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研究院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仙人传说:张思德死于延安炼鸦片
热度 4 iwesun 2011-2-18 15:13
张思德死于延安炼鸦片 按语:   张天翼: 如果历史的时空歪曲了,部分信息也就丢失了,那是否意味着现实时空的不稳定?    总算有点明白了俺老人家的中心思想,时空本身就是虚构的,稳定性才是唯一的真实。 --------------------------------------------------------------------------------------------------- 转载: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82cb8630100jj0w.html   北京学者张耀杰最近揭露,毛泽东著名文章《为人民服务》中表扬“死得重于泰山”的八路军战士张思德,实际上是在烧制鸦片时,窑洞坍塌被活埋而死。   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张耀杰在最近一篇批评中共篡改历史的文章中披露上述真相。中共在延安时期为经济自救,曾在南泥湾地区开展“大生产运动”,五六十年代一首歌颂大生产运动,由贺敬之作词,马可作曲的歌曲《南泥湾》因此脍炙人囗,而使南泥湾精神深入人心,还成为八路军三五九旅旅长王震的最大政治资本。   张耀杰说,他几年前曾亲到延安的南泥湾实地考察过,“据当地政府官员讲,南泥湾本来是延安地区唯一的原始森林,被王震的三五九旅用极其野蛮落后的方式砍伐烧荒后,种植了大片的鸦片,《为人民服务》中的张思德,就是在烧制烟土的过程中被活埋在窑洞里面的。”   张耀杰还说,据他的研究中共党史的朋友告知,这些事情在中共内部文献中也有记载。但毛泽东却欺骗了中国人民半个多世纪,把南泥湾种鸦片说成是种庄稼养牛羊,而炼鸦片的张思德则被说成是烧木炭。   实际上有关王震的三五九旅在南泥湾种鸦片的真相在此之前早已在海外有不少报导。塔斯社记者、莫斯科驻延安特派员彼得?弗拉基米若夫尤的《延安日记》、陈永发教授的《红太阳下的罂粟花━━鸦片贸易与延安模式》、美国学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的《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都有经考证后的详细记载。海外人士还查得一九四五年中共冀鲁豫边区第六专区所辖淮太西县允许鸦片烟合法经营,征收鸦片烟土税的文件《淮太西县烟土税征收与管理暂行办法》。   不过披露张思德是炼鸦片至窑塌活埋则是第一次。   据官方说法,张思德是毛身边的中央警卫营士兵,在一九四四年响应大生产号召,在延安附近的安塞县挖烧木炭所需的泥时窑垮被活埋。毛泽东写了《为人民服务》文章追悼他,六十年代被捧为“老三篇”之一,迫令全国人民背诵。中共至今仍维持这个人造神话,捧张思德为英雄。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392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基金委与加拿大卫生研究院老年痴呆症及相关病症合作研究项指南
xxmchappyniu 2011-2-18 09:11
201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加拿大卫生研究院老年痴呆症及相关病症合作研究项目申请指南 http://www.nsfc.gov.cn/Portal0/InfoModule_396/31714.htm
2126 次阅读|0 个评论
强烈建议微软开发农历插件
gothere 2011-2-8 16:06
我们是中国用户,经常要过农历的各种节日,拜托微软亚洲研究院花几天功夫开发一个组件,集成到win7中,让我们可以方便地查农历日子。
个人分类: Else|289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由“社会科学”、“科学院”、“中国”想到的
renquane 2011-1-30 13:49
2010年09月10日 19:26 语录 今天学术道德宣誓,看着发的小册子上的中国社会科学院LOGO很不舒服,最能体现优势的“中国C”没有反映出来,如果能在外圈加上一个c字母,既能反映出中国气派又能使lOGO看起来很圆满大气。 刚才检索网络,又突然看见南京大学的“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的LOGO,竟然有个大大的圆圆的C字母,里面也是有“S”(社会科学),只是没有“A”(学院)!我们才是真正的“c”为何就羞羞答答不显大气呢?而地方倒是当仁不让,风风火火,敢作敢为。身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我们的优势和责任,你意识到了吗? 此一小事也,今记之,算是备“一叶知秋”之用。我来院2年多,所见所感皆如此,很是困惑、不解、无语! 来源: http://user.qzone.qq.com/514025618?ptlang=2052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18 次阅读|0 个评论
美国惠林研究院消息
baijiab 2011-1-20 22:50
美国惠林研究院 美国惠林.和讯版 美国惠林.新浪版 美国惠林研究院.和讯 美国惠林研究院.新 浪
个人分类: 张永和简介|92 次阅读|0 个评论
免疫组库工作新进展:“诊断正常”
热度 4 SNPs 2011-1-18 01:57
回头翻看以前的博客,算算我做免疫组库方面的工作已经有四个年头了。 这篇从苹果网搬过来的博客 记录了最早开始为免疫组库项目设计引物时候的情景。时间是07年十二月。而决定去用高通量测序方法做免疫组库研究是在07年的十月份,那是我刚刚离开Qiagen,加入HudsonAlpha研究院。 这篇08年七月的博客 记录了我和太太去斯坦福大学访问,那时我们刚刚完成了第一次用454测序免疫组库的工作,得到了很好的结果。在那以前,有关免疫组库方法学的专利已经申请进去了。 首次向外界披露我们的技术是在09年西雅图召开的 免疫年会 上。 论文 也是大概那个时候开始投稿的,不过一直到2010年年初 我们的论文 才在PNAS上发表。 免疫组库测序是个全新的领域,与其它“学院派”科学家不同,我们在做这个项目的时候不是把注意力集中在抢先发表论文上,而是努力把技术做得比别人好:更简 单,更好用,全自动,产品更全,软件更快更好。所以在他人不断发表论文的时候,我们却默默地做了大量技术研发的工作,也抢先申请了 一系列的专利 。 说道专利,我们最近还申请了另一个专利。这个专利的内容在 这篇博客 里面已经透露了一些。这个新专利是一个诊断产品。不过 我们要诊断的不是一个特定的病,而是一个正常指标 ! 事情是这样的,早在09年西雅图免疫年会上,我们就报告了免疫组库在肿瘤病人中有明显的多样性缺失的现象: 如上面的幻灯片所示,正常人的免疫组库(T细胞beta受体)多样性很好,在三维图像上看起来丛林密布;而结肠癌病人或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的免疫组库则多 样性缺失,三维图像看上去就是几棵树。这些病人T细胞总数是正常的,可是他们的T细胞功能太专一,缺乏健康人应有的多样性。我们随后做了许多病人,都是如此。 开始,我们也和其它科学家一样,试图通过多做一些病人标本找到 更特异性 的免疫组库变化:某个特定的VDJ重组总是和某个肿瘤相关。可是,免疫系统潜在的多样性(人可以有10的20次方那么多不同的T细胞)实在太大,找到病人之间共有的特异性VDJ (或者CDR3)可能性很小。那么,免疫组库研究的诊断意义到底在哪里? 受中医思维影响,我对“上医医未病之病”一直感兴趣。可是医未病之病的前提条件就是能够诊断正常:只有能诊断正常,医生才能在病人稍微偏离正常状态时就能知道,及时加以纠正。引申开来,免疫组库技术在能诊断各种特异性疾病的同时,它的一个最好的应用可能就是去 诊断正常 。 如何评估一个人的免疫组库是否正常? 那就看他(她)的免疫组库多样性是否完好。可是作为一个临床诊断,最好要有一个定量的描述。这,就是我们新专利的一个特点和诉求。我们称之为D50(Diversity 50)。下面是专利里面对D50的描述: Aspects of the invention include arm-PCR amplification of CDR3 from T cells, B cells, and/or subsets of T or B cells. Large numbers of amplified products may then be efficiently sequenced using next-generation sequencers. If the significant percentage that is chosen is 50%, the number may be referred to as the “D50.” D50 may then be the p ercent of dominant and unique T or B cell clones that account for fifty percent (50%) of the total T or B cells counted in that sample. For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for example, the D50 may be the number of the most dominant CDR3s, among all unique CDR3s, that make up 50% of the total effective reads, where total effective reads is defined as the number of sequences with identifiable V and J gene segments which have been successfully screened through a series of error filters. 所谓D50,就是通过arm-PCR技术扩增免疫组库然后测序。把半定量扩增出的免疫组库和测序结果做sorting, 表达量最高到表达量最低排列,然后从高到低地相加。加到50%(reads)的时候看看一共包括多少个克隆,克隆数占总数的百分比就是D50值。一个健康 人,因为免疫组库多样性好,免疫细胞总数的50%就会由许多不同的细胞组成,D50值就会偏高;相反,病人常常会有克隆性扩增,免疫多样性差,所以几个克 隆就占据了免疫细胞的50%了,因此D50值就偏低。 专利诉求中除了可以用测序方法做D50计算以外,还提到可以用iCubate仪器通过杂交的方法对D50进行评估。这样就有快速,便宜的方法来“诊断正常”了。
个人分类: 免疫组库新领域|11978 次阅读|7 个评论
[转载]中国首个交叉信息研究院成立
热度 1 Fangjinqin 2011-1-17 10:09
作者:马海燕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1-1-16 15:18:48 选择字号: 小 中 大 中国首个交叉信息研究院成立 图灵奖唯一亚裔得主姚期智获邀担任首任院长 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和量子信息中心1月15日举行揭牌典礼。世界著名计算机科学家、计算机科学最高奖图灵奖唯一亚裔得主 姚期智 获邀担任中国首个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长。 姚期智表示,21世纪信息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依赖于新的原理和方法的开拓,而开拓的最有效途径来源于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互动。研究院的成立旨在为中国培养具有广阔背景领域的下一代信息科学人才,努力推动信息科学与物理学、数学以及将来与生命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培养具有独特视角的人才。 目前挂靠在交叉信息研究院下有理论计算机科学研究中心和量子信息中心两个研究中心。前者由姚期智2004年回国后在清华创办,强调计算机科学与数学的交叉,培养的数百学生已成为相关领域的一流人才。后者今天揭牌,首批学生将从物理专业研究生中挑选。 量子信息中心强调计算机、信息科学与物理学的交叉。姚期智说,可以预见未来量子信息对世界科学的影响将更为重大,目前世界上能做相关课题的只有四五个一流研究中心。他相信数年内清华量子信息中心将跻身世界一流行列,做出前人没有过的成绩。 曾先后获得哈佛大学物理学博士和伊利诺伊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的姚期智被认为是发展交叉信息科学重要性的有力例证。姚期智说,希望未来10到20年量子科技开始对世界经济产生影响的时候,中国的相关研究能处于前沿并为世界经济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个人分类: 信息交流|1436 次阅读|1 个评论
祝贺上海交大成立转化医学研究院
热度 2 xupeiyang 2011-1-16 20:08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1/242902.shtm 由2010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振义院士领衔,上海交通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1月15日揭牌。目标是通过5年努力,把转化医学研究院建设成为与世界一流同步、具有强大学术竞争力的研究高地,为实现“健康中国”的目标作出不可替代的贡献。
个人分类: 转化医学|2471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央视曝光中医养生大骗子 ---- 刘逢军 (视频)
xupeiyang 2010-12-29 21:24
视频:央视曝光刘逢军在大道堂违规行医骗患者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29日20:48CCTV新闻频道 简介:   北京有一家大道堂中医养生研究院的院长刘逢军被曝违规行医欺骗消费者,央视记者实地采访多地求证揭开了这一骗局,这不仅使人联想到前不久的悟本堂。在大道堂出售的书中介绍刘逢军的经历、资历经调查也都是子虚乌有的或者早已不存在的。   12月29日CCTV新闻频道播出以上视频内容。 1
个人分类: 食品问题|3870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载](转载)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冲击地压研究院简介
edward3 2010-12-7 17:40
在冲击地压研究方面有长期发展历史,20世纪80年代就形成了以章梦涛教授为首的第一代研究团队,其标志性研究成果是提出了冲击地压失稳理论。之后以潘一山教授为首的第二代研究团队,继承并发展了防冲理论,并广泛应用于现场实际,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目前,在理论研究、实验室研究、数值模拟计算、现场试验等各方面,都有代表性研究人员,并达到了国内一流水平。所培养的博士后、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也都从事与冲击地压有关的研究工作。研究团队中的绝大部分成员,在国内学术团体任职,在本研究领域有重要影响。 一、历史沿革 1.深部地压研究所 我校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成立了深部地压研究所,开始了冲击地压研究工作。1984年章梦涛教授根据煤岩变形破坏机理和变形稳定理论,对煤岩突然性破坏过程是材料变形破坏过程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冲击地压失稳理论。以章梦涛教授、潘一山教授为骨干的学术集体采用普遍适用的能量判据,建立了不同类型冲击地压失稳模式及数学模型,及冲击地压蠕变失稳数学模型,提出了冲击地压物理模拟相似准则,提出并在实践中完善了钻屑法及其理论,利用岩石破裂电磁辐射作为前兆对冲击地压进行预测、防治冲击地压煤层预注水、卸压爆破等,并将数值模拟方法用于冲击地压煤层开采的设计。潘一山教授、王来贵教授研究了冲击地压时间效应问题,建立了包括时间效应在内的更广泛的冲击地压失稳理论。潘一山教授提出了扰动响应判别准则,对巷道冲击地压问题进行了解析分析,提出煤岩弹性模量和峰值后降模量之比是决定稳定性的重要参数,又采用突变理论研究了冲击地压从孕育、发生、发展到停止的过程。王来贵教授采用分叉理论对冲击地压进行了分析。梁冰教授在完成三维有限元分析的基础上对煤柱冲击地压进行了数值预测。这些优秀的研究成果使我国冲击地压防治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我校冲击地压研究也已占领了此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应用于北京城子矿及门头沟矿、北票台吉矿、抚顺龙凤矿、开滦唐山矿、新汶华丰矿等十多家煤炭企业,取得了良好效果。 2.冲击地压研究中心 2001年冲击地压研究中心成立。在潘一山教授的带领下,冲击地压研究中心及课题组的有关人员对冲击地压发生机理进行了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冲击地压发生的极值点失稳理论和变形局部化失稳理论。以煤岩等准脆性材料为背景,对煤岩试件及巷道、煤柱、采场等典型结构进行了一系列的理论分析、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工作。研究成果应用于北京木城涧矿、大安山矿,阜新五龙矿、王营矿、海州立井,新汶华丰矿,重庆南桐砚石台矿,通化道清矿,取得了良好效果,产生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冲击地压研究院 三十年来,我校冲击地压课题组先后承担了与冲击地压有关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基金项目、省部级项目多项,完成了大量的企业委托项目,承办了由国家煤矿安全监察总局主办的全国煤矿冲击地压培训班和学术研讨会,形成了在全国煤炭行业颇具影响的高水平研究队伍。在研究方向、研究基地、产品和研究团队等各方面均具有明显优势。为了加强学科建设,更好地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在此领域做大做强,打造国家级科研团队,扩大在国内外的影响力,2009年4月经学校批准成立校院共管的专门研究机构“冲击地压研究院”。 二、指导思想 以致力于国内外地下工程(矿山)冲击地压机理研究为基础,以减缓或根治冲击地压灾害危险性为目标,以寻求各种行之有效的冲击地压预测与防治办法为手段,以研制冲击地压监测、检测、预警与防治技术装备为重点,在煤矿冲击地压研究的基础上开拓非煤矿山、金属矿山等新领域,开辟新途径,切切实实解放思想,扎扎实实做好工作,树立超常规发展和市场化的理念,面向企业,贴近市场,深入现场,加大对社会的服务力度,在服务中展开科学研究,在服务中求得发展,将我校冲击地压研究院建成国际著名、国内一流的专业研究机构,为我校科研工作的大力发展、保障科研经费指标翻两番做出突出贡献。 三、特色与优势 我院在冲击地压研究方面有以下突出特色和明显优势。 1. 有稳定的研究方向 我校是国内最早开展冲击地压研究的单位。20世纪80年代初,原阜新矿业学院与煤科总院等单位合作,对全国煤矿进行冲击地压矿井的鉴定工作,制定了冲击地压矿井煤炭开采的实施规程,自“龙凤矿冲击地压的预测与防治研究”课题以来,之后的三十年来,在理论研究方面,提出了冲击地压失稳理论、冲击地压和煤与瓦斯突出统一失稳理论;在预测与防治技术方面,开展了钻屑法检测、电磁辐射监测、电荷检测、矿震监测、开采解放层、煤层注水、卸压爆破、大功率超声卸压、高压水射流切缝卸压等预防技术的研究工作,取得了突出成果,应用于现场实际,获得了较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原煤炭部、辽宁省教委等政府部门的资助。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认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稳定的研究方向。 2. 有稳定的研究基地 三十年来,与多家企业进行合作,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相继与北京昊华集团大安山煤矿、木城涧煤矿、长沟峪煤矿、山东新汶华丰矿、兖州东滩矿、抚顺老虎台矿、通化道清矿、阜新五龙矿、王营矿、重庆砚石台矿、开滦唐山矿等十多家煤炭企业合作开展与冲击地压相关的研究工作,这些企业已经发展成为本研究院的研究基地,可以为有关防冲的科学研究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以及现场试验、验证等物质保障。 3. 有稳定的产品 经过三十多年的研究成果积累,在冲击地压预测与防治技术装备方面,已经形成了比较稳定的产品。 1)微震监测定位系统:冲击地压前兆信息的检测、矿山微震信号的监测是进行冲击地压预测预报的前提。冲击地压的震源定位是揭示冲击地压发生规律的基础。为此我们课题组自主研制开发了矿山微震监测定位系统。该系统已在北京木城涧矿和阜矿集团应用,效果良好。 2)电荷感应仪:用电荷感应方法预测煤和瓦斯突出、冲击地压的发生是一种连续的预测方法,与声发射法和电磁辐射法相比有更优越的特点。课题组基于煤岩破坏电荷感应机理,研制了电荷感应仪。目前已经研制成功,进入工业性实验阶段。正在北京长沟峪矿进行井下试验。 3)便携式电磁辐射仪:2005年引进了俄罗斯研制的电磁脉冲接受仪的升级产品,并针对我国煤矿井下生产实际进行了改进。该仪器体积小、重量轻,可以沿工作面巷道对煤体或顶底板冲击进行检测,也可以在时间上进行连续监测,观测冲击危险变化可与生产同时进行,是智能仪表。在北京木城涧矿进行了井下实验,取得了重要检测数据。 4)液压支架压力监测仪 (在线式):在线实时监测综采工作面支架压力参数。 5)顶板离层仪(在线式):用于巷道围岩位移、顶板离层测量与报警。 6)锚杆锚索测试仪(在线式):用于巷道一断面锚杆(锚索)锚固力和应力连续检测。 7)矿山灾害在线监控系统:矿山灾害在线监控系统包括监控分站、接收主机、数据传输、WEB数据库管理、短信发布系统,主要测量矿山煤岩体压力和变形、露天滑坡、地表下沉、液压支架支护参数、气体(瓦斯)成分等。 8)高压水射流切缝煤体卸压技术与装备: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资助下,开展了高压水射流切缝煤体卸压技术与装备的研究。目前部分设备已经研制成功,配套设备的选型也已完成,正在进行地面试验。 以上产品均已通过理论验证和现场检验,在预测与防治冲击地压方面具有明显效果,是可以应用于现场实际的实用产品,目前正在申请国家安全标志,并申报专利。另外,钻屑法成套设备、煤层注水成套设备、人身防护设备等系列产品也已经酝酿成熟,进入研制开发阶段。 4. 有稳定的研究团队 我校在冲击地压研究方面有长期发展历史。目前,在理论研究、实验室研究、数值模拟计算、现场试验、产品开发等各方面,都有代表性研究人员,并达到了国内一流水平。博士后、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也都从事与冲击地压有关的研究工作。研究团队中的绝大部分成员,在国内学术团体任职,在本研究领域有重要影响。 四、面向企业开展的研究项目 1.冲击地压理论研究 1)研究已发生的破坏性冲击地压事故,分析冲击地压发生时煤体所处的开采环境,分析开采深度、煤柱位置尺寸、本工作面开采情况、采高、构造、临近工作面开采情况等相关因素对冲击地压的影响。分析原因,总结规律,为预防提供理论依据。 2)研究冲击地压发生后破坏区域的大小、破坏的位置分布规律及破坏的形式、研究工作面柱体的破坏形式及倾倒方向。为降低经济损失、避免人员伤亡提供理论保障。 3)研究初次来压及周期来压对冲击地压的影响,研究工作面开采速度对冲击地压的影响,确定合理的开采速度。 4)通过对地震台或矿震监测系统记录波形分析,判断冲击地压类型,确定冲击破裂起始位置,进而确定顶板、底板冲击或煤层冲击。 5)通过数值分析研究煤层倾角、开采煤层厚度、顶底板岩性、尺寸、开采速度对冲击地压的影响。 6)通过现场调查、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计算研究倾斜煤层冲击地压破坏部位分布规律的特殊性。 7)研究破坏性冲击地压与地球固体潮关系,为冲击地压预测提供一个新的指标。 8)通过对地震台记录的冲击地压震级分布分析,建立冲击地压震级与发生次数关系,进而对发生冲击地压最大震级和发生趋势进行预测。 9)研究底板冲击地压发生的条件,研究底板岩性、厚度等参数对冲击地压的影响规律,从研究的机理出发,提出控制底板冲击地压的方法和途径。 10)研究巷道和采掘工作面的围岩破裂机理及与冲击地压的关系,通过可观测到的围岩破裂来预报工作面或顺槽冲击地压。 11)研究冲击地压发生的前兆信息变化规律,为研制开发冲击地压监测、检测、预警技术装备提供理论基础。 12)研究冲击地压启动后煤岩体的变形破坏规律,完善煤岩变形破坏的变形局部化理论和梯度塑性理论。 13)研究深部煤岩体的结构特征,建立深部冲击地压发生理论。 2.矿井冲击地压的监测、检测、预警技术研究 1)冲击地压监测数据分析处理技术 目前预测冲击地压已有了地震仪、电磁辐射接收仪、钻屑法、应力计、支柱阻力等,但对于这些大量的数据却没有先进的分析手段和预测指标,仅简单规定某一值超过规定值即发生冲击地压,但实际上很多情况下,即使实测值超出规定值,但冲击地压并不发生,可以说,目前冲击地压监测、数据的分析处理技术远落后于硬件的监测技术。采用合理的非均匀指标CV及混沌学理论来对冲击地压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建立地震仪、电磁辐射接收仪、钻屑法、应力计、支柱阻力等数据的综合预报冲击地压的系统软件。 2)冲击地压发生的电荷监测技术 研制布置于井下的电荷接收仪,确定危险指标体系。 3)冲击地压发生的热红外辐射监测技术 煤和岩石破坏过程中会发出热,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接近破坏时,煤岩破坏部位的热红外辐射图像出现异常,温度将会比周围区域高出1~3℃。目前该技术已用于地震分析,已发现地震发生前,发震部位或震中心会出现热红外异常区。研制可置于井下的对工作面或顺槽进行冲击地压地点监测热红外监测系统,实现冲击地压的空间预报。 4)现有冲击地压预测监测技术的智能化 对于地震仪数据直接给出预测未来趋势的指标;对于钻屑法,研制煤粉自动收集称量及显示系统。研究钻粉量和地应力的关系,使智能钻屑法检测系统直接给出地应力大小。 5)开采前冲击地压发生危险性最小开采方案选择数值模拟研究 采用有限元技术利用计算机研制图形功能友好的界面,研究各种开采方案的冲击地压危险性,找出冲击地压危险性最小的开采方案。 6)开采前冲击地压发生危险性最小开采方案选择的相似材料模拟实验研究 采用研制的冲击地压模拟相似材料,利用研制的冲击地压模拟的二维、三维模拟试验台,改进现有的应力及位移光测技术,对于数值模拟中得出的冲击地压危险性较小的几种开采方案进行室内模拟实验,验证数值模拟结果,最终确定现场开采方案。 7)引进和改进俄罗斯第四代电磁辐射接收仪 俄罗斯第四代电磁辐射接收仪已应用河南平顶山、北京房山、辽宁铁法三矿,以其测量数据稳定和灵敏而受到现场欢迎。进一步引进俄罗斯第四代电磁辐射接收仪,研究其参数变化规律,确定发生冲击地压的危险指标。 8)冲击地压的智能化综合预报系统 对现有的监测手段,如钻屑法、地震仪、支柱阻力、应力计、电磁辐射接收仪等手段的监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建立综合考虑各种监测信息的分析模型,编制计算程序,最后得出一个综合预报体系。 9)地质动力区划方法确定冲击地压区域 在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巴图金娜教授提出的地质动力区划方法基础上,研究提出矿区尺度上地层变形的活动区域,进而划出冲击地压的危险区域和非危险区域,在采区布置时尽可能避免置于危险区域上。 10)研制国内首座冲击地压地面观测网。 11)研制应用DDT-1可变增益地震信号存储仪。 12) 研究应用模拟与数字模拟相结合的方法,解决高采样率的数字传输问题。 3.冲击地压的防治 1)冲击地压防治方法研究 对钻屑值进行研究,根据具体条件,确定危险指标。 对三分向测震系统进行研究,提出进一步进行技术改造的方案。 对矿震定位系统进行研究,提出进一步进行技术改造的方案。 对其他预测方法如电磁辐射、流动地音压力枕测量、工作面支柱阻力等,进行研究,确定其适用性及改进意见。 对煤层注水、卸压爆破方法进行研究,确定相应防治参数及布局。 2)深部冲击地压煤层开拓部署研究 研究煤柱宽度、位置对冲击地压的影响。 研究推采方向对冲击地压的影响。 研究二个或三个推采工作面冲击地压的相互影响关系,确定合理的布置方式。 对现有的开拓布置进行研究,提出改进方案。 对下水平开拓布置进行研究,提出冲击地压危险最小的开拓布置。 3)冲击地压预测防治的规划研究 对冲击地压发生情况进行预测分析。 提出未开采水平冲击地压预测防治方案设计。 提出未开采水平冲击地压煤层开采的开拓布置方案。 4)冲击地压防治新技术研究 A)无人刨煤机开采解放层技术 开采解放层是防治冲击地压的好办法。研究无人刨煤机的工作方式、行走方式、推进方式,建立这种新型采煤系统的经济数学模型,对该系统做出合理的初期投资,进行成本的评价,为现场工业试验提供可靠的依据。 B)磨料水射流钻孔割缝卸压技术 在工作面下顺槽向上打孔,采用磨料水射流进行钻孔,通过长喷嘴前端加装旋转叶片,使喷嘴喷出磨料水射流成旋转射流,进而在推进过程中可打出120毫米的钻孔,推进速度可达0.5~3.5米/分钟,钻孔深度可达50~200米。钻孔完成后,将前端喷嘴堵死,开启两侧喷嘴,后退钻杆,进行割缝,割缝深度可达2米,缝高10厘米。在工作面每隔4米进行同样的操作,进而在工作面煤体中卸压,相当于在煤体中开采出一个厚度为10厘米的解放层,进而达到卸压效果,防治冲击地压。 C)煤层注水卸压技术 浸水后煤体中储存的弹性应变能降低。裂隙的增加会引起煤岩的弹性性质的变化,进而引起煤壁前方支承压力分布状况的变化,凡是注水充分的工作面,冲击地压发生的频度和强度均大大降低。但煤层注水是否可行,达到预期效果,必须考虑煤层注水的难易程度。煤层注水卸压技术主要包括完善注水过程中的水气驱替理论、注水设备的选型、注水参数的确定等。 D)冲击地压防治方法综合选择及防治手段确定的研究 目前在浅部冲击地压防治中,有煤层注水、卸压爆破、钻孔卸压、中间巷道、卸载洞等措施,在千米深井下,研究选择适用方法,同时对于各种防治参数,研究提供一套确定方法,进而更科学、更经济地预防冲击地压。 4.对现场提出的涉及矿山冲击地压相关问题进行咨询。 http://cjdyyjy.com/xyjs.jsp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575 次阅读|0 个评论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研究院成立 2010 0918
pikeliu 2010-9-24 17:20
打造学科特区 我校海洋科学研究院隆重成立 9月18日上午,我校海洋科学研究院成立仪式在图文中心会议室隆重举行,全国人大教科文委委员吴忠泽、国家海洋局科技司副司长雷波出席会议并为海洋研究院揭牌,我校双聘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潘德炉,市教委副主任王奇,教育部科技司综合处处长李渝红,科技部社会发展司综合计划处处长沈建忠、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党委书记刘刻福,上海市海洋局副局长沈依云以及校党委书记虞丽娟、党委副书记吴嘉敏、副校长程裕东等出席了揭牌仪式。 吴忠泽委员(右)和雷波副司长(左)为海洋科学研究院揭牌 海洋科学研究院院长、副校长黄硕琳就海洋科学研究院的机构设置、管理体制等作了介绍。海洋科学研究院将致力于发掘全校海洋科研潜力,拓宽科研领域,提高科研水平,加强国内外,特别是国际海洋领域学术前沿的交流与合作,侧重组织培育重大重点、交叉和新兴学科的科研课题及研究队伍,推动学校海洋学科整体发展。研究院是非行政建制,相对独立运行的校级学术研究平台。研究院是协调和整合学校海洋类研究资源的公共型科研平台,是加强与国内外海洋科学研究广泛合作与交流的公共型创新平台,同时,也是海洋人才培养的公共教育平台。 目前,该研究院下设有数字海洋研究所、中美海洋遥感及信息研究中心、海洋生态系统与环境实验室、海洋生物系统和神经科学研究所、海洋经济和文化研究中心等12个国际化、开放型的研究中心、研究所和重点实验室,并聘请了两位双聘院士以及柔性引进了美国麻省大学、美国NOAA、美国马里兰大学等一批拔尖人才加盟。现承担了国家973、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际合作及省、部级等各类重大重点科研项目100多项。 潘迎捷校长致辞 我校双聘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潘德炉致辞 市教委副主任王奇讲话 教育部李渝红处长致辞 上海市海洋局副局长沈依云致辞 海洋科学研究院院长、副校长黄硕琳介绍了海洋研究院的机构组成等情况 潘迎捷校长讲话时指出, 学校始终把海洋学科的建设作为学校学科建设的重要任务,按照聚焦、错位、合作的建设思路,加大了我校海洋学科的布局结构调整,先后形成了海洋生物、海洋环境生态、海洋信息、海洋工程、海洋管理、海洋经济、海洋文化等学科方向。在建设中,我们紧紧围绕国家战略,对接行业需求,瞄准海洋学科发展前沿,发挥学校多学科的优势,举全校之力发展海洋学科。同时,我们紧紧依靠科技部、教育部、国家海洋局,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了全方位的合作,通过这种合作,把学校海洋学科放在一个开放型、国际化的大背景下进行谋划和建设,给我们很大帮助,特别是对青年教师的培养起到了十份重要的作用。 他指出,海洋研究院的成立将进一步整合学校的力量,进一步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拓展海洋学科的发展空间,进一步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他表示,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争取把这个研究院建设成为一个开放性、国际化的学科特区,营造一个各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各种学术思想竞相迸发的学术环境,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在这里找到充分发挥作用的舞台,进一步提升我校海洋学科的水平。他强调,在海洋研究院的建设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各研究所和中心的作用,激励他们在海洋科学的前沿,在海洋产业发展的主战场上发挥作用。同时我们要更加紧密依靠各个学术委员会的作用,依靠国内外专家的作用,在更高更新的起点上,加快我校海洋学科的发展。 潘德炉院士对海洋科学研究院的成立表示最热烈的祝贺。他说,海洋是人类的摇篮,经济的命脉。世界各国的目光都投向海洋,海洋已经成为国际经济、政治、军事斗争的重要舞台。他希望,海洋研究院的成立将进一步促进我校综合人才的培养和综合科研能力的提升,以及我校综合学科的交叉发展。 雷波副司长讲话时指出, 海洋科学研究院的成立是上海海洋大学坚持聚焦、错位、合作的思路,通过整合校内资源,调整战略布局,促进内生发展的又一重大举措。海洋科学研究院的科学架构紧扣国际脉搏和国家重大需求,科研领域体现区域特色和学科优势,我们充分相信,海洋科学研究院在上海海洋大学的统筹指导下,必将成为海洋科技创新和交流的重要学术平台,将会为推动学校的海洋学科的整体跨越和上海市、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的海洋经济发展做出积极的科学贡献。他表示, 国家海洋局科技司将一如既往、尽其所能地支持上海海洋大学的改革建设和发展,积极支持海洋科学研究院的建设运行,支持海洋科学研究院承担我局组织开展的各类海洋科研项目和研究工作,并促进研究院与我局所属各类科研单位的交流与合作。 李渝红处长讲话时表示,将在人才项目和实验室基地建设、科研项目等方面对地方高校给予最大限度的支持,并将积极配合国家财政部门、科技部门,争取一些宏观政策,加大对地方高校的支持。 市教委副主任王奇指出,海洋科学研究院的成立是近年来我校发展的点睛之笔,体现了学校发展理念、管理理念等重大提升,将为学校的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研究和工程技术研究构建多层次、多学科交叉的综合合作平台,搭建起学校与政府、与行业、与科研院所交流互动的纽带和桥梁。同时,海洋科学研究院的诞生使上海海洋大学的资源配置、科研服务、项目组织以及行政管理面临自主创新、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的重大挑战。他代表市教委寄语海洋研究院:重在积累,意在创新,志在作为。 沈依云副局长指出, 海洋事业的发展对上海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上海地域狭小,资源非常贫乏,海洋为上海长远、持续的战略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他表示, 将通过共建形式和上海院校、海洋科技科研部门、设备单位开展科研的共建,不断强化海洋科技的研发、技术转换和推广应用,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支撑管理的能力,推进上海海洋行业高新技术产业的不断发展。他表示,欢迎上海海洋大学通过科教资源的进一步发掘整合和学科理论的建设,积极参与到上海市海洋局系统科研兴建计划,通过加强交流合作,着力于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和转化,为上海市海洋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来自海军海洋测绘研究所,国家海洋局海洋研究一、二、三所,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国家海洋应用中心,上海市科委,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上海海事大学,江苏省大丰市等研究院所的专家、领导及我校师生代表出席了揭牌仪式。 (校办 科技处) 临港新城校区:上海市临港新城沪城环路999号;军工路校区:军工路318号;民星路校区:民星路435号 电 话:021-61900296传真:02161900000校长信箱:xzxx@shou.edu.cn Copyright1998-2009 上海海洋大学,
个人分类: shanghai|111 次阅读|0 个评论
访问中国石油北京测井研究院基地
肖立志 2010-3-17 08:59
筹建中的中国石油测井有限公司(CNPC Logging)北京测井研究院昨日迎来了测井界第一批客人。未来的测井研究院座落于北六环与八达岭高速公路交会处西南角,是中国石油创新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个人分类: 科学普及|10866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服务全欧洲的能源研究
Helmholtz 2010-2-15 18:13
作为三个被核准的“知识与创新社区”项目之一,卡理工与其他欧洲伙伴一起获得了额外补贴 – 预计到2014年将一共得到约1.5亿欧元的资助 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凭KIC InnoEnergy 入选为三个“知识与创新社区计划”(KICs )之一,获得额外资助。 这个欧洲科研联盟由35 家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和商业院共同组成。欧洲创新与技术研究院(EIT )预期将为KIT InnoEnergy 项目的第一阶段投入每年3000 万欧元的经费至2014 年。目标是要到2050 年的时候在欧洲实现一个可持续的能源体系。 “通过KIC InnoEnergy计划建造一个欧洲协作网络,我们将更好地迎接对可持续的和气候中性的能源保障的挑战 - 所以我们希望把欧洲在能源领域的创新短板补上来”,汉斯-耶格.鲍尔(Hans-Jrg Bauer)教授说,他是KIT能源中心以及KIC InnoEnergy计划的发言人。在鲍尔看来,为了实现可持续的能源供应,在欧洲以企业的思维模式来考量科研、教学和创新,包括把欧洲的创新能力更好地组织起来是非常有必要的。KIC InnoEnergy计划的科研联盟将按欧洲公司法注册,并以拥有自己的CEO的企业方式运行。 KIC InnoEnergy科研大联盟共由六个区域性紧密联系的协作中心(CC)组成,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是总协调。这些区域协作中心包括:“比荷卢经济联盟(Benelux)”,“伊比利亚半岛(Iberia)”,“阿尔卑斯山谷”(AlpsValleys),“瑞典”,“大波兰”和“德国”。就德国而言除了卡理工作为核心以外,另外还有斯图加特大学、SAP公司和EnBW。此外在大联盟中的合作伙伴还包括石油公司Total、ABB(电力和自动化技术)公司、法国电力公司(EDF)、瑞典皇家理工学院(KTH)、法国原子能源委员会(CEA)和欧洲著名的巴塞罗那西班牙商学院ESADE。KIC项目申请阶段的全欧洲的总协调,多亏了卡理工在经验、资金以及人力上的投入,尤其是卡理工的能源中心更是发挥了核心作用,通过这次的成功,它充分展示了自己作为一家欧洲先进能源研究中心的地位。 KIC InnoEnergy的现身,是要增加欧洲的创新能力。产品和能源技术将通过合作伙伴的密切协作而更快地进入市场。此外,也是要确保欧洲在能源技术领域能拥有全球竞争能力- 按照欧盟委员会的战略能源技术计划(SET-Plan),为实现气候中性欧洲2050目标,欧洲需要自主的、可持续的能源概念和技术。在KIC InnoEnergy项目中将更好地实现“研究、教学与创新”的三结合。 今年前4年,KIC InnoEnergy项目计划培养1500位一流的硕士生和博士生,从中将产生65项的能源专利和诞生50家公司。此外,还将有能源技术领域的90种新产品进入市场。KIC InnoEnergy2011年的年度经费预算将达到1.1亿欧元左右,并在随后的几年里持续增长。在这些经费中,欧洲创新与技术研究院将提供近四分之一的资金,其余四分之三将由KIC InnoEnergy的伙伴单位自筹。另外巴登符腾堡州政府已于事前做出承诺,一旦KIC InnoEnergy项目获得通过,将提供匹配经费。现在巴符州将向以KIT为核心的德国区域中心合作伙伴提供连续五年、每年可高达300万欧元的经费支持。 这六家欧洲的区域合作中心还分别各自负责对所有科研合作伙伴开放的一个重要能源任务,并实现相互间的密切合作。德国区域中心的任务聚焦在化学能源,例如氢、酒精或借助其他可持续的初级能源而把生物质重整所获得的碳氢化合物。这些化学能源具有应用面广、能量密度高的特点,并具有很容易就能共用加油站和综合管线等现有基础设施的优势。 向欧洲创新与技术研究院递交的应对可持续能源供应、气候变化和信息技术挑战的项目申请一共20多份,最后KIC InnoEnergy从中脱颖而出。欧洲创新与技术研究院为所有KIC项目单方投入的资金总额合计3亿零8百欧元。 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KIT )是一家能源研究领域的欧洲先进研究机构:卡理工能源中心在多种能源形式方面统一了基础和应用研究,致力于为产业、家庭、服务业与流动性等多个领域提供服务。它把能量转换过程以及能源效率作为整个能源循环过程的主要考量指标。卡理工能源中心的能源研究把自身的技术及科学优势与经济学、人文和社会科学和法律领域的专业知识进行了紧密结合。卡理工能源中心的工作共分为七个主题:能源转换、可再生能源、能源储存和能源分配、高效能源利用,核聚变技术、核能与核安全以及能源系统分析。 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 KIT )是位于德国巴登 - 符腾堡州的一个政府公共事业机构。它承担着同时是大学又是亥姆霍兹联合会的一所国家研究中心的双重使命。卡理工有效地集成了科研 - 教学 - 创新在内的知识创新三要素。
个人分类: 2009年科技新闻|3257 次阅读|0 个评论
南京大学成立气候与全球变化研究院 符淙斌任院长
pikeliu 2009-10-23 16:59
作者:王骏勇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09-10-23 11:35:45选择字号:小 中 大 南京大学成立气候与全球变化研究院 符淙斌任院长 南京大学10月20日成立气候与全球变化研究院,依托科研力量对全球气候变化等进行研究,并将发展成为我国气候与全球变化重大问题研究的重要实体。 据悉,南京大学气候与全球变化研究院由中科院院士符淙斌担任院长。该研究院为全校相关院系和学科的一级交叉性科学研究机构,主要由大气科学、地球科学、环境科学、遥感科学、经济和社会科学等多学科研究人员组成。 研究院旨在借助南京大学在东部季风区域气候和环境研究领域形成的特色和优势,通过综合观测试验、区域数值模拟和技术研发,认识地球系统变化的关键过程及人类活动的作用,揭示东亚季风气候系统变化的灾害、环境和资源效应,发展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重大灾害预测、影响评估及人类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为国家及地方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决策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支撑。 更多阅读 百度百科:符淙斌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查看所有评论 ? 2009-10-23 16:54:02 匿名 IP:159.226.234.* 院士就是院士, 中国科研的希望!!!!?????? [回复]2009-10-23 16:22:23 匿名 IP:165.132.34.* 中国为啥不好好搞搞地震研究,中国是个地震多发国家,现在国内地震水平那是相当的次。 [回复]2009-10-23 13:57:18 匿名 IP:124.205.188.* 北京师范大学有一个类似的全球气候变化研究院,徐冠华好像是院长。 [回复]2009-10-23 13:51:29 匿名 IP:165.132.34.* 北京是否大学也成立这样的研究院,清华也成立了这样的研究院,现在南大也成了类似的研究院,每次都是徐冠华请到场助阵。 [回复]2009-10-23 13:08:54 juscojack IP: 成立的研究院比获得的研究成果还要多。 [回复] 读后感言:
个人分类: IDR|142 次阅读|0 个评论
上海高校的新能源研究
pikeliu 2009-9-19 20:14
发掘优势、整合资源,上海高校搭建跨学科平台 新能源研究密布黄金交叉点 :2009 年 08 月03 日   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清洁燃料汽车、二氧化碳减排热得发烫的一个个新能源概念,被转换为一条条技术链,将一系列原本独立的学科串到一起。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和产业进步趋势,上海多所重点高校正努力整合资源,推倒院系围墙,新能源研究呈现出一个个黄金交叉点。   跨学科研究激发创造力   上海交通大学能源研究院成立于2005年,是国内高校中首个新能源研究的跨学科交叉平台。跨学科激发创造力!院长黄震教授告诉记者,上海交大在能源相关学科领域具有优势,在煤炭清洁利用、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等技术研发上已取得一系列进展:但如果各自为战,新能源研究很难取得突破;而学科交叉,能催生出新的研究领域和成果。   黄震展示了一个有趣的能源循环模型城市垃圾经生物、化学等方式处理后,木质素成分被用于生物质能发电,另一部分被分解为葡萄糖等,输入特种水藻的培养皿。白天,藻类吸收生物质电厂产生的二氧化碳废气,在阳光下生长;入夜,光合作用停止后,垃圾葡萄糖成了水藻的夜宵。这些藻类富含油脂,可制成汽车用生物柴油;而榨油剩下的水藻渣,可燃烧发电。整个循环没有化石能源参与,而二氧化碳等废弃物被有效控制。黄震解释,这个能源循环模型展示了资源利用的接力,也说明新能源研究要求生物、化工、机械、动力、环境等学科研究接力。   在复旦大学,去年10月成立的新能源研究院也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听着研究院院长赵东元院士的介绍,记者同样感受到了交叉的魅力:在新能源汽车研制中,围绕必不可缺的高容量电极和储氢材料,材料和电化学的研究组合已开始运作;在太阳能电池领域,研究正从传统硅基材料朝新型有机物方向拓展。赵东元表示,复旦的新能源研究虽以新型能源材料为切入点,但通过与物理、化学、生物等多学科的融合,延伸出了高效储能材料、太阳能材料、化石能源新型利用、生物质能、节能等五大领域。   对同济大学来说,新能源研究自然要依托该校在建筑领域的传统优势。同济建筑节能与新能源研究中心成立于2006年。同济大学改造中的科技楼,拥有600千瓦太阳能发电的能力,被列入我国太阳能建筑一体化首批示范资助项目;利用学校食堂建立的能源综合利用、有机营养循环技术展示体系正在建设中,可望对国内众多中小城镇的改造起示范作用。此外,发挥在汽车领域的综合优势,同济的氢燃料电池汽车研制已取得跨越性突破,将我国与国外的技术差距从10年缩短到了3年以内。   而以地理、环境、资源、经济等学科见长的华东师范大学,组织相关自然和人文科学领域的专家,成立了长江流域研究院和区域发展战略研究院,着力开展新能源政策等课题的研究。同时,华东师大整合物理、化学、材料等学科研究力量,开发了一系列高效催化剂,目前已实现产业化,正积极推向市场。   黄金交叉要向产业化延伸   对高校来说,要想实现有效的学科交叉,内部管理机制必须有所变化。黄震告诉记者,交大能源研究院是一个虚实结合的组织,既有专门协调机构,同时不要求教授们脱离原来的院系。研究院不仅负责学科顶层设计,而且直接承接重大课题、管理经费,并且在全校范围内选择最合适的研究者参与。为加强学科间互动,研究院每两周组织一次学术沙龙,参与的教授不仅来自技术领域,也有管理、金融等专业的。   事实上,上海高校新能源研究的交叉性不仅体现在研究层面,更注重与产业界的联动。各高校与上海电气、上汽集团、华谊集团、中海油等大型企业都建立了不同层次的合作机制,部分成果已经应用或处于中试阶段。   不过,黄震坦言,上海新能源研究的学术水平虽在国内具有优势,但成果转化率还比较低,以太阳能光伏产业最为典型: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离不开系统集成的中间环节。发达国家的企业凭借自身技术实力就能补上这个缺口;但国内企业的能力还比较弱,机制也不够灵活,产学研对接有很长一段路要走。黄震透露,上海交大正在筹建一个新的机构,目标是为原创技术产业化搭建桥梁。   文汇报 2009.8.3 头版   原文链接: http://ewenhui.news365.com.cn/wh20090803/
个人分类: shanghai|607 次阅读|1 个评论
武汉市政府与华中科技大学共建新能源研究院
pikeliu 2009-9-19 19:49
简评:近年来,地方政府与重点大学,特别是工科大学成立了越来越多的地方研究院。这些巨型的研究中心将会在区域科技创新中发挥主体作用。 武汉市政府与华中科技大学共建新能源研究院 2009年09月19日 11:2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武汉9月19日电 (黄志明)由武汉市政府、东湖开发区与华中科技大学共同建设的武汉新能源研究院,19日在华中科技大学举行揭牌启动仪式。该研究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院长由国际知名学者担任,将向海内外公开招聘。   据介绍,研究院战略发展的基本思路是实行创新战略、人才战略、产业化战略,建设一流的研发中心、一流的人才中心、一流的孵化中心、一流的创新服务中心,完成关键技术研发、技术转移、产业孵化、人才培养与国际合作、政策研究等五大任务。   通过3-5年的努力,武汉新能源研究院将在其中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等国家基地,建设成为国内领先、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研究开发中心和产业创新基地,并成为武汉华中新能源谷建设的一大重要标志。并力争在2-3年内,重点在几个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性的创新成果,形成武汉新能源产业的独特竞争优势,为武汉千亿新能源产业目标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据介绍,研究院近期的重点产业化研发方向及目标包括:高效率廉价非晶硅/微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产业化及其研发,大功率风力发电设备与系统的研发及产业化,酶法生物柴油的中试研发及产业化,智能电网的产品研发、产业化及应用示范,新能源电池的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碳减排及资源化利用的研发、应用及产业化。   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院士说,在新能源领域,华中科技大学具有雄厚的多学科研究实力,一直密切跟踪、关注国际趋势及科技机遇,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工作,在风电设备、风电接入及储能技术、太阳能光伏电池、太阳能电池设备及配套、大功率锂离子动力电池、智能电网等新能源领域已取得了众多领先的科研成果。   武汉市长阮成发、常务副市长袁善腊和华中科技大学党委书记路钢、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共同为研究院揭牌。(完)
个人分类: 科技创新|3365 次阅读|0 个评论
同济大学丽水中药研究院招聘人才啦!
科普丽人 2009-9-13 18:19
作者按: 作者从浙江省丽水市科技局了解到,浙江省又一个校地合作创新平台--------同济大学丽水中药研究院,经过近半年的紧张筹备工作,目前各项工作基本就绪,即将开业。 据丽水市科技局领导介绍,同济大学丽水中药研究院是由同济大学与丽水市人民政府联合共建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是同济大学服务社会的一个重要窗口。浙江省丽水市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也是浙江省最后一个撤地建市的革命老根据地和欠发达山区,辖区内景宁畲族自治县是我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也是华东地区唯一的民族自治地区。所以,对同济大学来丽水创办中药研究院,浙江省有关领导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关注,丽水市人民政府给中药研究院安排了30名事业编制,机构性质为丽水市人民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希望有志于中药科研工作的网友密切关注。现转发该研究院人才招聘信息如下 : 同济大学丽水中药研究院人才招聘公告 同济大学丽水中药研究院是由同济大学与丽水市人民政府联合共建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机构性质为丽水市人民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研究院办公地点:浙江省丽水市城区丽水学院内. 根据研究院发展的需要,现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办公室人员和出纳兼内勤各1名,实验室管理和技术人员2--3名。 一.基本条件和要求是: (1)办公室人员要求: 1 .政治思想表现好,品行端正,身体健康; 2 .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能熟练应用办公自动化系统; 3 .工作耐心细致、责任心强,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4 .具有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和综合协调能力; 5 、年龄在35周岁以下,有相关工作经验者优先。 (2)出纳兼内勤人员要求: 1 .政治思想表现好,品行端正,身体健康; 2 .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持有会计人员上岗证书,能熟练使用财务软件及办公软件; 3 .具有三年以上财会工作经验,熟悉财务管理流程,能独立处理日常出纳会计等事务; 4 .作风严谨、诚实守信,责任心强,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服务意识; 5 .年龄在35周岁以下。 (3)实验室管理和技术人员 要求: 1 .政治思想表现好,品行端正,身体健康; 2 .具有研究生学历,有植物化学、分析化学、药学、植物分类学或分子及细胞生物学等专业背景; 3 .能够吃苦耐劳,有志从事生物医药相关的科学研究工作; 4 .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一定的独立工作能力; 5 .年龄在40周岁以下,有相关工作经验或高级技术职称者可适当放宽年龄和学历要求。 二.招聘程序和方法: (1)报名截止时间:2009年10月8日。 (2)招聘程序:个人报名(提供相关资料)-----研究院初审---面试-----体检----录用并签订使用合同。 (3) 报名形式: 请应聘者填写《 同济大学丽水中药研究院应聘人员登记表》, 并附《自荐书》一份,通过email形式发送至同济大学丽水中药研究院程老师的公务邮箱: tjls2009@gmail.com 。 若初审通过,本院将在近期发出面试通知。正式录取的人员福利待遇按相关政策执行,高级技术人员录用后待遇可面议。本院可提供食宿便利! 附件: 同济大学丽水中药研究院应聘人员登记表 应聘岗位: 姓名 出生年月 如有近期免冠 照片,也请邮发一张参考! 户籍 所在地 民族 性别 政治面貌 最高学历及毕业院校 所学专业 毕业时间 健康状况 联系地址 固定电话 移动电话 E-mail 邮 编 简 历 ( 从高中毕业后开始至今的学习、工作经历 ) 本人承诺: 上述填写内容和提供的相关依据真实,符合招聘公告的报考条件。如有不实,本人自愿放弃聘用资格并承担相应责任。 报名人(签名): 年 月日 附件目录 备注 备注 请撰写一份《自荐书》作为附件材料同时邮发我们 。 ( 申请材料将予以严格保密。 )
个人分类: 新闻转评|5565 次阅读|3 个评论
“大跃进“是博士教育大忌
hhanb 2009-3-20 07:58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步伐的加快,我国研究生教育也步入快车道,不仅硕士研究生教育规模超常增长,博士教育规模更是达到了同大跃进有一拼的地步。据《中国青年报》消息:我国 1978 年首创博士生招生制度当年招生 18 人以来,至 2007 年我国当年培养的博士人数已经突破 50000 , 25 年年均增长 23 . 4% 。照这样的势头下去, 2008 年我国博士教育规模铁定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这等于说,我们 20 年走过了美国人 100 多年走过的路,如果借用曾经流行的说法就是,我国博士教育可谓创造了人间奇迹。 可是经过这么多年持续高速扩招,大家看到的情形是什么呢?博士数量优势不仅没有得到显现,相反博士就业难等负面效应却日益突出,泡沫化、名利化、学术不端等现象屡见不鲜,博士教育环境日趋恶化,甚至出现有越来越多的博士对学术造假行为持同情与默许态度,结果导致博士教育质量严重下滑。对此有学者尖锐地批评道:博士泛滥不仅是教育对社会的不负责任,更是对国民教育资源滥砍滥伐。 笔者日前恰好读到《芝加哥大学的理念》,芝加哥大学第四任校长梅森,早在 1927 年时的一段讲话,针对当时美国一些院校匆忙扩招的现象指出:研究和研究生工作的特殊作用何在?很明显我们的特殊作用在于一个意愿。这个意愿是减轻平庸,不是为了追求数量而对扩招感兴趣,也不是为了追求出书总量而对学院的出版物总量感兴趣,而是为了鼓励教师们能够做得最好,确保教师做出成绩,在美国产生应有的影响。我们必须确保我们的研究生院的质量在提高,而无须看重它的学生数量。 笔者感兴趣的不只是梅森高度重视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见解,而是他所提出的减轻平庸的意愿这一观点。之所以要坚决反对平庸,那是因为这样才能充分体现研究和研究生工作的特殊作用。那么什么是梅森所认为的特殊作用呢?我以为这就是研究性大学的性质。芝加哥大学理念的核心价值就是探求真理和发现知识,这也正是这所大学赢得盛誉的资本。早在 1925 年梅森就对芝加哥大学培养出来的哲学博士质量之好水平之高而赞不绝口:这些人一直在为人类的知识殿堂添砖加瓦。这就是对博士人才教育的定位:理论原创、科学突破、学术创新,总之博士人才培养的标准就是为人类知识宝库增添新的内容,否则就是平庸。 显然确保高质量是博士教育的灵魂,而博士教育质量的保证就是原创,就是对真理的探求与科学的发现,而不是模仿,不是投机取巧,更不是变相的学术造假,一句话就是不甘平庸。要达到这种纯而高的学术境界,既有学术水平与学识上的高标准,也有学术人格与作风上的严要求。据一位留美学者介绍,在美国要想拿一个博士学位,通常都要有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一般需耗时七八年时间。若要读历史学博士则需耗时九年。至于博士学位要求更为严格的德国,可能读起来就更是难上加难了。就这还有很多人半道上被淘汰出局。 博士教育的高标准和严要求其实并非强加,而是博士教育的目标以及选择读博的动机决定的。博士教育的目标就是原创贡献,选择读博的动机是对科学与学术强烈的兴趣、爱好,或者说是在强烈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等因素的驱使下形成的。主要受研究者本人主观愿望和内心精神因素的影响,而不是外界纷杂的各种功利因素诱惑的结果。芝加哥大学第六任校长金伯顿就认为,好奇就是科学追求的一个目的。除了将它发挥出来,别无所求。 梅森也持同样的态度,他说:如果我们能通过一些方法更多地激发他们的兴趣,那我们就将获得许多世界上最优秀的人才。 反过来说,如果没有对科学的好奇与幻想,没有对真理探求的兴趣与欲望,没有对学术的追求与爱好,是难以培养出合格博士的。也就是说决定是否读博的主要依据是自身学术素养,而非外界名利场效应。 然而综观我们这些年博士教育的一个通病就是,数量优先,扩招在即。然而其中许多人选择读博的动机不纯,读博的主观愿望并非兴趣与爱好,而是出于某种功利考虑。对此,上海交大熊丙奇教授的说法可谓一语道破:今天国内博士教育,其首要功能不是培养学术人才,而是满足社会对具有博士学位人才的需要,说白了,就是对博士头衔的畸形需要,这导致博士教育规模迅速扩大,而质量急剧下滑。 博士泛滥,使得仿间开始流行这样的说法, 一块砖头砸下来,能砸倒三个博士。 扩招迎合了博士头衔热的市场需求,反过来博士头衔热持续发酵,继续刺激博士扩招, 几年工夫,博士从政热与官员读博热交相辉映,一池学术与科研的清水被搅得浑浊不堪。 面对这样的事实,如果不踩急杀车的话,由数量膨胀、学术诚信、科研操行和创新水平等综合因素引发的博士教育质量问题将危及全局。博士教育大跃进要不得
个人分类: 未分类|4122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21: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