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建国大业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建国大业观后感之二 人民政协的来源
热度 1 chrujun 2011-12-18 12:36
《建国大业》的作用是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来龙去脉有比较清晰的介绍,这一点往往在历史教科书上找不到。 政协最早可以追踪到《双十协定》,该协定确定了多党分权的蓝图。但蒋介石后来觉得国民党可以一统天下,一是炮打毛泽东,二是踢开民主党。 1948年初,蒋介石在国共内战相持阶段,在没有和中共及其他民主党派分权的情况下被选为“总统”。 这个时候,毛泽东想把民主党派争取过来,和民主党派分权,在哈尔滨开一个政治协商会议,根据双十协定搞一个更能够代表中国的政权。 但冯玉祥在归途中不幸遇难,有可能被国民党刺杀。其他民主党派也按兵不动。由于内战的局势暂时还不明朗,蒋介石还有实力,毛泽东邀民主党派共建中国的大计只能缓下来。 1948年底至1949年初,中共实施了三大战役,蒋介石的精锐部队全军覆没。各民主党派一看蒋介石大势已去,纷纷接受中共的邀请。 特别是渡江战役实施后,南京和上海相继被解放,宋庆龄也同意参加政治协商会议。 这个政治协商会议相当于西方国家的议会,大约一半的席位给了民主党派。会议确定了国旗、国会和国歌,以及中共和民主党派的分权方案。多位民主党派头领被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再回头看双十协定,可以发现中共实践了双十协定,成功与各民主党派分权,共同创立了新中国。 1949年10月1日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日子,根据八字预测推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刻是毛泽东根据八字预测理论精心选择的。也许是毛泽东本人懂八字预测学,也许是民主党派中有人懂八字预测学,建议给毛泽东的,另外一种可能是毛泽东专门找了精通八字预测学的人。总之,1949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最佳日期,真是天佑中华。毛泽东不仅仅精通马列主义,更重要是他精通中共的传统文化。 由此可以看出,双十协定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非常重要意义。它规划了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蓝图,使政协成为新中国政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政协制定了新中国的国旗、国徽和国歌,民主党派和中共共同创建了新中国。
个人分类: 历史忧思|3267 次阅读|4 个评论
建国大业观后感之一 蒋介石为什么失败?
热度 2 chrujun 2011-12-18 11:37
国共双方开战前,蒋介石有400万装备精良的部队,毛泽东只有100万装备落后的部队,建国大业从多个侧面说明蒋介石为什么在3年之内被打败。 1. 毛泽东的军队人心一致,蒋介石的军队各怀鬼胎。 通过多次党内斗争,毛泽东树立了绝对权威,军队听毛泽东的。 蒋介石的人马来自多个军阀,大家都想保存实力,最后被各个击破。 2. 蒋介石错失良机,毛泽东冒险一搏。蒋介石听从美国调停,没有乘胜追击,导致林彪在东北获得生机。毛泽东没有听苏联的,果断打过长江。 3. 毛泽东得道多助,蒋介石失道寡助。 毛泽东团结民主党派,重视农民利益。蒋介石自认为实力强大,抛弃了民主党派,只依靠贪得无厌的资本家和美国,导致蒋介石统治区物价飞涨,民愤极大。 4. 毛泽东用人唯才,蒋介石用人唯亲。 毛泽东敢用和自己唱过对台戏的林彪、粟裕和彭德怀。而蒋介石对陈明仁、卫立煌等人不能放心使用。 对有裙带关系者和巴结者却长期重用。 5. 毛泽东廉洁高效,蒋介石腐化堕落。 毛泽东的人马和商人基本没有什么关系,可以过苦日子。 蒋介石的人马一是来自旧军阀,二是来自新兴资产阶级。他们包二奶、收贿赂、投机倒把、囤集居奇,是腐朽阶级和奸商。 在蒋介石政权最危急的时候,还在大捞特捞。 由此看来,国共内战刚开始的时候,尽管蒋介石的力量很强大,但蒋介石代表的是腐朽势力,其内耗和贪婪注定了失败。毛泽东不仅内部团结,还招兵买马,导致其实力像滚雪球一样扩大。 其胜利是必然的。
个人分类: 历史忧思|5953 次阅读|6 个评论
建党国伟大业
陈安博士 2011-7-7 08:12
  刚刚上映的新电影《建党伟业》,和之前的电影《建国大业》凑一起,就“伟“且”大”了        如果再把所有词都连在一起,就是“建党国伟大业”。        编剧导演们,真够有心的。
个人分类: 艺论|304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建国大业》和《建党伟业》
热度 2 冯用军 2011-6-25 17:44
[转载]《建国大业》和《建党伟业》
建国大业是给党看的,建党伟业是给人民看的; 我们青年人、尤其是年轻党员先要努力学习《建党伟业》中孙中山同志等革命前辈的成功经验,然后认真学习《建国大业》中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奋斗精神。 这说明英美在战时也还是尊重人民的言论出版等民主自由的。英美两大民主国家采取这些重大措置,正说明英美两国是尊重和重视共产党及其他党派,和他们所代表的意见和力量的...同时,(他们)也有一些批评。他的批评对不对,是另外一回事。这种民主团结的精神,是值得赞扬和提倡效法的...全国各党派能够融洽的为共同目标奋斗到底,这是英美的民主精神,也是我国亟应提倡和效法的。   ---《新华日报》1942年8月29日   这正如前天座谈会主席左舜生先生说的:"我们不去敦促,自由这一客人是永远不会进我们的门的"!   ---《新华日报》1944年5月16日   我们认为最重要的先决条件有三个:一是保障人民的民主自由;二是开放党禁;三是实行地方自治。人民的自由和权利很多,但目前全国人民最迫切需要的自由,是人身居住的自由,是集会结社的自由,是言论出版的自由。   ---《中共党史教学参考资料》 看了港澳台的黑社会电影和我国大陆的警匪片,有人学会了更狡猾的犯罪; 看了《建党伟业》之后: 发现这部电影有向北洋政府致敬的嫌疑:其时报纸可以私人控股,新闻可以批评政府,大学可以学术独立,学生可以上街示威,权力有边界,法律有作用,人权有保障,穷人有活路,青年有理想。 “看了《建党伟业》,有了建党的冲动”,但却想:如果跟随片中主角们在影院里高呼‘要民主,要自由’的口号,会不会被抓起来? 《建党伟业》上映的时候是不是考虑打个字幕:“危险,请勿模仿。以下表演由专业人士完成,普通观众模仿可能会导致监禁或失踪。” 来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2c3d8801017i2i.html?tj=1 从第一款预告片开始到最近的终极版,都极力渲染了乱世风云中革命者的激情和浪漫。有一些有志之士说,看了之后都有去建党的冲动。当然,建党不是你想建,想建就能建。不过倘若这位仁兄真的有这个冲动,那说明《建党伟业》是成功达到创作者预期呢? 影片透露了以下史实:   一、那时的中国人集会、游行、发表演说是允许的,不见有什么人来阻拦。事实上中国的北洋时期对知识分子还是非常善待的。     二、那时办报纸和刊物是随便的,不管什么内容,找个印刷厂,能印出来就行,就可以公开发表和对时局随意评论,有人看就有市场。片中的一个细节是,中国签定二十一条和巴黎谈判失败等消息,都很快地见报了。这在现在是不可想像的。比方说现在古先生和熊说了什么中国人就不可能知道。     三、周恩来在狱中还可以和众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闹事,搞集体绝食进行所谓狱中斗争——居然还获胜了。这是个看守犯人上的重大失误,在1949年后马上就得到了改正,现在同案犯彼此是不可能通消息的,都要分开分别关押。当时对犯人的管理上太落后了。 四、共产党的名称来源于共产党宣言,是苏维埃俄国传进来的,主要代理人是李大钊。影片中李大钊是个不折不扣的苏维埃间谍形象,用的演员也是《蜗居》中演贪官的那个,影片还回避了李大钊是怎么死的。陈独秀因为和共产国际意见不一致,特意回避了这次建党行为,这一点学生的历史教材上也回避了。     五、开会时从上海转移到一条船上,不是因为什么特务告密和禁止结社,甚至警方已经看见了全体代表,只是问了一句“开的什么会”而已,这些人只用了一句“朋友们在聊天”就过关了;而是当时的警方发现两个苏联人有严重的间谍嫌疑,要抓他们,这两个共产国际的人也确实是到中国来颠覆政权的,片中表现的很清楚。     六、建党成功后(看来影片是不得不用十多分种描述这个,要不然这个片子不应该叫做目前这个名),影片马上由彩色转成了黑白版,并全部是枪炮、残垣断壁等暴力场面,事实上是把暴力做为定位,直到最后才用几秒钟展现了一群农民载歌载舞庆祝“新中国”成立——当然最后以天安门画面做结局。     七、那个时候的警察还是很有人性的。学生们一劝说,他们把道就给让开了,没有对学生使用暴力的场景。    八、那个时候街上摆摊的小贩子还是很多的,挑挑的、担担儿的,拉黄包车的,没有人管——自食其力在1949年前好像都是允许的。    先写这些。电影院放这个片子时显得很空荡,没有多少人看,这太不应该了。 再欣赏一些经典的画面,毋庸多说了: 1,陈独秀在北京新世界广场(相对于现在的王府井西单)潇洒地撒反政府的传单。 2,毛润之同学的谦恭平和的尊师重道、有情有义的自由恋爱。 3,周恩来、邓小平等爱国青年出洋留学,寻找真理。 4,当时北大的“自由思想,独立精神”理念。 5,“布尔什维克”意思就是“大多数”。 6,羡慕那时的社会学术风气,不论是旧派学究,还是新派学者,大家都平和论道;不论什么主义,都可以公开讨论。 7,赞赏那时的青年学子:个个生活俭朴、思想高贵,勇于追求,勇于坚持! 这是部具有现实时代意义的很好的教育影片。感同身受,发人深省! 所以,作为一名年轻的老党员,我要力挺《建党伟业》!而且号召全国的青少年,尤其是青年党团员,一定要踊跃观看《建党伟业》。 《建党伟业》,是一部已经改变、正在改变和即将改变历史命运的好片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2c3d8801017hx5.html
个人分类: Politics Review|3209 次阅读|3 个评论
工人农民和土地的重要性——《建党伟业》、《建国大业》观后感
热度 1 sheep021 2011-6-16 15:36
一、《建党伟业》 1 “一直以来,我们对西方列强抱有太多幻想。” 2 毛泽东:“把西方的经验照搬到中国,行吗?” 3 工人,“工”顶天立地,“工人”就是“天”。 二、《建国大业》 1毛泽东:“把土地分给农民,让耕者有其田,这天下就是我们的。” 2 一定要把土地分到人民手里去。 (土改政策某会议,我党首长说) 3 蒋中正:“反腐是件大事,要讲究时机,讲究分寸,难呐。反,要亡党,不反,亡国。” 4 蒋经国:“反腐败,可有的就是官员自己啊,政府推行起来很难。” 5 是国民党自己打败了自己。(蒋介石被打败逃往台湾时沧桑回首时说) luyu()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08 次阅读|1 个评论
《建国大业》竟是一群“外国人”的贡献
热度 21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1-3-4 00:49
《建国大业》竟是一群“外国人”的贡献 友人转发一文,并说: 这是今天收到的。 ( 记得年前,另一友人也已转来过类似的一文 ) 十分好玩! 请读!哈哈! 没想到被捧的天一样高的 《建国大业》,竟是一群“外国人”的贡献。 最后一段话是套用毛泽东的文章《纪念白求恩》里的一段话。 这些演艺界的名人都是在新中国成长起来的,但是却拿着外国国籍, 在中国经营自己的事业。 真是好玩。 看来,名人也需要外国政府的保护,否则就没有安全感。 也发给网友们共赏! 原文如下: 建国大业演员国籍〔最后一段太给力啦!!〕 陈凯歌 美国 陈红 美国 甄子丹 美国 刘亦菲 美国 陈冲 美国 邬 君梅 美国 顾长卫 美国 蒋雯丽 美国 宁静 美国 王姬 美国 郎朗 中国香港 李云迪 中国香港 胡军 中国香港 汤唯 中国香港 刘璇 中国香港 童安格 加拿大 蒋大为 加拿大 徐帆 加拿大 陈明 加拿大 张铁林 英国 许晴 日本 韦唯 德国 沈小岑 澳大利亚 苏瑾 新西兰 李连杰 新加坡 斯琴高娃 瑞士 胡兵 泰国 一群外国友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拍中国的历史大戏, 这是一种怎样的精神? 这是一种国际主义精神,是一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奉献精神! 这是一群高尚的人,一群纯粹的人,一群有道德的人 , 一群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群有益于人民币的人。 让我们把这种道德继续发扬、继续宣传,我们要让更多的人认识这帮国际友人。
个人分类: 其它|3925 次阅读|53 个评论
建国大业-以平常心看待大学造富
冯用军 2011-2-11 17:25
李忠峰 中国财经报 2011-02-10 08:29:25 在现代社会,大学本身就是一个人才的“炼丹炉”,造就出科学家与造就出官员、富人,都可以让大学引以为豪。实事求是地说,富裕并不可耻,或者说也是成功的衡量标准之一。所以,能够造出富翁,同样也可以作为大学成功的标准之一。 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课题组学术负责人、中南大学蔡言厚教授指出,在我国传统人才观念、仇富心态和贫富差距加大等问题影响下,与科学家和艺术家相比,富豪企业家目前还得不到应有的社会尊重。为此,我们呼吁无论是从尊重人才多样性的要求,还是依据富豪的社会贡献,合法致富的“富豪企业家”同样是杰出人出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获得与科学家同样的社会尊重。 目前在我国,大学应在培养杰出的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和艺术家等的同时,培养出国家急需的企业家,特别是自主创业的富豪企业家,才能提高高校和国家的声誉。高校只要在科学上做出重大贡献、取得重大成果,在人才培养上培育出更多的高质量杰出人才,才能在中国大学排行榜中占据有利位置,并取得好的名次。 蔡言厚教授指出,无论是“创新型国家”,还是“创新型大学”,其核心是“创新”。课题组将“富豪校友”引入“人才评价方面”指标,其目的就是引导大学努力培养大量的企业家,特别是自主创业的企业家,为解决大学扩招后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提供保障,同时改变“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培养出大批高质量的“创新人才”。 课题组专家青年学者冯用军表示 ,能否培养和造就出“富豪校友”对高校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一方面,基于“富豪企业家”超凡的社会影响力和关注度,“富豪校友”对高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名校”可以为富豪企业家增添良好的知识背景和大学品牌效应,同时也能富豪扩大人际网络和社会网络,已成功的富豪企业家纷纷选择富豪校友多的高校深造,以拓展其企业的发展空间,已经形成了“马太效应”,也促成和壮大“高校富豪校友网络”。 冯用军指出, 与此同时,富豪校友与母校形成了良性互动,富豪校友通过各种形式反哺母校。富豪校友纷纷利用校庆等时机向母校捐钱捐物改善学校硬件,设立奖学金和助学金帮助优秀新生,通过捐资设立科研基金、联合建立实验室等形式支持母校的科学研究工作,弥补了高校教育与科研经费的不足,富豪校友企业成为高校办学不可或缺的资金来源之一。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任何一个大学排行榜,无论是官方发布,还是民间机构制作,都无法涵盖一所大学的全部。所以,几乎每一个大学排行榜发布,都会引起争议。大学培养的毕业生有多少成为了富豪,这不失为一个评价大学的角度——校友的成功,可以一定程度反映这所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特色。 虽然课题组也认为“校友捐赠”是一项重要指标,但与校友捐赠率是不一样的概念。他建议,下次在编制这样的排行榜时,能否再制作一个“校友捐赠率”的排行榜,这或可对我国大学的办学理念产生真正的促进。 也有专家对此提出其他的看法,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顾海兵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这个排行榜有很多争议。首先是“富”和“富豪”的标准有争议,多少钱算富?依据的富豪榜本身也有争议。其次是学历,企业家的第一、第二、第三学历,以哪个为准?企业家短训半个月也算吗?第三,调查机构是否权威、调查是否全面本也存在争议。 “实际上,造富大学排行在目前还不具备条件。因为大学主要靠拨款,大学之间获得的资金不等,存在不平等竞争。”顾海兵说,上榜企业不应该比财富,而应该比知识产权、发明专利。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胡星斗认为,要透过造富大学排行榜看到更深层次的问题——我国大学教育体制亟待改革,应该尽快由国家办学向社会办学过渡。他说,国外的著名大学都非常注重社会办学,并非完全依赖国家拨款。目前我国对大学教育资金的大量投入有两方面影响,其一是教育资金有限,对大学投入过多,中学、小学的义务教育经费自然会缩减,但现在义务教育的范围和程度还有很大欠缺;另一方面,“生存无忧”使大学的教育模式、专业设置开始变得陈旧,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满足市场需要,也会让学生与母校关系淡漠,缺乏感恩之心。 胡星斗表示,我国的不少重点大学,由于有固定的经费拨款,还可以通过高考选择高分的学生,这都使得他们不太重视自身的美誉度,甚至还办理许多挂靠机构、“总裁班”、在职硕士培训班等等来挣钱,由于“交钱即上”,大大损害了自身名声。而在发达国家,许多大学办的MBA班,多数是亏钱的,但基于宽进严出的机制,培养出来的大多是精英人才,这些人挣了钱,会回馈母校资金和其他资源,帮助学校提升美誉度和办学力量,这才是一个良性循环。 “因此,我们需要向发达国家学习,政府相关部门应该逐步减少对大学的教育资金拨款,迫使其转变态度,重视自身的美誉度和办学机制,去积极争取更多的社会捐赠。大学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也不需要回避‘造富’等字眼,学术上的成功与经济上的成功应该相辅相成,并非矛盾。”胡星斗说。
个人分类: 国家教育科学院|1922 次阅读|0 个评论
南京印象:中山陵音乐台
qlms 2010-1-1 20:59
前记: 整个南京钟山景区可以大致分为两个主要的景区,一个景区就是处于东部位置的中山陵 - 灵谷寺景区,主要包括中山陵,灵谷寺,音乐台,孙中山纪念馆等,门票是 80 元,另外一个景区是明孝陵景区,门票是 70 元。要是买套票的话,是 140 元。 正文: 从中山陵拾级而下,出博爱广场继续东南前行,大约 100 米左右,就是这个景区的另外一个著名的景点, 音乐台 。 今年的音乐台可能比过去更加出名,因为这里是《建国大业》的拍摄场地之一。蒋介石曾经在这里散步,和蒋经国聊天。 音乐台 是 中山陵 的配套建筑,位于 博爱广场的 广场东南面,主要用于纪念 孙中山 先生仪式时的音乐表演及集会演讲,是一座占地面积 4200 余平方米的露天 舞台 。 音乐台 由 杨廷宝 设计, 利用中山陵东南角前低后高的天然坡地,作音乐台的露大观众席,地面绿草如茵,四季蹲坐皆宜,是继吕彦直设计中山陵以后的又一杰作。 音乐台外圈设计为一道半圆形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花架、花坛和坐凳。花架爬满紫藤,花坛里百花竞放,花架后绿树环绕,富有诗情画意。舞台照壁的设计,更见杨廷宝的功力:底部是中国古建筑常见的须弥座,顶部雕有云纹花饰、龙头、灯槽,显得古色古香,而台下开辟的月牙形水池,又很有西方古建筑的风味,既可汇集全场雨水不致淤积,又可养植莲萍,美化环境。整个音乐台简练、古朴、开阔、气派,堪称中西结合的杰作 。 (以上黑体字介绍来自网络) 秋天到了,草已经干枯了,鸽子很多,游人可以在这里买鸽子食喂它们。 鸽子一点都不怕人,可能大人物见多了,呵呵。 这就是传说中的音乐台,吸引了众多的游人。两边的牌子是南京桂花节的广告,桂花节的开幕式,好像就是在这里搞的。 网上搜来的美图,本文无任何商业用途。 建国大业的剧照,但是不是很清楚。
个人分类: 旅途的风情|5508 次阅读|0 个评论
建国大业让我失望兼怀念东大
zhoumeng 2009-10-13 18:42
建国大业慕名已久,科学网上不少老师也有评论,近日来北京抽空在昨晚看了,有些失望,似不如早先的开国大典好。 影片有些地方明显不舒服,个人以为有两个演员表演得有损原型,一个是演少奇的演员,表情呆滞,欲哭无泪的样子,影响少奇同志光辉形象;另一个是演闻一多先生的,演讲声嘶力竭,表演做做滑稽,气质上天壤之别。还有一场戏窃以为败笔,即淮海战役胜利后,常委们把酒庆功激动歌之,电影把领袖们演得极不不自然,演恩来同志的演员居然一会拍一下 主席 ,一会又拍一下 总司令 ,个人认为不像 刘 老师说的是拉近观众,我们平时聚会欣喜激动时不会这样的。何况领袖们在 49 年,已经不是五四运动时的青年学生,残酷的革命斗争已经锻造出领袖们成熟深沉的政治品格。 影片中很多镜头是在东大拍的,唤起了对母校的思念,非常亲切。 大礼堂 总统选举是在大礼堂拍的,经国与杜月笙较劲是在老图书馆拍的,东南大学所在地正是当年中央大学所在地,蒋介石一度做过校长,成贤街六朝松下正是南朝东吴及五代十国时国子监所在地,1800年前的事了。这也算是东大对此片的贡献,也算是影片对学校的宣传。 影片中国民党在东南大学礼堂开大会 老图书馆 六朝松 现在的校门 40年代的校门 要在 140 分钟内概括建国之波澜壮阔确实不易,又是政治任务片,不能求全责备。但总觉得应该深挖些内在的东西,把规律性、必然性的东西突出出来,共产党能在解放战争迅速打败强大的国民党,出乎美苏等预料,这不是偶然的或者是战术性因素,这些东西极其珍贵对于现在有很大的意义。
个人分类: 未分类|8403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贴:所谓的人文关怀——《建国大业》的侧脸
lvnaiji 2009-10-9 23:48
吕乃基转贴: 青年论坛_北青网 天天副刊 安安的南方 所谓的人文关怀《建国大业》的侧脸 九月的最后一天,和乐乐去电影院看了《建国大业》。之前听到的诸多评价都是:这是一部明星堆出来的片子。请作好笑场的准备。诸如此类。 于是,我甚至已经打算把它当作一部搞笑片来看。 但事实是,它并没有我想象的那般轻佻,那种深沉是渐渐洇出来的。 的确,笑点没有辜负我。从各种演员不伦不类的出场,到冷不丁冒出的滑稽台词。这一点,从影院里不绝于耳的笑声便可见一斑了。 然而,我终究不觉得这是一部多么欢欣,以及激跃的电影。因为在巨大的喜悦的间隙里,依旧氤氲着一抹化不开的肃杀氛围。 镜头不再是共产党独挡一面,而是徘徊在国共之间。只是在国民党的视线中,色相永远是黯淡的灰。而这片灰,慢慢地侵占了我的视野。纵使我不断告诉自己,这是一部讲述共产党建国的电影。 纵然后来,蒋介石已深谙:欲国不亡,党便要亡;若党不亡,国便要亡。但党国终于还是大势已去,他已无从选择了。有一幕,他坐在青石阶上,蒋经国慌忙道:父亲,地上太凉了。便要将他扶起。但许久,他才应道:哦,那你也坐下吧。接下来,这父子之间的谈话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父亲的一句你在上海的表现,让我欣慰。我突然觉得很悲伤,为了一个历史从未给过他赞颂的人。 也许,这个世界本来就不是非黑即白的。我们所拥趸的,是光明,我们所颠覆的,便一定是黑暗----这个世界,不是简单如逻辑就可以诠释的。曾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对共产党的描述总是趋向无限的光明,在他们身上,我们看见的只有义无返顾,只有义胆忠魂。而对于国民党,总是无所不用其极地彰显着他们的卑鄙险恶,他们永远只是黎明前的黑暗。 历史真相的细末究竟是怎样的,已不得而知。但我宁愿相信,他们只是殊途同归。他们都是为了建立一个自由,民主的中国。一如冯玉祥,一如蒋经国。但是,蒋介石走错了路,便败得体无完肤。 其实,我想说的是信仰。无关政治,只从人性的角度注视这个被无数人膜拜的,神圣的存在。当目睹着党国江河日下,行将破灭时,那些将士的眼泪,我是感动的。那同样是他们的信仰,与无数共产党为之奋斗终生,即便放弃生命也在所不辞的,同样的信仰。他们为它倾注了同样的虔诚,同样的坚守,撑持他们的,是同样美好的期待。 所以,那只是单纯的信仰崩塌时的悲伤,我们每个人都会有的悲伤,而不是他们的咎由自取。 我们亦会看到,他们信仰失落后的孤独,而不会说,那是反动派的下场。于是,当宋庆龄走出寓所,看见南京城解放后,驻守遍街的解放军,蓦然眼泪盈眶时,我相信,那不仅仅是对共产党历尽千辛万苦而终成正果的释然,不仅仅是对获得新生的中国的沉默的祝福,那里还有一种惆怅,一种讳莫如深的牵挂的断裂。 信仰的崩塌,这几乎是人生最大的悲剧。既然是悲剧,就把它当作悲剧来演吧。所以,最后,轰炸北平的计划几欲实施却受阻了,蒋介石侧然道:算了,行动取消吧。那时,我感到了一种释然。 一切,都万劫不复了,罪恶也好,信仰也好。 还是有人,愿意真诚地去注视这样一个人,这样一段历史的。我多少有些感动。在这部电影里,国民党不再作为反衬共产党的高尚而存在,不再被俯视,甚至敌视,而是获得了一种平视,至少在镜头前。所谓的人文关怀,便是如此吧。
个人分类: 人文|3098 次阅读|1 个评论
国庆感怀暨《建国大业》观后感
jlxt33 2009-9-30 14:39
明天就是建国60周年了,不管她经历了怎样的曲折,也不管她现在还有多少不尽如人意,60年一甲子,可喜可贺,更何况我们的国家现在不断地进步、地位不断地提升,更是可喜可贺!今天先暖寿。 祝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日快乐! 这两日也不断地看到海外多个地方举办各种形式的庆祝活动,大家都发自内心地骄傲和自豪,体现着作为中国人的快乐! 写此文前,看到了王富老师的《看着中科大少年班的成绩表不禁一阵胆寒》(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58573 ),心中也是有些感慨,想到了前几天看过的《建国大业》。 首先《建国大业》从政协会议的召开为切入点和主线,很有创意,而且很有现实意义。政协会议应该是世界政治制度的首创形式吧?(这是自己的主观浅见,没有论证过,请专家指导!谢谢!) 影片中浓彩重墨地表现了各个民主党派领袖的风采和态度,特别是对共产党的态度的变化,说明了共产党受到拥护的原因。最终他们历经了生死考验回来了,此后更多的海外人士,包括大批的科学家回来了,为祖国的科学事业、航天航空事业、两弹一星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可见当时国人和华人对共产党新中国的向心力,当时国内的条件与西方特别是美国的条件相比,其差距远大于现在,可是有那么多人为了希望和理想回来了。为什么现在有那么多人(当然包括那些少年班的精英)为了自己的生活条件、工作条件而离开祖国去奔钱途呢? 其次,影片中展现的领袖形象与往常的不同。或许共产党的领袖有些夸张,但更接近常人,特别是纵情饮酒庆祝、高唱《国际歌》的情景彻底颠覆了以往领袖们严肃持重的形象,特别是周恩来。彼时,那群伟人们与所有壮志凌云的年轻人一样,真诚得不容鄙视,热情得毋庸置疑。国民党的领袖也常人化了,北平在准备开国大典,蒋介石望着淅淅沥沥的南国秋雨叹息国民党败在自己手里咯,此时,经国并不侍奉在侧,他孤独扶策的背影引人叹息,在最后决定取消轰炸开国大典时的脸上那种末路英雄的状态令人百感交集;陈坤除了形象与蒋经国距离太大外,表演的分寸很好,比较精准地表现了蒋经国的治理能力,为日后在台湾创造经济奇迹奠定了基础。民心所向、民意所在是执政的根基啊!取长补短、和平安定是更快进步的法宝啊。 再次,是娱乐的话题,170多位明星出镜,制造了轰动的明星效应,也创造了主旋律献礼片的商业奇迹。不过也是因为明星效应,使观众觉得他们与剧中人物的反差太大,多次笑场(本不是喜剧部分)而忘了他们的角色。 最后,可以磋商一下,或许是文化部可以干预的。这部片子是献礼片不知组织上是否划拨了创作经费?即使没有,那么多的明星零片酬出演,节省了巨大的片酬,只花了3000多万元就制作了这场宏大的片子。况且这还是广泛推广的献礼片。是不是也应该让普通观众零票价观看来接受教育热爱祖国呢?在此背景下,仍采用纯商业大片的票价(广州的全票为80元,与其他的各场大片同价)是否合适呢?在讨论主旋律片的商业成功操作模式的同时,是不是也该讨论一下背景呢?当然好莱坞影片都在输出美国价值观,但那里没有标榜主旋律、也没有大批的零片酬明星,不是吗?
个人分类: 看看社会|4879 次阅读|3 个评论
伟人的一隅
BaoHaifei 2009-9-28 12:53
伟人的一隅 鲍海飞 2009 年 9 月 28 日 《建国大业》中有几组镜头还是蛮吸引人的, 在展现波澜壮阔场面的同时,导演以独具匠心的视角让我们看到了伟人的另一面。 正是那些点点滴滴,让我们看到了伟人的风采,于平凡中透露出不平凡之处,于不平凡中透露出的平凡之处。 毛泽东主席并没有总是出现在画面的正中心,相反却总是出现在画面的后侧,在那并不十分抢眼的一隅,露出半个身子。他会倾斜着身子坐在那里,他一直在会心地聆听着别人说话,他一直在思考。在别人说话的时候他会偶尔插上几句,没有多余的话,没有骇人耸问的言语,也没有高谈阔论的气势。在庆祝胜利的时候,大家在酒桌前拥抱欢歌,而他却喝醉了酒,独坐在后面的椅子上,两眼似迷失但却炯炯有神,他的双眼一直凝视着远方。在即将检阅出发的时刻,他站在巡礼车上,仔细倾听着前面那个战士用全身心喊出的每一句话,而此时,他的眼睛已经湿润了。他缓慢地举起手,向战士敬礼! 蒋介石主席则拄着拐杖,站在窗前凭栏远眺,台阶上目送将军离去,或缓慢步行与儿子交谈,一个个略微背驼、孤独而又暗淡的高大身影,还有那黯然神伤的眼神。独自坐在台阶上,并让自己的儿子也坐下来,怅然若失。当命令取消轰炸北平计划时,他那低沉的声音,平静而又安详的语气,他面无表情,那份忧伤、那份哀愁、还有那不服输的刚毅全都深深地隐藏在心底,然后转身离去。 一前一后,一站一坐,一车一拐,一众一寡,胜负已定。
个人分类: 随想|2610 次阅读|0 个评论
建国大业之我观
gghtsinghua 2009-9-22 23:04
建国大业在广告汪洋中与大家见面了,与预见的相同,各个单位开始组织大家去看电影,电影院基本都被包场,我们一向注重教育,这正是一个大好机会。可是我们完全忘记这是一个商业电影,一个十足的商业电影,一个挣票房的商业电影,为什么要拿着公费、纳税人的钱去看呢?而且拍这个电影,是多少明星的友情演出,没有片酬(大家还是给 HSP 面子的),一个完全的赚钱用的片子,还要白拿纳税人的钱?无论你说你要把这些钱用来做什么,都是行不通的,这不是义演了。 我们都说发国难财是可耻的,可是发国庆财难道不可耻吗?这都是利用大家的爱国之心谋取私利而已。
个人分类: 社会杂谈|1820 次阅读|1 个评论
从建国大业开始
rexlee 2009-9-21 00:10
上午,所里学生会和学生党支部组织大家去海淀剧院欣赏国庆献礼片《建国大业》。之前很期待,看完之后也觉得不虚此行。转然间,咱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就成立了60年,不知道100年国庆会是什么样子,是共产社会抑或90后,00后之风盛行,不过影片把我们带回了1949那年,横渡长江,解放全国,确定国歌,国旗,召开政协会议,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除了耳熟能详的主旋律,明星的扎堆登场也颇为壮观。印象颇深的为老蒋张国立,小蒋陈坤,杜月笙冯小刚,冯玉祥陈凯歌以及陈好等女主角。偶像周恩来总理演的颇为意外,有点颠覆其在心中的形象,不知道是突破还是败笔。总而言之,可以打9分。 建国大业是整个民族的大事,自我的建设虽然很微小,但是也颇为重要,特别是对于自己。看完电影,决定从今天开始加强自我建设。 首先是抓紧工作。一下午,从动态光散射,到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仪,最后到红外光谱仪,在鞠思婷同学的帮忙下,有条不紊的进行着。结果不算惊喜,但是也不是毫无收获,当七点多回到屋里,还是很充实。 再次是享受生活。晚餐是在家里DIY。一个小鞠的辣椒肉丝,还有敝人的清炒丝瓜,简单而有味。再加上好久没吃的新煮米饭。吃起来就是香。现在还在回味中。 最后是锻炼身体。潘同学在青年公寓约了个场地,原来一直打球的朋友也聚在了一起。很熟悉,球拍,场地,还有人。最令人兴奋的是激情打球。不管结果怎么样,用最大的热情,最灵活的动作去打每一个球,本身就是一种快乐。 建国大业的电影看完了。我的自我建设还将将开始。
个人分类: 边走边想|2543 次阅读|0 个评论
看《建国大业》的两个感觉
王铮 2009-9-18 13:50
率全体同学看《建国大业》。对于《建国大业》,我原以为就是一个拉洋皮般的萝卜开会式的电影, 看了以后,觉得很是值得。电影有两个地方使得我心情久久不能平息: 电影以献给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展开 60 年为题,围绕政协展开和政协领袖与政协人物展开, 1945 年后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反映了中国人民对民主的政治诉求。民主的政治诉求,是人民的长期追求,特别是帝国主义侵入中国后,民主与富强就结合在一起了。建设富强而民主的国家,成为了中国一代代仁人志士的追求。今天中国开始富强了,但是贫富差距加剧了,社会问题越来越大。怎么办,学世界上 的 发达国家搞民主。只有民主才能治疗国家的富贵病,因为只有民主,才能实现社会监督;不然,越是富强,国家越是不健康。蓄之愈久,其发必烈。 电影的第二个优点是敢于正视历史。在电影中,三次完全正面表现了林彪,比在《大决战》唯一会犯错误的中共将领林彪来得真实。一个民族、一个政权应该敢于正视自己的历史,这才是自己可持续强大的基础。林彪问题实际上已经成为了一个中国的创伤,中国还有许多这样的创伤,例如阳谋问题。正视创伤的存在,治疗它,抚平它,中国才可以可持续强大。 电影有个人物特别感人,那就是蒋经国,虽然演员外形不像。
个人分类: 我也说文化|4689 次阅读|12 个评论
走过人生的雪山草地——《建国大业》观后感
whitesun 2009-9-17 10:40
昨晚在露天观看了《建国大业》的公演,虽然人多,且站在较侧面的位置看,但感觉效果不错,虽然人物出现过多过快,看不清字幕,但由于对历史人物的熟悉,看起来很轻松,且有点喜剧效果。 除了这些表面的感受外,给我最大的感受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经过雪山和草地后的艰难岁月后,在毛主席自信、果断且采用了强有力的执行方法后逐渐取得胜利,在进入北平(北京)的那一瞬间,意味着毛泽东领导的中国革命取得了最大的阶段性胜利,在他阅兵的瞬间,他回想起了爬雪山。这给我很大触动,由此想到个人人生经历,想必人人都会经历雪山草地那样的艰难历程。 对我来说,有可能雪山已经爬过去了,草地可能快走出来了,需要的就是坚持,坚持过这些难关后,好好发展几年,自然会取得人生的阶段性成果,需要的不只是幸苦思索,还需加上强有力的执行,才能有成果出现,否则想了无数有效可行的方法,没写出来,没在某件事上实现,社会是无法认可的。期待自己的心智成熟与成功的到来,想必这是人生的一次痛苦经历,但必须走过去。
个人分类: 有思有考|3876 次阅读|0 个评论
即将上演《建国大业》的部分演员
黄安年 2009-8-25 14:40
即将上演《建国大业》的部分演员 黄安年文 许令仪供图 ,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8 月 25 日发布 将于 9 月 17 日起上演的《建国大业》的部分演员阵容,已经曝光,现在转发的是许令仪先生传来的幻灯片内容 , 是否实情有待届时证实。 照片总共 26 幅。
个人分类: 摄影图片集锦(09A)|4817 次阅读|1 个评论
《建国大业》成就《影视大业》
menglingzong 2009-8-16 21:28
以下部分摘自新浪网 由中影集团投资 3000 万的建国 60 周年献礼片《建国大业》 2009 年 9 月首映。韩三平导演,集结 200 多明星演员,比 91 年香港《豪门夜宴》演员阵容更加强大,韩导在娱乐圈的地位从《建国大业》中就可见一斑,如此多的大牌明星几乎全部零片酬,用博友迪迪的一句话来说就是 韩三平发话,谁敢不来 。 周星驰虽然没有参与,但也是给韩导递话了。 票房先不说,电影本身也不提,就演员而言,本身就是一场娱乐圈的盛宴,《建国大业》成就《影视大业》 , 放眼娱乐圈谁有这么大的力量能集结如此众多明星,有哪个公司能承担如此的天价片酬,恐怕连华谊也没有能力。中国大陆最大的两家电影制作 公司演员 联手,可谓一大盛事。   《建国大业》以抗战胜利至建国前夕为背景,正面再现共和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诞生到确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影片预计 5 月拍竣, 9 月公映。片中唐国强饰演毛泽东,张国立饰演蒋介石,邬君梅饰演宋美龄,许晴饰演宋庆龄,陈坤饰演蒋经国,冯小刚饰演杜月笙,王学圻饰演李宗仁,姜文饰演毛人凤,黎明演民主人士,胡军饰演顾祝同,尤勇饰演白崇禧,李强饰演陈诚 众多明星的加盟,让该片的一举一动都颇受关注 。 导演韩三平 毛泽东(唐国强饰)蒋介石(张国立饰) 李连杰扮演的是国民党海军上将陈绍宽 许 晴饰 宋庆龄   刘 劲饰 周恩来   王 健 饰 任弼时   王伍福饰 朱德   王学圻饰 李宗仁    邬君梅 饰 宋美龄   王 冰 饰 张澜   金 鑫 饰李济深   修宗迪 饰 傅作义   陈 坤饰 蒋经国    陈凯歌 饰 冯玉祥   姜 文 饰 毛人凤    冯小刚 饰 杜月笙   王学圻 饰 李宗仁    陈道明 饰 中共地下工作者   陈 好 饰 傅冬菊(傅作义之女)   葛 优 饰 人民解放军某团团长卢广声   黎 明 饰 蔡廷锴    李连杰 饰 陈绍宽    刘德华 饰 俞济时   成 龙 饰 记者   陈凯歌 饰 冯玉祥   赵 薇 饰 革命女代表   陈道明 饰 阎锦文    孙红雷 饰 胡立伟    章子怡 饰 文化界代表    甄子丹 饰 田汉    黄晓明 饰 李银桥    张涵予 饰 神秘人物   胡 军饰 顾祝同   刘 烨饰 红军老兵    冯远征 饰傅泾波    黄圣依 饰 播音员   邓超饰 徐悲鸿    佟大为 饰孔令侃    刘仪伟 饰 代表李璜   刘 桦饰 国民党部队队长   苗 圃饰妇女代表    陈宝国 饰参政员甘介侯   尤 勇饰白崇禧   侯 勇饰陈赓    沈傲君 饰 文化界代表   宁 静饰文化界代表   董 璇饰 文化界代表   陈 数饰文化界代表   张秋芳饰文化界代表   王雅婕饰文化界代表    郭德纲 饰文化界代表    龚蓓苾 饰女兵   何 琳饰 女兵    杨若兮 饰 女兵   李 强饰陈诚    李幼斌 饰报社社长   吴 刚饰 闻一多    梁家辉 饰解放军代表   曹可凡饰吴国桢   范 伟饰 厨师长   孙 兴饰副官    陶泽如 饰唱票员甲    王学兵 饰 解放军王参谋   冯巩 饰 文化界代表   赵宝乐 饰 文化界代表   葛存壮 饰 文化界人士
个人分类: 读书休闲|2145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19: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