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中世纪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中世纪

相关日志

[转载]欧洲中世纪大瘟疫
fqng1008 2020-10-3 08:59
十四世纪四五十年代,对于 欧洲 来说,是一个极为悲惨的时期。从1347至1353年,席卷整个欧洲的被称之为“黑死病”的 鼠疫 大瘟疫,夺走了2500万 欧洲人的性命,占当时欧洲总人口的1/3。而发生在20世纪,堪称人类史上最为惨烈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 ,欧洲因战争而死去的总人数为其人口的5%。足以看出这场瘟疫给欧洲人民带来的灾难。这场瘟疫在很多文献中被记作“黑死病”。 灾难起因 这场大瘟疫起源于 中亚 ,1347年蒙古军攻打 黑海 港口城市卡法(现乌克兰城市费奥多西亚),将瘟疫传入,之后由亚欧商人传到欧洲 。首先从意大利蔓延到西欧,而后北欧、 波罗的海 地区再到 俄罗斯 …… 在英、德、法等语言中,当时均用由拉丁文“pestis”演变而来的“pest”一词来称呼这种鼠疫大瘟疫。由于黑死病是一种极为凶险的传染病,传播非常迅猛,于是在讲罗曼语和日耳曼语的国家和地区,很多地方在房屋的墙上触目惊心地写上了一个大大的“P”字——警告、提醒路人,此屋住有黑死病人,要小心迅速躲开。就像黑死病会传染那样,在墙上写“P”字的做法仿佛也会传染似的:一座又一座的房屋墙上,一个街区又一个街区的屋墙上,均出现了一个个黑黢黢、瘆人的大大的“P”! 有关于黑死病的最早记载是在1348年有一名叫博卡齐奥的 佛罗伦萨 人记录下来的。而在历史中对黑死病特征记录,有一些是关于淋巴腺肿的描述,与19世纪发生于亚洲的淋巴 腺鼠疫 相似,这就使得一些科学家与历史学家推测自14世纪开始的黑死病与鼠疫相同,都是由一种被称为 鼠疫杆菌 的细菌所造成的。这些细菌是寄生于 跳蚤 上,并借由 黑鼠 等动物来传播。不过由于其他疾病也有可能产生淋巴腺肿,因此也有人提出不同的观点。 灾难发展 1347 年9月抵达欧洲的第一站--意大利南部 西西里岛 的港口城市墨西拿,11月经水路一下子蹦到北部的 热那亚 和 法国 地中海港口城市 马赛 ,1348年1月攻破 威尼斯 和 比萨 ,1348年3月一鼓作气占领了居于意大利中心位置的工商、文化重镇 佛罗伦萨 。于是,黑死病在这些城市厉兵秣马、集中兵力,通过陆路、水路,辐射到欧洲的四面八方:从意大利北部经布伦纳山口到蒂罗尔、克恩腾、施泰尔马克到 维也纳 ;在法国,以马赛为起点,横扫了从普罗旺斯到诺曼底的整个国家, 巴黎 在1348年8月“陷落”;1348年夏,黑死病找到了进攻英国的突破口--多塞特郡的港口,8月攻克 伦敦 ,翌年征服整个不列颠;1349年初,黑死病从法国的东北部越过 莱茵河 ,5月到巴塞尔、8月法兰克福、11月科隆,1350年抵达汉堡、不来梅、但泽……黑死病的远征又转向北欧、转向东欧,1352-1353年,最终来到了俄罗斯,结束了它这次触目惊心、血腥的征程。 灾难影响 以国家而论,在这次大瘟疫中,意大利和法国受灾最为严重;而少数国家如波兰、比利时,整体上较侥幸地成了漏网之鱼。在城市中,受灾最为惨重的城市是薄伽丘的故乡佛罗伦萨:80%的人得黑死病死掉。在亲历者薄伽丘所写的《十日谈》中,佛罗伦萨突然一下子就成了人间地狱:行人在街上走着走着突然倒地而亡;待在家里的人孤独地死去,在尸臭被人闻到前,无人知晓;每天、每小时大批尸体被运到城外;奶牛在城里的大街上乱逛,却见不到人的踪影…… 在惨状前,薄伽丘惊呼:“天主对人类残酷到了极点!”与佛罗伦萨相比,在它北面的另一大城市米兰却分外幸运:在黑死病黑云压城般的包抄中,竟然奇迹般地安然无恙。当然,像 米兰 、 布拉格 这样幸运的城市只构成少数的例外。大部分城市都无法幸免于难。 欧洲大伤元气,因大瘟疫传播而引起了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大变动。大瘟疫引起了大饥荒,盗贼四起;天主教的威信受到极度沉重的打击;当时又掀起了一波又一波迫害 犹太人 的浪潮,理由是犹太人到处流动传播瘟病并四处投毒。在美因茨,1.2万犹太人被作为瘟疫的传播者而活活烧死,在斯特拉斯堡城内杀掉了1.6万犹太人。 对文明发展影响 爆发于14世纪中后期的黑死病,对欧洲文明发展方向也产生了重大影响,西方学者认为它已成为“中世纪中期与晚期的分水岭”、“标志了中世纪的结束”。黑死病对中世纪欧洲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宗教、科技等方面造成了剧烈的冲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有许多学者把黑死病看作欧洲社会转型和发展的一个契机。经历了黑死病后,欧洲文明走上了另外一条不同的发展道路,更加光明的道路,原来看起来非常艰难的社会转型因为黑死病而突然变得顺畅了。因而它不仅推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促使天主教会的专制地位被打破,为 文艺复兴 、 宗教改革 乃至 启蒙运动 产生重要影响,从而改变了欧洲文明发展的方向 受灾医学原因 引起鼠疫的鼠疫杆菌直到1894年方被发现,而感染鼠疫的啮齿动物(如鼠类)由蚤叮咬传染给人,这个经由鼠类、蚤类传染的途径也迟至1898年方大白于天下。故14世纪的欧洲人对鼠疫这种烈性传染病,肯定是毫无招架之力的。威尼斯人曾最先想出了当时最为聪明的一项隔离措施:不准有疫情船只的船员登陆,船员须在船上隔离40天。措施不可谓不严,然而,当时谁会想到老鼠是罪魁祸首呢?水手不准上岸,船上的老鼠却通行无阻地爬上了威尼斯的土地!
个人分类: 医学史话|3942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世纪的“异端”运动
fqng1008 2019-5-23 16:18
中古西欧教会内部一直存在着对教义、信条的不同理解和解释,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派别。以罗马教廷为首的主流派以正统自居,视其他派别为异端,不断加以排挤、迫害。对这些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异端派别,罗马教廷及各国封建阶级采取了强硬措施,经常纠集 “十字军”进行血腥镇压。而上述异端派别则针锋相对,从异端反抗发展为武装起义。如意大利多里奇诺雷起义、法国的扎克起义、英国的瓦特•泰勒起义、捷克的胡司战争和德国农民战争等,都与宗教异端教派有着密切的联系。 中世纪,大体产生过如下异端教派及与之相关的社会政治运动: ( 1) 鲍格米勒派 : 即 “爱上帝者”,10世纪兴起于保加利亚,曾受 保罗派 二元论影响,认为上帝生有撒旦和基督,撒旦堕落而为恶的代表,基督则为善的代表; 基督降生 时对撒旦的宣战,他将拯救人世,消灭一切邪恶。 ( 2 ) 阿尔比派 : 在各派异端学说中,规模较大而且影响较深远的是法国南部和意大利北部的阿尔比派。他们以法国南部的阿尔比城为中心开展活动,盛行于 12~13世纪。该派又分为两个教派:一为华尔多派,一为纯洁派。华尔多派反对教会的奢侈生活,反对教会拥有财产,提倡简朴的生活,主张平均贫富。纯洁派则认为封建秩序和教会都是罪恶的化身,教皇是魔鬼的代理人,主张教徒以自身的纯洁来同罪恶划清界限。 阿尔比派 相信善、恶二元,认为善神造出灵魂,恶神造出肉体,基督只是最高受造者,而并非上帝本身。此派以真正的教会自居,反对官方教会的 教阶制度 和圣事 。 它 在人民中传播迅速,教皇于 1208年亲自组织十字军到法国南部镇压。并在各地建立了许多“异端”裁判所,许多持“异端”思想者被用残酷的火刑烧死。 ( 3 ) 韦尔多派 : 也称 “里昂穷人派”,12世纪由 法国里昂 富商韦尔多捐献财产济贫传教而创立。它反对官方教会礼仪和正统教义,认为贫穷乃是灵魂得救的必要条件。此派曾在法国、瑞士、西班牙、波希米亚和伦巴第等地广为流传。 ( 4 ) 鞭笞派 : 13世纪中叶产生于意大利北部,由 多明我会 会士拉纳里发起,引起信徒常手举十字架结队游行,口唱圣诗,并以皮鞭 自笞 直至流血,故名。该派反对教会权利和教会内部的腐败,指责教士的奢侈享乐生活,于 1349年被 阿维尼翁教皇 克雷芒六世 宣布为异端。 ( 5 ) 威克里夫 派: 约翰 •威克里夫是英国牛津大学神学教授,首次把拉丁文《圣经》完整地译成英文,他提出了激进的教会改革主张:①怀疑教会财产的正当性,提出应由国王没收;②否认教皇拥有教会的最高权威;③批驳对餐礼的传统解释;④认为《圣经》才是高于教会和教士的最高权威。威克里夫的改革思想和实践拉开了基督教会内部改革的大幕。 ( 6 )胡司 派: 胡司是捷克布拉格大学教授,历任神学系主任、校长。 1401年受神父职,次年起兼任布拉格伯利恒教堂教士。他受英国宗教改革家威克里夫思想影响,将《圣经》从拉丁文译为捷克文,提出了自己的宗教改革主张。胡司的宗教主张引起了罗马教皇和德国天主教会的仇恨。1414年康斯坦茨宗教会议诱骗胡司到会,将其逮捕。次年7月以异端罪用火刑处死。 主张: ①反对天主教会盘剥捷克,严厉谴责教皇兜售赎罪券,反对教会占有土地,要求取消教会地产;②揭露高级教士的奢侈与残暴,认为主礼教士和教徒是平等的,废除烦琐的宗教仪式和等级森严的教阶制度,要求教会的权力服从世俗统治的权力;③主张用捷克语举行宗教议式。 影响:在欧洲各国的早期宗教改革中,捷克胡司的宗教改革活动影响最大。胡司之死激起了捷克人民的极大义愤,由此而引发了捷克人民长达 15年之久的胡司战争。 胡司战争 于 1419年7月爆发 , 起因是教皇和德皇失信处死了胡司,起义的矛头指向德国人控制的教会。起义发生在两个不同的地区,形成了两个不同的派别。其中以南方的塔波尔城为中心的一派被称为塔波尔派,他们比较激进,参加者和 领导 者是下层劳动者。这支起义军成为胡司战争的主力。 1419年7月22日,大约有4万多捷克各地的农民来到了塔波尔城,他们把带来的多余财物放在街道上的大木桶中,大家可以随意取用。但是塔波尔派起义者没有一个明确的统一纲领。他们只是反对一切不合理的事物,要求废除等级制度,废除国王,取消繁重的封建义务。他们要求没收土地分给农民,建立一个美好的共和国。在他们内部,分为两个公社,一个是内部生产公社,负责战时的生产供应,另一个是作战公社,负责保卫他们建立的社会。塔波尔派的主要首领是瓦茨拉夫•科兰达。 另一个派别是以布拉格为中心的圣杯派,他们是胡司起义的温和派,其成员大多是中产阶级和中小贵族。这一派在教士约翰 •哲里夫的 领导 下,于 1419年7月30日在布拉格市发动起义,夺取了城市的管理权。他们有具体的管理纲领,于1420年拟定了布拉格四条款。他们要求没收教会财产,捷克宗教独立,禁止外国人担任捷克官吏。他们在宗教问题上要求每个人都可以用圣杯领取圣餐,所以被称为圣杯派。他们的要求还包括传教自由,可以用任何语言传教,废除僧侣对世俗财富的占有,僧侣犯罪也应象平民一样论处等。 胡司起义爆发以后,捷克国王受惊吓而死。德国皇帝西吉斯孟德兼任捷克国王。由德国皇帝兼任捷克国王的作法遭到人们更强烈的反对。西吉斯孟德从 1420年4月到1431年8月共组织了5次十字军来镇压起义。两派起义军团结在杰出的指挥官约翰•杰式卡(1378—1424年)周围,英勇抗战,其中主要的抵抗力量是塔波尔起义军。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81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李楠:“第一次全欧战争”——胡斯战争
fqng1008 2019-5-22 13:20
布拉格广场胡斯纪念碑 捷克共和国首都布拉格的老城广场上,耸立着捷克伟大的民族英雄、学者、牧师扬·胡斯的雕像。为什么捷克人会对胡斯战争和胡斯如此推崇?这一切恐怕都要从600 年前说起。 “ 第一次全欧战争” 在600 年前的捷克,曾经爆发过一场超大型农民战争——胡斯战争。绝大多数德国史与捷克史称其为“内战”,不过笔者更愿意叫它“第一次全欧战争”。因为这场战争除未波及北欧诸国外,其他所有欧洲国家全参加了,称其为“第一次全欧战争”应该并不为过。 胡斯战争从1419 年持续到1434 年,规模十分巨大,远大于当时在英、法等国发生的农民战争。这场战争可以说是欧洲社会结构转型过程中的一个决定性事件。 战争期间,整个波希米亚形成了一个由胡斯派领导的军事政权。他们击败了神圣罗马帝国西吉斯蒙德皇帝与教皇组织的五次十字军(1420年、1421年、1422年、1427年、1431年)以及多次贵族反攻。 这次战争起始于胡斯本人被烧死,结束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在宗教上妥协——允许胡斯信徒使用两种领圣体方式。 胡斯战争中,十字军的主要组织者也不是教皇,而是具有“宝剑旗手”之称的西吉斯蒙德皇帝。他可谓屡战屡败,在1396 年组织了欧洲十字军,结果于尼科波利斯之战惨败,之后他又组织了多次十字军,但基本都是以失败告终。 其实,胡斯战争之所以会爆发,主要有三个因素,即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人对神圣罗马帝国人强势地位的不满、教会代表与城市民众的冲突、宗教改革的兴起。 这些因素尽管很早就已经出现,但到胡斯战争时期才突然放大,并相互结合、碰撞,最终导致了胡斯战争的爆发。 在这次战争中,胡斯军队在军事技术与军队建设方面都有一定的创新。特别是军队的构成、火器的使用等方面,变化非常之大,甚至前所未有。 而且,战争中还涌现出许多新的战术,如使用战车工事,结束了步兵无法抵挡骑兵冲锋的劣势;野战军与轻炮兵结合,使军队协同作战机动性更强等等。 可以说,这次战争是火器时代全面来临之前的一次预演。其战术、战例对未来的世界军事发展,有极强的示范作用和参考价值。 扬·胡斯的生平 1371 年,扬·胡斯出生在捷克南方的一个小村庄里。18岁进入布拉格大学文学院学习,1393年获得“七艺”学士学位。不久,他便留校任教,成为神学院的一名讲师。 他的课程广受欢迎,学校中的教师和学生都对他十分尊重。1401年,胡斯成为文学院院长。次年,他又晋升为布拉格大学校长。1403年起,胡斯又成了王后索菲娅的告解神父。同年,他开始在伯利恒礼拜堂进行他的讲道活动。 生活在这样一个混乱的时代,胡斯耳濡目染地接受了许多先进的思想,其中也包括威克里夫的作品。他强调:“波希米亚人就应该在波希米亚王国里被上帝协助,在宗教生活中占有绝对的地位。这就如同法国人和神圣罗马帝国人在他们的土地上一样。” 在伯利恒礼拜堂,他用捷克语向大家讲道,深刻地批判教会的放荡、堕落和丑恶。他历数“教会榨干每一个信徒兜里的钱财,只为喂饱他们的荷包”,特别是买卖圣职已经离开了教会安贫的本质。 他认为教会应该还像耶稣时代一样,为公众谋福利,而不是谁给钱多,也不论此人是否有能力,便将其放到要职上去。他认为,教士阶层应该服从世俗阶层,在传教上应当遵守规矩。 之前,教皇乌尔班二世曾创造了一种朝圣文书,名为“赎罪券”。该券本是给东征的十字军使用,为的是十字军们宽免自己的罪行。 但到14世纪之时,这种文书竟然成了教会买卖的物品。他们开始向未犯罪的人兜售赎罪券,告诉他们把钱财送给教会,获得该券就能升到天堂。 这一做法已经完全背离了当初的意义。而且,在乌尔班二世时期,还有一种“大赦年”。即人们可以去罗马朝圣,教皇会赦免人们的一切罪行。 这种年份每隔一百年才会有一次。到14世纪,因为教皇分立,竟然改为三十三年一次,而且只要给钱就可以赦免任何罪恶。 这些教会的腐化过程与事件,胡斯及其信徒四处宣扬,希望所有人都能看到教会的嘴脸。他希望进行一次宗教改革,将教会重新拉回到原始的位置和目的上来。 胡斯的这些控诉,令当地的一些教士愤慨不已。他们认为教会的缺点是可以讨论和改变的,但不应该如此明目张胆地对教会进行批评。因此,1408年这些人向教皇提出控诉。他们认为胡斯已经是一个中等程度的异端。 1410 年,教皇格里高利十二世向瓦茨拉夫四世正式通谕,要求开除胡斯的教籍,同时焚烧所有威克里夫的书籍。 胡斯挑战性地在学校组织了一场场布道,向大主教们提出抗议,随后又向梵蒂冈提出申诉。当然,罗马教皇并未接受他的申诉,还是判其为异端。 为防止事态恶化,布拉格大主教决定给胡斯以禁止礼拜的处分,随后将其赶出布拉格。胡斯接受了大主教的“善意”决定,离开布拉格,到了波希米亚南部地区继续他的布道。 1412 年10月,胡斯到达山羊堡,并以这里为中心继续他的传道事业。在当地贵族的保护下,他完成了捷克语《圣经》的翻译工作,接着将其扩散到整个波希米亚,从而形成了捷克语《圣经》的标准。 胡斯在康斯坦茨会议上慷慨陈词 波希米亚南部在胡斯的经营下,逐渐成为胡斯信徒活动的中心地带。大量的追随者在附近的城市布道,收拢了一大批有相同见解的人士。由此,胡斯运动正式成型。次年,全捷克三分之一的城市都拥有大批的胡斯信徒。 1414 年,西吉斯蒙德在康斯坦茨主持了一次宗教会议。这次会议有数位大主教、近200位主教、100位修道院长与300余位大学教授出席,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及诸选帝侯代表全部在列。 这次会议结束了教会的分裂状态,宣布马丁五世是未来的唯一教皇。另外需要解决的便是对教会影响最大的“异端”案件,而其中最大的异端便是胡斯。 西吉斯蒙德随即邀请了胡斯,他向胡斯保证已经赦免了他的罪。11月13日,充满渴望的胡斯刚刚到达康斯坦茨,便被皇帝逮捕。接下来的整个冬季,他都被关在城堡里,手戴铁链,脚栓镣铐。 遭受火刑的胡斯 次年春,胡斯被从监狱里带出,多次参加审判。宗教会议说,他如果放弃原有的想法,便可以重新回到教会组织里。但胡斯并不买账,仍旧坚持自己的说法,认为应该改革的是教会,而不是自己。 在半年多的时间里,宗教会议一直都无法动摇他的观点。不得已,教会与皇帝一致做出决定,宣布将胡斯处以火刑。 在行刑路上,胡斯说:“如果我在会议上因为自己的软弱而动摇,我还有什么颜面去见上帝,去见千千万万的人民呢?”他很高兴能为自己的信仰而死。 1415 年7月6日,扬·胡斯被押上火刑柱活活烧死。之后,他的骨灰被撒进莱茵河,永远无法回到波希米亚。 500 年后的1915年7月6日,人们为了纪念他,在布拉格的城市广场上竖立起他的雕像,纪念这位英雄。1416年,胡斯的同事兼朋友哲罗姆也被押上火刑柱烧死了。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4090 次阅读|0 个评论
《范式变迁——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的分野与交汇》札记(61)
fqng1008 2019-5-15 17:59
六十一、《罗马帝国衰亡史》 (一)引子 复旦大学文学系陆扬教授有一段文字评论《罗马帝国衰亡史》的三个译本,他是这样写的: 去年夏天在台北购得商务出黄宜思、黄语石译《罗马帝国衰亡史》。三年前联经也出了台湾席代岳精心翻译的全本。《衰亡史》的简本和全本的汉译总共不止这些。我手头还有台湾李学忠的翻译。李译早在民国七十二年就出了,而且是由张天然基金会发行的(这个基金会是一贯道组织的主要出版机构),现在一般大概找不到了。我也只有第一册,到第十六章为止,还是最近有朋友丢弃被我捡来的。前些时候把这三种译本拿来和英文稍微对照一下,出我的意料,按翻译质量的顺序竟是李学忠的译本最好,黄宜思,黄语石的其次,而席代岳的本子竟是最差。当然说是最差也有点过份,因为这三种都是用心的翻译,差别只在细微处。我查的段落通常是一个章节的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席代岳的翻译虽然文字考究,但意思常和原文有出入,有时甚至误译。商务的简本意思是精确的,但文字似乎太走晓畅的白话一路,不太能体现吉本英文的那种洗练和典雅。所以既能表达精确又能有些原文的风格的竟还是李学忠的略微古典一点的白话译本。这当然是我的粗略印象,大家阅读时还需进一步查看。汉译吉本实际最难的还不是语言,而是译者对吉本这部著作的概念。译者容易把重点放在揣摩如何传递《衰亡史》的文学性上,而忘了吉本是个很好的史家,尤其是从吉本开始,史家的文字越来越讲求严密,不治史的人对甚麼才是史学文字的严密性会有隔膜。我估计席代岳的问题主要出在这里。读吉本最好还是读原文,而且要以现代史学的要求去读,否则意义就失去了一大半。中文的文字无法完全传递《衰亡史》的风格其实不是一个小问题,这里面体现中文到现在为止,都没有产生出一种完善的史学叙事语言(重点在史学二字,而非叙事)。 那么,《罗马帝国衰亡史》是一部什么样的书呢?我为什么要关注它? 迄今为止,科学史家都把古希腊文明看成是现代科学的发源地。我一直有一个想法,为什么轴心时代过后会出现漫长的中世纪,科学的诞生却偏偏出现在漫长的中世纪之后?基于这个疑问,我应该了解中世纪是怎样到来的,以及它是怎样终结的?毫无疑问,罗马帝国的衰亡即是中世纪的起点。 (二)内容简介 《罗马帝国衰亡史》( The History of 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Roman Empire)是英国历史学家 爱德华 ·吉本 创作的一部历史著作。全书共有六卷,约 3800000 字,分期出版。第一卷出版于 1776年,第二、三卷出版于1781年,第四、五、六卷出版于1788年。 全书包括罗马帝国后期和整个拜占庭帝国的历史事件。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 1-47章,描写的是公元641年以前罗马500多年的历史。头三篇是全书的开篇,简要概括公元98年至公元180年罗马帝国相对稳定的时期,自第4章从公元180年罗马帝国开始“衰亡”起,按时间顺序叙述,内容更加详尽。第二大部分包括第五、六卷,写从公元641年拜占庭皇帝希拉克略逝世到1453年土耳其人攻陷君士坦丁堡约800年的历史,最后以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作为结束。 《罗马帝国衰亡史》是一部卷帙浩繁的巨著,吉本把重点放在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则简明扼要。该作体现出了作者反对暴君专制,宣扬自由平等,建立新的社会秩序等思想。 公元 2世纪时,罗马帝国占有世界上很大一部分地区。奥古斯都的临终训示说,罗马帝国的版图应当扩展到由自然界划定的永久屏障和疆界范围。西至大西洋,北至莱茵河和多瑙河,东至幼发拉底河,南至阿拉伯和非洲大沙漠。 罗马早期各代皇帝用经常备战政策来维持和平。士兵从那些最卑贱和往往是最放荡的人中招募而来。但是仍然效忠皇帝,对敌人仍然保持着战无不胜构威力。罗马军队平时的编制约为三十七万五千人,分为三十个军团,驻防在帝国各地。两万名精兵组成 城防军和禁卫军。几乎每一次造成帝国动荡的革命都是禁卫军射造出来的。海军力量不强,但足够完成政府的每一项任务。罗马人的雄心只限于大陆,海洋对于他们来说是可怕的对象。 以退伍士兵为居民主体的殖民地遍布帝国各地。所有的大城市都有公路彼此联接,并与首都罗马相通。兴修公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便利军团行军,让军队和政令畅通无阻,达到征服的目的。在罗马世界里普遍树立起来的交往自由,虽然传播了一些罪恶风习,但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生活。土地耕耘而致富饶,商业日益繁荣,奴隶的地位也大大改善。地方官在帝国各地行使皇帝和元老院的职权。 正当罗马社会处在国泰民安的全盛时代,它的内部便已经孕育着瓦解的种子。长期和平和稳定的政府在帝国的命脉中注入了一种无形的慢性毒素。人们的思想逐渐降低到同一水平,智慧的火焰熄灭了,尚武精神也消失了。公民们接受按照统治者的意志铝口定的法律和契约,使用雇佣兵来保卫疆土。古老的自由传统变得只剩下了虚名。 皇帝是按照元老院的意志进行统治的,任期十年。但是帝国后期,皇帝掌有独裁权力,可以指定公民入元老院,元老院的独立性被破坏无遗。立法权一旦由行政权指定,宪法的自由原则就无可挽回地丧失了。皇帝依靠军团的力量,更是完全破坏了行政的权力。 元老院往往以阴谋刺杀皇帝来作为对独裁的报复。在尼禄皇帝死后短短的十八个月内,有四位皇帝死于刀下。这些事变震撼了罗马世界。皇帝也对元老院施以残酷无情的报复。从此以后,皇位便动荡不安了。禁卫军开始造反作乱,驻在边疆的军团复进攻首都,觊觎皇位。 军队放松了纪律,导致产生了内战的危机。公元 218年至222年的伊拉加巴拉皇帝统治期间,罗马的道德沦丧,风尚败坏到极点。这位年轻而品性败坏的皇帝沉湎在荒淫的欲海之中,结果被杀。他的继位者亚历山大·塞弗罗斯由于想在军队申恢复必要的纪律,结果也死于非命。 自从基督教在罗马帝国得到广泛传布和热忱信仰后,轻信代替了理智,狂热代替了思考,宗教的权力不知不觉地扩大了,产生了一种新的统治权。宗教信仰的改变导致了罗马帝国社会的变化,使它在精神上背离了昔日的传统。 从公元 235年开始,虐政导致的灾难更加明显。暴君镇压整个国家,破坏每一条法律和正义的原则,并且把平民的财产搜括一空,攫为已有。罗马世界连年遭受蛮族入侵和军事暴君的内外蹂躏,仿佛注定了罗马不久就要沦亡。从公元244年至268年,六个皇帝和三十位暴君都曾企图制止灾难的到来。可是徒劳无功。饥荒、时疫、骚动、暴乱和人口锐减都是这个时期的标志。 接下来三十年左右的时间里,出身于一些低微家庭的皇帝们挽救了濒于毁灭的帝国,他们击败了国内外的敌人,以强制执行的严格军纪恢复了边防力量,成为 罗马帝国的复兴者。 公元 284年,戴克里先当选皇帝,他以狡猾的策略抹去了古罗马宪法的最后痕迹。他把庞大的权力分给三个同伴,统治者就由两个奥古斯都和两个凯撒头衔组成了。皇帝把政府中心逐步迁离罗马.在各省建立朝廷,遂使元老院的职权丧失殆尽。戴克里先力求以尊贵威严来显示他无比的权力。新制度的第一个原则是权力的夸耀,第二个原则是分治。他增加了政府这套机器各部分的轮子,国家行政人员剧增,赋税因此加重,用当时的话来说就是当领钱人的比例超过了出钱人的比例时,各省就受到了赋税的墓压。 公元 305年,戴克里先退位,加勒里阴谋独霸整个罗马帝国。一时间,罗马帝国竟同时有六位皇帝,内战再度爆发。最后由君士坦丁战胜对手,重新统-罗马疆域,但是战争耗费了大量生命财产,赋税连年增加,军备不断扩充。致使帝国日趋衰落。 君士坦丁将拜占庭选为新的首都,更名为君士坦丁堡。罗马的威力在罗马本地消灭之后,余威却在拜占庭保持了将近千年。君士坦丁又改变了官吏制度、军事制度和赋税制度。这些制度遂为后世所遵奉。 君士坦丁大帝死于 337年,他的三个儿子再度破坏了帝国的统一,兄弟间相互屠杀和内讧消耗了帝国的力量,最后君士坦提乌斯成为帝国的唯一皇帝。 公元 361年君士坦丁大帝的侄子朱理安继承皇位。这位人物想着手进行改革,他根据历史的教训,经过深思熟虑,准许罗马帝国全体居民都享有信仰自由的平等权利,重建和改革宗教制度,限制基督教,主张信奉异教教义,并恢复古罗马共和国政府的古朴体制。但是他在363年同波斯人作战时受伤死去,年仅32岁,遂使改革中止。 公元 361年。法伦尼继位。他把这个庞大的帝国分为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两部分,与他的弟弟法伦斯分掌。此后在376年,哥特人联合匈奴人入侵,全无战斗力的罗马军团放弃了他们自已和国家的防线,士无斗志,可以说是罗马帝国崩溃的直接原因。 阿卡第乌斯在东罗马的统治标志着罗马帝国的彻底分裂。他的臣民采用了希腊的语言和风俗,而他的政府的形式却是简单纯粹的君主政体。长期保留着微弱的自由传统的罗马共和国的国号,只用于一些拉丁省分。 408年。哥特人阿拉列围攻罗马,数以千计的罗马人死子瘟疫和饥饿。410年,阿拉到再次围攻并劫掠了罗马城,蹂躏了意大利。这批野蛮人几乎把城内所有可以搬运的财富都抢走了。帝国的古都几成废墟。而在东方,429年,匈奴国王阿提拉集结力量,一直打到君士坦丁堡城下,东罗马帝国靠屈辱的和约才勉强保持住自己的统治权。 基督教在信仰自由的气氛下得到了很快的成长。罗马皇帝们公开迫害基督教徒。但在 306年,君士坦丁大帝改信基督教,遂使它成了帝国的国教,同时又迫害异教。 公元 527年,查士丁尼大帝登位,统治罗马帝国达三十八年之久。他统治着六十四个行省和九百三十五座城市,在他的统治下,工业和农业都繁荣起来,但是他的贪婪和奢华却使人民受害不浅。社会风气腐败。保持古代哲学传统的雅典人的学院被查士丁尼封闭,历史悠久人才众多的希腊哲学就此中断,529年的敕令更使雅典的各派学院永远销声匿迹了。为了维持他在非洲和意大利的统治地位,查士丁尼耗尽了国家财力。他的武功是人类的浩劫,非洲满目荒凉,旅行者在许多地方整天看不到一个人影,既看不到朋友也看不到敌人。查士丁尼死于565年,他留下来永垂后世的是一部不朽的罗马法典,其中包含着罗马法学的精华,通过这些文献。使罗马人的集体智慧流传到整个欧洲。 800年圣诞节。查理曼当了皇帝,他的个人威严和长期统治,以及强大的武力、贤明的政府和远近民族对他的尊敬,都使他有别于其他皇帝,而从他恢复西罗马帝国开始,欧洲就进入了一个新纪元。 罗马帝国的外部最大敌人是阿拉伯人。在穆罕默德以前的许多世纪里,阿拉伯人的强悍勇猛早已闻名于世。擅长使用弓箭、标枪和弯刀的阿拉伯各族在沙漠上互相争斗。每当大敌当前时,他们能共御外侮,可是每当分配战利品时,这种联合就瓦解了。这个民族的统一只是建立在言语和习惯大致相同的基础上。公元 609年,40岁的穆罕默德开始自称先知并传布教义。他所创立的新宗教是伊斯兰教。它包含一个永恒的真理和一个必要的假设--宇宙之间只有一个真主,他自己是真主的使徒。他命令信徒用剑来传教。后来,穆罕默德开始与东罗马帝国发生冲突。他庄严地向罗马人宣战。三年后他就逝世了。 查理曼重建起来的西罗马帝国,亦称 神圣罗马帝国,在962年被日耳曼国王鄂图夺得帝位,从此帝国的皇位一直属于日耳曼国家了。在东罗马帝国,伊斯兰教徒的兴起与胜利进一步缩小了罗马帝国的版图。保加利亚人、匈牙利人、俄罗斯人从海上或陆地胜利地侵入东罗马各省和首都,似乎更加速了东罗马的最后灭亡。 为了恢复或者说解放圣墓,教皇统治下的人民,西方的一些民族用拉丁人的名义,在十字军的旗帜下组织了起来。 1095年,几万朝圣者向耶路撒冷进发,1147年的第二次以及1189年的第三次十字军东征,使亚洲和欧洲卷入了一一场历时二百年的战争。 1206至1304年间,蒙古人和鞑靼人的兴起和胜利,震撼了从中国到波兰和希腊的整个世界。如果士耳其帝国没有受到英武的帖木儿领导下的蒙古势力的压迫,君士坦丁堡早就会在亚塞德苏丹的兵力下陷落了。1405年,帖木儿死于进军中国的途中。从他的后裔奥隆则伯登位之后,蒙古帝国就开始解体。 土耳其奥托曼帝国经过 1403-1421年的内战以后,在阿麦锐斯二世的统治下获得了重建。这位新苏丹的首次远征是1422年围攻君士坦丁堡。罗马皇帝这时已沦落到灾难的最后边缘了,不得不向西方国家乞援。 阿麦锐斯的儿子穆罕默德二世于 1451年继位,次年向东罗马帝国宣战。1453年4月6日,围攻君士坦丁堡的战争开始了。城里一支为数不足七千人的军队抵抗着奥托曼帝国的强大兵力。5月28日,土耳其人最后的猛攻已经准备停当。穆罕默德二世用今生和来世都有希望得到报偿来激励士兵。在他的军营里反复地响着真主是真主,真主只有一位,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徒的喊声。从海上到陆上,到处闪耀着伊斯兰教徒燃起的火焰。这时,基督徒的情况却正相反。在罗马帝国的最后一夜,君士坦丁-佩略罗加斯皇帝在他的宫廷里向最高贵的希腊人和最英勇的外国盟友说明了他们面临的职责和危险,这简直是罗马帝国的葬礼演说。5月29目拂晓,土耳其人从水陆两路猛攻君士坦丁堡,他们的兵力超过基督徒一百倍以上。罗马皇帝一直在人群中战斗着,他已经尽到了一个将军和一个士兵的一切职责。在混战中,他不知被什么人杀死了,他的遗体埋在死人堆里。君士坦丁堡经过五十三天的围攻,就这样绝望地为穆罕默德二世的兵力所征服。罗马帝国就此灭亡,欧洲走进了近代历史。 (三)该书目录 第一卷 第一章 罗马帝国在的军事和疆域 第二章 罗马帝国在安东尼时代内政修明物阜民康 第三章 罗马帝国在安东尼时代的政治架构 第四章 康茂德 残酷而暴虐的愚行 第五章 军纪的废弛 政府的新措施 第六章 赛维鲁病逝卡拉卡拉的暴政 马克里努斯 篡位 罗马帝国的财政和税务 第七章马克西明即位与其暴政 第八章 阿尔塔 薛西斯重建王朝后 波斯帝国 之状况 第九章 从德西乌斯皇帝在位到蛮族入侵,此一时期的日耳曼情势 第十章 蛮族入侵 三十僭主 第十一章 克劳狄当政 击败哥特人 奥勒良 的胜利、凯旋和死亡 第十二章 奥勒良逝世后军队和元老院的作为塔西佗、 普罗布斯 、 卡鲁斯 及其子相继为帝 第十三章 戴克里先 当政及其三位同僚 马克西米安 、伽勒里乌斯和君士坦提乌斯 第十四章 戴克里先逊位后产生纷扰君士坦丁重新统一帝国 第十五章 基督 教的发展及早期教会的风格、作为、数量和状况 第十六章 从尼禄当政直到君士坦丁统一天下,罗马政府在此一时期对基督教的作为 第二卷 第十七章 君士坦丁堡奠基 君士坦丁的政治体系及其成就 第十八章 君士坦丁的性格作风 高卢战争 君士坦丁崩殂 帝国分由三个儿子统治 第十九章 君士坦提乌斯独自称帝 加卢斯 之死 第二十章 君士坦丁改变信仰的动机、经过及影响 第二十一章 异教受到迫害 多纳图斯教派的分裂 阿里乌斯的宗教争论 第二十二章尤里安在高卢被军队拥立为帝进军获得成功 第二十三章 尤里安的宗教信仰 一视同仁的宽容作风 企图恢复异教的多神崇拜 第二十四章 尤里安进驻安条克 远征波斯的成就 第二十五章 约维安 的统治与崩殂 第二十六章 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 第三卷 第二十七章 格拉提安被弑和 狄奥 多西的统治 第二十八章 异教信仰全面受到查禁 基督 教对圣徒和遗物的崇拜 第二十九章 罗马帝国在狄奥多西两子继位后完全分裂 第三十章 哥特人反叛 第三十一章 阿拉里克入侵意大利 罗马元老院 和人民的对策 第三十二章 东 罗马皇帝 阿尔卡狄乌斯 优特罗皮乌斯掌权后失势盖纳斯之叛 第三十三章 霍诺留殒身 瓦伦提尼安三世继位为西罗马皇帝 第三十四章 匈奴人国王阿提拉的性格作风 第三十五章 阿提拉进犯高卢为埃提乌斯率 西哥特人 所击退 第三十六章 汪达尔人 国王根西里克垂涎罗马 第三十七章 寺院生活的起源、过程及其影响 第三十八章克洛维当政及其改变信仰 第四卷 第三十九章 东罗马皇帝芝诺和阿纳斯塔修斯 第四十章 查士丁 一世继位为帝 第四十一章 查士丁尼在西罗马帝国的征战 第四十二章 蛮族世界的状况 第四十三章 阿非利加 叛乱 第四十四章 罗马的法治概念 第四十五章 查士丁二世 当政 阿瓦尔人 派遣使者 第四十六章 科斯罗伊斯逝世后波斯发生革命 第四十七章 神学史上道成肉身的教义 基督 的人性和神性 第四十八章 第五卷及第六卷的主要内容 第五卷 第四十九章 图像崇拜的仪式及其所受之迫害 第五十章 略述阿拉伯地方及其居民 第五十一章 阿拉伯人征服波斯、 叙利亚 、埃及、阿非利加和西班牙 第 五十二章 阿拉伯人两次围攻君士坦丁堡 第五十三章 东罗马帝国在10世纪所面对的状况 第五十四章 保罗教派的起源和教义 第五十五章 保加利亚人 与匈牙利人的起源、迁移和定居 第 五十六章 意大利的萨拉森人、法兰克人和希腊人 诺曼人开始侵袭及拓殖 第五十七章塞尔柱土耳其人 第六卷 第五十八章 第一次十字军的起源及兵力 第五十九章 希腊帝国保存实力 第六十章 希腊人和拉丁人的宗教分裂 第六十一章 帝国为法兰西和威尼斯瓜分 第六十二章 尼斯和君士坦丁堡的希腊皇帝 第六十三章 内战使得希腊帝国残破不堪 第六十四章 成吉思汗率领蒙古人从中国到波兰的征战 第六十五章 帖木儿在撒马尔罕称帝 第六十六章 东方诸帝求助于教皇约翰一世 第六十七章 希腊人和拉丁人的宗教分裂 第六十八章穆罕默德二世的文治武功和行事风格 第六十九章 12世纪以后罗马的状况 第七十章彼特拉克的性格和加冕 第七十一章 罗马的废墟在15世纪时的 景观城市 的重建 本书的结论 罗马帝国历代皇帝年表 罗马帝国行政区图 (四)创作背景 18世纪的欧洲经济和科学文化处于上升时期,社会的进步,使人们对时代发展充满自信。但是相对于经济和文化的迅速发展,欧洲的政治和宗教却趋向保守。政治上专制王权制约自由,议会代表的主权同王权进行着斗争。在宗教上,国教打击异己,异教徒在政治、经济上得不到平等待遇。理性观念的觉醒,使人们反对政治宗教上的压迫,基督教的神学史观受到冲击,要求新的解释体系取而代之,启蒙运动应运而生。启蒙学者将理性视为衡量事物的标准,历史学家将启蒙运动倡导的理性主义引入历史解释,理性主义成为西方史学的主导思想,理性主义史学在启蒙时代的西方史学中占据着支配地位。 爱德华 ·吉本是这一时期西方理性主义史学的重要代表。他自小生活在启蒙思潮浓厚的英国,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古典著作及欧洲启蒙思想家的经典作品,奠定了他学术成长的基础;游历法国、意大利、洛桑等处的经历,提供了他亲自与启蒙学者们对话与学习的机会;亲身参与英国政府的管理与训练民团,使他对政治制度的了解更加透彻;前后两次改变宗教信仰,使他对宗教教义产生了怀疑。所有这一切,最终促成了吉本理性主义史学思想的形成,成就了他的《衰亡史》。 (五)创作过程 1764年,吉本出游意大利,在古罗马的废墟旁萌生撰写罗马衰亡史的念头。吉本的著作态度是严谨的,在动笔之前考虑了文字风格。他不喜编年史的文字枯燥,也不喜演说词的词藻堆砌,采取了介乎二者之间的笔调。开始撰写时,十分拘谨,第一卷的头一章,改写了三遍,第二、三章也写了两遍,才勉强满意。 《罗马帝国衰亡史》后各章进展顺利,但写到第十五、十六章时,又反复修改了三次,从原来相当于一卷的分量,压缩成现存的规模。他后来回顾各卷的笔路时,认为第一卷虽竭尽心力但仍感粗糙,写第二、三卷时业已成熟,笔致流畅而协调。最后三卷虽更成熟,但因娴熟法文,信笔写来,夹杂进高卢方言。六卷的写成,前后共用了近二十年的时光。全书出齐的时刻正值吉本 51岁的生辰。他感到欣慰:“ 二十个幸福的岁月因我修史的辛勤而富有生气,这一成就在人世上给我以名誉、地位和声望,舍此我是无从获得的。 ” (六)内容鉴赏 1. 罗马衰亡原因 ( 1 )腐败和分裂是罗马帝国衰亡的内在原因 吉本从政治、军事和文化等角度,具体追述了帝国如何埋下腐败和分裂的种子。 首先,政治民主的丧失与君主专制的建立。在共和国末期,皇帝与元老院的权力之争愈演愈烈,削弱了帝国的统治力量。伴随着以元老院为代表的民主力量日益衰落,奥古斯都与其继任者都成为罗马和意大利的主宰,享有 帝王般的特权。他们创造出一个政治自由的假象来欺骗人民,建立起共和国形式掩盖下的君主政体。在这样的君主专制之下,政治腐败显然无可避免,如卖官、剥削、行贿等。人民为了逃避日益加重的赋税,纷纷出逃,致使政府财源减少,统治基础进一步动摇。 其次,军事寡头政治的形成与军事实力的下降。在维护君主的幌子下,军队及其首领获得了越来越多的特权和势力。将军对土兵、对敌人和对臣民,都可以行使任何权力且肆无忌惮,而毫无违背宪法原则之嫌。他们同时还是那些被征服地区的总督或君主,具有行政和军事领导双重身份,集国家的行政和专法权力于一身。军队的规模扩大与兵力素质下降还表现在禁卫军长期安逸奢侈,贪欲日增, 罗马禁卫军的失控的疯狂行为是罗马帝国的最初征兆和动力。君主对部队的一味放纵必然既毁掉了军队,也毁掉了整个帝国。软弱无能的士兵们不但使他们自身也使国家失去了防御能力。他们的怯懦和懒惰可以说是帝国败亡的直接原因。在不断扩军的过程中,保家卫国主要依赖雇佣兵,这也成为帝国不稳定的根源之一。 再次,政局动荡和文化凋敞。在政府专制、军人专政和民主不复存在的背景之下,帝国的政局动荡不安,纷争不断。人民趣味日趋低下,皇帝和贵族们生活奢侈糜烂,军队骄奢蛮横,青年 甚至连尚武精神也烟消云散了。 ( 2 )基督教的兴起和传播加速了罗马文明衰落的过程 吉本在启蒙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以理性主义和批判精神考察基督教的兴起,并客观地论述了基督教的兴起、传播与罗马文明的衰落关系。 罗马的征服为基督教的征服准备了条件,并且加速了它的进程。人民对尘世的不满,才逐渐接受了基督教。基督教的胜利还归因于以下因素:基督教徒的狂热情绪,关于来世生活的教义:基督教教会具有的神奇力量,基督教徒纯真、严谨的品德;基督教世界的内部团结和纪律等。《福音书》的传播和教会的胜利反过来将罗马帝国进一步推向衰落。罗马公民幻想死后升入天堂,不再像以前那样忠心卫国;绝大部分财富用于慈善事业和拜神活动:基督教内部派别的纷争给帝国带来了骚乱。在基督教成为国教后,皇帝们对各个教派态度不一,也给社会带来了动荡。 ( 3 )蛮族入侵也是导致罗马帝国灭亡的因素 吉本认为 罗马的衰败是过分雄伟的自然的不可避免的结果。到了公元3世纪,蛮族发展迅速,拥兵百万,入侵势不可挡。再加上民族大迁徙的浪潮与之呼应,西罗马帝国被淹没了。东罗马帝国的东部领土被阿拉伯人侵占,最终毁于土耳其人之手。 《罗马帝国衰亡史》这本著作体现出了爱德华 ·吉本反对暴君专制,宣扬自由平等,建立新的社会秩序等思想,这些都是具有启蒙意义的。他无情地揭露了罗马政治的腐败,对暴君专制进行了猛烈的攻击。他所拥护的自由、平等的思想深入民心,为民众进行斗争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精神动力。社会应该尊重每一个人,应该尊重每个人自由、平等的天赋权利。这种反暴君专制,拥护自由、平等的思想启发了人民反封建的意识,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为即将到来的资产阶级阶层作好了政治上和思想上的准备。 (七)艺术特色 爱德华 ·吉本在叙述上井井有条、句式上整整齐齐,词藻上华丽庄重。他以简练的语言,非常准确地批判了暴君专制和基督教的势力。他绘声绘色地描述了帝国中的丑闻,谴责了帝王的昏庸残暴,揭露了封建独裁者的丑恶嘴脸。书中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富有多样性,书中还穿插了许多奇闻轶事,各种各样的原因及其进步的结果都与人类编年史中许多最有趣的事件交织在一起:赖以长期维护着一个自由共和国的名称和形象的恺撒们的诡计的策略;那军事独裁统治的混乱;基督教各派的发生和确立;君士坦丁堡的建立;那君主国的划分;日耳曼和西徐亚野蛮民族的入侵与定居;民事法律的制定;穆罕默德的人品及宗教信仰;教皇的世俗统治权;查理大帝的西罗马帝国的恢复与衰落;拉丁人在东部的十字军东征;撒拉逊人和土耳其人的征服;希腊工国的毁败,罗马在中世纪时期的状况和革命等等。 爱德华 ·吉本的叙事畅达、简捷、生动有趣、富有戏剧性,非常具有感染力。叙事寓论于史,做到叙事冷静、有趣,《罗马帝国衰亡史》的每一章都是爱德华·吉本仔细和精心安排的。他的叙述不因史实的纷争而显得烦琐,也不因评论过多而显得乏闷。他以深厚的文学素养奉献给读者一部生动的历史画卷。 爱德华 ·吉本在叙述时不厌其烦地采用了讽刺手法,使得他能够犀利而又深刻的刻画了历史人物的心理和形象。爱德华·吉本发现这个技巧对他十分有利。他可以以此公开攻击基督教而避免险境。在18世纪那'沉睡'的教会很有可能会忽然醒来对裹渎上帝的行为进行迫害的时代采取旁敲侧击的手法是一种必不可少的预防措施。。这是他处理历史事实的方法,这方法不是诗人的,也不是科学家的,它是历史学家的,他的笔法是曲折的、含蓄的,有时是借用他人的酒杯来浇自己的块垒的。吉本在《罗马帝国衰亡史》交叉运用讽刺手法,这是他运用的修辞法之一。 著作拥有明显的理性时代特征,比较注意阐释事件的原因和价值。在很多章节,对原因的分析和价值的评判甚至多于事实的陈述。作品风格就像古代史学家修昔底德、波里比乌斯的叙述史,客观中立;同时又有塔西佗表述的典雅美妙。作者欣赏伏尔泰对宗教的批判,又不同意否定整个古代;并能熟练地具体分析人物和事物的因果关系,将其置于一定的历史情境中。 (八)不足之处 爱德华 ·吉本对开明的君主十分赞赏,但对人民群众的力量却很少提及。他完全漠视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说:“ 宗教在人民看来总是真实的,在哲学家看来总是虚假的,在统治者看来总是有用的。 ” 书中曾多次写到起义和暴动场面,却只字不提人民起义的巨大声势和不可低估的作用,认为权力落到群众的手里,他们会滥用,最后彻底丢失。 “ 因为群众是如此无知,给其民主也将不可避免地导致无政府主义,无政府主义会导致危险的增长,最后独裁接踵而至。 ” 他们游手好闲,能使他们快乐和激动的只有公众的竟技活动和节日。 “ 他们整天在大街上或者在竟技场上四处闲逛,听听有什么新闻,彼此胡乱争吵;他们把妻子儿女少得可怜的一点生活费用拿来在豪赌中输个一干二净;夜晚,他们跑到阴暗的小酒馆或者妓院去,在下流无耻的肉欲中消磨掉时光。 ” 爱德华 ·吉本眼中的人民群众愚昧无知、他们的力量微不足道。立法者的明智决定着社会发展,这当然是错误的,表现出了他史学思想的局限性。 在爱德华 ·吉本看来,基督教没有任何积极价值,纯属虚伪和欺骗。他认为基督教只是支配人民群众的工具。其实基督教也有它积极性一面,它对维护国家的公共秩序(当然这是在一段时期内),对人们养成温和的性格和简朴生活作风起到了促进作用。每一件事物都有它固有的价值和意义,一律否定它是片面的。他把基督教的入侵和蛮族的征服看作是罗马衰亡的主要原因.这些都有某种程度的片面性,这是他始终以罗马人或元老自居的态度造成的。 爱德华 ·吉本把罗马衰亡的原因归结为基督教的侵入,暴君专制和军队的腐化,确没有提及经济原因。政治和战争成了他写作历史的主题,没有看到经济在社会生活中的决定性作用,因此他在编纂历史时忽略了对经济内容的叙述,这是不能欣赏的。他在发扬古典时期文化的同时却否认中世纪的历史,认为中世纪时期人类成为了基督教的奴仆,自然科学在基督教的压制下得不到应用,认为那段历史是迷信的,是黑暗的,没有什么可取之处。这显然也是片面的。 该书在史料的运用、取舍和判断上有错误。主要由于两个原因:一是作者自己所承认的不懂东方语文。他在写东方各民族的历史时,只能采用已译成拉丁文、英文或法文的资料。如关于中国的,主要参考《通鉴纲目》的法译本。推知其他东方民族的资料,也是如此情况。二是吉本以后有学者对古代罗马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而且语言学、人类学、考古学等方面也有新发现、新成就。前修未密,后出转精。吉本的有些提法,自然要为后来的更精确、更完善的提法所补充或代替。因此编辑该书的历史家,往往对该书补充了不少注解,订正了吉本的错误。 (九)作品影响 1776年,《罗马帝国衰亡史》第l卷面世,立即引起轰动,短时间内便印行三次。1788年,《罗马帝国衰亡史》全部6卷出齐,好评如云,被列为古罗马史研究的基本参考书。 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它对人们理解早期基督教如何面对希腊罗马世界功不可没。书中叙述了几个世纪里发生的事件,补充并证实了某些教父以及公元 4世纪的教会史学家优西比乌所记载的一些事件与事情。《罗马帝国衰亡史》大大有助于世人了解并理解基督教对世界所产生的影响。 罗马帝国从没落到倾覆的过程,时间范围大体限于 180年至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之间,文艺复兴以来几乎无人问津,史料奇缺,处处充满着宗教传说的陷阱。当时考古学尚不发达,所有的历史学家都是依赖于文献,爱德华·吉本不采纳第二手的文献,基本依赖于同时代的文献,并做了大量的考证工作,所以他这部作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经过两个世纪,几乎无法找出有真正证实是错误的地方,有的地方爱德华·吉本由于没有材料是假想的,但现代的发现恰恰证明当时吉本的假想是正确的。 该书中,吉本把历史事件叙述得井井有条,书中所用材料务求全面、准确,尽量吸收前人的研究前景,正文后均附有详尽的注释。吉本的文体深受古典历史学家影响,既有李维式的典雅华丽,又有塔西佗般的哲理和深沉。《罗马帝国衰亡史》是严肃学风和优美文笔相结合的典范,精密中不乏活泼,谨严中透出生动,几百年来一直是历史学家撰史的榜样。 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是世界史学名著,不仅是罗马帝国历史的最权威著作,而且在史识与史学思想上都为历史学做出突出贡献。它是启蒙主义理性思想发展最高峰,引领历史学发展新潮流。 (十)作品评价 英国历史学家特雷弗罗普:吉本的《衰亡史》代表 “ 一整个世代人的史学雄心与探索的完成 ” 。 英国学者亚当 ·斯密:“ 这部书的出版使吉本可以列入当时欧洲文史界之首位。 ” 考古学家约翰 ·惠特克认为其历史写作是“ 拙劣的年代记 ” ,然后是与因果联系有关的叙事。他指出,吉本力求在文体 “ 卖弄学问 ” 上 “ 达到人类完美的至高点,不幸的是,它的哲学的光泽中消失和沉沦,这以前是塔西佗的缺点,现在是吉本的缺点。 ” 历史学家 J·W·汤普森:“ (《衰亡史》是) 18世纪启蒙时代一切说英语国家历史著作的最高水平” 。 “ 吉本的这部著作具有非同寻常的历史连续性概念。 ”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张广智: “ 作为一位 18世纪西方卓越的历史学家,吉本传史是极其严肃认真的,具有求真的‘ 学术责任感 ’ ,注意搜集原始资料,详加考订,书中几乎没有一页没有详尽的注释,许多章节都是几易其稿,反复修改,精益求精,用二十年的时间认认真真的写史,这充分地体现了一位良史对读者、更对后世负责的精神,不由令后世治史者肃然起敬。 ” (十一)作者简介 爱德华 ·吉本 爱德华 ·吉本(1737-1791),1737年4月27日诞生在英国伦敦普特奈镇一个家境优裕的资产阶级家庭,1752年在牛津大学马格达林学院学习,度过“我一生中过得最懒散、最没有收获的日子 ” 。l753年他到瑞士洛桑,主要攻读拉丁文古典名著,兼习希腊文著作,广泛阅读数学、逻辑、政治、法律等方面著作,其中包括启蒙运动时期法国、英国思想家孟德斯鸠、洛克等人的著作,结识了许多学者朋友。 (十二)参考资料 1.赵丰主编. 党员干部必读的历史经典71篇.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12.09 2.戚国淦著. 灌园集:中世纪史探研及其他 .商务印书馆 , 2007.2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88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李煜东:论西方中世纪神权专制统治的必然性
fqng1008 2019-5-13 23:13
不少人有这样一种误解,即认为专制主义是古代东方的显著特点,而西方的政治制度则多以民主为主。实际上,在希腊古典时期结束以后,西方相继形成了马其顿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它们用专制政治代替了小国寡民的城邦民主政治。罗马皇帝查士丁尼在法典中把君权同神权结合起来,第一次提出君权神授的思想,宣传皇帝直接得到 “天惠”来统治人民,使君权神圣化,从而使东罗马帝国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神权君主国家。与此同时,以罗马教廷为代表的基督教会更是倡导宗教高于王权、教权至上的专制统治。 笔者认为,西方中世纪出现神权统治是必然的,是由多种因素综合起来的必然。 一、生产力、生产关系和宗教本身所有的特性 宗教,是现实世界在人们主观意识上的一种反映,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宗教产生的根源和基础在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以及原始人对自然斗争力量的软弱。那时,宗教规范往往成为人们共同遵守的社会规范。最初的宗教是由于人们对自然的千变万化感到不理解,于是人们产生了对 “超自然力量”的崇拜。 在欧洲中世界及其更早时期,科技水平很不发达,生产力水平底线,人对自然的认识有限,对于许多自然现象,特别是自然灾害充满恐惧与神秘感。 宗教的诞生也有另外的社会因素。当社会出现了阶级对立,人们除了受到自然力量的压迫,又加上来自社会的压迫,基督教就是诞生在受罗马帝国严酷压迫下的巴勒斯坦地区。 我们知道,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产生了相应的经济基础,而经济基础又决定了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有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中之一便是意识形态。而思想和宗教就属于意识形态。所以,生产力可以间接决定宗教和思想。 宗教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精神寄托,有许多人相信宗教里的描绘都是存在的,神、上帝、耶稣等宗教人物也是真实的。一单遭遇不幸,人们也会依赖于宗教。 生产力、生产关系和宗教本身的特性,成为西方中世纪神权专制统治的根本。 二、基督教本身处于文明的融合,并且代表着文明的融合 中世纪时,相对于创世之初,基督教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这主要是因为基督教汲取了西方各种文明。 构成西方中世纪文明的第一种元素是古典的希腊文明。希腊人爱文化、爱科学,崇尚个性和理想主义。而亚里士多德的学生亚历山大是一位狂热的推进希腊文化的君主,他在他的扩张战争中,强行将希腊文明推向了世界。 第二种基本成分是罗马文化。罗马文化是一种强调理性与实用的文化,因此制度和法律在罗马文化中表象的很充分。 第三种文化是日耳曼文化,其具有的野蛮性质和强调血缘的传统,对中世纪封建制度的形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上三种文化汇合成了基督教文化本身。 “这是一种融合了伦理和教理于一身,逐步发展成为一种超越个人、超越家庭甚至超越国家的普遍的精神纽带的文化”。由于宗教具有超越性与自我完善的功能,善于吸收希腊、罗马文化的精髓,终于使自己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文化。 希腊、罗马和日耳曼文化,在公元 800年都统一到了基督教文化之中。查理大帝在教堂祷告的时候,教皇把一顶王冠戴在他的头上,并称他为罗马人的皇帝。历史学家认为,这个日子是欧洲文明诞生的日子,因为它完成了欧洲历史上的一次大的文化整合。其中,是基督教将希腊、罗马和日耳曼文化串联起来了。 文化代表着人们的心理趋向与认同感,当人们面对多种文化的冲击时,就如当时的人们受到希腊、罗马和日耳曼这三种自由、个性与法制制度相结合,野蛮与理性相结合的文化的冲击一样,人们似乎会感觉到无所适从,更是难以判断自己应该去接受哪一种文化。在人们迷茫之际,基督教就显示出了其伟大的能力,将三种文化整合于自己之下。 当人们欣喜的看到,居然有一件事物能够将原来困扰他们的文化统一起来,他们难道不会高兴地接受吗?基督教以其强有力的文化包容性与整合能力,奠定了群众基础。 三、西方中世纪历史与政治统治需要 宗教的目的是精神的,鼓励信众崇拜虚化了的神灵,这通常均会被一些人所利用,导致宗教的最终目的实际上是为政治服务的。由于不仅仅是教会人员(教皇)渴望政治上和世俗上的权力,更为重要的是,国王更需要政治权力,而基督教又恰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公元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基督教会摆脱了帝国的控制,也失去了世俗政权的支持和依托。基督教会需要在新兴的野蛮王国中需找心得靠山。同时,由于日耳曼族的人数相对过少,所以新建立的蛮族王国也需要教会的支持。由此,基督教会找到了靠山,法兰克王国也赢得了广泛的支持。 教会本身是大地主,它采用捐献、勒索、欺骗和造假证据以及其他带有刑事犯罪性质的勾当巧取豪夺自由农民的土地,迫使其变为农奴。 教会还促进了新生的封建政权的建设和巩固。教会用 “神总是把克洛维的敌人送到他的手中”来颂扬法兰克人的征服。 (一)教会的统治需要 在这一时期,教会的政治权力也扩大了。在野蛮民族入侵时,不少城市的教会成功的保护了自己的城市免遭洗劫,这使得教会的威望迅速提高。公元 5至10世纪,在高卢地区共有三个王朝登上历史舞台,但每一个王朝都竭力谋求教会的支持。王朝不断更迭,教会却是不倒翁。 罗马教皇为了保持自己的独立地位,建立了教皇国,并且伪造了《君士坦丁赠礼》文件,声称当年君士坦丁大帝把包括罗马城在内的地区交给了教皇。同时,为了管理教会的地方事务,教会设有省区、主教区和教区,职务由大主教、主教、神甫等组成,构成一个世俗的教师团体。教会的主要任务是供给人们宗教生活,指导宗教仪式,执行各种圣职,并努力维持信仰和道德。 教会主张由僧侣、教士或者先知的代表代表神直接统治人民。而在教会的理论中,王权也是通过教权赋予的,所以教权高于王权。这就是教会的 “教权至上”原则。由于“教权至上”的原则存在,神职人员都是神的代言者,所作所为的就有了神作为盾牌。 而根据另一 “君权神圣”原则,教会同时还可以通过控制君主、国王而对地区进行间接控制。教会认为,世俗的权力来自于神的授予,更重要的是,君主的权力是上帝通过教皇授予的;教皇是上帝的代表,君主应该服从教会与教皇。 (二)国王的统治需要 国王需要利用宗教来维护自己的统治。 其一,宗教证明了国王统治的合法性:国王能获得这种合法性的论证,主要是依靠了 “君权神圣”和“君权神授”学说。不管是“君权神圣”还是“君权神授”学说都认为君主的权力来自于神,是神授予的或者说是神通过教皇授予的,因而具有相当的合法性,因为神是不容怀疑的真理所在。一旦这种合法性被证实了,那么那些试图谋反、起义的人就会被指责为违背神的旨意,是在与神对抗。 其二,宗教可以被国王利用来为自己的行为做辩护:国王利用君权神授的理论,可以将它该在为适合自己的理论,将它表述为 “我就是神的直接使者”,自己代表神的意志,那他不管做什么也就没有人能个去质疑了。 四、基督教的四大支柱理论 维护教会统治有四大理论体系,即 “君权神圣(君权神授)”、“教权至上”、“天启法律”和“末世神权”。教会的四大支柱理论发挥着积极地作用,它既满足了国王的政治统治需要,又极大的强调了教会的统治,特别是当它在得到人们的认可之后,其天启法律和末世神权之说巩固了教会的统治。 天启法律,根据《圣经》里的记载, “摩西十诫”是直接来源于神,是神所颁布的。所以,基督教会的教会法就是神认可颁布的,甚至是传说是神直接写出的法。在基督教成为欧洲国家的官方信仰之后,以基督教教义为指导的,又是来源于万众信仰不容怀疑的神的教会法曾长期处于欧洲社会规范的核心地位。由此,各国的法律在很大程度上分散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习惯之中,并且必须合乎教会法的原则。比如,皈依了基督教的欧洲各主要部落的统治者都先后整理颁布了各自的部族法律,但这些法律必须符合基督教圣经中摩西律法与“十诫”的原则。正如中世纪的哲学是神学的婢女一样,按照伯尔曼的说法,中世纪的罗马法不过是“教会法的一个侍女”。 末日神权,基督教理论的核心之一是拯救理念,这一理念相信上帝之国并将来临而基督徒最后会获得终极解放,主张神的代表或者救世主将在世界末日前降临人世。这个学说的内容主要有两点,其一是由救世主建立神权统治,其二是关于基督教的原罪学说。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中吃了禁果,这一罪过成了整个人类的原始罪过。基督教并认为此罪一直传至所有后代,为此需要基督的救赎。由于救赎的最后判断属于上帝,那么凡是以顺从上帝为生活方式的人都能得救,并且只有这些人得救。同时,上帝赦免悔过的人的罪,凡是坚信上帝出于他统御万物的,仁慈与恩惠把人的罪恶赦免,因而觉得燃起了对上帝的爱。这样就更加巩固了教会的统治权威。 五、神学家的创新、应对与完善 由于基督教的精神与理论深深的扎根于社会之中,教会的力量有显得无处不在,自然就会出现一批神学家,研究宗教的学者,他们站在维护宗教地位的一方,不断对宗教理论进行创新与完善。 被称作 “神学大王”的托马斯·阿奎那从五个方面论证上帝的存在,并且创立了“宇宙秩序论”和“君权神圣”说;安瑟尔谟认为并论证了最伟大的上帝是不可能被设想为不存在的,即使在思想上也不能把上帝看成不存在的;被称作“经院哲学致富”的安瑟伦认为,就理性与信仰的关系而言,理性的思考必须符合信仰的原则…… 许多的基督教的僧侣不断地对宗教理论进行维护,使基督教能够处于不断的自我更新中。 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这些无数的力,产生出一个合力,就是历史结果。西方中世纪神权专制统治的出现不是历史的巧合也不是历史的偶然,是由多种因素综合起来的必然。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41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第一次文艺复兴
fqng1008 2019-4-27 10:26
文艺复兴是西欧中世纪历史上的重要思想运动,西欧中世纪的历史上出现过三次文艺复兴:8 世纪中期至9 世纪初期的加洛林文艺复兴;12 世纪的文艺复兴;14 、15 世纪的文艺复兴。加洛林文艺复兴的主要内容是恢复学习拉丁文, 通过建立宫廷学校和修道院学校使古典拉丁文化在西欧得到了最基本的保存, 没有对拉丁文学习的恢复, 古典文化的延续就失去了最根本的基础;12 世纪文艺复兴使古典文化回归, 在对古典文化的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中建立了中世纪的大学, 为学术和知识提供了栖身和衍生之地;14、15 世纪文艺复兴的主要内容是对古典文化的利用和创新, 建筑、绘画等艺术方面的辉煌成就, 体现了那个时代人们对人的形体的和精神的、外在的和内在的探究和洞悉。本文主要分析了第一次文艺复兴。 一、什么是加洛林文艺复兴 “加洛林文艺复兴”是发生在公元8 世纪前后欧洲中世纪历史上的一次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 也被称为是“欧洲的第一次觉醒”。“加洛林文艺复兴”与当时的统治者查理大帝的文化政策密切相关。为维护统治,查理大帝鼓励和支持教会文化教育事业。 他出台了一系列崭新的宗教思想文化政策。主要措施是以基督教思想的一统地位为核心, 在基督教思想权威的统协下, 大力兴办教育, 倡导学术研究, 鼓励收集古代文化典籍, 支持改革旧有的拉丁文字。查理大帝崇尚基督教的政治和宗教政策, 给当时的西欧社会文化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并形成了被后代的历史学家和宗教史学家们称之为“加洛林文艺复兴”的历史文化勃兴时期。 二、主要成就 一是初步规范了基督教教义和宗教活动。查理大帝在崇尚基督教一统地位的前提下, 对基督教文化的规范做了大量的组织工作和宗教文化范本的定型工作。他在位期间, 制订了《加洛林书》, 规定了罗马教义和宗教的基本仪式, 他利用王权的力量, 指派阿尔古因组织人员在797 —800 年对当时收集到的各种《圣经》文本进行了校勘, 统一了《圣经》文本并将其译成了拉丁文, 从而成为后来天主教通用的定本。 二是初步系统的宗教教育机构开始出现。由于查理对宗教教育事业热情关注, 并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基督教教育的发展。因此在8 世纪出现了粗糙的专门教育机构——宗教学校和收集人类已有知识和文献的机构——图书馆。查理大帝建立学校目的是用拉丁文传授“七艺” ,在哲学、文学和艺术等方面造就适宜封建统治所需要的人才。他不仅让教会学校召集依附人的子弟和自由民的子弟学习, 而且要求乡村牧师免费教授穷孩子们学习。为了保证教学质量, 查理从有学问、有知识的神职人员中选任教师, 甚至从意大利和英格兰请来一些具有较高水平的教师。如在他自己亲自下令创办的宫廷学院中, 就网罗了很多学者前来任教。查理大帝还非常注重教材的建设,“七艺”的课程就发展成为了较为完备的独特的欧洲课程体系。为了保证学生的学习和研究, 查理大帝还下令各个修道院和教堂建立图书馆, 以收集基督教文献, 并收集了一些古代希腊罗马的典籍文献, 甚至包括收集整理了蛮族古代的传说和歌谣。正是在他的授意下, 一些濒于散失的古代文献得以保存下来。 第三个标志是改革拉丁文, 学习新文字。。7 世纪以前, 在法兰克的教会中尚没有法兰克血统的僧侣,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日耳曼人在文化方面的落后, 他们既没有形成自己的文字, 也不会读写拉丁文。随着教会政治和社会影响的扩大, 社会的基督教化必然需要对基督教的教义进行解释和研究。要解释和研究首要条件是要学会阅读、书写拉丁文。这样, 学习读写拉丁文也就成为教士们的必修课, 而古典拉丁文的弊端又成为了他们学习的最大障碍。正是基于这种情况, 查理大帝下令对古典拉丁文进行改革。形成了一种字体优美清晰的“加洛林字体” 。这种字体整齐秀丽, 简便易学, 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 影响极为巨大。 第四是形成了君主奖掖学习和研读的风气。在查理大帝的倡导和鼓励下, 在当时神职人员中(仅仅是神职人员中), 学习拉丁文, 研读宗教典籍和古代文献蔚然成风。查理大帝加冕之初就发现, 当时的教士等神职人员文化水平普遍偏低,举止粗鲁, 习俗落后, 在他看来, 这是不利于封建制度的巩固和发展的。因此, 他多次勉励教士、修士努力学习拉丁文, 学习宗教文化知识, 潜心进行学术研究。 三、作用和影响 第一, 它是西欧封建制度和查理王朝需要巩固的产物, 是与其经济和政治的要求相适应的意识形态建设。8 世纪出现在西欧的加洛林文艺复兴恰恰是要建立封建阶级的思想文化体系。在这个文化体系中, 核心是基督教思想, 是上帝万能论。但是, 这个思想文化体系又是吸取了当时出现的各种文化因素并在基督教思想的统筹下建立起来的。应该说, 欧洲的统一是首先发生在文化领域的, 正是有了加洛林文艺复兴运动, 构成欧洲文明的各种成分———例如古典的、基督教的、日耳曼的文化成分, 才在一定的程度上第一次被基督教思想综合起来。 第二, 加洛林文艺复兴的另一个作用是奠定了中世纪欧洲各种文化融合的基础, 并为12 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做了古典文化典籍收集、宗教文化典籍的初步整理、宗教文化学术人才的初步培养以及拉丁文字定型方面的各种准备。 参考文献 王亚平:《论西欧中世纪的三次文艺复兴》,《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 年第6 期。 刘建军:《查理大帝与“加洛林文艺复兴”》,《东北师大学报》2003年02期。
个人分类: 医学史话|361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李腾:“12世纪文艺复兴”概念发展史 ——从让-雅克·安培到查尔斯·哈斯金斯
fqng1008 2019-4-27 09:37
内容提要: 受民族主义和浪漫主义影响,法国学者让-雅克·安托万·安培在19世纪40年代最早提出了“12世纪文艺复兴”的概念。在雅各布·布克哈特对意大利文艺复兴研究的刺激下,埃米尔·格巴尔将这一概念进一步深化,并建立了相对完整的概念体系。19世纪末,英国学者哈斯廷斯·拉什道尔采取实证研究路径,以中世纪大学为切入点丰富了“12世纪文艺复兴”的内涵。到20世纪初期,学界已广泛接受了“12世纪文艺复兴”的概念。美国学界承袭并发展了欧洲学界关于“12世纪文艺复兴”的阐述,查尔斯·霍默·哈斯金斯则最终使其完全成型。对这一学说发展史的考察,不仅能反映19世纪中后期民族主义、浪漫主义等思潮与学术研究的纠葛,也能呈现中世纪研究在西欧和美国的早期专业化、系统化的进程。 查尔斯·霍默·哈斯金斯在1927年出版的《12世纪文艺复兴》被学界公认为跨时代的经典著作,“12世纪文艺复兴”这个概念也常被视为哈斯金斯的开拓性贡献。如华莱士·弗格森所言,这部书成为此后几代中世纪研究者的案头书。直到该书出版90年后的今天,“12世纪文艺复兴”研究依旧充满活力。 一般学者多认为,哈斯金斯这部作品的出现使学术界最终普遍接受了“12世纪文艺复兴”的概念。比如,英国伯明翰大学的罗伯特·斯旺森教授说道:“虽然‘12世纪文艺复兴’早在19世纪40年代就由法国学者提出,但这一概念是随着1927年查尔斯·霍默·哈斯金斯《12世纪文艺复兴》的出版,才在英语学界获得一致认同。”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加布里埃尔·斯皮格尔教授也谈道:“哈斯金斯通过《12世纪文艺复兴》所论证的中世纪之现代性,开启了‘中世纪学者的反抗’(The Revolt of the Medievalists)。”随着国内中世纪史学研究的深入,哈斯金斯对“12世纪文艺复兴”的解读业已为国内学界认知。 事实上,哈斯金斯的作品并非横空出世,而是承袭了19世纪中叶以来西方学界对12世纪(广义上来说,其时间跨度从11世纪后期到13世纪早期)文化发展现象的深刻反思。虽然哈斯金斯的阐释获得了最为广泛的传播,他却并非“12世纪文艺复兴”概念的首创者,“12世纪文艺复兴”的核心特征在此前就已经有了超过半个世纪的讨论。因此,哈斯金斯实际上是19世纪以来西方学界对中世纪盛期文明进行重新诠释的集大成者。 可惜的是,国内外学界对于这一概念的发展史关注甚少。据笔者所见,仅有美国学者阿利克斯·诺维科夫曾专门撰文简要回溯了哈斯金斯之前一些学者对“12世纪文艺复兴”概念的使用,却未能对“12世纪文艺复兴”研究范式在这一时期的转化演变进行深入阐述。笔者认为,19世纪中期以来对“12世纪文艺复兴”的探讨,一方面要捍卫中世纪历史的地位,尤其是在同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比较中呈现中世纪盛期文化的独特价值;另一方面也要以此来体现对欧洲整体历史发展的系统性反思。虽然学术研究和时代思潮经过了诸多风云变幻,一百多年前学者们所建立的范式依然活跃在当下的中世纪史研究中。在中世纪史研究越来越倾向于“碎片化”的今天,这项学说史考察可以帮助我们以对“12世纪文艺复兴”的解读为主线,更清晰地把握中世纪盛期研究的范式建构过程,并开拓当下学术发展的方向。 有鉴于此,本文将首先回溯在浪漫主义和民族主义思潮影响下,法国学者对“12世纪文艺复兴”概念的阐发。其次聚焦于哈斯廷斯·拉什道尔为代表的实证研究,辨析“12世纪文艺复兴”概念的扩展和充实。最后论述美国学界在20世纪初期对“12世纪文艺复兴”概念的继承、质疑和拓展,沿学术史发展脉络重新审视哈斯金斯的贡献。文中错谬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教正指导。 一、 民族主义、浪漫主义与“12世纪文艺复兴”概念萌发 尽管早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著名的艺术史家瓦萨里就提出了“复兴”(rinascita)的概念,但后来为西方学术界所普遍接受的“文艺复兴”(Renaissance)概念则是法国浪漫主义者们最早提出并加以运用的。浪漫主义作为对18世纪理性主义的反动,其突出特点就是强调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和继承性,强调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强调历史学家个人的直觉和情感在历史研究中的作用。在对待中世纪的态度上,理性主义者将之看作一个迷信和虚幻的“黑暗时代”,浪漫主义者则怀着一种思古之幽情和对中世纪田园生活的美好向往,把中世纪视为一个具有独特吸引力的时代。正是浪漫主义的观念使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中世纪历史,并结合当时的民族主义思潮逐渐发展出对启蒙理性主义中世纪史观的批判和反思。 就目前可知的材料,最早比较系统阐述“12世纪文艺复兴”概念的是法国文学史家让-雅克·安托万·安培(1800—1864年)。他在1839—1840年出版的三卷本《12世纪之前的法国文学史》中使用“文艺复兴”一词来描述欧洲文明史上出现的三次文化大发展。 我认为共有三次复兴:第一次复兴是在查理大帝时;第二次是在11世纪末的复兴,它开启了中世纪;最后一次才是15世纪和16世纪的伟大文艺复兴……在11世纪末的法国出现的知识运动,呈现出一种真正复兴的所有特征:古代的知识更加广为流传,由此,思想有了伟大的活力,艺术也获得了新的驱动力。 安培在欧洲历史上的三次文艺复兴与法语发展之间建立了明确联系,体现了强烈的民族主义历史观念。他认为,法语方言最早在查理大帝时的第一次(加洛林)文艺复兴期间出现,在11—12世纪的第二次(12世纪)文艺复兴中逐渐形成完备的书写系统,而在15—16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终形成了现代法语。安培通过将法国文化与欧洲历史的进程并立,突出了法国在欧洲中世纪文化发展中的枢纽地位。19世纪中后期,许多欧洲学者(尤其是法国学者)都采取类似观点,将欧洲文明史整体纳入三次复兴的框架之中,借助描绘欧洲文化在历史上的延续性,打通中世纪早期直到欧洲现代文明的道路。 19世纪中后期的学者们之所以更加强调12世纪文艺复兴,就在于雅各布·布克哈特及之后的许多学者过分夸大了意大利文艺复兴和古典文化传统的联系,而粗暴地切断了二者与中世纪的关系。在“12世纪文艺复兴”概念的早期建构中,经院哲学的嬗变是关键所在。作为这一派的代表人物,埃米尔·格巴尔(1839—1908年)在1879年发表了《意大利文艺复兴的起源》,指出12—13世纪的法国是整个欧洲的中心,“人文主义从我们并通过我们传播:文艺复兴似乎开始了”。虽然这次文艺复兴持续时间不长,但巴黎产生的经院哲学和以阿西西的方济各为代表的新基督教精神汇流,最终催生了新的时代思潮,这就使意大利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个性解放与中世纪精神呈现为前后相继而非断裂的关系。沿袭这一思路,格巴尔在1885年以“意大利文艺复兴和历史哲学”为题发表了对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法译本的书评,从更宏观的高度阐述了他对两次文艺复兴关系的看法。他认为,布克哈特笔下意大利文艺复兴的重要特征,如“个人灵魂的觉醒,个人价值的发现”等都可以追溯到法国的12世纪文艺复兴。 在格巴尔看来,经院哲学的出现是12世纪文艺复兴的核心特征,也是现代精神对权威的第一次反抗。为了阐述经院哲学与12世纪文艺复兴的关系,他建立了一个宏大的历史框架,以查理大帝之后的德国、法国、意大利分别代表帝国、学术和教会三种权威,这三者之间的融合、博弈促进了欧洲文明的进展。经院哲学最初是追求自由的尝试,以批判精神同权威对抗,却最终因方法论的滥用而导致原初精神的丧失。但无论如何,格巴尔认为经院哲学对历史发展的影响比帝国、封建制度乃至市镇公社都更为持久。与此同时,经院哲学从抗拒权威的武器变成思想禁锢的工具,则象征着“12世纪文艺复兴”的由盛转衰。与经院哲学的紧密关系就成为12世纪文艺复兴有别于15世纪文艺复兴的关键所在,而这一范式也在后来的研究中得到了更为充分的阐发。 由此可见,“12世纪文艺复兴”概念最早出现在法国学术界,受到了民族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双重影响,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布克哈特所论之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反动”。他们特别强调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法国根基,并以经院哲学为核心论述两次文艺复兴的异同及关联,体现了民族主义情绪与“为中世纪污名化辩护”双重动机的相互结合。时至今日,以法国为12世纪文艺复兴中心的观点仍然很有影响,体现了这一研究范式的鲜活生命力。 二、 实证史学与“12世纪文艺复兴”第一次研究高潮 随着实证研究史学的兴起,单纯从精神纬度和宏观角度来论证“12世纪文艺复兴”越发缺乏说服力。如果说浪漫主义学者从民族语言和经院哲学为代表的精神领域着眼提出了“12世纪文艺复兴”的概念,那么实证研究史学则以大学这一中世纪欧洲的创新制度为核心,以扎实的研究更为系统地阐述了“12世纪文艺复兴”的内涵及其发展过程。 在法国学者“12世纪文艺复兴”概念的启发下,英国学者哈斯廷斯·拉什道尔(1858—1924年)率先将中世纪大学作为深化这一概念的突破口。他极具启发性的研究不仅使“12世纪文艺复兴”概念更具合法性,更推动了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学界对这一概念的广泛讨论和接受。 拉什道尔通过对中世纪教育发展的考察,拓宽了“12世纪文艺复兴”的时间界限。在他看来,从社会结构、知识扩展和宗教状况上来说,11—12世纪可以视为欧洲文明的分水岭。随着教育在11世纪的发展,12世纪形成的“知识文艺复兴”通过复兴人类精神,成为欧洲文明史上堪与宗教改革甚或法国大革命相提并论的重要事件。这一分析模式延伸了“12世纪文艺复兴”的时间上限,也成为我们今天探讨“长12世纪”的滥觞。 在拉什道尔构建的历史图景中,中世纪的大学与12世纪文艺复兴存在一种共生关系,大学的建立也标志着中世纪拉丁西方文化进入鼎盛期。他特别强调,大学对欧洲知识发展的作用是其他任何形式的学校都无法比拟的,“完整的中世纪大学史事实上就是一部中世纪思想的历史”。11世纪以来的主教座堂学校为大学的出现奠定了基础,而在12世纪后期法国和意大利几乎同时建立的两所大学也成为“12世纪文艺复兴”的标志性产物。 两所原初大学在同一时间兴起——亦即12世纪的最后30年间。它们从人类文化那场伟大的深化和拓宽中的不同方面涌现出来,我们称这场运动为12世纪文艺复兴。这场文艺复兴最为显著地体现在起源于博洛尼亚的罗马法研究的复兴;而在法国,则迸现为辩证法和神学思考的形式。 拉什道尔试图证明,中世纪早期那种充满恐慌的神学悲观主义在12世纪逐渐被一种更为热情、富于希望的宗教热忱所取代。他甚至多次用“欧洲的新生”(the new birth of Europe)、“欧洲思想的觉醒”(the re-awakening of the European mind)、“秩序与文明对混乱与野蛮的胜利”(the triumph of order and civilization over disorder and barbarism)等语句来描述这个时代的根本性变化。 为使这一概念更为明确,拉什道尔选取了彼得·阿伯拉尔作为12世纪文艺复兴的标志性人物,《中世纪欧洲的大学》的第二章标题就直接写为“阿伯拉尔与12世纪文艺复兴”(Abelard and the Renaissance of the Twelfth Century)。虽然中世纪大学并未在阿伯拉尔时代出现,但他所引领的知识革命最终促成了大学的诞生,他的研究方法和教学模式也成为中世纪大学教学的范本。与此前法国学者对“灵性精神”的关注不同,拉什道尔着重从外部制度发展的角度论述阿伯拉尔与大学的关系。在他看来,坎特伯雷的安瑟伦(Anselm of Canterbury)那一代修道院教育家之后,修道院学校逐渐不再对非修道士开放,主教座堂学校在这一时期的教育作用得到了极大提升。阿伯拉尔曾任教的巴黎主教座堂学校,最终发展成为欧洲北部最早且最大的大学。虽然阿伯拉尔并非巴黎大学建校的直接参与者,但作为整个大学运动的先驱,它标志着一个崭新知识时代的到来。就复兴古典文化而言,阿伯拉尔也是当之无愧的古典文化仰慕者和百科全书式学者。他不仅熟悉维吉尔、奥维德、塞内卡以及西塞罗的部分作品,甚至还征引过古典时代的法律条文,其广博而多样的知识结构反映了12世纪澎湃的文化潮流。如拉什道尔所言: 在阿伯拉尔的直接继承者中,没有一个人能像他那样将同等多样的天赋和同样极富感召力的言行结合在一起;法国学校的历史上再没有过这样一个时代,有如此众多的著名教师同时授课,当然也没有任何一个时代拥有像中世纪中期那样广泛的教授领域。 在盛赞12世纪对古典文化复兴的热情和思想博大精深的同时,拉什道尔也发展了埃米尔·格巴尔关于经院哲学僵化导致“12世纪文艺复兴”走向衰落的观点,但他特别注重从语法修辞和辩证法在大学教育中的相对关系来诠释12世纪文艺复兴运动衰落的原因,从而使原先抽象的解释有了坚实的根基。拉什道尔敏锐地观察到,随着亚里士多德哲学思想的引入,辩证法地位日益提升并广泛运用于神学和哲学阐释,使传统上更接近古典文化的语法和修辞迅即衰落。到13—14世纪,12世纪那种富含“饱满的精神、原创性以及顽强”的拉丁文创作,都被碾压在“半权威文献的粗野翻译的重负之下”,对逻辑学和亚里士多德主义的热情浇灭了以人文主义为核心的12世纪文艺复兴。也正由于12世纪在古典文化复兴上的成就未能有效传承下去,才为古典文化和人文主义在15世纪的意大利再次勃发创造了条件。因此拉什道尔认为,意大利文艺复兴与12世纪文艺复兴相比“虽然更为灿烂,但并不更为真实”。 可以看到,“12世纪文艺复兴”在拉什道尔笔下已经成为一个完备的历史学概念。除此之外,他还强调西欧政治制度的理性化和民族国家的形成都始于12世纪,并特别提醒学者们注意大翻译运动和科学研究所带来的巨大思想转变。更为重要的是,他所开拓的新思路引发了学界的广泛呼应,极大地推动了“12世纪文艺复兴”概念及其解释框架的发展,催生了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第一个“12世纪文艺复兴”研究热潮。 首先,法国著名中世纪史学家夏尔-维克多·朗格诺瓦(1863—1929年)延续了拉什道尔对12世纪和15世纪两次文艺复兴的对比评价,认为前者因为持续时间较短而没有受到后者那样高的重视程度,甚至可称为一场“流产的文艺复兴”。但他仍强调,在恢复古典文化与科学研究方面,前者与后者相比毫不逊色。在1901年出版的《法国史》中,朗格诺瓦更为详尽地阐述了他的12世纪文艺复兴“夭折论”。他认为,13世纪知识活动中的两个主要特征就是人文主义的衰退和科学精神的发展。随着亚里士多德作品及阿拉伯注疏的传入,13世纪的学者们以一种全新的方法处理全新的问题,导致12世纪的逻辑学家们可能完全听不懂13世纪哲学家们所使用的佶屈聱牙的术语。这一观点恰恰是拉什道尔语法、修辞衰落而辩证法兴起模式的翻版,朗格诺瓦的解释对美国学界也产生了直接影响。 其次,拉什道尔对大学的关注也使学者进一步追溯这一教育制度的雏形,即主教座堂学校的作用。法国学者加布里埃尔·罗伯特(1879—1952年)认为,11世纪末到12世纪上半叶法兰西在教育模式上发生的重大变革产生了波及全欧的深远影响。他将这一运动称为“法兰西文艺复兴”(la Renaissance française),而巴黎的众多学校则成为“12世纪文艺复兴”的策源地。同时,他也对12世纪文艺复兴的迅疾衰落提出了新的解释,认为12世纪后期出现的三种新趋向的合力最终使曾在12世纪上半叶大放异彩的修辞和语法研究迅速衰落,这三种新趋向包括最博学的人都被亚里士多德主义和辩证法所吸引、学问为教士提供了进阶的便利条件以及托钵修会对异端思想的抵制。因此,罗伯特在继承拉什道尔和朗格诺瓦观点的基础上,又最先指出托钵修会应对这场运动的衰落负责。英国学者克莱门特·韦伯(1865—1954年)在该书出版次年的书评中首次对“12世纪文艺复兴”这一术语的适用性提出质疑。韦伯认为,这次知识复兴运动主要发生在法国北部的主教座堂学校,对传统的修道院学校几乎没有影响,且范围局限在知识水平较高的教士阶层当中,对贵族都影响甚微,更不用说一般城市平民了。因此,他对这场文化运动是否可以称为“12世纪文艺复兴”持谨慎的否定态度。 最后,政治理性化和民族国家在12世纪的兴起也受到了学者关注。现代民族国家起源研究的先驱者之一,英国中世纪史学者查尔斯·罗伯特·莱斯利·弗莱彻(1857—1934年)就直接受到了拉什道尔的启发。他盛赞拉什道尔对“12世纪文艺复兴”的开创之功,认为其提供了关于“这个时代知识所引发的一场真正文艺复兴”的“最为清晰的表达”,并进而指出这种“反抗精神”甚至体现出16世纪宗教改革的特质。在“12世纪文艺复兴”的概念建构上,弗莱切也从民族国家历史演变的角度对之加以扩充。他认为法国、英格兰和西班牙诸王国在12世纪末已经成为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Nation-States),而德国和意大利还只是民族(nationalities),而民族向民族国家的变迁也促成了两次文艺复兴中心的地理转移。与加布里埃尔·罗伯特类似,弗莱切也特别强调教会在13世纪文化衰退上的消极影响。他认为,法国南部和意大利北部地区的自由思想在12世纪迅速演化成异端思想时,“第一次文艺复兴已经在各地开始了”。随着这场文艺复兴的开始以及对法律与哲学的研究,十字军东征和其他许多教会事务受到质疑,从而形成了对教会权威的直接挑战。但是,跨越国界的托钵修会作为教会控制大学和思想的工具,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民族国家处理内部事务的权力。他从教会思想控制的角度进行分析,将托钵僧所建立的经院哲学体系视为教会权威对自由思想的再次绞杀,直到14世纪托钵修会力量耗尽之时,15世纪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才再次成为可能。在弗莱切的作品中随处可见19世纪英国独特的反教权主义和自由主义思想,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 在这一时期,德国学界对“12世纪文艺复兴”概念的冷淡态度与英法学界的浓厚兴趣相映成趣,这种状况甚至一直持续至今。这一现象与德意志地区在12世纪的文化弱势地位,19世纪史学研究中的民族主义倾向以及当时德国学界的史学研究主流路径都紧密相关。19世纪后期的德国史学界以兰克为圭臬,“科学的客观性”(wissenschaftliche Objektivität)才是最崇高的词汇,中世纪研究多集中在神圣罗马帝国和德意志诸邦国的政治、外交史领域。兰克的门人当中,只有沃尔特·格茨(1867—1958年)的中世纪研究具有鲜明的文化史旨趣。他曾从宗教虔诚性的角度探讨中世纪晚期文明的发展,认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是承袭这一思潮渐进发展而来的,却在行文中刻意避免提及一场席卷整个西欧的文化运动,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对布克哈特式文艺复兴的保留态度。 最为明显的是,这一时期几乎没有德国学者使用“12世纪文艺复兴”(Die Renaissance des 12. Jahrhunderts)或类似词汇。就笔者所见,只有伯恩哈德·格罗厄(1885—1969年)在《12世纪文艺复兴运动中的德国历史学家》里大量使用了“12世纪文艺复兴”的表述。由于格罗厄主要讨论的是法国教育对德国12世纪历史书写者的影响,因此更多受到了法国学界研究范式和术语习惯的影响。而且,格罗厄大量使用“12世纪文艺复兴”的做法也受到了匿名书评者的质疑。书评者反问道,难道必须将每一次文化运动都称为“文艺复兴”才能够对之加以理解吗?这个名词是否能够被如此广泛地运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或许正因为德语学界最为彻底地接受了布克哈特关于“意大利文艺复兴”的论述,因此对“12世纪文艺复兴”缺乏英法学界的热情。 三、 承袭与拓展:美国学界与查尔斯·霍默·哈斯金斯 相对于欧洲学界,美国中世纪研究起步较晚,且在早期深受法国浪漫主义史学和德国兰克学派的影响。弗格森曾指出,20世纪上半叶几乎所有中世纪学者都是修正主义者,试图推翻对中世纪司空见惯的偏见。但与欧洲国家相比,美国在中世纪史研究中的民族主义和宗教教派情绪并不强烈。美国学界对“12世纪文艺复兴”概念的接续、反思和拓展,既承袭了欧洲学者的主要观点,也有自身的独特思考。这个过程本身也体现了美国中世纪史学界走向专业化、迈向职业主义的历程,同时也展现了美国学界看待欧洲中世纪盛期文明的不同视角。 20世纪初的美国学界通过与欧洲学界的交流,已经广泛接受了“12世纪文艺复兴”这个概念。早在1904年,威斯康星大学的德纳·卡尔顿·门罗(1866—1933年)和乔治·克拉克·塞勒里(1872—1962年)就合编了一部《中世纪文明:欧洲学者选集》,其中收录的多篇论文都出自本文前述欧洲学者之手。因此,美国对“12世纪文艺复兴”的认识从根本上承袭自欧洲学界,但也有自身的创新。在1906年的美国历史学会年会上,德纳·门罗做了题为“12世纪文艺复兴”的主旨演讲。他指出,“文艺复兴”通常被理解为古典艺术和文学的复兴,但这种狭隘的解释容易使“12世纪文艺复兴”概念具有误导性,即只有古代经典文化的再现才能被称为“文艺复兴”。但是,如果将“文艺复兴”广义地理解为其本意“新生命”的话,12世纪的文化运动就可以毋庸置疑地被称为“文艺复兴”了。为此,门罗归纳了12世纪文艺复兴的三个开拓性发展:其一是独立精神的发展,亦即随着教士和贵族影响力的下降,城市居民开始产生自我意识,亚里士多德主义的兴盛和异端的出现都表明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顺服,甚至敢于公开质疑权威,“不敬”(Irreverence)成为这个时代的精神标志。其二是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像沙特尔这样以古典文献研究著称的地方都有若干享有盛名的几何学家和地理学家,体现了科学精神的迅猛发展。其三是急于将所学一切投入使用的渴望。与此前学者对托钵修会的消极态度截然相反,门罗认为12世纪末期所涌现的托钵修会恰恰最生动地体现了这种热切的实践精神,并因此逐渐占据西方基督教世界的主导地位。相较于欧洲学者,美国学者的民族情绪和宗教教派色彩相对淡漠,因而能从不同角度对这一历史现象进行重新审视。 然而,在美国当时学界已经普遍使用“12世纪文艺复兴”的情况下,也有学者对之提出质疑,其主要代表是哈斯金斯的学生路易斯·约翰·佩托(1880—1928年)。佩托在1909年的博士论文中就指出,当时学者们已经习惯使用“12世纪文艺复兴”,但“中世纪文艺复兴”(Medieval Renaissance)的说法或许更为贴切,因为这场运动虽始于11—12世纪却在13世纪才达到顶峰。与他在法国留学进修时期的指导教授夏尔-维克多·朗格诺瓦一样,佩托也认为如果12世纪拉丁古典文学复兴没有中断的话,将会产生出不亚于15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成果。但随着亚里士多德主义的权威化和神学的机械系统化,人文主义运动在13世纪中期走向衰落,原先聚焦于古典文化的热情被转移到了逻辑和辩证法上,造成了这场复兴的夭折。于是,“巴黎大学对语法和修辞研究出现了令人遗憾的衰落,这些可以从13世纪后半叶乃至整个14世纪糟糕的拉丁写作风格中看到”。此外,佩托还特别质疑德纳·门罗对“文艺复兴”的阐释,认为“新生命”一词是“福音式”语言,仿佛在历史视野之外有个奇迹般的时代突然出现一样。在佩托看来,从12世纪的西欧到新大陆的发现,再到现代欧洲国家的形成本来是一个自然的、渐进的过程,却因为这个“从神话中借用的‘重生’概念”而遭到了武断的分割。在1917年出版的《中世纪史研究指南》中,佩托再次哀叹“不幸的是,这一运动现在被广泛地称为‘12世纪文艺复兴’”。因此,佩托虽然在思想框架上接受了前代学者对中世纪盛期文化的论述,却极力反对“12世纪文艺复兴”这个概念。因此,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12世纪文艺复兴”在20世纪初的美国学术界已经得到广泛接受和使用。 毋庸置疑,查尔斯·霍默·哈斯金斯在美国学界辨析、反思和普及“12世纪文艺复兴”概念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并做出了影响深远的阐释。早在1904年讨论巴黎大学布道词的文章中,哈斯金斯就首次使用了“12世纪文艺复兴”这个术语。他说,“在早期的大学中,哥利亚德诗歌(Goliardic poetry)和其他12世纪文艺复兴的产物都确实具有可观的价值,但这一运动很快被经院哲学的胜利所碾压”。在这短短的一句话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拉什道尔和朗格诺瓦相关论述的痕迹。在1920年发表的《12世纪文艺复兴中的希腊因素》中,哈斯金斯首次尝试界定“12世纪文艺复兴”,认为其主要组成部分是拉丁古典文学和罗马法的复兴,但古希腊哲学和科学的重新引入才是其最为与众不同之处。他特别指出“中世纪的希腊主义是一种翻译中的希腊主义”,这些翻译作品也正是“意大利文艺复兴中的希腊主义”的重要来源。沿着拉什道尔所开创的路线,哈斯金斯赋予大翻译运动和自然科学研究在12世纪文艺复兴运动中的核心地位,并借助对大翻译运动的强调建立起两次文艺复兴之间的联系。 经过了二十余年的酝酿之后,哈斯金斯在《12世纪文艺复兴》一书中对这一概念进行了完整系统的概括。从时间上看,这一运动始于主教座堂学校兴起的11世纪后期,衰落于大学教育体系僵化的13世纪中期;从地理上看,法国和意大利占据主导地位,形成以巴黎为发源地、早期大学所在地为中心的知识扩散网络;从精神上看,体现出了个人意识的觉醒和自由思想的勃兴,通过对权威的挑战开启了欧洲文明通往现代性的大门。这场运动的核心是对古典文本的重新发现,包括罗马拉丁文献和罗马法的复兴以及大量希腊文本及相关注疏的翻译,而运动中的代表人物则是彼得·阿伯拉尔和索尔兹伯里的约翰。 就“12世纪文艺复兴”的界定和内涵而言,哈斯金斯基本上秉承了欧洲学者此前的论述。虽然从各方面来看哈斯金斯都并非“12世纪文艺复兴”概念的首创者,但他无疑对这个概念后来的广泛传播做出了最为坚实系统的阐述。这一方面得益于哈斯金斯高超的叙事技巧和对史料的把握能力,另一方面也由于他将过去相对碎片化、抽象化的描述锻造为社会、经济、政治等思潮统合下的文化整体发展。与前代学者相比,哈斯金斯在探究“12世纪文艺复兴”的视野上实现了重大突破。 首先,哈斯金斯强调无论是从涉及的国家还是社会阶层来看,这次文化复兴运动的影响范围都十分广泛,民间文学的高度活跃表明其波及范围并不限于精英团体的小圈子。其次,哈斯金斯认为虽然新人文主义的力量在12世纪结束之前就已经消耗殆尽,但新科学却在1125年前后出现。而且,发轫于12世纪的哲学复兴直到13世纪大量吸收阿拉伯和希腊学术之后才达到顶峰。因此,哈斯金斯将人文主义和新科学的涌现整合在一起作为12世纪文艺复兴的核心特征,这是他在概念阐释与研究范式上超越前辈学者的重要一步。最后,哈斯金斯将历史书写和民间文学视为12世纪文艺复兴在知识活动方面的新突破,从多方面拓宽了“12世纪文艺复兴”的研究视野。他指出,12世纪的历史书写采取了编年史、年代纪和圣徒传等多种体裁,不单纯是对古典时代历史书写的模仿,还逐渐形成了具有浓厚历史哲学倾向的历史观念。这种对历史书写的热情及其所包含的对欧洲基督教王国的深刻体悟奠定了欧洲认同的基石,也成为哈斯金斯以中世纪盛期为欧洲文明共同体之肇端的核心论据。 在学术传承上,哈斯金斯对“12世纪文艺复兴”的阐释对此后的中世纪史学界影响极为深远。哈斯金斯所开创的中世纪研究路径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就在美国学术界乃至整个西方学界占据了主导地位,他的门生约瑟夫·斯特雷耶(1904—1987年)及其再传弟子们在此后几十年间一直是美国中世纪研究的主力军。如保罗·弗里德曼和加布里埃·斯皮格尔所说,哈斯金斯将19世纪德国科学主义史学中的实证主义、唯心主义、自然主义和客观性同美国20世纪初期独特的进步主义模式相结合,创立了美国特色的中世纪史研究传统。而且随着美国学术界地位的迅猛上升,二战后几乎所有关于“12世纪文艺复兴”的研究都以哈斯金斯的作品为起点,形成了第二次“12世纪文艺复兴”研究的高潮,这也使哈斯金斯范式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传播。此外,哈斯金斯自身在美国高等教育界的角色也使他在身为研究者的同时还是一位实践者,借助对美国大学历史教学制度的改革落实了自己的学术理念。尤为重要的是,美国学术界特别注意在大学教材编撰中引入这些概念与讨论,极大促进了“12世纪文艺复兴”概念在知识界的传播。或许也正因为如此,使后人有意或无意地忘却了哈斯金斯之前的研究成果,而将他视为“12世纪文艺复兴”的开创者。 小结 综上所述,从让-雅克·安培、埃米尔·格巴尔到哈斯廷斯·拉什道尔等,再到哈斯金斯及其同代学人和门生,我们可以看到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初的学者们如何不断地修订增补,逐渐构建起较为完善的“12世纪文艺复兴”概念。在这个概念逐渐清晰化的过程中,也产生了许多重要的研究范式,其中许多范式仍旧在引导和影响着我们当下的研究。在这个概念的建构过程中,法国式的唯理主义、英国式的经验主义乃至德国式的历史主义彼此博弈、交融,形成了观察当时史学发展趋势和差异的独特视角。 从学术史的角度来说,拉什道尔更应被视为“12世纪文艺复兴”这一概念的真正奠基人,哈斯金斯则是这一概念的集大成者。直到今天,“12世纪文艺复兴”经过了横跨三个世纪的讨论仍具有常辩常新的魅力,中世纪盛期在整个西方文明史中的地位也值得从不同角度进行更为深入和细致的研究。尤其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就“12世纪文艺复兴”的准确内涵、适用范围、学术史意义与在当下学术研究中的作用等又展开了相当热烈的讨论,乃至形成了第三次“12世纪文艺复兴”的研究热潮,这也有待于后续深入的辨析与诠释。但需要指出的是,这种研究并非是为了支持或者反对“12世纪文艺复兴”这个概念的使用,而是为了能够更为全面、准确地认识中世纪盛期的文化成就及其影响,深化我们对欧洲中世纪历史的理解。 本文作者李腾,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历史系助理研究员。
个人分类: 医学史话|479 次阅读|0 个评论
《范式变迁——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的分野与交汇》札记(45)
fqng1008 2019-4-12 12:09
四十五、两本《 欧洲中世纪 大学》 (一)张磊博士的《 欧洲中世纪 大学》 1. 内容简介 张磊博士的《 欧洲中世纪 大学》由 商务印书馆 2010年9月1日出版。所谓 欧洲中世纪 大学指11~17世纪欧洲各国兴起的高等学府,为近代高等教育之滥觞。 过去,欧洲教育为教会所垄断。为了培养僧职人员,教会在地方兴办僧院学校,在教区设立主教学校。11世纪西欧城市兴起以后,由于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以及城市反对领主的斗争,迫切需要能读会写、具有各方面知识的人才。原有的僧院学校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于是从11世纪起,一些城市的手工业行会和商人公会,以及市政当局,打破教会几百年来对教育的垄断,自发地创办了世俗学校。学校根据城市生产、交换和社会生活的需要,开设文法和计算方面的课程,培养各方面的人才。城市学校的普遍兴起,促进了城市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引起人们对古典艺术、古典哲学和研究罗马法的兴趣。这种新型学校不依靠教会,而是靠学生交纳学费维持学校的经费开支。校长和教师统由行会和市政当局共同聘任。这种新型学校在中世纪得到普遍的发展和扩大。 在西欧某些城市学校和主教学校的基础上开始出现大学。最早的大学产生于意大利。具有代表性且影响较大的是萨莱诺大学、博洛尼亚大学和巴黎大学。萨莱诺大学设在意大利的萨莱诺,先是有一所医学校,11世纪初成为医学研究中心。当时,犹太人阿非利加诺来到萨莱诺,编译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和阿拉伯的医学著作,对医学理论和医疗事业有很大推动。萨莱诺大学成为欧洲最早的医科大学,1231年得到政府承认。11世纪末出现的博洛尼亚法律学校以研究法学著称,1158年得到 神圣罗马帝国 皇帝 腓特烈一世 (红胡子)颁布敕令的保护,学生团体取得了一定的自由权利和特权地位,遂发展成为博洛尼亚大学。博洛尼亚大学的学生按照籍贯组成同乡会,到13世纪阿尔卑斯山南北两个同乡会联合起来,形成法科大学。这是一种学生团体的联合,不包括教师按学科成立的组织学科会。此后,大学便经常与市政当局和其他市民接触,成为独立的市民团体。不久教师组织便与学生组织联合,统由学生中选出的校长管理,从而确立了师生合一的大学的形式。博洛尼亚大学设有文学院和医学院,在14世纪以前还设有神学院,最初统由法科大学校长管辖。到14世纪初,博洛尼亚大学取得独立的审判权,成为名副其实的自治团体。法国的巴黎大学始建于12世纪末,由原巴黎圣母院大教堂学校发展而来,正式形成于13世纪初。1209年在巴黎出现了教师会组织。1215年,教师会与学生会一起得到教皇亚历山大三世的正式承认。1231年,罗马教皇以敕令肯定该大学的自决权。巴黎大学由主教的代理人主持,教授由教会委任,并发给薪俸。学校的管理人员不是由全体学生选举,而是由取得博士和硕士学位的人选举产生。 欧洲中世纪大学 全校分为 4个系,各系由公选的系主任主持。文艺系为普通教育阶段,具有预科教育的性质。学生在这里主要学习“自由七艺”(文法、修辞、伦理、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修完前 3科,可得文学士学位,全部修完后 4科,可得文学硕士学位。然后取得投考其他 3个高级专门系(神学、医学、教会法)的资格。修完专门系的课程,才能取得博士学位。入学年龄和修学年限均无明确规定。一般修完初级和高级两个阶段,大约需要12~13年。欧洲中世纪大学多是自治团体。它既不隶属于教会,又不受制于地方,保持相对独立性,可以自由研究学术。由教授和学生共同推选校长进行管理。博洛尼亚大学类型在南欧比较普及,而巴黎大学类型则在北欧占优势。 继意大利和法国之后,英国创办了牛津大学(1168)和剑桥大学(1209)。14世纪,德国建立了海德堡大学,捷克建立了布拉格大学,波兰创办了克拉科夫大学。到1500年,全欧已有80所大学,1600年大学发展到 108所。中世纪欧洲大学的出现和发展为欧洲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运动作了准备,促进了各国文化和学术的发展,有利于城市的繁荣和工商业的进步,加速了国际间的文化和学术的交流,并对当时和后来的教育事业产生了重大影响。 2. 写作背景 本书是作者希望系统梳理世界大学发展史的研究计划之第一部分。 本项研究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运用文献研究方法,沿着前后衔接、步步深入的设计路径,首先对中世纪大学的基本概念进行了讨论,探讨了中世纪大学的起源,剖析了中世纪时期大学的设置认可等基础性问题。其次,抓住中世纪大学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涵,对中世纪大学的内部组织、教学、教师与学生等重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对中世纪以来大学的制度演变以及从中世纪大学到德国大学模式的形成这一重要的制度演变问题进行了分析。 基于对世界大学发展历史过程及其制度变迁所进行的考察和分析,本书力图更准确把握住中世纪时期大学形成与发展的基本状况,不仅对中世纪时期大学的教师薪俸制度进行分析,而且还从大学制度演变的角度对中世纪大学与中世纪后期德国大学的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 20 世纪90年代中期,笔者曾留学日本。留学期间印象深刻的是日本学者在教育研究领域所做的那些系统的基础研究。在高等教育领域,日本学者的研究同样令人难忘。尤其令人震惊的是日本学者在世界大学史领域所做的各种工作(包括对欧美学者在大学史领域的一些经典著作的翻译工作,这从《欧洲中世纪大学》后面所列附录中就可以看到)。震惊之余,笔者开始对自己的学术修养、学术研究方向进行反省。另一方面,在完成博士论文的过程中,面对日本大学教育发展所取得的种种成果,笔者开始深入追问“对日本大学教育产生过深刻影响的德国大学是怎么一回事?”“德国大学之前的大学是如何形成与发展起来的? ”等问题。随后,笔者萌生了这样一个想法:是否可以设定一个“长期计划”,对世界大学的历史发展进行系统的梳理。《欧洲中世纪大学》就是这一计划的第一部分。 3. 该书目录 前言 一、研究缘起 二、本书主要内容和观点 三、思考 四、致谢 第一章 最初的大学--大学之名与大学之实 一、关于中世纪大学 1. 关于大学的名.称 2. 关于中世纪大学的研究 二、中世纪大学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 1. 中世纪时期的欧洲--大学得以发展起来的社会历史背景 2. 关于大学得以发展起来的几种观点 第二章 中世纪大学的起源--几所著名大学的个案 一、萨莱诺大学 1. 作为欧洲医学教育中心的萨莱诺 2. 萨莱诺为何具有这么大的吸引力? 3. 萨莱诺的衰落 4. 萨莱诺在组织结构上属于异类 二、博洛尼亚大学--典型的学生大学 1. 博洛尼亚大学吸引了欧洲各地的师生 2. 大学(universitas)这一行会组织的形成 3. 博洛尼亚大学(universitas)的生存环境与生存方式 4. 博洛尼亚大学的师生关系 三、巴黎大学--典型的教师大学 1. 巴黎 的universitas 2. 大学师生与城市当局之间的冲突 3. 大学教师与主教及其代理人之间的冲突 4. 修会势力对巴黎大学的渗透与大学的学术自由 5. 教会大分裂与巴黎大学的裂变 第三章 中世纪大学的设置与认可 一、大学的办学实践与办学许可权 1. 大学的设置认可(chartering) 2. 大学设置认可(chartering)的历史发展 二、最早的大学与设置认可 1. 自然形成的大学与被设置的大学 2. 被创办出来的大学 三、13世纪末以后的大学设置认可 1. 设置认可从可有可无演变为拥有最好 2. 设置认可变得必不可少 四、获得设置认可的目的是要成为泛欧大学 1.studium 与studiumgenerale的差别 2.studiumgenerale 颁发的学位 3. 设置认可与特权的授予 4. 设置认可的获得 5. 申办者之间的相互竞争 6. 拥有设置认可权的教皇 7. 教皇的特许(认可)成为必不可少之物 附表:1200~1500年期间获得设置认可(charter)的大学 第四章 中世纪大学的内部组织及其管理 一、大学的名称与大学的类型 1. 作为场所的大学和作为团体的大学 2. 中世纪大学的类型 二、大学的内部组织 1. 各种组织的名称 2. 大学内部各种组织 三、大学内部组织的形成与发展 1. 学部 2. 基础学部(the faculty of arts) 3. 学寮(collegium,college)的出现 4. 学寮(学院)制度的发展 5. 学术性行会的形成和成长 四、校长的产生方式与大学管理的基本原则 1. 校长这一角色 2. 校长的管理职责 3. 中世纪大学内部的权力分配 4. 大学的内部管理 附表:巴黎大学和博洛尼亚大学的组织结构简图 第五章 中世纪大学的教学及其管理 一、修学的过程 1. 学习者身份 2. 不同学位的修学年限 3. 学校教学活动安排 二、中世纪大学的教学 1. 课程类型 2. 教学模式 3. 课程与教学安排 4. 课堂教学 三、中世纪大学开设的科目 1. 基础学部的课程 2. 高级学部的课程 四、教学方法 1. 基本教学方法--讲读(lectio)与讨论(disputatio) 2. 最具特色的讨论课 第六章 中世纪大学的教师 一、教师的资格 1. 不需要资格证书的时代--从松散管理到行会管理 2. 教师行会与主教之间的冲突 二、教师的挑选与教师的学术声望 1. 教师的类型 2. 教师人选的标准与限制条件 3. 从事基础科目教学的文法教师 4. 法学教师的权威与名望 5. 教师向官员的位移 三、教师的工作 1. 教师最初靠什么吃饭? …… 第六章 中世纪大学的教师 第七章 中世纪大学的学生 第八章 中世纪后期大学的历史演变 第九章 中世纪大学的教师薪俸制度 附一 附二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二)贺国庆教授的《欧洲中世纪大学》 《欧洲中世纪大学》,贺国庆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12月出版,《欧洲中世纪大学》为分6章和2个附录,中世纪大学的起源;中世纪大学的类型与结构;中世纪大学的课程与教学;中世纪大学的教师与学生;中世纪大学的学院;中世纪大学的转型。 1. 张斌贤:揭开中世纪大学的神秘面纱——《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借鉴和启示(中国教育报) 中世纪大学是西方文明史上最具原初性的创造,蕴含着绵延千年不绝的大学精神与生存之道。然而,人们对中世纪的解读似乎因这一时期的特殊而增添了几多神秘与不确定,许多问题依然困扰着学界。如中世纪大学数百年间是否处于发展的“冰河期”?它们究竟是与世隔绝的象牙塔还是服务于国家和社会的职业训练机构?它们与之前人类的高等教育机构及现代大学是什么关系?它们的自治特权是如何形成与丧失的?那时的学生是如何生活的?中世纪大学的早期与晚期有何区别,有哪些基本特征,又是如何变化的? 贺国庆教授的新著《欧洲中世纪大学》对上述问题为我们提供了新解。这部著作是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欧洲中世纪大学研究”的终结性成果,该书以独特的视角在全面论述欧洲中世纪大学的起源、类型与结构、教师与学生、学院及其转型的同时,对人们容易误读的关键问题考问得细致而深刻。 作者认为,中世纪大学在数百年间并非处于发展的“冰河期”,而是经历了许多重大的变革,晚期中世纪大学的出现表明大学发展仍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过去人们倾向于将中世纪大学看成是与世隔绝的象牙塔,其实不然,中世纪大学始终与社会保持着广泛的联系,通过职业训练、社会活动、课程设置为社会提供广泛的服务,社会贡献并不逊色于现代大学。然而,这并不表明它们就是服务于国家和社会的纯粹职业训练机构,在那里,学术之树依然繁茂,大学内部对具有永恒价值的学术研究提供长期的支持和保障,其非功利性显而易见。如果在我们强调大学对经济社会的贡献率时枯萎了学术,倒是可以看看中世纪大学是如何平衡它的职业性与非功利性的。 为了显示大学的久远,有人认为中世纪大学是古希腊罗马、拜占庭和阿拉伯等古代国家高等教育机构的延续,如雅典哲学学校、贝鲁特法律学校以及君士坦丁堡帝国大学等。其实,不管中世纪大学如何沉湎于古代和阿拉伯文化的研究,对其教育制度几乎没有多少有机的继承和延续。因此,中世纪大学是欧洲本土的产物。关于中世纪大学与现代大学的关系考辨没有太多悬念,现代大学是中世纪大学的直系后裔,中世纪大学留给现代大学太多的宝贵遗产,如学校自治、学术自由、校内民主、教授治校及办学的开放性等。 不管是学生治校,还是教授治校,中世纪大学奢华的自治特权令人羡慕。作者在分析中世纪大学特征时谈到了大学自治与外部干预问题,指出这些自治特权并非与生俱来,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是大学师生流血抗争的结果,是与教会势力、世俗社会、政府干预斗争的产物,是在自治与干预的妥协和争斗中获取与丧失的。当然,相比现代大学贫瘠的自治,我们有理由钦羡中世纪大学在那个时代所拥有的自治权利与社会影响。 作者生动地描述了学生在学院的生活状态,以诗歌的形式展现出早期学生生活的自在与生动。到中世纪后期,寄宿制的发展与学校管理的加强对学生生活的约束日益严格,加上教学设施的完善,学生的成长环境逐渐优化。学院式生活还对大学后来的教学传统产生了重要影响。 作者在论述中世纪大学的演变与转型时,指出了早期与晚期的区别。早期中世纪大学具有明显而稳定的宗教性和国际性、职业性和实用性、民主性和平等性等特征,而晚期中世纪大学在大规模数量扩张中渐趋保守与僵化,世俗性增强,国际性淡化。当然,日渐浓厚的人文之风为晚期中世纪大学的变革与转型带来了些许活力。 作者从矛盾对立的双方深刻剖析了中世纪大学的基本特征,阐释了大学的生存发展之道。不论哪个时代、何种社会,大学管理的实质就是动态地平衡主要矛盾,在抗争与妥协中生存发展。如大学的自治与外部干预就是寻求权力的动态平衡;大学的国际性与区域性就是选择大学的发展特色;保持大学的职业性与非功利性就是定位大学与社会的合理距离;践行“有教无类”的教育理想,就是保持大学的相对民主与平等,提高大学科学与学术活动的水平;一致性与多样性的结合就是追求大学的生态化发展,解决大学均质化与同质化的不良倾向。应该说,作者对中世纪大学特征的分析涵盖了大学生存发展的基本法则,为现代大学改革提供了无穷的力量源泉。 恰如作者所言:“如果读完本书对于读者全面了解中世纪大学有所裨益并能引发更多的深入研究,我们也就达到撰写本书的初衷了。”作者倾心为我们揭开了欧洲中世纪大学的神秘面纱,奉献给读者丰富的心灵感悟与智力愉悦,让我们在阅读中尽情欣赏欧洲中世纪大学并未远逝的风景,体悟其跨越时空的恒久魅力。 (作者张斌贤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二、贺国庆:我的公开声明和答复——驳河北大学学术委员会所谓《关于贺国庆涉嫌抄袭问题的审核报告》 (来源: 2011年6月20日《学术批评网》) 自2010年3月河北大学党委书记兼校长XXX抄袭事实在网络曝光以来,他本人至今未作出任何正面回应。相反,滥用权力对其怀疑的举报人(本人是其中之一)进行了一系列涉嫌违法乱纪的报复行为:如违规动用保定公安人员调查并威胁我的同事和学生;利用匿名信和网络对我造谣诬陷;授意学校纪检部门多次调查我负责的学院财务;违反组织原则,以“职务任期到限”为由免去我教育学院院长的行政职务;操纵校学术委员会个别亲信诬称我的学术成果为严重抄袭,甚至建议取消我的教授职称。各种卑劣手段,无所不用其极。 XXX 在公开场合多次宣称:文科百分之百都有抄袭。依此荒谬逻辑,他指使查阅我的论文和著作,不顾基本事实和学术规范,炮制出《彻底还原贺国庆》等一系列匿名帖子,先在校内广为散发,然后发至全国教育学界近百名学者,并在网络上大肆传播,企图达到败坏我的学术声誉、以致我的学术生命于死地的目的。 自2010年10月以来,我已多次致函河北大学上级部门,请求有关部门成立调查组,聘请全国同行专家,核实我的所谓“抄袭”问题。同时我也明确表示,如果认定我存在抄袭,我愿意接受任何处罚。 2011 年1月14日,即将放寒假的前一天,在XXX的直接授意下,事先未与我做任何沟通的河北大学学术委员会,纠集校内两三个所谓专家(竟没有一个是同行专家)组成审核组,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将一份《关于贺国庆涉嫌抄袭问题的审核报告》发至我的电子信箱,并限我15日内答复。 我欢迎正常的学术批评,但不接受任何形式的恶意诬陷和诽谤。我当即致函河北省教育厅和河北大学学术委员会及各位委员,表明自己的态度和立场:鉴于目前我和XXX已经成为一场学术抄袭是非争端的当事人,由“在校长领导下开展工作”的校学术委员会对我的所谓抄袭问题进行审核,本身是违背学术审查程序的不合法行为,我有权拒绝与之合作。我再次强烈请求河北大学上级部门迅速成立调查组,聘请非河北大学的专家分别对XXX和我的抄袭指控进行认真彻底的学术调查。 2011 年2月20日,新学期开学第一天,河北大学学术委员会召开主任会议并形成决议,认定我抄袭事实成立,并建议取消教授资格。由于上级领导的干预,此决议暂未公开和付诸实施。 事实上,河北大学学术委员会审核组作出的《关于贺国庆涉嫌抄袭问题的审核报告》严重歪曲事实,已对我的名誉和身心造成重大伤害。该报告称“对所举报材料和涉及原始材料进行认真、细致的审核”,这完全是不负责任的一派胡言。 为了对自己及学术良知负责,下面,我就该报告对我的十项指控逐一向学界作出公开答复,不妥之处,欢迎同仁批评指正。 在答复之前,我想先就我所研究的学科性质作一简要说明。 我长期从事外国教育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该学科是教育学与历史学的交叉学科,秉持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以及“以史料为依据”的原则,信守有一分史料说一分话的研究规范。在近三十年的研究历程中,我努力奉行上述原则和规范,在研究中重视对史料(尤其是英文史料)的收集和运用,尊重前人研究成果,注意恪守学术规范,对凡属直接或间接引用的核心观点和数据等均严格注释,以保证学术研究的科学性和严谨性。但改革开放后的我国外国教育史研究百废待兴,在研究手段和研究资料上均面临诸多困难,可供借鉴的中文史料更是寥寥无几,只能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方法,大量采用外文资料,以求学科的突破和发展。但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尤其是外文资料收集的困难,部分研究中较多参考少数几部外文资料的情况在所难免,这在外国教育史研究中也是较为普遍的现象。 在外国教育史研究中,严格遵守学术规范也是学界同仁的共识。在注释上,对所引用的核心观点是不能不注或漏注的,但属于“一般性叙述”或“众所周知的事实”则不必一一加注。本人的研究运用了大量基本史实,这些史实都经过了认真消化和整理,按照学界认可的学术惯例,在上下文已有相关注释的前提下,是不必一一落注的。 鉴于上述原因,在评判本学科有关论著时,尊重学科性质、尊重历史,是基本的前提和要求。 根据上述说明,我就河北大学学术委员会审核组对我的十项指控作如下答复。(以下相关指控照录自校学术委员会审核报告原文) (一)以贺国庆为作者署名的论文《高等教育的重大转折——工业时代欧洲大学的变革》,全文共计约10000 字。经审核认定:(1)论文总体框架与Willis Rudy 所著The Universities of Europe,1100-1914 的相应部分一致。(2)除论文引言和结语约800 字外,其他约9000 字全部译抄自Willis Rudy 所著The Universities of Europe,1100-1914一书第101-134 页;其中,直译约85%,编译约15%。(3)上述情况与举报内容相符。 答复:《高等教育的重大转折——工业时代欧洲大学的变革》一文发表在1999年《河北师范大学学报#8226;教育科学版》第三期。首先需要说明的是,该文归纳的四个转折是西方教育史学者的共识,本文主要参考了Willis Rudy的著作The Universities of Europe,1100-1914。以下是Willis Rudy的结构:   1、The State and the Higher Learning   2、Nationalism in the Universities   3、University Radicalism   4、The Advance of Secularism   5、Popular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6、Higher Education for Woman   7、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the Universities 我论文的结构是:   1、国家加强对高等教育的控制和影响   2、大学成为民族主义和激进主义思潮的中心   3、现世主义逐渐战胜教会主义成为大学的主流   4、科学和技术在大学取得中心地位 以上属正常参考还是抄袭,应该是一目了然的。更何况我在内容上做了许多充实和补充。审核组作出的“除论文引言和结语约800字外,其他约9000字全部译抄自Willis Rudy所著The Universities of Europe,1100-1914一书”的结论完全不符合事实。除Willis Rudy外,我在文中还引用了阿特巴赫著《比较高等教育》,滕大春著《外国近代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六国著名大学》,Joseph N. Moody著French Education since Napoleon,丹皮尔著《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等书的观点和材料,并一一作了注释;对所引用的Willis Rudy著作也作了两个注释(见注⑤⑥),其他参考自Willis Rudy著作的“一般性叙述”和“众所周知的事实”,也经本人认真消化、整理和补充。既然除Willis Rudy著作之外还参考了如此多的文献且已注明出处,审核报告的“全部译抄自”之说怎么能成立呢?显然,审核组认定的抄袭是别有用心的欲加之罪。 (二)以贺国庆为作者署名的论文《中世纪大学向现代大学的过渡——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欧洲大学的变迁》,全文共计约10000 字。经审核认定:1.论文总体框架与Willis Rudy 所著The Universities of Europe,1100-1914的相应部分一致。2.除论文引言、结语和文中部分内容约2500 字外,其余全部译抄自Willis Rudy 所著The Universities of Europe,1100-1914 一书第40-76 页;其中,直译约90%,编译约10%。3.上述情况与举报内容相符。 答复:该文发表在2003年《教育研究》第11期,小标题包括1、文艺复兴与大学,2、宗教改革与大学。与Willis Rudy著作不存在结构上的一致。尽管文中一些“一般性叙述”较多地借鉴了Willis Rudy的著作,但同时充实了大量的其他史料。论文一共13个注释,其中5个注释是对Willis Rudy著作的引用(见注②③⑤⑥⑨),其他注释的文献还包括《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第一卷,第三卷),鲍尔生著《德国教育史》,Walter Rüegg主编A History of the University in Europe,威尔#8226;杜兰著《世界文明史#8226;宗教改革》等。该文在充分挖掘和梳理史料的基础上,对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的大学变迁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弥补了以往研究的不足(该文曾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此处又是一个“全部译抄自”,这种不顾事实的妄下结论,除了有意诬陷外不可能有其他解释。有关Willis Rudy著作五个注释之外的其他八个注释所指涉的内容与“全部译抄自”是什么关系?何谓“全部”?由此可见,审核组认定的抄袭结论纯属别有用心的编造。 (三)关于贺国庆著《近代欧洲对美国教育的影响》一书,经审核认定:1.该书第四章第一节(第133-135 页)中,有5 处段落的部分内容,涉及26行约600 字,属于对Willis Rudy 所著The Universities of Europe,1100-1914一书原文进行直译或意译,未加注释、注解和参考说明。2.上述情况与举报内容相符。 答复:《近代欧洲对美国教育的影响》一书由河北大学出版社出版于1994年,该书第四章第一节系本人综合有关资料撰成,因系一般性叙述,文中未加注释(但参考文献已列出)。审核组认定书中约600字属于对Willis Rudy著作的直译或意译,完全是主观臆断。仅根据文中个别史料的相似就认定抄袭,是极不负责的。值得注意的是,此处是校学术委员会审核报告十项指控中唯一一处指出“未加注释、注解和参考说明”的,那么是否可以反过来证明,除了这600字,我所有的论文和著作对相关资料的参阅都是加了注释和参考文献的。我还要问,难道凡是没有注释的就是抄袭吗?难道仅仅根据所谓“600字的直译或意译”就可认定抄袭成立吗? (四)关于贺国庆著《德国和美国大学发达史》一书,经审核认定:1.该书涉及抄袭Willis Rudy 所著The Universities ofEurope,1100-1914共24 处,其中17 处为直译,7 处为编译,共约3900 字;上述内容主要涉及《德国和美国大学发达史》第7-12、20-22 和170-171 页。2.上述情况与举报内容相符。 答复:《德国和美国大学发达史》于1998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第9页、20页、170页均有对Willis Rudy著作的注释,个别未注属“一般性叙述”。本书参考文献也列入了Willis Rudy的著作,因此抄袭说是不成立的。行文至此,我发现审核报告的一个荒唐现象,即审核组几乎是完全根据我的注释找我所谓抄袭的证据,哪里注释多,就指控我哪里抄袭。否则就采取捕风捉影、牵强附会的手段,以主观臆断代替严肃的学术评价。 (五)关于贺国庆等著《外国高等教育史》,经审核认定:1.第四、五章(第34-72 页,贺国庆所写),直接译抄自Willis Rudy所著The Universities of Europe,1100-1914中的第14-93页,共涉及82处段,约16000字,译抄率占两章合计33000字的52%。其中,不规范引文 9 处,涉及内容约3000 字。2.上述情况与举报内容相符。 答复:《外国高等教育史》2003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6年再版;2005年被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推荐为研究生教学用书。该书第四章标题为欧洲中世纪大学,本章一是吸收了本人以往的研究成果,二是添加了大量的新资料。注释涉及的中外文著作包括:戴维#8226;林德伯格著《西方科学的起源》,C. H. Haskins著The Rise of Universities,A. B. Cobban著Universities in the Middle Ages,雅克#8226;勒戈夫著《中世纪的知识分子》,威尔#8226;杜兰著《世界文明史》,卡斯蒂廖尼著《医学史》,Willis Rudy著The Universities of Europe,1100-1914,伯顿#8226;克拉克著《高等教育新论》,Walter Rüegg主编A History of the University in Europe(第二卷),Alan B. Cobban著The Medieval Universities: Their Development and Organization,赵荣昌、单中惠主编《外国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约翰#8226;S. 布鲁贝克著《高等教育哲学》,鲍尔生著《德国教育史》,李伯杰等著《德国文化史》以及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等15种,21页内容共有35个注释,其中对Willis Rudy著作的注释也达到6个。审核组的抄袭说不知从何而来? 该书第五章标题为“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欧洲的高等教育”。全章17页,参阅注释了《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第1、3卷),Willis Rudy著The Universities of Europe,1100-1914,恩格斯《自然辩证法》,鲍尔生著《德国教育史》,Walter Rüegg主编A History of the University in Europe(第2卷),威尔#8226;杜兰著《世界文明史#8226;宗教改革》等7种书籍,共有注释25个,仅对Willis Rudy所著就有15处注释,抄袭说怎么可能成立呢? (六)关于贺国庆等著《外国教育史》一书,经审核认定:1.第二章(贺国庆所写) 直接译抄自Willis Rudy 所著The Universities of Europe,1100-1914一书,共计8处段,约1400字。2.上述情况与举报内容相符。 答复:由贺国庆、于洪波、朱文富主编的《外国教育史》系高等教育出版社于2009年出版的本专业大学教材。审核报告所指第二章并非我写,作者另有其人,且内容为“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与Willis Rudy著The Universities of Europe,1100-1914在内容上没有任何交叉,所谓抄袭更是痴人呓语,不知所云。审核组就是这样进行“认真、细致的审核”吗?本教材中,我撰写的是第五、六、七三章。这三章正文33页,参考了28种书,共55个注释,参考 Willis Rudy著作只在第七章第二节,并已作注释,何谈抄袭呢?审核组竟然在没有搞清楚在本书中哪一个章节是我执笔的情况下就断定所谓的抄袭,其审查报告中所谓已经“对所举报材料和涉及原始材料进行认真、细致的审核”的谎言也就毋庸置言了。 (七)关于贺国庆等著《欧洲中世纪大学》一书,经审核认定:1.第一章和结语为贺国庆所写,其中仅第一章第一节直接译抄自Alan B. Cobban 所著The Medieval Universities: Their Development And Organization,译抄率95%,涉及约2600 字。2.上述情况与举报内容相符。 答复:《欧洲中世纪大学》于2009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其中第一章第一节共4页约2800字,文中对Alan B. Cobban著The Medieval Universities: Their Development and Organization的引注有3处,几乎页页有注,且书后参考文献也列有该书。所谓的抄袭之说岂不荒唐? (八)关于《开拓新的研究领域——比较教育史实研究的意义》和《开拓新的研究领域——比较教育史实研究的意义》两篇论文,经审核认定:两篇文章内容完全相同;同一文章第二次发表时未注明首次发表的出处和重复发表的理由。 答复:该文分别发表于《外国教育研究》1996年第1期(双月刊,2月20日发刊)和《比较教育研究》1996年第2期(双月刊,3月10日发刊)。这是我学术生涯中出现的唯一一次一稿两发,而当时的实际情况是,我先向《外国教育研究》投稿,然后持论文参加全国比较教育年会,当时《比较教育研究》编辑在未通知本人的情况下将文章刊发,造成了一稿两发。以下是《比较教育研究》主编出具的证明材料,照录如下:“证明:河北大学贺国庆教授发表于我刊1996年第2期的论文《开拓新的研究领域——比较教育史实研究的意义》一文,系贺国庆教授提交给全国比较教育学会学术年会的论文,我刊在发表此文之前,因时间紧迫,未能提前通知作者,特此证明。《比较教育研究》编辑部 曲恒昌 2011.1.20”。一稿两发,由于各种原因,特别是在上世纪期刊社用稿不太规范的情况下,许多学者都可能遇到。显然,此处指控是不足而论的。 (九)关于贺国庆著《外国教育专题研究文集》一书,经审核认定:1.所收录文章没有注明原发表的刊物名称及年份期次。2.其中收录了《高等教育的重大转折——工业时代欧洲大学的变革》、《中世纪大学向现代大学的过渡——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欧洲大学的变迁》、《近代欧洲大学起源探微》等论文。 答复:《外国教育专题研究文集》系《河北大学博导书系》中的一种,2001年8月由河北大学出版社出版。需要说明的是,该文集所有论文均为本人独立撰写,不存在合作署名问题。由于论文集所收部分成果当时尚未公开发表,因此为求体例统一,经与编辑商定,没有一一注明已发文章的原发刊物。自己的论文结集出版,与抄袭是毫无关系的。审核报告最为荒谬的是认定该文集收录了《中世纪大学向现代大学的过渡——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欧洲大学的变迁》一文,如上所知,此文发表于2003年,怎么可能收录到2001年出版的文集中呢?不知道审核组又是如何进行“认真、细致的审核”。 (十)论文《高等教育的重大转折——工业时代欧洲大学的变革》、《中世纪大学向现代大学的过渡——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欧洲大学的变迁》和著作《近代欧洲对美国教育的影响》、《德国和美国大学发达史》、《外国高等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欧洲中世纪大学》等均反复译抄自Willis Rudy 所著The Universities of Europe,1100-1914和Alan B. Cobban 所著The Medieval Universities: Their Development And Organization。 答复:我的多种论著多次引用Willis Rudy著The Universities of Europe,1100-1914和Alan B. Cobban著The Medieval Universities: Their Development and Organization,正说明两本书为经典著作,在既有注释又有参考文献的前提下,多次引用就是抄袭吗?如同一位研究《共产党宣言》的学者,多次引用《共产党宣言》的句子,就构成抄袭吗?显然此指控不值一驳。 《关于贺国庆涉嫌抄袭问题的审核报告》,罔顾事实,错误连篇,纯属主观恶意诬陷。对本校教授定性抄袭这么重大的事情,我不禁要问:河北大学学术委员会的程序合法吗?学术委员会“在校长(XXX)领导下”可能作出独立、公平和公正的决议吗?如此重大而严肃的事项,学术委员会聘请了国内同行专家参加审核吗?审核报告错误如此之多,错误如此之荒唐,审核者究竟是如何“对所举报材料和涉及原始材料进行认真细致的审核”的?这样的审核报告能具有权威性和公信力吗?学术委员会主任会议有什么资格迫不及待地建议取消我的教授职称?这不是明目张胆的报复又是什么呢?我相信,学界自有公道,春天不会太遥远。 以上是我向全国学界同行的答复,不是向河北大学学术委员会的答复,因为我一直坚持,在XXX领导下的河北大学学术委员会对我所谓涉嫌抄袭问题的调查不具有合法性。 我再次呼吁河北大学上级部门成立调查组,对XXX和我的学术问题作出公平公开公正的调查;并欢迎正规媒体介入报道和监督,同时保留下一步诉诸法律的权利。 (本文作者系河北大学教授。社会兼职包括:民进中央委员,民进河北省委副主委,河北省政协常委,河北省优秀省管专家,中国教育史学会副理事长等。)   3. 王保星 . 大学之变·大学之源·大学之魂——《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学术使命 【摘要】 作为大学之源,欧洲中世纪大学为现代大学的发展提供了制度性与框架性的历史元素,为理解现代大学概念提供了源头性的诠释;作为大学之魂,欧洲中世纪大学赋予现代大学以基本理念的支持,赋予现代大学在服务于社会需要的同时,彰显自身的学术尊严和知识立场。大学之源赋予现代大学以厚重的历史感,大学之魂则赋予现代大学以理性的责任感。大学之源与大学之魂在大学之变的历史环境中彼此融合,共同为现代大学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历史与现实维度的双重保障,这就是《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学术使命。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05期
个人分类: 医学史话|2585 次阅读|0 个评论
浅谈欧洲史(下),中世纪和近现代
gaoguanzhong 2018-11-14 18:49
7189 欧洲史讲座 7204 查理大帝 7199 天主教圣彼得教堂 7205 哥伦布航船复制品 7206 马丁路德提倡宗教改革 7200 法国革命油画《自由引导人民》 7203 法国革命的断头台 7207 拿破仑 7208 早期的火车 作者 高关中(德国汉堡)2018/11/11 中世纪:封建制,基督教,自由市 罗马帝国灭亡后,欧洲处于民族大迁移带来的混乱之中,长达几百年,称为黑暗时代。其间基督教以罗马为中心,继续向欧洲各地传播。其中法兰克王国(今法国)国王克洛维(481-511年在位)率领部众皈依基督教,影响很大。公元7世纪在阿拉伯半岛兴起伊斯兰教,不久穆斯林军队就开始进攻拜占庭,被挡住,但跨海入侵了西南欧(今西班牙)。法兰克王国于732年在普瓦捷(法国西部)击溃北上的阿拉伯军队,解除了伊斯兰教对基督教欧洲的威胁。 中世纪的欧洲,有三个特点。第一是封建制,形成金字塔般的等级制度。国君常将土地赏赐给臣下,以换取臣子的效忠,而臣子可以再将土地分赐给其他贵族。 每个贵族都效忠一个更强大的上级,以换取一块封地。 分地给人的称为领主(如 公侯伯子男等爵位以及骑士 ),得到土地的成为附庸(封臣)。一个人对上而言是附庸,对下则可能是领主。领主与附庸之间有一定的权利和义务。如 诺曼底公爵是法王的封臣,但对其手下的爵士来说则是领主。 在欧洲史上,这种制度称为Feudalismus,中文通常译为“封建制度”。这是因为我国古代也有“封建”。不过,我国的封建,其性质与欧洲的“封建制度”并不完全一样。如周代的封建,其根本精神在“封建亲戚,以藩屏周”,也就是将土地分给周王室的亲戚以护卫中央王室,是重视血统关系的政治结构,而欧洲的封建,则不重视领主与附庸是否有血统关系,主要是一种契约关系。 公元8世纪时(我国唐代)欧洲出现了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查理大帝。德国人法国人都把他作为民族英雄崇拜,其实他出生在今比利时,首都在今德国西陲的亚琛。他毕生东征西讨,几乎统一了整个西欧。但后来他的三个孙子于843年瓜分了帝国,这三部分就是欧洲三个主要国家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的雏形。 当时在中欧,逐渐形成讲德语的德意志民族。到奥托一世时,国势鼎盛,打败匈牙利人的进攻,势力扩展到意大利。962年奥托一世在罗马受教皇加冕,晋位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这个帝国一直持续到19世纪初,长达840多年。 在整个中世纪,西欧只有这一个帝国,一个皇帝。 但这个帝国既不神圣,也没有罗马帝国的昔日权威,倒是与我国历史上的周朝相似,小邦林立,天子衰微。皇帝本身要由七个选帝侯选出。皇帝徒有虚名,其地位实际上不过是一个大诸侯。这样德意志长期未能形成统一的民族国家。 中世纪的一些君主国,如 法国、英国、西班牙,仅称王, 未称帝, 却并不受 神圣罗马帝国的管辖, 较早形成了民族国家。 与中国不同的是,在欧洲女子有继承权,因此常有女王出现。更由于女主的婚姻,带来国家疆土的变化。西班牙就是因为卡斯蒂利亚女王与阿拉贡王子成婚,两邦国合并而成的国家。英格兰和苏格兰合并为英国,也是因为双方王室的亲戚关系。 与中国封建社会频繁的农民起义相比,欧洲极少有农民起义,这是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中世纪第二个特点,就是宗教势力强大,神权与皇权分庭抗礼,这在中国历史上是没有的。1054年东西方基督教彻底分裂,东部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成为东正教。而西部以罗马为中心,成为天主教,建有教皇国,以教皇为宗教首领,代表神权。由于教士不能结婚,无法世袭,每届教皇都由红衣主教团选举产生。各地的主教势力很大,有的还成为教会诸侯,统治政教合一的小国。如德国的科隆大主教。 中世纪皇权与神权斗争激烈。皇帝登基,要由教皇加冕。教皇代表上帝,往往用开除教籍的手段来惩罚不听话的皇帝。亨利四世皇帝就曾遭到这样的惩罚,无法统治国家,被迫到教皇驻地卡诺萨堡,在雪地里站了三天,才得到教皇格列高利七世的赦免。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卡诺萨事件。但各国君主们势力强大时,也威胁教皇。大家都知道教皇住在罗马梵蒂冈,较少知道14世纪曾有7位教皇,被迫住在法国东南部的阿维尼翁,接受法国的保护,当然也受其控制。 中世纪伊斯兰教的兴起,对基督教欧洲冲击很大。教皇在1095-1291年间,号召全欧基督徒,发动了9次十字军东征,曾夺回基督教圣地耶路撒冷。这是耶稣传教并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地方。但耶路撒冷也是犹太教和伊斯兰教的圣地,相传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曾在此登天,因此争夺十分激烈。前后持续近200年,最后十字军所夺得的土地全部都丢掉了。但十字军东征这一“十字对新月”的斗争,影响极为深远。 十字军东征实际上打开了对东方贸易的大门,使欧洲的商业、银行和货币经济发生了革命,并促进了城市的发展,造成了有利于产生资本主义萌芽的条件。东征还使东西方文化与交流增多,刺激了欧洲的文艺复兴。阿拉伯数字、代数( Algebra 就来源于阿拉伯语)、罗盘和火药,都是在这一时期内传到西欧的。十字军东征,促进了西方军事学术和军事技术的发展。如西方人开始学会制造燃烧剂、火药和火器;懂得使用指南针;海军也有新的发展,摇桨战船开始为帆船所取代。 基督教在社会文化生活中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早期大学的建立,就是在教会的推动下,甚至在教皇的亲自批准下建立的。如欧洲最早的大学,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大学创办于11世纪。其他还有法国最早的巴黎大学(1150)、英语区最早的牛津大学(1167)、西班牙最早的萨拉曼卡大学(1218)、葡语区最早的科英布拉大学(1290)、德国最早的海德堡大学(1386)和东欧最早的布拉格大学(1348)等。到1500年,全欧已发展到80所大学。早期的大学只有神学、法学、医学、哲学专业。但当时的哲学专业范围很广,以后分出很多文理科专业来。基督教会还举办各种慈善事业,办起医院、孤儿院等,欧洲福利社会的概念就源于宗教。另外,基督教主张一夫一妻,甚至离婚都很难。因此中世纪的君主只有一位王后,可能有情妇,但绝没有三宫六院。像《甄嬛传》这样的宫斗戏,在欧洲宫廷很难发生。当然基督教也有不少负面影响,如经院哲学对人们思想的禁锢,教会对异端的迫害和腐败等等。 中世纪第三个特点,就是兴起了自由市。当时欧洲的城市一般都很小,即使是巴黎伦敦也很少超过十万居民。德国最大的科隆,中世纪只有4万人。但是不少城市取得了自治权,由富有的市民阶层统治。每年仅向帝国缴纳一定款项就行了。如德国的汉堡、吕贝克,是手工业商业发达的城邦,从未受过王侯统治,没有宫殿,只有富丽的市政厅。这些城市曾联合起来,结成汉萨同盟,拥有兵船武装,以便保护商路。最多时有上百城市加盟。在意大利,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萨等也都摆脱了封建统治,还控制了城郊的农村,成为独立的城市共和国。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中世纪的欧洲,文化的统一和政治的分裂并存。欧洲政治上的不统一,神权皇权的对立,固然造成了不少战乱,但在另一方面,由于彼此竞争的结果,欧洲各国不论在文学、艺术、科学等方面都呈现出一片朝气,特别是在中世纪后期。经济和科技在发展,到15世纪已经有了不错的火枪火炮。西欧已从中世纪早期的黑暗中,再次兴盛。而东南欧的拜占庭帝国,陷于伊斯兰势力的围攻之下,逐渐衰弱,国土日蹙,晚期仅局促于首都及其周围。1453年,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灭掉了千年帝国拜占庭,攻占君士坦丁堡,改名伊斯坦布尔。这个伊斯兰国家彻底控制了欧亚间最重要的商道。丝绸、香料等商品的贸易受到很大的影响。 贸易通道不畅,影响了欧洲国家的经济和收入。他们开始寻找新航路,中世纪走向尾声。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标志着中世纪的结束。 近现代: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民主科学和工业革命 地理大发现是葡萄牙人开始的,西班牙紧随其后。这两个国家面向大西洋,甚得地利之便。地圆学说和马可波罗的东方之旅,使哥伦布坚信,从欧洲向西越过大洋,可以到达印度和中国。1492年他率领3条西班牙帆船,发现了新大陆。此前葡萄牙人已经沿着非洲西海岸南下,探索新航路,1498年达伽马绕过好望角到达了印度。1519年麦哲伦率西班牙海上探险队开始环绕地球,3年的航行证明地球的确是圆的。葡萄牙,西班牙开始到处侵占殖民地,甚至在教皇的参与下,试图瓜分世界。随后,荷兰、英国和法国也加入了争夺海外殖民地的行列。 地理大发现标志着新时代(欧洲近代史)的开始。世界步入了全球化的进程,地球上本来孤立甚至隔绝的各地区,开始逐渐融为一体。 近代以来,欧洲经历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经过这些思想解放运动,欧洲无论在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方面,开始领先群论,走在各大文明区(如中国、印度、伊斯兰、黑非洲)的前面。欧洲文化走向全球。 中世纪,欧洲社会各方面,都被基督教的势力所浸透。思想界完全被基督教一种思想所统一,因此,中世纪的思想家,皆株守《圣经》的章句,无论何种学说,皆以《圣经》为根据,以致千余年没有什么新颖的思想家,陷入历史上的黑暗时代。但在中世纪晚期和近代初期,发生了文艺复兴运动,带动了整个欧洲的进步。由于意大利北部最先出现新型生产关系,文艺复兴运动得以在这里起源。其内容包括古典希腊学术的复兴,艺术的兴盛,科学的跃进,民族方言文学的发展。文艺复兴运动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形成文学、艺术、科学和思想发展的高潮。随后扩大到欧洲各国。但丁的《神曲》、文艺复兴三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的绘画雕塑、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伽利略的物理实验,维萨里 (Andreas Vesalius,1514-1564) 的医学解剖,就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一些代表性成就。 那时人们普遍信奉天主教。教廷趋于腐败,甚至出售赎罪卷来榨取金钱。教会诱使人们慷慨解囊,说什么为救出炼狱中的灵魂把钱投入银箱里,只要当钱落到箱底丁铃响着的时候,那灵魂马上就飞升天堂了。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对此深恶痛绝,于1517年站出来抨击赎罪卷。一时之间,反对天主教会的运动,犹如干柴烈火,成燎原之势,席卷德意志各个角落。许多地方与天主教决裂.以路德教义建立了“基督教福音会”,称之为新教。天主教的势力大为削弱。受此影响,其他国家也出现了新的教派。 1534 年 英国脱离天主教,成立了国教会(圣公会)。瑞士荷兰等国出现加尔文教派(在英国为清教徒)。新教也席卷北欧。在新教的刺激下, 天主教被迫除弊布新,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宗教改革 运动打破了天主教的精神束缚,为欧洲多元化的现代社会奠定了基础。 18 世纪在君主专制的法国产生了启蒙运动 (英语: Enlightenment ,德语:Aufklauml;rung, 法语 Le si ècle des Lumières ) ,影响遍及欧洲。其特点是反对的君主专制。进步思想家如卢梭提出“社会契约论”,伏尔泰宣传开明君主制和追求言论自由,孟德斯鸠主张“三权分立”。他们 合称“法兰西启蒙运动三剑侠”。 狄德罗则通过编纂百科全书以提高民智。启蒙运动影响了美国独立运动,其政治思想被美国宪法所采用。接着爆发了法国大革命。 欧洲近代,在政治改革方面,其实有 两种方式,渐进和激进。前者以英国为代表,后者以法国为代表。 英国是现代议会制度的发源地,有 “ 议会之母 ” 的称誉。英国议会是在王权专制和限制王权的斗争中产生的。早在 1215 年,英王约翰被迫签字接受《大宪章》。大宪章对王权作了限制,规定未经合法裁判,不得对自由人加以逮捕,没收财产。还规定,非经贵族和骑士会议同意,不得征收额外税金。大宪章被人们称为 “ 英国自由的奠基石 ” ,今天仍是宪法的组成部分。 1265 年,英国召集有僧侣、贵族、骑士和市民代表参加的大会,创立了英国国会的雏型。国会并逐步取得了财税权和立法权。从1341年起,国会开始分为上下两院 。 1640 年起,国会与王党展开了激烈斗争。1689年,复辟王朝被推翻,新登基的威廉三世和玛丽二世接受了国会提出的《权利法案》,这场不流血的革命称为“光荣革命”。从此议会制君主立宪政体在英国基本确立。几百年来英国的议会制在世界上产生了重大影响,今天,代议制已深入人心,绝大多数国家都设有各种形式的议会 。 1789 年爆发的法国大革命采取激进式,不仅国王王后,甚至观点不一致的革命家乃至无辜的人,都被送上了断头台。最后导致拿破仑称帝,称霸欧洲。滑铁卢一战,终结了拿破仑的统治。但拿破仑时代摧枯拉朽,横扫了许多封建邦国,并留下了拿破仑法典。这都是有进步意义的。另外,由于法国大革命,自由、平等和博爱的思想开始深入人心,法国最终成为共和国。19世纪中期,德国,意大利走向统一。 随着政治走向民主化,欧洲的经济和科技有了大发展。亚当斯密写出《国富论》。牛顿完成经典物理学。他和莱布尼茨发明微积分,开创高等数学。拉瓦锡成为 “近代化学之父”。法拉第开拓电磁学。达尔文提出“进化论”。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炸药大王诺贝尔设立诺贝尔奖,进一步促进了科学、文学即和平事业的发展。 以蒸汽机为代表的工业革命首先在 英国发生。 1769 年,瓦特发明蒸汽机并取得了专利。他的发明为人类找到了新的动力。从此,纺织业,采煤、钢铁和机械工业得到了迅猛发展。新的机械与新的企业制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密切结合,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英国成为 “ 世界工厂 ” 。 1825 年,火车发明者史蒂芬森主持修建了第一条铁路,又把世界带入了现代运输的新纪元。其他欧洲国家急起直追,也迈进了工业社会。 德国引领了以电气为代表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并于1880年代发明汽车。 近代以来,世界上先后崛起了11个殖民帝国:即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俄国、德国、意大利、奥匈、日本和美国,其中9个是欧洲国家。有的是前后继起,有的是列强并立。俄国历史较晚, 公元 1533 年,伊凡雷帝登基。他于 1547 年宣布自己为 “ 沙皇 ” ,从此莫斯科公国改称沙皇俄国。伊凡四世为了实现称霸的野心,亲率大军征战,囊括了整个伏尔加河流域,并为入侵西伯利亚打开了大门。直到17世纪,人们还认为俄罗斯不属于欧洲。直到17世纪末,彼得大帝打败瑞典,随后定都圣彼得堡,俄国才卷入欧洲事务。 进入20世纪,随着欧洲大国争霸,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20年后德意日轴心国又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美英法等盟国获胜。两次大战都空前惨烈。战后,欧洲人痛定思痛,走上了联合的道路。1957年西欧6国组成共同市场。而北约(西欧与美加)与苏联为首的华约长期处于冷战对立。1989年东欧剧变,东欧国家纷纷加入由西欧共同市场发展而来的欧盟,如今欧盟已发展到28个国家。2002年启用欧元,现在欧元区已涵盖19国。 自由通行的申根区包括26国,一纸签证,在欧洲大陆基本畅通无阻。
个人分类: 世界知识|4300 次阅读|0 个评论
第二季第7集:科学在中世纪如何以另一种方式传承?
xyshen1912 2018-7-16 10:47
科学在中世纪如何以另一种方式传承?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欧几里得、阿基米德、托勒密等人著作是如何得到继承和发展;最早大学如何产生;中世纪经院哲学是什么、十字军东征与科学继承之间的关系、大翻译时代是什么? 点击下面视频 可观看详细介绍 \0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22674840?from=searchseid=13087924910487236989 \0
个人分类: 现代宇宙学|1832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与文化的足迹》第三章 中世纪
热度 8 lvnaiji 2017-1-29 11:09
导读:1.不一样的封建社会,不一样的由传统到现代的道路 2.空间上东西两块,时间上前后两段 自 5 ~ 15 世纪漫长的千年间 ,在政治和经济上大致是封建制度从在混乱中确立、繁荣到衰落的时期。在意识形态方面,在前期是基督教从南欧个别城市扩展到全欧,包括科学在内的整个古典文化在西欧降下帷幕,文明的中心转到拜占庭,转到阿拉伯世界。自 9 世纪后西欧开始复苏,并在 11 ~ 13 世纪达到鼎盛,同期的社会风气也发生重大变化。本章的两节分别讨论科学的状况和社会文化背景, 每节又分为两部分:既是时间上的前后两段,又是空间上的东西两部分。当然这一划分不是绝对的。 第一节 中世纪的科学技术 一、阿拉伯人的继承和创新 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东罗马帝国(或拜占庭)继续存在了近 1000 年。它在前期对科学的延续做了些工作 。例如 6 世纪初,数学家欧托西乌斯为已被遗忘的阿基米德和阿波罗尼乌斯的著作写了注释。由 于 他和其他学者的努力,阿基米德的著作才得以比较完整地保存下来,后经西西里和南意大利传入西欧。 在同一时期,阿拉伯人的工作更为重要。 7 ~ 8 世纪,阿拉伯帝国兴起,阿拉伯科学由崛起到繁荣经历两个阶段,先是发现古希腊著作并进行翻译。到 9 世纪末,古希 腊、印度所有的科学著作几乎全都 译 成了阿拉伯文,包括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托勒密的《至大论》,亚里士多德《物理学》和阿基米德、希波克拉底、 盖仑的著作以及印度的天文学 、数学、医学等著作。然后再“将所发现的宝藏融合于自己的语言和文化中” 。包括“ 0 ”在内的数字被称为阿拉伯数 字 ,这是引进与消化的阶段。第二步是创新,对原著进行考证、注释、补充新材料,或纠正一些错误,进而结合他们所接触到的东西与各家之说提出新的见解。 阿拉伯人的科学成就主要在以下方面:在天文学上,阿尔·查尔卡利取消水星的本轮,用一个椭圆的均轮代之,“这是对古希腊以来的本轮——均轮体系的重大突破。”阿尔·比鲁尼认为,“地球处于静止状态的学说是许多印度天文学家的基本理论之一。但是,依据这种理论会带来许多重大的困难” ,从而设想地球绕日运行。阿拉伯人对数学的重大贡献是创立了代数学和算术,阿尔·花拉子密的代 数学直到 16 世纪仍是欧洲大学的教本。同时,阿拉伯人领先欧洲 9 个世 纪使三角学成为数学的一个独立分支。炼金术在阿拉伯世界得到充分发展,海扬认识到,化学物质是按照可量度的关系构成的,因而其具体特性也就是可以量度的,“这就播下了定量化学的种子” 。他还提出,汞和硫是构成金属的两大要素。这虽然仍属自然哲学体系,但显然增添了实证科学的成分。鉴于阿拉伯人的这些贡献,贝尔纳写道,“他们自称为化学创始人确是有理由的” 。阿拉伯人在开设医院、控制疗程方面,远胜于中世纪其他民族。他们还拥有“中世纪全世界的最伟大的医生” 阿尔·拉齐,在他之后是阿维森那,他的《医典》直到 17 世纪 仍 被认作医学圣经。另一位医学家纳非指出,心脏膈膜很硬,无血液可通过的微孔,从而提出血液从右心室经肺到左心室,即血液小循环理论,但这一观点未引起重视。阿拉伯人同样为近代光学奠定了基础。“光学之父”伊本—海塞木反对欧几里德和托勒密等关于眼睛发光以观察客体的论断,认为应是眼睛接受物体发出之光。最后在地理上,阿拉伯人所继承的地圆说影响到哥伦布。在技术方面,中国造纸术经由阿拉伯世界传入欧洲。 13 世纪,火 药由成吉思汗传入欧洲。 阿拉伯对欧洲思想影响最大的莫过于阿维罗伊。他极为推崇亚里士多德,注释他的大量著作。他声称,认识应服从理性的判决,哲学对伊斯兰教并无害处 。宗教是一种内心感受,不能还原为命题形式进行推理,信仰必须与逻辑区分 。于是,阿维罗伊“沿着把宗教真理和科学真理截然分开的道路来发展亚里士多德的学说,从而为把科学研究从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神学教条的束缚下解放出来铺平道路” 。这一观念传入到西欧即发展成“二重真理说”。阿维罗伊的地位是如此之高,中世纪西方学者称之为“解说家”。韦尔斯写道,阿拉伯世界“放出了那仅次于希腊人昌盛时期的光辉。……如果说希腊人是科学方法之父,那么阿拉伯人就是它的义父” 。阿拉伯科学和文化 自 11 、 12 世纪后一浪 高过一浪地传入欧洲,为欧洲学术的复苏,为文艺复兴运动和科学革命作了准备。“ …… 这就是来自东方智慧的第三次巨大浪潮” ,东方对西方的第三次推动。“西方人通常看不起拜占庭的希腊人,但却很尊重或惧怕穆斯林。”勒纳认为,“也许他们的这种感觉是正确的”。伊斯兰文明对于西方世界最大的影响,在于“它作为一个强有力的对手而存在,结果刺激了西方世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这一观点显然富有深意。 二、由“黑暗”到黎明——中世纪西欧的科学技术 阿拉伯科学的黄金时 代在 9 ~ 12 世纪, 尔 后渐趋衰微,但并非在 12 世纪后无科学;同样,西欧的科学在 10 世纪起 复苏,但在这之前也并非无科学,前期最重要的工作是“冲力学说”。按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物体在抛出后继续运动是由于自然厌恶真空,因而物体受到持续的推 动。 6 世纪末,斐罗 波诺斯反对这一说法,认为上帝开头就赋予例如天体一种冲力,这是一种不随时间消逝的动力,对于天上的星球和地上 的 物体都是如此。这里有三点值得注意:首先,由此可知,真空是可以存在的。其次,天体和地上物体都一样,在这一点上无贵贱之分。第三,冲力保持不变,隐含了某种惯性和守恒概念。 冲力 学说在 13 世纪经由穆斯林教徒再传回到欧洲。 1327 年,巴黎大学校长布里丹以日常生活中的事例来驳斥连续介质持续推动说 :“我们不可能在《圣经》里找到什么神灵负责使天体 做 正规运动。由此可见,并没有假定有这种神灵存在的必要。事实上,我们不妨说,上帝给予每一天体以一种冲力 , 使天体从此就一直走动着 。 ” 继任者奥斯姆创立以图解表示速度与距离的方法,可以说是伽利略的先声。尽管有某些成果,但冲力概念本身含混不清,类似于惯性,也类似于动能、动量,这些问题 直 到牛顿之后的年代方得到解决。 此外,马里考 特于 1269 年写出关于磁的实验的书。他把磁石做成圆球,以短铁丝研究其磁现象,发现磁子午线并将其画出来。他也认识到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磁针的 1/2 复为磁针等。 12 世纪 ,炼金术传回西欧,西方开始对“哲人之石”之类产生浓厚兴趣,由此也作出不少有价值的发现,如酒精、硫酸、硝酸等。炼金士们观察到,在各种金属中,唯有汞能蒸馏并产生可分离的“灵气”,后者能使贱金属变为银色。于是汞被视为金属之祖以至万物之本原,拉尔据此提出他的自然哲学。但这在相当程度上已有别于古代自然哲学,其中既有蒸馏、汞齐化等接近近代化学的操作过程,也揉进了神秘的解释。 在天文学上,奥斯姆提出,“没有任何经验能够证明是天体每日周转,而不是地球每日周转” 。库萨的尼古拉 在 15 世 纪初明确提出:“一个人不论在地球上,或者在太阳上,或者在别的星球上,从他的眼中看出,他站的位置总是不动的中心,而其他的一切东西则在运动着” ,其中有运动相对性概念。此外,占星术在欧洲一直具有影响。被誉为实验科学始祖 的 R · 培根信奉占星术,甚至认为宗教产生于行星的特殊联系。 相对于科学而言,中世纪在技术上有较大发展,其中起核心作用的是与农业有关的部分。其次是动力的改进,广泛使用水力和风力。其他有纺织业、钟表机械、铸造等,这些都大大提高了中世纪社会的生产力。特别重 要的是自 12 世纪到中世纪末期,造纸、印刷术与火药的引进和使用。后者大大推动了矿山等部门的生产力,改变了战争的进程。 1453 年,正是装填了火药的大炮轰开了君士坦丁 堡的 城墙。前两者更为重要,对于东学西渐,以及不久后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中知识的传播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最后,在西欧渐次复苏的过程中,一方面由于手工业的成长和工匠经验的积累,另一方面由于自修道院到大学中的有关研究,在希腊化时期已有萌芽的科学方法——从经验出发的实验、归纳方法和重理性的数学方法 ,在 13 、 14 世纪又以新的形态出现。前者的杰出人物 R ·培根 ,是“在中世纪的欧洲…在精神上接近他以前的伟大的阿拉伯人或他以后的文艺复兴时代的科学家的唯一人物” 。他讨厌经院哲学引证权威或空洞无物的辩论,主张靠“实验来弄懂自然科学、医学、炼金术和天上地下的一切事物。而且,如果一个平常人或者老太婆或者村夫对于土壤有所了解,而他自己反而不懂得,就应当感到惭愧” 。希腊人“知识至上”的价值观正在复苏,培根自己动手做光学实验.并取得一些成果。萨顿认为,“也许中世纪最主要的,也是最不明显的成就,就是实验精神的产生,或者说得更确切些,是实验精神缓慢的酝酿” 。 与此同时,古代对理性、对数学方法的追求也再度得到发展。即使在西欧的黑暗时期,数学也一直是修道院的重要研究内容。 12 世纪,牛津大学第一任校长格罗塞特论证把科学建立于数学基础上的必要性。作为他的学生, R ·培根一方面强调实验,同时 也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不仅在于作为教育的训练,而且在于数学是其他所有科学的基础。格罗塞特所提倡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还兼顾上述两个方面,他主张在经验基础上提出假设,然后由此推出结论,再用经验证实,不符合经验的假说应予抛弃。 三、中世纪科学技术的地位 在整个科技史中考察中世纪的科学技术,一方面表现为某种停滞、断裂,甚至“误入歧途”。实证科学在希腊化时期初显端倪,至罗马而衰竭,直至 8 世纪阿 拉伯科学兴起,其间不能不说是断裂、停滞,而探索精神——特别在西欧——更是误入歧途,科学研究是为了宗教,用于论证上帝的存在与伟大。 然而另一方面,包括科学在内的人类文化活动并未停止。修道院内仍在进行科学活动,那些世俗大学中进行的工作,特别是阿拉伯人的研究不仅在断裂中起到延续、连接的作用,而且在数学、天文学、光学、医学、力学等方面得到发展。再者,即使有些在宗教或神秘主义旗帜下进行的工作如占星术与炼金术,也为日后改造成真正的科学作了准备。最后在科学方法上,格罗塞特和下面要谈到的经院哲学培育的理性精神,以及 R ·培根的思想,成为近代实证科学方法的先驱。 更重要的是,虽无理论的指导,技术在整个中世纪并未停滞,从而保证并推动社会缓慢发展,促使人类如果不是在精神上,也是在体魄上成长起来,这又将间接地提高人的精神(印刷术当然直接促进人的思维)的成长。 中世纪科学技术理应在科学史,在人类文明史中有其应有的地位。 第二节 中世纪科学沉浮的社会文化背景 一、伊斯兰世界盛衰 先简述东罗马帝国的情况 。 476 年, 西罗马帝国灭亡,东罗马依然存在。在西欧陷 入 混乱之际,拜占庭帝国则相对稳定,有以城市——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强大王权,甚至还有相当发达的商品经济。君士坦丁堡即是当时“东西方之间的一座金桥” 。因而 在 5 ~ 6 世纪,拜占庭帝国承袭古典传统,在科学上有所贡献。在 尔 后的年代里日趋保守、僵化。拜占庭人在进行新的宗教问题的探索时经常表示,自己是在发展和强调某些传统的内容 。“拜占庭一直努力适应时代和环境变化,但命运注定它只是保存,而不是创新。它诞生在古老国度,生活在过去势力和荣誉的阴影中,不合时宜,仍努力存在着,还想恢复。进行着勇敢的,注定持久,并到头来必然灭亡的斗争。” 阿拉伯 世界在 7 ~ 8 世纪间兴起,在进入到周围文明地区时的状况,类似于公元前进入希腊本土的北方民族的状况。到 8 ~ 9 世纪建立起庞大的帝国时,阿拉伯世界已十分繁荣,《一千零一夜》即描绘了当时的盛况。诗人莪默写道:一杯甜酒,一个面包,再加上你。社会繁荣是科学兴旺的基础。阿拉伯帝国疆域辽阔,得以吸收希腊、罗马、埃及、两河流域、波斯、印度和中国的文化和科学。其时,巴格达云集了文明世界各国的哲学家、留学生、医生、诗人、神学家以及从事各种行当 的工匠。 公元 850 ~ 1200 年 间是伊斯兰哲学的全盛时期,就其精辟和深奥而言,拜占庭和西方基督教世界的哲学都难以望其项背 。阿拉伯人只要地位优越不受反对,便对各种思想较为宽容,不 像 同期的基督教竭力将一切知识纳入神学体系。他们并不从宗教上诠释科学知识,这样就可能在科学上兼容并蓄,自由讨论。建筑风格也比同期欧洲的建筑更为世俗化。阿拉伯科学的繁荣还在于统治者相对开明,支持科学。在作引进、消化与创新的过程中,不苟身份,奴隶也参与其中,如阿拉伯最伟大的地理学家雅古特就是一个释奴。花拉子密在他的《代数学》的开头写道,是马孟王对科学的爱好和对学者的恩惠,才使他斗胆完成这部著作。伊斯兰教的教义认为,要了解真主,就必须研究其象征——自然界。于是,“求知就成了坚守信念和教规的最好体现”。最后,阿拉伯人从艰苦的沙漠中走出,面对辉煌的科学文化成果,“潜伏了几百年的能量使他们不顾一切地‘劫掠’所见到的物质财富和科学文化之精神财富,并成其为占有者和发展者” 。 然而,随着财富的积累,社会日趋腐败,思想变得僵化,宗教也越来越专横。阿维罗伊被正统派斥为无神论者。大学者伊本·赫斯敦警告说:“应该明白,哲学家所持观点是完全错误的……物理学对于我们的宗教事务或日常生活来说,无关紧要,……我们对此不必理会。” 另一个原因是, 西方基督教徒在 11 ~ 12 世纪控制了地中海,穆斯林的商业 进而 经济受到打击。 13 世纪后, 持续的外族入侵终于推倒了这座内部业已千疮百孔的大厦。如同希腊之光照到亚历山大里亚,阿拉伯之光也照到西西里岛,照到西班牙,并随大翻译运动传入西欧。 二、西欧:破坏与重铸 自 5 ~ 9 、 10 世纪,西欧 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西欧经历了一个破坏与重铸的过程。 特别在 5 ~ 7 世纪,社会政治 激烈动荡,意识形态(宗教)全面替代,经济生活陷于停滞,自然不可能从事任 何有效的研究。实际上西欧整个文明似乎走到前途未卜的三岔路口,在黑暗中摸索。一眼望去,昔日的文明古国满目 疮 夷,田地荒芜,城中杂草丛生,一片废墟,成了农民的采石场或野兽出没的场所。这是什么样的破坏!文明的发源地仿佛一下子倒退了 1000 年。然而“正是这种破坏,成为西方在近代走在世界前列的基 本原因。在旧文明的废墟上产生出一种新文明,一种更能适应变化中的世界的需求的文明” 。 6 、 7 世纪,教皇格列高利一世( 590 ~ 604 年 )着 手创建独立于君士坦丁 堡 和东部基督教的西方化的拉丁教会 。在农民难以聊生之际,原来在城市中传播的基督教迅速扩展到农村。 7 ~ 8 世纪, 法兰克王国兴起。罗马教皇做了划时代的转变,由向拜占庭寻求保护彻底转向西方,而法兰克国王丕平则有了精神依托 。他一手持剑,对外御敌,对内扫荡割据;一手高举《圣经》,将基督教强加于征服之处。其子查理曼 ( 768 ~ 814 年 ) 继续扩展他的事业, 达到法兰克王国的鼎盛期,查理曼本人则成为查理大帝,并于 800 年由教皇在罗马加冕为皇帝,宣告西欧的独立与自信。加洛琳复兴即出现于这一相对稳定、繁荣的时期,主要表现在文学与建筑方面。成为后来“中世纪盛期”制度基础的庄园也形成于这一时期。但这仍是一种过渡,是破坏与重铸的最后一步, 尔 后帝国因缺乏 强有力的继承者而分裂(由此看来,“人治”是传统社会盛衰的原因之一),民族国家出现 。 从 5 世纪直到 11 、 12 世纪,教会差 不多垄断了所有的知识,这一方面不利于知识的传播与更新,另一方面在此黑暗时期也起到了保存的作用。修道院在社会动乱之际努力收集古代和现存的知识,维持初级教育和传播一些有用的手艺。中世纪初,卡西奥多鲁斯在修道院里建立动植物园,制造日规、水钟等器具。他认为研究圣经必须以世俗科学实践为准备。再者,修士们认为,体力劳动是精神生活的组成部分,或者说,“劳动就是祈祷”,这有助于技术的进步 。北方如英国和爱尔兰的修道院既研究神学,也研究世俗科学。英国的比 德在 8 世纪 的《论物性》成为后几个世纪自然知识的重要来源之一。北方的科学与技术较为活跃,是由于较少受罗马控制之故。加洛琳复兴期间,查理曼曾请英国著名修士阿尔昆前去协助发展文化。课程有初等三科:文化、修辞、辩论,以及高等四科:音乐、算术、几何学和天文学。算术和天文学受到重视,是因为由此可算复活节的日期等。这些课程都是为研究神学作准备,然而毕竟有些内容与客观事物有关,在神学的旗帜下也继续着对自然的某些研究。 这就是中世纪前期科学活动的社会文化背景。在此约五百年间,除了一开始有些许余烛之光, 在结束前有些微光以及从北方, 远离罗马之处时而吹来清新的风,整个西欧在文化、科学上处于相对黑暗、沉寂之中。 三、 11 世纪后西欧社会的复苏 大约从 1050 ~ 1300 年的 这一时期被称为“中世纪盛期”。 在不到 200 年 间,西方经“巨大跃进”突然超过了拜占庭帝国和伊斯兰世界。 首先是经济基础有了巨大进步,其中首推农业革命。随着农业产量的增加,出现了农业经营的多样化和专业化。农业富余的人口可以迁往城镇,农业也能支撑城镇。手工业和商业贸易等方面也得到发展,前文提及,商业贸易向东地中海的发展从经济上掏空了拜占庭。 手工业的发展意义重大。在中世纪西欧的封建社会里,家庭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甚微。领地内部的生产不以家庭为单位,这一点与“亚细亚生产方式”形成鲜明对比。在中国,自古至今,家庭一直在生产和整个社会生活中居于核心的地位。封建社会的“男耕女织”是家庭的理想形式,神仙都向往这样的生活,牛郎织女即是写照。于是,手工业在相当程度上是以“女织”的方式,并与“男耕”即农业捆绑在一起,既维系了落后的农业,自身也因不独立而得不到发展。而“在欧洲领主制经济中,领主土地是使用农奴集体劳动的大型经营”。农业不以家庭为单位,手工业也是如此。庄园制度强调公共事业和团结 。“ …… 庄园内还有各种专业的工匠和公用的磨房、冶坊以至面包炉等。这里庄园是个整体,农业和手工业的结合并不完全是在农奴家庭内部。”这样,“西欧的手工业容易脱离农业而成为独立的部门。社会分工就会越来越细,越来越复杂,社会生产越来越专门化,商品生产就会日益发展”。于是,“ …… 自然经济走向解体,封建制度因之发生动摇”。 手工业与农业分离,手工业各 行 业间的分离,进而一个行业内部各工序间的分离。这一系列分离逐步形成分析思想,分析方法对于近代科学革命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同时,越来越细致的分工为机器时代的到来做好了准备。分工的意义还在于,个体从事的活动种类减少,因而从事某类活动的频率加大,于是知识积累加快,产出量增加,生产力提高 。再者,分工必然要求并促进交换,因而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最后,这一系列分离还将导致新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 其次,由农业支撑的城市在“跃进”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12 ~ 14 世纪是西欧 封建社会衰落的时期,而在同时,西欧的城市数量却增加了 10 倍,各个城市的人口平均也增长了 2 ~ 3 倍。城市以手 工业和商业为主,相对独立,实行自治。逃跑的农奴只要在城里住上一年零一天,他们的自由就得到保证。正如当时一句俗语中说:“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这就意味着建立一个政治机构对新的经济机构进行调节,对抗领主,维护市民生活和商业贸易,并为市民文化的生长提供土壤。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萨等即是这 些 城市的代表。如果说雅典成为“希腊精神的发源地”,那么这些城市便成为文艺复兴运动的温床。“城市乃文明之舟” ,正是在这样的城市中,形成了新的知识阶层,孕育新的思想。那些只管土地耕种的贵族甚至被城里人讥讽为“可尊敬的但却是乡下的贵族”。在意大利,上层有教养的阶级——新兴的工商业者们则在城里交 换思想和知识,而思想和知识只有在交流中才能发酵与更新,最终导致文艺复兴运动。城市之外的情况也有特点。“西欧的封臣制只是当时社会内部的支离破碎的政治结构。”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封地之间则是契约关系。支离破碎,为城市的兴起提供了空间;与罗马法一脉相承的契约关系则限定了权力及权力之间的关系,容忍城市发展。“资本主义不是在封建社会内部,而是在其缝隙中产生。” 值得注意的是,契约关系和骑士间的约定都关系到荣誉 ,在某种意义上是西方一以贯之的游戏精神中对游戏规则的尊重的遗产,由此培育起对于社会运行极其重要的信用观念,这一点对当代中国尤为迫切 。 第三,随 着 10 世纪后西 欧生产力的恢复和发展,生活开始好过起来,由此带来整个社会的世俗化 。社会的基调由彼岸回到此岸,来世回到今世。首当其冲的是宗教的变化,“就某些方面来说,它几乎变成了一种新的宗教”。中世纪前期由于社会动荡,生活艰难,“思想上倾向于悲观主义和来世”。而到后期,这种倾向“逐渐让位于比较乐观的情绪和不断增长的对世俗事物的兴趣”。现世生活不仅“是永生的准备,而且就它本身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罗吉尔 · 培根认为,必须先认识“此岸世界”,方可能进入“彼岸世界”。认识“此岸世界”,正是科学的功能 。与此同时,“理性主义和人性倾向缓和了刻板的宗教”。前者指下文要述及的经院哲学,后者主要表现为对圣徒和圣母玛利亚的崇敬。上帝和基督或虚无缥缈,高不可攀,或威严萧森,难以亲近,但圣徒是人,犹豫不决不敢向上帝请求之事可以求之于圣徒。圣母玛利亚更是被敬仰为美丽慈祥的母亲,这“无疑是中世纪宗教中最强烈的人性倾向的表现之一” 。在宗教发生上述变化的同时,教会本身也在蜕变,通过发赎罪券敛财,甚至推广到地狱中已死之人 ,修道院则成了妓院。人间的一切享受,教会都要。默默的基督教信仰被公开的享受现世的态度所取代 。 与此同时,大众也 在 走向世俗化,日益对现实感兴趣,对信仰、 对教会怀疑日增以及表现在政治上市民的兴起 。一个有趣的例子 是, 12 世纪前,欧洲东部国家玩国际象棋,后 位是男性,即国王的首席大臣,每次只能斜行一格。 到 12 世纪的北 欧,这枚棋子成了后。到中世纪末,这位后的棋路开始在整个棋盘上纵横驰骋 。与此同时,行吟诗人正在吟诵爱情和肉欲。哥特式教堂则比罗马式建筑更复杂、雅致和讲究。帝王也试图参与世俗化进程,积蓄力量向教会夺权,在科学上,他们支持研究,甚或亲自参与其中。代表人物是 生活在 13 世纪的 腓特烈二世。他在西西里接受教育,特殊的地理位置使“他以基督教的眼光看伊斯兰教,又以阿拉伯的眼光看基督教,发现一切宗教都是欺诈”。他因写《耶稣、摩西和穆罕默德:三个大骗子》而受到谴责。腓特烈二世积极支持学术活动和科学研究。当时,西西里是重要的翻译中心,司各特即在他的宫中翻译亚里士多德和阿拉伯人的著作 。他在 1224 年 创立那不勒斯大学,扩充了萨勒诺大学的医学院,使解剖合理化,建立医师考试和允许开业的制度,该校“向罗马放射出凶光”。腓特烈二世 是 13 世纪 欧洲新生力量的先驱,一些后人称其为“第一个近代人” 。然而必须承认,教皇在当时的政教相争中依然强大。 世俗大学的出现也具有重要意义。 10 世纪后,随着社会的稳定和上升,教育也得到发展,原来承担主要教育功能的修道院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要,新的世俗大学开始形成,如牛津、剑桥等。 在 12 ~ 13 世纪主要从事法律 、辩论、哲学和医学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活动,后期进一步扩展到其他自然科学领域,如巴黎大学和牛津大学对冲力的研究。世俗大学的出现表明社会的进步和教会势力的下降。从此,西欧社会就有了相对独立的可以自由探讨学术和科学问题的场所和交流思想的阵地。更重要的是,这些学校正在培养从事科学活动的人,或另一类无视宗教放荡不羁的人——他们甚至在圣母院的祭台上掷骰子。有一句话形容当时的这些大学生:“在巴黎学神学,在博洛涅学法律,在蒙彼利埃学医学,但是无论他们在哪里,他们的生活都不能使上帝高兴。” 中世纪社会就这样开始培育自己的掘墓人,培育文艺复兴和科学革命的先遣者。“大学是中世纪后期反抗宗教最自然的中心。” 最后一项因素来自外 部。 11 世纪,受外部各族越来越大的压力,拜占庭皇帝向本已分裂的教 皇格利高里七世求援,后者发起十字军东征,由此对世界格局产生深远影响,威尼斯和热那亚即由此开始垄断东地中海地区的贸易 。先有西方对西班牙穆斯林的战争,欧洲各地学者纷纷来此学习穆斯林的科学,以及阿拉伯文本的古希腊、罗马著作,托勒密的《至大论》即在此译出。西西里岛攻占后,司各特在此翻译亚里士多德的生物学著作和《形而上学》、《物理学》等,以及阿拉伯的炼金术、数学、医学等。十字军进入君士坦丁 堡 后,用马车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书籍运往西欧,掀起大规模翻译热潮,并且逐步转为由希腊文直接翻译。新学术渐次进入西欧文化之中,进而在某些领域取旧学术而代之。大翻译运动对于改变中世纪沉闷气氛,促使学术复苏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 用。 经院哲学是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为抵御大翻译运动的冲击,托马斯力图将亚里士多德体系与宗教教义融合起来,由此带来三个影响。首先,亚里士多德的体系经托马斯的综合而成为官方的神学哲学,逐步取代柏拉图的思想体系。亚里士多德以其关于自然的严密的思想体系,以其在很多场合与观察的吻合而博得赞赏。在数百年新柏拉图主义沉闷与神秘的气氛中,人们感到亚里士多德体系既符合理性,又符合实际。此外,对自然的研究显然比难懂的神学,比对内心的探索来得简明、生动、有趣。托马斯的老师大阿尔伯特在一本神学著作中说,“在研究自然的过程中,我们不是要去研究造物主上帝如何可能自由应用他手中的创造物来创造奇迹,以证明他的力量,而是要研究自然界怎样以其固有的原因自然地发生作用” 。经过精选修改后被整合的亚里士多德体系有利于实证科学的发展。 其次,经院哲学以其理性特征为自然科学的发展创造条件。基督教早期,教父德尔图良称:“正因其荒谬而信仰” 。安瑟伦 表 示:“不是理解而后信仰,而是信仰而后理解。”而经院哲学家阿贝拉尔则指出,“通往智慧的第一把钥匙是勤奋地不断地提问……怀疑使我们探究;探究使我们认识真理” 。他影响后世的著作名为《是与否》,并未就收集的 150 个神学问 题给出答案,就说明了这一点 。托马斯本人的工作充满理性,具有逻辑的力量。他一方面接受托勒密的天文学,另一方面又指出,“这不是证明,而是假设” 。 托马斯的哲学“包含一个坚定的信念,那就是人类有能力知道和了解他的世界” 。自然,经院哲学中所体现的理性的目的是要服务于神学,但毕竟由此可见由信仰到理性的转化。再迈出一步即与宗教分庭抗礼,成为以信仰教义为一侧,以由理性来研究哲学和自然为另一侧的二重真理说,最后由理性来审查以致摧毁宗教信仰。 再次,经院哲学中关于唯名论与唯实论的争论传播了朴素的唯物主义,提高了经验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唯名论的主要倡导者是巴黎大学校长布里丹,他认为个体是唯一的实在,普遍的观念只是名称而已。唯实论者为了从普遍中导出个别,总是在一个又一个抽象观念中绕圈。奥卡姆曾以“奥卡姆剃刀”即不要增加超过需要的实体予以批判。托马斯的老师艾伯塔斯·马格努斯经常对古代权威表示怀疑,力图以理性和经验作为立论的依据。如在提及关于鸵鸟吃铁的神话时,他即补充说,“但是这并没有为经验所证明”。他给自然科学下的定义是:“不只是单纯地接受别人说的,而是调查自然现象的根源。” 此外,经院哲学还认为,自然是上帝有计划创造的,为了认识上帝的智慧和伟大,认识上帝的计划,就有必要研究他的创造物,这既促进理性,也促进了对自然的研究。 此外 , 13 世纪由成吉思 汗建立了庞大帝国,欧亚之间通行无阻。教皇的使节,印度佛教僧人,巴黎、意大利和中国的技工,拜占庭与亚美尼亚的商人,阿拉伯官员,波斯和印度的天文学家,数学家等汇集于宫庭,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但丁的《神曲》“最强有力地表达了中世纪全盛期的主要心态” 。 中世纪西欧的鼎盛时期以技术、手工业和经济发展为基础,受大翻译运动影响, 以城市化和世俗化为核心以及形成经院哲学, 所有这些为科学复苏创造条件。虽然在这之后,西欧遭遇一连串灾害如地力枯竭、气候剧变,特别是黑死病,但在这一时期所播下的种子,它的根须正在破坏中世纪的地基,它的幼芽将要突破中世纪僵硬的表层。 在破坏与重铸的时代,在那严冬到来之际,一部分文明在教会的“洞穴”中冬眠而得以保存,因而只能是教会洞穴所限定的形体,文明的主流迁至那温暖的“南方”,并由阿拉伯民族加以发展。在封建制度确立之后,当生产力发展,经济增长,人性复苏之时,随着保存下来的文明与十字军迎回的文明主流的碰撞、融合,那曾经保存过文明的洞穴就不仅不适应被保存者的发展,而且还压制、束缚其发展。教会——甚至其本身已被世俗的权力欲、财富和一切人间的享受腐蚀得千疮百孔——正在通过宗教裁判所,通过以理性论证信仰竭力使昔日的被保护者就范。然而压制从来只能得逞一时,甚至起到否定性放大作用。在教会审判异端的同时,理性正在审判宗教。世俗力量正在兴起,教会已快不能维持其统治了,一个新的转折点正出现在地平线上。 地狱—炼狱—天国 西欧漫长的中世纪,犹如《神曲》中的三部曲,由地狱经炼狱,期待通往天国。但丁里程碑式的《神曲》总结了中世纪的优秀学术成果。但丁虽强调救赎的重要性,但认为尘世 是 为了人的利益而存在,人有择善避恶的自由。古典理性和希腊哲学引导他走出炼狱和地狱,然而他又看到理性的局限:“谁要是希望人的理性能够走遍三位一体的神所走的无穷的道路,谁就是疯狂!”但丁已故的情人,基督教徒贝雅特里奇带领他通往天堂。于是,《神曲》体现了但丁对理性与信仰、哲学与宗教、尘世与教会关系的理解,以及对人性的最终信念。 古典时期的超越之路在伊斯兰世界得到一定 的 继承,在拜占庭被尘封,在西欧已然变质。西欧沿着过于遥远和缺乏基础的超越之路渐行渐远。结果与源泉已全然无关,原初的源泉被摒弃和践踏。实际上,此时的基督教和教会实际上已不需要源泉,只需要《圣经》和神迹。结果变质之时,理性则陷入教义和权术之中,愚昧成为受到恭维的德行 。这种情况在中世纪后期发生变化 , 变得好过的生活将被摒弃的源泉重新呈现在人们眼前,随着由来世回到今世,彼岸返回此岸,精神下沉到物质,超越,也就日渐将其源泉移向自然和人生。但丁表示,人类“生来不是为了像兽一般地生活,而是为了追求美德和知识”。与此同时,在古典时期确立的超越之路正在得到修复,理性逐步得到恢复,要求建立由源泉到结果之间更为严密并令人信服的途径。最重要的是,作为这一切活动的主体,人性正在复苏。 从人的三大关系来说,由希腊人开启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中世纪前期被颠倒过来。随之而来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被搁置、神化或否定;人与人的关系被歪曲。究其原因,就即在于上述异化的超越,压制、践踏作为基础和出发点的源泉。由此可见,没有以人与自然关系作为基础,人与人,以及人与自身的关系的发展将走向虚妄,并反过来压制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由此也可说明,超越必须适度,过度超越必然带来深重的危害。后期,三大关系的重心逐渐由人与自身的关系移向人与自然的关系,移向人类发展的基础和出发点。重要的是,基础和出发点不再是千年之前的状况,而是农业革命、手工业发展、 城市兴起以及科学实验。 在此基础上,人与人,以及人与自身的关系将得到新的发展,得到解放。 人与自然的解放,这就是文艺复兴。超越之路和三大关系的此消彼长,即关系到知识的内容、形态、与源泉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以及关系到权力和利益的重新分配。 丹皮尔 . 科学史 .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9 . 122 宋子良等主编 . 科学社会史 .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1 . 23 弗伯斯 、狄克斯特霍伊斯 . 科学技术史 . 北京:求实出版社, 1985 . 71 贝尔纳 . 历史上的科学 .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1 . 166 丹皮尔 . 科学史 .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9 . 126 斯塔夫里阿诺斯 . 全球通史 .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 . 394 张功耀 . 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革命 . 长沙: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5 . 10 韦尔斯 . 世界史纲 .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5 . 679 韦尔斯 . 世界史纲 .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5 . 676 萨顿 . 科学史和新人文主义 . 北京:华夏出版社, 1989 . 67 罗伯特· E ·勒纳 、斯坦迪什·米查姆、爱德华·麦克纳尔·伯恩斯 . 西方文明史,第 1 卷 . 北京: 中国青年出版社 . 266 梅森 . 科学史 .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7 . 113 梅森 . 科学史 .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7 . 111 ~ 112 同上 丹皮尔 . 科学史 .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9 . 145 梅森 . 科学史 .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7 . 106 萨顿 . 科学史和新人文主义 . 北京:华夏出版社, 1989 . 8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9 卷 .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3 . 263 罗伯特· E ·勒纳 、斯坦迪什·米查姆、爱德华·麦克纳尔·伯恩斯 . 西方文明史,第 1 卷 . 北京: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3 . 244 斯塔夫里阿诺斯 . 全球通史 .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 . 417 罗伯特· E ·勒纳 、斯坦迪什·米查姆、爱德华·麦克纳尔·伯恩斯 . 西方文明史 . 第 1 卷 . 北京: 中国青年出版社 . 260 宋子良等主编 . 科学社会史 .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1 . 29 ~ 30 斯塔夫里阿诺斯 . 全球通史 .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 . 394 斯塔夫里阿诺斯 . 全球通史 .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 . 310 罗伯特· E ·勒纳 、斯坦迪什·米查姆、爱德华·麦克纳尔·伯恩斯 . 西方文明史,第 1 卷 . 北京: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3 . 269 这被认为是“中世纪留给现代的最有价值的一份遗产” . 罗伯特· E ·勒纳 、斯坦迪什·米查姆、爱德华·麦克纳尔·伯恩斯 . 西方文明史,第 1 卷 . 北京: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3 . 313 斯塔夫里阿诺斯 . 全球通史 .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 . 450 罗伯特 · E ·勒纳 、斯坦迪什·米查姆、爱德华·麦克纳尔·伯恩斯 . 西方文明史,第 1 卷 . 北京: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3 . 286 郝侠君 、毛磊、石光荣 主编 .中西 500 年比较. 北京: 中国工人 出版社, 1996 . 15 ~ 16 朱锡庆 . 重读斯密 . 南方周末 . 2007-1-25 霍利斯特.西方传统的根源.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0 . 229 马克 垚 主编.中西封建社会比较研究. 上海: 学林出版社, 1997 . 10 钱乘旦先生在一次交谈中指出 在启蒙运动中,孟德斯鸠将君主制与荣誉相关联 张功耀.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革命. 长沙: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5 . 27 伯恩斯 、拉尔夫 .世界文明史,第 2 卷.商务印书馆, 1987 . 40 ~ 43 罗伯特· E ·勒纳 、斯坦迪什·米查姆、爱德华·麦克纳尔·伯恩斯 .西方文明史 . 第 1 卷. 北京: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3 . 457 雅克·巴尔赞.从黎明到衰落.林华译. 北京: 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2 . 60 罗伯特· E ·勒纳 、斯坦迪什·米查姆、爱德华·麦克纳尔·伯恩斯 .西方文明史 . 第 1 卷. 北京: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3 . 292 韦尔斯.世界史纲.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5 . 734 , 735 伯恩斯等.世界文明史 . 第 2 卷.商务印书馆, 1987 . 67 罗伯特· E ·勒纳 、斯坦迪什·米查姆、爱德华·麦克纳尔·伯恩斯 .西方文明史,第 1 卷. 北京: 中国青年出版社. 462 张功耀.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革命. 长沙: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5 . 22 丹皮尔.科学史.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9 . 133 伯恩斯.世界文明史 . 第 2 卷.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7 . 59 罗伯特· E ·勒纳 、斯坦迪什·米查姆、爱德华·麦克纳尔·伯恩斯 .西方文明史 . 第 1 卷. 北京: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3 . 347 丹皮尔.科学史.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9 . 143 伯恩斯.世界文明史,第 2 卷.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7 . 60 伯恩斯.世界文明史,第 2 卷.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7 . 59 罗伯特· E ·勒纳 、斯坦迪什·米查姆、爱德华·麦克纳尔·伯恩斯 .西方文明史,第 1 卷. 北京: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3 . 353 , 354 这令我们想起,在中国的计划经济时代,特别在解放初,以我是“大老粗”而自豪,并对拥有知识者起到神奇的警示和威慑作用
个人分类: 科技史|4772 次阅读|18 个评论
阴阳五行-男女双修-如何走出中世纪
热度 23 gaoshannankai 2016-5-1 10:33
某某科普读物将阴阳五行列入科学素质,用 洗脑的方式 让大家背诵。 我看,就差一点 让 王林等 气功大师们 写入 男女双修 了。 批判《科学素质基准》才是真正传播科学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907017-972643.html 暴民思想,反智文化,中国还停留在中世纪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907017-862627.html 另外,此前的讨论,让我们看到了国内科研工作者的普遍素质, 张操无人送审与赵立平初审不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907017-973431.html 下面引用某个老师的发言,帮助他认清他的学霸思维。 难为这些学物理的朋友们了,在这件事情上你们很不容易。 我在想,数学院时不时能收到从全国各地寄给他们的用初等数学“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资料,据说都是用麻袋装的, 要是有以伯乐自许的热心外行极力闹腾着“验证”啊,“评审”啊,“鉴定”啊,数学院到底有谁会有这耐心仔细翻看 , 找出错误来。换了我,也懒得看的。 首先,告诉你一点,张操老师,赵立平老师,都是具有985级别院校正高职称的官科, 特别是张操老师,估计他上正高的时候,现在的某些学霸或未来学霸还是学生。 那么为什么,这位老师要把张操老师比作用初等数学解决哥德巴赫猜想的农民工呢, 就是认为,他潜意识中认为老子是专家,权威,其他人都是狗屁,你们的工作不值得一看,我说谁行 谁就行。 其实,这就是中国式评审,我定义为 瞎b评审的 最真实写照。 这两位老师的工作,都没有人看,大家想想自然基金那么多年轻老师的标书,会有人看? 科研工作者具有的这种学霸思维,在司法领域就会制造一大堆冤假错案, 大家应该还记得内蒙青年奸杀案里面的 神探么,其思维与这位老师是一样的, 他当时就是想“小伙子,你跑到这里来假装报案,以为就可以掩盖你是凶手的事实, 一个乳臭未干的毛孩子跟老子来这套,老子吃的盐比你喝的水多,你这样的, 老子见多了”。 评审关系到经费分配,是整个科研管理的核心环节,也是改革的深水区;现在 某些管理机构反复发布有关经费管理的文件,其实质就是避重就轻,转移视线, 继续维护当前评审环节的既得利益。 其实,我们国家的国情决定了我们不能搞西方那套个人申请经费,科研经费还是通过 各单位逐层向下拨发,减少腐败,减少管理成本,让大家有更多的时间去干实事, 而不是天天写本子,跑关系。 科研管理乱象都是照搬西方模式惹的祸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907017-846639.html 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关键是创造科学环境,这不是一小撮人在后台可以操作的。 还需要所有科研工作者共同努力,通过张老师这件事,我们看到 在大家的众目睽睽之下,不懂的“专家”不敢乱说话了,懂的也要好好思索一下 再说,有的即使说的是对的,里面几个小错误也被其他人揪了出来。 看来,科学必须要有民主监督,要搞万众创新必须走群众路线。 如果走学霸路线,不可能出现万众创新的局面。 从下面魏老师评论中,看到了魏泽西同学去世的消息 魏则西之死将百度推风口浪尖 涉事医院未回应 这就是国民科学素质低下一个最好的例子,很多基本的东西都不懂, 你就敢去接受新疗法,又没有专家可以咨询,最终受害的还是老百姓。 百度原则上有没有责任,要看 百度是否声明自己仅提供一个平台 ,不对内容进行审核, 不过百度并不是不对内容进行审核,有很多东西没法发出来,你懂的, 所以百度逃脱不了责任了,因为利用审核,你可以过滤揭露百度网上 虚假广告的信息, 打着某些旗号,为自己谋取不正当利益。 医院是罪魁祸首,部队医院三不管,胆子大的狠, 我曾经多次建议,大家尽量不要去部队医院就诊,真的出了纠纷,你都没处去告。 赵家父子你要感谢习大大,没有这次军队改革,你的事情媒体怎敢曝光。 科学网的老师,应该还记得我那几句各类评审后的台词,如果百度老大 当年多看看我的帖子,应该知道所有广告都应该加上 百度只是提供一个平台供大家有偿发布广告,不对此广告内容真实性负责, 消费者应自行对其内容进行调查后,谨慎消费。
3257 次阅读|45 个评论
中世纪大学中的教师
Mech 2016-1-4 11:02
《世界文明史 ( 第四卷 ) 》关于基督教峰巅文明的第三部分有知识传播一章,其中说到意大利、西班牙、法国和英国的中世纪大学。 意大利的早期大学如通常认为西方最早的博洛尼亚大学,是学生行会 (guild) 主导的机构。本质上,教师是学生的雇员。书中 1277-8 页这样描述: 学生协会 ( 基尔特 ) 是组织起来互相保护和自治的,到了 13 世纪发展出额外的权力来对付教员。在博洛尼亚,可对不满意的教授抵制,并结束其教学生涯;有很多案例得知教授的薪水由学生所付,而被强迫宣誓服从大学的 “ 校长 ”(rectors) —学生团队的领袖。如果老师渴望放假离开,即使只有一天,将对学生领袖准假感到异常欣喜;但他们被禁止“随意离开”。学生协会决定规则限制老师,何时应开始讲课,何时应下课,以及若违规需要何种处罚。若他讲得太久,超过了预定时间时,学生协会即命令学生离开,另规定对遗漏一章或其他法案之解释的教授罚锾。同时还决定教科书上那些部分分授几堂课。在学年之初,教授被要求存 10 镑的钱在博洛尼亚银行。从这些钱扣除罚锾,剩下的在学年结束时,由“校长”通知银行退还教授。学生委员会被指定考察每位教师的行为,向“校长”报告其犯规或过失。 法国大学虽然由教师的行会主导,但也非常保护学生权益。书中 1282 页这样描述: 当时的教学都采用演讲方式,原因是并非每个学生都买得起所有的教科书,而且图书馆也未必借得到。学生们上课就坐在路上或地板上记笔记。由于他们需要做太多记忆性的工作,所以有人发明了许多帮助记忆的东西,通常是那些富有意义但令人讨厌的散文。大学规章禁止老师读讲稿,他必须即席演讲;甚至不许 “ 拉长语调说话 (drawl)” 。学生们好心地警告新来的人:先听 3 次演讲,觉得满意后再缴学费。 Conches 的威廉曾抱怨, 12 世纪的老师为了获取声望、学生和学费,不惜开些简单的课程;同时因为每个学生都有权自由选择老师和课程,以致降低了教学的水准。 耐人寻味的是,在历史演化中,这类教师处于从属地位的大学消失了。现代大学的主流模式,教师主导着大学,或者说,“教师就是大学”。这或许师生是拥有知识的不对称性导致的必然结果。学生主导的大学,渐渐转型,不转型的就被其他教师主导的大学淘汰了。这只是我的猜想,不知道是不是高等教育史上的事实。
个人分类: 休闲阅读|2966 次阅读|0 个评论
《世界文明史(第四卷)》
Mech 2015-12-19 13:15
The Story of Civilization 的第四卷为中世纪史,称为《信仰的时代》 ( The Age of Faith: A History of Medieval Civilization — Christian, Islamic, and Judaic — from Constantine to Dante: A. D. 325-1300 ) 。汉译本有三个分册。前两个分册早就看过,还写过些札记。但最后一个分册最近才看完。 该书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拜占庭伊斯兰文明及犹太文明。如标题所示,具体又分三大部分,公元 330 至 565 年早期基督教, 公元 570 至 1258 年从穆罕默德开始到伊斯兰的没落,公元 500 至 1300 的中古犹太人。还有标题没有提到的一小部分, 公元 224 至 641 年的波斯人 。第二部分黑暗时代与十字军东征,为始于 565 年西方的没落、迄于 1308 年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政治经济史。包括诺曼崛起、基督教分裂、骑士体制、十字军、经济革命和欧洲复原等。第三部分基督教巅峰的文明为时间与第二部分大致平行的文化史。包括思想、道德、礼仪、美术、建筑、音乐、教育、哲学、科学、文学等。其中有关早期大学的部分尤其有意思,以后另做札记。 横跨欧亚非的广袤区域,长达千年的时间跨度,作者想必有所选择。因此,历史其实也是个建模过程,需要选择权衡的艺术。作者对此应该也有体会。在 1363 页,他吐槽道: 历史学家们总是把事情过分简化,而由复杂万端,他们无法十分了解的众多生灵与事件中,仓促选择可以处理的少数事实与人物。 既然选择这本历史书读,就只能相信作者的建模水平了。 中世纪的主题无疑是宗教,所以才被称为“信仰的时代”。我推测,当宗教从社会异端变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后,真正的信仰者往往是社会底层。如作者所写的农夫 (779 页 ) 。 贫穷使他们贪婪,恐惧使他们残酷,压迫使他们暴乱,被视为下贱之人使他们变得有些卑劣。他们是教会的主要支持者,但是他们迷信更过于信教。 后来宗教影响力的式微,或许正是因为贫穷、恐惧和压迫都有所减弱。 过去对于中世纪了解比较少,因为我感兴趣的哲学史、科学史、文学史和艺术史中,中世纪都不是贡献多的时期。但正如作者在结语中所说: 中古时期的人为野蛮的牺牲品,其后变为野蛮的征服者,而后又成为新文明的创造者。对一个产生如此多伟大的男人和女人,及从野蛮的废墟中兴起了教皇制度、欧洲的诸多国家、以及我们中古时期遗产得之不易的财富的时期,以傲慢不屑的态度加以轻视是不智的。 尤其让我有共鸣的是结语中一段话: 我们并未完全从黑暗时代恢复:刺激贪婪的不安全感,助长残暴的恐惧,孕育丑行与无知的贫困,造成疾病的污秽,引起轻信、迷信、神秘论的无知----这些仍然存于我们中间;且溃烂成不能容忍及宗教裁判所的教条独断主义,只等待机会或允许来压迫、杀戮、荼毒和毁灭。
个人分类: 休闲阅读|3100 次阅读|0 个评论
西方中世纪教育思想的特征
oucgang 2015-11-23 08:52
1.中世纪(约公元500年-1500年) 2.神性特征
个人分类: 教育思想|1761 次阅读|0 个评论
性本善与和谐论
benlion 2015-2-5 07:55
性本恶的观念,可能导致的是冲突论。 上帝造人,造的人是好,造人是善,给予人足够的自由度,人不恰当的选择导致了原罪。人类造机器,机器是本恶,人也就不会造机器。人性本恶,就会以罪推测,就会以恶揣测,就会导致人待人的不友善。 欧洲宗教改革给予个体化信仰的自由,启蒙运动提倡启迪天性教育,则是性善论,也就是上帝造人是好和善。教育和信仰是对人性的认识和人格的操练,造就自觉和自律的道德和伦理规范,而法制和管理,则是对人性可能失控、坠落的行为牵制和防范与罚戒。 20世纪60年代,导致的社会伦理混乱,就是基于性恶论,制造了矛盾,导致了对科学和人文精神的摧毁。形成的文化碎片,而又导致正与反、左与右的双方对立或彼此冲突。当代社会,病症也是出在了恶性推测,从而,在不应该有冲突的方面制造了矛盾,导致了不和谐,也就不利于创新型驱动发展模式的社会机制形成。 附、文化周期现象 1978年转换观念的争论,类似现在的现象,做过有关思考 - 1)最早是参加“华创会”,发现一个现象是不同年代出国的华人,观念和文化几乎也停留在当时的年代,2)再后的发现是一个人20岁左右的思维观念成型,到了年长或过了中年又会重现当时的思维;因而,结论:1978年与当今的现象是2代人,a)当时的成年和b)当时的青年,却可能是同一个当时的文化影响。 -(创新型社会)-
个人分类: 201415|1792 次阅读|2 个评论
暴民思想,反智文化,中国还停留在中世纪
热度 7 gaoshannankai 2015-1-25 14:54
最近的科学网越来越热闹,除了个人之间恩怨, 不同科学见解,派系斗争,都充斥了科学网。 从这斗争中看出了一个总体规律,那就是。 暴民思想,反智文化,中国还停留在中世纪。 从 主流媒体 来看, 中国处处充满反智文化 , 反科学的,无知的的说法充斥着主流媒体, 正确的,科学的看法被压制。 类似“吃转基因断子绝孙”,“中国足球崛起”, “xx计算改变人类未来”,“高铁事故后埋人是为了抢救”, “西点军校墙上挂着雷锋照片”,“太空中唯一能看到的建筑 就是万里长城”等等,这些信息司空见惯。 从老百姓生活中,我们看到了传销,民间借贷 风风火火。各种各样的保健品,打着治病的旗号 坑人害人。一阵风过来,全民吃脑白金,全民 补钙,全民理财,全民炒房子。 下一步就要全民 创业,全民开高科技公司,专利满天飞,天天都有 科学技术突破。 还好不是全民反腐败,否则就是 文革重新来一遍。 从科学网的争论来看,充满了谩骂与攻击, 表面上是讨论学术,实际上是搞人,我要把你的 老底揭穿。就连我很佩服的反伪科学卫士 方舟子先生也喜欢揭人家老底,从小学学历开始挖你。 我想问一下方先生, 如果一个同学小学的时候 耍过流氓,能否作为他长大以后定性为强奸犯的证据? 这里是科学网,如果一个科研工作者都不能坚持基本的 实事求是态度,到了普通老百姓那里,是不是更加非理性。 于是乎,我们这片土壤,义和团、白莲教和太平天国能够成功, 其实看看这些故事,还有当前的邪教和传销,与我们的主流媒体 区别真的不大,大家都在讲一些不靠谱的事情,都在忽悠, 所以从文化上,我们仍旧停留在中世纪。 我们需要大量的哥白尼、布鲁诺和达尔文出现,希望有 正义感的各位同行,利用科学网这个平台,对国内的科学技术 上的 反智宣传 加以揭露,宣传真正的科学思想。
2237 次阅读|8 个评论
“中世纪”还存在吗?
热度 6 张能立 2014-9-10 06:29
据说,洋人的历史分古代、中世纪和近代。中世纪是指“约在公元后5世纪至15世纪(约476年-1453年),随着西罗马帝国的崩溃而开始,文艺复兴时代和大航海时代的来临而结束” 。因为这段历史时期,老百姓被教皇和皇帝双重统治,精神上被教皇和教会奴役,肉体上被皇帝压迫,民众的生活苦不堪言,因此,中世纪也被史学家称为黑暗年代。 从时间上看,中世纪已经过去了大约600多年了,看似已经非常遥远了。其实,中世纪并没有绝迹,仍然以各种变种存活在当下社会。有的是以整体中世纪国家而存在,有的是以中世纪无形的辫子存活在个人的脑袋里。如果一个国家的教学内容的取舍是由Leader来定夺的话,并且得到了所谓的知识分子阶层的欢呼,那么,这样的国家毫无疑问是处于中世纪! 对于苏联的解体和苏共的垮台,Leader曾经感叹:更无一人是男儿!是什么使得曾经不可一世的苏联帝国“更无一人是男儿”的呢?恰恰是苏共及其历代Leader!当执政者从肉体上消灭了各种异己,只愿意听山呼海啸般“万岁,万岁、万万岁”的时候,Leader虽然“无限风光在险峰”,但是,男儿已经被他及其追随者所消灭。如果Leader真心希望他的国民是男儿的话,那么,就应该大声对其国民疾呼:请从质疑和批评Leader做起! 不管怎么说,古今中外的历史反复证明,奴才主义和奴才盛行及当道的国家,是永远步入不了现代化文明社会的!即使这个国家富裕得用钱当解手纸,也无法改变这一点! 参考文献: 1、中世纪,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8%AD%E4%B8%96%E7%BA%AA 复制 去Google翻译 翻译结果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8%AD%E4%B8%96%E7%BA%AA
个人分类: 教育|2191 次阅读|8 个评论
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比欧洲中世纪的贵族和教士更“赛先生”
热度 3 jiangming800403 2014-9-4 20:54
实际上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比欧洲中世纪的贵族和教士更接近科学。 张衡 祖冲之 贾思勰 郦道元 释一行 沈括 郭守敬,等等
个人分类: 读史方舆|3675 次阅读|4 个评论
中世纪的西班牙人在美洲犯下了种族灭绝的血腥的滔天大罪
热度 4 cswen 2014-7-14 15:42
中世纪的西班牙人,在美洲犯下了灭绝种族的 血腥的滔天大罪! ——读书有感(4) 温景嵩 (2014年7月14日写于南开园) 在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之后,西班牙人开始向美洲进行了大规模的 入侵 ——主要 的方向 是 向 美洲当时的繁华地带:中美洲和南美洲。 那里当时还存在着美洲原住民——印第安人的三大文明古国: 1. 墨西哥南部的阿兹特克文明——阿兹特克帝国; 2. 中美洲的玛雅文明——玛雅城邦; 3. 南美洲的西部,大体上是在秘鲁和智利一带的 印加文明——印加帝国。 当时的北美洲,即现在全世界的最发达的美国所在地,却是相对于中美洲和南美洲颇为落后的地方,并被称为“没有收益的土地”,因而没有被印第安人开发出来,成立美洲的第四个文明古国,这倒真是一件咄咄怪事。 现在西班牙人来了——带着远高于印第安人文明的欧洲文明来了。他们本应以尊重当地印第安人文明的态度,帮助印第安人的文明提高,并使之现代化。然而很可惜他们的行为却与之恰恰相反。带着其水平远高于印第安人水平的武器,他们大开杀戒,对当地的印第安人实行了一次真正血腥的种族灭绝,并毁灭了印第安人所创造出来的辉煌的印第安三大文明。这有纳什等人编著的:《美国人民:创建一个国家和一种社会》里的一大段话为证。我们且把这大段话的原文引在下面,供朋友们参考: 在以《西班牙人对美洲的征服》为题的一节里,纳什在此节的开头写下了如下的一大段话: “从1492年到1518年,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探险者们涉足了当时欧洲人所知道的大部分亚洲和美洲的土地。但是,在这个探索的时代,殖民的尝试是有限的,主要的殖民据点是西班牙人在加勒比地区的古巴、波多黎各以及希斯潘尼奥拉的岛屿上建立的。 然而,1518年后的30年却成了一个征服的时代。西班牙人几乎灭绝了加勒比各岛屿上的土著居民。他们推翻并洗劫了那些大型的内陆帝国,即位于墨西哥的阿兹特克帝国以及秘鲁的印加帝国,这成为历史上最为血腥的篇章之一。他们控制了10倍于西班牙的领土,并在这块土地上发现了大量的银矿,由此则开启了对全欧洲有着重大意义的大西洋贸易。这一短暂的征服时代,深深地影响了全球历史的发展。”(这一大段话引自纳什等人编著的:《美国人民:创建一个国家和一种社会》。2008年3月,北京大学出版社。) 在这段叙述西班牙人洗劫印第安人所创建的文明社会里,纳什他漏掉了玛雅文明,结果在这段文字里,西班牙人只洗劫了印第安人的两大文明。这一错误,后来在同是美国人的斯诺夫里阿诺斯所著的:《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第16章《美洲和澳大利亚》一章中给纠正了。在这一章里斯诺夫里阿诺斯在叙述完,美洲原住民印第安人的三大文明后,便接着说:“虽然美洲印第安人的这些成就给人以深刻印象,但事实却仍然是,仅仅一小撮西班牙冒险者便能轻易地推翻和彻底根除美洲大陆印第安人的三大文明——情况就是这样,尽管这些文明拥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口。”(这段话引自(美)斯诺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2013年9月,北京大学出版社。) 显然,这就是由于当时的西班牙人所拥有的欧洲文明,远高于美洲的印第安人所拥有的的文明;他们手里所拥有的武器水平,也就远高于印第安人手里所拥有的武器水平所致。印第安人的失败和灭亡也就是可以想象的事了。 尽管如此,西班牙人的那次胜利,却胜之不武。现代的西方人常常以“种族灭绝”的罪名加之他人,却不料他们自己的老祖宗在几百年前的美洲,才犯下这场货真价实的种族灭绝的滔天大罪,并且已被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为人所不齿。
个人分类: 温景嵩文库|15503 次阅读|4 个评论
北航教授,请你走出中世纪,回到现代来!
热度 13 张厚刚 2012-9-20 08:36
北航教授韩德强,混在游行队伍中,老实儿地举举拳头,喊喊口号,也就罢了。可他做起了观察员、道德警察、行动纠缠队队员,看到一老者,说了个“想个屁”,脆弱神经受到极大挑逗, 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先代表人民、代表政府,代表正义的力量,判决老者“汉奸”罪名,继而可堂而皇之,执行“皮肉”刑,施以老拳。 老韩,咋还活在中世纪,即使活在中世纪,教皇时代的宗教裁判所,也得走个程序呀,咋说了个“想个屁!”就成汉奸了,要说“想个鸟!”那不成了“颠覆国家罪”了。由你判罪,由你执行,既当审判官,又当刽子手。一人包办,永远是“光荣的、正确的、伟大的”。 老韩回去,补补形式逻辑课,估计北航应有授,像你这等大牌教授,蹭个课,也不会额外遭白眼,别再在中世纪打转转,躲在水龙头底下,就享受起受大雨摧残的快感。 以下内容,自韩德强博客, http://www.caogen.com/blog/Infor_detail.aspx?ID=30articleId=40676 我为什么打这汉奸? 2012-9-20 2012年9月18日,日本大使馆前的马路上,数以万计愤怒的中国人高呼“保卫钓鱼岛,打倒小日本”、“毛主席万岁”、“抵制日货、从我做起”等口号,一遍遍地游行示威,喊出了民心,表达了民意,令日本那些轻狂的政客胆颤心惊。   我当天下午4点多到达地铁亮马桥出口,加入到了河北固安县的一支五、六百人的游行队伍。农民兄弟们打着毛主席的画像,一遍遍地喊:“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毛主席万岁”、“誓死保卫钓鱼岛”,我非常感动。刚游行结束,又见到两个青年人举着一幅床单,上书“毛主席,我们想念您”,我驻足与他们交流。就在此时,就听到一个刺耳的声音:“想个屁!”回头一看,是个老头。正在诧异,这个老头就开始喋喋不休地用咒骂毛主席。我大声说:你骂主席,你就是个汉奸!你就是日本人的内应!他不理,继续用污言哕语诅咒。我就上去给了他一个耳光!他回手打落了我的眼镜,我的左眉角也被他打出血。旁边人就把我们劝开了。后来,我陪着那两个青年人继续往日本大使馆方向游行,这个汉奸还在队伍里继续诅咒,被我看到,我又上去扇了他一记耳光。他想还手,被周围的人拦住了。   事情的经过就是这样的。事后,有人把现场照片传到了网上,把那个老头说成是讲道理的人,说我是不理性的爱国愤青。我现就此发表三点声明:   一、我一向反对打人,一向主张和平说理。但是,遇到不讲理的人,遇到造谣、诽谤、污蔑开国领袖,破坏中国人民团结,给日本当汉奸的人,我忍无可忍,不能再忍!宁可为此被拘留,也不能让这等汉奸放肆、猖獗!   二、如果是在座谈会、沙龙等场合,各方确认善意,即使有对毛主席不尊敬的言论,只要是凭着事实求是的态度,我一向容忍,今后还会继续容忍。但是,在群情激愤声讨小日本、想念毛主席的游行队伍中,不容许出现这种明目张胆的汉奸言论。今后如果在游行队伍中遇到这样的汉奸,该出手是我还会出手!犯了法的,我认罪伏法,但绝不认错。   三、我的言行,我自己负责。我不鼓励别人效仿。    2012年9月19日正午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210 次阅读|16 个评论
《全球通史》读书笔记(4)
yufree 2010-7-31 22:04
第三编 欧亚大陆中世纪的文明 这一阶段从公元500年到1500年,应该说这样一种划分是没有太大争议的,1500年左右确实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这一点作者在第五编里做了单独说明所以这里就单纯地指出所谓中世纪的起止年代。在第一章节里作者还是优先关注了这一时期欧亚大陆上出现的一致性及其原因。当然如前所述欧洲是比较特殊的,首先提及的是商业纽带,这个说实话不是那么明显,中亚有伊斯兰教帝国收过路费,东亚的几个王朝忙着打仗且到了明朝郑和下海转了几圈后事实上还开了海禁防倭寇(当然这两件事并不能简单联系,所以作者对这一时期的海禁也很困惑),不过这一定程度上也使得下一个时期的开端地理大发现有了实际的意义。然后作者提到了技术纽带,好的,这里作者提到了中国的三大发明:印刷术、火药、指南针。那么我上一篇笔记中曾说过四大发明是一种YY行为,现在我可以为反驳它找到点依据了,事实上三大发明这一提法是培根提出(虽然他不知道这三大发明是哪来的)。但说它YY我也还能提出些证据的,印刷术无可厚非,但火药跟指南针在中国是用来驱邪与看风水的,真正把它们用到军事与航海上应该是商业头脑不错的穆斯林干的(如果有人说元代的火铳也用在军事那我也承认,不过那种水平的技术并没有使其替代冷兵器成为主流军事用品)。至于说纸的问题,因为考古界发现了西汉的纸(这个还有点争议)所以蔡伦的地位并不如原来高,但纸对世界文明的贡献的确是巨大的(这个作者也提到了)。但印象中有个出国的同学曾说国外不太了解四大发明,所以这一提法的YY本质还是比较确定的。我更倾向于说在中世纪这一时间段中,这四项技术传到后来四处闹事的欧洲是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但对天朝而言,这四项技术的意义要大打折扣了。有意思的是目前西方不太关心技术的祖宗而天朝却一直告诉自己的后代说我们的技术是他们技术的祖宗,这显然是一种自我YY的文化特质。另一个纽带就是宗教纽带,木匠儿子的种种学说在保罗与彼得的宣传下日益扩大,甚至务实的罗马帝国皇帝都不得不把它作为国教,罗马教廷的存在为中世纪的前期打上了一种阴影,宗教迫害是为数不多能够与民族歧视相提并论的东西。但要说好战,伊斯兰教也毫不示弱,几次十字军东征的目标基本就是伊斯兰教帝国及其他的异教徒与无神论者,而伊斯兰教的圣战一直持续到今天。其实仔细研究可以发现伊斯兰教早期是受基督教的前身犹太教影响(主要是一神论)的而且套用天朝思路犹太人跟阿拉伯人都是一个祖宗的后代(好象是闪米特人),这两家掐架确实有点不尊重祖宗。东亚则更多的受佛教影响(但有意思的是佛教发源地的人现在更多的信伊斯兰教或印度教且佛教到了中国也显然的因地制宜了),宗教更多的伴随艺术确实成为了这一时期特殊的纽带。这后作者提到另一个因素蒙古帝国。这个帝国促进了欧亚一致性但方法不太人道。整体来说这一章的讨论有点牵强,作者似乎找不到更多的论据,其实这一阶段甚至说1500年之前,一致性的东西更多的是通过商业、宗教来带动而限于当时的能力,这些东西除了技术进步更多的可能是给人们特别是能掌握这些信息的统治阶级或精神贵族茶余饭后提供了谈资(这是我YY的)。 在接下来的五章里作者分别叙述了伊斯兰教、突厥蒙古人的侵略、东罗马拜占庭文明、儒教与西方的革命。伊斯兰教是三大宗教中出现最晚的一个,但伊斯兰教在中东乃至欧洲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其创始人先知默罕默德的经历无疑要比耶稣剽悍得多,而其后续的哈里发也是相当的剽悍。有意思的是早期想信伊斯兰教似乎并不太容易,从哈里发的角度看信伊斯兰教的人多了税收就少了而这一情况在社会暴动后就缓和了。当阿巴斯王朝坐享优越的地理位置所带来的经济收益时我们就可以听到《一千零一夜》的精彩故事了,但这属于扯皮,伊斯兰帝国的剽悍在于其保存了能让欧洲崛起的希腊文明、传播了来自天朝的东方文明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这一时期其贡献不容置疑。从一个理工科的学生角度看,那一时期伊斯兰帝国绝对是世界科技中心,而对于欧洲人而言其后来文艺复兴的老底也差不多是伊斯兰帝国保存下来的。 至于突厥与蒙古人的侵略,可以进行注释的就是突厥人经常从雇佣军的角色反客为主从而成为侵略者,这招对阿拉伯人与蒙古人都很好用,而蒙古人的征服行为因为没有文化上的认同且自己民族的人数与其占领地人数不成正比也是来得快去得快。同时在作者看来,这两个民族的入侵实际上为伊斯兰教形成欧亚大陆上的一股制衡力量做了推动作用的同时也通过战争传播了文化并促进了不同起源文明的相互影响。作者在这一章最后提到了经院哲学的消极影响,天朝的经院哲学是什么?十三经?但现在似乎经学复苏的动向很大,希望天朝大学真的能将其积极影响而不是消极影响给复苏了。下一章作者讲述了东罗马帝国的命运,自西罗马帝国挂掉1000多年后东罗马帝国才在奥斯曼土耳其的入侵中灭亡这是很不容易的。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十分尴尬,西面有当时代表野蛮人的十字军及一批意大利商人骚扰而东面也有波斯、伊斯兰、土耳其等东方力量的入侵,而其囿于历史较为保守的生存策略也终究限制了自身的发展,这一点跟天朝有相似之处。 作者似乎也看到了这一点,在对天朝的叙述中就表明了这一点,作者是比较赞同科举制在公平选拔人才上的作用但他也尖锐的提出了其弊病削弱了创造性,培养了顺从性(其实现在也是这个样,历史在开玩笑啊开玩笑)。另外,作者在这里关于儒教的发展中提到了朱熹的理学并将其命名为新儒学,而儒家思想的发展实际是更曲折的,但对政治产生影响确实是朱熹理学的一个重要表现。这里作者对中国文明传承的稳定性作了分析,值得一读。本章后面作者分析了日本洋葱式借鉴型文化,其实日本在这一阶段就很会把外来文化内化为自己的文化,他也干过海禁的事,但不同于天朝,日本是因为自己不给力,天朝则应该是认为自己太给力了。当然,末期的日本战国史一直是其游戏的一个主题(不可否认其游戏设计真的不错),但仔细看过这段历史就发现其战争规模并不比天朝占山为王的山贼与官军间的较量大多少,所以作者直接没提这一故事良多的时期。 然后作者费了一章的笔墨来讨论西方文明,其实就是欧洲文明。欧洲中世纪给人更多的印象是东征的十字军、教皇及骑士,但其实应该更精彩。在此将其与下一编作为下一次的笔记主题。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4288 次阅读|5 个评论
新宗教、世俗大学、大翻译运动——走出中世纪(之四)
lvnaiji 2009-8-29 21:20
吕乃基 随 着 10 世纪后西 欧先进生产力亦即手工业的发展( 手工业 走出中世纪的经济基础(之二) ,),生活开始好过起来,由此带来整个社会的世俗化 。社会的基调由彼岸回到此岸,来世回到今世。首当其冲的是宗教的变化,就某些方面来说,它几乎变成了一种新的宗教。中世纪前期由于社会动荡,生活艰难,思想上倾向于悲观主义和来世。而到后期,这种倾向逐渐让位于比较乐观的情绪和不断增长的对世俗事物的兴趣。现世生活不仅是永生的准备,而且就它本身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这一点与 80 年代的思想解放运动颇为相似:从最高纲领下沉到最低纲领,例如社会主义不是贫穷和翻两番等。罗吉尔培根认为,必须先认识此岸世界,方可能进入彼岸世界。认识此岸世界,正是科学的功能 。与此同时,理性主义和人性倾向缓和了刻板的宗教。前者指下文要述及的经院哲学,后者主要表现为对圣徒和圣母玛利亚的崇敬。上帝和基督或虚无缥缈,高不可攀,或威严萧森,难以亲近,但圣徒是人,犹豫不决不敢向上帝请求之事可以求之于圣徒。圣母玛利亚更是被敬仰为美丽慈祥的母亲,这无疑是中世纪宗教中最强烈的人性倾向的表现之一 。无独有偶,中国在由文革走出来,在文学艺术上的第一步是以《代价》、《晚霞消失的时候》等为代表的作品,其核心也是人性的复苏。在宗教发生上述变化的同时,教会本身也在蜕变,通过发赎罪券敛财,甚至推广到地狱中已死之人 ,修道院则成了妓院。人间的一切享受,教会都要。默默的基督教信仰被公开的享受现世的态度所取代 。 与此同时,大众也在走向世俗化,日益对现实感兴趣,对信仰、对教会怀疑日增以及表现在政治上市民的兴起。一个有趣的例子是, 12 世纪前,欧洲东部国家玩国际象棋,后位是男性,即国王的首席大臣,每次只能斜行一格。 到 12 世纪的北 欧,这枚棋子成了后。到中世纪末,这位后的棋路开始在整个棋盘上纵横驰骋 。与此同时,行吟诗人正在吟诵爱情和肉欲。哥特式教堂则比罗马式建筑更复杂、雅致和讲究。帝王也试图参与世俗化进程,积蓄力量向教会夺权,在科学上,他们支持研究,甚或亲自参与其中。代表人物是 生活在 13 世纪的 腓特烈二世。他在西西里接受教育,特殊的地理位置使他以基督教的眼光看伊斯兰教,又以阿拉伯的眼光看基督教,发现一切宗教都是欺诈。他因写《耶稣、摩西和穆罕默德:三个大骗子》而受到谴责。腓特烈二世积极支持学术活动和科学研究。当时,西西里是重要的翻译中心,司各特即在他的宫中翻译亚里士多德和阿拉伯人的著作 。他在 1224 年 创立那不勒斯大学,扩充了萨勒诺大学的医学院,使解剖合理化,建立医师考试和允许开业的制度,该校向罗马放射出凶光。腓特烈二世 是 13 世纪 欧洲新生力量的先驱,一些后人称其为第一个近代人 。然而必须承认,教皇在当时的政教相争中依然强大。 世俗大学的出现也具有重要意义。 10 世纪后,随着社会的稳定和上升,教育也得到发展,原来承担主要教育功能的修道院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要,在修道院的高墙之外,新的世俗大学开始形成,如牛津、剑桥等。大学, university ,在一开始的本意是将 versity ,拥有多种多样的知识的教师和学习这些知识的学生 uni ,聚到一起。 在 12 ~ 13 世纪主要从事法律 、辩论、哲学和医学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活动,后期进一步扩展到其他自然科学领域,如巴黎大学和牛津大学对冲力的研究。世俗大学的出现表明社会的进步和教会势力的下降。从此,西欧社会就有了相对独立的可以自由探讨学术和科学问题的场所和交流思想的阵地。更重要的是,这些学校正在培养从事科学活动的人,或另一类无视宗教放荡不羁的人他们甚至在圣母院的祭台上掷骰子。有一句话形容当时的这些大学生:在巴黎学神学,在博洛涅学法律,在蒙彼利埃学医学,但是无论他们在哪里,他们的生活都不能使上帝高兴。 中世纪社会就这样开始培育自己的掘墓人,培育文艺复兴和科学革命的先遣者。大学是中世纪后期反抗宗教最自然的中心。 最后一项因素来自外 部。 11 世纪,受外部各族越来越大的压力,拜占庭皇帝向本已分裂的教 皇格利高里七世求援,后者发起十字军东征,由此对世界格局产生深远影响,威尼斯和热那亚即由此开始垄断东地中海地区的贸易 。先有西方对西班牙穆斯林的战争,欧洲各地学者纷纷来此学习穆斯林的科学,以及阿拉伯文本的古希腊、罗马著作,托勒密的《至大论》即在此译出。西西里岛攻占后,司各特在此翻译亚里士多德的生物学著作和《形而上学》、《物理学》等,以及阿拉伯的炼金术、数学、医学等。十字军进入君士坦丁 堡 后,用马车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书籍运往西欧,掀起大规模翻译热潮,并且逐步转为由希腊文直接翻译。新学术渐次进入西欧文化之中,进而在某些领域取旧学术而代之。大翻译运动对于改变中世纪沉闷气氛,促使学术复苏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 用。原来他们的祖先是这样思考人在天地间的地位,原来人性是如此高贵,自然是如此美好。稍长的网友当记得,中国 80 年代在思想解放中类似的大翻译运动,大量翻译和编译被隔断了几十年的西方的学术著作,或许影响最大的是四川人民出版社的《走向未来》丛书。在一次课后,一位年龄稍大的博士问我,文革后,改变思想影响最大的是哪一本书?我还没有回答,他就说,对我是《走向未来》丛书。就在这几天,一位好友还问我,是否知道金观涛。而 金观涛 先生就是这套丛书的编委和重要作者。 这一小小的系列发到第 4 篇。正如在系列的第一篇所谈到的,启蒙远未完成。博主旨在由这几篇文章来关照当代中国社会,为理解眼下的诸多事件提供一个看来是异域的和历史的视野。虽非呕心沥血,但也下了功夫。有网友的支持和期盼,博主将坚持完成这一系列。 张功耀.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革命. 长沙: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5 . 27 伯恩斯 、拉尔夫 .世界文明史,第 2 卷.商务印书馆, 1987 . 40 ~ 43 罗伯特 E 勒纳 、斯坦迪什米查姆、爱德华麦克纳尔伯恩斯 .西方文明史 . 第 1 卷. 北京: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3 . 457 雅克巴尔赞.从黎明到衰落.林华译. 北京: 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2 . 60 罗伯特 E 勒纳 、斯坦迪什米查姆、爱德华麦克纳尔伯恩斯 .西方文明史 . 第 1 卷. 北京: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3 . 292 韦尔斯.世界史纲.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5 . 734 , 735 伯恩斯等.世界文明史 . 第 2 卷.商务印书馆, 1987 . 67 罗伯特 E 勒纳 、斯坦迪什米查姆、爱德华麦克纳尔伯恩斯 .西方文明史,第 1 卷. 北京: 中国青年出版社. 462
个人分类: 科技史|11582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世纪后期城市化vs中国当代城市化——走出中世纪之三
lvnaiji 2009-8-24 16:12
吕乃基 承上文 手工业 走出中世纪的经济基础(之二) 。 随着手工业的发展,必然发生各自产品之间的交换。由于历史和资源禀赋等原因,各个庄园所擅长的手工业不尽相同,有的长于纺织,有的精于打铁,有的面包做得好,如此等等,于是这样的交换一般就发生在庄园和庄园之间。在两个或数个庄园之间慢慢形成了规模不等的集市,餐饮、旅店等服务行业也随之发展起来,进而开设了银行。伴随着发展的还有交通和日常生活设施。就这样,城市渐次兴起。由此可见,城市化主要意味着生产关系和社会结构的变化,而不仅是道路、楼房等物质设施。 12 ~ 14 世纪是西欧 封建社会衰落的时期,而在同时,西欧的城市数量却增加了 10 倍,各个城市的人口平均也增长了 2 ~ 3 倍。 这就意味着建立一个政治机构对新的经济机构进行调节, 城市以手 工业和商业为主,相对独立,实行自治, 对抗领主,维护市民生活和商业贸易。 逃跑的农奴只要在城里住上一年零一天,他们的自由就得到保证。正如当时一句俗语中说: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萨等即是这 些 城市的代表。 城市之外的情况也有特点。西欧的封臣制只是当时社会内部的支离破碎的政治结构。 在此意义上,面对中国数千年大一统的社会,西方的历史学家认为中国历史上没有封建社会。这一点当然存在争议,但不管怎么说,中国与西欧的封建社会大相径庭则是不争的事实。此处的关键之点是,正是 支离破碎,从而为城市的兴起提供了空间; 城市,在某种程度上也就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是在封建社会的内部,而是在封建社会的薄弱之处,在其缝隙中成长起来。中国古代不是没有资本主义萌芽,但萌芽始终长不大。在一统天下的社会结构中,萌芽无机可乘。有趣的是,上世纪 2 、 30 年代的,正是在各个省之间的边区,根据地蓬勃兴起。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各级封地之间不是垂直的上下级之间的领导关系,而是契约关系。与罗马法一脉相承的契约关系限定了权力的边界及权力之间的关系,容忍城市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契约关系和博主另文将要涉及的中世纪后期兴起的骑士间的约定,都关系到荣誉 。荣誉,在某种意义上,是西方从奥林匹克运动流传下来的一以贯之的游戏精神的遗产:对游戏规则的尊重。由此培育起对于社会运行极其重要的信用观念,这一点对当代中国尤为迫切 。 一般而论,城市化造就了一个陌生人社会。在中国的农村或西欧的庄园,人们的活动范围有限,血缘和乡亲们的议论甚至目光,对于制约个人的言行具有极大杀伤力。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道德即奠基于此:空间的狭小和时间的延续(参见 中国特色的冷漠:冷漠是走向陌生人社会的必然吗 ? )。在城市中,空间可以变得无限广阔,而时间处于流动和变化之中。没有人议论和背后指点,因而,契约、法治,对于限定人的底线至关重要(参见 人之初 人生感悟之一 )。 陌生人之间不只是契约关系。正是这些互不相识的陌生人,形成了自立、自主和强大的具有谈判能力的市民阶层,构成了对日后形形色色权力的监督与制衡。市民社会,是由传统走向现代的重要一步。 如果说雅典成为希腊精神的发源地,那么这些城市为市民文化的生长提供土壤,成为文艺复兴运动的温床。城市乃文明之舟 ,正是在这样的城市中,形成了新的知识阶层,孕育新的思想。那些只管土地耕种的贵族甚至被城里人讥讽为可尊敬的但却是乡下的贵族。在意大利,上层有教养的阶级新兴的工商业者们则在城里交 换思想和知识,而思想和知识只有在交流中才能发酵与更新,最终导致文艺复兴运动。 这就是发生在西欧中世纪后期的城市化。其核心,是由下而上的自组织过程,是由生产力到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而不仅是城市人口的增加或扩大内需。 马克 垚 主编.中西封建社会比较研究. 上海: 学林出版社, 1997 . 10 在启蒙运动中,孟德斯鸠将君主制与荣誉相关联 霍利斯特.西方传统的根源.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0 . 229
个人分类: 科技史|6353 次阅读|2 个评论
手工业——走出中世纪的经济基础(之二)
热度 1 lvnaiji 2009-8-22 09:20
手工业走出中世纪的经济基础(之二) 吕乃基 本想再拖一拖, 李侠 老师扬言要发文章,这倒激起了竞争意识,希望能领先一步,以图招招领先。见笑了。 托夫勒的三次浪潮是农业、工业和后工业。实际上在农业和工业之间还有 1.5 浪潮,还有不可或缺的手工业,至少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上是这样。手工业推动西欧社会走出中世纪。 中世纪后期,西欧的手工业获得长足发展。中世纪西欧的封建社会有一个独特之处,家庭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甚微。领地内部的生产不以家庭为单位,这一点与马克思所说的亚细亚生产方式形成鲜明对比。在中国,自古至今,家庭一直在生产和整个社会生活中居于核心的地位。封建社会的男耕女织是家庭的理想形式,神仙都向往这样的生活,牛郎织女即是写照。我曾参观南通市的纺织博物馆,南通是中国纺织业的摇篮。在贫农家里有一架纺纱机,富农家里有一台织布机,地主家可能有两台。于是,手工业在相当程度上是以女织的方式,并与男耕即农业捆绑在一起,既维系了落后的农业,自身也因不独立而得不到发展。而在欧洲领主制经济中,领主土地是使用农奴集体劳动的大型经营。农业不以家庭为单位,手工业也是如此。庄园制度强调公共事业和团结 。庄园内还有各种专业的工匠和公用的磨房、冶坊以至面包炉等。这里庄园是个整体,农业和手工业的结合并不完全是在农奴家庭内部。 这样,西欧的手工业容易脱离农业而成为独立的部门。社会分工就会越来越细,越来越复杂,社会生产越来越专门化,商品生产就会日益发展。于是,自然经济走向解体,封建制度因之发生动摇。 手工业与农业分离,手工业各行业间的分离,进而一个行业内部各工序间的分离。这一系列分离逐步形成分析思想。分析方法对于近代科学革命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经由分析,伽利略区分垂直方向运动和水平方向运动,研究炮弹射程;区分物体的运动和阻力,以及区分第一性和第二性。同时,越来越细致的分工为机器时代的到来做好了准备。这一系列分离还将导致新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 较之农业,手工业所涉及的自然界大大丰富了,这就为近代科学革命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有待抽象提炼。分工的意义还在于,个体从事的活动种类减少,因而从事某类活动的频率加大,易于从中抽象出非嵌入编码知识。于是知识积累加快,产出量增加,生产力提高 ,进而有助于培养创新精神。 记得是列宁在十月或是那部电影有这样一段对话:一个富农对列宁说,你们工人什么都要靠我们,粮食、棉花,而我们农民什么都自己有。这就是自然经济,自给自足。而手工业的分工必然要求并促进交换,因而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博主的 贵州思异 中谈到,贵州等西部地区发展手工业的重要性。 手工业者凭技术谋生 , 减少对亲属的依赖 , 较之从事农业者要与远为多的人打交道 , 这就使手工业者眼界大开 , 具有更为开放的心理和相对独立的个性。 在人际关系中血缘关系变得淡漠,逐步融进了物的因素,这是走向现代的必要一步。 农业靠天吃饭而形成相对被动的心理 , 手工业者则更多地感到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 通过自己的构思、技艺与双手 , 手工业者改变了物质的形态,其意志也较之务农者得到更多的实现。 从根本上说,相对于农业,手工业是先进生产力,因而推动社会进步。这种情况与中国封建社会形成鲜明对比。 中国漫长封建社会的一大特征是,周而复始,不定期发作的农民起义,以及由此导致的改朝换代。 在一个朝代的末期,往往是农民破产,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加深;地方上的贵族化倾向抬头,构成对中央集权的威胁;官僚集团膨胀,加重对农民的剥削;以及本来应起对地主遏制作用的官僚反过来与之同流合污;再加上几个屡试不中的落第秀才,于是或群雄割据,或农民起义,最终推翻朝廷。问题在于推翻朝廷之后怎么办(可联系顾准:娜娜走后怎么办)。无论是群雄还是起义领袖,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按原有朝廷的格局再搭一个新朝廷。新朝廷扫除了上一个朝代所积淀下来的垃圾,生活重新开始。改朝换代,改掉的是朝和代,没换掉的是原有的社会结构。换一批人当政,然后再慢慢的重韬复辙。 西欧的崛起和中国的超稳定(上世纪 80 年代,刘青峰对此有精辟论述)二者的比较说明: 其一,阶级斗争并未推动社会进步。一个阶级胜利了,只是取代了原有阶级的统治地位,然后就渐次蜕变为被推翻的阶级,如此而已。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因是生产力。 其二,当时,乃至到 19 世纪末,中国的 GDP 在世界上遥遥领先。 GDP 究竟能说明什么, GDP 高就一定国富民强吗?重要的不是 GDP ,是产业结构,是生产力的性质。 罗伯特 E 勒纳 、斯坦迪什米查姆、爱德华麦克纳尔伯恩斯 . 西方文明史,第 1 卷 . 北京: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3 . 286 郝侠君 、毛磊、石光荣 主编 .中西 500 年比较. 北京: 中国工人 出版社, 1996 . 15 ~ 16 朱锡庆 . 重读斯密 . 南方周末 . 2007-1-25
个人分类: 科技史|3398 次阅读|4 个评论
走出中世纪(之一)
热度 1 lvnaiji 2009-8-21 07:05
走出中世纪(之一) 吕乃基 日前, 李侠 老师发表布克哈特巨著《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的书评,博主曾发表 在世界史和中国现代史的背景中理解五四运动的地位和作用 。不少人都体会到文艺复兴运动对于当代中国的重大意义。 要理解文艺复兴运动,就必须了解中世纪。中国虽未经历中世纪,但在延续至今漫长历史的某些时段,仍可窥见中世纪的踪影,例如太平天国以及文化大革命。前者已有研究,涉及其与中世纪的相似性;后者也可找到与中世纪的各种对应之处。在笔者的 人是 和 自然是 中已有所涉及。再如,在人的三大关系上(参见 由人的三大关系说开去(之一) , 一个民族的返老还童 人的三大关系之二 ),中世纪和文革都是以人与自身的关系压制其他两个关系,红宝书如同圣经,以及还有忠字舞等准宗教仪式。 不过,从网友对博主已发表的几篇相关文章(如 人是 )的评论来看,稍稍年轻的网友似乎并不了解中国的文革,甚至一无所知。如此惨烈的运动,如此沉重的代价,就这般如过眼云烟淡出当代人的视野。改革开放 30 年的今天,之所以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在相当程度上,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没有对文革的深刻反省。如果说今天的年轻人要忆苦思甜,那就首先忆文革之苦,如果说以革命的名义想想过去,那就想想文革。 不过,文革距我们还太近。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话在时间上同样适用。如果文革因太近而看不清或不能看,那就看看数百年前的中世纪。笔者拟就此发表数篇文章,探讨西欧走出中世纪的历程,或可为今日中国的发展提供某种借鉴。 黑暗的中世纪,大致从公元 476 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 1453 年 东罗马 君士坦丁的城墙被大炮轰开。漫长的千年时间,大致可以分为前后两段。中世纪并非覆盖全世界,而是指特定的地域,大体上可以分为东西两块。西即西欧,东指拜占庭帝国。这种东西之分一直影响到近现代欧洲的分野,即西欧为一方,以及前苏联和东欧为另一方的对峙。眼下除了俄罗斯外,东欧渐次西归。前后两段,前期,包括科学在内的整个古典文化在西欧降下帷幕,文明的中心转到拜占庭和阿拉伯世界。后期,西欧开始复苏,社会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而东部逐渐式微。此处所言的走出中世纪,指西欧于中世纪后期的社会发展。 按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三大子系统,以及与笔者的知识论相结合,这几篇文章的题目大致是: 手工业走出中世纪的经济基础 城市化走出中世纪的社会格局 新宗教、经院哲学、世俗大学、大翻译运动走出中世纪的新文化 15 - 17 世纪西欧社会的知识风暴
个人分类: 科技史|5386 次阅读|1 个评论
自然是……
lvnaiji 2009-8-13 19:47
上一篇摘了一些关于人的名言,这里是几条关于自然的言语,同样也有所启发。黑格尔关于中世纪总结性的评论更是意味深长。 中世纪认为神圣天体下的自然与天国比较是微不足道的。圣安布罗斯说:讨论地球的性质与位置并不能帮助我们实现对于来世所怀的希望。他们甚至认为,人们对大自然的欣赏和观察也是一种罪过。在 1433 年 5 月巴塞尔宗教会议期间,一群僧侣漫步于菩提树下,听见夜莺在美妙地歌唱。他们都惊呆了,以为这是妖怪或撒旦的化身,是要来诱惑他们。回去后,他们一个个郁郁不乐,有的甚至得病死去。愚昧成为受到恭维的德行。(试比较,在中国的计划经济时代,以我是大老粗而自豪,并对拥有知识者起到神奇的警示和威慑作用) 非洲南端海角的发现者因其恐怖的惊涛骇浪而将其命名为风暴之角,葡萄牙的约翰二世则改为好望角,只要绕过这个角,意味着完成环球航行,成功的希望在即。哥伦布则以前所未有的气概宣称:世界是渺小的。这看来应该是在哥伦布航海前的豪言,他大大低估了地球的周长幸亏如此,巴尔赞写道 ,航海家们方敢于放胆一搏。历史上有一些美妙的错误,这或许是最有意思的一个。 麦哲伦环球航行剩下的 18 名船员于 1522 年 9 月回到西班牙,他们每一个人得到一件形简而意骇的礼物一个地球仪,上面就刻着一句话:你首先拥抱了我! 其中蕴涵了多么丰富和深刻的含义! 航海与探险还使人更富于进取心和无畏的精神。一位西班牙议员在议会上宣称,以前我们在世界的边缘,现在在它的中央了,这给我们的命运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 。 伊斯拉莫欢呼道:永恒的上帝啊!我看见一个多么美好的世界正在出现,我为什么不能变得再年轻些呢? 黑格尔对人和自然在中世纪的地位有过深刻的评论,在宗教生活的对面,矗立着一个外部世界,即自然界、人的心情、欲望和人性的世界,这个世界之所以有价值在基督教看来就仅在于它是有待克服的障碍 。(试比较斗私批修、灵魂深处闹革命) 雅克巴尔赞.从黎明到衰落.林华译. 北京: 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2 . 99 转引自:林德宏,科学思想史 罗伯特 E 勒纳等.王觉非等译.西方文明史.第 1 卷. 北京: 中国青年出版社. 445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 . 471 黑格尔 . 哲学史讲演录 . 第 3 卷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
个人分类: 人文|4490 次阅读|1 个评论
人是……
lvnaiji 2009-8-12 20:07
备课中收集了一些历史上关于人和自然的论述。放在一起看,结合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品味其来龙去脉;再比较中国实际,体察中国的发展阶段,颇有意味。 世界上有许多奇迹,而最伟大的则是 人 索福克勒斯(公元前 496 ~前 406 ) 当我醒来之时,不禁自问,我怎么变成了一个 人 ,这种堕落是怎样发生的?普洛提努斯(公元 3 世纪的罗马哲学家) 古典文明兴希腊,衰罗马,竟然有如此大的落差! 轻视自己的人,在上帝那里就受到尊重。不顺从自己的人,便顺从了上帝。可见你应当把自己看得很渺小,这样,在上帝眼中,你就是大的。中世纪神学家安瑟伦。(这样的话听来真是很熟悉。试比较:螺丝钉、驯服工具、昆仑山上一棵草、默默地。然后,组织上)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 但丁 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彼得拉克(试比较当代中国层出不穷的典型和榜样) 我是一个人,这个头衔比一个君主还要高些。原因是,神并未创造君主,神唯有创造人,使得我成为一个人。 对于惩罚世人并要求世人放弃一切的上帝, 爱他?我不爱他,我恨他 。路德 从中世纪走出来,同样反差强烈。 人像一棵柔弱的芦苇,但是一棵有思想的芦苇。帕斯卡尔。 这或许是相对公允的评价。 (试比较人定胜天、征服自然、喝令三山五岳开道,我来了) 相关的资料笔者仅仅收集到近代之初,若能把之后的名言也收集到手,想必更有价值。
个人分类: 人文|4505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6: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