,“大约1%肺癌死亡与空气污染有关。”目前关于大气颗粒物与肺癌发生率,方舟子称,有的研究发现两者无关,有的研究发现两者有关。 钟南山对此回应说:“他引用的肺癌患病率和灰霾无关的研究报告是2006、2008年的资料。我的资料是2011年、2012年的。美国医学会进行了26年的跟踪研究,研究对象有18.8万人,其中1161人最终患上肺癌;还有日本学者8年多的时间对6600个患者进行的研究,都能支持我的观点。” 在看到钟南山的回应后,方舟子在搜狐微博上继续质疑:“所谓美日2011、2012年的研究报告,是PM2.5浓度与癌症病死率的关系。而我引用的论文,才是关于肺癌发病率的。” 在网民提问“吸烟与雾霾,哪个危害更大”的问题上,方舟子认为:“吸一手烟危害最大,其次是吸二手烟。如果吸烟或经常吸二手烟,雾霾的影响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不吸烟者才应该最关心雾霾的危害。” 方舟子指出:“肺癌的发生是一个长期的缓慢过程,北京近10年来肺癌发病率增长56%,病因必定是10年前或更早就有了。”钟南山对方舟子的观点表示认同。 对于成因,方舟子认为,一个可能原因是“改革开放刺激了中国烟草业和烟民的壮大”,导致吸烟人数、吸烟量的增加以及吸烟环境的恶化。钟南山表示,目前有多少人分别是由抽烟、雾霾引发肺癌,“还没有任何准确的数据”。 钟南山也指出,国外的现有研究是在PM2.5低浓度的前提下进行的,“通常只研究40、50以下的问题。”但我国多地的PM2.5浓度已经飙升上百,今日北京PM2.5指数也达到221,综合空气质量为“重度污染”。“这种重度污染天气下,灰霾对肺癌的影响具体有多大?目前依然是空白。” 因此,钟南山今天建议,今后医学研究机构应当协同环保、气象、公共卫生预防部门,共同研究。
个人分类: 肿瘤研究|3917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我国罕见病患者已达千万 仅1%病例可治
xuxiaxx 2013-2-25 14:12
昨日,北京医学会罕见病分会在京成立。首任主任委员丁洁在会上对我国罕见病的发病形势表示担忧,“目前全球范围内已确认的罕见病病种约6000至7000种,占人类疾病的10%左右,我国罕见病患者已达1680万,罕见病患者也成为一个亟待社会关注的弱势群体。”。 丁洁介绍,罕见病是指发病率极低、很少见的疾病。约有80%的罕见病是由遗传缺陷所致,其中一半的罕见病患者在出生时或者儿童期即可发病,病情常常进展迅速,通常会危及生命。在我国,将新生儿发病率低于万分之一,或患病率低于五十万分之一的疾病,称为罕见病。据了解,目前只有不到1%的罕见病有有效治疗方法。 同时,由于罕见病的症状涉及血液、骨科、神经、呼吸、重症等多学科,确诊非常困难,不少医生对于这些罕见病的认知有限,因此存在高误诊、漏诊的现状。 罕见病的症状表现多样,患者在确诊前往往在多个科室奔走而无法确诊,这为患者的后续治疗带来了很大的阻碍。对于已经确诊的患者,在治疗上也普遍存在着用药难和用药贵的困境。一方面,目前罕见病药物的进口注册面临很大困难而且周期长,相关药物无法在短期内顺利审批上市,造成了有治疗药物病人在国内却得不到治疗的困境,另一方面,国内现在上市的罕见病药品通常较为昂贵,缺乏相关的医疗报销制度,患者很难承担费用从而放弃治疗。 与会专家表示,北京罕见病专科分会将致力于提高罕见病的诊疗水平,促进全社会对罕见病及相关知识的认识与普及,从而推进罕见病的防治工作。 来源:人民网
775 次阅读|0 个评论
罕见病研究进展与国际文献分析
xupeiyang 2013-2-25 12:17
每年的2月的最后一天是国际罕见病日。罕见病是指发病率极低、很少见的疾病,目前确认的罕见病有六七千种,约占人类疾病的10%。约有80%的罕见病是遗传缺陷所致,其中一半患者在出生时或者儿童期即可发病。目前我国罕见病防治比较落后,误诊率高,费用负担沉重,患者确诊平均要看超过5个医生。 【罕见疾病无国界】 国际罕见病日由欧洲罕见病组织于2008年2月29日发起,以四年一次的日子意寓罕见病之“罕见”,自2009年起将每年2月的最后一天定为国际罕见病日。2013年的主题是“罕见疾病无国界”。你不孤独,爱不罕见,关注罕见病,我们简单的参与,可以带给他们巨大的温暖! http://t.cn/zYjPyjr 这个病,我也没有好办法,肿瘤就只能手术了。 检索分析用词 RareDisease 检索结果Results:147052篇 分析平台 http://pubmedpro.cn/?term=%20Rare%20Disease http://www.gopubmed.org/web/gopubmed/1?WEB0fyuvjqgch8orIeIpI0 文献分析结果如下 Top 20 of 1. rare disease browse it with it or it without it 9365 2. differential diagnosis browse it with it or it without it 7150 3. magnetic resonance browse it with it or it without it 5660 4. nervous system browse it with it or it without it 3910 5. risk factors browse it with it or it without it 3570 6. bone marrow browse it with it or it without it 3445 7. abdominal pain browse it with it or it without it 3243 8. early diagnosis browse it with it or it without it 2761 9. lymph node browse it with it or it without it 2741 10. case reports browse it with it or it without it 2559 11. heart disease browse it with it or it without it 2442 12. coronary artery browse it with it or it without it 2378 13. lymph nodes browse it with it or it without it 2326 14. renal failure browse it with it or it without it 1996 15. rare diseases browse it with it or it without it 1802 16. spinal cord browse it with it or it without it 1752 17. in vitro browse it with it or it without it 1693 18. breast cancer browse it with it or it without it 1614 19. heart failure browse it with it or it without it 1525 20. gastrointestinal tract browse it with it or it without it 1403 Top 20 of Mesh Full 1. Tomography, X-Ray Computed* browse it with it or it without it 13128 2. Mutation* browse it with it or it without it 9003 3. Skin Diseases/pathology browse it with it or it without it 8108 4. Genetic Predisposition to Disease* browse it with it or it without it 3889 5. Brain/pathology browse it with it or it without it 3286 6. Adenocarcinoma/pathology browse it with it or it without it 3094 7. Anti-Bacterial Agents/therapeutic use browse it with it or it without it 2908 8. Antineoplastic Combined Chemotherapy Protocols/therapeutic use browse it with it or it without it 2626 9. Antineoplastic Agents/therapeutic use browse it with it or it without it 2355 10. Mutation/genetics browse it with it or it without it 1975 11. Skin/pathology browse it with it or it without it 1881 12. Skin Neoplasms/pathology browse it with it or it without it 1866 13. Immunosuppressive Agents/therapeutic use browse it with it or it without it 1623 14. Breast Neoplasms/pathology browse it with it or it without it 1141 15.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ethods browse it with it or it without it 1132 16. Gastrointestinal Hemorrhage/etiology browse it with it or it without it 1116 17. Lung Neoplasms/pathology browse it with it or it without it 1107 18. Liver/pathology browse it with it or it without it 1104 19. Lung/pathology browse it with it or it without it 1073 20. Lymph Nodes/pathology browse it with it or it without it 1006 Top 20 of Year 1. 2011 browse it with it or it without it 11795 2. 2012 browse it with it or it without it 11295 3. 2010 browse it with it or it without it 10893 4. 2009 browse it with it or it without it 9995 5. 2008 browse it with it or it without it 9644 6. 2007 browse it with it or it without it 8728 7. 2006 browse it with it or it without it 8149 8. 2005 browse it with it or it without it 7087 9. 2004 browse it with it or it without it 6292 10. 2003 browse it with it or it without it 5882 11. 2002 browse it with it or it without it 5218 12. 2001 browse it with it or it without it 4673 13. 2000 browse it with it or it without it 4451 14. 1999 browse it with it or it without it 4012 15. 1998 browse it with it or it without it 3989 16. 1997 browse it with it or it without it 3664 17. 1996 browse it with it or it without it 3398 18. 1995 browse it with it or it without it 3187 19. 1994 browse it with it or it without it 2907 20. 1993 browse it with it or it without it 2769 Top Years Publications ‍ 2012 10,974 ‍ 2011 10,268 ‍ 2010 9,589 ‍ 2009 8,741 ‍ 2008 8,618 ‍ 2007 7,935 ‍ 2006 7,585 ‍ 2005 6,705 ‍ 2004 6,135 ‍ 2003 5,786 ‍ 2002 5,133 ‍ 2001 4,636 ‍ 2000 4,453 ‍ 1999 1,832 ‍ 2013 1,205 ‍ 1998 145 ‍ 1997 22 1 2 3 ... 10 Top Countries Publications ‍ United States 21,135 ‍ Japan 7,000 ‍ Germany 6,657 ‍ Italy 5,896 ‍ United Kingdom 5,737 ‍ France 5,580 ‍ Turkey 4,029 ‍ India 3,829 ‍ China 2,700 ‍ Spain 2,631 ‍ South Korea 2,266 ‍ Canada 2,091 ‍ Taiwan 1,869 ‍ Brazil 1,778 ‍ Netherlands 1,535 ‍ Greece 1,507 ‍ Australia 1,409 ‍ Switzerland 1,320 ‍ Israel 1,131 ‍ Belgium 1,046 1 2 3 ... 10 1 2 3 ... 176 Top Cities Publications ‍ London 1,720 ‍ Paris 1,624 ‍ New York City 1,594 ‍ Seoul 1,249 ‍ Ankara 1,230 ‍ Boston 1,179 ‍ Tokyo 1,166 ‍ Roma 937 ‍ Taipei 912 ‍ İstanbul 869 ‍ Houston 869 ‍ Athens 775 ‍ Milano 701 ‍ New Delhi 696 ‍ Philadelphia 690 ‍ Bethesda 668 ‍ Baltimore 662 ‍ Madrid 659 ‍ Rochester 632 ‍ Beijing 612 1 2 3 ... 176 1 2 3 ... 260 Top Journals Publications ‍ J Pediatr Surg 579 ‍ Ann Thorac Surg 451 ‍ J Med Case Reports 393 ‍ Intern Med 387 ‍ Am J Surg Pathol 376 ‍ World J Gastroentero 370 ‍ Plos One 367 ‍ J Am Acad Dermatol 360 ‍ J Laryngol Otol 357 ‍ Bmj Case Rep 335 ‍ Am J Med Genet A 321 ‍ Urology 299 ‍ Presse Med 294 ‍ Ann Dermatol Vener 293 ‍ Cancer 284 ‍ Pediatr Dermatol 274 ‍ Blood 267 ‍ Rev Med Interne 260 ‍ Surg Today 258 ‍ Spine 258 1 2 3 ... 260 1 2 3 ... 1816 Top Terms Publications ‍ Humans 86,423 ‍ Patients 60,963 ‍ Diagnosis 39,445 ‍ Adult 34,435 ‍ Middle Aged 28,289 ‍ Aged 19,099 ‍ Neoplasms 17,307 ‍ Syndrome 15,451 ‍ Child 15,351 ‍ Diagnosis, Differential 14,512 ‍ Rare Diseases 13,441 ‍ Recurrence 13,056 ‍ Women 12,905 ‍ Genes 12,405 ‍ Surgery 12,016 ‍ Treatment Outcome 11,670 ‍ Adolescent 11,588 ‍ Evaluation Studies as Topic 11,329 ‍ Mutation 10,331 ‍ Biopsy 10,247 1 2 3 ... 1816 publications over time world map http://www.gopubmed.org/web/gopubmed/1?WEB0fyuvjqgch8orIeIpI0 参考文献: 我国罕见病患者近千万 面临高误诊高漏诊困境 戈谢氏病、法布雷病、庞贝病……这些疾病虽罕见,却无不危及患者生命。记者2月24日从第一届北京罕见病学术大会获悉,我国罕见病患者近千万,他们面临着高误诊高漏诊、用药难用药贵的困境。 世界卫生组织将罕见病定义为患病人数占总人口0.65‰至1‰之间的疾病或病变。目前确认的罕见病有六七千种,约占人类疾病的10%。约有80%的罕见病是遗传缺陷所致,其中一半患者在出生时或者儿童期即可发病。目前只有不到1%的罕见病已有有效治疗方法。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3/2/274994.shtm 罕见病,是指盛行率低、少见的疾病,在美国罕见疾病组织所公布的罕见疾病高达一千种之多,在中国较为人熟知的罕见疾病包括:Fabry病、高雪氏病、黏多醣症、苯酮尿症、地中海贫血、成骨不成症(俗称玻璃娃娃)、高血氨症、有机酸血症、威尔森氏症等等。 http://www.baike.com/wiki/%E7%BD%95%E8%A7%81%E7%97%85 罕见疾病简称“罕见病”,又称“孤儿病”。顾名思义,罕见病是指患病率很低、很少见的疾病。世界卫生组织(WHO)将罕见病定义为患病人数占总人口的0.65‰-1‰之间的疾病或病变,而各国(地区)对罕见病认定的标准上存在一定差异。美国的罕见病定义是患病人数少于20万人(约占总人口的0.75‰)的疾病;日本的罕见病定义是患病人数少于5万人(约占总人口的0.4‰)的疾病;澳大利亚的定义是患病人数少于2000人(约占总人口的0.1‰)的疾病;欧盟的罕见病定义是患病率低于0.5‰的疾病。各国对罕见病的不同定义,与其对罕见病药物研发的激励政策及对罕见病诊疗费用的覆盖范围有关。 http://www.chinararedisease.cn/1-5-dingyi.html
个人分类: 热点前沿|208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日学者称女性常喝清凉饮料脑梗塞几率增大
xuxiaxx 2012-12-27 13:05
日本大阪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发现,每天饮用清凉饮料的女性患脑梗塞的几率,是几乎不喝清凉饮料女性的1.8倍。   研究表明,清凉饮料中含有大量的甜味添加剂,如果长期过量饮用会造成血糖及胰岛素值上升,使糖尿病和脑梗塞的患病率升高。   主持研究的公共卫生学教授磯博康表示,一般而言,女性的肌肉运动量要低于男性。血液中积累的过剩脂肪,使血糖值很难恢复到正常水平,进而患上糖尿病、脑梗塞等病症。(覃博雅) 来源: http://health.people.com.cn/n/2012/1227/c14739-20033078.html
158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世卫组织心血管疾病规划的战略重点
xuxiaxx 2012-9-30 09:26
世卫组织心血管疾病规划致力于在全球预防、管理和监测心血管疾病。其目标是制定用来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患病率和死亡率的全球战略,措施有: 有效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及其决定因素; 开发对心血管疾病实施管理的符合成本效益并且公平性卫生保健创新做法; 监测心血管疾病及其危险因素的发展趋势。 发展中国家的心血管疾病 经济转型、城市化、工业化及全球化带来生活方式的改变,这些会促发心脏病。这类危险因素包括烟草使用、缺乏身体活动、不健康饮食。发展中国家的预期寿命正在急剧上升,人们会在更长的时间内接触到这类危险因素。像是低出生体重、叶酸缺乏和疾病感染等这类新出现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的最贫穷人群中也更加经常出现。 社会和经济后果 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医护既昂贵又费时。这些直接费用将家庭和社会的稀缺资源转移到医疗保健方面。心血管疾病对处在中年顶峰的个体造成影响,从而扰乱了对其依赖的家庭未来,同时在生命最旺盛的时候失去了宝贵的人力资源,使国家发展遭受损害。在发达国家,经济社会地位较低的人群具有更高的危险因素流行程度、更高的疾病发病率以及更高的死亡率。在发展中国家,随着心血管疾病流行的不断发展,疾病负担将转向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人群。 主要工作领域 我们的目标是有效控制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并且降低不断快速加重的心血管疾病流行负担,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我们的主要工作包括: 通过以社区为基础的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预防规划,减少心血管疾病主要危险因素及其社会和经济决定因素。 制定心血管疾病的医护和符合成本效益的病例管理标准。 采取全球行动,加强各国满足心血管疾病卫生保健需求的能力。 制定可行的监测方法,评估主要心血管疾病和危险因素的模式和发展趋势,以及监测预防和控制行动。 为共同采取全球行动,发展有效的国家间、区域间和全球网络及伙伴关系。 来源;WHO网
1285 次阅读|0 个评论
晚婚晚育害处大
热度 5 weiwu207 2012-6-21 09:47
我国婚姻法规定:男22岁,女20岁即可结婚。这符合人的健康需要和优生学。晚婚晚育害处大。 1. 晚婚的人容易孤独,性压抑可导致人的免疫力低下,容易患病, 特别是心理疾病; 2. 未婚未育女子因为乳腺、卵巢和子宫内膜等处潜在的“肿瘤干细胞”容易被活化,产生乳 腺 癌、卵巢 癌和子宫内膜 癌。相反,结婚、生育,尤其哺乳的妇女体内能产生磷酸化形式的 催乳 激素等,促 进细胞向正常细胞分化。前者癌症患病率比后者高30% 3. 高龄产妇的骨盆缝隙已经闭合,易发生难产,此外也容易患妊娠糖尿病; 4. 高龄产妇的基因脆性增强,突变多,容易生产痴呆儿、畸形儿。
2595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农场儿童哮喘患病率低
xuxiaxx 2012-3-6 13:50
奥兰多 ( EGMN ) —— 印第安纳波利斯的过敏与哮喘顾问 Mark Holbreich 博士在美国过敏、哮喘与免疫学会 (AAAAI) 年会上报告,阿米什人 ( 编者注:美国的一个少数民族,至今仍保持 200 多年前的乡村生活方式 ) 的农场似乎是远离现代生活困扰 —— 包括吸入性过敏和哮喘 —— 的避风港。 研究者对阿米什儿童和瑞士农场 / 非农场儿童的哮喘、过敏性鼻炎患病率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阿米什儿童的 哮喘患病率 较低且与瑞士农场儿童相似,从而进一步支持了有关过敏与哮喘的卫生学假说。 在这项名为 GABRIEL 的 Ⅰ 期研究中,研究者选取 6~12 岁的瑞士儿童作为对照,旨在了解欧洲哮喘的遗传和环境因素。这些受试儿童接受了吸入性过敏原血清特异性免疫球蛋白 E ( IgE ) 试验,包括室内尘螨 ( 屋尘螨 ) 、猫、桦木、混合树木和草。任何 IgE 阳性 (≥0.7 kU/L) 即视为具有特应性。 另一方面,研究者 向阿米什学龄儿童的家庭分发了改良 GABRIEL 问卷,并邀请知情同意的儿童在学校接受皮肤试验。这些儿童接受了针对屋尘螨,粉尘螨、混合草、混合树木、豚草、猫、马和交链孢霉的皮肤点刺反应试验。如果 皮肤点刺试验 可引起比阴性对照增大 3 mm 的风团,即视为试验结果阳性。虽然两组儿童的检测方法不同,但研究者确信两组的患病率结果均是有效的。 在入组的 157 名阿米什儿童中,仅有 8 人 ( 5% ) 曾被诊断为哮喘, 1 人 ( 0.6% ) 曾被诊断为花粉热。瑞士农场儿童的患病率同样很低, 3,006 人中仅有 202 人 ( 6.7% ) 曾被诊断为哮喘, 94 人 ( 3.1% ) 曾被诊断为过敏。与此相对的是, 10,912 名瑞士非农场儿童中分别有 1,218 人 ( 11.2% ) 和 1259 人 ( 11.6% ) 曾被诊断为哮喘和花粉热。 “ 这项研究明确支持了早期农场暴露可降低过敏原致敏作用的观点。 ” 尘螨是引起阿米什儿童特应性反应的最常见原因 ( 5.8% ) ,其次为混合草过敏 (2.9%) 。与此相对,瑞士农场儿童和瑞士非农场儿童中分别有 20.1% 和 39.8% 对草过敏,其次为尘螨过敏 ( 分别为 9.3% 和 16.4% ) ,白桦木是第三常见的致敏原。 Holbreich 博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虽然阿米什儿童样本量太小而不足以确定农场生活中的具体保护性因素,但来自其他研究的多变量分析提示,儿童和孕妇饮用未经消毒的牛奶、接触大型动物 ( 尤其是奶牛 ) 可能赋予了儿童更强的免疫耐受力。 在被问及蠕虫感染是否可能与阿米什儿童对致敏原脱敏有关时, Holbreich 博士指出: “ 阿米什人的生活方式非常传统,但他们还是会看医生和接受预防接种,而且他们爱干净。虽然我并未掌握阿米什人蠕虫感染的数据,但我不认为这是一个原因。 ” 来源:爱唯医学网
160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综述之法
Alluvion 2012-2-9 15:13
  综述之法,重在选、译、滤、归、表、修。选是选题,译是翻译,滤是过滤,归是归类,表是表达,修是修改。 1 选  题 111 原则 选题原则有二,一是选大家不知道的,二是选大家想知道的,大家,指的是专业读者群。选大家不知道的,则有特色;选大家想知道的,则受欢迎。 112 考虑 选题要考虑两点,一是可用资料是否充分,可用资料不充分,则综述不能深刻;二是所述理论是否系统,理论不系统,则因果关系不清晰。 113 指定 最怕导师指定研究课题,并就课题写综述。因为研究课题通常是新而窄,新则可用文献少,窄则专业读者稀。这种综述只写出自己想知道的,而写不出大家想知道的。 114 视角 研究生写研究课题相关综述,为避免窄,应适当放宽视角,以增加可用文献量和专业读者群。 2 翻  译 211 全译 初写综述时,专业单词不熟悉,不要偷懒,一篇篇的译,译完了再综合。综述是一长期作业,费力则不能持久。 212 选译 对同一文题译过几篇相关综述后,可将译稿综合成一初稿。再看英文文献,此时对专业单词已较熟悉,可选重要的译。 213 不译 有些文字可以不译。开头一段较空洞,除患病率外,不译;最后一段是全文总结,已有正文详述,不译;每段的主题句较模糊,不译;提出但不解决问题的不译;争论而无结果的不译;与初稿雷同的不译;众所周知的不译;结论含混的不译;溢出本综述之外的不译。不译的内容只要能看懂大致走向,未必要字字都认识,以节省时间,加快阅读速度。 214 速译 英文综述译后第一次阅读就要滤去3 /4内容,剩下的在以后反复阅读中还会滤去1 /2,如为英文论文,则滤得更多。故需大量的译文供过滤,要得到大量的译文,需保持一定的译速,要保持译速,翻译时就不能过于迟疑和修饰,译不出来的就跳过。 215 苦译 如果仅译英文综述,最后只有1 /8的内容有用,一篇成熟的综述按5 000字算,至少得译4万字,而翻译在通篇综述中所占时间不到1 /3,故想花3个月完成综述,则第一个月就得译完4万字,这对于一个新手(研究生)来说,无疑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3 过  滤 311 定义 选译和不译就是一种初步过滤,但依然会有许多不具体、不系统、不明白的内容被译出来,过滤就是要把这些内容在阅读中删除。 312 不具体 要删除不具体的内容,如“产前抑郁对婴儿发育有不良影响”。有什么不良影响未说清楚,故对读者无具体用处,应删去。 313 不系统 要删除不系统的内容,如“已发现抑郁症与P物质改变有关联”。这与流行的抑郁症单胺假说无任何联系,对抑郁症的治疗也无指导意义,故删去。 314 不明白 在翻译中,有三种情况译不出来。一是专业单词在所有的字典中都查不到;二是字都认识,但语法没弄懂;三是字都认识,但专业不熟悉。故在阅读译稿时,遇到不懂的句子,读两遍还是不懂,就删去,一般不再查原文。 315 尺度 作者在过滤时,应以删除不精彩内容和留下精彩内容为原则,避免犯下述两种错误,一是见句子通顺的就留,结果综述很臃肿;二是见非结论的就删,结果只有“栋梁”,没有“砖瓦”。 4 归  类 411 大类 在资料滤过后,留下的精彩内容显得片段和孤立,前后不连贯,故第一步是要分类,将同一类内容归为一处,起一标题,用“1、2、3⋯”将标题排序。一篇综述通常分4~6大类为宜。 412 调类 第二步是根据大类标题间的逻辑关系,调整各标题的位置,可按专业习惯排,可按其他方式排,如详细的在前,简略的在后;实用的在前,不实用的在后;常用的在前,不常用的在后;流行的在前,不流行的在后;重要的在前,不重要的在后。总之,要说出排序的理由,不可随意堆砌。 413 归段 一篇综述只归大类,显得太粗,同一类中可有多个不相关的研究,应当用段将之区别开来,每段说明一个问题,并将它的中心思想提取出来,置于段首,作为小标题,用“1. 1、1. 2、1. 3⋯”编号。每一大类通常可分4~6段。 414 调段 根据每段小标题,寻找段间逻辑联系,象寻找大类间的逻辑联系一样,虽无定法,但要按你认为合适的顺序去排。 415 亚类 在调段中,如发现一个大类项下超过8段,最好能分成二个亚类,每个亚类起一小标题,用“1. 1、1. 2、1. 3⋯”编号,并按逻辑对亚类的小标题排序。而组的编号则下推一级,用“1. 1. 1、1. 1. 2、1. 1. 3⋯”表示。 416 调动 在电脑上,文字调动可通过选中、剪切和粘贴三步来完成,可是电脑屏幕象一盏灯,时间看长了刺眼,使人注意力不集中。故常先在纸上看,纸上改,然后再上电脑改。在纸上调动文字时,可用调子程序原理:将被调动的段或大类在打印稿左侧的页边距上用大括弧标记,注上字母,然后将同样字母插入移动目的地,当上电脑时,见大括弧就跳过,见插入字母时,就在稿中寻找同样字母标注大括弧的相应段落,将之移至字母插入处。 5 表  达 一段之内,要表达清楚,要看句式如何应用,精彩的句式有展开结构、对称结构和链点结构,读来酣畅,让步结构主要是用于调和矛盾观点,其他结构也常用到。 511 展开结构 先写主题句,然后用支撑句一一展开。 512 对称结构 是指两组结构一样、文字对仗、语意反向的句型。 513 链点结构 先描述一条病理反应链,然后对这条链的每个环节予以干预,而那些干预不到的环节,只要不影响该链的连接性,尽可能删除,目的是让该链的每个环节都能用上,以节省读者的记忆资源。 514 让步结构 采取“虽然⋯,但是⋯”的结构,目的是将矛盾研究结果融于一段之中,作者可将自己认可的观点放在“但是”以后。 515 其他结构 ①比较结构:通过A比B增多或减少描述研究结果,通常后附结论; ②交代结构:是先交代名词的定义或理论细节,然后再直接应用该名词和理论; ③举证结构:是先讲结论,然后列举证据或理由; ④顺序结构:是按照某种顺序进行描述,如时间顺序, 解剖顺序等, 与本文“4 归类”中的“412 调类”的运作原理相似; ⑤呼应结构:是指基本原理和临床实践的呼应,可以先叙原理,后讲实践;也可先叙实践,后讲原理。 6 修  改 广义上讲,调类、调段和调整语序(见顺序结构)都是修改。下面叙述是狭义的修改,限于句内 或两句间的修改。 611 慢读 是边读边想,寻找逻辑错误。 612 复述 先读懂晦涩的译稿,然后再用自己的语言复述,使它变得易理解。 613 快读 在理解基础上,通过对名词的含糊指代,可加快阅读速度 614 重复 第一种情况是一句内同一名词出现两次,应尽可能删去一次 615 衔接 指的是上下两句的衔接程度。 616 适切 文字表述越接近大家平时的表达习惯,就越贴切。越贴切, 就越能增加读者的阅读速度。 617 统一 不同文献对同一术语可有不同的表达方法。
个人分类: 科研信息|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男人健康拐点在多少岁?
热度 1 linpandr 2012-1-10 21:28
44岁:男人健康“拐点” 2004年5月19日,才华横溢的影视剧作家、《我爱我家》等喜剧作品的主笔梁左,因突发心肌梗死猝死,享年44岁。 2005年2月17日,世界快餐业巨头麦当劳CEO查理·贝尔因肠癌去世,享年44岁。 2004年10月30日,台湾知名音乐创作人梁弘志因胰腺癌逝世,享年44岁。 而在44岁左右病逝的名人近年来也是接二连三,作家王小波1997年因心脏病去世时45岁;张国荣2003年因抑郁症自杀去世时47岁;演员傅彪2005年因肝癌去世时42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份权威报告中指出,44岁是人生的一个拐点——生命曲线从这个时候开始呈下降趋势,而工作、家庭的负担曲线则呈上升趋势。这两条剪刀状曲线的相交处正是44岁,所以44岁又可称为“中年剪刀”的轴。 英国与美国一项最新的联合研究显示,人一生的幸福感呈现U形曲线,年轻与年老时最快乐,中年则坠入低谷,这段“考验”一般会持续数年,即人们所说的中年危机,“谷底”大约在44岁左右。 “男过四十天过午”。即是说男人到了40岁以后,身体状况犹如午后的太阳,一步步开始下滑。著名健康教育专家洪昭光指出,男性40岁以前慢性病患病率是缓慢上升,男性为9.9%,但40~44岁,患病率急剧上升至20.9%。44岁这个转折点非常明显,明显的是心、肺、脑、肾功能逐步下降。 从44岁左右去世名人的报道中,我们发现了一个共性,那就是心、肝问题是主因 44岁是肝癌的高发期,很多人是在44岁时被诊断出患了肝癌,并很快去世的。 乙肝病毒携带者在25岁之前,人体属于免疫耐受期,病毒产生不了威胁;而到了25岁之后,病毒开始变得狡猾了,比如原先有五只手,现在长出了十只手,而且手臂也变得粗壮了,这时机体在和病毒作战时,要想取胜就不再像以前那样轻而易举,最终倒在了44岁。 “心”的危机也同样严重。目前,北京的男性35~44岁心肌梗死的病死率增加154%!“如果缺乏运动,饮食中很少摄入蔬菜、水果,常年饮酒,高血压、糖尿病将会出现,心脑肾功能遭到损坏的概率大大增加。工作中如果再不注意休息,不能及时释放各种压力,发生猝死的几率必然会明显增加。而到了44岁,猝死的发病率就有可能达到一个峰值。” 有资料显示,大部分男性背痛的首发年龄是30~45岁,这个年龄段是背部关节发炎及自然退变的开始,而肌肉损伤也是导致背痛的最常见原因,此外,有10%~15%男性的小腿会在40岁后出现不同程度的静脉曲张。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报告指出,由于生理上的变化,使中年男人在心理、思维和工作等方面都发生显著变化。 44岁男人面对着八大危机:信念危机、生理危机、事业危机、职业危机、人性危机、心理危机、情感危机和亲子危机。 孤独、敌意、沮丧、压抑、焦虑,是44岁左右男人心理的五大门槛。 44岁男人忙忙碌碌,负载着家庭和事业。由于一头扎在自己的天地里,很少有时间与别人进行交流,44岁男人会备感孤独。 44岁的男人可能会同情那些在生活中陷入困境的人,对那些平步青云的人,却往往会生出敌意来。一个44岁男子在工作中遇到麻烦,孩子打翻油瓶就足以使他大发雷霆,可同样的事情若发生在自己得到上司嘉奖的那天时,他的态度可能会是柔声地对孩子说:“不要紧,别怕。” 有些44岁“功成名就”的男人也会产生沮丧。例如事业成功的男人,当他的妻子决心读书或工作时,如果他们自己不善于处理家务,面对乱七八糟的家,往往会出现强烈的沮丧感。 40岁以上男人60%以上出现性欲减退,这个问题以前一般是在50岁以后才会出现:长期焦虑、紧张,环境污染、日用化学品的伤害,射线、高温等都将男性迟发性性腺低下的发生年龄大大提前,表现为乏力、睡眠障碍、潮热多汗、心慌、记忆力减退、情绪低落、性欲减退等。 夫妻生活不能忽视,性功能与人体肌肉一样是用进废退,越用越好;但肌肉萎缩后可以通过锻炼恢复,而性功能一旦失去就难以恢复了,因此对于40岁以上的男人要主动维护自己性功能。 对于40岁以上的男性,有专家建议,每周性爱次数不少于2次,也可以依自身身体状况增加次数。 44岁男人保健操 针对当前44岁男性比较常见的肥胖、颈椎病、困倦等亚健康症状,特意推荐了一套健康操: 一、左右开弓操 双脚水平与肩同宽,双臂伸直过头,做拉弓状。两臂徐徐下拉至胸前,一只手臂在体外侧伸直,食指朝天,手掌向外,呈直弓状,另一只手放在体前呈拉弓弦状,弓从头上拉开。 整个动作过程中头随手动,上肢动作要用力,使整个上肢,包括胸部、后背都有紧绷的感觉,下肢的马步动作,可依据自身情况选择直立下肢或微微屈腿。一般控制在左右各20次~50 次。 通过此练习有效地消耗体内脂肪,增加肌肉,起到控制体内肌脂比例。 二、旱地划船操 身体挺直,双脚开立。并由髋处上体前倾,塌腰挺胸,抬头向前看,双手前举(如抓住划船的双桨)。双手从前位向后拉(如拉船桨动作),此时后背肌肉用力夹紧。做 50 次左右。上身前倾,双手由前向后运动。  每天白天或晚上做一次。对颈椎、胸椎、背部肌肉是一种综合锻炼。可缓解颈、背部许多问题,可有效地缓解和根除伏案工作者的背部疼痛问题。 三、马步冲拳操 两脚开立与肩同宽,大腿尽量与地面平行做马步深蹲,双手放于体侧,拳心朝上,冲拳时可以是掌式,也可以是拳式。 做此动作时,要注意扎实马步,用身体发力带拳而出,可以夹带吼声, 出拳出到七分为好。视自身情况,左右各做 30~100次。 马步冲拳可以通经活络,使血液流畅,同时消除倦意;而在冲拳时大吼则可以使人热血沸腾,让人心情开朗,对缓解心理压力大有帮助。 男人健康拐点在多少岁? 44岁,慢性病都“找上门” “男过四十天过午”。即是说男人到了40岁以后,身体状况犹如午后的太阳,一步步开始下滑。著名健康教育专家洪昭光指出,男性40岁以前慢性病患病率是缓慢上升,男性为9.9%,但40~44岁,患病率急剧上升至20.9%。44岁这个转折点非常明显,明显的是心、肺、脑、肾功能逐步下降。 从44岁左右去世名人的报道中,我们发现了一个共性,那就是心、肝问题是主因 解放军302医院中西医结合肝病科主任刘士敬指出,44岁是肝癌的高发期,很多人是在44岁时被诊断出患了肝癌,并很快去世的。 乙肝病毒携带者在25岁之前,人体属于免疫耐受期,病毒产生不了威胁;而到了25岁之后,病毒开始变得狡猾了,比如原先有五只手,现在长出了十只手,而且手臂也变得粗壮了,这时机体在和病毒作战时,要想取胜就不再像以前那样轻而易举,最终倒在了44岁。 “心”的危机也同样严重。北京军区总医院心肺血管中心科副主任和渝斌表示,目前,北京的男性35~44岁心肌梗死的病死率增加154%!“如果缺乏运动,饮食中很少摄入蔬菜、水果,常年饮酒,高血压、糖尿病将会出现,心脑肾功能遭到损坏的概率大大增加。工作中如果再不注意休息,不能及时释放各种压力,发生猝死的几率必然会明显增加。而到了44岁,猝死的发病率就有可能达到一个峰值。” 有资料显示,大部分男性背痛的首发年龄是30~45岁,这个年龄段是背部关节发炎及自然退变的开始,而肌肉损伤也是导致背痛的最常见原因,此外,有10%~15%男性的小腿会在40岁后出现不同程度的静脉曲张。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报告指出,由于生理上的变化,使中年男人在心理、思维和工作等方面都发生显著变化。 44岁男人面对着八大危机:信念危机、生理危机、事业危机、职业危机、人性危机、心理危机、情感危机和亲子危机。 孤独、敌意、沮丧、压抑、焦虑,是44岁左右男人心理的五大门槛 44岁男人忙忙碌碌,负载着家庭和事业。由于一头扎在自己的天地里,很少有时间与别人进行交流,44岁男人会备感孤独。 44岁的男人可能会同情那些在生活中陷入困境的人,对那些平步青云的人,却往往会生出敌意来。一个44岁男子在工作中遇到麻烦,孩子打翻油瓶就足以使他大发雷霆,可同样的事情若发生在自己得到上司嘉奖的那天时,他的态度可能会是柔声地对孩子说:“不要紧,别怕。” 有些44岁“功成名就”的男人也会产生沮丧。例如事业成功的男人,当他的妻子决心读书或工作时,如果他们自己不善于处理家务,面对乱七八糟的家,往往会出现强烈的沮丧感。 北大医院男科中心副主任医师张志超表示: 40岁以上男人60%以上出现性欲减退,这个问题以前一般是在50岁以后才会出现 长期焦虑、紧张,环境污染、日用化学品的伤害,射线、高温等都将男性迟发性性腺低下的发生年龄大大提前,表现为乏力、睡眠障碍、潮热多汗、心慌、记忆力减退、情绪低落、性欲减退等。 夫妻生活不能忽视,性功能与人体肌肉一样是用进废退,越用越好;但肌肉萎缩后可以通过锻炼恢复,而性功能一旦失去就难以恢复了,因此对于40岁以上的男人要主动维护自己性功能。张志超说:“生殖健康不仅仅是鱼水之欢,更重要的还是全身心健康。” 对于40岁以上的男性,张志超建议,每周性爱次数不少于2次,也可以依自身身体状况增加次数。 提前“实习”一下老年生活 44岁的男性保健,可以提前过一段老年人的生活,因为老年人退休以后,少了中年时期的身心压力,饮食起居都非常规律,这也是一种比较健康的生活方式。 应酬最好在中午 王国玮建议,如果有推脱不掉的应酬,最好安排在中午解决,这样便于经过下午的消化,减少脂肪在体内堆积,减少肥胖发生的几率。如果实在须安排在晚上,在没有喝醉酒的情况下,路程在1小时以内的,尽量选择步行回家,这样不仅达到了有氧运动效果,同时也加速了食物在体内的消化。 不要打破睡眠规律 王国玮表示,男人到了44岁,便不再如年轻时那样精力旺盛,而工作压力往往可能是年轻时的好几倍,所以在安排每天的计划时,不要把24小时都安排得满满当当,一定至少留出8小时的睡眠时间,坚持每晚11点前睡觉,早晨7点起床,除非万不得已偶尔熬夜,尽量不要打破睡眠规律。 强迫自己走起来 每天运动1小时,这是国家给老年人的健身标准,这其实同样适用于44岁的中年男人。考虑此类男人的实际需要,王国玮教授最推崇的运动方式就是走路。他建议,1小时步行能回家的人,最好每天下班后走着回家,如果距离更远,可以先乘车,提前几站下车步行回家。当然分开步行更好,可以早晨步行20分钟,午间步行20分钟,晚上步行20分钟。 对于那些时间特别紧的男性,可以有意识地强迫自己动起来,比如把办公室的电话机放在离自己座位5米远的地方,每次接电话,自己都会被迫动身,另外就是多喝水,增加小便次数,一方面有利于新陈代谢,另一方面也能迫使自己动起来。
2218 次阅读|1 个评论
科研成果:满族、汉族、朝鲜族人群骨密度及骨质疏松症患病率调查
热度 3 xupeiyang 2011-7-14 11:11
该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对丹东地区满族、汉族、鲜族三个民族正常人骨密度进行测量并进行骨质疏松症及骨折的流行病学调查,建立丹东地区正常人骨密度数据库,并对三个民族骨密度进行比较,探讨丹东地区人群骨质疏松及骨折危险因素。 采用美国 Osteometer Medi Tech 公司生产的 DTX-200 型双能 X 线骨密度仪进行周围骨密度测量,于 2010 年 8 月 -12 月对 2203 例满、汉、朝鲜族健康人群检测非受力侧前臂尺桡骨远端骨密度,每 10 岁一组,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同时填写骨质疏松相关危险因素调查表。 主要技术指标:骨密度、骨峰值、骨量丢失百分数、 T 值、骨质疏松患病率。 与国内外相关文献对比分析可得出如下结论: 国内检索可见有关采用超声波骨密度测量仪对延吉市朝鲜族、汉族成年人进行骨密度测定的相关研究报道(文献 )。但国内外均未见有关满族、汉族、朝鲜族三个民族人群骨密度及骨质疏松患病率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比较的相关文献报道。 该课题主要特点与创新点为: 该研究对满族、汉族、朝鲜族三个民族人群骨密度及骨质疏松患病率进行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比较。
个人分类: 创新评论|2032 次阅读|5 个评论
绝经期性交困难研究进展与文献分析报告
xupeiyang 2011-4-15 08:41
Expert Gives Tips for Evaluating Dyspareunia at Menopause 专家谈如何评估绝经期性交困难 圣地亚哥(EGMN)—— 根据医学文献中的最佳估计值,绝经期妇女性交困难的患病率介于11%~45%。 但在北美绝经学会年会上,Andrew T. Goldstein博士称,“针对这一主题的相关文献存在很大局限性。” 来自美国马里兰州安纳波利斯的妇产科医生Goldstein博士擅长治疗外阴阴道疾病,他指出,“很多研究都只统计了年龄,而忽视了月经状态;也没有统计是手术绝经还是自然绝经;没有指出是否接受了激素替代治疗,即便有所提及也没有明确是哪种类型的激素替代治疗。 http://portal.elseviermed.cn/107/1808/ http://www.gopubmed.org/web/gopubmed/2?WEB1mOWEB10O00d000j10020001000h00100090000 Dyspareunia and Menopause Top Terms Publications ‍ Dyspareunia 275 ‍ Humans 268 ‍ Women 231 ‍ Menopause 212 ‍ menopause 186 ‍ Middle Aged 186 ‍ Vaginitis 159 ‍ Postmenopause 155 ‍ Sexuality 128 ‍ Hormones 119 ‍ Estrogens 108 ‍ Adult 94 ‍ Estrogen Replacement Therapy 85 ‍ Patients 79 ‍ Aged 77 ‍ Evaluation Studies as Topic 72 ‍ Sexual Behavior 71 ‍ Libido 70 ‍ Questionnaires 67 ‍ Atrophy 65 1 2 3 ... 62 信息分析报告 Dyspareunia and Menopause.docx
个人分类: 信息分析|2362 次阅读|0 个评论
生不生,让不让,能不能,愿不愿,养不养,老不老
热度 2 sheep021 2011-3-8 12:16
生不生,看似是个简单的事情,其实不然。 让不让:国家有政策,得按计划来。 能不能:看个人身体情况,有人想生生不出 愿不愿:看个人思想情况,有人能生不愿生 结论:生个娃容易吗? 养不养: 养个娃更不容易啊。 培养个学生娃更不容易啊 老不老: 娃生了,也养大了,培养成材了,出国(或进城)为别人服务了,老两口苦守空巢最不容易啊。 古人“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这一理念,到今天为止,彻底崩溃了 附: 白领不孕不育患病率高 每8对就有1对生育困难 2011年03月08日08:01 东方网 东方网3月8日消息:据《新闻晨报 ( 微博 )》报道,上海市卫生局和市健康教育所昨天联合发布的最新调查数据显示,本市白领不孕不育患病率高,平均每8对育龄夫妇就有1对生育困难,不孕不育者以25岁至30岁人数最多,而其中以女性排卵功能障碍疾病最为多见。 此外,妇科炎症的发病率也在呈上升趋势。据统计,在年轻白领女性中,约有39%患有妇科炎症,在中年白领女性中,患有或曾经患有妇科炎症的占69%。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俞瑾教授指出,处于工作高压下的白领女性,尤其需要放松心情,树立健康生活方式和积极治疗相结合的观点,科学合理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工作,逐渐解除过度紧张和巨大精神压力,并控制体重。这样有利于育龄夫妇生育自己的健康宝宝。 最新调查结果显示:一半以上城乡 老人守空巢 - 老人 -社会新闻 2011年3月5日 ... 黑龙江新闻网讯4日,记者从省老龄办获悉,根据最新调查结果显示,我省城乡 老人空巢 率 已超过半数,由 空巢 引起的社会问题亟待破解。 ... 2340万独 守 “ 空巢 ” 老人 谁来照顾_新闻中心_新浪网 2011年2月21日 ... 目前我国至少有2340万老人独守“空巢”。“空巢”老人由谁来照顾,老年人怎样安度晚年, 子女和社会该做些什么,已成为一个社会话题。 两儿海外打拼耄耋 老人 独 守空巢 二十年- 空巢终年空巢留学海外移民驿站 ... 2010年10月4日 ... 《南方都市报》报道,辉仔的父亲是工程师,因工作需要常常出差,家里就剩下母亲一个人 独守空巢。辉仔说,刚开始时他也曾为妈妈在电话里的「喋喋不休」 ... www.dushi.ca/tor/immigration/bencandy... - 网页快照 - 类似结果 《公益时报》:春节过后, 老人 又要 守空巢 了- 宝典网 2011年2月25日 ... 春节过后,老人又要守空巢了刘耀兰. 近日,南京一位名叫王绍铭的老人,在网上晒出了一 封写给海外留学未归孩子的家书。家书朴实无华,情感饱满,道出了 ... 老人 春节 守空巢 :网上家书为何让人感动?_姚权展_法律博客www.fyfz.cn 2011年2月10日 ... 然而有一些老人却因为孩子在海外留学只能独守空巢,那份内心的孤独和对孩子的思念, 我们可以理解。而这位春节独守空巢的老人对孩子的理解,对孩子的 ...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35 次阅读|2 个评论
鼻咽癌的基因研究与信息分析 1975 - 2010年
xupeiyang 2010-7-31 14:44
研究进展: http://www.bioon.com/biology/postgenomics/444357.shtml NatureGentics:广东鼻咽癌患病率高从基因找原因 信息分析平台: http://www.gopubmed.org/web/gopubmed/1?WEB01jkpokpl1bysiI54I6jI00h001000j100200010 945 documents semantically analyzed 1 2 Top Years Publications 2008 68 2004 65 2003 62 2006 59 2005 58 2009 55 2007 55 2002 54 2001 48 2000 46 1998 40 1995 37 2010 34 1997 32 1999 30 1996 30 1993 20 1992 20 1994 19 1991 15 1 2 1 2 Top Countries Publications China 298 USA 135 Hong Kong 79 Taiwan 63 United Kingdom 42 Japan 36 France 27 Singapore 24 Sweden 23 Germany 23 Tunisia 19 Canada 16 Thailand 12 Malaysia 8 Italy 6 South Korea 6 Switzerland 6 Saudi Arabia 5 Greece 5 Brazil 4 1 2 1 2 3 ... 8 Top Cities Publications Changsha 112 Guangzhou 79 Hong Kong 67 Taipei 35 Chapel Hill 35 Singapur 24 London 22 Beijing 21 Stockholm 19 Toronto 15 Chengdu 13 Baltimore 12 Kowloon 12 Birmingham 11 Bethesda 11 Kanazawa 11 Bangkok 10 Villejuif 10 Monastir 9 Frederick 8 1 2 3 ... 8 1 2 3 ... 15 Top Journals Publications Int J Cancer 60 J Virol 41 Ai Zheng 39 Cancer Res 28 Oncogene 22 Clin Cancer Res 19 Cancer Lett 17 Zhonghua Zhong Liu Za Zhi 17 P Natl Acad Sci Usa 15 Chinese Med J-peking 14 Int J Oncol 14 Anticancer Res 13 J Gen Virol 13 Di Yi Jun Yi Da Xue Xue Bao 13 Cancer Genet Cytogen 11 Iarc Sci Publ 11 Virology 10 Nan Fang Yi Ke Da Xue Xue Bao 9 Am J Pathol 9 Gene Chromosome Canc 9 1 2 3 ... 15 1 2 3 ... 202 Top Terms Publications Humans 874 Nasopharyngitis 866 Carcinoma 841 Genes 755 Nasopharyngeal Neoplasms 751 nuclear pore 572 Neoplasms 448 Herpesvirus 4, Human 438 Viruses 433 Proteins 390 Cell Line 347 Patients 294 DNA 253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238 gene expression 228 Gene Expression 225 Tissues 213 Adult 210 Animals 200 Middle Aged 196 1 2 3 ... 202 1 2 3 ... 200 Top Authors Publications Li G 41 Yao K 41 Huang D 36 Lo K 34 Raab-Traub N 25 Zhou M 24 Li X 23 Sham J 22 Tsao S 21 To K 20 Zeng Y 18 Busson P 18 Hue L 16 Tao Q 16 Lung M 15 Cao Y 15 Chen J 15 Klein G 15 Deng L 14 Furukawa M 14 1 2 3 ... 200
个人分类: 信息分析|2693 次阅读|0 个评论
精神疾病为什么能够持续存在?
haoer 2009-8-12 09:08
前两天浏览文献时,看到一篇有关精神疾病流行病学方面的文章 ,研究是以色列的精神病学家完成的,他们发现精神疾病患者的一级亲属比一般人的后代要多,并且有家族史的患者亲属的后代比没有家族史的患者亲属的后代更多,他们认为这个发现可能部分解释了为什么精神疾病会持续存在的问题。 这不由使得我想起了之前自己的一个未解的困惑精神分裂症的终生患病率为什么多年来都稳定在1%左右而没有发生变化?为什么会产生这个困惑呢,原因是精神分裂症多起病与青壮年时期,由于起病较早,患者往往还未结婚生子,我自己所见到的为数不算太多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也确实如此,而且由于患者社会功能退化加之社会对精神疾病的偏见,他们中绝大部分患病以后几乎不太可能再拥有自己的后代。而精神分裂症又是遗传度很高的疾病,遗传度可以达到85%左右。这我就迷惑了,患者已经很少后代了,这似乎是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理论的规律,像精神分裂症这种高度遗传的精神疾病应当逐渐从人群中消失啊,为什么会一直维持稳定的患病率呢。 尽管产生了这种疑惑,但惭愧的是我并没有四处查找资料来解答,没多久也就忘记了,直到今天看到这篇文章。文章的引言部分写作的逻辑也差不多就是我之前产生困惑的逻辑顺序:精神疾病具有很高的遗传易感性,有文献支持精神疾病患者的后代要少于对照人群,那么为什么精神疾病会持续存在?这么明显的问题肯定不会到现在才有人想到,原来已经有一些解释了。 比如:存在新生突变( de novo mutation );患者父母尽管未患病,但存在一些损害的印记可能会传递给除了患者以外的其他后代;还有就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亲属的癌症患病率要低于一般对照等等。这些解释都是假设性质的。文章的作者也提出了自己的假设:患者亲属(包括未受累的父母和兄弟姐妹)的后代数会代偿性地增加。研究的结果也证实了作者的猜测。 尽管潜在的原因并不清楚,但这个现象本身已经很有意思了。不过不知道这个解释在中国是否也可行,毕竟中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已经快30年了,现在我自己作研究想找些有兄弟姐妹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都很困难(主要是在城市中的患者),既然都是独子,那就谈不上谁的后代多的问题了,不知道中国自己的流行病学调查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我又没有那么多时间去追踪调查了,看看中国是不是很快也会有类似的研究报道出现。 说到精神分裂症这种疾病没有被自然选择掉的问题,我想到以前在三联上看到一篇专栏文章(作者是袁越),好像说精神分裂症是人类为创造性所付出的代价,由于怎么也找不到那篇文章了,记得不清楚也不敢妄谈太多了。 参考文献: Weiser M, Reichenberg A, Werbeloff N, Halperin D, Kravitz E, Yoffe R, Davidson M: Increased number of offspring in first degree relatives of psychotic individuals: a partial explanation for the persistence of psychotic illnesses. Acta Psychiatr Scand 2009; 119(6):466-71
个人分类: 未分类|6704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9: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