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举办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学校(浙江工业大学)举办第三届“杭州·青年学者论坛”
lizg 2019-1-10 20:33
学校举办第三届“杭州·青年学者论坛” 浙江工业大学 http://www.zjut.edu.cn/newsDetail.jsp?id=18935 2018年12月22日至24日,学校举办第三届“杭州·青年学者论坛”。省教育厅高校科研师资处吕华处长、省专家与留学人员服务中心陈华良主任等上级部门领导,校长李小年,沈寅初院士、高从堦院士、郑裕国院士,校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李昌祖,校党委委员、组织部部长郑春晔,校党委委员、学校办公室主任金晓明,各学院、直属研究机构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出席本次论坛开幕式。论坛开幕式由副校长虞晓芬主持。本届论坛包括开幕式、主论坛、学科分论坛和高层次人才岗位签约聘任等环节,共吸引了来自全球19个国家和地区的132名优秀青年学者参加。     李小年在开幕式上致辞,对各位青年学者的参会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并介绍了学校绵延百年的发展史。他指出,学校有优越的办学条件、深厚的文化底蕴、优良的育人环境、高端的学科平台、完备的科研创新和成果转化体系,更有重才爱才的浓厚氛围。他表示,人才是学校事业发展的根本。学校切实把满足人才成长发展需要放在首位,“尊重学术、重才爱才”已蔚然成风。他指出,学校刚刚成功召开第七次党代会,将在新的征程中,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强化学校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融合,实施开放强校战略和文化强校战略,为青年人才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李小年强调,优秀青年人才是学校的希望、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新时代的工大要承载事业发展的新使命,尤其需要一大批具有深厚学术造诣、具有国际视野的海内外优秀青年人才。学校将继续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提供更有品质的人才服务,创造更优质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让青年人才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开幕式上,人事处负责人介绍了学校人才人事政策等内容。主论坛上,化学工程学院教授、国家杰青王建国,信息工程学院教授、长江青年学者张文安,化学工程学院教授、国家青年人才朱艺涵,耶鲁大学博士后、参会青年学者吕兴霖作了专题报告。     23日下午,各学院(研究院、中心)等20个分论坛同时在朝晖、屏峰校区进行。各学院、学科负责人与参会学者就学科平台、科研创新等内容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并邀请了部分学者作专题学术报告。     24日上午,学校举行了高层次人才岗位签约聘任仪式。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就参会学者关心的人事、科研、教学等问题进行了解答说明。签约聘任仪式上,副校长虞晓芬代表学校与申报人才计划意向的青年学者代表签订了协议书,并为签订高层次人才岗位拟聘用协议的65位学者代表颁发了高层次人才岗位聘书。     “杭州·青年学者”论坛自去年创办至今已是第三届,规模和影响力逐渐扩大,本届论坛收到的海内外学者参会申请已超千份。论坛旨在为海内外青年才俊搭建学术交流和成果展示平台,通过专题报告、学术研讨和人才洽谈等形式,共同研讨前沿热点学术问题,促进海内外青年学者互动交流,加强不同研究领域的合作,同时加深对学校的全面了解,吸引更多优秀青年学者来校发展。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341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南大学举办2011年校园安全文化周
After50 2011-11-2 07:52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19aa510102dx2t.html
个人分类: 教学资源|2676 次阅读|0 个评论
举办学术会议需准备些什么
yangwenzhi 2009-8-26 01:00
我办了多年的学术会议,我体会举办学术会议须经历会议准备、进行、结束等过程,它包括学术议题、会议名称、开会时间、开会地点、会议主持者、与会者等基本要素。 第一,学术议题。学术会议围绕议题展开讨论、进行研讨和交流,议题就是会议所要讨论的题目,所要研究的课题,或是所要解决的学术问题。学术议题须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明确性和可行性。每次学术会议的议题应尽可能集中、单一,不宜过多,更不宜太分散。尤其是不宜把许多互不相干的问题放在同一会议上讨论,使与会者的注意力分散,不利于解决问题。凡学术会议召开都应有一定背景,如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学科发展的需要,以及某一特定环境发展的需要。学术选题是会议成功召开的基本前提,一个好的学术选题,不仅要适合当时科学技术发展的实际要求,而且必须对科技工作者产生很大的吸引力。 第二,会议名称。正式学术会议须有一个恰当、确切的名称。俗话说,名不正则言不顺。学术会议的名称要能概括并能显示会议的内容、性质、参加对象、主办单位或组织、时间、届次、地点或地区、范围、规模等。会议名称必须用确切、规范的文字表达。它既用于会前的会议通知,使与会者心中有数,又用于会后的宣传,扩大会议的影响,产生对与会者的凝聚力。大中型的会议名称须制作成横幅,置于会场中作为会议的标志(会标);会标须用全称。 第三,会议时间。会议时间包括三种含义:一是,指会议召开的日期,即学术会议召开的具体年、月、日,以及时、分。会议日期的选择要考虑工作安排、与会者出席可能,以及气候、环境等多种因素。二是,指整个会议所需要的时间、天数,即学术会议需要的天数或小时(分钟)。学术会议应尽可能准确地预计需要时间,在会议通知中写明,便于与会者有计划地安排。三是,指每次会议的持续时间。每次会议单元时间最好不超过90分钟,如果需要更长时间,应安排中间休息。 第四,会议地点。会议地点,也称会址,是指学术会议召开的具体地点,即国家、城市、会场等。会址选择应考虑多种因素,如,国际性或全国性学术会议要考虑学术氛围、经济、文化等因素;专业性学术会议应选择富有学术特征的地区或城市。选择会址还须考虑会场设施、交通条件、安全保卫、气候与环境条件等因素。 第五,会议主持者。学术会议须有主办单位,有些大型学术会议除主办单位外,还有承办单位、支持单位、协办单位、赞助单位等,承担不同的会议职责和义务。在学术会议组织过程中,须把会议的具体职责分解落实每一位参与主持和组织工作的人员身上,为此大型学术会议可设大会主席、副主席、大会学术委员会和大会组委会(或执委会),以及筹备工作机构等。 主持者是学术会议中必须有的角色,他们是会议过程中的主持者和引导者,也是会议的组织者和召集者,对会议的正常开展和取得预期效果起着领导和保证作用。会议主持者通常由有学术水平较高、交流经验、组织能力的学术研究者,或是有相当学术地位、威望的学术活动家担任。学术会议主持者分当然主持者和临时主持者。当然主持者是由其学术职务和地位或组织的章程或规定所决定的,如,学术团体、学术机构、学术会议组织机构中领导人、学术领袖等;临时主持者是从参会者中选出并承担主持学术会议的学术研究者,如,出席学术会议中有较高学术造诣的代表、小组会议的轮流主持会议的参会代表等。 第六,与会代表。与会代表是开好学术会议的关键,是开好会议的智力资源和人力资源,多数学术会议通过录选会议论文来产生参会的基本代表,而从事与学术会议内容相关研究的专家学者和管理者在没有论文的情况下,也可邀请参加会议。与会者须与学术会议直接有关,符合会议确定的学科或专业范围,有利于会议的进展或交流效果,具有合适的学术身份和法定的出席资格。 第七,学术内容。学术会议的学术内容不仅体现在会议的资料中,而且更主要地反映在与会人员交流、学术界对会议的后反馈中。学术会议中的学术内容,即学术交流的信息数量和质量是衡量学术会议质量和效果的主要标志。学术会议的学术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术会议征集和选录学术论文的数量和质量;二是学术会议进行过程中,与会专家讨论、交流中发表的信息、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等数量和质量等。 第八,支撑环境。学术会议需要特定的交流条件和环境,如,会场及设备、技术手段、服务支持等。学术会议需要在会场外、会场内营造适宜会议举办、有利于代表交流的会议情景,如,会标、坐席排列、音频设备、视频设备、灯光设备、多媒体交流设备、移动话筒等;同时提供与会者参会的各种服务保障,如,住宿、就餐、交通、会议指南、会场饮水等。为此,学术会议组织者必须筹备相应的会议经费,保障学术会议成功召开。
个人分类: 学术会议|8700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8: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