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对话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对话

相关日志

解颐录6
Mech 2020-4-26 22:56
岳母的耳朵越来越背了。当面吐槽她也无动于衷,看来就是真听不见了。 有次妻子有位堂姐,也八十多数了,来家里看望她婶婶,也就是岳母。堂姐耳朵也背。 两位耳朵背的老人,在一起那真是对答如流,谈笑风生。我大惑不解。后来仔细听听,发现她们各说各的,完全在不同频道。或许见对方张嘴,以为听见了并回应。自己虽然没有听清楚,也不妨继续说下去。 这是我的发现,两个耳朵不好的人,聊天反而必耳朵不好与耳朵好的聊天容易。当然,我没有做过文献调研,不知道是不是已经有人发现过了。 解颐录 1 解颐录 2 解颐录 3 解颐录 4 解颐录 5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726 次阅读|0 个评论
小波讲述---与历史照片对话
热度 1 xuxfyuwp 2019-10-3 17:06
陈小波是新华社的高级编辑,在新华社庞大的历史图片库中挖掘着尘封的信息,触摸其中的脉络,揭示隐藏在表象背后的记忆,使她对国家的发展进程有了更真实的理解。她和她的团队让一张张黑白照片展示出特定时空构图,传播出历史深处久远的回声,尽管有些微弱,但沉甸甸的故事足以触动人心。 小波的讲述简洁平实,表达着质朴的情感,传递出真切的细节,仿佛在沉闷的宣教语境中吹进了一缕清风,令人心怡气爽。 1952 年全军运动会田径场起跑线上,比赛开始后,运动员没有立即冲出起跑线,而是在纸板上写着什么,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恐怕难以想象出这是在做什么。他们必须写完规定的几个字,才能起跑,这是利用运动会的机会,在配合部队的扫盲活动,那时的战士多数是文盲,部队在通过这种方式开展文化普及。 部队的状况,是国家的缩影,小波还展示了多幅照片,呈现各行各业在那个时期的扫盲方式,文盲占当时中国人口的 80% ,体现了那个年代国家发展的起跑线。 50 年过后,至 2000 年,中国的文盲率下降至 6.72% ,这显然还不是终点,但巨大的跨越实实在在改变着亿万人的命运。 小波制作这期节目恰逢国际扫盲日刚过,国家教师节的前夕,也算是恰逢其时了。 “川藏公路”号称“天路”,在那里开车的许多司机都有一个习惯,不时点燃一颗烟,抛向窗外。这个动作是向那些长眠在路边的筑路英雄表达敬意。 川藏线上的怒江上,旧大桥已拆除,建起了新桥,新桥的建设者刻意规避了一个旧桥墩,保留在了原址。这个桥墩是一座纪念碑,其中凝固着一个筑路者的血肉之躯。 1953 年,一支部队在这里建桥,一个战士不小心掉进了正在灌注水泥的桥墩里,战友们想尽办法,未能将他救出来,眼睁睁看着他被吞没在泥浆中,只能含泪将他筑进了桥墩。 修这条长达 2255 公里的公路,仅用了四年多的时间,当时只有铁锤钢钎这样的原始工具,要穿过 14 座海拔 4000 多米的高山,跨越 14 条波涛汹涌的河流,横穿八条地质断裂带,筑路者为后人留下了一个只有在特定年代才能发生的奇迹。在修路的过程中,长眠了 3000 多名烈士,每修筑一公里,都会有超过一名以上的人倒下,后来这里被称为“世界公路灾害的百科全书”。 修路过程中还有许多令人难忘的故事,小波每期六分钟的节目显然也只能触摸其中的点滴。抛烟头的细节,不是仅通过照片可以印证的,需要讲述者从更多维度去探究、还原真实的场景。 随着气候变化问题持续产生广泛影响,最引起人们关注的问题之一是在气温不断升高背景下冰川融化问题。然而,在小波的记述中,中国科学家与冰川的第一次亲密接触竟是想让冰川加速融化。 1958 年中国科考队在祁连山发现了第一条冰川,当时提出的口号是“向冰川雪海要水要粮”,怀着这样的信念,新中国第一支冰川研究队挺进祁连山,队员们把一袋袋煤粉洒在洁白的冰面上,希望冰川加速融化。那是一个挣扎在温饱线上的年代,连绵的冰川在人们眼里不过是一桶水,好在,这样的举动很快就停止了。 秦大河万里走南极的传奇故事在华夏大地已广为人知,在小波的叙述中并没有为了吸引公众眼球而进一步聚焦某些惊险细节,而是着重挖掘了其中的科学价值。 1989 年,秦大河与 5 名国际科考队员一起,徒步横穿南极大陆,他每隔 55 公里,就要挖一个 1 米多深的大坑,取出雪样,放进塑料瓶,三个多月的时间,用坏了三把铁锹,将 800 多瓶雪样完好地带到中国南极长城站,成为唯一一份南极雪盖 1 米以下的完整雪样,中国南极冰川研究的国际地位由此得到显著提升。 撒煤粉化冰川的年代已经远去,探寻和保护成为冰川科学新的主题词, 2002 年至 2014 年,中国就有 635 条冰川融化消失,冰川的总面积减少了近五分之一,对于冰川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我们知道了多少,探索、解答、应对,路仍漫长。 在内蒙古镶黄旗草原上,有一块独特的墓碑,蒙古族没有立碑的习惯,这块碑是六个汉族孩子为一个蒙古族母亲而立。这六个以兄妹相称的孩子并没有血缘关系,都来自上海孤儿院。 那是发生在上世纪 50 年代末, 60 年代初的事情,上海孤儿院爆满,而孩子的口粮就成了问题,中央负责儿童工作的康克清,向内蒙自治区主席乌兰夫求助,希望调拨一批奶粉解决孩子的口粮问题。乌兰夫回答说送奶粉没有问题,但这样做又能维持多久,不如将孩子送到草原来,交给牧民抚养。这个意见被国务院采纳,三千孤儿院的孩子被送往内蒙草原。 这些“国家的孩子”在内蒙草原被接收到牧民家或福利院,以上提到的六个孤儿当时被安排在镶黄旗哈音哈尔公社福利院,最大的 7 岁,最小的 3 岁,表现有点另类,常以逃跑和捣蛋方式反抗收养,直到一位“红脸阿姨”张凤仙的出现,才将他们降服。张凤仙最终将六个孩子一起领回了家,一下多了六张嗷嗷待哺的小嘴,张凤仙日夜操劳,为他们的成长辛勤付出。在孩子们记忆中,曾被妈妈打过一次,是因为四个男孩用水槽做船,划到湖里游玩忘了时间,把张凤仙快急疯了,到处寻找,找到后,含着泪将几个孩子打了一顿,边打边喊,“你们淹死了怎么办?你们淹死了怎么办?”母亲用爱哺育他们长大,当兵、上学、走上工作岗位,那块墓碑是在张凤仙去世后,六个孩子为母亲立的。 3000 孤儿在草原被当作“国家的孩子”,牧民们为他们承担起了更大的责任,付出了更深沉的爱。他们在草原的成长,体现的是一个民族宽广的胸怀。 在比利时一座已走过 400 多年的古堡里,女主人发现了一块锈迹斑斑的铁轨部件,标签上写着“京汉铁路,路易”,建于 100 多年前的京汉铁路是中国纵贯南北的交通大动脉,铁轨零件为什么会出现在比利时的古堡里?路易又是谁?小波带着疑问闻讯赶去,在一本古老的相册中找到了答案。 1900 年,路易前往中国,任比利时驻汉口副领事。在他的镜头里记录了中国当时的社会百态,也包括与那件铁轨有关的深刻影响了中国的大事。清朝末年,中国被西方列强砸开了国门,在洋务派的力主下,清政府准备修建一条汉口至北京的铁路。 国库亏空,修铁路只能向外国借钱,经过百般思量,负责修建铁路的张之洞选择了比利时,作为建路回报,清政府让出了 30 年的铁路管理权。 路易通过镜头记录了修建京汉铁路的全过程,铁路总工程师让 . 沙多频繁出现在他的镜头中。在让 . 沙多后人保留的相册里,也记录了修路的许多画面,而在让 . 沙多给夫人的信中,还可看到许多修路的细节。 路修到河南,要在黄河上架桥,黄河水流湍急,河床上的细沙层很深,架桥遇到困难。经过 18 个月想方设法,数千民工肩挑背扛,终于架起了黄河历史上第一座跨河铁桥,全长三公里。 1906 年,京汉铁路全线通车。在黄河大桥的通车典礼上,让 . 沙多忧心忡忡,反复强调因技术所限,这座桥的使用期限仅有 15 年。他没想到,这座桥后来经修修补补,用了 50 年。 1958 年,黄河发大水,一位巡道工发现黄河大桥的一处钢管桩松动,而此时不远处一列载有数千名旅客的列车正要通过铁桥。这名巡道员赶快将情况报告了部队,阻止了那列火车。车刚停稳,大桥就坍塌了,联通中国南北的大动脉断了。而此时,在铁桥下游不远处,一座中国人自己设计的铁路大桥正在加紧施工,两年后, 1960 年新桥建成通车。 100 多年来,中国的铁路越修越长,火车越跑越快,从欧洲的铁路技术来到中国,到中国的高铁开向世界,见证了世纪的变迁。 小波的讲述还有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真实动人的细节,以及一些本不该发生的事情,她以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启迪人们将目光转向历史深处,从中获取自己的感悟与理解,疑惑和思考。
个人分类: 文章|4163 次阅读|2 个评论
焦点解决在创始人企业文化访谈中的应用
Gaodeming 2017-8-5 10:14
高德明 访谈目的 访谈时间 访谈地点 访谈对象 创始人访谈方法 按照焦点解决取向进行访谈设计 , 围绕企业文化的维度,企业所在的阶段,创始人对企业的愿景,创始人曾经取得的成绩 与文化要素的关系, 以及创始人的期待多个角度进行访谈。 通过 对话 访谈 的方式 给创始人提供 语言 空间,让其对自己的企业文化的运行和期待,全面地展开 回顾 和 展望 。通过谈话过程的设计,可以让这个谈话 激发 创始人 高度的热情对 企业文化内容给与提炼总结,并汇集成可见的可被展示的内容。访谈设计也引发 CEO思考,对自己企业文化的各个要素 在 企业起到的作用,给予建构性的反思,并且 对 自己的企业文化所包含的要素给与整合。 流程 1 (思路是对过去资源的挖掘,过去资源给自己带来的好处。) 您的企业,发展到这个阶段,您的事业做得这么好,您认为是您的哪些文化理念在起作用? ( 三到五个要素 ) 对其他的人有什么影响?您希望谁能了解,他们了解了有什么不同? 你期待哪些思想可以在企业中起到作用? 其他人是怎么 能 看到 或知道 这些文化内容是起作用的,他们能够看到什么? 现在正在起作用的 企业文化内容有哪些? 如果,五年之后您的事业发展 得 非常 顺利 ,像你想象的那样,那时候 您希望其他的人 如何来评价您的企业文化? 他们会说什么? 如果,整个企业上下 想法 一致,都能了解您的想法是十分,您觉得现在这个状态是几分? 你为什么会打这个分数呢?你做了哪些工作? 如果再往前加一分的话,你觉得您会给你的企业带来什么不同? 流程 2 如果用 3到5个词,您总结您的企业文化,您会用哪 几个词呢 ? 关于第一个词,这个代表什么意义呢?它在您的创业过程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呢? 还有呢? 在这个行业中,您最喜欢哪个创业者?您觉得他会给您什么建议?他会对我们的企业文化有什么期待? 假设一定阶段,而我不知道你们企业发展的年限,比如说是五年是一个阶段,您的企业完全像您想象的那样得到了发展,那时候,您觉得,哪些企业文化会起到决定的作用呢? 或者您非常信任的一个朋友,他非常了解您,他会如何赞叹您企业文化做得好?他会说些什么呢? 等企业发展到您期待的最高峰,你希望新闻界如何来评价您的企业? 您期待员工了解您的这些思想 的什么内容? 按照您这些思想来工作的话,会给企业带来什么不同? 会给他们带来什么不同呢? 您最喜欢什么样的员工?他们的哪些意识和品质是您喜欢的和期待的? 您看到什么样的一个现象,能够知道:嗯 , 很好,现在企业的员工真的跟我的想法是一致的啦? 访谈之后的资料总结: 创始人的企业文化要素,是什么? 这种要素起的作用是什么? 现在企业员工对要素的知晓和同步情况是什么尺度? 创始人对企业文化能够落实的情况的期待是什么? 学习、练习、实践、反思、督导,是一个SF取向工作者的快速成长之路。 敬请期待下期分享。
个人分类: 焦点解决实践|2423 次阅读|0 个评论
女儿的朋友圈分享
Mech 2017-1-29 11:29
听家人聊天,简直像听相声一样。女儿在微信朋友圈中发布一段。我贴在下面。其中漏写了一个回合的对话,我自己加上了。顺便一提,朋友圈里的评论,大家都纷纷 “要签名” 。 分享与亲戚们的对话 强度堪比board review 大姨:听说你连升三级,恭喜恭喜! 我:??? 外婆:现在你什么官? 我:??? 外婆:手下多少人? 我:手下没有人。 大哥:你公司到底是干嘛的? 我:主要是广告监测和社交舆情监听 大哥:哦就是版主删帖的呗 我:其实并不是 大哥:具体呢?你最近做啥呢? 我:最近在帮XX选适合他们品牌的明星代言人 大哥:多大牌的明星? 二哥:替我要个签名呗! .........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655 次阅读|0 个评论
海外语屑
Mech 2016-9-8 20:58
在蒙特利尔开 ICTAM 时,八点半开始的分会场人不多,但报告人都到了。作为打酱油的听众,我安慰主持人说, Perhaps the audience are on the way. 主持人是位黑人教授。很犀利地说, On the way? I think they are on the bed. 比黑 真是 比不过洋人,当然比白也比不过洋人。 在多伦多宾馆走廊里,遇到位服务员。她热情地打招呼, Morning! 当时是下午,我有些茫然,不知道如何回答。于是就似乎困惑地问, Er… in China? 服务员马上说抱歉,是她太忙了,忘记时间云云。多伦多用美东时间,夏时制与北京时间正好是 12 小时时差。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656 次阅读|0 个评论
没有答案要美妙得多
热度 1 pingguo 2016-3-28 17:00
天亮得早。又一个晴天。 谁也没有说话。 房间里,其实只有我。 他在窗前站了好一阵。 忽然说,一样挂满了松果, 一样茂密,青翠, 一样起伏的小鸟, 为何在工作的城市没这种感觉。 他在自言自语。 我心想,或许是很久没回家, 或许是很久没起这么早。 春游,向春天学习的机会, 所剩不多。 漫无目的就是目的。 或者与自己对话, 或者在自然的梦境里对话。 不少事情, 没有答案要美妙得多。 2016-03-20
个人分类: 诗歌|2073 次阅读|2 个评论
火灾自述
dfedhw 2016-3-1 00:08
我是一种持续了上千年的自然现象,人们需要我时称我为燃烧,不需要我时就称我为火灾,其实我与平日里做饭、烧烤、冶炼所用的火没什么两样,或许只是我的出现不合时宜、不分场合,除了会吞噬财物,还可能伤及人命。 我的发生和发展完全遵循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只要有足够的热源、可燃物和助燃剂,我就会一条路走到黑,直到其中任一条件被破坏。现实生活中,可燃物客观存在,助燃剂挥之不去,通常的把火灭掉也就是彻底熄灭了热源,从而让我销声匿迹。 “黄金救援三分钟”为众人所熟知,然而这三分钟并非指人们发现我之后三分钟,而是指从我生成之后的三分钟,很多情况下,这点时间尚不足以让人们发现我,即使立刻发现了,三分钟之内,所能采取的有效措施也不多,更多的反应则是惊慌失措,四下逃散,于是就这样,三分钟乃至于更多的有利时间反倒留给了我。 平心而论,时间给与我进一步生存发展的空间,而空间距离又给予我更多存续壮大的时间,从而让我愈演愈烈。同过去相比,由于建筑空间横向纵向地不断延伸,建筑外壳保护我不易自熄,再加之密集分布的可燃物,则使得空间距离对我愈发有利。 除了时间空间上的优势,我还有保护自己的利器——热辐射、浓烟以及随时可能的爆炸、触电,甚至是间接引发的坍塌,从而让人们更加不敢靠近我。 每次当我睁开眼睛,看见四下无人,分布有限的自动灭火系统卡壳或行至半路掉链子,又或是青黄不接的灭火剂导致人为救援效率低下,不由得一声叹息。 说到底,我绝非完全想象之中的天灾,我与人类一切的生产生活相伴相生,我之所以能够生发和扩展,更多的还属人祸,又或许是我的面目略显狰狞,寂然无声,使我们之间从未 真正 有机会尝试过有效的连接、对话与沟通。
3126 次阅读|0 个评论
全球化时代的有为原则:自主、合作、对话
热度 1 周可真 2015-6-21 18:22
在 《我为何热衷于研究顾炎武?》(科学网, 2007-3-16 07:10 )一文中,我如此提到顾炎武研究的意义: 我以为至少在下述几个方面,顾炎武思想对于增益我们的生活智慧,改善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以便更好地应对和解决我们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是有启发意义的: 例如,在具有异质文化或不同文化传统的民族之间发生尖锐激烈的矛盾的情况下,处于弱势地位的民族应该怎样对待处于强势地位的民族,怎样处理彼此之间的关系呢?当年顾炎武的做法是:当清贵族刚刚入主中原,清朝统治尚未稳固,南明还在同清朝作殊死搏斗和较量的时候,他是积极的或明或暗的参与南明的抗清斗争;当清朝政权日益巩固,南明的抗清斗争偃旗息鼓,以至复国无望的时候,他则采取了对清朝的不即不离的态度,既坚决不事清朝,亦不与之对抗,甚至还与清朝上层官员有长期而密切的交往,另一方面,他又念念不忘复国,而且坚信汉族必将复兴,并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钻研“经术”“治道”,著书立说,以待“后王”(未来汉族政权的代表)。顾炎武的这种做法同样值得我们借鉴。在“全球化”的当今世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是这个世界的事实上的统治者,面对这样一个严酷的现实,我们似乎应该采取类似当年顾炎武对待清朝那样的态度,既不屈服于西方国家,也不与之对抗,并且还要积极地开展和它们的交往,与它们保持长期而密切的联系和接触,同时抓住时机,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苦练内功,培养自己的素质,发展自己的实力,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创造必要的物质和精神的条件。 再如,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尚处于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在资本主义仍居绝对统治地位的当今世界中,只能算是一种萌芽状态的新的社会关系----社会主义萌芽,以其发展水平而言,它至多相当于顾炎武时代封建主义依然居绝对统治地位的中国的资本主义发展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怎样对待新的社会因素,怎样处理新旧社会关系之间的矛盾呢?当年顾炎武所取的基本态度是:在经济方面,他主张对以封建土地国有制为基础的封建经济加以改良,通过发展商品经济和私营经济来推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以维护和实现封建国家的根本利益;与之相适应,在政治方面,他主张改革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的新体制,使中央适当放权于地方,实行以县为单位的地方自治。顾炎武的这种态度给予我们一种启示,就是:面对在当今世界居绝对统治地位的资本主义,我们的态度是否应该是对它进行一定程度的改良,使之成为其中渗透了社会主义因素的一种社会体系呢?平实而论,在旧的社会关系仍居绝对统治地位而新的社会关系尚处萌芽状态的历史条件下,要在现实中建成一种全新的社会关系是根本没有可能的,它至多只能在人们的头脑中观念地建成罢了;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对既有的占据统治地位的社会关系进行一定程度的改良,是唯一可行之路,也是最为切实而可收其成效的办法。 又如,在异质文化的冲突面前,应当采取怎样的态度呢?在这方面,顾炎武的态度也有值得我们借鉴之处。在清朝,原来的女真族虽然掌握着国家的政权,但是其民族文化比起汉族文化来却是相对落后的,在这两种异质文化的冲突面前,顾炎武本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立志捍卫和发展处于较优势地位的汉族儒家文化,并从“文”“道”统一的观念发出,提倡“本原之学”,积极开展儒家文典研究,并在小学、地理学、金石学等学术领域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为继起的清代朴学打下了基础,并且在一定意义上也为近现代中华文化的复兴和创新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顾炎武对于“夷狄”文化也不是全盘的否定,而是承认“中国之不如外国者有之矣”,主张以“夷狄”文化之长补“华夏”文化之短,例如,他看到游牧民族善于“骑射”而在当时军事上占有优势,力主改革马政,提倡“听军民畜马,勿禁”,以利于国家“骑射之士”的增多。今天,我们面对中西文化的冲突,对处于较优势地位的西方文化,也未尝不应该以“原本之学”的精神开展对西方文典的研究,以便从根本上认识和理解西方文化,唯其如此,才能真正的做到取其长而舍其短;同时,对处于较弱势地位的本土文化,则不应妄自菲薄,自贬三千,而是应当看到“西方之不如中国者有之”,从而在生活实践中自觉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思想文化。 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顾炎武思想乃是中国思想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历史环节。研究它,不只是为了把握顾氏本人的思想,也是为了更具体地把握整个中国思想史;反之,也只有把他的思想看作并理解为中国思想史整体的一个部分或方面,将它置于其整体中来加以考察与研究,才能深刻理解它的意义。 …… 学者为何要尽其心竭其力去研究那些老去已久的历史人物的思想?我想,总不外乎是出于顾炎武所谓“引古筹今”的需要。这里的“古”与“今”实际上是“往”(过去)与“来”(未来),却又不是简单的时间上的“往”“来”,而是历史的文化上的“往”“来”。所谓“引古筹今”,实质上是作为文化主体的人为创造其文化所从事的继“往”开“来”的历史活动。人类特有的文化,就是通过而且必须通过这种历史活动才能被创造出来。在这种历史活动中,“引古”是“温故”以“继往”;“筹今”是“知新”以“开来”。通过“温故知新”的历史活动,才能实现“继往开来”的文化创造。研究顾炎武思想的文化意义乃在于此。 在这里,我想强调的是,顾炎武在清朝政权日益巩固,南明的抗清斗争偃旗息鼓,以至复国无望的时候所采取的对待清朝不即不离的处世态度,这对我的人生启示意义极大!顾炎武为何要采取那样的处世态度?按我的理解,他是为了成就其为后王立言的学术事业,才以不即不离的处世态度来对待清朝的,因为如果他不是这样,如果他与清朝相对抗而继续从事抗清斗争,他就不可能为清朝所容而必死无疑,也就不可能成就其后来的学术事业。由此我领悟到一个道理:大凡要成就学术事业,必须要有一种合作精神和采取一种合作态度来对待他人,对待政府。对此,我在《周易讲座》(载拙著:《顾炎武与中国文化》,黄山书社, 2009 )中如此论道: 由于中国人长期受儒、佛二家君有自性而民无自性的思想影响,因此造就了中国普通百姓的“外因论”思维方式——常以“性空”观念去思考问题,把包括自身在内的一切现象都看成是“因缘”“随缘”之物,从而在生活中遇到任何令自己不满的问题时,常常是从外部去寻找导致其问题产生的原因,讲出种种总之与自己无关的原因来,以便把造成其问题的因由全归到别人身上,从而指望由别人来全部承担解决这些问题的责任,而认为自己则可以作袖手旁观的逍遥者,抑或更具有怨天尤人的充足理由和怪三怨四的自由权及求全责备于别人的裁量权。所以在中国,实做其事的人们常常受到来自不做实事的人们说三道四的指责和怪罪,由此导致人们常抱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就是做起事情来也是瞻前顾后、畏首畏尾,不敢大胆的探索和创新。 总之,“外因论”的思维方式在行为方式上表现出来,就为人缺乏独立自主精神(依附性)和做事缺乏开拓创新精神(从众性)。因为中国至今仍有这样的文化传统,所以今天我国政府才要大力提倡“自主创新”。 应该指出的是,与上述“外因论”思维方式相联系,中国人还另有一种“内因论”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在观念上是来源于道家的基于“自然论”的“无待”思想。按照道家的“自然论”,未有天地之先,已然有物混成,这便是先天地生的“道”,它“自本自根”,是为宇宙本根。因其“自本自根”,故“道法自然”。“道法自然”的体现,是在于“道”的“独立而不改”。这种“独立而不改”的自然性体现于由“道”所派生的万物,就是万物的无知无欲之性,因其无知无欲,故而无求于外,这就是万物的自然性——自足性或无待性。道家崇尚“自然”,就是肯定万物本来无待,人生也无待,都是自足的。 以自足无待之心来看待人生,思考万物,这就是在道家思想影响之下逐渐形成的中国人所特有的“内因论”思维方式。这种“内因论”思维方式看起来似乎与儒、佛二教影响而形成的“外因论”思维方式全然不同——后者是以“性空”观念去思考问题,把包括自身在内的一切都看成是“因缘”“随缘”之物;前者则是以“自然”观念去思考问题,把包括自身在内的一切都看成是“独立”“无待”之物;而实质说来,这两种思维方式都是割裂了自我(内)与环境(外)的辩证关系,使二者处在要么绝对对立,要么绝对同一的关系状态中,如此必然要导致内外俱消的虚无之境——一切事物既无内因也无外因的虚无主义世界观。从实质上讲,道家和佛家的生活态度就是基于这种世界观的虚无主义生活态度。 其实,从辩证的观点来看,自我与环境是内外有别而相与互动的。人世间的一切现象,都是在人与环境的互动中生成、变化与发展的。在这个互动过程中,一方面,环境创造人,另一方面,人又改变着环境。只是对个体的人来说,他(她)来到这个世界,就有既定的环境,这环境不是他(她)自由选择的结果,而是他(她)不得不承受的现实。但是,人生在世的意义,又不在于被既定的环境所支配和塑造,而在于按自己的意志去努力改变这个环境,使这个世界打上自己意志的烙印。从这个意义上说,人们所面临的一切问题都是他们自己的问题,都是因为他们自己要生活并且要活得有意义所带来的问题,所以,任何人只要他(她)要生活并且要活得有意义,就没有正当的理由认为他(她)所面临的问题是与自己无关的。为了使自己生活得有意义,他(她)应该而且必须把他(她)所面临的问题看作是由自己造成的,并因此自认为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去努力加以解决。 当我们面对着令自己感到不满的现实问题时,我们其实毫无理由只顾自己说三道四,讲出种种总之与己无关的原因来,此情此景,正当合理的选择应该是,自己动脑筋想办法并努力寻求或创造与别人合作的机会,使别人心甘情愿与自己合作,以解决自己所面临的问题或自己与别人所共同面临的问题。在作这样的选择时,当然不能只考虑自己所面临的问题,还得考虑别人所面临的问题,不仅为自己着想,也得为别人着想,因为你不替别人着想,不去考虑如何帮助别人解决问题,你就得不到与别人合作的机会,从而你自己的问题也就难以得到解决——这世界上,除了上帝,谁有本领在没有任何合作的情况下自己解决自己的一切问题呢? 自主与合作,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正当方式,而且恐怕也是唯一正当的方式 。 在拙文《 普遍自由和普遍平等:后现代文化哲学范畴的核心价值 》( 2015-1-1 19:36 )中,我更进一步指出: 后现代文化哲学所孜孜索求的“普遍有效的价值”,根本不同于近些年来西方意识形态宣传所炒作的那种“普世价值”(或曰“普适价值”),后者是属于现代文化哲学范畴的价值观,它在理论上是立基于“民族本位文化观”以及“西方文化中心论”,由此导致“文明冲突论”的文化对抗意识与“西方文明优越论”的文化自恋意识;在现实性上,它不过是西方文化中心论者在全球化时代条件下对其固有的文化偏见所做出的一种重新表述,同时也更是西方政客为达成该时代西方国家的国际政治诉求所提出的一种文化战略,在实践形式上,这种文化战略的实施与推行,是通过国际政治霸权主义所惯用的对他国进行威逼利诱甚至直接的军事干预或侵略的霸道行为方式来实现的。后现代文化哲学则是反映全球化发展必然趋势和“地球村民”和谐共生之必然要求的文化理论,这种理论强调文化的历史性,肯定任何一种文化都有为其历史条件所规定的局限性,要克服这种局限性,只有通过同其他文化的交流才是可能的,故主张以“文明互补论”的和谐思维来取代“文明冲突论”的对抗思维。 …… 在人类进入到全球化时代的条件下,无论是以暴力方式来解决文化矛盾的文化理论,还是以暴力方式来解决社会矛盾的社会理论,都不再是合理的。如果说前者是关于人类文化发展的“文化革命论”(或曰“文明冲突论”),后者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革命论”(或曰“社会冲突论”)的话,那末,在全球化时代条件下,合理的文化发展理论就应该是“文化建设论”(或曰“文明互补论”),合理的社会发展理论就应该是“历史建设论”(或曰“社会互补论”)了。 …… 以“建设论”来代替“革命论”,是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全球化时代的必然要求。文化领域的“建设论”,即“文化建设论”或“文明互补论”,作为后现代文化哲学的一种理论,一种关于全球化时代人类文化发展的理论,主张通过文化对话的方式来解决或化解异质文化之间的矛盾。 …… 要之, 各有其特殊价值观和价值追求的文化主体之间寻求彼此互相认可的价值标准的文化对话,其实质是在于以互相同情、互相包容、互相妥协的交往方式来确定彼此的共同需要。这种文化主体之间的共同需要,便是笔者所理解的作为后现代文化哲学范畴的“普遍有效的价值”之本体 。 总而言之,在全球化时代,自主、合作、对话是一个有为之人立身处世所应取的正当态度和合宜方式,也是一个有为之国立国理政所应取的正当态度和合宜方式。
个人分类: 人文之思|1476 次阅读|1 个评论
要平民化的偶像,不要供奉的英雄
热度 3 yangjianjun 2015-6-15 17:57
赵燕博友写了一篇博文 :《不要侮辱杨振宁,是国家对不起邓稼先》 ,其本意当然是好的,主要是提醒公众对做出重要科学贡献的杨振宁先生给予起码的情感礼遇。博文引发积极讨论。但牵涉到邓稼先先生,并对一些政策举措诟病,本人认为有失偏颇。 邓稼先先生能在祖国“两弹一星”事业中一展平生所学,并作出重要贡献,其个人应当是非常欣慰的。对于一位科学家而言,还有什么更值得欣慰的呢?国家对邓稼先先生的功绩评价,在我有限的认知范围内,我觉得也并不吝啬。至于物质待遇方面,那个年代很多人会活活饿死,不能用今天的标准评判,更不能以我们所处的境遇先入为主的进行评判。博文中还提到有关方面曾准备给邓先生配一辆轿车,换做今天,和配一架飞机的待遇差不多。 难道我们忘了?我们是渴望平等的,人与人之间不要相差那么多。尤其是在物质层面,更应该如此考虑。我们经常会羡慕别国的一些现象,如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学校仅能获得一个固定停车位的礼遇, DNA 结构的发现者、诺奖得主詹姆斯·沃森部分因经济拮据的原因曾动议拍卖诺贝尔奖章,诺奖得主益川敏英挤地铁的身影被我们解读为民族的力量,最近的诺奖得主 Nash 因打的士而遭遇不测 …… 因此,过分为某一个人或极小的群体呼吁不恰当的物质待遇可能是不正确也不合理的,如果由此而绑架决策更是我们不愿见到的。但我本人坚决拥护,为科学家群体要保证基本的物质待遇,这个群体应当与社会技术性劳动群体平均收入持平,甚至略高。因为,太偏爱极小的群体,容易离心离德,最终可能是负面的导向大过正面的意义。现在科教界的一些现象也确实令人担忧,能者通吃者有之、同劳但严重不同获者有之,劫贫济富者有之,富者极奢而贫者不为济者亦有之,故为此论。 本短评的目的是为补充完善赵燕博友的观点,没有反对的意思。
4528 次阅读|2 个评论
对话彭慧胜:ChemNanoMat编委会联席主席
热度 1 WileyChina 2015-5-28 09:30
英文原文: Materials Views 原作者:Claire Cobley 我们与彭慧胜教授聊了聊他的研究兴趣和事业的发展轨迹,以及他担任的 ChemNanoMat 这本新期刊编委会联席主席的角色。 彭慧胜教授于1999 年在东华大学获得高分子材料工学学士学位,2003 年在复旦大学获得高分子科学硕士学位,2006 年在美国杜兰大学获得化学工程博士学位。他于2006-2008 年在美国能源部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工作。2008 年10 月至今,彭博士担任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及先进材料实验室教授。他自2012 年起担任高分子科学系副主任,2014 年起担任聚合物及其先进复合材料中心(也称中国“2011 工程”)主任。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基于高分子聚合物的新能源材料及器件的发展。他是纤维状能量收集和存储器件领域的领军人物。 问:对于您 ChemNanoMat 编委会联席主席的新角色,请问您有什么看法和感受? 答: Wiley-VCH 被公认是化学与材料科学领域的全球知名出版商。 比如, Angewandte ChemieInternational Edition 和 Advanced Materials 分别被认为是化学和材料科学领域的旗舰期刊。所以对于Wiley-VCH 来说,很自然会想到将以上优势结合起来,创办一本新的期刊,强调功能材料合成(尤其是纳米材料)的化学方法的使用。这本期刊在多学科领域有很大贡献,将会吸引来自化学、物理、生物、材料科学、电气工程等许多领域的大量关注。我与 Wiley-VCH 的 很多编辑都很熟悉,他们的专业精神和高效率让我印象颇深,与他们合作将会非常愉快。因此,我很高兴接受此次邀请,担任 ChemNanoMa t 编委会联席主席。过去的一年中,我很享受与Wiley-VCH 的编辑以及它们的同事一起工作,共同宣传这本新期刊,比如通过所有可能的渠道在科学界发布信息,鼓励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们积极投稿。我的团队也会向期刊提交优秀的稿件。我相信我们的新期刊必将成为出版材料化学及其他相关领域顶尖研究成果的一个有效的平台。 问:请问您的学术生涯中的亮点和未来发展分别是什么? 答:在研究方面,我认为过去五年中,我在复旦大学进行的纤维状能量收集和存储设备的研究是一个重要的成果。能够在2008 年10 月获得在复旦大学任教的机会,我觉得非常幸运。在我到达之前,实验室就配备了精良的设备,仅一个月之后,我就订购了一些化学药品和基本仪器来开始研究工作。此外,在研究的起步阶段,我还收到了丰厚的启动资金,这笔资金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同时,来自同事们强有力的支持以及能与一些优秀的研究生和实验室其他研究人员共事也让我感到非常幸运。我真的很享受和他们一起工作。 关于纤维状能量收集和存储设备,我们首先开发了一系列具有柔韧性、机械强度和导电性的高度定向碳纳米管复合纤维,并成功将它们用作电极来制作一维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聚合物太阳能电池、超级电容器、锂离子电池和集成能量转换和存储设备。与传统的平面结构相比,其独特的纤维形态有很多优点,比如轻便、可三维形变、 可编织 以及可穿戴。具有柔韧性和可穿戴的电子产品将来可能会主导我们的生活,这种复合纤维在这方面有很大的用处。 未来我们将持续研究这种纤维状能量收集和存储设备。我们仍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尤其是在复合纤维的机械和电力性能方面的进一步改进。例如,纤维状太阳能电池的功率转换效率以及纤维状存储设备中的能量存储容量在规模扩大后大幅度降低,所以长设备的高导电纤维电极的生产亟需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 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基于这种新材料开发出同族新型光电和电子设备。此外,我们还希望能基于碳纳米管/ 聚合物复合材料开发出同族高性能结构材料。 我期望我们可以在未来的五到十年内取得上述进展。 问:请问您有什么建议给那些正在规划科研生涯的学生? 答:关于这方面的建议已经有很多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我认为,在你做决定之前最好先问自己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你喜欢化学吗?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你需要谨慎考虑今后的研究方向。你可以问自己一系列的问题,比如你最感兴趣的方向以及你擅长的领域。在回答这些问题前,你应该试着和一些高级研究员聊一聊,比如说你的 指导教授 ,以此帮助你回答上述问题。他们对你十分熟悉,对化学研究也很熟悉,所以可以给你一些反馈、建议和评价。 另一个很重要的途径是阅读一些化学家的自传,尤其是那些来自现代化学初期的化学家。你会从这些化学先驱的经历中获得很大的启发与鼓舞。 问:请问是什么吸引您投身科研,您又是如何取得今天的成就的? 答:回望我的研究生涯,首先我想感谢两位高级化学家——我在复旦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江明教授和陈道勇教授。江教授是实验室的领导,陈教授则直接指导我的硕士论文。在我刚开始硕士论文写作的时候,我从未想过自己会成为大学教师。当时我打算毕业后在上海的一家国际公司找工作,也希望在几年后成为管理者。但江教授和陈教授在我2003 年毕业的时候改变了我的想法。经过3 年的研究工作后,他们教会我一件很重要的事——如果我付出努力是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科学家的。比如,尽管我当时没有任何研究经验,对技术也不完全熟悉,但仍在几个月之内通过阴离子活性聚合成功合成一系列嵌段共聚物。 当我明白这点后,我决定去美国攻读博士学位,而且基本决定了我应该一生致力于化学研究。攻读博士的经历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决定。回到复旦大学之后,尽管摸索到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并不容易,但我一直牢记着自己应该做些独特的、实用性强的研究。我曾经在一家纤维公司担任助理工程师,所以我偶然想到假如将各种能量收集和存储装备制作成纤维状,应该会很有意思。之后,我们开始验证该想法的可行性,最终能够实现这个想法我们也感到很幸运。几年后,在我们发表了一系列的论文之后,许多来自不同地区的人们和我们取得联系,他们告诉我们这些新型纤维状能量收集和存储设备也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例如,可穿戴电子产品被当作下一轮科技革命,而这些新型设备也许能够解决可穿戴电子产品中遗留的瓶颈问题(传统的平面供电系统无法有效满足可穿戴的要求)。在强烈对比下,纤维状供电系统则能满足这些要求,并且有可能加速可穿戴电子设备及其他应用领域的发展。 关于 ChemNanoMat 的其它博文—— ChemNanoMat 主编寄语 —“ 小 ” 科学大影响的新期刊 关于 ChemNanoMat 的其它博文—— “小”科学大影响的新期刊—ChemNanoMat推出创刊号
个人分类: Physical Science|2805 次阅读|0 个评论
为什么进医院像赶年集一般热闹?与医药销售商的对话
蒋高明 2015-4-25 20:54
为什么进医院像赶年集一般热闹?与医药销售商的对话 蒋高明 微信真是好东西。最近开通了微信新号,一些不常联系的朋友从世界各地冒出来了,好不热闹。连一个从没有见过面的老家的一个远房侄子也申请加入我的微信。由于对他的职业感兴趣,便同他聊了几段。 从下面的聊天记录来看出,中国医药行业乱象丛生,制药厂生产的人药,通过专门的销售公司推到医院与私人诊所,越质量差的药越贵,提成越多; 医院病人像“赶年集的” , 病人负责消费了劣质药品,其治疗效果不得而知 。然而,这些内幕,从“职业道德”的角度出发是不能公开说的。侄子还有什么话不能说呢? 我初步判断,现在很多病人是人为制造出来的。我们的经济模式造成了大量污染,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致使农民生病越来越多,医药厂好医院无形中助长了病人数量增加,政府高额的医疗补贴,客观助长了劣质药品的泛滥,以及医院病人的大量增加。农药厂、化肥厂、除草剂厂、兽药厂、人药厂、医院、殡仪馆、墓地,先污染环境,再制造病人,再治疗病人或治死病人,从而销售大量化学品,好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最后,医药推销商侄子的话耐人寻味: 中国 7000 多家制药公司,众生万象 。。。 “众生万象”什么呢? 下面为聊天记录,隐去真实姓名和厂家及医院的名称,切勿对号入座。 侄子:叔叔,您好。 本人:谢谢,你是谁家的孩子,现在哪里工作? 侄子: 某某 制药公司。 侄子:我爸蒋某某。 侄子:笑脸表情。 侄子:您是我们蒋家的骄傲,打小仰慕您的大名,虽未谋面,但不陌生,聊聊天呗。 本人:昨天在天津出差没有来得及看微信,你在某某制药做什么工作? 侄子:跑业务。 侄子:(华东某两个城市)基层业务员,跑这几个市的乡镇医院,私人诊所。 本人:明白了,很辛苦吧。医药产业与医院业务关系不一般啊。 侄子:辛苦! 侄子:钱不好挣 ! 侄子:我上月销售 43.7 万元。公司总共才黑打来 3.03 万。给客户的点数太低了,客户都不愿意用我们的产品了。 侄子:除了给客户兑的费用,吃饭、住宿、路费,自己本月剩下 2600 元,整合够还房贷的。我现在身上还有 23 元钱! 本人:真不容易,你们给客户的点数是多少?医院的成本占医药费的比例是多少?他们为什么不给你提成? 侄子:点数,根据公司政策来跟客户谈呗( 职业道德,我不能说,但我可以给你说别的厂家的,特别是小小厂家的可以达到 50% , 30% 等等 )。比例,鬼脸(嘿嘿),这个我也不清楚,我们只管销售。我们公司 2015 年首次搞“商务基层”试点,我们是第一批,出来前公司给的政策很好,出来后变化了不少,说是好好卖,年底红包大大的。 侄子:像牛一样干活,成绩却如大型机械化干出来的。收入只够吃草的,钱都被公司挣去了。公司对待基层业务员的政策太吝啬了。 本人:医药行业好干吗?是不是也竞争激烈?病人是越治越少了,还是越多了?我的初步判断是医院小病大治,大病死治,目的是推销你们的药,赚病人的钱。 侄子:现在病人特别所,医院每天都像敢年集,就说咱某某市吧,某某市人民医院,每年纯药品销售额就是 20 亿。 侄子:小制药公司,名气小,产品质量和效果差。为了推广产品,加大销量,他们只能抬高价格,给客户更大空间的政策。 侄子:大公司,名气大,靠几十年再市场的打拼二存在,留下美名。任性的是产品质量和效果,一般政策比小长的小多了。 侄子:这么说非常笼统。中国 7000 多家制药公司,众生万象。。。 本人:谢谢你介绍的这些信息,长了不少学问。常联系。
个人分类: 自然与社会|3627 次阅读|0 个评论
冬叶与果的对话:卡片机傻拍2014(21)
热度 2 zlyang 2014-11-12 14:01
冬 叶与果 的对话 : 卡片机傻拍 2014(21) 佳能卡片机 SX170 IS 试拍。 请您指教! 只压缩,未做其它调整。今天中午拍摄, 怎么改进? APEC 蓝!蓝天真好,不拍受不了!仿拍 李学宽 老师! (1) (2) (3) (4) (5) (6) (7) (8) 相关链接: 李学宽,2014-11-12,《秋实?秋柿》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54303-842805.html
3532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商务英语900句】
lcj2212916 2014-9-12 21:50
【名稱】: 商务英语900句 【作者】:--- 【大小】:339K 【格式】:pdf 【語言】: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 《商务英语900句》分为三大部分:(1)日常对话;(2)商务谈判;(3)拓展商务对话。《商务英语900句》共30课,每一课的内容又分为:示范对话、常用句型和相关表达方式三部分。其中,示范对话体现了每一课的主题,具有很好的代表性;而常用句型和相关表达方式则是对话内容的进一步延伸。 【下載載點】: http://www.400gb.com/file/73098534
1331 次阅读|0 个评论
两个经济学博士的对话(9-10)
niehuihua 2014-7-22 20:21
两个经济学博士的对话(九) 贺博士:都说工作更难找,歧视少不了,经费很难报。对于土鳖博士来说,你认为现在是最艰难的时期吗? 费博士:不是。因为伴随科研经费管理体制的更僵化,反腐败的扩大化,以及海归的涌入,土鳖博士的境况会更艰难! 贺博士:那么你认为,一般的土鳖是不是该急流勇退又或者知难而退? 费博士:如果一个人已经登顶,当然可以全身而退。在山顶的胜者,永远可以藐视山下的众生,或者看淡山上的胜景。可是对于大多数跪着前进的普通人而言,进亦难,退亦难。毕竟,现在做什么都不容易了。 贺博士:他们总不可能占据所有行业吧? 费博士:他们会占据所有赚钱的行业,然后剩下的那些不赚钱的行业,会被那些运气好、背景硬、实力超强的人占领。光有本事的人,将无法在任何行业冲到顶端。 贺博士:你的意思是,社会的垂直流动遭遇了天花板。那你说我们该怎么办?坐以待毙?任人鱼肉?还是随波逐流? 费博士:四个字:抱本守拙。一句话: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两个经济学博士的对话(十) 贺博士:我看你最近很少在博客上发言,也很少批评政府,是变得更宽容了,还是被“赎买”了? 费博士:不是对政府更宽容了,是对自己更严格了。因为泛泛地批评总是很容易的,但是要提出正确的批评很难,而提出能让被批评者接受的批评就更是难上加难! 贺博士:我认为,批评是每个公民的天然权利。我批评贪官腐败,批评学者挪用经费,批评富人剥削穷人,这难道有错吗? 费博士:少数人违法违纪,那是道德问题;多数人违法违纪,那一定是制度问题。但是,我们在批评官员、富人、学者和一切“过得比我们好”的人的时候,其实很多时候并不了解具体的制度环境和前因后果。 贺博士:你是说贪官有理? 费博士:我不是这个意思。我的意思是,你总批评贪官腐败,但是为什么不提出符合实际的解决腐败的办法? 贺博士:我为什么要提出解决办法?那是政府的事情!难道批评也需要资格吗? 费博士:那你的批评跟网民的批评有什么分别? 贺博士:网民批评有错吗?没有网民的支持,你就失去了群众基础,就会失去很多“粉丝”。 费博士:如果靠人云亦云赢得粉丝,我宁愿孤独前行。我不反对网民在网上指点江山,但我想特别提醒一句:在最近颇为流行的《旧制度与大革命》中,托克维尔说,如果你从来不参与现实政治,却热衷于讨论政治观念,这对社会可能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我要补充一句,如果你不在体制内,却总是讨论如何改革体制,这也是一件危险的事情。 《两个经济学博士的对话》(1-8), http://doctornie.blog.sohu.com/211954263.html。
923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杨振宁、莫言、范曾“科学与文学的对话”实录
liuyongjing 2013-10-12 20:51
杨振宁、莫言、范曾“科学与文学的对话”实录 (科技日报 20130520) 范曾为两位诺贝尔奖得主赠画。本报记者 周维海摄 编者按 5月15日,两位诺奖得主杨振宁和莫言在北京大学展开了一场“科学与文学的对话”,著名书画家范曾主持。两个多小时中,三位大家对话精彩纷呈,处处闪烁着人生智慧和思想之光。他们对科学与文学、天才与成功、真情与妙悟、“中国梦”以及诚与德、勤与拙等问题的思考和解答,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应读者要求,本报特整理刊登,以飨读者。 范曾:今天非常高兴杨先生和莫言兄来到北大。杨先生,好像授予您诺贝尔奖的瑞典国王,是授予莫言诺贝尔奖的瑞典国王的祖父。 杨振宁:1957年,我在斯德哥尔摩得奖时,老国王年纪已经相当大,至少60岁。他的大儿子是他心爱的继承人,可惜因飞机失事丧生,盛传二儿子不会做继承人。国王的大儿子有一个儿子,10岁左右,就参与了颁奖典礼和宴会,我看见过他,他就是现在瑞典的国王,是他为莫言授奖的。 范曾:可以说很有因缘。 杨振宁:我还可以补充个小故事。当时的颁奖大厅里,有不止一千人参加,也有很多简短的演说,其中介绍李政道和我的是著名汉学家高本汉。他早年到中国来,对研究中国的古音韵学、青铜器等都有一定造诣。他当时用中文演讲,可他的中文我一个字都听不懂,因为他是从古文学来,发音也很奇怪。虽然这样,但显然他对中国古文化非常仰慕,有亲近感。 科学是猜想,文学是幻想 范曾:杨振宁先生曾经说过,科学家从来都不能发明,他只是在不断发现。我想问莫言兄,您是在发明创造,还是有另一种途径? 莫言:我想文学创作和科学发现有很多共同的地方,也有一些不同。文学家关注的是人,科学家关注的是物;文学家探讨的是人类的情感,科学家关注的可能是物质的原理。所以同样一个事物在文学家和科学家的眼睛里可能就不一样。记得鲁迅曾经说过,我们一般人看到的鲜花就是美丽的花朵,但是在植物学家眼里就变成了植物的生殖器官。 但在创造的过程当中它们也有很多共同的地方。严格地说作家的创作也不是无中生有,作家在作品里塑造的所有人物也都是现实当中的人物经过想象、加工后的综合,但他确实又不能跟生活中的任何一个人物直接对上号,他是属于作家的一种文学创造。所以我觉得这是文学比物理学、化学稍微自由一点的地方。 范曾:我觉得自由得多,尤其莫言兄你的笔就像一支魔笔,神奇幻化,而且给人一种更加真实的感觉。这是我的感受。 科学家和文学家的风格有什么区别 范曾:谈到风格,文学家具有一定的风格不言而喻,科学家的风格怎么体现?科学家和文学家的风格有什么区别? 杨振宁:我想是有区别的。这和前几分钟你问的问题也有密切关系,就是发明跟发现的关系。不管在科学、文学、艺术里,发现跟发明的界限都不是完全清楚。可是我想下面这句话是有道理的,科学里发现的成分比文学里少一点,文学中发明的成分比科学要多一点。我可以把这句话从另外一个方向再讨论一下,我知道莫言喜欢写幻想文学,有没有幻想科学呢?我想没有,科学是猜想的学问,不是幻想的学问,幻想的科学我觉得是没有出路的,因为科学所要了解的是一些已经有的现象。没有人类的时候就已经有电、有磁了。科学家要想了解宇宙结构,这就需要想象、需要猜想,这跟文学的幻想是很不一样的。我不晓得莫言同不同意我的说法。 莫言:我当然同意。文学家确实需要幻想,我们也知道文学当中还有个重要的门类叫科幻文学,拥有大量读者。其实很多作家并不具备物理学、天文学的知识,但他依然可以在他的作品里进行描写。我记得很早之前我看过蒲松龄的小说《雷曹》。写了一个书生因缘际会到了天上,发现天体的分布状况和结构都很像莲蓬,并且还摘下一颗星星回到地界。这种描写在文学中还有很多。文学作品的想象建立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科幻作家的则建立在一定的科学知识之上。比如文学作品中,人要想上天,要通过灵药,符咒,或神奇力量的携带,而科幻小说中则一定要借助飞船。文学幻想和科学家猜想的区别更大,科学应该也是建立在一定的生活经历之上,再去想象、类推的,在前人发现基础之上,发现新的定理。 杨振宁:我常常在想一个问题,假如今天把爱迪生突然请回来,让他在21世纪生活一个礼拜,什么东西是他最感到不可思议的?你们认为会是什么? 莫言:我有一个答案:手机。 杨振宁:对,我同意是!随便一个人,拿出手机来就可以和美国的朋友通话,这比《封神榜》最奇怪的事情还要奇怪! 范曾:爱迪生见了手机一定会惊奇万分。 杨振宁:科学家肯定是有风格的,尤其是大科学家,会有非常清楚的风格。因为在科学家成长过程中,需要提炼、渐渐发展出自己方向的思路。等到成为大科学家,在别人看来,风格就会非常清楚。我曾经对于这个问题做过一个讨论。20世纪是物理学最辉煌的世纪,有三个大发明,其中一个叫做量子力学,对于基础物理学是一个了不起的革命,参与的人有三五个,其中有两位非常年轻的学者,一位是德国人海森堡,一个是英国人狄拉克,都是20世纪初出生的,他们都有巨大的贡献,奠定了量子力学基础。你看他们俩的文章,会惊叹于他们的创新,可是风格是完全不一样的。我曾经说狄拉克的文章是“秋水文章不染尘”,清楚得不得了,跟着走一段,跟着他的味道一路走下去都没有任何问题。海森堡的贡献十分重要,但是文章非常之乱,既有正确的东西,也有错误的东西,很多时候分不清楚。所以我跟学生说,你看见了狄拉克的文章之后,就会觉得没有什么可再做了,所有正确的东西都被他说光了。但是看了海森堡的东西就要注意,里面有对有错,对的也很模糊,所以要仔细将对的错的分开,就会有很重大的贡献。这就是两种风格,整个物理学前沿的发展就是这两种不同风格互相影响而发展来的。我不知道文学的发展是不是也有类似现象? 莫言:作家肯定都有自己的风格,主要通过语言来体现。要区别鲁迅和沈从文,哪怕把他们名字遮住,一读文章也能作出准确的判断。整体来说,文学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发展和变化,形成了各种流派。但是各种各样的流派和风格对作家而言有时候也是一种无可奈何。比如说,一段时间内现实主义的写法,巴尔扎克等大作家已经把这种风格发挥到了一种登峰造极的地步,后来者很难超越。作家只有对前人的作品有所超越或者不同,才可能在文坛上站住脚跟。这就逼着作家去想另外的出路,千方百计避开这些已经非常辉煌的写作风格,寻找自己的风格,我想各种流派的产生大部分都基于此。作家个人刚开始肯定会模仿各种各样流派的写法,在广泛的阅读和借鉴的过程当中慢慢强化或者突出个性,形成自己鲜明的风格,才有可能在文坛上占据一席之地。 妙悟在科学和文学中都有,但是表现是不一样的 杨振宁:9年前,范曾先生画了一幅大画送给南开大学数学研究所。画的是我和陈省身先生之间的对话,把我和他的神态、表情都表现得非常好,我尤其欣赏的是范曾在画上的自题诗,其中有一句“真情妙悟著文章”。我认为这七个字将科学研究所必经的过程说得非常清楚。先要有真情,就是浓厚的兴趣,然后是妙悟,有了它才能有结果:著文章。这三部曲道尽了科学研究必经的过程。我想问莫言先生,这七个字描述文学是不是也恰当? 莫言:更加恰当了,因为是“著文章”嘛。 范曾:杨先生写的是天地文章,莫言写的是笔下文章。我过去问过陈省身先生,我说您是伟大数学家,您的学问我一点儿也不懂,为什么别人说你好,好在什么地方?他对我对数学的“无知”无可奈何,却回答得很有意味。他说,我做得简练,漂亮。我想解答一个数学问题,用很繁琐的方法得到结论肯定不如用简洁的方法。可是谈到小说的话,光简洁也是不行的,要丰富,要绚烂。有不太了解莫言的人说莫言的小说太长,我不觉得长,最长的《丰乳肥臀》也有种不尽之意在。光是简洁、漂亮可能不是小说家的使命。莫言您觉得要达到“真情妙悟著文章”应该是怎样的? 莫言:刚才谈到作家的风格,有一类很简洁、干净利索,比如海明威,有的人非常繁复,拖泥带水,“披头散发”,像福克纳。我们中国作家也可以举出很多的例子。作家的风格应该是多样化的,朦胧、简洁、繁茂都是美,这可能比科学要自由。科学家,尤其是数学家,肯定认为简洁、准确是最美的。 杨振宁:是的,科学是一个简洁的世界,而文学非常复杂。如果问一个数学家或者物理学家,说你研究中里面的顿悟能不能讲出来?通常他们都能讲出来。在对于一个问题思考了很久,突然灵机一动,思想就会非常开朗。一个文学家,最重要的工作是不是中间有一个顿悟的时光? 莫言:也有。灵感突然到来,创作中的问题也就解决了。有时候也靠做梦。我记得看过门捷列夫发明元素周期表就在做梦时排列出来的,作家也会在梦中构思出很好的情节。《生死疲劳》其实早就想写,但一直也写不下去,就是因为长篇小说的结构没有想好。有一年我去参观承德一个庙宇,在墙壁上看到一幅壁画,描绘了佛教六道轮回的情节。我突然感到顿悟,就用六道轮回做为这部长篇的结构,所以写得特别顺利。 范曾:两位先生讲的对我启发太大了。妙悟在科学和文学中都有,但是表现是不一样的。科学家妙悟之后,要到实验室中去证明,文学家妙悟后直接写出文章。文学要比科学自由得多。 民族性在文学界是不是也有 杨振宁:莫言,你我走的是不同的道路 ,出身也完全不一样,却同走上了瑞典斯德哥尔默的领奖台上,我在奖台上深深地感受到,自己是和一个美国人不同的,请问你去年是否也有类似感受? 莫言:可以说是和任何人都不一样,诺贝尔文学奖是第一次授予给中国籍作家。这个奖项在中国一直都是一个热点和争论不休的话题,以往每到九十月份就会接到很多电话问我的看法。“落实”到我头上时,争论更是铺天盖地。我已经变成一个被众人研究的科学对象了,每个人都想给他动手术。我已经不是一个领奖者、被观察者,而是一个观察者。站在奖台上,我在看国王,王后,还有他的两个漂亮女儿,当然也看自己的妻子和女儿。所以从国王手中接到奖牌时,几乎没有什么想法,只有观察。 范曾:我非常欣赏莫言获奖后的从容不迫。批评他,他也不怒,赞扬他,他也不喜。 杨振宁:还要问莫言一个问题。物理学家都要面对方向选择的问题,尤其是在成熟期。在这方面,把中国和德国的物理学家的方向做一个比较,会发现民族差异很大,中国的科学家会很实用,务实,德国科学家则容易走极端。这种民族性在文学界是不是也有? 莫言:民族性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文学界肯定也有。民族性的形成是个大话题了,它包括很多方面。民族性,我感觉也可以理解为国民性。中国的国民性《易经》早已给我们树立了一个标杆,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前一句代表进取,后一句代表包容。在文学创作中,重要的有一条是“文以载道”说,就是教育国民,开启民智。但具体写作的时候,作家并不刻意有选择,更多是盯着人。比如鲁迅就一直在剖析国民性。当代的作家呢,他也是国民的一分子,受传统文化影响,而传统文化其实集中地表现了我们的民族性。一个作家也遗传着这种国民性。他的作品塑造人物,也是在研究国民,如果塑造人物的有典型意义和普遍性,就会获得认同,让读者从中发现自己。 科学家成功的年龄是不是比文学家会提前一些 范曾:谈到年龄,科学家成功的年龄和文学家成功的年龄是很不一样的。像莫言这样的小说家,必须要有丰富的生活经历,并且博览群书,十七八岁或者二十几岁就想出一个惊世骇俗的东西,不太可能。可科学家是不是取得杰出成就的时间会提前一些? 杨振宁:一般讲起来,尤其是数学和理论物理,是很清楚的现象,二三十岁的人势不可挡。爱因斯坦26岁的时候一年之内写了六篇文章,其中三篇是绝对世界级的。所以有些科学领域特别适合年轻人走进去。为什么?有一个说法是年轻人知识面不够广,解决具体问题的时候会专注在某个方面,只对着一点勇往直前。到年纪大了以后,学的东西多,面就广了,有一个很大的坏处,就是顾虑也多了,会裹足不前。我想在文学里,年龄很大的人也能做出非常大的成绩,比如杜甫就是晚年成大家的。文学中创意的来源跟科学中的不一样。 范曾:莫言,我看到你说过,在别人或者自己编自己的书时,你有一个美德,就是不修改少作。这个很好,纵然当时是幼稚的,但也是生发了后来的成绩。 莫言:不悔少作,也是一种文德。如果现在对自己早期的作品大加修饰,是不诚实的。当然,可以对一些明显的病句和错误做些修改,也是对读者负责任。 范曾:你们二人都是当代人崇拜的天才。我相信天才的存在,请你们谈谈天才这个问题。 莫言:杨先生肯定是天才。他不仅二十多岁就获得了诺奖,而且在获奖之后依然有很多重大发现,比如规范场理论等。我的数学知识有限。有一次有人问我获奖后为什么这么低调,我就开玩笑说,假如我得的是诺贝尔物理奖,你看我还会不会这样低调,我会变得非常地张扬,因为这是我的发现,不服你也来一个?!而对文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有的人认为是天才之作,有的人可能不这么认为。科学则不同,一加一必然是二,抛一个球必然要往下落,所以我对自然科学方面有建树的人佩服得五体投地。我也开玩笑,假如有来生,我一定能学物理,研究天文学。 杨振宁:21世纪的天文学发展,是幻想都无法想到的,大到不可想象,人力都无法描述。所以,一个喜欢幻想的人不代表就可以去研究天文学。 回到天才问题。每一个人天赋不同,像姚明,天生就和一般人不一样,这是一种看得见的不同,也有一些是看不见的,比如一些小孩会对数字很敏感。父母和老师如果发现小孩在某方面有特别才干,要特别注意,要帮助他培养这方面的兴趣,小孩将来就有可能会发展出一个有用的方向。发现得早会有意义。 天才是有的,尤其是数学方面有很多例子。一些人会不自觉地对数字有很清楚的认识。在常人看来,132和134没什么区别,但他们能够给你讲出很多。比如印度大数学家拉玛努金,就是这样的人。这样的天才如果早发现就会有大成就。可拉玛努金并没有被发现,他就自己去做,从而发展出一种特别的思路。他写下了很多公式,可以说都是一种猜想,但他说不出怎么得来的,也不会证明。拉玛努金有很多丢掉的手稿,现在一些人专门在研究。他就是一个很显著的例子。 “我对于中国梦的实现是充满了乐观的态度” 范曾:我想请二位诺贝尔奖得主用最简短的语言谈谈你们的中国梦。 杨振宁:我觉得这不能用一两句话讲。中国民族一百多年是非常悲惨的历史,在座年轻人也许对此不太了解,我父亲和我这一辈子,“被欺负”是灵魂深处的感受。原因大家也知道,是中国没有发展近代科学。所以对于诺贝尔奖,成了全民族的心结,这是很自然的。我想,是最近这几十年中国的发展给了整个中华民族一个新的前途,也就产生了中国梦。 我认为中国梦是会实现的。我在国内有十多年了,我知道有数不清有能力、有决心的年轻人。他们与美国大学生相比,知识更多,也更加成熟,很清楚自己的方向和前途,而且肯努力。如今又有了经济条件支援,我对科技发展的前途非常乐观。 当然也存在问题,甚至也很多,但这是不可避免的。中国要在几十年内追上西方几百年发展的成果,问题不可避免。但是我们在种种方面都证明,我们可以将很多问题都克服,所以我对于中国梦的实现是充满了乐观的态度。 莫言:最近我在网上看见一条消息,美国的一家公司在征集第一批移民火星的志愿者,中国人报名很多。我想这也表达了中国人的梦想:到天上去。 范曾:要言不繁。因为我们的航天事业正在迅猛发展。 您当年做研究生乃至走上研究道路时寂寞吗 学生:我想斗胆叫杨振宁先生一声“师兄”,因为我现在是北大物理学院直博一年级学生。研究生的生活确实很无聊很寂寞,我们每天都在实验室、办公室、图书馆。我想请问杨先生,您当年在做研究生乃至走上研究道路时您寂寞吗?是什么力量支撑您坚持走这条路的? 杨振宁:我想跟今天年轻的学物理学的同学讲一点很重要的事情,就是科学的前沿变动得非常之快。单说物理学,今天的很多前沿问题在我做研究生的时候是没有的,那个时候大家所关注的问题今天已经没有人注意了。所以呢,我的经验不大能够给你很多的帮助,我只能说,在我做学生的时候,物理学的问题比较单纯、比较简单。今天物理学的问题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方向打开了,非常之多。在我年轻的时候,一个学生只有三四个重要方向需要注意。后来几十年的发展把物理学向应用方向推进了,比如我在做研究生的时候就没有“材料科学”这个名词。所以现在你们可学的东西、可走进去的方向和我是完全不一样的。 我自己一路并非没有问题,我总结过自己包括身边人的经验,发现学科学的人最困难的时候是找论文题目的时候。这是一个学生从学习别人转向自己找问题的一个过程,是比较难。1947年,我在芝加哥大学做研究生的时候,是我一生最困难和不高兴的时期。之前我一帆风顺,但那时却到处碰壁。我想说,这个失望碰壁的经验,绝对不是你一个人的经验,而是大多数科学研究生的经验,我告诉过我的学生们,如果在困惑期间,能坚持,不气馁,可能会有柳暗花明的一天。 要想成为文学家,还需要过两关 学生:我想请问莫言先生,您是一个作家,善于塑造形形色色的人。在您笔下,什么样的人算是优秀的人?对于“诚”与“德”,您又是怎么看? 莫言:我想,智慧未必能够弥补道德上的缺陷。邪恶的人,智慧越大,道德就越可怕。 文学作品塑造的也未必就是好人,也许好人也不一定是文学家笔下塑造得最成功的人。现在想想,给我们印象最深刻的,也许就是文学家笔下那些有缺陷的人。因为他们体现了人的多面性,体现了人性的复杂,我想这样的人是立体的,也是文学家追求的最高目标。 杨振宁:莫言,你从小喜欢讲故事,但这样的人要想成为文学家,还需要过两个关,一是要会写,一方面还要选择故事,这两道关你是怎么走过去的? 莫言:小时候我喜欢听故事,听多了就喜欢给别人转述,讲的过程就自己添油加醋,这丰富了我的讲故事才能。要想把故事变成文字,肯定还得会写字。幸运的是我还读了五年小学,学会了几百个汉字。有人分析过赵树理的作品,常用的也就五百多字,我想我的也差不多。 范曾:你太谦虚了,你的作品文字太美了,有很多甚至是生僻字,所以大家别听他这么说! 莫言:后来我因为调皮捣蛋,被学校开除了。不过,“文革”期间的小学将我开除,肯定是因为我很优秀!在家很无聊,也没有书可看,恰好有一本新华字典,我就翻来翻去,也有意识地背了一些生僻字。可能所谓那些华丽生僻的字就是从字典上背下来的。 选择故事确实很重要,这是每个作家面临的问题。我早期确实挖空心思找故事,但受社会上各种因素的影响,总是写不出来。后来文学观念发生了变化,主张写自己的经验和生活,我也发生了转折,就是从我找故事变成了故事来找我。我在农村生活几十年,我的经历,亲戚朋友,左邻右舍,慢慢都变成了我的写作对象。 “勤”真能补“拙”吗 学生:我想请问范曾先生,在艺术的领域,“勤”真能补“拙”吗?如果我就是一只“笨鸟”,应该怎么“先飞”呢? 范曾:我不是天才,我是“学而知之”,“困而知之”。一个人的天分有时候不是很容易表现出来的,会埋藏得很深,如果你没有克服困难的精神,天才也是不会表现出来的。你说学绘画的人一定是天才,我不太同意。现在有些人会把那些文理科都不好的学生都放到美术班去。还有一个家长带着儿子来到我们家,说我们儿子什么都不行,干脆就跟你学画吧。当时相当引起我内心的愤怒。我想,孔老夫子都讲他是“学而知之”、“困而知之”,更何况我们呢? 但绘画领域,确实是可以通过持久的努力而达到很高的境界,比如黄宾虹,他是大器晚成的典型,但这只是个例。一般而言,还是孔子那句话,“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学生:我看过您一句诗“平生作画千千万,抽筋折股亦堪怜”,“抽筋折股”也太苦了。还知道您曾经有过一段非常清贫的生活。 范曾:“抽筋折股”,我想这个感觉杨振宁先生和莫言先生都有过。莫言说过,他有时候两三年不写作,其实在做非常辛苦的准备工作。我想,天下没有非常轻松地能够取得成功的事情。 年轻时是比较穷。罗曼·罗兰在《约翰·克里斯朵夫》有一句话:“清贫,不但是思想的导师,也是风格的导师,它使精神和肉体都知道什么叫淡泊。”那时生活比较单纯,星期天买五个馒头,倒一壶水,就是一天的生活。但当时也很满足,因为有罗曼·罗兰的话在鼓舞着我。它让我知道淡薄是一种高尚的东西。我年轻时住的地方旁边有很多小吃摊,但我没钱买,路过时看都不看。一次李苦禅的儿子李燕买了包开花豆来我家,吃了以后我说,世界上有这么好吃的东西吗?他说就在你家门口买的。现在人们幸福多了。 学生:在那样的生活中,您精神上的愉悦究竟从何而来? 范曾: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陶渊明在这样的清贫中都能自乐,真是人生最大的快意! 看学生第一看诚实,然后是智慧 学生:我们这一代人的学习条件非常优越,但是在学术领域出现的佼佼者并不多,三位先生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我们最缺乏的是什么品质? 范曾:我和你有不同看法。中国非常大,你并没有做一个统计,证明哪些是杰出的,哪些不是。我对年轻一代充满了信心,未来永远是属于年轻人的。中国很大,什么样的奇迹都会发生,我相信也许十年、二十年以后,(中国)还会有新的诺贝尔奖得主出现。 我选择学生,首先看诚恳不诚恳。孔子的孙子孔伋说“诚外无物”,从开普勒所讲的从宇宙到地上的一棵小草、一滴露珠,都是诚实的存在,我们做人也一定要做诚实的人。因此我看学生第一看诚实,然后再是智慧。方才莫言也说了,有智慧而不诚的人对社会的危害性更大。 学生:有人说理科生是不解风情,文科生是只谈风月,您怎么看? 范曾:这两种结论都不智慧。 最高的荣誉是读者的口碑 学生:我的问题针对莫言老师。北大有一个湖名为“未名湖”,这个名字也代表了这里的同学和老师对出名这件事的态度。您现在已经得到了诺贝尔奖,得到了全世界的注视,要是再照照片,肯定不可能再光着膀子了。我的问题是,曾经那个“未名”的您和现在“出名”的您,变化大吗? 莫言:当时实际上我没有光膀子,只是因为张艺谋和姜文都光着了,觉得我不一致,就强行把我的衬衫脱下了。所以你看他俩很黑,我很白。那个时候我已经写了《红高粱》,也应该算是出了一点名,只不过没有现在名声这么大。前天我还在北师大讲,每个人都想成名,这是一个非常正常的欲望。用什么样的方式成名,这确实有讲究。如果是歪门邪道,成的也是恶名。如果用才华和勤奋,大家就会鼓励。我觉得北大的未名湖也暗含着鼓励大家尽早成名的意味吧。我觉得现在我的内心深处和当年没有太多的变化,因为我是一个写小说的,对于一个作家来讲,名声建立在作品之上,最高的荣誉是读者的口碑。假如你能写出一本让读者满意的书,不仅让当下的读者满意,也让将来的读者满意;不仅让本国读者满意,通过翻译还能让外国读者满意,这是至高无上的,值得终生追求的。 最后寄语青年学子—— 范曾:诚外无物……诚外无物! 莫言:我想到老作家王蒙一部小说的题目,叫青春万岁。 杨振宁:……我想,好像自强不息是对的。 (本报记者句艳华根据录音整理,小标题由编者所加)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2836-691761.html
1283 次阅读|0 个评论
民科与官科,在探讨科学问题时需要遵循共同的语境,否则难以沟通
readnet 2013-9-28 13:59
删除 回复 guoyupeng111 2013-9-24 15:01 博主回复(2013-9-24 14:25):您不妨看看与地震科普有关的网站 http://tanlilin.cn-dns.com/ ------------------------- 可以这样讲,关于地震问题,,在我完成这篇稿子的时候,不谦虚的讲,网上我基本看遍了,地震书籍,委实说,没有看。 删除 回复 guoyupeng111 2013-9-24 12:04 博主回复(2013-9-24 10:49):很欣赏您执着的探索精神. 您也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知道探讨科学问题, 需要遵循共同的语境, 比如 不违反物理原则的能量守恒, 化学里的物质守恒等等. 您对地学感兴趣,建议您在科学网的群组里面的地球科学区(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组 下载一些有关的地质学基础课件学习有关的专业知识. ---------------------------- 谢谢回复,这里有一句话我没弄懂,探讨科学问题,需要遵循共同的语境?是否说,提出新思想,新理论没有立足之地呢?是否说,即使原有的理论是错误的,我们必须要在原有错误的基础理论上去研究问题呢?你的建议很好,但我的观点的确不是建立在原有基础理论上形成的,但最基本的基础理论却出现了问题,比如地震的成因问题,煤的成因问题,如果说让我这样遵循这样的共同语境,我们的研究能走多远?会不会走入绝境?就如专家断言”地震不可预测“呢?但我很清楚的知道,在不远的将来,人们会看到,石油是在煤矿的液体中渗透出来,并且煤矿和石油紧密的联系,煤和石油相离不远,在没有煤的地区的周边你找不到石油,在煤矿的周边100-150公里范围内,你都能看到石油,你可以根据卫星地图,先对比一下,每一个大煤矿的水流方向100-150公里范围内有油田,你是否考虑过,这是为什么呢?也可以继续验证这个说法,在未来的探油方面你依然会看到,煤矿底层的水流方向处还会有油田,你信不信? 博主回复(2013-9-24 14:25) : 您不妨看看与地震科普有关的网站 http://tanlilin.cn-dns.com/ 删除 回复 guoyupeng111 2013-9-23 10:12 陈辉编辑您好,浏览了您的博客,看了大量的地震问题的报导与评述,知道您是很客观、很公正的看待问题。最近我写了一篇《揭示地震、火山、煤、石油等一系列自然现象产生的真正原因》,不知道您了解否?这篇文章初稿已经写在网络上,写在科学网里,我已经无数次的投稿各个期刊部门,但都无果。您如果是对科学崇尚和认真的,请关注这篇稿文,如果能给与一点点的指正和帮助,我将不胜感激。您看了我的初稿后,我写的内容适合你们的研究内容么?如若可以,请联系。 博主回复(2013-9-24 10:49) : 很欣赏您执着的探索精神. 您也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知道探讨科学问题, 需要遵循共同的语境, 比如 不违反物理原则的能量守恒, 化学里的物质守恒等等. 您对地学感兴趣,建议您在科学网的群组里面的地球科学区(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组 下载一些有关的地质学基础课件学习有关的专业知识. 谢谢您对本人的关注. 无独有偶, 石油大学的吕洪波教授也遭遇此事: 吕洪波 与一位自称地学“奇人”的网友对话实录 已有 541 次阅读 2013-9-24 22:13 | 个人分类: 地学探讨 | 系统分类: 生活其它 | 关键词:地学奇人 最近太忙,无暇顾及博客。但有人请求我看他的博文,说他解决了地球上很多重大理论问题,希望我回答他的问题。 我花了时间看了他的“理论”后给他留言,给他提了建议,也回复了他的短消息,希望他在空想的陶醉中走出来。然而,这位牛人不但不听我的建议,还要和我叫板。鉴于此,就将我们的对话公布,大家看看如何与这样的奇人讨论问题。同时也满足该网友的愿望:拉出来遛一遛。 ================ guoyupeng111 昨天 17:51 老师好 我自小酷爱自然科学,迷恋于自然界的各种奥秘,在大学期间,就思考这么一个问题,煤绝不是树木、植被,沼泽地带多年形成的结果,我在外地陪孩子读初中的四年里,有很多闲暇的日子,集中精力思考起了这个问题,“煤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反复的思考,反复的探研,否定了无数种推测,终于有一天,思考出令我激动、欣喜若狂的结果,“煤的成因”终于发现了,这一发现,似乎把地球开了一个大门,惯性的让我继续思考下去,一天的时间里,一下子发现了地震、海啸、火山、石油等等的奥秘,这难道是巧合么?我反反复复的来回论证,但结果都是一样的。在2012年12月完成了初稿,在网上征求意见,几十万的点击中,不能找到否定论点的帖子,我继而将写作好的文稿投稿期刊部门,但令我完全的失望了,不回复,不评论,不肯定,不否定,不解答,不适合等等理由拒之门外,到今天,我简直要疯了,我郁闷,我傍徨,我不理解,一篇针对各种奥秘的揭示文章怎会这样的结局?我也成了我周围人的笑柄,“地震科学,科学家都不能研究的问题,你怎能研究出来了,笑话”。天天面对嘲笑的眼神,我要崩溃了。 我到科学网也快一年了,在那里想找到一些答案,但没有找到。地震问题上,没有地震专家,地震预测没有人解决,我们面对着地震灾难,痛定思痛,痛何如哉?眼睁睁的看着灾难一次次的降临,而我却无法将我的“观点”普告天下,不清楚地震的成因,如何破解“地震预测”,我还写了《地震预测报告》,我期待着,我焦虑的等待着,这一天早一点到来,让所有的天下人免于灾难的威胁,让所有爱好科学的学者免于错误知识的传授。让奥秘早一天与人类见面,谢谢。我的文章写在博客里, http://blog.sina.com.cn/u/1865852901 ,敬请老师、专家审阅,给我一点点的宽慰,我将不胜感激。 Hongbolu 昨天 23:19 朋友:看了你的几篇博文,也留言了。你若有耐心,先阅读我的地学博客,先打基础吧。建议: 阅读一本《普通地质学》,然后到野外多观察。 Hongbolu 昨天 23:19 别再空想了。 guoyupeng111 15 小时前 朋友,你这不是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回复我吧,你是在肯定原有知识正确的基础上看问题,难道说,原有的知识都是正确的么?如果你很有学识,那你会独具慧眼,把文章中逻辑错误的地方指出来,这样才有说服力,如何据有说服力,你难道也不懂? guoyupeng111 15 小时前 浏览了你的帖子,给我的感觉好像是搞文学创作,几乎看不到什么犀利的观点,大都是对事物的描述。对么? Hongbolu 5 小时前 你去野外观察煤层(露天煤矿),或者观察任何矿产,看看用你的“理论”能否支持你自己。若不能,请赶快学习。 Hongbolu 5 小时前 现在不是荒蛮的时代,现代科技手段已经非常先进了,地质学也早已离开了空想的时代。任何想象都得用野外证据说服。 你现在连基本的知识都没有,谁愿意和你讨论?我是不想让你浪费自己的时间,所以才提醒你。 guoyupeng111 3 小时前 我明白的说吧。我看了你的作品,我甚至没有正眼细看,我量你根本就找不到驳斥我观点的能力,地震学,在世界上,迄今还没有人承认有什么专家,你也不例外。 guoyupeng111 3 小时前 尊重你,反倒摆起架子了。 Hongbolu 半小时前 我不需要你尊重。 guoyupeng111 半小时前 但你需要自重。 Hongbolu 27 分钟前 你这样的心态,以后就别到我这里捣乱了。你看看是否还有别人能这样认真回答你的问题。 看来我无能力挽救你了。请不要再来这里捣乱了。 guoyupeng111 13 分钟前 你的意思---,我是捣乱的?你是科学工作者,你该清楚的是,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我还没来得急指出文章所存在的错误呢。真理敢于叫板,你怕什么呢?魏教授怕了,我以为你多高深呢,如果你想在众人面前显示你“高深”的理论,那我真的让你光环闪耀,所有的回复,看不到任何一句科学的语调,你大言不惭的挽救别人,你是否在考虑我的回复,你如何回答我那些问题,来挽回你自己的面子吧。 guoyupeng111 10 分钟前 我在这里回复你,我给你留有足够的面子,你要真的不醒悟,真如你所言,“是骡是马咱就遛一遛”。 =============================== 用一段给该网友的回复作总结: 博主回复(2013-9-24 16:41) : 朋友:我再花时间问你一句: 你的设想用野外现象证实了吗?你一篇文章说出那么多设想,有何证据呢?请你列出任何一个观点的证据,而不是一句话就定论了。 你那类似的空想在人类历史上早就有了,为何没成为理论?因为没有事实支撑。假若你是几百年前的大主教,也许你的说法就像圣经一样成为当时的“理论”了。然而,现在科技进步了,空想没人相信。 你在“自圆其说”,而地质学的真谛是--尊重事实! “自圆其说”已经毒害了不少地质学领域的大人物,更别说缺乏野外基础的外行了。赶快到野外观察寻找证据去吧! 你可以告诉我,你每年多少时间去野外观察,都看过什么岩石?看过什么变形构造?看过什么大型地貌? 如果你这些都没看过,你用什么与地质学家讨论呢? 祝你尽快走出自己的空想世界,深入到大自然中获得知识和灵感!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bs.sciencenet.cn/blog-39040-727562.html 上一篇: 温哥华街头:一个上海男子的悔恨之泪(纪实文学) 分享到: 收藏 分享 举报 全部 作者的其他最新博文 • 温哥华街头:一个上海男子的悔恨之泪(纪实文学) • 用更多的野外发现回答学生的教师节祝福 • 无奈之举:亮出基金申请和评审,接受同行建议与挑战 • 盛夏的阿尔山:农田与森林 热门博文导读 • 天哪!我的一个很有希望的学生自毁了 • 钱学森和于光远谁更靠谱? • 警惕科研经费的习惯性浪费! • 中医学不能被西化的十条公理性原则——李致重 • 我给中国首辆月球车命名:“万虎号” • 导弹卖给土了,转基因作物也卖给米国吧 当前推荐数: 11 推荐人: 陈楷翰 陈小润 魏东平 苏德辰 文克玲 嵇少丞 郑秀娟 biofans cqhj3 dchlin goett 发表评论 评论 ( 48 个评论) guoyupeng111 2013-9-26 20:15 47]Alan2013 2013-9-26 16:24 从他的文风就知道这位“奇人”身体/精神不好,他的家人可能还没意识到,赶快治疗才是真。 吕教授你就别再回这种帖子了,浪费时间。 ------------------ 看你的回复,从骨子里怎显出一身匪气呢?你以为你的匪气能帮助吕教授,可但是,你这样的回复对吕教授更加不利。 博主回复(2013-9-26 21:07) : guoyupeng111: 鉴于你不听劝阻,还在这里无理取闹,攻击谩骂别人。我不得不将你放入黑名单。 希望你反思自己的言行,做一个正常的人。 Alan2013 2013-9-26 16:24 从他的文风就知道这位“奇人”身体/精神不好,他的家人可能还没意识到,赶快治疗才是真。 吕教授你就别再回这种帖子了,浪费时间。 博主回复(2013-9-26 16:28) : 你的判断有道理。我不再为他浪费时间了。 谢谢! guoyupeng111 2013-9-26 10:37 尊敬的中科院的所有的教授、老师、地震研究者、爱好者、以及所有具备正确逻辑思维的网友们,你们辛苦了。 我作为一名普通的自然爱好者,多年来一直对煤的形成产生疑问,一直的专研研讨煤的形成,终于在2012年12月总结出一些观点和结论来,写成稿件,秘密上报科学院地球科学,无数次的投稿,信函,传真,邮件等等方式,但无一点音信,这是为什么? 我现在在这里再一次的把我的几个观点写出来,我很清楚,在中科院里,即使不是研究地球科学的,但是他们的科学头脑,科学的思维,科学的态度有可能远远的超过地球科学的教授,专家的思维能力。 观点一,地球内部因燃烧所产生的内能在地球内部释放,那就会导致地动。由此,我们可以论断,地震是地球内部可燃物质燃烧、膨胀、爆炸以及核变形成的。 观点二,煤是地球内部的热能在长期的高温高压及雷电下发生了化学反应、化学变化,热能转化,热能以另一种形式产生的结果。 观点三,煤里含有水与液体,在长期的液体与煤混合中,逐渐的发生化学变化,(水煤气)形成原油,流向低洼的地方。 观点四,上升型海啸是海底火山爆发,火山爆发引起巨浪,下降性海啸是海底地震,地震造成海底地裂,海水瞬间灌入地下。 以上的观点就请所有的科学院士,专家,学者来判妍,当然,我只能在稿件里举出生活中的和这些观点相似的迹象,我无法钻入地下,拿出证据来。把这些观点拿出来,常言道:“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那么就和以往的成因理论进行一一比对,到底哪一个科学?因为原有的理论也是推测,没有数据支撑。 在我一次次的呈报地球科学吴国的情况下来了这里,在吕红破教授未申请到基金,我支持了基金部的做法的情况下,或许惹怒了吕教授,他给我冠以“奇人”,给我开了一个“专题”,当然,他想让我展露我自己的“浅薄”,但对我却是一个机会,让我能表达我多日来烦躁郁闷、甚至无法正常生活的心情。 我已经写出了很多的回复,在回复中,我有提问,有论述,有看法,有解说,我一再的讲,请吕教授针对稿件的观点问题给与明确的指正和批评,专家、院士们,你们回过头看一看,这个吕教授,还有其他地学的教授回答了这些问题么?帖子都是以贬低、嘲讽、挖苦的语调和态度,让我多读书,多补习地质知识,这是科学的态度么?为什么不就事论事呢?他们为什么不直接回答这些观点问题?中国的自然科学,他今天为什么没有新的理论,新的创新,为什么没有明显的发展,而其他科学领域突飞猛进,人们或许清楚了,地球科学为什么鼓足不前的原因了。 从今天的情况,我的一篇自然科学的稿文,所有爱好地球科学的稿文,能在地球科学的期刊里发表么?在这样的专家,教授面前,他会让你通过么?在这种回辩的语调和态度中,你能通过么?在这种非科学思维的教授面前,你只能无奈了,但我依然的相信,中国科学院是庞大的集团,不仅仅就是地球科学这么一个科学领域,还有大批的优秀的专家,院士研究员,与你们观点悖逆的观点,你们不能接受,你们绝不会在自己身上割肉,因为你们考虑是你们原来靠错误的观点换来的“光环”,没有考虑科学国家带来的利益,人民的利益,你们为了自己今生的荣耀而顽固的坚守这块已经面临倒塌的阵地,当真理出现你们面前时,你们恐慌了,你们愤怒了,你们竭力嘶地要坚守阵地。但你们可能还抱有各种幻想,面对一个普通的百姓,一个没有地学知识的知识者,把持喉舌的你们,我会很无奈。但是,在当今科技发展的今天,在优秀的习总书记和中央集体下,在拥有几千万优秀大学生的中国,在强大网络的传播中,真理必将产生。 还有很多话想说给中科院的所有优秀的院士、专家,最辛苦的,最伟大的工作,让国家强大的,给人民最幸福的,就是你们,任何的劳动都比不过脑力劳动,脑力劳动是看不到的劳动,但真的付出时候,他可能是夜以继日,我崇拜科学家,敬仰科学,小时候的理想就是科学家,科学给了我快乐,科学让我有了忘我的精神。 写在最后,中科院的吕教授,魏教授,我再次的说明,科学容不得虚假,虚假的科学终将揭穿。科学就是去伪存真,科学就是在争辩中发现,没有谁能阻拦科学发展的脚步,一些人,明白里装糊涂,但归根结底,中科院的科研是庞大的,都是具备优秀的科学思维与科学逻辑分析的,并不是你所讲的,没有地学基础的人没有资格来评价你们,反过来讲,地震迄今为止,还尚无专家,任何人都有参与、分析,评定,论辩的资格, 你所言,你不是地震的权威,那么我们每一个学者、专家都有理由来认证这个问题,而不是你以个人角度了评定我的论文。还有,我写了这些,你不用担心编辑删除的问题了 ,假如这个专题没有了,删除了,只能是你自己删除的,那是你不想让更多人看到这些内容,但还是要提醒的是,不论你删不删除,网络上都能写出来,哪里都能写出来,以上的回复,敬请中央职能部门领导,中科院的领导、院士、专家、学者给与关心,给与批评指正,给与合理科学的总结。谢谢,时间仓促,字段或许有误,请谅解。 博主回复(2013-9-26 13:08) : 再补充一句:你的几条认识无一个能证实,没人相信。而且,类似这样的观点历史上早就有了,即使错误想法也不是你的创新。这就是我对你的“论文”的总体评价。 你为何自以为是地宣称发现了重要地学规律?因为你没读书!赶快去读书,这就是我对你的建议。更实在点说:最好与家人、朋友多交流,征求他们的意见。不信你让你的家人和朋友上网来看看,让他们感觉一下:是我侮辱你,还是你攻击我? 博主回复(2013-9-26 12:47) : guoyupeng111先生: 你好! 我知道你情绪不好,需要一个发泄的途径,因此特地为你开了一个窗口,让你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然而,你除了放上自认为“创新”的观点外,丝毫不听大家的建议去读书和野外观察,因此没人能够解救你。 假若你稍微具备一些地学常识,你就不会产生这样的错误认识了。 你所谓的“创新”想法在人类历史上也出现过,但为何没人相信呢?因为科技进步证实了更新的认识。由于你对地质学的无知,想当然地认为自己的想法是创新,才会导致今天的窘境。 举例说:了解地质学发展史的人都知道,地质学史上三次大的论战中,水成论的代表们就将岩浆岩说成是地下的煤燃烧的结果,后来当然被抛弃。这样的例子太多了,因时间有限无法对你一一解答,所以才建议你去读书。 你认为大家不回答你的问题,或者不给你解释。但解释这些是很多地学课程的内容,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给你这样毫无基础的人讲解很多门课程呢?难道大家在科学网开博都是为了陪着你玩吗? 我现在再次告诉你:你现在地学基础为零(因为思路错误,实际上应为负值),没有能力研究,最好别再浪费时间。假若你还想继续你的地学爱好,最关键的途径是读书和跑野外:读书会让你看到自己的不足,会让你脚踏实地地做事情,改掉幻想和自我陶醉的毛病;去野外观察会让你认识到实实在在的地质现象,增加感性认识。 此外,建议你那在读书的小孩也看看科学网的评论。希望他今后爱好地学,为地质学的繁荣做点事情,但绝不能走他爸爸的空想之路。 科学网上可能没有人相信你能做出地学贡献,但你不能因此向大家发火,更不要用侮辱、谩骂的语言顶撞人家,那样只能说明你确实无能。也希望你别再到别的博主的园地里骚扰了,若仍想骚扰,就在这里骚扰我吧。我不会删除你的帖子,也不在乎你的攻击语言,因为你无法否认我的工作。 我愿意在这里花时间陪你聊天,一是尝试帮助你(注意:不是解决地学问题,你目前的现状根本没能力,而是让你走出思维的泥潭,过正常的生活),二是让我的学生看看:地质学是需要读书和实践的,不是躺在床上空想的。 祝你的小店生意红火,生活快乐! wangqinling 2013-9-25 22:43 虽然不懂地质但很理解guoyupeng111,因为我读书时也做过同样的事。但随后就明白了,很多科学的假设不能证明前是很难得到认可的,特别是一些革命性的东西,往往证明了都会很长时间才能获得承认。这是科学发展审慎所需要的,当然也会制约科学的发展。回头看我觉得以前的想法很幼稚,确实不符合科学的规则。 其实一些奇思异想如果能引起关注和研究,可能会很有价值;只是科学上很多东西一时很难被证明,所以才有了科学的漫长发展。被认可是值得感激的,不被认可是最正常的,唯一可做的是自己投入科研或等待时间的证明。其实验证自己的假设,为了兴趣而科研会很享受的,即使不能成功。 博主回复(2013-9-26 06:59) : 尽管在细节上还有争论,但地震的机理、煤炭和石油的成因等现在都有公认的理论,并非像他所说的还没解决。如果要突破前面的理论,得找出明显的理论缺陷、重要的事实。然而,他这些都没有... 博主回复(2013-9-26 06:42) : 你说得对! 我其实很同情这位地学爱好者,所以才让他在这里表达他的想法。 但看了他的东西后发现:他对地震理论的质疑、石油和煤炭的形成等所谓的“认识”多从媒体报道而来,而他自己的地学基础竟然没有,难怪他坚信自己发现了重要地学“真谛”。 他的问题是:缺少地学基础知识,需要读《普通地质学》等经典教材,需要到野外去观察。 让我们祝他尽早走出自我想象的泥潭! guoyupeng111 2013-9-25 17:16 http://hm.people.com.cn/GB/85418/11849528.html 把岳中琦的网页贴上。 朋友们,当你打开这个网址,当你看到这个论述,当中科院的、很出色的地球科学研究教授、魏东平教授,还有吕老师,看了如何感想? 博主回复(2013-9-25 20:02) : 给你介绍一个分析刚发生的地震的实例: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1597do=blogid=727793 你看看从中能学到什么知识。 博主回复(2013-9-25 17:23) : 地质学家是要到野外现场观察的,没到现场就相信别人的解释?就随意解答?那不是科学精神。 我没有你恭维的那么强大,也没有你所贬低的那样无能。但我在野外能解决问题,人家请我去。 你若有能力,别人也会请的。明白我的意思了吗?赶快到野外去观察,锻炼基本功。 guoyupeng111 2013-9-25 17:12 同时你也应明白,前人的理论不是我的,不是刘老师的,也不是魏老师的。在那些理论面前,我们也是学生。我仅仅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内做了点滴事情,远没有你说的“权威”等感觉。 ----------------- 语言及是,早这样虚心,我们和气的探讨多好呢? guoyupeng111 2013-9-25 17:07 现在,也许有人是懂非懂了,当你看完岳中琦的文章的时候,再回头看看我说过的话,我相信,你们会清楚当今地震学的现状了,会清楚一些脑海中的“为什么”了 guoyupeng111 2013-9-25 17:05 http://hm.people.com.cn/GB/85418/11849528.html 刚才没贴上, guoyupeng111 2013-9-25 16:59 在原有错误的地震成因理论基础上,让我们碰的头破血流?让多少热爱地球研究的学者痛心疾首?以泪洗面,忏悔无力,无能,又有多少地学研究者放弃自己喜爱的专业改行?还有落得悲惨的命运被判刑的教授,表现更有“无奈的”,毫无解决办法的科学家,发出心底的断言“地震不可预测”,这都说明了什么?地震领域的空白太大了,能真正明白地震学的有多少?“抛本捉末”还将延续多久?在不明不白的“地震成因”上所得出的观点有多少科学性?有人想逃避这些问题,他们所担心的是,所有的“光环”要退色。但是,科学就是无情的,任何编造的谎言终究要破灭,任何不科学的东西,在这个科学飞速发展的今天,终将被揭穿。地震成因问题已经出现端倪,我在网上看到香港教授岳中琦对此的看法,刚在网上找到,不妨看一看,hm.people.com.cn/GB/85418/118495...html 2010-06-11 guoyupeng111 2013-9-25 16:26 俺孤军奋战,支持吕老师的好友也不很多,就看到几个?说了几句不着边际的话,就溜了? guoyupeng111 2013-9-25 16:12 cqhj3 2013-9-25 16:08 吕老师,刚看到你的博文。忍不住笑了,前几天我也遇到一位,只能耐心劝解,然后敬而远之。 ------------------ 你为吕老师着想可以理解,但你真的为吕老师着想,你把我的观点当众反驳一下,该多有说服力呢?好像在一边卖弄人情的样子,吕老师现在需要你当众将我的稿文阐述的观点驳倒,不是你现在这个样子。 博主回复(2013-9-25 17:28) : 我再给你一天的时间,请赶快展示你的东西。若毫无新意,就不与你浪费时间了。 guoyupeng111 2013-9-25 16:09 想产生一个正确的观点很难、很难,但要想否定一个错误的观点,只需片刻。但这个观点已经快一年的时间了,在个论坛上都有我的帖子,至今还没有发现否定的理由,这就是我为什么执着的原因。这些天里,我一直期待着有理由否定的声音,缘何找不到否定的理由??学历、学识都是超高水平的,为什么不拿出否定观点的理由呢? cqhj3 2013-9-25 16:08 吕老师,刚看到你的博文。忍不住笑了,前几天我也遇到一位,只能耐心劝解,然后敬而远之。 博主回复(2013-9-25 17:18) : 我也尽量忍,看他到底能做些什么。希望他能清醒些。 当然,我不是医生,能力有限,实在不行就... guoyupeng111 2013-9-25 15:57 刘庆生老师,这是你写的吧,《我国基础研究之困?》 精选 ---------------------- 既然你在文章里将“基础研究之困”说得如此明白,怎对现在这个“地震基础问题”表现的很含糊呢? guoyupeng111 2013-9-25 15:40 刘庆生 2013-9-25 15:23 我也收到过他的短信,没有细看,我同意你的意见。20多年前我就收到过几个年轻人的“奇思假想”,我也是建议他们认真读书。 -------------- 敢问老师,你什么理由说我不读书呢?你拿出你的本领对稿文的不对的地方提出你的观点来,也好证明你读的书很多啊。对不? guoyupeng111 2013-9-25 15:37 dchlin 2013-9-25 15:25 吕老师,您这是给自己过不去哎。 我还真以为您幸运了、伯乐了...... 考证,咋觉得还不及轮子那啥啥的功呢?就这水(此处没有准),小学物理+瞎想+胡说+......。结论:不可理X,惹不起,闪! ----------- 来了一个思维不健全的?说得很清楚了,是或非都要弄点理由,上来就给我冠个“帽子”带上? dchlin 2013-9-25 15:25 吕老师,您这是给自己过不去哎。 我还真以为您幸运了、伯乐了...... 考证,咋觉得还不及轮子那啥啥的功呢?就这水(此处没有准),小学物理+瞎想+胡说+......。结论:不可理X,惹不起,闪! 博主回复(2013-9-25 17:15) : 我经常这样“幸运”。 你的建议很好。谢谢! 刘庆生 2013-9-25 15:23 我也收到过他的短信,没有细看,我同意你的意见。20多年前我就收到过几个年轻人的“奇思假想”,我也是建议他们认真读书。 博主回复(2013-9-25 17:14) : 当老师的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建议他读书。当然,搞地质的还要到野外区观察。希望他能听建议。 guoyupeng111 2013-9-25 15:18 这位牛人不但不听我的建议,还要和我叫板。鉴于此,就将我们的对话公布,大家看看如何与这样的奇人讨论问题。同时也满足该网友的愿望:拉出来遛一遛。 -------------------- 这句话很力度, 是啊,出来走两步。 博主回复(2013-9-25 17:10) : 我还忙于上课、科研工作。在这里让你表达你的意思,但不意味着总说没用的话。 建议你写文章向杂志投稿,不过你的文章要配上野外证据(照片),用事实证明前人的理论是错误的。若没有事实,还是空想,趁早干力所能及的事情去吧~! 同时你也应明白,前人的理论不是我的,不是刘老师的,也不是魏老师的。在那些理论面前,我们也是学生。我仅仅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内做了点滴事情,远没有你说的“权威”等感觉。 时间宝贵,没法一一作答。 guoyupeng111 2013-9-25 15:14 我说魏东平老师“怕”了,是因为我“悖逆”他的观点,在他的博文里禁止了我的发言,说我不懂地质,引自魏东平教授的话【guoyupeng111的评论,感觉整个门外汉的自我臆想。与guoyupeng111讨论是与牛弹琴。】科学的观点怕质疑么?我质疑他的观点难道就不允许了么?科学的东西本来就不怕任何质疑声音,魏教授心里应该清楚的呀。难道魏教授的观点不许有质疑?碰不得么? guoyupeng111 2013-9-25 15:00 我写了很多,在这里,我还是从心里非常的感谢吕老师,借助他的平台,谈想了我想说的话,不论我的观点对是错,这都是我该感激的,我压抑了很久的话,在这里讲了出来,在这里让所有专家、学者、老师、以及科学爱好者大学学生看到,我很是欣慰,在此,我也可以肯定的说,一旦观点明确了,是对或是错,我都要亲自亲临北京,拜访吕老师,只要你允许的情况下。是你给我了对自己认识的机会,看到自身的优缺点,并且能在今后的探研中变得成熟。 guoyupeng111 2013-9-25 14:48 地震问题成为当今社会的难题,为什么难了呢?是人们努力程度不够么?还是我们研究的方向偏离了问题本质,越走越远?以致于专家得出断言“地震不可预测”来,大家不知试想过没有,怀疑过没有?是不是地震的原始理论给人们带来的误区?原始的理论是否是科学的?我们需要分析这些问题的原因,“地震不可预测”的问题,是不是原有的地震理论有了问题?这是很关键的,把研究放在错误理论的基础上去研究问题,结果会很茫然。原有的地震理论也凸显出它的错误来,无法解释现在一些现象,但这都是公知的事情,但如果一些人仍然的在这个有问题的基础理论上探讨地震问题,那么,这就是犯了科学研究的大忌,“出发点”很重要,“出发点”决定了事情的成败,原有的地震理论既然已经有了问题,但学者、研究者为什么不能摆脱出来,重新寻找地震的本质问题,万事开头难,如何重新确立地震的成因,这是首要的,也是必要的,我今天就在此点出我的观点,不论对否,我希望这能给所有研究地学的学者产生思考,我们该不该重新研究地震的“成因问题”?正确的理论指导正确的实践,错误的理论误导人们进入迷茫。所以,我再次的重申,所有看过我的稿文的学者,请你以科学的态度认真品读,这不是来此“玩”和胡闹。 guoyupeng111 2013-9-25 13:00 吕老师,你想在这里和我论证一下观点,我说了这么多,你别只看不说啊,语言是表达一个人思想素质的最好证明,把你想对我讲的,想对所有人想说的也表达表达啊。 guoyupeng111 2013-9-25 12:52 当然了,在科学问题的研讨上,据理力争是必须的,如果一方气短,都将说明立场的不科学性。 guoyupeng111 2013-9-25 12:47 博主回复(2013-9-25 12:30):我让你在这里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还不够大度吗? ---------------- 这一点,是很多学者都做不到的,因为他们没有你的气量,也由此,让我在此将我“孤陋寡闻”的思想进一步的展现,这是难得的机会。真的很感谢。 guoyupeng111 2013-9-25 12:44 博主回复(2013-9-25 12:30):我让你在这里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还不够大度吗? 你到别人的园地里试试,看会有什么结果? 但你得遵守科学网的规则,如果有不利于团结和探讨学术问题的言论,即使我允许你,科学网也可能删除你。 ------------------ 吕老师,你说的较有道理,我这个人有一个特点,就是不论别人怎么骂我,侮辱我,我都不会去骂别人的,不会违反网规的,没有什么个人恩怨的问题,就是要研究探讨科学中的一些问题,这个你尽管放心。 guoyupeng111 2013-9-25 12:39 与一位自称地学“奇人”的网友对话实录 ------------------ 谢谢吕老师为我“冠名”,“奇人”,我真是“奇人”么?我是不敢这么给自己肯定的,偷偷的这么想过,但绝不能说出来啊,不是么?但你强加给我了,我先忍忍吧。 guoyupeng111 2013-9-25 12:25 王振亭 2013-9-25 07:27 05年承办全国地理学大会时,收到过异想天开的稿子。组委会讨论后,放到了摘要文集中。至少对开拓研究思路有好处 博主回复(2013-9-25 07:36):我现在将与他的对话放在这里。看谁愿意与他继续交流。 ------------------ 这句话有点意思,“领导”说话要考虑的,但没关系,我自言自语,大家看着就是了。 guoyupeng111 2013-9-25 12:22 张星 2013-9-24 22:34 沙发,挺有意思。老师,您可以尝试着在google里输入他的id,一列关于他的回复的,大晚上一下子不困了。 --------------------------- 呵呵,我想要的就是你现在说的“结果” guoyupeng111 2013-9-25 12:20 魏老师这会忙什么去了?我还没来及和他招呼一声,在此,也向魏老师致歉。我不该有“悖逆”的想法,我错了。 guoyupeng111 2013-9-25 12:17 吕老师,你是科学界的教授、学者,你应该表现的大度,在这里不该显得小气,让别人会有想法。我是一个普通人,话语可能不慎,但你要我“别自高自大”,我接受你的批评,我对你直言不讳,还望谅解,那你就说说“什么原因形成的问题”,我在网上看到的毕竟有不严谨,你来说说吧,这也是很多人很想知道的。 博主回复(2013-9-25 12:30) : 我让你在这里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还不够大度吗? 你到别人的园地里试试,看会有什么结果? 但你得遵守科学网的规则,如果有不利于团结和探讨学术问题的言论,即使我允许你,科学网也可能删除你。 guoyupeng111 2013-9-25 12:10 你若能证明前人关于上述问题的认识是错误的,你对全人类的贡献就太大了。期待你的突破! ----------------- 我感谢你这句话,我还真的没考虑这些,我只是想写一点对地震的认识,既然有这么大的贡献,我真的要全身心的投入这个问题了,谢谢你的提醒。 guoyupeng111 2013-9-25 12:05 吕老师,既然你给了我这个机会,在此开了一个专题,我会珍惜的,你会给我展示我个人思想的机会,同时也是来检验我思想上的认识对与否,让我对你有些感激,我这个人向来是这样的,敢于批评我的人,我视为是真正的朋友,这都是我心里话,我眼里容不得沙子,我对自己也是严格要求,我也和你一样,求真的态度。 guoyupeng111 2013-9-25 12:00 博主回复(2013-9-25 11:45):你若改变态度,不再狂妄自大,我就告诉你: “地震到底怎么产生?煤是怎样形成?石油是怎来的?海啸是怎回事?” 这样的问题早都有教科书回答,不用我回答。你若反对人家的认识,得拿出事实证明前人的理论错误。 你无法证明人家是错的,如何证明你自己“突然”想出的模型是对的呢? 你若能证明前人关于上述问题的认识是错误的,你对全人类的贡献就太大了。期待你的突破! 如果你没有新的问题而仅是上述设想的重复,恕我没有时间再陪你玩。 --------------------- 别激动,我写这些东西,绝不是针对你而言,更重要的是给这里追求真知的学者看,我不想让谁陪我“玩”,我也没时间“玩”,我没有工作,不如你们,你们好歹旱涝保收,我仅做的是小食品店维持生活,我更没时间去你想象的“玩”,我一年到头都没有假日,我从早上5。30分起床到晚上十点关门,我吃饭都是对付一口,何谈“玩”呢? guoyupeng111 2013-9-25 11:54 看一看自然科学进展吧,“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设置13年来第9次空缺”。这是什么原因产生的结果,是中国没有这样的人么?还是自然科学中一些把持话语的人,把那些被视为“悖逆”的观点压制了?这都难说,但中国有大批的优秀青年,有大批的优秀学生,有大批的科技发明创造者,中国有大批的世界顶级医学者,数、理、化、医学、和其他科目的研究都有了举世瞩目的创新发现,但惟独自然科学、地质学落后其他科学理论学科,这是为什么呢?问题到底出现在哪里呢?请同仁思考。 guoyupeng111 2013-9-25 11:42 魏东平 2013-9-25 08:06 我也很耐心的,我换专门写了一篇博文给他:关于地震学基本概念。链接如下: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06819-703987.html 博主回复(2013-9-25 08:17):如同魏老师一样,我犯了好为人师的毛病。 遗憾的是,我们的耐心和善意在此人身上都不起作用。 -------------------- 你们的“善意”,我很理解,但科学不是用“善意”能解决的,拿出你们的真实理论水平胜过任何“善意”,当然,这里更关键的问题,是我的观点和你们阐述的观点悖逆,你们容不得悖逆,你们不想看到的就是悖逆,你们最怕的也是悖逆。科学的东西是解决实质性问题。不科学的东西只能误导人们,让人们在黑暗中徘徊,让更多的人迷茫这个世界里,让更多的学者苦苦的挣扎、专研,不论如何的努力,都看不到结果的事实,悲惨而壮烈。 guoyupeng111 2013-9-25 11:32 还要把内心的一些想法简洁写在这里,我极不想公开这些观点,我想把这些“观点”秘密的传送给权威部门,电函,信函,邮件,电话,传真等等方式,但多次没有任何一点回声,只好投稿,我几乎找遍了核心期刊社,都不给说法,我的QQ里满是来搞,退稿的邮件,既然都不认可,拿我这这些观点,科学界就不认为是有价值的东西了,我才将稿文发出来,我还有正式的稿文没发出,日后,我将正式的稿文贴上来,以待公众审评,备受煎熬的滋味很难啊,我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几乎郁闷致死,我不爱散步,从来不散步,但焦虑的心无法克制,我开始走步,钓鱼,打乒乓球,这都不是我喜欢的,但不得已了,我很难控制自己了,我就想办法,采取各种方式摆脱那种无法名状的心情,直到今天,我稍有缓和,,,,, guoyupeng111 2013-9-25 11:20 根据这件事情,看出吕老师的科学求真态度,这是一个积极的态度,他极力的坚持自己的观点,这说明他真的用心思考了这些问题,在他的文章中,可以看到,他做了大量的科考和总结,但是有句话,“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是怎样理解的,我是缺少地质方面的知识,但我却是用心的思考,思考了30年了,起初,就关于煤的成因问题一直迷惑,一直没有间断的思考,煤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原有的理论根本无法解释现在一些现象,煤是热能,我从化学角度思考,热能可以转化,热能可以转化动能,那么,这个热能从哪里来呢?是太阳么?我否定了,太阳普照大地,那么大地各处都该有煤了。但不是,我开始寻找这个“热能”,思考,天上没有,那就是在地下,地下有热能么?突然的想到火山,火山具有大量的热能,这一发现,我豁然开朗,地下的热能就是煤形成的条件,我开始按照这个想法找根据,在生活中找相似的实例,发现了生活中很多相似的例子,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一再的改变思维,变化思维角度,就一连串的发现了其他问题,地震、海啸、石油,不是我原有考虑的事情,但却推出了这个结果,是由于煤被打开了一个“窟窿”,让我发现了这个秘密,但这到底是不是真理,这里学者甚多,都有科学的逻辑思维,也明晓推理,我相信,一定会有科学合理的说法,谢谢来此关访的每一位学者,朋友。为了求真,请进行斧正。 guoyupeng111 2013-9-25 10:52 这里大都是知识、经验丰富的教授、老师、还有科学的爱好者、以及很多求知者,研究生,真理是辩出来的,不是喊出来的,也不是强迫别人听从的,咱从现在开始,我心平气和的要探讨,地震到底怎么产生?煤是怎样形成?石油是怎来的?海啸是怎回事?面对这么多的学者,我相信,错的就是错的,就要批判,对的就要支持的态度来面对这些问题,肯定要找肯定的理由,否定拿出你否定的理由,不能没理由的肯定和否定来回答问题。 博主回复(2013-9-25 11:45) : 你若改变态度,不再狂妄自大,我就告诉你: “地震到底怎么产生?煤是怎样形成?石油是怎来的?海啸是怎回事?” 这样的问题早都有教科书回答,不用我回答。你若反对人家的认识,得拿出事实证明前人的理论错误。 你无法证明人家是错的,如何证明你自己“突然”想出的模型是对的呢? 你若能证明前人关于上述问题的认识是错误的,你对全人类的贡献就太大了。期待你的突破! 如果你没有新的问题而仅是上述设想的重复,恕我没有时间再陪你玩。 guoyupeng111 2013-9-25 10:45 任何一个新观点的产生,都要经历坎坷的过程,我搜索过所有关于“地震成因”的说法,和他们的说法进行比对,当我产生这些观点的时候,我庆幸我的发现,但想看一看别人也会有这样的观点么?搜索网页,我找到了一些真还有相近的说法,其中就有香港教授岳中琦,他在今年五月份好像是在山东讲学,就是地震问题,当时,我赞其高人,这是我五月时候搜索到的,当时我很惊讶,他怎也有这样的观点???高人!还有一个青岛的人,也写出了这个想法,他写的时候好像在2010年,还有一个人,就是李四六吧,但他的观点有些模糊,庆幸的是我早在2012年12月左右,就在新华论坛里发出了这个声音,大家可以搜索【揭示地震、火山、煤、石油等自然现象产生的真正原因】作者“一个人参加比赛”,因为这件事情,我去了1000里外的省城,找地震部门,找相关的部门,想把这些观点呈报他们,谈到地震问题,但都不接待,继而我开始投稿,但没有任何的说法,“具科学价值,改投他刊”之类的回复,心急如焚,四处找答案,观点错了么?找专家探讨吧,就来这里,情况就是这样,但今天吕老师的态度,似乎说,我们都没搞清楚的问题,普通人可能么?就这个问题我还真得请教了。 guoyupeng111 2013-9-25 10:29 博主回复(2013-9-25 08:37):我也是想帮助这位网友,才花时间与他对话。 但这人太过狂妄,目中无人,只想听别人给他的恭维话(只能是假话),对别人给出的建议嗤之以鼻,谁还愿意浪费时间与这样的人交流? 所以就随他去吧。 -------------------- 科学来不得虚假,科学也不是笑谈,科学本就是去伪存真,你这样来下结论,恐为时过早。 guoyupeng111 2013-9-25 10:27 呵呵,这真的谢谢吕老师了,既然摆在桌面上来,那就更有利于问题的探讨了,有些人说没看懂我的“大作”,那你是否能看懂香港教授岳中琦的说法,不懂没关系,你想懂就搜索香港教授岳中琦的地震理论,或许你能清楚了。 goett 2013-9-25 10:05 五十步笑百步 博主回复(2013-9-25 17:12) : 你很善于自我解剖。 苏德辰 2013-9-25 08:32 我觉得3楼王振亭的办法比较好,科学网不妨开个板块或主题,专门放这一类型的文章。感兴趣者就去看看,不感兴趣者也不用耽误时间或精力。 ********************************************************** 王振亭 2013-9-25 07:27 05年承办全国地理学大会时,收到过异想天开的稿子。组委会讨论后,放到了摘要文集中。至少对开拓研究思路有好处 ********************************************************** 博主回复(2013-9-25 08:37) : 我也是想帮助这位网友,才花时间与他对话。 但这人太过狂妄,目中无人,只想听别人给他的恭维话(只能是假话),对别人给出的建议嗤之以鼻,谁还愿意浪费时间与这样的人交流? 所以就随他去吧。 魏东平 2013-9-25 08:06 我也很耐心的,我换专门写了一篇博文给他:关于地震学基本概念。链接如下: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06819-703987.html 博主回复(2013-9-25 08:17) : 如同魏老师一样,我犯了好为人师的毛病。 遗憾的是,我们的耐心和善意在此人身上都不起作用。 王振亭 2013-9-25 07:27 05年承办全国地理学大会时,收到过异想天开的稿子。组委会讨论后,放到了摘要文集中。至少对开拓研究思路有好处 博主回复(2013-9-25 07:36) : 我现在将与他的对话放在这里。看谁愿意与他继续交流。 张星 2013-9-24 22:34 沙发,挺有意思。老师,您可以尝试着在google里输入他的id,一列关于他的回复的,大晚上一下子不困了。 博主回复(2013-9-24 23:00) : 我当他是地学爱好者,所以想帮助他。看来这样的人无可救药啊! 陈楷翰 2013-9-24 22:25 呼呼俺肯定地说,俺是外行但绝对看不懂这位的大作 博主回复(2013-9-24 22:28) : 世界之大真是无奇不有啊。可惜咱还傻乎乎地劝他多到野外观察呢。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1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美两国女航天员首次对话
热度 1 heitiedan2012 2013-9-26 22:37
9 月 26 日下午,北航晨兴音乐厅举办中美两国女航天员首次对话会,是由美国宇航员 Sandra Magnus 与中国的刘洋共同参加。来的还有美国一个什么大学宇航系的杨教授,是台湾人。还有中国工程院院士戚发韧。 立在音乐厅外的宣传海报 音乐厅走廊内的宣传海报 会场内 我看到这幅海报,心里很高兴,很想参加,但是另外一张海报说,要用学生学号上网抢票。我想,我也没有学生的学号,怎么拿票?正好,我想起宇航学院的负责学生工作的苗建军是我过去教过的学生。于是就给他打电话。他说没问题,可以让我坐在前排。 下午苗建军带我进场之后,看到,来的学生不少。其实我们学校的只有一部分研究生和本科生,北航附中与附小的学生来了不少,还有一些人大附中的学生,还有清华、北大、北理工等学校的同学也来了。所以会场上还是满满当当的,连楼上都坐了不少人。 刘洋和桑德拉进场时,我的相机还没收拾好,结果刘洋走过我身边时,我倒时举起了相机,可是拍完是一片黑,曝光严重不足,主要是因为快门速度太快了。可是如果放慢了,就怕拍虚了。因为好像大家都没用闪光灯,我也不好意思用。后来我用大光圈、 400 定、 1/40 秒的曝光时间,才勉强拍了后面的照片。 台上全貌:站立者为怀进鹏,坐者(从左到右):杨博士、桑德拉、刘洋、戚发韧。 桑德拉和刘洋 杨博士先简单介绍了一下桑德拉的基本情况。她先读的密苏里州立科技大学,后来在乔治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在担负航天飞机任务时,曾出舱三次,即有三次太空行走,负责空间站的构建结构方面。她曾经连续在空间站工作 134 天,总计在空间站工作 159 天。她退役后,说想去南美跟小孩子一起踢足球,想教那里的小孩子学英语。 桑德拉开始演讲。她主要讲述最后一次航天飞机的任务。当时她是亚特兰蒂斯航天飞机的指令长。 桑德拉在演讲 她从亚特兰蒂斯最后一次任务的起飞开始讲起,伴有高清照片的 PPT 。我觉得其中每张照片的容量都得有几十个 M ,高清照片的效果显然更有震撼力。在演讲中,她介绍了她的机组,从空间站看自己的航天飞机,介绍了太空行走,不同国家的饮食,以及空间站的全貌。她还介绍了在空间站工作的同事,其中有三个俄罗斯人,两个美国人,一个日本人。她说她们最后一次任务历时十一天。 接下来由戚发韧院士介绍刘洋。戚院士介绍得很简练,说大家都知道了。然后就由刘洋上台演讲。 刘洋演讲 刘洋说,她最早的一个梦想是当公交车售票员,这样就可以天天免费乘坐汽车了。后来,在她不知情的情况下,学校的老师替她报名参加飞行员的考试。她从来没有想过要当航天员,更没有想到能真的实现航天飞行。在神舟九号上,她看着舷窗外,对她的战友们说:地球真的是圆的呢。在飞船上,她编织了一个中国结,表达对祖国、对战友、对家人的思念。她还讲了一个发生在今年的小故事。今天五月,刘洋来北航附中与同学们交流,有一个小同学把他的奶奶与刘洋的合影送给刘洋,那是去年北航校庆六十周年时,刘洋来学校参加活动,与一个老教授的合影。这位老教授就是这个附中同学的奶奶。当年,老教授对刘洋说,感谢刘洋同志为中国航天事业做出的贡献,感谢刘洋同志帮助她实现了梦想。 刘洋的演讲结束后,接下来的是交流环节。很从听众都想和两位女宇航员交流,提出他们的问题。 桑德拉在回答听众的问题 在回答听众的问题时,桑德拉说,她 12 岁就想当宇航员,她的父亲是个小商人,母亲是个护士。父母都很支持她实现梦想的努力。 刘洋说,她认为,女航天员可能更适合太空飞行。因为女性更认真、更细腻、更有亲和力。她还说,在刚上天时,心情很兴奋。过了一段时间,就开始想家,想念亲人。等到快返回时,又舍不得离开这个刚刚熟悉的家——飞船。 提问者 提问者 北航附中的提问者 北航附小的提问者 桑德拉说, NASA 选拔宇航员是很公开的,每次都有几千人报名申请。 NASA 选拔有科学家、医生、工程师等,为适应航天任务多方面的需求。这种层层选择最后只有数十人能留下来。不过,即使这次没有能够选上,下次你还可以再度申请。有的人申请了 7 次都没有能够入选,但第 8 次申请就成功了。 刘洋说,杨利伟在第一次执行任务时,曾感觉到一次在舱内的 8 赫兹振动,这个振动与他的身体形成共振,他当时觉得特别难受,以为这回可能就过不去了。不过还好,这种共振没有多少时间就过去了。等他返回后,向相关人员报告了这个情况,相关工程技术人员非常重视,在之后的航天任务中,就再也没有出现过这种振动现象。 戚发韧还透露,中国另一个空间站——天宫二号最近也要升空。刘洋说,到了 2020 年,在太空中的空间站可能就只有唯一的一个,那就是中国的空间站。 两位女航天员给北航学生题词后与学生合影留念
2849 次阅读|1 个评论
与八零后打工夫妇的对话
热度 4 蒋高明 2013-6-29 11:17
蒋高明 家里买来新家具,摆放中发现空调碍事,需要室内机移动,要找人移位。 在上楼的楼梯中,发现有空调打孔、移位的小广告,就打电话试试。 电话声音显示需要加拨零,才知道是外地的手机,以为不会有人接。想不到一会就有一个外地口音的青年人接了电话。回答很干脆,能移, 120 元,半小时上门,而且熟悉我住的小区。 大约两小时后,有人敲门,进来的竟然是一年轻女子。我问她你会修空调?她说修空调的在楼下搬东西呢。 不一会儿,另一年轻人带着简单的工具上楼了。从扮相上看,这是一对打工夫妇。在他们干活中,我就有意无意与他们闲聊起来。 “你们是小两口吧?” “是”,那女子说。 “很好,夫妻帮,互相照顾,我以前就见过好多”。我说。 嗯,现在雇人人工太贵了,他一个人出来打工我也不放心”,女子善谈,男士在一边干活。 你们是哪里里人呢?” “河北的”,那有着浓浓河南口音的男士接话了。不知道为什么,他们要向我隐瞒家乡。 “出来打工好,还是在家里好?”我问。 “当然家里好,但没有办法啊,外面挣得多 ? ”女士答道。 “一年你们小两口能挣十几万吧?”我问。 “毛收入有,但剩下不多啊”,女子抱怨到“光租房每个月就得 3000 多,还是地下室,面积只有十几平米”。 进一步聊天才知道男青年姓桑,26岁。他们有两个孩子,一男一女,大的是女孩只有四五岁,小的是个男孩,不到一岁,由男方家里的老人照看。他们交了 1 万元罚款,生了第二个孩子。女方家有十几亩,男方家有五亩地。他们在北京辛苦一整年,两口子剩下不到 5 万元,绝对不能生病。 “种地不挣钱啊,也太累了,尤其种大棚”。打工女子向我描述在大棚内人工授花粉的累活,一天下来,连腰都直不起来。他们向我透露,很多地都荒了。 “授粉的活不是蜜蜂干的吗?”我问。 “那儿还有蜜蜂啊,打那么多药,什么蜂也活不了”,桑先生一边卸螺丝,一边接话说。 “那你高中毕业了吗?”我换了个话题。 “初中都没上完,就出来打工了”,桑先生说。 “俺那里很多人都不上学了,上大学赔钱啊”,小桑媳妇补充道。 “那你俩希望你们的孩子上大学吗”?我问。 “当然希望啦,俺省吃俭用就是让孩子们有出息,不要像我们这样”,小桑媳妇说。 “要是你们在家里一年挣五万块,还出来打工吗?”我又问。 “要是在家里挣那么多,谁还出来打工?”女子说。 “这个活也不好干啊,季节性太强了,夏天装空调的多”。桑先生说。 “那冬天你们干什么活?” “冬天也有活,俺捅下水道”,女子非常自信地说:“北京夏天装空调的多,冬天下水道爱堵”。 对于北京的零工,他们心中特别有数。原先桑先生在别人手下做塑钢活,现在独立出来了,自由些,且挣得多,活相对轻快。 说到冬天捅下水道,女子的话就多了起来,她给我讲述在北京人家捅下水道的一些趣事。她说有一次,一个有老人将假牙掉进马桶里,打电话让他们上门取,要他们不要捅坏了,那假牙值好几千块。他们就将马桶拆下来,小心在有粪便的下水道里找到了那付假牙。 “他洗了洗,接着就戴上了”,女子描述到这里,笑出声来。这是他们能笑话城里人的资本,非常开心。平时是城里人嫌他们脏,实际上,在农民看来,表面干净的东西,其实才脏呢。 与上述八零后打工夫妇的简短对话中,我得出如下的几条信息:一是农村在城市打工挣得一半以上的收入又还给了城市,其中住房花费最多;二是农村年轻人不愿意上学了,尤其男生,早早进城打工;三是农村耕地撂荒,家中的土地和孩子由老人照料;四是农田农药污染严重,没有传粉昆虫了,人干起来蜜蜂的活;五是对家乡依然非常留恋,但不知道前途在那里,过着长期漂泊不定的生活。但他们不愿意让后代重复他们的日子。 中国农村青年人的前途命运在哪里呢?
个人分类: 建言新农村|4853 次阅读|6 个评论
寻求沟通和对话 解决饶、李之争
热度 2 黄安年 2013-1-30 07:59
寻求沟通和对话 解决饶、李之争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 2013 年 1 月 30 日 发布 饶、李之争再起波澜,编辑部将两篇博文精选,无助于解决饶、李之争。 事到如今,饶、李两位精英最好冷却下来,在双方认可的第三人协调下,寻求沟通和直接对话,在学术问题上求同存异。作为局外人,我看不出这里面有什么大的根本原则分歧,这里不是零和游戏,非此即彼,有更多重要事情等待两位精英来做 , 别伤了感情。 这篇随感是对 1 月 9 日 博文的补充。 **************** 饶毅、李连达之争和不让评论、不给答复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 2013 年 1 月 9 日 发布 由于科学网接连置顶引发网友热议饶毅、李连达之争,内行看门道 , 外行看热闹 , 对于我这个外行来说 , 不免也浏览一番,感到似乎话里有话 , 生物界的水很深 , 没有凑热闹的必要。我倒想到,一个博主是博文不让评论 , 另一个博主的博文则是从不对评论给予答复,这是博主的自主选择。我想到的是有的博文是写给自己看的 , 但有的博文显然不是 , 是有针对性的,并期望获得别人理解和支持的。既然如此为了解决问题,还是寻找沟通,深度对话为好 , 何必你来我往的笔墨仗打下去。 既然两位博主 , 一个不让评论、一个不予答复,那么我这个旁观者参予岂非多余?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65119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651197.html
3040 次阅读|5 个评论
人和影子与自然的对话
热度 20 zhangyuxiu 2012-12-16 11:49
人和影子与自然的对话
1、清晨我来到海边 2、朝霞刚染红海面 3、海上云雾渐渐散去 4、太阳把我的影子拉得长长的 5、我站在沙滩向海湾瞭望 6、阳光下的海湾那么迷人 7、沙滩那么温暖平坦 8、海浪不知疲倦地静静低吟 9、清风吹佛下,我低头沉思 10、时间不知不觉滑过 11、海浪一直唱着她自己的歌儿 12、平静,是暂时的,是表面的
4977 次阅读|60 个评论
从随军记者到出版人和历史学家---对话人民出版社资深编审邓蜀生
黄安年 2012-11-27 07:04
从随军记者到出版人和历史学家---对话人民出版社资深编审邓蜀生
从随军记者到出版人和历史学家 --- 对话人民出版社资深编审邓蜀生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2 年11 月27 日 发布 受访人 : 邓蜀生 采访人 : 黄安年、李剑鸣 时间 : 2011 年5 月9 日 9 : 00-11 : 00 地点: 人民出版社三楼小会议室 邓蜀生简介: 邓蜀生,湖北云梦人 ,1923 年 10 月生于重庆, 1944 年毕业于复旦大学(重庆)新闻系。 1945-1957 年间,历任重庆新民报、上海新民晚报、上海新闻报、北京新华社总社、中国人民志愿军新华社总分社记者、《时事手册》社记者、编辑。 1961 年起 , 任人民出版社编辑、编审( 1983 年起)。 参加过印缅战区抗日 (1944-1945) 和抗美援朝战争 (1950-1951) ,写过多篇报道和特约通讯。 著有《震撼世界的朝鲜人民解放战争》(世界知识社 ,1951 年)、《伍德罗·威尔逊》(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2 年)、《罗斯福》(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5 年, 1987 年增订本)、《美国与移民 ---- 历史·现实·移民》(重庆出版社, 1990 年)、《美国历史与美国人》(人民出版社, 1993 年)、《世代悲欢“美国梦”:美国的移民历程及种族矛盾 (1607~2000)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 年)等。 主持编辑、策划和责任编辑有影响的著作有《美国内战史》(刘祚昌,人民 ,1978 年)、《美国通史简编》(黄绍湘,人民 ,1979 , 1983 )、《美国对外政策史》(杨生茂主编,人民 ,1991 年)、特别是历时 24 年的六卷本《美国通史》(刘绪贻、杨生茂总主编,人民 ,2002 年)等。《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集》中文版(三联书店, 1982 年)、 《南京浩劫 —— 被遗忘的大屠杀》(张纯如著 2007 年新译,东方 ,2007 年)等。 组织编译审校 : 《世界七千年大事总览》 ( 东方出版社 ,1980 年 ) 、《美国 2500 历史名人传略》(东方出版社, 1994 年)。主编《影响世界的 100 次事件》、《影响世界的 100 次战争》、《影响世界的 100 个人物》《影响世界的 100 种文化》、《影响世界的 100 种书》(以上系列为广西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等。 合著《世界通史故事》(中国少儿, 1991 )等书,合译《第三帝国内幕 —— 阿尔贝特·施佩尔回忆录》(三联 ,1982 年)等。组织编 译校《林肯集 演说和著作 1859~1865 (演说 信件 杂文 总统咨文个公告》(三联书店 1993 ) 、编译《美国史话》选译(人民出版社, 1984 年)等。 引言: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 , 我国的美国史研究经过教学和研究工作者、编辑和出版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果 , 其中有一位德高望重、有口皆碑的美国史研究专家。他为推动中国的美国史研究作出了卓越贡献,迄今已经 8 8岁高龄,集学者和编辑于一身。他不在大学任教、不是研究生导师,也不领衔教育部或社科院重大课题项目,然而他的美国史研究论著不仅在中国美国史研究界产生广泛的影响,而且在组织、出版美国史著作方面发挥了其他美国史专家无可替代的作用,是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组织出版美国史著作的“第一人”,他就是我们所尊敬的人民出版社资深编审邓蜀生先生。 特别需要提出的是自 1979 年到 2002 年长达 1/4 世纪的时间里,先是美国通史丛书的组织编写和分别出版,再到《美国通史》 6 卷本的推出是我国美国史研究新的里程碑,它标志我国美国史研究水平达到了一个新水平,不仅对于美国史研究而且对于国别史研究,对于出精品、出人才都有重要启迪。这 6 卷本的总主编是刘绪贻、杨生茂先生,而策划和责任编辑,连同前面提到的美国通史丛书都是邓蜀生先生一人。为了确保这部专著的高质量,邓先生和刘绪贻、杨生茂先生一起倾注了极大的精力,就组织编辑出版的角度而言,他更是作出了突出的重大贡献。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邓先生 2 5年始终不渝的努力,就不可能有美国通史多卷本丛书和 6 卷本《美国通史》精品的完整出版。单以编辑出版质量而言,整个 6 卷本 293 万字的《美国通史》中的文字差错只有 26 个字,尽管如此,邓先生在改正了 26 个字的差错后,又将 6 卷本《美国通史》重印了一遍,力求精益求精,这种精神在今天是极其难能可贵的。 邓先生一生干了无数实实在在的事 , 但很少公开张扬 , 我们的学术研究需要这样甘为人梯、低调实干的奉献精神,当你看到一些真正的学术精品面世的时候,你可曾注意这里面有邓蜀生编辑一份默默无闻的铺路人的贡献。 邓蜀生先生不仅是我国资深编审和著名美国历史学家,也是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的创建人之一和顾问, 为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的健康发展和学术繁荣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他亲历了中美结盟的国际反法西斯战争和中美对抗的朝鲜战争 , 兼军旅记者、编辑、历史学家与一身。他作为人民出版社资深编审的传奇人生,从一个侧面见证了半个多世纪来我国出版界和美国史学界发展历程。 (按 : 对话中 , 邓即人民出版社资深编审邓蜀生,乔即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乔还田 , 黄即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黄安年 , 李即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李剑鸣。) ( 一 ) 对话之前 1 ,“ 我们现在就缺像老邓这样的人” 对话开始前 , 人民出版社乔还田副总编专门来到会议室和我们简要座谈 : 邓: 我们的《美国通史》六卷本中 , 其中他 ( 指李剑鸣 ) 这一卷写得有自己的特色。并不是说其他卷不好 , 他这一卷是我们组织的编写的最后一卷,经过几个周折,换了几个作者,最后选定了他。这一卷我看了以后 , 觉得写得很不错。这一套书在今天他们的访谈当中有很大一部分要谈这部书的编写和出版。 乔: 对美国史,我不懂,但对六卷本美国史的评介就来自于老邓,他对确保六卷本美国史的完成起了奠基作用。这部书在美国学者看来 , 新观点也是不少的。我们现在啊,就缺像老邓这样的人。 黄 : 昨天你们不是有纪念人民出版社九十周年合影活动吗?老邓是我们美国史研究会的财富,也是人民出版社的财富。 乔: 对 ! 对 ! 对 ! 的确是这样。老邓既是学者,又是编辑 , 我们现在许多编辑对学术不大熟悉。 黄 : 他是学者、编辑兼于一身。老邓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在我们中国美国史学会领域里面,唯一的参加跟美国直接有关的战争 , 他参加过两次 , 他有亲身的实践。 邓: 又是伙伴,又是敌人。 李: 我们(南开大学)的周纪琨先生当年给美军当过翻译。 乔: 现在我跟你讲 , 就这经历啊,年轻人很崇拜这样的学者 。 邓: 那是因为我生在那个年头。正好征调 , 我就去了。 乔: 原来人民出版社的中国史和美国史是一个编辑室。老邓就在里面, 1978 年那个时候的房子,我们都是自己打扫的 , 自己管理的 , …… 2 ,谈美国史研究 、 编辑的人和事 黄 : 老邓,今天就这样,咱们随便说。事由是《社会科学论坛》有个专栏是采访著名学者的,最近有一期是专访周有光的,以前还采访了一些著名学者。他们说应该采访老邓。老邓您以前接受过一些采访,但是都是某一方面的。这次采访是专门是跟美国史研究和编辑有关。而这个问题又和您的经历有关。所以采访前列了一份提纲 , 提纲事先已经寄给您了 , 我们在电话里进行了采访重点的沟通。您可以按照提纲说 , 也可以重点说 , 重点还是跟您在人民出版社这一段 , 特别是跟美国通史六卷本出版有关的事。我们随便谈 , 最后我会整理一份采访的录音记录稿,由于时间的限制 , 我可以把原来您所写到和回忆的相关事情放进去 , 然后在整出一个书面对话稿 , 请您审改。在采访中 , 我和剑鸣会插话交谈。您看怎样? 邓: 我觉得你采取提问的方式,我们用对话方式、聊天的方式比较好。你要我讲的话 , 我很容易兴致所在 , 容易跑题。你比如说重点要解决几个什么样的问题 , 我能够答复的 , 我能够加以发挥的就发挥 , 不能发挥的,我简单的回答就完了。以前专门就某一个方面来采访我的,都是问我过去的新闻界的人。 ( 二 ) 和美国打交道的两次战争 1 ,中国驻印军随军翻译官和记者两重身份 黄 : 好 , 那我们就开始。 作为战地记者和军事记者,您参加和美国有关的两次战争,能否谈谈您 的见闻 , 例如缅印战场难忘情景,和当时盟军美国兵的共同生活,乘坐运输机飞越“驼峰”的生死考验等。 邓: 1944 年 我 21 岁时在印缅战场上 , 是以重组的中国驻印军随军翻译官的身份征调( Draft )出去的。到雷多那儿以后,我在新 6 军第 14 师当翻译官 , 正好他们要办报纸 , 我一面当翻译一方面编报,这样我就是两重身份 , 所以我就在那里采访了一些东西,写一些东西基本上是新 6 军部队的,是写给重庆《大公报》 的。后来 , 我又调到美军部队去当联络员去了 , 这是一支特攻队部队 , 叫战神突击队 , 实际上是正规部队 , 但他们这些人组成十分复杂 , 里面有些是放出来的囚犯。我在那里半年多。起什么作用呢?起和中国部队、和当地村民的联络作用。所以我是双层的关系,这么一来(很多人)都来采访我。 2 ,亲历飞越 驼峰,做好牺牲准备 黄 : 您是怎样到印缅战区的 ? 邓: 我是 1944 年 1 月离开复旦, 4 月经昆明驼峰飞到了雷多,印缅战区史迪威总指挥部。 黄 : 说到驼峰我插一句,今年 4 月 14 日 , 我在南京参观了航空烈士公墓,其中墓碑名单中 美国就有 2197 人,中国 870 人,其中不少航空烈士是在 驼峰飞行中牺牲的。 邓: 我飞越驼峰坐的是运输机,不像现在,那是 C46 运输机,也没有座位,坐着时每一个人发一个降落伞,上飞机时美军一位军士告诉你 , 手上扣上环 , 不要过早打开 , 到了自己手足无措时 , 用手一拉 , 降落伞自己开了。我们心想即使打开降落了 , 你到那个地方雪山雪地也要饿死了 , 所以也没有想到要打开降落伞。甩就甩吧。不过我们总算飞越了驼峰,当时比较年轻。 黄: 您过 驼峰时就是往返一次吗? 邓: 过驼峰,我就这一次。到那里以后,飞机将那里的物资等运回来。那时就靠驼峰,当时滇缅公路没有打通。我们过去的任务就是打通这条公路,保护两侧,就是史迪威公路、实际上就是中印公路 , 又叫缅中公路,现在这条公路已经在恢复利用,但也不起很大作用。 黄: 2007 年我去过中缅边界 , 看到过中缅公路的起点和还有一个公路的遗址。 3 ,我的番号是美军 5332 旅 475 团第二营 邓: 中国的部队分两部分 , 我们的部队叫驻印军 , 在滇西的以怒江为界的部队叫远征军 , 远征军的总司令是卫立煌,那边的驻印军总司令原来是罗卓英。他是两个系统的。驻印军是由美国训练的,美式装备的 , 里面每个营以上都有美军顾问,指挥系统是分开的。我们属于驻印军系统,驻印军里面分为两个大军 , 一个是孙立人的新一军和一个是廖耀湘的新六军 , 一共五个师三个独立团另外一个中美混合旅,我后来调在中美混合旅里 , 有三个团 , 一个中国团 , 两个美军团,我是在美军团里面。打仗不是在正面打,都是在深山里迂回,往往行军二三日不见人烟。我在里面的时间是 1944 年 12 月去的,到了 1945 年 5 月离开的,一共半年。这支美国军队正式番号是美国陆军 5332 旅 475 团,我在第二营 , 一个营里一个中国人 , 团里面有个中国人,就是这样的。旅长是美国一名准将 , 团里都是分开的 , 彼此打仗实际上没有像我们的概念上的那么打仗。那是突击队性质,有的时候是打炮战 , 部队到了一个地方彼此炮战。我们的营长是哥伦比亚大学副教授,就是在炮战时被打死的。他在洞里面,正好一发炮弹打在洞口,就把他打死了。实际上我所看见的日本人 , 都是一些从山上下来抢降落伞的物资的日本兵 , 平时打炮看不见人。那时日本败局已定 , 他已经没有给养了 , 海路全被切断了 , 缅甸也比较穷。降落伞扔下的物资 , 分红色的是武器 , 蓝色的是食品物资。美军部队下去抢,日本人也抢,只是在那个时候看见日本人,真正掩体外看不见日本人。 4 , 1950 年赴朝鲜参与组建志愿军新华社自愿军总分社 黄 : 那您参加抗美援朝那段是什么时候? 邓: 1950 年 , 我派到北京新华总社军事组工作。我去朝鲜比较早 , 新华社成立志愿军总分社是我们三个人去成立的,总分社社长是普金,曾是彭德怀的秘书 , 还有一个老同志夏公然,另外一个就是我,三个人。 就成立了志愿军总分社。当时过去是 1950 年 11 月中 , 第一次战役刚打完之后。各个兵团里面各个部队的记者是比较多的 , 总社把他们整合起来,成为总分社的集体 , 后来的瞭望杂志主编 李耐因 就是兵团著名记者。 我去抗美援朝的时间比较早 , 我经过几次战役,一直到开城谈判开始以后不久,就调回来了,调到《时事手册》。我是从 1950 年 11 月中过了江一直到 1951 年 9 月在朝鲜前线。那时开城谈判正在帐篷和板房里举行。 5 ,在《世界知识》上报道了俘虏营访问记 黄 : 在这段时间里 , 您的新闻活动和朝鲜战争关系主要是什么 ? 邓: 那时主要是编发各个兵团的记者发来的稿子 , 经过我们这里看过以后,然后由我们的电台发到国内来,由新华社发稿。再就是到下面去采访,采访不是有计划的 , 如看到那个地方打下一架飞机 , 我就赶紧去采访。还有俘虏营,我们在朝鲜有三个大俘虏营,我去了其中的两个 , 有一个靠近中朝边境的叫碧潼俘虏营,我也没有去,因为我们新华社派有专人去那个地方 , 我去了另外两个俘虏营。后来我就在《世界知识》上发表了几篇俘虏营访问记。 黄 : 笔名用的是什么 ? 邓: 那时我用的是邓超。 黄 : 我看到北京图书馆藏有当年署名邓超的著作。 6 ,《震撼世界的朝鲜人民解放战争》和《美帝战略上的弱点》 邓: 那时我在朝鲜写的《震撼世界的朝鲜人民解放战争》 ( 世界知识丛书之九 )(51 年 6 月初版初印),那是第一部,我们抢先出了 , 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的 , 那时中国关于抗美援朝战争的书 , 我是第一本。最早 我在《世界知识》上发表过一篇叫《美帝战略上的弱点》,什么兵力不足、战线太长、士气不高,其实那三点并不是我的看法,当时我也没有那么高的认识水平。 黄 : 当时是带有综合时评性的。 邓: 当时这篇文章发出来以后,新华社领导看了以后决定要发到全国通稿,当时我的文章写得比较长四千多字 , 后来要我压缩到 2500 字 , 发新华社通稿,我压缩后 , 新华社后来就作为抗美援朝的学习材料。讲美国战略上的弱点,这个话是谁讲的呢?是毛泽东讲的。 7 ,当时的报道和特稿现在手头一份也没有 黄 : 您的四千字多字的手稿有没有保存 ? 邓: 都在《世界知识》上 , 解放后的我没有记录 , 解放前的我倒找出了一些,一部分稿子在重庆《大公报》发表战地通讯 , 还有一部分军事评论发表在储安平的《观察》上,其他新闻性报道 , 没有什么意思。后来他们邀请我当特约记者 , 不用我的名字。这份东西到现在为止,我手上一份也没有。原来有一本贴报本,运动中交到新华社人事处去了 , 几经调动现在档案中也没找出来。时间隔得太长了。我的复印件有人出我的书时拿去参考,也没有还给我。 黄 : 建议有研究生撰写论文时可以选择以此为题,专门研究邓蜀生先生新闻和学术活动成就来收集学术资料。在中缅远征军期间,您写的一些报道在哪里能够找到 ? 邓: 要找还是可以找 , 像《大公报》合订本许多文化单位和大学都有。祝立明就帮助我找过的。他组织编了一本书叫《中外记者笔下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收了我的一篇报道,就是从《大公报》里翻出来的。 ( 三 ) 对美国研究的兴趣 1 ,我的家庭背景和美国教会有点关系 黄 : 您是新闻系出身,作为一个美国史研究者来讲 , 一个美国史编辑出版者来讲 , 新闻系毕业和难忘经历对您的影响 , 能否简要的说一说。 邓: 实际上 , 我谈不上什么美国史研究。我是半路出家 , 我学的也不是美国史,我原来学新闻的。关系还是有点关系的。认真地说 , 我对美国的认识应该讲还是比较早的。因为我母亲她是教徒,我父亲他是武昌文华书院毕业的,文华书院在武昌 昙华林,是美国教会办的。我祖父在里面教书,中文教习,后来我的初中也是在 美以美教会办的中学读的书 , 和美国的联系还是比较多,因为家里和美国教会有关系 , 但是从美国历史来讲,谈不上 , 都是生活上的一些交往。 2 ,在美军部队时期对美国感兴趣 邓: 我真真对历史感兴趣的,而且最大影响的还是我在美军部队。在 5332 中美混合旅 475 团的这一段时间。那个时候营长后来打死了 , 他还是哥伦比亚大学历史系的一个副教授,不知怎么当上营长去了。有的时候,偶尔在山上谈一谈、聊一聊。在部队很奇怪,和我一块住的是一个波兰籍天主教的教士,他和我在一个狐狸洞( foxhole )里面,另外里面有信奉伊斯兰教的人 , 还有无神论者,还有和平主义者,所在一个部队里乱七八糟的人都有。当时我对这些感兴趣。要在中国部队 , 这绝不可能。当时感觉美国兵比较直率,中美联合作战 , 对中国没有什么歧视,因此,我对美国这个国家比较是感兴趣了。 后来在复员以后,国民党举行过一次翻译官留美选拔的考试,在南京举行的,那是 1947 年,那时内战已经打起来了,一共从全国翻译官里面录取了 50 人,到美国上大学 , 这批人成没有成行也不知道。 我对美国的真正感性认识比较多,是在美军部队里。除了这个波兰籍人后来得了伤寒症死了 , 其他就是和士兵在一起。另外有个华裔美国人一位中尉,但他不大会说中国话,不知道是第几代华裔。那一阵子 , 我当时的一个感觉叫奇怪。这么一个混杂,引起了我对研究美国史的兴趣。从那个时候开始有这个萌芽,但是我一直没有机会去研究 , 我一直是搞新闻工作。 3 ,参加两次和美国打交道战争的印象 黄 : 那我们现在转到这么一个话题,您参加这两次和美国打交道的战争 , 一次是中美结盟,一次是中美对抗 , 这两次对您看美国和研究美国 , 有什么影响 ? 邓: 第一次是有些影响 , 我对美国的兴趣就从那个时候开始的。我觉得美国这个国家很有意思,确实什么他都能够包容,什么他都能够说在一起。而且他也有这个能力,把这些人拢在一块 , 当然了 , 哪个时候确实美国作为种族概念是比较明显的 , 那种正统的白美国人确实是对非洲裔和拉丁美洲裔的人有点歧视,但是总的来讲 , 还是能够在一起。当排长的、当连长的也有非白人的 , 一样的看待。 但是在抗美援朝这一次跟美国结盟一起打日本的感觉这就完全不一样了。说老实话 , 当时作为新华社记者来讲 , 没有第二个概念 , 战争的起因到底怎么看 ? 那是真正相信战争是美国人发动的、李承晚发动的战争 , 没有想到是北方想武力统一全朝鲜,没有从这方面想。一直到什么时候呐,后来派到《时事手册》工作以后,开始接触到一些外电、外国的一些刊物以后,才开始对朝鲜战争有些想法。 邓 : 朝鲜战争我不是写了一本书嘛,那时候完全是根据正统观点、新华社的观点来写的。是《世界知识》的约稿。 黄 : 按照宣传指示精神来写? 邓: 对 ! 完全是按照这个精神。但是哪个时候怎么样决策 , 为什么中国非要参加不可 , 整个的观念完全是按照上面的统一的口径。叫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这几个字是不能分开的。从保家卫国的立场出发 , 去抗美援朝。是这个道理的。逻辑是这个逻辑。当时我也相信他这个逻辑。美国的麦克阿瑟部队确实是要打到鸭绿江边的。当时辽宁很紧张 , 那时候安东,现在叫丹东 , 非常紧张 , 美国飞机空袭,老百姓已经到了白天不敢活动,都是晚上出来活动。那时制空权基本上在美国人的手上 , 我们开飞机的都是苏联人,都是苏联的飞机。那个时候的观念跟在缅甸时候的观念联不起来。 可是有一点 , 当时我也想到的,美军打仗的时候,并不是不经打的少爷兵 , 后来根据我们内部传达 , 美军还不是一触即溃,还是很顽强的能打的,加上他武器好 , 制空权在他手上。 黄 : 当时美国也是派了一些王牌部队到朝鲜的。 邓: 是的 , 像骑兵第一师 , 打得确实不错。抓美国的俘虏都是什么时候抓的?第一次战役抓的比较多。那时美国人喜欢睡睡袋的 , 睡袋是拉链,从下面一直拉到上面,朝鲜确实冷 , 他们的装备都要自己揹的 , 因为都是山洞,抓的大都是那个时候的俘虏。那时中国部队在人民军的配合下地形熟悉,都是在夜里抓的 , 在他们休息的时候在睡袋里边,逮的时候你出也出不来。后来基本上抓不到什么俘虏,当时中国人被他们俘虏的多 , 多得多 , 多了多少倍。我曾经访问一个美军俘虏空军中校,他是被飞机打下来的,他跳下来被抓了。我问他 , 他刚开始时只讲他的姓名、番号 , 入伍时间 , 别的一概不谈。这是他们上级的规定。后来谈的多了 , 问他过去学什么 ? 这就聊起了他家里的情况。他一聊起家里话就兴趣就来了 , 你聊战争的时候闭口不谈。后来 , 我在《世界知识》写过几篇访问俘虏营的东西。后来塔斯社想转发,就跟《世界知识》商量,后来 , 有人就说 , 你得考虑慎重些,你上面有名、有姓、有番号 , 你将来交换俘虏时交不出来你怎么办?那就带来麻烦。当时我没有想到那么多。后来塔斯社他就没有转发,但《世界知识》上登出来了。后来这个中校,死掉了 , 得伤寒死了。 黄 : 您亲身两次经历,对于了解和认识美国 , 是很重要的事。 邓: 两次经历在我的潜意识上是有影响的。实际上 , 后来去学美国史,研究美国史,并没有什么很大的直接影响。直接影响 , 第一次对美国人的接触对我的影响比较大 , 对我研究美国移民有影响。 ( 四 ) 对 威尔逊 、罗斯福 、美国移民的研究 1 ,对美国总统威尔逊比较有兴趣 黄 : 现在我们说说您的自己写的几本书 , 一本是《伍德罗·威尔逊》(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2 年)、一本是《罗斯福》(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5 年, 1987 年增订本)、还有一本是《美国与移民》(重庆出版社, 1990 年)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初的影响都是比较大的 , 您能否谈谈这三本书出版的一些情况和当时的一些想法 ? 邓: 《伍德罗·威尔逊》这本书撰写的由来 , 是在一次美国史研究会年会上谈起的 , 那时上海人民出版社一个编辑也在会上 , 他坐在我旁边跟我聊起来了。他说你对美国总统那些人的一些评价,我说我谈不上评价 , 我说我对威尔逊比较有兴趣,因为那时候我主要是从中国史的角度看威尔逊的。我在学校时,新闻系分两个部分 , 一种是着重在历史方面 , 一种是着重在地理等方面的 , 我是搞历史这方面的。所以那个时候对威尔逊比较有兴趣。他说我们很想出美国总统的传记方面的书 , 对威尔逊,你能不能给我们弄一本 , 不要长 , 十几万字。我说那我试试,就这么出来的。 2 ,对富兰克林·罗斯福相对比较熟悉 邓: 《罗斯福》这本书是浙江人民出版社的一个编辑 , 叫李宁的女编辑,她对美国的历史有点兴趣 , 那时我对罗斯福相对来讲比较熟悉 , 我身处的那个时代 , 正好是罗斯福当政的时代。她说我们要出一套东西 , 像希特勒、墨索里尼、英迪拉·甘地、罗斯福等人物,你能不能写一本罗斯福。是这么原因写的 , 并不是我已经有了稿子了然后再和他们去谈的 , 不是 , 都是这么一个偶然的原因。 3 ,《历史研究》发表《威尔逊与中国》不能用我的真名 邓: 写威尔逊,我花的时间最长 , 篇幅最短 , 只有十万字多一点。罗斯福我写的比较轻松。威尔逊,我写的时候我先写了一篇文章,是 1964 年在《历史研究》上发表 , 叫《威尔逊与中国》,当时我用的笔名叫邓楚川,为什么用邓楚川呢? 黄 : 楚指湖北 ? 邓: 那时候楚指湖北,川是我出生在四川。楚川是我的号 , 因为我那个时候是右派刚摘帽子没多久 , 还不能够用真名字来发表文章,那时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所以我用这笔名发表。写这篇文章,我准备的时间就比较长 , 我花了一年多的时间 , 那时不像现在获取资料比较容易,那时获取资料是比较难的。那时我就是一有时间我就跑图书馆,跑北图、社科(图书馆),跑图书馆去收集资料 , 那花的时间比较长 , 就写成功了 , 叫《威尔逊与中国》,是比较长的一篇论文。后来杨生茂他们编一本 1949-1979 年间的《美国史论文选》 , 收录了这篇文章,他们要查找这个邓楚川何许人也 ? 查来查去 , 就没有查出来,后来我们在天津见面以后,聊起来邓楚川,我说我就是邓楚川,他说我们那个时候还不知道,到处去问 , 到处去找 , 都没有查出来。因为当时摘帽不久,你不能够用你的真名发表。我的右派是 1961 年摘帽的。 4 ,我在《时事手册》担任过一段组长 邓: 在《时事手册》工作的时候,后来反右开始了,把我打成右派以后,把我下放到茶淀农场劳动去了。劳动回来以后,我的新闻记者当不成了 , 那时我的职务在《时事手册》,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人应该知道,《时事手册》发行量很大 , 有 300 多万份 , 小册子 , 那时完全是普及抗美援朝的 , 我就在那里工作,担任过一段组长。 黄 : 从茶淀农场出来? 邓: 是的 , 从茶淀农场出来。说来也奇怪,那时候出来一批人。放出来了。出来以后还叫摘帽右派。(笑 ) 但是原来工资降级一样不能恢复的 , 还是降级。在农场里面,你几分钱是没有的 , 是靠挣工分 , 挣多少分就是多少分 , 不劳动一分钱也没有。出来以后,就让我到人民出版社,我们原来的《时事手册》也并到人民出版社来了 , 回来以后,领导给我们讲话时,人事处长说 : “现在你们出来要夹着尾巴做人。”我这个人喜欢写 , 现在不行了 , 也没有眼力了 , 当时喜欢写 , 小“东西” , 大“东西” , 我都愿意写。这篇发表以后,有点影响 , 那时好像在《历史研究》上发表论文的 , 就很厉害了。 他们收到我的文章,总编辑要用。后来就跟人民出版社领导联系,说要政审。那时我们的社长王子野,这个人比较开明,他是搞法文的,他说这个人在新华社的时候就不错 , 后来到了《时事手册》,你们看文章后够标准了就可以用 , 右派问题已经解决了 , 别的没有问题。这样才通过了,就发表出来了。 发表出来以后,就有些影响。后来其他一些刊物来约稿。也有人跟我打招呼。你尽量少写 , 不要惹麻烦。 5 , 我诠释人物深入浅出,简明扼要清晰 邓: 我研究美国史有空白 , 跟你们这些科班出身不一样,跟你们教学比较系统化不一样,我是没有系统的。我是从研究人物开始的,我一个时代找一个人物,注意看看我对哪个感兴趣,我就去着重研究他、去追踪。后来写罗斯福,这一本书篇幅不大 , 后来出来增订本 , 是大开的,小开本的时候,台湾要问浙江人民出版社买版权出台湾版 , 我说那个写的太简单了一点 , 等我搞了增订本以后再给他们行不行 , 后来他们说等增订本到了以后再说。后来把这套书叫世界名人传记丛书,浙江人民出版社把这本书的版权给台湾了 , 后来他们出来了 , 给我寄了一本。并不是说这本书在研究上有什么突破 , 没有 , 当然没有突破啊,我有什么突破呢,这本书主要在于诠释人物深入浅出,用的笔调 , 比较简明扼要,清晰,读者看起来 , 不费劲。 李: 那时 , 我们读起来一口气读完。 邓: 这就是搞新闻的人的一个优势。新闻要求要短 , 要平易近人,要快 , 后来叫短平快 ! 李: 您的文笔很好 ! 黄 : 您是文史一家。 邓: 我是用这个方法写的 , 后来台湾是这个原因出的。到后来 , 陶文钊也对我讲 , 他说 , 你的书我很快就看完了 , 这读下去很容易,不费劲。他说有的论文 , 读起来很费劲,你得在脑子里拐几个弯。实际上 , 我的书也只能在这方面利用我当新闻记者的优势 , 写这些人物。 黄 : 你的书有可读性 , 而且有新视角。 邓: 真正大专家看来 , 这种书 , 他看不上眼的。这只能够介绍给学生看看 , 你们作为参考读物可以看一看。这也是一种写法。最多如此而已。实际上也是这样。我不要求它达到什么目的。我搞什么东西都是这样的。 6 ,我始终觉得移民问题是很需要研究 黄 : 您写美国移民问题的那本书呢? 邓: 移民这本书 , 我的兴趣比较大。 我在接触美国人的时候,真正的美国人很少 , 就是属于安格鲁撒克逊族的这一支的美国人很少 , 不是非洲裔就是拉丁美洲裔,阿拉伯裔,这些人接触得比较多。这些人很奇怪,他一方面接受美国的一些潜意识 , 但是他的传统保留了,他留下来了 , 同化得最好的 , 应该是犹太人。在美国移民当中 , 同化得最彻底、最好的 , 在经济界、在政治上、在文化界占优势的 , 是犹太人。犹太人除了在宗教上 , 一部分保持了她的特点和传统之外,其他的你看不出什么东西来。原来我在美以美教会读中学的时候,里面有个董事会的负责人,他就是犹太人,那时我们对犹太人没有什么概念 , 不知道犹太人是怎么回事,如果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我们对犹太人没有什么太大的印象。 我对美国移民的兴趣就在这个方面,他一方面能够把这些人接纳下来 , 包容下来 , 另一个方面,也能把这些民族集聚起来,对外战争的时候,这些人的爱国意识不比中国人低。跟日本人打,就知道了。我们叫“小日本”,他们叫“ Japs ” , 他们是没有什么别的话的 , 一提到“ Japs ”的时候一连串的粗话跟着就来了 , 他的爱国意识不比中国人差。中国人的民族主义或者愤青什么的,说民族主义,不说你是爱国主义,美国很多东西是混合 , 但是表现出来得的是很强烈的爱国主义。对美国是否有利,这是他作为判断一切是非的标准。你再怎么讲 , 对美国不利 , 你损害美国利益 , 这个不行。他不干了。你跟他聊天争论的时候,你不要跟他伤及美国怎么、怎么的 , 他会不高兴的 , 你说美国的某一部分人怎样,那是可以的。 美国移民因素这方面值得研究 , 但是这个问题的确太复杂了。这个问题不是很深入的研究是很难弄清楚的。我花了些气力关注这个问题。文化大革命后,我还继续研究了一段时间 , 后来时间没有了 , 我就留在那儿了。我始终觉得移民问题是很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到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些东西 , 对美国的移民问题一些判断很不准确。特别是经历了最近 20 年 , 美国移民的变化是很大的。跟我们那个时候认识的美国和那个时候接触的美国 , 很不一样。 美国移民的问题 , 现在写这个论文的不少 , 专门把他作为一个重要课题研究的人 , 有多少我也搞不清楚。对学术界的动态不大了解。我总觉得将来还是需要很好研究的问题。我曾经有一度对此感兴趣。我跟陈香梅谈过这个问题。陈香梅在我们这里出过书 , 她住在钓鱼台的时候,我曾经访问过她 , 她已经同阿拉伯裔的一个人同居了 , 但她不放弃她的陈钠德夫人的称号,她不跟他正式结婚。我就跟她谈到华裔的问题 , 在美国的华裔美国人 , 新闻界的人 , 陈香梅也是新闻界的 , 原来是上海中央社的记者 , 我跟她谈到这个问题 , 她就跟我提示说,华裔的问题 , 在美国移民问题当中是最难解决的一个问题。原因在于中国的华裔,家乡意识特别浓厚 , 比其他的什么非洲裔、拉丁美洲裔等都不大一样,为什么唐人街长期存在,道理就在这个地方。我说我对华裔兴趣比较大的,她说 , 这是一个很重大的课题。陈香梅她不一定能够代表华裔的整体。 邓 : 我研究美国史,实际上谈不上研究,每个题目都没有时间深入 , 我没有教学的条件,我没有这个时间。 黄 : 您是有广泛的兴趣,加上您的工作。 邓 : 你说得很对 , 广泛的兴趣。 ( 五 ) 组织出版 六卷本《美国通史》 1 ,人民出版社出美国史的鼎盛时代 黄 : 现在我们把话题转到 25 年磨一剑,三代人 , 而且是老中青 , 再加上与编辑合作,才能够完成六卷本的《美国通史》,在这方面请您说说自己的感受。 邓 : 人民出版社出美国史的鼎盛时代就是 80 年代后期到 90 年代。那个时期美国史出得比较多一些 , 那时人(编辑)也多一些 , 专门搞美国史的人 , 就有祝立明、杨慧玫、我 , 专门搞的有三个。以这为主业,另外还搞其他的外国史。现在出版社搞美国史的一个也没有了 , 现在的重点不在美国史这方面。你(出版社)没有吸收这方面的人才进来。 2 ,早就想搞一套比较完整的通史出来 邓 : 我后来就开始潜心研究一些美国的历史问题。我研究美国历史跟别人好像不大一样,我从研究人物着手 , 每个时代的代表人物。就人物方面,我和个别权威的看法有了差别了。她对人物的评价往往跟我对人物的评价总是走不到一块去。工作中接触较多的是黄绍湘先生 , 她的那本书《美国通史简编》的名字 , 是我给他取的。她原来不愿意叫简编,我说范文澜叫《中国通史简编》,你为什么不能叫《美国通史简编》呢。后来她觉得和范文澜的相提并论,也觉可以了。《美国通史简编》后来我们给她出了两版。她这里面的人物评价,我们就发生很多不同意见 , 但是我们基本上是尊重作者意见 , 只是学术观点的争论是可以出的。 黄 : 后来她还有一本是《早期美国发展史( 1492-1823 )》。 邓: 最早的美国早期发展史是在这以前出的,前几年 , 她还想要我给他再版。 黄 : 后来不是改名叫《美国史纲( 1492-1823 )》吗,而且在这个问题上 , 您和她好像还有不同的看法。 邓: 我坦率地讲了我的意见。后来她就停下来了。这是在《美国史纲》以前的事。她认为自己最得意的书是她的美国早期发展史。 邓: 那个时候搞美国通史,老实讲是在黄绍湘的《美国通史简编》时候开始 , 我就有这个想法 , 将来搞一套真正的、比较完整一点的够水平一点的 , 观点不要太左的、也不要太苏化的通史出来就好了 , 当时就有这个思想。正好( 1979 年)美国史研究会成立,集合了很多的人才。当时我就想到 , 能够利用这个机会 , 就想就美国史某一个时期有一点份量的东西搞出来 , 正好碰到几个热心人 , 像刘绪贻啊,像杨生茂啊,像张友伦啊,这都是比较有兴趣的一些人。还有黄绍湘,当初,她知道我们的想法时 , 她还有这个意思,想参加进来,后来 , 她没有参加 , 她一看到这些人 , 和她的观点不一样,(可能)合作不好 , 她后来就没有参加了。 3 ,出这六卷本很费劲,里面参差不齐 邓: 我们出书的周折,你们也看见了刘绪贻写的文章,讲了周折很大 , 原来请的像顾学稼啊,齐文颖啊,后来都没有参加 , 都退出来了。有出国的 , 有别的事的 , 变化很大。自始至终支持的就是刘绪贻跟杨生茂。他们这两个人是坚定的。我们几次开年会的时候,你也知道这个情况 , 有过争论。在( 1984 年)成都会议的时候,我对黄先生说,对他们几位教授,我过去也不认识 , 都是这次才认识的。我认识你最早。我编你这本《美国通史简编》我花的精力最大 , 光跑图书馆我就跑了无数次 , 她的书没有图片,都是我到图书馆去找图片 , 从外国图书里翻译下来,然后付排 , 花了我很多时间和精力。 她说这是 , 我要感谢你。她说你把我里面的观点删掉了不少。我说不是我删掉不少 , 这是上面删的 , 不是我删的。 邓 : 出这本书(六卷本)感到很费劲,现在唯一感觉有点遗憾的是里面参差不齐,有的一卷很明显的是请他的下面的学生或者研究生来执笔写的比较差 , 所以有的退稿或修改反复几次。其中清稿最顺利的就是他那一卷 ( 指在场的李剑鸣著的《美国的奠基时代 ,1585-1775 》, 2001 年版 ) ,你看到了吗,里面基本上没有什么改动。 黄: 剑鸣这一卷是最后定的 , 但最顺利。 邓: 对 , 最顺利。最先出的是刘绪贻主编的第六卷(《战后美国史, 1945-1986 》, 1989 年版),他的是最后的一卷 , 其他有的中间还经过一些周折和修改 , 刘绪贻的一卷自己补充 , 越补越大。 黄 : 原来是《战后美国史, 1945-1986 》,后来是 2002 年的《战后美国史, 1945-2000 》。 4 ,最省劲是李剑鸣那一卷 跟他一个人完成有关 邓: 从我编辑过程来看 , 最省劲也是李剑鸣他那一卷。为什么呢,他这一卷我在通读的时候,读得比较顺畅。 黄 : 除了跟他本人对这卷的研究以外,是否还跟这一卷是他一个人来完成有关系? 邓: 对。这是有关系的。几个人完成的时候,当中拼接的痕迹太明显。有的当中缺年代,缺了重大事件,有的文笔相差得太远,有的写得半文半白 , 有的写得纯白话。 黄 : 所以这种稿子能够一个人完成 , 尽量一个人完成为好。 邓: 对呀!是这样的。 5 ,成熟一本 , 出一本 后来要有出版补贴 邓 : 这六卷本完成的时候,我后来的方针是成熟一本 , 出一本。所以这本书才能问世。否则的话是搞不成的。 黄 : 您出这套书的时候,上面有没有什么压力,比如经费和时间要求等。 邓: 那都没有压力。 黄 : 上面是打通了? 邓: 这没有什么问题。在出单行本时 , 曾通过社科院美国研究所拿到过数量不多的福特基金会出版补贴 , 条件是在卷首页写一句感谢声明。而这时在出第一卷时,福特基金的补贴没有了。到后来出版形势有变化。到他 ( 指李著 ) 那一卷时,形势又有变化 , 要有相当大的出版补贴。你要亏本的书,非的要你缴七万元钱的补贴。 黄 : 原来你的计划里面是没有补贴的 , 到他那个时候,光拨款不行了 , 还得加补贴。 邓: 对。所以这个规定有点压力。后来 , 我们把这几卷统一为一套,准备出一套时拿不到任何补贴了。我跟乔还田(时任历史编辑室主任)商量,我说这套书可以到了出整套书的时候了 , 我的意见,你出最好。上面可以有支持。我跟他保证 , 这套书绝对不会亏本。还应该有盈余。他很支持。 黄 : 现在怎么样? 邓: 这我就没有问他 , 这套书还可以。因为好几个地方都把他收集到他们的文库里面去了。陶文钊讲的话很对,他说:现在的形势下再出这么一大套多卷的书不大可能了。为什么呢,各人忙各人自己的。他不可能为了这么一本书跟你费那么大的精力去给你弄。第二 , 如果不是很有经济后台的,要出这套书他的兴趣也不大。 6 ,这套书花的精力不少 评价由社会来认定 黄 : 现在再谈谈六卷本。您这六卷本 , 我是感到没有您邓蜀生,六卷本要成功是不可能的。 邓: 靠大家鼎力相助。到后来换将的时候,我伤透脑筋。 黄 : 我插一句,一个责任编辑要一直扛 25 年,在哪个出版社能找到这样的编辑 , 有的编辑干不了几年跳糟了,可能是去干别的了。但您一直坚持下来。您如果不一直坚持下了 , 而且没有这样的毅力 , 这套书是很难出来的。 邓: 这套书花的精力是不少。里面的争论也有,其他方面没有什么 , 对于争论问题,你不同意,你要拿得出替代方案来啊。好比你说这个问题你写得不好,你把你的观点亮出来啊。 黄 : 学术争论没有关系 , 一本书当然要有自己的见解。 邓: 争论是什么都可以争论。 这本书出来后,大学里的反映怎么样我就不知道了,没有去调查研究。我的一些朋友、一些出版界的人甚至包括外交界的一些朋友反映不错 , 说可惜太重 , 带出去都感到沉。 黄 : 《史学月刊》编辑部专门组织了一次笔谈,反映了学术界的基本评价。 7 ,六卷本里面的观点要一致 黄 : 这本书 , 您在编辑处理过程中主要遇到什么问题 ? 如果简要概括的话。 邓: 简要概括,第一是要六卷本里面的观点一致。你不能说你这本书这一派的观点,另一本书如果你有独立的观点,是可以的。如果不是你独立的观点,这里来一段史学家怎么、怎么说 , 那一段史学家怎么、怎么说 , 如果你偏重在那个方面的话 , 那就要考虑要求他改一下。 黄 : 这个问题上 , 您有没有和刘先生、杨先生发生过意见相左的地方。 邓 : 刘先生倒不大和我有什么争论。杨先生他处事、(对问题)比较认真,我跟他通过几次信,也打过电话。有些问题我说请教他 , 我没有把握的时候。张友伦南北战争那本 , 这本书我就跟杨生茂通过电话 , 也跟他写过信,因为当时牵涉什么问题呢,牵涉到对林肯的评价的问题。我个人是对林肯的评价很高的 , 后来 , 发现一些材料对林肯颇有微词。张友伦这本书里对林肯也是基本肯定的。我几次想问问杨先生 , 写南北战争抓的一条主线应该是什么 ? 这是我在看稿的过程中我请教他的,我在 1979 年第 1 期《读书》杂志上,写过一篇评论文章《林肯这个人》代表了我对林肯的观点。 8 ,这套书是历尽艰辛的 黄 : (四川大学)顾学稼先生负责的那本书最后换成了华东师大 ? 邓: 顾学稼答应是非常爽快的。 黄 : 他后来到美国去了。 邓 : 是啊。他甚至把初步提纲都拟定好了 。 黄 : 他现在已经回国,我和他有联系。 邓 : 他今年多大年龄 ? 黄 : 82 岁了。 邓: 齐文颖呢,就是答应写第一卷的。她是政治家式的(说话),她说话没有一次说我拒绝不写的 , 到后来,结果还是不行。因为她太忙。 邓: 出这套书成型 , 我跟刘绪贻商量过、跟杨生茂商量过 , 在我们社里我也和社里的总编辑打过招呼的 , 他们都很支持 , 他们说一定能出来我们一定要争取把它印出来。他们都主张要出。后来在 (1984) 年成都会议上 , 忽然出现了不同的声音,说出这套书很困难 , 时间不够…… , 怎么办呢?后来我坚持说一定要把它完成不可。这套书应该讲是历尽艰辛的。 幸好 , 经过两位主编的努力 , 请到了李剑鸣 , 最后总算功德圆满。 ( 六 ) 在东方出版社的出版活动 1 ,东方出版社比较活一些 黄 : 现在请您说说您在东方出版社出的一些书。 邓: 东方出版社是一个人民出版社的副牌。原来的副牌是三联,三联独立出去了以后,再就没有一个副牌了。有的书用人民 ( 出版社 ) 的名义出 , 还不合适。那时候人民 ( 出版社 ) 的牌子跟现在还不一样,现在出版社多了 , 那时人民 ( 出版社 ) 很严格。 黄 : 独树一帜。 邓: 甚至有些领导都要到人民(出版社)出部书 , 有的人觉得在人民 ( 出版社 ) 出过书就不一样。那时专做的领导人文集、讲话指定在人民出版社出 , 别的出版社是不能出的。那是规定的。能够出一本自己的学术性著作是很不简单的。为了挣这个署名,当时用三联呢,还是用人民争得不可开交的。到处上告,写信,当时的社长应付这些事情不少。东方出版社是在三联走了以后才出来的 , 三联的一班人分出去了。怎么办呢,就想到搞东方出版社,为争执这个名字就争执了很久 , 到底用什么名字,副牌用什么 ? 有人主张用华文 , 有的叫文华,有的叫汉东 , 争论的结果,后来由社长定案。还是东方出版社气魄大 , 就叫东方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出来后就比较活一些了 , 很多书就以东方的名义出的。后来东方出版社一直保留下来,人民出版社现在还有东方编辑室,后来退下来的老同志多了 , 后来我们商量要成立一个东方出版社服务公司,后来我退下来以后在里面干了十年 , 从 1987 年干到 1997 年。里面的总经理尤开元,他是学俄文的 , 原来是派留苏专家 , 他去世了 , 我就没有那个精力去搞 , 年龄太大没有精力搞 , 各方面关系也很复杂,后来就把这个交给社里面了。现在还有东方出版社服务公司,但性质变了。那个时候我们是法人团体 , 半独立性的 , 经济独立、人事独立 , 由人民出版社提供一些选题的数目,你要多少书 , 给你提供选题的目录,那时我们的自由性比较大。东方出版公司成立以后出的书也不少。现在东方出版服务公司还在,但现在已经成为人民出版社的一个机构了 , 地位相当于编辑室一样了。 2 ,张纯如 《南京浩劫 —— 被遗忘的大屠杀》新译本 黄 : 东方出版社出了不少书 , 其中有一本是张纯如的 《南京浩劫 —— 被遗忘的大屠杀》( 2007 年新译,东方)新版 。 邓 : 对 , 我是责任编辑 , 这本书被盗版的不少。后来南京的杨夏鸣帮我们,张纯如访问南京的时候,他当过翻译的。 黄 : 最早一版的译文的问题比较多 , 是吗? 邓: 译文问题多 , 还有一版被盗版了。盗版后印错的更多 , 后来很糟糕。后来我们商量的结果,我们要出一个正式版的 , 后来跟张纯如的母亲一商量,她对译者也满意,后来就出了这本新译本。 这本书在那时候有影响 , 现在因为形势的变化 , 后来就没有再印。后来又出了比她的更详实的书了。 黄 : 现在有关南京大屠杀的书陆续有好几本出来了。像《拉贝日记》、魏特琳女士日记等。 邓: 这是原始的资料。 黄 :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受难同胞纪念馆里展览了好些这方面的书 , 但是张纯如的书在中国当时是最早的。 邓: 它起到了普及的作用。 3 ,《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集》中文版 黄 : 还有您组织出了不少普及世界史知识的书 , 包括《 美国 2500 历史名人传略 》 等,还有 《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集》等 , 都是您主持的 。 邓: 对 , 对。 《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集》这部书是很费劲的。花的钱不少 , 买来的版权。买了泰晤士公司的图片,买他的用它的底片到中国来印的,在上海印的 , 花的钱不少。花的功夫也不小。这本书三联是赚钱了。现在这本书 , 听说陕西一个出版社,他们跑到英国去时和他们(联系上)。因为我们的版权时间已经到了。他们买了版权 , 以后他们的总编打电话来 , 要我继续担任这个中文版的编辑。我说 , 我现在哪有这个精力担任编辑 , 那当然不可能了。我说你们另外找人 , 图你是修改不了的。翻译里的一些东西 , 当时确实也有些问题。他谈到排版,我说排版,你们必须要按照他原来的原作怎么排来排版,我们只能在这个空间里面去安排我们中文的字 , 多了不行 , 少了也不行 , 不能有喧宾夺主的味道 , 你们将来怎么改,我一概不管,你们怎么定的合同 , 我也不管,该怎么办,你们全权处理。后来怎么处理我也不知道。《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集》我们印了一版 , 我们按英镑付了版权费。还在北京举行了一个发布会。他的主编到中国来了 , 人民出版社出钱招待了他。这是一个很大的工程。那时卖也卖得很贵 ,75 元一本。 黄 : 现在要卖,就得卖几百元了。 4 ,没有算过组织编辑出版了多少书 黄 : 您还主编了一套影响世界的系列书。 邓: 后来我们不用人民出版社的名义,在广西 ( 人民出版社 ) 出了那套书 , 你也参加了。 黄 : 是的 , 五个一百。而且台湾还要出台湾版的。 邓: 那时彭光谦搞的军事卷 , 现在他是将军了。那时截止的时间太早 , 后来美国打伊拉克的战争都没有能够收进去。 黄 : 影响世界100次事件,如果再来个修订版就好了。 邓: 对啊,这本书的联系人是张秀平 , 张秀平现在在我们东方编辑室,他已经退休了。他在里面返聘,他准备自己将来要搞个什么单位不清楚 , 这个人的活动能力很强。以前联系的时候是他负责联系的。我就跟他负责编辑和组织。 黄 : 您在整个编辑系统里一共组织编辑出版了多少书啊? 邓 : 这个我没有算过。我也搞不清楚。我从来没有算过。数量是不少。 ( 七 ) 编辑生涯的感受 1 ,编辑生涯里中印象深的书 黄 : 您在写作和组织编辑出版中印象最深的书籍有哪些? 邓: 我写那本 《震撼世界的朝鲜人民解放战争》的书 , 我是在朝鲜农舍里面,在山谷里面写的 , 上面的美国飞机呜、呜地飞过 , 离我很近啊,近得几乎可以看见驾驶员的座位。 黄 : 您写时候的场景本身就很震撼 ! 邓: 那时为什么世界知识出版社找我写这个东西呢 , 他说你在现场 , 你有这个条件,找别的人来写,没有这个条件,我们找军事方面的人 , 他们都不敢写 , 怕泄密。我说这个没有什么泄密的问题 , 我又没有(秘密)文件,我不用(秘密)文件 , 用的是正式文件、公开文件,我在当中起点编辑加工的作用。 黄 : 所以这本书写的时候现在给您印象非常深。 黄 : 六卷本 , 您组织这本书出版的时候印象一定非常深。还有在您的编辑生涯里面什么书对您的印象深 ? 邓: 第一个当然是我自己认为有一点作用是六卷本。还有起先导作用的是(美国史)论文集。 黄 : 美国史论文集,出了两次。 邓 : 两卷。 黄 : 一个是 1980 年出版的《美国史论文集》(中国美国史研究会),一个是 1983 年的《美国史论文集( 1981-1983 )》(中国美国史研究会)。 邓 : 这两个论文集反响还是很好,不错。那时研究美国史的人不多 , 有些人出国的时候还问我要这个论文集。另外一个就是《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集》。这个费的功夫比较大。 另外的书都是一般化。我出的书当中,杨生茂主编的那本《美国外交政策史》是在我们这儿出的。那时谈美国外交政策的不多。那的那本书 , 得到好评。 杨先生挺高兴的。为这本书的出版 , 他还专门请我到他家中去了一次。 2 ,培养年轻同志的目标一直很明确的 黄: 还请您说说 , 您和中国美国史研究会本身的关联 , 我觉得您在研究会里面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 带有稳定器的作用,在我看来。而且您有点承上启下,你很重视、支持年轻人 , 作为我个人 , 自己有个感觉很明显 , 比如说,美国历史杂志聘任中国美国史国际特邀编辑 , 是聘任您的 , 人家认定的是杨先生、刘先生和您。 邓: 我也没有时间和精力 , 我首先想到的推荐是你 , 后来征求杨先生、刘先生的意见 , 他们都同意。这时候找我的时候,我说第一 , 我没有这个时间 , 真没有时间 , 编辑的工作 , 你看起来很简单 , 其实是十分的琐碎的 ; 另外的确我也没有这个能力联系,后来推荐你。 我在美国史研究会里面,这一点我的目标是明确的。就是这些老先生 , 终究因为年龄的关系要退下了的。要培养一些年轻同志。我在人民出版社,我也是这个观点,培养年轻同志 , 那时祝立明、杨慧玫都是比较年轻的。这些同志有些工作我尽量让他(她)们去做。祝立明组织编的那个《中外记者笔下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本书 , 我就帮助他审稿来做 , 还有《改革开放手册》也是祝立明编的。 现在美国史研究会我和他们联系不是很多。现在有几个老先生在那里主持吧。另外我对秘书处的工作我是很重视的 , 秘书处是非常重要的 , 秘书处搞好了 , 等于把研究会搞好了一半。 3 ,学术争论和个人之间的关系绝对要分开 黄 : 美国研究会有时有些争论,特别是黄(绍湘)、刘(绪贻)的争论,一个会长 , 一个秘书长,您在这里面 , 实际上是起了劝解的作用。 邓: 我对每个人都劝和。我说对学术争论和个人之间的关系绝对要分开。 黄 : 今天是 9 日 ,5 月13 日 是刘先生的98 岁整生日。 邓 : 98 岁啦。 黄: 9 8 岁。然后, 5 月 15 日是黄先生的 96 岁。他们两位先生是我们美国史学界最老的。明年的这个时候,武汉大学要为刘先生和夫人周世英 , 两个人都是 98 岁 , 为他们举行百岁华诞祝贺会。 邓 : 刘先生不容易,他学社会学的。 ( 八 ) 我和 秦文 1 ,我和 秦文 解放前相识、相知 黄: 邓先生,还有最后一个问题 , 是题外的话,跟美国史研究本身没有什么关系。您跟老伴 , 就是秦文 ,朝夕相处那么多年 , 最后她的晚年八年 , 我印象中一句你说过的话 : “老伴、老伴 , 老来相伴”,她八年瘫痪在床上 , 您这方面的感受,请您说说。 邓: 我和她认识在新民报, 1946 年在上海新民报 , 是新民报晚刊。那是我是记者,她是校对。她是吴祖光介绍进去的,当校对员,后来 ( 我们 ) 认识的 , 我们结婚是一直到 1954 年才结婚的。上海一解放时她就参加了冀东文工团。我们相识、相知实际上还是比较早 , 解放前我们就相识、相知。 2 ,“在他最困难的时期,我不能落井下石” 邓: 我对她印象最深刻的在什么地方呢?她比较平易,她的家庭里面都是一些比较出风头的人物,解放后家庭环境也比较好 , 在上海住的花园洋房。她跟我一结婚以后,先是住在马杓胡同人民出版社宿舍,一间房子, 16 平方米 一间房 , 普通的房子,三层楼里面。到后来我被划成右派以后,她就回到北影去住去了。后来把我弄去劳动教养去了。当时就有领导问秦文:“现在是你离婚的好时机,要离婚,你一个报告马上批准。”她说 , “我要离也不能这个时候离”。她说:“在他最困难的时期,我不能落井下石。”她就一直坚持。后来我就问她 , 你觉得不合适,会影响自己,你就离婚算了。就在这个困难的时期,她能够坚持下来。 我们两个人意见相左的时候也是很多 , 因为她搞的电影那一套东西 , 我也不是很懂。我对她接不接受这个片子 , 我有时提些意见 , 她有的时候接受 , 有的时候不大接受。 3 ,秦文出访问回来,专门到茶淀劳动教养农场看我 邓: 她自己年轻时代最红火的时候,她没有那么很放肆的。 60 年代初的时候我已被划右派,在农场劳动的时候,周总理 1960 年率领中国政府代表团访问缅甸时,带着张瑞芳、秦怡这些人组成一个电影代表团访问 , 她也跟代表团去了,是电影代表团成员之一,先到缅甸访问,后来到捷克斯洛伐克访问。她表现得是很好的。文化大革命时候斗她时说 , 你啊,太享福了。说你享福之日结束了 , 什么什么的。她也没有什么为自己辩护。 她在访问回国后,还到我农场去过一趟,我在农场接受劳动改造的时候,她那各个时候刚从大连回来 , 带了两听黄油、两条烟,那个时候在国内简直是作为宝贝得不得了的东西。她到农场去 , 农场不大同意,保卫工作不好做 , 她刚从缅甸回来,他们说如果出了问题怎么办。后来在外面临时给我们找了一间房子。让我们搬到外面去住。她去看我 , 这点也不容易的。那个时候正是她红的时候, 60 年吧。所以这些事情我对她是很感激她的。 后来照顾她的还有一个媬母 , 一直照顾她 , 现在又照顾我了。在我家里干了十年。现在还在干。去年我还到她家里去了一趟, 24 天。她老家在河南驻马店。她家里现在也不错了。农民生活确实大有改善。 4 ,文化大革命时我们俩相互支持 邓: 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我支持她 , 因为我是死老虎,右派是死老虎,所以没有什么人理我 , 把我们甩在一边 , 我们哪一派也不参加 , 什么保守派 , 什么造反派 , 都不参加。他们也不要我们这些摘帽右派。我们比较逍遥。那个时候她作为“三名三高”,在北影造反派游行的时候,她们是孝子贤孙 , 穿着孝服,打着招魂幡为旧北影送葬,她就是在招魂幡队伍里的前排之一 , 像陈强、于洋、秦文这些人 , 都是三名三高的人物。她回来就跟我商量,她说共产党不是这样的嘛。我说政治是没有办法的 , 政治斗争是无情的 , 一个时候,一个时候的需要。我支持她,一直到后来 , 就把她当黑帮,关在牛棚里面,每天斗三次 , 都要她出来站着 , 陪站在那个地方。一般那些小孩 , 初中生、高中生,红卫兵来斗李百万 , 就是演小二黑的那个演员,问:李百万,不取这个名字啊,叫百万财迷 , 后来他说 : 这是我爸爸给我取的。红卫兵说 : 你爸爸是混蛋 ! 他是小红卫兵,什么也不懂。她自己也是这样子。后来我一直安慰她。我支持她。到后来她们自己本厂的红卫兵也保护她 , 一有什么事情事先通知她。在这个方面,我们俩还是相互支持的。 5 ,秦文 2000 年得病 后来全身瘫痪 邓: 她 2000 年得病以后,她在沙发上忽然一下子就滚下来了 , 啊呀,她说 , “我的一条腿不能动了”。我就把她扶起来后马上打电话 , 来车送医院,诊断说是脑部梗塞,脑部出血。先在隆福医院,离我们最近的医院,照出一大块血脉,这个地方。医生问她 , 最近磕伤过没有 ? 没有。他说 : 这是里面脑出血了。要赶快把它制止住。后来进了 301 (医院),解放军总医院。进去以后倒是很好 , 可是,出现了问题 , 有天星期六 , 她在梳头的时候,梳子掉下去了 , 她手就不能动了 , 说话就歪、歪、歪,不行了。后来慢慢的治理差不多准备出院了 , 后来又转成这种病 , 这种病以后接连复发过三次 , 一次比一次严重。先是失去语言能力,后是失去了吞水的能力,到后来连饭都不能吃 , 后来用鼻试,再后来全身瘫痪。她自己也知道不行了。 6 ,我们都同意死后捐献遗体 邓: 她在还能够勉强说话的时候,她就讲 : “老伴 , 我这次恐怕不行了。这一关过不去了”。她自己知道。 黄 : 这是她对您最后的话? 邓 : 对。她说 : “我要死了”。我说 : “不会 , 不会”。她说 : “我知道”。当时她跟我讲,她有两个遗愿。一个是安乐死 , 她不愿意瘫痪在床,或者人麻痹。第二个,她要求捐献遗体。这是多年前我们两个商量的 , 我们都同意的,都是主张安乐死的。为此,还写过信,为着安乐死的问题 , 给邓颖超写过信。但没有回复。 黄 : 为安乐死写过信? 邓: 为安乐死。我们都是主张安乐死的 , 病人在无望救活的时候,让她安乐死 , 尊严地死掉多好啊。 黄 : 这 个我估计 , 邓颖超很难回应。 邓: 听说她(邓颖超)是主张安乐死的。我们知道这个情况。 邓: 捐献呢 , 她说 , 她不愿意为后人留下麻烦。鉴于她的父母、我的父母,我们都实际上都没有时间去看去。我的父母葬在武昌,她的父母在(上海)龙华,根本就没有时间去。而且造成不少麻烦。所以后来在她没有死的时候,她已经不能说话了 , 有时给她讲话 , 她还感觉到有点意识。我的小孙女 , 每次来的时候 , 她都很注意看她在旁边蹦蹦跳跳地玩。我就跟她讲 , 我说,你死了以后,你有墓地 , 我说你买墓地干什么 ? 我说没意思,我们不是捐献吗?她说 , 他们都在买。我说赶快退掉吧。那个时候,墓地很便宜。一万元一穴,她买两穴,她要退掉。她退没有退这个问题我也搞不清楚,到后来有人问我 , 问我买。我说我都不知道她买这个在什么地方 , 我怎么买给你。我说我们已经捐献遗体了,要办手续了。她这个人如果同意就眨眼睛,不同意,就摆头。她眨眼睛,所以后来她捐献了。在黑户庄那个地方 , 现在捐献的人很多。我们不少的人捐献在那个地方。捐献比较简单 , 每年去看看。 ************************************** 邓: 杂七杂八谈了不少 , 就此打住吧。 黄: 今天非常感谢您一口气谈了整整两个小时。 注释: 署名邓蜀生撰写的报道, 1944 年 6 月 —1945 年 4 月发表在重庆《大公报》上的有 : 《国军攻克密支那经过》、《密支那巡礼》、《雷多军区巡礼》、《记密支那华侨新村》、《伍拉丁访问记》、《从缅北到缅中》等 6 篇战地通讯。 邓蜀生在香港阳光电视《亲历》( Living History )记录片中 , 叙述了报道中涉及的战地难忘经历,国人开始知道了战斗实况,其中《国军攻克密支那经过》报道产生巨大影响。在记录片中邓蜀生详细叙述了跨越野人山的艰难跋涉的难忘经历。请参见笔者撰文 《德高望重的邓蜀生先生和中国的美国史研究》载《美国史研究通讯》, 2004 年第 2 期( 2004 年 12 月),第 23-27 页。 《德高望重的邓蜀生先生和中国的美国史研究》写道 : 美国史同仁为祝贺邓蜀生先生 81 岁生日,“ 2004 年 11 月 20 日 那天与会老中青学者都十分兴奋,大家饶有兴趣听邓先生侃侃而谈,他谈到完成 6 卷本《美国通史》的艰辛和欢乐、回忆半个世纪前亲自参与和见证缅印战场和朝鲜战场难忘的情景,包括和当时盟军美国兵的共同生活,乘坐运输飞越“驼峰”的生死考验、只身从缅北战地、印度加尔各达之旅等等,都是他以前从未公开吐露的历史回顾,向我们展现一部活生生的口碑史,其中对于邓先生个别战场的报道多年来成为最为直接的、最具原创性的第一手资料。邓先生在回忆当年活动时思维敏捷,对于许多关键性情节和细微末节如数家珍,如果邓先生写成回忆录实在是有益于社会各界的。他在 40 年代二战期间和美国兵站在一起打日本侵略军, 50 年代又在朝鲜打美国兵,这些亲身经历犹如弹指一挥间。看来,对于 80 岁以上的老专家学者,我们都应以“抢救”的心情来记录他们亲历历史的、社会的、学术的经验和教训,以造福后人,我们的中青年学者切莫忘记这些宝贵财富。 ”(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444158 ) 参见万京华文 《新华社志愿军总分社创建始末》, 《 新闻与写作》 2010 年第 3 期 http://www.qikan.com.cn/Article/xwxz/xwxz201003/xwxz20100325.html 邓超撰《美帝军事上的弱点》(世界知识社 ,1950 年版) , 邓超编撰《美帝狂妄的战略计划》(人民出版社编辑部编辑, 1951 年)。 徐学增 李秀清 陈铭编 , 东方出版社 , 1987 年版,目录中有 “ 国军攻克密芝那经过 ” 一文。祝立明现为中国法制出版社社长。 1945 年 9 月 , 邓蜀生来到重庆新民报担任记者 , 初生牛犊很快进入状态,诨名“小钢炮”,在 1946 年 2 月 10 日 较场口举行政协成功大会上,许多民主人士和采访记者邓蜀生等被殴打致伤。 1945 年 10 月 -1946 年 3 月间 , 署名邓蜀生、给《新民报》写了大量新闻特写报道,反映了“中间偏左”的政治立场。 1946 年 5 月 , 邓蜀生来到《新民报》上海社,跑政治新闻。 1946 年署名方力在上海《文萃》发表《大公报的七十二变》。署名“金文”在上海“大众夜报”,发表《民盟人物志》。 1947 年 12 月 , 署名邓威在上海“观察”发表《共军入川之势》。 1948 年 1 月,署名邓威在上海“观察”发表《豫鄂川陕边区态势》。 1947 年 12 月 -1948 年 10 月本刊特约评论员在上海“观察”上发表 10 篇特稿:《陕晋战局与胡宗南部》( 1948.2 )、《共军在陕北、陕南发动攻势》( 1948.3 )、《刘戡阵亡,西安震动》( 1948.3 )、《宜川之役检讨》( 1948.4 )、《陕北密云将雨》( 1948.4 )、《陕北战局》( 1948.5 )、《泾渭河谷之战》( 1948.5 )、《陇东之战结束之后》( 1948.6 )、《关中抢粮战》( 1948.9 )、《记陕西省东战役》( 1948.10 )。邓蜀生还谈到与上海中共办事处陈家康的联系 , 和写过《介绍中共上海发言人陈家康》的报道。 邓蜀生在新民报的往事,参加见 香港阳光电视 2008 年《亲历》( Living History )记录片。 《伍德罗·威尔逊》出版于改革开放初期的 1982 年, 是我国学者撰写的较早的集学术性、启迪性、可读性于一体的又一名人传记著作 , 观点鲜明、文笔生动、重点突出、画龙点睛、恰到好处。全书分前言、少年自负凌云笔、二十五年教学生涯、出任州长、叩听白宫的门扉、标榜“新自由”的改革、“新自由”旗帜下的西半球、“新自由”与中国、战争造就新神、新的“福音书”、凡尔赛宫的群神会、国内斗争、春华落尽、一面镜子等十三节 , 并附威尔逊生平简表、参考书目举要、译名对照表。 他对威尔逊的评价给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前言》中他写道:“威尔逊的政治思想和奉行的政策是一个保守派,却博得了自由派的喝彩,把他奉为偶像,一度还拥有‘救世主’的名声。可是,他很快就郁郁不得志地离开了政治舞台。他不是随波逐流或任人摆布的平庸之辈,而是二十世纪初期美国冲出西半球寻求‘世界领导地位’活动中的一名干练指挥官。他不失时机地、有步骤地把一个有孤立主义传统的美国拖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为美国第一次赢得了在资本主义世界发号施令和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在巴黎和会中,在英、法等国老牌帝国主义的政客们面前,却又显得是那样进退失据,没有章法。”这部著作虽然只有 15.2 万字,却在书后附有一定篇幅的威尔逊生平简介、参考书目举要、译名对照表,具有严格的学术出版书籍的规范。 邓楚川:《威尔逊与中国》,首刊于 1964 年第 2 期《历史研究》参见杨生茂、林静芬编 : 《美国史论文选》第 367-419 页,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4 年版。 邓蜀生个人论文集:《美国历史与美国人》收录了这篇论文,该书自序中写道“文中使用的词句带有强烈的时代烙印。为了存真,在编入本集时未作改动。文章的基本观点在我 1982 年出版的 《伍德罗·威尔逊》(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一书仍旧保留 , 不过不再使用 60 年代十尖刻的词语了。”(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版 , 第 1-47 页。)关于《时事手册》,邓先生在 5 月 20 日 家中,还对黄安年补充说 : 在《时事手册》的时候正好遇到反右运动,他们说“邓蜀生为首的小集团土崩瓦解”。(黄 : 你还是个头啊)他说我是头 , 实际上我不是《时事手册》的主要负责人 , 我是里面的国际组组长。《时事手册》后来决定通俗出版社与人民出版社合并了。那时就把通俗出版社合并到人民出版社,成为人民出版社的一个编辑室,叫通俗读物出版社,《时事手册》交由人民出版社办理。我是在那个时候过来的 , 是 1957 年归人民出版社的 , 我是 1958 年 2 月从人民出版社被带到茶淀农场的。 邓蜀生著 : 《罗斯福》,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5 年版 21 万字。 杨玉圣在《祝福 邓蜀生先生 》一文中写道 : “ 邓先生本身也是一位造诣深厚、学富成就的历史学家,其中对威尔逊、罗斯福、美国移民史的研究都是开创性的。邓先生的作品也许不以史料见长,但其构思之精深、评点之到位、文辞之华美,往往令人拍案叫绝。就拿一版再版的《罗斯福》来说,邓先生把这位身残志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美国和世界命运的伟人刻画得栩栩如生,是迄今我所读过的出自国人手笔的最佳外国名人传记。 ” ( 2005 年 1 月 14 日 《中华读书报 》) 5 月 20 日 在他家中对黄安年谈到 : 陈炳德最近在美国说到对美国总统印象最深的是林肯、威尔逊、罗斯福,“这和我的看法是一致的。” 邓蜀生著 : 《美国与移民 —— 历史·现实·未来》,重庆出版社, 1990 年版 ,33 万字 , 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第一部研究美国移民问题的力作,开创了我国移民史研究的新领域,从历史、现实和未来的角度考察移民对于美国发展的多方面影响。在前言中他写道“在美国这部波澜壮阔、蔚为奇观的移民史中,有宽容大度、振顽立襦的光辉篇章,也有使民族汗颜的种族迫害丑闻。光荣与耻辱、正义与邪恶交织而成的美国移民历史,是十分值得回顾和研究的。这本书是笔者近 10 年学习、研究这方面问题的粗浅体会,写出来向广大读者和专家求教。” 该书分十一章 , 除前言外 , 附有主要参考书目和美国移民大事记。 《美国研究》 1993 年第 1 期发表杨玉圣对该书的述评。 2001 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邓蜀生著:《时代悲欢“美国梦” -- 美国的移民历程及种族矛盾 (1607-2000) 》, 39 万字 , 在他在前言中写道 : “笔者在前书的基础上 , 增加了最近 10 年新的材料 , 并对前书中的若干观点做了新的审视,对美国的移民问题种族关系进行比较深入的综合考察 , 写成此书。” 1993 年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邓蜀生先生的《美国历史与美国人》, 33.8 万字 , 是他的一本论文集,收录他的 27 篇论文。其中以人物为文章的主题或是主要以人物为线索展开论述的,一共有 14 篇,书评 6 篇。 他在 本书自序中写道 : “由于历史的原因,美国史成了我新的工作对象。算下来,涉猎美国史领域也有30年了。” “我这本文集就是我作为编辑而争取成为美国史领域内行的过程中所作努力的反映。” “ 1978 年以来,编了几十本书 , 写了几十篇文章。我把各类文章找出来再看看 , 觉得与美国史有关的文章还不是敷衍应景之作。”他在自序中 , 还专门谈到编辑和研究的关系。他说 : “作为一名编辑 , 第一要务是要选好稿、编好书 , 就是通常所说的‘为他人作嫁衣裳’”,但这一说法未必贴切,“编辑在发现一部好稿编出一本好书时的心情 , 并无‘为他人作嫁’之感叹,却有收获、催生之喜悦”。“编与写很难分家。要编好书,必须知书,要深入下去,知识要尽可能广博,还应成为所从事的工作的某一方面的内行。做到了这一点,就更能与作者有商有量,相互切磋,平等交往,不强加于人,也不屈于别人之所强加。编辑整天同书稿打交道,只要肯钻研,就会心有所得,有所得也就会产生形之笔墨的愿望,编辑与作者一身二任的格局就很自然地形成。我这本文集就是我作为编辑而争取成为美国史领域的内行的过程中所作努力的反映。”对此,杨玉圣在 “ 一个美国史研究者的足迹 —— 评邓蜀生著《美国历史与美国人》 ” 一文中 评论称 “ 编辑未必都是内行,但不是内行的编辑在很大程度上很难说是好编辑。事实上,古往今来,真正能成就大事业的编辑家,往往本身就是大学问家。”(《美国研究》 1994 年第 1 期) 黄绍湘著《美国通史简编》,人民出版社 ,1979 年 12 月第一版, 63 万字 , 黄绍湘先生所著《美国通史简编》序言中写道 : “《美国通史简编》是将前著《美国简明史》(曾于 1953 年由三联书店出版)在内容文字方面,进行全面改写之后完成的。”《美国通史简编》叙述的时间起于 17 世纪北美殖民地时期,截止于 1953 年 , 距离写作完成年代 25 年, 50 年代中期到 70 年代后期没有涉及。称“本书扼要地阐述和分析了美国的诞生、成长、发展个开始衰落的历史趋势,从各个方面批判了‘美国例外论’”。“本书以阶级斗争为线索,着重阐述了人民群众在创造美国历史中的巨大作用”“充实了内容 , 并更正了前著《美国简明史》中存在的一些缺点、错误”。“本书依据马列主义经典著作的论述,结合有关具体史料,增添和充实了新的内容”。“本书增添了美国的文化意识形态方面的部分内容。” 1982 年 6 月的修订附记中写道 : “《美国通史简编》于 1980 年初发行 , 此次重印 , 做了某些修订补拙工作。笔者参阅和吸取美国 60 年代至 80 年代出版的几种美国通史与专著的一些新材料以及新成果 ; 同时 , 尊重国内通行以及广大读者对本书提出的一些意见 , 对书中某些历史事件和门罗宣言、社会主义工党、罗斯福新政等内容以及冈珀斯、罗斯福等人物评价,作了必要的修订。对书中一些论点、文字、资料、数字等 , 也作了必要的补正。” 该书共分十章 , 第一章英属北美殖民地的建立与发展 , 第二章到第六章为美国独立到 19 世纪末的美国 , 第七章到第九章为美西战争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结束的美国 , 第十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帝国主义。附录包括:参考书简略介绍、美国历史大事年表 , 美国 50 州加入联邦年代表 , 部分专有名词英汉对照表 , 索引、地图、插图。 该书序言中还写道 : “书稿编审时,邓蜀生同志提出了宝贵修正、补充意见。”在此以前, 刘祚昌著《美国内战史》,人民出版社, 1978 年 7 月第 1 版, 49 万字。 5 月 20 日 邓先生在他家中对黄安年补充说 : 刘祚昌的《美国内战史》出版也是我负责的。在那个时候影响还比较大的。他几次到北京来和我谈。他的观点也是和黄绍湘不一致的。请参见 “ 刘祚昌著《美国内战史》提要及写作过程”,黄安年辑 黄安年的博客 / 2010 年 10 月 6 日 发布(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370393 ) 《出精品、育新人》一文谈到:“六卷本《美国通史》无论就其学术价值、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来说,还是就其出版规范和设计装帧而言,在我国出版的世界各国通史学术专著中,均堪称一流”,“这一中国美国史研究人员和出版工作者精心组织、真诚合作的学术成果,为我国组织出版高水平的学术著作提供了丰富经验和有益借鉴。”“作为总主编的刘绪贻先生和杨生茂先生,作为责任编辑的邓蜀生先生,他们的锲而不舍治史的精神尤其令人敬佩。”“他们在 25 年中已经从在职过渡到退休,然而他们退而不休。在 2002 年时,他们三位的年龄累计已经是 255 岁了,年均 85 岁,他们的学识和经验难道不是可贵的学术资源吗?他们为了学术活到老、学到老、工作到老的精神,难道不是我们的学术工作者的楷模吗?”邓先生 1987 年即已离休,美国通史多卷本丛书和 6 卷本《美国通史》的出版正是离休后的邓先生精心组织编辑出版的经典之作,尤其需要提到的是多卷本中的三卷、 6 卷本的《美国通史》出版在 2001-2002 年间,而他的老伴还在 2000 年时已因重病不能自理,需老邓全天候伺候直到现在,可想而知邓先生在这几年中付出的常人难以想象的辛劳。” (六卷本《美国通史》笔谈,《史学月刊》 2003 年第 9 期) 见 《史学月刊》 2003 年第 9 期第 5-21 页,参与笔谈的有 : 《美国通史》编后絮语(杨生茂)、 现实关怀、中国特色与美国史研究(王立新)、中国世界史研究领域中的精品巨著(王晓德)、二十五年磨一剑 三百万言铸丰碑(王玮)、 出精品、育新人(黄安年)、一部书四分之一世纪三代人(任东来)、 并非 “ 完美主义者 ” 的遗憾(李剑鸣)、 主编《美国通史》第二卷的回溯(张友伦)、写书 做学问 做人 ( 王旭 ) 、从命、惶恐与机遇(余志森)、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刘绪贻)、 心中的谢意和希望(韩铁)、 一个句号:六卷本《美国通史》出版历程(邓蜀生)。邓蜀生在文中写道 : “六卷本《美国通史》在新世纪的第二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它为迄今为止国内最大的一个美国史研究和出版项目画上了一个句号。 从策划到合集出版 , 历时 2 5 年 , 这说明这套书从酝酿到问世经历了曲折的过程。 ”“ 在策划之初 , 参与其事者莫不以为在数年之内即可大功告成。但实际操作时 , 才体会到由数所高校多人合撰 , 成书实属不易 , 难以要求划一的交稿时间。经过各方协商 , 决定先以 “ 美国通史丛书 ” 名义 , 不拘囿于各卷顺序 , 成熟一卷就出版一卷 , 这样既可鼓励各卷编写人员的积极性 , 又可积累经验逐步完善 , 为日后出版六卷合集打下基础。 ” 美国通史单行本的出版情况是 : 《战后美国史, 1945-1986 》,本册主编刘绪贻,人民出版社, 1989 年 6 月第一版;《美国内战与镀金时代, 1861-19 世纪末》,本册主编丁则民,人民出版社, 1990 年 6 月第一版;《美国的独立和初步繁荣, 1775-1860 》,本册主编张友伦,人民出版社, 1993 年 9 月第一版;《富兰克林· D ·罗斯福时代, 1929-1945 》,作者刘绪贻、李存训,人民出版社, 1994 年 12 月第一版;《崛起和扩展的年代, 1898-1929 》,本册主编余志森,人民出版社, 2001 年 9 月第一版;《美国的奠基时代, 1585-1775 》,本册主编李剑鸣,人民出版社, 2001 年 9 月第一版;以及《战后美国史, 1945-2000 》,本册主编刘绪贻,人民出版社, 2002 年 4 月第一版,以上总主编均为杨生茂、刘绪贻。以上单行本《崛起和扩展的年代, 1898-1929 》、《美国的奠基时代, 1585-1775 》、《战后美国史, 1945-2000 》通过中华美国学会获得少量补贴 , 是由美国福特基金会赞助的中华美国学会美国学著作出版补贴基金资助的。 六卷本的卷名是 : 第 1 卷《美国的奠基时代, 1585-1775 》;第 2 卷;《美国的独立和初步繁荣, 1775-1860 》;第 3 卷;《美国内战与镀金时代, 1861-19 世纪末》;第 4 卷;《崛起和扩展的年代, 1898-1929 》;第 5 卷《富兰克林· D ·罗斯福时代, 1929-1945 》;第 6 卷《战后美国史, 1945-2000 》),以上均为人民出版社, 2002 年 10 月第一版,责任编辑均为邓蜀生。 2005 年 5 月东方出版社出版张纯如著,马志行、田怀斌、崔乃颖等译的《南京大屠杀》。 2007 年 7 月东方出版社出版张纯如著,杨夏鸣译的《南京浩劫 -- 被遗忘的大屠杀》。 英文原著“ The Rape of Nanking: The Forgotten Holocaust of World War II ” , 张纯如的母亲张盈盈在中文版序中写道 : “我非常东方出版社南京大屠杀 70 年之际决定请杨夏鸣教授将 , 张纯如的著作《南京浩劫 -- 被遗忘的大屠杀》一书重新翻译并出版。编辑、杨教授和我就有关翻译事宜磋商多次。杨教授除了严禁地翻译了原文外 , 也将原文每章后的注释根据学术规范一一译出 , 可见杨教授和编辑对此次翻译只认真与慎重。” 《美国 2500 历史名人传略》,李世洞、黄安年等译、邓蜀生审校,东方出版社, 1994 年 10 月出版。 此外 1982 年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邓蜀生著《中国历史故事》, 5 月 20 日 邓先生在他家中对黄安年说 : “改革开放以后,我的第一套书就是这个 , 我写上古史。名字了叫外国历史故事。改了好几个版本了。” 1985 年邓 蜀生校,(英)罗伯特·莱西著,王丽芝、程华译《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由东方出版社出版。 1980 年 9 月出版的《美国史论文集》(中国美国史研究会), 28 篇 , 由三联书店出版 , 前言说“是从 1979 年冬季在武汉举行的世界史学术讨论会和中国美国史研究会成立大会所受到的有关美国史论文中选编的”。 1983 年 12 月的《美国史论文集( 1981-1983 )》(中国美国史研究会)。 27 篇 , 由三联书店出版,前言说 : “本集文章选自 1981 至 1983 年间两次美国史学术讨论会收到的一百多篇论文 , 另外还有我国美国史学者专为本集撰写的文章。有部分文章已先在其他刊物上发表 , 收入本集十均经作者作了进一步修改。” 5 月 20 日 邓先生在他家中对黄安年说:“我的编辑生涯当中还有一个费劲比较大的一本书还有《世界七千年大事总览》 ( 东方出社 ,1980 年 ,1261 页 , 雷自学 王迎选译 ) ,译者两口子都是外交部的。后来派到澳大利亚去了。在澳大利亚使馆里面工作 , 他们两个很年轻,费了很大功夫,搞了差不多有一年的时间 , 要核对要分门别类,查起来也很方便。后来我查了很多东西 , 是通过这本书来查 , 这本书后来也得到了好评。”“《世界历史便览》一本书是副产品。” 《美国外交政策史》,杨生茂主编,副主编王玮、张宏毅,人民出版社, 1991 年 11 月版, 51.9 万字。 请参见《邓蜀生编审访谈录》,秘书处电话采访并整理,载《美国史研究通讯》 2009 年第 1 期第 7-10 页。 在谈到学会的学术出版活动时,他说 : “我们学会的会员出版的书籍,经过我手的,或者我知道的通过美国史研究所负责基金会资助的项目里面,里面的几十本著作里面,大部分都是我们学会的会员撰写的。”“我们出版的美国史著作,在所有的中国研究外国史的科目当中,可以这么讲,美国史的著作出的还是比较多的。像那个《美国通史》经过了几十年,从第一本到最后一本用了 30 年。这个 30 年呢,断断续续、断断续续,这当中过程是非常复杂的。但是到现在为止,这是由我们中国学者自己撰写出来的,由我们中国人来执笔的外国史的系统性的著作。”“这个完全是美国史研究会,从主编,两个主编,杨生茂先生、刘绪贻先生两个主编到我当策划者、责任编辑都是美国史研究会的成员。应该讲这是我们美国史研究会的比较大的一个工程。”他还进一步说到“我对美国史的兴趣是比较早的,我在 40 年代就有兴趣了。”“《美国通史》六卷本,当时我们一起在武汉的时候,我们就有这个想法。最早因为黄绍湘先生的那本《美国通史简编》就是在我们那出的,我就是它的责任编辑。《美国通史简编》是我们中国第一本比较详细的谈论美国史的(著作),但是说老实话,我很尊重黄绍湘先生的,但是我对她的一些学术观点,我不是很同意的。”“后来跟刘先生,跟杨先生在一起我们就商量着,商量说我们能不能够分阶段,那个时候还没有形成说要搞出六卷本来,还没有。就是我们,能够发挥各位老师、学校所长,先从单行本,我们先出一出。成书一本出一本,以后我们出的多了,如果有可能的话,就把它编成另外一套书,当时有这么一个设想。后来刘先生对这个主意非常赞成,嗯,非常赞成。所以是几个老先生促成的。”“在这里边变的也很多,作者变的也很多,有的出国了,有的答应了后来又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写成,后来作者换了不少。但是刘先生和杨先生是一直坚持下来的,到后来我们的书基本上成型了,成型以后,有必要做出很大的修改,所以我们就等于是一个毛坯做出来给我们学术界来评论。在这个基础之上,或者脱离这个基础,或者更高的基础之上吧,再来写出更好的美国通史当然更好。现在当然,这个难度是不小的,现在因为流动性太大,另外受干扰也比较多,要来完成比这个更充实一些的、水平更高的六卷本比较困难。如果稍微细心一点你也看得出来,我们这六卷当中水平也有高低的,因为完成的时代不一样。有的完成的很早,有的完成的很晚。比如讲,李剑鸣的是最后一本,他的是第一卷却是最后完成的。你可以看得出来,他的写法跟其他几个都不一样。所以应该讲,这六卷的体例并不一致,作为教科书来讲的话,这是有缺点的。教科书不是这个体系,但是我编这个书,不是按教科书体系来编的,我比较突出它的学术观点,而没有太在意它里面的体系问题,没有太在意的。如果再有新的书出来的话,肯定要比这个好。”“里面的缺点也很多,我自己翻回来看看也确实是这样,现在来写的话,也不会这么写。但是这反映一个时代的烙印,是在那个时候的(美国史)。我们出书,每一卷、每一卷的,年代是拉了 30 年之久。这个时代,我们就应该讲里面水平是参差不齐的。但是总体来讲的话,出的这个书还是可以的。我们这个书得了中国出版集团的优秀奖的,还有得了新闻出版总署的中国图书的提名奖,我们是参加了评选的,最后是得了个提名奖”“各个老师也看得出来,他们也并不都是互相交流很密切的,有上海的、有东北的、有天津的、有武汉的。从这也看得出来,它本身反映它自己的观点。如果是要到我手上来,要把这个体例统一,我力所不及,而且也不必要”“应该讲,做这个东西,是比较辛苦的,因为变化很多,原来计划定了,结果后来稿子交不成。后来定的这些同志呢,有的走了,有的是各种原因他不履行了,这个要搞这么一堆东西,应该讲还是比较麻烦的。确实不是有人讲嘛,说现在要集合这么一些人,搞一套六卷本出来,恐怕难度是比较大的。那个时候呢,这些先生稿费拿的很少,各方面呢,出版条件也是很难的。当然也有一个有利条件,当是我在人民出版社,我就负责这个方面,我说话还是比较算数的,可以出得出来。现在要讲的话,出这个书呀,组织这个书呀,要费很大的气力,还费不少钱,没有这个财力还办不到。不过好在现在的出版集团很多,只要肯跑,只要肯去联系,还是有可能的,其他的我也想不出什么东西来。我们出的书,在人民出版社、东方出版社出的美国史的书还不少,大大小小的还出了有一些,翻译的也好、出版的也好、中国人自己写的也好都出了一些。现在各个出版社再有这么一个专门来搞美国史的这么一个机构可能也比较困难。当时我们一起参加的编的一些同志现在都退了,都不在出版社了。” 关于秦文的艺术生涯请见刘澍编著《秦文的星光点点 -- 从未失去 也不曾拥有》,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7 年 1 月版。其中第 120 页有邓蜀生秦文合影。该书《引子》中写道 : “在中国电影界,秦文的名字似乎和秦怡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也难怪 , 她们俩都是新中国影坛上的灿烂明星,也是感情深厚的亲姐妹”。 (2011 年 5 月 31 日 后记 : 本文由黄安年录音与整合 , 为便于阅读作了分类 , 列出小标题,均经邓蜀生本人校定。 )
个人分类: 美国问题研究(07-11)|2537 次阅读|0 个评论
牛顿和达尔文在英国皇家园陵的一次世纪对话(中)
热度 5 jiangjiping 2012-10-3 08:21
牛顿和达尔文在英国皇家园陵的一次世纪对话(中) ---科学寓言 蒋继平 2012 年 10 月 3 日 (续上集) 牛顿: “ 这样看来,您的主要论点并不是像政治家的理解的那样,自然界的普遍生存法则就是 , 或者被一些极端主义者理解为 ? ” 达尔文: “ 其实,我的著作的主要内容是对自然的各种生物形态的客观描述,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研究,从中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发现它们的不同点,以及在这些共同点和不同点之间的相互关联性。再从这些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得出变异和选择的联想和推论。通过这些系统的观察和研究分析, 我发现自然界的各种生物确实存在着相互竞争的关系,尤其是同一个种类之间的竞争是非常明显的。这是因为它们赖以生存的物资资源是相同的。植物之间为了自己的有利生存,就必须争得更大的空间,以便获得更多的阳光,水分和肥料。但是,在不同的植物之间,由于它们的习性不一样, 它们对空间的要求就不一样,它们可以利用自己的优势来充分地利用这些空间。这就是所谓的适应性。 ” 牛顿: “ 嗯,很有意思,适应性这个词听起来比竞争性这个词温和一些,是不是? ” 达尔文: “ 是的。 不过,适应性其实也是一种竞争方式。笼统地来说,植物之间的竞争都是属于适应性竞争。这是一种较为理智的和公平的竞争。正如现代社会的奥林匹克竞赛,有一套公认的规则可遵顺。这就是竞争的双方不会故意地给对方造成人身伤害。与此相反,动物之间的竞争就不是这样。在不同的物种之间,生物之间的竞争是残酷的,为了自己的生存,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你死我活的争斗。 这种竞争没有固定的规则可以遵守,谁的本领高强,谁就是胜者。 ” 牛顿: “ 不错,这个现象就是政治家们用来为他们的侵略行为作舆论工具的。初看起来,这个理论是很合理的,因为人就是动物中的一种,对不对?不过,我想不通的是, 既然在自然界强的一方可以任意灭掉弱的一方,那用不了多少时间, 弱小的物种就会在地球上自动消失。 这些弱小的物种就不可能在地球上存在了。但是,自然界的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您是如何解释这种现象的? ” 达尔文: “ 这个问题涉及到我的著作的第二个主要观点, 即物种优势的多样性。这里一个最明显的特征是生物的繁殖力。若小物种的繁殖力是惊人的。而且, 自然界的一个普遍规律是:越是竞争力弱小的物种,越是有较高的繁殖力。正是它们的旺盛的繁殖力,使它们的种群数量很大。尽管它们在个体的竞争力上比不上比它们强大的敌人,可是由于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它们的敌人要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将它们的全部种群消灭干净,也是不可能的。这就为它们的种族继续存在提供了可靠保证。 ” 牛顿: “ 啊,很好。谢谢您对这些问题的详细解释。 现在我对您的理论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不过,怨我直言,我对您的理论理解得越多,越是觉得您的理论不能解释自然的现象和法则。 ” 达尔文: “ 请前辈提出您的疑问? ” 牛顿: “ 好的。我现在用一个很具体的物种来与您讨论它的存在的可能性。这个物种就是水稻。 您是学生物学的,您当然清楚水稻的习性。它除了需要一定温度条件和充足的水分外,它还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才能成熟,是不是?这是它本身的局限性。最为严重的问题是,它在自然界有太多的敌人, 夸张一点地说,世界上除了少数几种食肉动物外,几乎所有的物种都是它的敌人。这包括微生物,植物,和动物, 也包括人类。 这些物种的数量是非常非常庞大的, 而且,水稻本身对这些敌人毫无反抗之力。现在,按照您的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法,您如何解释水稻在自然界存在的可能性? ” 达尔文: “ 难道您不知道水稻是一种高营养价值的植物,它是人类栽培的粮食作物之一,它受到人类的特别关爱和保护。 这是它在自然界存在的关键。 ” 牛顿: “ 照您这么说来, 是先有人,后有水稻? ” 达尔文: “ 您为什么这样认为? ” 牛顿: “ 道理很简单,要是水稻在人出现在地球上之前,就不是栽培的植物品种了, 对不对? ” 达尔文: “ 那水稻可能是在人类出现在地球上之后才存在的。 ” 牛顿: “ 那您有没有这个科学的证据呢?科学家是否已经找到水稻是在什么时候出现在地球上的,是通过什么变异而来的 ?” 达尔文: “ 啊,我没有这个证据。我当时只是描述物种之间形态和解剖学上的关联性,而不知道它们形成的具体时间。不过,有一些科学研究证明现代栽培水稻是由野生水稻经过人类的选择改进而来的。这个野生水稻可能出现在人类之前。 ” 牛顿: “ 嗯,很好。按照您的逻辑推理,现代的栽培水稻是由野生水稻变异而来的,并经由人类选择的结果。 那么, 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 可不可以认为栽培水稻是人为选择的结果,而不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 达尔文: “ 人类也是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因而,在我看来,人类的选择就是自然的选择。对不对? ” 牛顿: “ 呀,不愧为大科学家,善辩善辩。 那么,按照您的推测,野生水稻是在人类出现之前就出现在地球上的物种。 我们可以根据我们的知识和理智来推定,野生水稻也是一种具有一些营养价值的植物。 在当时没有人类保护的环境下,它必须依靠自己的个人力量来保证它的存在。请您按照生物学家的具体知识,把野生水稻的各种自然天敌和竞争对手都考虑在内,用数学模型来计算一下它在地球上得以存在的概率。 现在让我们假设,第一株野生水稻是由一棵小青草变异而来的。 它比原来的小青草具有较高的营养。因而,它的身体的各个部位更是受到其他生物的亲昧。多种细菌,真菌,病毒,线虫可以侵害它的根茎,多种昆虫可以伤害它的茎叶, 多种鸟类可以吃掉它的种子, 多种食草动物可以吃掉它的整个身子。 对于这些敌人,它毫无反抗之力。 在这种环境下,它存在的概率有多高? ” (待续)
个人分类: 宗教信仰|3947 次阅读|9 个评论
牛顿和达尔文在英国皇家园陵的一次世纪对话
热度 32 jiangjiping 2012-10-2 09:33
牛顿和达尔文在英国皇家园陵的一次世纪对话 -- 科学寓言 蒋继平 2012 年 10 月 2 日 虽然牛顿和达尔文两位人类历史上为人类科技文明做出巨大贡献的巨人在生前由于生活在不同的年代而没有机会面对面地进行有效的沟通,但是,由于他们两位对世界的杰出贡献,他们死后都被安葬在英国皇家的同一个园陵,因而,他们两位就有机会在他们葬身的园陵中进行一次真正的巨人之间的世纪对话。 牛顿: “ 尊敬的达尔文先生, 您的生物进化论被一些人认为是当代科学的一个最大的发现,也是对上帝创造世界的一个最大的打击和否定。您自己是如何看待这个评价的? ” 达尔文: “ 尊敬的牛顿先生, 因为您在我的心目中是一位真正的科学巨人,我对您是十分敬佩的。 因而,晚生在回答您的问题时,如有不当或者冒犯之处,敬请原谅。至于那些对我的评论, 我自己也说不清楚是什么感觉。 不过, 您好像专门拣好听的让我听。据我所知,世界上还是有很大一部分人是不同意或者反对我的观点的。 ” 牛顿: “ 嗯,您不愧为一位诚实的科学家,很有自知之明。那么,您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人类中对您的学说具有如此强烈的不同看法? ” 达尔文: “ 您也不愧为一代科学宗师,问的问题确实非常高明。有关这个问题,不是一言两语可以说得清楚的。不过,您是否也读过我的 和 这两本书? ” 牛顿: “ 读过。 不过我是以物理学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对生物学不是很精通,对您的论点可能很难掌握。 ” 达尔文: “ 大师不必谦虚。 据我所知,您除了对物理学有高深的研究,您也是一位非常虔诚的基督教徒,您对神学也颇有研究,是不是? ” 牛顿: “ 不错,我虽然提出了宇宙的万有引力定律和其他动力学的原理, 但是,我认为这些定律都是万能的上帝为宇宙制定的,而非自然的巧合而形成。所以,我认为我们人类,世界上的一切其他生物都是上帝创造的。我的这种说法是不是跟您的进化论有极大的矛盾之处? ” 达尔文: “ 啊,您叫我如何回答您的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正是人类正在争论不休的问题。那么,您在读了我的这两本书后, 是不是在书中可以找到很明显的证据,说明我的论点与上帝的创造论有明显的不同之处。或者说,您是否在书中发现我对上帝的创造论提出了明显的质疑? ” 牛顿: “ 您虽然在书中没有直截了当地提出对上帝创造世界的质疑, 可是,聪明的人可以联想到您的进化论实际上是对上帝创造论的否定。因为,一般的逻辑推理是,既然生物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是进化而来的,那就不是上帝创造的了,对不对? ” 达尔文: “ 这种理解是有道理的。这也正是我的一大顾虑之处。所以,我的论文写成以后,一直没有勇气发表出来,一直等到 25 年后,当时的世界上已经开始形成一种 “ 强者为王 ” 的政治环境。这就为我的论文发表提供了有利的政治环境。 ” 牛顿: “ 照您这么说来, 您的进化论具有政治倾向? ” 达尔文: “ 说我的进化论有政治倾向不符合实际。因为,实事求是地来说,我的 和 这两本书描述的都是自然界的客观存在,以及这种客观存在的相互关联性。 说实在话,我的主要贡献是注意观察各种生物之间在形态上的共同性和差异性,并用科学的方法具体地,实事求是地表达出来。我自己的观察研究的结论是, 生物之间存在着一个共同的结构,各种生物之间的亲属关系由这个共同的结构决定。这个共同的结构越相似,他们的血缘关系就越近。 各种个体之间和各个物种之间的差异都是由变异而产生的。 这种变异经过自然的选择,凡是适合当时当地环境条件的就保留下来,而不适应的就遭到自然界的淘汰。 这就是著名的 “ 优胜劣汰 ” 的理论。 ” 牛顿: “ 照您这么说来,您的论文本身是中性的,是实事求是地描述自然现象的。但是,您为什么说他们的发表得利于当时的政治环境? ” 达尔文: “ 正如您前面提到的,我的论文虽然讨论的是自然界的客观存在现象,可是,它的内容初看起来很容易被理解为对上帝创造论的否定。 因为世界上在我发表 之前普遍接受上帝创造论的观点,因而,当时的宗教势力一直极力反对我的理论。 要是没有一种强有力的政治势力作后台,您说我的论点能站得住脚吗? ” 牛顿: “ 嗯,有道理,要是我生活在您的那个时代,我也会坚决反对您的说法的。 那么,您的论点为什么得到了当时政治环境的支持呢? ” 达尔文: “ 因为当时有一批政治家和科学家,也是当时社会上的一些实力派人物,他们具有征服世界的雄心壮志。可是,他们必须寻找一种适当的理论来为他们的侵略行为作一个冠冕堂皇的说法。我的进化论,也就是 的理论,正好符合他们的需求。 这就造成了当时轰动一时的科学家和宗教领袖之间的一场大辩论。 代表科学家一方的是赫胥黎,而代表宗教一方的是一位伦敦的大主教。 辩论的结果是赫胥黎赢了。 ” 牛顿: “ 赫胥黎的胜利 肯定给您带来了极大的鼓励和好处, 是不是?可是,您的心里是否清楚导致这场辩论胜败的关键原因是什么吗? ” 达尔文: “ 我当时是非常兴奋。我也知道导致这场辩论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很明显, 当时的国际社会气围非常有利于我的论点。因为当时的欧洲, 尤其是大英帝国,凭借着科学技术上的优势,正对全球进行全面的征服。这种靠着坚船利炮的野蛮侵略行为,不但自然而然地遭到被侵略民族的反对,也遭到世界上一切具有正义和良知的人民的反对,这包括大英帝国的一些善良的公民在内。这种有违正义的侵略行为,在侵略者的心里也是一种阴影, 因为这是违反人类道德的。因而,他们为了寻找心理上的平衡,必须寻找到一种可以为这种侵略行为进行辩护的理论,以便使这种侵略行为符合自然法则。 这样的话,他们就可以安心一些,他们的侵略行为也就可以理所当然了。 ” (待续)
个人分类: 宗教信仰|9869 次阅读|81 个评论
骏马的对话
热度 5 罗帆 2012-8-20 22:46
骏马的对话
湛蓝的天空飘着奇异的云彩,广袤的草原卧着起伏的山坡,清新的空气,彪悍的骏马,呈现出一个魂牵梦绕的天堂。 烈日下,望见两匹骏马似乎被人拴在一起,悄悄地走过去,仿佛听到它们的对话。   棕马:等了这么久,主人还没来。 黑马:再等等,主人会来的。 棕马:主人忙得很,早把我们忘了。 黑马:不会的,他说要给我们派活儿。 棕马:我不想乖乖地侍候那些游客。 黑马:咱们的任务就是让游客玩好。 棕马:我想自由自在地奔跑。 黑马:我也想,但只能听主人的话。 棕马:我们一起走吧! 黑马:不行,我们不能背叛主人! 棕马:我可要走了! 黑马:你就忍心把我留在这儿? 棕马:你到底跟不跟我走? 黑马:我不能走。 棕马:那我自己走了。 黑马:你早点回来! 棕马终于走了,它没有回头。 棕马孤独地走向远方。
个人分类: 生活感悟|4973 次阅读|13 个评论
[转载]老报人的人生之路——与曹德谦先生对话
黄安年 2012-5-11 09:14
老报人的人生之路 —— 与曹德谦先生对话 曹德谦、杨玉圣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2 年 5 月 11 日 发布 (按:当代演义体史家第一人曹德谦先生和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杨玉圣间的 老报人的人生之路 对话在 2011 年 5 月,录音稿由傅弘泽整理,以《 老报人的人生之路 —— 与曹德谦先生对话》为题 发表在《书生业志 ---- 曹德谦先生九十华诞祝贺文集》第 28-42 页, 2012 年 5 月 10 日 学术批评网 www.acriticism.com ) 。 ************************* 杨玉圣(以下简称 “ 杨 ” ):曹先生,今天上午,咱两个聊天对话。回去以后再整理,行吧?咱们就是随便说。 曹德谦(以下简称 “ 曹 ” ):行。 杨:我是想就三个主要的问题,一个你自己说的报人。 曹:嗯。 杨:这是你自己定的。还有一个是史学家 …… 曹:这个我不承认。我跟好多人都讲,我不是家,我是匠,就是 craftsman ,用英语讲。我是大学出来以后,就直接到国民党的中央通讯社,他就叫编译部。 杨:那是哪一年? 曹: 1946 年。去当学徒,所以,是 craftsman ,标准的 craftsman 。那个时候在编译部。编译部主任是谁呢?他叫做黄席群。 杨:黄老先生,现在老先生还在吧?快一百岁了吧? 曹:大前年去世。 103 岁,他 103 岁时去世。去世前是西北师范大学教授,他比较有名的。他父亲就是民国时期最有名的记者,叫黄远生。 杨:曹先生,您先是在中央通讯社,后来到新华社,是吧? 曹:后来到新华社,可中间呢还经过一个阶段,因为我又到密苏里大学去了。 杨:到密苏里是哪一年?是 1947 年吧? 曹:这个记不得。我上船的时候,是跟谁一块去的?李肇基。你知道李肇基是谁吗?他就是这个亚非会议给炸死的烈士。我们两个都是燕京大学新闻系的,而且都同时进密苏里,我跟他住一个房间 杨:是什么时间? 曹: 1948 年。也可以说是 1947 年,我记不清了。 1947 年的 12 月 30 号或者是 1948 年的 1 月 1 号 杨:从哪儿走的?上海?是从上海走吗? 曹:上海。 杨:那时候得坐轮船吧?路上多长时间? 曹:这次还比较快,大概两个礼拜就到旧金山。 杨:那个时候,除了李肇基先生,还有别人嘛? 曹:我没念完,他也没念完,可他后来就转学到哥伦比亚大学去,我就回来了。 杨:当时为什么急着回来呢? 曹:我是 1949 年回来的,他是 1951 年还是 1952 年回来的,我记不清。我 ,1949 年 10 月 4 号还是 5 号。我本来想在 10 月 1 号前回来,但是船没赶上。 杨:那时就一个人回来还是还有别人? 曹:我一个人。 杨:那就在美国呆了不到两年时间? 曹:不到两年。 杨:您是怎么从新闻转到历史的? 曹:我最讨厌人家把我叫做专家。我根本不是专家。我研究历史完全是个偶然的事情,因为我当了右派,如果不当右派我也不会 …… 因为我的正事就是报人。 杨:那回国以后就到了新华社? 曹:不。燕京大学就好在这个地方,燕大的人往往是互相帮助,我回来以后当时就找的李慎之。李慎之当时在新华社已经相当有地位了。他也把我介绍给凌青。 杨:凌青是不是林则徐的后代啊? 曹:他是林则徐的第五代孙。我记不清了。 杨:他后来是中国常驻联合国的代表。 曹:所以我就进了外交部。后来 1954 年或者 1955 年,就调到新华社。 杨:当时曹先生用笔名写了不少文章啊。 “ 倜西 ” 是笔名吧? 曹:是。可是,我当时写文章,都是集体的。 杨:现在这些文章还有保存吗? 曹:没有没有,都是党文章,都是骂美帝国主义的。当时不是很快就抗美援朝吗? 杨:当时曹先生写的文章发在《世界知识》吗? 曹:不是这个杂志,是这个丛书,每年出一本的,都是介绍世界各个的情况的,其中介绍美国的,就是他包给我们外交部了,就是这样的 …… (想了一会)啊,还有《世界知识年鉴》。 杨:当时写的那些自己觉得好玩的文章还有印象吗? 曹:没有。只有一本叫做《美国社会的形形色色》。还翻译了一本大概是《美国的海外基地》吧。这是翻译的。还翻译了一本就是《美国共产党史》。 杨:《美国共产党史》,福斯特的。 曹:这不是我一个人的译的。这是集体翻译的。 杨:这是福斯特的代表作之一。福斯特的《美国共产党史》《美州史纲》《美国历史中的黑人》三本主要著作,都翻译成中文了。 曹:我参与的主要就是这本书。 杨:这本书翻译了哪些章节,还有印象吗? 曹:这本书是柯柏年最后定稿的。 杨:柯柏年当时是? 曹:美大司司长。 杨:他当时还编了个《美国手册》? 曹:对对对。《美国手册》就是他和凌青编的。 杨:这个您参加编写了吧? 曹:这个我没有参加。这是在延安编的。 杨:算是中共这块比较早的一本,是吧? 曹:嗯。 杨:到了新华社之后,您是在哪个部门? 曹:我在新华社参编部,参考消息编辑部,就是专门搞参考消息。 杨:《参考消息》当时有个大参考一个小参考。这个大参考,我看李慎之先生在文章里边写过,当时主要是高层看,对吧? 曹:对。在参编部我就认识了董乐山。董乐山是我的领导,我的稿子都要给董乐山修改的。 杨:董先生是翻译家,文笔也很好。他年龄跟你差不多吧? 曹:他还比我小一岁。他哥哥比我大一岁。 杨:他哥哥是? 曹:董鼎山。 杨:在美国那个? 曹:对。董鼎山跟我也是密苏里大学的同学。 杨:现在在纽约。在美国见过吗? 曹:没见过。后来一次也没见过。他跟一个外国人结婚。 杨:董先生在八九十年代在《读书》上写了大量关于美国文学的评论。 曹:嗯。 杨:在翻译方面,我注意到《林肯传》,您还写过两篇文章。 曹:《林肯传》是很迟的。是 1970 年代。 杨:这里面主要是在二外期间啊? 曹:嗯。 杨:离开新华社是哪一年? 曹:离开新华社以后 …… 里头很复杂就是当了右派以后,就不能做原来的工作。去劳动啊、教书啊。 杨:到二外教书是哪一年? 曹:大概是 1964 年。可是后来,大概林彪事件以后,或者是下放回来以后,新华社又把我召回去,又重新回到新华社。 杨:曹先生,我觉得你是个性格上很温和的人,也不惹事儿,那怎么会在 1957 年的时候倒那个霉呢? 曹:我非常随便,可是我念过三个学校的新闻系。所以,有一点我自始不放弃:言论必须自由、新闻必须自由、出版必须自由。这一点可以说就是我的生命,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我绝对不会让步。因为这个,我当上了右派。其他我无所谓的,我不反对什么共产党,绝对不会反,我敢骂 …… 杨:李慎之先生写的回忆文章里面讲到当右派的经历,他当时是老毛钦点的。像当时各单位都带着指标,对吧? 曹:我跟指标没有关系,当时是肯定要把我打成右派的,因为我绝对的主张言论自由。而且,我认为既然有言论自由,造谣就应当原谅。你不许人家造谣,就根本就达不到言论自由。 杨:那当时曹先生像您这些观点,是写成文章?还是在会议上自己这么讲? 曹:我没有发言,我不大讲话。是派人来来动员我解除顾虑讲话,所以我也写了好几篇文章。在新华社国际部的墙报上,每期墙报都有我的文章。 杨:这些墙报文章都有底稿吗? 曹:那绝对没有,档案里有,我认为。它的中心思想就是要求言论自由。 杨:当时要求言论自由有一个前提,就是言论不自由。 曹:我就是反对言论不自由,我就是扣着这一点,就是共产党统治下没有言论自由。 杨:这是不是跟您读新闻系、新闻人的理念、还有和您在新华社和中央社的经历都有关系。您能比较一下中央社和新华社吗? 曹:相比之下,中央社还是比较自由的。储安平讲了一句话,比较精准:国民党底下是自由的程度的问题;而共产党统治下是有没有自由的问题。我觉得他这句话说得非常精辟,就是一个是自由的多少的问题,一个是有还是没有的问题。 杨:最近他们好像编了套储安平的文集。 曹:有吗?我还没看。 杨:等您从美国回来我找一套给您看看。包括他在延安时期的文章、他在重庆写的文章都很好。 曹:所以,我崇拜的第一个人,当时做学生时代的,就是邹韬奋。邹韬奋就是主张言论自由。现在共产党把邹韬奋歪曲了,因为邹韬奋实在是愿意加入共产党。他死了以后,才给他共产党员的名义。可是那个时候还没有反右,我就讲了,假如他看到,他绝对不会赞成,他跟鲁迅一样,不是毛泽东就讲了,如果鲁迅在今天,他就要坐牢。 杨:曹先生您读新闻系,有哪些老师对您影响比较大? 曹:我觉得作为老师的话 …… 在新闻系里,我没念书。完全是混日子。从上课来讲,我没有学到什么东西,也没有现在学生这样记笔记。我一本书都没念过。现在年轻人不能理解,燕京大学念了两三年书我没有读过一本书,我手上也没有一本书。 杨:那干什么呢? 曹:上课就去听着,下课就走了。有些人记笔记,我也不记笔记。 杨:说明您脑子好,不用记笔记就记住了。 曹:我记不住,但是大意我都知道了。 杨:那大学期间的老师,总有对您影响比较大的吧?有影响的老师、前辈? 曹:影响的就是待人的态度。就是蒋荫恩系主任。我觉得他的人品很好,他没有偏见,国民党也好共产党也好。 杨:李慎之先生比你高一届还是同一届 ? 曹:同届。他和我同时上大学,但是他当时上大学就直接到北京的燕京大学。我也同时考取了,可是我没有去,因为圣约翰大学也考取了,所以我就在圣约翰。 杨:圣约翰也是新闻? 曹:对的。那是 1941 年,可是 1943 年的时候我就到成都了。李慎之那个时候已经在那了。 杨:然后这时候两人就有联系了。 曹:我大学毕业后去了中央社。每次什么运动的时候都要追问我,说中央社是个特务机关,问我有什么资格进去?一定要交代有什么背景。我是怎么中央社呢呢 ? 原因是燕京大学推荐的。这个问题搞不清,在运动的时候说也不清楚。 杨:燕京大学是比较民主、比较自由 …… 曹:对,因为中央社的驻外记者,百分之九十都是燕京大学的人 . 杨:那个时候国内的新闻系少,燕京大学的新闻系可能是最好的了吧? 曹:对。那个时候复旦有,可复旦主要是国内的。因为燕京的英文水平那个时候是比较特殊的,所以那个时候的驻外记者都是燕京毕业的。 杨:曹先生,您认识萧乾先生吗? 曹:也是燕京的。他比我高好多,他和蒋荫恩是同期的。 杨:您跟萧乾先生有来往吗? 曹:没有。我只是有一次到他家里去。他不认识我,我认识他。 杨:去是因为公事还是私事? 曹:私事。我在密苏里的时候认识了一个现在可以说是华侨,当时是中国人,叫许牧世。他后来对我有影响。他是个非常虔诚的基督徒。他当时是中国人,后来到新加坡。他在新加坡的时候认识了萧乾。所以,他和萧乾关系比较好,他写了一封信,把我介绍给萧乾,所以我见过他一次。 杨:萧乾先生好像也是右派 ? 曹:对。他也当过右派。 杨:所以,记者里很多右派。 曹:还有不少,名字我记不住,也是大公报的。还有中央社的驻外记者。 杨: 1957 年之后就开始弄历史 ? 曹: 1957 年之后可以说是地狱般的,什么事都做过。 杨:但最主要的事是写《合众国演义》? 曹:我跟其他人有个很不同的遭遇。新华社右派有差不多就 90 个人。一大部分都要到北大荒去。当时我就要求到北大荒去。但是不行,非得在这教书。所以,我就教了一个学期的书。 杨:当时教什么啊? 曹:因为当时新华社有一个比较伟大的计划,要向世界的各个地区派记者。他们必须学英文。我教的英文也是很奇怪,不是一般的英文,是我自己创造的新闻英文,专门讲美国报刊。 杨:当时有没有讲义? 曹:没有的。这点他拍我马屁,说只有你能办,所以什么东西 , 什么教材什么都是我搞出来。 杨:那个教材还有吗? 曹:教材没有了。 杨:这个像在二外的图书管里还能找到吗? 曹:二外是后来的事情了。 杨 : 当时是你们新华社内部吗? 曹:新华社是创办。这可能也是世界第一,不是中国第一,呵呵。专门教报刊,而且主要教美国报刊。呵呵,这个材料都是我从《纽约时报》什么的 …… 因为新华社报纸多啊,我挑出来的。 杨 : 当时这些教材有没有印成册子? 曹:没有。当时就发给学生嘛,都自己印刷的。 杨 : 刻版? 曹:没有,就是打字。 杨 : 像新华社资料室里面会不会有保存? 曹:这个我不知道,恐怕都封起了。因为我听说新华社有很多旧资料都搬到内地的一个什么山里头封起了。 杨 : 这个班办了多长时间? 曹:办了 …… 到现在还存在。 杨 : 当时您教了多长时间? 曹:这里头又很复杂。我是大概 1958 年就开始教。我教了两年以后 , 那个时候李慎之、董乐山都在牢中,我没去。结果过了两年,他们回来,就分配到教书去。那么他们就来接替我的位置。那为什么接替呢?让去教西班牙文。要我教西班牙文,哈哈。 杨 : 那您原来学过西班牙文吗? 曹:我没有学过,他命令我教。我大概花了三个月左右。我的老婆是搞西班牙文的,可是人家都发生一种误会。说我是向我老婆学的。根本没有这回事,绝对不是这样。 杨 : 那是怎么学的呢? 曹:我就看西班牙文语法书,这是一个。第二个,我又直接看西班牙文的报纸。那个时候西班牙文报纸特别多。为什么呢?古巴。古巴的报纸,新华社都有的,所以我就研究古巴的报纸,按照这个语法。那个时候我跟现在根本不能比,我的记忆力好,现在没办法,记不住了。可是,我有很多特点,我不会讲话,我会讲西班牙语。所以,我教的什么?教西班牙报纸。你不是要我教美国报纸吗?我现在改成教西班牙报纸,其他我不管。什么文学作品,我自己也看不懂。可是,我可以看懂报纸 杨 : 教了几年? 曹:大概教到 1964 年。其中呢,还有人要学葡萄牙文,所以又命令我必须教葡萄牙文,那么所以我又花了大概两个月左右,我自己学葡萄牙文。学会以后,教授一个学生。 杨:那这个学生学下去了吗? 曹:他很感激我。可是他是外国语学院葡萄牙文系毕业的。他还觉得我教的东西实在适合。所以,这个在某种意义上,这是一个传奇,没人这样搞的。呵呵。 杨 : 曹先生有没有关于这段故事现成的回忆文章? 曹:没有,这都是我的灾难,没意思。 杨 : 但是,都过去了 …… 曹:是被迫,逼出来的,不是我自己愿意做的。 杨 : 但现在过去了看啊,也是说曹先生人生很丰富多彩。 曹:所以,有一句话,毛泽东讲的,我还是很佩服:万事都要一分为二。如果我没有遭到这样的灾难,我不会去做这样的事,我不是自找苦吃嘛。 杨 : 对,可能就平平淡淡的,就当编辑。 曹:我的志向、我的最理想的就是做自由撰稿人。 杨 : 但当时那种情况下,自由撰稿人养活还不了自己呢,现在可以了。那时候是单位制。 曹:那时候当然不可能。现在已经太迟了 杨 : 也不迟。曹先生当时的待遇有没有改变? 曹:我的待遇是长期偏低的。这里头现在人都不知道的。当时进外交部,外交部那个时候是吃大灶的,当然我也是吃大灶的。后来不久搞了什么级别,我定的是 19 级。 杨 :19 级算高的了。 曹:啊,不,外交部的部长是周总理兼的 —— 周恩来在这个方面他抓得很紧。他说: “ 你们外交部要做个榜样 ” 。所以,在外交部工作的级别要比别的机关低,所以我这起点比较低。当时李慎之、董乐山大概已经是比我高五六级了,呵呵。 杨 : 我印象中李先生文章在里面提到他在新华社级别是比较高的。 曹:当时外交部人力司也是这样跟我讲的,他说如果你到外交学院去教书,会高上好几级。你愿意去不去 ? 我说我不去。我愿意当这个 19 级。 杨 : 曹先生,您原来是想当一个报人,后来这中间也阴差阳错又当了几年的老师,您觉得当老师对您 …… 曹:当老师,我是极力反对,我根本不愿意当老师。我跟新华社当时的一个副科长的吵了一下午。他最后又拍马屁,他说:找不到你这样的人了,你必须出来,他说没有人自己愿意到北大荒去。 杨 : 那这也是问题啊,那曹先生您为什么愿意去呢? 曹:我不愿意教书,我讨厌教书。 杨 : 看来并不是都是愿意当老师。既然您对教书并不感兴趣,那您在法大,您自己愿意,这么大年纪了,已经教了两个研讨班了。您这个想法是怎么变的? 曹:我当了右派,我是没法变的。可是每个人,都有一种平衡自己的办法,就是你怎么把这个苦事当做乐事来办。所以,我就把做好我的工作来安慰自己。而且,我可以欺骗共产党。所以,按那个时候规定的,我当老师,学生还要监视我,我要每个月至少写一次思想汇报,交给谁呢?就交给我的学生。这当然很痛苦,可是我从另外一个方面,先把这个工作,作为打乒乓球、打桥牌一样。所以,我在工作上很得意,我自己觉得我有发明创造了。可是,我的目的跟 “ 为人民服务 ” 完全不一样,我为的是安慰我自己。不过,我在汇报里头就吹嘘: “ 我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 。而他居然也相信我 …… 所以,我很快就 “ 摘帽子 ” 。我是第一批 “ 摘帽子 ” 的人。 杨 : 那大约什么时候, 1959 年前后? 曹:不, 1960 年吧。李慎之和董乐山就比我迟两年。 杨 : 李先生算是极右派 , 是吧 ? 曹:他们两个都是极右派。所以呢,我觉得很悲哀。就是反右以前我是一个很诚实的人 ,Be honesty 。可是,反右以后我就想各种办法欺骗共产党,再也不跟共产党说真心话,变成一个说谎话的人 , 这是我人格堕落。 杨 : 但当时就是那样,自我保护。 曹:是啊。所以,我现在还是提倡:人之初,性本恶。 杨 : 我记得曹先生,咱们两个第一次来往是您给我写了一封信, 1996 年,其中谈到房子问题。 曹:对。就是房子问题。我的级别特别低,所以到现在为止,共产党没有给过我一间房子。我这个房子是我老婆的。我老婆级别比我低。所以,我到现在为止都没有享受到我应该享受的东西。 杨 : 这个房子,社科院按说应该给您兑现 120 平米才对啊。 曹:对,我应当 100 多,这个只有 60 多。 杨 : 那后来有没有房补? 曹:社科院不给我。说要给房子,我就必须到郊外去。我说我必须在这,你不给我,我就待在这,待一辈子。现在我非常困难,因为上五层楼。 杨 : 那现在这个房子待遇也没解决? 曹:他不给我。 杨 : 您有没有这种房子问题的材料。就他没有给您补六十平米,也没有给您补贴 …… 曹:他给了我一万多块钱。 杨 : 我跟你们现在社科院常务副院长王伟光,还有联系。您有没有这种材料?我给他。 曹:材料,我没有。 杨 : 您要不要写一份材料? 曹:我不愿意再去求共产党了。 杨 : 不是,这是您应该得的,这不是求。 曹:跟他讲过好几次了 杨 : 房子这个事情是这样,美国所解决不了,这需要社科院。 曹:他已经知道,办事的人都知道我的房子情况。 杨 : 像您这种情况不多吧? 曹:当然没有了。因为我当时还是很天真。他说你房子不是有补贴吗?他给了我大概一两万块钱,这个事就算了结。 杨 : 曹先生,您再写个材料,就是反映下这个情况,我给他们。 曹:我现在对共产党不抱希望,他不愿意解决我的问题。 杨 : 咱试试看,因为确实是这个五层楼啊 …… 曹:大概去年年底,美国所来了一个新的管这个事务的,来问我有什么困难,我就把这个 …… 杨 : 不是,所里解决不了,美国所解决不了。这个得社科院的领导才行,美国所解决不了,所长也不行。他只能反映材料。曹先生,您把情况写一个材料给我,写一个材料我给他们,说不定能解决呢。 曹:好啊。 杨 : 试试看。所里解决不了,所长也解决不了,那个办事员更解决不了。您就说这个房子问题的来龙去脉,当时在什么情况下给您一两万块的补贴,现在年龄大了,这么高的楼层,生活不方便。还有您年龄大了身体不好,还需要存在一个就医的问题、就近医疗的问题,所以不愿意搬到外面去,远处去。 曹:可以,我写一个。我已经跟那个人讲过了。 杨 : 你写一个材料,好吧? 曹:嗯。 杨 : 曹先生,我们再说说您的美国通史演义。从一开始您是怎么想到要写那个演义的? 曹:我又要说了,我这个演义不是诚心要写的,也是给逼出来的。为什么呢?我里头已经有一次交代过,就是那时候我已经在二外了,文化大革命来了。那么,那个时候二外分成两派,两派红卫兵。二外有两栋教学大楼,他们每人占据了一栋大楼。然后他的门口很严的,你的不许我进,他的不许我进。那么,我作为一个摘帽右派,谁也不许我参加活动。所以,这个时间恰巧是我很自由的时间,我没事情干了。还有一个很奇怪,我虽然不干,但是工资照拿。所以,我就差不多天天去文津街,那个时候北京图书馆在文津街,去看书。看了好几个月。我借出来的书都是灰尘满面,可以看出来从来没人去借过那些书,都是英文版的关于美国历史人物的书。 杨 : 当时曹先生做演义体,这是我们传统史书的一个写法。当时有没有想到不是做演义,就像写的后来的这种研究型的? 曹:我是消遣性,用一个英文词来表达就是 Pastime ,就是自得其乐。 杨 : 当时有没有想到出版? 曹:根本不可能的,不可能出版。我大概写了四十万字左右。后来到 1968 年,复课闹革命,又来审查我了,问我这个时间干了什么?我就是个反革命逍遥派。他派人抄家了,把我这个大概四十万字的书稿都抄走了。而且我还有十几个笔记本,全都抄走了,组织批判。批判了大概几个星期吧。不过他没办法给我扣帽子了,已经扣帽子了,为了名誉、为了稿费,他没办法扣这个帽子了,他也承认这两个帽子扣不上。因为当时没人写东西,也没有稿费。所以,最后的定论是:这本书是反毛泽东思想的一株大毒虫,而且把我关进牛棚。 杨 : 那后到香港出版是? 曹:关了牛棚以后,后来又下放五七干校。林彪事件后,他们后来把我的稿子以及所有的笔记本都还给我了。我也觉得很奇怪,我以为他们早就烧掉了。所以,那个时候起我有点迷信,就是上帝保佑。所以,我还在继续写,结果就先在香港出版了,所以不是我主观上要出版的。 杨 : 《美利坚合众国演义》最早是在 1977 年在香港出的,对吧? 曹:我看一下。是朝阳出版社。 杨 : 印了多少版知道吗? 曹:不知道 杨 : 稿费高吗? 曹:这个稿费是相当高的,在香港,比国内高。 杨 : 还有印象吗? 曹:具体多少钱,我不记得了。 杨 : 当时是您找的他们,还是他们找的您? 曹:很奇怪的,当时我跟香港根本没有联系的,我把这个稿子交给商务印书馆了,是商务印书馆给我到香港去联系的。 杨 : 北京的商务印书馆? 曹:对的。 杨 : 商务印书馆是有熟人还是? 曹:没有熟人,我是瞎碰的。 杨 : 第二版是海南的。 曹:不是,第二版是北京出版社。 杨 : 哦,我得看一下。也是上册中册,没有下册? 曹:对,没有下册。 杨 : 这是 1981 年 1 月。这是第二版,在国内的第一版,然后是海南的? 曹:南海出版公司。 杨 : 南海这就出了四卷本了,叫《美国演义》。南海那个版本您有吗? 曹:没有。 杨:我倒可能还有。然后是社科的,不对,辽宁大学出版社有一本。 曹:那个也没有了。 杨 : 南海的 …… 然后是辽大的《美国通史演义》 …… 然后是社科的。对了,北大出版社的总编辑张黎明给我一个短信,他说 :“ 所述之事已督办,但据印之差太多环节, 16 日前赶不出来,据责编预计出书时间在八月以后,到时他有样书给曹先生,我到时会关注此事。 ” 看来您到美国前是出不来了。等我以后遇到买到南海、辽大版的,送给您,作为纪念。 曹:不用不用。 杨:曹先生年轻的时候,一直到中学,都是在上海生活。后来学新闻,有什么特别原因吗? 曹:我刚才也讲了,讲了这个邹韬奋,上海中学,可以说那个时候对了我有个决定性的选择。上海中学在高中已经分科了,我进的是理科,所以当时来讲还是科技救国,将来做个什么教授啊、工程师啊。那么,我受了什么影响呢?我受了两个人的影响,一个是鲁迅、一个就是邹韬奋。大概在 1939 年或者 1940 年发生了一件事情。我平常就是对邹韬奋很崇拜的,结果就是有发生了一件事情,就是邹韬奋他来参加一个蒋介石的参议会。他后来忽然辞职,逃到香港去了。他为什么到香港去了?他说他办的那个生活书店、生活书店出版的那些书,全都被蒋介石没收去了。他说连言论自由都没有,就要追求言论自由,所以他就逃、他是逃走的,到香港去。这件事情给我很大的刺激,我平常就是喜欢看邹韬奋的书,特别他有一本书叫《经历》。所以,我从那个时候我决定我毕业以后不搞工科了、不搞理科了,我要搞新闻。 杨:刚才您说两个人对你影响,一个是邹先生,一个是鲁迅。像鲁迅对你的影响主要在哪些方面 ? 曹:鲁迅对我的影响 …… 我那个时候把鲁迅的文章背得滚瓜烂熟的。可是,现在我脑子已经不行了。而且,他的 “ 打倒一切 ” 啊,什么什么的这样一些话,那时候年纪轻啊,也觉得了不起。 杨:鲁迅的文字确实是有特色,观点也很尖锐。 曹:他的文章很有煽动性。 杨:搞心理学的都说性格决定命运。曹先生,您说您八十九年的人生,觉得跟性格 …… 曹:我最近写了两篇文章,其中一篇是《为什么我竟活得如此久?》,我给你印一下。如果有人要出版的话,必须采用我现在的电子版。因为我已经有很多改动,很方便,因为我都有电子版,最新的。为什么写这篇文章(指打出来的文章),因为社科院把我选为这个健康老人,选了 30 个健康老人,所以他同时要交一篇文章,所以我写了这篇文章。 杨:曹先生,这两篇文章里我看您没有写,平时有什么爱好?我知道您喜欢下围棋 …… 曹:不下了。自从我老婆去世了以后我基本上没有什么爱好,任何娱乐活动都不参加。没兴趣了,这方面的事情,我已经没兴趣,哈哈。 杨:中午休息两个小时? 曹:我这个没有规则的。我的生活没有规则。想睡就睡,想起就起。 杨:这次到美国去还准备再写什么东西? 曹:到美国去,我主要收集材料。 杨:还写哪本书? 曹:我准备写十二个人。全世界范围的,对民主事业 ……20 世纪代表民主思想的人。 (本文是根据 2011 年 5 月杨玉圣和曹德谦先生的一次对话的录音整理。由傅弘泽整理) 学术批评网( www.acriticism.com )首发 2012 年 5 月 10 日
个人分类: 学术问题评论(07-11)|2514 次阅读|0 个评论
高校教师QQ对话整理
dongzg101 2012-4-5 17:34
你们学院整么样,听说又要全员竞聘? 还不是换汤不换药!选完还是那些人! 为什么?因为老师不会选自己,拉选票,放谣言!搞课题习惯把领导名字写在前面,习惯了。五六年前,我跟几个老师说过,我帮他们查资料,改论文,结果,每次他们申请课题十个老师都没有我的名字。四个系领导全在上面。 还有两年院领导改选!我们柳州城市职业学院有三个院领导退休,各系领导们都在摩拳擦掌。 他们在做梦!内部最多提拔一个! 听说广西工学院差两票没有听过广西科技大学!是真的么? 当然是真的,我在百度上查到的.还问了广西工学院的一起踢足球的机械系的哥们,他们系主任是清华的博士,上海交大的本科! 去年,没通过把医学高等专科整合进去了,今年准备吃掉谁? 我写了一个方案,不知道领导能否看得懂,把我们学校东校区的广播电视大学吃掉!争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的支持!我们书记去工学院做个副院长!工学院的博士来我们学院做个书记、副院长什么的,交换一下!或者我们院长去做副院长。我们院长能力不小。不声不响就和美国中央华盛顿大学搞了合作协议!送学生留学读硕士。三年大专,两年美国硕士。五年就拿到美国硕士学位。还有泰国皇家大学,每年有一届泰语班学生要去读一年,还有马来西亚什么大学,听说又要和新加波理工大学搞合作,自筹经费,送老师出去读书,有十五个名额!我们学院还是国家汉办的汉语教师培训中心,我们有牌子。 可惜你们院长是女的,还有三年就退休了! 她是我们初中校友!我们要支持一下! 广西工学院不争气! 我对母校也是恨铁不成钢啊 工学院应该学习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把个名牌大学经济系的系主任连同全部人马都买下来了! 他们舍不得花钱!进去工作要找关系! 它们在窝里斗 比较内行! 这样的呀 估计叫柳州大学就通过了,全市人民拥护! 有可能! 叫广西科技大学,南宁的说了,工学院的领导懂什么科技! 你说,不会南宁的没投工学院的票吧? 有可能啵,南宁怕被柳州超过 你上回柳州市长信箱写了什么建议? 打了个中科院管理学院的招生广告说明!
个人分类: 茶余饭后|248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e-mail
dongzg101 2011-11-29 04:52
柳州城市职业学院学生 对话 美国大学生
998 次阅读|0 个评论
“你不懂”会成为流行语吗?
热度 3 xcfcn 2011-8-5 00:50
“你不懂”会成为流行语吗? “ 你不懂 ”,我想至少会成为科学网的流行语,正如“你懂的”已经成为流行语一样。 PS :中国现在很多领域确实不能对话了。你看李大眼 PK 倪萍,就以倪萍的沉默告终。如果一个社会不能对话的话,那么“杀”就是最后的动作!难怪科学网戾气那么重了。
个人分类: 杂论|190 次阅读|5 个评论
议两位地震老人的对话
热度 1 qsqhopeiggcas 2011-8-3 19:44
过去,我未听说过地震或其它有关部门有这样两位专家,也未听说过他们对地震预测研究有什么实质性的贡献,今天偶尔浏览他们的博客(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52558do=wall ),看到了他们的“精彩”对话,现转载如下: 李克昌(重庆市退休地震专家): 陈 教授,看到你对秦某精确 “ 预报 ” 的评论,有同感。没想到此网有这种骗子,更可悲的是地质所某副所长已在其中,据说还是这一代的 “ 权威 ” 哩,给中国地震系统丢人哪。 陈立军 教授: 哈哈。英雄所见略同!人类是不能超越历史的。举一个例子:美国 ANSS 地震目录过去有个 33km 的模糊深度,表示是壳内地震。在美国周边, 1978 、 79 年以后就没有了,全球其他地区 2004 年以后才没有了。为什么呢?一是受地震台网密度的限制,二是受深度测定技术的限制。这个模糊深度给全球的地震工作者留下很大的遗憾。能怪美国地震工作者吗?不能。因为这是历史的局限。 那位年轻的权威 (估计是说地震局地质所某领导) 据说汶川地震前说没有地震,说完就震了。不怪他,是因为历史的局限。现在他们想要超越历史, 20 年以后的地震预测可以精确到 0.1 级,深度 14km ,真的很可笑,很可悲耶!我揣测,他们是想骗取一些国务院的科研经费吧。 国务院最容易当冤大头。 01 年有一位专家划了很多 “ 活动地块 ” ,主要用的是地震条带,然后宣布 85% 的地震都在活动地块边界上。可笑吧。骗了几千万。可是到如今,地震以后他们可以振振有词地说这是哪个地块在活动,他们却永远不知道下一次是哪个地块要活动。因为地震往往是以条带来活动,而不是按照地块来活动的。因为地壳物质基本上是连续的,根本就不应该划成一块一块的! 地震预测已经变成了一个怪物。谁都可以预测了,而且还那么那么地精准。可惜老百姓却享受不到预测的好处。 和你谈心好高兴! 从有关文献数据查询网和百度网上,搜索了一圈,也没查到这两位老人发表的有关地震预测研究学术文献,也没见到他们预测了那个地震。 既然是地震老人应该对地震预测有很深的了解,既然地震预测老一代人没有办法解决,就应该鼓励下一代去研究和解决,而不是希望强震预测永远不能解决。 可悲的是,老一代地震人既不看最新文献,也不求甚解,就凭自己过去不靠谱的经验和知识去猜测别人的研究,缺乏奖掖后进的态度和鼓励晚辈的精神,为这两位老人的无知而无畏做法表示深深的遗憾。 我是很尊重老人的,尊老爱幼是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既然这两位老人如此出言不逊,休怪晚辈无礼了。让晚辈问您们几个问题好吗? 世界上许多地震研究部门和知名科学家,大多避开“强震预测”研究这一敏感课题,过去没人敢也没有办法预测强震,试想基于严格科学理论敢于提前预测强震的科学家会是骗子吗?众所周知,预测强震的风险实在太大了,哪个科学家像我一样敢于公开预测呢?让您吃了熊心吞了豹子胆,您也不敢。呵呵,事后诸葛亮的人是骗子才有人信啊? “他们是想骗取一些国务院的科研经费吧”。研究强震预测问题自然需要经费(我们的研究没有申请任何经费),经费的申请有一套严格的评估程序,想骗取经费谈何容易! “因为地壳物质基本上是连续的,根本就不应该划成一块一块的!”因地壳上有许多深大断裂切割,地壳介质怎么会是连续的呢?真是丢脸丢到姥姥家了。 请两位老人回答如下基本问题:地震是什么?强震孕育过程遵循何种原理?何谓能量积累和能量释放?世界上有孤立型地震吗?如不参考我的有关博文,看看您们能答对多少。呵呵,敢于应战吗? 有必要提醒:背后对别人说三道四、甚至谩骂,可不是老人们的“美德”。
个人分类: 热点关注|2541 次阅读|2 个评论
与新浪网友讨论信息界定及语义附加现象
hongkunhui 2011-7-26 11:01
这是我与新浪网友唐雨、sailing、大兵关于信息的语义附加和信息界定的对话:红字是我的回复,供感兴趣的朋友参考: 唐雨 2011-06-13 10:51:11 语义附加能否看成过去信息对新信息解读时的作用? 博主回复: 2011-06-13 14:34:46 先生所言极是,语义附加是过去信宿记忆的信息对新输入信息的解读、理解、甚至是构造,一般情况下,这种自上而下的信息处理,使信宿对输入信息有本质上的更准确的知觉。复杂系统信息处理的主动性“失真”比原像更“真”。 · 唐雨 2011-06-13 14:56:04 您是否和我一样 , 基本站在客观信息论一边 ? · 复杂系统 2011-06-13 17:38:51 感谢先生的关注与评论,我没有站在哪一边,我在整合二种信息理论,试图建立统一信息学,建立兼容简单系统和复杂系统的信息理论。 洪昆辉 · sailing 2011-07-05 10:41:27 巡航导弹控制论的典型应用。当巡航导弹内部存贮足够的地形信息,则它会按地形特征飞行,其行为似乎完全由地形决定。当巡航导弹内部信息量小于地形信息,那么它的行为具有一定的随机性,这时人们认为其行为不具有外在的决定因素,是其内部“主观”决定的。 先有人才有信息现象,信息产生于人与对象的关系中,就象“美”一样。 ( 后来“人 - 信息 - 对象世界”的模型被归纳出来,人们也把信息概念用于符合这一模型的现象中,如“遗传信息” ) 。人与对象世界的关系是变化的,它们形成不同类型的信息,如巡航导弹的不同表现。“客观信息”和“主观信息”的区别是传统本质主义思维的结果,人们非要在复杂现象中寻找一个本源,才出现这个个永远不会有胜负的争论。 以上是我对统一信息的认识,请洪先生指教。 博主回复: 2011-07-06 10:03:29 感谢 sailing 先生的关注与评论,我是这样理解的,所谓客观信息论和主观信息论的对立,其原因在于它们各自关注了信息存在者的一个方面,各自揭示和描述了信息存在者的一个方面的存在情况,只有把二者融合在一起的信息理论才是比较好的理论,我自己目前在做这个事,博文题目是我故意的一个明知故问,我自己认为是可以整合的。当然,任何理论就是一个解释体系,仅此而已。对于理论来说首先只考虑它的解释的有效性和逻辑的自洽性,至于实证可以慢慢来。欢迎先生讨论 。 · sailing 2011-07-06 19:40:53 此言甚合我意,系统、综合应是解决此类问题之道。希望能看到先生高论 · 大兵 2011-07-24 14:09:20 离开了信息的接受者和主动反馈控制,信息也就失去了意义,客观的信息早已经有了熵等概念来描述,所以我觉得从主客体相结合的角度出发来定义信息似乎更合理一些,我曾对信息下了一个定义:信息是对客观事物存在及变化的反映、刻画、标识和度量, 请先生多加批评指正! · 博主回复: 2011-07-26 10:44:48 回大兵:我是这样来看信息的:( 1 )熵概念用来描述广泛存在的信息现象是不够的,如果熵概念可以满足对信息的定义和描述,那么,至今就不会有那么多对信息界定的争议了,我以为,信息的定义是一个至今还未解决或还未取得共识的问题。 ( 2 )既然信息定义还未取得共识,说明它是一个难题,难在可能不是一二句话,或单一存在,单一关系可以描述清楚的对象,难,也说明它有深入探讨的价值,所以做这件事很有意义; ( 3 )在现阶段比较好的方法是充分展示各种人士对信息的定义,进行充分的学习分析,将它们兼容起来。 ( 4 )我目前对信息的看法:这里的讨论的信息对象是广义信息的对象,一般指 :“通过特定载体对存在者的存在或存在者之间的关系存在的状态、变化过程的映射、显示或反映,是存在者的可以被转载的、间接的、非实体性的、功能性的存在方式。” 广义信息对象可以分成三个历时态环节:( 1 )与信源载体结合的实有信息;( 2 )与信道载体结合的实在信息;( 3 )与信宿载体结合的实得信息。客观存在的信息主要指实有和实在信息,主观存在的信息主要指认识主体即人脑中存在的信息。具体的分析就不解释了。供先生参考,欢迎讨论。
个人分类: 信息科学|3849 次阅读|0 个评论
学坛杂俎:从关于汉字的哲学-语言学对话到跨学科研究的现实困境
热度 2 pww1380 2011-3-11 18:33
学坛杂俎:从关于汉字的哲学 - 语言学对话到跨学科研究的现实困境 杨文祥整理 三月四日,与王号和贾利军两位老师进行了一次关于汉字与中国科学的网络对话。考虑到这一对话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也许会对日后的相关探索提供某些参考,略作文字上的整理后存记如下。如此,也方便与朋友们在此基础上作进一步交流与探讨。 杨: 王号老师撰写的两篇博文(详见参考文献 1.2. )颇富现代人生哲理。长期以来,世界上风靡一股久盛不衰的哲学思潮。这就是所谓的 后现代哲学。 在我看来,这股哲学思潮实际上就是中华古典哲学理念在当今时代历史条件下的历史回归和中华文明历史智慧的走向世界 。 王: 杨老师一开头都是哲学高度 ——“ 后现代哲学 ” 。祖先造字时已经预见到今日之国际大潮流了啊,不容易。 杨: 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所谓表意,就是表达世界相对于人的价值与意义。这样,通过字形来表达语义,通过字形来表达世界的本真与运动机理和机制,就是汉字字形的基本功能之一。如果对语言文字学研究感兴趣沿此方向探索下去,一定会不断取得可观的学术成就。 语言文字在人类文明史上的历史作用就是人类智慧的记录工具和表达手段。 所谓智慧,就是对世界的本真及其运行的内在机理与机制的深层把握。 今人的智慧往往仅在于对先人古典智慧的理解与发现 。 王: 说滴好,不能只看眼前,回头看才是成功的关键。 (详见参考文献 3. ) 王: 感觉中华文化是全息文化,随便一个字,都包含中华文化的全部线索。因为全息,也容易给人玄妙、 玄虚、 玄奥之感。 贾: 同感。 杨 :“感觉中华文化是全息文化,随便一个字,都包含中华文化的全部线索。”这个感觉十分正确。 汉字的全息在于其整体性和系统性 。即汉字不是以单个字存在的,是以数万个汉字构建的文字系统整体存在的。就是说,其中每个单字,都是在这个字与其他数万个单字之间的相对关系中存在的。 汉字的全息性、整体性和系统性与中华文明和中华文化在哲学上对世界的整体把握在文化结构和思维方式上是同构的。这样,如果用系统论的思想对中华古典文化与汉字的关系和中华传统文化对天人关系的哲学认识作一分析,一定能对中华文化形成更为清晰的理论把握。 “ 中华文化是全息文化 …… 因为全息,也容易给人玄妙 玄虚 玄奥之感。 ” 所谓全息,就是对客观事物各方面关系的整体把握。 客观事物的整体关系是一种形而上的抽象关系。 正是这种无影无形难以把握的整体关系,给人以“玄”的感觉。也只有在这一整体关系中,才有可能充分表述和把握人类所置身其中的这一完整的宏观世界 。 对整体关系感到“玄”,这个感觉来自于我们日常的思维习惯和当下社会心理环境下的思维方式,或曰思维定势。正是这种思维习惯所形成的思维定势,把我们的日常思维局限在感性认识的层次上和对具体的和微观事物的关注上,使我们既不习惯于深层次的理论抽象,也不习惯于整体性的宏观思维。 这就构成了我们为数众多的中国人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的思维障碍。而这种思维障碍是我们今天的中国科学和中华学术难有大的和整体性突破的重要原因之一 。 整体关系所关注的是事物的普遍性,即普遍规律和共性。事物的这种普遍性和共性隐秘在事物的内在结构和内在运行机制之中,而不是表现为事物的表象。因此它属于那种“道可道,非常道”的抽象层次。 这种抽象的不可言说的非常之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就必然给人以玄、模糊和捉摸不定的感觉。一旦追求清晰,必然走向具体,走向微观,走向表象。这样,微观的特殊性和表象性必然干扰你对宏观普遍真理的理解与把握,在这种情况下,尽管在感觉上可能会清晰得多也具体得多,可是,我们所得到的认识却只能是对微观事物和表层现象的感性关注,而不是对事物深层次的理性把握。 语言是具体的表达工具,它只能直接表述相对具体的事物。而宏观的真义,只能透过文字的具体字形和有限的字义去体会。这就是古代真人时常强调“可意会不可言传”,“天机不可泄漏”的道理之所在。 另外,从直观层面上对中华文化所形成的玄妙、 玄虚、 玄奥的感性认识,恰恰说明了中华文明对天人关系的认识所达到的理论抽象层次的高度。“玄”即抽象,抽象是理论的本质属性。如果不抽象,不“玄”,就说明相关的认识只停留在对表象和外在特征的描述上。这里的“玄”是指对完整世界的整体把握。由于作为认识主体的人本身就置身于这个世界之中,因此在人类的眼睛里,这个整体世界是不存在的,人们所能够直观地感觉到的只是具体的山水林木,而绝不是一个完整的世界。这样,对这个完整的世界的认识,对人来讲,是一种超经验的认识,那么,对这种超验认识的感受,就只能是一个“玄”字。 王: 嗯。同感。文以载道。字以载文 。 杨: 很高兴我们在哲学和语言学等多领域共同语言良多。 王: 那是那是。科学院士(是)不会拨经费了。靠大家自发研究了。 杨: 几十年的历史证明,主流研究渠道的科研管理行政化日益严重,不仅条块分割,而且思想僵化,急功近利,不可能获得具有突破性意义的基础研究成果。中国科学基础研究的重大突破,特别是象这里所讨论的这种横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性、原创性多学科综合研究,只有靠大家自发研究了。 参考文献: 1 .王号.混 —— 像两个人在河边晒太阳(正文与评论).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5556do=blogid=418468 2 .王号.混世魔王的人生哲学 —— 两条道路,同一结果(正文与评论).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5556do=blogid=418652 3 .王号.不能只看眼前,回头看才是成功的关键(正文与评论).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5556do=blogid=418668from=space 4 .杨文祥. 网海泛舟:泛舟偶得,明白一 “ 混 ”—— 读王号博文一得 (正文与评论).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96942do=blogid=418669
个人分类: 各抒己见(Airing Our views)|3431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艾丁:关于弯曲时空的对话
readnet 2011-3-9 18:26
杨志林 艾丁:关于弯曲时空的对话 已有 49 次阅读 2011-3-5 09:26 | 个人分类: 沉思录 | 系统分类: 科研笔记 | 关键词:office 相对论 style 文章 甲:最近看到一些关于弯曲时空的讨论。我是学社会科学的,只具备高中水平的数学和物理知识,对于相对论的概念只是略知皮毛,所以许多文章我读起来不得要领。你是物理教师,能否做个科普介绍? 乙:我试试看。我虽然做过物理教师,但从未教过相对论。我尽可能少用专业术语。如果你有疑问,请随时提出。 甲:我猜想,在欧氏几何与非欧几何中,直线应当有不同的定义。 乙:在几何学里,所谓“下定义”,就是用已经具备确定含义的概念来界定尚未定义的概念。例如,你如何定义“三角形”? 甲:我把三角形定义为“首尾相接的三条线段构成的几何图形”。可以吗? 乙:当然可以。但是这个定义必须在界定“线段”之后才有意义。什么是“线段”呢? 甲:我记得中学的几何课本里说过, " 线段是直线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 乙:什么是“点”,什么是“直线”呢? 甲:我不知道。但是我明白你是在说,几何体系中,“下定义”的链条势必有个终点,总有一些概念是无法“下定义”的。 乙:是这样。“点”,“直线”和“平面”就是无法在几何理论体系中定义的。当然,在几何体系之外,它们可能有某种形式的定义。 甲:在几何学中,这些无法定义的概念是如何被界定的呢? 乙:这些概念是用几何公理来界定的。 甲:我在中学读书时了解到一些。例如,“如果一条直线上有两个点在某一平面内,则这条直线上的所有点都在该平面内”,“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平面”,都是公理。 乙:就像这两个公理那样,所有的公理都没有直接定义“点”,“直线”和“平面”,但是它们描述了“点”,“直线”和“平面”之间的相互关系。所有公理一起,严格界定了这些在几何中原本无法定义的概念。 甲:我记得,在欧几里德几何中,第五公理就是所谓“平行公理”。这条公理是说,“在同一平面内,过直线外的一点可作且只可作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乙:对。如果把第五公理改成,“在同一平面内,过直线外的一点至少可作两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或者“在同一平面内,过直线外的一点的所有直线都与已知直线相交”,就得到不同种类的非欧几何。 甲:中学读书时,觉得这些公理可有可无,所说的都是显而易见的事实。 乙:这是中学生常有的误解。在几何学中,这些公理是至关重要的,并非可有可无。几何学的所有定理都是由这些公理推导出来的。任何一种几何学的公理,就是这种几何学的“宪法”。说到“显而易见”,那是因为你先入为主,把你早已被灌输的“点”,“直线”和“平面”的印象当成了几何中的“点”,“直线”和“平面”。 甲:我理解的“直线”就是“两端无限延长的,很直的,很细的线”,难道不对吗? 乙:既对又不对。在欧几里德几何中,直线的概念也许就是从“两端无限延长的,很直的,很细的线”抽象出来的。但是,当几何学的公理体系完成之后,事情就起了变化:直线可能看上去不“直”,平面可以看上去不“平”。 甲:找你的说法,在非欧几何中,直线未必是看起来“两端无限延长的,很直的,很细的线”。 乙:在几何中判断一条线“直”或“不直”,不是用直观,而应当以这种几何理论的公理为准。只要你选择来作为“点”,“直线”和“平面”的模型满足所有公理,那么几何学从这些公理推出的所有定理就都是成立的。 甲:有这样的“不直的直线”和“不平的平面”满足所有公理吗?你能举一个例子吗? 乙:例如,把球面当成“平面”,把球面上的大圆弧当成“直线”,把第五组公理写成,“在同一平面内,过直线外的一点的所有直线都与已知直线相交”,这样的球面就是一个二维的非欧空间。 甲:我有点明白了。但是,这个非欧几里德二维空间不就是三维欧几里德空间里的一个球面吗?有欧几里德几何就够用了。 乙:在这个例子里,的确既可以用欧氏几何,也可以用非欧几何来讨论。但是像这种低维非欧空间镶嵌在高维欧氏空间中的例子很少见。在一般情况下,想要用欧氏几何来讨论非欧空间,是不现实的。 甲:同样是地球表面的大圆或大圆弧,如果把地球表面看成二维非欧几里德空间,它就是直线;相反,如果把地球表面看成在三维欧几里德空间中球面,它就不是直线。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乙:两种说法都是正确的。从欧几里德几何观点看来,欧几里德空间中的直线是直的,非欧几里德空间中的直线是弯的。反过来,在非欧几何学中,则认为欧几里德空间中的直线是弯的,非欧几里德空间中的直线才是直的。 甲:那为什么人们常把欧几里德空间中的直线称为直线,把非欧几里德空间中的直线看成是弯曲的? 乙:这大概是因为科学史上先有欧氏几何,后有非欧几何,就造成了这种习惯。但欧氏几何和每种非欧几何之间是互相独立的,非欧几何无需在欧氏几何的基础上建立。原则上没有任何理由把一种“习惯”在理论上放在“优先”地位。 甲:能不能在非欧空间里划一条符合欧几里德几何要求的“直线”,以它为“标准”来判断非欧空间里的“直线”是否弯曲? 乙:不能。欧几里德空间中的直线是欧几里德空间中“最直”的线;非欧几里德空间中的直线也是该非欧几里德空间中“最直”的线。在非欧几里德空间中不存在比它更直的线。想要在非欧空间里划出符合欧几里德几何要求的“直线”,是办不到的。就像在地球表面不可能划出任何欧几里德几何意义上的直线。 甲:地球表面两点之间,难道不能透过地表划一条直线吗? 乙:透过地表划出直线已经在二维非欧几里德空间之外了。既然把地球表面看成二维非欧几里德空间,那么所有直线或曲线都被限制在这个二维空间里。事实上,大圆(或大圆弧)就是这个二维空间里“最直”的线。 甲:能不能用“两点之间距离最短的线”作为直线的定义呢? 乙:在几何学的公理体系里,不能用距离来定义直线,因为要先有“直线”的概念之后才可以定义“距离”。“两点之间以直线距离为最短”这一命题是一个定理而不是公理。它的最简单特例是“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在中学平面几何教科书可以找到它的证明。 甲:在地球表面上,仅通过几何测量能够发现地球表面不是欧氏空间吗? 乙:理论上是可以的。例如,在欧几里德空间里,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长满足勾股定理,所谓“勾三股四弦五”。如果通过精确测量发现这个空间里的直角三角形边长与勾股定理不一致,就可以知道空间不是欧几里德空间。 甲:我想可以这样做。拿一个地球仪,在赤道上取一点 A ,从 A 出发沿赤道移动 4 个单位长度到 B 。这里的长度单位可以是 1 厘米,也可以是 10 厘米,但最好短于赤道长度的四分之一。从 B 点沿经线向北移动 3 个单位长度到 C 。沿大圆的走向,测量 A 和 C 两点间的距离。 AC 的长度应当小于勾股定理预言的 5 个单位长。从 AC 长度与勾股定理预言的差别,可以计算出地球仪的半径。 乙:我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当然其他一些定理也可以用来发现地球表面的弯曲。例如,测量圆的周长与直径之比,会发现比值小于圆周率 3.14159... 。如果测量一系列同心圆的周长与半径之比,就会发现圆越大,周长与半径之比就越小。 甲:我想,测量三角形的三内角和,会发现地球表面三角形的三内角和大于 180 度。 乙:无论用哪个定理来判断,测量手段必须达到足够的精度才行。 甲:正因为对精度的要求很高,古代人没有能力通过这样的途径发现地球表面的弯曲。 乙:在几何空间的数学理论中,如果采用不同的第五公理,就得到不同的几何体系。在数学中所强调的,就是自圆其说,没有自相矛盾。这些几何空间的公理体系不一定是现实空间中所满足的,但一定是可能满足的体系。 甲:我相信,非欧几何理论的建立,是数学史上的大手笔之一。但是在非欧几何理论建立之时,数学家也认为我们周围的空间是欧几里德空间,未曾预见到非欧几何有任何用武之地。 乙:数学家讨论着抽象的直线,并不在意真正的直线是什么;数学家讨论着抽象的空间,可能并不关心周围的空间是什么空间。但是,物理学必须正面回答,什么是直线,我们周围的空间是什么空间。 甲:数学家面对的可以是抽象的世界,但是物理学家面对的只能是真实的世界。 乙:物理中的时空弯曲的概念,始于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我们知道在惯性参照系中的引力场的作用,可以等价地看成参照系在作加速运动。所以,在物理学中,可以完全避免“引力”的概念。爱因斯坦正是沿着这一思路,试图重新考虑引力的作用。这一思想引起了时空观的革命。 甲:我希望从基本问题谈起。例如,什么是物理中的直线? 乙:与几何学中直线的“定义”问题类似,在物理学中,我们必须谈论如何划出一条直线。比方说,你怎样在纸上画一条直线? 甲:我可以借助一根直尺划出一条直线。 乙:那么你应当问自己,这根“直尺”是“直”的吗?它是如何被校正的? 甲:用来校正“直线”的工具仍然需要被校正。照这样穷追下去,人做不出任何直线。 乙:归根结底,除了采用某一种物理现象作为“直线“之外,别无选择。 甲:中学物理中说过,光在真空中的路径是直线。 乙:物理学家早就注意到,光的波长很短,波动性在许多条件下的确可以被忽略。因此,把光在真空中的路径是当作直线,是一种方便而且实用的选择。但是,严格地说,定义直线的物理现象,应当是运动方程的解。 甲:在牛顿力学中,运动方程是牛顿第二定律 F=ma 。公式中的 F 是外力,包括万有引力。 a 是加速度。物体在空间的分布决定了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反过来物体受力又决定了物体的加速度,从而确定物体的运动。 乙:在不受外力时,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这也可以作为在经典力学中的直线定义。在惯性参照系中,这个定义与光在真空中沿直线传播是一致的。 甲:在广义相对论里,运动方程是什么呢? 乙:是爱因斯坦场方程。在这个方程式中,引力项根本不出现。引力的作用是通过度量张量来体现的。度量张量是一个二阶四维对称张量,共有 10 个独立分量。如果度量张量是单位张量,空间就是欧几里德空间。如果度量张量在时空里不均匀,就反映了时空弯曲。 甲:我不很明白度量张量的概念。按我的理解,度量张量应大致是满足某种运算法则的量,它的 10 个独立分量分别描述了该点在各方向上的伸缩或扭曲变形。 乙:如果你只是想笼统地了解广义相对论,这样理解度量张量已经够了。 甲:时空的弯曲与物体的运动有什么关系呢? 乙:物体在时空的分布决定了时空每一处的度量张量,反过来,度量张量决定了物体如何运动。所以,在广义相对论中,运动的物体决定了时空如何弯曲,反过来,弯曲的时空决定了物体如何运动。 甲:你能不能说一下,爱因斯坦场方程怎样定义直线呢? 乙:这要用到张量分析理论中的一个概念,叫做“测地线”。在广义相对论中,测地线是由度量张量来定义的。如果物体除引力之外不受其他外力作用,它在四维时空里的轨迹就是一条“测地线”。 甲:在牛顿力学中,不受外力时物体运动的轨迹是直线。四维时空里的测地线好像可以看成在有引力存在条件下的直线的推广。你能举个“测地线”的例子吗? 乙:例如人造卫星绕地球转,除引力之外它不受其他外力作用。假定卫星在三维空间里的轨迹是圆,它在四维时空中的轨迹就是一条螺旋线。螺旋线相邻两圈之间的间隔,就是卫星绕地球一周所用的时间。这条螺旋线就是一条测地线。我们所观察到的卫星在三维空间里的轨迹,是四维时空中测地线在三维空间里的投影。 甲:光在四维时空里的轨迹也是一条“测地线”吗? 乙:光在四维时空里的轨迹也是一条“测地线”,而且是特殊的测地线,称为“零测地线”。如果光传播的过程中引力场没有发生变化,零测地线在三维空间里的投影就是我们在三维空间里观察到的直线。这个定义和前面的“光在真空中的轨迹是直线”的说法是一致的。 甲:我虽然没有完全理解测地线,但好像明白一些了。怎样更直观地描述时空弯曲的现象呢? 乙:在各处放许多同样的“尺”和同样的“摆”,用来测量各地的长度和时间。为了简化我们的叙述,这里只用三把尺和一只摆来代表度量张量。暂且假定这三把尺能自动调整方向,一把尺平行于引力场强度,另两把尺垂直于引力场强度,近似反映出空间不同方向的收缩。 甲:你是希望用这些尺和摆来近似描述时空度量张量吧?这样的描述好像不很严格。度量张量有 10 个独立分量,三把尺和一只摆,最多只能代表四个分量。 乙:三根尺加上一只摆的确不能完全描述度量张量。有时候尽管尺和摆都没有改变,度量张量仍然可能改变了。但是如果尺或摆改变了,则度量张量一定改变了。这个例子的目标只是定性地描述时空弯曲的现象,而不是做定量的计算。尽管这样的描述不很严格,但是比较直观,因此有助理解基本概念。 甲:有道理。 乙:如果整个空间没有引力场,那么所有的尺都是等长的,所有的摆都是同步的,我们把这样的时空称作是“平直”的,或者“均匀”的。 甲:这是因为引力场不存在时,参照系就是惯性参照系。 乙:如果整个空间的引力场强度都相同,但不是零,那么平行于引力场的所有尺仍然等长,垂直于引力场的所有尺也仍然等长,所有的摆仍然同步。但是由于引力场的存在,所有摆都比惯性坐标系里的摆慢,平行引力场的尺同垂直引力场的尺长度不会相等,它们中至少有一个比惯性坐标系里的尺短。 甲:于是,时空是弯曲的,但由于引力场强度是均匀的,所以空间是“均匀”弯曲的。 乙:这样的时空可以通过一个坐标变换,把整个空间的引力场强度都变成零。变换后的时空仍然是平直的。 甲:这里说到的“没有引力场”或“均匀引力场”都是假想的条件。但是,我们周围的空间不满足这样的条件。 乙:我们知道,宇宙是非常不均匀的,巨大恒星的周围引力场很强,而远离星球的空间的引力场很弱。引力场强度在各处差别极大。所以各地的尺就不再等长,摆就不再同步。 甲:这就是说,我们生活在弯曲的空间里,它不是欧几里德空间。 乙:当然,以上的讨论实际上仍然使用三维空间的图像。如果这个理念用在四维时空中,引力场强度不仅与空间有关,也与时间有关,时空弯曲的概念就更准确了。 甲:对于这样的弯曲时空,能否通过一个坐标变换,把整个时空的引力场强度都变成零? 乙:不能把整个时空的引力场强度都变成零,但是可以把一小块局域时空的引力场强度近似变成零。这就是爱因斯坦说过的局域惯性参照系。例如,人造卫星就是一个很好的局域惯性参照系。 甲:四维时空不容易想象。如果你能举一个三维时空的例子,就更好了。 乙:设想一个很大的圆盘,参照系就固定在圆盘上。圆盘是个二维空间,加上时间轴,就是三维时空。三维时空里的度量张量有 6 个独立分量。从圆盘中心到圆盘的边缘,沿半径取一系列观测点,在每个观测点放上一把同样的尺和一只同样的摆。尺要沿垂直于半径的方向摆放。如果圆盘静止,所有的尺都是等长的,所有的摆都是同步的。 甲:这是因为圆盘是惯性参照系,而且整个空间没有引力场。 乙:为了让参照系中出现引力场,可以让圆盘以圆心为轴匀速转动。匀速转动的参照系里就有惯性离心力。离心力从圆心沿半径指向圆外。惯性离心力就起到引力场的作用。离圆心越远,离心力越大,所以引力场不是均匀的。 甲:你能不能就这个三维时空例子进一步讲解一下测地线的概念? 乙:停在圆盘中心不动的物体,在三维时空里的轨迹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这就是静止物体的“测地线”。 甲:如果圆盘中心的物体有一个初速度,速度方向当然指向圆盘外沿。物体会怎样运动呢? 乙:圆盘外沿的线速度比较大,所以这个物体向外沿运动的时候会逐渐跟不上圆盘的转动而滞后,在圆盘上留下曲线轨迹。你能想象测地线的样子吗? 甲:这条轨迹上的每个点都对应着物体经过该点的时刻。如果把轨迹上的每个点都沿时间轴相应移动,就得到测地线。 乙:正确。物体的初速度越大,它的运动轨迹的滞后就越小,同时测地线在时间轴方向的移动也越小。 甲:如果一束光从圆盘中心发出,就得到光的测地线。它在时间轴的方向也有相应的移动。但是,与那些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速度运动的物体的测地线相比,光的测地线在时间轴的方向的移动微乎其微。 乙:对。光的测地线就是“零测地线”。零测地线在二维空间里的投影就定义了直线。 甲:我现在比较明白测地线的概念了。 乙:不论是通过广义相对论的计算,还是通过精心设计的实验测量,结论都是,离圆盘中心越远的地方,尺越短,摆越慢。放在圆心的尺的长度不变,摆的周期也不变,与惯性参照系里的尺等长,摆同步。所以,在旋转的参照系中,时空不再是均匀的。 甲:你曾经说,光在真空中走直线。但人们常说,光在引力场中会弯曲。那么,光究竟走直线还是不走直线? 乙:物理中把光在真空的路径当作直线,这实际上是物理中给直线下的“定义”。引力场中的光的路径仍然是某种非欧几何中的直线。至于通常说光在引力场中弯曲,是遵照人们的习惯,把欧几里德空间中的直线称为直线,把非欧几里德空间中的直线看成是弯曲的。 甲:既然在引力场中光的路径会弯曲,能不能用其他方式划出一条更“直”的线来呢? 乙:不能。由于引力场的存在,空间已经不再是欧几里德空间了。前面曾经讨论过,非欧几里德空间中的直线是该空间中“最直”的线,不存在比它更直的线。想要在非欧空间里划出符合欧几里德几何要求的“直线”,是办不到的。 甲:在刚才讨论过的旋转圆盘参照系中,能通过几何测量发现时空弯曲吗? 乙:可以。由于离圆盘中心越远的地方,尺越短,所以圆的周长收缩了。只要测量一系列同心圆的周长与半径之比,就会发现圆越大,周长与半径之比就越小。 甲:我想起来了。这个现象与人们在地球表面测量地面弯曲的例子很相似。这说明,圆盘匀速转动的时候,圆心附近的平面变成了曲面。 乙:对。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甲:如果,我是说“如果”,在宇宙诞生之际,有一种不“和谐”的机制,造成太阳系与现在所见到的不同。第一,地球没有任何卫星,地球是太阳系唯一的行星,地球绕太阳的轨道是严格的圆,而且地球自转的周期恰好等于公转的周期。第二,就是光的速度只有现在的光速的万分之一。在这种条件下,我们会怎样认识周围的世界呢? 乙:我明白你说的第一条在于强调,除了地球表面上物体运动之外,其他因素在地球周围造成的引力场是恒定的,不随时间发生变化。而第二条在于强调引力场的影响十分明显,不可忽视。 甲:是这样。 乙:这是个很有趣的问题。我恐怕做不出圆满的答案。让我们一起来讨论吧。 甲:首先,人们依然会以光在真空中的轨迹作为直线。 乙:我同意,因为没有任何其他物理现象可以更好地定义直线。在这个星球上,中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学习的就应当是非欧几何,例如某种罗巴切夫斯基几何,物理课堂上学习的应当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在恒定引力场中的特殊情况。中学生人手一册“地球表面度量张量表”。 甲:后来欧几里德发现,把第五公理改写成“在同一平面内,过直线外的一点可作且只可作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就可以得到一种全新的几何学,即“非罗几何学”。但是数学系的学生普遍反映非罗几何学很难懂。 乙:不久以后,牛顿从苹果落地的现象得到启发,发现自由落体运动可能造成局域惯性参照系,在这种参照系里,空间的度量张量可以用“万有引力”来代替,于是物理定律有极为简单的表达。但是,在惯性坐标系里,“直线”不是直的,空间是弯曲的,非罗几何才是适合惯性参照系的几何学。物理系的学生觉得牛顿力学是物理学中最头疼的部分。 甲:好了,我们杜撰的故事到此为止吧。这次讨论对我很有帮助。谢谢你的详细讲解。 乙:不客气。我只是介绍了自己对非欧几何和弯曲时空的理解,错误在所难免。希望你有机会得到真正行家的指点。
个人分类: 科学八卦|0 个评论
97-1论咨询对话
tengyi1960 2011-2-22 10:05
97-1论咨询对话 1997.pdf
个人分类: 工作感悟|2 次阅读|0 个评论
杞人的无事忧天与圣人的千年一叹:关于天安门广场孔子塑像的对话
热度 3 pww1380 2011-1-24 01:23
“杞人的无事忧天”与“圣人的千年一叹” —— 关于天安门广场孔子塑像的对话 作者 杨文祥 日前写了一篇议论天安门广场孔子塑像的博文。随后便通过评论与回复展开了相关论题的网络对话。今天浏览了一下这些对话内容后,对对话中所流露出来的一些疑虑本身又不免疑虑了起来,忽然又感到在如此风清日朗的太平盛世,当初如此地忧心忡忡恐怕难免杞人忧天之嫌。好在如今这个网络世界,既有利于集思广益,又方便解难释疑,不妨把我们当初的疑虑整理出来作为一篇博文发表在这里,听一听四方网友的宏论,以解本人和这几位朋友的杞人之忧。 另外,看到高高耸立在天安门广场上的孔圣人塑像,就很难不教人联想到百十年来中华古国上空那波诡云谲的历史风云。令人困惑不已的是,如今站立在天安门广场上的孔圣人若果真有灵,那么他耳边是否还回荡着 92 年前“打倒孔家店”那一声声“历史的呐喊”,若回想起全国各地的孔庙在文革前后所遭遇的无妄之灾和儒教所受到的被“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让他永世不得翻身”的彻底批判,他老人家的心中是否还在隐隐作痛? 困惑之余,更令人好奇的是,我们中国人的这位文明先祖和文化先师在回想起这些不堪回首的往事的时候,是体谅他后世子孙们“此一时,彼一时”的苦衷,还是报之以无可奈何的长叹 …… ? 下面是我们这次网络对话的记录。 博主: 天安门广场是人民的广场,是当代中国人心目中的圣地 。 可是我们的政府官员对全中国人民对天安门广场的这一深厚情感却麻木不仁, 把全国人民心目中的这一圣地视为自己家的后花园,只要心血来潮就可以重新布置一番 。 在公民意识不断提升的今日中国,有关当局如果具有最起码的公民意识的话,就绝不会在既没有在全社会进行广泛的公开讨论,也没有进行认真地科学论证和慎重地在相当广泛的社会范围内进行必要的意见征询和听证的情况下,就做出改变天安门广场这一在全国人民心目中具有无比神圣地位的公共场地布局的这种突如其来的“重大举措”。 友人 1 : 诚如斯言, 天安门不是权贵阶层的后花园 , 想咋整就咋整。 友人 2 : 先要学会尊重历史, 不能昨天是狗孔丘,今天变为孔子爷,人们有理由怀疑明天又会变成什么? 博主回复: 没有 认真的历史反思 就没有 真诚的道德意义上的忏悔 和 严肃的科学和理性意义上的觉悟 ,有的仍旧是对待中华文明先祖的 实用主义 的思维方式和 功利主义 的实用态度。 思维方式未改变,以后的反复就是必然的。 友人 3 : 批孔、尊孔、批孔 ...... ,可怕的历史轮回 博主回复:实用主义 是一种致病力极强的疟原虫。我们中国人不幸成了这一疟原虫的终身宿主。我们之所以 周期性地在尊孔与反孔之间打摆子 ,就是这一疟原虫在周期性地发作。 可叹的是, 充满人类智慧的中华文明先祖,其后世子孙怎么会如此地不肖,竟然拿自己的祖宗做道具来反复地折腾,上演一出又一出的闹剧? 参考文献: 1 .杨文祥. 关于天安门广场孔子塑像背后的文化思考——读黄秀清博文《 孔子到天安门:是博物馆,还是孔庙? 》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96942do=blogid=406887
个人分类: 栏杆拍遍(Facing the Distressing Landscape)|3637 次阅读|4 个评论
与虚拟人对话
hanhuijian 2011-1-15 00:58
在意大利馆与虚拟人对话: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cyMTU1MTU2.html 人与虚拟人对话学英语 :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qvZTPIF-t2M/ lucy陪你说英语: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z1rbUBpbkk0/ 3D虚拟空间: http://v.youku.com/v_show/id_XODU2NTgxMzI=.html 中国第一个数字人体: http://www.56.com/u74/v_NTI1NTQ2MzE.html
个人分类: 数字媒体|0 个评论
[转载]有意思的胎教
xinliscau 2011-1-9 21:15
1营养胎教 要讲究孕期的合理营养,而非只填饱肚子或认为吃的越多越好。营养要全面。食品要多样,饮食有规律,进食要适量。必须补充的营养有:蛋白质、谷物类、维生素类和无机盐类及必须脂肪酸。 2情绪胎教 现代生理学研究发现,母亲的情绪和智力活动直接影响内分泌的种类和量,而内分泌物质经血液流入胎儿体内,使胎儿受到或优或劣的影响。尽量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室内颜色调和,四周保持整洁。避免收看情节紧张的电视节目或收听令人情绪紧张功能广播。过有规律的生活,忘记烦恼和忧愁。 3音乐胎教 这对胎儿的智力开发有特殊的功能,音乐是孕妇与胎儿建立感情的纽带。温静、动听、悦耳的轻音乐能使母亲得到美的享受,给胎儿以宁静感,可使胎儿心率平稳,从而改善胎盘的供血状况,促进发育。音乐的节律性振动对胎儿的脑发育也是一个良好的刺激。让宁静美妙的音乐时刻飞扬在生活空间,多放《0岁方案》胎教音乐。经常唱温柔快乐的歌给胎儿听。 4语言胎教 胎儿不断接受语言波的信息,使其空白的大脑增加音符。 5、抚摩胎教 父母用手轻轻抚摩或拍打胎儿,通过孕妇腹壁传达给胎儿,形成触觉上的刺激,促进感觉神经和大脑发育。经过抚摩训练出的胎儿,肌肉活动比较发达,对外界环境的刺激反映也较灵敏。在生后翻身、爬行、站立、行走等动作的发展上都能提前早些。在妻子怀孕时,丈夫应与妻子一道对小宝宝进行胎教。最简单的方法是坚持每天对子宫内的胎儿讲话。声学研究表明,胎儿在子宫内最适宜听中、低频调的声音。而男性的说话声音正是以中、低频调为主。因此,父亲坚持每天对子宫内的胎儿讲话,让胎儿熟悉父亲的声音,这种方法能够唤起胎儿最积极的反应,有益于胎儿出生后的智力及情绪稳定。尽情地说吧!因为人的大脑一生(包括胎儿时期),可以储存1000万亿个信息单位。 研究发现,没有经过胎教的新生儿,对不熟悉的女性逗乐也会表现出微笑,而父亲逗乐则反而会哭。这正是孩子从胎儿期到出生后的一段时间里,对男性的声音不熟悉所造成的。为了消除孩子对男性包括对父亲的不信任感,妊娠5个月后父亲应对胎儿讲话。应用平静的语调开始,随着对话内容的展开再逐渐提高声音。 父亲在开始和结束对胎儿讲话的时候,都应该常规地用抚慰及能够促使胎儿形成自我意识的语言对胎儿讲话。 开场白可以是这样:宝贝(或者叫乳名),我是你的爸爸,我叫xxx,我会天天和你讲话,我会告诉你外界一切美好的事情。父亲应将每天讲授的话题构思好,最好在当天的胎教日记中拟定一篇小小的讲话稿,稿子的内容可以是一首纯真的儿歌、一首内容浅显的古诗、一段优美动人的小故事,也可以谈自己的工作及对周围事物的认识,以刻画人间的真、善、美。用诗一般的语言,童话一般的意境。还可以是生活中的理想等等。如此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的教学内容,定能智慧两代人。对话结束时,要对胎儿给予鼓励:宝贝学习很认真,你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但愿我对你讲授的一切都能对你将来的人生有用。好吧,今天就学习到这儿,再见! 美国佛罗里达州的爱温夫妇进行胎教的实验证明:只要父亲一开口讲话,胎儿就以动一下表示反应。十分有趣。 选择适合的胎教音乐 音乐有很多种,并不是所有的音乐都可以作为胎教音乐。好的胎教音乐能改善准妈妈不良的情绪,产生美好的心境,并把这种信息传递给胎宝宝。 胎教音乐有两种,一种是给准妈妈听的,优美、安静,以E调和C调为主;另一种是给胎宝宝听的,轻松、活泼、明快,以C调为主。 选择适合的聆听方式 从怀孕开始到分娩,准妈妈可采用室内播放和耳机聆听的方式,欣赏时,心情愉快,随着乐曲的展开,准妈妈还要加入丰富的想象,在脑海中浮现各种美好事物。 这是欣赏音乐的最佳状态,并通过神经系统将这些信息传递给胎宝宝,让他也能一起感受到音乐魅力和美感。 胎宝宝最喜欢音乐 胎宝宝最喜欢听到爸爸妈妈的声音,因此父母的歌声对于胎儿来说是一种良好刺激,能促进胎宝宝大脑健康发育。经常听到爸爸妈妈声音,会使得父母与胎儿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让他感受到父母对他的关爱,帮助孩子奠定开朗、活泼、热情的良好性格。 BOX:音乐胎教六忌 一忌:过度嘈杂或不当的音乐;不要给胎宝宝聆听过度嘈杂或不当的音乐,他不喜欢听到高振动频率之音波。 二忌:音乐的节奏太快,太快的节奏会使胎儿紧张。 三忌:音量太大;太大的音量会令胎儿不舒服。 四忌:音乐的音域过高;因为胎儿的脑部发育尚未完整,其脑神经之间的分隔不完全;因此,过高的音域会造成神经之间的刺激串连,使胎儿无法负荷,造成脑神经的损伤。 五忌:音乐当中有突然的巨响;因为这样会造成胎儿受到惊吓。 六忌:胎教音乐过长;5~10分钟的长度是较适合的,而且要让胎儿反复的聆听,才能造成适当的刺激;等到胎儿出生之后听到这些音乐就有熟悉的感觉,能够令初生婴儿有如待在母体内的安全感,对于安抚婴儿情绪有相当好的功能。 参考资料: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7188230.html
个人分类: 科研之路|2932 次阅读|0 个评论
留美札记-地铁对话:科学无国界吗?
lxchencn 2010-12-29 16:17
第三十八篇 地铁对话:科学国界与 科学研究 华人学生学者一起时自然不自然就会谈起科学和科学研究,特别会谈到为什么中国的科学研究赶不上世界先进水平,当然恨铁不成钢者居多,有一次在地铁碰到了一位博士后,两人又说起了这个被无数次提起的话题,我提出了两个不同于时论的观点,一是科学是有国界的,二是超越科学研究先进水平的途径是开创新研究领域而不是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研究,主流的观点是科学无国界,但是我以为科学家是有国界的,科学的传播和应用更是有国界的,科学声望同样是有国界的,科学研究的创始权对于国家的软实力和硬实力的推动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我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中国应该如何建立科技领先地位,比如两人赛跑,一人遥遥领先,一人落后要赶上,因为目标是同一个,结局是可想而知的,但改变一下规则,由落后之人在领先之人没有任何优势的领域开辟一个新目标并先发制人,自己来个新的遥遥领先而让别人来追赶,结局也是可想而知的,自操把柄,自定规则,才能有自身自胜优势,总是授人以柄,让别人来评判,如何会有胜人之机呢?自力更生永远是强国之道。
个人分类: 未分类|3689 次阅读|1 个评论
要和平,不要战争!
JYH64J98Y99H 2010-12-7 13:52
毛主席当年有个非常著名的三要三不要指示 : 要搞马克思主义,不要搞 修正主义; 要团结,不要分裂; 要光明正大,不要搞阴谋诡计。 现在胡锦涛又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三要三不要讲话。本月6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应约同美国总统奥巴马通电话,就中美关系及朝鲜半岛局势交换意见。他明确指出, 要缓和、不要紧张,要对话、不要对抗,要和平、不要战争,这是朝鲜半岛南北双方人民和国际社会的强烈愿望和呼声。概括地说就是:要缓和、不要紧张,要对话、不要对抗,要和平、不要战争。这也应该是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人民的共同呼声。当前,东北亚局势骤然紧张,世界局势发展让人越来越感到一头雾水。美国给日本的两颗原子弹,居然使得两国关系如同一家亲了。日本对韩国残酷殖民统治,仿佛早就被淡忘掉了,韩国亲日本犹如日本亲美国。中国像个看客,明明看到一个良家妇女被欺凌,赶紧拨打报警电话,那知道,人家是在亲密呢。这就是美日韩三国目前的关系。朝鲜与韩国,一个民族,实际上一个国家,过去我们叫南朝鲜、北朝鲜,关系之紧张令人不可思议。这是当代版的煮斗燃豆萁,豆在釜中泣,六方会谈有助于消弭误会。必须看到,当前局势与美国的外家政策有重大关联。这正是美国所谓巧实力外交的必然环节。汇率难道只是汇率吗?不是,是美国只想欠债,不想还钱。美国曾经列举过不少无赖国家,就是不反思自己的无赖思维,实际上,这就是中国指责美国的强盗逻辑。美国只是世界上的一个国家而已,夸大美国的作用,实际上害了美国。为什么美国会遭遇911所谓的恐怖袭击?我个人认为这个世界同样存在着对公平与正义、理想与信念的的别样表达。美国需要做的恰恰是反思自己,也许当这一切接踵而至的事端让美国的历史丰厚之时,美国人才会明白忠言逆耳。美国人像一个年轻气盛的少年,只有犯下错误,闯下祸端,他们才知道什么叫成熟。世界上哪来这么多恐怖主义,你天天军演才涉嫌恐怖袭击。如果相信中国,通晓中国,访问中国根本不要带安保人员。中国政府早就替你操过心了。正像著名大学总有一些师生跳楼事件发生,除了事实上存在的种种原因以外,可能还有一条原因,就是他们太看重自己的价值与使命了。最后,走向了其价值与使命实现的反面。进城打工的民工远远不如他们起点高,当一个人期望不高时,反而多了许多幸福感。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世界文明是有不同的源头的。多样化、多元化、多边主义是当代社会文化不可阻挡的世界潮流,美国逆世界潮流而动,实际上是在危险地玩火。就是在邓小平时代,我们国家在提出八十年代的三大任务时,其中一条就是明确地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毛泽东时代更有言语激烈的表达。时代发展了,言语转换了,但是,马克思主义根本的世界观、历史观、人生观、价值观没有改变。宇宙只有一个孤独的地球居住着人类!聪明伶俐与蠢蠢欲动共存,信心满满与可怜巴巴同在,富可敌国与一贫如洗齐居,杀人一万,自伤三千,地球村的村民们别在那穷兵黩武了。希望2009年拿着美国的信用卡提前支取诺奖的奥巴马先生,别再说不好意思了,好好做一点实际的事情吧。那个叫希拉里克林顿的女性,少关心亚洲,多关心您那位颇有领袖才华的男人吧。过去的事情证明,红颜祸水莱温斯基那点事,也不能够完全怪您男人,因为您对您的男人关心不够、看管不严。今天的位置也证明您当初的用心阴险。萨科齐的夫人才是值得您学习的榜样。目前的世界局势,让人忧虑,60年很长了,60年足以一个农历轮回,60年的今天,抗美援朝正激战犹酣。同时,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之中,60年非常短暂,不过是白驹过隙。世界人民尤其是中美、韩朝人民应该冷静思考历史,以谦逊的态度对待历史,拜历史为师。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做出对人类和平事业负责任的政治抉择。一言以蔽之,三要三不要,对于2010年的世界来说,真的很重要! 要缓和,不要紧张; 要对话,不要对抗; 要和平、不要战争! 附全文:胡锦涛同奥巴马通电话重申重启六方会谈紧迫性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07日08:22 人民日报   新华社北京12月6日电 国家主席胡锦涛今天应约同美国总统奥巴马通电话,就中美关系及朝鲜半岛局势交换意见。   胡锦涛指出,中美两国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促进世界经济复苏和发展、维护 var sinaBokePlayerConfig_o = { container: "p_player", //Div容器的id playerWidth:298, //宽 playerHeight:250, //高 autoLoad: 0, //自动加载 autoPlay: 0, //自动播放 as: 0, //广告 tj:0 //推荐 }; sinaBokePlayerConfig_o.autoLoad = 0; sinaBokePlayerConfig_o.autoPlay = 0; SinaBokePlayer_o.addVars("vid", 43378232); SinaBokePlayer_o.addVars("as", 0); SinaBokePlayer_o.addVars("logo", 0); SinaBokePlayer_o.addVars("pid", 1); SinaBokePlayer_o.addVars("head", 0); SinaBokePlayer_o.addVars("tjAD", 0); SinaBokePlayer_o.addVars("tj", 0); SinaBokePlayer_o.addVars("vblog", 2); SinaBokePlayer_o.addVars("singleRss", "http://video.sina.com.cn/iframe/fourlists/p/news/c/v/2010-12-06/184361202639.xml"); SinaBokePlayer_o.showFlashPlayer(); 世界和平稳定等方面拥有广泛共同利益,肩负着重要责任。中美双方应该共同努力,加强对话、增进信任、携手合作,妥善处理有关敏感问题,合作应对日益增多的全球性挑战,推动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持续健康稳定向前发展。   胡锦涛强调,作为朝鲜半岛的近邻,中方高度关注半岛局势。不久前发生的朝韩交火事件造成包括平民在内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中方对此深表遗憾,对目前事态深为担忧。朝鲜半岛是安全局势很脆弱的地区。尤其是当前形势下,如果处置不当,很可能导致半岛紧张局势轮番升级,甚至失控,这不符合有关各方的共同利益,也是我们极不愿意看到的。当前形势下,当务之急是要冷静理性应对,坚决防止局势进一步恶化。   胡锦涛指出,实现半岛无核化,通过对话谈判以和平方式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维护朝鲜半岛和东北亚和平稳定,是中方的一贯立场,也是中方处理朝鲜半岛核问题及有关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长期以来,中方为此作出了不懈努力。中方始终认为,对话谈判是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及有关问题、实现半岛长治久安的唯一正确途径。形势的发展进一步证明了重启六方会谈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胡锦涛强调,要缓和、不要紧张,要对话、不要对抗,要和平、不要战争,这是朝鲜半岛南北双方人民和国际社会的强烈愿望和呼声。中方已提议举行六方会谈团长紧急磋商。中方愿就朝鲜半岛局势同美方及有关各方保持密切沟通和协调,共同维护朝鲜半岛和东北亚和平稳定。   奥巴马表示,美方愿同中方发展伙伴关系。朝鲜半岛局势影响整个东亚安全。为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的共同目标,消除半岛不稳定的危险,维护东北亚安全环境,美方愿同中方密切合作。美方希望通过有成效的对话和接触和平解决半岛问题,将就此同中方保持沟通。
个人分类: 未分类|2833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学生都这样了?!
tarimriver 2010-11-24 00:12
这是我在公交车上听到的两个中学女生的对话: 某某要和我出去租房,被我骂了一顿!一女生说, 是吗?同伴波澜不惊地回答, 接着问:他长得怎么样? 没有记清怎么回答的,这个女生继续说,别人还以为我和他谈呢! 原来是一个男生对这女生有好感,有追求的表现,女生可能不感冒,所以,尽管外人看来他们关系有亲昵状,但那只是表象。但让人不解的是,女生还没有对他产生亲昵状态,男生就提出租房住,未免也太那个了吧? 这不是对中学生的栽赃,也不是主观臆想。这两个女生谈话的内容离不开学校,而且在该路公交车经过的唯一的中学下车,穿着也是校服。 由此可见,外出租房住的中学生肯定有,否则他不会唐突提出超越时代的建议。从另一女生的反应也可看出此种情况的普遍性。 很多时候,人们对发生在学校里的事往往将责任推到教师头上,确实老师负有一定责任,问题是老师的说教(还能做什么呢?)到底能起多大作用?千万遍的说教比不上社会上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更有影响力!看看出了问题的官员们的一桩桩劣迹,就知道谁在引导年轻人走上那条道的了!不是说一个医院的处长与500女子有染,而且他的远期目标是800! 这就是盛世中国吗?绝对不是! 对他们就没有办法了吗?投鼠忌器!
个人分类: 触景生情|2855 次阅读|2 个评论
与机器人对话
liwei999 2010-10-26 10:58
这年头,美女帅哥泛滥成灾,尤其在国内的网络上。有几次点击链接看帖子或者图片,常常到一个注册网站,非登记不给看。于是随便注册一个ID,结果填写“性别”信息时遇到了“帅哥”和“美女”的两难。我虽然也爱吹牛,还没有胆子大到自称帅哥的程度,看到满目的芙蓉姐姐那样的美女和芙蓉哥哥那样的帅哥,突然觉得中国不仅国力强盛了,而且国民素质也大幅度提高了,否则哪里来那么多美女帅哥呢。 Anyway,昨晚我做了一梦,与机器人对话。不知道各位有没有在网上玩过与机器人对话的游戏。编制能与人对话的机器人与我的专业很相关,有些机器人对话可以达到乱真的程度。(说句题外话,在寂寞流行的现代社会,许多人都需要交谈对象,需要有人倾听,有人理解。有条件而且不忌讳的人,可以寻求心理医生或者哥们姐们得到心理疏导,减轻压力。更多的人没有这样的条件,因此,与网上的心理辅导机器人对话,社会需求应该很大,是个很有发展前景的产业。前提是这个程序心理辅导员要能乱真,其实也不是想象的那么难实现。) 机器人:欢迎您。请先注册。性别? 不等我回答: 机器人:帅男? 立委:no 【心想等下辈子吧】 机器人:美女? 立委:no no no 【哪里焊哪里啊。等下下下辈子吧】 机器人:no sex? 立委:what?! 没了动静,好像死机了。良久良久,大概是搜索了现存的所有常识数据库,专业知识数据库,再加上逻辑推导,终于屏幕上突然蹦出来三个字: 机器人:o,二 yi3 子! My Gosh. 惊出一身冷汗,从梦中醒来。 【置顶:立委科学网博客NLP博文一览(定期更新版)】
个人分类: 立委科普|5428 次阅读|1 个评论
称谓de对话
liwei999 2010-10-19 02:36
唐团,认真问你一个问题。 (172497) Posted by: liwei999 Date: August 24, 2008 09:39AM 你是网上老革命了,网络世界如鱼得水,风采无限,幽默大师。 (先恭维) 转入正题:注意到你对网友的称谓,很有意思。有一类人(包括在下),你一直恭恭敬敬称为老师,很有一致性,从来不乱,区别于其他网友,X 老,老 Y,小 A, 小 B, 阿猫,阿狗等等。礼多人不怪,叫老师总是很入耳的。开始以为你的称谓是根据网友的资历,年龄或者职业,时间长了,发现不是这么回事。你的标准到底是神么? 我的理解是,凡是你认为的 nerds, 你都叫一声老师。是么? -------- 立委名言:这个问题憋了很久了 原则就一个:礼数不可不周。 (172499) Posted by: mirror Date: August 24, 2008 09:45AM 叫声老师不丢什么面子。因为大家都没有见面么。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那是一面,还有另一面。阿猫阿狗怎么解释呢? (空) - liwei999 08-08-24, 09:50AM (172501) 单纯一个词不能说明什么。妙在那句子可以是多义的, (172505) Posted by: mirror Date: August 24, 2008 09:57AM 几个词的搭配合适。可以读成自嘲,也可读成暗讽。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老师和湿人神么的,都还好,都是用于多人的。 (172507) Posted by: liwei999 Date: August 24, 2008 10:02AM 镜兄的大师称号可是多人用于您一位的,颇有众望所归的味道。莫不是大家伙儿都或尊崇或暗讽地一致要把您举到天上去? -------- 立委名言:现在好了,小羊一来,你成为唯一的一位爷爷网友了。 还是说同学合适,有个亲切感么。 (172512) Posted by: mirror Date: August 24, 2008 10:16AM 叫大师还是不合适,搞得美眉们都称爷爷,不好做人呢。 也许比各位吃苦少些,所以对谁都不是苦大仇深的。吃苦多的也容易对别人没有吃苦的人有抵触情绪,父母有家庭暴力的,孩子成家后也有家暴的倾向。家长也是孩子的镜子。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和而不同不容易,苦大仇深为哪桩,在一个锅里吃饭么? (172517) Posted by: liwei999 Date: August 24, 2008 10:25AM 早就发现一个常见的现象:受苦最多的最少有同情心。媳妇熬成婆也是这个道理。 本来想和谐,却越来越nasty. 这就是辩证法? 退一步海阔天空,懂得的不多。 冷处理的难度比热处理要大。 (172532) Posted by: mirror Date: August 24, 2008 10:47AM 冷轧板就是高档货,热处理的就不行。一个是金属白色,一个是黑色。以为涂了漆就看不出来了吧?非也,涂漆也不成,打了底漆都不成。所以,作轿车要冷轧板。 既然知道冷轧板好,国人为什么作不出来?镜某苦闷了N多年了。没有办法。轧钢的设备基本都是进口的。因为如今不论什么板,轧出来就能赚钱。要冷轧,对原料的要求高,对轧钢设备的要求高。当然,对人的要求也高了。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小红快过来,知道怎样与大师对话了么? (空) - liwei999 08-08-24, 10:49AM (172535) 知者,知。不知者,蒙。蒙不过者,逃。逃不掉者,再蒙。 (空) - 吴礼 08-08-24, 11:29AM (172565) 哪有逃不掉的?除了领导。 (172579) Posted by: liwei999 Date: August 24, 2008 11:45AM 实在逃不掉就砸了电脑。两个月后又是好汉一条。 境界不同了。知者,知不知。 (空) - mirror 08-08-24, 11:33AM (172568) 哪儿跟哪儿呀 不过,受苦最多的最少有同情心,确是我观察体会到的常见现象。 (24 字节) - liwei999 08-08-24, 10:37AM (172523) 立委这个说白了就是出身论 (空) 受苦怎么量呀。 任何heuristics都是跛脚的。因人而异不改变现象的本质。 (172530) Posted by: liwei999 Date: August 24, 2008 10:45AM 这内部必有道理,神么道理我看不清,只能看到现象。 比如,暴发户就很少愿意帮助穷人,倒是那些贵族子弟慈悲心强些。 立委讲了3个休克中的第三叫按需分配。 (172549) Posted by: mirror Date: August 24, 2008 11:01AM 这话没有什么大问题。有分歧则出现在什么是需上。理解为维持生命、繁衍子孙的话,理应如此。但是出问题的需都是这以外的东西了,也就分不过来了。 同样,受苦的多少也是个主观的东西。对同样的物理刺激人的反应不同。忆苦思甜的作用就是让人们觉得今天不苦。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无异议。跟大师对话久了,被传染了,妹子担待则个。 (空) - liwei999 08-08-24, 10:35AM (172521)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2631 次阅读|0 个评论
操练理性对话:与博主李铭的几段对话(之一)
tian2009 2010-10-9 20:59
不久前,我贴出 陈谷一石 ,就有科学网以崇拜科学而著名的博主李铭先生留言,值得保存。因为回帖回得很长,忍不住要提上来,共享一下。 标题: 发表评论人: wliming 删除 回复 朱鲁子说从来没有和方打过交道,那篇文章是贴在天涯社区的关天茶舍上的。而天涯上面也有明确的版权说明,要求转载标明出处。如此不顾别人的版权要求,把人家的东西拿来,大言不惭地加上自己的标识,还谈什么反剽窃。 ================= 这种事情我们也不知道该相信你还是方舟子。所以,你说的这些话没有意义。这种事情应该由当事人向法院起诉剽窃或者侵犯版权由法院审判。 博主回复:此事可以请朱鲁子做个旁征。另外,如果是朱鲁子寄送给方舟子,方舟子可以用朱鲁子给他的电子邮件作为证据。 此外还有旁证:方舟子经常干这种事儿,不止朱鲁子一个人说起过。亦明书中也有例子。 我本人在新语丝上的第一篇文章,也是未经我同意,方舟子直接放上去的。我的同意是后来追认的。 不知道有谁会这么有闲,专门为这事儿给他打官司。 标题: 发表评论人: wliming 删除 回复 博主回复:不知道有谁会这么有闲,专门为这事儿给他打官司。 =========== 侵犯版权是很大的事情,怎么说不得闲呢? 很多人因为这事打官司。 在没有确凿的证据之前,你的言论没有说服力。而方舟子揭露的事,却常常是板上钉钉的。 博主回复:常常啊,不是永远吧?有多常呢?那不常的该怎么办呢?去告他吗? 标题: 发表评论人: wliming 删除 回复 这个世界都要最终毁灭,哪有永远的事?他有了很多板上钉钉的事,他就有很强的说服力。而你们这些人呢,只是泼妇骂街,没一件事是有足够证据的。我希望你们拿出一件可以让大家充分相信的证据来。 博 主回复:他还有很多无中生有,诬陷,造假,歪曲的实例,我不止拿出了一件,我拿出了很多件,请认真阅读我的博客,请认真阅读亦明先生的文章。给出具体的例 子,不要这样抽象的论述。我先给一件,亦明论证方舟子的《大明小史》是抄袭吴晗等人,不知阁下有何看法?如果想为方舟子辩诬,请自己写文章。不要老是在跟 帖里喊。 我再给你几个,方舟子打郭光灿先生,你怎么评价?打朱清时先生,你怎么评价?打魏于全,你怎么评价? 你以为铁板钉钉,嘿嘿,早就漏得跟个筛子似的了。 标题: 发表评论人: wliming 删除 回复 我 并没说他件件事都板上钉钉。任何人的观点都不可能不带有个人偏见,他打假打错的时候肯定也是有的。我跟你说的意思是,他因为大量被确认的事件而获得公众信 任,而你们却没有一件,只不过是泼妇骂街。比如你这里讲的侵犯版权,是很容易得到确认的,而你们却没有。你们不具有可信度。 博主回复:我觉得你还是有进步的。那我们就慢慢谈。 既然你承认他有打错的时候,那好吧,你能否给我举出一个例子呢?我上一帖里提到的朱清时、郭光灿等算不算? 然后你再告诉我,方舟子有没有承认他错,并且道歉? 建议你学点儿科学哲学的基本知识,好知道什么是确认,能否确认。 他被公众信任,原因很多,也可能只是因为公众比较善良。反过来的例子也有很多,原来信任他的人,了解的多了反而不信任了。比如本网吴大宝就是一位。因此看来,公众信任他也可以解释为受到了蒙蔽。 版权问题,我给朱鲁子亲自打过电话,这算不算确认呢。刘华杰在博客上的声明,算不算确认? 另外,请举一个我骂街的例子。
个人分类: 博客精神|3148 次阅读|2 个评论
对话=权力斗争,中国迫切需要建立各阶层间的平等权力斗争机制
iwesun 2010-5-10 00:56
周可真 :《 中国迫切需要建立各阶层间的平等对话机制 》 Me : 对话是不够的,对话只能达到尺度拿捏得刚刚好 , ,就卡在大爆发的高出一纳米。 有点常识的都知道,董事会把公司都交给了 CEO , CEO 确实可以一手遮天,但是,有一项权力是不能交,就是人事权, CEO 的任免是董事会说了算的。 CEO 自己任免自己,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就真的成了鬼魂大会了。 连这个权力都没有的话,公司就是 CEO 的,不是股东的。 公有制 = 官有制 = 奴隶制。 这是没有任何道理可讲得。 周可真 :对话机制的对话,远不止是语言的对话,其实包括您所讲的内容的,如果缺乏这些内容,对话就成了领导找群众谈话了。 我笑了, 周可真 一贯比较含蓄。 我更直白点: 对话 = 权力斗争。 中国迫切需要建立各阶层间的平等权力斗争机制。 参考: 周可真 :《 我为什么主张建立各阶层间的平等对话机制? 》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338 次阅读|3 个评论
何裕民教授与癌症患者张翼对话抗癌人生!
何裕民 2010-4-29 12:59
敬请关注 中央电视台 -10 《百科探秘》 何裕民教授与癌症患者张翼对话抗癌人生! 2010 年5月5日 19:57 重播:2010年5月6日 14:50 2010 年5月6日 19:57 重播:2010年5月7日 14:50 癌症降临,走投无路,他无奈选择自杀。 直面死神,坚持10年,他何以起死回生? CCTV-10 《百科探秘》 何裕民教授与癌症患者张翼对话抗癌人生! 肠癌晚期,多处转移,医生宣判:60天可活 夫妻携手,逼退死神,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 CCTV-10 《百科探秘》 何裕民教授与癌症患者张翼对话抗癌人生! 2010 年5月5日 19:57 重播:2010年5月6日 14:50 2010 年5月6日 19:57 重播:2010年5月7日 14:50
个人分类: 何裕民谈中医|6644 次阅读|0 个评论
活着,真好!——关于生命的亲子对话
sheep021 2010-4-22 15:08
夏天的一个傍晚,我和女儿在外面散步。 无意中谈到了生命,我说,任何生命,都有生有死;任何东西,都有生有灭。 我们的地球会死吗? 女儿问道。 当然会死了。 我说。 那,我们也要一起死吗? 女儿问道 我们要比地球先死哦,人的寿命最多才一百多岁,而地球至少还有几十亿年的寿命,所以,根本不要担心地球灭亡的事情,先把自己这辈子好好活着吧。 我说。 我不想死,生活多美好啊,我要永远活着。女儿抱怨道。 生老病死是有规律的,不是谁想死,不想死的问题。而且,不同的物种,生命周期还不一样,有些小生命也就几天生命,甚至更短,小花、小草的生命一般不到一年,我们人类的寿命一般是几十年到一百多年,树木可以活到几百年甚至几千年。 即春天发芽,夏天生长,秋天结果实,到冬天就死了。第二年春天,种子或根再次生长发芽开始新的生活。有首古诗写得很好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岁一枯荣就是一年一生一死的意思。人也一样,一个人的寿命一般是几十年到一百多年,但可以通过生儿育女,来实现生命的更替,保持人类的繁衍生息。所以,对于每一个人来说,生命是有限的,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我回答道,我尽量用浅显的话语向孩子解答这个千古难题。不过,也不知道他能理解多少。 我就是不想死。我想一直这么活着。 女儿很坚决。 我仔细想了想,虽然说人生自古谁无死,但实际上也有古书上记载,人是可以通过各种修炼之术达到长生不老的,擅长养生,追求长生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优秀传统。所以,实在没有必要让小小的孩子存有必死的信念。 于是,我说,中国古人留下来一部古书,叫《黄帝内经》,书上记载,若能去世离俗,积精全神,即可成为真人,寿敝天地,无有终时,也就是可以长生不老了。 好啊,那我要做真人 做真人,首先是,不能吃垃圾食品,不挑食,有啥吃啥,早睡早起,每天狂背经典古籍 好的,我照做。 没过几天,女儿就坚持不住了:做真人真累,我还是做我自己吧。 是啊,高高兴兴地过好每一天,比做真人还开心呢。 于是,女儿又开始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个人分类: 家有千金|1436 次阅读|0 个评论
外行的对话与评价-坦坦和别林的故事
BaoHaifei 2010-2-3 11:40
外行的对话与评价 -坦坦和别林的故事 鲍海飞 2010-2-3 坦坦去看《魔凳时代》,回来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立即用悄悄话给别林发送密件一封:你的电影《魔凳时代》,大大的好看,票房极好。你将来一定会是个大导演的!我特喜欢你那里面的歌了,什么哥只是个传说,什么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高桌子低板凳都是木头 。不过,你下部片子什么时候开拍,能不能让我去演个什么角色,我也好跟您出出名。你要是有什么要求就提,不差钱。落款是:你忠实的发烧友坦坦。另,昨天晚上,我发了好几次烧!后来一检查,虚惊一场,假流! 一周后,坦坦收到了回信:我好好喜欢你噢。你的那本美容书《相面论》一出版,我就去抢购了,我如获至宝,研究了好半天,我实在没搞懂 ,后来还和西施讨论了一整天,也没有弄明白。我真想回到从前,找回那只丢失的 薛定谔的猫,可是那时光隧道我怎么就是进不去,各种渔家姿势我都练了,把我累坏了。世上那么多人跟着你学这个功 , 都说你是超人,下次我一定亲自到现场跟您学,你一定要传授给我秘诀。落款是:你忠实的粉丝别林。另,昨天我的小店卖出了不少存货粉丝,我下次去一定给您带新进的粉丝。
个人分类: 寓言故事|4153 次阅读|2 个评论
平静中露峥嵘,看奥巴马对中国青年发表演讲有感
chrujun 2009-11-17 22:52
在CNN打开一个连接,看了两遍奥巴马对中国青年的演讲(由于是昨天看的,这个链接现在不知在什么地方)。由于没有看见奥巴马演讲前后的录像,只对奥巴马的演讲部分谈谈个人感受。 整个演讲过程四平八稳,奥巴马的表情没有什么变化,声音和语速也没有什么变化。 显得没有什么激情,也许是他太累,也许是他有意为之,不想在中国太张扬。 由于镜头的角度始终没有变化,我觉得奥巴马没有用讲稿。不知我的体会是不是对? 讲的过程中没有什么陷于沉思的停顿。 感觉是侃侃而谈,娓娓道来。如果没用讲稿,能够做到这个水平很不错了。 更奇怪的是演讲内容。虽然演讲时间不长,但特别注意了中国青年的接受方式。尽管对中国人来说奥巴马对中国给予了足够的尊重,但他却巧妙地推销了美国的价值观。推销的内容不多,但容易引起别人共鸣。 再考虑前面谈及的演讲风格,我觉得奥巴马很大可能是有意平静地演讲。像讲故事一样,等你听到入神的时候,他再悄悄灌输他的东西。 这就是奥巴马的高明之处,估计他为这不长时间的演讲下了很大功夫。 奥巴马在演讲中使用的句型和词汇都很简单,但却表达了丰富的思想。 这是真正体现奥巴马演讲水平的绝活。 用简单的词汇、简单的句型,表达活的思想。 演讲就是为了说服听众。奥巴马在很大程度上达到了他的目的。
个人分类: 我的思考|4346 次阅读|0 个评论
“主静”与《道德经》
lvnaiji 2009-9-16 08:31
吕乃基 此文的题目应该是:对话是根本。 谢梁 老师,并与 陈国文 老师对话主静与《道德经》。太长,缩减为:主静与《道德经》 写此短文基于三个理由。其一,感 谢梁 老师。我的名字原是吕 廼 基 ,因 廼 字无论打印还是辨认都较困难,乃 廼 相通,所以就改成现在的这个乃。至今相安无事已有几十年。今日突然发现,改后原来还有这样的含义!这就是科学网上网友的交汇,这就是非线性带来的惊喜。从此,我接下来的岁月又有了新的意义对话。天生我才即对话。 其二,在 梁 老师和各位的对话中,竟然发现 陈国文 老师声称, 吕乃基 老师本不太爱与人对话,现在也开始了与众博友的对话,因为对话是根本。于是顿生豪气,就先拿 陈 老师开刀。 其三,即便如此,对话或开刀绝非毫无来由。近日看到 陈 老师多篇关于《道德经》的博文,似清风徐来,网友的评论也多为赞同。最近自己正好对中国的现状略有所思,例如理性问题( 中国人真的非理 性? ),为此查找了一些资料,发现 袁阳的一篇文章:觉醒的迷失中国传统理性精神的觉醒过度与中国文化的主静(社会科学研究 2004 , 2 )。在中西文化的比较中,相对而言,西方文化主动,而中国文化主静,意为停滞不前。感到恰与 陈 老师的想法构成某种对立面。于是便挪移其中的一部分至此,以与 陈 老师对话。 梁漱溟为了破解传统中国的两大疑点,即:一、历久不变的社会,停滞不进的文化;二、几乎没有宗教的人生。其中的关键之一就是理性。中西文化不同,实从宗教问题上分途;而中国缺乏宗教,又由于理性开发之早。而中国人所开发的理性,有别于通常所谓理智,是超越了生活问题和功利计算的无所私的感情,是超越了一切生物所限囿的有对而超进于无对的清明安和之心。这是《道德经》的要义。梁漱溟高度评价中国传统理性精神,认为其超越了为一般理性主义者所看重的理智。是人类心灵更深层次的觉醒。但由于理性早启,影响到中国文化的早熟,跨越了以解决人的生理物质需要,即博主所分析的人的三大关系中,作为基础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而直接进入了以解决人际和人己关系等心理精神需要。其负面作用在于使中国人疏于向外用力(博主在此未必完全同意 梁漱溟 先生,实际上中国人在社会层面用力不小)。努力向前,克服障碍,征服自然的精神不足,科学因而欠发展;从社会生活上看,理性早启使伦理取代宗教成为中国人生精神和社会运行的依托,而这是中国缺乏阶级、法制、民主的根由。所以最终,中国人的理性也因拆散了,作为人类进达理性之阶梯的阶级而不能进一步完善,由此缺乏经济进步,实无望其完成第二期文化。上述观点我在 一个民族的返老还童 人的三大关系之二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17533 中有所涉及。袁阳认为,中国理性精神就其时代的觉醒而言,无疑是斐然辉煌的,但其斐然之处相对于所处的时代又是超越的,是早熟的,也就是觉醒的过度,而正是这种理性觉醒的过度,最终导致了理性觉醒的迷失。
个人分类: 社会评论|3784 次阅读|11 个评论
小小科学家和我的对话
sheep021 2009-9-8 16:28
小小科学家和我的对话 亭亭的理想就是长大了当个科学家。 昨晚,去商店买东西回家的路上,亭亭手里拿着一个固体胶棒子,边走边玩,突然,把那个棒子举在眼前 问我:爸爸,这个棒子的位置没动,为什么我用两只眼睛分别看时,发现他的位置不一样啊? 我说:那是两只眼睛的位置不同,分别看时,相当于你的位置变了,所以你感觉棒子的位置不一样了。 又说:人长两只眼睛的目的就是要准确定位,一只眼睛可不行。 她说:哦,我知道了,闭上一只眼睛时,两只手不能把铅笔尖对在一起,两只眼睛看着才可以。 我感觉,这句话似乎超出了她的知识范围,就问:这是你自己发现的,还是在哪里看到的? 她说:看《智慧树》节目里的科学泡泡了讲的,这可是科学啊 我这会儿才知道,这小子原来是在考我,不是请教去我啊,就问到:你自己试过吗? 她说:这是科学啊,肯定是真的,你可以不相信我,但不能不相信科学。 我说: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不全面,科学不一定啥也知道,否则那么多科学家整天忙什么呢。 她说:科学是啥东西? 我觉得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就开了个玩笑:科学就是分科来学,把对宇宙的研究内容分为很多种类,如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地理,一般来说,由于时间、精力有限,一个科学家只能研究其中的一科或少数相关的几科。所以,一个科学家也不是啥也知道,他只是在自己研究的学科上知道得比别人多一些,而且还不一定真的正确。 她说:为什么呢? 我说:因为科学也是不断进步的啊,进步就意味着突破以前的认识。比如说,以前,科学家们以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后来,又发现不对,地球围着太阳转,太阳才是宇宙的中心,后来科学家们又发现, 太阳也是在围绕其他形体运转的,太阳也不是宇宙的中心。 她说:到底哪里才是宇宙的中心呢? 我说:目前的科学家们还不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 不过呢,承认不知道哪里是中心其实比以前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要更科学一些。 宇宙太大了,人类也许永远也不知道它的中心在哪里。不过也好啊,否则,如果啥也知道了,你长大后还当啥科学家呢。总得留点事情给你研究啊。 后记: 真不知道,她啥时候对科学如此迷信,以至于说出了你可以不相信我,但不能不相信科学,看来,我们的科普教育工作做的并不科学啊
个人分类: 家有千金|1045 次阅读|5 个评论
关于 “数学”的对话(1)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09-5-19 23:10
关于 数学的对话( 1 ) 甲:庆贺 的成立,咱们来说说:、什么是数学?好吗?! 乙:好呀!著名 数学家高斯说: 数学是 自然科学的皇后。 甲: 笛卡尔也曾说 : 数学的概念和证明 , 能够而且必须应用于一切世俗科学 , 乙:兰德尔还曾说: 科学产生于用数学解释自然这一信念。, 甲: 马克思也说过: 一种科学只有在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完善的地步! 。 乙:确实,一切科学,甚至一切日常生活,都离不开数学。 甲:但是,这些都只是说明了: 数学的重要性。 还不能说明:什么是数学? (未完待续)
个人分类: 数理|3375 次阅读|3 个评论
父亲和儿子之间的雷人对话
chrujun 2009-3-23 02:44
父亲看见八岁的儿子一直玩个不停,想劝他学点知识。 你怎么老是这样玩啊?还不花点时间看一下书! 父亲心平气和地对儿子说道。 我不要你管!儿子还是玩个不停,把父亲的劝告顶了回去。 我是你爸爸,为什么我不能管你? 父亲想和儿子讲道理。 你不是我爸爸!儿子再顶一句,还是在玩。 谁告诉你的,你怎么知道我不是你爸爸?父亲好奇地问。 其他人都知道,就你不知道!儿子还是若无其事地玩,平静地回答了父亲的问题。 父亲一声不吭、闷闷不乐地走了。留下了还在玩的儿子。
个人分类: 陨石秘密|915 次阅读|2 个评论
小议加强对话,增进互信,扩大合作,共同应对
黄安年 2009-2-1 08:16
小议加强对话,增进互信,扩大合作,共同应对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2 月 1 日发布 2008 年 9 月以来美国金融危机蔓延为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 , 不仅是 30 年代大危机以来最为严峻的一次经济危机 , 而且是全球化加速以来的一次真正的全球经济危机,在这次危机中 , 几乎没有一个国家和地区能够避免。作为世界上最强大的美国和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第三经济体的中国 , 负有联合抵御经济危机 , 恢复经济信心 , 维护世界和平的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此严峻时刻 , 中美两国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加强对话,增进互信,扩大合作,共同应对。合作两利和双赢,对抗则两败和双输。 中美两国具有共同的利益 , 这已经是 70 年代以来美国历届民主和共和两党政府的政策共识。中国永远不称霸,即使中国实现了现代化也不称霸,中国主张国际关系多极化 , 反对任何国家的霸权主义,但是中国不反对美国在发展世界经济和维护世界和平中的建设性积极作用。中国从未威胁过美国 ,1869 年中国华工远涉重洋在极其困难条件下帮助美国建成了第一条美国的中央太平洋铁路 , 从那时候以来已经 140 年了 , 一个多世纪里中国人民默默地为美国的建设和发展不断做出感人肺腑的难忘贡献。新世纪以来,美中两国之间更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 , 中国现代化的发展离不开美国的继续发展 , 美国保持大国优势地位也需要中国现代化的发展。面对美中两国并行不悖的不同水平的现代化发展 , 尤其是面对遏制国际金融危机蔓延的严峻形势,美中两国的利益更加悠切相关,更加需要同舟共进。 在美中两国之间,需要拒绝和反对热战、放弃已经过时的相互对抗的冷战思维,加强相互对话。对话是多方面、多领域的、多层次的 , 有领导层 , 有政府层面的 , 有民间对话、有双向的对话。对话需要从每届新政府一开始就顺利展开。 对话需要互信 , 没有互信就没有真正的对话,互信是在不断对话中逐步增进的,尤其是新政府 , 往往要有一个磨合的过程,这个过程磨合得越顺利越好。在应对金融危机中尤其需要增强互信 , 如果人民对经济形势没有信心 , 政府又对于国际社会没有诚信 , 要想迅速战胜危机是很困难的。今天的美国恰恰面临着对内、对外的信任危机 , 美国人民对振兴经济存在信任危机 , 美国政府在处理国际经济事务上也缺少互信 , 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总统 1937 年 1 月 20 日在第二次就任就职演说谈到 30 年代经济危机时说 : 麻木不仁、不负责任以及无情的自私已再度出现。这种繁荣的象征有可能变成灾难的预兆。不幸的是去年的美国金融的爆发正在这种现象的重演。奥巴马政府财政部长称中国要对美国金融危机负责的无端指责就是这种 : 麻木不仁、不负责任以及无情的自私的典型代表。如果美国政府没有像克林顿最近那样坦率承认造成金融危机的原因在美国自己,没有严肃地吸取沉痛教训,如果依然把矛头指向受到美国伤害的中国及其他国家 , 那么要在增进互信中扩大合作是困难的。小布什政府时期的单边主义外交铸成大错 , 伤害了国际互信精神 , 美国政府需要从自己那里寻找恢复国际互信的原因,不要老盯着别国的所谓人权记录 , 干涉他国内政 , 而不照照自己的严重而丑恶的人权记录镜子。那种美中关系改善取决于中国 的言词使人感到美国还没有真正走上互信的快车道。 美中两国之间有着扩大合作的广泛基础,这不仅在经济和文化教育领域,而且包括政治和军事层面,尤其是在扩大高新科学技术领域的合作。长期以来美国拒绝和中国在高新技术领域和中国合作,在技术开发对中国层层设卡、封锁 , 这并没有能限制住中国的科技进步 , 相反却给美国经济上带来不小的损失,这种损人不利己的政策是到了需要该改变的时候了。 共同应对关系美中两国协同努力尽快遏制危机形势的恶化,缓解经济困境,恢复经济发展 , 开创新的局面,这对于美国和对于中国都是必要的。应对危机需要共同应对,不能为本国私利转嫁危机 , 搞贸易保护主义一套。最近奥巴马政府提出的 8190 亿美元的紧急救市方案,引发国际社会对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顾虑 , 因为其中含有对于国内钢铁业的特殊照顾的政策规定,如果其他国家也纷纷仿效,那么将开创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恶劣先例 , 那样做倒是改变了美国却祸害于他国 , 那种做法不利于共同应对,自然也不是解救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的好办法。美国需要改变富民称霸的政策导向,真正走推动世界共同富裕之路 , 走上了这条道路,才能获得世界对改变的认同 , 将自身的改变建筑在他人不幸的基础上 , 这个改变世界能够安宁吗? 附相关报道 : **********************************************8 胡锦涛同美国总统奥巴马通电话 2009 年 01 月 31 日 00:33:16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月30日电 国家主席胡锦涛30日应约同美国总统奥巴马通电话。 胡锦涛首先对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表示祝贺,向他致以新春佳节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并对近日美国中部部分地区遭受冰雪灾害表示慰问。胡锦涛强调,在新的历史时期,中方愿同美方一道,牢牢把握两国关系发展的大方向,加强对话,增进互信,扩大合作,尊重和照顾彼此核心利益,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推动中美关系持续稳定发展。 奥巴马表示,美国政府愿同中方共同努力,发展更加积极、更富有建设性的中美关系。对中美两国而言,没有比两国关系更为重要的双边关系。双方有着许多共同利益。中美两国加强建设性对话和合作不仅有利于两国,而且有利于世界。美方期待着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同中方加强合作。 胡锦涛对奥巴马表示重视并致力于发展更加积极、更富有建设性的中美关系予以赞赏。 胡锦涛表示,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仍在扩散和蔓延,给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国际社会应该进一步加强协调、密切合作,共同应对这一全球性挑战。胡锦涛指出,我们积极评价美方为稳定金融、刺激经济所做的努力,愿同美方进一步加强宏观经济政策的沟通和协调,坚决反对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共同推动伦敦20国集团金融峰会取得积极成果,促进世界经济金融健康稳定发展。 奥巴马表示,作为世界上两个最重要的经济体,中美两国加强合作至关重要。美方期待着同中方在双边和多边场合进行合作,努力稳定世界经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反对贸易保护主义。 胡锦涛邀请奥巴马在双方方便的时候尽早访华,奥巴马表示期待着早日访问中国,也期待着胡锦涛访问美国。双方同意今年4月在伦敦20国集团金融峰会期间会见。 双方还就朝鲜半岛核问题、伊朗核问题及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等交换了意见。 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9-01/31/content_10738671.htm ************************* 外报 : 盖特纳 玩火 奥巴马对华外交未开局先失手 2009 年 01 月 30 日 11:02 中新网   中新网 1 月 30 日电 新加坡联合早报今天发表评论员文章说,美国财长盖特纳早先以强硬的措辞和语气指责中国政府操纵人民币币值,不但招致中方迅速回击,国际主要财经媒体也群起批评,白宫发言人后来也试图予以澄清。这说明奥巴马政府在重大的外交政策上还处于紊乱状态,对华外交未开局先失手。文章摘录如下 :   上星期四 (1 月 22 日 ) ,美国候任财政部长盖特纳在参议院听证会上接受质询。在回答有关中美贸易的提问时,盖特纳根据事先准备好的文件,以强硬的措辞和语气指责中国政府操纵人民币币值,继而向参议院保证,奥巴马政府将通过各种途径迫使人民币升值。   此言一出,中国商务部立即予以驳斥,并直言警告,此种言论将助长贸易保护主义,不利于问题的解决。第二天 (1 月 23 日 )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小幅回落,比前一个交易日低 7 个基点。无论是巧合还是操纵,这一事实本身都有针锋相对和反其道而行之的意味。前天,中国总理温家宝在达沃斯经济论坛上发表讲话时,虽然没有直接评论盖特纳的言论,但明确指出,中美对抗的结果,只会是两者皆输。   指控中国言论被形容为玩火   盖特纳的言论招致中方迅速回击之后,国际金融市场也被惊动。英国《经济学家》杂志说,投资者对中美贸易关系可能恶化的前景,感到忧心忡忡。   值得注意的是,国际主要财经媒体对盖特纳的言论一边倒地予以挞伐。其中,英国《金融时报》发表社论,认为美国着迷于人民币汇率问题是误入歧途,指责盖特纳发表这种言论是玩火行为。《经济学家》也批评说,全球经济已经陷入 1930 年代以来最危险的境况,盖特纳在这个节骨眼上挑起中美争执,这是所有人都不想看到的。   在奥巴马执政团队中,盖特纳是明星般的内阁成员,既年轻又经验丰富,备受瞩目和期待。由于他在担任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行长期间,参与过布什政府拯救经济方案的决策过程,因而更受各方推崇。盖特纳与中国高层和商界有不少交往,据说能讲中文,被认为是继前财长保尔森之后的又一个中国通。因此,当奥巴马宣布将其延揽入阁时,中国很多媒体颇为兴奋,溢美之词甚多。   盖特纳无疑是经验丰富的财经专才,但他现在的身份不是金融家,而是美国政府的核心内阁成员;所要面对的不只是经济问题,更有国际政治、经济、贸易和外交相互交织的复杂课题。以政治人物的身份来衡量,盖特纳的国际政治视野、对国际关系的敏感度以及处理外交事务的技巧,显然还有待磨炼和提高。此次他在政治舞台上初次露面便出言不逊,乃至咄咄逼人,足见其年轻气盛和道行不深。   美中两国分别是世界第一和第三大经济体,不仅相互依赖日多,而且对世界经济的复苏负有重大责任。可以说,尽管彼此之间有不少分歧,但两国现在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对方的合作。盖特纳尚未正式走马上任,就对中国这个至关重要的潜在伙伴露出盛气凌人的姿态,结果遭遇中国的反击,使自己失去了回旋的余地。若这种态度不改,他将如何与中国打交道?   对华政策处于紊乱状态   盖特纳发表此番刺激中国的言论,究竟是基于什么考量?以善心度人的角度看,有两种可能。其一,他原本也许只是针对部分反华议员而说,以投其所好的言论来换取他们对他担任财长之职的赞成;   其二,盖特纳的思维可能还没有脱离大选的环境,因而在参议院懒惰地重复了奥巴马在竞选期间取悦部分选民的言论。对于这一点,白宫发言人后来试图予以澄清说,盖特纳所言并非奥巴马政府的定论,中国是否操纵货币汇率,还有待以后调查确认。   但是,就像一些媒体所分析的那样,假若这种言论预示着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转变,意味着奥巴马政府对北京的态度将转趋强硬,那么,中美贸易关系以及全球经济的前景,就会令世人大为不安。这是因为,中国对美国的指控不可能保持沉默,对美国可能采取的强硬措施更不可能不出手还击。若这两个经济大国混战一气,世界经济必定是雪上加霜,而所谓负责任的利益攸关者就会变成国际笑话。   由于这场争执是美方挑起,笔者觉得有必要借此就美国的对华政策多发表一些看法。   首先,美国执政党的每次轮换,都曾使中美关系出现波折,这似乎已经成为一种规律。不过,此次政府更迭前后,奥巴马还算比较谨慎和持重,并没有发表太多刺激和对抗中国的言论,既令人刮目相看,也使外界以为中美关系有可能顺利过渡。   但很可惜,盖特纳出乎意料地向中国重重地开了第一炮之后,人们发现奥巴马政府在重大的外交政策上还处于紊乱状态。盖特纳在参议院以十分肯定的言词和语气说,奥巴马政府认为中国是货币操纵者;可是,在中国作出强烈的驳斥之后,白宫发言人又赶忙出来灭火,声称新政府对此没有定论。究竟谁代表美国政府的立场?谁在主导美国的对华政策?至今为止,我们还看不清楚。   吃一堑能否长一智?   第二,一直以来,美国政界人物动辄就对中国大肆批评和抨击,久而久之,已变成了习惯。无论各种指责和指控是否与事实相符,但只要符合政治需要,只要是政治正确的,他们都不屑于顾及对方的感受,不会考虑会导致什么后果。   现在的情况已经不同。美国政府高级官员对中国进行严厉指责和指控的时候,不只会引起中方的强烈反应,而且更有可能要付出代价。盖特纳以内阁高官之尊,声称中国是货币操纵者,这是可以导致法律后果的严重指控。刚下台的布什政府不可谓不强悍,但在过去八年里,却一直回避正式使用这个词汇。原因很简单,就是担心中国会采取报复行动。   奥巴马政府刚刚上台,年轻官员还没有领教过中美关系的复杂程度,对其中的深浅、轻重和利害都没有真切的感受,加上还有一贯轻视中国的心理,所以就敢于无所顾忌,以为无须承担责任。可结果是,盖特纳被媒体冠上玩火和轻率的恶名,形象大为受损。   第三,中美之间过去发生贸易纠纷时,其影响只限于双边层次,与其他国家没有太大关系,因此无论这些纠纷以何种方式收场,国际社会都不会特别在意。   现在的不同之处在于,中美任何一方所采取的政策和行动,都会影响到其他国家、乃至全球的经济利益。美国政府过去经常恫言,要采取贸易保护措施来减少对华贸易赤字,现在若继续发出这种威胁,不仅中国不会买账,其他国家也会同声指责。   如上所述,中美两国的经济规模太大,任何错误的决策和行动,都会连累世界经济,尤其是现在这个时候。因此,中美双方必须从全球经济的角度,负责任地看待和处理双边贸易纠纷,因为它们之间的双边问题,最终都有可能变成世界性问题。   回到盖特纳言论所引起的风波,笔者认为,这对奥巴马政府的其他官员也是一个教训。在如此强大的国家,任何一位官员涉及另外一个大国的敏感言论,都必定会产生后果。而就此次事件的后果来说,奥巴马政府显然处于被动境地,使得白宫不得不站出来予以解释。若今后还有人想指控中国是货币操纵者,恐怕就要慎之又慎了。 ( 杜平 )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200901/0130_17_987123.shtml
个人分类: 美国问题研究(07-11)|2775 次阅读|0 个评论
思孟问学篇(一)
余孟孟的博客 2008-6-10 23:24
您是学术引路人 余孟孟 在刘老师这里(指:刘庆昌老师的博客),总能找到惊喜。 今天我也听了一个上午的论文答辩,也看出一些问题,虽然可能会不够深刻,但我觉得这对自己也应是一种警示,有利于自己的提高。 其实,学生有很多问题想请教您,但经常听山大的同学说您很忙,所以有些问题我就自己去想办法寻求解决了。但今天存在我脑海的几个问题,我想,是没有什么现成的答案的。所以,就来求教您。 每篇学位论文都要求指出创新点,表明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可是,我发现,好些答辩同学,把解释了 问什么 ,发现了什么 问题 当作了创新。把自己的论述或结论符合课程标准或教育政策的某条某段当作了理论意义。把我们应该关注实践或引用了一些案例当作了实践意义。然而,答辩老师却也对这些问题不怎么追究。不知刘老师对创新之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这些学位论文必须回答的问题怎么看?谢谢! 嗯,还想再说几句心里话。对于有志于从事学术研究的我们这些 在读者 ,您的这份礼物,弥足珍贵。 您是我们的学术引路人!【余孟孟 写于2008-6-6 23:15:37】 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创新之处 兼答余孟孟同学 刘庆昌( 教育学博士,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兼院长 ) 常常听人们说来龙去脉来三去五,这中间的一来一去,细细想来,是与意义相关的。人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意义动物。是什么意思有什么意思有什么用有什么意义有什么价值何必呢为什么不呢,从这些问句中,我们能清楚地意识到,没有意义的事情人们是不愿去做的,如果有人做了这样的事情,人们也是难以理解的。当然,一件事情有无意义和有什么意义,对于不同的人来说,是大不一样的。 余孟孟同学提出的一篇研究生论文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问题,我已经思考很久了。我的思考不是因为搞不清楚其中的含义,而是目睹众多从学术研究上讲毫无意义的论文(绝不止于研究生论文)而引起的思考。我们经常批评垃圾遍地的学术界,有没有想过什么是垃圾?垃圾就是人们弃之不用的废物。如果社会有公义,就去查一查每年提升的那些教授、副教授们都做了些什么样的研究工作,顺便也查一查,每年获得博士、硕士学位的人们都做了些什么样的研究工作。我曾经跟一位老师议论说到,如果我们每一个博士的论文都能达到国家学位条例要求的水准,我们的学科每年都会发生突飞猛进的变化。反过来,如果我们没有因一批批博士的出笼而感到学科的进步,就应当怀疑那些博士的合格程度了。 一篇论文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应该更正为一项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写论文,应该更正为做研究。令人遗憾的是,我们大文科的许多从业人员,更多的是在写论文,而不是在做研究。而写论文和做研究,虽有联系,却是两件截然不同的事情。就顺序来说,做研究在前,写论文在后。没有研究作为前提的写作,除了拾人牙慧,除了堆砌材料,除了巧舌如簧,再也没什么可能。然而,我们分明对没有研究的文章屡见不鲜。出现这样的情况,只有两种原因:一是当事人不懂得研究是什么,二是当事人不愿意经受探究的苦累。依我看,第一种情况居多,第二种情况在有健康心理的人那里发生的几率很低。既然许多人压根就不懂得什么是研究,那他们在说明自己论文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时,信口雌黄,荒谬绝伦就没什么奇怪的了。 什么是一项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呢? 一项研究的理论意义,首先标示一项研究在理论上意味着什么,其次标示一项研究在或对已有理论的可能性或必然性的效果。不是理论的研究,一般是无法谈及其理论意义的,但也不排除个别创造性的实践研究可能给与理论研究的启示;属于理论的研究,且不说它的创新,它必须是用概念构建起来的、有道理的、一组相互联系的判断。也就是说,用概念构建起来的、有道理的、一组相互联系的判断,才具有理论的意义。不过,这里的意义只是说明一项研究获得了理论意义世界的入场券,它自身的意义情形,则要看它对于已有理论的潜在价值。这种潜在的价值有多种可能性。如果我们视已有的理论为一个结构,那就要判断一下一项研究是在要素层面做文章,还是在结构层面做文章,抑或在更大的理论系统层面上做文章。无论对要素的改变,还是对结构以至系统的改变发生作用,一项研究都是具有理论意义的,意义的大小,当然是从要素层面到系统层面依次增大。 一项研究的实践意义,主要是标示该项研究对于实践的积极变化可能产生的影响。应用研究多直接指向实践的改变,理论研究通过作用于实践者的思想,或者通过理论的工程转化,也可以对实践发生影响。研究是有类别划分的。有的研究主要追求理论的意义,有的研究主要追求实践的意义。我们在说明和判断一项研究的意义之前,需要对一项研究自身的性质先做出准确的判断。对于基本理论研究,主要应评价它的理论意义,要求研究者说明这种研究的实践意义,是一种看似有理,实则无知的行为;同样的,对于应用研究,主要应评价它的实践意义,要求研究者说明该类研究的理论意义,也是勉为其难的。经常听到有人指摘一项研究缺少实践意义,并标榜自己走的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道路。这种标榜,若非无知,就是一种偏执。我曾对一位名校的教授说过:没有理论研究,谁为你们辩护?没有理论研究,你们拿什么与实际相联系?这里也反映出了研究意义的相对性。 最后说一项研究的创新之处。这对一项研究来说最为重要,说起来并不复杂,但在实践中却笑话百出。我以为,要弄清楚这一问题,应该先解答另外一个问题,即我们通过研究会制造出什么样的成果。大致说来,研究的成果有以下的类型:概念、原理的,方法、技术的,材料的。相应地,一项研究的创新之处,只能在这些方面进行描述和判断。一项研究可能修正了已有的概念,也可能提出了一个新概念;可能修正了已有的原理,也可能发现了新的原理;可能修正了已有的方法、技术,也可能创造了新的方法、技术;可能修正了已有的材料,也可能制造了新的材料。修正发现创造制造,就是创新的具体表现。如果一项研究所做的工作属于这个范围,那就是有创新之处的。【学者刘庆昌 发表于2008-6-7 9:46:35】
个人分类: 问学陇上|3567 次阅读|0 个评论
论咨询对话
tengyi1960 2007-12-25 11:03
论咨询对话
咨询对话 1997 论 咨 询 对 话 【摘要】 咨询对话是有效开展咨询服务工作的前提。本文分五个部分,分别讨论了咨询对话的过程和步骤以及应当引起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咨询对话  方法 一、咨询对话及其过程 “咨询对话”是指为了澄清一个问题或从中获取某些附加信息,馆员通过询问来阐述自己对咨询问题的理解,并鼓励用户用准确的语言来说明自己问题的一种双向交流。通过这种交流,馆员和用户共同列出咨询问题的最终表达式,从中选出确切的关键信息,并利用补充信息帮助查找答案。咨询对话是整个咨询过程的支撑点。在接受咨询问题时,首先是选择关键信息,尔后就要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咨询对话以找出关键信息的省略部分和含糊部分,为咨询工作提供线索。倘若这一步没有进行,那么随后的一系列查找步骤和活动就会以不完整的甚至是错误的信息为基础,咨询解答多半会是不准确的 ; 若馆员没有进行有效的咨询对话,这一结果也会出现。 用户的初始咨询提问往往是不完整、不清楚或易于误解的。按其模糊的强弱次序,大致可将提问划分为四个需求阶段:本能需求阶段、信息需求阶段、表达式需求阶段和折衷需求阶段。在这四个阶段中,咨询对话的重点和内容是不相同的,如:在本能需求阶段,馆员需要通过主动宣传性对话诱发用户 的提问意识,培养用户潜在的信息消费欲望;在信息需求阶段,馆员需要通过咨询对话,使用户需求得以充分准确的表达;在表达式阶段,馆员也还要通过咨询对话将用户真实需求与图书馆系统或情报系统相联结;在折衷需求阶段,馆员更须通过咨询对话将由于某种原因无法给用户以满意答复的折衷解答与用户取得共识。有时用户提问是完整而正确的,但亦应通过咨询对话附加上必要说明,对咨询问题的背景予以扩展,扩大检索线索,同时通过恰当的限定,准确揭示提问本质。 咨询对话大多发生在咨询工作的初期,一般由用户提问和馆员询问的形式和内容所组成。咨询对话的目的是尽可能地搞清用户的真实需要,并将此与系统(包括馆藏文献源与联机数据库)相联系。咨询对话通常包括两个过程:第一个过程是识别哪些问题需要对话和哪些问题不需要对话;第二个过程是开始正式咨询对话。正式咨询对话按发生时间先后可划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馆员鼓励用户充分表达自己的咨询要求;第二步,馆员通过询问将用户的咨询问题与图书馆中可供利用的情报源联系起来。更确切地说就是:第一步,馆员应该鼓励用户充分叙述问题,并引导、控制谈话;第二步,则应由馆员来指导,由馆员询问一些必须回答的具体问题,目的是为了按用户需求提供满意的答案。这些具体的询问至少应包括:所要求答案的信息内容和信息量、专深程度以及答案的范围限定。如:咨询的对象究竟是什么?咨询的目的是支持开题,还是成果鉴定;咨询问题的含义与内容;有什么时间要求和范围要求;已查过什么工具书,掌握了什么文献或作者;各级主题词、上下位类概念和详略分类号;对需求文献类型、语种、条目数量的要求;保密要求;最终产品的用途;能付多少咨询费用等。 二、识别需要对话的咨询问题 识别哪些问题需要咨询对话非常重要,因为并非所有的咨询问题都需要进行咨询对话。只有当用户提问出现模糊成份(如:隐性主题)或出现信息量不足等情况时,咨询对话才有必要进行。咨询对话的内容和形式与用户所受的教育(训练)程度、研究的学科和阶段任务等有直接关系;与馆员的咨询能力,对所咨询问题的熟悉程度以及可供利用的情报源特点亦有一定关系。需要对话的咨询问题一般可概括为下述六种主要类型: (一)非真实提问情况; (二)不能确认主题的情况; (三)提问模糊、不完整的情况; (四)信息不具体的情况; (五)缺少相关信息的情况; (六)缺乏有关限定的情况; 馆员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对话重点。 三、限定性和非限定性提问 在正式咨询对话的不同阶段或步骤中,要采取不同的询问方式才能达到较理想的对话效果。 如:有一用户需要有关鱼养殖方面的资料。 馆员使用限定性询问:“你需要学术性资料还是科普资料?”这就迫使用户作出一种选择。 答:“大概是学术性资料吧。” 如此这般过早地使用限制性询问也就过早地限制了用户对咨询需求的解释机会,馆员控制了大部对话过程,而违反了对话初期应鼓励用户多讲的目的,其结果必然是不能真实、全面地了解用户的需求。 一般来说,在第一步骤中应多用非限定性询问方式,以鼓励用户充分表达自己的信息需求。 如:“你需要找什么鱼的资料?”“查找这类鱼哪些方面的资料?”“解决哪些问题?”等等非限定性询问。即:使用“什么”、“什么时候”、“怎样”、“谁”、“什么地方”等词进行询问,询问不提供可能性选择,答案完全由用户决定。 到了第二步骤,当馆员试图将咨询问题同可供利用的情报源联系起来考虑时,则应使用限定性询问。 如:“你现在有有关文献吗?”“你记得篇名出处或作者姓名吗?”“需要英文资料还是中文资料?”“专利文献还是学术论文?”等等,换句话说就是希望用户在可能的回答中选择一种。 使用非限定性询问,用户不能简单地用“是”或“不是”来回答,所以能促使用户进行说明,提供补充信息;使用限定性询问则可以进一步确定或限定用户所需资料的目的,缩小检索范围,提高查准率。 四、倾听与非语言交流 成功的咨询对话与馆员能否积极倾听和其与用户的非语言行为有极为密切的关系,也就是说:馆员要时刻注重自己行为,创造融洽的对话环境,注重培养自己的吸收和交流技能以及迅速领会对方意图,抓住问题本质的概括分析能力。 在用户叙述中不打断其叙述或插入自己的评论与询问,并掌握适当的对话速度是积极倾听的有效方法之一。 在倾听中应尽量集中注意力,并时刻注意观察与分析用户的非语言性交流信息,如:说话声调、面部表情及手势等(有时这些非语言信息比语言更能表达用户的真实思想)。馆员的行为能鼓励用户积极交流的欲望。 用自己的话复述用户所谈的内容,即:对咨询提问进行总结或释义,能够起到保证双方对问题达成一致的理解,并起到检验馆员对问题正确理解的作用。这也是认真倾听的直接结果。 不成功的倾听方式一般具有下述特征:  在完全理解了用户所说的问题之前即准备做出反应; 假装注意力集中,事后又提用户已经明确提出或回答过的问题; 对用户提问的方式或细节,要求过于刻苛,反应过于敏感而强烈; 对用户所言事物过于感情用事等。 馆员应注意克服。 五、检索后的咨询对话 检索后的咨询对话是指向用户提供了答案后的对话。咨询问题的解答往往不是一次能够彻底解决,提供满意答案的。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用户和馆员中的一方或双方均对所咨询的问题缺乏深入了解,只有通过检索查询,用文献知识补充后才能逐步明确;其次是用户和馆员在首次对话中并不了解检索系统的具体要求(如,系统使用的标引词、标准名称等),一次对话结果并不能达到提问式与系统要求相吻合的情况;第三,在与系统结合后,系统本身并无确定答案,而存在一些类似、相关或参考答案(如,没有目前某产品的国内价格,只有国际价格的)。这就需要在检索后进行二次对话,进一步确认在首次检索中所产生的疑问和不确定因素,确定用户是否需要修改原始提问式或采用变通答案。 例如:用户需要“液压油污染测量模板”的资料。用液压油( hydraulic oil )和其它词组配检索,查不到相关文献, 但在检索过程中发现了相近隐性主题 —— 液压液体( hydraulic li - quid ),经检索后咨询对话,用户表示认可。再次检索,查得 “液压液体污染等级测量仪”。 再如:用户需要“劣质葡萄干加工技术”方面的文献,但提供不出关键概念,只能笼统地介绍情况。 经在“葡萄干”( rai - sin )主题词下检索,发现了“着色”( coloring )和“渍润”( wetting )概念,经检索后咨询对话, 用户认为这是两个关键概念。再次检索,用户对所查得的文献十分满意。 总之,检索后对话是咨询对话的重要对话组成部分。复杂的咨询问题只有在明确用户提问本质和熟悉系统检索语言的基础上才能完满解决。 1997年 参考文献: ⒈范铮·高等工科学校图书咨询工作探讨·见:范铮论文选,成都东方图书馆学研究所· 1988 , 1 — 32 。 ⒉范铮·科技文献咨询解答的方法和步骤·科技情报工作, 1980 , (3) : 13 — 16 。 ⒊郭庆全·发掘隐性概念的重要性和可能性·国防科技情报学会文献资源专业第二届学术会议论文, 1990 · 9 On reference interview Reference interview is the key of a successful reference service. The paper consists of five parts, discussing the processes and steps in reference interview, and some questions that should a tract attention to.
个人分类: 论文交流|1241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4 06: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