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白话文运动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五四运动反思:白话文运动应背负的历史责任
热度 3 Runchiqian 2011-9-4 11:26
注:本文系笔者2003年以 “ 钱诚 ” 笔名发表在澳洲在线上的文章,遗憾的是,文章发表的第二天,澳洲在线中文网页即无法再登录,后来网页改版,文章无从查看。后来,在 “ 烟雨漓江 BBS 网站 ” 又发现了这篇文章 ( http://bbs.gxnu.edu.cn/bbsanc.php?path=%2Fgroups%2FGROUP_4%2FReading%2FDA4B8BE55%2Fothers%2FM.1065433885.A ), 当时文章名为 “ 对于五四白话文运动的新思考 ” 。现在重新贴出来,除文章名外, 一字未改,请大家批评指正。 五四运动已经过去八十多年了,它对现代中国影响深远,被称为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开端”。对于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我们是赞同的。但是,对于五四运动对于中国社会的影响,也许就不是一个“开端”所能涵盖的了。在这个运动中,“白话文运动”显得尤其重要。那么,这个白话文运动除了众所周知的积极意义之外,有没有什么消极影响呢?哪怕是客观上。 我们认为,白话文运动,至少在语言上和文化上对中国社会起到了客观上的不良影响。 一、白话文运动对汉语发展的不良影响 以五四时期的“白话文运动”为标志,中国走向了“言同文”的道路。从学习和普及大众教育的角度来说,这是有相当的积极意义的,然而,我们看待问题必须从多个角度来看。任何事情有其优点,也有其弱点。 任何语言都无法严格地做到“言同文”,文字与语言永远是保持一定的距离的。从一般规律上来说,文字变动的比较慢,而口头的语言变化比较快,所以经常会出现文字跟不上口头语言的情况。另外,语言永远无法完全满足人类的交际和表达的需要,面对人类新的交际需要,语言必须不断地充实完善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就不可避免地出现“言文”不一致的情况。 我们的祖先是伟大的,因为他们发明了汉字这样一种独特的文字。因为他们很清楚,文字永远是落后于口头语言的,但文字的意义一旦固定,其变化就慢得多,这样就可以使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人可以借助文字很好地交流和沟通,这是为什么中华文化历经五千年而不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可以看看其他的文明,其他的语言,如果是时间一长,由于言文不一致,所以两个时代的人沟通起来就和困难。以莎士比亚的作品为例,是他那个时代的英语的典范,然而现代的受过教育的英国人如果不去专门学习那个时代的英语,恐怕也很难读懂。就是同时代的人,例如英国的威尔士人和英格兰人,他们的方言不同,文字书写也不同,如果他们只懂得自己的方言,交流起来,不管是口头还是笔头,都很困难。而中国人,只要识字,不管他是哪里人,不管他们能否听得懂对方的话,都可以用写字来交流。我们的祖先早就发现,口头语言和文字的脱节现象是一种客观存在,是无法避免的,如果时时要求“言同文”,那么就必然会割裂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人们的文化联系,既然如此,不如制定一种相对稳定的文字语言模式,不管口头语言如何变化,这种文字上的语言模式都保持相对稳定。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古文在数千年的时间里,基本上变化不大。而在具体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现实的口头语言与记载历史的书面语言差别说相当大的,但是这并没有影响到口头语言的发展和书面语的学习。这个道理其实是很简单的。就是我们今天大家学习现代汉语,可是有相当多的中国人,他的第一语言不是汉语,或者说他的方言与现代汉语差别太大,然而,这些既没有影响到他们学习现代汉语,也没有影响到他们说方言。有个有趣的现象,很多农村的没有受过教育的老太太,他们有些人甚至一辈子没有出过家门,也没学过普通话,也讲不了普通话,可是他们听广播看电视的时候,仍然听得明明白白。 另外,书面语言本来就应该简明扼要,如果书面语言完完全全地按照生活语言的模式来记录事情,恐怕没有人愿意看。书面语言应该浓缩口头语言,信息量比较要大,同时又能让人看得懂,否则便成速记符号,就是少数速记专家的专利了。而古代汉语恰好就具有这样的特点:简洁、浓缩,而且优美。 白话文运动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是普罗大众能够更快更好地学习文化知识,而古文艰涩难懂,不便于普及。这是有一定道理的。然而,出于提高国民素质的考虑而废弃古文,并不足取的。当时国民素质差,大部分国民没有机会接受教育,接受教育是少数人的专利。在这种情况下,搞“言同文”是很有见地的。但是,“言同文”应该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结果。应该通过“言同文”的白话文运动,尽快提高广大国民的素质,使国民更好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增强民主意识,等等。这是对的。但是,这仅仅是个初级目标,当国民大部分能够借助与口头语言相同的文字来阅读来写作来表达思想的时候,就需要把这种文字运动再推进一步,即使学而优者继续学习古文,学习古文的格式,学习古文的写作,而不应该简单地把古文当成“八股文”而永久地废弃,八股文只是古文的一种极端的表现形式,它本身并不等同于古文。因为八股文而废弃古文,是因噎废食。我们必须明白,当时的人民大众没有机会接受教育,才是他们无法读懂古文的根本原因。那是政府的责任,不是语言的责任。 单纯从生态的角度来说,我们也该支持古文,同样的内容,如果用古文写作,需要的纸张会大大减少,我们对于大自然的索取量也会减少许多。 当然,任何语言都是发展的,古文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我们也赞成对古文进行改革,但绝对不能简单地把古文改成所谓的“现代汉语”,而是必须保留古文的基本特点,只在一些微观的语言层面,例如词汇,做一些改进。有人认为古文无法适应新时代丛出不穷的新事物对于古文在表达上的要求,这是杞人忧天。古代汉语中早就有双音节词,如果真的是出于表达需要,我们也可以引入一些双音节词甚至多音节词到古文中去,我们需要保留的是古文的文法和特点。多说一句,我们不妨看看几个国名的翻译,看看孰优孰劣。先看老式翻译:英国、法国、美国、德国、俄国;再看新式翻译: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埃塞俄比亚……。新式译法除了从学习外语的角度便于二者建立联系之外,我看不出有何价值。也许把外国国名全部翻译出来有助于中国人了解它的性质,例如“北爱尔兰及大不列颠联合王国”,可是对于中国人来说,谁又关心它是什么东西呢?我们只要知道这个国家是我们心目中的“英国”就可以了,其他的忽略也罢,除非有表达上的需要。一些现代科学术语,要完全中国化很难,也没必要,保留就是了,几个词 汇改变不了古代汉语的本质特点。 然而,我们遗憾地看到,现在的中国人,越来越无法看懂古代的典籍了,而读过古文的人都知道,读古文的时候会觉得语言优美、言简意赅,有时候还有一种荡气回肠的感觉,可是读那些翻译过来的现代汉语,即使翻译得很好,仍然觉得味同嚼蜡,枯燥极了。不知道这个现象语言学家作何解释. 二、白话文运动一定程度地割裂了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 这种认识是读孔子的一段话时得出的。孔子回答子张“何如斯可以从政矣”的提问时说:“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孔子指出了何为五美:“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奉而不骄。威而不猛。”他还进一步解释:“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奉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而在孔子看来,“四恶”则是“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也纳之吝谓之有司。” 孔子所言有大智慧也,扩展开来有很大的空间,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思考。其实,很多人生的道理都可以从古人那里得到,而且古人的智慧经过数千年的筛选,剩下来的大都是精华。古文言简意赅,虽然学起来难点,但是,一旦掌握了古人这个工具,对于吸收中华民族的古代智慧则是相当便捷的。白话文运动一夜之间就把古文推进了坟墓,实际上也使相当多的传统文化思想进行了陪葬。能够传至今的对国民影响深远的传统文化,基本上是从民间渠道来的,而民间流传的东西往往良莠混杂。其实,传统文化思想可以对人的言行产生很大的影响,然而,由于相当多的传统思想日益淡化,人们的头脑中越来越充斥着一些所谓现代的时髦的东西。这很可怕,行动是思想的外化,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行动。其实,传统思想的淡化可以从人们尤其年轻人的言行中反映出来。 由于缺乏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加上我国当前的教育道德教育不力,实际上现在的年轻人多处于一种没有生活原则的状态之中,说的严重些,是没有理想没有追求,说的轻些,是缺乏人生智慧,没有人生准则,没有是非观念,不能正确处理人生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信仰危机,动辄自杀,乱交朋友,等等都是其中的表现。忽视传统文化思想的教育,在我看来,这是我国当前教育中的失策。即使不让学生去读那些晦涩的古人,至少也应该把古人的那些人生智慧用现代汉语教给学生,而不仅仅是简单地把一些所谓的知识教授给学生。如果学生缺乏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或者缺乏应付人生道路上各种问题的明确的人生准则,他们就无法正确地面对现实,无法健康顺利地成长,光有一肚子知识,又有什么用呢?与行尸走肉有什么本质的差别呢? 很遗憾,我读了这么多年的书,到今天才刚刚明白这个道理。在我求学的这么多年里,没有哪位老师教给我如何应付生活中碰到的问题的处理原则。固然,我们学习过马克思主义中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至今我仍然认为它对于我们的社会和人生都有积极的指导作用,然而,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哲学概念,是一种哲学思想的高度概括,也正是因为它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它才有那么强大的生命力和解释力,才能在相当大的范围内指导人们的思维和实践,即使那些并不认可马克思主义的人,在他们的实践中其实也经常在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另外,必须明确,马克思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并不是一回事,后者是前者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果说马克思主义过时了,那么过时的主要是马列主义著作当中的某些具体的结论,而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没有过时的。 扯远了。回过头来说,马克思主义中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当然很棒,然而它太抽象了,并且由于我国长期的思想教育模式过于单调,使得人们一听到马列主义就感到头疼,所以一代又一代学着马列主义长大的中国人却在现实生活中一再忽略马列主义的指导作用,相反,他们更习惯从简单的感性认识出发,更多地以个人感情或者偏见来代替科学的和正确的思维,这不能不说是对我们的思想教育模式的一个莫大的讽刺。反观我们的中华文化,古代典籍中留下来了大量的朴素的哲学思想和人生智慧,这些思想也许从纯哲学的角度理论高度不够,但是这些思想毕竟是数千年中国人智慧的结晶,对于社会和人生来说,大都有着很强的针对性,从而指导性也很强。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的这些古人思想文化是一种实用哲学,不同于西方那些形而上学的哲学思想。 总之,我们肯定白话文运动的历史贡献,但必须看到它在语言和文化来两个方面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消极影响。我们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个问题,才能够用积极的行动,化消极为积极,变被动为主动,从而让我们的语言和文化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人民服务于我们的社会服务于我们的子孙。对于古代汉语,我们的观点是,要保留,要学习,要发展,要使用。
141 次阅读|4 个评论
【新京報】语文教材应传承经典
jiangjinsong 2011-1-8 19:35
语文教材应传承经典 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1-01/08/content_189673.htm?div=-1   蒋劲松   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副教授      我们应以戒慎敬畏之心,尊重凝结了历史文化积淀的经典,回到传承文明继往开来的教育本质上去。 0){ document.getElementById("picres").style.display="block"; document.write(" "); }  民国语文教材最近很火,叶圣陶当年在编教材时,万万想不到这些教材在21世纪居然还会重印,甚至热卖到脱销。  这一奇妙现象的原因很复杂,首当其冲的当然是父母、孩子乃至全社会对当下语文教材的不满。今天的语文教材说教味道太浓,缺乏趣味,不考虑儿童的接受心理,令人生厌,有的甚至篡改历史,欺骗儿童。这样的教材,不仅会影响孩子的语文能力,更会污染孩子的心灵。在这样糟糕的教材衬托之下,民国教材自然就会显得非常出色。  老实说,这些老教材的确有许多方面值得借鉴。例如,当时教材编写并没有太多的行政干预,给编写者留下了很大的自由发挥空间。各出版社可以百花齐放,各有特色,让市场和学校选择。当时的社会也比今天更重视教育,教材是由叶圣陶、张元济、丰子恺这些名家编写的,这在今天难以想象。教材中浓郁的人文情怀,尤其是自然流露出的对亲情、大自然、小动物的热爱,是今天的社会极度缺乏的文化资源。  但是,也不能过度神化民国时期的语文教材,这种情绪性的反应对教材的改革并没有好处。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今天语文教材和教学的许多弊端,其实在民国教材中已经初露端倪。要彻底纠正今天教材的问题,必须追本溯源,从反思和批评民国语文教材的缺点开始。  以叶圣陶主编的《开明国语课本》为例,受白话文运动偏见的影响,几乎全是白话文,没有文言文,所选的诗歌也全是白话诗歌。所有的文字都是叶圣陶创作或重新创作的,没有一篇是经典的诗文。这种编写思路,既低估了儿童的理解能力,也反映了当时教育界对文言文的偏见。其实,如李白《静夜思》这样的经典名篇,儿童完全可以理解和接受;诸如《论语》、《道德经》的某些篇章,也是儿童学习的好教材。  不仅如此,这种排斥经典的教学理念,还导致小学生在记忆能力最强的年龄,丧失了接触中国文化传统经典的机会,影响了儿童对经典的学习,也影响了写作能力的提高,给后来的学习带来了负担。许多经典,儿童本可以先记忆背诵,然后再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逐步加深理解。儿童的心灵,正是接受经典教育的最佳土壤。一旦错过了早期教育的黄金时机,效果就差多了。  胡适的高足唐德刚,当年有幸接受了传统的小学教育。他发现自己对经典和汉语的掌握,远远领先于新式学堂的同龄孩子。民国语文教学的实践,体现了白话文运动和五四时期反传统的理念,使得儿童学习的内容过于幼稚浅俗,缺乏高远深刻境界的熏陶,今天看来是有严重缺陷的。当下,大陆各地兴起的儿童经典诵读实践,正是对民国以来语文教学缺失和对待传统文化偏颇态度的纠正,值得深思。  在创建公民社会的新形势下,我们有必要也有条件从容思考近代以来支配中国文化的许多理念,重新反思过去不假思索的做法,以一种温情的态度,重新审视文化经典和传统教育方式,须知尊重传统文化是自由主义的核心理念之一。各国的经验表明,传统文化越是得到充分继承,社会就越是稳定少动荡冲突,现代化的进程就越是顺利。  语言文字是民族精神最重要、最直接的载体,语文教育关系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我们应以戒慎敬畏之心,尊重凝结了历史文化积淀的经典,回到传承文明继往开来的教育本质上去。在语文教材编订和语文教学实践中,不应为一时风气的变化所干扰,应更加尊重那些具有永恒价值的文化经典,更注重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挖掘。只有这样,我们的民族文化才是有本之木,有源之水。
个人分类: 傳統國學|3607 次阅读|4 个评论
长大了才明白语文教学是怎么回事
gothere 2009-8-13 11:41
在师范大学、文学院,十年,经历了很多事,才明白为什么自己的语文水平这么差。无论是大学语文还是现代汉语,每次给学生上课,必说起语文的定义。语文是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还是语言文化。记得小时候起,到上大学之前,并没有哪位语文老师告诉我们语言究竟是什么。也许他们自己也并不明了,只是照参宣科吧。 语文课,是传统的私塾教学之后,在上世纪20年代随着白话文运动(国语运动)兴起的新课程。简单地说,白话文运动,就是黄遵宪所言的吾手写我口的宣言。只是黄先生自己还比较文言,到了1920年代,人们对中国两千年文白分离的现状深恶痛绝的时候,开始把白话文收入语文教学课本。这里要多说一句,所谓文白分离,就是作为书面语的文言和作为口语的白话长期分离。人们平时说的是白话,可读书写文章时一律用文言文。鸦片战争之后,国内的精英们发现,正是文言文为代表的古代文学作品及科举取士主导了青少年的教育,因此无暇学习科技方面的内容。甚至还把难读难写的汉字作为罪魁,浪费了中国人的大好青春。在清末民初,知识分子们站了出来,想了很多办法,主要是两方面,一是进行教育改革,开设更多的自然科学课程和西方的文化课程,一是改革语言文学课程。而后者显得尤为重要。开始把语言和文学分立两课,为国语(当时的普通话)和文学。前者注重于汉字、国语的教学,后者主要是文学。在教学中逐步发现,两者除了汉字教学的差别外,到了课程后期都成了文学作品的选讲,于是两门课还是合并为语文。建国后依旧沿袭了这样的传统,唯一的不同,是改进了拼音方案和简化了汉字。 放眼世界,其他国家,尤其是西方,是怎么安排他们的语文课程呢?这得注意到西文的特色。由于儿童上学前已经大致掌握了口语,亦即掌握了语音、大量词汇和基本语法,当然语法是无意识地掌握的。在语文教学中,需要做的就是规范口语,教授书面语,也就是这样三方面:第一,正音,尽量往标准口语上引导;第二,书写,把口语中的词按照拼写规则写出来;第三,语法,教习构词法和句法规则,使得学生能够认识更多词、书面语更合语法规范。当然,除此之外,还要通过文选,教习青少年经典的文本,让他们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了解和把握经典的文学和民族文化。西方特别注重的是公民的基本读写能力,读写能力实际上就是书面语能力,是文盲和非文盲的根本区别。这也理应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基本立足点。不得不承认,汉字的存在,让我国的青少年花上了比西方多得多的时间来掌握文字。因此,从1920起到今天,汉字拼音化的声音从来没有停止过(但这是另一个问题,以后再说。这里只提一句,汉字拼音化是基本行不通的)。可从另一方面说,汉语教学基本排斥语法。不教语法,大多数中小学生依然可以把书面语掌握地很好。而西方不同,英语、法语、德语,都带有大量的构词规则和语法规则。不教这些,全凭学生的口语知识,当然也可以,但一旦教会学生这些明显地规则,对于学习是一种帮助,对于规范化也很有意义。有趣的是,现代的汉语语法研究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却一直没能给出一套像样的语法体系。究竟是汉语本就如此还是研究不力,就有待语言学家的努力了。 这样归纳一下,中国的语文教学,主要任务应该是:第一,正音,教习汉语拼音和普通话;第二,写字,掌握常用汉字及书面语词汇;第三,文学文化传统的传授。前两者是基本的读写能力,后者则是文学文化修养的提升。 在这三个方面中,现实中做的最好的应该是第二个方面。小学语文基本上遵循了由简而繁,将常用汉字教给了学生。可是这也经常为人诟病,其主要攻击点就是简化字。现代文和古代典籍、海峡两岸,都是繁简相对。想当初,简化汉字是为了扫盲,而且简化字大都遵循了一定的原理,特别是从古代的行、草书中挖掘出了不少简化字,但确实不便今人读古书。加上古书是右起竖排,阻碍了青少年直接阅读古文。其实,简化字总共2000左右,青年人大可不必过于担心读不了古书。只是这2000字是常用字,也比较烦。简体字方便书写和学习的初衷,在今天看来似无必要了,因为现在电脑用得多,拼音输入法打字很快,学生也有充足的学习时间,不必为几个部件而节省时间,而且简化的往往是有助记功能的形旁部件,也变相增加了记忆的负担。港台的学生不是学习得很好嘛。个人以为,随着教育体系的成熟,回归繁体字应该是迟早的事情。 回头看第一点,正音。普通话的教学,在今天看来,除了受到方言的影响之外,普通话的教学越来越受到媒体的影响。即使教师自身的普通话不够标准,学生也可以通过电视、音像产品而学会普通话。社会的使用,是促成口语标准化的最大动力。西方发达国家,在两百年的现代化过程中,从方言的多样化到今天的标准语基本通行,经济交流、人口流动、教育发展、传媒发达都是重要的原因。记得前些年,荷兰的语言学家就跑到中国来研究工业化对语言规范化的影响,因为他们在欧洲已经找不到中国这么好的研究地域了。普通话教学的另一个瓶颈,就是汉语拼音的不完善及教学方法不透明。汉语拼音是至今最好的普通话拼音方案,但是其原理,很多小学教师并没有掌握。比如,i,这个拼音,实际上有三个差别较大的发音,分别是衣yi、自zi和纸zhi。有些小学教师就让学生二拼,结果学生拼不出正确的zi和zhi来,不信您也可以试试看。因为zi中的i在z的部位,舌头并不动,如果发为z+i,舌头一定会从z滑动到i。没办法,只好让学生强记,zi这个音就是整体拼读。当然,用国际音标的话,就非常清楚了,只是让小学生一年级的学生学国际音标有点不合时宜。作为教师,应该有相应的教学策略。教参写不清楚教学技巧,教师自然不清楚怎么教才好,只能靠个人的摸索。而普通话的真正培训,只有在北京传媒大学(原北京广播学院)才能见到。但即使是科班考取的学生,如果想学得赵忠祥样的口音,也得另外大交私人讲学的费用,才入得门庭。其实,国际音标应该纳入中学语文的教学,甚至是小学高年级的教学,可以只教而不考。国际音标,不仅仅方便学英语,对于普通话正音也大有好处。当然,这里还得补充一句,所谓国际音标,并不是一般的英语词典中的那种音标,而是国际语音学会制定的音标,用IPA谷歌一下就明白了。英语词典中的音标是英美人士对国际音标根据英语的不同修缮方案,如英式英语主要是DJ音标,美语主要是KK音标。 下面再说文学与文化教学。这方面的教学既可以让年轻人学得一些传统文化,也可以学得谋篇布局修辞之法。这块内容,现在的教学确实搞得不太好。一是让学生死记硬背文化常识,结果是学生考完了就忘。二呢,是让学生归纳段落大意,写中心思想,特别是写某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老师上课并没有讲清楚动人的时代背景、真实的作者生平、待研究的写作心态,学生只能靠老掉牙的理解方式,把鲜活的文章读得死气沉沉。这也涉及历史教学问题,在非重点的中小学校中,罕有几位历史老师,能把历史讲得激扬。语文老师就更没这个本事了。教参也不可能达到教学所需的深度和细度,因为这种度靠的是教师的内功,靠的是教师对于历史、文学和文化的积淀。这种内功需要在中师、高师教学中打下基础。而我不愿说的是,现在这两种教育并不能造就出合格的中小学教师。这样说,很得罪人。就我自己所见,师范生,学得好的一般都考研去了。研究生之后,如果去中学也是进名校。还好,当下名校师资也足了,研究生开始进入大城市的非重点的中学甚至小学了。也许,再过若干年,他们也会进入中小城市和乡镇。我这样写,并不意味着,现在的教师就要被批判,被轻视。他们中,优秀教师也不少,靠着自身的努力,尽着教书育人的天职。教师也很痛苦,特别是那些优秀的教师。因为他想教给学生的,和考试要考察的内容往往是两回事。比如说,他想告诉学生鲁迅多伟大,生平多曲折,文章多深刻,可是最终的考试(中考高考)不这么考。这也不能怪罪教育部,他们也要考虑师资的一般水平,考试太活太深会把教师折腾死。这些深刻的鲜活的知识,在中小学课堂是很难听到的,所以,百家讲坛才拥有大批的少年儿童受众。 社会历史的因素不能多说了,还是回到这样一个议题,较为理想也较为现实的教学策略是什么。首先,是教材的编写,这个争论得很多。这两天关于鲁迅的文章是否该收就引起了热议(http://blog.qq.com/qzone/289825598/1249969768.htm)。鲁迅的文章当然应该收,要在篇目上选取更有意思的文章才好,比如狂人日记、阿Q正传,既容易讲明历史背景、学生也感兴趣。拒收像《秋夜》类的文章,秋夜通篇是暗喻和象征,没有历史背景的充分阐释,是没法理解的。学生读了就是受罪。对于重要的作家,要嵌入时代背景来理解,让文学和历史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启发式地思考中把握文章的情绪、感情、思绪、立场。鲁迅的文章是不好读,可连鲁迅的文章都读不出个大概,何谈中国文学的教育。鲁迅的文字是艰涩,可是有老舍、沈从文乃至史铁生的文字。不同作家的不同特色,正是教学中理所凸出的内容。其次,是考试改革;再次是师资培养的改革。这两点都不是个人能力所及的方面。每个人都只能做好分内的事情。 最后要说的是,汉语的白话文运动并没有终结。作为口语的白话在书面化的过程中,一直没有最终定型。百年来,我们的文学家通过个人的实践不断丰满着白话文的文学创作,至今没有巅峰的里程碑式的作品呈现。我们的口语和书面语,在现代化的过程中都在变,语文教学任重道远。
个人分类: Linguistics|3911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19: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