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中文系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张辉:我的老师乐黛云先生
fqng1008 2015-6-19 11:31
一、 2010年9月10日,教师节,时逢北大中文系百年系庆。这一天,在北大执教60年的乐黛云先生,将为新创立的“鲁迅人文讲座”进行首场公开讲演。 这一年,先生也将迎来八十华诞。 弟子们想在这个特殊的日子,给先生一个特别的惊喜。于是,问答环节刚一结束,主持人陈跃红教授就意味深长地让我代表同学们“发言”。我停顿了一会儿,从座位下取出一个相框,举向大家。与此同时,相框中图片的电子版,清晰地映在了英杰会议中心新闻报告厅的大屏幕上。 陡然间,这幅图片吸引了数百名在场者的眼光。因为,它不是一幅普通的照片,而是由乐老师若干著作的封面组合而成。 画面的中心是先生最新出版的自传《四院·沙滩·未名湖》,是她1948年初入北大时的青春倩影。那时她刚17岁。17岁的她,齐耳短发,目光专注而执着地望向远方,饱含超乎寻常的坚定与梦想。 画面中间偏右的地方,是她的英文版传记To the Storm(《面向风暴》);而在该书对角线上,则是她在台湾出版的《我就是我》。与之相呼应,左下方与右上方,分别是另外两本中英文著作,一本题为Intellectuals in Chinese Fiction(《中国小说中的知识分子》);还有一本则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形与神》。 是的,“面向风暴”,“我就是我——这历史属于我自己”,这,就是我们自信而坚强的乐老师!而作为一个历经磨难而又九死未悔的读书人,乐老师的80年岁月,的的确确是形神兼备、神完气足! 是的,这就是弟子们心目中的乐老师。我们愿意借这个机会以这种与众不同的方式,表达对敬爱的老师“调皮的祝福”:“敬爱的80后乐老师健康快乐!” 我将永远难以忘记,当我把这份精心准备的礼物送到乐先生手上时,全场齐声唱起《生日快乐歌》的情景。那歌声嘹亮、悠扬,将一种精神的旋律传得很远、很远…… 二、 转眼20多年过去,第一次在人群中见到先生时的场景似已并不非常清晰。只记得,那也是在一个演讲现场,是在南京大学主教学楼最大的阶梯教室里。只记得,那天先生穿着一袭蓝色牛仔风衣,让我们感觉不到她的年龄。只记得,她在演讲中,说到了佛教中的“五蕴”和“八苦”,以及“精神气象”这四个字。 而真正让我为先生的精神气象长久沉吟,则是在终于有幸“从先生游”之后。 之前,我们其实并不完全知道,先生领头的这中国第一个比较文学博士点,是1993年这一年才刚刚批准,因而也是第一次招生。而我本人当时更不了解,先生为了建立这个“中国第一”所付出的艰辛努力——她甚至放弃了自己早几年就可以担任现代文学博士生导师的机会,而执意要为比较文学学科在开放之初的中国学术界争一席之地。 对我个人而言,先生所说的“精神气象”是在一个偶然机会真正具体化的。 那是1994年春天,我正边修改硕士论文,边等待博士考试的最后结果。就在这时,我从一位老师那里听说,乐老师已委托她的北京同事利用他们到南京出差的机会了解我的情况。开始,我并没觉得什么特别。但细听内容之后,就有几分吃惊。原来,乐老师所想了解的,主要不是我的学业成绩,不是我硕士期间的一般表现,不是我本人那些“可见的部分”,而是我的——“心性”。 这是个多么抽象、多么宋明理学味的概念!这么无法捉摸的“夫子气”问题,可能是乐老师问的吗?人们对乐老师的印象,大概都偏向雷厉风行甚至风风火火吧?她的直率、她的“我就是我”,与这种古典关切与这种对心灵的内在要求,该如何联系起来? 事实上,当年我就是带着这样的“傻问题”,负笈北来,立雪乐门的。 如今,在一个精神和心灵越来越失重,物质与“成功”越来越被青睐的时代,心性,或许已不仅仅是一个被长久遗忘的东西;提起它,甚至已经有几分奢侈了吧?但无论怎样,只要教育——尤其是人文教育——存在一天,其根本事业说到底不就是“变化气质”,不就是全面调动受教育者的潜质,以达到鲁迅所谓“立人”的目的吗?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与此相比,当然只能是“第二义”的了。 在先生门下20多年,我一直没有求证过上述“考题”的真实性,更不敢斗胆问自己的“考分”究竟如何。但,有一点我从未怀疑过。那就是,第一次见到先生时留下的那四个字——“精神气象”,始终是我们理解和体会先生的思想与学术时最不可忽视的关键。 三、 当然,先生的“心性之学”里,看不到“克己复礼”或“温良恭俭让”等字样;“君子以自强不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才是她生命的底色。 用先生自己的话说,她是一个“与时俱进”的人,也是一个不断“革自己的命”的人。不习惯于循规蹈矩,更不屑于人云亦云。 命运本来很可能安排她去担任北京市领导人彭真的秘书,但她更喜欢学术;机缘也曾经使她可能成为一名外交官,但她选择了留在学校。 她是学现代文学出身的,当年她之所以“阴错阳差”地进入北大,据说是因为沈从文看中了她的作文。作为王瑶先生的助手,她也对鲁迅、茅盾等人有独到的研究。在她古稀之年,我甚至听过她大段背诵鲁迅的《破恶声论》⋯⋯如果满足于已有的学术分工,做个恪守本分的人,她大概走的是另一条路。 但她没有。从1980年代初期起,在经过了右派生涯、劳动改造……20多年之后,她决定从熟悉的现代文学领域转向完全陌生的比较文学。50岁的她,在一般人以为“人到中年万事休”的时候,毅然决然选择了重新开始。 于是,在先生与几代学人的艰苦努力下,北京大学有了中国第一个比较文学研究机构;中国有了自己的比较文学学会;全国各高校有了一个又一个比较文学硕士、博士和博士后培养点;中国学者开始走向世界,并在国际比较文学学会中担任要职;而中国比较文学学科也成为整个人文研究中一条异常活跃的“鲶鱼”…… 作为一个读书人,一个为中国比较文学事业筚路蓝缕的探索者,先生无疑是幸运的;但毫无疑问先生的付出也是超乎寻常的。她收获了有目共睹的成就,也难免招来不虞之誉甚或求全之毁。但对后者,她似乎从未以为意,甚至已早有心理准备。 因为,她最看重的,不是自己的得失穷通,而是学术事业的长远发展,是中国文化真正发扬光大的美好未来。而她自己则甘于做一个“鸣锣者”和“打扫人”。在她的第一本著作《比较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中她就曾这样写道: 我寄厚望于年轻一代。他们在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他们在博览群书,他们在为自己的学术打下深厚的基础,有什么能停止他们的脚步,阻碍他们的发展呢?他们可以成为世界第一流的学者,他们可以成为中外兼通、博采古今的巨人。中国文化将通过他们在世界文化宝库中发出灿烂的永恒的光辉,他们将达到一个辉煌的世界,这个世界不太可能属于我和我的同辈人。然而,在这启程之际,也许他们(年轻一代)还需要在雄浑的莽原中找到一条小径,在严峻的断层中看到一座小桥?换言之,在他们登上纳宏伟壮丽的历史舞台之前,也许还需要一些人鸣锣开道,打扫场地!我愿作那很快会被抛在后面的启程时的小桥和小径,我愿作那很快就会被遗忘的鸣锣者和打扫人。正是这样,我以这本小书奉献于我的后来者。 守先待后,始终着眼于未来和新的希望,正因为此,先生才永远拥有一颗“天真”而年青的心! 四、 1988年北大90周年校庆时,先生专门写作了《我的选择,我的怀念》一文。最能体现先生精神风骨的是,在这篇纪念文中,她却很少回忆母校的辉煌历史,而是对我们能否真正理解并传承“北大精神”直接提出了问题。 她这样问自己:“1948-1988,40年北大生涯!生者与死者,光荣与卑劣,骄傲与耻辱,欢乐和喜,痛苦和泪,生命和血⋯⋯‘四十而不惑’,40年和北大朝夕相处,亲历了北大的沧海桑田,对于那曾经塑造我、育我成人,也塑造培养了千千万万北大儿女的‘北大精神’,那宽广的、自由的、生生不息的深层质素,我参透了吗?领悟了吗?” 这与其说是一种自我反省,不如说,是先生对北大精神“深层质素”的独特诠释。在宽广而自由的精神背景中,她用行动、思想和爱,不仅为这种“深层质素”加入了属于自己的光和热,也加入了痛苦和泪、生命和血⋯⋯但,总有一些人物、场景和故事,使先生终生难忘,为之沉吟,为之扼腕,有时又对之充满景仰和向往。 她深情地回忆起王瑶先生(她的老师)。回忆起他的烟斗、他的山西风情的幽默谈吐、他的富于穿透力的锋利的眼神,以及他总带几分反讽意味的笑声。她怀念王瑶先生那一代北大人身上的独特风范。她说,王瑶先生“是大海,能容下一切现代的、传统的,新派的、旧派的,开阔的、严谨的、大刀阔斧的和拘泥执著的”。而我们分明能从先生身上,看到这种海纳百川之精神的真正延续。 她敬重季羡林先生,敬重他的宽厚、仁爱而又重情,常常怀着一颗“无邪”的童心。她说,季老是“超乎生死荣辱,‘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的智者⋯⋯而她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超以象外,得其环中”。 更重要的是,在这些“老北大人”身上,先生看到了“自由的精魂与文化之关切”——这是北大的校格,也是北大人之所以成为北大人的人格坐标。 从先生的用舍行藏之中,我们看到的,不也是这一脉相承的北大精神吗? 五、 先生曾用“命、运、德、知、行”这五个字来概括自己的人生感悟。“命”与生俱来,“运”则充满偶然;“知”意味着对知识和智慧的探求,而“行”则意味着现实人生中的取舍与选择。 我不知道,我们能不能说,先生是属于受到“命”“运”格外眷顾的人;但在“知”“行”合一这个意义上,就我个人所见,我似乎还没有看到超过先生的读书人。我想,这绝不是弟子的夸张之辞吧。 而处于“命”与“运”和“知”与“行”这两对范畴之中的,先生认为是“德”。“德”处于中心位置。我理解,这个德,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伦理道德”,与《文心雕龙》中“文之为德也大也”那个意义上的“德”也不能画等号。 孔夫子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先生在讨论到“德”这个字时,也引述了这段话。但她没有给出非常学术化的定义,而是将之与“做好人”联系了起来,将之与每个人按照自己的“本心”做应该做的事情、不做不应该做的事情联系了起来。 这种理解,看似简单,甚至并不合乎所谓“学术规范”,但却在简单中包含了朴素的真理。有了这个“德”,无论命、运如何,无论知与识的水平如何;也无论我们的行为有多大的可能或限度,我们也不会因为挫折和磨难自暴自弃,不会因为“成功”与得意而自高自大。正相反,我们必定会为自己的理想全心全意、尽心尽力——像先生80多年的生命历程所践行的那样。 在这个意义上,我更倾向于把这个处于中间位置的“德”,理解为前文所说“精神气象”。 而乐先生的“精神气象”,按我初浅的理解,也就是这样的“德”。在注定无法逃避“五蕴”与“八苦”的此生此世,拥有这种“德”,不能不说是一种了不起的修为。 也许完全是巧合,也许不是,我们所有弟子献给先生80岁的贺寿文集,即取名为《乐在其中》。这既表达了乐老师就在我们之中的意思,也表达了先生那种“乐在其中”的至高境界。 是的,那是一种至高的境界。 2011春天,弟子们在香山为先生开了一个生日会,并就《乐在其中》一书的出版进行师门内座谈。 活动有序而快乐。可当我们全体集中在饭店大堂准备送乐老师和汤先生回朗润园家里时,却下起了大雨。 过了不一会儿,来接二老的车到了。 我们全体起立,一起欢送他们上车。 二老上了车,从窗户里向我们招手,我透过窗玻璃看到了乐先生的眼睛,像往常一样,深情而专注。 大家都有些依依不舍,弟子们再次送上生日祝福。 这时,车开动了,马达声中,我猛一抬头,看见,雨骤然停了,太阳把天空和绿树照成了金色。 版权声明:历史百人会所有发布文章版权归历史百人会与作者共同所有,未经许可,任何媒体和公共账号不可转载。
个人分类: 谈情说爱|131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呼唤信仰---2012年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典礼上的致辞(卢新宇)
fish1968 2013-9-29 17:50
2012-07-03 18:07:59 卢新宇(《人民日报》评论部主任) 敬爱的老师和亲爱的同学们,上午好: 谢谢你们叫我回家。让我有幸再次聆听老师的教诲,分享我亲爱的学弟学妹们的特殊喜悦。 一进家门,光阴倒转。刚才那些美好的视频,同学的发言,老师的讲话,都让我觉得所有年轻的故事都不曾走远。可是,站在你们面前,亲爱的同学们,我才发现,自己真的老了。1988年,我本科毕业的时候,你们中的绝大多数人还没有出生。那个时候你们的朗朗部长还是众女生仰慕的帅师兄,你们的渭毅老师正在与我的同屋女孩爱的地老天荒——而现在他们的孩子都该考大学了。 就像刚才那首歌唱的,“ 记忆中最美的春天,难以再回首的昨天 。”如果把生活比做一段将理想“变现”的过程, 我们只是一叠面额有限的现钞 ,而你们是即将上市的股票。从一张白纸起步的书写,前程无远弗届,一切皆有可能。面对你们,我甚至缺少一份抒发“过来人”心得的勇气。 但我先生力劝我来,我的朋友也劝我来,他们都是84级的中文系学长。今天,他们有的是一介文人,清贫淡泊;有的已经主政一方,功成名就;有的发了财做了富二代的爹,也有的离了婚,生活并不如意。但在网上交流时,听说有今天这样的一个机会,他们都无一例外地让我一定要来,代表他们,代表那一代人,向自己的弟弟妹妹说点什么。 是的,跟你们一样,我们曾在中文系就读,甚至度过同一门课程,青涩的背影都曾被燕园的阳光定格在五院青藤缠满的绿墙上。但那是上个世纪的事了,我们之间横亘着二十多年的时光。那个时候我们称为理想的,今天或许你们笑称其为空想;那时的我们流行书生论政,今天的你们要面对诫勉谈话;那时的我们熟悉的热词是民主自由,今天的你们记住的是拼爹、躲猫猫、打酱油;那个时候的我们喜欢在三角地游荡,而今天的你们习惯隐形于伟大的互联网。我们 那时的中国依然贫穷却豪情万丈 ,而今天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还在苦苦寻找迷失的幸福,无数和你们一样的青年喜欢用“囧”形容自己的处境。 二十多年时光,中国到底走了多远?存放我们青春记忆的三角地早已荡然无存,见证你们少年心绪的一塔湖图正在创造新的历史。你们这一代人,有着远比我们当年更优越的条件,更广博的见识,更成熟的内心,站在更高的起点。 我们想说的是,站在这样高的起点,由北大中文系出发,你们不缺前辈大师的荫庇,更不少历史文化的熏染。诗经楚辞的世界,老庄孔孟的梦想,李白杜甫的词章,构成了你们生命中最为激荡的青春时光。我不需要提醒你们, 未来将如何以具体琐碎,消磨这份浪漫与绚烂 ;也不需要提醒你们, 人生将以怎样的平庸世故,消解你们的万丈雄心 ;更不需要提醒你们,走入社会,要如何变得务实与现实,因为你们终将以一生浸淫其中。我唯一的害怕,是你们已经不相信了: 不相信规则能战胜潜规则,不相信学场有别于官场;不相信学术不等于权术,不相信风骨远胜于媚骨。 你们或许不相信了,因为 追求级别的越来越多,追求真理的越来越少;讲待遇的越来越多,讲理想的越来越少;大官越来越多,大师越来越少。 因此,在你们走向社会之际,我想说的只是,请 看护好你曾经的激情和理想。 在这个肮脏的社会,我们仍然需要干净,在这个怀疑的时代,我们依然需要信仰。北大,是守护这些的底线,北大人,应该是守护这些的社会柱墙。 也许有同学会笑话,大师姐写报社论写多了吧,这么高的调子。可如果我告诉各位,这是我的很多中文系同学共同的想法,你们是否会稍微有些重视?是否会多想一下为什么二十多年过去他们依然如此? 我知道,与我们这一代相比,你们这一代人的社会化远在你们踏上社会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国家的盛事集中在你们的大学时代,但社会的问题也凸显在你们的青春岁月。你们有我们不曾有的机遇,但也有我们不曾经历的挑战。文学理论无法识别毒奶粉的成分,古典文献挡不住地沟油的泛滥。当利益成为唯一的价值,很多人把信仰、理想、道德都当成交易的筹码,我很担心,怀疑会不会成为我们时代否定一切、解构一切的粉碎机?我们会不会因为心灰意冷而随波逐流,变成钱理群先生所言“精致利己主义”,世故老道,善于表演,懂的配合?而北大会不会像那个日本年轻人说的, 有的是人才却不培养精英? 我有一位清华毕业的同事,从大学开始就自称是北大的跟屁虫,对北大人甚是敬重。谈到“大清王朝北大荒”的江湖传言,他特认真地对我说:“ 这个社会需要的,不是北大人的适应,而是北大人的坚守。” 这让我想起中文系百年时,陈平原先生的一席话。他提到西南联大时的老照片给自己的感动:一群 衣衫褴褛的知识分子,器宇轩昂地屹立于天地间。 这应当就是国人眼里北大人的形象。不管将来的你们身处何处,不管将来的你们从事什么职业,是否都能常常自问,作为北大人,我们是否还存有那种浩然之气?那种精神的魅力,充实的人生,“ 天地之心,生民之命,往圣绝学 ”,是否还能在我们心中激起共鸣? 马克思曾慨叹, 法兰西不缺少有智慧的人,但缺少有骨气的人 。 今天的中国,同样不缺少有智慧的人但缺少有信仰的人。 也正因此,北大给我们的教育才格外珍贵。从母校的教诲出发,二十多年社会生活给我的最大启示是:当许多同龄人都陷于时代的车轮下,那些能幸免的人,不仅因为坚强,更因为信仰。不用害怕圆滑的人说你不够成熟,不用在意聪明的人说你不够明智,不要照原样接受别人推荐给你的生活,选择坚守、选择理想,因为这个时代,说你幼稚是给对有良心者最大的褒奖。 梁漱溟先生写过一本书《 这个世界会好吗 》,我很喜欢这个书名,它以朴素的设问提出了人生的大问题。这个世界会好吗? 事在人为 ,未来中国的分量和质量,就在各位的手上。最后,我想将一位学者的话送给亲爱的学弟学妹—— 无论中国怎样,请记得: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相信光明,便不再有黑暗! 我也好久没有写类似这样的文章了,因为迷茫,因为困惑,还害怕自己控制不好伤及无辜。2012在美国的时候我每天和我的大学同学一起做校车,她历史知识很丰富,经常强调“百转千回,不改初衷”。回来后我们又是这样忙碌,这样苦恼,其实我们整天无所事事,有时还没事找事,事倍功半。我们 肿瘤 的治疗经常是以恶制恶,所以现在找靶点才会那么热。你要我自由飞翔,没有翅膀;思念的方向,都是迷惘.....前几天《人民日报》批评《甄嬛传》中的比坏心理,我们过得何尝不象电视连续剧?台本早就写好了,我们只是戏中的木偶,我们已经把伤害、制服、糊弄和欺骗他人当做自己能力的体现,阴谋真的可以战胜智慧?也就在两年前,一个师长对我说他庆幸工作在一个好的年代,他也对我说“玩不过人家,留点真的东西下来吧。”有一天,等我也老了,我确实想知道“那好玩吗?”我们要怎样才能有自己的坚守?我们一定要这样“囧”吗? 呼唤规则!呼唤信仰!请珍惜你脚下站立的地方!
个人分类: 书间道|207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学者至知,师者长风——访中文系77级校友章启群教授
热度 1 zhangqq 2013-1-30 14:08
章启群,安徽无为人。1978年2月至1982年1月,就读于安徽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82年至1986年,在中文系担任助教;1986年至1989年,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专业读研究生,获哲学硕士学位;1999年7月,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学教研室主任。 主要研究西方美学史、解释学、魏晋思想和艺术。著有:《哲人与诗——西方当代一些美学问题的哲学根源》、《迦达默尔传》、《论魏晋自然观——中国艺术自觉的哲学考察》、《意义的本体论》、《西方古典诗学与美学》、《新编西方美学史》、《百年中国美学史略》、《今天是什么》等。 朱光潜先生说:“我们所居的世界是最完美的,就因为它是最不完美的。”章启群先生说:“现实总是不完美的,完美的不在现实中。但是,人类总是要进步,世界还是有希望的。” 章启群读朱先生的书进入美学之门,但和朱先生见面大约只有二十分钟。他的《新编西方美学史》被人称为是在“朱光潜范式”下的前行突破。 2001年12月,章启群在燕园四院“热血奔涌”地写下:“如果说在20世纪中国,青年们从阅读朱光潜的书进入美学之门,那么在21世纪,让我们从阅读宗白华的思想为起步,来建立真正的中国美学体系吧!” 抄书读书,美学门路 1974年,章启群作为知识青年下乡插队务农,但这并不代表他学习的结束。他觉得国家应该需要知识,自己应该用知识为国家做贡献,也可以实现自己的价值。一起下乡的同学有的做了大队书记,有的做了公社干部,他不羡慕,他就是想读书,通过各种途径借阅流传在当地民间的书籍。虽然1976年才第一次接触到《唐诗一百首》,但如获至宝,抄下来以后每天干活时背一首。 他赶上了“文革”后的第一次高考。 章启群最初报考中文系是想当作家、记者这样的人,搞文学创作。“后来发现我没有这个才气,这才决定搞研究,首先就想考研究生。”当时全年级约100人,章启群的年龄较小,阅历较浅,觉得在古典文学方面读书不多,积累不够,外国文学需要外语,又不及外语系的同学。正好一年级全班的文艺理论考试,他的成绩名列前茅,受到很大鼓励,于是就有意识把文学理论、美学作为研究方向。另外,美学当时非常热门,很多问题非常吸引人。“我是喜欢带着问题学习的,这些大概是我走上美学研究之路的契机。” 当时在安大就是自己看书,还没有到哲学系听课。看书之功,章启群将之称为“抄书”,至今仍受益匪浅。那年代基本上买不到书。据他在《新编西方美学史》后记所述,他当时抄的书大约有柏拉图的《文艺对话集》、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诗学》、莱辛的《拉奥孔》、康德的《判断力批判》、黑格尔的《美学》、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生活与美学》、克罗齐的《美学原理》、普列汉诺夫的《论艺术》等,还有苏联的一些美学教科书以及《古典文艺理论译丛》和《文艺理论译丛》上一些论文。 “记得第一个暑假是抄《诗学·诗艺》,抄完写了篇读后感,是关于亚里士多德艺术起源思想的,曾受到文艺理论老师的赞赏。另一个暑假,我把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抄了厚厚的、满满的一个笔记本。假期结束离家返校,当轮船缓缓离开长江中那个小小的沙洲的时候,我在甲板上摸着背包中这沉甸甸的笔记本,心里的那种踏实,就像农民看好了一季的收成。” 考上北大的研究生以后,章启群向孟永祈老师道别,孟老师说学美学只要学好哲学和外语就行了。当时没有真正体会,后来发现是真知灼见,在谈论21世纪中国西方美学出路与方法时,他专门提到了这句话。其实关键就是哲学,外语是帮助了解外国哲学的。章启群大学四年,倒确实在外语上下了不少功夫,几乎每个清晨,不论阴晴雨雪,或在路边,或在走廊里诵读英文。 “这样算来,走上美学研究之路大概就在本科学习期间,大三时也发表了一篇论文。但是,进入美学之门,应该远在后来。” “本科时期清教徒式的刻苦情景至今记忆犹新。”(语出《新编西方美学史》后记——编注) 仰望高贤,后继前学 1982年到1986年在安徽大学中文系做了四年助教,1986年章启群教授读研于北大哲学系美学专业,“由于近水楼台,我对于西方哲学,尤其是20世纪西方哲学又进行‘恶补’,这以后的十几年来,用在哲学方面的精力约占十之八九。”1999年7月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导师是楼宇烈教授。 西方美学史是北京大学开设的历史最悠久的课程之一。20世纪初,蔡元培、邓以蜇两位先生就曾在北大讲授过这门课的基本内容。从60年代开始,朱光潜先生开始系统讲授这门课。80年代以后,朱光潜先生已达耄耋之年,他原先的助教阎国忠、李醒尘两位先生继续这门课的教学。从90年代初起,章启群在前辈的鼓励下,“仰望高贤,始作舌耕”,开始讲授这门课程。而论及美学研究道路大师或学者对自己的影响,章启群不无遗憾。 章启群在北大进修期间只与朱先生谈过一次话,大约二十分钟。后来读研时朱先生已经去世了,他的硕士研究生导师做过朱先生的助教。而他与五四这一代学者几乎也没有其他多少交往。本科时与罗念生先生有过通信,讨论亚里士多德《诗学》中的问题,罗先生是《诗学》译者。后来在北大与金克木先生交往较多。2000年金克木先生逝世后,今年章启群写了篇纪念金先生的文章,追忆往事,但“我与金先生的交往仅仅限于学术,几乎没有谈及个人的经历和思想,在这一方面也留下一些遗憾和迷惑。”有一段时间在北大的未名湖畔,章启群经常见到宗白华先生,却从未与他说话,“这与我的性格和心理状态有关,当然是很遗憾的事”。 但毕竟有文本存留,章启群是读着朱光潜先生的书进入美学之门。“《新编西方美学史》作为教材,无论从课程设置上,还是从教材内容上,应该是朱先生美学的延续。当然,我做得不够,但是,我自认为在西方美学这一块,特别是19世纪以前的,我是沿着朱先生的路走下来的。” 当然,商务印书馆副编审谢仲礼评论这本书是在“朱光潜范式”下的前行与突破,“在不颠覆西方美学史著基本形态的前提下”,使全书显得线索简明清晰而又重点突出。首先是关于“什么是西方美学史”的观念。朱光潜先生在《西方美学史》中,认为美学的核心问题是“美的本质”、“形象思维”、“典型人物”和“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新编》认为,这四个问题只有前两者才是真正的美学问题,而两者则属于文艺理论的问题。 其次,《新编》对于“什么是美学史”达到了一种自觉,章启群认为,“一部成熟的美学史著应该表现出一个当代学者与历史上美学思想家的对话,这个对话涉及美的哲学、艺术形而上学、审美的趣味和观念、艺术的形式和特征(即美感的经验形态)等,中心问题仍然是美对于人类生活和人类历史的价值和意义。美学史应该追问的一个终极问题是:人类为什么追求美和艺术?追求怎样的美和艺术?前者涉及人类审美的先验基础,后者则涉及各种艺术形式和艺术创造的本质。”当然,章启群认为《新编》只是一部教材,不能称为美学史著。 在《中国百年美学史略》中,章启群将一百年来中国美学思想的发展归纳为三条道路:第一条是以王国维、宗白华、徐复观为代表的从传统中国美学思想中寻找心的发生可能的思路;第二条是以朱光潜等人为代表的用西方美学思想构建中国美学的思路;第三条是以李泽厚等为代表的用马克思主义解释构建中国美学的思路。这三条道路都取得了斐然的成果,但章启群认为,历史证明第一条道路是中国美学发展的正途,宗白华对中国美学的开掘也是中国美学百年的颠峰。 而章启群对宗白华先生学术思想的认识有个过程。1996年在安徽黄山召开纪念朱光潜、宗白华诞辰100周年国际会议,章启群的论文认为,朱光潜的学术具有现代西方学术的特征,而宗白华的学术具有西方古典学术的特征。后来,为了撰写《百年中国学术史略》,他把《宗白华全集》读了,对于宗白华有了全新的认识。这大概是2000年以后的事。“其实,黄山会议论文中我的同事王锦民先生的论文就已经提到宗先生形上学的思想,当时我不理解,因为那时还没有好好学习中国哲学。我想,如果不了解中国哲学,就不会理解宗先生的这个思想。” 以至于后来,章启群发表文章《重估宗白华——建构现代中国美学体系一个范式》,从宗白华形上学的构成及其最高境界、宗白华对中国艺术理想与特质的发现和宗白华的独特方法,分析了宗白华思想。综合而论,“可以看出宗白华是一个具有自己思想体系的美学家。这个思想体系的内在血脉和学术理想,不是属于西方而是属于中国的,因此尤为可贵,尤为宝贵。”并说:“如果说在20世纪中国,青年们从阅读朱光潜的书进入美学之门,那么在21世纪,让我们从阅读宗白华的思想为起步,来建立真正的中国美学体系吧!” 在这个意义上,章启群既在融会中西上更加深了一步,也在理论上开始深入到了中国传统哲学和美学这一内核。 金克木先生是我国梵学研究、印度文化研究大家,学贯东西,通晓多国语言,对东西方文化很多领域有广泛研究,是著名的诗文学者。在《散记金克木》中,章启群提及他们的多次交往,其中记载到:“在研究生阶段,很少想到把老人的谈话内容记下来。读博士时候,与老人谈了很多魏晋学术方面的问题,这与我的论文选题相关,那时多了个心眼,回来作了追记。”“从这里所记的内容可以看出,老人对于中、西、印学术具有非常深厚的根基,看法可谓真知灼见。其中对于佛教、禅宗的观点对于我更是醍醐灌顶、振聋发聩。” 章启群说,没有机会作为五四一代的学者的入门弟子,可能是他们这一辈做学问的人的一大遗憾。“中国学术界现在的状况总体上与这种断裂相关。” “但是,在我学习的道路上,有很多老师给了我非常大的帮助。我研究美学,首先是受到安大中文系潘孝琪老师的鼓励,我学写学术论文,得益于《江淮论坛》王献永老师的指导,我的博士导师楼宇烈教授,把我引入中国哲学之门。此外,安大的很多老师都给以我帮助。安大和北大的同事、同学之间的交流,也是影响我学术进步的一个重要因素。” 谈到朱光潜先生的影响的时候,章启群多谈了一个问题。他与他的研究生说,古代希腊的每个哲学家都不完全同意他老师的观点,有的还批评自己老师的观点,例如亚里士多德,因此他们都有出息,都成为哲学家。“我希望我的学生把我们这一代人作为铺路石,这样才有出息。而不要只是跟在我们后面。”“学术就是这样发展的,不能对于前辈只是赞扬,不能批评。严肃的学术批评是学术发展的必要条件。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学术批评就是探讨真理。虚假的或者非学术的评价,都不是一个真正的学者所需要的。” 授业传道,师道尊严 “教师是我最喜欢的职业,也是我最好的选择。”章启群说。他认为中国传统把老师当作道德的象征,他的职责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去引导一种精神,就如西方的教父或牧师。虽然和过去相比现在老师的这种地位和作用都在慢慢淡化,但是,“我也不同意把老师仅仅当作一种普通的职业。老师的职责还是教育人。” 近些年来,章启群的西方美学史课从哲学系本科的选修课、美学专业研究生的必修课,推广到全校学生的通选课。课程所面对的听众愈加广泛,选课者有时甚至达到几百人之多,内容也在不断丰富和深化之中。“在为期十多年的教学中,我自己对于西方美学的理解和体悟也有所加深。”《新编西方美学史》就是在他的讲义的基础上整理出来的,是这些年来他的教学经验和思考的一个小结。章启群回忆,“八、九十年代北大老师的待遇是在全国工职阶层可能是比较差的,住房问题更是不可想象的。”他和妻子曾带着一岁的女儿在校园里“打游击”,白天在青年教员集体宿舍里“混时”,晚上在教研室过夜。自己只能在妻儿进入梦乡的深夜,读三四个小时的书。在北大搬了6次家后,才倒腾到只有30多平米的一居室;卧室就是客厅,也是书房,也是餐厅。其间有书架、写字桌,也有电视、钢琴、沙发、餐桌和床。这样的环境直到2002年才有了改观。“当然,在大学当教员的提到房产处(科)都不免心酸,尤其是我们这一辈。这些感受在以前书稿的‘后记’里常常‘欲说还休’,以免矫情和显摆。现在回首数说这些陈年往事,真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新编西方美学史》后记——编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有些学生对章启群教授的评价,“他是一个工作极认真的人,但不是一个古板的人,他愿意和我们争论。”章启群教授自己说,“我对同学的感情就是尊重和理解,他们身上有很多优点,智力好,知识广,兴趣广;但也有缺点,耐挫性差,责任感不强。不要太自私,是我对他们的期望,也是对他们的要求。”章启群心目中,“二三十年代,北大那些穿着长衫,粗布衣服的教授们,才是真正跟着时代的人,却被人们误会为老学究;现在呢,一些知识分子表面时尚,思想早落在时代后面了。”他认为二三十年代的那些知识分子称得上是最纯粹的人,他们一心钻研,从科学到哲学,成为各个领域的精英。而现在的一些学者不专心教学、科研,从事其他一些商业活动,有些人道德败坏,还有些人学术品格不高,甚至弄虚作假,还有些人水平不高,等等。“这些现象就像文革和腐败,基本上不会存在下去,因为他们会越来越没有生存空间。”真正的知识分子应该是能引领思想潮流的人,能够走在思想的最前沿。“学术是不断发展的,而不是停留在某一处。” 美学其途,学者如斯 电话采访章教授后约十日后,记者给章教授发了电子邮件,继续提问。当日,便收到他的回复,其文如下:“××同学:你好!你们对我说的话有兴趣,我很高兴。我抽空尽量回答你们提出的问题。但是,这只是交流,只是我的认识和感悟,也希望你们提提看法。我在安大生活了8年半,对于安大的感情可想而知!你们暑假还工作,很辛苦。祝一切顺利!章启群”第二日,他对提出的15个问题给予了细致回答。我们特别摘出关于学术研究的看法,原文部分如下: 记者:您在《百年中国美学史略》中提出了20世纪中国美学的三条道路,并提出了以王国维、宗白华、徐复观等人的思路,在传统中国美学思想基础上重构中国美学范式;但同时,您在另一文章《出路与方法——21世纪西方美学研究管见》中,又将理解西方哲学和美学、学好外语和沟通西方等作为出路和方法。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您提出的这两个不完全相同的见解的关系呢? 章启群:这是两个专业方向的学术研究,要求应该是不同的。西方美学研究,我提出重西方哲学和外语;中国美学研究,我希望以王国维、宗白华、徐复观作为一个方向。这两者不矛盾。但是,我还要强调的是,今天我们研究中国美学,首先要了解的还是西方美学。因为,“美学”原来就是西方的。我们如果连“美学”是什么都不知道,怎么研究“中国美学”?因此,西方美学是美学研究的入门,再进一步说,康德美学是研究美学的入门。如果我们对于《判断力批判》没有一个基本的理解的话,大概进行专业的美学研究是不可能的。当然,仅仅理解西方美学,研究中国美学还不够。因为,中国人的美感形态和美的观念和西方是不同的,最典型的从中国艺术与西方艺术就可以看出来。因此,研究中国美学,还需要对于中国哲学、艺术、宗教、工艺包括科学(中医)等有个全方位的把握。 记者:您曾经撰写《中国美学研究的学术性问题》,抛开研究思路的差异和错误,您觉得中国一些美学学者或者教授有些什么问题呢? 章启群:我想从你们这一代怎样学习、研究学问来谈这个问题。当然,这样说有点好为人师的味道,不过,我确实想把我自己走的弯路和教训告诉你们,让你们少走一点弯路,愿望是好的。 现在我们把全部科学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我们研究的美学属于人文科学,就是说,它也是“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研究的对象不同,方法不尽相同,但是,它们都有共同的属性,那就是“科学”。这一点,每个进行美学研究的人应该清醒。科学研究,不同于文学、艺术创作,也不同于意识形态的宣传,它有规范。所有的科学研究的结论应该是确定的(它当然也可以被新的研究打破或代替),它的论证是严谨的,实质上,每一篇真正的学术论文就是一个科学发明和创造。胡适曾经说,认出一个字,比发现一颗行星还重要。在这里,论证的方法和材料必须是符合科学的,因此,它的结论才具有科学的价值。靠杜撰和瞎猜,那就是胡闹。此外,作为一个学者还要善于发现学术研究的真正问题。任何重复的工作是没有意义的。抓不住真正的学术问题,也只是个学术界的无头苍蝇,忙忙碌碌,一无所获。 打个比方吧,一个真正的木匠所作的产品必须符合木匠的规范,木匠做的板凳必须是用榫把四条腿和板凳面连接起来。而一个人只是用钉子把四条腿和板凳面连接起来,那他就不是木匠。所以,做一个真正的板凳看似简单,却必须是木匠才能做,必须有过严格的训练才能做出,而用钉子钉一个能够坐的器物却不必须一个木匠,一个普通人即可。当然,每个木匠的才能有大小,有的是能工巧匠,能够造桥盖楼,有的则只能做板凳、桌子、橱柜之类,但他们都是木匠。 我们进行学术研究,首先要符合科学本身的要求。这样的工作才有学术意义。现在学术界有很多东西没有学术性,就是说没有符合科学的性质,是真正的“随笔”——随随便便写的东西。 我对于学术的认识走了不少弯路,希望你们引以为戒。 记者:您在《知识分子与文化“书面文本”——兼论人文精神的源泉》结尾说:“人文精神从哪里来?这也是本文所最为关注和竭力追问的一个问题。”按您的理解,人文精神从哪里来?知识分子依托传统书面文本,才能发展人文精神吗? 章启群:那篇文章里的观点我到现在仍然没有改变。我们对于传统经典的陌生,导致我们对于传统思想的断裂。五四以后进入中国的思想现在又遭到质疑甚至抛弃,因此,中国人的思想现在处于真空状态。出路在哪里?有人仍然希望全面进口西方思想,我觉得此路难通。因为,南桔北枳,西方的思想不可能完全适合中国的社会发展。同时,几千年的传统影响斩草除根也是不可能的。比较可行的是对于传统思想进行扬弃,进行转化、改造、整合,为我们民族提供深厚的思想资源、价值观念、审美趣味。因此,中国古代的经典,是现代中国思想的最重要的资源。 记者:您说过,对于当下的中国美学界,更为重要的问题可能还不在于方法,而是理念和精神。真正的学者需要什么样的理念和精神呢? 章启群:浮躁是当前中国社会一个明显的现象,学术界不能幸免于外。造成这个现象有很多原因,现有的体制是个重要原因,比如我们现在学术评价体系和机制不是引导人们老老实实做学问,而是鼓励甚至逼迫人们急功近利。在这种情况下,要抗拒潮流是不容易的,必须要有一种理念和精神。同时,科学研究本身也是很艰难的。所以马克思说:在科学的入口处与地狱的入口处一样,来不得半点的虚伪和骄傲。只有那些沿着崎岖小路勇敢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 因此,我希望同学们不管将来做什么,都要有一点理念和精神,不仅仅只是找一个好工作,挣钱买房买车,升官发财,应该还想想国家的事,民族的事,世界的事。这就是我说的理念和精神。不管是搞学术研究,还是做其他事情,都应该有一点胸怀。要不然,人生也没有多大意思。 记者:您觉得您能在世俗之间足够平静地去发现“初发芙蓉”的意境吗?按您的说法,美学学者必须学贯古今、沟通中外,兼而融通哲学和文学艺术,您是如何能够做到的呢? 章启群:一个人的生活状态与他的学识、修养当然有关,但也不是绝对的。大学老师生活在高校之中,有一些特点:比较平静、安逸、自由,与社会接触不多也不深,因此虽然不敢说生活艺术化,但是,平静地进行学术研究是没有什么问题的。课堂也是一个兴味无穷的场所,面对面与同学的思想交流是很快乐的一件事。当然,学校也是社会,也有不尽如人意的事,但想通了也就不会有多大烦恼。优美的意境在生活中总是能够发现的,不是专门去寻找,只要留心就够了。 至于学术研究,我现在离自己的目标还有距离,有些更是无法企及。我们这一代人只能做我们能够做的事情。我想,终生学习,或者可以弥补一些不足,但仍然是有限的,只要问心无愧就行了。 后记: 由于邮件传递故障,待到第三日,他对记者的“交流意见”继续答复,特别讲到:“抛开具体问题,我希望有志学美学的同学要从中西哲学入手,把这个基础夯实。我说过,没有一个美学家是学美学出身的,意思就是需要这种训练。有些问题从哲学的层面看就非常清楚。我还强调要基本了解20世纪西方哲学。否则,我们就只能在19世纪以前的美学观念中打圈圈。”
3183 次阅读|1 个评论
忏悔性综述:这个坑挖得实在太大把科学网都陷进去了
热度 30 laserdai 2013-1-19 11:39
这两天真的一不小心,大家合力挖了一个很大的坑,我算一个主力核心,这样几乎把整个科学网都陷进去了。现在是周五, 我也是花了半个下午和整个晚上才理出头绪。相信现在我的头脑已经从混乱中回来,比较清醒了,因此觉得,有必要阶段性地综述一下,把这个大坑给出一个清晰的面貌。 首先,不好意思,把博主玉秀给彻底惹火了,于是我被揪到大街上痛骂了一通,活该!谁让我那么狂妄,如此调侃一个中文系的高才生!使用的文学文字丝毫不比人家专业水平差,实际上还有一点故意强过人家,可能由于我的数学功底还算凑合着可以,所以推理起来一步一步很严谨,况且,物理学家的思维就是比较缜密,疏而不漏,所以这些强项一旦合在一起发挥出来,就相当于降龙十八掌的亢龙有悔一招,威力无比,因此文科的人恐怕就跟本就跟不上。再加上一贯猛烈调侃一切的笑傲江湖玩世不恭态度,最终做出来一些蠢事!人家本来很多年来就是一直名排第一的漂亮,结果被我不知道为什么中了邪一样,成功找到了一些所谓的把柄,硬把超级漂亮说成豆腐渣了!有时间再认真悔过一下,逻辑推理过程中那些步骤出了问题,如何把金条说成是稻草的。我也不知道当时我哪里来的如此神通和激情,现在跟本就写不出来了。再补充一点:近几年通过很多交流,我感觉到世界上物理学界的高手们能弄到我这个水平的应该真是凤毛麟角,这句话你现在请嘲笑吧! 20年以后再回来看这行字好了,到时候肯定退休了的。 我现在清醒过来了,就清晰知道,美女的漂亮指数乘以一百万倍,才是脾气指数(n_temp=10^6*n_pretty )。相信,玉秀本世纪以来从来没有发过这么大的脾气,到这里,大家也都明白为什么如此情况出现了,因为她从来没有受过这么天大的委屈!特 别是如此大的心灵打击(strike/attack) ,这次肯定大大 伤了元气。现在很后悔,所以在 玉秀博文下 面留言,表示彻底道歉: 戴德昌 2013-1-18 16:17 我亲爱的博主,事情就这样算过去了,不需要更多文字解释。下面是咱们当年的留言,现在看起来有点甜蜜,是不是?周末愉快! 张玉秀2013-1-14 12:54 你这样弄来弄去把自己都绕进去了,越发好笑了,让支持你的人也开始反对你,头脑简直像浆糊一样,懒得说了 博主回复(2013-1-14 13:42):支持的人也开始反对,这是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很普通,完全没什么。如果将来能找到opportunity,再彻底拉回来变成死心塌地的支持,那才算有了成就感了! 以后如果能有机会和玉秀见面,还会当面再次道歉。 我还是回头开始综述吧! 1。最早的孕育阶段:小李飞刀博主一个人独自玩耍帅,后来得到一些博主支持响应,但是都没能成大气候,小打小闹不亦乐乎。 2。发展阶段:很多这里的大博主参加进来了,刚好那时候我也加入了凑凑热闹,突然一下就热起来了。 3。同时我的物理学家的头脑的确是有问题的,因为总爱往更深层次思考问题,就是钻牛角尖问题。由于很多人加入到耍帅行列,就遇到帅与年龄和性别问题,所以给出了一篇博文: 人到二十大变样,人到四十更变样 ( 2013-1-12 ),没有精选,反应还可以。 刚好见到曹博主聪明的一篇博文, 期刊的impact factor并不代表论文的洞察力 ( 2013-01-13 ),我也继续对二者同时思考下去,就又写了一篇调侃Nature杂志的: Nature就是耍帅女,在乎的只是眼球吸引率 ( 2013-01-13 )。 后来被编辑候补精选,因为俞海良博主见到了我的,发挥了一下写了一篇更好的,直接精选 了 : 做了好的科研工作要不要“耍帅”一翻 ( 2013-01-14 ) 。 4。YC的博文周末就已经加进来了, 周末娱乐帖——横眉冷对交大丑女 ( 2013-01-12 ) 后来被我看到了,认真读了一遍,她亲自提出的 美貌与智慧难以共存 ,很符合我的观点,随后小李飞刀出了一篇驳斥的博文: 相貌与别的无关! ( 2013-1-13 ) ,感觉就是情绪,没有使用数学逻辑。 这时候我结合起来对上两篇我的博文进行了更深入细致的思考,再认真发挥了一下,支持YC驳斥小李飞刀,就写成博文:( 以貌取人有严格科学根据,所以面试很关键 2013-01-13 ), 这个就是最大的一个坑,肇事的中心 。 虽然编辑没有太看上,因此没有精选。但是,物理学家的通有毛病就是,这篇提供了很好的一般性原理,理论性非常强,只是没有给出证据而已。 所以现在回头看,作为物理学家真的太了不起了,不得不服气,包括我自己都服气自己在这一篇博文中的实力,好像当时还庆幸没有精选,因为预感到很可能有很大争议,但是我不担心科学网这里的气氛,大家喜欢讨论,真理越辩越明。 5。林博主看到我的博文,立刻文不加点有了一篇快手博文: 我面试过一位让我 们都后怕的‘博士’ ( 2013-01-14 ),并在最后告诉读者,想法来自我的肇事博文,给了连接,直接点击就可以进入。这一篇即刻置顶,产生了超级影响力,相信我的博文的点击是来自林老师的这篇博文。林老师的这篇博文非常热闹和利害,估计最近很难有人超过这篇的点击量,这是元旦前后这一个月内的第一高点击量,现在已经超过3万3。我还给林老师留言说:恭喜!我以前就调侃过, 博文置顶相当于炮烙之刑 。这个调侃大家都明白的。林老师为此挨砖无数,您辛苦了,林老师! 6。开始的时候,小李飞刀和我讨论辩论,玉秀参加了进来。后来林老师的博文带动下,我的博文开始发酵了,点击量,评论和推荐增加。这时候玉秀的讨论多了,思考也逐步深了,钻进来了这个牛角尖,同时也是个很大的坑。就在这个时候,我心里想的就是维护本博文的观点,据理力争。没有考虑评论者的男女性别和身份等因素,更没有想到中有超级美女, 所以态度千篇一律,太讲科学了,比某位叫做这个名字的博主认真多了, 这就是祸根种下了。我太物理了,竟然给玉秀的回复说: 我爱美女,我更爱科学真理! 你说,当时那里来的这个牛脾气!?敢冒天下之大不韪。 7。小李飞刀纯粹逗乐子,无意中这小子把战火挑起。书中暗表,第三次世界大战真的很容易打起来,千万小心克制。小李飞刀注意到我和玉秀和晓虹的评论与答复,来了一篇搞笑博文: 粉丝的力量!!! ( 2013-1-14 ) 由于太搞笑了,玉秀后来估计承受不了,于是回到我的博文,我们继续讨论,但是, 不知不觉中 气氛已经开始在慢慢变了,法国香水的味道已经散去,取而代之的则是汗水,就是说,开始拼上内功了。但是,我还没有注意到玉秀是位超级美女,因为以前没有互动过,不知道她的脾气指数,所以导致错误急剧扩大化!硝烟就起来了! 同时晓虹那里也在辩驳,我的侧翼受到了猛烈进攻,阵地眼看就要失手,阵脚已经出现乱的早期痕迹。还好,很庆幸,一位路过的真诚网友( miragedeva )及时出手,帮我招呼了晓虹,省去了我的很大精力(一半),用以全力对付玉秀。不然的话,我根本没有能力应付重重围困。有了朋友高手相助,我的威力大增,斗志昂扬,吃了雄心豹子胆,还跟喝了新鲜的鹿血一样的威猛无比。这时候的状态,跟伪哥完全相反,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平生得来的绝门功夫,都在一一使出。 8。玉秀在我的全力攻击下,渐渐抵御不住,秀发飘起而且,香汗淋漓,那种认真和积极专注投入的样子,一定很美,相信各位看得清楚。这样鏖战下去,她就要彻底崩溃了,于是美女的绝活,脾气功夫开始使用,这是人家修炼成的真功夫,向我劈来一手重剑,出了一篇博文(现在已经隐藏了): ·文科豆腐渣和“物理学家”的对话 ( 2013-1-15 ), 我的感觉是居然敢把我揪到大街上用你的鞋跟猛踩,算你狠,如此可恨。 朕本孤家寡人,笑傲江湖,哪管你哪路 活佛菩萨还是 神仙,于是出了一篇还击: 点评对话:文科淑女 vs 物理书难 ( 2013-1-16 ) , 这一篇的文学水准是空前高涨,使出了平生的功力,这是一般中文系的专业水平应该跟本达不到的,不知道自己的激情来了怎么超人似的这么强?我从来没有服用过所谓一姐建议的什么阿哥药。不得不再次调侃自己:看来我根本不是人。 9。这篇博文的出现,玉秀彻底把内功全部都用上了,战斗非常残酷,这时候就是白刃战了。很多观战的网友看得心惊肉跳快要惊厥,给我发信警告,要我停战,此时此刻,已经没有任何作用了。要知道,战争的机器一旦开动,肯定不能停下来的,直到一方彻底失败。同时,林老师那边也很忙与对付,我都没有时间和功夫去他那边了。结果这一天特别忙,有个整天的研讨会,结果早上6点起床,晚上7点才回来,人快累死了。好容易吃过晚饭,喘口气,想起来科学网这边还在酣战,不知道结果怎样?同时得到更多的私人互动,得到消息要我立即无条件停战,支付战争赔款,可能要白银一亿两才能搞掂。我心里想,为什么?对方那么有力,棋逢对手,将遇良才!(我是她也是)千年等一回!!!事实也的确是这样的,杀红了眼的情况下,别指望能停下来。 10。玉秀应该还有一篇博文,我没有看到或许根本没有,因为忙了一天很累。但是很多人私下告诉我停手,让我觉感到玉秀那边恐怕正在调集支援兵力,为节省时间,没有去查博文和评论,直接出了一篇博文: 同事到了更年期,易发脾气怎么办?( 2013-1-17 ) 因为白天会议跟同事在一起,这个题目自然就出现了。然后就去睡了,睡前还想,老人家说过《论持久战》,这事情慢慢玩吧!只要能拿出时间,就是写写博文而已,可快可慢,看对方打算怎样陪我好好玩下去了。还顺手来了一篇, 耍帅喝茶之小点中点大点顶点到超点 ( 2013-1-17 ),把小李飞刀损一损,让他生点锈。他点了战争的火就溜走了,怎么就跟电影《木乃伊》里面的那位木乃伊的帮手一样?以前觉得他是意大利电影《 Malena 》中骑自行车闲逛的那个小毛孩。参见下图。 11。一觉醒来,博文没了,赶快登陆进来,得到编辑亲切温柔的通知,帮我处理了,就是删了,头都立刻懵了。立马公开宣告: 一篇讨论同事更年期问题的博文被删 ( 2013-1-18 )。赶快准备去上班了,上网检查一下情况局势,原来有重要权威人士发表公开呼吁,停战和谈, 我来劝劝戴德昌和张玉秀两位老师 ( 2013-1-18 ),玉秀还在那儿哭骂, 而且对我的浓厚的感情上来了,完全爆发如滔滔江水 , 用词不但远远超过科学网,连任何教育文凭职称职位都忘了( 科学网,还能上吗? ),她太专情了,太专注了,我顿悟!阿弥陀佛,哈利路亚。因此我的博文被删,形势已经很明朗了。只好,打白旗无条件投降: 悔过与点评:梁实秋《骂人的艺术〉 ( 2013-1-18 )。然后去忙工作了。我戴德昌如此痛快地 死了一次。 12。 后来注意到,玉秀不哭了,破涕为笑了 ,因为全网的人都在她那里哄着她。 从我做起,维护好科学网博客的风气 ( 2013-1-18 ) 。 漂亮女人真是只能哄!而且只能哄!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好男不好女斗,这是古训!我等于又开了一场中印战争,我赢了但是得到了输者的一切。一个博主被我解除了好友关系。 去玉秀的博文后面留言如上,开头部分。还有,小李飞刀可能害怕得休博了,还有另一位超级美女高调休博(我的光辉形象又给重创了一次),希望二位看到这篇赶快回来,事情已经完全过去了,风平浪静,波澜不惊,等着你们弄涟漪了。大家都很需要你们! 所以,有了这篇博文,给自己一个永久的记忆,同时也给有兴趣的关心的人分享。关键是吸取经验和教训! 我从来都想相信,地球很小。没准哪一天去餐馆吃饭,可能邻座就做着玉秀,真的那样见了面,一定要请她吃一场。
个人分类: 社会文化历史|7328 次阅读|88 个评论
瞧,生活把我们变成了什么样?
热度 24 zhangyuxiu 2013-1-6 13:51
瞧,生活把我们变成了什么样?
这次从北京开会顺路回东北,主要是为了探望家人,还有在难得的雪天怀旧,因此只是临时找了几个大学同学聚聚,都没留出时间和科学网长春的朋友见面。和几个大学同学相聚时刚好相机在包里,就随手让酒店的服务员给拍了几张。再过半年,我们从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就三十年了。忆往昔,生活把我们每个人都改变了许多,我们可能也把生活改变了许多。接下来的日子,大家一定要珍惜。 1、又重逢了,有人陶醉得闭上了眼睛 2、重逢在冬季,大家笑得真开心啊
1623 次阅读|84 个评论
[转载]卢新宁:在怀疑的时代依然需要信仰
热度 4 Wuyishan 2012-8-27 16:42
卢新宁:在怀疑的时代依然需要信仰 — — 在 2012年 7月1日北京大学中文系 毕业典礼 上的 致辞    敬爱的老师和亲爱的同学们:   上午好!   谢谢你们叫我回家。让我有幸再次聆听老师的教诲,分享我亲爱的学弟学妹们的特殊喜悦。   一进家门,光阴倒转,刚才那些美好的视频,同学的发言,老师的讲话,都让我觉得所有年轻的故事都不曾走远。可是,站在你们面前,亲爱的同学们,我才发现,自己真的老了。1988年,我本科毕业的时候,你们中的绝大多数人还没有出生。那个时候你们的朗朗部长还是众女生仰慕的帅师兄,你们的渭毅老师正与我的同屋女孩爱得地老天荒。而现在他们的孩子都该考大学了。   就像刚才那首歌唱的,“记忆中最美的春天,难以再回首的昨天”。如果把生活比作一段将理想“变现”的历程,我们只是一叠面额有限的现钞,而你们是即将上市的股票。从一张白纸起步的书写,前程无远弗届,一切皆有可能。面对你们,我甚至缺少一分抒发“过来人”心得的勇气。   但我先生力劝我来,我的朋友也劝我来,他们都是84级的中文系学长。今天,他们有的仍然是一介文人,清贫淡泊;有的已经主政一方,功成名就;有的发了财做了“富二代”的爹,也有的离了婚、生活并不如意,但在网上交流时,听说有今天这样一个机会,他们都无一例外地让我一定要来,代表他们,代表那一代人,向自己的弟弟妹妹说点什么。   是的,跟你们一样,我们曾在中文系就读,甚至读过同一门课程,青涩的背影都曾被燕园的阳光,定格在五院青藤缠满的绿墙上。但那是上个世纪的事了,我们之间横亘着20多年的时光。那个时候我们称为理想的,今天或许你们笑称其为空想;那时的我们流行书生论政,今天的你们要面对诫勉谈话;那时的我们熟悉的热词是民主、自由,今天的你们记住的是“拼爹”、“躲猫猫”、“打酱油”;那个时候的我们喜欢在三角地游荡,而今天的你们习惯隐形于伟大的互联网。   我们那时的中国依然贫穷却豪情万丈,而今天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还在苦苦寻找迷失的幸福,无数和你们一样的青年喜欢用“囧”形容自己的处境。   20多年时光,中国到底走了多远?存放我们青春记忆的“三角地”早已荡然无存,见证你们少年心绪的“一塔湖图”正在创造新的 历史 。你们这一代人,有着远比我们当年更优越的条件,更广博的见识,更成熟的内心,站在更高的起点。   我们想说的是,站在这样高的起点,由北大中文系出发,你们不缺前辈大师的庇荫,更不少历史 文化 的熏染。《诗经》《楚辞》的世界,老庄孔孟的思想,李白杜甫的词章,构成了你们生命中最为激荡的青春时光。我不需要提醒你们,未来将如何以具体琐碎消磨这份浪漫与绚烂;也不需要提醒你们,人生将以怎样的平庸世故,消解你们的万丈雄心;更不需要提醒你们,走入社会,要如何变得务实与现实,因为你们终将以一生浸淫其中。   我唯一的害怕,是你们已经不相信了——不相信规则能战胜潜规则,不相信学场有别于官场,不相信学术不等于权术,不相信风骨远胜于媚骨。你们或许不相信了,因为追求级别的越来越多,追求真理的越来越少;讲待遇的越来越多,讲理想的越来越少;大官越来越多,大师越来越少。因此,在你们走向社会之际,我想说的只是,请看护好你曾经的激情和理想。在这个怀疑的时代,我们依然需要信仰。   也许有同学会笑话,大师姐写报社论写多了吧,这么高的调子。可如果我告诉各位,这是我的那些中文系同学,那些不管今天处于怎样的职位,遭遇过怎样的人生的同学共同的想法,你们是否会稍微有些重视?是否会多想一下为什么二十多年过去,他们依然如此?   我知道,与我们这一代相比,你们这一代人的社会化远在你们踏上社会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国家的盛世集中在你们的大学时代,但社会的问题也凸显在你们的青春岁月。你们有我们不曾拥有的机遇,但也有我们不曾经历的挑战。   文学理论无法识别毒奶粉的成分,古典文献挡不住地沟油的泛滥。当利益成为唯一的价值,很多人把信仰、理想、道德都当成交易的筹码,我很担心,“怀疑”会不会成为我们时代否定一切、解构一切的“粉碎机”?我们会不会因为心灰意冷而随波逐流,变成钱理群先生所言“精致利己主义”,世故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而北大会不会像那个日本年轻人所说的,“有的是人才,却并不培养精英”?   我有一位清华毕业的同事,从大学开始,就自称是“北大的跟屁虫”。对北大人甚是敬重。谈到“大清王朝北大荒”江湖传言,他特认真地对我说:“这个社会更需要的,不是北大人的适应,而是北大人的坚守。”   这让我想起中文系百年时,陈平原先生的一席话。他提到西南联大时的老照片给自己的感动:一群衣衫褴褛的知识分子,器宇轩昂地屹立于天地间。这应当就是国人眼里北大人的形象。不管将来的你们身处何处,不管将来的你们从事什么职业,是否都能常常自问,作为北大人,我们是否还存有那种浩然之气?那种精神的魅力,充实的人生,“天地之心、生民之命、往圣绝学”,是否还能在我们心中激起共鸣?   马克思曾慨叹,法兰西不缺少有智慧的人但缺少有骨气的人。今天的中国,同样不缺少有智慧的人但缺少有信仰的人。也正因此,中文系给我们的 教育 ,才格外珍贵。从母校的教诲出发,20多年社会生活给的我最大启示是:当许多同龄人都陷于时代的车轮下,那些能幸免的人,不仅因为坚强,更因为信仰。不用害怕圆滑的人说你不够成熟,不用在意聪明的人说你不够明智,不要照原样接受别人推荐给你的生活,选择坚守、选择理想,选择倾听内心的呼唤,才能拥有最饱满的人生。   梁漱溟先生写过一本书《这个世界会好吗?》。我很喜欢这个书名,它以朴素的设问提出了人生的大问题。这个世界会好吗?事在人为,未来中国的分量和质量,就在各位的手上。   最后,我想将一位学者的话送给亲爱的学弟学妹——无论中国怎样,请记得: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再黑暗。 谢谢大家! ( 卢新宁, 北京大学中文系1984级本科生,《人民日报》评论部主任 ) 2012年07月05日10:02 来源: 人民网-文化频 道
个人分类: 换一个角度|4321 次阅读|4 个评论
称谓的客气
BMK 2012-7-23 12:31
7月13日至14日,78级的同学回母校郑州大学聚会,会中及前后有许多花絮,和邵成东同学的会面就是其中之一。我在博文《我的第二次考研》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317edda01012990.html 中提到过邵成东同学。在那篇博文中,我说: 我在1978年考入郑州大学中文系本科,因为有第一次考研经历,所以在入学时,就做了读本科期间考研的准备。当时的政策,允许在校生考研,但须经所在学校审查,证明已达到相应水平。1979年,我们学校由各系自行组织了这种考查,连我在内,我们系共有三四位同学参加,记得有邵成东(七八级,考经济学,后来转入经济系,据说现在是成功的实业家)、石磊(七七级,后成为著名戏剧学家)等,都被允许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 邵成东同学虽然后来转入经济系,但与中文系的同学有感情,所以参加了我们系的聚会。聚会结束后,邵成东同学给我电邮了一些电子文献,内容有老年人健康注意事项等。我回电说,“谢谢老兄”,略表客气。邵兄回电说:“不必客气,不过身份搞错了,我是老弟”。我又回电说:虽然是老同学,称谓上的客气还是必要的。 中国自1949年以后(1966-1976的文革只是爆发形式特别而已),大革文化的命,传统几乎全被破坏。前人日常使用的称谓也被作为“四旧”破掉了。这就是邵成东同学质疑我称谓使用的历史背景。 我称邵成东同学为“老兄”,是一种同辈朋友间常用的客气。“老弟”只用于特别亲密的同辈之间,作为客气的称谓则指代低一辈的人,如学生等身份的人。鲁迅先生在信中称张天翼(张比鲁迅小25岁)为“兄”即由此理。鲁迅先生在信中说: 一之兄: 自传今天收到。信是早收到了,改为这样称呼,已无可再让步。其实“先生”之称,现已失其本谊,不过是英语“密斯偷”(现通译为密斯特——引者按)之神韵译而已。 (下段略) 迅 上 二月一夜 这是鲁迅先生1933年给张氏的信,“一之”系张氏的“自号”。信中,鲁迅先生说,称其为“兄”,已属“让步”。这是因为先前鲁迅曾称张氏为“先生”,令其不安,要求改换称谓。鲁迅先生在给李霁野、韦素园等青年朋友的信中,也多以“兄”称之。由此可见这一称谓之义。 与“兄”相关联的一个常用称谓是“世兄”,用于世交同辈间。《儒林外史》中,张乡绅对范进说:“贵房师高要县汤公,是先祖的门生,你我是亲切的世兄弟”。这是亲密的同辈间的用法。客气时,则称呼低一辈的人。“世兄”用作客气的称谓,用法与“兄”相类。如在《红楼梦》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荣国府省亲庆元宵》中,贾政的清客(从理论上来说是贾政的朋友)称贾宝玉为“二世兄”,即为这一用法。
402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牙尖上的川大
kernelfan 2012-5-26 14:54
我虽不是川大的,但是看到如此妙文,还是忍不住转发过来。如此痞子风格好文,出自工科生之手,川大中文系的学生情何以堪。。。 【嬉笑】牙尖上的川大 2012年05月19日 00:39:51 撰文:尚小禹   川大的味道,若说是在舌尖上,倒不如说是在牙尖上。   在众多挑剔的舌头和牙齿之间能够存活的饭馆,多少都有那么几把刷子。或者是海 椒辣得惊天动地,或者是价钱便宜跳楼甩卖,再或者收银的小哥帅气逼人。大众点评网 上漏网之鱼无数,只得简略列个舌尖上的川大,补充的活儿还得各位吃货来。 【胖子去死小北门】   小北门有多大?我大一时一个朋友,只是胖了点儿,硬是没穿过去。在微胖界人士 中,也不乏吃饭前过得来吃完饭回不去的知名案例。   然而就在这门外,光是川大和领养的十二中之间,以众多牙尖食客的标准,达 到“能吃”级的便有数十家,更不要提排队排得惨绝人寰的限量珍藏蹄花汤。若是不知 道哪家好吃,那就跟着每天中午裹挟着青春期乌秧乌秧的荷尔蒙而来的中学生大军,哪 家人多哪家靠谱。   如今已经搬迁了的小北门,又带活了过去略显偏僻的望江小吃店和一家小清新串 串。这个宽恐怕只有五十厘米的门,在吃货们的心中,怕是比磨子桥旁的大牌坊高大许 多。 【有滋无味好望角】   无味饭店是活在已经毕业的一群人里的一个传说。在这个叫做好望角的蟑螂和饭馆 聚集地,无味饭店靠量巨小但是味道巨好的醉牛肉硬生生创造了一个奇迹。我印象最深 的就是大二时跟一帮奇葩学长姐们在无味点了那道醉牛肉,上桌到吃完只花了不到十五 秒的时间。   而滋味烤鱼则是外来者,以咖啡厅的装潢日餐厅的菜量称雄烤鱼界。然而说到吃烤 鱼,第一反应还是去他家,就像说到买手机一定会想到爱疯,缺点一堆依然傲视群雄。   好望角就像功夫里包租婆守候的院子,谁都有那么一两下子,不小心就会中招。去 这里踩地雷是很有乐趣的行为,诸位校园生涯还长的童鞋们不妨一试。 【卖肾蓝色加勒比】   高富帅聚集地蓝色加勒比遍布各种剽悍的拉客大妈,深深记得过去在棕南住着的时 候,每次经过翅味鲜,为首的阿姨就开始成都方言和报菜名贯口的remix;若是从地下 一层试图穿过,能活着出来都是勇士。在这压力之下,连对面德克士都改装成了甲醛味 道扑鼻的豪华旗舰店。   上述都还是周末偶尔改善生活可以去去,北海道和祖母厨房之类就是我等卖肾之选 了。好在对面开了一家传说中王菲和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开过光的火锅店,去一趟就能回 来吹嘘我用这锅当年沾过王菲的口水,你亲我一口算是和窦唯接吻,要不要来来。 【南门偶像阿姨团】   川大南门外,盛产各色普通话稀巴烂但是眼尖嘴利的大妈。最大的集团军当属销售 全线成都小吃产品的重庆森林,王家卫的名字刘仪伟的心,味道倒是有多年口碑,实属 解决午晚饭之佳品。   然而最炫酷的当然是炒面SHE。三位中年妙龄阿姨分工明确,配菜炒制装盘一气呵 成,外加随身携带小鹿犬无差别卖萌,绝对是川大餐饮界第一天团。外加价钱确实靠 谱,几块钱要一份全家福extra egg extra meat,一人管饱俩人够吃。   即便不想停留只是买个便餐,南门外诸店面的阿姨们也会为大家提供无数选择,以 死相狰狞的兔头和个头极其本地化的香辣土豆为代表,偶像巨星贵哥也如日中天,大妈 控们可以来此寻觅心中那一朵徐娘半老的奇葩。 【藏龙卧虎大望江】   学校周边吃的多这是公理,然而望江食物之巅怕是传说中的小面。不晓得是因为他 家蟑螂放得格外多还是什么原因,这家的小面颇受原产地居民好评。如今也已鸟枪换 炮,把过去农村公厕般的店面装修成了日本公厕。当然,味道好就够了。   望江校内的诸多餐馆还有另一个特点,就是位置奇葩。东园邮局背后,望江医院旁 边,乃至北苑厕所隔壁,想吃都能找到地方。其中医院小炒人流量最大,特点是价格低 上菜慢,干饭稀饭自助,适合青春期还没过的大食量少年。 【江安食堂历险记】   如今成了敏感词的江安食堂,其实从前不是那么黑暗。因为若以能刷饭卡吃饭作 为“食堂”的定义,那你的选项还是有点多。从高级屌丝聚集地馨苑食府,到传奇龙大 厨坐镇的馨苑美食广场,以及以铁板砂锅辩论队三宝著称的小吃城,食堂的可能性被最 大化地发掘。以肉的种类来命名一个食堂,恐怕也是江安吃货大学的一大创举。   即便在三月份大家集体饮用污水的时候,馨苑美食广场也爆出了用矿泉水煮饭的照 片。龙师傅,你果然没让当年与你合照的众多老年女屌丝失望。 【文星白家搅基忙】   大江安旁边是著名的白家酸辣粉原产地,当年作者还是工科男一枚的时候经常被同 班屈指可数的姑娘们约去品尝。当然,工科的姑娘们浪漫细胞少一些,还会随身携带 DOTA粉少许破坏气氛。   然而一招鲜没法吃遍天,金色校园广场以其屌丝的价格吸引了众多在江安监狱周末 放风的少年囚徒,更是成为了这个野外校区周边最闪亮的一颗星。山寨多年未曾被发现 的DIGOS和降入凡间的广州名产粥底火锅领衔周边众多12元自助冷锅鱼12元自助豆花火 锅等,慰安了多少少年们饥渴的舌头。 【消失的空中食堂】   江安曾经传说很多,尤以始终引领饮食潮流的神饼阿姨著称。当年作者大一时那里 卖的还是锅盔,后来演变出豆皮,直至江安神饼一鸣惊人,阿姨的时尚嗅觉着实令我等 叹为观止。   但是即便如今神藕出世,江安也已经不复当年风采,原因就是商业街三层全体拆 除。活在即将毕业的这群人记忆中那些口齿不清脾气暴躁的大西北老板,或者熟客范围 从杨幂覆盖到奥巴马的干锅杨胖子,有的搬迁到校外苟延残喘,有的缩到一层苟且偷 生,还有的直接人间蒸发,只留当年大盘鸡土豆拌面余香缭绕。   吃食对于川大而言,早不只停留在舌尖。上过快乐大本营的奶茶西施和美瞳7×24 相随的奶茶哥哥,即便转业离职,也都活在人民心中。好吃不好吃按下不表,当年追过 多少不堪回首的姑娘,搅过多少面目可憎的基友,一点舌尖上熟悉的味道,足以将你扔 回那不忍直视但又无比怀念的四年。 --
2557 次阅读|0 个评论
研究成语 + matlab 选取
zjzhang 2012-5-19 12:09
2012年4月11日, 有个中文系的同学找到我,让我帮忙看下如何从下面这些成语中选取一些来研究 . 语料库中5次 在CCL中的例句数 美其名曰 116 溜之大吉 118 整装待发 118 快马加鞭 129 心驰神往 129 泪如泉涌 130 青梅竹马 136 瘦骨嶙峋 143 回味无穷 148 山清水秀 148 另眼相看 150 悠然自得 161 众志成城 167 灰心丧气 169 乐于助人 172 坑坑洼洼 179 尽收眼底 190 人声鼎沸 192 积劳成疾 196 不出所料 202 不辞而别 209 妙不可言 227 循规蹈矩 227 如痴如醉 233 人来人往 235 炯炯有神 245 形影不离 272 苦口婆心 288 一五一十 288 人山人海 295 翩翩起舞 298 恋恋不舍 310 无时无刻 316 心旷神怡 328 赞叹不已 337 豁然开朗 344 爱不释手 366 十全十美 371 糊里糊涂 380 助人为乐 381 烟消云散 384 综上所述 387 无精打采 396 秩序井然 399 历历在目 400 谈笑风生 402 鳞次栉比 419 风土人情 420 如释重负 421 战战兢兢 459 震耳欲聋 489 专心致志 491 千里迢迢 496 无与伦比 508 闻名于世 517 千辛万苦 518 随时随地 520 不厌其烦 527 无忧无虑 535 名胜古迹 575 五颜六色 583 津津有味 597 风俗习惯 598 一帆风顺 611 密密麻麻 612 喜出望外 613 自由自在 614 浩浩荡荡 655 没完没了 716 有声有色 730 聚精会神 784 乱七八糟 853 总而言之 910 目瞪口呆 913 直截了当 921 独一无二 953 一无所知 1032 家喻户晓 1039 竭尽全力 1048 一模一样 1066 兴高采烈 1182 不知所措 1197 自然而然 1204 名副其实 1222 各式各样 1248 毫不犹豫 1300 与众不同 1357 哈哈大笑 1445 兴致勃勃 1566 自言自语 1609 四面八方 1636 众所周知 1727 小心翼翼 1740 坚持不懈 1765 理所当然 1794 大吃一惊 1795 丰富多彩 1926 不知不觉 2086 莫名其妙 2099 不可思议 2109 无可奈何 2271 各种各样 2925 无论如何 4332 就写了如下的matlab程序: clear all; clc; close all; a=xlsread('Data.xls') % 读取你的数据 l=10;% 分成 l 段来考虑 hist(a,l)% 求分布图 =hist(a,l) % 获取每段的个数 a_m=min(a) a_M=max(a) step=floor((a_M-a_m)/l) b=zeros(1,l); b(1,1)=a_m; for i=2:l b(1,i)=b(1,i-1)+step; end b(1,:) p=n/sum(n) m=1 ybgsfb=round(p/0.01*1) ybgsfb=sum(ybgsfb) a1=sort(round(59*rand(1,19))) a2=sort(floor(17*rand(1,6))) a3=sort(round(11*rand(1,4))) a4=sort(round(9*rand(1,3))) a5=sort(round(4*rand(1,1))) 得到要处理的成语是: 心驰神往 青梅竹马 回味无穷 乐于助人 坑坑洼洼 不辞而别 炯炯有神 形影不离 苦口婆心 无时无刻 助人为乐 烟消云散 综上所述 无精打采 震耳欲聋 千里迢迢 名胜古迹 津津有味 风俗习惯 乱七八糟 目瞪口呆 家喻户晓 自然而然 各式各样 兴致勃勃 四面八方 大吃一惊 各种各样 注: 所有的文件在这里--- 挑选成语来研究.rar
个人分类: 数学|3867 次阅读|0 个评论
温家宝总理又一次感动了我!
热度 14 duke01361 2012-3-15 02:05
在温家宝总理任期的9内,我记不清已经有多少次被他老人家的演讲而感动到不已!说实话,也许是巧合,温总在任的这些年里,也是我生活感觉最难的一段时间....薪水没见涨,房子也卖不起...但是我还是经常被总理的演讲而深深的感动! 我觉得在所有的这些领导人的面孔中,温家宝看上去精力最足,最灿烂,也最容易给人亲和的印象。因此,温家宝的脸孔给了我很多期盼,很多快乐!温家宝的脸孔也总是给我还有希望的那么一种感觉... 我不知道有多少次被温家宝总理的演讲和发言所感动,不管是在英国皇家学会接受奖章时的演讲,还是在英国剑桥大学那里的演讲...温家宝的亮丽演讲风格堪比大政治家,他的声音总是那样悦耳动听,总是那么富裕韵律,总是那么铿锵,总是那么充满了感情! 我好想给我们温家宝总理提个建议,建议他老人家能否考虑退下来的时候到北京大学中文系任教?!一来让我们的温总理谆谆教导我们的青年大学生,让我们的青年大学生也有幸受益于温总理天才的演讲才能!同时,也能让北京大学中文系诸如孔庆东那些经常骂脏话的年轻教师有一个努力提高讲话水平的参照..同时,我也觉得这个建议可以使我们的温家宝总理也过一把21世纪中国高校之教师的生活,这样就更能增进彼此的相互了解,更能拉近温总理和大学教书匠们的距离...既可以体验一下教书育人的艰辛和快乐! .... 今天下午,我放下了手头上的任何事情,专门聆听了温总理答记者问,我觉得那真的是一种巨大的艺术享受! 我真的觉得还没有什么艺术大师能象温总理演讲那样能够给我们带来如此巨大的愉悦感啊!温总理真的不愧是天才的演讲大师!佩服之至! 我现在非常担心不能时常听到温家宝总理那时人愉悦的演讲....
个人分类: Life a Bit|2187 次阅读|14 个评论
寻人启事
热度 1 BMK 2012-3-4 12:20
我为刘全慧博主的精选文章《读书最当少年时》留言时说:“那年我在郑州大学教书啊”。留言回复往返,使我想起一位在郑州大学读书时的同学。在我们快毕业的那一年(我们是1982年毕业的),学校办“英语提高班”,通过考试,在全校十个系共选拔四十名学生办了个班。后来,又决定四十名以外,再选四十名,在另外一个教室上课,似乎是以语音教室的教学方式。同学中,有我的同学、室友陶红印兄(现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其他人记不清了,但一位物理系的同学印象深刻。这位同学比我小十四、五岁(陶红印比我小十三岁),毕业时才十八岁,他的个子不很高,挺壮实,整天笑嘻嘻的一个阳光男孩。记得快毕业时,他拍着我的肩膀说:“老姚,到北京找我玩儿啊”。这位同学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一是年龄小,学习好,性格好。但主要是他的传奇考研经历。他考研时,成绩特优,但政治只考了三十多分,录取单位(记得好像是中科院原子能所或物理所)专门派了两个人来为他补考政治(也可能是出差时顺带办此事)。这事不但有中国特色(在米国或欧洲不会因为政治不合格费这事儿),还有时代特色(现在正规化了,神仙也不能场外录取,有门路的人也要在体制内运作)。这位同学以后没见过,想小小年纪就从事专业研究,现在一定不错。科学网是科学院办的,相关信息传布容易些,那位能帮忙找到这位老同学,愿以《诗经译注》一本相赠。
303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像大跃进一样写作文——中山大学中文系的百篇作文试验
zls111 2011-12-25 15:09
Ps:我觉得题目起得不好,那里有跃进,除了这种方式能想到更好的方式锻炼,培养学生吗?什么事情能让四年有意义?玩,打闹? 我想除了这篇文章的一种方式,还有那些?除了“折磨”就是“折磨”,当然方式可能要改变下,不能太急,比如用合理方式杜绝学生熬夜,最后几天抱佛脚,形成一个好的机制,使这种机制能适合很多学生,代代相传,代代改进,我觉得这个才是教育的真正的方针策略。 像大跃进一样写作文——中山大学中文系的百篇作文试验 转载: http://www.infzm.com/content/66850 一年级一百篇作文;二年级八篇万言书评,一百篇古文诵读,三十篇指定篇目背诵;三年级15000字的学年论文……这些在别人眼里像大跃进一样的数字,是每一届中山大学中文系学生的“规定动作”。 大二学生张萌是在一片“哗”声中开始大学生活的。这个来自边陲的姑娘,在2010年进入中山大学中文系前,从没想到这里会规定“这么多破玩意儿”:大一100篇作文,每篇800字以上;大二8篇书评,每篇参考资料不少于10种,还要朗诵100篇古文,背诵其中的30篇;大三再交一篇15000字的学年论文…… 每年9月,中山大学中文系系主任都要向新生们宣布这些“规定动作”,不出所料地,他总能收获“哗”声一片。在外面开会,现任系主任李炜也和人提“百篇”,起初没人相信。有一年在中央党校,李炜刚说“我们的大一学生每年要写100篇作文”,一个高校领导就笑起来:“大跃进的时候就是这样吹牛的。”李炜接着说,我们二年级还有8篇书评。这位领导就大笑:“‘文革’的时候更是这样吹牛的。” 事实上这些“规定动作”,从1986年开始,已经在中大进行了整整25年。 中大中文系的档案室里存放着1998 级以后所有学生的“百篇作文”。作文里讨论什么的都有:“余秋雨和任贤齐”、“克林顿和莱温斯基有真爱吗?”、“写百篇有必要吗?” (麦启烜/图) 你就放了我吧 中文系是张萌(化名)填报的第一个专业志愿,那时候她一点儿也不反感写作文。但当“百篇”要掰成四份儿分批上交的时候,她就立马“囧”了。 和其他同学一样,张萌从军训写起,然后写家人,写室友,写高中、初中,一路写回幼儿园。发现没有什么好追忆的了,就到了“创作瓶颈”。 按照“百篇作文”的发起者、戏剧专家黄天骥的说法,这个时候恰恰就是学生要进步的时候:“练笔就是练脑袋。一百篇就是要逼着你去观察,让你在没事中发现有事,有事了发现这个事的背后还有事。” 张萌只好随身带个小本,有点儿什么能成文的想法就赶紧记下来,临交作文前,再把这些想法“糊弄”成文。 交作文是个大阵仗,每到那时候,中文系宿舍楼就会有一道壮观的风景:几层楼彻夜烛火通明,上百人集体埋头开夜车。一般的学生一晚上赶七八篇作文不成问题。据说最高纪录是23篇,由2004级的一个学生保持。曾经有一次,张萌奋战到早上六点,九点钟她去学习委员宿舍交作文的时候,看到还有人在那里蓬头垢面地奋笔疾书。 那时候张萌对百篇恨之入骨,但现在她表示“毫无异议”——大二不少课程要写论文,动辄字数三千,经历过“百篇”的张萌,感到“毫无压力”。 现在让张萌头疼的,是读书报告和古文诵读。按照导师的要求,读书报告要写8篇,每篇至少八九千字,要求引用10处以上参考资料;古文诵读100篇,其中背诵篇目30篇。期末,整个年级的学生聚在一起朗诵比赛,另一边由几个博士生抽查背诵情况。这两项,和百篇作文一样是必修学分,不完成不能毕业。 要完成这些任务,张萌只能“少睡点”。张萌参加了两个社团,每周六早上打桌球,下午跳拉丁舞。平时没事儿还会自己画画。每学期她要选两门通识课,这学期选的是《西方音乐剧》和《世界之旅》,她觉得这些讲艺术和环游世界的课比唐诗宋词之类的好玩多了。 每周她能留给古文背诵和8篇书评的时间只有晚上和周日。晚上21:30下课,凌晨两点熄灯,在此期间她要迅速打水、洗澡、洗衣服,然后读书查资料,临睡前再背几句古文,第二天早上8:00起床上课。周日她要是想出去玩,也得揣着本书,玩也玩得不安心,“痛痛快快玩一天,好像耽搁了很多东西一样”。 眼瞅着大二上半学年快要结束了,张萌的书评才写完了两篇,古文才背诵了几篇,这意味着2012年上半年,她必须睡得更少。 为此她和导师摊过牌:“我真的不想搞研究,你就放了我吧。”导师耐心听完,说:“不行。” 毛泽东、林彪,不能相提并论 张萌喜欢写散文,大海、夕阳什么的,偶尔也写写“地球熄灯一小时”,算作议论文。“议论文”是规定动作,必须占20篇以上。至于议论什么,没有规定。 中大中文系的档案室里存放着1998届以后所有学生的“百篇作文”。作文里讨论什么的都有:“余秋雨和任贤齐”、“克林顿和莱温斯基有真爱吗?”、“写百篇有必要吗?” 1999级有个学生讨论人们对待林彪的态度:“许多革命历史博物馆只悬挂九大元帅的照片,试图把林彪从历史中抹去;人们能对毛泽东的功过一分为二,为什么对林彪要那么刻薄呢?”这议论显然让他的指导老师有点不高兴,用红笔在作文一旁批注:“革命历史博物馆怎能陈列叛国者林彪的照片?”“毛泽东、林彪,不能相提并论。” 那几年,女生最喜欢讨论爱情,男生则不断讨论中华民族如何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取得伟大复兴,题目都大得吓人:《小议中国经济走向》、《中国VS日本》…… 1998级几乎所有学生都写到了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的被炸。一个学生写游行,说自己跟着人群上了街,才弄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满腔怒火顿时燃烧了。对美国人的愤怒一直持续到“9·11”发生,一个女生写道,她不明白为什么美国人的死能让周围的人那么兴高采烈。后来,这种“兴高采烈的仇恨”又转移到了日本人身上。 这几年谈家国大义的少了。有人写“跑酷”,有人写同性恋。张萌有一个同级同学,在几篇作文中连续写自己打网络游戏和玩动漫的心得。带她的老师是黄天骥。 2011年日本大地震的时候,这个小姑娘有感于日本人面对灾难的有序,写了《一个令人尊敬的民族——日本》。1935年出生的黄天骥是在日本人统治下做过“亡国奴”的,那时日本人在广州的十字路口设了许多关卡,黄天骥和父母路过时,总要给日本人鞠躬。日本人到过他家里,好在母亲和姐姐躲在别处。他显然为小姑娘的观点感到担忧,在作文纸上向她阐释起日本人的另一面:“这民族有狭隘的一面,暴烈的一面……一旦有机会,他们就会猛扑那些他们认为是弱小的民族。” 黄天骥也很能理解学生的想法,他明白一代人与一代人的不同。改了二十五年作文,学生们的观点也时常更新着他:“有时候你后来才发现他是对的。” 一定要用“喜悦” “百篇作文”起初不是100篇,是150篇。数字是黄天骥定的。 黄天骥在1970年代高考恢复后掌管中文系。那时高考已经相当残酷。学生们拼了命读书,一进大学立马放松,和美国、欧洲刚好倒过来。 松了弦的大学教育有个好听的说法叫培养“素质”。黄天骥琢磨,学生光有“素质”不行,还得有“技能”,上完大学总得有个吃饭的手艺。中文系的手艺,就是笔头利索。但是当时的学生,“连个检查都写不好”。 黄天骥试过很多办法,先是写读书笔记,但书目混杂,效果不佳。1983年他动员学生给解放军战士写两地书,希望练笔的同时也“培养思想”。对越自卫反击战后的小战役持续不断,两地书的对象就选了老山前线的一个连队。一百多个战士不打仗的时候躲在猫耳洞里给学生写信。虽然内容纯洁得一塌糊涂,有的女生还是和解放军叔叔“发生了一些感情”。 两地书只写了一年,信留下来编成了书。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答应作序,但书做出来已在1986年后,序言就换成了时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李源潮来写。 1986年黄天骥第一次尝试实行“150篇作文”。电影《唐吉可德》的出品人张全欣是那一届的学生。他回忆那段在宿舍光着膀子写作的日子,宿舍里六个人,几乎人人都被这个硬性任务“逼出了创作才华”。那时文艺氛围浓,学生互相攀比,不单比谁的作文好,也比谁看的书多——即便是男生,也会因为看过十二本琼瑶小说而在只看过十本的同学面前趾高气扬。 张全欣那年十七岁,浪漫到骨子里,偏偏分到的导师是教古文字学的,“每一个字眼都要死抠”。张全欣写“开心”,导师一定要告诉他应该用“喜悦”。张全欣觉得每次导师来找他的时候就是准备来骂他了,逼急了的时候,他恨不得找一个钉子,把导师的自行车给扎了。 那段时间张全欣受意识流小说影响很深,于是连写了两三篇不带标点符号的尝试之作。古文字学老师的文体观受到了强烈挑战。张全欣搬出许多书,费了好大劲儿来做解释,导师最终还是没有为难他。这让他觉得,原来“老古板”也是可以交流的。 试了一年,写作文的办法被固定下来。150篇作文,批改起来也不是个小数目,黄天骥要给每个老师额外补贴。补贴的来源是中文系在1980年代独创的“刊授”教育——通过杂志教学生。中文系“刊授”在1980年代初就有了1000万收益,上交给学校700万,自己留300万。这700万是当时整个中山大学经费的1/3。 到1989年的时候,“刊授”已经成了普遍经验,中文系也不再阔绰。黄天骥在那一年因故被暂调他职,老师们的补贴就此撤下。“那时候学生已经尝到甜头了,就算撤了补贴,老师还是得改作文,否则学生不答应。”黄天骥说。 这孩子是不是心理有问题? 张全欣毕业那年,黄天骥把作文数目缩到了100篇。电脑那年进了中大,复杂的DOS系统吓住了黄天骥,他觉得要给学生留点时间来对付这新鲜玩意儿。 学生们很早学会了电脑打字,但现在他们的百篇作文还得手写。1994届学生曾经交上来一批作文,“挤牙膏”的“膏”字有一半人写错。这让老师们下了坚持手写的决心。手写字是有性格和情绪的,老师们读文识字,透着作文纸感觉学生的变化:这个学生恋爱了、那个学生不太合群、那个学生有点孤僻,全在作文里写着。 相比指导写作,老师们更喜欢和这些学生谈论生活。1998级有个女孩,一开学就在作文里写,大学期间要好好学习,“拒绝爱情”。这自律精神让老师也看不下去,在文末用红笔写道:“爱情是很美妙的东西……会使一个人全面的成长。处理好了,恋爱学习两不误。” 教现代文学的金钦俊曾经有个学生,在作文里热情洋溢地写他崇拜海子卧轨自杀。金钦俊觉得“思想倾向不对”,就写了一篇长文劝导。“我们老师用自己丰富的人生去跟学生做工作,好像还没有做不通的。”谈到这件事,中文系党总支书记丘国新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黄天骥推崇的“因材施教”也因“百篇作文”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喜欢旅游的学生,老师指导他写游记;喜欢书法的,就介绍他和中文系书法最好的张振林老师切磋。象棋选手许银川进中大读书的时候,已经是亚洲冠军,系里先后安排了李中生和陈炜湛两个象棋老手教他作文。许银川的作文内容就是棋局。2011年8月上海人民出版社《银川棋路》出版,不少底本就来自那时候的“百篇作文”。 上大学的时候,黄天骥接受的教育是前苏联模式的:“前苏联教育模式继承老欧洲传统,强调系统性。现在的大学里流行的都是美国实用主义的那一套,搞博雅教育。它的好处是容易启发同学,让学生有所创新。” “百篇作文”、“八篇书评”、“百篇朗诵”逐渐完善,黄天骥突然发现,无意中把三种教育串起来了——系统、实用、因材施教。 但还有许多问题等着解决。比如并非每个学生都能像许银川,被安排给最合适的老师。学生跟随哪位老师,都是随机的,而且前两年不能更换。后两年要是不提出申请,也不换人,这是“全程导师制”。 “全程导师制”当然有利于学生和老师彼此更充分的交流,但有些时候老师和学生并不匹配。1997届有个学生学王小波写小说,写了足足六七万字(也正是因为此事,系里才增加了“议论文20篇以上,小说、诗歌三篇以下”的规定),带他的老师是教古汉语的,看着这个学生“诡异”的叙述腔调,忧心忡忡地跟别的老师说:这孩子是不是心理有点问题? 黄天骥还在慢慢试验“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如何把别人的东西和我们的东西有机地、巧妙地结合起来?这就考验教育工作者、理论家、教育学家的水平和思维了,我们需要慢慢地悟出一些东西。”
个人分类: 转载和评述|278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汉语四六级”能考晕中文系 或成机关用人参考
maokebiao 2011-12-25 08:18
来源: 新华报业网-扬子晚报 复制链接 打印 大 中 小 “护士救老人”也成考题。    伤不起啊,中文专业考生可能连“汉语四级”都过不去!   我国首个“汉语综合应用能力水平测试”昨正式试点开考,题目相对较难   扬子大学生记者 宋璟 本报记者 蔡蕴琦   摄影 扬子大学生记者 郇及   没有小明的“意思意思”、没有周杰伦的《双截棍》……昨天,被网友称为“汉语四六级”的我国首个“汉语综合应用能力水平测试”,在北京、上海、江苏、云南、内蒙古和南开大学5地一校正式开考(本报12月15日A8版曾进行相关报道)。此次只推出了“四级”和“五级”两个级别的考试,考察对象主要是中国人而非外国人,江苏有600余名大学生和老师“试考”(目的是为有关部门组织考试积累经验)。   “太意外了!”“考晕了!”“伤不起啊!”昨天,不少考生对记者发出哀叹。虽然没有“网络恶搞版考题”那么刁钻,但真实版“汉语四六级”考题太多而且庞杂,“光阅读理解题就有37道,翻了一页又一页,考得要晕了……”一名“五级”考生说。    汉语四六级   笑着进去   考前很轻松,谈笑风生   昨天上午9点,南师大仙林校区的“汉语四级和五级”考点准时开考。与普通考试的考场都设在教室不同,此次考场设在计算机机房。   江苏省语委相关负责人解释说,这次考试分为机考和笔试两部分,听力、口语、阅读在计算机上完成;写作由计算机呈现题目,考生在答题纸上手写作答。   开考前十几分钟,考生们陆续走了过来,有些人手里拎着早饭。“没复习,不知道考什么。”一位考生一脸轻松。记者看到,开考前十几分钟,一些相邻考生居然还在谈笑风生。   开考后,考生先戴上耳机考听力,考场瞬间安静起来。记者注意到,考试中,每间考场有三名监考老师。不过老师不像平常一样“死盯”着,“因为是上机考试,电脑跟外网是断开的,考生答题的进度不一样,所以基本没有作弊空间。”一名监考老师说。    唉声叹气出来   考完喊“晕”,过关很难   上午11点,先结束四级考试的10余名考生走出了考场。   “有点晕,跟想象中的不一样。”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制造专业的一名“工科男”揣了一支2B铅笔就来考试了,“什么准备也没有,原以为跟普通话测试差不多,结果完全不一样!”这名男生告诉记者,开考后他一戴上耳机就懵了,“噼里啪啦念了一大段,我根本记不住都说了什么,心里还蛮紧张的。”   五级考试要考2个半小时。昨天11点半,走出考场的一名文学专业的女生连连哀叹:“题量太大了!光阅读理解题就有37道,翻了一页又一页,差点来不及答……”另一名女生更是直言不讳:“感觉跟考英语四六级一样晕,不知道能不能过关啊?”   记者在现场采访了十余名考生,大部分人都表示“危险,可能过不了。”有学生更是戏言“自己人何苦为难自己人?”   考题揭秘   四级:有网络题,但没“好玩”的网络题   和之前网络恶搞版考题的风趣刁钻不同,此次“汉语四、五级”考题相当严肃,有考生甚至直指“刻板”;而题量又特别庞杂。   据悉,四级要求普通话流畅,能听懂、读懂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报道,能从材料中筛选、整合信息,用自己的语言发表简单评论;五级更加入了对相关问题的思考和见解,撰写专业性文章,纠正语言中常见错误等能力要求。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洪同学参加了四级考试。她说,在四级考试中,听力有三段:第一段的主题是海啸,第二段是功夫熊猫,第三段是哥伦比亚谋杀案。每段读完后,要求考生回答电脑上的选择题。“除了功夫熊猫,其他两个题材比较生疏,没听太懂。”   第二部分是口语。先放一段视频,节选的是央视十三套的电视片,主题是“手机成瘾”。放完后有两分钟的准备,紧接着就是复述大概内容,“感觉时间有点紧,来不及组织语言。”口语的另一道题是“看图说话”,“这张图前几天刚在微博上看过。”洪同学告诉记者,图片是广东一名护士为溺水的老人进行人工呼吸,请考生谈想法。   写作有一道题也是来自网络上的一张图片,“银行超长举报邮箱地址竟有76个字符”,要求作两百字的评论。   “有些考题来自网络,算是鲜活吧。但网络上好玩的题目一道也没有,答得挺闷。”洪同学说。    五级:汉语听力把理科生绕晕了   南京师范大学物理专业的王同学参加的是五级考试。同样,试卷分为“听说读写”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和普通的英语听力题十分类似,有对话,也有单人叙述。第二部分的口语则让考生们感觉有些晕,尤其是一道关于“猴子拿香蕉”的论述题,“感觉说得乱七八糟的。”   五级的作文题也有两道,一大一小:第一篇是图表分析题,是2006~2010年全国本专科、中职、普通高中生人数的柱形图,让大家用200字进行分析;第二道题则是关于文化入侵的。材料中说,好莱坞《功夫熊猫2》的票房短短几天就突破3亿,让大家自选角度,谈谈对文化入侵的看法。“看上去很像申论考试,考得很呆板。”一名同学说,作文的体裁受限,就是议论文的形式。“我写散文的功力发挥不出来啊。”一名考生笑言。    本报特约大学生记者的考试日记   12月24日 星期六 晴   听力一开始有点慌,我应该像考英语四六级一样,先看下选项熟悉题目的,可惜忘了。但毕竟说的是中文,还能应付。   到“说话”时,我真的有点措手不及。平时也没进行过这方面的专门训练啊,突然就要我们根据提供的内容说三到五分钟话,准备时间才给两分钟。怎么办啊?我就说一会儿停一会儿,幸好面对的是电脑,不然尴尬死了。   没想到,“阅读”怎么这么多啊!有古诗,有散文,有应用文……还好都是选择题,但做到最后我真的不耐烦了,有完没完啊?有个应用文是讲“历史是不是真的历史”,文章那叫一个拗口,什么真的历史假的历史客观的历史主观的历史,晕!   总体感觉难度还比较大,虽然我是中文专业的学生,还是有些题目没有把握,多选题也挺多的,不知道这次能不能通过。出来以后和同学们一讨论,大家也都觉得没底。唉!这个圣诞节“礼物”真有点晕。   (南师大文学院09汉语言师范专业 周芸)    一道题就可能考晕一群人   五级说话题   材料是“有五只猴子被关在笼子里,实验人员将香蕉放在笼子里,只要有猴子去拿,就用水龙头喷所有猴子。慢慢地,猴子就都不去拿香蕉了。然后,用一只新猴子去换笼子里的一只猴子,新猴子一旦拿香蕉,其他四只猴子就会冲上去打它。于是,新猴子也不敢拿香蕉了。就这样,原来的五只猴子逐渐被换了出去,新来的五只猴子谁也不敢去拿香蕉,虽然它们并不知道为什么。”   要求学生根据材料,让大家反思生活中的禁忌、传统或者潜规测,谈谈自己的认识。    五级阅读题   多选:以下五组文字每组都由两句话组成,其中有病句的是   A、不同的生活习俗、自然条件以及地理环境,使各地的民居在平面布局、结构方法、造型等方面呈现出淳朴自然,而又有着各自的特色。/随着大运会的日益临近,深圳随处可见志愿者忙碌的身影,迎接大运会已成为展现志愿者风采的广阔舞台。   B、姚明退役了,他留给世界的,绝不只是一个中国人高大而孤独的背影,还有一个真实的中国。/早在20世纪40年代,美国传播学者发现,大量的信息是经由某些活跃分子中转或过滤,形成价值和判断之后,再传递给大众的。   C、失眠是指因睡眠时间不足、质量不佳对身体产生损害而出现的不舒服的感觉。应对失眠需要了解相关的睡眠卫生知识,进行自我调护。/为了更好的提高服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为旅客创造和谐的候车环境、快乐的人性化服务。   D、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教风和学风建设。而中小学是人生品格形成的重要时期,所以这样的活动应着力于中小学就要抓紧抓好。/据西藏自治区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在自治区常住人口中,藏族人口占九成以上,为271.6万人。   E、因为有了幽默感,他们更善于与其他人沟通,即便表达了反对意见,别人也不会反感。/旺盛的国内需求正在成为跨国巨头获取暴利的重要因素。这一点在中国的石油、铁矿石以及基础能源等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   南师大一位老师来“试答”   昨天下午,记者拿上述题目请教了南师大新传院的汤天明老师。汤老师认为,解读这些题目,需要具备一定的阅读量和思考能力。不知道这个考试的考察对象定位到底是什么人?如果推及普通民众,可能比较难。   下面为汤老师给出的参考答案(仅供参考,并非标准答案):   “说话题”的答题点(1)集体无意识;(2)作为民族性的奴性;(3)水龙头是极权的象征;(4)感觉与概念概念是“吃香蕉=被打”,感觉是“饥饿、馋”,意味“社会化不断压抑感觉”,提升概念。   “阅读”多选题:其中有病句的是A、C、D、E    “汉语四六级”的官方回应   未来可能成机关等单位重要参考   江苏省教育厅胡金波副厅长认为,外语对母语冲击比较厉害,国家推出汉语能力的这个考试,就是希望能够提升全体国民普遍的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   记者了解到,这项考试主要针对国民的,但如果在华的外国人有兴趣也可以报名参加考试但是设计的时候不是以外国人为主要对象。   还有人指出,“汉语四六级”虽然是自愿考试的,但将来可能成为一些机关、企事业单位用人时的重要参考指标。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977 次阅读|0 个评论
圣诞夜听陈平原讲“文学”
热度 3 zhangzizhang 2011-12-24 22:43
晚去屏峰校区听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陈平原教授讲《文学教育与作为专业的“文学”》两小时。 陈平原在 80 年代与钱理群、黄子平以“ 20 世纪中国文学”说有大影响, 1987 年暑期我在北京“文化:中国与世界”高级讲习班听过其授课,前两年在浙图亦遇见他讲西南联大,近二十年致力于中国大学教育研究,今晚从“诗歌乃大学之精魂”说起,辨析“文学”之“教育”内涵,感慨今日中国大学之功利化、工具化,力倡大学之人文精神。 讲座结束时,本想举手发言表达两个意思:一是向陈先生致敬,二是希望他对中国大学的理想与期待能够实现,结果学生提问踊跃又有水平,甚觉欣慰,乃罢。
个人分类: 教育:中文系|3532 次阅读|6 个评论
赠别2011届中文系毕业生
热度 1 zhangzizhang 2011-6-19 14:03
各位同学:四年好缘,分手在即,仅以拙诗一首,祝你们前程远大! 诗曰: 莫说工大中文孬, 好坏学风赖吾曹; 自古读书求上进, 从来成事逆风潮。 互联网路通罗马, 小和山泉灌春苗; 良友贤师何处觅? 图书馆里采煤烧。 张欣赠
个人分类: 教育:中文系|2751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中文古籍全文数据库的类型与规范
entropy 2011-6-3 11:40
原文地址: http://www.cnindex.fudan.edu.cn/zgsy/2008n2/maojianjun.htm 毛建军 (新乡学院中文系 河南新乡 453000 ) 摘 要 文章调查了国内外中文古籍全文数据库的建设情况,并从古籍全文数据库的媒介和对象角度对其进行了分类,同时提出了古籍全文数据库的标准与规范问题。 关键词 古籍数字化 全文数据库 类型 规范 1 中文古籍全文数据库建设概述 欧美地区的中文古籍全文数据库建设成就十分突出。 1995 年美国国会图书馆开始实施国家数字图书馆计划( NDLP ),旨在使国家图书馆特藏文献诸如手稿、地图、古籍进行全文图像的数字化处理[ 1 ]。在中文古籍方面,美国国会图书馆正在加速其进程,目前项目有 American Memory Pilot Project , Global Gateway 和 Asian portals [ 2 ]。哈佛燕京图书馆与加拿大麦基尔大学东亚系合作将中国明清时期的妇女著作进行了数字化并上传到网络。该项目包含了目前珍藏在燕京图书馆的 54 种明清妇女著作以及相关 5000 位女作家的上万首诗词作品以及数以千计的中国历史地名和近 2 万张原始图片数据[ 3 ]。柏克莱加州大学东亚图书馆于 1998 年开始实施拓片——古籍数字化计划。目前已完成 200 余部古籍的数字化工作[ 4 ] 。 在日本,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于 1998 年制定了“国立国会图书馆数字图书馆计划”,计划对传统文化和珍贵典籍优先进行数字化。至 2003 年已有 500 余件中文古籍图像数据库。日本东京大学图书馆自 1986 年开始进行数字化工作,目前已建设完成的中文古籍全文数据库有:富士川文库和 霞亭 文库。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自 2003 年开始实施“珍贵汉籍的修补与数据化”计划, 2005 年首先公开所内藏的 300 种汉籍善本中的 200 种影像。京都大学图书馆自 1994 年就开始选择部分易损古籍优先进行数字化,目前已完成 30 万页数字化资料并建有 PDF 文档和全文对照阅读系统。 台湾地区古籍全文数据库的开发与建设早于大陆。 1984 年 7 月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与计算中心合作开始开发《二十五史全文资料库》。其后,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在此基础上开始逐步实施“史籍自动化计划”,相继建立了先秦两汉史籍、《十三经注疏》、《十通》等大型资料库。 大陆地区古籍全文数据库的建设虽然滞后一些,但由于大陆地区是中文古籍收藏和使用主体,中文古籍全文数据库的进展十分迅速。 1987 年秋,河南大学开发了《电脑化宋人笔记检索系统》。尽管这还是较为简单的全文数据库,但这一系统是国内首创的宋史高级科研电脑系统。 20 世纪 90 年代,我国的古籍全文数据库建设得到了迅速发展。 1990 年 9 月 18 日 由武汉大学图书情报研究所陈光祚主持研制的国家教委文科博士点基金项目《湖北省地方志全文检索系统》 (LOCALHIS) 通过鉴定。该系统实现了全文检索并具有法定数检索、人名地名聚类和后控制词表等功能[ 5 ]。其中,“检词功能”提供了截词、布尔逻辑检索功能。文中检索则可对某一检索结果进行限制检索以取得更精确的结果,可使用 4 种位置逻辑算符[ 6 ]。 同期,国内科研院所尝试开发建设了大量的古籍全文数据库。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开发了《中国古代简牍数据库》,四川大学开发了《全宋文》电脑处理系统,河北大学开发了《续资治通鉴长编》全文检索系统,陕西省中医研究院开发了中医经典古籍《素问》《灵枢》的全文数据库,江苏省中医研究所开发了《伤寒论》《金匮要略》等 20 余本中医古籍的全文数据库。这些全文数据库为古籍全文检索系统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除了科研院所积极参与古籍全文数据库的开发与建设外,一些从事数据库开发的数字化公司瞄准古籍光盘市场也积极参与古籍全文数据库的开发,出现了大量高质量的中文古籍数据库。数字化光盘具有图像稳定、容量巨大、成本低廉等优势,因此,数字化光盘一出现就引起了许多古籍收藏单位的青睐。 1999 年底由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香港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推出的《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无论是从技术上还是从市场上来讲,堪称这个阶段的古籍数字化的杰作。 随着数字图书馆技术的发展,国内各大图书馆在进行数字图书馆的规划时,也十分重视馆藏古籍的数字化建设。与科研院所的古籍全文数据库开发相比,图书馆古籍全文数据库建设的重点在于古籍的保护和利用,因此在古籍全文数据库开发上主要以古籍保护的图像数据库为主。国家图书馆从 1995 年起开始跟踪研发数字图书馆, 1998 年向文化部提出申请,要求在国家立项实施“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同时着手进行数字资源建设。目前已开发的古籍全文数据库有《敦煌遗珍》、《数字方志》、《西夏碎金》和《碑帖菁华》。 1996 年上海图书馆启动重点科研项目——古籍善本全文光盘,将馆藏古籍善本全部数字化,并分期实现上网服务,以满足海内外读者一览中国古籍善本的需要。 1998 年,辽宁省图书馆在 IBM 数字图书馆系统的基础上计划实现古籍的数字化处理并利用 IBM 的 TDI 数字相机对古籍进行数字化加工[ 7 ]。 2 古籍全文数据库的存储方式与类型 古籍全文数据库的存储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图像保存。图像保存古籍文献的方式就是通过数字照相或扫描的方式将古籍文献按原貌逐页录入存储为图像文件并储存在数字光盘或计算机硬盘内从而实现数据的存储、处理、压缩、转换的一种数据储存方式。图像保存古籍文献的方式旨在保留古籍文献原貌,多被图书馆为保存古籍所采用。二是文本保存。文本保存古籍文献的方式就是通过手工录入或文字识别软件录入辅助人工校对的方法将古籍文献文本内容储存在数字光盘或计算机硬盘内从而实现数据的存储、处理、压缩、转换的一种数据储存方式。由于文本录入可以实现全文浏览阅读、检索、统计、智能分析等功能,多被部分科研院所和数字化公司所采用。 根据古籍全文数据库的存储方式,我们可以将古籍全文数据库分为图像版、文字版、图文版三种类型:( 1 )图像版。图像版古籍全文数据库是指将古籍书页进行原文图像扫描,存储在数字光盘或计算机硬盘等介质上,从而为读者提供文献阅读服务的数据库。图像版古籍全文数据库的优势是:技术实现容易;运行成本低廉;可以保存古籍原貌。图像版数字化古籍的缺陷是:占据空间大;不能检索。( 2 )文字版。文字版古籍全文数据库是指将古籍文献转换成文本字符的形式,存储在数字光盘或计算机硬盘等介质上,并附加全文检索和超级链接等附加功能,从而为读者提供全文阅读或全文检索服务的数据库。文字版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多角度、多范围的检索、排序、分析数据 , 并可进行编辑、打印,使用起来非常方便。文字版古籍全文数据库的缺陷是文字输入难度较大,开发成本高。( 3 )图文版。图文版古籍全文数据库就是图像版与文字版的结合。图文版古籍全文数据库将数据库中加入了原文图像,读者在需要查阅原文时只需点击随机附加的“原文影像”即可,从而实现了两种数据库的优势互补。北京书同文数字化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四库全书》《四部丛刊》全文检索光盘和北京大学开发的“中国基本古籍库光盘”就采取文本与原文影像对照的处理方式,其全文检索数据和底本图像页面版式完全对照,研究者可根据需要随时参考原文图像。显然,图文版古籍全文数据库是较为理想的古籍全文数据库开发模式。 3 古籍全文数据库的标准与规范 统一的数据库格式和规范是建立一个成功的古籍全文数据库的必要前提之一。古籍全文数据库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决定着数据库自动化和网络化水平,直接影响读者服务质量、馆际间信息的交换和共享。不同的读者服务对象对古籍全文数据库有着不同的期待,对于古籍全文数据库的标准和要求也不尽相同,因此古籍全文数据库能否实现这种标准,是衡量古籍全文数据库的重要参数。 3.1 选题标准 选题是古籍全文数据库建设首先要面对的问题。选题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古籍全文数据库的质量。对于不同的开发建设单位而言,由于古籍全文数据库建设的目的和服务对象存在差异,其数据库建设的选题标准也不尽相同。 图书馆等古籍收藏单位在确定古籍全文数据库选题时多注重古籍的保护,因此多数选择了一些珍贵和罕见的古籍作为数字化保存的对象。如国家图书馆的《数字方志》。但是,随着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全面展开以及图书馆读者服务理念的深入,图书馆古籍全文数据库的开发建设更注重向读者提供馆藏古籍文献的阅读服务,因此在数据库规划选题时以馆藏古籍文献数字化为目标,逐步将馆藏古籍文献数字化并提供网络阅读服务,如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民国报刊和古籍全文数据库》。 对于科研院所而言,古籍全文数据库的建设多注重服务于教学和科研,因此在数据库开发建设时多选择已整理的常用古籍文献作为数据库的选题内容,同时更注重数据库的智能化探索。如北京大学中文 系开发 的《全唐诗分析系统》。 数字化企业在古籍全文数据库开发时往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多选择使用面较为广泛的大型丛书或经典文献作为选题。如北京书同文数字化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四库全书》全文检索电子版光盘;加利华公司制作的《唐诗三百首》光盘、《宋词三百首》光盘。 3.2 版本标准 版本选择是古籍全文数据库的灵魂。一个缺少明确版本标注或选择了低劣版本的古籍全文数据库必然是一个失败的数据库。不管这个数据库服务对象是用于学者研究征引文献的需要,还是服务于普通读者的阅读需要,低劣的版本会让文献征引失去说服力。同样,不标明版本来源的数据库更是难以让人“放心”引用或阅读。 古籍在长期流传过程中存在诸多版本,不同的版本又存在优劣和互补。在传统的古籍整理中,版本的选择和比较是做好古籍整理工作的重要程序。古籍全文数据库的建设在性质上属于古籍整理工作,因此在版本标准上同样遵循版本的选择和比较规范。古籍全文数据库建设中的版本规范主要涉及版本的收集,版本的比较,版本的选择。这个过程必须有专业的古籍整理专家来参与。 另外,数据库一定要明确标明版本来源和依据。然而,从目前已开发的文本型古籍数据库来看,明确标明版本来源和依据的很少。其中原因:一是开发商选择了大量今人整理的成果,为了避免版权纠纷,故意不标明版本。二是所据版本往往是最为常见的版本,而不标明版本,读者难以辨别优劣,企图“蒙混过关”。 3.3 储存标准 ?●?采用 UNICODE 字符集,做到不缺字和 不 错字[ 8 ]。 UNICODE 是目前古籍全文数据库文本处理普遍采用的汉字编码。其内核属于 1993 年颁布的国际标准 ISO/IEC10646 编码,它能够提供 21 亿多个码位。 ?●?内核及界面全面中文化。支持 ASCII 码、 CJK-B 、 GB2312 、 BIG5 、 ISO10646 ;支持中文简体和中文繁体文字或者图像输入和存储。 ?●?支持汉字自动切分实现自然语言检索或 主题词检索功能。支持任意一致的通配符检索 ( 模糊检索 ) 。从目前已开发的古籍全文数据库看,多为自然语言检索。但自然语言检索具有漏检率高,检索结果包含大量与检索主题不相关文献的缺陷。主题词检索是未来古籍全文数据库的方向。 ?●?支持多种文档格式以及多界面的超文本链接和自动索引格式。支持数据多种存放方式。 ?●?支持检索结果的浏览、存储、打印和输出。 3.4 系统标准 系统标准表现在系统容易使用性、系统可靠性、系统方便存取性、系统功能性四个方面[ 9 ]。系统的使用容易度指使用者主观认定系统操作介面及功能是否容易使用。系统可靠性指使用者浏览的系统表示输出资料与处理结果的一致性。系统方便存取性指使用者能够随时随地的上传或下载资料、随时随地的存取资料。系统功能性指系统的查询与检索功能是否能帮助我找到所需要的资料。为了满足以上四个方面要求系统支持多种硬件平台、服务器和 PC 机。支持 Windows 、 Scounix 、 Unix 多种操作系统。支持 Client/Server 体系结构。支持 TCP/IP 协议[ 10 ];支持 Internet Web 服务器,提供与标准 WWW 访问器 的网关接口。支持 Java,JavaScript 和 ActiveX ;支持 CGI,NSAPI,ISAPI 等多种工作方式;四级安全控制机制,即系统级、数据库级、记录级和字段级[ 10 ]。 3.5 界面标准 主界面是一个古籍全文数据库的形象标志。主界面的表现风格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开发单位的文化品质与服务理念。好的主界面设计应作到表现风格与内在品质一致,版面构图美观醒目,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评价一个古籍全文数据库主界面的布局设计得是否合理,要看版面整体布局是否均衡、有序,内容编排是否简捷,主次分明,重点突出。一个优秀的古籍全文数据库的主界面还应互通友好。其主要内容应包括全中文菜单、窗口提示、警告及联机帮助、全鼠标操作,以及帮助服务支持、系统安装、系统维护、系统更新等,同时支持多用户同时访问, 检准率 高,检索速度快。 注释: ①马少平等认为古籍全文数据库有以下四种类型: (1) 完全图像方式; (2) 目录文本、正文图像方式; (3) 全文本方式; (4) 全文图文对照方式。目录文本、正文图像方式是在“全图像版”基础上添加了目录索引的数据库,读者可方便地根据书名、卷数目录索引迅速指定阅读位置。事实上,目录文本、正文图像方式仍是图像版的古籍全文数据库。(见马少平,姜哲,金奕江,黄宇《大型中文古籍数字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第八届全国汉字识别学术会议论文集, 2002 年,页 11-16 。) 参考文献 1 杨彼德 . 中文古籍数字化保存保护:合作构想 . 中文善本古籍保存保护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 北京 :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2:21 2 Hwa -Wei Lee. Sino logical Resources in the Library of Congress. 台北:数字时代汉学研究资源国际研讨会 ,2004 3 沈津 . 北美地区中文古籍文献整 辑工作 近况举要 . 汉学研究通讯 ,2005(4):17-21 4 杨王爱 玲 . 柏克莱加州大学东亚图书馆中文古籍典藏现况与整理计划 . 中文善本古籍保存保护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 北京 :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2:63-64 5 加贝 . “湖北省地方志全文检索系统”通过鉴定 . 图书情报知识 ,1990(4):40 6 陈睿 , 陈光祚 , 谢新洲 . 湖北省地方志全文检索系统 . 情报理论与实践 ,1991(2):29-30 7 乔红霞 . 关于古籍全文数据库建设工作的思考 .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01(4):58-60 8 张尚英 . 古籍电子化问题探析 .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2):244-248 9 杨政达 , 刘忠阳 . 数位典藏品质与使用者满意度之研究 . 铭传大学“数位媒体的发展与再造”学术研讨会 .2004 10 王梅 . 全文检索系统测评的探讨 . 情报学报 ,2000(1):11-17 毛建军 1971 年生,男,河南新乡学院中文系讲师,南京大学在读博士。主要从事电子文献研究。发表学术论文 42 篇。
3454 次阅读|0 个评论
浙大中文系
热度 1 zw373737 2011-4-6 08:14
吴秀明:我心中的浙大中文系──《浙江大学中文系史丛书》代序 时间:(2011-3-9) 点击数:1069 作为现代大学制度下的一个独立组织形态的传统学科,中文系是随着西学东渐,由传统书院教育向现代专业教育转型的产物。百年历史,风云激荡,中文系和其所属的大学一起,始终立足民本,以温煦的人文情怀关注时代,为社会进步和民族文化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浙大中文系也不例外,所不同的,似乎在构成和发展上显得要复杂些,因而更富有独特的个性和色彩。这里所说的复杂,就其大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这样两个方面:从纵向时间来看,它先后经历了“母体”孵化新的分支、又由分支复归“母体”这样分分合合的过程,由这些分分合合,它也必然派生可以想见的对分支或“母体”的不适,有一个由不适到逐步适应的过程;而就横向空间来看,它在发展的过程中同时整合了之江大学、国立浙江大学(包括抗战时期浙江大学的龙泉分校、广西宜山和贵州遵义临时总校等)、英士大学、原浙江师院、杭州大学、原浙江大学(即现在的浙江大学玉泉校区)等办学背景不同甚至差异很大的国文系或中文门(系),最后诸流汇聚,于1998年融入新成立的浙江大学而成为现在的浙大中文系。如果从求是书院延请名家开设国文课程算起,浙大中文系已历春秋110余载,倘若将1920年的之江大学文理学院国文系视作现代意义上的浙大中文系的源头,那么它迄今已走过90多年风雨沧桑的历史。 浙大中文系是一部精彩纷呈的大书,它有自己的故事,自己的节律,自己的性格与命运。回顾往昔,也许与年龄不无关系,我听得最多、感受最深的是这样两个阶段:一是20世纪60年代,一是20世纪80年代。对于60年代,余生晚矣,所以虽心向往之,但却无法返回那风云际会的历史现场──我主要是从我的师辈那里聆听到“老系的故事”,以及谱写中文系历史精彩华章的夏公(夏承焘)、姜公(姜亮夫)等老教授的故事,通过自己想象去打造我心中的中文系。至于80年代,我多少倒是赶上了那时的一点“尾巴”,曾真正切实地感受和体会到在走出十年阴霾之后一个老系如何老树新花,焕发昔日的青春,释放出惊人的能量;我还亲眼目睹了夏公、姜公等名师大家的风采,甚至我还有幸目睹姜公在旁人的携扶下颤颤巍巍地走上讲台,以“老马识途”的身份给大一新生进行学术启蒙,并在某个晚上叩门向他请教一个学术疑难问题,有幸听到王驾吾(王焕镳)先生讲授《韩非子》、《墨子》,与孙席珍先生同在一个党小组…… 也许是历史记忆的缘故吧,现在人们谈论中文系,讲的最多、最集中的往往就是上述这两个阶段,它似乎成了中文系的一个“传统节目”,一个百讲不厌、反复演绎的“原典故事”。特别是每逢系友聚会、每次同学会(尤其是年长一辈的同学会)更是如此,它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一个话题。中文系是一个特别“瞻前顾后”的知识专门化组织,它本身就充溢着浓重的感念情怀。也因此故,我们的不少系友似乎更认同那个时代的“老杭大中文系”,“老杭大中文系”不啻成了他们的精神圣地。而“老杭大中文系”作为现在浙大中文系的前身,它在1958至1998年这40年的特定的历史阶段,在继承之江大学国文系和老浙大中文门(系)传统的基础上,的确以其难能可贵的两度辉煌为延绵至今的浙大中文系作出了贡献,增添了璀璨夺目的精彩华章,这是很了不起的,很值得我们重视和珍惜。讲浙大中文系历史,无论如何是不能绕开“老杭大中文系”的。正是它,给我们今天中文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筑就了很高的学术平台。 追忆中文系历史,人们自然很容易聚焦于那些著名教授。与国内外其他不少名校一样,浙大中文系在其漫长的办学历史中,曾涌现一批灿若繁星、在国内外学界享有盛誉的名师大家,如刘大白、沈尹默、祝文白、马叙伦、钱基博、郑奠、许钦文、陆维钊、钱南扬、郭斌龢、夏承焘、王驾吾、沙孟海、胡士莹、徐震堮、姜亮夫、钟敬文、缪钺、孙席珍、王季思、陈学昭、任铭善、陈企霞、王西彦、蒋礼鸿、徐朔方等。尽管我知道,今天所讲的这些名家经过后人的不断诠释多少已被“经典化”了,他们与作为自由率性、立体鲜活的人文教授的“他们”也许并不完全吻合;但从历史高度来看,从他们对中文系所作的贡献和人格魅力来看,我们不得不发自肺腑地对他们充满仰慕和感激之情。我们不会忘记,无论是在动荡的岁月,还是在和平的环境,他们在历史各个阶段留下的上下求索、坚定前行的足迹与身影。他们不仅以高尚的师德教书育人,为国家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优秀学子,而且以深厚的学养为中国文化的传承和浙大富有特色和优势的中文学科的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创造性的贡献。自晚清起始以迄于今,浙大中文系之所以能坚守学术命脉,不为时势左右,很重要的就在于他们的引领和示范。他们无愧是中文系的功臣。如今,这些堪称时代中坚的名师大家早已先后离开了我们,但他们的知识、思想和人格却一直在滋养着后人;其中不少成果至今依然成为代表中文系最高学术成就和水平的一个“标杆”,一个很难逾越的学术上的“哥德巴赫猜想”。正是有他们筚路蓝缕的开拓创造,才使浙大中文系迅速崛起于东南,成为名重一时的学术重镇;也使我们今日经过努力,才有可能在原有基础上发展成为一个具有本硕博兼及博士后流动站的高水平的中文一级学科;从教学建制来看,从原有1个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成为现在拥有汉语言文学、古典文献学、编辑出版学3个专业和1个汉语言文学专业影视与动漫编导方向。 追忆中文系历史,我们还不能忘记从这里走出去的一代又一代的毕业生。是他们在五湖四海、世界各地,在不同领域、不同岗位的不懈努力,在传承浙大中文系薪火、倾情为社会和人民奉献心血及智慧的同时,也给浙大中文系带来了良好的声誉。一所好的大学,一个好的系科,光有教授(包括著名教授)是不够的,它还应该有一大批优秀的学生。而能否培养这样的优秀学生,这也是衡量一所大学和一个系科的很重要的标志。毕竟,大学不同于研究院,它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我们的主要“产品”是人才。而重视人才培养,特别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的培养,恰恰也是浙大中文系的一个传统。我的师辈不止一次地告知,他们在求学乃至毕业以后是如何得到包括夏公、姜公在内的中文系老师的循循教导,无私的关心、帮助和提掖,师生之间保持亦师亦友的密切关系。及此我才明白,为什么浙大中文系培养的学生中有像作家琦君(后去台湾并在那里去世)、翻译家朱生豪、园林学家陈从周、新闻学家金仲华等声名远播的名师大家,有遍布学界、教育界、文艺界、新闻界、政界、商界企业界等各个行业、各个领域的大批领军人物和精英骨干,很大程度上就得益于师生之间的这种良好互动。 在这个意义上,我认为对一所大学和一个系科而言,学生与教师同等重要。我们在谈中文系及其成就和影响时,没有理由不将学生纳入视野。可以这样说吧,浙大中文系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打造的,他们彼此构成一个教学相长又相互激励的精神共同体。中文系之所以有今日,这之中自然也包含了历届学生的努力和劳绩。正因此,我们在编纂三卷本中文系史时,专门做一卷“校友卷”,用这样一种方式对包括至今仍奋斗在海内外各行各业的从浙大中文系毕业的广大系友,表示由衷的感谢和敬意。 当然,作为历史悠久、积淀深厚的传统老系,浙大中文系还须值得大书一笔的是它的传统。90多年的历史,浙学的影响,名师的垂范,使它逐渐形成了求是、求实、求真的学术传统。这里所说的传统,在二年前为中文系编辑、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钱江新潮文丛》序中,我曾把它具体诠释为:“不尚空谈,不发虚辞,以追求真理为目标,以崇尚事实为基础,强调学术研究的‘实事求是’与‘实事求是’的学术研究。”我认为中文系“求是博雅”的系训,就很好地概括和体现了上述这样一种学术传统。这种学术传统,它生生不息地“贯穿百年而又存活于当下,已内化为我们的一种精神生命,一种支撑当下中文系存在和发展、坚守学术家园的‘阿基米德点’。”浙大中文系的教学、科研、学科、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等各个方面,都深深地打上了它的烙印;而从学科的角度看,我认为中文系的传统“三古”即古代文学、古代汉语、古典文献,在这方面则表现尤为突出。它们高度重视文献史料,强调建立在言必有据、真实可信史实基础上的实证研究,使之哪怕在五六十年代比较闭锁的时代条件下也能较好超越政治意识形态的樊篱,而拿出了一批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传世之作。中国现代大学中文系主要由传统与新兴两大学科群组成。由于历史的原因,前者一般在各大学中占有明显的优势。但像浙大中文系这样传统学科如此齐整,成就和影响又大的,似乎并不多见。由之,它也为中文系赢得很好的学术声誉,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品牌”,其深厚根须一直伸展到现在。 中文系上述这一学术传统,我们今天当然要十分珍惜──不仅要珍惜,而且还要将其发扬光大。这一点勿庸置疑。但传统的“三古”毕竟不是中文系的全部,它不能也无法代替其他新兴学科。更为重要的是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变化,特别是随着90年代以来的全球一体化和“政治中心”向“经济中心”的转型,时代的嬗变与嬗变了的时代对中文需求渐渐出现了一些变化;而中文自身在这样的背景和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其原有的内涵及其功能事实上也在发生变化。今天毕竟不是五六十年代,也迥异于“五四”或三四十年代,我们现在似乎很难产生满腹经纶、具有深厚中国传统文化学养的名家大师;今天大学实施的不是精英教育,而是量多面广的大众化教育。所有这一切,不能不对中文及其传统的“三古”产生影响。而从中文学术发展的历史、现状来看,传统的“三古”也需要在方法论和思想观念上有不断的创新和突破。同样的,新兴学科的成长,也总是在不断探索中建构起自己的知识体系、学术生产和运思方式的。 我们高兴地看到,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浙大中文系一些新兴学科──先是文艺学,嗣后是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现代语言学、影视文学、编辑出版学等应时而起,有的还于传统的“三古”之后相继建立了博士点;与此同时,传统的“三古”也出现了一些新变,一向比较推崇实证考据的他们也开始既考又论。受西方文化思想和时代风尚的影响,年轻或较年轻的一代更进而尝试新方法论或准新方法论等研究方法;反之,新学科则开始比较自觉地重视文献史料搜集、整理和研究,将文学与史料学结合起来,致力于从传统的“三古”那里寻求借鉴,以求提升自己的学术层次、规格与水平。1999年中文博士后流动站和2000年中文一级学科博士点的建立,对中文系来讲意义非同寻常。它标志着浙大中文学科建设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已初步形成了古今会通、中西兼融、语言与文学并包的多元立体的格局。先前的传统“三古”一枝独秀乃至独尊的局面有了很大乃至根本的改观。在研究方法上,开始蕴生并呈现了新兴学科“历史化”与传统学科“现代化”的研究态势。尽管这是初步的,但它却表明中文系的学术传统已与时俱进在发生嬗变,一种新的学科交叉融合有可望出现。不过尽管如此,我还是坚持认为传统的“三古”依然是我们的强项,这个长期累积的优势特色不能丢,也丢不得。当然它应与其他学科平衡协调地发展,并且积极应对现实、与之形成能动的对话关系,不仅像以往那样继续传承中国文化,而且还要进而传播中国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传统的“三古”应该有更大的作为,它的潜力和能量远远没有释放出来。 浙大中文系是现代大学人才培养和学术发展的一个缩影。它有过辉煌与荣光,也不乏坎坷与落寞。在近十年来,特别自1998年四校合并、结束分分合合回归“母体”以来,在新浙大的总体格局下又开始了新一轮的“长征”。一方面,中文系在经历的“回归适应期”的过程中,在全系同仁和广大系友的共同努力及积极支持下,在教学和学科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新的成就;另一方面,人文学科的边缘化、市场化的大环境,也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冲击。中文系在艰难的语境下左冲右突,谋求自己的发展之道,表现出了一个老系应有的顽强和执著。不必讳言,浙大中文系当下的确碰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面临的生存处境也有些尴尬:从外部“生态”来看,周边有关高校中文系(包括新办的中文系),他们为了自己系科的发展往往励精图治,行非常之道,这给我们增加了不少的压力,而且对比全国绝大多数大学中文系的“实体”状态,浙大中文系办学也存在体制上的挤压;从内部“生态”来看,社会科学如经济学、金融学、法学、新闻传播学等学科因与“经济中心”直接或比较对接而逐渐成为大学文科话语的执掌者,它们“实用”的思维观念和价值取向对着重讲精神、情感、审美的中文学科,也形成了一个不可小觑的严峻挑战。但我们无须杞人忧天,90多年浙大中文系的历史也告诉我们:困难和问题并不可怕,关键是看我们自己,看我们自己对困难和问题的认知以及解决它的决心和办法。只要我们努力去做,做到了,没有什么困难和问题不能克服,能阻挡住我们前进的脚步。对中文系来讲,从来就没有迈不过去的门坎。过去没有,现在和将来也不应该有。 北大中文系前些年提出了一个很好的应对新形势的策略,叫“守正创新”。我想在这里不妨借而用之,作为参考。以我个人之浅见,中文系目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除了大的文化生态环境等超出我们能力和范围等原因外,就我们学科自身的角度来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而中文系要“守正创新”,在原有基础上有新的发展,有大的作为,也有必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反思,寻找浴火重生之路:如何面对整个社会世俗化、教育市场化、学术评估指标化的生存环境,力戒浮躁,真正按照教学规律、人才成长规律、学术研究规律和学科建设规律办事,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如何协调西方学术方法与中国传统固有学术的关系,在继续保持传统“三古”优势的同时,根据时代发展和现有的客观实际,凝炼适合中文系实际的兼容中西、打通古今的学术方向,寻找新的学术突破口;如何探寻在尊重学术多样化和个体独立性创造性的基础上,融个人与团体于一炉的有效的新的学术运行机制,推出整合团队整体综合力量并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标志性成果,在主流的学术圈子里发出强有力的声音;如何积极创造条件,加大横向文化传播的力度,寻找跨文化跨语际跨学科的对话交流,使中国文学文化不但能“走出去”,而且“走得好”,在国际舞台上拓展自己的发展空间和纵横驰骋的天地;如何在关注自己专业、练好内功的同时,介入当下社会改革与国家文化思想建设,发挥作为重点大学人文学科应有的“思想库”和“文化智囊”的作用,等等。上述种种,现成的结论和做法显然是没有也不可能有的。但它的价值和魅力恰恰也正在于此。只要我们有心去探索、尝试和体验,相信总会有收获。未来的成功,从来都是属于它的探索者的。更何况鲁迅先生还说过:“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难道这不是事实吗? 在即将结束这篇不无冗长的序言时,我想起了一位年轻同事与我讲的一段话,他说:每一代学者似乎都有一个宿命式的拐点,对于民国年间的教授们来说,抗战是一个转折;对于由民国进入新中国的教授们来说,解放是一个转折;对于吴熊和、王元骧直到你们这一代教授们来说,“文革”是一个转折;而对于我们四十岁左右的这一代人来说,80年代后期的政治风波直至90年代初期市场经济的启动则是一个转折。每一次转折都是对学术和思想乃至教育产生重要的影响。如果说他所说的是契合中文系几代人学术思想实际的话,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把“学术与世俗”或者说是怎样在世俗化环境下从事学术研究,继承和发扬中文系固有的求是、求实、求真的学术精神,看作是考量新一代中文学人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呢?显然,这不仅对我们而且对年轻一代,都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我相信年轻的一代借助前辈的经验、智慧、思考和探索,会做好这个课题的,而且比我们这一代做得更好──不仅把中国文学文化传承下去,而且传播出去,使之走向世界,成为全人类共享的精神财富。现在四十岁左右一代的新的学人象征和代表着浙大中文系的未来,时代对他们提出了不同于我们的新的、更高的要求。我相信他们是不会辜负时代对他们的期待的,他们应该而且完全有能力把浙大中文系引向更加多元、更加开阔、也更加美好的未来。 (浙江大学中文系史丛书》将于2011年上半年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
2537 次阅读|1 个评论
六十年前读大学----一位老人的往事回忆
yaoyaxin 2009-8-22 18:16
在我所接触的长者中, 董复兴 先生对于亲身经历的家族过往、山西旧事,记忆最真,感触最深。老人虽已年过八旬,仍以不服老的心态时刻保持青年般的活力。他对亲历的过往有一种朴素而本能的自觉传给孩子拒绝遗忘,因此,经常数周或数日集中梳理思绪,征诸笔端,然后发给家人请提意见,对于我们提出这样那样不谙时势的大小问题,他更是乐于不厌其烦地详尽回忆,再尽可能地找到相关资料诠释他的回忆。对于后人,一个老人的可贵之处,莫过于此。现撷取 董复兴 先生关于山西大学读书期间的点滴回忆,作为 60 前年一位山西青年的亲身感受。 我的大学 董复兴( 1950 级,中文 ) 1948 年前后,经过云山高中、山西临时中学、山西大学先修班等几处辗转求学, 1950 年夏末,我考入山西大学中文系,同时考入山大的高中同学有梁成(土木系)、丁轩山(外文系)。新中国成立与求学有望的转机,令我们十分欣慰,相聚到山大附近的小吃部庆贺了一番。办完入学注册手续后,学校召开了迎新会。在迎新会上,我们班的王玉斌朗诵了一段祝词,声音洪亮,吐字清晰,举止潇洒,博得阵阵掌声。他给我班争了光,也让我们对他刮目相看。在以后的各种活动中,他都有出色的表现。我对他也十分敬佩,不仅因为他的才气,还由于他待人诚恳。 开课后,我们逐渐熟悉了系里的情况:系主任是 贺凯 教授,他是一位学识渊博、待人和气的革命前辈; 郝树侯 教授是一位国文底子深厚、讲话风趣的老学者; 陈迩东 教授是位讲课深入浅出、十分幽默的现代 文学 教授;还有马涌等几位教授,都很有造诣。我抱着时代青年自有的一份由衷敬仰之情,认真地一堂不缺地聆听老师们的讲授。 在伙食方面,与我在中学时不大一样。食堂里摆满大红方桌,每桌四边有条红色的长条板凳,可坐八人。早餐、晚餐简单些,午餐至少有四个菜;每周改善一次,有八个菜,荤素搭配。不过到了 1952 年,招生人数扩大,膳食也进行了改革,每人用餐时拿着两个碗,由大师傅打菜,最多不超过三个菜,但觉得就很不错了。我们住的宿舍是平房,每间住三人,有桌椅设备,很宽敞舒适。不过在以后扩大招生后,这种情况也不复存在了。 开学不久,我们便开始评定助学金。最高标准 12 元,我经取证、评议,最后评了 6 元。当时我的家境转危,已无力支付我的学费。于是,我报名参加了勤工俭学劳动。首先学校组织有困难的同学打煤膏,学校派车拉回煤面和烧土,由学生自由组合,分工合作打煤膏。每块成品按 7 分计算开支,再由学生自己分钱。这种劳动十分辛苦,且不挣钱,不过筹够了每月 10 元的伙食费,解除了燃眉之急。后来,我又参加了刻讲义的劳作,每刻一张蜡纸 7 毛钱,收入提高了。但刻蜡纸运笔要稳,保持一致的轻重,否则油印出来的讲义不是油墨太重黑糊一片,但是字迹不清,难以识辨。我想,这项工作收入很高,但要求也高,运笔不过关,是刻不出好蜡版的。再后来学校组织工人夜校,聘请老师,我报名参加了夜校讲课的工作,收入也不少。经过一段时间的授课,很受工人们的欢迎,好评不断。我清楚了,自己正适合在三尺讲台上发挥长处。此后,经学校同意到校外兼课,相继给太铁夜校、百货补习班、干部补习班等多种学习班上课。除了不耽误自己的学业之外,起早贪黑,步行到校外兼课,也到一些中学代课。由于兼课多,收入也不断增加,曾经一个月下来,能收入三四十元,不仅补上伙食费,还有余钱买书、下小馆子,甚至断断续续地也能补助弟妹们一些。在大四的时候,我与太原觉民学校签定了一年合同,每周定时到校上课,语、数、史、地,甚至体育课也上。校长是个佛教界头人,法名象离,对我的授课很是认同,每遇中午下课,总是安排好可口的饭菜。凭着辛苦,我的学习与兼课两不误,穿衣吃饭不成问题了。有一年我两个月没有回家,父亲有点儿放心不下,特意到学校来看我,临别时留下 20 元钱,还有一条红色的毛裤。这是我最后一次接受父亲的钱物,也是我上学后惟一次接受父亲的钱物。 在山大读书期间,各种运动不断。 1951 年开始的是忠诚老实运动,人人交代历史,大家揭发批评,团员分头调查。在这次运动中,我把自己的经历详细地写了材料,并不敢有一点儿隐瞒,从此我们才有了个人档案。这年冬天,社会上的私营工商界、文化界开展了民主改革运动,学校党委号召我们经过忠诚老实运动要轻装上阵,协助党和政府参加民主改革运动。我参加了丁果仙剧团的民主运动,地址在和平剧院。运动结束时,把那些被揪出来的戏霸、坏分子押到戏台,跪下,让群众控诉,令其狼狈不堪。参加了大约两个月的运动,终于返校上课了。 1952 年,学校与社会同步,开展了三反、五反运动,运动中揪出一些贪污分子,同学们还组织了一些打虎队,党团员干部冲锋在前,每晚把那些有问题的人揪到一个教室内逼他们坦白,声势很大。 1953 年,学校进一步开展了思想改造运动,人人过关,个个脱裤子,意思是把那些见不得人的思想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经过批评与自我批评,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改造旧思想。学校明确提出,运动不影响上课,下午到晚上进行。在这次运动中,学生们很快就过关了,并作了思想小结,存入个人档案。 1953 年后半年,我们分小组进行教学实习。我与阎宪康分在三中,首先参加教研组的备课、讨论,然后参阅老师们的教案,熟悉教材,准备写教案。在准备工作做完后,由辅导教师在自己写的教案上签字,这就可以上讲台讲课了。每教完一节课,辅导老师还要评议,从教案、板书到教态,都严格按程序进行。我在三中教学实习获得了好评,得到甲字。这就为我以后从事教学工作提供了经验鼓足了勇气,我衷心地感激辅导我的老师们。同年冬天,我们又长途跋涉,经河北邯郸、涉县到了长治,在长治师范进行了为期半月的实习,圆满完成了实习任务。 1954 年初春,由陈迩东教授带队,我班经大同到北京参观学习。在大同,我们游览了云冈石窟、华严寺、九龙壁等名胜古迹,在北京除了参加故宫、天坛、颐和园等名胜古迹外,还访问了沈从文等知名作家,收获颇丰。 我们班在入学时应该是 20 名同学,但实际报到的只有十几名,到毕业时就连这十几名也没有保住,退学的,休学的,支边的,最后实际毕业的只有我们 8 人了:宋秀龄、阎宪康、陈涌、王玉斌、罗安庆、杨荣甫、姚沛、董复兴。 有山大学习的四年时间,给我们上过课的老师不少。贺凯主任、 郝树侯 教授、 姚奠中 教授、 陈迩东 教授、 姚青苗 教授、 马涌 教授,都留给我深刻的印象。老师们凭着他们博学而深厚的功底,毫无保留地奉献精神,以及他们各具特色的讲授方法,把知识传授给我们,使我们终生受用。 1954 年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中央建筑工程部教育局工作。我当时不想到北京去,要求改派到太原,因为我想就近照顾年迈的父母和年幼的弟妹们。最后山大秘书长武汝扬找我谈话,他说:把你分配在我们国家首都北京,毛主席的身边,是看你学习成绩不错,各方面都还可以,你还有什么要求呢?听了这话,可把我怔住了,无言以对,随即与体育科毕业的蒋维健到北京报到。从此,我们毕业的同学天各一方,联系日渐疏落。但在老年岁月,同学少年时代的读书、情感、母校深情,忆及倍感温馨。 (董复兴著:《往事回忆》,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
个人分类: 时令感怀|3961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4 00: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