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玉泉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蓝天,白云,不能不出游
热度 2 zuojun 2013-10-3 22:41
西湖不能去,断桥不能上。国庆长假去哪了? 早上拉开窗帘,蓝天,白云。不能在屋里呆着。 改完一篇文章的结论,又审了半小时稿,决定毙了它。然后,连水都没带,就上路了。 坐上82路,终点站:植物园。路上车坏了,换一辆,终点站:玉泉。到站后,立马走进竹园。太棒了,我应该天天来这了散步。 我是小蘑菇头
个人分类: 中文博客|2561 次阅读|4 个评论
浙大玉泉智泉路
cdgu 2013-7-29 08:45
深邃、凉爽、恬静...这样才对得起40多度的高温天
6137 次阅读|0 个评论
端午节重走浙大玉泉校区邻近竹园小路
热度 2 陈龙珠 2013-6-13 07:17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799 次阅读|3 个评论
第4卷第236期_钟玉泉复变函数论前六章第二组习题参考解答
zjzhang 2013-5-7 11:06
第4卷第236期_钟玉泉复变函数论前六章第二组习题参考解答
个人分类: 数学|2274 次阅读|0 个评论
玉泉的梧桐开了
热度 1 naturelib 2012-6-26 15:10
玉泉的梧桐开了
又一年夏天到了
个人分类: 植物|3354 次阅读|1 个评论
留住玉泉
clivia 2012-4-4 12:19
光阴荏苒,时光飞逝。 “当午夜1点的钟声敲痛离别的心门,却打不开我深深的沉默……”黄昏时分,“玉泉之音”如约地响起了那首经典老歌,回想起前几天为背囊忙碌的室友,我心头一颤:要告别玉泉了。嗬,整整一年了,多么灿烂的回忆啊!回首坐着火车初到玉泉的那几分激动,后来一帮朋友蹬着脚踏车在北京老胡同“扭弯”……这里的一切是那么熟悉而又陌生,一桩桩往事在我心头泛起一圈圈涟漪…… 在人民大会堂听讲演 第一次去人民大会堂,真有点“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惴惴不安和新鲜好奇,当第一次见到了天安门城楼、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五星红旗屹立在广阔的天安门广场上时;当第一次走过国徽下的12根柱子,坐在华美庄重的大会场时;当第一次看见《千秋伟业》和《唐代贵妃蹴鞠图》的巨幅中国画时,一种恢弘、庄严、磅礴、典雅的感染力涤荡着我灵魂深处的每一根神经,忘不了,历史的厚重大气一直萦绕在我心头。 我是幸运的,那次正好赶上路甬祥院长在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上发表讲演,第一次坐在庄严而华美的人民大会堂会场听“大腕”演讲,那种高尚的氛围令我感动。尤其是路院长平易近人、语气谦和,他发表演讲的题目为《造就创新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如听一位慈祥和蔼的长者娓娓道来,他的睿智和深刻,使我感觉格外亲切、如沐春风,成为我心底永远的记忆。 植物园里“三结义”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三生有幸,在玉泉认识了两位外国留学生朋友,一位是韩国人金大天,他是大连化物所的硕士生。和大天的交往很有意思,自从第一次我在口语课上向他用韩语问好,我们便成了好朋友,后来他教我学习韩国语。第二位是日本人江岛理惠,超级内敛且具有东方特质的女孩,自从见到她,我才理解在大学的时候有位老师为什么赞扬日本女性乖巧玲珑、秀外惠中、善于持家。 第一次见到理惠是在五一期间,我邀请她和大天去植物园玩的时候,作为“东道主”,植物所又是我熟悉的地方,那次我是尽到了一个“主人”的职责。首先带他们到我导师的办公室参观,正好看见一张世界地图,大家便开始对地图“大做文章”,介绍各自家乡的民俗特产。我说起了满山遍野都变成了红色的香山,大天说起韩国汉拿山烤肉的制作,理惠说起了日本的樱花树……当大天看见韩国的本土面积较小时,很惭愧地说:“we are small.”我看见大天个子比较大,灵机一动:“but you are big!”大家一起笑了起来。 紧接着我带他们参观我们的实验室,大天好像从来未见过显微镜下放大的植物组织,惊讶地说“wonderful!”直到标本馆,理惠才明白我的专业植物分类到底是做什么的。 最后我们参观植物园,5月的植物园,鲜花争奇斗艳,春意盎然。看见满园的鲜花,理惠自然地说起了日本的樱花树,我告诉她,我的大学所在地武汉也有很多樱花树,“花逢盛世开”,武汉每年在樱花开放时举办樱花诗文赛、樱花摄影赛。理惠听毕,自豪地唱起那段“撒库拉”(日本歌曲《樱花树》)。更有意思的是我们一起讲话的时候,大家都要用4种语言说一下,例如一句 “let’s go”,我说“走吧”,然后大天说“卡杂”,理惠说“落库”。 话题当然也少不了玉泉,大天问起我中科院在中国的学术地位怎么样,我很自豪地告诉他们:玉泉路优美的学习环境,研究生院良好的学术氛围,在整个中国是屈指可数的,他们频频点头。我们一路说着笑着,大天颇有远见地对我们说,整个世界的发展,以前是欧洲,后来是美国,现在轮到了中日韩了,真希望我们永远是好朋友。走在花枝烂漫的山桃树下,我费了好多唇舌才解释清楚刘备、关羽、张飞的“桃园三结义”的典故,大天颇有“来头”地说,我们“三结义”吧!理惠随即附和,我拿出随身携带的雪碧给每人满上一杯,我们不拜鬼神拜祖国,为我们的友谊干杯,为了祖国繁荣昌盛干杯,为了三国的交流和睦邻友好干杯。 烂漫的植物园,3个不同国家的3个人,一段异国朋友之间真挚的感情。 八宝山老舍安息地 去八宝山是在清明节扫墓的时候,这里给我留下深刻影响的是我找到了我儿时的文学偶像——老舍先生的安息之地。整个墓地不大,但精巧别致。在一个2米见方的正方形大理石板的相连两边上砌起了大约半米高的石墙,石板的左下端是老舍先生的石雕头像,然后以他的头像为中心,画出一轮一轮圆圈。石墙,圆圈,头像,很自然地让人联想起老舍先生投水自尽。在石墙的内侧,写着老舍先生生前的谦虚之辞:“文艺界尽责的小卒,睡在这里。”老舍先生生前留下《骆驼祥子》、《茶馆》、《四世同堂》等多部著名作品,我幼时最先接触到的恐怕就是他的作品了,现在他静静地躺在这里。向老舍先生敬礼!我默默地向我心目中的大文豪致意。 静谧的山林中寒鸦声声,层层的陵墓节节而上,八宝山,先烈的安息之地,我的文学偶像老舍先生,带给我无限遐思。 玉泉素雅圣洁的教学楼,典雅别致的礼堂,静谧安详的石凳,一切显得那么逼近而又遥远。校园的那个石桌,曾经是我们5个同学“歃血为盟”组成“宇宙探索号”的会桌,当时这里正是我们“宇宙探索号”蹬着脚踏车逛北京城的“总指挥部”。灯火阑珊依旧,当初的喧嚣却不在,自己再也找不回当时的那种感觉,自己不再是昨天的自己了,真有点“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的物是人非的感觉!也许该感叹人生苦短、芳华易逝。一年是短暂的,但玉泉敦厚的品性却感化了我,她将永远烙在我的心底。南宋词人朱敦儒的那首《西江月》说得恰到好处: 日日深杯酒满,朝朝小圃花开, 自歌自舞自开怀,无拘无束无碍。 青史几番春梦,红尘多少奇才, 不消计较与安排,领取而今现在。 科学时报(http://www.sciencenet.cn/) 2007-12-27 23:44:20
376 次阅读|0 个评论
为学导引:推荐一本历37年的译作《物理理论的目的和结构》,
jiyipeng 2012-1-14 11:31
到玉泉图书馆借书,偶尔发现一本《物理理论的目的和结构》,这是法国物理学家皮艾尔。迪昂的一本重要的关于科学哲学的书。迪昂先生以有法国人特有的优越感、思维力度和明晰性,对于物理理论的意义、范围、研究方法做了精辟和充满激情的阐述。作为法国人,他对英国学者宽阔无力的思维做了令人不觉莞尔的揶揄,他对只懂建立模型,而没有抽象能力和建立体系趣味的英国物理学家,从研究的原则上提出了质疑和批判。但他不反对建模。实质上他是一个宽阔性思维和深度思维能力兼具的卓越的学者,至于他后来所犯的错误,我们与其把它归结于远见和判断力,倒不如把它归于法国人骨子里的傲慢。 原文用法文写成,其中为了准确还用了拉丁文。中文翻译的是1914年的美国的英文版本。孔小礼先生应商务书馆之约与1964年开始翻译,中经过四清、文革,岁月蹉跎。于1989年才完成翻译,1992年出版,中间历时37年之久。
1958 次阅读|0 个评论
浙大玉泉
tianchuanhao 2010-1-13 10:00
从教六4楼的窗户往外看,是我学习之余的一大乐事。我喜欢玉泉的建筑风格和自然环境。即使是冬天,也是郁郁葱葱,满眼的绿色让人心旷神怡。据说,玉泉是按照苏联模式建立的新校区,1950s左右吧,有学长讲,当初他们来浙大的时候,周围是一片金黄的麦田,或许现在听起来挺浪漫的,不过对于当时的他们而言,不过是从农村跳到了被农村包围的郊区,实在没有浪漫可言。可以让人兴奋的可能是毛主席的挥手打的像。据说大部分工科院校都有主席的雕像,而文科院校比较少,据说,还是据说,原因是因为搞文科的不懂结构力学,建起来的雕像重心不稳,都垮掉了,或者根本就没建起来。在当时,这么大个的毛像还是很激动人心的事情。现在,这里也是学生聚会的一个重要场所,浙大玉泉的英语角也在这里。在毛主席的脚下,多少恋人茁壮成长,多少情意绵绵,多少藕断丝连。见惯了大场面的润之,对于儿女情长的事情应该也只是微微一笑吧。 教学楼(教三)的建筑风格是仿苏联的吧,我不知道,但是我喜欢这种风格和配色,方正大气。看起来就觉得很稳定,很结实,如果来一次战争,应该是很好的防御工事。想想90年代新建的楼房,有相当一部分已经列入拆迁改造的范围,楼脆脆之类的事情听的多了,感觉还是老房子呆着牢靠。 主席像的对面,就是综合楼。这里曾经是不少副教授、副处长和教授住过的房子。随着浙大两个新住宅区的完成,不少老教师搬出去了,现在已经是博士后和年轻教师的临时过渡房,据说,涂博士就住在这里,并且从这里选择了生命的终结。主席,仍旧挥手,不发一言。遥想润之生平,大起大落,上过神坛,也走下神坛,死后曾经被妖魔化,又重新被神化,成为的哥的平安守护神。历经坎坷,我想,用坎坷来形容是不够的,比过山车还要刺激。这样的人生,还有什么能够让他动容呢? 我自挥手向天笑,奈何的士打不到。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649 次阅读|0 个评论
研究工作进展
hzym 2009-8-23 22:59
在玉泉校区的研究生第一年里,在导师指导下,在老师课程中,结合本科对于学术研究的兴趣和当前逐渐成熟的对于科学研究的认识,在学术研究体系,学术研究方向,学术研究基础等方面取得了进展。特别的,在这一年里,在课程学习上注重了广博和专长两个方面的协调,做好了硕士生第一阶段的任务。 学术研究不但需要社会环境的条件,比如诚信的学术风气、踏实的科研精神;也需要优秀的个人的,比如坚定的科研信念、良好的科研素养;还需要很好的协调组织能力。 在这一年里,来自导师,许多授课教师,以及其他科研工作者的启发、教诲对我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导师常常召集课题组进行组会,通过组会,是一条很好的步入科研道路的引导途径。 这里,老师提纲挈领的讲述当前水环境模拟方面的研究状态,我们组内科研信念、目的和进展;在这里,很多其他负责研究的博士后、硕士等都根据自己的研究历程呈现出科研道路上的内涵,反复和前景。组会的另外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学术氛围的有效营造,在这里,老师学生展开学术的、民主的、自由的讨论,科研的一些积累在这里表现出来,科研的一些灵感在这里迸发出来,科研的一些道路在这里开阔起来。 这一年里,先后听了很多关学术研究的讲座;这段时间也上过许多优秀教授的课。这些课程让我对科学研究有更多的认识。我们做科学研究,是要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类,这是基本的科研出发点。目前我国的科研水平还处在上升阶段,各方面的研究都有很好的发展空间,就环境保护方面,需要结合我国国情,找到多因素、优化的解决途径,对于环境科学研究者却要踏踏实实的从技术和科学角度来思考和解决问题:诚信,务实是科研工作者的基本操守。科学研究需要广博而专长的学术底蕴,学术研究是厚积薄发,不可片面的最求数量上的成果和业绩,这个角度上讲,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在研究生第一年结合专业要求打好学术基础是在研究生阶段第一年的重中之重。 我的专业方向是水质模拟,隶属于环境工程与科学。这个专业需要很多和水力学和环境学属性的基础知识,在这一年中,先后学习了《水工程处理》、《环境流体力学》、《计算流体力学》以及《水质模拟与水污染控制》等课程。这些课程兼具了介绍当前水环境状况、未来发展趋势和有效认识、把握、解决先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构成了水质模拟专业熟悉业务和进一步开展学术研究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为了弥补单方面学习的不足,在这一年中,有意识的通过信息化平台和学校提供的专题讲座平台在文献和实际科研成果上也有较为广泛的接触。 玉泉生活的一年,是研究生学术研究重要的一环。这个阶段,我成功的完成了阶段性任务,并在导师等各方面的启发下,形成了积极健康的科学研究理念。当然,目前也有一些结合国情以及科研组情况设想的进一步学习研究方向,我相信以踏踏实实的进取精神在未来具体研究工作中,不断的把握住正确的科研方向、方法,一定会取得较好的学术成绩的。 做好科研需要多方面的基础。 做研究是需要自身,其中身体条件就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和外界一些条件的,也是需要整合各方条件的能力。目前,我坚持锻炼身体,主要参加的运动项目是足球、长跑,常常还参加羽毛球,健身等项目,每月也登一两次山。 做好科研,有了自身条件和获得环境因素后,还需要进一步协调个人和环境因素。这一年,我热心的参加班级,班级间,学校间以及社会上一些有意义的活动:比如多次参与组织同学外出活动,和院系其他班级建立了广泛的良好的关系并积极为增进班级间的友谊和协作而努力,积极的参加到跨校区的活动中去,并踊跃的参加北京一些有底蕴的文化团体的交流活动中。 科研是一个过程,为了做好学术研究,需要不断的去完善自身条件,去获得良好外部因素,并不断地协调好个人和环境间的关系。而这在这一年里,我努力去做了,以后还应该继续。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234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09: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