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指挥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从毛蒋指挥风格看科研团队将建设
xin 2015-10-14 01:00
内战时期, 蒋毛不同的战争指挥风格 ,其作用和效果迥异,这对我们科研团队建设,很有借鉴意义。 蒋先生一到前线指挥,往往就吃败仗。急的老蒋只知道骂娘,埋怨手下,却不知道反思自己无能,一败再败,逃跑到台湾岛上去了,孤苦终了一生。至死不认输,虽然主观上不想导致国家分裂,但客观上台海分治,始作俑者。毛主席谈笑风生,只给将领们一些战略部署。具体怎么打,将领们有很大的自由,结果将帅同心横扫天下,气吞山河,一统河山。 这与科研建设有一些类似的情况。团队领导要是像蒋介石,具有极强的权力欲,凡事亲躬,但一指挥就砸锅,天天着急骂娘,最终也没啥成果。如果像毛主席,给指个方向,轻松惬意,最后成果卓著,还赚个自由快活。这就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道理。用毛主席的话说,就是发动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 这其实是 放权,负责到人,给团队成员自由 ,带来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问题。 但,细想也存在问题。战争关乎生死,是个淘汰率很高的行业,而科研没有那么强的竞争性。除了自由,那么还有 共同的目标和梦想 。参加战争的将帅的共同目标就是战胜敌人,而科研团队的将帅,目标通常会多元化,导致向心力不够、战斗力不足。你把科研当命,是理想,也是梦想,而他将科研当工具,换个学位找饭吃,没有那么多要求。所以,谈不到一起,尿不到一壶,也算正常,通常会造成人浮于事,缺乏团队效率。 文革十年,相互批斗内斗,整死了那么多人,但好多人临死都效忠毛主席,虽然想不明白,但也算对一生无怨无悔,这就是共同理想和价值观,集体洗脑的神奇,可以迸发出惊人的工作热情。因此,需要寻找和 整合共同的价值观 、理想和奋斗目标,求同存异、争取大多数,整合力量、鼓足干劲,才能将科研事业干好。 相互合作 对一个团队也是重要问题。老蒋手下相互不合作,相互拆台,这是老蒋失败的重要原因。团队协作方面,老毛团队建设就好的多,朱毛红军、刘邓大军,各种黄金搭档,不胜枚举。不好的团队,通常无法合作、甚至相互拆台,造成相互不对付、相互折腾,最终是谁也没搞出来个明堂。我们国家向来文人相轻,善于内斗,而且异常险恶。如何合作似乎是我们民族有必要认真学习的东西,这也是科研团队建设的一个核心问题,影响到科研效率和长远发展。 团队建设终归还是 利益问题 。老蒋失败,最终还是因为失去人心,老百姓的生活没抓起来;老毛成功,是赢在人心。打土豪,分田地,贫下中农有饭吃,所以,才有源源不断的力量。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就是这个道理。蒋毛都是很有人格魅力的领袖,但老毛给予了广大农民利益,农民就将他抬上主席的宝座。因此,团队建设还是个经济问题,要关心团队成员的利益,懂得他们想要什么。这是科研团队建设的不变法则,忽视团队成员利益的力量整合,在官方等同于非民主管理方法,在民间属于耍流氓的作风。 总之,要想建设好一个科研团队绝非易事。不仅要有共同的理想,同时,还要给予他们充分的自由,还要兼顾他们的个人利益,并且从战略上要超人一等,而且战术上也是行家里手,并且还具有很好的人格魅力。所以,要做学问,先要学会做人。 要想成为大科学家,先要成为大政治家。 科学家是战术层面的工作,而政治家是战略层面上的工作。所以,最后评上院士的大师泰斗门,往往都不仅是一流的科学家,而且还是一流的政治家,同时,往往还具有极高的人格魅力。
2796 次阅读|0 个评论
上海外滩踩蹋事件,感觉都没有说对
热度 3 lin602 2015-1-6 16:18
12月31日上海外难踩蹋事件,科学网上写了不少博文,分析了不少原因,也提出不少应急方案。 看了半天,我觉得都没有说到点子上。 最最根本的原因,我们的干部体系没有将能够预测并预防事件发生的优秀官员提拔到管理的指挥岗位上来。 什么叫人才,特别是优秀人才,在关键时候就能够体现出来。这不是完全没有可能能够预测到的事件。 俗话说:主帅无能,万兵遭困。许多重大战役就是因为没有好的主帅引起的。 上海踩蹋事件也是这样,没有一个好的‘主帅’。
3681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击毙拉登全过程,奥巴马亲自指挥
xupeiyang 2012-7-17 07:51
杀死本拉登 http://my.tv.sohu.com/u/vw/12533112 值得一看。
个人分类: 名人传记|2417 次阅读|0 个评论
文献资源应该免费!!!!!!!!!!!
热度 4 entropy 2012-6-26 18:37
虽然不做科研了,但习惯还是不好改,有问题总是想深入一下,于是就想起文献数据库了。 可是,是个数据库就收费。 公共图书馆不买这些数据库,学校、科研院所有,你又进不去。 我想这也是中国民科不发达的原因吧。 用不上数据库的人呢,只能自己搞研究。 能用上数据库的人呢,可以寻章摘句,发表个文章。 能用上数据库而不用数据库的人呢,评审一番能用上数据库的人发表的文章。 能用上数据库也不用数据库也不评审文章的人呢,指挥能用上数据库而不用数据库的人评审能用上数据库的人发表的文章。 随便找了一下,居然有人能直接从CNKI上下文章,真是人才, 在这里, 某些人不要来嚼舌头。 我的意思是,如果文献像图书馆一样,有公共的地方可以让大众免费用查询就好了。
3095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毛远新指挥海城避震奇迹幕后
pengf 2012-5-20 14:34
毛远新从政期间的非议很多。但是他在辽宁主政期间,指挥海城避震,产生了世界避震史上的奇迹。这件事很少被提及,故鲜为人知。 1975年9月底,毛远新路过北京时看望了毛泽东,并汇报了海城地震情况。毛泽东说:“据说有预报,损失不大。”毛远新说:“别提预报的事了。发了预报后,我心里更加紧张,如果大地震迟迟不来,影响了生产、群众生活,成为茶余饭后的笑柄不说,省委还有何面目去见关东父老。”毛泽东说:“那也没有什么了不得的,无非是后人再给你编一个‘辽人忧地’的故事。”毛远新说:“地震后,外面把这次成功预报吹得很高,但我总觉得有偶然性。上午发了预报,下午动员群众出来,当晚地震就来了,纯属巧合。” 从1974年开始,辽宁营口、海城一带接连发生了一百多次小震,到1975年小震越来越频繁,震级逐渐升高。辽宁省地震办不断将情况上报,引起辽宁省委的高度警惕。 1975年2月4日凌晨,营口、海城一带发生5级左右地震。省地震办综合各方情况的预测意见是,近期在营口、海城一带很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毛远新提出,由辽宁人民广播电台直接播出震情预报。 时任辽宁省委常务书记的李伯秋说:“电台一播,全世界都知道了。如果几天之内地震还不来,岂不要闹大笑话。”毛远新说:“关键在于要让群众离开不结实的房屋,特别是晚上,不能在室内过夜。”当时室外零下十几度,地震如果几天不来,是要冻伤人的。发出地震预报,可能会造成恐慌,生产必然会受到影响。鞍钢很多工人的家就在海城、营口一带,影响鞍钢生产,也是不得了的事情。 商量的结果是,预报要发,但采取比较稳妥的办法。省委电话通知营口、鞍山两市,先召开海城县、营口县及当地驻军的紧急会议。同时,通过县级有线广播网直接传达下去。当天下午两点,在海城召开了紧急会议,传达省委指示:从当天晚上起,辽南地区海城、营口两县,所有人员都不要住在室内,生产队的大牲口、农业机械都要拉到室外。各级干部、党员、民兵全部下去,挨家挨户动员老百姓。在生产队和城镇的居民区,用大喇叭广播动员群众。 2月4日19点36分,发生了7.3级强烈地震。 地震后统计,辽宁全省倒塌房屋100多万间,伤10000余人,死1300余人。据估计,如果不发地震预报,死亡人数将接近10万。可能和汶川地震差不多。毛远新当时的担忧,是老实话,并非杞人忧天。2月的东北,天寒地冻,用行政手段让大批老百姓呆在室外,要冒很大的风险。辽宁省领导人能作出决策,并非易事。 1976年10月6日,粉碎了“四人帮”。毛远新同日被捕,后判处徒刑17年。他和海城地震的关系,此后不再被媒体提及。 由于震前作出了中期预测和短临预报,省政府和震区各市、县采取了一系列应急防震措施,因而大大减少了人员伤亡。比如,营口县政府在震前采取4条应急预防措施:一、城乡停止一切会议;二、工业停产,商店停业,医院一般患者用战备车送回家,少数重病患者留在防震帐篷里就地治疗,城乡招待所、旅社要动员客人离开;三、城乡文化娱乐场所停止活动;四、各级组织采取切实措施做到人离屋、畜离圈,重要农机具转移到安全地方。上述防震措施得到了很好的贯彻,各街道、乡一方面用广播喇叭,另一方面派干部挨家挨户动员群众撤离危险房屋,有的还在露天放映电影,因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伤亡。如处于地震烈度9度区的大石桥镇,共有居民72000人,震时房屋倒塌67%,但只死亡21人,轻伤353人。再如,一个当地驻军,震前正同鞍山市春节慰问团举行军民联欢会,大礼堂内军民加演员上千人,当接到紧急防震通知后,决定联欢会只讲话不演节目。结果人员刚刚撤离,地震就发生了,礼堂倒塌,只伤了一个最后离开的战士。 海城地震的成功预报,震惊了世界。这是人类在自然灾害面前由被动到主动的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步,它开创了人类短临地震预报成功的先河,使人们看到了地震预报的前景是光明的。海城地震预报拯救了10万余人的生命,避免了数十亿元的经济损失,仅就这一点来说,这次预报可以说是地震科学史上的一座丰碑。1976年6月,美国“赴海城地震考察组”负责人雷利教授在地震现场说:“中国在地震预报方面是第一流的。海城地震预报是十几年来世界上重大的科学成就之一。”
个人分类: 转载文献|2366 次阅读|0 个评论
之所以22岁能够成为教授
热度 2 phd9992000 2012-4-2 10:39
昨晚一不小心掉进了某电视频道,看到了对中南大学年轻教授(级研究员)的专访。 从刘璐的陈述知道,他是一个喜欢追求自己学术自由的人,不喜欢考试。这就是他成功的理由。 专业上的优势是,研究数学不需要很多昂贵设备。有了聪明的大脑,就成功了大半。 难得他成为漏网之鱼,因此多了一项有特色的纪录。
个人分类: 科教感悟|2139 次阅读|2 个评论
鲍元恺《台湾音画》 交响组曲
byk0104 2012-1-20 15:25
台 灣 音 畫 Sketches of Taiwan (1)玉山日出 Sunrise on Jade Mountain (2)安平懷古 Recollections of Anping (3)宜蘭童謠 Ilan Children’s Ditty (4)恒春鄉愁 Homesick for Hengchun (5)泰雅情歌 A Taiyal Love Song (6)鹿港廟會 Lukang Temple Gathering (7)龍山晚鐘 The Evening Bell at the Lung Shan Tepmle (8)達邦節日 Dabon’s Festival 附:高山青 Green Mountain ------------------------------------------------------------ 鲍元恺《台湾音画》郑小瑛指挥厦门爱乐乐团(2009年) http://www.tudou.com/playlist/id/12103364/ 鲍元恺《台湾音画》盖尔指挥台湾交响乐团2009年 http://www.tudou.com/playlist/id/12167694/ 鲍元恺《台湾音画》台湾交响乐团2002年巡演实况 http://www.tudou.com/playlist/id/13121322/ 鲍元恺《台湾音画》罗马尼亚TIMISOLA乐团演奏 http://www.tudou.com/playlist/id/13121306/ 鲍元恺《台湾音画》亨利·梅哲指挥台北爱乐乐团2001年首演录音 http://www.tudou.com/playlist/id/13121327/ 鲍元恺《台湾音画》林天吉指挥台北市民管弦乐团 http://www.tudou.com/playlist/id/12177508/ 鲍元恺《台湾音画》台湾交响乐团1996年第一版演出实况 http://www.tudou.com/playlist/id/13121318/ 鲍元恺《台湾音画》台湾正心中学管弦乐团 张玉祥指挥 http://www.tudou.com/playlist/id/13121314/ 鲍元恺《台湾音画》中国交响乐团 李心草指挥 http://www.tudou.com/playlist/id14879234.html 总谱下载 鲍元恺 台湾音画总谱ENC-PDF.pdf(8.42 MB) http://www.emus.cn/?8727/viewspace-20411.html ------------------------------------------------------------------------------------------------------- 山川异地风雨同心 我的交响组曲《 台湾音画 》 鲍 元 恺 原载台湾《乐览》2000年第三期2007年修订  1994年1月, 我在五十岁生日的当天,收到了与我素昧平生的台湾省交响乐团陈澄雄团长的邀请函——他请我在当年4月到台湾东海岸的花莲参加由台湾省立交响乐团主办的 作曲家 研讨会。   从那时起,我几乎每年都应邀到台湾访问。在朋友们的帮助下,我上至层峦叠嶂飞瀑流泉的阿里山,下至善男信女汇聚如云的鹿港镇,北至沙鸥翔集怪石嶙峋的野柳滩,南至浪影浮沉水天相连的鹅銮鼻,心旷神怡地领略了美丽宝岛的山风海韵。同时,也从 生活 在不同地理环境和社会背景下的手足同胞身上,感受到了我们共同的人格遗传和共同的人生理想——热爱生命,追求自由,恪守仁爱与善良,珍视爱情与友谊,向往智慧与创造。   在山路上,在海岸边,在课堂上,在 音乐 厅,在餐馆里,在咖啡屋……机缘安排我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同特定的或男或女或老或少相逢,又安排我们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从相逢到相识,从相识到相知。他们当中有驰骋乐坛的才子,有学贯中西的精英,有风度翩翩的名流,有侠肠义胆的凡人,有与我鼓歌相随的男女学子,有与我逐风踏浪的老少游伴……   《台湾音画》是在对台湾逐步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分三个阶段陆续完成的:1995年,在陈澄雄团长的建议和帮助下,完成了以台湾民歌为基础的四首乐曲,就是后来列入《台湾音画》组曲的第3、4、5、6乐章;1997年,完成了两首延展美好记忆、抒发逸兴豪情而完全脱离台湾民歌影响的第2、第7乐章,这两部分乐曲,由雨果公司分散收录在俄罗斯沃龙涅什乐团 演奏 的《燕赵故事》和《云岭素描》两张唱片中;1999年底,我接受台北爱乐乐团俞冰清行政总监的建议,对原曲全面修订,并增加了首尾两个乐章,组成了这部原创与改编相结合的八个乐章、长达55分钟的大型管弦乐作品。   2000年2月27日,由 美国 著名指挥家梅哲(Henry Mazer)指挥台北爱乐管弦乐团,在台北中正纪念堂音乐厅隆重举行了《台湾音画》首场演出。此后,这部作品在美国、加拿大、瑞典、芬兰、奥地利、南非和罗马尼亚相继演出,得到了异国听众的好评。2002年9月,我参加了陈澄雄指挥台湾交响乐团在台湾举行的《台湾音画》专场巡回演出,亲身感受了台湾听众对这部作品发自内心的钟爱。巡回演出的最后一场,在高雄至德堂,陈澄雄先生在全场观众起立鼓掌的热烈气氛中说:“我一直希望能够有一部代表台湾的交响乐作品出世。我等了40年,今天终于等来了——这就是大陆作曲家 鲍元恺 创作的《台湾音画》”。 《台湾音画》首演后,与美国指挥家、台北爱乐乐团 艺术 总监梅哲、行政总监赖文福、俞冰清夫妇   2006年4月19日, 中国 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访问厦门大学,在连战先生被授予厦门大学法学名誉博士的仪式上,由厦门大学将《台湾音画》的交响组曲原版唱片作为校方礼品赠给连战先生。而《台湾音画》的选曲,又成为仪式现场和中央电视台向全球直播节目的背景音乐。 第一章玉山日出 巍峨壮美的玉山,海拔3952公尺,是台湾中央山脉主峰,东北亚最高峰。 1996年2月14日,东埔小学的唐主任一早就到台中雾峰接我。我们驱车经草屯、南投、名间、水里,穿过由樟树林浓密枝叶覆盖的十六号公路绿色隧道,在午前到达玉山脚下的信义乡东埔小学。 东埔小学四面环山,两层楼的校舍挺立在海拔1200米的绿色山坡上。一年前在台中相识的布农族校长伍约翰早就站在学校门口等候。我一下车,就随他参观这青山翠谷中樱花簇拥的校园。 东埔小学校园不大,全校仅一百多师生,但由于地处东埔温泉旅游区的中心,又是从著名的八通关古道通往彩虹瀑布和玉山主峰的必经之地,络绎不绝的旅游者便常把这所学校当作观光旅途的行营。学校周围是布农族山地 文化 集聚地,伍校长倡导以高山为课堂,通过登山活动承接山民文化,使这所小学在台湾成为一所独具山野特色的学校。 中午,走下校门口的山坡,我们步行到对面的山通饭店。此地附近曾竖立玉山标志之一的“山通大海”石碑,后被山洪冲落的碎石所埋,“山通”饭店由此得名。 伍校长和饭店的李秋癸老板置酒摆桌,以玉山名产牛蒡、虹鳟、山猪皮、山芹菜的美味为我接风。午后酒足饭饱,趁兴随车赏景。    我们仰望玉山雪峰,俯看千米断崖,一路纵情山水。层峦叠嶂的玉山山脉,溪流蜿蜒的东埔山谷,处处绮丽孤峭。千年树龄的擎天神木和环抱丛生的异木奇树参天蔽日。脚下的云浪时隐时现,在空山灵谷间飘逸游荡。伍校长一边开车一边如数家珍地向我讲述着这里的神奇传说和山民的独特习俗。    汽车驶过一段狭窄的山路,到达以玉山融雪养殖高山虹鳟的沙里仙渔场。这时,主峰已近在眼前,似乎一伸手就可以触到那白皑皑的积雪。伍校长告诉我:玉山主峰冬季封山,不准攀登。崎岖不平的碎石步道在夏季尚且险象环生,到冬季,积雪和冰壁有一米多厚,根本无路可行。伍校长生于斯,长于斯,他的父亲就是当年在玉山山顶竖立于右任铜像的向导,他的话不可不信。 从渔场下来,已近黄昏。一轮落日在山后面不断变幻着色彩,耀眼的光芒逐渐褪去,云层从白变灰,从灰变紫。当我们到达山路尽头一座依傍山泉的孤零木屋时,天完全黑了。这时,已经分不出高山和天空。除了木屋的微弱灯光,只能在一片漆黑中隐约看到周围山路上那偶然闪烁的车灯。 随着一阵由远及近的马达声,两道刺眼的平行灯光照在小木屋。从车上下来的两位身着红衣的漂亮姑娘,从山通饭店给我们送来了特殊的晚餐——山鸡、烤料和木炭。她们支起木架,点燃炭火,和我们一起在淙淙泉边烧野炊。闲谈中,知道她们都是在台北上大学,趁寒假回乡度假,到“山通”打工的布农族学生。     在玉山的小木屋前烤山鸡          在木屋前会合的苏盛雄先生,是台北一所学校的自然课老师,为了拍摄台湾的自然景观,他的足迹遍布全岛。在这超拔尘嚣的静静木屋旁,我们一起吃山鸡,饮山茶,唱山歌,自然免不了请他描述台湾的山山水水。他告诉我,玉山的日出非常壮观,只是由于陡峭和严寒,能冒险登上主峰看日出的人不多,所以不及阿里山的“祝山日出”有名。不过——伍校长补充说——靠近玉山主峰,观看清晨阳光照射在巍巍山峰的色彩变幻,也是蛮漂亮的。 日出对我有着特殊的诱惑。凡到名山或海边,为了看日出,我这个一贯晚睡晚起的懒虫绝对舍得起早甚至索性不睡觉。整整一年前的2月14日,我和台湾交响乐团的几位朋友从台中翻山越岭,住到阿里山樱山宾馆,准备次日天亮看日出。结果,晚间台中卫尔康餐厅的一场大火,把所有台中人的注意力都引到了这一夜不断播报死亡人数和现场画面的电视即时 新闻 。看日出成了泡影。 这一次,我绝能不放过这难得的机会。 怕错过那光彩的一瞬间,我一夜没睡。大约五点多,当窗外出现一丝光亮,我捏手捏脚地穿过堂屋,轻轻打开木门,走到满天风露的屋前空地向天空望去。 浓密的积云逐渐显出金色的轮廓,远处出现了灰色的模糊山影。积云向四周分散,在云缝中露出了深紫色的霞光。当这深紫色变成红色,再变成橙色的时候,那灰色山影面向东方的一面颜色也越变越白,如暗室中显影过程般逐渐现出玉山主峰的积雪。终于,圆圆的太阳冲出了山峦和积云的重围,刹那间,蓝天白云现出了澄洁的本色,远山近水披上了灿烂的金纱,连垂在眼前的一缕头发也闪动着丝丝金光。    壮哉!玉山日出。                 玉山远眺 第二章安平怀古   1995年2月13日,我和作曲家阿镗先生随李茂松夫妇一起,游览了台南的多处名胜古迹。其中,列为台湾一号古迹的安平古堡,以其残留在断壁上的悲壮抗侮 历史 和激越民族豪气,令我浮想于凭吊,抚时于思古。      和阿镗、李茂松在郑成功当年驱逐荷兰军队的大炮旁   1624年,荷兰殖民主义者用炮舰轰开了台湾岛的大门,同年在台南建热兰遮城。   1661年4月,明末将军郑成功率两万五千名大军在台湾登陆。十个月以后,在热兰遮城取得最后胜利,结束了荷兰殖民者在台湾三十八年的殖民统治。   郑成功遂将热兰遮城定为全台施政中心,并更名为安平镇。他和他的后代在这里施行开明新政,扩大土地垦殖,发展海上贸易,订立科考制度,使台湾社会出现一派勃勃生机。   为纪念他驱逐荷兰殖民者和他祖孙四代开发台湾的功绩,台湾人民尊奉他为“开山王”。 在安平古堡的残墙断垣上,留下了鏖战血斑,折射著刀光剑影。沿着残墙,一树盘根错节的古木依然枝叶茂密,奋然向上。   郑成功的家乡流行的南管曲牌《梅花操》,成了我表达对这位民族英雄仰慕崇敬之情的基础音调。       第二章宜兰童谣  这是根据《丢丢铜》的曲调编成的管弦乐曲。   大陆和台湾隔绝四十年,我们这一代音乐学子除了那一首被此间重新填词改编的“我爱我的台湾啊,台湾是我家乡”以外,几乎不知道台湾的民谣究竟是个什么样子。 八十年代初,台湾文学进入大陆,我从琼瑶和三毛的作品中知道,台湾有一首《丢丢铜》,也叫《丢丢铜仔》,可能是很流行的民谣。 琼瑶的《豌豆花》中写到杨腾的第二个孩子满月时,“他摆酒宴请了每个村民,大家都喝得醉醺醺,夜里一个个搀扶着大唱《丢丢铜》……”   三毛在《倾城》里,写到她和同学们跟着风琴唱歌,送部队远行。“眼看军人那一行行都开拔了,我的朋友仍然没有从那群人里找出来。歌又换了,叫《丢丢铜仔》,这首歌非常有趣而活泼,同学们越唱越高昂……”   这首有着怪名的, “非常有趣而活泼”的民谣,究竟是什么样的旋律,什么样的歌词,从小说里无从知道。   1992年春,台北的一位合唱指挥郭孟雍先生通过 北京 交响乐团的谭利华,约大陆作曲家将他提供的一些台湾民谣改编成管弦乐曲。于是,我第一次见到了这首充满山乡情趣的宜兰童谣的歌谱。   在郭先生提供的《丢丢铜》歌谱后面,有这样一段文字:   《丢丢铜》,也称《丢丢铜仔》,最初表现的是:二百多年前,山路上交通不便,伐木者为了从北部山区的宜兰运送木材到台北盆地的淡水,便将木材绑成木排,放在河里顺水西行。在从淡水回家的路上,他们边走边唱,唱成了这首歌。歌中的‘丢丢铜’是象声衬字,模拟他们经过的山洞里滴水落地的声音。后来,火车从台北通到宜兰,运送木材再也不必历经河道的急流险滩了。这首歌遂在流传中改成了一首表现孩子们迎接火车进山的欢快歌曲——“火车行到伊都,阿妹伊都丢,哎呦磅空内。磅空的水伊都,丢丢铜仔伊都,阿末伊都……”。歌词虽然完全改头换面,但是原来的轻快旋律和诙谐衬字依然保存了下来。    我依据歌谱所示的轻快旋律和这段文字介绍,编成了一首小型管弦乐曲,由谭利华指挥,和我改编的其他台湾歌谣一起,收录在1993年台湾风潮唱片公司出版的唱片《万年香火——台湾歌谣的传承》。           台湾风潮公司1993年出版的唱片《万年香火》      1994年春,我到台湾参加第三届中国作曲家研讨会。在花莲亚士都饭店的酒会上,从嘉义来的王夏俪小姐以平易率真的演奏风格,为与会代表演奏了由她改编的电子琴曲《丢丢铜》。   第二天,全体会议代表乘大轿车到太鲁阁游览,然后经依山傍海的苏花公路北上。当汽车经过“清水断崖”,到达一个美丽整洁的城区时,同车的陈澄雄几乎喊了起来:“各位!各位!这就是我的老家——宜兰!你们知道《丢丢铜》吗?那是我们这里的民谣。”   啊!原来《丢丢铜》是宜兰的象征,宜兰的骄傲。   当年秋天,我收到了曾在天津和洛杉矶见过两次面的吕泉生老先生寄来的《吕泉生作品精选集》唱片,里面有他改编成童声加男声的无 伴奏 合唱《丢丢铜》。这首精致的合唱曲以男声的固定节奏衬字模拟火车车轮的转动,以童声的小二度和音模拟汽笛的啸叫,十分生动有趣。   几年以后,我知道的台湾民谣已经有几十首。但在我的心目中,这首旋律优美独特,节奏欢快多变的《丢丢铜》始终在我心中占据着台湾民谣的首位。于是,我重新用《丢丢铜》的曲调编成了这首名为《宜兰童谣》的乐曲。旧式火车的车轮声、车铃声和汽笛声和孩子们的欢笑嬉闹,合着轻快的节拍,爽朗的旋律,进入了我的管弦乐。    第三章恒春乡愁 恒春半岛在台湾的南端,因其四季如春而在一百多年前由原称”琅峤”(排湾族语)改称“恒春”。当年,郑成功的部队从福建渡海到这里安营扎寨,屯兵习武;闽南人、客家人到这里垦荒种田,传宗接代。那一次大规模移民,在民间称为“唐山过台湾”。   1995年2月11日,结束了“省交”主办的作曲研习营的教学工作,我搭乘参加研习营的陈政统先生的汽车,从台中雾峰出发,到高雄看望我在美国访问期间结交的一位台湾朋友。   春节刚刚过去,我的家乡还在刮着凛冽的寒风,这里却是一派盎然春意。顺着公路南行,穿过位于嘉义的北回归线,愈来愈浓郁的热带气息扑鼻而来。看着车窗外郁郁葱葱的楚楚景色,我不知不觉地低吟着《思想起》的曲调。这是我从 上海 出版的《中国民歌》选集上看到的一首台湾南部民谣,它以四度、六度、七度乃至九度的大跳音程组合成一曲起伏跌宕,缠绵悲凉的旋律。其音调之独特,结构之简洁,令我赞叹不已。这种在几个世纪的流传过程中不断筛选,不断修改而经过千锤百炼的清纯旋律,不是哪一个专业作曲家能够凭空编造出来的。   在一旁驾车的陈政统先生隐约听到了我那自言自语式的浅唱。他告诉我,这首歌诞生在恒春半岛,因此也叫《恒春调》。大陆到台湾的军队和移民几乎都是从恒春或台南鹿儿门登陆的。这些背井离乡的士兵和农民时常站在半岛南端的鹅銮鼻,隔着浪影浮沉的台湾海峡,遥望故土,思绪绵绵。《思想起》就是在此情此景,此时此地产生的一首思乡曲。   这首歌的曲调后来被填上了种种情歌的歌词,还被歌仔戏吸收为曲牌而广泛传播,但其原本是一首诞生在恒春的思乡曲,这是共同认定的。   这次南行的终点虽然已经接近屏东县,我却因为要从高雄北上回台中如期赴约,而与恒春失之交臂。   转年二月,我结束了《炎黄风情》在台北的最后一场演出,到南部参加国际华人音乐学术研讨会。主办者把会议地点正好选在了我心仪已久的恒春半岛。 和王次炤在恒春太平洋岸   元宵节那一天,我从台中到高雄机场接其他大陆代表,转天早上便同代表们一起乘省交的大轿车出发到恒春。沿着笔直的屏鹅公路,隐约的涛声逐渐清晰。当太平洋的万顷碧波豁然展现在面前的时候,我们到达了台湾岛的最南端——恒春半岛上的鹅銮鼻。   我们在岸边的联勤招待所住下,第二天早上,我和来自北京的王次炤、梁茂春以及来自台北的郭联昌按照约定,在天还没有亮的时候提前起床,爬过山坡上的乱石和野草,想一睹浩瀚太平洋上太阳初升的壮丽景观。偏巧,在太阳即将喷薄的一刻,一大片浓云遮住了它的光焰。不过,站在离水面只有一米远的岸边,迎者习习海风,面对“上下天光,一碧万顷”的大洋,确有“此乐何极”之感。   会议期间,主办者安排我们游览垦丁国家公园。我们在“風吹沙”“佳乐水” 信步游览,在山顶小亭听省交的罗嘉琳小姐描述这里穿越山谷隘口的“落山风”。一路上,几位台湾代表兴致勃勃地为我们叙述着这里的沧桑往事——蛮荒时代的番山猎头,漳泉商人的拓荒开发,荷兰人的屠杀番社,日本人的烧山灭族……几百年间,恒春半岛轮番上演的是一幕幕血腥悲剧,屏东滩头时时回响的是一阵阵杀伐之声。   如今,平静的海岸早已忘记了古战场上发生过的凄惨故事。摆满椰子和本地特产“黑珍珠” 莲雾的低矮货架上,排湾族小贩正用转速不匀的录音机颤颤巍巍地播放着月琴伴奏的《思想起》。   几年以后,另一首萧瑟凄美的歌曲,激发了我以《思想起》的旋律改编成一首弦乐合奏曲的灵感。那是张清芳演唱的《月琴》——   唱一段唐山谣,唱一段思想起,   走不尽的坎坷路,恰如祖先的步履。   抱一支老月琴,三两声不成调,   老歌手琴音犹在,独不见恒春的传奇。   落山风向海洋,感伤会消逝,接续你的休止符,   再唱一段唐山谣,再唱一段思想起……    第五章泰雅情歌   1994年清明节,我们从充满阿美族情趣的花莲亚士都饭店出发,沿苏花公路和北部横贯公路到太鲁阁国家公园游览。           和陈其纲、黄安伦在太鲁阁   在这峭壁林立,溪流纵横的深山峡谷里,居住台湾原住民的另一族群——曾以文面作为组群特征的泰雅人。他们分别居住在一百多个村落。   我们在在泰雅人集聚的谷地停车,参观了那里展示原住民历史和民俗的博物馆,观看了记录他们传统习俗的环型 电影 。   原住民,顾名思义,就是原来在这块土地上居住的人群。在大陆的闽南人、客家人渡海到台湾之前,已经有許多族群在岛上休养生息。他们在同高山大海相依相和,同生灵万物共生共存的长期生活中,创造和发展了用以传递信息,谈婚论嫁和祭祀祖灵的独特语言,也创造和发展了反映島屿民族原始风貌的独特的音乐文化。   台湾的原住民各族群在恋爱和婚嫁风俗方面,显示出各具特色的特点,他们的音乐也反映出多姿多彩的族群风格。   泰雅男子常以吹奏口弦向女子表示爱慕,女子如愿相许,则接过口弦回奏一曲。在路上相遇,男子从相中的女子身上抢去饰物,女子若不讨回,即表示默认婚事。由此,双方便用唱情歌的方式谈情说爱,深化日渐浓烈的感情。在其后的婚姻盛典以至婚后生活中,甜蜜的情歌一直伴随着他们的终生岁月。    第六章鹿港庙会    假如你先生来自鹿港小镇,    请问你是否看见我的爹娘?    我家就住在妈祖庙的后面,    卖着香火的那家小杂货店……    在梦里我再度回到鹿港小镇,    庙里膜拜的人们依然虔诚…… 罗大佑在这首名为《鹿港小镇》的歌曲里,描绘了鹿港小镇的宁静生活,表现了在车水马龙的现代都市纷繁忙碌的人们对乡土文化的向往。   鹿港,隶属台湾彰化县。在荷兰人占据台湾之前,传说是原住民猎鹿的地方。清光绪八年,一位叫黄逢昶的人曾来台游历,作《鹿仔港熟番打鹿诗》曰:“山环海口水中流,番女番婆夜荡舟;打得鹿来归去好,歌喧绝顶月当头。”   1995年2月8日,省交陈澄雄团长安排我、黄安伦和陈其钢三位作曲研习营教授和来自台湾各地的研习生,到鹿港参加大天后宫的民间庙会活动。       和台湾作曲研习营的男女弟子在鹿港天后宫前   拥有三百多年历史的大天后宫,俗称妈祖楼,原来是明宁靖王朱术桂府邸。康熙二十二年,清军攻台,朱术桂自缢。施琅知道台湾先民崇拜妈祖,故以妈祖显灵助战为由奏请在此建立天妃庙。竣工后,遂加封妈祖为天后。    这天正值正月初九,按当地传统习俗,要在行三跪九叩大礼之后,全家大小到大天后宫祭拜妈祖,求佑平安。   天后宫的 主人 ,慈眉善目的妈祖,传说原是宋初湄州(福建莆田湄洲岛)的林默娘。她一生为渔民消灾驱邪,羽化升天之后被封为天妃、天后、圣母,成了全 世界 华人心目中共同的海上保护神。   大天后宫的门口热闹非凡,本镇、本县、县外乃至海外的香客纷涌而至,把庙里庙外挤得水泄不通。在这里,我们听到了与“南管”完全不同风格的室外音乐。两班乐手正在一曲接一曲地为庙会增添着喜庆气氛。经过询问,知道他们一个来自业余“北管”戏班,一个是四个人自组的民间“爱乐乐团”。   从戏班乐队听到的吹腔、西皮和锣鼓经成了后来我这首《鹿港庙会》的快板部分素材。而慢板部分的旋律则来自“爱乐乐团”演奏的一首小曲——他们说,这是歌仔戏的曲牌。   后来,我从吕泉生老师送给我的唱片中又听到了这段旋律。查看封底说明——曲名为《农村酒歌》。我将这个悠然平缓的旋律用作这首乐曲的慢板中部。    第七章龙山晚钟   台湾有许多供奉观世音菩萨的寺庙都称为龙山寺,它们是十七世纪闽南移民从泉州安海乡的龙山寺分灵到这里的,其中香火最旺的有五座,分别设在淡水、艋舺、台南、凤山和鹿港。   1995年2月,我在彰化县参观了善男信女汇聚如云的鹿港龙山寺。   据1986年出土的“龙山寺开山纯真达公塔”古碑记载,鹿港龙山寺初建于崇祯十五年,因此可以说这是台湾最早的佛教寺庙。   我虽到过钟鼓交鸣的五台山和香雾缭绕的峨眉山,但对佛教思想、佛教历史和佛教音乐素无研究。而第一次阅读佛家著作已经是五十岁的事了——那是高信疆先生在1994年送给我的由他编纂的证严法师的《静思语》。   五年以后,我用管弦乐写作了这一首“佛曲”。它记录了暮色中的鹿港龙山寺在我心中的深刻印象,更反映了我在阅读《静思语》之后被净化了的心灵境界。   除了几件打击乐器,我没有使用传统佛教音乐的乐器,也没有引用“梵呗”或其他传统佛曲的音调。1996年,我的《炎黄风情》在台湾演出后,阿镗先生在联合报发表的文章中说:“佛教因慧能、苏东坡而不再是外来宗教,管弦乐因有《炎黄风情》而不再是西乐。”我想,外来的佛教能够在中国演变成国教,外来的管弦乐自然也一定能融入中华文化,成为我们的“国乐”。希望这首由我原创的由西洋管弦乐队演奏的佛曲能够成为佛曲宝库中一个新品种,在 新世纪 以它清澄淡雅的旋律和肃穆庄严的音响的为我们的社会普及仁爱,提升智慧,推广善行。 1994年,在台北高信疆先生家中读《静思语》 第八章 达邦节日   2月15日,是台湾邹族原住民祭典的日子。1996年的这一天,我在阿里山达邦社同那里的邹族同胞共度了这个在邹语中称为“马亚斯比”的传统节日。   早上,我随东埔小学伍校长驱车到达位于阿里山南麓的吴凤乡(现阿里山乡)达邦社。 祭典尚未开始,达邦的中央空场已经被前来观光的游客围得水泄不通。我在熙熙攘攘的人的群里见到了十八天前在台北刚刚结识的台湾音乐学家周纯一,此刻我俩在这偏僻的阿里山村不期而遇,他劈头就是一句“鲍教授真是无孔不入!”。与他同来的,是一位笑容可掬的年轻学者,从事台湾原住民文化研究的明立国。经周纯一的介绍,他成了我这个大陆首位赴阿里山采风的音乐家的向导。   临近十点,迎神仪式开始。在一间称为会所的茅顶木屋前,两个邹族青年将用以驱邪的石斛兰花放入花盆。跟着,一排身着对襟红衣的赤足男子从会所走到空地上的一棵大树旁,他们脖子上挂着镶嵌着贝壳的绶带,手腕上系着用树皮做的绳条,饰有熊毛和贝壳的帽子上还插着石斛兰花,很像以前一种香烟封盒上印地安“红仕”的形象。一个青年人从会所里捧出一堆燃着的树枝,置于空地中央。他们扛来一口黑猪,在熊熊燃起的火堆旁,大家一人一刀将黑猪杀死,并以尖刀上的鲜血涂抹在树干上。然后,几个彪悍健壮的红仕爬上树,用刀砍去大部分枝叶,只留下四株树枝。据明立国讲解,那是指向邹族四大家族的,以祈求天神经由神树降福族人。        迎神仪式之后,明立国带我拜会邹族的部落首领   迎神仪式结束,“红仕”们围在大树旁,敬慕地合唱“马亚斯比”的祭典歌曲。围观的人们屏住呼吸,静听这肃穆的圣歌从达邦飞向崇山峻岭,传到人间天上。这些歌曲的旋律多为古老的羽调式五声音阶,和音采用类似欧洲中世纪宗教音乐中“奥加农”式的平行五度。我虽然完全不懂属于南岛语族的邹语歌词的含义,却从这朴拙的旋律与奇妙的和音中听到了他们的祈祷与祝福,看到了他们苦难与欢乐,触到了他们的肌肤与脉搏,感受到了一个古老部族与大自然共生共存的和谐。这种心游万仞的现场感觉,如果离开此时此地,是绝难从 乐谱 、录音、唱片当中领略的。   这尚未被现代文明异化的原生状态的音乐,没有表演与欣赏的界限,没有作曲和演唱的分工,更没有以此取悦于人或以此交换物质的观念-----它是祭典中的一个过程,是生命中的一个部分。客人与主人,艺术与生活,人类与自然在这里是相依相和,密不可分的一体。如果不是明立国提醒我更换录音带,周纯一帮助我拍照片,我早已忘记了我是以作曲家的身份从遥远的天津到这里采风的。       在阿里山的达邦,我和邹族山胞通宵达旦地同歌同舞狂欢狂饮   晚上,通宵达旦的狂欢开始,当我随着邹族青年男女的歌声开怀大唱,随着他们的舞步迈开双脚,一起在篝火旁同歌同舞,狂欢狂饮的时候,一种从纷争世界的挤压中逃逸,从凡尘俗务的牢笼里释放的超脱感倏然而至。平时故做的端肃矜持此刻也丢到了九霄云外。   歌舞间歇,同几位老少“红仕”闲聊,方知参加祭典的邹族山胞并不完全是本地乡民。他们当中,有老板,有工人,有公务员,有总经理,还有告别书斋,从遥远的北欧学府归来的博士生。今天,“马亚斯比”把这个仅有两千多人口的部族召唤到故里,让族人面对列祖列宗,面对苍天大地,自由洒脱地释放着自己。   狂欢持续到十六日早上,“马亚斯比”在依依惜别的酣畅歌舞中落幕。   离开彼时彼地,回到车水马龙的现代都市,回到纷繁忙碌的日常生活,我仍怀念着阿里山那令人心醉的清醇歌声,时常回味着被它震慑,被它陶冶的美好感受。这种忘乎所以的感觉,对一向端肃矜持的我是多么可贵!在《山地节日》中,我把这难得的逸兴豪情用管弦乐的张狂音响一泄而尽。   现代社会的发展,一方面使我们获得了物质文明的飞速进步和理性思维的不断健全,而另一方面,却使我们在不知不觉中用理智阻滞了想象,用逻辑取代了直觉,用技巧湮没了灵感,用冷静限制了热情,使我们逐渐失去了本体的自我。即使我们这些“艺术人”,也难免如席勒所说:“我们的本性成了文化的牺牲品”。而那些大部分不知艺术为何物的山民,却以他们的虔诚和放达领略了艺术的真谛。 2002年9月,陈澄雄指挥台湾交响乐团巡回演出《台湾音画》。这是在台北排练时的照片。 台湾音画有关资料 台湾音画管乐版国家大剧院 演出实况 (1163/0) 2010-10-20 http://www.emus.cn/?uid-8727-action-viewspace-itemid-19961 梅哲 Henry Mazer 指挥《台湾音画》世界首演录音 (1271/0) 2010-10-21 http://www.emus.cn/?uid-8727-action-viewspace-itemid-30189 鲍元恺:达邦节日 双排键电子琴版(赵伟成 / 渡边睦树、缪开婕) (759/2) 2010-10-20 http://www.emus.cn/?uid-8727-action-viewspace-itemid-34121 鲍元恺:达邦节日 选自组曲《台湾音画》 视频 FLASH (2771/0) 2010-10-20 http://www.emus.cn/?uid-8727-action-viewspace-itemid-19225 俄罗斯沃龙涅什乐团演奏的《台湾音画》录音 (590/0) 2010-10-20 http://www.emus.cn/?uid-8727-action-viewspace-itemid-35102 台湾正心中学乐团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奏《台湾音画》录音 (693/0) 2010-10-20 http://www.emus.cn/?uid-8727-action-viewspace-itemid-35795 台湾青少年管弦乐团在美国加拿大南非演奏《台湾音画》 (527/0) 2010-10-20 http://www.emus.cn/?uid-8727-action-viewspace-itemid-35686 陈澄雄:《台湾音画》在罗马尼亚 附演出实况录音 (1283/1) 2010-10-20 http://www.emus.cn/?uid-8727-action-viewspace-itemid-30479 陈澄雄指挥台湾交响乐团演出《台湾音画》录音 (1286/0) 2010-10-20 http://www.emus.cn/?uid-8727-action-viewspace-itemid-29999 视频 汤玛斯·盖尔指挥的《台湾音画》 (1262/0) 2010-10-20 http://www.emus.cn/?uid-8727-action-viewspace-itemid-35866 视频 台北市民交响乐乐团演奏的《台湾音画》林天吉指挥 (1404/0) 2010-10-19 http://www.emus.cn/?uid-8727-action-viewspace-itemid-24636 视频 鲍元恺《台湾音画》 郑小瑛指挥厦门爱乐乐团 (2050/0) 2010-10-19 http://www.emus.cn/?uid-8727-action-viewspace-itemid-8826 《台湾音画》将再度奏响国家大剧院 (3728/5) 2011-01-12 http://www.emus.cn/?uid-8727-action-viewspace-itemid-19449 鲍元恺:《台湾音画》视频 音频 总谱 散文 论文 图片 (2060/0) 2009-01-21 http://www.emus.cn/?uid-8727-action-viewspace-itemid-17829 鲍元恺:达邦节日 双排键电子琴版(赵伟成 / 渡边睦树、缪开婕) (271/1) 2010-07-01 http://www.emus.cn/?uid-8727-action-viewspace-itemid-40843
个人分类: 台湾记事|3806 次阅读|0 个评论
《高山青》 鲍元恺 编曲 指挥
byk0104 2012-1-19 20:40
2609 次阅读|0 个评论
毛泽东咋指挥中印自卫反击战
lih65 2009-8-28 23:26
主持人:亲爱的腾讯网友,大家好!1962年由于印度对中国边境的不断蚕食和侵犯,导致了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的爆发,就此历史问题,今天我们非常幸运的请到了国防大学徐焰教授为您重新揭开这段历史。徐教授,您好!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首先想请您帮我们解读一下发生这段历史的背景和原因是什么? 徐焰:196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是在印度扩张主义者一再侵犯中国的边境,在长时间采取了蚕食政策,当时印度方面讲的是前进政策,在此情况下被迫举行的。按当时中国政府的讲法是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被迫之举,在进行了自卫反击作战之后,中国政府几十年来一直希望缓和中印边界的关系,采取了一系列的有利的措施,使得中印边界的形势得到了缓和,这为中国在国家建设方面,在整个西南战略方向赢得了一个长时间的和平稳定的环境。对于中印边界这个问题,由于我们国家长时间采取了一个低调处理,不希望因为这个事情激化对外部的紧张关系,有的时候宣传得不多,在如今信息社会的条件下,有些人就恰恰利用了国内很多人既关心这个问题,同时又知之较少进行炒作,特别在一些小报上,网站上有些人凭空编出来的流言满天飞,不负责任的煽惑也充斥其间,说明这个问题的真相向广大的网友澄清历史事实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主持人:在这个战争爆发之初,当时的国际形势是什么样的? 徐焰:中印边界在历史上从来没有划定过,因为在古代时期和中国近代的环境下,你想想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喜马拉雅山和昆仑山边画不出一片地图来,而且在人烟稀少的地方来讲,确实是各方面都不清楚。中印边界既然来讲没有划定过,甚至包括两国边民在历史上来往的时候只能是靠一种传统的习惯的这样一个管辖区来划分界线。 主持人:等于是因为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非常的恶劣,导致了我们无法在最早的时候去划定一条清晰的中印的边境。 徐焰:很多网友包括很多局外人不理解中印边境的历史情况,他也不了解当地的地理环境,按照通常的国与国之间的边界概念,认为是一个很清晰的山川河流作为标识,中印边界没有这种很清晰的标识,在历史上这个地方归属情况又很复杂,而且一直到现在,多数地带是无人区,雪峰林立,高寒缺氧,在这个地带来讲,怎么划分边界,按照中国政府的立场那就既考虑到历史,也考虑到现实,以互谅互让的基础,和平谈判解决。 而印度恰恰集成了英帝国主义的衣钵,印度政府在独立之后采取了两方面的政策,一方面也和新中国发展相互之间的关系,另外一方面又支持西藏的地方分裂主义者,同时在中印边界上采取蚕食政策,因此它这个两面政策就造成一个什么结果呢?中印在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中间是最早建立外交关系的,50年代中期,中印还有过一段比较好的蜜月时期,但是到了50年代后期,印度首先插手中国西藏事务,50年代中印之间的矛盾还不是边界问题,边界的问题人们一开始还不太清楚,主要是西藏问题,想把西藏作为印北缓冲区,这不可避免的引起了中国政府的强烈反应。在这种情况下,到了1959年,中国政府评定了西藏叛乱,印度收容逃亡达赖和其他的西藏叛乱分子,这就使两国的关系变得紧张起来。在这个时候,中国政府还希望能够中印两国维持正常的关系,但是这个时候印度又挑起边境争端,这就使得原来本来就不很清晰的中印边界的划分问题,变得更为复杂。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政府还是希望维持着边境的稳定,但是印度它要破坏边境现状。 印度的是什么态度呢?就是中印边界有三段,东段、中段和西段,三段的归属都有争执,东段是喜马拉雅山以南的,下坡地带,按照传统习惯线,因为过去印度的管辖范围直到喜马拉雅山的山脚下,而这个所谓麦克马洪线是英国人划的,划到喜马拉雅山分水岭上,分水岭到山脚有9万平方公里的下坡地带,这个地带过去印度没有控制,英国1914年划定之后,当时印度还归英国统治,英印当局就派兵逐步蚕食这个地区,1951年人民解放军准备进藏的时候,它干脆把整个控制线就推到麦克马洪线,这样就造成了事实上中印两国的控制区域以麦克马洪线为界这么一个现状。西部的阿克塞钦和北边的阿里的一小部分,这个地带过去只有少数中国牧民,平常很少有固定居住的地方,高寒荒凉地带,印度势力包括英国和后来印度独立之后的印度当局从来没有派军队和什么人员进入这个地区,更没有他的居民,他向这个地方提出领土要求更是荒谬无理,他从来没有控制过这个地方。 印度政府提出这么一个荒谬的建议,东部已经占领的地方,他让中国政府承认是他的,西段根本从来没有进入的地方,阿克赛钦地区,他还让中国政府承认给他。阿克赛钦地区,南疆军区已经进去了,1957年尼克鲁一看青藏公路通车了,闹了半天中国政府已经在那儿修公路了,印度政府好几年都不知道那儿的情况,还提出领土要求,那不是完全荒谬无理吗,正因为有这么一个历史条件,中国政府就主张,双方在谈判解决这个问题,1960年4月份,周恩来总理还到印度去了一次,提出中国政府解决中印边界问题的方案,按照印度政府的很多人讲,这其实是一个比较好的机会,当时中方提出在尊重历史和现实的情况下双方以互谅互让解决这个边境问题,那个时候尼克鲁如果拍板了,他作为印度的国父这个问题就可以解决,尼赫鲁是东西两段都要,另一方面他不想解决,这是出于当时国内的政治需要,1959年中印边界发生争端之后,美国就大大的对它增加了援助,苏联也对它增加了援助,1959年之前每年援助1亿美元,中印边界问题出现之后每年援助他10亿美元,实际上它向美国要求援助,向苏联要求援助,以反华作为筹码。 主持人:反华只是它获得经济利益的一个借口。 徐焰:在这种情况下,他就不想解决中印边界问题了,1959年年末,毛泽东当时采取了一个措施,就是建立缓冲区或者叫隔离区,怎么个隔离法呢?因为1959年以前人民解放军还没有进入到中印边界上,除了在西段的阿克赛钦地区,东段没有进入。在西藏实行的方针是守点保线,控制西藏都很困难,西藏的地方当局还制造分裂活动,还制造叛乱,你完全没有把西藏控制住,你谈不上中印边界问题。1959年平息了西藏叛乱,解放军在追击叛乱分子的时候向边界推进,这才与印度方面发生了接触。因为边境的位置谁都不很清楚,那个时候也没有很先进的设备,没有设备,地图标识都不太清楚。 当时中央军委要求尽量不要接近麦克马洪线,为了避免发生冲突不要接近麦克马洪线,但是那个位置在哪儿,只是在地图上英国人划的一条边,新疆军区的一个部队与印度发生了1959年9月发生了朗久事件,之后印度就掀起反华浪潮,其实完全是他无理的事情,在这个时候毛主席就提出来双方各自后撤20公里,不接触,当时总参也提出了解决方案,双方拿枪的人碰到一块儿,这就容易打死人,搞一个无枪地带,脱离接触,结果印度不干。毛主席说,那我们就单方面来,不进入实际控制线的20公里之内,总的目的是为了赢得西南的安定环境,西藏问题按过去毛主席的想法是拖下去,后来他搞叛乱了,不得不平息叛乱,叛乱结束之后,他平定对于西南这个方向,这还可以采取继续拖下去的方针,不影响我们国家建设的大局。考虑国家的全局问题,小道理服从大道理,首先是从我们整个国家的和平建设的角度来考虑,对中印边界问题应该说我们中国的领导人一向是这么考虑的,实在是不想和他打这一战,但是印度的尼赫鲁得到美国和苏联的援助之后,1962年他也看到中国国内发生严重的经济困难,就想破坏现状,东段已经占了便宜了,在西端的阿克赛钦地区又想夺一块,所以引发中印边界当年边界冲突,因为中国没有把它定性为中印战争,引发为中印边界武装冲突的直接导火索,中印边界的西段,有些人不懂,以为是麦克马洪线引发中印边界冲突,其实这是不懂历史的。 到1961年冬天,印度利用中国方面在边境地区停止巡逻这样一个空隙,就开始实行所谓的前进政策,到1962年一开春了,咱们的人员到边境巡逻之后,他的据点已经建立了,而且这个据点越占越多,你这是破坏边境现状了,中国政府是维持现状,我们谈判解决,这是中国的基本立场,你破坏了边境现状,跑到中方原来的控制区,你得建立据点,这个中国政府不能不采取坚决的反应,于是新疆地区部队马上在他的哨所对面也建哨所,当时还是很克制,希望把它顶回去,毛泽东说武装共处,遏制他的入侵蚕食,但是他又不走,你给哨所后面切断了,他用空投来补给,中方当时还是很克制的,绝不主动开火,想顶回去,但是他不回去,还在不断的扩大蚕食,这就出了一个问题,怎么办?而且在中印边界东段,印度的要求甚至超出了麦克马洪线,在东段的西段他认为麦克马洪线没有完全按照分水岭的原则,还应该再往北推一点,本身麦克马洪线就是违法的,他背着中国政府同西藏地方当局换文私自签订的这么条线,边界线不经过中央政府承认那是无效的,他是偷偷摸摸背着中央政府,当时还是北洋军阀政府签的一条线,这本身就是违法的,你越过了这条线,中国政府不能不进行强烈的反应。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方面一再提出谈判,和平解决这个边界问题,他不谈。后来一再进行武装挑衅,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经过反复的考虑,尽管当时中国的经济非常困难,国际环境也很不利,在当地作战的后勤供应也实在难以保障,尽管有这么种种困难,还是毛泽东最后以大无畏的精神拍板,坚决进行自卫反击,那真是狠狠教训他一下,于是在1962年10月中国军队在中印边界的东西两段都发起了反击作战,因此我们讲中印边界的反击战确实是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不得以打的这一仗。 主持人:为了保护自己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中国决定出兵之前,我们做了哪些战前的准备呢? 徐焰:首先我们应该看到的一点,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之前,中国政府实在是不想打这一仗,因为从国家的全局看,东部是中国的战略重点,经济中心,我们发展的重点也是人口、经济各方面的集中的地带,西段特别是边境地区,高寒区,缺氧,雪山林立,那些地区历来不是中国的战略重点,1959年印度掀起反华浪潮的时候,毛泽东当时就亲自修改了致印度外交部的信,就把中国的底盘明确的告诉印度,中国的战略重点在东部,不在西部,印度是中国的友好国家,我们不能有两个重点,告诉他,我们当时军队的部署来讲,重点也在东部,西部没有多少部队,在西藏平叛之前,部队才1万多人,那么辽阔的西藏才那么一点人,和平时期在西藏养一个兵等于在内地养7个兵,何况到边境地带,打仗的时候供应量需要更大,而且当时的交通条件又非常差,因此实在是不想打这一仗。 1962年春天发现印度在中印边界西段越过实际控制线入侵,新疆军区采取以哨所对哨所的方式,把它顶住,那个时候也没有准备打一场大规模的作战,但是印度得寸进尺,他认为中国不敢打他,气焰越来越校长,东段也破坏破坏边境现状,在这种情况下,毛主席当时是反复考虑,在毛主席身边的一些人也对我回忆过,为了考虑打印度这么一个应该在国际上来讲,还是比较弱的国家,虽然是一个大国,当年抗美援朝战争那是18个昼夜反复考虑,打印度这么一个弱敌,当时来讲,毛主席也是考虑了几天几夜不睡觉,打还是不打。最后从整个国际战略全局,最后在反复考虑之后,决定还是打这一仗。 但是打的来讲,有理有力有节,中国政府考虑打这一仗最早决策者是毛泽东,从1962年6月份开始准备,10月份反击战正式开始,准备期在西藏方向大概有4个月的时间。 主持人:从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开始到最后我们胜利班师回朝,到整个作战的过程当中,它的发展进程和阶段有哪几部分? 徐焰:中印边界自卫反击作战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62年10月20日,反击战在东西两段同时开始,打到10月25日基本结束,基本上打了五天,拔出了前沿的据点,中国政府提出谈判,但是尼赫鲁政府又不谈,他要反扑,于是在11月中旬开始打第二个阶段的反击战,打到11月21日,给他了进一步的教训,在西部剩下几个据点也拔掉了,在东段进行了两次比较大的作战,一个是西山口到梆笛拉的穿插迂回作战,一段是在瓦弄方向进行了作战,这两个阶段的自卫反击作战都取得了比较大的胜利,但是从战略全局上来讲,从国家整体的范围来考虑,整个边界作战规模还是比较小的,双方投入的兵力也是很有限,中国方面投入的兵力不到4个师。 主持人:印度方面呢? 徐焰:印度方面两个多师吧,将近三个师。 主持人:我军此次打印度,在作战的过程中都遇到了哪些困难? 徐焰:在中印边界地区作战那可以说是困难重重,在中印边界东段,那属于高山峡谷地带,中印边界东段,我们打一个形象的比喻,那是在世界最高的山峰喜马拉雅山的南麓,中国等于是居高临下,往下坡冲,印度进犯的时候从下坡往上爬他也很费劲,2002年的时候,我从印度一个少将,当时他是在中印边界作战的时候是一个连长,我说你们作战的时候最大的困难是什么?他说最大的困难是往上爬,行军的时候,有的人走在路上走着走着就死了,现在看起来就是高山反应,他爬上来很不容易,中国方面反击,从上往下,越打氧气越多,还好一点,但是你爬喜马拉雅山也是非常困难,最大的问题是后勤供应非常困难,当时内地到西藏只有两条沙土路面的公路供应,一个是青藏公路,一个是川藏公路,川藏公路老遇见泥石流,而且冬天大雪封山很难走,那个时候人讲,一辆运油车从铁路的终端西宁跑到中印边界自己往返消耗掉就要半车油,当年为了进行边界反击战动员了几万翻身农奴,连小孩都动员起来了。经过四个月的战前准备,真是靠牦牛、人驮储备了将近4万吨的作战物资,这才能保障当时作战的需要,当时作战实在是太困难了,西部是海拔最高的战场,有的地段是海拔5000米,氧气的含量只有海平面的40%,冲锋的话,冲不了100米人就要趴下来大喘气,子弹跟在平地都不一样,喷火器经常是冷喷,在当地作战,汽车开起来都很困难,轰轰直响,汽车也缺氧,在那个地段你很难展开大规模的作战。当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老一辈,那一代人的精神确实是令人实在是敬佩,在那么一个恶劣的条件下,英勇无畏,在战斗精神意志和体力上能够压倒敌人,印度军人根本不适应那么一个战场条件,人民解放军讲起来大多数人他也是从内地去的,身体条件也不适应,那真是靠着意志和顽强的斗争精神克服了自然条件的恶劣环境的考验,打出那么一个国威军威来,那一代人的精神确实是很可敬的。 主持人:在此次作战中,中国和印度两军使用的兵器都有什么? 徐焰:在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中,中印双方的武器装备情况可以说是互有长短,印度重武器在有些方面相对多一点,因为靠他的补给供应的基地比较近,运输机、直升机,他还开上去少量坦克,这些装备中国都没有,他是占优势的。但是在前沿的火炮,步兵方面中国方面占优势,步兵方面中国普遍换装了五六式冲锋枪和半自动步枪,英国留给印度的还是布轮式轻机枪,还是二战的时候用的装置,他们落后中国军队一代。 双方互有长短,但是使用重武器又有很多限制,一个是在高原地区来讲,重武器很难发挥威力。再者双方都没有使用空军,双方不愿意扩大事态,它不是中印战争,而是一个边界冲突,因此双方都没有用空军,印度有些人抱怨他有空中优势,因为印度有很多机场,那个时候中国在西藏只有一个当雄机场可以使用,条件也很差的,还有两个备用机场,那也是很差的。印度怕中国方面空中反击,离印度大城市中国方面的航程近,这种情况下,双方都没有用,都用主要是步兵武器来打,在步兵武器方面中国方面占优势,另外人使用武器的效能,中国军队刚经过西藏平叛作战,适合在高原地区作战,在人机武器结合方面远远占优势。 主持人:在这场战争当中,中印双方的主要将领都有谁?他们指挥的风格都有什么特点? 徐焰:1962年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中国方面的指挥员,在西段主要是贺家产少将,他也是长时间经历过革命战争考验的,在中印边境东段的主要指挥员是张国华和丁胜少将,54军军长进入瓦弄方向。当时中印边界作战的指挥员的特点,中国方面的指挥员是身经百战,经过几十年战争,包括抗美援朝战争考验出来的,印度的指挥官大多数人没有打过多少仗,少量人参加过二次大战,印度第14师参加德国非洲军队的战役,印度的下级军官这些人可以说是纨绔子弟,只是在军校里学一点教程,不太能够很好的掌握部队指挥,在吃苦性,战斗经验远远落后于中国军队。印度军队在东段的考尔将军,还到过朝鲜,管过战俘,但是这个人指挥能力很差的,也是只懂得英国的书本教程,一看印军在中印边界的这个指挥,可以讲他们是一群典型的教条主义者。 主持人:都是属于纸上谈兵。 徐焰:打起来之后中国人怎么不按照我们学的教程来打呢,他根本不适应中国军队的那一套穿插迂回,那一套勇猛突击,近战夜战的战术,他没有学过那个科目。 主持人:我们主要都采取哪些战略战术呢? 徐焰:在中印边界反击战东西两端作战的情况不一样,在西段主要是拔点作战,采取的方针基本上是突然攻击,近战歼敌,为什么讲突然攻击呢?那个地方高寒缺氧,远距离冲击冲不了,喘不上气,只能是采取夜间,匍匐前进,接近到敌人据点,接近之后,突然发起攻击,一下子把印军的据点夺下来,攒足那点劲就在冲击的时候爆发出来,时间打长了,气上不来。东段作战主要是穿插迂回,印军的作战特点按照英国的教法,经过二次大战的作战经验还比较擅长于正面防御作战,组织火力这方面都按照英国路局的教程,非常呆板,但是一遇到穿插迂回不知所措,所以在东段的几次作战当中,只要人民解放军一迂回到印军背后,印军立刻阵脚打乱,完全各自逃生,但是印度军队有一个特点他跑得挺快,一遇到情况不利了就各自逃命,人民解放军想形成严密的包围很难包围住,那个地方竟是峡谷地带,到处一钻,有的时候还找不着它,打散之后要采取长时间的搜剿才能歼灭敌人。 主持人:地形属于易守难攻。 徐焰:那个时候对于双方的攻击都不利。 主持人:在战争中,我们中国跟印度双方伤亡大概是多少? 徐焰:中国长时间没有公布自己的伤亡数字,我们现在可以讲,伤亡一共是2400人,其中阵亡人员700人,1600多人负伤,按照正常的战争中间一般死与伤1:3,但是在西藏地区死亡率稍微高一点,因为抢救人员比较困难。印度方面死伤数字,印度自己公布过一个数字,他是死了2000多人,但是按当时西藏军区和在新疆军区的作战统计击毙它4800人,俘虏3900,伤员估计不多,因为大部分抬不回去。这两个数字,印度说得可能是少了一点,因为在那种地形复杂条件下,哪个人死了,这都很难统计得清楚,大致来讲,应该说印方死亡几千人。 主持人:在战争结束后,我们双方的战俘是怎么处理的? 徐焰:在整个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中,中国方面没有人被俘,有人炒作是如何如何,这种很大程度上不太可信,至于印度方面被俘人员一共被俘3900人,这个被俘量是比较大的,主要是在东段,对于印军被俘人员,中国方面在撤军的时候很快都把他们释放了。 主持人:您觉得在此次战争中,我方取得辉煌战果的主要原因都有哪些呢? 徐焰:在中印边界自卫反击作战中,中国军队可以说是取得了一边倒的胜利,主要原因有这么几点,第一点,这个战争从中国人民来讲,它是正义的,保卫自己的国家领土主权的一场军事斗争,这个得到了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参展的指挥员、战斗员士气高涨,确实打得很勇猛,按当时中央军委的嘉奖令是把印军打得丧魂落魄。第二中国方面的准备是非常全面的,尽管中国方面的运输条件比印度方面大得多,但是经过几个月的战前准备,再加上西藏人民的动员还是囤积了不少物资,准备得很好,但是印度虽然运输条件好,但是准备反倒不充分,这就在于他错误判断形势。按尼赫鲁事先的估计,中国不敢打他,他非常傲慢,他认为中国往前前进,中国顶多抗议,不敢打他。印度方面的很多人到第一线还没有棉袄,所以在战场准备方面印度是弱项。 再一个,第三个原因,那就是双方军队素质那还是有很大差距的,人民解放军当时那一代人应该说是指挥员都是身经百战的,战士们当时是义务兵,虽然入伍时间短,但是也是经过很好的训练,参战部队很多人经过西藏平叛,所以适合高原作战,而印军不太适合高原作战,当时他还没有专门的山地部队,战后成立了10个山地师,当时还没有专门的山地部队,所以到了战场,他到部队很不适应,而且印军整个结构特点是一支带有浓厚的过去的英国殖民地色彩的这样一个雇佣军队,军官都往往是世袭贵族,这个充当军官,当兵的是也等于说老子干不动了,儿子代,它的那个军队里有胡子兵也有少年兵,军队的战斗员的素质比人民解放军差得多,胡子兵打不过娃娃兵,胡子兵爬山都爬不动。 主持人:有人说中印这场战争一下子给中国打出了30年的和平,您认为这场战争我们取得胜利的意义是在于哪些方面? 徐焰:毛泽东当年决定在中印边境采取反击作战,目的不是为了解决中印边境问题,实际上当时打一仗,估计中印边境打一仗可以迎来10年的边境安定,打一仗现在证明1962年到现在47年过去了,边境基本上是安定了,印度的战略经过1962年这一仗也有了根本的改变,以前是在中印边境采取前进政策,经过这一仗,按照当时《人民日报》的评论,他懂事了一些。北守西攻,中国是他的背面采取守势,巴基斯坦采取攻势,这个守势是保持比西藏驻的军队更多的兵力,他受到这次教训之后,他始终对中国的军力还是很畏惧的。 主持人:网友对我方军队打败了印度之后迅速撤回,对这个问题争论不休,中国应不应该退兵。 徐焰:对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之后,中国军队撤兵的问题当年就有一些不同的意见,但是了解整个战略情况,了解整个国际战略形势,了解中印边界地理情况的人都会明白撤军是当时唯一正确的选择,有些人炒作这个问题,绝大多数人来讲出于不了解情况,可以说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他不了解那个地方,当地的地理环境,当时的国际形势以及整个中印双方的力量对比,从整个战场形势来看,这一仗虽然是中国方面取得了胜利,但是印度是几亿人口的大国,损失几千兵力对它来讲并不是一个特别影响巨大的事情,他可以很快的反扑,而且中国方面并没有威胁到印度的要害地区,并不像有些人炒作的那样,在这种情况下,印度很快会纠集兵力进行反扑的,在那个地方如果长时间作战,现代战争是打后勤,中国方面怎么能够长时间保持供应。我刚才讲了,那个战场条件那么恶劣,只有那么两条与内地连接的公路,到了夏天泥石流,冬天大雪封山,运输都很困难,在那个地方长时间打下去,后勤供应不可能解决,你靠藏族民工,几个月囤积一点物资,那很快打完了。当时中国的军事能力和后勤供应能力没有可能把军事胜利变为对争议地区的实际军事控制,撤军从后勤保障和军事态势那是必然的。 另外从政治上来讲,中国政府历来是和平解决边界争端,不以武力改变边界现状,印度先使用武力改变了边界现状,我们打了它,但是打完之后,我们中国政府的主张也是不以武力改变边界现状,因此退回到双方采取武力之前的这个位置,将来争取和平解决,这也显示了中国政府一贯提出的立场,这个也是对的,对我们今天来讲,这也是正确的,因此炒作当时边界撤军的这些人,一则是不了解当时的实际情况,二则是不懂当地的地理。 主持人:目前中印边境的现状又是什么样的? 徐焰:中印边界的现状应该说从1967年以后,一直是平静的,在1962年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结束之后,印度在中西边境,当时西境还存在,在中西边境还经常发起一些挑衅性的行动,和中方发生过交火,但是到了1967年以后,交火也停止了,可以说是40多年来,边境上基本上是安宁的。但是边境问题到今天没有解决,对于这个问题,中国政府的历来的立场是可以维持现状,将来通过和平谈判以互谅互让的方式解决边境问题,这一点双方在80年代还达成了共识,尼赫鲁时代是根本不跟你谈,无可争议的印度领土,无可争议还谈什么,没法儿议了,到了80年代印度的立场还有所后退,承认有所争议地区。60年代和50年代的时候,印度政府连争议地区都不承认,不但是双方没有办法谈判了,你讲什么划界都谈不到,这就造成了当时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事。 80年代以后印方还同意双方谈承认有争议地区,但是争议地区怎么划定归属这又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一直拖到现在没有解决。 主持人:您觉得中印争议地区边境归属问题,这个很难解决的原因是什么? 徐焰:对于中印边界问题的解决,那就主要是一个争议地区的问题,怎么归属呢?1960年4月,周恩来总理到印度访问的时候,根据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确定的方针,考虑到当时的历史情况很复杂,和现实状况。提出以互谅互让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1979年2月,印度外长瓦杰帕伊后来到总理,邓小平接见了瓦杰帕伊,当时邓小平就跟他讲,一揽子解决方案,中国在东端让,印度在西段让,如果我们这一代人解决不了,留给下一代人解决,这就是中国方面的立场。 主持人:前一段时间中印在边境问题上又进行了会晤,这次商谈我们的进展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徐焰:中印边境的谈判从80年代开始到现在可以说是已经谈了20年了,双方在谈判中间应该说有一些进展,达成了户互谅互让的共识,但是印度方面提出了解决边界问题的方案,中国一点儿不能接受,印度队自己的既得利益不放弃,还要要求一些新的利益。中方提出互谅互让,因此双方虽然谈判有一些进展,但是在有一些问题上现在还是陷入僵局,想解决起来恐怕还是要费以时日。 主持人:尤其是最近,印度不断在印度边界上增加军力,展示肌肉,我方的态度是什么? 徐焰:印度对中印边界上总是制造一些事端,这个由来已久,也不足为怪,可以说几十年来一贯如此,为什么呢?这要从印度整个国家战略上来想。印度在它独立之前,印度的国父尼赫鲁早在他的纲领性文件就提出来将来印度要成为亚洲的中心,他的竞争对手是谁呢?那就是中国,因此来讲,在跟中国的关系上和中印边界问题上有的时候经常找事,有方面讲友好的发展关系,但是另外一方面又以中国为主要竞争对手,这些年两国的发展方面,中国经济改革开放国力不断增强,1950年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印度那个时候也刚独立,1950年的数字对比,印度的国民产值超过中国四分之一,尽管那个时候两国都是穷国,印度的经济条件比中国还好一点,经过将近60年的发展,按去年的统计,中国的国民总产值相当于4.3万亿,印度是1.1万亿,中国现在差不多是印度产值的4倍,印度有些人就越来越不舒服,越不舒服,有的时候就给你找事,特别是印度军方一些人,他认为在中印军力对比上对他越来越不利,过去他强调优势防御,在中印边界对立的情况下,当然他的战略武器不如中国,但是他觉得他在常规武器方面以及在中印边界对峙的在他那一侧的军队数量上他是占绝对优势。 现在他认为这个优势不存在了,一个是中国现在空军力量发展很快,再一个是青藏铁路通车了,这个长期困扰中国对西藏运输这个问题解决了,这两点印度一些反华势力,他认为这是震动很大的。所以现在他强调要展示肌肉,他也要增强在边境的军力,他就属于对抗和抵消中国的优势,但是很大程度上也是一种炒作,出于反华的需要,同时他也出于国际政治的需要,像国际上一些反华势力他要更多的支援。 主持人:您觉得中印边境未来的发展趋势会是什么样? 徐焰:中印边境未来的发展趋势,按照当年毛泽东主席的预言,两国的边界问题总会解决,不能总是这样炒下去,按照我们中国方面的一贯立场,还是和平解决中印边界终端,当然对印度侵犯我国主权的行为我们要坚决予以反击,但是最终的目的是什么呢?还是求得两国人民能够在一个和平友好的情况下共同发展,边界争端,因为它是一个历史遗留下来的复杂问题,不应该影响两国共同发展关系的大局,现在的中印贸易额非常大,中国是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印度对中国来讲还不是,两国的经贸关系发展很快,中国的廉价产品在印度是最畅销的,因为印度人使用不起西方昂贵的商品,中国的山寨版手机在印度是最畅销,因此两国的经贸关系发展很快,印度人民在中国的发展中也体会到实惠,所以说印度多数人还是不主张与中国恶化关系的。因此从两国多数人民的愿望出发,还是边界问题能够促进它一步一步解决,当然这其中肯定会有一些波折了,印度有一些反华势力总是要挑起事端,对此应该保持充分的警惕,但是应该说前景还是光明的,但是解决问题那应该说还是有待时日的。 主持人:最近中印边境又炒出了一个新的话题,就是水资源的问题,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徐焰:中印边界从地理条件上来解,就是中国西藏的多条河流流向印度,这就出现了印度一些人炒作的,自己水的命脉被中国控制了,他认为中国在上游如果修水坝,下游水枯了,印度的农业灌溉一系列的问题怎么办?但是中国对自己自身的河流,水资源有处理权,另一个方面来讲,西藏的河流现在要修水利工程其实是极其困难的,虽然青藏铁路通车了,但是你要在西藏搞大规模的水利建设从现在来讲条件还是很困难的,有些人,特别是印度一些人炒作这件事情,很大程度上是别有用心。他是服务于煽动反华的需要,即使将来中国在西藏搞一些水利工程建设,应该说也会考虑到整个按照国际法的要求对水资源的问题合乎国际惯例的处理,即便搞一些水利工程的话,也不可能掐入印度的命脉,搞得印度人民没法儿生存了,也不可能造成这种情况。 当然中国按照自身需要,那对于西藏的水资源将来也会有统筹的考虑,这个问题应该说不应该成为影响两国关系的一个重大问题。 主持人:完全是印度方面单方面的炒作。 徐焰:它是炒作出来的。 主持人:您觉得关于中印问题,中印两国以后会不会再次开战,有没有这个可能? 徐焰:中印两国的关系应该说是从有记载以来,2000多年的历史来看,按照毛泽东讲,这个一直是友好国家,相信今后1000年,10000万也是如此,中国的战略重点在东部,不在西部,印度应该从整体战略来讲,是友人,我们不能把友人当敌人,争取印度与中国处在一个和平中立的位置上,这是我们长远的战略需要,这一点印方也很清楚。 因此中国政府从来没有把印度当成是主要的敌人,总是争取同印度和平友好相处,印度政界的很多人其实也是这个看法,2003年当时印度的总理瓦杰帕伊访华,他就提出来中印两国是合作伙伴而不是对手,印度很多人也是这样认识,当然他国内有反华势力在不断的叫嚣和炒作,从整体看,中印两国的和平友好发展是主流,当然也不排除会出现一些逆流,1962年,那是出现了一些逆流,但是这个逆流是短时间的,但是也要有所准备,因此中国在边境上有所准备,这是必要的,但是什么事物都要看主流和直流,从主流看,中印两国友好这个是大局,但是对于可能出现的事端必要的时候也要有所准备,不能绝对排除将来不会发生武装冲突。 主持人:谢谢今天徐教授作客腾讯,为我们解读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这段历史以及中印边境的现状。
个人分类: 人物纪事|2526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09: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