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经典理论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答吴新忠博士:普朗克常数是不变的自然常数吗?
热度 1 jmluo0922 2015-10-8 12:02
吴新忠 2015-10-7 22:32 麦克斯韦场论出现时,就有三条解释路线:1.麦克斯韦对电磁场的机械以太漩涡理解;2.洛伦兹电子论:电子按照牛顿力学运动,电磁场遵循麦克斯韦方程;3.维恩:把牛顿三大运动定律理解为麦克斯韦方程的逻辑结论,爱因斯坦就是第三条路线,用维恩的思路把洛伦兹电子论归结为麦克斯韦场论一元论,重新理解洛伦兹变换。 我对你的氢原子模型的理解是:1.采用牛顿受力分析,有可能解释量子力学分析力学结构的物理源头;2. 恢复了麦克斯韦场论的先驱理论——库仑定律,安倍定律等在原子世界的合法性;3.把普朗克常数看成是经验测量的产物,而非根据黑体辐射先验约定的。 你自己坚持的就是麦克斯韦的牛顿主义路线,我特别重视2,认为应当追随维恩,爱因斯坦否定牛顿力学的绝对有效性;目前我关注3,认为考虑原子核的万有引力,普朗克常数可变,这就与广义相对论预测引力场改变光速可以相媲美了。 博主回复(2015-10-8 10:51) : 吴博士,你对我的理论的理解非常正确。关于普朗克量子和常数,只是对氢原子结构 及其 共振光谱的求解是准确的,对于其它原子、分子应用时,我们必须引入量子亏损、电荷屏蔽等修正后才可以做到精确。如果我们坚持共振频率只是基频的自然整数倍,那么普朗克常数是可变的。 另外,从本质上来理解,电荷的相互作用是电场相互作用来实现的,因此场是电磁场力研究 的 基础。 作为目前的测量技术,我们只能观测电荷相互作用力及相关的变化,相关理论就受到了限制,对于作用力的描述是准确的,但难于实现场本质的描述。因此,我更愿意采用相互作用力来理解原子结构。
个人分类: 杂谈|1675 次阅读|2 个评论
牛顿爵士,相对论为什么能够盛行?
热度 6 jmluo0922 2015-5-27 12:54
“牛顿先生,在我看来相对论缺乏严密的逻辑基础与事实证明,为什么会如此盛行呢?” 牛顿: 这个问题太复杂了,已经不是单纯的学术是非问题了。 “咋会这样啊,物理理论的正确生,就是用逻辑和事实来证明就可以了,没有那么复杂吧!” 牛顿: 在我看来,相对论是没有逻辑基础,又没有事实证明的伪科学!因为它从根本上来讲,既不尊重逻辑,又不尊重事实。通过混淆概念,扰乱正确的逻辑,歪曲理解事实,强词夺理地成了所谓的理论。 “呵呵,牛顿爵士,您太武断了吧,相对论怎么会是伪科学呢?相对论不是能解释宇宙的起源,这个如此重大的问题吗!不要因为爱因斯坦比您老更高明,就否定相对论哈。” 牛顿: 你娃真不懂,还是在找事气偶,没事一边呆着。 “嘿嘿,您老真不识逗啊。相对论发明至今100多年了,除了能讲宇宙和时间起源,黑洞的恐怖,暗物质,暗能量的神奇故事外,没有给社会进步和工程技术突破作出贡献,带来希望,却一天到晚地自吹是最伟大的理论发现。我觉得名不符实” 牛顿: 用一些无法验证的假想事实,甚至利用宗教,是伪科学掩盖错误本质的惯用伎俩。往往也采用违背事实真相的情感宣传,来扩大影响和势力。关于宇宙,多世界,人类从远古老就有各种传说,一位农民老大爷给孙子讲故事,都可以比它动听。 一个理论的正确性不能从逻辑和因果性,以及事实来科学地确证,拿这些来说事,只能说明伪科学理论已经到了穷途末路,理屈词穷的地步。 “是的,科学理论需要的是科学证明,而不是编故事和情感宣传来吸引信仰者和追星族,建立和巩固自己的学术势力。” 牛顿: 对头,相对论巧妙地利用了洛伦兹分析迈克尔莫雷逊实验时,由于失误得出的时间膨胀和空间收缩结论,用运动闪光事件的视觉差效应混淆时间概念与计时活动,引入所谓的同时性的相对性概念,设置逻辑思维陷阱,达到了一叶障目的目的,让人们相信他提出的基本假定是正确的,而且与迈克尔莫雷实验结果,洛伦兹变换是一致的。 “呵呵,现在我们发现洛伦兹的分析存在错误,相对论是在拼凑错误答案” 牛顿: 其实要验证洛伦兹变换是否正确,最直接的方法就用爱因斯坦认识时空的运动闪光事件来分析就清楚了。洛伦兹变换的结果是,运动参照系中的时钟是变慢的,并且与相对位置无关,但我们知道考虑到光传播速度的影响,作为一个光学事件,运动闪光相对于观察者有接近,掠过和远离三种情况,观察到的闪光计时有加快和减慢与观察者位置密切相关的两种结果,这个事实是不可否认的。 “是啊,牛顿先生,爱因斯坦要求你只能在闪光掠过时对钟并观察钟慢,这叫做“同时性的相对性”的要求,如果不理解,不接受,您就不懂相对论。” 牛顿: 他们也不想想,两只时钟的快慢观察,必须要放到同一地点,并且调零后才能比较吗,这种荒谬逻辑都能唬住物理学精英,真是笑话。 “牛顿爵士,我们不讲这个问题了,您能给我说说,相对论明显是错误的理论,那它为什么在当代还如此盛行呢?” 牛顿 :‘没事可做比做不完的事更可怕’,你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吗? “就是无事生非的意思,是不是?” 牛顿: 是的,如果没有事可做,就没有钱赚,你还能生活吗? 物理学家没有物理课题研究,就只能等下岗。因此,基础研究的领域越宽广,生存的几率就大。但基础研究的重大突破是需要时机的,不是扩大研究规模就可以实现的。时机不成熟,没有重大的突破,大量的研究人员由于考核指标的要求,可能会出现大量的垃圾工作,甚至制造伪科学。 “您老讲得很有道理,原来还那么复杂啊!” 牛顿: 相对论是远离我们日常生活的,没有给工程技术的突破带来希望,但改变了我们对宇宙的看法。100多年来养活了大量研究者,入门学习相对论时,可以说是没有认真思考就全部接受。当遇到强有力的质疑时,宁愿相信质疑者无知,也不愿意思考相关问题,更不愿意承认错误。因为相对论的发明者已经被吹成‘天才’,神一样的科学家。 你想想,有谁敢质疑和违背神的旨意呢,那不是在找死吗? “太恐怖了吧!” 牛顿: 这还只是一方面原因,关于政治、宗教和国家利益方面的原因,我就不讲了,这个你应该懂的,如果相对论被认定是伪科学,你想会造成多大影响,谁能收拾这个残局! “真是不敢想象哈” 牛顿: 现在你应该知道你质疑相对论的后果了吧! “是的,武汉大学桂起权教授一再告诫我,不要管相对论的是非问题,不然的话氢原子模型新理论会受严重影响,我现在明显感受到了,并有点担心了 。” 牛顿: 那你是想放弃了,是不是? “我是凡人,您们两位神仙的争斗,最后倒霉的一定是我。我能做的是将您老的话,在网上公布出来,好不好!” 牛顿: 凡人是难以与神对抗的,你能真实、准确地认识和理解经典理论思想,客观表达相关结果就行了。 你现在已经为经典理论做了许多工作,特别是: 指出了‘两朵乌云’是对经典理论的歪曲; 现代物理思想的幼稚及其信仰者的愚昧; 给出了氢原子结构经典理论的正确理解!
个人分类: 杂谈|4159 次阅读|9 个评论
SFN学术辩论进展:(6)关于量子力学的阶段性结论
热度 3 jmluo0922 2014-8-21 11:37
我与SFN的两位主要辩论者 我在美国SFN上发表的关于氢原子结构与光谱的电磁学理论观点,经历4年多的辩论(2010年1月27日发布),前几天给出了我的初步结论: “ By the solutions and consequences of Schrdinger equation (and E=hv), the prolems of atomic, molecular, and solidstate structures and spectrums could be solved. As my works shown Schrdinger equation and E=hv could be deduced by classical theory. So, I suggest : Matter wave, quantum which are unnecessary conceptions and come a lot of contradictions, could be discarded.” (注:量子力学关于物质结构及相关问题的解,主要是通过体系的薛定谔方程(理论的假设之一)的求解及推论进行的。我的工作表明,薛定谔方程可以通过经典的理论推导获得,无须量子和物质波作为条件。) “A scientific theory or model about nature must obey scientific rules,such as logic, causality, and could completely not partially be confirmed by the facts. If a theory which is even the current mainstream thinking violate these rules, we should question its correctness and scientificalness. And I believe we will eventually prove that is wrong and will abandone it.” —————— 引自美国SFN科学论坛 以上的观点表达了我对量子力学与经典物理在解释物质结构问题上的基本观点和结论。量子力学作为一门理论在描述氢原子结构与光谱问题时,在逻辑、因果和实证方面存在严重问题,缺乏应有的科学基础。简单的事例如下: 1、 逻辑问题: 按物质波几率解释,理论坐标系(质子或质心坐标系)相对于实验室是随机运动的,因此实验数据与理论计算结果存在随机关系,不具有可比性。 推论 : 量子力学的理论结果与实验结果不具有确定的逻辑关系,其正确性不能由实验数据证明 ; 2、因果性: 物质波描述的粒子运动及解释否定了自然的因果决定性; 3、事实证明: 无论是在宏观还是在微观领域,带电粒子在场中运动可以有轨迹运动,并受洛伦兹力的控制,量子力学不能对这个事实进行描述,即,量子力学对客观的事实不能做出全面的解释。 我认为: 量子和物质波是多余的概念,是导致量子力学矛盾重重的原因,是应该抛弃的。 (谨以此文献给我的父亲)
个人分类: 杂谈|3401 次阅读|8 个评论
美国SFN学术辩论进展:事实越辨越明,理论越论越清(3)针锋相对
热度 4 jmluo0922 2014-8-5 15:49
在网络上公布个人的学术观点,主要的目的是希望大家能了解我对氢原子结构与光谱的看法,通过讨论、辩论、甚至是争议的方式,发现问题完善相关理论;或者发现重大的错误证伪,放弃自己的主张。 中国科学网大多数博主对于纯学术性的问题好像不太关心,大家的心思主要放在如何能获准项目资助、如何能发表文章,获得各种奖励上。我的专业性博客很少有人认真阅读,更不会花时间思考,因此讨论没有什么深度。 美国SFN的Speculation栏目是专门为个人观点、假说等设置的,任何人都可以提出自己的具有科学性的假说性观点,但非科学性的话题会被警告、加锁,甚至放入垃圾文件夹。因此每个议题都是围绕其科学性展开的,并且栏目按学科有专门的科学家主持讨论。讨论是专业性的,往往是非常激烈,并且是以符合事实与逻辑为基本原则,就事论是的讨论、争论相关科学问题。 我的氢原子结构与光谱的理论,按理说应该属于经典物理的范畴,无论是基本概念、定义和方法,没有超越之处。氢原子结构理论的思路是非常明确的,从因果以及逻辑的角度来考查是完整的,没有自相矛盾之处。因此,当我的第一个Thread(议题)在SFN发布后,文章的学术观点以及相关数学论证与推导,并没有引起太大的争议。讨论在一些科学基础问题上展开: 1、“原子湮灭”是一个悖论,是对经典物理理论的误解。 这个问题是我的学术观点的前提条件,SFN的物理学家看了我的论述后,很快确认,现在的“原子湮灭”的论证是不严密的,需要重新认识; 2、辐射的互相作用,氢原子基态的证明。 用位移电流的概念理解辐射场,并考虑完全自约束效应,解释氢原子中的电子和质子电磁辐射,以及对带电粒子的作用,得到力学稳态,解释氢原子在电磁辐射条件的自然基态,也很快得到认同; 3、基态轨道共振解释氢原子的线光谱 在我论文手稿中给出了,氢基态轨道共振的定态方程的建立,通过数学变换推导薛定谔方程以及量子假设的全过程,SFN以及其他的科学家至今也没有提出过异议 很显然我上面的论点得到承认,就意味着对量子力学粒子波粒二像的挑战与否定,争论的重点就转移到了一些经典理论可能不能解释的现象: 1、氢原子基态(l=0)角动量为什么为零? 答: 经典轨道理论得出的基态角动量不为零,但l是薛定谔方程的解中的本征值,角动量只是一个称谓或取名,它是否就代表了物理意义的角动量,需要进一步研究。 (没有反驳意见) 2、电子的衍射与干涉如何解释? 答: 电子在产生衍射或干涉的条件下,与晶格粒子产生共振散射 。(没有进一步反驳) 3、如何理解氢原子光谱的精细结构? 2010年首次提出这个问题,当时我没有即时作答。(下篇博客将结出答案) 接下来是我对量子力学的反问,主要是揭示量子力学缺乏科学基础,必须抛弃。 1、按照物质波的观点,实验观测系与量子力学理论没有必然联系 由于电子与质子具有随机运动的特征,因此实验观测数据与量子力学中描述氢原子的坐标的关系存在随机性,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但至今未得到解释和答复 2、电子有效质量修正的依据是什么? 氢原子的能量应该在质心坐标系中描述,包括电子和质子运动两部分,并且是相加关系。作为经典轨道运动,电子有效质量修正是准确的,而且容易理解。但量子力学是无法说明的,首先的问题是电子与质子运动是相对于什么?为什么总体的运动可以用电子相对质子运动,用经典的电子有效质量修正,就可以代表两体的总和? 到今没有答复 3、运动电荷周围有磁场,并取决运动速度? 没有答复 4、永磁体的磁性如何用量子力学来理解? 没有回答 5、电子在场中受到洛伦兹力作用作轨道运动,量子力学也是研究粒子在场中运动问题的,请对此实验事实进行解释? 作了简单的狡辩后,对追问拒绝回答。 最近,SFN上的物理学家Swansont发起了挑战,要求我用经典理论解释,氢原子光谱的精细结构与Zeeman效应。 我进行了详细的回答,并且也经贴在本网的博客中了,大家可以看看是否正确。 以上就是我在美国SFN上,与相关科学家进行讨论的情况,向大家作个小结。
个人分类: 杂谈|3229 次阅读|7 个评论
费曼对粒子负能态解释中的问题
热度 4 chenfap 2014-3-23 08:51
费曼对粒子负能态解释中的问题 量子场论允许粒子既可处于正能态,也可处于负能态。早在1930年,Dirac 应用泡利不相容原理对粒子负能态提出了第一种解释,这就是有名的空穴理论 :当负能态中的一个电子跃迁到正能态时,所产生的空穴,便形成为正电子。这种解释无能研究电子和正电子的运动。后来费曼提出了第二种解释 ,他用下述关于电子经典运动的一个简单公式来进行说明: m(d 2 z i /ds 2 )=e(dz i /ds)F ij (1) 从式(1)可知,将固有时 s 的方向反演 ,同时将电荷取负值,式(1)将不改变。这表明“电子沿时间反向运动看起来就像是正电子沿时间正向运动” 。费曼认为,沿时间反向运动的电子就是处于负能态的电子。后来这一解释被进一步推广到其它反粒子,即认为,正粒子沿时间反向运动看起来就像是反粒子子沿时间正向运动。目前这种解释已成为基本粒子理论的主流,著名的费曼图就是建立在这种解释基础之上的。 可是,费曼对粒子负能态的解释是存在问题和缺点的: 1 、费曼的解释难以在理论上导出,正、反粒子必然彼此要互相湮灭。 2 、费曼假定正、反粒子的质量相等,结合湮灭的实验事实,必然要使得粒子系的质量不守恒,限制了质量概念的内涵,这常使人难以理解。 3 、固有时 s 是标量,不存在方向,“将固有时 s 的方向反演”的概念和运算有问题甚至错误。 因此,作者认为,对正、反粒子的关系以及负能态的解释尚须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费曼著,张邦固译.量子电动力学讲义.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5315 次阅读|8 个评论
我只能用这个头像了?
热度 4 jmluo0922 2013-12-13 15:51
昨天,我把自己科学网个人网页的头像更换成了阿诺·斯瓦辛格《终结者2》中未来战士。 今天上午,打开网页,我的头像也是这样,表明我已经成功更新了头像。但是没有过多久,刷新我科学网个人的主页,头像却自动回到了“牛顿时代”: 我不知道是系统故障,还是因为什么其它原因,或是“牛顿显灵”,不让我更换成其它头像。我现在就继续用这张牛顿的肖像作为自己的头像,这也许是要求我将牛顿的“物理本体论和因果性思想一贯到底”的强烈信号吧! 牛顿请放心,我一定会将的您创立的经典科学思想传承并发扬光大的,洗脱强加于您身上的、莫须有的“两朵乌云”罪名,唤醒世人的良知,用理性科学地认知世界!
个人分类: 杂谈|4916 次阅读|21 个评论
纳米材料单分散新理论(1)-线性和波动曲线
热度 1 sulihong 2013-12-12 10:40
纳米材料自从1965年诺奖得主费曼提出概念后, 紧接着其后最重要的一个理论是日本科学家久保Kubo提出的关于金属纳米微粒的理论,另外1991年美国杜邦公司的研究者包括其华裔科学家,也提出了半导体纳米团簇材料的理论结果,还有MIT、欧美的研究者也提出了一些修正久保理论的结果,这些研究由于时代所限,实际很多无太多实验数据的支持或者数据准确度不足.久保的理论虽然可以解释一些纳米材料的实验现象和问题,但是对于更多的纳米材料新现象和问题却不能给出合理解释.多年来,这些作为纳米材料的经典原创理论,被大量文献所引用. 根据我们多年对于纳米材料的实验研究, 我们对于纳米材料的单分散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 由此针对纳米材料单分散提出了一种新的理论, 涵盖了金属纳米颗粒和半导体氧化物等化合物纳米颗粒,得到了一些与久保纳米理论不同的结果和推论. 久保理论中,纳米材料随着粒径变小,表面电子能级间隔增大,是线性增加的;而我们的研究表明, 单分散纳米材料随着粒径变小,表面能级间隔增大,是波动非线性增加的,而不是久保理论指出的线性增加,同时新理论与久保理论同样很好解释了这一现象的离散性,但将离散性与量子力学和纳米尺度的本质联系却是从全新机制予以解释的,而且与我们纳米粉体单分散试验结果符合更好.新能级间隔波动性增加理论,不但解释了久保理论已经解释的纳米材料实验现象, 还可以解释更多不同种类的纳米材料的实验现象.特别是纳米材料表观熔点降低和颜色变化等. 而且有意思的是,我们新的理论更符合量子力学波动性特征,只是与经典量子力学研究尺度相比,尺度放大了。我们指出完美石墨烯常温下稳定尺度有限,诺奖公告预测宏观应用存在不准确问题的研究结论,也来源于这一理论的一个推论。 因为久保理论是一个已经几十年的经典理论,实际在很多年前试验中,我们已经发现总结了新的纳米材料规律,来源于我们自己的实验,考虑到久保理论在国际纳米材料界的影响力, 为了谨慎起见,为此我们又做了多年试验研究和理论推演,我们有了实验结果后(少部分发表,大部分实验结果未发表),我们关于纳米材料单分散的实验结果是支持我们新理论的纳米材料随着粒径变小而波动曲线变化的观点,因此才在去年正式陆续将理论结果部分发表为系列论文, 其中在美国材料协会MRS2012falling meeting 上交流了部分这方面的理论研究结果, 目前其中一篇会议论文发表在 MRS Proceedings / Volume 1505 /2013, DOI: http://dx.doi.org/10.1557/opl.2013.485 。 在我们国内大力提倡原创性基础和应用研究的今天,有的学生也因此认为国内科研都是模仿或者低水平重复,而对从事科研工作失去信心。我写此文的目的是表明,我们只要沉下心来去研究,我们不但在试验研究,在原创性基础理论研究中也是可以取得进展的,即使经典理论也可以对其有一点点的发展。
个人分类: 纳米粉体|4902 次阅读|4 个评论
不依赖经典理论量子力学能做什么?
热度 8 jmluo0922 2013-10-19 23:57
从量子力学的理论体系出发,“不依赖于经典的方法( 概念和理论 )”,氢原子结构和光谱是可以通过薛定谔方程直接求解得出相关结果的。这是量子力学最值得骄傲的成就。 然而, 原子核运动的影响,只能通过引入经典两体绕质心轨道运动时的电子有效质量进行修正,从而获得 的 结果 更加精确。 如果量子力学是 独立于经典理论, 关于微观物质结构,唯一正确的理论 。由于宏观物体是由原子分子构成,其性质取决组成的原子分子,因此 原则讲,量子力学可以推算出任何原子分子的结构及性能,宏观物质的结构和性能同时就应该完全可以独立地计算出来 。 事实上,对于 复杂一点的原子结构 , 量子力学必须借助于一些经典的概念 ,如电荷屏蔽等, 通过光谱实验等数据,对相互作用势进行拟合才能得到正确的结果 。 对于宏观物质的性能,量子力学一般需要借助于半经典,甚至经典的方法才能进行计算和解释。 量子力学的基本概念与经典物理是完全抵触的,结合在一起本来就是一个自相矛盾的做法。 将经典理论的贡献完全抹杀,是一种否认科学事实的行为。
个人分类: 杂谈|4907 次阅读|24 个评论
学术辩论需要勇气耐心和智慧
热度 8 jmluo0922 2013-3-11 15:50
学术辩论需要勇气耐心和智慧
“…… , I have just read your paper. Interesting ! Very interesting ! ” 这是一位网友在美国科学论坛网 SFN ,发表的阅读我的论文后的评论,算是我在 SFN 上发帖介绍我的学术观点,展开的一系列争论平息后,得到了一点点回报吧! 在 SFN 上注册,发表自己的学术观点,至今已有 3 年零 3 个月,我目前是该网的高级会员,针对氢原子结构和光谱理论、量子力学与相对论科学基础问题,发启了 5 个话题,共发帖 99 个,由于 我的观点的出发点基于经典物理理论,属于主流思想之一,并且没有个人的假设。因此,我的论点没有受到任何警告。 在 SFN 和中国科学网 ScienceNet.cn 发表个人的学术观点和理论,目的是简单且明确的,希望通过这种传播速度快、影响面宽的新型媒体,介绍相关的学术内容,并希望得到读者的理解和支持。事实上,下定决心在网络公开自己的观点是需要巨大的勇气的,因为 一个不成熟的,甚至是幼稚的观点,可能会给自己的学术前途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在国外的网络上发表还可能有损于国家和民族的形像 。因此, 我在 SFN 上的每一次发帖都是经深思熟虑,有完全取胜的把握后,才会将相关论点发布公开 。 目前在关于量子力学、相对论的科学基础,氢原子结构的个人新理论的 5 个公开议题的激烈争辩中,没有出现过明显的失误,绝大多数的个人看法和观点在辩论中得到了认同或取得了优势。 在氢原子结构和光谱的量子力学观点与我个人的电磁学模型的争论中,由于 我的论点对量子力学持否定态度 ,令 SFN 上的物理学家十分的不快,并 展开了激烈争辩 ,讨论的 内容包括了能量守恒问题、电场传播极限、理论与观察坐标系关联等问题 ,同时对方也对 电磁学模型是否能解释角动量、电子干涉、光谱精细结构等提出了质疑 , 经过长达三年多的辩论, 这些问题逐一都得到合理的解释或澄清 。我认为已经达到我最初目标,揭示了量子论的内在自身难以克服的矛盾,让大家了解并初步接受了氢原子电磁学新模型。最近在 SFN 写了一段总结性帖子,作为这一阶段的结尾: “ Classical theory not only can explain electromagnetic phenomenon caused by charged particles, but also prove the steady ground orbits with non-zero energy, and Schrodinger equation could be deduced from the resonance of the ground orbits, which could be applied to explain spectrum of atom . By the solution of Schrodinger equation, Quantum mechanics could interpret the structure and spectrum, but cannot explain classical electromagnetic phenomenon. Therefore, I think classical theory is better than QM for the treatment of charged particles system, including atomic, molecular, and solid-state structure . ” 对于量子力学和电磁学应用于带电粒子体系理论描述的如此评价,没有招来与我一直进行激烈争辩物理学家的直接反对,之后一些网友通过电子邮件表达了他们支持我的态度和立场,并认为量子力学存在错误。此时,我总算长长地松了一口气,二十多年来的痛苦思索、八年多时间不懈坚持,没有白费。 由于版权的原因,我不能将 SFN 论战的全部内容,直接转载于此,只能将一些情况作一个简约介绍,目的是希望大家了解相关情况,不要认为我是一位异想天开的狂人,是一位“ XX 的民科”,利用严肃的科学网站传播伪科学。 最后我要再次强调: 欢迎大家以真诚的态度与我共同探讨学术问题,来者不拒,而且我不会回避任何问题! 如果那位只是为了让我“闭觜”,不是以科学的论据进行有效的反驳,而是以代人格羞辱的“ XX 的民科”,甚至不假思索地给我戴上“伪科学”传播者的帽子,我会毫不留情地对此行为发起强烈反击!!
个人分类: 杂谈|4667 次阅读|39 个评论
说服是让对方闭嘴的根本方法
热度 8 jmluo0922 2013-2-23 15:00
春节法定假期内,科学网著名博主黄秀清一直处于“潜水”状态,在水中逼了10多天,前两天一浮出水面就以其特有的“黄式幽默”给我们讲了一个关于相对论“鬼屋的故事”。这个故事也许属于“少儿不宜”,或者是触痛了某些人的痛处,被科学网直接关了“禁闭”。 李铭教授,科学网资深博主、逻辑大师、战无不胜科学的化身,当然以正义的立场,代表相对论学派对秀清的观点进行了严厉的驳斥,秀清的“鬼屋的故事”和后续帖子继续关着“禁闭”,过着见不到天日的生活。这样的结果似乎表明,正义的相对论大获全胜,质疑和反对相对论者就彻底失败了呢?剥夺他人的说话权利,甚至采用火刑消灭持不同意见者的肉体,震慑和警示后来者,能独霸天下吗。您认为这是一种“伟、光、正”的正义之举吗? 我个人认为,二十世纪以来,物理学处于迷乱之中, 经典理论、相对论和量子论,三大主流思想割据天下,对自然世界相互对立和矛盾的基本认识,分别占居宇宙、宏观和微观领域。 人类对自然事物的运动变化规律的认识,到底是客观因果的,随观察而改变的,还是完全混沌的,这三种主张那一个最终胜出,一统天下,都无法改变像“太阳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我们习已为常的事实,必需给这些事实以合理的解释。 面对学术观点的质疑,必须要有说服理由和能力,对方才可能心服口服地成为您的臣民。李教授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呢? 在这里我可以向李教授您,以及所有的人表明我持有的物理观点和立场。能够否定经典理论的所谓“乌云”是根本不存在的迷雾,是物理学家没有正确分析和理解相关现象得出的错误结论,而非经典理论的固有缺陷;自然世界的客观因果性,是我对物理规律的基本看法。 相对论和物质波缺少应有的科学基础,这也是我对这两个理论的基本认识。将这两个思想归入哲学我是没有什么意见的,但要成为自然科学理论首先需要解决涉及其科学基础的质疑。 我写这些文字,并不是想改变像李教授您这样的一些人的学术观点和立场,只是提醒一下,封他人嘴,最好是说服他人,以理服人,“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两军交战取胜的最高境界;通过关人禁闭这种压制手段,只能达到息事宁人的结果,而无益于争端得到根本解决。我想大家知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道理。 作为本博文的结尾,我想向解释了宇宙起源的相对论重申一下我以前提过的、而且是观察天体不可避免的,最简单不过的问题。这个问题最初是在美国的科学论坛SFN的讨论提出的,也在本网中提出过,但至今仍未得到相对论专家学者的答复。 问题1 : 观察和测量一个运行的未知天体,如一根长杆沿长轴方向运动,速度和长度未知需测量,方法是什么,运动的速度和长度是多少,静止的长度是多少? 问题2 : 在静止的观察系选择两个定点,利用平均速度的定义对上述长杆进行测量,为什么长度的测量结果是与其运动速度无关? 相对论的荣誉就掌握在您们的手中,李教授我希望您及其它专家正面回答上述问题。
个人分类: 杂谈|5399 次阅读|20 个评论
科学网N个挑战经典理论的博主
热度 22 xcfcn 2012-11-25 17:22
1、 黄秀清 2、吴中祥 3、 王季陶 4、罗教明 5、杨正瓴 6、张树风 7、印大中 8、郑怡嘉 除了衰老学家印大中老师,都是搞物理的,俺不懂物理。除了黄猴子的博文热闹外,其他几个还是很寂寞的。俺虽然不懂他们的玩意,但我很敬仰他们。 刘全慧 2012-11-25 18:10 杨正瓴老师(打字直接出现的是:杨振宁)的理论很可能也不太符合潮流。 这几位博主,我和王季陶老师有个几次直接 接触和 较为深入的讨论。物理学界的普遍认识是:王老师根本没有挑战经典理论!他的问题可总结为两点:1,他觉得教科书中关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克劳修斯的不完整,由此而耽误了一代又一代的学生。但是,物理学界聆听过他传达的严格表述,觉得除了重点稍有不同外,就是教科书中的标准表述。第二涉及人性方面,就是一个人取得的成就,如果自我定位极大地高于普遍认识,会有一些其他方面的表现。这方面重发兄是专家。我也不方便深说。举一个例子吧:历史上曾经有过束星北给王竹溪纠错的故事,...。王竹溪的热力学体系肯定不是最完善的,这一点博主沈惠川先生有过只言片语。反过来,如果束星北大声且坚决反对,就肯定不是学术而是人性问题了。 博主回复(2012-11-25 18:46) : 学术和人性也交织在一起。 较真的人比较龟毛,才有兴趣去挖人家的底。这个时候他必须忍受周围人的白眼,当ta觉得自己有所斩获时,自然会极大地凸显自己的贡献,边缘人士都有一种自己被迫害的幻觉。这样跟主流互动起来就不会那么顺畅。这些会极大地影响ta的实际处境。当然最后历史还是要/会根据学术的真实情况来写。 生物学就有两个理论,他们一开始不被接受,现在还是被主流接受了,一个是Lynn Margulis的 细胞内共生理论, 一个是James Lovelock的 地球盖亚理论。 博主回复(2012-11-25 18:24) : 忘了真傻了。 王季陶老师的东西我应该看得懂,什么时候认真看看他的东西,尤其是他的专著。 另外罗教明老师的东西我也应该能看懂。什么时候好好瞅瞅。 对自己的贡献有一个恰如其份的评价确实很重要。以前在学术会议上就碰到过,有人把经典理论近似处理那一步用不近似来处理,结果可以解释一些以前不能解释的问题。这是一个进步,但是他却老是宣传说以前的近似处理是错误的,从而夸大自己修正的贡献。结果当时在会场上就吵起来了。 刘全慧 2012-11-25 19:37 今天手指抽筋,敲打键盘上瘾了。 在说点闲话,然后撤退! ———— 1,几乎每个物理学家心里都有鬼:有时会怀疑物理学的某个基本命题是错误的。Gell-mann就是一个,他近十年支持一个非广延的统计研究,我觉得,实在是垃圾。Weinberg就玩过非线性(叠加原理)量子力学。不过Weinberg比Gell-mann更加sharp一点,知道要在物理内玩;Gell-mann老了,对老人嘛,宽容一点也是应该的。 2,研究本来就是追求一个心里美,是一个没有经济压力、婚姻压力的精神高消费行当。Boltzman十几岁就是维也纳大学的哲学教授,物理是用来玩玩的。他后来的自杀,更多是同性恋问题。放眼欧美一看,教授几乎在享受生活。 3, 我理解的物理:有没有实验可以检验的新结果,有则物理,无则非物理。这就是超弦理论长期被认为是数学物理的原因。 博主回复(2012-11-25 19:55) : 牛顿也知道哪些该说,哪些该带到坟墓里,比如自己的宗教态度和炼金术,不过这样养活了不少科学史家。:) 爆出冷聚变的那个英国皇家学会院士Martin Fleischmann一开始也是相当谨慎的,连做实验都在自家的地下室做。要不是某些阴差阳错的原因,或许冷聚变就烂在他自己心里了。 博主回复(2012-11-25 20:00) : 达尔文也是。很多显而易见的推论,他当然自己知道,但就是不说出来
个人分类: 杂论|3135 次阅读|74 个评论
氢原子结构理论中的因果大战幽灵(5)终结理论的基本要求
热度 4 jmluo0922 2012-7-4 13:29
氢原子作为人类已发现的100多种原子中的结构最简单的原子,是由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组成的运动结构体系。关于 氢原子稳定结构和光谱辐射的理论 ,是我们研究其它原子、分子和物质宏观结构基础,在科学理论中具有极其最重的地位, 是学术皇冠上的明珠 。由于氢原子是微观带电粒子组成的运动体系,因此终极理论必然 涉及运动学、力学、电磁学,其运动行为必须满足这些学科相关定律和理论的要求,至少不能与它们相互矛盾,并能合理解释结构变化产生的非连续光谱现象。 关于氢原子结构的模型,从卢瑟福发现原子的核式结构行星轨道模型,到玻尔量子化轨道模型,量子力学模型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但至今仍未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卢瑟福模型似乎无法克服“原子湮灭”的厄运,早早地退出了学术的历史舞台,量子力学氢原子模型成功地解释原子、分子和固体的结构和光谱,但同时也引来更令人担忧的物质波幽灵。 量子力学和量子论以一系列公理形成的体系作为其理论和哲学基础, 将实验证实了的带电粒子服从的电磁学和力学行为完全抛弃,用宏观和微观的适用性将物理定律和理论进行人为的分离。 原则上讲宏观运动是微观运动的累积,宏观物体由微观原子分子组成,宏观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由微观原子分子相互作用来实现的。实验也证明, 即使是现在界定的微观结构或粒子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既有符合量子非连续光谱辐射过程的发生, 又有完全符合经典理论的过程发生, 最有力的证据,包括卢瑟福实验,基本粒子和带电粒子在云室中沿轨道运行等符合经典力学和电磁理论描述的行为(粒子运动过程不断与云室气体相互作用并导致气体分子电离,应该是完全的微观相互作用过程,但粒子的运动是轨道性质的)。因此我认为 量子力学和量子论对于氢原子结构的描述是不完善的理论,甚至基本概念存在严重问题,即使薛定谔方程为我们提供了解决原子分子结构和光谱问题的精确数学工具。 在我已发表的论文和在SFN、中国科学网上发表的博文中,向大家提供了我对氢原子结构和光谱的新认识,提出了新理论和新模型,得出的氢原子的基态稳定轨道运动结构,完全符合目前的力学、电磁学相关实验和理论要求,通过轨道共振也能合理解释氢原子的线光谱辐射现象,并能通过相关的数学推导出与量子力学氢原子的定态薛定谔完全相同的数学方程,以及普朗克量子假设的数学形式。我确信新理论是关于氢原子结构和光谱科学认识上的突破和进步,明显优于现有的所有理论,并与目前已知的实验结果不冲突。 我写 这个系列博文 是对 前期发表在本网上的系列博文,关于 量子的解 释(1)-(5)的补充 , 重点阐述 了, 科学理论与实验测量 结果的关系、以及 物理模型与数学工具的关系 ,同时也对仅依赖数学可能导致科学进入幻境, 氢原子精细光谱以及薛定谔方程的准确性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以加深读者对新理论的理解。 我认为科学探索是追求真理的过程,人类的科学认识可能会受到当时条件的影响,产生片面性,甚至误入迷途,因此作为一个科学工作者应有正确的识别能力,才不会在科学探索的过程中迷失方向。 最后,我摘录 温家宝总理 最近在两院院士大会上讲话中 关于新技术革命和学术争鸣的两段论述 作为本文结尾,望大家互勉。 “当今世界正处于新科技革命的时代,新产业革命初现端倪,一些重要科技领域显现出发生革命性突破的先兆。美欧学者近期预言称,一种 建立在互联网和新材料、新能源相结合基础上的第三次工业革命 即将来临,它 以“制造业数字化”为核心 ,将 使全球技术要素和市场要素配置方式发生革命性变化 。” “二要 提倡学术争鸣和创新 。要提倡富有生气、不受约束、敢于发明和创造的学术自由。学术研究要鼓励争鸣,因为 只有争鸣,才能激发批判思维的产生。批判思维是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精神状态,是一种独立思考精神,它不迷信任何权威,只尊重真理和规律 ; 不盲目接受任何一种观念和经验,而是经过认真的比较和分析,根据当时与当地的实际,取其有用成分,除其过时或不适宜的部分 。批判思维是创造的基础,没有批判,不可能有创造。要尊重个性。一个没有个性的社会是没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大家按一个调子唱歌,没有创新,产生不了新的科技成果,也不会有生产力的发展。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否繁荣昌盛,关键在于人民群众中蕴藏的巨大创造潜力和独立思考精神能否得到发挥。 否则,社会进步就会停滞或遭到扼杀,这是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没有思想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科技进步是做不到的,即使做到一些,也是有限度的。在激烈的国际竞争和复杂的国际环境中,没有人民主动性的国家,必然在竞争中失败。” 系列博文: 氢原子结构理论中的因果大战幽灵(5) 终结理论的基本要求 氢原子结构理论中的因果大战幽灵(4) 精确与精细的原因 氢原子结构理论中的因果大战幽灵(3) 物理世界真实不虚幻 氢原子结构理论中的因果大战幽灵(2) 电子会幽灵附体? 氢原子结构理论中的因果大战幽灵(1) 背景
个人分类: 物质结构|3552 次阅读|4 个评论
在观察社会问题的方法论上,革命导师的见解可能极为重要
热度 2 seawan 2012-6-22 11:30
我看佛教故事,有一个“犟牛居士”,其母信佛且为人忠厚,在为日本人做工的时候,告诫孩子不能偷豆子吃,等等。 从个人修养上来说,此人乃真正的善人,在任何情况下(当时在日占区)均以修行为第一要务,实乃真修之人。 敬佩! 然, 站在社会、民族等立场上,这样的态度未必是较为完美的态度。毕竟你的服务对象是侵略我国的外敌。 又例: 项英在对违纪的副官的处理态度上,是一种“宽厚仁慈”性格的表现; 但这种性格不仅使他最终死在这位副官手下,也使他在与对手军队的交道中,有所失误,并对皖南事变的灾难后果有部分责任。 瞿秋白也是一个义人,其面对死亡时的大义凛然令人肃然起敬。 然而,其性格中的优良品质,在“对敌斗争”的策略上,使其有所失误。 因此, 对社会问题的大的、总体上的观察, 可能非常需要参考现在大家有些不屑一顾的“革命导师”们的经典理论。
个人分类: 历史与文化|2806 次阅读|4 个评论
氢原子结构理论中的因果大战幽灵(1)背景
热度 5 jmluo0922 2012-6-19 17:25
近期科学网名博主黄秀清教授发表了关于超导和量子力学问题的两篇博文,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激烈的争论。第一篇关于 BCS 理论的否定性质疑,科学网精选并置顶,追随者赞同,反对者一遍嘘声。总体来讲,我认为科学网开始讲科学了,对于个人学术观点、质疑主流的博文,表现出一种包容的态度,鼓励大家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是一个进步,对此我代表对主流学术观点持质疑态度的广大博主和看客,向科学网和编辑表示敬意。 我认为氢原子结构及光谱辐射是科学皇冠上的明珠,从汤姆森模型、卢瑟福模型、玻尔模型到量子力学模型,事实上是没有得到完全解决的。 基于实验观察的经典理论对于原子结构的卢瑟福核外电子行星运动模型的解释,似乎遇到了不可克服的困难。根据经典电磁理论,电子和原子核的加速运动会不断地消耗能量向外辐射,因此电子相对于原子核就不会有稳定的轨道,会不断减小最终湮灭。按照这样的推论,经典理论不能用于原子结构的描述,这就是我们不得不进行“科学大革命”,接受量子、物质波等量子论概念的最直接和本质的原因。 经典理论作为 17 世纪以来人类科学认识精华,为人类进入工业时代、电器时代和信息时代提供了科学基础,也是当今工程技术的基础,渗透于各个学科和领域的每一个细节,即使当今最尖端的航天工程和国防工程技术也完全依赖于经典理论。“原子湮灭”的论断——这一票就能彻底否决经典理论描述的事物符合因果逻辑性的规律吗?就能葬送这个几个世纪以来得到不断验证和确认,创造人类物质文明的基础理论?不!电子决不会湮灭于原子核。因为“原子湮灭”出自于错误的加速带电粒子辐射模型的推断,并不可信。现有的电磁辐射理论认为,在非相对论性运动情况下,加速运动的电荷的电磁辐射只取决于加速度,因此辐射的反作用力(阻尼力)也只取决于加速度。由于电荷的运动可以是任意的,即电荷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可以成任意角度,辐射反作用力对电荷所做功的功率为辐射反作用力与运动速度矢量的点积,因此辐射功率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根据能量守恒原理反作用力做正功是不允许。很显然目前的电磁辐射理论存在严重问题,原子湮灭的论断必须重新考虑,也就是经典理论解释原子结构的大门必须重新开放。 根据电磁感应定律,感应电场由变化的磁场产生,即变化的磁场决定辐射,在氢原子电子和质子绕质心运动模型中,与变化的磁场相互作用力对应,考虑到涡旋磁场对感应电场(空间位移电流)的自约束效应,以及空间位移电流的相互磁场力作用,可以对氢原子的基态做出解释。即氢原子具有一个电磁性质稳定的基态轨道是目前电磁学定律可以解释的现象,这点在我前期研究论文和博文中进行了详细的推证,那么经典理论重回微观原子结构领域就有了足够充分的理由。 另一方面,以量子假设、物质波、测不准等原理形而上公理体系为基础的量子力学和量子论,在原子湮灭论断背景迷惑下,成为科学对原子结构进行解释,我们不得不接受的唯一选择。应用量子力学波表述,薛定谔方程进行求解和相关推论,我们可以对原子、分子和固体结构和光谱进行很好的解释,即使如此,量子论的基本思想—微观粒子运动的不可预测性,彻底颠覆了自然事物的逻辑性和因果性,强迫要求我们改变对真实世界的固有看法。因此自从物质波提出就质疑不断,并波及到哲学领域,至今仍未平息,令量子的缔造者和科学精英十分困惑。关于量子力学的解释目前已有二十多种,公认的数学表述有三种,呈现出一种“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对于这种“混乱”局面,量子理论物理学家,只能通过投票的方式“统一思想和意志”。 2000 年的投票结果表明,目前教科书采用的哥本哈根波函数的纯几率解释,只有 5% 的支持率,这不能不说量子论正面临来自内部的巨大危机。 关于量子的论战最著名的当然要算爱因斯坦——玻尔的争论,老爱不断地提出问题,玻尔采用相关的补充和解释来应战,量子理论公理体系在这个论战过程也得到了完善。结果当然是爱因斯坦完败,但他到死也不冥目,坚决不承认量子力学。 我认为爱因斯坦发动那场论战的根本出发点是因为他承认世界的逻辑和因果性,相对论不能容忍超光速运动的现象存在。因为如果量子论中的物质波的不可预测性是真实的,则间接承认了微观粒子运动的超光速。我认为爱因斯坦并不像传说的那样是科学的天才、神明,对付物质波的不可预测性只需下面两个简单的问题就会令其原形毕露: 1、 根据物质波的基本释义,微观粒子运动对于观察者来讲是不可预测的,氢原子中的原子核和电子的运动一定是不可预测的,因此建立在粒子上的相对坐标系,或两体的质心坐标系相对于观察者的运动肯定是不可预测的,观察者观察的结果与粒子坐标系(相对坐标系或质心坐标)的关系是不可预测的,也就是不确定的。因此实验室观察测量的氢原子光谱数据与相对坐标系中描述的氢原子模型所推论出的结果具有内在的不确定性,显然就不具有可比性,目前的理论与实验就失去了联系。 2、 根据量子论的概念,微观粒子的微观运动由波函数描述。从数学的角度,宏观是微观的积分(累积),微观是宏观的微分(细分),一个自由电子可由平面波函数来描述,按照简单的逻辑,自由电子的宏观运动轨迹是一条直线,自由电子平面波函数对时间积分我们可以获得一条直线轨迹吗?,或者一条直线运动方程经过对时间微分我们可以获得电子的平面波函数吗? 3、 其它,包括黄秀清提出的势函数的问题。 基于上述原因,我认为目前对于氢原子中的带电粒子的电磁辐射和稳定有了新认识,因此对于原子结构的理论完全有必要进行一场大讨论,通过对氢原子结构中的哲学和物理学基础问题的讨论,从根本上认清物质世界是服从逻辑和因果,还是由“幽灵”来支配。 系列博文: 氢原子结构理论中的因果大战幽灵(5) 终结理论的基本要求 氢原子结构理论中的因果大战幽灵(4) 精确与精细的原因 氢原子结构理论中的因果大战幽灵(3) 物理世界真实不虚幻 氢原子结构理论中的因果大战幽灵(2) 电子会幽灵附体? 氢原子结构理论中的因果大战幽灵(1) 背景
个人分类: 物质结构|6099 次阅读|11 个评论
正确对待物理问题的是与非
热度 2 jmluo0922 2010-10-13 14:22
对于现代物理理论相对论和物质波的质疑,一直就没有停止过,包括物理界内部与外部的,最著名的就是爱波的论战,更令人不解的是普朗克作为量子的创始人最后也表示后悔提出了量子破坏了科学,20世纪初没有一个当时已成名的科学家参与这场科学大革命,这是科学发展史上非常异常的现象。 人们应用经典理论创造了工业革命、迎来电子时代和信息时代,当今工程技术领域依赖的科学基础理论基本找不到相对论和物质波的影子。经100年多年来的发展,新科学远远脱离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除了可能的时间机器、隐形传递和超光速通讯这样违背传统科学观念的设想能够让人们期待,还能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带来什么呢? 普通人对于这样的理论的正确性表示个人的不理解、质疑甚至否定,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但一些所谓的正统物理学家不能正确的回应,反而对这些人无端指责,并给他们冠以不够聪明所以不能理解、民科、科学分裂症者等不雅称谓。甚至还声称和宣扬20世纪人类智慧的总和还不如爱因斯坦,我个人认为这不是正常的科学行为,完全是一种类似于宗教狂热的行为。以牛顿的自然哲学思想为基础的经典科学,为人类的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直到今天还渗透到科学技术的每一个细节,也没有如此狂妄。 相对论重要问题在于空间洛伦兹收缩,源于迈克尔逊莫雷实验(MMX)。MMX就成为问题的关键,采用来自于实验观察的经典理论对于其中的光学干涉问题进行讨论,是一件无可厚非的事,指出其中的问题甚至错误不仅是物理学家,而且是每个科研人员的义务和责任。因为这不是一个小的学术问题,它关系到科学与谬误的重大的是非问题。 以上个人感概,请不要对号入座
个人分类: 观点和方法|4403 次阅读|15 个评论
揭开量子的面纱
热度 1 jmluo0922 2010-7-12 19:09
量子,一个令人困惑不解、令其缔造者懊悔的物理假设,神奇而神秘。 量子概念即普朗克假设(Plancks hypothesis),源于我们对来自于原子的光的认识,来自于德国物理学家M. Planck对黑体辐射规律的解释,并已成为现代物理量子理论的重要基础。中性原子由具有等量电荷的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卢瑟福模型即电子在原子核外的运动模型是目前我们认识原子结构的基础和出发点,来自原子的光由原子结构变化所引起,因此取决于电子和原子核运动的变化。 量子、粒子的波粒二象性及其几率波解释是量子理论和量子力学的核心概念,对于原子结构这样的微观问题的基本认识是,组成原子的电子和原子核的运动是具有波粒二象性的,并由几率波描述。光是由电子在不同态之间的跃迁而产生。对于最简单的原子,氢原子由一个电子和一个质子组成,二者的运动如果是随几的,那么,我们如何来选择描述由两个随几运动带电粒子组成的氢原子的坐标系呢?又如何来确定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势)呢?很显然对于哥本哈根学说是致命的难题, 波粒二象性学说不可能给出原子确定的图像,用这个物理概念来解释原子的结构是存在严重问题的。因此,基于波粒二象性概念的物理理论和解释必须重新考虑。 我们的物理学家应该本着对科学负责的态度,对于这个观点持审慎态度。 经典电磁波理论和麦克斯韦方程,对于宏观带电体和电流导致的电磁学现象的解释几乎是达到了完美的程度,是由于该理论来自于实验观察和总结,同时对电磁波的预言获得了实验成功的验证。 然而,我们在赞美这一理论的完美的同时,对于氢原子的电磁现象的解释,研究运动带电粒子的辐射时,却无情的抛弃了麦克斯韦位移电流(感应场)的理论精髓,脱离电磁学基本概念和规律、运动电荷的相互作用,以及能量转换和守恒定律等大自然基本规则,一意孤行,断章取义地创造出了运动电荷的加速场理论,并将 原子湮灭即经典理论的困难的后果武断地强加给经典理论。 这就是目前被广泛接受并被写入教课书中的观点, 我个人认为,目前物理学关于物质结构(原子和分子层次)的理论和量子化现象的认识是值得反思的,不仅是由于20世纪初众多著名的物理学家的反对,特别是普朗克对物质波及其解释的强烈抵制,更主要的原因是由于笔者通过氢原子两体电荷轨道运动的电磁现象的分析,得出了完全不同的结果。证明了氢原子中电子和质子轨道运动的力学和电磁学稳定性,通过轨道共振解释了原子线光谱,获得了氢原子的定态薜定谔方程;并认为电子和原子核的轨道运动是原子结构的基本特征, 轨道共振是导致量子化现象的直接和根本原因 。 光的吸收和辐射就是带电粒子轨道共振跃迁的结果 。 外传: 我个人关于氢原子电磁结构的学术观点于2006年完成初稿并向物理学各级主流期刊投稿(包括物理学综合性的、理论性的和基础性的专业期刊),之后又不断完善后再搞,结果是不断地被拒,原因基本上属于非技术性,建议是投更专业的期刊,对此我倍感难于忍受,但也十分理解期刊决定,通常不进一步申诉。去年10月发生了一次例外,当时稿件投到了一家国外的物理名刊,主编助理给我发来了审稿编辑的决定,其中带了一些轻蔑性的用词,对此我提出了申诉,一方面详细论述了我的观点,另一方面对他们对来稿的态度提出了强烈抗议,并要求主编裁决,结果是肋理来信表示了歉意,并承认对投稿未认识考虑,同时将我的稿件和申诉邮件转给了主编(非常著名的量子物理学家),过了一段时间助理又一次来信说主编只能给no-answers answer,最后的结果是原审稿编辑不改变他的决定,没有主编和编辑部的意见。对此我只能表达我不得不接受该编辑缺乏认真考虑的决定,同时象皇帝的新衣中的小孩的心理感受。 此后在夫人的鼓励和建议下,论文的观点以博文的形式在美国的科学论坛SFN和中国科学网上公开,希望广大博友发表意见。结果是SFN的讨论比较充分,涉及了许多问题(包括了电子的干涉现象的解释),使得我的观点得到了进一步完善,最后哥本哈根学派无力反驳我的观点,似乎占据了上风。在此情况我向Galilean Electrodynamics《伽利略电动力学》杂志发了投稿信,编辑看了SFN上的讨论后,认为论文研究工作是一个好工作,应该发表,经过两个月的审稿和语言修改已定稿,即将发表。这样的结果使我得到了一点安慰,以此博文告知网友,并谢谢大家对我的支持。
个人分类: 观点和方法|5417 次阅读|2 个评论
两朵“疑云”,两道门
jmluo0922 2010-6-29 18:32
近代物理的开场篇无疑是从经典物理晴朗天空中的两朵疑云开始的,我之所以采用疑云而不是用乌云,完全是为了尊重物理学泰斗开尔文爵士用词的原意 two small, puzzling clouds remained on the horizon。我个人认为疑云的含意是待研究的问题,而乌云则为不可解的问题。 正是这两朵疑云开启了进入两个新世界的两道门。一个是爱因斯坦相对论给我们描绘的,通过大爆炸(big bang)产生的球形宇宙,我们可以坐上时光飞船可以通过时空虫洞穿梭于浩瀚的宇宙,回到过去,进入未来;另一个则是物质波给我们描绘的不确定多世界,你可千万要小心薜定谔猫的生与死完全取决于你的测量。这些在童话中才可能出现的境象,现代物理理论给了你肯定的答案。在相对论面前,大自然又能如何呢?只要时光机器研制成功,我就可以进入你的过去,决定你的现在。人类拥有了相对论还有什么是值得敬畏的呢? 难以相信两个实验两朵疑云两个数学表述,具有如此威力!!! 第一朵疑云,第一道门:迈克尔逊莫雷实验与以太漂移 杨氏会叹息,唉,迈克老弟,你很机灵但太粗心了,光学干涉不能这样理解吧,看你结果把大家搞成什么样子。 第二朵疑云,第二道门:能量均分与紫外灾难 麦克斯韦会大声提醒,位移电流、涡旋场这可是我的心血凝成的,可别任意丢弃,更不可曲解。 牛顿会说,共振可以摧毁桥梁,也可以改变电子的轨道。 普朗克说,是的,我坚信你们的信念,粒子本该是粒子,事物就应由因果关系决定。 今天,这两朵疑云已化为迷雾笼罩在物理的天空,相对论和物质波自从其提出以来,就处在不断的争论之中。从洛伦兹变换、薜定谔方程出发给出有关物理现象的解释及相关推论无疑推动了科学进步,但隐藏在这两个数学表述中的真正物理含义是什么呢?相对论和物质波是否就是这两个公式的唯一的解释呢? 以上属个人感叹。
个人分类: 观点和方法|5442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SFN学术争议进展:It's time for us to improve quantum mechanics?
jmluo0922 2010-3-19 13:58
以下是SFN学术争论的最新进展,是我最近的贴子,请多批评指正。 I have studied quatum theory including QM, quantum theory of atomic strucure (by J. Slater)etc. in college since 1984, and achieved doctor degree in atomic and molecular physics in 1994. By my knowledge, particle with wave duality of particle (de Broglie wave) is the most important conception of quantum theory for atomic and molecular world, and is described by probability wave (that is Copenhagen interpretation). That is the heart of QM, and the motion and other physical quantities of particle is understood with this conception . The problem of atomic structure is treated with central-field model (or approximation) as like that of hydrogen atom. I don't kown whether or not there is an other model about atomic structure. If not, our scientist have to face to the serious problem that we can not obtain central-field model of atomic structure independently by the conception of QM. So, we should improve the current QM, or find a new theory to settle it down. 更多信息SFN: http://www.scienceforums.net/forum/showthread.php?t=49857
个人分类: 观点和方法|2820 次阅读|1 个评论
SFN学术辩论:量子力学为什么不独立建立氢原子模型?
热度 1 jmluo0922 2010-3-15 11:37
最近我一直在美国的SFN上与学说栏目(speculation)的主持人,对于哥本哈根学说,薜定谔方程的物理含义等物理学基本问题展开了非常激烈的争论。下面转载的是最新的一个论题,问题非常尖锐。希望广大科学工作者能感兴趣,积极参与发表您的看法。(我的注册名Jeremy0922) Why don't we build the model of hydrogen atom independently by QM? The model of hydrogen atom that the electron moves in the center field produced by the proton is the inevitable result with pure classical theory, and the reduced mass of the electron must be introduced to correct the result. With QM (quantum mechanics), we accept and select this model which belongs to pure classical conception to build Schrdinger equation of it, but then deny the classical motion of the electron. I think that is self-contradictory. Since we have the perfect description about the particle by QM, so could build the model of hydrogen atom with it. Why don't we build the model of hydrogen atom independently by QM? more inforrnation see: http://www.scienceforums.net/forum/showthread.php?t=49857 http://www.scienceforums.net/forum/s...ad.php?t=48176
个人分类: 观点和方法|5241 次阅读|5 个评论
拿“单光子”来微扰物理学的讲述方法
cyaninelotus 2009-8-18 22:54
某天,看到 Cavity QED,一时茫然不知东西,经过搜查方才知道是腔量子电动力学。再看其简介,更是有个惊人的发现单光子的场强如何如何。偶一时激动莫名?真的有单光子存在啊?人工技术分离出单光子了?单光子究竟是什么啊---概念、表示......(典型的普物讲述心态,先要概念呵 ) 于是,偶再查再查,可惜所获无几,只有一句话给出一点点启示:单光子的波函数通常是一个波包。(又见数学,不能不亲吻又不能不痛击的数学啊,物理人亲吻它是因为俺们爱它,物理人痛击它是因为它实在不是个东西!)又在资料里看见了准单光子的提法。 如此,偶有些糊涂,非常糊涂。莫非这东西又与质点、点电荷、弹簧振子等一样,是个理想的幽灵,只有完美的数学模型和数学可解性,实际上实在不是东西?就算这样,单光子的身份还是与前几个不一样,它们在经典物理里已经被详细阐述了,大概很少有人提出异议。而光子,是属于量子,属于时代的,属于未来的。 它是什么?是一份能量,它的波函数是一个波包。可是,你能说得清楚它到底是什么吗?你会说原子的电子态发生改变就会辐射出来能量,产生光波。那谁出来了?核外电子只是改变了组态,原子核肯定没变,出来的是能量,这能量没有物质载体吗?那又怎么和波扯上的呢?怎么和电磁波扯上的呢? ...... 我上大学的时候很多人一致认为我相当笨,我一直也是这么认为的,所以这些问题我到现在也没想通,还在想不通的想念中。但是,这个想不通要影响到我的讲课的底气,我觉得我自己搞不清楚物理问题究竟是个什么东东,又怎么让学生搞懂它是个什么东东呢? 不过很久以来给物理系低年级学生上课时,我曾经很自信地以为解决了这个问题(这方法也许不是我自己总结的)。重点放在物理和几何学的理论比较上,几何学建立在公理之上,完美而无懈可击就算成功,所以,几何首先把所有的公理讲述给你,然后证明就可以了。可是物理是为了认识自然界,而我们的认识能力以及认识本身都是有限的,不可能穷尽所有的概念和定律。所以,讲述方法是告知已有的概念,一部分定律,然后苦口婆心地分析定律的适用范围。在经典物理的讲述中,这个方法应该无可挑剔。 单光子让它发出了吱吱嘎嘎的断裂声!谁知道量子是个什么东东?谁知道波函数是个什么东东?谁知道薛定谔方程是个什么东东?量子力学的概念和规律是谁----能量乎?数学乎?存在即是真理!我们的智力仅仅只是拿来推演和猜测真理,有准确度的是天才,准确度高的是神人。 既然这样,我们又怎么能说如此推理,结论一定这样?逻辑很混乱了。再反思经典物理的一些概念,更加混沌质量就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想想,非常的静止、非常的抽象、非常的让人愤怒 ,我以前还以为我了解它哪。 下面的老师怎么当呢,这还真是个问题,555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7207 次阅读|17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1: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