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黄山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黄山

相关日志

[转载]欣赏难得的云雾中的黄山奇景
Fangjinqin 2013-6-15 15:37
0615YellowMountains.pps YellowMountains.pps
个人分类: 风景名胜|2238 次阅读|0 个评论
九龙瀑
huailu49 2013-6-8 17:43
两年前曾发过黄山九龙瀑的图片,不料今日找不着了,只好补发一次。
个人分类: 徜徉山水|4870 次阅读|0 个评论
登黄山
热度 2 huailu49 2013-6-8 17:41
两年前曾发过登黄山的图片,结果今日遍寻不着,只好补发一次。
个人分类: 徜徉山水|6767 次阅读|6 个评论
黄山游之八 日出 日落 云海 松鼠
热度 1 sqzhang 2013-6-2 23:05
我在黄山游览期间可以说是晴空万里、风和日丽,游览的十分畅快。按理说,应当能够观赏到十分美丽壮观的日出和日落,云海那就无缘观赏了。黄山的气象预报是,观察到日出的概率是60%。可是,当我们兴致勃勃的去观赏日出时,天边外却有一缕云朵,刚好把露头的太阳挡住了,也就只看到了从云端露出来的太阳。没有看到日出,却看到远处山中也似有一点云海的样子,也许是对我们没有看到日出的补偿吧。日落时也是如此,除了天边那一缕云外,再无一丝云朵,就是这一缕云,把太阳落山的路挡住了。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292 次阅读|2 个评论
美哉黄山
热度 19 baiyuxiao 2013-6-2 10:40
美哉黄山 2013/6/2 这次从杭州回山东,绕道安徽,去游了一趟黄山。这是我第六次上黄山。前五次都没有留下什么照片,这一次幸运,总算留下了几张还算可以的照片。上山第一天适逢漫山大雾,始信峰到北海一带,几乎没有拍下什么照片。从排云亭进入西海大峡谷,一路仍是大雾弥漫,只是偶尔间雾气会散开一会儿,近处的山景会突然地露一下脸,这时抓住机会拍几张,倒也别有趣味。第二天是晴天,可早晨的雾气仍然很大。在丹霞峰上拍日出,没有找到理想的位置,倒是拍了几张云海中山峰的照片,也算是捕捉到了黄山的精神。黄山之美,离不开它的云雾,譬如美人之于美饰,那些奇诡的山峰和苍松,只有在云海雾涛之中才能显露出它的灵性。也只有置身于云雾之中,你才会有一种脱离尘世,飘然欲仙的感觉。这是一种机缘,可遇而不可求。这几张照片或许可以证明这一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3862 次阅读|37 个评论
黄山游之七 险路
热度 1 sqzhang 2013-5-26 09:04
黄山的山高谷深。游览山中的景色就只能在陡坡、绝壁之间盘行。黄山的很多路都是悬挂在绝壁之上的栈道,窄且陡。走在这样的路上,十分辛苦,可也是一种莫大的享受。在这样的路上,我们就遇到了一位年已78岁的老人,兴致昂然地攀爬。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6902 次阅读|2 个评论
黄山游之六 西海大峡谷轨道交通建设现场一瞥
sqzhang 2013-5-22 10:26
黄山的西海大峡谷坡陡谷深,风景壮观秀丽。现在的旅游线路建设在峭壁之上,多数是悬空的栈道,十分陡峭,攀爬艰难,目前还不能到达谷底。 在栈道上可以看到正在建设的谷底轨道交通。这个工程完工后,就会有更多的人浏览大峡谷的壮丽景色了。 首先欣赏一下西海大峡谷的壮丽景色。在这个地方只能隐隐约约地看到一点轨道交通。 在第一幅照片中,也许你还没有看到所说的轨道交通。那就看过这幅照片后,再看第一幅。 ⒊ 再换个角度。够险的吧。 ⒋ 拉近了再看。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841 次阅读|0 个评论
行走皖南:车过太平湖
热度 6 huailu49 2013-5-21 06:39
太平湖旧称陈村水库,1979年才改为今名,是安徽境内最大的人工湖,面积88.6平方公里,大致呈东西走向绵延约80公里,南北最宽处约4公里,最窄处仅10余米。整个太平湖共分为广阳、共幸、黄荆、龙门、三门等五大景区,因此人们若要提及游湖,必须指明要去哪一个景区。这次我们路过的太平湖大桥就位于广阳湖区的西侧。此外还路过了太平湖镇。
个人分类: 徜徉山水|9700 次阅读|23 个评论
行走皖南:芙蓉谷
热度 3 huailu49 2013-5-20 07:22
黄山不独主峰美,其周边的一些峡谷也颇有看头,像翡翠谷、凤凰源、九龙瀑、芙蓉谷等等。前三处位于黄山的南大门(汤口)附近,由于多数游客往往取道汤口上山,顺带也就将这三处看了。芙蓉谷地处黄山北大门(甘棠、太平)附近,游客也相对少了许多。
个人分类: 徜徉山水|9362 次阅读|6 个评论
黄山游之五 狭谷陡壁
热度 1 sqzhang 2013-5-12 12:38
黄山的山谷深而狭窄,山坡多陡壁立崖。用峡谷来称呼黄山的山谷已经不够了,因此用了狭谷一词。站在狭谷边,一眼就可以望到谷底,走过去不远回头一看,原来刚才是站在悬崖边,实在是惊心动魄,也许还会魂飞胆散。险,这就是黄山美。正所谓,无限风光在险峰。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6973 次阅读|2 个评论
黄山游之四 飞来之石
sqzhang 2013-5-9 08:45
黄山的一个著名景点是“飞来石”。之所以用这个称呼,是因为很难想象出这块石头是如何安放到那里的,只能用“飞来的”解释。 黄山的这种“飞来的”石头太多了。另外一个著名景点“猴子观海”的猴子也是“飞来的”,不仅仅是飞来,而且酷似一只蹲坐的猴子,这只猴子“观”的也不是普通的海,而是黄山特有的云海。 我还拍到了另外一些“飞来的”石头。 石头要飞着来,石头会飞着来,这种遐想既是人们对大自然的神奇感和敬畏,也是对大自然的无奈。让不可能成为可能,让超乎想象成为现实,这就是黄山的飞来石。 ⒈ 远眺飞来石 ⒉俯视飞来石 ⒊近观飞来石 ⒋ 猴子观海 ⒌观海的猴子 ⒍远眺“飞针石”(我给起的名字) ⒎ 近观飞针石 ⒏远眺飞来柱和飞来墩(都是我给起的名字) ⒐近观飞来柱和飞来墩 10 这块石头飞来后还没有名字呢 11 谁给这两块飞来的石头起个名字呢? 12 这几块石头都是飞来的 13 这块石头飞来后把底座要压垮了 14.龟蛇相对的蛇头 15 近看龟蛇相对的蛇头 16 这块飞来时落地参数选的太好了 17 这几块石头飞来后滚下来摞在了一起 18 迎客松旁边也是一块飞来的石头 19 这是“飞来石”吗?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7458 次阅读|0 个评论
黄山游之三 一块石头一座山
sqzhang 2013-5-8 10:43
黄山的山美。美在哪里?不同的人肯定有不同的答案。我的答案是,黄山的一座山就是一块石头,或者说一块石头就是一座山。虽然已经经历了千万年的风雨日晒,一个个的巨石已经裂痕斑斑,但那种傲然挺立的雄浑姿态依然历历在目。石头有大有小,可大可小,大到一块石头就是一座山,那就是巍然。 1 2 3 4 5 6 7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871 次阅读|0 个评论
黄山游之一:秀峰
热度 1 sqzhang 2013-5-4 11:22
近日黄山一游。 人家都说黄山有四大观赏之处:奇石、怪松、云海和温泉。我游后的感想则可以用三个字概括:险、美、累。 先看看黄山的秀丽山峰,那些感想以后慢慢说。 1 2 3 4 5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163 次阅读|2 个评论
黄山之行<后记>
热度 1 ytsundy 2013-4-18 21:44
从黄山回来一个多月,才把对黄山的感受用文字写出来。之于当时,感受流于感官,是为感性;之于现在,感受流于笔端,是为理性。感性时,身心处于全方位的被动的接受;理性时,处于思维的整理与回味。是为了记住的更长远吧。记住的就是本该留下的,忘记的就是原应忘记的。我常愿意把一些事情或想法整理成文字,一方面是为了促进自己的深度思考,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在我要忘记的时候留下想念。我希望自己年老的时候,能够对着这些文字想起当年意气风发的自己,想起那些美好的人和事情来度过余生。人生何尝不是一次旅行?可以总结,也可以回味,更可以憧憬,却不能再来。
个人分类: 人在旅途|2784 次阅读|1 个评论
人在旅途之黄山(六)水墨
ytsundy 2013-4-18 21:37
从黄山下来,我们当晚打了出租车回到汤口,住在屯溪老街边的莫泰168酒店。累极了,第二天大家睡到了自然醒。醒来的时候已经是早晨的8点钟。这是一个晴朗的早晨,明媚的阳光透过窗帘照进房间。酒店大门隔着一条路就是新安江。早晨的江面毫不吝啬地从各个角度折射着阳光,映衬得整个江面波光粼粼,我们的心情也随之明亮起来。吃过早饭,我们就按原定计划乘车去宏村。 宏村是保存较好的典型徽派建筑的代表,明清时代的民居一直留存至今。我们从黄山市的汽车站辗转到黟县再到宏村,已经是上午10点多钟了。走进宏村,如同走进了一幅古画。白墙灰瓦,这里的房子,一排排地整齐地排列着。每栋房子两侧的墙壁必然要垒高几十公分,配上飞檐,使得房屋错落有致,又极具气势。白色的墙壁,经过这么多年的侵蚀早已经斑斑驳驳,灰灰暗暗。但这种灰暗却给村落平添了古朴和沧桑感。村中很多阡陌纵横、千回百转的青石板铺就的小巷。如果没有路标和地图,异乡人恐怕要在这些巷子里迷路,不过迷路也只会是暂时的,因为毕竟只是个村子,转上个半天也就差不多了。宏村中比较有名的是月沼。月沼位于宏村的中心位置,因为这一潭水如弯月的形状而得名。围着月沼,一周的民居。村民们看惯了来来往往的游人,怡然自得地淘米、洗菜、晾晒腊肉,过着自己再质朴不过的生活。很多年的房子、很多年的月沼、很多年的路,很多年的生活习惯,因为这种古旧,古韵蔓延在这个村庄的每个角落。 我们能看到小门小户的炊烟、也能看到高门大户曾经的辉煌。小门小户的子孙还在这里一代一代绵延生息,高门大户却只剩下家族的故事和空空的框架。也许他们的子孙在别的什么地方吧,但是这里,说到底,已经不再属于他们了。 在宏村,体会的是远离尘嚣的那份宁静与详和。静静的潭水、静静的房屋、 静静的古树、静静的石拱桥,这些配衬在瓦蓝瓦蓝的天空下,构成一幅祥和的水墨图画。我们也都成了画中的风景,就这样,静静地走着,静静地看。心也无比沉静。
个人分类: 人在旅途|3050 次阅读|0 个评论
人在旅途之黄山(五)云海
ytsundy 2013-4-18 21:27
中午从北海宾馆出发的时候,雪已经渐渐地停了。 中午时分,天气渐渐转暖,阳光也悄悄地从厚厚的云层中偶尔探出一点笑脸。我们这次的行进的路线是先去西海景区再转头从光明顶下山。其实,从排云楼到西海大峡谷北入口的这一段路又是一段回头路。如果按照时间的话,走这样一段路,想在缆车关闭之前下山是很紧张的,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但唯有这一段才真正让我们感到这次黄山之旅的不虚此行。所以后面的赶路还是很值得的。 从北海到西海,再到排云楼这一段路很平坦。路上的雪已经被清扫得差不多了。挂在树枝上的雪,压得树低低的,软软绵绵。这样的雪驻留在树的枝条上,分布在每一条都仔仔细细、均均匀匀地,一个都不放过。放眼望去,每根枝条高低起伏、前后错落,就形成了美丽的雾凇。 雾凇是冬日里特有的风景,很像是穿着洁白衣衫的少女在冬日的暖阳中婀娜地起舞。那种舞,轻轻的,仿佛是怕碎了谁的美梦。这个场景不能有风的参与。风对于雾凇,就像王母娘娘派来的天兵天将,一阵风吹过去,美丽的白衣仙女就会被抓走了,消失的无影无踪。现在,无风。我们在这仙境中穿游,仿佛与仙女共舞。 过了排云楼,就是排云亭。排云亭前面的位置,视野非常开阔。可能时间上也比较合适,天色比较亮,山的轮廓由近及远,层层隐没,到最远处视力所及处,已经和云和天很自然地融为一体。白色的云一层一层,滚滚而来,这应该就是传说中冬日的云海吧?我们很自然地望向云海的源头处,希望能看到躲在云海后面的喷薄的太阳。刚刚下过雪的天空,盼望中的太阳还不会那样迅速。但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云海边缘的金色的光芒。那种温暖的着色,尽管还不那么分明,但那颗日日见的太阳此刻是藏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的,它的美永远是那么光彩夺目。 前往西海大峡谷的入口的这一段路,是一段环路。环路的下面可以感知是深谷,如果没有浓浓的雾,应该可以居高临下看到大峡谷的美丽风光。此刻,下面是无法看到那么通透了,只能抬头看天。沿着路,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来欣赏刚才的云海。不同的位置带来了不同的美。云海的美只有一个词才可以勉强形容,那就是震撼,这种震撼无法言表。那里像是有着另外一个世界,云蒸霞蔚,自由飞翔。我的心也在自由中徐徐放飞了。 温度虽然还是零下,但空气中的暖已经使路边石上的雪渐渐融化。消融了,却没有飞走。它们变成了冬日里另一个精灵:冰。不知道什么时候结的冰凌,那样一排排,长的短的,参差不齐。也许昨夜下雪的时候,曾经温暖的石会让初下的雪融化成冰,再到更冷的时候形成了冰凌。也可能刚刚造就的?总是觉得造物主应该没那么快的速度。各种冰凌形状各不相同,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晶莹透明。山上的雪是洁净的,结成的冰自然也纯净剔透。 孩子们最喜欢的是不断地寻找最粗壮最大的那一组,然后用力地把它们掷到下面的山谷里,听着它们清脆的破碎声,更听着孩子们快乐的笑声在山间回荡。 返回排云亭,再向南的路就是一条下山路了。路标指向的是光明顶。这一段路走的漫长而辛苦。我们开始计算返程的时间,希望可以赶上最后一班缆车。对于已经开始身体透支的我们来说,这是最后的希望。路牌总是能在你有些泄气的时候恰当地出现,让你重新又充满了力量。天空的云始终聚集着,走路的时候会觉得热,一旦歇息片刻又会觉得凉意,毕竟还是冬季。中间的路都是石阶,两边的树多数是苍松翠柏。而就在此刻,我们看到了冰挂!如果之前树上积留的雪被叫做雾凇的话,现在只能叫冰挂了。一根根细长翠绿的松针像被冰冻的标本,严严实实地裹在冰里。冰是透明的,松针的状态被看得清清楚楚。难得的是,每一根都是如此。让人不由感叹,大自然就是一个能工巧匠,能把活计做得如此精致均匀。近处细看,冰挂晶莹剔透,已经牢牢地附着在松树上,与松树浑然一体。远处看,好一片白色纯净的世界。身处这样的世界,我们的心也无比纯净,无比释然。在这如童话一般的山路上穿行,我们也宛如童话城堡里的公主,从心里到面容都美的极致。 去光明顶的路上要路过飞来石。据说,这块石头就是《红楼梦》中描述的那块。远远地就看见了那块著名的石头。 其形态果然与书中无异,着地点面积很小,石头的大部分体积是倒悬在空中的,真像是有几分灵异。有时候会想,其实风景是由风和景两部分组成的。景是它自身独特的形态,而风却是捕风捉影的传说。传说开了,就怎么看怎么是了。 过了飞来石, 就是光明顶了。光明顶是黄山气象台的所在地,选这样的地方进行气象观测,自然是极具科学性的。但这个名字确实不虚。光明顶是山顶的一大块空地,观景之开阔不是其他地方可以比拟的。我们到这里却不是时候。刚到的时候还能看到远远浓雾中的一个小山头的轮廓。只拍了几个镜头,几秒钟的功夫,它就如海市蜃楼般地消失了。我们也无心停留,继续赶路了。 这一天中最亮的风景出现在鳌鱼峰。鳌鱼峰的特点是有很多巨大而光滑的石头。整个山峰的形状像胖胖的鳌鱼。它下面的石头也多半如此,有的像蛇,有的像龟。所以我们到达鳌鱼峰下的时候,正好可以在平整的石头上小憩片刻。时间所限,鳌鱼峰是不能去攀登了,但休息的时候,太阳适时地转出来,我们在那个位置看到了蔚蓝色的天空。蓝天虽然只有不大的一块,虽然没有停留许久,但太阳这一刻的惠泽已经足以让我们对此行黄山充满感激。我们每天都生活在阳光下,并不会去刻意体会阳光的美好。但当阴霾重重的时候看到的蓝天却是让我们心中充满了幸福,有阳光的感觉真好! 黄山之行我们遇到最难最险的地方在百步云梯。因为下雪的缘故,很多更险的地方已经关闭了,比如莲花峰,比如西海大峡谷,比如无护栏的一线天。但又是因为下雪的缘故,使得本并不惊险的百步云梯变成了险境。百步云梯我和多多几乎是一口气爬上去的。边走边查的台阶数,查了有137阶,也不知道是不是很准确。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上山拼的是体力,下山却要拼毅力。台阶很窄,又很陡。最要命的是,留在石阶上的雪,部分化成了冰,重新又冻结在石面上。台阶两边经常是并无扶手,而是依石而建。踩出路的地方又往往是在中间,两边不靠。下山的腿已经开始发抖了,劳累了许久的膝盖此时开始疼痛起来,真真挑的不是时候。女儿嫩嫩的小手紧紧拉着我,原来一直我是她的依靠,现在要她来鼓励我。女儿长大了,这一刻她无比坚定地握着我的手,这一刻我的心也从未如此镇定。其实所谓困难大抵如此,不要怕,只要坚定地走下去。 有女儿的支撑,我们走在了队伍的最前面,已经把他们远远落在了后面。听着前面人吆喝着索道要关门了,我们赶紧冲过去排队。黄山最著名的迎客松近在咫尺,却只能擦肩而过。坐上最后一班缆车的那一刻,我的心释然了。这是一个圆满的句号,尽管黄山之行还远没有结束。 下到山脚下,回黄山的中巴早已没了踪影,我们只好包了出租车返回市区。住下来,好好休息,明天还有更美的风景在等着我们。
个人分类: 人在旅途|2697 次阅读|0 个评论
人在旅途之黄山(四)雪色
热度 4 ytsundy 2013-4-17 20:48
在黄山山顶的北海宾馆的那个晚上,是一个充满期待的夜晚。临睡前,特意跑到大堂看天气预报,预报说,今晚到明天上午有暴雪,下午阴,有积雪、雾凇和云海。看看外面还在下雨,心里不由暗暗担心。预报上说,早晨的日出时间是6:48,日出概率30%。我睡觉前的想法是,一切皆有可能。 早晨睁开眼睛,天还没亮,看看表,是6点整。既然来到黄山,我不想错过任何一个机会。于是不由分说,起床穿上宾馆里的大大的羽绒服下了楼。大厅里已经空无一人,估计这样的天气、这样的地点,晚上也不会有住客叨扰,所以都去睡了。有人说,看着风景画很美,可是如果住在画里就是另一回事了。宾馆里的工作人员都是住在画里的人,看起来也不容易。推开宾馆的大门,外面果真在下着雪,只是似乎不像传说中的暴雪。天色黑黑的,还看不到什么。四周静悄悄的,看着漫天下雪的架势,应该不会看到日出。这30%就直接等于0了。回去接着睡觉。补了一觉再醒来,天色已经渐亮。7点钟了。我又一次冲下楼去。这次我看到了漫天的白雪!虽然雪还在下,但对面的起伏的山峦已经清晰可见。仿佛昨天还是一个在做眼部治疗,蒙着厚厚纱布的人,什么也不见。现在是豁然开朗、心明眼亮了。赶紧回去叫起大家,去看雪景。 当我们整装出发的时候,出现在我们眼前的黄山早已经是一派银装素裹的样子了。近处的山峰清晰可见,远处的山峦在雪雾中飘渺起伏。我们在北海宾馆的观景台先抢拍了几张照片。说抢拍,是因为此时的雪还在下,风并不定向,由大雪引起的雾便同样飘忽不定。刚刚还能看到的远处的山头,几秒钟之后就隐身不见了。所以拍照的首要是迅速。昨天在雨中匆匆赶路,雾气沼沼,自然哪里也没去。今天先补上始信峰。看到终于下了大雪,孩子们很兴奋地穿上了期待已久的冰爪,但是雪太粘,还没走上几步鞋底先高低不平地粘上了雪疙瘩。要不停地搓鞋底。 这种情况让人很烦恼。由于雪还在下着,新积在路上的雪也并不滑,所以我们最后是全体脱掉了冰爪。全部放到了我的背包里,后来再也没有用过,现在想来,这些冰爪算是白买了,还无端端地给背包增加了重量。可是谁会先知先觉呢? 总是有备无患才好。 雪还在飘着。因为有了厚厚的积雪,台阶、路都被覆盖了。没有了明确的路,所以,游客们走路都表现得小心翼翼,生怕一步踩空。好在路上尚没有结冰,即使大雪覆盖也不滑。他们四个都有登山杖可以帮忙。令我骄傲的是,我没有登山杖却比他们走得更快更稳。这其中的道理恐怕是,当一个人没有什么可以依赖的时候,反倒是极大限度地调动了自我平衡能力。而一旦有了依赖,可能他对自己的要求就不知不觉中降低了。这个感觉是不是有点像关于考试是否开卷的利弊讨论呢? 始信峰的名字取自于“登上始信峰,始信黄山天下秀”的意思。位置离北海宾馆很近,海拔也并不高,所以我们很快就登上了峰顶。登上始信峰,眼前的一切豁然开朗。山的形状由近及远,有层次地排开。近处可看到青松覆盖着山峦,白雪又覆盖着青松。有些地方的松全部被遮住了,严严实实地,没一点缝隙;有些地方的松倔强地抖掉身上的雪,傲然地探出头来,任凭风雪扑面;有些地方的松则被雪若有若无地粘连着,仿佛是哪个孩童漫不经心的涂鸦。越到远处,山形越隐隐约约。雾浓的地方,山峰已经被完全掩盖,只剩下看的人无尽的遐想。站在始信峰的观景台处,转一周,满眼都是风景。或是山影重叠,或是风雪弥漫,或是林木错落。我们住的宾馆的方向,更是看到山坳中楼房与周围浑然一体,给空旷的山野平添了几分生气。 下了始信峰,沿原路返回宾馆,九点钟了。我们吃了早饭,小憩片刻,再次出发前往狮子峰。这也是一段往返路,我们需要在中午前返回宾馆退房下山。所以有两个小时的时间去登顶。狮子峰在北海的东北方向。路很近。不用一会功夫就先到达清凉台。这是一处观景的好去处。观景台的位置是一块大石头,没有修任何台阶。平常没有雪的时候,估计是有脚窝可循的,但现在却如探险般的,需要先用登山杖试探位置,撑住了才敢走。来到这里哪能不看景呢?观景台一般是稍稍平缓又能探出去的一小块平台。只有走进了,才能体会到真正的风景。所以,险还是要探的。从清凉台上到狮子峰是一段比较陡直的台阶,这个时候体力还比较足,我们一行人一口气登了上去。从狮子峰上再看刚才看的风景,又是一番景象。所谓说,站得高望得远。居高而临下恐怕就是这个意思。在这个漫天飘雪的早晨,站在黄山的狮子峰顶,虽然不能通透地看到最远处,却也能体会到雪中黄山的别样风情。雪片就这样轻柔地落到身上、脸上,亲密而温存,你来不及拂落,也不忍拂落。你看着面前的黄山体会它的秀美,却不知道自己也已然成了风景中的一部分。这种美丽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也同样让人体会到在自然中人的渺小与孱弱。这座美丽的山,它屹立了数千年甚至更多,而我们不过是它生命中的一个个过客。你会记得它,它却可能从不曾记得你。 再回到宾馆,已经是中午。喝口热水、休息片刻。我们退了房,背起所有的行囊,准备更远的征程。前面的路更长更险更累,更险更高的地方一定有更美的风景,我们坚信这一点。
个人分类: 人在旅途|3947 次阅读|4 个评论
人在旅途之黄山(三)雨雾
热度 2 ytsundy 2013-4-16 20:36
火车一路开过去,都是晴天。越接近黄山,心里面越是忐忑不安。一直在暗暗祈祷,天气预报别那么准确,最好在黄山是晴雨相间的天气,这样总归能看到些景色。天还蒙蒙亮的时候,我就拉开卧铺车厢的窗帘,不停地向外张望。外面果然在下着雨。看来天气预报所言不虚呀。很多时候,人是最无奈的,你所期待的事情并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做了那么多的准备也只能面对。这个时候,叹气或者失望又有什么用呢? 下了火车,下着雨的早晨,蒙蒙的如夜晚般的灰暗。还没等出车站,马上就陆续围上了招徕游客的人,招呼我们上他们的中巴车。对于一个陌生的地方,总是要先观察观察再做定论的。我们没理他们,自顾自地向前走。此时按照我们预先做的计划,打算先吃个早饭再去黄山。孩子们说要吃粥,我们就近找了一家有粥的小店,要了五碗白米粥,拿出自己带来的六必居榨菜和鸡蛋一起吃,小店供应的咸菜实在是没法吃。刚才招徕生意的人,一路跟过来,在我们吃饭的当口和我们谈生意,真是生意做到家了。我们买了一次性的雨衣和钉鞋,就上了去黄山的中巴。从黄山市到黄山脚下的汤口镇,走高速需要50分钟,每人20元钱的车费。车上的老板娘很会说话。说我们是散客,坐她的车是在照顾她的生意。为了表示感谢,她要帮助我们安排旅游计划,提一些建议。所以她详细询问了车上每一个人的行程安排。然后说,今天是雨天,这个天气,登黄山是什么都看不到的。因此建议我们先去黄山脚下东海景区的翡翠谷、九龙瀑和西门峡。然后她说,散客是可以在酒店包车去的,她会直接把我们拉到酒店去。我们明知她是在拉生意。但这样的天气,我们也必须改变原定的计划。尽管包车费用不低,但以目前的状况,我们不能浪费在这里的每一天。我们来到黄山就是为了游玩。雨天看看近景,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所以,只能包车。包车连同门票,我们五个人共花了900元。先去的是翡翠谷。 翡翠谷也叫情人谷。《卧虎藏龙》的竹林打斗的场景就是在这里拍摄的。从那以后,翡翠谷就借着这个噱头炒作,想必也赚了不少眼球。从网上很多人的介绍来看,翡翠谷没什么景色。我却从图片上看到它的恬淡、幽静,这是我喜欢的风格。 一行人买了票进入翡翠谷。此时的雨是中雨。一次性雨衣薄薄地罩在羽绒服的外面,里面还要撑着鼓鼓囊囊的背包。这种穿法很让人无语。可是这种冬天下雨的天气又能怎样呢?倘若打起漂亮的雨伞在雨中漫步,或许能别有一番情趣吧。 翡翠谷不大,下雨的声音打破了谷里原生的宁静之感。看不到别的游人,只有我们,在这僻静的所在里漫游。走进去,一滩一滩的碧水,青翠欲滴,真的犹如一块块镶嵌的翡翠呈现在眼前。想必这就是翡翠谷得名之故吧。此时的水面,被雨点有力地敲打着,翠绿的镜面晃动着,充满了动感。这感觉仿佛是一个少女,白玉般的手臂上晃动着碧绿的玉镯,可爱而温润。雨下久了,水面上淡淡地升起轻雾。雾气飘摇着,似聚还散。翡翠谷尽头的石坡上刻着一个红色的大大的“爱”字。这是人人都希望拥有的一份情感。一个字代表了千言万语。留了影,我们换了一条路返回。这就是穿越那片著名的竹林的路。竹的清秀婉约给人一种安静的情绪。每一根竹清瘦、简洁,向上却不争执。每一根都有自己独立的品格。众多的竹站在一起却又显得风姿绰约。路边隔一段距离就会出现一块石壁,上面篆刻着古代或传说中的爱情故事。像牛郎织女、梁山伯祝英台、张生崔莺莺等都是些百转千回的经典。最让人费解的是,李甲杜十娘的故事也出现在石壁上,不知道是不是用来做反面例子的。每看见一处,多多都要让我给她讲讲。我只好尽我所能一路杜撰,好在她也是听过就忘了,没有深究什么。 出了翡翠谷,我们来到了相邻不远的九龙瀑。这样的雨天,瀑布一定是最好看的。果不其然。刚进大门,就听见很大的水声。雨天里水量充沛,由落差形成的瀑布奔流而下,极具震撼。传说中的九龙瀑是有九条具有龙的形状的石条卧在九个瀑布下方。在汹涌的瀑布下方,我们看到了传说中的龙,龙头龙身龙尾一应俱全,甚至能看到龙身上鳞片。造物主真是神奇之极。雨越下越大,这样的装束这样的天气实在也不适合拍照。一条瀑布一条瀑布地看过去,我们以为九条瀑布也许都是一个样子,甚至准备返回了。就在此时,转过一座小桥,我们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这是九龙瀑里最高最大的一条瀑布。巨大的垂直落差下,我们体会到了“水从天上来”的意境。由于山的形状,瀑布分成了几部分。中间最宽的是主瀑布,旁边还有两条细长的支流。主瀑布呼啸着重重地倾泻下来。毫不留情地在下面的水塘里溅出高高的水花,气势逼人,一副舍我其谁,绝不留余地的架势。瀑布的速度极快,喷溅的水花就不间断地催生着,形成一种动态的平衡。与此相比,旁边的支流倒是显得涓涓地、无比轻快柔美地流动着。仿佛是一个长袖善舞的女子。这样雄壮与柔美的对比,越发衬托了瀑布的各种美。美是有性格的,而每种性格也都有着各自的美。 再回到黄山脚下,已经是下午一点多。大家都已经是饥肠辘辘,冷饿交加。在换乘点附近找了一家饭馆,点了几个热菜。不知道是不是饥饿的缘故,这餐饭后来成为我们在黄山之行的记忆中最美味的一顿。最好吃的当属笋片炒肉。笋的鲜美入味令我到现在回想起来仍然是回味无穷。吃过饭,我们买了上山的班车票,在换乘点等车。等车的时候,一个当地的农妇兜售茶叶,我们两家各买了一桶号称是黄山野生毛峰的茶叶。味道淡淡的。我觉得无论真伪,自己喜欢就好。 每人19元,坐上去云谷索道的班车。这段路是被黄山风景区垄断了的,不管愿意不愿意,都得坐他家的车,多少钱也是他自己家说了算。我们按原定计划买了云谷索道的缆车票,坐上缆车直达白鹅岭。一路上,缆车在山间穿行。下雨所造成的浓雾弥漫着,到处白茫茫的,头上脚下什么也看不到。但是缆车陡直的行进我们是能感受到的。如果是晴天,一定能体会到在丛山峻岭间的那种身处险境的感觉。但是现在,除了雾,还是雾。先生很沮丧地说,我们这次来黄山一定是白来了,什么也看不到,什么也拍不到。而我觉得,也许上了山,到了那么高的海拔,就有完全不一样的气候了呢?现在想来,或许这就是悲观的人和乐观的人的区别吧。 出了索道,山上的气候确实与山下有些不同。雨小了很多。也没什么风。天空仍然是弥漫着水雾,看不到远处的山,更看不到什么景色。在这样白茫茫的天地间穿行,我们只有一个目的,就是直接到我们预订的北海宾馆。反正是什么都看不到了,不如好好休息。 北海宾馆的标间是我们在同程预订的,每间房480元。看到大堂屏幕上报价都是1280元以上,这个价格看起来还是不贵的。宾馆建在山上,贵点也还是应该的。条件还不错,所谓的有暖气也仅仅是配了一个电暖气。多多的鞋子进了雨水,衣服的袖子也湿透了。当务之急是赶紧想办法烤干。孩子累了,早早地睡下了。我拿电吹风反复地吹,而整整一个晚上,先生起来好几次翻晒孩子的靴子,生怕烤糊了,第二天孩子就更没法穿了,父母的心呐。睡觉前我下楼看了天气预报,今天晚上到明天上午暴雪,下午阴,有云海、雾凇、积雪。现在我希望天气预报是准确的了。能赶上黄山的雪景,一定是极美的。
个人分类: 人在旅途|3728 次阅读|5 个评论
人在旅途之黄山(二)启程
热度 1 ytsundy 2013-4-16 20:31
2月16日是我们出发的日子。收拾行囊的时候老是觉得不需要带什么东西。等全装上了,还是满满登登的一大包。因为要住山上一天,据说山上的食物极贵,一盘蛋炒饭就要68元。想想真不合算,不如自己带些吃的上去。虽说到徐州或者黄山可以买,可是一来那是火车站或者旅游景区,吃的东西无论是价格还是质量自然是有出入的;二来食物之流还是从自己熟悉的地方买比较放心,也能买到自己平素喜欢的吃食。这样备来备去,自然背包里面就鼓鼓囊囊了。 从烟台到徐州的火车是晚上10:42发车,我们提前了一个小时就到达了火车站。等车这件事是最无聊的事,可是每一个要乘车的人又必须主动地、心甘情愿地做出这样的选择。 因为对要乘车的人来说,能坐上车才是最重要的事。为了最重要的事,自然可以舍弃一己的自由意愿。所以说,人的一生总要有舍才有得,人同时期做的事情也总是要分出个轻重缓急。倘若没有这样的层次感,生活就会是混乱不堪的。 从烟台到黄山既没有直达的火车也没有直达的飞机。由于我们都是在假期,有足够的时间,火车又是最安全的交通工具,于是我们选择了火车。从烟台到黄山,中转城市可以选择济南、徐州和南京。我们这次选择的在徐州中转,是因为徐州去黄山的车次比较多,买票也比较容易。最主要的是时间上比较合适。我们16日晚上从烟台出发,到达徐州是第二天上午10:25, 从徐州开往黄山的火车是下午4:30,第二天早上6:55到达黄山。我们返程的时间是20日晚上7:50的火车,21日早上7:26到达徐州,然后在徐州坐11:35的火车,当日晚上11:30抵达烟台。按照火车的时间表,我们在黄山的时间共有三天两夜。黄山加上周围的景点,时间上基本比较充裕了。因为有三个晚上都是在火车上度过的,因此必须选择卧铺,虽然这个时间火车上人并不多,但充分的休息是游玩的前提,是必须的。 坐上火车,两个孩子表现得比较兴奋。她们两个都是中铺,蹿上蹿下的。祖儿可能觉得两个中铺离得比较近,下去再上来太麻烦,竟然选择了直接跨越,结果首场演出失败了,她掉了下去。当时的情景是听见“咕咚”的一声,我们在孩子们隔壁的包厢,谁都没有理会。然后旁边的人赶着来告诉孩子掉下去了,我们登时大惊失色。我第一反应就喊:“是多多么?”多多回答说:“不是我,是姐姐。”菊子赶紧过去扶起祖儿,好在没出什么大问题,但是这也让我们后怕不已。从这以后她们吸取了教训,每次都老老实实地从梯子上下了。我想,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要有这样的经历吧。有些时候,总是要“撞撞南墙”的才能回头。人,长大不容易。 在徐州有六个小时的歇息时间。这个长度的时间,实在不好做其他的安排。我们选择了在火车站旁边的宾馆开了个钟点房。钟点房真是很便宜,6个小时的三人房,才58元。孩子们可以休息,我们也可以放下行李喘口气。顺便看看徐州。 说是看看徐州,只是火车站这么大的地方,还真的不能完全代表徐州。但火车站是一个城市的名片,多少人只是因为换乘车,才在这个城市停留片刻。而火车站往往是他们当然包括我们了解这个城市文化的一个小小的窗口。徐州是一个中原城市。当年的淮海战役就是以这里为核心展开的。军事重地却不是一个经济文化中心。火车站的大楼方方正正,灰色的,没有任何装饰,更看不到亮点。抬眼看它,唯一醒目的只有徐州两个大字。它前面的广场很大,却没让人觉得开阔。四周也没什么有特色的建筑。这就给整个城市定下来一个基调:简单、中性、普通、缺少特色。这是我在火车站看到的对徐州的印象,不知道真正了解徐州的人是不是这样看。徐州的火车站在镜头里看起来还是比较简洁大气的,不像第一眼看实物的感觉。在那停留的6个小时里,我还是忍不住去周围转了转。徐州火车站周围有两座有名的百货大楼,一个叫蓝天,一个叫白云。听着名字就很让人向往。走进去,却觉得如同进入了农村的集市。都是些过时的服装在架子上成排地摆着。这个月份服装业正是销售春装甚至夏装的时候,而在这里看到的比比皆是厚厚的冬装,更别提什么时尚了。徐州的当地人的穿着也同样是灰扑扑的,很本分的中原人的形象可能大抵如此吧。 下午四点钟,我们退了房,去火车站候车。验了身份证和车票进站。候车大厅却让我一下子失去了热情。首先一个情绪是后悔来早了。候车大厅人满为患。所有候车的人看起来都面无表情,一个个无精打采,大厅里也没什么明亮的光线,不管这里的乘客还是室内装饰,都没一分一毫能让人感觉到这是一个大站。真是暗合了徐州灰蒙蒙的基调。等着慢吞吞的车站工作人员来检票的这个时间真的感觉很漫长。人们无序地站着甚至挤着。屋子里闷闷的,让人喘不过气来。终于检票了,登上了去黄山的火车,我从心底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徐州到黄山的火车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黄山淡季的缘故,上车之后,整个车厢只有几个乘客,床铺也整洁,看起来就让人舒服。几个人好好的享受了一番“专列”的感觉。美美地睡上一觉,早上就会到黄山了。就要开始我们美妙的黄山之旅了,我们憧憬着黄山,也急切地祈祷着黄山的天气。
个人分类: 人在旅途|2830 次阅读|1 个评论
人在旅途之黄山(一)计划
热度 1 ytsundy 2013-4-15 23:09
去黄山的计划几乎是突然就决定的。在这一点上我定义自己绝对是一个执行力很强的人。本来刚入寒假的时候已经举家去了泰国旅游。按说,这个假期剩下的日子就该优哉游哉地在家里宅着。可是菊子的一句话勾起了我的兴趣。她说打算春节后带祖儿出去旅游,目标不明确,目前正在考虑去杭州千岛湖。然后我说,大冬天的去千岛湖有什么好看的,我们一起去黄山吧。冬天的黄山也很美的,又是淡季,门票住宿都不贵。菊子和我是亲如姐妹的好朋友,两个孩子也很玩得来。在一起搭伴,祖儿的爸爸自己不去也觉得比较放心。就这样有了个引头,却没有说定。转眼就要过年了。有一天,多多爸爸悠悠地问了一句,去黄山的事怎么商定的?于是我和菊子就开始计划起来。 菊子没有出过远门,买火车票商定行程的事就落到我头上。出门最重要的是先要把往返的车票买出来。有了这看似小小的车票攥在手里,走得再远也会记得回家的路。旅游只是人生中放松心情的一小段插曲,正剧还是要隆重上演,可绝不能耽误了正事。按照菊子以往去过崂山旅游的经验,她建议购买同程网的旅游套餐。我们两个在网上反复地比较报价,看旅游攻略。最后终于拍板只通过同程预订了黄山的酒店,其他一律自助。 大年初四,我们两个相约去火车站取了车票。由于烟台到黄山没有直达车,选了从徐州换乘,这样,每个人往返就有了四张车票。现在,我们终于有了要出发的感觉了。黄山的行程中除了火车还有黄山的旅游路线。从哪里上山,从哪里下山,要不要坐索道,住宿选在哪里,都成了计划中的一部分。我们不断地看着各种旅游攻略,不断地修改着方案。我把能用得上的攻略都打印出来。计划让我们在思想的空间里离黄山越来越近了。 离出发的日子自然也越来越近了。越近越是觉得怕遗漏了什么。然后,在出发前的两天,终于想到了一件最重要的事:天气。所有写过游记的人都说,能不能看到黄山的美,全靠老天爷赏脸。我们选出发时间一直忽略了天气这个最重要的因素。但出发前,再考虑这些显然已是无益。正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我们计划到达黄山的日子是2月18日,那一天的天气预报是中雨转暴雪。希望运气好能看到黄山的雪景吧。
个人分类: 人在旅途|2927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1 07: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