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净化功能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中国生态六讲》连载之三十八:还有多少沙子要卖?
蒋高明 2017-5-4 18:42
《中国生态六讲》连载之三十八 还有多少沙子要卖? 蒋高明 本文载《中国生态六讲》,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北京,2016 新农村建设带来了新一轮乡村改造。据我了解,山东北部某城市近郊农民几乎全部上了楼,还计划将开发区附近几十个村子的平房推倒盖楼。农民上楼了,土地腾出来做了工业区,这种发展模式到底好不好? 在我的家乡沂蒙山区,我看到的另一个现象更加触目惊心。村里的一些有钱人,用低廉的价格将村里的河道承包了三十年,名义上种树,实际上盗卖沙子。他们雇佣了挖掘机,把河里的沙子挖出来卖到镇上,再由其他沙贩子高价卖到城市里。这种行为从2005年春节开始,持续至今。据村里人介绍,10亩河道一年挖下来,能赚10多万元。 除了沙子,这些年,贩子们还贩卖沂蒙山区的大石头,大卡车在山路上往来穿梭,热闹异常。 中国“快餐式”的城市化除了造成很多村落的消失,还耗尽了很多宝贵的不可再生的资源,如沙子、石头和土壤。盖高楼虽然有很大的商业利润,可是,终究有一天,当国民富裕,再也不愿意住“鸟笼”般楼房里,是不是要推倒高楼重建平房呢?西方发达国家早就走过了这样的弯路。 农村毕竟是农村,农民是与土地打交道的群体,他们很少像今天这样,住在离地面如此高的楼上。农家院落尽管破旧,但是那里有历史,有文化。农家院是村落的基础,村落是中国乡村的基础,乡村是中国的文化基础。中国和美国不一样,我们的历史长达5000年,美国只有200多年;中国的农民占了全国人口的75%以上,美国不足2%。即使要搞城市化,也没必要将农民都“装”在方块楼里,把村落收拾得舒适一些,难道不更适合人居吗? 沙子、石头、泥土是自然界长期演化的产物,是不可再生的资源。目前,国家对于乡村河道管理基本处一种无序的状态。尽管各地河道属于地方政府的河道管理局管理,但是,一些承包人只要给村集体一些承包费,给河道管理部门交一些管理费(甚至根本不理这一套),拿到所谓的“采沙证”,沙子就基本是承包人的了。据我观察,承包人每小时花200元雇挖掘机,挖沙的速度是每5秒钟1吨。那情景跟“抢劫”无异。可怜乡村大好的河流湿地,被挖得千疮百孔。在山东农村,我几乎看不到小时候的那种自然河道――当年河道两旁分布有宽约几百米甚至近公里的银色沙滩,沙滩上还有各种湿地植被。消失的沙子已经永久地封存在城市或者乡村建筑的水泥里了。没有沙子,河流失去了其重要的功能:泄洪和水质净化。 石头和泥土的命运也一样。在山东济南,一座山被切成“豆腐块”卖掉了,成为“愚公移山”的现代版;在泰安,十吨以上的大石头摆在路边公开出售。名曰“泰山石”,有“镇宅”的功效,生意十分看好。更有甚者,中国宝贵的大量不可再生的石头(花岗岩和大理石)被加工成了各种形状或者“艺术品”售给了日本、韩国、美国、欧洲各国。此风不止,我国的不可再生资源将面临一场浩劫。有很好黏性的土壤被烧制成砖头,成为建筑材料。而上述建筑材料,可能会因“建了拆,拆了建”这一恶性过程不断减少物质来源。 建筑无小事,动土应当是十分谨慎的事情。一些古老村落之所以吸引人,除了历史的原因外,首先它们本身就是一件件活的艺术品。老一辈人盖房是很讲究的,是真正的“慢工出细活”,且大都是真正的手工艺品。不说古代的木匠、石匠、铁匠、泥瓦匠、制砖匠、制瓦匠的活做得漂亮,单就是仅学做那些活,三年的学徒期就初步看出他们的基本功。能工巧匠是对古人说的,今天的工人虽然能盖高楼,但所依仗的是现代化的工具,至于工程质量,则与古代差太远了。有的古建筑,千年不倒,现在的建筑仅仅几十年就成危房了。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320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室内适宜的空气净化植物
蒋高明 2014-5-17 22:14
绿色植物在同化过程中,吸收有害气体。除了众所周知的利用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外,室内选择适宜的绿化植物,还有吸收有害气体的功能。随着现在装修热,一些有害气体也被带进了室内,如甲醛等。小小植物对付这些有害气体的本领有多大,请参考网友提供的一些名单。 史上最全吸毒植物,选一盆搬回家吧!! 芦荟 :可以美容,净化空气,常绿芦荟有一定的吸收异味作用,作用时间较长。 滴水观音 :有清除空气灰尘的功效。 米兰 :天然的清道夫,可以清除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淡淡的清香,雅气十足 非洲茉莉 :产生的挥发性油类具有显著的杀菌作用。可使人放松、有利于睡眠,还能提高工作效率。 常春藤 :能有效抵制尼古丁中的致癌物质。通过叶片上的微小气孔,吸收有害物质,并将之转化为无害的糖份与氨基酸。 虎尾兰 :天然的清道夫,可以清除空气中的有害物质。 发财树 :释放氧气,吸收二氧化碳;适生于温暖湿润及通风良好的环境,喜阳也耐阴、管理养护方便。 白掌 :抑制人体呼出的废气如氨气和丙酮的专家。同时它也可以过滤空气中的苯、三氯乙烯和甲醛。它的高蒸发速度可以防止鼻粘膜干燥,使患病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银皇后 :以它独特的空气净化能力著称:空气中污染物的浓度越高,它越能发挥其净化能力!因此它非常适合通风条件不佳的阴暗房间。 铁线蕨 :每小时能吸收大约20微克的甲醛,因此被认为是最有效的生物净化器。成天与油漆、涂料打交道者,或者身边有喜好吸烟的人,应该在工作场所放至少一盆蕨类植物。另外,它还可以抑制电脑显示器和打印机中释放的二甲苯和甲苯。 鸭脚木 :给吸烟家庭带来新鲜的空气。叶片可以从烟雾弥漫的空气中吸收尼古丁和其他有害物质,并通过光合作用将之转换为无害的植物自有的物质。另外,它每小时能把甲醛浓度降低大约9毫克。 千年木 :叶片与根部能吸收二甲苯、甲苯、三氯乙烯、苯和甲醛,并将其分解为无毒物质。 黄金葛 :黄金葛可以在其他室内植物无法适应的环境里工作。通过类似光合作用的过程,它可以把织物、墙面和烟雾中释放的有毒物质分解为植物自有的物质。 垂叶榕 :叶片与根部能吸收二甲苯、甲苯、三氯乙烯、苯和甲醛,并将其分解为无毒物质。 龟背竹 :是天然的清道夫,可以清除空气中的有害物质 绿萝 :这种生物中的高效空气净化器原产为墨西哥高原。由于它能同时净化空气中的苯、三氯乙烯和甲醛,因此非常适合摆放在新装修好的居室中。新铺的地板只是滋生有害物质的源头之一。 金心吊兰 :可以清除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净化空气。 金琥 :昼夜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的。且易成活。 绿叶吊兰 :不择土壤,对光线要求不严。有极强的吸收有毒气体的功能有绿色净化器之美称。 巴西铁 :巴西铁又称香龙血树,可以清除空气中的有害物质。 散尾葵 :它绿色的棕榈叶对二甲苯和甲醛有十分有效的净化作用。 桂花 :可以清除空气中的有害物质。产生的挥发性油类具有显著的杀菌作用。 巴西龙骨 :昼夜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的。且易成活。。。。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6962 次阅读|0 个评论
人工采沙造成河流生态功能丧失
热度 1 蒋高明 2009-8-17 10:34
2009-08-17 08:06:22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上海)  河流净化功能因强烈的采沙等活动迅速消失,人类需花费大量金钱建造污水处理厂。 蒋高明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 最近,笔者在山东东南部山区考察时发现,从县城到地级市100公里长的某河两岸,采沙工地多达300多处。大量采沙破坏了河床,洪水季节,由于没有沙子保护,那些被拦腰挖断的河流,桥梁被冲断。河岸老百姓怨言不少。 在有河流的村庄,村里的一些有钱人,用低廉的价格将村里的河道承包了三十年,名义上种树,实际上盗卖沙子。他们雇用挖掘机挖沙,大量沙子被廉价卖给镇上,再由其他沙贩子高价出售给城市。这种破坏从十几年前就开始了。据沿河两岸村民介绍,10亩河道地,一年能赚10多万元。目前,在利益的驱使下,此风愈演愈烈。 中国境内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0000多条,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约1500条,绝大多数分布在东部气候湿润多雨的季风区,也是中国经济发展最热的地区,这一地理格局注定了河流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发展冲击。占全国河流58.2%、流入太平洋的河流所遭受的污染已不堪重负;占流域面积6.4%、流入印度洋的西南峡谷河流,如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等,则面临着水电开发带来的巨大破坏。 尽管各地河道属于地方政府的河道管理局管理,但是,一些承包人只要给村集体一些承包费,给河道管理部门交一些管理费,拿到所谓的采沙证,那沙子就基本是承包人的了。 没有了沙子,河流失去了其重要的功能:泄洪和水质净化。 自然河流其实是良好的污水处理厂,后者应用的原理其实是从河流、湖泊等天然湿地学来的。据粗略估计,河宽50米、沙滩宽1公里、长约10公里、健康的天然河流,其具备的水净化能力相当于投资5000万元建设的污水处理厂。河流对于有机污染物以及氮、磷等化学污染物的净化功能尤其突出,而这些污染物恰好是造成滇池、太湖等内陆湖泊蓝藻爆发,以及近海赤潮大发生的元凶。 河流是怎样实现其对污染物的净化,人工采沙怎样造成河流湿地净化功能丧失的呢? 第一,奔腾的河流在流动过程中增加空气中的氧气。弯曲、起伏、自然状况下的河流,尤其是激流,处于奔腾状态,这相当于污水处理厂的曝气过程。即使河段相对平缓,也会因河床下沙子、鹅卵石的存在呈现一些波纹,再加上风的作用,河水与空气会发生自然气体交换。如将急流变平湖或将河流取直,挖沙以增加河深,水流动则变得平缓起来,河流增氧的功能就大为减弱了。 第二,河流中微生物和动物群落的净化功能。微生物是对污染物起吸收与降解作用的主要生物群体。微生物还给水生动物提供食物,将捕获溶解的成分分解,并与其他动物、植物共生体利用。河流中的一些底栖动物也具有利用和降解污染物的功能。 第三,水生植物的作用。植物根系直接从水体中吸收养分与元素,并对悬浮颗粒产生过滤与吸附作用。一公顷芦苇每年能吸收200~2500公斤纯氮、30~50公斤纯磷。藻类在生长过程中,将营养元素贮藏和转移在体内,对河流净化同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植物还为微生物活动提供巨大的物理表面,菖蒲、芦苇、灯心草等根系分泌物还能杀死污水中的大肠杆菌和病原菌。 第四,沙子和底泥的净化作用。底泥和沙子是河流湿地的基质与载体,其去污过程来自离子交换、专性与非专性吸附、螯合作用、沉降反应等,污染物最终被吸附或沉降下来,要么变成动植物的养分,要么变得无害。沙子和底泥还支撑动物与微生物的生命过程,植物更需要借助它们而扎根。元素与污染物在弯曲而长距离河水流动过程中也会发生降解、沉淀、固结、挥发等,从而降低污染物浓度,使污水得以净化。没有了沙子,上述净化功能无从谈起。 第五,河流两岸天然植被隔离农田,保障河流生态功能充分发挥。在自然河流两岸,还存在着大量的天然植被,包括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一方面,这些植被可将河流搬运来的元素和污染物作为养分充分利用,强化了河流净化能力;另一方面,来自河流两岸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如农业施肥等释放的氮磷等元素被两岸植被吸收,减少了向河流排放。因此,河岸植被是河流的天然保护屏障,挖沙对河岸的破坏是最致命的。 河流本身就是非常优良的湿地处理系统。自古以来,人类排泄的废弃物在进入海洋之前,就是通过河流以及湖泊湿地得以自然净化的。如今,河流净化功能因强烈的采沙等活动迅速消失,人类需花费大量金钱建造污水处理厂。地球上的河流,正如人的血管,若血管出现问题,人离各种疾病甚至死亡就不远了。 (本文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6153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3: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