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电导率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老师给本科生每月发补贴500元
热度 25 chrujun 2016-2-5 12:01
老师给本科生每月发补贴500元 陈儒军 最近学生给我看了一条消息,说某老师发了一条通知物色学生,愿意每月给本科生补贴500元做科研。看了这则消息,我对这位老师肃然起敬;也为这位老师的深谋远虑叫好。想起南邮某导师违规收取学生实习工资出了人命被撤教职,真是天地之别。 沉思一段时间后,我对学生说道:如果我交给你的任务完成了,我保证奖励你6000元。其实在我心里,如果学生做得非常出色,我愿意给更多的奖励,奖1-2万也行。或者出经费让学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 学生努力,愿意接受挑战,这对导师来说就很难得了。这几年挫折多多,但培养优秀学生的理想一直在坚持。天分是先天的无法人人都有,但勤奋是可以做到的。不勤奋天分再好也注定没有多少出息。只有勤奋努力才能改变一切。我对学生只有一个要求,就是要勤奋。不勤奋肯定要挨批评。 最近几年我想培养几位从事地球物理精密测量与仪表的学生。地球物理精密测量与仪表是一个很值得挖掘的研究方向,最有前途的地球物理研发热点往往是从地球物理精密测量的突破开始的。比如,最近十多年来很热门的海洋电磁法,其突破可追溯到上个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国防部资助的海底电磁探测,美国通过国防部的资助在海底电磁信号发射和接收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最近几年的一个研究热点是频谱激电法,其突破可以追溯到2008年德国Zimmermann博士研制的沉积物复阻抗精密测量系统,将复阻抗测量精度提高了一个数量级。 频谱激电研究物质电导率的频散现象,目前发现频散现象与物质的结构、成分及动态变化密切相关。从专门利用物质电导率频散现象的激发极化法,到瞬变电磁、地质雷达、大地电磁法等,都发现了电导率频散的独特作用。可以说,基于物质电导率频散现象和磁导率频散现象的电磁法才是电磁法的最终目标,目前的电磁法只是忽略频散现象的近似。 当前,频散现象已经在频谱激电、瞬变电磁和石油测井中取得初步应用,其应用范围和深度正在急剧扩大。 对各种物质电导率频散现象研究需要在地球物理测量和仪表进行一些革新,是今后数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内一直受到关注的方向。幸运的是我们在这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引起了国际同行的高度关注,愿意和我们合作。希望有学生愿意进入这一富有挑战性的领域,和国内外同行一起发现物质电导率磁导率频散的奥秘,为地球物理方法与技术的进步添砖加瓦。
个人分类: 科研心得|31127 次阅读|58 个评论
30年前发表的论文最近获得大量引用
热度 9 chrujun 2015-2-17 19:19
1985年发表的论文,信息如下: G. R. Olhoeft (1985).”Low-frequency electrical properties.” Geophysics, 50(12), 2492-2503. doi: 10.1190/1.1441880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induced polarization data, it is commonly assumed that metallic mineral polarization dominantly or solely causes the observed response. However, at low frequencies, there is a variety of active chemical processes which involve the movement or transfer of electrical charge. Measurements of electrical properties at low frequencies (such as induced polarization) observe such movement of charge and thus monitor many geochemical processes at a distance. Examples in which this has been done include oxidation‐reduction of metallic minerals such as sulfides, cation exchange on clays, and a variety of clay‐organic reactions relevant to problems in toxic waste disposal and petroleum exploration. By using both the frequency dependence and nonlinear character of the complex resistivity spectrum, these reactions may be distinguished from each other and from barren or reactionless materials   Read More: http://library.seg.org/doi/abs/10.1190/1.1441880     前5年只获得8次引用,平均每年获得1.6次引用。             James A. Tyburczy , Jeffery J. Roberts . (1990) Low frequency electrical response of polycrystalline olivine compacts: Grain boundary transport.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17 , 1985-1988. Online publication date: 1-Oct-1990. CrossRef Andrew K. Jonscher . (1990) Admittance spectroscopy of systems showing low-frequency dispersion. Electrochimica Acta 35 , 1595-1600. Online publication date: 1-Oct-1990. CrossRef J.R. Wait . 1989. COMPLEX RESISTIVITY OF THE EARTH. Progress in Electromagnetics Research, 1-173. CrossRef R. S. SMITH , P. W. WALKER , B. D. POLZER , G. F. WEST . (1988) THE TIME-DOMAIN ELECTROMAGNETIC RESPONSE OF POLARIZABLE BODIES: AN APPROXIMATE CONVOLUTION ALGORITHM1. Geophysical Prospecting 36 :10.1111/gpr.1988.36.issue-7, 772-785. Online publication date: 1-Oct-1988. CrossRef Richard S. Smith , G. F. West . (1988) An explanation of abnormal TEM responses: coincident-loop negatives, and the loop effect.. Exploration Geophysics 19 :3, 435-446. Online publication date: 1-Sep-1988. Abstract | PDF (1210 KB) | PDF w/Links (747 KB) A. Duba , E. Huengest , G. Nover , G. Will , H. Jodicke . (1988) Impedance of black shale from Munsterland 1 borehole: an anomalously good conductor?. Geophysical Journal International 94 , 413-419. Online publication date: 1-Sep-1988. CrossRef Alan D. Chave , John R. Booker . (1987)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studies. Reviews of Geophysics 25 , 989. Online publication date: 1-Jan-1987. CrossRef David A. Lockner , James D. Byerlee . (1986) Changes in complex resistivity during creep in granite. Pure and Applied Geophysics PAGEOPH 124 , 659-676. Online publication date: 1-Jan-1986. CrossRef           Read More: http://library.seg.org/doi/abs/10.1190/1.1441880 2014年获得9次引用 2013年获得14次引用,大大超过了论文发表后5年内引用数的总和。 2012年获得7次引用 2011年获得16次引用 2010年获得9次引用 最近5年获得55次引用,大约等于论文发表后5年内引用数的7倍。 引用数激增的原因在于近年来出现了高精度岩石物理性质测量仪器,用新仪器可以发现以前无法观测到的现象,岩石物理又火起来了。
个人分类: 科研心得|4871 次阅读|14 个评论
什么是TDS值-水文地质相关资料
fengjian1000 2012-9-19 15:52
水质好坏取决于其水质指标,好的饮用水水质应符合国家相应的水质标准,如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饮用天然矿泉水国家标准》(GB8537-1995)、《瓶(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GB 17324-2003)等。 TDS和水质好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TDS只是众多水质指标中的一个指标,TDS主要是用来检测纯净水、蒸馏水、RO膜(反渗透膜)净水器出水水质的指标之一。 TDS是总溶解性固体物质Total Dissolved Solids的英文首字母缩写,是指水中总溶解性物质的浓度,单位毫克/升(mg/L),主要反映的是水中Ca2+、Mg2+、Na+、K+等离子的浓度,与水的硬度、电导率有较好的对应关系,TDS越小,水中Ca2+、Mg2+、Na+、K+等离子的浓度越低,电导率越小。但TDS小,并不就表示水质好,TDS大,也不表示水质差。 合格的饮用水必须满足微生物指标(细菌数)、毒理指标(重金属离子浓度)、感官性状(色、嗅、味、肉眼可见物)和一般化学指标以及放射性指标。健康洁净的生活饮用水必须不得含有病原微生物,水中化学物质、放射性物质不得危害人体健康,感官性状良好。 饮用水中,重金属离子浓度超标会对人体健康构成很大的威胁,如铅、砷、铬、镉、汞等允许的安全浓度在1~10微克/升(1微克等于千分之一毫克),TDS的大小根本无法反映水中有害重金属离子浓度的大小,至于水中细菌有多少、有机物浓度高不高、亚硝酸盐浓度是否超标、有没有农药残留这些都无法通过TDS的大小来反映。即使是水里细菌超标、重金属离子浓度超标了,只要水中溶解的Ca2+、Mg2+、Na+、K+等离子的浓度减小了,TDS值也会变小。 现在,市面上有很多经营净水设备的经销商采用TDS测试笔(或电解仪)来进行净水装置出水水质的测试,并把这一指标作为衡量所有净水器质量的直观标准。这是不科学的,也误导了消费者对于健康饮用水的判断。 TDS笔和水质电解仪并不是用来检测水质好坏的,而是用来检测水中是否含有导电离子的。细菌超标的纯净水或超纯水因为不含导电离子,TDS值小,但并不是可饮用的好水。 符合国家矿泉水水质标准的优质矿泉水、符合直饮水标准的超滤膜、陶瓷膜净水器过滤的水是可饮用的好水,但由于含有有益微量元素、矿物质,TDS值会较高,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判断,矿泉水或经超滤膜、陶瓷膜净水器过滤的水不好。 市场上用TDS笔和水质电解仪来检测判断水质好与坏的做法一般是为了达到推销其反渗透纯水机的目的。 TDS只能判定水中Ca2+、Mg2+、Na+、K+等离子的多少,不是判定水质好坏、安全的指标。 PH值 ph之实际意义乃「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值」,广义的说法就是「酸碱度」。 因此水溶液是呈酸性或碱性,完全由溶液中H+ 与OH-的相对含量来决定: OH- =H+时呈中性(ph=7); OH->H+时呈碱性(ph>7); OH-<H+时呈酸性(ph<7)。 TDS值 TDS表示水中的导电度盐钙等含量,可以TDS笔(水质检测笔)来侧量。 自来水的测量~~ 0-89ppm(μs)→强软水0-4dh 90-159ppm→软水5-8dh 160-229ppm→适度硬水9-12dh 230-339ppm→中度硬水13-18dh 340-534ppm→硬水19-30dh 大于535ppm→强硬水30dh以上 水质饮用水40ppm(国际nsf标准质),40ppm以上建议停止饮用。郑州市自来水约为250ppm,RO纯水机水8~20ppm。1个ppm就是该水溶液中含有1毫克物质之浓度。 KH值--暂时硬度 KH 是以 阴离子~碳酸氢根(HCO3-)当量来计算,可用于表示水中的HCO3-的浓度。应该称为~碳酸氢根or碳酸氢盐,非碳酸根,但可另称为「碳酸硬度」或「碳酸氢根(盐)硬度」………(多了个氢字)。 可是须记得喔!KH硬度不是碳酸盐硬度!KH重要性是因为与PH有着缓冲关系(指水中碳酸氢根浓度),也就是仰制酸降。 当水中硬度含<暂时硬度>越多时,KH值也会相对跟着提高。 GH值——德国硬度 硬度通常是指溶于水中的主要钙、镁等化合物的含量, 硬度有多种表示法,惟水族界多使用德国硬度也就是以氧化钙(CaO)的当量来表示溶于定量水中所有可溶性钙和镁盐。 德国硬度是以氧化钙(CaO)来计算,与「碳酸盐硬度」无关,也不能称为「氧化钙硬度」!100毫升水含有氧化钙当量为一毫克,记1度gh 或1dh ,而勿称碳酸盐硬度或氧化钙硬度,德国硬度是以氧化钙来计算的8度gh以下即为软水。 ========================================================================= 自然界的岩石和土壤大多为多孔介质,它们本身的空隙性有很大差异,有些能含水,有些不含水,有的虽然含水但很难透水。饱和带中的岩层,根据其给出水的能力,可划分为含水层与隔水层。 含水层 是指能够给出并透过相当数量水的岩体。这类含水的岩体大都呈层状,所以称为含水层,如砂层、砾石层等。含水层不但储存水,而且水在其中可以运移。非固结沉积物是最主要的含水层,特别是砂和砾石层,这种含水层具有良好的透水性能,条件适宜时,在其中打井可获得丰富的水量。碳酸盐类岩石也是主要的含水层,但碳酸盐岩的空隙性和透水性变化很大,取决于裂隙和岩溶的发育程度。 隔水层 是指那些既不能给出又不能透过水的岩层,或者它给出或透过的水量都极少。通常可分为二类:一类是致密岩石,其中没有或很少有空隙,很少含水也不能透水,如某些致密的结晶岩石(花岗岩、闪长岩、石英岩等)。另一种是颗粒细小,孔隙度很大,但孔隙直径小,岩层中含水,但存在的水绝大多数是结合水,在常压下不能排出,也不能透水。 含水层与隔水层的划分是相对的 ,它们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线 ,在一定条件下两者可以相互转化。如粘土层,在一般条件下,由于孔隙细小,饱含结合水,不能透水与给水,起隔水层作用。但在较大的水头压力作用下,部分结合水发生运动,从而转化为含水层。从广义上讲,自然界没有绝对不含水的岩层。 构成含水层,必须具备储水空间、储水构造和良好的补给来源3个条件。 岩层要能含水,首先是岩层必须有储水空间,即应有孔隙、裂隙和溶隙等空隙。这是储存地下水的前提条件。 有了储水空间,只是有了能含水的条件,但能否储存水,成为含水层,还必须具备保存住地下水的地质构造。 其次,具备保存住地下水的地质构造。即下部要有隔水层托住重力水,并在水平方向上具有某种隔水边界,使之不致完全流失,水能在岩层空隙中保存住,从而形成含水层。也就是说,透水岩层与隔水岩层组合起来,才能成为含水层。在上述两个条件满足后,还要有足够的水源,使储水空间能不断地获得补给,方能成为含水层。 第三、要有足够的水源,使储水空间能不断地获得补给,方能成为含水层 地下水中最常见的成分有三种阴离子(重碳酸根、硫酸根、氯根)和三种阳离子(钙、镁、钠离子),按上述主要离子进行分类时,一般以摩尔分数大于25%的阴离子和阳离子参加命名,例如HCO3-SO4-Ca-Mg型水(其中Ca的摩尔分数大于Mg,余类推)。特殊气体(如CO2、H2S、Rn等)和特殊离子(如Fe、Ra等)的含量达到一定数量时,也在他类和命名中加以反映。 ======================================================================== 地下水位降落漏斗 是指在井、孔抽水时形成的漏斗状水位下降区。降落漏斗以抽水进为中心,距水井愈近,水位下降愈大,水面坡度愈陡;距水井愈远,水位下降愈小,水面坡度愈缓。对于被井、孔开采的承压含水层,在井孔附近会形成虚拟的承压水头降落漏斗。 地下水动态观测 是对一个地区的地下水动态要素(如水位、水温、泉水流量、自流井涌水量等),选择有代表性的泉、井、孔等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和技术要求进行观测、记录和资料整理的工作。按其性质可分为经常性的观测和专门性的观测。后者是指某一段时间或者为某一特殊目的而专门组织的观测,例如汛期对河水与地下水相互关系的专门观测等。
个人分类: 地质|1073 次阅读|0 个评论
通过材料设计提高热电性能的思考
热度 2 xwang0822 2012-3-22 13:15
1.1.3 通过材料设计提高热电性能的思考 在 1.1.1.2 小节中已作介绍,好的热电材料要求具有高的 Seebeck 系数 ( α ) 和电导率 (σ) 、低的热导率 (k) 。这三个参数均以载流子浓度 n 和温度 T 为变量,形成关联体系,参数间相互耦合并互为牵制,强烈依赖于具体材料体系的能带结构。因此,基于理论指导,积极寻找促使诸参数均向有利方向发展的新思路,探索新的材料体系及制备方法,拓宽科学视野借鉴相关学科的新研究方法,并积极获取实验反馈以不断修正既有思路,是推动热电领域不断向前发展,促使热电转换效率不断提高的现实途径。现从能带和结构设计角度,对热电参数进行简单讨论: (1) 首先,从提高 Seebeck 系数 α 的角度进行讨论,通常半导体和半金属材料的 α 可由下式表征: ( 1.12 ) 其中, m* 代表载流子的有效质量, n 为载流子浓度, k B 为玻尔兹曼常数。由式( 1.12 )中可知, Seebeck 系数 α 与载流子有效质量 m* 成正比,同时与浓度 n 成反比。载流子有效质量 m* 可表达为: ( 1.13 ) 因此,可从能带结构调制的角度来选择热电材料和提升既定材料的 Seebeck 系数。建立材料体系在能量空间的坐标系,假设各向同性,以波矢量 k 为轴可形成费米球,对热电转换有贡献的载流子主要集中在费米球面附近几个 k B T 范围内,因此,一方面要求在导带底部,布里渊区不同方向 取极值处的能谷底部曲率要小即形状扁平,这样即可获取大的 m* ;另一方面, Seebeck 系数与载流子浓度 n 呈反比关系,这与电导率对 n 的要求正好相反。为调和这个矛盾,需要使费米能级落在谷底扁平而边沿陡峭且为多能谷结构的导带底附近,从而在获取相对高的态密度和 Seebeck 系数。同时,要求禁带宽带不可过大,以便利用调制掺杂的手段有效调制费米能级的位置。较好的热电材料其载流子浓度 n ~ 10 19 /cm 3 左右,接近简并态半导体水平。 基于以上考虑,可从掺杂工程和能带工程两方面提出技术方案。首先,对已选定的热电材料体系进行组分设计,在 Seebeck 系数和电导率两者之间进行调制被视为最常用的手段,比如,化学计量比的偏离或引入外来原子进行掺杂;再者,可通过控制材料微结构的方式来修饰和改善能带结构,如在禁带中引入邻近导带底的缺陷态制造迁移率边、制造低维纳米结构或超晶格结构,从而实现对能带形状、带隙宽度、态密度分布的人工干预,从而有效改善材料电输运特性,同时提高 Seebeck 系数;另外,设计块体多晶材料的晶粒尺寸,使其与某些与输运有关特征尺寸相比拟,如载流子平均自由程和德布罗意波长,利用边界和相界的散射实现载流子的能量过滤效应,可在实现迁移率和 Seebeck 系数的同时提升,等等。 由于 α 与载流子浓度 n 成反比,对于类金属材料,若单独从降低 n 同时调制 Seebeck 系数的角度分析,可通过技术手段(如纳米化使禁带蓝移)适当拉宽选定材料的禁带宽度,从而显著抑制在晶格热振动协助下从价带跃迁进入导带的载流子数量,同时,有意选择间接带隙材料可进一步抑制这种带间跃迁,毕竟这是一种选择性跃迁,除了满足带间能量差值外,还需要满足声子的准动量守恒。 对于好的热电材料,仅仅提升 Seebeck 系数显然不够,一味追求高的有效质量 m* 和低载流子浓度 n 并无意义,材料同时还应具有高的电导率 σ 。 (2) 电导率 σ 可简单表达如下: ( 1.14 ) ( 1.15 ) 其中, n 代表载流子浓度, μ 表示载流子的迁移率, τ 代表载流子平均自由时间。可以看到,载流子浓度越大,有效质量 m* 越小,则电导率越大,这与上述 Seebeck 系数 α 的要求正好相反。 由于热电材料需要在各个不同温区应用,实际上还需考虑各种材料之于温度的敏感性质,如本征激发过程对载流子浓度的巨大影响。 载流子在电场驱动作用的输运过程中,会遭遇各种散射机制,如电离杂质散射(小角散射),晶格振动散射(包括光学波和声学波),等同能谷间散射(准动量改变较大的非弹性散射),合金散射,中性杂质散射和位错、晶界、相界等缺陷散射机制以及载流子之间的散射。载流子散射机制的存在,使得载流子的平均自由程受到制约,同时对晶体中的电荷迁移和能量输运过程产生影响。这些散射机制的强度、几率和随温度的关系各不相同,在这些机制共同作用下,载流子在电场作用下以某个平均漂移速率沿电场方向总体做有序迁移。其中几种主要散射机制的弛豫时间和迁移率随温度的关系如表 1.1 所示。 表 1.1 各种散射机构下的弛豫时间和迁移率对载流子能量与温度关系 散射机制 驰豫时间 t 迁移率 非简并 简并 声学波 E - 1/2 T - 1 T - 3/2 T - 1 光学波 E 1/2 T - 1 T - 3/2 T - 1 离化杂质 E 3/2 T 0 T 3/2 T 0 合金散射 E - 1/2 T 0 T - 1/2 T 0 中性杂质 E 0 T 0 T 0 T 0 从式( 1.14 )和( 1.15 )可知,提高载流子浓度 n 和迁移率 μ 是提高电导率 σ 的直接途径,而弛豫时间 τ 和有效质量 m* 与迁移率 μ 相关。这需要深入考虑散射机制对电导率的影响。设法提升平均自由程和弛豫时间,从而提升迁移率,容易让人们联想到“纯净”无缺陷的材料,从制作成本以及材料机械特性考虑这并不具有现实意义,即便得到本征的单晶体材料,其电导率还将受到载流子浓度的制约,且对温度过于敏感。上文中已提到,尽管杂质电离对迁移率和电导率具有一定的损害,掺杂仍是提升载流子浓度的最有效途径之一,进而大幅提高电导率,然而,同时须考虑对 Seebeck 系数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而通过对量子阱和超晶格结构的人工能带设计,形成二维电子气体或空穴气体,可巧妙避免杂质电离等散射机制,同时可调制费米面附近的态密度,有机会实现电导率 σ 和功率因子的同时提升。另外,来自低维纳米结构的表面散射机制,虽存在对载流子输运的潜在不利影响,但若对比表面巨大的纳米结构表面进行改性,如通过表面活性剂等表面改性技术引入高密度表面态,则可能使纳米材料表面形成优于体输运的表面电输运通道,在不严重削弱 Seebeck 系数的同时大幅提升材料的导电能力。 (3) 下面讨论热导率 的相关影响因素,其组成简单表达如下: ( 1.16 ) 其中, 为晶格贡献热导率, 为电子热导率,由 Wiedemann-Lorenz 定律可知电子热导率与电子电导率成正比,比例为 Lorenz 常数。我们仅讨论晶格热导率。 ( 1.17 ) 上式中, C 为晶格热容量, v 代表声子即格波在三维空间的平均运动速率, l 表示声子的平均自由程。从式( 1.17 )可知,降低 v 和 l 是降低热导率 的直接途径。最直观的办法有,提升温度加剧晶格振动,通过合金化掺杂等手段和引入各类缺陷(如表界面、位错或外来杂质等)来破坏周期性势场,从而加剧对声子的散射。但这种引入散射机制以抑制声子运动的方法无疑同时会造成对载流子的散射,同时损害电导。针对这一矛盾,诸如电子晶体 - 声子玻璃等概念被提出,即寻找晶格中天然存在较大孔洞的材料,将外来离子填入孔洞,使框架原子与填充离子的振动模式耦合产生新式声学波,对声子造成散射进而降低晶格热导。再者,通过纳米尺度下的设计,使纳米晶或纳米结构的特征尺寸(小于电子平均自由程)与声子自由程相比拟,在不严重损害电导的前提下大幅抑制声子传播。 在上述三个主要热电参数互为制约的情况下,为寻找参数间的有机平衡从而提升热电优值 ZT ,并进一步扩大热电材料的温度区间和使用范围,各种新概念、新材料和新方法可引入到热电材料的设计与制备中,分述如下: (I) 考虑到 Seebeck 系数a和电导率 σ 之间的互为牵制,纳米尺度量子限域效应和能带工程人工调制带隙的思想被引入到热电材料的制备中。引用 Hicks 和 Dresselhaus 等人的结论,认为减少维度会使费米面附近的电子态密度变大,既增大了电导率,且使得载流子的有效质量增加,即通过超晶格量子阱 (MQW) 结构调和a和 σ 之间的矛盾,大幅提高能量因子( )。因此,二维、一维、零维纳米结构和低维复合的思想可引入到热电材料的制备中,通过对纳米结构的调控实现对热电性能的全面优化。另外,上述提到超晶格的多层结构,可造成声子在垂直平面生长方向的界面散射增加,从而降低材料的热导率。 (II) 考虑到上述所说电导和晶格热导之间的矛盾,“电子晶体声子玻璃” (PGEC) 概念的材料应运而生,该类材料通过结构调制同时具有较高的电导率和类似非晶态玻璃的热导率。如 Skutterudite 和 Clathrates 体系,其结构中存在一系列的结构空隙 ( 或笼子 ) ,可供插入外来原子,实现笼内填充原子与笼壁主体原子之间弱的键合,笼内插入原子的剧烈振动与主体原子晶格振动模式耦合形成新的光学支振动模式,从而降低材料的热导。同时,主体原子晶格仍保持良好的周期势场,载流子仍具有极好的迁移性能。另外, Zintl 相化合物则是利用其自身的复杂结构,比如在内部的多面体空隙笼式结构、管型结构、孤立线型络合阴离子基团等,以多角度对热导和电导参数进行调控,追求热电优值的优化。 (III) 利用载流子能量滤过效应,通过对纳米晶的尺寸调制,实现对高能量载流子和低能量载流子的比例控制,进而对迁移率进行控制。最近, Makongo 等通过在 Half-heusler 基体相 Zr 0.25 Hf 0.75 NiSn 0.975 Sb 0.025 中原位引入 Full-heusler 纳米第二相( 10nm ),纳米晶第二相界面对载流子的能量过滤效应,致使室温附近 Seebeck 系数提升,同时由于迁移率较 Half-heusler 基体材料显著提升,弥补了载流子浓度下降对电导率的影响。随温度升高,复合物的载流子浓度随温度指数上升,而迁移率仅线性下降,有效质量线性增加,致使材料的 Seebeck 系数和电导率随温度同时提升,在 775K 获取了高功率因子。俄罗斯学者 Bulat 等人 用机械合金化得到纳米粉末再 SPS 烧结制备具有纳米结构的 Bi x Sb 2-x Te 3 合金, ZT 值达到 1.12 。他们认为纳米晶界的能量过滤效应对载流子的散射可以导致 Seebeck 的增加,而纳米晶对载流子的散射和声子散射产生的电导率和热导率的下降基本相互抵消; (IV) 在微结构层面上,设计电子晶体 - 声子玻璃微结构。实现电输运与热传导的分离控制。如采用湿化学法合成亚晶态一维纳米结构薄膜,通过表面活性剂在纳米线表面制造大量表面态密度,使一维纳米结构表面具有极高的迁移率和导电性。一维纳米线的体相结构具有非晶性质,从而造成低的晶格热导。同时,纳米结构膜的多孔性,表面粗糙度等性质均有利于降低材料的热导率,且有机会提升 Seebeck 系数。 另外,通过引入适当种类和用量的巯基类小分子(如巯基乙酸、巯基丙酸、巯基乙醇和巯基乙胺等)含硫前驱体(如硫脲、硫代乙酰胺)或使用混合溶剂(在乙二醇中加入亚原子比例的硫代乙二醇),使 S 原子与目标产物固溶,或使含硫溶剂发挥作为表面活性剂的作用,如使巯基乙酸、硫代乙二醇分子原位钉扎在新鲜生成的纳米结构表面,均可用来调节和改善材料的电输运特性,并为可控获取 n 型和 p 型薄膜(或块体)材料提供契机。最近, Nature Materials上 报道一种通过湿化学法一步制备并调制掺杂硫族化合物低维纳米结构,而后致密化获取热电材料的方法。该法采用氯化铋或氯化锑,单质硒或碲为原料,高沸点的 1-5 戊二醇及三正辛基膦作为溶剂,外加巯基乙酸作为产物形状的导向剂、阻碍产物氧化及掺杂硫的供给剂。所制备的硫族化合物纳米片经冷压和 300 ~ 400 o C 真空烧结,得到了 ZT 值高达 1.1 的 p- 型和 n- 型的纳米晶块体材料。材料具有高的 ZT 值,主要源于纳米结构化( nanostructuring )及硫(巯基乙酸钉扎)在纳米表面的调制掺杂( 0.01 ~ 0.3 at.% ),从而使材料具有极低的热导率和高的功率因子; (V) 利用第二相纳米颗粒复合提高热电性能。引入含 Cu 纳米颗粒导体与 Bi 2 Te 3 基体进行复合,可视为热电材料发展的一个线索。以 Cu 复合的方式进行分类:首先, Cu 与 Bi 2 Te 3 固溶,同时, Cu 单质相与基体相复合。 CuHan 等 最近以单质为原料,分别用真空熔融法及 Bridgman 法制备 Cu x Bi 2 Te 3 (x=0-0.1) 多晶和单晶材料,认为 Cu 掺杂后进入 Bi 2 Te 3 结构中,位于范德华键合的 Te (1) -Te (1) 层之间。在 x=0.05 ~ 0.1 时,发现有 3 ~ 5 nm 的 Cu 纳米颗粒出现(而当 x≥0.1 时有 Cu 2.86 Te 2 相出现), Cu 纳米颗粒对声子产生散射,同时扮 Cu 起到施主的作用,使 Bi 2 Te 3 材料的导电类型从原来的 p 型转变为 n 型。 陈钢 等最近也研究了 Cu 掺杂的作用,他们也以单质为原料,但用高能球磨后热压烧结制备 Cu 掺杂的 n- 型 Bi 2 Te 2.7 Se 0.3 ,认为 Cu 可能位于结构中 4 个 Te (1) 原子形成的四面体间隙, Cu 进入此间隙后使得 Te 不易挥发,从而降低 Te 空位浓度,提高了垂直于基面方向的导电性。优化组分 Cu 0.01 Bi 2 Te 2.7 Se 0.3 的最大 ZT 值达到 0.99 ,而且发现 Cu 的掺入可以提高性能的重复性。 再者,以含 Cu 第二相的形式与 Bi 2 Te 3 基材料进行复合。采用湿化学法将 Cu 以前驱体原料(如 CuCl 2 等)的形式引入合金体系,或在致密化操作前,加入一定比例的 Cu 单质亚微米粉末。结合 CuHan 等的报道,以及我们自己的研究发现:当 Cu 在 Cu x Bi 2 Te 3 中的配比 x 较大时, Cu 还将以富 Cu 相(如 Cu 2-δ Te 相( 0.015δ0.222 ))的形式从基体中析出,与基体相形成复合材料,并对热电材料的组分和输运构成重大影响:第一,富 Cu 第二相的析出使原 Bi 2 Te 3 基体的结构失稳,通常基体中 Te 缺失,而 Bi 和 Sb 离子占据 Te 空位 V Te 形成 Bi Te 和 Sb Te 反位缺陷,大量贡献空穴从而大幅提升材料的电导率,提升电导率;第二,通过对固相合成中“固溶 - 析出”过程的控制,可使纳米级 Cu 2-δ Te 第二相从基体组织中析出,其作为离子导电体具有一定的导电能力,通过尺寸和组分调控可望获取高的 Seebeck 系数,同时,考虑纳米第二相的引入对热输运的抑制作用,除了纳米晶粒通常造成中长波声子散射,第二相的相界面还对中频声子散射提供了额外的贡献,达到提到 ZT 值的目的; (VI) 形成固溶体合金材料并织构化。固溶体、金属间化合物或超结构中由于晶格中不同种类原子间相互作用的牵制以及缺陷、无序度的增加,造成晶格畸变和应力严重,对晶格热声子的散射加剧,从而可显著降低材料热导率。如在 Bi 2 Te 3 基础上发展出来的 (Bi,Sb) 2 (Te,Se) 3 类固溶体材料是研究最早也较成熟的合金固溶体热电材料,在对本已较大的 Seebeck 系数和不错的电导率进行调制的同时,可降低材料的热导率。 另外, N- 型的 Bi 2 Te 2.7 Se 0.3 单晶的功率因子与取向性关联较大:与基面平行方向的功率因子比与基面垂直方向的要高得多 。这就使得 n 型 Bi 2 Te 2.7 Se 0.3 多晶材料的功率因子比其沿基面方向生长的单晶材料的要低得多。 Yan 等将高能球磨得到的 Bi 2 Te 2.7 Se 0.3 纳米粉末热压,再将已热压的块体用孔径较大的模具热压,使得晶粒取向更显著,结果垂直于热压方向的 ZT 值从 0.85 提高到 1.04 ,而平行于热压方向的有所降低,但这不影响其应用,因为在构建热电器件时只要利用高 ZT 方向即可。 (VII) 从元素组合体系设计的角度,构筑 “重费米子半导体”。 Slack 预言 U 3 Pt 3 Sb 4 这类重费米子半导体具有较好热电性能和发展前景。这类材料的载流子有效质量较一般半导体材料高很多倍,从能带结构上看,即载流子所处能谷结构变的陡峭,迁移率虽相对较低,但能态密度较大,具有较大的 Seebeck 系数,同时具有较强的声子散射能力。该类材料能带结构的特殊性源于镧系和锕系元素 f 原子轨道电子的特异性,重费米半导体材料还有 Ce 1-x La x Ni 2 , Ce 1-x La x Ln 3 , CePd 3 等。
16102 次阅读|2 个评论
地幔转换带中水的分布(2011年EPSL最新文章)
热度 3 chunyinzhou 2011-1-20 13:41
地幔转换带中水的分布(2011年EPSL最新文章)
【最新论文介绍】 【 SEDI 前缘】地幔转换带中水的分布 作者注:关于地幔转换带中水的相关问题,学术界内一直都争论不休,难下定论。耶鲁大学的 Karato 教授在最近( 2011 年)出版的 EPSL 上发表文章,就地幔转换带中水的分布及全球物质循环,尤其是对电导率测水方面,进行了评述。以下就其主要内容做一介绍,供大家学习参考。 原文 citation : S.-i. Karato, Water distribution across the mantle transition zone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global material circulation,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301(2011) 413-423. PDF 下载 补充材料下载见 SD链接 关键词: water, hydrogen, seismology,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partial melting 1. Introduction (简介) (注:作为基础部分, introduction 部分按原文翻译) 水(氢)是类地行星独特的组成成分,相对于其他成分( SiO 2 , MgO , CaO 等)尽管其含量很小,但即使少量的水也能极大地改变熔融关系( e.g., Inoue,1994 )和流变学特征( e.g. Karato Jung,2003; Mei Kohlstedt,2000 )。因此,水的分布对于类地行星的动力学和演化过程具有重要的影响。 前人对地球深部水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矿物(尤其是名义上无水矿物, NAMs )中水(氢)的含水上限( solubility limit )和 / 或机制( e.g.Bolfan-Casanova,2005;Inoue et al.,2010 )。尽管针对下地幔矿物中的水含量争议较大,但现已确认地幔矿物最大水含量的总和已经远远超过了大洋海水的总量。尤其是已观测到地幔转换带矿物具有高水含量,这意味着转换带对控制全球水循环过程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尽管这些研究为地球中水的作用的研究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但仍不足以说明地球深部中真实的水的分布状态。地球深部中真实的水的分布状态只是由含水上限间接地约束,例如那些具有高含水能力的区域(如 MTZ )可能实际上几乎没有水( Richard et al.,2002 )。 由于扩散非常缓慢(根据水的扩散实验结果计算, 10 亿年扩散距离仅有 ~ 10 公里 ( Kohlstedt Mackwell,1998 )),真实地球中水的分布主要由部分熔融的程度和位置以及大规模物质运移过程所控制( Iwamori,2007;Richard et al.,2006 )。但是除了生成陆壳的部分熔融作用以外,唯一明确的部分熔融和相应的化学分异作用( chemical segregation )就是和大洋中脊火山作用相关的过程(前者具有较为久远的地球化学特征, 20-30 亿年甚至更长;后者则相对年轻,少于 5 亿年)。深部地幔中大规模物质运移作用的位置和性质目前均不明确,关于地幔中水分布的各种模型也是众说纷纭( e.g. Hirschmann,2006; Huang et al.,2005; Karato et al.,2006; Rüpke et al., 2006; Yoshino et al., 2008a )。但是,由于水的分布和这些过程具有较为密切的联系,如果按照本文后所推测的水的分布情况,就可以获取认识部分熔融作用位置和物质循环作用特征的新方法。 有许多推测地幔中水分布的尝试(尤其是上地幔和转换带),其中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地球化学 / 地质学方法,利用地幔矿物或者玄武岩的水含量来推测地幔中水的分布( e.g. Bell Rossman, 1992;Beran Libowitzky,2006;Dixon et al., 2002 )。尽管这是一种直接的方法,但是具有许多局限性,特别是该方法对于研究像转换带(全球水循环最重要的区域之一)这样的关键区域水的分布十分困难。 地球物理探测方法,如地震波和电磁场,可以深入地幔,相关的特征分布可以从地面观测站推测。因此,如果对于水含量灵敏度高且明显,这些地球物理观测数据就可以用来推测深部地幔水的分布特征( Karato,2006a; Meier et al.,2009; Suetsugu et al.,2006 )。但是这些研究却得出了完全不同的,有时是似是而非的结论。比如,利用地震波速异常和不连续面成像异常, Meier 等( 2009 )推测东亚地区转换带是贫水的,而 Suetsugu 等( 2006 )则在相同地区推测是富水的。类似地,根据电导率推测的水分布结果也存在这巨大差异( Huang et al.,2005;Yoshino et al.,2008a )。 因此,为了更好地估计地幔中水的分布情况,检验这些研究之间的差异是很重要的。本文的目的在于:( 1 )综述估计地幔中水分布的各类方法尤其是强调地球物理方法;( 2 )提供更好的估计地幔中水分布的方法;( 3 )讨论水分布对地球中物质循环特征和部分熔融作用的启示。有关电导率的讨论详见其他文献( Dai Karato,2009a;Karato Dai,2009 ),本文在此仅做简洁讨论,但是有一些重要的新结果作了补充,尤其是元素分配和氧逸度对电导率剖面的影响作用。 2. Various approaches to infer the water distribution in the mantle (推测地幔中水分布的方法) 2.1 Geological/geochemical approach (地质学 / 地球化学方法) 地幔岩石中的矿物水含量为研究地幔水含量提供了直接信息。上地幔样品中的水含量一般为 ~0.002-0.05wt.% 。但是无法确定这些样品在折返到地面之前时是否本身就含有一定的水。而且这种发放只能研究非常有限的区域,因为地幔岩石折返的最大深度是 ~200km ,因此该方法无法确定转换带中的水含量。(作者注:关于地幔岩石折返的最大深度,目前有各种报道,如有关 majorite-garnet 的天然岩石样品显示其来源可能大于 300km 甚至是转换带(文献略),但是仍然具有较大的争议和不确定性。 Karato 此处给出的 200km 深度,是相对比较确定的、得到广泛认同的折返深度)。 而利用玄武岩则可以更广的区域范围的水含量(地球化学方法)。 MORB (大洋中脊玄武岩)是相对浅层的地幔部分熔融形成的, OIB (洋岛玄武岩)则来自更深的地幔。该方法就是根据模型利用玄武岩的水含量去推测去源区的水含量。研究显示,大部分 OIB 源区的水含量比 MORB 源区的要高。但是对于 OIB 数据的解析仍然不是很确定,因为对 OIB 的源区了解还不够透彻。 2.2 Geophysical approach (地球物理方法) 与地球化学方法不同,地球物理可以研究更广的区域,因此可以更好地了解全球尺度水的空间分布状态。但是很关键的是,要确定何种性质特征适合于推测水含量:该性质特征应该对水含量很灵敏而对其他因素不灵敏,或者其他因素的影响可以得到有效的校正。 2.2.1 Seismological observations (地震学观测) 水对地震波传播最明显的影响就是会降低地震波速度,因为氢可以削弱化学键的作用。目前有大量的实验研究水含量和其他因素对弹性波速的影响作用( Table 1 )。 研究显示,在水含量低于 ~0.1% 的情况下,水对地幔矿物的弹性波速影响很小( 0.1% ),相对比温度的影响作用更小( 100K 的温度变化将导致 ~0.7% 的波速变化, Karato,2008 )。而主量元素的影响作用(尤其是在地幔转换带中)则非常大。由此可见水对地震波速的影响作用很小,而且比主量元素和温度的影响作用更小(图 1a )。所以当温度和主量元素变化较大时,将难于估计其水含量。另外如果考虑非弹性作用的话,那么水对地震波速的影响作用会更大( e.g. Karato,2006b )。 图1a. Seismic wave velocities ( ΔV / V :variation of velocity, C W : water content) (for data see Table1). 另一个重要的地震学观测就是不连续面的深度。由于大多数不连续面是由相变引起的,因此,当两个共存矿物间的水分配不同时,相边界(不连续面)的深度就会受到水的影响( Wood,1995 )。这里需要考虑相变的宽度( sharpness )和深度( depth/pressure )的变化(图 1b ),另外波速异常和转换带厚度异常被用来推测水含量。但是在高温条件下水的影响作用将受到抑制,而其他因素如主量元素的影响则会很大。因此该方法将难于推测水的分布状态。但是在成分几乎均一的条件下,该方法或许还是有用的。 图1b. Depth of “410-km” discontinuity as a function of water content for two different temperatures (results for a pure Mg2SiO4–H2O) system ( Frost and D. Dolejš, 2007) 在众多地震学观测中,地震波衰减( attenuation )很可能对水含量很灵敏( karato,2003; Shito et al.,2006 )。但是衰减测量的分辨率还比较有限( Dalton et al, 2009 ),实验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 Aizawa et al.,2008 )。关于水对地震波衰减的影响,还需要更要多的研究。 2.2.2 .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电导率) 2.2.2 .1 General background (背景介绍) 相对于一些地震学观测,尽管分辨率要低一些,但是地球深部的电导率可以通过电磁感应分析来推测( Rikitake,1966 )。 Karato ( 1990 )最先提出电导率对于水含量非常灵敏,因此地球深部的电导率可以用来确定水(氢)的分布情况。(作者注: Karato 认为根据矿物水含量极限得到的地球深部的水含量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一直积极倡导用电导率来推测地球深部的水含量(尽管也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电导率测水方法具有很多的优点,见本文分析。) 在大多数情况下,矿物的电导率是由三价铁和二价铁之间的电子跃迁(极化导电)或者质子迁移形成的。电导率可以表示为(相关系数的解释见原文): 后边第一项和第二项分别对应于极化导电和质子导电。另外相关研究表明, Mg(Fe) 的扩散和主量元素的影响相对较小 (Constable,1993;DaiKarato,2009;Yoshino et al.,2009) 。 对于电导率测水时,有以下注意事项: 1. 尽量获取较宽频率范围的数据,并对计划作用进行校正(针对导电机制是离子运移,如质子导电); 2. 没有绝对“干”的样品( ~10ppm wt 时可以看作是干的); 3. 样品的水含量在实验中可能会变化,因此在测量前后都应重新确定实际水含量,并保证其前后变化不大才行。 Table 2 展示了前人上地幔和转换带矿物电导率测量的实验结果,大多数研究均表明矿物中的水可以提高电导率,但并非所有的研究结果都支持这一观点(见 Table 2 及原文 Karato 的 cemments )。 下图2显示了上地幔和转换带矿物电导率的实验研究结果。该图表明,水的影响是巨大的,在一定范围内,电导率变化达 100-300 因子,而且水含量越高变化越明显。 图2.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of typical minerals (olivine(4GPa), garnet(4GPa) and wadsleyite (15GPa)) at 1500K as a function of water content 其他因素的影响作用(温度,压力,主量元素和氧逸度等)如下简表(此处不一一详述,见原文解释)。总体来说,这些因素的影响相对于水含量的影响十分微弱。(作者注:另外需要注意的是, Karato 认为软流圈的高导低速并非部分熔融的结果,这一观点与地学传统教科书里“软流圈的高导低速是部分熔融的结果”的讲述相反,在他的《流变与地球动力学》一书里,他也曾详细阐述了这一问题,这一议题非常重要而且有趣,但是也较为复杂,如有需要,作者另行作一文与大家讨论。) 2.2.2 .2. Calculation of electrical conductivity-depth profiles for the mantle (电导率 - 深度剖面) 该计算采用 Ito Katsura(1989) 的地温曲线,综合考虑以下因素的影响作用:氧逸度随深度的变化( Frost McCammon,2008 ),元素分配( Irifune Isshiki,1998 ),压力作用( Wang et al.,2006; Yoshino et al.,2009 ),水的分配( Bolfan-Casanova,2005; Mookherjee Karato,2010 ),根据已知的共存矿物中的水和铁含量、温度、压力,可以计算每种矿物的电导率,然后根据 Hashin Shtrikman(1962) 的模型计算集合体的电导率。计算所用的相关系数见下表 (附计算公式) 。 图3.(a) Temperature–depth profile used in the calculation of conductivity–depth profile (Ito and Katsura, 1989). (b)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σ) versus depth relationships for the upper mantle and the MTZ calculated for the pyrolite mantle model with various water contents. 计算结果如图所示,水含量对电导率影响很显著。但 Yoshino ( 2010 )的结果显示水含量的影响作用比 Karato 的计算结果更加微弱, Karato 在文中则认为这是 Yoshino 所使用的干样品其实含有较多的水(即实际并非是干样品)。在 410-km 处,电导率会有一个突降( jump ), Karato 给出的解释为:矿物中只有少部分水,即高活水( highly mobile hydrogen ),对电导率产生贡献;由于瓦兹利石( wadsleyite )比橄榄石更加富水,瓦兹利石会吸收更多的水导致其高活水含量比橄榄石中的低;因此在总水量相同的情况下,瓦兹利石的电导率会比橄榄石的低,从而导致 410-km 处电导率的突降。 为便于对比, Karato 将地球物理研究推测的电导率 - 深度剖面进行了总结,如图4。通过对比可以得到以下一些结论。完全“干”的模型所推测的电导率比大多数地球物理模型的电导率要低很多;上地幔的平均水含量为 ~0.01 wt.% ,转换带的为 ~0.1 wt.% ;大多数地球物理观测中不存在 410-km 处的电导率突降。以上这一模型与上地幔地球化学 / 岩石学研究结果非常一致。但是目前尚缺乏下地幔矿物和下地幔水含量的数据。另外该电导率剖面也显示了较大的地区差异。 图4.Geophysically inferred conductivity (σ)-depth profiles 3. Implications for material circulation in Earth (地球内部物质循环) 电导率在空间上的变化也指示了水含量及其他不相容元素分布的差异性。造成水含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部分熔融及相应的固溶分异作用,另外还有化学分异作用如洋壳的拆沉。 图5显示了地幔物质循环和水分布的三种模型。 图5. Models of water distribution and material circulation in Earth's mantle Model a ( layered water content model, 分层模型): 这一模型与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观测结果较为一致。地幔中的水是层状分布的(局部存在侧向差异),转换带及下地幔一定范围内较为富水,可以作为 OIB 的源区;上地幔(软流圈)则较为贫水,可以作为 MORB 的源区。该模型中 410-km 处存在着部分熔融作用但 660-km 没有部分熔融。 Model b ( "plum-pudding" model, 梅子布丁模型 , by R ü pke et al.,2006 ): 该模型中作为 OIB 源区的富水区域成斑点状分布地幔中;但是如果这些富水区域均匀分布或者仅存在于下地幔中,该模型将无法解释 410-km 处电导率的突变。 Model c ( hybrid "plum-pudding" model, 复合梅子布丁模型): 该模型似乎是前两种模型的综合。转换带中富水区域(榴辉质)比上地幔多, MORB 由相对贫榴辉质的物质部分熔融而形成, OIB 有富榴辉质的物质部分熔融而形成。如果这些榴辉质物质相互连接起来或者成片状分布,转换带就会比上地幔的电导率高,这也与电导率观测结果一致。但是下地幔的水含量目前不是很确定。 Partial melting at 410-km ( 410-km 处的部分熔融) 富水模型( model a or c )中,软流圈被认为是 410-km 处部分熔融的产物。 Hirschmann(2006) 曾假设 410-km 处的部分熔融所需水含量为 ~0.4 wt.% ,按此推测上地幔水含量将会比由 MORB 地球化学研究推测的结果( ~0.01 wt% )高很多,这将会与富水模型产生矛盾。但是 Karato 坚持认为,上地幔固相线处的水含量很可能只有 ~0.05 wt.%(Karato et al.,2006) ,由此上述矛盾之处并非那么巨大。另外挥发性组分如 CO 2 或 K 元素会促进熔融作用,那么固相线处所需实际的水含量将会比上述值低。进一步说,上涌残余物质(形成软流圈,即 MORB 源区)的实际水含量应比 410-km 处固相线矿物的水含量更低。模型中软流圈的水含量应大致等于软流圈固相线的水含量而不是 410-km 固相线的水含量(假设是 fractional melting )(如图6)。软流圈固相线的水含量估计为 ~0.01 wt.%(e.g. Hirschmann,2010) 。因此,根据 MORB 组分和电导率所推测的软流圈的水含量与富水模型是一致的。 图6. A schematic phase diagram showing the melting behavior of a material containing water as impurity in the upper mantle and the shallow transition zone (adiabatic temperature gradient is assumed).(注:图6的解释有些复杂,请参照原文) Influence of partial melting (部分熔融的影响作用) 关于部分熔融的影响作用,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考虑:熔体比例,熔体和固相之间的物性差异,熔体的几何学特征。如果上地幔底部熔体的比例为 ~0.1% ,呈细管状( tubule ),那么部分熔融对地震波速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1% 下降)。一旦颗粒边界完全被熔体湿润( wet ),那么波速降低将非常明显。综合前人研究,上地幔底部( or MTZ )部分熔融对电导率只是稍有影响。 其他问题: a. 目前对下地幔的水含量不是十分清楚。 b. 转换带如果具有如此高的水含量的话,那么在 660-km 不连续面处会产生部分熔融。但是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证据报道该边界附近存在部分熔融。因此需要加强对下地幔水含量的研究和观测。 c. 提高地球物理观测的分辨率(如接收函数方法)。 Water circulation (水循环) (本节略)注意一个问题:前人在研究中大多将地幔当作一个单一单元( single unit )来考虑全球水循环,但是本文的分析表明地幔内部水的分布可能是不均一的,应该当作一个分层的 box 或者两个甚至更多的 boxes(如图7) 。 图7. 地球深部水循环简图(详见原文补充材料Fig.S3-1及说明) 4. Summary and concluding remarks (总结与结束语) a. 地球内部水的分布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推测(地质学 / 地球化学,地球物理观测 ( 电导率 ) ); b. 提高地球物理推测电导率的分辨率; c. 需要进一步了解认识下地幔中水的分布情况。 参考文献(略,见原文) ---------------------------------------------------------------------------------------------------------------------- 【作者后记】 这篇EPSL文章是一篇极好地介绍地幔中水的分布以及电导率测水方面的综述文章,地学大师 Karato 教授也是目前世界上该领域的权威(另外还有 Ohtani , Inoue , Bolfan-Casanova , Hirschmann , Litasov 等),对目前各种研究地幔中水的方法进行了较为详细地比较。不过本文对于初学者或者非专业普通读者来说可能具有一定的难度(如需要了解 MORB 和 OIB 源区,地幔相变,名义无水矿物 NAMs ,部分熔融,地球物理层析成像),作者建议可以先阅读有关地球深部水的其他综述文献(如下,按时间排序)。 Karato 的部分科学研究成果可以参考《流变与地球动力学》一书(唐户俊一郎著,何昌荣等译,地震出版社, 2005 年出版;原版为日文,东京大学出版社, 2000 年出版)。文献中所用的一些计算方法,请参考阅读补充材料。关于地幔转换带的“干湿之争”,一直都是地球深部水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利用各种方法得出来的结果有巨大的差距(本文也对地质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方法的结果进行了对比),但需要强调的是,“high water solubility may not lead to high water contents in the transition zone” ,换句话说,高含水能力不代表实际的MTZ就是富水的,关键还要用实际观测来检验,如最近Green在Nature上发表文章,地震学证据显示深俯冲岩石圈并 未携带大量的水至转换带( Green et al.,2010 )。 N.Bolfan-Casanova, Water in the Earth's mantle, Mineral Mag 69(2005) 229-257. E.Ohtani, Water in the Mantle, Elements 1(2005) 25-30. M.M.Hirschmann, Water,melting,and the deep Earth H2O cycle, Annu. Rev. Earth Planet. Sci. 34(2006) 629-653. E.Ohtani, K.D. Litasov, The effect of water on mantle phase transitions, Reviews in Mineralogy and Geochemistry 62(2006) 397-420. 谢鸿森 , 候渭 , 周文戈 , 地幔中水的存在形式和含水量 , 地学前缘 , 2005,12(1):55-60 夏群科 , 杨晓志 , 郝艳涛等 , 深部地球中水的分布和循环 , 地学前缘 ,2007,14(2):10-23 杨翠平 , 金振民 , 吴耀 , 地幔转换带中的水以及地球动力学意义 , 地学前缘 ,2010,17(3):114-126. (三篇中文文献较为相似,内容也较全,对于一般读者应该都不太难。英文文献较长,都是这方面的专家写的文章,可以精读。) 中国方面:目前新的地震台网已经获得较多中国及临区岩石圈和上地幔结构数据,涌现了很多优秀的文章,对于中国地球深部动力学具有重要意义。不过目前物性研究(矿物物理)方面还比较薄弱(未见电导率方面的报道),实验数据和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精确度有待提高(国外经常不相信中国科学家的数据),如北京 SIMS 的引进将极大地提高元素测量的质量。目前对熔体的结构还不是十分清楚,部分熔融实验方面, 金振民等( 1994) 曾在 Nature 上报道过相关的熔体分布状态实验结果。 最后,感谢您耐心阅读完本文,希望对您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我自己将本文内容做成幻灯片,您可以选择下载浏览,祝您工作和学习愉快! PowerPoint下载(pdf格式) zcy.pdf
个人分类: 最新论文介绍|11696 次阅读|39 个评论
[转载]化学元素的电导率、热导率、密度、熔点和沸点
热度 1 yaoronggui 2010-6-11 23:16
表中符号说明如下。 电导率,单位为10 6 /(cm ); 热导率,单位为W/(cmK); 密度,单位为g/ml,除注明者外,均指在300K状态下; t m 熔点, 单位为℃。在大气压(101.325kPa)下的测定值; t b 沸点, 单位为℃。在大气压(101.325kPa)下的测定值。   化学元素的电导率、热导率、密度、熔点和沸点 Electrical Conductivities, Thermal Conductivities, Densities, Melting Points and Boiling Points of Elements 元素符号(Symbol) 原子序数 (Atomic number) / / /(g/ml) t m /℃ t b /℃ Ac 89 - 0.12 10.07 1050 3200 Ag 47 0.63 4.29 10.5 961 2163 Al 13 0.377 2.34 2.702 660.25 2467 Am 95 0.022 0.1 13.67 994 2607 Ar 18 - 0.0001772 1.7824g/L -189.19 -185.7 As 33 0.0345 0.502 5.72 808 603 At 85 - 0.017 - 302 337 Au 79 0.452 3.17 19.32 1064.58 2807 B 5 1.0E -12 0.274 2.34 2300 4002 Ba 56 0.03 0.184 3.59 729 1898 Be 4 0.313 2.01 1.848 1278 2970 Bh 107 - - - - - Bi 83 0.00867 0.0787 9.75 271.52 1564 Bk 97 - 0.1 14.78 986 - Br 35 - 0.00122 3.119 -7.1 59.25 C 6 0.00061 1.29 2.26 3500 4827 Ca 20 0.298 2.01 1.55 839 1484 Cd 48 0.138 0.968 8.65 321.18 765 Ce 58 0.0115 0.114 6.77 798 3426 Cf 98 - 0.1 15.1 900 - Cl 17 - 0.000089 3.214g/L -100.84 -33.9 Cm 96 - 0.1 13.5 1067 3110 Co 27 0.172 1 8.9 1495 2870 Cr 24 0.0774 0.937 7.19 1857 2672 Cs 55 0.0489 0.359 1.873 28.55 671 Cu 29 0.596 4.01 8.96 1084.6 2567 Db 105 - 0.58 - - - Dy 66 0.0108 0.107 8.55 1412 2562 Er 68 0.0117 0.143 9.07 1522 2863 Es 99 - 0.1 - 860 - Eu 63 0.0112 0.139 5.24 822 1597 F 9 - 0.000279 1.696g/L -219.52 -188.05 Fe 26 0.0993 0.802 7.874 1535 2750 Fm 100 - 0.1 - - - Fr 87 0.03 0.15 - 27 677 Ga 31 0.0678 0.406 5.907 29.9 2403 Gd 64 0.00736 0.106 7.895 1312 3266 Ge 32 1.45E -8 0.599 5.323 937.4 2830 H 1 - 0.001815 0.0899g/L -258.975 -252.732 He 2 - 0.00152 0.1785g/L -272.05 -268.785 Hf 72 0.0312 0.23 13.31 2227 4603 Hg 80 0.0104 0.0834 13.546 -38.72 357 Ho 67 0.0124 0.162 8.8 1470 2695 Hs 108 - - - - - I 53 8.0E -16 0.00449 4.93 113.5 185.4 In 49 0.116 0.816 7.31 156.76 2073 Ir 77 0.197 1.47 22.4 2443 4428 K 19 0.139 1.024 0.862 63.35 759 Kr 36 - 0.0000949 3.75g/L -157.22 -153.2 La 57 0.0126 0.135 6.15 920 3457 Li 3 0.108 0.847 0.534 180.7 1342 Lr 103 - 0.1 - - - Lu 71 0.0185 0.164 9.84 1663 3395 Md 101 - 0.1 - - - Mg 12 0.226 1.56 1.738 649 1090 Mn 25 0.00695 0.0782 7.43 1244 1962 Mo 42 0.187 1.38 10.22 2617 4612 Mt 109 - - - - - N 7 - 0.0002598 1.2506g/L -209.86 -195.65 Na 11 0.21 1.41 0.971 98 883 Nb 41 0.0693 0.537 8.57 2468 4744 Nd 60 0.0157 0.165 7.01 1016 3068 Ne 10 - 0.000493 0.9 -248.447 -245.904 Ni 28 0.143 0.907 8.9 1453 2732 No 102 - 0.1 - - - Np 93 0.00822 0.063 20.2 640 3902 O 8 - 0.0002674 1.429g/L -222.65 -182.82 Os 76 0.109 0.876 22.6 3027 5012 P 15 1.0E -17 0.00235 1.82 44.3 280 Pa 91 0.0529 0.47 15.4 1840 4027 Pb 82 0.0481 0.353 11.35 327.6 1740 Pd 46 0.095 0.718 12.02 1552 2964 Pm 61 - 0.179 7.3 931 3512 Po 84 0.0219 0.2 9.3 254 962 Pr 59 0.0148 0.125 6.77 931 3512 Pt 78 0.0966 0.716 21.45 1772 3827 Pu 94 0.00666 0.0674 19.84 640 3230 Ra 88 - 0.186 5.5 700 1536 Rb 37 0.0779 0.582 1.63 39.64 688 Re 75 0.0542 0.479 21.04 3180 5627 Rf 104 - 0.23 - - - Rh 45 0.211 1.5 12.41 1966 3727 Rn 86 - 0.0000364 9.73g/L -71 -62 Ru 44 0.137 1.17 12.37 2250 3900 S 16 5.0E -24 0.00269 2.07 115.36 444.75 Sb 51 0.0288 0.243 6.684 630.9 1587 Sc 21 0.0177 0.158 2.99 1539 2831 Se 34 1.0E -12 0.0204 4.79 221 685 Sg 106 - - - - - Si 14 2.52E -12 1.48 2.33 1410 2355 Sm 62 0.00956 0.133 7.52 1072 1791 Sn 50 0.0917 0.666 7.31 232.06 2270 Sr 38 0.0762 0.353 2.54 769 1384 Ta 73 0.0761 0.575 16.65 2996 5425 Tb 65 0.00889 0.111 8.23 1357 3023 Tc 43 0.067 0.506 11.5 2200 4877 Te 52 2.0E -6 0.0235 6.24 449.65 988 Th 90 0.0653 0.54 11.724 1755 4788 Ti 22 0.0234 0.219 4.54 1660 3287 Tl 81 0.0617 0.461 11.85 304 1473 Tm 69 0.015 0.168 9.32 1545 1947 U 92 0.038 0.276 18.95 1132 4134 V 23 0.0489 0.307 6.11 3456 3409 W 74 0.189 1.74 19.35 3407 5655 Xe 54 - 0.0000569 5.9g/L -111.7 -107.97 Y 39 0.0166 0.172 4.47 1526 3338 Yb 70 0.0351 0.349 6.9 824 1194 Zn 30 0.166 1.16 7.13 419.73 907 Zr 40 0.0236 0.227 6.51 1852 4377
个人分类: 大学化学|516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常用纯液体的电导率
yaoronggui 2010-4-27 15:17
常用纯液体的电导率 Conductivities of Common Pure Liquids 液体名称 (Name of liquid) 温度 (Temperature) /℃ 电导率 (Conductivity) /(S/cm) 液体名称 (Name of liquid) 温度 (Temperature) /℃ 电导率 (Conductivity) /(S/cm) 乙基溴 25.0 2.010 -8 苯 - 7.610 -8 乙基碘 25.0 2.010 -8 苯乙醚 25.0 1.710 -8 亚乙基二氯 25.0 1.710 -8 苯甲酸 125.0 3.010 -9 乙 胺 0.0 4.010 -7 苯甲酸乙酯 25.0 1.010 -9 乙 酐 0.0 1.010 -6 苯甲酸苄酯 25.0 1.010 -9 乙 腈 20.0 7.010 -6 苯甲醛 25.0 1.510 -7 乙 酯 25.0 4.010 -13 苯 胺 25.0 2.410 -8 乙酰乙酸乙酯 25.0 4.010 -8 苯 酚 25.0 1.710 -8 乙酰苯 25.0 6.010 -9 松节油 - 2.010 -13 乙酰氯 25.0 4.010 -7 邻甲苯胺 25.0 2.010 -6 乙酰胺 100.0 4.310 -5 正庚烷 - 1.010 -13 乙酰溴 25.0 2.410 -6 油 酸 15.0 2.010 -10 乙 醇 25.0 1.3510 -9 草酸二乙酯 25.0 7.610 -7 乙 酸 0.0 5.010 -9 茜 素 233.0 1.4510 -6 25.0 1.1210 -8 呱 啶 25.0 2.010 -7 乙酸甲酯 25.0 3.410 -6 氨 -79.0 1.310 -7 乙酸乙酯 25.0 1.010 -9 烯丙醇 25.0 7.010 6 乙 醛 15.0 1.710 -6 萘 82.0 4.010 -10 二乙基胺 -33.5 2.210 -9 硫 115.0 1.010 -12 二甲苯 - 1.010 -15 130.0 5.010 -11 二氯化硫 35.0 1.510 -8 440.0 1.210 -7 二氯乙酸 25.0 7.010 -8 硫化氢 B.P. 1.010 -11 二氯乙醇 25.0 1.21 -5 硫氰酸甲酯 25.0 1.510 -6 二硫化碳 1.0 7.810 -18 硫氰酸乙酯 25.0 1.210 -6 丁子香酚 25.0 1.710 -8 异硫氰酸乙酯 25.0 1.2610 -7 异丁醇 -33.5 8.010 -8 异硫氰酸苯酯 25.0 1.410 -6 三甲基氨 25.0 2.210 -10 硫酰氯 SO 2 Cl 2 25.0 3.010 -8 己 腈 25.0 3.710 -6 硫 酸 25.0 1.010 -2 三氯乙酸 25.0 3.010 -9 硫酸二甲酯 0.0 1.610 -7 三氯化砷 35.0 1.210 -6 硫酸二乙酯 25.0 2.610 -7 三溴化砷 25.0 1.510 -6 硝基甲烷 18.0 6.010 -7 正己烷 18.0 1.010 -18 硝基苯 0.0 5.010 -9 水 18.0 4.010 -8 硝酸甲脂 25.0 4.510 -6 水杨醛 25.0 1.610 -7 硝酸乙酯 25.0 5.310 -7 壬 烷 25.0 1.710 -8 邻或对硝基甲苯 25.0 2.010 -7 丙 腈 25.0 1.010 -7 氯 -70.0 1.010 -16 丙 酮 18.0 2.010 -8 氯乙醇 25.0 5.010 -7 25.0 6.010 -8 氯乙酸 60.0 1.410 -6 正丙醇 18.0 5.010 -8 氯化乙烯 25.0 3.010 -8 25.0 2.010 -8 氯化氢 -96.0 1.010 -8 异丙醇 25.0 3.510 -6 氯 仿 25.0 2.010 -8 正丙基溴 25.0 2.010 -8 间氯苯胺 25.0 5.010 -8 丙 酸 25.0 1.010 -9 氰 - 7.010 -9 丙 醛 25.0 8.510 -7 氰化氢 0.0 3.310 -6 戊 烷 19.5 2.010 -10 喹 啉 25.0 2.210 -8 异戊酸 80.0 4.010 -13 硬脂酸 80.0 4.010 -13 甲 苯 - 1.010 -14 碘 110.0 1.310 -10 甲基乙基酮 25.0 1.010 -7 碘化氢 B.P. 2.010 -7 甲基碘 25.0 2.010 -8 蒎 烯 23.0 2.010 -10 甲酰胺 25.0 4.010 -6 蒽 230.0 3.010 -10 甲 醇 18.0 4.410 -7 溴 17.2 1.310 -13 甲 酸 18.0 5.610 -5 溴化乙烯 19.0 2.010 -10 25.0 6.410 -5 溴 苯 25.0 2.010 -11 对甲苯胺 100.0 6.210 -8 溴化氢 25.0 8.010 -9 间甲酚 25.0 1.710 -8 煤 油 25.0 1.710 -8 邻甲氧基苯酚 25.0 2.810 -7 碳酸二乙酯 25.0 1.710 -8 甘 油 25.0 6.410 -8 镓 30.0 36,800 甘 醇 25.0 3.010 -7 伞花烃 25.0 2.010 -8 石 油 - 3.010 -13 磺酰氯 25.0 2.010 -6 四氯化碳 18.0 4.010 -18 糖 醛 25.0 1.510 -6 光 气 25.0 7.010 -9 磷 25.0 4.010 -7 表氯醇 25.0 3.410 -8 磷酰氯 25.0 2.210 -6
个人分类: 大学化学|3163 次阅读|0 个评论
线性与非线性响应、电导率
等离子体科学 2009-12-12 17:33
有读者问起:如果外界电磁扰动很强,等离子体的电导率会不会是非线性的,怎么表示? 我们先来看电导率的物理意义。 如果一个系统偏离热力学平衡态,则系统中的粒子及能量、动量会产生一个趋向平衡的重新分布过程,我们称这种过程为弛豫过程。因为这种重新分布导致粒子、能量、动量的传输,因此我们也称其为输运过程。不同的输运过程显然是不同物理量的梯度或力(如果是有势场产生的力,也是一种梯度)引起的。对应每一种梯度或力驱动产生的流,有一个相应的输运系数,如热传导(扩散)系数、粘滞系数、电导率(或电阻率)等等。研究这些过程的热力学理论被称为非平衡态热力学;相应的微观理论就是非平衡态统计物理。 但是这些理论发展比较成熟的部分只是在近平衡态,即系统对平衡态的偏离很小,所以相应的输运过程对于梯度或力产生的流来说只是线性的。而输运系数本身只反应了系统的 固有性质,与梯度或力无关。对于这些输运系数研究的一个重要结果就是所谓昂萨格倒易关系( Onsager Reciprocal Relations ) 。这些关系体现了系统微观上的可逆性;或者更具体地说,细致平衡原理。基于这样的近似, Kubo (久保亮五)提出了所谓线性响应理论:即输运系数是系统本身固有的性质,可以通过对外部扰动的响应来测定。这个理论在微观上为 Onsager Reciprocal Relations 奠定了基础。而其物理思想对一个看似黑盒子的系统,利用外部扰动来测定系统的固有特性的方法,发展成系统分析的主要方法。 其实仔细分析一下也很简单:对一个函数 F(x) 在某一点 x=x 0 附近做线性展开(即 Taylor 展开取到线性项)的话,展开系数当然只与其在 x 0 这点的性质(该点的导数值)有关,而与 x 偏离 x 0 的程度无关 。 好,现在我们来看非线性响应理论。 从上面简单的讨论,我们可以预期,二阶的(与扰动二次型有关的)非线性项应该是不存在的,最低阶的非线性修正应该至少是三阶的:因为在响应函数的平衡点附近,导数一定等于零!对应的在平衡态附近的过程也应该有类似的性质。但是人们通常仍然把输运过程的流用梯度或者力的线性组合表示出来,只是其输运系数则除系统本身的固有物理参数决定之外,增加了一个与扰动能量密度(扰动场量模的平方)有关的非线性修正这个扰动二次形式的非线性修正与线性的梯度或者力相乘这是一个三次项!! 所以,非线性电导率应该就是线性的电导率加上一个与扰动电场强度能量密度 |E| 2 成正比的非线性修正。具体的计算方法,形式理论可以直接用闭路格林函数。但是非线性等离子体物理理论告诉我们:与扰动电场强度能量密度 |E| 2 成正比的非线性修正就是所谓的有质动力( ponderomotive force )!对应的我们可以由描述这种力效应的非线性 Schrdinger 方程来近似计算电子的非线性响应得到非线性电导率。
个人分类: 学海无涯|6415 次阅读|1 个评论
关于广义欧姆定律
等离子体科学 2009-11-24 22:46
前几天一位学生来谈到广义欧姆定律。翻翻教科书,讲得不是很清楚,所以有一些误解。今晚Princeton的Q老师过来,和科大的L老师一起讨论了一下。笔者个人的看法: 广义欧姆定律其实就是线性响应理论的一个特例。外加一个扰动,介质会有一个响应。对于线性介质来说,这个响应和扰动成正比,比例系数反映了介质本身的性质。 对于电磁介质(如等离子体),外加一个电场,可以测到响应电流。那么这个电流就是介质对外加电场扰动的线性响应,对应的响应系数就是电导率。等离子体一般是各向异性的,就是电导率张量。这就是广义欧姆定律。 从电子、离子的双流体方程出发,通过Fourier变换,即使在无碰撞的时候也可以得到有限的电导率张量。因为这是介质(等离子体)自身的电磁性质。 等离子体中电磁波的色散关系也可以从这个电导率张量得到。
个人分类: 学海无涯|11853 次阅读|1 个评论
科学家绘制首张全球地幔电导率三维图
pony1984621 2009-8-21 23:01
ScienceDaily (Aug. 20, 2009) 编译 / 马志飞( Beijing Institute of Geology ) 众所周知,水的导电性非常好。现在, 科学家已经发现,地球上部分地幔的电导率增大,可能预示着这是在我们地球深处有水存在的证据。 科学家已经建立了第一张全球地幔的电导率三维地图。他们的研究结果发表在本周的《自然》杂志上。 电导率高的地区与俯冲带的位置(构造板块俯冲到地壳之下)相一致,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主持该项研究的科学家说。他们利用大地电磁测深研究地球地幔,该方法对岩石和矿物的流体非常敏感。 这项工作非常重要,因为对于利用地震产生的声波而制作的全球三维地震图像而言,它是一个补充, 资助该项研究的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地球科学部项目负责人 Robin Reichlin 说, 科学家可以结合这两种方法,更详细地了解地球内部的组成、水分含量和温度。 地质学家们认为,相对而言,俯冲板块比周围的地幔物质温度低,应该导电率也低。不过,俄勒冈州立大学的科学家认为,由于向下俯冲过程中水的作用,可以提高这些地方的电导率。 许多地球科学家认为,地球构造板块不太可能携带很多的水深入到地幔, 俄勒冈州立大学的地质学家、该研究的合作者 Adam Schultz 说, 我们的模型,清楚地表明了俯冲带和高导电性之间的关联。最简单的解释就是水。 这项研究为我们地球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提供了新的见解。尽管技术不断进步,但科学家们仍然不能清楚洋底究竟有多少水,并有多少进入地幔。 在不同的深度,水与矿物质的相互作用不同。少量的水可以改变的岩石物理性质,改变地幔中物质的粘度,协助融化岩石的上升柱的形成,并最终影响到底是哪些物质喷出到地表。 事实上,我们真的不知道地球上究竟有多少水, 勒冈州立大学的海洋学家、该研究的合作者 Gary Egbert 说, 有一些证据表明,洋壳底部之下的水,比地球上所有海洋之水的总和还要多很多倍,我们的研究结果可以给解释这个问题提供一道曙光。 对于这样一个问题:如果确实是电导率反映了水的存在,那么水是如何到的那里?也许这会有不同的解释。 如果不是跟着构造板块一起俯冲到地球内部的, Schultz 说, 那是存在了四十亿年之久的、原始的?还是在板块缓慢碰撞中沉下去的,暗示地球在很久很久以前是非常潮湿的?这是个令人迷惑的问题,我们还没有答案。 俄勒冈州立大学的博士后、论文的第一作者 Anna Kelbert 说,下一步就是利用从地面观测站和卫星新获取的数据重复实验,然后进行进一步研究,以便更好地了解水循环,以及水与地球深部矿物的相互作用。 最终,科学家们希望能够做出一个模型,量化出地幔中被岩石封住的水量。 改编自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提供的材料。 相关资料: 地球的下 地幔 可能含有能够与之表层海洋相媲美的大量的水。在一项研究中, 科学家 们从 地幔 的 三维 地震 图 发现了地震波信号的不规则消弱,这暗示 地幔 中可能 存在水,而水可能由俯冲地壳中的冷板块带入 地幔 说明含水矿物在地球的更深 处能够保持稳定状态,这远远超乎人们先前的认识(《 Geotimes 》,2007.5;Lawrence 和 Wysession,《 AGU Monograph 》,2006:251-261)。 地球的下地幔可能含有能够与之表层海洋相媲美的大量的水。在一项研究中,科学家们从地幔的三维地震图发现了地震波信号的不规则消弱,这暗示地幔中可能存在水,而水可能由俯冲地壳中的冷板块带入地幔说明含水矿物在地球的更深处能够保持稳定状态,这远远超乎人们先前的认识(《Geotimes》,2007.5;Lawrence和 Wysession,《AGU Monograph》,2006:251-261)。 相关阅读: 新西兰的俯冲带:动摇地球只需加水 ScienceDaily (Aug. 5, 2009) 编译 / 马志飞 ( Beijing Institute of Geology ) 新西兰是世界上最年轻的俯冲带之一,在那里,太平洋板块俯冲到澳洲板块之下。现在,犹他州大学的研究告诉了我们地下深处的水是如何促使俯冲带发展并为强烈地震的产生创造条件的。 这项发表于 8 月 6 日的《自然》杂志上的研究扩展了我们对地震的起因的理解。 该报告的主要作者、在犹他大学能源和地球科学研究所的地球物理学家 Phil Wannamaker 说。 我们现在还没有这种意识:在我们视线之外的液体就在我们脚下制造破坏, 他补充道。 搞清楚运动的构造板块是如何俯冲到另外一块板块之下并造成了地震,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俯冲带和断层是世界上的主要运动过程,特别是在环太平洋火山带, Phil Wannamaker 先生说。 新西兰包括两个主要岛屿:北岛和人口稀少的南岛,即太平洋中澳大利亚的东南部,一直从东北向西南方向延伸。与其他环太平洋火山带的国家一样(包括北美洲西海岸),新西兰位于两个缓慢移动的构造板块的边界上,因此,这里有地震和火山活动。 这两个板块,约有 100 英里厚,包括地球的地壳和上地幔的一部分,地壳下方的岩石层。由于大洋中脊的火山爆发,产生了新的构造板块,不断增加的新岩石就像孪生传送带一样逐渐远离大洋中脊。在这些传送带的另一端,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海底板块俯冲,或者说是以向下约 45 度角的方向潜入大陆板块之下,这一过程就会产生地震和火山活动。 新西兰的俯冲带 -Hikurangi 俯冲带 - 被认为是很年轻的。因为太平洋板块碰撞与澳洲板块在新西兰相撞的边界只有两亿年的历史。 该区域包括两种类型引发地震的运动。因为太平洋板块与澳洲板块在新西兰的碰撞是有一定角度的,而不是正面对撞。因此,太平洋板块不仅是向西北方向移动,并潜入到澳洲板块之下,同时它也在向澳洲板块西南方向下滑。 所以,碰撞的版块产生了地震的力量,就像其他地方的俯冲带一样,比如说美国。在太平洋西北部,这种斜向运动同样也有类似的 走滑 压力,造成了加州的圣安德烈亚斯断层。斜向压力产生了四条主要的走滑断层,沿着新西兰南岛从东北一直延伸至西南方向。在这里,过去的 200 年里曾发生过接近 8 级的大地震,这些地震都与这些断层有关。( 2009 年 7 月 15 日,新西兰南岛发生 7.8 级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地震使新西兰向澳大利亚靠近了约 30 厘米。 15 日的地震是新西兰 78 年来震级最高的一次。 1931 年 2 月 2 日,新西兰北岛东部城市内皮尔曾发生里氏 7 . 8 级地震,造成 256 人死亡和严重财产损失)。 俯冲带俯冲之前的古岩石和目前的环太平洋火山带的火山岩都伴随有水的释放。因此研究人员希望查明水在俯冲带发展中的作用 他们使用一种称为大地电磁测深的方法,这种方法类似于对病人进行 CT 扫描使用的 X 射线,也类似石油天然气勘探中的使用的地震波。大地电磁测深利用太阳和闪电产生的天然电磁波,这类波一部分穿透空气,进入地球,在岩石界面上散射,并返回到地表,在地表我们可以用专门的电仪器测量。由于电磁波在地球内部穿行的时候,它的速度快慢取决于岩石和其他物质对电流的传导能力。水的导电能力很强,所以能够用这种方法探测出来。 在 2006 年和 2007 年, Phil Wannamaker 先生和他的同事在新西兰南岛北端 125 英里长的线上做了 67 个探测点。然后通过计算机可以将整条线的电磁场分布断面图展现出来。 图片显示在不同范围和不同深度存在有大量的水,而且反过来又表明:流体的作用使得地壳变形,并为地震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在新西兰南岛东海岸的下面,太平洋板块开始潜入澳洲板块之下,大概在地下 10 英里处,水被释放出来。它来自海底沉积物的挤压,大部分的水向上上升到澳洲板块的地壳以上,进一步破坏岩石,扩大裂缝。这种断层破裂的网格状结构削弱了地壳的稳定性,促进新的走滑断层的形成。 再西边,水从水合岩(一种含有化学结合水的岩石)中释放出来,这种水合岩分布在正在俯冲的太平洋板块中。然后,水在地壳的软弱部分(就像太妃糖一样,距离地表约 6 到 20 英里)形成的裂缝中不断聚集。 这种液体促进了新西兰地下的太平洋板块的斜向运动,也就是向西南方向的运动,该运动产生了新西兰南岛的走滑断层。 当然这些液体也可能会向上爆发冲到走滑带里,并引发大地震 , Wannamaker 先生说, 在这些小型水库一样的聚集体周围已经发生了很多小的地震。 在俯冲带的下方,水源的最大聚集处也就在新西兰岛的最西面的最深处。 由于温度和压力的作用,使得水合矿物里所含的水释放,形成一个巨大的水柱,在 60 英里或者更深的地方扩散。这种现象有时候也能在一个更老、更成熟的俯冲带里出现。好像是液体引发了大地震, 20 世纪初,新西兰的默奇森区发生的 7 级和更大的地震就像是这种情况。 这些区域的断层都是冲断层,也就意味着在地震发生时,冲断层一边的地面会上升,超过另外一边。岩石力学的规律表明,当很陡峭的时候,这种断层不会破裂,因为在夹角超过 30 度的时候,它就很难将一块地面推覆到另外一块之上,除非有水存在。然而,发生新西兰默奇森地区附近的大地震的断层倾角角度远超过了 55 度, Wannamaker 先生说。 这就说明了,是水促进了地震在这么陡峭的断层带上发生。 在一些更老的俯冲带上(包括新西兰北岛的闭合带),水从很深的地下冲到上地幔的热点,降低岩石的熔融温度,并最终导致火山在地表形成。在新西兰南岛,含有大量水的俯冲带还没有冲入到上地幔里,还不足以引起火山的爆发, Wannamaker 先生说。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47956
个人分类: 科普翻译|6039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5 02: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