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独生子女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现在的独生子女费还有意义吗?
zhoujg 2011-3-15 14:02
又到了发工资的时候,从去年有了小孩之后,工资条上就多了一项:独生子女费 5 元。 我是独生子,30年前父母就领独生子女费了,那时候就是这个标准,可那时候 5 元钱还可以买很多东西,而且一般亲戚结婚或小孩压岁钱什么的也就给 10元,5元的;可现在 5 元能干什么呢?锦上添花,不能,雪中送炭,差的更远。 虽然有比没有好,但它的意义在哪呢?
个人分类: 人文生活|268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中国人口红利仅剩三年
zhao1198 2011-1-27 08:24
中国人口红利仅剩三年 2010年11月10日10:02来源:财新网    2013年,中国持续数十年的人口红利将竭尽,经济与社会发展转型愈发紧迫   由于中国生育率较长时间保持较低水平,独生子女政策实行30年之久,社会上对中国人口变化和政策选择的讨论也日趋热烈。在这些讨论中,人口红利成为一个越来越流行的词汇。   粗看上去,人口红利不难理解,即由于人口变化对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然而,由于对这一词汇的准确含义和估算方法缺乏了解,在讨论人口红利对中国经济社会影响时,有很多误解,也常见到完全相反的结论和断言。   对人口红利的误解,一种极端是根本不认可这一说法,断言人口红利根本不存在。持这种观点的人(其中不乏人口或经济学者)认为,人口多并不意味着可以带 来红利。他们会问:中国历史上人口一直很多,为什么以前没有带来红利?如今世界上人口多或人口增长很快的国家比比皆是,为什么有些国家并没有享受所谓的人 口红利?中国**几十年来控制人口的宣传教育,不都是在讲人口越多越落后,而中国近年来历史性经济腾飞不正是因为我们全力控制了人口增长吗?同时,人口增 长快的地方不也常是经济落后的地方吗?贫困地区的家庭不也是越穷越生、越生越穷吗?   对人口红利误解的另一个极端,则认为人口红利不仅过去有、现在有,而且,在未来30年甚至更遥远的未来也会有。持这种观点的人,可能把简单的人口增长 或劳动力年龄(20岁-60岁)人口增长与人口红利划等号,认为只要人口在增加,人口红利就可以源源不断。持这种看法的不仅有学者,也包括某些制定就业、 社保有关政策的高级官员。这种认识的一个极端版本是“人口红利与日俱增,不可替代”。   以上两种对人口红利的误解,均出于对人口经济学中讨论的人口红利的概念与计算方法不了解。    人口红利如何计算   人口红利是过去20年间人口经济学界提出并验证的一个重要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基于对20世纪后半叶诸多国家所经历的人口历史性变化的观察和分析。这 一历史性变化就是,在20世纪,世界上众多国家的人口期望寿命翻了一番,人们平均生育子女数减少了一半以上。在人类生存的漫长历史过程中,没有任何一段时 间堪与20世纪相比。   由于生育水平的下降一般都滞后于死亡率的下降,20世纪后半期,世界也经历了史无前例的爆炸性人口增长。按公元1750年时的人口增长率,世界人口每 翻一番所需时间大约是1000年;按1950年时的增长率,则不到120年,而到2000年,仅为40年。也正是由于20世纪后半叶如此急速的人口膨胀, 才会有包括中国在内的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   人类社会所经历的从高死亡率和出生率决定的人口快速增长,转为低死亡率、低出生率决定的人口低增长,被称为人口转变过程。在此过程中出现的人口增长,除了其对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带来的压力,还有一个历史性机会,这就是造成人口红利的机会。   在人口转变过程中,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会有一大批人陆续走完儿童、劳动年龄、老龄的生命历程。这批人处在劳动年龄时,便创造了人口红利的条件。人口红 利泛指在人口转变过程中死亡率和出生率下降所带来的经济影响。具体是指在给定的经济条件下,由于死亡率和出生率下降的时间差所带来的经济后果。人口红利其 实是生产与消费的差异与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相互作用的经济后果。以往经济学研究主要考察人口总量与人口增长率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与此不同,人口红利研究的是 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但是,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劳动年龄人口增加,并不一定就有所谓人口红利。实现人口红利,一个简单条件就是这些新增劳动力必须能够就业、创造财富,否则,无所谓红利可谈。因此,在计算人口红利时,一定要把不是由劳动年龄人口变化条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剔除出去。   一种估算人口红利的方法便是使用时间序列的宏观人口经济数据,用多元回归的数理统计方法,通过在回归方程中带入人口及其他各种因素,观察人口变化对经 济增长解释能力的贡献。另一种计算人口红利的方法是,通过计算有效生产者与有效消费者人数,然后把这两类人数的比例作为抚养比。注意,这里所使用的抚养比 与通常所说的抚养比不一样。   这种计算人口红利的方法是,把经济变化的指标——人均产出增长率——分解为两个部分,即有效生产者人均产出的增长率与抚养比的增长率。这两个组成部分 中,第一个是劳动生产率,第二个是人口因素。在假设有效生产者人均产出增长率不变的条件下,抚养比增长率的变化便可直接等同于其对人均产出增长率的贡献, 也即人口红利。   实际上,人口变化对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不仅包括劳动力供给的增加,还包括扩大积蓄以及人力资本投入与回报上升。由于人口在40岁-60岁年龄段积蓄 的可能性最大,更多的人能活到这个年龄,就会带来更多的积蓄。更多的储蓄意味着更多的资本。每个劳动者资本占有量提高,可提高劳动生产率。   同时,期望寿命的延长也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人力资本投资的观念,造成了更多技术发明使用的机会,提高了人力资本投资的回报。一个更健康的人口也就是一个更富有生产力的人口。健康的作用远不限于增强体力,而更在于智力思维的开拓与使用。   由此可见,人口红利的计算需综合考虑就业、收入及对经济增长的其他变量的影响,而不是像有些人误解的只依靠劳动年龄人口的数量。同时,随着人口转变,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是不可重复的,也不存在所谓“源源不断”的人口红利。      人口红利还有几年   使用人口和经济发展数据对中国人口红利的计算表明,人口转变在中国过去20多年的经济起飞中产生了历史性的、相当可观的人口红利。中国的经济腾飞与人口红利的产生历史性地结合在一起,对经济发展而言,可谓如虎添翼。   使用不同方法对人口红利的计算所得出的结论是相近的。但是,由于数据与方法的不一,对中国人口红利的规模的估算有所不同。   蔡昉、王德文等学者使用回归方法计算得出的结果是,中国20世纪最后20年人均收入增长的四分之一可归因于人口红利。美国学者使用类似方法得出,东亚 地区经济增长的三分之一是由于人口红利所造成的。美国夏威夷大学和东西方中心经济学家梅森和作者本人使用有效抚养比方法计算得出的结论 是,1982-2000年间,人口红利对中国人均收入增长的贡献约为15%。   左图是使用抚养比的方法,对中国1982年至2050年人口红利的估算结果。2000年后的结果是通过预测中国未来人口变化(假定出生水平维持在 2000年官方认定的每对夫妇平均生1.8个子女),和以2000年时中国城市家庭收入消费的年龄模式为假设模式而得出的。有效抚养比在2013年以前均 呈上升趋势,在1982年至2000年这一阶段上升速度最快。2000年至2013年间(上图深色部分),抚养比仍呈上升趋势,但速度趋缓。2013年是 一个转折点,有效抚养比在此后呈不断下降趋势。   因此,由人口转变带来的人口红利即将竭尽,不久将成为制约人均收入提升的负面因素。如上图所示 ,由于人口老化,中国有效消费者人数将持续上升。人口红利即将在2013年由正转负。      第二个人口红利?   以上所述是指由于生育率下降带来的人口红利,也即所谓的第一个人口红利。计算这一人口红利的一个基本假设是,有效生产者人均产出的增长率不变。近年来,一些学者对这一假设条件加以改进,提出了伴随人口老龄化有可能产生第二个人口红利的论述。   理解第二个人口红利的关键,是生命周期财富的概念以及它与人口年龄结构的关系。与第一个人口红利相比,第二个人口红利基于年龄结构变化对财富创造过程 的影响。人口老龄化有可能加速资本积累,从而加剧经济的资本密集度,进而提高劳动者人均产出。在传统经济学中,人口因素对资本累积的影响是用标准的新古典 模型来衡量,它假定储蓄率为常数。第二个人口红利的概念拓展了新古典模型,将储蓄和财富都视为内生变量。   然而,人口年龄结构老化与生命周期财富总量的变化,并不等于第二个人口红利会自然产生。第二个人口红利的产生取决于一定的制度环境。产生第二个人口红利的基本条件是,随人口老化新增的储蓄必须以资本的形式进入市场,才能提高劳动者人均产出,从而产生人口红利。   代际之间的财富再分配可以通过三种方式来完成:资本积累、转移支付或贷款。在这三种方式中,只有资本积累才可以影响产出水平和经济增长,而其他形式的 财富转移则不会。例如,如果退休人员的消费需求是靠家庭或**发起的转移支付来满足,便没有所谓第二个人口红利可谈。这种做法能有效地在各年龄段人群间进 行资源再分配,但它不能创造资本。而且这种再分配通常依靠**税收政策来实现,而对就业者过高的税收反而会削弱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   如上所述,人口老化有可能通过储蓄与资本积累带来新的机会,可能产生第二个人口红利,但这绝不意味着人口老化会自然而然地带来源源不断的人口红利。这 是因为,建立有效、可靠的资本市场绝非易事。过去两年中,全球金融危机与众多退休基金所面临的困境,就是最好的警示。      人口老化与中国转型   讨论中国经济转型,不仅要考虑未来经济增速、劳动者收入水平、资源依赖性、环境保护、贸易关系等,更要考虑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从根本上说,过去二三十年中国依靠大批廉价年轻劳动力,以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外贸出口、来料加工为主的发展模式,无法长期继续下去。   与2000年相比,2010年中国20岁至29岁年轻劳动力的规模已缩减了近15%。在未来20年内,这个人群组的规模还会进一步缩减近20%。面对 中国年轻劳动力人数的变化,中国没有其他路可走,只能转向发展高技术、低消耗、低污染产业,同时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强化人力资源开发。   劳动力特别是年轻劳动力供给的下降,与老年人口的增加一起,会促使社会转型。这个转型会使一般劳动者的收入能够与经济发展同步提高。这不仅是一个社会 公平问题,也是一个经济转型和发展的根本条件。普通劳动者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是扩大国内消费市场的基本条件。同时,只有广大劳动者收入提高,家庭和 个人才能不断增加对人力资本的投入,以适应转型后经济对劳动力的需求。   这个转型也要求中国必须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与医疗体系。这不仅关系到劳动者的健康,也影响到居民的消费行为。未来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从现在 的1.65亿,增加到2020年时的2.4亿、2030年时的3.4亿,占到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在低生育率、家庭养老受到严重限制的环境中,如果住房、医 疗和养老等基本社会保障均存在巨大或较大的不确定性,居民的消费支出很难有持续性增长。   30多年来的实践证明,人口转变带来的人口红利,已为中国的经济增长创造了历史性机会与条件。目前,这个人口红利近乎竭尽,关键转折点将发生在2013年。这必将使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转型更为紧迫。   作者为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清华-布鲁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个人分类: 中国_经济|1272 次阅读|0 个评论
孩子该放养还是圈养?
热度 4 罗非 2011-1-25 22:14
日前,笔者接受了某报的关于《虎妈战歌》的书面采访。以下是笔者对相关教育问题的几点回答: 问:最近关于“什么对孩子才是最好的”成为美国的一个话题,源于耶鲁大学法学华裔教授蔡美儿新书《虎妈战歌》,其中用“中国妈妈”指代不同于西方观念的育儿方式,认为西方人对孩子的宽容超过了对孩子的教育,恰当执行东方的严格家教方式更有助于孩子未来的发展。她的书在美国引起了许多评论,有美国读者评论说,延伸到亚洲人没有创造力就是这种育儿方式的后果,但也有美国家长表示,西方人把追求激情的想法过于浪漫化,应当借鉴这种严格的教育方式。 答:首先说,中国人是否就严,西方人是否就宽?其实,当代的以独生子女为中心的家庭,教育方式大部分是宽而无当的。或者,沿用中国的老话,叫做“惯”。其结果,就是众所周知的,中国学生的抗逆力不足,在艰苦环境和多变的意外挑战之下,应对比较困难。 而尽管西方禁止恶意体罚孩子,但据我所知,西方的父母对孩子,还是有“打板子”的惩罚措施的,至少十几年前还是如此。只要目的是教育,而不是发泄自己的愤怒,那么这在西方父母眼中并不是恶行。 因此,这本书在美国引起的争论,其实在时间上是有所错位的。是用美国当代的教育方式,与中国40年以前的教育方式相对比。尽管或许可以说出很多理由,但却是无的放矢。也可以说,当代的中国人已经不是当初的中国人,当代的中国文化也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中国文化了。 问:想请您从赞同虎妈这种严格管束孩子的角度来谈谈东西方教育理念和方式差异。主要问题如下: 1.家长的理念是否真的是为孩子着想?他们所认为所选择的道路是否真的是“为孩子好”? 答:不论对大人还是对孩子而言,没有人能“替别人着想”。因为每个人都是以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为中心,来判断什么东西对别人好或者坏。换句话说,这种判断是“自我中心”的。如果是基于这种基础上的判断,那么不管内容是什么,都不可能真正切合别人的需求。 以“理念”来为别人着想,实际上就是为自己着想,为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为自己的自我中心的判断张目,试图以别人的人生路程,来证明自己价值观的正确性。所以,这种用自己的“理念”来为别人着想的做法,事实上是绝对的自我中心,尽管当事人或许完全没有这种自觉,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一事实。 在这种情况下,不论我们替别人选择了什么路,尽管在思想意识中可以冠冕堂皇地说“为……好”,但在潜意识里,其实是在用这种方法,扩大自己的自我,让自己的知识、经验、理念扩张到别人身上,让自我侵占别人,把他们变成自我的一部分。用一个很简单的方式就可以证明这一点:当这种“好心”遭到拒绝时,这位“为……着想”的好心人,会觉得愤怒、沮丧;当得到遵从时,会觉得高兴。这种情绪会延伸到许久以后。当这位被着想者成功时,如果当初顺从了自己,就会说:你看,你当初听我的没错吧?如果他当初违背了自己,就会说:如果你当初听我的,结果肯定比现在更好!反过来也是一样。 家长是否有可能真正为孩子着想,真正帮孩子选择一个“为他好”的道路?答案是肯定的。但唯一的条件,就是家长放弃自己的自我中心,放弃自己所有的人生经验、知识、信仰、教条、思想,完全以一个赤子之心的角度,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去看待当时的形势;同时,所给出的建议,仅仅作为建议,给孩子完全的自行决定权。 因为,人生毕竟是孩子的人生,不是父母人生的延续。 古人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同样地,帮孩子选定人生道路,不如帮助孩子获得选择人生道路的智慧。 2.什么素质对于孩子将来取得成功最为重要? 是否将学习成绩视为衡量孩子是否优秀的首要标准?是培养孩子某一方面超群的技艺重要,还是培养他富有个性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答:前面的回答,并不是否认家长对子女的严格教育。这里想表达的,就是家长的严格教育的出发点,应当是让孩子获得真正的人生智慧。只要是以此为目的,不论采取任何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方式,都是合情合理的;如果违背了这个目的,那么不论是浪漫激情、还是严加管束,都是没有道理的。 所以,这要求家长自己首先就要有选择人生道路的智慧。这是为人父母的第一基本条件。 这就是对本问题的回答,亦即真正的智慧是孩子最重要的素质。有智慧的孩子,知道该作何选择,知道选择该如何因时因势而易。这样的智慧才是幸福的基本条件。而幸福正是人生成功的第一标志。 单纯用学习成绩来衡量孩子的优秀与否,是片面的。当然,全面的优秀孩子,只要他有心学习,成绩也坏不到哪里去;但优秀有很多种,不能用一把尺子来度量。真正较好的衡量标准是智慧,或者用孔子的思想,智、勇、仁,三点,作为优秀的度量标准。这是指真正的智、勇、仁,不是小聪明、匹夫之勇、妇人之仁。 有了智、勇、仁,那么孩子不论是拥有一门高超技艺,还是富有个性和创造力,都是好事。其实两者是相通的:真正拥有一门高超技艺,出神入化的孩子,他本身在这个方面一定拥有极高的创造力;反之,富有个性和创新精神的孩子,他在自己全心投入的领域也一定会远超同侪。 3. 是否一定要升入重点中学或大学才能有成功的一生? 答:这要看教育体系。在中国现有的教育体系下,经过重点中学、重点大学培养的孩子,会有更高的平均素质,更完善的能力培养,这是毋庸置疑的。但这并不一定代表着他们一定能最发财、最富贵、最有权威。因为这些“成功”都需要诸多教育以外的因素。至于能否幸福,就更加难讲了。 这是因为,当前的教育体系中,没有重视对智、勇、仁的培养;孩子们学到的只是知识,还有运用知识应对考试的超高能力。但是,在重点中学、重点大学,特别是一流大学中,由于教育风气、环境、学风的影响,孩子可能会更开放,视野更开阔,对他真正的优秀素质的形成不无帮助。 4. 家长应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创造力,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如何帮助孩子选择未来发展方向? 答:老实说,这其实没有一定之规。孩子是从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这个环境,包括了家长、老师、朋友。孩子的自信心、创造力、学习兴趣,都来自环境的影响,先天的素质倾向,加上本人的用心。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有自己的偏向;最好的教育,是补偏救弊,促成孩子均衡发展,形成真正的高素质。如果环境中有一个真正具有智慧的人,不论他是父母、老师还是朋友,都会对孩子素质的形成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全面发展的自信心和创造力,其基础刚好是智慧。没有智慧的自信叫做傲慢,没有智慧的创造叫做鲁莽。 智慧从观察而来,观察受兴趣引导。因此,保护孩子童真的兴趣,是环境最该给予孩子的帮助。如果父母能不伤害、不打击孩子自发的兴趣,老师、朋友能善加鼓励孩子的兴趣,那么孩子的兴趣会自然发展成深入的观察,从而产生智慧。智慧需要在环境中锻炼成长,因此,孩子需要有机会自己选择,自己体会选择的成败,从而不断地磨练智慧。 帮助孩子让智慧在人生的磨练中日益成熟,就是最好地帮助了孩子选择未来的发展方向。 5. 总体来说,是西方式的“放养”比较好,还是东方式的严格管教更好? 答:这个问题,确切地来说,应该是“西方当代的放养”和“东方上世纪的严格管教”的比较。如果时空变换,那么东西方都不是目前立论的教育体系。 其实,教育没有,也不应该有一定之规。对于孩子,父母需要拿出智慧,该放养的就放养,该管束的就管束。教育就是补偏救弊,令其自身升华;而不是放纵成灾,或者压制成模。所以,这个命题本身是不成立的。只有对应于特定的时代、特定的人群、特定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具体到个体的孩子,才能讨论究竟应当多“放养”一些,还是多“严格管教”一些。 以上意见,仅供参考。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6373 次阅读|3 个评论
家中的小太阳
fqng1008 2011-1-2 05:02
昨天上午,我们全家去三姐那儿过元旦。岳母说,她最牵挂的是曾外甥,大人都不曾挂心。 来到他们家,大家果然都围着孩子转,视线一直都离不开小太阳。小太阳也十分尽兴,整个一个上午,又唱又跳,大家都陶醉的欢乐的海洋里。我们走的时候,小太阳余兴未尽,委屈地哭了,原来节日里最欢乐的是她。 孩子是家的中心,也是快乐的源泉。
个人分类: 谈情说爱|2922 次阅读|1 个评论
独生子女的尴尬
Bobby 2010-8-15 12:21
今天看到葛德燕的博客《当姓氏之争的苦恼降临到我的头上》(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53167 )年轻夫妇的双方父母之间为下一代姓氏之争,颇有感触。 我家儿子出生后,岳母也有此意,我说你家有儿有女,又非独生子女,就别太贪了,姓氏不准动。但她坚持要我儿子叫她奶奶,不要叫她外婆,说是叫外婆显得见外。我心想,那里的事?叫你外婆就见外了嘛?你怎随便改变人伦关系呢?转念一想,算了。这并非原则问题,可能是我们的上一代对我们的下一代太宝贵了的原因吧。叫你奶奶就叫你奶奶,没什么大不了的。 姓氏之争有中国旧传统的传宗接代之意,其实也是不得已的办法。老人老脑筋,一时半晌转不过弯来,没什么。我个人认为,姓名里带一个葛字没有关系,这个要跟他爷爷商量通。大家都不要太自私。 独生子女的后代可能会有姓氏之争、称呼之争,以后说不定还会有逢年过节的回家之争、养老之争等等。这种一(孙辈)二(子女辈)四(双方父母)家庭结构带来的问题还很多,只能慢慢解决。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258 次阅读|7 个评论
计划生育无计划
wujingzhi 2010-7-22 13:00
据称: 芝加哥大学法学院教授,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纳德科斯表示,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未来,有一个因素是至关重要的,那就是计划生育政策。这个政 策不改,中国就无法维持近年来的高经济增长率。中国现在的人口生育率低于正常的人口换代速度,老年人正在迅速增多。这项人口政策必须尽快改变。 对于计划生育政策,或者我更愿意称之为独生政策,其贡献是很大的。不过,其后果也是严重的,实施效果有待观察。 目前现实是独生政策对城市人来说是普遍的,对农村人是虚无的,对有钱有权人是可以变通的。 离开繁华的大城市,到农村里看看,独生子女多吗?当然,现在是越来越多了~ 对于新结婚的这一代中国年轻人而言,就是鼓励他们多胎,我想也没几个人愿意。前几天,我还开玩笑地劝以前的同事多生几个小孩吧,他们都一致说养小孩太难了,有一个就够了 世界上似乎只有中国在强制执行独生政策。不过,现在更绝了,由于生存压力,人民自觉执行独生政策。和某些国家鼓励生育而没有人生育形成了对比。 我有时候觉得孩子多点好,既有益于孩子健康成长,也让家庭气氛活跃。所以有些时候就有奇怪的想法,如果在中国不让多胎,那就换个地方。目前我自己还停留在幻想阶段,不过,社会上这么做的人似乎很多。不少人为了多胎,找种种理由出国,生完小孩再回去。更多的人似乎干脆不回去了,因为孩子多了在中国除了极少数资本家和权魁,一般人是没活路了~ 这么泛泛的想一下这个没有计划的计划生育政策独生政策,牵涉的是一大片问题。受此影响的几代人,进而形成的特殊的社会现象,似乎不只是简单的人口换代和经济增长问题 图片源自 http://www.china.com.cn/info/movies/2009-06/22/content_17990065.htm
个人分类: 把酒问天 Review|1092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实行公民自主生育 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harmonism 2010-6-3 22:06
实行公民自主生育 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时间:2010年05月27日 09时35分 来源:求是理论网   我国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实行计划生育,1980年开始全面推行独生子女政策。目前,我国公民的生育观念已经发生根本转变,出生率已经严重低于世代更替水平,人口即将进入负增长。同时,我国人口的性别失衡、老龄化、后备劳动力不足、民族失衡等问题日益突出,这将严重阻碍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并将危及国家安全。   为妥善解决当前我国人口领域出现的诸多问题,确保国家民族的繁荣发展和和谐稳定,我国应尽快实行公民自主生育。为使人口政策不再发生重大失误,还应建立起人口政策随人口形势变化及时进行调整的长效机制。   一、实行公民自主生育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社会要发展,就必须有充足的劳动力、较好的人口素质和合理的人口结构。   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坚持以人为本,就必须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就要尊重包括人的生育权和生存权在内的基本权利。   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应充分认识人口发展和劳动力资源发展的持续性。据五普数据,2000年,我国总和生育率已经跌至1.22,这将直接导致人口萎缩,后备劳动力资源短缺,不利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做到五个统筹。其中,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就应包括实现城乡之间、各地区之间人们生育权的平等;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就要使生产水平和消费水平相协调;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要顺应人口发展的自然规律;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就要顺应国际潮流和国际需求去重新审视人口政策。   二、实行公民自主生育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建设和谐社会,就要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人口发展遵循的自然规律,大致是从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到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再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即使不进行人为干预,人口自然增长率也会逐渐降低,甚至会出现人口负增长。   建设和谐社会,更应建立人与人的和谐关系。近年我国新生人口性别失衡严重,老龄化问题突出,这将严重危及未来的社会和谐,应该采取妥善措施加以扭转。   建设和谐社会,还应建立党群干群的和谐关系。计划生育借助一票否决等强制手段推行,激化了党群干群矛盾,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应该取消计生一票否决等一些极端做法,免征社会抚养费,以缓和党群干群关系。   建设和谐社会,也应建立政府管理机制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间的和谐关系。中央提出要建立服务型政府,而强制计划生育的政策仍按照计划经济思维,沿用管理型政府的工作方式,已经无法适应时代要求,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进程,必须对其做出重大改革。   三、实行公民自主生育是《宪法》和《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第三十三条也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规定。而现行生育政策中,公民因民族、户籍、职业等方面的不同,其生育权是不平等的。特别是赋予少数民族特殊优惠的生育政策,事实上造成了对汉族公民的歧视。这是不符合宪法精神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18条规定:国家稳定现行生育政策,鼓励公民晚婚晚育,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可见,我国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并没有规定一对夫妻只能生育一个子女。而各级计划生育部门在实际执行中,却把提倡变成强制,执法犯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19条规定:国家创造条件,保障公民知情选择安全、有效、适宜的避孕节育措施。实施避孕节育手术,应当保证受术者的安全。但在执行中,很大程度上存在强迫上环、强迫结扎和强迫孕检的做法。按照《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规定,应尽快废止独生子女政策,禁止强迫上环和强迫结扎等违法行为,使公民真正享有对避孕节育措施的知情选择权。   四、实行公民自主生育是人民的意愿   近年来,民众对放宽生育政策的呼声日益高涨,有关计生维权的诉讼案件也呈上升趋势。2007年3月叶廷芳等29名委员联名提交《计生政策中有关独生子女条例应尽快停止执行》的提案,得到了很多代表的支持。最近,民间人口研究者何亚福、易富贤等在人民网提出的改革现行计划生育政策的E政案,更是得到了广大网民空前的支持。   应该看到的是,群众要求放宽生育政策,也并不是想无节制地生育,而仅仅是要争取自主决定生育数量和间隔的权利。据计生委公布的数据,目前我国的总和生育率仅为1.22,公民平均生育意愿也仅为1.73,这已经明显低于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组确定的全国总和生育率在未来30年应保持在1.8左右的目标,更低于世代更替水平。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出台鼓励双独家庭生育二胎的政策,也很少有人响应;北京市人口研究所抽取57个社区调查了248个夫妻双方均为独生子女的家庭,结果双独家庭中六成不想要二胎。由此可以看出,实行公民自主生育,根本不会出现可怕的生育高峰。   五、实行公民自主生育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沿海发达地区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劳工荒,中国社科院2007年的《企业春季用工需求调查表》显示,能够全部招满工的企业只有不足32%。另有32%的企业招到用工量的75%以上,至少有1/3的企业缺工在25%以上。2010年初,沿海发达地区全面出现劳工荒,这种势头必将愈演愈烈,并蔓延全国。而且,外国黑劳工趁机大量涌入,势必对我国的民族结构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冲击。因此,我们必须放宽生育政策,以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和充足的后备劳动力资源。   实行公民自主生育,让一部分有条件的人再生育,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大学生就业压力,拉动内需,促进保育、教育、医疗、儿童用品等行业的经济增长。   六、实行公民自主生育是保障国家安全稳定的需要   从长期来看,一个国家的人口要保持不增不减,总和生育率要保持在2.1,这个生育率称为维持世代更替水平的生育率,也就是平均每对夫妇要生育2.1个孩子。由于中国存在严重的性别比偏高问题,因此,要维持世代更替水平,总和生育率至少要达到2.3。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的原始数据显示总和生育率只有1.22,远低于世代更替水平。这样低的生育率,严重制约人口的可持续发展,无异于民族慢性自杀。因此,实行公民自主生育,是保持民族规模、保持综合国力的现实需要。   国防方面,由于独生子女比例高和适龄青年逐渐减少,近年全国很多地区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征兵难,而且情况急遽恶化。如果这种趋势得不到控制,几年之后,中国的军人数量和军人素质下降必将危及到国防安全。   很多独生子女家庭也面临着严峻的养育风险。独生子女一旦遇到夭折、伤残等意外,对于父母特别是年纪较大不能再生育的父母,将构成毁灭性打击。   由于独生子女与父母分开生活,未来10年,空巢家庭所占比例可能达到90%以上。而因独生子女意外死亡而造成的绝对空巢家庭数量也在迅速增加,据2009年中国计生协公布的数据,各级计生协统计上来的空巢家庭数字让人吃惊,仅北京就有1111户独生子女夭折家庭,566户独生子女伤残家庭。   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风险加大,又累加放大了政府养老风险。政府对于未来数量庞大的老龄人口,无论从计划上、资金上、还是服务上,都还没有做好充分准备。把这种本来分散的养老风险全部集中压在政府肩上,也是极不科学,极不理性的。   有人说:我将来有养老金,不靠孩子养老。诚然,一个家庭的老人可以不靠自己的子女来养老,但不容置疑的是,全中国的所有老人却必须靠全中国的所有年轻人来共同养老。   七、实行公民自主生育是顺应世界潮流的需要   据2009年统计资料,中国的人口密度为138人/平方公里,在世界各国中排在第72位,远低于日本(336人/平方公里)、韩国(490人/平方公里)、德国(230人/平方公里)、英国(252人/平方公里)、印度(392人/平方公里)、孟加拉国(1084人/平方公里)等国家。即使仅计算瑷珲腾冲线以东人口稠密地区的人口密度,也仅为299人/平方公里,仍低于日本、韩国、印度、孟加拉国、菲律宾、以色列等34个国家和地区。日、韩等国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水平足以证明,人口密度高低并不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决定因素。世界上有70多个国家(地区)的人口密度高于中国,但没有第二个国家实行像中国这样严格的独生子女政策。相反,俄罗斯、德国、意大利、日本、韩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几十个国家,还有我国的台湾和香港地区都在千方百计地鼓励生育。这不能不引以为鉴。   另一方面,随着国际合作的日益密切,人口和劳动力的国际流动也会日益加大,中国人口将有越来越多的机会参与国际劳务合作。所以,仅依据国内的自然资源、劳动就业等情况来制定人口政策也是不科学的。   八、实行公民自主生育是优化人口结构的需要   独生子女政策推行至今,也导致了严重的人口结构问题。一是造成了空前的人口老龄化危机,据统计,2007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43亿,占总人口的11%,中国人口老龄化高峰期将在2030年到来,届时需要抚养的老人将占总人口的40-50%。同时,新生人口严重不足,农村中小学的生源严重短缺,很多学校已经被迫合并或关闭。   二是独生子女政策的强力挤压和农村一孩半政策的误导,也造成了严重的新生儿性别比失衡。据本人在东北某乡镇的调查,该乡镇2000-2004年新生1206人,性别差值286个,其中计划内二胎出生人口占总新生人口的32.26%,而性别差值却达191个,占总性别差值的66.78%。计划内二胎基本上是已生育一个女孩的农民家庭自动获得的二胎指标,这正说明一孩半政策的误导作用极其强大!而据2007年2月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的《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公报》,我国1996年至2005年出生婴儿的性别比高达127:100。再过十多年,中国将不可避免地出现几千万光棍。   三是对主体民族汉族实行过严的计划生育政策也造成汉族人口比例急遽下降。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显示,2001至2005年,全国总增加人口中汉族仅占58%,与汉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90.56%极不相称,这将严重弱化各民族之间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而且近年由于劳工荒的加剧,外国劳工大量涌入,必将使我国的民族种族构成更加复杂化。而严格限制本国公民生育,把本国的资源和劳动岗位让给外国人,更是毫无道理的。   人口老龄化、性别比失衡、劳动力短缺、民族失衡等种种危机,将引发一系列经济问题和社会安全问题。山西翼城等县市二孩晚育加间隔的试点已经为我们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的依据,翼城县2000年人口普查显示生育率只有1.51,远远低于政策生育率和世代更替水平,1-4岁与0岁性别比分别为102.7和106.1,也属于正常范围。可见,全面放开二胎或实行公民自主生育,既不会导致生育率迅速上升,也有利于缓解性别比失衡问题。而要缓解后备劳动力不足问题,可能还需要鼓励生育。   独生子女政策催生了四二一的畸形家庭结构。其中的一是孩子,二是青壮年夫妇,四是四位老人,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当代社会和未来社会,一对青壮年夫妇每天除了紧张工作之外,还要照顾好自己和四老一小一共七个人的生活,显然负荷过重。而当这个家庭的独生子女长大后,一定会面临更重的赡养负担,很可能还要承受八四二一家庭结构带给他们的更重的负担。   九、实行公民自主生育是提高人口素质的需要   从教育方面来说,独柴难烧、独子难教,古有明训。独生子女家庭家长容易溺爱孩子,造成孩子唯我独尊的心态,形容独生子女是小皇帝已得到民间普遍认同。很多大学、中学教师也认为独生子女普遍有自私、脆弱、奢侈的倾向,很多用人单位已经明确提出不招录独生子女。由于父母的爱过分聚集、期望过高等原因,相当数量的独生子女家庭也深受成才问题的困扰。   从心理健康方面来说,独生子女政策剥夺了独生子女的兄弟姐妹,造成人性的变异和人伦的缺失。这也使儿童在兄弟姐妹陪伴中自然成长的天性受到压抑,有损身心健康。   从优生方面来说,由于现行生育政策过于强调人为的优生优育,忽视自然的优胜劣汰,也由于多数家庭对独苗的过度关注,从而对孕妇饮食起居做出了有违自然的安排,也使出生缺陷率上升。据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全国每年先天畸形儿和出生缺陷儿童总数高达80万120万,约占每年出生人口总数的4%6%。我国目前累计约有3000万个家庭曾经生育过出生缺陷患儿,占到全国家庭总数的1/10。而妇女生育数量过少,也使人们过多选择剖腹产等非正常分娩方式,造成婴儿体质和智力水平的下降。   从妇女健康方面来说,妇女生育数量过少使剖腹产比例上升,母乳哺育频度降低,哺育时间缩短,也导致妇女内分泌系统紊乱,生殖系统和乳腺疾病发病率上升。   这些现象也说明,计划生育工作在控制人口数量上做的过多,而在提高人口素质上做的又过少,亟需做出必要调整。   十、实行公民自主生育是重建中华民族人文生态的需要   中华文化传统中的多子多福、父慈子孝、夫妻和乐、家族荣辱等观念自有其封建局限性,但对于中华文化的传承和中华民族的长盛不衰确实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现行人口政策不分良莠地摒弃传统的家庭、伦理及生育观念,已经对中华民族的人文生态造成了严重破坏。   人的社会情感,主要包括亲情、友情和爱情。而亲情又包括父母儿女之情,兄弟姐妹之情,还有与叔、伯、姑、舅、姨之间的亲情,以及由这些关系衍生出的堂兄妹、表兄妹之间的亲情乃至更大范围的亲情。而现在因独生子女家庭居多,堂亲、表亲这些层次都逐渐弱化或者断绝,这种人伦的缺陷必将导致国民精神生态的失衡和破坏。   对于善恶行为对家庭及后世的影响,中华传统文化中有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的说法,这对于引导人们尊崇道德、诚信,有很重要的作用。而现在人们少生或不生孩子,对于自己的所作所为最终可能惠及子孙还是累及子孙,自然少了很多顾忌,客观上助推了社会风气恶化。所以,有必要放宽生育政策,更新生育观念,对已经破坏的人文生态进行必要的重建。   结语:最近,我国理论界和民间对生育政策的争论非常激烈,绝大多数学者和广大群众都渴望放宽生育政策。希望中央能够高瞻远瞩,排除干扰,及时调整生育政策,确保国家民族的和谐发展和繁荣稳定。   实行公民自主生育,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个人分类: 未分类|1946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一对夫妻一个孩子的政策是否有效控制了人口的增长
zjcui 2010-3-19 08:58
泰晤士报三月19日转载南方周未的消息,在全国皆实行一对夫妻一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后,国家批准在山西翼城县实行严格控制下的没对夫妻两个孩子的政策试验。上世纪八十年代实行上述政策后,当地人口的增长,与同类型的对照相比,并没有出现人口爆炸的情况。实际上与执行一对夫妻一个孩子的地方,三十年来的人口增长率,并没有明显差别。但是也有人担忧,这些社会学的试验是否真的执行了严格的对照,结果是否真的有意义。 如果确实如此,一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可望进行修改,允许每对夫妻生育两个孩子。 文章提到,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现在城镇抚养一个孩子的费用大幅增长。多数家庭已经不再能够承受两个孩子的负担。甚至有些八十后夫妻不想生育孩子。农村中有些地方实行的头胎若是女孩,若干年后允许生育二胎的政策,也部分验证,允许生育两个孩子,可能不会导致中国人口的大幅增长。但是可以缓解对几十年后整个社会老龄化的担忧。 转载自泰晤士报 March 19, 2010 http://www.timesonline.co.uk/tol/news/world/asia/article7067834.ece Success of secret two-child policy could force Chinese rethink on family planning (AFP/Getty Images) Multiple births have long posed a problem for authorities in China bent on pursuing the one-child policy Jane Macartney Recommend? A secret experiment allowing families in a rural Chinese county to have two children could herald the beginning of a social revolution after years of the notorious one-child-only rule. It has emerged that, 25 years ago, Beijing secretly authorised a pilot project in Yicheng county, 560 miles (900km) southwest of the capital, in which families would be allowed to have a maximum of two children if they adhered to certain conditions. Details of the experiment were reported for the first time in the Southern Weekend newspaper in Guangzhou — and the results are sure to call into question the viability of the official family planning policy. According to the paper, the population of the county has grown over the 25-year period of the scheme by 20.7 per cent, which is nearly five percentage points lower than the national average, despite families being allowed two children. The experiment also appears to have redressed the imbalance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births in China: the national average is 118 males to every 100 females, but in Yicheng the ratio was in line with the natural norm at 106 to 100. Related Links Deng’s harsh plan gave birth to many problems Beijing to relax 'one couple, one child' rule Given China’s growing population imbalance as a result of its low fertility rate — which is expected to cause the working age population to peak in 2015 and plunge by 2050 — and the unexpected results of the experiment, it is no surprise that influential voices have welcomed the findings. Liang Zhongtang, who designed the programme, believes that the draconian one-child policy has served its purpose. “Under natural conditions, with no family planning policy, the birthrate would drop faster than with strict restrictions,” he said. Zou Xuejin, of the Shanghai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has also called for a relaxation of the official family planning policy. One official who was involved with the project in Yicheng spoke of his nervousness at the start of the programme in 1985. “We were anxious that, because the one-child policy had already been in place for five years, the experiment would run out of control,” he said. “We went from house to house to explain the policy and, in fact, it went quite smoothly.” The Yicheng experiment has its origins in the late 1970s, when Deng Xiaoping instituted the one-child policy, at a time when some academics in China wanted to set up test areas. Since then, the authorities have exempted millions of families from the one-child rule, notably farmers in rural areas where the first child was a girl. Yicheng was chosen because it is a typical farming county. Two other areas were ruled out because they were home to large populations of ethnic minorities, among them groups who were exempt, anyway, from the one-child policy. The plan initially met with opposition in Beijing until officials in the northern Shanxi province wrote to the party chief, Hu Yaobang, in 1984 with their unusual suggestion. The response from the relatively liberal leader was reported to be swift: “Go ahead.” The main stipulation was that the experiment should be carried out without publicity — effectively in secret. The Yicheng test has been run by strict rules. Men in the county are not allowed to marry until they are 25, women before they reach 23 — three years later than the national policy. Couples taking part in the experiment must leave a six-year gap between their first and second child or face a fine of 1,200 yuan (120). They are encouraged to undergo sterilisation after the second child to ensure that they do not have a third. It appears, however, that some couples in the county wanted just one child anyway. One hospital doctor told The Times yesterday: “More and more people only want to have one child. It’s expensive to raise a second, especially in the town. The farmers still like to have two children.” Many, of course, did take the chance to double the number of their offspring, in a country with a population of 1.3 billion. A 20-year-old waitress working at a Yicheng restaurant told The Times that she was an only child, but her case was unusual and most of her friends had a brother or a sister. “Among my relatives, some have one child and some have two — but no one has three,” she said. At the start of the experiment the population of Yicheng was 278,000 and the aim was that it should not exceed 300,000 by 2000. Now the county has a population of 310,000. As one official told the Southern Weekend: “The experiment is quite satisfying. It shows that, even if people are allowed to have a second child, there will not be a population explosion.” News of the Yicheng project comes at a time when many are questioning how long the population control policy should be held in place, especially as the workforce shoulders the growing burden of trying to support an ageing society. The authortities, anxious about the reluctance of young urban couples to have even one child, have allowed couples who are both sole children to have two babies. In Shanghai this has been actively encouraged — but to scant effect. China’s newly rich are eager to enjoy their financial independence. They are already burdened by the soaring costs of buying their own home and a passion for bars, restaurants, expensive lapdogs and hanging out at Starbucks. Many feel a baby would cramp their style and cripple their disposable income. Urban yuppies wanting a career are generally content with the one-child rule; farmers who want more sons to till the land simply ignore the limits. China’s policymakers may find they have already fallen behind the times.
个人分类: 实验室最近论文|3069 次阅读|0 个评论
男人如果没有想法?
jxz1963 2009-9-11 11:59
前几天,在和几个朋友聚会时,一位朋友说他一天曾经有过的两个想法:一个是为着独生子女们着想的,另一个是为着年迈的老爸老妈着想的。虽说朋友是一个有责任心的男人,但他的想法说出来时,让我们听着还是有些好奇! 独生子女问题 朋友说,有一天他回家见着临居家的两个孩子(一男孩和一女孩)在自家和女儿一起吃晚饭,便突发奇想:要是这么多孩子都是自己家的孩子,有儿有女的,那该多好呀!说到激动处时,朋友的眼泪都快要掉下来了! 我不知道朋友是兴奋、还是激动,但朋友的确是说到动情处了! 在场的临居也很激动,并笑着说:我们还想让这么多娃娃到我家,给我们当孩子呢! 瞧瞧,这就是城市家庭家长们的心态,都是这种希望! 仅这一点,从一方面说明了中国现在独生子女家庭父母的希望之所在:一个孩子的家庭确实有些太孤单了!有些小孩上大学后,家里就只剩下老两口了,的确是太空虚了、太无聊了! 另一方面,独生子女们之间因没有亲情、没有友情、没有兄弟姐妹等社会关系,有时候确实有唯我独尊、老子天下第一和熊王霸道的问题,有时把父母的关爱和溺爱当成理所当然和义务。 如果孩子们多了,如果不是独生子女,以上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老年人的问题 朋友说,周末了回老家探望在家独居、年过七旬的老母亲,看着无所事事的老人、整天盼望与儿孙们团聚的心态,朋友说:真拿老人没有一点办法,她就喜欢一个人在老家居住,一方面城里的房子闲着,我们上班后家里没有人照看;另一方面老人又不愿来城里居住,长期独居农村。 有时一听到歌曲《常回家看看》,就想回家转转,搞得我们没有办法,一到周末就想着老家年迈的母亲,回家的次数就多了,陪家属的机会就相应地少了,意见也就随之而来了! 说到这里朋友停顿了一下说:这个想法下次再说吧,说不好以后日子会不好过的!在场的朋友起哄道:说,没事的!更有几位朋友的夫人加油:说出来,有啥事我们替你担着! 壮着几位朋友夫人们的胆量,朋友说:如果国家法律允许,我真想在老家给老母亲再找一个儿媳妇,让她把老人侍候的好好的,我也就放心了!说者虽说有一定的思想准备,但还是遭到了在场朋友们的嘲笑,更有朋友夫人们的一致怒吼:看把你想得美的哟,还想再找一个合法的夫人? 末了,夫人们还加了一句:坚决不允许! 对于一个有责任心的男人来说,对于母亲的关心、关爱是绝对应尽的义务,面对空巢老人,一位有责任的男人,有这种想法并没有错。 如果国家法律允许的话,有责任感、有爱心、有经济实力的男人公开的再找一个陪父母生活的家人,对社会和谐、社会就业应该还是有一定的作用的。 况且现在男人少女人多,实际上也有部分地区的部分人群(高收入人群、有成就感人群)早就在私下里以雇拥的名义在过着有名无份的生活,有些人还私下里生下了小宝宝。 当然,对于目前城市的包二奶、婚外情以及地下情人的问题,则属于男人们的另外一个问题,另当别论! 如果男人没有想法? 如果单纯从以上两件事情上说,男人的这两种想法似乎有些荒唐,更有些于法理不顾了。但从中国社会几千年的文明历史来说,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才执行了不到 40 年时间,而中国的一夫一妻制也执行了不到 60 年的时间,男人们有这种想法真的有错吗? 如果中国男人真的没有想法,中国社会就会和谐吗?
个人分类: 趣味人生|6475 次阅读|0 个评论
老外是怎么看独生子女的 (译)
pkuzeal 2009-8-24 10:54
读者们现在家庭和从小长大的家庭区分有多少人呢?兄弟姐妹在承担家庭责任中是否扮演了主要的脚色?假如你只需一个孩子,那是特别为之还是为了不测?有没有注意到独生子女和你所认识的有兄弟姐妹的孩子有什么不同之处? 50 年前我还是个孩子时,身为独生子女是件耻辱的事。上世纪 60 年代初期,绝大多数孩子都有至少一个兄弟姐妹(大概更多)与父母一起生活,其中一方普通都是全职妈妈。据传独生子女都很自私、孤单、适应才干差。有句俗话说:独生子女都是孤单的孩子。 情况已经发作了转变。现在所处的世界,单亲家庭的独生子女早已是习以为常的事,也为人们普及承受。而且孩子们发展也很可能是托儿所渡过,而不是跟有血缘关系的亲人一同。但是,还是担心自己独一的儿子极有可能会错过一些东西。 正如我以前谈论过的关于许多家庭来说,决议 只生一个好 还是多生几个孩子总是困难的选择。当然,关于一些夫妇来说,只生一个孩子并非出于选择,而是出于不测。当父母的必需衡量本人的状况 ─ 财务情况、事业、呼应孩子的成绩、肉体情况、生育方面的成绩、怀孕时的各类便当以及产后的阅历 ─ 还有孩子的社会开展。 我有四个兄弟姐妹,因此观察和模仿兄弟姐妹极大地影响了我的社会开展。我现在当了爹又离了婚,每个星期五得照料四岁大的儿子。儿子出生后不久我就离婚了因此如今还没有再生孩子的期望。虽然社会准绳发作了转变,但我还是很担心儿子作为独生子的社会阅历。可是也有好的一面:至多他永世不用跟兄弟姐妹竞争了。 我试图通过朋友、学校和大家庭来对他加以补偿。会提前跟有孩子的要好同事约好一起玩。儿子还进了一所蒙特梭利 ( Montessori 学校,那边的教学理念让孩子们形成小团体,孩子们年龄相差最多三岁。除了教师的指引,孩子们还会得到小伙伴的指点,这些小伙伴可以说每周有五天发挥了兄弟姐妹的功用。 同时我还试图让家人帮忙,因为本人庭里的亲戚可以代为发扬兄弟姐妹的感化。可怜的儿子一切的亲戚都住在数千英里之外。但偶尔与他相聚时,还是很高兴能有机会跟新 冤家 一同玩。事实上,第一次跟他一同时,跟那帮表兄弟玩得太投入了连晚餐都没吃。
个人分类: 未分类|821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04: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