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倚天屠龙记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R语千寻 | 张无忌究竟爱谁?
CluBear 2016-7-13 14:10
金庸的射雕三部曲,我最爱的是收官作《倚天屠龙记》。金老爷子在后记里曾说:三部曲中郭靖诚朴质实,杨过深情狂放,张无忌的个性却比较复杂,也比较软弱。就我看来,这种软弱的一方面体现在他对爱情的选择困难症上。 幼时蝴蝶谷初遇殷离,便被一见钟情,后有婚诺之约;年少汉水舟中邂逅周芷若,后来互生情愫,几成良缘;光明顶遇小昭,意存怜惜,却终天人永隔;绿柳山庄遇赵敏,针锋相对,但也一生羁绊。 张无忌本人态度比较暧昧,可以说是经过朱九真爱情滑铁卢之后,一路上运势基本开挂,但他性格里却是拖泥带水,见异思迁,放到现在基本称得上是渣男中的战斗渣。 张无忌究竟爱谁?这是一个被争得沸沸扬扬的问题,说实话,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最爱。连金老爷子最后也只得承认:恐怕作者也难以说清。但是,真的说不清吗?我心血来潮,拿倚天屠龙记小说做了一把文本分析。 1 数据预处理 想要找倚天屠龙记的文本并不难,直接度娘打死都不能说的“倚天屠龙记 txt”即可【1】。我们先读进R来一探究竟(用readLines): 看到这个数据形式小编也有点傻眼,一个自然段原来被分成了好多行存储(例如上图2-5行属于同一自然段),每一行长度也有所差异。鉴于同一自然段的表意比较完整,我们先并行成段。不难注意到每个自然段的开端都有空格,我们可以利用这个特性把每段首行对应的index提出来,据此分段如下,共得到4614段。 单有文本数据还不成,得再把今天的主角列出来(如下),其中每一行代表人物的不同称谓,用同样的方式我们可以读入R环境中。 2 人物分析 划分自然段之后,我们可以算算每个角色出现的自然段的数目。这里,我们需要把不同称谓都对应于同一人物(用grep函数进行匹配)。毋庸置疑,正牌男主角张无忌出现的次数最多,后面依次是赵敏、周芷若、殷离、小昭。其中,对于赵敏和周芷若的着墨可以说是难分伯仲。金老爷子对两者的性格塑造也各有不同,一个泼辣浓郁,一个气若仙姝,两者都是绝色美人,都有一定的政治才能,实难抉择。 我们再来看看出场密度统计。如果我们把每个人物出场的自然段按照顺序排列,那就不难给出每个人物的出场密度估计,为了简单起见,我们这里只给出前面戏份最重的三个主角:张无忌、赵敏、周芷若。 可以看出,作者对男主张无忌的着墨算是比较均匀,而对周芷若、赵敏的安排却差别迥异。汉水初遇周芷若,那时他们还是不谙世事的年纪。后来芷若被张三丰送入峨眉门下,多年之后光明顶重逢张无忌,此时她是峨眉名门正徒,他是武当名门之后。可以说,无论从出身、还是从往日旧情、旧义上讲,都是郎才女貌、门当户对的一对儿。 而对于赵敏来说,她的出场几乎出在全文的中后期,此时一没有旧情好讲,二没有出身好论,不巧的还是各大门派同仇敌忾的阶级敌人。可以说,她手上的牌不能再糟糕了。 不过,尽管如此,wuli敏敏郡主的实力却不容小觑。事实上,上述四位佳人都与男主有过情感纠葛,但程度却难以界定,能不能通过她们与张教主同时出场的次数来刻画亲密程度呢? 刚才提到,自然段是表意基本单元,同一自然段意义相近,中心一致。因此,可以定义她们与教主的亲密值:与张教主出现在同一自然段的次数。这个计算非常简单,只需要基本的矩阵运算。 结果表明,虽然敏敏郡主出场不利,但是还是制造了更多跟教主亲密接触的机会,可以说是战斗力爆表。 3 称谓变化 从上面的称谓信息上来看,除了小昭的称谓比较单调之外,其他角色都有着不同称谓变化。 以殷离为例,我们可以看到她在全书中称谓的变化。殷离刚出场时,金庸对其描述是“面容黝黑,脸上肌肤浮肿,凹凹凸凸,生得极是丑陋”,因此在初期时“丑八怪”是对她的刻画。而后来她的真实身份曝光,才知道她其实是殷野王之女,与张无忌是表妹之亲。因此这也就不难猜到为何在后期“殷离”和“表妹”占主要比例。 我们再来看看周芷若和赵敏的称谓变化。为了体现她们与张无忌关系中的称谓变化,这里只保留曾出现张无忌的自然段(这并不是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但是是一个凑合的解决方案)。其中,周芷若的称谓变化如下图所示。 可以看出,开始 “周姑娘” 和“芷若”前期出现较多,可以说是比较尊敬和亲昵的称谓。而后期随着周芷若为完成师父遗命做出种种(偷倚天剑、屠龙刀,试图杀害殷离并嫁祸赵敏),人设逐步转黑。我们也逐渐看到,更有距离感的称谓,例如周掌门、宋夫人后期频出。这也象征着她与张无忌在后期的人生道路上渐行渐远。 我们再来看看赵敏的各个称谓在各自然段分布结果(注意,这里横轴显示的是从赵敏出场开始到结束的分析结果)。 可以看到,前期诸如 “赵姑娘”、“赵敏”等尊称占主要部分(注意到,这些称谓是存在心理上的距离感的),而后期来说,比较亲昵的称呼,例如“敏妹”、“敏敏”开始出场较为频繁,其主要原因是两人关系逐渐缓和。 赵敏是一个有强烈自我意识的姑娘,为了追求爱情,她可以抛下所有,包括政治立场,家国天下,基本可以总结为疯狂爱爱爱。但是她又不是一个疯狂到冲昏了头脑的人,整个过程中她曾经被诬陷、被误解,但她最过人之处在于,在最糟的情况下仍然保持准确的判断和清醒的决策,这一点从她被周芷若嫁祸后再遇张无忌直至抢亲的一系列表现中可以看出。 4 人以群分 之前描述分析已经基本反映本书主角之间相爱相杀的关系,那么,我们能不能用语义模型做一些分析呢。 为此,我选择了这两年比较火的“词向量”模型,简而言之,该模型通过对语料进行神经网络的训练,可以把每个词映射到低维向量空间,词语之间的相近关系可以用向量的cosine夹角表示。其模型推演及训练的科普帖请见【2】。前两年谷歌公开了通过神经网络训练词向量的开源工具word2vec【3】,并被多种语言版本实现【4】,我在此使用的是R语言封装的版本wordVectors包【5】。 由于中文的特殊性(不像英文一样词语之间以空格分隔),训练词向量需要先对文本进行分词。在分词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去除停用词(比如“的”、“了”等表意特征不明显的词)。R语言中的分词墙裂推荐使用jiebaR包【6】,几乎是其他分词R包效率的5-20倍。同时,此包支持用户自己添加词典,我们可以将人名等专有名词添加到词库中。 分词后,我们将词语以空格分隔输入到txt文档,并用word2vec进行训练。我们可以看看跟几个主角关系最近的都有什么词语。尽管小编对有一些词语结果也是不明觉厉,不过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几个主角的大名和人物关系,例如,赵敏的另外称谓是郡主,一开始范遥是她的随从;周芷若属于峨眉一派,其师为灭绝师太。 进一步我们可以利用词向量结果来进行聚类(此处选择层次聚类),聚类结果有点意思,可以说表征了小说中主要的人物关系。 比如说,张翠山夫妇与谢逊曾一同共处冰火岛;左边的张三丰一支为武当派主要人物;金花婆婆的女儿为小昭,徒儿是殷离;灭绝师太一支主要是峨眉派代表;中间殷天正一支为明教核心首领;而最右边为郡主府的主要随从。 从这幅图上来看,虽然张无忌、赵敏、周芷若同属一支,但是张无忌与赵敏的关系却更为亲密,这也印证了他在全文终时对芷若妹子说的话:“芷若,我对你一向敬重,我对殷家表妹心生感激,对小昭是意存怜惜,可是我对赵敏却是刻骨铭心的相爱!” 后记 这篇文章用到的自然语言处理手段比较生硬,也比较初级。其实,文学的美是很难用简单粗暴的手段得到一个完美的解释的,有时候,相似的表意,读者所感受到的却是各有不同。在这里,我也放出倚天中的两段文字供大家赏鉴吧: 一是赵敏抢亲之时: 杨逍和范遥对望一眼,知她今日是存心前来搅局,无论如何要立时阻止,免得将一场喜庆大事闹得尴尬狼狈,满堂不欢。杨逍踏上两步,说道:“咱们今日宾主尽礼,赵姑娘务请自重。”他已打定了主意,赵敏若要捣乱,只有迅速出手点她穴道,制住她再说。赵敏向范遥道:“苦大师,人家要对我动手,你帮不帮我?”范遥眉头一皱,说道:“郡主,世上不如意事十居八九,既已如此,也是勉强不来了。” 赵敏道:“我偏要勉强。” 二是张无忌邀周芷若共同对战之时: 周芷若冷笑道:“咱们从前曾有婚姻之约,我丈夫此刻却是命在垂危,加之今日我没伤你性命,旁人定然说我对你旧情犹存。若再邀你相助,天下英雄人人要骂我不知廉耻、水性杨花。”张无忌急道:“咱们只须问心无愧,旁人言语,理他作甚?”周芷若道:“倘若我问心有愧呢?”张无忌一呆,接不上口,只道:“你……你……” 周芷若道:“张教主,咱二人孤男寡女,深宵共处,难免要惹物议。你快请罢!” 注 释 【1】 http:// vdisk.weibo.com/s/BDfQa BrpWWbtV 【2】 http:// licstar.net/archives/32 8 【3】 https:// code.google.com/archive /p/word2vec/ 【4】 https:// en.wikipedia.org/wiki/W ord2vec 【5】 https:// github.com/bmschmidt/wo rdVectors 【6】 https:// github.com/qinwf/jiebaR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原文 链接 。 Code链接: https:// github.com/BearAcademy/ R-Tutorial/tree/master/Lecture3 如果您对我们的内容感兴趣,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狗熊会”,或扫描下方二维码 http:// weixin.qq.com/r/1EPUzJT ELslRrdCv9xbG (二维码自动识别)
173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倚天屠龙记》 第三十八章 君子可欺之以方 节选
josh 2013-8-21 16:31
他今日一意要令周芷若成名,将击败少林三高僧的殊荣尽数归于这位峨嵋掌门,自己只求教出谢逊,是以使的全是古波斯武功,东滚一转,西摔一交,要多难看就有多难看,要多狼狈就有多狼狈。旁观群雄之中原本不乏识见卓超的人物,但这路古波斯武功实在太怪,又从未有人在中土用过,何况昨日张无忌身受重伤乃是人所共见,因此初时都没瞧出破绽。明教之敌,无不暗暗欢喜:明教之友均不免深为担忧,只怕他今日要毕命于此。拆到数十招后,只见周芷若身影忽高忽低,飘忽无方,张无忌越来越是招架不住,手忙足乱,竟似比一个初学武功的莽汉尤有不如,但不论情势如何凶险,他总能在千钧一发之际避开对方的凌厉杀着。旁观群雄中心智机敏的便知其中必有蹊跷,猜想他所使的多半是“醉八仙”一类功夫,看上去颠三倒四,实则中藏奇奥变化,这类武功比之正路功夫可又难得多了。但这门古波斯武功若以之单独对付三高僧中任谁一人,对方定然闹个手足无措,便如张无忌初逢风云三使时那么狼狈不堪。但这三位少林高僧枯禅数十年坐将下来,心意相通,一僧招数中露出破绽空隙,其余二僧立即予以补足。张无忌种种怪异身法,本来每一招都足以迷乱敌人眼光,似左实右,似前实后,决计难以辨识,但三僧鞭随心动,对他的诸般做作竟是视而不见。拆到七八十招时,张无忌怪招仍然层出不穷,却始终没能损及三僧分毫。斗近百招,他只觉三僧鞭上威力渐强,自己身法却慢慢的涩滞起来,已无初斗时的灵动自如。他尚不知自己所使武功有小半已入魔道,而三僧的“金刚伏魔圈”却正是以佛力伏魔的精妙大法。旁人只见他越斗越精神,其实他心灵中魔头渐长,只须再斗百招,不免便全然处于三僧佛门上乘武功的克制之下,不由自主的狂舞不休。三高僧不须出手,便让他自己制了自己死命。明教被世人称为“魔教”,本来亦非全无道理,而这路古波斯武功的始创者“山中老人”,更是个杀人不眨眼的大恶魔。张无忌初时照练,倒也不觉如何,此刻乍逢劲敌,将这路武功中的精微处尽数发挥出来,心灵渐受感应,突然间哈哈哈仰天三笑,声音中竟充满了邪恶奸诈之意。他三笑方罢,猛听得三株苍松间的地牢中传出通经之声,正是义父谢逊的声音。只听他苍老的声音缓缓诵念“金刚经”:“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即生实相……’”张无忌边斗边听,自谢逊的诵经声一起,少林三僧长鞭上的威力也即收敛,只听谢逊继续念诵:“‘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即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张无忌听到此处,心中思潮起伏,知道义父自被囚于峰顶地牢,每日里听少林三高僧诵经,上次明明可以脱身,却自知孽重罪深,坚决不肯离去,难道他听了数月佛经之后,终于大彻大悟么?那经中言道:“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在义父此刻心中,这五百年后之人指的便是他张无忌了。只是经义深微,他于激斗之际,也不能深思。他自然更加不知经中的须菩提,是在天竺舍卫国听释迦牟尼说金刚经的长老,是以于谢逊所诵的经文,也只一知半解而已。 只听谢逊又念经道:“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狠……菩萨须离一切相。’”这一段经文的文义却甚是明白,那显然是说,世间一切全是空幻,对于我自己的身体,性命,心中完全不存牵念,即使别人将我身体割截,节节支解,只因我根本不当是自己的身体,自然绝无恼恨之意。“义父身居地牢而处之泰然,难道他真到了不惊、不怖、不畏的境界了么?”心念又是一动:“义父是否叫我不必为他烦恼,不必出力救他脱险?”原来谢逊这数月来被囚地牢,日夕听松间三僧念诵“金刚经”,于经义颇有所悟,这时猛听得张无忌笑声诡怪,似是心魔大盛,渐入危境,当即念起“金刚经”来,盼他脱却心中魔头的牵绊。张无忌一面听谢逊念诵佛经,手上招数丝毫不停,心中想到了经文中的含义,心魔便即消退,这路古波斯武功立时不能连贯,刷的一声,渡劫的长鞭抽向他左肩。张无忌沉肩避开,不由自主的使出了挪移乾坤心法,配以九阳神功,登时将击来的劲力卸去,心念微动:“我用这路古波斯武功实是难以取胜。”斜眼看周芷若时,见她左支右绌,也已呈现败象,暗想:“今日之势,事难两全。我若不出全力,芷若一败,教义父之事便无指望了。”一声清啸,使开两根圣火令,着着进攻。谢逊诵经之声并未停止。但张无忌凝神施展乾坤大挪移心法,于他所念经文已是听而不闻。他尽量将三僧的长鞭接到自己手上,以便让周芷若能寻到空隙,攻入圈内。他这一全力施展,三僧只觉鞭上压力渐重,迫得各运内力与之抵御。三僧的“金刚伏魔圈”以“金刚经”为最高旨义,最后要达“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于人我之分,生死之别,尽皆视作空幻。只是三僧修为虽高,一到出手,总去不了克敌制胜的念头,虽已将自己生死置之度外,人我之分却无法泯灭,因此这“金刚伏魔圈”的威力还不能练到极致。三僧中渡厄修为最高,深体必须除却“人我四相”,但渡难、渡劫二僧争雄斗胜的念头一盛,染杂便深,着了世间相的形迹,渡厄的鞭法非和他二人相配不可。旁观群雄见张无忌改了武功的招数,三株苍松间的争斗越来越是激烈,三僧头顶渐渐现出一团淡淡的水气,知是额头与顶门汗水为内力所逼,化作了蒸气,可见五人已到了各以内力相拚的境地。张无忌头顶也有水气现出,却是笔直一条,又细又长的聚而不散,显是他内力深厚,更胜三僧。昨日群豪人人见到他身受重伤,哪知他只一宵之间,便即全愈,内力之深,实令人思之骇然。
个人分类: 儒释道|1649 次阅读|0 个评论
倚天屠龙记-苏有朋版
热度 1 bondrc 2012-12-16 23:28
主演: 高圆圆 / 贾静雯 / 苏有朋 / 陈秀丽 / 陶虹 / 张铁林 / 张国立 / 徐锦江 / 郭妃丽 简介: 元朝末年,武林中盛传,谁能同时拥有屠龙刀和倚天剑,就将得知隐藏其中的巨大玄密,由此引发了武林中对于屠龙刀和倚天剑的争夺,武当祖师张三丰的三弟子俞岱岩奉师命令下山扶弱济贫,却不慎卷入到海盐帮与海沙派抢夺屠龙刀的争战中,遭人暗算致残,五弟子张翠山在寻找真凶的途中遇到天鹰教的段素素,两个深知正邪两教不共戴天却暗生情愫…… 下载地址: 倚天屠龙记下载
个人分类: 电影娱乐|3325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倚天屠龙记》后 记
xc11111111 2012-7-24 14:06
《倚天屠龙记》是“射雕”三部曲的第三部。这三部书的男主角性格完全不同。郭靖诚朴质实,杨过深情狂放,张无忌的个性却比较复杂,也是比较软弱。他较少英雄气概,个性中固然颇有优点,缺点也很多,或许,和我们普通人更加相似些。杨过是绝对主动性的。郭靖在大关节上把持得很定,小事要黄蓉来推动一下。张无忌的一生却总是受到别人的影响,被环境所支配,无法解脱束缚。在爱情上,杨过对小龙女至死靡他,视社会规范如无物;郭靖在黄蓉与华筝公主之间摇摆,纯粹是出于道德价值,在爱情上绝不犹疑。张无忌却始终拖泥带水,对于周芷若、赵敏、殷离、小昭这四个姑娘,似乎他对赵敏爱得最深,最后对周芷若也这般说了,但在他内心深处,到底爱哪一个姑娘更加多些?恐怕他自己也不知道。作者也不知道,既然他的个性已写成了这样子,一切发展全得凭他的性格而定,作者也无法干预了。像张无忌这样的人,任他武功再高,终究是不能做政治上的大领袖。当然,他自己根本不想做,就算勉强做了,最后也必定失败。中国三千年的政治史,早就将结论明确地摆在那里。中国成功的政治领袖,第一个条件是“忍”,包括克制自己之忍、容人之忍、以及对付政敌的残忍。第二个条件是“决断明快”。第三是极强的权力欲。张无忌半个条件也没有。周芷若和赵敏却都有政治才能,因此这两个姑娘虽然美丽,却不可爱。我自己心中,最爱小昭。只可惜不能让她跟张无忌在一起,想起来常常有些惆怅。   所以这部书中的爱情故事是不大美丽的,虽然,现实性可能更加强些。张无忌不是好领袖,但可以做我们的好朋友。事实上,这部书情感的重点不在男女之间的爱情,而是男子与男子间的情义,武当七侠兄弟般的感情,张三丰对张翠山、谢逊对张无忌父子般的挚爱。然而,张三丰见到张翠山自刎时的悲痛,谢逊听到张无忌死讯时的伤心,书中写得太也肤浅了,真实人生中不是这样的。因为那时候我还不明白。
2419 次阅读|0 个评论
沿着把自己培养成灭绝师太的道路奋勇前进
热度 8 陈安博士 2011-4-12 21:01
【摘要】本文对灭绝师太的产生、特征与演化路径进行分析,并从时间维上对几位典型灭绝师太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灭绝师太 女教授 女博士 愚众 一,引言   科学网上的女同胞不少,面目可憎的一个都没有。   为啥?   因为在这里表达的每个女博士女教授都不是灭绝师太的范儿。所以,当然可爱者居多。   本文将对灭绝师太的产生、特征与演化路径进行分析。 二,文献综述   灭绝师太的名字来自《倚天屠龙记》,女主角之一的周芷若即是灭绝师太之徒弟,最后顺利成为灭绝师太的钦定接班人,沿着郭襄女侠开辟的灭绝道路进行前行。   书中,说到:郭襄这么一可爱的小姑娘,咋弄出个峨嵋派来神经古怪的?   忘记这句话是谁说的了,不过其意思很清楚,黄蓉和郭靖的女儿,不应该呀!   后,灭绝师太被拿来用以描述那些没有七情六欲的人。      由于女博士女教授们容易被没见过更不了解她们的人理解为只懂在学术期刊上进行鬼画符的研究,所以,愚众也称这批人为灭绝师太。   我家陈热闹的亲妈和干妈不是女博士(后)就是女教授,我从来没发现她们任何灭绝特色,所以,深感奇怪。我同时相信,陈热闹的干姨干姐等也都至少是博士学位,如果不是双博士的话。   等陈热闹长大了,我也准备让她沿着这些前辈的足迹继续下去,成为愚众口中灭绝师太的第N代候选人。 三,灭绝师太之特征研究   灭绝者,非但灭绝坏蛋,且要灭绝人性本身。   非但要灭绝男人,连女人都要变得不再象女人。   此为灭绝之基本特征。   还可以对灭绝进行其他方面的特征刻画,比如,不与异性对话,更不得与异性怀孕,杨逍之类潇洒小生更不可与之有任何接触。如有违反,则全派人共弃之。   灭绝者,应以练习武功为第一且唯一之要务。女教授只写论文不写博文,女博士只念文献不读杂书。违抗者逐出门墙。 四,灭绝师太之比较研究   李莫愁,虽独门独户,但是因爱而不得从此生恨,从而一把利剑,闯荡江湖,见到结婚者即杀之,见到与自己所爱之人同姓者亦必杀之。快意恩仇,真乃灭绝之典型人物也!   郭襄,因爱杨过而不得,本来挺阳光一小姑娘,渐渐郁结于心,又无处发泄,本来金庸想给她安排一昆仑三圣何足道先生进行一次轰轰烈烈的爱情来着,可惜金庸大侠写作期间出差,回来后颇觉没劲,换了思路,才使得郭襄作为抑郁症女子以绝其欲,创建如此无人性之派。   灭绝师太,郭襄之再传弟子也,深得师祖之抑郁症精髓,并又发展发扬发挥之,非但自己灭绝,且让徒弟灭绝,且想让天下男男女女全部灭绝,其行为超过李莫愁若干,且因执行微暴力不合作政策,对李莫愁杀伐过重之其尤有拓展之。终成峨眉集大成者。 五,结论   综上所述,灭绝成派殊为不易。   下一步应该进行沿着前辈开创的道路,奋勇前进,把灭绝进行到底。 【附录】   论文写作,题目和小标题不宜用动宾结构和介词结构词组,但是本文属于传达文件性质,故例外。请勿模仿,以免东施效颦。 参考文献: 1,倚天屠龙记,金庸,XX出版社,1970年【原为明报连载之小说,某某年某某期某某版】 2,新华字典,很多作者,XX出版社,1956年 3,十X大报告,集体作者,文件出版社,XXXX年
个人分类: 人论|3944 次阅读|15 个评论
说不得与坐不得
热度 1 zjzhang 2011-3-26 22:57
话说《倚天屠龙记》中明教有个说不得, 而我呢,则是坐不得。 遥想过去十几载,坐不得公交车,坐不得火车,坐不得电梯。(大学同学给我起的“三不坐”,貌似是这三个吧) 人家都说坐不得公交车,火车总可以吧。 可是就连火车也坐不得。 高中毕业前坐不得车,我还可以两万五千里长征似的给自己鼓气,走回去。 高中毕业后可真就没办法,只能坐火车了,转眼7年半过去了,现在倒是还好,貌似也反应迟钝了。 能这么活过来,真幸运。呵呵。 以后路还长着呢,好好走吧。 高三的时候老师叫我们写下对自己的期许,前面写的不太记得了,但最后一句倒是记忆犹新: 潇潇洒洒走一回。
个人分类: 文学|2456 次阅读|2 个评论
峨眉淡扫,让他一生为你画眉
lakeebird 2011-2-24 16:04
峨眉淡扫,让他一生为你画眉
喜欢《倚天屠龙记》的片尾曲《爱上张无忌》,或许是因为歌词里有一句“让他一生为你画眉”,无法想象称霸武林的张大侠为心爱的人画眉时会不会笨手笨脚的,甚至画出屠龙宝刀和倚天剑模样的眉毛来,不过不管画出何种眉形,想来赵敏也必是满心的欢喜和甜蜜。 画眉是中国女性最流行最常见的化妆方法,其实早在战国时期,爱美的女性就已会用铅粉扑面、黛黑画眉把自己变媸为妍了。屈原的《楚辞·大招》中记:“粉白黛黑,施芳泽只”,至汉代,画眉已是很普遍的化妆法,文采非凡,凤求凰的卓文君在化妆上也是很有些研究的,她用青黛画的远山眉,眉形细长,眉峰处向上挑,给人以远山缥渺的感觉。 每个朝代流行的眉形不同,盛唐前的女性喜欢画淡淡细细的眉,如文君的远山眉。盛唐时期,流行的眉形很多,有柳叶眉,《长恨歌》中就有:“芙蓉如面柳如眉”。到了中唐时期,渐渐流行把眉毛画得阔而短,形如桂叶或蛾翅。李贺诗“新桂如蛾眉”。这种对粗阔、浓重的眉妆的追求在中国的画眉史中是很独特的。第一次看到唐朝周昉画的《簪花仕女图》时,画里贵妇的眉形就让我吃惊不小。是那种又短又粗,形似蝴蝶,以前从未想过眉形也可以这么画。 到了唐玄宗时画眉的形式更是多姿多彩,名见经传的就有十种眉:鸳鸯眉、小山眉、五眉、三峰眉、垂珠眉、月眉、分梢眉、涵烟眉、拂烟眉、倒晕眉。起初看到这个材料时我很是吃惊,没想到小小的眉毛竟然有这么多的画法,即使是让我画,很多我也画不出来,更何况粗手粗脚的张无忌,恐怕他是只会画又粗又短的蛾眉了。 中唐盛期流行粗眉,或许与当时比较高的妇女地位是有些关系的,自信、大气,敢于追求个性和独特的东西。在如今这个更开放的年代,张无忌们,你们可想好要为心爱的人画什么眉形了吗?
个人分类: 微言微语|9582 次阅读|0 个评论
金庸圣火令源于袄教Zoroastrianism
冯用军 2009-8-14 00:18
20世纪60年代以后出生的华人,可能没有多少人不知道武侠小说大师金庸;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的华人,可能没有多少人不知道金庸大侠的《倚天屠龙记》,看过的人应该对最后才出现的圣火令应该有非常深刻的印象,今偶查世界宗教大典,发现有个 Zoroastrianism袄教,感到好奇,查了一下,原来跟金庸小说中的圣火令有关,兹抄录如下,供兴趣人士阅读: 圣火令   波斯明教镇教圣物。为白金玄铁和金刚砂混和铸成,质地坚硬无比,共六枚,长短大小各不相同,似透明,非透明,令中隐隐有火焰飞腾,颜色变幻。每枚令上皆刻有山中老人霍山所铸的武功精要。   六枚圣火令于明教一同传入中土,一向为教主的令符。在传到第三十一代教主时被丐帮夺去。辗转经波斯商贾重新流入波斯总教。张无忌在灵蛇岛与风云月三使激战时想夺去,但赵敏得到一枚圣火令后,将其打到远方,引开敌人。直到小昭当了波斯明教教主后张无忌才不再夺去。 Zoroastrianism (苏鲁支教、袄教、火袄教、琐罗亚斯德教) 概况 袄教的留存,目前主要是在伊朗极少数地区,和印度巴斯教(Parsism)地区。 波斯阿契美尼(Achaemenian)王朝(约公元前550~前330年)时期,袄教为波斯地区该王朝之国教; 马其顿亚历山大征服波斯时期(前330~前141年),开始衰灭; Parthian王朝时期(前141~公元224年)末叶,重新兴起; 萨珊(Sasanian)王朝时期(224~651年)再次成为国教; 然后,随着阿拉伯人征服波斯,受到伊斯兰教的压迫,该教几近灭绝,并直接导致8世纪至1世纪期间,该教残留教徒集体移居印度西部海岸地区,成为今天印度当地的巴斯人。 因此,袄教目前主要以两种形式残留: 伊朗本地的极少数(亚兹德(Yazdi)、克尔曼及其周边地区)在伊斯兰教压制下的残留; 印度巴斯人地区的传承与适应。 但是,袄教作为一种宗教,其历史流变并不单纯,甚至可以说,很典型地表现了一种宗教在其传承历史中,对文化环境的适应性演化。 人群对宗教的需求,和一个特定宗教对文化环境的适应性演化,是宗教史的两个主干。 亚兹德地区-袄教的避难所 大概至迟在11世纪之前,袄教的世袭祭司长由于各种原因,选择了亚兹德地区作为袄教避难所。并分别在两个村庄:吐卡巴特(Turkabad)和沙里发巴特(Sharifabad),放置了圣火。 【文献】 印度帕尔西人为了寻求教义解释,而向亚兹德派出信使,由大祭司回信给出解释,这些信件,现存最早的日期是1478年。 此外,袄教缺乏自己的历史记载。 袄教在日常生活中的存在 圣火 节日 葬礼 祭祀 仪式 袄教教义 袄教面对伊斯兰教环境 袄教群居地持续受到伊斯兰教的渗透,有时是暴力,一般是依赖文化渗透和淹没。 【参考文献】 Mary Boyce, A Persian Stronghold of Zoroastrianism
个人分类: Culture Review|3639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00: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